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区域经济竞争力

区域经济竞争力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1 17:34:26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区域经济竞争力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区域经济竞争力

篇1

[中图分类号]F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4)8-0018-03

海南是中国面积最大的经济特区,有着独特的资源优势和地理优势,在旅游业、热带农业和油气资源开发产业方面竞争优势突出。自1989年建省办特区以来,海南积极融入世界竞争与合作,不断扩大开放程度,实现从封闭、半封闭经济到开放型经济的重大转变。产业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新型工业省雏形日益形成,热带高效农业基地不断壮大。生态省建设成效显著,已成为国内旅游度假胜地,并着力于国际旅游岛的建设。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新型市场体系初步形成,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直至2010年全省GDP总量由1989年的91.32亿元跃升至1052.43亿元(数据为剔除通货膨胀率后的GDP平减指数),约是建省初期的11.5倍,经济与社会发展迅猛。

广东省是我国区域关联度最强的地区之一。毗邻香港、澳门交通便利,具有良好的地缘优势;自从经济特区设立以来,广东省在金融财政事务、对外贸易投资、商业流通、物资调配、劳动制度和价格等方面拥有更广泛的自,在产出和外汇收入上,也比其他省份占有更大份额;各项体制的率先改革使得作为经济特区的广东在金融投资、价格、劳动工资、社会保险等方面的体制得到不断完善,教、科、文、卫事业得到明显促进。高速的经济增长也让广东经济尤其是工业占全国经济的比重不断上升,2012广东省全省GDP总量达57067.92万亿元,总量继续居全国首位,具有明显优势地位。

从两省悬殊的GDP看来,较之广东,海南仍是“欠发达地区”。比较二者的经济发展模式和途径发现,两地的较大差距主要由两省资源禀赋、改革开放初期的经济运行机制、经济发展初期对发展工业的类型重视程度、经济定位以及产业结构等方面存在的较大不同所致。

1 两省资源禀赋不同

海南省土地面积35354平方千米,占全国热带土地面积的42.5%,人均土地约0.47公顷。地处热带边缘,热带季风气候使得海南冬季温暖,升温快,全年无霜冻,水稻一年三熟,是发展热带农业的理想基地。南渡江、昌化江、万泉河是海南的三大河流,集水面积均超过3000平方千米,水库面积5.6万公顷。海南省不仅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其矿产资源也较为丰富,主要包括能源、黑色金属、有色金属、贵金属、稀有金属等。另外环岛沿海有不同类型滨海风光,有山丘有热带原始森林,有颇具特色的民族风情文化,具有独特的旅游观光价值。除物质资源外,人力资源以及文化政策方面两省也有所不同。截至2010年,海南省人口数量为867万。拥有普通中学100多所,高校数量15所。海南省还积极推出五项政策着力培养符合国际旅游岛建设规划、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繁荣发展具有较大带动作用的文化产业园区、示范基地和文化主题公园以及在海南举办的国内一流、国际著名的大型文化活动、体育赛事等文化产业,优先保证文化产业重点项目用地。而广东省全省面积17.98万平方千米,地处中国大陆最南部,东邻福建,北接内陆,南邻南海、珠江三角洲,分别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接壤,具有良好的地缘优势。海岸线长,海洋资源丰富。全省已找到能源矿产、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以及水汽矿产共148种。水资源较为丰富但时空分布不均,夏秋易洪涝,冬春常干旱。不少河流中下游河段由于城市污水排入,水质性缺水威胁加剧。广东是大陆人多地少的省份之一,动植物种类繁多,并带来可观的经济价值。此外广东还积极开展对动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重视对自然环境资源的保护。除以上自然资源外,广东还拥有雄厚的人力资源。省内有高校121所,科研机构众多,是各类型人才的聚集地。因此结合两省GDP数据和以上对两省的资源对比可以看出,广东资本利用率高,市场体系相对发达,市场引导下的资源配置和经济运行体系良好,在经济增长中发挥着良好的弥补作用。

2 改革开放初期,两省经济运行机制不同

广东省的经济体制改革是在党的后启动的,与计划经济时代的僵化体制造成的长期落后的经济状况形成了鲜明对比。在改革开放初期经济体制改革的探索阶段,广东省以发展商品经济为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思想,随着广东继续扩大对外开放,1989年起工业已开始成为广东的支柱产业。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协定后,更加扩大了广东在海外市场发展的机遇,新兴的经济体制不断取代着原本落后陈旧的经济体制,广东省积极抓住我国加入世贸协定的新机遇,实行“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对外经济贸易持续发展,使得出口商品结构得到优化,高新技术产品、机电产品和高附加值产品出口比重提高,加工贸易健康发展,多元化出口市场的格局初步形成。境外加工贸易、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进一步拓展。与港澳台经贸合作再上新台阶,其经济制度不断完善,抗危机性也在不断加强。截至2006年,广东省人均GDP翻了一番,广东省已步入高速发展阶段,开始更加注重科技创新、社会协调发展的新阶段。同时,网络经济也得到快速发展,2006年12月广东省电子信息产业利润总额达365.2亿元。30多年经济体制改革成就显著,但同时诸如对外依赖程度加深之类的问题也日益明显,2008年对外贸易依存度高达130%,调整不合理的生产结构促使广东率先进入工业转型期。而海南自1988年建省以来,过度依赖旅游业发展经济,忽略工业发展,造成工业发展短板。加之20世纪90年代的房地产“泡沫经济”以及接踵而至的金融信用危机等使海南经济陷入困境之中,但是缺乏产业支撑和最终消费需求的房地产热使得海南经济增长率跌入全国倒数。1996年海南提出“一省两地”发展战略,即:努力把海南建设成为我国新兴工业省和热带高效农业基地、海岛休闲度假旅游胜地。海南经济由此开始进入恢复性增长阶段,其中第三产业贡献率最大,第一产业也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来源,劳动力对经济的增长贡献较大,说明海南不仅产业格局还处于较低的阶段而且经济受劳动力因素影响仍然较大。相对全国而言,海南省是人才欠发达的地区,人才资源匮乏、创新能力低,也是造成海南科技发展滞后的主要原因。第一产业专业技术人员比重低,与发展热带高效农业的产业布局不相适应,支柱产业的高层次人才短缺,制约着海南工业结构的调整。

3 经济发展初期,对发展工业的类型重视程度不同

海南建省较晚,经济总量低,工业基础薄弱。建省初期,海南更加着眼于生态旅游产业的大力发展,短期消费产业的发展使得投资纷纷涌入,短期经济迅速繁荣,长期来看造成了海南经济发展后劲不足的局面,外来投资力度大大降低。但随着一些工业省份的迅速崛起,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显现,海南在发展消耗少量资源的绿色工业方面具备一定条件。而广东积极发展“三来一补”和轻工业,同时不断加大资金和技术密集型重工业项目的投资和布局力度,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广东将刺激经济的资金重点投向基础设施、基础产业、重化工业、民生工程,日益突出了工业程度适度重型。近年来,广东的装备制造业发展战略收效甚好。这也为广东日后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4 两省对外向型经济定位不同

海南省在旅游方面的优势十分突出,但由于开辟为特区时间较短,发展外向型经济起点低,经济的外向型发展存在较大障碍。近几年虽有所努力,对外贸易发展缓慢的局面有所改善,但外资企业数量仍然较少,对外资的利用力度仍显不够,对外贸易发展依旧缓慢,海南经济进步陷入困境。与海南相比,广东选择了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道路,积极发挥自身各方面优势,深化粗加工贸易,并把对外开放区域由经济特区逐渐向沿海开放城市、珠江三角洲及山区推进,形成多层次开放格局。外贸主体以外资企业为主力军,对外贸易规模迅速扩大,外贸出口连续十多年来一直占全国外贸出口总额的1/3以上。

5 两省产业结构不同

生产总值中第二产业的比重比第一和第三产业比重高是海南非常独特的产业结构。从海南的自然条件看,作为我国最大的热带宝岛,发展热带高效农业和旅游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也不断变化,趋向于产业高级化,向高附加值的方向发展。而广州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总量不断扩大,第二、第三产业在调整中快速发展。随着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直接影响劳动力结构的变化,就业结构不断趋于合理,促进了广东经济显著增长,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比重持续降低,在第二、第三产业持续上升。随着耕地的减少,工业化、城市化的推进,其从业人员比重直线下降,从农业中退出的劳动力大部分进入第二、第三产业,而且不同经济所有制主体呈现多元化发展,2004年年末私营企业、港澳台投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法人单位共236530个,占全部投资主体的54.4%,广东的产业环境正在不断优化,各种经济类型的企业纷纷在广东投资、发展。直至目前,制造业仍是广东经济发展的基础,而高新技术产业特别是电子信息产业已成为广东经济支柱,民营经济在广东产业结构优化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也占有重要地位。但就广东省目前的情形来看,首先产业结构比重仍是“二三一”,仍处于工业化中期。为适应广东飞速发展的经济,必须升级优化产业结构,达到“三二一”比重分布;其次高新技术产业大多从事低端产品的加工装配,产品附加值低,支柱产业缺乏核心技术,处于产业链低端。

从更大的区域来看,实现琼粤融合发展,对提升整体经济竞争力有着重要意义,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5.1 优势资源互补

分析对比之后不难看出,琼粤两区域间虽然存在诸多发展模式、产业结构等方面的不同,但经济互补性较强,具有良好的合作基础,通过区域间的协作,大力实施两地人才互补战略。拓宽人才渠道,促进人才流动,鼓励企业、团体等积极对外交流、办学培养人才,提高高校教育质量,加快人才市场培育和信息流通,适时储备人才。加强两地协同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加快工业化步伐,提升两地整体竞争力以实现两地共同繁荣,最终带动全国经济发展。海南省劳动力充裕,配套设施较为完善,但远离内陆省份,虽拥有一定的自然资源,但从全球范围来看其优势不够突出,旅游业尚待大力开发,促使其形成支柱型产业。广东具有临近海南,毗邻港澳的地理优势,市场广阔,政策优惠,外向型的经济道路使得其贸易环境不断优化,对外来投资的吸引力较强,加之本土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的需要,两区域在经济发展的各方面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实施区域经济合作,既有利于广东劳动密集型工业转移,加速产业结构优化转型,也有利于海南第一、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

5.2 建立琼粤两地共同发展协作机制

建立健全两地协同发展机制,相互协作由点到线到面完善各方面政策法规,尽快建立琼粤两地共同协作发展机制,关乎琼粤两地经济结构转型和可持续发展。规范行政体制,形成统一协调的行政意志,至关重要。广东应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大创新投入,推动企业成为科技投入、研究开发、风险承担、应用收益的主体,建立健全自主创新体系和机制。加强对外技术交流与合作以及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为琼粤合作奠定良好的保障。加快海南与广东人才、信息、技术、资本等方面的流动,促进两地共同发展。

5.3 核心技术

大力巩固核心技术,创新高新技术,加强传统产业技术改造,促进广东省工业转型和工业结构升级,加快劳动密集型工业向内地转移;提高工业信息化水平,促进琼粤协作。发展绿色生态的国际旅游岛与低污染低消耗的清洁工业并非对立关系,二者是可以做到相互促进和谐共存的。因此,海南应积极创新发展清洁工业,减少物料消耗,同时实现废物减料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推进两地共同发展。

5.4 加快两地融合速度,着力培养特色产业

篇2

一、产业集群概述

产业集群是指某一特定领域中(通常以一个主导产业为核心),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机构在某一区域上的集聚和成长,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迈克尔・波特Porter,1998)。一个成熟的产业集群结构包括纵向联系和横向联系的企业群和相关支撑体系,其中纵向联系企业群包括上游和下游企业群。上游企业群为原材料、零部件、机器设备的供应商,下游企业群则是为这些产品提供运输、销售及信息反馈等服务的销售商,横向联系企业群是市场上竞争品、互补品和各种副产品的生产商,相关支撑机构包括政府部门、金融保险及其他第三产业服务机构、行业协会等相关中介机构、科研院所等相关人才培养、产品技术研发机构。这些纵向联系和横向联系的企业群之间相互交叉、相互影响,最终形成了一个交错型价值链网络。

