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生态平衡的作用

生态平衡的作用范文

发布时间:2024-01-04 15:21:02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生态平衡的作用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生态平衡的作用

篇1

二、教学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是苏教版《科学》六下第四单元《共同的家园》的第四课。本课在前三课的基础上,引入生态平衡的概念。通过引领学生认识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分析生态失衡的危害性,以及开展模拟生态的活动,带领学生学习环境科学的初级知识,倡导保护环境,共同维护生态环境。本课教学内容延续了本单元第一课中生物之间的合作关系和上一课的食物关系,围绕生态平衡这个主题,从建立生态平衡的概念、了解人类对生态平衡的破坏、探讨生态平衡的方法三个方面展开。

2、教学对象分析:

通过前面几节课的学习,六年级学生已经了解了生物对环境的依赖关系和生物之间的关系。但是生态平衡的概念相对比较抽象,学生不太容易理解,因此需要整合多媒体手段提供适量的图片、文字、视频资料,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资料、比较分析、操作体验等活动,理解生态平衡的重要性,了解人类活动会通过食物链而影响生态系统,从而认识到爱护生物、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从小树立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圈的环保意识。

3、教学环境分析:

本着充分体现新课标理念以及低成本、高效能的原则,我选择了PPT软件为载体辅助教学。PPT课件构思新颖,画面和谐,操作简单,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情绪、激活学生的思维。本课教学适宜在有多媒体设备的专用科学教室进行,这样既有利于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活动,又有利于多媒体展示。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生态系统和生态平衡。

2、知道生态平衡被破坏会造成意想不到的严重后果。

3、知道一些人类破坏生态平衡的危害行为。

4、理解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

1、会做一个生态瓶,研究生态平衡的问题。

2、能够通过收集资料,对目前的生态现象做出判断。

3、能够参与讨论人类危害环境的行为。

4、能够就破坏生态平衡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措施。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意识到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2、初步树立保护生态平衡的意识。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初步树立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意识。

难点:初步树立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意识。

五、教学准备

1、PPT课件。

2、制作生态瓶的材料(可封闭的鱼缸、池塘水、小鱼、水草、沙子,带盖的瓶子、湿润的土壤、小草。)

六、教学安排

拟用1课时完成

七、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狼和鹿的图片,提问:你们喜欢哪种动物?在一片森林里生活这两种动物,你们希望怎样?

设计意图:入题利用多媒体技术,给同学们展现温顺可爱的鹿,和凶狠残暴的狼,让学生能在老师的引导下快速将注意力集中起来,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述:现实中也有这样的事例,结果森林遭到破坏,鹿群的大量病死。

设计意图:展现生态失衡的情境,激发学生探讨生态平衡的问题,为后面认识生态平衡的概念做好铺垫。

3、提问:是什么原因造成鹿群的灾难?

4、设疑:什么是生态平衡?生态系统为什么能保持生态平衡?(板书课题)

二、建立生态平衡的概念

1、PPT出示“生态系统”的概念的内容和森林、草原的图片。讲解:我们把自然界里生物连同它们周围的环境叫做生态系统。比如森林里的生物和空气、阳光、水等构成一个生态系统,草原上的生物和环境之间也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

2、PPT出示“生态平衡”的概念的内容。讲解: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如果各种生物之间的数量维持在一定的水平上而且变化不大,这种状态就叫做生态平衡。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展示的内容,初步对建立生态系统的概念有感性认识,从而进一步认识生态平衡,环环相扣,逐步递进。

三、认识破坏生态平衡的严重后果

1、谈话:自然界长期形成的食物链和食物网维系着生态系统的平衡,这些链、网中的任何环节遭到破坏,这个平衡关系就会遭到破坏,将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甚至造成巨大的灾难。(板书:破坏)

2、阅读书上39页资料,思考讨论:

(1)是什么原因造成白尾鹿增多的?由于白尾鹿数量过大又带来了哪些问题?

(2)如果你是一位生态学家,你会建议采取什么措施解决这个问题? 说你的理由。

3、分别出示美丽的草原和荒漠化的草原图片,提问:为什么原本美丽的草原会变成这个样子的呢?

4、启发学生回忆还有哪些人类破坏生态平衡的例子。

5、小结:人为因素是生态平衡遭受破坏的主要原因,如改变生物种类、破坏生物生存的环境等。

设计目标:认识食物链断裂会造成生态灾难。知道破坏生态平衡会带来严重后果。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讨论,各抒己见,在争论中深入领会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四、探讨保护生态平衡的方法

1、谈话:既然生物们在他们生存的环境中都起着维持一定生态平衡的作用,因此世界各国都相应的建立起各个自然保护区,我们国家业已建立了226个自然保护区,你知道我国有哪些自然保护区吗?这些自然保护区重点保护哪些生物?

2、介绍我国一些著名的自然保护区情况。利用PPT出示我国主要自然保护区的资料。

3、讨论:国家对于维持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可以建立自然保护区,那么我们同学自己对于保护生态平衡可以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呢?

4、谈话:如今国家为了保护生态平衡还建设了不少生态工程呢,你听说过生态农业和蓝色农业吗?

5、介绍桑基鱼塘生态农业模式。

设计意图:利用媒体让学生知道我们美丽的祖国有这么多可爱的动物,多样的植物,这样的美从视觉上震撼学生的心灵,由衷的想要保护周围的环境资源,也为生在这样美丽的国度而骄傲自豪,从小树立环保意识,热爱祖国的情操!

五、巩固应用

1、提问:你想制作一个不需要外界提供食物就可以正常生存的生物条件吗?

2、指导制作鱼缸养鱼和小草的生态瓶。

(1)谈话:读一读第37页到38页的内容,学习生态瓶的制作方法。

(2)指导制作小草的生态瓶。

(3)学生制作生态瓶。比一比谁的小草存活的时间最长。(课堂有时间就组装一种,没有时间就做为课外作业,并要求学生课外观察记录。)

六、总结、布置作业

1、谈话: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与体会?

2、布置作业:

(1)自己动手做一个生态瓶,并坚持观察生态瓶并做好记录。

篇2

迄今为止,人类在地球上修建的水利工程无外乎两大类,即蓄水库和跨流域调水工程。它们的实质都是为解决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平衡问题。

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调水工程首推巴基斯坦的西水东调工程(原称印度河流域规划),即将西部3条河流(萨特里奇河、比爱斯河及拉维河)的水调到东部3条河流;前苏联已建跨流域调水工程15处;中国在上世纪中叶已提出南水北调的宏伟计划;引大入秦工程、引滦入津工程的竣工,对解决甘肃省境内的秦王川地区大片沃野以及天津市的缺水起了重大作用。在我国,对生态影响最大的莫过于蓄水库。从表面看,它们都是为了解决水资源不足或充分利用水资源,但如果深入研究,却发现其中对社会、环境的潜在影响是巨大和复杂的。简言之,其影响包含直接的或间接的、短期的或长期的、诱发的或积累的、一次的或两次的等等因素。所有这些影响,都会打破原有的生态平衡。

在我国,兴修水利工程对生态平衡以及环境的影响开始重视始于50年代后期。为此,国务院专门规定今后凡规划大型(中型)水利工程,必须同时要考虑到环保问题。至此,我国的广大水利工作者,才有了一个空前意识——在兴利的同时,必须充分考虑到每一个规划在大规模地投入运行之后对社会产生的消极影响。

1.1积极影响

(1)跨流域调水工程会解决“调水地区”易遭洪水威胁的灾害问题,挽救地区性生态危机。如原苏联的北水南调等工程除工农业用水之外,还可缓解里海水位下降而引起的生态环境恶化。我国的南水北调工程,将会很好地缓解因南涝北旱所带来的生态环境恶化问题。

(2)大型蓄水库(如我国的黄河小浪底工程)既能防沙除涝,又能增加库区空气湿度,改善其周围绿色植被的生长。如前苏联的中亚和哈萨克的沙漠,由于调入了大量的水,部分地区已变成繁茂的绿洲。

(3)优化水质,减少水污染和下游河道的泥沙淤积。水体不论是通过长距离输送,还是中、长、短期的贮蓄,都会使复氧过程充分,从而丰富了水体潜在的环境容量资源。污水或浑浊水通过水体的自净作用,获得合格用水,如我国在黄河上游修建的龙羊峡、李家峡、刘家峡、盐锅峡等特大型蓄水发电水利枢纽,浑浊的黄河水,每经过一处枢纽的水量调节,都得到一次净化。

1.2消极影响

(1)诱发地震。由于大量水体的聚集,会使库区地壳结构的地应力发生变化,为诱发地震创造条件。

(2)输水渠道两岸由于渗漏,使地下水位抬高,造成大面积土壤次生盐碱化、沼泽化。高边坡地区还会因土壤含水过高而引起滑坡或泥石流。

(3)对调出水地区生态也有不利影响。如原苏联的北水南调工程造成原流入喀拉海的淡水量和热量减少,西伯利亚大片森林遭破坏,风速加大、春雨减少、秋雨骤增,严重影响农业生态环境。

(4)打破了原有水系内的生物(尤其是珍奇动物)生活环境,严重的会造成灭绝,或打破了原有的生态平衡系统,使食物链遭到破坏,可能引起瘟疫等灾难。如三峡库区的猿猴,据专家预测,到三峡大坝建成后,会有相当数量猿猴流离失所,再也没有“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盛景了。

(5)对生物、水文、水温等其它不利影响。大型水利工程改变了原有水文条件,影响了地下水质和水温,造成居民的迁徙、集中,加快城市扩展,导致可用耕地日趋减少。

篇3

生态平衡指自然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作用而建立起来的动态平衡联系。又称“自然平衡”。

在自然界中,不论是森林、草原、湖泊都是由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生物成份和光、水、土壤、空气、温度等非生物成份所组成。每一个成分都并非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统一综合体。它们之间通过相互作用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平衡状态,称为生态平衡。

实际上也就是在生态系统中生产、消费、分解之间地保持稳定。如果其中某一成分过于剧烈地发生改变,都可能出现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使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如果某种化学物质或某种化学元素过多地超过了自然状态下的正常含量,也会影响生态平衡。

(来源:文章屋网 )

