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1-03 17:56:03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关于经济发展的建议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一、构建多元化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应当构建主体多元化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该体系的改革目标是:分类改革基层农技推广机构,通过创新体制和机制,建立起公益性职能和经营性职能分离,公益性机构、涉农企业和中介组织协调,无偿服务与有偿服务结合的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型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新形势下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构建是适应市场化要求的由政府和市场共同参与的立体模式。主要组织形式有两种,一是政府主导的公益性农业科技推广系统,二是市场力量主导的经营性推广系统。公益性农业科技推广系统主要由农业主管部门、科技主管系统、财政部门、农业科技推广机构、农业科研机构、农业高等院校、部分广播电视传媒等组成。经营性农业科技推广系统在服务主体上分为两类:一类是以合作经济组织为主体,另一类以龙头企业为代表的公司为主体,表现比较明显的是农业产业化中的各种组织形式。充分发挥公益性部门、中介组织、涉农企业3类主体在农技推广体系中的作用。政府及公共部门应将精力集中在公益性的职能上,将经营逐步剥离出来,让给中介组织与涉农企业来承担。并对其在银行贷款、担保等方面进行扶持;对涉农企业应在银行贷款、税收等方面提供政策性优惠。
二、加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
1、转变观念,正确引导。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主体是农民,但这并不意味着合作事业仅仅是农民自己的。各级政府要提高对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积极引导广大干部从深化农村改革、发展现代农业、应对入世挑战、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重视、关心和支持合作事业的发展,要充分认识到扶持合作组织就是扶持农民,就是贯彻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的具体体现,以高度的使命感和事业心,放手、放心、放胆地发展合作组织。
2、明确地位,优惠政策。要通过立法的形式尽快确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法律地位和合法身份,使其合法权益得到法律保护。要根据其“以合作为基础,以服务为宗旨,兼顾公平与效益,促进社会稳定”的特点,加大扶持力度,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在税费征收、金融支持、工商登记、市场准入、创业辅导等方面给予扶持。政府也要将合作组织纳入执行政府农村经济政策目标的组织体系中,在扶持农业产业化项目、组织农业科技推广、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等方面,优选合作组织作为重要实施载体,创造机会发展壮大合作组织。
3、坚持民办,加强监管。合作经济组织不能走政府包办,政企不分的老路,但也不能放任不管。要坚持合作制的性质,坚持为“三农”服务的方向,坚持市场竞争的原则,把新阶段的农村合作经济真正办成农民积极参与市场竞争,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现代化的合作性质的经济组织。要按照市场经济规则和合作组织的要求,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坚持“政府引导,政企分开,民主管理,利益共享”的原则,强化对合作组织的有效监管,促进合作组织推行现代企业管理机制,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真正做到民办、民营、民管、民享。
4、立足特色,兴办组织。一是兴办专业合作社,以特色农产品的专业化生产为依托,把从事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服务业等专业生产的广大农户有效地组织起来,上连市场,下连农户,形成专业化生产实体。二是发展各类服务型合作经济组织,以服务手段为依托,为农户进入市场提供重要的载体,为农民参与生产、流通提供各种服务,开拓农产品的营销市场,扩大农产品的销售。三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以各类农产品加工企业为龙头,以利益机制为纽带,实行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把广大农民组织到产业化经营上来。四是发挥“订单农业”的中介作用,协调和促进“订单农业”的履约和兑现,为促进农村合作经济的发展创造条件。
自工业革命伊始,伴随着化石能源的开发使用,大量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被排入大气。目前,大气中过高的温室气体含量已经导致全球气温升高,冰川大幅度消融以及各种气候异常事件频繁发生,给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严重影响。发展低碳经济己经成为世界各国的普遍共识。改革开放30年,传统的粗放式经济难以为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产业结构向低碳化方向演进,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长江上游地区处于我国西部的源头区域,生态环境相对脆弱,同时长江上游地区也正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面对着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因此,对长江上游地区低碳经济发展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与实际意义。
一、低碳经济概念的内涵
“低碳经济”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官方文献是2003英国题为《我们未来的能源一创建低碳经济》的能源白皮书。此后,IPCC及联合国多项评估报告都对低碳经济进行过进一步的讨论,但由于低碳经济的发展存在着地域、发展阶段、资源禀赋等差异,至今还没有一个统一全面的界定,在低碳经济的评估方法上也缺乏深入的研究。
中国低碳产业联合会将其定义为一种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经济发展形态。
对于低碳经济内涵的理解,本人认为低碳经济的本质主要涉及三层涵义:一是技术创新;二是经济发展模式转变;三是国际低碳政治博弈。技术创新本质是低碳经济的核心。其本质是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由传统的以资源、能源等要素投入为主导向着以技术创新、治理创新等创新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实现区域发展由经济增长为主,转向经济、环境、生态、民生等多目标协调发展的转型。于此同时,在世界多极化发展格局的新形势下,低碳经济也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以全球气候变暖为契机,争夺未来经济发展制高点的新博弈。
二、长江上游地区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
长江上游地区是指长江干流从源头格拉丹东雪山至湖北省宜昌地区,主要包括青藏高原、四川盆地、重庆及湖北宜昌以西的部分地区。这一流域被誉为“黄金水道”,具有重要的交通地位,也是沟通我国南北经济、加强东西经济交流、促进海陆经济融合的重要桥梁。中央政府的“十五”计划中明确指出要把长江上游经济带建设纳入到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部署中,并将其作为西部大开发三大典型区域之一。
长江上游地区作为我国资源富集区,蕴含着巨大的水能资源和丰富的矿产资源,生物资源也极为丰富,并且极具开发潜力,是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的前沿阵地。同时,长江上游地区居高临下,作为我国最重要的生态屏障,对流域中下游地区的安全和发展至关重要,在整个长江流域乃至全国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长江上游地区的现状是环境与经济发展严重失衡,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和衰退,生态屏障功能十分低下,严重制约着本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并成为三峡工程和南水北调工程安全运行以及中下游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最大威胁。据水利部水利司统计,每年废污水排放总量约150×108吨,约占全国排放总量的42%,而且每年以3.3%的速度增长,在直接入江的394个排污口中,70%未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因而,长江上游地区发展低碳经济以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刻不容缓。
三、长江上游地区发展低碳经济的对策建议
(一)构建低碳产业经济体系。企业应担负起自身发展低碳经济主体的责任,努力构建新的低碳型企业的循环经济模式。政府应出台更多扶持、引导和鼓励企业节能减排的政策措施。同时,政府还应对现有的产业政策进行调整,以减少碳源为目的,对能源结构、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从根本上改变由高消费化石能源导致的高碳排放,建立低碳产业经济体系结构。
(二)构建低碳技术体系。加快研发低碳排放技术,以新能源、可再生能源以及自然碳汇等现代化、多元化的低碳技术体系,对现有能源技术方案进行改造以更强地支持低碳转型及经济增长。
(三)构建低碳生态文化教育体系。将低碳教育纳入文化教育体系,在学校教育中融入低碳教育,切实把低碳教育落实为一种政府行为,并依照不同需求,编制不同的低碳教育内容,强化低碳节能概念。
(四)构建低碳经济的管理体系。完善现有的环保采购立法,积极构建发展低碳经济的公众参与机制,以《循环经济促进法》为依托,出台相关的适应各个领域的子法,强化节能减排的可操作性。
参考文献
[1] Department of Trade and Industry (DTI). Energy white paper: our energy future -creating a low carbon economy[Z]. London: DTI,2003.
