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1-04 16:32:28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项目管理风险评估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在扩大内需和应对通货紧缩的过程中,从1999年起,我国启动个人消费信贷政策。自此信用消费逐步浮出水面,住房按揭、汽车贷款、教育贷款、信用卡等各种个人消费贷款的规模不断迅速扩大。在消费信贷热不断升温的形势下,各商业银行均把发展消费贷款作为未来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消费信贷的蓬勃发展以及消费信贷业务风险与回报相对应的客观规律,使商业银行等授信机构在追逐巨额利润的同时,不得不面对巨大的潜在不良贷款风险,从而信用风险管理逐渐成为商业银行个人消费信贷管理的一个核心领域。
信用风险是我国商业银行长期以来面临的最主要风险,贷款质量决定着商业银行的生存与发展。因此,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开展个人信用评估研究,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个人信用评估模型,客观、全面、准确地评估消费者的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识别信贷申请人的个人信用风险,对信用风险进行有效的防范和控制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项目风险管理与个人信用风险评估的内涵
风险管理是项目管理的一部分,目的是保证项目总目标的实现。项目风险管理是为了最好地达到项目的目标,识别、分配、应对项目生命周期内风险的科学与艺术,是一种综合性的管理活动。项目风险管理的目标可以被认为是使潜在机会或回报最大化,使潜在风险最小化。
风险识别、风险估计和风险评价是项目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在此基础上随时监控项目的进展,注视风险的动态,一旦有新情况,马上对新风险进行识别、估计和评价,并采取必要的行动,妥善地处理风险事件造成的不利后果,这就是项目风险管理的全过程。
在实践中,此全过程可以划分为风险分析和风险管理两个阶段。其中风险分析包括风险识别、风险估计和风险评价。在信用风险管理中,信用风险评估是基础和关键。
个人信用风险评估就是通过建立针对不同客户类别的信用评估数学模型,运用科学合理的评估方法,在建立个人信用档案系统的基础上,对每一位客户的信用资料内容进行科学、准确的信用风险评估。个人信用评估的自动化加速了整个信贷决策过程,申请人可以更加迅速地得到答复,提高了操作的效率。
对个人信用进行科学评估,建立科学的信用评估体系,是发展个人消费信贷、个人金融、家庭理财等业务的必然选择。信用评估可以较精确地估计消费信贷的风险,给贷款人提供了一个可靠的技术手段,避免不良贷款,控制债务拖欠和清偿。个人信用评估可以使贷款人更加精确地界定可以接受的消费信贷的风险,扩大消费信贷的发放。
二、个人信用风险评估体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个人信用风险评估体系尚不健全,个人信用长期没有评估,良好的信誉没有得到合理的优惠,欠债不还也没有受到相应的惩罚,使我国的个人信用较为脆弱,个人资信程度降低。
缺乏完善的消费者个人信用评估体系导致存在如下问题:
1.贷款审批时间延长、手续复杂。由于个人信用等级的核定不科学,经办人员为了保证信贷质量,控制信贷风险,必然会采取许多非常规手续来再核定消费者的信用级别。如延长与消费者的面谈时间、仔细鉴别消费者提供材料的真实性和消费者有无恶意借贷行为前科或恶意借贷意图等等。这些措施的执行,固然减少了风险的发生,但也不可避免地增加了申请消费贷款的手续,延长了审批时间。
2.导致非个人因素的信贷风险。消费信贷的特点是单笔业务数量小,但整体业务数量大,这样有限的银行消费信贷人员必须面对大量的消费信贷客户,形成了一个客户经理必须同时与几十个,甚至上百个客户打交道的局面。面对个体差异很大的消费信贷客户群体,单凭客户经理的工作经验,很难避免判断失误的情况发生,这样一来就导致了非个人因素的信贷风险。
3.影响消费者申办消费信贷的积极性。银行提供给消费者的是金融资金和附加价值即优质的金融服务。由于缺乏消费者个人信用评估体系,商业银行不可避免的采取多种措施来防止内部和外部可能存在的安全漏洞,但鉴于消费信贷一般有金额小的特点,繁杂的手续、漫长的审批时间弱化了其优质服务的附加价值,足以让消费者望而却步。
种种事实表明,制约消费信贷的,除了人们的收入水平、支出预算、消费观念外,最让银行放心不下的还是对个人贷款心里没底,担心发生新的信贷风险。从这个角度看,推广消费信贷,必须尽快发展个人信用评估体系。
三、发展个人信用风险评估的研究思路
针对目前个人信用评估体系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结合项目风险管理中的风险分析提出如下研究思路。
风险分析就是查明项目活动在哪些方面,什么时候,哪些地方可能潜藏着风险。查明之后要对风险进行量化,确定各风险的大小以及轻重缓急顺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为减少风险而供选择的各种行动方案。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信用风险评估技术的应用和发展需要一个过程,下文从风险分析的三个组成部分加以阐述:
1.风险识别是风险分析的第一步,其目的是减少项目的结构不确定性。风险识别首先要弄清项目的组成、各变量的性质和相互间的关系、项目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等。在此基础上利用系统的、有章可循的步骤和方法查明对项目可能形成风险的诸多事项。
通过设计好的个人信用评估模型,可以研究归纳出消费贷款的好客户所具有的特征,依此特征判断该客户是否是银行在消费贷款业务中应该争取的对象,同时识别该客户可能发生非正常还款的特征变量。非正常还款包括提前还款和逾期还款。
2.风险估计就是估计风险的性质、估算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及其后果的大小,以减少项目的计量不确定性。风险估计有主观和客观两种。主观的风险估计无历史数据和资料可参照,靠的是人的经验和判断。客观的风险估计以历史和资料为依据。
个人信用评估模型的使用是一个涵盖从接收申请到做出信贷决策全过程的自动识别系统。通常情况下,根据贷款申请人的相关特征变量计算信用风险,得出信用分数,从而获得申请人总的风险的评估值评估模型可以让商业银行信贷人员对申请者的信用价值进行准确的判断,从而有利于做出科学的信贷决策。在决策与确认的过程中,信用得分、管理政策和信贷人员的专业经验是决定信贷与否的三大关键因素。
3.风险评价就是对各风险事件后果进行评价,并确定其严重程度顺序。评价时还要确定对风险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应对措施。风险评价方法有定量和定性的两种。进行风险评价时,还要提出防止、减少、转移或消除风险损失的初步办法,并将其列入风险管理阶段要进一步考虑的各种方法之中。
个人信用评估模型投入使用之后,对其进行监控是达到经营目的、实现盈利的重要保障。同时,评估模型的监控能够帮助商业银行识别新申请者的特征变化,提高商业银行风险控制和管理的能力,寻找和捕捉更多的市场机会。
从总体上看,评估模型的建立为消费信贷业务提供了风险评价的标准,但是模型需要得到正确充分的使用,模型的监控则可以随时作出修改决策,从而使模型更加准确。在实践中,风险识别、风险估计和风险评价绝非互补相关,常常互相重叠,需要反复交替进行。
未来发展个人信用风险评估的研究思路概括地说,先确立风险管理的目标,包括风险识别的完整性、可测和可控性、可操作性以及风险管理的拓展。同时针对每一个风险管理目标,要制定风险合理的实现措施,包括全面地引入风险管理理念;描述风险的数据进行数据库管理并对银行客户分类;借鉴国外的经验,建立审批专家模型;建立商业银行关于数据建立和挖掘的案例等。
银行经营和管理的对象本身就是风险,其风险管理的特性决定了银行的经营活动始终与风险为伴,其经营过程就是管理和经营风险的过程。在业务发展与风险管理之间找到动态平衡点是商业银行始终需要面临的重要课题。只有建立一套科学的信用风险评估体系,银行才能真正把握住国内日益壮大的消费信贷市场,赢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客观的合同风险主要是由国际惯例、法律法规以及合同条件所规定的,这种风险责任一般都是人们主观愿望以及努力所不能控制的,往往是合同双方有所配比的,比方说合同规定的承包商应该承担的风险,像变更风险、市场价格风险以及时效风险等。
1.2主观方面产生的合同风险
工程项目合同风险除了客观合同风险因素之外,还包括主观合同风险因素。其主要产生是人为造成的,通常情况下主要是指在人为因素影响下形成的一种合同风险因素。这个过程中业主也会因为自身条件性因素的影响,对合同制定相对严苛,并将这种类型的合同条件纳入到工程合同中。同时承包商承揽工程项目的过程中将侧重点放在价格以及工程期限中,这样一来,会造成对工程合同的审核不足,签订合同也就会显得较为盲目与随意,这样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承包商法律约束角度受业主的牵制。合同签订的过程中业主因此也就会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因此合同中的平等性就无法体现出来。
