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水产养殖的优势

水产养殖的优势范文

发布时间:2024-01-08 11:23:54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5篇水产养殖的优势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水产养殖的优势

篇1

诱食剂是用于改善饲料适口性和增进动物食欲的添加剂,含有促进动物摄食和生长的有益物质。诱食剂虽然对动物的摄食和生长存在促进作用,但不能直接作为饲料对动物进行饲养,而是添加到饲料中作为一种增强饲料适口性的添加剂,水产诱食剂就是其中较为普遍的一种。

水产诱食剂的开发已经得到许多研究者的关注,因为水产养殖业中,给鱼类只饲喂饲料,仅仅满足鱼类的正常生长,但养殖周期长,短期内不能满足生产者的最大生产效益,为了提高饲料的利用效率和生产效益,生产者和研究者开发了诱食剂引诱鱼类摄取饲料,缩短饲养周期,因此诱食剂的开发在水产养殖业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在渔业捕捞中,诱食剂也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诱食剂作为一种引诱剂可以有效的把鱼类引诱到指定位置,然后进行定点捕捞,从而提高捕捞效率。

常见的水产诱食剂有以下几种:甜菜碱、氨基酸、含硫化合物、动植物提取物及其他。国内外有大量学者对水产诱食剂进行了详细研究,其中含硫化合物中的硫代甜菜碱(DMPT)作为第四代新型水产诱食剂已经广泛应用到水产养殖中。Hidaka[1]、Mackie[2]、常青[3]等对甜菜碱及其混合物做了大量研究,确定了甜菜碱的适宜添加量。Xue Min[4]、Zelia Velez[5]、李星星[6]等在鱼类对氨基酸的响应方面做了大量研究,结果表明氨基酸对鱼类也具有诱食剂的作用。Nakajlma[7]等在含硫化合物对鱼类生长影响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发现含硫化合物DMPT可以有效的提高鱼类生长效率。张琳琳[8]等研究动植物提取物对鱼类的引诱效果,结果发现中草药提取物不仅具有诱食作用还可以提高鱼类免疫力。

鱼类的摄食行为主要可分为两部分:(1)依靠嗅觉对食物进行感知,判断位置,靠近食物。(2)依靠味觉对食物进行评价,决定是否进食。诱食剂主要是对鱼类的嗅觉和味觉进行刺激,从而促进鱼类的摄食行为。研究鱼类的摄食机理为开发诱食剂产品提供了理论支持,诱食剂的开发则为提高饲料的利用率为创造了经济价值,因此开发新型的水产诱食剂具有广阔的商业前景。

1.常见的水产诱食剂

1.1甜菜碱

甜菜碱(三甲基甘氨酸)广泛分布于水生生物中,很多鱼类对其具有敏感的响应。Hidaka[1]和Mackie[2]对河豚和多佛鳎的摄食行为研究结果表明甜菜碱对其具有显著的诱食效果。常青等[3]对红鳍东方鲀的研究结果显示添加甜菜碱的试验组比对照组增加了200%的摄食效率。李志红等[9]研究表明,甜菜碱在0.1%的浓度时即可对鲫鱼产生引诱反应(P

1.2氨基酸

鱼类的饵料是由水生动植物及浮游生物构成,食物中存在大量游离氨基酸,有研究指出部分游离氨基酸能散发强烈的气味[26],可以刺激鱼类的嗅觉细胞发生强烈反应,因此游离氨基酸也可以作为一种高效水产诱食剂。Xue Min等[4]研究发现,在含有21%鱼粉和6%肉骨粉的鲫鱼饲料中添加氨基酸能够有效地提高异育银鲫的采食量。Zelia Velez[5]的研究发现,不同种类和浓度的氨基酸对鱼类的诱食作用不同,沙蚕中的氨基酸则是鳎鱼喜食的主要成分。李星星等[6]研究表明,饲料中添加1%的甘氨酸或0.5%的L-丙氨酸对鲫鱼有极显著的诱食效果(P0.05)。