产业集群之所以对区域经济竞争力具有提升作用,是由于产业集群具有以下特征:第一,地域的集中性。企业在地理上的集中是产生外部规模经济的基础,是集群作为一种地域经济现象存在的条件,正是地理上的集中性使人们观察到了集群现象。第二,自组织性。产业集群大多是在市场经济的作用下自发形成的,产业集群中各个主体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作为和其他部分的关系存在的。产业集群整体与部分之间除了存在着对立外,还存在着内在的统一性。第三,生产的专业化。产业集群在一个或多个产业方面是专业化的,它们通常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占据主导地位,可以磁铁般地吸引人才和其他生产要素。同时,大量专业化、组织灵活的众多企业集聚于一地,形成了分工合理、协调发展的机制。特别是金融、市场营销、知识中介、公共关系、教育和培训、技术转让等咨询和中介服务机构等尤为重要。第四,产业的链条化。产业链条化是指产业价值链的横向拓展和纵向拉长。由于产业集群是由众多相互关联的企业围绕某一特定领域集聚发展而形成,因此,逐步形成一条更长更粗的产业链条。第五,集群式创新。集群式创新是以专业化分工和协作为基础的同一产业或相关产业的企业和组织,通过地理位置上的集中或接近,产生创新聚集,从而获得创新优势的一种创新组织形式。第六,竞争优势。产业集群表现出的强劲、持续竞争优势,表现为资源获取优势、市场效率优势、创新创业优势和市场扩张优势。

二、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竞争力分析

产业集群是产业组织的新发展,它的出现和发展提升了区域经济的竞争力,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产业集群这种企业间组织的新形式,既能体现经营柔性,又能体现规模经济性,从而有利于集群内企业生产效率和社会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

在传统产业组织中,市场结构分为完全竞争、垄断竞争、企业虽然可以获得超额垄断利润,但又容易形成大企业病,危害社会福利。产业集群由各种大小不一的企业通过分工协作形成企业系统并获得规模经济效应,对群外企业而言,集群是一个整体,有强大的竞争优势和垄断能力;但群内企业却是相互独立的非正式联盟。因而,集群拥有完全竞争市场结构的灵活性和高效性,又克服了垄断市场结构中损害社会福利的弊端,实现了两种不同结构的互补,提高了集群内企业盈利能力和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

2.集群内企业可获得长远的规模经济效应

群内大量专业化企业集聚一地,使区域内实现了规模生产,企业之间高度分工协作,使整体的生产效率、产品品质提高,市场需求增大,交易能力增强,整个产业集群获得了一种外部规模经济效应。如大批量购买原材料可能降低价格,节约运费等;群内企业也易得到从中间产品到劳动力的高品质、低成本的大量供给;企业间创新技术和知识的外溢,使企业的创新成本降低。群内企业可以利用集群优势选择产品差异化战略,满足消费者对产品的个性化需求,获取竞争优势。因此,产业集群的良性发展,使群内企业能够获得持久的规模经济效应,而集群外企业则没有这种优势。

3.集群内企业具有成本优势

集群内企业之间的相互分工协作,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集群成员通过共同使用公共设施,减少分散布局所需的额外投资,并利用地理接近性而节省相互的物质和信息流的转移费用,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区域内企业间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即专业化劳动力市场的存在,一方面提高了劳动力的专业技能和素质,另一方面也实现了企业对劳动力的柔性需求,降低企业不必要的劳动力成本支出。此外,集群内共同的产业文化和价值观,有利于企业间建立以合作与信任为基础的社会网络,使双方容易达成交易并履行合约,从而降低企业的交易成本。

4.集群创新能力提升传统产业

技术创新是保持产业集群经济优势的一个持续性动力。集群通过在区域内营造企业网络关系,一方面加强了单个企业的专业化水平,提高了技术创新的动力,更重要的是在区域范围内产生一种整体的创新与激励环境。

三、提升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的对策建议

1.政府应在产业集群中发挥积极作用

第一,政府以现有的集群为前提制定相应规划,而不是刻意去创造产业集群。第二,在区域品牌这个公共物品的建设上,政府要加大宣传力度,帮助企业扩大知名度。同时要培育区域文化。第三,政府要促进建立集群内企业的供应联系。第四,帮助建立集群内部企业的学习链,加快知识在集群内的扩散,促进整个集群的升级。第五,防止集群化过程中的不正当或过度的市场竞争,不断洞察行业的发展动态,在出现衰退迹象时,积极引导企业的转型。

2.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

行业协会作为一种民间经济组织,在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日益起着重要作用。它以民间形式广泛同各种经济组织发生联系,开展交往活动,按照企业间的共同利益协调同行业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按照政府的产业政策和意图推行行业协调与管理。通过建立行业协会,一方面使集群内各企业真正实现内抓质量,外树形像,从而提升整个集群的竞争力;另一方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很多政府管不了,管不好,也不好管的事情可以交给行业协会去做,起到政府与企业之间桥梁和纽带的作用。

3.完善社会化服务系统

社会化服务系统在服务内容上包括(新企业的)孵化、生产、技术、资金、信息、市场、咨询、人才培训等方面,在组织结构上包括政府、行业、跨行业的专门服务系统以及多家企业的联营或协作形式;改变过去各中介服务机构各自为政、独立行事的状况,对各机构进行分工与协作,发挥其服务体系的整体功能;根据各产业集群的行业特点及发展状况,在不同阶段确定相应的服务重点。如在集群形成之初,重点是培育孵化新企业,培训企业家,为企业提供资金、市场、投资分析,而在发展阶段则应为企业间的各种形式的交流与协作创造更多的机会。

4.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加强合作

第一,加强专业化与分工。专业化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企业集群能否正常运营和良性发展。专业化与分工的加强有利于提高集群内部各企业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从而增强集群的竞争优势。第二,防止出现过度竞争。集群化的一个负面效应是企业的集聚使相互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一些生存困难的企业可能采用不正当的竞争手段,如低质量低价格经营、偷税漏税等。最终导致整个企业集群的毁灭。第三,加强区域品牌培育的合作。区域品牌的培育过程不仅是政府的事,更重要的是要靠区域内企业间的广泛合作、优势互补,才有可能打造区域品牌。第四,加强企业产业集群组织结构的变革和优化。从目前企业产业集群发展的现状来看,集团化作为一种更为直接紧密的联合形式不失为一种好选择。

参考文献:

篇3

一、企业柔性集聚的相关探讨

1.企业柔性化生产的内涵

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随着信息革命和全球化推进,许多行业的产品生命周期不断缩短,消费需求日趋多样化和复杂化。许多产业部门中,从福特制(以大批量、标准化和垂直一体化为特征)向后福特制(以柔性技术和组织以及复杂的生产为特点)转变。这里所说的后福特制就是柔性化生产的代名词。柔性化生产是指随着生产环境和市场条件的变化而及时调整以满足顾客需求进行的生产。根据Malecki (1997) 的观点,在当前生产组织的发展形式中,“柔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企业内部生产与管理方式柔性化。企业内部的柔性化特征可以为六个方面:(1)高度灵活性,以适应不同顾客定做的要求;(2)对新的技术和观念的快速吸纳;(3)对产品生产周期的长短快速反应;(4)零仓储和超额的生产能力;(5)柔性价格和商业谈判的关系;(6)智力和体力工作活动的一体化。所以,柔性化企业不仅在企业内部实现生产成本与管理成本的降低,更重要的是增加了产品创新速率和多样性, 增强了企业内部管理灵活性,有效地实现了范围经济。

二是企业之间关系的柔性化。主要表现为产业链上下游供应商和客商企业之间的生产协作或交易关系的变化。在后福特制,企业在市场中与客商可以随时联系,了解顾客的满意程度和要求, 获取更明确、更直接的需求信息,消费者个性化的要求也为企业的产品生产提供了新的思路。企业之间关系的柔性化,进而使产业链上下游的供应商、制造商之间更容易形成一个相互的整体,推动了集体学习的进程,也降低了学习成本,促进更多有创新价值的活动发生。

三是新的柔性劳动的采用。柔性化的企业中,学习型工人和兼职劳动力大量出现。不仅R & D人员、工程师的比例增加,而且生产线上的工人也多为学习型工人,更多的参与到产品的改进和创新的活动中去。

2.企业的柔性集聚以及特征

以柔性专业化为特征的大量企业的集聚被称为企业的柔性集聚。企业柔性集聚体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在集聚体内部,存在广泛的劳动分工和不断增加的小型专业化生产企业。(2)集聚体包括几个相关部门的企业以及其他行为主体如大学、机构及其他公共组织机构等,它们通力合作,协同创新,在规避风险的同时,实现创新活动的价值增值。(3)由于企业的不断衍生和快速增长,要求本地的劳动力高度集中,劳动力市场充裕, 市场中的劳动力在本地企业之间相互流动性强。

二、企业的柔性集聚与区域竞争力提升

1.企业集聚发展与区域竞争优势之间的关系

区域竞争力是一个区域在发展的过程中与其他区域相比所具有的吸引、争夺、控制资源和市场的能力,也可以说是一个区域为其自身发展对资源的吸引力和市场的争夺力,是支撑一个区域持久生存和发展的力量。产业集群所具有的聚集效应、共生效应、协同效应、激励效应与晕轮效应等,最终将综合体现为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区域效应,即一个地区内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会有效地组合区域内的经济与资源,增强区域的竞争力。

(1)产业集群的聚集效应有助于区域生产要素条件的改善

第一,社会生产条件和辅助行业所提供的专门服务的共享。在企业集聚区内,众多企业共享基础设施,有效节约了建设基础设施的费用,并使其利用效率得以提高。第二,区域企业集群形成的企业网络中,基于网络的信任机制,增加了各企业的社会资本,使企业融资的渠道多样化。第三,区域企业集群中技术和知识的溢出效应,使企业能够获取更多的知识资本,提高了人力资本的质量。

(2)企业集群与区域企业竞争的空间环境变化

企业集群是根植于区域社会关系网络之中的,强化了企业同政府、研究机构、民间组织、中介组织、机构等之间的关系,优化了企业发展的区域空间环境。在良好的区域经济发展环境,各企业展开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促进了区域的创新活动,使区域企业采取适当的投资方式和竞争战略,不断升级演化,成为区域竞争优势的不绝源泉。

(3)企业集群的网络效应与区域需求条件变化

企业集群使企业在特定区域聚集结网,成为企业网络,这种企业网络会形成一种极强的网络效应。网络效应有双重涵义,一是直接的网络外部化,二是间接的网络外部化。从直接的网络外部化来看,企业集群能产生市场资源的协同效应,扩大区域的市场需求。比如,我们在谈论某一名牌商品时,总是会牢牢记住它的产地,对这一产品的信任会扩大到对这一区域中其他产品的信任。从间接的网络外部化来看,在集群中,相关产业的产品或者说互补性产品门类齐全,能够满足消费者多样化和随机性的需求。可见,小企业集群形成的网络效应,改变了区域产业分散时的需求条件,随着集群的扩展,集群的声誉的传递,能使这种需求向区域外乃至全球扩展,从而取得区域竞争优势。

(4)集群的创新能力与区域新产业的衍生

企业家在企业创新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企业家的能力与关系资源的结合,使其成为区域创新的核心力量。企业集群的形成,不但能不断吸引当地企业家,而且外地的企业家通常也会迁移进入。同时,由于有着共同的区域文化背景,企业家精神能深深根植于区域环境之中,并融合于区域之中,不仅培育着更多企业家资源,更孕育着区域创新的精神与动力,成为区域竞争力提升的重要保障。

2.企业柔性集聚更具提升区域竞争力的优势

区域竞争力又可以从交易成本、外部经济和创新等三方面进行上的解析。

(1)柔性集聚体内交易成本降低

专业化分工的企业在地理空间上集聚,通过缩短联系的距离以降低成本。产业在柔性集聚过程中,提高了专业化企业相互之间的交易效率,并降低了交易成本。而在柔性集聚体内,企业的经济活动是植根于地方社会网络之中的,人与人之间信任度较高,地方社会网络的形成与发展拥有良好的信任基础,从而促使交易双方很快达成并履行合约,地方社会网络还可以节省企业搜索市场信息的时间与成本。

(2)柔性集聚体的外部经济获得

“外部经济”最初由马歇尔提出,它是由许多性质相似的小型企业集中在特定地方而产生的,并为区域内部的企业所共享。在产业柔性集聚体内实现的这种外部经济,主要体现在三方面:①对市场的及时反馈。对于柔性企业来说,相关产业的企业集聚可以及时获得产品供应并及时向客户提品,还可以比较方便地控制分包商的产品质量。②促进专业化,提高生产率。在柔性集聚体内,大量专业化的中小企业集聚一地,使得区内通过分工与协作, 实现规模生产。而逐渐增强的专业化水平,也使得柔性集聚体内部的生产率不断提高。③实现对劳动力的柔性需求。柔性集聚体出现在传统区之外,这里很容易吸引自由劳动力,形成规模较大的自由劳动力市场。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生产需要及时调节工人的数量,减少了管理成本和工人保障方面的费用。另一方面,由于地方劳动力市场多具有流动性强的特点,客观上,劳动力的高流动率加快了知识和信息的流动,并增加了创新的机会。

