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科研方法概论

科研方法概论范文

发布时间:2024-01-03 17:56:05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科研方法概论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科研方法概论

篇1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自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外贸易规模不断增加,对外贸易产品结构不断优化,中国制造在全球的经济影响力不断增强。在互联网+时代,我国应采取措施,努力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经济全球化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机遇,亦带来了挑战,长期以来,反倾销、反补贴、知识产权问题、绿色贸易壁垒等是我国与其他国家贸易纠纷的关键问题,2016年上半年人民币不断贬值,美联储不断加息的预期,英国宣布退出欧盟,面对全球不断变化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我们要采取措施维护我国的对外贸易利益,不断改善中国与世界各国的贸易关系,提高我国的贸易地位。学习中国对外贸易概论课程,可以有效了解中国对外贸易格局、对外贸易理论、对外贸易战略等知识,推动中国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1中国对外贸易概论课程研究

中国对外贸易导论(佟家栋等,2011)将对外贸易分为理论体系及制度与政策。中国对外贸易概论(黄建忠等,2013)主要讨论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对外贸易理论依据(上、中、下),对外贸易产业经营、资本经营、对外贸易摩擦、对外贸易宏观调控等方面。中国对外贸易概论(曲如晓,2016)主要学习中国对外贸易格局、对外贸易理论依据、对外贸易战略、对外贸易管制制度、对外贸易法律制度、中国的关税制度、贸易促进制度、海关管理制度、加工贸易、服务贸易、技术贸易、对外贸易关系。这些教材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中国对外贸易概况,内容丰富,理论深厚,案例清晰,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2教学方法研究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这门课程理论丰富,实践性强,学习难度较高,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可以有效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

(1)明确学习目标,每部分内容简明扼要地提出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包括学习重点及难点,分配课前学习资料。

(2)小组学习法,选定小组成员,激发成员的学习兴趣及求知热情,小组成员共同完成案例讨论,课堂演示等。

(3)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比如中国对外贸易理论依据这部分内容是学习重点及难点,教师根据课时安排讲授贸易理论知识,然后选择相关案例进行演算、实证分析。此部分重点讲授比较优势理论、要素禀赋理论,先讲解贸易理论提出的背景假设,变量内涵,理论模型,数理模型的应用,再讲解理论的经济学含义,进一步解释贸易理论的优点及不足,可以采用图表相结合的方式,注意数据的时效性。然后逐一讲述相关理论依据,可以增加案例解释,此部分注意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及逻辑分析能力,提高学生数理模型的计算能力、图表的绘画、分析能力及学生对贸易理论的思辨能力。

(4)对外贸易法、贸易促进制度、海关管理制度、关税制度、对外贸易管制制度等内容,需要学生熟悉相关法律制度,根据已有的法律制度解决对外贸易中的实际问题,学生要掌握关税的征收方法、出口退税的程序等具体问题。

(5)服务贸易在GDP中的贡献率越来越高,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作用越来越大,可以从宏观、中观、微观角度进行讲授,先介绍我国服务贸易的总体情况,再选取某一具体行业进行深度分析,比如互联网销售,还可以选取特定公司进行分析,比如阿里巴巴、亚马逊等,然后请小组成员选择感兴趣的行业及公司进行贸易案例研究等。

(6)国际贸易专题研究。本课程可以选取“一带一路战略”,“服务贸易”,“对外贸易关系”,“加工贸易”等进行专题研究。首先明确研究主题,然后进行分组讨论,学会应用理论知识分析国际贸易问题,学以致用,切实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能力等。

(7)明确考核方式。本课程可以采取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并重的方式,突出课堂演示、专题讨论的重要性,同时也要考查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分析应用能力等。

3总结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这门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案例分析能力、实践应用能力等,既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又有很强的实践性,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贸易理论基础,了解西方经济学、国际经济学等课程的相关理论知识。学习这门课程既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在国际贸易中的实际操作能力,也能提高学生的研究分析能力等。

参考文献

篇2

现代经济的迅猛发展为人类生活水平提供了极大的发展空间,但伴随的却是全球大气、水、土壤和生物遭受到毁灭性的污染和破坏。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受到日益严重的干扰,自然资源受到大规模破坏,自然环境正在退化。环境科学作为一门介于社会科学、技术科学及自然科学之间的新兴学科因此蕴育而生。作为环境保护教育、宣传的重要窗口的高校纷纷开设《环境科学概论》课程,并且其越来越受到在校大学教师及学生的欢迎。但是随着国内外高新技术的不断发展,一些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方法已不能满足学生求知的需要,因此开展本课程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改革与研究是十分必要的[1]。

1.教学内容

目前,环境科学概论课程所采用的教材种类较多,其中多汲取了国内外已有教材的精华。例如20世纪80年代初,由美国的Straller编写的Environmental Science,以及其后前苏联学者编著的《环境学原理》;20世纪90年代初期Miller.G.T.Jr.出版的Environmental science:Sustaining the Earth末期出版的Environmental Science As a Living Planet[2]。在国内,最早出版的相关教材是刘天齐等主编的《环境保护概论》(人民教育出版社);一些行业部门院校结合本行业或本部门的专业特色,采用本行业或部门的编著出版的教材;一些综合性院校、师范院校和其他院校多采用高等教育出版社的《环境科学概论》(林肇信、刘天齐、刘逸农主编,1999年6月第2版)、《环境学概论》(刘培桐主编,1995年6月第2版)和《环境科学概论》(杨志峰、刘静玲编著,2004年7月第1版)。其中由北京师范大学刘培桐教授主编的《环境概论》理论体系较为完整,微观方面的环境污染和宏观方面的人口、资源、能源与环境的关系论述清楚,但环境评价、环境规划等内容的过多设置,与其他课程有较多的重叠。我主要针对杨志峰编著的《环境科学概论》所包含的内容进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研究。

1.1制订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是保证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规格的重要文件,是一门课程的总体安排,也是授课的主要依据。同时,教学计划也是实施教学过程、安排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的基本依据,是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计划在高校教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指导着教育教学向多元化发展。

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主要由以下六个部分组成:(1)培养目标。培养目标是在调查、研究、预测、论证的基础上选择确定的;(2)课程体系。即为实现培养目标必须考虑的课程整体设计,包括课程的模块、名称、学分、学时、理论与实践学时比、课内课外学时比等问题的分层次科学设置,均应清楚说明;(3)开课时间;(4)教学责任者。即将目标、任务分解到各教学环节与课程之中,确切地指定由某院(系)直至某人完成;(5)教学程序。即通常所说的教学步骤;(6)教学方法。包括授课的方式、方法、手段,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甚至相应的思维方法。教学计划是上述六要素的有机结合[3]。

1.2结合实际精选教学内容

教学教材选择由杨志峰、刘静玲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环境保护概论》(2004年7月第一版),该教材在各高校中被广泛采用。本书着重体现环境科学的思想理念、基础理论和科学方法,可作为高等院校环境科学与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教材,以及本科非环境专业的环境科学、环境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教材;也可作为相关专业和非环境专业开设环境类课程的专业教材或参考书;还可用于成人在职环境教育与培训的参考资料。

该教材章节偏多教材应联系实际精讲,其他内容进行简要介绍。首先,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在教学中剔除陈旧过时的内容,强化概念性的理论知识,并充实新的科技成果;其次,由于课时少,而环境科学的范围和内容非常广泛,不可能在规定的学时中将所有内容都讲到,因此要求教师要精讲;最后,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学习,达到教学目的,也要求教师必须联系实际精讲,增强趣味性和知识性。授课时,联系具体的环境问题或公害事件来讲述环境科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通过一些具体数据使学生能清楚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同时也给学生指出一些参与环境保护的途径[5],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便于学生掌握重点。此外,剔除陈旧过时的内容,充实和更新现有教学内容,给学生适当补充国内外环境保护的最新发展动态。引入这些新内容,既可增加课堂教学的信息量,又可提高学生的兴趣。

2.教学方法

在教学手段上,以课堂讲授和多媒体技术教学相结合,在多媒体教学中,充分收集已有的总结性图文和现实生活中的实例,进一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开展网上教学,实现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作用。

在考试方面方式上,研究生以撰写总结和探索性作业和值得商榷性试题开卷考试相结合;环境类和相关专业本科生以章节作业和闭卷考试为主;其它专业选修课以自主性作业,解决常见和与本专业有关的环境问题产生原因与解决方案为主。

确定《环境科学概论》课程的授课模式,形成了从教案、电子课件、环境案例、环境专家讲谈到题库的体系。突出主讲教师基础理论、专业知识传授的主导作用;改变授课形式,以案例分析作为理论课教学的辅助,培养和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使学生逐渐成为课堂的主体;发挥群体尤其是青年教师的作用,参与课堂讨论,指导学生第二课堂活动。开展教学观摩、经验交流、首次讲课试讲制度;采取学生评教制度,通过让学生填写问卷,了解学生对教师和教学工作的意见,及时答复,认真处理学生的意见;继续完善教学通报制度,监督教师教学工作。形成了良好的质量监控体系。

本课程使用教具和现代教育技术的指导性意见:课堂教学采用启发式或讨论式的教学方法,理论结合实际,应用生产实践中的环境科学概论实例,引导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提高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兴趣和积极性。要求学生认真读书,课前预习―泛读,课后复习―精读,从中学会自学的方法和获取知识的能力。建议该门课程采用课堂讲授结合多媒体教学的方式。

2.1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教学是现代教育技术与多媒体的结合,集文本、图形、图像等多种信息于一体,以计算机为核心,通过视听的组合为学习者提供一个图文并茂的学习环境,使客观事物以视听的形式直观、形象地表现出来,富有吸引力[6],因而在现代教育中具有特殊的优势。

多媒体教学具有信息量大、形象、直观的特点,能大大减少课堂板书时间,增加教学的内容,且教学内容可以随时更新与补充。例如讲解大气污染物的扩散机理时可以通过动画的演示,使学生更直观地掌握污染物的扩散方式与污染物初始浓度、扩散时间、排放高度、气象条件、地形等的关系,使教学内容直观、生动、容易理解,克服了传统教学中的不足。备课过程中可以结合相关教材,利用互联网的优势,查阅、下载相关文献资料,利用PowerPoint制作课件。此外,可以利用网络工具下载相关环保视频,课堂上结合相关章节给学生播放视频。

多媒体课件呈现信息的速度快,教师需灵活掌控课堂教学进度。如果讲课过快,就会造成学生对大量信息的被动接受,导致不理解、疑问增多。反之,如果讲课过慢,就会造成学生的懒散,注意力不集中,不认真听课的现象。为避免出现上述现象,适当控制好上课节奏,留出一些时间,让学生去理解、消化。同时注意与学生互动,想办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7]。

2.2互动式教学

互动式教学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可以采用提问、讨论等形式。教师可以提出一个能起学生的兴趣的问题,让学生广泛讨论,引导他们积极思考,大胆发言,通过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讨论交流,获得对同一问题的多种看法。互动式教学可以起到巩固书本知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作用。互动式教学能使师生在共同思考探讨中掌握所学的知识,形成气氛活跃、民主平等的教学风气。对部分容易理解、掌握的章节,可以让学生自己看书、收集相关资料后进行总结,由学生在课堂讲述,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这种教学方式效果非常明显,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口才和胆量,丰富了他们的知识,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学生普遍反映良好。

2.3结合实际教学

《环境科学概论》这门课程理论性比较强,内容以概述性为主。如果一味地只讲概念、原理,学生听起来会觉得很枯燥,所以讲课过程中应适当穿插实际知识。此外,还可以采用案例教学,增加他们的实际知识,也为他们下一阶段的实习打下一定的基础。在授课时,多列举一些实际环境问题或公害事件,或者通过一些部门的权威数据使学生能清楚了解我国当前存在的环保问题;鼓励学生多参与环保宣传活动,在学校环保协会及相关部门的配合下,利用环保纪念日(如6月5日世界环境日)组织学生在校内外进行环保宣传,回收废旧电池等。学生在收集相关资料的过程中,丰富、巩固了专业知识,而且他们是直接的参与者,环保意识得到了很大的增强[8]。

3.结语

对《环境科学概论》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探索,有利于培养适应知识经济需要的人才,以激发学生自觉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促使学生自我充实和提高,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提高学生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探索和创新知识的热情,促使学生进一步树立环境保护这一基本国策,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起到积极的作用。当然《环境科学概论》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方法的研究仅仅是初步的。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该课程的教学研究会进一步加强,其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会更加日益完善。

参考文献:

[1]环境科学定义.http://baike.省略/view/19692.htm.

