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人文教育的本质

人文教育的本质范文

发布时间:2024-01-04 15:21:01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人文教育的本质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人文教育的本质

篇1

一、条件策略——发掘多元的人文因素以凸现人文关怀

1.从蕴含语文文本的人文开发角度发掘。蕴含于语文文本之中的人文因素可以说不胜枚举,这需要我们善于发掘和梳理以呈现极大的人文关怀,于此语文教育价值的实现就有了基础和保障,否则人文关怀就可能成为空中楼阁或昙花一现,不能给学生以实质性精神滋润和发展关怀。中学语文文本中编选的有体现性情陶冶、人生追求的美文,能给学生以积极人生态度的启迪,使学生的现实世界和理想世界充满生命的色彩;有体现开发美好人性和发展自由个性的美文,能给学生以生命的尊严和价值的体验,引导学生建立“自然—人—社会”三位一体的和谐;有体现领悟人类智慧和文明发展轨迹的美文,能给学生以丰富的美的熏陶,激发学生创造美的探求等等,这些美文的发掘运用就是给学生一种真善美的激荡、关怀和追求。

2.从关联语文教育的文化传承角度发掘。人文精神往往于一种民族精神之中大放光芒,呈现的是一种驱动人的精神内化的人文关怀。传统的儒家学说就闪烁着理性的人文光辉。孔子提出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等关于个人的修养认识,孟子强调的“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做人准则等等就是一种见证。此外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不懈追求,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了”,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忧国忧民的情操以及鲁迅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舍身精神等等,汇成了中华民族的人文精华积淀,正是这些人文精华通过语文的留传打造和丰富了一代又一代人的精神世界。这些人文关怀因素的发掘运用,无疑会促进学生的人文素质不断提升,使之从人文感性走向人文理性。

二、运作策略——关注多维的人文境界以表达人文关怀1.于情感教育中体现人文的情感真。以人文关怀让学生追求一种“真”的境界就需要引导学生处于一种根植于语文人文精神的真切的人伦情怀、人生体验和人性感受的情感交融、回肠荡气的人化情境之中,“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体现人文关怀即要以情育人,潜移默化发展人。一是于诵读和联想之中引导学生去体验和感悟,正如朱熹所说“大抵观书先熟读,使其言皆处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处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诵读《离骚》可以让学生辨清浊、明是非;朗读《正气歌》可以激扬学生浩然气节等等。通过人文气氛环境的渲染可以让学生体验陶渊明诗歌的淡泊与空灵,领略宋词的豪放气魄与委婉意境,体会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的冷峻等等,优秀的人文作品使学生入情入境,在人文情感的碰撞中心灵境界得以升华。二是以随笔训练形式可以给学生以自由奔放的情感表达,关注学生内心世界的酸甜苦辣,实现师生情感的互通互动。教师要富有人情味,点亮学生一盏心灵的明灯,以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篇2

DOI:

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09.024

作为一名中职语文教师,我一方面在努力提高中职学生语文文化素质的同时,一方面也受困于学生人文素养的缺失。特别是在最近几年带了两届兵役班及给兵役专业授课之后,就一直想为这个专业编写一套人文教材,其中原因一是有感情,二是有必要。

仔细说来,营口信息技术学校兵役专业在我们辽宁省已经发展二十二年了,为我们国家输送了大量的预备级军人,为家乡的国防建设贡献着力量,其意义自不必说。对于兵役专业这个集体,对于每一届学生,我充满了热爱和敬意,并与之有了深厚的感情。说起每届的学生,我们都有不尽的话语,无尽的回味,有故事,有情义,有感悟,当然也有这样那样的遗憾,作为语文教师的我,深深感到学生在校的时间太短,他们除了在这里成长成熟外,精神成人的道路上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我觉得对于学生在人文教育方面有必要进行加强,这是德育工作的补充拓展和延伸。

基于此,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要为兵役专业编一套语文人文读本教材,目的是使进入营口信息技术学校的每一名预备役学生除了接受原有书本知识教育的基础上,再辅助于这本更为亲切真实丰富而多彩有趣的人文读本,这套兵役专业的校本教材以预备役学生就业为目标,以语文教学及语文实践活动为中心,把知识内化为人文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学生的“精神成人”而走向部队,走向人生之路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下面,我从这套校本教材的编写原则、编排体例和选文内容三个方面来简单说说。

一、 编写原则

1.教材的编写从(兵役)专业学生的现状出发。面对兵役学生文化基础差、底子薄的现实,编写者不能一味追求高深,而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能力,利用多媒体教学方法,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结合专业,以学生感兴趣的主题和话题切入,选取起点低、易接受的若干篇章,便于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从而提高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2.教材的编写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及人文精神出发。人文素养是指做人应具备的基本品质和基本态度,包括按照社会要求正确处理“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人文素养的最典型标志就是人文精神,什么是人文,核心是人,是对人的尊重,价值的维护和关切,是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珍视。因此,提高兵役学生文化品德修养和人文精神成为我们学校兵役专业的终极目标,作为带过兵役专业的我,身为其中一份子,能为这个我热爱的兵役专业做一些有意义的努力而感到荣耀和幸福。

二、 编排体例

兵役专业人文读本就是本着这一目标而编写的,以理念分卷,按主题立章,共分三卷。第一卷是人与自然,第二卷是人与自我,第三卷是人与社会。整套读本以上述三个维度对“精神成人”这一终极命题展开思考。

读本共三卷,每卷按主题设计单元。该读本的最大特点是在每个单元的后面设计了语文实践活动――“主题班会”,结合兵役专业特色,为语文的“学以致用”和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提供良好的契机。

1.人文读本文章按主题做了如下安排。第一卷“人与自然”共分三个单元。围绕人与自然设计了“生命是地球的梦想”“回望人类的足迹”“人类的未来何处去”三个单元。第二卷“人与自我”共分四个单元。围绕自我成长设计了“你就是一道风景”“人是寻求意义的生物”“梦想的力量”“做梦想的践行者”四个单元。第三卷“人与社会”共分六个单元。围绕走向部队、走向社会设计了“我的父亲母亲”“我的生活感悟”“民主是法的理想 ――关于民主与法制” “腹有诗书气自华” “天若有情天亦老”“贤者放歌”六个单元。

2.“语文实践活动”按主题做了如下安排。第一卷人与自然设计了“关爱生命”“地球――我们的家园”“呼唤明天的绿色”三个主题班会。第二卷人与自我设计了“树立自信,放飞理想”“明天,我将成为什么样的人”“我的中国梦”“理想,行动,成功”四个主题班会。 第三卷人与社会设计了“孝在我心”“我的朋友”“方与圆――如何理解规章制度”“我的读书计划”“爱的表达”“荣誉 责任 信仰”六个主题班会。

三、选文内容

人文读本所选文章以学生为本,按主题分类,以提高学生人文素养为目的。

1.以文本为中心,以文学作品为出发点,通过对名作名篇的阅读与欣赏,分析和探讨作品的艺术特色、风格和人文内涵等,从审美的角度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例如,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和《秋天的怀念》等散文,可以让学生认识到,作为一名中职生,唯有自知,才能够清醒地认识自我,只有不断克服自身不足,奋力前行,才能实现人生的理想。

2.在重视文本教学的基础上,适当发挥与拓展,将哲学、历史、艺术等知识加以渗透与融通,借以开阔学生视野。语文教材的人文性是语文教材的本质特点,它自身积淀的丰厚的人文底蕴使它更贴近人的心灵世界,更关怀人的自由想象、情感体验和精神交流。

例如,第一卷选择了著名的演讲《印第安人西雅图酋长的宣言》,第二卷名著导读《生命的意义》,第三卷《宽容序言》等,这些文章体现了读本教材的人文性,它自身积淀的丰厚的人文底蕴使它更贴近人的心灵世界,更关怀人的自由想象、情感体验和精神交流。

篇3

引言

人文主义是近年来新近流行起来的教育理论,与我国实行的素质教育从本质上来说基本相同。人文主义强调在教学中,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的主要功能是引导学生开展学习,因此在课堂中学生占据主体地位。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自主学习,再加上与其他学生交流和讨论,提高自信心和自尊心,从而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对人才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对语文人才的需求更多,在语文教学中应用人本主义,能够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水平,帮助学生掌握适合的学习方式,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复合型语文人才。

1.人本主义的内涵

人本主义的最早提出是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在国际上引起重大反响。这项理论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将个人发展作为主要思想。之后将人本主义引进教育界,将自我发展作为教育目标,学生在教育中学习到要自主学习,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特点帮助学生找到合适的学习方式。同时要根据社会的变化,及时调整自身,以求能够适应社会的各项发展和进步。此外,人本主义还要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人际关系的处理,综合看来,学习技能只是其中一个方面。人本主义强调学生在学习中占据主要位置,教师要注重学生发展的重要性,充分把握学生的好奇心理和探究心理,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最后,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指出,学生在学习上要依靠教师的引导和督促,在课堂中,占据主体地位的不是教师而是学生,传统教学中,教和学是相互分离的,教师的教学方式一般是填鸭式和灌输式的教育方法,这样不仅难以促进学生提高学习能力,而且严重影响人本主义在教育界的进一步发展。