1.3含硫化合物

含硫化合物硫代甜菜碱DMPT 即二甲基-β-丙酸噻亭(dimethyl-β-propiothetin),是第四代水产诱食剂,广泛存在海洋生物中,大量存在海藻和部分盐生植物体内[19]。其化学结构显示其具有有效的甲基供体,能够为水产动物提供有效的营养。Nakajlma等[7]研究了硫代甜菜碱对海水鱼促生长效果。通过试验的结果显示,真鲷的饲料中加入5 mmol/L 硫代甜菜碱溶液,会明显加快鱼的生长速度,试验后18天试验组是对照组平均体重的250%。赵红霞等[10]研究显示,硫代甜菜碱对南美白对虾的诱食、促生长效果要优于乌贼膏,在饵料中添加300-600 mg·kg-1对南美白对虾有明显诱食、促生长的效果,其中添加300mg·kg-1的硫代甜菜碱效果最好。李等[11]研究显示,0.03%的硫代甜菜碱和0.02%的肉碱对甲鱼诱食和促生长效果时发现,添加硫代甜菜碱可以有效提高甲鱼的摄食量和体重。与对照组相比,硫代甜菜碱试验组提高了5.6%,效果明显优于肉碱试验组。

1.4动植物提取物及其他

动物提取物是由动物细胞研磨而来的,其主要成分是各种氨基酸以及一些具有诱食效果的物质,是一种混合型诱食剂。常青等[27]的研究发现菲律宾蛤仔提取物的诱食作用以对红鳍东方鲀的诱食效果最为显著,乌贼内脏液对红鳍东方鲀也有很明显的诱食作用。倪静等[12]研究表明,蛤蜊提取液对中华倒刺鲃有很强的引诱作用,且比其他所选的诱食剂效果都要好。

植物提取物也是一种有效的诱食剂,其主要成分是含有甲基的营养物质。中草药的提取物不仅能促进鱼类的摄食效率,还能增强鱼类的抗病能力。张琳琳等[8]用几种中药对鲈鱼进行了试验,结果显示,单体的诱食效果比复合剂效果好,不同的单体之间诱食效果也有差异明显。且鲈鱼对肉桂、白芷、山楂和茴香有一定的回避反应。吉红等[13]研究显示,陈皮、大蒜、松针具有诱食效果,其强弱为:陈皮>大蒜>松针,丁香无诱食效果,且具有抑制摄食的趋势。

2.水产诱食剂的应用价值

由于鱼类发达的嗅觉系统和味觉系统,开发水产诱食剂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对鱼类嗅觉和味觉系统的研究也为鱼类诱食剂的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持,水产诱食剂发展到今天,已经应用到了第四代水产诱食剂。第四代水产诱食剂不仅可以提高鱼类的摄取效率,还可以增加鱼类对不良环境的抵抗力。

水产诱食剂在水产业中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主要应用于养殖与捕捞。宫向红等[14]做了大量关于DMPT在鱼类养殖中的应用研究。以鲫鱼、慈鲷科热带观赏鱼非洲王子、黑鲷、大菱鲆为例,饲料中添加0.1 g·kg-1溴化DMPT对鲫鱼、慈鲷均有诱食作用;添加0.2g·kg-1溴化DMPT,可使黑鲷、鲫鱼、慈鲷、大菱鲆的增重率分别达到对照组的1.6、1.3、1.8、1.2倍,黑鲷、大菱鲆的体长增长率分别达到对照组的1.6、1.1倍,饵料系数分别下降了16.8%、14.3%、26.4%、6.9%[16]。Carr[15]的研究显示,在水产饲料中拌入0.5%-1.5%的甜菜碱,对所有的淡水鱼类及甲壳类动物的嗅觉和味觉均有极强烈的刺激作用,还能提高幼鱼的适应性和成活率,并可促进生长。

此外水产诱食剂还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在贮存、加工后的成分较稳定,与其他原料、试剂不会发生不良反应。水产诱食剂还具有较高的分散性,混合饲料后,投放过程中能够快速的发挥作用。

3.诱食剂的研究展望

自1908年发现氨基酸对鱼类摄食具有良好的效果后,水产诱食剂已经有了近百年的研究历史,经过100年的研究与改善,水产诱食剂已经开发到了第四代新型水产诱食剂,对大多数淡水鱼类及部分海洋鱼类具有高效的诱食反应。在水产养殖中,水产诱食剂显得越来越重要,好的诱食剂对提高养殖效率,促进鱼类生长具有积极作用。在诱食剂的使用中,不同的鱼类对不同诱食剂具有不同响应。复合诱食剂对鱼类会起到更好的效果,具有广阔的前景。(作者单位:1.三峡大学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参考文献

[1] Hidaka I,Ohsugi T,Kubomatsu T.Taste receptor stimulation and feeding behaviour in the puffer fugu pardalis[J].Chemical Sense and Flavor,1978,3:341-354.

