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1-05 17:04:19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戏剧影视文学学科评估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无论是从国家二本院校发展的政策导向,还是从专业特征以及就业需求看,戏剧影视文学强调“专业实践”是非常有必要的。
首先,国家教育部等部门对于高校、尤其是地方二本院校提出了“转型”发展的战略要求。国家发改委、教育部、财政部等部门于2015年联合颁发了《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教法[2015]7号),据教育部发展规划司解释,该《指导意见》核心就是积极引导高校把办学思路真正转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来,把办学定位转到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上来,转到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上来,把办学模式转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上来,形成科学合理的高等教育结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对于高校来说,无论是服务地方经济,还是实现产教研融合和校企合作,或是增强学生创业创新能力,其核心点就是要通过提高各专业的实践教学来提高学生们的实践能力。因此说,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加大实践教学比重、提升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以便更好地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相适应的毕业生也成为此“大语境”下的必要选择了。
其次,戏剧影视文学的专业归属与特性也决定了加大实践教学的必要性。目前,很多地方二本院校都将戏剧影视文学下设在文学院、或文史学院、或人文学院,比如南阳师范学院的该专业即下设在文史学院。这种情形给人的感觉是该专业属于汉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下的一个二级学科,最重要的是,这容易导致院校以培养文学类本科生的方式来安排教学,从而导致实际技能类课程比重偏低。事实上,虽然说该专业具有文学专业和艺术专业交叉的属性,但本质上还是属于艺术类专业。无论是从国家学科定位,还是目前出版的众多高校本科专业解读类书籍,都是如此定位的,比如《全国高校专业解读》一书认为:该专业修业四年,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该专业培养要求主要是掌握戏剧影视剧本写作,掌握文学、戏剧影视学基本理论和知识;该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戏剧影视基本理论知识,具备戏剧影视剧本编写能力,能够在文化馆站、戏剧影视相关公司、机构从事创意策划、创作、教学和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人才。[2]P315可见,该专业根本上说属于以实践教学和技能训练为主的艺术学专业,而并非传统的以读书思考、精神建构为主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因此,实践教学对于该专业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第三,拓展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学生就业途径,也需要加大实践教学比重。自高校扩招以来,高校毕业生人数连年走高,但与此同时,高校培养的毕业生类型同当下就业市场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并不匹配,因此大学毕业生就?I难问题也日益凸显。实事求是地说,高校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的脱节、同质化的理论型人才过剩,确实是造成很多地方本科高校就业难的重要原因之一。以重庆为例,电子信息领域作为地方支柱产业,用人需求缺口在20万人以上,但重庆市属高校中,经、管、文、法、艺五大专业培养规模占比却高达55%;重庆本科高校中,英语专业开设高校有21所,在校生达2.6万人,占在校生总数的6.5%。事实上,具体到南阳师范学院的毕业状况也大抵如此,笔者对2017届正在找工作的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被问及的120名毕业生中,有85人都认为自己缺乏或没有掌握好从事戏剧影视行业、文化传媒、剧本编写、策划编导的专业技能,占比约71%。可见,加大戏剧影视文学实践教学,进而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也是该专业学生就业之需。
二、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实践教学”现状
目前,由于高考人数尚处于高位,也有很多地方二本院校因办校时间较长而在当地有着不错的口碑,故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招生还没有太大问题。但是,该专业的“实践教学”现状不容乐观,这使的该专业长远健康发展存在着潜在风险,这体现在专业定位、课程设置、师资和实训基地等诸多方面。
首先,很多二本院校的戏剧影视文学专业还定位为培养“知识型人才”,这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知识传授型的课堂教学仍然是主导,而非技能训练型,汉语言文学专业“一支粉笔、一本教材”完成课程教授的情形在戏剧影视文学课程讲授中非常普遍;一是毕业时还以传统的“毕业论文”来作为关键考核,而不是以更体现技能培养的“毕业设计”为关键考核。尤其是在面对教育部评估时,为了稳妥地通过评估,不敢大刀阔斧地改革毕业考核形式,而采用了最稳妥的“毕业论文”的方式。
其次,很多二本院校的戏剧影视文学专业课程设置,理论课程所占比重过大,而实践类课程比重过低。以南阳师范学院为例,该专业除了必修的英语、政治、计算机等公共课程外,开设的专业类课程有《世界电影史》《中国电影史》《中国电视史》《中国著名导演研究》《世界著名导演研究》《电视专题研究》《中国话剧史》《欧洲戏剧史》《中国戏曲史》《古典戏曲名著专题》《古典戏曲理论》《影视语言》《戏剧概论》《艺术概论》等不少于14门课程;同时开设的与专业相近的文学类课程有《古代文学史(一)》《古代文学史(二)》《古代文学史(三)》《古代文学史(四)》《现代文学史》《当代文学史》《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等不少于7门课程。这些无疑都是“知识型”理论课程,而实践类课程则仅仅有《编剧概论》《戏剧影视剧本写作》《戏曲文学剧本写作》《舞台语言艺术表达》《写作》等4门课程。那么,在这25门课程中,实践类课程比重不足17%。
其三,从事实践教学的师资严重不足。与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相关的实践类课程主要有“编剧类”“导演类”“表演类”“影视后期制作类”“幕后工作类”等,这些相关的学科我国尚未有专门性的“博士”学位,未有专门的博士毕业生,因此要引进相关人才只能引进“硕士”、甚至本科。但由于各省大都规定,地方二本高校引进的“博士”一般都给予编制,而引进的硕士不容易拿到编制。如果拿不到编制,对于硕士人才的吸引力大打折扣;更重要的是,如果以人事形式引进硕士、甚至本科生,那么其薪酬基本由院校自己负担,这对于资金并不宽裕的地方二本院校来说,无疑是“不划算的”和“不愿意承担的”。所以,一方面是地方二本院校极力要引入“博士”,而我国的戏剧影视实践类学科并没有“博士”可供选择,故大部分的地方二本院校的戏剧影视文学实践教学师资存在严重缺口,直接影响到实践教学的开设和质量。以南阳师范学院为例,该专业的7名专业教师中,只有一名教师属于“舞台语言表达”硕士,而其他皆是理论出身的,可见专业实践类师资之匮乏。事实上,这也并非孤例,即使是武汉大学这样国内名校,该专业的技能实践型教师也少有高学历者。
其四,提供技能培养的实训和实践基地不足。对于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来说,同编剧、表导演、后期制作等相关的实训室大致应该有“影视赏析室”“小剧场”“影视后期编辑室”“摄影室”,而要建成这些实训室,需要大量的资金以及长期的维护成本,这对于资金本就不富裕的地方二本院校来说无疑是一个负担。更为重要的是,能够提供实践锻炼的实践基地更为匮乏,毕竟很多地方二本院校所在的城市为三四线城市,剧团、影视公司、文化传媒公司等本来就少,兼之他们还以盈利为主,在没有利润的情况下他们很难成为高校的合作者,提供给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学生以实践基地。笔者在对南阳师范学院2017届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毕业生问卷调查中发现,120名被调查者毕业前仅有18人参与过实践活动,占比不足10%。这表明,他们就算是学了一些实践技能,也往往没有进过实践检验,那么他们就走上人才市场时,并非是一个合格的“半成品”。此外,对于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来说,长期稳定的校内实践平台的搭建也是非常重要的,比如能否提供一个、乃至数个专业性学生社团,定期举办各种活动以激发学生们掌握、运用专业实践技能的积极性,就是搭建这种平台的一个重要举措。以南阳师范学院为例可以发现,绝大部门的社团、尤其是文艺类社团,其活动主要以大众流行的唱歌、跳舞、相声为主导,其功能也主要是节庆祝贺,对于其专业技能的提升并无多大帮助。
三、提升专业实践教学的对策
通过对当前地方二本院校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实践教学现状的分析可以看到,要提升实践教学,既要转变观念,又要改善课程设置和师资,还要培育技能锻炼的平台。
首先,要转变观念。其核心之一就是要跳出“扬学抑术、尊学贬术”思维窠臼,而应该充分认识到“技术”的重要性,即使是属于人文学科的戏剧影视文学专业也当如此。另外,转变观念还要求将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真正视为“艺术类”专业,而不是“文学类”专业,要充分认识到技能训练的重要性、甚至是决定性,要转变以知识的传授、学习为基础的文学类专业办学方法。而且,还要转变一个观念,即该专业的实践不仅仅只是“编剧”,还包括“表导演”“后期制作”等内容,因为这些实践内容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比如只有理解了“表导演”才能更好的去“编剧”,只有掌握了“后期制作”才能更好的“导演”。
其次,要优化课程设置。笔者在对南阳师范学院2017届戏剧影视文学专业120名毕业生问卷中发现,有93人都认为文学类课程和英语、政治等公共课程太多了,甚至有少部分同学主张不上语言类课程。当然,由于公共课程属于教育部要求的必修课程无法压缩外,文学类课程完全有必要、有可能压缩,比如《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现代汉语》等课程;尤其那些带有明显研究性的、不适合地方二本高校戏文专业的课程,诸如《现代作家专题研究》《当代作家专题研究》《古典诗词理论》《语言学》等,完全可以取消。与此相对比的是,有102人希望能上编剧类课程以提高创作能力,占比约84%;有98人希望上表演类课程以提高自己公共场合的自我表达能力,占比约82%;有95人希望上后期制作课程以便将来有一定技能进入传媒单位或公司,占比约78.5%;有36人希望能上导演类课程,占比约30%。因此,加大实践教学课程比重,既是适应国家普通本科教育发展转向的需要,也是学生们的呼声,故像南阳师范学院的该专业自2015年开始,逐步增加了《编剧概论》《戏剧影视剧本写作》《戏曲文学剧本写作》《影视后期制作》《摄影基础》《舞台语言表?_》《表导演基础》等实践类课程,以适应新形势之需要。
第三,要改善师资。地方二本院校纯粹靠待遇来吸引高学历、高职称的实践技术人才较难,故需要采取一些特殊的方法。一是要转变思路,放松人才引进限制,宁可学校自己掏钱,也应该积极引进一些能够胜任实践教学的硕士生,充实一线教学队伍。二是要大力发展“双师型”教师,积极派遣理论型教师外出进修学习;同时,给予“双师型”教师职称评定上的优惠,让其能够安心地积极“转型”为实践教学类教师。三是要积极聘任校外人员,像校外专业从事编剧的、后期制作的、表导演的人才,都可以积极联系聘任,虽然付出了较高的薪酬,但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尤其是能够提供书本上没有的、具有真正“实战”性技能。目前,南阳师范学院即是采取这些方法,既派遣教师利用寒暑假去知名学校北京电影学院学习后期制作,又聘请校外专门编剧从业者担任编剧类课程教学任务。
南京大学文学院是首批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中国语言文学为首批国家重点学科一级学科,具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现设有两个本科专业,13个硕士点,13个博士点,1个艺术专业硕士(MFA)和1个博士后流动站。学院藏书40万册,居全国高校中文院系之首,包括线装书库、30年代文学刊物特藏书库、专题书库等特色收藏。
学院现有专职教师82人(教授44人、副教授22人),国家级精品课程4门,江苏省精品课程1门。学生本科期间即有机会到哥伦比亚大学、北海道大学、韩国外国语大学、香港大学、香港浸会大学、台湾大学等著名学府进行交流学习。本科专业为汉语言文学,戏剧影视文学。戏剧影视文学按照艺术类专业招生,除校级奖助学金外,学院设有“沈祖奖学金”“时尚奖学金”“仁明奖助学金”和“王诗云奖助学金”等。
数学类
南京大学数学系以历史悠久、实力雄厚、治学严谨而著称。数学现为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为教育部高等学校“第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江苏省高等学校品牌专业建设点,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为江苏省高等学校品牌特色专业建设点。全系现有专职教师69人(教授25名,副教授30名)。教授、博导亲临本科教学第一线,96.8%的本科生专业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由教授、副教授讲授。
该系还聘请国际一流大学教授为学生系统讲课。该系按数学大类招生,一、二年级不分专业,强化基础、拓宽视野,三、四年级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兴趣分流培养。本科专业设置: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统计学。除校级奖助学金外,该系设有“徐曼英奖学金”“李定文教授纪念奖学金”“81级系友助学金”“数学系贫困生助学基金”等。
物理类
南京大学物理学院是中国物理学及其交叉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国际学术交流的重要基地,下设现代物理系、物理学系、光电科学系、声科学与工程系和基础物理教学中心。学院拥有物理学国家一级重点学科,理论物理学、凝聚态物理、声学3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在教育部最新一轮(2007~2009)评估中,南京大学物理学一级学科名列高校第一。
学院建有著名的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学院是国家物理学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基地,大学物理教学实验中心是国家物理学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基地和国家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院现有教授77人、副教授50人。学院每年派遣数十名优秀研究生和本科生去国外、境外著名大学和研究所开展合作研究,参加国际会议、暑期学校或从事一个月至一学期不等的学习与交流。学院招生时不分专业。本科二年级下学期到三年级上学期进行专业分流,学生进入物理学院下设的四系一中心学习。
天文学类
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成立于2011年3月,前身天文学系在全国天文院系中历史最悠久、专业设置最齐全、师资力量最雄厚、培养人才最多、综合实力最强,2011年新增空间科学与技术系。
学院获得“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科学基金”、国家“211工程”“985工程”等项目的高强度资助,拥有先进的教学天文台、全国唯一的太阳塔望远镜、现代天文和天体物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3个实验室,还拥有三万多册国内外图书以及国内领先的计算机设备。学院师资力量雄厚,29位教师中有16位教授。教授全部承担教学任务,主干课程由学科带头人主讲。学院不定期开展本科生与国外大学交换、交流项目及短期出国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已与澳大利亚悉尼大学达成初步合作意向,每年暑假选派学生前往访问。
专业设置:天文学专业、空间科学与技术专业。除校级奖助学金外,院内设“中科院国台奖学金”“戴文赛奖学金”“天文之友助学金”等。
化学类
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是我国最早设立的化学院系之一,始建于1920年。学院下设化学系、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和化工系。学院是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也是全国最早批准的化学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单位和国家最早设立的“基础学科(化学)人才培养基地”之一。
化学学科为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在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列全国第三。现有教职工230余人(教授79人)。学院5门课程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物理化学基础课程教学团队和化学实验课教学团队双双入选国家级教学团队。学院本科生每年有20多位同学到美国、加拿大、德国、日本、新加坡以及香港等地区交换学习或参加学术会议。
学院设有“南京大学高济宇、戴安邦奖助学金”“南京大学蒋雯若奖助学金”“BASF奖学金”“上海和氏璧奖学金”“PPG奖学金”“空气产品奖学金”“古田化工奖学金”“天瑞仪器奖学金”以及“浩海仪器优秀生奖学金”等。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在全国最顶尖的九所高校(C9)中,人才培养独树一帜,平台优势突出,是中国计算机和软件人才的摇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我国首批一级国家重点学科,计算机软件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是是优秀类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全国计算机领域排名第一。现有教授32人,副教授、高级工程师34人。全系教授中80%以上担任本科生教学工作。
每年都有本科生到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韩国、新加坡、香港和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著名大学进行交流学习。该系与国际著名的IT企业有着广泛联系,每年均有学生到微软、IBM等公司实习;IBM、APPLE 等公司也在该系建立联合实验中心。
该系建设有以苹果技术为代表的先进技术与产业体验中心,与多个国际知名企业建有实践、实习基地。
