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生态平衡的特点

生态平衡的特点范文

发布时间:2024-01-05 15:05:57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生态平衡的特点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生态平衡的特点

篇1

中图分类号:B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2-0064-02

人类对自然环境无节制、无理性的开发利用,滥采滥伐打破了自然界原有的系统平衡性,严重破坏了部分地区甚至整个生态系统的结构,从而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针对此种境况,我们必须重新确定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不应当把自然仅仅置于一个被奴役的地位,人类社会的发展不应该以环境的牺牲为代价。人类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活动必须顺应大自然的规律,使自然与人类和睦相处,协调发展,只有这样人类社会才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关于生态平衡的基本理念

(一)生态平衡的含义及特点

所谓生态平衡是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范围内,生态系统发展到了相对成熟阶段的时候,其中系统内的各个要素与环境之间、各个要素之间,环境资源得到最大化的合理利用,通过物质循环、信息传递、能量流动,使它们之间保持着一种高度协调一致的关系。换言之,即处于平衡状态的生态系统中,系统内部的各个要素与环节之间也处于相互协调的关系之中。在一定的时空界限内,系统内的输入和输出保持一种动态的平衡状态。系统自身具有自我恢复的功能。

生态平衡是一种动态的相对的平衡状态。首先,生态平衡是动态的平衡而不是静态的平衡。我们所说的生态系统的平衡,实际上是处于非平衡状态中的稳态。其次,生态平衡是相对的,是在长时间的范围内形成的。生态系统中的每一个环节的变化,都有可能引起生态系统的变化,破坏生态系统的平衡。但从总体范围来看,生态系统是处于平衡的状态的。再次,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弹性。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修复的功能,能够自我调节和自我洁净。但是这种自我修复和调节的能力也是有限度的,超过了这个限度,便不能够自动恢复。最后,生态系统的维护不单只是维护生态系统最初的稳定和谐的状态,还是指要在人类有目的有秩序的实践活动下,充分发挥生态系统的功能,建设一种更为合理的结构,实现最大化的生态效益。

(二)影响生态平衡的因素

影响生态平衡的因素有很多,总体上分为两大类,一是人为的外部的原因,一是自然自身的内部的原因。其中,人为的原因占主导方面,是影响生态平衡最大的影响因素。人类为维护自身利益,追求经济利益,过度攫取森林资源,以致地表覆盖物大面积的破坏,造成了水土流失、沙尘暴等恶劣现象,进而导致了气候异常、物种消失、生态系统失衡等,打破了生态原有的结构。罗马俱乐部总裁奥尔利欧·佩奇指出:“自然界以其惊人的智慧发展了自我控制、自我调整,成为生命有机体中或多或少都存在着的一种调节装置。这种特性给各种生态系统带来了显著的能力,使之能够排斥外来的污染物或异常物体。但在现代人们的压力下,在许多领域已经打乱了这种制约性。”[1]

二、生态平衡的哲学思考

(一)平衡是最好的状态

现代生态集大成者尤金·奥德姆认为,平衡是最好的状态。他于1981年提出了控制论和自然平衡对比的观点,把自然界看做是一系列成熟的或早期的平衡生态系统,这也使他十分坚决地支持保护土地,使之尽可能地接近于天然状态。

尤金·奥德姆坚持认为,所有生态系统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具有“发展历程”——一种能够给整个自然界及各个单独的组成部分以总体方向的发展规划。它们的战略就是“在有效的能量供给和占优势的自然条件所决定的界限内,尽可能达到大而多样化的有机结构”。任何一个生态系统都处在两种状态之下,一是系统处于向理想目标发展的过程中;一是系统已完成完善过程,达到既定目标,这个目标也就是达到一种健康有序的状态。奥德姆坚信,每一个单独的生态系统或者是正在向既定目标发展,或者就是已经达到了健康有序的目标。每一生态系统所追求的目标无一例外地是要使系统内的各因素处于平衡有序的状态,也就是奥德姆所说的“体内平衡”。奥德姆认为“体内平衡”类似于人体自身系统的健康平衡,多种外部病毒感染因素不断侵犯身体,扰乱身体内部的平衡和谐,进而引发各种疾病困扰。但同时身体自身系统也会自我调节,产生抵抗因子,将这些进入身体的侵略者驱逐出去。同理,影响生态系统平衡性的一大因素即是外部因素扰乱,但这种干扰并不是杂乱无章的,始终总是围绕着一个稳定点在波动的,就像经济学中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一样。一种健康正常状态总是处于无穷无尽但很成功的斗争中以保持着这一稳定点。

(二)大自然的惩罚

长久以来,人类急功近利,只注重眼前经济利益,不顾长远发展,过分开发、掠夺资源,造成了资源无节制的浪费。人类具有发现和改造自然的能力。然而,人类在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的同时,却没有清晰地认识到客观条件对人类自身的限制约束作用,忽视了自然对人类的反作用。全球生态危机严重,这恰恰表明人类在实践活动中没有协调好自身主动性和被动性的关系。恩格斯曾经说过:“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这里的报复,不仅仅指出了人类对大自然的攻击破坏,更表现出了大自然在抵制人类无节制疯狂举动的主动性。当人类的行为超出了大自然生态系统平衡的范围,自然界就会给予人类一定的报复和惩罚,阻碍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

篇2

中图分类号:TU985.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1132166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增加了城市资源的使用量,破坏了城市原有的生态环境,同时,各种污染源的出现,也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城市生态环境的恶化已经成为社会服务人员不可忽视的问题。因此,管理者要加大园林绿化建设力度,增加城市绿化面积。

1 生态园林的定义

生态园林是以生态学为参考,建设城市生态系统。在城市生态系统中,根据不同植物的生长条件,种植在不同的地区,形成植被群落,让其互相协调,保证在每个生长季节都有植被生长,产生季相色彩[1]。这些植被包括乔木、灌木、草本等,在互不影响的情况下,可以充分利用阳光、土壤、水分等,减少群落中植被生长的冲突。

随着各项工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城市化建设的加快,增加了环境污染,城市生态环境受到非常严重的破坏,这种情况让人们注意到优化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加大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保持城市生态平衡。

2 生态园林在城市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2.1 吸附空气中的有毒气体与粉尘

生态园林的建设,可以改变城市大气环境,改善环境质量,减少空气中有毒气体和粉尘[2]。

现在,很多城市周边都开办了化工厂,在城市内部,行车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导致大量的有毒气体排放,增加空气的粉尘数和噪音,这些都会对人体造成慢性伤害。针对上述内容,社会服务人员在城市中种植一些可以吸收有毒气体的树木,比如土杉等,过滤城市空气,避免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并且,还要适当调节植被的种植密度,让植被在适当的距离生长,通过树叶的微震吸收车辆发出的噪音。对于空气中的粉尘,可以种植林木,因为林木叶子的表面有很多被毛,还有较为粘稠的油脂,能够吸附空气中的粉尘。除以上几种污染源外,化工厂也会产生大量的有害病菌,绿色植被可以利用自身的净化功能吸收病菌,消除它的有害性。通过这几种方式,可以有效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调节生态平衡。

2.2 以“生态平衡”为主导,建设生态园林

生态平衡是指,在一个稳定的系统中,其结构与功能处于协调的状态,能量的输入输出基本平衡,让整体效益达到最高[3]。而生态园林的建设,可以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保持生态平衡,所以,社会服务人员在展开园林建设时,要客观分析城市当下的生态环境,合理安排植被的种植,把多种自然景观加入到城市建设中,让城市更具观赏价值。

2.3 根据“生态位”的原则,建设生态园林

生态位指的是某个物种在一个系统中起到的作用,在特定的时间、空间内的地位。它可以让城市根据特定的环境,选择适合种植的植物,提高城市生态园林的整体功能。所以,社会服务人员必须按照“生态位”提出的要求,建设生态园林。首先,要根据生态位的特点,挑选符合这一特点的植物种植,形成生长群落,减少竞争,合理利用土壤、阳光等,建设符合城市特点的生态园林。同时,还要根据不同地区的地域特点,选择主要针对这一地区的植物进行种植,比如,气候比较干旱的地区,可以种植一些抗旱耐寒的植被,增加植被的成活率。

另外,大多数城市都会选择一些可以有效吸附空气中的污染物,抗虫性较强,不需要精细照顾的植被,最为城市生态园林建设的主要种植物。生态园林的建设,必须注重植被生长的差异性,以差异性为基准,划分种植区。像是槭树与杜鹃,因为槭树的树干很高,可以吸收上层的阳光和深层土壤的养分,杜鹃是林下灌木,只要零散的阳光和浅层的土壤即可满足生长条件,种植在一起后,不仅可以保持形成群落的良性发展,还可以提高城市的整体观赏性。

3 总结

生态园林是以生态学为原则,构建城市复层次、多结构的园林。特别是在城市环境的保护中,要首先从生态园林的角度入手,利用城市发展的有利因素,优化城市生态环境,保持生态平衡。所以,社会服务人员在建造园林时,要根据独特的地域特点,选择适合的植被,提高城市的观赏性。

参考文献

篇3

内蒙古莫尔道嘎森工局是隶属于内蒙古大兴安岭林业管理局的国家大型二档森林工业企业,行政隶属呼伦贝尔盟额尔古纳市,年木材生产能力为27.2万m3商品材。莫尔道嘎林业局地区属于大兴安岭山地寒温湿润林业气候区,并具有大陆性季风气候的某些特征。受西伯利亚冷空气影响,寒冷干燥,夏季湿热短促,温暖湿润。地理位置东经120°00′20″~121°19′20″,北纬51°03′15″~52°08′08″,东西宽92km,西北长120km。北与奇乾林业局毗邻,东靠满归、阿龙山、金河林业局,南与得耳布尔林业局接壤,西与吉拉林林业局相连,西北以额尔古纳河为界,与俄罗斯隔河相望。在莫局施业区内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施业区植物区系以东西伯利亚植物区系为主,资源为蒙古植物区系,森林资源极为丰富。莫尔道嘎林业局采用先进的工业技术机械化作业,达到采、集、装、运、贮、供销相互配套的格局,商品材年产量达到27.2万m3。全局营林生产基本实现机械化作业,年生产能力更新造林达0.13万hm2;天然幼、中林抚育达1.33万hm2。林产工业,先后开发了板方材、地板砖、单板、抽屉板、卫生筷子、木棒、细木工板、指接集成材、本笔文具、雪糕把、装饰条等多种产品。