非公有制经济是相对于公有制经济而言的,它主要包括劳动者个体所有制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非公有制经济成分。非公有制经济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就业、活跃市场、稳定社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一、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必要性
1.生产力的非均衡增长。正如学者王克忠所说“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是因为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不平衡、多层次所决定的。这中主流解说,在今天仍然有着一定的意义”。中国沿海和内地、城市和农村、甚至不同产业等之间的发展水平有着很大的差距,因此,中国需要非公有制经济去带动劳动者的积极性,打破过度依靠政府的局面,充分利用地方的特色,发展经济并提高经济的效率。
2. 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我国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必然会要求非公有制经济的贡献自己的能力。这是因为在提倡以市场机制为主要的资源配置机制的过程中,必然会有不同的利益主体,这些不同的利益主体会以自己拥有的经济资源进行投资,并占据一定的市场比例。非公有制经济的领域能更好的使市场机制按照市场规律发挥作用。
3. 社会分工的发展要求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马克思认为,分工和私有制是市场经济的前提。也就是说,没有分工和私有制就没有市场经济,分工和私有制是市场经济根据。例如,工业以分工为基础,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能更好的带动分工的发展,进而促进工业化、现代化、和经济社会的发展。
4. 从宏观层面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就是要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建设,而工业化和城市化是以分工及其非公有制经济为重要力量的,所以,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就要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二、现阶段推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建议
1.政府要保护、推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1)政府要消除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歧视。一些地方政府看重国有大企业带动地方经济、增加地方收入的作用,把规模较小、发展不完善的非公有制经济性质的企业看做配角,在政策上、经济上缺少对非公有制经济的重视。政府首先要做的就是要转变观念,消除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束缚,放开手脚,大力支持和引导非公制经济的引导。
(2)完善市场环境。首先,要放宽国内民间资本的市场准入领域,在投融资、税收、土地使用、和对外贸易等方面采取措施,实现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公平竞争。其次,如经济学者李明章说强调的,我们应该进行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坚决将不符合政企、政事、政资分开原则,妨碍市场开发和公平竞争以及难以有效发挥作用的政府审批予以取缔;实现行政审批的法制化、公开化、合理化、科学化。再次,要完善保护非公有制经济的法律。非公有制经济作为一种私有制的经济,在国内并没有完善的法律保护其发展。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能打消民营经济人士的顾虑,使得其财产、正当权益能够得到有效地维护。
(3)政府加快职能的转变。政府职能的转变时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关键,政府应该转向宏观调控,加强公共管理和服务。首先,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起企业养老和使用保险制度,强化社会服务,减轻非公有制经济企业的负担。其次,实现政府组织机构服务信息的市场化,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提供有效的信息资源。再次,推进金融制度改革和创新,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需要政府督促金融机构降低壁垒。同时应该放宽要求,准许非公有制经济进入金融市场,允许那些有实力、符合标准的民营企业开办金融机构。
2.对非公有制企业的发展建议
(1)进行正确的产业定位。作为创业者确定投资方向,首先就是要选择一个合理的产业进行投资。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说过“很多小企业一开始就注定了自己失败的命运”,这说明了企业进行产业定位的合理与否是企业经营成败的决定性因素,对于中小非公有制企业而言更是如此。首先,在发展初期可以选择一些最佳规模比较小、进入壁垒小的产业。其次可以进行新兴产业的投资,这类产业市场需求以及发展前景不确定,具有一定的风险,但是能使得这些非公有制企业探索和开拓市场。
(2)做强企业实力。非公有制经济要想长久发展关键还是要依靠自身实力的增长。非公有制企业可以通过专业化战略、核心技术战略等战略的选择来提高自身的实力。同时,根据美国麻省理工大学的调查发现:最成功的企业组织是“学习型组织”,企业只有不断地学习、不断地进步才能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2015年我县新增农村土地流转面积达到33162亩,总面积达到345192亩,总体来讲全县的土地流转表现以下特点:一是流转价格。我县农村土地流转的价格为每亩每年800-1400元,平均价格为950元。我县以兖梁公路为界,兖梁公路以南土地流转价格要高兖梁公路以北每亩每年约200元的土地流转费用,汶上县城周边的土地流转价格要高于远离县城的乡镇,原因是兖梁公路以南的乡镇以及城中村、城郊村经济较发达、水利条件好、交通便利,便于生产和运输。二是流转用途。今年流转的土地中,用于种植经济作物的2793亩,用于种植粮食作物的2386亩,用于农业旅游项目的357亩,用于“非农”项目的834亩,占比分别为43.85%,37.45%、5.6%、18.7%。如义桥镇吸引农民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大力发展高档苗木、精品苗木和乡土苗木,该乡镇流转新增土地,多数用于苗木种植,三是流转期限。1至10月份流转的土地中,流转期限在2年以内的为1564亩,占比为24.55%,去年同期流转的农地中期限在2年内的2486亩,占比为15.9%。如康驿镇今年同期流转土地面积为462亩,流转期限在2年以内的为117亩,占比为25.32%,去年同期流转土地面积为968亩,流转期限在2年以内的223亩,占比为23%。原因是:土地种植成本增加过快,部分土地转入方存有短期获取最大利益的想法,土地转出方则希望土地流转价格能够逐年提高,因此土地流转合同签订的年限有所缩短,流转期限在2年以内的土地流转面积有所增加。
2存在的问题
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土地流转的环境不够宽松。一个表现是,部分乡村干部对农村土地流转的认识还是比较模糊,往往对土地流转缺乏必要的干预和引导,让其放任自流的去发展威者是在工作中定位不当,行政干预过了头,出现“缺位”、“错位”和“越位”:另一个表现则是由于我县的工业化和城镇化相对滞后,农村土地转出户的就业环境仍然不够宽松,种植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龙头企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依然很有限。
二是农民的旧习惯仍然根深蒂固,土地转入方流转土地比较困难。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我县每年都有近30万的农民外出务工和经商,在这些外出务工、经商的农民中,仍有少数农民的恋土情节还很深,宁愿将土地交由自己的亲戚、朋友无偿代种,或者为了不撂荒土地以每亩每年200-300元的价格让邻居代种也舍不得将土地流转出去,这就使得一些种植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农业龙头企业难以成片流转农民的土地,从而实现土地的规模化、机械化、集约化种植和经营。
三是监督管理措施力度不够、相关政策不具体。各级农业主管部门都要求要合理的流转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但是制定的相关政策比较原则,不够具体。而且各级农业主管部门在农村土地流转的程序、手段、纠纷调处和档案管理等方面都缺乏统一的规定,都没有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来对农村土地流转工作进行监督管理。
3意见和建议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6-0136-02
一、投资、消费、出口在河南经济社会增长中的作用地位
