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1-04 11:48:42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旅游生态学理论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一、张家口草原天路生态旅游开发的理论基础
(一)生态旅游兴起及其原因
作为一种被迫的商业旅游产品,生态旅游是在可持续发展的思潮中衍生出来的一种旅游形式。在精神和物质财富满足的同时,生存危机致使人类开始思考自身的发展模式以及生存方式。生态旅游是当代世界旅游业新的发展观,作为世界旅游业经济的新增长点,是可持续旅游的实现途径。
张家口地区改革开放较晚,尤其在传统的发展观念上走过不少弯路,在生态环境被破坏的同时也汲取了许多经验和教训。在承办2022年冬奥会和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下,张家口发展生态旅游产业势在必行。
(二)生态旅游的哲学内涵
与传统哲学人与自然的主、客二元对立观不同,生态哲学认为人离不开自然,同时自然只有纳入到社会当中才会体现其价值。自然的人性化与人的自然化的相融合是通过人类对自然的改变以及人类对自然环境的适应与维护而实现的。马克思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认为,从实践出发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在认识自然界客观性的前提下,主张人与自然在社会中的统一。自然和人的协调一致,作为统一的世界不可分割。所以生态旅游的哲学内涵是生态经济供给能力的有限性和旅游经济发展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矛盾运动的动态平衡。生态旅游的矛盾体现在生态环境的承载力不能满足旅游开发的需求,以及旅游开发所带来的环境破坏、污染超出了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和自净能力。生态旅游作为未来旅游的指向标,是对环境危机的反思和矫正。生态旅游的主体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就要坚持可持续发展观,通过生态工程和环境教育的实施,实现旅游开发、环境承载力之间的矛盾协调,实现环保与经济发展的双赢。发展生态旅游是人们实现与自然和谐共处、履行环境保护义务的具体体现。
二、张家口草原天路发展生态旅游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发展观与可持续发展相矛盾的问题
传统发展观的哲学根源是“人类中心论”。草原天路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就是与传统发展观相矛盾的问题。人们的思想一直局限于人类中心论的范围内,生态赤字以及人类的代际间的不公平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就是人类把自然当成技术生产的原材料,无限的索取和透支。发展生态旅游是生态哲学的世界观,它反对不加节制的无序开发,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为哲学基本问题,用生态系统的观点和方法研究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开发者对草原天路的生态建设意识淡薄,重造轻管现象突出,致使生态旅游的整体效益不明显。
(二)草原天路旅游的生态环境破坏问题
2015年,草原天路招商项目16项,新增6条“天路”连接线,总投资20亿元,协议引资8.7亿元。天路两侧风电产业、采矿业的兴起导致原始植被和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目前草原天路吸引国内外观光游客已超过100万人次,周六日接待量最高达5000多辆车次。草原天路旅游产品的客观性决定了自驾游的旅游方式所导致的汽车尾气排放,加重了天路道路的空气污染。随着外来游客的增多以及越来越多草原娱乐项目的开发,草原天路面临着草甸退化、大气、水、固体废弃物、违章建筑等多层面生态破坏的危险。
(三)单纯景区开发商业模式和路权之间的矛盾问题
草原天路被称为中国版的66号公路,但即使是美国的66号公路,其核心功能并非旅游。从全球范围来看,公路归属权属于国家,比起封闭的园区式景区,也很少有城市直接将公路作为旅游目的地来运营。但随着人们旅游习惯和消费能力的变化,自驾游占据了越来越多的旅游市场份额。天路在区域和空间规划开发过程中容易陷入景区式开发的思维逻辑,商业模式更是迫切将草原天路中路的价值变现。
2016年5月轰动一时的草原天路收费事件,后来因为舆论,门票计划暂缓。草原天路的价值变现与公共治理之间的矛盾,加大了监管治理的成本;当地政府和运营企业如果不能正确定位天路旅游产品商业模式,草原天路将变成尴尬之路。
(四)配套设施不完善,旅游信息不充足
个性化强、方式自由是自驾游区别于团体旅游的最大特点。目前为止,天路仍然面临着自驾游配套基础设施和服务不够完善的问题。管理者在开发过程中缺乏全局意识,草原天路入口偏僻,至今没有官方网站以及天路旅游路线规划指南,周边路标设置不合理,路况信息不及时,游客多以论坛方式传递信息,又往往会由于路标指引、服务区、加油站等交通信息不详细或者缺失而不知所措。这些问题都会使草原天路的自驾游效果大打折扣。
三、为推进草原天路生态旅游健康可持续发展,提出意见与建议。
(一)建设天路生态文明,努力打造生态保护核心区
在人与自然物质之间的交换活动作为人类社会的基础的同时自然界为人类的生产提供了劳动资料与劳动对象。天路旅游开发,从“人化自然”的角度来看是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活动,不遵守自然规律,超出环境承载力的限度就会与“自在自然”相排斥。所以发展天路的旅游业,就一定先从建设草原天路生态文明开始,努力打造生态保护区,沿路打造沽源湿地重点水源涵养区,桦皮岭木林集中分布区,张北草原生态保护区,在天路环境承载能力和自然资源供给能力相协调的前提下实现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全面发展的转变。
(二)使草原天路纵深立体发展,形成生态辐射区
缓解草原天路生态保护区的环境承载压力,大力发展天路周边生态观光农业、休闲农业。政府应该吸引更多民间资本在天路周边投资以农业生产模拟、农业科学教育、畜牧养殖模拟、野生植物观赏等形式的生态观光、休闲农业。充分发挥草原天路周边生产性功能和生活性功能,不仅改善周边生态环境质量,缓解生态保护区的环境承载压力,而且为人们提供观光、休闲、度假等服务,拓展了草原天路周边旅游的新空间,开辟了旅游业发展的新领域。
(三)丰富草原天路文化内涵的服务性旅游
草原天路开展具有草原文化内涵的服务性旅游将吸引旅客消费重心由观光型向文化型旅游商品转化。要使天路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能够生动、形象地展示出来,需要重点收集有关天路周边旅游历史,深入调查研究元中都遗址,明确文化营销策略,提高旅游产品文化档次水平。通过举办一系列的草原天路旅游节庆活动或者建设一批天路主题文化公园来显示地域文化内涵。
(四)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宣传绿色旅游理念,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
要想使草原天路旅游产业得到更好的发展,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是关键。改善旅游住宿条件、加强旅游餐饮服务监管;合理设置停车场、加油站等基础设施;配备景区环保设施,加强景区的环境管理。通过政策扶持、财政投入,企业参与或众筹的方式来完善旅游交通网络、信息服务的建设。提高游客自身素质,引导大众培养绿色旅游环保理念,如选择电动汽车、小排量汽车、大型载客电动旅游汽车集体出行减轻大气污染,适当选用燃油添加剂,合理的控制旅游时间。
(五)政府主导,立法加强核心区生态保护
为了更好的解决天路核心区生态资源配置和管控等突出的问题,政府应及时起草生态补偿条例及相应的法律措施。用法治思维建立旅游开发生态补偿系统,使得生态保护区有法可依。同时进一步增强法规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真正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推进“以查促改”,对天路周边地表水、环境空气实时监测,对沽源、崇礼、张北、万全、尚义五县的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和预警分析。不断加大对核心区生态补偿政策力度,明确生态补偿的范围、目标和措施等。严格按照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考核要求,建立草原天路周边生态环境质量考核制度,每年对草原天路生态功能区范围内的5个县域进行考核,针对考核中存在的问题,督促有关县落实整改,推进“以考促保”。
(六)由“一路”向“一带”发展,发挥草原天路生态带动区功能
环境伦理学关注人对自然的道德态度,倡导爱护自然、珍惜资源的道德态度。我国古人在游历大好河山时就流露出了人类是自然保护者的思想。我国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在游历楚地的时看到“自州至永明,松之夹道者七十里”,不禁由衷的赞叹“栽者之功,亦不啻甘棠矣”,可见植树造林,爱护自然的行为徐霞客大为赞誉。在游览桂林帽儿山的白岩洞时,徐霞客看到“出洞而东,有庵两重,庵后又有洞甚爽,僧置牛栏猪笠于中”,不由的发出“此中之点缀名胜者如此!”的愤慨,表现出对破坏自然美景的不满。在其作品《徐霞客游记》中也常常流露出他以景为友的思想,当他出发“为入闽登陆道。十五里,出石门街”,结果途中“与江郎为面,如古人再晤”,与自然景观的再见恍如老朋友再聚,欢喜之情溢于言表。历经近二千年的历史,我国古代游记中所蕴含的环境伦理思想,在东方传统文化与价值观念的大背景下,有其自身的内涵特色。我国古代游记中蕴含的环境伦理思想强调一种天人合一、物我为一的思想,即人与自然浑然一体的整体自然观。游人在自然美景中感到“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人和天地万物不知不觉的、鬼斧神工的合而为一。正是以这种整体自然观为哲学基础,我国古代游记中大量的环境伦理思想才能茁壮成长,也正是以这种整体自然观为哲学基础,才指导人们在对待自然万物时,不是站在自然界的对立面,而是追求人与自然的整体协调。
古代皇帝每年举办木兰秋狝时,都有着严格的保护制度。自康熙至嘉庆的历代皇帝,包括从未到过木兰围场的雍正曾严令到“民人不能滥入”“禁樵牧”“禁伐殖”,并派八旗兵严加看守;还进行了有计划地围猎,每次秋狝只择其中的十余围进行狩猎,其余众多围则是休养生息,令野生动植物得以繁衍恢复;不过猎,不滥猎,在每次木兰秋狝时都严令随行军骑“遇母鹿幼兽一律放生”,设围时留有一缺口,令年轻力壮之兽得以逃生。每次围末,“执事为未获兽物请命,允其留生繁衍,收兵罢围”。这也正是以整体自然观为哲学基础的最早的保护生态的观念。中国古代强调人类不仅要尊重自然,而且要像关爱自己的生命一样关爱其它生命。
生态旅游虽备受人们的推崇,但伴随而来的就是不断恶化的旅游资源环境问题,当旅游业作为“无烟产业”的光环日趋暗淡时,我们应从古代游记中体会到环境伦理学思想对今天以及日后的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很重要的借鉴价值。
中国传统哲家都倾向于将天地万物的一体性,其中一个意义就是让人从“小我”中超越出来,通过“大我”,人的所作所为会直接影响到生命共同体整体及内在的每一个生命存在。
在对待旅游资源的态度上,人类一直以自己的利益作为惟一的出发点和动力,视自然为自己的对立物,以技术为中介,通过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获得自身旅游享受。正是这种观念割裂了人与自然的整体关系,使人与自然的天平开始倾斜,出现了很多以破坏自然资源为代价,以满足人类各种欲望为目的的经营运作和规划开发。我们不禁扪心自问我们这么做到底是为了什么?是为了迎合市场需求,还是为了更合理的保护旅游资源?是一味的满足眼前的利益,还是应该考虑到生态环境与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环境伦理的发展告诉我们,在对待自然的道德态度上,单纯靠理性是难以完全说服人的,人们的环境伦理观的确立更多的是需要靠观察的、情感的、体悟的。让人们在旅游中去认识和感悟生态之美,唤醒人们对自然的美的情感,无疑将会改变人们对待环境的态度和行为,为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带来深远和持久的影响。试想,如果从这一层面来认识,我们将会认识到自然生态系统不仅是我们的生存环境,而且是我们本源意义上的精神家园;而破坏环境、伤害动植物生命,不仅是破坏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同时也是伤害自己的生命本性。如果我们能领悟到这一点,让更多的人意识到这一点,生态伦理就会转化为我们每一个人的自觉意识,保护环境就会转化为我们每一个人的自觉行为。
参考文献:
[1]龚胜生.中国古代游记中的环境伦理学思想[J ] .旅游学刊, 2007(03)- 0026-05.