(3)柔性集聚体内的创新活动发生与增值

柔性集聚体的创新功能增强以及内部的创新活动发生与增值,可以从两方面来: 一是集聚体内知识、信息的“累积效应”产生以及快速流动;二是通过集聚体内新企业的产生与成长,实现更有效的资源组合与配置。①集聚体内知识的累积与传递、扩散。首先,占据整个知识的绝大部分且对创新极为重要的是隐含经验类知识(tacit knowledge) 。这类知识主要蕴藏在专家、工程师和技术工人的大脑之中, 一般很难用语言表达,地理、文化和机构的接近便于企业之间通过人员流动与私人之间的交流等形式建立稳定和持续的关系,为隐含经验类知识准确地传递与扩散提供了基础条件, 从而有利于提高创新速度。其次,绝大部分对创新起重大作用的关键信息常常来自于非正式渠道, 往往局限于相关产业的聚集地。除了以上的优越条件,真正促使企业创新的动力还在于企业自身。大量同行业企业集聚一地常使企业之间的竞争压力表面化,迫使企业利用这些优越条件积极参与创新活动,以获得市场竞争力,更快、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②柔性集聚体内的新企业快速衍生与成长。发达的柔性集聚体以较多的市场机遇、较低的运作成本和较小的风险等有利条件促进新企业的生成,并增强集聚体自身竞争能力。第一,集聚导致外部经济的产生, 外部经济成为企业进一步集聚的动力,集聚规模扩大后,对中间产品和辅助产品的需求量也相应增加,这又创造了更多的市场机遇,促进新企业的诞生与成长。第二,由于集聚体内的生产服务配套条件较好,专业化分工较强,新企业创建所必需的资产、技能和人员往往很容易在区域内部得到解决。因此,新企业进入到产业协作链中的障碍比别处低得多,有利于新企业的创立。第三,新企业创新与发展的风险进一步降低。由于上述两方面原因,加之集聚体内企业员工更容易发现产品或服务的市场空隙,并可以利用已建立的社会关系创办自己的企业,从而更有效地降低了企业的创业风险。

[1] (美) 迈克尔·E·波特.竞争优势[M].北京: 华夏出版社.2001.

[2] 王缉慈.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3] 庄晋财.区域要素整合与小企业发展[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6.

篇4

内容摘要:随着经济社会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物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物流行业的发展状况以及物流管理、物流技术的发展程度已成为衡量一国经济现代化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本文在现代物流和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概念、内涵基础上,重点分析了现代物流发展对区域经济竞争力的影响和区域经济竞争力提升对现代物流的促进作用,进而分析二者之间的关联机理。

关键词:现代物流 区域经济 竞争力

现代物流和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概念、内涵

(一)现代物流的概念、特点

现代物流是相对于传统物流而言的,它建立在现代经济、现代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发展基础之上,突破了传统物流的技术边界,不再是以运力作为发展的唯一凭借,而是具有现代特征,将运输、仓储、装卸、加工、整理、配送和信息等诸多要素有机结合,形成一条完整的物流供应链,为相关企业或客户提供综合性、一体化的物流服务。

从现代物流的含义可以看出,现代物流的特点集中表现在综合化、科学化、标准化、系统化、柔性化、自动智能化、快速化、电子化、专业规模化、网络集成化等方面。

(二)区域经济和区域竞争力

区域经济主要是依托地理位置、自然资源、风俗文化、交通运输、经济基础和人才技术条件等各种因素而自然形成的生产、流通、贸易、消费等经济要素的综合,是一定的地理区域范围内的经济活动总和。区域经济具有区域性、综合性、层次性、开放性等方面的特征。

区域竞争力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指一个地区在一个区域范围内,其创造的增加值和国民财富持续增长的能力优势,即与其他地区相比较,该区域所拥有的在经济持续发展能力、对资源的吸引力、市场的争夺力、周边辐射度等方面的比较优势。

从区域经济的内涵出发,可以把其分为三个层次的内容:基础竞争力,即区域内的自然资源、人力资本、基础设施、科学技术等基础要素方面的比较优势;核心竞争力,指区域内的产业在本区域的经济环境和经济体制、政策条件下, 所具有的综合发展实力及其未来发展潜力;主导竞争力,是指区域经济的集聚能力以及对周边地区的经济辐射能力。

现代物流对区域经济竞争力的影响

发展现代物流, 可以促进企业专业分工,降低经济运行成本,节省经济费用,改进区域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区域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增强区域的辐射和聚集功能,不断增强区域经济的基础竞争力、核心竞争力和主导竞争力。

(一)促进企业专业分工并提高企业经济效率

劳动分工和生产专业化是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条件,亚当·斯密认为,专业分工是经济增长的源泉,是生产效率提高的关键因素。然而,当企业特别是大型企业内部结构过于复杂,分工层次过多,分工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分工带来的专业化经济难以抵消企业内部管理成本的增加,致使企业的经济效率降低或停滞不前。现代物流的发展,特别是第三方、第四方物流服务的出现,增加了市场分工层次,减少了企业内部分工,从而大大减轻了非物流企业的经营管理压力,降低了企业的管理成本。此外,现代物流的发展使这些企业能够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利用有限的资源和人力,开发具有自身优势的产品和服务,向行业的“高、精、尖”发展方向跃进,不断提高自身的经济绩效和行业竞争力。

(二)降低经济成本并节约交易费用

首先,从集约化的角度看,现代物流的发展使得物流资源不断集中,规模不断扩大,服务不断专业化,通过合理有效的物流资源规划和配置,可以充分发挥规模经济效应,大大降低采购、运输、装卸、仓储、整理、配送等方面的成本,其成本可远远低于以前单个企业或单位自行组织物流活动产生的成本;其次,从交易过程来看,区域内物流服务经常化、稳定化,一方面使得物流服务双方通过经常沟通和合作,交易信息方面的费用大为降低,另一方面使得双方相互之间的互信关系更为稳定,承诺和合约的有效性得到良好保证,各种履约风险大大减少,经济纠纷和交易摩擦更加容易解决,从而减少或避免经济仲裁、法律诉讼等行为所产生的费用;再次,从交易主体来看,现代物流的发展将促进合作伙伴间的“组织学习”,提高双方对不确定性经济环境的认识能力,从而减少盲目交易,提高交易决策的正确性,降低因交易主体的“有限理性”而产生的交易费用。

(三)完善区域基础设施建设

物流基础设施是指在供应链的整体服务功能上和供应链的某些环节上,满足物流组织与管理需要的、具有综合或单一功能的场所或组织的统称。物流基础设施的内容涵盖范围很广,其外延可以延伸到交通、通讯、建筑、信息等各方面,仅从供应链的构成来看,物流基础设施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仓储设施,即为物流服务提供仓储的设施总和,主要是公共仓库、私有仓库、营业仓库、保税仓库以及保税堆货物等;运输设施,包括装卸搬运机械和运输机械;计算机和通讯设施,主要是指电话、电报、电子商务、无线电装置等。

物流基础设施是现代物流发展的作业平台,随着物流行业的发展而发展。现代物流对现有的基础设施的功能、效率提出了更高的层次要求,其发展必然会促进仓储、运输、通讯等方面的设施完善,从而带来新一轮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完善。

(四)促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

产业结构理论认为一个区域的产业结构发展演变的规律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第三产业即服务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升,经济发展方向合理化和高度化。我国现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第三产业的繁荣发展对于整个经济结构的调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代物流业从本质上说属于服务的范畴,现代物流的发展可以有力促进服务业在经济总体中的比重,从而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此外,现代物流的发展进一步带来了商品流、资金流、信息流、技术流在区域内的集聚,促进了商贸业、金融业、交通运输业、信息业和旅游业等多种产业的发展,这些产业是第三产业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第三产业发展的新的增长点,这些产业的发展同样大大促进了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

(五)增强区域聚集和辐射能力

增长极理论认为,区域内的经济增长模式不是均衡增长,而是首先形成一个个大大小小的增长极,然后通过增长极的扩散效应,促进区域整体经济的发展。现代物流的发展能吸引大量的商品、资金、技术、信息的汇集,这些“汇集点”是最容易形成“增长极”的地区。这些资源在“汇集点”形成强大的增长力量,起到先导和示范作用,可以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此外,现代物流使得部分核心企业掌握关键的物流与信息,其他企业为核心企业提供协作,这种“主导—协作”模式可以促进企业群的形成,进而形成具有竞争力的区域经济系统。因此,现代物流的发展增强了区域的聚集和辐射能力, 增强了与其他区域的经济联系, 从而提升区域的主导竞争能力。

区域经济竞争力对现代物流发展的作用

现代物流的兴起和发展是以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区域间经济一体化为基础的,区域经济的发展,区域竞争力的增强产生了对现代物流体系构建的需要,为其提供基础平台以及信息、技术的支撑。同时,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现实要求也促进了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竞争力关系,如表1所示。

(一)经济发展产生对现代物流的需求

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开放性,随着本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对外经济联系的加强,传统的物流业已经无法满足商品、人员、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的跨区域流动需求,物流需求得不到满足是现代物流产生和发展的首要原因。现阶段,我国各个地区物流资源的短缺情况都十分严重,物流系统各个环节的衔接较差,运转效率不高,物流过程消耗时间、基础设施、劳动生产率等方面与国外水平相比都比较落后。因此,各区域亟须发展现代物流,解决经济发展中的问题。

(二)为现代物流发展提供设施、信息和技术支撑

一般而言,经济越发达的地区,现代物流发展水平越高。这是因为一方面,海港、空港、高速公路、铁路以及仓储、装卸等基础设施的建设需要耗费大量的资金、资源和人力资本,只有区域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才有能力为现代物流提供基础设施支撑;另一方面,现代物流是一个综合体系,它与传统物流的最大区别是需要有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物流信息系统作为基本动力,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提升包括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区域内信息、科技方面的进步可以为现代物流的发展提供先进的技术条件,从而可以加快现代物流的发展速度。

(三)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促进现代物流发展

区域内非物流企业为了增强自身在本行业内部或销售市场上的竞争力,会将自身有限的资源投入到少数几个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势业务上来,集中力量发展核心业务,而非核心业务就会进行转包,由专业的企业来承做这些业务。这些非核心业务大多数属于第三方物流公司的服务范畴,这就为第三方物流的迅速发展提供了良机。

现代物流与区域经济竞争力相互作用机制

现代物流和区域经济竞争力是一个相互依存、紧密联系的统一体,现代物流是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存在和发展对于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提升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通过促进区域内企业的专业分工、优化区域产业结构、节省经济成本、完善区域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增强区域的聚集和辐射能力来促进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提升。同时, 区域经济是现代物流发展的载体和推动器, 区域经济的发展一方面为现代物流提供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从信息、技术上加快现代物流的发展。

因此,现代物流和区域经济竞争力是紧密联系的,一方的发展会带动另一方的发展变化,现代物流发展的加快能加强各区域间联系,促进科学分工,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促进聚集效应和扩散效应;而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提高会增加对物流产业发展的投入。两者构成多环正反馈系统,每一个方面和每一个环节功能的发展都会影响到下一个环节,促进它的功能增强, 如此逐次传递,形成了相互作用,紧密联系的关系网,如图1所示。

参考文献:

1.田源,徐寿波,宋伯慧等.物流与经济发展关系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08

2.詹国华.经济发展与现代物流[J].企业经济,2004(10)

3.孟宪玲.物流产业是城市经济的新增长点[J].中国城市经济,2002(4)

4.张文杰.区域经济发展与现代物流[J].中国流通经济,2002(1)

5.王焰.一体化的供应链:战略、设计与管理[M].中国物资出版社,2002

篇5

随着“入世”及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面对国内、国外两个市场的竞争和生产要素在更广阔范围内的优化配置,建湖县经济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新的产业分工和要素流动环境下,面临着重新“洗牌”。为此,我们采取了以项目推进为主线,全力突破重大战略型项目,培植县域经济竞争力的战略性举措,依靠大投入,带动县域经济量质并举,形成后发优势;依靠重大战略型项目,带动区域经济的产业膨化、升级,形成区域核心竞争力。

