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1-05 15:05:57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电力工程导论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中图分类号:TE973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从世界管道运输的发展历史来看已经超过了一百多年,石油天然气一直以来都主要依靠管道实现运输。随着经济发展我国实施了西气东输等工程,我国城市化速度不断加快,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我国管道工程建设规模实现了扩大。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管道建设施工技术也越来越先进,但从实际施工管理情况来看依然存在很多问题需要不断完善。对一切会对工程质量产生影响作用的因素实行统一管理,降低防范管道事故发生率,提高管道运行安全,这些都是石油天然气管道施工质量管理的主要内容。管道施工在质量方面存在问题是造成管道运行失效的一大主要原因,所以从根源上抓好管道施工质量十分关键。
一、如何控制油气管道工程的施工质量
(一)加强原材料质量管理
石油天然气管道施工过程中应用的原材料质量直接关乎到整个工程质量,因此加强原材料质量管理十分重要。要保障原材料整个使用过程中都能处于严格的监督状态,要确保施工现场使用的原材料都能够达到合格标准。要确保各个工序应用的原材料都经过实践检验,在对所有原材料质量进行检验的方式上应当多样化,这样就会为提高质量安全加固升级。
(二)提升施工环节质量管理效率
1.焊接。在石油天然气管道施工所有环节当中管道焊接作业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通过管道焊接作业这个环节可以对整个施工质量重进行衡量,不少管道由于在材质、焊接点焊缝方面质量存在问题进而引发管道事故。要想使输气管道安全提高保障,保障焊接质量至关重要。而焊缝质量高低会受到很多因素作用,例如未熔合、内凹、未焊透、烧穿、夹渣、气孔、咬边、裂纹等这些缺陷都会影响焊缝质量。这些不足都使的输气管道运输安全受到严重挑战,有分析证明,在管道运行正常的情况下,一些细小的缺陷在某些范围内是不会继续扩大危及整个管道的正常工作的。因此,在焊接技术方面表现出的质量高低会直接对管道运输产生决定性影响。现阶段,国内外关于管道焊接技术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关于这一方面的标准已经出台。
2.防腐。依靠外防腐涂层技术对于维护管道预期使用寿命具有积极的作用,可以降低外腐蚀对管道外壁产生的损害作用。现阶段国内关于外腐蚀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在一般条件下,施工质量会对涂层使用年限产生影响,涂层的粘合力:管道表面的处理清洁度、柔韧性、涂层绝缘性、耐磨性、坑冲击性、坑腐蚀性、防腐蚀涂层的厚度都是影响防腐蚀效果的主要原因。管道内防腐蚀技术与管道外防腐技术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只不过是将一层防腐蚀层涂在管道内壁上,如此有利于管道内壁的粗糙程度变小,对于管道输送能力的提高,管道使用寿命的提高都具有积极的作用。目前管道内壁防腐技术还存在很多不足有待改进,基本都是以国外相关标准为依据来执行的,为此还应当对外国技术继续借鉴不断创新。管道内壁涂层的粘合力、表面的处理状况、柔韧性、涂层的厚度等都是会对内壁发生作用的主要因素。
3.管道铺设。管道出现断裂受管道铺设平稳程度影响较大。管道在铺设环节发生问题会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管道铺设出现问题也受很多方面原因影响,包括管道上部负重量、埋设的深浅度、积水、埋设时土质的密度等。自然天气等因素也会对管道产生一定的影响,例如在冬天的时候泥土受冻发生膨胀凸起。因此在石油天然气管道施工过程中要想使管道铺设具有质量保证,加强施工质量、技术的提高十分关键。
(三)能够对施工质量存在的风险做到有效的把握
关于石油天然气管道施工过程中的风险把握十分关键,这直接关乎到整个工程项目是不是能够得以顺利安全地完工。因此通过专业人才以及专业技术对施工质量存在的风险展开专业化的评估十分重要,这样才能对潜在的风险做到有效的把握,为整个工程顺利完工创造安全保证。通海还应当对工程项目展开科学合理的分析,从资源利用、意外事项、项目安全、设备投入、环保风险等方面展开恰当的评估,此外还应当高度重视项目财务资金预支将会个给项目施工产生怎样的影响。简而言之,其实就是说对工程项目的评估与预测应当尽可能做到全面,使整个工程项目的风险得到有效的控制与降低。
二、油气管道工程中监理工作的重点
(一)建立项目监理管理体系
监理作为业主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延伸,对石油天然气管道工程项目建设的设计、采办和施工进行质量、进度、投资控制,对施工过程的HSE(职业健康、安全、环境保护)、合同和信息进行管理,协调业主与EPC总承包商、无损检测承包商之间的关系。为了履行监理合同,向业主提供满意的服务,建立完善的监理管理体系是首要任务。结合大型油气管道工程项目建设管理和项目管理的要求,应组建配置专业配套、能力突出、经验丰富的项目监理机构,建立一整套符合本项目实际情况的、完善的监理管理体系。监理管理体系文件一般包括监理质量控制手册、监理细则、监理工作程序、监理规划、HSE管理手册、监理工作制度、监理表格等,为监理工作开展奠定基础。
(二)抓好施工图纸会审和设计交底工作
项目监理机构一方面要组织好自身的图纸会审工作,还要督促、检查EPC总包和各施工承包商的图纸会审工作,有效开展设计交底工作。石油天然气管道工程项目设计交底工作由EPC总承包商组织,所有承包商参加,监理参加并予以督促,石油天然气管道工程项目设计人员就监理和施工承包商提交的问题予以解答。通过石油天然气管道工程项目设计交底工作,把一些问题在石油天然气管道工程项目开工之前得以解决,避免了施工中可能出现的很多变更,有效减少了不必要的返工和浪费。
(三)重视工程项目划分
石油天然气管道工程项目划分是开展质量验收、竣工资料整理的基础,是建立层级化的项目管理的基础,也是推行“过程监督、成果确认”模式的前提。在石油天然气管道工程项目开工前,业主和监理总部依据设计文件、石油天然气建设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编制并颁发了《项目划分管理办法》,明确石油天然气管道工程项目划分原则、项目编码规定。监理分部组织EPC承包商将整个工程按照单项工程、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分项工程、检验批进行划分并编码,形成完整的石油天然气管道工程项目划分及编码体系。
(四)做好项目计划管理
业主的石油天然气管道工程项目综合计划是项目管理的龙头和主线,石油天然气管道工程项目综合计划开始于施工准备,结束于竣工验收,涵盖服务商选择、物资采办、征地协调、设计、施工、投产试运与移交、竣工验收等各项工作内容,是石油天然气管道工程项目管理的纲领性文件。同时,监理要求EPC承包商编制项目执行计划、月滚动计划,以实现计划的延伸、细化与衔接,为实现石油天然气管道工程项目建设目标奠定基础。
结束语
从事大型油气管道工程监理工作要树立全局观念,统筹计划,抓重点、抓关键,合理安排、与相关方互相支持、密切配合,才能实现互利多赢,提高大型油气管道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刘长龙.中石油天然气管道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1.
[2]徐敬林,宁海程.石油天然气管道地下工程施工工艺综合分析[J].焊管,2008,04:81-84+96.
【中图分类号】TU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3)04-0058-1.5
随着我国经济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市政道路建设工程量也随之不断加大。但在市政道路的施工建设中,因其给城市居民日常出行、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为了尽可能减少道路施工建设带来的不良影响,都对施工工期要求十分严格。可以说只能提高完成施工任务,坚决不能拖延工期。因此,往往要求施工单位严格根据工程任务,倒排施工计划,因为工程施工周期紧张,施工单位对质量控制缺乏周密性,连续性,无形中提高了施工质量控制难度。还有,在道路施工中,参考建设的人员众多,如何规范施工作业,防止施工质量缺失,也是道路施工管理中需要重点考虑的一个问题。
一、完善以工程施工质量为核心的质量管理体系
为了确保道路施工的工程质量,就必须完善工程施工的质量管理体系,从而保证道路施工和全过程施工质量的管理。在此体系中,通过施工企业自检、项目监理、政府监管三个层面来开展工作,理顺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三者的关系,其中: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是依据工程建设发包和承包合同或协议,构成承发包的关系;建设单位与监理单位是委托与被委托的关系,通过监理服务协议或合同确认职责、权限和经济关系;监理单位与施工单位之间没有合同关系,也没有任何经济关系,而仅仅是监理与被监理的关系其中建设单位,要设立质量小组,对施工单位的施工质量进行抽检和质检。施工单位内部,也应设立专业质量管理人员,对施工质量进行自检,专检。监理单位,依据相应的质量规范和质量标准,按监理合同,独立行使监理职权。在制定质量监理体系时,要有可操作性,过高过低都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二、加强施工组织的审核,合理安排施工工序
市政道路和的施工,因为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在施工进场之前,一定要做好前期的施工组织工作,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结合项目特点,对施工机械设备的准备、施工人员劳务安排、整体施工规划等做好组织与计划,可以说,良好的、科学的施工方案,是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的组织保障。在施工方案初步确定之后,要组织相关人员,对施工方案审查,首先对审核项目部人员组成是否满足施工专业资质与配套能力,施工机具及设备是否满足工程量需要的问题。在对施工方案审核中,施工方案必须具有针对性、适用性和安全性。总工程师和专业监理工程师在施工方案审核中,一定要利用专业的现场经验,认真研究和审核施工方案的周密性,对施工过程中的难点、重点,提出有针对性的修改意见与施工单位进行探讨。为保证施工单位做到施工有的放矢,施工建设单位对工程项目的总体施工设想,同工程监理对工程控制规划进行良好沟通,达到有机结合。纠正施工单位只重视工程进度和施工效益,忽略工程质量或轻视施工质量的错误认识。工程质量、工程进度、施工效益二都相辅相成,既相互制约、又密不可分。
三、严格检验标准,完善质量控制流程
在对公路施工的质量管理过程中,检验标准的确定至关重要。检验标准指标要技术规范、操作规程和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即达到规范化、规程化、标准化、管理制度化。在对原料、半成品、结构部件进行必要的物理和力学性能检验,从而将施工的质量事故消除在施工前或施工过程中。在检验的手段上,通过仪表器具测试的试验数据进行仔细分析,从而确定准确的检验结果对技术标准高、工艺较复杂的项目,其检验标准另有设计规定的要求,并经质量检测人员检查后方可签认。同时,质量检验应坚持专职检验和群众相结合、定期和不定期的自检、日常检验和重点抽检相结合、互检不全面检查相结合的原则来开展质量检验工作,通过专职检验人员从施工准备、施工过程、竣工交接与验收等各个环节严格把关,高标准、严要求地把好工程质量。不仅要从质量管理制度、工艺规范、施工标准等多方而着手,还有对关键音附、重点环节给予综合评估,对出现的质量问题,给予及时分析和指导,对出现的质量缺陷,一定要严肃认真的进行处理,该停工的要及时停要、需返工的必须返工,总之一个“严”字,不能迁就和纵容。各级技术负责人对质量问题也要高度重视,配合好施工质量管理,做到事前指导,中间检查、成果评审、竣工跟踪等多项措施,提高工程施工质量,彻底改变过去重工期、重结果,重事后问责的工作习惯,科学化、流程化、标准化来做好质量管理。
四、质量控制的重点在施工现场
道路施工过程中,工程质量的许多问题,都必须通过现场跟踪检查发现的问题。因此,要做好现场检查,质量管理人员就一定要腿勤、眼勤、手勤。腿勤就是要勤跑工地,眼勤就是要勤观察,手勤就是要勤记录。要在施工现场的施工过程中,及时发现质量隐患、解决问题,将质量隐患消除在萌芽,从而减小施工的经济损失和延误工程工期。原材料是公路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原材料质量的好坏与工程质量好坏有必然联系,因此,一定要把好材料采购关,及时对原材料各项性能指标进行检测检验,严防不合作品材料及半成品流入施工现场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不仅要督促施工人员按规范进行作业,同时,对原材料性能进行检测与检验,并做好相关质记录。如混凝土的砂石料、水的称量是否准确,钢筋的焊接和绑扎长度是否达到规范要求,模板的搭设是否牢固紧密等。质量管理人员还应在现场给工人做正确操作的不规范,遇到质量难题,质量管理人员要同施工人员一起研究解决;出现质量问题,不能把责任一齐推向施工人员。另一方面,质量管理者还做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工作,做到工程质量管理奖罚分明,措施得当。细化工程质量管理的每个环节。把保证质量、提高质量、对质量精益求精作为大前提,有的放矢地列重点、突出的问题进行现场检查、评比和交流,对存在的问题,施工要点、注意事项等,施工内部质监部门以书面形式制定有效的整改措施,目的是为提高工程质量。
