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媒介融合的意义

媒介融合的意义范文

发布时间:2024-01-06 17:09:38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媒介融合的意义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媒介融合的意义

篇1

近几年,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迅猛发展,受众的信息需求发生了新的变化,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的壁垒逐渐被打破,媒体传统生态发生根本改变,整个社会进入媒介融合时代。微博的出现打破了移动通信网与互联网的界限,其多级传播模式实现了几大类传统传播模式的深度融合,具有媒介融合时代的典型特征。微博确实在很多方面对传统媒体造成了冲击,比如其时效性、即时双向反馈、传播范围和碎片化写作,即浅阅读习惯等。但微博作为一种新的网络传播形态,更为传统媒体的发展带来了很多机遇。截至2010年10月12日,已有561家主流新闻机构开通了新浪微博,其中包括了136家报纸、307家杂志、41家电视台和77家电台。[1]可以说,传统媒体的微博应用正式开启了媒介融合之门,微博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对媒体传统生态的嬗变起到了推动作用,其媒介融合意义不容小觑。

微博与媒介融合

微博,全称为“微型博客(micro-bloging)”,是一种依靠用户产生内容的Web2.0媒介形式。用户可以通过个人电脑、手机等各种与网络相连接的终端进行访问并组建个人社区。与Web2.0博客相比,微博用户可以随时随地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信息,并实现信息的即时传播与分享。同时,微博以信息内容的简短精练为重要特征,用户每次的信息不能超过140个字,大大节省了沟通的时间成本。另外,与即时通信工具、网络社区相比,微博以陌生人的单向跟随作为典型特征,摒弃了即时通信工具和网络社区的双向互动的紧密人际关系,具有更大的开放性,能够形成信息的裂变式传播,达到了传播效果的最大化。

媒介融合是近几年国内外新闻传播业界和学界都颇为关注的一个热点话题。1983年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的伊契尔・索勒・普尔教授提出“传播形态融合”的概念,他认为:数码电子技术的发展是导致历来界限分明的传播形态汇聚融合的原因。国内外学者都在不同学术视角下对“媒介融合”进行观照,笔者在此抛却宏观发展层面的讨论,结合拉斯韦尔在《社会传播的结构与功能》一书中明确提出的传播过程论,以及我国传统媒体应用微博的实践,总结出传统媒体运用微博过程中在传播两极、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传播效果四个方面所呈现出的媒介融合意义。

传播两极――从单向线性到“公民参与”

媒介融合首先应该是观念上的改变。传统大众传播认为,现代社会的大众传播主要是社会化生产式的内容生产,其主要依靠专业媒体机构的传播者生产制作信息产品,传者和受者之间有明确的界限,传播方向基本是从传播机构到普通受众的单向线性传播。微博的出现更新了传统大众传播的固有观念,“去中心化”的传播结构使一个机会更为平均、权利更为平等的言论平台和信息传播媒介出现,精英话语权下移,话语权的草根性与平民化特质凸显出来,“全民记者”时代由此到来,一个由消息者个体发现线索、记录事件和传播信息的“自媒体”形成。这样的信息传播方式将消息的者、加工者、传播者、接收者融为一体,每条消息对每个人而言都可以实现以上四个身份的叠加和转换,这正对应了麦克卢汉“媒介即人的延伸”的学术观点,也是媒介融合的应有之义。

《微博力》作者谢尔・以色列预测,新旧媒体在短期内实现融合,将兴起“辫子新闻”,即由传统媒体(新闻从业者)、公民新闻(公民记者)、社会性媒体(新闻从业者与公民记者共同参与)这三条绳组成,每条绳又包含大量纤,这种信息汇集和交织将改变新闻生产的形态和公众获取信息的方式。[2]传统媒体利用微博进行的媒介融合,就是要利用微博的优势,弥补自身单向线性的缺陷,增强互动性,扩大新闻源,优化传播效果,提升大众媒介的公共服务性,使大众能够选择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拥有各种反馈和体验的畅通表达渠道,并参与传播政策的制定与修改,以解构大众媒介生产者至高无上的话语权力,实现传媒生态的根本改变。

传播内容――从单纯固态到流动裂变

微博的出现打破了传统信息形态的僵化,真正实现了信息的流动裂变。首先,微博对信息长度的140个字的限制使微博信息只能表达有限的内容,呈现出碎片化特征。这种简短随意的“语录体”更能激发用户阅读和参与的欲望,也更适应网络融合时代下的语境要求以及现代人的生活节奏,人们可能没有时间和心情去品读或者收看传统媒体精心制作的事件报道,但是却可能随时关注那些在表达上也许欠完整的“微”新闻。同时,操作终端的便携性使即时随意成为常态,媒体工作者不再受制于传统媒体的固定刊发和播出时间,真正体现了媒介融合的实时新闻性。再有,微博信息通过组成的节点链条,由节点上的用户主动推动而呈现快速弥漫状。每条微博在转发过程中都集合了大量的转发理由和即时评论,使信息量得到叠加,配合转发的大量评论信息可以与原有文本整合成新的信息进行再传播以达到裂变式效应,这种超阅读文本是对传统大众传播信息文本的固定化颠覆,也真正接近了媒介融合下的信息形态。总之,传统媒体运用微博,在传播内容上打破了形态固化的僵局,真正体现了媒介融合下信息的流动性和受众参与阅读的特点。

传播渠道――泾渭分明到渠道整合

媒介融合的基础是传播渠道的融合。过去各传统媒体的传播渠道是单一的,报刊信息或广播电视节目的生产传播都是在各自界限分明的渠道内进行。实现了微博应用后的传统媒体在信息生产和传播渠道上实现了多渠道整合传播。首先,从信息传播环节来说,新闻等信息产品不仅在本媒体上进行传播,还可以同时在媒体官方微博上对产品进行“微博化传播”以扩大其传播范围。其次,从信息生产环节来说,具有新闻价值的微博内容可以作为传统媒体的新一类信息源,传统媒体根据自身需要对这些信息进行“去碎片化”处理后形成自己的独家新闻在本媒体上进行传播,或者对微博热议事件进行传统媒体的再传播,对有价值的微博新闻进行后续深度报道等,使一条新闻的价值最大化。再次,传统媒体还可以把微博作为快速新闻的第一渠道,因为微博的即时报道更真实、更富立体感,还可以用微博进行现场新闻采写,然后再发挥纸媒内容为王的优势,对新闻事件和观点进行深入分析与报道,以弥补传统媒体时效上的不足,这样就真正实现了媒介融合意义上的整合渠道全媒体传播。

传播效果――媒介营销模式上的嬗变

传统媒体将微博作为自身推广的平台,改变了传统媒体一贯单一的营销模式,实现了线上与线下的整合营销,达到了传播效果的最大化。

首先,传统媒体可以利用微博,打造品牌的线上影响力,进而提升线下传播影响力,促进发行量和销售。比如在微博上人气指数很高的《新周刊》杂志,截至2010年10月,《新周刊》微博的关注者(微博订阅者)已经超过60万人,远远超过其线下订阅数量。其执行总编封新城透露,《新周刊》官方微博的人气的确提升了《新周刊》杂志的实际销量,很多微博粉丝通过关注《新周刊》官方微博继而成为《新周刊》的线下读者。同时,传统媒体还可以在攒足微博人气的基础上,开设传统媒体的微博专版或专栏,通过专版或专栏推广自己的微博,将网络互动落实到版面和栏目上,加强网络和传统媒体受众的流动性。

此外,通过传统媒体记者、编辑的实名制个人微博,提升传统媒体影响力也是扩大传播效果的有效手段。传统媒体的记者、编辑在微博上以个人实名信息,传统媒体官方微博再通过转发的形式,将记者、编辑的微博出去,变成个性化信息的集合。这个过程中,记者不只是以一个“记者”的身份出现,而且是以一个“人”的身份出现,成为网友直接提问的对象,记者与受众的两极对立消失,信息传播由转为互动,由统一生产转为个体间的全方位交流。交流方向、内容和身份的流动互换是传媒业向媒介融合进行革命性进化的根本。同时,记者的个人形象和观点得到强化,满足了网民对真实性和贴近性的要求,被重塑的记者形象赢得了大量网民的支持,为扩大传统媒体的影响力和提升其公信力起到了推动作用。

微博为传统媒体向媒介融合时代的全媒体转型提供了新的契机,如何理解微博的媒介融合意义,利用好微博这一载体进行信息传播方式的改变是传统媒体应该认真研究的课题。微博并非完美,摒弃自身局限实现媒介间的优势互补才是重中之重,也是媒介融合的应有之义。

参考文献:

[1]董崇飞.传统媒体的微博路径[J].中关村,2010(11).

篇2

【摘 要】随着新媒体的急速发展,媒介融合日益成为社会传播的焦点,2015年央视春晚便是这一融合的新生儿。本文分析媒介融合的内涵,以央视2015年的羊年春晚为例,探讨媒介融合的价值所在。

关键词 传统媒体;新媒介;媒介融合;融合价值

伴随着新型媒介技术的劲爆发展,旧的传媒格局迅速被新的媒介系统侵蚀,在这种情况下,媒介融合的进程表现得紧锣密鼓,短时间内,形成蔚为大观之势。2014年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主席特别强调,要着力打造一批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建成几家拥有强大实力和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的新型媒体集团。媒介融合被提升至国家层面,映射出它的重要战略意义。

1 媒介融合的内涵解析

媒介融合并非新近几年才出现的样态,它是与人类文明史始终相随的常态过程,只是每个历史时期融合的速率大相径庭。近年来,率先由西方传媒业界提及的媒介融合,再一次成为全球新闻传播界所关注的对象。那么,何为媒介融合,它的内涵究竟怎样呢?

“媒介融合”(Media Convergence)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的Ithiel De Sola Pool教授在1983年出版的《自由的科技》一书中论及。他认为:数码电子科技导致泾渭分明的传播形态聚合,致使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由于时代的局限性,他对媒介融合的定义还停留在传统传播介质的视域内。时至今日,媒介融合的定义仍未达成共识,专家学者的诠释日趋多元、深邃,给人以启迪。美国学者Andrew Nachison认为,“媒介融合应是印刷的、音频的、视频的、互动性数字媒体组织之间的战略的、操作的、文化的联盟”;道尔(Doyle)认为媒介融合是指电子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和媒体的融合;詹金斯(Jenkins)详细阐述了媒介融合的五种形式:技术融合、经济融合、社会或组织融合、文化融合和全球融合;美国西北大学教授Rich Gordon对媒介融合进行了详细地探讨和划分,称融合应包括所有权融合、策略性融合、结构性融合、信息采集融合和新闻表达融合。与此同时,国内学者也纷纷进行了热烈探讨,清华大学熊澄宇教授认为,媒介融合是指“所有的媒介都向电子化和数字化这种形式靠拢,这个趋势是由数字技术驱动的,并在网络技术的推动下变得可能。”中国人民大学蔡雯教授将媒介融合定义为,“在以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电子通讯技术为核心的科学技术的推动下,组成大媒体业的各产业组织在经济利益和社会需求的驱动下通过合作、并购和整合等手段,实现不同媒介形态的内容融合、传播渠道融合和媒介终端融合的过程。”

学者们对媒介融合的定义均有可取之处,却因立足的媒介文化环境和媒介研究视角不同,显得媒介融合定义难下定论。笔者认为,媒介融合涉及到的相关系数较为庞杂,但“它肇始于技术创新,加速于制度创新,深化于市场创新,最终表现为产品创新”的规律是不变的。因此把握好媒介融合的内涵比下定义更为合理。有鉴于此,笔者将媒介融合的内涵囊括于三个维度之下:

一是,传播介质方面的融合。介质作为一种有形的物质存在,是承载传播信息和观念的基础工具,媒介融合就是要将报纸、电视等传统传播介质与借助网络技术发展起来的新型媒体技术相融合,实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优势互补的全媒体平台。

二是,业务经营方面的融合。新老媒介的融合必将冲击传统的业务操作与媒介经营,媒介融合要求传媒业者必须提升自身素质,学会并掌握融媒体下的新闻采写技能、摄影摄像技能、不同媒介的编辑与传输技能等,还得树立融媒体的工作视眼,将工作实践立足于媒体融合大格局之下。媒介融合也改变着经营管理方式,机构的兼并与重组、资本的运作与经营等具体操作,都需要依据媒介融合的要求进行整合与联动,以破除独立经营的弊端。

三是,价值理念的融合。媒介融合不仅要改变原有媒介形态,催生新的媒介形态,还要践行融合理念,而不是简单相加。媒介融合需要一个漫长的磨合过程,是系统性工程,它有自身发展规律,需要学界和业界共同探讨与摸索。这一过程中,需要我们改变定势思维,呼唤制度与理念创新,使不同媒介与融合大势相匹配,真正产生融合实效。

2 媒介融合的成功典范:2015年央视羊年春晚

央视春晚历经33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中国百姓春节不可缺少的年度盛宴。三十多年来,央视春晚始终紧随时代脉搏,不断推陈出新,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近年来,在新媒体巨浪的卷携下,央视春晚同其它传统媒体一样,受众受到瓜分,收视率连年下跌。然而,2015年央视春晚却不拘一格,改头换面,充分将多媒体炫酷科技嫁接到联欢晚会,在媒介融合大潮下成功涅槃。

借力新型媒介,创新媒介产品,强化品牌文化。媒介融合是信息技术不断创新与应用的结果,它没有终极目标,只有不断地推进与演化,其特征多趋向为:“多媒体信息在同一平台上的能量互补;各类媒体之间的信息能量交换;信息传播者与信息接受者之间的信息能量交互;外部产业对传媒业的能量支持。”央视春晚作为一档品牌节目,过去几十年间,缺乏品牌形象意识,被业界笑称只会“联欢”的节目。2015年羊年春晚一反常态,有效地将新媒体应用嵌入荧屏,并借助多维媒介科技,大力开发媒介产品,形成了宣传曲、宣传片、吉祥物等一系列媒介产品,使观众生动地了解春节与春晚的同时,也助推了自身品牌文化的传播。特别是微信红包的发放,以及春晚首个吉祥物“阳阳”的开发,不仅传递了传统春节文化,寄寓了新年愿望,还极大地跃动了观众的欲望与激情,更重要的是通过媒介产品研发,潜移默化地塑造了春晚栏目形象,增强了品牌的识别度。

