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1-05 17:04:20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体育学科发展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1.前言
对体育的研究不能限定在体育之中,否则无法全面认识体育。体育不应该被支解,它必须上升为思想的存在,才能成为理性的现实依据。体育哲学是60年中期以欧美和日本为中心形成的一门新学科。虽然我国的体育哲学起步比较晚,但是经过体育学者们的共同努力,在短短的几十年中使体育哲学在我国从无到有取得了可喜的研究成果。由于我国的体育哲学还没有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还没有能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尽管目前我国的体育哲学还很不完善,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还没被社会认可,但是这不是能说明我国目前的体育事业不需要体育哲学。恰恰相反,应该说明我国目前的体育哲学还不能满足我国体育事业的需要,这种理论制后的现象阻碍着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
2.开展体育哲学的重要性
体育总受制于人的身体、行为和情感等因素,而无法清析地洞见真理的实质。体育必须是一个整体才能发挥它的历史作用,如果体育只是教育,那它的社会、文化、政治、经济功能都不具备了,体育的命运只能是不适应社会发展的变化而沉沦。而体育哲学帮助人们对各种体育认识进行反思、再认识,有助于总结经验,克服错误的看法,形成正确的观点,去指导体育、实践,发展体育,创造业绩。它还能帮助人们开拓思路,扩大视野,改善知识结构,有助于培养现代社会需要的新型体育人才。体育哲学研究有助于继承、发扬人类优秀体育思想成果。它通过对中外各种体育思想等精神成果的分析、研究,能帮助人们科学地去粗取精,总结体育文化遗产,学习前人研究体育问题、开展体育活动的宝贵经验,并使优秀成果发扬、创新。体育哲学研究有助于体育运动的科学化、现代化和体育科技的发展。它为体育理论学科的发展提供思想基础和研究方法论。它对体育科技发展一般规律的研究有助于把握其矛盾运动的特点,调整好各种关系和促进其体系结构的完善化。它对体育的宏观、整体研究,便于制定总体发展战略,促进管理的科学化。它对体育方法的研究有助于总体体育教学、训练的经验,促进新技术、新战术、新训练手段的形成。它对训练、教学竞赛中矛盾关系的研究有利于运动技术、战术水平的提高。
3.开设体育哲学课的必要性
我国高等体育院系教育,肩负着我国体育事业的未来,是我国教育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党和政府历来关心和重视体育教育事业,并把体育列为三大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加强学生的“三基本”的同时,更要注重提高其理论思维水平。显而易见,要提高学生的科学理论思维水平,单凭一门或几门学科是远远不够的,其中,加强体育哲学教学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体育哲学课教学,有助于学生开放型思维的形成。要对飞速发展的体育运动实践有一个准确的把握,就必须借助于理论思维对体育运动的感性认识进行一次又一次的理论升华。然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迫使人们的思维形式及结构逐步从单一型向多样型,由封闭型向开放型发展。所谓开放型思维就是指思维的内容和结构处在不断的新陈代谢之中,使思维不断适应时代的潮流,永远充满活力。过去我们一直受单一的封闭式的思维方式的影响,拘泥于老经验、老办法、老技术,以致于影响创新影响前进。因此,要想使我国成为体育强国,首要的是加强培养体育院系学生的开放型思维。通过体育哲学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树立科学的体育观,而且要学会辩证的思维方法,逐步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4.结语
伟大的时代需要伟大的理论,与飞速发展的实践比较起来,我们的理论相对贫乏,我们的哲学相对贫困。诚然,我们需要大批的法学家、经济学家等等,但我们更需要伟大的哲学家,体育哲学这门新兴学科的建立与实施无论从我国体育事业的理论方面还是从实践方面来讲都是必要的。尤其是在体育基本问题的研究上体育哲学有着其他学科不可代替的学科特点,这是建立这一学科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国体育理论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徐维耀.体育哲学概论[C].武汉体育学院,1987,3
[2]张春华.学校体育的哲学认识[J].体育文化导刊,2002,1
[3]秋实.论体育哲学教学在体育院系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1年4月第2期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808(2012)04-0095-03
大学体育学科是指近来在非体育专业院校的综合性大学发展起来的体育学科,是在传统体育学科基础上应大学体育发展和大学学科体系完善的需求中产生的。在过去10年,大学体育学科的产生发展推动了大学体育的整体发展,使大学体育的地位在综合大学里受到重视,体育学科的地位得到提升。同时,大学体育学科的发展,为体育学科发展找到了新的突破口和人才培养的新力量,使我国的人才培养格局也因此发生了变化。近年来,大学体育学科的研究受到了我国体育理论学者的关注。主要研究集中在大学体育学科建设的必要性、可行性研究,大学体育学科概念确定。本研究按照从大学体育学科产生的动因、发展的现状、未来的突破和创新这条历史逻辑线索,对我国大学体育学科的知识体系、学术队伍、人才培养、学术研究、组织结构等结构性问题进行分析梳理,以期为大学体育学科的创新发展寻找突破口。
1大学体育学科产生的背景和发展动因分析
1.1社会发展对大学体育学科建设的要求
大学体育在这样的社会需求和历史背景下对人才培养承担着更多的责任。体育的多种功能、体育手段的多样化、体育发展的国际化,都为大学体育更好发挥作用培养人才提供了可能性。但是,大学体育必须进行结构的调整和功能的拓展,才能适应这种需求。大学体育新的结构和功能的形成和发展应该是一个理性的过程,需要研究新的背景、新的需求,建立新的知识体系和学科结构来实现这一跨越进程。
1.2体育发展对大学体育学科发展的需求
2008年,中国成功举办29届奥运会,体育事业发展进入后奥运时代。在新的发展时期,大学体育学科将成为满足体育事业高水平、综合化发展的重要桥梁和阶梯。通过大学体育学科的沟通和连接,调动多学科的力量开展体育领域的科学研究,为体育事业发展培养新的复合型人才。因此,体育未来的发展为大学体育学科提供了新的挑战与发展机遇。
1.3大学体育发展对体育学科的要求
现代大学体育不仅具有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教育功能,还具有传授体育知识、创造体育知识,传播体育文化、创造体育文化的功能。适应新的大学体育发展,需要建设与之相适应的大学体育师资队伍。大学体育教师需要更新知识结构,研究大学体育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不断提高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1.4大学学科整体发展的需求
大学学科体系的整体发展要求在同一个学校里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人文社会学科与自然学科等应协调发展构筑良好的学科生态系统。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为社会服务三方面发挥整体功能。体育科学不仅要研究体育运动中人的生物过程,还要研究人的社会过程和心理过程,使自然属性、社会属性、思维属性三性统一。
1.5体育学科发展的需求
在2l世纪体育高速发展中,未来后奥运时代竞技体育训练水平发展的极限性的科学化要求,迫使体育学科必须与生物学科、医学、遗传学、营养学等学科实现交叉。运动竞赛的规模化发展,需要系统化的管理运作。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经济奥运推动体育与科学、文化、经济发展全面融合。体育学科与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必然成为体育科学发展的时代特征。
2大学体育学科发展的结构分析
2.1大学体育学科缺乏完善的知识体系
狭义的学科实际上就是指一定范畴的知识体系。我国大学体育发展了近10年,大学体育学科的知识体系基本是体育学科知识体系的搬用。至今还未能构建出按照大学体育学科发展目标和人才培养需求的系统完善的学科知识体系。大学体育学科知识体系的研究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2.2大学体育学科的组织障碍
大学体育学科组织包括大学体育学科领域的学术人员和组织机构。大学体育学科作为一个综合化的交叉学科对学术队伍的学术素养具有特定的要求。但是,我国大学体育学科是基本在综合大学公共体育教研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学科组织成员基本上是公共体育教师,知识结构基本局限在体育教育学科领域。公共体育教师工作任务重,知识的更新速度和程度都有客观限制。学科组织结构大多是公共体育教研室的模式,大学体育学科仅仅是公共体育教研室的学科。因此,要在这样的组织和队伍平台上发展大学体育学科,实现多学科的交叉整合,培养高水平的体育专业硕士和博士,一方面缺乏必须的条件,另一方面,必然会产生运行障碍。
2.3大学体育的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
我国大学体育学科发展由于受到传统体育学科结构的限制,在学科布局上基本都是体育学的二级学科范围内,研究方向能够集合综合大学优势,突破体育学科的界限实现科际整合新领域和方向的不多,缺乏有突破性的研究方向,也影响了大学体育学科对高级体育人才培养。综合大学体育学科的发展旨在利用综合大学的多学科集合优势,在人才培养上与传统体育学院形成互补。但是,由于大学体育学科研究方向没有新的集合和突破,专业设置过于单一、狭窄,课程设置缺乏大类的基础课程平台和大类的专业综合化课程。本科、硕士、博士学科(专业)招生和培养一条线,缺乏跨学科、跨专业招收和培养的措施和力度,交叉学科的人才储备不足,大多数新增加的大学体育学科在硕士、博士人才培养与体育院校人才培养重合,并且,在传统体育学科人才培养上,由于师资、经验、课程体系上又与体育专业院校存在差距,造成人才培养上缺乏竞争力。
3大学体育学科未来创新发展
大学体育学科要实现多学科交叉发挥集合优势,不是一个自然过程,它必须是一个自觉的创新过程。这个过程的发展和大学体育学科理想的实现必须在综合大学良好的学术环境中,根据社会发展和体育发展的要求构筑一个新的学科发展平台,对学科发展的未来先进科学合理的规划,而不仅仅是将体育传统学科体系简单迁移到综合大学。
3.1创新发展观念整体规划大学体育学科
大学体育学科是应新的社会发展和学科发展需求产生的。大学体育学科的创新发展必须从建设发展理念,进行整体规划,推动体育学科的开放和与其它学科的科际交叉发展。规划的逻辑顺序是:分析社会对体育学科、大学体育学科的需求——研究传统体育学科的局限——分析大学体育学科的优势——分析本校大学体育学科的基础、潜力和不足——分析本校综合学科的实力和优势——进行大学体育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规格的定位——确定大学体育学科研究的领域和方向——制定学术队伍的结构模型——设计学科开放和学科交叉平台——制定人才综合培养的层次性课程体系——制定发展阶段和步骤——制定保障体系。
3.2大学体育科研和人才培养合理定位
通常情况下,我们清楚大学体育学科建设的目标是发展体育学科,服务社会,培养体育事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为体育学科科研和人才培养定位,就是锁定大学体育学科发展目标的位置,确定学科研究方向和研究水平,确定学体育学科人才培养的规格。
大学体育学科定位:一是国家体育和教育发展的需要,二是学校自身已有的办学条件与特色及可能实现的学科交叉的需要,三是世界高等教育与体育发展的趋势。将这三方面结合起来,统筹考虑,大学学科定位才能反映体育和高等教育的发展,才能满足大学学科建设和体育学科发展的追求。
3.3大学体育学科组织结构的构建创新
大学体育学科组织主要包括:根据学科发展定位需要组建的相应的师资队伍,有利于开展学科研究方向,学科交叉的组织制度和运行平台。
学术队伍是大学体育学科发展的主体。体育学科在综合大学的交叉发展仅依靠公共体育教师队伍是不足以支撑学科发展的,必须按照学科发展的需求构建师资队伍,培养和引进能在体育与其它学科间架起桥梁的通才型的学科带头人,按照学科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以学科为中心培养跨学科的学术梯队,突破学院限制,跨学科聘用研究人员,通过整合全校力量进行学科建设。
以往大学体育的学科组织主要建立在专业体育学院和大学公共体育教研室,这种建制一般只反映体育学科领域各学科之间的源流关系,未能反映不同领域学科间耦合互动的要求。因此,大学体育学科要实现学科的开放与其他学科实现科际交流,不是建设体育教研室的大学体育学科,而是建设大学的体育学科。因而,有必要建立跨学科组织,以加强体育学科与其它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
3.4创新大学体育的学科知识体系
作为应新的社会需求和体育发展需求产生的大学体育学科,其学科知识体系,除了从传统体育学科知识体系中继承、迁移知识外,还必须根据大学体育发展新的领域的实践需要,通过学科的交叉、整合,吸取其它学科的相关知识内容,创新知识体系。大学体育学科的知识体系应该包括:大学体育学科的研究的对象或研究的领域,特有的概念、原理、命题、规律等所构成的严密的逻辑化的知识系统,学科知识的生产方式,学科知识体系的成型需要足够的学术积累。
4结语
大学体育学科知识体系的构建可以通过迁移和继承传统体育学科的核心知识内容,体育学科与其它学科交叉产生的边缘学科知识内容,根据未来学科发展需求研究创新知识。大学体育学科的产生是为满足现代和未来高等教育和体育发展的需求,旨在一个新的高度上利用多学科优势交叉发展培养新型人才,创新发展体育学科,为高速发展的体育事业找到新的突破口。
参考文献:
[1]陈希,近十年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学科发展探析[J],体育科学,2005(12):6.