地质类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始于1921年成立的地学系,是中国最早的地质学教育机构之一,地质学在国内综合性大学中排名第一。学院现有教职工153名(教授56名、副教授36名)。
近年来,学院多次组织学生进行国际化的教学交流,其中包括三次贝加尔湖大地学联合实习、一次阿尔卑斯综合科学考察、三次与美国加州理工大学及衣阿华大学联合开展的野外考察与师生交流活动。学院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和英国南安普顿大学建立了合作机制,每年选派优秀学生前往学习。
该院是教育部第一批理科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单位、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2008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家级野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立项。
专业设置:资源与能源、水资源与水环境、地质工程、地球物理学、资源经济学。除校级奖助学金外,学院还设有徐克勤奖学金(8 000元/年・人),还为在学术科研上善于钻研创新、有突出成绩的学生设立专门的项目资助,鼓励支持优秀的学术后备军。
在主会场上,共有6位儿童艺术教育专家作了视野广阔、内涵丰富的主题报告。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艺术教育委员会主席、台湾师范大学郭祯祥教授向大会作了题为“当代儿童艺术的若干取径”的报告。她以艺术教育为切入口,探讨了何谓“儿童艺术”,介绍并比较了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视野下的儿童艺术教育取径。前者以罗恩菲尔德为代表,强调人的天生艺术潜能;后者则更加注重文化对儿童艺术的影响,如威尔森认为,儿童会从周围生活摄取影像,家庭、社区、同伴等外在力量会取代“儿童自由向外”的发展模式。郭祯祥认为,每一种理论、取径与教学法都有其瓶颈与限制,任何领域的教育工作者均应致力于充实自己的教学工具箱,不同的个体需要不同的策略,因材施教才能享受教学的乐趣,促进教学相长。
中华美学学会常务副会长、南京师范大学滕守尧教授在《儿童:生态视角下的完美与完整》的报告中从哲学美学的高度,用简洁的话语解说了何谓“原型”,解析了“原型”与中国道家学说、中国艺术、儿童之间的关系。滕守尧认为,儿童的本性就是道,就是自然。儿童是天生的两极创造者,他们既能上又能下,既听话又调皮,既建设又毁坏,如此游走于两极之间。正是因为有了这两极,才有两极之间的联通,才产生了新的东西,才具有灵气。然而在现实中,人们对儿童的期待往往是做个“完美”的人――只能顺从听话,不能野蛮调皮;只能双脚走,不能单腿跳;只能正走,不能斜走;只能说“是”,不能说“不”;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只能听,不能说;只能得100分,不能得60分,如此等等,实质上就是砍去一极,只保留认为好的一极,追求所谓的“完美”而放弃“完整”。如何改变这一习气?滕守尧给出了自己的观点:真正学会把儿童看成一件艺术品,保留其自然本色,不强求他们做一个“完美”的人,而是尽力让他们做一个“完整”的人。滕守尧引入“完美”与“完整”概念,既形象地阐释了他所提倡的生态式艺术教育观,又是对生态式艺术教育观的拓展。
两位教授的发言引起了参会者的共鸣,大家就生态式艺术教育理念及文化在幼儿教育中的影响、作用展开了热烈讨论。主要观点如下:(1)生态式艺术教育是生态观指导下的、多方面融合的教育,注重“整体性”“辐射性”和“融合性”。艺术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多元集合体,不仅包括音乐、美术、戏剧、舞蹈、文学、影视等,每一门类还要从美学、艺术史、艺术欣赏及创作等多角度加以考虑;艺术教育要与其他领域的教育相融合;“走向生态的”艺术教育是以幼儿为中心辐射教师、家长,是多方面参与的教育。(2)文化对幼儿教育的影响不可忽视。生活在当下社会的儿童,不可避免会受流行文化的影响。在教育内容的选择上,应该考虑文化内涵,即教育内容是否能够展现文化内涵。选择什么样的内容给儿童,不能仅从形式上考虑,而应对作品内涵加以理解和深入挖掘。这同样是生态式艺术教育的价值选择。
享誉全球的瑞吉欧儿童教育中心主席Carla Rinaldi在报告中对学习和创造力作了反思和再思考,认为学习的过程与表达、交流及艺术活动的过程紧密相关。参与艺术活动也是一种学习。儿童天生就有与人交流的欲望,儿童有一百种语言,教师关注儿童的最好方式就是倾听,要敞开心扉倾听儿童的心声,要让倾听成为一种生活态度。
著名的零点项目中心主任、美国哈佛大学艺术教育学科负责人Steve Seidel作了题为“美育过程中的参与式学习”的报告。他以7岁小女孩索菲亚的绘画作品为例,深入探究其学习经验的方方面面,包括构思、即兴创作、评论、表演和展示、练习和实验等,并以此说明艺术创作过程中儿童是怎样学习的。他认为“关注学习过程”是艺术教育乃至整个教育研究的取向,并指出“画”既是作品,也是创作过程,在此过程中,需要培养儿童独立安排工作的能力,使儿童不仅能提出问题,还能积极投入到寻找问题答案的过程中去。
对当前国际幼教界产生深远影响的“瑞吉欧”和“零点项目”,不约而同地关注儿童的学习过程。无论目的性艺术教育还是手段性艺术教育,其过程都值得关注。正如Steve Seidel所说,“关注学习过程”是艺术教育乃至整个教育研究的取向。
以上专家从多元文化视野对儿童艺术教育进行了理论探讨,美国肯恩大学Lily Chen-Hafteck教授和纽约大学PhilipTaylor教授则分别从音乐和戏剧领域,从学科艺术教育的角度探讨了儿童艺术教育理论问题。
Lily Chen-Hafteck在《儿童早期音乐教育的新视角:发现和培养幼儿的潜能》的报告中探讨了建构主义思想对音乐教育的影响及音乐在儿童成长中的角色问题。她认为应该重建音乐教育的概念,音乐是一种专门性课程还是一种普适性课程,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她指出,在儿童音乐教育中,教师要了解儿童校外音乐经验,要观照文化背景进行音乐教学,同时要考虑音乐的多元目的,不能仅仅将其视为技能教育。她倡导要相信儿童具备天生的音乐潜能与知识,相信音乐活动能够激励与吸引儿童学习。音乐的种子需要好好呵护,我们应该给儿童提供可探索及创造的环境。
Philip Taylor深入探讨了戏剧的多种认知方法以及构成这些知识评价所面临的挑战。他认为,目前的评价模型往往未能顾及审美维度。大多数戏剧教育工作者关注那些没有关联的技能的传授,原因在于大多数学校定位不准。什么是戏剧?什么是艺术?这都需要重新界定和思考。Taylor认为戏剧教育工作者要善于创造一门艺术审美的课程,并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客观地评估学生。
关于学科艺术教育与综合艺术教育的讨论同样引起了广泛关注。尽管此次会议并未就与此相关的某一具体问题达成共识,但还是给了参会者很多启示。如必须确立多元文化学科艺术教育理念;明确超学科的学科艺术教育目的,不仅应关注艺术学科本身,还要关注艺术家的成长、艺术学科的发展、艺术素养的培养等问题;兼容各种艺术教育模式,探寻适合的教育途径,等等。
除了主会场上的精彩报告与发言外,大会还设立了四个分会场,参会者分别就提交的论文进行了交流和研讨。来自不同国家、地区的专家学者及幼儿园教师分别介绍、分享了各自不同的经验。例如,美国塔夫茨大学Mary Eisenberg教授和南京师范大学边霞教授介绍了她们共同的研究成果,以“与自然合作”活动为例,展示了儿童美术学习中的12种支架,并就儿童美术教学中大家关心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台湾花莲教育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徐秀菊教授与大家分享了绘本创作教学的故事,展示了大量制作精美、极富创意的绘本;南京师范大学许卓娅教授在确立讨论的基础――音乐教育首先应该而且必须是“人的教育”这一基本价值立场后,引入快乐与成长、自由与秩序等七对当前冲突激烈的微观价值矛盾,试图通过对话的方式来发现这些矛盾中的共生价值,并尝试找出实现这些共生价值的可能出路,拓宽了儿童音乐教育新视野。此外,台湾爱弥儿幼教机构驻校艺术教师徐德成所作的该园课程介绍,美国波士顿Advent学校Yvonne Liu-Constant博士对艺术在幼儿园之多重角色的探讨,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黄进博士关于童年与艺术关系的论述,张金梅博士的幼儿戏剧教育内容建构,以及来自各大专院校和一线幼儿艺术教育工作者各具特色的艺术教育经验,均引发了参会者的热烈讨论。
参会代表还分别在江苏省省级机关幼儿园、南京市第一幼儿园、南京市第三幼儿园、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附属幼儿园进行了教学观摩活动,如美术活动“茂密的树林”、早期阅读活动“我爸爸”、歌曲欣赏活动“数羊群”等。活动结束后,参会者对活动目标、过程、实施等问题进行了点评和交流。幼儿园现场观摩与研讨活动丰富了参会者的实践经验。
总之,这次大会为不同文化、不同观点搭建了一个对话与交流的平台。不同文化背景的专家学者及幼儿园教师就当前艺术教育的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与探讨,力求从多学科、多领域的视阈交融中生成新观点和新方法,并致力于促进儿童艺术教育研究共同体的形成。在坚持自由、开放的学术对话,理性、客观的学理探讨,广泛、深入的问题分析,多元、多维的学术话语宗旨下,面向艺术教育前沿,面向艺术教育未来,为促进学科交叉和融合,推进整体性综合研究,启迪创意思维,促进知识创新搭建了平台。
没有艺术的文化是不完整的文化,没有艺术教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仅有知识技能的艺术教育是不完整的艺术教育,没有艺术素养的人是不完整的人。艺术教育,尤其是儿童艺术教育必将是一个恒久的议题,需要我们不断探索与创新,反思与调整。
(一)以阅读和写作工坊为基本形式,开发立体化的文学创意产品,丰富市民公共文化生活,普遍提升文化创新意识。在文学之都,以阅读、写作工坊为基本形式,形成了具有多层次、成体系、有效结合市民城市生活开展文学创意活动,成为其发展模式中的鲜明特点。该模式的成功经验主要有两点:1.以工坊为基础形式,立足于文学价值的重新发现和生活化运用,为当地市民提供丰富的、充满创意的配套文化服务产品。例如,爱丁堡以工坊为基础形式,衍生设计的文学创意活动按照类型划分,包括阅读团体(BookGroup)、儿童文学活动、文学竞赛(Competition)、课程(Course)、展览(Exhibition)、文学节(Festiva)l、讲座(Lecture)、故事讲述(Storytelling)、戏剧(Theatre)、工坊(Workshop)等多种类型,适用于不同的居民。另一座城市都柏林,文学发展侧重本土文学资源的多元化管理、培养、扶植和创造性开发。丰富的文学资源构成了都柏林文学生活的基础,通过文学生活,城市文化生活和公共文化服务的模式也不断完善,而既有的文学历史、遗产也得以可持续发展。雷克雅未克则是把文学作为城市发展和国民文化生活的重要部分,正如市长JónGnarr在提交UNESCO文学之都的报告中所言,“雷克雅未克的很多项目都与传播知识和文学的热情有关”。[3]2.通过文学创意,赋予工坊公共文化产品属性,让它成为公共文化发展中的第三方社会化有生力量,实现文学研究与创作和高品质文化产品输出的双向可持续发展。在爱荷华,以工坊为基本形式,形成了层次清晰、内容丰富的文学创意活动,成为公众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爱荷华的阅读、写作工坊类型众多,除了为公众熟悉的爱荷华作家工坊之外,还包括了翻译工坊(TranslationWorkshop)、戏剧工坊(PlaywrightsWorkshop),以及非虚构写作项目(NonfictionWritingProgram)和夏季作品节(SummerWritingFestival)上的工坊活动。这些活动由不同的工坊组成,面向公众开放,注重通过具有创意的文学活动策划丰富市民城市生活,进而提升整个社会的创意能力水平,这是其发展模式能够取得成果的基本经验。
(二)善于整合、运用新技术和第三方力量,促进文学创意向文化产品转化,注重文学资源的保护,使其在城市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该模式成功的主要原因和经验,主要体现在重视对新媒体技术与文学创造的整合,进一步推动文学创意活动与城市生活的融合。其次,还体现在立足于新媒体,从产业链的角度为文学创造和城市生活建立具体的链接。以墨尔本为例,其发展模式特点在于文学产业与城市经济的协同发展,并广泛利用新媒体技术,吸引社会公众的参与文学创意活动,丰富公共文化服务的产品和体验形式。2013年,澳大利亚提出“创意澳大利亚”(CreativeAustralia)战略。在此背景下,墨尔本从文学创造出发,加快整合相关产业链的路径,促进文学创造并鼓励公众参与。其下属的文学活动的设计体系完整,层级分明,经过规划呈现出品牌化、立体化、系列化,服务对象和宗旨明确,构成了完整的价值链。一方面使文学的价值融入城市生活,一方面既有的文学组织开始转型、提升自身效率,有针对性地为民众参与文化创造提供了软硬件,从而达到鼓励民间多元主体力量参与社会文化创新、融合的目的,这与UNESCO对创意城市网络下的文学之都的认定要求是一致的,即“文学能够在城市中扮演整合的角色”[4]。
(三)大力发展创意写作教育,重视具有创意能力的高级写作人才培养,为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培养复合型人才。注重创意写作学科的发展,在文学创造与文化原创力培育和公共文化发展的理念下,重视培养高级创意写作人才,是该模式最为突出的特点,也是其成功经验所在。在七座文学之都中,多个城市的大学都有高质量的创意写作学科。以爱荷华为例,在向UNESCO提交的官方申请报告之中,首先被提及的正是文学创意写作学科的鼻祖———爱荷华大学的作家工坊。爱荷华大学于1934年创建了全美第一个创意写作艺术硕士(MFA)项目,拥有世界知名度最高的作家工坊———爱荷华作家工坊(IowaWriters’Workshop),以及享誉世界的国际作家项目(InternationalWritingProgram)。另据爱荷华大学官方的资料显示,爱荷华大学城人口虽然不到7万,然而早在2003年之前,爱荷华每年从创意工作(CreativeWorks)中获得的收益达169亿美元,并且带动相关就业高达195464个[5]。无独有偶,诺威奇也拥有世界顶尖的创意写作教育———东安格利亚大学创意写作学科。在UNESCO文学之都的申请报告中,东安格利亚大学被称为是世界上最知名的创意写作学科之一[6]。作为UNESCO全球现有文学之都体系中唯一的非英语城市,雷克雅未克则从2008年也开始提供创意写作专业教育,并在2011年开始提供创意写作研究生学位,如冰岛大学的创意写作教育,这对雷克雅未克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文学创造、创意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在雷克雅未克向UNESCO提交的官方报告中还对该市创意写作的发展做出了重要陈述。此外,雷克雅未克的文学发展主要目标之一还包括通过文学来挖掘青年一代的创意能力。[7]另外,波兰城市克拉科夫对创意写作也非常重视。在给UNESCO的官方报告单独列出创意写作教育(EducationforCreativeWriting)进行阐述:“创意写作方面的研究,将允许学生们获得文学能力,以及语言写作、修辞能力,这些将是克拉科夫文学相关的创意产业发展背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启示:上海文化原创力培育与公共文化发展路径
文学之都的成功经验对上海的启示,主要集中在文学创造对文化原创力培育与公共文化发展促进两条路径。重视具有创意能力的高级写作人才培养,提升文化原创力,可以助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加大扶持文学发展,能够发挥文学创造在公共文化领域的重要作用。这两者对上海文化原创力培育和公共文化发展都具有现实意义。根据《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上海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规定》以及相关政策、文件,以及文学之都发展个案研究,促进上海文化原创力培育与公共文化发展的现实路径可以总结为以下两点:
二、当前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现状的分析
任何学科都具有双重使命,一方面是形成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另一方面则是培养与本学科定位相一致的人才。文化产业学科从1993年开始设文化艺术管理本科目录,1998年开始设置相关的公共事业管理之后,上海交通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山东艺术学院、中央文化干部管理学院、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山西大学等高校都先后在相关专业招收与文化产业管理有关的文化管理、文化艺术事业管理等本科专业方向的学生。2004年,教育部又批准了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云南大学等全国重点高校开办文化产业管理专业。2005年,中央财经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江西财经大学、华东政法大学、山东艺术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湖南师范大学树达学院等高校和两所独立学院也相继开办了文化产业管理本科专业。之后,全国越来越多的综合性大学、专科性大学和学院纷纷开设与文化产业、文化管理相关的专业和方向,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开办与文化产业管理有关的学科专业的高校已超过70所。在文化产业学科中“,文化产业管理”由于应用性强、人才培养需求突出,成为了文化产业人才培养最多、发展最快的专业方向,相关人才培养几乎涵盖了高等教育的所有层次,有的学校培养专科、本科等应用技能型人才,还有学校培养硕士、博士等高层次人才;综合性大学(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山东大学、四川大学、云南大学等)、师范类院校(如北京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等)、艺术类院校(如中国传媒大学、中央音乐学院等)、专业院校(如北京印刷学院、北京电影学院、中国传媒大学等)都纷纷加入到文化产业人才培养行列中。目前国内的文化产业相关学术机构和专业方向(包括文化产业管理、文化产业经济学、艺术管理、传媒管理、制片管理等等)主要分布在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艺术学、新闻传播学、应用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等众多不同的一级学科中,甚至也包含在财经院校、外语院校、旅游院校、体育院校的相关更加专业的学科中,成为了高校发展最快的新兴专业群之一。这既是教育专业自身不断整合与分化的结果,也是对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需求产生的回应。目前各个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上大多处在“自选动作”的试验阶段。有关研究考察了17所样本本科院校的教学计划或人才培养方案,发现各学校的专业建设往往受到所依托学科的影响,课程设置差异很大:中央财经大学着重于经济学和管理学相关的课程,华东政法大学则强调法学类的课程,山东大学的课程重点在如何使文化资源变为文化资本,中央戏剧学院重视剧团和剧院的管理,北京舞蹈学院重点加强国际艺术经营与交流等等。这一方面反映了不同学校的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的不同特点,同时也反映了文化产业课程体系、建设体系还不够完善,教学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各高校任课教师的“因人施教”和学科的“娘家”背景。正如该研究报告所说:“专业人才储备严重不足,有些专业教师尽管在学科的大背景上与文化产业管理是相契合的,但也存在一个学科转向的问题;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素质拓展三大教学体系尚不健全,尤其是实践基地的建设严重滞后于人才培养的需要。”④
三、对我国当前文化产业学学科建设的建议
