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1-05 15:06:00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5篇城市绿化的建议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城市市民生活中,园林绿地对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一空间给人们以贴近生活、返璞归真的机会,让人们能够与大自然亲近接触,同时让人们能够真正地放松身心,产生祥和、安宁的感觉。
一、城市绿化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
(一)净化空气
人们生产必不可少的物质便是空气,是十分重要的因素。植物通过光合作用释放出大量的氧气,同时消耗掉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提供人们必要的气体。同时能够吸附、阻挡、过滤烟尘、粉尘等物质。许多的其他植物诸如沼泽、水生植物能够明显地净化污水。此外,有些植物也能够净化土壤,例如植物的地下根系。
(二)有利于实现人文景观绿化
绿化是一门科学,能够丰富文化、艺术的内涵,是一门行业,通过建设改造生态环境,促进艺术、文化历史之间的和谐与融洽,对我国的历史、文化、艺术充分继承的基础上,进一步加以弘扬,陶冶情操的同时,丰富人们的审美、人文意识,从而大大提高整个社会的综合素质以及文化艺术修养水平。总而言之,绿化的目标便是要协调人与环境间的和谐。
二、中小城市绿化存在的问题
(一)城市规划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虽然有些城市编制了相关的绿化规划,但是没有理论作为基本指导,目光短浅,缺乏科学性,随意性过大,从而导致这一本应该有助于城市发展的规划,提高人们的品味,适应市民数量的增多,满足人们休憩、保护生态的需求,但实际上却与之相背离,不能与其进程协调一致。新旧城区的建设缺乏良好地衔接。在规划的具体执行时,虽然有规划方案,但是常常因为行政首长的意见而将其改变,没有理论的指导,主观随意性导致好的规划不能落实,原本好的园林景观化为泡影。
(二)城市绿化建设与管理的问题
配置城市景观时功利性目的过强,希望能够立马产生效果;只是一味地堆砌城市进行绿化,却忽视了美化的重要性,只是注意垂直的效果而忽视了平面;只是看到草坪的作用,却没有意识到乔木重要的绿化功能。许多地方只要是种下了树便万事大吉,重视工程建设但是却没有关心种的效果究竟如何,忽视监理。在实际的绿化过程中,也只是注重面积的大,而没有从身边做起。在管理过程中,完全由园林部门负责,却没有意识到全员动员的益处。但出现问题时才想办法去解决,而没有预防体系的建立。整个园林操作中,管理人才综合管理专业素质较差,只能简单地操作。
(三)绿化经费来源不稳定
经费来源的渠道单一,主要是靠政府的拨款,以及资金的自筹,后者主要是针对建设单位附属设施建设以及城镇建设项目的配套经费。而对于日常的护理经费则主要是靠政府拨给的专项资金。也就是说,政府的财政收入不同,那原理养护管理的经费就有高低,有些地方除了人工费外,基本没有剩余。林业部门专有绿化经费,而建设部门却没有这项权力。
(四)全民参与意识薄弱
人们没有充分认识到绿化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管理者没有形成正确的认识,将其看成一种消耗性地项目,只有投入没有经济效益地产出,所以尽可能地少砍;其次,绿化部门本身缺乏正确认识,积极性不高,只要能向上面较差就完事了,不注重效果的好坏,没有做好群众的宣传指导作用。同时对于破坏苗木,破坏设施等的不利于绿化的行为也没有及时地制止、惩处,因其不作为而导致绿化水平的进一步地下降;最后是群众观念的错误,自己既不主动地参与到绿化之中去,同时对于破坏行为也听之任之,不去制止也不向相关部门反映。
(五)城市公共绿地匮乏
整个城市的核心便是旧城区与中心区,集生活、贸易、文体、娱乐于一身,所以,土地资源十分紧缺,这也就导致了绿化发展难度的增大。目前,其现有的绿地数量少,而且分布十分不均匀,并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提供便利。而现在的一种绿化措施便是“见缝插绿”,没有好的规划,主观随意性地增大,显然不利于整体绿化效果的提高。
三、中小城市绿化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一)合理规划绿化建设
