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环境经济学研究方法

环境经济学研究方法范文

发布时间:2024-01-03 16:53:46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环境经济学研究方法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环境经济学研究方法

篇1

一、优化与专业相匹配的实践教学体系

环境设计专业景观设计实践教学是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实践技术操作能力、职业能力培养为基础,才能有效地加深对所学理论知识的印象,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根据当前环境设计专业景观设计方面的职业岗位要求,制定实践技能培训课程标准,要优化课程结构,注重对技术技能的培养,强化对园林景观规划、园林植物配置和园林工程施工管理等职业能力的培养,保证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在校内提供实践教学平台,如校园内创设工作室,在校外,还可以建设实习、实训平台,加强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基础,加大实训、生产实习、顶岗实习等实践教学课程的比重。如在加大校、企合作力度方面,以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和企业实践平台,引入企业课程模块,将实践教学比重制定在60%以上。让学生直接走出校园就能对接社会企业工作,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达到培养学生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还可以组织学生走出教室,参与企业项目、各类设计大赛,进行市场调查、设计论证、提出设计方案。

二、强化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教学

篇2

据悉,全国各地高校开始开设“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是从1988年国家教委批准开设此专业。从开设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至今,已有二十余年的时间,在此期间环境艺术设计不管在教学理论上还是教学实践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各所高校为国家培养了大批的此专业人才。我们知道环境艺术设计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是多门学科知识的汇集。从一定程度上讲,环境艺术设计几乎涵盖了当代所有的艺术与设计,是一个艺术设计的综合系统。主要是以建筑空间的内外进行判定的,大致可分为景观设计和室内设计两大块。相对于景观设计而言,室内设计更显成熟,所以我国各高校在开设环境艺术设计课程时,更都偏向室内设计教学方向。然而,目前很多高校的环境艺术专业教学方面相继出现了或多或少的问题。主要因素是由于教育改革存在的不合理性、现实的功利性、教师专业素养的缺乏、过度发展、快餐式教学等。很多高校为了招满学生名额,过度的招收了此类专业的学生人数。这使得学校只是为了招收一定的名额而忽略了学生本身的素质,这就导致了学生整体素质的下降,这也成为了影响环境艺术设计教学的因素之一。我们都知道,环境艺术设计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存在着很强的技术特征和艺术表现。著名环境艺术理论家多伯(Richard P?Dober)提出,环境设计作为一种艺术,它比建筑更巨大,比规划更广泛,比工程更富有感情。选择环境设计专业的学生应该满足很强的艺术敏感度和实践操作能力这两个要求。然而,高校的扩招原则与环境艺术设计的招生原则从某种角度上讲相去甚远。这成为影响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一大重要因素。在设置课程方面,调查显示,我国大部分高等院校在设置专业环艺设计课程时,会通常选择将专业课程设在大一、大二这两个阶段里。一些高校会将素描以及色彩作为大一学生的主要专业课程,目的是用来加强学生的基础专业绘画能力。这无疑是提高专业素质并不高的学生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但是目前存在的更大的问题是,相当多的高校教学方法采用的是 “灌输式”教学方式,这样的教学模式有着很大的教学弊端,主要包括: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与学生之间缺少交流、同学与同学之间缺少相互交流,这样的教学方式没有注重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与此同时另,更要强调的一点是,在教学过程中一些老师没有与实践结合起来教学,这样一来,学生自主设计的能力也得不到提高,教学中只是一味的要求学生简单的完成作业,而不是要求学生在设计的同时注重对设计的理解,这样的教学方式让大部分学生都抱着应付作业的消极态度,而不去对设计本身做太多的研究。所以,这样传统的教学方式根本就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面对这些问题,全国各所高校必须及时总结出问题的关键所在,并设法与目前教学相结合,探索出一套新的教学模式。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一方面,学校在安排和设置基础课程教学中应该更加趋于合理。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不能仅仅依靠相对传统的基础教学课程,在不忽略基础的同时,我们需要做的是增强学生艺术想象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及建筑形体、空间、结构关系、比例的深刻理解。设立一些与环境艺术以及空间设计有关的理论课程学习,这样可以使学生从基础上认识到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与之前所学的绘画专业的明显不同。另一方面,改善传统的教学环节,提高教学环境的质量。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不同于其他专业的教学,它更加注重实践教学的过程。教学不再是单纯的依靠老师的讲解,更多的是需要学生能够有机会参与到课外的实际项目中。学校应该鼓励学生将课外的设计题目带到课堂中,并在老师的要求下完成自己的创意设计。将课堂上的理论知识很好的运用到实际的操作设计中去,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可以使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提到提高。当然,在要求外界环境以及教学课程设置完善的同时,教师的能力也显得异常的重要。大学是一个供学生进修的地方,而教师是为学生学习提供帮助的重要人员,所以,对教师无论从自身素质还是专业知识方面都有极高的要求。应该说每位大学教师的基本要求是学识渊博,这是能胜任工作的基础。但现在值得深思的是,仅仅具备专业学术基础的大学教育工作者却在环境艺术教学实践中遇到了瓶颈。由于教师的工作更多的仅是面向于学生,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师虽说大部分具备较高的学术理论上的修养,但是在面对市场实践方面却显得相对有所欠缺。我们都了解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有着严格的技术规范性,就以室内设计举例说明,在开始设计的时候我们就要考虑到工艺、结构、材料、暖通要求、消防规范等等方面,同时此专业在众多艺术设计专业中实施性要求相对更强,如果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没有这些相关技能的支撑,所谓的设计将只不过是纸上谈兵而已。面对这些情况,各所高校应该认识到这些问题的严重性,所以,学校对教师的要求应不断提高,要紧跟时代的步伐,适时的组织教师进行专业知识方面的培训。从多方面入手,探索出一套新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方面的教学模式是当务之急。

在如今经济与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社会人才市场对环境艺术专业设计人才有着更高的需求。在这样的条件下,高等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呈现出日趋火热的现象,面对这种形式,培养出适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专业实用型设计人才、优化教学方式、促进学科良性发展,是高等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目前所面临的重大挑战。当然,优化和完善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方面的教学模式是一个长期的奋斗历程,这需要所有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篇3

随着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对实用型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在此背景下,中等职业教育得到了蓬勃发展。而21世纪更是计算机的世纪,各岗各业都出现了计算机的身影,因此,一个不懂计算机技术的人很难称得上是新时代合格的人才。加强计算机教育是大势所趋,而传统的计算机教育重理论轻实践,未充分运用现代计算机技术。教育部颁发的《中等职业教学改革意见》中指出,应积极推动中等职业教学向学科本位能力方向发展, 提高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水平,积极促进多种模式的教学课程改革, 让教学内容变得综合化、生动化、规范化。因此,充分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参与到实际教学意义重大。

一、现代计算机技术参与到中职计算机教学的意义

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是面向社会实际需求的,因此要求学生具有更强的实践性,争取毕业即可入岗。计算机教学更是有很强的操作性,需要学生更多地参与到教学中来。而传统的中职计算机教学往往理论与实际操作脱节,忽略了职业教育和计算机教学的特殊性,造成了学生理论滚瓜烂熟,真正操作傻眼的情况。而让现代计算机技术充分参与教学,则可有效避免这一局面。

1.以多媒体等为代表的现代计算机技术可以让计算机课堂教学更直观生动。教学方法是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手段和途径的总称,是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的统一。好的教学方法应该是与时展相适应的,一方面,它应该能为时代培养出需要的人才,另一方面,它应该充分使用先进的教学工具。在计算机日益普及的背景下,对于中职计算机课堂理论教学,部分学校仍是老师在黑板上板书、讲课,学生在下面听讲、做笔记,课堂枯燥无味。一方面,老师写字浪费了课堂时间,降低了教学效率,另一方面,完全忽略了计算机教学的特殊性。计算机教学有很强的直观性、可操作性和实践性,如果能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演示操作方法,学生的学习会更直观,而且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合理地使用网络中的动画、电影辅助教学,增加课堂的趣味性。

2.增加学生的教学参与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现代的教学活动,要求学生有更多的互动性、参与性,与传统的科目相比,计算机教学在这方面更有优势。一方面,计算机已走进千家万户,所有的学生都喜欢使用计算机上网、玩游戏等,可以说,学生对计算机教学有着更大的兴趣。老师如果能够在实际教学中穿插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如时下流行的游戏、软件等,可以引发学生很强的共鸣。例如在java教学中,老师可列举现今最流行的手机操作系统安卓,讲解它与java编程的关系,相信可以显著提高学生的兴趣。

二、现代计算机技术参与中职计算机教学的途径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经济的发展,基本上各个中等职业学校都配备了多媒体教室、多功能投影仪等教学设备,为充分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提供了硬件支持。中职计算机教学应该充分利用这些条件,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运用多媒体等现代计算机技术手段参与教学,改变学生的考核方式,提高中职计算机教学的质量。

1.广泛采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让课堂生动有趣。多媒体技术将视觉、听觉相结合,如果能充分利用,可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这对老师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很多老师虽利用了多媒体教学环境,但制作的课件仍然仿照传统的板书形式,简单罗列,完全失去了多媒体的效果。教师需要良好的ppt制作技术,以及充分利用网络搜索素材的能力,教师应该及时学习,适应新的要求,为学生制作严谨而又不失生动的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既学到知识又提高学习兴趣。

2.改变传统的考核方式,让学生有更多的参与性。计算机教学的最终目的还是应用于实践,如果学会的理论很多,不能实际操作也是枉然。传统的教学考核方式一般都以理论笔试为主,每学期末的成绩决定学习成绩。而计算机教学有很多的机会可以让学生亲身参与,例如学习数据库的课程,老师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个数据库,发送到老师的服务器里面,老师根据数据库的易用程度进行评价打分。这样的考核方式可以显著地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可避免眼高手低的情况发生,而且这种考查是长期性的,可避免学生一次的失常发挥,更具有科学性。

三、结语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普及,传统的中职计算机教学模式面临改革,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提高课堂趣味性,增加学生兴趣,已成为趋势。对学生的考核不能再停留在笔试和学期末的考试,而应该作为任务让学生时时参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使他们成为实用型的人才。