在质量管理过程中,要科学性、可操作性、预防性做为质量管理的重点。过高过低都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对十质量管理的目标,一定到细化,从而进一步确定施工过程中各个阶段的质量目标。将工程质量管理做到系统化、制度化,也需要关注施工质量检测技术的发展,将道路施工质量管理不断提高到一个更高的水平。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TV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施工多在河流临近地方,其建设不仅能够防洪减灾,同样也能够提供用水问题。但是由于河流一般而言都有一个汛期,因此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就需要通过施工导流技术来保证工程的正常开展和对施工质量进行控制,由此可见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导流系统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1、施工导流技术概述及其设计施工特点
所谓施工导流也就是在对水利工程进行施工的过程中,为了能够使流水绕过需要施工的区域流向下游而采用的一种引导水利的技术,这种方法有利于为建筑施工提供一个干燥的环境,使其能够快速而有效的进行施工。
说白了,施工导流技术技术就是为了控制以及引导水流而采取的技术方式。施工导流技术技术一般包括几个工程,即:截流、基坑排水、下闸蓄水等。施工导流技术是水利工程施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工程中的设计方案的有效实施、施工时间的长短以及施工的质量等都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在工程施工过程中,一定要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以及特点来设计施工导流技术,从而保证水利工程施工的质量。通常情况下,在进行施工导流设计时,主要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1.1 坝址的选择
设计之前,一定要对工程坝体的位置进行着重考虑,设计中选坝是有效勘测地形的最重要环节。在选坝过程中,通常根据地质条件、地形地势的优缺点、水能的指标差异、工程施工难度、工程量的大小、施工工期的长短等各方面来进行。
1.2 水电枢纽工程的布置方案
这是在选坝过程中最重要的研究问题,当坝址确定之后,为了能够达到工程的分布规律、合理,一般情况下都会先从导流明渠开始进行布置,然后再据此来考虑厂房的分布。
1.3 编制施工计划
编制施工计划是工程实施的前提条件。在编制施工计划过程中,不仅需要采用合理的施工方案,还需要考虑是否可以采用施工导流技术。
1.4 涉及的范围极广
施工导流技术不仅涉及到地质地形条件、水能指标,还涉及到工程周围建筑物的分布、水库的蓄水问题、下游生态环境以及居民的搬迁计划等等,这些在进行涉及施工导流时都是需要综合考虑的因素。
2、水利水电工程中施工导流技术控制措施
合理的导流方案必须在周密地研究各种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从中选择技术经济指标优越的方案通过技术经济比较拟定几个可能的方案,由于导流方案的选择受以下几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在选择导流方案时必须予以充分考虑,对于一项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的施工取得最佳的技术经济效果是从开工到完建往往不是采用单一的导流方法而是几种导流方法组合起来配合运用。
2.1 方案比选
在选择导流方案时,首先应当考虑河流的水文特征,比如冬期的流冰及冰冻、河流的流量大小、全年流量的变化情况、水位变化的幅度、汛期洪水的延续时间和枯水期的长短情况等。河流导流方案的选择和导流建筑物的布置,与河流两岸及河床的地质条件有直接的关系有利于选用隧洞导流。一般来说,对于河床单宽流量大的河流,宜采用分段围堰法导流若河流两岸或一岸风化层薄岩石坚硬且有足够的抗压强度时。如果岩石的风化层厚且破碎,或有较厚的沉积滩地,则适合于采用明渠导流。对于水位变化幅度大的山区河流在一定时期内通过过水围堰和淹没基坑来宣泄洪峰流量可采用允许基坑淹没的导流方法,对于枯水期较长的河流充分利用枯水安全期。在采用分段围堰导流时应根据河床地质条件来决定河床可能束窄的程度这时为了河床不受过大的冲刷避免把围堰基础淘空,由于河床的束窄使水流流速增大减小了过水断面的面积。对于岩石河床河床允许束窄程度较大,抗冲刷能力较强甚至可达到88%流速有增加到7.5m/s。但对覆盖层较厚的河床流速仅允许达到3.0m/s其束窄程度都不到30%抗冲刷能力较差。此外,河流两岸及河床的地质条件还与围堰形式的选择,水文地质条件还对基坑排水工作有很大的关系但对于枯水期不长的河流基坑能否允许淹没以及能否利用当地材料修筑围堰等密切相关。同时,如果不利用洪水期进行施工,就会拖延工期。对于流冰的河流,应充分注意流冰壅塞流冰的宣泄问题造成导流建筑物失事影响泄流。
2.2 施工控制措施
水工建筑物的形式和布置与导流方案相互影响,在拟定或选定导流方案时,应充分考虑水工建筑物的形式及其布置特点。施工现场的地形条件也对导流方案的选择有很大的影响一般情况下应该充分考虑施工导流的要求在设计永久泄水建筑物的断面尺寸和拟定其布置方案时。在选择导流方案时应该尽可能加以利用如果枢纽组成中有泄水孔、涵管、渠道及隧洞等永久泄水建筑物,平原河道或有河湾、老河道可资利用河流的两岸或一岸比较平坦宜采用明渠导流;采用隧洞导流主要是针对山岩坚实的地区在河段狭窄两岸陡峻山体;对于河床宽阔的河流,尤其在施工期间有过木及通航的要求的情况采用分段围堰法导流;在采用分段围堰法修建混凝土坝枢纽时利用水电站与混凝土坝之间或混凝土坝溢流段和非溢流段之间的隔墙如河床中有天然岛屿或沙洲时采用分段围堰法导流特别是纵向围堰的布置更有利于导流围堰的布置以降低导流建筑物的造价,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核算它是否能够布置二期工程导流建筑物对于第二期工程所修建的混凝土坝尤为重要。在选择挡水建筑物的形式时,由于土坝、土石混合坝和堆石坝的抗冲能力小,除采用特殊措施外,一般不允许从坝身过水,所以多利用坝身以外的泄水建筑物如隧洞、明渠等或坝身范围内的涵管来导流,施工时通常要求在一个枯水期内将坝身抢筑到拦洪高程以上,以免水流漫顶,发生事故;至于混凝土坝,特别是混凝土重力坝,由于抗冲能力较强,允许流速达到25m/s,故不但可以通过底孔泄流,还可以通过未完建的坝身过水,因此导流方案选择较为灵活。
2.3 施工进度和施工方法
在选择河流的导流方案时,应充分考虑到施工期间河流的综合利用,如河流的通航、水电站的运转、筏运、灌溉、供水或渔业等。对于通航的河流束窄断面的最大流速一般不得超过2.0m/s不仅要求河流在束窄以后而且要求水深与船只吃水深度相适应但河宽仍能便于船只的通行大多采用分段围堰法导流,在施工导流期间,要避免木材拥塞泄水建筑物或者堵塞束窄河床对于浮运木筏或散材的河流特殊情况需与当地航运部门协商研究确定。在施工中后期在满足下游供水、灌溉用水和水电站运行的要求的同时水库拦洪蓄水时为了保证渔业的要求以便鱼群能回游还应修建临时的过鱼设施,在水利水电枢纽施工导流过程中,对施工进度起控制作用的关键性时段主要有:导流建筑物的按合同要求的竣工期限、河床水流的截断时间、拦洪坝体的完工期限、临时泄水建筑物的封堵时间以及水库蓄水正式发电的时间期限等等。由于各项工程的施工方法和施工进度直接影响到各时段中导流任务的合理性和可能性,因此,在选择导流方案时必须充分考虑到施工和进度和施工方法,三者紧密相连,密不可分。通常根据导流方案来安排控制性进度,并进而确定施工方法。
结束语
总之,对于水利水电工程而言,导流系统施工技术关系到工程建设是否能够水利开展。因此在选择导流方案时应使使导流建筑物既简单易行主体工程尽可能及早发挥效益降低导流费用简化导流程序综合考虑以上各方面因素,使施工方案等技术措施适用可靠。
参考文献
电力工程项目的建设是一个复杂、庞大的系统工程,影响工程质量因素贯穿整个施工过程,在建设过程中只有对决定和影响工程质量所有因素严加控制,严格按建设程序办事,严格按建设规范控制质量,才能保证工程项目质量达到预定目标。
1.影响电力工程施工质量的主要因素
力工程施工是一个涉及面广的复杂工程,影响因素有很多,主要有:人员、材料、机械、方法和环境,这几个因素的控制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关键。
1.1人的因素。人是电力工程项目建没的实施者,是影响工程质量的首要因素。每个工作人员都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工程质量。它决定了其他几个因素,提高工程质量的关键在于提高人的素质。高质量的人及其高质量的工作就能带来高质量的产品。
1.2材料。材料质量是工程质量的基础,材料质量不符合要求,工程质量就不能符合标准。所以,加强材料的质量控制,是提高工程质量的重要保证,是创造正常施工条件,实现投资、进度控制的前提。对于电力工程,材料种类多,用量大,一种材料出现问题,就会对整个电力工程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对工程材料的质量控制,是提高工程质量的重要保证。
1.3机械设备。机械是指施工过程使用的各类机具设备,它们是施工生产的手段。机械设备对工程质量有重要影响。机械设备其产品质量优劣程度、施工设备、仪器的类型是否符合电力工程施工特点,性能是否先进稳定,操作是否方便安全等,都将会对施工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所以在施工机械设备选型时,应注意经济上的合理性、技术上的先进性、操作和维护上的方便性等。
1.4施工方法。施工方法是实现工程建设的重要手段,施工方案的正确与否,是直接影响工程项目进度、质量、投资三大目标控制能否顺利实现的关键。往往由于施工方案考虑不周而拖延进度,影响质量,增加投资。施工单位在制定施工方案时,必须结合工程实际,从技术、组织、管理、工艺、操作、经济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综合考虑,力求做到经济合理,工艺先进,措施得力,操作方便,有利于提高质量,加快进度,降低成本。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施工顺序的开展和操作要求、施工方案的制定、工艺的设计等,都必须以确保工程质量为目的,严加控制。
1.5环境因素。影响工程项目质量的环境因素较多,有工程技术环境、工程管理环境、劳动环境,人文环境等环境因素对于工程质量的影响,具有复杂多变的特点,如气象条件变化万千,温度、湿度、大风、暴雨、酷暑、严寒都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因此,应根据电力工程特点和具体的施工条件,与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紧密结合,对影响质量的环境因素,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严加控制。
2 提高电力工程施工质量的管理措施
2.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制
必须建立健全适应市场需求且能发挥企业优势的质量管理体系和各项管理制度。全面落实责任制,明确单位领导、项目负责人、工程技术人员和具体工作人员责任,层层落实责任制,并加强监督和检查。按照电力规范和技术要求,出现质量问题,不管当事人发生什么变化,都要追究责任,即工程质量终身制,使工程人员真正负起责来。
2.2建设一支优秀的施工人员队伍
现代化的大生产必须依赖于群体的力量才能完成。工程质量的形成受到所有参加工程项目施工的人员的影响也是最大的。对管理技术人员、施工操作人员培训,以提高他们素质。这既要提高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更要提高其技术素质。
2.3制定监理细则,明确监理目标。根据工程要求规定监理目标、进度计划、人员和料物计划,以及为实现这些目标所进行控制的依据、方法、制度及保证体系等。制定监理细则,对掌握各部位、各工序、各阶段工程质量标准、质量检查、质量评定和验收程序等都作详细规定,使施工企业和工地所有人员都知道在质量控制中做什么、怎么做、以及怎样去评价做的效果,也便于相互工作协调和各工序的衔接。同时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包括质检机构、质检制度、质检人员的素质,并明确各级质检人员的权限和责任等。
2.4严格技术管理
技术管理包括技术责任制、施工日记、图纸会审、技术交底、技术复核、材料检验、技术档案、工程验收等制度。技术责任制:要求每个工程技术人员明确自己的职责和权限,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便于做好各自分工的技术工作;施工日记:在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负责人必须认真做好施工日记,把施工中每天每项工作情况、出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与结果详细记录、完好保存,作为竣工验收和质量评定的依据;技术交底:使参与施工任务的专业技术人员和工人全面的了解所负担工程任务的特点、技术要求、施工工艺等,做到心中有数;技术复核:在施工全过程中,对每项技术工作的实施,要有专人进行复核,防止偏差,纠正错误,避免人为工程质量事故;材料检验:施工工地所用的各类材料,都应抽样检查,以确保施工质量;工程验收:在每一个工程的各部位单项,尤其是隐蔽工程,完成一项验收一项,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或部位的施工。同时,也为竣工验收提供完整的技术资料。
3 提高电力工程质量的施工措施
3.1施工准备质量控制
作为施工单位,在承揽到电力工程任务后,要与业主一起做好对设计文件的会审、技术交底、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的制定、施工图预算及技术资料的准备等工作。在这一阶段,一定要做到耐心细致,把施工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考虑周全,对设计图中不便于施工的地方尽早提出修改意见,制定出详尽合理的施工方案和施工组织设计,便于下阶段施工过程的进行。
3.2施工阶段质量控制
施工阶段是使工程设计意图最终实现并形成工程实体的阶段,也是最终形成工程产品质量和工程项目使用价值的重要阶段。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也是一个经由对投入的资源和条件的质量控制(事前控制)进而对生产过程及各环节质量进行控制(事中控制)。直到对所完成的工程产出产品的质量检验与控制(事后控制)为止的全过程的系统控制过程。