[2]仇军,21世纪大学体育的使命[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4):86.
[3]彭庆文,当代中国大学体育实践的新动向与基本理论问题研究的视角转移[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5):79.
关键词 体育教育学训练 学科 性质 发展趋势
一、体育教育训练学的学科性质
1997年的《学科与专业目录》中,体育学分为体育教育训练学、运动人体科学、体育人文社会学和民族传统体育学。尽管四个二级学科是并列的关系,但综合其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以及学科属性等几方面特点看,它们还是有性质和层次差别的。除体育教育训练学外的三个二级学科,要么是其它成熟学科在体育学的渗透和深入,要么是运用其它学科的理论、方法研究体育实践中的问题。都不是体育学所专有的、独立的本源性学科。
(一)体育教育训练学属于综合性学科
体育教育训练学就更接近于教育学的属性。但这样理解是片面的,因为,体育教育训练学不同于教学论和教育学,它不仅研究教学和训练的理论与方法,它还研究作为教学内容的各个运动项目的技战术发展问题,而技战术问题的研究属于自然科学领域。因此,体育教育训练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
(二)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
体育教育训练学的属性:一方面,体育教育训练学将运动人体科学、体育美学等学科关于运动与人的关系的理论成果运用于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的实践,具有应用研究的特点,同时,体育教育训练学还是一门具有明确指向和目的的学科,因此,它无疑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但我们不能否认的是,体育教育训练学还把揭示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的基本原理、一般规律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比如运动训练的周期理论、板块理论的发展和创新,就是一种基础性研究。
(三)应用技术研究
如前所述,体育教育训练学把不同运动项目的运动技术及其教学与训练规律作为学科的研究内容,属于技术学科范畴,在钱学森科学体系的纵向结构中属于第四层次――工程技术(应用技术)。
运动是体育的核心和手段,运动项目是最基本的运动方式。体育教育训练学以运动项目为逻辑起点,以各运动项目的技战术发展以及教学、训练规律为对象,因此,体育教育训练学是体育学最基本、最核心的学科。它也是兼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属性,集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
二、我国体育教育训练学科的发展趋势
(一)为高校竞技体育的发展服务
自从我国经历了2008年奥运会的成功后,国家与民众已经对我国现有的运动员培养机制进行了重新的审视,并提出了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战略方针。这种建设体育强国战略的核心就是运动员培养方式与机制的改变。世界头号体育强国的美国在其北京奥运奖牌获得者多数为在校的大学生。这种以高校孵育高水平竞技运动员的模式,已经成为了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一个方向。在这种国家调整竞技体育的战略方针下,就要求高校的一些学科要为竞技体育运动员培养模式的发展提供服务与帮助,这其中最为主要的就是体育教育训练学科的服务功能产生了转变。以往,我国的体育教育训练学科主要是为培养体育教师、教练员、体育教学训练人员进行设置与安排。而随着高校孵育高水平运动员战略的开展,体育教育训练学学科的未来发展趋将辅助于高水平运动员的培养。
(二)加强体育教育训练学科的综合性
“作为一种世界潮流趋势与科技进步的重要变现形式,学科的综合化趋势越来越明显。”这对处于全面发展阶段的体育教育训练学科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体育教育训练学科在未来的综合化发展是由体育教育训练本学科的内容体系与时展所共同决定的。体育教育训练学科以是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医学、生物学、化学以及其他相关学科融合发展起来的,它是一个跨学科、多层次的体系。同时体育教育训练学科是更是一门文理共存学科。其包含内容之广泛,是任何学科都不能与之相比拟的。在我国各个领域都在突飞猛进、积极的与国际相接轨的今天,体育教育训练学科势必会扩大其涵盖的领域,使其获得更大的竞争力。
(三)体育教育训练学科要保持相对的独立性
时代的变革与社会的发展决定着学科未来的发展趋势。从上面的论述可以看出,体育教育训练学科在未来的发展中,必须对其内部与外部学科进行不断的综合来完善自身的体系。但是在综合的过程中,也要保持相对的独立性。因为体育教育训练学对其他学科来说还是非常的年轻,其中许多内容都需要其他学科的支撑。如果体育教育训练学科在在未来的发展中,不能突出自身的体色来保持学科发展的独立性,那么很容易面临被其他学科蚕食的危险。体育教育训练学科的独立性应该立足于本学科特有的体力运动形式上。因为任何一种科学中都没有以身体运动为基础研究对象进行的。在学科建设与未来发展方面,要以体育教育训练学科为母体,其他外部学科来为母体服务,明确体育教育训练学科的基本任务是为体育服务,而不是其他学科的附庸。
参考文献:
1关于深化体育伦理学研究的有关思路
近年来,我国体育伦理学的研究坚持了理论的指导,努力从中国的国情和体育实际出发,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上都做了许多开拓性的工作,其方向是应该充分肯定的。现在的问题是如何继续坚持上述方向,将体育伦理学的研究不断引向深入。笔者认为,首先应从指导思想、研究思路上注意这样几点:
1.1要牢牢把握和处理好体育伦理学研究和体育现实发展的关系,即体育伦理学的研究幼何反映井服务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体育实践。应该承认,我们目前的体育伦理学研究还落后于体育事业实际发展的要求。我们生活在一个急剧变革、迅速发展的时代。变化万千的现实生活提出了许许多多复杂的伦理道德问题,期待着理论工作者做出令人信服的回答。比如,在改革开放、发展商品经济的新形势下,能否和如何解决由此带来的精神道德领域的负效应?历史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是以牺牲道德为代价,还是道德建设能与其同步发展?为什么近十年来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在一片加强声中反倒时常被忽视、被冲击、被淡化?这些无不涉及到体育领域。
在体育事业的现实发展中,同样也面临着一大堆伦理道德问题,需要得到科学的说明并解决。其中,急需研究的主要问题之一,是建立在商品经济基础之上的现代体育,如何保持体育自身的道德价值,抵制住金钱的诱惑和泛商品化的侵蚀,克服狭隘的局部私利,以捍卫奥林匹克的神圣理想,保证体育运动的健康发展。这是资本主义体育发展中已感受到而无力解决,社会主义体育可以解决但尚未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既是实践向理论的挑战,又是催发理论前进的压力和动力。为了体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必须科学地揭示体育发展的道德方向,积极促使体育道德对体育事业发展能动作用的发挥。对此,体育伦理学的研究工作应担负起更艰巨的责任。
1.2要扎扎实实地深化体育伦理学基础理论的专题研究。一门新学科的建立,必须要挖掘独特的研究对象的特殊运动规律,并由此建立起自己的基础理论体系。我国的体育伦理学研究经过这些年的努力,已初步建构起一定的理论框架和学科体系,对有关的基础理论,有一定的专门阐述。
但由于学科建立时间尚短,目前对许多基本理论的研究层次还不够高深,有些有价值的理论问题还没有纳入到学科体系之中,特别是不能满足于对普通伦理学理论的直接搬用和表层移植(尽管这在研究初期是必要的和不可避免的)。比如,体育道德基本原则的表述问题就是至今没有较好解决的问题。我们应努力使体育伦理学在一般伦理学的基础上,有更多的个性内容,真正成为伦理学的独立的分支学科。所以,当前是否可多搞一些较深入、细致的专题性研究,开拓理论的深度和广度,提高基础理论的研究质量。切不能以为体育伦理学作为应用伦理学,就不需强调基础理论问题的研究。
1.3要研究体育道德规范可操作性的方法。体育伦理学所研究的体育道德现象包括道德意识、道德规范和道德实践这几个有机联系的方面。体育道德规范是其中。而经由道德意识概括而成的体育道德规范,只有有效地在体育行为实践中产生结果,才构成体育道德活动运行的全部过程,才能使体育道德的价值得以实现。因此,体育伦理学的任务,决不只是提出体育道德规范,更重要的问题是要研究如何实现规范对实践的指导和向实践的转化。 转贴于
现在,经理论研究所提出的和有关组织所制定的各类各种体育道德规范已不算少了,但其作用又总是不大令人满意,存在着要求和效果两张皮的现象。固然,这不仅仅是理论研究的任务,但体育伦理学的研究对此是否应有所作为呢?笔者认为,可以广泛运用社会学、心理学、行为学的方法和其他科学方法,深入实际,调查研究,认真探索体育领域中现实的道德规范形成的规律和人们现实体育道德意识发展变化的规律,研究与体育道德活动相关的其他因素,进而找出较符合实际的行动措施和操作方法。要研究如何通过努力,日益形成保障体育蓬勃发展的体育道德氛围、机制和格局的问题,使体育道德尽可能具有更大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2关于当前体育伦理学研究的部分内容
基于上述思路,我们可对当前体育伦理学急需研究的部分内容,作出大致的例举:
2.1在体育伦理学基础研究方面,需继续深入和进一步展开的研究内容可包括:经典作家体育伦理思想的研究;体育伦理学的学科性质、地位、体系的研究以及体育伦理学的基本问题和逻辑起点的研究;体育与道德关系的研究和体育的道德价值的研究,体育道德的本质、特点和结构层次的研究,体育道德变革发展规律的研究;体育道德意识、体育道德价值及其判断的研究;社会主义体育道德原则独特性的研究;社会主义体育道德范畴的内在必然性和其他范畴内容的研究,体育道德实践活动的主客观机制的深入研究等等。
2.2在体育伦理学的应用研究方面,需不断从现实体育实践发展中挖掘和充实的研究课题有:现阶段中国体育改革与发展的道德机制与道德环境的总体或分别的研究,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体育道德建设特点与基本模式的研究;近年来体育领域道德价值导向的反思研究,北京亚运精神的内涵、形成与社会效应的进一步研究;体育队伍道德素质的调查研究以及对其加强的、对策研究,社会中的不同地区、不同群体的体育道德意识和体育道德行为状况的调查分析研究;各个基层单位、各项体育活动中加强体育道德建设的经验与方法的总结研究,对各种体育道德问题,如弄虚作假、锦标主义、地区和小团体主义、体育竞赛中的暴力事件、滥用违禁药物等的理论分析与对策研究;对各体育管理体制、锻炼训练方法、运动项目形式等的道德分析与道德评价的研究,规范体育道德行为和培养体育道德品质有效途径与方法的探讨研究;体育道德教育宜传的阵地、形式、效果方面的研究,为迎接中国举办奥运会,对创造奥林匹克文化氛围的研究等等。
