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1 17:34:26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医学学科建设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中图分类号】R197.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3-0089-02
随着超声医学的建设和发展,超声已经不仅仅被应用于临床诊断,超声治疗也已经成为了重要的治疗手段。超声技术可以与一些强势学科进行有效合作,可以在介入治疗,手术影像检测评估,以及生育学的超声检测中发挥重要作用。超声学科在承担诊断和医疗任务的同时,还肩负着医疗科研,甚至医疗教学等重要任务。
相对于一些临床学科,超声医学是一门全新学科,是将超声技术应用于医学各部门而形成。但是其与医院的一些其他辅助科室比较,超声学科的地位和作用又是十分突出的。随着超声医学与临床联系越来越紧密,超声医学学科已经实现了多领域渗透。从医院进行超声学科建设的角度进行分析可以看到,超声学科的建设的根本在于有效进行科室建设,实现诊疗科研的严格管理,以及优质服务的全面突破。
一、超声医学学科的建设重点在于科室建设
超声医学学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命名。在超声科室的命名中需要考虑的是超声功能的涵盖,即使是乡镇小医院也不能简单地命名为B超室,因为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发展,三维甚至于四维彩超也已经被引入了县乡医院,所以在科室命名上要充分考虑到这一因素。另外超声医学已经脱离了简单的诊断功能,目前已经与临床治疗紧密联系在了一起,各种临床的诊断和治疗都与超声密切相关,所以通常情况下可以将科室命名为超声科。
超声科室的有效建构是超声学科建设的重要方面,超声学科与临床联系日益紧密,诊疗与教研需要紧密结合,但是目前的情况是多数医院在超声科室建设中结构分散、系统性差,加之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所以造成了设备资源的很大浪费。我们需要有效建设完整的超声科室,实现人力、物力最大程度上的结合。对超声科室的建构可以从检查、治疗和教研三个方面有效的推进。
超声学科的建构中需要具有全科素质的团队领导者,科室主任可以从院内外聘请具有威望的中青年专家担任,因为中青年人才更具有发展潜力和魄力。在设立科室主任和副主任的基础上,可以设立诊断和诊疗、教研组长,实现对行政和业务的有效领导。超声科室的一般性工作可由超声医师,以及超声技师联合完成,医师进行诊断和操作,而技师进行录入和报告的出具工作。超声科室还需要数名护士,对患者进行术前准备,以及术后的观察。器械工程师可以选聘专职或者兼职都可以,但是需要保证检修的快速和及时。在超声科室的技术配比中需要高、中、初级互相合理配合。
二、超声医学学科建设的根本在于临床管理
从医院的建设角度来说,各学科建设的基本立足点在于临床的有效应用。超声医学的学科建设需要紧密地和解剖、生理和病理科室联系在一起,积极拓展超声和基础医学的联系。在临床诊疗中需要用规范医学条例来指导医生的患者意识,以及科研意识,在临床上做到有品质和有内涵。在全面理顺本学科建制的基础上,超声医学学科需要积极地进行跨学科协作。超声诊断是临床的前置环节,而临床可以有效的对超声诊断形成验证,所以超声临床需要建立严格的随访,以及反馈机制,超声医师下病房,以及参阅诊疗意见都是必要的。在超声学科的临床上,不仅仅需要增强科室内部的凝聚力,还需要有效的增加医院内部的向心力,以及与患者的亲和力。
超声医学学科的临床建设关键在于保证医疗质量,全面地提高诊断的正确率,积极推进超声医学的临床治疗。又快又好地完成超声诊疗的关键是减少预约,基本上做到“零预约”。在超声临床的建设中积极突出超声介入治疗,有效发挥超声在治疗中的引导作用。全面推进超声介入治疗在造影,引流和造瘘临床上的应用,突出超声在评估和靶向穿刺方面的特色。超声学科临床建设的目的和意义在于及时地解决临床问题,积极地推动和使用新技术和新手段,紧密的联系学科前沿,为患者解除疾病所带来的苦难。目前对于医院来讲,最重要的是要积极地在超声介入诊断、肝脏移植、临床诊断分析、男子不孕不育和风湿疾病诊断中做精做细。
三、超声医学学科建设的亮点在于优质服务
从客观角度来讲,因为各个地区的医院层次、以及软硬件设施具有明显的区别,所以说超声医学在学科建设上基本上难以一整套办法全面推进,但是从另一个方面来讲,其实各个医院在提高服务质量上却是相通的。超声医学的学科管理在于便捷性,因为超声检查是一项普通的医疗检查,所以说做到快速、便捷是服务的关键。超声科室的服务应该说具有两重性,其一是对患者的服务,其二是对临床的服务,所以有效的实现与医院,甚至于多所医院联网是关键。通过局域网可以进行有效的预约和排号,通过超声的信息管理可以实现临床医生快速了解结果。通过远程网络患者可以挂号,疑难病历可以得到快速的协助诊断和处理。
超声科室的服务还在于超声医师诊断结论的快速生成报告,对一些非常规的病例可以由高级医生处理,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治疗和诊断。对患者的资料进行大型的数据库管理,便于网络的直接调取。超声科室可以与医院的网络联系,最终实现与互联网的连接,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患者公平的排号就诊,对特殊的病历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同时计划安排好超声技师和临床护理人员。超声科室还需要开设必要的临时观察室,以便于一些小风险治疗项目可以在门诊进行直接的治疗,手术后对患者进行有效的24小时观察。