[2]陈红兵.旅游是出于人内在本性的需要[J ].人与自然,2006 , (11) :38 - 42.
1.乡村旅游驱动机制与开发研究相关理论简介
要研究乡村旅游驱动机制与开发模式,就要首要清晰相关的六大理论,即推拉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经济学理论、生态学理论、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以及旅游地形象策划理论。
从旅游者的动机来看,促使推拉理论形成就在于驱力理论和期待价值理论。所谓的驱力理论不是指人在意识形态中已经有了选择意向,而是因自身的身体一种本能的需求而产生选择。这种驱力理论重在强调人的个体性外在行为是由自身的内在需求驱使而造成的,与外在的环境因素无关,这也是一种诱因理论。随着研究的推进,研究人员把诱因理论和期待价值理论相结合,提出了内外动机一体化而形成的行为动机之说,这种论说应用到旅游领域内,就产生了我们今天所说的旅游动机的推拉理论。
可持续发展观是基于人们审视人类发展与自然现状失衡状态的根源,而提出的一种新的发展观。对可持续发展思想结构进行勾勒的话,农业社会应该是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原初形态,人们在长期的农业劳动过程中把握自然社会的物质规律,并敬畏和遵循这些规律进行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宗旨意在不牺牲子孙后代利益的前提下,而追求并不断满足当代人的需求。从旅游产业的视域来看当可持续发展理念,就是要求在旅游的过程中,人们在追求自我身心的满足同时,不要以有意识或者无意识地对自然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以求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随着旅游产业的发展,破坏可持续发展的现象越发突出和严重,人们开始审视旅游产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越发呼吁可持续发展理论在旅游产业的使用。
经济学理论由制度经济学和经济地理学理论等组成。其中,经济制度学理论从制度角度论述了经济活动过程的外部资源、公共财产、产权等问题;经济地理学是从地理学科视域研究了地域内的经济状况、因素以及运动规律等。
生态系统理论、景观生态学理论组成了生态学理论。生态系统理论系统重在论述生态学的组成部分是哪些且它们之间是如何运作的;景观生态学理论注重从景观视域去论述生态学,详尽地从景观的结构、功能、整体性、类型以及空间布局等方面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这种理论对随后的旅游产业来说起了一定的规划性引导,更奠定了旅游规划学的基础。
随着旅游产业成为一种经济形态,并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一些学者开始从旅游生命周期角度来研究旅游产业的发展,就诞生了旅游地形象策划理论。旅游地形象策划理论重在以旅游地为研究对象,基于旅游地未来经济效益考虑,提出整合优化旅游地的旅游资源,提升旅游地的服务和管理质量,意在扩大和树立旅游地的产业形象,占有旅游市场的份额,从而提升旅游地的市场竞争力。
2.界定乡村旅游内涵
从乡村旅游体系出发,对乡村范畴进行解读来看,就乡村而言,应该包括农业自然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农业生产活动、农村居住分布布局等。人口分布广密度小、人们生活节奏慢悠闲是乡村的特有特点。从风光来说,乡村与城镇有着明显的区分,根据生产活动和经济属性不同,乡村区域可以分为农耕区、农牧去、渔林区,且不同的区域其风光也迥然不同。而城市是一定区域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中心枢纽,是一定区域的综合性发展导向,其人口分布密度大,人口生活竞争度大,根据每个城市的本质性特点可以分为工业城市、农业、港口城市和旅游城市等。值得注意的是,不能够因为每个城市的特性不一样,就否定了每一个城市具有人文景观的特性,基于每一个城市的发展主线不同,每一个城市所展示的城市人文风光也不尽相同,其风光恰恰是一个城市与另一个城市区分所在。
目前,国内外学者基于自己的不同视域以及主观性立场,对乡村旅游的内涵进行了不同的阐述,各有其一定的合理性,但是又不能够在理论界形成统一的定论。综合各家学说,不难发现可以对乡村旅游进行一个统一性的概述,笔者认为所谓的乡村旅游就是:以乡村风光与环境为依托,从经济学的视域角度把乡村风光与环境转化为消费资源以吸引游客注意,从而引起的一系列乡村地域的旅游活动。由于乡村各自的发展特点不相同,因此,乡村旅游又分为不同的类型,比如产业方向可以分为农业旅游、林牧渔旅游;根据旅游目的可以分为观光旅游、农耕旅游、采风旅游等。
二、城市居民对乡村旅游的意愿
每个乡村具有鲜明的自我特性,这就导致了人们对于乡村旅游的意愿选择也各有其特点,他们可能基于乡村自然景观、乡村人文环境、乡村特色产品以及乡村自然地理条件等进行不同乡村旅游选择。另外,由于旅游者自身的年龄层次、文化程度、经济状况以及职业等因素也成为游客进行乡村旅游选择的意愿性条件。
从对目前乡村旅游产业比城市旅游产业发展迅猛的原因进行剖析来看,就在于乡村旅游符合了旅游消费者的大众化需求,相比城市旅游来说,乡村旅游消费水平比较低、选择度大、风光原生态、环境没有污染、文化富有地方特色,这些恰恰是人口众多、密度大、交通不便、城市建设没有个性等城市旅游产业无法比拟的,更主要的是乡村旅游产业适应了现代人对健康性、生态性消费的高要求。尤其是,紧张的、快节奏生活的城市居民能够从具有乡土特色、空阔的乡村环境中唤回内心对人生价值的审视和本真的追求。另外,乡村总是与一定的历史事件、人物以及人文相关联,这些都是城市所没有的,这也成为游客选择乡村旅游的另一个驱动因素。
三、乡村旅游的驱动机制分析
综合考察现代旅游产业现状,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集合了当地的综合资源,从整体上推动了城市的发展,而城市的发展又具有自己独特性的人文地域气息,另外又加上物质资源丰富、交流便利、地方性饮食特色等,很自然地就成了旅游者进行旅游选择的首选对象。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物流上的便利,这种旅游上的优势被物质融合而打破,大量的游客越来越不满足于这种千遍一律性的现代化城市发展风光,心理渴望一种静谧的、祥和的、原生态化的风光享受,自然而然地就把目光投向了乡村旅游。乡村地域分布较广、自然地理风貌类型多、人口分布密度不大、农耕自然化、生活节奏慢、传统人文风俗保持比较好等特点,这些都成了城市旅游风光不法比拟的优势,这就使得游客开始向乡村转移,寄望通过对乡村地理风光、农耕生活以及人文风俗活动的参与中从精神上得到满足,从身心上寻找一种放松,这种旅游者的主观性和乡村客观性的潜在旅游因素极大地促进了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更促使乡村旅游业成为旅游产业中的一大亮点。
乡村旅游驱动机制是以乡村旅游自身的特征为依托,意在为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动机的各个系统的有机组合整体,主要由动力系统、需求子系统、供给子系统、支持系统以及媒介系统组成。对我国我国乡村旅游动力系统进行剖析,需求系统、供给系统、支持系统和媒介系统又组成了乡村旅游动力系统,这四个系统是统一的整体,不可割裂看待,它们相互融合推动了乡村旅游的发展。
四、探讨乡村旅游开发模式
1.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目标
我国乡村旅游产业已经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一种途径,虽然农村经济发展的途径不一样,但是总是有共同的目标:意在提供农民更多的就业岗位,提高农民的综合素养,进而提高农民的收入,提升农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意在优化整合农村资源,挖掘农村资源发展的增长点,改变经济发展方式,促使农村经济可持续性发展;加强农村基础性建设,促进农村城镇化发展;保护乡土文化,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促进农村和谐发展等。
2.乡村旅游开发原则
乡村旅游开发不是盲目地进行,总是遵循一定的原则进行:坚持政府政策性指导和措施上扶持的原则,地方性政府对于当地旅游开发要有序、有理、有节地进行;居民积极参与原则,当地旅游项目能否有效地推进,关键还在于当地居民是否配合;利益分配公平原则,乡村旅游资源是广大农民的共同资源,它涉及着广大农民的共同利益,在利益分配上要兼顾各方利益,做到公平合理地分配旅游利益,只有这样才可以确保乡村旅游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可持续发展原则,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不能够无节制地开发,要考虑到自然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和环境可承受度,资源的开发要建立在保持资源和环境的安全性上;特色原则,每一个乡村都有自我的个性,要根据当地的本色特征,在旅游产品的开放上突出特色,同时又具有时代性。
3.乡村旅游开发模式
其一,企业经营主体开发模式,该模式是由一定的企业为旅游开发主体,以企业经营的模式,统一整合当地乡村旅游资源,进行科学开发和管理的一种乡村旅游经营模式,具有现代企业特点。
其二,村集体经营主体开发模式,该模式是由村集体为旅游开发主导者,依靠集体的力量,积极引导当地村民参与和配合旅游开发和管理,旅游产权属于全体居民共同所有,旅游收益由全体居民共同分享的经营模式,该模式具有集体主义经济的特征。
旅游翻译涉及到旅游广告翻译、旅游景点翻译、旅游公示语翻译、旅游餐饮翻译以及酒店翻译等。从表面看来,旅游翻译主要是语言的翻译,但语言和文化是一个共生体,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通过语言来表达和交流。与旅游相关的翻译都蕴含有浓厚的中国历史、宗教、民俗、生活等文化,旅游翻译实质上就是以语言为载体的文化翻译。此外,“翻译的功能是达成文化间的交流”,旅游翻译亦是如此。旅游翻译是用英语将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传递给外国游客,将中国文化发扬到全世界,又能将英语国家文化原汁原味的翻译到中国,最终促进国际文化交流。要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培养有较强文化翻译意识和文化翻译能力的旅游翻译人才。
本文从文化生态学理论出发,阐述了文化之间的相互关联与相互作用;分析了文化生态学理论对旅游翻译的影响以及培养旅游专业学生文化翻译意识和文化翻译能力的重要性和意义;最后,重点探讨培养旅游专业学生文化翻译意识和翻译能力的方法与途径。
一、文化生态学和旅游翻译
1.文化生态学简介。生态学,隶属于生物学理论范畴,主要探讨自然界中各生物之间,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之间的关系及其相互作用。文化生态学,就是用生态学的理论与方法研究文化之间以及文化与周围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它是一门将语言、文化与生态学相结合进行交叉研究的新兴学科。从文化生态学的角度来看,人类的任何一种文化都有其自身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而任何一种文化都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在人类发展过程中与其他文化交流与互动,共融与更新,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并与其它文化一起共同构成了人类的文化圈和文化链,每种文化都在整个人类文化圈中发挥着自身应有的作用。文化生态学强调文化的存在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提醒人类以平等、平和、平衡的心态对待不同的文化,保护语言与文化的多样性,使得各种语言与文化和谐共处,良性互动,从而保持人类文化生态平衡。
