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医学人文教育概论

医学人文教育概论范文

发布时间:2024-01-03 14:57:19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医学人文教育概论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医学人文教育概论

篇1

1人文主义思想的内涵

人文主义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主要思潮和理论,14世纪发源于意大利,然后流传到其它国家。人文主义这个称谓来源于“人文学科”,是由世俗学校设置的,以人和自然为研究对象,同中世纪基督教神学和经院哲学针锋相对的世俗文化。人文主义者的活动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是当时反封建的主力军。

人文主义的主要内容是:

(1)用人性反对神权。

人文主义者认为人有理性,有崇高的品质,有无穷的智力,可以创造一切,以此与神权相对立。“人性论”是人文主义者的理论纲领。

(2)用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

人文主义者提出“个性解放”,肯定现实生活,提出人生的目的就是追求个人的幸福,从而打上了资产阶级的烙印。

(3)用理性反对蒙昧主义。

人文主义者鼓吹理性,重视人的聪明才智。他们推崇理性是“人的天性”,“知识是快乐的源泉”。

(4)拥护中央集权,反对封建割据。

这是人文主义者主要的政治思想。

现代性的人文主义是在19世纪作为术语概念以德文(humanismus)问世的。人文主义作为对唯科学主义的反拨,强调“人”的主体性、自由性、不可平均化的个性、不可预料性、非工具性等。现代人文精神可以说是一种自由的人文精神,最基本的是摒弃了几千年来封建社会对个人价值的漠视,把人看作宇宙间最高价值来尊重,肯定每个人存在于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价值和意义。强调人在这个世界上人生价值的体现,不是乌托帮的空想。最重要的是人除了在自然界生存的自然规律之外,还是精神性的存在。但这种自由的人文精神必须建立在有序的人文平台上,是每个人都应遵循的规则。

2人文主义思想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应顺应人文主义思潮,完善人文教育模式,创新人文主义特征,营造鲜活的人文教育氛围,直接体现人文主义理念与特征的全面、协调、可持续性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具体来说,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得以实现:

(1)改变教学观念,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人文主义心理学强调学习者的主体因素和心理环境,尊重学生的个人感情和个人需要,提倡包括认知和情感在内的教育。

人文主义教育思想认为:教育教学过程是一个发展的过程,是形成个性化知识结构、认知结构和思维品质的过程,要求教师尊重学生个性,造就学生的人文素质。以人文主义心理学为基础的教育哲学主张学习者与教育者分享控制权;主张以协商的形式进行学习;主张共同承担;主张学习内容要符合学习者自身的需要。在具体的实践中,人文主义教学大纲强调学习者要为他们自己的学习负责,比如自我决策、自我选择并实施学习活动、表露自己的能力、需要和偏爱等。在这种学习模式中,教师的作用不只是知识的传播者,而且还是学习者的指导者和顾问。人文主义心理学所倡导的教学思想就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论和以自由为基础的学习原则。它强调每一个学习者皆有学习潜力、学习天赋;学习应当是在没有压力的条件下自由学习等等。人文主义教学大纲的远期目标是培养符合人文主义心理学标准的人才;其近期目标则是培养学习者自主学习的能力。

自主性学习就是指学习者能够管理自己的学习行为,根据自己的情况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方式,监控学习计划的实施以及学习技能的运用和发展,自我检查评估。在目前高校招生普遍扩招的形势下,由于学生的水平各异、学习能力各异、学习策略各异、学习动机各异以及普遍的师资匮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学生可以充分利用“语言学习中心”或“英语自主学习中心”,甚至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自主学习英语,从而最大程度地实行个性化学习。校园网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室时空限制,构建了一个无限开放的教学空间,学生可以在校园任何地方、任何时候开展学习,需要学多久就学多久。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水平和需要,自主选择不同程度的学习材料,设定学习目标,决定学习进度,不断作出调整,并最终实现自己设定的学习目标。

(2)改变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自2004年4月份起,教育部在全国180所院校试点实施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这次英语教学改革的目的,就是把原来以阅读理解为主转变为以听说为主,把教学中心转移到全面提高英语的综合实用能力上来。此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是实现从以教师为中心、单纯传授语言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模式,向以学生为中心、更加注重培养语言应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的转变。改革的手段就是要以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加上课堂教学,来推进英语教学改革。改革内容分为三个方面:一是把现有的大纲朝着大学英语教学要求方向改变;二是改革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三是改革评估方法。新的教学模式应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特别是网络技术,使英语教学朝着个性化学习、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的学习、主动式学习方向发展。“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英语多媒体教学模式具备以下优点:①大班授课与小班操练相结合;②课堂教学与开放式自主学习相结合;③光盘多媒体教学与网络教学相结合;④第一课堂教学与第二课堂活动相结合。这些优点与人文主义思想的内涵有着天然的联系。

(3)改革评估方式,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的变化必然要求评估方式发生相应的变化。众所周知,语言测试的目的是根据被试的考试分数来衡量其语言能力,因此在语言测试中要充分考虑试卷的信度(reliability)、效度(validity)、真实性(authenticity)、交互性(interactions)、影响(impact)和可实践性(practicality),利用测试的反拨作用来促进教与学的理念的变化,保证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顺利实施。良好的语言测试应该建立在语言学、语言教学法、学习论和心理测量学等理论基础之上,它是教学工作的辅助手段,并只能服务于教学工作。

3结语

基于上述分析,为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深化教学改革,提高英语教学水平,满足新时期国家和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必须从教与学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英语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而不是简单地移植国外二语教学理论;二是推行人文主义的教育思想,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三是改革评估方式,进一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因此我们只有顺应人文主义思潮,在教学中渗透人文主义教育思想,把单纯对教学法的研究转移到对教学法和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双轨研究方向上来。

参考文献

[1]蔡基刚.大学英语教学若干问题思考[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2).

篇2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艺术学概论》是一门传统的艺术理论课程,也称《艺术概论》。它是研究艺术本体的构成及其一般规律,对艺术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及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的学科,对艺术学各门类具有重要的勾连作用。因此,《艺术学概论》的课程设置,不仅对于艺术类院校的的学生具有很强的理论指导作用,同时,普通高校或其它职业性院校也可把它作为一门选修课向全体学生开放,作为素质教育的必要环节。

一、《艺术学概论》课程设置之意义

《艺术学概论》的教学是一种具有情感性并具有较高的人文价值的活动。它把艺术作为教育内容,通过艺术知识、艺术现象、艺术精神等知识的传授,使学生掌握艺术基本的概念,认清艺术与非艺术的基本界线,了解艺术的规律 ,树立正确的艺术观。还能够提高学生的智力、培养和谐健康的审美观并能激发人的创新思维能力,同时对于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和鉴赏能力有着一定的作用。《艺术学概论》的课程教学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形态,它能够陶冶人的情操,丰富人的精神生活,提高人的艺术素养,是高校艺术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

毋庸讳言,因受长期的应试和实用教育思想的影响,许多高校对《艺术学概论》重视程度不够。高校艺术教育成为教学内容的附属品而长期存在,艺术原理类课程的开设就更不可能了。许多高校的管理者错误地认为,艺术教育就是艺术技能教育,因此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仅仅重视学生专业技能的传授,使《艺术学概论》的课程教学处于可有可无的尴尬境地。同时,人们往往又把艺术和实际利益联系起来,用艺术竞赛的方式来检验艺术教育的效果,忽略了学生的艺术情趣和艺术素质的培养,造就了大批的艺术“匠人”。

值得庆幸的是,大批有远见的艺术教育家一直在关注《艺术概论》在高校课程教学中的开设情况,有关部门也曾多次组织艺术理论界的资深专家编篡该课程教材 ,并且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艺术界日新月异的变化而不断注入新的内容 ,极大地丰富了这门专业理论课的教材容量 ,同时也强化了它在艺术领域的指导性和基础性地位。同时,我国的很多高校都已经采用了学分制教学,《艺术学概论》作为一门课程设置,不仅成为艺术类专业学生的必修课,也应该成为广大非艺术类高校学生的选修课之一。这就使《艺术学概论》课程教学面临着新的考验,同时对其教材的编撰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艺术学概论》课程设置之价值

《艺术学概论》课程设置一方面可以重建艺术的审美本质,帮助学生认识艺术与非艺术的区别,树立正确的艺术观;同时通过揭示艺术的一般规律,帮助学生提高认识并能够用于指导艺术实践,使其在艺术实践中“道”、“技”并举,在学习艺术理论的同时得到审美享受,受到艺术教育。

1、重建艺术的审美本质

如果说美是艺术作品的灵魂,那审美就是艺术的核心本质。所谓审美,就是对艺术作品的形象的把握和领会,即审美主体通过审美实践活动对审美客体中美的形象的发现、感知,或对崇高、滑稽等审美特征的认识和把握等。艺术家通过其所创造的艺术作品把他对社会生活的审美认识传达给观众。而观众也正是欣赏他的艺术作品时得到审美享受,受到艺术教育。艺术的审美的本质决定了人的审美价值取向。如法国人马塞尔・杜尚在1917年把一个小便器送进美国的一个展厅,名之曰《泉》,且被载入艺术史册。而杜尚本人却原是想揶揄美学的。法国著名画家森・方山也曾经讲过:“有一个在全世界巡展的艺术家,他展出的是四块卵石,上面撒点灰尘,这即是的所谓的‘观念艺术’,有人从旁走过,惊叹道:‘妙极了!’同样是这些人,当他们在沙滩上看到同样的东西时,却视而不见。我认为这很荒唐,令我想起童话故事‘皇帝的新衣’。” [注:转引自王南溟著《观念之后:艺术与批评》,河南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34页。]自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面对西方的价值观念和文化导向,不加选择的照操照搬、简单嫁接等盲目接轨现象出现在各种艺术门类中。西方的各种现代与后现代艺术流派的艺术形式被一些人照搬进来,用某位评论家的话说,我们用二十年的时间就把西方近一百年的各种现代与后现代艺术在国内的艺术舞台上轮番上演了一遍。在这些形形的“艺术”形式中,从二十年多前有人开始在国内的展览馆搞“行为艺术”,到近几年出现的诸如某美院学生群裸、某中学教师在课堂上吃屎等荒唐的“艺术行为”,可谓鱼龙混杂、泥沙俱下。对于某些极端者来说,他们早已把艺术的目的、艺术的作用以及艺术与民众的关系进行了曲解,他们的所谓的艺术行为实质上是对人类艺术的消解和亵渎。在某些所谓的“前卫艺术家”看来,“人人都是艺术家”,“艺术可以乱搞”,反艺术也是艺术,艺术与非艺术已没有什么界限,找个环境再取个名目做什么都是艺术。到美术馆内洗脚、孵蛋是艺术,到公共厕所内体验蚊叮虫咬是艺术,人和畜生结婚是艺术,在猪身上写上文字进行是艺术,甚至有人有违人性地吃死婴也是艺术……凡此种种,稀奇古怪,混淆视听,令公众既迷茫又困惑。因此通过《艺术学概论》课程的教学让学生重建艺术的审美本质,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学会对各类艺术现象教学分析和把握,在当前就显得格外重要。

2、揭示“道、技”并举的艺术规律

如同传统哲学的“道”与“技”中的“形而上”和“形而下”的关系一样,艺术理论与艺术实践,互相生发又互相影响。因为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既来源于实践,又可对其后的艺术实践进行指导。《艺术学概论》所要阐明的艺术规律来自历史上的各种艺术实践。它不仅能够科学、详实地阐明艺术的本质,而且还可以通过系统的理论分析为我们揭示艺术的产生和发展规律,以及艺术家、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市场之间的相互关系,为艺术创作提供理论上的指导。所以,艺术理论的这种特点决定了《艺术学概论》既具有科学、严密的理论性,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正如恩格斯所说:“一个民族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如果说艺术实践是一艘轮船在大海上航行的话,那么艺术理论就好比是船上的舵、罗盘或者用于引路的塔灯,它能够指引船的航向,让船行得更稳也行得更远。无论是哪一位艺术家,不论他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在创作时,他总要遵循一定的艺术规律,总要受到一定的艺术理论或者一定的艺术思想的影响。回顾艺术史上的诸多名家,如中国的顾恺之、苏轼、董其昌、刘海粟、傅抱石,西方的席勒、贝多芬、安格尔、罗丹、莫奈等,他们都有各自明确的艺术主张和艺术思想。他们的艺术理论无不受到前人艺术理论的影响,也影响了之后的很多人。即使历史上也有部分艺术家没有留下什么艺术理论,也不能否认他们在创作时也遵循着一定的艺术规律。很难想象 ,一个理论知识溃乏、艺术思维混乱的人能够创作出惊世之作;也很难想象 ,一个对艺术实践一窍不通、只会啃书的“本本主义”者能提出有较强指导意义的艺术理论来。因此,《艺术学概论》作为一门艺术学基础理论课程,能够通过古今中外各种艺术现象进行理论分析与归纳,系统、科学地探讨与阐述艺术的社会性本质、形象性本质、审美性本质以及情感性本质,帮助公众在形形的“艺术”现象面前辨别是非,而且还能够避免某些人因受到“伪艺术”或者“反艺术”思想的毒害而做出一些令人匪夷所思的荒唐举动。从这一点来说,《艺术学概论》课程的教学无论是对于理论研究,还是艺术实践,其指导作用都是巨大的。