2.3在体育伦理史和体育伦理学的比较研究方面,也有不少研究不够或尚属空白。至少包括:对体育伦理史上各人物、思想、国别、阶段的分别研究,体育传统道德文化的批判与继承的研究,对古今和不同历史阶段的体育道德思想、活动的比较研究;对各应用伦理学科、各部门道德体系的比较研究,对中外体育伦理学、体育道德的比较研究等等。
3关于充分发挥学术组织作用的问题
现代科学研究活动的社会化和组织化,使各种学术组织普遍建立,整合并增益着科研能量。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育社会科学分会体育伦理学学组,作为我国唯一的全国性的体育伦理学的学术团体,在我国体育伦理学的发展中,做了大量工作,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为适应体育伦理学研究发展的新的需要,学组需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更好地担负起组织、协调理论研究,规划、引导学科发展的艰巨责任。众多对体育伦理学有研究兴趣的同志,都希望能得到学术组织的帮助,希望能在学会和学组的带领下,形成体育伦理学研究的集体攻关力量。在现有的条件下,学组是否可在如下一些方面有所努力,以更好地发挥其作用:
3.1健全组织,形成一定人员构成的学术核心,改变目前组织过于松散的现状,并逐渐扩大队伍,为进一步建立全国性的体育伦理学学会或研究会积累条件。
3.2根据国家体育事业发展的规划要求和体育运动的具体实际状况以及学科发展的需要和特点,适时地拟定体育伦理学研究选题指南,供研究者参考选用。
3.3尽可能利用和创造各种条件,多组织一些体育伦理学的学术交流和研讨活动。
3.4适当组织力量,集体申请和承接国家体委有关的研究课题,力争在“八五”期间组织搞出几个有一定规模的研究成果。
据调查,有90%以上的教师认为教学能力和组织能力是体育教师教学工作最基本的能力,绝大部分体育教师更注重实际工作能力和水平。只有66.79%的教师认为科研能力是21世纪体育教师的必备能力,体育科学研究是提高校体育教师专业素质,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这种现象说明,当前大多数体育教师科研意识薄弱,他们目光短浅,只看到眼前的即得利益,不愿把精力投入到具有长远效益的体育科研中来。体育科研成了体育教师的一根软肋,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体育教师的个人成才与可持续发展,也严重制约了体育学科的建设及在学校的学科地位。
1.2体育教师知识结构相对缺陷
体育教师的知识结构不仅包括本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还要有一定的写作知识、人文、社科知识、心理学、教育学等相关专业知识,由于知识结构的缺陷,不少体育教师开展科研活动有一定的难度,导致不会或盲目选题,不会分析问题,更不会针对问题去做调查或实验、再撰写成文了。体育教师知识结构的单元化也严重影响了体育教师科研能力的提高。
1.3科研队伍学历层次不高,水平较低
高校体育教师在学历层次上较其他学科相差较大,缺乏以博士硕士学历为精英,以研究生、本科生为骨干的高层次研究人员,缺乏具有传、帮、带特色的体育学科创新梯队,缺乏导向性或针对性的科研计划和相应措施,没有明确的研究方向和主攻课题,与相关科研部门及其信息部门联系较少,科研动态和信息沟通阻滞,存在许多低水平的重复研究。
1.4科研动机不纯
从广东省普通高校体育教师科研能力调查情况分析得出,“评聘职称”是绝大部教师进行体育科研的首要目的(占70%),“提高学术水平”是体育科研目的的第二选择(占39.70%),“完成学校任务”排在第3位(占35.15%),只有4.85%的教师是因为兴趣而进行的科研活动。,这说明教师已意识到体育科研重要性,意识到进行体育科研是提高自身综合素养的重要手段,但从目的和动机来看却显得有些急功近利,往往目的达了,压力没有了,科研活动也同时停止了。
1.5投入经费太少
大学体育是一门公共基础课程,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学校管理者对体育课程建设不够重视,,不仅体育课程工作量系数低,对体育科研的扶持和投入力度与其他研究型学科相比差距较大,这大大打击了高校体育教师教学和科研的积极性。使科研与教学实际相脱节,科研流于形式,缺乏研究深度,缺乏实用性。具体表现为科研仅为满足于鉴定结果和论文的发表,脱离体育教学创新与改革的实践,脱离成果转化和实际应用。由于体育科研经费投入少,体育科技情报网络现代化建设滞后,信息不充分,时效性较差,体育教师获取体育科技信息渠道不通畅,往往造成盲目立项、重复研究或研究成果得不到及时推广等现象,挫伤体育教师的科研热情。
2.实现“科研型”体育教师转变的有效途径
2.1加强科研意识
每一位有事业心和使命感的体育教师,理应成为有研究头脑的科研型、创造型学者,这是现代教育对体育教师的迫切需求。周登嵩教授曾经说过:“研究与创新首先应该成为每位教师(包括体育教师)的生存方式之一,其前景是在研究中学习,在探索中前进,在创造中成长。教师的专业成长在现代社会中已经不再局限于学历提升和多种培训,更重要的是参与科研活动之中。”随着世界经济、文化的迅猛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过去那种“辛苦型”、“经验型”、“技能型”教师已不能适应现代多元化发展需求。于是“学者型教师”、“科研型教师”、“专家型教师”等,成为师资队伍建设的新目标。为顺应时展潮流,更为实现人才目标的可持续发展,体育教师应树立以科研为先导,以科研为动力,以科研促教学,向科研要质量,向科研要效益,向科研要发展的思想理念,加强自身科研意识,为实现体育教师由“技能型”向“科研型”的转变做好心理准备。
2.2重视继续教育
要提高体育教师科研水平,一个先决条件就是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教师应站在科学发展观的高度重新审视自己今后的发展道路,积极参与在职培训或继续教育,努力提高自己的学历层次和综合素质,并树立终身学习意识。除牢固掌握本学科系统知识以外,体育教师还要及时了解和掌握国内外教育改革的成果和动态,加强现代体育理论知识、写作知识、人文知识以及相关学科知识的补充,不断充实新知识、新理念,掌握新方法,使自身知识结构应呈现多元化态势。学校也应为体育老师的在职培训、外出进修、继续教育提供机会,并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科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的培训体系,形成高效的师资培训平台;从一般要求变为鼓励与约束相结合的分类管理和系统管理体制。在进行继续教育时,还应重点组织教师学习体育科研理论和体育教改理论课程,使之掌握体育科研的一般原理,基本步骤、主要方法及选题技巧等,从而为今后的科研工作积蓄能量。
2.3从体育教学研究起步
体育课堂是体育教师常年耕耘的地方,最熟悉学生兴趣爱好和心理特征,最了解本专业的发展动态,最清楚体育教学中的问题与困惑,作为教学一线的体育教师,要做教学中的有心人,要以敏锐的眼光、科学的态度、研究者的视角去关注教学实践与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如学生体育行为、心理健康、教学模式等,就一定能找到有研究价值的课题。科研活动应当成为体育教师的一种专业生活方式,自己创造自己的专业生活质量,这才是体育教师在专业工作中自主性和自主能力的最佳表现形式。高校体育教师还应充分利用高校学科门类齐全的优势,联合其他学科教师进行学科交叉性研究。同时,进一步加强跨校区、跨国界的学术交流与合作,通过与其他高校、国内外同行在学术科研等诸多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推动我国高校体育学术科研工作向更广更深层次的发展。
2.4加大学校体育科研管理力度,增加体育科研经费
各学校科研管理部门应积极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及时转变管理观念,切实解决体育教师待遇问题,合理折算体育教师工作量,让体育教师能享受和其他学科教师同等的工作酬金;尽快建立有效的体育教学科研评估体系,引入竞争激励机制,严格教师评聘制度,实行全员竞聘,择优上岗,以充分调动体育教师科研活动的积极性,保障其持续性。同时积极督促体育科研团队的组建,充分发挥现有骨干力量,组成具有传、帮、带特色的科研梯队,帮助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尽快进入角色,完成向学者型的过渡。此外,学校在人才引进、师资培训、科研立项、科研经费上也要适当向体育学科倾斜,扶持和帮助体育教师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及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从而实现学校整体科研水平和学科建设的全面提高。
(Yulin University,Yulin 719000,China)
摘要: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专家访谈等方法,从招生单位的名称数量、培养层次、专业设置、科研状况等层面,对我国综合性大学体育人才培养态势进行了初步研究。进而提出了综合性大学培养体育人才应立足社会需要、结合地方特色;充分发挥优势,加强与体育交叉的新学科的建设;做好与其它专业院系的联合培养工作等建议。
Abstract: By using research methods such as literature study, questionnaire investigation, and expert interview, the authors made a preliminary study of developments of cultivating sports talent in comprehensive universities, from the recruit students unit name, quantity, training professional setting, research status, etc. And then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for example cultivating sports talent should base on the needs of the community, the key to unite the local characteristics, to give full scope to their advantages, to strengthen construct sports interdiscipline and do the best combined training of the sports talent.
