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体育产业的特点

体育产业的特点范文

发布时间:2024-01-03 14:57:18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体育产业的特点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体育产业的特点

篇1

一、捕捞品种单一,休渔期延长对渔民捕捞收益影响明显。休渔期从前年开始由原来的6月1日提前至5月1日,这一个月时间是毛虾、琵琶虾、螃蟹捕捞的黄金时间,休渔期的提前对大马力渔船影响较大。***区渔民捕捞品种较为单一,主要以渤海毛虾为主,往年渤海毛虾汛期在7、8月份,从去年来有所提前,在6月中上旬,此时正值休渔期间,给伏休管理带来很大的难度。根据往年生产情况,5月份大马力渔船(**俗称大红头)平均净收入为5万元左右,休渔期的延长使渔民少了这部分收入。通过**镇**海产刘**了解到,目前,我区60%以上的捕捞渔船已经出海作业,其余因资源一般,渔民放假或者渔船上坞。渔获物主要是渤海毛虾、杂鱼及海肥等,并以海肥为主,渔获物品质一般,捕捞量较去年同期有所减少。新鲜毛虾价格约为6-7元/千克,价格也比去年的8-10元/千克降低,主要产于威海烟台一带。海肥杂鱼2-4元/千克,价格与去年持平。

二、渔船雇工工资居高不下。据***渔业协会理事***反映,我区渔船主要作业网具是“裤裆网”,需要雇佣8-10个工人,每人每月工资1-1.2万元,给雇工人员开工资是以年计算的,俗称“长工”。今年休渔期延长了一个月,但为了留住工人,雇佣“长工”的还得照样发着工资,一个月仅工人工资支出就10万元左右。如果船主雇佣短工的话,工资约为600-800元/天,人工支出会增加更多。加上渔船维护、更换网具以及天气不好不能出海仍需支付雇工工资等费用,全年平均算起来渔民的利润空间不容乐观。每条“大红头”预估大约每年费用在150万元左右。现在,渔民希望通过多出海来提高自己的利润,出海受天气影响较大但往往事与愿违。也有个别渔船因支出费用太高,没有利益空间,多数时间被迫停靠在码头上,部分渔民希望国家能多一些渔船报废补贴指标,让更多有意愿减船转产的渔民转行转业。

三、渔民对海洋捕捞渔船更新改造热情较高。因***区捕捞渔船多数为木质渔船,很大一部分为老旧渔船,抗风浪等安全性能较差,为非标准化海洋捕捞渔船。由于农业部出台了专项转移资金,在严格控制海洋捕捞强度,实施减船转产的基础上,对现有纳入国家捕捞强度控制范围的海洋捕捞渔船实施更新改造进行补贴,改造捕捞作业结构,更加提高了我区渔民更新改造为钢制渔船的积极性。目前,已经有**户主动申请通过合并其他合法渔船**余艘进行了渔船更新,渔政部门也积极联系省市各级部门为有意愿的渔民提供服务。目前尚有部分渔民更新改造渔船的意愿强烈,但是目前尚没有新的扶助政策出台,原有政策在今年底到期,加上更新资金的限制,致使他们持观望态度。

篇2

[DOI]10.13939/ki.zgsc.2015.46.098

1 体育产业对其他产业及行业的影响

随着2008年奥运会的举办,我国的体育产业发展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在我国的经济转型期,研究体育产业这样一个朝阳产业和绿色产业对其他产业乃至国民经济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本文首先以北京市为例分析体育产业近年来对这个2008年奥运会主办城市各产业与行业的影响。

总的来看,近年来北京市体育产业发展平稳。2006―2012年,体育产业增加值从60.3亿元增长至144.2亿元,年均增长15.9%。体育产业中制造业行业占比44.4%,服务业行业占比55.6%,服务业行业增加值略高于制造业行业。2012年北京市体育产业增加值占北京市地区生产总值的0.8%,不到1%。

为测算北京市体育产业对其他产业及行业的影响,本文选用北京市统计局2004―2012年的相应数据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公式为:

Y=α+βX+ε

其中,X为体育产业增加值,Y为三次产业产值及第三产业各行业增加值,ε为随机扰动项。

分析结果显示,体育产业对三次产业产值的影响存在很大差异。由回归分析得到:第一产业β估计值为0.661199,t值为12.21286,R2值为0.955172;第二产业β估计值为26.51459,t值为6.598467,R2值为0.861495;第三产业β估计值为110.4086,t值为10.26986,R2值为0.937761。t值显示体育产业对三次产业产值均存在显著影响,但β估计值表明这种影响存在很大差异。从β估计值看,体育产业对第一产业产值影响最小,而对第三产业产值影响最大,两者相差超过百倍。可见,在三次产业中,体育产业对发展第三产业有更为重要的意义。体育产业对第三产业的影响超过对第二产业的影响,这很可能与北京市体育产业的结构有密切关系。如前文所述,在北京市的体育产业中,服务业行业的增加值超过制造业行业,这在国内各省市的体育产业中是非常罕见的。但实际上,欧美国家体育产业中服务业行业增加值超过制造业行业的现象却十分普遍。体育产业中服务业行业增加值超过制造业行业的现象是体育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从这个角度看,北京市的体育产业处于国内各省市体育产业的领先地位。

由于体育产业对第三产业的影响最突出,本文继续测算了体育产业对第三产业各行业的影响。结果显示,体育产业对三次产业各行业均存在显著影响,但β估计值表明这种影响也存在一些差异。总的来看,体育产业对金融业、批发与零售业影响较大,对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影响较小。这似乎说明体育产业具有较强的消费带动能力,发展体育产业可以带动金融业、批发与零售业等消费类行业的发展,而对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等非消费类行业影响较小。

2 投入产出法

投入产出法是研究经济体系(国民经济、地区经济、部门经济、公司或企业经济单位)中各个部分之间投入与产出的相互依存关系的数量分析方法。其中的投入是指产品生产所消耗的原材料、燃料、动力、固定资产折旧和劳动力;产出是指产品生产出来后所分配的去向、流向及使用方向和数量。投入产出法的主要参数如下:

2.1 直接消耗系数和直接分配系数

直接消耗系数指第j部门的单位总产出所直接消耗的第i部门产品或服务。直接消耗系数的取值范围在0~1,系数越大,说明j部门对i部门的直接依赖性越强;系数越小,说明j部门对i部门的直接依赖性越弱;系数为0时说明j部门对i部门没有直接依赖关系。

直接分配系数表示i部门的产品被j部门用作中间产品的数量占i部门产品总量的比重,该值越大,说明i部门向j部门提供的中间使用相对较多。

2.2 完全消耗系数和完全分配系数

完全消耗系数指第j部门每提供一单位最终使用时,对第i部门产品或服务的直接消耗与间接消耗之和。完全分配系数则指i部门单位总产出直接分配和间接分配给j部门的数量,即反映i部门对j部门直接和通过其他部门间接的全部贡献程度,等于i部门对j部门直接分配系数和全部间接分配系数之和。

2.3 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

影响力系数表示某一部门增加一单位最终使用时,通过直接或间接关联要求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的投入总量,在投入产出表中为完全消耗系数矩阵的列合计。影响力系数反映某部门对国民经济各部门拉动作用的相对水平。影响力系数越大,表示第j部门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越大。

感应度系数表示某一部门增加一单位初始投入时,通过直接或间接关联对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的分配总量,在投入产出表中为完全分配系数矩阵的行合计。感应度系数反映某部门对国民经济各部门推动作用的相对水平。

3 从投入产出表看体育产业的特点

为研究体育产业对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影响,本文根据2007年中国135部门投入产出表计算了体育产业的直接消耗系数、完全消耗系数、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等指标,并结合其他文献总结出体育产业的以下特点。

3.1 与第二、三产业关系更为密切

从直接消耗系数看,体育产业对三次产业各行业的直接消耗系数占比分别是0.0768%、49.552%、50.3711%。这说明体育产业对三次产业的直接消耗是不同的,对第二、三产业的直接消耗明显要大于对第一产业的消耗,表明体育产业与第二、三产业的关系要比与第一产业的关系更为密切。从行业看,体育产业对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的直接消耗系数最大,达到0.0531,说明在现阶段,我国的体育产业中制造业占比仍然偏大,处于体育产业发展的初级阶段。同时也说明,我国的体育产业与第三产业很多行业,特别是旅游业的关系还不够紧密,仍然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从完全消耗系数看,体育产业对三次产业各行业的完全消耗系数占比分别是3.398%、68.0799%、28.522%。这说明体育产业对第二、三产业的完全消耗明显高于对第一产业的完全消耗,同样反映出体育产业与第二、三产业的关系更为密切。根据周毅(2005)的研究,1997年体育产业对三次产业的完全消耗占比分别为5.85%、70.55%、23.6%。与之比较,在10年之后的2007年,体育产业对三次产业各行业的完全消耗系数占比中仍然是第二产业最高的态势。说明我国的体育产业虽经过10年的发展,但体育产业中制造业的比重仍然偏大,服务业的发展严重滞后。但从数值上看,体育产业对第一、二产业的完全消耗系数占比均有所下降,而体育产业对第三产业的完全消耗系数占比则有所上升,说明我国体育产业中的服务业虽然滞后,但还是取得了一些发展,体育产业与第三产业的关系存在进一步加强的趋势。同时也说明,随着体育产业的发展,体育产业中服务业的比重将不断增大,促使体育产业与第三产业的关系不断增强,体育产业的发展最终将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

从北京的情况看,由于北京市体育产业中服务业占比已经超过制造业,这意味着北京市的体育产业与第三产业的联系可能已经超过与第二产业的联系。如是,北京市体育产业对第三产业的促进作用也应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

3.2 影响力和感应度偏低

从影响力看,我国体育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各部门中属于影响力较低的部门,其影响力系数为0.916362,数值小于1,表明体育产业对国民经济各行业的带动力较弱,还无法成为产业结构调整中带动性强的支柱产业。根据周毅(2005)的计算,1997年我国体育产业的影响力系数为0.874632。比较而言,在10年后的2007年体育产业的影响力系数已经有所增长,说明体育产业的行业带动性是有所增强的。李遥远、李森(2010)根据中国2002年和2007年122部门投入产出表分别计算了体育产业的影响力系数,数值为1.18和1.47,均大于1。如是,则表明我国体育产业已经具备较强的行业带动性,并可以成为支柱产业。由于本文采用的是2007年中国135部门投入产出表,与李遥远、李森(2010)使用的数据不尽相同,因此结果也存在差异。但从其他文献与实际情况看,本文仍然倾向于体育产业影响力系数小于1的结论,认为体育产业的行业带动性虽然较以前有所增强,但还没有能够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从感应度看,我国体育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各部门中属于感应度偏低的部门,其影响力系数为0.343896,表明体育产业对国民经济各行业的推动力偏弱。根据周毅(2005)的计算,1997年我国体育产业的感应度系数为0.38674。比较而言,在10年后的2007年体育产业的感应度系数不升反降,说明体育产业对国民经济各行业的推动力有进一步弱化的趋势,体育产业对国民经济的推动作用依然没有发挥出来。

综合来看,我国体育产业的影响力系数明显要大于感应度系数,表明体育产业对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拉动作用明显要强于其推动作用。以往的其他文献也都验证了类似的结论。从体育产业的性质来看,体育产业是一种最终消费性产业,以提供生活服务产品为主,具有非常明显的最终消费性特点。这个特点或许可以解释体育产业的影响力系数明显大于感应度系数的现象。同样或许是由于这个特点,体育产业在很多以消费为主要手段驱动经济增长的发达国家获得了更好的发展。在我国目前外需萎缩、产能过剩的阶段,发展内需、进行经济转型正在成为新趋势。在这个过程中,作为典型的最终消费性产业,体育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在经济转型中很有可能最终发展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参考文献:

[1]李遥远,李森.中国体育产业的投入产出分析[J].改革与战略,2010(7).

