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未成年人道德教育

未成年人道德教育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1 17:34:25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未成年人道德教育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未成年人道德教育

篇1

1.“重智育轻德育”:在学校、家庭、社会对未成年人的评价多集中在分数上,于是学校、老师的工作中心就是如何提高学生的考试分数,学生成天是作业与考试,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学习目的以及学生成长中心理教育、品德形成几乎不管,多年来三好学生的评选,往往也是以学生考试的分数来评定的,只要学生的分考得高就可以得到一切荣誉,老师也往往喜欢班上成绩好的学生。

2.“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许多学校对学生教育大多只停留在知识传授,往往忽略了能力的培养,道理懂得一大最,但却连一些应该自己做的小事也做不好,也不愿去做。

3.“重课堂教学轻社会实践”,现在的学校教学,大多是在课堂完成的,老师为上好45分钟的课可以说是课前要备课,课后还要批改作业,老师投入的时间、精力都是很大的,但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则很少或几乎没有,一是怕安全问题;二是怕课程无法完成。由此,许多学校就取消了基本的社会实践活动,以至学生走出校门时除了会做几道题外,对社会却一无所知。

二、“三个不适应”

1.“学校的德育方法不适应广大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一般情况下学校的德育工作在方法与用途上都比较简单,粗糙或象智育那样讲一些大道理,学生不爱听是因为不符合青少年喜欢活泼好动的特点。也不符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实际。

2.“学校的德育内容不适应社会生活的新变化”。学校讲授的德育内容陈旧,离学生生活的实际很远,离现代生活的实际也很远。比如“凿壁借光”,学生都不信,还有学生提问,凿别人的墙壁来借光,凿坏了墙头是不道德的呀,怎么要我们去学习这样的行为呢。

3.“学校德育评价体系不适应全面摧进素质教育的要求”。一些学校在对学生操行评价上往往只有热爱劳动与尊敬老师之类的简单又不规范的单向评价,缺乏多角度、多方面、多层次的评价体系,加之学生升学的是考试分数而不是德育,所以现行的学校德育评价体系不适应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要求。

三、“三个不能”

1.是“不能很好地根据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开展德育工作,存在成人化和倒挂现象”。青少年还处在认知水平都较低的状况,应该由浅入深,由低到高的要求学生,现在的做法是小学生大谈理想教育,而忽略了应该学的良好行为的养成教育。

2.不能很好地将知识传授与行为养成密切结合起来,只让学生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但为什么要去做和怎样去做却没有引导和实践,学生是一知半解,或者根本“不信”,更是“不行”,这也是为什么学校德育工作抓了半天,到头来学生没有任何行动的结果,而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又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它要一点一滴做起,从小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逐渐形成。

3.“不能很好地将校内教育与社会实践和家庭教育密切结合起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缺失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家庭教育的薄弱,许多家长不懂得教育子女的方法,缺乏预见性,往往是孩子出了问题,才采取改造式的工作,而缺少事前塑造,还有的家庭几乎不管孩子和管不了孩子,把教育孩子的责任推给学校,“问题孩子出在问题家庭,问题家庭往往产生问题孩子”。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没有形成结合力。

四、“三个影响”

1.“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发展对教育的影响”。随着经济的发展,学生上学有小车接送,手机,电脑的普及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在缺乏正确引导下,一些学生沉溺于网吧不能自拔而成绩下降,在家也变得越来越“不听话”。电视看个没完,缺乏自控力。社会要发展,但如何利用积极的因素教育学生,避开负面影响是至关重要的。

2.“幼儿园、小学、中学延续教育的问题对教育的影响”。幼儿园、小学、中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往往是各自为阵,缺乏统一的整体规划。到底幼儿园、小学、中学的学生教什么应该有一个分工,有层次之分。出了问题后小学教师怪幼儿园没教好,中学怪小学没教好,相互催卸责任。

3.“家庭、学校、社会对未成年人“成才”含义不同理解对教育的影响”。关于成才的问题,家长、学校、社会一般的认识是关注学习成绩,家长认为孩子考上名牌大学就是成才,学校追求的是升学率、高分率、社会对学生的评价也往往是学校的升学率,家长为了让孩子能考上重点中学、重点大学、往往是不惜一切代价,请家教、挤名校,车接车送,包办孩子的一切。高中生回家连臭袜子还要大人帮助洗,学校为出考试成绩,成天就是作业与测验。学生也成了应付考试的机器,毫无学习兴趣,甚而厌学。家庭与学校都看重的是学生的成绩,认为成绩好才有出路,考上好学校就是成才,家长却忽略了孩子各方面素质的成长。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忽视了对他们的道德教育,社会文明将无法传承,中华民族就失去了希望。以上几个问题要引起学校、家庭乃至整个社会的高度重视,从根本上解决。

[参考文献]

篇2

教育是一门爱的艺术,没有爱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充满爱的教育教学是“一种教起来准有把握,因而准有结果的艺术;并且它又是一种教来使人感到愉快的艺术,就是说,它不会使教员感到烦恼,或使学生感到厌恶,它能使教员和学生全都得到最大的快乐;此外,它又是一种教的彻底、不肤浅、不铺张,却能使人获得真实的知识,高尚的行谊和最深刻的虔信的艺术”[1]。赏识是爱的真诚流露和具体展现。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在未成年人道德启蒙教育中,教育工作者有效把握和恰当运用赏识的艺术手段,可增强未成年人的道德自尊心和自信心,激发未成年人道德学习的愿望和兴趣,点燃未成年人道德智慧的火花,促使未成年人进行积极的道德自我建构,从而取得良好的道德启蒙教育成效。

一、未成年人道德启蒙教育中赏识艺术的含义

人性渴求和希冀赏识。得到别人的肯定和赞赏是人性的内在期望和殷切需求。正如美国心理学家威谱•詹姆斯所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得到别人对自己的赞誉和赏识。对于“赏识”一词,我们并不陌生。从字面的意思理解,赏识就是“赞赏”“颂扬”“称许”。《辞海》注解:赏识是“认识到人的才能或作品的价值而加以重视或赞扬。《宋史•欧阳修传》:‘奖引后进,如恐不及;赏识之下,率为闻人’”[2]。因此,找寻他人身上的亮点以及事物的价值加以赞美和称扬,便构成了赏识的应有之义。赏识不仅是一种教育理念,而且是一门教育艺术。赏识教育是充盈人性光芒、富有生命力的教育形式。给受教者以必要的鼓励和称赞,可唤醒他们锐意进取的内在动机,极大地提高学习效率,取得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反之,如果教育者吝啬对受教者的赞叹或表扬,则无法使他们体验到参与教育活动的乐趣与活力,受教育者反而备感枯燥与乏味,甚或产生厌恶及抵触情绪,教育影响也就难以恒定而持久,严重影响受教者身心的健全发展。尤其是对“乐嬉戏、惮拘检”的未成年人来说,赏识教育更是值得肯定和提倡。“赏识教育是发掘孩子生命潜能的教育,是打破传统功利色彩、注重生命发光放彩的教育,它追求的是生命的自信与尊严,它倡导的是成长的快乐与喜悦。”[3]由于赏识教育既能迎合未成年人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又可摆脱传统道德教育中的缺陷与不足,因而它备受教育工作者的好评和青睐。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就把赏识未成年人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教育真理。他反复强调,师长或教育工作者要尊重孩子、相信孩子,看到未成年人的优点和长处,进而敏锐地捕捉未成年人的上进心理并予以积极引导。唯当如此,教育工作者才能用赏识的目光对待未成年人。“从孩子很小时起就注意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集体荣誉感、公民自豪感;他才有可能去发现孩子们的不同的天赋、才能和兴趣,因人而异地指导他们,为之创设进行丰富多彩的活动的条件,使之在精神生活的某个领域找到‘表现自己’和‘取得优异成绩’的天地,树立起自尊心和自豪感,逐渐产生‘道德的努力’,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锻炼自己,成为‘有用的人’和道德高尚的人。”[4]410未成年人道德启蒙教育呼唤充满人文关怀的赏识艺术。所谓未成年人道德启蒙教育的赏识艺术,是指教育工作者在充分肯定和信任孩子的基础上,不断捕捉他们身上的优点、长处和闪光点,充分发挥未成年人的道德主体性,唤醒他们仰慕和向往高尚道德的精神追求,促进未成年人道德健康发展的艺术活动过程。运用赏识的艺术手段进行启蒙教育,可创设温馨、和谐的教育氛围,使未成年人感受来自师长们真切的关心和爱护,从而获得一种奋发向上的动力,始终保持愉悦的学习心境和勤勉进取的精神状态,把外在的道德规范内化为自身的自觉行为和道德品质,在教育工作者的鼓励和赞赏中实现道德的不断成长与自我超越。

