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实习目的意义

实习目的意义范文

发布时间:2024-01-08 15:15:46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5篇实习目的意义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实习目的意义

篇1

关键词

墓葬遗址;保护利用;展示方式

1.我国古代墓室的特征与形制

1.1墓室的概念我国古人强调视死如生,认为墓葬即是墓主人死后生活的地方。墓室是墓葬遗址的核心空间,也是墓葬遗址进行展示的重点,可定义为墓葬中存放棺椁的地方,一般位于地下,通过墓道与地面相连。1.2墓室的特征(1)作为历史遗存的特征。任何历史遗存的损毁都是必然的客观规律。①任何高新科技手段都只是延缓了文物损毁的进程,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这个客观规律。而且只要是针对历史文物的开发行为,在某种程度上就会对其造成破坏。因此,我们要在保护遗址和展示遗址中找到一个合理的平衡点。(2)作为不可移动文物的特征。墓室作为墓葬遗址中的不可移动文物,与棺椁、陪葬品不同,不可能离开其原始的自然环境,因此无法进行迁出展示。(3)作为土石遗址的特征。从材质上讲,墓室为土石类遗址,即由土质或石质构成的遗址。石质遗址结构坚固,耐损耗能力强。但一旦受到破坏,极难修复。而土遗址则具有结构疏松、易崩解的特点。由此可见,墓室是十分脆弱的遗址,需要我们严格遵循保护第一的原则。

1.3墓室形制演变我国古代文化源远流长,墓葬的形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社会制度观念及生产力的变化而变化,不同时代的墓室的形制也是不一样的,了解其演变的过程是我们进行展示设计的前提。如表1-1所示,我国古代墓室经历了无墓室时期、椁墓、黄肠题凑、室墓的不同阶段。设计师在设计中应加以区别,根据墓室的形制选择适宜的展示方式,同时避免设计符号的滥用。

2.我国古代墓室的展示方式分析

目前国内常见的遗址展示方式有建设遗址展示建筑、本体原状展示、复原展示等,其中大部分均可应用于墓室的展示中。不同展示方式的优劣势不同,在实际设计中可根据墓室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展墓室展示的常用方式如表2-1所示,不同展示方式各有利弊。参观者与遗址进行直接的交流则易造成对遗址的破坏,对遗址进行全面的保护则遗址信息传递的直观度就降低了。实际应用中,设计师应根据墓室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在两者直接进行权衡,选择适宜的方式进行展示。

3.我国古代墓室展示现存问题分析

3.1遗址展示建筑对遗址本体和周边环境风貌的影响遗址是珍贵而脆弱的,在遗址保护区内“大兴土木”是需要慎之又慎的。保护是展示利用的前提,任何破坏遗址的展示建筑都是不能成立的。然而,参与展示建筑设计工作的设计师多为建筑学专业出身,缺乏遗产保护方面的知识。破坏遗址本体或环境风貌的展示建筑屡见不鲜。如图所示的中山古城王厝墓遗址展示馆,展馆的承重构件的基础直接落在遗址的夯土层上,对遗址造成了直接的破坏。然而我国古代墓室多为土石类遗址,一旦受到破坏很难恢复。另外,开发主体出于好大喜功的心态,极力将遗址展示馆打造成地标性建筑。庞大的体量、标新立异的造型对,遗址区的原始状态形成了一定的破坏,也往往造成参观者对展示建筑的关注超过对墓室本身的关注,这种本末倒置的行为也是不可取的。

3.2墓室结构与可移动文物的隔离对遗址展示完整性的影响在遗址考古工作中,随着墓室的发掘也会出土一定量的可移动文物,如棺椁、陪葬品等。而在之前的许多墓葬展示中往往对可移动文物进行迁出展示,即将陪葬品等从原址移出,置于城市博物馆中进行展览。遗址原处仅留一个“一无所有”的巨大墓坑。例如,马王堆汉墓博物馆,墓中出土的棺椁、漆器、帛书等全部从墓坑移出,参观者仅能看到一个巨大的墓坑。这样的参观体验不仅使参观过程枯燥无味,而且直接造成参观者对墓葬艺术及其体现的丧葬文化认识不足。墓葬中所体现的历史信息是墓葬遗址的各个方面所共同体现出来的,将可移动文物与墓室剥离,很难实现对遗址的完整性展示。

