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1-06 09:52:12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老年人的健康保健与护理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摘要】 目的 探讨老年人对社区护理的需要。方法 通过对100名随机抽样的60岁以上老年人对社区护理需求的调查,得出心理护理对不同职业、文化程度、性别人群在健康促进方面所起的作用。结果 100名随机抽样人群,经社区心理护理后对健康知识的了解程度明显增加,负性情绪明显下降。结论 根据老年人不同的年龄、文化背景、家庭状况,采取积极有效的社区护理模式,有助于改善人的心理及身体健康。
【关键词】 社区护理; 老年人; 需求; 调查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社会保障体系的日益完善以及现代医学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的平均寿命正在逐渐延长。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已达到1.42亿,超过总人口的10.9%。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社会家庭结构也在发生着变化。老年空巢家庭正逐年增加,因此这些老年人的医疗保健服务就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
社区护理机构以它的专业、方便、快捷担当起这个重任。国际老龄协会不止一次提出科学为健康老龄化服务的宏伟目标。说明面向21世纪的老年保健服务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一大课题。现代医学研究已从医疗为中心转向以护理保健为中心,并向家庭医学方向发展。社区护理工作便随着护理职能的扩展而越发显得重要。
据调查表明,我国的社区护理服务还处于初级阶段。对社区护理服务有需求的家庭所占比例为64%,其中15%的家庭处于等待服务状态。社区护理机构能够贴近家庭、了解家庭成员,特别是老年人的健康状况,掌握第一手资料,搭建社区健康信息系统,搭建起患者与医疗之间的桥梁,使人人享有更完善的医疗保健服务。
本次调查研究抽取了本市新华区的100名60岁以上的老人。从社会人口学特征、老人健康保健情况、社区护理需求以及影响因素方面进行了研究和分析,旨在了解和掌握老年人群的健康保健状况和护理需求,以指导社区护理的开展方向,提供符合我国国情和本市现状的社区老人护理服务。促进和维护老年人的健康,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取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新华街区415名60岁以上的老人,按照1:1的比例分层抽取获得小学以上文化程度的老人和无文化的文盲老人各50名作为调查研究对象。
1.2 方法 采取集中授课、入户调查、现场咨询、造册建档、跟踪随访的形式,反复细致地向老人们介绍调研的目的、要求和意义。对调查研究的各个项目逐条逐句地询问并填写调查表,获得所需的原始资料。主要调查内容包括:社会人口学特征、老人健康保健现状和老人社区护理需求情况。共进行了3个月的随访调查,获得了第一手资料,并进行了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本调研对象的100名老人,年龄60~98岁,平均67岁,其中70岁以上老人占33%,男女比例为2:3。被调查老人文化程度普遍偏低,50%的文盲老人中,男性占32%,女性占68%,其调研结果详见表1、表2、表3、表4。
表1 100名老人社会人口学基本特征(%)
表2 100名老人心理护理前后负性情绪变化(%)
表3 老人健康保健情况(%)
表4 老年人疾病流向
表5 老人对健康知识的了解程度(%)
3 讨论
3.1 社会人口学特征 本次调查发现,老年人中文盲比例较高,体力劳动者占调查对象的71%,提示老年人健康教育和推行健康保健措施应注意具有针对性。调查对象中70岁以上老人占33%,显示社会老龄化的速度在加快,与国际关于人口老龄化报道相吻合。提示老年人健康保健服务已成为基层卫生保健的重要任务之一。被调查老人中丧偶者比例为28%,有研究报道,丧偶对老人的心理健康影响非常明显。在焦虑、抑郁、偏执等方面与配偶健在的老人有着明显的差异,从而显示出对老年人的社会心理支持方面的服务也是社区护理中不容忽视的问题。
3.2 老年人健康保健现状 调查表明,我国大多数老人与子女同住,占调查对象的54%,独居者为26%,夫妻两人单独居住者占20%。由此可见,大多数老人的生活照料由家庭成员负担,但由于计划生育使单位家庭子女数减少,以及社会家庭核心化合小型化的发展,随之而来的将是更多老人的生活照料和疾病护理依赖于社区护理和社区服务。鉴于我国医疗卫生保健制度的局限,调查对象的医疗费用负担形式仍以自费为主。经济的原因使多数老人的就医和健康保健受到较大的限制,约45%的老人承担不起医疗费用。能否妥善解决这个问题将对老年人的健康促进、维持和改善有直接影响。通过对老人进行健康教育和实施护理保健措施,建立“量用为出”的收费原则,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健康目标,将是我国基层保健工作面临的挑战和今后为之奋斗的方向。
3.3 老年人社区护理需求及影响因素 本调查发现,老人的社区护理需求较高,占70%,主要要求提供家庭访视护理、健康咨询护理。其中文化层次高者要求高,比例大,文化层次低者要求简单,甚至部分老人提出公寓式服务,既能满足自己的社会交往需求,又能减轻子女负担。调查表明,文盲老人对社区护理持否定态度的前两位原因是经济困难和自我保健意识的缺乏。表现为对定期的体格检查和保健措施的不理解,以及疾病初期不及时就医,提示加强健康教育和保健工作的紧迫性,“健康参与”对实现“人人享有健康保健”战略目标的重要性,以及开展社区护理服务的方向。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10-0444-01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老龄化的问题也日趋严重,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西方社会在经济发展后也迎来老龄化的浪潮,但是我国现在仍处于发展中的过程,对于处理老龄化问题我国没有西方国家的优势。我国的人口老龄化的解决方案目前比较实用的就是保障老年人的健康,实现健康老龄化,这样带给家庭和社会的压力就会减少很多。这就需要彻底落实社区护理工作,实现对每一位老年人的健康护理。
1 社区护理在老年保健中的作用
1.1 慢性疾病的护理和预防。老年人慢性疾病的患病率很高,极大的伤害了老年人的身体健康,慢性病护理是社区护理人员的重要职责。老年人的慢性疾病是不可避免的,所以现在社区护理需要做的就是从根本上进行预防和病后的正确护理,对于社区护理人员要进行专业的慢性病护理培训,从根本上对社区老年人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进行专业的指导,对老年人的疾病进行专业的护理。让老年人自身提高健康保健的意识,从自身做起,做好健康保健工作,减少慢性病的发展几率。
1.2 心理疾病护理。老年人一般或多或少都存在一定的精神障碍,尤其是抑郁、孤独,也很大程度的威胁到了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目前,在全国尚未形成社区老年人心理疾病的识别和干预体系。心理健康是整体护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心理护理是一个重要的责任,要对社区护理人员做进一步的心理学专业知识的培训,以提高社区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护理的专业技能,采用干预人群健康和个别指导相结合的方法,以促进中老年人心理疾病的健康护理工作的进行。