三、《艺术学概论》版本评述及编写建言

1、研究现状评析

随着我国艺术学研究的广泛开展与深入,《艺术学概论》作为一门艺术学基础理论课程早已在很多艺术院校或者艺术类专业学科中开展起来。据笔者粗略统计,到目前为止国内作为高校教材编辑、出版的《艺术学概论》或者《艺术概论》已不下数十种。将比较有影响力的七个版本的情况列表如下:

需要指出的是,随着近年来艺术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建设渐趋成熟,艺术基础理论教材的编写也晋入一个新的研究局面,如近年来出版的几种《艺术学概论》虽然是建立在既往《艺术概论》的框架之上,但在阐释上更加侧重于学理的深度,同时在方法论上也呈现出多元交错的端倪,体现了我国艺术学学科的逐步发展和《艺术学概论》教学的日趋规范化和多元化的趋势。而就总体而言,《艺术学概论》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亟待完善。譬如,有的《艺术概论》在论述艺术的本质及其规律时往往是以某种单一的甚至僵化的方法论为指导,仅仅强调艺术的审美性和社会性。这些理论在论述传统的艺术现象还可以,但是面对当下缤纷复杂的各种现代艺术或者后现代艺术作品时,有时就显得苍白无力,难以解释了。例如,王宏建的《艺术概论》在我国高等学校的使用率一直高居榜首,但是,就是这样一本广受欢迎的著作,大量的章节也照搬了他与袁宝林合编《美术概论》的原文,而只是将“美术”一词换成“艺术”,孙美兰、顾永芝的《艺术概论》借鉴了高等艺术院校艺术概论编著组《艺术概论》的编写方式,在体例上以艺术的本体论来构建教材的理论体系,但老的艺术思维的影子依然存在。倒是彭吉象著《艺术学概论》和南京艺术学院编、丁涛著《艺术概论》采取了一个新的角度阐述艺术的规律性,结构集中,简明扼要。杨琪著《艺术学概论》借鉴了西方艺术学理论对艺术发展的普遍规律进行了阐释,其所总结的“首创――繁荣――衰亡”、“由渐进到断裂”、“否定之否定”的艺术规律,对艺术学的研究做出了贡献,但面对复杂多变的现象来说,有时也显得无能为力。

2、编写建言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通用的《艺术概论》的教材编写一直借鉴西方艺术理论的研究框架,特别是苏联的模式。这样在阐述中国民族艺术的发展流变时不可避免会产生隔阂。其实,艺术其实比任何科目更需要一种人的自觉,也比任何科目更需要主体心灵的介入。由于在很长的时间里受制于西方的理论,中国传统艺术理论并没有得到高度重视。中国古代的文论、诗论、画论、书论、琴论都很发达,形成了很有系统的品藻观,这都是古人对中国传统艺术的经验总结。就此而言,台湾学者蒋勋撰写的《艺术概论》较有特色,他在解读艺术的规律时更重视的民族性的特定审美思维,而不是以一种发诸四海皆准的态度来分析问题。[注:参见蒋勋著《艺术概论》,三联书店,2000年版。]

对于《艺术概论》的编写,我们首先要坚持以民族艺术的特定个性为核心的原则,将中国艺术的个性放在整个社会发展史中加以考察,消除西方学科制度与我国固有的民族艺术之间的隔阂,建立起更科学、更完整的艺术理论的框架体系。

其次,《艺术学概论》作为一门课程,一方面体现了本体抽象思辨的理论特征,另一方面它又离不开相关学科知识的支撑,除了艺术史、文艺美学等传统学科知识以外,一些交叉学科如艺术社会学、艺术人类学、艺术经济学、艺术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也与其交织在一起。也就是说,仅仅依靠传统的艺术史和艺术理论的成果,以及依赖原有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模式,已经不能适应艺术发展的要求。只有不断地扩大我们的研究视野,不断地从现代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成果中吸取新的养分,才会有助于艺术理论研究的进一步发展。由此可见,新形势下《艺术学概论》的编写,其重要特点就是在艺术学学科的整体构建中,将诸门类学科的研究成果进行整理、归纳与演绎,最终实现其本体的价值与意义。

篇3

1 高等医学院校人文课程体系的基本构建原则

对高等医学院校而言,基于医学人文教育目标的考虑必须以学校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为起点,在教学模式的可操作空间中多下功夫,集合多种人文教育要素来明确自身教育教学定位,也就是从高等医学院校的实际状况出发,确立以下4点基本指导原则。

1.1 全球性原则

全球性原则就是以全球医学教育为基本要求参照指标,明确对高等医学院校医学教育子系统即人文课程系统的建立。在这一系统中,首先要明确它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了人文知识与技能承载度;其次厘清它的教育内容包括了人文教育、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文化素质教育以及通识教育。这些教育内容存在目标联系但差异性也很大,在这里,不能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人文教育的主体课程,而要以文化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为主,并适当加入鲜明的人文知识承载度课程作为教学体系衔接,确保人文教育的实效性。

1.2 基础性原则

基础性原则主要侧重的是高等医学院校教育的人文知识普及,其中通识教育也是我国必须树立起的经典教学范畴。在这一点上有关通识教育专家就指出,不要将通识课程设计为概论式或仅仅普及理论的系统知识课程,而是应该深入实践它,将通识教育从形式思维教育发展成一种实质思维教育,这也是我国高等医学院校在人文教育普及上需要学习欧美国家的地方。我国高等医学教育在人文教育方面起步较晚,所以尚不成熟的地方依然很多,尤其是在人文教育这种抽象教育教学中只注重对知识的一味灌输,而缺少深度实践引导,所以通过恰当的理论实践相结合方式来感悟和巩固人文教育,从而实现对人文知识的升华。

1.3 整合性与交叉性原则

在高等医学院校医学专业教学中普及人文基础必须要首先适当整理课程目标,优先将历史、哲学、通识等知识与医学知识结合起来,形成具有综合属性的人文课程。就比如说对《中华文明史》在《医学人文概论》课程中的融合,这其中就涉及到了经济学、伦理学、法学、社会学等等科学思维理论。因此,可以说在医学专业中整合交叉了若干学科理论,这也让医学教育所能辐射的范围更广,内容体系也会更加丰富。

1.4 系统性原则

高等医学院校医学专业人文课程一定要从细节中反映知识体系的内在逻辑联系,从而体现出人文知识融合于医学教学的连贯性和关联性。从人文基础知识反映医学技能,形成循序渐进的教育层次,也就是从基础到专业、从理论到实践的教育过程。

基于系统性原则的人文课程体系首先要针对高等医学院校学生设置具有普适性的人文核心课程,例如:文学、艺术、哲学、历史等基础性课程,这些课程都是为了学生能够入门人文教育而存在的,它们非常适用于低年级学生,同时也能培养他们对生命的敬畏与热爱,它是人文意识形成的最初基础,是医学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其次是设置医学人文基础课程,在这里要实现多学科、多文化的交叉,融会贯通形成综合性课程,例如《医学哲学》《医学与文学》等等人文主题相对鲜明,并强调学生学习医学中培养人文品性的课程类目。最后是设置医学临床教育相关联的人文素质课程,比如《医学社会学》《临床沟通技巧》《医患关系通识》。这些课程比较适用于已经开始临床实习的高年级学生,它们都是从医学人文理论的角度来实现学生从理论到实习操作教学的过渡。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程度医学临床实操技能的同时,也帮助他们在实习中懂得社会环境保护、人情关怀等等人文理念。

2 高等医学院校人文课程的创新设置方案

在高等医学院校设置人文课程,其关键一在于创新,二在于能够合理融入学校教学体系,帮助师生在教学过程中有所提高。该文简单介绍两种人文课程设置方案,以供参考。

2.1 对“医学人文学”课程的设置

在高等医学院校设置人文课程必须凸显横向的关联性,呈现出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原则,融会贯通。同时也要强调纵向的序贯性,从学生刚一入学到毕业整个高等教育阶段都要设置对应他们年龄与能力的科目教育内容,延续人文教育在医学教育中的理论实践作用。最后就是突出实用性,例如:在哈佛医学院就开设了基于生物科学研究的“社会学研究”专题课程,它主要讨论新生物技术在所面临社会伦理境遇下的医学临床问题,这其中就涉及到诸如社会心理学、性心理学、心理病理学在内的诸多跨学科知识,并且深刻讨论了美国社会由社会、心理因素所导致的青少年上瘾、枪击、自杀等等负面社会现象。

“医学人文学”课程的开设就是要达成上述的3种教育功能属性,它希望培养以学生的情境分析能力和反思能力。在课程中,教师提出相关医学问题并结合学生的生活、人文环境,鼓励学生主动思考人之为人的价值观、文化观、教育观等问题,并明确课程中所倡导的四个相互依存关系。

第一,它培养学生的情境分析能力;第二,它鼓励发展学生的自我判断能力和表达能力;第三,它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第四,它以改善医患关系为最终目标,实现日常医疗教学与前3个目标的有机结合。所以具体来说,该课程主要包含4门研讨必修课程:针对医疗咨询问题的初级研讨课程、针对历史、文学等人文要素的人类文学文献理论研究课程、对濒死病人的医患关系人文关怀课程以及病人心理研究课程。4门课程的时间均为8学时,其目标就是实现切实可行的医学人文教育,希望帮助学生解决在医学专业学习中所面临的人文问题,明确临床实习中所要遵循的人文规律。

2.2 对“医患与社会”课程的设置

“医患与社会”所阐述的是医生、病人与社会三者的关系,该课程是具有综合性与开放性的课程,它的设计教学对象就是初入学校的一二年级学生,是典型的医学人文教育入门课程。它的目标是发展医生基于病人相关的各种技能,为医生建立与病人之间的良好医患关系。

篇4

通过模块化架构和各子模块的项目化,加强人文隐性课程显性化的项目预设与实证,丰富激活活动模块,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通过教师、管理人员和其他人员等全员参与的多方位、多层次的人文素质教育实践网络,实现显性和隐性两大课程形态的外化内化与优势互补,充分发挥各子模块的人文教育功能。

2三年制临床专业人文素质课程模块的教学实践

2.1教学内容

根据三年制临床人才培养培养的目标,按照人文素质模块的构建和功能定位,可对大的模块设置子模块,对每个模块根据培养目标、功能、课时分配设定新的方案。如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模块的实践环节,可将卫生法学和医生职业道德要求融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之中,在形势与政策教学中重点结合新农合和医疗卫生改革的政策,拓宽临床医学生的理论视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加深对行业政策和职业精神的理解。应将人文素质教育贯穿于三年制临床专业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思政与一般人文课程模块教学让大一新生在专业熏陶和部分临床见习过程中较早接触临床,较快进入医生角色,较早树立终生服务患者的理念。医学人文交叉课程模块强化“以人为本”的医学价值理念,突出医学生实施人文医学执业能力意识的培养。临床后期开设医学人文技能课程,让医学生反思临床中存在的人文医学问题。制订见习、实习阶段的人文课程教学大纲,由临床带教教师统一对学生进行培训讲授。构建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的人文素质教育,有利于解决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人文素质教育中只重视课堂教学、不重视见习、实习阶段人文教育的难题。

2.2教材改革

根据一、二、三年级分阶段人文素质培养目标的不同,对各个模块的开设时间和具体学时进行分配,使各个模块在设置上与分配上功能的互补与配合形成整体效应。同时,依据国家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大纲和人文执业技能认证标准,结合临床专科生专业课程任务重、学习周期比较短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整合课程资源,突出人文医学核心课程的建设。组织编写《医学人文执业技能》和《医学人文社会科学概论》校本教材,这些教材根据人文医学的教授内容和课时量编写相对应的教材内容,将人文医学执业技能作为三年制临床医学生的一项重要的学习内容进行系统培训,提高医学专科生在医学人文方面的工作能力。解决三年制临床医学教育专业课程、人文素质课程之间课时分配的难题。