坚持“以人为本”。在中小城市的绿化中,要始终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目标方针,让绿化能够真正地方便人们生活,让人们之间的关系也更加和谐,让人们无论是工作学习还是生活,不论是住宿、旅游、出行还是休憩都能够感受到自然、生态园林带来的好处。这就需要重视街道、景区、景点、游园,居住环境的建设。不能总是致力于小环境的建设上,要从大处着眼,促进大环境的绿化。统筹规划协调发展周山、郊区、城市绿化。促进绿化的可持续发展,提高整个城市的绿化水平。既增加绿化的面积同时又能够拓展绿化的空间,将历史文化积淀与人为景观有机地结合。
(二)实行城市园林系统化
引进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综合能力。园林事业要想成功并取得较大的发展,其中的十分重要的、根本的一个环节便是高素质管理人才的引进,整个人才结构建设的合理性,对于人才的引进要注意计划性。此外,可以与科研机构、高校合作,对绿地人才进行培训指导,从而促进人才整体素质的提高,既注意他们的园林设计方面的知识储备,同时又要注意他们建筑设计知识的储备。形成工程管理模式,建立监理制度,完善招标制度。
(三)多方位筹集基金
形成多元化的经费筹集方式,以政府的投入为主导。要想提高绿化的管理建设水平需要有强有力的物质保障,所以需要动员各种可以利用的资源,使其社会化。诸如“3.12”植树节,可以调动全民,积极地参与到义务植树活动中去,也可以让人们认养绿化树,捐建绿化公园等。
(四)努力宣传,提高全民参与意识
组织宣传教育活动,提高人民对于绿化认识水平。通过多种方式,诸如报纸、电视、电台等媒体进行大肆地宣传。诸如借助“3.12”植树节之机,开展全民咨询宣传,让绿化真正地走进社区、园区、厂区中。可以开展知识讲座、竞赛等多种多样的方式,关键是要调动人们参与绿化的积极性。同时,要注意对破坏绿化行为的惩处力度,严格按照法律的规定,不论违法者的身份、动机,不论行为破坏程度的大小,都要违法必究,执法必严,同时注意惩处地及时性。此外,可以设置诸如网站、街道等的公布栏,从而引导人们绿化。
(五)绿化与城市建设统筹发展
城市绿化对改善人们的生产环境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但是很多城市将其作为一种攀比的资本,不根据自己城市的实际情况,而一味地去模仿其他城市,急于求成,片面地追求经济效益,忽视了社会、生态效益,一味地搞城市建设,结果导致绿地建设资金的严重缺乏,甚至导致大量资金的浪费。应该树立一种正确的可持续的发展观,注意发展的良性循环,不仅仅着眼于高楼大厦的建设,更重要的是要注意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所以一定要留一片绿色给人们。
四、结语
我国的城镇化建设进入关键时期,中小城市的发展矛盾凸显,进入了高速发展期。绿化是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园林建设中要突出特色,据地理不同而提出相应的对策,要注重发展的科学性、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原则,注重园林的管理与规划。实行全民动员,充分发挥各个方面的作用,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提高中小城市绿化水平,实现“城在林中、路在绿中、人在景中”。
参考文献:
城市绿地作为城市结构中的自然生产力主体,对城市系统和生态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改善城市生态质量,调节城市生态平衡的主要载体。我国城市绿地的破碎化程度很高,采取人工手段提前绿地信息的难度自然就变得非常大,运用信息系统对城市绿地进行规划管理能够推进城市绿地管理的现代化水平,提高绿地管理效率。城市绿化管理信息系统的减轻城市绿化的规划设计、建设施工和养护管理等各项管理工作复杂程度的有效方式,同时能够合理地利用人力、物力和财力等资源,提高城市绿化管理质量,实现科学管理。城市绿化管理信息系统为园林绿化管理部门提供数据信息,以便于统计部门进行规划,实现内部管理标准化和城市绿化管理条理化。
一、城市绿化评价指标
城市绿化系统的概念仍在不断完善中,与此同时,关于城市绿化的指标体系也在不断调整和完善。国际上关于城市绿化的评价指标有很多,例如,联合国在1996年提出市区公园绿地定额为60m2/人,而实际上,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很多城市都超过了这一指标。其他国家也都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不同的城市绿化评价指标,我国基本建设委员会于1980年颁布了《城市规划定额指标暂行规定》,确定了城市绿地定额近期3-5m2/人,远期7-11m2/人,跟地区根据此指标也规定了本地区的绿地系统指标。
