发布时间:2024-01-03 14:57:17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现代教育技术的含义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近年来现代教育技术发展迅速,对传统的教学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同时现代教育技术为高中音乐教学提供了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工具,为高中学生对音乐的学习、认知提供了更高的平台。因此,对现代教育技术含义的精确把握是新课程改革深入推进的关键。下面就讲讲现代教育技术的含义。
一、现代教育技术的含义
新课程改革标准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和音乐教育发展的指导,现代教育技术是顺利推进新课改发展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教育过程的优化都离不开现代教育技术。所以,对现代教育技术含义的正确理解非常重要。现代教育技术的含义包括以下几点:
(一)教育理念c教育技术的结合
科技在发展,社会观念也在不断的更新,教育理念也发生了变化。传统的教学理念以老师教为主,不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而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学提出了新的教学理念,提倡以学生自学为主、以老师指导为辅的教学观念,尽可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活动的质量,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提高学生们的审美能力,充分发挥音乐对同学们陶冶情操的作用。现代教学技术的应用主要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应用,这些现代技术不仅可以让老师快速、方便的得到丰富的教学资源,还可以让同学们对课堂上的知识理解更透彻。现代教学技术的应用与新课改的教育理念是一致的,它的出现是教育理念和教育技术的结合,是教育发展的需要。
(二)资源整合的有效手段
现代教育技术是教育界引入的新型技术,其对高中英语教学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现代教育技术通过多媒体技术把教学需要的资料有效的进行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整合多元化的资源,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效果。比如,在高中音乐教学的课堂中,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古典音乐和现代音乐,让同学现场欣赏音乐,通过同学们自身的体验和理解,感受古典音乐和现代音乐的不同特点,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让老师的教学课堂更活跃,还可以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同学们的学习效果。
二、现代教育技术在高中音乐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上面已经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含义进行了大致的阐述,可以看出,现代教育技术是教育理念和教育技术的综合体,是教学资源整合的有效手段。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活动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它对高中音乐教育有很重要的应用价值。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价值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实现对教学资源的有效组织和管理
高中音乐是一门基础性的学科,其既具有一般学科的普遍性又具有自己的特殊性。高中音乐对声音的要求比较高,靠老师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没办法满足教学要求的,多媒体的出现正好可以满足高中音乐教学的需要。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的特点,把不同的教学资料、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和整理,从而实现对教学资源的有效组织和管理。比如,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无声音乐和有声音乐进行结合,创造出新的音乐因素,给学生们带来不一样的课堂体验。除此之外,老师也可以根据学生们的要求,现场给他们查找他们喜欢的音乐或者他们一直想欣赏而没有条件欣赏的音乐。这样一来,可以提高学习质量,同时也加强了同学们对音乐的体验效果,从而提高了老师们的教学效果。
(二)创新音乐教学模式
一直以来,高中音乐教学的开展基本都是局限在一个小教室里面,同学们上课的时候都要带着巨大的乐器到教室上课,老师们也需要提前将自己的乐器搬到教室,这给老师和同学们带来了极其的不便。同时,乐器的频繁搬动也会对乐器材料造成一定的磨损,从而造成音调不准,教学效果不佳。在现代教育技术的条件下,高中音乐的教学模式有了创新,老师们可以根据学生们的特点和差异,对教学方式进行调整。老师和同学的教学场所也不仅仅局限于教室,根据需求不同,同学们可以选择网络学习,在家也可以和老师面对面上课。到底选择怎样的教学模式,要视同学们的特点确定。比如,有的学生喜欢在教室上课,或者自制了不强,那他可以选择去教室上课;有的学生不喜欢去教室上课,那他可以选择网上学习,既方便又有效。
三、总结
综上所述,现代教育技术给高中音乐的学习带来了很大的方便,它对高中音乐教育具有实现教学资源有效组织和管理、创新音乐教学模式的教学应用价值。它的实践应用使得音乐教学和学生心理特点相适应,它可以让老师们获得更丰富的教学资源,可以提高课堂效率。同时,现代教学技术也给了同学们更多的选择,让他们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指出,要加快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加强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作为教师评聘考核的重要依据。高职院校教师教育技术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引起了各级部门和高职学院的高度重视,提高高职院校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素质和能力成为一个迫切的需要。目前高职院校教师缺乏系统的现代教育技术理论指导,对现代职业教育缺乏深入的理论研究,教育理念更新不快。往往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对现代教育技术、职业技能掌握和认识不充分。高职院校教师普遍只把多媒体设备和信息媒体作为教学演示的工具,没有用来解决教学中的深层次问题,没有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最大效用,没有把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机地融合起来,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偏低。国内外研究表明,对高职院校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素质和能力培养机制的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仍处在一般的理论研究层面上。高职院校教师作为职业教育工作的主力军,非常有必要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高自身的现代教育技术素质和能力,这对于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推进高职院校教育信息化进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现代教育技术的含义
现代教育技术理论是当前信息化背景下教师必须掌握的知识。首先,要掌握好现代教育技术的含义。在教育技术学界,教育技术的含义在不断地发展完善,我国教育技术界给予高度的关注,许多专家和学者进行了积极讨论、研究。从AECT94发展到了AECT2005,在2005年的《教育技术的含义》一书中,AECT2005定义为:教育技术是指通过创建、运用和管理适当的技术过程和资源来促进学习和提升绩效的研究和符合职业道德规范的实践。由此,我们可以得出2005定义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1)教育技术研究的两个对象:适当的技术过程和资源。(2)教育技术研究的目的:促进学习和提升绩效。(3)教育技术研究的内容:对适当的技术过程和资源的创建、运用和管理。(4)教育技术研究的两个领域:研究和实践。(5)教育技术的三个范畴:创建、利用、管理。因此,为提升教育绩效,办好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高职院校教师必须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理论知识,并提高素养和能力。
2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是信息化环境下教师的必备素质
当今,我们面临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信息化已经引起了世界各个国家高度的关注和重视。高等职业教育教育同样也面临着信息化,在信息化大环境之下,高职院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对学校教育教学各方面的工作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每个教师每天都会面对琳琅满目的信息,如何及时地搜索、分析、整理、应用有用信息,成为教师的必备素质之一。实践证明,传统的、死板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高速发展的信息化教学的需要。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师必须要熟练掌握并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这样才能适应新的教学改革需要。根据教育教学的目标,恰到好处而又富有创造性地制作教学课件,并利用网络资源充实教学内容、增加教学内容的信息含量,提高教学课件的教学性和艺术性。努力提高现代教育技术水平和教育信息化的程度,努力提高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的融合程度,适应现代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
3建立切实可行的培养机制
高职院校教师现代教育技术素质与能力的培养工作需要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培养机制,在组织、经费、制度等方面予以保障,在培训方式上做到科学合理,确保在培养的过程中,教师的素质和能力能够得到有效提升。
3.1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和培训小组
学校应针对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素质与能力,成立专门的培训领导小组。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可以成立由分管院领导亲自任组长、教务处牵头、人事处协助、学校各部门相互配合的培训领导小组,对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工作进行全面指导。同时,应根据具体的知识点或课程,成立具体的培训小组,该小组应具备丰富的教育技术专业知识、丰富的教学经验。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需要拥有一支掌握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软件开发技术的培训小组,发挥这支队伍在教育信息化建设中的关键作用,为他们提供技术培训和充足的资金保障,专门负责全校教师现代教育技术素质与能力培养这些方面的工作,专门承担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所需要的师资培训任务。
3.2明确教师现代教育技术素质和能力的培训目标