四、超声医学学科建设的未来在于科研和人才
我们之所以说超声学科建设的未来在于科研和人才,是因为超声医学的未来应用空间和领域是十分广阔的。虽然目前超声医学还局限在临床诊断上,在临床治疗上也逐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其依然有很多需要提升之处。在科研方面最主要是要将科研工作与临床紧密结合,良好的科研可以带动学科发展。在提高超声诊断质量的同时,我们需要重点发展射频消融,超声辐射力成像,心脏超声等技术。超声医学还需要与多学科实现联合攻关,与临床科室和纳米材料科室紧密合作。还需要积极的推进科研成果转化,有效地将科研成果向适宜的三级以及基层医疗机构进行输送,推动超声在介入、造影,以及肿瘤、治疗方面的临床应用;促进乳腺靶向造影,以及纳米级造影剂的申报,转化和应用。
另外,在超声医学人才培养方面可以有效借助平台力量,加大选拔力度,培养重点人才。要将院内培养和院外联合培养结合在一起,努力为超声医学人才提供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在待遇上要向青年学科领军人物倾斜,鼓励青年医生申报各种创业基金,以此为超声医学人才的脱颖而出提供充分的锻炼机会和物质保证。
参考文献:
[1] 赵佳琦,章建全;借鉴戴明循环理论增进超声医学科研管理[J];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2011年01期
[2] 王鹏,褚洪光,孟春荣,李倩;超声医学科建设构想浅谈[J];中外医疗;2012年01期
[3] 刘守君;加强超声学科建设提高医疗服务水平[J];现代医院管理;2005年01期
[4] 杨益虎;超声医学科建设构想浅谈[J];实用医技杂志;2007年21期
关键词:
中医学;学科构建;培育措施
学科建设是普通高等学校建设和发展中的一项根本性战略任务,也是衡量普通高等学校教学、科研与整体实力的重要标志。通过加强学科建设,可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学校的学术地位和社会声誉。中医学专业是我校2016年新开的专业之一,属国控专业。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健康的意识不断增强,对疾病的无毒、无创、安全有效的治疗要求也逐步提高,这就为中医学拓宽了服务领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如何进行中医学学科建设,是目前摆在我校特别是中医中药系面前的重要问题。
1建设目标
1.1中医学的学科特点
中医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与实践经验为主体,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病理为基础,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研究人体生命、健康与疾病的科学,至今已有数千年的悠久历史。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综合国力显著提升,国民经济持续增长,医疗保障体系逐步完善,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自己的健康问题。由于中医学突出治未病,临床疗效确切,治疗方式灵活,养生保健作用突出,并具有“简、便、廉、验”等特点,因此越来越受到人民群众的欢迎。充分发挥中医学特色优势,加快发展中医学健康服务,是全面发展中医学事业的必然要求,是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重要任务,对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升全民健康素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1.2贵州省及毕节市的卫生资源现状
我国中医药人才资源缺乏,中西部地区和广大农村基层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中医学发展不平衡。以贵州省为例,据统计,2014年贵州省共有卫生机构29182个,卫生机构床位数16.42万张,其中,中医类医院床位数19448张,每万人口床位数5.54人。中医执业(助理)医师7528人,每万人口中医执业(助理)医师2.15人。以毕节市为例,2014年全市共有卫生机构5365个,床位31629张,卫生技术人员22407人,其中开设中医诊疗服务的卫生机构1073个,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1645人。全市乡镇卫生院共240个,能开展中医学服务的机构104个,基本能开展中医学服务的机构45个。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3个,能开展中医学服务的机构23个。全市村卫生室3994个,能开展中医学服务的机构1199个。