2.3教学方法改革

根据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人文课程的特点,让临床医学专业的教师进修有关人文医学主干课程,让文科专业的教师学习有关临床医学专业主干课程,使他们在工作实践中自觉地将人文教育融入专业教育之中,实现人文教育与医学专业教育的渗透融合。在教学方法上既要保持传统教学法的长处,又要充分发挥不同教学方法的优势和特点,取长补短。结合学生专业学习活动进程,增加临床实践人文指导教学、自我教育交流平台教学、人文讲坛交流空间、临床调研等突破课堂教学时空的多元教学方式,实现课外教育与课内教育、实践教育与理论教育、自我教育与他人教育相结合的多元化人文教学方式。理论学习阶段可采取开放式、互动式、体验式教学,针对临床见习、实习阶段人员比较分散、集中教学相对比较困难的情况,可采取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观摩录像、角色扮演等相对比较灵活的教学方式,解决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人文课程单一、枯燥的难题。

篇5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2-0178-02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法是指“以问题为基础,学生为中心,教师为引导”的小组讨论式教学方法,由美国Barrows教授于1969年创立,现已被国内外许多医学院校采纳。我校也在近年对大部分医学本科专业开展了PBL教学,但如何提高PBL教学效果,依然是该模式目前面临的问题。基于我国的教学现状,将循证医学和人文理念引入医学PBL教学,已是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

一、医学PBL教学中引入循证医学的必要性

循证医学(evidence based medicine,EBM)由加拿大McMaster大学Cordon Guyatt教授于1992年首次提出,EBM指一切医学研究与决策均应以可靠的科学成果为依据,它的出现标志着以经验为基础的传统医学模式向以科学证据为基础的循证医学的转变。近20余年来,EBM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已得到国内外临床医师的公认,并被广泛地运用于医学实践、科研及教学,为医学各个领域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启示与机遇,同时也预示了现代医学的发展方向。在2008年教育部和卫生部联合制订的《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中,明确提出临床医学本科生应具有运用循证医学的原理,即针对临床问题进行查证和用证的初步能力。因此,将循证医学理念引入高等医学教育是医学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1],为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及教学内容、方法的创新提供了新的手段,对全面提高医学教育质量、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人才具有积极的作用。然而,近年北京大学的一项调查发现,大部分医学生对于循证医学的认识和掌握存在很大的欠缺。大部分学生在检索文献时选择“上网用百度或谷歌等搜索引擎”,只有少部分学生选择用“PubMed搜索”、“CNKI搜索”和“EBM网站搜索”;只有10%的学生认为RCT研究和系统综述最具权威性;80%的学生在遇到困难时首先向上级医师求助或者参考教科书。这些现象说明循证医学并没有深入学生的观念,学生也没有将循证医学的知识应用于实践中。而以EBM为基础的PBL教学是一种鼓励学生围绕问题去学习相关知识,即必须通过查阅文献才能获取最新科研成果的教学模式。因此,如何在浩如烟海的医学文献中获取最有价值的文献也是目前我国PBL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我校在前几年的病理生理学(简称病生)PBL教学过程中也发现,本科生几乎不会应用专业的医学搜索引擎,大部分学生仅利用“百度”来查找文献,因此获得的文献属于推荐等级和证据水平均较低的文献[2],其可信度较差。我们在2015年病生PBL教学过程中尝试引入EBM,要求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运用循证医学的手段来查找最新的研究成果,并让循证思维贯穿于病生PBL教学的整个过程。我们发现当学生学会循证思维后,大多数会力求查找最可靠的资料来解决问题,真正做到了自主学习,这也正是PBL教学的主要目标。

二、医学PBL教学中引入医学人文理念的必要性

人文精神,是指对人的生命、尊严、价值和意义的理解和把握,以及对价值理想或终极理想的执着追求。人文精神的要旨在于尊重人的价值、肯定人的作用、关注人的生存和发展,并体现对人生的终极关怀。人文精神不仅规范、指导和约束着人的各种活动,而且让人们以“人文标准”衡量科学技术的进展、社会建构、经济发展和政府决策。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是高等医学院校的办学理念,同时也是高层次医学人才的培养目标和方向。医生不单是医学知识的储藏箱和操作工,也扮演着多维度的角色,是职业知识、能力及态度综合体现的生命体。因此,医学的学科性质决定了它与人文密不可分,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已成为近年来国内外备受关注的课题。大多数国外医学院校已将人文素质培养纳入教学目标,并通过各种改革的教学手段和技术来进行医学人文教育[3]。而在我国,虽然医学人文在教育理念上已受到重视,但在教学实践中仍然被淡化和忽视,医学课程的设置也很少涉及病人的社会问题,同时教师也未能发挥精神构建引导者的作用。我国目前这种人文教育与医学实践仍然脱节的局面,造成学生对医学人文失去学习兴趣,难以达到医学人文教育的根本目的。一份基于北美地区部分医学院的调研指出:将人文教育综合到医学案例研究中,能获得更好的效果[4]。近几年来,国内外各医学院开始尝试打破医学人文课程与PBL专业课程的明确划分,使医学人文更紧密地结合医学专业教学。我们也发现,一个成功的PBL案例,只有加上医学人文内容才更加丰满,才能帮助学生尽可能进行细致多元地思考。其实在实践中,无论教师或学生是否有意识地进行人文知识的学习,PBL教学过程已无可避免地穿插着人文素质内容,因此PBL教学的本质,即具有“先天的人文性”,而医学人文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显然PBL本质同医学人文教育的目标不谋而合,因此将医学人文教育引入医学专业课程的PBL教学将使二者相得益彰。

三、将循证医学和人文理念引入我校病生PBL教学的探索

我们在2013年起对我校临床医学专业的《病理生理学》教学内容设计和教学方法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打破了传统的章节内容安排次序,以知识集约的形式将其分为4个单元:(1)疾病概论;(2)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紊乱、缺氧、发热、应激、休克、DIC、缺血再灌注损伤等基本病理过程;(3)心、肺、肝、肾等脏器功能障碍的概念和发生机制;(4)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典型疾病的PBL讨论课。以系统整合的体系,遵循临床疾病发生、发展规律,注重多学科知识的交叉渗透与融合,将多学科知识有机融合于整体,运用PBL小组讨论教学模式,使理论与实践结合,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自主学习,积极思考,提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活各学科知识的储备,尝试相关知识的综合运用,有助于知识的“活化”。

但由于PBL教学模式在我校的实践尚处于初级阶段,在这个阶段忽视了循证医学和人文教育理念的培养。为了使PBL教学模式在我校进一步完善并推广,因此我们认为该模式的理念必然要与国际PBL理念接轨,即将循证医学和人文教育融入医学PBL教学中,这样将更有利于三者发挥各自的优势,使PBL模式取得更为突出的教学效果。基于以上理念,我校在2015年对原有的病生PBL教学进行了改革,即在病生PBL教学过程中尝试引入循证医学和医学人文理念,具体改革内容如下:(1)循证医学知识的培训:向学生介绍国内外的EBM数据库;介绍如何正确阅读、评价医学文献,以及如何快速、有效地查询相关文献资料等必备的基本技能;介绍如何有效地筛选证据来源和获取证据。(2)医学人文素质培养:对原有的病生PBL案例进行改写和扩充,在每个案例中增设2~3个人文问题,其中涉及的医学人文内容包括医学伦理问题及社会问题、医学敏感问题、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医学与科技、医务人员职业形象、医务人员职业态度、沟通能力及医学语言、案例相关信息搜集、医学未解难题等方面。(3)制定多元化的形成性评价体系:在原有的评价体系中,增加循证医学和医学人文素质评价模块,对学生的参与性、交流能力、资料查找工作、研讨精神、团队合作精神和医学人文素养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评价。近日,我们通过对参与改革后的PBL教学模式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70%以上的学生认为“病生PBL中增加人文内容有助于增强案例的吸引力,提升学习兴趣”、“可以切实体会到人文在医疗实践中的作用”、“已基本掌握正确阅读和评价医学文献的能力,并获取可靠的科学信息”等。实践证明,虽然“将循证医学和医学人文理念引入病生PBL教学”模式已得到我校学生和教师的一致认可,但是由于我校实施该模式尚处于尝试阶段,目前仍有以下问题需要解决:如何对PBL导师进行规范化的循证医学和医学人文知识及其引导技巧的培训?如何按照循证医学的要求,通过学科间的合作,加强图书信息管理系统和网络查询系统的建设?如何更好地建立EBM、人文素质与PBL教学相应的、能够定性和定量反映学生真实能力的评估体系?等等问题,尚需要进一步的探索。

参考文献:

[1]唐雯.将循证医学理念引入高等医学教育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10,(2):90-91.

篇6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J

医学人文精神的基本含义

医学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服务性、社会性很强的科技、人文合一的科学。医疗关系的核心是医患关系,其内容是由技术性关系和非技术性关系构成的。在诊疗过程中,技术关系可精确检测病位、诊断病情,对症下药,而非技术关系中医者的道德、价值、文化、利益、法律观念亦对疗效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希波克拉底誓言》中“医生有三大法宝:语言、药物、手术刀”对此做了最好的诠释。他的思想被认为是最早的医学人文主义纲领。医学人文学倡导、宣扬和维护人文精神,珍视“人”的概念,是医学传统中最为绵长深远的一脉,也是医学的实质和精髓。

《爱丁堡宣言》指出:“应把医生培养成为一个专心的倾听者,仔细的观察者,敏锐的交谈者和有效的临床医生,而不再满足于仅仅治疗某些疾病”。1992年,世界卫生组织的Boelen博士提出了“五星级医生”的概念,医生应是保健提供者、治疗决策者、健康教育者、社区领导者、服务管理者。要求医生具有广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良好的人文精神。

医学人文学的任务就是理解“完整的病人”,而不是一具有问题的躯体,这是Downie于1991年在“Literature and medicine”一文中提出来。Cassell也认为:“医学人文学在理解疾病、生命与病人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在治疗方面有平衡技术的作用。”

中外医学人文教育丛览

医学人文学的教育模式建构应基于自然科学、医学科学和医学人文社会科学等多个学科的高度融合,任何单一学科无法解决当代卫生保健难题。20世纪60年代起,西方国家兴起医学人文主义思潮。70~80年代,部分美国医学院把人文教育引入医学教育。40所美国南方医学院校的36所学校课程有所变更,以培养临床医学技能、与病人交流的态度和知识背景为重点。①宾夕法尼亚大学规定从1988年秋季起,学生一旦进入该医学院,就修习一门为期3个学期的必修课《门诊医学概论》,重点是在医院用非专业人员的口吻与病人交谈。迄今美国、德国医学院校人文医学课程占总学时20%~25%。英国提出医学教育和实践中要达到医学人文与医学自然科学的相互渗透。②英国莱斯特大学华维克医学院也于2000年1月开始为医学生开设文学与医学课程,其目的是提高医学生对健康与疾病相关经验和情绪的理解。英国医学院校人文医学课程约占总学时15%左右。法国提倡医学院培养不受任何学科界限的医生。而日本则要求医学生修满60分人文课程学分,以达到“全人”的医学教育。

我国的医学人文精神和医学人文教育源远流长。唐代医学家孙思邈指出:欲为大医,除医学知识外,还需涉猎五经三史、庄老诸子。这也就表明了早在一千多年前,我国就已经认识到医学人文精神在医学中的重要性,医生不仅需要医学知识,还需要构筑良好的道德修养及人文修养。以贯彻执行《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为契机,素质教育和人文精神建设得到了重视和加强,涌现出一大批有价值、有分量的研究成果,如何其莘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高校“九五”科研规划咨询报告选》一文中强调了人文社科学习在高校科研教学中的重要性,文秋芳发表了“文科研究生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综合素质实践课:从理论到实践”等文章。虽然我国在人文教育上做出了许多努力,但医学教育中长期偏重专业知识教育而忽视人文教育的问题仍十分突出。

回归经典阅读,重构医学人文素养

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是其在生活、学习与成长过程中不断汲取经验并内化为精神理念的综合表现。大学教育若过分强调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学生就没有太多机会和条件,去面对自己的精神世界,自觉地树立道德观和价值观。奥斯勒在《行医的金科玉律》中是这样说的:“行医,是一种以科学为基础的艺术。它是一种专业、而非一种交易;它是一种使命,而非一种行业;从本质来讲,医学是一种使命、一种社会使命、一种人性和情感的表达。这项使命要求于你们的,是用心要如同用脑。”

经典文学作品蕴含着深厚的博爱思想、积极进取精神和创新理念,无不体现了人类心灵的精华,闪耀着人文精神光芒,在人文精神的发展及推广中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何为经典读物,即那些影响过历史和现实、经过时间的筛选,有着深邃的思想、丰富的内容、高尚的品格,是人类迄今为止所能达到的峰巅作品。

在人文精神起源时,古希腊的诗人创作的《荷马史诗》和《神谱》等文学作品通过对古希腊神话的描述,展现了人类对自我价值研究的雏形。其中,被马克思称为“人类哲学日历中最高尚的圣者和殉道者”的普罗米修斯是人文精神的绝佳体现。在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创造人类,教导人类,赋予人类存在的意义与价值。他勇于献身,无惧于严酷的惩罚,也要盗取火种拯救人类。古希腊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的名言“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也阐释了人类要不断地通过学习来探知自我,实现价值的思想。