投资、消费、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河南作为一个内陆省份对外贸易的依存度较低,2009年底河南省出进口总额为917亿9 764万元,仅占同期河南省GOD比重的4.71%。进出口一项对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力并不显著。从1992—2009年底的进出口统计数据来看,河南省进出口有总量低、波动大、发展较慢的特点。
进而分析河南省消费领域的情况。河南省2009年底总人口9 967万,其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3 758万,占总人口的37.7%;居住在乡村的人口6 209万,占总人口的62.3%。全省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14 372元,消费性支出9 567元,食品支出3 273元,恩格尔系数为34.2%。同期全省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4 807元,生活消费支出3388元,食品支出1 220元,恩格尔系数36%。虽然河南省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消费由2001年的4 110.17元增加到2009年的9 566.99元,消费者在对医疗保健、交通通信、娱乐教育文化服务等方面的支出总量上都有2倍数以上的增长,但是受制于当前河南省人均可支配收入较低,农村人口比重大以及城镇化步伐较慢的现实,据2009年统计数据表明,河南农民人均收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7%,全省人均财政支出全国倒数第一,城镇化率全国倒数第五。虽然可供河南挖掘内需拉动经济快速增长的潜力很大,但这一结构性问题并非能在短时间内解决。大力发展服务业必须有相应的消费能力来配合,消费能力取决于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多寡,参照各发达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经验来看,只有当城镇化进程进入一定的阶段,农村人口实现向城镇转移,劳动力供求基本平衡,经济社会才会真正过渡到以消费拉动为主的经济发展模式。河南省依然应当理性看待扩大内需对本省经济发展的作用,还需要摆正内需与经济发展之间的逻辑关系。
纵观传统意义上拉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投资在河南省经济社会几十年的发展中可以说是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通过统计1985—2007年的河南省生产总值及固定资产投资两组时间序列数据,通过建立经济计量回归模型,采用协整分析、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证明固定资产投资每增加1%,省内生产总值会增加0.5%(侯晓博,2009)。2009年全省经济运行数据显示,10.7%的GDP增速中,投资拉动占8个百分点,而自2000—2009年间,河南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从33.7%上升到85.9%,消费贡献率由81.9%下降到22.7%。这一方面表明了河南省确实存在投资与消费结构失调的结构性问题,另一方面也告诉我们,在河南当前经济发展阶段,通过“投资拉动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依然是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根本动力。同时我们有必要认清楚消费与投资之间的逻辑关系。从国民收入恒等式上可以直观地看出,消费与投资呈现此消彼长的关系。但是从更深层的意义上去思考,投资需求一方面是为了迎合消费的需求而投资,另一方面投资增加了生产力,增加了商品的供应能力,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增加了居民收入水平,提高了人民的可支配收入,从而带动了消费的进一步增长。由此可见,投资与消费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从逻辑方面来看,当前河南省投资与消费的逻辑关系显然是投资产生新的消费,新增消费又拉动投资的追加(李鸿昌,2011)。
二、当前投资领域出现的问题
1.投资比例失调的问题。2005年河南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4 378.69百万元,第二产业投资额为1 970.39百万元,仅此一项就占投资总额的45%。时至2009年河南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13 704.645百万元,第二产业投资额为6 980.42百万元,第二产业投资比重更是上升到了总体投资份额的51%,拥有了惊人的37%的年增长速度。同期与民生密切相关的第三产业投资额仅从2002年的2 241.73百万元上升至2009年底的5 962.67百万元年均增速为27%,增速低于第二产业。同时第三产业投资占总投资的比重也从2002年的51.2%下降到2009年底的43.5%。第三产业不但发展速度慢而且自身内部也存在着问题,河南省的房地产业投资由2002年的884.1百万元增长到2009年底的2 987.51百万元,其占第三产业投资比重的40%上升到50%。而批发和零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以及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这些与民生息息相关的行业发展缓慢,不仅增速低,总量也少。其中居民服务业和其他服务业一项甚至在2006年、2007年、2008年三年较2005年出现了同比分别下降12%、4.6%和10%的情况。
2.增长方式存在不可持续的问题。2005—2009年间,第二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率达到了37%不可谓不快,然而相应的资金投入却没有实现第二产业在生产效率上的显著提高。自2000—2009年以来,河南省能源消费年均增速已经接近10%,其中煤、石油等化石能源消费占比为90%(文春波、闫雷,2011)。大量的投资资金流入高耗能、粗放型、资源指向型、环境不友好型的工业领域,部分行业如电力行业、钢铁行业、化工业出现了产能过剩、经济效率底下的情况。一句话总结就是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比较低,大多数产业居于产业链的前端和价值链的低端,很多产品附加值低。从产业结构上看,“粗、低、重、耗”产品过多,既污染了环境,又增加了未来招商引资的难度,还把更多的利润拱手相让,不利于本省居民收入的增加。
3.通过观察河南省2005—2009年各种分组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构成可发现,河南省的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中自筹资金所占的比例异常之高,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截至2009年底,河南省固定资产投资中,自筹资金的比重由2005年的72.6%上升至总体比重的75.1%。而在对外引资方面效果非常不理想,不但绝对量在2009年出现了显著的下降,其50.92亿元的总量不但同比2008年下降了47.6%,甚至低于2005年64.36亿元的水平。这就放映了河南投资环境亟待提高的现实问题。另一方面,河南省也存在着人力资本存量低,不能满足引入先进技术的转化要求,以及技术外溢效应在省内不明显的问题。这些方面都增大了引进外资的难度,缓慢了引进外资的速度。
三、关于中原地区发展农业的现状及区位优势
1.传统区位优势。河南省是传统粮食生产大省,气候适宜,耕作历史悠久,小麦生产具有比较优势。据统计2010年,河南全年粮食总产量为1 087.4亿斤,占同期全国粮食总产量的9.95%,比上年增产9.6亿斤,增幅为0.9%。其中夏粮总产量618.1亿斤,比上年增产5.1亿斤,增长0.8%;秋粮总产量469.3亿斤,比上年增产4.5亿斤,增长1%。实现粮食产量连续五年超千亿斤的成绩。
2.政策扶持优势。扶持粮食生产是国家的长期政策。国家正在制定“十二五”规划,“十二五”期间国家将继续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今后扶持粮食生产这一政策的力度只会加大、不会减弱。在2011年2月9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中出台了继续加大对粮食生产扶持力度的十项措施。由此可见,在粮食生产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今天,河南作为粮食主产区可以立足于自身比较优势或者是突出优势去寻求财税政策支持,可以深挖河南自己在农业方面所具有的特殊优势,立足于这些特殊优势做文章,积极引进中央资金发展现代农业。
总的看我县民营企业起步较早,改革开放初期我县民营企业就开始起步,但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没有做大做强。企业规模小、产品档次低、经营管理水平不高、人才缺乏。但是产业特色明显,具有一定数量的工业企业。企业布局相对集中,形成三区两带一城发展格局。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一批本土企业家,一批产业技术工人,一批特色产品。
下面,就如何加快民营企业发展,提几条个人建议。