文化产业作为一门适应社会发展需要而出现的新兴交叉学科的历史相对短暂,学科的交叉性又使学科的边界比较模糊,但是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文化产业在社会整体发展中的重要性、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都越来越明显,这都促使要强化学科建设的自觉性和整体性,推动文化产业学学科建设的高水平发展。应该说,这种发展需要一定的学术积累和知识积淀,也需要人才培养的更长时期的探索和总结。而当下最紧迫的是:为学科建设的发展奠定基础,包括学科目录的基础、学术组织和学科平台的基础、人才培养的基础。
(一)设置相应的文化产业学科目录名正才能言顺。学科目录的制订在一定程度上是学科定位的基础性工作。文化产业作为交叉学科,它的学科归属一直存在争议——既可以设在经济学或者管理学学科中,也可以设立在文化创意学科群中。目前文化产业学科大多分散置于各传统学科的分类下,文学、艺术学、传播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之中都分别自设了与文化产业相关的方向,比如艺术学科中的艺术管理、企业管理中的文化产业、经济学中的传媒经济学、电影学中的制片管理、戏剧学中的剧院管理等等。艺术管理、影视制片等存在于艺术学,传媒经济、传媒经营与管理、广告学等存在于新闻传播学,体育产业管理等存在于体育学,旅游管理存在于旅游学等等。学科设置的归属比较复杂,难以形成比较统一的学科组织、学科规范和学科共同体。因而,在学科目录设置上,考虑到文化产业学科的这种重叠、交叉的特点,以及学科内部所需要的逻辑性,将文化产业学从所有学科中完全独立出来比较困难,也未必必要——因为文化产业如果脱离了各交叉学科的背景支撑,可能会更加势单力薄。因而,我们可以考虑将文化产业学的相关分支,分别设立在经济学、管理学以及相关的文化创意学科中,各个不同分支相互依存,形成一种交叉性的学科集群。在这样的思路下,可以考虑在现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科分类与代码国家标准(13745-2009)》中,原来的“39630管理学”目录下,新增“文化产业管理”;“48790经济学”目录下,新增“文化产业经济学”;“45760艺术学”目录下,新增“艺术管理”“,54860新闻学与传播学”目录下,新增“传媒管理与经营(”替代原有内涵和外延都相对狭窄的“新闻事业经营与管理”)。具体学科设置如下所示。以上学科,既基本满足了文化产业学科的覆盖要求,又尊重了学科发展的传统和历史,同时也体现了交叉性的特点。而在201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颁布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这一高校学科设置和人才培养的重要指导目录中,建议可以在经济学门类中,将“文化产业经济学”设置为“应用经济学”的二级学科;在管理学门类中,将“文化产业管理”列为一级学科;在艺术学门类中,将“艺术管理”列入一级学科;在文学门类中,将“传媒经济与管理”列为新闻传播学的二级学科。具体设置如下所示而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颁布的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目录中,目前文化产业相关的方向也散见于经济学、管理学、艺术学、新闻传播学以及综合类之中,实际上也可以考虑在现有的22个大类之外,增加“文化事业与产业”的大类,将分布在各个学科中的文化产业、经营、管理相关的课题集中起来,使申报、评审的学科标准、学术评价相对一致。除马列—科社、党史—党建、哲学、宗教学、语言学、文学、艺术学、历史学、考古学、经济学、统计学、管理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民族学、新闻与传播学、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教育学、体育学、心理学、国际问题研究等22大类之外,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单列,其中包含文化法规与政策、文化公共管理、公共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经济学、文化产业管理、传媒经济与管理、艺术管理、文化市场等相关内容。以上的学科划分,既满足了目前大多数文化产业学科发展的现实需要,同时也符合文化产业的交叉学科特征;既考虑了学科属性上的共同性,也考虑到了学科发展的差异性;既在科研组织上可以操作,也在人才培养方向上可以定位,从而体现出既有差异又有共性的一个交叉的文化产业学科集群。
(二)成立相应的文化产业学术和教学组织学科平台是学科逐渐走向成型的重要标志,也是学科发展和成熟的重要条件。首先,建议成立“中国文化产业学会(或研究会)”。文化产业研究和教学的快速发展,对全国性的学科协调、组织平台的需求越来越强烈。过去几年,自发组织建立的“全国文化产业管理学科建设联席会议”是文化产业学科的主要信息沟通平台,联席会议除了组织信息交流活动之外,缺乏常设性的稳定的组织形态,也不能承担经常性的组织联络功能,难以对学科发展提供持续支撑。我们建议应该尽快成立全国文化产业学会,组织学术活动、集合学术力量、沟通学术信息、规范学术研究、协调学科建设,条件具备时,可以编辑出版“文化产业研究”学术期刊,推动全国文化产业研究的发展。其次,建议组建“文化产业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全国已有近百所大学设有文化产业相关专业和方向,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教材建设等等都需要通过全国性教学协调机构来组织交流、研讨和提供相应的指导。教育部可以尽快组建文化产业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加强文化产业相关学科的教学经验交流,推进全国文化产业相关学科的教学规范化建设,组织文化产业核心课程的教材编写,强化文化产业师资的培训培养,提高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质量。
(三)探索独特的文化产业人才培养模式文化产业对人才的需求是全方位、多层次的,因而文化产业学科需要设计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既应该包括学历、学位教育,也应该包括职业教育、继续教育;既要培养从事管理运营的行业高端人才,从事行业研究的学术专门人才,也要培养实践性强的职业实用人才。在本科阶段,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中,已在管理学目录下设置了“120210文化产业管理(注:可授管理学或艺术学学士学位)”,应该说已经能够基本满足本科教育的需要,不同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划分为不同的专业方向,如制片管理、剧院管理、演艺经纪等等。特别是应该根据文化产业发展对学科交叉的高端应用人才的需求,增设“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硕士”学位,与1251工商管理、1252公共管理、1253会计、1254旅游管理、1255图书情报、1256工程管理等并列,面向经济学、管理学、艺术学,甚至法学、历史学、文学等学科招收具有跨学科背景的复合人才。文化产业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强、多学科交融的应用型学科。文化产业专业硕士的培养,既符合文化产业自身的学科特点,也符合文化产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面向行业发展需求,开办文化产业专业硕士项目,是当下文化产业学科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适应新媒介环境进行全球传播发展,强化经济学、管理学、创意学科以及与信息学科的融合,重视实践教学、案例教学,强化产、学、研互动,推动业界、学界的密切结合,为文化产业培养高端管理人才研究生符合文化产业的学科定位和培养目标定位。建议在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积极试点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博士的培养,强化文化产业高级人才的经济学背景。
一、艺术硕士专业学位设置的背景
后现代主义的艺术教育理论从以往只重视精致艺术转向重视日常的审美经验,强调艺术教育要以充满弹性的胸襟,接纳各种新知,融入自己的教学情境中,注重前瞻性与时代性的结合,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
21世纪将是我国文化事业大繁荣、大发展的时期,亟需一大批高层次、应用型艺术专门人才。现今,我国文化系统从业人员过剩,但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却十分紧缺,从业人员学历偏低,知识结构不合理,整体素质亟待进一步提高。即便在艺术院校和普通高校的艺术教育学科,也存在专职教师学历层次偏低的问题,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专任教师比例偏低。艺术类高级专门人才匮乏严重制约了艺术类人才的培养,进而影响到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与繁荣。同时,艺术领域高层次人才培养以学术型为主,没有很好地体现艺术的特点和艺术人才成长规律,也不能很好地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而艺术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模式的雏形――中央音乐学院“表演型”研修班取得了成功,进行十分顺利,受到了学生的欢迎,教学效果非常好。
因此,为适应艺术学科特点、人才成长规律及社会需求,国家调整艺术学学位类型,在保留原有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同时,增设了艺术学专业学位。
二、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特点与定位
艺术硕士专业学位区别于艺术理论、学术研究的文学硕士,招生对象一般为具有艺术实践经验的学士学位获得者,培养过程中突出专业特点,注重创作表演技能的提高,培养“艺术领域的创作者”,其突出特点是强调“实践性”。“实践性”既呈现了艺术的本质特征,连接了“应用型”人才的指向,同时也从时空上丰富了文化的物质产品,预示着中国艺术教育观念从此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相比文学硕士,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招收了更多具有艺术实践经验的人员,其中不乏具有艺术成就的人才。首届报名人数达到4000多人,最后录取1017人。报考人员有艺术界有名望的人员,也有艺术教育领域的教授,甚至博士生导师。第二届艺术硕士报名人数接近6000人,最后录取1243人。从中国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首次实地考察研究来看,学员专业技能普遍优于学术型人才,不少在全国乃至在世界艺术大赛上获奖的优秀人才进入院校学习。①
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在培养方案中着重突出实践性,以实践性为主,强调创作与应用能力。《艺术硕士专业学位(MFA)研究生指导方案》指出:具备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是艺术硕士的重要特点,各学科应有具体的标准和要求。为此在设定教学计划时紧扣专业特点,强调课程的应用性和表演作品的广泛性,同时兼顾理论修养的提升。在教学方法上,因特别强调实践性,故采用课堂讲授、技能技巧的个别课与集体训练及艺术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导师与每位学生尽可能真实面对艺术,彼此互动和沟通,共同实践。因为强调实践性,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形式更为灵活,第一年应集中于学院接受“学位”课程的教学,后一年则主要为艺术实践教学。
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教育重视毕业展示,将其作为检验综合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与文学硕士毕业展示由本校组织不同,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的毕业展由全国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教学指导委员会牵头,实行美术展示、音乐演出、戏剧专场集中举办,有更大的声势。毕业作品是专业实践能力的专门展示,如表演专场、展映专场等。②MFA教育旨在提高研究生实际的创作能力,其毕业答辩形式不是以论文,而是以作品展示为主。③
三、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国艺术硕士专业学位创办时间不长,因经验缺乏,目前也存在着不少问题。
从入口管理看,如何通过考核招收到能最终培养为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学员?一些学校和学员对艺术多学科汇集的学习、考核问题有明显的抱怨,如考试要不要涉及自身学科之外的其他艺术基础知识,但是分门别类的考试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入学的标准和统一性。有些学校和考生提出外语测试的比例,是否考虑取消外语考试考核,用汉语考核替代,或以更有实际价值的分析写作等文化考核来替代,但“培养要求”中“能够运用一门外语,在本专业领域进行对外交流”如何实现?还有的人提出政治考试只作为录取时的合格参考,合格后就过关,不计入总分,但这与“培养要求”中“具备基本理论、良好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是否有矛盾?
从教学过程看,艺术硕士专业学位难以突出实践性。艺术硕士专业学位虽具有实践性特点,但培养方案特色不明显,课程设计大部分围绕学术型文学硕士的培养目标与内容设计、配置,教学资源根据现有师资力量进行设计,导致与学术型文学硕士培养雷同,无法体现特色,进而在简化理论课的同时因无法增加相应的应用课程,使得培养质量下降,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的社会声誉。
从出口管理看,如何培养高层次、应用型艺术专门人才?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方案相比文学硕士特色不明显,日常评估和毕业审核过于模糊,无明确标准,难以实际把关。中国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在早期考察时发现:艺术硕士专业学位学员普遍期待“双证”(学位证和学历证)要求。这其实也是源于专业学位的培养没有真正达到预期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特色,而教学质量却不及文学硕士。
综上所述,在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上,文学硕士培养模式的惯性思维给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带来了许多问题,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教育需要突破文学硕士培养模式的藩篱,寻找艺术实践人才培养的真途。
四、艺术硕士专业学位发展的建议
从国外艺术硕士教育发展情况看,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就我国目前的状况分析,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的发展不能局限于在职人员的培训或是学历的提高,而应该区别于文学硕士,突出高层次、应用型的专门人才的培养。基于以上分析,笔者就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的进一步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一)招生入口方面。首先,招生考核要发挥导师的作用。清华大学教授陈丹青曾说:对于艺术教育现状,实践和老师都很重要。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招生不能采取一刀切的模式,导师应该有更大程度的决定权。美国大学美术专业研究生招生经审查学历和成绩单后,由美术专业的教授组成招生委员会观看所有申请人作品的幻灯片,经过几番评议筛选,通过投票的方式决定录取名单和备用录取名单。
同时,综合性大学和专业院校在招生、培养人才方面应各显特色。综合性大学的艺术教育带有鲜明的人文色彩和很强的学术性,拥有多学科优势互补的坚实基础和更大的发展空间,招生考试可以提高英语水平和政治水平的要求,培养目标可以定位于为专业机构培养专门人才、培养高层次的艺术教师。专业艺术院校的专业优势十分突出,培养目标可以定位于培养更高水平的专业艺术人才,在报考条件上有一定的倾向性,考核标准也可以更具灵活性,招收更有实践经验的、更具艺术天分的和以艺术为事业的学员。
(二)专业设置须与文化创意行业绑定,有利于引导教学方向、实现培养目标。目前,艺术硕士专业学位专业设置名称及培养方向与文学硕士基本相同,不利于体现两者的区别和突出艺术硕士的特色。国务院常务会议于2009年通过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提出“推动文化产业又好又快发展,将文化产业培育成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的指导思想。其中,文化创意产业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文化创意产业是指源于个人创造性、技能与才干, 通过开发和运用知识产权, 具有创造财富和增加就业潜力的产业, 包括广告、建筑、艺术、动漫、设计、出版、软件、影视等行业, 该产业属新兴的现代服务业。④我国文化创意产业起步较晚, 但是发展迅速、潜力巨大。有专家认为, 文化创意产业正在成为我国经济和城市发展的支柱产业。目前,创意人才匮乏已严重制约我国创意产业的发展。艺术硕士专业学位在专业设置上与文化创意产业绑定,在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综合素质要求等方面努力与文化创意行业吻合,其发展将更符合市场需求,具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同时,培养过程要勇于创新。培养院校要突破学术型文学硕士由学校培养专业知识的模式,要与企业、政府合作,建立实践基地。大力推进学研产结合,培养更多有实践能力的人才。全国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发挥指导作用,进行深入研究和宏观设计,对培养制度、运行模式和管理机制等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组织优秀教师编写优秀教案等。教学上要积极吸收专业机构优秀的艺术家参与教学活动,发挥导师组的作用,推进学员之间互动式交流,使学员获得更多实践能力。
(三)毕业资格的认可上应与相应职业岗位(职位)衔接,吸引更多真正以艺术为职业的人,以取得职业资格为毕业标准。我国《专业学位设置审批暂行办法》第十条规定,“各专业学位所涉及的有关行业部门应逐步把专业学位作为相应职业岗位(职位)任职资格优先考虑的条件之一。”专业学位与职业资格衔接是体现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高层次专业人才培养职能的主要标志,也有利于更好地保障专业学位的人才培养质量。政府及相关人事部门要制定切实有效的政策,实现专业学位与从业人员资格挂钩,在人事、组织任职方面享受与学术学位平等的待遇,提高专业学位高等教育在社会上的声誉。⑤艺术硕士专业学位要获得发展的生命力也要以行业为切入点,专业设置与职业资格内容实行对接,在课程设置、学分、教学等方面进行评估认可,逐步提高其在行业资格认定中的地位。
[注:本文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国家青年基金课题“专业学位与职业资格匹配的国际比较研究”(课题编号:CDA060062)的研究成果之一。]
注释:
①周星.关于艺术硕士培养问题的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6).