关键词: 体育人才 专业布局 目标定位 课程建设
Key words: sports talent;professional layout;target location;course 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9-0005-02
0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体育的需求愈加多样化,这促进体育社会化进程的同时,也促进了体育人才市场的繁荣和体育人才发展。适应社会需求,改革培养方案,调整培养思路成为目前各体育人才培养的当务之急。综合性大学作为我国体育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之一,在人才培养方面,师资队伍健全、教学资源丰富、学科群体林立、学习氛围良好、人文环境优雅,使之相对体育类专业性院校和师范类院校无法比拟的优势。然而在我国具有培养高素质综合型人才后盾的综合性高校,无论是在培养规模还是在人才多样性方面都与国外发达国家存在一定的差距。如何借鉴国外体育学科建设发展经验,挖掘利用综合性大学教育教学资源,使其担当起培养体育专业相关人才的重任,形成体育专业人才培养多模式、多途径、有良性竞争的局面,是普通高校学科建设成败的关键所在。基此,本文在调查我国多所综合性大学体育学科建设的基础上探讨其发展态势。
1“211”综合性大学体育学科建设概况
通过登陆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各“211”院校校园网以及查阅中国体育年鉴等资料,获得招生单位、数量和培养层次情况等数据进行统计,见表1。
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受当时国家政策影响,专业性体育类院校和师范类体育院系一直是我国体育人才的最主要培养单位,开设有体育专业承担培养体育人才任务的综合性大学仅占极少数。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和高校资源的整合,招收体育类专业学生的院校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截止2008年9月,接受国家教育部批准并开始招生的 “211”院校已达43所,占到了“211”院校总数的44%。其中具有体育学博士研究生招生资格的单位有3所、硕士研究生招生单位33所、本科学士招生单位22所。相比1999年,只有8所“211”院校开设体育专业(体育类和师范类院校除外),有了显著增长。这表明,我国诸多综合性大学能够利用自身优势,抓住历史机遇,根据体育社会化和经济全球化的需求,培养社会亟需之才。
另外,培养层次起点高是我国综合性大学在体育专业人才培养呈现的另一个特点。虽然我国综合性大学的体育学科建设起步较晚,但其表现出的良好发展趋势已引起社会的关注。例如,清华大学、苏州大学、浙江大学在2004年、2009年的两次全国部分高校体育学一级学科评估中,能够从诸多体育院校、师范院校中脱颖而出,排列前10位就是最好的例证。
2“211”综合性大学体育学专业设置与布局分析
专业是人们对社会需要的专门人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一种设计[1]。人才的培养必须与社会的需求紧密联系,要适应社会激烈竞争的体育需求,就必须有大批的高水平现代化体育人才的培养。调查表明我国综合性大学在体育专业设置仅限在教育训练学和社会体育两个方面(见表2),专业设置的广泛性是培养体育人才的重要因素,单一的专业设置必然导致人才培养方向狭窄。胡红梅,彭洪涛等人的研究结果表明,目前的体育人才的培养已不能满足我国社会发展的需求[2]。国外发达国家综合性大学体育人才培养一般都结合本地需求设置专业,例如在美国,体育专业方向设置种类繁多,有体育教育、体育科学、体育管理、运动学、体育交流、健康保健、舞蹈、余暇运动、体育旅游、老年人体育与健康专业以及教练员专业等等,以满足社会上多样化的需求。另外,一些院校还能根据社会当前和未来发展需要精心设置一些容易就业和满足社会多方面要求的专业供学生选择[3]。因此,如何根据社会的需要而不断优化完善体育人才的专业设置,是我国体育工作者要探究的重中之重。
3“211”综合性大学体育学人才培养目标的演变
我国体育社会化的进展和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对体育人才的素质和能力提出的要求发生了很大变化,这必然要反映到体育人才培养目标上。调查显示,约占80%的综合性大学都在以各自独特的教育、教学资源结合当地需求,设置自己的课程特色,为社会培养复合型体育人才努力。比如较早开设体育专业的苏州大学根据社会和人才市场需求的变化,人才培养目标也随之演变,当前的体育教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在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基础上,系统掌握体育教育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有所专长,一方面能够胜任中等以上学校体育教学、运动训练和运动竞赛工作,另一方面能够从事体育科学研究、学校体育管理以及社会体育指导等工作的多功能人才。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定位是具有创新精神的复合型的科学研究人才、工程技术人才、高级管理人才和高等学校师资。作为少数民族教育最高学府的中央民族大学,立足为少数民族服务的宗旨,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际需要,把体育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为全国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一专多能应用型体育人才,在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掌握现代教育观念、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和职业道德、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发展潜力,能够从事学校体育与健康的体育教育教学、训练竞赛工作,并能从事基层体育科学研究、体育管理及社会体育指导等工作。总之,这些院校的体育人才培养目标是更加宽泛,就业口径更宽阔,社会适应能力更强,表现出人才培养的时代性和前瞻性。
4“211”综合性大学体育学课程建设趋势
调查显示,我国综合性大学体育学科的课程建设略显落后,以体育教育专业为例,10所开设该本科专业的综合性大学基本上都是按照2004年国家教育部颁布实施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进行课程设置的。该课程方案作为21世纪第一份体育教育专业指导性文件,是以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为背景出台的,它顺应国际教师教育的发展潮流,结合我国的教师教育现状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才素质的需求,适应当初我国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体育的改革。但是一些研究表明,该课程设置存在主干课程刚性不足、人文精神缺乏等弊端[4],另外,有关体育史学、健康教育方面的内容也不够突出,在当前我国实施体育新课程标准和开展阳光体育活动的主流下,课程设置需要结合当前的时代色彩,这应引起培养单位的注意。社会体育专业课程建设问题更多,表现为课程设置重点不突出,主要课程体系建设缺乏依据,处于盲目状态等等[5]。通过对开设社会体育专业的学校调查显示,该专业的毕业生知识零散、技能肤浅根本不能满足社会需求,这源于该专业的课程设置未能从现代课程论、教学论的角度进行系统的论证,只是运动科学、人体科学和社会科学内容的简单组合,这样的课程必然人才的培养与社会需求脱钩。基于这种事实,社会上急需大量的社会体育人才,而各培养单位的毕业生就业率却很低的现象也就不足为怪了。作为综合性大学,必须对该专业的课程进行精心的设计论证,才能走出这样的怪圈。关于硕士研究生的课程体系,多数院校将其分为学位课程、非学位课程以及实践能力培养三大必修环节,学位课程由公共必修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组成,选修课程作为非学位课程。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要求一年半内完成学位课程。以苏州大学体育教育训练学为例:课程总学分共37学分,学位课程(必修课)占25学分,非学位课程学校提供15门课程30学分供选修,要求学生至少要修够8学分,必修环节4学分。这种课程设置是个普遍现象,与之不同的是以清华大学体育人才培养方案,其学位专业课程包括基础理论课、专业基础和专业课以及相关的跨学科专业课程,要求硕士研究生在学习期间,必须获得学位不少于23学分(其中考试学分不少于17)的课程。为了体现课程内容到教学方法的学习与研究相结合,在学位专业课的每个模块都是给出了多门课程以供选择,并且要求本科已修课程不能选。非学位课程是指补修课和任选课,补修课程是指在学科本科层次欠缺专业基础的学生,要求应在导师指导下补修2-3门本科核心课程。任选课程是学生根据自己个人兴趣和实际,选修所在学科要求以外的课程,不受年级、科系、学校的限制,自由度较大。清华大学的选修课比例增大、跨学科专业课程和任选课模块的课程体系设置,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广度与深度,为培养“宽口径、厚基础”的复合型体育人才提供了借鉴,值得其它院校学习。
5“211”综合性大学体育学科学研究与专业体育类院校和师范类院校对比
统计显示,综合性大学在核心期刊上发表体育学术论文的数量呈上升的势头,尤其是开设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大学。但与专业体育类院校和师范类院校相比无论是在发文数量还是论文质量上都存在很大差距,表3显示,2000-2004年在体育学领域发表文章数量最多的30名作者,大都来自专业体育类院校和师范类院校的教学科研人员,只有2名来自“211”综合性大学,而且还处在前10名之外。在发表体育学论文最多的前30个机构和体育学论文引用最多的30个机构排名中,“211”综合性大学同样所占比例甚小[6]。这些数据表明我国综合性大学的体育学科研究规模和研究的综合实力无法与体育类院校和师范类院校媲美。另一个现象是,综合性大学的体育研究偏向教学和人文,欠缺在竞技体育和人体科学方面的研究。体育作为一门新兴边缘性学科,它需要多种学科的研究支持[7]。学科设置门类齐全的综合性大学,有进行体育研究的深广背景和强大技术支持,但表现出的不尽人意需要学者们深思。只有借鉴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诸多学科的研究成果,发挥综合性大学的综合化优势,才是自身的发展之路。在项目申请方面,综合性大学近些年发展的较快,充分显示了其在科学研究方面的巨大潜力,在2003年之前,综合性大学很少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的体育学课题,但在2003年之后综合性大学申请成功的体育学项目比重逐年增加,2008年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中,综合性大学获得资助的项目比例达到了31%,首次超过了专业体育类院校(详见图1)。教材、专著也是代表科研水平的重要方面,历来都受到各高校的重视。出版有影响的高质量的教材和专著是体现的是在该学科理论研究深入层次。调查显示,综合性大学的体育学研究在此方面仍然是个薄弱环节,查阅高等教育出版社和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的体育学教材编委和作者构成,来自综合性大学的作者寥寥无几。这需要综合性大学的体育学者们继续努力。
综上所述,我国综合性大学能够顺应社会发展,结合自身实际积极开设体育专业培养体育人才,表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培养方向明确,培养层次高,正朝着目前我国体育人才市场的实情和体育人才国际化趋势靠拢。部分院校利用自身优势,精心设置了一些社会紧缺的、有发展潜力的新兴专业,体现了自己鲜明的培养特色。培养目标定位向着时代性和前瞻性方向发展,课程设置强调文、理、工科课程间的相互渗透和融合,涵盖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技术科学等知识领域综合化特征凸显。存在的不足是,综合性大学在体育人才培养方向上仍以体育教育训练学为主,社会体育专业方向设置过于笼统,实用性不强;部分学校培养目标定位滞后,跟不上时代的潮流,课程体系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课程设置僵化,必修课比例过重,自由度不足,跨学科学习安排欠缺;科学研究潜力有待挖掘,综合性大学的体育学者科研能力亟需提高。鉴于此,建议综合性大学体育学科发展定位应明确,要发挥其综合性的优势,体现自身的特色,引导、促进、加强与体育相关的新兴专业的建设和发展;体育专业的开设应做好与其它专业院系的联合培养工作,为师资的交叉、实验室的互用、科研经验的借鉴交流营造良好的环境;专业设置要与时俱进,课程目标要多样多元,课程结构要多层面,加强公共基础课程教育同时,注意人文科学教育的跟进;提供更多的选修课种类,鼓励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专业知识,努力拓宽学生的就业面,创建有自身特色的人才培养体制,培养基础厚、出口宽、社会适应性强的多功能性体育人才。
参考文献:
[1]隗金水,邹亮畴,黄志玲等.体育学研究生专业设置和学位设置的改革设想[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4,24,(4):96-99.