经过古希腊思想的洗礼及社会经济文化的变革,14世纪在意大利兴起的文艺复兴运动又掀起了一场对人类自我认识和自我解放的革新。此时,人文主义精神变成了这场历史运动的核心。这个时期产生了但丁、薄伽丘、莎士比亚等著名文学家。在文艺复兴运动奠定的人文主义基础上,17、18世纪的欧洲又爆发了第二次思想革命―启蒙运动。当时先进的思想家认为,迄今为止,人们处于黑暗之中,应该用理性之光驱散黑暗,把人们引向光明。他们著书立说,积极地批判专制主义,宗教愚昧和封建特权主义,宣传自由、平等和民主。人文精神是贯穿于西方文学发展史的重要主题,是支撑西方文学走向繁荣的脊柱。人文主义的探索影响了许多著名的文学家及哲学家,引导他们写出了众多具有丰富时代意义的著作。

诺贝尔奖得主、法国作家加缪的《鼠疫》、托尔斯泰的《伊万里奇之死》、肯・凯西的《飞跃疯人院》、卡夫卡的《变形记》等作品,拷问医生道德及社会面对传染病、衰老、死亡等的感受。涉医作品中有些是关于医者形象的,如诺贝尔文学奖得主Sinclair Lewis塑造的Arrowsmith,点燃许多年轻读者献身医学事业的热情。契诃夫的《第六病房》、Richard Selzer的《给年轻医生的信》等由既是医生又是作家所著的作品更能引起医生的共鸣。西方文学作品不仅宣扬了人文精神,更是医学人文精神的经典力作。

人文精神是人类共同的精神现象。从四书五经到唐诗宋词,从先秦诸子到当代中国作家无不怀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强调“民为贵”,“君子以厚德载物”,崇尚诗品、文品、人品的统一。作品中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精神、敬畏自然,追怀历史,感悟人生,歌颂英雄、亲情、友情、爱情,充满忧患意识和牺牲精神,重义轻利,珍惜心灵的自由,好学不倦。人们千古传诵屈原的《离骚》、诸葛亮的《出师表》、李密的《陈情表》、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等体现了社会历史责任感、自强不息、乐观精神。古代名医孙思邈在著名的《大医精诚》中提出了有关医德的两个问题,即医术要“精”,医道要“诚”。总之中国文学经典作品的人文主义精神可以概括为“尊祖宗、重人伦、崇道德、尚礼仪”。

经典阅读是一种文化传承,有着“教以化之”的传统。优秀的精神文化遗产是全人类的。王蒙在“想念真正的文学”中认为,真正的文学,发展人的思维与感受能力,丰富与提升情感,回答人生的种种疑难,激起巨大的精神波澜,满足灵魂的饥渴。读以前与读以后,人生的方向会有所区别。在政府提倡全民阅读的大环境下,医疗服务人员通过阅读经典,品味其情境,感悟其内在意蕴美,领会文学中所展示和表达的人文精神,让文学中的人文因子沉淀于内心世界,进而培养自身的道德情操及人文情怀,更好地服务于人类健康。重构医学人文素养,阅读经典不失为一项良策。

(作者为首都医科大学卫生管理与教育学院应用语言学系教授;本文系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社科计划面上资助项目“西方经典文学传承的医学人文精神探究”的部分成果,项目编号:SM201510025003)

【注释】

篇7

【中图分类号】R-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08(b)-0243-02

Recommendations on reinforcing the humane attainments of medical education in China

QI MinWU Aiqun

(Secon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433)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impact of mentation and emotion on human health plays a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role than ever; the clinical medicine takes an all-around care of patients in their physical, psychological and societal condition. The medical education has been speeding its changing from the traditional biological model toward biological-psychological-societal model, which has become the dominating trend. With the vital status of humane attainments in modern medicine, plus our experience in education, we put forward some ideas about the humane attainments of medical education in China.

Key words: medical humanities; humane attainments; health; medical education

随着医学高科技的飞速发展,人们对于自身的认识也愈来愈深入透彻。纵观人类医学发展史至人文医学的产生背景,无论医学发展阶段如何划分,在医学领域里无不闪烁着人文因素和人文精神。人文医学是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探讨医学渊源、医学价值、医学规范以及与医学有关的其它社会文化现象的学科群。育才与育人相结合可促进创新人才的成长,同时,重视和加强人文医学教育是“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对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的更新与完善。

1 医学模式的转变对医学实践的影响

医学模式,是指医学整体上的思维方式或方法,就是以何种方式去解释和处理医学问题,又叫做“医学观”。纵观人类的发展历史,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有着与当时的科技、文化、政治、哲学和生产力等方面相适应的医学模式,如古代的以经验医学为代表的神灵主义医学模式和自然哲学医学模式,到近代的以实验医学为代表的生物医学模式,再到现代以整体医学和人文医学为代表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等。生物医学模式是以还原论为指导思想,它强调单因果直线式思维,把疾病看作外来的独立实体,通过把人体采用解剖学分割,寻找每种疾病特定的病理生理变化,进而设法消除或缓解。随着这种医学模式的实践与发展,使近代医学形成了一套疾病的诊断治疗体系,为人类的健康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也给现行的专科医学思维方式打上了深深的烙印。随着疾病谱多样化和病因病程复杂化的揭示,人们逐步认识到许多重大疾病,如高血压、心脑血管病以及恶性肿瘤等,其发生与转归往往需要一个漫长的动态演进与逆转过程,而原有的充斥着“局部论”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医学模式也越来越不适应现代医学的发展。美国医生Engle于1977年提出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他认为“为了理解疾病的决定因素以及达到合理的治疗和卫生保健模式,医学模式必须考虑到病人及其生活环境,并通过医生的作用和卫生保健制度来对付疾病的破坏作用”。新的医学模式是一种整体论和系统论的思维方式,既包容了生物医学模式的还原论观点,还在人与人和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上予以丰富,系统而辩证地去研究疾病和健康。伴随着医学模式的变更,人们对健康的定义也发生了改变。健康的概念被丰富为身体、心理、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全面健康;从一个人的出生一直到死亡都保持健康状态的全程健康和整个社会的每一个成员都保持健康的全员健康。如果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内在规定为认识纲领并指导实践,我们就会走出生物医学圈界,把人的心理、人的情感、人的价值、人的尊严和人伦关系等这些属于人文的内容融入在医学之中,则将医学性质层面晋升,正确地定位于“人文医学”,并使这一认识在医学实践的每一个环节得到落实。例如近年来推广的微创外科就是人文作用的很好典范,它倡导外科手术不要只是达到治病的目的,还要注意做到创口尽可能的小,手术安全美观,不给患者带来新的心理阴影,其中乳腺癌根治新术式的目标就是既要达到“根治”的效果,又要充分保留患者的女性美,从而得以风靡盛行。

2 人文素养在医学中的地位

通常医学被认为是最具有人文精神传统的学科,医生是最富有人情味的职业。正因人的复杂之处在于其广泛的社会性;人的性格修养与人的健康又有着密切的关系;人文素养对健全性格的培养与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医生的医术和医德对患者的身心健康有着直接的关系等,这就使得人文与医学有着天然的渊源关系。1998年3月27日美国著名杂志《科学》刊登的美国科学促进会主席为该学会成立150周年的纪念文章中就提出,我们需要将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整合在一起探索生命。由于医学的对象是人本身,因此医学就更要注重人的社会性和人文科学的融合与应用,充分认识人文素养医学中的地位。

2.1 人文素养对优化医患关系可起到积极的作用

近年来的医患关系紧张愈演愈烈,直至目前已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其中涉及的问题很多,但就现在的临床工作来说,人文素养的缺失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医生在诊治过程中往往考虑的是某个病的问题,而很少把病回归到患者身上,只做到了“治病”而不是“治人”。病人面对的是检查仪器,医生面对的是仪器提供的检测数据和影像,交流的缺乏即会导致医患关系疏远化,引起医患关系紧张。再则患者在求诊时往往由于病痛的缘故而处于应激状态,而医生由于长期面对患者痛苦症状的感官刺激和身心的疲劳也处于高度应激,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这就很容易发生冲突。但是换个角度考虑,尚若医患双方的自身修养比较好,多从对方角度着想,相互得以理解,便能适宜地调控自己的情绪,这样就可弱化或避免冲突发生,达到真正的医患和谐,从而增进社会的整体和谐。我国古语“夫医者,非仁爱不可托也,非聪明理达不可任也,非廉洁淳良不可信也”,“医乃仁术”等,就已经对医学提出“仁”与“术”两个方面最基本的要求。医患关系的紧张从另一个方面也折射出有些医生道德乃至人文精神缺乏,仁爱之心日渐淡漠,职业操守坚持不够,甚至出现假药、假医研结果的现象,而使之在医术和人文素养上出现矛盾。究其原因还是由于受发达国家与现代科技革命的负面影响,医学教育曾在一段时期较急迫追求医者的医术,而忽略对其人文素养如关爱病人、尊重生命等的培育有关。这也表明仅仅盯住病魔的医疗是呆板和残缺的,极力突出效益与金钱的医疗是误入歧途的。同时显示了人文素养在医患关系处理中的重要地位和不可忽视的作用。

2.2 人文素养对治疗疾病和保持人的健康具有良好作用

现代社会竞争日趋激烈,人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早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以来,人的心理应激与疾病的关系就越来越受到重视。近年来严重危害人们健康的高发病仍在继续增多,其主要元凶大多是由于人的不合理生活方式或者生活方式不适宜的改变而引起。在面对这些疾病的时候,如果单纯地从人的自然属性去作传统意义上的研究与诊治,将很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就需要我们不仅仅着眼于疾病的本身,而是要全面系统地从心理、社会、生物等有关方面综合考虑,因为人的心态和情绪对健康会带来不可低估的影响。前苏联生理学家巴甫洛夫说过:“愉快可以使你对生命的每一跳动,对于生活的每一印象易于感受,不论躯体和精神上的愉快都是如此,可以使身体发展健康。一切顽固沉重的忧郁和焦虑,足以给这种疾病大开方便之门。”因为人不是一个封闭的生物体,而是与社会、自然乃至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广泛的联系,这些因素可以通过“心”、“身”两个方面对健康产生影响。同样,人也不是机器,人有着丰富而复杂的心理活动。因此,对人应从生物,还有心理、社会三个方面去分析,才能做出准确合适的诊断和处理,如临床上出现的患同一种疾病的不同个体往往具有相似的性格特点和素养,特别是一些常见的心身疾病,例如原发性高血压,其中74.5%的患者具有急躁、易怒、孤僻、刻板等性格特点,这表明人的心态和情绪对健康可产生显著的影响,心理和社会因素在发病病因中占有重要地位。因而,在高血压防治方面,对患者应采用心理和药物双重措施,除选用相应的药物外,如辅以音乐疗法、情绪调节、提醒其减少工作和生活的不良应激等人文干预,引导其培养健康健全的人格等对治疗也会带来一定效果。正如中国的一句古话“心病还需心药医”,即对由情绪问题引起的疾病,通过适当地应用人文知识疏导或提高其人文素养将能获得更好的疗效。

3 加强医学人文教育的措施

由于医学的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双重属性,近年来随着医学模式的转换,人们又越来越认识到人文科学的重要性,崇尚“大医精诚”、“德艺双馨”,而缺乏人文素养的医生医术再高也只能是“大匠”。因而发扬医学人文精神已是对现代医学工作者从医的一种职业道德要求,也是其立身从医的精神追求与现实规范。由此,加强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培养医学生的人文素养已成为时代的迫切要求,也是医学素质教育的重点。虽然部分医学院校对此方面的教学已着手进行,但学生问卷与调查反映对其选用教材与教学方法等某些方面尚确有不足,收效甚微,由此针对如何加强医学人文教育提点相应的改进措施共探索。

首先最基本的是增加人文课程的设置。医学教育的学制比其他工科理科的学制长,在学习医学专业课程的同时,应该合理、优化的加入人文类课程。现在不少院校对人文课程的理解仍就是“政治课”、“艺术类课程”,缺少合适的教材,在授课方式上也仅仅是类似于高中政治课的延续,没有做到用“人文”的方式来讲授人文类课程。教学内容比较注重理论的探讨,普遍偏重于范畴、体系的解释,忽视实践性内容的教学。在现在这样一个关注娱乐的时代,学生的思维水平普遍还不够高,对于哲学、文化、文艺这些比较抽象的东西往往不感兴趣,听不进去,这就造成了这些课程不受欢迎;同时学生群体当中也存在一些读书颇多、思维水平特别高的个体,对其仅讲述哲学、文艺、文化等方面简单的入门知识显然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他们也很难安心听课。因而,建议可以淡化一些比较枯燥纷繁的人文理论的讲述,增加艺术欣赏和人文作品鉴赏的内容,更加感性直观地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以加速其人文素养的提高。另外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还须要立足于本民族优秀的文化,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培养良好的传统文化修养。