篇3

关键词 美国体育 发展 对我国的启示

随着金融危机对体育产业的巨大冲击,中国体育产业的发展也受到极大的考验。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是提高国际体育产业竞争力的首要选择。美国体育产业的发展呈现出一定的动态和个性化的特性。通过美国体育产业的集群化的发展思路和实践,为我国的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如何依据美国的经济发展经验,认清中国体育产业存在的问题和导致结构失衡的因素,探寻出适合我国国情的体育产业发展的办法是现今我国探讨的主要课题。

一、美国体育产业发展的概括

美国的体育产业分为职业体育产业、体育用品产业、体育健身娱乐业、体育经纪人等这些部分组合而成。由于60年代以后高尔夫、网球这些运动的兴起,美国俱乐部的数量不断增加,因此在这些产业中健身娱乐业占据美国体育产业较为重要的部分 。在美国的健身俱乐部中体育健身俱乐部占总体的90%还要多。美国在20世纪80年代的时候,美国职业体育的经济收入约为30亿美元左右,90年代的时候增加到70亿美元左右。美国的职业体育经历了这么多年的积累经验和法律法规的规范已经逐步向良性的发展轨道上迈进。在美国的体育产业中体育用品占据重要的部分。美国在0世纪20年代的时候有一部分著名的运动员就开始投身到体育用品的产业中,推动着体育用品产业的快速发展。在这个时候耐克、阿迪达斯等这些美国的体育用品巨头企业也应时而生。虽然体育经纪人在美国的体育产业里所占的体育产值不太大,但他们却为美国整个的体育产业的发展起到了推动的作用。由于在职业体育市场中体育经纪人的队伍不断的发展壮大,越来越专业的体育经纪公司和体育经纪人的服务推动了体育产业各方面的发展。

二、体育产业在国外的发展特点

(一)发达国家把体育产业作为新增长点

体育产业占发达国家国民生产总值的1%-3%左右。在国家各企业的排行名单中大多占据前20的名位,在有些国家甚至占据前10的地位。一些国家的国民就业机会在体育产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在体育产业中的就业人数比传统的优势行业的就业人员还要多。政府和人民对于体育产业的认同感支持度不断加大,体育消费的规模逐步扩大,体育市场相对更加活跃。在西方发达国家体育产业对其经济的影响力度不断变大,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本国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步伐。

(二)各种法人机构不断完善

国外很多的体育产业结构从社团化向企业化不断的转化,那些商业型以营利为目的的俱乐部不断的增多,对于在体育联盟开发各个项目的产业有着独特的作用,体育企业出现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现象更为普遍。体育产业进行全球化的趋势也汹涌澎湃,很多跨国性经营的体育企业在众多的商业竞争中崭露头角。

(三)体育中介机构在体育事业发展中的作用更加突出

依据国外体育产业发展的趋势来看,在国外体育经济业作为本国体育产业发展程度的标准,为了确保对于体育中介机构和体育经纪人需求的出现,可以把发展各种的体育企业作为基础事业;体育机构和体育经纪人更加专业和有质量的服务,可以创造出体育产业的消费需求、进一步拓宽体育消费的市场,对于规范体育企业的组织结构和经营管理能力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体育经济业可以作为一个国家体育产业的重要部分来发展,进一步的推动该国体育产业可以健康、快速的发展。

(四)各个国家的体育产业侧重点不同

从目前来看,只有美国的体育事业的发展是以全面发展的态势,大多数的国家在发展的时候都有各自的侧重点。比如;日本以发展体育用品为主;意大利国家则以发展足球产业为主;韩国的体育产业的侧重点放在健身娱乐的项目上;瑞士的体育产业的发展项目则以登山、滑雪为主要的内容。

三、美国体育产业的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一)虽然我国的体育产业发展起步相对较晚,和美国的产业规模和发展水平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在改革开放时期我国体育产业所取得的进步为以后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和市场机遇。随着人民群众经济水平的逐步提高,对于体育用品和健身娱乐等方面的消费水平也在加大。隶属不同所有制的体育经纪人开始大规模的对体育产业进行投资,因此体育产业的规模快速扩大。在21世纪的时候我国必须把体育产业的发展从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大局进行谋划,以长远的目光把体育产业的发展当作我国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来实施。

(二)运用政府主导是基于我们国家体育产业的发展相对滞后的情况做出的合理选择。由于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和法律规范还不够健全,在此种情形下,如若只依靠市场自身的力量进行体育产业的发展会非常的缓慢,在发展的过程中容易失去好的机遇。我国的体育产业是基于国有和国办的体育事业作为基础,在体育产业发展的初期是由国家对其进行投资和兴办的。在对体育产业的发展过程中需要政府对于明晰产权和维护国有资产的权利发挥特别的作用。这里所说的政府主导不是指要政府包办一切,而是政府对其进行有益的引导、扶持、规划和规范。第一步,为了弄清体育产业发展的方向和重点,可以制定合理的体育产业发展规划;第二步,可以建立健全体育产业发展的产业政策,在一定的时期从各个方面给予相应的保护和扶植政策。第三步,为了确保体育产业的公平、公正发展的态势,进一步保障体育消费人员的权益,可以提高体育经济立法和执法的手段和力度,对体育市场的主体进行规范。

(三)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可以运用梯度发展的战略步伐,先把发展的重点进行确定,其次找出发展中的难点,运用以点带面的方式逐步展开的进行发展。第一步,把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重点进行科学的确立;第二步,对整个的体育产业结构实施分析,找出体育产业发展的重点部分和核心环节,把他们设为优先发展的地位。如果要实施梯度的发展战略,可以把健身娱乐和竞赛表演当成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重点进行培养,以此找出体育产业的核心和切入点。现今我国大众化的健身娱乐作为此行业的切入点,以大中等城市和某部分已经富裕起来的农村地区作为突破口。抓牢大中等城市社区建设的机遇,把体育健身娱乐服务到小城镇建设中进行落实,有规划有目的的开展健身娱乐的消费市场。把竞赛表演业的切入点往运动项目体制改革中进行深入。可以进行单项职业体育联盟试点工作的建设,探寻面向企业化的运动项目管理模式。

(四)由于我国的体育产业是在计划经济的基础上进行发展的,现在多数的体育资产归于国有,即使我们对于体育产业化的发展已经提出,就要把产业化的实质是企业化进行明确。不可能说国民经济的新增长点是体育产业,又说体育产业是一项公益的活动,依赖国家进行全揽的发展体育产业不太可能。比较实际的办法就是,对于非国有制体育的方针必修下定决心进行调整,建立健全相关的有益于非国有创办体育产业的方针政策,把多元化和社会化的方针努力向体育领域进行推进,确保以社会的经营为主体的格局在体育产业中快速的形成,我国以后体育产业的发展方向受非国有体育的发展的速度影响。

四、结束语

美国的体育产业具有:发展速度快、政府的大力扶持、国民重视体育运动、主体产业地位突出等特点。结合美国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的经验给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启示是:应该建立健全体育产业发展所需的管理制度,发展主体的产业形成独特的优势,推动体育相关产业的开发,进一步提高我国的体育企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张建彬,王.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状况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2(3).

[2] 姜同仁,侯晋龙等.发达国家体育产业演进的趋势与启示[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2(09).

[3] 沈正浩,张剑利.“十二五”我国体育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1(12).

篇4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28.003

1 我国体育产业的基本概述

1.1 体育产业的基本含义

现阶段的体育早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运动,其逐渐演变为经济效用和价值更高的一项社会活动。作为国民经济的关键构成部分及基础产业之一,体育产业是向人民群众提供各项体育产品及服务的活动,加上和种种活动相关的活动集合。一般来讲,主要是为社会提供体育服务的行业,它们的产品通常包括体育精神产品以及体育物质产品两种,具体可分为运动用品、体育服务和有关的劳务产品。《体育及有关产业分类》中表明:体育极其有关产业可分成核心层、层及相关产业层三类。其中,作为体育产业本体产业的核心层主要是体育组织管理活动和健身娱乐活动场馆的管理活动等;层主要是指以体育产业服务为宗旨所提供的各项产品及服务项目;除此之外,作为体育产业物质基础的相关产业指的是凭借生产及营销体育产品为依托的行业。众所周知,迎合人们的体育消费需求是体育产业的最重要目的,其内在动力则为同体育产业发展息息相关的体育消费者。目前,人们对于体育健康的追求不断提升,体育运动已经转变为一项特殊的、可供休闲娱乐的消费项目。所以说,和其他追求简单经济效益的产业不同,体育产业起着增强社会大众健康素质及精神素养的重要作用,不仅要有利于经济社会的进步,也应促进社会精神文明的建设,全面展现其社会效益。

1.2 国内体育产业的特点分析

市场经济体制下,体育产业的发展受其他产业的影响程度巨大,再加上本行业内市场情况的变动及体育消费品供求利益的作用,除了和另外一些国民经济产业项目具有一致性外,体育产业还具备其自身的特点:首先,作为一项蓬勃发展的朝阳产业,体育产业拥有非实物性的特征,它的利用价值一般表现于对身心健康的追求,其产品在生产环节中需要消费者的直接参与。该产业随着人们生活情况的变动而变动,特别是受到经济发展模式及经济水平的影响程度较大,双方互惠互利、相互影响。其次,每个人均可以变成体育消费者,体育产业能够贯穿人的一生。再次,该产业具备极强的行业整合性。由于众多的类目、很高的行业交叉性,体育产业渗透到了服饰、视频甚至机械等领域;此外,体育产业还具备强烈的社会效应。其最早的目的即为增强人们的身心素质,由于人类对于休闲娱乐的追求不断提升,具备此社会功能的体育产业慢慢转变成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伴随着我们认识的持续加强,体育产业的发展将会迎来一个新的“春天”。

2 国内体育产业带来的经济效应

2.1 体育产业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剖析

体育产业和社会经济发展间所具有的联系是我们一直关注的话题。最近,不少专家学者从侧面对我国体育产业和经济的关联性展开了深入的分析。比如:闻扬对四川绵阳市体育产业和各经济指标关联程度的研究。其提出,地区性体育产业总量和该地区生产总值的相关系数为0.644;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相关系数为0.604;和第三产业从业者人数的相关系数为0.745。再比如说,李国强等人借助对京津唐地区体育产业总值和经济发展指标的关联度研究,这些人提出:体育产业和地区生产总值的相关系数为0.819;和第三产业的相关系数则为0.701;和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相关系数为0.3312;和金融行业总值的相关系数为0.7112。

综上所述,国内体育产业和经济发展指标间关联程度的分析结果表明:中国体育产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拥有很强的关联性,双方互相影响,互相促进。

2.2 体育产业对国内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体育的产业化及社会化对于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进步、国民经济的发展等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具体表现为吸引企业的投资、拉动消费的增长、扩大内需和提高人们的就业机会等等。下面我们从这些具体方面进行论述。

2.2.1 吸引企业的投资

体育产业对于企业投资的拉动在上世纪就已经得到了人们的共识。比如说,在上世纪80年代美国洛杉矶奥运会中,日本富士胶片企业是当时的主要赞助商之一。此届奥运会落幕后,日本富士公司进行了相关统计,得出了惊人结论:在洛杉矶奥运会期间,富士胶片在美国的销售数量比四年前整整提高了一倍。作为全球各国共同参与的体育盛世,它的影响范围广泛深远,参与其中的公司知名度肯定会迅速扩大,而后获得意想不到的经济利益。所以,体育产业的发展能够有效吸引企业进行投资,给企业创造商机,这也体育产业推动社会经济进步的具体反映。

