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对历史文化的感悟

对历史文化的感悟范文

发布时间:2024-01-08 11:23:55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对历史文化的感悟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对历史文化的感悟

篇1

上个纪末,中国处在社会的转型时期,追求经济利益几乎成了社会的主流,在社会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文化似乎在逐渐被荒芜。对文化潜存的爱与需求,使得社会在寻求一种精神上的依靠,余秋雨的散文就在此时适时而出,成为社会的“心灵鸡汤”,余秋雨的散文不仅风靡国内,同时也为世界各地的广大华人读者所喜爱。

一、传统文化与人文精神的融合

在余秋雨的散文中,一直都在苦苦的追索、思考与反问历史文化。中华民族有着辉煌的历史文明,也有过一百多年被屈辱与侵略的经历,这些都构成了我们今天所面对的历史沉淀。一个国家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历史文化的支撑,传统的文化是孕育现代人文精神的摇篮。过多的利益追求,使社会躁动不安,文化的荒芜使得人们的心无处可安。作为一个大学教授,余秋雨痛心于当今学子对于民族历史知识的欠缺与对传统人文文化的欠缺。同时,作为一个有着深厚学术功底的学者,一种使命感又使得他开始思索传统文化与现代人文精神的关系,于是,他进行了一场艰苦卓绝的历史文化“反刍”,用一种自由的随笔把沉重的历史做了一番新的阐释。

余秋雨的散文涉及到诸多的重大历史话题,也涉及到时展中的种种问题,更涉及到历史文化与当前文化冲突的种种现象,其涉及面之广,探索度之深,在我国当代散文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余秋雨的散文大多以历史景观为题,他试图通过对文化的“反刍”来与历史对话,探索这些历史景观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求得与历史共鸣,正如他自己所说的:“我发现我特别想去的地方,总是古代文化和文人留下的较深脚印所在,说明我的心底的山水,并不是完全的自然山水,而是一种人文山水。”

为探求传统文化与人文精神的融合点,他开始了《文化苦旅》,西探甘肃敦煌,访遍大江南北,甚至奔波海外,以一腔热血、满怀深情,试图将传统文化与人文精神融汇到那一管笔端,他把沉重的历史反思与秀丽的自然山水融合;将沉重的历史话题用优美的文字表达出来。更确切的说,他在表达的是自己的生命情感。如在《道士塔》中,面对着珍贵的历史文物被洗劫一空,民族瑰宝遭到毁灭性破坏,他心痛欲绝:“今天我走进这几个洞窟,对这惨白的墙壁、惨白的怪像,脑中也是一片惨白。”面对着麻木的道士,余秋雨在“哀其不幸”的同时,又“怒其不争”。在《千年庭院》中,他在阐释当今中国教育现象时,更多的是表达了一个教师的无奈心境。在他的文章中,无一不表现出一种对历史、文化以及人文景观深刻反思后的精神感受,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传统文化的思考与期盼。

二、生命感悟与理性思考的交融

余秋雨的散文,有其独到的目光与写作手法,这与他深厚的文化功底以及深切的文化使命感有非常大的关系。他的散文,已经不仅仅是文学范畴中的散文,无论是《千年一叹》中对四大文明发源地的探索,还是在《行者无疆》中感叹于“欧洲文明确实优秀而又成熟,能把古典传统和现代文明、个人自由和社会公德融会贯通。”余秋雨所思考的是人类文明的发展、中华文明之所以得以一脉延续、中国的文化发展又将何去何从等问题。在这两部散文中,他更多的是对生命的感悟,而在感慨之余,又不缺理性的思考。

他在深入到历史与现实的交错中探访,他已经摆脱了传统中国知识分子坐在书斋里做学问的局限,而是真确的去感受“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对于他来说是一种生命的挑战,更是一种精神上的突破,也是在文化探索中的一种升华。在数月间,他经历了多数知识分子所没能体验的各种心智与体力上的考验,也由此生发出别人所无法感受到的生命感悟。更为可贵的是,他没有局限于传统文人的矫情抒发,而是进一步在精神上升华,将对生命的思索凝聚成一种理性的思考。他在思索、在追问,人类的文明为什么会衰落?是否能够重获新生?欧洲文明为何发达?中华文明如何才能强盛?我们的文明发展需要做些什么?应该说,余秋雨的散文不仅发出了自己的声音,同时这个声音也正好唤醒了社会对文化与文明的思考,从而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因此他的散文才如此受欢迎。

在中国时代大转型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很多中国人都处在一种失衡的状态中,多数人在追求经济发展与获取金钱的同时,也失去了对自身的认知,因此只有依靠金钱来确定自己的价值,用财富来定位自己的人生,文化之于他们来说犹如荒漠里的甘泉,求之不易,于是他们身处于社会之中而无法获得身心的平衡。余秋雨的散文,给予这些饥渴的心灵最好的甘泉,可以说正好填补了当今社会的部分文化空缺心理,满足社会上的情感追求,引发生命感悟的共鸣,同时又引导社会理性思考文化、人文、文明等问题。

三、题材“形散”而“神”不散

余秋里的散文,题材非常广泛,从人文历史到地理文化,他的笔下时而万马奔腾、纵横驰骋;时而如山涧溪流,清澈而婉转;时而又宛如大海,表面上看似波澜不动而蕴含着滚滚的激情。他的散文说理畅达、理性平和,更多的是表达了一位文人的人文情怀,而没有偏激思想。无论是叙事还是联想,他的思维似乎天马行空、自由自在,显得那么游刃有余,然而其情感表达中,更多的是理胜于辞的气势。无论是在历史中低徊,还是在历史中感伤,他都能通过对题材的裁剪与缝合,最终凝成散文的凝聚力,表现出主题的中心思想。余秋雨的散文,很多看似随意的叙事、写景,或是随性的议论与评议,事实上所有的文字都紧扣着中心主题,而说理、抒情,看似杂却不乱,看似散而最终归一,文章形散而神不散。

四、结语

余秋雨的散文大都语言雅致,在抒情中叙述着历史的故事,在叙述中感悟着生命的哲理;在优美的文字中表达对生命的体验,在练达的语句中感悟人生哲理。他的散文既有诗的美感,又有论文的严谨。在深入浅出中对世事进行论述,在如诗般的语言中阐述事理,文章自然而优美,读起来非常亲切,这也应该是余秋雨散文的魅力所在。

参考文献:

篇2

二、吉林省历史文化资源与旅游产业整合开发中的问题

(一)历史文化资源内涵挖掘不够。吉林省不仅拥有夫余国、高句丽王国、渤海国的兴衰历史,而且还是多民族的边疆省份,古代的吉林由四大民族族系:肃慎族、秽貊族、东胡族和汉族组成,现代的吉林主要有满族、蒙古族、锡伯族等少数民族。吉林的红色文化独树一帜,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无论是王国的建立还是民族的形成,或是这些内容丰富多彩的红色文化,其都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无数的传奇故事和神奇的历史见证。如高句丽壁画、贞惠和贞教两公主墓碑;创造辉煌的肃慎族、纵横驰骋的东胡族等。这些都是吉林这片热土赋予我们的珍贵历史资源,而这些并没有得到挖掘并应用于旅游业的发展之中,使游客在旅游过程中并不能对所参观景区的历史文化进行深刻、全面地了解,文化旅游的内涵远远没有得到应有的体现与发挥。

(二)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不够。吉林省历经辽、宋等各朝代,且历经最繁荣时期,留下许多历史古迹。在问卷调查中,关于“您对吉林省‘历史建筑发展与保护’目前状况的印象是什么?”问题,有43.48%的人认为“保护一般,较为满意”。如在农安县镇城西门,有一座著名的古塔,人们也称它为“佛塔”、“辽塔”或“金塔”,这座辽代古塔就是其最具代表性的古建筑。1983年对其进行修缮,使古塔恢复原貌。但是由于古塔损坏严重,古塔的须弥座和底层的精美砖雕已经不复存在。古塔坐落在县城中心,且处繁华地带,这座经历千百年历史的古塔虽然是吉林省的重点文物,但是对古塔除了有一小圈的围护外再无其他,对其的保护工作还稍显不够。

(三)各地区历史文化资源整合开发不够。目前的旅游线路设计是辉南三角龙湾两日游,长春、吉林两日游,长白山两日游等基本都是短程,且各地区独立成团,而没有形成区域意识,没有把整个吉林省的资源都充分利用起来,更没有把历史文化资源整合起来,缺乏能够体现吉林省特有历史文化的旅游线路,对吉林省的历史文化资源掌握不够,资源整合开发不足,线路简单,这样必然导致团费低廉,质低利薄,旅游业长足发展受限,也难以实现旅游业带动经济发展的目标。

(四)历史文化资源宣传力度不够。吉林省旅游方面的宣传主要是对长白山的广告宣传,其他对历史文化资源的宣传无论是广告、报纸,还是纪录片,或是网络等,都几乎看不到。吉林的乌拉古街、长影博物馆还有正在建设中的东北民风民俗博物馆,都是吉林省特有历史文化的代表,且都已建设初具规模,但由于其宣传力度不够,知其者人少之又少,在本省如此,那么在全国、全世界就更鲜为人知了。