二、城市绿化信息管理技术
城市绿化信息涉及到大量的地理空间数据,因此对城市绿化管理与评价体系在技术方面提出了很大的挑战,随着信息技术发展,信息管理系统相关技术应用于城市绿化管理,较为明显的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使用,关键技术包括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IS),数据库技术和.NET技术。
(一)GIS技术
GIS最早出现在60年度,是从国外引进的一种数据管理技术,与传统的分析方法相比,GIS将传统分析方法中单一、静态的数据进化为多数据源、多时相以及时空结合的综合分析方式,能够进行数据综合和模拟分析,并且能够得到传统方法难以得到的重要信息,因此,这一技术已经应用到绿地管理的各个领域,成为各城市进行规划的必要工具。目前,国际上大多数的GIS软件公司已经把开发组件式软件作为重要的发展战略,因为组件式的GIS技术成为现在各城市进行城市绿化管理主要应用的信息管理技术软件。国际上主要的组件式GIS商用软件的分类包括MapObjects和ArcObjects。MapObjects 技术能够实现人性化和清晰化的数据分析,并实现地图操作相关功能,ArcObjects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件平台,也是目前功能最强、组件最全、结构最复杂的平台。GIS在国内一些地理信息系统研究机构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例如中国地质大学和武汉大学地理信息系统研究中心都对这一软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为我国发展GIS组件技术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二)数据库技术
数据库技术能够将数据集合按照一定的结构、组织和描述性特点进行储存,具有较小的冗余度,而且数据的独立性非常高,具有易扩展性,能够为多种用户进行共享,非常适合我国城市绿地管理中的信息系统管理与应用。在城市绿地管理过程中,数据库管理系统在确保数据安全可靠的同时,能够提高用户使用数据的方便性和简单性,用户对数据的操作能够通过数据库进行运行。数据库技术有很多,配合Windows服务器版操作系统进行使用能够提高其在城市绿地管理中的应用效率。
(三)系统开发平台(.NET技术平台)
NET开发平台是完全不同于传统应用开发的技术架构,包含很多组件,主要可简化且规范应用系统的开发与部署,进而可以提高城市绿化管理数据的可移植性,安全性和可再利用价值。.NET开发平台包含的各类组件、服务架构及技术层次都有共同的标准和规格,存在较好的兼容性,能够解决过去城市绿化管理中使用的信息管理软件无法使信息产品彼此实现兼容的问题。这一开发平台在我国各城市的绿地管理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并有大量的成功案例。
三、构建城市绿化管理数据库的建议
建设城市绿化数据库,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既包括信息管理软件的应用与管理,又包括数据的分析与维护。因此,在进行城市绿化管理数据库建设的过程中,要注意基础地理空间数据的建设,绿化规划数据库的建设以及元数据库的建设,确保空间和非空间的数据能够通过信息管理软件实现一体化集成。第一,空间数据库,包括基础地理空间数据库、绿化规划数据和绿化现状数据库;第二是属性数据库,主要包括植被规划目标、系统资源的属性数据和有关城市绿地规划和管理的元数据。
建设城市绿化管理信息系统能够实现城市植被地理分别的信息管理,提高城市绿化管理效率,在城市绿化管理中,很多管理内容和管理任务都是与地理分布有关的,在各项管理中存在大量杂乱的、分散的资料和数据,因此建立城市绿化管理信息系统,并通过GIS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的结合能够有效地分析如此庞大的数据,并为城市绿化管理提出建议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赵爱华,杨凤海.基于GIS的城市绿化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研究[J].微计算机信息,2007,23(8).