2.文化生态学对旅游翻译的影响。“文化生态学是以文化为研究对象的生态学”,并以生态学为理论基础。生态的多样性决定了文化生态中文化的多样性,生态的开放性也决定的文化生态系统的开放性,也就是说,每个文化都有文化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员,都不可能孤立与其他文化之外,各民族各国家文化的存在构成了完整的人类文化,任何一种文化的空缺都有可能造成文化生态系统失衡。那么,旅游翻译只注重语言和内容,而不重视文化信息的传达与互动,都有可能导致整个文化链某个环节的脱节,或者直接导致跨文化交际的失败,因此,旅游翻译不仅要关照目的语文化,更要重视本土文化――源语文化――的正确传达,才有可能让其他国家了解中国文化,才有可能让中国文化走出国门,迈向世界,才能有效地促进中国文化与其他语言文化的有效互动与交流,从而构建和谐、平等、多元、开放的文化生态循环系统。
二、培养旅游文化翻译意识的重要性和意义
英语,作为一门国际语言,在全世界占有绝对的主导地位。语言和文化是不可分割的,共生共存,英语语言与英语文化也不例外。也就是说,英语语言的主导地位决定了英语文化在全球的主导地位。因此,随着国际间不断增加的政治、经济、贸易、教育、旅游以及文化等各个领域的交流和深入,英语文化的传播也不断加速,从各个层面对非英语国家的语言和文化产生巨大影响,以至于同化非英语国家语言与文化,使其面临着消亡的危险,就如同其它动植物物种一样逐渐消亡。语言乃民族之根,文化乃民族之魂,而“翻译是促进民族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 。面对人类的全球化和跨文化交际的地域化,面对涉外旅游的迅猛发展,如果旅游翻译工作者拥有较强的中西方文化素养,浓厚的文化生态意识,他们就会形成强烈的文化平等理念,旅游翻译就能在把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递给外国游客的同时合理地保护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也就能把英语国家文化原汁原味翻译到中国,从而实现中西两种文化共生共存,和睦相处,协调发展。
三、文化翻译意识和翻译能力培养的途径和方法
1.加强中英文课程学习。在中国,有的从幼儿园就开始学习英语,这个阶段幼儿处于初学母语的阶段,不仅英语没学到什么,母语还深受干扰。之后的语言学习过程中,学生去参加各种英语培训班,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英语学习上,但由于没有真实完整的英语学习环境,语言实际运用能力并未有多少实质性的提高;同时,由于更多时间花费到英语语言学习上,学习母语的时间相对就很少,这也就是现在大学生整体语文水平不高的原因。
(1)继续英语学习。“旅游专业具有涉外性、文化性的特点,本质上决定着旅游从业人员兼有传播中国文化的使命,对从事旅游业人员的英语水平要求较高。”对于旅游专业学生而言,尤其是未来从事旅游英语翻译工作,英语是翻译的目的语,准确、切当、自如地使用目的语取决于语言基本功和语言运用能力,因此,旅游专业未来从事旅游翻译工作的学生应该是“英语学习不间断”,无论是听、说还是读、写,只有坚持英语学习和语言技能训练,才有可能夯实英语语言应用能力包括翻译能力。
(2)加强大学语文学习。为大学生开设大学语文课,其实很多高校都在实施,但学习目标泛化,没有针对性,没有依据专业特点落实到位,没有真正实现因专业开课。对于旅游专业的学生而言,语文课不仅只关注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还应该突出学生的专业特点,加强行业内容,比如,有关旅游广告,旅游景点、旅游餐饮、酒店服务与管理等内容,学生可以在语文的语法、句法等语言基础知识巩固与训练的同时强化行业知识和内容,在深化行业知识的同时进一步促进母语表达能力和运用能力。
2.开设英语类中国文化课。无论是学生中小学英语所用的英语教材,还是大学英语课程所用教材,如《21世纪大学实用英语》《21世纪大学实用英语(视听说)》《现代大学英语》《新视野大学英语(视听说)》等,几乎很少涉及到中国文化等相关知识。即使是旅游专业所开设的旅游英语涉及到的中国文化也很少,这直接导致了旅游专业学生文化知识的欠缺,从而也导致了旅游专业学生在遇到与文化相关的旅游翻译内容时无法顺利地用英文表达出来。翻译,特别是旅游翻译,要实现语言之间的成功转换,熟练掌握两种语言是翻译者的必备条件之一。
(1)开设英语类中国文化课程。中国地域广阔,旅游发展迅猛,旅游翻译涉及面宽泛,而旅游专业学生主要是通过旅游翻译向世界传播中华民族文化,对于旅游专业学生来说,中国文化课要有针对性。一是地域性。旅游翻译工作者从事翻译工作具有地域性特征,他们有可能未来就主要在某一地域范围内从事旅游翻译,比如,主要在中国西南部、东南部或东北部;二是中国文化课的开设要考虑范畴性。在地域性的基础上,中国文化课的开设要体现旅游翻译的特征和需要。旅游翻译涉及更多的是旅游广告、旅游景点、旅游公示语、旅游餐饮、旅游酒店服务等,这是旅游翻译的几个大类,这几个大类中又有生活文化、历史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等。英语类中国文化课考虑地域性和范畴性可以使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更加明确。中国文化的学习不是面面俱到,而是密切与行业需要关联,使学生能较具体较系统地通过英语学习和了解中国文化信息,尤其是旅游类中国文化知识。此外,根据行业需要适当拓展西方文化知识面。旅游翻译不仅向世界传播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而且也是促进中西方文化相互交流。常言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了解西方文化能帮助学生完善英语知识结构,能帮助以后从事旅游翻译的学生避免触犯文化,从而能使翻译顺利进行。
(2)英语类中西方文化课程,一方面补充和拓展旅游专业学生的文化知识,尤其是中国文化部分,夯实学生的中国文化功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民族文化保护意识,提高学生的文化生态意识;另一方面,帮助旅游专业学生系统了解旅游文化信息的英文表达,训练和提高学生的英语表达中国文化和翻译中国文化的能力。
3.举行旅游文化趣味活动。中英文基础课程的开设旨在夯实旅游专业学生的语言功底,英语类中西方文化课旨在拓展学生的文化知识面、训练学生的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旅游文化趣味活动就是通过多样化活动方式进一步激发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的热情、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文化素养的提高以及文化生态意识的培养绝非朝夕之事。开展趣味性较强的旅游文化活动,比如“旅游文化趣味问答赛”“旅游文化翻译对接赛”“旅游文化翻译模拟赛”,使学生自己能自觉学习和丰富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一般而言,旅游专业的学生相对活泼、开朗,他们乐于参与、乐于展现自我。无论是课堂内还是课堂外,各种形式的旅游文化趣味活动,应紧密围绕旅游文化这一主题,旨在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旅游文化翻译习惯,强化学生文化翻译意识,提高学生的文化翻译能力。旅游文化趣味活动应强调学生的参与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为学生营造一个“你我齐参与,不为求赢输,旨在同进步”的良好学习氛围,让学生通过亲生体验,将课堂上所学的旅游文化知识内化为自己的情感,从而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培养学生的文化翻译意识,提高学生的文化翻译能力。
4.丰富旅游文化翻译实践。培养旅游专业学生的文化翻译意识、提高学生的文化翻译能力不是教师在课堂上讲出来的,也不是纯粹的校园内旅游文化趣味活动能完成的,而是需要旅游专业学生在旅游翻译实践中反复磨练,最终才能培养培养旅游专业学生良好的文化翻译意识和较强的文化翻译能力。也就是说,文化翻译意识的培养和文化翻译能力的提高绝对离不开翻译实践。作为教学单位,应拓宽旅游翻译实践的途径和方法,为旅游专业学生争取更多的实践机会,以四川某地方高校为例,“2014年首届四川国际旅游交易博览会”“亚太旅游协会2015年会”等为很多相关专业在校学生提供的实践的机会,学生参与这样大型的旅游文化翻译实践活动,无论是旅游翻译服务还是其他岗位的志愿者服务,学生都有机会接触到旅游人文地理、旅游景点翻译、民俗文化、旅游酒店、餐饮文化等旅游翻译信息,旅游翻译实践活动可以为学生提供翻译的真实场景,让学生在真实翻译场景中体验,并得到一种历练,把课堂上所学知识、课堂外所拓展的知识、文化趣味活动中各种训练融合在一起,在旅游文化翻译实践中对学生的素质和能力进行检验,之后进行查漏补缺,达到培养学生的文化翻译意识,强化学生的文化翻译能力和文化翻译水平的目的。
培养旅游专业学生的文化翻译意识、提高文化翻译能力绝非一日之功,也绝不是某一种方法和途径就可以实现,而是要多管齐下。不仅需要学生有扎实的双语知识,而且需要不断提高学生的双语运用能力;不仅需要拓展学生的中国文化视野,而且需要训练学生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不仅需要强化学生的语言文化知识和,而且更需要培养学生的旅游翻译实践能力。因此,只有通过多种途径与方法,才能使学生将文化知识和语言技能有机结合,才能使学生将文化生态翻译意识内化为学生未来的职业行为,从而培养旅游专业学生良好的文化翻译习惯和较强的文化翻译能力。
旅游产业生态学理论分析
1.1 旅游产业生态学的概述
随着旅游对世界的影响越来越明显,环境质量和旅游业的未来已经受到广泛关注。1992年里约热内卢环境与发展大会使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为全世界所接受,通过了《21世纪议程》。 随着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深入,20世纪90年代和21世纪初,生态旅游发展迅速,随后国内外学者开始运用循环经济理论来研究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旅游循环经济研究 。近年来一些专家学者开始投身于运用产业生态学理论来研究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未来几年旅游产业生态学研究将成为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新领域〔1〕。
1.2 旅游产业生态化发展的内涵
所谓产业生态化,是指产业依据自然生态的有机循环原理建立发展模式,在产业之间形成类似于自然生态链的关系,从而达到充分利用资源,减少废物产生,循环利用物资,消除环境破坏,达到提高经济发展规模和质量的目的〔2〕。产业生态化的实质或者说其根本目标就是要建立一个能够促进和实现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之间物质、能量和谐流动的产业体系〔3〕。旅游产业生态化就是旅游产业的各个环节以生态系统的方式相互连结,通过价值链接、耦合共生和内外交换等等作用机制而形成的复杂的共生系统。旅游产业生态化是一种纵向的可持续发展,通过旅游企业等其他旅游活动的所以参与着之间的有机的生态化连结,使得旅游活动产生的不良影响在旅游产业生态系统内部得以消化,达到资源环境的保护、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等目的。
1.3旅游产业生态学的意义
1.3.1促进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与实践
1992年里约热内卢环境与发展大会使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为全世界所接受,通过了《21世纪议程》。 随着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深入,20世纪90[]年代和21世纪初,生态旅游发展迅速,随后国内外学者开始运用循环经济理论来研究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旅游循环经济研究,近年来旅游产业生态化研究开始得到一些学者的重视。旅游产业生态学在研究旅游可持续发展过程中融入了许多新的理念和研究方法,对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明确的思路和方法指导,它无论是在微观上还是在宏观上都提出了一些切实有效的方法,通过将产业生态学的思想和方法运用到具体的经济活动实践中,将会对实现可持续发展起到根本性的推动作用。