篇4

室内设计课程在许多建筑装饰及艺术设计专业中被作为专业课,需要使学生进一步的具备从事室内设计的能力,创造出更具功能和美感的生活空间,同时使学生不断了解室内空间设计中的文化构成形式与表意状态,掌握形式美的基本归路及在餐饮酒店等典型室内空间中的运用。

1 传统室内设计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1.1 先理论后实践,重理论轻实践

传统室内设计授课模式重视理论,使得教学过程与实践相脱节。理论一般具有抽象性特点,学生不易学成,理解模糊[1],因此在实践中无从下手,不仅伤害了学生的积极性,还导致了学生主动思考研究与解决问题能力的下降。因此室内设计教学应该经常走出校门,加入实践环节,不仅能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吸收,提高对室内设计的认识,更能让学生体会到室内设计的乐趣,从而在学习中更加具有积极性和主动性。

1.2 学生缺乏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传统室内设计教学中学生主体作用发挥不明显,教学过程过于重视教师的理论知识讲授,缺乏对学生的引导和实践能力的锻炼,学生很少有现场体验的机会,难以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联系起来。另外在实训阶段,课题大多也是虚拟的,无法进行全程的体验与设计,因此不能掌握实践中可能遇到的多种问题,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3 教学考核方式单一,缺乏创造性

传统室内设计教学的考核方式相对单一,对学生的学习评价仅仅依靠考试或者作业,不能有效反应学生的真实学习水平,也很难体现出学生的优势,因此科学性不高,这样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造成影响,使学生仅仅为应付而去学习,学习潜力被抑制,创新性难以发挥。

2 环境艺术设计中室内设计教学课程改革目标分析

由于传统的室内设计教学模式存在很多的问题,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很难体现与表达,学生积极性和创造性被抑制,学习效果不明显。而要突出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挖掘学生的潜力,需要不断调整教学方式。根据目前室内设计专业学生的就业状况来看,学生的学历并没有很好的起到区分工作性质的作用,也就是说各种层次的学生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类型、面临的工作环境及承担的工作任务基本上是一样的。因此需要将课程改革的目标定位在就业市场与能力培养方面,不断增加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遇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的培养。

3 环境艺术设计中室内设计教学课程改革方案

基于目前室内设计教学目标及传统教学模式的问题,笔者提出对本课程的教学改革方案,如下:

3.1 建立设计工作室的教学方法

工作室的教育教学方法主要是以骨干教师和核心,以学科专业研究方向为基点的具备一定科研、设计与开发实力的工作教学团队,这样的团队主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进入不同的专业工作室进行学习,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也主要采用开放式教学,以设计任务为主导,学生直接参与教学活动。其具体内容如下:

①人员构成

工作室负责人,主要负责工作室的全面工作,比如教学计划的制定、教学大纲的安排、教学实施过程监督、设计实践与科研的开展、骨干教师的培训等;

节点教师,主要是根据教师的业务素质和能力,要求不同的教师承担不同的教学任务,并组织学生参与工作室的设计工作;

学生助教,主要是协助教师进行日常的管理工作。

②场地分析

工作室要求至少能提供大约20-40个人同时使用的场地,一般这样的教师主要分为三大部分:教师办公区;学生工作区,主要包括学生书写、绘图工作平台以及电脑及绘图板等设备;教学讨论区,用于学生设计讨论、交流、查找资料等。

3.2 构建“工程项目”知识系统

以一个空间设计项目为内容,根据工程项目的需要,要求学生掌握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①对涉及任务书的准确解读与分析,要求学生与甲方进行面对面的有效沟通;

②对现场进行勘测并记录,同时对有关项目进行深入的市场分析;

③在对市场调研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充分发挥创造性思维,不断完善设计任务书的要求,并提出自己的创造性建议;

④在对创意思考成熟后,采用图形将创意进行表达,并根据需要制作出成一定比例的模型,并进行反复讨论与修改,形成最终的设计方案;

⑤在设计方案经甲方同意后,进行施工图的设计,并将方案进行具体化分析,依据行业内相关标准,采用学术化符号及图形对涉及方案进行详细表达[2];

⑥与施工单位进行配合,并协助甲方对施工进行相关的监督。

3.3 构建多人小组的设计单位

从目前的室内设计工作内容来看,一项大型项目,设计工作一般是由一个涉及团队完成的,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将3-6名学生组建为一个设计小组进行实践设计。学生之间相互协作,根据自身的优势和特点,在讨论与评价中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4 以项目进程作为教学路径进行实践教学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将项目进程为教学路径贯穿到教学中,这样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对设计项目的整体性的把握,并熟悉项目实施的环节,使学生一步步熟悉整个项目的流程。学生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实际上也是完成一个项目工程的过程。在这一的教学模式中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以“设计者”的身份将自身的设计作品展现给大家,教师和学生可以参与问答,这样一方面启发了学生的开放式思维,另一方面还锻炼了学生推销自己设计的能力。

3.5 多层次考核体系的建立

室内设计教学作为一种教学课程,必然需要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有效检验,以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对理论及实践知识的掌握能力,传统的单一考核方式由于受个体影响太多,因此不科学性十分明显。在新的教学模式改革中,需要建立多层次的考核体系,以作业及作业效果为主体,教师与学生评价为客体进行考核,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水平。根据工程项目的知识体系,将教学过程分为多个子过程,每个子过程都有专业的教师进行知道与评价,即上文提到的节点教师。这样在一个项目完成,也即一门课程结束的时候,可以有多名教师同时对学生进行评价,有效发现学生的问题及优势,同时降低教师的主观性,提高教学考核的科学性,促进学生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

4 环境艺术设计中室内设计教学课程改革预期效果分析

通过对室内设计进行课程改革,建立设计工作室,安排节点教师,在以工作室为基础的前提下,以设计过程为路径,设计任务为导向,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操作中来,同时在实际设计过程中反复完善理论的不足。同时设计以小组为单位的“任务设计―理论完善――任务设计”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主体性地位。在这种模式的教学方式下,通过对具体的项目设计,有效发挥学生的创造性设计思维,并不断培养学生对现场的观察及对客户要求的把握,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深入,设计出的方案也越贴近现实,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与实时性。另外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沟通谈判技巧与设计的汇报,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团体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了学生对整个设计环境的认识与了解程度。

5 结论

以设计工作室为基础的项目核心教学方法,有效发挥了学生的创造性、激发了学生的潜能,增加了学习的兴趣,同时刺激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的发挥,促进了师生的良性循环,有效提高了教学效果。室内设计不仅综合性很强,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也在快速的发展着。高校在教学中往往容易忽略这两点,而过多的侧重于理论知识并使教学与实践脱离。此外,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的陈旧也容易使学生丧失对室内设计的学习兴趣,导致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本文结合当前室内设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有效促进室内设计教学方法的改革,促进学生个人能力和素质的不断提高。

篇5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随着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大量需求,国内高等教育模式发生了重大的转变,以培养服务区域、地方经济人才为主要目标,由此地方性大学的办学模式和体系发生了重大的转变,职能转变为向社会输出大量的高级职业人才。“结合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特色,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本科人才,满足社会需求”是眼下重要的课题,而建立实践教学体系,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探索实践教学方法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1. 建立与专业培养目标相匹配的实践教学体系

1.1 创新教学模式、增加技能实训、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建立与专业培养目标相匹配的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应用型人才,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基本目标。制定实践技能培训课程标准,校内创设工作室、校外建设实习、实训平台,加强校、企合作,真题真做,培养学生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1.2 强化实践技能教学具体策略有以下两点:一、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组织学生走出教室,参与企业项目、各类设计大赛,进行市场调查、设计论证、提出设计方案。

2. 专业教学与技能实训相结合

加强学生实践技能课程训练和工程项目参与度,熟悉并掌握项目前期、预决算、施工、管理等环节知识,培养学生面向社会,适应社会岗位职能的技能。具体措施有以下几点:

2.1 调整教学计划,改革实践教学内容,增加实践教学比重。加大校、企合作力度,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和企业实践平台,引入企业课程模块,将实践教学比重制定在60%以上。让学生直接走出校园就能对接社会企业工作,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2.2 创新实践教学模式,部分课程开创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继续深入加大实践教学课程比例。

(1)企业项目课程化。将企业项目融入学生日常课程中,有针对性地解决设计问题,真题真做,提高学生设计能力。

(2)课堂作业成果化。组织教师对学生作业一对一辅导,学生课程作业直接参与各等级竞赛、专利、等,直接转变为成果。

(3)学生毕业双证化。辅导并组织学生在校期间,参加行业资格认证考试,在毕业前获得行业资格证书。

2.3 改善实践条件,成立工作室,加强实验实训基地建设。

校内制定工作室制培养模式,教师负责工作室日常教学工作,学生参与工作室设计活动,产学研合作项目均由工作室完成。校外拓展企业实训平台,学生除参与工作室设计活动外,也可直接对接企业导师与企业项目,在企业完成实践设计项目。

2.4 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践,形成实习、实训综合化

学生在进行企业课程学习期间,在企业导师的指导下参与企业项目设计,进行毕业论文选题工作,使毕业论文、毕业设计一体化。既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又能有效促进学生学习,使学生能充分结合企业实践、自身兴趣进行毕业论文与毕业设计的综合性创作。

3. 结合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要求,强化创新型人才培养

3.1 结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1)综合考虑调整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改变长期以来“填鸭式”的授课模式,按照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路设计调整教学计划。(2)改革课程设置体系,融合不同学科角度,推进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的现代化。(3)注重学生个性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收集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提高语言文字表达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具体措施有以下几点:

3.2 邀请行业知名专家进校讲座,拓展学生视野。

学院统一组织,每学期邀请知名学者、专家来校举办讲座,扩展学生的视野,提高设计能力。

3.3 深化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制定细则实施方法。

(1)企业教师授课规范化。制定企业课程教学大纲,企业设计师来我院讲课,规范化管理,将企业课程嵌入日常课程教学之中,真题真做,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实践能力与企业项目课程化操作。

(2)学生企业实习内容具体化。学生在企业实习期间,由企业与学生双向选择企业指导教师,在企业教师指导下,参与实践项目期间,完成毕业论文、毕业创作选题工作。为毕业设计、论文成果实践性运用与推广打好基础。

(3)校企师资双向交流常态化。不仅仅将企业教师引进学校进行授课,还将学校教师选派至企业进行挂职,双方互办讲座。通过此种交流方式,提高双方师资水平。为进一步后期拓展合作,铺平道路。

(4)“共赢模式”成熟化。通过将学生派送至企业直接进行项目实习方式,让企业有机会更加直接了解学生的能力。一方面,为企业进行人才储备。另外一方面,为学生就业提供有力支持。通过校企师资双向交流的方式,一方面,提高企业人员的理论水平。另外一方面,提高学校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实现成熟的校企“共赢模式”。

4. 结语

总之,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应用型办学的发展与实践教学环节有着紧密相关的联系。只有建立实践教学体系、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更新实践教学内容,结合专业特色与区域经济发展状况,总结强化实践教学方法。才能促进专业发展,培养合格的高素质人才,为地方与区域经济服务。

参考文献

[1] 刘焕阳.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的探索与实践[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12.