2.2.2 拉动消费、扩内需

自从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市场经济迅速进步,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升,物质消费基本处于饱和状态,国民消费结构开始朝着精神文化领域转变,像休闲运动、体育健身所占的比例更大。总体上看,国内人民日常的消费水平迅速提高,人们在体育文化方面的支出比例每年都有上涨,尤其是那些沿海城市更为明显。由此可见,由于国民经济的不断进步,人民生活品质的迅速提升,其未来的发展空间非常大,在总体消费结构中所占比重也会继续上升。

2.2.3 提高就业率

作为一项劳动密集型产业,体育产业的不断发展可以给大众创造越来越多的就业机会,进一步拉动经济的增长。例如,耗资4亿美元的深圳观澜湖高尔夫球会,吸纳了两千多名人员的就业,除了给这部分人员创造了就业机会外,也吸收了大量外商投资。北京奥运期间,当地投入了超过七百亿元用作体育设施建设,同样给社会大众创造了更多就业机会。可见,体育产业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之一,对于国民经济水平的提升、就业机会的增加具有关键的作用。

3 国内体育产业经济发展的相关策略

3.1 培育体育市场,健全体育产业的市场机制

目前,国内体育产业发展的基本任务就是培育体育市场,同时以此为主线继续推动体育机制的改革,推动体育资源的整合及市场化进程,改变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进而释放结构效益,借助这些举措激发体育消费的潜力,拉动体育消费。此外,还必须进一步健全体育产业市场与人才市场,增强和传媒业、旅游业等的协作,为现代体育产业市场的完善提供有力支持。

3.2 推动体育产业的集团化发展

中国的体育产业要想同世界接轨,更好地融入到国际体育经济这个大环境中,首要任务就是转变当前这种“规模小、经营分散”的现象,以市场为向导,以产权为纽带,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股份制为基本形式,加快对集团化企业的构建步伐,努力实现体育产业的集团化发展进程,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综合实力,突破传统体育经济发展的束缚,最终达到体育产业持续、稳定发展的目标。

3.3 推动民族体育产业的进程

因为我国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造成东西部体育发展存在巨大的差异性。为了转变这种体育经济发展失衡的状态,不仅应当加快西部地区的经济建设,也应当推动西部民族体育产业的进步。像赛马、摔跤、弓箭等传统体育项目,应当重点扶持,借助体育产业的发展拉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另外,增强上下产业链间的整合,进一步扩大就业机会,促进西部体育产业的迅速进步。

3.4 加强有关人才的培养

体育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经营管理者。目前情况下,我们应当借助对现有行政管理方式的创新、对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人员的培训教育、同其他国家地区体育组织的沟通合作等手段,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体育产业管理人才。除此之外,还应加强体育机构同各高等院校间的联合办学,建立起多渠道、多途径的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机制。

3.5 加快体育产业的法制化进程

体育市场的法制化管理是我国体育产业健康、稳定发展的有力保证。相关部门及人员需要做到统筹兼顾,互相协作,职责明确,除了进一步细化管理法规及准入机制外,还应当简化审批程序、规范监督行为。经由对有关法律规范的调整和健全,进一步增强体育市场的管控能力,强化宏观调控和市场监管体系,努力营造一个更加公平的体育市场竞争环境,促进体育产业的发展。

4 结束语

篇5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中国的政治、经济,以及社会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尤其是伴随着举世瞩目的2008年奥运会即将在北京开幕的临近,我国的体育亦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良机,在此体育发展的黄金盛期,中国体育产业将何去何从,将如何走出与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相背离的怪圈,无疑是今后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基于此,本文籍世界最发达的体育产业――美国体育产业的研究出发,探析及结合或解惑当前中国体育产业的困境,以期对未来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战略布局提供些许理论参考。

一、美国体育产业长盛不衰的探究

1.美国体育产业的界定

美国是世界头号体育强国,也是世界头号体育产业大国,无论是体育产业的经营管理,还是体育产业的运行机制,都堪称一流,位列美国十大支柱产业之内。因此,体育产业已经是美国经济生活中一个当之无愧的“新贵”,本文首先从其体育产业的界定出发,目的是理清错综复杂的体育产业链,找出它的主体盈利产业。然而,由于缺乏统一的产业统计标准和与其他产业交叉融和的模糊性,美国体育产业的整体很难界定,根据美国有关经济部门的统计,体育产业的范畴包括体育的商务活动和体育相关的经营活动。所以,从这层含义上看,体育产业是一个由许多特点各异的子系统构成的集合体。从分类上界定,美国体育产业包括:职业体育产业、健身产业、休闲体育产业、体育用品产业、特许纪念品销售、体育经纪人(公司)等。

2.四大主体体育产业各领

职业体育产业、体育健身产业、休闲体育产业,以及体育用品产业是美国体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构成了美国四大主体体育产业,成为美国体育产业发展的发动机。职业体育是美国体育产业的亮点,也是美国体育产业中历史最悠久且至今仍富有巨大话力的一个领域,传统上分为四大职业体育联盟,管理实行联盟制,即由参加联盟的各职业队的老板组成委员会,负责整个联盟的经营、管理与决策,具体经营工作由联盟选举联盟总裁负责,联盟总裁也称为首席执行官,他对联盟的经营事宜拥有决策权、惩处权及裁定权。体育健身产业是美国体育产业“创新效应”映射的焦距,近年来,随着新材料使运动器材出现“创造性的革命”,以健身俱乐部为主流的美国健身体育产业日益火爆,其特征体现在,现代化新技术的广泛运用使得运动器械发生了质的变化,以羽毛球为例,一只钛合金球拍,重量不到80克,仅为一只羽毛球重量的17倍,但可将球速击至每小时240公里(试验数据)良好的运动器械性能一方面提高了运动质量,另一方面大大减少了运动损伤产生的概率,由此引发了美国健身锻炼的热潮。休闲体育产业是美国体育长盛不衰的法宝,这是由于休闲体育侧重刺激、追求极限和好玩等因素,从而吸引了美国男女老少的眼球,自然而然的成为美国体育的“摇钱树”。体育用品是美国体育产业的“权重股”,它是美国体育产业中的一个大户,占据目前美国体育总营业额的近三分之一,体育用品包括体育器材、运动鞋和运动服三个大类别。

3.体育经纪人良好的“催化剂”作用

查阅美国体育的产业经济史,体育经纪人可谓是功不可没。体育经纪人是以获取佣金为目的与体育相关人员及组织签订委托合同,充当委托人与第三人间有关职业运动、体育竟赛的订阅媒介或为委托人提供通过体育获益机会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经济组织。体育经纪人的划分主要分为以下几种:(1)从客户性质上分为运动员经纪人、体育比赛经纪人、体育组织经纪人等。(2)从经纪活动的内容上包括运动员经纪、体育赛事经纪、体育保险经纪、体育旅游经纪等。(3)从业务范畴上体育经纪人涉及体育比赛和表演的组织、策划和推广。美国不仅是世界上最发达体育市场,而且也是体育经纪人发展最发达地方,这主要归功于对体育经纪人的管理制度,一个是非政府机构的管理包括NCAA的管理和运动员协会的管理。另一个是政府机构的管理有联邦政府的管理和州政府的管理。这两个系统的管理有效的保证了美国体育经纪人行业各利益方协调运作。

4.政府体育政策保障机制的完善

众所周知,美国是市场经济最发达、市场自由化程度较高的典型代表,美国体育产业的蓬勃发展也得益于这种良好的市场经济外部环境。但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知识经济,以及信息时代的到来,美国的市场经济逐渐发生了演化,演化成为一种混和经济,即市场竞争和政府管理共同作用的经济体。此种模式下,没有哪一个产业的经济能游离政府作用之外,政府总是根据需要对不同的行业进行宏观调控,也就是说,假如政府能在市场和宏观调控的博弈中游刃有余,必将推动行业经济的发展。调研美国的体育产业,不难发现美国政府积极推行的各种宏观体育产业政策可谓是恰到好处,比如,给予职业体育“反垄断豁免”、利用税收政策鼓励建设体育场馆、给予职业体育版权保护政策,以及给予业余体育经济资助政策等等。

二、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特点

1.体育产业的比重偏低,主体产业不突出

与高速发展的经济相比,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凸现出严重滞后的困境。据调查,2007年,我国体育产业每年的总产值约为3000亿人民币,占GDP的比重仅为0.7%左右,而美国体育产业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0000亿美元,占GDP的比重为7%以上。这充分说明了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未能呈正相关关系,脱离了经济发展的轨道。此外,尽管我国的体育产业总体规模不断扩大,却缺乏支柱产业,没有形成支柱性优势,制约因素是多方面的,当前乃至今后的较长一段时期内,考虑到我国举国体制的现实,对体育产业利与弊的权衡,本文认为应将体育产业的支柱性产业定位于竞赛表演业、健身娱乐业、体育用品业和体育经纪业,但目前四大产业无论是规模、市场运作,还是经营管理、市场竞争力都有待提高。

2.产业结构布局不合理

根据2000年~2003年对北京、浙江以及云南等七个省市的调查,目前我国体育健身娱乐业、体育用品制造业和体育用品销售业构成了我国体育产业的骨干产业,3个产业门类的增加值之和占各省(市)体育产业增加值的比例均超过80%以上,其中体育制造业占的比重最高,按照西方发达国家体育产业发展的基本规律,体育健身娱乐业是体育产业的主体,其所占体育产业的合理值为60%左右,而我国体育健身娱乐业的增加值占体育产业的总体偏低,这与我国体育人口较少,体育消费理念滞后有关,因此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体育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反过来又导致行业各利益方的重新资源配置,使得产业结构布局愈加不合理。

3.体育经营实体化程度较低

现代体育发展的最突出特点之一,是体育与经济高度关联、相伴而行,在经营上实行实体化经营,在管理上采取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像美国的NBA,英国的英超联赛近几年都采取全球化的经营战略和营销战略,其成功的运行机制值得我国体育产业界借鉴,尤其是我国的竞赛表演业,然调研并剖析我国体育产业的现状,可以发现虽然长期以来我国的体育学术界和体育产经工作者们进行了孜孜不倦的努力,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仍然徘徊在低水平、无序化的粗放式经营模式上,体育经营实体化程度较低。比如乒超联赛,我们拥有一流的技术,处于高速发展的经济外部环境,可是在国内,乒超联赛却是一个市场化水平较低的市场,这些现实应引起诸多反思,并付诸相应的对策,当务之急是大力调整抑或是改变现有的体育经营模式,构建真正实体化的经营运行机制。

4.缺乏长期稳定的产业发展扶持政策

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转型期,正是由于这种转型经济,使得我国的制度建设还不成熟,有的制度刚刚建立,有的还没有建立。政府在调控体育产业市场方面,也存在较多问题,比如出台的各种体育产业法规,大多是综合性的管理办法,对管理的每个环节和各运动项目的规定不细致,缺乏可操作性,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会出现不一致的情况。这表明,目前我国政府对体育产业的管理还处于探索阶段,缺乏长期稳定的产业发展扶持政策。

三、结束语

探究美国体育产业长盛不衰的秘诀,一是四大体育主体产业各领,二是体育经纪人市场发达,三是政府体育政策保障机制的完善。相比较而言,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面临诸多困境。主要有:体育产业的比重偏低,主体产业不突出;产业结构布局不合理;体育经营实体化程度较低;缺乏长期稳定的产业发展扶持政策。

参考文献:

[1]李诚志:美国体育产业怎么赚钱[J].中国体育

[2]火爆的美国体育产业[J].电子商务.2002 (6)