1.3.2推进旅游产业集群与旅游循环经济研究的关键问题
旅游产业集群与旅游循环经济是近年来出现的新生事物和研究热点。随着对产业集群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大多数集群内几乎都是传统工业的从资源、产品、废物的单向线性发展模式,企业之间分散发展,关联性不强,忽视了集群内部各企业之间的有机联系和共生关系,忽视了社会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间的物质、能源和信息的传递、迁移、循环等规律,致使资源枯竭和生态恶化,因此提出了产业集群生态化问题〔4〕。产业生态学是循环经济的学科基础,它为循环经济提供了实践上可以利用的工具〔5〕,旅游产业生态学也因此成为推进旅游循环经济研的重要武器。
2 历史文化古镇旅游产业生态化发展的目标与原则
2.1产业生态化发展的目标
2.1.1物质能量循环利用
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就物质能量在整个系统内部逐级传递,循环利用。旅游产业的生态化发展便是通过有效的将旅游供应链和物质代谢关系组织起来,形成生态产业群落,使得与旅相关的物质、能量、价值链在旅游产业系统内有机的流动并得到循环利用,从而达到协调旅游产业系统内部,优化生态环境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之间的关系,并通过生产技术绿色化实现旅游产业的整体协调与和谐发展的目的。可持续性的产业体系或者说生态化的产业体系
2.1.2古镇及其周边生态环境的优化
旅游环境的优劣不仅会影响游客对旅游区的评价和选择,而且也是旅游区能否持续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古镇及其周边的生态是一个旅游区内部说依托的小环境系统,是旅游景观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旅游区所处的区域环境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是在区域环境系统所影响和控制下的一个生态板块〔6〕。区域旅游产业生态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便是该区域旅游产业的发展与周边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即通过产业各个环节的相互协调使得生态成本最大限度的内部化。从而达到古镇与周边生态环境和协调共生的目的,系统对周边区域的影响必须在周边生态系统的承受范围内。
2.1.3古镇的物质遗产及其原生态文化得到保护
古镇是稀缺的人文旅游资源,旅游发展不能破坏古镇的完整性和真实性,同时要保护其所依托的当地内蕴深厚的文化,减少旅游活动对当地社区原生态文化的负面影响。古镇旅游产业必须与当地原有的产业融为一体,旅游商品的生产、旅游接待、服务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以生态的方式与当地的产业相融合,避免大规模标准化对原生态的多元文化造成的冲击。
2.2产业生态化发展的原则
2.2.1多样性原则
根据生态位的原理,由多个种群组成的生物群落,比单一种群的生物群落更能有效的利用环境资源,维持长期的较高的生产力,从而显示出更大的稳定性。将这一原理运用到旅游产业生态系统中,就要注重多引入不同类型的旅游企业,使它们在系统内形成更多的互补作用,并且避免不必要的同质竞争,从而保持旅游产业生态系统的稳定、快速发展。
2.2.2“3R”原则
旅游产业生态化理论是循环经济研究的理论基础,旅游循环经济的“3R”原则(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同样是旅游产业生态化发展的基本原则。旅游产业的生态化发展的实现需要通过新技术、新手段、新方法使旅游产业的作为一个整体可能对古镇及其周边产生的生态破坏在系统内最大程度的消除。
2.2.3因地制宜原则
古镇所处的周边环境不尽相同,其旅游产业所处的发展阶段也不一样,例如姚安光禄古镇其周边被农业经济所包围,旅游开发处在初级阶段;丽江大研古镇则被商业等服务产业所包围,其旅游发展水平处于高级阶段,不同类型的古镇其旅游产业生态化发展的措施应该有所区别,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
3.历史文化古镇旅游产业生态化发展具体对策
3.3.1突出生态理念
旅游产业生态化发展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第一步是旅游产业的参与者及旅游地居民观念的转变,将古镇建设为生态化古镇,首先要对古镇旅游的所有参与者进行宣传教育,通过生态理念的灌输使他们自觉参与到产业生态化发展的进程中来。通过许多细节上的东西例如,生态化的废物回收系统、生态化的内部交通交通、生态餐饮等使古镇旅游业的参与者感觉到自己身处在一个生态化的大环境中,并自觉参与到古镇旅游产业生态化的进程中来。
3.3.2政府为主导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6C-0136-02
旅游广告语在旅游经营机构的市场促销中,发挥着推动旅游经营机构促销、突出企业形象、满足旅游者心理需要等功能。可以看到,旅游广告语翻译在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吸引游客、塑造旅游地形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开展旅游广告语的翻译,这也是翻译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所谓生态翻译学,是翻译和生态学互相结合的一种翻译方式,是在生态学视角下的翻译研究活动,因此是一种跨学科的翻译活动。在生态翻译学看来,翻译活动就是运用生态理性,全新的阐释翻译方法、翻译原则、翻译过程等。本文在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探索生态翻译学视角下旅游广告语的翻译教学过程。
一、生态翻译学涵义
生态学是建立在整体主义基础上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其特征是强调互相作用、互相关联的一种整体性。在生态翻译学看来,翻译是一个和谐统一的整合系统。由于在这系统内部,各个组成成分的互相作用,使系统变为了一个有机结合的整体,在这个整体,功能大于各个组成成分的功能之和。因此,整体性研究,这是生态翻译学的一个主要思想;对翻译生态系统整合性和综合性的论证和研究,应该是生态翻译学的重要内容。对翻译生态系统的整合性论证和综合性论证,这是生态翻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二、生态翻译学对翻译教学的启示
传统的翻译方法,是以传统语言学为基础的。在翻译的时候,从分析两种语言特点入手,分别介绍类似于词量增减、词性转换、语序顺逆等翻译技巧,教学顺序也是从词法开始,一直讲到句法、词义等。在这一种教学理念下,虽然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规律,并且在两种语言的句法和词法对比练习下,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但是这一种翻译教学方式,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翻译能力。
在生态翻译学理论的角度看来,整体决定部分的性质;如果只注重句子、语音等部分层面性质的翻译,则缺乏一种整体视角。同时翻译活动中,整体功能并不等于各个组成部分之和,在翻译过程中如果只是分别讲授词组(搭配)、词语、短语等简单组,不一定能促进翻译活动整体功能的实现和优秀译文的出现。因此,翻译的开展,必须是在整体中进行的,必须考虑到句子、词组、语法等之间的联系;以及词句中所蕴含的文化信息之表达。
三、旅游广告语的特点
旅游广告语,通常来说有三个特征。第一个特征,就是语言的出色和简洁。旅游广告语一般是名词短语,如成都的旅游广告语就是――“一座来了之后就不想走的城市。”这一广告语文字形式比较简洁,读起来朗朗上口;虽然只是一个简洁的广告宣传口号,但却把一个地域旅游资源或旅游产品特征形象概括出来了;因此这广告语是成都这一旅游地方最直观、最鲜明的广告名片。第二个特征,就是旅游广告语应突出地方的特征和特色。如青海湖的广告语就是“高原明珠,蓝色宝湖”。这广告语文字简洁,直接把青海湖的地域特征,用主题的方式直接表达出来了。第三个特征,就是广告语应具有感召力。如广西的旅游广告语就是“绿色家园,蓝色梦想!(Green Home,Blue Dream)”,作者用“Green、Blue”来描绘广西,给旅游的行人一种视觉上的愉悦,激发游客游览广西的兴趣。
四、生态翻译学对旅游广告语翻译的启示
(一)语言维层面
在生态翻译学理论指导下,强调的是整体性。在这思想指导下,旅游广告语的翻译应具有这些特征,并且在语言维适应性的层次上转换翻译语言。这一种语言维度的转换,是在不同层次、不同方面上所开展的。因为译者面对的是中文和英文两种不同的语言环境,这就需要译者在翻译旅游广告语的时候,先考虑翻译所面临的整体生态环境,并借此对语言形式选择。这就需要翻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根据旅游地的特色和旅游业的需要,有针对性地选择和转换语言形式。如在“桂林山水甲天下”这一旅游广告语中,如果翻译英文为“East or West,Guilin Landscape is the Best”,没有突出桂林山水的特点;如果按照这广告译语,不利于桂林旅游业的发展。为此,可以翻译为“By Water, by Mountains, Most Lovely,Guilin”和“ GuiIin' s Water and Mountains Captivate the World”;在这一种对比翻译中,突出了桂林山水的特征,比前一种翻译更好。这也给予我们启示,翻译的开展应该以旅游地特色为着眼点。
(二)文化维层面
生态翻译学,比较强调的是翻译过程的整体性;用在翻译句子中,应强调其中蕴含文化信息的表达。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这也要求翻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强调文化内涵的阐释和传达。因此,在旅游广告语翻译过程中,中西文化的因素也应该考虑;并且也关注异语文化和原语文化在内容和性质上所存在的差异,以及文化维度的选择和转换,这样才能把文化信息准确表达出来。
如在上海世博会中,为了向游客准确传达安徽馆的徽文化,它的广告语是:无徽不成镇――徽文化令你生活更精彩。翻译为英文就是“The core culture of Anhui”,在这一段翻译的译文中,突出强调的是安徽的文化馆,却忽略了安徽文化的表达,让国外游客难以感知安徽文化的信息。因此,最好的翻译方式就是以安徽文化着手,如译为“Ancient Huizhou Culture,Wonderful Anhui”。从这广告语中,让游客们领会到安徽文化,有利于安徽旅游业的发展。
如在成都的青城山被唤为“第五洞天”。如果把这“洞天”直接翻译为道教上的术语“Cave”,来这里旅游的外国游客往往感觉疑惑,为什么这叫做“第五个洞”,自然也不了解其中的内涵,不利于旅游产业的发展。因此,作为译者应准确了解第五洞天是道教中仙山福地的意思;如果译为“The 5ThBlessed Land of Taoism”;就能让游客理解其中的道教文化内涵。同样,如果成都的昭觉寺翻译为四川西部的“第一禅林”,“禅林”其中原本文化意思是佛教中和尚的坟墓,后来专门指和尚修行用的寺庙。翻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该把其中的文化内涵表达出来,这样才能让游客理解昭觉寺所蕴含的文化因素,从而吸引游客的前来。
生态理论下的旅游广告语翻译,是民族文化的承载;需要译者具备扎实的语言功底、跨文化意识、了解文化差异,这样才能成功实现文化的转换。
(三)交际维层面
旅游广告语翻译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交际。这就要求生态翻译理论指导下的旅游语翻译,最终目的还是为了交际;也就是说,翻译活动应考虑双方的交际意图。具体来说,这要求翻译者在翻译中,不应该只关注文化内涵、信息、语言的转换,还应把侧重点放在交际的层次上,把原语的交际意图在译语中表达出来。这就需要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在考虑语言和文化之外,还要考虑交际的需要,这样才能吸引游客的前来和旅游产业的发展。