篇4

关键词:  微生态调节剂 临床应用 

        微生态学(Microecology)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门科学,是研究正常微生物与其宿主关系的生命科学分支[1]。随着微生态学的深入发展,微生物制品—微生态调节剂(Micro ecological modulator)迅猛发展起来,它是根据微生态学原理,用以调整微生态失调,保持微生态平衡,提高宿主的健康水平和增进健康嘉态的益生菌(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和生长促进物质的制品[2]。近几年来,微生态调节剂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已经被广大患者所认可和使用,并日益显示出其突出的优势。本文对此类制剂的产生、分类和临床应用情况加以剖析,希望能为临床应用有所帮助。

        1  微生态调节剂的产生

        1.1微生态调节剂产生的重要性

        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医学科学的发展,人们对健康和疾病的认识不断深入,化学药物的出现使人类在同感染性疾病作斗争时拥有了重要武器。恩惠与风险并存着,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耐药菌开始出现,耐药性不断攀升,甚至出现了对任何药物均不敏感的超级细菌,面对这一新情况,面对人们与病原微生物无止境的斗争,除了不断研制新的抗菌药物,不能不另辟其境。

        1.2微生态调节剂产生的理论依据

        随着微生态学日新月异的发展,目前人们逐渐认识到微生物与宿主之间的生理性组合关系。正常情况下,微生物与宿主之间相互作用,达到其特定的生态平衡,而每一个生态群落内的微生物依据其共生和拮抗维系正常群落关系,一旦这个平衡被破坏,就变成生态失调,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微生态调节剂正是利用微生物间这一共生和拮抗关系,补充对人体内生理性有益菌群或活性物质,抑制有害菌群过度增生,使病理性组合逆转成生理性组合,改善或重建微生态平衡,使相关疾病得以康复[3] 。

        2  微生态调节剂的分类

        微生态调节剂近年来发展迅猛,对该类产品给予正确分类是必要的[2]。

        2.1按宿主可分为:人类微生态调节剂、动物微生态调节剂、植物微生态调节剂。

        2.2按用途可分为:保健性微生态调节剂、防治疾病性微生态调节剂。

        2.3按合成成分可分为:利用菌体、代谢产物、生长促进物质等合成的微生态调节剂。

        2.4按药剂学的剂型分类可分为:液体剂型微生态调节剂、固体剂型微生态调节剂、半固体剂型微生态调节剂、气体剂型微生态调节剂。

        3  微生态调节剂的作用机制

        微生态调节剂具有抑制有害菌生长,降低内毒素水平,重建微生态平衡的作用。[4]其作用机理为如下几个方面:

        3.1调节微生态平衡  通过补充有益菌群控制、拮抗、排斥致病菌的侵袭和定植,阻止侵入病菌的生长和繁殖,提高宿主的防御能力,保持生态平衡。

        3.2增强免疫力  微生态制剂在机体定植后,可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提高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能力,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

        3.3营养作用  有益菌生长繁殖能合成多种维生素、活性营养因子和生物酶等供机体使用,以促进代谢和调整内分泌。

        3.4屏障作用  有益菌可在定植的部位形成微生物膜,阻止致病菌的入侵和定居,成为一个有效的生物屏障。

        4  微生态调节剂的临床应用

        近年来随着微生态调节剂在临床的应用,微生态防治渐入人心,越来越显示出重要作用。目前在在保健和防治疾病方面已积累了大量资料。

篇5

中图分类号 TU991.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13-0302-01

1 岩滩库区基本情况

时,淡水壳菜则以惊人的速度繁殖。未建设水电站时,红水河和盘阳河的水流比较急,淡水壳菜没有良好的繁衍环境;岩滩水电站建成初期,由于上游的梯级电站尚未建成,水位落差区正好是淡水壳菜繁殖和生活的主要区位,于是每年水位下降时,大多数淡水壳菜自然被太阳晒死,抑制了淡水壳菜大量繁殖。而梯级电站建成后,库区水流较缓慢、水位比较稳定,且水体中丰富的营养为淡水壳菜提供摄食,种种条件为淡水壳菜提供大量繁殖的温床。二是水电站建成后,堤坝切断了鱼类洄游繁殖的路径,以淡水壳菜为食的青鱼等鱼类得不到自然繁殖,淡水壳菜由于没有生物天敌的制约得到了大量繁殖机会。三是库区移民狂捕乱捞,使库区内的鱼类逐渐枯缺,库区的生态平衡进一步受到破坏,也为淡水壳菜大量繁殖提供条件。四是岩滩水站还没有配备相应的渔业增殖站。岩滩水电站建成后,由于种种原因,至今还没有建设相应的渔业增殖站,渔业增殖得不到有效实施,虽然大化瑶族自治县原有1个渔业增殖站,但由于机构改革和资金等原因,每年的渔业增殖仍是举步维艰。五是没有建立库区生态平衡研究机构,库区生态失衡得不到及时预警。虽然每年政府部门都有一定数量的增殖放流,但没有库区的生物量研究作为依据,增殖放流无法有的放矢,对库区的生态修复起不到积极的有效作用。

5 对策

一是加强渔政管理,预防狂捞滥捕。由县主管部门直接领导,统一协调管理,增强渔业执法力度和范围,库区县渔政执法人员开展联合执法,保证休渔期间无人捕捞;开捕期间,坚决取缔非法渔具渔法,控制捕捞强度,预防库区渔民狂捞滥捕,保护渔业资源,遏制破坏库区生态平衡的行为,为库区生态平衡保驾护航。二是加大宣传力度,唤起全社会对库区生态平衡的关注和保护,提高广大群众保护环境和保护资源的意识,逐步建立良好的渔业生产秩序,对青鱼等淡水壳菜的生物天敌鱼类达不到商品鱼规格的一律不得捕捞上岸,不断巩固库区生态平衡。三是建立岩滩库区生态平衡调查研究机构,为恢复岩滩库区生态平衡提供科学依据。成立岩滩库区生态平衡调查研究小组,对库区开展全面的水生生物资源调查,评估库区种群数量,测定库区生态平衡情况,将库区种群数量、捕捞量和达到平衡点数量等作为有效增殖放流的依据,尽快恢复岩滩库区生态平衡。四是建设渔业增殖站,为库区渔业增殖放流提供保障。大化瑶族自治县、东兰县、巴马瑶族自治县水产畜牧兽医局在上级相关部门的支持下,从2009年至今连续累计投放青鱼鱼种250万尾,对治理淡水壳菜已初显成较,但在大型水库治理淡水壳菜是场持久战,只有建设渔业增殖站,建立长效机制的增殖放流工作,才能源源不断地为库区增殖放流淡水壳菜的生物天敌鱼类提供保障。五是定期召开关于库区生态平衡的会议,及时沟通库区生态平衡发展情况,共同研究解决新出现的问题,群策群力地为库区生态平衡服务。

此外,希望有关部门能成立1个库区生态平衡研究机构作为牵头单位,以便制定实施规划,逐步贯彻实施。同时及时建设岩滩库区渔业增殖站,每年对岩滩库区水生生物资源进行增殖放流,为岩滩库区生态平衡、渔业恢复和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6 致谢

本文中岩滩库区的水体浮游生物量等数据由广西水产研究所提供,在此谨表谢意。

7 参考文献

[1] 刘勇江,欧阳珊,吴小平.鄱阳湖双壳类分布及现状[J].江西科学,2008(2):109-112,128.

篇6

科技文化源于人类对自然的认识与改造,而真正意义上具有科技内涵的对自然的认识与改造,却是与人类形成分工加协作的系统化和社会化生产方式相联系的。系统化社会化生产方式的出现,促发了近现代科技文化的产生和发展。反之,科技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又提高和扩大了系统化社会化生产方式的程度和力度,彼此构成互为因果的辩证系统关系。所以,广义的科技文化就是现代科学和技术与系统化社会化物质生产过程的差异统一。而狭义的科技文化则是属于人的思维活动领域的自然科学的基础研究和工程乃至于产品设计过程的差异统一。

然而,不论是广义的科技文化,还是狭义的科技文化及其发展都没有达到从根本上使人类从繁重的劳动状态下解放出来的目标。反倒是使得劳动的强度和长度不断地加大,本来应该轻松愉快的现代生活却变得压力重重,显得比传统社会生活更加沉重。现代科技所创造的现代机械本应该为人们有更多的自由时间和全面发展创造条件,受人们的意愿所支配,而实际的情况却相反,形式上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具有了现代生活的特征,受人们意愿的“支配”,本质上却是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受到这些现代机械的压迫、奴役和排挤,这也正好验证了某些科学家“机器人将统治世界”的预言。而这一现象从人类进入工业化社会以来,不论是一般的机械还是智能的机械都是如此。呈现的是本末倒置的人与人工自然的关系,现代机械的运转已经脱离天然理性(自然生态平衡规律)的调控,反之也严重伤害了天然理性(自然生态平衡规律)的权威,也就是伤害了自然的生态平衡,进而也严重地伤害到人类自身(全球气候不利于人类生活的变化就是最有力的实证),这样的后果是与人类创造和发展科技文化的初衷背道而驰的。人类在不断地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并在从认识自然和模仿自然的生存过程向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转型的生活过程之中,在认识活动与改造活动互为因果的发展进程中,创造了关于自然的科技文化。而人要有超越自然物的生存,首先就必须与自然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并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地认识自然,理解自然,把握自然,实现对自然从片面到全面、从部分到整体、从现象到(本质)规律的认识过程,这样才会形成现当代意义的自然科学和技术即科技文化。也就是说,人的社会物质生活的现代化是与科技文化直接相连的。

然而,人们的社会物质生活所内含的社会利益关系,有感性自然自发意义上所形成的社会利益关系,与理性自觉和创造意义上所形成的社会利益关系的区别。前者是顺其自然的以自然性为主导的社会利益关系,具体表现为沿袭弱肉强食和以强凌弱的自然法则。但是,由于人所独具的思维能力和相应的判断力,弱肉强食和以强凌弱的自然法则在人类社会就难以畅行无阻。因此,人类自从顺其自然地进入阶级社会以来,为争取平等和自由与民主的矛盾斗争至今也没有终止。而产生于人的物质生活领域的社会利益关系,正是社会科学尤其是马克思的现代社会科学(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所研究的主要对象。自然科技文化的发展所造就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的系统化、现代化和社会化,与自然自发形成的传统的社会利益关系的非现代化、非社会化和非系统化之间的不匹配和根本的不适合,以及由此而造成的人类社会内部利益流动关系的严重失衡和社会的不平等,正是马克思的社会科学所揭示、批判和理性改造社会的对象。而后者则是在遵循自然科学所揭示的自然理性即自然生态平衡规律的前提下,以具有科学性且符合自然理性(生态平衡规律)的社会科学理论为依据,在社会理性精神的引导下对非社会化且失衡流动的利益关系进行根本的改造,进而形成关于社会的科技文化并与已经形成的关于自然的科技文化相匹配,使现代科技文化实现完整的形态,这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某些人在狭隘价值观念的驱使下对自然生态环境进行有意无意的伤害,并努力避免违背自然生态平衡规律的客观要求所进行的对自然环境的改造。正所谓,什么样的社会利益流动关系就造成什么样的价值观念,只有理性而科学地构建起社会化、科学化、系统化平衡流动的社会利益关系,才能够为普遍形成正确而完整的社会价值观念提供可靠的基础。在这样的基础上形成的科学的价值观念,才能够自觉地遵循自然的生态平衡规律,并为全面性新技术的发明创造和运用提供可靠的动力保证。

