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从众心理的作用

从众心理的作用范文

发布时间:2024-01-04 15:21:00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5篇从众心理的作用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从众心理的作用

篇1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090042

本文以2015年江苏省J老师的高三英语课堂为对象,从新课标的角度解读课堂教学实践中的教学理念和方法。

一、课堂分析

J老师的课题为高三英语的Reading部分,其教学内容以六个词汇为中心,同时辅以文本的阅读赏析。

首先,J老师以个人秀开场,将本课主要的六个词汇串联起来融入其自我介绍中,既预热课堂氛围、吸引学生注意力,又自然地引出了教学内容,并给出交际语境下的使用实例。这正是J老师充分立足于课程标准,对于语言学习的实践性和应用性要求的体现。

其后是课文内容阅读。一是要求学生在课文中找出之前所示的六个中心词汇,然而J老师似乎忽略了评价过程,在学生答对时没有赞赏性的鼓励,答错时也缺乏实质性的回应,没有落实新课标“评价建议”中“充分发挥评价的积极导向作用”这一条,作为观摩者可以明显看出学生答完坐下时失落的表情。二是要求学生对一幅图片进行描述,但J老师似乎过分执著于预期目标,不断提示和诱使学生往预期答案上靠,当三次诱导失败后便抛开学生,给出答案让学生直接朗读。这不但无法实现课标所要求的“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语言实践机会”“帮助学习者提高分析能力与认知水平”,甚至打压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力,使学生习惯于被动接受“标准答案”而放弃思考,无益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和长远发展。

课堂的第三部分是对于六个中心词汇的解释与应用训练,也是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这里采用了选词填空、同义词替换、辨别词性、句型操练等方式解释和巩固词汇意义及其用法,遵照了“使学生通过接触、理解、操练、运用语言等环节,逐步实现语言的内化和整合”“创设有利于学生使用各种学习策略的语言实践活动”的要求。其中“虐待小狗”的图片描述环节尤其体现了任务型教学法的优势,激起了学生运用语言的渴望和需求,使其在真实的交流中主动运用和掌握语言。但J老师仍更多的关注于既定的教学设计和活动流程,常常错失师生互动中本可以激发思考和观念碰撞的机会,忽略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核心教学理念。

在课堂后半部分,J老师播放了有关课文中美国脱口秀明星的视频。这一做法立足于课本,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了解外国文化、拓展文化视野的窗口,“逐步增强学生对英语文化的理解力,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之后,J老师以一首乐观积极的原创小诗结尾,体现了课标“使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养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和合作意识”“充分体现语言学习对学生发展的价值”的要求。课后作业是请学生搜集有关笑容的名言谚语,与班级同学分享和交流。这个任务虽然简单,但对于拓宽知识面、增进同学友谊、加强英语学习氛围十分有益,且不会占用高三学生太多时间,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需求”,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有助于激发和提升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丰富语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发展智力和塑造性格”。

二、讨论和建议

在本次课堂观摩活动结束之后,笔者对于教师理解和实践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有以下几点建议。

篇2

中图分类号:R2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717(2008)03-0643-02

Focus on the Theory of Precaution of Disease in Tradition Chinese Medicine from the

Function of Compound Danshen Dripping Pill to the Heart and Blood Vessel's Illness

LIANG Cheng-zhi

(Guigang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Guigang 537100,Guangxi,China)

Abstract:Precaution of diseas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on't cure that disease which is on and what we should do is to prevent disease before it occurs.'It includes two parts:one is that preventing disease before it occurs;the other is that preventing the disease won't be worsening. Precaution of disease in history is based on keeping in good health. A fat lot to discuss the important of medicine in the preventing disease won't be worsen,especially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of cure and preventing efficiency is good and side effect is few and fit for long cure. Compound Danshen Dripping Pill is regarded as typic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curing heart and blood vessels illness,a lot of practices proved that this kind of medicine can retard the heart and blood vessels illness pathological changes efficiency,this kind of illness complication and reduce the death and cripple rate of it. The data shows that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use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to prevent disease before it occurs in the theory and the clinic's practice.