如在香港的旅游广告语中,用了一句宣传“what can be more exiting for shop-ping when the brands you love are at half price or less`? ”这样突出了香港是广大旅游者的购物天堂优势,吸引游客旅游的欲望。
【参考文献】
二、生态学在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在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更多偏重于意境设计而非单一的景观设计。通过各种各样的手法来营造园林的意境,并且在创造手法的烘托下,对园林意境的体现效果进行强化。在当前可持续发展理念不断深化的背景下,风景园林的设计开始考虑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注重园林的生态效益。
1.生态学理论
在风景园林设计中,比较常见的生态学理论包括以下几种:(1)生态平衡理论在生态学理论中,生态平衡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主要表现为生态系统的稳定协调,能够保证系统达到最佳的整体效益。对于风景园林的设计而言,要想真正实现对于生态学的合理应用,必须从全局出发,关注绿地的结构以及区域布局的协调性,将眼光更多地放在长远角度,立足城市整体的发展规划,将自然生态融入到城市建设中,维持城市的生态平衡。以海绵城市理论为例,在建设中就是遵循了生态优先和生态平衡的原则,利用自然植被与人工园林相互结合,实现了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从而对雨水资源进行循环利用,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
(2)生态位理论在生物学中,对于生态位的解释为:存在于生态系统中的种群,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上所占据的位置以及与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及作用。在风景园林的规划设计中,设计人员应该结合生态位理论,考虑不同物种在园林生态系统中的生态位。通过物种的合理搭配,实现生态平衡,减少和避免物种之间的不良竞争,在园林中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群落结构。生态位理论在生态农庄及一些旅游度假区的景观设计中有着一定的体现,以生态农庄的景观设计为例,集中了休闲娱乐、旅游购物、绿色消费等功能。通过合理的生物搭配,构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小型生态系统,体现出了绿色、环保、健康的特征。
(3)互惠共生理论不同的物种之间存在着相互竞争的关系,也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在生态系统中,互惠共生是一种良性的生存关系。不同的物种能够借助对方,获得某种生存方面的利益,推动双方的共同发展。如将山茶花、茶梅等与山苍子放在一起,能够有效减少霉污病的发生;接骨木的分泌物能够促进云杉根的生长等。不过在一些植物之间,也存在着负面的影响。如胡桃所分泌的胡桃醌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其他植物的生长速度,白桦与松树不适合种植在一起等。因此,在风景园林设计中,设计人员必须把握好互惠共生理论,充分考虑植物之间的相互关系,确保生态系统的平衡发展。
(4)生物多样性理论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增加,对于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也在不断扩大。许多物种灭绝或者濒临灭绝,生物资源日益减少,生物多样性受到了巨大的威胁。在城市园林建设中,应该应用生物多样性理论,对生物物种进行合理的搭配和保护,构建起复杂的生态系统,实现多物种的共生,保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5)生态调控理论生态调控是生态系统研究中的一种重要理论,主要是针对以人为中心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的城市人工生态系统的研究。与自然生态系统相比,人工生态系统的系统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的主观能动性,其调控机制是人为调节而非负反馈调节。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园林要想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功能,就必须以生态调控理论为指导,实现系统的循环和持续再生。
2.生态学应用
(1)保护现有生态系统在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设计人员都应该认识到,无论设计的多么合理,人工形成的生态系统始终无法比拟自然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稳定性。因此,园林设计人员应该从区域的实际情况出发,对现有的自然生态系统进行保护和利用,对系统中的各种自然要素进行合理利用,尽可能减少人工雕琢的痕迹,形成一种“浑然天成”的园林意境。如在美国的黄石国家公园中,基本上都是保持了原有自然生态系统,人工影响极小,园林中的生态系统极其丰富和稳定。事实上,刻意去改变生态系统,只会起到相反的效果。只有在现有生态系统的基础上去进行保护和完善,才能够设计出最为自然的风景园林,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2)选择地方性植物一般情况下,除极少数品种外,植物对于土壤、气候等都有着相对固定的要求,不同的物种之间存在着大量的不可测因素。因此,为了减少物种入侵以及不同物种之间的相互制约,在风景园林设计中,应该尽可能选择地方性植物。这些植物在长期的发展和演变过程中,已经适应了本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成活率高、运输成本低,而且对于区域内的自然生态系统有着良好的自然调节能力,能够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3)注重植物的合理搭配在对植物进行选择时,不仅需要优先选择地方性植物,还应该运用生态位理论,了解不同植物对于光照、水分、温度、地形等的需求和适应能力,合理进行植物的选择和搭配,避免出现相同生态位植物的恶性竞争,构建起一个系统健全、种群稳定、结构合理的复合型生物群落结构。同时,还应该保证生物的多样性,以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当前,许多风景园林工程在对植物进行选择时,为了便于管理,往往都会选择单一的植物,这样能够有效降低园林的养护和管理成本,但是一旦遭遇特定病害,就会产生极其严重的后果。因此,从园林景观的审美性以及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考虑,应该注重物种的丰富度和均匀度,确保生物的多样性。在园林中模拟完整的自然生态系统,提升园林的生态效益。
(4)重视土壤与水的设计土壤是植物生长最为关键的因素之一,因此,在风景园林设计中,还应该关注土壤的设计,确保土壤的肥力与保水性。通常来讲,在园林设计时,需要对土壤进行全面分析,对污染土壤或者不适合的土壤进行置换或者处理,确保土壤能够充分满足植物的生长需求。在风景园林设计中,对于水的处理多集中在水质清洁、与水收集、地表水循环、污水处理以及水资源的节约利用等方面。可以利用湿地中的大型植物及其基质,对污水进行净化。在促进植物生长的同时,扩大了绿化面积和野生动物栖息地,构建看良性的生态环境。
一构建完善的教学内容体系
景观生态学课程是运用系统性原理、尺度性原理、生态流与空间再分配原理、镶嵌性原理、人类主导性原理及多重价值原理等对景观的结构、功能和动态进行研究。根据上述教学目的,需要构建完善的学科内容体系。
(一)景观生态学的学科地位和历史沿革
要求学生着重掌握景观的概念和特征、景观生态学的定义和内涵、景观生态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了解景观生态学的学科地位;通晓欧洲学派、北美学派和中国大陆学派的基本景观生态学观点;了解景观生态学的历史沿革及其研究和学习的方法。
(二)景观生态学的主要教学内容
景观生态学学科内容包括4大模块,即景观结构、景观功能、景观动态和景观管理。首先要求学生深入理解景观生态学课程的基础理论,包括等级理论、生态系统理论、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地域分异理论、人地相互作用理论、生物控制论、源—汇系统理论、尺度及其效应、空间镶嵌与边缘特征、景观连接度与渗透理论等,这对宏观把握景观生态学理论框架,具有重要的作用。
景观结构包括景观要素类型、景观多样性及其空间关系。景观格局则是指景观要素的空间分布和组合配置。该模块要求学生掌握包括斑块起源、大小、形状、镶嵌、斑块化、斑块动态,廊道起源、廊道结构特征、廊道分类,基质的判定、孔隙度和边界形状、景观异质性、网络等结构特征、景观构型的确定方法以及景观结构要素的影响因素。景观过程与景观功能主要包括:辨析景观过程与景观生态流的联系和区别;掌握景观过程的基本动力和媒介物、景观生态流的基本形式和运动格局,以及连接度与连通性的概念及生态学意义;分析景观结构对景观生态流、景观要素间相互作用的影响机制和生态效应;认识景观结构对生态过程的影响及景观中的文化过程,如人类文化与景观建设、农田景观、城市景观、乡村景观、城乡过渡景观的关系;了解景观要素的相互作用与依存,景观结构与功能的相互影响及其与尺度的联系。景观的结构功能和动态这部分内容需要学生掌握景观稳定性、景观变化驱动椅子、景观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景观的动态变化与模拟、景观变化与人类干扰的关系等知识点。
(三)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
理论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应用,是为指导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因而,这部分教学内容要求学生了解景观生态规划概念、原则、目的和任务;熟悉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的内容、方法和步骤;掌握景观生态规划的要点;区分景观格局优化与景观要素规划;熟悉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林区景观的规划内容和设计方法,了解城市绿地、湿地、乡村景观规划的途径、内容和设计步骤;掌握区域生态旅游开发的基本模式、生态旅游区的景观格局分析内容和旅游区规划设计的途径。同时,需要及时跟踪具有科学性、前瞻性和动态性的教学内容,包括景观生态安全、土地可持续利用、生态风险评价、景观异质性研究等理论。
二加强实践观摩教学
(一)多媒体辅助计算机教学
景观生态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应用性都较强的学科,存在着理论上抽象、应用上具体的情况。为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必须采用多媒体辅助计算机教学方法。从景观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出发,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应尽可能选择多种教学传媒,将图片、图表、录像、报刊杂志、光盘或科研过程形象地介绍给学生,全方位地传递各种知识、信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目前,最经济实惠的网络空间资源是Google公司开发的Google Earth软件,它把卫星影像、航空照相和GIS布置在一个地球的三维模型上,有效分辨率至少为30 m,对大城市、著名风景区、建筑物区域、部分公众关注区域,有效分辨率为1 m或更小,能够获取高精度影像。操作Google Earth可以查阅地球上任何地方近期的地图、地形、田园、森林、荒地、建筑物等地表覆盖,内容十分丰富,展示生动,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具有重要作用。