在每次培训之前,培训小组应进行调查研究,深入调查各专业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和技能的掌握情况及对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能力的高低。根据教师实际情况和需要,确立准确的培训目标。如果高职院校教师具有学历高、计算机应用水平高的特点,培训重点应放在提高他们的现代教育技术理论方面和使他们掌握好课堂教学设计方法、教学过程调控方法、教学媒体的选择与优化方法、教学模式的选择、教学效果测评技巧等与课程教学有关的内容。并尽可能地培养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机整合的意识,侧重理论同时兼顾实践。如果高职院校教师是文科类教师,他们的计算机应用水平一般不高,现代教育技术能力也不是很强,那么,培训的目标就要定位在提高他们的计算机操作能力,教会他们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的方法,培训内容侧重实践,目标应侧重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3.3定期对教师进行现代教育技术素质与能力评价考核
当今社会信息技术日新月异,计算机知识不断更新,这就要求高职院校教师要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技术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现代教育技术素质与能力。学院应同时制定一系列的评价考核制度,定期对教师的教育技术素质与能力进行考核,可采取一个学期考核一次的方式,把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水平纳入年终考核与晋升晋级的条件指标之一,把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的情况纳入督导考核范围,以鞭策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不断努力提高自身教育技术水平。对新进学校的教师,在开展岗前培训时,应对其开展现代教育技术专题培训,提高其现代教育技术素质与能力,并严格评价考核,对考核不合格者,实行补课补考制度。
3.4采取操作性强的现代教育技术培养方法
(1)举办专题讲座。根据培训的具体目标,培训小组可举办有针对性的专题讲座,邀请现代教育技术专业人员或者在某一方面突出的专业教师对教师进行专题讲座,强化教师在某一方面的教育技术素质,增强在某一方面的教育技术能力。(2)采用案例研究。案例研究法指为参加培训的教师提供如何处理棘手问题的典型案例,让参加培训的教师分析、评价案例,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和方案的培训方法。案例应具有真实性和代表性,不能随意捏造。案例要和培训内容相一致,培训教师则要组成小组来完成整个过程,包括对案例进行分析、判断、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随后,在集体讨论中发表自己小组的看法,同时听取别人的意见,达到共同学习的目的。通过案例的研究学习,提高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素质和能力。教师要根据自己在实际教学中碰到的案例,及时进行思考、归纳和总结,并争取做到以此类推。(3)实行师徒方式。这种方式是由一位在某一方面有经验的教师或主管人员在工作岗位上对受训教师进行培训。负责指导的“师傅”的任务是教给受训教师如何做,提出如何做好的意见,并对受训教师进行鼓励。这种方式一定要有详细、完整的教学步骤。这样能在培训者与被培训者之间形成良好的“师徒”关系,有助于工作的开展;一旦师傅有人动时,学校就能够让训练有素的教师顶替他的工作。通过师傅的带领,从事教学实践工作,以此来促进徒弟的教育技术素质发展。(4)鼓励教师自学。鼓励教师利用日常的空余时间自主学习。学校为教师征订一些专业报刊杂志和购置一些专业书籍,发放给广大教师,对积极学习者和优秀者给予一定的物质或精神奖励。鼓励教师参加有关现代教育技术的专业探讨会、交流会、进修教育技术硕士。根据自学成绩,分别报销一定比例的费用。
4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素质和能力至关重要,现代教育技术素质和能力是考核一个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指标。高职院校应建立相应的培养机制,促进教师教育技术素质和能力的不断发展。
作者:李代勤 曹虎山 单位: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吴慧.高校教师现代教育素质和能力培养模式探究[J].科教导刊,2014(12).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时代的到来,中小学教学环境发生很大的改变,教师的角色也发生很大的改变,教师如何适应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的教学工作,是目前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的议题,下面主要根据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含义进行分析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如何促进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形成现代的教学意识和教学理念,促进教师综合能力的提高。
一、教师专业发展的的含义
教师专业化主要是指教师的职业具有独特的职业要求,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不仅包括学科的专业性,而且也包括教育专业性。教师专业发展主要是指教师个体专业水平的提升,其主要有内在的专业性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以及专业精神[1]。在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了,教师不仅应该具有专业信念、专业道德以及丰富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而且还应该不断摄取新的知识,更新教学观念,掌握现代化教育技术方法和手段以及较强的教育能力,并努力调整自己的能力结构和角色,以适应信息技术教育环境,才能适应社会和教育的发展,才能实现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的发展,成为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的教学研究者和促进者。
二、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的教师专业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教育技术是提高教师专业理念、专业知识以及教学方法的主要工具,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的依据。在现代教育技术下,充分利用教育技术将会给教育者、教育方法、教育内容等带来非常大的改变,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1、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现代教育意识的形成。在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在于教育意识的形成,现代教育理论和教育思想以及教学设计的方法等主要是指导教师在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和新课标的要求下,创造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中小学教师只有在现代教育技术的理念以及意识下才能将教育技术科学、有效的运用到教学中,才能根据教学实际的需求,寻找以及获取教学中所需的信息资源,并能够在道德规范和法律要求下科学合理的使用信息,使信息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充分利用到教育中,促进教师专业的发展,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现代教育技术为教师与学生之间提供网络平台,能够通过QQ、MSN、E-mail等网络工具实现教师和学生之间在教学上的合作交流,从而对学生进行指导和教育,并且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还能够有利于构建探究学习环境,有利于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
2、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教师教科研能力的提高。为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应该充分采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教师教科研能力的提高,科研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的途径,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的方法,比如每一个学期为教师布置利用假期找到下册的教材进行研究文本,并且还应该做到通读,研究,然后把研究得出的结论以及研究过程的心得总结成专题或者论文的形式,或者自己选择科研的课题,研究教学预案,并做好课件,从而不断提高教学的水平和科研能力。在现代教育技术下,可以通过互联网、电子技术、远程通讯等技术进行教育信息搜索、处理以及交流等,从而促进教学科研的成效性,教师可以从网络中寻找相关的课件,或者自己采用进行制作课件,并且还可以采用Excel、PowerPoint等对研究的成果以及数据进行整理、统计分析,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能够提高教师教科研能力和效率的提高,从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3、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教师合作能力提高。教师之间的合作交流对及时发现和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具有很大的帮助,在现代教育技术的环境下,教师可以充分利用QQ群组开展教研活动,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合作,当教师在备课时遇到难题,则可以通过网络或者QQ进行及时进行讨论研究,这样不仅能够保证每一位教师都能够参与讨论中,提出自己比较创新的观点,为教学提供极大的方便,并且通过讨论交流还能够散发思维、共享教育智慧,从而能达到共识,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3]。
4、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教学能力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不仅能够提高教学质量,有效完成教学任务,而且对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综合能力的提高都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师的教学能力是教学的主要条件之一,其教学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好坏。在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教师的教学能力不仅包括语言表达能力、传授知识的能力。组织能力以及处理问题的能力等,并且在现代教育的技术的环境下,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也是教师的一项专业的技能,因此只有具有现代教育技术,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技巧,才能有效地实施在课堂上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才能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促进教学能力和综合能力的提高。比如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Word进行备课,采用Excel对收集的数据信息以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还可以采用Flash、PowerPoint等软件进行制作教学课件以及电子文稿等,并且还可以利用网络资源进行下载多媒体资料以及搜索相关的资源等,从而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促进教师专业的发展。