拓展传播渠道,争取市场份额,扩大栏目影响。多元传播渠道的共融与多维声像技术的集成应用是媒介融合带来的最显著变化。这种变化看似新媒体对老媒体进行冲击,实质是新老媒体的一种交混与更新、优化与培植,关键在于媒体顺势而为,传播渠道和方式的拓展与运筹。以往央视春晚只在央视、卫视频道,以及个别海外媒体播出,而今年破格将直播权授予像爱奇艺这样的视频网站,并加深了与微信、微博、客户端、You Tube等社交媒体的合作,呈现出多渠道融通与联动的繁荣,扩大了央视春晚的声势影响。索福瑞数据统计显示:2015年春晚的荧屏总收视率为29.6%,虽不及去年,但人均收视时长较往年大幅增加,是2014年的2倍有余,达155.55分钟/人。央视春晚栏目组为了扩大海外声势,还特意邀请美联社、路透社等国际媒体参加首次春晚海外推荐会,并与TWITTER、FACEBOOK等海外社交平台合作,开展2015年春晚预热活动。此外,在海外播发宣传片和广告、组织春节活动等方面也做了巨大努力,有效扩展了春节文化和央视春晚的传播渠道,获取了更多的“注意力”,而这种“注意力”正是媒介市场化时代的制胜法宝。

更新价值理念,增强受众体验,提升春晚价值。媒介技术的发展使信息传播由大众传媒的“点对面”向传媒分众的“点对点”过度,媒介受众由以往的单向阅听的被动角色转变为传媒为其量身定制资讯、娱乐服务的用户。这种传媒趋向直接引发社会阶层和文化需求的“碎片化”,“使原有的社会阶层经由社会观念达到集体行动的逻辑发生了某种断裂,社会观念的利益化和个性化倾向明显”。为了适应“碎片化”、“个性化”的时代要求,媒体只有揣度与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转变“传者至上”的价值理念,才可能获得受众认可。2015年羊年春晚之所以获赞,就是栏目组能够站在媒介受众的角度去思考节目设置,从而较好地满足了受众需要。春晚期间,央视通过微信“摇一摇”平台,与观众互动总量超过110亿次,微信祝福在185个国家之间传递了约30000亿公里,相当于往返地月370余万次。再如“晒晒全家福”,观众通过新型媒介,将全家福上传到央视演播现场,直接拉近了与春晚现场的距离,有一种宾至如归的亲切感。这样的媒介创制,不仅激发了全民跨屏互动的热情,传递了新年夙愿,还把“溜走”的观众再次拉回荧屏,提升了央视春晚的价值,堪称传统媒体携新媒体的一次华丽亮彩。

3 媒介融合的意义

新媒体携领传统媒体奏演的融合之势如火如荼,它刷新了媒介发展历史,催生了新的社会变革力量,改变着社会的多维发展,特别是在社会互动、媒介内容、媒介运营模式等方面,凸显出巨大的融合价值。

有利于打造无界的社会互动空间。媒介融合肇始于技术创新,而媒介技术发展带来最显著的变化就是信源泛化和信息传播的裂变呈现,这些新的信息传播特点,改变了过去独占信息的权力中心,自上而下的线性传播变得岌岌可危,民主化、扁平化、去中心化的无界信息传播成为潮流。媒体融合大势之前,传统媒体掌握着信息的主动权,信息传播和渠道选择受制于国家利益和精英阶层,公众无法看到信息的天然状貌。新媒体的出现,打破了信息的绝对垄断,呈现出多元化的传受趋势,公众对信息公开透明和主动传播的欲望加强,更重要的是,他们借助网络互动平台,将长期压抑的情绪释放出来,崩发出他们对社会的长期关切。媒介融合大势正迎合了他们参与社会、重置话语权的期望,有效连接了“上下层”的平等对话,缓解了社会气压。

有利于开发高品质的媒介传播内容。传统媒体形态比较单一,技术手段应用也相对有限,新型媒介技术的开发,使媒介形态变得繁华,为内容、产品、技术、管理、平台和人才的一体化提供了先决基础,媒体融合可以将拥有高品质内容的传统媒体与高技术的新型媒介进行统和,对传媒内容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二次加工、处理和采编,进而满足各类人群的个性化需求,增强了他们的媒介体验,从而有效地提升了媒介信息产品的档次和品味,最大地实现传播效果。

有利于推进高级的媒介运营模式。新媒体技术的应用使本来清晰的媒体边界变得模糊不堪,媒介市场的激烈竞争,迫使独立运作的媒体企业与其它媒体合作,重新划分利益地盘,带来组织结构和营销方式的调整。媒体融合的好处之一就是让不同媒体之间相互借力,扬长避短,共同架构高效的媒介组织与营销方略。中央电视台的电视技术、电视设备和技术应用都走在了世界前沿,在向新兴主流媒体转型的过程中,发现自己有内容研发和节目生产的优势,但在多屏传播上存在欠缺,因此电视台有针对性地改进了组织管理体系和产业经营体系,如研发了全流程的采编播体系,建立起了央视影音、央视新闻、央视体育、央视乐动为核心的媒体融合产品体系,搭建了全产业链的版权开发体系和跨媒体的传播效果考评体系,有效地做到了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优势互补、一体发展。

参考文献

[1]蔡雯.新闻传播的变化融合了什么[J].中国记者,2005(09).

[2]朱天,彭泌溢.试论媒介融合中的“加减之道”——时代华纳与美国在线“世纪婚姻”终结对我国“三网融合”的启示.http://media.people.com.cn[OL/J].

[3]高钢.媒体融合:追求信息传播理想境界的过程[J].国际新闻界,2007,3.

篇3

一、新媒体艺术的主要特征

 

新媒体的艺术形态涉及各种新技术、新观念和新媒介,包括影像、动画、游戏、装置、虚拟现实、网络交互、数码摄影以及数字音乐等形式,其触角不断延伸到其他领域进行融合,成为反映社会生存体验和认知方式的新兴文化载体。

 

1.新媒体艺术的实验特征

 

新媒体艺术被认为是以有意义的方式运用媒体新技术的当代艺术,它综合了最新的艺术理念、思维方式和技术手段,具有很强的未确定性和实验性。新媒体艺术的互动性、开放性、包容性与动态性,是对所谓“旧”媒体的艺术思维、观念意义、功能价值和审美特征的扩展或者颠覆。

 

2.新媒体艺术的技术特征

 

新媒体艺术的技术特征可以概括为数值化、模块化、自动化、流体化、编码化和智能化,它是科技与艺术结合的产物。新媒体技术当下在硬件、软件、平台、传输手段、数字成像等方面的发展日新月异,依托各种新媒介和传播技术手段的创意与观念,催生出丰富多彩的新媒体艺术形式。新兴媒体介质的不断发展,例如网络、手机、智能硬件、互动感应装置、可穿戴设备等,刺激并推动了数字艺术创作的新形式。愈加突破了人们对艺术审美的传统认知模式,带来了全新的视觉感官体验和开放的互动参与模式。

 

3.新媒体艺术的审美特征

 

数字化呈现、交互式过程和沉浸性体验是新媒体艺术的主要审美特征。新媒体数字科技使艺术家可以综合采用声音、色彩、文字、图形、影像以及特效来体现人类的情绪和思想,带来艺术造型语汇的创新。而瞬时远程传播和实时交互参与的方式也改变了艺术存在的传统模式。新媒体艺术具有的娱乐性、商业性、数字性、艺术性、虚拟性等特征,带给人们审美、行为和观念的转变。虚拟现实技术的数字化特征和在赛博网络空间的沉浸感,对于新媒体艺术家有着哲学般的启示作用。传统艺术是由艺术家创造艺术作品供观者欣赏,而新媒体艺术则更多地需要在观者的参与互动中完成。这种由观看走向体验的新媒体艺术方式,推动了文化知觉的再造和沟通机制的再生。观者不单是在观看艺术品,更是在感受艺术品,在艺术情境中获得某种沉浸式的体验。传统艺术呈现的精英特质

 

是基于专业化、复杂化和精细化的训练之上的,具有欣赏上的审美距离感。而新媒体艺术则瓦解了传统审美的局限,它以多元化的表现方式和信息化、数字化的传播手段,打破了旧有的秩序,并为新观念的诞生提供了各种可能性。

 

二、新媒体艺术的跨界融合

 

就像新媒体艺术家、理论家罗伊阿斯科特(R〇yAs-cott)所说的那样“新媒体艺术最鲜明的特质为连接性与互动性,其表现形式很多,但它们的共同点只有一个,那就是用户经由和作品之间的互动、参与改变了作品的影像、造型,甚至意义。这些都是新媒体艺术家对于旧有的艺术思维和传统的艺术观念的更新、创造与发展的结果。”

 

1.新的艺术传播规则

 

丹尼尔贝尔(DanielBell)④说过,从20世纪下半期开始,人类己经由以读和写作为接受知识的主要方式,转变为看和听。视听结合的新媒体正在对人类的知识结构、学习方式和思考方式产生重大影响。新媒体是艺术化传播的有效途径,数字技术的进步也直接带动了新媒体的演变进化,宽带与移动互联的流量扩增使得新媒体影像文件可以被瞬间复制、运输、存储和传播扩散。尤其是在万物互联、即时通讯以及社交网络兴起的时代潮流之下,新媒体构造出的新兴话语逻辑和社会影响力,以无所不在的强力传播,消解了传统的文化命题和符号体系,对社会大众的行为模式和思维理念进行重构再造。

 

2.新的艺术风格语言

 

新媒体艺术是科技与艺术碰撞出的火花,它具有的新颖性与前瞻性不容置疑,甚至可以说它也是当今最具生命力和发展潜力的艺术形式,是代表先进生产力的新兴美学体现。在这个性张扬、充满自我意识的年代,新媒体艺术家以特有的敏感性和高技术含量,为社会带来新奇的感官刺激。数字科技为新媒体艺术家的头脑想象力和心灵创造性搭建了更广阔的创作空间,那里成为数字艺术激情飞跃的地方。随着数字功能的增强,数字世界逐渐生成自身的时代使命和游戏规则,视觉、听觉、触觉、虚拟现实等各种介质与交互方式混合在一起,用美轮美奂的图形影像营造出奇妙的视觉冲击力和崭新的艺术风格。新媒体艺术风格语言具有符号化、情景化、趣味化、人性化、意识形态化等特点,先进科技也为超自然的想象、激动人心的情节和巧妙的构思创意提供了实现的条件。新媒体艺术正在打破时空局限和固有边界,走向更加多样化的组合传播、交叉运用和资源整合,不断探寻与受众之间的交接点,创造着视觉神话和商业奇迹。

 

3.新的商业增长点

 

数字技术的飞跃发展在传媒领域中引发的深刻变革,从信息领域向人类生活各个领域的全面推进。新媒体高新技术需要进行人文艺术转化和实现市场应用,以更加贴近受众的需要,引起注意力,创造经济价值。虚拟艺术目前广泛应用于影视动漫、片头制作、视频传播和游戏共享等领域,带来峰值体验的视听享受。而油画、水墨画等各种艺术技法可以用数字技术轻松实现,甚至动态化。在新经济关系的拉动之下,按照量子经济的飞跃增长模式,通过大数据和全媒体整合的精准传播,新媒体艺术正在融入内容产业。新媒体是科学、技术、艺术与设计的交叉融合,它可以使内容制作具有强烈的商业味和娱乐感,使艺术体验和交互手段成为诱惑消费者的手段,成为商业智慧与市场谋略的有效手段。

         如今的社会消费不再仅是满足低层次的物质需要,而更加偏重于体验、意境、感受和自我表现的高层次需求。数字化的生存带来了崭新的思考方式和情感需求,新媒体手段的商业运用也意味着更开阔的文化视野与更具前景的市场空间。

 

篇4

2009年7月1日,人民日报实现了历史上的第四次扩版,最直观的变化是版面数量由16版增加到20版。扩版之前一个多月,笔者应邀到人民日报社为全体中层以上领导做了一次学术报告,题目是报社领导亲自点的:“媒介融合与媒介竞争”。张研农社长一见面就告诉我说,人民日报正在酝酿改革,这一次的改革将比以往力度都大。为了解放思想、推进改革,报社所有领导和骨干都需要了解中外媒体最新的发展动态,尤其是媒介融合的思路与做法。这场报告会使我感觉到人民日报本次改版的背后,实际还有更宏大的发展蓝图。较之版面增加和内容调整,我认为更值得我们关注的是机构的变动。人民日报社新组建了新闻协调部,专门应对突发事件。另外,国内国外72个记者站改设为分社。成立新闻协调部,实际是人民日报决心在资源整合和报网融合方面进一步向前迈进的重要举措。

就在人民日报改版之前一个多月,新华社也在自己的业务大厦里进行了另一种改革实验:组建多媒体中心,迈出国家通讯社向多媒体业态发展的第一步。新华社将发稿大平面北侧的100平方米左右的区域划为多媒体中心的办公区域,架设了24个多媒体工位,并与旁边的视频演播室联通。技术部门设计了一套可以同一界面编发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网络稿件的发稿系统,提供了软件保障。多媒体中心的编辑来自不同编辑部,以汶川地震一周年报道为多媒体融合的第一个“实验对象”,尝试使用最新的传播技术,开发多媒体的产品形态,不但完成了像“图话这一年”(多媒体专题报道)、8集《汶川记忆》(照片加音乐制作的幻灯片)、4集《记者口述》(记者讲述与图片结合的视频展示)、“新华眼”(新闻地理化报道产品,将新华社报道通过三维地图整合)等多种形态的新闻产品,还与黑龙江电视合进行了持续12小时的大型电视直播《重生》,并同时实现了手机电视直播。多媒体中心还与商业网站开心网合作开设了“寄语汶川?激励重建”专题,两天内就吸引了63万网民留言……多媒体中心首战告捷,使新华社坚定了改革的方向。5月19日社长办公会决定,多媒体中心要尽快由“多媒体形态”向“多媒体业态”拓展,形成由投资、生产、运营和市场、客户组成的产业链,实现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可持续发展。"

地方新闻媒体的资源整合成果也同样引人瞩目。6月11日,宁波日报报业集团数字报业技术平台项目通过了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科技与数字出版司组织的项目验收,专家们认为数字报业技术平台全面整合了集团下属各报新闻资源,形成了具有多媒体传输手段和传播形式的全新报业内容加工及采编互动。同时该项目采用以内容为核心的先进理念和数字资产集中管理模式,支撑了集团复合型出版业务(报纸、数字报、网络、流媒体等)以及主体经营业务、内部管理业务、对外客户服务业务,实现了对数字内容管理、分销和增值的一体化运作,并认为该项目在行业内具有示范作用。#