三、吉林省历史文化资源旅游开发对策分析

(一)进一步挖掘历史文化内涵。首先,要组织专家、学者对各历史文化资料进行详实分析、整理,并通过文物、建设等相关部门进行论证并进行建设;其次,对旅游业相关从业人员进行培训,从而使游客在旅游过程中能够对所到之处可听、可看、可触、可想地感悟。对吉林省各地的物质文化、非物质文化等的历史都要深入探讨,发扬吉林省特有历史文化,使我们可以看到更多的历史遗迹,感悟历史的神奇,品味历史的魅力,感受独特的吉林历史文化。

(二)做好古建筑保护性开发工作。省政协常委吉林市满族联谊会爱新觉罗•恒绍提出:小白山望祭殿和乌拉街“三府”等诸多古建筑(或遗址)是我省重要的历史文化遗存,当前最重要的是对它们进行抢救性修缮与保护开发。因此,我们首先要树立对历史文化资源保护意识,对于没有开发的历史资源要进行保护,号召全体公民,组织各种活动,不仅政府要重视,各地区全体公民更要动员起来一起对当地历史文物、遗迹、碑文、城墙等进行保护;其次对于正在进行开发的要依照修旧如旧,尊重历史,重现历史的原则进行保护性开发,要对现有的进行保护利用,争取对原有的遗产进行原法原叶的呈现,以体现其的历史价值;再次要建设专业的人才队伍,吸收接纳专业性人才,地方与专业部门相互配合,大力保护;最后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保护历史文化资源的机制,制定严格的处罚措施,明确责任制,实行奖惩式的继承与破坏,并有力执行。

篇3

关键词:体验经济;历史文化名城;旅游;西安

截止2007年底,国务院确定公布了三批及11座增补城市,共110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1]。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极强的吸引力在众多类型的旅游目的地中脱颖而出,它不仅是具有特殊价值和意义的城市,同时又是极具代表性的历史文化承载物。它在不断满足国内外旅游者需要的同时还要肩负历史文物保护的重任。从某种角度看,历史文化名城旅游是城市旅游和历史文化旅游的复合体,它们彼此互为依托,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然而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标志着人们消费方式的变革,这种变革势必映射到旅游活动中,它对历史文化名城旅游的发展又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体验经济与历史文化名城旅游之间是否存在不和谐因子,如何对历史文化名城旅游系统进行优化以更好地适应这种新的经济形态则是本文主要研究的问题。

一、体验经济与旅游

1998年,美国学者B. Joseph Pine Ⅱ和 James H. Gilmore 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题为“欢迎进入体验经济(Welcome to the Experience Economy)”一文。首次提出体验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服务经济之后一种新的经济形态;体验是指企业以服务为舞台,以商品为道具,从而为个体消费者营造一种难忘的经历。两位学者从“顾客的参与程度”和“与环境的关系”两个层面将体验划分为以下四个组成要素:教育、娱乐、审美和逃避[2]。〖JP+1〗体验经济在服务经济的基础上产生,而又完全不同于服务经济,其实质是强调“顾客参与”和“顾客与环境的关系”。无论是顾客的主动参与还是被动参与都将成为“体验”的重要环节,顾客在体验的同时又参与营造了体验的氛围;顾客与环境的关系无论是“吸收(absorption)”还是 “沉浸(immersion)”都极大地体现了消费者的主体性和与消费环境的互动性。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标志着人们消费心理和消费方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个性化的服务、个性化的产品和个性化的消费方式将逐渐占据体验经济时代消费活动的主体。

旅游作为体验经济的一种典型代表,在体验经济背景下具有一些新特征: 首先,从消费结构看,旅游者更多地关注精神享受和情感需要;其次,从消费内容看,旅游者从习惯于标准化产品和一般化服务向定制化产品和个性化服务转变;第三,从消费价值看,旅游者由消费“结果”转变为消费“过程”。不再是只关注产品本身,而是关注整个旅游活动过程的感觉和体验;第四,从旅游产品形式看,旅游者更青睐于互动参与式双向沟通型产品。最后,从心智模式看,旅游者由对自身利益的关注转向对社会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关注[3]。

二、体验经济与历史文化名城旅游不和谐因素

(一)文物保护和旅游开发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历史文化名城是指“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具有重大历史文化价值和革命意义的城市”。然而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发展中文物保护和旅游开发的矛盾表现突出、由来已久又似乎很难调和。文物保护和旅游开发既有矛盾的一面,又有相互促进的一面。当然相互促进的一面更好协调也更易理解;而在实践当中,旅游开发者则更多地强调其经济特征,强调文物旅游所能产生的经济效益;即使旅游开发者能够意识到文物保护的重要性,但因其视角的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正如旅游界众所周知的“水洗三孔”事件以及由此引发的很多争议,的确令人深思。

(二)资源禀赋和体验经济内涵

历史文化名城以文物为主体的旅游资源禀赋就决定了其自身发展旅游的过程中所存在的一些局限性。这些城市的旅游资源往往是总量丰富、文物价值高、知识含量高,专业特色浓厚,通俗性较差,参与性较低,或者说静态资源多动态体验少。而旅游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其本质是追求审美和愉悦,通过旅游的过程去体验差异和新奇。而且不同于其它城市旅游,历史文化名城旅游相对而言要求旅游者具备一定的历史文化知识和较强的感悟能力,具备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基本素质。然而这两者之间的距离又要通过旅游媒介(包括旅游中间商、导游服务、目的地居民等)去弥合。旅游媒介作用发挥的好坏直接影响旅游者的体验质量,动态体验环节的不足又与体验经济时代的消费特征相抵触。

(三)旅游产品形式和游客体验本质

历史文化名城的资源禀赋决定了它的旅游产品形式。历史文化名城旅游核心产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类型:博物馆类、陵墓类、名人故居、节事类(庆典事件、仿古模拟)、古代建筑、宗教类(宗教建筑、礼仪庆典)等。这种产品形式强调文化性、历史性和知识性。游客体验的本质为“过程消费”而非“结果消费”,体验的核心精神表现为以互动参与式取代单项沟通式。某种程度而言,游客也是“生产者”而非单纯“消费者”。体验经济时代,游客趋向于追求个性化的产品、服务和自身的“沉浸”和愉悦,这种不和谐关系如图1所示。

三、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发展优化的理论依据

(一)系统论原理

所谓的系统论是指以一般系统为研究对象的科学理论,也成一般系统论。一般系统论将系统定义为:由若干个要素以一定结构形式联结构成的具有某种功能的有机整体。在这个定义中包括了系统、要素、结构、功能4个概念,表明了要素与要素,要素与系统,系统与环境三方面的关系。系统论认为系统可以定义为相互作用着的若干要素的复合体,系统往往是一个多极的、多层次的复杂结构。一个大系统一般可以分为若干个子系统,子系统又可分为多个亚子系统,而亚子系统可以再分。现代系统论的出发点在于运用科学方法寻求系统的最优化,使整个系统的功能大于各子系统的功能总和[4]。

(二)体验经济理论

体验经济及其内涵前面已经有所阐释,此处不再赘述。目前国内有关体验经济和旅游业发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体验经济背景下的特种旅游开发、景区管理模式创新、旅游产品设计等领域[5-7]。这些研究成果对于历史文化名城旅游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三)和谐理论

和谐理论的核心强调“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自构建和谐社会战略提出以来,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意识到了旅游业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和价值,并提出了实现和谐旅游发展的相关建议[8]。旅游业以其综合性强、关联度高、影响力大等特点成为我国构建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动力产业之一。和谐理论指导下的旅游发展强调“人地和谐”,即旅游者和目的地之间的和谐;“人态和谐”,即旅游者之间、旅游者和目的地居民的和谐;“人企和谐”,则指旅游者和经营者之间的和谐相处,利益共赢。和谐理论应用于旅游发展的实践,可以归纳为和谐的发展目标、和谐的经营理念、和谐的旅游环境以及和谐的消费意识。

四、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发展优化模式

(一)历史文化名城旅游系统的结构

历史文化名城旅游系统的最基本构成是需求子系统和供给子系统。需求子系统主要构成要素是旅游者,具体涉及旅游者的欲望、动机、需求、偏好、选择、决策和评价内容;供给子系统则包括核心吸引物(文物、遗址遗迹、历史事件、人物等)、交通、市场营销、信息流和旅游服务等。旅游影响(效应)具有双向性,无论是经济、社会还是文化效应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历史文化名城旅游的需求和供给子系统。旅游环境作为支持系统包括自然和人文两方面,人文环境则囊括了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领域。

(二)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发展的优化

鉴于历史文化名城旅游系统的构成,其发展优化主要表现在对供给子系统的优化方面。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发展是旅游者以文物、历史事件等为主要吸引物的城市旅游体验活动。旅游体验主要是游客以“三求”为出发点,通过体验过程的“三性”来达到“三感” 的目标。所谓“三求”即求解脱、求补偿、求刺激;“三性”即可感知性、可参与性、可理解性;“三感”即新鲜感、亲切感和满足感。