[2] 李丽.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高校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3.

[3] 刘国钦 .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篇6

环境景观设计课程是一门实践性与创新性兼具的课程,但在目前传统的课程教学中,理论与实践教学仍存在严重脱节问题,与社会实践、环境背景无紧密联系;学生完成作业还只是解决基本的绘图、平面布局、小品细节造型等简单的设计层面问题;传统的授课教学、统一标准的考试、单一的评价无法突破传统的教师、学生二元对立的状态,设计的评价与社会实际评价相脱离,这些都造成了环境景观设计课程教学呆板、滞后,学生设计实践中能力不足等情况,难以适应社会实践及社会需求。

为进一步完善和革新环境景观设计教学理念及内涵,教学研究采用公共虚拟实践评价的方法,具体教学模式为在环境景观设计课程中,由教师或学生共同选择特定地段,布置相应的设计任务指导书,学生对特定地段进行全方位调查分析,依据使用者与环境背景的条件进行多方位尝试设计,并对设计结果的使用预期进行系统性问卷、访谈反馈,最终根据学生、教师、被调查者三方面综合评定,给予学生成绩的教学实践方法。这种研究方法来源于国外公共政策的制定策略,将调研、设计与评价三要素相结合,对于观察、记录、问卷、访谈所得的信息和数据进行整理,最后得到设计实施评价分析报告。对于环境景观设计教学来说,这是一种具有突破意义的教学模式及重要的研究方法。

一、公共虚拟实践评价体系方法下的环境景观设计教学模式革新的意义

将该方法引入环境景观设计课程中,旨在突破传统的教育教学背景,并将带来重要的教学理念与教学实际应用意义:

(一)突破学生单独设计作业形式――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设计团队合作意识与组织效率。在传统的景观设计课程中都是由学生自己完成设计题目。往往学生个体设计中没有交叉、交流,大多也只停留在绘图技能上,没有形成设计的合力。在基于公共虚拟实践评价体系方法的景观设计教学中,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作业,相互研究调查、评价与修改,这样可以真正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使得学习团队的组织更加深入,更加富有效率。

(二)转变象牙塔式的设计学习,实现教学与社会现实接轨。在环境景观设计课程中,我们的传统教学也始终提倡设计作业与实际项目相结合,但采用实际项目作为课程设计题目并不代表设计教学与社会现实相结合。很多时候,学生在进行实际项目实践时,其设计思想、设计目标与创作方法与平时课程设计并没有太大区别,也没有更多深入实际环境进行真实的调研认知工作,设计内容目标受制于甲方的意愿及项目任务书,设计过程中还有以个人自我审美、自我欣赏的成分渗透。针对这些状况,在教学中导入基于公共虚拟实践评价体系的方法模式,更多引入实际地段、实际项目或者竞赛项目时,注重题目的选择,如一些提倡旧城改造项目、大型环境景观场地等具有公共性的项目,并引导学生进行专题研究,了解使用者,尤其是生活在其间的普通大众对环境景观设计的认知和要求,加深学生对环境景观设计的社会性、工程性、复杂性的理解,转变学生在设计学习过程中假、大、空的思维观念,真正把关注民生、社会和谐的理念融入景观设计课程教学中。

(三)从实践出发运用专业理论知识。在教学中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优势建构理论课程的纵向体系框架,确立理论课与设计课的交叉点,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理论课的学习与设计实践紧密衔接,整合各单元内“理论课程”与“设计课程”之间的关联互动以及有机协调性,在讲授理论的同时指导设计实践,要求学生将理论学习的知识应用到设计实践当中去,并在设计中反思自己的理论运用,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同时解决理论课程学习枯燥、脱离实际的问题,同时对设计课程的教学模式给予有益的拓展,开发学生的创造性,促进其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能力转化,掌握理性设计的景观设计教学工作方法。

传统的景观设计课程中,学生往往留意总平面布局、造型、构图等,通常教学中所学习的大量设计理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理论、环境心理学理论、生态建筑理论等内容,在平时大量知识积累的过程中,没有融入实际的设计创作中去。其重要的原因是教师与学生都将作业评定标准大部分局限于方案的形式问题,制图与图面效果的问题,而忽视理论课程。因此,本教学研究在基于公共虚拟实践评价方式的课程教学方法,设计强化,最终以解决社会问题为目标。设计课程分为调研与策划、参与型设计、反馈与评价三个阶段,在不同阶段根据设计题目,教师可以进行理论的传授,通过分时段理论教学提高学生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理论联系实际。

(四)利用对现实背景的调查研究,构建学生在不同文化语境下设计中价值体系与设计思维的培养。文化类型是人们在生产生活中,由科学、艺术、伦理、宗教和哲学等系统的和其他非系统的如风俗、习惯等文化形式、因素所形成的具有复合性、整体性、动态特征的文化有机结构的感性表现。其与人构成某种互动关系,从而成为其特定的“文化――精神”空间。文化类型是在环境空间设计中创造的基础,通过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对创造性进行控制和导向。文化类型以其具体的存在形式,由各种思想、观念、观点和方法凝聚成无形的综合体,对空间设计者产生重要影响,具体表现在:1.不同的文化类型给不同的设计思维提供不同的精神补给。2.不同类型的文化对设计者设计思维活动的内容、方法有具体的制约。3.文化环境对设计者有隐形的引导作用。4.文化环境为设计思维的评价体系提供参照系。因此,在研究现实环境因素时,还要从文化精神层面的分析调研,进而影响到设计创作的价值评判。

(五)考核评价体系突破教师――学生的单向模式。传统的环境景观设计教学主要是学生绘图,教师根据学校的评分标准、教学与工程经验等,联合对学生的成果评分。在这样的评价模式中,教师的个人偏好以及对学生的印象等等主观因素将极大地影响学生的成果评定,甚至于影响学生对环境景观设计课程的兴趣。而基于公共虚拟实践评价的方法的设计课程教学中,评价的结果来自于教师、学生、项目预期使用者,他们对设计的评定综合分数才是学生作业的最终成绩。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对设计的社会综合认识,而不是仅仅以一个人的评判为准则,体现出了设计的社会性问题。

二、公共虚拟实践评价体系在景观设计教学中的教学问题

(一)教学中学生由被动改为主动,从设计任务书开始进行有效的调研与策划。在环境景观设计课程中,教师提出设计任务指导,提供实际项目或设计竞赛供学生选择,题目一般为大型公共场地、绿地、历史街区保护、旧城更新等具有公共性与社会性的题目,这个选题很重要。例如,陕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2009级在大四的环境景观设计中,选择以城市中心广场、街心花园或社区活动中心等为题目进行调研,这类题目都属于公共性及社会参与性极强的空间。同时教师向学生建议不同的设计主题方向与设计场地,让其根据自身兴趣与要求选择设计方向与地点,并进行调研工作,根据调研结果,学生完成调研报告,并自己拟定设计任务书,经教师批准后开始进行设计。

(二)让参与型设计成为主导。设计选题及设计任务确定以后,教师开始分专题进行理论授课,学生开始设计。导入公共虚拟实践评价体系模式教学,设计阶段演变为公共参与型设计,学生设计不能仅仅凭自己的出发点想象,设计工作成为一种设计协调工作,将教师意见、同学观点以及公众意见引入设计内容。在公共参与的设计阶段,组织小型研讨会、现场展示等多种交流环节,在设计者表述自己观点后,让使用者、学生及教师充分发表意见,通过这种方式形成一种良性促进,鼓励学生对主题挖掘得更深、思维更开阔,设计更能体现其公共价值本质。

(三)多元评价与反馈系统的建立。在设计阶段结束后,教学进入评价阶段,进行成绩综合评定。基于公共虚拟实践评价体系的模式下,评定分数的构成分三个部分。首先是教师评分,依据设计作业的创意理念、功能使用、技术制图等综合方面进行测评。其次是学生交叉打分,学生依据自己的审美标准或关注点,从作品的原创性、设计表达的准确性及所依托的设计理念等方面来评定设计作业的等级。最后,要依据预期使用者的意见,一般可以通过问卷、访谈的方式,了解他们对于设计的意图是否合理、设计是否可行、是否解决了所存在的社会问题、设计是否有需要改进及如何改进等等,诸多因素最终形成一个评价等级,与前两个评价因素综合起来进行综合评估,最终得到一个分数。

三、采用的教学方法及特色

在实施新教学模式时也要改变相应的授课方式,以促使教学有效地展开。

(一)倡导有效性分阶段针对性理论授课。传统的环境景观理论教学授课时间多集中于开课前期,时间相对较短,内容大多属于方案技法等基础性单一内容。基于公共虚拟实践评价体系的教学模式下,根据课程的不同阶段,安排不同的理论课时,在布置任务书时,根据功能类型进行授课;在调研的时候安排环境社会学、环境调查学等类型的理论知识;在设计阶段安排生态、节能、历史文化保护等方面的知识讲座;包括在评价阶段讲授环境心理学及环境评价学知识等内容。