[2] Mackie A M,Mitchell A I.Further studies on the chemical control of feeding behaviour in the dover sole,solea solea[J].Comparative Biochemistry and Physiology,1982,73A:89-93.

[3] 常青,于宏,梁萌青,等.几种摄饵促进物质对红鳍东方鲀诱食活性的研究[J].大连水产学院学报,2001,16(1):8-11.

[4] Xue Min,Cui Yibo.Effect of several feeding stimulants on diet preference by juvenile gibel carp(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fed diets with or without partial replacement of fish meal by meat and bone meal[J].Aquaculture,2001,198:281-292.

[5] Zélia V,Peter C H,J rg D H,et al.The contribution of amino acids to the odour of a prey species in the senegalese sole(solea senegalensis)[J].Aquaculture,2007,265:336-342.

[6] 李星星,冷向军,李小勤.不同诱食剂对异育银鲫、奥尼罗非鱼作用效果的研究[J].粮食科技与经济,2006(11):37-39.

[7] Nakajima K,Uchida A,Ishida Y.Effect of a feeding attractant,dimethyl-β-propiothetin on growth of marine fish[J].Nippon Suisan Gakkashi,1990,56:1151-1154.

[8] 张琳琳,曾慧,张佳明,等.中草药对鲈鱼诱食活性的 研究[J].海洋水产研究,2008,29(4):101-105.

[9] 李志红,张继平.甜菜碱、复合氨基酸对鲫鱼的诱食活性研究[J].内陆水产,2001,4(5):31-32.

[10] 赵红霞,曹俊明,吴建开等.二甲基-β-丙酸噻啶对南美白对虾摄食和生长的影响[J].淡水渔业.2004,34(6):6-8

[11] 李,田夏清.DMPT在水产养殖上的应用[J].天农营养.2006(1):17-18

[12] 倪静,李英文.几种诱食剂对中华倒刺鲃的诱食活性的影响[J].天津水产,2008(2):12-15.

[13] 吉红,李海梅,周继术,等4种植物粗提物对金鱼诱食效果的初步研究[J].水产科学,2008,27(2):67-70.

篇2

从资源储备来看,我国水域面积辽阔,适宜发展水产养殖业,具有发展水产养殖行业的先天优势。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水产养殖行业正在由资源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创新养殖理念,运用现代技术提升水产养殖附加值,是现代水产养殖的重要发展方向。探索提升水产养殖经济效益的方式,是水产养殖从业者与理论研究者的重要课题。

一、充分引进名优品种养殖

在我国现代水产行业中,明显存在着结构化分化的问题,低端水产养殖品种供大于求,价格很低,但是高端水产养殖品种价格却一路水涨创高。在开展水产养殖过程中,要提升经济效益,就要引进名优品种,实现精品化养殖,推动水产养殖经济效益的提升。从养殖品种来看,要以名贵水生生物为主,包括甲鱼、河蟹、鲈鱼、淡水白鲳等品种都具有广阔的市场,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在引进名优品种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当地水文条件,根据当地气候,进行有针对性的引进。在水产养殖过程中,要注重品牌的塑造,打造全产业链,形成品牌效应,进而提升水产养殖经济效益。在名优品种引进上,要充分考虑自身的销售辐射圈,要根据自身销售范围,确定养殖品种,根据不同客户的差异化需求,选择最优化品种,很多水产品种虽然具有较高的附加值,但是在本地没有市场,在引进时候就要慎重选择。

二、全面发展规模化水产养殖

在开展水产养殖过程中,要打破传统的条块分割养殖状态,形成规模化养殖。通过开展规模化颜值,可以实现资源的有效集约,提升经济效益。开展规模化水产养殖,可以引进大规模操作机械,提升劳动效率,同时在规模化基础上,实现水、电、路的统一配置,可以提高劳动效率。通过合作养殖等方式可以充分发挥水产养殖的资源优势与技术优势,特别是在水产养殖产业链打造上,可以引进相关交易主体,充分发挥各方优势,提高水产养殖附加值,实现水产养殖经济效益的有效提升。同时,开展规模化养殖也可以打通销售环节,提升经济效益。基于此,可以看出,现代化规模经营在养殖行业已经得到充分发展,是现代养殖行业发展的重要路径。