建湖目前已形成的皮鞋及鞋材、纺织服装、油田机械、玻璃节能灯、化工、花炮等六大特色产业,其总量占全县70%左右,入库税金占工业入库税金总量的80%以上,比较优势明显。一些重点企业,如森达、克胜、金龙马、特达、永林等在同行业中有一定的位置,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竞争力不断增强,但工业经济持续发展的内生驱动力明显不足,要加快发展,必须借助外来资本,以现有特色产业和规模企业为载体,围绕现有规模企业的扩张和产业链条的前延后伸,新上一批对于扩张经济总量,优化结构,提高技术水平有重大影响的战略型大项目,提高特色产业的经济规模和技术水平。依靠重大战略型项目,使重点企业、特色产业尽快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增强重点企业和特色产业内在活力和发展的动力。

对于县域经济,发展主体经济的资源是有限的,经济发展面临资源约束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全力突破重大战略型项目,是克服自身资源优势不足的一种理性抉择。每年新上一批能膨化经济规模,优化经济结构,促进产业升级的重大战略型项目,整合各种要素,使有限的资源产生“四两拨千斤”的效果,既提高了有限资源的利用率,又使区域经济实现量和质的突破,实现有限资源条件下的跨越式发展。

二、突破重大战略型项目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两个率先”和“双倍”(经济倍增,环境倍优)战略目标,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通过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重大战略型项目,扩张经济总量,优化经济结构,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

基本原则:(1)带动性强。能够对区域经济的产业链前延后伸、企业横联协作、专业化内部分工等等产生带动作用,形成一个大项目,诞生一个大企业,一个大企业带动一批“卫星式”中小企业,一群有着专业化分工的企业,振兴一个产业的龙头牵动型产业经济结构。(2)有利于培强区域特色。就建湖而言,要把皮鞋及鞋材、纺织服装、油田机械等特色产业的相对比较优势锻塑成绝对竞争优势,必须依靠大投入,促进大发展。所实施的的重大战略型项目,必须有利于扩张特色经济总量,膨化特色经济规模,延长特色经济产业链,提升特色经济核心竞争力。特别要新上一批对做强特色、提升产业竞争力、有利于特色产品前延后伸的重大项目,以此提高区域核心竞争力。(3)有一定的工作基础。实施的重大战略型项目,必须符合县情,有利于比较优势的发挥,有利于提高区域产业聚合度,有利于有限的资源向项目集聚,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率。

三、坚持统筹和谐的目标,妥善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

1.处理好突破重大战略型项目与调整经济结构的关系

一要通过实施重点战略型项目,培强特色产业。围绕皮鞋及鞋材、纺织服装、油田机械、化工、玻璃节能灯、花炮等六大产业,新上一批带动性强、关联度大的战略型项目,不仅可以扩张特色经济总量,而且可以促进产业升级,延长产业链条,构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企业链、技术链和市场链。二要进一步培强汽车摩托车配件、新型管材等第二梯队“特色产业”,有计划地新上生物工程、信息产业等新兴产业,缩短与发达地区在产业层次上的差距。三要加大六大特色产业内部结构调整力度。通过实施重大战略型项目,大力度调整六大特色产业内部结构,围绕延长产业链,增加品种,扩张企业规模,提高自主知识产权下自我研发、自我发展的能力。

2.处理好突破重大战略型项目与全民创业的关系

篇6

深圳高新区始建于1996年9月,总面积11.5平方公里。2006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601.74亿元(每平方公里实现工业总产值139.28亿元)、工业增加值326.72亿元、高新技术产品产值1551.65亿元、出口创汇74.5亿美元、累计实现税收330亿元,是我国重要的高新技术研究基地、孵化基地、产业基地、出口基地和高级人才培养基地。主要做法是:

一是整合规范,依法管理。1996年5月,深圳市政府针对工业园区无序发展、互不相属、各自为政等问题,报国家科技部批准,以科技工业园为基础,整合中国科技开发院、京山民间科技工业村、深圳市高新技术工业村、深圳国家电子技术应用工业性试验中心等高新技术产业园,成立了“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使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由盲目走向理性和规范。1998年,深圳市制定了《深圳经济特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管理规定》。随后又陆续出台了《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条例》、《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十五计划”》、《高新技术园区总体发展规划纲要》、《关于完善区域创新体系推动高新技术产业持续快速发展的决定》、《关于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决定》等一系列政策和法规,有力地保障和促进高新区和高新技术产业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二是创新管理模式,凝聚发展合力。为寻求适合高新区发展的管理体制,深圳市从20多个有关委办局抽调了43位专家组成规划班子,对园区的定位、体制、政策、方向、产业、土地、建设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和谋划,开创出一种开放式管理、三级管理的新模式,即深圳高新区由市政府统一领导、统一政策、统一规划、统一管理,不中断政府各部门的审批链条和程序,不改变政府各部门现有职权管辖范围,不把高新区作为一个独立的行政区单列;实行三级管理,决策层(高新区领导小组)贯彻执行市委、市政府有关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方针、政策,管理层(高新办)负责日常行政事务,服务层(服务中心)为企业和科研教育提供服务。这种新模式,最大限度地发挥了政府有关部门的积极性,形成了建设发展高新区的合力。

三是建设服务平台,完善区域创新体系。针对高校和科研院所缺乏、科技创新源不足的“短板”,深圳高新区着力建立和完善以市场为导向、产业化为目的、企业为主体、人才为核心、公共研发体系为平台,辐射周边、拓展海内外、官产学研资介相结合的区域创新体系。由48所海内外知名院校组成的深圳虚拟大学园,已成为高层次人才培养、大学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基地,在深培养硕士以上研究生2万余人,创办企业304家,成果产业化项目236个,被授予“国家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全区现有市级以上企业研发中心36个、技术中心24个、重点实验室38个、企业博士后工作站23个。由政府兴办的深圳软件园、国家IC设计深圳产业化基地、深圳国家电子工试中心、生物孵化器;由清华、北大、哈工大、深圳虚拟大学园创办的院校孵化器;由政府、留学生协会共同兴办的留学生创业园,构建了全国独有的多元化、专业型、互动式孵化器群,目前在孵企业达600余家,由政府、海内外、民间资本参与的创业投资体系正在为孵化企业提供强大的风险投资支持。完善的创新平台促进了企业自主创新。目前,深圳90%以上的研发机构设立在企业,90%以上的研发人员集中在企业,90%以上的研发资金来源于企业,90%以上的职务发明出自企业。至2006年年底,区内企业共申请各类专利12804项,其中发明专利9344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占比超过50%,一些企业的研发经费超过销售额的10%。完善的创新平台也促进了高新技术产业的迅猛发展。高新区已形成了通讯产业群、计算机产业群、软件产业群、医药产业群,涌现出了一批产值超十亿甚至百亿元的大、中型企业。

四是三态合一,营造和谐的综合发展环境。进入21世纪以来,深圳高新区很快将工作重点转移到营造最优的园区创新、创业环境上来。除了注重营造良好的政策、法治环境外,始终将创造“产业生态”、“人文生态”、“环境生态”高度和谐统一的环境作为努力的目标。在建设用地奇缺的情况下,仍把一半的土地划入基本生态控制线以内,用作自然生态用地,保持了生态环境良好。同时,着力发展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生物工程、新材料等无污染的高新技术产业,积极搭建高新技术产业领域人际互动、思想互动与商务互动的交流平台,创建的创新总裁俱乐部已发展会员90余家,每年举办各类沙龙、座谈会、论坛多达18次。

二、广州市花都区发展产业集群的主要做法和成功经验

花都区位于广州北部,是珠江三角洲通向中国内地的北大门,原名花县,1993年撤县改为花都市,2000年撤市设区。花都区充分利用交通和区位优势,着力发展汽车、空港经济、皮革皮具、珠宝四大产业集群,经济实力不断提升,城市面貌日新月异,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已成为广州市经济增长最快、最具活力和影响力的地区之一。2006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360.36亿元,完成工业总产值825.85亿元,完成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6.96亿元,城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152元,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7170元。其主要做法是:

一是抓机遇,大力发展汽车产业集群。2003年,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落户花都,花都区及时把汽车产业确定为支柱产业加以扶持,确立了“发展第一、经济第一、工业第一、汽车第一”的“四个第一”发展战略,制定了汽车城总体规划,成立了区委、区政府直接领导的汽车城管委会,全面负责汽车城的开发和管理,做到了统一规划、统一开发、统一管理、统一服务的“四统一”,有力促进了汽车产业集群发展。花都汽车城规划总面积50平方公里、预计年产值1000亿元,已完成首期15平方公里的开发,共引进项目123个,投资总额150亿元,其中“世界500强企业”有优尼冲压、万宝井、日立优喜雅等9家,5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39个,3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10个。目前,拥有汽车整车生产企业3家,汽车零配件生产企业100多家。2006年,花都区汽车产量突破20万辆大关,达到20.17万辆;汽车工业产值345.13亿元,占比41.79%;零部件产值55.55亿元,同比增长71.15%。其中,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产销达20万辆,产值345亿元,利税136亿元,东风日产27万辆扩能工程、投资30亿元产能36万台的发动机项目、投资3.3亿元的研发中心(日产海外第三个汽车研发中心)已投入使用。花都已形成了整车生产、发动机生产、底盘冲压、零部件生产、汽车研发、汽车人才聚集等完整的汽车产业链,被业界称为“汽车产业链最完整、发展最快的区域之一”。2005年,国家科技部批准设立“国家火炬计划广州花都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基地”。

二是抓服务,积极打造空港产业集群。花都积极依托和服务白云国际机场,着力发展空港经济。已引进联邦快递亚太转运中心、深圳航空、海南航空广州基地、广州亿太网络通讯工程公司、华钜君悦五星级酒店等项目,中国国际航空公司、上海航空公司和新加坡新科宇飞机维修项目也即将落户。通过强化服务,空港经济正蓄势待发,将成为花都经济新的增长极。

三是抓引导,集群发展皮革皮具产业。皮革皮具产业是花都特有的支柱产业。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花都因势利导,改坊设厂、引厂入园、集行成市,实现了产业和市场由点到线到面的“三级跳”。2000年建成了占地780亩的狮岭皮革皮具城。通过“聚凤成群”、招商引资,完成了简单生产到贴牌生产到自主研发的转变,形成了原材料供应、生产加工、产品销售、服务等完整的产业链。目前,狮岭拥有皮具生产和经销企业5000多家,从业人员10万人,年产值100亿元,已成为我国最大的皮具生产销售中心和皮具原材料集散地。

四是抓培植,促进珠宝产业集群发展。珠宝产业是花都着力培植的新兴支柱产业。自2002年首家黄金企业落户以来,花都区及时捕捉商机,建立了占地5000亩的珠宝城,成立了协调领导小组,专门负责产业开发。目前,珠宝城已吸引香港、台湾、土耳其、波兰、美国等国家或地区的珠宝生产加工企业86家,知名品牌企业有石头记、阿塔赛、欧陆之星等,珠宝首饰产品产值和出口值年均增长50%以上,预计企业全部投产后,能吸纳3万人就业,年产值达40亿元。珠宝城已成为我国金银珠宝行业最集中、配套服务最完善,集加工、销售和旅游观光于一体的产业基地,被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授予为“中华珠宝之都”,被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定为“中国珠宝玉石特色产业基地”。

三、启示和思考

深圳、花都与十堰在国家政策扶持、区位条件、发展阶段等方面不可比拟,他们走过的道路以及许多做法,我们不能简单地模仿、生搬硬套。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深圳、花都在实践中创造出来的改革开放、创新精神,以及积累起来的产业发展、园区建设等诸多宝贵经验,值得我们认真深思、学习和借鉴。

(一)要坚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深圳和花都之所以取得这样辉煌的成就,靠的就是敢想敢干、敢为天下先的改革精神,靠的是永不满足、追求卓越的进取精神,靠的是大胆创新、永不言败的创新精神。在学习考察中,我们触动最大、感受最深的是,他们上上下下真正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落实在抢抓机遇上、落实在思路创新上,处处抢抓发展机遇,事事搏得发展先机,实现了更高起点上的加快发展、更高水平上的统筹发展。对照深圳、花都,审视十堰,不难发现我们在这方面存在着很大差距。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不少是叶公好龙,只停留在嘴上,落实不够;定性要求多,定量考核少。是否真正解放了思想、更新了观念,只须看看发展速度,看看发展后劲,看看发展氛围,看看干部的精神风貌、工作作风、办事效率等,看看百姓的满意程度,很快就能检验和鉴别真假。为此,我们要进一步完善政绩考核办法,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和机关作风建设,以事实来检验和鉴别真假。