(二)多手法模拟真实场景。图示思维方式的根本点是形象化的思考和分析,设计者把大脑中的思维活动延伸到外部来,通过图形使之外向化、具体化。现代模型制作偏向于运用软件制图,但在方案讨论阶段容易变形,尺度失真,因此在教学中,尽量采用真实的草模、粗模进行方案的推敲及修改。在设计早期,可与预期使用者及评价者进行直观沟通交流。在设计过程中对模型进行不断完善,到评价时最终完善,模型既是设计过程的表达也是设计结果的展示。

(三)封闭单一转向开放多维的课程探讨。在设计过程中,组织研讨、对话等,把设计纳入公共评价体系当中去,引导学生带图纸或模型到现场,与预期使用者进行设计交流,将使用者意见融入设计之中,甚至在互联网上展示自己的设计方案、设计理念、设计过程,获得网评,收获更多的设计意见。通过展示、讲解、评价设计,可以锻炼学生良好的构思能力、表达能力与交流能力。

结语

在导入基于公共虚拟实践评价体系教学方法后,环境景观教学过程由传统的“任务设置――设计――评价”转变为“任务调研――总结策划――集体参与型设计――综合评价”教学模式。在教学中使学生由被动改为主动进行有效的调研与策划,教学设计过程中参与型设计成为主导及建立多元评价与反馈系统。授课方式及内容也进行了相应的对应调整。总之,在该课程教学模式革新的过程中要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同时使课堂的理论知识与现实状况结合这一贯的空口号具体地付诸实践,并提出具体结合的方式。由传统的封闭模式转为新的开放模式,使当代环境景观设计课程呈现出更多的可能性。

(注:本文为陕西师范大学2014年度校级重点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原标题为《基于公共虚拟实践评价体系方法下的环境景观设计教学模式研究》)

参考文献:

[1]董黎.当前建筑学专业教育的若干问题探讨[M].中国建筑教育,2010.

篇7

一、通过信息技术的有效利用,在实际教学中易将枯燥的文字变得生动有趣

例如,在讲授《北京亮起来了》这篇课文时,通过多媒体课件的运用,能够让学生在以去北京参观的情境中学习。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例如,当我们在讲授《安塞腰鼓》这一课时,教师需要创设这样一种学习情境: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也有不同的文化艺术表现形式。为了渲染喜庆的气氛,不同的地域和民族,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敲锣、打鼓、放鞭炮、吹唢呐……这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各种各样的鼓,有排鼓、大鼓、堂鼓、板鼓,让学生逐一辨识;最后展示腰鼓以及中国的“腰鼓之乡”――陕西安塞。再用多媒体展示电影《黄土地》中“威风锣鼓”的片断,让学生切身感受安塞腰鼓的气势――苍茫的天底下,隆起一座黄土高坡,数百名头扎红巾、敲着腰鼓的陕北汉子,伴着悠扬的唢呐声由远而近,鼓声由小到大,直至震天动地。汉子们行进着,狂舞着,脚下扬起黄色的尘埃……什么是安塞腰鼓?不用多解释,学生已经感受到了。看完这段录像,学生很容易就被安塞腰鼓的壮观景象深深地吸引住,能够很自然地进入到课文的阅读中。

二、信息技术可以将抽象的文字转化成具体的形象,从而解决教学的重点难点问题

例如,当我们在讲授《人民英雄纪念碑》这一课时,学生可借助相关课件及网络提供的信息,通过网络教室获得个别指导,以便较好地理解课文的重点难点,进而进行语言、思维训练。

三、信息技术创设了开放的学习环境

信息技术应用于语文教学,有助于帮助学生实现个性化的研究性学习。它可以设置一个相对个性化的学习环境,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与教师与同学充分交流的机会,它可以针对学生自己的实际情况,按照最有效的个性化原则来组织学习,进行研究,将传统教学方式进行扬弃。同时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还有助于构建“交互性”的学习方式和氛围。在网络世界里,师生可以利用语文资源的开放性进行充分的沟通。比如,我们可以开辟“校园网”,也可以利用网络等方式进行师生交互,直接对话,并实现多元交互和即时评价与反馈。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随时加入,随时退出。从而使教与学不断转换和整合,个性学习与交互信息互相配合,教学相长。

四、通过运用信息技术可以增大课堂教学容量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决定课堂容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学生的接受能力,多媒体手段给学生的多重感官刺激和直观教学,加快了学生理解进程,相当于增强了学生的认知能力,从而缩短了学生对同样内容的接受时间,为增大课堂容量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另一方面,课堂容量一定程度上也受到板书方式、速度的影响,尤其是当需要板书的文字和需要做的图比较多的课堂上,粉笔书写和作图对课堂的速度起到了较大的制约,利用多媒体技术存储功能可以根据需要把一些图形、题目、题目的分析或解答过程等预先存储在电脑当中,课堂上适时地在学生面前再现出来,还可以利用计算机高速处理信息的特点,在课堂上快速、准确地进行作图,为课堂增加知识容量。如高年级教学几何图形的认识和面积计算方法推导时,就可以大量运用多媒体技术,事先把要用的图片制作好,上课时可以方便的调出来让学生看。

通过计算机软件,教师可以对教学内容进行控制,可以在任何时刻让某段文字、某个图形出现,也可以在任何时刻让它们隐去;可以随机作出图像;可以对屏幕上出现的运动对象随时干预,像电影定格一样使之静止在某一画面上,以对某些需要强调的运动结果进行特写;可以对图形(或图像)进行局部放大等等。这样大大丰富教学手段,拓展了师生交流的渠道,提高了课堂效率。

五、多媒体电教手段促进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篇8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当前校园环境已经逐渐向着数字化的方向转变,在这种形式下,校园管理理念不断发生变化,学籍管理方法与技术不断创新。管理者利用数字化技术对学生学籍档案进行统一管理,逐步建设起数字化管理系统,有效提升了学籍档案管理水平。

一、当前学籍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首先,当前还有相当一部分学校对于学籍档案的数字化管理不够重视,档案数字化管理还没有完全普及,尽管应教育部门要求在信息库中录入了学籍基本信息,但是这些信息并不全面,不能满足社会的查询需要,对与能够反应学生综合能力的信息,例如参加过的重要活动、获得过的奖项以及专利等还是要通过纸质资料来查找。

其次,对于学生的学籍档案存在多头管理现象,导致信息孤岛的形成。由于学籍档案中的材料由多个学生管理部门提供,例如,教务处负责提供学生个人基本信息、入学以及毕业信息等,而学生处则提供学生的奖惩记录以及就业信息等,各个部门在管理的过程中存在不统一的问题,不能建立紧密联系,形成信息孤岛,导致学籍材料不能及时归档。

最后,电子文件归档方式与先进的数字化管理模式不适应。很多学校在对电子信息进行归档时,都是采用磁盘拷贝的方式,安全性得不到保证,有可能会出现信息丢失的现象。同时,由于这些信息来自不同的部门,因此存储信息的格式也不统一,无法与先进的软件平台相适应,这无疑会增大管理难度。

二、数字化校园环境下学籍档案管理方法与技术

(一)明确学籍归档范围、加强数字化管理

首先,各个学校要对学籍归档范围进行明确,突破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将数字化材料列在归档范围内,管理者要认识到档案数字化管理的重要性。数字化材料中不仅要包括学生的个人信息(如求学经历、专业信息以及研究方向等),还要将能够体现出学生特长的信息包括在内,例如兴趣爱好、参与过的重要活动、获取过的奖励以及专利等,使用材料的部门可以根据这些信息判断出学生的能力,既是对学生负责,也方便了使用者。

(二)学籍信息的采集管理

学校应该加强对数字化学籍档案管理系统的建设,做好学籍信息采集的规划。首先,学校各个部门应该明确自身所管理信息的内容,管理部门根据规章制度制定管理规划,对这些信息进行统一管理;其次,各个部门所管理的内容虽然不一样,但是管理人员一定要认识到这些信息并不是孤立的,部门之间应该加强联系,使用统一的形式来存储这些信息,档案馆在对这些信息进行汇总以后,将这些信息嵌入到数字化管理系统中,保证这些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最后,对于学籍档案信息的更新要及时,保证系统中所存储的资料是最新的。

(三)归档技术分析

对于学籍档案信息的归档有一个要求就是要做到“实时”,这就需要数字化技术提供基本支持。要想做到实时归档,就要创建一个档案化的标准接口,这个接口有两个功能,第一要能够对信息进行发送、完成数据迁移过程;第二是对数据在完成归档以后,要能够自动对其进行档案化处理,保证这些信息的“标准性”。具体做法如下:首先,向各个管理部门采集学生的所有信息,并将这些信息分成两类,其中一类是共享信息,包括学生的一卡通信息(姓名、性别、学号以及以及学院等)、毕业论文信息等,将这些信息放在数据管理中心共享,因为这些信息除了档案管以外,其他很多部门也会需要。还有一类就是非共享数据,包括学生学籍的变化情况、求学期间的成绩以及答辩材料等,相关部门要将这些数据及时归到数据库中。接口程序会对这些信息进行档案化处理,将这些自动分类、编号,同时盖上归档章等,这样就在归档的同时完成了预立卷工作。

(四)纸质档案与数字档案的统一管理

目前很多学校在档案进行管理时存在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不同步的现象,这是学籍档案管理中必须要解决的一个问题。要求学校在建设数字化学籍档案管理系统的同时,也加强对纸质档案的管理,二者之间的一体化管理能够有效避免一些重复劳动,提升管理效率。首先,学校要将学生作为基本管理单位,建立起一个个独立的学籍档案案卷,其内容与电子学籍卡保持一致;其次,二者之间要做到一一对应,计算机会电子文档进行自动组卷,而纸质文档则需要借助辅助工具进行归档,两种档案不仅要做到档案号的对应,对于更新的内容也要做到完全对应,避免出现纸质档案更新滞后的现象;最后,纸质档案中的信息可能不完全包含在电子档案中,对于缺失的部门要将其数字化处理,保证电子档案信息的完整性。