莫尔道嘎林业局是内蒙古大兴安岭林管局主伐局中的一个开发较晚、资源较好的大型森工企业,也是林区上缴利润大户。从建局开始每年需大量采伐森林,而且随着森林采伐技术的发展使人类生产木材能力不断增强,这就使得人类对森林资源索取速度加快,这种单纯适应增长的技术体系,并由此产生的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其一方面在一定时间内形成前所未有的生产力水平,提高了人类的生活质量;另一方面是资源消耗加快,消耗结构不合理,人类社会经济活动负影响加剧,而恢复生态平衡技术却严重滞后,从而导致生态系统的功能失调。而且随着莫尔道嘎地区人口增长呈上升的趋势,造成人口和经济增长对资源消耗的压力有增无减,资源稀缺度将增大。与此同时,由于森林资源的日渐减少,莫尔道嘎地区生态环境出现了恶化,在莫尔道嘎地区从未出现的沙尘暴已开始光顾此地区,莫尔道嘎河和激流河的鱼类数量明显减少,近几年,水灾和旱灾现象明显增加。综上所述,如不及时调整产品产业结构和经营发展战略,二三十年后势必重蹈“两危”之覆辙。所以,对莫尔道嘎地区乃至整个林区必须实现生态平衡和经济平衡的良好统一。而实现生态经济平衡的首要条件是较好地控制人口的增长,逐步减缓人口增长对生态经济系统的巨大压力,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树立生态经济适度人口的观念,生态经济适度人口的本质就是要把握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资源供给、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确定人口规模,改善人口结构,提高人口素质,这是实现生态经济平衡的重要环节。其次,充分认识资源的稀缺性,把保护资源和合理利用资源有机结合起来,促进资源集体化利用,集体利用方式主要是高度重视科技资源、信息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并科学合理地进行森林资源综合利用以及科学合理地利用人力、物力等资源。这就形成了对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集体化利用。从而不断提高产出投入水平,降低资源消耗,充分合理地利用有限的资源为生态经济系统的良性循环创造必要的条件。最后,应充分认识环境容量及其净化能力的有限性,必须加大控制环境污染的力度,不断提高环境质量。

2客观生态环境平衡应遵循的原则

2.1双重目标原则

生态环境平衡必须坚持生态平衡与经济平衡双重目标相统一的原则,这是由生态经济平衡本质特征所决定的,在生态平衡这一有机统一体中,生态平衡是基础,经济平衡是主导,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如果只强调生态平衡,而忽略经济平衡,引起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失衡,生态经济平衡不可能实现;如果片面强调经济平衡,特别是在社会总需求日益扩张的情况下,就会因资源稀缺性、环境容量及净化能力有限的影响,降低生态目标,基至导致生态系统恶性化循环,使生态平衡受到破坏,生态经济系统运行与生态平衡这一必要的客观基础和生态经济平衡也不能实现,所以,生态平衡与经济平衡双重目标相统一,才能在提高生态质量的同时,满足经济日益增长的需求。

2.2综合效益原则

就是指生态经济平衡必须坚持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的原则。长期以来,我们便重于追求经济效益而忽略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这是只顾眼前利益、局部利益而不顾长远利益、全局利益的短视作为,事实证明是行不通的,任何强调效益单一性的做法都会对生态经济平衡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只有坚持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才能实现生态经济平衡。

2.3优化结构原则

生态经济结构是具有立体网络结构的复杂机构,由生态要素和经济要素复合而成,生态经济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是相互统一的整体,即结构是功能的基础,功能是在一定结构基础上才能发挥作用,结构优化是功能正常和高效发挥的根本保证,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合理地利用生态经济要素,促进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生态经济结构优化对实现生态经济平衡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2.4强化管理原则

生态经济管理是实现生态经济平衡的重要环节。从经济上、法律上、行政上约束人的行为,充分发挥管理在维护、建设生态经济平衡中作用,从而促进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保证生态经济系统处于良性循环状态,实现生态平衡。

3经营模式转变途径

目前,莫尔道嘎地区林业生产还未脱离传统林业经营模式,如何把现有林业经营转向生态林业生产,其基本途径如下:

3.1正确把握生态与经济二者的关系

把现有经营建立在生态平衡的基础上,在生态平衡基础上经营现有林,必须正确处理保持生态平衡与开发自然资源的关系,关键在于科学地采伐与更新方式以及相应的营林措施。莫尔道嘎局在对现有森林资源管理采取如下措施:一是本着生态优先的原则,重点保护林业局的现有天然林资源,通过实施森林分类经营,大幅度调减木材产量,积极开发利用林下资源,妥善安置富余人员,逐步提高林区人民生活水平,实现林区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二是选择合理的采伐作业方式,主要以低强度的择伐为主,逐年减少高强度的皆伐作业面积。在生产中严格按规程要求作业,做到不超计划、不超采伐限额、不超强度的三不超原则。三是加快更新造林步伐,林业局已成立了30个专业营林队,配备了营林设备,全力开展更新造林和中幼林抚育。四是在防治森林病虫害中,不断强化森林病防站职能,采用国内先进方式灭虫、灭鼠,认真贯彻了“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有效地保护了森林。五是在制定自然资源开发利用计划时,优先考虑制定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措施,做到开发与保护同步进行。#p#分页标题#e#

3.2强化森林资源管理,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促进森林资源增长

篇4

中图分类号:S764.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432183

1 P-1拒避剂概念的界定

P-1拒避剂是一种新型的树木保护剂,与以往的磷化锌一类灭鼠害的化学制剂不同,它具有迫害性小,不影响其他动物及人类的生命安全,对维护生态平衡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P-1是由防腐剂、溶解剂、植物汁液、乳化剂和粘着剂复合加工而成的新型植物保护剂,使用范围广泛,通过本次研究可得出,用P-1拒避剂进行搅拌播种与喷洒防护都能发挥相当大的作用,P-1拒避剂在药物作用上促进了生态的平衡,从根本上保护了人与动物的生命安全,利用P-1拒避剂的喷洒与搅拌在保障药物效果的同时,极大的降低的人力物力成本,因此,P-1拒避剂在森林病虫害的防治上非常具有推广的意义。

2 传统森林病虫害防治上存在的不足之处

森林虫鼠害是影响林业生产的首要问题,保护树木,维护环境,促进生态平衡得到了民众的广泛认可,防治虫鼠害的方式有很多,防治虫鼠害的植物药剂也是多种多样,传统的药物虽然在防治虫鼠害上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对其他动物,包括人类的生命健康也造成了巨大的危害,非常不利于生态的平衡发展。现针对现阶段森林病虫害的防治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

化学灭鼠害缺乏科学性。在以往的森林病虫鼠害的防治上,缺乏系统的防治流程,没有考虑季节的因素对森林病虫鼠害的影响,秉承生态协调发展的目的,应构建完善的生态控制措施,物理防治、化学防治应该相结合,传统的化学灭鼠多以磷化锌一类的为主,快速防治的效果是非常明显的,但是对森林中的其他动物也造成了非常严重的伤害,因此森林虫鼠害不能一味的只注重最终的结果,更要将眼光放长远,考虑防治之后所带来的后果,将负面影响降低到最小,甚至是无影响,因此,传统的化学灭鼠危害性非常大,缺乏科学性,对生态健康可持续发展有着一定的阻碍作用。

防治观念落后。森林病虫害时刻威胁着林业生产发展,科学有效的树木保护剂固然重要,但是科学的防治观念也是必不可缺的,现阶段在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中,在防治手段上仍然存在传统落后的人工防治,耗费大量的劳动力,缺少现代科技的融入。专业人员的防治观念落后成为森林病虫防治实施的关键要素,相关人员应该摒弃以往的重造林,轻管理,重防治,轻预防的理念,不仅要从经济效益出发,还要从整个造林过程出发,落实生态平衡的防治理念。

3 p-1拒避剂防治森林病虫鼠害的具体实施策略

p-1拒避剂通过刺激性气味对目标生物进行有效的驱赶,对其他动物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相较传统的快速防治法,具有危害性小,目标准确,作用时间长的特点,在进行有效的森林病虫鼠害的防治同时也实现了生态平衡的目的。以下内容将针对p-1拒避剂特点,给出p-1拒避剂防治森林病虫鼠害的具体实施策略。

喷洒p-1拒避剂,保护幼林地。传统的森林防治通常是采用人工防治的方法,即耗费人力也耗费物力,采用人工防治的方法在效果上也不是很理想,在大面积幼林防护上,很难得到有效的实施,采用喷洒p-1拒避剂,利用喷雾的方式在森林范围上就没有特定的要求,并且喷洒均匀,弥补了人工防治的缺陷,同时也省去了大量的人力,p-1拒避剂带有刺激性气味在喷洒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对虫鼠害都可以进行驱赶,在进行p-1拒避剂药物制备时,专业人员可以进行有效的过滤,以保障后续喷雾的顺利实施。

种子搅拌p-1拒避剂,从根源防治病虫鼠害。在进行种子搅拌时,可以将p-1拒避剂进行药物稀释,再将种子放进稀释好的p-1拒避剂溶液中,经过一段时间的浸泡将种子取出,晾干后进行播种,实验表明未经过p-1拒避剂处理过的种子被虫鼠等盗食的概率在80%-95%之间,幼苗成活率极低,经过p-1拒避剂浸泡后的种子极大降低了虫鼠的侵害,从根本上实现了森林病虫鼠害的防治。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p-1拒避剂具有危害性小,目标准确,作用时间长的特点,对生态平衡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森林病虫鼠害的防治上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值得推广使用。

篇5

(一)城乡一体化理念

所谓的城乡一体化,即为基于加快城镇化发展战略目标的贯彻落实,以城市为主体,采取有效措施,充分发挥其辐射拉动作用,从而使得城乡间的各种要素可以互相流动,进而能够更加科学、合理地对资源进行配置以及共享[1]。