三、推广集约化养殖模式

在水产养殖过程中,要想提升经济效益,要大力推广集约化养殖模式。举例来说,在饲料投放过程中,要尽到科学化喂养,引进现代喂养技术,通过混养等方式,提高经济效益。在养殖过程中,通过集约化养殖,可以有效降低养殖成本,节省相应开支,进而提升水产养殖经济效益。不管是在种苗引进与饲料采购过程中,都要充分发挥多样资源优势,进行有效的横向和纵向对比,实现养殖资金的有效利用。与此同时,要充分重视科技在水产养殖中的作用,通过引入现代养殖技术,提高经济效益,减少水产养殖品种的死亡率,提高经济效益。在日常管理过程中,要注重科学养殖方法的运用。

四、大力开展互联网营销

在水产养殖过程中,由于水产品不容易保存,因此销售环节至关重要。要想提升水产养殖的经济效益,就要打造从生产到销售的全产业链条。现代物流技术的发展,给水产品销售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传统的水产品销售模式一般都依托于集市和市场,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在水产品营销过程中,要充分依托互联网技术,通过互联网平台开展网络影响,运用“B2C”营销模式,减小水产营销的中间环节,通过网络打造自身水产品经营品牌,实现经济效益的提升。在开展网络营销过程中,要充分借鉴现代互联网营销理念,通过互联网搜索引擎和多媒体社交平台开展营销,提高水产养殖的经济效益。

五、注重水产养殖的层次性

在开展水产养殖过程中,要注重养殖的层次性。首先,要注重养殖品种的层次性,单一品种养殖很难有效提升经济效益,很容易造成资源浪费的现象,因此可以通过不同品种混养的方式,有效提升养殖资源的利用率,进而提高经济效益。对于水产养殖销售而言,也要注重层次性营销,要根据季节变化,打好反季销售时间差,均衡水产品上市时段,避免在供大于求的时候集中上市水产品。在水产品传统淡季,可以采取保本销售的方式,在水产品消费旺季,要加大水产品供应量,达到抢占市场的目标。特别要注意的是,要做好节日期间的水产品供应,因为在节日期间消费者普遍对水产品r格缺乏敏感度,可以有效提升附加值,提高水产品经济效益。在水产品销售环节,还要做好储藏和运输工作,提高水产品保鲜度,进而提高水产品销售价格,实现经济效益的提升。

六、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水产养殖行业正在由劳务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提升水产养殖经济效益,是现代水产养殖的重要发展方向,通过创新养殖理念,运用现代养殖技术,可以有效提升水产养殖附加值,实现水产养殖集约化管理。

参考文献:

[1]邢丽荣,徐翔.水产养殖的经济效益与环境影响――池塘罗非鱼不同养殖模式的比较[J].生态经济,2016,32(7):143-147.

篇3

中图分类号:S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5-0178-1

根据我国国情,水产养殖业的可用面积实际上还有很多,在技术改革不断加快的今天,如何利用经济学规律、尊重自然发展来建立完整科学的养殖模式,将水产养殖推向可持续性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养殖水域和自然资源,保护养殖水域生态平衡,是水产养殖业迫切需要关注的问题。

1 水产养殖业发展创新性趋势

创新性养殖模式:低密度、高效益。目前来说,养殖的高密度、低收益往往是制约水产养殖业发展的因素之一。在高密度的养殖作业中,鱼病虫害的发病率往往较高,收获的鱼类身体内往往残留有大量的农药等化学残留物,水质也会因此恶化。在今后的水产养殖中,必然会在低密度的养殖环境中进行自然养殖,尽量避免农药的使用及污染。

创新性养殖方法:立体型、复合型养殖模式。水产养殖的模式不再仅仅局限于单一性养殖,会慢慢趋向于复合型和立体型养殖模式。

创新性思想:改变养殖从业人员的思想观念,改变营销策略。从业人员不再仅仅局限于技术性、单纯性的养殖作业,在今后的发展趋势中,养殖人员的养殖方向将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真正做到将生产重心转变到水产营销上来。