1.开发理念优化:突出“三求”,有所选择

首先,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将有些资源实行“保护”和“开发”相对分离。即不宜开发的旅游资源暂且不开发,以保护为主,谋求长远利益。对于旅游开发价值高的资源进行科学开发,满足旅游者的审美愉悦需求。其次,在开发理念上强化旅游者旅游体验的内涵,改变以往资源导向型的旅游开发模式,变“资源导向型”为“资源依托型”。依托于适宜开发的历史文化资源,突出旅游者“求解脱、求补偿、求刺激”的本源旅游体验要求,在文物保护的前提下进行合理的旅游开发。

2.产品设计优化:注重“三性”,不断创新

比较而言,历史文化名城旅游产品有其自身的特点:知识性、历史性和文化性。历史文化名城旅游产品蕴含大量的知识背景,旅游者自身的知识素养会直接影响旅游体验的质量;并且,以文物为主体的旅游产品往往存在于非自然的历史时期,如遗址遗迹、古代建筑设施、历史事件和人物都凝结了后人对历史的诠释和感悟;关注旅游体验的“三性”,即可感知性、可参与性、可理解性,不断创新,利用高新技术全方位展示历史文化内涵,是历史文化名城旅游产品设计的根本所在。

3.旅游服务优化:追求“三感”,以人为本

旅游服务渗透于游客体验的每个环节,它包括旅游接待的硬件设施,旅游宣传促销和目的地的接待服务等。“以人为本”,为旅游者营造新鲜感、亲切感和满足感,从而实现旅游者效益的最大化是旅游服务的核心。

五、西安城市旅游发展优化

(一)西安的旅游资源赋存及旅游业发展现状

西安市辖9区4县,在9983平方千米的地域范围,巍峨陡峻、群峰竞秀的秦岭山地与坦荡舒展、平畴沃野的渭河平原界限分明,构成了西安市的基本地貌。西安市自然旅游资源规模体量大、种类较为齐全,拥有3个主类(缺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国标中的天象与气候景观主类)、16个基本类型,共67处资源单体;与自然旅游资源相比,西安市人文旅游资源地位更加突出,全市共有人文旅游资源单体2 081个,占到全部旅游资源的969%,涵盖了4大主类、14个亚类和79个基本类型。可以看出,西安市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并以人文旅游资源为主体,其中建筑与设施、遗址遗迹等文物类旅游资源为西安旅游资源的核心。

丰富的旅游资源不能反映在旅游业的发展规模和效益指标上。西安虽然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成员,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尤其是人文旅游资源数量多、规模大、品位高、分布广,被誉为中国的“天然历史博物馆”。西安的国际旅游收入和其他城市相比处于很大劣势,在全国排名曾一度降至17名。体验经济的来临,对西安旅游业的发展提出新的挑战,充分利用优势的文物旅游资源,在弘扬中华文化的同时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就具有了现实意义。

(二)西安旅游发展优化的具体构想

1.优化资源开发理念:有所选择,强化体验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产生、存在的重要原因是为了保护这些城市所赋存的文物以及具有历史价值和革命意义的资源。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开发,要树立“有所选择、注重体验”的理念。不是所有的历史遗存都要开发,也不是所有的文物资源都适合旅游开发。进行旅游开发的历史文化资源应尽可能具有相对高的审美愉悦价值,尽可能符合旅游者的体验要求。西安作为典型的历史文化名城虽然旅游资源赋存数量多、品位高。但不能追求“高开发利用率”,而是有所选择、走资源开发内涵式发展的道路。西安人文旅游资源中比重很大的遗址遗迹和建筑与设施类旅游资源,可以选择性滞后开发或者不开发。

2.旅游产品优化:细分市场、活力精品

西安旅游产品功能结构相对单一是长期以来旅游学术界关注的问题。西安旅游产品在设计上应有所区别,突出重点。针对一般国际旅游者特点,突出观光旅游、体验旅游产品。激发他们对中国历史文化的浓厚兴趣,提升西安旅游的国际品牌知名度;其中重点进行秦始皇兵马俑及其周边环境的整治和配套,增强参与性、提高感悟性。如博物馆内分设体验区(相关知识竞答、仿陶俑烧制、电脑游戏仿真等)。对国内游客,则融观光、文物、体验、商务会展等旅游产品为一体,深度挖掘文化内涵,展示西安周、秦、汉、唐文化和现代都市文化;对省内游客,重点依托关中平原向秦岭山地过渡地带的自然旅游资源,打造休闲度假、生态旅游、乡村旅游等产品形式。提升自然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和影响力。

3.旅游服务和市场营销优化:追求人性化

旅游服务的对象是旅游者,而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旅游者又会因不同的文化背景而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这就要求旅游服务要具有“个性化”,追求“人性化”。西安可以借鉴欧洲很多旅游城市,在火车站、飞机场、港口等旅游者集散中心设立游客信息中心(Tourist Information),提供涉及主要客源市场语言的旅游宣传册、地图和旅游专线的票务服务。再加上免费的人工帮助,使旅游者体验到亲切感和满足感。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市场营销在客源地的保持和开拓、市场营销渠道的选择、经销商的选择都有自己的特色。针对国际市场:突出西安作为“秦俑故乡、丝路起点、东方古都”的城市旅游形象;国内市场:突出西安“西部最佳、中国立体博物馆”等城市旅游形象;省内市场:强化“古城新貌、休闲度假、生态旅游”等旅游形象。可以通过文化传媒、大型节事活动、巡回展览、名人效应等多种途径来加强宣传促销力度。

4.旅游环境和旅游效应优化:和谐发展

历史文化名城旅游环境包括社会、经济、文化和生态环境。旅游环境系统更多地强调西安作为旅游城市所应具备的有利于游客更好感知西安的通道。该系统的优化存在于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耦合,或者说是利益的博弈。最终达到旅游者和城市资源之间的和谐;旅游者和社区居民的和谐;旅游者与城市生态环境的和谐。旅游影响系统则具有双向性:即针对旅游者又对历史文化名城本身;既有正面影响,又有负面影响。如何强化西安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对旅游者的正面影响,同时减小旅游者对西安的负面影响也值得探讨。

六、结论

历史文化名城不仅是具有特殊价值和意义的城市,同时又是极具代表性的历史文化承载物。它在不断满足国内外旅游者需要的同时还要肩负历史文物保护的重任。体验经济与历史文化名城旅游的不和谐体现在文物保护和旅游开发、资源禀赋和体验经济内涵、以及旅游产品形式和游客体验本质的不和谐三个方面。历史文化名城旅游系统最基本构成是需求子系统和供给子系统,其发展优化主要表现在对供给子系统的优化方面。其中开发理念优化要突出“三求”、有所选择;产品设计优化注重“三性”、不断创新;旅游服务优化追求“三感”、以人为本;西安作为典型的历史文化名城,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并以人文旅游资源为主体,〖JP+1〗其中建筑与设施、遗址遗迹等文物类旅游资源为西安旅游资源的核心。为适应体验经济的本质要求,西安旅游应在旅游资源开发理念上有所选择、强化体验;旅游产品上细分市场、活力精品;旅游服务和市场营销领域追求人性化、体现个性化;旅游环境和旅游效应系统平衡博弈、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

[1]中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EB/OL].[2008-04-22].gjgy.com/chinawhmc.html.

[2]B.Joseph PineⅡ,James H. Gilmore. The Experience Economy[M].New York: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Boston,Massachusetts. 1999.

[3]陈兴,“体验经济”背景下基于人类学视角的我国“旅游体验”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旅游学院,2006.

[4]马建华. 系统科学及其在地理学中的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5]刘敏,石学勇. 体验经济与内蒙古特种旅游开发[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4,18(5):128-131.

篇4

[关键词]

地域文化;课程资源;开发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编辑收入了许多地域文化作品,如《赵州桥》《记金华的双龙洞》《索溪峪的“野”》《各具特色的民居》《藏戏》等。品读这些课文可以深深地感悟独特的地方文化、异域民族风情。教师在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可以将地域文化资源融入到阅读教学、作文教学、综合实践活动中。在此,笔者以漳州地域文化为教学实例,将漳州的自然景观、人文历史、民俗文化等融入到语文不同教学内容之中,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亲近自然景观,在阅读与写作中进行文化洗礼

漳州拥有福建第一大平原,境内的九龙江是省第二大河,有天下第一奇石美誉的东山风动石,拥有多处森林公园、地质公园,还有明代旅游家徐霞客漂游的九龙江北溪等众多自然景观。为此,在长达6年的地域文学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学完诸如《黄山奇石》《爬天都峰》《记金华的双龙洞》等描绘自然山水的课文,教师不妨引导学生利用双休日和家长们一起走进家乡的青山绿水或名胜古迹,游览“云岩洞”,观赏“风动石”,感受亚热带地区的原始森林风光,寻访土楼的云水谣古镇等。教师建议有条件的孩子可以去领略平和的灵通岩(即灵通山)风光。学生将自己亲手拍的照片精心制作成旅游图片,配上抒发胸臆的寄语给同学或朋友分享。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出示新学的词语或描绘山水的语句,让学生巧妙地串联起来进行表情达意。而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实际出发着手训练。比如,灵通岩景色可以用“游览、屏障、攀登、波澜壮阔、连绵不断、危峰兀立”等词语描绘,根据学生游览景点多少都能说上几句话。利用家乡自然景观对语文阅读、写作教学资源开发,使学生对家乡的秀美景观产生由衷的赞美,这种美的熏陶和情感的陶冶是普通课堂教学所难以企及的。