建议一:进一步提升对现有企业的重视程度。在全力抓好招商引资的同时,不要忽视现有企业的发展,要引导它们加大投资力度,进行技术革新,进一步做大做强,这是比较容易抓到位的,也是比较容易见效的。对现有企业支持,政策优惠要与外来企业一视同仁,避免“引来女婿走了儿”情况的发生。从另一个角度讲,企业引进,往往是以商招商,在很大程度上要靠我们本地同行企业界人士的相互宣传和引路,本地企业界人士对投资发展环境的“口碑”,是引进企业、资金和技术的第一窗口,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做大做强现有企业:一要培育产业龙头。在六个行业中,根据3年内的税收情况,每个行业筛选出1-2个龙头企业,集中给予税收、资金、用地等政策倾斜,促其做大做强。二要延伸产业链条。围绕六个行业,发挥龙头企业作用,向上、向下拉伸、拉长产业链条,带动配套企业发展。肉食品行业原料、市场两头在外的现状表现的十分突出,需要积极引导企业投资新建养殖企业。三要打造产业集群 。产业集群,不在于企业数量的多少,关键在于企业的规模、质量。一方面要加大合法经营、有发展潜力的企业的服务力度。另一方面,要严厉打击违法企业、假冒伪劣产品。不打掉伪劣产品,就是对合格产品的不公平。不打掉违法企业,合法企业就无法成长起来。肉食品行业的整治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经过两次大的集中整治,生产单位由原来的56家,变为现在的十几家,砍掉了一批小作坊,数量少了,行业规模、效益却实现了成倍的增长。
建议二:进一步加大工业集中区的建设力度。不只停留在规划和口头上,要切合实际的做起来。一要加大硬环境建设力度,充分征求企业经营者意愿,提高基础设施的标准、档次和品位,提高集中区的承载能力。二要优化集中区的软环境,为入驻企业提供优质、高效、透明、诚信的服务。对于县城工业园区的启动,第一步主要是吸引一、两企业入驻,为其他企业发挥示范作用。
建议三:切实破解“瓶颈”问题。在企业座谈时,谈及最多的两个问题仍然是土地和融资。这是在所有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发展中必须要面对也是最难解决的两个“瓶颈”问题。因此,如何让政府更好地发挥主导作用,进一步为企业创优环境、搭建平台,推动企业做大做强。
(一)争取增量,盘活存量,积极破解土地“瓶颈”
1、切实加大转用指标争取力度。一是加大争列市以上重点项目力度,大项目争取纳入省重点项目盘子,使用省控指标;对中小项目实施打捆包装,力争市级立项,使用市控指标;督促项目单位加强与发改、环保、建设、和国土部门的沟通,尽快完成项目立项、规划选址、环评等前期工作,为用地预审、规划调整等工作创造条件,争取及早达到用地组卷报批要求。二是加大跑市进厅力度,充分利用各方面人脉资源,反复申明理由,争得各级理解和支持,为争取用地指标创造有利条件。
2、积极推进土地置换。充分利用土地置换政策,将部分废弃砖窑(全县约有600亩)立项复垦,验收合格后,与农用地进行置换。
3、认真盘活存量建设用地。对全县现有停产、倒闭的123家企业,闲置的700余亩土地,按照一般项目靠挖潜的原则,采取制定优惠政策、使用权流转、合股联建、租赁等措施,积极安排一般非生产性项目使用存量建设用地。
(二)转变思路,加强引导,积极破解资金“瓶颈”
1、加强“银企”、“民企”对接。一是实行银行和企业联系会议制度,及时沟通信息,争取金融部门在资金上的支持。二是组织金融机构深入企业进行调查研究,帮助企业完善贷款条件。三是调动社会各界积极性,制定优惠政策,鼓励民间资本通过独资、合资、入股等方式,实现民间资本与企业的对接。
2、不断探索新的招商方法。一要打破“宁为鸡头,不为凤尾”的观念,甘当配角,挂大联强,借梯上楼,借船出海,在提供服务中求发展,在加快联合中求发展,在产业对接中求发展。二要提高招商的针对性。进一步增强政策渠道、业务渠道、网络渠道、企业渠道等捕捉、筛选项目信息的能力。在项目跑办上做到“专”,出去跑项目,小团组多批次,有目的的进行,可以上什么项目,发展什么产业。
一旧,就是从干部群众的思想看,观念还比较陈旧。虽然我们一再强调解放思想,也一直在解放思想,但由于受长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还存在因循守旧、固步自封的保守观念,缺乏敢闯敢试、敢拼敢干的工作劲头;还存在有多少钱办多少事、有什么条件干多大事的等靠思想,发展的办法不多,解决问题的途径不宽;还存在肥水不流外人田的传统思维,排外排新的现象比较普遍;还存在小富即安、小富即满的小农意识,快发展、大发展的愿望不强烈;还存在只讲问题、不讲潜力,只谈劣势,不看优势的畏难情绪,奋发有为、干事创业的氛围还不十分浓厚。
三难,就是从县域经济运行的表象看,有三个方面的难题急需突破。一是经济结构调整难。实践看,由于受政策、机制、市场、地缘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县域经济结构调整在短期内难以有大的突破和质的飞跃,农业大、工业小、三产弱的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导致县域经济发展动力不足,后劲不大。以××为例,20__年全县一、二、三产业比仅从20__年的66.1:9.5:24.4:调整为60.6:11.3:28.1。第一产业仍占有很高的比重,农业经济特征明显;第二产业优势不够突出,特别是投资超亿元,利税超千万的,能够拉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大项目还寥寥无几;第三产业比重上升虽然较快,但因起步晚,多以传统服务业为主,没有形成规模,不足以拉动整体经济发展。二是财政经济运行难。由于财源建设滞后、刚性支出增多,以及现行分配体制不合理等诸多问题的影响,县级财政仍然普遍窘困,大部分县市仍然要靠省财政转移支付度日,难以拿出财力搞建设、谋发展,给群众办好事实事。我们××10个县(市区)有8个县(市区)靠财政转移支付过日子。我们××就是其中的一个。20__年全县全口径财政收入仅为4058万元,而工资支出就达到1.2亿元,如果没有省里的转移支付,我们连保工资、保稳定都很难做到。这样的财政,根本拿不出钱来发展经济,甚至连招商引资上项目的前期费用都拿不出来。三是乡村债务化解难。这是阻碍和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症结性历史遗留问题。从我们××看,到20__年年末,全县乡村两级债务高达2.5亿元,村均180多万元,76个行政村大部分为空壳村。作为村级主要收入来源的机动地,在20__年化解村级债务时,大多数都已抵顶债务。国家“一免三补”政策的出台,村里又将剩余的机动地补给了回来要地的农民。这样村里已经没有收入来源,根本拿不出钱来偿还债务。而且省里出台的奖励政策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也很难执行。这些债务,不仅严重束缚乡村经济发展,而且影响到社会稳定,急需解决。
四制约,就是从县域经济发展的深层次看,存在四个方面的制约性因素。一是金融体制制约着县域经济发展。由于银行惜贷慎贷,并且上收贷款管理权限,撤并营业网点,使得县域中小企业、民营企业资金严重短缺。以××为例,20__年,全县贷款余额仅为13.3亿元,其中中小企业贷款寥寥无几。今年建设银行又要被撤销,××县又将失去一个商业银行。二是行政权力分配政策制约着县域经济发展。现在看,越来越多的政府执法部门实行了“三权在上”、垂直管理,而且上收的趋势越来越严重。这对于承担着县域经济发展责任的县级政府来说,进一步增加了行政管理难度,在很多问题上,没有自主决策的权力,在许多领域处于空壳无权管理的境地。县里上项目、干点事,几乎都得向上报批、交费,降低了行政效率,增加了行政成本,弱化了县级政府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三是国有企事业单位改革滞后制约着县域经济发展。由于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改革省里没有明确说法,县里无法对一些关门倒闭的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进行改革,对职工也无法进行妥善安置,带来了诸多的社会矛盾。比如,我们绥棱水利系统的水利钻井队,已经倒闭多年,但由于是自筹自支的事业单位,不管是职工并轨,还是养老保险,哪条政策职工都靠不上,遗留问题无法解决,引发职工上访告状。再有就是以国有林场为代表的政策性比较强的国有企业,包袱沉重,发展无力,改革已是势在必行。但由于受政策制约,即使有好的出路,现在也无法进行推进。四是人力资源素质低制约着县域经济发展。现在看,人才短缺、科技落后、人员素质较低,已经成为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一方面,由于县域内工作和生活条件不如大城市,大学生毕业后到县工作的比较少,既使回到县里的,由于工作、生活条件所限,流失的问题也比较严重,县域经济急需的科技型人才、管理型人才都十分匮乏。以我县为例,全 县各级各类人才有7813人,其中,实用技能型人才仅有2188人,管理型人才仅有78人,远远不能满足各行各业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城乡劳动力科技文化素质不高,文盲、半文盲、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约占劳动力总数的20,城乡8618户贫困户中,有近60的贫困户是因为科技文化素质低、没有一技之长而导致贫困的。
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必须在方方面面予以扶持,尤其要在体制、机制上采取超常措施,破解县一级无力解决的难题,为县域经济加快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1、要赋予县级更多的发展自。按照能放则放、权责统一的原则,参照10强县扩权的标准,对所有县市都合理地扩大经济管理权限,赋予县级政府更大的发展自和决策权,增强县级政府统筹城乡发展的经济调控能力。同时,在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国有林场等企业改革上,出台明确的政策意见,指导县级结合实际进行操作。