3.3商业行为对遗址环境氛围的影响遗址展示的目的是传达历史文化信息。而实际展示工作中,部分开发主体却将遗址视作其获取利益的工具。为了追求短期的政绩或经济利益,无视遗址展示的适度性原则,强行引入一些商业行为,对遗址周边的环境气氛造成了恶劣的影响。如秦始皇陵在辟为遗址公园之前,每天都会上演“秦始皇登基仪式”,这种商业行为无疑对墓葬遗址庄严肃穆的氛围造成了破坏。

4.我国古代墓室展示设计对策

4.1遗址展示建筑要注重其隐蔽性遗址展示建筑建在遗址本体之上,应该照顾遗址本体与周边环境风貌的真实性与完整性,因为这也是其应该传达给观众的信息主体之一。②建筑的规模、外观、材料既要考虑到墓室结构的特殊要求,也要考虑到与遗址和环境的兼容性。从这个角度讲,西安汉阳陵帝陵外臧坑展示厅是遗址展示建筑的一座丰碑。设计师选取帝陵陪葬坑的局部进行展示,展示厅屋面全部采用绿化,种植供游客休闲的草坪,原有的自然风貌得以保存。参观者站在地面上,只能看到两座高大的陵冢(景帝墓和皇后王氏墓),遗址本体与周边环境风貌得到了真实完整的表达。(如图3)

4.2展示结构要注重整体性表达遗址所传达的历史信息是由其各个方面共同诠释的,单一本体的展示很难将历史信息表达清楚。因此,展示设计要遵循完整性原则,即通过完整的展示古墓葬的墓室结构、真实的表达墓室发掘时各个文物的位置关系向观众传达准确的历史信息。如图4-2所示,汉阳陵帝陵外臧坑展示厅将出土文物置于其发掘时的位置,参观者对遗址各组成部分的关系有了准确清晰的认识。反之,如果生硬地将墓室结构与出土陪葬品相隔离,只在原址留一个空空的墓坑,是很难将历史信息传达清楚的,遗址展示的整体性也是无法实现的。

4.3展示文本要重视其专业性《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评估总报告(2011—2013年度)》指出,游客在欢迎导览和影视厅时对其播放内容评价不高。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开发、监管主体普遍把注意力放在遗址展示馆/厅的建设上,对展览文本重视不够。这种“硬件优于软件,形式大于内”的现象造成“国内展览策划水平整体不高,策展人员专业素养距国际同行还有不小的差距”。③研究是做好阐释和展示的基础,我们在进行展示活动时,一定要建立在系统的研究之上,保证历史信息传达的准确性,着力提高展览内容的专业性。

4.4商业行为要与遗址区整体气氛相协调墓葬遗址作为我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对古代文明和艺术成就的直观诠释,也传递着我国古代的丧葬文化,因此遗址区的气氛大多庄严肃穆。保护墓葬遗址不仅要保护各遗址本体,也要保护遗址区的自然风光和环境气氛。遗址内的各展示行为一定要与整体气氛相协调。杜绝将遗址作为获取政绩和经济利益的工具,破坏墓葬遗址区气氛的商业行为不得出现。

5.结语

遗址是弥足珍贵的,对其进行有效的展示可以直观地传达我国古代文明和艺术成就;遗址也是脆弱的,不恰当的展示有可能造成历史信息的误读甚至对遗址本体造成破坏。墓葬遗址的展示不仅是遗产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与建筑学、城市设计、景观设计以及博物馆学和旅游业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具体的遗址展示设计中,我们应严格遵循适度性原则、真实性原则和完整性原则,力求对遗址的破坏降到最低,历史信息得到准确而清晰的传达。

参考文献:

[1].单霁翔.实现考古遗址保护与展示的遗址博物馆[J].博物馆研究,2011,01:3-26.