二、挖掘人文资源,在综合实践中感悟人文情怀

丰富的人文资源是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取之不尽的宝藏。漳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随着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和“一带一路”经济发展战略又将成为新兴发展的热土。教师需要让漳州地域文化资源成为学生在学习课文教材所获得的知识运用的“基地”,不仅是对课文知识进一步地理解和巩固,也要加深对家乡文化的了解。同样,对于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双休日和家长、同学一道深入人文漳州。

教师可引导学生深入漳州历史文化遗迹,开展“漳州文化历史展览”“漳州腾飞史”等融合历史人文的主题实践活动。教师可辅助学生制定课外活动实践计划,帮忙联系地区历史文化博物馆,让学生分组合作,带上相机、笔记本等工具,对历史文化古迹进行实地走访调查。例如,在云洞岩,摘抄或者拍摄人文题刻;在东山铜陵关帝庙,向当地历史文化博物馆了解当地建筑艺术、石刻石雕、贝雕等,记录建筑艺术、雕刻的历史发展史;拜访芗城区千年古刹南山寺,感受佛学宗教文化道义;走访漳州沿海或山区现存的圆形土楼,了解客家先民的古老的建筑艺术与客家中原文化智慧等。在条件许可下,教师甚至可以组织学生“探寻中国女排世界冠军”的主题社会实践活动。师生一同走进被女排姑娘们称为“自己的娘家”――中国女排漳州体育基地,在那里驻足留步,了解中国女排姑娘们及其工作人员在艰苦条件下孕育出荣获世界“五连冠”的辉煌历史。在师生探寻走访之后,教师辅助学生完成“探寻中国女排世界冠军”调查报告,让学生以小组形式完成“女排精神”小报设计,个人需独立完成“感悟女排拼搏”写作练笔。教师对学生的参与态度、走访的积极性、调查结果等进行合理评价,对表现优秀的学生要公开表扬,并可以把优秀的小报设计、写作小练笔推荐到本地报刊发表。

三、感悟民俗文化,在阅读拓展中传承家乡文明

地域文化因其丰厚的人文性越来越深受学生的喜爱,用以激发学生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无疑是一个很好的载体。为此,教师可以将漳州地域民俗文化资源引入教学视野,开设“探寻漳州民俗文化”的课外兴趣小组。

例如,六年级下册民族民俗单元教学中,教师可以引进漳州的“芗剧”与“潮剧”,还可以介绍漳州的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习俗,如猜灯谜、闽南博饼、咏月思乡诗词文化等,从不同层面引领学生体悟漳州民俗的文化底蕴。在本单元教学中,教师除了介绍漳州地域性的节日习俗以丰富其阅读经验外,教师还要对学生进行地域文化阅读教学方面的迁移训练,以拓宽学生的阅读范围。教师可以从一些地方志里查找漳州地域民俗文章让学生阅读,诸如漳州布袋戏、水仙花及其雕刻的文字介绍,长泰明姜制作程序的介绍等;可以从漳州地区的报刊杂志挑选介绍地方民风民俗、地理环境的文章作为阅读材料,如《漳州皮影戏》《余音》《旧漳州的民俗文化》《海洋“神树”》等。这些耳熟能详的文字材料,既能吸引学生们的阅读兴趣,又能达到对说明文知识点的训练,同时丰富了学生的阅读量。

此外,为了更加丰富学生对漳州民俗文化的了解,师生一起在课余时间完成调查走访“漳州民俗文化”活动。教师引导学生自行分组,采用参观、调查、访问、制作等各种方式去调查,了解家乡独特的节俗、礼俗。为了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导游的身份向游客介绍漳州“六大名果”、“漳州三宝”、漳州土楼群、漳浦的赵家堡、东山岛、天柱山等漳州特产及名胜古迹、风俗民情,使学生从最熟悉的地域文化环境中获得具体感受。在平时的教学检测中,可以从漳州民俗文化角度命题,通过练习、试题来检测学生对地域文化知识的掌握情况。

对于民俗文化知多少的语文课外延伸活动,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开设兴趣小组,以多样化的方式开展活动,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源于身边的民俗,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由衷喜爱之情。这样既激发了他们对传统漳州地域文化的兴趣,使民间传统文化得以弘扬和继承,又促进了学生社会体验和自主活动能力的l展。

总之,地域文化资源融入语文课程学习的各个领域需要教师们长期不懈地探索,对其开发之路也是任重而道远。教师只有将语文课程各项教学活动置于地域文化这丰沃的土壤中,自觉地保护与传承,不断进行挖掘、利用与整合,才能使语文课程资源开发道路越来越宽敞。

[参 考 文 献]

篇5

二是影视欣赏体验。对于广大中小学生而言,影视欣赏体验也是学习唐诗的重要方法。它可使学生“身入此情此景”,丰富感性体验。从课堂教学实效看,影视欣赏应与诵读教学结合起来。具体为:初读唐诗一影视欣赏一熟读唐诗一吟诵唐诗―影视欣赏。即在初读唐诗的基础上进行影视欣赏,学生对似懂非懂的诗句会有更深刻的理解;在影视欣赏的基础上再进行熟读与吟诵,他们就能够在文化层面体味诗歌所特有的味道。读唐诗是在读李白、杜甫、韩愈……是在读大唐盛世和中华文化。吟诵之后重新欣赏影视,是情感体验的巩固,也是把情感体验转化为能动的认知过程。

篇6

所谓历史素养,不仅包括对历史文化知识的掌握与理解,还包括一种全面、客观、准确的历史观,以及从科学历史观出发所看待事物的意识。以往的文化艺术类专业学习,往往仅偏重于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单一以专业素质水平来衡量学生的学习正果。而缺乏了历史素养培养这一关键性环节,则无法令学生在历史的立体维度中探寻艺术的国度,自然难以收获更加深入的文化艺术认知体验。对文化艺术学院学生开展历史素养教育,就是在引导他们建立起科学历史观,将所学的专业艺术文化知识与历史时空关联起来,打破狭隘视野的束缚,在纵向、横向交织的历史空间中窥探文化艺术的内涵。培养文化艺术类学生历史素养的大致方向,就是在专业学习中渗透人文历史学习,将历史意识融入到教学对象的文化艺术学习流程中,从而达到融会贯通、相辅相成的目的。

2文化艺术学习与历史素养培养的不可分割性

事实上,文化艺术类专业学习与历史素养培训是一个相互映衬、相互作用的体系。文化艺术专业学习是对历史文化成果的一种延续,可以对具体阶段的历史进行微观、放大分析,有助于历史文化的进一步传承;反过来说,历史素养学习也可以正向作用于文化艺术类学习,令知识积淀与技巧训练中融汇了历史文化知识的厚度,赋予学生们一份更为全面、开放的历史文化视角。这无疑会加深学生们对专业领域的情感认知程度,从而更为积极地投入到文化艺术专业学习的征程中。所以说,这两类学习之间有着一脉相连的“脐带”关系,应当双管齐下、共同在文学艺术学院的教学体系中发挥作用。认识到这种共通性,将有助于文化艺术学院教育工作明确教学目标、规划教学流程,在具体的实践工作中发扬出历史素养教育的深刻教育职能。

3具体培养途径分析

如何对文化艺术学院的学生开展历史素养培养、在现实教学环境中找寻到切实可行的践行路径?这是当前必须要予以解决的课题。结合具体的教学环境因素与教学对象特点,本文尝试着提出了以下几点培养途径,以期取得成效。

其一,增设历史文化课程,在文化艺术专业学习中添入历史背景资料,引导学生们在历史视角下观察文化艺术。以往内容单一化的教学模式应该予以创新,教师应当积极在教学内容中增添相关的历史文化知识,从而凸显文化艺术的时代感。每一个特定时期的文化艺术都有着不同的表征,是区分各种文化流派、艺术类别的重要标志。时代赋予文化艺术不同的、递进的面貌,这种时代的流动造就了文化艺术的长河。可以说,文化艺术与历史的结合中蕴含了大量的人文知识,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所学专业的理解与感悟。因此,学院可考虑开设专门的历史文化课程,向学生们介绍不同时期的文化艺术成果,并带领他们了解文化艺术的时代性、加深自身的历史素养。在开展专业课程学习时,教师也需要恰当融入历史类的背景资料,这样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另一方面也可以化解专业教学的枯燥性、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篇7

利用

论文摘要:历史文化遗产是一种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得好,可以为本地区带来源源不断的旅游收入.并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本文从辽西地区历史文化遗产的现状出发,阐述了利用历史文化遗产的原则。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如何利用好辽西地区历史文化遗产。

对于历史文化遗产来说,合理的利用既是保护,也是促进传承。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许多历史文化遗产在大力开发旅游的浪潮中被摧毁,利用和保护的矛盾日益突出。如何在发展中保存历史成为矛盾的焦点,如何对历史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开发、利用,使保护与旅游开发形成一种共生共存的关系,成为一个巫待解决的问题。对于辽西地区(指位于辽宁辽河平原以西与内蒙古河北接壤的辽宁西部地区。在行政区划上包含了锦州、朝阳、葫芦岛、阜新、盘锦五座城市)来说,经济比较落后,更应该加大对历史文化遗产的研究,使其作为重要的资源,这对加速当地经济发展,改变当地落后面貌,提高当地人民生活水平,扩大辽西地区知名度,实现辽西地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辽西地区历史文化遗产利用的原则