[2]马俊杰,王伯铎,宋进喜.“环境科学概论”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研究[J].高等理科教育,2003.

[3]陈梦然,周玉俊.对地方综合性高校修订教学计划的几点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8,(3):84-86.

[4]杨志峰,刘静玲.环境科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5]章玲.上好高校环境科学概论选修课的思考[J].环境教育,2000,(4):34.

[6]陈莹,刘宇航,奕娇.对高等学校多媒体教学现状的思考[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6):89-90.

篇3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指以加强高校学生理论形态的思想政治教育为目的课程,也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必修之课。但是从以往的教学效果来看,结果并不理想。老旧的教学方案让老师只是按部就班的授课没有起到引导的作用,而教学内容空洞行似说教且脱离实际,这样就影响到了高校学生思维开发,且降低了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兴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改革迫在眉睫。

一、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存在的弊端

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存在不少问题,首先思想政治理论课本身就是比较乏味的一门课,再加上教学内容过度重复以为强调它的知识性,没有结合社会实际的授课很难让人对它产生兴趣。其次,高校学生经历了应试教育的“摧残”到了大学后觉得可以得到放松抵,加上它占有的分值不重,就产生了对触靠死记硬背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抵触心理。再次,到了大学后,课堂不再是几十人的小课堂,而是成百上千的大课堂,老师根本没办法照顾到每个学生,课堂上的秩序很难控制,怎样生动的演绎才能让每个学生都能接受所讲的知识更是个难题。最后,每个人对这门课程的认识都相差很大,包括老师,这门课程的重要性在他们心里也千差万别,有的或许只是想把课上完,缺少责任感。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案的改革措施

1.采用新媒体教学

随着经济的发展各高校的教学设施得到了完善,包括多媒体的安装。在这样一个新媒体时代新媒体在教学当中的应用不容小觑,它是结合了音频、文字和图片高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适当的运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能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减少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当中的低头族。光有多媒体还不行,还要掌握好呈现的内容的有趣性和知识性。在网上筛选教学素材时注意挑选有趣的又能很好诠释主题的素材,这样才能发挥多媒体的作用。此外,老师应该建立自己的网络地盘,里面可以结合实际阐述课程知识,以多种渠道充实教学内容,然后展现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兴趣,还可鼓励学生创建自己博客,便于老师与学生之间进行沟通交流,能实时的对老师的教学方法提出建议。

2.采用课外实践教学

一直以来高校对思想政治理论课都是采取单一的教学模式即室内授课,“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实践动手才能让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课程知识的正确性。如果只是一味地夸夸其谈,那么学生得到的也只是表面上的知识,转眼即忘。多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部分不失为一个好方法,能够直接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能增加生活经验,加深学生对中国国情的了解。有助于学生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在实践过程中,老师要以学生为主,针对每个学生的性格特征安排不一样的实践活动,有针对性的灵活的组织安排实践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采用启发式教学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堂当中应该很少出现老师与学生激烈互动场景,本就为一门枯燥的课程学生对着课本上烦冗陌生的文字很容易失去探究的兴趣。也有不少人诟病老师只是在复述课本上的文字,只是起到了“传声筒”的作用而没有教给学生实质性的知识。所以,在授课过程中要注重与学生的互动,采用点拨,启发和诱导等教学方法充分让学生自己去思考[3]。激励学生提出问题并在班级上通过辩论的方式进行观点交流。从中提升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分析能力,使在教学互动模式中以启发性教学方法得到高效教学成果。

4.采用情感型教学

我们都是有感情的生物,即使在教学中情感也起着很重要的地位。投入了情感去演绎教学内容才会把教学内容生动化,而非刻板的,有情感的知识总是让人更易接受。除了在讲解知识的时候揉入感情,在于学生相处的过程中,要努力和学生打成一片成为朋友,以诚相待,这样才会有良师益友。不能端着老师的架子高高在上把教师这个角色严肃化,会让学生产生距离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中让学生感觉我们像朋友一样,能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上的困扰,纠正错误的学习观,有效增强教学成果。

上述我们讨论了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上存在的问题,并就这些问题进行的改革方案进行探讨分析。“教无定法”,高校老师不应该拘泥于单一的教学模式,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进行实战分析,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教学成果。

参考文献:

篇4

引言

为了更好地体现高职高专教育培养应用技能型人才的特点,走出本科教育以理论教学为主讲授“计算机导论”这门课程的教学模式,高职高专院校“计算机导论”课程教学在理论教学适当的基础上注重学生计算机基本操作和常用软件使用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新生在入校之前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城镇学生具有一定的计算机基础,有的可能接受过相应的计算机操作培训并取得相应证书,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水平,这部分学生往往对简单的计算机操作教学不感兴趣;而大多数来自农村的学生计算机操作水平相对较差,有的偏远山区的学生甚至在进大学前没有接触过计算机。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的时候应该难易结合,安排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授课内容和练习。因此,“计算机导论”课程教学如何改革,需要认真地探讨和研究。

1.确定课程培养目标

“计算机导论”课程为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服务,培养学生从事计算机岗位工作所需要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和应用软件的使用能力。同时也为后续计算机课程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起到计算机专业先导课程的作用。

1.1本课程作为高职计算机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应具有基础性、实践性、实用性和前瞻性的特点,注重从实践中掌握知识,切实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体现高职学生动手能力强的特点。

首先是基础性。基础性是指课程的教学内容要突出基本原理、概念、方法和技术,这些基础性的内容是相对稳定的,学生能从中长期受益,真正实现从“授人以鱼”转到“授人以渔”上来。这些基础性知识能为后续计算机相关课程的学习作好铺垫,扫清障碍,培养学习计算机的信心和兴趣。

第二是实践性。实践性是指课程的教学要重视上机实践。作为计算机专业的入门课程,上机实践是十分重要的环节。通过实践强化学生对重要概念和技术的理解,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上机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和创新能力。

第三是实用性。实用性是指课程的讲授内容要以实用为原则。把工作中经常用到的实用融入到课堂教学“项目”设计中来,学生通过完成一个“项目”,就能掌握一种相应的操作技巧。

第四是前瞻性。前瞻性是指课程的内容要及时反映计算机领域的新技术和新成果。计算机的发展日新月异,应将具有时代特征的内容及时反映到课程内容中来,让学生尽快了解和掌握计算机的新知识和新技术。

1.2“计算机导论”以培养应用技能型人才为主线,构建“一个基础”、“两大能力”的培养目标体系。

“一个基础”即计算机专业应掌握的基础知识,由于本课程是计算机专业的入门专业基础课,为其它计算机专业课奠定基础,针对计算机各学科的发展速度快、信息量大的特点,因此它涉及的内容一定是大量丰富的与当今计算机技术发展相吻合的、前沿的计算机知识。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在基础知识够用的前提下强调应用计算机能力的培养,整个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以这种应用技能为主线进行设计。

“两大能力”即针对高职教育强调技能性的特点,本课程重点培养学生的两大关键能力,即从事计算机岗位工作所需要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和应用软件的使用能力。

2.课程教学内容改革

“计算机导论”课程与非计算机专业开设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相比,更注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内涵,更加系统、深入地介绍了计算机的基本的概念和基本原理,让学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新课程内容涉及计算机硬件结构、计算机数制与编码技术、操作系统、办公软件应用、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等,涉及内容广,重点多,如何根据学生特点和培养目标合理设计教学内容是教学成功的关键。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因此在教学内容设计中要不断更新、精选教学内容,兼并、压缩或者取消重复或陈旧的内容,突出教学的先进性和应用性。

3.课程教学方法改革

3.1采用案例教学法和项目教学法

教师在进行理论讲解和操作示范时,采用案例教学法。课堂教学围绕案例展开,使有基础的学生能围绕具体的案例思路观察分析,不断提高;使没有基础的学生能够通过讲解逐步揭开案例迷团,知其所以然。在实验课时,使用项目教学法,并将任务分两个层次:一般的学生完成“基础任务”,基础好的学生在完成“基础任务”后的空余时间完成“提高任务”,这样每位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能力来选择上机需要完成的任务,获得满意的心理感受。例如:在做“Word艺术字设计”实验的时候,一般的学生可以完成基本的艺术字设计,基础好的学生可以完成提高篇的“禁烟标志”和“图章的设计”。

3.2注重“精讲多练”

高职高专教育主要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以理论够用为度。所谓“精讲”,就是在教学中不是面面俱到,而是主要讲清课程的要点和基础知识,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更多的具体内容让学生自学。

所谓“多练”,即让学生多上机操作,其目的是从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入手,让学生多动手、多动脑,提高操作的准确性、迅速性、灵活性和协调性。

3.3采用启发式和兴趣教学法

计算机学科中有些内容比较抽象,不容易被学生接受和理解。为此,我们在教学中巧用生活中的实例,进行形象化比喻,从而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如在讲授文件目录结构这一节内容时,用一棵树的枝叶结构来比喻文件目录结构,并用图形加以解释,这样学生理解起来就相对容易些。

如在讲授PowerPoint这一章时,可在第一堂课上给学生演示一个动画声音优美的演示文稿,让学生自己思考如何编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4建立多方位的获取式教学方法体系

所谓多方位的获取式教学方法,是指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教师应改革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深入研究现阶段学生的特点,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教师的必要指导和宽松学习环境条件下,学生主动地利用多条获取知识的渠道,自主地、创造性地主动获取知识的一种完成教学任务的方式。在“计算机导论”课程教学中,我们主要应做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3.4.1以调动学生积极性为核心,注重与学生交流。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是教学活动效率的重要决定因素。特别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单靠教师的强制灌输是无法实现的。必须将教学重点由教师怎样教转变到学生怎样学上来,在必要指导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自主学习,创造性地学习,主动地去获取知识。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提问、问卷调查、电话、QQ聊天等多种方式与学生的交流沟通,掌握学生的情况和需求,为课堂教学组织设计获取第一手资料。

3.4.2以教学内容为依据,创造多种形式的交互式课堂教学。利用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多媒体教学环境实现师生互动、人机互动、边讲边练,教师可随时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避免学生因为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的不及时而影响学习效果,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

3.4.3以学生为主体,打破传统的计算机教学完全由教师讲授的方式,教师在每个单元后先布置一定数量的项目设计,完全由学生课后自己独立操作,教师通过验收学生的项目设计检查教学效果,其成绩作为学生期末总成绩的一部分。

4.结语

依照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精神:“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计算机导论”课程作为计算机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课程改革刻不容缓。

参考文献:

[1]王润云.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教育发展研究,2003.