2.目前我国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部分学生学习不积极

每个学生的学习水平都不一样,这是由于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各不相同造成的,学习积极性比较高的学生往往成绩比较优秀,而那些学习积极性比较低的学生,学习成绩比较一般。这是由于传统教学中,教师一般采取填鸭式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沿袭传统的学习方式,这样,非常不利于掌握新知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如果教学质量不高,达不到教师的期望值,达不到自己的目标要求,就会对学习产生厌烦情绪,降低学习的期望值。再加上我国普遍采取的是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教学活动中将教师放在主体地位,忽略了学生的重要性,严重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及创新性,造成学习效率低下,限制人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2.2教师缺乏教学方式的创新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要教导学生学习知识,另一方面要督促学生和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式。因此,在教学之前,教师需要认真考虑教学方式,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放在首要位置。此外,还要积极创新教学方法,耐心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不良情绪,比如说,在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加强交流与合作。但是实际上,很少有教师能够在教学中做到这一点,再加上教师缺乏定期交流和培训,不利于教师提升创新水平,同时限制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严重影响合作教学的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3.人本主义理论指导下的语文课堂教学对策

3.1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

人本主义理论强调在学习和课堂中,学生占主体地位,教师要重视这一点,为学生的学习创造民主的良好环境,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之中,树立良好的学习价值观,全面提高语文学习能力。因此,语文教师要帮助和指导学生树立科学的学习观,全面指导学生提高学习能力。在实践课堂中要注意这个问题,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要占据十分重要的主体地位,不仅在教学课堂中占据主体性地位,在教学设计中也要占据主体地位。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将重心都放在了教师的教上,忽略了学生的学的重要性。新课改后,一些语文教师逐渐认识到学生在传统教育中削弱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课堂教学中,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性,但是单凭在课堂教学中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忽略教学设计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这限制了课堂教学中人本主义的发展。

3.2加强合作学习在语文中的运用

人本主义的核心思想中,一方面要增强学生主观能动的学习能力,另一方面要充分重视学生合作学习能力。在课堂上组建学习小组,为学生学习语文创造良好的小环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谈论学习中,畅所欲言发,发表看法。很多时候,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往往面无表情,一言不发,但是下课后会双眼放光,侃侃而谈,这都是由于上课时教师的压力,限制学生发表看法。课堂上一直注重教师主导地位,对学生造成压迫感。学生受到限制不敢随意发表看法,但是同龄的学生相处时,处于相同的地位,在谈论学习中能够积极地说出看法。这也是小组合作学习的优点,不仅能够全面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而且能够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全面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结语

人本主义强调的教学目标,是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这项理论与我国实行的素质教育在本源上大同小异。因此,在教学实践中,要加强人本主义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要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帮助学生找到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篇4

一、成人教育培养什么人

(一)成人教育的使命不是培养完人。成人教育培养什么人?相信绝大部分的回答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培养完人。“成人教育的根本是关注人、培养人、发展人,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的全面发展的人,成人教育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成人教育在实践的过程中,仍需将‘完整的人’的塑造作为自己的目的顶点,作为所追求的一个终极价值导向”。这是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也是诸多从人本视角出发讨论成人教育目的或价值取向问题的主要答案。

全面发展的教育,“完整的人”的教育与通识教育或自由教育密切关联,离开了通识教育、自由教育,就没有办法实现全面发展,并且,通识教育或自由教育在培养完整的人的过程中具有关键的作用。而成人教育并不具有通识教育或自由教育的性质,退一步说,成人教育的通识性也远远比不上普通高等教育。这不仅仅是教育理念上的差别,也是师资力量、文化传统、课程资源等诸多因素上的差距。把人的全面发展或者培养完整的人作为成人教育的价值取向是激动人心的,也是神圣的,但它不是成人教育所能承载的,也不是实在的目的。

(二)成人教育培养和谐社会中的公民。现实的情况是,过于宽泛的、理想化的目标就会演变为没有目标。在没有条件实现的情况下追求过于崇高的价值就会导致应有价值的缺失。对于成人教育来说,合适的定位是什么呢?“成人教育要引导成年人成为自由而平等的公民”,而“当前成人教育对公民问题的忽略造成了成人教育的去价值化(de—valuing)状态,也造成了成年社会成员在参与社会生活中的公民实践能力的缺乏”。成人教育的价值在于引导成年人成为具有自由精神和平等意识的公民,因为,“每个公民的教育应在其一生中持续不断地进行,并成为公民社会和现代民主基础的一个组成部分”。显然,当每个成人都积极参与建设一个负责的、相互支持的以及尊重每个人的基本权利的社会时,社会就是和谐的、富有人情味的,从而也是富有生命力和发展前途的。成人教育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有更多的作为。

我们应该看到,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的基本点是人的全面发展,同时也在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公民,尤其是基础教育,它是以培育国家“合格公民”为其使命的。但那只是在理论上而不是实践意义上培养公民,因为公民生活的实践是从学生接受完专门教育之后开始的。成人教育也可以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自己的目的,但它更基本的使命是培养能够参与公共生活、并在社会生活中追求个人幸福的公民。实际上,我国的成人教育仅仅关注了成人获得知识的需要,关注了他们拿到文凭的需要,而忽略了成人在实践上成为合格公民的需要。成人教育放弃了对成年人成为什么样的社会成员的引导,而这种引导才是成人教育的主要责任。

二、成人教育为谁服务

(一)成人教育为每个成人服务,尤其是为弱势的成人服务。从哲学的角度讲,以人为本既是一种价值取向,又是一种原则,同时也是一种思维方式。成人教育把以人为本作为自己的根本价值取向,就是强调一切都要为了人、尊重人和发展人。成人教育就是为每一个成人的发展服务的教育,在我国,成人教育尤其要为社会中的弱势成人服务。

作为成人教育对象的弱势成人包括:孤老、病残但没有丧失劳动能力的人;长期生活在地方平均收入水平以下的家庭成员;无固定家庭住所的无业人员;进城谋生的农民工等。这些弱势成人群体的特点是生活难、就业难、住房难、医疗难、子女教育难以及获得救助难。在这六难中,最主要最关键的是就业难,正因为就业难才导致生活难、住房难等其他困难;正因为知识、能力、经验等方面的欠缺,才导致就业难,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岗位;而正因为缺乏持续的、有力的教育,才导致他们在知识、能力和经验方面的落后。如果这一类群体的范围继续扩大,将会直接影响社会的稳定,不利于形成公正的和谐社会。

教育是为了赋予每个人机会与希望,它是幸福与尊严的重要条件。成人教育应该要赋予每个成人尤其是弱势的成人以机会和希望。“教育福利是协助弱势群体摆脱困境的根本途径”。对于成人弱势群体来说,成人教育是协助他们摆脱困境的根本途径。政府部门和成人教育机构需要共同思考的是,如何让更多的弱势成人享受优质的成人教育资源?如何让他们通过教育获得生存和发展的能力,进而成为能够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合格公民?

(二)成人教育为人的社会服务。曾经出现过过分强调成人教育为政治服务、为经济服务的情况,并在成人教育理论中确立了这一目的的优先性。随着人本思潮的兴起,随着确立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的核心价值观,成人教育理论开始正本清源,把促进成人本身的发展作为成人教育的价值取向,作为更基本的目的。成人教育为每个成人的发展服务,为每个成人追求幸福美好的生活服务。这显然是一个历史性进步,成人教育通过接纳入本思想而占有了教育的本质,实现了教育本性的真正回归,回归到人本身。

成人教育当然还需要为社会服务,为社会中的政治发展、经济发展服务。但在以人为本的视阈中,还需要对作为服务对象的社会进行一番考察,成人教育不是为任何的社会服务,不是无条件地为社会服务。成人教育所服务的那个社会是什么样子呢?“社会存在的合法性就体现在它为人的成长提供必要的社会条件,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归根结底是为了促进生命个体的成长,积蓄生命个体的能量,提高生命个体的自觉,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是人的社会,是为了人而存在的社会,是为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和现实条件的社会。成人教育要为这样的社会服务,为促进社会的人性化服务。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成人教育需要为社会服务,然而,更基本的是,社会应该为成人教育服务。为促进每一个成人的发展提供条件,这实乃社会的责任。因为,人的发展是社会的最高理想,而教育最直接、最天然地在为人获得自由、实现发展的目标工作着、活动着。社会(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为成人教育服务,实际上是在为自己的最高理想服务,为社会自身能够获得健康、快速、和谐的发展服务。