二、赏识艺术在未成年人道德启蒙教育中的优势

赏识艺术在未成年人道德启蒙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与效能。洞悉和开掘赏识教育的艺术价值,是开展道德启蒙教育的前提条件和基本要求。

(一)有利于挖掘未成年人的道德潜能

按照美国教育家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任何个体至少都具有言语-语言、逻辑-数理智能、音乐-节奏、视觉-空间、身体-运动、交流-互动和自知-自省等七种潜能,但这七种潜在的能力或能量深藏于人们的深层意识之内,在自然的情境下并不能有效显现,且在个体身上表现有异。要将沉睡的潜能转化为现实的力量,尚有赖于适宜的赏识手段进行唤醒、调动和激发。由于当前教育深受科技理性的主宰,因此教育工作者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对未成年人的智力和能力等潜能的开发层面,而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对其道德潜能的开垦和发掘,影响了人的全面发展。特别是在目前中国的家庭道德启蒙教育中,“许多家长的道德启蒙教育意识依然淡漠,特别是还没能真正从传统重智轻德的片面认识中摆脱出来。如一些家长认为,儿童教育主要是智力启蒙教育,至于道德教育,那是学校和社会的事,用不着他们费心;还有的家长认为,道德教育并非一朝一夕所能奏效,既然是一辈子的事,‘树大自然直’,家庭教育对道德教育的贡献仅仅是‘杯水车薪’,进行与否,对孩子今后的道德教育效果并无大碍,因而对道德启蒙教育不屑一顾”[5]。即使在学校的道德启蒙教育中,不少教师功利化的心态也导致他们将启蒙教育的任务拘泥于道德知识的传授,不同程度地忽视了赏识艺术的激励作用和唤醒功能,因而无助于未成年人道德潜能的开发,这本身就构成了对道德启蒙教育的伤害,不能不说是未成年人道德启蒙教育的大缺憾。家长和教师运用欣赏和鼓励的态度进行道德启蒙,可唤醒未成年人深层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观念,使未成年人内在的道德潜能源源不断地涌现和迸发出来,让未成年人的道德人格与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和张扬,并使其转化为现实的道德品质,为孩子完美人格的形成奠定基础。

(二)有助于培养未成年人的道德责任感

道德教育的研究成果表明,道德责任感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品质,它能点燃受教者奋进的激情,将自觉遵守道德、履行道德以及维护道德作为自己的应有品质。由此,培养受教者的责任心和义务感,自然成为道德教育不容规避的有机组成部分。在道德启蒙教育中培养未成年人的道德责任感,不仅关系着未成年人个体道德品质的生成和发展,而且影响着民众素质提高和社会道德进步。一如苏联教育家安•谢•马卡连柯的洞见:责任感是未成年人获得道德的、精神的、社会性发展的人格品质与精神特质。未成年人对家长、家庭、社会的责任意识和思维,随着未成年人年龄的增长而日渐明朗起来,他们将恪守社会公德的责任和养成文明行为习惯的良好品德,逐渐迁移到对国家、社会、人民的关注和热爱上来,扩展到推进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和公民道德建设的轨道上来。今天的未成年人就是明天社会的主人,他们的责任意识和道德品质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以赏识的态度和方法进行道德启蒙,可培养未成年人的道德责任意识、使命意识和进取精神,在未成年人的内心深处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迹,使之勇敢地承担道德责任,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的前提下,循序渐进,不断加强自身修养,在师长的赞赏中深化道德认识,践履道德行为,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三)有益于鼓励和引导未成年人改过迁善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要使每个未成年人抬起头来走路,特别是要使犯过错误的未成年人能够抬头来走路。这就要求师长们赏识未成年人,帮助他们正视过错,积极面对失败。未成年人表现欲望强烈,他们期望自己的言行能够得到师长的赏识而努力表现自我。但其稚嫩的心灵也害怕失败,担心得不到应有的关心和认可,从而变得畏缩不前,失去道德学习的积极性。特别是对于孤僻、内向、怯懦的未成年人而言,他们更渴望受到赏识。师长的激励和赞扬,给未成年人带来力量,成为未成年人前进的动力。师长对他们优点、道德行为的肯定和赞扬,对其改正缺点、错误行为的期待和勉励,可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行为规范,强化上进的愿望,摆脱自卑心理,走出失败的阴影,加强道德自勉。“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保护儿童身上一切好的东西,正像园丁无微不至地爱护嫁接在野生树上的良种果树枝那样。任何时候都不要急于揭发儿童的不良的、应受指责的行为,不要急于把儿童的缺点在集体前当众宣布。应当让儿童表现出克服自己缺点的内在的精神力量,让集体首先看到他的好的方面。这就是教育艺术。”[4]34所以,用赏识的手段推进儿童道德的自勉,可助长未成年人改过迁善的品性,使之重建精神世界的大厦,获得精神寄宿的家园。

三、运用赏识艺术的教育策略

在未成年人道德启蒙教育中,师长们不仅要树立赏识的意识,而且要掌握赏识艺术的技能技巧,学会和善于运用赏识艺术,有效推进未成年人道德的发展。

(一)运用明确具体、针对性强的语言赞赏未成年人的行为

赞赏艺术的运用要遵循受教者的身心发展规律。只有符合未成年人心理特征和思想实际的赞赏才能有效调动未成年人接受道德教育的积极性,更有益于发展未成年人的道德品质,促使他们不断进步。由于未成年人的年龄所限,尤其是儿童对美丑、是非、善恶的认识较为模糊,倘若无视未成年人的心理发展,家长或教师对未成年人的行为表现用笼统、模糊、抽象的语言如“太棒了”“好极了”“太精彩了”等加以赞赏,孩子既可能因为无法理解自己的行为到底好在哪里而无以内化或强化,又可能自以为自己各方面都很优秀而产生骄傲自满情绪,因而弱化赞赏艺术的教育效果。因此,师长们应根据未成年人的年龄特点、个性特征以及启蒙教育的内容,运用明确具体的、有针对性的语言进行表扬和赞许。如对于3~6岁的学前未成年人,可用“宝宝第一次能主动地和客人打招呼了,妈妈相信你会越来越有礼貌的”“今天你洗手后及时关掉了水龙头,干得不错”“你能主动向爸爸承认自己的错误,进步很大”“你为自己的谎言而难过,爸爸相信今后你一定能做一个诚实的孩子”“你学会自己整理房间了,我的宝宝长大了”“宝贝真懂事,都会关心照顾爷爷了”等语言加以表扬,逐步引导孩子养成基础文明素养和良好行为习惯。