2合同管理风险评估方法
基于工程项目建设涉及范围以及因素众多,若能够对合同管理中的风险实现有效评估和加强,就能够对工程项目中的风险因素进行有效控制,通过合理有效的方式避免风险因素对工程建设任一环节造成影响。有效的合同管理评估方法能够一定程度上避免风险因素的影响,合同管理风险评估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
2.1模糊评估法
模糊评估法是工程项目合同管理中风险评估的重要方法,主要以模糊集理论对工程项目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展开评估,具体的度量工程风险的模拟方法主要是蒙特卡洛模拟法以及三角模拟法,通过参数的调整改变,多次进行工程项目风险模拟。根据模拟仿真风险数据进行结果统计和分析,进而对项目风险结果进行有效度量和控制。
2.2综合评估法
综合评估法在工程项目合同管理中属于全面型风险评估方法,通过评估专家对工程项目合同出现的风险事件进行评估,并得出具体风险水平。将风险评估结果与整体风险水平结合并进行有次序的排列对比,进而实现合同管理风险度量。这种方法对从全局角度总结风险系数有着直接作用。
2.3外推法
外推法在工程项目合同管理中属于较为常用的风险评估方法,具体类型不同,包括前推、后推、旁推等不同形式。基于这三种类型,旁推主要是通过对类似项目数据的总结、分析与运用,以实现项目合同风险的评估。前推主要根据历史实践经验以及工程项目合同管理风险评估积累,对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推测和判断,并对风险出现的概率进行准确判断。后推法主要是针对不存在的历史数据,结合项目合同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定义,对可能出现的初始风险事件进行数据分析和总结,进而对合同管理进行有效的风险评估与控制。
3工程项目合同管理中的风险防控
建筑工程合同是项目管理过程中一项十分重要的法律性文件,但是同时也是项目风险管理过程中至关重要的内容。在签订了合同的过程中还需要进一步提升风险管理的责任意识。需要对合同中产生的每一项问题进行仔细研究,对履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明确。
3.1对合同签订主体进行资格与权限范围的认定与审核
在针对合同进行签订的过程中需要对签订主体部分进行资格与权限范围上的审核,杜绝出现无权或者是中介的情况发生。合同签订人应当与投标书中一致。另外,针对合同签订主体的资格审核要严格按照目前我国建筑工程合同相关法律及规定进行程序性审核,通过专业人员审核后保障合同签订具有公平性,以更有效保障合同签订双方利益,避免后续因合同风险造成任意方出现损失。
3.2提升风险管理责任意识
这个过程中还应当提升风险管理的责任意识水平,充分分析合同中的每一项条款的内容:
3.2.1合同中应当对行业操作管理内容进行强调。合同款项需要明确,为此操作性需要增强。当前阶段我国的许多工程施工项目中,承办方通过使用向对自己更加有力的条款内容使发包方受到自身权利的控制。这个过程中需要对合同进行较为仔细的审核。
3.2.2加强在合同中形成控制性条款的内容。在制定合同的过程中,应当注重订立有关控制与防范双方的过程性条款。因为工程项目建设的操作性相对较强,为此风险性也将更大,这就造成了施工总合同中对相关材料与设备等的质量需要被有效控制。
3.2.3合同中保修金条款制定。工程项目建设合同风险主要包括材料供应以及安装与调试,另外就是承建单位的违约。除了上述的相关合同条款内容以及工期计划等内容之外,在进行目标设置的过程中还需要形成具有控制性的条款内容。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履约保函或者是履约保证金的形式降低风险产生效果。
3.2.4加强语言以及承诺的类型分析。在建筑工程合同中还需要将双方商讨的结果以及决定性内容纳入到合同中来。
3.3加强对合同拟签订阶段的评估
需要形成重大合同的相关评估制度。通常情况下建设工程项目产生的合同都应当交由相关成本的单位、法律、财务、计划以及审计监督单位等多个部门,通过专业性领域的综合评估,这是有效控制与预防风险产生的重要环节与步骤。
4合同履行阶段环境中的风险防控
4.1合同需要及时交底
合同形成与履行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及时交底,这是责任义务得以明确的重要步骤。工程合同在设计与形成的过程中已经明确了工程项目的总体目标,同时又有较为详细的分阶段性的目标内容。为此,工程合同管理十分重要,即明确合同的权利主体责任、权利与义务的重要内容。强化技术工程交底有助于制定具有适应性的方案策略。
4.2强化动态监管合同履行工作
形成动态性的技术监管,加强对合同管理的履行。工程项目总目标在施工的过程中被分解,这个过程中项目监督与管理需要对合同条款进行负责。也就是工程项目在履行的过程中应当与管理之间挂钩,并针对合同形成状况跟踪与信息采集等工作。合同动态监督管理过程中不仅需要提交书面形式的报告内容,还应当针对现场进行定期或者是不定期的检查。在组织内部结构中也应当进行及时的沟通与了解,针对相关数据资料内容进行整理与收集,目的是为了能够尽可能地掌握发包单位是否真正意义上对自身的义务进行履行。
5合同履行后产生的风险防控
在进行合同管理的过程中应当将整个阶段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考虑,并在此基础上能够真实了解项目工程施工的全部工作。这样一来,就需要进一步强化合同履行之后阶段资料的综合管理工作。这是实现合同管理的效率与规范化的重要内容,更是进一步完善合同管理措施以及形成系统性的项目合同管理的重要机制建设。
一、房地产开发项目的风险分析
1、项目的定位风险.项目的市场定位确定以后,基本上就敲定了项目的建设风格、建设成本、营销推广方案,就决定了项目的销售前景,一旦市场定位不准确,项目的指导思想出现失误,是后期无法或者是非常困难弥补的风险,也是项目开发过程中,最大的风险,属项目建设的决策性失误风险,按照风险影响范围划分属于总体风险(决策风险),从某种程度上讲,其结果也是不可管理风险.
2、项目的质量风险.包括:在项目决策阶段由于经济技术分析失误,出现品质与价格矛盾导致的质量问题;在设计阶段,向设计提出违反设计规范、标准,特别是强制性标准的要求,又通过"关系"关照通过造成的"投机性"质量问题;施工阶段,从业人员对设计知识认识有重大错误,擅自改变设计造成的质量风险;施工管理过程中,不重视关键部位和关键过程的跟踪检查处理,对一些容易出现影响结构安全,特别是一些虽不影响结构安全,但对正常使用功能有严重影响的问题,处理不及时,没有做到"事前"控制的"永久性缺陷"或者给售出交房后造成的质量"隐患"(实际上就是"质量通病"造成的纠纷);交房实物与销售承诺、广告宣传承诺不相符造成的"实物质量"问题等,因"质量"问题造成的纠纷冲突形成的风险(可控制风险).
3、项目的合约履行能力风险.在项目运作和建设过程中,涉及土地转让、融资、设计、监理、工程地质勘察、设计与勘察设计成果审核、招标、施工、材料设备供应、质量检测、销售委托、购房等合同或协议签约、履约过程,由于项目的一次性(不可重复性)特点,建设周期又比较长,涉及的方方面面又比较多,如果在关键的过程出现控制失误,那将给项目造成相当大的麻烦.
二、开发商规避项目风险的对策建议
1、建立或附设企业经常性信息收集和处理机构,研究国家和区域经济政策、行业政策,对本地区各个区(段)域的规划、土地、项目(包括在建和意向)、适宜项目情况,做及时、准确的分析,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准确依据.
2、合理配备具备基本岗位技能和知识的营销、开发、技术工作人员,加强岗位技能培训,提高综合知识能力,提高风险的分析、识别、评价能力,培养知识面宽、具有科学态度又有主动工作热情的"研发"队伍,结合企业文化建设,结合企业规章制度制定,用支持、鼓励、监督、检查、改进等方法,把企业产品的研发作为"龙头"对待.
3、由于决策失误所造成"决策风险后果"的严重性,企业决策层必须有合理知识结构的高级经营、技术管理人员组成,必须具备一定的本行业专业、综合知识和风险识别、判断、处理能力,有计划、组织、沟通、协调能力,熟悉行业工作的基本规律,了解国家及地方政府相关行政主管部门颁布的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规定.
4、积极推进企业的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管理建设,逐步实现企业的体系化、制度化、程序化管理.规范企业管理行为,真正地实现工作质量的提高.用管理体系管理,用工作标准、程序、制度规范职业行为,使工作有依据,效果有证明,追究有线索,也就减少了不确定性和盲目性带来的风险.
5、加强企业从业人员的现行法律法规和企业规章制度的学习,及时掌握国家及地方政府在本行业的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强制性标准,了解政策规定,提高"违法、违规"行为的识别能力,规避"政策风险",避免出现投机风险、政府风险.
三、结束语
房地产项目的建设是一个有较长周期的过程,项目的一次性、不可重复性特点和过程中太多的不确定因素,构成了项目过程的各种风险,风险充斥在每个过程(活动).从某种程度上讲,项目建设的过程实际上就是风险管理、规避风险的过程,而风险管理(识别、分析、评价、处理)是靠企业的"团队"的力量,靠管理水平、管理经验、职业道德和知识水平进行的,每个风险的规避、缓和、转移都是综合管理的结果.因此,客观看待风险,对风险进行有效的管理,就会减少或规避风险对企业经营目的和效果的不利影响.