1.保护与利用相结合的原则。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旅游开发是相互依存的,保护也是发展。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是旅游开发的物质前提,脱离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旅游开发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保护的目的并非单纯只是为了保护,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归根结底是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旅游开发则可以促进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恢复,为历史文化遗产的发展赢得资金,形成保护、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辽西地区历史文化遗产应在遵循严格保护原则的前提下,坚持可持续发展理论,进行科学合理的旅游开发,可根据辽西地区历史文化遗产的类型特点,开发辽西走廊游,以辽塔为地理坐标,以闻名的古建筑为旅游吸引物,让历史文化遗产贡献出应有的力量。

2.文化性原则。历史文化遗产的利用不能脱离文化这个主题,每项旅游产品的开发都要注重深层次文化内涵的挖掘。经济持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持续提高,对文化服务的要求随之提高,要重现辽西地区的历史风貌,要重点突出其历史文脉,保持其文化特色,发展与辽西地区文化特征紧密联系的旅游产品。特色是旅游业发展的灵魂,失去了特色也就失去了其吸引力的源泉。

3.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公众参与原则。对于历史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应坚持走“政府主导、企业运作、公众参与”之路。在辽西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旅游开发方面,政府已经在资金、法规、制度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发挥了积极的主导作用。今后,政府还要根据历史文化遗产的现状,对历史文化遗产所处的环境加以改善。在对辽西地区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旅游开发中,政府应注重市场化运作并采取措施调动群众参一与的积极性。

4.区域利益原则。区域利益原则强调在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利用中,要首先给本区域和区域内居民带来实际的利益,并且把他们的利益放在首要的位置来考虑。这也是“以人为本”理念的体现。因此,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旅游开发必须充分考虑区域内居民的利益,把居民的意愿和建议纳人旅游业发展规划和政府决策中,使之制度化和法律化,并以区域的整体利益作为衡量和评估旅游开发项目和发展决策的重要标准。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旅游开发与本区域内的居民的利益息息相关,只有在居民的理解、支持和参与下,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旅游开发才能顺利成功地进行。

二、如何利用好辽西地区历史文化遗产

1.对辽西地区历史文化遗产进行规划,在保护的前提下,发展旅游业,促进经济发展。辽西地区历史文化遗产正处于保护开发的初级阶段,需要大量的规划、设计、开发工作,需要各部门的协调和配合。因此辽西地区应在各市政府的领导下,建立适合各市开发与管理的机构,负责、协调、管理各市所有的保护与旅游开发活动,同时应强化市场运作,对各市历史文化遗产进行项目开发。

(1)朝阳遗产资源丰富,应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朝阳共有旅游资源7个主类,15个亚类,34个基本类型,70多个单体资源,以品种多、种类全、品位高、特色强而成为国内同类城市中旅游资源相对丰富的城市。其中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释迎牟尼、锭光佛舍利,古生物化石,是带有垄断性的旅游资源。朝阳可以围绕牛河梁红山文化、古生物化石文化、佛教文化和三燕文化进行建设,叫响“东方佛都”、“化石王国”、“文明圣地”、“三燕古都”四大文化品牌,促进旅游业的大发展。朝阳地区史前人类遗址较多,可将牛河梁遗址、东山嘴遗址、鸽子洞遗址、敖包山遗址、安杖子城址、北洞等遗址连成一线,带领今人去感受古人的文明。另外,在前面所列的辽西地区历史文化遗产构成分类中,朝阳的每一处古建筑都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都可作为旅游景点,为人们所观赏、所感悟。

目前,《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旅游景区规划建议书》已出炉,规划中指出,在保护遗址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牛河梁遗址庙、坛、家、陶、石、玉等文物古迹资源和自然资源,规划科学考察园区、中华母祖祭拜圣地园区、红山文化村落园区、绿色生态园区、休闲娱乐园区,将其建设成为全国唯一的中华母祖祭拜圣地和中华文明起源遗址公园。《建议书》的出炉,标志着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将迎来大力挖掘、保护、发展的新时期,它将成为朝阳文化产业发展中的品牌和亮点。

(2)发挥资源优势,开发建设好“锦绣之州”。锦州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人杰地灵,且有多处独具特色的景观,锦州应把旅游业作为全市经济的支柱产业加以发展,把锦州建设成为环境优美、交通便捷、设施齐全、服务一流的旅游集散地,并成为旅游产品特色强、品位高、辽西地区旅游中心城市和全国旅游强市。锦州可以重点建立旅游度假区:以渤海湾、笔架山为依托,建立滨海旅游度假区;以医巫间山为依托,在北镇建立休闲度假村,让游人回归 自然。另外,红色之旅也是锦州发展旅游的重要项目,可以进一步整合锦州红色旅游资源,努力建设成为全国红色旅游的精品工程。

篇8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了解与学习占了很大比重,我们不能忽视文本中所蕴含的这种对故土家园的思慕和追寻,个体生命对心灵故乡的依恋与怀归。这种怀归情结,不仅是一种个体意识,一种审美情趣,更是一种哲学思考,一种民族精神。在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学中对传统文化中怀归情结的解读与感悟,不但可以让学生从内心确立起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所说的“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更能让他们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中获得心灵与感情的丰盈充实,以便在走出校门后,于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在他乡求学或工作定居时思考与审视个体生命存在的意义,诗意的栖居在心灵的乐土中。下面笔者将从怀乡情结,怀古情结,怀归意义这三个方面论述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怀归情结。

一.怀乡情结

怀乡情结是传统文化中怀归情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中语文课本中,这种怀乡随处可见,深入解读,可以获得情感的共鸣。怀乡在文本中,有两种审美意蕴:一是怀念家乡,这是游子对生于斯长于斯的故土的怀念,这种“乡”是地域文化层面的家园;二是怀念故国,这是游子对遍布河山大川的土地的依恋,这种“乡”是国家文化层面的家园。不论是哪种层面的怀乡,不论这种怀乡表现在哪种文体中,都是我们民族心理的共同体现。

高中语文诗词文本中蕴含着怀乡情结。不论是必修课,还是选修课,抑或是校本教材,都选有大量诗词文本。走进文本,仔细品读,不难发现,从古到今,人们心中都有这种永恒的怀乡情结。以人教版必修二的诗歌单元为例,《诗经》中的《采薇》一诗,这首诗中有两句怀乡的千古名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在情景的交融中体现了戍卒对家园故土的深切思念,让后人赞为“雅人深致”。《离骚》中节选的内容,在香草美人的洁净人格中,彰显了诗人去国怀乡的依依深情,走近诗人屈原的过程,就是走进诗人怀乡心灵的过程。《古诗十九首》更是有大量诗篇,抒写游子他乡的悲伤,展现汉末文人在乱世漂泊中怀念故土的情怀,课本所选《涉江采芙蓉》一诗,“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字里行间浸透了游子漂泊的迷茫悲凉与对家乡亲人的一往情深。而我们所熟悉的田园诗人陶渊明,更是在《归园田居》中,反省了离乡的行径,描绘归园后的自在生活与家园带给自己灵魂的平静。这些诗词,无不在字里行间饱含强烈而真挚的情感,或念乡土,或思家国,体现诗人内心深处对于家乡的守望。

高中语文散文小说文本中蕴含着怀乡情结。散文与小说是高中语文文本中重要的文学体裁,在高中课本所选的散文与小说中,有不少作品,仔细品读,亦可见作者的怀乡之思。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可以和他的《归园田居》组诗结合起来解读,诗人将田园之思化为具体的生命追求,与初中文本域课外诗文联系起来,能更好的感悟诗人的这种生命状态。再比如说传统名篇《陈情表》,作者辞官原因很多,除却各种隐忧之外,便是李密的怀乡之思,这种扎根于血缘亲情中对亲人的难舍与挂念是他怀乡之思的重要体现,结合带很多人的背井离乡的人生状态,这种情结的可以带给人更多的思考。再比如说湘西作家沈从文,高中课本中节选了他的《边城》,这篇诗化的小说中展现出的山水世界,是早年就远离故土的作家怀乡情结的艺术体现,作家在风景人情的审美建构中,获得乡土文化带来的美好和谐。这些作品中展现的怀乡情结,不仅仅体现作者的生命状态,更体现了传统文化中文人所固守的精神家园。

颍上籍的美学大师常任侠有一句诗“梦中常记清颍水”,不管一个人身在何地,有何种成就,这种乡思早已经融入了人的血脉之中,世代相传。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我们结合相关文本,带领学生探讨传统文化中的这种怀乡情结,无论是从家园亲情的角度,还是从政治理想的角度,都有大量可以解读的空间与价值。