其实,无论是机构整合还是平台建设,都是为了同一个目的:通过对资源的全面优化配置与深度开发利用,在融合的进程中把媒体做大做强。

思考:整合资源的共同目标与不同路径

新闻媒体所拥有的资源,通常是一种多元化的组合形态。从资源的类型上看,可以划分为新闻信息资源、新闻环境资源、新闻媒介资源和新闻受众资源。所有这些资源都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而且它们具有变动的特点、相互联系的特点和可以相互转化的特点。对新闻资源的开发利用直接关系到媒介的产品竞争力,$回顾媒介竞争与发展的历史,我们不难总结传统媒体在成长过程中曾经因资源开发的成与败而获得的经验和教训。如党报利用与政府的特殊关系能够获得一些特殊的信息资源,高素质的采编队伍也是这些报纸的优势资源之一。利用这些资源,党报推出过引领社会前进的高质量的新闻报道,塑造了具有权威性的品牌和形象;都市报纸则有相对灵活的机制、更为广泛的受众群体和相对于党报来说更加宽松的办报环境。利用这些资源,都市报实现了对社会生活的深度介入,从而占据了有利的市场地位。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在数字技术与网络传播逐渐普及之后,新媒体对传统媒体之所以能构成威胁,也恰恰是因为在资源的占有与开发上做到了传统媒体所不能。比如在信息资源方面,商业网站虽然没能获得新闻采访权,也没有专业新闻记者。但由于信息容量不受限制,就能通过廉价甚至无偿使用传统媒体的新闻报道成果,成为强大的新闻信息总汇。此外,网络传播的互动性还帮助这些网站将自己的“受众”(网民)转变为“公民报道者”和内容提供者,从而获得了传统媒体很难具备的丰富的信息来源与强大的内容生产能力。多媒体传播的介质特点,使网络媒体在传播方式与产品形态上一举超越任何一种传统媒体,并且可以随着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获得无穷无尽的发展空间。

回想网络媒体诞生以来的种种表现,我们会发现,大凡有影响的商业网站在任何一种资源的开发方面都是不遗余力、卓有成效的,它们的成长壮大实际上加大了传统媒体的发展难度,也提高了媒介竞争的门槛。今天,对于传统媒体来说,最大的竞争对手已经不是自己的同类,而是这些网站及新媒体。如果传统媒体还以过去办报办台的思路和模式走下去,将很难保持已有的市场份额和社会影响力。

正是在这样的竞争压力下,有远见的传统媒体纷纷踏上了改革之路,从媒介融合甚至产业融合的高度规划媒体集团的未来。所有的改革都指向同一个方向:拥抱新技术、新媒体,通过媒体融合开辟一条新路,实现传统媒体在新的历史时期的转型和发展。

在共同的目标下,改革的路径却各不相同。前文中提到的几家媒体已经给我们提供了例证,再从我国近几年报业转型的实践来看,可以说,从“报网互动”向“报网一体”迈进,是所有报纸转型的共同方向。但这条路到底如何走,以什么样的速度来走,各家的选择却是不同的。

先看报网互动。报纸编辑部与网站编辑部在互动阶段还是两个独立存在的媒体组织,办报与办网在这一阶段是两个独立的组织分头承担的任务。报网互动实际是设计一种让报与网在某些情况下,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合作方式。在经历了报纸借助网络技术进行新闻信息传播活动如搜集线索和资料、将报纸的内容借助网络进行二次传播等这类最初级的互动之后,一些报纸开始探索与网站合作进行新闻报道的新机制。如人民日报与人民网在近几年的“两会”报道中都因为报网联动报道而推出了一批新栏目,取得了很好的社会反响。广州日报为了使报网互动更加常规化、制度化,专门成立了“滚动新闻部”来负责这方面的工作。另一些报纸则探索出与网站共同开设某些专栏,形成相对固定的合作板块。如获得中国新闻奖首届网络新闻名专栏的“焦点网谈”栏目,是河南日报报业集团整合河南日报、河南报业网与手机短信平台三方面的资源与渠道创办的,这一栏目实际是将党报的权威性和品牌优势与新媒体的互动和海量优势进行了有机的整合,获得了单一媒体所无法达到的传播效果和社会影响。

再说报网一体。所谓“一体”,既指报纸与网站在组织结构上的“一体”,又指报纸与网站在新闻生产流程上的“一体”。2006年3月,上海证券报改版,将中国证券网和上海证券报全面融合,实行一个班子、一套架构,不设立重叠机构,并对报网统一业务生产流程,统一考核,这可能是我国报界最早的报网一体的尝试。而党报在这方面进行改革实验的有:2008年3月,烟台日报传媒集团成立全媒体新闻中心筹建小组,按照全媒体战略的实施计划,采用集团研发的“全媒体数字复合出版系统”,进行“从集团层面再造采编流程,并实现内容集约化制作”的课题实验。2008年10月,杭州日报报业集团成立网络中心,2009年3月,杭州日报网正式开通上线,一个编辑部同时运行两个终端,从此结束了杭州日报作为单一纸媒的历史。还有前文中提到的宁波日报报业集团的改革也是一例。这些新闻媒体在具体运行中各有侧重、各具特色。

如果我们再进一步扩大视野,从世界范围来看媒介融合的实践,同样会得到“方向一致、路径不同”的结论。美国最初进行融合实验的论坛公司(The Tribune Company)和媒体综合集团(Media General Inc.)采取的策略不同,英国在融合方面走在前列的每日电讯报和BBC的举措也不一样。事实上,路径不同都是缘于媒体自身的基础条件不同和发展环境不同。在媒介融合中,不可能找到一种对所有媒体都适用的运行模式,我们要特别警惕盲目仿效带来的不良后果。因此,根据自己的情况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是所有走向融合的媒体必然面对的现实难题。

问题:资源整合如何趋利避害、实现共赢

这个问题,在现有的中外传媒实践中一时还找不到答案,只能尝试从理论与逻辑层面上提出片断的构想。

资源整合何为“利”?我认为一是通过整合,实现了媒介资源总量的增长,能做以往做不到的事情;二是通过整合,媒介资源相互作用,发生了“化学反应”甚至“核反应”,产生了原本不存在的新的资源或能量。

比如报网融合,使报纸原有的资源与新媒体的资源相加,获得了以往不具备的新的信息渠道、新的内容提供者、新的用户、新的传播渠道和终端、新的产品形态,等等,这就是资源总量得到了增长,以往不能采用的报道方式、不曾出现的新闻产品可能由此产生,媒体的市场占有率和社会影响力也会随之增长。

在资源总量得到增长的过程中,媒介的资源相互作用,还可能发生类似于“核聚变”的反应,即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资源变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之后,能够释放出某种难以想象的巨大能量。也许在我们目前看到的媒介融合实验中,还难以找到最有说服力的例证来证实这一观点,但正如核聚变要在上亿度高温下才可以反应一样,媒介融合也需要发展到一定的阶段,才会出现这样的资源“利好”。

资源整合何为“害”?我认为就是与“利”相反,资源整合并没有带动资源总量的增长,也无法产生新的资源或能量。相反,它使原有的资源优势有所丧失,产生了某些负面效应。已经有一些媒介从业者因为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而对媒介融合的这种负效应提出质疑。如大众日报报业集团副总编辑赵念民认为,在该集团内部如果实现媒介融合,把大众日报、齐鲁晚报、生活日报三个本是竞争关系的竞争对手融合在一起,它们之间就不会形成竞争,从而影响稿件质量的提高和报纸质量水平,以及整个集团竞争力的发挥。%烟台日报传媒集团在实施“全媒体战略”初期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社长郑强说:“全媒体新闻中心成立初期,单看一张报纸,质量提高了,但内容趋同化现象比较严重。”后来,不断采取改进措施,比如为各报特约稿设定保护期、一段时间采取稿件的强制性分流,要求编辑加强策划,精心做好二次加工等,使这个问题得到了解决。&

除了内容同质化问题,资源整合过程中还会出现媒介之间的体制不相融(如党报与其子报子刊、网站的体制不同)、文化不相融(媒介管理及人际关系等有差异)、人员不适应(观念跟不上、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不适应、工作流程不适应)等问题,甚至还会因为现有媒介规制的原因,遇到来自上层管理机构的阻力,使媒介的资源整合处于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如成都传媒集团大胆推行的跨媒体的融合虽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但一直受到“合法性”的质疑。这些风险和困难,都是媒介在融合进程中必须面对的,如果不能找到有效的方法克服困难、削减不利因素,资源的整合非但难以到位,还会与整合的初衷相悖。

另一方面,我们也需要清醒意识到,资源整合本质上也是利益调整。对于融合的各个媒体来说,谁都希望在资源共享中获得更有利的地位和更大的发展空间,相互之间的矛盾冲突和利益之争将是难免的。无论对于媒体还是媒体中的个人,实现共赢固然是最好的结果,而这恰恰又加大了资源整合的难度。显然,媒体在融合的道路上还有很漫长的艰难道路要走。■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新闻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该论文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06年度重大项目“数字化时代媒介融合发展与新闻传播改革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批准号: 06JJD860007)

注释

参见冯冰、袁震宇:《万向多媒体业态拓展的第一步――新华社组建多媒体中心抢占信息时代制高点》,刊于《中国记者》2009年第6期

辛雯:《宁报集团数字报业技术平台项目通过验收》,刊于《新闻实践》2009年第7期

篇5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905X(2013)01-0058-04

随着三网融合的不断推进和创意产业的结构升级,采用数字、网络等新技术,发展以手机电视、数字电视、IPTV、车载移动电视为代表的视听新媒体新兴文化业态,已成为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媒介融合和放松规制的双重驱动下,通过并购、重组和整合等方式,加强视听新媒体创意产业与其他产业的渗透融合,打造多元化运营主体、组建全业务内容集成平台、开创全媒体传播渠道、拓展多元化赢利模式,是实现视听新媒体创意产业“跨界”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跨界重组:视听新媒体创意产业运营主体的多元化构成

在媒介融合背景下,视听新媒体创意产业围绕构建新型产业链,积极开辟投融资渠道,促使多元化运营主体进行跨界重组。内容制作商、平台提供商、网络运营商、终端设备运营商等都是新型产业链中多元化运营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元化运营主体的跨界重组势必引起媒体所有权的变化,从而增强市场开放程度,优化市场竞争结构。

(一)传统内容制作商所有权多元化程度提高

以报纸、广播电视、出版社、电影制作公司和唱片公司等为主体的传统内容制作商市场虽然仍采用限制性准入,但所有权多元化程度明显提高。以网络电视为例,由于内容需求量增大、分销渠道增多,网络电视逐渐成为广电系统和体制内外媒体竞争的重要领域。在传统广电媒体积极发展网络电视业务的同时,以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以及优酷、酷六、搜狐等商业视频网站为代表的系统外媒体相继加入,一些小型专业化传媒制作公司也获得了市场发展空间。目前,具有一定规模的商业视听网站多达400余家。其中,盛大网络所属的华友世纪与酷6网进行股权合并,大力发展网络视频、无线内容和音乐发行平台三大业务体系;凤凰新媒体在获得晨兴创投、英特尔投资和贝塔斯曼三家机构共计2500万美元风险投资后,将视频业务纳入其最为重要的战略选择。

对新兴市场竞争者采取承认并准入策略,有利于避免因重复投资而造成的资源浪费,优化市场资源配置,充分实现资本市场的规模经济,从而形成“主流媒体视听网站与商业视听网站共同形成相对稳定的市场格局”。

(二)新兴内容集成平台集中程度较高

在媒介融合背景下,信息产业和广电产业已形成异质同构的竞争格局,内容集成平台和运营平台的核心地位日益凸显。在平台的竞争准入上,国内市场呈现出集中程度较高的局面。以手机电视为例,内容集成平台是手机电视产业链的核心环节,采取“广电主导、适度竞争”的管控措施。在政策管制、牌照发放、试验地域选择方面,都显示出手机电视运营的重重壁垒。目前,国内仅中国网络电视台(CNTV)、上海文广和杭州华数获得广电总局颁发的3G手机电视完整牌照,而乐视网是唯一获得手机电视内容牌照的民营企业。

车载移动电视主要以各地广电系统为主导,形成了以广电系统负责节目内容的组织播出、民营企业负责广告联播的运营模式。目前,几乎所有的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的广电机构都开展了车载移动电视服务,但由于服务局限在当地、主体规模较小,几乎都被华视传媒、世通华纳和巴士在线等运营平台以广告联播方式整合,从而形成所有权集中与市场垄断加剧的局面。

(三)网络运营商和设备供应商朝多元开放性发展

目前,通信产业的三大巨擘——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占据着网络运营市场的半壁江山,由.于网络运营商拥有巨大的资金需求和降低投资风险的需求,因此通过多种形式的资本运作和互惠合作,促使市场主体朝多元化发展成为必然。通信产业和广电产业异质同构的竞争格局,要求广电产业必须以相匹配的资源效率参与竞争,网络资源的所有权势必向某些优势企业集中。

随着国家标准的陆续出台,包括网络设备提供商和音视频设备提供商在内的国内设备供应商将获得巨大的市场机会。“电视机、电脑和手机等终端设备的融合,将形成一个规模高达5000亿元的市场;有线网、电信固定网、移动网的融合使有线运营商将面临一个10倍于现有规模的市场机会”。伴随着3G网络建设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终端设备将在平板化、移动化、智能化、融合化、软件兼容性和高质量的体验性方面深度开掘,这将是获得市场份额、增强竞争优势的着力点和突破口。

二、跨界服务:视听新媒体创意产业全业务内容集成平台的构建

内容产业是视听新媒体创意产业做大做强的核心和灵魂,提供多媒体、个性化、交互式的媒介内容是实现跨界服务的重中之重。在传统媒介产业链形态下,内容生产高度依附于媒介载体,形成了以媒介为核心的封闭式链条结构。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数字技术的标准化打破了不同媒介内容生产之间的壁垒,内容生产成为产业链上游的独立集群,从“线性”的媒介产业链结构逐步向以全业务内容集成平台为主体的“伞式”媒介产业链结构转换。

(一)内容集成平台是视听新媒体创意产业的增值基础

媒介融合时代,电视台作为内容集成平台上的一个集成商,最重要的核心资源就是媒介资产管理系统MAM(Media Asset Management)的建立。“媒介资产管理系统是一个集音频视频数字化、编目、存储管理、检索和于一体的综合解决方案”。在这个节目内容平台上,原本分散的一次性使用的音频、文字、图片等素材被统一管理,或存储、或向不同的媒体发放,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充分利用,在生产时间和经营成本上都远胜于依靠个人方式的分散的内容生产者。

以数字电视、IPTV为代表的视昕新媒体新兴文化业态除了给用户提供丰富多彩的直播节目外,最主要的是给用户呈现了一个全新的、交互式的多业务内容集成平台。依托内容集成平台,不仅可以通过聚集内容形成拥有庞大版权的内容集成商,更为重要的是利用规模化的资源,多层次地对分散、琐碎、个性化的内容进行整合应用,实现内容产业的增值。目前,媒介资产管理系统的建立已经成为世界上许多电视台构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战略,也是内容产业实现增值的重要途径。