(二)坚持精神激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的艺术手段

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是赏识教育中交替使用的艺术方式。在未成年人道德启蒙教育过程中,奖励具有表扬先进、激励后进的作用。适宜的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对未成年人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均不可或缺。教育工作者亲切的目光、温馨的话语、和蔼的笑容、肯定的眼神、赞许的点头以及热烈的鼓掌等精神激励,以及玩具、书画、食品、服饰甚或金钱等物质奖励,都会调动未成年人遵守道德规范、表现道德行为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但由于道德的终极关怀指向人的精神世界和精神追求,因而教育未成年人应以精神奖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毋庸置疑,在道德启蒙教育中,通过一定的物质奖励来唤醒、激发孩子的道德意识是必要的,但处理不当,就会对孩子的心理产生负面影响。孩子为了得到父母的物质奖励而服从父母或表现出良好的行为,他们的道德意识和行为随着父母的主观意志而转移,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孩子的道德选择、道德判断以及道德创新能力的发展。”[6]在实践中不难发现,有些师长单纯以物质奖励来刺激未成年人的道德行为,久而久之,未成年人形成了为了获得物质奖励而遵守道德的习惯,学会了追求物质享受,养成没有物质奖励就不接受道德教育的不良习性,形成讨价还价、凡事先讲报酬的坏毛病,教育结果事与愿违。因此,只有用精神激励来引导物质激励,才能为未成年人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保证道德启蒙教育沿着正确的轨道行进。

(三)应将赏识教育和批评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在未成年人道德启蒙教育中,适宜的奖励与批评,可引导未成年人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凡是受到奖励、褒奖、赞许的行为,会因得到褒奖而强化,使行为方式继续保持下去;凡是受到批评、反对、惩罚、阻止的行为,会因为受到惩处而强化,使行为方式得以放弃,矫正。”[7]因此,师长们在运用赏识艺术的同时,不能忽视挫折教育的积极意义。倘若为了运用赏识艺术而一味地纵容、迁就未成年人,极易削弱他们的进取意识和自主精神,扼杀未成年人道德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形成任性、固执、依赖与自私等不良的性格特征,如此,赏识艺术就成为滋生孩子自以为是、骄横霸道、盛气凌人等歪风邪气的“帮凶”。此外,滥用赏识手段,孩子就容易产生审美疲劳,贬低赞赏艺术的价值。为此,教育工作者应将赏识教育和适度的批评教育有机地融入启蒙教育活动过程中,该奖当奖,该罚宜罚,使二者相辅相成,有机配合,共同促进未成年人道德的健康成长。

(四)培养未成年人自我悦纳和自我鉴赏的能力

按照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基本条件,而内因才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动因。运用赏识的艺术手段培养未成年人优良的道德品质,不仅需要教育工作者掌握赏识教育的知识与艺术,还需要得到未成年人的积极配合和支持。未成年人对赏识教育的理解和接纳程度,直接关系到赏识功效的发挥。实际上,赏识教育艺术的内在魅力就在于开启未成年人的内心感悟与积极体验,激发他们努力上进的愿望,倘若未成年人本身抵制道德启蒙教育活动,不知或不能自勉,那么,任何形式的赞许与鼓励手段也无以培养其良好的道德品质。因此,师长们要创设各种条件,引导孩子形成自信、自尊、自强等积极的心理品质,培养未成年人自我认同、自我接纳、自我教育的意识和思维,帮助未成年人树立克服困难,依靠自己的努力完成道德任务的信心和勇气,在自我激励与自我超越的强大精神动力的支撑下,将道德认知内化为精神动力与道德品质,提升自我效能感,不断完成教育工作者的道德教育任务,稳步达到道德启蒙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捷克]夸美纽斯.大教学论[M].傅任敢,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1.

[2]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1664.

[3]张欣.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与赏识教育研讨会召开[N].人民日报,2004-06-24(2).

[4][苏]瓦•阿•苏霍姆林斯基.要相信孩子[M].王家驹,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

篇3

一、加强组织领 ,确实提供组织保障

社区每年都把未成年人教育列入社区工作计划,并成立了未成年人教育成长领导小组,明确了职责,按小组划片,落实了责任,进行了党员“一对一”帮扶,为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提供了组织保证。

二、以宣传和法制为重点,积极开展未成年人道德教育工作

1、未成年的健康成长除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关心教育外,社区也是一块重要阵地,社区在办用房紧张的情况下重视阵地建设,设立了“关爱下一代成长办公室”“社区阅览室”等未成年人文体活动空间。

2、配合公安、司法、计生等各部门组织开展好各种宣传教育活动,发放好各种宣传资料。组织社区老年人文娱队,开展“珍爱生命,拒绝”“反对”“文明城市、文明市民”等活动宣传,邀请了县电影院到体育场放了两场以爱国主义为主题的教育大片,深受群众喜爱,使未成年人在耳闻目瞩中筑牢思想道德防线。

篇4

长期的学校德育工作实践告诉我们,对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教育不能只靠学校,而必须协同学校、家庭、社会的德育功勇,“综合治理、多管齐下,形成有利于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的社会环境”(《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也就是说要形成德育的正向合力,才能达到使学生形成优良德育品质的目的。对于未成年人,生长在中国改革开放经济体制变革及网络信息瞬息万变的时代。面对环境的变化给传统道德教育带来的冲击,究竟怎样才能使我们的思想道德教育真正落到实处并取得实效?[1]

一、营造通向成功的绿色通道

未成人思想道德教育离不开学校、家庭共同营造的良好、宽裕的环境,更离不开教师、家长的积极互动。

1.父母的表率作用是家庭教育的基础。孩子的模仿能力和接受能力很强,因此,做父母的在生活中应与人和睦相处,举止大方得体,勤俭节约,业余活动健康有益,这对孩子的身心健康都会产生积极的作用。有的父母在家中说一些消极负性情绪的话,如对社会不满等,孩子在青少年时代常常感到不快乐,也会出现消极抑郁情绪。父母之间感情冷淡甚至出现争吵等不良家庭氛围都会给孩子的情绪带来不良影响。父母既是孩子的监护人,又是孩子的启蒙老师,更应该是孩子无话不说的挚友。只有这样,才能使孩子在宽松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2.教师对未成年人教育负有重要使命。许多家长抱怨自己的子女对父母的话不予理睬,对老师的话却视为真理,可见学生对老师的信赖和尊敬。从幼儿园到小学再到中学这一漫长的成长阶段,是孩子们从生理到思维的飞跃发展,从性格的成熟到人格基本定位的关键时刻,非常需要老师的重视和鼓励。所以说,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一定要做到同志所说的:“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方面都要为人师表。”由此可见,教师对学生的正确引导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有着多么大的影响。

3.劳动实践是根治道德及行为问题的良药。马克思有句名言:“劳动创造了人”。劳动不仅使我们获得了力量和智慧,还给了我们强健的体魄和生活能力。现在一到放学时间,校门口挤满了来接孩子的家长,家长们不辞劳苦接送孩子上学,是担心孩子过马路出问题。但这样的呵护备至,会扼制孩子潜能的发挥。作为父母,应当尽量安排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让他们的劳动中,锻炼出强健的体魄,品味生活的艰难,获得乐趣,形成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和道德观。掌握知识固然很重要,但没有健康的心理、强健的体魄、良好的道德修养、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光有知识又有何用?

二、着力于因势利导

培养未成年人道德的自我发展能力,不能生搬硬套,强制灌输,只能积极引导。

1.习惯引导。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需要从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道德、习惯做起。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一是孩子的生活习惯,比如早睡早起,不挑食偏食等;二是心理习惯。比如处理态度是否积极乐观,有没有爱心,肯不肯承担责任,能否适应外界的各种变化等;三是行为习惯。比如是否有集体和纪律认同感,是否合群等。对孩子来说,养成良好的习惯往往比仅知道一个道理更重要。[2]

2.观念引导。在传授基础文化知识的同时,对未成年人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要培养他们的“四有”,即一有开拓进取的能力,对于未知世界、未涉领域、未解课题,充满探索的欲望和进取的勇气;二有思维开阔的头脑,对“事物的结构”感兴趣,有很好的条理性;三有坚忍不拔的意志,刻苦学习并持之以恒、百折不挠、越挫越坚强;四有健康和谐的心境,过重学习压力下的稚嫩心灵很容易发生心理扭曲,保持健康心态十分重要。“四要”,即一要培养他们的耐挫能力;二要培养他们旺盛的创造兴趣和创新意识;三是正确培养他们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正确认识自己,学会接纳和包容他人;四要培养他们自觉、主动学习的能力。