参考文献:
[1] 孔珂;王春秀;;基于多层次模糊评价法的企业投资项目选择模型[J];工业技术经济;2008年06期
[keyword]: construction risk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F279.23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工程项目的立项、可行性研究、设计、规划、工程成本的预测及投标报价都是基于对将来情况(包括政治、经济、社会、自然界等各个方面)的预测之上的,是基于正常的、理想的技术、管理和组织之上的。然而,在实际实施某一项目的过程中,这些因素都有可能会产生变化,各个方面都存在不确定性。这些变化会使原订的计划、方案受到干扰,使原订的目标不能实现。这些事先不能确定的内部和外部的干扰因素,人们将它称之为风险。我国的许多工程项目中,由风险造成的损失是触目惊心的。但风险与机会同在,通常只有风险大的项目才能有较高的盈利机会,所以风险又是对管理能力的挑战。在现代项目管理中,风险的控制问题已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甚至有专家将风险管理作为项目管理目标系统的内容之一。
1我国建筑施工项目风险管理的现状
首先,风险意识不强,风险管理组织不完善。在我国建筑施工项目管理中,人们都认知风险的存在。但是,对风险防范的意识并不强,施工企业对风险的管理并不完善,致使建筑施工项目风险事件频频发生。建筑施工项目风险是必然存在的,但是,施工项目风险是可以被管理、降低、转移的。所以,施工企业和施工人员必须加强风险防范意识,完善风险防范设施。存在侥幸心理的施工企业和施工人员,风险管理意识淡薄,往往给风险发生的带来了可能性。其次,风险识别的基础工作资料缺乏,风险识别成本高。建筑施工风险的管理首先要对施工项目风险进行识别,只有对施工项目风险进行了结,才能更好的针对风险进行管理和防范。目前,我国施工企业对施工项目不编制施工项目风险管理手册,使得施工项目风险识别没有资料可以作为参考和依据。施工项目风险识别较困难,成本较高。
2 建筑施工项目风险的识别、分
要做好建筑施工项目风险的管理和防范,必须对施工项目风险进行分析和评估,从而针对施工项目的风险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和防范。
2.1 建筑施工项目风险的识别 风险识别是进行风险管理的基础。风险识别只要是指根据施工项目资料进行分析,对施工项目存在的风险进行记录、分析,明确存在的风险对项目产生何种影响。施工项目风险识别是一个复杂的、联系不断的过程。在项目的施工过程中各种风险的存在是不断变化的,风险的种类、风险发生可能性的大小都是不断变化的,这就要求风险识别必须是感觉施工过程和环境不断的变化,不断的把握全局、正确识别全部风险,从而促进施工项目的顺利进行。
2.2 建筑施工项目风险的分析 风险分析是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进行的。对施工项目进行识别后,根据施工项目风险的特点进行分析,从而较全面的了解项目风险,进行合理、科学的风险管理和防范。施工项目的风险分析是对单个风险进行分析,首先,要对施工项目风险可能发生的阶段、时间进行分析,并把这些可能性因素进行科学的量化,估计项目风险发生的可能性的概率。其次,根据项目风险发生可能性的概率估计风险事件发生后带来的损失后果。并根据项目风险分析中得到的项目风险发生的概率和损害后果进行风险的记录,不同风险之间进行比较归纳,分出风险的轻重、主次,从而为施工项目风险管理提供有效、科学的资料依据,提高施工项目风险管理效率。
3 我国建筑施工项目风险防范对策
3.1 风险态度与风险决策 在施工项目风险管理中风险态度是项目风险管理的主观影响因素。企业对施工项目风险的态度直接决定了施工企业对风险管理的重视程度。风险态度一般分为风险规避型、风险偏好型和风险中性三种。一般风险偏好型的企业对施工项目风险的重视程度较低,他们往往为了一定的利益,愿意承担较大的风险,风险防范意识较差。当施工项目风险发生时将产生严重的后果,对施工的顺利进行产生严重的影响。风险规避型企业是典型的风险厌恶者的表现,他们一般对风险的防范意识较强。不同的风险偏好是客观存在的,为了减少施工项目风险事件的发生必须不断的转变施工企业对风险的态度,让施工企业不断的认识到风险的严重性。风险态度直接影响着风险的决定,所以,良好的风险态度是施工项目顺利进行的前提。
3.2 工程保险 在施工项目风险管理中风险转移是施工项目管理的有效方法之一。风险转移的最好方式就是保险,工程保险的产生为施工项目风险的转移提供了很好的承担者。工程保险是对建筑工程、安装工程及各种机器设备因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所造成的物质财产损失和第三者责任进行赔偿的保险。目前工程保险已经成为我国施工项目风险转移的主要手段,但是,我国工程保险的种类较少,保险条款较陈旧,不能完全满足市场发展的需要。此外,在很多的合同和法律条款中,对于施工项目保险费的出处没有明确的规定,使得很多的施工企业无法较好的进行工程保险。
3.3 建筑施工项目风险的基本防范对策 建筑施工项目风险管理要经过风险的识别、分析与评估等阶段,在对项目风险进行全面的分析后,根据风险的轻重、主次程度对风险进行归类、排序,制定风险防范的主次顺序。首先,组织风险的对策。组织风险是在施工项目施工之前,在这个阶段施工企业应该树立风险规避意识,加强风险管理人员的风险认识度和风险管理能力。其次,工程环境风险的对策。在项目施工过程中施工环境是不断变化的,其影响施工项目的风险也是变化的。如:自然灾害等。施工企业必须做好风险防范措施和风险转移措施,合理的规避环境变化带来的不确定的风险损失。事实上,在整个建筑施工项目中存在着多种风险,企业必须对每种风险都制定合理的、科学的规避和防范的方法,以保障施工项目的顺利进行。
4 风险成本的经济评估
4.1 企业还应运用工程经济学做好风险管理的成本评估工作 工程经济学以工程技术为载体,经济管理为依托,运用了经济学的理论和分析方法,是由实用工程学、经济学与管理学融合而成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它具有理论面宽、政策性高、实践性强的特点。用工程经济学研究工程项目的可行性、投资评估、技术政策制定、施工方案比选、工程经济活动的预测和决策,可以达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目的。工程经济分析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工程项目,它贯穿于工程项目的各项工作中,是工程活动中一个极其重要的工作内容,是技术知识与经济知识在工程项目上的具体运用,不仅可以帮助投资决策,而且可以帮助承包单位选择投标项目,制订投标方案,还可以帮助工程技术人员选择设计方案、施工方案、资金配置方案等。
4.2 任何工程项目总是通过投资活动才得以实现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经济分析评价投资方向的合理性,选择最合理的工程建设项目,保证项目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通过经济分析为实现某一项目成本的最终目标选择最优的实现途径。这要求在列举一切可行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比较,选择经济有利的方案付诸实施,保证以最小的资金耗费满足预定的目标要求。
4.3 对项目成本进行经济分析的手段 对项目成本进行经济分析主要是对财务经济效益和企业经济效益的综合分析确定最优方案,一般步骤如下:(1)汇集、整理基础数据。(2)编制财务、经济活动报表。(3)进行微观分析与评价。(4)进行宏观分析与评价。(5)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实践证明,运用工程经济分析,能有效地控制项目成本,更容易收到预期的效果。
5 结语
总之,建筑施工项目风险已经成为了施工项目企业主要的风险之一。施工项目风险的识别、管理、防范已经成为现代施工企业必须要处理和解决的问题。目前,我国施工企业对施工项目风险的管理意识有待加强,对施工项目风险的识别机制和成本评估有待完善,从而提高施工项目风险管理的效率,对施工项目风险进行科学、有效的防范。
【参考文献】
[1]简华晋.建筑企业施工项目的风险管理[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6).
[2]王佳慧,孙国徽.建筑施工项目风险管理的对策分析[J].华章,2009(4).
[3]初洪武,冯东梅.论中小建筑施工企业的风险管理[J].科技和产业,2007(10).
[4]杨捷.大型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初探[J].长江建设,2001(3).
[5]王大凡.浅议房地产开发项目的造价管理[J].安徽建筑,2008(4).
[6]唐坤,卢玲玲.建筑工程项目风险与全面风险管理[J].建筑经济,2004(4).