(二)小城镇生态规划

所谓的小城镇生态规划即为在小城镇的开发过程中实行生态规划。在具体实践的过程中,要充分遵守相关规划的制度与规则,而且绝对不可以破坏生态平衡,要设法改善城镇环境与居民间的关系,从而促进城镇的和谐发展,实现小镇的可持续发展。在城乡一体化理念基础上的小城镇生态规划,即为能够将城乡做为一个统一的整体,然后将其统一规划到小城镇中的一种规划形式。其不仅充分重视城乡间的彼此协调、均衡发展,而且还非常重视整体以及局部之间利益的均衡,充分体现公平公正以及高效的原则。这种规划形式可以有效地加强城乡间的交流与协作,能够对各项资源进行统筹配置,以最终获得资源的最大效益。而且,这一发展形式可以有效地促进区域的经济发展,推动城乡经济水平的共同提升。

二、当前小城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现代美的盲目追求

当前,我国的很多乡镇在建设过程中,只是单纯地追求外表的华丽,致力于美丽乡镇的建设,然而却忽视了对其独有特色的保护,这样就会破坏城镇的生态平衡,破坏其独有的特色以及魅力,进而使得城镇的经济发展出现了不平衡、不协调的现象。

(二)对城乡一体化的盲目推崇

当前,我国很多的小城镇并没有充分分析自身的经济条件以及现实状况,而是盲目地将大城市作为模版,开展小城镇的建设。而随着小城镇发展速度以及扩张规模过快发展,造成了对业区以及基础设施等的超规模建设[2]。而且这耗用了大量的资金,然而小城镇周边的一些乡村区域却由于缺乏足够的资金,无法对一些在医疗以及基础设施进行建设,进而造成了这部分设施的短缺,无法充分满足居民的相应需求,最终导致了城乡建设发展的不均衡。

三、基于城乡一体化理念的小城镇生态规划策略

(一)统筹生态建设一体化

(1)制定科学完善的发展规划。在小城镇的建设过程中,要从全局入手进行深入地分析,要踏踏实实,与时俱进,要努力实现城乡间在文化、经济、环境以及生态等方面的协调发展。在农村建设方面,要充分重视土地的合理利用,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土地资源的流失;要充分加强农业现代化建设;要将归属于城镇体系的一些核心区域进行重点地规划,加强对这部分地区的建设与发展;要对城镇进行合理地布局,充分重视生态文明,重视环境保护,要将城镇的文化底蕴充分地显示出来,将特有的特点表现出来而且要建设出一种新农村、示范村以及特色镇等比较有特点的城乡空间新布局,进而形成一个科学合理、特点显著的和谐新局面。(2)强化生态平衡建设。为了能够有效地保持生态平衡,就必须要充分重视对天然林的保护,对于破坏天然林的行为要及时地制止,情节严重者要给予相应的惩罚,要重点发展林业,采取有效措施保护生态平衡等。可以在乡镇一些废弃的土地上种植一些树木,使得这部分土地资源得以合理利用;可以对产量较低的天然林进行改造;也可在城市公路的两侧种植一些绿化带,这样不但可以有效地维持生态平衡,而且能够达到美化环境的目的。(3)加强环境保护。环保是近些年来我国乃至全世界都非常重要的问题。在城乡一体化建设中,也要充分重视环境保护。首先,要采取有效措施来加强对环境的整治。要积极地开展绿色乡镇以及生态村庄的建设工作,要积极地建立健全的生产管理以及实施制度,要鼓励企业寻找并使用清洁生产的方法,并且要制定完善的环境认证体系。除此以外,还要加强对河道的治理,要合理地增加绿化面积。

(二)统筹城乡社会发展一体化

(1)公共卫生的一体化战略。在公共卫生方面,首先要积极地发展卫生医疗事业,要逐渐建立可以覆盖全部城乡居民的医疗体系,使得城乡居民都能够充分享受医疗服务,而且要建立完善的卫生服务体系以及药品供应制度,从而能够充分满足城乡居民对医疗卫生的多层次要求。此外,还要加强对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能力,进而在面对突发事件时,相关人员与部门能够积极、有效地应对。加强农村卫生医疗基础性设施建设,进而使得农村卫生医疗能够具备充足的基础性设施。要加强乡镇卫生服务制度,努力提升乡镇卫生服务水平。(2)教育一体化战略。在教育方面,要做乡镇以及城市的教育资源的好统一筹备,努力实现对教育资源的合理利用。要加大教育投入,不断地完善校园基础设施建设;要充分贯彻落实九年义务教育,要在一定的区域内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要加强教育的信息化程度,进而努力实现城乡教育的现代化。除此以外,还要积极地建设农村寄宿学校,从实际上解决农村孩子上学难的问题;要在城乡之间制定符合社会发展的、科学有效的教育机制,并且要保证机制的充分贯彻与落实,从而努力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提升城乡教育的总体水平。(3)公共财政一体化战略。在公共财政方面,首先必须要建立完善的公共财政体系,制定科学合理的相关制度,要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并且要做到“四个倾斜”:第一,要倾斜于基础产业。其中包括生态平衡建设以及农业发展等;第二,要倾斜于公共事业。其中包括体育以及卫生建设等;第三,要倾斜于基础性设施建设,其中包括交通以及水力水电建设等;第四,要倾斜于福利事业,其中包括社会公共设施建设以及技术技能培训等[3]。要对这些领域进行重点建设,加大资金投入。除此以外,还要积极地引领更多的民资以及外资前往乡镇进行投资,进而为乡镇的发展提供更多的资金,为其建设提供更加坚实的经济保障,从而努力缩小城乡间的经济差距,实现公共财政一体化。

篇6

Abstract: the influence of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on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s extensive and profound, we must pay special attention to water conservancy engineering as a new environment and other environmental coordination and balance problem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s at the same time. The current water conservancy workers need to establish the awarenes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he important position is fully aware of the environmental issue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s,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for variable water resources, realize the unity of economic benefit, social benefit and environmental benefit.

Keywords: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ecological design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目前我国丰富的水资源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被破坏和浪费, 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要认识到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最佳目标应是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三者的统一。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则是开发利用水资源的根本原则。

一、 水利工程与生态平衡

(一) 兴修水利工程会打破原有的生态平衡

人类在地球上修建的水利工程无外乎两大类, 即蓄水库和跨流域调水工程。它们的实质都是为解决水资源的时、 空分布不平衡问题。在我国, 对生态影响最大的莫过于蓄水库。从表面看,它们都是为了解决水资源不足或充分利用水资源, 但如果深入探究, 却发现其中对社会、 环境的潜在影响是巨大和复杂的。简言之,其影响包含直接的或间接的、 短期的或长期的、 诱发的或积累的、 一次的或两次的等等因素。所有这些影响, 都会打破原有的生态平衡。

然而,应该看到,包括生态平衡在内的自然平衡本来就是动态的, 人类正是通过不断地打破那种不利于人类健康发展的平衡, 才能发展到今天。自然界的生态平衡既是动态的, 同时又是随时存在着。问题在于人类怎样以一种最优的方式去分辨出那些不利人类生存发展的生态平衡, 打破之, 并更加自觉地重建一种新的平衡, 即人工生态平衡。

(二) 修建水利工程要注意保护生态平衡

保护生态平衡应是两个内容的总和:一是对那些良性的生态平衡应尽最大努力限制人类对其的消极影响,使其按自己固有的规律发展; 另一个是对那些恶性的生态平衡施以人类的改造活动, 扼制其继续发展的势头, 使之良性发展。

有了保护生态平衡的认识, 进行合理的开发规划,是使兴建与环保协调发展的必要手段。然而要真正达到这一共识, 人类还要走相当长的一段路程。 因为环保问题历来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 具有直接性和间接性、 短期性和长期性、 诱发性和积累性以及连带性等特点。因此, 在世界范围内大力进行环境保护教育, 使规划工作纳入法律轨道亦是十分必要的。

(三) 生态保护要作为水利工程规划、 设计和施工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兴修水利工程的前后, 只有对保护生态平衡的认识甚至是重视是远远不够的, 重要的是要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 即要将环保思想贯穿于工程的规划设计及施工组织管理的每一环节。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 水利工程的修建, 对生态平衡的良性循环有着巨大的副作用,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通过合理、 科学的规划设计和管理将其减小到最低限度。除了有一个良好的政治经济条件外, 更重要的是要依靠科学技术的革命。科学技术是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主要工具。由于生物圈的动态平衡是人类及其生命系统稳定性产生的前提,现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所深刻揭示的自然规律,则是人类认识生物圈动态平衡机制的基础,而现代技术又为调节生物圈动态平衡提供了必要的手段。这种调节,必须考虑人的活动对自然界发生作用的性质和界限,必须把对自然界的保护和再生产纳入社会有机体内并作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对于不良的生态平衡,兴修水利工程本身就是对其进行良性改造, 使之朝着有利于人类的健康方向发展。 关键是我们在工程的施工过程中, 怎样尽最大努力去减小人类对其的不良影响。 这就给工程的建设者们提出了以下任务:

1、 规划设计的前期, 要切实搞好工程所在地的水文资料的收集及地质条件的勘测。如蓄水库, 重点是水文资料和地质构造, 充分考虑大坝的防洪能力、 稳定性以及避免地震的诱发。

2、 规划中还应设计一定的工程构造, 以满足大坝流域内水生物的生活习性, 减少库区淹没范围。如长江内的珍奇动物 “中华鲟” ,有着在上游产卵的习性, 三峡大坝的修建, 正好隔断了该鱼类去上游繁衍的路途, 如果不采取一定的措施, 势必会造成 “中华鲟” 这一珍奇动物的灭绝。三峡大坝的设计就充分考虑了对“中华鲟”。

3、 施工阶段的任务: 第一, 在施工承包合同的签订时, 承包商对施工现场污染物的扩散和施工人员的劳动保护所应负的责任,应写进合同书内, 要有环保措施,对各种污染物排放要限制在标准以内。第二,施工前要在施工现场建立必要的环保监测机构, 进行水质、 大气、 噪声的本底测定, 便于和施工阶段不同时期监测结果进行对比。第三,施工人员进入工地后, 还要建立卫生防疫机构, 以避免施工期数万工人集中在一起, 引起流行病的传播和扩散。这方面的教训, 在我国时期的兴修水利中是十分深刻的。

4、 施工后期的任务。特别要对施工阶段破坏的植被规划及时恢复, 制订工区的全面绿化规划, 以保护已经形成的生态平衡。在工区范围内的生物圈内,研究生物资源的利用、保护和生产的合理的方式, 控制规划人群自身的发展, 保持生物种群的恰当比例。