总之,当今世界是知识经济初露端倪,信息化产业突飞猛进,对人才要求越来越高的时代。未成年人所背负的学习压力、就业压力,是我们所无法体会和想象的。未成年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学校、家庭必须遵循他们自身的成长规律,营造良好空间,做好积极引导。

篇5

现实生活中,也有不少这样令人心痛的实例。某小学一名13岁的六年级学生,在一数学课上,由于没有作出老师出的数学题,被老师喝到:“你这个木头脑袋!”结果,在其心中造成了阴影,总是感觉自己太笨。从此,便不愿意学习,上课时人在心不在,产生了一种对抗情绪,放学回家后,他便关着房门,一个人闷在里面上网,不梳洗,不吃饭。最终,被家长领到心理诊所进行治疗,证实了其老师的责备在他的心理上造成了阴影,并且导致了他后来的一些反常行为。而这样的例子远远不止几件。现在很多抑郁症的大学生,他们感到自卑,究其根源,其中不少人是由于其小时侯老师的一句话造成了阴影。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他们的言行对学生们的影响显而易见。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要有健全的心理知识,以好的态度教育学生,大不可因为一句不妥当的话而影响了孩子的一生。

小学阶段是一个人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期,学校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场所,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与道德品质,是全面提高中华民族整体素质的需要。近年来,我校从小学生的年龄实际出发,积极探索符合儿童特点的教育途径,从而促进学生的道德认识向道德行为的转化。如,我们学校开展的电影课程,通过组织学生观看优秀影片,引导学生了解祖国悠久的历史、革命传统、英雄人物,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作为未成年思想道德教育主渠道的学校,有责任开展多方面的教育活动来培养学生的人格,决不只限于笼统的提出思想教育,而应该在提高学生人格素质的基础上,去谈思想进步,政治信仰,爱国主义等等。而入格素质的基本构成是这样的一个特征:适应社会、有强烈的责任感、忠诚履行社会责任,自觉遵守社会规范,维护社会风尚,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一个社会的人。未成年人要健康发展,周围的环境是非常重要的,社会、学校、家庭任何一方会对孩子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影响。每一个孩子的背后,都是一双双关注的眼睛,而每一个孩子的眼睛,也同样在关注着每个成年人的言行。

在思想道德教育过程中,尊重未成年人的主体地位,不断探索和把握未成年人成长的规律,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以尊重、理解、关心、帮助未成年人为途径,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引导活动。

(1)正视和尊重未成年人的认知能力。思想道德教育过程中,要相信未成年人的认知能力,同时又要正视其认知能力,要努力避免在低估未成年人认知能力的情况下,对未成年人实行的过度保护与控制,以免使未成年人受到过多限制,使其能力得不到适当发展,道德品行得不到正常养成。同时防止未成年人在过多限制的前提下产生逆反心理;在过多限制或保护的基础上萌生依赖心理,无能消极心态,制约其良好品行和高尚情操的培养。此外,要正视未成年人的认知能力,道德教育不得“拔苗助长”,要根据未成年人的年龄特点来开展教育,更要注重引导帮助未成年人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困惑和矛盾,做到在服务中教育,在关心中引导。

篇6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实施工作创新,充实工作队伍,打造社区教育品牌,深化社区教育内容,拓展我社区教育范围,形成构建我社区成员终身教育的氛围,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扎实有效的工作进一步提高居民的整体素质。

二、明确任务,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坚持以人为本,尊重未成年人成长的规律,尊重未成年人的个性和差异,了解未成年人的特点和愿望,增强育人活动的时代感和实效性,进一步提高工作责任感,常抓不懈。一是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列入社区工作议事日程,融入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创建活动中,与社区整体工作有机结合;二是广泛动员和吸纳社区党员、居民骨干、志愿者队伍积极参与到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中,打牢群众基础,推动社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安全、有序、健康发展。

三、突出工作重点,丰富活动内容

1、用科学发展观理论教育未成年人,不断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利用各种重大纪念日以及未成年人的入学、入队、入团、成人宣誓等仪式,对辖区未成年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帮助未成年人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同时深化《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学习宣传活动,组织好面向未成年人的宣传教育活动。

2、切实维护好未成年人合法权益。认真实施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宣传,深入开展法制宣传,定期对社区青少年开放图书借阅,为未成年人提供法律和心理援助,普及文明上网、预防艾滋、远离,青春自护、科普健康等知识,增强未成年人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3、切实履行各自的职责,开展各种有意义的科普、国防教育、公民道德、青春期教育讲座和娱乐活动,组织假期学生到辖区残疾人和孤残老人家中打扫卫生。

4、关注特殊家庭子女,加大服务力度。特别加大对辖区流动人口子女、留守儿童、单亲家庭子女、生活困难家庭子女等特殊弱势群体未成年人的关心、关爱,及时掌握辖区内闲散的未成年人的情况,重点开展特殊青少年的心理健康、行为习惯、安全法制教育,发动社会力量对这些孩子送温暖、献爱心,确保得到及时的照顾和服务。

5、利用辖区单位、幼儿园等所有利于开展未成年人法制教育阵地,以法律进校园活动为切入点,加大法制宣传力度,强化未成年人法制道德意识。

6、开展亲情教育、家庭伦理道德教育,把预防未成年人道德教育同社区建设、社区教育、普法教育紧密结合,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全社会共同提高预防未成年人道德教育。

培黎社区

篇7

二、未成年人道德建设

在未成年人成长的过程中,家庭、学校和社会应在未成年人道德建设这项工程中担负起自己的责任和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面因素对未成年人道德建设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一)家庭因素

家庭是未成年人成长的启蒙学校,家长是未成年人的启蒙老师。家庭情况对未成年人的道德起点有着重要影响。以下三方面家庭对未成年人道德建设存在不良影响:(1)留守学生家庭。父母长年在外地工作,学生由隔代长辈抚养,面临残缺畸形的“隔代式教育”。(2)单亲家庭。家庭教育的不健全造成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的非健康成长。(3)过度溺爱。在物质生活质量得到极大提高的现在,家长对孩子的娇生惯养,导致未成年人的自我意识表现强烈,缺乏责任心和包容心。

(二)社会因素

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社会现状激发了人民自我主义意识的觉醒,同时诱发个人主义的倾向,导致社会中一些领域的道德失范和诚信的缺失。这一现象在影响成年人的道德标准偏移的同时,也成为未成年人道德建设的阻碍;部分影视作品和网络媒体的过度宣传,严重影响未成年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正确形成;中西文化的融合中,一些不良的西方文化的移植,严重影响未成年人的价值取向。

(三)学校因素

在成绩决定未来的风气下,部分学校只片面的追求升学率,对德育教学的地位和作用缺乏足够的认识,德育教育方式缺乏创新都成为未成年人道德建设的阻碍。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是未成年人成长必不可少的一个阶段,学校应担负起主导作用。在引导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同时,也应引导家长正确配合学校的教育工作,更应该指导未成年人正确分辨和认识社会舆论和宣传的内容。教师的在这一过程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由此可见,教师的素质和职业道德对未成年人的道德建设起着关键的引导和过滤作用。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道德建设,是党在新时期、新阶段审时度势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学校是未成年人道德教育的重要基地,是贯彻党的教育政策的重要途径。

三、教师的职业道德对未成年人道德建设的影响

“要有理想信念、要有道德情操、要有扎实学识、要有仁爱之心”是在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提出的“好老师”的四条标准,这是对教师的职业道德的高度凝练。它即覆盖了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又突出了教师职业道德的时代要求。同时,指明师德修养的路径,即“是的需要教育培养,更需要老师自我修养”。在加强未成年人道德建设的过程中,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是首要问题。重视教师的职业道德养成,是指导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引导家庭和社会因素对未成年人的正确培养和影响的关键。作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载体,教师职业道德评价既是教师道德由认知转化为行为的中介,也是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由他律变为自律的舆论力量,还是调解教育人际关系的杠杆和形成良好职业道德风尚的条件。因此,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必须重视师德评价工作,充分发挥师德评价在师德建设中的导向作用。师德评价在主体、内容、方法等方面都应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加以改进和完善,尤其在中国社会转型时期,为了使评价活动彰显时代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必须把握好主要原则。