[2]胡红梅,彭洪涛.以综合大学为依托培养各类优秀体育人才[J].体育学刊,2007,14,(5):82-85.
[3]李忠梅.从美国体育院系的发展看我国高等体育院校的改革[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4,21.
2.体育经济学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
2.1理论体系不明确,教材多,专著少
由于我国体育经济学学科建制较晚,受西方体育经济思想的影响和制约,这些研究文章和著作缺乏对体育经济深层次的研究,而且学科的细化和内化程度不够,造成教材不少,但真正的具有中国体育经济特征的专著并不多的现象。因此,我们应树立体育经济学学科意识,对体育经济学学科领域进行全面筹划、全方位决策和根本性指导,在借鉴西方体育经济学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探究、梳理、内化,然后形成文章和著作,形成一种不断追踪学科前沿,跟踪国际体育经济发展动态,不断思考更新研究领域的学术氛围。
2.2缺乏研究环境,规范研究多,实证研究少
长期以来,由于缺乏对体育经济学进行系统和全面的科学研究,使其整体发展受到影响,究其原因,一方面,不仅缺少高度完善的基础理论体系作为支持,而且缺乏学科战略意识和学术研究环境与氛围。研究者们过多注重的是规范研究,而涉及的实证性研究成果则少之又少。另一方面,研究所需的基础设施薄弱,制约了体育经济学的进一步发展。典型的如体育经济统计指标体系的不完善和体育经济统计数据资料的匮乏,己成为体育经济学研究和发展的瓶颈制约。
3.体育经济学学科建设与发展对策
要发展中国的体育经济学,需要对学科的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一方面,体育经济学的发展需要体育科学,尤其是体育社会科学学科共生群落的协调发展和整体推进。体育经济学本身就是学科交融化的产物,加上现代体育运动和体育经济问题变得越来越复杂,涉及的学科门类越来越多,其发展越来越受到其他学科发展的制约,其他学科如体育社会经济统计发展的滞后,已严重制约了体育经济学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应大力发展与体育经济学密切相关、对体育经济学研究颇具影响的体育社会科学学科,主要包括体育管理学、体育法学、体育营销学、体育统计学、体育政治学、体育社会学、体育文化学、体育人类学、比较体育、奥林匹克运动等学科,通过促进体育社会科学的繁荣共茂,为体育经济学的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生态环境。
另一方面,体育经济学学科内部结构还需进一步细分化和完善化,任何学科的发展进程,都必不可少地伴随着研究对象由整体到局部、由笼统到具体的分割细化过程。体育经济学是一个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的年轻学科,随着研究对象的细分化,体育经济学也不可避免地面临着细分化趋势,其内部亚学科会渐次増多“(1)从内容看,可细分为体育消费经济学、体育投资经济学、体育组织经济学、体育产业经济学、民族体育经济学等;(2)从体育活动的性质看,则包括观赏体育经济学和参与体育经济学;(3)从具体的体育产业活动看,包括体育赞助经济学、体育电视转播经济学、大型赛事经济学等。
体育经济学已列为体育科学所述的12个二级学科之一。目前,成都体育学院等一些体育高等院校也已经设置经济学本科专业(体育经济方向),但数量不多,北京体育大学2004年全国统招本科生专业招生简章中就没有设置该专业,而有社会体育专业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研究生教育阶段,体育经济学受到的重视不够。根据1997年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体育学科下设4个专业,即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体育教育训练学;民族传统体育学。同样以北京体育大学为例,2004年北京体育大学人文社会学专业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研究生方案中,下设的研究方向都没有包括体育经济学,这种专业设置与中国目前体育经济蓬勃发展的形势和培养体育经济人才的紧迫任务是极不相称的。
2现阶段我国小学体育发展现状
长期以来,虽然学校教育以完善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根本目标,但当巨大的升学压力以及激烈的竞争摆在学校面前时,不少只得选择牺牲学生的身心协调发展,将关注重点大都放在学生的应试科目的教学以及应试技能的培养上。这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了学校教育的真实用意,也造成了不少学生“身体素质下降,审美能力匮乏,自主能力偏低”的状况。早在2008年,教育部就曾出台《中小学体育工作督导评估指标体系(试行)》,对“每天锻炼1h”“中考中体育分数”进行了规定,并要求各个学校认真执行。然而伴随着世界全球化教育的新格局,当又一轮新的条例出台,不难看出体育教学在改革过程中所遇到的巨大阻力,以及学生体能素质下降所显示出来的危险征兆。究其原因,还要归结到现行的教育制度上。体育教学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强调学生在运动中感受乐趣,学习知识,一方面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另一方面也通过锻炼练就更强健的体魄,这需要一段长期维持,逐步见效的过程。然而在现行的教育制度中,体育学科仅仅被放在“附属”位置上,地位远远不及语文、数学、英语,即使教育部门三令五申要求保证学校体育教学的足时、足量,但因为缺乏相应的监管力度和制约机制,学校方面不必为违规“买单”,效果一直不好。另外,学生家长以及学生本人对于体育的不重视也导致了学校体育教学难以有效展开。特别是在一些升学年级,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家长为了让孩子考上一所好学校,“联手抵制”除应试科目以外的所有课程,这其中就包括体育教学。毕业年级学生的学习压力原本就很紧张,再加上缺乏必要的体育锻炼,学生近视率和肥胖率都呈高速增长态势。
3制约我国小学体育教学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
3.1体育锻炼观念落后,硬件设备不足
我国的小学体育教育面临诸多问题。硬件设施首当其冲,很多校园,特别是偏远地区仍然缺少优越的体育场地。此番改革,教育部将娃娃们的足球发展列在了首位,势必带动校园足球基础设施的建设,而这些都将弥补足协等机构办赛的缺陷。此外,校园足球教师人才缺乏,目前,各学校缺少专门从事体育教学的教师,教育部门势必在教师培训上下一番大力气。农村学生留守儿童居多,大部分都是隔代抚养,对于体育锻炼大部分人还停留在“劳动干活、走走路、做做事就行”的阶段。而学校受制于教育评价的影响,因为学生通过体育锻炼的提分效果并不明显,所以也就自然地忽视了体育教学,而把更多的时间、精力花在了文字课上。
3.2体育师资严重缺乏,体育场地、设施不完善
可以说,现在我国的中小学并没有专业的体育教师,大部分从事体育教学的体育都是“半路出家”的,甚至更多的还是采取语数老师兼任的方式。而这些体育教师大多没有经过长期的专业培训,缺乏基本的体育教学常识,更别说知道多少体育医学、体育心理等方面的理论性知识了。何况,从事体育教学还存在评价、晋级的短板,更是难以吸引年轻教师向体育专职教师转型。尽管近年来国家投入了大量资金来进行合格学校创建、薄弱学校改造,但是我国小学学校特别是一些偏远的农村学校体育场地、设施还是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尤其是村小、教学点。环形跑道、100m直跑道、跳高、跳远沙坑等很难真正达标,保养则更是一大难题,与众多的体育设施一样,往往验收过后就成了摆设。至于所谓的游泳池、健身馆等则仅是农村学校的一个“可望而不可及”的梦想而已。另外还有诸如校园安全、医疗保健、健康体检、营养补充等也严重制约了我国小学学校体育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
4优化我国小学体育教学创新改革的重要策略
4.1完备体育场地设施,充沛体育教师设施资源,创新体育教学理念
在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学校体育设施一流,教师资源充沛。在实体教学中,他们十分强调“终身体育”和“健康体育”,主张学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体育项目,在亲身参与中体会运动文化、感受运动魅力。借助于这样先进的体育教学理念,体育的功效被最 大程度地释放出来,学生通过体育运动不仅能够拥有健康的体魄,还可以培育完善的人格和健全的思维。由此可见,政府部门完善政策,加强监管只是保障体育教学正常开展的一个环节,学校方面,学生本人及家长都需要破除对于体育本身所持的偏见,提高对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单靠“强制、与成绩挂钩”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反而会加剧学生对于体育本身的抵制和抗拒。只有真正把体育作为一门重要学科,从思想当中开始重视,而非敷衍了事,“每天锻炼1h,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才能变得实在起来。
4.2利用体育游戏,激发学生学习体育兴趣,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的能力
游戏是小学生喜爱的体育活动,它的内容丰富多样,形式生动活泼,对于激发学生参与运动,掌握动作技能,增进身心健康和促进社会适应能力,以及开发学生智力,培养良好道德品质等都有积极重要的作用。游戏比赛在小学体育教材中占有相当的份量,通过游戏教学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竞争意识,团结合作,热爱集体和遵纪守法等优良品质。而这些优良品质正是一个人健康心态的集中体现。游戏深受学生的喜爱,也为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良机。例如,在游戏比赛中一些个性较强的学生因不服输而与对方发生争执,甚至拳脚相向,也有失利的一组同学之间互相埋怨,导致受指责的学生产生怯场心理而退出比赛。这样一来,不仅影响了游戏教学的正常进行,而且还伤了同学之间的和气。至此,体育教师要及时抓住这一契机,耐心地教导学生特别是一些具有倾向性的学生使其认识到游戏比赛的真正意义,正确看待比赛的成败,批评有碍团结的不良倾向。同时还要与学生一道分析造成失败的原因,找出制胜的有利因素,以积极的心态迎接新的挑战。
4.3举办各式各样体育比赛活动,统筹兼顾,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此次参赛课题项目繁多:排球——垫球、跨越式跳高、太极拳、哑铃操和足球——运球等,有备而来的选手们个个身手不凡,以新颖独特的教学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流程、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及扎实过硬的教学功底,向评委和现场观摩的同行展示了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体育教学实践课,评委们分别从课堂常规、示范能力、教学效果、安全措施等方面进行了评析,最终评选出一、二、三等奖。本次优质课评比活动,目的在于推动全市中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改革,优化课堂教学方法,交流和研讨教改经验,进一步拓展体育教师的教学视野,丰富体育课堂的教学资源,充分调动学生自主探究与参与、实践体验及合作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为下一阶段的体育课堂教学研究提供实例,为体育课程的有效教学指明努力的方向。这是该区首次承办焦作市体育优质课评选活动。因此,体育教师在教学中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要让学生的快乐不断“晋级”。除此之外,体育教师还应把握好教学双边关系中“导”的作用,在导德、导思、导向之时,不忘了导趣。例如有的同学在体育活动中兴趣单一,发展不够全面,致使体育教师就要向学生展示各种体育运动项目的魅力,启发、吸引学生,让学生在富有情趣的学习过程中,掌握运动技巧,体会运动的快乐,这样才能更全面有效的训练学生的肌体,增强运动技能的储备,挖掘学生的身心潜能,为终身体育夯实基础。