二.怀古情结

怀古情结是传统文化中怀归情结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在语文教学中,学生对这种层面的怀乡亦不陌生,大量怀古的诗文或者诗文中怀古的内容,不仅体现了作家生命个体的复杂感悟,更有作家审美与哲学层面的冷静思考。怀古是作者在现实境遇中内心理想难以实现时的精神怀归,这种怀归是为了从历史文化的家园中获得心灵的慰藉,借以对抗难以改变的境遇与现实。东坡所云“此心安处是吾乡”正能很好的诠释这种怀古的目的,怀古也是一种怀乡,怀归让自己心灵安宁的历史文化之乡,这也是作者人格本性的自然流露。在高中语文选修课的教材中,这种对历史文化家园思慕的怀古情结具有很强的历史穿透力。

怀古表现为对历史名人的追忆与思慕。在人教版选修课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中,有大量对古人怀念与追缅的诗文。杜甫在《蜀相》中感叹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抒发心中的赞赏与叹惋;陆游在《书愤》中吟唱“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表现自己欲效法孔明而不得的无奈与悲愤;孟浩然在《夜归鹿门歌》中叙述“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想象隐士庞德公的志趣与气节。这类怀想古人的内容很多,在怀古诗文中占了很大比重。不难看出,无论作者性格如何不同,诗文风格有多大差异,都在个体生命的价值与现实社会的状况发生巨大矛盾冲突时,借古人酒杯,浇自己心中块垒,从而在追忆中获得巨大的心灵慰藉。

怀古也现为对古迹或往事的吟咏与反思。同样以《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为例,在散文部分收录了苏轼谪居黄州时的短文《游沙湖》,描写王羲之洗笔池旁的佳水美景,“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字里行间渗透了坡仙心中的志趣与情怀。散文部分还有杜牧的名篇《阿房宫赋》,在这篇“古来之赋此为第一”的作品里,杜樊川极尽想象之能事,铺排了秦时阿房宫的华丽与庞大,在对古迹与事件的反省中,展现传统文化中士大夫心中的匡世济俗的情怀。至于说司马迁的《项羽之死》,更是不惜笔墨,展现英雄人物末路时的慷慨悲事,虽是史书笔法,在后面的评论中却见太史公对历史人物的思考与感慨。收录的这些类似文本,或文,或赋,或史,作者都不约而同的把眼光投向历史深处,在冷静的观照与认真的思考中建构心灵的家园,在心底深处找寻皈依之感。

台湾学者白先勇说过这样一段话:“我把中国文化作为自己的原乡、故乡,对它有一种很深刻的记忆。”思考语文文本中的这种怀古情结,它们无不是作者有了深刻的人生社会体验,思考个体生命存在的价值之时,在对历史与文化的探索中,展现出的一种情不自禁的文化孺慕, 一种民族文化的历史归属感。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说,“怀乡是诗人的天职”,而传统文化中这种永恒的怀古情结正是这种天职的具体体现。

三.怀归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这种怀归情结,具有重要的人文价值。虽然怀归有个人境界的不同,有小家与大国的差异,但是无论是怀念家乡亲人,还是怀想故国热土,抑或是怀归历史文化,都体现了中国人在寻找生命价值,探索精神境界,寻求心灵宁静的道路上的不懈追求,这正体现了我们中华文明中灿烂光辉的一面。虽斗转星移,时展,但研究这种扎根于传统文化中的怀归情结,在今天的学校教育,特别是高中语文教育教学中依然有着现实意义。

在研究怀归情结,是高中语文情感教育的一部分,这种穿透历史文化的意识可以让人产生巨大的情感共鸣,加深对亲人故土的真挚情感。当今社会的青少年,或者离开家园,在外求学;或家人外出,城市谋生;或远走他乡,寻求发展。对于这些已经或者将要离开故土的青少年来说,这些怀归的诗文,无疑对他们有感情上的感染力,这种家园意识,可以让他们更加珍视血脉亲情,更加热爱养育他们的这一方水土。当现代社会的人们对老有所依,家园建设等现实问题忧心之时,这种美好的情感教育更显得有社会价值。

研究怀归情结,不仅可以让青少年加深对亲人故土的真挚情感,还可以让他们在对传统文化的回望中,更加了解本民族的审美情趣,文化心理,在获得精神享受的同时,产生巨大的民族自豪感和归属感。有几句诗这样说道,“树木把根蒂扎到土地的心坎中,于是土地成为叶子坠落时最后的归宿;人把魂梦交给了故乡保管, 于是故乡成为漂泊时牵萦的呼唤。”有人说,“中国文化可以说是乡愁文化”,这种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可以让青少年不再以旁观的身份阅读欣赏,而是以当事人的身份感受思考。当一种思乡意识,突破个人小家的范畴,投向巨大的家国空间,乃至沿着历史的河流淌进中华儿女的内心中时,它就有了穿越时空的巨大文化感召力,让人更加热爱脚下的土地,自己的国度,本民族的悠久灿烂文化。

篇9

本课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去进行实地调查、访问、收集资料,通过自己去看、去听、去感受来了解营口的历史文化,并希望学生在这样的活动中培养更深厚的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二、活动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营口的历史文化遗产:楞严寺、西大庙、辽河老街、西炮台;对传统文化的发展提出改进建议;通过调查研究,培养收集、整理、运用信息的能力、信息技术能力、阅读写作能力、科学实践能力和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了解多方面对一个事物进行研究的过程和方法;初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的方法和角度。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进一步培养善于观察、积极思考、乐于质疑、勇于解疑、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想象、尊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进一步培养正确的价值观,积极进取心、有所作为的人生态度;积极参与到家乡建设中去。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高中生有C会在网络环境下学习,有能力利用信息技术作为学习的工具。在平时的学习中,我校的“人本课堂”中各科教师都比较注重通过一些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另外,学生普遍比较活跃,对进行实地调查、访问等活动比较有兴趣和有能力,但是,他们对于如何把材料进行条理化、归类和提炼则需要进一步的指导。

四、资源设计

1.资源准备

城区重要景点要让学生进行实地调查,准备照相机、录像

机等。

2.学习活动模板

子课题选择与研究模板、调查记录表、访谈记录表、活动过程记录表、资料查阅记录表。

3.学习活动评价量表

子课题成果评审表、小组合作学习评价表、个人学习自评表。

五、活动设计

这次综合实践主要经历四个阶段,即问题引入、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最后进行汇报总结,共历时八周。第一周选一节课进行情境引入和分组,确定选题,然后学生在课余自由结组、制定研究计划和小组成员分工。第二周选一节课进行“选题”汇报,明确思路。第三至第七周学生实施子课题,第八周进行成果汇报。

1.问题引入

教师提出问题:你对营口的历史文化遗产了解有多少?

学生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并对一些问题进行及时回答。

根据学生的回答简单介绍营口的历史文化遗产现状,再次提出问题:对现在营口历史文化文化遗产的现状了解又有多少?

根据学生的回答,分析学生对营口历史文化了解不多的现状,引入研究性学习主题,引导学生发现感兴趣的子课题,协助学生分成小组:控制学生小组的人数,协助各小组确定选题,解释“子课题选择与研究模板”的使用。

最后确定四个小组分别研究四个子课题:百年辽河老街、庄严的西炮台、神秘的西大庙、东北古刹楞严寺。

【设计意图】从学生自身出发,引起思考,激发兴趣,引入课题提出和选择课题。不仅要提供具体的选题,也要鼓励学生自己突出想要研究的方面。主要根据学生的兴趣,在教师调控下组成课题组,方便研究活动的展开。

2.制订计划

学生共同设计小组实施方案,填写“子课题选择与研究模板”以小组为单位介绍本组的课题计划。思考相关活动的开展方式。

教师对小组给予个别帮助。组织全班讨论各小组的课题计划,提出进一步的修改建议。介绍实施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及问题,介绍“调查记录表”“访谈记录表”“活动过程记录表”“资料查阅记录表”的使用方法。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明确如何实施研究性学习。

3.课题实施

学生按照分工,小组独立实施研究活动,包括进行下面一些具体活动:上网查询;查报刊和图书;访谈亲友、相关工作人员或学校相关的老师;填写“调查记录表”“访谈记录表”“活动过程记录表”“资料查阅记录表”等模板。在有一定分工的情况下形成研究成果。小组内共享成果,修改优化作品。

教师督促、指导,具体包括:材料的来源;访谈要注意的问题;提醒和帮助学生及时保存材料;适当提一些问题,启发学生的下一步活动。帮助学生理顺材料的逻辑关系,辅助学生提炼材料。在需要的情况下给予方法上的帮助。

【设计意图】综合实践活动的主体实施阶段,收集材料的目的是为了加工材料,学生的认知水平才能提升,成果具体化,学生表达学习成果使认知上升到另一个比较高的层次。

4.成果汇报

教师播放《营口辽河老街》视频,创设情境导入小组汇报;

各小组选一个代表进行课题汇报及作品展示,其他小组同学认真倾听内容并且向汇报组提问;

完成“子课题成果评审表”,反思本次研究性学习,完成“小组合作学习评价表”“个人学习自评表”。

六、评价

本次综合实践的评价主要通过三个方面进行评价:小组评价、个人评价、小组课题成果。

七、后记

学生感悟摘录:

赵同学:通过进行本次实践活动,使我认识到了实践的重要性,在实践中感悟人文的乐趣。

篇10

一、巧用历史文化名人效应,激发学习动机

处于成长阶段的初中学生,需要有优秀的楷模作为认同或效法的对象,激励他们建构自己的远大理想。学习感受优秀历史人物的典型道德形象,往往能够引发学生强烈的情感体验和共鸣,成为激励其成长的正能量。当地历史文化名人更容易使学生产生亲切感,心理上比较容易接受和认同。齐国故都临淄,作为齐文化的发祥地,有着几千年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孕育了灿若星河的无数名人志士。