三、总结
在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现代教育技术对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不仅给教师带来挑战,而且也为教师的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更多的机遇,因此教师应该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形成现代教育意识,不断促进教学质量和教学能力提高,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参考文献:
当下,一些小学语文教师对学生知识获取状况的掌控度不足,影响了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有效性;还有些教师依旧沿用应试教育理念作为其教学理念,并未将素质教育理念作为其教学理念,这就导致这些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缺乏兴趣。尤其是一些年龄偏大的教师,由于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慢,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能力较弱,致使在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水平普遍不高。此外,由于当下一些小学的教学设施仍较为陈旧,现代教学设备未能得到普及,从而也影响了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现代化教育技术的科学性应用路径
(一)提升学生对相关教学方法的适应性。如果想增加教育技术应用的有效性,小学语文教师就应当根据学生实际状况对学生进行教学,在该基础上增加教学技术与知识传输的融合性。在该阶段,学生的认知能力不足,通过事物形象对学生进行认知是学生的主要认知路径,并且,小学生自制力比较差,对事物常抱以好奇的态度。针对该状况,教师应当应用教学技术对学生进行教学,采用相关技术将抽象性教学内容通过直观方法向学生进行展示,通过该方法能够使学生知识获取有效性增加,进而增加该学科教学的有效性。
(二)提升学生的知识获取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当采用科学性路径对学生进行教学,提升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兴趣度。在教学前,教师应当根据教学内容对教学路径进行设计,从而提高学生对相关教学内容的兴趣,进而增加教学有效性。例如,在进行长春版小学语文教材《飞向太空》一课教学中,教师如果采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就可以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他们对课文内容的关注度。在教学开端,教师可以通过信息化教学设备为学生播放宇宙的相关视频,提高学生对本课内容的兴趣。随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通读,就会增加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使学生主动投入到对课文内容的探究之中,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体育教学对现代教育技术的要求
1.明确教学目的
李烈明认为“,教学设计是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运用系统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教学问题,以优化教学效果为目的,对教学活动进行系统规划的过程。”在体育教学中能否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实现更高效的教学,首先要清楚体育教学的意义,明确教学目标,并利用合理的现代教育技术与之相适应、融合,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2.明确体育课程教学的意义
国外许多国家普遍认为,通过体育运动可以培养人们团队协作的精神和公平竞争意识,通过体育运动磨炼人的意志力。我国目前普遍认为,体育课的作用主要就是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总而言之,体育课程教学的意义在于通过体育运动增强体质,同时提高学生身心的综合素质。
3.体育教学特点对现代教育技术的要求
首先,增强对现代教育技术方法的理论研究,针对教学目标选择与体育教学相结合的教育体系,改善教育,优化教学。其次,明确体育教学的核心内容,将教学重心定在室外的基础上融合现代教育技术方法。体育课程的意义要求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应建立在更好地增强学生体质、锻炼身体的基础上,即对教学设施的优化应体现在灵活性、便携性上,有可随时根据环境的改变而改变的移动设施,以适应室外教学环境。最后,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解决体育课人数众多,学生体育测试作弊、成绩录入繁琐等问题。体育教学是全民教学,是所有学生的必修课程,其教学质量的考核,学生成绩的考核是学期期末持续时间最长,工作量最大的一门学科。而对于体育学科,由于存在考试在室外进行,监考老师的专业限制等问题,则增加了监考难度,因此,体育考核更加需要现代教育技术的融入。
三、体育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融合的改革设想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调动其能动性,使其自主积极地参与学习。如太极拳的教学,应先利用生动的理论教学使学生深入了解太极拳的文化背景,为什么要学习太极拳,从而引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把体育教学延伸至终身体育,使学习者能够将体育运动带入社会,融入生活,使学生不再因为应付考核而学习、锻炼。
2.利用互联网及电子通信技术
使用移动终端,随时在室外搭建交流平台。实现两个学校,甚至与国外学校体育教学课堂上的现场互动,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潜力及能动意识,增强集体荣誉感,增加体育教学整体的教学效果。
3.利用网络教学平台
运用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学视频、虚拟仿真实验室等,与时俱进地融入现代信息技术中来,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教学温故而知新。例如,太极拳等武术类教学,具有意识、呼吸、动作内外合一等特点,动则快速、有韵律,静则稳如磐石的画面很难通过体育教师的演示表达出来。这就体现了教育技术手段的重要性,媒体教学、视频教学、远程教学等教育技术的出现以及教育技术的发展解决了以上这些难题。另外,武术动作多变化,如果学生在课后忘记动作,也可以通过网络教学平台中的网络视频、生动有趣的太极拳教学动画等学习分解动作或动作要点等。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成为当代的一个流行词,也成了整个社会领域中最具有决定意义和关键的一个因素。而师范生作为我国中小学生教师的主要来源,他们的信息素养决定了我国中小学老师信息素养的水平。
一、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现在更确切地把其称为信息文化,是指人们能够较好地适应现代信息社会,善于利用信息技术并能正确、积极、有效地获取、创建和应用信息及信息资源的能力。
信息素养是适应当今信息社会的一种基本能力。信息素养以信息技术为支持,信息技术强调对技术的理解、认识和使用技能,而信息素养是一种了解、搜集、评估和利用信息的知识结构,既需要通过熟练的信息技术,也需要通过完善的调查方法,通过鉴别和推理来完成。信息素养是一种信息能力,信息技术是一种工具。
二、师范生信息素养的现状
现在的师范生对信息素养一词并没有比较深刻的认识,甚至很多学生根本不知道信息素养一词,因为在学校主要还是以专业知识的学习为主,对于其他课程,学生没有足够的重视,对于如何扩展专业知识,如何应用专业知识以及如何对专业知识进行加工等,不会去思考,这是能力素质的缺陷,也是缺乏信息素养的表现。
我校的师范生,都上过现代教育技术这门课程,学生对信息技术都有一定程度的了解,而且知道信息素养的大概含义及重要性。但是只有极少数的学生会有意识地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当然这其中可能有学校硬件条件不够,没有足够多的多媒体教室来让老师利用信息技术上课的原因。然而,现代教育技术课程里面有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就是知识管理,也就是如何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来组织管理自己的知识,以便老师和学生进行查询、检索和学习。但是现在大部分学生对知识管理并没有重视,不能实现将教学资源进行规范的集合。由于这是一门公共课,不能引起他们的足够重视,只是应付考试而已,从而使得很多学生在一个学期学完以后,只会一些简单的信息处理,甚至什么都不会。
三、师范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针对上面所提出的师范生信息素养所存在的问题,最好的解决方案是立足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现代教育技术作为师范院校的一门公共课,旨在培养师范生了解和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基础理论知识,在高校信息素养培养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在开设现代教育技术课之前,一般学校都会开设一门计算机基础课程,来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再对现代教育技术课程进行学习。在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当中,我们的培养目标应为:
1.增强师范生的信息意识
培养师范生有意识地去使用信息技术作为教学工具,让他们看到信息技术给教学带来的作用。那么,我们在教学中应该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和技术,采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自己利用信息技术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他们习惯性地使用信息技术来解决问题。
2.提高师范生的信息技术能力
培养师范生能熟练地使用计算机和网络以及电教设备。计算机和网络的使用更多的应该在计算机基础课程当中学习,在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当中,多让学生把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知识和信息技术进行结合。例如:让学生自己设计教案并用ppt制作出来,经常布置一些主观题让学生上网寻找资源并组织成自己所需要的资源,也可以在现代教育技术的常用媒体介绍中带领学生认识和使用这些教学媒体。
3.加强师范生知识管理的意识
培养师范生对自己的知识进行组织管理。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资源可从网上获取,如何对这些信息进行获取、加工、处理,使其成为自己的教学资源,是现代老师应该具备的一种能力,也就是知识管理能力。知识管理要遵循积累、共享、交流的原则。可以在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开始时,让学生利用博客创建自己的电子档案袋,使他们在学习期间善于利用头脑风暴法进行发散性思维,相互之间进行交流与合作,并把自己的学习资源及时放置在自己的博客上。
师范生是未来教师队伍的主要来源,教师作为培养人才的工程师,应努力培养师范生的信息素养水平,培养符合现代社会需求的人才。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是高校培养师范生信息素养的主要途径,所以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的教学研究尤为重要,需要我们不断研究。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TP3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文章编号:1672-7800(2013)012-0014-03