2、要进一步改革财政管理体制。要按照财权与事权相适应的原则,提高县级收入分成比例,充实和增强县级财政实力,以此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壮大。继续加大省对县转移支付力度,重点向财政弱县进行倾斜,以缓解县级财政保工资、保运转、保稳定的压力。同时,凡是国家出台的减收增支因素,对享受转移支付的县份,应全额给予补助。
3、要进一步完善化解乡村债务的奖励政策。现行的奖励政策只考虑到偿还公益事业发展方面的债务。对此,建议上级出台更宽松的奖励政策,对于垫付税款、兴办公益事业方面的债务应全部由国家承担。对于其它债务按一定比例奖励。同时,还应该针对乡村两级回收债权问题,出台相应保护政策,以增强自我还债能力。
促进县域经济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一定要有开拓创新精神,要有科学的发展思路。2006年换届以来,**县始终把解放思想、创新思路、科学谋划、跨越发展作为首要的工作来抓,把解放思想渗透到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各项工作中,时刻以创新的理念指导工作,以创新的思路谋划工作,以创新的实践完成工作。根据发展形势的变化,及时地对**的发展目标进行了新的明确定位,提出了“争创**‘三化’一流县,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的发展思路。工作中,不断强化“等不起”的责任感、“低不得”的目标感、“坐不住”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欠不起”的使命感,坚持“三化”并举、和谐发展、协调并进,依据工业、农业、城镇化建设工作实际,实行县四家班子领导分块抓落实的责任制,分块评比、考核、奖惩,确保了工农同步发展、城乡建设与旅游事业协调并进。
一、民营经济的概念
民营经济就是由民间经营的经济,是一种以经营方式来界定的经济形态,即广义的非国营经济。民营经济中包括了全部的非国有经济和部分的国有经济,其中非国有经济部分中既有私有制经济,又有某些公有制经济和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成分等。
从目前理论界的研究看,对“民营经济”这一概念的认识主要可以归纳为两种观点:一是所有制的观点。这种观点认为,从所有制性质上看,民营经济是属于非国有经济的范畴,是以非国有经济为基本构成的经济,是完全的非国营经济,是公有与私有混合的经济;二是经营主体的观点。这种观点认为,民营的概念在国内外早就使用过,民营是相对于国营、官营而言的,民营经济是就经营主体而言,不是所有制概念。我们认为,民营经济属于非国有经济的范畴,是非国有经济中为民所有、为民经营的那一部分经济形式。
二、民营经济的现状
自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民营经济作为最具活力的增长经济,对我国连续三十多年的经济快速增长起了基础和加速作用。
(一)民营经济与国民经济一样都是我国先进生产力的重要承担者,为社会主义市场体制改革和经济增长提供了有效保证和持久活力。民营经济的就业占全社会就业总量的比率在逐年增长;民营经济上缴税收比重不断升高,民营企业中的个体私营的税收增长率高出全社会税收平均增长率;民营企业家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光彩事业带动脱贫以回报社会;安排下岗职工,目前再就业的国有企业的很多下岗职工都在个体私营企业里工作。
(二)发展呈现出数量加速扩张和质量的渐进提升的双重景象。个体企业数量和资金总量一直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民营企业个体规模持续扩大,民营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不断提高;民营科技企业成为新亮点;民营企业积极参与国有企业改组改造。
(三)为推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民营经济已成为许多地区经济发展的主体,民营经济越发达的地区,经济增长率就越快;民营经济已是部分地区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四)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化改革的重要力量,具有天然的市场经济特征,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社会发展发挥了独特作用。它具有灵活的经营机制,按照市场方式参与经济活动为市场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示范作用;成为衡量中国市场化改革程度的关键指标。
客观地说,我国民营经济的发展总体上是快速、持续、健康的,但我们必须看到整体规模狭小分散、管理水平偏低、产业结构趋向和技术水平较低是民营企业的先天性缺陷。我们必须看到大型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尚未形成,产权结构不合理、融资难、竞争力不足和缺乏高素质的人才已经成为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同时民营企业家的健康成长也面临许多挑战。
三、转变政府职能,发展民营经济
在我们社会转型时期,政府的职能在转变的同时,地方政府尤其县级人民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尤其是执法部门,执法人员也在不断的转变政府职能去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引导干部帮助企业家把企业不断做大做强。
(一)优化政务、法制、市场和舆论四个环境。建议除国家和各省的法律、法规规定外,一律取消民营企业登记的审批条件或改为登记备案制。加快制定和完善保障中小民营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的地方性政策规定。规范行政执法部门名目繁多的收费和花样翻新的摊派。坚决取缔无照经营和欺行霸市等扰乱市场经济秩序的行为。加强对中小民营企业消防、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工资支付的管理和监察,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同时,要加强中小民营企业的正面宣传,对讲究诚信、守法经营的中小民营企业,要在政府出版物、网站、电视台以及政府组织的相关活动中进行广泛宣传,扩大他们的影响和知名度。
(二)增强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当前,我国民营企业整体自主创新能力偏弱,创新意识不足,制约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技术、人才、融资等因素较为突出。着力致力于引导中小民营企业的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要引导民营企业建立技术创新体系,加大资金、技术和政策扶持力度,注重发挥财税杠杆作用,进一步完善财政资助、贴息和税收减免政策,完善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立健全具备公共研发、技术服务、科技信息咨询、投融资、知识产权和技术项目孵化等功能的创新服务平台。
(三)大力扶持科技型、外向型、吸纳下岗人员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型、从事农产品加工型的“四类中小民营企业”。建议对科技型中小民营企业设立奖励基金;鼓励银行扩大出口退税帐户托管贷款规模,缓解中小民营企业出口退税难的问题;对吸纳下岗人员就业的中小民营企业。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民营小微企业融资服务体系,建立一套与小微企业特点相适应的金融服务体系。
(四)引导中小民营企业,实现从家族经营向现代企业制度的转变;从分散小规模经营向规模化、集约化的转变;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同劳动密集型相结合的转变;从不规范经营向讲诚信、重操守、遵纪守法、规范经营的转变。
(五)建议结合国情,尊重市场规律,理顺政府、商会(协会)、中小民营企业之间的关系,坚持“民办、官助、党领导”的原则,明确商会、行业协会的基本职能,加强商会和行业协会的自律管理,加大扶弱助小的力度,建立和完善中小民营企业的政策支持体系。
党的十七大强调,“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新格局”,这无疑是民营经济发展的又一个历史机遇。抓住这个机遇,乘改革开放30年的东风,早已占据“半壁江山”的民营经济,肯定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关键词:
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首都经济圈
京津冀区域靠近首都经济圈,拥有深厚的工业基础,具有十分明显的发展优势。基于实现首都经济圈发展的目的,京津冀一体化区域经济的发展理念被提出。结合当前京津冀区域的特点,只有在京津冀一体化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找出关键点,才能够推动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获得实质性进展,以满足经济发展需求。