三、成人教育以何为本

篇5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1)07-013-02

一、成人教育培养什么人

(一)成人教育的使命不是培养完人。成人教育培养什么人?相信绝大部分的回答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培养完人。“成人教育的根本是关注人、培养人、发展人,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的全面发展的人,成人教育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成人教育在实践的过程中,仍需将‘完整的人’的塑造作为自己的目的顶点,作为所追求的一个终极价值导向”。这是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也是诸多从人本视角出发讨论成人教育目的或价值取向问题的主要答案。

全面发展的教育,“完整的人”的教育与通识教育或自由教育密切关联,离开了通识教育、自由教育,就没有办法实现全面发展,并且,通识教育或自由教育在培养完整的人的过程中具有关键的作用。而成人教育并不具有通识教育或自由教育的性质,退一步说,成人教育的通识性也远远比不上普通高等教育。这不仅仅是教育理念上的差别,也是师资力量、文化传统、课程资源等诸多因素上的差距。把人的全面发展或者培养完整的人作为成人教育的价值取向是激动人心的,也是神圣的,但它不是成人教育所能承载的,也不是实在的目的。

(二)成人教育培养和谐社会中的公民。现实的情况是,过于宽泛的、理想化的目标就会演变为没有目标。在没有条件实现的情况下追求过于崇高的价值就会导致应有价值的缺失。对于成人教育来说,合适的定位是什么呢?“成人教育要引导成年人成为自由而平等的公民”,而“当前成人教育对公民问题的忽略造成了成人教育的去价值化(de―valuing)状态,也造成了成年社会成员在参与社会生活中的公民实践能力的缺乏”。成人教育的价值在于引导成年人成为具有自由精神和平等意识的公民,因为,“每个公民的教育应在其一生中持续不断地进行,并成为公民社会和现代民主基础的一个组成部分”。显然,当每个成人都积极参与建设一个负责的、相互支持的以及尊重每个人的基本权利的社会时,社会就是和谐的、富有人情味的,从而也是富有生命力和发展前途的。成人教育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有更多的作为。

我们应该看到,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的基本点是人的全面发展,同时也在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公民,尤其是基础教育,它是以培育国家“合格公民”为其使命的。但那只是在理论上而不是实践意义上培养公民,因为公民生活的实践是从学生接受完专门教育之后开始的。成人教育也可以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自己的目的,但它更基本的使命是培养能够参与公共生活、并在社会生活中追求个人幸福的公民。实际上,我国的成人教育仅仅关注了成人获得知识的需要,关注了他们拿到文凭的需要,而忽略了成人在实践上成为合格公民的需要。成人教育放弃了对成年人成为什么样的社会成员的引导,而这种引导才是成人教育的主要责任。

二、成人教育为谁服务

(一)成人教育为每个成人服务,尤其是为弱势的成人服务。从哲学的角度讲,以人为本既是一种价值取向,又是一种原则,同时也是一种思维方式。成人教育把以人为本作为自己的根本价值取向,就是强调一切都要为了人、尊重人和发展人。成人教育就是为每一个成人的发展服务的教育,在我国,成人教育尤其要为社会中的弱势成人服务。

作为成人教育对象的弱势成人包括:孤老、病残但没有丧失劳动能力的人;长期生活在地方平均收入水平以下的家庭成员;无固定家庭住所的无业人员;进城谋生的农民工等。这些弱势成人群体的特点是生活难、就业难、住房难、医疗难、子女教育难以及获得救助难。在这六难中,最主要最关键的是就业难,正因为就业难才导致生活难、住房难等其他困难;正因为知识、能力、经验等方面的欠缺,才导致就业难,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岗位;而正因为缺乏持续的、有力的教育,才导致他们在知识、能力和经验方面的落后。如果这一类群体的范围继续扩大,将会直接影响社会的稳定,不利于形成公正的和谐社会。

教育是为了赋予每个人机会与希望,它是幸福与尊严的重要条件。成人教育应该要赋予每个成人尤其是弱势的成人以机会和希望。“教育福利是协助弱势群体摆脱困境的根本途径”。对于成人弱势群体来说,成人教育是协助他们摆脱困境的根本途径。政府部门和成人教育机构需要共同思考的是,如何让更多的弱势成人享受优质的成人教育资源?如何让他们通过教育获得生存和发展的能力,进而成为能够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合格公民?

(二)成人教育为人的社会服务。曾经出现过过分强调成人教育为政治服务、为经济服务的情况,并在成人教育理论中确立了这一目的的优先性。随着人本思潮的兴起,随着确立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的核心价值观,成人教育理论开始正本清源,把促进成人本身的发展作为成人教育的价值取向,作为更基本的目的。成人教育为每个成人的发展服务,为每个成人追求幸福美好的生活服务。这显然是一个历史性进步,成人教育通过接纳入本思想而占有了教育的本质,实现了教育本性的真正回归,回归到人本身。

成人教育当然还需要为社会服务,为社会中的政治发展、经济发展服务。但在以人为本的视阈中,还需要对作为服务对象的社会进行一番考察,成人教育不是为任何的社会服务,不是无条件地为社会服务。成人教育所服务的那个社会是什么样子呢?“社会存在的合法性就体现在它为人的成长提供必要的社会条件,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归根结底是为了促进生命个体的成长,积蓄生命个体的能量,提高生命个体的自觉,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是人的社会,是为了人而存在的社会,是为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和现实条件的社会。成人教育要为这样的社会服务,为促进社会的人性化服务。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成人教育需要为社会服务,然而,更基本的是,社会应该为成人教育服务。为促进每一个成人的发展提供条件,这实乃社会的责任。因为,人的发展是社会的最高理想,而教育最直接、最天然地在为人获得自由、实现发展的目标工作着、活动着。社会(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为成人教育服务,实际上是在为自己的最高理想服务,为社会自身能够获得健康、快速、和谐的发展服务。

三、成人教育以何为本

(一)以成人的现实需要为本。马克思指出:“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而做事,他就什么也不能做。”可见,需要既是人的活动动机和目的的初始依据,也是人们衡量所从事的活动及其结果是否有

价值的根本尺度。成人在接受教育的时候需要获得一个文凭,提高自己的学历,而且有很多人仅仅为学历和文凭而学习。不少人据此批评成人的学习太功利了,单纯追求学历。可这是实实在在的需要,文凭和学历是成人学习活动的动机。成人教育不可能排除功利,功利性是它本身的特点之一。问题是,成人教育机构给成人学习者一个什么样的文凭?这个文凭有分量吗?以什么样的方式给他们颁发文凭呢?这种方式对得起成人教育所承载的使命和社会责任吗?成人教育理所当然要满足成人获得文凭和学历的需要,但中国的成人教育在“拿人钱财、替人消灾”的思维中丧失了自己的价值立场,为了经济利益而以一种异化的形式满足了成人获得文凭的需要。

成人学习者不只是有获得文凭的需要,他们也想真正学到东西,学到对自身的职业发展、人生定位、人际交往、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等有价值的知识和经验。由于成人学习者的背景和经历各不相同,他们对成人教育的期望以及所表现出来的需要也各不相同。成人教育是否考虑过成人学习者需要的多样性呢?是不是真正调查过他们究竟有哪些需要呢?求知是人类的本性,通过知识来了解所处的世界和社会是成人的基本需要,成人教育就是要在最大限度上满足成人学习者的求知欲望。不仅如此,成人学习者还有审美的需要、职业拓展的需要、尊重与爱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等。以人为本在成人教育中首先表现为以成人的现实需要为本,成人教育如果不把开展的教育活动建立在成人学习者现实需要的基础上,那么可以断言,成人教育是不会有实际效果的,是不可能实现自身所承担的使命的。

(二)以成人的个性发展为本。成人教育不是用一个统一的方式使每个成人学习者成为同样的人。成人学习者群体的多样性决定了成人教育目标的多样性,而这种多样性可以归结为让每个成人学习者成为他想成为的人,即发展他们的个性。个性是人的生存方式,是人之所以成为个人的本质所在,个性还是生活的目标和理想。“个性是生活的理想。把个性称为理想意味着它既是努力的目标,又是评判努力成效的标准;还意味着它是可以无限制地接近而永远不能达到的东西”。个性与教育是什么关系呢?“教育上的一切努力,似乎必须限于为每个人获得使个性得以最圆满地发展的条件”¨J。这是英国人本主义教育家、哲学家沛西・能的观点,它特别适合成人教育,应该成为成人教育学的立论依据。因为,“成人教育也是发展每一个人的个性的手段”。

参考文献:

[1]徐子勇.成人教育的目的是人的全面发展[J].继续教育研究,2006,(4).

[2]陈鹏.成“人”:成人教育的终极目的[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9,(4).