城市绿地作为城市结构中的自然生产力主体,对城市系统和生态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改善城市生态质量,调节城市生态平衡的主要载体。我国城市绿地的破碎化程度很高,采取人工手段提前绿地信息的难度自然就变得非常大,运用信息系统对城市绿地进行规划管理能够推进城市绿地管理的现代化水平,提高绿地管理效率。城市绿化管理信息系统的减轻城市绿化的规划设计、建设施工和养护管理等各项管理工作复杂程度的有效方式,同时能够合理地利用人力、物力和财力等资源,提高城市绿化管理质量,实现科学管理。城市绿化管理信息系统为园林绿化管理部门提供数据信息,以便于统计部门进行规划,实现内部管理标准化和城市绿化管理条理化。
一、城市绿化评价指标
城市绿化系统的概念仍在不断完善中,与此同时,关于城市绿化的指标体系也在不断调整和完善。国际上关于城市绿化的评价指标有很多,例如,联合国在1996年提出市区公园绿地定额为60m2/人,而实际上,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很多城市都超过了这一指标。其他国家也都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不同的城市绿化评价指标,我国基本建设委员会于1980年颁布了《城市规划定额指标暂行规定》,确定了城市绿地定额近期3-5m2/人,远期7-11m2/人,跟地区根据此指标也规定了本地区的绿地系统指标。
二、城市绿化信息管理技术
城市绿化信息涉及到大量的地理空间数据,因此对城市绿化管理与评价体系在技术方面提出了很大的挑战,随着信息技术发展,信息管理系统相关技术应用于城市绿化管理,较为明显的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使用,关键技术包括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is),数据库技术和.net技术。
(一)gis技术
gis最早出现在60年度,是从国外引进的一种数据管理技术,与传统的分析方法相比,gis将传统分析方法中单一、静态的数据进化为多数据源、多时相以及时空结合的综合分析方式,能够进行数据综合和模拟分析,并且能够得到传统方法难以得到的重要信息,因此,这一技术已经应用到绿地管理的各个领域,成为各城市进行规划的必要工具。目前,国际上大多数的gis软件公司已经把开发组件式软件作为重要的发展战略,因为组件式的gis技术成为现在各城市进行城市绿化管理主要应用的信息管理技术软件。国际上主要的组件式gis商用软件的分类包括mapobjects和arcobjects。mapobjects 技术能够实现人性化和清晰化的数据分析,并实现地图操作相关功能,arcobjects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件平台,也是目前功能最强、组件最全、结构最复杂的平台。gis在国内一些地理信息系统研究机构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例如中国地质大学和武汉大学地理信息系统研究中心都对这一软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为我国发展gis组件技术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二)数据库技术
数据库技术能够将数据集合按照一定的结构、组织和描述性特点进行储存,具有较小的冗余度,而且数据的独立性非常高,具有易扩展性,能够为多种用户进行共享,非常适合我国城市绿地管理中的信息系统管理与应用。在城市绿地管理过程中,数据库管理系统在确保数据安全可靠的同时,能够提高用户使用数据的方便性和简单性,用户对数据的操作能够通过数据库进行运行。数据库技术有很多,配合windows服务器版操作系统进行使用能够提高其在城市绿地管理中的应用效率。
(三)系统开发平台(.net技术平台)
net开发平台是完全不同于传统应用开发的技术架构,包含很多组件,主要可简化且规范应用系统的开发与部署,进而可以提高城市绿化管理数据的可移植性,安全性和可再利用价值。.net开发平台包含的各类组件、服务架构及技术层次都有共同的标准和规格,存在较好的兼容性,能够解决过去城市绿化管理中使用的信息管理软件无法使信息产品彼此实现兼容的问题。这一开发平台在我国各城市的绿地管理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并有大量的成功案例。
三、构建城市绿化管理数据库的建议
建设城市绿化数据库,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既包括信息管理软件的应用与管理,又包括数据的分析与维护。因此,在进行城市绿化管理数据库建设的过程中,要注意基础地理空间数据的建设,绿化规划数据库的建设以及元数据库的建设,确保空间和非空间的数据能够通过信息管理软件实现一体化集成。第一,空间数据库,包括基础地理空间数据库、绿化规划数据和绿化现状数据库;第二是属性数据库,主要包括植被规划目标、系统资源的属性数据和有关城市绿地规划和管理的元数据。