4.4把“三生”教育纳入学校体育范畴,将体育与教育事业完美结合
将运动教育、健康教育和生命安全教育进行融合,并通过体育的情景教学模拟锻炼各种应急避险技能。创新体育教学方法,探索有效教学模式。将应急避险能力训练纳入体育课程之后,需要创新体育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使体育教学更加“三贴近”——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自然情景,体育教师在日常教学和体育活动中开拓与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的相关内容。强化专业教师自身能力,重构教师专业素质。通过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来促进生命安全教育在学校体育领域中的扩展,最终实现青少年的生命教育与身体教育完美结合起来。学校体育课程不是为了教学生练习几个项目,为了迎接升学考核,而是为了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这也是体育的本质特征——即身体的自我保护、身体的强壮以及使个体具有生命力。心理学家马斯洛在“需要层次论”中所说的安全需要,是仅次于生存需要的基本需要。从这个意义上而言,在学校体育课程中实施生命安全教育具有可行性。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社会各个领域的繁荣和进步,其中,也派生出了一些新兴的产业,例如,现代科学技术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条件、生活方式和生活内容之后,又促进了体育(Sports)与工业(Industry)的结合,形成了新的产业,即体育产业(Sports Industry)。体育产业的概念的提出在我国仅仅有10几年的时间,而其发展速度之快是其他别的行业所无法比拟的,如今,体育产业已经渗透到了社会的各个方面,其中包括机械制造业、商业、旅游业、娱乐业、纪念品开发业、邮电、餐饮、药物、通讯等领域。部分发达国家,如美国、英国、德国、意大利、体育产业已经成为了本国的支柱产业,在我国,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等经济发达地区,体育产业产值也日益飚升,大有替代传统产业地位的趋势。
一、体育产业的产生和发展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产物
1.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体育产业的产生
体育产业的产生,是紧随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而确立的。
早在1100年~1650年间,英国贵族就借助赛马来炫耀自己的权利和财产,赛马不仅是贵族的娱乐形式,它也吸引了社会各阶层前来参加观赛。马的主人为自己的马悬赏,用来炫耀自己的财富;也有人为了取悦前来观赛的国王,支付当天比赛的所有费用,这种现象,虽然包含了体育产业的内容,即为满足自身的需求,以获取一定社会利益为目的的活动,但无法称之为体育产业,人们对体育的认识仍停留在单纯的娱乐为目的的阶段,对其产业价值还没有认识。
16、17世纪发生了以哥白尼的日心说和牛顿的经典力学为标志的科学革命,18世纪下半叶又出现了以蒸汽机为标志的技术革命和以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为标志的科学革命,此时大英帝国处于昌盛时期,受科技革命的影响,英国赛马运动也得到了蓬勃发展,贵族们建立起自己的赛马俱乐部,由有经营头脑的专门的人来管理,各俱乐部之间的比赛也不再是免费,并形成了统一的管理规范和模式。每个俱乐部从马匹的选种、培训方法,驯马师的专业能力、参赛路径的布置、出场马匹的合理搭配等方面,更加注重符合力学原理和统筹组织。这样的比赛不但没有因为收费而失去观赛的人,反而由于比赛更加激烈,水平更高而吸引了更多的人来观看。赛马俱乐部的成功带动了其他体育比赛的发展,并从英国发展到世界各地。体育产业从此开始兴起。
2.现代科学技术对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指导和推动作用
近代西方自然经济社会中以分散、自发、小规模状态存在的“小体育”,向现代市场经济社会中以集中、自觉、大规模状态存在的“大体育”过渡过程中,随着体育与经济、社会、政治、文化之间的矛盾逐渐展开和逐渐解决,使美国和某些西方国家的体育产业具有自然发育的性质。也就是说,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作为经济基础的生产关系发生变革,从而使从属于上层建筑部分的体育概念、功能、地位和自身价值也发生了变化。传统的体育事业价值观被打破,取而代之是日益崛起的体育产业价值观。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作为体育产业发展的先驱,为体育事业向体育产业过渡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从体育产业结构方面看,社会的体育价值取向与体育产业的价值取向相互契合,并推动了体育产业结构的发育成长,它表现为促进体育产业内部分工的发展,促进新的专门化工种逐渐发展成为低一层次的具有独立产业性质的工种或行业,从而体育产业在结构上分化成包括一系列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的低一层次体育产业的整体。分工的每一步发展和每一个新的产业的产生都是其结构进一步成长和趋于完善的过程,而所有这些过程又都是体育产业自身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向人们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和谋求更大经济收益取得进展的过程。美国职业体育产业在结构上已发展成为包括各种职业体育联盟、体育场馆经营、体育经纪人乃至俱乐部专利产品经营等各种产业或行业的整体。
3.体育科学与体育技术、生产一体化
体育产业和行业的细分使它们各自独立,又增强了他们的紧密联系,使每一个体育产品的诞生,都蕴含了大量的多个子行业的共同努力和协作。从每一个科学设想的产生开始,经过科学论证、分析和技术攻关,从而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环环相扣,相互依赖,紧密联系,互为一体。例如,我国优秀跨栏运动员刘翔,在2004年悉尼奥运会和2005年洛桑世界田径锦标赛110米跨栏比赛中,分别创造出了12秒91的平世界纪录和12.88秒的破世界纪录的成绩,这一劳动产品的创造,除了刘翔本人先天因素,更重要的是多方面的因素,其中包括运动员的学习能力和临场发挥水平、包含教练员广博的训练理论知识和手段方法、科研队伍的技术攻关、医疗营养保健人员的体质跟踪监督、合理膳食和营养搭配、包括耐克公司根据刘翔脚膜、通过受力试验而专门量身制作的质量只有8克的跑鞋等。
二、现代科学技术与体育产业知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1.体育产业知识是多学科紧密联系的综合性产业知识体系
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对体育产业的范畴不尽统一,所以迄今为止,对于体育产业的概念还不尽相同,有些人认为体育产业是指体育事业中可以盈利的那一部分,有些人认为体育产业就是体育服务业,有些人认为体育产业是娱乐业的下位概念。在这里,笔者认为,体育产业不仅仅包含在第三产业中,它也直接或间接的涉及到其它产业内容,从而其发展也应该是多学科的、广泛的、综合的多学科知识集合的综合产业,例如,现代体育场馆的建设,各种体育器械的制造、运动饮品的生产等等,我们认为其更符合大产业范畴下的工业范畴。在我国,1985年国务院国家统计局在关于三个产业的划分中明确把体育列为第三产业的第三门类,是依据体育产业的核心价值而划分的,即为提高居民文化生活水平和精神文明素质服务业,体育经纪人、体育竞赛表演业、健身娱乐业等均属于此类范畴。
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使社会分工越来越明细,各种知识体系越来越丰富。也使得各个行业之间的依存性越来越高,某一高新产品的生产,包含了多个行业的合作,由多种知识体系结合作为研发基础。体育产业作为一项多行业集合体,对科学技术的依存度也相当高,由于其作为产业所提供的有形或无形产品明显有别于传统产业所提供的产品,所以,体育产业在借助传统产业知识构建自身产业理论时,其必然又明显有别于传统产业而独具一格,形成自身独特的知识理论。例如,一座现代化体育场馆,从设计、建设,到经营管理和维护保养都有一套自己的理论知识。
三、奥林匹克运动会――现代科学技术推进体育产业快速发展的典范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早已远不是体育界的盛会,多种科学技术的运用,已经将奥运会装扮成全世界、全人类的盛会。每隔四年一度的盛会吸引了全人类的目光,在16天的日子里,科学技术手段应用各个环节。以即将举行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为例,“科技奥运”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三大主题之一,并作为基础支撑着“绿色奥运”和 “人文奥运”的实施。“智能交通”技术、食医药科技、太阳能光电光热技术等大量科学技术的的运用,无疑对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发展和繁荣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使奥运会的“眼球经济”凸显,各个国家把争办奥运会作为推动本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有效途径,世界众多知名品牌公司也将奥运会作为广告宣传的必争之地,奥运品牌、标识、运动员的技战术水平和能力等无形资产价值被很好的挖掘。有人推算筹办和举办2008年奥运会的经济影响及就业机会。结果表明,从2003年到2010年,奥运会产生的总体经济影响717.06亿美元,其中直接经济影响419.32亿美元,间接经济影响297.74亿美元。2008年北京奥运会创造656万个就业机会,并将额外261万外国游客,15.55亿国内游客,奥运会当年可吸引77.7万国外游客和2.3亿国内游客。
四、马克思自然科学观下“现代”与“后现代”文化意识对体育产业发展的影响
认为,社会的进步是由社会的物质进步决定的,物质决定意识,物质的进步将现代社会细分为“现代”阶段和“后现代”阶段。“现代”与“后现代”这种说法,通常用于区分不同的现代化阶段。我们可以大致上认为,现代(现代性、现代主义)是指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后现代(后现代性、后现代主义)是指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变。现代化本身,就意味着价值指向的转变。
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类社会工业化程度高度发展,致使社会和个别产业的同步发展日趋明显,体育产业借助现代科技得以迅猛发展,进入工业化发展阶段,体育用品业在体育产业子行业中优先发展。例如,美国的NIKE、ADIDAS运动服装公司、我国的李宁运动服装等公司日益崛起和壮大。
随着数字信息时代的到来,生产方式转变是文化转型,人们对世界观和人生观也发生转变。社会进入“后现代”阶段,“后现代”文化意识在承袭“现代”文化意识转型基础上,又创新了自己的观点。“花钱买健康”、“享受生活”、“表现个性”的观点日益得到更多的人的赞同,体育竞赛表演业、健身娱乐业受到更多的人关注,例如,美国人每挣8美元就有1美元用在观看体育比赛上,各种挑战运动如蹦极、攀岩、远足、漂流和张扬个性的运动如轮滑、赛车等日益风靡全球,而且将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甚至可能替代传统的体育运动项目。另外,“后现代”文化意识使人们格外看重信息,一些体育网站、报刊、电视频道等也如雨后春笋,不断发展壮大。