(二)要敢于创新,善于创新。创新不仅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原动力,也是衡量区域经济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无论在深圳还是广州花都,自主创新环境令人折服,自主创新精神令人钦佩,自主创新企业比比皆是,自主创新产品随处可见。特别是深圳,创新是全方位的。深圳有几句典型口号可以印证他们的创新精神。如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梦想有多大,就能做多大;以特别之为,争特区之位。创新已演变为深圳人的自觉行动,内化为深圳的城市精神,转化为深圳最大的优势。十堰在这方面还十分薄弱,创新氛围不浓,创新精神不足,配套服务体系不健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速度慢、质量不高,区域创新能力差。为此,要尽快建立健全包括政策、投融资、科技中介服务、技术、人力资源和社会文化等在内的整套支持服务体系,营造宽松的创业创新氛围,鼓励企业和市民大胆创新、积极创业。特别是要注重发挥企业主体作用,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要尽快建立以财政拨款为引导、以风险投资为主体、银行贷款为辅、社会筹资为补充的多层次、多元化的投融资支持体系,增强高新技术产业的供血功能。同时,大力发展专业化孵化器,尝试发展虚拟孵化器,降低高新技术企业运行成本和风险。

篇7

一、引言

在知识化、信息化的时代中,创新对一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重要。当今发达国家实践表明,创新决定了社会资源的利用效率和配置方式,对社会经济的增长有着任何其他因素难以比拟的优势。而创新的很大程度依赖于创业投资。浙江省的目前共有34家左右创投机构,注册资本总额为28亿元,管理资本超过53亿。创投在浙江省取得了可喜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诸如政策法规的问题。

二、浙江省在创投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创业投资起源于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的美国,现已走上了平稳发展的道路。然而,在浙江省创业投资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法律、政策需要进一步完善

世界各国政府为了扶植本国科技企业发展,都积极采取了法律、政策方面的措施。如美国1958年就通过了“小企业投资公司计划”,随后又通过了“参与证券计划”。又如以色列,2001年政府规定对进入本国的风险投资公司转让获得的资本税率实行豁免。这些举措大大地促进了本土的创投发展。

目前,我国的风险投资公司大多是按照《公司法》采取公司制建成。在所得税上,税率为33%而在高科技园区一般是15%。因此税率太高,不利于创投事业发展。不仅如此,还存在着双重纳税的情况。再加上浙江省已出台文件中提到的一些优惠措施,由于没有相应的实施细则,这些都挫伤了风险投资机构的积极性,因而需要政府进一步制定合理的政策措施。

2.创业资本来源渠道不够广泛

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创业投资架构能否真正建立起来与渠道的来源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在欧洲创业资本来源有政府、个人、公司、外资、退休基金、保险基金及学术团体等等。目前,虽然浙江省的创业资本来源渠道高于国内平均水平,但明显低于发达地区。例如:金融机构在欧洲所占的比重高达33.7%,而浙江省只有12.92%,这当然与目前中国尚未放开保险基金和退休基金进入创业资本市场有关。所以今后如何逐步放开基金进入创投市场是政府的一个工作重点。

3.创业投资信用环境不理想

创业投资不仅需要基础设施等硬环境而且需要诸如法律、政策、信用等软环境。2002年提出打造信用浙江以来,取得了巨大的成果。但是,整体状况不容乐观。2004年12月,浙江省工商局宣布262家企业“信用破产”。几天后,杭州市也公布了8000余家“信用破产”的企业名单。一个欠完善的信用环境客观上阻碍了创投事业的发展,容易引发了很多问题。如投资方承诺投资多少,但是实际最后的资金却不足,甚至抽走资金;技术方把技术许诺好几个“婆家”等等。因此,改善信用环境已成了当前刻不容缓任务。

三、提升浙江省创业投资的对策建议

由于目前浙江省创业投资发展存在政策、行业、市场、企业等诸多方面的不利条件,阻碍了创业投资事业的正常发展。为此,提出以下几点对策建议。

1.加大政府政策支持力度

一国的创投发达与否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是否有完善的法律政策体系。针对目前我国财税体制尚不健全,一个税收法律的出台要考虑诸多因素,难以短时间内对创业投资机构起到促进的作用。浙江省可以采用财政补贴的方式。可以为投资机构的每项投资配上一定比例的政府出资,但盈利归投资机构所有。也可以用财政补贴企业部分纳税支出。通过这一财政措施可以部分解决双重征税问题,有效地调动其积极性。此外,也可以有意识的把采购政策向创投企业投资的科技企业倾斜,侧面支持创投事业。

2.优化资金来源聚道

目前,浙江省创业资本中,国内企业及社会资金占42.59%,外资占23.86%,金融机构的资金占12.92%,政府资金占9.3%。因此,一方面可以考虑让一些社会基金如养老金、保险金等进入创投市场。另一方面应该拓宽个人出资渠道。浙江省是民间资本高度发达的省份,有很多富有的个人。这从全国富豪排行榜可以看出,前500名有105名是浙江人,占富豪榜总数的20.71%。如此多的个人资产。可以按照市场化运作原则,以适当的方式募集富余资金,设立风险投资基金。

篇8

一、地方高校的界定及其内涵

(一)地方高校概述

我国大学的种类多样,其分类方法和标准也各不相同。按照行政管理的方式不同,我国的高校可以分为部委属高校和地方高校(也称地方所属高校或省属高校)。地方所属高校是从行政管理出发所形成的集合性概念,指隶属于各省、自治区或直辖市的高校,它们大多数由地方管理,靠地方财政来供养和支持。

需要注意的是,此处对于地方高校的界定要区别于人们通常使用的概念,即它将区别于部属高校、高职高专和成人教育高校。一方面,我国对高等教育的管理有中央和地方两级管理体制,地方高校与国家主办的大学是彼此相对应的概念,它们主要体现在高校的隶属关系上。另一方面,笔者认为,此处地方高校也剥离于高职高专之外。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层次化的特征日趋明显和突出,人们已经习惯性地把高等职业学校和高等专科院校划分为一个类型,并概括的将其称之为高职高专,属于一个相对较独立的办学层次。另外,随着我国对教育重视程度的提高,实施成人教育的的高等教育机构日渐兴起和多样化起来,然而把全日制大学、高等职业学校等普通高校与成人教育高校视作为对应的概念是不太切合实际的。所以,此文中的地方高校将是区别于国家部属高校、成人教育高校和高职高专院校之外的地方性大学。

(二)地方高校建设内涵

地方性高校通常吸收了其当地区域大部分的生源,并承担了其培养责任。地方高校与“财大气粗”的国家部属重点高校相比,能否健康持续地发展其硬件和软件资源条件,对于提高其社会知名度、吸收优质教学资源和生源、促进当地区域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区域经济竞争力的基础理论和评价模型

(一)区域经济竞争力基础理论

我国早就进入了经济转轨时期,在这个长期的调整过程中,各省、各区域之间的差异存在着分化严重的现象。认识和研究区域经济竞争力理论有助于我们加深对市场经济的认识,有助于地方政府因地制宜,从更高的战略层面去决策和实施发展策略,解决地区性问题,取得竞争优势。

关于区域竞争力的定义,从现有的研究资料来分析,主要有以下5种代表性的观点:

1.财富创造论。研究者将区域竞争力定义为区域创造财富的能力。这种观点主要起源于IMD和WEF合作研究并在1994年发表的《全球竞争力报告》(The Global Competitiveness Report),其中关于区域竞争力的定义为“国际竞争力是指一个个国家或公司在世界市场上均衡的产出比其竞争对手更多财富的能力”。

2.产品提供论。研究者将区域竞争力定义为一个区域向更大区域提品与服务的能力。而城市竞争力是一个城市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聚集其现有自然、人力和资本要素,提供市场所需的产品和服务,增加居民的实际收入,改善其生活水平和质量,达到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3.资源配置论。研究者将区域竞争力定义为合理有效配置资源的能力。这种观点体现了新古典经济学的本质,即对稀缺资源的优化配置。它强调了资源对区域发展的重要性,一方面体现在区域竞争力是一种“比较优势”,如城市的大小、人力资本、资金,甚至是文化等软要素;另一方面也体现在政府能否把有限的稀缺的资源集中运用到关键的环节和领域中去,并从这个区域自身扩大到大区域中去,实现对大区域的争夺和利用。

4.经济实力说。研究者用区域经济竞争力来定义区域竞争力。这种观点认为区域竞争力就是指一个地区与其他地区在拥有相同资源是表现出来的综合经济实力的强弱程度。

5.综合论。将以上讨论的两种或多种观点结合起来,对区域竞争力做出更为全面的界定。

综上所示,不同的定义都有其不同的侧重点,同时又是不够全面或有所缺失的。本文的侧重点在于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提高问题,所以笔者认为,区域竞争力的强弱将在很大程度上通过其经济发展状况体现出来,而区域经济的发展又表现在对已有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有效配置、对外来的资源吸引和争夺能力,通过以上的行为实现居民实际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最终实现以支撑区域经济发展为导向,本区域得以持续协调、健康积极的发展。

(二)区域经济竞争力的评价模型

至今为止,国内外已有许多评价区域竞争力的模型,其中影响力最为广泛和最为大家接受的是波特“钻石”模型和IMD模型。波特模型偏重于产业竞争力,而IMD模型则侧重于企业竞争力。在此,我们仅参考波特模型进行分析。

美国著名产业竞争力学家迈克尔・波特(Michael .E. Porter)教授经过对许多国家的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研究后,以“产业结构/五力竞争”模型为基础,于1990年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提出了区域竞争评价模型――波特钻石模型。该模型理论认为:某一国的特定产业是否具有国际竞争力,取决于要素条件、需求状况、相关产业和辅助产业、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机遇、政府作用六大因素,其中前四个因素是影响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决定因素。

区域经济竞争力研究以竞争理论为基础,又使竞争理论在一国的不同区域这一特定层面上得到运用与发展。对于区域经济竞争力的评价,西南财经大学副教授徐承红曾在“区域经济竞争力评价体系研究”一文中提出了区域竞争力评价模型体系:区域经济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 辅助竞争力+综合经济竞争力。其中区域核心竞争力包含涉外竞争力、企业竞争力和产业竞争力三部分;辅助竞争力包括基础竞争力、环境竞争力和潜在竞争力;综合经济实力竞争力由总量竞争力、速度竞争力和人均竞争力组成。

笔者将参考上述两个模型,从地方高校教育与之相关联的因素方面着手,分析地方高校教育对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的影响和作用。

三、地方高校社会资本建设与区域发展互动关系

大学是一种人才集中度特别高的社会性知识组织,现代社会大学的基本职能有三: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大学作为高等教育的主要场所,不仅在源源不断地为社会输送人才,而且在经济、文化、社会服务等多方面对区域城市的发展都有很大的影响。而被地方政府管辖和投资支持的地方大学,因与地方的人文、发展战略更密切相连而对其影响更加深远。

有关学者对中国区域教育竞争力与区域经济竞争力的关联性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教育竞争力与区域经济竞争力有着非常密切的相关性,相关系数甚至达到了0.8以上。本文从提高地方高校社会资本角度来分析,提高其教育竞争力并达到提高经济竞争力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建议措施:

(一)加强政府地方教育投资力度,调动地方潜在资源,优化资源配置

由于地方高校的主要资金来源和支持者是当地省、市政府,而教育作为国家深刻贯彻的发展战略,各区域和省市也必须坚定不移地执行下去。要想构建一个足够有影响力的大学城,全面推进教育事业的发展,资金投入必不可少。为了做好这一工作,地方财政的分配和资源的运用就必须充分调动和合理配置,政府除了要发动各方资源,加大教育的资金注入之外,还要通过与地方企业合作,挖掘其所在区域企业资源,加强创业人才培养,更要通过地方高校本身的师资、科研贡献、文化和声誉等吸引外来更优质的生源、教学资源和更多的资金投资。

(二)创新应用人才培养模式,关注大学生创业,积累和更新校友资本投入

一直以来,国家和政府对地方高校学生以及教师科研项目的开展支持力度在一步步加强,我们也可以清楚的感受到科研比赛项目的增多,领域的不断扩大,类型逐渐的丰富。对于高水平和高层次的科研成果及产出,可以合理的运用到企业技术创新和进步之中。

社会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为使高校毕业的学生更加适合企业和社会的需要,各地方高校不断地在调整自身的学科建设和创新教学模式。例如:校企合作项目的开展、自主创业大赛的开展等等,甚至近两年慢慢火热起来的专业学位硕士的建设,也是培养创新应用性人才的改革措施。