二、 水利工程生态规划设计的要求

水利工程, 改造山河、 兴利除害、 综合开发、 合理利用、 积极保护、科学管理水资源, 使之更好的服从人们的意志, 更好地为人类造福,这不仅改变了自然界中天然水流的形态,也改变了周围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在生态经济环境水利阶段, 人们普遍关注环境与生态问题, 普遍重视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 生态保护的协调发展。在这样的前提下, 强调水利工程建筑物的环境功能和美学价值, 己成为我们在水利工程设计方面的新趋势。以改善水域环境和生态系统为主要目标的 “城市环境水利工程”建设, 成为水利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按照现代城市的功能,对流经市区的河流归纳起来有两类要求:

(一) 对河中水流的要求是: 水质清洁、 生物多样性、 生机盎然和优美的水面规划。

(二) 对滨河带的要求是: 能反映本地独特历史、 文化、 风俗的滨河规划; 能提供一充满鲜花、 有人工景点、 公园化的休闲、 娱乐、 体育活动空间; 能营造一充满文化、 艺术、 科学气氛, 具有现代气息、人水关系协调、 引人胜、 便于人水亲近的滨河带。人们提出这些要求是社会进步的体现,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水利建设者应当适应这种趋势, 满足社会的要求。在水利工程的规划、 设计、 施工等方面进行调整和完善, 注入更多的人文、 艺术、 科学和现代气息, 注重工程的环境效益和美学效益。

三、 水利工程景观规划策略

(一) 沿河绿地

滨水环境的总体构思应尽可能扩大沿河绿地,形成较为连续性绿化带, 用绿色来勾画古城的轮廓, 延续城市文脉。 同时, 以良好的绿色空间, 优化环境规划质量, 体现现代化城市的新形象。

(二) 闸坝结合, 扩展沿河水面。

规划河道可修建彩色橡胶坝,泵房外观可按风景区房屋标准设计, 橡胶坝的主要功能是增加蓄水面积, 以形成水面, 形成人工湖美景。水边设置亲水步道、 平台、 桥梁、 滨水建筑物等,供游人欣赏水面景色。通过新建湿地连通闸向人工湿地定期供水,以增加水面及绿地面积, 改善和美化生态环境、 给市民和游人提供良好的视觉效果。同时可为生态化污水净化技术的引进提供良好的试验场所。

(三) 生态护堤

篇7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076-02

一、引言

教育生态学理论及其研究方法,把教育放在自然环境、社会环境、规范环境中,研究这三种生态环境和人的生理、心理环境的各种生态因子与教育的相互关系。尤其是对于教育系统的层次生态进行研究。应用教育生态学理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加强校企合作,发挥企业调节作用和多种翻译实践教学模式是该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

二、理论基础

1.教育生态课堂的定义

多伊尔(Doyle,W.)和庞德( Ponder, G.) ( 1975) 把课堂生态定义为“对教学环境产生影响的互相联系的过程和事件所形成的网络”。他们认为,课堂生态必然体现为课堂时空内生命体之间及其同环境之间的关联。总之,课堂两大生命体――教师与学 生,必然依托教学内容和教学环境发生关联从而实现生命的互补、交融和提升。在看待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上,注重“以生为本”,使教师好教变为让学生好学,让学生通过亲历亲为,感受体验成为学习的主人。生态式教育则认为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育和“以学生为中心”的园丁式教育皆建基于人类中心主义之上。真正的课堂,他们认为 应强调以生态关系为中心,即以教师、学生共同组成的生态平衡为中心,师生之间,只有对 话、融合、和谐。面对课堂生态,我回避了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这两种非此即彼的 绝对立场,兼容两者的特点,提出了“五学发展课堂”理念,该理念践行在课堂教学上的最终目的是把学生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唤醒其生命感和价值感,从而促进其趋向其“最近发展区”。

2.生态学的生态平衡理论

"生态平衡"强调人对自然的依赖性和两者的统一性,主张人应同自然和谐相处,人类社会的发展不应以破坏和牺牲自然的自洽性、平衡态为代价而是应使之得到应有的维持和保护等等。"生态平衡"教育思想正是在"生态平衡"这一概念上的移植、借用,它强调的仍然是平衡、有机、统一、亲和、融洽,即追求教育内部、外部主客体间相互依赖和生态有机性、互促互利的亲和性、生长性和建构性,主客互换的开放性、动态性和创新性等,其目的则是要建立一种自然、和谐、开放的新型的教育模式。

教育生态平衡是应用生态学的生态平衡理论,特别是生态系统,生态平衡,协同进化等原理与机制,研究各种教育现象及其成因,进而掌握教育的发展规律,揭示教育发展的趋势和方向,其精神实质可概括为:以人为本,和谐共生。教育、社会和人三者之间不是相互割裂的,而是相互依存、相亲相融的关系。这三者的关系问题是教育的基本问题。教育的价值取向应兼顾三者的利益。

三、教育生态视域下农业科技英语翻译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1.营造生态化翻译课堂环境

陈坚林教授曾在“《要求更完善,方向更明确:对07版的新解读” 一文中指出:“生态化大学英语课程课堂系统改革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发展方向。”基于教育生态学理论,农业科技英语翻译人才培养模式应顺应人的个性、自由平等性和创造性。建设良好的课堂的生态环境,在课程设置、编写教材、教学方法上应以人为本。农业科技英语翻译课堂是一个有机、动态的微观生态系统。在教学活动中,遵循“生态平衡”思想所倡导的生态系统中主体与客体的平等、和谐、亲和、融洽的原则,如师生对话平等、多种教学方法的有效融合教学设计的启发与诱导等。教师和学生构成了一个生态体系,学生是最重要的生态因子,教师的课堂必须以学生为中心,因此,努力营造良好的师生相互协作与情感交流的亲和环境是翻译教学得以顺利、高效开展的重要保障。新型的农业科技英语翻译人才培养模式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强调生生合作,同学之间通过合作探究,在交流、合作、探究中完成信息的传递和知识的构建。每个学生能充分地利用教学资源,教师最大限度地减轻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压力,促进翻译人才的综合翻译能力培养和健康发展。

2.构建多元与自主选择并存的交互式生态课堂

篇8

在“重建家园”的规划过程中, 城市的更新、保护发展也成了全世界普遍关注的问题.避免重蹈历史的覆辙,是一个非常紧迫的问题。笔者就以下几方面谈灾后重建规划实践中的几点体会。

一、 生态环境问题。

城市规划注重生态环境,就是运用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原理及其它相关的科学知识与方法,从城市生态功能的完整性、城市资源环境特点和社会经济条件出发,调控城市社会、经济与自然亚系统及其各部分的生态关系,合理规划城市资源开发与利用途径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方式,使之达到资源利用、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不断提高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 调统一,进而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由此促进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性利用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的重要原因就是由乱砍乱伐,垦山为田、毁林造田,破坏了生态平衡。这种违背经济规律与自然规律的行为,是必然会受到自然界的惩罚的。因此,在灾后重建规划中,维护生态平衡是非常紧迫的任务。同时要维护生态敏感区域,如森林山体、水源地、大型水库、河岸带以及自然景观旅游区等。这些生态敏感区对次区域具有生态保护意义,一旦受到人为破坏,将很难有效地恢复。因此,规划中对生态敏感区,应划定其保护范围,避免受到破坏,对于维护生态平衡,防止次区域洪水灾害,具有重要意义。

二、社会问题。

灾后重建工作,既有生态平衡的问题也有社会平衡问题,重组是外来因素的影响下突然发生的,如何尽快实现社会结构的平衡,主要就是

居民居住地的变迁。一些城镇处于洪水淹没线下。由于受灾需要重建规划,这个社会结构是原有构成要素的重新组合,形成一种新的构成单元,容易形成新的社会平衡。随着时间的推移,其生产方式趋向于多元化,生活方式趋向于城镇化,成为名符其实的城镇居民。前一种迁居方式,农民由自然村向中心村集中,使得农村的布局发生巨大的变化。最明显的是村屯数量的减少;中心村规模扩大,日益发展为集镇;基础设施水平提高,生活方式达到或接近城镇水平。新导入的人群与已有的人群,无论在哪些方面都存在着差异,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社会冲突。特别是农村以血缘、地缘为纽带,以宗族为特征的同质群体。几个这样的人群聚集在一起时,冲突和矛盾更加激烈。通过宣扬、风俗、礼仪、舆论和其它集体活动,增加凝聚力。同时在规划实践中,通过开放的空间结构,紧凑的聚居形式,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将社区各组成部分在空间上连为一个整体。设置社区生活服务设施和活动中心,将居民的生活活动连为一个整体,增强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达到加快社会整合,促进社会平衡的目的。

三、经济问题

1灾后重建规划的资金筹集与管理

重建资金的筹集主要有以下几种渠道:(1上级部门财政拨款;((2)国内外的捐赠资金;(3)灾区人民的自身筹集;(5)其它方式,如信贷、保险等。重建资金主要用于:(1)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和住房建设;(2)进行生产性投资;(3)分配给灾民,满足其基本生活的各项需要。

2 防洪基金的筹集与管理

洪水是一种突发性灾难,需提前做好相应的准备,设置防洪基金是一种有效的方法。防洪基金的筹集主要发挥易受灾区地方的积极性,筹划资渠道主要有:地方财政收入中按比例提留;社会性的集资和捐献等。防洪基金作为一项专项基金,需设置专门的机构管理实行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动用。一旦发生灾害,用来解决灾民的基本生活问题以及用来恢复工农业生产。

四、规划问题

1 区域规划中的防洪规划

对于易受洪水威胁的区域和城镇来说,防洪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内容。防洪问题不可能就城市论城市,绝不是某一个城市所能解决得了的,而应放在区域中进行综合考虑,统筹兼顾,在区域规划尚不完善的情况下,由易受灾地区进行区域防洪规划,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2 总体规划的紧急编制程序问题。

在这次重建规划的总体规划中,我们所调查资料残缺不全,而且灾民面临严冬即将来临的考验,新村建设迫切需要总规的指导,编制周期很短,不可能按照正常的程序,收集资料进行。因此在这次总规中突出弹性特点,成果由城市现状图、城市总体规划图、基础设施规划图组成,保证其对近期建设特别是新村详细规划的指导意义,以及对未来城镇建设的引导作用。