对项目评估中涉及的无形资产进行风险管理,首先要明确无形资产风险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即都有哪些形成风险的原因。其次,要采用适当的风险识别方法对项目评估中涉及的无形资产进行有针对性的风险识别。
一、无形资产风险的影响因素
评估人员要通过密切结合企业内外部环境动态地分析无形资产的风险种类和风险影响力。通过对形成无形资产风险的主要原因的分析,可以明确无形资产风险的影响因素:
(一)没有一个通用的定义,范围的不确定性,对应的无形资产价值分配不确定性的风险。
(二)外界产业环境、行业行政性发展规划及政策对无形资产使用的影响,对应的无形资产有效期限的不确定风险。
(三)无形资产市场的供求变化及竞争程度,部分无形资产的市场影响度和占有率,无形资产特许权使用费的标准,等等,对应的无形资产在未来所能获取的现金流量的不确定性风险。
(四)资产的隐性成本、机会成本,资产的较低使用效率、操作不规范,管理上未形成完善的管理控制体系,对应的无形资产投入产出及利用效率不确定的风险。
(五)无形资产的使用和管理人员法制观念、职业道德、工作经验等方面的欠缺,对应的无形资产价值毁损甚至产生负收益的风险。
二、无形资产风险识别方法分析
无形资产的风险识别可以借鉴有形资产的风险识别方法,同时考虑无形资产的特殊性,从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角度全面剖析企业采用项目在经营活动中可能面临的各种无形资产风险及其形成的根源。
(一)资产形成流程识别方法,即对项目所涉及的无形资产,从其形成流程中分析,对每一个过程、环节进行检查,发现其中潜在的风险,挖掘产生风险的根源。例如,对于项目中涉及的品牌这一无形资产,研究品牌资产从创立之初到形成品牌影响力的过程中是否存在使品牌未来价值发生变动的风险因素,并预估如若风险发生可能给项目实施带来的影响和为预防风险企业需要采取风险管理措施的成本费用。
(二)类比借鉴分析法,即分析企业实施某个项目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及涉及的无形资产的种类,寻找相似环境中的同类无形资产,借鉴该同类无形资产已经识别或暴露出的风险对比分析项目中的无形资产的风险。比如专利权,该类无形资产已经为企业和社会所熟识,比较容易找到符合条件的相似资产,通过类比借鉴分析,可以对其风险进行识别。
(三)职能结构分析法,即充分利用企业的职能部门分别在不同的职能范围内进行无形资产风险分析,财务部门针对无形资产财务状况进行分析,风险管理职能部门就无形资产风险清单进行调查,企业管理层就无形资产事故组织专家调查等。比如商誉这种无形资产,在企业进行项目评估时,必须考虑项目的实施成功与否可能会给企业的整体商誉带来的影响,就可以采用职能结构分析法,识别其各种风险,进行相应地风险管理。
三、无形资产的风险管理
对无形资产风险的影响因素分析是为了帮助识别鉴定无形资产的风险,而对无形资产风险的识别是对无形资产风险管理的基础,无形资产特殊性以及不确定性,增加了项目评估中可行性决策的风险。企业必须要加强对无形资产风险的认识,践行无形资产风险管理。
(一)无形资产风险评估。风险评估即对无形资产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其损失程度进行评估,为进一步的无形资产风险管理准备,对无形资产风险认识、评估与管理可以使企业的项目评估结果更具说服力。首先,采用定性的方法确定风险类别;其次,采用定量的方法计算预测风险的期望收益;然后选用适当的分析模型,采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对风险进一步分析。鉴于无形资产的高风险高收益高破坏力的特性,必须尽可能的对无形资产可能面对的各种情景加以分析,重点关注风险发生概率大的无形资产。
(二)无形资产风险控制。对无形资产进行风险控制,一是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二是减少风险带来的损失。企业在项目评估过程中,要评估与相应的无形资产对应的风险控制方法以及动态管理无形资产风险的能力。应注意三个方面:一是风险发生之前能够进行事前控制,控制的手段不应仅仅局限于风险管理计划中的风险规避措施,还应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应变措施。二是风险发生时,能够快速进行风险分析并制定应对措施。三是风险发生后,能够形成反馈管理机制。
四、结语
在知识经济时代,无形资产这一战略性发展资源对企业的贡献越来越大,企业拥有的无形资产体现了企业的科学技术能力和知识文化能力,无形资产成为企业利益来源的同时也提升了企业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但是,无形资产所固有的风险及其特征也可能给企业带来现实的或潜在的巨大损失。正是由于无形资产的地位日益凸显,企业资产结构中无形资产比重迅速上升,项目评估中所涉及的无形资产也相应增多,在项目评估过程中,企业必须高度重视无形资产的风险识别及其风险管理,进一步提高无形资产的风险评估意识和风险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 戴洪健,邱展法.无形资产评估探讨[J].南方论刊,2007 (02):42-43.
[2] 刘霞,傅国林.无形资产审计过程中的风险点及防范[J].会计师,2013(05):9-11.
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通信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可以说现实生活中的每个人都与通信息息相关。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通信更加具有快速性与便捷性的特点,这无疑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便利。这些因素都推动了通信工程项目事业的快速发展,在发展的同时,也必须重视通信工程项目的风险评估。激烈的市场竞争扩大了用户的选择范围,企业之间的竞争让其不得不降低利润,来吸引更多的用户,这难免会在企业之间形成一种恶性竞争。项目风险评估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环节,有效的项目风险评估会促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一、通信工程项目的基本资料
(一)风险管理中遵循的四大原则
在通信工程项目的风险评估中必须遵循四大原则,这四大原则分别是全面性原则、持续性原则、主动性原则以及透明性原则。企业在进行风险管理分析时,对风险的评估要具有全面性,对各种风险的预估都要面面俱到,不管是现在已经确定的还是未知的都应该涉及到,尤其是隐性风险。此外,对风险的评估还要具有持续性,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持续跟进,要与项目共同进退。对于风险评估要具有主动性原则,不能以一种被动姿态,直到发生威胁才采取修补措施,要积极主动地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由于通信项目工程所涉及的利益链较长,因此在风险管理中必须实施透明性原则,这样才能有利于工作的开展。
(二)风险评估的重要性概述
项目风险管理属于项目高层次管理,具有严密的理论和体系,相对于项目管理的其他知识领域,具有更强的专业性和理论性。风险评估对一个企业来说具有重大的意义,它能预测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防范风险的措施,减小了企业的经济上火=或者是名誉上的损失。风险评估不仅仅具有重要性,更具有必要性,可以说它是企业的卫士,为企业的发展保驾护航,来避免可能会遇到的危险。风险评估是项目风险管理的核心环节,它对已经识别出的风险运用相关技术手段进行分析,以确定风险规律、对项目的影响程度以及风险发生的可能性等信息。风险评估无论是在技术还是理论基础上都有较大的难度,因此更加应该重视风险评估的有效性。
(三)风险管理的主要过程
风险管理主要分为风险规划、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和风险监控等五个基本过程。风险规划是一个提前制定方案的过程,是整个过程中的第一个步骤,也是具有关键作用的一步。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对整个风险管理进行整体规划,制定出具体的实施方案。风险识别是对各个因素、环境等可能产生的项目进行分析,识别出这些因素能否会对项目的有序开展产生不良的影响。风险识别的方式具有多样性,例如流程图法、头脑风暴法、情景分析法、德尔菲法、敏感性分析法及SWOT分析法等,需要在适当的情况下采取适当的方法,必要时可多种方法结合。风险评估是对具有风险的因素进行整合分析,确定风险会给这个项目造成怎么样的影响。
二、风险评估中出现的问题以及相应的对策
(一)通信工程项目风险评估重视程度分析
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大多数管理者对通信工程项目风险评估的重视程度还不够,对规避风险的意识还比较淡薄。并且,有相当一部分的企业没有设置专门的组织机构来进行风险评估,提出并实施规避风险的方案,来减少企业可能因为风险而损失的经济利益。有一部分企业管理者认为,风险评估没有任何意义,企业只要做好现在在做的本职工作就不会出现风险。但造成风险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不仅仅是企业内部因素,还有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企业管理者要提高对风险评估的重视程度,必须将通信项目工程风险评估放在重要的位置。设置专门的管理机构,仔细地分析、评估风险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严格按照风险管理的各个步骤,严格执行。对企业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整合分析,扩大风险评估范围。
(二)人为因素的影响
在进行风险评估时,影响风险评估质量的因素中,人为因素占了很重要的一部分。在评估过程中可能出现人为的失误,或者由于评估人员知识水平、能力水平有限,忽视了较大的风险,风险评估不具有全面性,给企业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因此,需要重视评估人员的素质培养,提高其风险评估能力,成立专门的风险评估管理部门。评估人员在进行风险评估时,要注重考虑因素的全面性,避免遗漏情况的出现,风险评估的方法和技巧的运用要合理。评估人员是影响能否进行有效的规避风险的重要因素,后续工作的开展都需要以他们的工作结果为基础,因此必须重视这一环节。
三、结束语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通信逐渐融入了我们的生活,在通信工程项目建设取得较大发展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它目前还存在的一些问题。风险评估时通信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环节,有效的风险评估有利于企业通信工程项目的有序开展,有效地规避风险可以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一席之地。如果没有这项工作,风险一旦发生,企业就承担了损失经济效益甚至更大的后果。因此,企业在管理中必须重视运用风险评估。
中图分类号:F8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3)031-140-01
1 安全评估概念及作用
安全评估是信息科技风险安全评估的简称,是指组织依据有关信息安全技术与管理标准,对信息系统及由其处理、传输和存储的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等安全属性进行评价的过程。安全评估是科学分析理解信息和信息系统在机密性、完整性、可用性等方面所面临的风险,并在风险的预防、风险的控制、风险的转移、风险的补偿、风险的分散等之间做出决策的过程。信息安全管理应基于安全评估,只有在正确地、全面地识别风险后,才能在控制风险、减少风险、转移风险之间做出正确的判断,并决定需要调动多少资源、以什么的代价、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去化解、控制风险。