施工过程管理的基本任务是保证工程的质量,建立一个能够稳定地生产合格工程和优质工程的管理系统。质量控制工作量最大的阶段就是施工阶段。所有与建设活动有关的单位都要在此时参与质量形成的活动。所以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是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的重点,也是最重要的阶段。
根据施工阶段工程实体质量形成过程的时间阶段划分,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可以分为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上述三个阶段的系统过程中,前二个阶段对于最终产品质量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而所投入的物质资源的质量控制对最终产品质量又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所以质量控制的系统过程中,无论是对投入物质资源的控制,还是对施工及安装生产过程的控制,都应当对影响工程实体质量的几个重要因素进行全面的控制。
3.3验收阶段的质量控制
信息技术的发展对各行各业提高生产力都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电力工程建设领域也不另外。电力工程电气设备、电力电缆较为复杂,建筑结构形式也不同于常规建筑。为保障后期运营安全稳定,电力工程的施工质量要求较高,为提高生产运营效率,通过信息化手段进一步整合资源、集散信息已成为关注的重点。根据数据统计,国际建筑业信息化率为0.3%。而我国建筑业信息化率仅为约0.027%[1],对比国际水平,我国的建筑业信息化程度仍处较低阶段,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传统的二维设计模式难以做到全面信息的集成共享,而三维信息技术的出现打破了这一局面。以三维信息模型为载体,可以较便捷的承载工程数据信息,基于三维信息模型实现数据的集成共享,而实现工程全过程的信息资源共享、消除信息孤岛[2],其核心就在于可支持信息创建、交换、共享的支撑服务平台,即三维信息化系统。
1研究实践
建立电力工程的三维信息化系统,可连接建筑项目生命期不同阶段的数据、过程和资源,建立单一工程数据源,使得数据可被建设项目各参与方普遍使用,实现协同管理和集成交付。电力工程的建设是以运行为目的,建设单位需要的是工程投产能够安全、稳定、高效的运行以及检修维护,而工程的原始数据来源几乎全部来自基建过程,运用三维信息系统整合数据资源,使基建期的数据信息能够无损传递到运维,无疑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了重复劳动且确保了数据来源的单一性,使信息更加准确。
1.1文档管理
基于三维信息模型实现文档资料的交互共享,在信息系统中实现文件审批流转,建立图纸、验收记录等文件与信息模型的网状关联关系,使用者能够快速检索跟构件(设备)关联的文档,同时也能快速的查找跟文档关联的构件(设备)。通过数据之间的智能分析及提取,建立对象及对象间的关联关系,将非结构化的数据及文件结构化,实现对象化的信息检索,查询和管理功能,实现基于设施、设备等以对象为核心的多种信息关联性管理,满足大数据存储与高效查询,实现一体化办公。
1.2大宗材料管理
通过信息系统完成项目施工期间多专业大宗材料统计,根据业主提出的需求,按不同专业和不同区域生成的材料报表,作为制定材料需求计划、采购数量及成本预算的参考,为项目材料管理作出合理决策提供依据,保证施工需要,避免材料浪费。包括管道组件(如阀门、仪表、螺丝、法兰)、混凝土、钢材用量、门窗数量、风管耗材(阀门、风口、消声器、风机空调机)、电缆桥架规格和长度材料统计表(见图1、图2)。
1.3实现三维管网敷设及统计
建立三维管网节点节点数据库,管线及电缆桥架的端接、弯头、三通、四通、竖井出口等作为节点编辑节点名称编号,通过节点名称可以明确节点所在桥架的位置,数据库中的节点可以在三维信息化模型中显示。大大方便了隐蔽管网工程的查看,对后期检修工作尤其有益。信息系统能够实现电缆敷设可视化、自动计算最优路径、建立智能拓扑连接、电缆桥架超容提醒、自动计算最优的电缆路径和长度,与传统的人工布线相比,具有直观、准确、快速等优点,能极大减少设计错误,提高设计效率。经项目实践验证,系统自动计算与实际长度偏差不超过5%(见图3、图4)。系统还可导出三维电缆线路清册可用于现场敷设验证;根据建设单位实际需求导出电缆材料报表。
1.4智能视频监控联动
在工程三维模型中可查看视频监控点的监控状况,将监控视频连接到三维信息系统,实现监控摄像头与三维模型联动,点击摄像头智能联动查看实际的监控画面(见图5),实现智能报警推送,快速查看周边地形地貌及设备状态,为应急指挥提供决策依据。
1.5智能点巡检
通过系统智能生成每周的点巡检任务(见图6),巡检人员可在三维查看巡检点位置,于系统上写反馈巡检信息,还可通过视频监控辅助核对某些点的状况,实现信息化智能管理。
1.6仿真模拟
除了传统的施工模拟外,三维信息系统还嵌入电力工程工作票等的重要操作流程,实现在三维系统上进行仿真模拟培训。三维体验式模拟操作流程,可取得较好的安全培训效果,帮助新员工快速成长(见图7)。
2研究方向探索
2.1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
电气设备为电力工程实现生产功能的主体,也是电力工程中业主最为关心的部分,实现电气设备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对变压器、GIS等从初设选型、基建阶段、运行维护阶段实现全生命周期管理,将具有重大意义。首先将完整的各生命周期信息录入三维信息模型,如初设其设备选型,基建阶段厂家、型号、安装日期、安装人、天气、验收调试结果,运维阶段检修记录、备品备件库存等,在三维信息系统实现全生命周期的信息共享。其次在基建期实现基于物联网的主要设备跟踪管理,信息系统提供二维码制作功能,基于统一编码体系(物料编码规则)打印并生成二维码图片,物料出厂前由供应商粘贴在构件上;物料在出厂、入库、出库、安装、验收时分别进行扫码,实现物料的数字化管理形成可追溯管理体系;同时,系统可过滤筛选出出厂、入库、出库、安装、验收设备材料,在模型中区分显示,也可以在筛选统计出其清单。在运维阶段要实现自动统计设备物资物料以及备品备件的库存情况,系统可按照规定格式生成设备台账,检修人员更新的检修记录自动跟新至台账中,在备品备件不足时,系统能够自动预警提醒。
2.2信息系统集成
三维信息系统需要实现与公司资产管理系统等其他信息系统对接,系统在基建期的电气设备、管线等数据,可智能过滤、筛选、提取,根据移交生产运行所需要的数据要求,以规定的表格形式导入至资产管理系统,实现公司多系统的集成,避免多系统之间形成信息孤岛且不智能互联。
3结束语
电力工程三维信息化系统的建设无疑能够为电力工程的管理带来飞跃式提升,然而要形成一套完善且全面的信息系统仍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前行。
参考文献:
1.1为专业教育奠定基础
由于刚入学的新生接触的专业知识还不是很多,所以对这个专业以及如何学好这个专业、需要哪些方面的专业技能、当今社会乃至世界这方面的发展情况如何等等,都不是很清晰,不能给自己一个学习和探索的定位。通过《电气工程导论》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对本专业进行初步的认识,构建初步的知识体系框架和培养方案,为后续的专业课程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1.2教育心理学的体现
由于大学的教学与中学的教学的不同,需要指导学生有意识、有目的地改变学习方法,以适应大学的学习。该课程是为本专业大一新生开设的一门必修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本专业的性质、特点、发展以及所学技术的作用和地位,了解与本专业相关行业的工程现状和发展趋势,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基本要求、课程体系结构、教学计划安排和教学内容,以及本专业各阶段的学习要求、重点和学习方法,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专业思想和学习观,促成中学到大学学习的良好过渡,建立良好的专业印象,激发学习兴趣,积极引导学生专业入门,使学生在大学时代能充分发挥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
2《电气工程导论》教学体系及其特色
南京工程学院是一所以培养高等工程应用型人才的本科院校,其前身之一为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在电气工程教学方面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和良好的积淀。《电气工程导论》课程的设置正是其培养特色的体现。
2.1培养目标
本课程是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本科生的必选专业平台课程。目的首先是使刚入学的新生对将要学习的专业有全面深入的了解,迅速适应丰富多彩的大学学习生活,提前制定出比较完善的大学学习规划;其次是对电气工程学科发展的历史沿革、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的学科方向、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的发展趋势等进行了全方位的介绍,这样有利于学生对自己将要从事的专业有全面认识,以激发他们对后续的基础课程、专业课程的学习兴趣。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学习后续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打下基础、拓宽视野,使学生与终身学习和职业流动的现代化潮流相适应。为现代社会培养知识广博、有创新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并为学生更高层次的专业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为个人今后的多向发展提供全面的准备。
2.2教学任务以及课程内容设置
学习的具体任务是要求学生掌握:电气工程学科及其涵盖的内容,电气工程学科在我国高等教育中的地位,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本科培养目标与方案;人类对电磁现象的早期研究;电工技术的发展历程;电能利用与现有的发电类型,新型发电方式,发电、供电和用电的基本设备;中国电力工业的发展,电力工业的特点,电力工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电力系统及其组成;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的产生和发展,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的基本任务及特点,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的理论基础及主要研究内容;电力电子技术,电气传动技术;电力通信技术,电力通信的现状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自动化及其应用,自动化和控制技术发展简史等内容。该课程由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两部分组成,其中课堂教学又分为教材学习与专题讨论,实验教学又分为演示实验和实验室参观。这样的课程内容设置既考虑了专业知识的学习又兼顾了专业兴趣的激发和培养。
2.3教学特色
经过多年的积累,本校《电气工程导论》的教学形成了自有的特色。
1)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
课堂教学是以专职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的一种教学形式,具有广泛而有效的教学效果。在课堂教学中,倡导教师应用多媒体教学,通过插入大量电气工程和工程建设图片、相关视频或影像资料,使教学能更加生动形象,这样学生在学习中能更容易接受。实验教学则是通过演示、体验和观摩的方式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巩固。本课程通过设置合理的演示和体验教学,以及参观电力专业实验室、发输电系统模型等方式,将书本知识以实物或实验示例的方式展现给学生,进一步加深理解,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2)资深教师教学
专业概论所涉及的教学内容虽然不深,但却要求专职教师除了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和教学经验,还必须能够了解行业动态和最新进展,知悉最新技术和发展趋势,并能够使学生全景式地了解电气工程领域的知识体系和应用前景。此外,面对没有专业知识基础的专业新生,如何在教学中高屋建瓴又深入浅出的教授课程内容,是对《电气工程导论》教师的一大挑战。因此,我们通常邀请具有多年教学经验的专业课教师教授该课程。
3)教材教学与专题讲座相结合
为了紧随学科前沿,开拓学生视野,同时丰富教学内容,我们采用教材教学与专题讲座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其中专题讲座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方面为科技前沿讲座,另一方面为学生自主专题讨论。科技前沿讲座邀请从事科研的教师对电力行业前沿科技进行介绍,例如新能源发电技术,智能电网技术,直流配电网技术等;学生自主专题讨论是由学生自主选题,自主组织的课堂讨论,通过这一环节的参与能够让学生主动学习,在激发学习积极性和专业兴趣的同时,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3关于课程教学的思考
《电气工程导论》课程教学已形成完备的教学体系和教学方法,尤其是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在参与和协助该课程教学的过程中,笔者产生以下几方面的思考,在此提出以便与同行探讨。
1)从课程内容设置来看,该课程主要以传统电力系统知识为核心,虽然增加了专题讲座内容,但是在传递行业新兴技术方面仍稍息薄弱。若能在讲解完电力系统基础概念后,采用视频、图片等生动素材对新兴技术进行更多的介绍,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专业憧憬。