1.3 健康档案管理。社区护理过程中,要对每一位老年人进行详细调查并做好记录,并将每一位老年人的详细情况报告给医生,对每一位患者都研究出一个针对性的护理方案,并进行持续性的护理,社区护理的特点要体现出来。
1.4 家庭康复护理。大部分的老年人的疾病都是需要回家进行康复治疗的,所以,家庭的康复护理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家人对医护知识并不了解,所以,社区护理就要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对老年人进行康复护理。所以,要对社区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可以成为康复医师的助手,帮助医生为老人进行家庭康复治疗、指导和护理工作。
2 社区护理存在的问题
2.1 护理模式不完善。社区护理服务目前还是不够完善的,很多护理工作还局限于传统的护理模式,但是已经无法满足现如今的老龄化的社会。社区护理局限在注射、输液、测血压等初级护理模式,主要是重复一个简单的技术操作,以协助医生完成治疗工作为主。和大医院就诊没有区别,不能体现出社区护理的优势和便捷,社区护理的模式还是存在很多的不完善之处。
2.2 护理形式单一。社区护理的特点是要发挥其作用,对社区的老年人有一个整体的、详细的了解,并对每一位老人都有针对性的护理规划,但是,目前的社区护理形式仍然比较单一,仍然局限于传统医院的护理形式,只注重医疗技术操作,忽视医护人员自身的专业能力,而且仍然只懂得遵医嘱,护理人员对老年人的详细情况并不了解,这样一来,根本不能做出准确的健康护理。而对于整个社区老年人的健康评估问题更是毫无头绪,这也让社区护理进入了死角,并未发挥出社区护理的真正作用。所以,对于整个社区来说,这样的护理形式是单一的,并不全面。
2.3 护理人员结构不合理。社区护理中的护理人员结构存在很多问题,这也是因为社区护理并未受到医疗结构的重视,传统上社区卫生机构被视为养老院。即使将社区护理模式的概念融入社区护理中,但是社区护理仍然是以疾病为中心的医疗服务。除此之外,社区护理不仅仅只是对疾病的护理,护理人员还要具备社会文化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对社区内的老年人的护理做到专业而又全面。
3 老年人社区护理模式的前景
3.1 健康老龄化。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对人类个体的老龄化和人口老龄化的认识发生了变化。健康老龄化,就是希望让老年人远离疾病,健康的安度晚年。除了社区护理做到位之外,还要让老年人提高健康意识,自我保健,自我护理,每位老年人都有着健康、乐观的心态。
3.2 老年临终关怀。临终关怀对于患病不愈的老年人是十分重要的,家人的照顾往往是局限的,但是社区护理可以通过科学、专业的医护技术让老人在临终前能够减少患病的痛苦,并且能够有一个乐观积极的心态,快乐的享受最后的日子。
3.3 老年康复护理。在目前的社会生活中,老年人的康复护理受到更多的重视。未来还会有老年病医院和养老机构,并配备各种服务。对于康复护理的选择性也更多了,老年人可以玄子适合自己身体情况的护理机构来恢复健康。老年康复护理应该包括老年人保护和老年康复护理,提供日常的医疗、护理、预防、恢复等服务。
总之,中国的社区老年人护理应结合国家的条件,基于参考国际社区护理人员和社区护理工作内容,探索适合中国的老年保健社区护理道路,所以,以社区为基础的护理,对老年人的保健护理有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我国老年人口腔健康的现状
近年来,全国各省市对老年人牙齿健康状况的调查都表明了我国老年人的口腔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各种口腔疾病和口腔问题在老年人中普遍存在。老年人口腔健康存在的问题较多,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虽然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卫生与健康的意识增强了,但由于条件的限制,大多数老年人在儿童和青年时期没有较好地进行口腔及牙齿的护理和保健,即使有口腔疾病也不能得到很好的治疗,进入老年以后,这些口腔疾病就变得更严重了。
多数老年人对口腔的健康保健重视不够,缺乏口腔健康维护的知识,口腔卫生比较差,导致龋病的发生。另外,牙周病得不到及时诊治,也是导致老年人牙齿缺失的主要原因之一。许多老年人,因为年事已高,行动不方便,不愿意去看牙医,即使牙齿缺失或出现问题也不能及时修补和治疗,从而延误了治疗,使病情加重。通过这些调查的结果,不难看出,老年人普遍缺乏牙齿健康和保健知识,我们应该在老年人口腔预防和保健知识的宣传和普及方面做更多的工作,同时也应该协助老年人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和牙齿保健。
2 老年人常见口腔疾病的预防
2.1 老年人龋齿的预防 由于年龄的关系,老年人多半会有牙龈萎缩,牙齿之间的间隙增大,牙根外露,因此,老年人的牙根和牙间隙的部位容易积聚菌斑,牙根和牙间隙的龋病发生率就会增高。这些部位一旦发生龋病,牙髓暴露和感染的几率也会增大,最终会导致牙齿折断以及残根无法很好地治疗,只能选择拔除牙齿。
龋齿的预防主要还是要保持口腔清洁。老年人应该坚持每天早晚用温水刷牙,要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选择磨毛、柔软、弹性好的牙刷;使用牙签和牙线来清洁牙齿的时候,也要注意用力不要过猛,顺着牙缝及牙面缓慢移动;老年人最好养成每餐饭后漱口的习惯,避免食物残渣残留在牙齿上。佩戴义齿的老年人,要注意义齿的清洁与保养,每次饭后清洁义齿,睡前要摘下义齿放到清水中保存,保护义齿不变形,义齿出现问题应该及时更换。
2.2 老年人牙周疾病的预防 老年人的牙周病发病率非常高,可以达到75%-90%,而牙周病往往又不容易受到重视,很多老年人都是等到牙齿疼痛难忍的时候才去医院看牙。牙周病是一种持续的、慢性的、进行性和破坏性的疾病,早期没有明显的症状,许多人去医院诊治的时候,病情都已经相当严重,牙齿发生松动或脱落,引起牙齿缺失。
牙周疾病还可能引起口腔关节炎、眼虹膜睫状体炎等其他身体部位的疾病,预防牙周病对老年人的健康保健有着重要的意义。老年人如果在刷牙或咬硬物时出现牙龈出血以及出现牙齿松动、牙根、口腔有异味等症状一定要及时去医院请专科医生诊治,牙周病的早期治疗效果较好,老年人应该定期进行口腔和牙周的检查与护理,每半年做一次洁牙,清除牙垢和牙菌斑,保持牙龈的健康。
2.3 老年人牙齿过度磨损的预防 牙齿过度磨损也是老年人容易出现的问题,刷牙的方法不正确、牙刷刷毛过硬,以及平时喜欢吃硬的食物,喜欢嗑瓜子、榛子等,都容易造成牙齿的齿牙合面、颈部的釉质缺损,导致牙本质暴露,牙齿在遇到冷、热、酸、甜等食物的时候,会变得很敏感,而且磨损后的牙齿会形成锐利的牙尖,对口腔粘膜造成影响。
为了预防牙齿过度磨损,老年人应该注意科学的刷牙方法,要采用竖刷法,牙齿的两面都要刷到,牙刷要每季度更换一次,正确使用牙线辅助牙齿的清洁。另外,一旦发生牙齿磨损的情况要及时诊治,对磨损严重的牙齿进行修补,以保护牙髓及神经不受损害。
2.4 老年人口腔粘膜病的预防 烂牙或磨耗过度的牙尖,极容易损伤口腔黏膜,老年性牙磨耗造成锐利的非功能牙尖或咬合边缘嵴对舌粘膜的长期机械刺激和慢性损伤,是舌癌发生的主要因素。吸烟和饮酒、吃过热的食物等也会对口腔粘膜造成刺激;不注意口腔卫生、患有牙周炎等疾病会使口腔粘膜长期处于细菌的侵蚀之中,可能引起粘膜的癌变。
老年人的口腔粘膜会出现生理性老化,因此容易患口腔溃疡、扁平苔癣、口腔白斑等口腔粘膜病,老年人应该注意戒烟戒酒,不吃过热的食物,减少对口腔粘膜的刺激;及时修补磨损的牙齿,对残牙进行及时处理;还应该注意合理的膳食和睡眠,适当锻炼,提高机体的免疫力,积极预防口腔疾病。
参考文献
[1] 韩晓兰,颜雨春,陶小珍,高永梅,丁杉,杨玲,田宏伟,夏薇. 对290例老年人口腔健康知识信念行为的调查分析[J]口腔医学, 2003, (01) .