一、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一)京津冀区域经济规模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区域来看,长三角、珠三角以及京津冀地区已经成为三大重要的经济板块。从表1可以看出,2013年京津冀地区与三大经济板块的经济规模比较情况。三大经济板块的生产总值达到了212990亿元,占据了2013年全国生产总值的37.44%。其中,京津冀地区2013年生产总值为62172亿元,占据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的10.93%,人均生产总值达到57345.35元。相对于其他两个经济板块来看,京津冀地区水平最低。在京津冀内部,三个省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明显的差距。2013年河北省的生产总值最高,对京津冀地区的经济贡献率达到45%以上。但是河北省人均生产总值仅仅为38596元,相对于京津两地存在明显差距。
(二)京津冀区域产业结构2013年京津冀地区的产业结构呈现“三二一”的发展状态。其中第三产业占据京津冀地区生产总值的51.7%,相对于全国46.1%的比重要高,第三产业已经成为京津冀地区的主导产业,同时也是日后的发展趋势与优势[1]。而京津冀地区的第一与第二产业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北京作为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已经形成了成熟的以第三产业为主体的格局,2013年北京第三产业比重为76.9%[2]。天津与河北的产业均为“二三一”,其中天津已经迈入后工业化时代,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比重相当,并且已经形成了以高新技术为主导的产业格局。而河北省的第一产业比重相对更大,由于接收了京津两地的一些制造行业,因此河北省开始走上资源与加工融合的产业格局。
(三)京津冀区域基础设施建设2008年京津地区高铁运营极大的拉近了两地的距离,形成了两地半小时经济圈[3]。同时,京津高速公路、京津塘高速公路等高速公路的建设已经大致完成了京津冀地区三小时经济圈。2009年,京津冀地区三个省市签订了城乡规划框架协议,京津冀地区交通发展已经全面进入道路现代化时代。从目前京津冀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来看,京津冀地区已经形成了大型综合运输大通道,完善的综合交通体系给京津冀地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十分关键的支持。
二、京津冀一体化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点
(一)把握京津冀区域一体化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京津冀地区规划是国家发展的重点区域之一,其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京津冀区域一体化经济发展有利于本地区经济水平的提升,并且有利于实现战略发展的优化。长时间以来,京津冀三地经济发展十分不平静,其主要原因就是三地各自发展,开展非理性竞争,没有贡献资源。因此,当京津冀一体化经济能够得到落实,京津冀区域的文化、经济等各个方面都将会实现共赢[4];二是京津冀区域一体化经济发展有利于提升社会各界的信心。目前,国内经济增速相对缓慢,未来经济发展趋势不容乐观。虽然城镇化进程的脚步让人们对未来的发展所有信心,但是由于其需要长时间的累积,因此很难提升社会各界对国家经济发展的信心。然而一旦实施京津冀一体化区域经济发展,就可借鉴“长三角”等经济增长模式,使此区域的经济发展进入快车道,从而提升社会各界对国家经济发展的信心;三是京津冀区域一体化经济发展有利于缓解北京在各个方面的压力。当前北京地区的资源过于集中,经济、文化、人才等都聚集在北京,房屋价格居高不下,基础医疗设施难以满足群众需求。而当京津冀经济一体化顺利实施,北京的经济、医疗、居住等方面将有趋势往周边地区辐射,将会从一定程度上缓解北京的生存压力。
(二)发挥各地产业优势当前市场经济环境竞争更加激烈,京津冀地区作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板块,只有在认清各地优势,明确各地分工,集中资源优先发展各自的优势产业,优化资源配置,才能够最为高效地利用资源,避免资源浪费与重复建设,最大程度发挥京津冀经济圈的实力,加快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5]。北京地区拥有大量的人才与充足的资金,因此应该优先发展高技术的信息产业、知识密集型产业等,将餐饮业、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业、旅游业作为主导产业,加以辅助发展高质量服务业。例如,北京通州新城拥有十分完善的服务硬件设备以及文化产业设施,因此可以重点推动现代化服务业发展,建设文化创意园,打造北京文化商务中心区。又如,北京顺义新城拥有首都机场连接国际航空的优势,其可以大力发展物流、商务、国际会展等产业;天津的工商业、制造业基础十分雄厚,其拥有领先的科技成果转化的优势,能够在航空领域、节能环保领域、生物医药领域等新兴产业中获得优势。同时,天津临海,拥有地理交通优势,可以发挥港口的便利深化口岸物流合作,重点发展海洋经济;河北省应继续发展基础产业,尤其是第一产业中的农业与牧业,充分利用冀东地区充足的自然资源,积极发展钢铁、纺织、服装等资本与劳动密集型产业。例如,秦唐沧地区处于环渤海的核心地区,交通位置便利,因此应该积极拓展物流、化工等产业,利用本地优势发展水稻、葡萄等农产品。又如,保定地区可以凭借着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加快发展旅游业、制造业、新能源产业等。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京津冀一体化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于集聚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产业聚集与流动的过程中基础设施建设是重要的支撑之一。因此,要实现京津冀一体化区域经济发展就要进一步强化基础设施建设。首先,要加快各个城市铁路、公路、航空等交通途径的建设。加快建立京津冀地区高速铁路建设,重视京津冀机场建设,加快建立北京、天津、河北的交通干线。同时,还要重视基础设施软件的互联。京津冀地区可以参考珠三角、长三角等经济板块,使用“一卡通”制度。虽然目前,京津两地已经发行并且使用了“京津一卡通”,但是发行数量较少,使用并不十分普及。因此,政府应加快京津冀地区基础设施软件建设,实现各个地区城市高铁、地铁、公交一卡通行制度,让各个城市的群众流动更加便捷,实现京津冀区域的信息化连接。
(四)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强化各地政府之间的合作是京津冀一体化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点之一。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现需要凭借市场经济规律的支配以及市场主导的各项合作,而政府作为宏观调控的角色应该注重对市场体系进行优化完善。但是就目前我国市场经济的现状来看,市场调节体制依然不是十分完善,因此要实现京津冀一体化区域经济发展就离不开政府的主导。政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一是打破观念限制。当前京津冀三地之间存在着行政区域的划分,这是阻碍三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也是导致基层设施建设缺失,产业同构的本质问题。鉴于此,京津冀三地政府应该发挥引导作用,淡化行政规划关系,坚持开放的原则,以实现经济一体化的共同发展。京津冀应该各自明确自身区域的经济发展目标,认清各自地区的功能定位,以实现产业、交通与城市一体化。政府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通过区域协定、多方协议等方式来打破地方保护主义,建立区域一体化市场;二是为了推动京津冀三地经济一体化进程,政府要构建统一的法律体系,强化三地的经济发展政策,实现政府管理的统一化;三是构建和谐的区域发展环境,消除京津冀一体化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阻碍,以保障各项经济政策能够落实到位。例如,政府可以制定出台有利于京津冀地区产业优化的政策,推动非国有经济的进步,正确引导三地人才、资本、技术流通,设立相关部门负责各地之间产业关系协调发展,以全面建设京津冀产业优化的服务支持体系。
三、结束语
京津冀一体化区域经济发展是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京津冀地区想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一体化发展就应该从把握京津冀区域一体化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发挥各地产业优势,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等几个关键点入手,以推动京津冀一体化区域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云,张贵祥.基于区域一体化的生态经济发展研究——以京津冀为例[J].经济与管理,2009(3):63-67.
[2]唐茂华.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战略构想与前景展望[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3):15-20.
[3]涂英柯,司林波,孟卫东.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综述[J].商业时代,2013(26):136-138.