作者简介:倪良华(1966-),男,江苏南京人,南京工程学院电力工程学院,副教授;杨志超(1960-),男,江苏南京人,南京工程学院电力工程学院院长,副教授。(江苏 南京 210013)
基金项目:本文系南京工程学院重点教改项目(项目编号:JG201104)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3-0062-02
进入21世纪以来,经济发展低碳化席卷全球,绿色能源利用蓬勃兴起,智能电网发展方兴未艾,电力行业迎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发展特高压和智能电网,已成为我国能源战略的重要内容。随着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和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特高压远距离输电网的规划与建设,对具有高水平的专业背景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这为输配电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带来了机遇和挑战。结合电力行业发展与改革的大背景,为培养行业需要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主动适应行业对专业人才需求变化,更新人才培养理念,开展输配电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方式方法的改革与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应从输配电工程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出发,定位好新形势下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整合优化现有教学资源,构造完善的理论和实践教学体系,实施教学方式方法改革,打造新的实践教学基地及现场实习基地,促进教学科研相互融合,完善教学质量评估体系与方法;同时根据学生发展特点,结合课堂理论教学和现场实践,让学生学习掌握新的理论、技术和方法,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使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这是目前输配电工程专业改革的主要内容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输配电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输配电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与行业发展不相适应。国家电网发展特高压输电和新能源技术,新设备、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方法不断涌现,现有输配电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的定位没能很好地与时俱进,从知识、能力和素质等方面进一步明确输配电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
第二,原有课程知识体系中,理论课程中部分课程存在交叉重复现象,部分理论教材内容未能及时反映行业领域发展的新理论和新技术,滞后于现场工程实际,不利于学生学习系统知识和跟踪学科前沿知识,不利于学生从系统角度思考问题,不利于学生未来较快适应现场工作。
第三,教学方式方法手段单一,现主要以课堂灌输式讲授为主,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不够,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和信息技术资源利用不充分,单一的教学模式无法实现教与学的互动,教学效果不甚理想,甚至导致部分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第四,教学评估体系不完善,难以全过程监控教学过程,考核手段单一,往往以一份考卷或一份报告的形式考查学生对一门课程的掌握情况,不能多元化检验、评价学生的综合水平,更无法考查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专业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与实践
“十一五”期间,通过承担教学改革立项课题的研究和教改试点,经过多年专业教学改革实践,探索了一条新时代背景下输配电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之路,取得了颇为丰富的教学成果。专业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与实践归纳总结如下。
1.紧跟电力行业发展,定位好人才培养目标
当前电力系统及自动化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新技术、新设备、新方法不断涌现,国家电网正朝着大区域、大规模电网方向发展,同时电力行业需要多种层次的专业人才。认清并明确输配电工程本科专业所培养人才的层次,是形成人才培养理念的关键。为此,深入到电力公司、送变电公司、电力设计院、电力监理公司、地铁公司等单位进行广泛调研,虚心听取用人单位对输配电专业人才的需求意见,是确定人才培养目标的第一要务。目前现场方面的人才层次不高,而用人单位对高层次专业人才需求量较大,要求所培养的人才综合素质较高,专业方面不仅要具备完备的电工理论基础、机械工程知识、电力工程知识、输电线路工程知识,还要求具备实践动手能力强、现场适应能力强、管理能力突出、团队合作意识好等综合素质。
认清形势,紧密跟踪社会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调整输配电工程专业发展方向,合理设计人才培养方案,突出专业建设特色,采取有效可行的人才培养措施,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个性健全、情操高尚、基础扎实、知识面广、面向生产第一线、工程实践能力强、能够跟踪本领域新理论新技术、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高端专业人才,是南京工程学院输配电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2.走校企合作之路,共建先进实践基地
打造有特色的实践教学基地是进行输配电工程专业改革与建设的目标之一。经过多年努力,在增加实验室建设投资的同时,通过与电力公司和送变电公司等单位合作,在原有已建实习基地的基础上,共同建设了“输变电工程实习中心”、输电线路施工实训基地、输变电虚拟仿真实验室、输电线路测量实验室、电缆故障测试实验室、输电线路金具陈列室、杆塔模型室等实践基地。实验基地及实验室配置的设备种类齐全,功能全面,技术先进,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同时,为解决学生毕业现场实习问题,与地方市供电公司大力合作,设立了校企合作培训实习基地,通过校内实践基地的训练和现场实践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3.紧扣行业需求,修订人才培养方案,重组优化课程体系
制定出好的人才培养方案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关键因素。专业改革中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结合教育部对工科院校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电力行业对岗位职责及知识点的具体要求,以及高等院校同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特点,突出以理论知识扎实工程应用能力强为培养主线,重组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选修课及实践课等不同层次专业课程体系。专业基础课方面,通过开设“电气工程导论”课程,让学生初步感知电力系统,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通过开设三大力学课程和电路、电机和电子技术等电类课程,将力学和电工类课程巧妙融合,为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打下了良好基础。专业方向课方面,为突出专业特色,优化相关课程,将“架空线路设计”与“输电杆塔设计”课程合并,将“架空线路施工机具”与“架空输配电线路施工技术”课程合并,增加“电力电缆”课程课时数和电缆故障测试技术相关内容,增加开设“配网技术”课程。专业选修课方面,开设能反映新技术、新设备在专业领域的应用类课程,比如“特高压电网”、“远距离输电技术”、“输电线路概预算”、“GIS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智能输电技术”、“配电网灵活自愈技术”等课程,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的专业知识面。实践课方面,利用优质的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让学生参加输电线路施工现场实训,输变电虚拟仿真实验室基地实习,参加一次、二次系统设计和到企业现场进行设备安装调试,并将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及大学生科技创新与工程设计、科研项目相结合,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4.以“九个结合”为指导,改革教育教学方法
将输配电工程专业的教学方式方法改革的具体措施归纳为“九个结合”:理论教学与工程实践相结合;校内教师课堂讲授与校外专家专题讲座相结合;传统教学方式与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相结合;产、学、研相结合;毕业设计与现场工程设计相结合;毕业实习与企业实践相结合;编写或选用教材与企业培训要求相结合;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与科研课题相结合;仿真实验室虚拟培训与现场具体实践相结合。
以“九个结合”为指导思想的教学模式,常规课堂教学中辅助运用高级多媒体课件教学,将理论知识和现场知识结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聘请高水平的专家到学校作专题讲座,与师生共交流,拓宽了专业视野。学生毕业设计选题选自实际工程中的项目,做到真题真做,将所学专业理论知识运用于具体工程实践,为学生将来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现场实训与在输配电虚拟仿真实验室培训互相结合,学生的工程实践效果明显增强。
5.重视科研进修实践,提升师资队伍素质
为了不断更新教师队伍的知识结构,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教学水平,应倡导教师积极参加高校进修读硕读博,积极申报并承担科研项目,并深入到电力企业现场参加工程实践活动。经过几年来的努力,大部分专业教师达到了“双师型”标准,一部分教师队伍达到了“双师型”加“科研型”标准,多名教师成为相关电力企业的特聘专家和顾问。教师的教学、工程实践和科研能力亦得到了明显提升。教师先后承担省级、校级教研教改及横向纵向项目多项,发表高质量的专业学术论文多篇,指导的本科毕业设计获省级优秀毕业设计个人和团队奖励,学科研究形成了明确的有特色的研究方向,科技服务方面,承担了多个变电站及线路工程二次线设计。
6.突出电力特色,邀请企业专家共同精编适用教材
为了突出输配电工程专业的特色,编写出能反映电力系统自动化新技术、新方法、新标准、新工艺的系列化适用教材,特地邀请企业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共同参与。几年来共编写出版各类规划教材8本,其中《输配电线路施工技术》、《输电线路设计基础》等为“十一五”规划教材。
7.改革课程考核手段,多样化地评价学生的水平
过去仅凭一张试卷或一份报告的课程考核手段无法全面反映学生对课程的掌握情况和能力,不能客观、多样化地评价学生。为此,应改革课程考核办法,推行期末考试与平时出勤、课堂提问、课后作业、实验报告、小论文相结合的考核制度,以确保更公正、更公平、更科学地评价学生的水平。
三、总结
以上是主动适应电力行业发展,着力改造传统输配电工程专业,通过一系列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体系组合、先进实践基地打造、教学方法与手段运用、教师队伍建设、教材建设、考核方法多样化等方面进行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活动。经过改革,学生的专业理论水平、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了培养,适应社会的能力增强,就业率提高,取得的效果令人满意,为培养适应电力行业需求的应用型本科高级人才作出了贡献,具有很好的示范作用。
参考文献:
[1]孙宏斌,等.面向中国智能输电网的智能控制中心[J].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2009,24(2):2-7.
[2]雷Wen,查尔斯A.Lin.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影响[J].水科学进展,2003,14(5):667-674.
[3]董李勤,章光新.全球气候变化对湿地生态水文的影响研究综述[J].水科学进展,2011,22(3):429-436.
[4]尹茂祥.莫拉克台风重创台湾[J].两岸关系,2009,(09):12-13.
[5]http:///a/20100712/001008.htm
[6]王艳兰.2007年6月7日大暴雨定量降水精细化临近预报初步探讨[J].气象研究与应用,2007,(S2).
[7]王国安.可能最大暴雨和洪水计算原理与方法[M].北京:黄河水利出版社,1999.