三、总结

在数字化校园环境下,学籍档案信息的数字化管理已经成为一种必然选择,各个学校应该积极建立数字化学籍档案管理系统,丰富学生档案内容,并对所有信息进行统一管理,并做到实时更新,除此之外还要加强对纸质档案的管理,二者之间做到同步统一,不断提升学籍档案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篇9

一、当前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学科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研究对象的认识不统一,且很少体现出经济学的特色

关于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概括起来学术界主要有这样几类: (1)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人口与资源、环境及其相互关系,或者研究经济过程和经济发展中的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总之是将人口、资源与环境三者关系作为研究对象。(2)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研究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之间的相互关系”;在上述关系中将经济纳入相互关系的研究中。

2.学科体系不严谨且缺乏整体性

从目前已经出版的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教材和著作来看,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体系所包含的内容可谓是五花八门,由于在上述基本问题上的认识尚不统一,因此在其研究内容上也存在非常大的差异。由于学者们的研究背景和基础不同,以及对人口、资源和环境经济学学科对象的认识不统一,因此在研究体系构建上差异极大。

3.缺乏应有的基础理论支持

任何学科的形成,都应该有属于自己的理论体系和理论基础。但是从目前来看,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除了借用已有的人口经济学、资源环境经济学和可持续发展中的各种现成理论,没有自己本学科独有的理论。或者在各学者所建立的体系中,有意识地忽略这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二、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研究进展缓慢的原因分析

本文试将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进行简单分析。首先,从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学科渊源上看,该学科主要由原来的人口经济学学科发展而来,而非从经济学内部分化而来。从事人口经济学的大多是当前活跃在人口研究领域的学者,而随着很多大专院校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硕、博士学位点的建立,一些环境学科和经济学科也都出现了从事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教学和科研的学者队伍。这些学者研究背景差异很大,而真正从事经济学主流方向研究的学者反而较少涉足这个新的学科领域。

第二,学科涉及的领域跨度过大,学者受学科背景局限对该学科比较难以驾驭。如前所述,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横跨人口学、经济学、环境学、资源学等众多学科领域,因此从事该学科的者需要具备或基本具备这几大学科的基本理论、研究方法基础。然而,在现实中很少有学者能同时经受这几个方面的专业培训,或有精力同时对几个学科进行潜心深造。因此,这是阻碍该学科发展的一个现实原因。

第三,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几大学科之间的真正交流和沟通远远不够,尤其是经济学界对本学科的关注、实际参与比较缺乏。从国务院学位办设立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学科以后,由一些著名大学牵头,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召开过四次本学科的学科建设研讨会,会议

组织者邀请了全国范围内主要博士点和部分硕士点单位参与,对学科的发展起到非常大的促进作用。然而,就会议参加者而言,主要集中在人口学和资源环境学领域的学者,真正从事经济学研究的学者非常少见。除了这样一个平台的交流以外,该学科在其他方面的交流就很少。经济学家、人口学家和资源环境方面的专家,很少能一起对有关问题展开广泛的讨论,更别论展开争论了。

三、关于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经济学视角思考

1.关于研究对象的经济学表述

如前所述,一些学者将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关系或矛盾作为研究对象。本文认为,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关系应当是本学科的研究客体,而不是真正的研究对象。再说,这也不是经济学的表述,而且很难将这样的两维交叉的关系直接纳入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中。因此,需要有一种经济学视角的表述,将人口与资环境关系纳入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和视野中。研究对象的确定,应该有一定的抽象过程。尤其是在我们将人口、资源、环境作为研究对象时。

2.关于用经济学外部性原理来分析人口、资源、环境关系矛盾与问题的思考对于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中的主要研究客体即人口与环境的关系,能否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来解释和分析呢?本文认为,经济学中的外部性理论就是一种很好的分析工具。

四、基本结论及探讨

1.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发展,必须进一步纳入主流经济学的分析框架,用经济学的理论和框架将其统一起来,该学科才能得到顺利健康的发展。需要有更多经济学、人口学、资源与环境学领域学者来共同协作,将其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对中国和世界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大贡献的学科。

2.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可以用经济学的理论加以抽象,以人口与资源环境关系和矛盾为研究课题,从人口与环境资源的共性加以抽象,将该学科的研究对象表述为“研究在可持续发展系统(而非传统的经济增长)中人口、资源与环境稀缺性资源的合理调配(或配置)的学科”。这样的表述,既符合经济学的惯例,同时又能充分体现人口、资源与环境关系与问题的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复杂性和关联性,并具有超越传统经济学的更广阔的视野。

3.采用微观经济学中的成本效用基本分析手段,对人口资源环境关系与矛盾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也有着广泛的前景。当然,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经济学角度和视角远非这几个方面所能囊括。重要的是,我们怎样将经济学基本概念、基本视角以及分析方法,借鉴到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关系和问题分析中去,这应该是本学科需要做出极大努力的方向。而且,将人口、资源、环境等作为经济系统的内生变量共同引入经济系统之中,这不仅是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学科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发展趋势,也将带来宏观经济理论的创新。

参考文献

篇10

恩格斯指出:“科学的发生和发展一开始就是由生产决定的。”环境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也是如此。面对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人类开始寻找解决环境问题的途径。20世纪20年代,人们开始将环境与经济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到20世纪60年代末期,一门新兴的学科――环境经济学正式诞生了。20世纪70年代末期,环境经济学传入我国,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发展,环境经济学在我国得到了迅速发展[1]。

《环境经济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既是环境科学的一个分支,又是经济科学的一个分支,它研究的主题是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在环境经济分析、环境经济评价、环境经济决策、环境经济政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环境经济学》课程是高等院校环境科学与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通过《环境经济学》的学习,学生可了解环境与经济相互作用的规律,树立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观念,以及运用环境经济学理论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环境问题的能力。

1.环境经济学的特点

环境经济学是在人类解决环境问题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它运用经济科学和环境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相互关系,以及经济再生产、人口再生产和自然再生产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而选择经济、合理的物质变换方式,以便用最小的劳动消耗为人类创造清洁、舒适、优美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环境经济学属于应用经济学的范畴,它主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2]。

1.1边缘性

环境经济学研究涉及自然、社会经济、技术等各方面因素,是经济科学与环境科学交叉渗透的产物,所以环境经济学具有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多学科交叉的边缘性质。

1.2应用性

环境经济学主要运用经济科学和环境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正确协调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的方法。它要解决的主要课题是经济活动的环境效应,并使这种效应转化为经济信息,反馈到国民经济的平衡与核算中去,为正确制定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及各项环境经济政策提供依据。

1.3阶级性

环境经济学属于应用经济学,经济学具有阶级性,所以环境经济学也具有阶级性。各个阶级在一定的社会经济结构中处于不同的地位,有着不同的经济利益,对于具体的环境问题,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要求。

1.4科学性

环境经济学是一门科学,当然具有科学性。资本主义环境经济学中的科学理论,也可为我国建立社会主义环境经济学提供借鉴和参考。

1.5综合性

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本身就是综合的。环境经济系统是一个多层次、多序列的综合结构体系,它涉及人、社会、经济和自然之间的相互关系、相互作用的各个方面,因此,它必然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科学。

2.选择合适的教材,优化教学内容

环境经济学的科学性在于它从效率、可持续性和社会福利最优化等角度来分析、研究环境资源的有效配置问题。环境经济学的发展虽然只有几十年的历史,但很快引起了国内外科学工作者的广泛兴趣和关注。越来越多的国内外重点高等院校也都纷纷设置了环境经济学学科专业,或开设了环境经济学的相关课程。随着人们对环境经济问题研究的不断深入,大量以环境经济学为内容的新观点和新分析方法不断涌现,其学科相关的理论体系和分析方法也在不断地更新和完善中。这些变化的一部分反映就是环境经济学的相关著作和教材日益增多。教材质量是保证教学和质量的首要前提,在选择环境经济学教材时,应注重两个方面:(1)难易度要适中,考虑到环境科学和环境工程专业学生的经济学基础,从教材内容、练习题方面注意深浅程度,使环境经济学教学内容既不超出学生的现有经济学基础,又能很好地为专业服务。(2)由于环境问题层出不穷,因此所选教材首先必须较新,书中所选案例也需新颖、贴近实际;其次教材内容必须权威,尽量选择一些国家级精品课程教材、“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或“二十一世纪”教材等。这样使学生在掌握课程基础内容的同时,又可以了解本学科前沿的科学问题,还可以借鉴科学家们的思维方式并为己所用。

李克国教授主编的《环境经济学》(第二版)就是一本不错的教材,作为一本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该书内容全面,通俗易懂,不需要学生具备深厚的经济学功底,书中内容体系的安排也较为合理,既可以保证以通俗、准确的方式把《环境经济学》的主要概念、理论和方法介绍给读者,又可以将它应用到解决环境质量问题的实践中。该书既有系统的理论经济体系,又有很强的实践应用指导性,非常适合作为高等院校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等相关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基础教材。另外,在《环境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首先介绍经济学相关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然后根据教学目标进行深入思考,本着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科学合理地展开相关教学内容。

3.教学方法浅析

考虑到环境经济学学科的独特性,在进行《环境经济学》课程教学设计时,我们需要遵循以下指导思想: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以经济学理论为基础,以多学科知识为保障,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加强学生对环境经济学相关理论和知识的学习,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环境问题的能力,提高其自身的环保意识,进而理解和支持政府在环保领域制定的相关法律和法规,积极投身到环保工作中去。

3.1《环境经济学》课程案例教学法初探

《环境经济学》课程是高等院校环境科学与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在这两类专业人才的培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在以往学生的一些教学反馈中发现,该课程的课堂教学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学生对一些重要的理论理解不深,在面对具体的环境问题时无法利用经济学的相关理论进行自如的分析进而予以解决。我在参照国内外相关教材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实践发现,提高《环境经济学》课程教学效果的最有效方法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大量的教学案例,即开展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法最早起源于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主要应用于商业、法律和医学领域的培训中,随着案例教学法的推广、成熟,案例教学法也日益受到教育领域的重视,进而被广泛应用。它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多种方式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对案例提供的客观事实和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见解、作出判断和决策,从而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理论联系实际的启发式教学方法[3]。因此开展案例教学是《环境经济学》课程性质的根本要求。