[3]金生.成人教育与公民素质的培养[J].教育研究,2002,(11).

[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49-50.

[5]江赛蓉,刘新民.教育福利:弱势群体解困的根本途径[J].湖北社会科学,2010,(5).

[6]贺来.“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观的哲学前提[J].哲学研究,2005,(1).

篇6

尽管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规定了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的任务是知识性与人文性并重,但根据几十年的中职语文教学的实践来看,中职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应该是人文教育重于知识教育。

一、中等职业学校人文教育的背景

在这个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的今天,整个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提到了相应的高度。21世纪的人才,需要汲取丰富的人文知识和科学思想的营养,人性、美、科学是未来人才综合素质的核心内容。而这些又将导致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组织、教育方式的变革。在这个大背景下,著名的人文精神倡导者,华中理工大学教授姚国华先生曾于九十年代中期开一代风气之先,提出了“文化立国”“文教兴国”的观点,并举办过一系列人文知识讲座,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人文话语热潮,引起了国人的反思。而在几千年前,我们伟大的思想家庄子就曾说过:“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美”必须建立在宽广而高超的审美心胸的基础之上才是真正的理性的美!“吾善养吾浩然之气”比科学技巧和知识更重要。因为气质、气度、胆识和心胸是决定一切的。

而我们的职业教育培养的是同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直接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中等应用型专门人才和劳动者。由此可见,职业教育具有它的特殊属性,这种特殊属性决定了职业教育的特色之一就是它的市场导向性。这种市场导向使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如何把学生培养成一个对社会直接有用的人,以适应现实社会的选择。由此,通过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而缺少必要的人文涵养,更不用说提高全面素质、综合职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了。这与我们的教育目标还相差甚远。因此要想改变这种状况,使我们的教育我们的学生不被时代大潮所淹没,就需要彻底改变我们的教育理念,需要将人文教育的思想渗透于职业教育的每个环节之中,这既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更是做人的需要。人文精神,是可以通过人文学科的教育实践来逐步探索体会的。

语文是职业学校学生必须学习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也是一门工具学科,学生语文素质的高低,不仅影响着其他学科的学习,而且会对他们今后的工作与生活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新时期的语文教育必须追随时代的脚步,担负起自身的责任,构建新的适应21世纪需要的教育教学体系,这个体系应当是以素质教育为宗旨、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语文教学应为人的全面发展、人的一切思维和技术“设置平台”,使人类及其思维和技术在语文设置的“平台”上获得更大的发展。中职学生不仅要学好语文基础知识、掌握语文基本技能,更应在语文学科里获得一种深厚的人文修养。

二、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教育是德育教育的思想源泉

俗话说:“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很多职校往往采用所谓量化管理模式,对学生的学习及表现进行分值统计。这种量化管理常常形成一定的制度规定,被称之为“德育考核”,在对学生评价中占有比学习成绩更重的比重,学期末记入学生档案。这种管理体制对有些学生的确有一定的约束和规范作用,但并没有真正达到教育的目的,有时往往适得其反,一些学生会对这种缺少人文关怀的制度产生反感和叛逆的情绪。

许多学生在初中时表现就不是很好,有着严重的自卑心理,进入职校对他们来说毕竟是一个新的开始,一个新的希望的起点。再加上职校招生的地域范围一般大于一些地方性的普通高中,跨县市、跨地市。心理尚不成熟的他们离开父母以后开始过像大学新生一样的独立生活,因此会产生更多更强烈的情感饥渴,需要有人给予关怀和爱护。可他们一到了职校,发现很多东西还是像他们初中一样,因此对前途及未来更加缺乏信心,对自己越是没有清醒的认识。很多学生刚刚入校以来还能遵守校纪校规,久而久之也就习以为常,甚至还会产生抵触情绪,大错不犯,小错不断。更有甚者,产生反抗对立情绪,当面顶撞,公开叫板;甚至说,处分怕啥,大不了不在这个学校读书。因此一学期下来处分已堆了一大沓,可校纪校风依旧没有好转,违反纪律的同学照样层出不穷。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实施人文教育,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弥补职校的这种“硬管理”所带来的弊端。人文精神在语文教学中有着广阔的空间,语文教学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人生、认识一切人的规律和规矩,方寸任驰骋!试想一个思想端正,意志坚强,有着高级审美趣味的学生又怎会每天无所事事惹是生非呢?因此,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教育,它是职校德育教育的思想源泉,是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深深沃土。

三、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内涵

语文不仅是一种工具,更重要的是一种文化构成;语文不等同于“文学”,不等同于“文化”,但从语文的功能看,语文作为一种交际工具和文化载体,传达的是思想与情感,承载的是文化精神、价值观念和人类的文化成果。

因此,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可以包含下面两层含义: 一是语文教育的内容具有人文性。语文教育的内容包括了:①丰富的思想性。思想性包括哲学原理、自然事理、社会伦理、人生理想、民族意识、思想方法、良好习惯等等,是一个非常广泛的范畴;②情感意向性。语文教材中凝聚了人类丰富的情感(喜怒哀乐、悲欢离愁、亲情、友情、爱情、爱国之情、正义感、理智感等)和个性心理品质(如兴趣、动机、意志、性格、气质等);③美感性。语文教材集结了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和实用文章,包容了美的各个领域和各种形态,如人性美、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科学美等等。二是语文教学方法具有人文性。语文教学中的主体与客体之间不是对立的两极,而是呈现出主客体交融的趋势,主体必须积极调动自身的思想感情才能进入客体,达到对客体的真正理解,同时客体中蕴含的情感因素也对主体进行渗透,所以语文教学较之其他学科更看重的是感悟和想象。钱理群说:“中国的传统文化,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感悟的文化,它不同于偏于分析的西方文化。”然而科学主义思想观念在教育范畴演化为重理轻文的现象,具有人文性质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被自然科学化,使文科教学向理科教学模式靠拢,即把教学内容客观化,淡化人的主观情感因素;崇尚理性知识结构,忽视感悟与想象。它使本来诗意的、审美的、情感与想象的、以形象思维为内核的语文教学向工具化、机械化、标准化、逻辑化转向,导致人文精神内涵、人文价值体系包括理想信念、审美趣味的丧失。

中等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虽然没有升学的压力,或多或少地能够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但长期以来的教育改革并没有使职高的语文教学有过根本的改变,和其他的一些普通高中也没有什么区别,这固然是由职业教育的特殊属性决定,但缺乏思想上的认识还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因此,中职语文教学必须结合职业学校固有的特点,对语文课堂进行重新审视和定位。

四、中职语文教学现状及人文教育的实施措施

我们知道,教师、学生和教学内容是教学过程中的三个基本要素。而在这三者当中,教学内容虽不具有唯一性,但总从体上来看却是固定的。而教师和学生,无论从角色还是地位来看,教师都是处于主动地位的。因此,教师必须在把握教学内容的前提下,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情况和行为动向,才能在教学中达到自己期望的目标。

从总体上来看,学生的文化基础都比较薄弱,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品质,因此,要想在这种状况下实施人文教育,这无疑是对语文教学的一个更大的挑战。但语文基础能力的培养和人文教育的实施并不冲突和矛盾,正如韩愈所说,“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只要运用适当的方法加以正确的引导,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常听有教师这样讲:“学生不配合,学生基础太差。”但学生毕竟是学生,他虽具有能动的本能,但并不等于他就有能动的行为表现。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把学生从被动的状态中解放出来,从而使他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好的文学作品能陶冶人的性情,潜移默化,培养美好的情操。如像教材中一些古典诗歌,积聚着中华民族深厚的历史文化传统和民族情感,具有丰富的感觉美、意象美、情感美,和难以超越的语言美。语文教学就应该抓住这些最能调动学生审美情感的名篇佳作,来挖掘学生内心深处的人文关怀。如我在教授诗歌《将进酒》一课时,主要采用了感悟和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挖掘出了诗歌的三大亮点:开阔的境界,自信的精神,豪放的情怀。在诵读感悟中,在思考发现中让学生开阔视野,开阔胸襟,培养大气,提升自我。而实践证明,学生对这些文质兼美的作品确实比较容易接受,而对一些无关痛痒的议论文章则厌烦至极。因此,重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质,重视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就要在语文教学中重视文学教育。

常有同学不重视语文学习,正是因为语文离我们的生活太近了,因而认识不到它的重要性。“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语文教学中重视人文性,还必须使语文学习走向生活,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语文课与别的课不同,学生随时随地都有学习语文的机会,学习做人的机会。教师本身就是学生学习的一个榜样,学生在社会生活中的观察和感受必然会对其产生强烈的影响,因此,要鼓励学生把生活中看到的一些真善美或假恶丑拿到课堂上来交流,正确地加以引导。一切从生活实际出发,从人性出发,才不致使人文教育沦为一句空话,才不致使语文课堂沦为虚无缥缈的空中楼阁。

【参考文献】

[1] 姚国华. 全球化的人文审思与文化战略 上 文化国立[M]. 深圳:海天出版社,2002.