作者简介:王晓刚(1976-),男,吉林长春人,广州大学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自动化系副主任,副教授;王清(1963-),女,黑龙江哈尔滨人,广州大学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自动化系主任,副教授。(广东 广州 510006)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州大学“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36-0131-02
目前我国电气工程领域有以下两个发展特点:一是随着我国年发电量和总装机容量的逐年增长,未来20年,我国电力工业和电工制造业将持续高速发展,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人才需求量越来越大。二是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能源技术迅速渗透到传统电工领域,出现了微电网、智能电网等新事物,这对高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毕业生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此同时,教育部提出实行“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旨在培养一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促进工程教育改革和创新,全面提高我国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各高校都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作出修订。[1-7]广州大学(以下简称“我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原有的培养方案已经不适合于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因此从2011年开始对专业培养方案进行了大规模的修订,经专家评审通过并从2012年开始实施。新培养方案的最大特点是侧重于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一、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能够从事与电气工程有关的装备制造、系统运行、自动控制、信息处理、试验分析、电力电子等技术开发以及计算机应用等领域工作的宽口径复合型工程技术与管理人才。在新培养方案中开设了电力系统自动化、工业自动化和智能电网与新能源技术三个专业方向,相应方向的学生毕业后可在电力行业、电气装备制造和应用行业,或者工业自动化设备集成制造行业、自动化设备和技术的应用行业从事电气、电子、自动化产品的研究、开发、集成、管理、安装、检测与维护等技术工作。
二、新版培养方案介绍
本专业课程基本框架设置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以公共基础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为本专业的主干课程。在此基础上,第二层次设置专业选修课程,选修课程分为电力系统自动化方向选修课、工业自动化方向选修课、智能电网与新能源技术方向选修课和跨方向公共选修课。第三层次设置集中实践环节,包括课程设计、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
本专业基本学制为四年,允许在七年的弹性学制内完成学业。毕业的总学分不少于164,且各层次课程应满足相应模块的修业要求。公共基础课程平台包括通识类必修课和通识类选修课,分别要求达到36学分和11学分。学生至少需获得4个第二课堂学分方能毕业。多余学分可申请以50%的比例折算抵免通识类选修课程学分。在专业选修课程中,要求毕业前必须选修不少于38学分的课程。通识类必修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是本专业全体学生修读的课程,如果考试不及格,按学校文件规定,必须重修。所有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是全体学生必须完成的实践环节。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在第三学年开始选修电力系统自动化、工业自动化或智能电网与新能源技术方向的课程,在相应方向所选修的课程要求至少要分别达到12、9.5及10学分。
另外还建议学生每学期至多选修2学分的通识类选修课程,并选择适当的经济管理类通识课程,以丰富自己知识结构。学生应特别重视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必修课程的学习,为后续学习、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开设的课程具体包括:
1.通识类教育课程平台(通识类必修课)
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政治类课程以及大学体育、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心理健康教育等,共36学分。
2.通识类教育课程平台(通识类选修课)
分为人文科学类、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工程技术类、体育艺术类、教师教育类六大类别,要求学生跨学科选修两类以上(含两类)课程,且要求在精品通识课程中选修不少于2学分,与专业相同或相近的课程不计入总学分。通识类选修课要求修满11学分。
3.学科基础课程平台(学科基础课程)
包括专业导论、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机械制图、C程序设计、电路等,共30学分。
4.专业课程平台(专业必修课程)
包括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数字电子技术实验、电力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等,共17学分。
5.专业课程平台(专业选修课程——模块课)
电力系统自动化模块包括发电厂电气部分、电力系统分析、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电力系统自动化、电力系统调度、电力系统新技术专题、配电网自动化、高电压技术等,要求修够12学分。
工业自动化模块包括电机拖动技术、电力工程基础、电力电子技术装置及应用、现代控制理论、自动化仪表与过程控制、运动控制系统、电梯控制技术、智能控制、机器人技术、物流自动化技术等,要求修够9.5学分。
智能电网与新能源技术模块包括发电厂电气部分、电力系统分析、智能变电站技术、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智能电网技术、微电网技术、新能源发电技术等,要求修够10学分。
6.专业课程平台(专业选修课程——跨模块课)
这部分课程3个方向的学生都可以选修,要求模块课和跨模块课的总学分至少达到38。包括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电磁场、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电子电路CAD技术、专业英语、电气控制与可编程控制器、计算机虚拟仪器技术、DSP系统设计与应用、计算机控制技术、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学科研究方法论等。
7.实践教学平台
包括军训、金工实习、电工电子实习、认识实习、电子技术应用课程设计、单片机应用系统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此外,3个方向的学生还要完成相应模块的课程设计,分别为电力系统课程设计、控制系统课程设计、智能电网技术课程设计,为期均为1周。实践课的总学时为28。
新培养方案各类课程的学分数、学时数及其所占百分比见表1。
三、新版培养方案所采取的改革措施
1.专业方向改革
与原培养方案相比,专业方向作了很大改动,这样做的原因有三:
第一,原培养方案并不分方向,所有学生都只是根据自己的兴趣在专业课程平台的26门专业选修课中自行选课,且要求毕业前修够至少36学分。这种方式存在很大的弊端,这是因为学生对专业方向的把握能力不够,所选的课程不够系统化,导致学生毕业时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内涵仍不明确,从而直接对考研或工作造成影响。
第二,原培养方案的课程侧重于工业自动化方向,电力相关课程较少。然而从近几年我系学生的就业情况来看,进入电网公司和发电厂等电力企业就业的学生每年都占据一定的比例,迫使我系对专业方向进行更合理的设置。
第三,随着电力工业的发展,电子、计算机、通信等信息技术以及能源技术与传统电工技术不断融合,丰富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发展方向。例如智能电网、新能源技术、微电网技术等新兴技术的出现要求本专业应及时地调整专业方向。
综上,在新的培养方案中将学生分为电力系统自动化、工业自动化以及智能电网与新能源技术3个方向,学生必须选定一个方向,并在相应的模块课程中修够一定的学分。这一改革措施的目的是使学生有更明确的学习目标,实现个性化发展,毕业时有更好的专业素养,也为学生在电力部门和新能源产业就业打下更好的基础。同时要求学生要选修一定学分的跨模块课,成为宽口径复合型人才。
2.课程结构改革
对比表1和表2可以看出,与原培养方案相比,新培养方案的学分数略有减少,而学时数减少的幅度较大。这是因为学校规定1学分由18学时减少至16学时,如电机拖动技术由原来的3学分64学时(含10学时实验)改为现在的2学分32学时。而专业课总学分的要求几乎不变,从而要求学生修更多门课,接触更多的专业知识,体现了全面发展的原则。
另外,新版培养方案要求学生至少获得4个第二课堂学分方能毕业。所谓第二课堂,即鼓励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积极参加第一课堂以外的学术科技、文化艺术、社会实践等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课外参加学科竞赛项目获奖、获得专利、、成果技术转让、完成科研课题和社会调查、获得技能证书等均可获得相应的学分。将学生在第二课堂的活动进行学分量化,与第一课堂学分共同构成综合素质评估体系,更为准确全面地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情况。
3.课程设置改革
由于专业方向的改动较大,因此课程设置上也有较大变化。改动较大的是专业课程平台,增设了多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和智能电网与新能源技术方向的课程。工业自动化方向增设了电力电子技术装置及应用、物流自动化技术。在跨模块专业选修课程中,删去工业控制总线、电子电路故障诊断技术、楼宇自动化系统等课程。
另外,在课程教学内容上,要求紧跟理论和技术的发展动向,对每门课的教学内容都做了优化,保证学生学到最新最实用的理论和技术。
四、结论
电气工程领域的理论和技术随着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渗透而发生了巨大变化,高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培养方案应及时做出修订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本文对新培养方案做出介绍,从专业方向、课程结构和课程设置三个方面进行了改革。新培养方案将更好地为社会培养宽口径复合型工程技术与管理人才。
参考文献:
[1]贾文超,张德江.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的改革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09,(7):29-31.
[2]王玉华,陈跃,雷必成,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2,(20):19-20.
[3]胡福年.电气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探讨[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9,31(3):11-12.
[4]戴宪滨.工程类高等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2,(6):53,67.
铁路变配电所作为铁路电力供应的枢纽集中了多种高压电气设备,如果铁路变配电所一旦供电中断,这将极大地影响铁路的正常运营。而雷击事故对铁路变配电所影响最大,雷击不但对电气设备造成损害,而且会因此导致铁路供电中断,影响铁路运输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因此,为了确保铁路的安全运输、正常运营,必须不断提高铁路变配电所防雷技术水平。
1 变配电所的雷电防护
雷电是由雷云(带电的云层)对地面建筑物及大地自然放电引起的一种放电现象,雷电会对建筑物或其他设备产生严重的破坏。通常情况下,从雷害发生的途径上来讲,铁路变配电所的雷害主要分为三种:直击雷、雷电过电压波沿输电线路侵入和雷击在所内设备上感应产生的过电压。
1.1 直击雷防护
1.1.1 防护措施
如果雷电直接击中变配电所的电力设备,在强大的雷电流作用下,会在该电力设备上产生较高的直击雷过电压,在此过程中会产生强大的热能以及强大的电动力,强大的热能会使金属熔化,烧断输电导线,摧毁用电设备,甚至引起火灾或爆炸;强大的电动力会击毁杆塔,破坏建筑物,此外还伴随有电磁效应以及对附近物体的闪络放电,引起绝缘子烧坏,断路器跳闸等问题,导致供电线路大面积停电等,所以必须加以防护。
避雷针的作用:(1)当云块接近避雷针时,避雷针可以将因静电感应所带的电放入空气中与云中的电进行中和,变剧烈的放电为缓和的多次放电,减少雷击;(2)把雷电吸引到避雷针身上,使雷电流从避雷针导线中流入大地,避免损坏设备或建筑物。需要注意的是,要设法降低接地地阻以及保持避雷针与电气设备间要有足够的安全距离来防止反击事故。避雷针有独立式和构架式两种避雷针,独立避雷针主要使用在土壤电阻率大于1000?赘/m的区域或设备绝缘水平不高(如110kV以下的配电设备)的情况,因为独立式避雷针距离电气设备的距离比构架式避雷针远,不易发生电气设备的反击事故。
架设避雷线也是一种很有效的防雷装置。但是由于造价比较高,所以只有在60KV及以上的电力线路上才采用全线装设避雷线,而在35KV及以下的电力线路上一般只在进出变电所的一段线路(1~2Km段内)装设避雷线作为保护,避免该段线路遭受直接雷击。当前避雷线主要有两种布置形式:一种是避雷线的一端经配电装置构架接地,另一端经绝缘子串与建筑物绝缘;第二种是避雷线两端都接地形成一个架空地网。
装设避雷针、避雷线都需要计算过电压,我国标准推荐使用以下的公式校验独立避雷针、避雷线与被保护设备之间的空气距离Sa和地中距离Se:
Sa≥0.2Ri+0.1h Se≥0.3Ri (1)
(此式适用于避雷针;Ri为接地装置冲击电阻,h为避雷针的高度)
Sa≥0.2Ri+0.1(h+?驻l) Se≥0.3Ri (2)
Sa≥?茁'[0.2Ri+0.1(h+?驻l)] Se≥0.3?茁'Ri (3)
注:公式(2)、公式(3)适用于上述两种避雷线的布置形式,?茁'≈(l-?驻l+h)/(l+2h);?驻l为雷击点至构架的距离。
对于非独立的比较复杂的避雷网络,则还需要计算各点的过电压并加以逐一校验。
1.1.2 配电所接地网的作用与设计
变配电所接地网的主要作用是降低接地电阻,加强泄放雷击变配电所建筑物时产生的雷电流,为电气设备发生故障时产生的短路电流提供流散通道,改善变配电所地表电位的分布,为变配电所的电力设备提供良好的等电位系统,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的运行,以便能有效地保证设备和出运行人员的安全。
变配电所接地网的设计是否全面、合理关系到接地网是否能稳定安全的运行,设计参数决定了变配电所接地网的基本情况。因此在变配电所的地网设计中在变配电所接地网的设计中主要采用经验公式估算与数值计算相结合的方式来计算接地参数。同时变配电所地网的设计还可以因地制宜,根据变配电所所处位置的实际情况来进行综合设计,比如:如果变配电所附近有大型公共设施,可以与公共设施的地下钢结构相连接以便扩大接地网的接地面积,以此来减小接地电阻;如果变配电所所处位置的土壤电阻率比较大的话,还可以通过加垂直地极的方法以此来减小接地网的接地电阻。
1.2 侵入波过电压防护
由于铁路变配电所大多装设了避雷针、避雷线和接地装置,所以遭受直击雷的概率很小,因此雷电侵入波是变配电所的主要雷害。
1.2.1 防护措施