很显然,“现代”与“后现代”阶段的区分指明了体育用品业优先于体育产业其它子产业发展的最终根源和发展趋势。受“现代”生产方式的影响,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整个体育产业发展中,体育用品业优先发展已经得到了社会发展的印证。继而受 “后现代”文化意识的影响,在体育用品业的快速发展之后,体育自身所蕴含的核心价值得到社会认同,体育服务类行业开始繁荣发展。体育健身娱乐业、竞赛表演业将成为人们生活消费的主流趋势,体育经纪业、体育旅游与探险、体育保险业等开始悄然兴起。
笔者认为,既然“体育课就是玩”的观念在学生的认识上已根深蒂固,教师何苦要在形式上确认体育就是“课”呢?而事实上,强制式的教学、被动体育的训导模式严重阻碍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形成了教与学的矛盾,才使教师在教学中感到累。若教师顺应学生对体育的认识,以“课”的形式去组织学生的学习,让学生在“玩耍”中找到支撑“玩”的骨架———体育的知识,在活动中发现自己,发现人与人、人与物、人与环境等的关系,调整和规范自己的行为,使学习行为向着生活行为“迁移”,这种“玩”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学习的过程,是知识内化的过程。
二、明确目的,超前引导,促进发展
学生体育考试的成绩不能客观地反映体育教学的情况。体育课因为《合格标准》《锻炼标准》的层层考核,导致教师和学生的教学行为都是为了考核结果,教学的目的发生了偏移,疏忽了教学过程的教育性,阻碍了学生对体育教学功能的理解,遏制了学生体育兴趣和体育能力的发挥。如果教师调整教学思路,在课前给学生讲明学习的目的,在学习过程中及时点评学习现象与教育目的的关系,超前引导,使学生能够明确目的,调整自己的行为并乐于接受教学过程中的累和苦等,使学习成为一种有趣的活动,学习就不再是艰苦的差事了,学习行为也会在趣味性的变化中渐成习惯。在体育课堂上,因其教学活动的直观性和开放性等特点,使学生的表现真切而自然,便于教师观察,使教育更具有针对性和适时性。因此,教师的言行举止本身就是一种超前的启发、一种示范性的教育。在特殊的教学环境中,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一些行为和意识并给予足够的关心,予以客观的评析、超前的引导,使学习的行为在形成习惯之前,使学生的心理活动在无意识和有意识之间得到有效调控,促进学生向良好的方向发展。
三、主动参与将成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
培养学生对体育教学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教学,是保证体育教学效果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常常以课堂教学的运动强度和运动密度来决定教学的组织形式,用这些有形的指标来束缚和指导教学安排,而从根本上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和态度。并不是一堂负荷合理的体育课就能唤起学生对体育教学的投入,而恰恰是在活动中教学情感的激发、教学态度的转化,促使学生对“课”产生兴趣,情感和态度支撑学生主动地学习,不断地完善发展。课堂上的强制教学方法,训导式的教学是在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它把体育课上五十多名学生参与教学的作用压制到了被动接受的地位。个人的教学行为显然小于众多学生参与教学的行为,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师生共同参与教学,保持良好的教学互动,才能使学生对教学产生兴趣,自主地参与教学,使体育教学在轻松、愉快、和谐的氛围中连续不断地变化和发展。
四、协调发展是体育教学可持续发展的源泉
在农村初中体育教学中,我们不难看到:不少学生在体育课上缺乏热情和执着的追求,对学习兴趣不高。
1.现状及成因
现状一:长期以来,我们的体育教学给人呆板、孤立、冷漠。缺乏人情味的印象,这是由于我们的教育长期受到苏联凯洛夫教学理论的影响。具有浓厚的科学主义、竞技性的倾向,从而视了体育教育的文化价值,缺乏社会理想和人文关怀。
现状二:历来认为体育是强身健体的手段,但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感觉到竞技性太强,缺少实用性。这与原课程内容较偏重逻辑性,强调结构严谨,过分重视竞技性、系统性、缺少展示体育思想与实际应用性有关。
现状三:应试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体育课程的本来面目,这是由于体育课对老师与学生的评价过分注重和信赖于身体指标,评价方法单一,没有发挥在体育学习中的综合功能。
现状四:在长期的应试教育下,体育被认为就是素质练习,然而这种做法不仅没能提高学生的体育素质,反而让学生产生了厌学情绪。
2.科学人文精神学习的依据
上述现状反映出我们在肯定我了体育教育成绩的同时,也应看到中学体育教育中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体育教育的价值到底是什么?如何使体育的育人功能得到更加具体的落实?应该让学生学习怎样的体育?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我国体育课程也经历了一系列的改革,产生了新的课程标准,这一标准把关注人的发展作为首要的目标,其核心思想就是突出以学生为本。充分关注学生的全面素质发展,个性特征的发展,终身可持续发展。关注学生体育学习的主动参与和体验过程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培养,它是融入了先进教育理念的一种全新的课程体系,具有蓬勃发展的活力,与此同时,出现了体育文化的提法和研究,认为体育文化与素质教育分不开的,体育文化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基本思想,重视人的全面发展,着重提高人的素质。在素质观理念的指导下,体育文化经历了两个观念的整合,并呈现出的科学人文精神的整合形态出现的趋势,认为科学人文精神是智能发展的超越。体育中的科学人文精神是体育精神,体育本质力量的具体反映,体育知识,技能并不等于体育精神,它的培养是渗透在体育知识,技能的传授过程中的,是体育教育中培养科学精神,提高全民素质的核心和灵魂,其价值是辐射到整个教育过程的全部领域。科学人文精神的培养是体育教育中进行科学与人文教育整合,是实现素质教育的必产物,它主要表现在培养人严谨扑实的科学态度,理智自律的人格特征,诚实求是的工作作风,勤奋自强的探索精神,开拓创新的基本素质,宽容谦虚的优良品质。
3.在体育学习过程中培养科学人文精神的几点做法
新的课程标准体现了体育教育必须重视对学生进行科学人文精神的培养,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理性精神。为此,我们体育老师必须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注重“完整的人”的体育教育,即从传统的只重视认知教学转移到认知与情感并重的教学上来,使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完整的人。
3.1体育课堂教学应做到体育教育与心理素质的相互促进。影响学生体育学习的心理素质主要有:求知欲望、意志力、动机与兴趣,自信心等等,这些也无疑是一个人在其一生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获得成功所必须具备的品质。而体育因其自身所是有的实用性,唯美性等特点,在培养这些品质方面是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在现实教学中,要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健康、健全人格的形成。
3.2注重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体育教学设计要做到真正从学生出发,给学生更多的选择自由活动空间。要让学生真正的参与到活动中去,注重学生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不要把学生当作接受知识,技能的机器,要努力为学生营造宽松的创造空间,在教学中合理根据教材内容,设计出探究性的课题,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真正实现新世纪体育课程的基本理念,即“人人都能学到有价值的体育,人人都能够获得必要的体育技能,不同的人在体育健康得到不同的发展。贯彻健康第一的思想,培养具有终身体育意识的人。”
3.3注重体育和社会、生活的联系。注重从现实生活中的例子中找到体育技能,方法,观念的胚芽,发掘体育对学生现实生活的价值,让学生深刻的体会到体育就在我们身边,认识到体育“源于现实生活,寓于现实生活”。很多看起来与生活并无联系的体育技术,其实质都是来源于现实生活。例如:我们在指导学生学习了“鱼跃前滚翻”的动作要领后,可让学生观察这一动作与现实生活中看到的什么动作相似?在现实生活遇到什么情况可以采用这一动作?使学生真正步入生活中“处处留意皆体育,现实生活中时时用体育”的境界,从而真正体现体育的价值。让学生在学习体育的过程中回归自然,回归社会,回归现实生活。培养其用所学的体育技能解决我们遇到的现实问题,这才是未来社会所需要的新型人才。
3.4加强体育史的介绍及体育技术产生背景的揭示。斯大林曾说过:“青年特别应该知道科学的历史”。在平常的体育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对性的对学生进行体育史的教学是高质量地完成整个教学任务的需要,也是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的有效手段之一,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增强他们的民族自尊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辨正唯物主义世界观,有助于培养科学精神风貌及刻苦煅炼的坚强意志品质。也有助于对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从而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热爱。
同时,我们应该明白体育学科中的科学人文精神的培养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它必须渗透在我们传授体育知识,技能的过程之中。这就要求我们体育老师必须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明确新时期的体育教育任务,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体育课程改革的大潮中去,为培养新世纪所需要的健康,全面发展的人才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二、突破传统思维,创造教学环境,发展学生个性
体育本是一门热血学科,学生在体育课上应当是主动积极、生龙活虎的。然而,我们现在的体育课严肃有余、活泼不足,课堂气氛沉闷,统得过死等现象还普遍存在。多数体育教师只有按照传统观念,一招一式的进行教学,这在一定程度上压抑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体育教学中,我们只有突破传统思维方式,大胆进行体育教学改革,改进组织形式,改革教学方法,充分体现现代学校体育健身性、娱乐性、开放性等特征,才能创造适合青少年个性发展的教学环境,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气氛,让学生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成为学生个性发展的摇篮。
三、体育课发展个性的一般原则
1.识别承认学生个性原则。
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很自然的表现出他们的个性来,教师要了解学生、关注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善于观察识别他们的个性,同时要承认他们的个性。