篇8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关乎国运兴衰、民族昌盛。高度重视下一代的教育和培养,努力提高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素质,是我们祖国历来的优良传统,也是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的重要保证。而学校是育人的主阵地,作为小学教师的我们,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承担着教育主渠道的重任,所以,我们更要扎扎实实的学习相关理论,丰富自己的内涵,提高自身的素养。

小学时期是一个人道德品质构成和道德教育的关键时期。为此,我们要整合各方面资源,以学校为主导,密切联系学校、家庭、社会,在发挥家庭教育的特殊作用和利用好各类社会资源,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服务的同时,

要充分发挥学校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主课堂作用,切实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位。要抓住学校教育这一主渠道,以尊重为前提,以体验为途径,以从增强爱国情感做起,从确立远大志向做起,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从提高基本素质做起为主要资料,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的原则,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未成年人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逐渐构成的特殊阶段,要坚持分层次有步骤地正面引导,

对小学生重点是规范其言行,培养其良好习惯;对中学生重点是加强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以及用心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按照实践育人的要求,以体验教育为基本途径,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资料鲜活、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道德实践活动,多用生动典型的事例,多用喜闻乐见的形式,多用疏导的方法、参与的方法、讨论的方法,增强教育活动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力求做到寓教于乐,寓教于学,寓教于知,

切实把德育工作做到学生的心里去,不断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此外,班主任是加强和改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教育的重要实施者,更要严格要求广大班主任牢固树立起育人为本、德育为首、注重实效的教育观。德高为范,教师只有先以德修身,才能真正做到为人师表,到达言传身教的效果。要认真落实小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建立小学生思想道德行为综合考评制度,使学校德育教育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要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拓宽素质教育思路,组织好各种课外兴趣小组,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实践潜力,为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带给必要条件。

篇9

学校是未成年人步入社会的中间地带,当前我国的学校德育由于教育观念等的系列偏差,导致某些未成年人道德观念淡漠,道德水准下降,屡有偏差行为,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因此,对未成年人偏差行为进行分析,审慎思考学校德育的不足,加强学校德育以防范和矫治未成年人偏差行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未成年人偏差行为,通常指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违道德规范、纪律规范和非刑事法律规范,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但还不构成犯罪或不作为犯罪处理的行为。主要可表现为(注:此种分类主要参照了吴铎主编的《社会学》(高等教育出版社)中按社会规范的类型对越轨行为的划分方法。):其一,违俗行为,即与人们普遍认为“应该如此”的原则或理念不一致的行为,如离家出走、未婚先孕。其二,违德行为,即违道德规范的行为,如奢侈浪费、自私自利。其三,违纪行为,即违反特定场合的特定管理规范的行为,如考试作弊、旷课逃学。其四,违法行为,即违反国家法律条文并对他人和社会造成某种程度危害,但尚未构成犯罪的行为,如索财、携带刀具。其五,心理性偏差行为,即由于个体自身某些特殊的精神问题或心理因素引起的违规范的行为,如暴露癖、乖僻残忍。其六,自毁行为,即违规范并对自身造成伤害的行为,如酗酒、自杀。

未成年人走向犯罪的深渊不是偶然的,而是由未成年人先前一系列的偏差行为逐步积累恶化而成的,其基本路径为:沾染恶习——偏差行为——犯罪。未成年人的偏差行为和犯罪行为的发生具有直接的因果关系,而且往往是未成年人犯罪的前兆。社会个体与现存社会规范发生的磨擦和冲突有一个发展过程,从小到大,逐渐加剧,积累到一定程度就导致犯罪行为发生,未成年人犯罪也是如此。要解决未成年犯罪问题,首先要预防未成年人出现偏差行为,切断他们通向犯罪的这一途径。

2003年北师大发展心理研究所的“中小学生心理素质建构与培养研究”课题表明,全国初中2.9%的学生有严重的心理性偏差行为,14.2%的学生有较明显的心理性偏差行为。在校未成年人行为偏差问题日益凸显了学校德育的缺失。

第一,学校德育对未成年人偏差行为的认识存在误区,往往把“行为偏差”等同于“品德恶劣”,忽视了偏差行为背后的心理因素。未成年人的道德观念还在形成之中,还缺乏较强的自制能力,其一般性偏差行为大都是由心理问题引发的。他们或是由于家庭的残缺不全,容易形成孤僻自卑、行为怪异、自我封闭等的精神缺陷和心理障碍,导致偏差行为多发,或是由于对新环境不适应,学习成绩差,缺乏与老师和同学间良好的沟通,形成对人际交往的焦虑、自闭甚至暴力反抗。学校德育往往关注教育目标向学生个体思想品质和规范行为的有效转化结果,而忽视了学生道德内化和行为外化需要经过复杂的心理过程,这些心理过程是德育的必备支撑。将未成年人行为偏差简单地认定为“品德低下”,给其贴上不良少年的标签,不但无益于未成年人长期积聚的心理问题的解决,还容易加剧其偏差行为程度,甚至产生严重的危害他人和社会的犯罪行为。当前学校德育中,一些教育者不能科学认识未成年人偏差行为产生的心理原因,对其或是忽视,或是不能给予充分的接纳和理解,更谈不上给予合理的教育和帮助。教育者简单粗暴的排斥和过激教育行为,不仅无法获得未成年人的心理认同,更可能加重他们的心理问题。在某种程度上,教育者成为了未成年人偏差行为的制造者和推动者。

第二,学校德育针对性差、主体性不强,无法有效预防和矫正未成年人偏差行为。传统德育通常是以社会为本,只将受教育者视为被教育客体。传统德育的方向和内容不是根据未成年人的实际状况和需求,而主要是根据上级的精神,这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学校德育很少关注教育对象的内在需要和内心的价值冲突,只强调受教育者对道德义务和责任的认同,忽视他们的道德生活和主体地位,容易造就出阳奉阴违的伪君子或什么都不信的道德虚无主义者。同时,以灌输为主要形式的道德教育也难以引起未成年人的共鸣,最终导致未成年人厌烦和自动远离道德教育。然而,任何手段也无法割断未成年人和现代社会种种不良因素之间的联系,面对多元化的社会,单纯的道德灌输,导致未成年人价值选择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的缺失,使学校德育对于未成年人偏差行为的疏导作用大为降低。

第三,学校德育目标存在片面性,实现过程中只注重行为管理,忽视人格培养,无法达到有效减少未成年人偏差行为和“育人”的目的。人是德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德育要引导学生成为规范的社会人,还要具有高尚的心灵、美好的情感、健全的人格。但是,

长期以来由于学校德育和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混在一起,使我们倾向于以政治教育标准来衡量德育的成绩,用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代替了思想道德教育目标。在升学或者就业压力之下,学校德育经常以德育课分数衡量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无暇顾及未成年人道德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缺乏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科学的评价标准。在实践中,学校德育工作的重心往往放在规范学生行为和校纪校规的教育上,在管理上层层把关,把学生置于形式主义的管理网中,对照相应的《守则》《规范》,给学生的道德行为贴上量化的标准,把培养出严格遵守规范的“乖学生”当作了教育的最终目的。至于如何结合未成年人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培养其高尚的情操,健全的人格则很少关注。只满足于抓外部行为管理,忽视人本的道德内化的做法,使德育成了单向的行为训练和单纯的行为管理,使未成年人往往为了获得某些好处而做出符合“规则”的行为,甚至形成急功近利、口是心非的人格缺陷,不利于未成年人健康心理和行为能力的形成。

那么,怎样提高学校德育的有效性,实现对未成年人偏差行为的预防和矫治呢?