[2]..古墓葬展示利用研究[D].北京建筑大学,2013.

[3].雎蔚.城市环境下的中国墓葬遗址博物馆设计[D].清华大学,2009.

篇2

我喜欢的一个电视节目  北京市海淀区 四王府小学四一班 贾田田

我喜欢的电视节目是《我的兄弟姐妹》。你要问我为什么喜欢它,因为我觉的这个电视剧编写的既生动又感人,有好几次我看的时候都流泪了。

我觉的齐亿苦、齐思甜、齐天、还有齐妙他(她)们都凭着自己的毅力生存下来了。尤其是齐亿苦,他是大哥,而且又是这几个人中最苦的人了。他把弟弟妹妹都送给了一些富裕的人家,他自己就到处流浪,后来周老师收留了他。可是他还是经常去学校或去收留他弟弟妹妹的人家里找他(她)们,那些家长都不喜欢齐亿苦经常到他们家找他的弟弟妹妹,他(她)们觉的齐亿苦会带坏他们的孩子,所以就老搬家,还给他(她)改了名字,让齐亿苦找不着他(她)们。后来齐亿苦又进了工读学校,还是周老师替他求情,齐亿苦才被放假一天。齐思甜又搬迁到加拿大去了,她还经常给他哥哥写信,说她学会弹钢琴了,她还在信里说她要好好练习钢琴。转眼,十八年过去了,齐思甜变成了一个钢琴家,她大哥齐亿苦成了一个替人要债的,齐天成了个医生,齐妙当了个舞女。齐思甜想找到自己的弟弟妹妹,所以她就回国了。回国以后,她开了个记者招待会,她说她这次回国的主要原因就是要找到自己的兄弟姐妹。

最后,齐思甜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弟弟妹妹。不幸的是,她得了脑癌,经过与死神的决战之后,她终于醒来了,这次大病使她明白了生命的意义,让她懂得了“珍惜生命”这四个字的含义。他(她)们终于又在一起了!

指导教师:张岩

篇3

Investigation on the Status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Mother Maternal Consciousness. Yang Meirong, Zhu Xiaotong, Ma Jianfeng.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North China Coal Medical University, Tangshan 063000, P.R.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maternal consciousness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mother. Methods 346 mothers were measured by middle school students' mother maternal consciousness scale. Results Middle school students' mother maternal consciousness show that the feeling of mother-child in one body is very strong, the feeling of losing oneself and getting cold between couples exist to a certain extent. but the feeling of helpless in rearing children, the feeling of difficulty in communication between mother and child, the feeling of responsibility in rearing children, the feeling of self-development, the democractical environment in family and the feeling of setting an example to their children are good. Conclusion Except the feeling of mother-child in one body, middle school students' mother maternal consciousness is positive.

【Key words】 Middle school students' mother; Maternal consciousness; Mother maternal consciousness scale

就中国当前的家庭教育模式来看,“男主外,女主内”形式依然,父亲较多的在外忙于工作,而教育和抚养子女的责任主要由母亲来承担,母亲在教育子女中起着重要作用。

近年来,就母亲对子女教育问题这一领域有了新的研究趋势:儿童心理学家们开始把注意的焦点从教养方式等外显的直接的影响因素转向寻求形成外显行为的内在的心理影响因素上,开始关注母亲的价值取向、教养观念、自身的发展需求等内在的心理影响因素对子女心理发展的影响。这些影响子女发展的母亲的心理因素就是意识层面的,是根源性的影响因素。国内最早研究这一课题的是华东师大的心理学博士桑标,采用自编母性意识调查表,对年轻的母亲(93%的母亲孩子为0~6岁)进行了调查研究[1]。结果表明:年轻母亲母性意识的13个因子中,排在首位的是自我丧失感(解释率11.2%),其次是亲子一体感(解释率10.1%)。研究结果反应出了中国母亲在有了孩子之后,最普遍的表现是过于关注孩子,将孩子作为自己的全部和人生的希望,而忽视了自身的情感体验、评价、兴趣爱好等,不再关心自身的发展。这说明,中国母亲的母性意识中存在着明显的消极体验和丧失感。