创新养殖资本:养殖业的发展是以市场需求为风向标的。在国内水产养殖渐成规模的今天,应当紧抓机遇,创造自己的特色品牌,走健康、环保的水产养殖路线,例如号召水产养殖低脂肪、高蛋白、高营养等特色养殖,真正做到特色养殖,提高养殖资本。

创新性养殖品种:我国养殖业逐渐发展的今天,多品种的区域养殖将逐渐偏向于独一品种的特色化养殖,单一的养殖品种更加有利于形成强势品种,加强养殖业的地域独特性,拉大与周边养殖业的差异,在激烈的养殖产业竞争中加大自己的养殖优势和竞争力。

2 对于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建设性意见

2.1 继续深化养殖结构改革

养殖结构的改变应当从养殖属性和养殖方向来进行更新改革。例如沿海地域的滩涂养殖比较普遍,但也有必要尝试工厂化作业养殖或者深海养殖,将养殖空间最大化扩张。在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心理需求也在不断发生着改变,从前满足于温饱,而现在观光旅游已然较为常见,所以养殖业可以向观光类、休闲类方向发展,利用养殖业天然的地域优势来吸引消费,带动地域化养殖业的发展,继而带动该地域相关产业的共同发展。

2.2 加大养殖品种优化

在养育品种上,需要注意的是必须选一种稳定性较强的鱼种,类似于草鱼、鲈鱼、大白鱼等需求量较大的淡水鱼类就可以大规模养殖,另外也可以引进其他有优势的鱼种进行实验性养殖,例如一些高蛋白低脂肪的鱼种在市场上就颇受欢迎。需要注意的是,养殖珍稀或者外地鱼种过程中必须有相关技术专家的监督和指导,尽量避免因鱼种养殖的技术性问题所造成的资源和资金的浪费。

2.3 不断提升养殖区域优势

在水产养殖业中,往往地域化较普遍,在这个基础上引进政府的参与,建设区域性的养殖培育基地,最大化利用地方政府的牵头作用。地方政府需要尽量调动水产养殖业的群众参与性和企业合作性,建立公众的技术小组,真正带动该地域的水产养殖业共同发展,从而提高该地区水产养殖业的整体优势。

2.4 保证养殖品种的质量安全

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水产养殖业也面临着更大的发展机遇和空间,然而市场竞争和挑战也是相应增大的,对于水产品的质量和价格要求也越来越严苛。以前的高产量、低质量的养殖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国际化市场的需求。所以渔业产品的质量安全已经成为我国养殖业能否具有国际化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在这种发展需求之下,首先考虑养殖的标准化操作,监理一套完整而又科学的养殖操作流程,摒弃旧有的人工化、经验化养殖,其次考虑引进先进的质量监测系统和模式,为水产品提供更加完整的质量保证,在生产过程中也必须引进先进的管理模式,实行更加严格和规范的管理系统,加大监管力度,提高养殖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从主观上杜绝不安全因素的产生。

3 总结

我国水产养殖业在提高国民经济生产的同时,也为水产业带来了很大的发展空间和竞争力度,同时就目前情况来看,国内的水产养殖业仍然存在诸多不利因素和不好的养殖习惯,在这种发展背景之下,必须将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同时进行,不断优化养殖结构和养殖品种,在创新性养殖模式的引导下为我国水产养殖业提供良好的发展契机和方向。

水产养殖同时也和国民身体素质,生活水平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水产养殖业的质量技术水准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同样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我国,水产养殖的高效益、低密度经营模式也是迫在眉睫。不断优化技术,不断提高产量质量,不断地着重思考环境保护的分量,都是未来水产养殖业的发展趋势,也是我国这些相关企业为之奋斗的目标和动力。

参考文献

[1] 刘焕亮.中国水产业及其养殖业的发展与科技成就——庆祝建国五十周年[J].大连水产学院学报,1999,(03).

[2] 王海华,徐厚民,黄江峰,盛银平,吴苏敏.我国水产养殖业现状与发展对策[J].江西水产科技,2003,(01).