再就是尝试改进与更新医学基础课程传统的教学模式。传统的按解剖、生理、组胚等条块划分的教学方式,往往会造成学生学到的知识难以快速融会贯通。建议我们可以在教学过程的适当阶段引入PBL教学法,例如在讲授肝时,可以通过有关肝的病例引出与肝相关的解剖、生理、病理等各学科的相关知识,借之一用,这样既可更好地维持知识的连贯性和延续性,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学生亦可在潜移默化中完成由医学生向临床医生身份的轻松转化。这是说,生命科学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重视人文教育的同时切勿放松生命科学的教学,而是让人文科学更好地交融和提升生命科学。

最后,也是更为重要的,是造就学校的人文氛围。人文课程的课堂教学只是人文教育的一部分,因为学校是文化传承的圣地,大学的教育教学要完成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育人过程,优秀校园文化的熏陶和渗透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校园文化是一种具有广泛内涵的隐性课程,可以对学生时时刻刻产生着无形的,又是至关重要的影响,学生接受校园环境所负载的信息能发生“文化心理层面”的改变。人文知识不同于专业知识,人文本来就是一个在生活中、在人际关系交流之中丰富和发展的,因此校园人文氛围对学生的熏陶培养往往更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建设与开放医史馆和校史馆、增加人文类的讲座、举办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艺术活动等,都会在人文教育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

总之,医学的目标是促进全人类的健康,现代科技的发展一方面推动了医学的进步,另一方面也使医生的注意力过多的专注于疾病而忽略了患者的需要,导致医学的人文不足。缺少人文精神的医学必将导致医学目的的偏差和人文医学发展的滞后。我们应借助医学模式转换的契机,更多地从人文角度关注患者的生物、心理、社会等各方面、多层面问题上思考,在医学教育中增加医学人文素养的培养、文医渗透、文医融合,促使医学发展走上一条可持续发展的宽阔正轨。

参考文献

[1] 陈晓阳,曹永福.论人文医学的兴起与医学人文教育[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3(6):1-2.

[2] 吴爱群,熊绍虎,蒋尔鹏等.在解剖学教学中加强医学生素质培养的实践与建议.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1):20-21.

[3] 杨秉辉等.全科医学概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篇8

1医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的现状

中国知网(CNKI)将职业素养定义为:职业素养是指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等方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疗卫生事业为人民的健康做出了艰苦的努力并取得巨大的成就。医务工作者的素质和能力直接影响医疗服务质量,影响医生队伍形象。当今普遍存在医学毕业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职业意识较薄弱的现象,部分医院感叹医学毕业生中多“知识型”少“能力型”的现象突出,部分医学毕业生岗位的角色转换严重滞后,因此许多的三甲医院通过“规培生”的模式对毕业后的医学生采取继续教育的方式来提高职业素养。

2医学生职业素养现状分析

2.1医学生职业素养的认知片面

我国的医学教育过分关注专业知识教育,忽视人文素质教育,医学生只关心专业知识,不愿花时间学习人文知识,存在人文精神缺失的现象。一些医学生对医生职业的认知简单化为看病的工作,不能认识到医生职业素养主要由技能素养和人文素养两大部分组成,一名合格的医生必须将社会学、心理学、法律学等人文类知识内化为职业素质。对于医生职业素养认知的片面,导致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职业教育、职业素养的培养失衡。由此导致,有些医学生不能转型为合格的医生,工作中出现对待病人冷漠、“大处方”、“大检查”,索取红包等现象,使医患双方的信任度剧降,医患纠纷频繁。

2.2职业教育与医疗行业联系不足

2009年,复旦大学对临床医学生的职业了解程度调查显示:对于医疗行业9.2%的学生是不了解的,有85%的学生是部分了解,只有5.8%的学生是了解。现有的医学教育与行业之间联系不紧密,如医疗行业的就业信息对于学生来说常常要到最后医院招聘时才会知道。医疗行业就业情况的信息对于医学生来说是不对称的,或者是他们较难得到的[1]。在大学的学习期间,医学生对医疗行业的发展现状和现实要求能获得信息的途径较狭窄,信息量粗浅和片面,对医疗的职业素养的内容要求缺乏系统认知,同时对于行业所要求的职业规范及行为实践能力也训练不足。医疗行业的用人单位一直呼吁培养适应当前转型期的医疗职业人才。

2.3医学职业教育的体系不健全

医学生的职业素养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传统的教育模式由就业管理部门在学生毕业阶段的就业指导中进行,同时依托专业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去灌输职业素养教育,这种模式在计划经济时期和职业价值观“一元化”时期发挥了充分的作用。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职业价值观呈现“多元化”的转变,传统模式已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自20世纪80年代以后,西方国家通过医学人文教育来加强职业素养教育已成为医学教育改革的强劲趋势。1978年英国高等教育委员会建议把心理学、社会医学、行为医学、伦理学、社会学和医学法学等学科列入医学院必修课,人文课程贯穿于医学教学全过程,1995年美国几乎所有的医学院校都开设了人文课程。与国外医学人文教育相比,我国一方面缺乏与行业要求一致的理论教材和实践的经验,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偏少,课程设置不合理,有关研究表明,我国医学院校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学时大约占总学时的8%左右,而美国、德国多达20%-25%,英国、日本约为10%-15%[2]。另一方面,我们的医学高等教育缺专业的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和多形式的实践途径。医学生职业教育体系不健全以至于医学生文化底蕴薄弱,医德素质不高,职业技能和就业创造力不强。

3加强医学生职业素养的对策

医疗服务的对象是人,医务工作者直接掌握人的生命权和尊严权。这是医疗职业区别于其他职业的最大特点[3]。医学教育有典型的专业教育特色,医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十分重要。医学高校可以将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纳入医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系统工程,建立系统的行之有效的职业素养培养模式。

3.1加强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指大学生在进行自我剖析,全面客观地认识主、客观因素与环境的基础上,进行自我定位,设定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目标,选择实现既定目标的职业,制定相应的教育、培训、工作开发计划,并按照一定的时间安排,采取各种积极的行动去达到职业生涯目标的过程[4]。对学生开展实效性的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有较强的现实意义。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明确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将来想做什么?我能做什么?环境能支持我做什么?重新认识自己的个性特征、气质、性格和能力,来确定自己的个性是否与理想的职业相符。结合环境如市场需要、社会资源等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和行业选择范围,有利于医学生建立科学的择业观,明确职业发展目标。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实现“人职匹配”。

3.2按照行业标准提升大学生的职业素养

2003年3月,WHO在世界医学教育大会上通过了由国际医学教育专门委员会(IIME)制定的《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界定了医学教育的7个基本方面,阐述了世界各地医学院校培养的医学生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及能力。与以往标准不同,它在规定医学生具备基本的业务能力的同时,更多强调敬业精神、社会科学知识、思维技巧、再学习能力等职业素质的培养[5]。不可否认,《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的提出及社会环境的变革,已将医学生职业素质教育推向一个更现实的境地,建立共同的适用的教育标准和相互承认的职业资格认证程序成为必然。按照GRME的标准进行职业素养的培育,并贯穿在整个技能训练和考核始终,这将会为医学生将来恪守医德,更好地服务临床奠定基础。

3.3引入行业标准强化理论联系实践的教育

医疗行业有着高技术、高风险的特性,学校通常会让医学生到临床医院或基础医学院进行参观、熟悉临床工作环境及一般的工作流程,增加他们对职业的感知认识。对于医学生来说,社会实践活动有着特别的意义。通过公益活动、社会调查、社会服务、勤工助学等方式,不断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艰苦奋斗和自强自立意识,为他们自觉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意识打下基础。同时,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时,要创造条件让学生担任多种角色,从事各类工作,让他们在工作中学会交往、学会包容、学会竞争和合作。通过亲历实践养成把职业规范内化为自身职业素养,渗透到思想中去,转化为爱岗敬业的实际行动。将医疗行业的工作流程引入到实际教学中,贯穿于学生的实验、实训和实习三个关键环节,让学生在准职业教育环境中进行实践培训,树立并强化敬业精神、服务意识和团队精神等,从而培养医学生的合作能力、沟通能力、竞争能力和创新能力。

篇9

社会文明的进步,医学模式的改革,以及公众对卫生服务需求的不断提高,对医务人员的人文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作为输送优秀人才的重要基地,在培养医学生人文素养工作中责无旁贷。调查结果表明,医学生的人文素养普遍较低,既偏离了职业内涵,不利于医患关系的发展,又难以适应当下的工作要求。探索合适的培养模式,提高医学生人文素养势在必行,急不可待。

一、医学生人文素养现状

1.医学生人文素养内涵

医学生人文素养可从两方面理解,一是基础性人文素养,即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总体要求为重要依据,以“两课”、文学、历史、社会、心理、艺术等课程为传播载体,旨在将医学生培养为文化品位高雅、道德情操高尚、心理健康的高素质人才,从而使其以更广阔的思维和视角理解、领悟医学的价值和意义;二是特殊性人文素养,其以提高医学生利用医学人文进行防治救人的能力为主要目标,借助医学史、医学哲学等学科,用于引导医学生树立正确的医学观念、方法论和知识论,为其提供精神支撑,借助卫生、生态、高新技术应用等伦理学科督促医学生强化关爱病人、忠于职守、珍爱生命、一心赴救等职业意识,借助医学与法、卫生经济学、医学保健、医患沟通技巧等学科,帮助医学生提高服务大众、胜任岗位等基本素养,并学会妥善处理医疗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2.医学生人文素养现状

医疗科技的进步和医务人员人文素养的提高是现代医学健康发展的重要指标,但无论是医学研究,还是医疗服务,其面对的对象都是情感丰富的人,这不仅意味着个人价值的不断提升,而且反映出社会需要德高医精的医务人员。当下医学生人文素养水平并不乐观,由此引发的医疗纠纷时常出现,而且常见于年轻医生。笔者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对某地高校医学生的人文素养相关情况进行了调查,统计结果如下:

虽然上述调查结果并不能代表我国医学生人文素养的实际情况,但可以发现,多数医学生对人文素养缺乏一定的认知,其人文素养水平不言而喻。如此,当今日的医学生成为明日的白衣天使之后,不仅难以和病患建立和谐关系,难以胜任实际工作,影响医院的医疗服务水平,而且不利于医学事业的发展和和谐社会的构建,这就要求医院院校必须切实把握医学生人文素养偏低的成因,更新教学理念,革新教学模式,以此为社会输送基础扎实、技能全面、医德高尚、服务意识和创新意识强的全才。

二、医学生人文素养偏低的原因分析

1.相关意识缺乏

受传统时代的深刻影响,医学院校对健康内涵和医生职业要求的认知虽然有所提高,但一时难以从根本上转变教育理念,无法切实落实改革措施,重技能轻人文的现象依旧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工作的正常开展。

2.师资力量薄弱

当下医学院校的师资力量亟待强化,如教师结构单一,缺乏中坚力量;缺乏医学专职教师,部分教师思想滞后,人文素养不高;教学安排不系统,沿用知识灌输方法,既无法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吸收和思考空间,又缺乏实践创新的机会,影响了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

3.课程设置不当

课程是医学院校开展人文素养教育的主要载体,但调查结果表明,与人文素养相关的课程设置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如专业人文课程学时比例较低,选修课程设置较随意,而且存在知识脱节、内容重复和遗漏等问题,严重削弱了人文课程应有的互补和合力作用。

4.学生自身原因

医学生自我完善意识缺失是影响人文素养提高的一大障碍,如注重提高专业技能,被动认知人文素养;自身人文知识基础薄弱,尤其是理科学生,但又不主动强化;缺乏人文实践意识,宁愿花费时间学习专业知识,不充分把握与患者进行交流和沟通的机会等。

三、医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模式

1.明确人文素养培养目标

医学生人文素养培养模式的构建应以明确的培养目标为基础和前提,在此立足医生职业对人文素养的要求和医学生人文素养的实际情况,初步设定下列培养目标:强化医学生的民族认同感、爱国情怀和社会主义信念,以此督促其为人民的健康事业无私奉献;培养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职业素养,现实中医患矛盾的衍生与医德医风关系密切,应在日常教学中帮助学生正确认知医学内涵,树立科学的医学观,强化服务意识;培养医学生救死扶伤、忠于职守的人道主义精神,要求学生关爱病患、尊重生命,不分贵贱、一视同仁,谨遵职业操守、推崇尚德济世;培养医学生的交际与合作能力,考虑到因医患沟通不当而造成的医疗事故时有发生,故必须借助人文教育强化学生的沟通和合作能力,这不仅是对医患双方的尊重和负责,而且利于医院整体医疗服务的升级。此外,还应培养医学生的和谐个性和创新精神,这在诸多诺贝尔医学奖得主中可以验证。