②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关于转发《艺术硕士专业学位(MFA)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的通知,2006.
③曹意强. 全国艺术硕士(MFA)研究生美术与艺术设计优秀作品集[M].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08.
④引自《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分类标准》(京统函〔2006〕183号).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于2006 年12月的定义。《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分类标准》将文化创意产业定义为:以创作、创造、创新为根本手段, 以文化内容和创意成果为核心价值, 以知识产权实现或消费为交易特征, 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体验的具有内在联系的行业集群。
⑤陈学敏.对我国专业学位教育发展的思考[J].辽宁教育研究,2003(3).
参考文献:
[1]曹意强. 全国艺术硕士(MFA)研究生美术与艺术设计优秀作品集[M].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08.
[2]陈晓光.在全国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5(9).
[3]方仪.艺术教育的实践性回归――谈中国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教育[J].艺术百家,2006(1).
[4]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关于转发《艺术硕士专业学位(MFA)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的通知,2006.
[5]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开展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试点工作的通知.2007-04-05.
[6]周星.关于艺术硕士培养问题的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6).
1.英国高等教育音乐学科定义
音乐在英国的高等教育中占有特殊的地位②。由于英国的高等教育传统上以“学术自由”为主,不同地区、不同层次和类型的高等院校在学科教育中的理解和水平差异较大,学科基准制定的首要任务是在全国形成一个对某一学科的内涵基本一致的认识。因此,音乐学科基准以专业权威的角度阐述了对现代音乐学科的理解,包括学科定义和学科领域。A.音乐学科定义:音乐是一种创造性的有教养的艺术行业?熏是一种表演艺术③。这种表演艺术着重需要各种各样的技能?熏包括说明、再创作、社交、即兴等方面的能力;这是一种跨越历史和文化的学科,包括庞大的历史学、地理学和社会学范围;是一种带有分析性的、哲学性和理论思考的学科;这是一种科学现象,与科学的关系就像与文化和历史一样;这是一种拥有神话世界中魔幻力量的学科,现在正在心理学和治疗学领域被经验性地尝试和证明。B.音乐学科领域:从理论和主要因素上讲,音乐学科的学习可以上溯到很传统的学习规律,包括表演、作曲、音乐理论和评论。所有这些是训练音乐创造性潜能和用生动的形态表达的能力。三种基础的学习包括作曲、表演和听觉训练,音乐学习常常与历史、哲学、物理、技术、信息学、心理学、医学、文学理论、语言、社会学、人类学等学科有关,这些将会继续拓宽学科的范围和重新定义音乐要素、音乐曲目和音乐法则的概念。
2.音乐学科荣誉学士学位多样化的学位学习和专业设置
①多样化的学位学习。英国高等教育的荣誉学士学位(Honorus degree)是介于基础学位或高等教育文凭与硕士学位之间的学位学习,取得荣誉学士学位的学生如修读全日制一年或半时制多年的可获得硕士学位④。目前英国高等教育提供的音乐学科荣誉学士学位的学习是多样化的,包括:A.集中于某一音乐学科的学位学习。以1822年开始创办的英国公立音乐学院为代表,一般集中在作曲和表演两个专业;还有以1890年建立的威尔思特大学音乐学院为代表,该学院创立的是音乐史和音乐评论专业;B.作为单个学位或交叉或组合学科学士学位的学习。例如音乐和现代语言,音乐与物理以及现代艺术、表演艺术、传媒学等;C.自1992年开始出现的模块化学位课程的学习。包括流行音乐、爵士乐、世界音乐、影视音乐、多媒体应用音乐、商务音乐和音乐产业管理等;大学的音乐学院还通过音乐会、合唱队和音乐小组学习等宽阔的领域提供学生音乐学位的学习。
②多样化的学位专业设置。目前英国大约有一百所高等院校提供音乐学科荣誉学士学位的学习,其中8所是国家音乐学院(已有特定的专业地位),其余的被分散在大学和高等学院或继续教育学院中(下列表1介绍部分音乐荣誉学士学位专业设置情况)。
目前英国音乐学科荣誉学士学位的名称有:音乐学士、科学学士、应用物理学学士、工程学士和音乐学士(应用)等,体现了多样化的学位学习。
二、英国高等艺术教育音乐学科荣誉学士学位专业知识和技能
1.音乐学科知识和理解
从理论上讲,音乐学科技能的制定主要遵循两个原则:第一,学科自身的性质。围绕着音乐学科的学习有三个要素:A.创造力和表现力要素;B.听力要素;C.智力要素,因为音乐思想和情感需面对不同时空和不同文化背景的对象。因此音乐学科的毕业生必将持有实践力、创造力和高智能⑤。第二,学生学习背景的多样化和学习需求的多样化。英国高等教育提供了广阔的课程学习,灵活的学时和学分制使进入音乐学习的学生学科背景多样化,有物理学、工程学、人文科学等;高校的入学条件也不一样,有些要求较高的专业基础,有些专业水平要求较低;学生学习音乐学位的需求也不一样,有些需要成为专业音乐人士,有些是音乐交叉学科学习。因此,音乐学位的学习鼓励学生具备宽阔的基本技能和职业技能,成为信息通达、反应灵敏、融通、创新和开放的现代音乐人才。
2.音乐学科专业技能和基本技能
综上所述,音乐学科技能的制定是建立在音乐研究、音乐学科特性以及参考部分优秀毕业生所展示的能力的基础上,学科基准列出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科专业技能
A.听觉/分析能力:认知和分辨一个音乐语言的要素组合;音乐记忆能力;能阅读已有的乐谱和有想象力地重组音乐;能识记和描述音乐组合、风格、风俗或传统。B.表演能力:艺术的、表情丰富的表演能力是用音乐与听众有力交流的必要技巧;直觉能力(例如对听众的领悟和感应);即兴创作能力;合作能力。C.作曲技能:能把音乐理念处理在个体创造中(梦幻和想象力的练习);使素材构成恰当的形式和协调音乐结构的能力;用惯用手法为器乐、声乐、电声音乐或其他媒质作曲。D.基础知识能力:观察、理解、解释和处理口头、书写和视觉的音乐符号;有较宽泛的知识面和曲目学习的经历;能明白理论和审美系统和理论与实践的彼此关系;能理解学术文章并与相关音乐洞察力和经验相联系;能概念性和假设性评价现象,应用洞察力和观察力从一个领域到另一个领域;能联系音乐的历史、社会、文化、政治、哲学、经济、精神和宗教的背景,以及与音乐发展相关的历史、社会和其他因素;能对照、捕捉和吸收有特色的音乐发声、概念、曲目和习唱。E.技术能力:能明白乐器的设计、结构和音响学;能使用模拟计算机和数字化仪器创作和记录音乐;能创作和使用微软计算机完成音乐作品;能与其他媒体组合乐曲。
(二)基本技能
A.智力能力:研究和调查能力;能把直感运用于自己和他人合作的工作中;能在事实启发中评判假设;能应用逻辑和推理分析数据,并形成相关辩论和假设,并能表达、解释和讨论这类分析、辩论和假设;能在工作过程中计划、安排、评价和反馈;能综合输入的材料并以书写、口头或习作的形式形成结果;能收集和认知复杂的信息;能综合和应用背景因素;能形成概念和应用概念。B.个人能力。a.交流和合作能力:IT技能;语言技能;团队合作能力;具有抗衡不可预测事件和危险应急能力;公众表演能力;对艺术界相关问题(如文化政策,投资机制,艺术专业协会,公众艺术)有理性的认识。b.个人管理能力。自我激励;自我评判意识;自我评判和他人评判中的责任感;明白自身的学习方式和工作制度;有独立工作和独处的能力;时间安排和可靠性;组织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关注精神和情感的维度;关注财政和商务;创业能力。c.想象力和创造力:思想和行动的灵活性;对新的、个人的、不同的或竞争的开放思想;好奇心和探险的追求;承担创造性项目的自信力。
这些学科技能并不要求每一个毕业生或每个学科全部具备这些能力,各专业可有侧重。
三、音乐学科荣誉学士学位的质量标准
学科基准中的“标准”是对某一专业的学习产出的标准,以便高等教育质量保证署的学术审查和高校的专业发展。音乐荣誉学士学位的标准包括三部分:知识和理解(智能)、实践技能和音乐素质、基本技能(见下列表2、3、4)。
伯顿・克拉克在《高等教育系统》中阐述:学科就是“产品线”,院校即为地理中心。学科的核心性既对学术组织产生影响,也对学术专业产生影响⑥。英国音乐学科基准的制定是高等教育质量保证的一种方式,而且学科基准每五年修订一次,体现了学科适应时代适时调整的需要,音乐学科基准有一些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的方面。
首先,音乐学科基准以正在发生巨大变化的社会对人的要求为背景制定学科内容和学位标准。英国是一个音乐文化高度发达的国家,英国的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和普及时代,传统的音乐教育面临着挑战,什么样的知识、技能和能力是成为现代音乐人所必需的?音乐学科基准的制定从学科教育特性和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两个角度出发,一是突出学科教育基本元素的要求,包括创造力、表现力、实践力,多元智能的音乐素质;二是关注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包括自我激励、自我评判、自我学习安排的能力;组织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保持心理平衡的能力、关注财务和商务、创业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等,体现音乐教育对学生终身学习力的培养和个体生命生活质量的提高等新理念。
其次,侧重对学科教育体系中用于帮助学生获得相应知识、技能和能力的内在环境和外在环境的建设。音乐学科基准在制定中强调学科教育中的传统教学经验,例如坚持“小班化”教学,“一对一”教学,互动教学;创设“研究信息”的教学环境,即学生、教师、研究者和学者的互动是教学环境的关键因素,形成坚固的具有探究文化传统的教学环境;对教学时间和教学设施的投入作为衡量音乐学院办学质量的重要因素?熏等等。
最后,注重创新型高等音乐人才培养的理念。音乐就其本质而言,是需要人们心灵与肌体两方面都投入的艺术活动,无论是参与音乐创作、音乐表演和音乐欣赏,都是一个展现生命创造力的过程,音乐创作是一度创作,音乐表演是二度创作,音乐欣赏是三度创作。因此,音乐学科基准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要求以创新能力为重要指标,包括具体有知识更新能力、自我学习的能力、进行批评性思考的能力、解决学术和社会问题的能力、原创性工作能力等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音乐学科教育建设的重点。
①Recognition scheme for subject benchmark statements[R].Southgate House,Southgate street,Gloucester GL1 1UB.2003.5.
②唐纳德•杰格劳特等著,汪启璋等译,《西方音乐史》[M],人民音乐出版社,北京,1998版第24页。
③⑤Music[EB/OL].Southgate House , Southgate Street. QAA AR058 3/2002.2.