现代自然科学已经揭示了自然从微观到宏观的自然规律,既有对人的社会发展有利的规律也有不利的规律。而根据科学真理全面性的要求,相应技术的发明和运用也应是全面的。借鉴有利的规律发明对自然和社会都有利有用的技术,借鉴不利的规律发明预防自然灾害和减轻自然灾害的技术,使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变为现实。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有科学的社会价值观念的配合,以及在此基础上理性建构的平衡利益流动关系的支撑。而自然科学所揭示的自然事物之间平衡的利益流动所呈现的自然生态平衡规律,与社会科学所揭示的社会利益平衡流动所呈现的和谐统一规律,本质上是同一规律不同的表现形式而已。所以,不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不论是改造自然的技术还是改造社会(化解、缓和、解决和避免社会矛盾)的技术,目的都是为了人类能够更好更愉快和轻松自由的生活,这就是现当代科技文化需要全面发展的实质。而正确地反映和揭示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发明和运用科学基础上全面性的技术,使改造自然的技术与改造社会的技术协调配合形成合力,才可能建构起自然与社会与人之间和谐的利益流动关系,并真正建成人化的自然与自然的人化的美好社会。正是基于这样的理由,马克思说过,自然科学与人的(社会)科学将是同一门科学,[1]82这就是现当代科技文化应有的内涵所在。

二、自然生态与社会生态的差异和统一

没有差异就没有世界,没有差异就不会有自然生态,更不会有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所以,自然生态是包括人类社会在内的自然生物在差异统一基础上的存在状态。因此,人的社会生态不可能根本脱离自然生态而存在和发展,没有差异统一的自然生态,就不会有人的社会生态存在的根据和前提。然而,自然生态仅有生物即植物和动物的存在,并不构成具体而现实的自然生态,而只是抽象的自然生态。而现实的自然生态还必须具有非生物的存在作为前提和基础,没有非生物的物质前提和基础,就不可能有自然生物的存在和不断进化。换一个角度看,正是非生物的物质在差异前提下的相互作用,在特定时间和空间上的演化,才形成了现实的自然生态,进而又经历了不断的演化,才呈现出自然界的精灵即具有能够思考的人的大脑和以此为前提的人类社会和人的智慧的展现。所以,自然生态与社会生态之间呈现差异的根据,就在于人类特有的能思考的大脑所具有的思维活动和由其产生的智慧性的精神力量。正是这样的精神力量,使人类超越了自然生物属自然的本能限度,在脑力和体力的相互配合下形成了超自然的属社会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并在与自然环境(自然生态)长期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取得了人的社会生存状态和应有的主体地位,也就是“社会生态”的生成。然而,确证社会生态得以真正确立(在人的智慧支撑下)的人工自然,却是在日益伤害自然生态环境的状况下而得以扩展和壮大的。尤其是到了当代,更呈现出自然生态环境对人工自然及其人的社会生活越来越多的伤害。而伴随这种伤害的持续和加剧,社会生态存在的意义将会越来越小。在自然界,各种非生物和生物以及各种动物和植物(人类社会暂除外),在差异的基础上共同构成了自然的生态环境(与人的社会相联系而言)和自然生态环境中千差万别的自然生物的共存。是什么原因和力量造成了这样共存的状态即自然生态,而且是按照弱肉强食的自然法则(力量大小的排序)形成的生物链条,也就是自然的生态系统?而共存的前提是包容而非排斥,那么在弱肉强食的自然法则下,为什么能够形成差异基础上各种自然物的共存,并在彼此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呈现出自然的生态平衡规律?仔细考察和深思后就不难发现,自然生态所以能够出现平衡的存在状态,是因为不同的生物之间贯穿着一条平衡流动的利益关系。在弱肉强食的前提下为什么会导致自然的生态平衡,而在人类社会内部弱肉强食的自然法则还在被有意无意地运用,可为什么不仅没有带来社会生态的平衡而是相反呢?客观地说,自然生物之间正是在弱肉强食的自然法则下展示了彼此的依存关系。表面看,弱肉强食展示的是不同生物之间矛盾对立即排斥和离异的状态,但实际上,这样的状态却是短暂和有限度的。#p#分页标题#e#

因此,可以肯定地判断,正是这种短暂和有限的弱肉强食,而不是无限的赶尽杀绝式的弱肉强食,才换来了自然的生态平衡和自然生态平衡规律的展现。因为这是自然生物之间唯一的利益流动方式,也是自然生物共存的客观依据。而自然生态的根本特征,就是自然生态平衡规律的存在。生态尤其是自然生态,作为一种生命的存在状态,就是必须有平衡利益关系的流动,也就是必须有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与交流,否则,就只有自然的死亡态,一种无差异的死寂的世界。[2]人的“社会生态”以自然生态为依据,是自然生态系统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自然界生物链条的最高环节,因为自然生态的长期演化使人脑具有了能够思维的功能,并在与自然生态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能够形成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思想意识,进而也形成认识社会和改造社会的思想意识。而科学地认识和改造自然与社会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与传统社会根本区别开来的标志,如果说近现代自然科学家开启了人类科学地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新时代,那么,以马克思为代表的现代社会科学家,则开启了人类科学地认识和改造社会的新时代,也就是开启了社会科学及其技术与自然科学及其技术相互配合,使人类社会由片面走向全面发展的新时代。而科学地认识和改造自然,就是要在认识自然生态不同事物的个别规律、特殊规律和普遍规律的基础上,在普遍规律许可的范围内,运用对社会存在和发展有利的个别规律和特殊规律,进而建构起科学改造自然的可操作的实践观念,并付诸实际的实践活动和现实地改造自然,使社会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形成良性循环的物质、能量、信息的利益流动,也就是彼此利益的平衡流动,这样,社会与自然才可能真正形成符合自然生态平衡规律的和谐的自然生态大系统。但是,这样的大生态系统并没有形成,原因何在?“社会生态系统”要得以确立并持续地存在,对外就必须与自然生态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和实现利益的平衡流动,对内就必须实现个体与群体与社会(或国家)之间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也就是实现社会利益的平衡流动。这双重的利益平衡流动,才是社会生态系统得以确立和实现的根本依据所在。没有人类社会内部利益平衡的流动,就不会有真正的社会生态系统,没有社会与自然生态之间的利益平衡流动,就不会有自然与社会之间的真正和谐统一,即自然的人化与人化的自然的美好社会生活。所以,如何建构现代性的科学合理且平衡流动的利益关系,是摆在自然科学及其技术理论和社会科学及其技术理论面前的重大课题,两者的如何配合与协调将成为人类社会能否全面实现现代化的依据之所在。

三、科技文化基础上的社会生态文明建设

现代科技文化,系统地加以理解,应是自然科学及其技术与社会科学技术的有机统一。已有的历史经验表明,仅局限于现代自然科学及其技术的科技文化,并没有促进人类的全面发展和文明进步以及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和更加轻松愉快的社会生活。进而自然科学真理的全面性要求,在狭隘社会价值观的束缚下,相应技术的发明和运用走上了片面发展的道路。同时也严重违背自然生态平衡规律的客观要求。生产性技术的发明和运用,往往大于或高于生产废物的回收和再利用技术的发明和运用,这样的与自然生态环境的作用方式,严重伤害了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由此设问,没有社会科学及其技术的协调配合,自然科学及其技术要获得对人类价值实现的最大化(对自然和社会都有利的),可能吗?没有差异,就不会有不同事物之间以及与其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没有相互作用就不会有交换与交流过程的展现。然而,相互作用性质的不同则又决定了交换与交流的是否有效、是否顺畅和是否互利。同样也决定了自然生态的是否平衡与社会生态的是否和谐统一。这就说明,自然生态的平衡依赖于不同事物之间的差异协同(利益的平衡流动),而不是相反。自然界没有严格意义上的矛盾对立的统一,只有差异协同所呈现的和谐统一。自然生态平衡规律就是自然的理性即天理,违背了这一天然的理性就将受到惩罚。所以,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把自然生态平衡规律所展现的整体性、系统性,及利益流动的平衡本质,实实在在地贯穿到人的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和实际行为过程的始终。

篇7

中图分类号:R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3-0113-01

前言

在社会主义的不断发展下,对生态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农村的水利设施不仅仅要满足农田灌溉,还要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建立环保安适的新农村。城市水利更不仅仅局限于防洪,更是为了促进城市生态的建设,保护城市的生态环境,让市民生活地更舒适。草原生态也是至关重要的,要加强牧区水利工程的建设。从三方面入手,来进一步的实现水利工程的保护建设。

1.当前水利工程保护现状

现在的中国,农村的水利管理是分级来管理的,上级管理下级。当有需要使用时,要向上级进行申请,得到上一级的同意之后才能进行使用。之前的城市水利主要是为了防洪,忽略了对生态平衡的保护。而现在的水利工程对保护生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的草原的水利工程主要应用于灌溉,应用于维护草原的生态环境。草原主要是以畜牧业为主,只有当水资源充分时,才能保障产草量,缓解草畜矛盾,实现草原的可持续发展。但是,现在的水利设施由于建设或使用管理不当致使设施破坏而未得到充分的利用,导致草原荒漠化,降低了草原的生产力,加剧了草地生态的恶化。

2.水利工程使用时所面临的问题

我国水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较低,水资源较贫乏。水利工程储备水资源能力不足,无法确保水资源的及时供应。再加上修建工程时或多或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这就对水利工程的使用和维护带来了问题。