(二)交互性内容是视听新媒体创意产业的增值新空间

传统内容产业通常以单向静态的线性传播模式为受众提供信息消费。随着网络技术平台和数字技术平台的应用推广,打造一站式人性化服务的“交互性”内容成为内容产业增值的新领域。“交互性”改变了传统内容产业“点到面”的传播形态,突破了以运营者和服务提供者的业务界面为核心的服务体系,确立了以满足消费者多元化信息需求为目标的服务定位,从而生成扁平状的“点到点”的新型传播形态。这意味着作为信息接收终端的用户也能上传内容,成为信息的生产者,对人类未来的传播形态和社会文化将产生深远影响。

以用户为中心,就必须提高用户使用媒介的便捷性、参与媒介的互动性和内容服务的个性化。以IPTV为例,它以强交互性为依托,提供电子菜单、节目预约、实时快进、快退、在线支付、终端账号及计费管理等多种互动服务功能,用户凭借遥控器和机顶盒来操控互动电视界面,实现人机互动。这场从“有线电视”迈向“交互式网络电视”的革命,将带领电视观众告别单一被动的节目接收方式,走向集互联网、网络游戏、电视节目为一体的互动数字娱乐生活。

三、跨屏跨网:视听新媒体创意产业传播渠道的全媒体构建

视听新媒体实现跨屏跨网融合的逻辑起点,是公众对信息便捷接收的需求。这不仅要求信息传输具有交互功能,而且需要具有联通性。随着三网融合技术条件的日趋成熟,视听新媒体创意产业全媒体传播渠道的构建有望成为现实。广电网、电信网、互联网融合所形成的融合形态包括横向渠道融合和纵向渠道融合。其中,“横向渠道融合包括广电和电信的融合、有线和无线的融合、移动和固话的融合;纵向渠道融合主要是网络、终端和内容之间的融合”。

(一)横向渠道融合:视听新媒体创意产业链的累积性增值

电信网、互联网和广电网是电信业和广电业两大产业的核心资源。在探索视听新媒体创业产业链横向渠道融合的过程中,广电与电信打破壁垒、双向进入极为关键。我国电信与广电在融合的过程中,仍存在重重壁垒,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是技术形态壁垒,广电网和电信网之间缺乏国家技术统一准人标准;其二是准入门槛壁垒,广电和电信分别通过IPTV牌照和电信增值业务牌照限制对方进入本行业;其三是产业属性壁垒,广电业“一对多”的传播形态具有党和国家“耳目喉舌”的舆论引导功能,若完全放开,按照电信业“一对一”的基准融合,明显是行不通的。

2010年7月,国务院公布了首批三网融合试点城市名单,包括北京、上海、大连、哈尔滨、南京、杭州、厦门、青岛、武汉、深圳、绵阳、长株潭城市群在内的12个城市和地区,已经启动有线电视网络运营商与电信运营商的“双向进入”交叉申报工作,这意味着广电和电信的交叉融合已成定局。尽管启动“双向进入”和“正式进入”并不是一个概念,但目前国内一些城市的“三网融合”已初见成效:南京广电网络、电信、移动、联通四家运营商已提前布局三网融合;天津联通与天津广电合作推出IPTV走进南开区学湖里社区,居民可通过全新铺设到户的光纤宽带,收看由光纤宽带网络传输的63套电视节目;深圳电信与深圳广电集团在2012年世界电信日期间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2012年底全面实现光纤到白……

由此,广电和电信破除行业壁垒、跨界融通,建立基于内容融合和互补优势的融合,是实现视听新媒体产业链的累积性增值,是从“零和”走向“双赢”的必然选择。

(二)纵向渠道融合:网络运营商在产业链上下游的扩张

网络运营商不再是单纯的渠道运营商,而是从产业链的上游向下游渗透,并逐步转型成为集网络传输、内容生产、服务提供于一体的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在自媒体时代,每一台终端都是一个集成媒体和平台,“绝对权威”已经土崩瓦解,被传媒人奉为《圣经》的“内容为王”将被内容、渠道和服务三位一体的整合局面所取代,而其核心价值就在于争取用户。

随着移动网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新的应用模式应运而生。比如,“终端+业务”的一体化模式。智能手机终端将从单纯的话音业务拓展到包括话音业务、文字、图片和音视频传送等多媒体业务,包括支持邮件收发、网上支付、新闻订阅、交友聊天等互联网终端业务领域。以iPhone为例,它将完美的互联网体验移植到移动终端,打破了传统终端制造企业只能通过售卖终端赢利的既定模式,从而扩展了利润空间。

另外,还包括“软件+服务”的一体化模式。手机产业链的主体环节企业通过开发软件应用平台来满足市场多元化需求。诺基亚宣布全资收购Symbian,Google联合34家企业组建Android手机联盟。下游的应用提供商也不再局限于与运营商合作,而是加强了与操作系统厂商的合作。微软提出的“s+S(Software+Services)”战略、Google的Desktop以及Amazon的AWS(Amazon Web Services)都是“软件+服务”的代表产品,以手机软件平台为核心的应用服务将在整个产业链中发挥重要作用。

四、跨业经营:视听新媒体创意产业赢利模式的多元化开拓

媒介融合将打破行业壁垒,改变传统媒介产业中垄断性较强的经济逻辑。随着“成本函数改变、市场规模扩大、市场细分程度提高、生命周期缩短,垄断的媒介市场结构呈现出一定的不稳定性,媒介产业与市场将变得更加开放”。在媒介融合冲击下,拆分、重组媒介产业链,开拓多元化成为视听新媒体创意产业的赢利模式。

(一)创新视听新媒体内容产品的价值、品种和类型

为适应视听新媒体内容形态多元化和分众化的特点,传媒角色从单纯的信息者演变成为特定受众提供定制信息的“信息管家”角色。通过用户的个性化配置,海量信息被分流到多种终端,形成“沙漏状”的传播模式。创新内容产品的价值、品种和类型,是提升视听新媒体创意产业核心价值的重中之重。针对动态、多向、分层的信息流动特征,媒介企业可以对不同载体的内容资源进行个性化、交互式、全方位的整合应用。

通过创作数字化、碎片化的节目产品,按照用户订制需求重新编排,实现多种传播渠道的上传和下载。同时,开发具有集成化、规模化的内容产品,增强内容的编辑、存储和传输功能。以ipad的软件应用商店App Store为例,它通过为第三方软件提供者搭建应用程序销售平台,受众可按收费和免费两种方式自行定制所需程序软件,打破了由传媒机构或运营商控制受众内容使用的既定模式。ipad没有设置语音通信功能,但用户通过下载Skype程序,可以实现网络即时通信和全球通话,获得高度定制化的信息服务。

(二)提升视听新媒体创意产业价值通道的高效性

探索视听新媒体创意产业的赢利模式,产业价值通道的传递效率是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在价值通道的形成中,媒介融合改变了原有产业体系中利润的流动和分配,通过融合业态形式上的融合、运营管理和利益分配机制上的协作,创造出新的增值空间。

在媒介融合背景下,充分利用媒介产业与其他相关产业之间的价值链结点,引进品牌授权、广告服务、信息收费和服务收费等商业形态。视听新媒体创意产业提供的增值服务包括网络广告、彩铃、短信、搜索竞价排名、电子书下载、音视频传送、注册会员收费、即时通信、在线支付、网络游戏,虚拟装备和道具买卖、分类网址和信息整合等,这些都是对价值链结点管理的结果。

(三)增强视听新媒体创意产业链的延展性

篇6

论文摘要:媒介融合的趋势是伴随着传播技术的不断发展出现的。媒介融合给新闻与大众传播教育带来了新问题、新变化和新机遇。在媒介融合的形势下,学科结构、师资队伍、课程体系、教学实践平台作为构成新闻教育的四大基础要素,仍然是决定新闻与大众传播教育质量的核心部分。

媒介融合趋势是伴随着传播技术的不断发展出现的。一方面,随着卫星技术、数字化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进步,以及这些技术在广电、通信领域的全方位渗透与应用,传统媒介的界限渐渐模糊,新媒体形式层出不穷,媒介终端可实现功能逐步强大。另一方面,社会经济及文化潮流的发展与进步引发社会阶层的“碎片化”,并由此延伸到市场的“碎片化”和受众的“碎片化”,大众时代过渡为分众时代,媒介受众由以往的单向接收者的角色转变为需要为其量身订制个的用户。

新闻传播教育适应媒介融合趋势的必要性

媒介融合的趋势对新闻传播从业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媒介融合后需要两类新型人才:一是能够在媒介集团中进行整合传播策划的高层次管理人才;二是能够运用多种技术工具的全能型记者编辑。第一类管理人才不同于传统媒体的管理者,他必须是精通各类媒介的专家,熟悉技术发展为新闻传播所提供的可能性,能够运用这些技术使新闻内容得到更好的表现。因此,懂新闻传播、懂技术、懂管理而且擅长策划,是这种人才的必备素质。第二类人才的主要特点是技术全面。如美国媒介综合集团所融合的媒介都是同处一地的地方媒体,派往异地采访的记者都是多面手,他们能够同时为报纸写文字稿件、为电视拍摄新闻节目、为网站写稿。培养融合型的人才成了新闻传播院系改革的重要目标。

以美国为例,当前有一大批新闻与大众传播院系、新闻媒体和媒介组织正在进行这类培训,很多文字记者在学摄像技术,报纸编辑在学音频视频编辑和图表制作等。美国的一些著名新闻与大众传播院系已经开设了“融合新闻”专业。

2005年9月,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开设了媒介融合专业。对于开设该专业的原因,该院分管教学的副院长BrianS.Brooks教授解释说:“我们看到在美国对记者编辑的需求有了变化,需要培训一些技能融合的记者编辑。我去了堪萨斯一家重要报社,他们说希望招聘到能报道SUPERBOWL 体育盛会和美式足球的记者,给报纸写个故事,再给网络写个不同的故事,还能为网络做一些视频、音频的节目。他们的要求可以同电视台相比了。我们从没有训练过这样的学生,现在需要培养跨媒体的记者了。我们要开设一个将各种媒体融合在一起的新方向来培养这样的人才。”①

未来的媒介融合教育发展可能是多方面的:其一,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领域相互融合,形成新的大传播的模式;其二,缩减以往划分过细的专业类课程,形成普遍性的媒介课程体系,或者说是一种广泛核心课程,其中会更多地融入广告和公关类的课程。无论如何,融合会引领一种大传播教育趋势的出现。例如反映在课程设置上,未来的新闻传播教育的课程安排更多会出现那些整合类型的课程,比如说一门媒介写作有可能代替原有的报纸新闻写作、广播电视新闻写作、广告文案写作、公关写作等课程。

媒介融合趋势下新闻传播教育基础要素的变化

在媒介融合的形势下,学科结构、师资队伍、课程体系、教学实践平台作为构成新闻教育的四大基础要素,仍然是决定新闻与大众传播教育质量的核心部分。

目前,新闻传播学科在大学本科阶段的专业划分,基本上是在新媒介技术全方位进入新闻传播领域之前设定的;新闻传播教育长期以来形成了以媒介类别划分的教学和研究取向。因此,学科的组织结构需要适应媒介融合的趋势,以保证各个专业都具有更强的开放性与兼容性。

媒介融合促进了新闻与大众传播院系结构的变化,一些与媒介新发展相关的专业逐步进入了人们的视野。美国斯坦福大学新闻系在1998年增设了第一个电子工程硕士专业学位;随后,很多大学都增设了新闻和大众传播专业或者是在已有的专业中增加了网络传播方向等。2005年9月,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开设了媒介融合专业。在媒介融合的趋势下,新闻传播院系的教师队伍普遍面临知识结构更新的任务。教师需要突破自己的专业局限,建立跨媒体、跨学科的学科发展知识体系。越来越多的教师趋向于网上讨论、网上提交作业、电子邮件交流以及即时聊天的教学方式。

媒介融合趋势也对新闻与大众传播院系的管理者们提出了新要求:要寻求资金购买和维护使用新技术的教学设备,探索最合适的方式使新技术纳入到教学内容中,让教师在短期内掌握新技术并传授给学生。

以新媒体发展为基础的媒介融合带来了教学内容的变化。新媒体是促进新闻与大众传播教育建构新的课程结构的催化剂,新科技发展逐渐融合在各类课程中,这些课程普遍以跨媒体替代传统的以媒体分类划分的课程模式。新设置的课程可分为宏观和微观两大类。一种是从宏观的角度研究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对信息传播、社会政治、经济进程的影响,多为侧重理论的跨学科研究,例如网络与大众传播等。而微观方面的则更多涉及如何将新媒体及其相关技术利用于大众传播媒介,更像是传统意义上的新闻业务技能课,例如计算机辅助报道、在线新闻学、电脑制图等课程。一些传统的新闻业务课,如新闻写作也打破了过去印刷、广播和电视之间的分界,而称为媒介传播写作,将新闻写作基础、消息写作、解说词写作、新闻评论写作、新闻高级写作技巧、广播电视写作等众多涉及写作的课程集中讲授。

在网络数字技术环境中,教学平台的建设已经不仅是传统概念中的实验平台和实习平台的建设,而是包括日常教学平台建设在内的多种专业功能、多种使用目标的融合性教学平台的构建。这种多功能、跨媒体、可融合的教学平台是未来新闻教育依托的设施基础。

新闻与传播院系应当和主流新闻媒体以及前沿科技企业共同合作,通过这样的合作,将行业前沿技术、前沿研究课题、技术人才引入教学与科研领域,为实验设备的更新、为课程体系的改革、为科研工作的开展提供更好的条件。新闻传播院系应尝试进一步打破课堂教学平台与实验教学平台的界限,让更多的实务课程的日常教学,在仿真的媒体环境中进行,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

在媒介融合的趋势下,我们可以通过以下途径为学生创造专业实习的良好环境:一是新闻传播院系可以和主流媒体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将一些媒体作为学生的固定实习基地,和媒体联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二是新闻传播院系着手建设具有媒介融合功能的校园数字化学生媒体实习平台,让学生尽可能全面体验实务工作的完整过程。这种“融合性平台”应该既是教学、实验、实习的融合,同时也是多种媒体技术平台的融合。数字化虚拟实习基地的建设可以有效地实现教学与实践的互动。新闻传播院系可以针对自身的专业特点和教学资源的现状,适当设立包含部分或全部媒体形式的数字化实习实验室。相对传统媒体实习基地而言,建立数字化实习实验室,所需资金较少,单次运行成本低廉,一般新闻院校都能够建立,而且能够保持常态运转。与传统实习相比,数字化实习基地还有一个显著的优点,那就是配合学生的实习过程,可以建立一个与实践教学相配套的网络交互式学习平台,以提高实习的质量和效率。数字化实习基地里的校园媒体,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条件成熟的可以转化为社会媒体,比如为社会提供可以公开播出的电视节目等。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模式是对媒介融合趋势下新闻传播教育发展的一种有益尝试。