文学理论是高等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按照一般的观念:文学理论是一门“以美学方法论为总的指导,从理论高度和宏观视野上阐明文学的性质、特点和一般规律”,的学科,它的建立要以文学史提供的大量材料与文学批评实践所取得的丰富成果为基础,同时为文学史、文学批评提供理论指导。文学理论课程体系对于高等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专业素质的提高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它直接关系着学生的理论水平,决定着学生能否以科学的方法对具体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进行科学的分析与评价。然而,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在很大程度上偏离了这一目标。现实中的情况如同相关学者指出的那样:“在大学的文艺学研究与教学中,或者说在教科书形态的文艺学知识的生产与传播中,文艺学的危机就表现得尤其突出。学生明显地感觉到课堂上的文艺学教学知识僵化、脱离实际,它不能解释现实生活中提出的各种问题,也不能解释大学生们实际的文艺活动与审美经验。在当前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中,这样的现象是屡见不鲜的:教文论的不讲作品,讲作品的没有理论,理论因为与生动的文学实践相隔离而显得抽象、缺乏实际意义,文学实践也因为缺乏理论的引导而显得感性、随意。尤其是对于高师院校而言,人们往往对于那些玄奥、费解的理论观念对于中学语文教学的实际意义存在着疑虑,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人们对于文学理论相关课程的开设价值的怀疑。
这种状况的存在固然与人们认识上的某些误区相关,但它也与我们在文学理论课程教学中存在的许多问题有着直接的联系。在围绕着“高师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面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与探索”这一课题所展开的一项调查中,笔者曾向近十年来由各高等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分配到中学从事中学语文教学的毕业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你有机会回到高校中文系学习,你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相当一部分毕业生在问卷中表示希望进一步“加强自己的理论素养,提高自己分析、阐释相关文学作品的能力”。然而,当在同一份问卷中问及他们:“你觉得大学中文系应当减少课时的专业课程是什么”时,许多毕业生选择了文学理论方面的课程。在这里,提高理论素养的要求与削减理论课程课时的希望之间的矛盾鲜明地表现出来,这一矛盾迫使我们不得不思考一个问题:在高等师范院校中文系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文学理论诸多课程是否,充分地起到了提高学生理论素养的作用,问题出现在什么地方?因而,对高师院校的文学理论课程体系进行学科反思,对其所涉及的相关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清理,从而对文学理论课程在高师院校中文系课程体系中的意义进行评价,这就显得非常必要了。
文学理论课程体系在高师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这首先是由文学教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所决定的。文学教育,可以帮助学生认识社会生活、吸收人类传统中优秀的文化价值观念,帮助他们培养审美能力和审美情感,陶冶情操,发展个性。这种独特的学科价值,是其他学科替代不了的。文学作品的语言一般是规范、优美的语言,是理想的母语教育范文,中学语文教材中一般有一半以上的课文是文学作品,这体现了人们对于文学教育在中学语文学科中的重要性的认识。因此,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选读经典名著和其他优秀读物,与文本展开对话”fal。从这一要求出发,普通高中语文教材选用了大量的经典文学作品,“课程标准”还向中学生推荐了大量的课外经典读物,其内容涵盖了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包括《三国演义》、《红楼梦》、《呐喊》、《子夜》、《边城》、《巴黎圣母院》、《复活》、《老人与海》、《变形记》、《西厢记》及普希金、莎士比亚的作品等等。这些都说明了文学教育构成了中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
文学教育既然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那么,指导学生进行文学欣赏也就构成了中学语文教师的一项基本职责。面对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语文教师对其理解不能停留在感性、直观的层面上,他应当具备一定的理论素养,能够站在理性的高度对一定时期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作出理性的把握,这样,较强的文学理论素养就成为我们对一名中学语文教师的基本要求。固然,中学语文教学不同于大学教育,它不要求向学生讲授系统的文学理论,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在阅读欣赏中,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并要求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朱光潜的《谈美书简》、爱克曼的《歌德谈话录》等文艺理论名著。另外,“课程标准”还要求教师“帮助学生提高审美能力,增强文化意识,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传承,尊重和理解多元文化,关注当代文化生活,学习对文化现象的剖析”。这里所要求的审美能力的提高、文化意识的培养,理解多元文化的能力以及对一定文化现象进行阐释的能力,实际__卜都是指向学生理论素养的提高的。中学语文教师承担着指导学生展开文学欣赏,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分析和阐释一定文化现象的能力的使命,这就对高等师范院校在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理论素质培养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学生理论素养的提高,固然与他们对文学史的学习、作品的阅读有着紧密的联系,然而,对文学理论的全面、系统的自觉把握,是离不开文学理论课程体系的开设的。
就高师院校文学理论课程开设的目标而言,它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素质的提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功能:
首先,文学理论课程体系的教学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掌握文学理论的一般知识,为他们能正确认识、分析文学现象奠定基础。作为一名合格的高等师范院校中文系毕业生,应当具备比较深厚的文学素养,他们对于文学的认识不应当停留于感性的层面上,而应当对文学的性质、特点,文学作品的构成、文学创作、文学作品欣赏的一般规律有较为深人、全面的认识。只有如此,他们才可能科学地认识不同时代、不同历史条件下的作家、作品及各种文学现象,才有可能深人浅出地引导学生进行文学欣赏,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例如,当前中学语文教材选用了许多中国古典诗词,在对这些古典诗词的欣赏中,就离不开对中国古代文艺理论的认识,特别是文学理论中关于“意境”的理论是我们解读这些作品的的关键。然而,我在围绕着本课题的相关调查中曾向毕业生们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你对‘意境’、‘典型’、‘灵感’、这些术语的熟悉程度如何”?约有60%的毕业生选择了“知道,但不太清楚其·确切内涵”。这一回答是很不能让人满意的,这些概念都属于文学理论中的基本范畴,缺乏对其内涵的充分认识显然是不利于他们对学生阅读的指导的。
同时,在调查中我还发现,在中国古典诗词的教学中,一些教师往往把重点放在字、词的解释和翻译方面,而忽略了引导学生进人到对这些作品的艺术境界的感受、体验之中,这与他们的文学理论基础方面的不足有着直接的联系。实际上,中学语文教学所涉及的文学作品是有相当的广度与深度的,比如:李商隐的《锦瑟》诗是中学语文课外阅读篇目之一,对于这首非常晦涩、含蓄、“几同无字天书”诗歌,中学语文教师如果不了解中国古典艺术的一般审美特征,是很难说得上为学生的欣赏活动提供指导的。对于教师文学理论素养的要求是贯穿于中学语文教学之中的,它涉及到文学的性质、特征、文学的构成、文学的创作、鉴赏、发展等方方面面。再如,中学语文教材中选取了大量的诗歌、散文、小说、戏剧作品,其内容涉及到古今中外的各种文学类型。如何引导学生展开对这些作品的欣赏和阅读呢?这就离不开对各种文学样式、创作思潮的理论把握。对于诸如((祝福》、《我的叔叔于勒》这些作品的分析,也离不开文学理论中关于“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的相关理论,而对于《变形记》、《等待戈多》等作品,就离不开对现代主义文学的理论把握。
其次,文学理论要努力培养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文学理论作为对创作实践的理论概括,其根本意义在于为人们提供一种从理论的高度去认识、评价具体的文学现象的能力。文学理论作为中文系的一门基础理论课程,它不同于一般的知识性学科,不是仅仅介绍各种文学理论知识和各家各派的观点就行了,关键的是它必须阐明文学理论本身的”学理”,着重培养学生分析、阐发作家、作品以及各种各样的文学现象的能力,使他们对文学的认识不至于停留于感性、直观的层面上。它当然要介绍各种各样的文学理论观点,但不能满足于单纯的知识介绍,更主要的是要为学生面对纷繁复杂的文学现象提供一种认知方式。向研究型、学者型的教师转化,这是我们对中学语文教师的理想要求,我们很难想象一名基础理论匾乏,缺乏较强的思考能力、分析能力的毕业生能够成长为一名研究型教师。因此,在高师院校文学理论课程教学中,对各种理论问题的内在意义、它们之间的逻辑联系的把握,最终都指向为学生提供一种理论思辨能力,引导学生对具体的文学现象从理论的高度上展开思考,通过不断加强这种训练,逐步培养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
再次,文学理论应当培养学生正确认识、分析各种文化现象、文化思潮的能力,培养他们能够面对现实进行思考的能力。”文学是人学”,文学是对人类生活状况的整体反映,文学作为人类文化的载体,它总是与人类的政治、经济、历史、宗教、哲学等文化现象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文学理论固然是以文学为研究对象的,但这种研究并不仅仅局限于文学本身,它通过文学涉及人类广泛的社会现象、文化现象。当前文艺学领域正在发生的“文化论”转向就体现了这一内在要求,它强调通过对文学作品的“价值阅读”,发现文学所承载着的文化意义。从这一意义上来说,文学理论教学不仅要传授关于文学的一般知识,更要从文学的角度出发,教会学生如何面向现实进行理论思考,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分析、评价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文艺作品中所蕴含着的文化意义。特别是近十年以来,文化传播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经典意义上的文学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网络、大众传播媒介的出现、“文化工业”的兴起,都在不同程度上使文学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文学与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复杂地结合在一起,文学理论要取得鲜活的生命力,就不能忽视这一趋势的存在,一名优秀的中学语文教师,不仅应当具有阐释文学经典的能力,还应当具有引导中学生面对现实社会中丰富、复杂的文学现象、文化现象进行思考的能力。
就高等师范院校文学理论课程教学与研究的现状而言,有两方面的问题值得我们注意:一方面,就是文学理论本身的实践性问题。在高等师范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中,当代中国文艺学学科体系主要是以文学概论为基础,以美学、西方文论、中国古代文论以及马列文论为辅的课程体系。从知识结构方面来说,这一体系是无可非议的,它很好地涵盖了古今中外关于文学的一般观念,能够反映出不同时代,不同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下人们对于文学的一般规律的认识。但从另外一种意义上来看,这一体系在强调了学生对文学理论课程体系的相关知识的掌握的同时,却对文学理论本身所固有的实践性缺乏足够的重视,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往往不得不面对一种现象:基础理论与文学实践相脱节,文学理论课程与文学史、作品选课程各讲各的,文学史、作品选读的课程往往对文学理论问题缺乏充分的注意,而文学理论的教学与研究往往与具体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的研究相脱节,这种趋势在近年来尤其严重。理论为文学史、文学批评提供指导,在很大程度上沦为一句空话。特别是近二十余年来,当代中国社会的审美意识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我们的大学文学理论课程往往无视这一变化:“文艺学研究的范围局限于经典的作家作品(甚至连在西方已经经典化了的现代主义的文学艺术作品也很难作为”例子”进人文艺学教材),并且坚持把那些从经典作品中总结出来的”文学特征”当作文学的永恒不变的本质与标准,建立了相当僵化机械的评估一筛选一排除机制。这就日益丧失了与现实生活中的文化一艺术活动进行积极对话的能力”(陶东风《大学文艺学的学科反思》)。知识僵化,脱离实际,不能解释现实生活中所出现的各种复杂的文学问题。这成了人们对于文艺学学科的一个普遍看法。
另一方面的问题是:如何面对人类丰富的文艺理论成果,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能够较全面地对古今中外的各种文学现象进行阐释的文学理论体系。中国现代文艺理论体系处于西方文化的绝对影响下,这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特别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西方文艺观念的大量引人,新方法、新观念、新理论不断涌现,理论上的多元化成了文论界的一道基本景观,这些理论往往自成体系,在不同层面上都具有自身的价值,如何处理他们之间的关系,从而对其加以整合,这是一项非常艰辛的工作。这一间题突出地表现在文学理论教材的编写方面,文学理论教材编写的难度是困扰着文艺学界的一个基本问题。应该说,二十余年来,国内文艺学研究有了巨大的进展,但文艺学研究成果向教学领域、教材编写领域转化的效果却还很不尽人意,其中困扰着大家的一个基本矛盾就是教材内容的先进性和普适性的关系的处理问题,对这两者关系的处理,也就是教材的编写者的学术个性和教材涵盖当代学术进展的客观性的关系的处理问题。
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体系的发展演变过程来看,在苏联文论模式的影响下,八十年代以前的文学理论体系主要建立在现实主义反映论的文学观的基础之上。作为在八十年代以前有着广泛影响的大学文学理论教材,以群主编的《文学的基本原理》虽然承认”万古不变的文学原理是不存在的”,对于文学理论的研究应该”同具体的历史经验联系起来加以考察”川,但在具体的理论阐述中,教材却以反映论的理论模式代替了对古今中外纷繁复杂的文学现象的认识,观念严重滞后,知识老化、僵化。当前文学理论界对这一模式的不足是有着足够的认识的,也在突破这一模式方面做出过许多努力,近几年所出的几样教材的确有不少新意。但是,这些教材在注意到理论上的前沿性的同时,却又r带来了另一个方面的问题,对各种理论观念的整合差强人意,特别是在本科文学概论教材的编写中,对于大学本科低年级学生的知识基础、文学素养考虑不足,教材涉及的理论问题往往过于宽泛、面面俱到,什么都谈,但什么都谈不透,整部教材让学生觉得晦涩难懂,教师也很难取舍。
针对上述各种情况,对于当前高师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文学理论课程体系的教学,有几方面的问题需要我们进行认真的思考并作出相应的改革。这主要涉及到优秀文学理论教材的编写,文学理论课程体系的加强,特别是应注意文学理论课程教学中的实践性与时代性,加强文学理论、文学史与作品选之间的联系,开设富于实践性的文学批评与鉴赏课程,同时,作为对转型期时代文化状况的回应,把文化研究纳人到文学理论课程体系的系统之中。
教材的编写是文学理论课程建设的难点之一。我们现在正处于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传播方式的改变以及“全球化”的趋势使我们从以往那种单一、封闭的环境之中走了出;来,地球上每一种创作思潮、理论观念都能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之中,多元化已经成为我们对于这个世界的共同认识。表现在文学理论界,理论上的创新、学术观念方面的多元共存,不同的理论观念、审美取向各领数百天。在今天,如何把各种各样的文学观念整合到高师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文学理论课程体系之中,使我们的理论体系有足够的覆盖力,从而获得更强的生命力,又不.至于使文学理论成为各种理论观念的拼凑,而能构成一个自足的体系,这无疑是高校文学理论教学中所巫待解决的问题。如同童庆炳先生所指出的那样:“过去文学理论只关注现实主义,不关注现代主义。实际上现代、后现代都要关注,各个方面都要照顾到,这样才完整”。然而,困难在于:当代中国文学;理论的建设正处于一种尴尬的“失语”状态之中,虽然理论界呈现出一派“繁荣”的气象,但面对丰富的文论资源,不同学者囿于教育背景方面的不同,学术兴趣也有着很大的差异,选择哪些观点、学说来加以介绍,如何依据教学的需要,把这些观念整合到教材自足的系统中去,这本身就成了很大的一个问题。
其中一个关键的问题就是教材内容的先进性和普适性的关系的处理问题,即既要使教材能够体现出学科研究的前沿性,又不至于使教材内容的普适性为编者本人的学术个性所掩盖。大学教材与学术专著有着很大的区别,优秀的学术专著往往带有著者鲜明的学术个性。而对于文学理论教材而言,它不应该只是讲述著者的一家之言,它应当客观地介绍人们对于文学的性质、特征,文学作品的构成以及文学创作、鉴赏及文学发展的一般规律的认识。文学理论教材的个人风格,不应冲淡其理论的全面性、普适性,而应当综合本学科国内外主要的成果,特别是对于作为基础课程的“文学概论”课,它应具备较强的知识性,应当在综合整理前人的科研成果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具有普适性的文论体系,而不宜过多的强调编写者个人的学术兴趣。其中应特别注意文学理论研究成果的继承与创新问题,如果我们缺乏对当代学者科研成果的吸纳,教材便往往缺乏时代感,与时代相脱节,但同时也应注意到对以往学者研究成果的继承,如果仅仅因为“创新”的原因而排斥前人的优秀成果,就会使文学理论失去丰富的学科资源而显得漂浮、浅薄。文学理论教材的编写者应当具有广阔的学术视野、海纳百川的学术胸襟,把历史上不同学者关于某一文学理论问题的优秀研究成果吸收到教材之中,而应避免把教材作为宣讲个人学术观念的地方。
另外一个值得注意的间题是教材所涉及的理论的深浅程度问题。20世纪世界文学理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此我国的文学理论研究界也给予了充分的注意,这对于全面地反映当代文学理论的发展状况是非常有必要的,但对于《文学概论》这样的课程,在注意到人们关于文学的观念的多元化的同时,是否也应当考虑到其作为基础课程的性质,内容不应过于繁杂,以至于追求面面俱到,造成术语名词满天飞的局面。“文学概论作为讲授文学理论基本原理及其基本知识的课程,是文学理论的初步。文学理论中所包含的各个方面的问题,它都概括地讲到,但它只讲最基础的东西,不涉及其中比较专门的复杂问题。它是概论,不是专论”。一方面,文学概论是为大学低年级学生所开设的一门课程,这一阶段的学生文学方面的素养还相对不足,如果这一门课过于艰深,亦或面面俱到,必然影响到他们学习理论的效果,甚至影响到他们学习文学理论的热情。另一方面,师范院校的文学理论课不是培养专业的文学理论研究工作者,其目的是培养合格的中学语文教师,我们在注意到引导学生了解文学观念的丰富性的同时,是否应该考虑到学生的学以致用问题呢?因此,对教材所涉及的理论问题的深度与广度的慎重考虑是我们在教材编写中所必须注意到的。
就高师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文学理论课程体系的建设而言,传统上分层开设课程的做法是值得继承的,在大学低年级以开设文学概论课为基础,培养学生初步的文学理论素养。在大学三年级以后逐渐开设中国古代文论、西方文论等文学理论的分支课程,分别在相应的领域作进一步的深人学习。在此之后,可结合师资状况开设中国古典美学、文心雕龙研究、当代文学思潮研究等专业性较强的专题课程,对这类课程必须突出其选修性质,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兴趣。
问题的关键是必须是对每一阶段的具体某一门课程开设的价值、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应当有一个较为明晰的认识。从提高学生文学理论素养的需要出发,我们可以把文学理论课程体系的课程分为三类: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文学概论”作为一门基础课程,其目的在于向学生介绍历史上人们对于文学的性质、特征,文学作品的构成以及文学创作、鉴赏及文学发展的一般规律的认识。它是文学理论的初步,基础性是其基本特征,它的开设一般放在第二、三学期比较恰当。
中国古代文论、西方文论是在学生学习了“文学概论”课,对文学的基本原理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同时经过对文学史的学习、阅读了一定数量的文学作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更进一步了解中国、西方文学理论发展的一般状况。它是在“文学概论”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深人,如果说“文学概论”课是侧重于对历史上人们关于文学的本质、规律的综合性的介绍的话,那么“中国古代文论”、“西方文论”等课程则是深人到中、西方文学理论的发展历程中,具体了解不同时代、不同理论家关于文学的认识发展过程。这类课程可列为专业必选课,放在三年级开设较为恰当。对于马列文论、美学原理这些以往在文学理论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的课程,就其性质而言,它们在内容、课程性质方面与文学概论课多有重复之处,将其作为必修课并无多大的意义,可将它们归人选修课的范围。专业选修课的开设对于学生理论素养的提高也是不可忽视的,但在这一类课程的开设中应当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首先必须突出其选修的性质,以适应不同学生兴趣的需要。另一方面,这一类课程为提高课,具有较强的学术性,它的开设应当根据各个学校的师资条件而定,在此类课程的开设上,应特别强调教师的学术特长,以保证其学术性,达到引导学生在相关问题的研究中提高理论素养的目的。
在高师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课程体系的建设中,对传统的文学理论课程体系进行改革是很有必要的,我们需要注意两方面的问题:
首先,应加强文学理论课程的实践性,改变文学理论与文学史、作品选读之间相互脱离的现状。文学理论来自于对文学实践经验的总结,它源于实践而又面向实践,具有极强的实践性,没有任何理论可以超越具体的实践而存在。文学理论并不是以知识的传授为最终目的,它应当为学生提供理论思维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审美眼光,提高其阐释、分析具体文学现象的能力,这些能力不是通过教师的传授就可以实现的,而只能在学生的具体实践中才能完成。在当前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中,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文学理论的教学往往成为抽象的理论灌输而与鲜活的文学实践相脱离,理论因为与生动的文学实践相脱离而显得抽象、缺乏实际意义。这正是导致学生一方面觉得自己缺乏阐释具体作品的理论素养,另一方面却认为高校文学理论课程缺乏实际意义而应当削减课时的原因。针对这种情况,加强文学理论课程与文学史、作品选读之间的联系就显得特别有必要了,以往很多学校虽然也开设有文学批评课程,但也是偏重于批评理论的讲授,对于文学批评与鉴赏的实践性质缺乏充分的注意。与此不同的是,一些高校能够针对这种状况,开设文学文本解读、文学批评实践等课程,在对具体文本的解读中培养学生的理论分析能力,这是很值得借鉴的。
[作者简介]鞠秀梅(1964- ),女,辽宁本溪人,营口职业技术学院特师分院英语教研室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英语语言文学。(辽宁 营口 115000)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12-0118-01