Keywords:Compound Danshen Dripping Pill;precaution of disease;heart and blood vessels illness;use medicine in advance

治未病,中医早有论述,其意义一是无病先防,正如《四气调神大论》所云:“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强调了疾病重在预防、养生调控等,但人不可能不生病,所以《丹溪心法》对治未病又有了新的见解:“见肝之病,先实其脾脏之虚,则木邪不能传;见右颊之赤,先泻其肺经之热,则金邪不能盛。此乃治未病之法。”因此治未病还包括已病防变,此为其二。已病防变,即对已患有的某种疾病,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预先或长期干预,使疾病不再深化恶化,对疾病的预后有十分重要意义。

心血管疾病是当今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首要疾病,死亡率、致残率高,本文通过探讨复方丹参滴丸(简称滴丸,下同)对心血管疾病的防治作用,阐述中医治未病中已病防变的理论。

1 药理研究证明滴丸对心血管疾病的作用

滴丸主要由丹参、三七、冰片组成,丹参主要提取丹参素为主的水溶性酚酸类有效成份,三七提取三七总皂苷。张伯礼等[1]的复方丹参方的药效物质及作用机理研究表明,滴丸的抗心肌缺血、增强缺血预适应效果的机制,可能与扩冠和激活内源性保护物质的释放有关;丹参的作用侧重于血管,其扩冠效应强于三七,三七的作用侧重于心肌,对缺氧心肌的保护作用强于丹参;丹参水溶性成份适于速效,而其脂溶性成份和三七总皂苷类成份远后效应明显,适于长效;丹酚酸B与丹参酮ⅡA均有抗心肌缺血作用,但各有侧重。李金风等[2]的药理研究结果提示,滴丸对心肌细胞缺血缺氧后所致的钙超载有拮抗作用。赵明中等[3]则证明滴丸可抑制缺血再灌注心肌后心肌细胞凋亡等,明显减轻心肌细胞坏死性损伤,显著抑制心肌细胞凋亡的发生。江文德等[4]的实验丹参素显著对抗心肌缺血缺氧的作用,可能与舒张冠脉和抗血小板聚集有关。

2 动物实验证明 滴丸具有对微循环障碍的多靶点改善作用和抗血栓形成作用

韩晶岩等[5]通过建立动物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设立滴丸预给药组和其它药物预给药和后给药组,实验从血管管径变化、粘附细静脉管壁白细胞数、细静脉管壁DHR(dihgdrorhodaming 123)荧光强度、活体染色肥大细胞、肥大细胞脱颗粒率等涉及与反映微循环障碍有关的多个靶点因素来进行研究分析,结果滴丸预给药组对缺血再灌注引起的微循环障碍具有多靶点改善作用,表明干预性给予滴丸,对占体内90%,维持机体新陈代谢重要部分的微循环的病变,在各环节进行多靶点调节时,具有预防和治疗的保护和恢复作用。王芳等[6]以光化学反应诱导的大鼠肠系膜血栓为模型,实验前预给药滴丸,结果提示滴丸具有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赵雅君等[7]在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时的能量代谢及脂质过氧化变化中,采用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流技术,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分别在缺血前预灌时及缺血后再灌注时用滴丸对心肌给予保护,观察心肌能量代谢及脂质过氧化(LPO)变化,设立正常组,单纯缺血再灌注组,滴丸前保护组,滴丸后保护组,结果心肌缺血40min再灌注20min,心肌组织内高能磷酸化合物明显减少,脂质过氧化物含量明显增多,与正常对照组比P0.05)。表明滴丸在缺血前后的预灌注和再灌注均可通过增加心肌能量储备,抑制脂质过氧化物的生成而保护心肌。

3 临床实践证明 滴丸对各种心血管疾病具有治疗和预防其并发症的作用

金明等[8]通过对58例Ⅰ~Ⅲ期糖尿病患者为期3个月的临床观察,认为滴丸在治疗早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上,具有改善血管血流变学状态,对眼底微血管瘤、小出血灶等病理改变有减轻、改善作用;在控制微血管瘤、出血,提高视力、改善视野方面具有明显疗效。张雪峰等[9]首次将滴丸应用于高原自然现场低氧环境,对高原心肌低氧症(High Altitude Myocardial Hypoxidosis,HAMH)的人群预防和实验动物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滴丸预防HAMH具有效果显著、作用确切、起效迅速、机制广泛等特点。向竹南等[10]在对160例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后认为,滴丸对不同程度心绞痛的总有效率与心绞痛分级明显相关,即心绞痛分级愈重疗效愈低,预示早期预防性治疗对心绞痛病情控制和防止心梗发生的重要性。