3 规划中的新村建设标准问题要详细化。

由于洪水灾害受灾面积较大,重建资金会出现短缺。合理的灾后重建标准依据要看财政拨款及各地的捐款,应遵循实事求是、量力而行的原则。如果有些区域采用小康住宅标准设计代替灾后重建的住宅设计,这样的标准靠财政拨款和捐款是远远不够的,给以后城镇本身的发展和国家财政也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对于灾后重建规划工作,规划部门及规划人员提出了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如何建立防洪规划体系以及如何进行灾后重建规划,都是紧迫而具有实际意义的工作。

参考文献:

1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城市群规划组・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城市群规划・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6・

2《经济研究》杂志编辑部等・论生态平衡 http:///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2・

3李伟.旧城改造中园林绿地建设与城市可持续发展[J].花木盆景:花卉园艺,2007年第8期

篇9

一、让学生明白环保的重要性

环境保护虽然重要,但对于小学生来说,一来他们缺乏一定的知识、理论;二来他们缺乏综合分析能力;三是他们还感受不到其利害关系,故此他们的环保意识大都淡薄。而他们又是新世纪的人才,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假如没有让他们明白环保的重要性,那他们长大后会像现在这一代人一样为了眼前利益而乱砍乱伐树木,排放污水杂物,其后果将比现在更加严重。因此,小学语文教材种有意识第增进了环保教育方面的内容。

二、让学生明白环保的危机性

专家指出:环境问题有个特点,即它是一个渐渐累积的过程,不做好事先预防,等到问题暴露,往往会在短时间内很快的形成致命的威胁。因此,不能等到灾害见面才来谈环保。我们应该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淡薄过去所宣传的地大物博等美化意识,强化忧患意识,大力推进危机意识教育,将危机意识教育语爱国主义教育结合起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使新一代从小树立解决民族危难的志向。

三、让学生明白环保的持久性

俗话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这句话形象地告诉我们环保不仅是为今人,而且是为后人造福,它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就像种一棵树,一要有良好的生长环境,二不能有人为破坏,三要有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方能成材。新加坡时世界公认绿化工作做得最好的国家,被称为“花园城市”。据资料介绍,该国从60年代就开始植树活动,把每年11月第一周定为植树节。在这一周来,上至总理、部长,下到全体公民都参加活动。从新加坡的举措证明环保是一项持久性的工作。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应注意从《美丽的小兴安岭》、《林海》等课文让学生明白这一点。在教《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中,我在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体会小兴安岭美丽环境及丰富物产的原因,使人们长期以来重视环保的结果,从而让学生明白环保工作的持久性。

四、培养学生的生态平衡意识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古诗种描绘的这些动物动作、声音,刻画的优美意境,现在已难以体会到,这皆因生态环境失去平衡所致。

在一定时期内,一定条件下,社工太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处于相对稳定的平衡状态,这种形态叫做生态平衡。生态平衡一旦遭到破坏,生态系统中各成分,都受到影响。

《蛇和庄稼》一文就讲得很透彻。文中用一个故事来说明这个道理:几十年前,广东沿海发生了一次海啸,许多天地和村庄被海水淹没了。这场洪水过后,那的庄稼好几年都得不到好收成,即使风调雨顺,也不见起色。后来老农想出一个办法,托人去外地买回来一批蛇来放到田里,那一年庄稼就获得好收成。大家不明白这是什么道理,后来老农说破,原来那场洪水把深藏在洞里的蛇都给淹死了,田鼠却游到树上或山坡上,保住了性命。后来洪水退了,田鼠又回到田里糟蹋庄稼,没有蛇来捕捉它们,它们繁殖的特别快,庄稼都让田鼠给糟蹋了。这就是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的结果。教学这一课时,我提出如下思考题:1、为什么洪水过后,接连几年庄稼都得不到好收成?后来老农想出什么办法?结果怎样?为什么?2、蛇时动物,庄稼是植物,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在学生理解课文后,再引导学生结合实际分析:现在我们这里老鼠很多,你能说明是什么原因吗?通过启发,很多学生都明白近年来人们爱吃野味,老鼠的天敌遭到大量的捕杀所致。

五、让学生明白环保的内容

篇10

城市是一个规模庞大、关系复杂的动态生态系统,由社会、经济,自然子系统复合而成,具有开放性、依赖性、脆弱性等特点,极易受到环境条件变动的干扰。在城市生态系统中,既有自然的组成要素,又有高度人工化的组成要素,而园林绿地系统则是其中唯一具有自净功能的组成成分,在改善环境质量、维护城市生态平衡、美化景观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近一、二十年来,随着世界范围内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环境问题的加剧,人们已越来越认识到走生态园林道路、以绿地系统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的重要性,许多国家已将其作为城市现代化水平和文明程度的一个衡量标准。

一 生态园林的概念与科学内涵

生态园林主要是指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如互惠共生、生态位、物种多样性、竞争,化学互感作用等)所建设的园林绿地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乔木、灌木、草本和藤本植物被因地制宜地配置在一个群落中,种群间相互协调,有复合的层次和相宜的季相色彩,具有不同生态特性的植物能各得其所,能够充分利用阳光、空气,土地空间、养分、水分等,构成一个和谐有序、稳定的群落,它是城市园林绿化工作最高层次的体现,是人类物质和精神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随着工业化的高度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剧,给人类带来了生存环境的危机,这一严峻的现实,迫使人们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仿造自然环境,以谋求优良的生存环境,把园林绿化作为主要手段,因势利导地利用对城市生态环境有重大影响的有利因素和改造不利的因素,从整治国土,促进生态平衡的高度全面绿化人类的生存环境,将园林绿化事业推向生态园林的新阶段。〔1〕

生态园林的科学内涵在于:①依靠科学的配置,建立具备合理的时间结构、空间结构和营养结构的人工植物群落,为人们提供一个赖以生存的生态良性循环的生活环境;②充分利用绿色植物,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提高太阳能的利用率和生物能的转化率,调节小气候,吸收环境中的有毒有害气体,衰减噪声,调节生态平衡;③美化景观、在绿色环境中提高艺术水平,提高游览观赏价值,提高社会公益效益,提高保健休养功能,为人们提供更高层次的文化、游憩、娱乐需要和人们生存发展的绿色生态环境。

二 生态园林的主要功能

生态园林的功能是多方面的,概括起来讲,主要体现在调节小气候,改善环境质量和美化景观方面。

(一)调节小气候

L.J.Batten认为:小气候主要是指从地面到10余m至10Om高度空间内的气候,这一层正是人类生活和植物生长的区域和空间。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植物的生长和发育都深刻影响着小气候。

植物叶面的蒸腾作用能调节气温、调节湿度、吸收太阳辐射热,对改善城市小气候具有积极的作用。研究资料表明,当夏季城市气温为27.5℃时,草坪表面温度为20℃~24.5℃,比地面低6℃~7℃,比柏油路面低8℃~20.5℃,而在冬季,铺有草坪的足球场表面温度则比的球场表面温度提高4℃左右。

由于绿色植物具有强大的蒸腾作用,不断向空气中输送水蒸气,故可提高空气湿度。据观测,绿地的相对湿度比非绿化区高10%~20%,行道树也能提高相对湿度10%~20%。

城市的带状绿地,如道路绿化与滨江滨湖绿地是城市的绿色通风走廊,可以将城市郊区的自然气流引入城市内部,为炎夏城市的通风创造良好条件;而在冬季,则可减低风速,发挥防风作用。

(二)改善环境质量

1 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维持碳氧平衡 有关资料表明,每ha绿地每天能吸收900kgCO2,生产600kgO2,每ha阔叶林在生长季节每天可吸收1000kgCO2,生产750kgO2,供1000人呼吸所需要;生长良好的草坪,每ha每小时可吸收CO215kg,而每人每小时呼出的CO2约为38g,所以在白天如有25m2的草坪或lOm2的树林就基本可以把一个人呼出的CO2吸收。可见,一般城市中每人至少应有25m2的草坪或10m2的树林,才能调节空气中CO2和O2的比例平衡,使空气保持清新。如考虑到城市中工业生产对CO2和O2比例平衡的影响,则绿地的指标应大于以上要求。

2 吸收有毒有害气体 污染空气和危害人体健康的有毒有害气体种类很多,主要有SO2、N0x、Cl2、HF、NH3、Hg、Pb等,在一定浓度下,有许多种类的植物对它们具有吸收和净化能力。有研究表明:当SO2通过树林时,浓度有明显降低,每公顷柳杉林每年吸收720kgSO2。臭椿、夹竹桃、罗汉松、银杏、女贞、广玉兰、龙柏等都有较强的吸收能力。

3 吸滞粉尘 植物,特别是树木,对粉尘有明显的阻挡、过滤和吸附作用。由于树木有强大的树冠,叶片被毛和分泌粘性的油脂使得树木具有滞尘作用。

4 杀菌作用 由于绿地上空粉尘少,从而减少了粘附其上的细菌;另外,还由于许多植物本身能分泌一种杀菌素,而具有杀菌能力。据法国测定,在百货商店每m3空气中含菌量高达400万个,林荫道为58万个,公园内为1000个,而林区只有55个,林区与百货商店的空气含菌量差7万倍。

5 衰减噪声 植物,特别是林带对防治噪声有一定的作用。据测定,40m宽的林带可以减低噪声10~15分贝,30m宽的林带可以减低噪声6~8分贝,4.4m宽的绿篱可减低噪声6分贝。树木能减低噪声,是因为声能投射到枝叶上被反射到各个方向,造成树叶微振而使声能消耗而减弱。

(三)美化景观、丰富建筑群体轮廓线

生态园林是美化市容,增加城市建筑艺术效果,丰富城市景观的有效猎施,使建筑“锦上添花”,把城市和大自然紧密联系。

三 生态学原理在生态园林中的应用

(一)坚持以“生态平衡”为主导,合理布局园林绿地系统

生态平衡是生态学的一个重要原则,其含意是指处于顶极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此时系统内的结构与功能相互适应与协调,能量的输入和输出之间达到相对平衡,系统的整体效益最佳。在生态园林的建设中,强调绿地系统的结构与布局形式与自然地形地貌和河湖水系的协调以及与城市功能分区的关系,着眼于整个城市生态环境,合理布局,使城市绿地不仅围绕在城市四周,而且把自然引入城市之中,以维护城市的生态平衡。近年来,我国不少城市开始了城郊结合、森林园林结合、扩大城市绿地面积、走生态大园林道路的探索,如北京、天津、合肥、南京、深圳等。〔2〕