在采用图文并茂的多媒体课堂教学方式进行讲授的同时,还可以以课堂讨论、辩论、启发谈话等多种方式,带动学生积极思考、开拓思路。如讲授景观生态学中有关基本概念如“斑块、廊道、基质”时,其概念相当抽象。这时就应以野外实拍的图片资料进行讲解、分析,使学生对这些概念有更客观、具体的认识。
(二)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注重能力培养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过程。只有经过实践性教学,才能使学生对课本上的抽象概念产生直观的、感性的了解。实践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景观结构单元的调查与分析、景观空间格局的辨识、景观功能的测定和景观的分类评价等。要求学生结合实地调查区分斑块、廊道和基质三种景观要素,并在专业图上加以勾绘,分析计算主要景观格局的特征指数,如斑块数量、周长、面积、形状指数、分维数、分离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优势度指数;结合景观要素识别、判断实习地区景观要素的构型,并计算网状景观的连通性;区别不同类型的森林群落,实测景观种子流、热量流、水分和土壤流的强度和方向,说明景观生态流与景观结构间的生态关系;基于地貌类型和植物群落类型,采用聚类分析等方法,进行景观分类,综合分析景观的健康状况和功能价值。
此外,可以利用科研项目配合实践性教学,让学生参与相关科研项目的各个环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素质,提高他们分析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还可以结合大学生毕业论文和大学生训练计划设立有关大地景观的立题,培养学生的科研素质,提高他们分析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变通教学考核方法
变通考核方式,科学评价学生。现行教学考核方式往往以考试作为评价的主要手段,不能够全面考核一个学生的真实水平,因而必须改革现行考试方法。要求以考核技能与能力水平为主,平时的成绩考核与期末的总结性、鉴定性考试并重,确立全面的考试模式,建立试卷库,实行教考分离,不断完善考试考核内容及办法;适当增加平时考核比重,加强对学生的出勤、课堂表现及作业的分值。
景观生态学课程通过一系列教学改革,可以丰富课堂内容,活跃本专业学生的思维,提高教学水平,使教学效果明显提高。在连续三年的教学考核中,关于景观生态学课程教学方法及效果的学生满意度达到95%以上。课程考试通过率由先前的81%,提高到90%。学生对该课程的认同由原来的75%达到如今的96%。从近两年的本科毕业设计来看,大多数学生的生态理念和生态设计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得到了专业老师的一致认可。但是,教学改革是一个动态的课题,教学内容与实践课程体系不断变化,其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也应及时改革与调整,必须大胆地改革,不断充实与完善,才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适合社会发展的专业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卢杰,郑维列.景观生态学课程教学方法探讨[J].科技, 2008,3:52-54.
[2]黄义雄.地理理科基地班景观生态学课程教学工作的探讨[J].福建地理,2002,17(2):25-26.
[3]陶波兰,郁书君,齐家祥,等.景观设计类专业景观生态学教学探讨[J].教书育人,2010,10(6):86-87.
[4]吴兆录.景观生态学教学的短期户外观摩———云南大学的实践[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11,23(1):1-4.
旅游,从个人活动、群体行为发展到当今的现代旅游业,已经成为涉及旅游资源、旅游设施、旅游服务、旅游活动等的生活方式。旅游资源是指能够吸引旅游者并能为旅游业利用而产生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自然事物。在旅游业发展中,旅游资源处于基础地位,既是旅游产品的主要组成部分,又是旅游实践中吸引旅游者的直接条件和因素,更是旅游消费的客体对象。不论是旅游资源还是自然旅游资源,都是建立在良好生态环境基础之上的。
一、旅游资源开发对环境保护的影响
1.旅游开发对非生物类旅游资源的影响
非生物类旅游资源包括水体、大气与气候、土壤与岩石等,既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载体,又是构成旅游资源与环境的最基本要素。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游客、车辆、物资等大量涌入旅游地,旅游区出现了水质恶化、大气污染、土地板结、岩石(山体)坍塌等现象,这些对旅游资源构成了严重威胁。旅游对资源与环境的破坏,尤其表现在水体资源与环境方面。
2.旅游活动对生物资源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地球上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不但可以单独成为人类的旅游产业开发和利用对象,而且还与非生物类旅游资源组合,构成了文化旅游资源的重要依托或自然生态旅游资源的总体系。
二、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旅游地生态系统是旅游资源与环境的同一体。与其他生态系统构成因子一样,一方面旅游资源与环境的演变同样也必须遵循生态学的基本规律。根据美国生态学家哈定和小米勒提出的生态学三定律,可得出三个结论:
1.旅游地生态系统中的所有事物(包括旅游资源及其各个构成因子)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旅游活动对旅游资源与环境的影响也不是孤立的。
2.旅游活动不能对旅游地生态环境中的生物化学循环有任何干扰。
3.旅游活动影响旅游资源与环境后会产生无数效应,其中许多效应是不可逆的。这三个基本结论给我们提出了对旅游活动进行时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要求。另一方面,根据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在旅游地这个生态系统中,由于旅游区划而对旅游资源进行的分割构成了不同类型的景观单元(即斑块),这些景观单元的空间格局随着生态过程的作用而不断改变。
三、建立旅游资源与环境保护的制度体系
通过立法建立旅游资源与环境保护制度,实现对旅游活动的规范管理,是当前旅游资源保护和旅游业发展面临的紧迫任务。立法必须建立在深入研究旅游活动对旅游资源与环境影响的基础上,必须以生态学理论为,遵循资源与环境演变的自然科学基本规律,这样才能保证旅游资源与环境保护制度的合理性和科学性,达到制定这些制度的根本目的。
1.旅游规划制度
旅游规划是指运用适当的经济、技术手段,对旅游区的旅游资源、资源、资金与物力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以确定区域旅游资源的经济开发目标,实现旅游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
2.旅游资源与环境影响的评价
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最早为美国所创设。《美国国家环境政策法》规定,对环境质量具有重大作用影响的联邦建议、立法方案和重大联邦行动都必须提出环境影响报告,包括该建议或行动实施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和拟议中的行动选择方案。实施这一制度是对传统决策机制的变革,是协调“人与环境”关系的一种新途径和新方法,并已成为国际环境管理一种惯例。
3.旅游容量控制制度
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将人类活动控制在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之内,是实现系统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最基本的要求和首要条件。旅游容量控制制度,是指从这一制度出发,根据旅游承载能力确定旅游区的游客容量,对进入旅游区(点)人数进行控制的一项管理制度。这个制度在保护旅游资源、实现可持续旅游目标方面十分重要。
4.旅游资源与环境保护制度
旅游资源与环境共同构成了旅游地的生态系统,保护资源与保护环境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与普通地区相比,旅游区的环境要求更高。因此,要建立环境资源与环境保护制度,加强对旅游区旅游资源与环境消长情况的监测,并按照更加严格的环境质量标准,做好旅游区的环境治理工作,保证旅游地的优良环境,给游客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条件。
参考文献:
休闲观光农业是指以充分开发具有旅游兼职的农业资源和农产品为前提,把农业生产、科技应用、艺术加工和游客参与融为一体的农业旅游活动。观光农业的景观设计有几大特质:有浓郁的乡土特色;以农业景观游憩为主题;有丰富的农业文化内涵。
1 江苏省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概况
随着江苏省休闲观光农业的蓬勃发展和“美丽乡村”、“魅力小镇”建设的不断推进,观光农业规划设计在旅游开发中的重要位置日益凸显。观光农业潜在消费群体庞大,消费能力的不断提高必然带来行业的转型和不断升级。
目前,休闲观光农业在建设发展过程中,由于建设主体主要是农民和乡村基层单位,不少地方规划设计不够或随便设计,导致休闲观光农业建设水平不高、形式雷同等,迫切需要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在景观、居住、产品、安全、体验等方面强化规划设计,体现、凸现宜人风景、乡土文化、民俗风情,推动江苏省休闲观光农业建设迈上新台阶。
2 休闲观光农业规划设计原则
休闲观光农业规划设计应着重把农业、生态和旅游业结合起来,利用田园景观、农业生产活动、农村生态环境和生态农业经营模式,最大限度利用资源的同时,也要遵循科学的规划原则。
2.1 生态学理论为指导
生态学理论在观光农业建设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农业生态学、污染生态学等有助于形成健康的生态系统,而景观生态学则从生态系统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出发,研究农业景观的结构、功能和变化。通过景观生态学分析,对景观的演变做出整体判断,通过形成生态化的农业产业链,促进休闲观光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2 市场导向,突出农业生态旅游
目前的旅游趋势是生态旅游、绿色旅游、回归自然。观光农业园景观规划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突出农业景观特色,以可持续发展园区为建设目标。
2.3 全面规划、多元投资、分期实施
在突出主题的前提下,把近期投资小、效益大的关键性项目规划到位,尽快进入设计与施工阶段,缩短建设周期,提高投资效益,做到全面规划、分期实施。在投资开发上,明确开发序列,突出重点,多元筹集资金。
2.4 合理分区、明确主题、突出特色
观光农业园的景观分区应立足于园区的资源现状、景观特色和可持续发展目标,充分发掘农业园独具的景观潜力,并彰显其特色。
3 休闲观光农业规划设计重点
3.1 强化景观规划设计