4 讨 论

无病先防,已病防变是中医治未病的重要内涵,养生调控固然对疾病的预防具有积极意义,但仅是辅助部分,而对于已患有的许多当今尚无治愈可能的疾病来说,寻求有效且宜于长期使用的药物来减缓疾病病变过程、增加远后效应、改善生命质量则显得十分重要,这就是已病防变的实质内容。祖国医学以独特的整体观和辨证思维,使中药在已病防变的治疗和预防上潜力深广。复方丹参滴丸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1997年12月,复方丹参滴丸首次以药品身份通过了美国FDA的临床用药申请,并被国家列为临床急救药物之一。如上所述,无论从药理实验、动物实验还是临床实践都须要在预防性给药的前提下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而临床上比如血栓的形成一般在数小时至十余小时之间,这段时间必须争分夺秒地进行溶栓治疗,否则一旦血栓形成牢固,溶栓便失去了可能。所以,不难看出中医治未病的理论在已病防变的数千年实践中,着重强调了对防止病情深化的预防性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并发症如心梗、脑血管意外等本身就是原发疾病的深化、恶化,因此早期干预性治疗,对预防未病的发生意义非凡,是降低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致残率的关键所在,也是医务人员指导患者预防疾病深化的必要步骤。

参考文献

[1] 张伯礼,王永炎,高秀梅,等.复方丹参方的药效物质及作用机理研究[C].第三届全国复方丹参滴丸学术会议论文集,2005:265.

[2] 李金风,王孝铭.丹参滴丸对鼠心肌细胞缺氧的保护作用[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06(10):1026.

[3] 赵明中,汪家瑞.复方丹参滴丸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时心肌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的影响[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1999,15(4):288.

[4] 江文德,陈玉华.丹参素和另外两种水溶性丹参成份抗心肌缺血对冠状动脉作用研究[J].上海第一医学院学报,1982,9(1):13.

[5] 韩晶岩,秋叶保忠,堀江义则,等.复方丹参滴丸及其主要成份丹参、丹参素、三七、三七总皂甙对微循环障碍的多靶点改善作用[C].第三届全国复方丹参滴丸学术会议论文集,2005:15.

[6] 王芳,刘育英,刘连,等.复方丹参滴丸对光化学反应诱导的大鼠肠系膜血栓形成的抑制作用[C].第三届全国复方丹参滴丸学术会议论文集,2005:28.

[7] 赵雅君,朱世军,史从宁,等.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时能量代谢及脂质过氧化物变化及复方丹参滴丸的保护作用[J].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2003,37(4):290-293.

篇3

一南一北,永盛玩具IT经理刘新荣与《中国信息化周报》记者进行一场相隔两千多公里的电话采访。

从零做起 低调前行

1993年踏入社会的刘新荣没有任何的IT背景。在最初工作那几年,他经历了十多次跳槽和转行,曾做过销售、生产管理、行政管理和电子技术工程师等等。1997年刘新荣来到中山并结缘IT,1999年加入永盛玩具至今。

正因为这样的背景,刘新荣认为,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学历并不是第一重要,他更看重个人能力和看待问题的角度与高度,“学习能力非常重要”。

作为我国传统制造业的一个重要分支,玩具行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这种情况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当时的永盛玩具信息化程度极低,虽然当时企业规模已上万人,可电脑总数不超过10台,主要功能是用33.6k的Modem拨号上网发送和接收邮件。刘新荣回忆道:“我作为IT技术员的身份入职,当时遇到的最大IT难题就是如何能把一个5M的邮件快速发送给客户,因为客户在等我们的交货清单和验货报告。”