[2] 徐冬英. 中国老年口腔保健优化管理对策的探讨[J]西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 (01)
20世纪70年代,日本提出“健康产业”的概念,认为国民生活水平提高将衍生出新产业,健康产业是其“潜力股”。
20世纪90年代,日本开始制订健康产业的服务标准和管理条例,推动产业的集聚建设。如今,健康产业已成为日本的支柱产业,每年增加值超过10%。
日本的健康产业主要涵盖四大领域。其中,保健护理是最基本的健康服务。
在日本,900多个保健所,1300多个保健中心均设在社区。这些保健机构的工作人员近2.5万人,他们主要向社区居民提供定期体检、生活照顾、医疗护理,以及开展保健教育等。
保健护理是普惠型的健康产业,健康活动与之相似。各种健康俱乐部遍及日本全国。在东京都品川区,就有70多家健康俱乐部。平时,它们会组织会员开展长途步行、游泳、球类运动等。更值得一提的是高级健康俱乐部,或者综合型的康乐中心,它们的会员在进行高强度运动后,可享受洗浴、餐饮和按摩等服务,使身心快速放松,以便更好地保健。
除了重视普通人群的健康服务,日本还积极探索发展养老产业。近年来,养老院、老年公寓等多种形式的“老年社区”如雨后春笋般兴起。这些社区根据老年人的需求,建有娱乐会馆、活动会馆、医疗保健所。在此居住的老年人,既能便捷生活,又能享受到t疗护理、陪伴支持等多种多样的服务。
养老社区提供保障服务,健康保险同样如此。
在日本,以老年人和健康为对象的保险,种类丰富。一般来讲,日本人在年轻时就会购买一些商业性的健康保险。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可选择的保险项目会更多。日本人愿意购买健康保险,不单是保健意识强,更因为它们物美价廉。
可以说,从保健护理到健康活动,从养老服务到健康保险,日本的健康产业体系已较为成熟。
当然,日本健康产业的风生水起,离不开日本政府的积极作为。
一方面,日本政府提高了健康产业的“门槛”,非优质企业不得从事健康服务。
关键词:老年人 保险 逆向选择 信息不对称 博弈
自20世纪80年代实行人口计划生育政策之后,面对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的现实,传统的养老方式已经不可能再承担起养老的重担。所以,建立和完善养老保险制度是政府和全社会的一项重要职责。把关爱老年人法律化、制度化,对于社会的长治久安与和谐意义重大,是非常有必要的。
老年人健康保险市场现况
随着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条件的提高,中国也逐渐步入了老龄社会。老年人身体抵抗力较差,重大疾病造成的伤害是第一大杀手。随着专业健康险公司的发展,预料将会有越来越多适合老年人的健康保障产品面市,可以帮助老年人减少医疗费用负担,并得到良好的医疗照顾。
然而,保险公司在重疾、医疗等健康险产品方面,一般最高投保年龄为65岁,且过了55岁后只能缴一年钱获一年保障。保险公司对这一群体拥有绝对的否决权,只要上年赔付率达到一定比例,就不再予以续保。目前,国内最大的专业健康险公司―人保健康险同样没有能解决老年人健康险的难题。该公司最新主打产品“健康人生护理保险增值计划”,涵盖了长期护理、老年关爱、疾病身故、意外身故等保障责任,但仍旧没有解放老年人投保年龄的限制。最高60周岁的投保年龄限制,让众多老年人只能感叹“可望而不可及也”。
有很多消费者对保险公司这一做法不甚理解,到底是什么原因使老年人健康险市场难以建立呢?
老年人保险市场难以建立的原因
市场模型下的一个重要假设是,买方和卖方都具有完全信息。而事实上,被保险人总是比保险人更清楚自己会在哪些方面遭受损失。对于每一位欲购买健康保险的老年人,他最清楚自己的健康状况,而保险公司并不了解每个老年人的状况。对于商业保险公司而言,如果由他们为老年人提供健康保险,由于不能确知每一位老人的健康状况而只知道他们的平均健康状况,因此保险公司只能根据老年人的平均健康状况或者说平均的患病率收取保费。假设老年人的健康市场只有两类群体,一类是健康体,一类是非健康体,两者具有相同的初始健康状况。两者都有可能生病住院,但是患病概率不同,健康体是“低风险”者,患病率是20%,非健康体是“高风险”者,患病率是80%,花掉的住院费用是一样的。
如果保险公司能够根据每个人的公平精算费率收取保费的话,就不存在什么问题,两者都会投保。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信息不对称,保险公司不能准确的辨别健康体和非健康体,保险人将会对每个投保人收取同样的公平平均保费。这时两者是否仍会继续投保呢?来看如下分析:由于两者的初始健康状况相同,为转移风险付出的保费也相同,所以他们按照公平平均保费投保后的期望效用也相同,很明显,非健康体会愿意投保,因为投保后的期望效用高于未投保时的期望效用,并且比按照公平保费投保时的效用还高;对于健康体而言,情形正好相反,所以他实际上补贴了非健康体,这时健康体会理智的选择放弃投保。
这些行为对保险公司会产生什么影响呢?平均保费的前提是两者都会投保,但我们已经知道健康体按照平均保费是不会投保的,这时保险公司为高风险者承保肯定会亏损,这时保险公司会调整保费,就只剩下专为非健康体定身量做的合同。我们再假定这些属于非健康体的老年人又可分为易患重病者和易患轻病者,假如两类人各占50%,易患重病者住院费用为1500元,易患轻病者住院费用为500元。同样采用以上的方法进行分析,最终投保的又只有易患重病者,这将导致保险公司进一步提高保费,这可使购买者进一步减少。这一过程不断进行下去的结果,最终只有那些身体状况最糟的老年人才可能购买保险,而这类老年人又可能因价格太高主动放弃,或因人数太少而使保险人放弃该类合同,因此难以建立起老年人的健康保险市场。
老年人保险市场的逆向选择
老年人健康险市场难以建立,主要是逆向选择的影响。其发生主要是由于保险人不愿花太高的成本对每一风险单位分别制定精确费率致使成本太高而产生的。在这种情况下,保险人根据所保某类风险的平均损失率来对某一群体所有风险单位都收取相同的保费,这样,一些有远见的低风险投保人发现,基于平均损失率的保险费率太高了,所以决定退出保险。这将提高所保风险的平均损失率,从而也提高了费率,进而引发更多的人退出保险。显而易见,这可能引起连锁反应,从而使风险成为不可保。逆向选择问题对于老人更加严重,因为相对于年轻人,老年人的平均医疗成本更高。
首先,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差别很大,比年轻人之间的差别大得多,而保险公司了解老年投保人的实际健康状况很困难而且成本又很高,这势必造成保险公司对老年投保人的健康状况获得的信息不完整、不准确。
其次,缺乏准确的信息,保险公司就无法确定合理的保费率,最终只能根据平均健康状况来确定保费率。因此导致投保老人的平均健康状况会很差。这使得保险公司的赔付风险大大提高,从而失去了经营老年保险的积极性,最终导致老年人投保难的问题。
再者,如果政府允许调整保费率,那么保险公司为了避免亏损而上调保费率,而这又会使原来已经投保或者准备投保者中相对健康的老年人退出,从而投保老年人的平均健康状况会变得更差。如此循环不止,最终保费会升得很高,同时投保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则会越来越差,导致市场发展不利。这最终导致了逆向选择在老年人保险市场作用的结果。
因此可以得出结论,尽管老年险市场需求很大,但老年险赔付率居高不下,开发老年险种,保险公司要承担巨大风险。所以,出现了明显的逆向选择:高风险投保者驱逐低风险投保者。因为提高保费,低风险的人退出,高风险的人不退,市场充满高风险投保者,这样提高价格带来的损失更大。
西方老年人社保制度借鉴
(一)日本的老年人社会福利事业
在东亚国家中,日本的老年人社会保障制度比较健全,逐渐形成了以积极预防为主的老年人医疗保健服务体系,为老人提供了全面的医疗保健服务。
1997年,日本建立了介护保险制度,将原来由医疗保险支付的介护费用单独分离出来,通过社会保险的方式支付老年人生活护理所需的费用。参保对象从40岁开始缴纳保险费用,65岁以上可以享受介护保险,个人支付10%的费用。需要护理的老人可以在自己的家中享受所需要的综合利服务和医疗服务,也可以到机构居住,或享受短期入院服务,此外还包括租借、添置福利用具和住宅改建服务。
目前,日本已形成了以收养型福利机构为骨干、以社区照顾系统为基础的老年人福利服务体系,基本满足了老年人各方面的福利服务需求,成功地解决了人口老龄化带来的诸多社会问题。生活费和设施利用费原则上根据本人及扶养者的收入状况征收,生活水准在贫困线以下者可以减免征收。设施的运行费用由国家和地方政府各承担一半。
(二)美国的老年保健计划
老年保健计划是由政府为老年人群提供医疗保险的美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资格参加者为65岁以上的老人,参加者不论其收入如何,都有资格同等享受老年保健计划所提供的医疗服务。