装设避雷器的主要作用是限制侵入波过电压的波幅,目前是防护变配电所雷电侵入波过电压的常用措施,避雷器的装设位置和防护距离在防雷标准中已经给出,而对于变配电所的防护接线,不管其电气主接线如何,要使整个主接线得到保护则需要保证每段可单独运行的母线上都装设一组避雷器。据统计,变配电所雷电侵入波过电压事故中由雷击变配电所1km以内线路引起的约有50%,由雷击3km以内线路引起的约有71%。这说明变配电所需要将保护范围延伸至1~2km的输电线路上,同时对变配电所外进线段线路加强防护,减小侵入波过电压。
影响雷电侵入波过电压高低的因素有:避雷器的保护特性、侵入波的陡度、与避雷器的距离、被保护设备的入口电压。避雷器的保护特性越高、侵入波越平缓,与避雷器的电气距离越短,入口电容越小,被保护设备上的侵入波过电压则越小。从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看出要降低被保护设备上的过电压就需要提高避雷器的保护特性。事实上,对变配电所被保护设备和侵入波过电压的影响因素之间关系的研究大多通过磁暂态计算程序EMTP进行仿真计算实现的。
1.2.2 GIS变配电所的侵入波防护
与常规变配电所相比,气体绝缘变配电所(Gas Insulated Substation简称:GIS)具有占地面积小,与周围环境隔绝、运行可靠、维护方便等优点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除了与常规变配电所的防雷保护具有共同的特点外,气体绝缘变配电所的过电压防护还具有以下特点:
(1)雷电冲击水平是决定GIS绝缘水平的重要因素。因此变配电所装设的避雷器伏秒特性、放电稳定性等这些技术指标一定要达到要求,通常变配电所架设的是保护性能比较优异的金属氧化物避雷器,比如氧化锌避雷器。(2)GIS的同轴母线的波阻抗(一般为60~100?赘)远低于架空线路的波阻抗(一般为370-410?赘)。从架空线侵入的过电压波经过折射,其陡度和幅值都小于入口处的侵入波,这样有利于GIS内部设备的防护。(3)GIS的结构紧凑,设备之间的电气距离小,避雷器与被保护设备之间的距离近,更有利于保护设备。(4)GIS内的绝缘一旦发生电晕将无法恢复原有的电气强度,甚至导致整个GIS系统的损坏,因此要求GIS内的绝缘裕度要足够大,过电压防护措施要更为可靠。
根据GIS以上的特点可以看出对于GIS的雷电过电压的防护避雷器的设置能起到关键的作用,一般来说,是通过在GIS入端和出端,或者在GIS内部装设避雷器来实现对GIS雷电过电压进行防护的。而避雷器的装设位置以及装设在不同位置的避雷器参数等,则需要根据GIS的实际情况进行仿真计算以便找到适合该站的最佳方案。
1.3 雷电二次效应防护
1.3.1 设计思路
对于铁路变配电所而言,除了直击雷、雷电侵入波过电压造成的雷害外,还有雷电在放电过程中由于地电流瞬态感应、大气静电瞬态感应、电磁脉冲辐射、束缚电荷的二次弧闪等原因而产生的二次效应。雷电二次效应虽然不会在短时间内释放巨大的能量,但是出现的概率比较高、防护相对困难,危害也比较大。为了防止雷电二次效应对电子设备造成的损坏,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标准(《雷电电磁脉冲的防护》IEC 61312)和我国GB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1994)中指出现代意义的防雷工作应该以建筑物为保护重点,发展到以电子信息系统为保护核心;强调综合治理、整体防御、分级泄流、层层防设的思路,将防雷看成是一个系统工程。
1.3.2 防护方式
在实际工作中,铁路变配电所二次系统主要采用以下防雷设计进行防护:
将变配电所的雷电保护区进行分级保护。变配电所外部是暴露区,暴露区是直接雷击区域,危险性最高,定为0区(LPZ0),变配电所内部所处的位置为非暴露区,可以定为1区(LPZ1)、2区(LPZ2)等,越往里则危险程度越低。在0区、1区、2区等各保护区间的钢筋混凝土、金属外壳形成等电位屏蔽层,当电气通道或金属管道穿过这些屏蔽邮保各级雷电保护区的金属构件必须与之相连接,从而将过电压降到设备能承受的水平。此外,进入变配电所内的各种电源进线、通信信号线以及天线馈线等应该在各雷电保护区交界处及其终端设备的前端加装不同类型的浪涌过压保护器(Surge Protection Device,SPD)。比如在高压变压器后端到二次低压设备的总配电盘间的电缆内芯线两端对地处加装保护器作一级防护,在二次低压设备的总配电盘到二次低压设备的配电箱间电缆内芯线两端对地处加保护器作二级防护,在变配电所所有精密重要设备和UPS的前端对地处加保护器作三级防护。加装浪涌过压保护器进行分级保护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分流(限幅)技术将雷电过电压(脉冲)能量分流泄入大地,达到变配电所防护雷电二次效应的目的。此外,还可以采用加装屏蔽等方式对一些精密电子仪器进行特殊防护,以此来提高精密电子仪器抗击雷电的干扰能力。
2 结束语
铁路变配电所的雷电防护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雷电的危害形式多样,并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还可能出现新的雷害形式,这就需要我们在变配电所的防雷工程设计中充分了解雷电的活动规律,遵循“整体防御、综合治理、多重保护”的方针,从变配电所的初期设计、选址、施工、运行等各个阶段进行全面综合考虑防雷措施,以此来减少雷击对铁路变配电所造成的危害,使系统能安全稳定的运行。
参考文献
[1]张纬钹,何金良,高玉明.过电压防护及绝缘配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Abstract】Software college wants to training high diathesis application compound talents with facing reality application and high practical ability, constructing double qualified teacher contingent with high level teaching skill, vocational skill and professional quality is very important. The article analyses standard and cultivation mechanism of double qualified teacher. Practice proving, double qualified teacher can more effectively culture college students with according social needs and high practical innovationa ability.
【Key words】Software college; Double qualified teacher; Software speciality; Background aspect
0 引言
软件学院软件专业与背景方向的融合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社会不再仅需要只懂软件知识、工具使用的人才,更需要能将软件技能应用到背景方向领域,适应实际生产、生活需求的软件应用复合型人才。要培养面向实际应用、实践能力强、高素质应用型复合人才,建设一支不仅有很强的教学知识技能而且具备一定的社会实践和应用能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尤为重要的。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实践应用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应用能力就能在教师的引领指导下更好地逐步提升[1]。
1 双师型教师标准
双师型教师的评定标准有多种,总体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种[2-3]:
1.1 双证书标准
双师型教师不仅具有教师资格证,而且有相关专业的职业技能证,如工程师、会计师等技术证。
1.2 双素质标准
双师型教师不仅具有教师教育教学素质,而且有相关行业的职业素质、素养,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思想、职业行为习惯、职业能力,如心理素质、思想素质、专业素质、社会交往和适应素质、学习和创新素质等。
1.3 双能力标准
双师型教师不仅能承担理论教学研究,而且能指导学生实践操作,如实验课、课程设计、大作业、实训、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项目环节。
这三种标准都不全面,应融合、统一起来,综合评价双师型教师。双师型教师应不但具有教师教学的能力和素质,还应具备实践经验、职业素养和应用技能。鼓励教师在课余时间考取相关行业的职业资格证,并坚持不断学习新技术、知识,掌握行业技术动态,培养技术创新能力。
2 培养机制
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机制有多种途径,主要分三个方面:校本培训、校企合作和院校交流。双师型教师培养机制的完善,是提高和保证双师型教师队伍质量的关键。
2.1 校本培训
校本培训是指主要依靠学校自身资源、设施、场地开展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技巧和实践水平。主要解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专业发展领域遇到的各种问题,促进教师的职业素养和教学实践技能提高。校本培训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4-5]:
2.1.1 继续教育学习
每学期学校会面向全体教师开展继续教育培训,主要包括职业素养、职业技能等,如《专业技术人员职业道德》、《专业技术人员学术论文写作与信息检索》、《专业技术人员科学素养与科研方法》等课程。学校各系都成立了本专业的教师阅览室,教师可以借阅查看专业书籍和相关行业的职业资格培训书籍,进行自我学习和提高。如信息工程系鼓励教师考取获得程序员、网络工程师、系统分析师等职业资格水平证书,经济管理系鼓励教师考取获得中级会计师、高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注册评估师等职业证书,建筑资源系鼓励教师考取获得建筑师、工程造价师、暖通工程师、测量工程师等职业证书,机械电子系鼓励教师考取获得机械工程师、设备工程师、电力工程师等职业证书。不同等级的职业资格可对应相应的教师职称,如网络工程师、程序员、中级会计师对应于中级职称,系统分析师、注册会计师、高级建筑师对应于高级职称。教师有了职业资格证书并具备相应的教学年限条件,可申报相应的教师职称。
2.1.2 实验实训培训
教师除了培训教学理论知识、职业素养课程,还要加强实践能力的训练。对实验室、实训场所、教学工厂、生产车间的设备仪器、实践环节、操作步骤流程都要熟练掌握,可由经验丰富的教授专家、实验技术师、骨干优秀教师带领指导学习。
2.2 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是调用企业的物资、人力、社会资源,借助学校平台,有效地将学校和企业资源整合起来、共同协作,达到很好的双师型师资培养效果。企业实践技术、职业素质高,学校教学理论深厚、学术氛围浓,双方发挥各自优势。校企合作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6-7]:
2.2.1 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方案
学校和企业应充分融合协作,共同制定教学计划、人才培养方案,这样培养出来的大学生才能面向社会、市场、实际应用。企业高管、工程师因与学校主管、教师共同研讨交流,制定编写课程体系、教学大纲、实验大纲、特色教材、毕业设计等,使行业实践技术和职业素养教育融入到日常教学过程中。
2.2.2 专兼结合
企业高素质工程师、技术人员可聘请为学校兼职教师,充实到学校师资队伍中,弥补学校教师职业技能水平不高、实践经验不足的缺陷。企业兼职教师可以主要从事实验课程、实训实践教学。学校专职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可以互助交流,集体备课、开展教学研讨会等多种形式,共同学习进步。
2.2.3 产学研融合
学校和企业积极开展项目合作,学校教师参与企业实际项目的研发,企业也参与学校课题项目研究,起到良好的产学研融合效果。学校教师经过项目研发过程的锻炼培养,实践技能和操作水平会得到很大提高,能更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运用到教学中。
2.2.4 学术报告讲座
每个学期可邀请企业高管、项目经理、资深系统工程师来学校开展学术报告讲座,传授行业的新技术、新动态。每个学期还可进行两至三次软件专业导论课及背景方向知识导论课,将整个学期的软件专业课程及背景方向课程串连起来,梳理成完整的知识系统,从系统宏观角度认识掌握知识技能。
2.2.5 企业工程实践基地
派遣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可利用寒暑假期,参与企业的生产、科研、营销、服务等活动,提高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学校将教师在企业培训实践期间等同于完成相应教学工作量,提高教师参与企业实践的积极性。将软件专业教师及背景方向对软件感兴趣的教师,共同送入软件开发公司进行集中项目培养,使教师掌握前沿、先进的软件开发技能及资讯信息,为更好地教学,获取丰富的教学项目案例。软件专业教师也可送入背景方向企业,了解掌握企业的运作流程及管理结构,加深对背景方向项目的认知。我校与上海杰普、厦门中软国际、江西微软等公司都签订了长期合作关系,校企双方互派教师实践学习交流。
2.3 院校交流
学校应与各兄弟院校、其他高校交流合作,学习他们优秀的教学方法、理念,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水平。院校交流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8-9]:
2.3.1 交流研讨会
学校经常组织教师到周边邻近各大高校、学院观摩学习,各院校的专家学者、优秀教师在一起开展学术技能、教学经验交流研讨会,相互促进,学习提高。如我校经常与华东交通大学、江西财经大学、江西农业大学等邻近高校相互学习研讨。
2.3.2 网络集中培训
全省及全国各大高校都有名师、专家,为了方便各院校教师学习交流,每年都会组织教师参加师资网络培训。全国各高校的名师教授把他们的经典课程、先进教学方法、优秀教学理念在网上传播教育给各高校教师,或把各名师专家集中在某所高校、师资培训中心统一授课交流,这样方便师资力量的集中培训,也减少教师奔走各高校的旅途辛苦。如我校组织教师参加了“江西省高校优秀多媒体教学课件及微课制作推广培训班”,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课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开发与实践”等师资培训项目。
2.3.3 校间合作项目
各高校都有自己优势专业、重点学科、特色项目,应相互合作、取长补短,充分整合利用所有物资、人力资源,创造研发出有更大社会价值和经济效益的成果。
综上所述,双师型教师培养机制如下图1所示。
3 结束语
学校应建立一套合理规范的双师型教师激励制度,坚持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并用,保障双师型教师持续科学发展。在职称评聘、评优评先、职务晋升、绩效考核、薪酬待遇等方向,优先考虑双师型教师。并鼓励双师型教师参加校级、省级、国家级教师技能竞赛,对于获奖者给于相应的物质奖励和荣誉表彰[10]。
实践证明,建设一支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才能更有效地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实践创新能力强的大学生。
【参考文献】
[1]阮建凑,陈颖.应用型本科“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实践探索[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2).
[2]史琪,王巧霞.应用技术型高校“双师型”教师资格认定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5(46).
[3]柳福玲,姜男.论“双师型”教师素质提高[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24).
[4]庞鹤峰,薄煜明,孔捷.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现状及策略[J].教育与职业,2015(34).
[5]欧榕.地方综合性大学“双师型”教师培养机制的完善[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2).
[6]范超,王柳行,任丽平,郑锴.关于建设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几点思考[J].中国培训,2015(20).