环境经济学是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情况下随着人类对经济与环境关系的认识逐步深入而逐渐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其理论的发展是与全球环境与发展问题的发展同步的,因此只有选择“与时俱进”、典型、真实的环境经济问题作为教学案例,才能保证教学内容与学科发展的方向一致。例如在“环境影响的费用效益分析”章节中,其中有关环境影响的费用和效益评价技术――“机会成本法”的教学,就可以利用案例分析法来讲授。“机会成本法”是指任何一种自然资源的使用都存在许多相互排斥的备选方案,为了作出最有效的选择,必须找出社会经济效益最大的方案。由于资源是有限的,且具有多种用途,因此选择了一种使用机会就等于放弃了其它使用机会,也就失去了相应获得效益的机会。采用其它方案能获得的最大经济效益,称为该资源选择方案的“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法”是一种很有用的评价技术,尤其是当某些资源的经济效益不能直接估算时,该方法可以较为合理地评估出资源的经济效益。虽然这个概念从字面来理解相对较简单,但如果对该重要方法的讲授只停留在概念层次上,是不够的,面对实际的环境问题,学生还是无从下手,很难进行相关分析。如果利用案例分析法进行讲授,教学效果就会好很多。首先将“机会成本法”的定义进行凝练――“放弃的效益就是成本”,并指出,利用“机会成本法”来衡量一种资源的价值时,该资源必须同时具有以下两种属性:(1)资源必须有多种用途;(2)资源必须具有稀缺性。然后对案例进行分析。例1:资源M有A、B、C三种使用方案。且A、B、C三种利用方案,所获效益分别为1000元、2000元、3000元。利用“机会成本法”来分析的具体步骤为:若选A方案,放弃的最大效益就是3000元;若选B方案,放弃的最大效益也是3000元;若选C方案,放弃的最大效益就是2000元。综合以上分析最后的选择结果就是选择C方案。这个案例较为简单,从定义出发就可以分析出正确的答案。讲授完毕后可以再举一个例子供同学练习,考查同学是否已掌握。例2:一个美国学生申请了三所大学,第一所大学学费$50?郯000,没有奖学金,毕业后学生的预期价值为$60?郯000;第二所大学学费$30?郯000,$10?郯000奖学金,毕业后学生的预期价值为$40?郯000;第三所大学学费$20?郯000,$20?郯000奖学金,毕业后学生的预期价值为$15.000。问最后该同学应选哪所学校?该练习题就较上一个案例更深一步,具体的分析步骤如下:通过计算可知,进入第一所学校的收益:$60?郯000 - 50?郯000 = $10?郯000;进入第二所学校的收益:$40?郯000 + $10?郯000 - $30?郯000 = $20?郯000;进入第三所学校的收益:$15?郯000 + $20?郯000 - $20?郯000 = $15?郯000。因此选第一所学校的“机会成本”为:$20?郯000;选第二所学校的“机会成本”为:$15?郯000;选第三所学校的机会成本为:$20?郯000。通过以上两个由浅入深的案例讲授,我发现,学生确实更容易掌握抽象的“机会成本法”,也对“放弃的效益就是成本”的理解更深一层次。通过课后作业和后续的考试也发现,大多数学生都已基本掌握了该方法。

3.2课堂学习与实验教学相结合

环境经济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应用性均较强的边缘经济科学。我国的《环境经济学》课程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已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教学和科研都呈现快速的发展趋势,但目前开设《环境经济学》课程的高校大多只注重理论内容的讲授,而较少涉及《环境经济学》课程的实验教学。徐大伟等[4]认为,《环境经济学》实验教学应在结合生态经济学、能源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的基础上,开展环境经济分析测算、环境政策模拟分析、环境影响评价等理论应用性研究内容,并提出《环境经济学》实验教学的四个主要模块:(1)环境经济建模与动态分析研究;(2)环境统计、计量与核算研究;(3)生态环境规划与资源环境管理研究;(4)项目可行性研究与环境影响评估研究。这一系列实验教学主要是针对协调我国高速发展的社会经济与合理开发和利用环境资源之间关系所需的应用技能而展开的,旨在培养出我国现代社会经济建设所需要的高质量、复合型的经济管理和研究型人才。实验教学是现代高等教育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理论教学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人才教育体系。加大《环境经济学》实验教学方面的投入力度,对于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环境问题的能力至关重要,因此加强课堂学习与实验教学相结合的教学设计对于《环境经济学》课程的教学势在必行。

4.结语

《环境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既要有别于专业知识教学,又要有别于实验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其教学目的就是培养具有向经济学相关领域扩展渗透的能力,具有现代可持续发展经济观,富有整体性、创造性思维的智能型经济学复合型人才。因此,我们应从教材选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多方面提高《环境经济学》的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王金南,逯元堂,曹东.环境经济学:中国的进展与展望[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6,(3):7-10.

篇11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9-0066-02

0 前言

随着我国工业化的进展,环境经济评估在工程项目的整个评价体系中更是不可或缺的。如将资源、环境价值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就是环境经济评估在经济发展体系中的一大应用。

在我国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大前提下,经济与环境必须协调发展。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核心思想是,健康的经济发展应建立在生态可持续能力、社会公正和人民积极参与自身发展决策的基础上。它所追求的目标是,既要使得人类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个人得到充分发展,又要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它特别关注的是各种活动的生态合理性,强调对资源、环境有利的经济活动应给予鼓励,反之则应予抛弃。

1 环境经济学

1.1 环境经济学的概念

环境经济学就是综合运用经济学和环境科学的理论与方法,研究经济发展同环境的相互关系,寻求经济发展同环境质量之间的协调和动态平衡的科学。它着重解决的课题是:研究经济轰动的经济效应、生态效应,并用这种效应转变为经济信息反馈到国民经济平衡与核算中去,为正确制定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及进行各项经济决策,为选择解决环境问题的现实可行方案,提供理论和方法的依据。

1.2 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环境经济学研究的是经济生产过程与自然再生产过程的结合部,也就是研究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相互关系,探索合理调节经济在生产与自然再生产之间的物质交换,使经济活动既取得最佳的综合的社会经济效益,又能保护和改善环境。

1.3 环境经济学的任务

环境经济学的研究任务主要以下三方面:

(1)研究经济发展符合自然规律的要求,并正确估计生产活动对自然和社会的近期的和远期的影响。

(2)保护环境要以最小的劳动消耗,取得最佳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3)发展经济要保护和改善人类生存条件,并是之最适化。

2 环境经济评价的重要性

2.1 环境经济评估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性

针对我国发展模式:经济增长――经济发展――可持续发展。进行环境经济评估更是尤为重要的。这是因为:一、大多数环境污染与生态的破坏,是人类经济活动与社会活动的产物,只有掌握了经济规律,正确地制定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科学地安排经济活动,才能从根本上防止环境污染与生态的破坏。二、防治污染,保护、改善环境,需要占用和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这本身也是一项经济活动,只有符合客观经济规律,这项活动才能得以实现并取得好的效果,否则就有流于奢求或空谈的危险。三、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尽管直接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但它影响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又受这种关系得制约与影响。

2.2 环境经济评价对于工程建设项目的重要性

经济评价是一个项目是否可行的关键性因素,而环境作为影响经济的一个因素,更是应该被纳入工程建设项目的评价中。否则,不仅对于项目的正常实施造成干扰,也会对整个市场、社会造成不良影响。

3 环境经济指标

3.1 环境经济指标

环境经济评价的指标:功能替代价值法,费用价值法。确定排污收费标准,通过技术改造,把“三废”消除在生产过程中。加强科学研究,大搞综合利用,实现“三废”资源化。结合压缩基本建设规模,控制新污染源的产生。结合农业机构和农业布局的调整,开展自然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工作。

3.2 环境经济指标体系的作用

(1)可以把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经济管理与环境管理紧密地联系起来,促进经济建设、城乡建设、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确保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统一,彻底解决发展与环境的“两层皮”问题。

(2)可以使保护环境有一个明确、具体的指标,使各地区、各部门都有一个长远的奋斗目标和近期的努力方向,把环境保护工作由“软任务”变成“硬指标”。只有目标明确、指标具体,才能有利于促进企业各项管理工作,加强环境资源管理工作。

(3)可以把环境管理工作由定性定量管理,提高到更加有效的定性和全定量管理,为实行环境保护经济责任制,考核评比、群众参加环境管理创造条件。

3.3 环境经济指标体系的构成

环境经济指标体系的构成如下表所示,该指标体系适用于国家(地方)、部门(行业)及企业各层次使用。

表1

指标分类指标名称

计划指标环保投资比例

控制指标环境损失、环境污染、资源保护

评价指标环保投资、环保投资效果

约束指标产业结构、经济密度、人口密度、环保投资与效益评价、资源保护、环保与再生产投资效益平衡、环保对发展生产影响、环保投资与环境净损失平衡、环保与固定资产投资对比、环保投资与消费总额平衡、环保损失与国民收入平衡、污染物排放

4 几种环境评价方法

4.1 环境经济评价方法的概念

环境评价是指对环境的状况、质量和环境所提供的服务的经济价值进行的定量评价。

环境经济学方法作为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方法之一,它的核心思想是将自然资源存量或人类活动造成的自然资源损耗和环境损失通过评估预算用经济价值进行计量,运用效益费用分析方法决定资源的配置。目前有绿色GNP、世界银行新的财富核算制度,等等。

4.2 几种环境评价方法

资源与环境核算主要有两种方法:实物核算和价值核算。所谓实物核算是用物理单位表示环境与自然资源的流量和存量,而价值核算则用统一的货币价值,对环境物品和劳务进行亨利浪,二者并不是独立的,实物核算时价值核算的前提或基础。