2.整合人文素养课程体系

国外医学院校人文素养的课程体系主要由医学科学、人文科学、自然科学三大部分构成,事实证明其效果显著。因此,医院院校可结合自身实际,将人文课程纳入教育计划,合理调整医学专业课程和人文课程比例,构建逐步递进的课程体系,如针对低年级医学生设置基础性人文课程,可使其在《品读名医》、《生命教育》等课程的熏陶下树立热爱和敬畏生命之心,在《经典导读》、《医学生生涯规划》等课程的学习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初步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操和品格素养;针对已具备一定人文素养的医学生设置人文综合性课程,可使其在《医学与文学》、《医学人文概论》、《医学美学》、《医事法学》、《医疗保健政策》等课程中进一步加深对人文素养的理解和认知,强化服务意识,准确定位角色;针对高年级医学生设置人文应用课程,可使其在《医学心理学》、《行为医学》等课程中树立现代医学观,在《医患沟通技巧》、《临床医学导论》等课程中学会尊重和理解患者,强化交流技能,人性化对待患者,在《医学伦理学》等课程中自觉提高医德修养等。

3.切实提高教师人文素养

基于师资队伍对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影响,建议医学院校充分利用校内外师资资源,建立兼职与专职并存的多元化师资体系,如利用附属医院临床经验丰富、医德高尚的医师在医学生临床实习时期担任人文教育工作者,聘请有识之士为培养医学生人文素养提供指导和咨询服务,结合知名学者开展人文素养知识讲座等。针对在校教师,应建立与教学工作新标准相适应的、长效的培训和激励机制,如分时分层对其进行系统性、针对性的再教育和再培训,并拓宽培训渠道,有步骤、有计划地为其创造进修机会,借助合理的竞争和奖惩制度督促其自觉充实和完善自我,以此不断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和人文素养。此外,还应适当引入高素质、高水平的专职人文教师,以此增加队伍活力,带动学科健康发展。教师应在日常教学和生活中严于律己,传递人文素养正能量,发挥导向和模范作用,以此感染学生,引导其自我提高。

4.注重校园人文环境建设

校园文化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充满人文内涵的人文隐形课程,会在点滴渗透、潜移默化中彰显育人功能,即通过影响学生的文化心理引导其逐步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医学院校可充分发挥图书馆得天独厚的优势,适当调整医、文馆藏资源的比重,充实文化教育、医学伦理、政治经济、心理学等专业和人文交叉类资源,同时基于丰富的馆藏资源,以校园网、阅报栏、宣传橱窗等为载体介绍新书和作品,引导学生积极阅读,以此开阔视野,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增强合作能力,提高人文素养,更好地适应社会;在校园制度建设中,应尊重学生人格和个性发展,强调严谨、民主、以人为本,用于建立博爱、诚信、团结等人际关系,以此让学生感受温暖激励和人文感怀;支持校园内部的社团组织,如书画协会、英语角、手工实践、文学戏剧社、音乐俱乐部等,以此丰富校园生活,在无形中培养学生的交往和合作能力。此外,还应定期举办主题性的人文讲座、学术报告、知识竞赛、实践模拟等活动,以此将人文教育植根于校园文化中,从而促进学生寓乐于学,提高人文素养,增强医学知识应用能力。

5.灵活渗透人文素养教育

灵活教学利于学生接受人文素养教育,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渗透人文教育,以此促使学生专业技能和人文素养协调发展。如在讲述动物血清时,可以其抗清和抗原的双重作用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学会多角度审视、解决问题;讲述发热现象时,可适当强调其在带给机体痛苦时,也可强化白细胞的吞噬功能,以此激发抗体提高肝脏的排毒功效,也可借助热型分析为病情诊断提供辅助作用,以此培养学生的科学思想和辩证思维;鼓励学生广泛阅读《濒死体验》、《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致命的药物》等经典篇章,督促学生塑造高尚的道德情操;善于结合医院阑尾炎、儿童铅中毒等临床资料,第一口奶粉事件、医生收取红包、拒绝救治条件困难病患等现实问题,以及与人文素养相关的名人事迹、历史事件等案例进行教学,以此引导学生在感同身受中学会理性思考、客观评价,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注重创设人文教育情境,合理衔接学习主题与课堂互动,灵活借助虚拟实验、角色扮演、医院模拟、任务领受等形式,帮助学生更直观、更容易地接受人文教育,提高人文素养;在临床教学中,注重渗透伦理、法制、社会等人文教育,以此引导学生学会换位思考,选择最优治疗方案,防止作出伤害病患、影响社会风气之事;合理利用网络多媒体技术,如播放人文素养教育宣传片、德高医精医务人员的纪实片等,以校园网络为良好平台,定期开展知识竞赛、专家讲座、主题讨论、人文知识展等活动,引导学生正确利用网络的同时,加强对人文素养的认知。

6.强化医学人文社会实践

医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仅靠理论教育是不够的,必须以第三课堂——社会实践方为重要保障,使其在具体实践中应用、检验理论,获取直观感受和感悟,进而切实提升人文素养水平,这就要求医学院校尽可能多地给予其人文社会实践机会。如动员学生合理安排闲暇时间,立足专业的医学知识,为他人、社会奉献爱心,提供义务服务,其中临床专业学生可走进社区进行包扎技能和急救方法演示,疾病预防专业学生可走进工地、农村等场所宣传预防艾滋病等相关知识,护理专业学生可基于《老年护理学》走进敬老院板做义工,口腔专业学生可充分利用爱牙日举办“大手拉小手”等宣传活动,使医学生在无偿奉献的前提下,强化服务和奉献意识,既利于消除学生技术傲慢、知识傲慢等社会偏见,学会换位思考,尊重人格平等又利于其增强沟通能力和工作能力,提高心理素质,从而拉近与患者之间的距离,锻炼综合能力。医学院校应注重与附属和其他医院交流与合作,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实践机会,如定期选取部分学生走进医院参与导医服务、紧急救治、无偿献血等相关流程,开展暑期三下乡活动,使学生在专业医师和人文教师的辅助下进行义诊,并给予客观的评价和可行的建议,以此帮助学生不断提高人文素养。

综上所述,我国医学生人文素养现状不容乐观,既影响学生自身素质的全面发展,又将制约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的提高,因此必须基于对医学生人文素养培养问题和影响因素的分析,探索与当下医务工作要求相适应的培养模式,以此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养,促进医学事业稳健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秀玲.医学生人文素养现状及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11).

[2]包丽娟,杨翠玲,余勤.医学生人文素养现状调查[J].甘肃科技,2012(09).

[3]李佳莉.浅议医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J].科技信息,2012(15).

篇10

关键词: 眼视光技术;医学美学;教学改革

Key words: optometry technology;Medical Aesthetics;teaching reform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19-0224-02

0 引言

《医学美学》是眼视光技术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也是学生在校期间的必修课程。该课程由医学美学基本理论、医学人体美、医学审美实践和医学审美教育四大部分构成。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提高他们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水平,为学生适应专业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该课程的特点既有一般的美学的重理论,又有医学课程的重实践的要求。以往的《医学美学》容易出现理论知识抽象,应用不足。为了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良好对接,强调对眼视光技术专业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通过学习使学生熟练掌握医学美学的基本理论,同时又能使学生将美学理论在专业实践中很好地运用,为学生今后成为高素质眼视光技术专业人才的奠定良好的基础。以“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教育理念推进眼视光技术专业课题体系建设与课程改革,在教学中我们作了一些新的尝试和探讨,更加贴近眼视光技术专业职业岗位的实际需要。

1 根据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方案及专业能力培养开展课程设计

1.1 眼视光技术专业开设《医学美学》课程是逆向朔源职业岗位专业能力所决定的 我校06年开设高职高专眼视光技术专业以来,作为云南省内同级别院校中唯一所开设该专业学校,具有专业的教学团队,以及省内一流的眼视光技术校内实验实训中心;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社会服务活动;与21家校外实训基地医院及视光公司开展了校企合作,采取“双证”订单培养和顶岗带薪实习的培养模式。其中教学指导委员会在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时,根据多年对毕业生就业单位的调查中发现,就业单位除了对学生专业技能的要求以外,还需要验光员及从事视光配镜工作岗位的学生加强人文素养,包含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医学审美能力的要求。因此,我校自09年修订眼视光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来,加强了对学生医学审美能力的培养,开设了《医学美学》课程。

1.2 开设《医学美学》课程为了行业发展需要 据调查,目前全国在高职高专眼视光技术专业中开设《医学美学》相关课程的院校并不多,在培养模式上,存在偏重工科(眼镜制造工艺与材料运用方向)校企一体[1]培养模式及偏重医学实践医商复合型[2]培养模式(验光配镜及视光学方向)的不同,这与服务区域经济实际需要有关,但无论是哪种培养模式,视光学不简单的只有配镜或制作眼镜的工作,近年来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眼镜行业的迅猛发展,佩戴眼镜不单是为了矫正屈光不正,而更多包含了文化修养、审美艺术、时尚潮流等因素,人们对眼镜的审美要求越来越高。

1.3 《医学美学》课程的教材使用情况 我校采用的《医学美学》教材为:欧阳学平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全国高职高专卫生部规范教材《医学美学概论》,该教材相比较其他相关教材以职业技能培养为根本,内容以“必须,实用”为度,特别强调基本技能的培养[3]。该教材比较贴近高职高专教学理念及内容要求,主要供医疗美容技术专业使用,所以,目前国内还缺乏专门的眼视光技术专业用《医学美学》教材,希望在今后的探索中不断完善,同时,我们在此基础上积极与企业就教学内容方便开展合作,大胆探索并编写实践教学新课程以弥补教学内容的不足。

1.4 以眼视光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指导,以专业能力培养为目标,开展《医学美学概述》课程设计,优选教学内容 我校眼视光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指出学生毕业能在各级医院眼科、视光中心、眼镜公司从事医学验光、磨镜及RGP验配等工作。高职高专“以就业为向导”的培养模式下,为适应岗位发展的需要,更加突出应用能力与专业技能。而上述岗位的服务对象均以人为中心,所以《医学美学》课程内容的设置,首先应该强调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在课堂中,我们更多的引用工作环境中的实际情况开展情景模拟教学,例如:在讲解人体的整体形态美观测这个章节时,我们采取顾客需求不同款式、不同用途的眼镜为情景模拟工作任务,要求学生根据顾客的相貌特征与发型,为顾客挑选一副适合的镜架。这就要求我们结合课堂的理论实际,到学生未来的工作岗位中去,具有创新性的优选课程内容,使之更加符合眼视光技术专业的教学要求。在选择教学方面,在理论知识结构和美学原理的基础上,优选教学内容,侧重于与眼视光专业的知识结构相符,例如:人体各部位的美这些章节中,重点讲述容貌、美、眼、鼻这些与眼视光联系紧密的审美对象。

2 按照高职高专注重实际应用、工学结合的教学特点,积极开展教学改革

2.1 积极改革课堂教学模式,采用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为载体的教学方法 在课堂中,积极改革课堂教学模式,采用情景教学法,融“教、学、做”为一体,采用以学生为中心,于企业合作,积极开发实践课程,更多引用在工作环境背景下的情景模拟教学。例如:在讲解人体的整体形态美观测这个章节时,我们采取顾客需求不同款式、不同用途的眼镜为情景模拟工作任务,要求学生根据顾客的相貌特征与发型,为顾客挑选一副适合的镜架。这就要求我们结合课堂的理论实际,到学生未来的工作岗位中去,具有创新性的改革课程内容和体系,加大实践教学所占比重,重视实际应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实际运用能力,使之更加符合眼视光技术专业的教学要求。

2.2 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生动具体,图文并茂,提高审美能力 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突出医学美学教育的形态学特征,尤其是讲授到抽象的医学美学知识和原理时,运用多媒体教学等教学手段,直观且图文并茂的将实例表现出来,使学生更容易加深理解。

3 坚持“产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注重实践教学,积极探索高职高专眼视光技术专业的《医学美学》实践课程

坚持走“产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加强校内及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以曲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眼视光技术专业为例,通过与企业开展合作办学,推行“双证”培养,订单培养及企业顶岗带薪实习模式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与技能水平,同时企业在参与学生培养的过程中,提前做好岗前培养,学生在毕业后就能直接到眼镜公司和相关企业就业,最终提高了高职高专学生的就业竞争力[4],同时,企业急需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企业发展提供了人力资源保障。

4 通过《医学美学》课程的学习,有助于提高具有医学教育背景的眼视光技术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

所谓“人文教育”,简单地讲就是将文史哲等人文知识、人文科学,通过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实施、长期进行的一种教育,旨在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提高学生人文素养[5]。从学科上看,医学技术类划归为理科,比人文学科及专业更强调逻辑思维和动手能力,相关知识让人感到抽象、机械、相对枯燥。同时,社会也有一些人,把“术业有专攻”专科医疗技术称为“器官医学”?然而,医学涉及的是疾病的发生、发展及治疗、转归,归根结底是与人的生命和健康息息相关,因此与人文是密不可分的[6]。医学作为人类智慧和文明的结晶,同样是人们千年来积淀的结果,蕴含了无数人的智慧与劳动,无处不体现人文精神与科技美。眼睛作为心灵的窗口,眼视光技术专业的学生更应该具备较好的人文素养。我校开设《医学美学概述》课程以来,以6.6爱眼日活动为切入点,举办各类与爱眼、护眼有关的课外与社会实践活动,比如:宣传眼保健知识、免费验光义诊、手抄报,眼镜模特大赛项目,使学生在参与活动的同时,切身体会医学人文精神的内涵,也为《医学美学》课程开展社会实践,提供了一个较好的运用平台。

参考文献:

[1]曹明.校企一体的眼视光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与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12(2):46-47.