建设城市绿化管理信息系统能够实现城市植被地理分别的信息管理,提高城市绿化管理效率,在城市绿化管理中,很多管理内容和管理任务都是与地理分布有关的,在各项管理中存在大量杂乱的、分散的资料和数据,因此建立城市绿化管理信息系统,并通过gis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的结合能够有效地分析如此庞大的数据,并为城市绿化管理提出建议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赵爱华,杨凤海.基于gis的城市绿化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研究[j].微计算机信息,2007,23(8).
Abstract: urban landscape greening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urban culture, it reflects the degree of social civiliz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relationship to the residents' quality of life and the image of the city.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urban landscape management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hoping to offer you some help.
Key words: urban afforestation; Problem; advice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引言
近几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园林绿化已经成为了城市文明的重要标志,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园林绿化对于城市的建设是非常重要的,它是一个城市环境文明程度的标志。但是由于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使得城市园林绿化与城市建设步伐不一致,随之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我们必须在认识这些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一些建议,以促进城市整体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在城市园林绿化管理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在一些地方,管理水平相对滞后,影响了绿化效益。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城市园林绿化的规划管理不到位
在大多城市规划中,都存在着其绿化与相应的环境不协调的问题,因为没有考虑到绿化与相应环境间的适应性,出现了大量的园林植被不能使用自己的生长环境,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可以想象一种情况是,有的植物因为不适合生长在盐碱地,如果偏偏就把它种植在盐碱地中,那么它的成活率是可想而知的,往往也会得不偿失。总而言之,当城市绿化的规划以及布局出现不协调的现象时,就会造成资源浪费的情况。
(二)城市园林绿化的管理体制不健全
我国在城市园林绿化管理体制中仍然存在着体制不健全的现象。目前,在许多地方园林绿化规划建设、管理,各自为政。比如,各开发区、各开发商及企事业单位等有关部门的园林绿化管理,自成体系,缺乏系统性、全局性、规范性的管理体制。有些城市由于管理力度不够,出现一些侵占城市园林绿化事件、随意伐木毁林事件等,甚至造成了整个绿化环境的破坏。
(三)城市园林绿化管理的法律意识淡薄
一般来说,经济条件的制约以及经济利益的影响,导致现在居民的绿化意识淡薄。有些地方只重视经济的发展,而对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工作重视不够,最终导致园林绿化工作不能很好的进行。因此,我国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应该从法律法规上不断完善,尤其是许多地方性的园林绿化法律法规、行业标准、技术规程亟待健全。
(四)城市园林绿化管理难度大,养护成本高
现在城市园林绿化管理难度越来越大,一方面是因为人们的法制观念较弱,另一方面是城市园林执法队伍的不健全。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到处可见踩踏草坪、毁坏景观的现象,因为管理部门手段滞后,赏罚不明,使得这种现象时有发生。另外,因为有些园林绿化管理单位盲目追洋求新,一些不能适应环境的植被因为生长不良甚至死亡。加上养护成本过高,除了正常的防病治虫以外,往往需要一些特殊的“护理”。
我国城市园林绿化管理水平的对策和建议
解决绿化资金不足的问题