所有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都被训练成融合媒介型的人才还为时过早。我们可以向学生介绍所有形式的媒体,同时要求每个学生就一种传统媒体发展自己的专长。这是比较合适的过渡性教育方法。例如报纸方向的学生要学会制作报纸的网站,或者学习为电台制作广播节目;广播电视专业的学生既可以学习制作网页,也可以学习为报纸和互联网写作新闻。

在各种传播技术不断更新、媒介日趋融合的趋势下,我们要深入研究媒介融合给新闻与大众传播教育带来的新问题、新变化和新机遇。要善于运用新技术改进新闻传播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新闻与传播教育的变革和发展。要创造条件帮助学生尽可能掌握新媒体、新技术,增强他们融合各种新的传播技能,适应新的传播环境需要的能力。[本文为2009年度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新媒介发展对新闻传播教育的影响研究”(项目编号:2009q060 )的阶段性成果]

注 释:

①蔡雯:《整合相关学科资源 调整人才培养模式—— 对美国新闻教育改革的调查及思考》,《中国记者》,2005(7)。

参考文献:

篇7

1 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数字图书馆及其移动阅读服务概述

1.1 媒介融合概念及特点

所谓媒介融合,是指将原属于不同类型的媒介结合在一起,既包括传统的电视、报纸、期刊媒体,也包括基于互联网而产生的多媒体平台,其中数字互联网是媒介融合的核心平台。目前我国的媒介融合属于初级发展阶段,仅是物理意义上的融合,高层次的应用融合鲜少涉猎。实际上,媒介融合的特点更多体现在数字化、全能化、移动化三个方面[1]。首先,媒介融合要依赖互联网平台进行发展,其传输的信息往往是利用数字技术进行编码和转送,信息的数字化特性是数据、图片、声音相互传送的基础条件。其次,媒介融合的全能化是指大众文化、高雅文化、世俗文化都能被包容在内,表现全能性与多元化的特点。最后,媒介融合还促进了无线通信系统的发展,网络以其无处不在的特征占据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促使人们的信息获取途径向移动化转变。

1.2 数字图书馆及相关概念

数字图书馆最早是由美国人Garrett于1992年探讨并提出的,同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以数字图书馆为关键词召开主题会议,此后数字图书馆概念被大众所知。所谓数字图书馆,是指以数字化信息进行存储,并且通过网络访问的一种有组织的信息馆藏与相关服务。数字图书馆对数字化馆藏的存储具有一致性与永久性等特点,由计算机技术、通信网络组成。

1.3 移动阅读服务及相关概念

目前,数字图书馆移动阅读服务的概念存在争议,有学者将其解释为无线图书馆、移动图书馆,还有学者提出移动图书馆服务、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系统的概念。笔者认为,数字图书馆移动阅读服务是一种以?底只?信息服务资源形态为核心、以信息服务为目的、依托移动终端等技术为平台的图书馆的服务活动,无论从哪个切入点对移动阅读服务进行研究,都离不开信息人、信息技术、信息资源和信息服务四大要素。

2 媒介融合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的数字移动阅读服务系统组成要素(见图1)

2.1 主导因素:信息人

信息人是指高校数字图书馆移动阅读的服务者,它是媒介融合背景下高校图书馆数字移动阅读服务系统的主导因素,涵盖了数字图书馆相关服务的所有参与者,即移动阅读的设计者、组织者、建设者、执行者和管理者,在广义范畴内也包含数字移动阅读的使用者。高校数字图书馆移动服务水平的优劣,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信息服务者的基本素养。具体而言,随着知识技术对数字图书馆的影响作用越来越大,从事移动阅读服务的人才也需要具有更高的专业水平。如:清华大学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南京大学图书馆等的数据库就十分完善与先进,有能力为高校学子提供全面而优质的国内外资源信息,有利于促进媒介融合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的数字移动阅读服务。

2.2 技术因素:信息技术

所谓信息技术,泛指在资源信息的收集、整理、加工、传递、存储和应用过程中所采用的技术和方法。从高校图书馆数字移动阅读服务系统层面看,信息技术可以分为信息基础技术、信息系统技术、信息应用技术和安全技术四个方面。信息基础技术又包括微电子技术与分子电子技术等;信息系统技术包括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技术;信息应用技术则主要指信息管理技术;安全技术,顾名思义为密码技术与防火墙技术等[3]。媒介融合背景下的高校图书馆的数字移动阅读服务模式构建要依赖先进的信息技术,目前大多数高校图书馆已进行相关技术的自主开发与创新,图书馆、数据库生产商等资源提供方将成为数字图书馆移动服务技术平台开发的主导者。

2.3 资源因素:信息资源

高校数字图书馆移动服务中的资源因素,是指信息用户在相关服务接受过程中直接的利用对象,集中体现出媒介融合背景下高校数字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的核心价值。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在校学生,他们对图书馆的使用更多的是集中在知识层面,离开了信息资源,图书馆就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因此,加强对数字图书馆的移动服务信息资源建设是各类建设的重中之重。目前,高校移动阅读服务的资源建设内容主要来自传统数字资源的移动化升级与具体移动信息资源内容建设两个维度。

2.4 服务因素:信息服务

媒介融合背景下高校图书馆数字移动阅读服务,是指信息用户接触的数字图书馆移动服务的门面,是最贴近读者的一项因素,是数字移动阅读服务系统四大要素中最具操作性的一环,也是集中体现数字移动阅读服务模式成效高低的重要环节。与传统图书馆的信息服务相比,高校数字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体现出服务对象社会化、服务内容数字化、服务方式移动化等特点。因此,开展高质量的信息服务不仅是信息用户的需求,更是数字图书馆移动服务系统发展的内在动力。截至2015年年底,美国已有54%的高校图书馆提供移动阅读服务,我国高校图书馆的移动阅读服务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呈快速发展趋势[4]。

3 媒介融合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的数字移动阅读服务模式构建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3.1 优化信息资源平台

一项针对天津大学的调查报告显示,大学生的资源需求除专业知识内容外,基本不受年级因素的影响,其整体趋同性较为明显。如:在信息资源的选择方面,大学生多集中在青春文学类、励志教育类、考试辅导类与生活服务类几方面,部分信息资源的选择率一度高于50%。除此之外,大学生对移动网络信息资源的需求表现在娱乐和生活两方面。互联网媒介下的信息选择具有较强的分散性,共性行为较少,更多的是个性化利用过程。因此,媒介融合背景下高校图书馆数字移动阅读服务模式在构建过程中要根据大学生的需求,优化信息资源建设,做到传统媒介与互联网媒介全面融合、共性资源与个性化服务共同建设[5]。

3.2 准确服务需求定位

传统图书馆在升级移动服务的同时,应加强书目查询、信息导航等基本服务的建设,同时,根据媒介融合的特点与平台,充分利用移动媒体展开相关的特色化信息服务。如:视频资源服务、互联网自助借阅与查询服务、移动媒体个性化订阅服务、终端推送服务等。以最为普及的终端推送服务――短信息服务模式为例,其最大优势在于通过对缓存数据库与DL数据库的建设,用户只需拥有可收发短信的手机设备,即可享受图书馆提供的短信息移动阅读服务;而图书馆通过群发功能,在几分钟内就可以向几百个用户发送消息,大大节约了时间(见图2)。但这种服务缺乏灵活性,如果将移动服务与传统服务结合起来将会更有意义,高校图书馆应基于媒介融合的背景,突破束缚,准确定位服务需求。

3.3 健全移动阅读机制

一般来说,图书馆数字移动阅读服务机制包括组织决策机制、资源构建机制及平台研发机制。组织决策机制是指宏观制定符合用户需求的战略规划;资源构建机制是指根据本校情况和师生要求,甄选信息资源,并进行收集、分析和归纳,最终向师生提供完整、有用的资源产品;平台研发机制是指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结合师生阅读习惯,研发更加符合用户需求的资源阅读平台。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只有健全移动阅读机制,才能促使数字移动阅读服务模式不断进步。

4 媒介融合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的数字移动阅读服务模式构建策略

4.1 依托媒介融合背景,创新移动阅读方式

媒介融合背景使高校移动阅读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传统的纸质文献开始向数字化方向转变,阅读方式不再仅限于?质阅读,碎片化阅读、掌上阅读、互联网阅读等新形式不断涌现。高校图书馆可依托媒介融合的背景,依据本校师生阅读情况开发适用于本馆的特色化客户端或APP软件,丰富自身的服务项目,创新多种移动阅读方式。

4.2 整合馆藏资源,完善馆藏文献构成

高校图书馆拥有过硬的图书情报知识专业人员及丰富的馆藏资源,可以利用这种优势整合馆藏资源,完善馆藏文献构成。如:高校图书馆可以将不同学科的图书、期刊、数据库等重新归类加工,针对高校读者群不同的年龄及阅读习惯,提供不同学科专业的研究导航,开发具有本馆特色的移动阅读资源,方便读者的检索及阅读[7]。

4.3 转变馆员服务理念,培养高质量的服务团队

篇8

一、外观

可以用六个词来概括――简洁、刚性、力量、典雅、气度、品位,相信第一眼见到0ctavia明锐这款车的朋友也会有和我一样的感受,精悍有力而又典雅的造型蕴含着欧洲设计的风格,勾勒出Octavia明锐特有的造型气质。

在继承了斯柯达的经典家族特征之后,更融入了流畅的造型,配合锐利的车身线条与均衡的车身比例,使Octavia明锐给人带来一种简约精干、雅致尊贵的视觉享受。标志性的镀铬进气隔栅,配合斯柯达徽标立于隔栅顶部,从两侧引出一对棱线贯穿发动机舱盖,成熟稳重而又充满力度。

前脸双V型线条,两组棱线由徽标和进气格栅边缘成V型放射而出,延伸至整个发动机盖,令正面果感坚毅,张力十足;侧面拱形的引擎盖显示出一种含蓄的内敛感,收放自如、张弛有道。

组合尾灯集成了刹车灯、转向灯与雾灯,组合尾灯内外圈灯组的完美轮廓勾勒出双C造型,这种独特的设计风格使斯柯达车型独树一帜。LED侧面转向灯(集成于外后视镜),符合设计潮流,呈现完美侧面曲线,更提高了车辆的行驶安全性。

车门外把手及车尾带镀铬饰条,恰到好处地点缀了侧面与尾部的车身造型,增加了外观上的质感,令Octavia明锐更显典雅、大气。内隐式印刷天线/欧风动感鲨鱼鳍天线,采用内隐式印刷天线,保证信号清晰的同时确保了防盗性。车顶采用了鲨鱼鳍天线,使造型更具运动感。

明锐装备了16英寸铝合金轮毂,配合车身流线造型,体现精彩动感魅力。

二、内部设计

进入Octavia明锐,感觉可以说的上是精致、舒适、细腻,人性化的设计无论使驾驶员还是乘客都能感受到无微不至的关怀和便利。

“品质优先,内外兼修”是斯柯达汽车百年秉承的理念。内部空间设计充分展示了斯柯达睿智的品牌内涵。空间尺寸设计在同级别车型中可谓标杆。它的车身长度是国内同级车中最长的,匀称的外部尺寸更能彰显其豪华、尊贵的非凡气质。

乘坐空间,前排空间非常宽裕,尤其是腿部空间在同级车中非常突出,如此充裕的乘员空间大大提升了乘坐的舒适性。

行李厢空间,由于采用掀背式车身设计,有效地提升了行李厢空间,使其达到惊人的560L,放倒后排座椅后,更是达到超乎想像的1350L,将行李厢的空间设计发挥到极致。

电动调节驾驶员座椅及腰托,驾驶员座椅电动6向可调、腰托电动4向可调,同级车型中的最高配置,即使在更加豪华的车型上也没有普及。

前后排一触式电动车窗,带防夹功能和儿童保险装置,驾驶员扶手上的开关按钮可控制每扇车窗地开闭,只需轻轻触动相应的开关,车窗玻璃便会自动开启或关闭。

四扇车窗都配备一触式电动按钮,并带防夹功能。在车窗关闭过程中如受到外力的阻碍,关闭过程中断,车窗会自动下移,避免意外发生。

后排空调出风口,中央扶手上的后排空调出风口为后排乘客创造了完美舒适的乘坐环境,令人不由称赞其人性关怀的造车理念。

PDC系统:全车型统一配备,数字式传感器设计,真正无盲区探测,声音和图像(收音机面板显示屏上)双重警示……科技成就安全,驾驶更加简单。

挂入倒挡后,PDC系统即自动启动,内嵌在车后保险杠上的四个超声波传感器开始探测后方的障碍物。当距离障碍物1.2米时,报警系统就会发出“嘀嘀”声,随着障碍物地靠近,“嘀嘀”声的频率增加,当汽车与障碍物间距小于0.3米时,“嘀嘀声”将转变成连续音。

彩色背光仪表和彩色荧光指针为用户营造出一个现代感极强的色彩氛围,从而清晰醒目地向驾驶员报告着各种行车信息,同时独特的光学视觉效果又很好地保护了驾驶员的眼睛,不会产生刺眼感觉。包括速度表、转速表、油箱剩余油量指示、冷却液温度指示、安全带未系警报等在内的组合仪表,在行车过程中忠实的为用户显示着各种信息,令车辆状况随时在您的掌控之中。

三、开发平台

PQ35平台一向以操控性著称,扎实的底盘、ABS、EBD、MSR、MASR、EPS等都是这一平台的基本配置,同平台的速腾更是喊出“生为强者”的宣言。Octavia明锐同样出自PQ35平台,操控性之强自是不必多言。

该车采用前麦弗逊、后四连杆悬架,有效提升驾驶乘坐舒适性,平顺性。发动机采用铝合金液压支承,配合非线性变刚度变速箱支承,极大地衰减了振动的传递,延长了车辆的使用寿命。