2 安全评估主要标准及实践
信息安全评估涉及范围广,相关安全标准也十分庞杂。其中ISO27005-2008明确了安全评估方法及流程,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国内安全评估标准《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安全风险评估规范》(GB20984-2007)采用的评估方法基本与ISO27005一致,明确了风险评估的基本概念、要素关系、分析原理、实施流程和评估方法,以及风险评估在信息系统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实施要点和工作形式。
3 银行业安全评估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随着业务发展需要及监管要求,国内商业银行越来越重视信息科技风险管理工作,信息安全评估逐渐成为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的基础性工作,但国内商业银行信息安全评估管理与国外银行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一是安全评估体系不健全。大部分商行银行未明确安全评估管理的组织机构,缺少安全评估管理制度,未建立符合本行风险管理需要的安全评估体系。二是安全评估流程不规范。很多商业银行安全评估尤其是自评估缺少标准的流程控制,安全评估工作随意性强,大部分评估流于形式或依赖于个人经验,安全评估的结果不能真实的反映客观存在的风险。三是安全评估人才匮乏。安全评估工作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对评估人员的能力要求较高,而很多商业银行评估人员未经过相应的培训,缺少经验,并不真正具备安全评估的能力。四是安全评估方法不科学。商业银行评估尤其是自评估主要依据制度列表或个人经验,很难发现深层次问题并对风险准确定性,评估结果对风险处置的指导意见有限。五是安全评估数据积累不足。国内外主要的安全评估方法,需要根据历史事件统计事件发生概率,目前,很多商业银行尚未建立事件统计分析机制。
4 安全评估管理的主要思路
通过研究国内外信息科技风险安全评估标准、规范及实践,提出了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安全评估管理思路。
4.1 建立安全评估组织体系
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组织体系建设应充分考虑安全评估自身特点,并应结合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体系,安全评估的组织体系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建立安全评估日常管理体系。该部分体系应在信息科技风险管理体系的基础上,明确高管层、信息科技风险管理部门、信息科技管理部门及其它相关部门的安全评估职责;二是建立安全评估项目管理机制。商业银行组织安全评估时应成立项目管理组织,并严格按照项目管理的流程对安全评估进行有效控制。
4.2 建立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标准流程
安全评估流程是安全评估标准化的控制手段,能够有效的控制安全评估的目标、范围、过程及质量,安全评估需要建立以下标准流程:一是安全评估的组织流程,即安全评估审批、总结、汇报等流程;二是安全评估的项目管理流程,安全评估应采用项目的管理方式进行组织,并按项目管理流程组织评估并形成项目阶段成果;三是安全评估的评估方法流程。安全评估根据标准的评估方法,并结合评估对象的特点,从资产识别、威胁识别、脆弱性识别、风险评估、已有措施确认等方面,建立明确的评估方法流程并明确流程各阶段主要工作成果及输出文档。
4.3 培养专业信息安全风险评估人员
专业的安全评估人员是安全评估的基本保证,应加大对信息安全风险评估人员的培训力度,培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是加大评估管理要求、评估流程的培训力度,让评估人员能够了解信息科技安全管理的要求,掌握安全评估组织、项目及方法流程;二是加大信息安全知识培训力度,评估人员应全面学习信息安全的相关知识,了解目前信息安全面临的主要威胁及存在风险;三是加大安全评估技术培训力度,评估人员应了解安全评估相关技术,熟练掌握常用的安全评估工具;四是加大信息系统相关技术培训力度,安全评估要求评估人员应了解主机、网络及应系统等相关技术细节,应组织相应的技术培训,扩大评估人员的知识范围,并使评估人员深入了解各系统的技术细节。
4.4 引入安全评估工具
为实现安全评估的专业化,商业银行应逐步引入和使用风险评估工具,风险评估工具包括以下三类:一是专业安全评估设备及软件,如漏洞扫描设备、安全审计平台等。二是专门的风险计算工具,如风险统计及计算表格,该类表格根据标准的计算方式,能够给出相对准确的风险量化值。二是风险管理系统,对风险进行汇总、统计及处置跟踪。
4.5 建立风险评估数据积累机制
安全风险评估的准确与否依赖于大量信息安全相关数据,因此,需要建立风险评估数据积累机制:一是确定信息安全事件的收集、整理及汇总机制,信息安全事件统计来源分为外部和内部两个渠道,外部事件应根据安全部门、监管部门的通报进行收集,内部事件通过安全事件报告汇总。二是建立信息系统数据积累机制,统计和汇总不同设备及系统的安全要求,按标准格式形成评估要点文档,作为相关评估的主要依据。
参考文献
[1]ISO/IEC 27001:2005 信息技术 安全技术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要求[M].
[2]ISO/IEC 27002:2005 信息技术 安全技术 信息安全管理实用规则[M].
[3]ISOIEC 27005-2008 信息技术 安全技术 信息安全风险管理[M].
[4]GBT 20984-2007 信息安全技术信息安全风险评估规范[M].
湖南中烟工业有限公司随着重组的完成,整个企业的业务运作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原来的单一卷烟厂管理模式转变成集团化管理模式,新的业务模式对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原来卷烟厂的信息化架构已经不能满足集团化的管理要求。同时,公司重组之初,为了保证整个集团日常业务开展,采用了“上移下推”的信息化建设策略,将各卷烟厂中使用效果较好的应用系统拿到中烟层面进行一定的改造后迅速投入使用,依靠应用系统基本支撑起公司日常业务和管理。本文从风险管理的三个阶段: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和风险应对,对湖南中烟的信息化项目中的风险问题作出阐述。
一、风险识别
风险识别实际上是一种预测分别,就是确定风险事件及其来源,目的是做到有备无患,当实际风险发生时能有效应对。项目风险的识别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尤其风险的范围、种类和严重程度经常容易被主观夸大或缩小,使项目的风险评估分析和处置发生差错,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常用的方法包括.调查问卷法,头脑风暴法,理论分析法,专家判断法和经验总结法等等。
根据湖南中烟项目实施经验,项目风险识别可以从客观信息源出发的方法包括:
1. 核对表法。核对表一般根据项目环境、产品或技术资料、团队成员的技能或缺陷等风险要素,把经历过的风险事件及来源列成一张核对表。核对表的内容可包括:以前项目成功或失败的原因;项目范围、成本、质量、进度、采购与合同、人力资源与沟通等情况;项目产品或服务说明书;项目管理成员技能;项目可用资源等。项目经理对照核对表,对本项目的潜在风险进行联想相对来说简单易行。这种方法也许揭示风险的绝对量要比别的方法少一些,但是这种方法可以识别其他方法不能发现的某些风险。
2. 流程图法。流程图方法首先要建立一个工程项目的总流程图与各分流程图,它们要展示项目实施的全部活动。流程图可用网络图来表示,也可利WBS来表示。它能统一描述项目工作步骤;显示出项目的重点环节;能将实际的流程与想象中的状况进行比较;便于检查工作进展情况。这是一种非常有用的结构化方法,它可以帮助分析和了解项目风险所处的具体环节及各环节之间存在的风险。运用这种方法完成的项目风险识别结果,可以为项目实施中的风险控制提供依据。
3. 财务报表法。通过分析资产负债表、营业报表,以及财务记录,项目风险经理就能识别本企业或项目当前的所有财产、责任和人身损失风险。将这些报表和财务预测、经费预算联系起来,风险经理就能发现未来的风险。这是因为,项目或企业的经营活动要么涉及货币,要么涉及项目本身,这些都是风险管理最主要的考虑对象。项目在信息化项目风险因素中,很低、较低、一般、较高、很高表示了对应风险因素发生的严重程度,为了量化项目风险因素,要对湖南中烟项目风险因素表赋值,效益型变量的备选很低、较低、一般、较高、很高,分别赋值0.1、0.3、0.5、0.7、0.9;成本型变量,对应很低、较低、一般、较高、很高分别赋值0.9、0.7、0.5、0.3、0.1。模型中的变量包括:信息化项目风险程度,即产出指标得分的和为被解释变量,项目风险因素量表中的风险因素为解释变量。
二、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又称作风险量化,就是比较风险的大小,从而决定是否需要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风险评估的方法很多,归纳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用风险发生的概率来评估风险发生的可能性;用风险带来的损失来评估风险发生的严重性;用现有的手段能否控制风险的发生来评估风险发生的可控性;用风险影响的地域大小、对象多少等来评估风险影响的范围;用风险发生在项目生命周期的阶段来评估风险发生的时间。
实际项目风险管理过程中,常常用逐项评分的方法来量化风险的大小,即事先确定评分的标准,然后由项目小组一起,对预先识别的项目风险一一打分,然后得出不同风险的大小。
三、风险应对
风险应对就是针对已识别的项目风险制订行动策略,确定执行方案,使信息系统实施能够按照预定的计划执行。常见的处理方法包括:①风险控制法,即主动采取措施避免风险,消灭风险,中和风险或采用紧急方案降低风险。②风险自留,当风险量不大时可以自留风险。③风险转移。
风险应对的方法具体如下:
1. 加强制度建设,建立风险管理体系。行业高层管理积极参与并大力支持,组织强有力的实施团队,技术部门、业务部门积极地参与到实施过程当中,及时预防、分析、研究及化解信息化项目实施中潜在的风险,并进行风险管理定期检查,重点关注管理上的死角,及时发现工作中的疏漏和问题,督促采取处理措施。
2. 制定合理的风险管理流程,并且贯彻坚持下去。严格执行项目管理中的时间、成本、质量控制等标准流程,能够有助于控制项目风险。
3. 加强技术培训。加强项目培训能够提高参与项目的IT人员和业务人员甚至管理人员、决策者对信息化项目的认知,对规避项目的实施风险有良好的效果。
4. 准备风险保证金,适当预留项目计划时间。信息化实施往往周期较长,在项目预算中预留一定数量的风险保证金,时间计划中预留一定的时间,能够有效应对由于项目需求改变或者范围增加而造成的时间和成本风险。
5. 鼓励加强风险交流,进行信息化项目团队建设。项目管理者充分发挥团队的作用,通过合理的授权令每一个团队成员承担相应的责任,同时定期组织各种团队活动,增加成员彼此交流、增进信任的机会,营造一个平等开放、相互信任的工作环境,并且把风险沟通和预防纳入项目管理者绩效考核工作中,提高项目管理风险的积极性。项目实施应以培训和沟通为主,但并不排除采用行政手段强制实施,对于项目中的某些难点,采用行政强制手段能够起到很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胡丽丽.浙烟信息化项目风险管理探讨[J]. 现代商贸工业,2009(8).
[2]马斌,王聪丽.信息化项目的风险及应对[J]. 攀枝花科技与信息,2009(13).