老年保健计划的目的是让全社会分担老人的医疗费用负担。政府有责任保证退休后的老年人享有基本的医疗服务。它的服务包括住院,家庭照顾,出院后的护士护理,临终关怀等。其支付款项来自于就业者和雇主所交的工资税收。
自1965年至20世纪90年代末,联邦政府陆续颁布了有关老年保健计划的一系列法令和条文,所有年龄在65岁以上的老人及残障人士都有资格参加老年保健计划,参加者的经济条件不影响其享受的服务项目。
(三)德国的养老金制度
在西欧各国中,德国是老年社会保障制度的摇篮。德国1889年创建了公共养老金制度,这是“社会保险”的最早框架。雇员依照工资水平按费率缴纳保险金,退休后养老金的数额主要依据雇员薪酬水平和缴纳保险费的时间而定。
德国的社会保险体制不仅仅只是养老金,它还涵括了广泛的福利制度方案,共同构成了复杂的养老体系。目前德国的医保缴纳费率是14%,由雇员和雇主各自承担一半。退休人员的医保费半数由养老金中扣除,其余由政府承担。法定医保适用于支付从牙科到处方药品的全部医疗类,甚至包括医疗康复等费用。
老年人保险逆向选择的应对措施
(一)提高老年人的投保年龄
高龄老人的保险势必是一种逆向选择的趋势。无论是寿险还是健康险,往往将投保年龄上限规定在60-65岁,使高龄老人难以通过投保来分享保险分散风险的功效。而如今,两款强调医疗补偿的保险计划则将投保年龄限制提高到80岁,这使高龄老人也有险可保。
以经典计划为例,针对的是18至79周岁的投保者,可续保至80周岁。大致包括三项保障:因疾病入住医院的住院津贴,每天200元;因意外伤害入住医院的住院津贴,每天300元。上述两项津贴针对同一住院原因最高赔偿天数为180天;意外烧伤及残疾保障30万元。投保者投保此款保险,即可选择个人投保的单人计划。也可投保双人计划乃至附带180天以上17周岁以下未成年子女的家庭计划。投保人增加则享受到的折扣更大,如同样为30-39周岁的投保人,选择单人计划每份80元,若选择双人计划,则合计145元,较购买两份单人计划便宜9.38%。
在经典计划的基础上,卓越计划则提供更高的保额,疾病和意外的每日住院津贴分别为300元和400元,意外烧伤和残疾保障则为60万元。仍以30-39周岁为例,单人计划的费用为101元,较经典计划增加26.25%,而疾病和意外的每日住院津贴分别增加50.00%和33.33%,而意外烧伤和残疾保障则增加100%。不过,此计划仍有较严格的投保年龄,最高仅接受55周岁以下的投保,并至多续保至65周岁。对有意选购此款保险的投保者而言,比较划算的投保策略是尽可能选择卓越计划,以获得更高的性价比,待年龄超过65岁的投保上限后再转而选择限制更宽松的经典计划。
(二)开发老年人保险业
专家认为,老年人投保商业保险涉及医疗、社区、保险多个领域,显然只靠保险公司是很难解决的。保险公司拓展老年人保险业务势必会遭遇保费太高、赔付太高、经验不足的问题。
开发老年人保险业应成为整个行业、整个社会的公益性事业。从保费支付看,应该考虑多方面分担。老年人及其家庭自付一部分、保险公司优惠一部分、有关部门补贴一部分。为了避免医疗市场逆向选择造成的市场不灵,医疗保险应作为一种社会保险由政府提供。
(三)开发老年人公益事业
建立健全社区服务事业,以居委会为单位,就近对老人提供各种急需服务和帮助,包括日间托老所。既便于老人往返,也减轻年轻一代照顾老人的负担。对各社区采取大量问卷调查进一步获得老年人身体的更详细情况,这样得出的信息就会相对多而准确。依托社会服务基础上的居家养老,其中对不同人群又采取政府全部或部分“买单”支持居家养老的模式,是解决老有所养的一种方式。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现代经济辞典[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2.Richard Jackson,刘榴.德国养老制度的变迁[J].财经文摘,2009,8
3.徐涛,姜宝法,孙玉卫.深圳市农村老年人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3,20(4)
根据国家医改政策,2006年6月我院被定为济困医院试点单位,目的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贫困人员“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济困医院成立后,我们收住了很多来自农村敬老院的孤寡老人。在临床治疗和护理这些老人过程中,我们了解到,农村敬老院的卫生保健条件不尽人意,照护人员专业水平不高,为老人提供的服务基本上就是吃、住,很难根据老人的身体状况进行健康照护,缺乏保健和康复等专业性照护,一些疾病不能及时预防,老年人一旦疾病缠身,或者重病重伤不能治好,就很容易瘫痪,甚至是离世[1]。
为实现WHO提出的健康老龄化,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及有效地节约国家卫生资源,从2007年10月—2008年10月,我院对本市的10所乡镇敬老院的老人开展了社区卫生服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一年来我们对农村敬老院老人护理的经验和体会总结如下。
1 制定计划和措施
我们制定了详细的服务计划和护理措施:成立社区服务小组,小组由医生、护士、检验士和其他工作人员组成。服务时间一年(2007.10-2008.10。护理对象是本市10所敬老院的老人。小组定期轮流到这10所乡敬老院进行下乡服务。
2 护理方法及内容
2.1 健康状况调查摸底
为全面掌握敬老院老人的健康状况,我们对10所敬老院的258位老人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内容主要有:老人的基本情况、健康状况、病史、患病治疗情况等,并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和慢病管理档案,这有助于提高服务的针对性和高效性。在258位老人中65岁以上的有229人,男性占45%,女性占55%。
2.2 护理内容。
2.2.1 饮食保健指导 包括饮食卫生、饮食习惯、饮食分类(如预防性饮食、适合基本健康老年人代谢特征的饮食、针对老年疾病的饮食[2]。
2.2.2 睡眠保健 如睡眠有规律,睡前泡热水脚等。
2.2.3 优化老年人的居住环境、居室明亮、通风、清洁,居室环境的安全,防意外措施。
2.2.4 老年人运动保健 选择适合老年人的运动项目,注意运动时间,防运动时意外。
2.2.5 丰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精神寂寞仍是老年人挥之不去的心病[1]。指导敬老院工作人员创造条件,积极努力组织老年人参加文体锻炼等各种活动,缓解老年人的悲观情绪,减轻老年人被社会边缘化和排斥的感觉,使生活充满乐趣。
2.2.6 培训敬老院的照护人员,使他们掌握老年人的一般保健知识及老年照护技术,指导他们为老人提供服务。
3 护理效果
为了解对敬老院老人实施社区护理一年来的效果,我们设计了《敬老院老人实施社区护理前后的健康状况及满意度调查表》,内容有被调查人基本情况;前后健康状况;患病情况;病后治疗情况;医疗费用的支付情况;对实施社区护理此项卫生保健满意度共6个项目内容,并就实施社区护理前后的健康状况、医疗费用支出情况进行比较。
从调查表发现老人身心健康状况大有改善,患病次数减少,特别一些老年慢性病如慢性支气管炎、高血压、冠心病复发及住院次数明显减少,医疗费用支出也比上一年降低25.8%。大大提高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2家庭保健服务
老年人口不断增多,而卫生资源有限,社区保健服务设施不能满足老年人的需求,因此家庭保健服务就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首要途径。通过对老年人进行相应的居家护理以及健康指导,使老年人的能动性得到提高,从而有效的做到家庭保健、自我保健、社区保健三者相结合,有助于促进老年人的身心健康[7]。家庭康复保健可以使行动不便的老年人获得保健服务,如慢性病的康复、预防保健、家庭合理用药、临终关怀等,而又不占用医疗机构的卫生资源。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积极开展家庭康复与保健,是社区保健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家庭是老年人生活的主要场所,和睦的家庭气氛与老年人的精神状态和身心健康密切相关。家庭成员要帮助老年人合理地安排生活,学习新知识、培养新兴趣,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多与人沟通交流,创造和睦的家庭和人际关系。对一些慢性疾病,帮助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生活质量。如慢性骨关节疾病,家庭康复主要包括肌力、关节活动度锻炼,改善运动功能。对患者家属及朋友进行必要的康复宣教,提高其对疾病及其康复治疗的认识,改善依从性,从而保证家庭和社区康复治疗的效果。