四门均设计有防撞杆,同时对B柱、A柱和门腹板进行了加强,令车身更加结实,行驶更加安全。

车身关键部分选用了昂贵的高强度钢、特高强度钢和特殊钢(如双相钢,激光对焊钢等),大大提高了车身强度,使车内乘员的安全有了更大的保护。

制动采用前轮空心通风盘式、后轮实心盘式制动器,这种结构可以保证散热迅速,过水路面也不易失效,故刹车性能更加优越和可靠。

值得一提地是明锐的雨刮采用了一种与传统刮片不同(没有刚性骨架)的平刮片,它采用了特殊设计,保证对玻璃的压力最佳分配,从而达到最佳刮刷质量。

而国内的同级车型中,采用无骨安全雨刮的并不多见,包括花冠、新马自达3在内的很多车型还没有使用这种装备。

有了无骨安全雨刮,刮刷质量得到了保证,那么再装备先进的雨量传感器,驾驶时就彻底摆脱手动调节雨刮速度的繁琐动作。明锐上配备了先进的雨量传感器,它可以通过识别光线的强度及变化来确定雨量的大小,从而自动调节雨刮的摆动速度,确保驾驶员视线清晰,为雨天行车增添一份保障。

然而这样实用而又重要的装备在国内的同级车型中并不多见,除了Octavia明锐外,只有速腾1.8T和标致307 Prestige车型才有装备。

篇9

一、影视作品中声乐艺术的概念及特点

(一)影视作品中的声乐艺术的概念

声乐在影视作品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它对故事情节的推动、对故事氛围的渲染、对故事情感的营造具有重要作用,是影视作品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声乐艺术是通过生理学、物理学、音响学和声学等相关学科综合运用而产生的一门综合性艺术,它运用声乐艺术上的各种技巧来反映人的思想活动、精神状态和自然情景。声乐艺术需要通过正规的基础训练才能发挥更好的效果,声乐人要在自身声音的生理基础上,通过刻苦训练,才能在影视作品中有针对性地抒感。影视作品中声乐艺术的广泛运用形成了特有的影视声乐艺术。尽管影视作品中的声乐依然仍具其本质特征,但是受到影视特质的影响,声乐元素将较多地受到影视情节及影视艺术结构的影响,这就要求声乐不仅要包含艺术上的美,还需要符合整部影视的情节要求。

(二)影视作品中声乐艺术的特点

影视作品中对声乐艺术最大的要求就是抒情性,但是声乐的本质特征决定了用声音进行故事叙述的单调性,这时要想丰富观众的听觉,就必须借助于声乐技巧,从而渲染故事情节的氛围。抒情性的要求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声乐艺术的选择与影视题材、情节、风格息息相关。影视的题材内容、风格样式及导演的构思来决定声乐艺术的具体形式,声乐艺术的最终目的是要使观众的听觉形象最终与画面的视觉形象能够密切融合。例如,声乐艺术在童话和科幻类影片中可以有一些夸张和程式化的东西,但是在现实类影视中一般不采用夸张和程式化的声乐形式,声乐剧与此就有很大不同。当电影由无声时代进入有声时代之后,声乐即与电影中的对话、音响效果、画面紧紧融合在一起。二是基于影视作品的美学功能和要求,声乐常常与对话、自然音响效果相结合,影视作品中在表现抒情性、戏剧性气氛的时候恰当地、有效地使用声乐艺术。

二、影视作品中声乐艺术对情节的推动作用

影视作品中声乐艺术所依赖发挥的条件包括声乐材料和作曲结构。声乐艺术发挥所依赖的声乐材料可选择空间很大,古典声乐、民间声乐、通俗声乐以及电子声乐都可以丰富声乐艺术的内容。声乐艺术在影视作品中的灵活运用,对推动影视情节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一)渲染故事情节的氛围

特定声乐艺术的选择能为影视作品的整体氛围进行定调,从而有利于故事情节的发展。恰当的声乐艺术可以增强影视作品的感染力,可以细致入微地为影片营造一种背景氛围。例如,听过歌曲《沧海一声笑》的观众可能瞬间就会被歌曲中所蕴含那种坦荡无羁、磅礴大气的氛围所震撼。该曲是影视作品《笑傲江湖》的主题曲,相信每个听过这首歌曲的人都会情不自禁地联想到金庸笔下那跌宕起伏的风雨江湖。这首歌曲有诸多版本,但是最脍炙人口的还属黄、李宗盛和罗大佑的合唱。该版本之所以历久弥坚、传唱至今,就在于声乐艺术的选择上。黄、李宗盛、罗大佑三人在古筝、笛子的伴奏下以清唱为主,为我们展现出了一幅跌宕起伏、血雨腥风的江湖画面,在该版本里罗大佑的愤世、黄的狂傲、李宗盛的无畏性格都得到了极好的体现,充分展现了剧中人物的内心世界。声乐艺术营造氛围功能除了能够充分表现人物内心的喜、怒、哀、乐等情绪外,还能够刻画那些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情感与心境,这一点使得声乐艺术在影视作品的情感刻画与表达上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从而为影视作品情节的推动提供了帮助。

(二)加强故事情节感染力

影视作品中的声乐艺术还可以强化影视的感染力。电影《欢颜》的主题曲是《橄榄树》,该曲是由著名歌手齐豫演唱,相信每个听过此曲的人都不会忘记那优美的旋律和天籁般的声音。凄美温馨的爱情是故事片《欢颜》讲述的主题,这首歌是影片的女主人公在酒吧里打工时演唱的,表达了远离故乡的游子对于故乡的浓浓思念,橄榄树是她心中故乡的标志,每当听到“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总让人有种潸然泪下的感觉。这首歌曲的特质通过齐豫那空灵而缥缈的嗓音得到了充分的阐释,当然这与齐豫那音域宽广、音色干净以及独特的演唱风格分不开。台湾电影史上的扛鼎之作《搭错车》演绎一段感人肺腑的爱情故事。该片主题曲演唱者苏芮,用近乎呐喊的方式演唱《酒干倘卖无》,这是另外一种声乐艺术与齐豫的空灵优美形成鲜明对比,但是通过呐喊完美地表现了影片中主人公不屈的生命力,增强了影片的戏剧性冲突性,烘托了影片故事情节的。

(三)增强了对影视情节的描绘作用

可以想象,仅有故事和画面而没有声乐进行衬托的影视会多么枯燥和无聊。声乐对故事情节具有描绘和解说作用,而声乐艺术的运用则可以让这种描绘和解说的功夫得到充分的发挥。采用不同的声乐艺术形式,既可以从听觉上加快影视情节节奏,也可以从听觉上拉慢情节的节奏,从而给观众造成心理时间与实际时间距离的错觉感。声乐的描绘作用都是一对一地进行。比如在影片《狮子王》中有一首《我等不及当国王》的插曲,年幼的小狮子辛巴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状态通过欢快的舞台化形式得到了充分表现,整段乐曲运用了装饰感极强的声乐演绎形式。这种声乐艺术形式的运用给情节的描绘带来了颇丰富的立体色彩。

三、影视情节与声乐艺术完美融合的策略

影视情节与声乐艺术的完美融合一定要具有艺术性。影视情节与声乐之间的关系问题是影视研究者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不结合影视情节的内容而乱用声乐艺术只会给影片的质量带来不利影响。当故事情节近于而声乐却是拖沓软绵是极不可取的。声乐艺术与观众具有内在的情感互动性,当它能够和影视情节有机结合时,价值就会得到完美的体现。

影视情节与声乐艺术的结合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 影视情节与声乐艺术完美融合要有良好的影视声乐为基础

声乐是声乐艺术的载体,没有良好的声乐做基础,那么任何形式的声乐艺术都是没有意义的。评价影视声乐好坏的标准,不能单纯以声乐的写作与演奏效果为准,还要考虑到影视的主题思想。所以,影视作品声乐艺术的选择声乐必须符合影视作品的风格和需要。影视声乐与纯声乐最大的区别在于,纯声乐几乎没有情节,仅仅是感情的抒发,而影视声乐则不同,影视声乐要与影视风格、影视情节、艺术风格相貌协调一致。比如最近上演的影片《让子弹飞》,该片声乐是由久石让配乐的,该片有一个鸿门宴的情节,这段情节可谓是影片的,而配乐亦是十分精彩,扣人心弦的乐曲与故事情节环环相扣,为故事情节的发展起了重要推动作用。良好的影视声乐是影视情节与声乐艺术完美结合的基础。

(二) 影视情节与声乐艺术完美融合要注意声音素材合理运用

影视作品声乐艺术的选择,要依据声音素材的特点以及声音节奏的快慢,对所有的声音素材进行有效组合。影视声乐的创造性运用要多用减法,少用加法,要重视节奏和层次感,要按照声乐创作的技法,去组织和使用声音素材,注意对声音进行后期处理。对叙事性较强的故事情节,要避免太过嘈杂的声音,这时声乐的唐突将对影视整体结构和节奏产生不利影响。要注意声音与画面之间、声音与情节之间的相互作用,避免出现听觉元素之间的互斥性,从而为二者的完美融合提供有利条件。

(三)影视情节与声乐艺术完美融合要注重音量的强弱变化

声乐的强弱变化是声乐艺术的重要手段之一,它总是和内容与感情的强弱联系在一起的。一般情况下,情绪波动大的环节,声乐节奏也要相应增强,情绪平缓的情节,声乐也需要平和舒缓,二者不能相悖,否则就会产生让人不舒服的感觉。例如在影片《刺激,1995》中,当典狱长进入主人公的牢房大发脾气后发现一个硕大的逃生洞以后,节奏强烈的声乐声随之响起,强化了该段落人物的情感。随着宽银幕立体声电影的普及,作曲家已经不需要过多地考虑音响设备对影视限制条件,因为音域越加宽广,通过声乐营造的气势就会更加辉煌灿烂。一部影片中绝对不能将一段情节冲突最为强烈的地方用舒缓的弦乐来演奏。通过音量合理的增减来实现情节与声乐的结合具有现实意义。

(四)影视情节与声乐艺术完美融合要注重情感的抒发

情感是声乐的本质诉求,很难想象没有情感的声乐会打动人的心灵,声乐配置过程中要注意声音的真实感、距离感、空间感、运动感,声乐效果随着距离远近而会有所不同。一句话,在影视情节与声乐艺术完美融合中要注重情感的抒发,必须做到声乐、音响、语言三者的有机配合,该重叠的地方就不能平衡,重点掌握层次分明得当,使观影者闻声如见人。声乐是一种听觉的艺术、一种情感的艺术,声乐的魅力在于能够给人另外一个想象的空间,从而使观众产生强烈的感情共鸣。

(五)影视情节与声乐艺术完美融合要采用数字声音技术

进入20世纪以后,随着数字声乐技术的广泛运用,为影视声乐注入了新的活力,声音的强度和空间感获得了更大的增强,而声乐艺术的表现形式也多了一种选择。从影视观赏的角度出发,将观众纳入影视虚拟的空间之后,银幕上所呈现的一切,就是观众心理所想象的。正是由于数字声音的出现,使得影视观看者欣赏作品时,不再使自己的听觉局限于传统的乐器,通过技术手段放大了观众的感受,数字化的声乐艺术也给了观众更为震撼的试听冲击。数字化技术在声乐中的运用,使声音更加完整地传输给观众,使观众的视听效果能够达到完美。在观赏数字立体声影片时,观众往往会有一种时空错乱的感觉。情节与声乐的完美融合使人们在观赏中获得了超凡的感受,影视作品中蕴涵的丰富情感内容和思想感情通过画面和声乐的结合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

影视作品中声乐艺术的有效选择不仅能营造与情节贴切的气氛,渲染情节的发展,还能充分地描绘出情节的脉络,从而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孛凌.电影声乐美学和功能性声乐在声乐教学中的运用[J].艺术探索,2004(05).

篇10

有鉴于此,本文所探讨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既包括编者按、社论、时评,也包括节目中更为常见的专题评论节目,即一些深度报道和调查性报道。

一、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发展面临的困境

中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央视作为中国电视节目的风向标,颇具代表性,故三个阶段分别以央视的三种节目类型为代表。1980年7月以央视的《观察与思考》为标志,中国正式出现了一种新型的、独立的新闻评论体――电视述评,这是第一代评论节目。第二阶段是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开始,以1994年新的电视评论栏目《焦点访谈》横空出世为代表,很多电视台相继推出了类似的评论节目,这是第二代评论节目。第三个阶段,从2009年央视改版为起点,大量即时评论节目的推出,新闻评论节目步入一个新阶段。

客观地观察,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在当下的媒介融合条件下,渐有被边缘化的趋势。由于媒介融合不仅仅包括媒体技术、所有权、组织结构等领域的融合,也涉及对传统媒体业务的整合。中国人民大学彭兰教授指出,媒介融合还包括了业务形态的整合与生产流程的细分。媒介业务形态的融合对于多媒体内容的采集与生产来说,传统媒体的应对方式并不仅仅是从业者的技能跨媒体化拓展,还需要根据多媒体的需要,进行生产流程的改造。作为传统媒体的老大哥电视媒体自然也不例外,传统的采编业务也面临着新的变化和调整。就电视新闻评论节目而言,其节目类型和制作方式都面临着严峻挑战。总体看来,大致如下:

首先,多元意见表达成为现实,话语垄断权的打破使得传统媒体的权威性受到挑战。过去话语权被传统媒体所垄断,受众缺乏表达的机会。Web2.0时代,随着论坛、博客、播客以及微博等新的技术平台的出现,网民的个人自我表达变得轻而易举。于是,一方面网上各种言论交汇,意见纷呈;另一方面“草根”(grass-roots)阶层的声音逐渐加大,改变了过去由传统媒体一统天下主导舆论的状况,新媒体的声音在一桩桩社会热点事件中的作用日渐明显。新闻事件发生后,不少网民借助新的技术平台各抒己见,先于传统媒体发表观点,还常被传统媒体转载。深圳富士康接连发生的员工跳楼自杀事件,在网上掀起波澜。笔者曾以“博客”和“富士康”为关键字上网搜索,获得约2500万条结果,博客篇数成千上万。当细小的声音汇聚起来,其影响力可想而知。较之过去,电视等传统媒体的影响力和权威性无疑是弱化了。

其次,媒介技术的发展对新闻时效要求越来越高,而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传统的运行模式导致对新闻事件反应滞后。新媒体的崛起,尤其是微博的应用,使得新闻事件的发生与报道几乎同步,趋于“零时差”。热点事件发生之后,消息不断被转载、传递、扩散,网民在网上写博文、跟帖,通过手机发微博,立即就能对此作出广泛的反应。而传统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要对一件热点事件进行报道和评论,要等到节目所安排的固定时间段才开始,日播节目需要等到晚上黄金时段,而周播节目要过好多天才推出。于是往往过了热点的峰值,甚至成了明日黄花,尚未及反应,新的热点事件又出现了,即便再有深度也难以引起受众的兴趣和热情。可见,传统的节目模式导致媒体反应滞后,这是新闻评论节目,尤其是周播的节目面临的尴尬,进而引发自身生存危机。