篇7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1-0249-01

一、重建“以人为本”语文课堂教学价值观的可能性依据

[教例]教《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师引进了流行的课堂组织方法:

第一步:简单回顾上节课学过的内容。

第二步:教师拿出一叠纸条,说明这是预习后学生提出的问题,本节课的任务就是解决这些问题。然后教师从中选出两个具有代表性的问题要求学生讨论:邹忌为什么要问三种不同的人?为什么妻、妾、客三人的回答不相同,它们表现了人物怎样的身份和心理活动?

第三步:学生讨论,教师要求学生大胆讨论,讨论结束后每小组推荐一人来陈述本组的结论。

第四步:二十分钟后,教师组织学生课堂发言,发言从一小组开始,但第一小组似乎没准备好,在全班学生和所有听课教师的目光注视下好一会儿没人站起来,于是教师急了:“你们第一小组没一个说话流利的人吗?”大家都感受到了教师强烈的期望,这是公开课啊!这时有一个男孩子终于站起来了。教师松了一口气:“好,请你陈述你们小组的讨论结果。”然而教师又失望了,因为这个男孩的声音比较小,这时,教师问全班:“大家听清了没有?”全班同学拉长了声音“没——听——清”。教师:“我也没听清。(转向该生)你的声音怎么像蚊子叫。看来第一小组没准备好,下面请第二小组接着说。”

这一节公开课,看得出教师是力求符合现代教学理念的,教师的目的是想体现学生为中心,凸显学生主体地位的。但是,教师随意的一句“像蚊子叫”评论却暴露了这一切都不过是公开课哗众取宠的表象,骨子里还是以课前的教学预设为中心的,并没有把学生作为一个自由个体来关怀,这个鼓起勇气的学生或许没有和教师一道演好这场戏,他做出了努力,可他获得的评价却是一种伤害。

目前,人本主义的理念正显示出强大的感召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构建素质教育的语文教学目标体系。要求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通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整合,体现基础教育新课程的价值追求。”

促进每个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促进学生可持续的终身发展已成了学校教育追求的目标。

二、“以人为本”的语文课堂要以学生的主动发展为根本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的‘教学过程’改革的两项要求之一就是‘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造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因此,“教育的责任就在于通过教师的启发与引导,使人不以僵化不变的观念去株守固有意义世界,而能自觉在不断创新中提升,扩大已有意义世界。”就是说,教育要立足人的主动发展,学科课程中的重中之重——语文当然肩负着重要的责任,需要达到这个目标,以下策略是不可放弃的选择:

1.教学设计中要预留学主动参与的时间与空间

教师在事先策划教学过程时,要有弹性,要为学生的主动参与做好准备。教学过程不是舞台上的表演。但是时下教师在设计公开课的时候,往往设计好精细的提问,预定好标准答案,排练好了教师上课要讲的每一句话,甚至每一环节分配的时间精确到了秒,这样上课就变得跟演戏没有区别。

[教例]一个小学教师教《小蝌蚪找妈妈》,整堂课由看动画,教师朗读、识字、写字、带读,学生讲故事组成,最后留三分钟的时间背课文,做作业之前,教师随意问了句:“同学们还有什么问题?”小朋友没准备,没人提问,教师又鼓励了一句:“我们看哪个的问题最好?”于是课堂活跃了起来。

生甲:老师,小蝌蚪找到的是它妈妈吗?

师:(看得出没做准备)这问题我们明天再讨论好吗?

生乙:教师,小蝌蚪的妈妈为什么不带它走呢?

师:这个问题我们明天讨论,好吗?

这时,下课铃响了,谁也不知道这些可爱的问题下节课还讨不讨论。

由于预先策划没有考虑到学生主动的参与,当课堂摩擦出创造的火花时,教师措手不及,只好不了了之。所以在教学设计时,预留时间与空间,顾及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也考虑期望目标与实际结果之间的差异,课的内容随时会重新组合,多向激活,为学生的主动发展创造条件。

2.促使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要主动发展,就要讲究自主学习。自主学习包括对问题的探究和发现;主动策划自己的学习行为;能调控自己的学习行为;在合作交流中体现主动。充分注意学生的主动发展。北京市语文特级教师宁鸿彬为激励学生自主学习,同学生“约法五章”:

(1)允许学生在课堂上说错、做错。错了,一不批评,二不挖苦讽刺;

(2)允许学生随时改变自己的说法和做法,鼓励他们逐步完善自己的认识。

(3)允许学生发表与老师不同的见解,并就此同老师争辩。

(4)允许学生坚持自己的见解,并保留自己的意见,直到彻底搞懂为止。

(5)允许学生在老师讲课过程中随时质疑。

总之,“要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理解,自己消化,自己吸收。”[5]从而具有自主发现能力,学生个体才能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文彦,蔡明.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时金芳.论语文教学策略的树人效应[J].教育科学,2003: 23.

[3]韦志成.语文教学艺术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77.

篇8

读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巴金说:“我们有一个丰富的文学宝库,那就是多少代作家留下的杰作。它们教育我们,鼓励我们,要我们变得更好、更纯洁、更善良、对别人更有用。”读书的过程,就是用人类最美好的精神食粮滋养青少年学生,提高他们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并逐渐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为他们铸造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坚实基础。所以说,读书是学习的开始,又是做人的发端。

要解放思想,让读书声回归我们的课堂。教师应该少一些滔滔不绝的讲解分析,学生应该多一些充满情感的朗读。让学生在吟诵之间细细品味,用心领悟,感受作者的喜怒哀乐,展开联想、想象,海阔天空,纵横驰骋,“视通万里,思接千载”。

我们应以课堂为阵地,以现行教材为基点,用滚雪球的办法,把读书的触角不断地向广度和深度延伸。如学习《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文,教师可简介《水浒传》,播放电视剧《水浒传》的精彩片断,印发茅盾先生的《谈〈水浒〉的人物和结构》的文章,以此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引导学生去欣赏、去探究那一百零八个“面目不同”的水浒英雄。这样以点带面,可谓事半功倍。“不动笔墨不读书”,强调读书“每有会意”必须随时记下来。读书动笔的好习惯,教师应大力提倡。至于采用哪种形式,教师不必强求,可以由学生自由发挥,或摘录,或评点,或体会,如此等等。总之,内容是“百家争鸣”,形式是“百花齐放”。这对积累知识,提高写作能力不无裨益。

语文学科既有丰富的内涵,又有其广泛的外延。天文地理、历史政治、经济哲学、科学文化等等,都有所涉及。学科与学科之间的相互交融,具有促进和提高的作用,它有利于思维的拓展和创新。因此,我们语文教育中提倡的读书也应该是广义的。作为教师,我们不应该把目光只局限于眼前的、局部的利益,而应该顾及长远的、整体的利益。因为语文教学不仅仅是培育文学家,更是培育人,培育有学习能力、有工作能力、有高尚情操、有完整人格的人。所以,让学生博览群书,是培养有全面素质的新一代的需要,我们语文教师决不能等闲视之。

2.作文论

如何提高学生实际有用的作文能力,历来是语文教学研究的重大课题。读书是作文的基础,作文是读书的提升。作为语言表达的书面形式,作文比说话更能反映出一个人的全面素质。“文如其人”,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它却蕴涵着深刻的哲理,揭示了“作文”与“做人”的奥秘及其相互关系。我们的作文教学不能“只思索作文的法度、技巧等问题”,而“必须探到根本,讨究思想、情感的事”。“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叶圣陶语)。”只有把思想、语言、文字结合起来训练,才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重要途径。

教会学生写普通文。老一辈语文教育家认为,语言教育,包括写作教学的主要目的,首先就是要培育善于运用语文工具以适应生活需要的普通公民。语文教学中的作文,有别于作家的写文章。而我们学生中的大多数人是不会去做文学家的,所以我们也不必用作家的要求去教学生写文学性很强的作文。我们的作文教学应面向全体,立足于普通应用(实用)文训练。

加强普通应用文的写作训练,如计划,总结,申请书,自荐书,合同书等,以适应实际生活、工作的需要。鼓励学生说真话。“言为心声”,非由衷之言不发;“感乎人者莫过于情”,非真情实感不写。只要说了真话、实话,就应该给予肯定和赞扬。只有这样,学生的作文积极性才能得以保护,作文的兴趣才能得以激发,作文的热情才能得以持久。也只有这样,人性中真的、善的、美的东西才能在学生的心里生根、开花、结果。