3心理健康保健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发生了很大改变,他们的社会角色也产生改变,而自理能力逐渐下降,一些慢性病的困扰及医疗费用负担过重,使他们在心理上产生失落、忧虑、急躁、悲伤等不良情绪。老年人的心理问题还是一个社会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为老年人提供舆论关注、家庭关心、社区关照等完善的服务。目前,很多老年人普遍存在精神空虚、生活单调、孤独寂寞等问题,因此家庭成员要了解老年人的心理变化和心理需求,做好心理康复,对他们感兴趣的一些活动要理解、鼓励和支持。老年人心理护理不是要展开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而是帮助老年患者在其自身情况下获得最合适的身心状态。对于家庭矛盾突出和空巢、丧偶的老年人,医务人员要在尊重他们的基础上关心他们的生活,帮助他们改变不良情绪,调整好心理状态。同时给他们创造互相交流的平台,使他们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
4个人健康指导
社区卫生服务是指是以社区为基础,以社区人群的卫生服务需求为导向,综合、经济、方便、可及的基层卫生服务,其目的是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基本卫生服务需求,调整卫生资源合理布局和配置,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国内外实践证明,社区卫生服务是在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快捷、优质、价廉、连续、综合的卫生服务方面具有重要的地位。这些特点使得社区卫生服务在老年群体的医疗服务提供方面有着显著的优势,因此也成为国外老年医疗服务的主流途径。随着我国老龄化速度加快,开展社区卫生服务,满足老年人健康需求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工作。然而,当前我国针对老年人群的社区卫生服务在技术能力、服务功能、管理体制等方面还存在一定问题,需要从管理体制能力建设、功能拓展、人力资源等方面加以系统改进。
一、完善社区老年群体卫生服务的重要性
1、老年卫生服务需求量的增加需要更多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参与其中
我国老龄化程度呈加速趋势,老年人的卫生服务需求,特别是慢性病需求也随之高速增长。据统计,我国城市老年人两周就诊率为23.75%,远远高于其他年龄组的平均两周就诊率14.66%的水平;老年人住院率为7.62%,比其他年龄组平均年住院率4.36%高的多。我国卫生资源有限,少数高等级医院显然无法满足数量巨大的慢性病和康复需求,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以其便利性和覆盖的广泛性,具备应对需求的潜力。
2、社区卫生服务的特点适合老年群体健康需求
由于老年人在活动能力和身形状态方面的特殊性,使其有着有特殊的疾病、特殊的心理状态和特殊的医疗护理方法。这些情况对医疗保健服务性质、种类、质量等方面有更高的需求。这不仅需要先进卫生设备,更需要专业的、技术更先进的人力资源。目前,庞大的老年人口和老年病人使得医疗资源短缺的矛盾日益突出,特别是我国公立医院面临着巨大的门诊量压力,医生的平均诊疗时间一再压缩,无法满足老年人的医疗保健需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人力资源、可及性和覆盖面等方面具有相对优势,使得针对老年人的持续和个性化的治疗与护理成为可能。
二、完善社区老年群体卫生服务的紧迫性
1、我国日益严峻的老龄化形势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征主要表现在:老年人口规模大,发展速度快;人口老龄化空间上不平衡,地区间差距较大;呈现高龄化,空巢化趋势;未富先老,超出了社会经济的承受能力,迫切需要构建新的有效的老年服务体系。社区老年卫生服务体系便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
2、现有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无法满足老年人健康需求
目前基层医疗卫生存在人才短缺、结构失衡和服务能力相对不高等问题,专业化的老年护理人员更是不足。尽管新医改以来国家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物质资源建设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但人才和服务能力始终未能得到实质性提升。而且,财政投入通常以项目形式为主,其增长机制不稳定,难以保证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可持续发展。在这种情况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于老年人缺乏足够的吸引力,人力资源持续短缺。
3、以政府为主导的社区老年卫生服务在管理上也受到政府部门条块分割的影响,协调管理成本加大
尽管社区老年卫生服务由卫生部门主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但现实中社区老年卫生服务是一个综合性工作,还涉及民政、工商、物价、劳动等众多的部门。在投入、价格、服务监管等方面出现相关推诿等问题,不利于社区老年服务工作的开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大量时间精力浪费在协调各部门的关系上,客观上也使协调管理成本加大。
三、完善社区老年群体卫生服务的思路与建议
完善社区老年卫生服务工作需要从体系建设、服务能力、服务过程、监管等多方面同时入手,以实现服务效果的最大化。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扩大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价格和服务便利性方面的优势,继续引导老年社区居民一般诊疗下沉
加大医保政策倾斜力度,从起付线、报销比例等方面拉开与公立医院的差距,给予社区就诊更大的优惠。在药品使用方面尽可能增加常见病、慢性病药物,扩大基本药物的种类和数量,满足更多用药需求。同时合理规划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分布和规模,在布局、床位、人力资源和设备配备等方面充分考虑所在地区的卫生需求,以最大的体现公平性。
2、重视就医过程因素,使老年居民“享受"看病过程
由于老年人就医频繁、看病花费高、自我照顾能力弱,因此服务需突出服务便捷、人性化以及相对廉价的诊疗与药品费用。同时,由于老年人在价格和自我尊重方面较其他人群更为敏感,因此对于老年人疾病的诊疗,医疗机构应顾虑到患者在就医过程中的个人感受,尽量为他们提供方便又舒适的服务,提供人性化医疗服务。
3、拓展健康保健功能
老年人的健康需求不仅体现在医疗服务方面,而是体现为医疗、生活、精神的综合性需求,这也符合当前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社会医学”模式转变的趋势。因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除了提供基本的健康保健外,还应积极开展基本预防控制、健康知识宣传、精神卫生等多方面的服务,并与社区居民委员会等社区内其他组织实现资源整合,共同开展老年人健康相关的服务与活动。
4、加强人力资源建设
人才建设是社区老年卫生服务得以提升的根本条件。对于当前我国社区卫生服务专业化人员短缺的现象,应从技术能力、工资待遇、发展前景等方面采取切实措施,提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员的服务能力。从国家层面加大全科医生的培养力度,并使之成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核心。同时,针对老年人健康需求特点,在服务中引入社会工作的理念和思路,使得社区卫生人员在提供医疗服务的同时更加注重心理调适和其他方面的照护,使其提供更好、更有效的老年健康服务。
【参考文献】
[1] 孙一.浅析人口老龄化[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01).