作者简介:孙淑莉(1965-),女,佳木斯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高级讲师,研究方向为教育技术学。
0引言
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了教育技术的发展,教育技术的发展也必将引起教学模式的变革。现代教育技术和现代教育思想、理论相结合不仅为现代教育教学创设了新的教育环境、教育资源和教学方法,同时也对传统的教学模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根据高校教学特点,建立新型的教学模式,对提高现代教育技术条件下的高校教育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1现代教育技术含义与研究内容
1.1现代教育技术含义
现代教育技术是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理论与应用,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技术,通过对教学过程和资源的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和评价,以实现教学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的一种教育技术。
1.2现代教育技术研究内容
现代教育技术拓宽了学生接受知识的范围与途径,突破了时空限制,使教育变得更为开放,其研究内容包括如下几个方面(见图1):
首先是教学设计,包括教学系统设计、信息设计、教学策略设计、学习者特征分析等方面;
其次是教学开发,就是把设计方案转化为物理形态的过程;
第三是教学应用,包括媒体的运用、革新与推广、实施和制度化、政策和法规等;
第四是教学管理,包括项目管理、资源管理、教学系统管理和信息管理等;
此外还要重视教学评价的研究,即针对问题分析、参照标准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等方面的研究。
2现代教育技术对教学模式转变的影响
随着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进入教育教学领域,现代教育技术作为现代的教学理论应用于教育教学得到了很大的技术支持。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促进了高校传统教学模式转变,逐步形成了教育学与计算机网络等相关学科相结合的综合型研究领域。
(1)现代教育技术是高校教学模式转变的技术基础。构建教学模式的基本要素包括理论基础、教学环境和资源、教学活动及其各要素。其中的很多因素都与教育技术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如教学环境、教学资源、教学媒体等。高校应当把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与发展作为教育改革的基础环节来抓,要把传统教学模式转变为现代教学模式,就必须以现代教育技术作为技术基础。没有现代教育技术进步作为支撑,我国的教育教学水平尤其是高校教育质量的提高仅靠体制改革是难以实现的。
(2)计算机教学管理是计算机辅助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是以“人工”管理为主,工作强度很大,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教学管理过程中人为的因素。教学管理中广泛应用计算机数据库和网络技术实现了教育教学中人力、物力资源的多层次开发与合理配置。高校使用计算机教学管理涵盖了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方方面面,如业务管理系统、教师备课系统、多媒体课件制作系统、学生考试和考核系统、办公系统等等,学校教学管理通过使用计算机教学管理系统变得科学高效。
(3)在高校教学过程中,合理运用计算机多媒体网络技术,使课堂教学效果得到很大提高。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要想把对学生的诊断和评价及时反馈给学生,往往是做不到的,因为学生是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教学的内容,然后教师再去分析学生的反应,进行诊断和评价。在现代教学模式中,计算机系统作为教学媒体是双向沟通的,它既可以展现教学内容,又可以将学生对教师的授课效果及时反馈,教师能够及时对反馈信息进行归纳总结,从而使教师的授课能力和教学管理能力得到提高,课堂教学过程成为一个闭环结构,使教与学形成无缝链接,达到教师和学生配合最佳、教学效果最优。
(4)教育技术的发展创造了新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方法。在教学中运用以计算机为基础的多媒体和网络技术,更能够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在这种新的教学环境中,教师应发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引发和保持学生学习动机的作用,使学习环境变为一个随时激发创造性与教学内容相互有机结合的学习氛围,在教师的启发和指导之下,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就能够做到自由探索、相互协作。在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和教师的角色产生了互换,学生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帮助者。
(5)教育技术的发展促进教学模式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目前,作为学校的基本教学模式大体上有两种:一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二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由于教育手段落后,上世纪前我国基本上一直延续使用典型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随着社会的进步,在教育技术手段和教育观念的共同作用下,教学模式逐步由“以教师为中心”模式向“以学生为中心”模式转变,这种转变符合现代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认知学习理论,现代教育技术的迅速发展正好为此提供了技术条件。离开了现代教育技术的支持,教学模式的转变就无从谈起。迅速发展起来的现代教育技术,使“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的形成变为可能。
3现代教育技术应用
现代社会对创新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高校教育教学中传统教学模式弊端越来越突显,如何克服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如何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平台形成高校新的教学模式成为当务之急,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3.1教学资源获取与处理
教学资源可分为文字、图形图像、音频及视频等多种形式。对于文字性资源教师可编写相应的文字材料,也可引入书籍中的经典理论、案例作为教学使用。对于图形图像类材料,教师可收集成品资源,同时要掌握相关的图形图像处理软件,运用数码相机等设备开发适合高校学生的图像资源,也可运用相应的软硬件设备制作相关的视频资源。在收集了相应的资源后,教师应将所收集的资源进行整合和集成,形成集成型教学资源。集成型教学资源的制作需要教学设计、美工等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有些复杂的课件则需要程序设计的知识以形成教学系统软件。
3.2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完成视觉表达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在接受信息的过程中,视觉所占的比重最大。在人类的5种主要感觉中,其吸收信息的比率是:视觉占83%,听觉占11%,嗅觉占3.5%,触觉占2.5%。由此可见,视觉信息是高校学生接受知识最广泛的来源。而多媒体课件正是教师根据自己的创意,对信息进行分类组织,然后把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影像等多种媒体素材在时间和空间两方面进行集成,使其融为一体并赋予交互特性,能更直观表达教学内容的一种应用软件。
在多媒体课件设计和制作方面,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去进行视听表达;还可以对宏观和微观事物进行模拟,对抽象、无形事物进行生动、直观的表现,力求做到对复杂过程进行简化再现。同时,高校教学中的多媒体课件设计要结合适当的教学策略,指导学生学习,更好地体现出“因材施教的个别化教学”,可运用PowerPoint、Author ware、Director、FLASH等多种软件进行课件的设计。
3.3教学系统软件开发和设计
与传统的义务教育与高中教育相比,高等教育更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因此,高校的教学改革必然会涉及到仿真模拟操作,这种操作需要运用相应的教学系统软件来完成。教学系统软件的开发要结合区域经济、学生学情等实际情况来设计,教师自主开发的教学软件既有利于学生有针对性地学习,也有利于科研创新。
教师可采取组建科研团队或与企业合作等形式,根据学校的现实情况,与行业专家进行研讨和广泛的合作,开发相应的教学系统以及教学平台,以相关专业实际工作流程为背景,将教学重点融入其中,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让学生真正掌握本专业的工作流程,完成工作任务。
4实施现代教育技术意义
随着现代社会对创新人才需求的增大,高校教育教学中传统教学模式弊端越来越突显,如何克服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如何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平台形成高校新的教学模式成为当务之急。现代教育技术利用网络、多媒体、计算机、远程教育等优势恰好符合了这一需要,现代教育技术的有效利用可以加快我国的教育现代化进程,从而使我国的综合国力得到迅速的提高,最终加快我国由人口优势大国向人才优势强国的转变。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但不是人才强国,只有依靠现代化教育才能实现人才强国的目标。当今世界的竞争已由单纯的经济竞争转化为综合实力的竞争。要想取得竞争的绝对优势,就必须重视科技水平的提高,归根到底是加强创新科技人才的培养力度。提高教育水平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就是现代教育技术发展与应用。我国长期以来实行应试教育的教育教学模式,不可能培养出创新人才。我国培养出的学生缺乏创新能力的弊端在国际人才竞争中已经显现,只有提高科技人才的创造意识与创新水平,才能提高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的综合实力。在实现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中,我们要把国内外的创新思维模式、现代教育技术等一切优秀的成果吸收进来为我所用,加快高校教育教学模式的转变,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注入新的动力。
5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现代教育技术向纵深发展,高校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已接近普及,迫切需要教学模式不断进行改革与创新。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只有把以多媒体教学为主要手段的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只有合理地把教学模式和现代教育结合起来才能实现对素质教育的要求;才能推动教育教学工作持续、健康、快速向前发展,才能适应高校现代教育教学的新观念。只有实现在课堂教学中从重视教师向重视学生的转变,才能实现从重视知识传授转向重视能力培养;只有实现从重视认知向重视发展转变,才能实现从重视继承转向重视创新,才能最终实现现代社会对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万丽丽.现代教育技术对教学模式的影响[J].剑南文学,2011(10).