京津冀区域靠近首都经济圈,拥有深厚的工业基础,具有十分明显的发展优势。基于实现首都经济圈发展的目的,京津冀一体化区域经济的发展理念被提出。结合当前京津冀区域的特点,只有在京津冀一体化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找出关键点,才能够推动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获得实质性进展,以满足经济发展需求。
一、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一)京津冀区域经济规模
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区域来看,长三角、珠三角以及京津冀地区已经成为三大重要的经济板块。从表1可以看出,2013年京津冀地区与三大经济板块的经济规模比较情况。三大经济板块的生产总值达到了212990亿元,占据了2013年全国生产总值的37.44%。其中,京津冀地区2013年生产总值为62172亿元,占据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的10.93%,人均生产总值达到57345.35元。
相对于其他两个经济板块来看,京津冀地区水平最低。在京津冀内部,三个省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明显的差距。2013年河北省的生产总值最高,对京津冀地区的经济贡献率达到45%以上。但是河北省人均生产总值仅仅为38596元,相对于京津两地存在明显差距。
(二)京津冀区域产业结构
2013年京津冀地区的产业结构呈现“三二一”的发展状态。其中第三产业占据京津冀地区生产总值的51.7%,相对于全国46.1%的比重要高,第三产业已经成为京津冀地区的主导产业,同时也是日后的发展趋势与优势[1]。而京津冀地区的第一与第二产业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北京作为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已经形成了成熟的以第三产业为主体的格局,2013年北京第三产业比重为76.9%[2]。天津与河北的产业均为“二三一”,其中天津已经迈入后工业化时代,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比重相当,并且已经形成了以高新技术为主导的产业格局。而河北省的第一产业比重相对更大,由于接收了京津两地的一些制造行业,因此河北省开始走上资源与加工融合的产业格局。
(三)京津冀区域基础设施建设
2008年京津地区高铁运营极大的拉近了两地的距离,形成了两地半小时经济圈[3]。同时,京津高速公路、京津塘高速公路等高速公路的建设已经大致完成了京津冀地区三小时经济圈。2009年,京津冀地区三个省市签订了城乡规划框架协议,京津冀地区交通发展已经全面进入道路现代化时代。从目前京津冀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来看,京津冀地区已经形成了大型综合运输大通道,完善的综合交通体系给京津冀地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十分关键的支持。
二、京津冀一体化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点
(一)把握京津冀区域一体化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京津冀地区规划是国家发展的重点区域之一,其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京津冀区域一体化经济发展有利于本地区经济水平的提升,并且有利于实现战略发展的优化。长时间以来,京津冀三地经济发展十分不平静,其主要原因就是三地各自发展,开展非理性竞争,没有贡献资源。因此,当京津冀一体化经济能够得到落实,京津冀区域的文化、经济等各个方面都将会实现共赢[4];二是京津冀区域一体化经济发展有利于提升社会各界的信心。目前,国内经济增速相对缓慢,未来经济发展趋势不容乐观。虽然城镇化进程的脚步让人们对未来的发展所有信心,但是由于其需要长时间的累积,因此很难提升社会各界对国家经济发展的信心。然而一旦实施京津冀一体化区域经济发展,就可借鉴“长三角”等经济增长模式,使此区域的经济发展进入快车道,从而提升社会各界对国家经济发展的信心;三是京津冀区域一体化经济发展有利于缓解北京在各个方面的压力。当前北京地区的资源过于集中,经济、文化、人才等都聚集在北京,房屋价格居高不下,基础医疗设施难以满足群众需求。而当京津冀经济一体化顺利实施,北京的经济、医疗、居住等方面将有趋势往周边地区辐射,将会从一定程度上缓解北京的生存压力。
(二)发挥各地产业优势
当前市场经济环境竞争更加激烈,京津冀地区作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板块,只有在认清各地优势,明确各地分工,集中资源优先发展各自的优势产业,优化资源配置,才能够最为高效地利用资源,避免资源浪费与重复建设,最大程度发挥京津冀经济圈的实力,加快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5]。北京地区拥有大量的人才与充足的资金,因此应该优先发展高技术的信息产业、知识密集型产业等,将餐饮业、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业、旅游业作为主导产业,加以辅助发展高质量服务业。例如,北京通州新城拥有十分完善的服务硬件设备以及文化产业设施,因此可以重点推动现代化服务业发展,建设文化创意园,打造北京文化商务中心区。又如,北京顺义新城拥有首都机场连接国际航空的优势,其可以大力发展物流、商务、国际会展等产业;天津的工商业、制造业基础十分雄厚,其拥有领先的科技成果转化的优势,能够在航空领域、节能环保领域、生物医药领域等新兴产业中获得优势。同时,天津临海,拥有地理交通优势,可以发挥港口的便利深化口岸物流合作,重点发展海洋经济;河北省应继续发展基础产业,尤其是第一产业中的农业与牧业,充分利用冀东地区充足的自然资源,积极发展钢铁、纺织、服装等资本与劳动密集型产业。例如,秦唐沧地区处于环渤海的核心地区,交通位置便利,因此应该积极拓展物流、化工等产业,利用本地优势发展水稻、葡萄等农产品。又如,保定地区可以凭借着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加快发展旅游业、制造业、新能源产业等。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京津冀一体化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于集聚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产业聚集与流动的过程中基础设施建设是重要的支撑之一。因此,要实现京津冀一体化区域经济发展就要进一步强化基础设施建设。首先,要加快各个城市铁路、公路、航空等交通途径的建设。加快建立京津冀地区高速铁路建设,重视京津冀机场建设,加快建立北京、天津、河北的交通干线。同时,还要重视基础设施软件的互联。京津冀地区可以参考珠三角、长三角等经济板块,使用“一卡通”制度。虽然目前,京津两地已经发行并且使用了“京津一卡通”,但是发行数量较少,使用并不十分普及。因此,政府应加快京津冀地区基础设施软件建设,实现各个地区城市高铁、地铁、公交一卡通行制度,让各个城市的群众流动更加便捷,实现京津冀区域的信息化连接。
(四)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强化各地政府之间的合作是京津冀一体化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点之一。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现需要凭借市场经济规律的支配以及市场主导的各项合作,而政府作为宏观调控的角色应该注重对市场体系进行优化完善。但是就目前我国市场经济的现状来看,市场调节体制依然不是十分完善,因此要实现京津冀一体化区域经济发展就离不开政府的主导。政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一是打破观念限制。当前京津冀三地之间存在着行政区域的划分,这是阻碍三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也是导致基层设施建设缺失,产业同构的本质问题。鉴于此,京津冀三地政府应该发挥引导作用,淡化行政规划关系,坚持开放的原则,以实现经济一体化的共同发展。京津冀应该各自明确自身区域的经济发展目标,认清各自地区的功能定位,以实现产业、交通与城市一体化。政府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通过区域协定、多方协议等方式来打破地方保护主义,建立区域一体化市场;二是为了推动京津冀三地经济一体化进程,政府要构建统一的法律体系,强化三地的经济发展政策,实现政府管理的统一化;三是构建和谐的区域发展环境,消除京津冀一体化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阻碍,以保障各项经济政策能够落实到位。例如,政府可以制定出台有利于京津冀地区产业优化的政策,推动非国有经济的进步,正确引导三地人才、资本、技术流通,设立相关部门负责各地之间产业关系协调发展,以全面建设京津冀产业优化的服务支持体系。
三、结束语
京津冀一体化区域经济发展是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京津冀地区想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一体化发展就应该从把握京津冀区域一体化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发挥各地产业优势,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等几个关键点入手,以推动京津冀一体化区域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云,张贵祥.基于区域一体化的生态经济发展研究――以京津冀为例[J].经济与管理, 2009 (3):63-67.
[2] 唐茂华.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战略构想与前景展望[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5 (3):15-20.
Brief opinion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rug supervisor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medicine economy
CUI Xiao-ying.Tongling Institute of Drug Control, Tongling 244000, China
【Abstract】 This article has carri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ood and drug supervis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medicine economy, and proposed to strengthen four kind of supervision,controll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rugs supervision and the medicine economy, enhancing food and drug supervision and service of the medicine economy ability and level.