再次,电视媒体以收视率为导向的经营机制对新闻评论节目也造成很大冲击。媒介融合加快了媒体的商业化步伐,媒体之间面临更激烈的竞争,直接导致了媒体的急功近利。现行机制下,电视台当然不能容忍收视率徘徊不前的节目。因此,电视的黄金时间段往往被眼下流行的能够博取高收视率的节目所占领。许多电视台大刀阔斧调整版面,尤其是各地卫视在黄金时段大办娱乐节目、选秀节目、情感节目、相亲节目。由于评论节目的收视人群比较固定,不是特别重大的新闻事件很难获得高收视率,且评论节目的影响力和权威性也需要靠时间来积累和培养。因此电视评论节目被迫调整到相对冷僻的时段,有的被压缩,甚至干脆取消。

此外,专业评论人才缺乏,也是制约新闻评论节目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任何一档评论节目,收视率的上下高低、节目的影响力,很大程度上要取决于新闻评论员的表现。评论节目核心在一个“评”字,如果评论员不能够精准、睿智、权威地点评,或点评错位失误,甚至本末倒置,主次不分,受众必然不屑一顾,果断弃之。而目前整个电视新闻领域的现状是,大部分电视台都缺乏权威和专业的新闻评论员。同时,因国情制约,一些敏感话题难以在电视上展开评论。诸多因素共同作用,使得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

二、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突围之道

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是一个新闻频道的旗帜和灵魂,其作用毋庸赘言。许多研究结果证明,任何信息的报道,某些事实的描述,如果不加专门的解释和评论,对人们的思维定势几乎不能产生任何影响。而且从经营的角度来说,评论节目做得成功,不但成本低廉,而且操作简便。台湾TVBS电视台的“2100全民开讲”,是台湾谈话类节目的“开山鼻祖”,在岛内甚至在世界华人社会都很有名气。从创立到现在,“2100全民开讲”始终占据新闻频道晚上9点的黄金时间段,在揭发弊案过程中甚至创下了收视率奇迹。很多台湾的“党政军要员”也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天晚上9点准时收看“2100全民开讲”。可见,优秀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不是鸡肋,也可能是收视良药,关键是如何为时下面临危机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找到突围之道。笔者以为,电视新闻评论节目要发展好,关键是要调整办节目的思路,创新节目样式,加快培养评论人才。要从节目类型、节目人才、节目制作等作多方位努力。

1.调整节目类型结构,加强节目时效性

针对节目本身存在的缺陷,电视新闻的评论节目应该从两方面着手调整。一方面,调整节目的类型,加强即时性评论节目,增加日播的评论节目,逐步减少周播评论节目。当然,节目的类型结构要合理搭配,可以通过增加即时性评论节目对一般的社会热点事件进行回应,增加当天晚间的评论类节目对比较重大的新闻事件进行解说,对于特别重大的新闻,完全可以中断固定的节目程序,邀请评论员参与直播。换言之,要按“小型炮弹”、“常规炮弹”以及“重型炮弹”的不同特点确定比例,调整节目结构,弥补反应滞后的弱势,提升节目时效性和可看性。实际上,央视2009年改版已在这方面作了诸多尝试。如今年5月18日,教育部启动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对这一热点话题,央视在当天18点的《共同关注》节目就邀请央视特约评论员杨禹予以评论。这种即时性评论可谓“及时雨”。另外,央视新闻频道晚间9:30的《新闻1+1》对许多社会热点事件也快速反应,及时评说。5月中旬,北京天上人间被警方查封,5月20日《新闻1+1》就推出了《零容忍不论“天上”与“人间”》的特别节目。白岩松在节目中评论后,网络也有所呼应,新浪第二天以《白岩松称天上人间被神化查封系向特权挑战》为标题转载。笔者当时以“白岩松天上人间”关键字搜索,发现网络上有31300条相关链接。媒体融合时代,时效性就是评论节目的生命,必须给予高度重视。

2.打造专业新闻评论队伍,凸显节目特色

评论节目的主持人和评论员需要有较高的素质,除了渊博的知识,现场应变能力,还要有较强的政策解读把握能力。进一步说,评论节目如果需要展现自己的节目特色,还需要评论员能够坚持表达个性化、风格化,有鲜明特色。江西电视台的《传奇》节目虽然不是新闻评论节目,但是主持人金飞在节目中插科打诨的点评,画龙点睛的解说,不拖泥带水的议论与这档节目的火爆是分不开的。因此,要办好电视评论节目,就必须着力培养专职和兼职的新闻评论员队伍,挖掘专业人才。评论员既可以从本台的记者、编辑以及主持人中挖掘有潜质的人进行培养,也可以借助外脑,邀请合适的专家聘请特约评论员。遇到突发事件、重大新闻,随时可以电话连线或者把嘉宾请到演播室直播。

3.加强与新媒体结合,增强节目互动性

传统的评论节目,形式单一,基本上由主持人在那里不停地评说,显得枯燥乏味,泛泛而谈,这种不考虑受众的需要和感受的制作方式会大大降低节目的可看性与影响力。当代受众的选择是多样的,如果节目要能够吸引受众,抓牢受众的眼球就必须在形式上有所创新和突破。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节目可以根据事件的不同特点,通过对网上跟帖讨论进行分析,邀请不同类型的观众参与讨论,通过手机3G技术,QQ视频连线等方式直播,让更多的受众参与,让更多的意见得到呈现和交流。受众的参与既能增强节目的互动性,官方和民间结合也能让评论节目带来清新鲜活之气,让节目更加富有生命力。

4.简化节目制作流程,降低节目成本

过去评论节目的流程过于呆板复杂,电视台评论部往往是要经过选题上报,开选题会,选题审批这样一整套流程,不但浪费时间,而且降低效率。面对新的环境和新的形势,评论节目应该大刀阔斧地调整,及时简化节目制作流程。例如通过成立节目策划小组,在小组内明确分工,简化流程和提高效率。也可在内部网上建立流程,以减少开会和等待审批环节来提高效率,缩减节目时间和人力成本。■(作者系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上海广播电视台电视新闻中心主编)

注释:

谭天:《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划分》,《电视研究》2005年第9期

篇11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数字、通信、网络传播高速发展的今天,传统的广电行业内外部环境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才的需求也随之产生了新的诉求。如何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探索出一条富有竞争力、特色的播音主持类人才培养道路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1媒介融合的概念

媒介融合是将原先属于不同类型的媒介结合在一起,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所依赖的技术越来越趋同,以信息技术为中介,以卫星、电缆、计算机技术等为传输手段,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媒介融合下传统媒体与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相互渗透、相互整合,将信息产品通过多样化的平台展现给受众,扩大了横向受众面,深化了纵向媒体渠道。对于媒介产品来说,它的融合主要体现在电视、网络游戏、电影、网页等不同形式的媒介上,以现代技术为载体彼此相互关联相互交换;媒介企业融合更多的主要体现在企业与多媒体信息产业的收购并购上;而市场的融合则是媒体、产业的重组与整合。

不同媒体从不同视角对新闻事件进行报道,更好地创建了公正的舆论环境。媒介融合给传统媒体带来了冲击和改变,对播音主持艺术类人才的培养模式也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学科间的融合、知识与技能的融合、教学与实践的融合已经成为高校在教育教学必然发展的趋势。

2当前安徽广播影视职业技术学院播音主持艺术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培养目标雷同

传统的播音主持艺术类专业人才培养知识目标大多集中在广播电视学、播音学、新闻传播学、语言文学等多学科知识的基本基础和基本理论。技能目标体现为新闻播音与节目主持工作以及广播电视节目编辑等复合型高级专业技能的掌握。知识与能力目标内涵不够深广,缺乏文化素养及职业心理素质的培养。现今很多综合类高校、理工高校都开O了播音主持专业,但大多大同小异,专业特色不明显,培养目标差异不明显。

2.2专业方向设置陈旧

大多数的播音主持专业都是以培养新闻播音主持人为主要目标。以浙江传媒学院为例,该校2010级播音与主持专业100名毕业生进行就业调研,从事电视台、电台专业播音工作的仅占42%。媒介融合下新兴媒体、网络和移动数字的涌现,也给毕业生就业提供了新的就业之路,但这些都没有体现在专业方向设置的调整上。

2.3知识结构体系单一

播音员、主持人在工作中需要对各种事件进行理解、发挥、选择和判断,然后通过语言进行表达,实际上这对专业人员的个人综合能力和知识面了有很高的要求。甚至有很多专业领域很强的媒体行业例如体育新闻、经济专栏、军事栏目都需要新闻播音主持人除了具备广播电视、播音学、新闻学这样的专业基础知识,还对不同领域的专业知识有很高的要求,因此在课程设置知识结构体系构建上要体现多学科的交融。

3媒介融合背景下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3.1立足市场需求,构建学科融合的平台

媒介融合下市场对于播音主持专业从业人员提出了许多新的需求比如网络媒体对主持人的要求不仅是新闻播音,对新媒体专业技术也要熟悉。此外,对专业知识素养以及个人阅历也有较高的要求。高校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传统的“重语轻文”的现象依旧存在,广播电视语言是通过口头表达的媒介语言,它不仅需要适应电子媒介传播的需要,而且要符合广播电视基本规律。在媒介融合的大环境下,各种各样的新型媒介形式也对学生的培养目标带来了多样化的需求。高校在知识平台构建上,不仅要深化播音主持原有的专业知识还要构建学科融合的平台。

一方面可以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跨院系、跨专业课程的选修。多学科的课程或专业能力能丰富播音主持工作的内涵;另一方面可以将课外必读书作为毕业实践考核的一部分,要求学生通过自学方式完成对经济学、军事学、心理学、政治学等多学科的阅读,并在阅读完成后以撰写论文报告并成为考核依据。

3.2专业方向多类别、多层次,体现院校自身特色

移动数字媒体、网络的普及以及网络电视等新媒体行业蓬勃发展,对播音员与主持人的需求量也逐渐增大,对新媒体的技术运用能力要求更高,对专业的划分也更(下转第59页)(上接第55页)明细,例如经济时事、文学鉴赏、法制平台等等。因此在专业方向设置中,就可以结合学院优势及地域特点,定制培养播音主持专业不同发展方向的人才。中国某些区域还开设地方语种的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节目,例如粤语、闽南语等,地方语种播音主持人专业人才的培养也是特色方向。

播音主持专业以培养专业素养的播音员与主持人为主要方向,但由于就业市场和就业容量的局限性,很多该专业学生毕业后从事其他相关新闻类工作。专业方向的多类别决定了播音主持专业在“一专”的基础上还要加强“多能”,例如学生的编排、节目策划能力;变通传统媒体过渡到新媒体工作的能力以及团队协作应变能力,在媒介融合背景下,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由专业人才迈向复合型人才。

3.3改革教学模式,培养新时代人才

现阶段随着媒介融合对专门人才的需求, 安徽广播影视职业技术学院依据艺术类学科特点及高职学生的特殊性,摆脱了齐步走式的专业教学模式,建立健全实践教学模式,在实践中探索出“四大模块”的人才培养模式。

3.3.1学院活动与实训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学院每年举办不同的综合文艺及赛事活动,这些活动的编排策划及播音主持都是学生实训的平台,并且可以按照不同专业方向和学生喜好特点来进行实训分类。例如每年的学院运动会可进行赛事的解说,与事与播音专业(体育方向)的教学紧密结合起来,既达到了教学实践的目的也为学生进入体育媒介大环境奠定实践基础。

3.3.2与各种媒介合作发展“联合式”教学模式

学院经过多年的发展,与多家电视台和新媒体企业建立学习基地、工作室,实行“前堂后台”的联合式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媒体平台的优势弥补教学实践资源的短缺。

3.3.3分层指导、因材施教的小课教学模式

学生在第二学年需要进行不同的模块分流,针对不同专业分类进行项目解说的培养,采取小课教学的教学模式,合理配置教学资源,坚持专业培养规格,体现解说课针对性。

3.3.4“订单式”的培养模式

学校依据目前广播电视台、网络电视台以及企事业单位对专业岗位人才的具体需求,选拔相关专业方向学生前往专业岗位实习锻炼、上岗培训。单位派专门人员进行“传、帮、带”直至学生独立工作,实现学校与就业岗位的无缝对接。

基金项目:媒介融合下艺术类人才应用能力培养模式探索,2014JY08。

参考文献

篇12

论文摘要:媒介融合趋势给应用型新闻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本文从媒介融合趋势对应用型新闻教育的内在要求出发,探讨现行新闻学教育中存在的不足,从调整课程体系、改进师资结构和实验室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培养“一专多能”复合型新闻人才的路径和建议。

“媒介融合”是国际传媒大整合之下的新兴作业模式。在信息传输通道多元化的当代社会,“媒介融合”把报纸、电视台、电台等传统媒体,与互联网、手机、手持智能终端等新兴传播通道有效地结合起来,资源共享,集中处理,衍生出不同形式的信息产品,然后通过不同的平台传播给受众。近年来,这种新型整合作业模式已成为国际传媒业的新潮流。

一、媒介融合趋势亟需复合型新闻人才

媒介融合对整个媒介生态带来颠覆性的变革,其中人才战略是改革的重点。高校的新闻学教育,必须关注并适应这一变化,以前瞻性的眼光和广博的知识储备,不断改革新闻学教育,培养适应未来市场需求的媒体融合复合型新闻人才。

追溯起来,用“融合”(Convergence)一词来描述媒介的发展状况,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的媒体实验室创始人尼古拉斯尼葛洛庞帝(Nicholas Negroponte)是第一人,他于1978年最早提出此概念。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随着互联网的日益兴盛,“媒介融合”(Media Convergence)这一术语逐渐成为描述媒介发展趋势的通用概念。西方学者在这一领域的研究也因此呈现出多样化的视角。这些研究可以说铺展到了与媒介相关的所有方面,包括媒介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机制,涉及到媒介经营与新闻传播的各个角落。

在媒介融合理论研究日趋繁荣的进程中,新闻媒体的媒介融合实践也日趋兴盛。2000年,美国媒介综合集团在佛罗里达州坦帕市建立的“坦帕新闻中心(Tampa’s News Cente r)”,是美国新闻界公认的进行媒介融合试验最早的也是比较成功的典范。其后,美国、英国、新加坡、日本等多个国家的百余家传媒机构都相继开展了媒介融合的探索与实践,并逐渐形成国际传媒业的新潮流。