二、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优势
(一)有利于学员自主学习
现代教育技术以网络平台为载体,实现了学员线上、线下学习的有机整合。学员的学习形式将更加宽松自由,而且不会受到时间、地点限制,可以根据自身兴趣、学习短板自行选择学习内容,从而增加了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选择性,对于提高学员的学习积极性有很大的帮助作用,学习效率也会获得提高。
(二)课程内容新颖,形式灵活
采用慕课形式进行课程设计,能够增加课程灵活度,尤其是在慕课制作过程中,一般时长需要掌握在十分钟内,这就促使教员在内容制作上“优中选精”,在十分钟内展示更多的知识精华,从而对教员的课程设计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这一课程设计模式改变了长期以来教员以课堂为核心的教学流程,学员能够利用更多碎片化时间进行个性化学习。
(三)有利于学习过程中的师生互动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不但能够在线学习课程,而且还为学员和教员提供了在线讨论、互动、答疑等功能,有效缩短了教育者与学习者之间的距离,学员之间也可以通过在线课程平台展开讨论,或者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等结成网络互动小组,实现课程内容在课下的有机扩展,提高课程内容衔接性,以此促进课程质量的提高。
三、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人才
有关调研显示: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与教学中,发散了学习者的思维、改变了学习氛围,加深了对知识的认知程度,教学质量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受到学生的一致好评。多数教员意识到学习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基础知识是很重要的,但是在应用方面还缺少重视度,还有的教员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他们就把这些原因归结为自身技能的缺乏和不懂相关的理论,导致教学效果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学生们也认为学习效果不好。
(二)学习质量和完成率问题
由于学员选择在线课程的目标、能力基础、学习方式有所不同,因此,学员对于课程的期望值也有一定差异。如果仅以学员的主观判断作为评价依据,那么就会造成评价结果缺乏说服力。在线课程学习质量和完成率的评价已经成为后续完善的一项重要内容,关系到在线课程的质量和实施效率的提高。
四、应用于教学中需注意的几点
(一)及时更新现代教育理念
一、自主学习的内涵
学习是什么,我们都很清楚。那么什么是自主学习呢?很多教育专家对这个专有名词从不同角度进行了诠释,都有一定的道理,但至今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意见。
我们都知道,其实学习分为两种:一种是被动学习,就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比如被安排讲座、被安排培训、被安排讨论。被动学习尽管也有效果,但是主体的被动性导致学习效率不高。另外一种就是自主学习,也叫主动学习,自主学习是指有意识地学习。它是一种由学习者主导的学习方式。在这种方式下,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目标很清楚,对自己的学习内容也明了,对自己要采取的方法很在行。在这种方式下,学习过程是由学习者自主掌控的,可以分时段进行,也可以定时进行;学习方法是灵活的,学习者完成既定的学习任务和掌握既定的知识才是关键中的关键。因此,自主学习是一种主动的、探索性的有意识的行为。
二、当下高职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调查
为了能够真实地了解当下高职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我们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了一系列调查活动。问卷发放对象是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在校高职学生和重庆大学城周边的其他高职学校的在校学生。采取随机发放问卷的方式。累计发放调查问卷400份,收回问卷360份,有效问卷90%。
问卷回收后,我们进行了认真的数据整理和分析。通过分析数据,我们就学生的自主学习现状得到如下结论。
1.学生对自主学习的真实含义了解不够深入
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自主学习的真实含义了解很不够,只有20%的学生表示有所了解,但是有40%的学生表示完全不了解。
2.课堂仍以讲授为主
调查结果显示,60%的学生认为课堂教学还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只有10%的学生认为采用视频等形式进行教学已得到普及。认为课堂出现过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等方式的学生有90%。认为课堂经常出现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等形式的学生只有8%。这说明尽管课堂教学中已经普遍出现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形式,但是所占比例跟教师讲授来比的话,还是很低的。
3.学生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
调查显示,有35%的学生表示自己的学习目标明确,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有40%的学生表示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
4.学生不重视制订学习计划
调查显示,只有不到10%的学生会给自己制订学习计划。近90%的学生表示没有特别去做这个学习计划,通常是学校安排什么课程,就学好什么课程,没有特殊要求。
5.学生无法保持对学习的持久激情
调查显示,能一直保持学习激情的学生不到5%。超90%的学生表示,学习缺乏足够激励,因此很难一直保持积极的学习心态。
6.学生缺乏自主调控情绪的能力
调查显示,60%的学生表示,很多时候自己的情绪严重影响到了自己的学习状态,却没有办法有效解决。遇到困难时,很多时候总是选择放弃原有的想法或理想。
7.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状态很少评价与改进
调查表明,对自己的学习状态进行评价和反思的只占30%,大多数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状态从来不评价和反思。
三、现代教育技术对自主学习模式的影响
1.现代教育技术让自主学习更便捷
网络技术的普及,让学生能轻松找到自己需要的学习信息和资源,这为学生自主学习解决问题提供了学习上的便捷性。
比如上网搜索一下,你就可以找到和阅读大量的专业文章,也可以便捷地查到各种专业资讯。
2.现代教育技术让自主学习更接地气
现代教育技术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打破了对学习者地理位置的限制。学习者可以随时随地、不分场合地利用网络和移动端进行学习。
3.现代教育技术让学生拥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发展方向
通过现代教育技术,学生能轻易进入更广阔的交流平台,有更多机会了解社会的就业现状和市场发展情况,从而有利于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从而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学习兴趣。
4.现代教育技术让学生对学习充满兴趣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通过动画、图形、影像、声音等多种形式展示教学课件和教学内容,能够让学生对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者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就会产生自我探索知识的行动。
四、构建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高职学生自主学习模式
1.为学生设置学习目标
自主学习并不意味着学生想学什么就学什么。教师的责任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有用的人才。因此,作为老师,要从学习目标上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引导。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提供必要的建议,并提出一些具体的学习目标供学生选择。学习目标的设置对学生的学习至关重要。
2.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课程设计
为了更好地为自主学习创造条件和环境,我们需要对课程重新设计。课程设计的重点应该放在如何最大可能地让学生动起来,参与进来,活跃起来。我们应该通过课程设计让学生主动去完成某些项目,通过项目的完成,培养学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从而为持续自主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3.搭建线上学习资源平台
学校应该开发线上学习资源平台,比如精品开放课程。学习资源平台的构建,可以让学生在线上就学习内容和学习难题与老师进行及时的沟通和讨论,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学习习惯。特别是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对学生将来进入社会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4.采用情境教学法
现代教育技术具有虚拟现实的功能,可以使学生置身于一个逼真的环境里,这个环境有利于促使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潜能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五、结语
拥有自主学习能力是一个人紧跟时展步伐,提高学习能力的必然要求。
尽管现代教育技术对个人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现代教育技术只是手段,关键还是学习者本身要有自主学习意识和开阔眼界。人必须要上进,才是真正拥有强大的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二、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课程现状调查
为了能够更完善准确地制定新的初等教育专业的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模式对我校的师范生及一些小学教师进行了调查,调查的内容及结果为:学生对学习理论的了解还可以,经过教育技术理论部分的教学学生能够更进一步深化地了解每一种学习理论的含义,从而能够更好地利用每一种学习理论到今后的教学当中。在初等教育专业学生中对现代的教学设备了解还是有限的,尤其是一些新发展出来的教学设备了解很少。有些同学对一些教学设备甚至连看都没看到过。在这种情况下更要求我们在对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学中要加强硬件设备的教学,让学生有具体的实物去操作学习,从而可以达到在实际的应用中进行学习。
三、原有初等教育专业学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方案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技术课程定位不准确清晰
在现有的师范教育中当我们提到教育技术往往会有人问道教育技术就是教授师范生计算机课程的么?其实这是对教育技术课程的定位不准确。教育技术是对学习过程及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与评价的理论与实践。首先它研究的对象是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学习过程指的是一个人对知识的认知过程,学习资源指的是认知的内容。教育技术研究的不仅仅是学习的过程还有学习的资源,两者是并重的关系。往往学习过程我们常见的课程体现在有教学设计、教学理论学习、教育学。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我们常常体现在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视频的开发与制作等课程。其次,教育技术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科,它不仅仅强调理论的学习还强调实践一些教学活动。在每学期之前进行课程设定的时候专业并没有注重到教育技术课程的理论与实践的并重性。在教学理论方面往往是只注重理论而没有注重实践,并没有让学生学习完教学理论之后利用相应的学习理论进行教学实践;在教学设计方面只注重实践而不强化理论,学生在教学实践的时候并没有很好的根据教学设计理论进行教学活动。在学生们学习课件设计与制作的时候,学生往往只强调软件的技术性而忽略了在制作多媒体课件的时候的教学艺术性。
(二)教育技术能力培养内容不能与时俱进,教育技术能力培养中教学仪器缺乏
由于在讲授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学设备使用的时候没有对应的教学工具进行教学,学生们往往只能通过图片来了解一个教学设备,并不能实际去操作教学设备,这让教学过程过于形式化。现代的教学媒体及教学理论本身就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更新改革的,在设定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内容时候往往不能紧跟随着新的教育改革形式。
(三)教育技术能力培养中课程实验实施不到位
在现有的教育技术能力培养课程中并没有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实验课的设定,这让同学们只能通过听老师的讲授、图片的观察来了解教学设备及其使用,而不能真正去动手实践操作现代的教学媒体设备。