(二)遵从“生态位”原则,搞好植物配置

城市园林绿化植物的选配,实际上取决于生态位的配置,直接关系到园林绿地系统景观审美价值的高低和综合功能的发挥。生态位概念是指一个物种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作用以及它在时间和空间中的地位,反映了物种与物种之间、物种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在城市园林绿地建设中,应充分考虑物种的生态位特征、合理选配植物种类、避免种间直接竞争,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健全、种群稳定的复层群落结构,以利种间互相补充,既充分利用环境资源,又能形成优美的景观。在特定的城市生态环境条件下,应将抗污吸污、抗旱耐寒,耐贫瘠、抗病虫害、耐粗放管理等作为植物选择的标准。如在上海地区的园林绿化植物中,槭树、马尾松等生长状况不良,不宜大面积种植;而水杉、池杉、落羽杉、女贞、广玉兰、棕榈等适应性好、长势优良,可以作为绿化的主要种类。

在绿化建设中,可以利用不同物种在空间、时间和营养生态位上的分异来配置植物。如杭州植物园的槭树、杜鹃园就是这样配置的。槭树树干直立高大、根深叶茂,可吸收群落上层[生态园林 环境保护 生态平衡 物种多样性

篇11

[中图分类号]B834;X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848(2014)04-0099-07

[作者简介]陈望衡(1944―),男,湖南邵阳人,文学博士,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美学研究。(湖北武汉 430072)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古代环境美学史研究”(13&ZD072)的阶段性成果。

英文的文化一词“culture”原义为农业,而现代的农业一词“agriculture”,又以“culture”为词根。事实上,农业是文化的摇篮,人类的其他活动,包括科学技术活动、手工业活动乃至工业生产活动,均是从这个摇篮培育出来的。农业环境基本上由两个方面构成:一是作为农业生产基地的田野及农作物风光,二是农民居住的村庄。农业环境在人类的居住环境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的审美性质自有其特殊性,值得我们格外地重视。尽管现在地球已进入后工业社会,但农业仍然是人类的主要产业,农村仍然存在,而且将会永远存在。随着社会的进步,农业的价值已由单一的生产价值发展到生态价值、生产价值和审美价值的统一,而且其维护地球生态平衡的生态价值愈益得以彰显与突出。农业正在以其全新的面貌以及巨大的审美魅力展现在人们的面前。

一、农业的一般审美性质:代自然司职

人类的农业生产活动,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模仿自然的活动,准确地说是代自然司职。

工业生产的东西基本上是自然界原本没有的东西,而农业生产的作物,自然界原本有或可以有,只是不很符合人的需要。比如水稻,田地原本有野生的水稻,但产量低,味道也不够佳,人们通过努力,认识并掌握了水稻的生长规律,在田地种植水稻,让水稻长得肥壮,产量高,也很好吃。就水稻仍然是自然物来说,它是自然;就水稻是人劳作的产物来说,它是人文。自然,不是原生的自然,是人造的自然;人文,不是社会的人文,是自然的人文,准确地说,这是人代自然司职的人文。

不少美学家困惑于农业景观的美是自然美还是人文美?应该说是这两种美的统一,只不过这种统一是以自然为本体的。因此,准确地说,农业景观是具有人文性的自然美,或者说是人参与创造的自然美――准自然美。

生命性以及与之相关的生态性是农业审美的重要特点。

农业生产是一种培育生命的事业。农作物与家畜都是有生命的,正是这一点,使得农业景观的美远胜于任何工业产品的美。黑格尔非常看重生命的美。他说:“作为在感性上是客观的理念,自然界的生命才是美的。”①

农作物中的植物作为生命物,就其本质来说,它来自大自然,不仅其生命的结构是精致而又奇特的,而且生命节律非常清晰,体现出自然的有序性;就其产生来说,它是人劳作的产物,它的生命中透显着人的智慧、人的伟力,从某种意义上讲,它是人的生命的别一种形式。

农作物中的家畜和家禽作为生命物,一方面保留着动物的本性即它的野性,另一方面又增添了人所需要的性质,我们姑且叫它“文性”。野性让家畜和家禽的生命仍联系着神秘的自然世界,“文性”则让家畜和家禽的生命联系着温馨的人类世界。

从本质上来说,农作物的生命是人造的自然生命,因而对于人具有一种特别的亲和性。

农业景观不只是特殊的生命景观,而且是人工与自然共生共荣的的特殊的生态景观。景观的基础是大地,这是一片自然与人工共同开发着的土地。农民在稻田里培植水稻,希望收获更多的稻子,然而在稻田里生活着的绝不只是水稻,除了各种各样的昆虫、鱼类、两栖动物,还有杂草。杂草是水稻的大敌。杂草长势过好,必然影响到水稻,所以,农民总是不断地除杂草,但实际上杂草是不可能除尽的,如果采用剧毒农药将杂草除尽了,水稻也许就完了。

自然有它的目的性,人也有它的目的性。农作物、家畜这些人工培育的自然物既然与纯自然物共同生活在一片大地上,这两者的关系就只能协调和兼顾,既让人实现其目的,也让自然实现其目的。所以,必须保持良好的生态性,这是农业景观作为大地景观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特性。

为什么今天仍然要重视农业?除了人们衣食等物质产品的原料仍主要来自农业外,农业对于保持地球生态平衡的重大意义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人的生命与自然生命的对话性,以及这种对话的艺术性,是农业生产审美的另一个重要特点。

农业生产的主体是农民,客体是农作物。农作物不管是植物还是动物(家禽家畜),都是有生命的。因此,主体与客体的交流是两种不同的有机生命的交流,这种交流的主要内容是希望农作物按照人的意愿生长得更好。然而,这个过程绝对不会那么单纯。一是有大量的情感性活动。众所周知,农民对于他的作物是极有感情的,他可以对着青葱的庄稼喃喃自语,也可以抚摸着家畜诉说心里话。二是交流的内容大量地超出了功利的目的,也就是说它可以与作物生长无关。传说《牛郎与织女》中,那牛郎与老牛的谈话,竟然是咨询老牛对他与织女爱情的看法。

农业生产中的生命对话,更重要的是对天象、气候、山川地理种种与农业有关的自然界及自然神灵的对话。虽然这种对话不像对农作物的对话那样具体,那样具有明显的当下性,但是这种对话具有根本性。农业生产因为本质是人造自然,人造自然仍然是自然,所以必须在总体上、在规律上服从大自然。农业生产虽说是人在做,但决定其成败的最后原因是大自然。大自然不是人,农民将它看做神,其性情、脾气,人无法全部捉摸透,然而人一直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原因很简单,就是企求获得自然的青睐,获取农业的丰收。这种人与自然的生命对话在极为广阔的背景下进行着,同时也通过诸多的形式进行着:有理性的,主要形式为科学技术;也有非理性的,主要形式为巫术与崇拜;还有理性与非理性兼而以审美突出的,主要形式为艺术。

农业生产主要是体力劳动。体力劳动属于人的肢体活动,它具有两种形态,一种为体育竞技,另一种为艺术活动。体育竞技与艺术活动都不直接创造物质价值,只有劳动直接创造物质价值。各种劳动都体现为人的肢体活动,其中唯有农业劳动的肢体活动是最全面、最丰富的,活动量的调节也是最为自由的。人类的肢体活动体现了人的意志、智慧、创造力,是人类精神的物化形态,正是因为这一点,我们认为它具有重要的审美价值。

人类天然地具有一定的节奏感,人类在从事任何肢体活动时,都自然而然地寻求节奏,使肢体活动协调,体现在劳动中更是如此。普列汉诺夫在《没有地址的信》中描绘地球上残存的原始部落巴戈包斯族人的耕作,男女二人,一个挖坑,一个播种,配合默契,其动作也具有一种舞蹈般的美。①中国江南农村的车水,多人共用一辆水车,用脚踩着踏板,“咿咿呀呀”的水车声中,显示出动作的协调,哗哗的流水随着叶片升起,最后变成一片小瀑布倾泻进稻田。这种劳动的情景,比任何艺术都更具魅力,因为它是真实的,充满着蓬勃生命的意味。

与工业生产中的体力劳动相比,农业劳动要艺术性得多,原因有二:一是农业劳动的肢体活动比较丰富和自由,更具有人性化;二是它以大自然为背景。农业劳动均在田野上露天进行,头上是蓝天,脚下是大地,视界是青山绿水、碧树繁花、农家村舍,耳旁是大自然的水声、风声、雨声等各种声响,还有人的笑语、歌声及劳动工具发出的声音。在这种环境下劳动,简直就是一场真实的演出,有声有色,震撼人心。

工业劳动多将工人固定联系在一条流水线上,工人只能按照预设的程序进行操作,没有半点自由,他们的工作一般来说是枯燥的。农业劳动虽然也需要配合,但基本上是个体劳动,劳动者具有较强的自由性。从人的本质力量自由实现这一维度来看,农业劳动远胜于工业劳动,这一点正是农业生产较工业生产更具审美性的重要原因之一。

当然,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即农业生产于审美具有正能量的方面,农业生产于审美也具有负能量的方面。农业劳动多为手工劳动,劳动强度一般较大。另外,由于农业劳动多在户外进行,劳动者的身体多易遭受不利自然条件的损害。因此,农业劳动也有反人性、反审美的一面。

农业审美还有一个审美主体的问题。审美者有两种,即创美者和非创美者。农业的审美主体可以是农业景观的创美者,也可以是农业景观的非创美者。农民是农业景观的创美者,他来欣赏由他创造的景观,其感受融进了创美过程中的诸多艰辛与欢乐,这种感受如鱼饮水,冷暖自知,外人难以完全理解。而不是农民,也可以欣赏农业景观,这种欣赏更具有普遍性,它与农民对自己劳动成果的欣赏可以是相通的,但不会是一样的。

二、工业社会的农业审美:准技术性

农业的一般审美性质是在前工业社会奠定的。前工业社会农业的突出特点是以人工生产为主,虽然也运用工具,但那工具比较简单,不能做到大量地节约体力、解放劳动者,农业生产有着巨大的体力付出,是相当辛苦的,与之相应,农业生产的效益也是相当低的。