篇6

一、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现行特点

从我国体育产业构成上来看,组成我国体育产业的因子众多较为复杂。细分主要体现为体育竞技表演市场、体育健身娱乐市场、体育用品市场,以及福利彩票,体育中介市场等给几个方面因此,在研究当前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现状的前提下,首先,应当从研究支撑当前体育产业几大支柱入手。其次,从影响制约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因素来看,市场机制的完善程度、体育项目的普及化、体育企业的国际竞争力等都成为了影响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因素。一方面,其为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了物质与智力条件成为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主导因素;而另一方面,其自身的不良发展也制约着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

二、体育产业发展中面临的热点与难点问题

1.体育产业发展的国际压力很大,同时缺乏足够的竞争意识。由于我国体育产业与发达国家的落差,我们没有对体育产业的发展采取有力的措施,外国资本先是从体育用品业(各种体育服装、器材、设备等)、运动饮料业(各种可乐)进入,现在已经发展到体育服务业(如国际管理集团)、广告业的大规模渗透,进入世贸后这些问题更加突出。国外的体育产业以其规范化的市场操作和高水平的经营管理与我们竞争,国内企业的胜算几乎为零。当然,国外体育企业的大量涌入也会带来资金、技术和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和方法。但是我们却失去了市场。因此,中国的体育企业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和压力,如何增强我们的市场竞争力,振兴体育产业,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应该有足够的认识并采取切实可行的应对策略。

2.体育产业发展不平衡

(1)地域间的不平衡。这与经济发展程度有关,经济发展程度体现了人们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质量,经济发展的快,体育消费直线上升,体育市场一派繁荣,而西部,尤其是边远的农村地区,体育消费还只是极少部分有钱人的高档消遣,具有一定的规模的体育市场还未形成。

(2)体育产业的所有制结构失衡。西方国家的体育产业是随着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同时产生的,因此,从一开始就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发展起来,我国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体育事业由改革转轨而来。进入市场经济以后,尽管各级体育行政部门按照政事分开和政企分开的原则进行了机构改革,国有资产在体育产业的比重有所下降,仍然表现出双轨道的痕迹,即有浓烈的政府行为色彩。

(3)运动项目间的产业开发度不平衡。由于受项目本身特点,如普及程度、竞技水平、观赏性、人们的喜好程度和在国际取得成绩的知名度等不同因素的影响,其产业资源的价值和开发效益也有很大的差别,因此,产业结构不平衡现在仍存在对于这种发展滞后的现象,进一步深化体育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加快产业化程度有更大意义。

3.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及产业质量有待提高。产业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核心结构不尽合理,产业质量有待提高。产业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核心产业滞后,它是相对于体育用品业的发展,健身娱乐业的竞赛表演业发展的速度相对迟缓而言的。在中介产业中竞赛表演业又在整体上落后于健身娱乐业,现阶段我国竞技体育管理体制的改革尚不到位,俱乐部体制并没有在所有的项目中推开,致使竞赛表演业的市场主体不明确,加之竞赛表演的电视转播权的商业化运作在我国才刚刚起步,而且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非经济因素),赛事电视转播权的国内市场价格远远低于国际市场价格,使得竞技体育巨大的投入得不到应有的补偿和回报。核心产业是整个体育产业的基础,也是带动整个产业升级的原动力,体育用品业作为核心产业其发展也受健身娱乐业和竞赛表演业发展长期滞后的影响。美国有世界上最发达的体育用品业,根本原因是得益于该国有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健身娱乐市场和最活跃,最有效益的竞赛表演市场。因此,要吸取国外的成功经验,发展我国体育产业。

4.体育产业法规不健全及法制化规范化程度不高。目前我国出台的体育产业法规,大多是综合性的管理办法,对管理的每个环节和各运动项目的规定不细致,缺乏可操作性,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会出现不一致的情况。如在竞技体育产业改革实施的过程中,难点是各全国性单项运动协会的体制建构,由于国家体育总局对竞技运动项目进行了管理体制的改革,使政事分开,管办结合,但各竞技运动项目管理中心的职能范围明显与全国性单项运动协会的管理职能相矛盾,协会制定的章程反应和保护全体会员或会员俱乐部的整体利益,但在竞技体育产业化过程中,对所涉及到的利益和经济纠纷缺乏法律依据,出现不公平,缺乏管理权限的明确划分,执法程序的完善和统一、法律责任的界定。在体育市场管理中,部分项目仍有权限交叉或越位管理情况,阻碍了产业的发展。

5.缺乏长期稳定的产业发展优惠政策。政府制定一系列扶持体育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是推动体育产业发展不可缺少的。体育产业的发展对国民经济的增长起到重要作用,如拉动消费、促进投资、解决就业等方面,但如何增加体育消费,运用什么政策手段鼓励社会举办体育产业和引导扩大体育消费,政府尚无明确政策可循。如体育彩票是政府给予的一项优惠的产业政策,发行体育彩票是增加体育消费的一种途径,但体育彩票发行还实行严格的年审制度,每年的发行额度由国务院和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因此,据我国现状加大扶持长期稳定的产业政策,如鼓励社会和个体兴办体育产业的投资政策,相应的低息贷款或货款贴息政策,减免税或税款返还政策等等。

参考文献:

[1]赵芳:我国体育产业立法必要性分析[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1,(4)

篇7

一、引言

体育产业作为现代经济的新形式,将同旅游业、影视业和网络业一起,成为21世纪最具活力和广阔前景的朝阳产业。据统计,目前全球体育产值已达5000亿美元,且以年均20%的速度增长。西方发达国家十分重视体育产业的发展,体育产业成为了其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相比之下,我国体育产业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近年来,体育产业越来越引起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特别是2008年北京成功举办奥运会后,国家提出了要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更是提升了体育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那么,体育产业融合如何进行,其对体育产业的发展有何影响,我国奥运后体育产业融合有何新的发展及特点,国外奥运后的体育产业融合对我国有何启示,本文将依次对此展开探讨。

二、奥运后我国体育产业融合的新发展与新特点及其面临的挑战

奥运会促进举办城市和举办国的经济增长,主要体现在拉动举办国消费、投资、出口需求以及在扩大就业方面;同时,对主办国经济发展环境、开放度、国家形象和信誉度等方面也会产生影响。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为我国体育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极大地带动了一系列相关行业发展。

(一)奥运后我国体育产业融合的新发展

1.体育用品业的新发展

奥运会为国内体育用品企业提供了成为奥运会组委会赞助商和奥运会体育类产品供应商的机会,而获得这样的机会则有助于促进有实力的体育用品企业从产品经营向品牌经营转变。同时,“科技奥运”的理念也对体育用品企业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北京奥运会后,全民健身热潮涌现,体育产业消费在人们生活中所占的比重随之增加,这无疑为我国体育用品产业带来了强大的需求。李宁、安踏、特步、康威、361°等品牌,成为了我国体育用品产业的佼佼者。

2.体育休闲业的新发展

概括地说,体育休闲业是在体育旅游、体育娱乐、体育健身等休闲体育基础上形成并衍生出来的一种具有时代特征的新形产业形态;体育休闲业的发展,有利于促进全民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的整体提高,推动竞技运动及相关产业的发展,提高产业结构关联效应。早在奥运会申办成功后,我国就把体育健身娱乐业作为我国体育产业中的主导产业。据调查,体育健身娱乐的消费需求增长率高于人均国民收入增长率。北京奥运会后,奥林匹克中心成为北京市新地标和旅游热点,已经举办了多次大型活动,奥运后对我国体育旅游的拉动效应至少会持续5至10年。

3.其他体育服务业的新发展

奥运会带动体育传播、体育保险、体育培训、体育中介等体育服务业的发展,体育服务业的发展反过来又会促进体育核心产业的良性运行。奥运会促进了我国广播电视业的发展,还吸引了众多国际一流体育中介公司及香港、台湾、澳门等地区的体育经纪公司前来设置分支机构,给国内中介公司带来了体育赛事推广方面的经验,同时国内也加紧培养了一批具有体育运动专业知识且熟悉广告策划、广告媒体、公共关系方面知识的经纪人。奥运会也促进了资本介入体育产业,初步形成了体育证券、体育基金、体育保险、银行贷款、资金信托、体育赞助以及体育彩票等诸多融资渠道。

(二)奥运后我国体育产业融合的新特点

1.科学化

北京奥运会后,我国致力于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体育产业的发展,努力把体育产业发展成为现代化的“绿色产业、科技产业、人文产业”,以此来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010年3月19日国务院办公厅了《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发展体育健身市场、开发体育竞赛和体育表演市场、积极培育体育中介市场、做大做强体育用品业、大力促进体育服务贸易和协调推进体育产业与相关产业互动发展等六大任务,这是我国首份在国家层面上对体育产业进行规划梳理并提出目标任务的政策性指导意见。

2.市场化

在当今全球体育商务活动中,奥运会是规模和影响最大、开放度最高、运作最为规范的市场开发项目。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举办,对我国体育产业发展模式产生了深远影响,促使其从政府参与型向市场主导型转变,尤其是竞技体育的市场化水平得到了大幅提高,对提高体育产业的市场运作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2010年,京津冀三地签署体育合作协议,利用北京在高端赛事、相关传媒及创意策划上的优势,天津在国际体育商务与会展产业、滨海运动休闲产业的优势,以及河北在生态运动休闲和旅游产业的优势,联手发展体育产业,打造以北京为中心、天津为副中心、河北为腹地的“京津冀体育产业圈”。这个我国首个区域一体化发展体育产业圈的诞生,正是体育产业市场化运行、优势互补的结果。

3.国际化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体育产业的发展也不可能独善其身,必然要被一步步地卷入国际化、全球化的趋势中。20世纪80年代以来,奥运会的市场化运作已成就了一个全球化的体育产业,从申办到实现,承办的政府、组织、企业要与多个国际组织和众多跨国公司进行业务往来与商业谈判,这就从客观上要求我国必须采取国际上通行的市场运作模式。承办2008年奥运会,国内的体育市场在一定程度上变成了国际市场,更多的外国体育企业参与奥运大市场的开发。竞争不仅提高了国内体育企业的素质,而且扩大了中国体育市场的开放度,使我国体育企业的国际化步伐不断加快。北京已明确提出把建设国际体育中心城市作为自己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

4.特色化

《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指导意见》中提出,到2020年,我国要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体育骨干企业和企业集团,形成一批有中国特色和国际影响力的体育产品品牌,这其中的重要任务就是努力开发体育竞赛和体育表演市场,支持地方根据当地自然人文资源特色举办体育竞赛活动,努力打造有影响、有特色的赛事品牌。如前不久在山东莒南进行的“天马岛杯”中国(临沂•莒南)首届红色运动会,通过市场化运作的方式筹集到全部经费,举办了如男子100米挑担竞速、女子100米抢收南瓜竞速、红嫂纳鞋底等这些看上去并不正规的比赛,不仅吸引包括数十家中央、地方媒体,还吸引了国外媒体前来报道。体育赛事在与其相关的产业融合过程中,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体育产业品牌。

(三)面临的挑战

当前,我国体育产业领域的融合现象还远没有进入市场融合的阶段,体育产业发展依然面临着严峻的考验。首先,体育本体产业发展动力不足及关联效应较低。其次,体育产业的发展基本上属于政府参与模式,体育经费的来源是行政拨款型。再次,体育产业发展不平衡,高尔夫球、航海航空、冰雪等许多运动项目尚未得到充分开发,缺乏有影响力的自主品牌。