环境价值评价方法大体可以分为以下三种:

(1)市场价值法:①生产率变动分析法;②人力资本法;③旅行费用法。

(2)有效成本法

(3)置换成本法和重新选址法

5 总结

环境经济评价是从经济学角度出发,综合了环境对其的影响的因素所提出的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一种评价体系,但是在有这样的评价体系结构上,国家还需要设立更多明确的方针、政策,诸如现行的收取资源税就是我们在提高环境经济方面所设立的一项政策。

除此之外,还可采取的措施有:(1)从资源的综合勘探、综合评价、综合研究、综合开发、同步建设和联合经营等多方面促进资源的综合利用;(2)在产业结构的安排上,应采取以下措施:A、发展燃料的预处理部门;B、安排好工业生产与清除污染部门和环保设备制造部门的比例关系;C、逐步推行“三废”治理和回收利用的专业化、企业化和社会化,组织专门的环保咨询和服务公司,面向社会,特别是为为数众多的中小企业服务。(3)改进能源结构与供热方式;(4)合理布局生产力。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注重研究解决好:A、根据各地不同的自然经济条件,合理确定城镇和工业基地的性质、发展方向、部门构成与规模,防止过分集中和过分分散两种偏向,严格控制现有大城市的规模,积极发展卫星城镇,多建中、小城市;B、搞好城镇规划和城镇内部的功能分区及其配置,防止严重污染环境的工厂建在城市上风向、水源上游和居民稠密区;C、对与原料副产品和“三废”的利用有密切关系的工厂,应采取企业群成组布局的形式,如煤矿――坑口电站――利用电站粉煤灰的建材厂,有色冶炼厂――硫酸厂,森林采伐场――材料加工场――林产化工厂;D、综合考虑不同性质工厂的排污总量,合理选择厂址;(5)逐步改变我国农业的部门构成,提高林牧比重,扩大森力面积。

篇12

环境经济学科的产生与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并引起社会普遍关注是分不开的。自人类进入工业社会以来,在追求经济增长的驱使下,人类对自然环境展开了大规模的前所未有的开发利用。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出于战后重建家园的强烈愿望,一些工业化国家一味追求经济的快速增长,表现出了空前的增长热潮。虽然在极短的时期内,人类创造出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但同时,在工业化、城市化的过程中,大大加剧了对耕地、淡水、森林、矿产的消耗,引发了深重的环境灾难,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危害和不利影响。仅20世纪50~60年代的“公害”事件就曾使成千上万的人直接死亡。可以说,这一时期的环境问题与农业社会时期相比具有完全不同的性质,不仅直接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健康,而且严重削弱了自然环境系统对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支持能力,给人类未来的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这种严峻的环境形势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公众的环保意识空前高涨,环境运动在发达国家开始蓬勃发展,一大批社会有识之士也加入到宣传环境保护的行列之中,最著名的莫过于1962年女生物学家莱切尔·卡逊(Rachel.Carson)写的科普著作《寂静的春天》引起的轰动。该书描绘了一幅由于农药污染所带来的可怕景象,惊呼人们将会永远失去“明媚的春天”。该书的问世,对公众的环境意识施加了重大影响,在世界范围内引发了人类对环境与发展前景的关注。与此同时,学术界也开始对环境问题进行科学意义上的探讨。从20世纪50年代起,生物学、化学、地理学等自然科学开始对环境问题进行科学探索,主要是从技术的角度提出了环境污染的严重后果并提出了一些可行的解决方案,取得了比较重大的进展。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很多经济学者开始运用现代经济理论与经济学分析方法对环境问题进行重新思考,探讨环境与经济的相互关系、环境问题产生的经济根源以及解决环境问题的经济途径等课题。同时发现传统经济理论对环境问题认识的两大失误在于,一是低估了环境负外部性对市场经济运行的广泛影响。仅仅把外部性当做市场经济运行中的一种偶然、个别的现象,而忽视了在大规模开发与利用环境资源过程中外部性是一种无处不在的普遍现象这一事实,因而产生了严重的环境后果。二是传统经济理论片面强调GNP作为衡量社会发展与进步指标的作用,而忽略了GNP增长所付出的环境代价。对环境问题的经济分析不仅使环境研究有了一个重要的新的分析视角,同时也进一步拓展了经济学的研究领域。在严峻的环境现实面前,越来越多的经济学者开始关注环境问题,这意味着环境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经济学分支学科的客观条件正在逐步成熟,随着大量的有关环境经济研究成果如各种关于环境问题的学术研讨会、期刊、教科书等的迅猛增加,环境经济学终于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形成,并且随着环境现实的发展变化与人们对环境问题认识的不断深化而得以迅速发展。其发展轨迹实际上沿着两个方向同时抑或交替地向前推进,一是微观环境经济分析的不断深入,二是宏观环境经济分析的不断拓展。

微观环境经济分析主要是在新古典框架内探讨环境问题的经济根源、治理途径以及与环境治理相关的费用效益分析方法与环境价值评估技术等内容。按照新古典经济学的观点,环境问题的经济根源在于环境资源配置上的市场失灵以及政府干预产生的政府失灵。最初对市场失灵的分析主要集中在外部性理论上。所谓外部性是指经济活动中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或私人收益与社会收益的不一致现象,有负外部性与正外部性之分。前者是指私人成本小于社会成本的情况,而后者则是指私人收益小于社会收益的情况。一般认为,环境问题主要是由于负环境外部性所致。譬如工厂向外排放废气对空气造成的污染虽然损害了周围地区居民的利益,却往往并没有因此而承担相应的成本,而是将其直接转嫁给社会。这样一来,工厂就没有动机减少废气排放,从而造成空气的过度污染。下图简单描述了这一情形。图中P代表完全竞争市场产品价格,MPC代表厂商生产的边际私人成本,MSC代表厂商生产的边际社会成本,由于厂商并没有考虑污染排放给他人造成的损害,因此边际私人成本要小于边际社会成本。厂商按照利润最大化原则生产时将会生产Q单位的产量,此时边际私人成本等于边际私人收益。但如果按照社会利益最大化原则生产,厂商只应该生产Q[*]关水平产量,此时社会边际成本与社会边际收益一致。显然,由于厂商没有考虑生产的负外部性,生产水平超过了社会最优生产水平,从而产生过度污染。

运用外部性理论来解释环境恶化的原因实际上来源于庇古的思想。庇古在1920年出版的《福利经济学》一书中就对此进行了分析,只是当初环境问题尚不突出,因此也就没有引起太多的关注罢了。不仅如此,庇古还提出了纠正外部性的办法——对引起外部性的活动征税或补贴(后者适用于正外部)。庇古税也因此成为环境经济学家们为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开出的最早的经济药方。看起来,外部性理论已经对环境问题进行了比较完美的分析,但很快人们就有了新的发现,这源于科斯1960年《社会成本》一书的发表。由科斯等人创立的产权理论为人们对环境问题的经济分析提供了新的工具。按照产权理论,环境问题的根源不是由于市场缺陷而是由于环境资源产权的不明确所致。哈丁(Hardin1968)关于“公地悲剧”的研究最能说明这一点。其大意是,在中世纪英格兰的一些农村地区,有供社区成员放牧的公地。当时做出这项制度安排的可能性原因有二。一是草地的细分存在困难,二是牲畜的食草范围难以控制。然而,社区成员为了从公地上获取最大利益,竞相增加牲畜头数,结果导致公地上出现过度放牧现象,进而造成公地退化,甚至毁灭的悲剧。经济学家们以公地悲剧为例说明如果没有排他性产权安排,必然会导致环境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因此,产权学派开出的治理环境药方是明确环境资源的产权,然后让市场来决定环境资源的配置。按照“科斯定理”,只要交易成本为零,不论产权界定给谁,市场都会实现最优资源配置的效果。产权理论并不是对外部性理论的替代,而是进一步丰富了经济学家们对环境问题的解释。在这两种理论的指导下,经济学家们提出了以直接管制、征税、排污权交易等各种途径来解决环境问题的政策。由于环境治理必然涉及到治理成本与治理收益两个方面,因此,费用效益分析这一基本的经济学分析方法也自然被用来进行环境政策分析。环境经济学家认为,环境治理的目标并不是环境质量越高越好,因为随着环境质量的逐步改善,进一步改善环境的成本会越来越高,而相应地环境改善所带来的效益则会越来越小,因此,从经济效率的角度来分析,最优环境质量目标应是在环境治理的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相等的水平上。环境经济学家们进一步发现,不同环境政策手段的效率与成本是不一样的,如何以最小的成本来实现既定环境目标也是环境经济学要研究的重要内容。与费用效益分析密切相关的是对环境资源的价值评估问题。因为环境资源本身是非市场交易产品,其价值不可能通过市场自动表现出来,也正因为如此,市场对环境资源配置才会失灵。所以,为了给环境资源“定价”,一系列环境价值评估方法如意愿调查法、旅行成本法、享乐价格法、生产函数法等也成了环境经济学不断探索的新领域。公共选择学派的兴起为人们探讨环境问题提供了又一个新的理论武器。以198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布坎南为代表的公共选择学派重新审视了政府的性质与作用,将“经济人”概念进一步延伸到那些以投票人或国家人身份参与政治或公共选择的人们的行为中,即承认政府追求的也是某种特殊利益而不是全民利益,政府也有失灵的情况。公共选择学派的这一理论同样被环境经济学家们应用于对环境问题的分析,指出政府失灵也是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之一。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政府政策没有纠正现行环境市场价格与实际价格的偏离,二是一部分经济政策甚至人为地扭曲了市场价格,如不适当的资源补贴价格政策。当然,指出政府失灵也并不是完全否认政府在环境管理中的作用,甚至排除政府对环境问题的干预。环境经济学家的观点是,解决政府失灵的关键还是在于提高决策当局对环境问题的正确和全面理解,以及制定出可操作性强的政策措施。当然,这也有赖于经济学家们提出更好的理论解释和解决问题的办法。