[2]杨林,邢华燕,刘宁,王敏.浅析医商复合型眼视光技术专业人才知识与能力培养[J].卫生职业教育,2009(5):20-22.

[3]欧阳学平.医学美学概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7.

篇11

关键词: 中国文化概论 素质教育 价值意义

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是一门基础性课程,同时又是一门跨学科的综合性课程。教育部于1999年将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确定为高等院校的主干必修课[1],在高校开设该课程是对大学生进行文化素养教育的途径之一,作为一门了解中国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树立人生观、价值观,熏陶人格气质、修养的基础性、综合性的人文类核心课程,中国文化概论与大学生素质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以说此门课程的开设“虽不能产生明显的实际利益,但它的价值是无形的、间接的,它对学生良好道德的培养、伦理行为的完善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2]。学习传统文化是让我们了解过去,从而更好地把握现在,更好地展望未来。

一、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与大学本科毕业生相比,在缺少学历优势的情况下,要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须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人文素养作为支撑。因此,高职教育培养的学生不仅要有一定的专业理论水平、掌握熟练的实践操作技能,而且应具有很高的素质素养。因为专业理论和实践操作技能可以在短期内很快培养,而一个人素质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就可完成的。所以,用人单位在招聘人才时会综合考量一个人的素质。具有良好职业素养及人文素养的大学生是用人单位的首选,并且此类大学生在毕业后更能适应社会发展,能做出更大的贡献。美国著名教育家卡耐基说:“一个人的成功15%靠知R和技术,其他85%靠做人做事的能力和方法。”只有努力开拓出做人做事的能力和方法,学生走上社会才更具有竞争力,才能更好地服务社会。如果我们培养的学生只是为了应付工作而没有人文素养的底蕴,那么,培养的不是社会人才,而是职业的工具。高职教育者都应该意识到素质教育的实施应充分体现在全面提升学生的素养上。

近年来,高职教育的功利性日益明显。我们过于片面地追逐教育的功利价值,似乎教育的唯一目的就是升学、就业、晋级、升迁等。某些大学生在所谓的现代意识的掩饰下,对传统文化表现出冷淡与漠视,对传统道德表现出叛逆与背弃,物质化、功利化倾向明显,个人行为失范、个人主义现象不容乐观。教育不能把受教育者仅仅作为有用的工具培养,而必须把他们作为一个完整而丰富的人培养。教育部于2014年3月26日《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要求在各阶段的教学要点和教学任务中做到三个“全覆盖”,即学科课程全覆盖、教学环节全覆盖、教育人群全覆盖。由此可见,中国传统文化进高校课堂必是未来大学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二、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现状

中国文化概论作为高校一门公共基础性课程,对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各种原因,该课程存在若干问题,现状令人担忧。

(一)中国文化概论课程不受重视,日益边缘化。

一直以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比较重视培养学生的技能,而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重视不够。因此,某些高校在课程设置上不够合理,专业课程学时长、学分多,比重大;人文课程学时短、学分少,比重小。中国文化概论也被相应地边缘化。有的高校将其课程性质改为公共选修课,有的高校只在个别文科类专业中开设,理科类专业不开设。有的高校压缩课时,有的以讲座形式授课,而有的甚至不开设此门课程。笔者假期到广东的5所兄弟院校考察,5所院校均未开设此课程。在宁夏开设此门课程的高职院校也是凤毛麟角。目前,在宁夏职业技术学院,这门课程课时的压缩使得教师讲课时倍感压力(16课时),需要讲的内容往往只能点到为止,无法深入,学生不能深入学习传统文化的精髓,也就对这门课程失去兴趣,中国文化概论课便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高校不重视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的建设,学生也就没有学习动力和兴趣。部分学生致力于专业知识的学习、专业技能的训练,忙于各类等级考试,对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热情并不高。职业教育长期对人文素养教育不够重视,必然会导致学生普遍缺乏人文知识、人文精神。大学生缺乏人文素养、职业素养,必然会影响整个社会、整个国家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二)中国文化概论与西方文化课程的冲突。

一些大学生对自己老祖宗的东西渐渐变得陌生,而对西方的情人节、圣诞节情有独钟,对中国的传统节日如春节、中秋节、端午节、重阳节却不感兴趣。这种盲目的崇外,使得一些大学生对待传统文化类课程和西方文化类课程的态度有所偏移。学生在选修课中多会选择“美国文学”、“外国名著导读”等,而选修“论语导读”、“古代诗词欣赏”、“国学导读”等的较少。西方文化和中华文化都有其精髓的地方,学生学习西方文化类课程,可以拓宽知识面,了解世界、走向世界。但是在学习西方文化的同时,不能忽略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作为炎黄子孙,大学生有义务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人。

(三)学生素养低。

目前部分高校在教育教学中偏重知识的灌输和技能的训练,忽视科学技术的精神价值,忽视能力培育过程中心灵的教化、人格的培养和科学思维的养成。因此一些大学生人文精神缺失、人文素养偏低。有的大学生精神无聊,沉湎于网络游戏、上网冲浪、交友聊天。因此,在高校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工作刻不容缓。正如科学院院士、教育家杨叔子先生所言:“人文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身份证。没有先进的科学技术,我们会一打就垮;没有人文精神、民族传统,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会不打自垮。”[3]因此,中国文化概论等素质类课程,在高校课程体系中显得尤为重要。

三、中国文化概论课程设置的作用意义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延续发展的精神动力。修身、养性、立志、齐家、治国、安邦的大智慧,这些代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在今天仍然影响、制约着当代中国人。在高校开设中国文化概论课程,通过学习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重要典籍,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努力培养当代大学生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化创新意识,增强学生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最终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在对宁夏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努力弘扬传统文化、倡导中国文化之精神,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大学生人文素质缺失的现实问题。在中国文化概论课程中,那生动的文化掌故,鲜活的文化现象,浓郁的文化情绪,深邃的文化哲理,能升华人格、提高境界、振奋精神。因此,通过中国文化概论课教学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无疑具有极其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培养大学生爱国情怀和民族精神。

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梳理了中国文化的发展脉络,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中国文化的基本知识,涉及伦理道德、文学、史学、哲学、宗教、教育、科技、书法、绘画、建筑、饮食等多方面,同时向大学生传授了“天人合一”、“以人为本”、“刚健有为”、“贵和尚中”等中华民族的基本精神。学习中国文化概论课,可以振奋我们的民族精神,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培养爱国情怀,从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进而增强对社会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为进一步促进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建设,更好地为振兴中华、实现现代化服务。

(二)了解既往传统,认清当前国情。

理解现在和未来的钥匙,恰恰是认识过去。数千年的传统文化给我们留下丰厚的遗产,同时带来因袭的重负。深入剖析传统文化对今日中国的影响,可以说是准确认识当前国情的必经之路。通过系统学习中国文化概论课,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伦理道德、重和谐统一、重实际与稳定、重人文教化,以及对刚健有为、自强不息、以人为本、天人合一、仁义礼智信、贵和尚中、求真务实等民族精神,对中西文化的异同、中西文化的交流与会通等,往往会有更清晰的认识,获得更深刻的体会。只有熟悉传统、深刻理解、把握传统,才能辨别良莠,更好地变革传统,认清传统因袭的重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三)培养学生和谐、宽容的人文品格。

“和”的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过程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渗透在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之中,成为中国文化区别于西方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和标志。“天人合一”思想告诫我们人类只是天地万物中的一部分,人与自然是息息相通的一体。人与自然要互相理解,结成友谊。因此在中国传统文化里人际关系的和谐更为中国人所看重,重和谐和协调,不走极端,强调个人的存在和发展应该同他人、群体的存在和发展统一起来,使双方处于和谐的关系中,而不应分裂与对抗。这种思想便衍生出“亲情仁爱”、“血浓于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优良传统。以“和”为内核的中国文化,构造了特殊的民族心理,孕育了中A民族博大的胸怀和豁达开朗的性格。当今大学生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宁夏职业技术学院地处民族地区,家庭孩子在一到三个之间。但是整体来说,在他们身上,或多或少地都染有自私、偏执的毛病,待人接物时一般只考虑个人利益和个人感受,不善人际沟通,缺乏团结协作的精神品格。应该说,通过学习传统文化中“贵和”的和谐精神,可以将其内化在自己的行为中,有助于大学生完善自己的身心人格,培养他们和谐、宽容的人文品格和健康的人际关系。

综上,教育不仅仅是知识内容的传播,更是精神的培养、生命内涵的领悟、对终极价值的叩问。中国传统文化是历代中国人知识的积淀和经验的总结,她富含生命哲学,是对人生价值、意义的思考。因此,我们要充分重视和发挥中国文化概论课程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篇12

《自然辩证法》课程是面向理、工、农、林、医专业研究生开设的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从学科性质看,它是哲学的重要分支,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为中心线索,研究自然界的辩证本性、认识和变革自然的辩证过程及科技与社会的关系。以创新精神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功能和以创新机理为核心的方法论教育是自然辩证法的基本功能。[1]这门课程不仅有利于医学研究生树立科学的自然观和科技观,而且在形成良好的医学人文素质、培养科研思维能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

1 医学院校《自然辩证法》课程存在的问题

1.1教材问题。目前国内各高校硕士研究生的本门课程统一使用郭贵春教授主持编写的教育部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自然辩证法概论》(2013年版)。包含绪论和五个章节,分别为自然观、科学技术观、科学技术方法论、科学技术社会论和中国科学技术观与创新型国家。这本新教材与以往使用过的教材最大的不同在于它结合时展的实际,贴近理科专业实际,侧重文理知识的交叉与融合,蕴含了党十集体智慧的凝结精神。

在2013年以前,各个高校的《自然辨证法》课程自主选择、使用教材,可供选择的版本丰富多样,大部分教材在自然观、科学技术观、科学技术方法论及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四层内容体系上编写得比较完善,便于教师从整体上把握本课程的核心主线和内在逻辑结构。但是,有的教材在编写时内容不够深入浅出,理论性太强,案例资源缺乏针对性和前沿性,无法适应学生的不同专业需求。以这样的教材为模本而展开的教学活动是典型的填鸭式教学,教师把学生的头脑看作是容器,拼命往里填充既定的知识,把科学教育扭曲成一种高度浓缩的科学知识教育,其直接后果是科技人物、科技事件、科学精神几乎成为学生的盲点,学生普遍缺乏对科学技术创新性的理解。[2]

许多医学院校选用《医学辩证法》作为参考辅助教材,采用由国内多所医学高校联合编写的《自然辩证法概论》(高等医学院校选用教材),其特点是紧密结合医学实际,注重医学临床辩证思维、循证医学思维及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尽管现存的教科书版本较多,选用教材丰富,但结合医学专业实际的教材可选性少,很多教材存在的普遍问题就是内容抽象,与医学实际脱节,即使有部分医学案例,但内容陈旧,缺乏感染力和吸引力。有的教材内容还存在严重的老化现象,不能及时反映最近时期的医学前沿问题,大多数案例资源是十几年前的内容,导致教材内容的时代性和针对性不强,严重影响了学生对这门课的学习兴趣,难以把握到辩证自然观、科学观、方法论的精髓。

1.2大班教学问题。我国高等教育规模急剧扩张后,研究生的数量越来越多,为了降低办学成本,各高校都普遍采用大班课堂教学。《自然辨证法》普遍采用大班教学的形式,平均150人/班的大课教学方式给课堂的有效管理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增加了一定难度,给教师上课时的课堂控制带来很多困难,难以采用研讨式、PBL教学法等课堂手段和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在大班教学中经常出现看课外书、玩手机、睡觉、迟到或早退等违纪现象,教师在课堂管理时感到异常棘手。任课教师能否成功地实现教学目标,一方面与课程提供的内容有关,另一方面还与教师驾驭和控制课堂的能力密切相关。因此,研究并讨论课堂控制问题对提高目前在全国范围内普遍采用的自然辩证法大班教学的质量具有现实意义。