现代农业属于工业社会的农业,已经大规模地运用机器生产。然而,机器生产并没有使农业的根本性质发生变化,但为农业生产增添了新质,其中包括审美新质。

从美学上来说,机器生产所创造的美是技术美。技术美与手工美是不一样的。技术美作为工业时代的标志性的美,充分体现出工业时代机器的霸权地位。机器生产需要规范性、标准化,这就使得劳动成果明显地具有一种理性形式。我们看到,用收割机收割过的麦地,明显地有一种规整感。由于机器生产按照预先设计好的节拍进行劳作,一丝不苟,这里就有一种节奏感、韵律感。这种节奏感、韵律感主要不是来自操作者,而是来自机器,来自机器制造者的预设,也许它过于严整,甚至过于死板。因此,机手对机器掌握得如何,不仅决定着他的劳动效率,而且决定他在劳作中能不能得到。

工业社会中,科学技术在农业中的运用是全面的,其成效不仅给农民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还直接体现在农作物、家畜、家禽的外在形貌与内在品质的改变上,从而使得它们不仅体现出技术的美,而且体现出科学的美。

然而,建立在工业社会基础之上的农业,虽然创造了巨大的财富,但也带来了如下重大问题。

一是导致对于自然环境的破坏。传统农业生态状况比较好,田野里既生长着庄稼,也生长着别的生物。江南的稻田在实施着传统的生产方式时,那水田中有着诸多的小生灵演奏着生命的大合唱,维持着生态的平衡。尽管农民为了高产,也除害虫和杂草,但这种活动不会破坏生态平衡,因为这种除害的程度是相当轻的。然而,工业社会的农业主要运用机器生产,为了机器的运作,对农田必须实施大规模的改造,这种改造土地环境有可能是一种破坏。工业社会的农业多使用化肥、农药,不仅打破了土壤中的各种有机元素的生态平衡,造成土壤的沙化、酸碱化等,而且使田地中诸多小生物的生存遇到困难,甚至遭到灭顶之灾。虽然农作物高产了,但农田良好的生态平衡打破了,且后遗症严重,生态平衡难以回复。更可怕的是,化肥、农药中的某些元素进入农作物后,有可能对人的身体造成伤害。

二是导致农民对土地的情感淡化。从伦理角度言之,工业社会的农业给农民带来的最大的精神上的伤害,是人跟土地的那种生命情感的丧失。在农业社会,农民祖祖辈辈生活、耕作在这片土地上,他们既是这片土地的所有者,又是这片土地的劳作者,这里是他们的家,是他们生命的根。可以说,这片土地上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花一石,不仅联系着他们的收成,他们的生活状况,而且还联系着他们的情感记忆,联系着他们的精神生命。在工业社会,农民与土地的这份情感就浅多了。农民在相当程度上变成了农业工人,他们运用机器生产,今天在这片田野劳作,明天到另外一片田野劳作,他们劳作的土地也许并不属于他们。不仅如此,土地的所有者也许未必是这片土地上的农作物的所有者。这样,依靠同一片土地谋生的就有三种人:劳动者、土地所有者、农作物(庄稼、家畜、家禽等)所有者。三种人的分离所造成的一大后果,就是都难以建立起与土地的生命情感。

三是导致人性的某种异化。机器生产虽然是人在操作机器,但机器自有其操作规程,不完全听从人的意志。就劳动的本质而言,它是劳动者的本质力量对象化。显然的事实是,机器生产中劳动者的自由度降低了。另外,机器生产是一种标准化的生产方式,谈不上有什么劳动者的个性色彩,这些均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人性的某种异化。①

四是导致农业景观的单调。传统农业因为是小农经济,农作物是多样的。一块土地种植诸多品种的庄稼,五彩斑斓,殊为美丽,虽然产量不高,但就其审美来说倒称得上是丰富多彩。另外,家畜、家禽也品种多样。这样一种农家风光,充满生气,充满情调。唐代诗人王驾有《社日》一首,描绘了传统农家风光之美。诗云:“鹅湖山下稻梁肥,豚栅鸡埘半掩扉。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这风光中的景观是多元的,有稻有梁,有猪有鸡,更兼有山有水,有人物活动,这样一种风光是极为有魅力的。工业社会的农业,称得上是准工业,虽然也是在田野上劳作,但所种的庄稼不可能是多样的,往往在一望无际的田野上种的就是一种庄稼,至于家禽、家畜也是分类饲养,那种鸡飞狗吠的农家院落风光少见了。

虽然工业时代的农业大规模地使用机器生产,但是并没有改变农业的一般性质,即代自然司职。农业生产仍然是人的生命跟物(农作物)的生命在交流,在“对话”,只是司职的手段、对话的方式有很大不同。第一,传统农业用的是简单的木制或铁制工具进行生产,代自然司职具有较强的手工操作性,因此这种“对话”显得直接。工业社会运用机器进行农业生产,庞大的机器以及它的高效率,在很大程度上阻隔了人与大地、与农作物的亲和性。第二,工业社会用机器进行生产,其产品一般具有数量化的痕迹,体现出只有经过数量规范才有的标准性、统一性。工业社会的农业劳动,虽然用机器生产,但由于农作物多是有生命的自然物,很难完全做到标准化、规范化。就拿机器养鸡来说,虽然养鸡的所有工序全是用机器计算过的,但饲养的鸡也不会真正标准化。

严格说来,工业社会的农业,其成果是自然、人工、技术三者合力的产物,技术因素虽然突出,但不占决定的地位,因为农作物均是有生命的,生命不能任由技术来操纵,决定生命的只能是它的本性――自然性。因此,我们只能说工业社会农业所创造的美具有准技术性,而不是自然性。

三、后工业社会的农业审美

后工业社会又称后现代,对此概念的理解,尚有诸多分岐,笔者主要是从价值形态来认识工业社会与后工业社会的区分。工业社会形成自己的价值判断体系,这一体系的核心价值是财富。与之相关,在对自然的认识上,工业社会视自然为掠夺对象,科学技术被用作对付自然的利器。无可否认,短短数百年工业社会,人们对自然掠夺的成果远超过以往人类几千年从自然所得的总和。但是,人类也遭到自然严重的报复,这种报复近几十年日益加剧,人类突然感到生存的危机。在这种背景下,人们不能不调整自己的价值观,人们原来视自己为自然的主人,这种看法不能不放弃了,一种新的提法――“自然是人类的朋友”出现了。人们认识到:人有自己的利益,自然也有自己的利益,人类不能不尊重自然的利益。一种新的价值观――生态价值观就这样出现了。与之相应,一种新的社会形态出现了,这就是后现代社会或者说后工业社会。如果说,工业时代以技术为主题,体现为人类对自然大规模的掠夺的话,那么后工业时代则以生态为主题,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经由掠夺与反掠夺的敌对关系改变为和谐共生的友好关系。于是,一种新的文明――生态文明出现了。

生态与文明本是天敌,文明就从破坏生态开始,只是因为人类在自然面前一直极为弱小,这种小小的破坏对于自然生态来说不足为虑,因为自然自身具有强大的修复功能。然而,当人类借助科技将破坏的规模扩大到一定的程度时,自然自身的修复功能就难以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奏效了。

由于人与自然原有的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破坏,自然界的种种所为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就非常不利,人类已经强烈地感受到了地球环境变化所带来的生存危机。因此,恢复人与自然的生态平衡,重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就严重地摆在人的面前,成为当今人类一大使命。

恢复人与自然的生态平衡有两种办法。一种是靠自然自身的力量,但由于自然自身的生态修复力遭到严重破坏,完全靠它的力量实现生态的修复,需要非常长的时间,且有诸多不可预料的因素。另一种是让人参与自然生态的修复,就是发挥人的作用,帮助自然界生态的修复,而且促使这种修复朝着更有利于人的方向发展。

什么样的人类活动最能修复人与自然的生态平衡关系呢?无疑莫过于农业了。在修复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上,农业较之工业具有最多的优越性。如前面所述,农业是一种培育生命的事业,农业生产本身具有生态的可循环性。虽然农作物与农畜的生长会消耗自然的资源,但是又会以另一种方式回归到自然,成为自然的资源。

农业对自然生态系统的介入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良性的,即它的活动符合生态平衡的规律;另一种是恶性的,即它的活动破坏生态平衡规律。前一种农业为生态农业,后一种农业为非生态农业。只要我们自觉地建设生态农业,坚决摒弃非生态农业,农业对于地球生态平衡的修复和维护,其意义是非常重大的。

工业生产基本上是机械生产,它对环境的作用不存在正面的意义,也就是说,它不可能加入到自然的生态平衡活动中去,因此,它无法对自然生态起到良性的促进作用,人类唯一能做的只是尽量减少它对环境的负面意义。

农业的生态功能一直存在着,只是长期以来没有受到人们的重视。一直以来,人们从事农业的目的只有两个,或为人类提供生活资料,或为工业生产提供原料,至于维护自然生态平衡,人们不需要去考虑它。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地球上总的生态平衡没有遭到严重破坏。而在今天,人们从事农业不能只有两个目的了,还必须有第三个目的,即修复并维护自然的生态平衡。

后工业社会为农业增加了一条新的使命,即生态使命。农业的生态使命具体可以分为两个方面。其一是为人类提供绿色食品。对此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有人提出来了,其理论为“有机农业”(Organic Faming)。有机农业禁止使用化学肥料、化学农药,这样做似乎是回到了原始农业,但产量无疑是很低的。因此,有机农业不只是采取“减法”,也要实行“加法”,通过高科技的手段促使作物朝着人需要的方面发展,提高作物的品质与产量。其二是让恢复或保持生态平衡明确地成为农业生产的目的。这有两种情况:一是农业生产与生态维护双赢,既维护了自然生态,又获得了良好的收成;二是维护了自然生态,但影响了农业的收成。前一种情况当然好,也正是我们努力的方向,但是第二种情况的出现有时也是不可避免的,为了整个地球的生态环境,农业有时需要作出这样的牺牲。

既然后工业社会的农业充当着维护地球生态平衡的重大使命,后工业社会的农业审美其突出特点就是生态审美。

在生态学看来,地球上的全部生命系统是一个巨系统,不仅生命与生命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而且生命与非生命也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这种相互依存,其核心是能量的转换。从这样的一个维度来看待自然界的生命活动,会发现自然界其实存在一种特别重要的性质――生态性。生态性实质是一种力――生态力,正是这种力维护着地球的生态平衡。