三、国外奥运后体育产业融合发展的经验

自从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在金融企业家尤伯罗斯领导下进行大胆改革,与企业集团签订资助协议,出售电视广播权和比赛门票等,将商业运作模式引入奥林匹克运动,奥运会重新恢复了活力,从此它对举办国体育事业发展的推动力也越来越大。在此,选择日本、韩国以及澳大利亚几个典型来分析他们的经验。

(一)东京奥运会后日本体育的融合发展

随着竞技体育在奥运会上的成功,日本作为体育大国尤其是经济强国的地位已经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承认。奥运后,他们把体育的重点开始放在提高国民总体素质上,在1964年12月18日发表《关于增进国民健康、体育对策》,提供了国民进行体育活动的器材、场馆、指导员等保障,完成了从竞技体育向大众体育工作重点的转移。目前日本国民的体质和身高都有了很大的改善,人均健康寿命更是位居世界第一位。可以看出,东京奥运会后,群众对体育的关注、参与体育的兴趣都很高,政府正好利用了这样一个大众体育的契机,加大体育基础设施的建设,大力发展群众体育与学校体育。

(二)汉城奥运会后韩国体育的融合发展

汉城奥运后,韩国政府提出了竞技体育商业化的策略。由于策略的调整,政府对竞技体育的投入也大大减少,但韩国俱乐部职业化发展起来,足球等职业化水平发展较高。同时,韩国政府顺应了奥运会后大众体育兴起的热潮,全面扶植大众体育的发展。从1993年韩国政府开始实施“提升国民体育的5年总体计划”的体育政策,全面健身政策和全面健身的基础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果。可以看出,汉城奥运会后韩国也进行了体育公共政策调整,重点向大众体育倾斜,并实行商业化运作模式,努力实行政府宏观管理和社会自我发展相协调的管理体制。

(三)悉尼奥运会后澳大利亚体育的融合发展

2000年悉尼奥运会后,澳大利亚借举办奥运会之机协调了各级政府和社团之间的关系,启动了《支持澳大利亚运动能力――更加活跃的澳大利亚》,实现了支持优秀运动员和促进大众体育参与的重要目标,保证了竞技体育和大众体育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可以看出,澳大利亚奥运后也兼顾到了大众体育的长远发展,同时完善了“政府主导、社会自治”的体育机制。目前,澳大利亚是政府主导和社会自治相结合的综合型体育管理模式,政府负责制定体育公共政策,提出目标和任务,然后由体育协会和体育社团运作完成。

四、奥运后我国体育产业融合发展之建议

结合前文对几个奥运举办国体育产业发展的分析,以及我国体育产业的现状,体育产业相关部门应因势利导,在产业融合趋势下为体育产业在新形势下的融合发展采取新的应对措施。

(一)增强产业融合意识

树立与时俱进的思想,强化融合意识和创新思维,认识到体育产业不应仅仅局限于体育产品或体育竞技,而是一个关联多个相关行业的产业。相关部门应注重体育产业的长远发展,营造良好的体育文化建设氛围,保护国民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促进多学科、多行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积极促进体育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将体育产业不断向前推进。

(二)加快市场化进程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要“有所为有所不为”,从微观推动者向宏观管理者转变,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发展壮大体育产业。在大力发展体育本体产业的基础上,注重产业融合后自身特色的体育品牌的培养,积极推动体育创意产业发展,提升体育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加强电子商务建设,大力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实力的大型体育产业集团,做大做强体育民间组织和协会,提高体育产业的市场化、商业化、规范化运作水平。

(三)加强金融支持

进一步拓宽体育产业融合发展的资金来源渠道,积极鼓励金融机构开办适应体育产业发展需要的新产品和新业务,鼓励民间和境外资本投资体育产业,鼓励和支持体育产业投资公司上市融资。政府应制定适当的体育扶持政策和安排补助资金,进一步吸引社会对体育产业的重视和投入,为体育产业发展开拓多元化资金来源。

(四)提升智力保障

目前我国体育产业从业人员集中在体育赛事运作、体育中介服务和体育用品生产销售等方面,缺少一大批以产业化运作方式为主、既懂体育又熟悉现代经营管理理论与方法的高层次专业人才。可以采用“外引”与“内培”相结合的方式,一方面进一步开放体育人才市场,引进国外经营、运作、管理等各类体育人才,另一方面把我国优秀的体育人才留在国内,着力培养体育产业经营、管理、经纪等方面的专业人才,从而为体育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人力资源保障。

五、结语

截至2009年底,国内体育产业占GDP比重仅为0.7%,而美国体育产业则约11%,多数经济发达国家重均已超过1%。可以看出,我国体育产业有着极大的发展潜力。体育产业不仅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对于其他相关行业的带动作用也日益显著。相信在技术创新、企业跨产业并购及战略联盟的共同作用下,体育产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现象将愈加广泛和明显。因此,我们应进一步顺应产业融合的发展趋势,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加大体育本体产业发展,并以其为核心来推动整个体育产业的融合发展,提升我国体育产业的综合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植草益.信息通讯业的产业融合[J].中国工业经济,2001(2)

篇8

关键词 经济发展 体育产业 关联度

一、有关体育产业的国内外发展历程

(一)体育产业在国外的发展

在市场经济体制运行下,体育产业的已有了百年历史。进入20世纪后,尤其是经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实现可迅速增长,生活水平也因此得到显著提高。竞技体育、大众体育等得到了迅速发展,在经济功能上,体育表现的日益强大。体育的产业逐步确立了自己的地位。目前,在发达国家的国民经济中,体育产业已占据了举足轻重的位置。如,体育产业的产值在英国已经超过了烟草业、汽车制造业,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发达国家国民经济中,体育产业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对经济的增长起到推动作用。

(二)体育产业在我国的发展状况

我国的体育产业起步相对比较晚,但近年来,各种相关政策表明体育产业己经成为政府拉动经济增长、扩大内需的重要手段。目前,具有一定规模的体育服务业市场在我国已初步形成,但我们不仅要看到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也应该认识到当前该产业规模还是较小、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体育产业法制还不够健全、以及体育产业相关人才匿乏,这些因素都制约了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

二、体育产业与经济发展关系研究

(一)产业结构演变规律相关理论

国际上有关学者通过研究主要发达国家劳动力转移的实证得出有关规律是:在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人均国民收入随之提高,在劳动力的转移上,一般是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进而继续转移到第三产业;在三个产业的劳动力分布上,劳动力比重在第一产业呈不断下降趋势;第二产业尤其体现在第三产业,劳动力的比重出现相应的上升趋势。这就是配第-克拉克定律。

(二)我国体育产业与经济发展情况分析

根据国家权威部门统计结果看,体育产业仅占我国GDP的0.69%,这与欧美、日本发达国家相差甚远,这一数字甚至比印度体育产业占GDP的1%还要低,这明显不相称于我国的经济大国身份。巨大的商机蕴藏在体育产业中,作为新兴产业具有广阔的前景,体育产业与国家经济发展在我国已经体现出了本身具有的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体育产业对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虽然我国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但在总体上看我国的体育产业,没有形成较大的产业规模,发展也较为不平衡,结构不尽合理,在产业体制与运行机制上有待完善,没有相应的体育产业政策与法规,上述不足阻碍了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在我国体育产业与国际体育产业接轨的进程中起到了阻碍作用。因此,在我国体育产业结构以及社会消费上应做有效的调整,积极进行体育产业的开发,对体育产业的巨大潜力进行充分挖掘,使我国体育产业对推动国民经济向前发展发挥应有的贡献。

三、有关我国体育产业经济发展道路

(一)体育产业是实现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的必经之路

随着国民不断增长的收入,生活水平相应的提高,在体育健身、休闲、娱乐等方面上,需求必然不断增长。而体育产业污染小、产值高等优点也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进而为社会贡献出较多的就业机会,是具有劳动密集属性的潜力巨大的产业。

(二)学习先进发达国家体育产业经验,加快体育产业步伐

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与国际接轨的体育产业,因此在国际化的道路上,政府应做好积极推动的角色,广泛寻求各种国际合作,最大限度的支持体育产业相关企业,为国内各种体育品牌的生产以及销售起到促进作用,倡导国际知名品牌与国内企业合作的道路,对国内体育企业的技术以及生产能力有较好的提升作用,使我国体育产品的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

(三)充分挖掘我国民族体育产业,重点发展西部地区的体育产业

在体育产业的发展上,我国的东西部表现出不平衡的态势,西部地区在经济以及体育产业上发展相对落后,就东西部体育产业发展不平衡的现状来说,只有发展西部民族体育产业,对传统民族体育项目进行充分开发才能改变不平衡的状况。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因为中国的发展为自己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全球化的效应,我们不仅应看资本的涌入,更应该看到文化的渗透;在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上,传统体育和现代体育、西方体育与东方体育应得到充分的整合,民族传统体育自身得到传统性是其发展的根本,与国际文化体育的交流可以得到更好的发展,使民族传统体育的相关产业得到稳健的发展。

四、结束语

我国快速发展的经济带动了体育产业的发展,现阶段,我国体育产业发展滞后一定程度上是管理体制以及运行机制上的固化造成的,因此,对现有的行政管理及运行体制进行改革,学习国外具有的先进体制模式,进而能够适应国际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的趋势,是发展我国体育产业的重要道路。同时,应大力发展民族体育项目,充分挖掘它们具有的民俗性、娱乐性、观赏性等属性,发挥出比较优势,进行规模化与专业化的整合,对体育产业的竞争力进行整体上的提升,从而使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更加合理、有效。

参考文献:

篇9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体育产业在我国发展方兴未艾。高校体育产业是我国体育产业发展中产生的新的概念,是目前我国高校体育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在深入探讨我国高校体育产业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一些理论和实践问题的基础上,对我国高校体育产业发展的战略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一、高校体育产业的内涵与地位作用

1.高校体育产业的理论内涵

一般认为,与高校体育运动有直接联系的一切生产经营的总和都可视为高校体育产业。因此,高校体育产业主要是指,为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消费需求,高校所提供的各类体育服务及其有关体育产品活动的总和。它主要包括体育产业又称体育本体产业(各类高水平的体育竞赛表演、各类体育健身健美服务、各类经营性的运动训练培训、各类体育休闲和娱乐服务,以及体育所创造的无形资产,体育电视转播开发等)、体育派生产业(各类体育器材和一部分特殊的体育运动装备、体育出版物、体育报刊、体育文物、一部分体育科学研究等)和体育相关产业(体育场馆设施的建设、运动服装和一部分体育装备的生产等)三个方面。

高校体育产业作为社会体育产业的组成部分属于第三产业,它具有双重性:一是经营性,二是社会性。相对于发展公益性的体育事业运行方式,体育产业所具有的经营性是体育产业运作的基本特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体育产业的经营者享有法律规定的产业经营者才有的权利,获得应有的利润,按照法律规定交纳赋税,承担相应的义务,根据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进入市场进行体育服务和相关产品的经营。高校体育产业的经济性也决定了其必须社会化,即利用现有体育资源向社会开放,加强与社会之间的合作交流,使高校体育产业逐渐适应体育市场需求,以全民健身计划为切入点与社会接轨。随着人们体育消费观念的转变,更多的人将会走向体育健身场所,特别是较为容易接触的高校体育场所,高校体育场所的社会性开放也就越来越强。

2.高校体育产业的地位作用

高校体育产业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和朝阳产业,在以高科技为核心的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全面推进高校体育产业的开发,使高校体育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在人与经济社会实现协调发展的进程中,高校体育产业将成为一种广泛存在、广泛利用的社会体育资源。高校体育所具有的教育和激励功能,在振兴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方面将发挥重要的作用。高校体育产业将成为一种社会生产,是以精神产品为基础的产业,对自然资源、环境不构成威胁,具备了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最基本要素。把高校体育建设成为教学、科研、训练与生产相结合的基地,增强高校体育产业的自我发展能力,形成高校体育产业本身发展的良性循环,实现其在市场经济规律指导下的自我更新、自我完善,促进高校体育产业的规模化发展,使我国高校体育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二、我国高校体育产业发展的现状与机遇