2.激励不同个性原则。
每人的个性是不同的,我们在了解学生的个性后就得承认他们个体的差异,并加以鼓励和支持他们的个性发展。
3.适宜引导和培养不同个性原则。
体育教师应有目的地培养其自我意识,用高尚的社会影响因素支配学生体育运动的内驱力,为个性培养和发展创造理想的体育环境,在教学中,要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尽可能激发其自我活动的能动性,并给予充分信任和尊重,提供更多的自由,变学生被动参加体育活动为主动追求。在制定体育教学计划与实施中,要建立师生间的良好关系,应选用生动有趣,符合青少年生理、心理特点的教材,培养学生的道德感、美感和责任感,引导学生体育训练中磨练自己性格。
四、体育课中几种发展学生个性行之有效的方法。
1.准备活动是发展个性的极好方法。
在准备活动中,我们可以让学生自己分组,按教师的要求选择不同的形式和内容如:游戏、健身操、跑步、小比赛等等。让学生自己组织活动教师也可以参加进去同乐。这样不但培养了学生的组织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也充分发展了他们的个性。同时也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为我们整个教学作好了准备。我在教学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俱乐部"式的教学也是发展学生个性的有效方式
学生光在一周两节体育课中的学习和活动是不行的,必须要在课外继续锻炼和学习。“俱乐部”式的教学不但在课堂教学中很好的开展更重要的是它能很好的延伸到课外。在课外学生会自觉的去收集资料并积极参与组织活动充分展示自我。但在这里我要提醒的是在课外教师要关注他们积极帮助他们。
3.开设选项课是发展学生个性的重要途径。
开设选项课一般是在一周开设一课时,在课中教师要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不但要当好导演同时也要当好演员,和学生共同活动,共同讨论。
五、对学生个性培养的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注意“活”而不“险”。
体育教学活动的独特性在于其学生身体必须加入到激烈的运动中去,并且使用一定的辅助器材,从而使体育教学活动产生了更多的危险性因素,因此,在教学中应加强安全教育。为了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身体锻炼,在设计时教师首先要有预见性,预见在活动中可能发生的意料不到的情况,使教学过程“活”而不“险”,让学生身心得以健康发展。
2.注意“活”而不“乱”。
1我国现阶段职业学院体育课程存在弊端分析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整体提高,职业教育模式也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也存在着很多制约教育发展的因素。体育课程作为职业学院教育的教学内容之一,也逐渐呈现出很多问题。一直以来,体育教育在职业技术学院按照常规的教学方式进行,并没有突破和创新,与我国提出的素质教育也不能有效衔接,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在现阶段,我国还是以传统理念进行教学,在应试教育的体制下,大多数院校还是以学习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并将其作为衡量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指标。体育只是作为一个辅助课程进行开展,在这种环境的影响下,学生学习体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匮乏,学校体育教育发展失去根基。学校对体育教育的重视程度不高,导致学生自主学习体育的能力不足,这与全面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理论相背离。体育课程的教育与学习是一个有效衔接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但通过调查研究发现,目前大多数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教育的课程设置还是延续了基础教育阶段内容,并且在教学模式上并没有创新与改变。首先从教育理念上,还是承接了基础教育阶段作为一个附属课程的思维,教育的目的并未发生转变。其次在教育内容与方式上,内容只是一个延续和承接,并没有做出改变,而且教学的方式上,主要以授教为主,学生没有自主学习的机会和意识。简单的重复性内容,让学生不但对学科不感兴趣,更失去信心。基础教育阶段过后,部分学生对于学校的教育期待有所改变,希望一些新的、具有挑战性的教育内容和模式,激发学习兴趣,体现特色,调动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重复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手段,让学生学习失去了信心和耐心,让学生坚持体育的学习可能性大大降低,这也与我国提倡终身学习教育背道而驰。
2职业技术学院体育课程改革与发展
基于以上分析,我国职业技术学院体育课程改革要顺应国家教育发展政策目标,结合院校的实际情况,针对学生实际素质情况,进行改革模式的确定。经过多年的研究和探索,针对现阶段我国职业技术学院体育课程存在的问题和弊端,需要为其重新设置体育课程,将体育课程从辅助科目向必修科目发展。同时,在模式的选择上,俱乐部的模式是一种创新和变革,这种模式既符合我国教育实际,也符合院校发展的情况。俱乐部模式的选择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可以借鉴国外经验,依托我国国情,创新出有中国特色的俱乐部模式。2.1职业技术学院体育课程改革发展的理论依据改革的目的是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使其更好地为社会服务。职业技术学院体育课程在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和弊端,这些都是学生和社会的需求发生变化的结果,原始课程设置及教育教学手段跟不上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学生作为院校发展的基础和必要条件,满足他们的需求,院校才能得到健康发展。体育课程改革是职业技术院校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经过不断创新发展,探索出俱乐部模式。这种模式不但将教育教学资源有效利用和整合,更能满足学生的多元化需求结构。俱乐部模式打破传统的对学生管与教的形式,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为目的,满足学生对个性化的追求,让学生有更为广阔的学习空间,根据自己的优势和爱好,有选择性、有目的性地进行学习。创新教学手段,强化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心理素质教育,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并将体育学习作为终身教育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2.2职业学院体育俱乐部组织形式取代体育课程的现实意义职业学院体育课程的俱乐部形式主要是依托一定的教育资源,以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强化心理教育、锻炼身体为目的的一种课程模式。其在教育内容的设置上,给予学生更多自主选择的空间,在教学手段上,更加灵活,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俱乐部课程模式是传统体育课程模式的全新变革,打破了传统浪费教育资源、灌输式学习、学习重视程度不高的问题。另外,新型的俱乐部模式,提高了教育教学水平,使体育学习以高质量、高水平的状态吸引更多的生源,使整个职业学院教育水平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职业学院体育教育要想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需要进行全方位的改革与创新,而体育教育作为一项重要内容,俱乐部模式的创新,引领整个学院教育改革向外延伸。
3对策研究
目前,通过对我国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教育情况的具体分析,再根据现阶段我国教育发展的整体状况,得出俱乐部将作为体育教育模式进行推广和发展,而且也将成为我国体育课程模式改革新的里程碑。但一种新模式的发展和实施,需要一个过程和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因此,我国职业技术学院体育课程改革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由原始的选修、学分向俱乐部形式的逐渐转变。3.1自主选修课程模式自主选择课程模式让学生可以自主进行学习,在体育课程的选择上,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选择,兴趣引起其学习优势的发挥和展现,让学生主动学习体育,建立学好体育的信心。通常情况下,在掌握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熟练掌握一两种体育课程,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还能锻炼身体。这种模式使学校的资源得到最优配置,合理利用,对于教师素质的培养起到很大的作用。3.2学分制课程模式学分制是目前各个院校普遍应用的教育模式,其主要是以学分的形式,来进行学生素质的差异的评价和体现。这种模式是对学生学习成绩差别的具体展示,起到了促进学生努力学习的作用,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这种学习模式让学生有一定的学习空间,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优势进行科目的选择,学生在一定时间内只要完成学分,便可以提前毕业。由此可以看出,学分制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了学生学习的时间,带动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而且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优势和特色,更好地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3.3职业学院体育俱乐部模式俱乐部的体育教育模式作为一种创新的教育模式,不但是教育改革的一大创新,也将带领职业院校体育教学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俱乐部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体育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并提供必要的基础设施条件和教育资源。俱乐部模式是经过职业技术院校多年的探索和努力的结果,在教学模式和手段上具有一定的特色优势,为学生个性的施展和素质的全面提升提供了条件。
4结语
我国职业学院体育课程自身存在着多种不利原因,职业学院体育课程没有以以人为本为发展目标,职业学院课程重复基础中学体育课程较多,无形中增加了学生学习的负担,不利于职业学院培养合格的人才体系。通过对职业学院自主选修课程和学分制课程的教育路径的选择分析,分析构建体育俱乐部课程模式为主要发展趋势,我国职业学院体育课程的关键在于教育体制的改革,教育体制的改革能够带来职业学院体育课程的进步,促进职业学院体育教育模式的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贺瑛.基于慕课平台下高校体育与健康教育视频课程构建研究[J].科技资讯,2016,14(9):129-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