[2] 黄燕,王倩,李昌琪.我国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0(14).
【中图分类号】R7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1-0414-01
人口老龄化是全球共同面临的挑战。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的健康状况逐渐衰退,
为老年人提供满意的医疗保健服务是当前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社区是老年人日常生活的场所,以社区为基础提供方便、快捷、高效的保健服务,全面维护促进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社区老年保健管理必须借助现代化的科技力量,提升服务管理水平。本文就电子健康档案这种现代化的信息处理工具运用于社区老年保健管理的作用及意义进行了探讨。
1 电子健康档案简介
电子健康档案是由计算机创建、处理并存储的与个人健康信息相关的档案。它是以个人健康为核心、贯穿整个生命过程、涵盖各种健康相关因素、实现信息多渠道、连续且全面动态收集。 内容包括医疗卫生服务记录、健康体检记录和疾病调查记录,涵盖了个人基本信息、健康行为资料、临床基本资料、就诊记录、免疫记录、长期用药情况, 以及慢性病记录、妇女保健记录、儿童保健记录等内容。借助计算机网络支持不同的健康服务提供者如医疗机构、卫生管理部门等共享个人健康信息,而且可跨越地理距离,真正实现居民享受持续地、跨地区、跨机构的医疗卫生服务
2 我国社区老年保健管理的现存的问题
2.1 老年人对自身健康状况知晓度不高,自我保健意识及能力低下。老年人随着生理功能的减退,记忆力和反应性均下降,对健康的感知亦随之下降。他们往往在出现明显不适时方才去医院诊治,日常的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也较弱。这使他们无法结合自身健状况和保健需求采取有效的自我保健措施,同时也无法对疾病采取有效预防措施。
2.2 社区医疗服务机构无法准确收集完整的个体健康数据并进行长期跟踪。老年人有其独特的生理和心理特点, 其健康数据、保健护理均有别与普通人群。此外视力、听力、记忆力的减退,使得他们很难准确的表述和记忆病史,这给医务人员进行健康信息的采集带来了困难。目前医疗机构健康信息的采集和记录方式,很难长期跟踪、准确完整的记录患者连续、动态的健康信息,造成对病人的健康状况掌握的不充分。
2.3 缺乏社区老年保健信息资源,科研工作滞后。科研来源于实际的问题及需求,社区老年保健的科研不仅仅涉及老年人疾病本身还应关注到老年人的心理、社会层面,不能把人从环境中分离出来,应以健康问题为焦点,关注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传统的医疗信息的采集方式和记录方式主要集中在疾病自身,很少涉及到心理、社会和环境因素。并且数据缺乏连续性、动态性,导致信息的局限和缺失。使得研究人员很难从数据中广泛、及时地发现和寻找问题,同时也干扰了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3 电子健康档案运用于社区老年保健管理的作用与意义
3.1 满足老年人自我保健的需要。老年人可以通过安全认证、自行或授权他人查阅自己的健康档案。系统、完整地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和以往在医疗机构接受诊治的情况,同时可通过计算机网络接受医疗卫生机构的慢性病健康咨询和保健指导,提高自我的预防保健意识和能力。
3.2 满足社区医疗服务部门提供高水平社区老年保健服务的需要。通过建立老年人电子健康档案,全面了解老年人社会、家庭及疾病的背景,准确了解其健康状况,为及时、连续追踪健康状况,实施有针对性、系统性的健康教育,制定保健计划和措施提供可靠依据,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此外还可帮助社区医生及时发现重大疾病或健康问题、筛选高危人群井实施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从而达到预防为主和健康促进目的。电子健康档案信息的共享可使老年人享受到跨机构、跨地域的医疗保健服务,缓解医疗资源分布不合理的压力。
3.3 满足老年医学领域科研的需要。电子健康档案可以提供老年健康状况动态的、连续的个体观察与追踪,以及群体的纵向和横向的动态分析。完善和提高老年医学领域科研的水平。
综上所述借助建立完备的电子健康档案,并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可使老年人更了解自身健康状况,有针对性的加强自我保健,有效进行疾病干预;社区医疗服务部门准确、全面、动态地掌控区域老年人的健康信息,针对性的开展老年健康促进工作和老年慢性病的预防诊治;研究人员可借此获取更全面、完备的信息,提高老年医学领域的科研水平。借此多方位、多渠道加强社区老年人健康保健和疾病的防控、治疗、护理,全面促进老年人的健康。
参考文献:
[1] 张艳英;南新玲。社区老年保健管理初探。中国社区医师,2009,11.