二、通信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基本过程
通信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是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风险管理属于项目高层次管理,具有严密的理论体系,相对于通信工程项目管理的其他知识领域,它具有更强的专业性和理论性。项目风险管理包括风险规划、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和风险监控等五个基本过程。
1.项目风险规划是项目风险管理的第一阶段,风险规划只要是设计如何进行项目风险管理的过程,通常在项目早期规划阶段完成,因此它对于能否达到既定的项目目标至关重要。
2.项目风险识别是确定何种风险事件可能会影响项目,并且将这些风险特征归纳整理成文档以便于识别,它包括三个主要因素:风险来源(技术、政治、法律、经济、自然、社会、时间),风险事件(给项目带来积极或消极影响的事件),风险征兆(触发器、实际风险事件的间接表现)。风险识别的方法有多种,例如流程图法、情景分析法、头脑风暴法、敏感性分析法、德尔菲法以及SWOT分析法。
3.项目风险评估是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运用各种管理科学技术,采用各种方法,最终估计风险的大小,并评价风险可能带来的影响或损失。项目风险评估主要采用主观评分法、层次分析法,目前一般采用的是两者相结合的方法,即主观评分法由多名专家对风险进行定性分析,由于专家主观性等因素的存在,只能给出一个相对满意的结果。而层次分析法则是分析者把复杂问题中的各种因素通过划分为相互联系的有序层次,使之条理化、简单化、清晰化,然后根据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判断结构把专家意见和分析者的客观判断结果直接有效地结合起来,对每一层次元素两两比较进行定量描述。它正好弥补了专家评估的缺陷,将主观评分法的定性比较结果与层次分析法的定量分析相结合,从数学分析的角度给出了比较精确的各风险的数量关系,这两种方法的配合使用是一种效果明显、切实可行的、简便的项目风险评估手段,它对提高项目风险评估的准确性和高效性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4.项目风险应对是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为降低风险对项目的负面影响而采取的相对措施,它要求为处理所产生的负面影响采取积极有效的行动。
5.项目风险监控是指延续监控已识别出的风险、跟踪残余风险、识别应对新出现的风险、完善风险管理计划及评估风险管理效果的过程,它相当于风险管理这一阶段的完结和下一阶段风险管理的开始。
三、通信工程项目风险应对策略
1.项目风险回避。风险回避是指在完成项目风险分析与评估后,如果发现该项目风险发生的概率实在很高,潜在的风险损失很大,而且没有可抵御该风险的有效应对措施,则应主动放弃该项目的计划,从而达到规避风险的一种策略。
2.项目风险损失控制。风险损失包括经济损失、信誉损失、商务(市场)损失、关系损失。这些损失可分为长期损失、短期损失,间接损失、直接损失。但是无论是哪一种,都将对项目的顺利实施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有必要对风险损失采取主动控制、预防为主的措施。它包括减少风险的危害量、杜绝或预防风险源、设置风险警戒线、降低风险的危害程度、精确估计项目风险所能产生的损失大小、提高项目管理人员的抗风险能力。
3.项目风险转移。风险转移是指将风险危害和可能造成的损失或部分或全部地移转给他人或其他组织。通过这一手段将自己的风险及不利后果降到最低。
一、引言
新形势下的科技项目对进一步促进科技的发展和自主创新的升级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对推动技术转移和科技成果产业化也是有积极的意义的。
在科技项目管理中,由于科技项目几乎都是涉及科技的前沿领域,有很强的探索性,一些大型复杂科技项目大多是多学科、跨行业的联合攻关,具有风险大、周期长、投入多、涉及面广等特点,与一般项目相比,科技项目在不确定性、风险性方面表现的更加突出,从而使科技项目的管理、控制变得更加复杂,存在较大的风险。在科技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过程中不断控制风险,从而达到减少或规避风险的目的。
二、项目风险管理的内容
项目风险管理属于软科学研究的范畴,是一门跨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系统化管理科学。它是一项根据项目环境和设定的目标,以一定的技术手段对可能影响项目的不确定性进行预测、识别、分析评估和有效管理,以增加规避风险的概率,降低风险影响的动态的综合性管理活动。
对于项目风险管理的过程,国内外至今还没有形成一个公认的、标准的意见。本文所涉及的项目风险管理过程主要包括项目风险识别、项目风险评估、项目风险应对、项目风险监控,下面将对这几个阶段进行详细论述。
1.项目风险识别
项目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任务是通过一定的方法、手段,尽可能找出各种潜在影响项目成功的不确定因素、风险来源、风险影响及其作用关系,并记录项目风险特征。信息收集方法如德尔菲法、头脑风暴法、访谈法等,以及提取风险信息的其他方法如风险核对表法、因果图法、情景分析法和风险倒推法等,通常在具体应用过程中,需要结合多种方法和工具来提高风险识别结果的可靠性。
2.项目风险评估
项目风险评估是风险识别与决策之间联系的纽带,是风险管理决策的基础,也是风险管理的关键过程。排列项目风险的优先次序,然后对排序在前的重大风险进行量化分析,以综合评估项目风险的整体水平。
风险评估的方法一般可分为定性方法和定量方法两大类,其中定性方法主要包括专家调查法、层次分析法等,定量方法主要包括敏感性分析、决策树分析、模糊数学法等,在具体应用过程中,常常将定量方法和定性方法结合使用以确保评估结果的准确性。
3.项目风险应对
项目风险应对就是针对风险识别和评估的结果,为增加项目目标实现机会、减少失败损失而制定风险应对措施、应对战略和技术手段的过程,从而提高项目目标实现的可能性。风险应对策略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消极风险应对策略包括风险回避、风险转嫁、风险降低和风险接受等四种,另一类是积极风险应对策略包括风险利用、风险承担和风险促进等三种。
4.项目风险监控
任何项目风险都有一个发生、发展过程,这就要求对项目管理全过程实施监控,项目风险监控是建立在项目风险的阶段性、渐进性和可控性基础上的一种项目管理工作。
风险监控目前还没有一套公认的、单独的技术可供使用,不过在实践中也形成了一些比较实用的监控方法和工具,如定期项目风险报告,风险趋势分析(挣值分析法),绩效测量等。在具体应用过程中,需要结合这些方法识别分析新风险,审查风险应对策略的实施及其执行效果,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风险管理。
三、科技项目风险特点
科技项目是指为探索自然界事物变化规律,或为解决一个比较复杂的综合性科学技术问题而确定的一次性探索研究与试验发展工作。科技项目是项目的一种类型,它满足和具备项目的一般特点,但它与其他类型的项目相比还具有特殊性,其区别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创新性,二是不确定性和高风险性。其外部环境的变化、项目的难度和复杂度以及科技人员和项目管理者能力的有限性都有可能导致科技项目出现风险,且这种风险是客观存在的,贯穿于科技项目的各个阶段。
科技项目中的风险因素一般可以归纳为两大类:管理风险和技术风险。
科技项目的管理风险主要是指在科技项目实施过程中,由于风险管理能力及管理活动中存在的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而导致的风险。因此,控制科技项目管理风险的重要策略是加大信息量的搜集,以进行有效的决策。
科技项目的技术风险是指科技项目中的技术及技术内涵和外延中客观存在的可能影响项目技术实现或技术实施,而给项目带来危害的若干因素。由于科技项目风险具有上述特点,因此制定科学有效的风险管理策略,并根据科技项目的特性采用适合的风险管理技术方法在项目的生命周期中不断控制风险就显得非常重要。通过识别科技管理中的各种风险因素,分析、评价各种风险及其影响程度,从而实施相应的措施手段,从预防和减轻的角度去管理风险,这样就能够从源头降低科技项目的风险,从而更好地为科技项目管理服务,有效提高科技项目管理的工作效率,以确保科技项目目标的有效实现。
四、项目风险管理在科技项目管理全过程中的应用
现代项目管理中项目的全过程包括项目启动、项目规划、项目实施、项目监控和项目收尾,而科技项目的全生命周期一般则表现为项目的申报、立项、项目启动、实施到项目验收结束。项目立项、项目实施和项目验收阶段,每个阶段包括不同的管理内容,具体如图1所示。
1.科技项目立项阶段的风险管理
科技项目的立项管理是项目管理的关键,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内容,即组织和评审项目建议书,进行项目可行性论证和签订项目合同。而风险定性分析主要任务是通过对各风险因素的判断比较,排列出它们对项目目标的影响程度的顺序,以使科技项目管理人员能有重点地加强对未来项目执行过程中风险因素的管理,保证项目各项计划顺利制定与执行。
在项目立项阶段实施有效的风险管理还是比较有用的,风险管理的早期介入可以推进项目管理过程的连续性与系统性,为项目计划中更多的项目改进留有余地,促进主动采取风险应对措施的活动,以探讨成功实现项目目标的全新方式。
2.科技项目实施阶段的风险管理
科技项目的实施管理是保证项目质量的重要环节,这一阶段的工作内容主要包括制订科技项目计划、对科技项目进行跟踪管理、对项目的实施过程实行进展评估。实施阶段的风险管理活动主要是风险识别和风险评估,通过以上活动进一步确认风险发生概率与后果,尽量减少或降低风险发生可能性及其影响程度,在这一阶段应制订风险管理过程的战术计划,确定风险分析的目标,并向整个项目组织提供有用的信息,提高整个团队的风险意识和风险控制能力。
3.科技项目验收阶段的风险管理
科技项目验收管理包括检查项目合同考核指标的达标情况、评估项目的组织与管理、确认和评价项目成果。这一阶段的风险管理活动主要包括以下三个内容:
(1)对项目交付目标的风险管理,通过风险管理为已经出现的项目目标偏差如时间、费用等,找到最接近或可能超过的目标。
(2)对科技管理全过程风险管理的审查,通过对管理过程的审查,一方面处理项目过程中的风险承担责任问题,另一方面建立风险数据资料库,为未来项目的风险管理提供参考。
(3)对项目完成后可能出现的风险制定风险管理计划,以便项目能持续、可靠地实现其最终目标。
五、结语
科技项目是一种探索性和创新性极强的活动,这就使得其管理过程存在很多的不确定因素,具有很大的风险性,给科技管理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从而极大地提高科技项目的成功率以及项目管理的整体效益,使科技管理水平迈上一个新台阶,并为今后的科技项目风险管理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参考文献:
[1]张欣莉.项目风险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13,16-18.