景观是休闲观光农业的核心内容,需要费心费力,做好规划设计工作,例如,世界上著名的荷兰郁金香园区、法国普罗旺斯的薰衣草园区以及浙江莫干山农家乐。在景观规划设计方面,大多依托专门设计团队或人员,根据当地地形地貌、气候、植被资源,规划设计出了不少富有特色、令人心动的景观,吸引许多游客前去观光。江苏休闲观光农业的景观规划设计,首先要充分利用现有山水、花草、建筑等条件,把景观设计建设与资源保护和生态修复相结合,推动农业绿色发展。例如,建筑周围平地及山坡(农业种植区域除外)的绿化最好采用多年生花卉和草坪;主干道和生态公园等辅场所(餐厅、科普馆等)周围绿化则建议采用观花、观叶树,规划范围内的常绿树占总绿化树木的70%~80%、落叶树占20%~30%,保证园内四季常青。总之,植物布局既达到各景区农业作物与绿化植物的协调统一,又要避免产生消极影响(如绿化植物与农作物争夺外界自然条件等)。其次,在构图设计上要打开思路、富有创新,有特色、有错位,把握各类花草树木生长、开花习性和气候情况,建设富有特色、令人过目不忘的景观。
3.2 强化居住规划设计
休闲观光农业要上新台阶,要有较强的持续发展动力,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留得住人,而要留得住人,有选择性地融入现代人的生活方式、情感喜好、审美情趣,重点要在居住自然化、舒适化的规划设计上下功夫,这样的乡村才有可持续发展的前景。一要尽可能做到居有景。可以设计一些天窗、落地窗,便于游客观景、观星、观月、观日,让游客有融入自然的感受。二要尽可能做到居住舒适。注重住宿房型和房内地域文化标志设计,尽量具有独立的卫生间设计、干净卫生的洗护用品、便捷的空气调节系统,为游客提供较高品质的住宿环境。
3.3 强化产品规划设计
以乡土、地域、历史、民族文化体现为重点,加强休闲观光农业产品规划设计。一是土特农产品设计。如大小、分量、搭配、容器、装饰等方面的设计,便于携带、食用,宜于馈赠。二是菜品设计。尤其要在农家菜品的烹饪、摆盘上做好设计,造型和味道要富有农村特色,尽可能统一价格等标准。三是民俗日用产品设计。在颜色、材质、款式上做好设计,使产品不仅可用,还能常用。
3.4 强化安全规划设计
安全是发展乡村休闲观光农业必须要做好的一项重要工作。在道路交通的安全设计方面,认真考虑道路的宽度、硬度、倾斜度、转弯半径等和交通指示牌设置、车辆停靠点、停放场地。在游玩过程中,慎重考虑游玩点、观景点、景观承重(承载)等,做好安全保护防护设计。在住宿上,认真考虑防盗、警报设计,做好安全设计,让游客有安全感。在饮食方面,认真做好农产品生产安全监督,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让游客吃得放心。另外,尽快引入旅游保险机制,制定事故应急处置方案,有效保障休闲观光农业安全健康发展。
3.5 强化体验规划设计
乡村体验是吸引人的重要元素,应认真规划设计。比如,可以设计“一日农夫”等活动,在白天让游客参与耕翻、栽种、施肥、采摘、加工。设计建设一些公共集会场所,如饭店、商店、酒吧、KTV等,夜晚让游客有交流、休憩、放松的地方。可以创设论坛、节日,强化人际交流,不断拉近乡村人与人、乡村人与游客、游客与游客的心灵距离,营造良好的乡村人际关系。可以整合资源,串联休闲观光农业点,发展旅游精品线路,丰富和强化体验。只有这样,才能吸引更多客人前来休闲观光。
非生物类旅游资源包括水体、大气与气候、土壤与岩石等,既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载体,又是构成旅游资源与环境的最基本要素。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游客、车辆、物资等大量涌入旅游地,旅游区出现了水质恶化、大气污染、土地板结、岩石(山体)坍塌等现象,这些对旅游资源构成了严重威胁。旅游对资源与环境的破坏,尤其表现在水体资源与环境方面。
2.旅游活动对生物资源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地球上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不但可以单独成为人类的旅游产业开发和利用对象,而且还与非生物类旅游资源组合,构成了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重要依托或自然生态旅游资源的总体系。
二、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旅游地生态系统是旅游资源与环境的同一体。与其他生态系统构成因子一样,一方面旅游资源与环境的演变同样也必须遵循生态学的基本规律。根据美国生态学家哈定和小米勒提出的生态学三定律,可得出三个结论:
1.旅游地生态系统中的所有事物(包括旅游资源及其各个构成因子)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旅游活动对旅游资源与环境的影响也不是孤立的。
2.旅游活动不能对旅游地生态环境中的生物化学循环有任何干扰。
3.旅游活动影响旅游资源与环境后会产生无数效应,其中许多效应是不可逆的。这三个基本结论给我们提出了对旅游活动进行管理时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要求。另一方面,根据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在旅游地这个生态系统中,由于旅游区划而对旅游资源进行的分割构成了不同类型的景观单元(即斑块),这些景观单元的空间格局随着生态过程的作用而不断改变。
三、建立旅游资源与环境保护的制度体系
通过立法建立旅游资源与环境保护制度,实现对旅游活动的规范管理,是当前旅游资源保护和旅游业发展面临的紧迫任务。立法必须建立在深入研究旅游活动对旅游资源与环境影响的基础上,必须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遵循资源与环境演变的自然科学基本规律,这样才能保证旅游资源与环境保护制度的合理性和科学性,达到制定这些制度的根本目的。
1.旅游规划制度
旅游规划是指运用适当的经济、技术手段,对旅游区的旅游资源、人力资源、资金与物力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以确定区域旅游资源的经济开发目标,实现旅游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
2.旅游资源与环境影响的评价
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最早为美国所创设。《美国国家环境政策法》规定,对环境质量具有重大作用影响的联邦建议、立法方案和重大联邦行动都必须提出环境影响报告,包括该建议或行动实施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和拟议中的行动选择方案。实施这一制度是对传统决策机制的变革,是协调“人与环境”关系的一种新途径和新方法,并已成为国际环境管理一种惯例。新晨
3.旅游容量控制制度
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将人类活动控制在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之内,是实现系统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最基本的要求和首要条件。旅游容量控制制度,是指从这一制度出发,根据旅游承载能力确定旅游区的游客容量,对进入旅游区(点)人数进行控制的一项管理制度。这个制度在保护旅游资源、实现可持续旅游目标方面十分重要。
4.旅游资源与环境保护制度
旅游资源与环境共同构成了旅游地的生态系统,保护资源与保护环境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与普通地区相比,旅游区的环境要求更高。因此,要建立环境资源与环境保护制度,加强对旅游区旅游资源与环境消长情况的监测,并按照更加严格的环境质量标准,做好旅游区的环境治理工作,保证旅游地的优良环境,给游客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条件。
参考文献:
一、“互联网+”时代下旅游口语实训混合式教学模式现状
高校旅游专业口语实训中,为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和表达能力,在混合式学习和教育生态学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旅游口语实训混合式教学模式,一方面借助信息化教学改革,促进现代信息技术和传统教学的结合,改变以往传统口语授课方式,在线上线下多元环境中进行口语教学,合理、科学化地应用多样化教学方法和多形态教学资源,提高口语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推动和适应新一轮的英语教学改革。“互联网+”为我国旅游专业英语教学环境改革提供了途径和思路,不仅建立了新的教育形态,还实现了信息技术和传统教育的融合;另一方面,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型教学工具,多种信息技术在口语教学中的应用,势必会引起教学环境的变化,突破传统教育缺陷和局限性的同时,必定对教师角色和教学环境造成影响。所以,口语教学中教师角色的转变,与其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息息相关。为提高口语教学的时效性和学生英语交流与表达能力,在多元化引进真实语料和先进网络资源的同时,需要积极促进教师角色的转变,依据开展研究性和实践性口语教学的过程,确定教师角色,探究教师角色转换的有效策略,势在必行。
二、教育生态学视域下的高校英语教师角色
基于教育生态学视域探究英语教师的角色,其实是从生态课堂的创建和课堂元素,对具有生态状态的课堂、师生生态主体和教学环境的创建要求,确定教师在旅游口语实训教学模式中的地位。生态课堂秉承创建生态教育观和人本主义,以人本思想展开教学,注重学生知识学习的同时,更加看重学生成长和潜能的挖掘,师生在生态课堂系统中,主要是受英语讲授方式的影响,通过与英语生态教学环境的配合,创建有机课堂生态整体。师生在生态课堂系统中,会接触更多关于知识和相关信息等内容,因为生态课堂主要是将英语学习方法和评价等多个环节结合,创建教学生态系统,所以教师在生态课堂主要是承担起设计者、创建者、组织管理者和协调者、引路者等多个角色,教师在课堂中并不局限于某一角色,而是依据课堂教学环境和教学环节的改变,推动课堂教学发展,在动态课程系统中不断地转变角色,引导学生学习和展开课堂教学。(一)设计者。教师在旅游口语实训和课堂教学中,是整个生态教学过程的设计人员,选定生态教学的主题、教学范围、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设置教学重点难点和教学环节。教师要针对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依据课程教学重点难点,对目标进行全面分析,选择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确定每个教学环节应该采取的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时间等。因此,教师既要在确保生态课堂的精度和深度下,设计好教学过程,还要调用生态元素进行课堂教学。(二)组织管理者。人本思想下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新教学背景下教师要将课堂还给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展开口语教学,故而教师就承担起组织管理者的身份。在创建生态课堂后,对教学过程进行组织管理,课前要积极搜集各种教学资源,采用任务型、项目式、情景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挖掘学生潜能,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并且,对学生学习进行指导,教学期间依据学生的思想动态推动教学课程,但也要维持教学秩序,确保教学中收放自如,学生积极参与到实践教学中。(三)协调者。教师、学生和课堂环境,是教育生态学视域下口语实训的三个组成部分,教师是口语授课的主导者,也是三者和谐关系的协调者,教师引导学生,并且是教学环境的创建者和课堂秩序的维持者,不同以往教学中教师具有绝对话语权,生态课堂中师生之间是平等关系,教师将话语权还给了学生,让学生依据自身的想法去表达观点,按照学生学习动态切换教学方式和教学环境,在学生口语实训中实现生态平衡。(四)引路者。这是对教学形式转变的教师角色定位,旅游口语授课在互联网环境中,不再是以往局限于课堂的教育形式,而是同一种开放式的教育模式,教育形式转变后,内外部之间的信息交流得到了支持,教学环境从课堂搬到了社会,面向社会培养人才自然要在社会环境中教学,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自身口语表达能力,学生依据不同的实践环境锻炼自身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综合与实践能力的提升。除却第一课堂以外,教师还可以在第二课堂展开口语教学活动,例如演讲、旅游胜地讲解等,在具有真实感的教育情景中提高学生口语能力。教师在教学中也必须要转变传统教育思想,基于交际和表达能力设计教学活动,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指导。(五)综合评价者。教师是学生学习和教学的评价者,新时代中教学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方式多样化,教师对学生实训表现的评价必须要有针对性,便于学生按照评价改进和提升自我。教师评价中要正视学生的不足和优点,提出改正意见的同时,将评价过程与结果和教学融合,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将评价与学生考核联系,基于学生平时表现和最终考核,对学生能力和发展进行生成性评价。