要落实我国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加快建设步伐,资金是关键问题。应该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建立稳定的资金渠道,实行分级建设和分级管理。把绿化费用纳入到城市建设的投资预算中,按照规定建设绿地。加大城市绿化建设以及管理维护资金的投入,吸引社会资金用于城市园林绿化的建设,保证城市园林绿化工作能顺利进行。
重视园林绿化的养护管理
城市园林的绿化建设不仅是为了追求美观,更重要是要改善生态环境使其发挥最佳生态功能。因此要根据地理位置和气候类型等来尽可能地选择以抗病虫害能力强、适应性强的乡土树种为主。要充实园林绿化管理队伍,配备专门的养护管理设备,从而提高人员结构以及专业素质。
加强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工作的重视
城市园林绿化要想实现生态效益的提高,其管理工作是不可缺少的。在进行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工作时,要高度重视绿地的土壤情况和病虫情况,做好相应的预防措施。尤其是在对一些比较有年代的树木进行管理时,管理人员要定期做好松土、换土、施肥、浇水等工作,保证良好的生产状态。
(1)城市园林绿化管理要实现规范化
城市园林绿化系统规划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区域性、生态性、舒适性、可利用性和可达性5个方面。首先,要将规划扩大到市域甚至是区区域,建立
要突出区域特征和资源特征,将规划扩大到市域甚至区域范围,建立城郊结合、城乡一体的大绿地系统。其次,规划要更加注重绿地的生态效应,最大限度地保存典型生态系统和珍稀物种繁衍地,保护生物多样性以及自然和人文景观,反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关系,以更贴近自然的生态化环境来取代过度精细栽植、缺乏生态价值的“绿色沙漠”。另外,规划还要更重视绿地空间的环境改善和功能拓展,致力于创造舒适的人居环境并增加郊野休闲、森林旅游、湿地保护等更多功能内涵同时,还应通过拓展绿化的影响和服务半径,增加与周边的内在联系等方法,不断改善绿化的可达状况。
(2)城市园林绿化管理要实现法治化
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必须强法和执法,管理法规要完善,并要严格执行,依法办事。管理监察队伍,要知法、执法、守法、敢于管理、善于管理,各级管理园林绿化主管部门,要克服“以权代法”、“以人代法”的倾向,从人治转向法治轨道。
(3)城市园林绿化管理要实现全民化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们都是把园林绿化管理看成是园林部门的专职工作,跟其他人毫无关系,而事实上,城市园林绿化管理涉及到的范围比较广,这是全社会的活动,需要实现全民化。
首先,要做好城市园林的绿化,必须要提高城市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使他们对园林绿化的环境效益有更深刻的认识。并且,他们作为城市园林绿化管理活动的直接实施者,他们的管理效果会对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有着直接影响。因此,只有加强园林绿化管理者的水平,从专业知识的学习以及先进技术与手段的利用来提高他们的管理能力。
其次,要做好城市园林的绿化,还需要加强社会成员对城市园林绿化环境效益的认识。我们可以通过宣传和教育,营造城市绿化管理的浓厚氛围,以便调动全民参与绿化的积极性。广大人民群众还要在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领导下,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园林绿化管理的活动中来,发挥自己的力量,做到绿化人人有责,树立全民绿化的意识。
结束语
城市园林绿化是一项全人类都受益的活动,它是在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必须的一项具有综合性和复杂性的基础设施,并且它作为公共产品提供给公众,能满足城市居民居住和生活的需要。园林绿化能起到净化空气和环境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能对城市的美化作用起到效果。因此,要想把城市园林绿化的管理工作做好,必须要提高其管理水平,从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出发,充分去了解它研究它进而解决它。此外还要不断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管理模式和理念,改进自身的管理细节,使我国城市的园林绿化建设能够全面、健康、持续稳定地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杨健威.我国城市园林绿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J].价值工程,2010(1)
[2]郭正波,朱鹏飞.对当前城市园林绿化管理的几点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2008(9).