初中生与幼儿相比,在生理上和心理上都产生了巨大的变化,生活完全可以自理,不再需要母亲无微不至、事无巨细的照顾了。另外,他们的自我意识进一步发展,独立意识开始出现,更渴望独立、自主,希望得到成人尤其是父母的理解和尊重。因此,对初中生而言,单纯的生活上的照料已经不够了,他们更需要心理上的沟通,这必然使母亲与他们相处的难度增大。初中生的家长,尤其是母亲,正处于担负抚养子女、照顾家庭、自身事业发展等多重责任的中年期,在体力和心理上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加之对子女教育难度的增大,她们对自身及配偶的评价、对子女的教养态度、关注的重点以及亲子相处的方式跟幼儿母亲有很大的不同,母性意识也产生了相应地变化。在现实生活中,由于消极的母性意识而引发的亲子关系问题时有发生,对母子双方尤其是子女的身心健康产生极为严重的不良影响。

为了从整体上把握中学生母亲的母性意识特征,以便母亲朋友们更直观地了解自己,找到自己的症结所在,从而更好的教育子女,并增进自身的完善和发展,进行了本次调查研究。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共调查了346名初中生母亲,其子女性别男女各半,其中,独生子女占75.2%,比例较大;大部分年龄在30~40岁之间,占总人数77.2%。

1.2 调查工具 采用初中生母亲母性意识调查表进行调查,此量表 Cronbanch's α系数为0.837,间隔一个月的重测信度为0.876;结构效度和内容效度均很理想。该量表包括9个因子:亲子一体感、自我丧失感、育儿无助感、夫妻关系疏远感、亲子交流困难感、育儿责任感、自我发展感、家庭民主氛围、树立榜样感。共34个项目,其中正性项目7个,反性项目27个,每个项目均按“完全赞同或完全符合”1分,“基本赞同或基本符合”2分,“不太确定”3分,“不大赞同或不大符合”4分,“完全不赞同或完全不符合”5分计分,正性项目反向计分,量表得分越高母性意识越积极。

1.3 施测过程 发放调查问卷,答完后当场收回。本研究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368份,其中有效问卷346份,有效率为94.02%。

1.4 数据处理 问卷回收后将数据输入微机,数据统计处理采用SPSS 11.0统计软件。

2 结 果

以母性意识调查表每个因子得分的中位数为分界线,因子得分低于中位数者为该项因子具有消极体验者,筛选结果见表1。

依据表1的筛选结果,并结合相关的调查资料,归纳出初中生母亲母性意识特点如下。

2.1 亲子一体感过强 在母亲对自身情感体验的评价中,有64.45%的母亲反应出亲子一体感过强的消极情绪体验。从该因子所包含的诸项目的调查结果可以进一步地详细考察母亲的亲子一体感表现。见表2。

2.2 自我丧失感不太严重 在接受调查的母亲群体中,有15.30%的母亲体验到了不同程度的自我丧失感。自我丧失感指母亲在养育子女的过程中,感受到的由于关注子女的成长而造成的自身的发展与兴趣爱好受到制约、情感体验遭忽视、视野变狭窄、孩子对自己的发展带来若干不利影响的一系列体验。答题情况见表3。

就对上面问题的来看,与幼儿母亲相比[2],初中生母亲对各项目的赞同率分别下降了6~10个百分点,说明初中生母亲自我丧失这种负性情感体验比幼儿母亲有很大改善,但仍有约三分之一的母亲体验到这种负性情绪。