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志向、情感、观念等等不尽相同,我们教师不能用同一把尺子,强求一律,否则,就会走上“八股文”的老路,使学生被束缚在重重的规范之中,泯灭了个性。试问又有哪一部伟大的作品不是作者个性、才情的大展示?我们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宽松的作文氛围,让学生尽情地展现活生生的自我,或倾诉心曲,或抒发感慨,或评点议论,或憧憬展望,并在作文中找到自我,发现自我,重塑自我。

培养学生积累、观察、分析、综合的能力。作文的过程,实际上是一种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人能力的综合反映。积累生活,积累语言,积累思想等等,没有积累就没有作文。同样,没有对生活的观察和感受就没有作文。而分析综合能力是作文的最根本能力,也是作为一个社会的人所必须具备的能力。

总之,作文即做人,我们要把素质教育与作文教学结合起来,通过各种途径,各种方式让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不断地锤炼思想,锤炼语言,让作文来自社会,回归社会,服务社会。让学生在作文中,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为理想、为目标而努力奋斗。

3.做人论

国家教委《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一文有这么一段话:“素质教育要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生生活,学会健体和学会审美,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奠定基础。”现代教育理念告诉我们,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充实,更是完整人格的培育。语文教育要实施素质教育,只有把传递人类文化价值观念和伦理道德规范与传授语文知识和实际技能有机结合起来,不仅要教给学生实用的语文知识和技能,为他们以后踏入社会作准备,而且更要帮助他们形成道德责任感和关怀人类的善性。

篇9

关键词:人本理论;中职语文;教学方法

引言

职业教育是我国四大教育类型中的一种,它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职业道德、就业能力以及创业能力,从而为社会和国家提供知识型、发展型的技能人才。多年来,中等职业学校对于国家的相关政策始终积极响应,为了让学生在校期间能够学有所长,一般在课程安排中以专业课为主,从而满足社会对于专业型人才的需求。但是,中等职业学校在将专业课作为主要授课方向时,严重忽略了学生的文化基础课的学习。尤其是近几年,职业教育改革的步伐逐渐深入,在职业教育中文化基础课相对于专业课的地位更是每况愈下,所以无论是在学校课时的安排上还是学生重视程度上文化课都处于“副”的地位,从而导致了教师主观上的随遇而安,学生主观上的无动于衷,文化课原本应有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在中职院校中一去不复返,尤其是语文教学质量更是不尽人意。然而,实质上,语文所有的作用是其他学科难以替代的,语文学习能够锻炼学生的理解能力,如果没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学生在学习其他学科时不能正确理解文中所述的原理、现象的,而且对学生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也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基于人本理论的中职语文教学实践进行深入研究,提高中职语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综合素养,为学生今后的继续学习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1.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概述

1.1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概念分析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兴起了一种心理学思潮――人本主义心理学,该思潮的代表人物是马斯洛和罗杰斯,其独特的学习观影响了二十世纪后半期的教育。人本理论的出现使人们对教育的看法和审视教育的角度有了全新的改变,它的重点是让学习者从自己的角度来感知世界,并且有着自己的个人感知观点,有着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1.2教学目标

人本主义强调学习的促进是教学的目标,而学习是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去吸收任何他觉得有趣和需要的知识。罗杰斯认为,学生学习主要分为认知学习和经验学习两种类型,学习方式分为有意义学习和无意义学习,经验学习和有意义学习、认知学习和无意义学习是完全一致的。其中,经验学习主要以学生的经验生长为中西,学习动力则主要以学生的主动性和自发性为主,学习就是将学生的兴趣、爱好、愿望融合其中,学习效果较为显著,那么也必然是有意义的学习。认知学部分只涉及到心智,并不涉及学生的情感和个人意义,所以它与学生无关,很大部分内容对学生自己没有个人意义,那么它必然是一种无意义的学习方式。

对于有意义学习,罗杰斯认为主要具有四个特征:特征一,全神贯注,指的是学生将个人的认知和情感均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特征二,自动自发,学习是需要学习的主体主动投入到这个过程,并在这个过程中凭借自己的能力去发现探索学习的意义,特征三,全面发展,学习的意义除了能够让学生获得一定的知识外,另一方面对于学生人格的塑造、良好行为的形成以及为人处事的态度有着极为深远的意义;特征四,自我评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自身的学习情况有着大致的了解,因此学习者可以对自己的学习要求、学习目标是否完成做出客观的评估。

2.人本理论对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的启示

2.1教师要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

人本理论倡导的是“以人为本”作为一种价值取向,所以“以学生发展为本”是职业学校语文教师急需树立的十分重要的教育理念。中职教师在传授学生知识时,首先要让学生从思想观念上意识到语文知识的重要性,不要将其看作是一门副科来对待,要让学生明白语文课堂处处体现着人文关怀,学生不仅要掌握语文知识,同时也要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塑造自身的品格、培养开放的思维方式,使课堂成为弘扬生命意识和主体精神的殿堂。

当然,“以学生发展为本”,并非单指部分学生的发展,而是指适应社会需要的全体学生的发展,是指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可持续的终身发展。为了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中职院校的教师需要“以生为本”分析每个学生的特性,并规划其发展方向,把语文教学定位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个性发展、人格塑造以及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上。

2.2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动机和兴趣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时一个认知与情感相结合的整个精神世界的活动,二者是彼此融合在一起,不可分割的。学习时不能脱离学生的情绪感受而孤立进行的,否则会使学生产生厌学的情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消极情绪体验和自我认识是存在偏差的,教学效果也将会大打折扣。人本理论认为学习不只是一种信息的接收和加工的过程,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为所学的知识内容没有太多的价值和意义,那么语文教学与学生的情感生活将会分离,无法起到帮助学生塑造人格的作用,学生的道德素养也会缺失。

2.3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就像心理治疗人员和委托人的关系一样,教师的主要责任就是引导、鼓励、关心和帮助学生,要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基点,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和驾驭生活,引导其学会用正确的态度对待语文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利用语文知识武装自己,促使其潜能得到发挥。

此外,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语文教学中首先要处理好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对于学生而言,教师的教是外因,学生自身才是其学习的内因,所以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自觉地接受教育,逐步成为合格的社会化人。

3.结语

综上所述,笔者坚信通过基于人本理论的中职语文教学方法的思考和实践,是能够寻找到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的,并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在能力,使其成为社会的知识型、发展型技能人才。

篇10

[中图分类号] H0—0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6639(2012)01—0050—07

引言

演示文档广泛地用于会议、展示、教学等领域,是现代职场中很常见的沟通形式之一。它的独特优势在于其可以高度地融合文字、图表、符号、声音、视频、动画等信息为一体对目标主题进行直观描述。西方人把演示文档称为职场语言,认为能够有效地使用演示文档的员工往往能够在同行中胜人一筹[1]。由此可见,在演示中清晰有效地传递信息和说服观众是个非常重要的技能。

西方对于演示文档的研究和演示技巧的重视从他们的相关图书和文献的丰富程度可见一斑。西方知名的图书商Amazon网站上与演示相关的英文版图书有2万多种,相比之下,其网站下中文版的图书仅有300多种,而国内最大的中文图书商当当网上搜索出来的还要更少,不及100种。同样,与演示相关的英文文献在许多学术期刊中都可以查阅到,而中文文献就很少见,国内对该课题的研究大大滞后,除了电脑专业杂志上探讨演示文档制作的技术性文章以外,公开发表的研究论文寥寥无几[2]。中国知网上()搜索出来的结果也证实了这样的事实。

在中国目前的教学体系中,演示类技能课程不属于主流课程,大多数学生未经过相关课程的教学指导,他们制作演示文档的技能或是在课后摸索出来的,或是在毕业后到工作岗位上才学会的。从认知的角度出发来学习如何运用文字语言和视觉语言来提高演示文档的质量是非常有必要,也是大有用处的。

一、 认知习惯与演示文档

人习惯通过感知来思考所获得的信息,脑科学家研究表明人类99%的知识是通过感知而习得,且绝大多数人属于视觉类学习群体,这类人群需要经过“看见”所要学习的信息之后,才会建立信息间意义的联系[3]。注意是信息得以输入的前提条件,只有被注意到的信息才有可能被进一步加工,进而储存在记忆里,但人的注意是受限制的,即注意能力具有有限性,这就决定了注意是有选择性的,即人类有限的注意能力必须有选择性地分配给相关信息,注意在一定程度上受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控制,注意决定意识的可及与否,注意是行为控制以及学习的基础等[4]。演示文档通常是提供经过筛选或提炼后的精华信息或关键信息,所呈现的内容目的性很强,或是通告,或是汇报,或是媒介,或是宣传,如果内容不够精炼,堆积过量信息,超过观众有限的注意能力,其便无法有效地选择和分配注意力,当观众的注意点无法聚焦,演示内容也就不容易受到注意,导致信息传递的失败。