[2]陈秀琼.新形势下“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大学教育科学,2007.

篇5

《语言学概论》是高等本科院校中文系的必修课程,在整个学科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其课程设置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授予学生有关语言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使学生从理论上认识语言的性质、语言诸要素的构成及发展规律,为其今后从事语言学习、语言教学或语言研究等打下基础。另一方面是为了让学生通过掌握的语言理论分析语言现象,解决语言问题,提高语言能力。因此,《语言学概论》课程肩负着理论和能力的双重目标,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从各种渠道反馈上来的信息看,这门课的认同度并不高,学生普遍反映内容比较抽象,缺少实用价值,因此学习动力不足。根据罗耀华[1]、孙洁菡[2]等人的调查,学生喜欢这门课程的比例不足15%,这种情况着实令人担忧。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偏重理论的课程性质和当前学生学习的功利性是比较重要的因素,但恐怕也不能完全归结于这两种因素,任课老师也负有很大责任。虽然目前不断有高学历、高智商的年轻老师充实到语言学概论的教学队伍中来,这些老师在研究生阶段所接受的教育都是专业教育,所做的研究也都是专业研究,重学术、轻教学依然是普遍现象,大部分老师还是基本沿袭过去的老师讲学生听、老师说学生记的单向输入模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没有得到充分的调动和发挥。因此,虽然老师把知识点概括得很全,专业知识拓展得也很多,但学生只是听在了耳朵里,记在了本子上,但真正作为知识掌握住的不多,能够应用的更少。在这样的教学状况下,想要增强教学效果,让学生对课程感兴趣,恐怕不容易。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把“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要求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学质量上来”,其中的高等教育部分明确提出要“支持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可见,“提高教学质量”“学生参与”“加强实践教学”已经提升到了国家教育战略的高度,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把教学作为第一要务的大学,面对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的变革及学习者信息获取渠道的多样化,应该积极地作出回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优化课程内容。”[3]为此,我们拟引入探究性教学理念并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谈谈如何在语言学概论课程中加强实践教学、提高教学效果的问题。

一、探究性学习和探究性教学基本理论

探究性学习是20世纪50年代美国“教育现代化运动”中,由芝加哥大学教授施瓦布提出并受到世界教育界广泛认同与推崇的教育理论,其最基本的思想是通过学生自主投身教学过程,在“重新发现”和“重新组合”的过程中学习和掌握知识。换句话说,探究性学习,就是让学生像进行科学研究那样进行学科学习,使学生在研究过程中建构学科知识,形成科学观念,领悟学习方法。探究性教学是应探究性学习而提出的教学方法,其直接目的是改变老师的教学模式以适应学生的学习方式,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探究性教学的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这两种理论都是建立在学生认知、心理、发展基础上的学习理论。建构主义理论的提出者是瑞士的心理学家皮亚杰,科尔伯格、斯腾伯格、卡茨、维果斯基等人使理论得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建构主义认为学生是建构的主体,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是通过主动学习而获得的,在建构过程中既需要任务的驱动,也需要学生间的合作。所以从学习方法上,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人本主义心理学以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和罗杰斯为代表,他们认为每个人都具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潜能,都具有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动机;发挥自我潜能,超越自我是人的最基本要求。[4](P553-P556)因此提出了“自由学习”和“学生中心”的学习观与教学观,认为对学生来说是否学到系统的知识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学会学习”。

二、探究性教学实施方法

杜威把探究性教学分为五个阶段:“第一,学生要有一个真实的经验情景,要有一个对活动本身感兴趣的连续的活动;第二,在这个情景内部产生一个真实的问题,作为思考的刺激物;第三,他要占有知识资料,进行必要的观察,以对付这个问题;第四,他必须提出可能的解决办法,并负责加以条理化;第五,他要有机会和可能通过实际应用来检验他的思想,澄清其意义,并自己发现其有效性和价值。”[5]

陈亮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把探究性教学分为六个阶段:一是产生问题意识。主要是将学生置于问题情境当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放手让学生大胆设想,大胆提问。二是形成假说。就是学生在对所要解决的问题有一个整体认识和全面了解的基础上,运用“头脑风暴”法集思广益,提出方案,建立假说。三是整合资料。就是教师在明确资料收集原则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利用多种方式收集资料,通过对资料的概括与组织,教会学生统计分析,提炼信息。四是得出结论。就是通过对资料的逻辑分析和实验、实践得出结论。五是验证结论。就是在对方案进行逻辑分析的基础上,在实践中检验方案,在检验中改进、补充和完善方案。六是反思与评价阶段。就是对探究性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和评价。[6]

明确了探究性教学的基本要求,教师在贯彻执行中就必须对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进行变革。在教学方式上要做到:一是变静态为动态。就是要确立“以人为本,以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改变过去按教学大纲规定内容和教学任务进行静态讲授的教学观念,围绕教学目标去搜集或准备尽可能多的教学信息和教学材料,并对这些材料进行整理、取舍和提炼,找准真实而有价值的问题,变“备课”为“设计”,以求精、求活、求新为原则,让学生的口、手、脑都动起来,与老师一起开发和利用这些信息和材料,在思考、争论、写作、展示的过程中达到教学目标。二是变独白为对话。就是要改变传统的单纯讲授和灌输的教学方式,围绕师生需要共同关注的话题进行积极、平等的对话,在对话中通过心灵的沟通、思想的碰撞和意见的交换实现知识问题的解决和学生个性的发展。三是由知识点走向问题域。就是要从过去关注教了多少知识和是否教了全面的知识,转向关注知识教授和掌握中隐含的问题。问题是探究性教学的核心,是能否进行有效探究的关键。作为探究性教学的设计和主导者,老师要善于从教学内容呈现的重点、难点中发现探究的问题,善于从学生感兴趣和争论的问题中发现需要探究的问题,善于从和知识背景相联系的日常生活和社会文化生活中发现需要探究的问题,善于从一些结论或原理的验证过程中发现需要探究的问题等。因应教学方式的改变,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也要完成四个转变:一是由“直接”向“间接”转变。就是教师要改变过去把现成的知识、答案、结论直接告诉学生的教学方式,而要让学生通过调查、讨论、推理和想象等途径来获得教学内容或知识信息,教师只负责提供学生需要的辅助材料和在学生感到疑难时给予提示和指导。这样,虽然教师在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上是间接的,但学生却是以直接的方式获得了知识,以这样的方式获得的知识无疑比间接获得的要牢固和深刻。二是由“全部”向“部分”转变。“全部呈现”教学强调完整性和系统性,要按照教材的知识内容和教学大纲的要求逐层顺次地教给学生,否则就是偷工减料,就是没完成教学任务,需要承担相应的教学责任。“部分呈现”教学强调教师要精选教学内容和信息,抓核心,找关键,点到为止,留下大量的“空白和缺口”让学生去补充,去完善,让学生在补充和完善这些“缺口”的过程中掌握全面和系统的知识。三是由“肯定”向“疑问”转变。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不再把课本知识或权威人士的说法当做“金科玉律”,遇到问题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尤其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研究的深入,出现一些不同的声音或与一些现实现象有冲突的情况时更要质疑,要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探究和验证这些理论,在一个一个疑问的解决中获得对知识点的全面认识和理解。[7]

三、探究性教学法在“语言学概论”教学中的路径

《语言学概论》课程大纲式、重理论、重综合、学派交叉、理论前沿等性质非常适合探究性思维的培养和探究性教学实践的实施。

在《语言学概论》探究性教学过程中我们引入了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所谓翻转课堂,就是在信息化环境中,课程教师提供以教学视频为主要形式的学习资源,学生在上课前完成对教学视频等学习资源的观看和学习,师生在课堂上一起完成作业答疑、协作探究和互动交流等活动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8] 。这种教学形式不仅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内化,同时探究过程需要协作、分工、组织,也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协作、表达和沟通能力。

我们在实施过程中的具体操作是:在一周前以知识链的形式下发学生需要学习的任务,学生结合视频、多媒体和相关要求进行自主学习,主要是理清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整体认知章节知识、找出难点及争议问题。课堂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个阶段为探究性学习阶段。学生根据事先分好的小组围坐在一起,在组长的组织下进行探究性学习,把课前自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提交小组讨论,遇到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随时请教老师或以小纸条的形式递交老师。第二阶段为教师知识链串讲和重点知识解答及知识拓展阶段。这个阶段老师先根据原来下发的知识链条进行串讲,明晰重点,提示难点,针对学生疑惑进行解答,在重点问题上进行拓展,并适当介绍当前学科的最新发展方向和成果。

就目前实施的情况来看,学生非常喜欢这种形式,积极性很高,注意力不集中、上课打瞌睡、玩手机等做跟课堂教学无关事情的现象已不复存在。

当然,要落实好探究性教学目标需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下面几点是我们摸索出的一些经验,列出来供大家参考。

1.重视分组

分组不能随机,不能任意,要按照“性格一致”的原则对班级同学进行分组,一般5-6人为一个小组较为合理。之所以要强调“性格一致性”是因为,如果把性格不同的同学分到一个组,那么性格开朗、好动、表现欲强的同学就很容易垄断整个学习过程,而那些性格内向的同学则没有表现和锻炼的机会,性格一致带来的将会是机会均等。

2.重视资料

重视资料就是重视广泛占有材料,只有材料广泛,且存在观点冲突,才能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辨伪。但材料浩如烟海,对于初次接触学科的同学来说难以把握,因此老师要为学生搜集相关材料制定书目,划定范围,指导学生分层分步实施阅读、归类、提炼、比较、形成观点,为下一步课堂探究做好充分准备。

3.项目带动

启动一些研究项目交由小组去处理,学生自主完成资料收集、方案设计、项目实施及最终评价。学生在完成项目中学习知识、获得方法、形成能力,老师在整个过程中只是承担顾问的角色。我们施行的项目有:

(1)方言调查

我们充分利用广东方言众多的优势,根据不同方言区把学生分成若干组,每组确定一个负责人,对本方言的语音、词汇、语法的某一特质展开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通过比较发现共性和个性,形成调查报告或小论文。这种做法不但加强了同学们对语言学规律的认识,而且还使同学们懂得了做学问的方法,几乎每年都有若干同学以方言作为毕业论文选题。