微观环境经济分析主要遵循古典传统,从资源的角度对环境问题进行探讨,使经济学在解释与解决环境问题上有了突破性的进展。但人们也同时开始意识到环境问题的恶化与经济规模迅速扩大是分不开的。因此,很有必要从宏观的角度来探索环境系统与经济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揭示其相互影响的内在规律,并从宏观上提出协调环境与发展的战略措施。这也是宏观环境经济分析面临的主要任务。传统宏观经济理论主要讨论国民收入增长与就业问题,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主要包括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与国际收支平衡。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宏观经济学并没有把环境问题纳入其讨论范围。但是随着与经济增长相伴随的环境问题的越来越严重,宏观经济理论与环境与经济之间的相互影响开始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无论是宏观理论模型还是应用模型的研究都试图表明宏观经济发展与环境是怎样相互影响的以及环境与能源政策是怎样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等问题。当然对于这些问题的宏观分析可以应用很多不同的模型,如一些模型包含了很多描述环境方面的方程,而有些则包含很少这类方程。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梅多斯等人受民间国际研究机构罗马俱乐部的委托,就当前的增长趋势与未来人类困境关系进行研究,经过两年多的研究,他们于1972年提交了一份名为《增长的极限》的研究报告。该报告建立了一个精心设计的以电子计算机模拟计算为基础的世界模型。模型包括决定全球经济增长和人类未来的五个基本因素:人口增长、粮食生产、工业发展、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并得出了“如果世界人口、工业化、污染、粮食生产以及资源消耗按现在的增长趋势持续不变,这个星球上的经济增长就会在今后100年内某个时候达到极限,最可能的结果是人口和工业生产能力这两方面发生颇为突然的、无法控制的衰退或下降的可怕结论。《增长极限》的发表,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关于人类增长前景的大讨论,也标志着环境问题开始正式纳入宏观经济理论模型的分析之中。随着人们对增长认识的不断深入,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思想。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对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而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的发展”。这一思想很快被纳入宏观经济分析模型之中,使宏观环境经济分析有了新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战略也促使人们开始反思传统反映经济福利指标GNP的合理性。一些经济学家提出了如何建立把资源退化、环境破坏等影响因素包括在新的国民收入指标或者称为绿色国民收入指标的问题。随后,这一问题也开始逐步成为宏观环境经济分析的一部分。戴利在1991年发表的《避免不经济的增长》一文中提出了经济学家应该研究最优经济规模的观点,从新的角度探讨了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此外,对环境问题的宏观经济分析也逐步扩展到国际维度,如国际贸易与环境的相互影响、全球气候变暖的经济分析以及全球环境问题的共同治理等问题都可以用新的宏观经济模型进行分析。

篇13

1、引言

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低污染、低能耗、低排放的低碳技术及产业已经成为了新的趋势。但是,关于低碳经济的研究当前还处于一个初级阶段,很多理论及方法并不是非常完善,基于此,对低碳经济的理论基础及其经济学价值的研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本文对这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对于这一工作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2、低碳经济的内涵

低碳经济代表了一种低污染、低排放、低能耗的发展模式,提出这一概念的主要目的在于帮助我们更好的应对气候的变化以及确保能源的安全,以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低碳经济来说,其实质在于创建更多的能源清洁机构、提升能源的利用效率以及发展更多的低碳产品、低碳技术以及低碳服务,使经济发展和温室气体的排放出现一个统一的局面。要想做好这一工作,最为关键的是加强技术的创新以及制度的创新。

在低碳经济中,其具有经济性、目标性以及技术性这三个特征。具体来说,经济性主要是指低碳经济的发展要遵循经济机制及经济原则,不得出现因发展低碳经济而导致人们生活条件下降的情况。目标性则是指将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保持在稳定的水平上,使其不会给人类的生存及发展带来不利影响。至于技术性则是指我们应通过技术的创新和进步来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提升能源的使用效率。总体来说,低碳经济有低碳技术、低碳产业、低碳能源、低碳管理以及低碳城市这5个要素构成。

3、低碳经济的理论基础

低碳经济的提出和发展并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以传统的经济学理论作为基础,结合生态经济、绿色经济、循环经济、气候经济、资源环境经济学,在构建低碳经济理论的初步设想中,又涉及到了很多经济学模型和理论。正是有这些理论上的支持,才使得低碳经济的发展具有更强的科学性和客观性。以下将对低碳经济的理论基础进行具体的分析:

3.1低碳经济的理论依据

首先,针对生态经济、绿色经济以及循环经济,它们都属于三高一低往三低一高进行转变的模式,也就是从高消耗、高排放、高投入以及低效率往低消耗、低排放、低投入以及高效率转变,这一点和低碳经济是一致的,而且这四种经济形势都表达了经济活动应遵循生态规律这一理念,虽然研究的角度是有区别的,但本质上来说,低碳经济属于生态经济的范畴,可以说是其他三种经济形势的一种发展,基于此,生态经济、绿色经济以及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有着巨大的联系。

其次,对于气候经济学,它和低碳经济的关系更为密切,气候经济学主要通过对气候的变化进行考察,探寻气候和经济的关系,而低碳经济则是主要探寻温室气体排放和经济变化之间的关系。这两者可以说内涵是一致的,仅仅是表述方法的问题,也正因为此,当其低碳经济理论的发展也主要是以气候经济学作为基础。

第三,至于资源环境经济学,主要是对经济活动与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规律进行探索,进而确保经济活动不仅能够获取最佳的经济效益,还能够获取最佳环境效益。对于低碳经济来说,它和资源环境经济学之间研究内容的交叉比较严重,很多低碳经济理论的发展都存在着借鉴和参考资源环境经济学的现象。

3.2低碳经济理论的构建

当前低碳经济的研究方法主要可以分为三个方面:首先,利用传统经济学中的实证分析等基本方法进行分析,比如边际分析、结构分析、弹性分析、结构分析、总量分析、均衡分析等;其次,通过对相关学科的某些分析方法进行借鉴,将其应用到低碳经济研究之中,比如波及性分析、效益-成本分析、成本有效性分析、碳足迹、碳贸易、碳权和碳金融、碳循环等;最后则是使用制度学分析方法,这主要是因为当前的全球变暖主要由一些国家排放的温室气体过度导致的,影响却覆盖了其他的国家,这和经济学中的外部性效应的延伸有一定类似,加之气候本身具有全球公用品的属性,因此,借用制度经济学中公共物品的相关研究可以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一定的灵感。

由于低碳经济理论的构建过程中所使用的研究方法比较多,针对不同的研究角度所涉及的模型也非常多,本文很难对其进行一一赘述,这里仅以低碳经济研究中政策评估阶段的模型为例对其进行分析。

在政策运行的过程中,政策评估属于一个重要的环节,是我们进行政策调整的依据,也是确保政策科学化的保证。依据评价目的及着眼点的不同,我们可以把政策评价模式分为效果模式、职业化模式以及经济模式这三类。其中,效果模式又包括附带效果模式、目标达成模式、综合评价模式、无目标评价模式、利益相关者模式以及顾客导向评价模式;经济模式有可以细分为生产率模式以及效率模式这两类;至于职业化模式,主要的着眼点是评估的执行者,较为典型的就是同行评议。

在政策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过程中,我们主要使用综合指数法进行总评分的计算:设指标层中的第i个指标在总目标中的权重值是Wi,评分是si,那么对于政策最后评价的总分S是:

其中,假如S大于0,则说明政策是积极的,具有一定的成效,而且S值越大则表示政策的实施效果越强;假如S小于0,则代表着政策效果为负面的,我们应及时的对政策进行改进。另外,应用这一公式我们可以对政策各项指标进行评价,根据其得分对其效果及内在原因进行分析,这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政策的去向。

4、低碳经济的经济学价值

4.1提供国际经济合作困境的解决思路

在以往的经济发展中,国际间经济合作的主要经济理论有传统经济理论以及新国际贸易理论。从这些理论来看,国际经济合作对于经济效益是有利的。但是如果从生态效益方面分析则可以看出国际经济合作则会产生一些负面效应,这主要是因为经济发达国家在将一些技术制造环节转移到欠发达过程时由于欠发达国家的技术及能源结构较为落后,很可能出现资源过度开发、二氧化碳过度排放等问题。针对这种现象,传统经济理论尚没有有效的途径来避免这种问题。而低碳经济则提出了碳交易、碳贸易等国际经济合作方法,对于解决这一困境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4.2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新模式的理论基础

传统的经济模式由于缺乏对于生态环境的关注,使得生态系统的平衡性出现了问题,甚至已经影响了人们的生存和发展。另外,当前的很多国家一味的强调GDP,也加重了这一问题,因此,可以说经济发展亟需一种新的模式。而以生态经济、绿色经济以及循环经济等为基础的低碳经济具有很广的涉及领域,其研究的内容又主要是如何解决全球变暖问题,本质上是对经济发展模式进行革新,这对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非常有利。

4.3对消费方式的转变起到引导效果

消费是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动力,因此,倡导低碳经济可以提升人们的环保意识,使人们在生活消费中对低碳经济提供更多的支持。这对于改善当前过度开发的问题有很强的改善效果,基于此,低碳经济对消费方式的转变将起到引导效果。

4.4为解决环境问题拓宽了途径

解决当前的环境问题仅仅靠道德上的约束是没法实现的。真正的途径应该冲法律约束及利益引导方面出发,而低碳经济中碳交易、碳贸易以及碳关税等办法可以作为我们的具体解决途径。

4.5对相关经济学研究起到了丰富的作用

当前的低碳经济中,很多概念还不是很完善,但是这方面的研究已经对相关经济性研究起到了很强的指导和启发效果,未来随着低碳经济研究的深入,相信将会给相关经济学研究起到更多的影响。

5、结语

低碳经济的研究对于改善当前的环境现状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进队其理论基础进行了简要的综述,并在大的层次上对其经济学价值进行了探讨,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深入。基于此,我们要加强这方面的学习和探索,借鉴更多的相关经济学理论,使其更好的应用到低碳经济之中。

参考文献

[1] 曹海霞,张复明. 低碳经济国内外研究进展[J]. 生产力研究. 2010(03)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