第一,加强学校德育的人本理念,提高教育者综合素质,尤其是心理疏导能力。教育者是教育过程的主导因素,其综合素质和教育理念直接影响着教育的内容、方式和效果。政治思想过硬、职业道德修养深厚、专业知识扎实是对教育者的基本要求。要适应社会发展的新需要,还必须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今天的未成年人具有强烈的个体意识和个性差异,要研究他们的特性,激发其潜能,引导其顺利实现社会化,成为具有基本道德素养的社会人,教育者就必须关注未成年人的道德需要,依据他们智力和性格的差异,采用不同的德育内容和方法。同时,面对频发的导致偏差行为的心理问题,现代社会赋予了教育者新的角色——未成年人的“心理保健医生”,这就要求教育者不断健全自身素质,确立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除了学习相关的心理知识与技能,教育者还要特别关注未成年人成长中的心理需求,学会洞悉其偏差行为背后的心理动因,并根据未成年人的个体差异,运用沟通、聆听等心理辅导技巧疏导他们的情绪,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心理的健康程度直接制约着未成年人能够达到的道德水平,以及未成年人偏差行为发生的几率。而目前的学校德育中忽视了关于个人成长的教育,德育过程中缺失了对受教育者心理活动的关注,这造成了学校德育工作的许多盲点和误区,更迫切呼唤以人为本的各种心理健康教育对学校德育体系的充实。

第二,贴近未成年人日常生活,丰富学校德育内容,推动道德教育的生活化。德育内容是德育活动所要传授的价值与规范。根据日常生活中的现实问题设置德育内容,容易引起未成年人的共鸣,有利于增强德育的实效性。其一,大力开展生命道德教育。“生命化教育是在生命的视野中,对教育本质的一种重新理解和界定。生命教育主要是教人认识生命、保护生命、珍爱生命、欣赏生命,探索生命的意义,实现生命价值的活动。”〔1〕通过生命教育,可以树立未成年人珍惜和尊重自己和他人生命的态度,减少和避免自杀和虐待他人等偏差行为,帮助其正确地对待生活中的挫折和危机,在人格上获得全面发展。其二,加强未成年人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心理学研究发现,8-14岁是培养道德行为习惯的最佳期。对于这个时期的未成年人,从培养行为习惯开始进行道德教育,不失为一条科学的途径。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能使品德从内心出发,不走弯路而达到高境界。因此,是否能够在生活中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成为衡量德育效果的真正标准。其三,注重未成年人个性发展的教育。学校教育要尊重未成年人的个性和差异性,不用教条的统一目标评价他们,针对每个人的优势和弱势,为他们提供多元发展途径,让他们真实感到个人存在的价值,从而增加对自我和社会的认同,减少偏差行为的发生。

第三,坚持学校德育对未成年人的“价值引导”,引导其形成良好的自我教育能力。从实践上看,近几年我国的学校德育进行了改革,但传统灌输式道德教育方式的影响却根深蒂固,加之未成年人缺少自主的道德判断和独立做出道德选择的能力,如果教育者只鼓励其自由选择而不加以正面的积极引导,无异于放任自流,只能造成未成年人是非、善恶、美丑界限的模糊,最终陷于道德困境。面对日益复杂多变的学校德育环境,学校德育在尊重未成年人自主意识的前提下,采用多种具体方法提供道德的“价值引导”,成为一种必然选择。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到:“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2〕,促进学生的自我教育,就要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把激发学生的道德需要作为起点,不断提升学生的道德层次,放手让学生在生活中进行探索式学习。此外,还要建立良好的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往关系,提供良好的自我教育氛围。实现了自我教育才会有内心永恒的道德法则,未成年阶段是培养人的自我教育能力和个性得以全面发展的黄金时代。教育者应把操作性强的合理的德育考核放在首位,唤起未成年人的自主意识,促进他们的自我教育,变“他律”为“自律”,有效切断偏差行为乃至犯罪行为产生的途径。

篇10

独家注明: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教育部规划课题《未成年人生命与安全教育系统工程的科学构建》;教师小课题《未成年人学生感恩教育和研究》批准编号:QCHW004

G631

谚语“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一句,它教导人们受到他人的帮助时,要学会感恩。然而,这个有着上下五千年的传统美德在今天已经逐渐被人们所淡忘,特别是未成年人,他们经常以我为中心,冷淡可贵的友情、师生情、甚至是亲情,最终表现出一种真空的精神状态,出现这种社会状况归根到底还是我国教育的缺失。未成年人刚好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萌发阶段,是实现自身社会化的重要时期,也是个人道德观念、情感发展的关键时期。 因此,我们在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的同时,也应该进一步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感恩教育。

一、目前未成年人感恩教育的现状

其一,孝心减退,感恩教育最首要的是应该感恩父母,新世纪的大部分孩子已被娇生惯养,形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状态,他们总觉得父母、老师有义务为他们做一切。从对本市部分中小学学生进行的抽样调查了解到,大概80%的学生不知道或之前知道如今已忘记父母的生日。其次,社会责任感淡化,现代社会越来越需要高度社会责任感的人。然而,肩负祖国未来的未成年人的社会责任感不强,加上市场经济中的各种诱因,使未成年人的思想观念不断趋向追求名利。最后,人际关系冷漠,在现代化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人们更加注重团结友善,强调人们之间应该相互帮助。但因为社会发展中的教育竞争较为激烈,使得很多未成年人或其家长重视知识或技术的学习,而没有重视内心情感的发展。

二、以感恩教育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载体的必要性

第一,感恩教育是促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因素。在现代化飞速发展的时期,独生子女家庭越来越多,很多父母太过于溺爱孩子,不反对不阻止他们的不良行为,这就导致孩子陶醉在被爱的怀抱中,产生严重的依赖心理,不会珍惜和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恩,进而使他们的基本人格及素养偏低。感恩教育可以引导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能够帮助他们提高自身的基本素养。

第二,感恩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需求。未成年人作为未来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其思想道德与全民族的整体素质息息相关,影响国家发展的前途和民族发展的命运。目前,随着对外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未成年人拥有更多的机会发展和提高自身。然而,市场和文化领域存在诸多落后、消极的文化,这些都在渐渐侵入未成年人的心理,从而造成他们内心空虚、行为违法、缺乏感恩精神等。感恩教育能够教导他们学会处理各种社会关系,进一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步伐。

第三,感恩教育是发扬民族传统美德的具体表现。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中华民族一直以崇尚道德与礼义之邦跻身于世界民族之林,其历经几千年的熏陶、实践和发展已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成为民族精神不可分离的重要成分。相对未成年人来说,不断加强对其教育尤其是感恩教育可以全面地提高未成年人的基本素质,对促进他们人格的培养也有重要作用。

三、加强未成年人感恩教育建设的具体方法

1.认识方面

知识是道德行为的基础,倘若一个人不具备知识,其就很难知晓什么样的道德是正确与错误,也没法实施积极正确的道德行为,提升未成年人对感恩的认知是教育未成年人具备良好思想道德的前提。首先,要引导未成年人全面地认识感恩的内涵,只有未成年人正确认识了感恩,才能对他人给与的帮扶表示感谢,感恩并不是针对别人给予的帮助都要感谢,而是他人给与一些对自身或社会发展有积极意义的事物或行为,我们才能采纳或接受,并心怀感恩之心。倘若他人给予的帮助不利于自身和社会的发展,我们要毫不犹豫地抵制,并积极检举,严厉惩罚。

2.情感方面

在认知方面,未成年人一般会对感恩怀有一种欣悦的情感,进而转变为一种自觉性较强的感恩认知。只有深刻认识感恩的内在含义,没有怀着这一种愉悦的心情来感恩,未成年人很难自觉地实行感恩的具体行动。因此,情感层面对感恩的实施是非常重要的,其是实现认知层面与实践层面相连接的重要桥梁,也是实行感恩行动的催化剂。

3.实践方面

一般,积极鼓励未成年人把感恩的意识与情感转化到实际生活中,并养成习惯。一方面,引导未成年人选取恰当的感恩形式来感谢他人给予的帮助。另一方面,要求未成年人积极参与各类健康向上的社会公益活动,通过实践活动,让他们逐渐培养感恩意识。