英语翻译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 它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跨社会的交际活动,是把一种语言(原文)用另外一种语言(译文)将作者的思想再现出来,翻译过程中要运用翻译的理论和技巧尽量将原文的风格和韵味呈现出来,这是一项艰巨的工作。
翻译作为高职院校英语专业高年级的专业课,着重考查学生的翻译水平,同时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多种能力及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这门课程既有很强的理论性又有丰富的实践内涵。一直以来,课程设置大都将重心放在了传授学生翻译理论和基础知识上,这种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往往忽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及实践能力的培养。根据当今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学生除了具备相关专业的理论知识外,更当注重和强调学生运用自己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教学内容应具有实用性和针对性两大特点,教学方式应不同于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而应进行相应的改革。而翻译课堂教学内容的设置和教学模式的改革就凸显其重要的地位,这对于培养高素质的实用型人才至关重要,也为学生的就业拓宽了渠道,为国家、为社会培养大量适合市场需求和研究需要的翻译人才,具有深远与现实意义。
一、改变教学理念,创新翻译教学模式
教育面对的是一个个具有独特个性的学生,教育的根本目的和内在价值是促进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而衡量教学改革成败的基本标志是看它是否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有效的教学模式能圆满实现教学目标,达到理想的教学目的,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应该改变教学理念,突破传统的、单一的“填鸭式”教学,采用新型的“交互式”教学模式,重视“启发式”教学,构建体现课程特性的新型教学关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最大程度地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使学生至始自终参与翻译教学的全过程,以此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学习者学习方式的根本改变。教师在公布译文答案时,不应该照本宣科,而要超脱教参给出的答案,用提问、讨论的方法,寻求最佳译文。凡是遇到有些学生别具一格的译文,或是非常出彩的片段,教师都应该呈献给全体同学,互相借鉴,博采众家之长。甚至鼓励学生挑战自我,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开发学生的开放型思维。即使学生的译文错误百出,甚至与原文大相径庭,也不要讽刺挖苦学生,而要尊重他们独特的见解,引导、鼓励为主,启发他们的创造性。
二、整合教材,自编讲义
翻译课程不论从翻译理论到翻译实践都有一定的科学性,本着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要求学生把翻译理论运用到翻译实践之中去,融会贯通英、汉两种文化差异,运用自如地进行翻译活动。虽然所选定的教材是国内比较优秀的教材,但是很多语篇的翻译练习偏离学生的生活实际,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与共鸣,没有针对性,也不能突出实际效用,因此,教师团队重组教材,自编讲义,利用网络信息,大量收集与学生息息相关或学生喜闻乐见的语篇,如旅游、影视、体育、文学等方面的文章。精心挑选实用的题材和不同风格如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广告、评论等各式文体,更加突出实用性和针对性,更加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加强信息技术与翻译教材的整合与重组,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网络技术等手段,创设恰当的学习情境,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加强翻译实践力度,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与此同时,建立完整的教学档案,包括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教案、试题库、试卷说明、试卷分析等。自编讲义内容充实,材料齐全,既有针对性又有实用性,堪称教材的最好补充。使学生在校、在家、甚至假期都能不间断地学习,具有广泛的应用性。
三、高效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基于多媒体具有便捷、迅速、多维、可重复等诸多优势,教学团队应积极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灵活、巧妙地利用多媒体等先进的教学设备,充分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所提供的优越条件进行翻译教学。因为多媒体可存储大量的教学资料,方便检索,灵活分类,方便展示教学例证,通过对照分析可清楚地阐明翻译过程中的内容和形式的处理,学生在对比分析中深刻地领会了语言转换过程中的规律以及转换技巧。此外,网络资源对翻译实践的辅助作用日益充分地显示出来:电子教案和教师制作的PPT课件等,都是经过教学团队精心设计的,画面设计新颖,声音清晰,色彩鲜明,中心突出,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丰富了课堂内容,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使翻译教学更加灵活、方便,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加实用和广阔的学习与实践空间,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努力教会学生利用网络资源,用来解决翻译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四、夯实教学团队,注重教学改革
为了保障教学质量,在教师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和职称结构上进行合理配置,做好师资准备是非常必要的。这支队伍不仅具有多年的高校教龄和丰富的教学经验,还特别注重前沿知识的吸收和更新,认真开展教研活动,加强集体备课的力度,鼓励教师搞科研,报课题,重视研究成果,并努力将研究成果运用于课堂教学改革。
教学团队积极投身教学改革,更新教学理念,注重科研和教学改革,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每一个教学内容都有巧妙的构思与合理的安排,花大气力挑选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练习材料,并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思想道德品质和爱国主义教育,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教师努力探索出适合学生学习、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新型教学模式,使翻译教学迈上了更高更新的台阶,把翻译课程建设成体现社会发展特色、紧密联系人才需求、教学内容丰富、教学体系创新、教学效果好、多种教学模式融为一体的现代化课程体系,初显教学改革成果。
五、优化考核方法,完善评估体系
翻译教学的目标就是通过对英、汉两种语言和所属文化的对比,使学生了解两种语言的差异;在对国内外主要翻译理论和常识以及翻译技能、技巧介绍的同时,加大课上的翻译实践力度,使学生能将中等难度的一般题材的文字材料和对外交往中的一般业务文字材料进行英汉互译。
在考试内容方面,翻译考试逐步丰富题型,涵盖多种文体、篇章,小到字、词、句,大到段落语篇,都在考核范畴之内,避免了以往题型单调、主观试题居多、评分随意性较大的缺陷。教学团队拓展考核思路,丰富各式题型,不断完善试题库和评分细则,使翻译考试评估体系不断完善。翻译课程的考试形式依然采用闭卷考试方式,考试记分只占综合成绩的一定比例(60%),适当提高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考核和课后作业练习在综合成绩中的比例(40%),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克服了一次考试定成绩的弊端。
这种考核方法的确定和实施,不但明确了考核目的,也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因为最终成绩是由平时作业练习、课堂表现和翻译实践活动等几项成绩组成,英语基础较差的学生不必担心挂科的问题。学生放下思想包袱,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翻译理论,进行翻译实践活动,往往会超常发挥,使自己的翻译水平和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逐步得到提升。
英语翻译教学模式的改革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并非一朝一夕即见成效的,它需要教师团队精诚合作,不懈努力,方可取得丰硕的成果。因此,积极探索新型的教学模式、构建和谐的教学关系,仍是教育者为之努力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蔡基刚.重视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J].中国翻译,2003(1).
[2]曹曦颖.翻译教学改革的新走向――任务型翻译教学模式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9(3).
瑞士是欧洲最具创新力和竞争力的国家之一。瑞士能够长期保持高水平创新力和竞争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与其他因素相比较,应用科技大学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桥梁作用。可以说,瑞士应用科技大学的毕业生及其所运用的知识、技术,对于保持国家的高度创新能力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
一、瑞士应用科技大学产生的背景
人力资本和科技创新是一国经济腾飞的根本动力,强国必先强教,教育是一国竞争力发展的基石,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瑞士政府深刻认识到,要想使国家长期保持高水平创新力和竞争力,必须依靠教育培养大批有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管理能力的高等应用型技术人才。而传统普通大学培养的人才不能够满足瑞士经济结构升级的需要,在这种背景下,瑞士政府开始对高等教育进行改革。1995年10月6日,瑞士政府颁布了《应用科技大学联邦法》明确提出建立应用科技大学。从而以立法的形式为应用科技大学的建立提供了政策、法律依据。到1998年,瑞士将60多所分散的高等专业学院合并成7所应用科技大学。
从1995年10月6日政府颁布的《应用科技大学联邦法》明确提出建立应用科技大学开始,到2012年,瑞士共建有9所应用科技大学,包括7所公立和2所私立,覆盖了各主要地区。其中,1998年,联邦委员会批准成立公立应用科技大学;2005年,联邦委员会批准认可第一所私立应用科技大学―卡莱多斯应用科技大学。[1]
二、瑞士应用科技大学的办学特色
瑞士应用科技大学虽然历史很短,但发展迅速,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
1.标准严格,管理规范
在瑞士,建立应用科技大学是有严格标准的,并且对应用科技大学的管理也是相当规范的。高等教育机构要想取得“应用科技大学”这个名称,必须得到瑞士联邦委员的认可。不仅如此,就连瑞士应用科技大学的学位课程,也必须得到联邦经济教育科研部的认证,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保证应用科技大学提供的学位课程和资格证书的质量,具有可比性和透明性。
2.定位明确,特点鲜明
瑞士《应用科技大学联邦法》对应用科技大学有了明确的定位。应用科技大学的目标是培养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教学活动突出实践性,尤其强调为学生就业提供必要的理论知识和科学方法,定位明确,特点鲜明。
一是以培养创新型、综合性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多数企业的管理人员、金融机构的高级管理人员及研发人员,一般都是在接受中等职业学校教育之后,并根据职业发展的需要,才能够到应用科技大学进一步学习深造。
二是以产业需求为导向,并与产业、行业等开展合作,进行科学研究,注重应用性研究和开发。[2]
3.课程设置,宽泛多样
在瑞士,应用科技大学是根据区域经济发展、劳动力市场需求而设立的一种高等教育机构,目的是要培养各种专业人才,满足市场需求,如工程师、建筑师、和社会工作者等等。
应用科技大学需要通过提供多种多样的学位课程,才能够满足市场对各种专业人才的需求。应用科技大学在工程、商业、社会工作和艺术等领域开设大概230多门本科学位课程和70多门硕士学位课程。其中,最重要是本科学位课程,只要拿到本科学位的毕业生就可以直接就业。大部分本科生直接就业,只有小部分本科毕业生进入硕士阶段的学习,硕士学位课程的特色是更加重视应用性研究。[3]
除此,应用科技大学还为继续教育和培训提供多种多样的课程,包括短期进修课程、获得高级研修证书的课程、高级研修文凭课程,高级研修硕士学位课程等等。应用科技大学的课程设置不仅具有较强的职业导向性特征,还充分体现跨学科性,不被某一学科所束缚。例如,在表演艺术(音乐、戏剧等等)、影视和文学领域,这些未来的艺术工作者也要接受应用科技大学的培训。
4.师资队伍,注重实践
由于与传统普通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不同,应用科技大学对师资的素质要求也不同,它更注重教授的实践能力。应用科技大学的优势主要体现在良好的师生比以及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方面。应用科技大学要求其教师、研究人员必须具有相关的从业经验,很大程度上,这就能保证教学、科研活动的实践性,以及知识、技能的持续更新,也保证了应用型研究与经济活动之间的持续良性互动循环。
5.分布合理,各具特色
在瑞士,应用科技大学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产物,目的是服务于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要与当地经济和人才需求相适应。因此,应用科技大学要根据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设置学院和学科专业。学校的规模大小完全由地区经济发展的社会需求而决定的。
瑞士应用科技大学是根据大区域(地区)设置的,为了防止各个学院专业结构同质化的弊端,各学院之间保持相对独立,并且每个应用科技大学都拥有多所学院(保留原来的专业特色,在此基础上建立新的学院),每所学院都具有鲜明的特色。由于应用科技大学是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经济结构而设立的,一般都是体现当地的支柱产业,因而从应用科技大学设立的学院,就可以很容易的看出当地的支柱产业、经济结构、劳动力市场需求等。除此,应用科技大学的学科专业设置也比较集中,且各个学院规模大小是与当地经济发展需求相适应的,学院的这种办学规模为开展校企合作、实现工学结合提供了有利条件。[4]
6.国际交流,加强合作
瑞士把高等教育机构视为全球教育和研究机构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非常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政府创造良好条件吸引各个国家的人才来瑞士开展研究与合作。
在瑞士,应用科技大学在建立初期就非常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一直和周边国家在高等教育机构之间开展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欧盟鼓励学生流动的Erasmus交换项目。目前,应用科技大学与各大洲的高等教育机构都签署了教学、研究的相关合作协议,并不断地提升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广度和深度。
另外,瑞士应用科技大学有大约20%的教职工和16%的学生来自其他国家。应用科技大学虽然与州立大学和联邦理工大学相比,其数字还存在差距,但在国际交流与合作方面的发展速度与势头却非常稳健。在应用科技大学,大多数外国学生都学习艺术领域的学位课程或最新的硕士学位课程。可以确定的是,在未来的几年里,应用科技大学的国际合作活动将不断持续地增长。[5]
7.各种行业,深度参与
在瑞士, 虽然政府、企业、各种行业、职业行会组织相对独立,但都参与应用科技大学的管理或实施,使应用科技大学的发展与社会经济社会发展同步。
对公共部门和私人企业来说,瑞士应用科技大学都是极具能力的研究合作者。应用科技大学擅长开展应用型研究,十分重视为解决经济和社会问题找到更加有效的方案。应用科技大学开展的这些应用型研究项目给中小型企业带来了巨大收益,因此受到了企业和公共机构的欢迎。在一个非常短的时期内,应用科技大学把应用型研究扩展到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领域。应用科技大学通过这种方式在提升社会创新能力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6]
8.入学要求,灵活多样
瑞士应用科技大学具有自主招生的权力,在入学方面有严格的要求,这是由于非常重视各职业所需要的技术和能力培养所决定的。例如,在完成高中阶段的职业教育和培训,并取得“联邦中等职业培训证书”(职业培训的资格证书)和“联邦职业高中毕业证书”(学术的资格证书)之后,才能够进入本科学习。而从普通高中毕业仅具有学术文凭的学生,必须要有一年相关职业经验,才能申请进入应用科技大学学习。具有应用科技大学本科学位或任何其他高等教育机构的同等本科学位的学生可以申请硕士学位课程。每所应用科技大学都具有自主决定持有国外相应资格证书的学生是否具备入学资格的权力。[7]
9.各种教育,有机融合
1995年10月6日,瑞士政府颁布了《应用科技大学联邦法》,并明确规定了应用科技大学的定位和主要任务。这部法律规定了应用科技大学是一种突出实践性的高等教育机构,主要任务包括:提供学位课程、继续教育和培训,除此之外,还应该积极与企业合作开展应用性研究,为行业、企业等第三方提供服务。可以看出,瑞士应用科技大学是把职业教育、继续教育、高等教育有机融合的一种新型大学。[8]
瑞士应用科技大学的建立,实现了学校教育、中高等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的有效衔接与贯通,构建了更加系统完整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瑞士应用科技大学的办学特色,为我国创新高等教育分类管理、分类发展,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动我国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及推动高等学校特色发展提供了借鉴意义。
三、对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启示
经分析和研究瑞士应用科技大学的办学特色,并结合笔者所在学校在探索校企合作办学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面的实践经验,认为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主要集中在校企深度合作、“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分类管理、课程设置及招生制度等几个方面。借鉴瑞士应用科技大学办学特色及取得的成功经验,得到如下启示:
1.政府出台相关政策,为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提供政策依据
促进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政策支持是根本,目前,地方本科高校在转型发展过程中,缺乏政府的支持,为了保障地方本科高校为适应经济转型升级的需要而顺利转型,因此,在各级政府的大力引导下,政府、教育部门应出台相关政策,为促进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提供政策依据。例如,可以出台《关于推动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促进地方高校校企合作的实施意见》等等。
2.简政放权,给予地方本科高校自主设置学科或专业群的权力
瑞士应用科技大学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产物,宗旨是服务于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其强项专业通常针对所在地的支柱产业。因此,政府或教育部门应简政放权,给予地方本科高校充分的自力,允许地方本科高校根据当地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需要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自主设置学科专业。
3.创新合作机制,促进校企深度合作
深度校企合作是应用科技大学办学模式的重要体现,也是应用科技大学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当前,我国地方本科高校虽积极推进校企合作,但是,政府推进校企合作的政策与管理机制不健全、地方高校适应行业企业需求的能力不强、企业参与高等教育发展的动力不足等问题影响和制约了校企合作的发展,造成“校企深度合作难”的境地。为了促进深度校企合作的开展,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
3.1政府主导,构建校企合作的政策与管理机制
地方政府通过政策创新,建立政府主导、地方高校和企业为主体、行业协会为中介的校企合作发展新机制。统筹区域内相关企业和地方本科高校建立校企合作平台,明确企业应承担必要的社会责任。
3.2政府引导,建立校企联合技术研发中心
技术研发是促使企业与地方本科高校建立良好合作关系的核心吸引力。建议由政府主导,高校和企业联合建立集科研、生产、应用和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为一体的技术研发中心。
4.完善“双师型”教师培养机制,制定“双师型”教师评价标准
瑞士应用科技大学的成功实践证明,具有实践能力和教学能力的优秀双师型教师是保证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质量的重要条件。目前,我国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中遇到的一个瓶颈就是双师型教师数量偏少、素质偏低。加强双师型师资建设,建议从两个方面着手:
4.1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完善“双师型”教师培养机制
瑞士应用科技大学的“双师型”教师的选聘和培养等已经有比较成熟的经验,而目前我国尚未建立起完善的双师型教师培养体系。建议国家牵头,立项建设中欧“双师型”教师交流项目,为地方高校“双师型”教师培养搭建一个平台。
4.2制定新的评定标准,建立“双师型”教师考核体系
借鉴瑞士应用科技大学师资队伍建设经验,制定我国“双师型”教师的评定标准与考核体系。目前,我国虽然对“双师型”教师的概念有所认识,但是尚未建立起系统的评定标准,没有科学的评定办法和考核体系。因此,要建立系统的“双师型”教师的评定标准,明确“双师型”教师应具备的核心素质、达到的能力水平和拥有的实践背景,让“双师型”教师聘任、选拔、培养“有法可依”。
5.实行分类管理,采取灵活多样的招生方式
应用科技大学已经成为瑞士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类别,政府部门和评估机构对其引导、管理和评价也已形成一个有别于学术性大学、综合性大学的独特体系。应用科技大学具有灵活多样,标准严格的入学考试制度。各个科技大学在招生方面享有自,有各自的录取标准,自行安排入学考试。
因此,我国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工程的实施,也需要国家和政府实现管理上的转型。给予地方本科高校灵活的自主招生权力。允许地方本科高校采取自主招生制度,支持试点专业群实行自主招生。不仅允许招普通高中学生,也可以招收符合招生条件的中等技术学校学生,高职院校的学生,甚至企业技术工人等。
参考文献:
[1][2]赵晶晶.全球竞争力第一的重要基石[N].中国教育报,2013―1―13.