衡水作为省级园林城市,近几年园林绿化建设成绩斐然,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了41.8%、绿地率达到36.4%、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1.9m2,初步搭建了主城区的园林绿化框架和城市绿化基础。但是由于市区可用土地资源有限,园林绿地的扩展受到了限制,特别是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着力改善两个环境”建设,园林绿化的发展显得尤为突出和重要。因此,在新建和改建的旧建筑物上开辟园林绿化场地,建造屋顶花园,是增加城市绿地面积的有效途径。据统计,衡水建成区面积43.56km2,2008~2012年新建房屋占地面积266hm2。如果将已建成的房屋中的半数屋顶用来绿化,可增加绿地面积约130hm2,相当于10个人民公园的面积。因此,屋顶绿化对改善市民的居住条件、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城区热岛效应以及对美化城市的环境景观、改善生态环境有着重要意义。
目前,衡水市屋顶绿化尚未形成规模,除了丽景名都小区有2个600多m2的空中花园外,其他单位、小区基本空白。主要原因在于缺乏必要的技术性和政策性法规指导。不少单位和个人想做,但对屋顶绿化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心中无数,顾虑重重。首先是结构安全问题。在已建成的屋顶上搞绿化,对房屋结构有无影响,覆土多少才合适,对此,不具备相关专业知识的人,难有确切底数。二是防水抗渗问题,屋顶渗漏一直是房屋建筑上的老大难问题,覆土种植后,是否会造成雨水排泄不畅,让屋顶“雪上加霜”,更加渗漏。三是规划与建设问题,搞屋顶绿化,势必要增加房屋建设成本,对开发商而言会担心,投资能否得到回报,让住户自行栽种养护又担心缺乏规划,易导致无序建设,甚至与违章搭建扯在一起。四是植物种类筛选和适应性及配植技术与管护技术等等。笔者建议可以分别从如下几方面入手,正确把握并切实解决。
1 可绿化的屋顶类型与覆土厚度的确定
屋顶是房屋最上层起覆盖作用的围护和承重结构,根据排水坡度的不同,大致分为坡屋顶(坡度大于或等于10°)和平屋顶(坡度小于l0°)。平屋顶在建筑结构设计时,根据楼顶承受的活荷载(也称可变荷载,如商场内人流产生的荷载)大小又分为可上人屋顶与不上人屋顶。可上人屋顶在每个单元设一个挑出屋顶的楼梯阀供上下屋顶用,设计时活荷载标准值取定为150~250kg/m2。相当于住家楼面,这类屋顶可供日常使用,包括群众性的聚集活动;不上人屋顶设计时活荷载标准值取定为50kg/m2,只考虑人员施工与维修屋面时的活荷载重量,整个屋顶通常仅设一个检查孔供检修时人员上下用。显然,能进行屋顶绿化的,只能是平屋顶中的可上人屋面这一类。屋顶覆土厚度必须严格控制,否则会对房屋结构安全、抗渗防漏造成直接影响。按照荷载等值原则,这类屋顶覆土后新产生的恒荷载(也称不变荷载)必须小于原来的活荷载设计取定值。根据我国建筑结构设计规范,实际覆土厚度尚有一定的弹性上调空间,须由专业人员核算确定。主要是:(1)设计人员在确定结构配筋量时,一般会比理论需要量大;(2)屋面不同部位承载力不同,如小开间的卫生间、厨房以及墙体、柱等部位的屋面承载力较大,覆土可以厚些;(3)梁、板、柱的截面尺寸和配筋大小是取活荷载最不利时的组合来确定的,屋顶绿化后恒荷载增大但活荷载减小,结构安全储备增大;(4)为提高屋面结构防水能力,衡水市现行地方强制性标准要求屋面实行双层双向配筋,厚度不小于10cm,这使得屋面结构安全系数更大。