2.1 水利工程成为摆设

农村水资源缺乏,大多数依赖大自然的补给,水利灌溉的意识不强,再加上农村村民在农闲时多外出打工,导致农村劳动力不足,灌溉作业较困难。由于地势的原因,水利灌溉会有一定的困难。再加上灌溉需要一定的人力物力,有一定的成本。所以,许多的村民可能会选择放弃对水利设施的使用权,降低了对水利工程的依赖性,造成水利设施利用率低,缺少管理,最终年久老化失修,设施失去作用。

2.2 水利设施使用破坏生态平衡

水利工程的建设主要是为了解决水资源贫乏,分布不均匀的问题,同时这些水利工程尤其是蓄水库对生态平衡有着巨大的影响。这些设施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水资源不均匀的问题,但却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或多或少的破坏。因为兴修水利本身就是对自然生态的破坏,打破了原有的秩序,对水资源进行调动,在建设使用时有可能对土地或草地造成破坏。我们要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建立人工生态,建设好生态社会。对于草原生态,水利设施更是充当着相当重要的角色。但是如何建设及使用成为一个难题,应该给予足够的政策和财力支持牧区水利的建设,使水利设施得到最大限度的使用。

3.水利工程最大限度使用及保护

水利工程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如何使其发挥出最大效益有待思考。下面,结合我所了解的实际情况进行探索,提出了两点建议。我认为,首先,要了解水利工程的有关情况,针对使用情况找出相应的保护措施。其次,在保护生态的基础上对水利设施进行使用和保护。因为保护生态环境是水利工程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3.1 了解水利工程使用的基本情况

农田水利主要应用于农业灌溉,但由于一系列的原因导致水利设施没有正常运作。这就需要足够的政策支持,降低灌溉的成本,向现代农业靠拢。改革农业生产方式,根据具体的耕地和农作物情况建设水井,让水利设施对农业发展产生足够大的影响,带动水利工程的循环使用。其次,对管理方法进行创新,促进水利设施的使用。可以规定专门人员管理水利设施,当有需要时,向他申请,缴纳有关费用。可以轮流坐庄,让农民真切地管理自己的事,从而带动水利设施的使用。

3.2 水利设施带动生态平衡

在这个新时期的形势下,生态平衡越来越重要,当然,水利设施的建设很大程度上是为了维护生态平衡。只有在促进生态平衡的基础上建设、使用水利设施,才能最大限度的保护好水利工程。首先,在建设和使用水利工程时要强调生态平衡的意识。让环保思想深入人心,在每一个环节中都要体现环保的思想,时刻注意着保护生态环境。在修建水利工程的过程中,会对生态的平衡造成一定的破坏。所以,我们必须进行科学规划与管理,使对生态的破坏尽量减少到最低。然后,要将生态保护落实到实际情况中去。首先,要充分了解水利工程所在的水文情况,地质情况以及周围的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减少一些不稳定因素对水利设施毁坏的可能性。在施工期间,尽量对排放污染物进行处理,及时检测,做到达标排放,减少对生态的破坏。施工完成后,对一些因施工而造成的植被破坏要及时进行恢复,让破坏达到最低,加强对生态的保护。

3.3 加大对水利工程维护的投资

水利设施有着很大的作用。对农田灌溉、城市防洪和维护生态平衡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所以我们要加大对水利工程建设和维护的投资,使水利工程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进一步促进生态社会的建设,带动经济的发展。

4.结语

自古至今,水利工程都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在这个新时期下,它的作用依旧不可忽视。只不过更关注的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对于水利工程,建设自然很重要,但后期的维护也是很重要的,这样才能使水利设施更好地发挥效益,影响更持久深远。就我国的实际情况而言,对水利设施的维护力度仍然需要进一步加大。我们要充分了解到每一处水利工程的优势与缺点,对其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每一处水利设施存在的问题进行相应的解决。本文通过对一些实际情况的分析,对水利工程的保护工作进行了思考与探索。希望可以为水利工程的保护工作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参考文献

篇8

在经济活动中,自然环境是支出的对象,同时又是一种结果。在社会注意再生产过程中,对自然环境进行利用,这时它是支出的对象;但自然环境本身是向着一种既定目标被改造,或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自然环境的意外变化,因此我们说它又是一种结果。

应该强调指出,社会环境因素和自然环境因素既可相互补充,又可相互取代;取代的可能性和范围取决于技术的进步,从而有可能进行经济评价。如果能对自然环境因素进行定量的表达,就可明确其发挥的积极或限制作用,进而最大限度地降低劳动支出,对自然环境因素的评价就显得很重要。

自然资源既能增加社会劳动的支出,又能减少这种支出。尽量减少劳动支出的原则使合理地利用有限的自然资源成为可能。特别是自然资源消费在不断增长,而资源本身几乎不增长。在自然资源相对缺乏的情况下,应该以更加合理的方式进行利用。要利用稀少的自然资源,必须通过减少劳动支出,使其最有效地得到补偿,只有在这样的情况下,或在能达到这一要求的部门才能利用。自然资源缺乏带来的经济影响应是将剩余劳动力用于发展技术,求得自然资源的更合理的利用。自然资源的经济匮乏提供了对资源进行价值评价的基础。技术和资源可相互补充和相互替代,其补充和替代的程度乃随社会需求和技术进步而有所不同。

在经济发展中,自然资源的缺乏会增加生产成本,降低生产效率,因此把全国作为一个整体来统筹分配和利用自然资源就很有必要。制定一项社会经济发展计划,如果不考虑再生产对生态资源的需求,则社会注意经济的目标只能获得部分的实现。因为在扩大再生产的各个阶段都要利用生态资源,尤其是在生产和消费这两个环节。环境规划是社会主义国民经济计划中的组成部分,它是面向最紧迫问题的规划,目的在于确定当前带有战略性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相应手段和方法。

建立环境规划的理论基础,首先要根据不同层次提出一系列要解决的问题。由于建立生态平衡是一个长期过程,因此,环境规划应建立在一系列与一般的社会经济预报相联系的经济生态预报基础上。然后,在预报和分析的基础上,适当考虑生产潜力,对环境质量影响社会主义消费模式的程度做出评价。把生态平衡作为目标限制因素,通过改善经济评价的方法,找出支配物质和财政分配的原则,这就需要做到:

1)找出环境污染和不同类型社会经济活动的关系,这主要涉及生产、消费和环境的相互作用。

2)通过应用可变的经济生态标准,找出一定种类的商品和环境质量之间的定量关系。

3)应用经济生态模型,适当考虑环境问题。

4)制定出合理的环境改善政策,并把其作为社会经济政策的一部分。

5)正确选择生产中的技术变量,维持生态平衡。

6)对总的经济计划和企业计划及其相关关系进行评价,为确定经济生态标准提供科学基础。

7)把生产布局在最适合的地区。

为了正确地阐述实施这些计划的方式、目的以及生产中应用的技术手段,必须建立一些系统,以便收集有关自然环境的现状及其变化的情报资料,从而可以弄清社会经济发展的全面过程,环境质量以及环境污染分布情况。这种规划的最大缺点是只注重面向单一部门或面向紧迫问题,而对自然环境的社会经济应用考虑不够。制定综合经济计划不应有下列利用自然资源的情况。

1、通过减少产量和降低生产效率来保护生态平衡,这种观点只把环境净化作为最重要的目标,因此是不现实的。

2、用降低环境水准的手段来获得生产的增长和效率的提高。经常遇到这种情况,在提高某一部门生产效率的同时,带来了环境质量的恶化,这从经济发展的全局来看是有害的。例如,在某地砍伐森林,从节省运费开支的观点来看可能受益,但是可能加重土地侵蚀,破坏水源平衡,带来空气污染。提供优化环境质量的计划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选择合理利用自然环境的方法,并恢复该自然环境中的个别资源。

2)为满足国民经济不断增长的需要,对自然资源进行优化利用。

3)找出自然资源利用和环境污染容量的限度。

4)运用生态标准发展论,认为运用这个理论可为社会主义条件下的扩大再生产积累财富,包括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浪费、改良土地、植树造林等。

5)建立信息和统计系统。在有计划地建立生态平衡的过程中,应该按适当次序采取措施。这样的顺序(或称“层次”)与国民经济和自然环境相互作用阶段相一致,并直接影响生态平衡。

如果把生态损失和外部结果(也考虑环境的间接影响)看成一个大的综合体。搞清哪些些因素与损失及结果有关是很重要的,这样就可定量表示出来,并纳入经济计算中。要想找出一个有关生态平衡的普遍的计算方法,即使可能的话,也是非常困难的。估算环境个体因素的生态损失要比确定总的环境损失容易得多。所以如果你了解到,对个体自然资源利用及破坏的估算,例如对森林带、水和空气的估算,要比对整个资源的估算要先进,就不会感到意外了。

篇9

早在古希腊时期,著名哲学家柏拉图在《共和国》一书中,就把社会比作有机体,认为社会便是一个由不同系统构成的动态平衡体系。进入现代社会,传播学奠基人之一拉斯韦尔在《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一文中,也把整个社会比喻为生物有机体,指出传播活动对社会生存和发展具备三大功能,即监视环境、协调关系和传承文化。在今天的资讯社会,由于大众传媒地位的日益彰显,新闻传播更被列为社会结构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并越来越处于社会的中心位置,受到瞩目;它通过舆论发动,进行连续、反复的“宣示”活动,促进信息的沟通和交流,传布社会共同的知识、信仰、规范和价值观,凝聚社会的各种力量,融合社会的各个阶层,以维系国家、民族的“命运共同体”。

在新闻传媒与社会的关系上,历来就有“社会中心”和“传媒中心”的论争,前者强调社会对传媒的宰制作用,主张传媒服从于社会大系统,而后者则突出传媒的主体性,认为传媒是一种独立的“公共权力”,行使监视、预警和其他传播职能。在我国的政治和文化观念中,也历来把新闻传播看做是社会系统的一个部分,与政治、经济、文化等构成子系统,共同维护社会生态的“大系统”的运行。孙玉胜持相同的观点,认为 “社会生态平衡是指一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包括新闻舆论)的发展达到相互协调、共生互动的良性关系,任何单方面的突进和滞后,都会首先使自身陷入险地,反过来也会使社会发生动荡,失去平衡。在这方面,国内外均有事例可以证明。”在他的表述中,社会生态平衡是“大系统”的平衡,是大局观,无疑处于优先地位,而其他政治、经济、文化(包括新闻舆论)则从属于社会生态的“大系统”,是这个结构体系中的“子系统”、“生态场”。鉴于新闻媒体所处于的“舆论中心”地位,就必须着眼于维护社会生态平衡的“大局”,正确把握舆论基调,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子系统构成“相互协调、共生互动的良性关系”,这是保证政治正确的基本要求。