[7]王宏志,王B楠,张丽娟,邱欢.基于校企合作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模式研究[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
[中图分类号]K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326(2009)06-0121-07
正如美国环境史学者唐纳德・休斯所指出的那样,近年来法国的环境史研究并不能令人满意,与英语学界在环境史领域取得的丰硕成果相比,这一点尤为突出。法国学者也认识到本国环境史研究的不足,并在近些年通过各种努力促进环境史的研究,其中的重要成果之一是著名森林史女学者、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CNRS)现当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安德莱・科沃尔(Andree Corvol)主编的《环境史资料》。该书整理了法国学者已经进行的环境史研究工作,是了解法国环境史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的重要参考。该书共分三卷,其中关于19世纪的第二卷和关于20世纪的第三卷已经分别于1999年和2003年出版。每部著作均由三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问题状况”,由不同学者从各个角度论述法国环境史的相关领域和问题:第二部分则分主题从各个角度对法国各个地区环境史的档案情况进行了详细整理;第三部分是按照主题建立的详细书目。这两部著作是法国环境史研究的必备参考书。本文拟从三个方面对该书第一部分涉及的法国环境史中的某些重要问题做一梳理,即:19世纪以来法国“环境”和相关的“境地”概念的演变;19世纪法国对景观的认识折射出的自然观和环境观以及19世纪以来景观的变化及其影响;19世纪以来法国的环境问题以及法国社会和政治的回应。这三个问题揭示了现代法国人环境观念的发展及其原因。
一、环境和境地
如果要理解法国环境意识的变迁和环境史研究的出现,有必要简单考察一下环境(environnement)一词在法语中的演变以及与之相关的境地(milieu)概念。环境一词在13世纪已经出现于古法语中,后来在法语中逐渐消失,被英语于19世纪采用并现代化,而法语中一直用来表示人类生活的周围世界的相关词语是“境地”(milieu)一词。但是在18、19世纪milieu和environnement的含义并不相同,它经常被博物学家和生物学家使用,而他们关心的是动植物周围的自然世界,往往忽视境地中人的因素或者认为境地与人无关。环境一词在1921年才被法国地理学家重新引入法语。当时的地理学家在使用环境一词时已经考虑到人的因素,但是人并没有构成地理学的中心。很快环境一词又被忽视了,直到20世纪60年代又再度被挖掘出来,一方面被雕塑家、建筑家、城市设计家、生态学家、地理学家等专业人士广泛使用,一方面进入大众传媒成为日常生活用词。值得注意的是,当时该词的另一个用途是翻译美国英语的environment,这在某种程度上体现出环境意识的国际化。
虽然环境在这一时期已经成为一个流行的术语和词汇,但对于环境的界定还存在争议,譬如建筑学和艺术学把环境理解为一种“设置”(installation),指造型艺术在空间构造的运用所产生的景观,而民众则模糊地把所处的自然和城市都视为环境。最终人们达成某种共识,普遍接受了对环境的如下定义:“物理、化学、生物的施动者(agent)和社会因素的总体,它们可能对生物存在或者人类行为有某种直接的或间接的、当下的或长远的影响。”因此,环境的特点在于构成生态系统的各要素之间非常复杂的互动关系。这一定义出自1970年法语国际委员会认可的、由该委员会当中的环境和伤害术语的分委会制定的一套相关术语中。环境一词在20世纪60年代忽然流行并且需要法语国际委员会对其进行界定,这并非偶然,体现了法国社会第一次普遍性地对环境、特别是对人和环境的密切关系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20世纪60年代以后,法国人认识到应当从人类生活的整体来理解环境,人的特性之一是生活在环境之中,人通过自己的行为改变和创造了环境,而环境也在这一改变中对人产生反作用。
应该指出,虽然环境一词在法国登堂入室之前法国还不存在环境史,但是年鉴学派历史学家在对境地的重新界定和研究中事实上已经非常注重从环境角度理解历史。马可・布洛赫对境地有浓厚的兴趣,而吕西安・费弗尔在他的开拓性著作《大地和人类演进:历史学的地理学导论》讨论了人类社会和境地(milieu)的互动,指出这一互动和两者的关系事实上构成理解两者的关键:“为了作用于境地,人并没有置身于这一境地之外。恰恰是他在试图把自己的控制施加于境地时,他并没有避开它对他的控制。而在另一方面,作用于人的自然,在人类社会的存在中进行干预并对其加以限定的自然,也不是一块处女地;这已经是被人深入作用后的自然,它已经被人类深刻地改变和转化。永恒的作用和反作用。‘社会和境地的关系’这一说法对被假设为彼此不同的双方同样重要。因为,在这些关系中,人同时借取和偿还;境地给予,同时也接受。”20世纪以来,法语对境地的理解也更加丰富,引入自然境地(mi-lieu naturel)、人类境地(milieu humain)和社会境地(milieu social)等不同概念。我们看到,年鉴史家和这一时期法国人所理解的境地已不再是19世纪那种和人没有关系的自然世界,而是包括了自然在内的人类和社会的活动领域。可以说,在20世纪上半期,境地的含义已经与环境非常类似。在今天。境地和环境这两个词的含义在法语中非常接近,几乎难以区分,并且彼此可以互相界定。不过,由于年鉴史家还没有充分认识到人和环境是一个统一体,因而并没有把环境以及人和环境的互动、特别是人对环境的影响作为历史研究的核心,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法国环境史研究的展开。然而如果对费弗尔和年鉴史学的境地研究进行挖掘,应该能够为目前法国的环境史研究提供很多借鉴。
二、景观变迁中的人与自然
如果要深入了解法国的环境史研究,在理解了环境和境地概念之后,同样重要的是掌握法国学者对景观的理解和研究。因为虽然在当代生态运动和环境史意义上对环境的关注和研究只是出现在1960年代以后,但是在此之前法国人一直都在审视他们的环境,这种审视除了体现在对境地的认识之外,主要是围绕“景观”(paysage)和景观中的自然(nature)展开的。在法语中,景观和自然也是与环境和境地关系非常密切的概念。可以说景观就是历史上法国人的环境意识的体现。对景观史的研究一直是法国历史学的一个重要方面,而该书的许多作者显然非常熟悉景观史的研究,他们对环境问题的讨论也往往首先从景观受到的影响来展开。
景观和环境密切相关,但景观不是环境,而仅仅是环境的被感知的层面。从今天的视角来看,景观也不同于自然,“自然凭其自身而存在,而景观之存在仅仅因为和人有关,取决于人对其进行审视
的范围和方式,是体现了社会的印记的作品”。景观事实上是人通过观看和感受而对自然和环境的再现,其主要意义是审美的,体现了人们“看”的方式,是“某个框架内的形象”――景观和风景画同时诞生。所以,景观与自然不可分割,因为自然是景观的重要对象和内容。自然(nature)被认为是“动物、植物和天然境地”,它与由人类劳动针对自然所进行的培育或文化(culture)相对。但在我们今天看来,景观必然同时包括自然和文化,景观被认为是文化的一部分,因为强烈的文化主体意识和对自然的客体化已经塑造了现代社会的基本观念形态,它们遮蔽甚至驱除前现代社会人们对自然的某种神秘主义的敬畏感。然而在19世纪,景观和自然及文化的关系远非如此显而易见,因为景观究竟是属于自然还是属于文化。这是19世纪法国人从景观人手就人与自然的关系展开的辩论所涉及的一个核心问题。而19世纪以来法国自然观的变化或者说对人在自然中的位置的考察,是在景观这一框架中展开的。
我们看到在这场辩论中主要有三个观点。第一种观点体现了博物学家和生物地理学家(biogeo-graphes)的看法,他们忽视人在自然中的位置,不注重人和自然的关系。某些艺术家和哲学家也持类似的观点,他们感兴趣的是人不在场的原始风景(paysage sauvage),反对人对自然的任何干预,景观对他们来说就是自然。第二种观点受到卢梭和浪漫主义的影响。认为人和自然之间存在某种天然的和谐,而自然的价值就在于它是人的天然的美好家园。这种观点塑造了18世纪末期、大革命当中及19世纪上半期的“哲学风景”(paysages philosophique)概念。大革命期间,革命者试图通过农业使土地更为丰饶,并且通过植物的“自然安排”使法国更为美丽,使空气更为清新,从而使自然更为有利于人们的健康成长并能升华人的灵魂,让人产生普遍幸福的情感。在大革命后的数十年里,法国的精英人物试图在法国建立某种体现丰饶和美丽的景观,他们推动园艺的发展,因为园艺被认为是公民教育的重要场所:“园艺不分社会差异把人们为了同一个目标召集在一起:改善农业生产能力。”诗人和政治家拉马丁1847年在Macon园艺协会发表的演讲指出:“自然从来不是贵族制的”,花园是人们重新找回童真的地方,通过它的纯洁心灵的美德把人们不分社会阶层联合在一起,在自然中“我们都是同胞、朋友”。当时一些乌托邦思想家如罗伯特・欧文试图建立一种把城市和花园融和在一起的英式景观,就是这一美好设想的体现。这种观点也把人类在历史上留下的伟大建筑和遗址视为景观的一部分,认为景观是自然和文化的和谐。
但是这两种观点在19世纪很快就被证明不过是幻想,因为工业化的发展首先破坏了任何维持自然的自主和纯粹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自近代以来就已经不可能了,其次也破坏了人和自然的和谐,并且工业革命把它创造的工业景观(paysage industriel)强加给了现代人。工业景观主要由工厂建筑以及工业发展带来的其他建筑设施构成,它以侵略性的方式深刻改变了自然和城市的外貌。铁路建设带来了景观的重大变化,铁路破坏了乡村的和谐,火车站则改变了城市外观。如果说铁路和公路切割了大地,电力工程、电网则瓜分了天空。港口、船坞改变了海岸的风景,运河成为新的景观。工厂改变了城市景观,城市内部的道路的修建和规划为城市内部的划分提供了某种标志。工业的发展使大批工人和移民涌入城市,资本主义发展带来了严重的贫富分化,结果导致城市被切割为富人区、中产者区、贫民区、移民区等不同区域,城市变得光怪陆离。工业革命之前,景观往往意味者一种整体的审美,现在这种整体的视野被金属、水泥、混凝土构成的裸的工业景观打破了,大地上纵横交错的铁路公路、天空中往来穿插的电线、城市中渐趋密集的庞大建筑、泾渭分明的街道区域制造了一个支离破碎的景观世界。这个世界被很多人认为是对自然的亵渎,并对之感到恐惧,甚至视之为地狱。然而也有人在这个世界中赞叹人类驾驭和征服自然的力量和技巧,并且开始以新的审美视角来看待工业化创造的新景观,工程师和建筑师也试图把新技术运用到景观设计当中以创造新的美感,钢铁和玻璃在建筑中的运用制造出的由线条和几何图形、由空间和高度构成的图景冲击了人们的审美。19世纪上半期在巴黎和其他城市出现的拱廊、1851年英国世界博览会的水晶宫、1889年巴黎世博会的机器大展厅(la Grande Ga-lerie de machines),特别是艾菲尔铁塔给人们带来震撼性的全新空间想象和审美感受。所以,19世纪工业景观的出现同时激发了浪漫主义的谴责和进步主义的赞美。
不过,工业景观的两面性促使人们最终以更为现实和理智的态度来面对自然、构建景观,逐渐放弃了浪漫主义者的怀旧乡愁和进步主义者的乐观幻想。一方面,对传统的以自然为核心的景观造成的破坏迫使人们认识到保护自然和景观的必要性,另一方面人们也考虑到工业的正当、工业对世界难以抵挡的改变和工业带来的新景观的可能性。这样就产生了19世纪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的第三种观点,它认为自然的价值一定程度上体现于人对自然的开采利用,但是人往往是破坏者,因此应当立法使自然免于受到过度开发,并采取各种行动保护自然和景观。19世纪上半期法国政府就开始对历史遗迹(monument histoirque)进行保护,其中作家梅里美(Prosper M6fim6e)担任历史遗迹委员会总监期间(1834-1860年)做出了卓越的贡献。19世纪末期出现了各种保护植被和动物的自然保护协会。20世纪特别是二战以后,基础建设的发展、工业化、城市化更为全面彻底地改变了环境,也因此比任何时代都更深刻地造成了景观的转换,人们前所未有地感到保护自然和环境、创造和谐均衡的景观的重要性。在20世纪,法国社会和政府对建造水坝的态度揭示了这一点。水坝的修筑体现了提高生活水平的要求和保护自然风景之间的冲突。由于法国缺少煤炭,很久以来就为了利用水力能源而修筑水坝。两次大战期间,在政府的推动下,水坝的修建更为普遍,但由于其对山区环境和景观造成的破坏,一直遭到各种抗议。到了1960年代,政府的态度发生转变,开始限制水坝的修筑,一方面因为山地地区的旅游价值使政府认识到保护景观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是自然遗产本身的价值引起了社会和政府的关注。这一时期法国纷纷建立自然公园,以保护植被和动物,并维护自然景观。保护自然和景观的运动也对建筑业造成影响,公路和高速铁路的修建往往招致抗议,公路建筑商被迫发明了“绿色公路”的概念,即在工程设计中考虑对景观的维护和创造。