篇4

中图分类号:S9-4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由于水产养殖业的发展越来越迅速,专业化分工也越来越细,水产养殖业对人才的需求层次也有了更加细致的要求。只有培养多类型、多层次的复合型人才,才能够有效地满足水产养殖业对人才的需求。现阶段,中等水产养殖特色专业建设的关键是做好专业建设目标定位工作,采取科学的建设策略,提高特色专业建设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 目标定位——专业建设的首要环节

2.1在建设中等水产养殖特色专业的过程中,办学主体应当寻求自身的发展特色

在自身优势资源的基础上不断深化水产养殖专业改革,完善水产养殖专业教学。建设水产养殖特色专业需要将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依据,贯彻落实教育部颁布的特色专业建设、教学改革工程和教学质量提升等文件,密切围绕国民经济发展和市场经济对水产养殖专业人才和技术的需求,根据学校的整体目标和发展方向,制定科学的特色专业建设目标与思路。作为一项系统性的工程,建设中等水产养殖特色专业应当进行全方位变革,而变革的首要环节就是合理的目标定位。培养特色人才是建设水产养殖特色专业的目标指向。制定建设水产养殖特色专业的目标应当根据我国水产养殖业发展中的人才需求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水产养殖特色专业的教学活动内容也应当符合水产养殖业生产和经营的需求,以此为基础大力培养具有求真务实精神和扎实理论基础的创新型人才,培养具有创新思维的复合型技术管理人才,有效解决建设水产养殖特色专业中遇到的一系列矛盾,促进水产养殖产业的科学管理和开发。

2.2培养特色人才是建设水产养殖特色专业的重点目标

不同的中职校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如师资情况、人才地域差别、学校基础设施等,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水产养殖特色专业建设目标的实现。在具体的教学中,培养水产养殖管理人才、水产动物饲料和营养方向人才、水产经济动物病害防治方向人才、水产增养殖方向人才等是建设水产养殖学特色专业的目标定位。

2.2.1在素质结构上

不同细分专业方向的人才应当具有相应的专业素质,不但要牢固掌握水产养殖学科的基础知识和相关技术,而且要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养成求实创新意识、价值效益意识、环境意识、竞争意识和严谨的科学态度,从而能够胜任水产养殖产业的相关工作。

2.2.2水产养殖特色专业应当重点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引导学生将专业知识、基础理论和生产实践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从而提高自身的水产养殖管理能力、技术开发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将所学的知识、技能灵活的运用到水产养殖产业的相关工作当中。

2.2.3建设水产养殖特色专业应当突出本学科特有的专业知识

通常水产养殖专业的基础知识主要包括水质分析、生态学、水生生物学、水产微生物学等知识。水产养殖特色专业不但要重视培养学生水产经济动植物增殖养殖、病害防控、饲料和营养等方面的知识,还要引导学生掌握水产养殖业的发展现状、趋势和前沿研究,赋予水产养殖特色专业更加鲜明的特色,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时代性强的复合型人才。

3 中等水产养殖特色专业的建设策略

3.1 创新建设中等水产养殖特色专业的理念

建设水产养殖特色专业的灵魂与先导式创新教学理念。教学理念对建设水产养殖特色专业的绩效与方向有着深远的影响。所以,需要重新评估传统的以职能、技术为导向的教学理念,构建能够符合水产养殖产业发展趋势的新型教学理念。建设水产养殖学特色专业的理念应当具有层次性,不但包括知识、技能、能力的培养,还包括专业精神的指引,实现教学形神统一。

3.1.1建设水产养殖特色专业需要重视运用科学精神的引导作用

培养水产养殖专业学生建立科学的价值观,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不断加强自我修养。学生在掌握水产养殖专业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同时,掌握一些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将各种知识融会贯通,树立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在利益与冲突、经验与反思中不断发展。

3.1.2建设水产养殖特色专业需要重视以行动为导向的教学理念

改革水产养殖传统的以教材、教室和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应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促进学生不断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与实践创新能力。

3.2 改革建设中等水产养殖特色专业的管理机制

完善激励性管理模式是改革建设水产养殖特色专业管理机制的重要目标,通过鼓励学生和教职工的积极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和教职工的内在动机与需求,以充分发挥广大师生在建设水产养殖特色专业中的重要作用,促进水产养殖特色专业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建设水产养殖特色专业的管理机制应当从过程式管理向目标式管理转变,从行政化管理向民主化管理转变。积极推行教师、学生、社会、专家多方结合的管理互动机制,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努力构建开放式的管理体系,促进水产养殖特色专业建设朝着高效率的方向发展,增加学科教学的活力。总而言之,建设水产养殖特色专业应当从创新教学管理机制的高度出发,积极探索有利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素质教育相适应的专业教学方法。