1.我国高校体育产业发展的现状

目前,我国高校体育产业尽管在整体上还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但经过十几年的探索,现代高校体育产业体系已初步形成。从我国高校体育产业的发展来看,我国高校体育产业具有以下特点:第一,高校体育产业发展规模逐步形成,以本体市场为主体的市场形成了一定的规模,高校体育市场体系的基本框架已趋清晰;第二,高校体育产业的多元化趋势逐步形成,体育产业开发领域不断拓宽,体育产业的质量和产业效益逐步提高,许多体育资产和资源显示了巨大的开发潜力和潜在的市场优势;第三,社会投资办高校体育产业的形式发展很快,确立和形成保证高校体育产业发展的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产业化筹资机制。

同时,我国高校体育产业发展也面临许多问题:第一,理论研究严重滞后,特别是对高校体育产业发展战略的研究力度不够,政府对高校体育产业行使宏观管理的体制与机制尚未形成;第二,产业化程度低,产业链条短,与体育市场相互动关系不明显,未能充分利用资源发展高校体育产业;第三,相关政策法规的不健全,限制了高校体育产业的发展,体育教育业(指专业体育教育)远未实现市场化、商业化和社会化,导致体育教育与体育人才市场的脱节以及体育教育结构与内容随市场变化的相对滞后。

2.我国高校体育产业发展的机遇

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加入WTO,以及成功举办奥运会,为我国高校体育产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与发展前景。第一,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大大提高了体育事业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基础地位,大大扩展了体育事业的社会空间,进一步肯定了体育工作对经济增长和社会生活发展的作用;第二,产业结构调整使体育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高校体育产业在此时期可望得到飞速发展,群众体育的多元化需求,促使高校大力有效利用、开发和整合各类体育资源,为我国高校体育产业的快速带来了机遇;第三,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我国加入WTO和成功举办奥运会,为我国高校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使我国高校体育产业市场更加开放,我国高校体育产业资源也进入国际化配置的循环,从而为我国高校体育产业进入新的快速发展期提供难得的机遇。

三、我国高校体育产业发展的方向、重点及途径

1.我国高校体育产业发展方向和重点

伴随着后工业社会的来临,现代体育已逐步呈现出普及化、商业化、职业化和国际化的发展趋势,体育的社会功能发生了变化,体育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经济生活中的功能逐步增强,所有这些对体育的发展走向产生了巨大影响。而高校体育产业作为体育产业的重要部分,也必将受到有益的影响,高校体育产业发展现状已表现出一些未来发展趋势以及发展要求。

我国高校体育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要以提高高校体育产业整体的质量和效益、增强国际竞争能力为中心,以培育国民经济增长点、提升体育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为目标,以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优化升级为主线,依靠深化体育体制改革和技术进步,走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协调发展的创新之路。

我国高校体育产业发展的基本要求:要坚持总量扩张与质量提高并重,坚持改革与发展统一,坚持组建大型体育企业与发展中、小型体育企业相结合,坚持启动国内体育消费需求与拓展国际体育市场的统一,坚持体育主体产业与体育相关产业协调发展,从而使高校体育专业教育和体育竞赛表演业在高校体育产业化进程中发挥主导作用,使高校成为体育科研与体育产品设计、开发的基地,在国际体育交流中发挥主人翁作用。

我国高校体育产业发展的战略重点:优先发展高等体育教育产业,大力发展体育用品产业,稳步发展体育健身娱乐产业,积极发展体育竞赛表演产业,着力培育体育中介机构、规范体育场地和器材出租市场,努力开发体育无形资产,加速体育科技产业化的发展,促进体育产业的成果转化。

2.我国高校体育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

我国高校体育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应该坚持以少数首位型城市的高校为核心,以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京津地区高校为先导,以经济快速发展的城市高校为重点,以东部地区城市高校带动西部地区城市高校的发展战略。充分发挥高校体育产业的自身特点,促进体育产业化发展;充分开发和利用现有的高校体育人才和设备,大力发展高校体育产业;加快建立高校体育联赛体制,繁荣高校体育产业市场;大力培养高校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人才,保证高校体育产业发展。

四、当前我国高校体育产业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与建议

1.树立高校体育产业的市场观念

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明确地树立体育市场观念是发展我国高校体育产业必须首先要解决好的一个根本问题。没有真正掌握和树立市场经济所要求的一整套观念、原则、方法和手段来发展体育产业,就不可能促进我国高校体育产业健康发展。发展高校体育产业必须要具有专业策划、专业设计、专业运作、专业推销、专业服务的基本观念,必须正确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一是处理好体育产业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必须从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的实际出发来发展高校体育产业;二是处理好体育产业与体办产业的关系,凡是不具备体育服务和体育产品性质的经营和生产活动都不能认为是体育产业;三是处理好体育产业与体育事业的关系,我国体育事业属于公益性事业,不具备营利性的特征;四是处理好体育产业与体育产业化的关系,不能把体育产业化错误地理解为体育市场化,或者理解为把体育事业全面推向市场。

2.完善高校体育产业的法规体系

法律法规是保障我国高校体育产业健康稳定运行的关键。目前,我国高校体育产业市场的管理不够规范,多头管理和无人管理并存,部门分割和地方保护问题较严重,缺乏促进高校体育产业发展的政策。要从战略高度出发制定高校体育产业发展的长远规划,加强体育市场的立法管理。政府部门除了制订对高校体育产业的宏观经济政策外,还应保障体育产业规范化经营,使之符合我国实际,与国际体育产业、体育服务业及体育市场的规则接轨,在推动高校体育产业成长、开展国际性及跨国性的体育服务时遵循国际惯例。同时,还要建立健全高校体育产业市场管理机构,加强对高校体育产业市场的监管,进一步完善市场机制。

3.开发高校体育产业的经营市场

高校体育产业是一个社会性产业,从目前发展趋势来看,它有以下三个主要经营领域:第一,体育竞赛表演。一些观赏性强,为观众所喜闻乐见的运动项目,通过有组织的大学生联赛为观众奉献高水平的比赛,是高校体育产业的一个重要经营领域。联赛的投资者从门票、电视转播权、广告、销售相关产品以及转让球员等方面获取回报。第二,全民健身服务。这是基于广大消费者花钱买健康、学技能的需要而经营的领域,主要包括体育健身、健美、休闲和娱乐、体育运动技术、技能和体育咨询等方面的体育服务。第三,体育推广或经纪人业务。体育经纪公司既不是职业队的老板,也不是场馆的业主,它主要是策划、组织、推广各种体育赛事,球员转会、财务管理、形象包装及广告投放,参与体育赛事有关经济、法律事宜等。其收入是按协议收取佣金,或者买断比赛,靠经营门票、电视转播权、广告、销售相关产品获利。

4.倡导积极的余暇体育消费观

高校体育产业是否成长起来,关键还得看它的产品能否成为消费热点。而构成消费的因素有两个:一是支付能力,二是消费冲动。当前条件下支付能力弱是制约体育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而缺乏体育消费意识,却是更具现实性的一个瓶颈。长期以来,政府体育部门重视竞技比赛成绩,普通群众认为体育是政府行为,对“体育锻炼是科学、文明和健康的生活方式”认识不足,尚未树立正确的余暇体育消费观。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体育逐渐成为生活的必需,成为人们愉悦身心的方式,在政府支持下倡导健康投资和体育消费,扩大体育场馆开放领域、延长开放时间,组织丰富的群众体育活动,举办各种体育项目培训班,培养公众的体育兴趣,夯实群众体育基础,对高校体育产业的开发和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1]梁晓龙:对当前我国体育产业发展若干问题的思考[J].体育科研,2005,26(1):1~6

[2]姚宏茂吴兰芬:学校体育产业化的理论内涵和特征分析[J].体育与科学,2001,22(4):29~31

篇10

一、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现行特点

从我国体育产业构成上来看,组成我国体育产业的因子众多较为复杂。细分主要体现为体育竞技表演市场、体育健身娱乐市场、体育用品市场,以及福利彩票,体育中介市场等给几个方面因此,在研究当前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现状的前提下,首先,应当从研究支撑当前体育产业几大支柱入手。其次,从影响制约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因素来看,市场机制的完善程度、体育项目的普及化、体育企业的国际竞争力等都成为了影响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因素。一方面,其为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了物质与智力条件成为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主导因素;而另一方面,其自身的不良发展也制约着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

二、体育产业发展中面临的热点与难点问题

1.体育产业发展的国际压力很大,同时缺乏足够的竞争意识。由于我国体育产业与发达国家的落差,我们没有对体育产业的发展采取有力的措施,外国资本先是从体育用品业(各种体育服装、器材、设备等)、运动饮料业(各种可乐)进入,现在已经发展到体育服务业(如国际管理集团)、广告业的大规模渗透,进入世贸后这些问题更加突出。国外的体育产业以其规范化的市场操作和高水平的经营管理与我们竞争,国内企业的胜算几乎为零。当然,国外体育企业的大量涌入也会带来资金、技术和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和方法。但是我们却失去了市场。因此,中国的体育企业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和压力,如何增强我们的市场竞争力,振兴体育产业,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应该有足够的认识并采取切实可行的应对策略。

2.体育产业发展不平衡

(1)地域间的不平衡。这与经济发展程度有关,经济发展程度体现了人们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质量,经济发展的快,体育消费直线上升,体育市场一派繁荣,而西部,尤其是边远的农村地区,体育消费还只是极少部分有钱人的高档消遣,具有一定的规模的体育市场还未形成。

(2)体育产业的所有制结构失衡。西方国家的体育产业是随着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同时产生的,因此,从一开始就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发展起来,我国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体育事业由改革转轨而来。进入市场经济以后,尽管各级体育行政部门按照政事分开和政企分开的原则进行了机构改革,国有资产在体育产业的比重有所下降,仍然表现出双轨道的痕迹,即有浓烈的政府行为色彩。

(3)运动项目间的产业开发度不平衡。由于受项目本身特点,如普及程度、竞技水平、观赏性、人们的喜好程度和在国际取得成绩的知名度等不同因素的影响,其产业资源的价值和开发效益也有很大的差别,因此,产业结构不平衡现在仍存在对于这种发展滞后的现象,进一步深化体育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加快产业化程度有更大意义。

3.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及产业质量有待提高。产业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核心结构不尽合理,产业质量有待提高。产业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核心产业滞后,它是相对于体育用品业的发展,健身娱乐业的竞赛表演业发展的速度相对迟缓而言的。在中介产业中竞赛表演业又在整体上落后于健身娱乐业,现阶段我国竞技体育管理体制的改革尚不到位,俱乐部体制并没有在所有的项目中推开,致使竞赛表演业的市场主体不明确,加之竞赛表演的电视转播权的商业化运作在我国才刚刚起步,而且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非经济因素),赛事电视转播权的国内市场价格远远低于国际市场价格,使得竞技体育巨大的投入得不到应有的补偿和回报。核心产业是整个体育产业的基础,也是带动整个产业升级的原动力,体育用品业作为核心产业其发展也受健身娱乐业和竞赛表演业发展长期滞后的影响。美国有世界上最发达的体育用品业,根本原因是得益于该国有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健身娱乐市场和最活跃,最有效益的竞赛表演市场。因此,要吸取国外的成功经验,发展我国体育产业。