1.3考核问题。采用课程论文或调研论文的考核方式比较普遍,可由教师推荐论文选题,也可由学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主题。有的教师采用课题调研方式,将自己的课题分配到班级,吸纳部分科研水平优秀的研究生进入课题调研组,将研究任务细化分解,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自主研究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科研意识和能力,取得了较好的科研成果。

在针对课程论文考核方式的调查过程中,发现大部分学生上交的课程论文并不是在认真收集资料的基础上独力完成的,而是以应付的态度采用过度抄袭的方式完成论文。通过与多个学校的交流与对比,发现课程论文考核的方式所取得的质量和效果甚微。2009年在我校的本课程论文考核中,存在60%以上的学生上交论文存在过度抄袭问题。有的学生甚至直接在期刊网上打印论文,连原作者的姓名、单位等个人信息都来不及删掉就上交给老师。部分学生对专业课程过度偏重,认为自然辨证法是选修课,平时忙于科研或实验,没有时间去收集资料撰写论文,考前应付式地上网抄袭一份作业,如果教师要求不严格,许多学生的抄袭作业通过考核,会导致多届学生的学风和考风松懈,进而严重影响了这门课程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单一的考核形式及结构不合理课程考核评价体系无法达到强化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目的。

1.4学的问题。部分学生对于“为什么要学习这门课程”的目的不够明确,在对待这门课程的态度存在抵触情绪,认为医学研究生学习自然辩证法课没有实际意义,纯属浪费时间。在这种“实用主义课程观”的影响下,学生没有从心底里接纳自然辩证法课程,旷课的学生较多,上课时看专业书或英语书的现象不少,课堂参与不积极,缺乏自主学习的时间和动力。

1.5教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在教学活动与学科建设方面存在问题,如教学活动中存在着教师数量少、教师专业背景普遍文科化、自然科学知识比较欠缺,教材内容不能满足需要等问题。[3]理论讲授的模式存在着单向性和机械性,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和储存知识,讲授的时间占了课堂的大半部分时间,学生的参与活动较少,主动获取、形成和发现知识的过程被忽视。授课内容抽象单调,形式和手段单一,理论与现实脱节是自然辩证法课程无法进入学生内心的关键原因。大部分教师的学科背景属于思想政治教育或哲学专业,缺乏医学专业知识的相关背景,在联系医学实际时存在医学知识的储备不够深厚,医学理论的功底亟待加强的问题。这就要求授课教师的专业背景必须有足够的医学相关知识,才能不断增强自然辩证法的思想吸引力,让这门课程凝练出“精彩一课”的效果。

2 医学院校《自然辩证法》课程的创新途径探索

2.1利用教学大纲整合教学内容,实现教学内容贴身化。即联系研究生的专业、学习和科研中的实际问题,增添兴趣与效果。进一步展现自然辩证法原理与工学、医学及军事等具体学科领域契合的意义。主张在示范教材参照下,自主选择教材。[4]密切联系医学实际制定教学大纲,坚持医学与哲学融合的原则,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教学大纲的编写上,为了突出医学技术的特色,可融入《医学哲学》、《医学辩证法》、《医学伦理学》、《医学史》等多个学科的相关内容,结合其他人文类的课程加以整合。编写全国“一本通”的材显然不能适应新形势下个学科专业研究生自然辩证法课程教学的需要,编写“一纲多本”的自然辩证法教材则成为各个高校任课教师的热切期盼。[5]

教学大纲的内容突出了三个特色:一是紧密结合医学研究生的专业实际,将《医学哲学》、《医学辩证法》等内容融会贯通,渗透到自然辩证法的教学设计中,更突出本课程的实用性和针对性;二是紧密结合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新特点,思想角度新、教学专题性新、案例资源新,突出本课程的时代性和创新性;三是紧密结合《医学技术史》、《医学伦理学》、《医学社会学》等其他交叉学科的内容,突出本课程的外延性、趣味性和研究性。如在医疗技术伦理方面,不仅要跟学生讲清其内涵,还要讲授其主要内容。在医学高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要谨防“医学技术主义”的影响。

2.2优化教学设计:一是内容结构的设计,打破教材的逻辑结构,贴近医学专业实际。如在讲授技术观时,整合有关技术伦理的内容,在有限的课时内,将最优化的内容呈现给学生。从技术观和技术方法论角度,思考“技术决定论”在医学领域的表现,探讨医学技术价值、医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两重性及现代医学技术伦理存在的问题。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和分析一方面可培养学生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可把医学、医学伦理学、哲学等多种学科内在地统一起来以拓展学生的视野。[6]让学生明确,医疗服务是终身职业,不断加强自我学习,更新知识,提高伦理素质,才能更好地将自己所掌握的医学技术奉献给社会。

二是多媒体教学的设计,查找网上大量的相关资料,精选趣味性的图片,如讲授远古时期的自然观,人对自然的膜拜,运用一些国内外的古代巫医图片配图说明,学生对这些知识从未了解过,经过生动有趣的讲解,提升了学习注意力。精选一些给学生带来极大思想震撼的视频资料,通过正反对比手法,使学生领悟到人与自然的终极和谐才是一种精美意义上的生态自然观。每一专题都设计“影视推荐”栏目,将新近的、优秀的、典型的节目介绍给学生,增加了学生对自然辩证法知识的理解和思维拓展。

三是分组讨论设计,一般来说,单个问题提问学生的参与性不高,课堂积极性难以调动。采用案例教学形式,把问题分化成多个小问题,实行分组讨论,每个小组讨论一个主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在问题的设计方面,多结合医学专业和社会热点,问题设计与专业背景密切联系,有助于医学背景的专业知识与自然辩证法理论相互交叉和渗透。如在讲授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时,引导学生讨论古代自然观在历史上对中医和西医的不同影响;收集资料讨论中国古代的生态智慧的表现及现实意义。在讲授科学本质时,组织学生辩论中医学是否是科学的;谈到技术的价值和伦理时,引导学生讨论转基因食品给人类带来的后果是福还是祸。

2.3增强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导向,培养学生创造意识。《自然辩证法》教材涉及创造技法的内容很少,我们结合医学创新案例,多方面介绍医学创造方法。使学生实现从记忆性学习向创造性学习的飞跃。增强学生运用方法的自觉性和提高他们运用方法进行科技创新的能力。[7]结合相应的教学内容,向学生提供课程论文题选、推荐书目、优秀影视等科研信息,鼓励学生进行科研探索。课前给学生布置讨论主题,学生利用收集的资料,通过小组讨论达成共同认识。有意识地组织学生参与课程设计,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在方法论的教学中,突出方法论教学的哲学特色,把各种具体的医学研究方法归入医学思维方法范畴,通过医学假说和医学发现与探索的思维方法等内容,深刻揭示各种思维方法在医学领域的运用。

2.4采用多样化的考核模式,即“平时成绩+分组讨论+期末考查”模式,总评成绩由三部分构成,平时成绩占20%,由课堂表现和考勤情况组成;分组讨论占30%,按照自愿原则组成10人小组,自主选择讨论主题,上交讨论报告和记录。期末考查占50%,实行开卷考查,出题方式比较灵活,重要考核学生运用知识、原理、理论分析现实问题,考核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知识拓展能力。分组讨论发挥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有助于提升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团结协作,增强学生的沟通能力,培养创新精神。通过本学期的考核创新机制的实践,学生的学风和考风实现了较大的转变,学生上交的小组讨论作业反映出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很好的锻炼和提升。

2.5融入人文教育。自然辩证法课程内在蕴含着医学与人文、医学与哲学相融合的特点。现代医学突飞猛进,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层出不穷。医学在技术上的高度发展纵然给人类传来了福音,但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困惑。加强医生的人文关怀意识,需从重视医学院“未来医生”入手。欧美发达国家也将医学人文学科作为培养高素质医生的基础,列入医学教育的必要内容。目前,我国部分医学院校已开设医学人文课程,但内容仅占5%的比重,远低于美、英、法等国25%的水平。由于教材不成熟、教学经验缺乏、师资力量不够等原因,我国医学人文教育还存在理论与实践“两张皮”的现象,教学效果尚不理想。

现代医学所面临的种种困境,更多的并不是在医学本身,而是在医学科学化后的一些副产品和现代社会商业化带来的冲击。越来越多的医学研究生意识到,要成为一名杰出的医生或医学家,仅仅凭借医学知识还是远远不够的,同时还必需具有哲学智慧和人文精神。在本课程的教学中可增加人文知识的相关教学资源,如医学大家的介绍、医学发现和发明、药物研究的相关历史等案例,增强学生的关注度,提高学生的人文探究,促进科研思考。

自然辩证法可以从“仁心”和“仁术”两方面来提高医

学生的人文修养。人文精神贯穿自然辩证法教学始终,以鲜明的人文案例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仁心。要促成科学技术与人文文化的融合,首先应给科学技术一个准确的人文定位,如果说医学仅仅是一种知识和技术,有失偏颇。在关于“科学技术的价值”内容讲授时,引入医学的价值有关内容,让学生思考为什么“有时去治疗,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最能彰显医学的真谛?通过讨论使学生理解医学是一门“人学” ,而不是单纯的自然科学,不但要有治病的能力,更要有安慰人的艺术,“医乃仁术”是医学人文性的集中体现。在探索医学难题时,应考虑病人的需求,注重生活质量,如缓解病人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治疗并不总意味着治愈,还包括体恤和减轻痛苦。

在自然辩证法教学中,如何将一般原理与学生的学科专业实际联系起来,以达到更好的教学和学习的效果,是从事自然辩证法教学的教师们一直探讨的问题。在教材的创新方面,需要很大程度突破传统教材的体系结构,突出医学高科技应用的问题。目前在医学领域呈现出与自然辩证法基本原理紧密结合的优秀成果,甚至还呈现出具有中医特色的自然辩证法教材,探索出了一套适用于中医院校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将医学实际融入自然辩证法教学内容,对教师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挑战,组建一支具有不同学科背景的教师团队,实现教师间的密切合作、学科互补,是提高教师素质和课程实效性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 杨学军,张 磊,吕卫东.创新型教学在“自然辩证法”课程中的实践[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9,25(1):109-112

[2] 肖健.在自然辩证法教学中培养医学研究生科技创新素质的体会[J].南方医学教育,2005(1):38-41

[3] 徐治立,刘 敏.自然辩证法的科学发展[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0,26(2):123-125

[4] 徐治立.自然辩证法教学与研究的新思路[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8,24(1):105-108

篇13

医学职业是一个令人神往的职业,医疗卫生人才是人类社会所必须的重要专业人才。医学职业从诞生之日起就担负着救死扶伤的神圣使命,根据医学职业的特点,归纳起来主要开展以下几方面的教育。职业理想教育职业理想对确定人生目标,促进人生目标的实现有积极作用[3]。职业院校中不同专业的学生对专业认识程度不同,有调查显示,医学高等职业院校大部分学生喜欢所学专业,但有40%以上的学生是被动选择自己所学专业,不愿在服务第一线工作,就业期望值较高。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理想要与学校培养目标相结合,要面向基层,教育学生树立劳动光荣的道德风尚,引导学生到服务一线建功立业,为解除患者的疾苦而辛勤工作。爱岗敬业教育所谓爱岗敬业,就是热爱和崇敬自己选择的职业和岗位,按照职业岗位的要求认真负责地做好工作。它是一种对自己所从事职业的态度和认真负责、脚踏实地、勤勤恳恳、一丝不苟的精神。医学院校有些学生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所以就要培养现在学生对以后所要从事行业的职业情感,培养他们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使学生热爱自己的专业,热爱患者,要把治病救人,救死扶伤作为自己的天职,把患者健康放在第一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在平凡的岗位上同样创造出一流的成绩。诚实守信教育诚信作为社会公民道德规范,其基本内涵是诚实、不欺骗、遵守诺言。它是人最重要的品德之一,是一个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人无信不立”,诚信是医学生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也是每个学生应有的道德基础。医学院校要大力加强学生诚信教育,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凝聚力量,完善教育体系,遵循教育规律,按照学生成长特点,建立诚信教育制度,形成长效机制,从而使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诚信品质。2.4职业纪律教育职业纪律是指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所应遵循的劳动规则和劳动秩序。遵守职业的纪律是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有调查显示,只有35%的学生认为劳动态度、劳动纪律是重要的,有43%的学生认为技能和知识是最重要的。遵守职业纪律是社会化程度高低的表现,医学院校的一些学生自控能力差、纪律观念不强,遵守医德规范是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

高职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实践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