(2)语言应用调查

我们在讲授《语言学概论》的同时还开设了专业选修课程《广告语言艺术》。授课过程中,我们要求同学们分组搜集不同国家、不同文体、不同种类、不同媒体的广告语言案例,利用学过的语言学知识对这些广告语言中的语音、用词、语法、句式、修辞、文化等特点展开分析。同学们根据我们指导做的《房地产广告语言特点研究》论文,质量相当高。

随着网络的发展和普及,网络语言以其独特的风格已成为网络交流的一道独特风景线。互联网改变着世界,也不断改变着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大学生是网民中最活跃的一个群体,网络不仅影响着他们的学习方式,也影响着他们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表达方式。学生们通过语言应用调查实践撰写的论文《网络语言对大学生日常用语的影响》,不但加深了对语用学的认识,还使大家认识了互联网文化。

4.重视讨论

讨论既是对前期布置资料搜集任务的监测,也是进行观点碰撞和创造性思维训练,丰富课堂形式,提高学习积极性和团队意识的重要方式。讨论所创造的轻松、愉快、民主、合作的教学环境也大大融洽了生生和师生关系。讨论带来的不仅是对知识的深入把握和创造性理解,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课堂讨论和沟通交流,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组织能力、合作能力、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5.改革评价方法和评价制度

要打破期末闭卷考试这一单一的评价模式体系,把学生的资料搜集能力、课件制作能力、课堂讨论能力、对语言问题的分析能力、对语言现象的解释能力和对语言规律的总结能力等都纳入到考评模式中。我们目前采用的是实践部分占40%,闭卷考试占60%的学科综合评价模式,其中实践成绩由老师给出评价标准,小组进行交叉互评和老师综合评价两项相加得出。这种模式施行之后,同学们普遍重视资料,重视课堂,重视讨论,重视发言,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了全面提高。

四、探究应注意的问题

1.探究应目标明确

探究不是任性而为,天马行空,无限扩展,一定要有目的、有目标,有要解决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要划定探究范围,明确目标方向,以问题带动探究,而不是仅布置任务,之后让学生自由发挥,这样的探究往往会导致学生因为迷茫而丧失探究的兴趣。因此老师一定要明确需要解决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寻找资料,展开讨论,在讨论中通过碰撞明确理论,解决问题,同时也发现不足,查漏补缺。

2.不要把探究性教学泛化

探究性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式,是通过探究把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向主动学习、创造性学习的有效途径,但并不是每一个知识点、每一个问题都要学生去探究。老师必须要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章节特点等的不同要求有选择地让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否则不但学生感到疲惫,也会造成资源和时间的浪费。

另外,探究性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但教师的指导作用也必不可少。当前一些观点片面夸大学生自主学习的作用,认为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就要让学生不受约束地自由探索。这种观点是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不符合教学实际,也无法取得良好教学效果。

3.不要期待学生能解决学术问题

有些老师认为探究性学习就是老师确定课题,学生根据课题要求查找资料,进行论证或探索发现,提出新观点,阐明新主张。如果这样的话那就是做论文而不是探究性学习了,而且这样也会对大多数学生形成思想压力,也就违背了“探究性学习”的初衷。探究性学习首先是“学习”,只不过这种学习是在老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学习,强调的是“主动性”,是老师引领方向,学生自主充实学习内容的过程,是为了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汲取”的过程。当然,当学生养成了探究性学习的习惯之后,提出不同见解,甚至独创理论都是可能的。

五、结语

就像“再好的教育方法都无法适应所有的孩子”一样,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同样的教育方法可以把有些学生培养成天才,也能把有些学生送进地狱。因此,不管理论有多强大,也不管模式有多好,“探究性”教学理论也好,实践也好,只能被当做“理念”去对待,决不能照搬;只能根据不同环境、不同条件、不同内容、不同教学对象制定不同教学策略,而且随着教学的深入和各种因素的变化,教学过程和方法也要与时俱进、不断调整,要用一种开放的、动态的思维来指导探究性教学和学习过程。

注释:

[1]罗耀华,柳春燕:《<语言学概论>课程创新教学尝试》,高等函授学报,2006年,第2期,第57-61页。

[2]孙洁菡:《<语言学概论>课程中实施研究型教学的实证研究》,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第2期,第191-193页。

[3]闫文军:《MOOC与大学的理性应对》,重庆高教研究,2014年,第1期,第13页。

[4]叶浩生:《西方心理学的历史与体系》,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5]彭正梅译,杜威:《民主・经验・教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36页。

[6]陈亮,全:《探究性教学的实施策略》,天津教育,2002年,第12期,第13-15页。

篇6

一、前言

随着国内大学不断推进教学改革,加强与国际同行的交流合作,如何在信息化时代,更好地分配学校资源,提升教学质量,成为了学校领导和授课老师关注的重点。本文作者结合《生命科学概论》的教学实践,选择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作为设计变量,进行数据挖掘与分析,针对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开展多目标参数优化设计,旨在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二、优化目标设定和设计变量选择

结合相关文献[1,2,3]和工作经验,选取教学老师的性别、职称、语速、该领域教龄这四个因素作为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设计变量。性别分类为男、女;职称分类为初级、中级和高级;语速分类为慢、一般和快;该领域教龄分类为小于5年,5-10年和大于10年。根据不同的学科背景,学生可以分类为文科女生、文科男生、工科女生和工科男生。采用问卷调研的方式,分别记录不同背景学生教学前后在同一张问卷上的答题正确率。设定不同背景的学生,课后答题正确率高于各自课前答题正确率这一点,为约束条件。选择答题正确率作为评价教学质量的指标,本研究的优化目标为:相比教学前,通过选择合理的设计变量水平组合,提高不同背景学生的答题正确率。

三、试验设计

试验设计(DOE)[4]基于数值抽样,是优化分析的基础。主要作用有:识别重要的设计变量、分析变量之间的关系与趋势、确定最佳的变量组合等。实践中广泛采用的DOE方法有拉丁超立方、中心组合设计等。由于不同方法定义的设计变量水平、数量、分布等均有很大区别,因而DOE方法的选择会直接影响优化结果。因而本文作者参考相关资料[5, 6],选择正交数组法(OA)建立试验矩阵,形式为21×33,变量X1(性别)为2水平,水平值1、2分别代表男、女教师;X2(职称)为3水平,水平值1、2、3分别代表初级、中级和高级职称;X3(语速)为3水平,水平值1、2、3分别代表教学语速慢、一般和快;X4(教龄)为3水平,水平值1、2、3分别代表教龄小于5年、5-10年和大于10年。试验矩阵总样本数为9,如下表1所示:

表1:试验设计(DOE)矩阵

四、近似模型和数值分析

(一)近似模型构建

近似模型是用一个数学模型来描述一系列输入变量与输出变量的方法。对于优化问题,定义设计变量为近似模型的输入变量;定义优化目标为输出变量。上世纪70年代,学者Schmit第一次引入近似模型方法用于结构件的优化设计,加快了优化算法的求解速度,同时提高了分析精度。常用的近似模型方法有响应面、神经网络模型、克里格(Kriging)模型等。克里格模型基于空间插值,针对设计变量和水平值范围较小的问题有良好的拟合性,故本研究采用此方法建立近似模型。定义设计变量X1、X2、X3、X4为输入变量;定义Y1(文科女生课后问卷答题正确率)、Y2(文科男生课后问卷答题正确率)、Y3(工科女生课后问卷答题正确率)、Y4(工科男生课后问卷答题正确率)为输出变量。

定义不同样本点时,Y1、Y2、Y3、Y4真实值与预测值的差值为样本偏差。本研究设定0.02为允许的样本偏差上限,具体样本偏差分布如表2和图2所示。图2横坐标代表样本点区间,纵坐标表示样本偏差。

表2:近似模型预测值VS问卷真实值

图2:样本偏差分布

从表2和图2可以看出,在样本区间,所有Y1、Y2、Y3、Y4的样本偏差均没有超过偏差上限,进而判断近似模型的精度符合要求。工科女生课后答题正确率Y3的样本偏差较大,在样本点1、3、4、6、8处的样本偏差为0.02;工科男生课后答题正确率Y4的样本偏差较小,在样本点3、6、9处的样本偏差为0。以上分析可作为最终判断优化结果的参考。

(二)近似模型方差分析

对于优化问题来说,不同输入变量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与输出变量之间存在复杂的关系。方差分析的主要作用是通过贡献量分析,寻找对优化目标影响最大的设计变量;通过主效应分析,分析设计变量如何影响优化目标等。从图3可以看出,设计变量X2对Y1的贡献很大,大约85%,设计变量X1、X3、X4的贡献很小;设计变量X1对Y2的贡献超过90%,而设计变量X1、X3、X4的贡献可以忽略不计。同理可以分析出设计变量X3、X4对Y3的贡献量均超过35%,设计变量X1、X2的贡献一般;设计变量X2、X3对Y4的贡献均超过40%,而设计变量X1、X4的贡献可以忽略不计。

图3:设计变量对优化目标贡献量图

从图4可以看出,设计变量X2在1-2的水平值域对Y1影响较灵敏;设计变量X1在1-2的水平值域对Y2影响较灵敏;设计变量X3、X4在1-2的水平值域对Y3的较灵敏;设计变量X2在2-3的水平值域对Y4影响较灵敏,而X3在1-2的水平值域对Y4影响较灵敏。

图4:设计变量对优化目标主效应图

五、优化设计

(一)优化问题描述

作者希望通过设计变量的组合,实现课后不同背景学生的答题正确率相比优化前有明显提高。由于优化目标设定为4个,Y1、Y2、Y3和Y4,故本研究是典型的多目标优化问题。用数学表达式可以描述为:

优化目标:增大Yk,k=1~m (1)

设计变量:libi≤xi≤uibi,i=1~4 (2)

约束条件:LkBk≤Yk,k=1~m (3)

式(2)中xi分别表示教学老师的性别、职称、语速和该领域教龄;libi、uibi分别表示变量水平值的上下限;不同背景的学生课后答题正确率Yk高于各自课前答题正确率Yk,为约束条件,LkBk为下限。由于不同的的优化目标Yk之间往往是相互冲突的,某目标的改善可能引起其他子目标的降低。解决多目标优化问题大多需要在不同目标之间权衡和折衷,使各子目标均尽可能达到最优。

(二)优化算法理论

19世纪法国经济学家Pareto针对目标优化解集的问题,开展了研究。由于各个目标的相互冲突,优化解不可能是单一解,而是一个解集,即Pareto最优解集;对应的优化目标值被称为Pareto前沿。

图5:Pareto解集前沿

如图5所示,当和的优化目标均是最大化时,图中加黑部分即为Pareto前沿,所对应的解集为Pareto解集。

(三)优化分析与验证

在软件中编写优化设计模型 (见图6),选择NSGA遗传算法,经过200步迭代收敛,优化后的结果见图7。

从表3可以看出,采用NSGA遗传算法得到的优化值Y1、Y2、Y3、Y4,均比优化前有了显著提高;将算法预测的优化值与实际课后问卷调查值比较,两者误差很小。进而可以判断优化的准确性。

表3:多目标优化设计结果

六、结论

本研究按照多目标的思路,结合教学经验,选择合适的试验设计、近似模型和优化算法,在满足约束的前提下,分析了设计变量对优化目标的贡献量和主效应影响。通过与实际课后问卷调查值对比,证实了优化的准确性。得出结论:

1.老师的职称会显著影响文科女生的答题正确率;老师的性别会显著影响文科男生的答题正确率;老师的语速和教龄对工科女生的答题正确率影响较大;老师的职称和语速对工科男生的答题正确率影响较大;

2.在其它设计变量保持一致的前提下,提高老师的职称,可以显著改善文科女生的答题正确率;男老师比女老师可以更好提高文科男生的答题正确率;老师的语速慢,或者教龄长,可以提高工科女生的答题正确率;老师的职称越低或者语速越快,工科男生的答题正确率越高;

3.当授课老师满足性别女、中级职称、语速中等、教龄10年以上的条件,不同背景的学生的答题正确率均有了较大提升。

{基金项目}安徽省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工程项目(2012jyxm489)

[参考文献]

[1]金艾裙.教师学历职称年龄因素对课堂教学质量影响的研究[J].人类工效学,2001,7(4):55~57

[2]马洪亮,曹传东,彭帮国.大学生学习质量影响因素初步量化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1,3(9):24~26

[3]惠掉艳,段阿曼.高校教师个性特征与教学质量关系分析[J].中外企业家,2011,33(16):82~85

[4]邵磊,肖志忠,李军.基于SVM的鱼类胚胎冷冻保存试验设计[J].青岛理工大学学报,2009,30(1):101~106

篇7

近年来,随着环境问题的热议,解决环境问题的技术和方法备受关注,涵盖这一领域的《环境科学概论》课程在环境相关专业的本科教育中越来越被重视[1]。从社会经济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出发,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将《环境科学概论》列为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本科生的基础课程[2]。通过科学选择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培养环境领域的研究型人才,成了许多高校的重要目标。然而,目前该课程的教学中还存在内容相对落后,方法有待完善,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有待深化等问题。

 

教学与科研是高校的两大基本职能,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并真正落实于日常工作中,对于高校人才培养以及教师个人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3-4]。《环境科学概论》课程涉及的内容广泛,现实环境问题案例更新迅速,因此,如何紧跟学科发展的步伐,全面反映其应有的科学内涵,是该课程教学中应时刻关注的问题[2]。在该课程教学过程中,如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本人如何通过教学内容寻找科研的思路与素材,以促进教师科研能力的提高,也是亟需探讨的难题[5-6]。笔者结合数年的教学经验,针对《环境科学概论》课程的教学与科研的结合途径提出一些具体建议。

 

1 当前教学现状分析

 

1.1 教学内容落后

 

《环境科学概论》教科书内容的更新速度严重落后于环境科学的学科发展步伐[1-2]。近年来,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带来了许多环境问题,激发了科研人员从事环境科学研究的热情,产生了大量环境科学领域的新案例、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然而该课程的教科书内容大多仍以传统的理论知识为基础,许多内容仍是对20世纪发生的环境问题的分析[2, 7-8]。可想而知,其中涵盖的知识点十分狭窄,这必然会限制学生的发展,不利于他们对所学知识的运用,从而制约了《环境科学概论》课程教学的发展和进步。

 

1.2 教学方法单一

 

目前,《环境科学概论》课程的教学大多仍遵循传统的方法,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很少重视对学生科研创新性思维能力的培养[2, 7-8]。相对于该学科的前沿性来说,学生对课程涉及的具体问题的理解和解决方法的掌握不足,导致的最严峻的问题是大学毕业生在质量上,尤其是实践创新能力上远远不能满足企事业单位的用人要求。这充分暴露了我国高校“照本宣科式”教学培养模式与社会对实践创新型人才需求严重脱节的问题。因此,高校教师应努力改变传统的教学格局,将教学与科研有机结合,通过科研的探究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将教学中发现的问题转化为科研素材,使二者之间形成良性的互动关系[9]。

 

2 教学科研一体化途径

 

2.1 科研成果引入课堂教学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新的环境问题不断涌现,如雾霾、电子垃圾、全球变化、食品安全问题等,而且科学技术带动了解决环境问题的新技术、新方法的飞速进步,这些在目前的教科书中并没有得到及时更新,导致《环境科学概论》课程的教学内容与科研前沿严重脱节。因此,如何将这些科研成果转化到课堂教学是《环境科学概论》课程所面临的一项挑战。唯有多关注科研动态,才能使教师将最前沿的学术成果充实到自己的课堂中,进而弥补原有课程知识与最新研究之间的断层。因此,在《环境科学概论》课程教学中,应全面实施科学研究性教学,及时进行知识更新,保持教学内容的先进性,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创新思维。

 

教师在《环境科学概论》课程教学中,首先要紧跟学科发展方向,随时对原有的知识体系进行补充和完善。例如笔者在讲到土壤农药污染时,给学生补充了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 POPs)的概念,并告诉学生2001年首批被列入《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的12种POPs中,有9种为有机氯农药,既强调了有机氯农药的特性,又给学生扩展了POPs的相关知识。第二,要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将新知识传授给学生。如笔者在讲到“伦敦烟雾”和“洛杉矶烟雾”时,将其与中国当前重大环境问题“雾霾”进行对比,从它们的成因、影响范围和主要危害几大方面分别进行对比讲解,既让学生更清晰地认识这两大公害事件的实质,又使他们认识了雾霾问题的严重性,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三,要将传统知识体系的最新研究成果穿插于教学过程中,以丰富教学内容。如在讲到土壤重金属的电动修复和植物修复时,补充了关于采用重金属活化剂促进重金属复合污染土壤电动修复效率的研究结果,以及用硫代硫化物辅助汞的高效植物修复的最新研究进展,弥补了原有课程知识与最新研究进展之间的断层。另外,要将最新的环境污染案例带到课堂上,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在讲到水污染来源时,穿插了2007年5月底至6月初发生在无锡的“太湖水污染事件”,通过介绍了该事件的前因后果,使学生认识了化工污染任意排放的严重后果,以及水体富营养化的危害,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总之,《环境科学概论》课程的教学要改变以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模式,将科研成果穿插于主线内容中,及时补充更新教学内容,实现基础与前沿、传统与现代的衔接,使教学内容与学科发展同步。

 

2.2 教学中发现科研问题

 

实践证明,很多重大科研成果都来自于好问题的引出。一位优秀的大学教师授课时决不是照本宣科,而是加入自己的思考和再认识。教师在《环境科学概论》课程教学过程中,必须对原有的基本理论理解透彻,然后不断发现、挖掘问题,并提出具有挑战性的新问题,或者通过在课堂上与学生讨论问题的解决途径,从中发现科研素材,进一步将这些素材形成研究课题,由教师与学生一起参与课题的研究,以此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培养学生的科研实践能力。教师再将研究的成果带入课堂,使教学-科研-教学形成良性循环。

 

教师要上好课,绝不能局限于课程知识之内,必须要有渊博的知识,宽阔的眼界,以拓宽科研工作的思路和领域。首先,在精心备课过程中,教师需阅读大量与课程相关的研究材料,这将促使教师对专业问题的深入思考。例如,笔者在讲到土壤农药污染时,通过精心备课查找资料,发现一些值得深入探讨的促进土壤农药降解的途径,并形成自己的研究课题。其次,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从现实生活中寻找一些实例,在这个过程中,常常给教师带来课题研究的启发。另外,在授课过程中,学生的一些新奇的想法通过筛选、提炼,也会成为科研的素材。通过这样不断地积累、沉淀,必然会大大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

 

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经常反映的问题是学习的知识到底能干什么。如果不解决好这个问题,学生就失去了学习的目标和兴趣[10]。笔者在《环境科学概论》教学中发现,学生对应用型的知识更感兴趣。因此,在该课程教学中除了环境学基础知识外,还增加了阅读最新文献,加强师生互动,分析最新科研案例等内容。同时,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科研问题贯穿于教学过程中,并围绕科研实践布置作业和安排考核。例如,在讲到一些难解决的环境问题时,提出具体的问题,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问题的解决途径。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形成研究报告并在课堂上汇报,教师和班级学生进行点评,教师对每组学生的表现给出平时成绩。通过这种师生互动,十分有助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

 

3 结语

 

篇8

为了实施素质教育,许多高校相继实行了选修课制度。选修课的广泛开设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个性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选修课的建设和完善成为高校教学改革深化的重要环节[1]。《复合材料概论》课是材料类非复合材料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选修课,课程的开设一方面有利于学生扩充知识面,拓宽专业口径、强化其创新精神,培养其创造性思维和初步科研能力,另一方面,可以直接提升学生的竞争力、拓宽大学生就业渠道。

一、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作为一门选修课,《复合材料概论》课的特点是知识量大,内容繁杂,且课程内容涉及有机材料,与学生所学的专业差异性较大,教学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首先,由于是选修课,课程名称是“概论”,学生往往重视程度不够;其次,课程内容多,课时量少,无法将知识点展开讲,加上学生没有相应的基础知识,在学习过程中难以深入,不知道如何理顺知识体系,对有些关键知识点难以理解,有些无所适从;课程内容多为陈述性的内容,缺少以核心理论、定理、公式等为背景的知识体系,计算的东西少,叙述性的内容多,使得教师的授课很容易陷入平铺直叙的乏味陈述中,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

二、《复合材料概论》课程的改革

(一)教学内容的调整。

《复合材料概论》课的特点是内容多,目前选用的教材包含17章内容,按照学校关于选修课教学课时的规定,配备课时数已经达到64节的上限。根据学科特点,课程组大胆创新,积极改革,除保留出4个课时进行复结外,把其余60课时分为两大部分,其中课程教学40个课时,科研实践20个课时。但是在40课时内很难完成全部“基本内容” 的课程教学任务。为此我们对教材章节进行结构上合并处理和内容上的归纳优化,处理后的内容仅保留绪论、复合材料的基体材料、复合材料的增强材料、复合材料的界面、聚合物基复合材料、金属基复合材料、陶瓷基复合材料、水泥基复合材料、碳/碳复合材料和混杂纤维复合材料等十章内容。此外在实用、实际、实效原则的基础上, 大胆地删掉一些过时的、落后于目前材料发展水平的旧知识, 引入材料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及时地、有选择地补充最新研究成果, 使教学内容处于动态的优化过程中。

在20课时的科研实践中,教师对学生创新能力做最有效的培养和锻炼,结合自身的科研课题, 积极吸纳学生参与, 由老师提出研究项目, 学生选择课题确定后查找资料、设计实验方案、按方案完成实验、发表科研论文。这种方式在科研实践中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

(二)教学方法的改革。

要实现教学重心的转移,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主观能动性,改变以往满堂灌的做法,摒弃注入灌输、死记硬背的教学方法。实践中,课题组采取多种措施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使学生主动的学习。首先帮助学生理出知识脉络, 做到杂而不乱。在本课程的绪论部分, 就帮助学生整理出知识的脉络,告诉学生《复合材料概论》课程中的每种材料学习过程中都有一个知识结构, 那就是材料的成分、材料的结构、材料的性能、生产工艺、技术性质及应用。在分章节讲授每种材料的具体内容时, 有意识提醒学生对上述知识结构进行自我的理解和把握,样经过前几种材料的讲授, 学生基本上就可以形成对知识结构体系整体的认识和把握能力。