生态审美的实质不是对个体生命的肯定,而是对生命系统的肯定,是对自然生态平衡的肯定。加拿大学者艾伦・卡尔松说:“生态途径尝试将我们人类环境作为一个类似相互联锁的生态系统的组合体来进行感知,将‘功能上的适合’作为审美概念的核心,从而欣赏它们的创化、发展现仍持续着的存在。”①艾伦・卡尔松说的“功能上的适合”就是生态平衡的功能。生态平衡功能应是生态审美的核心。虽然历来的审美都是注重生命的,将生命或生气、生意、生气看成美的本质,但是历来的的审美并没有将视界推向生态,只有后工业社会的审美才将生态视为审美的基础。

生态系统一般很难通过人的感官直接感知,但是良好的生态系统总是会有一些外在表现的,比如它能显现出事物的复杂性和物种的多样性。生态系统与传统的形式美观有一致的地方,但也有不太一致的地方。按传统的形式美观,颜色鲜艳容易让人产生美感,但是,须知有些生态现象,比如蟾蜍,它的外观颜色并不好看,但是以生态而论却是重要的物种,我们不能因为它的颜色暗淡而过分地讨厌它。

篇12

青海省是我国受到土地荒漠化影响危害最为严重的地区。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受到自然、历史人为等综合因素的影响,青海省土地荒漠化问题日渐加剧,严重限制了青海省生态平衡,甚至威胁当地人民生产生活的有序性。相关调查研究显示,根据我国实施的几次土地荒漠化普查工作获得的相关资料,青海省柴达木盆地和共和盆地等为荒漠化的主要集中地,并且荒漠化一般集中于青海高寒地区,在没有得到充分保护的情况下逐年扩大,增速较高,已经严重影响了青海省整体生态平衡发展。因此必须积极探索当前荒漠化问题形成的原因和危害,进而提出合理的治理措施,推动高寒区荒漠化治理工作有序开展。

1 土地荒漠化产生的原因

一般情况下,土地荒漠化问题的产生是自然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而产生的不良结果,其中自然因素主要指相对异常的气候条件,特别是青海高寒地区严重的干旱条件,极易造成植被退化和风蚀加快等现象,最终引起荒漠化的产生。而对于人为因素来说,则具体指人们在草原上过度放牧、在森林中乱砍滥伐,连续性地开垦和耕种草地等,导致相关植物根系漏出地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进一步增强风蚀和雨蚀的不良影响,促使荒漠化发展速度逐渐抬升。从全世界层面进行分析,过度地放牧和开垦农田,极易导致半干旱地区发生土地荒漠化问题,特别是一部分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由于水源缺乏,农业用水管理不善,还会导致土地盐碱化问题的出现,也影响土地荒漠化的形成产生。因此,在青海省高寒地区土地荒漠化问题已经较为严重的情况下,十分有必要加强重视土地荒漠化的危害,进而结合荒漠化产生原因采取一定的措施预防和治理荒漠化的继续扩展,维护青海地区的生态平衡。

2 土地荒漠化的危害

土地荒漠化作为一种对我国中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产生严重不良影响的生态问题,其预防和治理工作一直受到政府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由于长期的破坏和管理不当,当前土地荒漠化仍然影响着青海高寒区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其危害性一般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侵吞农田,不利于庄稼的健康成长。一般情况下,春季的青海高寒区是大风的季节,但是同时也是农民组织春灌播种,以及育苗的重要生长时期,大风吹蚀农田的表层土壤,甚至会造成农作物种子裸漏在外,轻者会造成农业减产,严重的甚至会导致土地零产出,对当地农业发展以及农民生活产生极大危害。例如有历史记录以来,1962年春季的一场大风就直接造成风蚀地表5~8cm的严重危害,当年为了保证农业生产,农民实施了3次播种,极大增加了农民工作量。

其次,草上出现沙化趋势,可利用面积在不断缩小。青海省是我国4大主要牧区之一,而土地荒漠化问题的出现和进一步发展必然会造成草场退化,产草量逐渐下降,放牧的草场面积急剧缩减,对当地牧区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再次,威胁水库发展,出现填淤湖泊的不良现象。青海省高寒区的水库建设较为困难,并且一般受到地理条件的限制集中于流沙分布地区,风沙活动强烈,水库中每年都会淤积大量的泥沙,不仅会填淤库容,还会严重损坏水库中的相关电力设置和机械设备产生,对当地水利建设产生不良影响。

最后,淹没公路和房屋。沙尘淹没公路和房屋是土地荒漠化严重地区较为常见的现象,甚至一部分地区受到沙尘淹没的影响,不能及时播种、春灌和放牧工作,极其不利于当地农业的发展。因此青海省相关部门必须加强重视土地荒漠化防治工作,进一步维护当地的生态平衡。

3 青海省高寒区土地荒漠化的防治措施

对于土地荒漠化的预防和治理工作,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保护原生态植被,并且在保护基础上积极建设人工植被,借助植被的防风固沙能力避免风沙严重侵蚀土地,相应地指导当地生态平衡的维护工作。在实际工作中进行土地荒漠化防治工作,一定要制定一系列的具体政策和措施,如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适当地减轻土地生产压力,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合理制定生产经营方针,细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布局,进而加强建设当地的生态系统,以建立良好生态牧区的方式,增强土地荒漠化治理实效,促使青海省高寒区生态建设得到更好的发展。

3.1 应该封沙育苗

为了在荒漠化地区加强植被恢复建设,并且保护人工植被不会再遭受风沙的严重侵蚀,应该在大面积的风沙区适当地采取封沙育草措施,为恢复自然植被创造良好条件的基础上,以植物的遮挡降低风沙,进一步削弱气流运输的动力效果,降低风沙危害。一般情况下,在实施2个月以上的定沙工作后,显著提升了青海省高寒区的植被覆盖率,也适当地加强了生态建设水平,为土地荒漠化治理工作的良性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2 采用工程和生物固沙方式

采用工程和生物固沙的方式,简单地说就是借助较为先进的机械设备设置相应的机械沙障,降低风沙的危害性;而生物固沙则指应该结合当地气候和土地条件,适当地选择栽种相应的植物,进而借助植物的力量,保护当地的生态平衡。对于土地荒漠化地区较为常见的流动沙丘,应该先在其迎风坡设置沙障,削弱其风力运动作用。并且采用植物的方式治理流动沙丘,不仅能够改变流动沙丘自身的和移动状态,还能够起到相应的改良土壤作用,值得进一步应用和推广。

3.3 造林固沙

具体来说,造林固沙工作就是在土地荒漠化地区人工种植乔灌草等抗旱植物,进一步拓展荒漠上植被的覆盖范围,为土地荒漠化治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根本的保障。而对于相对平缓的土地来说,政府相关部门可以引导农民直接进行造林工作,尽量选择易生长、生命周期较长的植物,保证其能够在贫瘠的荒漠化土地上生长。

3.4 加强农村地区农田防护网建设

篇13

生态园林建设是城市发展的必由之路,其在提高人们生活质量,改善环境质量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新形势下,积极探究生态园林建设有效途径,具有重要意义。

1.生态园林建设对环境保护的重要作用与价值

1.1改善城市环境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建筑物密集程度、人口密集程度越来越严重,城市绿化程度降低。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大量废弃物、CO2、污染物严重危害城市环境。城市生态园林的建设注重了对植物景观的运用,不同的植物按照一定的风格构成了绿色空间,大量植物的种植和栽培有效改善了空气质量以及城市环境。

1.2合理规划城市空间

生态园林的建设非常注重因地制宜地对植物进行空间造景,结合城市具体地形与气候特点合理搭配植物。因此,在城镇化进程中,按照生态园林的建设方案,可以在更好地满足人们观赏、娱乐、休闲的基础上,对城市空间进行合理规划。生态园林建设以生态环境为起点,合理规划、科学设计,通过尽可能地加强植物造景与地形的融合,避免了生硬的人工痕迹,进一步提升了自然环境与植物搭配的融合程度。与此同时,生态园林建设基于植物多样性原则,综合城市空间规划以及植物特点合理配置,全面提升了城市的环境质量与舒适度以及城市空间规划的合理性与科学性。

1.3绿化城市

生态园林的植物配置结合了植物的高低、形态、色彩等情况,使生态园林看起来疏落有致、主次分明。生态园林的建设按照生态学原理,充分运用了植物特性、地形地貌、气候条件,构建出了相对稳定的植物群落,使生态园林处处体现出自然环境之美。总之,生态园林建设在美化环境、绿化城市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2.加强生态园林建设。促进环境保护

2.1以生态平衡为主导

生态平衡系统指的是在较为稳定环境中的生态系统,此系统内部功能与结构协调发展,能量输出与输入之间平衡发展,进而充分发挥出系统整体效益。生态园林建设的重要目标就是保护城市的自然生态环境。因此,在生态园林建设中,必须站在长远的发展角度,着眼于整体生态环境建设,科学规,结合城市地形地貌、自然景观、江河湖泊以及本土植物等进行造景,协调组织多种因素,将其直接引入生态园林建设中,既能提高生态园林的观赏性,又能提升园林的生态价值。例如,合肥、南京、丽江等城市均开始将森林、绿地、生态植物等引入园林建设中,积极建设与城市发展实际相吻合的生态园林景观。

2.2遵从生态位原则

生态位指的是生态系统中不同物种的作用、功能以及地位。生态位原则直接决定了环境与物种之间以及不同物种之间的具体关系,决定着园林植物的选择与搭配,并直接影响着生态园林的综合功能与审美价值。在生态园林建设中,必须遵循生态位原则,充分考虑不同物种的生态位特征,合理选择植物类型,预防不同植物互相竞争的局面。功能健全、布局合理的复式群落结构能充分利用生态环境资源,进而建设成为环境优美、生态和谐的园林景观。在生态园林建设中,应充分结合区域特点,合理地选择树木、植物。与此同时,还应充分利用物种在营养、时间、空间上的生态位差异,合理搭配植物,进行植物造景。例如,杜鹃与槭树搭配不仅能保持生态景观、群落的稳定性,还能提升生态园林景观的整体价值。

2.3保持物种的多样性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