护理专业培养目标是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适应我国医疗护理事业发展需要;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具备较强的基本护理专业知识、护理操作技能,能从事护理、保健、康复、健康教育等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二)课程性质
“老年护理学”是护理学的一个分支,也是老年医学中的一个学科,同时又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相互渗透。本课程是护理专业主干课程之一,也是护理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
(三)课程定位
“老年护理学”属于护理学专业中临床阶段中的课程,是在学生掌握人体各系统基本疾病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快速发现与判断问题,并能够以娴熟的技能迅速解决问题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必修考查课程。
(四)教学内容
“老年护理学”的研究对象是老年人这一特殊群体,探讨有关老年人的生理、心理变化,现存、潜在的各种健康问题的反应及相应的护理措施等。本课程主要介绍国内外老年护理的进展,老年人的健康及生活质量评估,老年人心理及生理的变化,老年人的保健与健康促进,老年人常见病和多发病的护理及老年人的日常生活护理等几个方面的专科知识及操作方法。
(五)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与前期课程知识点的衔接,使学生不仅掌握老年人的健康保健和各类老年人常见问题的预防和处理技术,更重要的是能学以致用,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能力。
(六)教学难点
如何将抽象、复杂的老年人各种护理技巧形象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如何通过理论讲解和实践教学帮助学生掌握课程相关理论及技能并与临床有机结合。
(七)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掌握老化的概念,老年人的年龄划分标准,老年人健康评估的方法和内容,老年人安全用药原则。(2)熟悉老年人各系统的老化特征,日常生活护理要点,心理变化特征。(3)了解国内外老年护理的发展现状。
2.能力目标:能对老年人常见健康问题进行评估和护理,能够应用护理程序为老年期常见疾病病人提供整体护理。
3.素质目标:具有热爱人类、热爱生命的博爱之心,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
二、学情分析
课程授课对象为护理系高职护理四年级学生,已具有医学基础理论知识,一定程度的医学临床知识和护理理论知识及技能。高职学生动手能力强,思路灵活,但理论知识不够扎实,耐性、求知欲、自制力较普通大专学生差。
三、教学设计
(一)课程设计
1.设计理念:以学生为主体,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教学过程体现开放性、科学性、职业性、实践性。
2.设计思路:基于岗位工作过程――学用一致,“教、学、做”合一。
(二)内容的选取
1.根据工作岗位职业能力的要求,教学内容必须遵循“必须、够用”的原则,体现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启发性、实用性,强调基本理论知识、基本实践技能和基本态度方法。
2.教学内容分为三大模块:(1)总论。任务一:绪论;任务二:老年人的健康评估。(2)各系统、组织老化性改变及相关问题护理。任务一:老年人认知与感知的护理;任务二:老年人营养与排泄的护理;任务三:老年人清洁与舒适的护理;任务四:老年人休息与活动的护理。(3)其他常见问题的护理。任务一:老年期其他常见问题的护理;任务二:老年期常见心理问题和精神障碍的护理。
(三)教学方法
在教学方法上除了采用较为通用的讲授法、案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自学讨论法以外,笔者还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进行了以下两种教学方法改革:
1.以抢答竞赛为基础的教学法。提出问题,学生分组讨论,通过各种途径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然后选代表进行抢答,最后优胜组给与加平时成绩分。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参与性,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2.以方案设计竞赛为基础的教学法。提出设计目标和要求,学生分组讨论,选代表阐述设计方案并解答学生疑问,以非参与小组长和教师评分方式选出优胜组给予平时成绩加分,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的兴趣。
四、教学评价
(一)教学考核
期末考试成绩60%,平时成绩占40%;平时成绩含课堂提问10%、学习态度15%、出勤率5%、单元自测10%。
(二)教学反馈
通过学生、督导组、教学组、自我反省等多种途径进行反馈。
参考文献:
中国老年人正进入“生活方式疾病”的发病高峰期,即指因不科学的生活方式,不合理的膳食结构,缺乏体力活动等因素造成的疾病。有关资料显示,造成我国老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依次为心脏病、恶性肿瘤、脑血管病,流行性感冒及肺炎、糖尿病和意外事故。老年人常见的慢性疾病主要有:高血压、心脏病、动脉硬化、脑血管疾病、老年性痴呆、关节炎、骨质疏松、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恶性肿瘤,听力减退、视力减退等。
开展健康教育,医护人员应从多方面帮助老人正确面对疾病和生活问题,增强自我保健和照顾能力,树立坚强的信念和生死观,提高生活和生命质量。社区团队医生要多下社区,走近老年人的家庭,获取他们的理解、支持,定期在社区举办一些医学知识讲座,指导其科学养生等,开展“关爱生命、呵护健康”诊疗活动,为辖区老年人免费提供医疗服务。社区医生包括乡村赤脚医生为加强老年人健康管理,应从以下方面进行完善和提升:
(1)开展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当具备服务内容所需的基本设备和条件。
(2)每次健康检查后及时将相关信息记入健康档案。如免费老年人体检,项目包括量血压、心电图、血常规、肝功、肾功、血脂、血糖等十余项内容,检查结果纳入规范化的电子健康档案,以便随时复查、制定健康管理和治疗方案。很多孤寡老人因腿脚不灵,活动不便,工作人员就上门入户为老人查体。
(3)积极应用中医药方法为老年人提供中医33项体质辨识、养生保健、疾病防治等健康指导。
老年人健康管理是一个长期连续的过程,它包括收集服务对象个人的健康信息,对服务对象进行健康评价,根据健康评估中得出的疾病危险因素,由医生进行个体指导,并追踪效果。另外,对社区老年人健康实行分级管理,要根据老年人不同的健康状况,有针对性、有目的地进行健康管理服务,让社区团队医生能够更准确地评价服务对象的危险程度、,在此基础上帮助对象通过行为矫正,对危险因素进行干预控制并进行追踪,例如对糖尿病高危个体,如果其危险因素有超重、血糖偏高和吸烟,则医生的指导意见会包括减轻体重、合理膳食指导、体力活动、停止吸烟等。同时,由个体扩展到群体,广泛深入地长期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及干预措施,通过医护人员与服务对象的密切合作,最终达到预防和减少疾病发生及控制或延缓疾病进展的目的。
社区老年人健康分级管理和引导健康保健的的实施步骤如下:
(1)为社区老年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及就诊机会,尽可能地收集社区老年人的详细全面的健康信息,如既往病史、生活方式、个人嗜好、家庭情况、文化背景、现患疾病及并存危险因素、各种体检、化验及检查指标,其中有些必要的如血脂、血压、血糖等生化指标、心电图等。全面的个人健康信息是做好健康管理的基础。