另外,大学课堂教学的特点是信息密度大、内容高度抽象, 这就要求教师要通过努力发掘学科本身的理论魅力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重视非智力心理因素在教学中的作用。要让学生在听课中充满激情, 教师自己在讲授时就要充满激情。要做到这一点, 就要深入钻研本门课程的理论和应用, 以及学科的发展历史和背景。教师钻研得越深入,就会对自己所教的这门课程越有感情,就越能深入揭示这门学科的思想魅力和理论力量,并以此去感染学生,来充分调动学生的探求欲。

(三) 教学手段的丰富。

对没有工程经验、甚至对某种材料没有任何感性认识的学生而言, 在教学活动中大谈特谈该材料的性质如何, 怎么检测和使用, 他们只能根据想象来理解, 然后把教材的内容死记硬背, 这样的教学效果肯定不太理想。多媒体投影教学在这个方面弥补了传统教学手段的不足。利用制作好的课件, 不但可以使学生看到材料的照片、试验仪器的样子, 而且可以将一些材料应用过程中的图片介绍给学生, 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复合材料的应用效果。

(四)课程考核方法的改革。

考核是检查、评价学生水准和才智的一种方法, 是教学的重要环节。通过它可以检测学生对所学课程教学大纲规定的掌握知识的情况, 检验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促进教师改进教学方法。传统教学方式中考试是作为成绩评定的重要依据, 考试成为了教师手里一根重要的指挥棒, 同时对学生的学习也起了重要的引导作用, 考试后关心的是分数, 导致学生只看重考试的结果, 成绩成为学习的目的。最近几年,对《复合材料概论》这门专业选修课,我们采用综合考核, 灵活应试的办法来测验学生掌握这门课的水平。除期末考试之外,象课堂发言和讨论、书面作业和科研小论文都作为成绩重要的组成部分,这种多样化的考核手段的内容包括加强课堂提问、 加强平时考核、叙述自己的对课题的认识、加强期末考试的科学性客观性和有效性等

三、结束语

篇9

(一)学生受应试思维影响,学习中缺乏学科意识学生往往把《政治学概论》看作是中学思想政治课的延续,在学习思维上也沿用了以往的应试思维。最明显的表现是学生习惯在学习中追求一字不差的唯一标准答案,对教材介绍的同一名词的不同定义,同一问题的不同观点往往缺乏独立思考,无所适从。甚至要求教师提供练习册,通过题海战术来应对考试复习。这种应试思维严重影响了学生以学科意识来整体把握《政治学概论》课程的内容体系,奠定政治学理论基础和认知框架,造成学习的困难。

(二)学生学习政治学的基本概念与理论存在困难。

《政治学概论》往往安排在大学一年级开设,同时,使用的教材大多理论性、系统性较强,对于大学新生来说,学习理解抽象概念和理论会有一些困难和挑战。往往是名词听起来熟悉,但却不能准确表述与理解,如“政治、国家、权力”等。对政治学中的基础理论,特别是某一理论的不同观点,如“民主理论、国家理论”等往往是似是而非,不知其所以然,更谈不上用其概念与理论分析现实政治问题。[1]

(三)学生课外阅读政治学经典着作存在困难 阅读经典着作是人文社会学科入门非常重要的方法。在教学中我们往往会提倡学生不要囿于教材,要阅读经典着作。但政治学经典着作多数来源于西方学者,无论是内容体系还是理论分析逻辑,抑或行文表述都令学生觉得艰涩难懂,难以坚持。例如《政府论》、《学术与政治》,还有马列经典原着等都不是大一新生能够轻松读懂的着作,单纯强调学生阅读经典着作,不仅无助于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反而加深了学生认为政治学是一门枯燥、难懂的课程的刻板印象。[1]

(四)学生自主运用理论分析现实政治现象存在困难

《政治学概论》教材由于内容的相对稳定性,并囿于篇幅,往往限于简单介绍理论的主要观点或是简单得出结论。表现为作者在论证观点时仅仅限于从理论到理论的思辨与价值判断等传统的规范手段,缺乏以令人信服的事例、数据等事实资料作为观点的支撑,懈于进行田野调查等实证研究方法,未能及时反映政治生活中的变化。虽然教师常常运用“讨论法”、“案例法”等去弥补教材的不足,但学生往往还是难以信服结论,更难以自主运用理论分析、解决问题。

二、《政治学概论》的教学建议

上述学生在学习政治学中存在的困难,既涉及到中国政治学研究发展的问题,也涉及到政治学的教材建设的问题,但笔者主要就教学中的应对学习困难提出了一些建议。主要是课程讲授中应凸显学科意识与学科研究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述议”能力,引导、推动学生的课外学习。

(一)教学体系安排应凸显学科体系的完整、独立,帮助学生建立学科意识

政治学的知识体系庞大丰富,《政治学概论》课程到底应该涵盖哪些基础性政治学知识呢?为使学生从总体上把握《政治学概论》的基本框架及其独立的学科地位,需要对其内容进行分类,进而明确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之间的联系。[2]而且这不仅仅是在导论课给学生做一次性的介绍,教师应在每一章节的课程讲授中起到“串珠成宝”的作用。以政治内容可分为实体、观念、活动三个方面为线,根据所选教材的分析框架,帮助学生建立起学科体系的基本框架,系统把握政治学概论的课程内容,而不是通过“背多分”的应试方式来获得概念或理论观点。

(二) 理论教学过程注重学科研究方法的介绍与分析

关于政治学的研究方法往往是导论中的一节内容,但这远远不能让学生掌握政治学的研究方法,更不足以让学生自主运用这些学科方法去学习、研究。学者们的理论成果是通过一定的学科研究方法得出来的,教师进行理论分析也运用了一定的学科研究方法,但是,如果我们疏于介绍与分析方法的使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以接受知识性内容为重,以方法的学习与运用为轻。就如大厨端出美味佳肴,食客能品尝到食材,却不懂炮制方法一样。师生之间的教学,不仅要授之以鱼,亦要授之以渔,因此强调理论教学过程注重学科研究方法的介绍与分析。如:在讲授历史上“非政治观”的内容时,需要对每一思想家的历史背景、经济地位、阶级地位以及历史地位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还需要对不同政治观的合理性、局限性进行辩证分析,作到有理有据、全面客观,可以向学生介绍综合运用到的文献研究法、历史分析法、经济分析法。

(三)构建互动课堂,培养学生的“述议”能力

构建互动课堂的方式,已经有很多学者作了有益尝试,提出了“引导讨论”式、启发式、辩论式、师生角色互换式等,这都值得我们在课堂中学习应用。值得重视的是,构建互动课堂不能仅仅是为了活跃课堂气氛,增加学习的生动性、有趣性,更要立足于培养学生的“述议”能力,提高学生的明辨、批判和创新等思维水平。例如,在介绍了非政治观与政治观之后,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政治的概念,可以鼓励学生对不同的界定进行发言,讲出自己赞同或者反对的理由。在涉及到观点评价的讲述时,还可以让多

个同学针对彼此的看法进行发言,以更深入明了观点的逻辑。“述议”能力的锻炼,能够培养学生在表达思想观点时拥有清晰的概念、严密的逻辑、有力的论据和明确的观点,这十分重要。“凭借这种思维,在了解必要的预备知识后,对于关乎国计民生的社会热点话题,就能够独立思考并得出正确结论;对于社会上的种种争论,也能够给予恰当评价。”[3,4] (四)教师引导、推动学生的课外学习

篇10

中图分类号:G8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4)01―0070―03

1 《运动人体科学概论》课程的发展

多年来,在各级各类体育院校体育专业所开设的专业基础课中,《人体解剖学》、《人体生理学》和《体育保健学》是作为三个独立的课程进行设置和建设的。近年来,一些专家、学者根据体育运动的发展与新学科的产生、发展,并结合人体运动的科学规律,将《人体解剖学》、《人体生理学》和《体育保健学》这三门课程归纳、总结、整合为一门综合性课程,即《运动人体科学概论》(以下简称《概论》)。这门课是体育专业的年轻的专业基础课。

通过教学实践,我们认为,《概论》课程与《人体解剖学》、《人体生理学》和《体育保健学》这三门课的课程设置进行比较,《概论》课程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利与弊。利的方面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首先,《概论》课程将《人体解剖学》、《人体生理学》和《体育保健学》这三门课的知识点融会贯通为一个学科的知识体系,缩短了教学进程。其次,《概论》课程的开设对教师自身的综合能力和全面把握知识体系的能力提高了。弊的方面主要表现在:首先,因为体育职业院校学生年龄偏小,文化基础较低,致使学生学习困难增多,造成各年级学生在这门课的考核当中及格率偏低,使得《概论》课程的教学难度加大。其次,对实践性教学的标准提高了,开发校本教材和辅导教材时间紧迫,范围宽泛,不确定因素增多。第三,对实验室的设备要求更加全面,对原有解剖、生理和保健实验室的整合难度加大。

因此,为了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水平,提升课程的社会服务功能,发挥专业特长,要加强《概论》课程的建设,通过改革原有教学模式,加强实践教学,注重知识传授与岗位实际工作相结合,重视岗位技能训练。让学生学有所长,学以致用,促进课程学习与职业能力的对接。

2 《概论》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

《概论》课程建设以体育职业院校“训学结合、以训为主、协调发展、服务社会”的办学指导思想为指导,以运动实践为依据,结合人体解剖学、人体生理学、体育保健学和营养学,将知识点融入到运动训练的实践中,探究能突出专业特点的实践教学方法、手段,合理调整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进一步规范课程的教学与管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培养高层次应用型、技术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3 《概论》课程建设的目标

《概论》课程建设的目标是紧密结合体育职业院校学生的身心和认知特点,突出“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模式,强调人才实践能力培养,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培养运动训练专业所需要的运动人体科学知识和理论,初步掌握课程的认知、操作、实践技能,如:人体主要运动器官在运动中的形态、结构、机能的变化规律,运动处方、运动损伤的预防、治疗及康复,推拿、运动营养调控等知识,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现代体育理念以及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运动训练专业培养体育职业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服务。

4 《概论》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

在《概论》课程设计过程中,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与实践实验能力的紧密联系、相互配合、不可分割的关系,因此,在每个模块的每一章节理论知识讲解过程中及时的进行实践实验能力的培养,每一模块的知识讲解结束后,再进行实践、实验能力的强化。通过理论、实践、再理论、再实践的教学过程,使学生能够做到:首先,掌握运动中人体主要器官系统的结构、形态、功能特点的变化规律和训练中应注意的问题。掌握医务监督方法和运动伤病防治的有关知识。其次,能用医学的简单检查方法对自己的身体状况进行医务监督。掌握运动伤病防治的有关知识、一般处理方法、急救、诊断、按摩、营养平衡、运动处方等技能。第三,培养学生认真学习、刻苦钻研的精神,树立爱岗敬业、顽强拼搏、为国争光的崇高理想。

5 《概论》课程建设

5.1 教材建设

为使教学内容体现为体育职业院校专业实践服务的理念,针对学生运动训练实践的需要,教材建设应以学生实际技能的掌握为特征,以校本教材开发为中心,设计教材体系和内容,提高教材的实用性。根据职业技能岗位需求,整合课程,重构课程内容,选取高质量的教材和参考书及资料,进行校本教材开发,使得教学内容应有针对性与适用性,具体如下:

5.1.1 教材建设要体现为体育职业院校专业培养目标服务的特点

体育职业院校专业的课程教学要体现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学生掌握运动人体科学基础知识为基础,以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为重点,突出运动训练专业的课程特色,为运动训练专业培养体育职业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服务。

体育职业院校专业培养目标是运动员、基层教练员、社会体育健身指导人员,因此,《概论》课程的教学内容,应该使学生掌握运动训练实践中所具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方法。课程教学要体现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知行统一,学以致用,提高学生教学训练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科学性,从而提高教学训练质量,促进专项训练水平的不断提高,达到培养体育后备人才的目的。

5.1.2 教材建设要体现体育职业院校学生的年龄特点

体育职业院校学生比其他职业院校的学生年龄相对偏小,文化基础较低,属青少年时期。因此,《概论》课程教学内容既要反映出运动员的生长发育特点和教学训练规律,又要考虑到青少年时期的教学训练特点和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生理特点。

5.1.3 教材建设要体现为运动训练专业实践服务的教学内容体系

原有的《概论》课程安排未摆脱“完整”、“系统”和“全面”的教学内容模式,通过教学实践,发现教学内容体系既脱离培养目标又缺乏针对性和实践性,不能充分反映体育职业院校专业的实践要求。因此,《概论》课程的教材建设要体现为运动训练专业实践服务的教学内容体系。

5.2 师资建设

教师是进行课程建设和实施课程教学的主体,建立一支素质高、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是搞好课程建设的关键。建立一支责任心强、教学与科研能力水平高,理念先进、重视实践、有凝聚力、科研成果丰富的教学团队,并在学历、职称、年龄结构等方面形成合理的师资梯队是《概论》课程建设的重要保证。

《概论》课程建设中,争取选派中青年教师进修培训,全面提升教师结构和教研、科研能力,打造一支学术造诣深,动手能力强,教学水平高的师资队伍。教师要到体育行业进行实践锻炼。教师能针对该课程的建设开展教学科研工作,注重教学成果的积累、整理、完善和经验交流。为了提高少数民族教师的教研、科研能力,应进一步开展和加强双语教学,创造条件,尽快提高少数民族教师的汉语水平,启用民族教师给汉语班讲授课程。

5.3 实验室建设

过去,体育职业院校分为解剖、生理、保健三门课程的实验室。为了满足课程教学需要的理论验证、模拟职业实训环境和课程技能操作,还需在原有基础上再增加一间课程实验室,并投入资金购置实验室教学仪器、设备,尤其要加大运动营养所需仪器设备的购置,完善实验室的配置与开发。此外,还需要能满足课程实验要求的实验实习指导教师。

5.4 教学模式构建

为了使教学内容突出学以致用,将《概论》课程的教学内容分解为四个模块:第一模块:运动人体科学基础知识(56学时);第二模块:人体运动科学规律(16学时);第三模块:运动与营养(12学时);第四模块:运动与恢复(40学时)。《概论》课程的教学内容体系具体见表1。

《概论》课程建设以培养学生体育职业技能为导向,创立“三位一体”的课程模式,即融课程与实习、实训为一体,融知识领悟与亲身体验为一体、融知识点与技能点为一体。在这一模式下,提供真实的运动训练专业的实践环境和现场操作的场景,实现“教、学、做”一体化,让学生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来提高对本课程的基础知识、认知能力和技能操作的掌握,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并让学生亲身体验,体现出运动训练主干课程为体育职业技能培养服务的理念。

5.5 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

在《概论》课程建设中,教学方法应灵活多样,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改变基础理论知识“教与学”的传统方式,使课堂教学和实践环节相结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学中练、练中学、练学结合”过程中,充分体现“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还必须辅以直观教学方法,如:图片、挂图、模型、电动展示板等。

5.6 现代教学技术手段的应用

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能够使用多媒体技术及相应的教学软件、数字影音技术,通过多媒体课件、各种相关图片、音像视频资料的展示,以图片、动画、电动展示板等来生动、形象地显示教学内容;以丰富的“声、像、色”从视、听、触觉来全面刺激学生的感官,使学生更加容易理解和掌握,以提高本课程的教学效果。

5.7 课程建设保障措施

对于学生而言,《人体解剖学》、《人体生理学》和《体育保健学》这三门课的知识点通过《概论》课程这一门课程的教学要达到融会贯通是不可能的。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概论》课程现有的课时量难以保证教学需要,应分别增加理论和实践授课时数。

教学团队在教学过程中要认真研究,分析课程建设的基本情况、成绩与问题,建立课程建设档案。通过教学督导、教学考评、教学检查观摩、听课评课、听取学生意见、考试成绩分析和人员培训等一系列措施,加强课程建设和其它教学基本建设,加强教学质量监控,严格教学管理,增强课程的管理意识,强化教师的质量意识。

综上所述,《概论》课程建设是体育职业院校教学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实用的教材、一流的教学团队、丰富的教学内容、多样的教学方法、严谨的教学管理,科学的教学模式,是课程建设的重中之重。只要我们扎实工作和总结经验就能把课程建设抓出成效,为体育职业院校培养合格人才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王健.运动人体科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篇11

1.引言

遥感是现代空间信息学的核心技术之一,其作为一种高效能的探测、获取、分析和处理空间信息的先进手段,广泛应用于土地管理、城市建设、林业、环境、农业等各个部门[1]。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我国各高等院校都相继开设了遥感课程[2]。《遥感概论》课程主要介绍了遥感基本理论、方法和应用技术,是我国高等院校地学类本科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高等学校地理学类教学分委员会2004年工作会议把《遥感概论》和其他六门地理学基础课定为地理学类有关专业必修的核心课程[3]。遥感技术快速发展对遥感概论课程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在分析信阳师范学院遥感概论课程教学情况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条件及教学目标,对遥感概论实践教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探索。

2.高师遥感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信阳师范学院城市与环境科学院于2001年开设遥感类课程,并将其列为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地理科学专业、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程。我结合多年来遥感概论课程教学,发现课程的教学与用人单位对遥感技术工作的需求不能很好地衔接,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2.1教材相对快速发展的遥感技术滞后。

我校各专业采用的《遥感导论》是教育部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2001年出版后至今未修订再版,除部分印刷错误影响学生学习外,对近年蓬勃发展并广泛应用的QuickBird卫星影像、高光谱遥感技术等遥感探测技术和方法涉及较少,不能满足教学需求。另外,实验教学中我们采用国际先进的ERDAS IMAGING软件,但与遥感图像处理配套的上机实验教材缺乏,需根据本校实际进行编写,同时目前实验教学中所用数据主要为Landsat和Spot影像,而缺乏社会应用较广的雷达影像、QuickBird等卫星影像。

2.2各专业教学内容不同往往顾此失彼。

我院三个专业文理兼收,学生基础不同,预备知识普遍欠缺,教师在54个学时内既要讲明理论、补充遥感技术前沿发展又要开展实验课程教学,实属不易。且遥感技术已列入高中开设的地理选修课,自然灾害与防治和城市规划与生活等课程也用到遥感技术,这对高师地理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仅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开设了为期一周的遥感综合实习,实践课程偏少,难以提高各专业学生的动手能力。

2.3教学手段相对单一。

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准备全部实践材料,详细讲解,全程示范,学生按照指导书和教师要求按部就班模仿操作,实验过程中师生互动少。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学习方式,抑制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导致学生对实验指导书过度依赖,提高实践能力无从谈起。另外,目前考核仍以笔试成绩主,教学制度不够灵活,特别是培养目标、课程结构和内容、教学模式、教学制度和评价相互脱节。

3.遥感概论实践教学内容设计

3.1研究教材,构建科学的遥感课程实践教学体系。

遥感技术是一门新的学科,新理论、新方法、新的研究领域不断出现,要求教材建设必须与时俱进,及时补充新知识,以适应学科及社会对遥感人才的需求。遥感实践教材的建设一方面教材必须针对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具有较高的专业针对性。同时,要有别于其他理论教材,重点突出应用技术的特点。另一方面教材要围绕技术应用能力训练主线,注重学生的认识和学习规律,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在《遥感概论》教学中,教师要综合国内外已有的遥感实践教材,分析比较各种教材的特色及其不足,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学生未来就业,以及遥感人才的基本要求,以新的理念构建一套内容体系和结构相对合理、能反映出学科水平和发展趋势的、适应高师院校自身特点、开放的、科学的遥感实践教学内容教学体系。

3.2适当增加课时,完善和更新教学内容。

遥感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在遥感课时总量有限的条件下,如何协调好高师地理课堂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地理信息系统专业、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培养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是高师院校面临的挑战。由于我院各专业文、理兼收,学生基础不同,理解遥感基本理论存在困难,在课堂上授课教师可结合Q ickbird卫星数据在第二次国土资源调查中的应用等科研案例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遥感理论。另外,我们要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建立课程网站,提供新型的学习环境和学习平台,挖掘教学科研资源,开展教学互动,扩展学生学习的空间。我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反映要求增加遥感实践课时,这说明学生对新技术学习的积极性很高,若适当增加实践课时,有助于开展综合型和研究型实验的多层次综合性的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以适应我国遥感科学技术的发展和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需要。

3.3教学方法、教学形式多样化,实现实习单位专业化。

在教学过程中为克服遥感实践课程教学课时不足,增加学生对遥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可开展读书报告、学年论文、野外调查等课外研究性学习,让学生通过查阅文献进行简单的研究,与课堂教学形成互补,拓展更加广阔的空间。另外通过学校、院系和个人广泛联系遥感专业高等院校和应用型实习单位,如武汉大学、南京大学、北京超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武汉中地数码科技有限公司,等等。建立双导师管理机制,让学生直接参与到实习单位的科研、开发和生产工作中,让学生主动学习知识,锻炼学生获取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4.结语

遥感是一门技术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我结合多年来高师院校遥感概论课程教学,针对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探索,提出了适合本校实际的遥感课程教学方法和教学体系。遥感技术的快速发展对遥感概论课程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教学中需要结合实际不断探索与实践,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以满足社会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白淑英,沈润平,王莉等.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综合实习教学环节改革[J].中国奥创新导刊,2009,(26):174.