4.体育产业法规不健全及法制化规范化程度不高。目前我国出台的体育产业法规,大多是综合性的管理办法,对管理的每个环节和各运动项目的规定不细致,缺乏可操作性,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会出现不一致的情况。如在竞技体育产业改革实施的过程中,难点是各全国性单项运动协会的体制建构,由于国家体育总局对竞技运动项目进行了管理体制的改革,使政事分开,管办结合,但各竞技运动项目管理中心的职能范围明显与全国性单项运动协会的管理职能相矛盾,协会制定的章程反应和保护全体会员或会员俱乐部的整体利益,但在竞技体育产业化过程中,对所涉及到的利益和经济纠纷缺乏法律依据,出现不公平,缺乏管理权限的明确划分,执法程序的完善和统一、法律责任的界定。在体育市场管理中,部分项目仍有权限交叉或越位管理情况,阻碍了产业的发展。

5.缺乏长期稳定的产业发展优惠政策。政府制定一系列扶持体育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是推动体育产业发展不可缺少的。体育产业的发展对国民经济的增长起到重要作用,如拉动消费、促进投资、解决就业等方面,但如何增加体育消费,运用什么政策手段鼓励社会举办体育产业和引导扩大体育消费,政府尚无明确政策可循。如体育彩票是政府给予的一项优惠的产业政策,发行体育彩票是增加体育消费的一种途径,但体育彩票发行还实行严格的年审制度,每年的发行额度由国务院和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因此,据我国现状加大扶持长期稳定的产业政策,如鼓励社会和个体兴办体育产业的投资政策,相应的低息贷款或货款贴息政策,减免税或税款返还政策等等。

参考文献:

[1]赵芳:我国体育产业立法必要性分析[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1,(4)

篇11

中图分类号:G80-0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16-0035-02

我国是一个体育大国,同时也是一个体育强国,体育产业的发展对于我国国民经济建设有着重要意义,是影响我国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同时也对社会大众的日常生活有着各种影响,因此体育产业的发展和建设得到了我国社会大众的高度关注。进入新时期以来,我国体育产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协同创新不仅在体育产业的管理实践中得到了大力倡导,而且在体育产业管理发展趋势上也呈现出了一种协同创新的特点。协同创新不论是对于体育产业管理理论的发展还是实践应用都产生了重要的作用,为实现体育产业管理效益与质量的提高创造了一种良好的环境,有助于实现我国体育产业的又好又快发展,促进体育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本文就是关于体育产业管理发展趋势的协同创新的研究。

一、体育产业管理协同创新的内涵

协同创新这一概念是由我国财政部与教育部联合提出的,原本是指突破高校与其他创新主体间的限制,使人才、技术、信息、资本等创新要素具有的活力和生命力得到充分尽情的释放,从而促进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等单位之间进行更加密切的合作,找到一种能够适应不同需求的合理协同创新模式,进而为协同创新创造一种有利的氛围与环境。对于不同主体对象来说,协同创新的内涵也具有一定的差异性[1]。

在体育产业管理中,所谓的协同创新,其实指的就是各个体育产业管理主体之间进行的一种有效高效协同合作,体育产业管理机制体制适应突破协同创新模式的要求,不同管理方法以及管理对象的合理整合与有效创新,体育产业融合、协同发展趋势引起的体育产业管理研究以及实践应用协同创新。

1.体育产业管理主体的协同创新。体育产业管理主体的协同创新是实现体育产业管理协同创新的重要前提,只有实现了主体的协同创新,才能够为接下来的管理协同创新奠定一个稳定的基础。体育产业管理主体的协同创新主要包括三个层次,分别是单一体育产业管理主体的协同创新、不同体育产业管理主体相互之间的协同创新以及政府、行业企业协会、科研机构、高校等在体育产业管理上形成的协同创新。

2.体育产业管理机制体制的协同创新。不论对于哪一个行业来说,良好的管理机制体制都是保证行业管理取得高效率的重要保障,对于体育产业的管理来说也一样,体育产业管理机制体制是保证体育产业得到良性有序运行的重要因素,设计与体育产业管理发展特点相适应的体育产业管理机制体制能够促进体育产业管理的协同创新[2]。而设计体育产业管理机制体制的时候,要以鼓励政府、行I企业协会、科研院所和高校之间的协同合作为出发点,从而创新体育产业管理方式,实现体育产业管理效益与质量的提高。

3.体育产业管理方式的协同创新。体育产业管理的方式非常灵活多变,选择最合适的管理方法能够让体育产业管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是提升体育产业管理效益提高的重要途径。

4.体育产业管理研究的协同创新。开展体育产业管理协同创新研究工作是实现体育产业管理协同创新的有效途径,其中,进行体育产业管理研究协同创新的一个重要形式就是“产学研”,能够促进体育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提升[3]。

二、体育产业管理协同创新的意义

协同创新作为一种新型的组织合作方式,许多行业或产业都开始在其自身管理中进行协同创新,给产业的发展带来了一个全新的面貌。因此,体育产业也要意识到协同创新的价值,在体育产业管理中进行协同创新。体育产业管理协同创新主要具有以下两个方面的重要作用:

1.体育产业管理理论发展的协同创新。体育产业体育学与管理学等许多学科协同创新得到的一个重要成果就是体育产业管理理论的全面发展,同时,体育管理的发展也受到了协同创新的持续支持。体育产业管理作为我国体育管理学科中的一个主要分支,是在交叉融合了体育学、经济学与管理学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并得到发展的,各个不同学科之间的协同创新使得体育产业管理理论体系逐渐被建立起来并得到了完善。此外,在协同创新下,还在体育产业管理领域中合理引入了企业流程再造、组织文化、战略管理以及知识经济等理论,使体育产业管理理论体系得到了进一步扩展和补充。

2.体育产业管理实践应用的协同创新。我国为体育产业的发展制定了许多扶持优惠政策,使得体育产业在近年来的发展速度在不断加快,体育产业发展的广度与深度都得到了持续的拓展,一方面涌现出了许多新的分支领域,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原有体育产业领域的深层次发展[4]。比如,除了加大了开发传统的健身休闲业、竞赛表演业等体育资源的力度,而且关于体育产业服务、配套设施等方面的内容也得到了不断的强化和巩固,同时还加快了体育产业与文化产业、旅游产业、传媒产业之间的融合,凸显出了新出现的体育产业领域具有的价值。

通过分析体育产业管理进行协同创新的意义可以指导,体育产业管理的协同创新将会是今后加快体育产业应用实践发展的一个必然选择。

三、体育产业管理协同创新的机制

1.内部协同创新机制。体育产业内部各个行业相互之间的协同也就是所谓的内部协同创新机制,指的是调整并优化体育产业的内部结构,让体育产业内部各个不同子行业可以在相互之间形成一种相互促进的关系,从而创造一个有机整体,实现体育产业竞争力的提升[5]。其中,体育产业中的主导产业主要有体育组织管理、体育健身休闲以及体育场馆管理,将其与其他体育产业之间形成一种积极互动的合作关系,利用主导产业来引领整个体育产业的良性发展,以其他体育子行业为提托,共同促进体育产业的发展。通过内部协同创新机制,能够为体育产业的持续发展奠定强大稳定的基础。

2.产业协同创新机制。产业协同创新可以使体育产业和其他与体育相关产业之间进行互动与交叉而形成的一类新兴产业领域,比如体育产业与加工制造、旅游、建筑、销售等行业之间的协同创新。对于体育产业来说,其产业协同创新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体育产业企业在原有基础上与其他体育产业企业或者其他与体育相关产业企业创建的新兴产业业务形态等。产业协同创新的运行机制主要有四类,分别是创造产品附加功能、推动产业技术创新、共享产业服务与基础设施、提高产业经济效益。

3.管理协同创新机制。管理协同创新能够为体育产业的健康发展奠定一个稳定的环境基础,是体育产业管理部门相互之间的整合协调以及创新管理手段和体制的过程[6]。管理协同创新中还包含体育产业运行机制与管理机制创新改革的作用机制。相关政府部门对体育产业管理要履行好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为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法律保障以及政策支持。其次,体育行业协会要为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政策与信息咨询等服务,将行业自律作用发挥出来[7]。最后,体育企业作为体育产业中的主体部分,要将体育企业的主导功能发挥出来,促进体育企业服务与产品质量的提高,从而为体育产业创造更大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4.区域协同创新机制。除了上述三点,在体育产业管理的协同创新中,区域协同创新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将区位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从而对区域范围内的体育产业进行合理的整合,实现其创新发展,最终实现区域内体育产业企业竞争力的有效提高[8]。

四、结语

综上所述可知,协同创新作为当前我国体育产业管理呈现出的一种发展动向,其不论是对于体育产业管理理论的完善还是实践的应用都具有突破性和创新性的指导意义。今后加强对体育产业管理的协同创新进行研究十分有必要,只有找到最合适的协同创新模式,才能够进一步为体育产业的健康良性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环境。

参考文献:

[1] 邢尊明.我地方政府体育产业政策行为研究――基于政策扩散理论的省(级)际政策实践调查与实证分析[J].体育科学,2016,

(1):27-37.

[2] 钟秉枢,郑晓鸿,邢晓燕,等.“十三五”我国足球、篮球、排球发展研究[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6,(2):7-12.

[3] ,张俊飚,颜廷武.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参与主体的合作博弈及协同创新绩效研究――基于DEA-HR模型的16省份农业

废弃物基质化数据验证[J].管理世界,2014,(1):90-104.

[4] 马卫平,夏漫辉.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中的几个热点问题述略――基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体育学立项课题的分析[J].体育

科学,2015,(2):3-13.

[5] 邢尊明,周良君.我国地方体育产业引导资金政策实践、配置风险及效率改进――基于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实证调查及分

析[J].体育科学,2015,(4):12-21.

[6] 何桂芳.基于品牌生态系统视域我国体育用品强势品牌塑造研究――以李宁、安踏、360°等国内一线品牌为例[J].南京体育学院

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42-46.

[7] 田麦久,孙大光,田雨普,等.中国体育:体育强国的辨析与建设――中国科协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观点摘编[J].体育文化导

篇12

关键词 资源型城市 体育产业 发展

国务院在2013年印发了《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2020年)》,这是我国第一次出台关于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国家级专项规划。《规划》中指出,资源型城市是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撑。然而,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正面临着严峻挑战,现有数据显示,我国有近一半的资源型城市已经进入“衰退-转型振兴或消亡”的阶段,因此,建立有利于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迫在眉睫。

体育产业作为第三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项充满机遇的朝阳产业、绿色产业。体育产业不仅是经济增长的源泉和动力,而且是解决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它不仅可以调整产业结构,还能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因此,发展体育产业将有利于解决资源型城市发展面临的困境,发展体育产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资源型城市发展体育产业的意义

(一)体育产业促进资源型城市经济增长

体育产业作为国民经济体系中的组成部分,它的价值最先肯定是经济意义上的。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资源型城市面临着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城市的转型发展,体育产业社会需求市场巨大,大力发展体育产业能为资源型城市创造经济产出,带来国民收入的增加。

(二)体育产业推动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

我国资源型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势头良好,但大多数城市在产业结构上表现出了单一性、超重性、稳态性的发展特点,城市体育产业的发展明显滞后于一般性城市。因此,在《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以及《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出台的双重背景下,通过发展体育产业,加强产业整合、促进产业联动和加快产业升级,从而推动城市的产业转型。

(三)体育产业丰富城市文化,改善城市形象

文化与体育的融合发展是一种流行趋势,各城市拥有的传统文化对其体育产业的发展来说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相反,体育对于文化塑市、开展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发展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等也具有重要作用。所以,资源型城市中发展体育产业能丰富城市文化、重塑城市的形象,让“煤城”“油城”这些称谓成为过去时。