2.3 较少母亲在教育子女过程中体验到无助感,反衬出母亲自信心很足 育儿无助感指母亲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由于效果不理想而产生的心灰意冷、束手无策等负性情感体验,在受试的母亲群体中,只有6.07%的母亲体验到了很强的育儿无助的消极体验。表4反应了育儿无助感因子各题目的回答情况。

从答题情况来看,绝大多数母亲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挫折时,并没有放弃,也没有对孩子灰心失望,而是从自身找原因,心态还是很积极的。

2.4 夫妻关系因受孩子的影响而疏远 在接受调查的母亲群体中,有17.05%,也就是接近1/5的母亲感觉到孩子影响到了夫妻的亲密感。

从表5可以看出,孩子确实吸引了父母双方的很多注意力,影响到了夫妻双方的亲密感。

2.5 亲子关系融洽 体验到与子女交流困难的母亲很少,只占总体的9.83%。

从表6中可以看出,绝大多数的母亲与子女相处时间充裕,交流良好,也注意到了孩子的朋友,但仍有接近40%的母亲在教育子女问题上还是有一些茫然。

2.6 育儿责任感很强 育儿责任感指母亲在日常生活中,对子女的生活、学习、交友等方面的关注程度,体现了母亲为人母的责任心。本研究这一因子上对自己有负性评价的母亲很少,只有2.6%。此因子所包含的各题目的答题状况,见表7。

这些项目从反面测查了母亲的责任感,答题状况表明,母亲有很强的责任心。

2.7 积极民主的态度 母亲意识到自己应该继续发展,也意识到家庭对子女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从而有意识的给孩子提供民主的家庭氛围。母亲自我发展感和家庭民主氛围两项因子都反应了母亲积极民主的态度,结合起来考虑。答题情况见表8。

从表8的结果来看,75.7%的母亲都有继续发展的想法,自我发展感很强;除了极少数的母亲以外,绝大多数母亲都有很强的民主意识,有意识的给孩子提供积极民主的家庭气氛,母亲的这种意识还是相当好的。

2.8 树立榜样感强,对子女的期望值很高 从母亲对各题目的回答情况即可看出,见表9。

就上面项目的回答来看,母亲希望自己能给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并期望孩子能有最好的发展。不过,母亲对子女的期望确实是过高,毕竟人类群体中出类拔萃的人是极少数的。

3 讨 论

研究结果显示出:初中生母亲除了亲子一体感和自我丧失感两种消极的情绪体验之外,其他的情感体验良好。她们尊重子女、平等对待子女,很多母亲朋友都有意识的给子女提供民主的家庭氛围,而且也表现出了很强的责任感及自信心,并努力给孩子树立好的榜样,期望子女有更好的发展。

亲子一体感是初中生母亲的主要问题,自我丧失感是由亲子一体感引起的。亲子一体感表现为母亲将子女视为自己生命的延续,视子女为自己生活的主要目标与中心,具有与孩子不可分割的一体化的感觉。母亲愿意为孩子付出一切,愿意为孩子克服生活中的一切困难,愿意为孩子做任何事,就连工作也是为了给孩子创造更好的物质生活条件,觉得孩子是自己生活的希望。她们真的是为孩子而活,而忽略了自身的兴趣爱好和情感体验,不再关心自身的发展,将自己迷失在教育子女的过程当中,导致了强烈的丧失感。然而,母亲如此全身心地投入未必收获好的教育效果,反而是亲子沟通困难的症结所在。缪建东对南京市两所中学、两所小学的300多名中小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67%的孩子认为父母对自己的关心过度或者关心的不在点子上。说明大多数孩子对父母不适当的关心是不太欢迎的[3]。沃建中等人对中学生人际关系发展特点的研究中表明:从人际交往的5个维度来看,中学生与同伴的交往水平较高,异性同伴好于同性同伴;与成人的交往水平较低,与陌生人的关系都要好于与父母和教师的关系[4]。这样的结果值得我们思考。