随着信息化的飞速发展,作坊式的信息化基础建设已经完全不能满足永盛玩具的业务发展。而由于玩具行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在上线ERP系统的时候遭遇了难题。“如果去购买符合永盛玩具需求的ERP系统,恐怕得把所有模块都买了,非常昂贵。”刘新荣被“逼”无奈,开始着手自主研发ERP系统。到了2011年,ERP系统上线,而永盛玩具的信息化规模已发展到六百多台电脑。在这期间,刘新荣也将网络电话系统、视频会议系统等企业信息化工具武装到位。

就这样,刘新荣与永盛玩具的信息化建设一同成长,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端到高端。

企业管理模式亟须转型

玩具,已经不仅仅是过去的儿童专属。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内和国际范围玩具产业竞争日趋激烈,显然,传统制造企业的管理模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合玩具企业的发展,我国玩具企业管理模式亟须“变脸”。

在信息化领域“摸爬滚打”近二十年,刘新荣认为,IT管理对制造业效率的提升是显而易见的,也是大势所趋。然而,有很多传统的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推动很慢或者重来,根本问题出在了管理模式上――传统管理模式对IT发展的制约也是非常明显的。

在他看来,未来的企业应该是信息化企业,信息化企业意味着企业的管理是由信息化来驱动,而不是像眼下这种“人治”的管理模式。“用信息化驱动的时候,企业的管理将扁平化、透明化,而企业管理的科学程度取决于信息化驱动规则,而不是当下的依赖于人或团队的经历、学历、性格、心情、态度、状态等因素制约。”刘新荣很憧憬信息化驱动的企业管理愿景,“企业管理用信息化驱动,用数据说话占主导地位,企业管理模式会被整个颠覆掉。”

对于永盛玩具这样还保留传统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的制造企业来讲,信息化驱动还是一条漫长的路,需要整个管理理论的产学研用互动,经过一段较长时期的探索,企业管理观念的彻底颠覆转变,才能达到真正的信息化企业这个愿景。

信息化战略五步走

在大多数传统制造企业中,IT部门还仅仅定位在服务部门的阶段。刘新荣认为,信息化建设是对企业管理的一种渐进式的整改升级过程。“信息化建设的动机是源于利用信息技术和手段来提升企业的运作效率、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作用是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降低管理成本,最终的目标是为企业的管理决策提供支持的。”

他介绍说,企业管理的内容应分为计划管理、流程管理、组织管理、战略管理和文化管理五部分。这五部分是顺序性的,而信息化建设在理论上也是在经历这样的五步走:MRP、ERP、PDM等算计划管理;OA、工作流等流程再造(BPR)过程是流程管理;企业整体架构则是组织管理;信息化战略规划(CIO职位的设定)是战略管理;知识管理等则可以看做是文化管理的范畴。

因此,刘新荣认为,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就是信息技术与企业管理相融合的过程,未来的企业管理是信息化驱动的管理,信息化企业则是信息化建设完全融合到企业管理体系中的现代化企业。

刘新荣同时提到,企业信息化的战略战术规划,应当从企业的短、中、长期的角度分开三部分来制定。战略规划以当前的急迫性和重要性为优先级,兼顾企业的次要发展方向,统筹兼顾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来定位企业信息化战略目标,让战略目标既可达到预期,又具有前瞻性和整体宏观统筹性。

做个有情怀的IT建设者

“我是个直性子,说话不会绕弯。”这是刘新荣对自己性格的评价,不过在他看来,这是优点,也是缺点,“优点就是和我相处,很真实,很靠谱;缺点就是有时候会让人不爽,很得罪人。”

然而,也就是这样的性格加上凡事不计较的大度,让刘新荣在永盛玩具一呆就是十七年,带领着仅有4人的IT部门团队为永盛玩具的信息化建设保驾护航,在这个过程里,他深深地体会到了陪伴企业IT建设成长的成就感。

“应该用情怀去对待企业的IT建设或者CIO这个职位。一个企业的成长,真的需要有人去跟着它、陪着它,IT经理或者CIO的离开,对企业来说是一个灾难性的事情。”

篇4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1-0247-01

一、从众心理的概念

从众心理一词属于社会心理学范畴,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认知、判断、信念等方面表现出符合公众舆论的行为方式,呈现出一种“他们是自愿与多数人保持一致”的假象。实验表明,只有很少的人能够保持独立性,没有被从众,所以从众心理是一种普遍的心理现象。