国际传媒业媒介融合理论研究和新闻实践的发展,呼唤着复合型新闻人才。曾到美国作访问学者的中国人民大学蔡雯教授,在总结美国比较成功的媒介融合案例后提出,媒介融合后新闻传播业需要两类新型人才:其一是能在多媒体传播中进行整合传播策划的高层次管理人才;其二是能运用多种技术工具的全能型记者编辑。[1]第一种人才很难通过短期培训培养出来,只能在媒介竞争中大浪淘沙磨练出来。第二类人才的主要特点是技术全面,能够同时为报纸写文字稿件、为电视拍摄新闻节目、为网站写稿。第二种新闻人才是可以通过系统的培训培养出来的。新闻院校可以也应当承担起第二种人才的培养任务。2005年,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在世界上设立了第一个媒介融合(convergence emphasis of sequence)专业。目前,美国很多新闻媒体、新闻院校和媒介组织都在进行这类培训,让文字记者学习摄影、摄像技术,报纸编辑学习音频、视频编辑技术和图表制作等。力图通过人才战略的实施,在未来的传媒竞争中抢占先机。

近十年来,国内媒介融合大势乍起,但媒介之间的融合主要还是在报纸与网络之间,广播、电视与网络之间的单向融合。2007年前后,新华社、广州日报报业集团、烟台日报传媒集团等先行者,开始进行多媒介融合的探索与实践,并取得了卓有成效的业绩。他们在探索与实践中,迫切需要且目前仍感奇缺的,也是媒介融合所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与业界的探索实践相呼应,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学教育的改革已引起了学界的高度重视。2005年,蔡雯等一批赴美交流的学者首先向国内介绍了“媒介融合”的相关理念与实践;2007年,南京大学金陵学院在全国首设新媒体专业方向,开展了媒介融合新闻教育的实践;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与美国的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合作,成立了我国高校首家融合媒体实验室。但是,与国外新闻教育的改革相比,国内新闻院系的改革相对比较缓慢。学界对是否需要从新闻教育的角度对媒介融合的趋势进行回应,至今仍有争议,主要存在两种声音:一种认为应该努力培养学生全方位的技能,使之能适应各种媒体的要求;另一种声音则认为媒介融合教育是一个不切实际的幻想,不可能培养什么都精通的人才,这样会让学生什么都会但什么都做不好。总的来看,虽然还有研究者对媒介融合的人才培养目标持疑虑的态度,新闻教育界针对媒介融合趋势的教学改革仍处于探索阶段。但是,对这一不可避免的全球化趋势及早做出主动性反应和调整,在人才培养体系上未雨绸缪,终归是一种积极进取的做法。

二、现行新闻教育与媒介融合内在要求的不相适应

面对国际传媒业方兴未艾的媒介融合大潮,我国现行的新闻教育在教育理念与新闻实践上,的确存在一定的差距。新闻教育要超前把握,开展媒介融合教育,必须突破传统的思维定势,认真解析存在的问题,并有的放矢地探索解决方法。

笔者认为,现行新闻教育实践,在应用型专业技能教育与媒介融合教育的内在要求之间,主要存在三大矛盾:

其一,学生多技能学习与有限学时的矛盾。我国现行的新闻教育,大部分采取按媒体分专业进行专门性教育的学习方法。各新闻院系的学生,基本上是4年时间学习一种媒体的传播知识与技能。要使学生毕业后适应媒介融合的工作环境,则要求他们在4年时间内掌握多种媒体的传播知识与技能。如何处理好学习内容与学习时间的矛盾,是培养媒体融合复合型人才亟待解决的问题。精通某一媒体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涉及的内容很广,既需要广博的基础知识和相关的专业知识学习,也需要专业技能的培训与实践。大学四年时间,要求学生掌握并精通纸质媒体、广播电视媒体和网络、手机等多种媒体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显然是不大可能的。其二,现有师资队伍与媒介融合教育的矛盾。这一矛盾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老师的知识结构和综合性媒介素养的差距。目前,承担新闻教育的教师,大部分是从学校毕业后任教的。他们在校所受的教育都是单一型媒介的,只熟悉或了解某一媒介的知识和技能,缺乏对多种媒介融合贯通教育的媒介素养。即使部分从媒体转到院校的老师,此前的媒体实践也主要集中在单一媒体,同样缺乏综合媒介素养。二是媒体的实践经验不足。大部分教师是从学校到学校,对新闻业界的现行变革状况了解不够,媒体实践经验特别是多媒体融合的实践经验明显不足甚至是空白。三是教师担当的现行课程体系与媒介融合教育的矛盾。目前,各院校新闻专业的课程体系,基本还是按单一媒体教育的要求设置的。老师在教学中,也是按单一媒体教育的要求进行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组织的。其三,是媒介融合教育与单一媒体实验室的矛盾。目前,各院校的新闻实验室依然是按照单一媒体教育的要求,分门别类地设置实验室的,如摄影实验室、电视非编实验室、报纸排版实验室等。媒体融合教育,要求实验室的设置也能实现多媒体融合,使网站、音视频、掌上媒体及传统纸媒通过一体化的管理流程,实现多业态、多时段的生产、与运营,而不再是过去各种媒介各自独立的实验室。

三、培养“一专多能”复合型新闻人才的可行性路径

未来媒体的主流传播形态必定是多媒体融合的传播形态,新闻学教育应超前把握,突破固有的思维定势,主动适应未来市场发展的需求。针对现行应用型新闻教育与媒介融合教育内在需求的不适应,我们不妨变换一种思路,从培养“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的角度,探讨应用型新闻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一)改革课程设置,变单一教育为全媒体教育

针对学生多技能学习与有限学时的矛盾,高校可以“一专多能”为导向,对新闻教育专业培养方案进行改革。在4年的大学教育时间内,可以让学生集中精力学习和实践某一媒体的知识与技能,对其他媒体的知识与技能则依据学生自己的爱好和可能,以选修课的形式,让其选修涉猎。对“一专”的媒体,要求学生能熟练地掌握其专业知识和技能,达到“精通”的目标;对“多能”的媒体,则只要求学生能了解和一般性地知晓其专业知识和技能。在大学一、二年级可以集中安排通识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并完成各专业的初步技能课程,使学生在入学之初,在培养媒介基本素养和综合素质的同时,即对各媒体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有所了解,初步树立媒介融合的理念,掌握媒介融合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第三学年,则可以设置专业方向课程。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将来可能就业的方向,选择专业。对所选专业方向的知识和技能,要按照“精通”的要求设置相关课程和实践体系。与此同时,以选修课的形式,让学生对其他专业的课程进行选择性学习,达到“一专多能”的要求。

(二)提高教师的综合素养,培养全媒体教师队伍

要提高师资队伍的综合素养,当务之急,是要引导教师清醒地认识当前媒介融合的发展趋势,培养超前把握的责任意识,逐步树立媒介融合教育的理念。在此基础上,要引导教师深入研究新闻业界的变革与发展。运用新闻学与传播学理论,解析媒介融合的理论建构、技术支撑、体制架构和运行机制等,对媒介融合实践进行综合分析和理论归纳,为媒介融合教育奠定理论和实践基础。

针对媒介融合教育的内在需求,要充分发挥各位老师的业务专长,使其在培养学生“一专”的知识和技能上发挥作用。讲授专业课的老师要有计划地“走出去”,进一步了解当前业界的变革和发展状况,及时将最前沿的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与此同时,要大力改革新闻教育的课程体系。在大一、大二阶段,可以尝试在专业基础教育上将各媒体打通,同一门课程试行多个老师讲授多种媒体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大三、大四的授课则要突出“精通”意识,引导学生在精通某一媒体的基础上达到对其它媒体更深层面的认知和熟悉。

(三)打通媒体界限,构建以媒体融合实验室为中心的实践基地

要从媒体融合教育的需要出发,建成与未来市场发展相适应的全真教学实验室。要大力开发基于全媒体资源库的多种媒体业态融合的实验室管理系统,使网站、音视频、掌上媒体及传统纸媒通过一体化的管理流程,实现多业态、多时段的生产、与运营,而不再是过去各种媒介各自独立的实验室。媒体融合实验室要实现全媒体一站式全流程运作,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媒体融合意识和操作能力。在教学实践中,要努力把课堂和实验室变成解读与创新媒体融合的模拟试验田,紧跟业界媒体融合的创新实践,培养合格的“一专多能”型全才。以媒体融合为导向,培养“一专多能”式复合型人才,是新闻学教育亟待解决的课题。它期待着更多的探索与实践进行破题攻关!

篇13

【Abstract】 Objective: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Trimebutine Maleate combined with Live Combined Bacillus Subtilis and Enterococcus Faecium Enteric-coated Capsules in the treatment of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and to observe the change of serum interleukin-6(IL-6) level.Method:144 patients with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n gastroenterology department outpatient and inpatient of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according to the order of admission number,they were divided into the treatment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72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oral Live Combined Bacillus Subtilis and Enterococcus Faecium Enteric-coated Capsules 500 mg,3 times a day.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treatment group was treated with Trimebutine Maleate 0.1 g,3 times a day.Treatment period for 60 days,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and the IL-6 level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97.22%,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83.33%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After treatment,the IL-6 level of two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before treatment and the decreased degree of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Key words】 Trimebutine Maleate; Live Combined Bacillus Subtilis and Enterococcus Faecium Enteric-coated Capsules;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Serum interleukin IL-6

First-author’s address:The People’s Hospital of Ganzhou,Ganzhou 341000,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5.35.009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组以腹部不适(腹痛、腹胀等)并同时伴有排便习惯及大便性状改变为主要症状的肠道非器质性综合征[1]。本文观察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治IBS,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消化内科2014年6月-2015年2月收治的IBS患者144例,按照入院顺序编号,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72例。其中治疗组:男33例,女39例;平均(37.62±10.14)岁;病程1~6年,平均(3.2±0.3)年。对照组:男35例,女37例;平均(36.81±11.13)岁;病程1~7年,平均(3.4±0.5)年。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构成及病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对本研究内容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IBS的罗马Ⅲ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均经电子肠镜、粪隐血试验、腹部彩超、电子肠镜、粪常规等检查确诊为肠易激综合征,并切除伴有器质性疾病的患者[2]。排除标准:(1)有严重的心脏、呼吸、内分泌等障碍患者;(2)有明确诊断精神疾病者;(3)妊娠及哺乳期妇女;(4)近4周内服用过相关类药物(胃肠动力药及微生态制剂)的患者;(5)有手术史的患者;(6)对本次研究药物过敏的患者;(7)大便常规检查异常的患者,且大便培养有致病菌生长的患者。

1.2 方法 两组均给予对症常规治疗,对照组口服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国药准字号:20100507,北京韩美药品有限公司生产,规格:250 mg/粒)

2粒/次,3次/d。治疗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家用马来酸曲美布汀(国药准字号:20100905,山西安特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生产,规格:0.1 g/粒)1粒/次,3次/d;均治疗60 d,期间停用所有抗生素。两组均在治疗前后60 d,抽取空腹静脉血,分别记录治疗前后IL-6含量,IL-6酶联免疫分析试剂盒均由上海逸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

1.3 临床疗效评判标准 治疗前后分别对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观察及记录,包括腹痛、腹胀情况、大便次数及大便性状等,同时对两组的不良反应情况进行观察记录。腹痛以疼痛症状分级标准为依据可分为以下几级:0级表示无疼痛症状;1级表示伴有轻度疼痛症状,但对患者的工作及生活无明显影响,患者无需用药治疗;2级患者伴有明显疼痛症状,对患者的工作及生活产生部分影响,需要接受药物治疗;3级患者伴有严重疼痛诊治,对患者的工作、生活造成极大影响,患者需全休,并且需要接受药物治疗[3]。大便习惯改变及形状改变按改变比例可分为以下几级:0级为无改变;1级为轻度改变,改变程度25%,但未达到50%;3级为重度改变,改变程度≥50%。评分标准:0级为0分,1级为1分,2级为2分,3级为3分。疗效评定分为,显效:临床症状全部消失,症状改变积分≥75%;有效:原有症状有所改善,症状改善程度≥50%;无效:无明显效果或者症状加重,症状改善程度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的临床效果比较 治疗组在显效率及总有效率上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字2=10.861,P

2.2 两组治疗前后的IL-6变化情况比较 治疗前,两组的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IL-6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3 安全性评价 两组均未见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治疗组有2例患者在首次服用药物出现轻微恶心、口渴的症状,均自行缓解,后未见发生;对照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3 讨论

肠易激综合征作为消化内科最常见的功能性综合征,目前认为主要与心理因素、胃肠道功能异常及饮食习惯有关[4-7]。其发病机制至今未明确,病理生理学基础为胃肠动力学异常和内脏感觉过度敏感,负面情绪在疾病的发生与发展中亦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为复方制剂,由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组成,稳定性更高。枯草杆菌能产生溶菌酶、氨基酸、促生长因子等,对多种肠道致病菌有抑制作用的物质;粪肠球菌能有效拮抗致病菌,两者联合,能强力抑制致病菌,迅速恢复肠道微生态平衡的作用,并且具有治疗效果持久、不易复发等优点[8-10]。

通过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治疗后的显效率72.22%及总有效率97.2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在调节血清中IL-6水平结果中可看出治疗组降低该炎症因子的程度较对照组明显。两组均未见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治疗组有2例患者在首次服用药物出现轻微恶心、口渴的症状,均自行缓解,后未见发生;对照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总之,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效果显著,并且能显著降低IL-6水平,从机体微环的角度抑制机体的炎症反应,值得在临床进一步研究使用。

参考文献

[1]杨磊,袁星星,李莹,等.枯草杆菌一联活菌肠溶胶囊结合马来酸曲美汀治疗功能性腹泻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4,22(6):297-299.

[2]李志华,原爱琴.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双歧杆菌四联菌片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症疗效观察[J].健康导报:医学版,2015,20(6):302.

[3]陈克河,李士坤,卢世健.马来酸曲美布汀胶囊治疗肠易激综合症46例[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5,13(17):2166-2168.

[4]梁海清,王世和,李延青,等.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外周血炎性细胞因子表达失衡的分析[J].胃肠病学,2008,13(21):111-113.

[5]朱欣荣.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危险因素的多元回归分析[J].抗感染药学,2010,4(15):269-270.

[6]吴立新,张声生.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用药对小儿非感染性腹泻的疗效及血清中IL-6、IL-17表达影响研究[J].重庆医学,2013,42(15):1703-1705.

[7]李婷珊,司徒丽萍,郑少康,等.花椒吴茱萸热熨法对脾肾阳虚型肠易激综合症影响的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4,29(12):1067-1069.

[8]朱霞,刘刚.四神丸加减联合乳酸菌素片及谷维素治疗肠易激综合症临床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4,6(2):107-108.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