到了初中阶段,孩子的自我意识进一步发展,独立意识开始出现,当成人限制他们的独立性并把他们当作“小孩”而加以监护、指导,不重视他们的兴趣、态度和意见时,他们就会抱怨,并提出抗议,此时,青少年表现出强烈的自尊心,他们认为自己不能比能被压制、被剥夺独立的权利。所以他们开始扩大自己的权利,并要求别人尊重他们的个性和尊严,他们要求一定程度上与成人平等,并且竭力使成人承认这一点。而家长,尤其是母亲,并没有从以前那种对待“小孩”的方式中转变过来,还是那样的无微不至,处处限制,势必会为子女所不接受。因此,在这一阶段,母亲与子女产生冲突的很多[5]。看来,初中生母亲应尽早发现问题,尽快转变教育观念,改善母性意识。我向广大的母亲朋友们建议,不要把初中生仍当作“小孩子”来看待,要鼓励他们的独立倾向,适当地尊重他们的意见,在必要而正确的指导监督下,采取措施来充分发展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上的独立性和自觉性,给孩子们自己成长的空间。

4 参考文献

[1]桑标,唐剑.父母意识的结构与内涵初探.心理科学,2000,3:279-284

[2]桑标.有了孩子,没了自己―父母意识调查分析之六.父母必读,1998,8:8-9

[3]缪建东著.家庭教育社会学.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2:45

篇4

⑥宋明:《彝族选美由山野走向舞台》载《彝学网》

⑦《凉山彝族的选美仪式》载《最佳东方旅游网》http:///travel/109/2006-9/18/0691813555382754.htm

参考文献:

[1]胡庆钧.凉山彝族奴隶制社会形态[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2]江应梁.凉山夷族的奴隶制度[M].广州:珠海大学编辑委员会.1948.

[3]金朝荣.“梅葛”故里:姚安县马游坪彝村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调查报告[J].彝族文化.2008(4):50-55.

[4]拉法格.王子野译.宗教和资本[M].北京:三联书店.1963.

[5]林耀华.凉山夷家(旧版书系)[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 .

[6]刘尧汉.从凉山彝族系谱看它的父系氏族制和氏族奴隶制[A]//彝族社会历史调查研究文集[C].北京:民族出版社 1980:108-196.

[7]刘宇.凉山彝族英雄时代[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

[8]吕真达. 张春良等译.华西的土著民族——倮倮人的人种学和人类学研究[J].凉山彝族奴隶制研究.1978(1).

[9]马学良.云南彝族礼俗研究文集[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3.

[10]曲木约质.凉山白彝曲木氏族世家[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3.

[11]芮逸夫.云五社会科学大辞典·第十册·人类学[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1975.

[12]苏绍相、李玉兴、克鲁讲述,吉木惹柯搜集.搓日拉补征服女儿国[A].//楚雄民族民间文学资料(第三辑)彝族民间故事集[C].楚雄:楚雄彝族文化研究室编.1982: 6-28.

篇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呈现出持续发展趋势,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城镇建设带来了发展基础,极大的促进了我国工程建设发展。土木工程作为现代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施工质量和管理是工程施工的重点工作,是整体工程质量控制与管理的关键。土木工程建设项目的成败在于质量,离开了质量,其他的投资效益或者建设效益则无从谈起,因此在工程施工中需要将质量管理纳入整个项目的实际规划和施工流程之中。做到在施工中对各个环节的合理管理,完善管理措施是保证施工质量的有效措施,同时在施工中有必要组织有经验的专业的质量管理队伍,对对整个工程环节综合管理。