(2)针对个人的健康教育处方,要把疾病及身体的健康风险评估告知本人,提出生活方式改善及个人行为矫正控制的步骤、方法等事项,取得患者的理解及配合,尽可能地调动其本人及家属的健康参与行动。群体性的健康干预以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为主,根据不同的分级目标,大力宣传各种社区慢性病尤其是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知识,营养健康知识、用药知识、心理健康等;组织社区老年人开展保健和健康促进活动;对于已患有慢性病的老人,则重点在如何防止各种并发症、意外情况、合理用药以及提高生活质量等。
(3)健康管理是社区卫生服务内涵的深入和扩大,要从社区老人的行为、饮食、营养、心理、医疗等各方面调整和指导服务对象的行为措施,主动做好社区老人的健康顾问。而且,社区医生应考虑病重医疗费的家庭承担能力来选择合适的保健方案,要充分利用国家、企业、个人三方负责的多层次老年人医疗保障体系,让老人乐于接受和配合。
社区健康服务的兴起是医疗保健发展的必然规律。不是所有疾病和健康问题都需要在医院才能解决,健康需要从个人、家庭、社区做起,同时,过多地使用医院昂贵的诊疗技术使社会经济不堪重负;大批的病人应该在社区获得医疗照顾。社区医疗保健使当今卫生资源得到合理配置。社区健康服务使卫生保健更加公平、更加高效。在控制医疗费用增长和提高社区居民健康水平方面起到了卓有成效的作用。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全世界人口老化日益明显,老年人的生活问题已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
1 老年人健康状况
老人慢性病患率为77.4% ,患病率居前五位的疾病是高血压、白内障、心脏病、关节炎和肝胆疾病,其中患一种及以上对日常生活有影响疾病者占66.8%,年龄越大,所占比例越高。对老人日常生活影响最大的前五位疾病是痴呆、失明、中风、关节炎和慢性肺部疾病[4]。
2 老年人常见的心理和精神问题
2.1 离退休综合征 离退休综合征指职工在离退休以后出现的适应障碍[5]。主要表现为坐卧不安、行为重复、犹豫不决、不知所措,偶尔出现强迫性定向行走,由于注意力不集中而容易做错事;由于情绪的改变而易急躁和发脾气,对任何事情都不满或不快;易回忆或叙述以往的经历;有的老人因不能客观地评价事物甚至发生偏见;有的老人情绪忧郁,以至引起失眠、多梦、心悸、阵发性全身过热等。
2.2 空巢综合征 空巢是指无子女或子女成人后相继离开家庭,形成老年人独守空巢的特点,特别是老人单身家庭。由于社会文化的变迁,家庭结构开始向小型化转变,人们的家庭观念淡薄及工作调动、住房紧张等原因,年轻人不能或不愿与父母住在一起。老人晚年盼望的理想落空,孤独、空虚、寂寞、伤感,精神萎靡,常偷偷哭泣,顾影自怜。调查表明,我国的大多数老人与子女同住,占调查对象的56.4%,独居者为8.39% ,夫妻同住占35.3%,身边无子女老人比例高达32.4%[6]。
2.3 脑衰弱综合征 脑衰弱综合征的表现有: 疲乏、整日精疲力竭、脑力和体力活动均极易疲劳,头晕、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睡眠不稳、不易入睡等。
2.4 焦虑症 焦虑是个体由于达不到目标或不能克服障碍的威胁,导致自尊心或自信心受挫,或使失败感、内疚感增加,形成一种紧张不安带有恐惧性的情绪状态。容易焦虑的老人衰老过程可加快,助长高血压、冠心病的发生,甚至引起脑卒中,心肌梗塞、青光眼眼压骤升而头痛、失明;或发生跌伤等意外事故。
2.5 抑郁症 老年抑郁症是老年期最常见的功能性精神障碍,以持久的抑郁心情为主要表现。老年人自杀通常都与抑郁障碍有关[7]。抑郁障碍的发生是渐进而隐伏的,早期可表现为神经衰弱的症状,头痛、头晕、食欲不振等。后期表现为:情感障碍、思维活动障碍、精神活动障碍、意志行为障碍、躯体症状。
2.6 老年期痴呆 痴呆是以后天获得的持续时间较长的精神神经功能多方面障碍为特点的临床综合征。随着人口老龄化,处于痴呆危险的人群数量增加。老年痴呆起病缓慢,病程一般在5-10年。本病仍未有理想的药物,以预防为主。
3 老年人的社区护理
3.1 健康状况良好老人的社区护理
3.1.1 成立老年协会、老人之家或休闲活动中心 由于退休后突然增多了休闲时间,帮助老人培养个人爱好和兴趣,使其能善用退休后的许多时间,丰富退休生活。
3.1.2 推广义务工作制度 在美国、日本、泰国等经济发达国家的老人生活中,义务工作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8]。在我国,义务工作较少,可以鼓励老人去帮助照顾高龄老人或残疾人。
3.2 离退休综合征的社区护理 针对离退休综合征的老年人的特点,社会要给予离退休老年人更多的关注。家庭要关心和尊重离退休老年人的生活权益,鼓励老年人适当参加老年协会或老年活动中心的活动,参与社会义务工作,做些老年人力所能及的事情,为儿孙分忧解愁,使家庭和睦。 转贴于
3.3 空巢综合征老人的社区护理 由于单身老人越来越多,他们最易患空巢综合征。无论社会,还是家庭都应该多关心单身老人。作为子女,应尽量与老人一起生活或经常回家探视。鼓励老人参加老年协会或老年活动中心的活动,在那里结识多些朋友。
3.4 脑衰弱综合征老人的社区护理 认真观察老年人的精神状态,关心老年人,鼓励老年人适当参加老年协会或老年活动中心的活动,参加一些温和的室外运动,如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向病人讲解要重视脑衰弱综合征。
3.5 焦虑症和抑郁症老年人的社区护理 由于老年人离退休、衰老、孤独及其他原因使老年人产生焦虑和抑郁症。对这部分老人要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经常上门与老人谈心,使他们感觉到受尊重与关心。帮助老人保持良好的心态,学会自我疏导、自我放松。
3.6 老年期痴呆的社区护理 对此类老年人加强管理,设立家庭病床,请专人在家看护,负责日常生活护理,安全保障,定时服药,适当活动及肢体锻炼。家庭病床医生进行定期巡诊,或将老人安排到老人护理院进行护理。
4 小结
对老人的服务应做到“善始善终”,对临终老人协助家属送医院抢救,对在家庭病床的临终老人,协助家属做好临终前准备,帮助他们联系救护车辆,尽量满足临终老人的需要,减轻其痛苦。安慰家属,特别是配偶,减轻他们的悲痛。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的老化,老人社区护理的开展势在必行。据调查报告,我国的老人社区护理需求占70.1%[9],我国的老人社区护理起步迟,有待进一步的加强和完善。
参 考 文 献
[1]殷磊.老年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9 :3
[2]付东波.老年综合健康功能评价及其用途[J].国外医学社会医学分册,1998 ,15 (2) :49 -52.
[3]殷磊.老年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9 :3.
[4]吕探云.社区老人长期护理需要的调查与护理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2001 ,6 (16) :419.
[5]殷磊.老年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9 :50.
[6]李继坪.老人健康保健现状与社区护理需求调查分析[J].实用护理杂志,1999 ,15 (4) :54.
1983年实行了新制定的《卫生与医疗服务法案》,其目的在于保障全国人民具有良好的健康状况。老年人在公立医院或牙科医院治疗,享受免费待遇。领养老金的老年人免交健康保险费,但仍享有健康保险的权利。患慢性病需要长期护理的老人,享受家庭护理,由本地区医护人员负责,由一名家属或一名保健助手协助,国家发给家庭护理补助费。医院设老年科,需要长期住院治疗的老年人,可以住疗养院治疗。
此外,还为老年病人和残疾人设有康复中心,康复中心有医生、康复技师、心理学家,向患者提供治疗和咨询,并设有康乐室、手工作业室及午间用餐的餐厅和午休室,中心为日托性质,备有特制汽车接送入托老人。
政府还为老年人提供住宅服务,凡领养老金的老人,都可以领到住宅津贴。政府还为养老金领取者在普通住宅区内建造老年公寓,或在一般住宅建筑中酌建便于老人居住的辅助住宅,使老人能居住在子女附近。
瑞典的老年人除在康复中心和托老所就餐外,还可到附近的中、小学吃饭,所收费用仅为市价的一半。社区还雇佣走家串户的家庭服务员,定期上门为散居的老人购物、备餐和处理家务。
政府为了满足老年人的学习愿望,还决定普通大学取消入学年龄限制,一律向老年人开放。广播和电视教育除为老年人制作播放特别节目外,还按老年人的生活规律另外补播。国立图书馆为老年读者送书上门,并调查老年人的阅读意向,编制老年人爱读的书目供老年人借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