【Key words】Drug;Supervisory;The medicine economy
医药经济是国民经济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在医药经济活动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如何科学地实施食品药品监管,既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氛围,又为社会创造安全的用药环境,引导医药经济沿着健康的轨迹发展,已成为目前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面临的重要课题。
1 充分认识监管与服务医药经济在本质上的一致性
食品药品监管与被监管是矛盾的对立统一,食品药品监管的目的不是限制、扼杀医药企业的发展,相反,食品药品监管是对合法制药企业的依法保护,在食品药品监管中为其创造良好、公平的市场环境,同时也为社会公众提供安全可靠的药品,实现药品安全与医药经济健康和谐的发展。
1.1 明确依法监管是“立足之本” 依法监管,是指监管行为必须严格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它是行政执法的基本准则和生命线,是科学监管的核心内容。食品药品监管过程中的任何不作为都可能直接导致医药经济发展偏离法制轨道,出现非法生产经营,导致不公平竞争,扰乱正常的经济发展秩序;也可能因执法不公、监管不严引起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危害人民身体健康[1]。对此,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在实施监管过程中,首先必须熟悉法规、吃透法规,不断提高执法能力和水平。其次执法行为必须规范,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2]。尤其是在我国医药经济快速发展,市场经济规范还需要时间,药品生产、流通和使用的各个环节时有违法行为发生的时期,更必须明确依法监管是行政执法的 “立足之本”。
1.2 明确监管的中心任务是保障公众的用药安全 医药市场不正当竞争、群众的法规意识淡薄、患者的医药信息不对称,这些都不利于食品药品监管者在监管中为保障公众用药安全的中心任务完成。为此,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在监管工作中必须以提高公众的用药安全意识为基本点,树立科学的监管理念,找准定位,把服务贯穿于监管的全过程[3]。在监管市场的同时,宣传法规,提高公众的法规意识和促进协调执法,做到标本兼治,尽一切努力做好公众用药的安全卫士。
1.3 明确保障用药安全与促进医药产业健康发展的关系 当前医药经济协调发展滞后、医药市场规范发育缓慢是药品安全隐患存在的一个重要原因。要提高对公众用药的安全保障水平,就必须加快医药产业的协调发展和促进医药市场的规范发育。对此,食品药品监管工作只有把加强监管与促进发展统一起来,把用药安全保障与规范市场发育联系起来,以协调促规范,以规范促发展,才能使食品药品监管工作在医药经济建设中不断发展壮大,同时,使食品药品监管工作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提高。
2 切实把握监管与服务医药经济的最佳结合点
履行监管职责,服务经济发展,就要不断地发现新问题、研究新情况、探索新途径,找准科学监管与服务经济的最佳结合点,监管立足于防患于未然, 执法把握好“度”,寓服务于监管之中,在监管执法中体现服务精神。
2.1 从流通领域抓起,寓服务于未雨绸缪之中 药品从生产、检验到进入经营企业、医疗机构,最后患者使用,要经过很长的一个流通过程,而整个流通过程中又存在着许多对药品质量有影响的环节,药品质量在每个环节都可能出现问题。我国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地域广阔、基数庞大,药品监管人员力量有限,对企业和乡村的日常监督匮乏,部分地区只能通过飞行检查和针对被举报有问题或发现不合格产品的企业进行监管,监管过程中不泛有就事论事,缺乏对流通环节药品质量的全程监管。对此,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首先要加强现有监督队伍建设,强化层级管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加大日常执法监督力度[4]。对药品研制、生产、经营、使用的全过程进行监督,规范研制、生产、经营行为,使假劣药品难以找到生存的空间和环境。
2.2 寓服务于工作环节之中,着力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2.2.1 理顺各方面的关系,构建和谐药监系统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食品药品监管系统在依法履行监管职能中,面临着诸多困惑和矛盾,尤其是我国食品药品监管职责尚未彻底摆脱“九龙治水,浊浪滔天”的管理局面时期[5] ,要建设好和谐的食品药品监管系统,自身必须处理好四个关系:一是处理好利益层面和谐与价值观念层面和谐的关系,使干部职工树立药
监职业崇高理念,把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正确把握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与国家利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之间的关系。二是处理好秩序、公平与活力、效率的关系,提高药监干部职工的人文修养和素质,建立科学的目标考核体系,形成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竞争择优的用人机制;三是处理好依法监管与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在确保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的同时,通过监管和服务,营造公平规范的市场环境,促进食品药品质量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不断提高。四是处理好组织领导与依靠群众之间的关系,统一干部职工思想,达成共识,充分发挥干部职工的主人翁精神,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达到和谐共生的目的。
2.2.2 把握监管原则,着力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食品药品监管工作处理得不好,不但会扼杀市场活力,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的形象。因此,在当前的监管工作中,必须严格按照优化市场发展环境以及整顿和规范药品市场经济秩序的要求,把握四个原则,即公众利益至上的原则、监管遵循市场规律的原则、监管与发展和谐统一的原则、寓服务于监管的原则[6],依法监管,力促公平有序、良性竞争的药品市场环境的形成。
3 强化四种意识,努力提高科学监管与服务医药经济的能力和水平
药监部门作为行政执法机关,不断提高依法监管的能力和水平,是履行自身职责的必然要求,也是服务经济发展的要求所在。
3.1 强化效率意识,提高行政效能 所谓行政效能,就是监管效率高低。食品药品监管活动本身是净化市场,确保人民用药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经济发展的一种社会效益。对此,我们必须认清现阶段食品药品监管形势的严峻性,增强忧患意识和责任感,整合资源、优化配置,用最小的监管成本获取最佳的监管效果。同时,还要处理好监管效率与监管质量的关系,不能顾此失彼。
3.2强化学习意识,提高监管水平 科学监管理念的核心和本质是以人为本,落实到食品药品监管队伍内部,就是要优化队伍结构,壮大监管力量,加快人才培养,加强食品药品监管法律、法规、政策和专业知识的教育和培训,提高监管人员的法律素养和专业水平,提高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的能力和水平,使其在实际工作中,能更好地自我控制,排除外界干扰。
3.3 强化法制意识,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坚持依法行政是进一步转变机关作风、树立良好药监形象、强化公众服务意识、实现科学监管的基本要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一方面要加大对违法违规涉药行为的查处力度,严厉打击制售假劣药品行为;另一方面要不断加快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的进程,严格执法程序,规范执法行为,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的理念,从各方面从严要求自己,做到公正廉洁,执法为民,向社会展示药监队伍的良好形象,使行政执法工作走上科学化、规范化、程序化、制度化的轨道。
3.4 强化服务意识,促进地方医药经济发展 监管是保障医药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没有监管的发展医药市场难免偏离方向,失去控制。同样,脱离发展谈监管,也只能是无源之水,不但会造成监管的错位,还会助长为了部门利益而损害整体利益的现象。因此,食品药品监管应坚持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严格监管就是最好的服务”工作理念,妥善处理监管与发展的关系,把保障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通过监管,为医药产业发展创造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引导和支持企业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促进医药经济和产业的发展,同时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食品药品安全需要,为构建和谐社会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 陈晋华,潘鹰.浅析药品监管中违法行政不作为.中国药事,2005,19(9):517.
[2] 汪潜.基层食品药品监管执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安徽医药,2006,10(12):979.
[3]邵明立.实践科学监督 促进社会和谐努力开创食品药品监管工作新局面.中国药事,2007,21(2):75.
随着2014年我市首条地铁投入运营,我市将迎来地铁时代。而由于地铁的开通,围绕地铁规划、投资、建设、运营、管理和维护又将形成一个巨大的市场。依托地铁发展经济,使其产生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是地方政府必须要及早考虑和谋划的。
根据规划,地铁1—4号线在北塘境内将布设13个出入站点,从这些站点位置来看,覆盖了北塘大部分地域,按辐射理论,足够影响北塘全境,可以说地铁经济是北塘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经济发展的又一个新的引擎,有利于极大的改善北塘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从国际国内地铁城市的发展经验来看,地铁的开通对商圈的形成,对商业资源由单中心向多中心发展,对零售商业从地上转为地下,对商业布局由“带状”向“圈状”进而向“片状”发展,都是极为有利的。而从目前我区的现状来看,围绕北塘地铁站点的布设来谋划发展打造地铁经济的工作还尚未喊出响亮的口号,尚无任何实质性的启动。为此本人强烈建议如下:
1、规划先行。尽快着眼我市整个地铁布局对我区次分区规划作相应调整和安排,侧重于地铁站点的城市空间布局和产业布局相适应。要着眼长远,高起点,高标准,通盘考虑未来北塘区域内地铁经济的打造。
2、成立专门工作班子,领衔北塘境内地铁站点周边的可利用可挖掘资源的采集、规划和整合。特别是对核心资源调查整合,比如地铁口商铺资源、广告资源、通讯资源、房地产资源等,可视资源情况确定是否适合重点打造培育形成商圈。也要注重衍生资源的调查,如工程技术咨询、工程监理设计类单位;物业管理、绿化苗圃、旅游、宾馆、餐饮、停车服务、储运、租赁、建筑装饰、文化类企业等等,以此确定未来配套建设和招商定位。
3、加大招商推介力度。地铁时代将使北塘中心城区的地理优势更加凸显,使北塘进入更快速、便捷、高效时代。人流量的加大和流动的便捷将使北塘的服务业迅速提升有了可能,要组织招商部门大力宣传推介北塘地铁站点分布广、站点多的优势,围绕与地铁相匹配的相关产业和商业配套大力招商,重点招商,形成氛围,以推动后续快速配套建设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