四、初等教育专业学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内容制定
在明确了原有的教育技术课程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后,我们需要对现有的初等教育专业学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内容进行制定,对课程内容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和重组,使其更具有目的性及高效性。要让课程内容的安排更加既有组织性和结构化。要让每一门与教育技术有关的课程都与本门课更加紧密的链接在一起,做到内容的衔接。从而实现各门课程之间的有机结合,更加巩固在师范生各类师范素养的培养。这也能更加最大化的发挥我们初等教育专业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体系的整体功能。
(一)初等教育专业学生教育技术课程体系能力标准具体内容
1.意识和态度:在现阶段的教育技术能力体系的训练学习中要基本认识到学习训练现代教育技术的重要性。
2.现代信息技术能力的标准:培养更好的信息素养,掌握信息的采集、分类、利用、加工、管理的方式方法。
3.教育技术理论指导教育技术能力的培训:在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指导教育技术能力的培训,选择合理的学习模式、训练模式。掌握现代的结合信息化的教学设计方法。足够充分的认识到教育技术理论指导教育技术实践的重要性。
4.现代教育技术能力要在实践中整合到具体课堂的能力:在教学实践课程中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实践中做到自主创新的教学手段,新颖的教学内容,协作的教学方式,终身的教学模式。
(二)初等教育专业学生教育技术课程体系内容
五、初等教育专业学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模式制定
(一)初等教育专业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模式制定的原则
1.需求性原则。作为初等教育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即将走上的是各地的中小学校,要为当前各个中小学校培养出具有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可以全面适应当今信息化教学的中小学教师是初等教学专业的责任。所以,初等教育专业在进行制定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时一定要本着适应各级中小学需要的原则。在详细的了解了当前各中小学教师在使用现代教学设备能力之后,全面分析在我国基础教育阶段教育改革对我们初等教育阶段的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的需求,最后初等教育专业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模式的制定要根据初等教育阶段的教师的未来发展方向而制定,而不是根据原本课程内部安排简单的制定。
2.开放性原则。初等教育专业学生的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特点决定了本课程必须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在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体系中无论是教学理论的研究还是硬件设备的研究都是在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以很快的速度不断更新变化的发展的。随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更新发展,教学理论也随着更新发展,这就要求教育技术课程要具有更高的开放性。同时,作为一个新兴学科,现代教育技术是在不断的发展更新的,在这发展更新的过程中教育技术在不断完善本学科的学科体系。
3.整合性原则。教育技术课程训练中的整合性的原则是指我们在对学生进行现代教育技术训练的时候要充分整合到他们的初等教育专业的特色,把他们已经学到过的例如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充分整合到教育技术的训练中来。当我们把他们本专业的已修课程整合到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中之后不仅仅可以让现代教育技术的训练有专业课程的关联也可以学生在专业学习中获得了更加统一的专业观点,使学习内容形成了统一的课程体系。
4.主体性原则。作为现代教育技术学科的主体性原则是指在初等教育专业的学生学习现代教育技术的时候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学习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创造力及能动性,要不断激发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发挥自我能力的内在学习需求。作为初等教育专业的现代教育技术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更开阔的自主学习空间,激发他们更大的自主学习动力。这样不仅能让学生在学习时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能培养他们今后走上工作岗位以后在教学工作中使用教育技术的主观意识,使他们更好地适应这个随着时展在不断变化的社会。
5.针对性原则。在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中,针对性是指在我们实施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时要针对不同的学生实施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我们初等教育专业的学生今后都是要走上小学的讲台的,所以我们在对初等教育专业的学生进行现代教育技术能力训练的时候要结合初等教育阶段的特点,让他们结合小学的课本内容及教学方式。同时我们要在教学的时候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的特点,针对五年制的学生要从简入手,结合一定的趣味性进行教学,激发他们对现代教育技术学习的热情。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8-0033-02
学习的兴趣是取得良好学习效果的关键。布鲁纳认为:最好的学习动力是对所学材料有内在兴趣。学外语教学要贯彻直观性、趣味性、实践性和交际性的原则,教学方法要得体、多样、灵活、有趣,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现代教育技术尤其是电脑多媒体辅助教学,因其具有能集成文字(Text)、图像(Graphics)、影像(Images)、声音(Audio)及动画(Animation)等多种信息的功能而愈来愈受到欢迎。教学实践证明:在英语教学中运用多媒体,以其生动、直观、形象、新颖的特征优化英语课堂教学,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语言实践机会,是培养和发展学生英语兴趣的重要途径之一。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以多媒体与网络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越来越广泛地运用到教育教学各个领域。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整合,成为当前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普及过程中的一个热点,也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把现代教育技术运用到英语教学中,将深化英语学科教学改革,有效地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善学习资源,扩大学习空间,促进传统学习观念的改变。本文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如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来设计英语课堂活动。
一、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创新精神
随着多媒体课件的开发和普及,我们可以通过计算机技术、通过光盘、网络等多方面的信息,使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方法灵活多样。例如,在讲授《As his name is,so is he!》这课时,我列出许多人物的名字,然后播放一些这些人物的一些生活中的视频,让学生们进行猜测每个人物的名字并说出原因,这就要求学生们首先得通过视频观察人物的性格,还要了解每个名字的含义,然后把他们组合在一起,学生可能发散思维进行不同的组合,只要他们能够说出理由就可以,通过这样的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从而引出一些讨论话题,例如:“Do you think a persons name is associated with his or her success?Give your reasons.”“Have you ever liked or disliked someone just because of his or her name?Tell your story.”“Do you like your own name?Why or why not?”学生可以围绕本单元的主题“人如其名”进行思考和讨论,而且还可以强化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即让学生对名字的含义及人们是否对姓名有偏见进行阐述。这种高信息量、高效率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动眼、动脑、动口,对拓展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
二、利用信息技术,创设真实情景
我国学生学习英语缺乏一定的语言环境,缺乏语言实践的机会。而在实际教学中,又往往只注重单词、句型的学习,忽视它的具体实际应用。因而,很多同学只了解单词的含义和课文的翻译,但将这些知识迁移到实际生活情境的能力比较差。当他们在生活、工作中遇到现实问题时就束手无策。如在《Marriage Across Nations》这课的教学中,教师首先借助于电脑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给学生播放一些短片,使学生了解一些跨国婚姻的夫妇的生活状况及从恋爱到结婚的经历。学生可以通过网络直接对一些异族通婚的夫妇进行采访,学生通过讨论后确定采访的问题,如“What do you think will be the main barrier in marriage across nations?”“What are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marriage across nations?”通过这样的直接沟通,使学生在视觉、听觉全方位刺激的过程中学习新知识的,阐述自己对跨国婚姻的观点。随后,教师又在媒体的帮助下通过练习检验学生对此项内容的掌握运用程度,这样既突破了教学重点,又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三、运用信息技术,增加信息密度
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和实践证明,语言输入的质、量对外语教学效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信息技术整合后的英语课堂教学不仅让学生置身于音像、语音、文字的环境中,节省了传统教学中的一些不必要的环节,也节省了教师课堂大量板书的宝贵时间,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使教学资料演示的速度加快,而且通过简单的电脑操作,就能让教学内容、图像画面、文字资料等教学内容清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增加了课堂的信息量,有力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比如,在课堂上教师会给学生提供一些课外阅读内容和一些“online resources”,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积累词汇,熟悉语法结构、攻破重点句型,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技巧。如果上课时没有信息技术的配合,要想在一节课中学习那么多的内容显然是不可能的。信息技术跟英语课堂整合起来,掌握各类知识点就简单多了。
四、运用信息技术,加深对抽象内容的理解
根据教学内容准备各种教学资料,采用视、听、说型课堂,强化学生的记忆,增强学生记忆抽象内容的能力。如在“Time-Conscious Americans”这篇课文中,学生不认识标题中的Conscious这个词义,所以对文章的标题也不了解,从而导致对整篇文章的内容把握不够准确。在此课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设备给学生播放一段flash,首先出现一个钟表的画面,然后是一些步履匆匆的美国人,接下来是一些美国人工作时的场景,这样学生就可以猜测出文章的内容应该是和美国人的时间观念有关,从而进一步阅读课文,总结文章的中心思想。教师通过此方法既可以导入新课,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学生不但可以掌握一些单词的含义,如conscious,impersonality,competent等,还加深了对课堂上抽象内容的理解。在课堂上运用信息技术,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从而提高识记效果。
总之,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能提高英语课堂教学在效率,现代教育技术已经成为教师不可或缺的得力助手,英语教师在运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的同时,要把握好“度”的问题,要扣准运用信息技术辅助英语教学的最佳切入点,不能盲目地使用,使其效果大打折扣。
参考文献:
[1]韩雪.课程整合的理论基础与模式述评[J].比较教育研究,2002.