2 屋顶抗渗防漏问题的处理
屋顶防水层一般有3种形式:刚性防水层、柔性防水层和涂膜防水层。刚性防水层是在钢筋砼结构层上用普通硅酸盐水泥砂浆搀5%防水粉抹面而成,造价低但施工技术要求高。这种防水层的缺点是怕震动,耐水性、耐腐蚀性、耐热性等都较差,曝晒后易干缩开裂而影响防水抗渗效果。柔性防水层是用油毡或PEC高分子防水卷材粘贴而成,缺点是耐热性差,易老化,怕腐蚀。涂膜防水层是用聚胺脂等油性化工涂料涂刷成一定厚度的防水膜而成,这种防水层在温度较高时老化速度迅速加快。由于屋顶防水层存在这些缺点,我国《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建筑物屋面防水层保修期只有3年。不少人认为屋顶绿化对抗渗防漏不利,这是一种比较片面的看法。实际上土壤在吸水饱和后会自然形成一层憎水膜,可起到滞阻水的作用,从这个角度看对防水有利。并且覆土种植后,可以起到保护作用:使屋面免受夏季阳光的曝晒、烘烤而显著降低温度,这对刚性防水层避免干缩开裂、缓解屋面震动影响,柔性防水层和涂膜防水层减缓老化、延长寿命十分有利。当然也有不利影响:当浇灌植物用的水肥呈一定的酸碱性时,会对屋面防水层产生腐蚀作用,从而降低屋面防水性能。克服的办法是:在原防水层上加抹一层厚1.5~2cm的火山灰硅酸盐水泥砂浆后再覆土种植。同普通硅酸盐水泥砂浆相比,火山灰硅酸盐水泥砂浆具有耐水性、耐腐蚀性、抗渗性好及喜湿润等显著优点,平常多用于液体池壁的防水上。将它用于屋顶覆土层下的防水处理,正好物尽其用,恰到好处。在它与覆土层的共同作用下,屋顶的防水效果将更加显著。另外,若屋顶覆土厚度超过允许值时,也会导致屋顶钢筋砼板产生塑性变形裂缝,从而造成渗漏。所以必须严格按照前面所述,确定覆土层厚度。
3 栽种方式的选择与植物选种
屋顶绿化时植物品种的选择因栽种方式不同而不同。若直接覆土种植,当覆土厚度小于20cm时,不适宜栽种大灌木、乔木等,植物品种的选择受局限。可以采取盆植方式,只要是可上人屋面,土深30cm左右的浅盆可以在楼面均匀密布,土深大于30cm的深盆可以间隔疏布。可供选择的植物品种较丰富,草木类、木本类、瓜果类均可栽种。盆植方式安全、方便、快捷、造价低。为增强其美化效果,种植容器可大可小,可高可低,可移动可组合;还可以与局部屋顶(如卫生间、厨房顶)覆土种植相结合,形成丰富多样、风格多变的景观效果。对于大面积屋顶覆土绿化,由于覆土厚度浅及屋顶负荷有限,加之屋顶日照足、风力大、湿度小、水分散发快等特殊的地理环境,要求植物需具备阳性、浅根系、耐旱以及抗风能力强等特点,体量也不能太大。可供选择的植物有:地被类如各种草皮、美女缨、太阳花等;灌木类如苏铁、变叶木、鹅掌柴、龙舌兰、连翘等;果蔬类如葡萄、青菜、豆角、丝瓜、西红柿等;爬藤类如爬山虎、紫藤等;还有各种树桩盆景等。严格讲,覆土后的屋顶小可以大量聚集人群,因而不宜广种可践踏的地毯式草皮和无障碍式植物。对于速生类植物亦要定期进行修剪,控制其体量,否则也会引起屋顶超负荷,产生安全隐患。
4 规划设计的意义与政策法规的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