2015年9月,在贵州省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大会上,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大力推动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的意见》,提出通过深化医改,增加医疗卫生资源和人才,实现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等措施,加快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为全省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加满意的医疗卫生服务。到2020年,贵州省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6张,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2.5人、注册护士3.14人,每万人口全科医生2人。其中重要任务之一就是提升中医学服务能力,到2020年,80%的县级中医类医院达到二级甲等水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建成中医综合诊疗区,90%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站、70%的村卫生室具备中医学服务能力。
1.3毕节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中医学学科建设目标
毕节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是黔西北地区唯一一所医学高等学校,肩负着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医学专门人才的重任。毕节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综合考虑毕节市的区域特点,结合本校的工作实际,突出中医学专业特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立足毕节,面向全省,辐射全国,把中医学专业建设成为办学有特色、省内有地位、国内有影响的高水平特色专业;为城镇社区和基层医疗服务单位培养系统掌握中医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适应现代中医学发展和高等中医教育需要,具备良好的人文和自然科学素养、扎实的西医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一定的中医学及预防医学相关知识,具有较强的临床思维能力和临床实践能力,能够适应医疗、预防、保健工作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中医专门人才;完成毕节市每个乡镇以上医院建设中医馆、开设中医门诊、设置中药房的战略任务。
2建设措施
2.1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是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基础。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72人,其中校内专任教师55人,兼职教师17人;高级职称32人,中级职称30人,初级职称8人。拥有专业课教师58人,其中“双师型”教师48人;专业教师中医学专业背景47人,专业教师与临床兼职教师之比达到1∶1;专业教师中研究生学历的有30人。近三年来,中医学专职教师在省内外期刊上发表教学、科研论文20余篇,主编及参编教材14部,现有师资能够满足中医学专业理论及临床实践教学的需要。专业开办后,学校将根据专业发展规模需求,合理规划专业师资结构。计划在现有师资队伍的基础上,引进高层次中医学专业人才,建设并形成一支结构合理、经验丰富、德艺双馨的“双师型”教学团队,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与科研能力。
2.2课程体系建设
课程建设是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有效落实教学计划的重要保证。学校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能力为本位”的原则,按照中医学专业课程标准,对课程结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调整,加强对中医基础学、中医诊断学、中医内科学等的教育教学研究,以中医诊断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妇科学为核心课程,强化实践技能教学,使教学更贴近岗位需求。同时,根据专业特点,构建“课证融合”双证书课程体系,将国家执业资格考试、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融入专业课程体系中,实现专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有机融合,依托校内仿真实训室和校外临床实践教学基地,建立了以岗位任务为引领、工作过程为导向,“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3实训基地建设