新闻传播与社会生态的关系,不能肤浅、简单地理解为“配合”关系。新闻媒体还具有“舆论发动机”的职能,它必须随时关注政治、经济、文化中的“改革”因素,形成推动社会发展所需要的“舆论生态环境”。因此,新闻传播的“主导舆论”并不是保守的、毫无作为的僵硬“说教”,而是积极呼应其他政治、经济、文化的“生态场”变革,形成动态平衡,传播对社会发展有促进作用的建设性舆论。这在孙玉胜的表达中便是:“一个文明社会,包括舆论的媒体自身所需要的舆论生态环境,都应该是健康的、良性循环的、物种多样性保存良好的。这样的舆论环境才能为社会提供冷静的思考,提供思考的可能和选择的空间,而不是运用一种‘强权语言’,罗织为自己观点服务的片段事实。”必须看到,随着我国社会政治经济的不断发展,整个社会的舆论环境、公民心理都在成长,媒体舆论就应该有助于建立新的社会价值标准,建设良好的社会公共秩序,为人们提供健康的心理成长的文化环境。

理性的平衡从媒体开始

鉴于我国新闻传媒与社会政治缔结的“共生互动”关系,以及传媒在舆论生态场中所处的特殊位置,因此构建一个适宜舆论生长的“绿色传媒环境”就显得异常重要。在现代文明社会,正常的、有活力的舆论生态应该有利于培育“平衡”、“理性”的社会和谐,形成与“科学发展观”相一致的舆论环境,而这一份理性的平衡仍应该是“从媒体自身开始”的。

孙玉胜在《十年》一书中重点以央视“新闻改革”为透视点,深入探讨了电视传媒与舆论生态环境的互动关系,阐述他们是如何在不断调整中寻找两者之间的“平衡点”的。他得出的结论是,“新闻改革的进程必须与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保持协调与适应。新闻改革的单独推进不仅会使社会失去控制,而且最终也将使新闻改革的探索变成没有根基、缺乏后援与呼应的‘孤军’,最终倒退和失败。如果不幸出现这样的败退,社会在此结果上会形成一种新的平衡,而新闻改革要想突破这样的平衡重新寻求改革的契机,空间会更小,难度会更大,时间会更长。”这样有“深度”的思考,当然自有其历史背景,它既出于对20多年来中国新闻改革实践的反思,也是基于我国政治文明建设进程以及“增量民主”(俞可平)的推进,而作出的理性思考。我国新闻传媒与社会政治缔结的特殊的“共生互动”关系,内在地要求“舆论生态”与“社会生态”的协调平衡,“新闻改革”与“政治文明进程”伴随推进,任何一个新闻舆论“点”上的单独冒进,其结果或许与最初愿望适得其反,甚至背道而驰。

有学者曾经用“随动”一词,形容中国传媒与社会现实之间的“敏感因应”与“积极跟进”状态。仅以中央电视台新闻节目为例,也大致能反映在领导、百姓和舆论之间合力形成的“生态场”的制约下,仍能“有所作为”的艰辛探索。作为新闻改革标志的《焦点访谈》、《东方时空》、《新闻调查》和《实话实说》等著名栏目之所以能成为具有较大影响的“品牌”,正是因为它们是与中国改革开放大局、政治文明建设的进程相协调统一的。比如舆论监督类栏目《焦点访谈》、《新闻调查》,其舆论监督的深度和力度,就与“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的提出,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法制、道德建设的进步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它们为舆论监督力度提供了思想基础,而舆论监督力度的加大,又直接将那些违背科学发展、“和谐社会”要求、不遵守市场经济秩序、违反政策法律和道德规范的行为置于舆论监督的阳光之下,“媒体在实现自身监督职能的同时,也在帮助社会完善着其制约机制,在同步实现着公民的知情权――这样的实现从另一个角度促进了社会的进步。”

大众传媒不仅是一种社会现实的呈现,也是一种自我“品格”的直接显现。日本《朝日新闻》原主编中马清福在《报业的活路》一书中,指出现代“报纸的效力”来自于三个方面,那就是:有益性(是否有意思,有用)、言论性(是否有明显的观点主张,是否发挥监督权利的作用)、影响性(对舆论的形成起了多大作用),这三者是构成其为“报纸”的标准。电视传媒同样也有自身的“效力”,它在形成与社会生态平衡以外,也要充分挖掘自身的“有益性”、“言论性”和“影响性”等方面的潜力,并以媒体的自律、对观众诉求的理解与对新闻正义的忠诚,塑造和呈现自己的品格。如果说外部的平衡,是出于对生存环境的理性思考,那么内部机制的平衡,则构成电视传媒的一种“活力”,它们通过一个个具体的节目、通过长期的栏目运作体现出来。显然,电视的理想境界是,与外部环境平衡,同时又能释放出自身强大的“效力”,这才是现代传媒的文明生存方式。

构建电视的舆论生态平衡

在舆论生态场中,新闻传媒处于舆论的中心位置,担负着发起、形成和引领的作用。尽管在网络时代,社会舆论的表达与传播方式已出现了一些新的趋向,但时至今天,电视作为第一大众媒体的基本现状并没有改变,它对舆论生态构成的强大影响也没有改变。尤其是作为国家级大台的中央电视台,其在舆论传播的突出地位尤为明显,例如CCTV“新闻联播”节目,每次出现主播新面孔,即在观众中引起热烈反响、议论,足见央视新闻对舆论生态具备的巨大影响力。因此,如何实现“舆论生态平衡”,确实是电视人必须思考和面对的一个重大课题。

如前所述,我国的新闻传媒与社会政治生态是一种“共生互动”关系,那么作为“舆论监督”类节目,因其与其他社会生态场域的紧密关联,以及新闻运作本身的敏感性,就格外引人注目。在我国,新闻传媒并不具备西方传媒作为“第四权力”的性征,而是从属于社会政治体制的“传播者”、“解读者”和“引领者”,这种特殊地位决定了它必须将自身置于整个社会生态场中考虑问题,其主要的“着眼点”也就是“平衡”。所以孙玉胜认为:“电视新闻改革,特别是其中舆论监督类节目能发展到今天,其实就是‘平衡’的结果。” “改革”与“平衡”始终、并将长期是电视人必须面对的矛盾和张力。当然这里所说的“平衡”,并不能肤浅地理解为摒弃新闻传媒职责的“妥协”,而是对政治、经济、文化诸生态场的综合掂量思考后的“统筹”,同样应看做是在“构建和谐社会”时代主题下的“有所作为”。

同志曾提出新闻工作者要做到“政治家办报”,如果通俗地理解,主要也是基于舆论生态与社会生态的关系,强调处理新闻要讲究“艺术性”。在我国的传统文化哲学中,“艺术”一词,从来就包含一种价值理性,隐含着一种讲求整体性、关联性的生态思维,而“平衡”就是所谓“艺术性”的重要一项。孙玉胜也明乎此道,经过较长的电视传播实践与探索,找到了新闻运作中的“平衡”规律,也就是“艺术性”。他认为在电视新闻方面,舆论生态的平衡至少应该包括三层含义:一是“结构中的平衡”,即着眼于新闻生态场域的各个要素配置,形成一种总量的平衡,“不同选题内容在播出总量上既无‘不及’也无‘过’,它是一种在调度中实现的控制的艺术。”根据电视同行以及自己的实践经验,他还特别总结出“选题均衡分布”的原则、“选题的季候特征”的原则以及“频道划分的生态链”原则,这些思考体现出一批具有探索精神的电视人从社会舆情、观众反馈和电视传播规律出发,积极探寻“内容平衡”已达到的深广度,反映了电视审美的主、客观的统一;二是“动态中的平衡”,基于社会生态场的宏观视野,认为电视的功能和效应必须与社会的变动、群众的期待以及观众接受中的心理形成“动态平衡”,它需要冷静判断、敏感捕捉和操作到位,否则将欲速则不达;尤其是舆论监督类节目,“应该是渐进的而不是急躁的。新闻改革不能逾越社会的经济、政治发展状况与进度。简言之,就是审时度势,舆论监督要想有所作为,必须在大环境大背景发展变化的动态过程中抓住机遇,乘势而上”;三是“选择中的平衡”。新闻学某种程度上说就是选择学,选择中的平衡,在孙玉胜看来就是节目对事实的选择,以及这些事实与观点之间的关系,重点要准确把握电视的“述”与“评”的关系。鉴于此,他提出要“多报道,少评论”,这也体现了新闻选择中的平衡。同时,要考虑到电视媒体的“放大效应”,报道特别是批评监督类报道,如果过于集中某个地区、某个行业,就可能形成一种整体评价,形成“整体否定”的后果,这又提醒记者不能“盯住一个地方不放”,这又是一种选择中的平衡学。

篇10

Abstract: The influence of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on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s extensive and profound, we must pay special attention to water conservancy engineering as a new environment coordination and balance problems and other environment in the construction of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s at the same time. The current water conservancy workers need to establish the awarenes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 important role fully aware of environmental problems in hydraulic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to become resources, realize the unity of economic benefit, social benefit and environmental benefit.