[3]姜大源.高等职业教育:来自瑞士的创新与启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4):27.
[4]周红利,周雪梅.瑞士职业教育体系与管理体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3):68―72.
[5]Benedetto Lepori. The Research Mission of Universities of Applied Sciences and the Future Configur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Systems in Europe. Higher Education Policy. 2010,Vol. 23(3).
中图分类号:G4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4)01―0001―07
一、产学研教育及其意义
作为一种人才培养方式,产学研合作教育肇始于美国辛辛那提大学工程学院教务长赫尔曼・施奈德1906年推行的世界上第一个合作教育计划。据资料记载,赫尔曼・施奈德从自己亲身经历中体会到,培养应用型人才只靠大学教学和实验室是不够的,他们应具备的能力和技能只有通过生产实践和社会实践才能获得。于是,他提出“学工交替”的实用型人才培养方式,并受到广泛关注。1921年,美国安提亚克学院要求所有学生都必须按照“学习-工作-学习”――“学校-企业-学校”的方式来完成学业。他们认为这种合作教育不仅能帮助学生掌握职业技能,而且也能促进学生个性、身心、能力和人格和谐发展。这一做法首次将合作教育功能从单纯提高学生实践经验和就业竞争能力提升到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高度。从此,人们开始认识到合作教育不仅是教学过程中的实践环节,而且把它与教育的整体目标和学习的全过程联系起来。1946年美国职业协会的《合作教育宣言》中正式将合作教育定义为“一种将理论学习与实际工作经历结合起来,使课堂教学更加有效的教育理念”。这一教育形式在发达国家已经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并被视为促进经济发展、培育创新人才的成功教育模式。1962年,美国成立了国家合作教育委员会,为这种独特的培养教育模式奠定了发展的基石。此后,不仅在美国,而且在北美、欧洲、澳洲以及日本等30多个国家产学研合作教育得到迅猛发展。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实施本科生科学研究计划,明确规定大学生的学习内容除了课程学习之外,还有科学研究方面和企业实践方面的学习和任务;德国倡导大学教育的第,就是指“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过程;英国大学则实行工读交替制,大学生在学习期间要到与本专业有关的企业部门工作一年或两年,这已经成了制度。实践证明,产学研合作教育是国际公认的培养创新人才的最佳途径。1983年世界合作教育协会成立,标志着合作教育已成为世界教育改革潮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8年11月底在北京召开的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的《圆桌会议报告》指出:“要想形成适应21世纪要求的学习,教育体制应不同于现在的模式。可能最重要的方面将是社会更多地参与学校和学校更多地参与社会。”美国当代社会学家、教育家爱德华・希尔斯在《学术的秩序》中论述了面向社会实践的教学理念:大学必须“走出其象牙之墙”。它必须走进街道、车间和办公室。必须把街道和车间带进大学。必须将“工作和学习”结合起来。“大学必须承认,学习不能仅仅在、甚至主要不是在图书馆、实验室、演讲厅和讨论班上完成”。必须对学生的“校外经历”赋予学分。“挡在挣钱与学习之间的墙”必须拆除。
我国的教育方针历来强调教育要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教育应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后,我国引进合作教育。1991年,在上海成立了全国产学研合作教育研究会,也即中国产学合作教育协会,有130多所高校和20多个大型企业、科研单位组成,遍布全国20几个省市,中国产学研合作教育进入了有组织、有计划的研究阶段。1997年10月,教育部颁发《关于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九五”试点工作的通知》,标志着我国产学研合作教育由民间组织的试验,走上政府有组织有计划的试点阶段。并将“中国产学合作教育协会”更名为“中国产学研合作教育协会”。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推行和加强,是我国高等教育适应社会发展、培养创新人才的必然选择,是大学功能在现代社会日益拓展的必然结果。
所谓产学研合作就是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科研院所等多种不同教学环境和科研资源以及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各自优势,把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实践能力为主的社会实践有机结合的教育形式。
产学研合作教育是以复合型、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培养为主要目标,强调学生的全面素质、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力的培养,整合学校、企业、科研单位等多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采取课堂教学和学生社会实践有机结合,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的教育模式。通过产学研结合可以把课堂传授的知识与获取实践经验及动手能力为主的生产、管理和科研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它的基本原则是产学研合作、多向参与实施的工读结合方式,以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
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从高校角度,它是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和保证,实现培养具有专业理论知识、生产实际技能和科研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目标,从根本上解决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的问题;从企业角度,在与高校、科研单位的合作中,可以及时了解和掌握相关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提高企业的竞争力,选择企业合适的人才;从科研单位角度,及时了解企业的发展需求,提高为企业服务的效率,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联合,同时实现了文化艺术与经济的有效结合,提高了企业创新能力。从社会层面,能够节约社会资源。
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根本意义在于面向市场,面向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面向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的社会现实。高等艺术管理专业教育不仅限于课堂教学或校内的实验室模拟,人才培养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具备从事艺术管理工作的优良素质、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具体思路是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科研单位等多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以及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各自优势,把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实践能力为主的生产、科研实践有机结合的教育形式。产学研结合教育对于艺术管理人才培养来说,意味着从封闭转向开放,从单一走向多元,是内部强化教育的理论联系实际与外部紧扣社会发展步伐两个部分的有机结合。
二、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创新型艺术管理人才的优势
(一)“艺术管理人才”的相关思考
艺术管理人才是艺术管理行为的发出者,即艺术的管理者。要搞清这一内涵,首先要明白的是“艺术管理”活动内涵及属性。“艺术管理”绝不是“艺术+管理”那样简单,“艺术管理是一个综合概念,包含着错综复杂的管理体系”。对这个问题学者们做了多方的探讨和努力,在关于“艺术管理”的研究中,人们习惯了艺术种类维度,于是产生了诸如美术管理、音乐管理、设计管理、影视管理、舞台表演管理等。另一种通行的做法强调艺术管理的非盈利性与盈利性,非盈利性的被称为文化(艺术)事业管理;盈利性的被称为文化(艺术)产业管理。这两个维度虽然被人们普遍接受,但从学理上讲均非管理学的核心维度,前者从艺术门类角度切入,后者从艺术管理的社会价值属性出发,并没有反映出艺术管理本身质的规定性。
对于这方面的研究,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成乔明博士的观点很有见地,他从管理学视角出发,将艺术管理划分为主体维、客体维和方法维三维。主体维即艺术管理的职业化管理者,包括个人,如艺术企业中高、中、基层的管理者。也可以是组织,如政府、行会、中介和团体等。政府主导的艺术管理,称为艺术行政管理;行会主导的艺术管理,称为艺术行业管理;中介为主导的管理,可以称之为艺术中介管理。客体维是管理的对象,根据管理学研究体系,从客体维出发将艺术管理分为艺术人力资源管理、艺术财务管理、艺术品管理、艺术信息管理、艺术时间管理、艺术活动(艺术生产、传播、消费)管理等。方法维即实现目标的具体手段。依据管理学学理,艺术管理从方法维分成行政管理、经济管理、法律管理和教育管理四大种类。成博士的研究为我们揭示了艺术管理活动的多维性、多层面性。基于成博士的理论,我们可以看出艺术管理活动的基本特征:
1.艺术管理的基本特征
(1)普遍性。首先,艺术管理作为管理活动的一个分支,它必然有管理活动普遍具有的共性,无论是艺术家管理、艺术品管理、艺术财务管理、艺术信息管理、艺术时间管理、艺术品牌管理等等,必然以管理学的共性原理和基础理论为指导。第二,作为人类行为层面的艺术活动,其过程的各个阶段普遍需要管理的参与,艺术管理的普遍性决定它所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人类艺术的各个层面各个环节都需要管理的介入和参与,它与社会活动、家庭活动以及各种组织活动都是息息相关的。
(2)多样性。作为一个综合体系,艺术管理包含着错综复杂的管理层面。按管理目标分为艺术事业管理、艺术产业管理;按艺术种属分为美术管理(如博物馆管理、画廊管理等)、表演管理(如音乐管理、戏剧管理等)、文学管理(出版社管理、电子读物管理等)、影视管理(电影管理、广播电视管理等)、设计管理(设计组织管理、设计项目管理等);按管理主体分为艺术行政管理(法律、政策、文化宣传方面的管理等)、艺术行业管理(行业组织、地缘文化、艺术市场管理等)、艺术中介管理(艺术企业、艺术公益组织的管理等,含艺术团队管理:一种松散的艺术中介的管理);按管理手段分为艺术法律管理、艺术政策管理、艺术教育管理、艺术经济管理等;按管理客体分为艺术家管理(培养、使用、养护、发展等管理)、艺术品管理(生产、流通、消费、保管、展示等管理)、艺术财务管理(投资、筹资、金融发展、贸易等管理)、艺术信息管理(搜集、整理、宣传、使用等管理)、艺术时间管理(运用、应时、应景、国运、民生方面的管理等)、艺术品牌管理(构建、运营、维护、扩展等管理)等。艺术管理的林林总总,也带来了管理实践的细分性和复杂性。
(3)综合性。艺术管理的综合性表现为:在内容上,它需要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以及各种不同类型组织综合系统地广泛参与。在方法上,它需要综合运用现代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成果,来实现管理活动目标。这一管理过程十分复杂,影响这一活动的因素综合多样。搞好艺术管理,需要多学科多因素的交叉融合。
(4)创新性。艺术管理是主体维运用其拥有和能够支配的人力、物力、财力、技术、信息等各种文化艺术资源,对艺术管理对象进行一系列有组织、有意识的实践活动,以达到预期目标的过程。
2.创新型艺术管理人才基本素质
“艺术管理人才”是艺术管理“主体维”中的“个人”,即具备管理人类“艺术”活动系统中人、财、物、时间、信息、品牌等各要素能力的人。是既需要理论积淀,又需要专业实践能力的综合型、复合型人才。创新人才首先是全面发展的人才,是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高度发展的人才。
(1)个性的健康发展
创新人才成长的前提是个性的健康发展。大学要培养具有创造性的创新人才,就必须首先使他们成为一个具备自由精神的人、具有个体独立性的人,而不是成为作为工具的人、模式化的人、被套以种种条条框框的人。没有个性的健康发展,创新人才就不可能诞生。从这个意义上讲,创新人才就是有个性、会独立思考的人。
(2)复合的知识结构
艺术管理活动需要文化艺术、经济管理等多领域知识的综合参与,具有交叉、互渗、边缘的属性,所需人才的知识结构必定是复合型的。知识的多少,决定了文化艺术管理人才视野的宽窄和事业格局的大小。文化艺术管理是综合性、系统性极强的工作,从业者往往需要有多学科、多领域、多层次、多岗位的知识储备和技能锻炼,“单一型”知识结构难以适应要求,必须不断拓宽知识面,加强人文、社科、技术等各种知识的融合,努力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既具有精深的文化艺术专门知识,又有广博的人文社科和现代科技知识,具有文化发展所需要的最实际、最合理、最优化的知识体系。建立起合理的知识结构,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提高现代的实用技能,以适应文化艺术管理岗位上的各种要求。除了有知识的广度外,还必须有知识的深度,博中有专长,成为文化艺术某一领域的专家,二者相辅相成。在“博采众长”的基础上,努力实现术业有专攻,这样,既有复合型知识的基础支撑,又有专业化知识的精准把握。
(3)综合的能力结构
能力是知识融合与应用水平的体现,能力把知识应用于实践,使知识产生社会价值。对于艺术管理人才而言,理想的能力结构应该呈现为综合型。即将复合型的知识储备应用于艺术管理的具体实践活动中,使知识产生高附加值,实现精神价值和物质价值的最大化。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能力主要来自情商和智商两方面,艺术策划、经营、管理等工作需要综合各种能力,比如独立工作的能力、社交能力、表达能力、创新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鉴赏能力、信息技术和数字化技术应用与操作能力等等。作为艺术管理人才,其核心能力应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艺术鉴赏能力、决策能力、领导能力、创新能力、协调沟通能力、管理经营能力和学习能力。
(4)完善的人格结构
第一,政治人格,包括政治道德、品格、操守和政治技能。高素质的文化艺术管理人才在政治层面上应具有高度热情和敏锐的政治观察能力,对国家前途和世界风云予以高度的关注并能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把自己的事业、命运与国家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文明紧密联系在一起,在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中追寻自己的人生价值。有自己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高尚的政治修养,能够把握先进文化的政治方向。在思想境界上表现为信念坚定、积极进取、与时俱进。在政治品质上,体现为胸怀远大、果敢践行、责任意识强。在价值理念上,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文化为人民服务,具有创新意识。积极健康、富有魅力的政治人格会产生巨大的魅力、凝聚力、感召力和折服力,政治人格直接影响着管理力。
第二,经济人格。在文化经济大发展大繁荣的今天,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高素质文化艺术管理人才应当具有良好的经济能力,即具有一定的经济知识,掌握一定的经营管理方法,懂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则;能按照经济规律办事,有经济意识,善于开发出文化资源的经济价值,在文化市场上具有营销和资本运作等能力,以实现文化生产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第三,文化人格。当代社会是高度知识的社会,也是高度文化的社会。它要求文化管理人才必须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和文化能力,能够利用丰富的文化资源,深邃的文化理解,进行广泛的文化交流,从而塑造自己理想的文化人格,即文化素质、文化水平、文化涵养和文化境界。并且,在当前文化市场经济体制确立的过程中,能抵制人格失范、信仰危机、道德危机以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利己主义的诱惑,避免文化的异化。坚守文化产品的高尚品质并将这一规则内化于自身心灵,形成完善的文化人格。
(二)产学研合作教育在创新型艺术管理人才培养中的优势
社会文化发展、艺术管理活动系统的性质以及艺术管理人才基本素质,决定了高等艺术管理人才的培养必须以坚持实际工作能力为重点核心,它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区别在于动手能力的加强、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把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运用于实践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解决文化艺术活动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训练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方法。但这一培养目标由于环境的局限性,仅靠学校的课堂教育是难以实现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对于实现创新型艺术管理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要求,培养应用与技能型人才独具优势。学校与文化企事业单位形成合作共同体,学校根据文化事业与文化艺术产业的需求制定培养目标,确定教学内容,使人才培养与国家乃至世界文化发展融合在一起;而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部门能为艺术管理专业教育提供和培养“双师型”教师资源,同时还可以参与高校的科研工作,双方各有所长,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成为创新型艺术管理人才培养的必然选择。