[2]李克东.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在众多艺术领域中,舞蹈是一门通过肢体语言感受情感交流的视觉艺术。它不仅对人肢体的协调性和情感的表达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对教师舞蹈教育的方法和技能提出了新的问题。
在高校舞蹈教学中,营造教学氛围、提升教学成果成为了现代教育技术中的核心问题。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一对一”式的传统的舞蹈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电子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兴起使高校舞蹈教学有了新变化、新思路,现代教育艺术的应用也因此呈现出新的特点。
一、高校舞蹈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的形式内容
多媒体教学的发展对于广大教育工作者来说并不陌生。然而,我们所熟知的多媒体舞蹈教学只是现代教育技术中的一个具体分支。从总体上说,现代教育技术指的是在现代教育理论的引导下,通过声、光、典、影等现代教育媒体,有效的帮助学生实现对舞蹈艺术的深化和学习。通过各种符合时展和教育优化的教学理论,增加对现代教育技术认识和理解。
在高校舞蹈教学中,信息技术和教育形式的融合能够展现出高校舞蹈教育的独特魅力。通过虚拟技术、智能技术、网络通信技术,能够进行科学技术的优化和综合,从而提高学生对舞蹈的学习效果。而其现代舞蹈教学的形式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现代化教育理念的推行,另外一种是现代化教育设施的投入。只有将这两点进行有机而发展和融合,才能在舞蹈教学中获得新的教学成果,进一步扩大高校舞蹈教学的发展渠道。
二、高校舞蹈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的常见问题
(1)现代教育成果较浅
在当前很多高等院校中,教师、学生都面临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创新。电子计算机技术、网络多媒体、电子投影等现代化教学设备已经进入了舞蹈教学中。学生接触舞蹈的形式不再是单纯的“传递式”和“模仿式”讲授。但是,在实际舞蹈教学中,很多教师缺少教学经验,对现代教育形式的领会不够深入,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缺少理解,所以现代教育成果并不明显,教学形式和教学质量都有待增加。
(2)现代教育形式单一
虽然学生接触现代舞蹈教学的机会大大增加,但是在现代教育课堂上,如何更好的运用现代电子计算机技术、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成为现代教学的主要目的。但是,很多学校、教师在教育进程中认为,现代教育就是单纯的“多媒体”教育,通过视频等形式,就能够发挥现代教育的作用,这一点导致学生在学习中感受不到舞蹈教育的魅力,对舞蹈教学的学习缺乏兴趣和热情。
三、强化高校舞蹈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的具体应用
(1)提升F代化教育和舞蹈教育的契合度
在传统的舞蹈教学中,普遍存在着以教师、教材、技能为中心的教学形式。而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主要存在两方面的创新
首先是现代教育知识理论体系的构建。在舞蹈教学中,通过现代美学手法的投入,能够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通过分析现代舞蹈美学艺术,能够进一步增进学生的情感体验,促使他们运用创新思维,拓宽舞蹈表演的形式和动作。充分借鉴舞蹈教育的教学主旨,使音乐和舞蹈能够相互融合、借助舞蹈表演者深厚的肢体技能,和音乐、服装、动作等因素搭配在一起,增强人的自信心和协调能力。教师要将中、西方舞蹈美学组合在一起,大胆创新、全面发展进一步开拓高校学生的思维、视野,使他们对舞蹈这门课程有着更加深入的了解。
而在现代教育设施的融入中,学校要结合高校学生的实际需求,大力投入师资设备,打破传统的教学形式,进一步提升学生对舞蹈学习的领悟力和感染性。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作为硬件培育的必要条件,再通过电子投影仪等设备,将优秀的舞蹈作品播放在大屏幕上,使学生透过现场模仿、影片观评进行模拟学习。使学生在舞蹈风格的模仿和塑造中,更加深切的体验电子舞蹈案例中的各项思维。
(2)进一步推动舞蹈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在现代教学过程中,“以人为本”的情感体验是解读“人性化”教学推进的具体表现。因此在现代化教育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通过播放音乐、氛围灯光等形式,烘托和谐的教学氛围。
例如,教师可以争取学院相关部门的支持,在校园礼堂等场所设置专门的舞蹈活动教室。借助于会场的灯光、物美、营造一个良好的演绎环境。对于不同的舞种来说,其中蕴含的风格、韵律、情感是很难用语言表达的,所以,通过相应的氛围的烘托能够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自主意识,使他们很容易就在现场环境的感染下,感受到舞蹈的魅力。例如蒙族的《安代舞》、傣族的《孔雀舞》,藏族的《日喀则大鼓舞》、苗族的《阿米朵》等等,这些舞蹈的气韵各不相同,如果不能接触舞台、音响、灯光等效果,难免使学生产生“情景不相容”的问题,因此会影响学生对舞蹈内涵的情感融入。
(3)强化现代化舞蹈教育的便捷性
对于很多高校来说,师资力量的不足使困扰舞蹈院校的发展问题。但是,从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这个层面上看,传统教育方式需要教师进行课前备课、课中演示,这个过程耗费了教师不少时间精力。但是通过步骤解析、图标、PPT、动画、视频等形式,既能够使学生对舞蹈学习具有一定的兴趣,使课程本身具有趣味性,也能使舞蹈教育更加便捷,减少舞蹈工作者的工作压力,完成了原来至少2节课需要完成的任务。因此,广大高校管理者要不断加大现代化舞蹈教学的师资投入,丰富学生的眼界,在提高教学效率的同时,为高校舞蹈课堂注入了一份生机和活力。同时,还可以采用远程教育、视频学习等形式,采取互联网连线,实现全国高校内舞蹈资源的互补和共享。
四、总结
综上所述,在高校舞蹈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包括不同的方面。对于广大教育工作者来说,在高校舞蹈课程中融入现代教育技术,能够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增进他们的肢体丰富性,因此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为此,广大教育工作者要立足于现代教育艺术的实际情况,不断鼓励学生进行大胆创新,进一步提高学生对舞蹈艺术感悟思维和创作能力。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6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0)08-0034-02
教师应具备现代教育技术素质,能够运用现代教学思想和教育技术理论指导教学实践,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和科学的教学方法实施教学。高等师范院校是职前教师的培养基地,在校师范生是职前教师的主要来源,必须具备较强的教育技术能力,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是向师范生传授教育技术理论知识,培养实用于教学需要的教育技术应用技能的公共课程,因此在高师院校开设好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是十分重要的。但是,目前所开设的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中还存在许多问题急需解决,改革势在必行。
一、高师院校现代教育技术学公共课教学的现状
在各种媒体大量涌入课堂教学的时代,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已成为当代教师的基本技能。目前,几乎所有的高校都开设有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课程,主要依托公共课来完成师范生的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而很多高师院校对其认识不足、不够重视,教师结构复杂,教材版本较多、内容陈旧,课程内容的设置不合理,教学内容多而广,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手段单一,理论实践并重,二者课时分配比例不明确,甚至课时设置不足,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针对性不强等因素,使师范生不能真正理解教育现代化的含义,更不能自觉应用教育技术于教学中,形成恶性循环。
二、高师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开设中存在的问题
1.对课程性质认识不一
首先,片面理解“现代教育技术”,忽视对教育技术理论基础的理解和掌握。把教育技术仅仅看作是直观教具或只是培养学生实际技能工具。没有把它放到教育层面、媒体技术层面和教学系统层面的高度、因此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
其次,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目标的设置过于宽泛。有的将课程目标定位为培养学员信息素养和现代化教学能力;有的定位为使学生掌握教与学的基础理论,具备在教育教学中运用教育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这样的课程目标定位必然会造成对课程性质认识的不统一,是注重理论还是注重实践呢?理论和实践在教学中应该如何进行分配?一直以来都存在着较大争议。