[2]梅安新,彭望禄,秦其明等.遥感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篇12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02014702

1实施专题式教学的必要性

在概论课的教与学的过程中存在着这样一对矛盾,这对矛盾制约着概论课的教学效果,这就是概论课的时代性与概论教材内容相对滞后之间的矛盾。时代性是“概论”课程的特征之一。概论课程的名称最近一些年几易更改,名称的变化恰恰反映了课程关注现实、面向时代的时代性特征。然而,课程内容作为理论知识,主要是对过去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以及前人知识的继承与发展。课程内容的编撰虽尽可能地考虑了实践的演进,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但社会实践变化与理论创新之快,使这门课程的部分内容仍然难以跟上变化的形势,其课程内容相对滞后、知识老化也经常为人诟病。这就使很多大学生觉得“概论”教材上这些内容他们都似曾相识,无非是老生常谈,没什么新意,因此激发不起他们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概论”课程的时代性要求与内容相对滞后之间形成的冲突,要求突破教材内容的局限性,适时补充、更新教学内容,及时对党的重大政策、社会重大现象进行解读,及时反映党的理论创新成果。

要解决这对矛盾就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变革,推行专题式教学。所谓专题式教学法,就是打破传统的按照教材的章节体系依序授课的方式,根据教学大纲规定的基本要求,按照课程内容的内在思想和逻辑关系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提炼、概括和充实,形成既有先后连接又相对独立的系列专题,并围绕着专题确定教学方案,相对集中深入地进行教学的一种课堂教学方式。专题式教学法大胆打破教材体系,在板块设置的基础上,围绕理论热点和难点以及重大社会热点确立专题,从理论与事实两方面加以充分论证并开展教学,既能展示出理论的逻辑魅力,也能反映教师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以及渊博的学识,还能体现时代性,充分展现教师的人格魅力,真正做到重点突出、详略得当,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实现理论深刻性与教学生动性的和谐统一,提高概论课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因而,推行专题式教学就成为“概论”课教学方法的必然选择。

2专题式教学的设计思路

为了提高专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真正落实“学理论要少而精,要管用”,在专题教学中突出重点、化解难点、解析热点。为此,我们概论教研室根据教学内容、教材体系的理论逻辑关系和系统完整性,对现有教材内容进行优化整合,精心设计专题教学实施方案,确定了专题教学体系的框架和重点。最终将课程分成了八个专题,进行了专题式教学的初步运用。

同时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发挥他们课堂主体的作用,在每个专题讲述结束之后还为学生设置了一些讨论题目,这些讨论题目都是与现实社会尤其是与学生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紧密相连的,例如,如何看待现在收入分配不均衡的问题,如何看待腐败问题;应该怎么看目前存在的就业难、看病难、房价高的问题等等,这些问题让学生们感到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再只是学习空洞的理论,而是要解决和他们生活息息相关又迫切需要理解和解决的现实问题。实践证明,这种专题式的教学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增强了时效性和针对性,在实践过程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这样的教学活动不但有利于学生运用辩证的思维方法的培养,也有利于探究性学习和开放式教学的开展。

3推进专题式教学必须进一步完善考核评价体系

传统的“概论”课把考试成绩作为唯一的评价手段和标准,这种考核在很大程度上变成了考查学生的记忆和背诵能力,很难考察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和能力,一纸试卷根本无法检验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的高低。而且这种考试方式也很容易造成部分学生平时不愿意去上课,有个别学生甚至一个学期也没上过几次课,但是他们一点也不用担心,因为他们知道只要考前突击背一下老师强调的重点内容考试就很容易过关。这样的考试方式会直接导致学生上课率和听课率的逐渐下降。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应放在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知识、情感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综合素质的测评上。因此,要保证专题式教学的教学效果,还必须应当改革传统的考核方式,既要考核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又要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

我校在近两年的概论课教学模式改革中,随着“概论”专题式教学的推进,我们对概论课的考核方式也进行了重大的调整,考核的内容主要包含两部分: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理论考核主要包括平时成绩(平时作业、课前发言、课堂讨论、课堂表现等)和期末成绩,为让学生更加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增强其听课的动力,我们增加了平时成绩的比重,在理论考核中,采取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各占50%的方式。平时成绩的判定主要是考查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比如是否积极的参与到课堂讨论中,讨论发言的情况怎么样,平时作业的完成情况怎么样,是否有较强的综合能力和素质等,同时还加强了与各班的辅导员的联系,以辅导员那里回馈回来的学生总体表现为划定平时成绩的重要参考之一。在加重平时成绩比重的同时,我们还改革了考试内容,考试不再是让学生死记硬背教材中的内容,考试内容的选取主观题的比重加大,这些主观题主要是来自教师与学生平时共同学习、研究和探讨过的问题,同时还会结合当前国际国内的重大热点难点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概论”课知识合理进行分析解答。这就使学生不再是为了考试而考试,而是更加注重考查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就大大调动了学生学习概论课的积极性,让他们真正能从概论课的学习中达到锻炼自己各方面能力的目的。通过我校这两年来概论课的教学改革实践,证明了这种考试方式既让学生从书本中解放出来,不再是死记硬背条条框框,但又不完全脱离课本,使学生灵活掌握了的观点、方法、原理。

对于实践环节的考核方式,教师可先给学生提供一些调查题目作参考,让学生利用节假日进行社会调查,并且指导学生撰写社会调查报告,在学期结束后交给任课教师,据此作为实践考核的重要内容。从而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教学目的。因此,要逐步形成一套闭卷与开卷、课堂考核和课外考核、平时考核与期末考核、理论认知与实际表现相结合的综合考核,既要考核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又要考核学生的平时表现,最重要的要考核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要重视对学生实践环节的考核,让学生有足够的压力和动力去参与、投入到社会实践中去,并通过一系列制度使“概论”课实践教学常规化。

4实施专题式教学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不足

4.1取得的成效

近两年的概论课专题式教学的探索与实践使我也获得了学生一定的支持和赞赏。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的主体性。我在每个专题之后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时间,让他们分组发言讨论。有些学生确实做了精心的准备,而且他们采取了多种多样的讨论形式,有图片,有歌曲,有课件,有讲稿,有板书,有些还恰当的结合了时事热点,内容丰富,观点明确,也不乏有自己独立的观点和看法,有个别同学的讲解特别好,发言非常精彩,出乎我的意料。通过这样的讨论,不仅使他们对很多问题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锻炼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4.2缺点和不足

(1)对于教师而言,还应扎实自己的理论功底。

深厚的理论基础、广博的知识、高超的授课艺术、良好的沟通能力是思想政治课教师所必备的。在这几个方面中,对教师制约最大的就是综合知识的欠缺。尤其是概论课更要求教师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知识。教师知识的丰富与否,教师在课堂上是不是有足够大的信息量,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效果。由于教师本身知识和能力所限,对很多问题研究的不是很深刻,有很多学生比较关切的问题教师却不能深刻的对学生加以引导,这难免会影响学生听课的积极性。因此,对于教师而言还需尽可能多的研究多方面的学科知识,扎实自己的理论基础,丰富多方面的知识,并积极进行本学科领域科研项目的研究,在研究中不断增强科研能力,并把科研成果运用到教学过程中,以科研促教学。同时也要不断提高教学艺术,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

(2)对学生而言,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制约了教学活动的展开。

众所周知,我校的学生相对于其它重点学校的学生基础知识较差,各方面的能力也有限。甚至连一些最基本的知识有些同学都一无所知,这些因素都会制约我们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很多同学依然习惯于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讲,学生被动的听,没有自己独立的观点和见解,在开展讨论课的时候,虽然他们也都做了很认真的准备,也有些个别同学有自己独特的观点。但大部分同学依然是对材料的简单照办,这就没有达到我们开展讨论课应该达到的教学目的。有时开展的与学生互动环节,也是因为学生知识的有限而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因此,我们应更多的去思考如何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如何由简入难,由浅入深,如何去寻找既让学生感兴趣又能启发学生思维的教学内容和讨论话题,让学生有话可说,进而逐步改变学生这种懒于思考的习惯,最大限度的实现学生的主体价值。

参考文献

[1]

篇13

1 目前石油工程概论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习主动积极性差异。近几年来,我校加快了各专业教学进程,大部分学生在学习中,主要是集中精力学习基础课程,有些学生在大学阶段较多接触到了跟石油工程领域相关的知识,而有些学生连基本的石油工程专业知识都不了解,所以学生的主动积极性表现出较大差异。在石油工程概论课程教学中,无视这种差异,对学生采用“一刀切”的授课方法,这会出现学习好的而对专业感兴趣的学生想了解更多,学习能力差或对专业知识不感兴趣的学生跟不上而失去兴趣。这是非石油工程专业石油工程概论课程教学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

(2)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脱节。石油工程概论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较强的课程,要求在理论学习中及时应用和实践。很多学生存在这样的情况,上课听老师讲授的内容都能听懂,但是当自己去应用或解释问题时就无所适从,即课堂授课理解和自己实践应用出现脱节。当要求学生用理解的语言解释或描述说明一些石油工程方面的问题、机理时,学生就脑袋空白了。

(3)学时少与授课内容多的矛盾。由于各种原因,出现了教学内容多与学时少造成了不相匹配的情况,如果面面俱到,教师们感觉课程内容讲得不够深入或部分内容讲不完,很多授课内容很难完整地讲授出来,如果教师讲课内容多,学生又觉得老师讲得太快、无法消化吸收。

(4)概念抽象、原理复杂。石油工程概论课程涉及到地质工程、油层物理、渗流力学、油气田开发工程、油田矿场机械及计算机软件等,所涵学科领域多,专业知识理论也多,需要的理解的概念更多,而且像注水方式、油气渗流、完井方法等等这些概念比较抽象,钻井、采油、提高采收率等这些原理也比较复杂,面对这些知识的时候,学生很难理解和接受,有的情况下,即使教师有意讲解,但也不能面面俱到,因此,有的学生认为这些知识感觉像“无字天书”。这样的话,教学效果是可想而知的。

2 石油工程概论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及效果

2.1 合理优化教学内容

课程的设立为学生今后从事本专业工作时具有良好的石油工程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起到了技术支持的作用。在教学中就要结合实际的教学对象专业特点,优化教学内容,完成专业知识的衔接,如地球化学专业的学生在教学环节中对石油钻井工程基础理论、油田开发、采油工艺、动态分析理论进行重点讲授,使之与地球化学专业的地质知识理论相衔接,形成“在哪找油、如何找油、如何采油、如何调整、如何提高采收率”连贯思路,这有助于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的能力的培养。

2.2 改革教学方法及效果

(1)模块一“理论教学”。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我们在理论教学中优化教学内容,教学采用的是循序渐进的引导式讲授、师生互动的授课模式。这个模块结束后,使学生学习主动积极性增强。

(2)模块二“专题研讨教学”。针对重点部分,要求学生课前通过各种渠道进行重点专题的搜集调研,加之学生自己的分析理解,在课堂中,由教师组织所有学生进行专题研讨,激发学生的兴趣,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在这个模块结束后,大部分学生回馈反映在专题研讨中学到了很多知识,还了解了些许科研思路和方向,大大加深了学生对课程理论知识的理解。

(3)模块三“参观和操作室内实验室,参观露天设备实物教学”。如果单纯采用板书、多媒体课件的形式在教室完成石油工程概论课程所有理论知识的讲授,学生觉得陌生,抽象很难理解,甚至乏味。通过教学相关单位的协调,安排参观时间,针对授课学生特点组织安排学生参观和操作内容。比如:如何把埋藏在油层中的油采到地面,如果让学生进实验室和参观露天采油设备,亲身体会能看得见、摸得到的实物模型、流程模拟设备、钻井采油工具设备、现场施工图,了解它们的结构特点,工作的原理,这就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教学效果。经过实践和口头、书面调研反馈,所有学生,无一例外一致表示通过参观和操作实验室设备、原理,学到了很多知识,感性认识很快上升到理性认识,大大加深了理解。

2.3 改革考试方法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