从人才属性看,文化艺术管理人才应定位于应用型,人才成果应具备一定的理论积淀,更具有较强的实践应用能力,需要在未来错综复杂的艺术管理多重体系中能把他们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运用于艺术管理实践之中,最终能使优秀文化艺术成果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在艺术管理人才的构成要素中,需要知识、能力,更为重要的是“素质”。素质与知识、能力关系密切,三者相辅相成,人才素质对接受和获取知识、提高和发挥能力具有决定作用。其中素质是更深层次的存在,素质提高的过程也更加复杂,不仅与主体固有的品质有关,而且与其实践活动有关。一方面,实践活动对人的素质具有重塑功能;另一方面,只有在实践活动中和一定的条件下个体的素质才能实现并价值外现,没有社会实践和一定的条件,个体的素质不能得以外现。艺术管理人才的可持续发展还需实践的千锤百炼,培养创新意识、坚持创新精神、掌握创新能力并能取得创新成果。如此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是一项由教育的环境、资源、条件、方式和过程等要素所构成的系统工程。产学研合作教育的优势表现在:
1.产学研合作教育构成优势互补的知识转化体系
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有着普遍的优势,即规范、系统和高效。但它的短板在于人才培养的特殊条件――即知识到能力与素质的融合转换方面存在着不可克服的缺陷。艺术管理教育必须坚持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为本位,在艺术管理技术、技能的培养上,由于环境的局限性,仅靠学校的课堂教育是难以实现的。产学研合作教育对于艺术管理教育培养目标的规格要求、技术与技能方面具有优势。创新型艺术管理人才的基本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获取和形成,是需要社会文化环境和产业实践的深度配合的。产学研合作正是通过工读结合和研读结合的途径,以岗位和研究项目为平台,把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较好地统一起来,它的最大特点是构成优势互补的知识转化系统。
产学研合作的教育作为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一种有效形式,其主要特征是将教育、科研、生产三者进行有机结合形成一体系统的人才培养体系,解决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人才培养方式上存在的条块分割、培养力量分散、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等问题。产学研合作教育优化了复合型人才的知识结构,实现了综合素质的和谐发展。
2.产学研合作教育能促使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
综合素质是指一个人的知识水平、能力水平、道德修养等方面素养的总和,外在表现为人的社会能力和个性素质。在上个世纪90年代,德国教育专家调查研究表明:人的社会能力、个性素质是未来最重要的通用知识。人的社会能力主要包括语言表达力、自我表现力、团队精神、协调能力、交际能力、心胸宽容度、责任感、思考和行为的逻辑缜密严谨性等等;个性素质则主要包括自觉性、条理性、独立性、意志力、自制力、情商水平以及求知欲、坦率度、批判性、反应力等个性化的能力。产学研合作教育对上述社会能力、个性素质的培养都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能力是知识融合与应用水平的体现,能力把知识应用于实践,使知识产生社会价值。对于艺术管理人才而言,理想的能力结构应该呈现为综合型。即将复合型的知识储备应用于艺术管理的具体实践活动中,使知识产生高附加值,实现精神价值和物质价值的最大化。
产学研合作教育的优势还在于学生不再是被动的“客体维”了,而是作为具有复合身份的能动的主体维而存在。这一转换对综合素质的形成,特别是交际能力、团队合作精神、表达能力、毅力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产学研合作教育所带来的复合身份、多角度视野和思维方式的碰撞,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意识,有利于学生形成开放的、活跃的心态和思维方式。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高校和文化企业的深度合作,使艺术管理人才思维更活跃、眼界更开阔,增强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意识。产学研合作教育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特别是实践创新能力、社会能力和个性素质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良好作用。
我国文化教育高度发展,有力地推进了产学研相结合的进程。据不完全统计, 我国已有数百所高校、数千个企业和千余所科研单位进行了不同形式的产学研合作。其中,以培养人才为中心的合作教育是一项广泛实践的重要内容,取得的明显效益是有目共睹的。实践的效果不仅在体制上建立了一定的合作关系,在教育模式和运行机制上促进了人才培养的转型。通过教学、生产、科研的有效合作不断创造出教育的各种有利条件,更使教育和教学的整个体系发生着质的变革,达到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了解社会、培养提高综合能力的目的。
3.产学研合作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
创新人才培养的重点在于培养创新能力。创新能力的基本组成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包括创新意识、动机、目标冲动和意志品质等,具有主观能动性,决定对创新的主观投入强度。实践能力包括对知识、技术的应用及创造、具体方式与方法的运用等实际本领,具有客观实在的意义,决定创新的成效和价值水平。缺乏创新精神就不存在引发、持续创新行为与过程的必然性,不具备实践能力就不能引发创新活动和取得创新成果。创新精神是以知识为基础构成的高度形而上层面,是创新思维与深入实践的有机结合直至升华和内化才能形成的。而高校教育情境、教育资源方面,躬亲实践中这种亲身体验的条件局限性严重,所以高校在培养创新能力方面的功能是有限的。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不能脱离实践条件的支持,只有通过具有实在价值的训练过程并经过经验总结才能提炼出具有真实意义的策略、手段与方法,才能真正在理论指导下去运用、创造知识和技术并取得效果。囿于学校教育来实现创新能力的培养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根本上转型,使学科教育与知识、技术创新的氛围、过程相结合,传授、继承创新与实践相结合并得到相关条件的支持。企业、科研单位(特别是集中高新技术的)一旦与高校合作,那么培养创新能力就进入理想境界了。
实践证明,产学研合作教育优势在于打破了以理论教学为主导、实践教学为辅助的教学模式的束缚,紧密联系文化艺术繁荣发展的社会实际,是真正的多方教育资源的优势整合与开放式办学,可以保证所设专业、教学计划、教学内容以及技能训练等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可以创造出更多、更广泛的物质条件和教学实践手段,培养与提高学生的技能和实践能力;可以保证艺术管理人才综合素质的形成。从教育的角度出发,产学研合作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模式,是实践训练和理论学习有机结合起来的教育策略。它的目的是使学生能将所学的知识更好地运用于实际,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掌握未来就业所需要的社会知识和技能,缩短理论知识向文化管理能力转化的过程。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核心是教育,主体是学生,目的主要是提高学生对社会与生产的适应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格的全面塑造、培养创新人才。教育与实际相结合、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形式是现代社会的产物,是当前文化发展繁荣、现代教育和个人三者共同发展的必然需求。
三、创新型艺术管理人才培养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
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核心实质是学习与社会实践的有机结合,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是这一基本特征的多样化体现。从教育观念上看,产学研合作教育是符合“生态化教育观”的。生态化教育就是将高等学校与社会的关系看成是一个生态系统,致力于解决教育过程中的各种矛盾,形成整体的动态平衡,发挥出最大的效益,以实现受教育者的身心全面发展。生态化教育的核心是将高校作为一个社会子系统来确定人才培养目标、设计培养模式,充分利用校内与校外、高校与社会的教育资源来进行教学,实现全方位育人、全时空育人,资源多元化,最终达到“因材施教、全面发展”的要求。在高校系统当中,“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每个师生都参与探索和创造。在教学方式上,提倡教学相长、探索性学习。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顺应信息化社会的个性化和多样化特征,因势利导,因材施教,为每个学生提供充分发展的空间。培养学生学会知识,更学会做人、做事,使每个学生都善于学习、发现和创新,善于合作、与周围环境和谐相处。在具体操作上,要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结合学校的办学条件和创新型艺术管理人才的具体实际,不断探索和创新产学研相结合的改革发展道路。实施产学研合作教育,建立起新型人才实训与创新的实践体系,推动艺术管理创新人才的脱颖而出,是当今高等艺术管理教育的宗旨和目标。目前产学研合作教育没有固定的模式,各学校、专业培养目标、办学条件有所区别,合作教育模式也不尽相同。
(一)项目教学式
结合学校、教师申请或承揽到的真实科研课题或政府、企业的实际文化艺术项目,在学校老师和企事业专家的指导下,将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交由学生自己处理,信息收集,方案设计,项目实施,由学生自己负责,最后由社会文化效益和经济效益检验效果。学生通过完成真实项目,了解并把握整个过程及每一个环节中的基本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人员组织、调查研究、项目策划、项目实施以及解决和处理项目中遇到的困难,提高了学生的兴趣,积累了实践经验,从而缩短了理论与实践的距离。“项目教学法”是一种典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通过先练后讲,先学后教,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主动参与,从尝试入手,从练习开始,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积极性等,学生唱“主角”,而老师转为“配角”,实现了教师角色的换位,有利于加强对学生自学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在项目教学中,学习过程成为一个人人参与的创造实践活动,注重的不是最终的结果,而是完成项目的过程。学生在项目实践过程中,理解和把握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体验创新的艰辛与乐趣,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最终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还要经历社会的检验。完成项目的过程就是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过程,项目教学最显著的特点是“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的教学模式,创造了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型教学模式。
(二)导师工作室式
导师工作室――组建师生工作室或与文化企业联合,以教师科研项目或文化企业的具体业务为载体,教师与学生以双向选择方式形成团队,进入工作室或文化公司进行实习。建立校内外多功能实践教学基地,走教学、科研、产业化开发一条龙道路,是实施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高素质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
导师工作室这一形式脱胎于最早西方艺术创作领域的“作坊”,它是艺术家从事职业活动的基本单位,他们以这种形式从事艺术创作、组织艺术品生产和销售以及培养接班人,后来逐渐衍变为一种更加适合潜心创作和研究、将艺术创作与技艺传授有机结合的特色教育形式。时至今日,在全球化的知识经济时代,“工作室”作为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典范模式有了更加丰富的内涵和十分鲜明的特色。
第一,工作室模式的理论基础是情境教学理论,情境学习理论的发展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人类学理论相互作用的结果。其发展主要有两个取向:教育心理学和教育人类学。这一模式的人才培养途径实现了从学校课堂到社会实践跨越式联通。以这种方式展开的工作室使受教育者有机会沿着从旁观者同伴到成熟实践示范者的轨迹前进,即提供了一个从边缘到中心的合理参与,在实践中不断发展、深化专业能力的过程。
第二,其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掌握先进知识和技能、具备专业和职业素养的应用型、创新型高技能人才。
第三,“工作室”作为教育平台,由来自高校、企业和科研院所的教育家、科研人员和技术专家与受教育者组成“双师型”教育团队,将文化项目的策划、管理、运营、成果推广与开展学术交流、职业素养、技能等教育培训有机融为一体,形成多功能复合结构,使产、学、研结合的多项度联合教育向立体纵深模式发展。
第四,工作室的情景氛围倡导的是自由开放、开拓创新、团结协作、多元互补、和谐发展的教育情景环境,有利于人才的个性发展以及独立创新精神的形成和发展。
(三)实训实践基地式
高等艺术管理教育应该以职业能力为基础,其目标是培养适应文化繁荣发展、具有从事文化艺术项目的策划、项目运营、项目管理等岗位工作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的高等专业人才。实训实践基地建设是促进实现这一教育目标的关键。
第一,创造高校师生接触社会、接触实际的机会,使教师掌握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对人才素质的需求和发展趋势,也有助于“双师型”教学团队的形成,推进理论与社会实践的紧密结合。使学生在实践的躬亲体验中,克服重理论轻实践、理论脱离实践的不良倾向,大大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第二,有利于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彻底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推动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教学基地的实训过程,学生的理论知识、技术技能训练与职业素质训练有机融合,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教与学融为一体,极大地调动了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针对性。老师教有所用,学生学以致用。
第三,实践教学基地开发和建设有助于高校与文化企业的深层对接沟通,文化企业和高校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和各自的特点,共同开发文化项目,完成对学生的针对性培养。学生参加校外基地企业的实习可以深入地了解企业的情况,企业也可以通过实习来考察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水平,通过实习使双方增进了解、双向选择达到双赢。这种做法既缩短工作适应期,也使学生的学习和就业、学校和社会真正实现了零过渡。
(四)文化产业园式
文化产业园区作为一种介于政府、市场与企业之间的新型社会经济组织和企业发展平台,正成为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和有效手段。近年来,各地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如火如荼,成为政府推动文化产业措施中最具代表性的路径选择,同时它也是复合型文化管理人才的孵化、培养的有效模式。特别是以高校为依托的创意产业园区,大都成为具有一定规模,从事文化产业行业培训、人才培养、产业研究的重要途径。它是以大学科研能力为发展动力,依据某一优势学科或学科群,通过创办文化艺术产业,融产学研于一体,促进文化艺术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实现产学研结合,形成良性循环的产、学、研转化中心,它是集创意企业孵化基地、创新人才培训基地为一体的创新成果转化中心。
这一模式的优势在于人才培养由“消耗型”实训转化为“经营型”实训,文化管理人才的实训建设由原来单纯的消耗型向生产经营型转化。学校可以利用师资、设备优势和学生劳动力资源丰富、廉价的特点,依据产业园区的综合优势主动为社会、为文化企业承担一定的文化艺术项目。既可直接创造文化效益和经济效益,也可以减轻人才实践成本,促使实训基地的运转步入良性循环,使人才培养进入良性的可持续发展状态。
[参考文献]
[1]张云.高校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意义与路径探析[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8(04).
[2]汤阅弦,柯春媛.国内外实践教学体系与实训基地的建设[J].民营科技,2012(01).
[3]郭毅夫,匡令芝.产学研合作教育与学生创业能力培养[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9(05).
[4]李贵敏.实施产学研合作教育中的几个关键问题[J].中国高等教育研究,2004(12).
[5]张炼.关注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J].中国高等教育研究,2001(04).
[6]余冠仕.产学研扩展为政产学研用结合[N].中国教育报,2011-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