在大学生自主创业问题上,地方高校应该给予十分和大力的支持,一旦青年创业者成功创业之后,将会感怀于母校和故乡的关心和援助,同时在发展壮大自己事业的同时,为母校的发展做出贡献。成功的青年企业家的培养不仅可以积累高校的社会资本,更加可以起到更新延续的作用,形成规模效应,为高校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三)关注大学生行为模式,促进了外来和当地文化的交融与互补,提升城市文明程度

区域是一个自然、经济和社会的开放复合系统,区域的发展是复合系统结构调整和功能完善的过程,是复合系统与其环境相互作用协同进化的过程。因此,区域经济的发展与文明的建设也会相辅相成、互相影响。

在当今的注意力经济时代,网络已经逐渐渗入人们的生活和事业。在我国网民数近6亿的今天,年轻人尤其是高校的学生在互联网信息传播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校学生是一个极其活跃的网民群体,其不仅数量众多,而且于其关系网络的覆盖面庞大,关注范围涉及全国各地和各行各业。这一复杂的网络使得信息和文化爆炸式地在各地传播,《江南style》、《忐忑》神曲、《最炫民族风》等的风靡就是最好的验证。大学生对网络的使用会使得当地文化和外来文化得以大面积的传播,密切关注大学生的网络动态行为,吸引学生的注意就间接地吸引了社会各界人士的注意,合理地利用学生这一庞大的隐形的校内社会资本,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将校园和城市魅力传播出去,同时引进外来文化,使得城市文化更加丰富,实现多元化发展。

(四)合理开发和利用高校教师资源,为学生发展和就业提供支持

地方大学的教师与初、高中教师相比,拥有和掌握着更多的人脉、资金等社会资本,但是这些资本对于学生的运用却是九牛一毛。在地方高校缺乏国家政府的资金、人力、物质等支持的情况下,就更应该通过挖掘和利用现有的教师资源,通过制定奖励等措施来鼓动教师为学生服务,在学生的学术研究、社会实践、校内活动以及就业创业等方面提供支持。

四、结束语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高等教育和区域经济发展两者之间的相互辅助作用将会越来越明显。区域经济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基础,为其吸引和带来更多物质资源和条件;高等教育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为其注入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和无限知识资产。地方政府应该充分认识到二者之间的关系,加强对地方高校的资金投入、师资引进和分配和教育建设,促进高校和地方企业的合作,形成二者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良性关系。同时,高校自身也应该认识到社会资本这种无形的资本相较于物质资本所发挥出来的更大的作用,通过为城市和社会提供更多优质的人力资本,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实现区域经济资源有效配置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方林,曹红萍波特“钻石模型”在区域经济竞争力研究中的应用当代经理人,2006(5):191-02

篇9

品牌是区域经济的主要竞争力因素

有人曾说过,如果一夜之间麦当劳全部被烧毁,仍会有人花900亿美元买下它的商标。这绝非耸人之言。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品牌特别是知名品牌正日益成为企业竞争的核心因素。调查表明,目前国内20%的强势品牌占有的市场份额达到80%,而80%的弱势品牌却仅分到20%的市场份额。因而,对于企业来讲,是否拥有知名品牌已成为其能否决胜国际市场的重要因素。同样,对于一个地区而言,其品牌知名度的大少、知名品牌的多少,都直接显示着该区域经济竞争力的强弱。可以说,从某种意义上讲,品牌业已成为区域经济强弱的代言人。

我们xxx镇是绍兴县经济强镇,2002年综合经济实力在浙江省百强镇乡镇中位居第五,全镇共有企业350余家,其中国家大型企业12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家,县50强企业7家,行业主要涉及印染、金银饰品、人造制革、纺织、家私、热电和羽绒七大门类,经过几年努力,日月集团的“明牌”首饰、无名集团的“金皇后”、花为媒集团的“花为媒”、县第二羽绒厂的“斗寒”四只商标被认定为省著名商标,富强集团的富强牌服饰面料,富得利木业的富得利牌实木榫接地板被评为浙江名牌产品。

为支持企业积极创立自己的品牌,镇党委政府从各个方面对企业给予了力所能及的支持。一是及时引导。对镇内企业的基本情况进行摸底评估,筛选出基本符合条件的企业进行动员、指导。二是政策激励。若镇内企业“当年被认定为全国驰名商标的奖1万元,省著名商标的奖5000元,市著名商标的奖2000元。”“当年被认定为国家级名牌产品的奖1万元,省级名牌产品的奖5000元,市级名牌产品的奖2000元”;“凡使用境外自有商标的商品,并出口到注册国的,一次性奖励人民币3000元”。三是提供服务。安排专门人员为企业提供政策咨询,代办手续,跟踪服务。

面对激烈的区域经济竞争,xxx镇要想继续保持领先地位,必须要有更加清醒的认识和广阔的视野,脚踏实地、持之不懈地做好品牌这篇文章。只有创立了品牌,企业才能不断做强做大,xxx的区域经济才能不断地向更高层次迈进。

篇10

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是指一个地区在国内外市场上与其它区域相对比所具有的当前自身创造财富的能力,以及凝聚各种经济要素,在未来相对较长一段时间内实现健康、科学、可持续发展的潜力的总和。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包涵经济、社会、科技、教育、文化、环境和制度等多方面因素。

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模型

在借鉴波特模型和IMD模型的基础上,根据多层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思想,本文提出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理论模型。用公式表示为: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经济发展水平+可持续发展潜力+协调发展水平。

(一)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

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分为区域内经济发展水平、可持续发展能力、协调发展水平三大核心。本文参考各地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经综合整理后细化得出表1指标评价体系。

本文评价方法主要采用综合指数法,首先应用频度统计法和相关统计分析法构建和筛选评价指标,其次使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再次采用改进的功效系数法对评价指标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最后运用综合加权法计算综合总指数。

(二)综合评价指数计算步骤

第一,具体计算步骤为:

第一步:指标数据的标准化处理。首先是给系统中的每个指标规定两个数值,一个是满意值(最大值),另一个是不允许值(最小值);然后计算各指标的功效系数;再依据单项功效系数,用加权平均法得到平均数,公式如下:

Yi={[xi-x(s)i]/x(h)i-x(s)i}×40+60

式中,xi是统计指标的实际观测值,Yi是对应于xi的评价分数值,x(s)i为第i个指标的不允许值(最小值),x(h)i为第i个指标的满意值(最大值)。第二步:对各层指标赋权。第三步:逆向逐层汇总,计算评价要素层和最高层的得分值。 第四步:根据计算结果,按分值对区域综合竞争力进行排序。 第五步:计算结果评价。

第二,标准化处理公式的确定。上述指标数据标准化处理计算公式为:

Yi={[xi-x(s)i]/x(h)i-x(s)i}×40+60

是将指标数据转化为取值范围在60至100之间的无纲量数据的计算公式。60表示将有量纲数据转化为无量纲数据后的最小评价值,40表示经过无量纲处理后评价值之间的最大差异值。最小评价值和最大评价差异值之和为100,如果确定的最小评价值越大,最大评价差异值就会越小。

第三,评价指标赋权。根据层次分析法(AHP)作为评价指标赋权的方法得出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各层指标的权重,其中,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权重为42%,可持续发展潜力权重为43%,协调发展水平权重为15%。

我国各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

(一)各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及其综合竞争力评价

1.东部地区。东部地区外向型经济特色比较明显。近几年,东部10省市GDP总量均达约50%左右。本文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测算结果,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的综合竞争力在全国其他地区中排名第一,综合评价分值高达81.05分,

2.中部地区。中部地区农业总体发展的自然地理环境较好,工业基础扎实,现代服务业在工农业快速发展的带动下得以健康发展,近几年GDP约占全国的18%左右,测算的综合评价分值为73.56分。

3.西部地区。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远远落后于中东部和东北地区。西部地区经济发展速度逐年加快,尤其是西部大开发以来,经济总量不断增大,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增加,近几年GDP总量达15%左右,测算的综合评价分值仅为71.45分。

4.东北地区。在国家实施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以来,东北地区经济发展加快,近几年GDP占全国的9%左右,测算的综合评价分值为77.72分。

(二)各区域经济未来发展趋势评价

1.东部地区。东部作为我国经济实力最强的地区,劳动密集型、资源利用型工业行业逐步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东部高科技产业将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与此同时,现代金融业、商务服务业、信息咨询等行业也将成为东部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2.中部地区。中部地区具有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地域、交通、科技和人才等方面的相对优势。因此,原材料精深加工、装备制造产业将是中部未来发展的优势和方向。

3.西部地区。西部地区总体经济实力弱于东部地区,在未来发展中,西部地区将走上一条充分开发利用地方资源、提高劳动就业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新型发展道路。同时,将借助自身独特的人文历史、自然风景,打造出独具魅力的特色旅游行业。

4.东北地区。东北地区凭借老工业基地的基础优势,从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调整和转型进一步深入,现代工业、现代生产业加速发展,东北地区未来发展后劲十足。

(三)各区域综合竞争力提升的优势及劣势

根据上述分析比较,可以看出,各个区域由于历史原因、区位特征、政策体制、资源状况等原因形成了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优劣势。其中优势表现在:基础设施条件好,产业结构优化,支柱产业发展较好,政策导向有利等。劣势表现在:区域经济总量小,产业集群化水平不高,产业综合竞争力弱,西部地区、东北地区承接中、东部地区产业转移能力有待加强。

提升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对策和建议

(一)不断优化产业结构以促进地区社会经济更好更快发展

建立合理的产业结构体系,实现资源、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发展,是推进经济发展的核心。一方面,把一些资源消耗大、污染严重、优势丧失的产业转移;另一方面,从本地产业发展的基础出发,吸引发达地区转移出的本地重点发展产业和高科技产业,以带动本地产业结构升级。

(二)强化产业集群化发展以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

强化产业集群化发展,是提升区域产业综合竞争力的必由之路。第一,从外部经济效益看,集群可以带来劳动市场和公共设施的共享,有助于产生专业化;第二,就产业集聚带来规模经济效应而言,生产替代产品的企业即同行企业集聚在一起,实现规模最大化;第三,生产具有互补性的企业即上下游企业集群,企业间提供了相互的市场,降低成本;第四,产业集群促进分工与协作,创造了良好的竞争与创新环境。

(三)加快中心城市经济发展并实现由点到面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一是提高I类发达地区、重点城市区域首位度。集中力量加大重点城市,如省会、资源城市等资源整合力度,加快其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步伐,提高其要素聚集与产业融合程度,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区域中心城市核心竞争力,从而使其真正成长为具有强大辐射和带动作用的区域经济增长极。

二是推进II类综合经济较好的城市地区发展。承接产业转移、带动发展、吸引人口、支撑城市网络体系的重要功能。努力形成有特色的产业集群。

三是将III类综合经济欠发达区要根据各地区的自然条件,资源结构和社会经济条件进行规划建设,发挥本区域的比较优势,增强竞争力。

(四)加大教育和科研投入以提高技术创新能力

区域技术创新能力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存在着非常密切的联系,两者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创新一是要高度重视教育投入,特别是专业性强的高技术人才和经济管理人才培养教育;二是从人力、物力、财力上加大科研投入力度;三是发展区域循环经济,从教育、管理、法律和技术等方面共同推进,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五)在产业梯度转移中抢抓发展机遇

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综合经济竞争力不断提升,我国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同时,内部各经济区域之间也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状况进行产业梯度转移。特别是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和东北老工业地区振兴等区域发展规划的深入实施,国内产业转移加快。一是西部加强与中东部地区产业转移方面的有关合作与交流,为承接产业转移创造更多有利条件;二是从实际出发,充分发挥自然资源优势,因时因地制定承接中东部产业转移规划;三是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有针对性地制定承接产业转移规划,加强对产业转移中的相关企业发展的引导和支持。发挥政策优势,促进综合竞争力协同提升进一步缩小区域间经济差距,在各地协调发展中形成重要的一极。

(六)进一步扩大对内对外开放

一是对西部地区而言,从东部甚至国外引进资金、项目、技术、人才等方式,加快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和升级;二是加强与周边相对发达省份的经济协作。充分利用地缘关系、人文联系,延长企业生产链;三是通过制定各种优惠政策加以扶持,加强其与国际企业集团的合作;四是大力加强宣传推广;五是提升区域产业合作层次和水平,加大技术密集型产业合作比例,强化项目带动与对接。

回顾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区域之间横向对比虽然还存在一定差距,但纵向对比经济社会面貌已经发生了显著变化,总体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提升,经济社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在未来的发展,要按照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快速提高的要求,不断增强经济发展能力、社会发展能力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承载能力,加强区域间的协作,实现“区域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

参考文献:

1.初丽霞,楚永生.树立科学发展观,推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J].经济纵横,2005(10)

2.马凯.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发展[J].中国经贸导刊,2004(19)

篇11

关键词:发展战略;区域经济;核心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

在区域核心竞争力系统中,区域发展战略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性核心竞争力。区域发展战略是一定时期内区域经济发展中带有全局性、长远性和根本性的重大决策。区域发展战略的策划是根据区域特点,通过制定一系列规划和产业发展战略来组合并激活区域要素,使各要素处于良性互动的均衡状态,并形成“集聚效应”,不断吸纳人才和技术等要素,使区域的“边际竞争力”不断提高。这是区域能够持续发展,保持核心竞争力的基本前提。

一、发展战略是培育区域竞争优势的关键环节

区域核心竞争力由两个基本要素组成: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比较优势和资源有关,由区域优势资源构成,强调的是一个地区的特色。一个地区的特色和优势可以是:区位优势,自然资源优势,社会资源优势,混合资源优势。这些特色和优势或是天然禀赋,或是历史发展的长期积累。比较优势主要是提供了有利的资源,赋予核心竞争力以独特性,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竞争优势和资源利用有关,是指在竞争中相比于竞争对手更强的能力与素质。麦克尔·波特的定义是:一国或地区产业创新和升级的能力,即该国或地区获得生产力高水平及持续提高生产力的能力。竞争优势强调的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内生能力,特别是创新力。相对于比较优势,其在核心竞争力中地位也更重要。比较优势是一种潜在优势,有利的资源不一定就能形成核心竞争力,只有通过区域发展战略才能最终转化为竞争优势。如图1所示。

区域比较优势只是一种潜在的优势,要使这种潜在的优势真正转化为现实的竞争优势,关键是要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培育、创造并维持其竞争优势,以保证区域产业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能保持长久的优势地位。

二、发展战略是区域优势产业持续发展的保证

区域竞争力是地区内所有产业竞争力的集。如果用AC代表区域竞争力, AIC代表区域产业竞争力,地区竞争力和产业竞争力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以下公式表述:

AC={AIC1;AIC2;AIC3;……}

区域竞争力最终由该地区产业竞争力决定。从某种意义上说,区域经济不过是产业经济的空间表现,区域经济发展最终都要落实在地区产业经济活动上。无论是地区经济增长率提速、综合经济实力增强,还是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地区产业能力的强弱。培育一个地区的产业竞争力,就在于寻求该地区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并以此作为优势产业重点发展,营造产业竞争优势,形成核心竞争力,获取竞争收益。

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和实践也证明,一个国家和地区要不断提升经济竞争力,关键在于不断提升其产业竞争力。一个地区的产业发展能力强不强,对于能否稳步提升其核心竞争力,实现区域经济的适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能力以该地区众多产业发展能力的集合为基础,地区之间的经济竞争本质上表现为地区产业发展能力之间的竞争。竞争优势的大小是由其在竞争中所处的地位决定的。一般地说,在竞争中所处的地位可以分为5种不同的情形:支配地位;优势地位;有利地位;维持地位;劣势地位。如果一个地区有某一产业在国内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或有利地位,甚至是支配地位,那么该产业在全国就具有较大的竞争优势,在发展战略中就是优先发展、重点发展的产业,并维持其竞争优势。如云南的烟草行业就是一个在全国具有较大竞争优势的行业,云南地区的发展战略就是要保证烟草行业的优先和持续发展,从而形成区域核心竞争力。

因此区域发展战略的目的就是通过扶植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核心能力强的龙头产业,培植市场开拓能力强、营销网络健全、具有品牌效应的标志性产业,形成区域核心竞争,最终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

三、发展战略推动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在区域经济竞争中,区域的产业结构越符合区际比较优势,越容易建立起竞争优势。区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缩影,不可能在各个产业都具有比较优势,也不可能在所有领域都具有竞争优势。区域发展战略具有调整区域产业结构,使其竞争力得以充分发挥的作用。

一是培育主导产业作用。区域产业结构由主导产业、辅助产业和基础设施三个部分组成。其中,主导产业是区域产业结构的核心,它决定着区域经济的发展方向、性质、速度和规模,并体现出某一区域在全国劳动地域分工中的地位。区域主导产业在某种程度上引导着区域产业结构。主导产业的主导性在于,一方面,可以通过产业系统的前向、后向、旁侧关联带动相关产业(辅助产业、基础产业)发展。另一方面,可以利用区域优势资源,形成优势产业部门和龙头企业,生产出名、优、特、新拳头产品,创造出相对丰厚的利税,增加区域参与经济竞争的实力和谈判回旋余地。从区域产业结构的动态过程看,根据产业链式发展规律,区域主导产业对其他相关产业表现出强烈的链式连锁反应,要求或促进辅助产业和基础设施的发展,形成多种产业相互配套的生产体系。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以产业发展战略为核心,产业发展战略的实质就是将区域产业发展序列按区域比较优势禀赋状态进行安排,根据区域的功能定位来选择主导产业,集中资源,重点发展,最终形成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二是发挥特色产业作用。即使特色转化为地区经济。发展战略就是要根据资源和条件开展相应的经济活动,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利用区域特色资源,包括独具特色的自然资源条件、蕴孕精深的历史文化遗存、独具创新力的人力资源,将之适当组合,发展成特色产业,并生产出特色商品。这种特色产业及其特色产品,能造就“特色壁垒”,产生特色竞争力。

篇12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区域竞争力的强弱,日益成为衡量一个地区是否具有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如何发挥区位优势,提升区域竞争力,加强区域对资源的吸引能力,成为各地方政府需要认真考虑的重要课题。在我国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研究省、市层次的区域竞争力状况,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山东省是一个经济大省,经济总量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但各地级市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甚至存在逐渐拉大的趋势。因此,对山东各地级市的区域竞争力进行评价,有助于各地级市区域竞争力的合理定位,了解各地级市发展的优劣势,为各地级市的经济发展提供。

一、区域竞争力评价方法及算法步骤

本文以山东省17个地市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山东省各地市的区域竞争力进行比较分析。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评价的思路是:先求出原始p个指标的q个主成分,然后选取少数几个主成分代替原始指标,再将所选取的主成分进行综合,就得到综合评价指标,然后依据综合评价指标对被评价对象进行比较。用主成分分析法评价区域竞争力的步骤为:

(一)构建指标体系矩阵。设n为样本,m为指标数,有:

X=x11x12x13…x1mx12x22x23…x2m………………………xn1xn2xn3…xnm

其中,xij为第j个变量在第i个样本的观察值,(i=1,2,…n;j=1,2,…m)。

(二)对原始指标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由于各项指标数据的量纲不统一,为消除变量之间量纲上的不同,需要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若指标体系中有逆指标要转化为正指标,本文采用Xik**=的方法将逆指标转化为正指标,采用的标准化公式:Xik**=(Xik-)/SK,其中Xik**为Xik的倒数,Xik*为Xk中第i个观察值Xik的标准值;为变量Xk中观察值的平均值;SK为变量Xk的标准差;i为第i时期;k为第k个变量。

(三)计算各变量数值之间的相关矩阵R。

R=(rjk)m×m

式中,xij与Xik*分别为变量j、k的观察值;rjk为变量j、k之间的相关系数,相关系数矩阵反映了各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

(四)计算相关系数矩阵R的特征根 R-?姿I、特征向量矩阵U=(uij)m×m,计算特征值及方差贡献率,完成原指标到各成分的转换,把原指标合成为各成分,再合成为总评价的权数。

(五)构造区域竞争力综合指数。将q个主成分转化为一个综合指数Zt,反映该区域经济的综合竞争力水平。

Zt=w1F1+w2F2+…+wqFq

Fi(i=1,2,…q)代表了该区域在某方面的竞争力水平,wi(i=1,2,…q)是这q个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即某个主成分构成该区域竞争力综合指数Zt的权重。

二、实证分析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2009年山东省17个地市的区域竞争力。数据来源于2006~2009年山东统计信息网、山东统计年鉴等,部分数据来源于网络。具体分析过程为:

(一)分析出主成分。对变量为44,样本容量为17的数据,利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按照特征根大于1的原则和累计方差贡献率85%的原则,选取6个主要成分,它们解释了总方差的91.888%(累积方差贡献率)。在旋转前因子载荷矩阵中,人均消费品零售额、产值利税率等因子含义不明确。从原始变量载荷矩阵中不能很好的用6个主成分代表44个变量,因此需要利用最大方差正交旋转进行处理,消除因子含义不明确的现象。

(二)各主因子的含义。因子分析是为了了解每个主因子所代表的含义,对分析结果做出解释。对于公因子F1反映2009年各个地级市经济总量发展水平的个指标具有较大载荷,包括地区GDP、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等。对于公因子F2人均GDP、人均地区财政收入等变量有较大的载荷。在公因子F3上,变量近3年消费品零售总额平均增长率和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具有较大载荷。对于公因子F4变量总资产贡献率、成本费用利税率等具有较大载荷,反映了各地级市的企业效益状况。在公因子F5上变量产品销售率和经济外贸依存度具有较大的载荷。在公因子F6上反映山东省各地级市近三年存贷款余额的平均增长率的变量具有较大载荷。

三、实证结果

(一)根据因子得分系数矩阵计算出因子得分。计算出山东省17个地市影响区域竞争力的主成分得分,见表1。(表1)

(二)山东各地级市综合竞争力得分Zj,可计算得山东各地级市的区域竞争力得分,见表1。由表1得知,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构造的竞争力指数有部分值为负值,如枣庄(-0.39484)、泰安(-0.23489)、威海(-0.15899)等,负值只说明该地级市在山东省17个地市中的相对地位处在平均水平之下;得分为正值,说明在17个地级市中,被评估地市的综合竞争力位于平均水平之上。

四、实证结果分析

根据表1可得,各地级市6个主成分和区域综合竞争力的排名。(表2)从表2可知:在山东省各地级市中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青岛、济南、烟台,排在最后三位的分别是莱芜、滨州、菏泽。青岛市和莱芜市的区域竞争力得分差距为2.159。可见,山东省17个地级市的区域竞争力差异较大。

(一)区域综合竞争力第一的青岛市在反映各地级市经济总量的主成分F1和反映居民存贷款余额增长率的F6上具有较大优势。但青岛市的消费品零售额增长率相对较低,经济对外依存度较高。

(二)区域综合竞争力排名第二的济南市的经济总量竞争力在17个地市中居第三位,消费品零售额增长率和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等方面在17个地市中具有较强的竞争力,表明济南市居民的消费需求旺盛,第三产业发展良好。但在区域综合竞争力中,济南市金融机构的存贷款余额增长率也比较低。

(三)区域竞争力综合排名处于第三位的烟台市,其经济总量竞争力仅次于青岛市,在17个地市中处于第二位,但烟台市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率、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存贷款余额增长率等在17个地市中处于比较弱的位置。

(四)排名处于区域综合竞争力最后三位的分别是莱芜、滨州和菏泽。莱芜市仅仅在人均平均量和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上具有一定的优势;滨州市居民近三年存贷款余额增长率相对较高;对于菏泽市而言,企业效益状况相对于其他主成分而言要好。

主要:

[1]赵修卫.区域竞争力基础的多元化及其思考.中国软科学,2003.12.

黄善明.论区域核心竞争力演变的生产力基础.云南社会科学,2004.4.

严于龙.我国地区经济竞争力比较研究.中国软科学,1998.4.