在教学中,适当补充这些名人的相关资料,让学生领略他们深邃的思想、渊博的学识、执著的操守、博大的情怀。学生在拓展知识的同时,产生了学习兴趣,获得了情感体验。例如,在学习“西周分封制”时,介绍姜太公的治国思想和历史功绩,了解他辅助文王内修德政,外结诸侯,“三分天下,其二归周”,指挥牧野一战,消灭商纣,成就西周一统天下的历史功绩,以及封齐之后,“因俗简礼”,锐意改革,强盛齐国的文韬武略。孔子盛赞他“兼利天下者也”,后世尊他为“百家宗师”,足见姜太公在中国历史上的崇高地位。诸如此类的齐国名人还有管仲、晏婴、孙膑等,要让学生走进他们的心灵深处,感悟其身上宝贵的精神财富,学习其优秀品质和成功经验,从而受到历史文化名人的熏陶,奋发努力,立志成才。

根植于本土的文化是最具亲和力的。因为,学生从小就耳濡目染着本土文化,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如果对其历史作用、文化价值具有足够的认知,再与当今社会发展和实际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学生不仅会对本土文化产生全新的认识,还会在此基础上生成强烈的民族情、自豪感、使命感,内心深处产生奋发向上的欲望。

二、探访历史名胜古迹,开辟第二课堂

祖国悠久的历史给我们留下了众多的遗迹、遗址,还有蕴涵丰富历史内容的博物馆、纪念馆以及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这一切都能够给学生直观的历史感受,是我们必须开发和利用的历史课程资源。学生走进历史遗迹、博物院、纪念馆,在自主参与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这是历史教学有效的第二课堂。

在临淄地区,至今保留着众多齐国历史古迹。学习春秋战国文化时,笔者带领学生来到“孔子闻韶处”遗址,一起默读碑文的同时配以“韶乐”的播放,在浓浓的情境氛围中,让学生感受孔子当年“三月不知肉味”的忘我境界,对泱泱齐风的博大精深心领神会。学习春秋战国纷争时,让学生参观齐景公殉马坑和中国古车博物馆,通过实物场景,现场感受齐国兵强马盛的恢弘气势和“万乘之国”的不可一世,就不难理解那段特殊历史时期大动荡、大发展、大变革的特点。

当然,由于年代久远,许多历史古迹已是残缺不全。为此,我们拜访当地齐文化专家学者,邀请他们亲临古迹现场,讲述那段尘封已久的历史,让学生有更加全面的认识和深刻的理解。历史名胜、文物古迹让学生形象地感受了历史的真实,增强了历史教学的说服力。

三、开展历史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科素养

历史教学不仅要传授知识,而且应该关注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学科思维能力。充分利用乡土资源,开展研究性学习,让学生走进历史,走进社会,走进生活,探索历史的发展渊源及其对现在、未来的影响,培养他们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尽管现行历史教材中也设计了较为典型的综合实践活动方案,但很难体现出地域特点,学生不一定感兴趣。为此,我们结合当地齐文化历史资源,设计了学生喜闻乐见的综合实践活动。比如文化篇―蹴鞠,让学生通过学习齐文化,充分了解足球的起源及产生于齐地的足球发展史,从发展民族文化的角度更好地传承文化,并通过积极参与齐文化节、千人足球全民活动,丰富、光大足球文化。又如人物篇―“走近管仲”“走近晏婴”,让学生凭吊管仲墓、晏婴冢,到齐国博物馆查阅历史资料,按照人物概况、历史功绩、我的评价三个层面进行整理,制成课件,在课堂上进行展示交流。再如事件篇―“齐国故事我来讲”,让学生课下搜集齐国历史故事,特别是成语故事,明确故事发生的具体时期、人物,一定要加上自己的理解以及这个故事的现实意义。再如调查篇―“齐文化衰落的原因”“如何保护殉马坑的马骨”,让学生通过实地考察、查阅资料、交流讨论等形式,探讨齐文化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在主动参与、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巩固了历史知识,锻炼了历史思维能力。

篇11

中图分类号:G232.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传统民族风格的新发展是一个让世界各国设计师们共同追求的课题, 当今社会如果单纯就某种东西而言是民族风格的会让人笑其不专业。新风格的出现也是新文化到来的前奏。在一定程度上适当保留地域文化特点是为了将来给子孙们留下一些历史足迹。通过传统文化思想弥散出的历史香味,并结合当下的高端科技创造出的作品自然会生发出崭新的民族文化和独特魅力。所以今天我们谈到室内空间设计流行的风格其实就是民族共存、共求的崭新风格。

现代室内空间设计承载了丰富的历史记忆,因为她本身就是人类文明结出的硕果,所以她包括个体的,民族的和国家的。有的是体现了人类新时代脉搏的健康基础。现代室内空间设计本身的审美值得提倡、欣赏和发展。它使城市和乡村的面貌焕然一新,使商业环境不断的发展、提升,那是一种饱含着历史的沧桑感、融合了现代文明、科技力量的美学体现。 室内空间设计的展开,帮助人类开启了智慧和价值的厚重之门,包括激发设计师的创造性思维。历史学家、哲学家、艺术家、文学家甚至科学家,都可以从室内空间设计中感悟、获得宝贵的智慧和创作灵感。

今天世界各国的设计师们能否精选、提炼、彰显出民族风格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坦白讲,刻意追求民族风格的室内设计将陷入尴尬境地,并最终落入缺乏创意的俗套。在新的室内空间设计中应以经典历史文化为根基,这样自然会焕发出新的民族风格。今天我们提到的民族风格从一定意义上讲已经转换成世界的全球性的流行文化,并逐步形成了特定的范围。实际上现代流行风格就是各民族传统风格的不同层面的体现。如今各国设计师正以本地自然资源和民俗文化为基础创造出各具特色的地域风格。这种地域风格在很大比重上体现了国际流行风格。因此我们可以真切的闻到她的历史香味,并亲眼目睹她飘向了全世界任何一个角落。

每一位空间设计师对历史文化都有不同角度的思考和感悟,同时设计师本人也是一个比例尺,无论在何种环境里都需要拿着这个比例尺(原本比例),对所处的空间进行比例、尺度的比较分析,时间久了自然会养成一种特有的职业习惯——设计意识就是在日常生活中,通过不断对空间环境、形态比例反复观察而产生的一种职业习惯。

与时代对话并不是每个设计师都能轻松驾驭。不同的空间,不同的设计需求 ,带给设计师不同的思考方向以及对话沟通后产生的不同效果。室内空间设计就如同人和衣服之间的关系:人们对自己的服饰经常会花费很多精力去考量的。但真正能够找到适合自己体型,彰显个人魅力,突出自己个性的服饰,体现全面知识和涵养,不是谁都能快速找到感觉的。 室内空间设计作品的完美呈现,对业主和建设单位的意见听取是最好的结案。找到适合现代室内空间环境,深入探索空间环境设计是所有设计师在现时环境空间设计领域里追求空间表现的一个恒久、持续的源动力。要改变、引领全社会对传统观念的新认识,从而在现实的环境里找出属于中国本土的民族风格新表现方法。在五千年历史长河中,祖先留下的不朽建筑作品里肯定有适合今天社会文化的精髓,努力去寻找定会收获新的空间表现形式,这也是一张迈进21世纪室内空间设计殿堂的有效门票。

在空间设计主体上生硬的附加、照搬古代文明符号,是设计上最应摈弃的做法,也是对空间资源的最大浪费。当蕴含着丰富文化的历史香味飘进了现代建筑空间,同时香味也弥漫了室内空间。而这种沁人的香味是指在某种程度掺进传统的精神。它是在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消化基础上所产生的一种时代风貌。这就是设计师今天要找寻的那份时尚感,它既要强调历史文化性,同时也要产生主题时代性。

近现代欧美国家在室内空间设计上领先于我国。在设计与施工方面基本做到了一体化实施,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欧美风格流行文化。二战后日本也涌现出了多位著名的建筑大师,包括室内设计大师:在探索民族设计风格的道路上,其主要代表人物是安藤忠雄(TANDAO )。从他的作品里,我们可以清晰的感受到日本浓郁的本土文化+现代科技手段。可以说他是传统风格和现代派别的代表人物之一。目前他的作品已被全世界设计人士所注目并争先模仿。

新的形象,新的空间出现在人们眼前,给人的感受是最佳答案。中华民族缔造了伟大的建筑文明和不朽的空间作品——万里长城、故宫、阿房宫、圆明园(遗址)……,现代人每当步入这一空间环境里都会油然生出一种民族象征感,都会被她特有的气质所打动所震撼,因此我们期盼着象悠久的中国文字一样的设计风格能不断涌现,我们也深知这一文化的寻根之旅定会是漫长艰辛的,需要靠集体的智慧持续努力才能实现。伴随社会文明的进步、科技力量的日益壮大、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入,未来的室内空间设计师需要具有“国际通”的大局观,以融入到世界的多极文化里。这样我们的室内空间设计才能不断飞跃,向着更高更远的专业领域迈进,才能真正实现、再创中国民族设计之雄风,届时属于中国特有的历史文化香气将 弥漫于世界的各个空间角落,中国人走到哪里都会惬意的闻到那股亲切、醇和的浓浓“乡味”……