Key words: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ecological environment;

中图分类号:TV5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一、水利工程与生态平衡

(一)兴修水利工程会打破原有的生态平衡

人类在地球上修建的水利工程无外乎两大类,即水库和跨流域调水工程。它们的实质都是为解决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平衡问题。在我国,对生态影响最大的莫过于水库。从表面看,它们都是为了解决水资源不足或充分利用水资源,但如果深入探究,却发现其中对社会、环境的潜在影响是巨大和复杂的。简言之,其影响包含直接的或间接的、短期的或长期的、诱发的或积累的、一次的或两次的等等因素。所有这些影响,都会打破原有的生态平衡。然而,应该看到,包括生态平衡在内的自然平衡本来就是动态的,人类正是通过不断地打破那种不利于人类健康发展的平衡,才能发展到今天。自然界的生态平衡既是动态的,同时又是随时存在着。问题在于人类怎样以一种最优的方式去分辨出那些不利人类生存发展的生态平衡,打破之,并更加自觉地重建一种新的平衡,即人工生态平衡。

(二)修建水利工程要注意保护生态平衡

保护生态平衡应是两个内容的总和:一是对那些良性的生态平衡应尽最大努力限制人类对其的消极影响,使其按自己固有的规律发展;另一个是对那些恶性的生态平衡施以人类的改造活动,扼制其继续发展的势头,使之良性发展。有了保护生态平衡的认识,进行合理的开发规划,是使兴建与环保协调发展的必要手段。然而要真正达到这一共识,人类还要走相当长的一段路程。因为环保问题历来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具有直接性和间接性、短期性和长期性、诱发性和积累性以及连带性等特点。因此,在世界范围内大力进行环境保护教育,使规划工作纳入法律轨道亦是十分必要的。

(三)生态保护要作为水利工程规划、设计和施工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兴修水利工程的前后,只有对保护生态平衡的认识甚至是重视是远远不够的,重要的是要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即要将环保思想贯穿于工程的规划、设计及施工组织管理的每一环节。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水利工程的修建,对生态平衡的良性循环有着较大的副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通过合理、科学的规划设计和管理将其减小到最低限度。除了有一个良好的政治经济条件外,更重要的是要依靠科学技术的革命。科学技术是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主要工具。由于生物圈的动态平衡是人类及其生命系统稳定性产生的前提,现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所深刻揭示的自然规律,则是人类认识生物圈动态平衡机制的基础,而现代技术又为调节生物圈动态平衡提供了必要的手段。这种调节,必须考虑人的活动对自然界发生作用的性质和界限,必须把对自然界的保护和再生产纳入社会有机体内并作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不良的生态平衡,兴修水利工程本身就是对其进行良性改造,使之朝着有利于人类的健康方向发展。关键是我们在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怎样尽最大努力去减小人类对其的不良影响。这就给工程的建设者们提出了以下任务:

1、规划设计的前期,要切实搞好工程所在地的水文资料的收集及地质条件的勘探。如水库,重点是水文资料和地质构造,充分考虑大坝的防洪能力、稳定性以及避免地震的诱发。

2、规划中还应设计一定的工程构造,以满足大坝流域内水生物的生活习性,减少库区淹没范围。如长江内的珍奇动物“中华鲟”,有着在上游产卵的习性,三峡大坝的修建,正好隔断了该鱼类去上游繁衍的路途,如果不采取一定的措施,势必会造成“中华鲟”这一珍奇动物的灭绝。三峡大坝的设计就充分考虑了 “中华鲟”的有利生存环境。

3、施工阶段的任务:第一,在施工承包合同的签订时,承包商对施工现场污染物的扩散和施工人员的劳动保护所应负的责任,应写进合同书内,要有环保措施,对各种污染物排放要限制在标准以内。第二,施工前要在施工现场建立必要的环保监测机构,进行水质、大气、噪声的本底测定,便于和施工阶段不同时期监测结果进行对比。第三,施工人员进入工地后,还要建立卫生防疫机构,以避免施工期数万工人集中在一起,引起流行病的传播和扩散。这方面的教训,在我国时期的兴修水利中是十分深刻的。

4、施工后期的任务。特别要对施工阶段破坏的植被规划及时恢复,制订工区的全面绿化规划,以保护已经形成的生态平衡。在工区范围内的生物圈内,研究生物资源的利用、保护和生产的合理的方式,控制规划人群自身的发展,保持生物种群的恰当比例。

二、水利工程生态规划设计的要求

水利工程,改造山河、兴利除害、综合开发、合理利用、积极保护、科学管理水资源,使之更好的服从人们的意志,更好地为人类造福,这不仅改变了自然界中天然水流的形态,也改变了周围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在生态经济环境水利阶段,人们普遍关注环境与生态问题,普遍重视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生态保护的协调发展。在这样的前提下,强调水利工程建筑物的环境功能和美学价值,己成为我们在水利工程设计方面的新趋势。

以改善水域环境和生态系统为主要目标的“城市环境水利工程”建设,成为水利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按照现代城市的功能,对流经市区的河流归纳起来有两类要求:

(一)对河中水流的要求是:水质清洁、生物多样性、生机盎然和优美的水面规划。

(二)对滨河带的要求是:能反映本地独特历史、文化、风俗的滨河规划;能提供一充满鲜花、有人工景点、公园化的休闲、娱乐、体育活动空间;能营造一充满文化、艺术、科学气氛,具有现代气息、人水关系协调、引人胜、便于人水亲近的滨河带。人们提出这些要求是社会进步的体现,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水利建设者应当适应这种趋势,满足社会的要求。在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等方面进行调整和完善,注入更多的人文、艺术、科学和现代气息,注重工程的环境效益和美学效益。

三、水利工程景观规划策略

(一)沿河绿地

滨水环境的总体构思应尽可能扩大沿河绿地,形成较为连续性绿化带,用绿色来勾画古城的轮廓,延续城市文脉。同时,以良好的绿色空间,优化环境规划质量,体现现代化城市的新形象。

(二)闸坝结合,扩展沿河水面。

规划河道可修建彩色橡胶坝,泵房外观可按风景区房屋标准设计,橡胶坝的主要功能是增加蓄水面积,以形成水面,形成人工湖美景。水边设置亲水步道、平台、桥梁、滨水建筑物等,供游人欣赏水面景色。通过新建湿地连通闸向人工湿地定期供水,以增加水面及绿地面积,改善和美化生态环境、给市民和游人提供良好的视觉效果。同时可为生态化污水净化技术的引进提供良好的试验场所。

(三)生态护堤

可规划采取自然土质岸坡、自然缓坡、植树、植草等生态工程护堤,既防止水土流失,又为水生植物的生长、水生动物的繁育、两栖动物的栖息繁衍活动创造条件。对于河岸边坡较陡的地方,采用木桩、木框加毛块石等工程措施,这种防护工程既能稳定河床,又能改善生态和美化环境,避免了混凝土工程带来的负面作用。在应用草皮、木桩护坡时也可以运用土工编织物,袋内灌泥土、粗沙及草籽的混合物,既抗冲刷,又能长出绿草。有利于堤防保护和生态环境的改善。

(四)绿化树种及花草

篇11

微生态制剂的药理作用

微生态制剂是利用正常菌群或其促进物质制成活的生物制品,其作用就是调整生态失调,保持微生态平衡,促进健康的作用,作用机理是使肠道内减少或缺乏的正常微生态在数量上或种类上恢复其生态平衡。目前,用于微生态制剂的菌种有地衣芽孢杆菌、片球菌、明串珠菌、链球菌、肠球菌、乳酸球菌、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等。临床分为3个类型即益生菌、益生元和合生素。

微生态制剂的临床应用

小儿腹泻病:小儿腹泻是小儿常见的一种疾病,特别是6个月~2岁婴幼儿,发病率最高,这是由于小儿胃肠道发育尚未成熟,消化吸收功能还不健全,受饮食的冷热、软硬等变化影响很大,还与天气的冷热有较大的关系,小儿受温度的影响较大,一旦受凉,也容易造成胃肠道的不良反应,造成菌群失调,而引起腹泻,严重影响了小儿健康和发育。近年来国内外应用微生态制剂通过调整肠道微生态平衡,抑制肠道病原菌繁殖,从而达到治疗腹泻的目的。长双歧杆菌能在肠黏膜上通过磷酸壁与肠黏膜上皮细胞相互作用密切结合,形成生物学屏障[2],构成肠道定植抵抗力,阻止致病微生物的定植与入侵,且长双歧杆菌能产生较多的乳酸和乙酸,降低肠道pH值,抑制致病菌的生长,可减少肠道毒素的产生和吸收。同时还可激活人体吞噬细胞的吞噬活性,增加人体免疫力。

功能性胃肠道疾病:功能性胃肠道疾病病因不明确,可能与肠道运动功能失调、内脏敏感性增高、黏膜免疫炎症、中枢和肠神经轴调节异常、肠道菌群紊乱等有关,目前缺乏有效的治疗。益生菌具有酸化肠道、改善排便和调节肠道免疫炎症反应的作用。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功能性便秘和功能性腹痛,推荐使用双歧杆菌、乳杆菌、粪链球菌、枯草杆菌、酪酸梭菌等益生菌药物[3]。

微生态制剂与变态反应性疾病:目前,过敏性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变态反应性疾病包括:药物过敏、食物过敏、特应性皮炎、结膜炎、哮喘、过敏性鼻炎等。哮喘的发生与胃肠道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减少有关,应用微生态制剂可以调节菌群之间的数量与种类的平衡,使菌群失调的机体恢复正常,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临床上多推荐使用酪酸梭菌、枯草杆菌、粪链球菌、乳杆菌和双歧杆菌制剂作为辅助治疗。

展 望

微生态制剂从应用至今,均未引起严重不良反应,是一类比较安全的药物,随着研究的深入,微生态制剂的临床作用已经得到认可和确认,病情逐步成为研究的热门话题。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研究的更为深入,而且日益兴盛,特别是随着基因工程的发展,微生态学步入了宏基因组学时代,微生态制剂会有一个新的发展契机。

参考文献

篇12

中医学认为,保持机体内的气血调和,阴阳平衡是人体健康的关键。二千多年前,我国最早的医学经典《黄帝内经》中就明确记载“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现代生态医学从生态学的观点出发,研究人的健康和疾病,充分利用有益因素,控制和消除有害因素,有病治疗,未病防病,无病保健,延年益寿。两者理论,不谋而合,十分相似。最近有人提出“废除中医”发表“中医是伪科学”的奇谈怪论,可见这些人对中医理论知之甚少,片面理解。本文作者长期从事生态医学的研究,也涉足中医学的阴阳平衡理论,研究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中医学的本质就是生态医学,决不是伪科学”[1,2]。

1生态学的基本概念

生态学(ecology)一词是德国生物学家E·Haeckel于1869年提出,其定义是: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与其周围环境(包括非生物和生物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由于研究生态学,保护生态环境(宏环境和微环境),对于人类社会及生命优质有着重要作用。近30年来生态学已发展成为庞大的学科群,并出现了许多分支,生态医学就是其中重要的分支[3]。

2生态医学及三层次

生态学分为宏观生态学、微观生态学、分子生态学三个层次。生态医学可从三个层次进行研究,一是以个体和群体为中心同其环境的宏观生态医学;二是以单细胞为中心同其环境关系的微观生态医学即医学微生态学;三是以细胞内的生物活性分子特别是核酸分子为中心同其分子环境关系的分子生态医学;现就生态医学的三个层次简要介绍如下:

2.1宏观生态医学在医学和人体健康方面,随着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引起了人们对生态医学研究的广泛重视,作者认为医学必须将人放在整个生物圈中来研究生命现象,因为人不仅仅具有生物属性和社会属性,更重要的是人是生物圈中众多物种的成员之一,生物圈对人类的影响长期没有得到应有的认识,只是在20世纪50年生的环境危机和“公害病”迭次发生以后,人们才认识到生物圈的变化与人类有如此密切的关系。大气、土壤、水质的污染,噪音和振动的增多,致癌致畸,致突变的理化因子进入人类所生存的环境,植被的破坏和野生动物的灭绝,臭氧层的破坏,酸雨、温室效应等等,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人体的健康,影响人体以下的生态层次。另外,人增也将影响到食物的供应,食物短缺可致营养不良和其他疾病的发生,现在许多人生活在10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里,这样的城市中水处理系统、垃圾处理系统、基础设施、社会秩序和公共健康规划的使用是严重超载的,这势必会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健康,解决这些问题的理论基础必须是生态学的基本原理[3]。

2.2微观生态医学(医学微生态学)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的魏曦、康白教授开始从事微生态学的研究,60年代以后美国的DubosR·J等人把大量的生态学观念和术语引入到微观生态学研究之中。1977年,联邦德国VolkerRush博士首先明确提出微生态学即微观生态学(microecology)一词,康白教授将其定义为微生态学是研究正常微生物群与其宿主(人、动物、植物)相互关系的生命科学分支,微生态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就是医学微生态学即微观生态医学,它是研究正常微生物群与人体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在长期的生物进化、适应过程中,在正常人的体表和与外界相通的腔道粘膜表面存在不同种类和数量对人体有益无害的微生物群称为正常微生物群,其中以细菌为主,其数量相当于人体细胞的10倍,正常微生物大部分与宿主细胞密切接触,交换物质、能量,甚至相互传递遗传信息,正常微生物群对宿主具有营养、免疫、生长刺激、生物拮抗等作用,从生态学观点来看,正常微生物群,在正常条件下,与宿主保持着生态平衡,一切干扰因素,都将引起微生态失调,从而影响人体健康。

在感染性疾病中,按以往的观点,是病原微生物所致,但它不能解释菌群失调所致的内源性感染(条件致病),医学微生态学认为,感染是微生物对宿主或宏生物的异常侵染所致的微生物与宿主或宏生物之间相互作用的一种生态学现象。疫苗、抗生素以及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造成了一种我们几乎不受疾病影响的假象,但人们也逐渐认识到抗生素对人类的不利作用。1950年魏曦、康白二位教授曾发现一例鼠型链丝杆菌感染的鼠咬热病人,在用抗生素治疗后,虽杀灭了病原体,但终因导致肺炎克鲁伯菌(正常情况下为人体正常菌之一,不致病)肺炎进而引起败血症而死亡,成为世界上首次发现抗生素治疗而引起的菌群失调症,当时二位教授曾预言到,在光辉的抗生素降临以后,我们必须注意其给人类带来的阴影,扰乱正常菌群和引起菌群失调。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尤其是滥用抗生素而引起的菌群失调的情况越来越严重,因此,这就唤醒人们对正常微生物群的生态平衡和失调等问题的研究,从此,诞生了微观生态医学。微观生态医学的行为是维护人体的微生态平衡,防治微生态失调,微生态制剂疗法,合理应用抗生素等[5,7]。

2.3分子生态医学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进展,以及生态学的理论向分子生物学中的渗透而出现了分子生态学(molecularecology)它是从分子水平上研究和探讨生命物质的生态学问题,分子生态学一词于1988年由中国的向近敏、林雨霖二位教授首先提出,随后国外的TerryBurke也在《自然》杂志上提出。分子生态学的定义为:研究分子生物甚至生物活性分子同其分子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是生态学的分子层次。它主要阐明生命体与其相关细胞之间的各种活性分子直至分子网络相互作用的生理平衡状态和病理失调状态的分子机制,以及促进生理平衡和防止病理失调和恢复生理平衡的措施和方法,分子生态医学的医疗行为是利用分子生态制剂以恢复分子生态平衡[6]。

3中医学的生态观与现代生态医学

中医学的四诊八纲就是从人的整体出发,探讨人体平衡和失调的转化机制,并通过中药使失调恢复平衡,中医的天人合一的思想,阴阳平衡理论,辨证施治的方法以及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治病求本、扶正祛邪、调整阴阳、药食同源的防病原则都是生态医学思想的体现。限于篇幅,本文仅就中医学的生态观在微观生态医学(医学微生态学)中的体现加以论述[1~3]。

3.1中医“治未病”的学术思想与现代保健医学中医从整体观念出发,建立了预防为主的保健观点,早在两千多年前就认识到预防疾病的重要性,提出了“治未病”的预防思想,指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所谓治未病,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个方面的内容。微生态学的崛起,促进了医学的发展,医学从治疗医学、预防医学已经发展到现代保健医学,它必须以生态学为理论基础,其主要思想为无病保健、未病预防、有病治疗、既病防变,这是医学发展到现代保健医学的必然规律。微生态制剂由于是来自宿主生理性细菌的制剂,回归至原生境,修复生物屏障,根据疾病的生态病因的观点,因而,微生态制剂可达到无病保健、未病预防,有病治疗,既病防变之目的。微生态疗法重在调整,中医的核心也是调整,因此,两者的观点和理论不谋而合,这是值得互相借鉴的。

3.2阴阳平衡理论与微生态理论阴阳学说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宇宙观和方法论,它渗透到医学领域后,促进了中医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成为中医学的重要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借此阐明人体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和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防的根本规律,因此,中医的阴阳学说是关于认识疾病和防治疾病根本规律的学说[1~3]。

3.2.1阐释人体的结构及生理功能阴阳学说在阐释人体的结构时,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是一个极为复杂的阴阳对立统一体。医学微生态学研究表明,在人体的体表以及与外界相通的腔道粘膜表面存在着大量的正常生物群,构成了除解剖意义上的系统以外的微生态系统,与机体形成为一个有机的统一体。中医认为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是阴阳两个方面保持着对立统一的协调关系,使阴阳处于动态平衡状态的结果,物质与功能、阴与阳共处于相互对立、依存和转化的统一体中,维持着物质与功能、阴与阳的相对的动态平衡,保证了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据瑞典Gustaffson教授研究估计,人类肠道大约带1kg细菌,其活菌数量达1012~13个,这些正常菌参与了宿主的代谢、免疫、生理生化、生物拮抗等方面的作用,以维持人的健康,此即微生态平衡。

3.2.2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人体与外界环境的整体统一和机体内在环境的平衡协调,是人体赖以生存的基础,疾病的发生就是这种平衡协调遭到破坏的结果,用阴阳学说来说明人体的生理病理,则认为“阴平阳秘”即阴阳的平衡协调是人体生理活动的基础,这种平衡协调关系一旦受到破坏,使阴阳失去平衡,便会产生疾病。人体微生态系统由于内因或外因的影响使其平衡遭受破坏即微生态失调,便可导致多种疾病,如胃肠微生态系统平衡失调,便可引起多种胃肠道疾病。

3.2.3用于疾病的诊断由于疾病发生发展变化的根本在于阴阳失调,中医有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纲,但八纲中又以阴阳作为总纲。微生态学诊断疾病,采用厌氧培养技术对人体某部位正常细菌进行定量(多少)、定性(何种细菌)定位(存在的部位)检查以确定微生态失调及程度。

3.2.4指导养生防病中医学十分重视对疾病的预防,取天地自然规律,采取各种养生的方法,借以保持机体内部以及机体内外环境之间的阴阳平衡,达到增进健康,预防疾病的目的。养生防病即为现代的保健医学,保健医学必须以微生态学为理论基础,维持人体微生态平衡,微生态制剂的重要功能就是无病保健,未病预防。

3.2.5用于疾病的治疗中医认为疾病的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阴阳平衡失调,因此,调整阴阳、补偏救弊、促使阴平阳秘,恢复阴阳相对平衡。微生态疗法也是恢复微生态平衡达到治疗目的,其方法有营养调整、抗菌调整、内服菌群促进物质、活菌制剂等从而达到纠正微生态失调,恢复微生态平衡。

3.3扶正祛邪理论与维护人体微生态平衡中医认为疾病的过程是正气与邪气相互斗争的过程,正邪力量的消长决定疾病的发展与转归,邪胜于正则病进,正胜于邪则病退,扶正和祛邪是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扶正是为了祛邪,是通过增强正气的方法,祛邪外出,从而恢复健康,即所谓“正足邪自祛”;祛邪是为了扶正,消除致病因素的损害,而达到保护正气恢复健康的目的,即所谓“邪去正自安”。

从医学微生态学角度来认识正气可理解为人体微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态。20世纪70年代中期荷兰微生态学专家VanderWaaij提出了定植抗力学说,其含义为肠道正常菌群对潜在病原菌在肠道中定植的拮抗作用或抵抗力。研究证明,在正常菌群中,厌氧菌(如双歧杆菌等)对定植抗力负有重要责任,抑制了厌氧菌,定植抗力便下降,扶持厌氧菌,定植抗力便提高。康白教授提出了生物夺氧学说,因肠道正常菌大多为厌氧菌,因此,他用从土壤中所分离出的一株无毒的需氧芽胞杆菌(蜡样芽胞杆菌)制成一种生物夺氧的活菌制剂,口服后,肠道氧气被消耗,提供了供厌氧菌生存的厌氧环境,厌氧菌才能生长,才能维持正常菌的屏障作用和其他功能,从而达到扶正(扶持正常菌群)祛邪(拮抗外袭菌的感染)的作用。由此可见,中医的扶正祛邪理论与维护微生态平衡原理十分相似。

3.4中医的脾胃学说与胃肠微生态系统功能脾胃学说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的脾与消化、吸收、代谢、免疫、神经内分泌有关,微生态学研究表明,中医的脾与人体胃肠正常微生物有密切关系。胃主受纳、脾主运化,是指胃受纳食物之后再经脾把水谷化为精微,并将精微物质转输至全身。脾气健运,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才健全,才能为化生气、血、津液等提供足够的养料,才能使全身脏腑组织得到充分的营养,以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反之脾失健运,则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便因此而失常,便会出现腹胀、便泌、食欲不振以至倦怠、消瘦和气血不足等。