3.3 重新构建建设中等水产养殖特色专业的模式

为了实现水产养殖特色专业的目标,就必须采用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重新构建建设水产养殖特色专业的培养模式。

3.3.1以水产养殖产业的人才需求为导向

合理确定水产养殖的专业方向,并制定相应的课程体系。在综合考虑学生素质、从业能力、岗位需求等诸多因素后,合理确定水产养殖特色专业的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与课程体系,将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融入到水产养殖特色专业培养模式的构建当中,充分利用校企合作的优势,提高水产养殖学特色专业的针对性。

3.3.2将专业教学和实践紧密结合

重视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作为一门应用型学科,水产养殖专业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因此,在构建水产养殖特色专业时,应当采用产学研结合、校企合作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根据水产养殖特色专业的专业特点和培养方向,找准科研项目和生产企业,以到场地实习或项目实验的形式开展专业教学,提高教学的灵活性。

3.4 调整水产养殖特色专业的师资队伍

强有力的师资队伍是建立水产养殖特色专业的重要保证。在建设水产养殖特色专业时,必须根据水产养殖专业发展需要,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调整师资队伍结构,注重教师的职称、学历、年龄等的互补,在人才培养、人员配备和人才引进方面,注意向水产养殖特色专业上适当倾斜,为建设水产养殖特色专业做基本的人才保障。另一方面,水产养殖专业的教师必须不断补充、吸纳新的知识,以适应现代水产养殖特色专业教学的需求。教师可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到工厂、企业进行挂职锻炼,提高自身的实践教学能力。

4 结语

终上所述,建设中等水产养殖学特色专业是我国水产养殖产业迅猛发展的必然要求。为了满足水产养殖业对人才的需求,相关中职校就必须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通过建设水产养殖特色专业,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技能水平以及能力水平等,使水产养殖专业毕业生尽快适应专业岗位要求。

参考文献

[1] 李文红,程光平,马瑞宁.水产养殖学本科专业课程改革途径初探[J].高教论坛,2012,04(20).

[2] 刘焕亮,刘长发.水产养殖学专业实践教学创新体系的构建[J].高等农业教育,2004,01(20).

篇5

本市现有养殖水面457hm2,其中池塘181hm2,水库265hm2,“十五”计划以来,本市的水产养殖业得到了较快发展,水产品总产量自2001年的580t提高到2005年的724,t以5%左右的幅度逐年递增。一些新的养殖模式如网箱养鱼等在本市从无到有实现零的突破,休闲渔业陆续出现成为本市水产养殖业的一个新亮点,这些新技术新模式的推广应用促进了本市水产养殖业的新发展。但在新形势面前,本市的水产养殖业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值得深思。

1·1养殖模式单一,生产经营分散

没有根据客观条件选择适宜的养殖模式,零星水面多,养殖规模小,一些池塘还停留在粗放滥养状态。生产效率低,成本高,信息不灵,产品开发能力和竞争能力弱,难以适应市场多样化、优质化、专业化的需要,严重影响本市水产养殖业整体实力的提高,对于发展具有本市特色的、优质的、名特优新稀水产品有一定困难。

1·2优良苗种覆盖率低,种质退化问题突出

目前,本市的水产养殖品种单一,并日趋老化,布局规划不合理,水产苗种严重缺乏,苗种大部分以外调为主,种苗质量难以保证。

1·3常规养殖多,特色养殖少,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不强

本市的水产养殖至今仍沿袭传统的生产模式,大都以常规鱼类养殖为主,名特优养殖很少,如虾、蟹、龟等颇受消费者欢迎的名特优品种养殖缺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养殖者普遍缺乏按市场调整生产的能力,以致品种单一、品质不优,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很大。