根据Paivio的双码理论(dual coding theory),人类具备同时驾驭和处理文字和视觉两种信息的能力。Mackiewicz指出观众在听演示者发言的同时,可以不费劲地接收和对演示文档中的图片类视觉信息释义。而相反地,观众难以同时处理两种类别的文字形式的信息输入,当他们专注于听演示者发言时,就不能同时有效地阅读幻灯片上过长的文字信息,因为两种信息都是以文字为载体,虽然一个是书面文字,另一个是口头文字[5]。这说明,文本和视觉两种手段在信息传递中有其独特的互补的作用,在演示文档中综合地运用这两种手段,比单独运用其中一种更容易达到理想的感知效果。

哈佛大学已故语言学家Zipf所发现的“省力原则”(Principle of Least Effort)可以用来很好地解释人类认知行为的倾向。不管是处理文本语言还是视觉符号,观众往往会下意识地用省力的方式去获取所需要的信息,他们自然期望信息的呈现方式是“简单、易懂、易用”。如果视觉信息就能满足观众的需要,文字信息就很可能会被忽略。所以,演示专家Doumont 提倡应尽可能地在演示文档中融入视觉语言[6]。学者Blokzijl and Naeff的研究发现,演示文档中最受观众喜欢的元素有:好的文档布局、易读性、使用图表、图片等,相反的,观众最不喜欢的元素是:低劣的文档布局、不当的色彩组合等[7]。这些元素正是视觉语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演示文档究竟是应遵循“演示人省力原则”还是“观众省力原则”呢?回答是不言而喻的,好的演示文档不仅要具有“易获取性(accessibility),即让观众愉悦舒适地获取信息”,同时还应保持信息对于观众的“易理解性(comprehensibility)和有用性(usability)”。基于这样的认识,演示文档制作人就不能“省力”而应“努力”地充分地考虑到观众的期望、观众认知的能力等因素,既要避免信息过多,也要避免信息不足,如学者燕梅、任翔所说:“如果演示文档信息超载或信息不足都会破坏人体信息平衡,给机体带来严重的不良影响, 信息超载会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 相反信息不足也使人产生不安和痛苦。”[8]了解人的认知特征有助于加强问题防御意识,在演示文档的制作或是其他信息沟通中避免出现不利因素。

篇11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思想是以培养高级应用型本科人才为己任,强调产学研相结合,以能力为重点,以实用为导向,为受教育者未来的自主择业和创业奠定基础。培养目标重在加强对学生专业技能的训练和应用意识的培养,在学生应用能力得到初步训练的同时,使学生了解和接触有关的社会经济、组织管理、公共关系、国际背景等方面的知识。使他们的素质和能力得到协调发展,成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应用人才。但在工具主义思潮的冲击之下,不少应用型本科院校往往过分强调对学生的专门知识的传授和专业技能的训练。忽视了对学生的全面素质教育,特别是人文素质教育。

事实上,现代社会生活中的许多重大问题常常是一个综合的系统工程。要求人们在决策时全方位统筹考虑各种影响因素。以现代技术人员面临的工程应用问题为例,这些问题的解决不仅仅是技术问题,它既需要有自然科学的综合知识,还需要通过非专业素质和人文精神的支撑,包括个人的责任心、意志力、道德感、心理素质、个人品质等方面,从而有利于专业知识的运用、专业技能的发挥和技术的创新。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新兴产业的不断涌现,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良好的综合素养,是实现更高层次上和谐发展的重要条件。因此在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中,更要重视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通过人文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和谐健康的人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既要让学生学会做事,更要让学生学会做人。

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与问题

1.学校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人文素质教育

长期以来。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学科设置、人才引进、资金支持等方面不同程度地存在“职业至上”的思想和倾向。在人才培养上主要立足于行业和部门需要,教育的社会本位窄化为行业本位、专业本位,学校在培养学生时出现了一定的“急用先学”的功利主义倾向,将人文素质教育当作了“拾遗补缺型”教育。相比之下,国外同类院校早已将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提到重要位置上来。美国哈佛大学在1979提出《关于共同基本课程的报告》,要求学生在文学、史学、科学、外国文学与社会分析、伦理道德等5个方面具有一定的基础知识,并规定学生选修经济学、历史学、文学、社会学等课程的学时一般应为总学时的20%。

2.专业教育与人文等素质教育脱节

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一直以理工科专业为主。相当一部分专业课教师本身就是按单一专业模式培养出来的,不同程度地认为综合素质特别是人文素质教育是“两课”教师和学生工作人员的职责。因而相当一部分专业课教师不重视甚至没有在专业课教学中适度引人人文素质教育。在组织专业课课堂教学时单纯讲授专业知识和技能,很少关注各个专业领域的科学技术所带来的环境、伦理、道德、法律等人文社会方面的问题。事实上,学生所接受的人文类素质教育仅限于“两课”,这是远远不够的。

3.对学生工作特别是辅导员工作不够重视威没有落到实处

除了在课堂上开展人文素质教育以外,课堂外的各种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工作都是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而这些都需要学生工作人员予以专门的组织和指导。学生工作是开展综合素质教育的基石。比如,辅导员工作可以在教师和学生之间架起“连心桥”,有利于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感,有利于因材施教,并且可充分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地给予学生相应的指导并处理各类突发事件,减少不稳定因素。但是不少教师轻视学生工作,甚至认为辅导员工作谁都可以做,可有可无。这当然与部分辅导员工作不到位有一定的关系。但是其根本原因在于对学生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对相关人员的责、权、利划分不清,相应的激励机制和考评机制不健全。

4.校园文化建设滞后,缺少特色

校园文化对于学生人文素质的形成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对于某些素质的形成,如道德素质、心理素质,往往比课堂教学有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因此,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开展多种有益于学生身心发展的学术的、文娱的、体育的活动,使学生受到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的熏陶,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极为重要。各高校均把校园文化建设作为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但总体而言,很多高校由于发展空间受到局限,难以营造出独具文化内涵的校园人文景观,而且现有的各类校园文化活动缺少特色和应有的活力。这些都严重制约了人文素质教育的全面展开。

应用型本科院校加强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对策思考

1.落实多学科发展的基本方针,加大对人文社科类专业的扶持力度

院校领导应引领全体师生转变教育思想和人才观念,自主自觉地将人文素质教育植入大学办学理念,充分认识文理相通相融则“育人”,相割相离则“制器”的教育思想,制订切实可行的措施,把立足点转移到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并重上来,并在院校发展规划、学生培养目标、学校工作计划上体现出来,将人文素质教育融合于学科与课程设置、师资培训、课堂教学之中。

第一,在课程设置上,结合专业课程设置的特点,科学、合理地调整课程设置,有计划地增加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要以“两课”改革为突破口。加强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体系建设。可以借鉴国外经验,在“两课”基础上,广泛设置人文社科类课程。因为人文素质教育包含了文、史、哲、经济、法律、政治等学科领域,只有从整体的角度来设置人文课程,才会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在课程衔接上,可采取楔形课程设置,即将人文社科教育像楔子一样从一年级插到高年级。低年级以课程为主,高年级可以讲座和高级研讨班为主。另外,考虑到人文社科类课程变化较快,应及时对课程设置和授课内容进行更新调整。

第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一方面应大力引进人文社科类师资。减轻现有教师负担;另一方面,学院应鼓励和支持现有教师以访问学者、课程进修、参加研讨会等多种形式进行培训和继续教育。并且在制定岗位聘任制度时充分考虑人文社科类课程特点。

第三,尽快出台人文社科类专业的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评教标准,改变目前沿用工程类专业评教标准进行衡量的现状。

2.改变课堂教学模式

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坚持激励和参与机制相结合,以极大的爱心、耐心、细心、信心和责任心去言传身教。教师应起的

作用是引导、提示、点拨、点评,而不是进行空洞的说教。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用自己的头脑去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让学生养成讨论问题、发表意见的好习惯。这些都要求教师大胆进行课堂教学方式的改革。比如,根据应用型人才的特点,教学内容应该既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职业适应性,又具有相当的灵活性。专业课不一定固定教材,如果选择某一固定教材,那应该只能成为教师讲课的参考书。真正的教学内容应该根据社会和企业实际工作岗位的需要而定。对于考试方式。特别是人文社科类课程的考试方式应当采取更为灵活的结课形式。