一、现代土木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分析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发展进程的加快,我国工程建设中出现了多种问题和质量事故,经过多年的研究和探索表明,土木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体系的不健全是触发这种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由于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没有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同时在施工中多数的施工点无法得到合理控制,在施工设置中存在着许多不确定和不受控制因素,最终形成施工质量缺陷的形成。针对这样的情况,现代工程施工企业在进行土木工程施工的时候,必须根据自身管理工作的特点和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分析,一次保障建筑工程在施工中能够满足设计要求,确保施工质量的有效。

建立比较完善的施工管理成本管理机制,加强工程项目成本控制是施工企业积蓄财力、增强企业竞争力的必由之路。工程项目成本控制,就是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通过适当的技术和管理手段,对施工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生产资料转移价值和劳动消耗创造的价值以及其他费用开支和其他管理工作等,进行计划、实施、监督、调节和控制,按照预先制定的目标计划,通过对工程实施中已发生或将发生的费用支出进行检查、复核、纠偏。

二、土木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工作

1.现代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研究的深入为土木工程施工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使得现代工程施工企业能够以质量控制研究理论为基础促进自身质量控制体系的完善。现代土木工程施工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应根据自身施工管理架构与工作流程构建基础质量控制管理体系,并结合工程实际情况进行质量控制的完善,以这样的管理体系建立、完善方式使企业在进行每一项工程施工时都能够保障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应性,满足工程实际需求。避免传统施工质量控制体系不能满足工程实际情况造成的质量控制不适应性。通过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完善,促进土木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科学开展,为保障工程施工质量奠定良好的基础。

2.施工规划管理对工程施工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是当前土木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主要内容,由于在施工中规划阶段的工作不够合理,造成在施工中出现种种的缺陷和问题,已成为影响当前土木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在土木工程施工前,技术交底是不容忽视的关键环节,在交底工作中,施工企业应当组织相应的人员对整个施工项目进行合理规划,对施工场地进行科学统一的规划,同时要对材料的存放、设备的保存和养护工作合理安排,以此来满足当前施工需要,为土木工程施工质量的提高奠定依据。

3.现代土木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要求施工企业以严格的控制与管理保障施工质量。因此,现代土木工程施工企业应加强现场施工技术人员与质量管理人员的巡检与旁站,保障施工过程各项控制要点处于受控状态,同时通过现场技术人员与质量管理人员的巡检旁站监督施工人员的施工过程,保障土木工程施工质量。通过严格的现场管理为保障工程施工质量奠定基础,为工程技术参数、施工工艺管理奠定基础,保障工程施工质量处于受控状态,满足工程施工要求。

三、加强土木工程施工管理,确保施工质量

1、工程质量管理

一是监理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建设单位应加强对设计方案、设计图纸等设计文件的质量进行会审。重点审核设计是否符合建设单位的要求,设计方案是否科学、规范、合理,设计意图是否明确,建筑工程与周边的环境是否和谐。对施工设计图纸进行检查,查看各种标准、数据是否相符吻合。另外,要检查设计图纸是否正确反映设计方案、计算是否正确、尺寸标注是否有误、选用材料以及施工要求是否合理、整体设计中各个部门的设计是否协调等。二是对施工方案、经费预算的科学性、可行性、施工技术的工艺,结构的稳定性、牢固性等进行检查。三是对施工人员和工程质量管理人员等进行质量管理意识培训,提高质量意识。特别是应对施工人员在施工前首先熟悉施工操作流程要求,熟练掌握施工操作要领,做到心中有数,提高土木工程施工质量意识。

2、加强工程施工监理

一是工程施工监理人员应其实履行监理职责,对工程进行全程动态监理。二是对重要部位的施工应严格执行旁监制度,确保关键部位的工程质量。对施工工序的交接、小项目的验收严格地对质量进行控制,并必须进行签字确认,才能流入下一道工序;二是工程监理人员应加强与施工单位质检部门的协调和配合,及时督促施工单位质检人员进行工程质量检查落实。三是工程施工监理部门建立健全工程施工监理制度,对监理人员进行认真的管理,确保其监理工作落实得到位。

3、加强对工程设备的检查、维护,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