校内实训基地主要有中医诊断实训室、中药标本实训室和针灸推拿实训室等,能满足中医基础、中医诊断、针灸推拿以及中医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等多学科的教学需求,具备学生教学实训、教师培训、社会职业培训、技术服务等多种功能,并有与之配套的运行模式和管理制度。学校始终把技能训练作为教学重点,实训实习课时占总学时数的58%,校内专业课程实训课开课率100%,为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奠定了基础。校外实训主要有毕节市中医院、毕节市第一人民医院和毕节市第二人民医院等18所教学医院。教学医院医疗设备先进,医护人员业务素质高,具有较强的医疗、教学和科研能力,可以为学校提供充足的人力和物力资源,能较好地保证教学和实习工作的开展。学校制定了校企合作工作制度,加强实习管理、检查及指导,实习管理日趋完善。
3人才培养模式
3.1建立“校院合作,共建专业”机制
为使专业发展与行业需求相对接,成立由医院、行业专家和学校领导组成的专业建设委员会,建立由多家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专业人员参与的专业建设团队,共同负责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课程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制定保障校院共建专业的管理制度、教学质量管理制度、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及管理制度等,形成共育人才的机制。
3.2传承中医文化,以德为先,文化育人
积极创造文化氛围,让学生在所学、所得、所见、所闻和所悟中传承、发扬和创新中医文化。把人文精神与中医学专业教学紧密对接。将中医学的“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精神以及“治未病”理念贯穿于中医学人才成长的全过程。
3.3以实践育人为主线
在院校合作建设发展过程中,创新“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依托附属医院,在真实的职场环境中“边教、边学、边做”,实现医院教学化、教学医院化。在各级中医医疗机构,建立教、学、做高度一致的校外实训基地。
3.4构建“课证融合”的课程体系
以中医学专业岗位能力分析和中医执业准入为依据,以就业能力为核心建立课程体系。实施“双证书”人才培养模式,把学历教育和职业教育有机结合,探索中高职课程衔接,为学生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3.5丰富教学资源
在中医学学科建设发展中,不断丰富教学资源。以课程建设为抓手,建设中医学专业两门以上核心课程,形成课程标准。建设突出就业岗位能力培养的就业课程,包括中医适宜技术课程。以数字化资源建设为切入口,训练中医辨证思维和诊断治疗能力。
3.6改革教学方法和考核评价方法
1.1高水平科研平台的建设
在教育部“985”工程专项基金支持的基础上,心血管内科投入大量人力和物力建设心电生理与心律失常实验室。在学科带头人的领导下,高水平科研平台建立并稳步发展。2012年,随着心电生理与心律失常实验室被评为广东省“十二五”医学重点实验室,也是当年心血管领域唯一的重点实验室,进一步促进了临床医学科研条件的建设和学科发展。通过制定实验室建设方案,增强实验室各项软件和硬件设施,优化人力物力资源,建立了一个集开放、协作和竞争为一体的高水平科研平台。
1.2构建临床医学科研平台
实验室包括:细胞膜片钳实验室、细胞培养实验室、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动物实验室、倒置荧光相差显微镜实验室、学术交流办公室。各实验室有机结合,强大实验支持,加上良好的实验环境和医学科研条件,吸引了众多院内外优秀科研工作者,推进了科研项目的开展和顺利完成,促进了学科之间的交流和协作,有利于相关学科的建立和飞速发展。
1.3配置先进的实验室仪器设备
目前,实验室已经积累了总价值约2000万元的先进仪器设备。包括:(1)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仪器:酶标仪、高效液相色谱仪、普通PCR仪、梯度PCR仪、荧光定量PCR仪、分光光度计、全自动凝胶成像系统、超声细胞破碎仪、超净工作台、高速冷冻离心机;(2)细胞实验仪器:细胞膜片钳设备、细胞压力加载系统、流式细胞仪、全自动磁珠分选仪、普通倒置显微镜、倒置荧光相差显微镜、生物安全柜、台式离心机;(3)动物实验仪器:离体心脏灌流装置、多导电生理记录仪、彩超相控阵探头、冷光单孔手术灯、体视显微镜、血管压力直径测定仪等。仪器设备种类齐全,形成了系统的研究体系,更好的服务于科学研究。先进的科研仪器设备,为科研工作者提供了必要的科研设施,能够基本满足科研工作对于科研仪器设备的需求。同时,这些专业的实验室配置有利于科研项目的申请和开展,促进了学科的建设和稳步发展。
1.4特色化实验室管理和发展