2.师资队伍不足、专业配置不合理
很多高师院校由于学生人数众多,而公共课的开设时间安排相对集中,且这门课程涉及的范围较广,导致从事这门公共课的师资不足,专业构成也比较复杂,有学教育学的,有学计算机的,甚至有其它相关专业的教师,存在知识结构比较单一的缺陷,这样势必会造成同一个教师授课时不同知识点力量会有强弱,无法在每一个模块都能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对于师资的要求是复合型的人才,能将信息技术与教育理论合二为一,仅凭教师自己去领悟,或自己去学习教育理论,无疑是艰难的,结果也是不确定的。
3.教材对自身的定位不够准确
对于教育技术公共课教材,它面向的是不同专业的师范生,因此,教材应有别于教育技术专业课教材,内容不要过于专业和精深。首先,教材的内容安排不合理,没有做到详略得当;其次,教材的编写没有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由于没有一个参考的标准(大纲)和要求,各院校都是自编大纲,自定教材,使得有的教材要么理论性太强,要么技术性太强。教材内容的选择没有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不了解教材使用对象的现实情况如何,真正需要什么。再次,教材内容陈旧,近十多年来,信息技术、教育技术日新月异,不断地更新,公共课的教学已经从照相机、幻灯机、投影仪、录音机、电视机等向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的方向转变。还有,实验课没有统一的大纲,实验设备、材料匮乏,开设课时不足。最后,导致教学缺乏针对性。
4.教学手段传统、单一
《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的教学,由于学生众多、师资有限,大多数是采用集体授课,以讲义为主的教学方法,没有完全突破传统的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教学效果不佳。有些教师教育技术观念落后,一方面大谈提高教学效果的理论;另一方面自己并没有用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课堂中很少使用先进的媒体技术来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手段先进方法单调落后,把过去的“人灌”变成“电灌”,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结果是教师难教,学生厌学。
5.实践条件不足
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课程,要让学生掌握必要的教育技术技能,需要开设足够的实验课时来使学生掌握。但近年来学校扩招,在校生大量增加,实验设施缺乏,这大大减少了学生动手能力的训练机会,而配套实验课程的缺失,大大降低了课程的质量。同时课程的开设也没有严格按《职前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来实施,该课程的实施涉及到大量的操作性实验教学内容,甚至出现动手操作被授课老师的几页PPT所取代,讲述一下操作要领就结束了。以至于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师范专业的毕业生分配到中小学后,面对学校的现代化教学设备束手无策,还只能依靠粉笔黑板进行教学。
6.评价机制单一
教学评价是对教与学过程及结果进行的价值判断,反映了教育技术课程价值取向,对师生的教与学有着直接的导向作用。目前很多教师采用的评价方式是“平时成绩+期末笔试”的形式,考核方式主要是笔试,导致学生只重视结果,而忽略了过程;另一种方式是检验学生的操作水平,考试只在计算机上完成,如让学生在电脑上完成一个课件作品的制作,这样师范生会把该门课程理解为信息技术课、多媒体课,完全曲解了现代教育技术的含义。
以上问题促使我们必须对现代教育技术课程进行改革,探索课程的目标定位,构建合理科学的教学内容体系,改革教学手段、方法及评价手段,最终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三、对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改革的策略
1.正确定位教学目标,构建科学的教学内容。
许多高师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的课时为每周2~3节,课时相对较少,无法保证教学内容的完整性。依据课时少的特点,应将课程的教学目标缩小,定位得更加具体,可依据不同学科和专业背景进行定位,使学生在了解教育技术基本理论的同时,重点学习教学设计,掌握计算机多媒体及其在教学中的运用,形成教学应用能力。
同时,教学内容的构建是建立在教学目标的基础上的。教学内容的选择遵循适当弱化、以够用为主,突出应用特色,以能力、技能培养为主,重点内容深入,次要内容精简和学科专业背景相结合的原则,以教学目标为准绳构建教学内容。
2.突破传统思维,改革教学模式。
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具有理论与实践并重、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结合、强调实用性等特点,实践教学是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关键所在。教育技术是一门边缘学科,涉及的知识领域比较多,在教学中应精选教学内容,注重学科知识的更新,合理安排课程结构,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切记“大而全”,应合理调整教学内容,在掌握基础理论的同时,突出实际应用能力培养。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教育技术的基础理论,现代教育媒体的操作使用方法,教学软件的设计、开发、制作技能,信息处理能力,教学设计能力,现代教育技术与专业学科整合的能力等六个方面的知识能力。
可尝试通过构建教学环境,开放学习资源丰富教学手段,目前网络已经成为我们现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学习工具之一,可充分依托学校和地方的信息资源优势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构建开放型的实验条件,也可利用Blog、Moodle等平台构建开放式的学习环境,满足学生个别化学习需求,注重个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
3.丰富评价方式
丰富评价手段,采用传统评价和实践评价相结合的方法,首先对师范生现代教育技术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考核评估,以了解和掌握学生对基本理论的掌握情况,其次为了强化学生现代教育技术的实际操作与应用能力,更好量化学生这些能力的实际水平,可采用媒体操作、课件制作、教案设计等方式考核,重点应放在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思想进行教学设计的能力、教学资源的获取及与专业课程的整合能力等方面。
也可尝试应用传统的学习评价与网络学习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形成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教师可随时登陆网络学习平台查看学生的电子档案,通过课堂、电子邮件、论坛等方式及时反馈和调整教学行为,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考试、在线测验等定量评价与课堂项目学习成果汇报、学习心得及课后访谈、问卷调查、Moodle网上投票、教学能力评价等定性评价相结合,准确、科学的对学习者做出评价。
4.创设有利于课程开设的环境氛围
很多师范院校缺乏相应的措施保证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的完整开设,应从各方面入手,如增加硬件投入;加强教师专业素养,提高教师业务能力;建构学习平台,满足学生个别化学习需求;在学习平台开辟教育技术讨论专区,让师生共同参与讨论,交流学习心得,或通过QQ、MSN等工具加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倡导协作学习;精选一些成功的课堂教学案例,提供示范;强化教育技术与其它学科整合等。
5.重视教材建设,规范教学内容。
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现代教育技术意识,提高其教育技术素养,因此教材建设必须以此理念作为先导,构建不断适应信息时展要求的全新体系结构。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材体系应以《职前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为参照,注意相关学科知识之间的衔接,根据师范院校不同专业的特点和学生的需要设置。目前全国范围内现代教育技术教材版本很多,根据需要适当选择使用,有条件的学校也可组织现代教育技术方面的教学人员进行编写。教师教学中应以《职前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大纲内容为标准,结合学校教学环境、学生学习需求等做出不同的偏重。
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的教学,是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应利用一切积极因素,发现问题,勇于改革尝试并付诸教学实践,使我们的毕业生走出校门,就是一个合格的、具备教育技术能力的教师。
参考文献
1 何克抗.关于《职前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J].电化教育研究,20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