二、从众心理与大学生英语学习的关系

英语是我国各高校的必修科目,四级、六级等全国性考试受到了广泛重视,其重要性可见一斑。对大学生英语学习来说,影响因素是非常复杂的,这其中就包括从众心理这一方面。从众心理的影响范围极为广泛,无论是儿童、已工作者还是老年群体都无一例外,自然也深深地影响着大学生群体。

三、从众心理对大学生口语能力培养的负面影响

英语学习包括很多方面的内容,例如,单词记忆、语法学习、口语能力等。在这其中,从众心理对口语能力培养的影响可谓巨大,这其中最重要的影响在于课堂参与意愿方面。在我国大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一种课堂现象——不爱主动发言。这背后的原因也很多,比如我国文化重视谦虚,部分学生性格内向,怕说错挨批评等。

在此,我们不禁要思考一个问题: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学生的从众心理呢?这其中的原因大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大学英语课堂通常人数较多,容易形成规模效应。与英语专业相比,大学英语公共课堂一般是两个甚至多个自然班共同进行,人数较多。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需要回答问题,学生首先会想到在如此众多的同学面前回答有很大的压力,不如选择沉默。

其次,害怕错误。我国具有尊师重教的传统,对教师的敬畏也是一种普遍心理,即使任课教师为人随和,学生也会担心自己回答错误时会遭到批评。另外,人们常有一种“大家都这么做就不会错”的错误心理,这也是学生选择“随大流”的原因之一。

从众心理对大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培养产生的影响通常是负面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无法抓住练习机会。我们知道,口语是一种语言输出,它的培养离不开反复和长期的输出练习。对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来说,课堂是他们最重要的练习机会,而从众心理导致他们选择了放弃这些机会,长此以往,必会对他们口语能力的提升产生巨大的阻碍作用。

第二,懒于思考。在课堂上选择与大多数人一样沉默会造成一个结果,那就是不再积极思考。“既然不需要进行口语表达,自然也就不需要思考”是一种自然产生的心理。这一情况长期产生,必然会导致学生不爱思考、不想思考、懒得思考,这对口语能力提升是极为不利的。

第三,泯灭个性。英语口语练习与其他科目不同,绝大多数相关题目与练习都是开放式的,回答可以因人而异,这就要求学生多想出自己独特的答案。但学生不去主动回答,就会导致不再积极思考,随波逐流,自然也就无法产生有个性的想法。

四、应对方法

了解了从众心理的负面影响,我们就应该思考和讨论如何去应对这种影响,怎样使这种阻碍变为正面作用。

第一,利用从众心理,提升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上文提到,从众心理可能产生负面和正面两方面的作用。如果教师能够提升部分学生的口语课堂积极性,那么余下的学生也会受其影响,积极参与课堂练习。这就要求教师们多加努力,利用多种手段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练习兴趣,从而促进整个群体的积极性,让学生充分抓住课堂机会进行口语练习。

篇5

经过一段时间的用心观察,在体育课的游戏中我发现小超与其他孩子的不同特点:我讲游戏规则时他听得很认真,而且明白得很快,在游戏中非常遵守游戏规则,如果有其他同学违反规则,他都要叫停游戏,和其他同学讲明白,他一本正经的那股认真劲常常触动着我。有一次我参加学校举行的“师徒赛讲课”活动,因为是第一次参加,而且是二年级的孩子,我担心孩子们会出现意外情况,所以尽量把每一个准备要求说清楚。其中一个要求是全班同学必须穿校服,我怕有的学生忘记,强调了好几遍。到了上课的时候,听课的老师和学生都各就各位了,我一点人数少了两个人――小超和宗×。听学生说他俩去借校服了,情急之下,我当时有点生气――唉!又是他!上课几分钟后他俩呼呼地跑来了,我问:“你们干什么去了?”小超回答说:“牛老师,你不是叫我们必须穿校服吗?他忘了,我和他到别班借去了,刚借到了回来。”刚才的气烟消云散了,有一种感动涌上心头。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