四、结语

综上所述,如何通过感恩教育提高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其已成为新世纪道德建设的重要话题。本文主要是以感恩教育为出发点,深入探讨怎样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建设,我们相信,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前进、人们对感恩教育的深刻认识,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与感恩教育必然会实现完美的结合。感恩教育会更加有效地加快未成年人思想建设的步伐,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也将为感恩教育的发展提供重要桥梁。

参考文献

篇11

中华民族在经历了几千年的文化沉淀,根深蒂固的优良文化传统依然是道德教育,重视道德教育,把道德教育作为一切社会活动的主要目的和行为方式。现代汉语词典解释道德即是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道德的基本问题是利益问题,即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社会利益的关系问题。在我国古代,所谓“德”就是对他人有利,这样才称得上是有道德。不仅在我国古代要求是如此,当代社会,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传承优秀的传统道德教育,与当代的社会现实相结合,作用于当前我国未成年人的感恩教育,把他们也培育为一个有道德的人。

一、中国传统道德教育的内容

中国的重德传统一直传承下来,在整个封建社会,统治者都十分重视道德教育,各朝各代的教育政策都把道德教育放在首位,西周国学就以“一日孝行,以享父母;二日友行,以尊贤良;三日顺行,以事师长。为主要教育内容。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历代的思想家都十分重视道德教育,最具典型代表的是孔子,其关于道德教育的内容是最为丰富和最具影响力的,道德教育的核心内容是“仁”的教育,“仁”是最高的道德原则,“仁”是“道”的具体体现,按照“仁”的要求去做,就是实践了“道”,反之便是违背“道”。如何实现这个“仁”,孔子及其弟子在讨论中得出,“仁”者“爱人”。因此,“爱人”无疑是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爱人是仁的基本含义,也是待人处事的前提。儒家另一思想家孟子提出“性善论”,“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论证了实施道德教育的可能性。他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也,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热,泉之始达”。即人性中的这“四端”,故可以通过道德教育“扩而充之”,使之成为仁、义、礼、智四德。荀子特别重视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荀子从“性恶说”的思想角度出发,论证道德教育的重要性,道德教育的作用就在于要“化性起伪”,重视对学生的道德知识教育的培养,主张通过个人的主观努力和客观的环境加强对道德教育的认识和学习。西汉的董仲舒也比较重视道德教育,他把德治提到至高无上的地位,认为道德教育在培养人才、发展人性、社会教化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并要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董仲舒的道德教育思想对中国的德育思想的发展起到深远的影响。宋代的教育家朱熹,继承和发展了儒家学派重视道德教育的思想,提出了学校教育必须坚持把道德教育放在首要位置,学生有了较高的道德修养,才能发挥其作用,对社会和国家有用。朱熹认为道德教育应该从两个方面发展,即“存天理,灭人欲”,让学生懂得道理,自觉行动,遵循社会道德规范。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就道德教育有很多的阐述,对后世有很深的影响和作用,尤其在当前未成年人道德滑坡、感恩意识淡薄严重的社会,我们应当借鉴古代道德教育的精髓,加强和提升当前未成年人的感恩教育。

二、当前未成年感恩教育的现状简述

《现代汉语词典》把“感恩”界定为:“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对感恩教育主要的解释为:“感恩教育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与手段,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受教育者实施的识恩、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它的本质是一种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是一种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也是一种以人性唤起人性的人性教育。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价值观的转变等导致未成年的道德品质出现很多问题,尤其我国现在的未成年多是独生子女,大多只懂得享受,缺乏自觉的道德修养,从而养成自私、冷漠、忘恩等性格。未成年的种种不良表现正是由于感恩品质缺失,具体表现首先在家庭中,他们对父母的不孝顺,叛逆父母,社会中多有未成年人为了上网玩游戏与父母发生争执而离家出走,也常和父母顶嘴,甚者有挥刀拭母等事件的发生。我们从古代传统的道德教育中首先学到一点就是孝,对父母的孝,对长者的孝。父母带给我们生命,倾其所有培育我们,报答父母的恩情是我们必须履行的义务,而在当前的现实社会中,尤其是未成年这种意识越来越淡漠,甚至在调查中发现很多的未成年人认为这种恩情是理所应当自己该获得的。其二表现为在校对老师的不尊敬。孔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梯”,即在家里要孝顺父母,在学校里,要尊敬师长。尊师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一,俗话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当前很多的中小学生已经淡忘了这一古训,缺失了对老师的这份感恩之情,表现为路上碰见老师就当不认识,横冲之;课堂上全无敬和尊,不认真听讲,和老师顶嘴,也有当面辱骂老师等现象发生。其三,个人的修养不够,在社会中则表现为没有责任心和道德感。很多未成年人是独生子女,他们缺少宽容和分享的心态,往往在处事中表现较为狭隘,不懂得体恤别人的辛劳以及珍惜其劳动成果,唯我独尊,不懂得感恩社会、感恩父母、感恩教师给予他们的一切。

当前未成年人正值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时候,加上社会上的种种不良的行为的影响,不加以正确的疏导和灌输,未成年人很容易走向歧途,导致形成感恩缺失现象。在造成未成年人感恩意识缺乏的种种主客观原因中,当今社会对中国传统的道德教育的摒弃也是主要原因之一,我们应该重拾古代道德教育的精华,从而指导当前未成年人的感恩教育,认识感恩教育对他们的重要性。 三、以传统的孝道教育为主线,加强未成年的感恩意识

中国古代历来重视孝的教育,把“孝”放在教学首位,认为“百善孝为先”。《孝经》中有“孝者德之本”之语,是说孝敬父母是一切社会道德的根本。川所谓孝梯,是指孝顺父母和敬爱兄长。[8](P32,孔子认为孝梯是根本的道德规范,“为仁之本”,孔子把“敬”作为孝的主要内容,即尊敬父母是很重要的,看的比养还重要,只有把尊敬和供养想结合的行为,才能称之为孝。孔子的“孝”还要求子女在做人行事上严格要求自己,品德高尚,这样父母才能对子女放心。子女之所以要孝敬父母,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人们应当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父母辛苦养大儿女,最希望的也是儿女能知恩图报,善待父母。故常说:“人之行,莫大于孝”,这是“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墨子认为孝,就是利亲也,为人子必孝,把父母的事要作为自己分内的事而又有能力为父母谋利益,这是墨子对君子提出的孝的要求。《孝经》中认为孝有五等之孝,庶民之孝则是“谨慎节用,以养父母”,要求敬养父母。北魏孝文帝时主张孝治,通过奖用孝梯,推动人们崇敬践行孝道,要敬老并严惩不孝。因此汉以孝而治天下。中国传统文化是重视伦理道德的文化,也以孝梯教育为家庭和学校的主要教育。对于当代的未成年人,加强未成年人的感恩教育,从传统的孝教育出发从小培养青年的孝心,要养成孝敬父母,尊敬长辈的良好品质,做一个有孝、知恩、有义的青年人。未成年人现在进行孝教育,从身边的家人做起,孝敬父母,才能让其渐渐学会照顾他人,关心别人,学会以感恩的心态对待身边的人和物,最终成为一个有道德修养的人。

四、继承传统的尊师道精神,提升未成年的感思教育

中国古代教育重视尊师道精神,这在《学记》中就能体现,尊师是其主要特点,认为社会上的每一个人都要由教师来严格教育,“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在先秦诸子中,荀子是最为提倡尊师的,“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可见荀子将师的地位与天地先祖相比,与君师并称,并把尊师与否与国家的衰亡相联系,提倡国家要重视教育,社会上要尊敬教师。在教学中,荀子更是强调学生对老师的尊敬,“言而不称师,谓之畔,教而不称师,谓之倍”。战国末期产生的杂家的尊师思想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师尊则言信矣,道论矣”。教师教育人,培养人的作用很重要,能够影响国家的命运和社会的发展,学生应该做到“事师之犹事父”,“说义必称师以论道,听从必尽力以光明。”《师说》是唐代著名的教育家韩愈论师道的主要的著作,认为“人非生而知之者”,“学者必有师”,认为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传道、授业、解惑,因此要尊敬教师,即“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教师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学问,学生应该认真的听从教师的教诲,才能学有所长。古代尚且如此,今天的学生更应该传承这种尊师的思想,尤其是未成年,从小就应学习古戎的尊师教育,认识到教师对我们学习的重要性,教师倾之心血给学生传授其所知之事,相应的学生要怀有感恩情怀,尊重教师的劳动成果,知教师的辛苦,尊敬老师。