医学微生态学研究证明,在人的胃肠微生态系统中存在许多生理性细菌如双歧杆菌、类杆菌、乳杆菌、拟杆菌、粪链球菌、韦荣球菌等,每克粪便的细菌数量可达1014个,如此大量正常菌产生的各种酶,参与了机体的酶池,对三大营养物质(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类)的消化吸收起着重要作用,如胃肠微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正常,就会发挥正常的消化吸收功能,若结构和功能异常如双歧杆菌等减少时生物屏障作用下降,有利于外来病原菌的侵袭,或与其他肠道菌比例失调或寄居位置的变化如产气菌大量增殖,就会引起腹泻、胀气等表现。

3.5药食同源理论与微生态学中的营养调整中医的药食学,即药物与饮食关系的学问,药食同源,药食互补,药食互用是其主要内容,药与食之间并不存在严格的界限,把药物与食物科学地配合起来用以养生、治病是中医学的重要课题,作者对中医的医食同源有以下的理解。

由于不合理的膳食可致冠心病、高血压、胃肠疾病等,对病人而言,合理营养极为重要。医食同源、药食同根,表明合理营养和药物对于防治疾病有异曲同工之处。医学微生态学研究证明,营养也是使宿主适应其正常微生物菌群的重要因素。营养失调、营养不良或营养变化都对正常微生物群有影响,在正常时保持微生态平衡,在异常时导致生态失调,在微生态治疗法中,用限制营养的办法抑制过盛菌的繁殖如发酵性腹泻可限制碳水化合物食物,腐败性腹泻限制蛋白质食物等。通过营养对正常微生物群中某些成员的促进作用来调整菌群失调也可取得一定作用,根据不同种群对营养要求的不同,可达到促进某些细菌生长和繁殖的目的。对双歧杆菌的扶植可用胡萝卜、乳糖、野芝麻四糖、棉子糖;对乳杆菌的扶植可用乳糖和蔗糖;对肠球菌的扶植可用叶酸、复合维生素B及蜂蜜等多含B族维生素的食物。通过营养的作用来提高宿主对其正常微生物群的适应能力,从而保持人体微生态平衡。

高蛋白、高脂肪食物结构对类杆菌和梭菌有促进作用,这两种细菌的增多与癌症和衰老有联系,因此,要保持对健康有益的正常微生物群,就必须注意膳食结构,合理膳食以利人的健康。

3.6异病同治与使用微生态制剂的微生态疗法

中医的异病同治是不同的疾病在出现相同的证候时,应采用同样的治疗方法。有关微生态学中异病同治的问题,目前研究得较多的是胃肠道疾病及微生态治疗。微生态学研究表明,在人体胃肠粘膜上排列着致密的对人体有益的细菌(主要有双歧杆菌、乳杆菌、粪链球菌等)形成菌膜屏障,这种菌膜屏障能发挥生物拮抗作用控制有害菌的繁殖,阻止有害菌毒性物质的吸收,产生乳酸等使体内有害毒物排出体外,具有清洁肠道,保护肝脏,维护人体健康的作用。一旦菌膜屏障破坏,在外袭病因的作用下,就会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如急慢性胃炎、胃溃疡、肠炎、慢性结肠炎、肝病加重等,鉴于这些疾病有一共同的发病机制——微生态失调,因此,利用宿主体内的生理性细菌(如双歧杆菌等)作为种子,通过发酵工程,扩大数量,制成活菌制剂,再回归到宿主的原生境,重建菌膜屏障,就能达到纠正微生态失调,恢复微生态平衡的目的。因此,一种微生态制剂能治疗多种消化系统疾病,此谓异病同治。

从以上列举的医学微生态学理论与中医理论来看,两者不谋而合,极为相似,因此,是值得相互借鉴的,可以用医学微生态学原理解释和阐明中医中的某些理论,也可用微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来研究中医理论和中药、药方。舌象检查证明,不同舌象,是不同菌群结果,通过中医中药疗法,可改变舌象,菌群结构也同步改变。四君子汤有扶植肠道生理性细菌的生长作用,小承气汤在调整肠道平衡方面非常有效。我们可利用微生态学研究方法,从医学微生态学角度依据生态学原理去研究中医中药等方面的问题,为人类服务。

【参考文献】

[1]项祺.内经教程[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9.

[2]牛实为.内经生态观,第1版[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3:1.

[3]孙濡泳.普通生态学,第1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4.

[4]扬力.周易与中医学,第2版[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8.

篇13

首先禁止乱砍滥伐,改变"靠山吃山"的落后思想。我国政府已规定,对天然林、原始森林一委严禁采伐。这对一些身居深山老林的百姓(少数民族)来说,应该转变过去"靠山吃山"的观念。山上的森林不是"上帝"只传给你的,还要留给子孙后代的。如果现在把树木砍伐光了,山秃了,几年后会带来"泥石流"等灾难。

同时,制定并实施多项林业生态工程计划,大力植树造林,保护生态环境。

主要措施如下:

对森林资源保护,最重要的是提高民众对森林生态系统功能的认识,强化人类生存环境意识,此外还要做好以下工作:

1、健全森林法制、加强林业管理

要管好林业,首先要建立和完善林业机构;二是加强林业法制宣传教育;三是严格森林采伐计划、采伐量、采伐方式;四是严格采伐审批手续;五是重视森林火灾和病虫害的防治;六是用征收森林资源税的方法,加强森林保护。

2、合理利用天然林区

利用森林资源,一定要合理采伐,伐后及时更新,使木材生长量和采伐量基本平衡。同时要提高木材利用率和综合利用率。

3、分期分地区提高森林覆盖率

在本世纪末使我国的森林覆盖率达到20%,应分期分阶段和分不同地区来实现。

4、营造农田防护林,加速平原绿化

我国应尽快建立起西北、华北等地区的农田防护林,发挥森林小气候作用,抗御自然灾害。积极推广农林复合生态系统的建设。提高单位面积上的生物生产力和经济效益,同时提高系统的稳定性、改善土地和环境条件,减少水土流失。

5、搞好城市绿化地带

城市应大力植树造林,把城市变为理想的人工生态系统。我国城市绿化面积很低,上海市仅为人均0.5m2,距国家人均10m2的差距很大,和国外差距更大。

6、开展林业科学研究

重点开展对森林生态系统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三者之间关系研究。特别是在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注意改善生态状况,力求生态、经济、环境三者之间相对协调发展。

7、控制环境污染对森林的影响

大气污染物如SO2、O2、酸雨及酸沉降等都能明显对森林产生不同伤害,影响森林的生长、发育。水污染和土壤污染随着污染物的迁移、转化也将对森林产生影响,控制环境污染的影响有助于森林资源的保护。

保护森林的必要性1从生态平衡的观点谈保护森林的重要作用

森林是陆地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它的结构最复杂,功能最稳定,生物总量最高,在维持人类生存环境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如果对森林过度砍伐,又不进行培育更新,那么森林的质量就会下降,林中的动物就难以生存,土壤微生物区系也将会改变,生态功能就会受到影响。1958年和1968年前后,我县有些乡镇、村曾一度对森林进行了大面积毁灭性地砍伐,因此造成了地表暴露,水土流失,洪水泛滥,河床上升,土壤越来越瘠薄,再种阔叶林也很难成活。有些乡镇、村为了图眼前利益,将山脚到山顶的杂木林全部砍掉,然后再种上幼小的松树,并在幼林中套种玉米、番薯、大豆等旱杂粮。但由于林地土壤瘠薄,抗旱能力差,因此种下去的松树很少成林,变成了荒山。用这种方法来经营管理林业,由于违背了客观规律,因此最终还是要受到大自然的处罚。我们维持生态平衡并不是主张“一草一木都不能动”,让生物资源自生自灭,而是要科学开发合理安排森林的采伐量和生长量,提倡采伐不超量,并要经常抓好森林的培育更新及“自我调节”工作,这样森林才能实现青山常在,永续利用。

2从维持生态平衡的观点谈保护生态环境的意义

众所周知,地球表面的生物圈是由许多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所组成的。例如森林、江河、海洋、湖泊、草原及农田等等。它们虽然在形态范围以及生物群落组成等方面均有很大的区别,但其结构和功能都是有共同点的。在结构上它们均是由生物和非生物因素所组成的。非生物因素就是指空气、水分和阳光等;生物因素则是指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及部分动物)等。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就是通过各种生物成分经常进行不间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例如生产者利用光能,将自然界的水和二氧化碳等物质合成有机物,提供给消费者利用,以及为它们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提供足够的养料。而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尸体及排泄物又提供给分解者进行分解和转化。于是营养物质又从生物体回归大自然,再被生产者所吸收和利用。由此可见,生态系统的主体就是生物群落,由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相互作用共同完成这些复杂的功能。所谓生态平衡可以从如下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各成分之间相互制约,循环不息。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均各有各的特殊地位及作用,任何一种成分,尤其是生产者遭到较大推残或破坏时,就会影响甚至破坏生态功能。二是在一个成熟的生态系统中,其生物种类和数量,生物量和生产力都保持在较高的水平线上而且相对稳定,如果功能受到较大破坏,生物种类和数量,生物量和生产力就会全面下降,平衡就会失调。一般来说生态系统是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在允许的范围内,它可以承受各种变化而保持相似的结构和功能,这样就可以维持生态相对平衡。

3从生态平衡的观点谈如何抓好环境的保护

为了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维护陆地生态系统的生态平衡,最根本的措施就是保护森林和发展林业。近年来,我县各级政府为了保护生态环境,提出了“茶山竹海”的发展战略和“山头植松、山腰栽茶、山脚种果”加快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措施,狠抓了植树造林和生态公益林的建设。我县地处亚热带地区,县内山多田少,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野生动植物资源相当丰富。目前已查明的野生动物有28个目,76个科241种,野生植物有68科124属356种。其中属于国家保护的一二类动植物也有不少。它们大部分栖居于森林之中,在林地中取食,活动和繁衍后代,因此保护和发展森林就能使动物繁殖加快,物种增多。反之如果破坏森林,则会使各种野生动物遭受灾难,使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因此,我们必须对“森林法”加强宣传,对生态环境保护加以巩固。我们不但要稳定山林政策,努力提高林农的思想认识,改变过去那种片面强调伐树增加收益的偏见,充分利用我县山多、土壤肥沃,气候适宜的优势,发动群众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和封山育林的工作,引导群众在山上搞好多种经营,抓好野生动植物人工繁育和驯养工作,合理开发和保护生物资源,以利维持自然生态的平衡。

4从生态平衡的观点谈如何抓好封山育林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