三、教育生态学视域下高校英语教师角色转变策略
基于教育生态学视域,高校教师角色在生态系统中具有多重性,要实现教师角色转变,就要按照角色一一实现教师思想、能力、教学方式、教学评价等改变,满足生态课堂和口语实训的教学要求,使得教师就有创建生态教学环境的能力,并且在实际教学中能创建生态教学系统。以下是笔者结合“教育生态学视域下应用型旅游口语实训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针对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现状,提出的角色转变策略。(一)更新教学观念和教学思想。高校英语教师角色转换,要让教师意识自身角色的改变,让教师以现代教学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对口语实训进行思考和教学改革。我国传统教育中,英语教学都是以社会发展和学科为需求,寻求改革创新的道路。旅游专业口语教学中,主要是面向旅游行业对人才的要求,建立口语实训模式,要积极开展语法和词汇等专业教学,突出学生个性化,依据行业人才需求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英语教师应该面向时展,不断了解和学习新时代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充实自身的理论知识,从新的教学视域反思自身的教学能力,依据学生今后发展制定教学计划,将教学延伸至课堂外,向专业英语方向靠拢,进而参与到课堂体系建设中,以探求有效的教学策略,依据学生学习需求创建教学生态环境,推动旅游口语实训教学模式的构建。(二)创新教学模式和引入新教学手段。教师在教学中应依据学生学习特点制定教学方案,在教学前认真做好学情研究,并且在教育过程中运用各种信息化教学手段,例如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利用好多元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为学生创建平等互动的教学氛围,促进课堂师生互动,打破传统“一言堂”的格局,用新媒体和数字化教学资源,建立新的教学模式,以学生自我认知和实际需求,传授英语专业知识和技能,让学生在多种情境中不断提高自身口语表达能力,加强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实训中,可以按照O2O线上线下互动教学模式,利用微信、互联网等平台在网上进行理论知识教学,在课堂中进行实践锻炼,按照理实一体化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特点,促使师生互动和相互学习,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提升教师的教学技能。(三)整合教学资源,以学生为主体展开教学。整合教学资源是教师在新时期教育生态视域下掌握的新技巧,旅游口语实训在互联网和新媒体中具有丰富的资源,教师在教学中应整合资源,为学生推荐有针对性的学习资源,通过信息技术整合教学资源,将资源共享,提升学生的英语技能。按照学生学习以及能力提升的要求,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资源和资料,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学生创建愉快且轻松的氛围,减缓学生英语学习的紧张感,进而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一、生态规划
随着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和城镇化实施战略,我国的小城镇发展成为了政府工作的重点。小城镇的发展有效地改善了当地居民生活条件,带动了区域发展,但是小城镇的开发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众多的问题。小城镇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资源能源利用粗放的问题,尤其是在新能源的使用方面。人居生态环境规划及治理方面存在着不合理性,造成了环境污染及生态环境的破坏。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配套不完善,影响了居住的宜居性。
生态规划工作就是要结合小城镇的特点,在规划阶段充分考虑到小城镇的资源,通过生态节能软件及规划软件对小城镇进行总体方案规划,从功能规划、道路规划、日照分析、风压分析、新能源规划、水资源规划、垃圾处理规划等多方面解决小城镇遇到的各种问题。
生态规划是融社会、经济、技术和环境于一体的综合性规划,涉及生态、社会、经济等多种学科领域,是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当前其内容主要集中于土地利用和自然资源、野生动植物的保护。目前在我国还处于摸索阶段,还没有建立起一套可供遵循的标准,特别是没有完善的可依据的评价指标(体系),加之生态规划与城市规划结合的实践也刚起步,地理、水文、生态、农林、生物等学科人员与规划设计人员未能很好协调,未能开展相关学科的综合研究,造成规划设计人员可利用的信息(文字或图)相对匮乏,致使能分析评价的因素较少,这给生态节能软件处理的评价结果,带来一定的影响和局限性。计算机强大分析处理技术的优势也未能显示出来。如从更加科学、全面的角度研究,分析评价不仅考虑自然的,而且还要考虑社会、文化和经济因素,分析因素可能达几十甚至上百,分析结果也将更趋合理,这需要多学科和不同专业人员的密切配合以及完善的城市信息系统来支持,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城市规划工作的“综合性”。
二、景观生态学理论
景观生态学是进入21世纪之后,因环境运动的发展而注入景观规划的现代内容。它是研究景观空间格局和生态过程的相互关系的一门综合性学科,以生物界与人类作为设计的基础。强调各项土地利用的生态适应性和体现自然资源的固有价值。对于生态小城镇规划而言,运用生态学的景观安全格局理论,以生态系统的互动关系形成良性循环,达到人与自然的协调,创造令人舒适良好的物质环境,满足人们对环境的要求将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生态基础设施是景观生态格局所依赖的自然系统,是小城镇及其居民能持续地获得自然服务的基础,这些生态服务包括提供新鲜空气、食物、休闲娱乐、安全庇护以及审美和教育等等。它不仅包括习惯的城镇绿地系统的概念,而是更广泛地包含一切能提供上述自然服务的城镇绿地系统、森林生态系统、农田系统及自然保护地系统。由于生态小城镇规划强调人类与自然的协调性,可以将生态小城镇规划可能带来的生态学后果作为检验其合理性的一个主要检验标准,所以,如同城市的市政基础设施一样,小城镇的生态基础设施的可持续性需要有前瞻性规划,更需要突破小城镇规划区的既定边界,这就需要从战略高度规划小城镇发展所赖以持续的生态基础设施。现代的景观生态模式,不是单一的摒弃人工因素,而结合人与自然,具有更深而广的内涵外延,是探讨诸如森林、草原、沼泽、廊道和村庄等生态系统的异质性组合、相互作用和变化,以整体人文景观生态系统为对象,揭示整体人文景观生态系统结构、格局与过程,景观生态系统演变,景观生态系统的建设、整治与恢复等。
三、小城镇绿地系统的布局形式
生态小城镇规划结合区域内的土地利用规划进行宏观布局,首先必须清楚整个村庄内的用地情况,如耕地、林地、园地、牧草地、居民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水域和未利用土地等。把对生态环境起到积极促进作用的用地,主要包括林地、园地、牧草地等作为绿地系统的主体,运用景观生态学理论进行农村绿地系统宏观布局。借鉴景观生态规划与景观生态学理论,扩大具有积极作用的基质,形成具有积极作用的廊道,如河流水系、绿色廊道;整合具有积极作用的板块,如大片耕地、沙地、废弃地中的林地、草地、水面。宏观布局的目标就是增大小城镇的绿地覆盖率,提高布局的生态效益。
从微观上应用生态学理论,为小城镇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首先弄清楚该区域的主导风向,特别是冬季和夏季的主导风向,在小城镇周围设置防护林带和景观隔离绿地,作为小城镇的裙带,同时也可作为小城镇边缘绿化带和氧源绿地,形成镇村一体化。结合小城镇总体规划,充分考虑以人为本,强调绿地的实用性,即以小块绿地为主形成绿色网络系统布局结构。
常见的绿地布局形式有以下几种:
(1)散点状穿插布局:以大量的小块绿地分布于小城镇中,每处投资少,可简可繁,水平和标准有低有高。人们可就近方便地到达绿地休息,随处可以看到不同样式和风格的花坛、花境、小游园等,使小城镇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2)块状总体布局:大块绿地的内容要比小块绿地的内容丰富,可供较长时间的休息游览,可形成大范围的娱乐休闲场所。既可以建成以旅游开发为主的大规模的公园、生态园、度假休闲区,也可以形成小型的花园休闲广场、文娱活动广场等。
(3)线状辅助布局:以林地、苗圃、花圃、果园为经济发展重心,以种植业为主的小城镇,绿化量大,各农田、园圃之间剩余空地少,对其进行边缘绿化,可有效分割成不同的区域,减少相互之间的干扰和影响。
(4)网状布局:沿小城镇中的河、溪,不同功能分区的隔离带、道路绿化带,组成线型带状绿地,在小城镇中均匀分布呈网状,构成连续的网状绿化系统,使小城镇中形成较完整的步行系统。
小城镇在发展的过程中,不光能够提高居民生活的宜居性、减少大量的碳排放,还能够为小城镇经济带来持续的增长点。针对各自小城镇的特点,发展有机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利用低碳绿色吸引投资及消费、开发低碳绿色社区等方式能够大力推动小城镇的经济发展。
四、结语
在生态城市理论研究如火如荼的背景下,在生态城市土地开发过程中,既要考虑土地开发项目对土地生态环境的要求,也要注重的生态环境自身发展的需要。只有这样,生态规划才能兼顾生态环境和生态开发的影响。生态小城镇的开发,在市场经济的调节下追求利润的最大化的同时也肩负着为全体城市居民提供最大化服务的使命。于是在利润和服务之间,本文建立的生态小城镇模式,具体表现为通过对小城镇土地用地性质和对应区域开发容积率的控制,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达到经济利润与服务要求最优组合。而这种生态土地开发的经济均衡模式将很快运用于城市建成区的改造和城市新区的开发。生态小城镇的生态开发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社会发展的时代需要。
参考文献:
[1] 张坤民,温宗国 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指标的进展〔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1,(6)
[2] 徐晓霞,陈太政 郑州市城市生态系统评价〔J〕河南大学学报,2006,(6)
[3] 沈清基,论城市规划的生态学化〔J〕规划师,2000,(3)
[4] 徐化成,景观生态学〔M〕中国林业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