篇12

一、产生背景

我县有27万未成年人,他们精神世界的主流是好的,主要表现在:热爱祖国,积极向上,知识面广,信息量大,思想活跃,容易接受新事物,渴望成长,自主能力增强,能遵守社会公德。但在主流的背后,由于一些学校教育的失当、家庭教育的误区、社会不良环境的影响、未成年人自身素质的不足等原因,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有不少未成年人的道德品质状况不容乐观,集中表现在:在政治上,爱国主义情感较淡,对国家大事漠不关心;在人生理想上,偏重个人生活和前途,社会责任感、集体责任感不强;在价值观念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有蔓延膨胀的趋势,追求个人利益,向往高收入、高消费的倾向也日趋明显;在道德情操上,部分未成年人道德判断力不强,道德选择是非不清,没有养成良好的社会公德;在劳动习惯上,许多未成年人只会埋头死读书,不愿意参加集体劳动,不会做饭洗衣,自理能力差;在法制观念上,规则意识不强,违法违纪现象时有发生。

未成年人成长在改革开放和科技日新月异的新时期,以往一些传统的德育教育手段已不能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强行的灌输抑或简单的说教也难以奏效,学校、社会、家庭教育缺乏沟通、相互脱节,单调的活动对他们也不再有吸引力。因此,如何创新工作思路,拓宽活动渠道,设计有效载体,采取具体措施,加强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是当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面临的一个重要而紧迫的课题。基于此认识,我县紧紧围绕未成年人所思所想,所愿所盼,针对他们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生活实际,充分运用优秀的精神文化产品充实他们的大脑,广泛开展富有内涵的活动丰富他们的生活,引导他们走向正确的人生之路。

二、主要做法

“四百三小”工程,即“百部优秀影片鼓舞人,百本优秀图书熏陶人,百首优秀歌曲激励人,百名先进典型塑造人;在学校做团结友爱的小伙伴,在社会做文明礼貌的小公民,在家庭做懂事孝顺的小帮手”。在工作中,我们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的原则,注重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把思想道德教育和丰富多彩的活动紧密结合起来。

今年以来,我们依托中小学校,向全县未成年人介绍、推介了100部优秀中外影片,100首优秀歌曲,100本优秀的青少年图书和100名不同层次的先进典型,在《今日滨海》和广播、电视广泛宣传的同时,通过组织中小学生利用双休日集体观看,向中小学校举行赠书仪式,开展优秀歌曲歌咏会,参加先进典型报告会等形式,把广大青少年吸引到看优秀影片,读优秀图书,听优秀歌曲,学先进典型活动中来,组织他们谈感受,讲体会,写观后感,潜移默化地熏陶他们的思想感情,充实他们的精神生活,升华他们的精神境界,增强他们的爱国主义观念。为了使乡镇和农村的未成年人也能汲取文化精品的营养,我们组织文化、教育、共青团等部门利用暑假,把优秀中外影片、优秀歌曲、优秀的青少年图书和先进典型的事迹材料以大篷车形式,及时送到老师和同学们的手中。据不完全统计,全县共有10万多名中小学生参加了该项活动。与此同时,县文化、公安、工商等部门还大力净化社会环境,对网吧、游戏娱乐场所和书报音像市场进行了整顿,关闭、停业了数十家网吧、游戏厅和音像出租社,从社会上聘请了120名文化场所巡视员进行日常检查,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撑起了一片晴空。

篇13

西方人把11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四定为感恩节。感恩节是美国人独创的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美国人合家欢聚的节日。西方人提到感恩节总是倍感亲切。懂得感恩的人才会是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才会是一个心理道德都过关的人。因而我们 从感恩入手,让学生的心理和道德都上一层楼,我们开展了这样的活动:

抓好“三个层面”。一是明确教育内容。即:感恩父母,为父母多做事,与父母多说知心话;感恩师长,开展向老师献真情活动;感恩社会和祖国,激发“勤奋学习、报效祖国”的深刻情感;感恩同学和朋友,与他们互助互持,携手前进;感恩自然,树立环保意识,珍惜资源,爱护家园,与自然和谐相处。二是学校、家庭和社会相结合。班级层面,班级利用班队活动两周举办一次,学生完成每日一善,可以是为父母做的,为同学做的,为班级做的等;家庭层面,每周布置一次以上的感恩作业,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社会层面,组织学生开展服务社会、回报社会的实践活动。三是实行分层施教。在感恩教育中针对不同性格品质学生的特点,坚持重感知;抓诱导、重习惯;抓养成,重体验的原则,把感恩教育渗透到各类德育工作中。

确保“三个到位”。一是组织到位。召开班级干部思想道德座谈会,充分听取同学对开展感恩教育的意见和建议,群策群力,制订出贴近未成年人学习、生活实际的实施方案。二是发动宣传到位。在学校艺术节上学生同唱《感恩的心》,开展签名、倡议等活动。三是阵地到位。班级开辟专题、专栏等抓好舆论引导。发挥各类宣教阵地作用,在心理健康报《绿色世界》中进行宣传,让学生强化感恩之心。

开展“三大活动”。一是开展主题作文比赛。以“牵手同学,共同进步”为主题,全初二组同学参与,收到文章217篇,评出40篇获奖文章。二是开展“感恩标兵”、“感恩之星”、“感恩班队”等评比。三是开展量化考核。将学生“感恩教育”纳入年终综合目标考核之中,评出优秀。

实现“三大结合”。一是与学校平时开展的《守则》、《规范》等德育工作相结合,把“感恩教育”渗透到各类德育工作中。二是与道德经典诵读结合,我们学校的校本教研是《弟子规》,学生都会背诵,里面的教育理论和感恩教育相得益彰,让学生受到了德育教育。三是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建立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开辟了《心理咨询》平台,设立心理健康咨询室和心理健康信箱,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心理、青春期、人际关系、考试焦虑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突出思想道德教育的实践性。将感恩教育与各类实践活动相结合,要求未成年人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践行感恩,从感恩中得到健康成长。充分体现了思想道德建设的实践性。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习的各类主题实践活动,让未成年人在日常生活中体验课本中的“理论”,从而加强内心的“道德良知”,进而转化为“行动”。

必须贴近未成年人学习、生活实际。感恩教育载体多样,活动丰富,生动活泼,寓教于乐,易于为广大未成年人所接受。这让德育活动形式更吸引未成年人,让德育活动过程更激发他们主动参与,让德育评价更贴近发展实际,这样使得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落到实处,具有实效。

整合德育教育资源。“感恩教育”面比较广,而且是双向互动的。可以是在学校中,也可以在校外进行教育;可以通过课本,还可以通过唱歌、诵读、平时的举动等形式进行教育;可以是学校德育工作者、班主任,还可以是家长、同学以及和学生交往的一切人员进行互动。只要引导得当,每一个人、每一件事都可以让学生得到感恩教育。“感恩教育”把学校、家长、社会对学生的教育贯穿起来,这样就有利于整合德育资源,改变以往学生德育以老师为主的狭窄局面。 感恩教育活动丰富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是新形势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形式和手段的创新。是解决当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针对性不高、实效性不强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

解决了德育空洞乏味、枯燥说教的弊端。以往德育教学大都是课堂集中灌输,学生对空洞枯燥的说教兴趣不高,那些写在德育成绩单上的只是学生对德育知识点的记忆,难以真正成为自身的素质。通过开展感恩教育,使感恩意识走进未成年人的学习和生活,让他们充分参与到感恩体验中来,在亲历中获得真实的认识和情感,使思想道德得以逐渐提高。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