二、我国资源型城市发展体育产业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体育产业的重视程度不高,缺乏政策支持

资源型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对资源有高度的依赖性,产业转型的基础薄弱,多数资源型城市还处于探索转型的早期,导致对体育产业的重视程度不高、对发展体育产业的作用认识不足,很多城市尚没有形成完善的体育产业体系,与此同时,相关部门没有提供政策方面的支持,导致一些城市的体育产业发展仅仅停留在萌芽阶段。

(二)缺乏必要的体育产业规划性文件

经统计,262个资源型城市中仅有少部分制定过体育类的发展规划,制定过体育产业规划的更是少之又少。以哈密市为例,目前体育健身娱乐业和体育旅游业发展良好,但体育用品业及体育彩票业的产值总量不高,是未来重点发展的领域,如果不及时制定具有系统性、长期性、方向性的体育产业发展规划,将会导致哈密的体育产业处于无序发展状态,有潜力的领域得不到高效发展。

(三)没能充分挖掘与应用城市资源

大多数资源型城市具有区位优势明显、历史文化悠久、工业基础坚实、资源矿产丰富等特点,但这些城市以开发特色资源为主,城市中的其他有形或无形资源没有充分挖掘与应用,资源整合程度普遍偏低。本可以形成具有城市特色的体育产业,现在却没有得到有效发挥。

三、我国资源型城市中发展体育产业的策略

(一)明确发展体育产业的意义,加大重视程度

为了避免资源型城市发展面临的资源枯竭等问题,必须尽快找到适合资源型城市发展的新兴产业,及时推进资源型城市由单一的资源型经济向多元经济转变。而体育产业作为一项对城市经济、社会、文化都有重要意义的朝阳产业,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对其产生足够的重视,加大力度,扶持体育产业做大做强。

(二)科学制定体育产业发展规划,避免发展中的盲目性

由于多数资源型城市缺乏必要的体育产业发展规划,导致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一定的盲目性,想到哪里实施到哪里,从而错失了许多良机。因此,分阶段、分步骤、有针对性地制定各个资源型城市的体育产业发展规划至关重要,进而为体育产业的良性有序发展提供依据和方向。

(三)整合城市资源,打造特色体育品牌

资源型城市的城市名片大多以资源为主,但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为了保障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要尽可能的发掘并利用其独特的资源、环境、文化等,打造属于每所城市特色的体育产业品牌。

四、小结

资源型城市作为一类较为特殊的城市,为了避免资源枯竭、城市衰退,应加大对体育产业的扶持力度,及时改善体育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为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带来新契机。

参考文献:

篇13

一、前言

体育产业以其丰厚的回报和跨越国界的整合资源,已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投资热点。但在我国虽然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市场经济日趋成熟和完善,民间资本积累雄厚,但是发展体育产业的资金筹措却每况愈下。要发展体育产业,就必须建立完善的体育产业融资体系。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体育产业投资基金,有利于提升我国体育产业结构业绩,加速我国体育产业经济主体的迅速发展。因此,体育产业投资基金作为促进我国体育产业繁荣的创新动力,具有拓展体育融资渠道,引进先进投资管理理念和方式的双重功效。研究如何高效发展运作体育产业投资基金,是实现我国体育产业快速发展的创新举措。

二、体育产业与产业投资基金的融合发展

1、可行性分析

世界各国在借鉴吸收美国扶持高科技产业的投融资运作模式(即风险投资基金,Venture Capital)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进行了创新和改善。实践表明,只要能够在充分认识本国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和政治体制以及社会文化等方面的特点的基础上,科学吸收产业投资基金模式的内在运行规律,并将其合理地运用到本国产业政策鼓励发展的产业当中去,就可以取得成功。被扶持的产业可以是高新技术产业,同样也可以是基础产业或者具有较大增长潜力的新兴产业,而体育产业完全具备与产业投资基金融合发展的兼容性特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体育产业是极具投资价值和增长潜力的朝阳产业。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向前发展,城镇居民的货币支付能力有了显著提高,与此同时,科技进步使得人们获得更多的“空闲”。据调查,1994-1998年我国城镇人口的体育边际消费倾向为1.5,已经成为富有弹性的产业部门。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背景下,可以预料,我国人民对“生存型”、“享受型”和“发展型”体育消费品会显示出不断增强的消费偏好。

其次,体育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具有不可替代的“基础性”贡献。体育产业的良性发展将会为我国人民提供广阔的体育消费空间。加拿大政府对1995年的公民体育参与率与其生产力的关系进行了一项研究,研究结果显示,体育参与率每增加25%,将使加拿大整个经济增加0.25%-1.5%,体育活动使加拿大整个经济的劳动生产力增加了0.75%,蓝领工人中体育参与者的生产力高出非参与者平均水平的12.5%。

再次,体育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高度的产业关联性。美国经济学家的一项研究表明,体育产业与众多的产业部门有较强的关联度(见表1),并有经济学家赛尔奎因通过实证性研究证明行业部门结果关联程度的深化可以促进国民经济的增长。因此,体育产业的发展可以极大地促进体育相关产业的发展,并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

由以上特点可以看出,体育产业是非常具有投资价值和增长潜力的新兴产业,同时在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不断向深层次发展的过程中,完全可以利用产业投资基金的发展模式来促进体育产业的发展,提高国民经济增长的质量,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2、必要性分析

我国体育产业投融资体制已经不能适应体育产业发展的需要。具体表现在体育投入主要依靠政府财政支出,社会资本进入壁垒高,投融渠道单一;政府对体育投入不足,体育支出在政府财政支出的比重很低;资金投入的结均不合理;体育产业的配套经济政策管理体制之间的兼容性差。体育产业投资基金不仅可以有效地筹集社会资金投资体育产业,解决国家财政支出对体育产业投入不足的问题,并且,体育产业投资基金以股权形式投资于未上市的或是国有体育经营性企业的运作和管理,有利于明晰产权,强化出资人的有限责任。建立合理有效的内部机制,有利于推进体育产业的现代企业制度改革。

三、发展我国体育产业投资基金有效运作的对策与措施

我国的体育产业基金是伴随着体育产业发展起来的带有行业色彩的准金融机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体育产业基金运作的成败,直接影响到各省市体育产业的发展。由于各地经济、金融和体育发展不平衡,目前我国还只有少数省、市获准设立了体育产业投资基金会或体育产业投资基金管理中心,而且基金的运作效率尚不理想,没有充分发挥其为体育产业融资、促进体育存量资金盘活和广泛开展资本营运的应有功能。因此,探讨如何高效运作体育产业投资基金,是实现我国体育产业快速募集融资的新思路。

1、把体育产业投资基金建设成培育体育产业全面发展的孵化器

就发展体育产业而言,将体育产业投资基金会作为其运行的企业孵化器是未来的改革方向。无论是西方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企业孵化器的共同特征是市场化运作与政府支持的有机结合,政府通过直接投资,将其经费转投为孵化器建设基金或相应的补贴,孵化器本身则根据市场规律来选择入孵企业,并提高“种子”资金在孵化过程中的杠杆效应。所以我们建议:拟拨给体育系统发展体育市场兴办体育企业的投资,应将其中相当大的部分投入到体育产业投资基金,由体育产业投资基金会按照企业孵化器的模式整合其他相关资源,培育和促进一大批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中、小体育企业的健康成长。这样做,既可保证国家用于发展体育产业的资金发挥其应有的效益,又能壮大体育产业投资基金规模,为其筹集更多的体育产业发展资金创造良好的条件。

2、以体育产业投资基金为纽带,有效地盘活体育产业的资产存量

目前,全国各省市体育系统及相关行业有不少不存量资产处于闲置或未充分有效利用的状态,例如一些土地、房屋(包括运动健身场馆),体育设施和设备等有形资产未能获取应有的收益。再如一些运动队、俱乐部、运动场馆、运动会冠名权,重大赛事活动的电视转播权,运动队及运动员指定产品特许使用权等一系列无形资产,大多没有通过有效包装、宣传和市场竟价,使其市场价值没得到充分体现。体育产业投资基金会在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中应该肩负起资产重组和资本营运的重任。利用自身与社会各界联系面宽、信息量大、能聚集一批专职和兼职资本运营人才和市场营销人才的优势,在存量资产方面开展财务顾问、营销策划、包装重组、企业设计等一系列中介服务。同时,还可以通过募集社会资金,以少量的直接投资激活庞大的存量资产,使体育资产的拥有者和体育产业投资基金的投资人都取得较好的回报。把部分闲置的资产向社会公开拍卖,或者同其他产业的企业进行资产置换;收购部分闲置体育资产,通过包装和整合后同相关产业进行嫁接,以期通过优势互补开辟新的市场。体育产业与教育产业、文化产业、会展产业、旅游产业、新闻产业、医疗产业、高新科技产业、饮食娱乐业等都有很强的关联性,以体育产业投资基金会为纽带,促成体育产业与上述产业的联姻,盘活大批体育存量资产是大有作为的。这也是体育产业投资基金从体育产业内部进行低成本扩张的一种模式。

3、以体育产业投资基金作为体育产业资本营运的支点

目前,我国各省市体育产业的融资手段不多,融资面较窄。体育产业投资基金会主要是面向社会募集赞助资金,没有充分发挥其作为准金融机构的资本市场融资功能。资本市场不仅从证券种类上可以分为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基金市场等,而且从层次上还可以分为场内市场和场外市场(柜台交易和产权交易所等都可看作是场外市场)。理解了这一点,有利于调整体育产业投资基金会开展资本营运和通过资本市场融资的思路。通过体育产业投资基金会的努力,作为主要发起人,联合各省市体育产业和相关产业的优势企业,共同发起成立一家以体育产业为主的股份公司,该公司以体育产业骨干企业(包括著名运动队和著名运动员的声誉等无形资产)为主,辅之以与体育相关联的保健食品、生命科学产业,以及与体育产业相关的高新科技产业的成果,加上创业投资公司的风险投资及其在资本市场上的丰富运作经验,经过几年左右的努力,有希望成为继“中体产业”、“北方五环”、“青岛双星”之后,活跃于中国股票市场上的又一颗新星。

4、重新调整定位体育产业投资基金的运作模式有利于提高体育产业投资基金的投资效率

目前,我国各省市体育产业投资基金基本上是按照社会团体基金的模式来运作的,其特征是被动地接受社会捐赠和赞助 。从近年来各省市体育产业投资基金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以现行模式来运作体育产业基金,只能解决举办大型赛事或相关活动的临时性资金缺口,不可能有效解决体育产业快速发展对于资金的巨额需求。为了迅速筹集体育事业发展资金,建议各省市可将体育产业投资基金作为试点,以其作为主要发起人,按照体育产业投资基金的模式申请组建“体育产业投资基金”,争取得到中国证监会的批准,在证券市场上首次发行体育产业概念的投资基金来募集社会资金。该基金以投资体育产业为主,同时也适当投资国债和与体育相关联的生物科技、旅游、文化等产业,形成一个投资重点突出,既能有效控制风险、又能争取较高利润回报的投资组合,以此推动体育产业超常规发展。体育产业投资基金作为发展体育产业的一种创新融资工具,具有拓展体育产业融资渠道,引进先进投资管理理念和方式的双重功效。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体育产业投资基金的魅力就在于是一种特殊的金融创新,它不仅是一种投资,同时也是一种融资,并且,投资和融资的工具都是以权益形式存在的。国外发达国家体育产业实践证明,体育产业的发展主要依赖于两个基础,即经济基础和科技基础,经济基础决定着体育产业的发展规模和水平,而科技基础决定着体育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作为资本、技术和管理艺术相结合的新型金融运作机制,体育产业投资基金扮演了促进体育产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角色。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