通过以上对19世纪以来法国人的景观认识的变化的粗略梳理,我们看到景观的变迁促使人们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反思,这种反思推动了20世纪法国环境意识的形成。人们认识到工业革命的兴起已经彻底结束了那种认为自然可以独立于人或者人和自然之间具有某种天然和谐的观念。如何面对景观的变迁,在遏制人的侵略性的同时发挥其创造性,是工业革命以来法国人面临的巨大难题。可以说只是到
了20世纪后半期,在工业化导致的人与自然的剧烈互动发展到了令人难以承受的程度时,一种能同时把工业社会的后果纳入现代人的生活世界当中的和谐的、尊重自然的环境意识和景观才能形成。而要检讨这一变化,我们就必须审视具体的环境问题给法国人带来的挑战。
三、环境问题的发展及法国社会的回应
《环境史资料》通过对一些具体问题的讨论揭示了环境问题以及环境意识在法国的演变。这里介绍一下该书对空气污染问题的有关研究,并以炼铝业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以及法国社会的应对为例,从一个侧面展示19世纪以来法国社会和政府围绕环境污染展开的博弈的艰难。而从环境问题导致的斗争中,我们看到环境问题如何成为了现代社会的重要政治问题。
在19世纪上半期,法国人逐渐注意到空气污染。科学工作者在一些大城市如巴黎和里昂开始对空气和雨水进行定期检测,这时人们开始注意到一些反常现象,譬如氨水和二氧化碳的增加,但人们尚缺乏有效的手段来确证这些现象和空气污染之间的联系。后来,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开展,人们更加频繁地注意到烟囱喷出的滚滚黑烟、难闻的气味、植被和建筑物受到的影响以及居民和工人健康受到的危害。不过直到19世纪末随着巴斯德的微生物学革命,法国人才掌握了更科学的办法来检测空气,从而可以客观地掌握空气污染的情况。与此同时,政府和社会也逐步采取措施试图对空气污染加以限制。从1820年开始,医学科学院(I'Acad6mie de Medecine)在公共卫生问题上发表自己的看法。1848年法国建立了全国性的公共卫生咨询委员会,在公共卫生问题上为内政部提供参考意见,同时在各省也建立类似的委员会,政府可以根据这些委员会的报告对空气污染采取相应对策。例如,根据塞纳省公共卫生委员会的报告,该省警察局于1854年法令要求工厂主采取措施限制烟雾的排放量。1868年法国西北部的勒阿弗尔(Le Havre)市的市镇委员会要求市长采取行动查办砖瓦厂和石灰厂厂主,让他们做出赔偿,因为这些厂排放的废气和烟雾损害了路边的树木。1854年,里昂附近大约40位葡萄园种植主从附近石灰窑获得赔偿。第欧日市的盐场主也在他们的预算里包括了赔偿一项。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为了从工厂主处获得赔偿而开展的行政和司法行为,是以保护财产权的名义而不是以保护自然或环境的名义进行的,无论是工厂主还是受害者都没有明确的环境意识。在这种情况下,这些行政和司法手段的效果也往往非常有限,因为污染肇事者也同样诉诸自己的财产权和经济自由而拒绝任何赔偿。1890年,有卫生学家指出了这一现象:“在很多地方,政府遭遇到正在出现的一种强大力量,即工业的强大力量,它以自由原则为名义,一向拒绝接受约束或限制,无论这些约束或限制出于对公共利益的关心是多么合理。”19世纪,自由主义和财产权的强大力量使社会无法对资本主义进行有效的约束,虽然人们已经从社会问题如贫困、犯罪等出发对资本主义和经济自由主义进行批判,并导致了19世纪末期古典自由主义的衰弱,但是此时人们尚未形成明确的环境意识,更没有在人与环境、社会与环境之间建立密切的联系并对此进行像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所进行的反思。所以,不难理解为什么在19世纪法国找不到以保护自然或环境为名义工业企业的例子。
我们在一个具体的工业部门――炼铝业和环境的关系演变当中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法国社会的环境问题和环境意识的发展。炼铝业在19世纪中期第二次工业革命当中诞生之后便迅速发展,在20世纪成为法国最重要的工业部门之一。在19世纪中期,炼铝企业一旦建成开始投入生产就会遭到反对,但这种反对并非因为铝土矿的开采和铝的冶炼所造成的河流污染。1895年莫列讷(Maurienne)山谷居民对附近的炼铝厂提出抗议。事实上,当时无论是当地政府、工业家还是农民都对环境问题漠不关心,只是当炼铝厂排放的垃圾和有害气体伤害了牲畜、农作物、森林、果树和鱼时,农民才开始抗议。次年,当地政府也开始关注,农民也组成协会反对铝工业造成的破坏,结果农民每年从该工厂取得对农业、养蜂业和牧场的一定赔偿,然而炼铝厂也因此可以不受干扰地进行生产。
20世纪炼铝业和民众的斗争依然继续,但直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之前这种斗争都没有取得很大成效。这种现象不仅法国存在,也出现在意大利。20世纪20年代,墨索里尼政府大力发展炼铝业,1927年在特伦托省建立了一个规模庞大的炼铝厂,该工厂的产量很快达到了整个意大利铝产量的一半。但是从1929年开始该厂对环境的破坏表现出来,桑树叶被弄脏,蚕虫死亡,葡萄树都被烤焦,等等。1931年又建造了另外一个工厂,污染更加严重,整个地区都受到影响。当地成立了一个保护受害者委员会,但是企业却拒绝承认错误和对受害者做出赔偿。后来当地的动物疾病预防中心证实企业排放的氟气是危害的主要原因,企业做出了赔偿,但远低于造成的破坏。同时,居民的健康也被损害,很多人得了贫血以及呼吸、消化和皮肤疾病。这种情况下,政府在1933年决定关闭工厂,但事实上从来没有付诸行动。当地居民一直抗议,但工厂组织本厂工人以捍卫他们的工作权利来对抗居民,并且让他们否认污染的存在。最终,1937年政府宣布工厂具有战略重要性,配备卫兵看守,反而关闭了当地医学观察中心,该中心已经收集了788例慢性氟中毒的病例。意大利历史学家评论说:“生产和就业的逻辑胜过了对环境的关心。”在两次大战期间,法国出现了类似的情况。法国的炼铝厂中有很多外地工人,他们和周围的农村地区没有关系,他们以及他们的孩子的生活都取决于炼铝厂的命运。在遇到当地居民抗议时,厂方同样组织工人来捍卫自己的工作权利,和当地农民较量。企业主所做的仅仅是给周围居民某些赔偿,很少采取有效措施减轻污染。法国在二战以后到60年代,炼铝业的污染更加严重,更多牲畜慢性氟中毒。这时少数企业如法国著名的炼铝企业普基公司(Pechiney)开始成立机构对污染进行检测,但并没有对污染加以控制,而战后经济的高速发展导致铝产量剧增,强化了污染。这时企业只是把每年赔偿的有关协商进行了制度化。
20世纪60年代以后到80年代,法国的炼铝企业才认真面对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的严重性,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来解决污染问题。这一变化的发生并非偶然,50年代以来西方工业社会污染危机的加剧和60年代以来生态运动的开展使得环境问题开始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社会问题,1971年法国环境部的建立是法国生态运动获得成功的标志。炼铝业造成的污染也因此日益遭到社会和媒体的抗议和批评,并面临政府制裁的危险。同时,由于法国铝土资源渐渐枯竭,电力价格上涨,大企业如普基公司考虑迁移到铝土资源丰富或电力比较便宜的地区,如希腊、荷兰、美国、加拿大等。而这一时期环境保护运动在荷兰和北美已经开展得比较深入,其中荷兰人对植物有某种民族性的感情。其生态运动在当时的欧洲也是最活跃的。普基公司要在北美和荷兰设厂经营就必须满足当地的环境保护要求。事实上正是荷兰的压力促使该公司整体地考虑环境问题,并采用了新的技术减少氟气的排放。值得注意的是,
普基公司60年代在希腊建厂时,除了注意把厂址选在人口不密集的地区外,仍然采用传统的生产方式,因为这时希腊尚未像西欧国家一样展开环境保护运动。在环境问题上,普基公司在荷兰和希腊的双重标准暴露了资本主义经济行为非道德的功利性,这对于全球化进程中的第三世界国家是一种警示,同时也告诉人们社会和国家的环境意识以及社会的民主运动对于遏制污染的重要性。
1970年代,随着环境保护运动的继续推进,炼铝业和其他很多化工业一起面临越来越多的质疑和批评,这些行业被认为是污染的同义词。公共舆论的压力迫使炼铝企业解释并且用实际行动来证明它们确实能够解决污染问题,并逐步建立了一套建立在所谓清洁技术之上的工业战略。在扩大了的普基公司基础上形成的普基集团开始和各个科研机构合作研究,成立了环境部,发展所谓的“清洁技术”概念,强调生产程序、产品、附属物的清洁,建立系统的科学方案和科学检测体系,并在1982年建立清洁技术奖。70年代后期,这一套考虑环境问题的工业战略在普基集团荷兰、法国、希腊的企业中得到了统一实施。同时,企业认识到公共舆论的支持对企业至关重要,积极采取各种措施把普基集团塑造为一个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譬如支持法国人在希腊的考古挖掘,以此体现出关心保护公共遗产的负责任的企业形象;集团出版大量环境问题的小册子,对员工进行环境保护、法律、危机管理、公共沟通方面的培训,经常举行新闻会向政府和社会解释已经进行的环境保护工作、正在进行的研究和创新。企业日趋透明公开,努力成为后来为法国人所津津乐道的“公民企业”(entreprise citoyenne),也就是说试图证明企业也是承担责任的公民。
通过炼铝业从污染企业到公民企业的变化,我们可以看到19世纪以来环境问题社会化和政治化的历程,环境问题最终在20世纪后半期战胜了资本主义或者现代化的扩张而成为主要的社会和政治问题之一,环境运动、绿党成为二战以后西方民主的重要力量;60年代以来生态运动展开的同时,学生运动、女权运动、民权运动也在西方蓬勃兴起,这并非偶然。可以说,环境运动已成为民主化的一条途径,因为环境问题使人们认识到为什么每个人和社会必须知道如何维护自己的权利。环境问题根本上是民主问题。不难理解,何以1970年代以来,法国人认识到,环境就是社会。
19世纪以来环境概念、景观认识和环境问题在法国经过了长时间的演变,到了1960年代,环境对于人和社会已经不再是一个外在性的因素,而成为人类生活的一部分,人们需要一种整合性的视角来审视人所处的社会和环境以及环境中的人和社会。所以只有到了70年代,环境史才成为可能。鉴于环境史如此年轻,我们有理由相信法国的环境史研究并没有太落后。这部《环境史资料》证实了这一点,虽然有学者也批评它没有能够提供统一的环境史研究图景,但恰恰是该书在共同的环境史关切下,在问题和视角上的多元特点,让我们看到法国环境史研究的丰富内涵和广阔空间。2007年可以说是法国的环境年。萨科奇当选总统后的一个重大举措就是加强了环境问题在法国政治中的份量,环境部长取代了经济部长和内政部长成为首席部长;萨科奇访华时选择环境问题作为演讲主题,让人印象深刻。在这样的政治氛围下,我们有理由相信向来富于创造性的法国史学界一定会对环境史研究做出巨大贡献。
[参考文献]
[1]Hughes Donald,J,What i8 enviromnental history?[M],Cambridge,2006。
[2]马萨一吉波,从“境地研究”到环境史[J],高毅、高暖译,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4,(6)。
[3]包茂宏,热纳维耶芙・马萨一吉波教授谈法国环境史研究[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4,(6)。
[4]Corvol,A,Les SOUrCes de I'histoire de I'environement[C],Tome II Le XIXe siecle,L'Harmattan,1999。
[5]Corvol,A,Les sources de I'histoire de I'environement[C],Tome III Le XXe siecle,L'Harmattan,2003。
[6]Delort,R,WMte~F,Histoire de I'environnement europeen[M],Paris:PUF,2001。
[7]Febvre,L La terre et I'&olution humainne:introudueiton#ographique a I'histoire[M],Paris:La renaissance du livre1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