1·4科技服务薄弱,渔民养殖技术缺乏,科技含量低

目前,全市只有专业技术人员3名,乡(镇)水产技术推广机构没有科技人员。养殖者的渔业生产技术普遍较低,缺乏现代渔业所需的高新技术知识,淡水养殖基本上处于资源型渔业状态,生产力水平低。此外,淡水养殖的增长对资本和劳动力投入增加的依赖程度在50%,而发达地区仅为20%左右,导致生产成本高,大大削弱了水产品市场的价格竞争优势。

1·5基础设施滞后

目前,不少养殖水面逐渐变浅,排灌设施欠缺,机械化程度较低,基础设施严重滞后,苗种体系、病害防治体系、市场体系几乎没有建设,水产饲料和水产品加工等配套毫无发展,成为制约本市水产养殖业发展的瓶颈。

2发展本市水产养殖应采取的对策

2·1探索并推广适合本市水产养殖业的生产模式

本市有水库11座,其中比较适宜网箱养鱼的只有怀集水库,但这几年来,部分水库相继出现网箱养鱼,由于面积小,水位变化大,枯水期不能正常保水,一些小型水库还出现干枯,故这几年的网箱养鱼成效不大。所以要选择合适的养殖模式,对于如南洪、独山等水库,水面不大,可选择立体养殖;对于如怀集水库的,水面稍大,有一定水流,可选择适宜的河段进行网箱养鱼。合山地处桂中,有30km左右的红水河流经本市,待桥巩电站建成使用后,本市的河段水流减缓,水深增加,水面扩大,到时可进行一定规模的网箱养殖。对于生产经营分散,养殖规模小这一点,进行相对统一的基础设施建设,品种更新、科技推广,形成规模经营、批量生产,使单位渔户以水产养殖协会的形式出现在市场上,便于养鱼户统一购种、统一管理、统一销售,形成贸易优势,提高市场占有率的竞争能力。另外,大力推进产业化经营,引进一些具有技术、资金等方面优势的外地老板,给他们提供一系列的优惠政策,扶持他们进行大规模养殖,逐步把小规模向大规模生产转变。

2·2整合资源配置,调整养殖结构

本市水域广阔,自然条件好,但养殖品种单一,品质不优。针对这一点,优化资源配置和生产要素组合,建立符合本地客观实际的特色产业,使渔业结构调整适应市场需求。

(1)优化养殖布局。从有利于综合高效利用的原则出发,确立比较优势强的主导产业,对那些可与“洋货”抗衡的实力型水产品如:建鲤、罗非鱼、斑点叉尾鱼回等,实行重点扶持、优化发展;对于那些无优势可言、竞争力弱的水产品如鳙、鲢等,应适当削减调整,以腾出资金支援发展竞争力强的优势产品,形成一村一品、一方一业的养殖特色。具体而言,池塘水面可以生态渔业、观赏渔业、名特优水产为主,建立优质、高产、高效的养殖基地,水库可以移植和增殖名贵经济鱼类,提高水库的养殖产量和效益。

(2)优化养殖品种。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实施名牌战略,组创名牌产品,加快品种更新,提高良种覆盖率,并大力发展名特新稀品种养殖,不断推出大批适合市场需求的高档优质水产品,重点发展虾、鳖、泥鳅、鳜鱼、本地胡子鲶、黄鳝、青鱼、鲶鱼等深受消费者青睐的淡水名特优水产品。

(3)优化养殖方式。用现代技术嫁接于传统养殖业,依靠科技进步与创新,发展集约化养殖。当前,主要推广80∶20的池塘养殖模式和小体积网箱名贵水产品养殖技术。

(4)优化养殖环境。大力推广健康养殖技术,提高集约化和现代化水平,改善养殖环境,减少病害发生,加强整个养殖过程的质量管理,确保最终产品的质量。

(5)充分利用合山电厂冷却水资源,大力发展罗非鱼常年养殖。

2·3加强水产养殖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加大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力度,提高水产养殖业的技术含量

(1)充实水产养殖专业技术队伍,增编增员,确保高新养殖技术有较强的推广队伍。

(2)加强与水产养殖发达地区同行业及各高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派专业技术人员到水产发达地区学习考察,引进先进的养殖新技术、新品种,提高整体科技水平,降低生产成本,增加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3)增加科研经费投入,建立一支科研队伍,加强以生物技术、信息技术为主的高新技术研究,扩大科技储备、科技开发和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

(4)建设水产良种繁育场,做好水产良种的选育,解决渔民购种难的问题。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