3.改革现有的学生工作体制,实现全员育人

在学校学生工作领导委员会的领导下,划分清楚涉及学生工作各职能部门、人员的责任与任务,规范相关事项沟通与协调的工作程序,在高效和以人为本的日常管理中渗透人文教育。例如,学生课堂纪律管理由任课教师负责,教务部门及时将违反学籍管理规定的学生情况与学生组及辅导员沟通,以便辅导员及时做好思想教育工作。同样地,学生公寓的公共卫生及社会公德情况由宿管员负责检查与记录,一般性违纪事件由宿管部负责处理,严重违纪事件以及屡教不改的学生由宿管部和学生工作机构共同处理,严重危害公共安全事件由保卫处负责并及时向学生工作机构沟通。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内部,也要通过理顺各类人员之间的工作关系,实现良好的分工协作。学生中一些经常性、简单的思想理论问题可以由辅导员来解答,但一些普遍性的、有难度与深度的思想理论问题则由“两课”教师来解答。学生心理咨询中心、就业中心应发挥专业咨询的作用,辅导员配合咨询人员发挥转介者的作用。加强相关人员的培训与教育,不断提高他们进行人文教育的角色素质与工作胜任能力。

篇12

建立院系两级管理制度。学院进行宏观管理的同时,鼓励各系所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尝试各种新的管理方法。“生物技术”专业的择优选导师制度颇有特色。它要求指导教师对成人教育本科生所做的科研有全面的了解能提出适合作为成人教育本科生毕业论文有意义的研究课题,有足够的经费支持指导学生毕业论文的工作。学生按学分积排序的先后,选择自己理想的题目及导师,指导教师如对学生不满意也可以适当调配。这种择优选导师的方法,调动了教师、学生方面的积极性,有利于一批高水平、有价值的成人教育本科生毕业论文的产生。

二、重视管理环节,提高成人教育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

毕业论文过程管理是毕业论文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为确保毕业论文的质量,在毕业论文的管理过程中,学院采取了系统化手段,即明确选题原则、规范审题程序、深入中期检查、严格论文答辩、合理评定成绩、全面总结归档。毕业论文的选题直接影响论文的水平,学院确定论文选题体现“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原则,在满足教学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尽量结合科学研究、生产实际和社会现实问题,要适合成人教育业务水平和业务能力。

在审题程序上,各专业虽不尽相同,但均有一定的规范要求,或由本专业具有指导论文的教师拟定题目或由系所为本专业学生提供选题指南,学生自主拟题目但需经指导教师批准。

中期检查是导师把握学生参考文献的查阅和实验环节中的实际工作量,防止抄袭、偷工减料和实验数据不准确现象发生的重要手段。我院规定,每个学生的毕业论文字数要在8000—10000字左右,毕业论文中必须要有实验数据和实验结果图表等,一律用A4打印纸并统一格式和封面,装订成册顺序是:(一)封面;(二)内容摘要;(三)目录;(四)正文;(五)参考文献;(六)审批表;(七)指导教师评语;(八)答辩记录。每个学生都必须进行论文答辩,论文成绩以答辩委员会评定的分数为准,各系所组成的答辩委员会,按照规定程序对学生论文逐个答辩,并且有详细的答辩记录。确保论文质量和成绩的公证性。

三、重视毕业论文答辩工作,锻造优秀毕业论文

篇13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2-0144-02

引言

2012年5月15日的《人民日报》上报道,首次全口径全国人才资源统计结果显示,截至2010年底,人才资源总量稳步增长。全国人才资源总量达到1.2亿人,比2008年增加780万人;人才资源总量占人力资源总量的比重达到11.1%;人力资本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达到12%,比2008年增长1.3个百分点;人才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6.6%(据2008年不完全统计,1978—2008年的平均值为18.9%),人才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进一步提升。虽然此次调查结果显示,人才作为第一资源的作用进一步凸显,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中国人才发展进入到一个整体推进、优先发展的新阶段,但不容忽视的是,中国人力资本投资仍存在很多的问题和困境,其中不容忽视的是中国教育投资结构不合理,职业教育明显缺乏。

一、中国职业教育现状

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是教育体系的两个支柱,必须协调发展。但是中国长期以来受“重普通教育,轻职业教育”和“重文化知识,轻技能培训”的传统思想的制约,职业教育明显缺乏。曾任中华教育会会长的顾长明先生曾经说过:“现代职业教育引入中国已经一百三十多年了,其发端比普通教育还早,但步履之艰难,远胜于普通教育。”与此相对应的是,职业教育还未受到普遍的认可,根据上海市教科院职业教育技术研究所的调查,职业教育危机重重:招生人数占高中阶段的招生总量的比例下降;招生计划的完成率下降;生源素质逐年下降;生源录取分数线下降。发达地区的职业教育发展现状是这样,欠发达地区的职业教育发展现状更是如此:在欠发达地区的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特别是职业高中出现了比较大的滑坡和萎缩,同时,职业教育的形象在人们心目中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不是朝着好的方向发展,而是朝着坏的方向。

这种现象直接导致了中国职业技术工人的短缺,尤其高级技工更是凤毛麟角。而中国经济的发展对技术工人的需求持续旺盛,造成了大学生过剩而技术工人千金难求的结构性人力资源失调(见下页表1)。2009年广东省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公布的数据显示,广东省上半年人力资源市场供求总量达967.7万人次,同比上升20.6%。其中需求485.2万人次,求职485.5万人,求人倍率(市场需求数/市场求职数)为1.01。而市场技工的求人倍率为1.37,市场技工的缺口数达75.4万人次(数据来源:新华网)。在这种技术工人短缺的大背景下,前段时间浙江一企业因长期招不到合适的技工而开出了“70万年薪招一高级钳工”的相当于高层管理人员的大价钱,但讽刺的是,最终救火的人还是从国外选来的。这不过是国内技工荒浪潮的一个缩影。

二、原因分析

在社会对高级技工的需求越来越大的情况下,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在蓝领培训的过程中凸显出来。而职业教育的短缺是很多因素共同导致的。

1.经费难题。北京市一知名电子类技校负责人说,他们学校共有2 000多名学生,主管部门每年给技校的财政拨款只有一千多万元,这些款项仅能勉强维持学校日常开支。而在中国,政府的教育支出占整个社会教育支出的绝大部分,所以,政府对职业学校的投资力度对于整个社会的职业教育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这种经费短缺的情况并非特例,重庆市江南职业学校校长刘世康在走访了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后表示忧虑:“技校师资严重匮乏,生源也流失严重。”刘校长介绍,经费紧缺是师资匮乏的主要原因。表2反映了中国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经费总额以及总经费在高等、中等、初等三级教育结构上的分配。这些数字可以说明,中国的职业教育投资明显偏低。2003年,中国职业教育经费总支出仅超过普通教育经费总支出的1/10左右,而且,在高等、中等、初等三级教育层次上,职业教育的经费都远远低于普通教育的经费,职业教育明显缺乏。

表2 2003年中国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投资情况

数据来源: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6月第1版。

由于经费的短缺,职业技术学校无法吸引经验丰富、技术优秀的老师,无法购置先进的办学设备,面对这种种难题,职业技术学校只能另谋出路。江西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卞黎强反映:“在集团和教育部门都不提供经费的情况下,学校只能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在企业设立培训基地,以不致学校被推向社会后只能‘自生自灭’。”

2.体制限制。“高校应培养更多蓝领”的观念得到了很多职业技术学校管理者的推崇,但推行起来却有诸多阻力。有专家认为,高校不愿向“蓝领”低头是因为“重点学校能得到更多的研究项目,也就意味着能拿到更多钱。”国家教育部并不主张高等教育“蓝领化”。一些专家也担心,“蓝领化”以后高等教育会变成“压缩饼干”,如果要改革,则整个教育体系都应该改革。

三、发展前景

1.加大投入,承担政府对职业教育的责任。教育投资相对于物质投资来说,能带来更多的经济发展增加值。据调查,每增加一亿元人力资本教育投资,可带来次年近6亿元GDP增加额,而相同的物质资本投资只能带来次年2亿元的GDP增加额。而职业教育相对于普通教育来说,得到了更少的投资,已经导致了现在教育投资结构的不合理和对技工需求的无法满足。尽管今年来中国加大了对职业教育的投资力度,但与实际发展需要相比仍很不足,与国外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相比更是差距悬殊。职业教育需要花费大量的资金进行实训基地建设和对学生实性技能训练,比普通教育需要更多的投入。因此,国家在教育资金投入上,要更加向职业教育倾斜,用更为平衡的投资组合政策来提高经济增长率,尽量减少投资的不平等,也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

2.体制改革。针对目前的体制重高等教育,轻职业教育,要鼓励地方加大力度发展职业教育,同时吸引更多优秀的学生报考,必须打破目前的制度桎梏,如实现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的对等与衔接,为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在就业后继续深造及在校学生能进一步升学提供更好的途径和渠道。这就客观上要求国家必须联合相关部门统一用法律或者是政策的形式,构建一个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对等及衔接的理论框架,这样才能保证其顺利实施,使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不仅得到高技能,而且获得高学历。

参考文献:

[1] 刘春丽.技能型人才的短缺与职业教育价值的研究[D].长春:吉林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6.

[2] 李学军.中国人力资本投资低效率问题探讨[J].社会科学研究,2010,(6).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