篇13

作者简介:孙中叶(1966―),女,河南淇县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河南工业大学经贸学院讲师,主要从事经济学理论与区域经济研究。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96(2006)05-0068―03

收稿日期:2006―06―18

集群现象一直是国内外理论界和实践界的研究焦点。马歇尔(1890)认为,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是外部经济。韦伯(1909)提出区位理论,通过定量研究方法,把集群动因归结为集聚因素。波特(1998)系统地提出了新竞争经济学的产业集群理论,认为集群开放式的良性竞争是促进产业集群成长和升级的主要动力。以克鲁格曼(1991)为代表的新经济地理学理论认为,产业集群是由企业的规模报酬递增、运输成本和生产要素流动通过市场传导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符正平(2002)将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概括为聚集网络外部化。国内外实践证明,区域竞争力越来越体在那些富有活力、产业集聚、技术密集的地区,这些集群犹如“平滑空间上的黏点”(Makusen,1996)。如美国的硅谷和128号公路、德国的巴伐利亚硅谷、英国的苏格兰硅谷、日本的九州硅岛、中国台湾的新竹、印度的班加罗尔、北京的中关村等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其所带动的区域经济的发展结果,成为全球经济发展中的“阳光地带”。目前,学术界对这一现象的研究更多侧重于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的促进作用。本文拟从基于集群创新优势的这一全新的角度,探讨二者在发展过程中呈现的耦合态势,揭示出集群式创新和建立区域经济竞争优势的互动关系。

耦合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系统或运动方式之间通过各种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以至联合起来的现象,是在各子系统间的良性互动下,相互依赖、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动态关联关系。类似地集群式创新与区域竞争力两个系统也可以通过各自的耦合元素,彼此相互影响,使该区域形成一种集群式的自组织力和自生成力。江、浙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发展实践表明,成功的区域与成功的企业一样,往往拥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区域的核心竞争力往往表现在地方特色产业群上,也就是大量相关企业空间集聚所形成的本地化的产业氛围,这是其它区域难以模仿的。

一、集群式创新与区域竞争力提升的耦合态势

区域经济竞争力通常是指一个区域在大区域中与同一类型区域在经济发展中分割市场和资源的能力,或者是一个区域在大区域中相对于其他同类区域的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它可以通过经济增长速度,人均GDP和人均收入,外贸出口增长,贸易顺差和财政盈余,专利和产品创新等指标反映出来。由于富有经济竞争力的区域获得的战略资源更多,配置的有效性与效率更高,因此其经济发展就更快。从资源禀赋的角度看,企业集群就是一种按最佳的方式将某一地区的多种资源要素有效地组织起来,从事某种对本地区来讲最具有竞争优势的经济活动和一处资源配置方式。大批产业相关的企业聚集在相对集中的空间区域,既加强了彼此之间的竞争,又可能产业相互学习的效应,使原来基于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发展成为创新优势,大大加快技术创新步伐,进而成为推动该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

从现实的发展来看,硅谷的创新正是由以企业的衍生为载体而不断产生和扩散的。在硅谷的70家半导体企业中,有近50%的企业是最早建立的费尔柴尔德公司的后裔,在这些后裔中,诞生了诸如英特尔、国民半导体公司等世界电子信息工业产业的先导。正是这种永无止境的技术和产业的自我激励的发展过程,促进了硅谷的发展和集群竞争力的提高。因为产业集群具有较强的集体效率,能聚集并释放出区域经济内部所具有的发展潜力,可以发挥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作用。所以,我们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加速工业化进程时,应该尽量搞特色产业,引导同一行业的不同企业聚集在一起,实行分工协作,减少交易费用,发挥集群效应。对于产业集群的类型,既可以是高新技术方面的,也可以是传统产业的,可以是农业,也可以是工业,小到钮扣,大到活动房,只要是人类需要,只要能够创造财富,都可以发展成为产业集群来获得区域竞争力。大多数经济学家在研究产业集群时,都对这种产业组织的新发展和地区经济的关系达成了共识,认为产业集群提高了本地区产业与其他地区产业相比的竞争力,有的甚至认为产业集群是地区经济发展的动力。波特等人还把这种竞争力应用到国家范围,认为产业群是国家产业比较优势的原因。产业集聚区内自发形成的这种经济资源与企业效益的良性运作,增强了企业适应外界变化和竞争的能力,使得产业集聚具有其他产业布局不可比拟的柔韧性和整体竞争优势,二者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自增强机制的特征。

(一)集群式创新同区域专业市场运行效率的耦合

企业的集群迅猛发展,为区域专业市场注入了更多的新鲜血液,从而丰富了区域专业市场的内涵,提升了市场品味,使其更具生机与活力。同时在专业市场的推动下,不仅使块状经济区域内的大量的中小企业能够共享到的外部生产要素、信息资源汇聚到整个网络层次上,使得中小企业充分发展其决策灵活、反应快速的特点,而且由于区域专业市场拓展了其产品的销售渠道,加快了企业资金流动速度,以及由规模经济带来的生产成本较低的优势,促进了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在产业集群区,无论是主产品的生产,还是附属行业的配套服务,都天然形成严格而精细的分工,因而降低了因转换生产加工环节而必须付出的成本,提高了劳动生产率。由于空间集聚,经济活动竞争性增强,市场变得日益发达和完善,市场运行效率得到提高。产业集群内部的高度竞争性也足以使该产业能保持较高的产业效率和竞争力,市场运行的效率才是区域经济发展不竭的动力之源。

(二)产业结构调整与企业集群的耦合

产业结构的调整必须伴随着产业组织的再造,企业集群作为一种重要的产业组织表达形式,在今天的各国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越来越引入注目,它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因为它是一种能够对外部交易条件和市场环境变化的自我适应调节的经济系统。它的主要成分和组织结构可以根据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灵活地和不间断地进行重新组合和自我适应调整,也就是说,这种产业组织具有很强的韧性和生存能力。这种地理上相对集中的企业集群,缩短了相互之间沟通的渠道,能够快速地相互学习,不断进行创新和观念交流,并不断扩大着其专业人才队伍和专业研究力量,形成了集群内部的一种自加

强机制,这种集群如果参与国际竞争并在国际竞争中形成,则其形成的竞争优势是难以被其它地区的企业超越,因此是具有持续竞争力的。

(三)集群式创新与区域经济溢出效应的耦合

企业通过共同使用公共设施减少分散局部所要增加的额外投资,通过产业的空间集聚实现同类企业整体规模增大而产生的外部规模经济,通过企业之间专业化分工协作获得外部范围经济。外部经济具有正反馈机制,即一旦产业集聚在某些地区,外部经济就会成为新的企业选择这一区位的推动力,这一自增强机制促进集聚体进一步产生更大的外部经济。同时,也有利于专业化深度发展。递增报酬是专业化分工的经济网络的基本特征,规模经济只有在专业化分工的基础上才能实现,企业之间专业化程度高,也就意味着企业间交易频率增加和协作关系的密切。企业的相似性和互补性使得企业专精属性更加明显,专注于自身的优势领域而能在区域内得到其它企业的领域的支持,这一动态共同体的协调发展显然能较大幅度地提升区域生产效率和整体竞争力。

(四)集群式创新与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耦合

工业化与城市化和集群式创新是密不可分的。从宏观层面看,工业化是包括劳动力在内的生产要素不断由农业向工业的转移,工业化推动了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加快了城市化进程;从微观层面看,工业化推动了企业群的发展,增强了区域经济的规模效益,促进了城市的自然形成,提升了区域经济的竞争力和工业化进程。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必须以相应合适产业的出现为前提条件,随着我国多元化经济的不断成长,加上在市场竞争和产业融合基础上逐步形成的合理产业集聚群体的出现,将逐步缓解我国长期就业的难题,加速推进我国长期存在且能难度极大的二元经济结构转型。

(五)集群式创新与区域经济增长的耦合

企业集群催生了许多新产品和新服务,满足了人们收入和生活水平提高后对更高层次消费品的需求。产业集聚促进了更多参与者进入和开辟市场,增强了市场的竞争性和新市场结构的塑造。同时,从产业链的延伸和产业间整合所导致的成本节约,使大批企业极大地增值了其价值,这最终会通过收入的增加和价格的下降促进消费。同时,产业集聚需要大量的高级人才,人才的培养和人力资本投资具有显著的双重经济效应,是在经济发展到一定层次后促进经济良性循环的助推器,人力资本投资本身就是一个享有好劳动力市场前景的高级人才生产过程,本身可以带动就业增加和劳动力生产率提高,人力资本消费作为一种经济运行的最终拉动力量,在现代经济条件下能极大地带动生产增长。

(六)集群式创新与区域优势的耦合

集群通过企业集聚的形式出现,对内通过前向、后向的垂直联系,形成类似于大企业的垂直一体化生产过程,而通过水平企业间的合作与竞争,有利于提高整体效率和竞争力,不仅在成本、价格、营销上有一定的优势,而且类似产品系列的企业集聚,在产品差异化和功能多样化方面也具有一定的优势、促进品牌建设。同时,集群对外形成产业壁垒,维持了市场竞争地位;对内促进专业市场建设,规范集群内企业竞争合作关系,推动区域内产业发展。在我国,经济相对发达的省份正是靠集群式创新取得了经济上的极大成功。具有典型意义的是,浙江的产业集群在轻纺、电器、小五金、日用小商品等诸多行业都取得了竞争优势。浙江的许多产品已经在全国甚至全世界上占据了重要的市场份额,浙江经济的奇迹应归结为浙江的产业群系统。区域品牌效应,一方面使每个企业都受益;另一方面与单个企业品牌相比,更形象、更直接,是众多品牌子精华的浓缩和提炼,更具有广泛的持久的晶牌效应。这些具有特色的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的贡献往往具有乘数效应,它们是地区经济持续强劲增长的源泉。具有产业特性的区域企业集群,能更好地发挥高度社会分工、专业化协作的功能,市场反应灵敏,促进了创新,对增强区域经济的凝聚力的竞争力,发挥区域的整体规模经济优势起了重要作用。发展区域经济,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关键在于培育发展那些具有区域产业特色的企业集群。通过培育发展专业化市场,加强专业化分工和协作,组织地区的经济网络,形成中小企业集群,利用聚集经济优势,造就各地的区域规模经济,以区域的企业集群力弥补单个企业力量的不足,从而增强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

二、集群式创新与区域竞争力提升的耦合基础与原因

集群式创新是指以专业化和分工为基础的同一产业或相关产业的企业,通过地理位置上的集中或靠近,形成长期稳定的创新合作关系而产生创新聚集,进而获得创新优势的一种平等开放的创新的网络组织形式。从其构成来看,这个网络包含有一系列的创新网络结点。这些结点往往与某一产业相关,包括了各类企业,如零部件、机器设备和服务的供应者,生产上有互补性的企业,下游的渠道和顾客,以及在知识、技能、技术上相关的企业,还有各种机构,如提供教育、培训、相关信息以及研究和技术支持的大学、职业培训机构、标准制订机构、咨询和评估机构等社会机构,提供公共产品的政府机构等。在发展较成熟的产业集群中,这些企业或机构间已建立了持久的联系,形成了良性的互动结构。

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一定区域内由于企业集聚而形成的产业集群可以从三个方面影响区域经济竞争力:一是通过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增强区域经济竞争力。区域经济竞争力是区内所有企业共同努力的结果,是区内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企业竞争能力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区域的整体实力,因此能否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对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意义重大。而产业集群通过绝对优势、比较优势、要素禀赋或规模经济形成专业化产业区,使大量企业集中于一个主要产业,以生产经营性企业为主,同时包括关联类、依附类、生产性和非生产性基础设施,通过劳动分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从而可以促进区域经济力的提升。二是指明了创新方向和提高创新速度。创建区域经济竞争力必须大力推进区域创新,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竞争力既可以表现为以更高的效率生产同类产品,也可以表现为创造与竞争对手不同的差异性产品的能力,因此创新对提高区域核心竞争力十分重要。创新是区域保持持久竞争力的关键,创新还能产生多样化,增强区域自我调节与发展的能力,是区域保持特色化的主要途径。由于科学技术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发展,没有任何一种优势能够永远维持,只有不断创新,产生新的竞争优势,区域才能在经济的波浪式发展中保持强大的竞争力。产业集群的自主创新活力是区域发展最根本的内在动力,这种创新活力来源于地方文化中蕴涵的企业家精神,以及有利于地方创新主体竞争与合作的制度和社会结构,产业集群作为创新的催化剂推动了创新的产生和实现。集群区域内发达的企业网络为交易和合作过程中的知识流动的创新提供了很多捷径。同时,集群降低了创新的成本和风险特别是区域内部形成的社会关系网络更有利于隐含经验类的知识和关键信息的传递与扩散。三是集群强调企业在本地的“根植性”,在发展形式上不仅强调大企业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甚至认为中小企业相对于大企业不易发生区位移植,更具有“根植性”,企业在本地的“根植性”,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四是促进新企业的建立,从而加大和加强集群本身,进一步提高了区域的竞争能力。区域核心竞争力的经济特征是聚集性,聚集带来了规模效益,规模效益反过来增强了企业和区域的经济实力,并吸引新一轮的企业加入,如此循环下去,区域的竞争力必将不断提升。五是产业集群有利于区域内收入再分配,兼顾效率与公平。在产业范畴上,产业集群的范围比专业化更广,如与批发和零售有关的销售业,与金融支持有关的金融业,与研究和职业培训有关的教育产业,甚至客户也参与引导产业的发展,这样有利于收入在区域内的再分配,避免过去专业化区域中不同职业的员工出现收入差异很大的现象,有利于社会公平,这一点对于欠发达地区的发展更具有重要意义。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