参考文献:

篇12

一、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一)历史城镇

有关历史城镇及相关的提法广泛在文献中出现,有历史城镇、历史文化名城、古镇、古城、历史城市等说法,但没有区分,只是提出历史城镇的一般特征。就其具体含义,此处引用阮仪三对历史城镇含义的概括,即就其文化而言,历史城镇不同于一般城镇,它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等,是人类的历史见证和文明结晶,主要用于生产精神产品,丰富人类精神文化生活。

(二)可持续发展

世界环境和发展委员会在1987年给出过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即“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关于古城的可持续发展,Diana Williams给出的定义是:“指满足当地社区和外来游客需求的同时,又不使环境受到破坏性的影响”。固然,这里的“需求”是很难界定的,而什么程度才叫“破坏性的影响”也应予量化。研究中需将定性问题予以量化,以量化的数字规律给出定性的见解。现在旅游者从单纯的走马观花的旅游转向追求更深层次的旅游精神感悟与获取。本文以物质文化产业发展为基础,寻求精神层次的可持续发展。

二、实证研究设计与实施

(一)调查方法

篇13

一.盛乐古城概述

在中国的正北方,东西横亘着一条茫茫的青色屏障,它就是中国史书中经常记载的古“阴山”,也就是现在的大青山。它东起晋北,西与河套地区的狼山衔接,成为中国北方草原游牧与中原农耕地带的自然分界线。历史上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农耕民族在这里碰撞、对接、融合,留下了一幕幕千古传唱、可歌可泣、鲜活而又生动的历史故事,重耳流亡、苏武牧羊、昭君出塞、拓跋建国,是这些历史故事的真实缩影,而演绎这些历史故事的重要舞台那就是位于阴山南麓呼和浩特土默川平原的和林格尔盛乐古城遗址。它北傍大青山,南濒黄河水道,地理位置十分险要。

盛乐古城遗址平面呈不规则长方形,东西1450米,南北2290米,面积约4平方公里。墙体保存基本上完好,残高0, 5至10米不等,东北西三面居中设有城门,外置瓮城。古城遗址分南城、北城、中城三部分。南城系春秋、战国至魏晋时期的遗存;北城系唐代的文化遗存;中城位于南区的西北部,文化堆积最深处可达10余米,含战国、汉、魏晋、唐、辽金元等多个时期的文化遗存。1997年至今,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对盛乐古城遗址以及周边的墓葬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其中对城址进行了4次大规模的考古发掘,同时在城外还发掘春秋至辽金元各个历史时期的古代墓葬200余座,出土有铜器、铁器、玉器、陶器、石器、木器、漆器、铜钱等各类器物计万余件。盛乐古城是内蒙古呼和浩特地区最大的古代城市遗址,其城镇建置的历史最早可以以追溯到商周时期。商代的北方有土方、鬼方、邓方、御方、狄等古代游牧民族分布,其中的鬼方、土方的活动地域就在今天的内蒙古的阴山、河套一带。其中的土方后来演变为文献中记载的“撇犹”。关于撇犹的具体活动地域,根据《诗经?出车篇》中,“天子命我,城彼朔方,赫赫南仲,珊犹于襄”的记载推断,盛乐古城地区即是撇犹族活动的中心所在。

盛乐古城具有明确的行政建置是在西汉初年,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汉朝从秦云中郡中另析出定襄郡,郡治设在成乐县,即今盛乐古城的南城,是为定襄郡的政治中心所在,同时也作为汉王朝稳定边疆、抗击匈奴的主要前沿阵地,大将军卫青曾以定襄郡为根据地数次北上出击匈奴。东汉时期,成乐县曾一度划归云中郡管辖。在盛乐古城周边发现有大型的棺掉墓、竖穴土坑墓、土洞墓、单砖室墓、多砖室墓等诸多种类,出土有陶罐、陶壶、铜镜、铜壶、铜扁壶、铜卤等器物,这些墓葬与出土的器物,充分说明了和林格尔县的盛乐古城地区作为汉朝定襄郡郡治所在,其政治、经济、文化都己经达到了相当发达的程度。东汉末年,鲜卑人崛起于蒙古高原,并逐渐南迁。

在今和林格尔县盛乐古城的中城地区,考古发现了一处大型多联间的房屋基址,出土了大量板瓦、筒瓦、方砖及莲雷纹瓦当,同时还发现有大型的陶瓮、钱币窖藏及各类完整的瓷器、三彩器,在城外还发现许多隋唐时期的墓葬,部分唐墓中出土有墓志铭,尤以葬于唐贞元十四年(公元799年)的“唐故守左金吾卫大将军试太长卿刘公墓志铭”为典型。另外,在其它的一些唐墓中还出土有塔形器、白瓷碗、注壶、釉陶罐、铜镜、铜钱等随葬

器物,这些文物都真实地反映了唐代单于大都护府政治、经济、文化的真实面貌。辽代在呼和浩特平原的大黑河北面兴筑了西三州,即丰州、云内州、东胜州,原来盛乐古城所在地的振武城改设振武县,归属丰州管辖,金、元时期亦称为振武镇或振武城。

盛乐古城出土遗迹、遗物所跨越的历史年代久远,历史序列也最为完整,是内蒙古地区出土文物较为丰富、延用历史时间最长的古代城址,也是我们进一步研究我国古代中原王朝与北方游牧民族之间政治、经济、文化关系十分珍贵的历史文化史迹。

二.历史文化资源开发策略

增强历史文化资源的吸引力,为旅游者创造一个令人满意的旅游经历,实现旅游者的利益,使其在旅游活动中有所收获,我们需要从市场调查、资源分析、主题塑造、线路组合、活动开展、氛围营造方而来关注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

2.1主题是历史文化资源开发的核心

主题是历史文化资源开发的核心,其他工作的开展与创新都应围绕这个核心。主题是否体现出当地鲜明而独特的历史文化,是否具有强人的市场吸引力,是开发工作成功与否的关键。主题的塑造,需要在对客源市场调查与遗产资源分析的基础上,突出本地历史文化特色,规避或减少重叠性的市场竞争,形成自己强人的竞争力。主题塑造,更需要线路组合,活动开展,氛围营造来烘托。

2.2市场调查与资源分析是主题提炼的前提

通过市场调查,了解旅游市场的需求状况,分析市场需求结构,掌握市场的发展趋势,并在了解竞争者的基础上进行竞争分析,突出本地历史文化的特色,避免文化的重叠竞争,进行市场细分,选定目标市场。资源分析,不仅要了解本地历史文化资源的规模与分布,更要对本地区的文脉和历史文化资源的文化内涵进行深入挖掘与分析,强调它们的共同点,提炼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特色。市场调查可了解外部市场的状况,资源分析在于掌握自身特色,这样才能确定恰当的旅游开发主体。

2.3资源整合突出主题

历史文化资源的规模往往不大,大多保存的不够完整,单独的一处遗产很难完整地让释出所要塑造的主题文化,因而需要若干遗产个体,通过在区域资源系统中相互间的关联和相互组合起来,产生组合吸引力,共同演绎主题。遗产的组合,依赖于特色线路的连接。一条与主题相符的特色线路能把各个景点的文化连接起来,能起到很好的过渡作用,让旅游者在不同的遗产地转换时没有很人的文化特色,很自然地保持了各个遗产文化的连续性。各遗产地通过特色线路的连接,从不同角度展示主题文化,让旅游者从一个立体的、全方位的角度感悟主题。因为这样的活动设计过于单调,而且旅游者很难单独依靠自己的参观来理解历史遗产所蕴含的文化。因而需要在恰当的位置配以不同的延展活动来增加对旅游者的刺激,增加资料翔实的游客中心,为旅游者提供更为丰富的信息,增加表演活动来通俗的演绎文化,增加与旅游者互动的活动给与亲身体验,增加虚拟科学技术给旅游者创造一个仿真的历史环境。各种不同活动的互补,全而大量的信息,连续不断的兴奋点,将给旅游者以全而的感官冲击,制造出令人难忘的旅游经历。

2.4氛围营造烘托主题

丰富的资源、多样的活动仍需要氛围的营造。一个恰当的氛围不仅给历史文化资源的展示、旅游活动的开展提供一个良好的背景环境,更有助于旅游者融入景区环境,体验历史文化资源的内涵文化。一个良好氛围的营造要通过改善和优化自然、人文环境和管理、服务环境来实现。历史文化资源周围的自然环境应得到有效的保护,使得自然环境与历史文化资源相得益彰。人文环境的营造应围绕着历史文化资源的主题文化来展开,建筑、摆设、饰物等都应有利于文化氛围的烘托,应避免周围现代化人文建筑破坏整体意境。同时,应建立高素质的管理队伍、实施科学的管理手段,提供完善的服务。既要保证历史遗产的保护,又要深层次挖掘历史遗产的内涵,为旅游者提供人性化服务,使其拥有一个高质量的旅游经历。

精选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