项目融资中的风险评估存在不确定性,这些不确定性就是风险评估的难点。只有对这些不确定性因素进行风险分析,并对这些风险进行综合分析,进而达到最后对项目融资中的风险有科学的处理方法,进而使项目顺利完成。
1 项目融资中风险评估的定义概念
项目融资中的风险评估就是对项目融资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和风险因素进行分析整合后,得出的综合性的风险评估。项目融资中的风险评估既能对整个项目进行前对所要涉及的风险因素给出不同的影响评价,又能为如何规避和处置这些预计到的风险提出相应的对策。从整体上来说,项目融资中的风险评估就是为了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同时对于后期所要发生的风险进行评估并提出解决方案。
2 项目融资中风险评估的基本步骤
在项目融资中的风险评估经验从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项目风险的概率,应用正确的风险评估步骤,可以提升提升项目融资中风险评估的成功率。作者将项目融资中风险评估的基本步骤总结如下:
(1)评估所有方法。在评估的过程中,每个影响因素和方法都要考虑到。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在评估中不会有因素影响项目融资中风险评估的准确度。
(2)考虑风险态度。对于每个风险都要有慎重考虑的态度,态度会影响整个风险评估。由于人为的原因,每个人进行风险评估时所考虑的都不太一样,主要是对影响因素的不同考虑,对不同的数据的重视程度也不一样,这就使得考虑风险的态度成为影响整个项目融资中风险评估的重要方面。
(3)考虑风险的特征。对于每个发现的风险都要进行详细深入的剖析,以求达到对每个识别风险的控制。
(4)建立测量系统。对于风险的评估要有相应的测量系统与之配合,建立测量系统从一定程度上可以根据以往的经验进行系统性预测。在对已经认识的风险可以做到依据经验进行定量或定性的测量评估。
(5)解释结果。对于项目融资中的风险评估,在进行测量分析后要对测量的结果进行解释。解释不单单是为了对数据有更深刻的了解,更要对数据进行定性或定量的处理。通过解释结果,不但能让评估人员对测量数据有深入的了解,更能在解释数据时,对未来要发生的风险进行推断。
(6)做决策。做决策可以说是整个风险评估中的最后阶段,对前面进行分析估计的风险进行对比做出决策,很大程度上取决以实际的情况。但我们不能排除每个决策者所独有的见解,对于风险评估的决策,决策者的个人见解对决策也有影响。最终的决策对风险的留去,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3 项目融资中风险评估可采用的方法
(一)定性风险评估
(1)历史资料法
所谓历史资料法,就是根据在以往项目融资中风险评估的历史记录,通过把现在项目融资中风险评估数据与历史资料中的数据对比,进而的出相应的风险评估数值。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历史资料法就是依靠以往的风险评估经验进行现在的风险评估。这种方法有一定的作用,但有时受到历史资料的拘束,如果没有相应的历史资料,这种方法就无法运用。一味的使用历史资料法也会导致很多问题,毕竟很多历史资料都不是十分的准确,必然会导致结果又一定的偏差。
(2)理论概率分布法
通过对以往项目的风险评估,可以综合得出一定的理论概率,这种理论概率就相当于不同项目风险的比例。如果决策者没有十分充足的项目管理经验,又对历史资料法运用的不是十分得心应手,就要对风险评估进行理论的概率分布修正。通过运用概论修正,达到风险评估理论上精确的目标。
(3)风险事件后果的估计
对于项目融资风险评估,不能仅仅进行风险评估后就结束了。对于项目融资后的风险事件估计也不能缺少,从一定程度上来说,甚至比风险评估更为重要。风险事件后的估计不但能衡量风险的各方面要素,更能确定风险评估的正确性和有效性。通过数据记录,为以后更好的使用历史资料法奠定基础。
(二)定量风险评估
定量风险评估包括访谈法、盈亏平衡分析、敏感性分析、决策树分析和非肯定型决策分析。定量风险评估主要是从各种方面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得出盈亏决策的关键因素,进而得出风险评估的作用与效果。
4 结语
项目融资中的风险评估是整个项目风险评估中的一部分,但对于整个项目风险评估来说,确实十分重要的。项目融资就是为项目提供充足的资金,是整个项目的资金保证。但相应的资金的风险评估对每个投资者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只有风险投资达到自己的预期目标,投资者才会进行投资。笔者通过对项目融资中风险评估方法的分析总计,总结出风险评估的基本步骤和方法。希望这些方法和步骤能对从事项目融资风险评估的工作的人员给与参考和帮助。
参考文献:
[1]彭鹏.浅析项目融资中风险评估的方法[J].经营管理者,2012(18).
[2]王静红.以“项目融资”方式促进房地产企业的发展[J].环渤海经济t望,2012(10).
[中图分类号]F06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0)45-0090-03
1 项目概述
电力企业是技术密集型和设备密集型企业,资产设备数量大、品种多、自动化程度高、对设备的完好率及连续运转可利用率要求高。电力生产过程中的故障和事故会危及设备和人身安全,甚至会波及社会用电安全,波及国计民生。因此,安全生产一直是电力企业的最大的问题和难点。涉及电力安全的信息化建设,是各个电力企业历年来关注的主要方向。
四川某电厂的《计算机存储备份及网络终端安全项目》是针对该电厂的核心数据存储系统和终端安全系统的信息系统建设项目。存储系统要求保障电厂核心数据的安全可靠,实现数据的实时备份和灾难快速恢复,保障电厂业务数据的安全可靠和连续性;网络终端安全系统保障电厂数据的安全,防止病毒、木马等不安全因素引起网络波动和中断,防止非授权用户的接入,防止非授权用户的应用使用安全,防止非法用户的拷贝窃取数据等,保障业务系统的安全、干净、稳定和可靠运行,为办公和生产提供一个高速可靠的平台,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在项目管理中,建立风险管理策略和在项目的生命周期中不断控制风险是非常重要的,风险管理包括四个相关阶段: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处理和风险监控。
2 项目风险识别
一般项目的风险因素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物质风险因素,俗称硬件风险因素;另一类是人为风险因素。人为风险因素是指与人们的心理和行为有关的一种无形因素,与项目相关的人员的素质有关,项目相关者的素质越高,风险越小。在项目执行过程的不同阶段,风险因素会发生变化,因而项目风险也随之变化。
2.1 投标风险
作为IT系统集成公司,理应希望项目越大越好、越多越好。但从实际来讲,作为一个对客户和自己负责的企业和项目经理,我们需要权衡项目的可行性,是否有能力去参与应标,是否有应标的意义。导致应标风险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点:
(1)项目涉及的新产品和新技术
(2)项目涉及的商务条款
(3)项目涉及的服务支持
(4)项目发生区域
(5)其他风险
2.2 产品风险
《计算机存储及网络终端安全项目》中所需求的技术均为当前较为新颖的技术,新技术、新产品的应用,给我们带来较大的产品风险,导致产品风险的因素有:
(1)对新产品的熟悉度不够
(2)对新产品、新技术的市场适应能力无法保障
(3)新产品、新技术的早期服务依赖厂商
(4)新产品、新技术没有价格优势
(5)新产品的质量难以保障
2.3 技术风险
系统集成项目活动中,技术力量是确保项目最终成功实施的中坚力量,要确保项目保质保量地完成,我们必须规避技术问题带来的风险。而IT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经历丰富员工的缺乏,意味着项目团队也可能会因为技术的原因而影响项目的成功。所以项目活动中我们可能遇到的风险因素有:
(1)核心人才流失
(2)缺乏培训
(3)对方法、工具和技术理解的不够
(4)应用领域的经验不够
(5)新的技术和开发方法
2.4 成本风险
成本风险是指提高成本情况的发生所带来的危险。成本风险是某种可预见的危险情况发生的概率及其后果的严重程度这两个方面的总体反映,是对提高成本情况的发生所带来的危险和后果的一种综合性的认识。需要认识危险情况发生的概率。所以,“带来的危险”有两个特性:可能性和严重性。可能性是指所带来的危险的概率。严重性是指所带来的危险和后果的严重程度。而项目中提高成本的情况是经常的、多方面的。所以,成本风险也是经常存在的,也是多方面的。《计算机存储及网络终端安全项目》的项目总成本包括设备成本、人员成本、商务成本和其他风险成本。 2.5 需求风险
通常,项目在确定需求时都面临着一些不确定性和混乱。若在项目早期容忍了这些不确定性,并且在项目进展过程当中得不到解决时,这些问题就会对项目的成功造成很大威胁。如果不控制与需求相关的风险因素,那么就很有可能产生错误的产品或者拙劣地建造正确的产品。
《计算机存储备份及网络终端安全项目》主要是服务于电厂的业务、办公平台,保障电厂系统的安全、稳定、可靠。该项目是在原有系统上升级改造而非新建系统,对电厂现有业务状况和业务需求的分析极为重要,不完善的需求分析也会导致项目的失败。项目中与客户需求相关的风险因素有:
(1)对产品缺少清晰的认识
(2)对产品需求缺少认同
(3)没有优先需求
(4)由于不确定的需要导致新的市场产生
(5)不断变化需求
(6)缺少有效的需求变化管理过程
(7)对需求的变化缺少相关分析
2.6 相关性风险
任何一个项目都不是独立的,总涉及一个复杂的关系链,系统之间的关联性也将成为项目成功实施的一个重要风险环节,经常我们不能很好地控制外部的相关性,导致项目不能顺利完成。在《计算机存储备份及网络终端安全项目》中我们存在的相关性风险有:
(1)供应商链环节
(2)外包服务商环节
(3)用户交互人员和团体凝聚力
2.7 管理风险
项目的管理环节也是项目活动中的重要环节,一个成功的项目,其项目管理一定是井然有序的。项目活动应该是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不应该随意而行,如一盘散沙,毫无战斗力,这样的项目团队肯定是不成功的团队。项目活动中我们需要规避的管理风险有:
(1)计划任务不明确
(2)项目状态不明确
(3)项目执行者、决策者不清晰
(4)不切实际的承诺
(5)员工冲突
3 项目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又称风险预测,常采用两种方法评估每种风险。一种是估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或概率,另一种是估计风险发生时所产生的后果。一般来讲,风险管理者要与项目计划人员、技术人员及其他管理人员一起执行四种风险活动:
(1)建立一个标准(尺度),以反映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2)描述风险的后果。
(3)估计风险对项目和产品的影响。
(4)确定风险的精确度,以免产生误解。
另外,要对每个风险的表现、范围、时间作出尽量准确的判断。对不同类型的风险采取不同的分析方法。
3.1 建立风险清单
风险清单是关键的风险预测管理工具,清单上列出了在任何时候碰到的风险名称、类别、概率及该风险所产生的影响。其中整体影响值可对四个风险因素(性能、支持、成本及进度)的影响类别求平均值(有时也采用加权平均值)。本项目的风险清单如表1所示:
3.2 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是指采取科学方法将识别出并经分类的风险据其权重大小予以排队,为有针对性、有重点地管理好风险提供科学依据。风险评估的对象是项目的所有风险,而非单个风险。在该模型中,采用层次分析法(简称AHP法)进行风险评估。经过风险评估,该模型将风险分为以下几个等级:
Ⅰ级 严重风险 0.1≤权重≤1
Ⅱ级 一般风险 0.01≤权重
Ⅲ级 轻微风险 0.001≤权重
按照上面的模型,对本项目的风险进行分析。本项目的用户对系统安全性、可靠性等要求很高。考虑到是单位,用户具有绝对的权威。故用户的需求的不确定性和更改风险随时存在,且对本项目损害最大,严重影响本项目的成功实施。关于管理风险、相关性风险与软件质量低等风险,由于我们从事本领域的时间不是很长,经验还较少,还有本项目的干系人涉及本单位、用户单位以及用户上级单位等一系列的部门,任何一方都可能影响本项目,因此,本项目的管理风险、相关性风险及质量低等风险对本项目的损害较大,如果不能处理好这些风险,对本项目的顺利实施也会造成很大的影响。针对技术人员流失风险,由于目前技术人员相对比较稳定,故风险较小。另外两个风险也可以在公司内部得到很好的处理,风险也较小。经过分析,本项目的风险等级表如表2所示:
4 项目风险处理
风险管理策略就是辅助项目组建立处理项目风险的策略。项目开发是一个高风险的活动,如果项目采取积极的风险管理策略,就可以避免或降低许多风险,反之,就有可能使项目处于瘫痪状态。一般来讲,一个较好的风险管理策略应满足以下要求:
(1)在项目开发中规划风险管理,尽量避免风险。
(2)指定风险管理者,监控风险因素。
(3)建立风险清单及风险管理计划。
(4)建立风险反馈渠道。
针对本项目,我们对风险处理得不是很好,我们没有设立专门的风险管理员,我们由项目经理统一管理项目,包括风险管理。针对本项目的风险,我们的处理情况如表3所示:
5 风险监控
风险的驾驭与监控主要靠管理者的经验来实施,它是利用项目管理方法及其他某些技术,如原型法、软件心理学、可靠性等来设法避免或转移风险。
风险管理策略可以包含在项目计划中,也可以组织成一个独立的风险缓解、监控和管理计划(RMMP计划)。RMMP计划将所有风险分析工作文档化,并由项目管理者作为整个项目计划中的一部分来使用。一旦建立了RMMP计划,且项目开始启动,则风险缓解和驾驭及监控步骤也开始了。
总之,在项目开发和实施过程中,应对风险进行全程跟踪、管理,及时发现风险的可能性和危害,采取相应的风险规避措施,将项目的风险降到最低。
6 结 论
经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已经知道风险管理在项目管理中的重要性。结合本次《计算机存储及网络终端安全项目》,虽然通过项目风险分析,按照风险等级划分,其综合风险介于较高风险和高风险等级之间,但本项目最终按时交付且用户满意。在项目生命周期内,一个优秀的项目管理人员应在风险反应和风险预防之间达到一种平衡:当风险没有出现时,风险管理有助于你通过科学的分析和方法,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或转移风险,减小风险损失;当风险出现时,风险管理有助于你采用风险预案对相应的事件快速地做出反应,从而减小风险对整个项目所造成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柳纯录.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工程师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2]欧立雄,宋乐,梁萍,黄柯鑫.基于QFD的IT项目风险管理方法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8(1).
一、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项目融资作为一种筹资方式,在国外的研究中,对项目融资也只是进行了一种方法的介绍。而对项目在融资过程中,如何去志别、分析、控制、管理风险,没有做出系统、深入的研究。
在国际上,对项目融资风险管理的学术机构和学术会议很多,但最重要的也最有影响的国际项目管理机构是国际项目管理协会(IPMA,International Project Management Association)。该协会每两年召开一次世界项目管理大会,出了论文集《Management by Projects》,收集大量项目融资风险管理的文章。在出版论文和专著方面,英国的学者J.P. Turner的著作《The Handbook of Project-base Management》专辟一章讨论风险管理问题,最具有代表性的期刊是英国的《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ject Management》。
N.Kartam与S.Kartam从项目订约人角度对科威特建筑行业的风险及风险管理进行研究,在问卷调查基础上探讨如何评估、分散以及管理科威特建筑项目的风险,并提出了两种风险管理方法,即预防风险措施与缓和风险措施。
Patrick T I Lam指出电力、交通、通信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方面要考虑潜在的风险影响,并以BOT这种融资方式为例,通过实例分析指出风险因素的种类以及相应的规避方法。
Jyoti P Gupta和Anil K Sravat通过分析印度电力项目中融资和建设方面的关键因素,其中包括相关的政策、电力交易、风险因素和融资等,介绍了外国投资的第一个IPP项目,并提出了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
Mansoor Dailami和Danny Leipziger提出了在BOT融资方式中通过特许权协议降低风险的一些策略,如控制关键风险因素的变化,通过法律手段固定项目参与方和贷款银行之间的义务和权利等,并且运用实例进行了分析。
二、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我国风险管理教学、研究和应用也是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可惜系统地研究项目风险管理理论与方法的不多。文献首次对项目风险管理作了理论综述,文献详细介绍了风险管理体系,文献论述了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体系及各种风险评估定量方法,另外文献引进了重大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中的综合集成方法。
近年来,我国已经在项目风险管理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中国(双法)项目管理委员会发起并组织开展了中国项目管理知志体系研究,于2001年5月推出了中国项目管理知志体系,建立了项目风险管理的框架结构。目前在国内开展的项目管理专业资质认证、项目管理学术研究与培训等工作,使项目风险管理得到了普遍的重视。
目前,国内对项目融资风险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对项目融资风险管理的研究还不很成熟,主要是一些较为初步的定性分析。
田琦、赵凤(2004)对SCERT在项目融资风险评估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范小军、王方华、钟根元(2004)分析了大型基础项目融资风险的动态模糊评价方法。张建坤、张璞(2004)对房地产投资项目融资风险的灰色模糊评判进行了研究。屈哲(2003)对项目融资风险引入了动态分析的定量评估。王上铭、李树丞、王贵军(2002)对AHP法在项目融资风险管理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李汉军、何亚伯(2000)、张曼、屠梅曾、王为人(2004)提出了项目融资风险动态管理方法。袁业虎(2004)对融资风险测量方法的进行了探讨。钱春沁、孙晓安(2004)建立了项目融资指标体系及其风险评估方法。
徐大鹏、赵梅(1999)、王晶(2000)、李云磊(2000)、薛桦(2001)、屈哲(2002),尹昱、吴旭光(2003)对项目融资的风险规避与控制的措施和技术进行了研究。尹昱(2001)、陈赟、张凤明(2004)\范小军、钟根元(2005)、侍玉成(2008)对项目融资中风险分担与博弈问题进行了探讨,研究了项目融资的风险分摊和控制机制以及项目融资风险的最优分配模式。
邱晓晨、张颖(2004)对公路建设项目融资风险及其特性进行了分析。丁莉(2002)、王准、彭新民(2004)对水电项目融资的风险进行了分析。袁俊霞(1999)研究了项目融资在煤炭领域中的应用及其风险分析。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