作为心血管内科高水平科研平台,心电生理与心律失常实验室的宗旨是服务于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学科发展。为更好的尊承其服务宗旨,实验室建立了管理制度。对实验室科研档案管理、实验技术积累、实验室安全卫生保障、实验室仪器设备维护、科研实验收费等分别制定了详细规章制度,制定课题组之间定期交流机制,为实验室正常运作与稳步发展提供保障。同时,实验室实行以课题组为单位的负责制度,各课题组负责人(或导师)对各自课题组的经费使用情况、科研进度和科研成果的可靠性负责。这种运作模式,在保证研究课题独立性的前提下,有利于不同课题组之间、不同科室之间的交流与协作,利于科研水平的提高和学科发展。心电生理与心律失常实验室着重研究心血管疾病中的心律失常发病机制和影响,主要分为三个方向:心力衰竭与心律失常方向,心脏保护与心律失常方向和动脉粥样硬化与心律失常方向。为了促进上述研究方向的发展,实验室积极选派优秀人员出国留学深造。同时,邀请该领域与实验室长期合作、有影响力的专家为课题组成员,为研究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随着实验室临床医学科研条件的建设和各项科研项目的开展,实验室已建立了心律失常在细胞、离体和在体水平的系列研究方法,综合多道生理仪、膜片钳等专业研究手段和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实验室已具备开展心电生理与心律失常实验的全部仪器设备和实验方法。
2强化科研积累和人才培养
2.1科研业绩沉淀,促进科学研究在医院重点学科发展经费的支持下,科室运用膜片钳技术,建立了心脏离子通道实验平台;构建心律失常的整体动物模型;建立离子通道在动物整体模型上的整合;利用细胞压力加载系统,在细胞水平上,研究心力衰竭离子通道的改变以及对心脏重构的影响。努力构建设备先进、种类齐全、操作规范、学术氛围浓郁的优秀实验室,为吸引优秀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努力使实验室成为广东省乃至全国心血管研究方面的高级人才培育基地。心电生理与心律失常实验室的建立,为学科科研工作者提供了良好的科研条件和浓郁的学术氛围,为科研项目的申请和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人才培养是实验室服务宗旨之一,2010—2012年,在实验室建设与稳步发展阶段,科室共招收了11名博士研究生和27名硕士研究生,已有27名顺利完成科研工作并取得相应学位。科室共申请并获得多项专利,发明专利有“便携式心内除颤装置”;实用新型专利包括电极导管、心脏起搏电极、数码临时心脏起搏器和下肢动脉造影标记尺。基础临床科研取得长足进步:获得7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8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项广州市科技名院名科特色项目,1项中山大学临床医学研究5010计划项目。其中,省部级项目中包括多项卫生厅科研项目。获批的项目中,既有心电生理方面,也有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方面的研究;既有基础研究,也有应用研究,学科影响力日益增强。
2.2依托平台建设,促进科研与人才培养良性循环人才是学科建设的根本,随着平台的建设人才辈出,科室获得1项教育部霍英东基金会项目,1项广州市珠江科技新星项目,3项“逸仙优秀医学人才”计划项目,2项中山大学青年教师培育项目,累计科研经费591.6万元。科室每年获批项目数、科研经费总额和SCI收录论文篇数及影响因子均呈递增趋势(见图1、图2、图3)。1人荣获中山大学博士研究生创新人才资助项目,2人荣获日本第一三共医药学奖学金。实现了实验室建设—科研项目—人才培养的良性循环,向全国培育和输送了高质量的心电生理和心律失常的专业研究人员。与其他科室相比,科室获得的人才培育项目居全院之首,且有1人荣获教育部博士研究生学术新人奖。学科着重培育广东省和全国优秀研究生,争创全国百优博士论文。
2.3促进学科发展,增强学科影响力在学科带头人的领导下,自2008年以来,心血管内科每年举办逸仙心血管病论坛。每年来自国内外心血管病方面的专家和学者达到500多人,会议论坛内容包括心律失常与心力衰竭分论坛和冠心病与高血压分论坛等。作为区域性的学术会议,意在立足广东,辐射华南,加强与国内外交流,给省内外心血管医生提供一个沟通、学习和交流的平台。近年来,随着心电生理与心律失常实验室的成立以及学科影响力的日益增强,以心电生理与心律失常实验室为科研和学术交流平台,学科的科研水平得到稳步提高。同时,学科建设得到长足稳定发展,参观和交流的人员来自全国各地。2011年,科室荣获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临床医学科研条件的建设对于提高科研水平、加强学科建设、加速人才培养、增强心血管内科的综合实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1 . 1 新时期军队疗养院保障形势和任务 未来几年, 随着武器装备、战略谋划、战术应用的研究向高新技术领域的发展,反恐维稳、抢险救灾、维护国家权益、国际人道主义救援等非军事行动日益常态化,生物安全在国家安全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 我军广大指战员将会承受更多、更复杂因素的影响,承受更多的身体和心理负荷,这对疗养与康复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疗养院在做好卫勤保障工作,以保证部队战斗力的提高上就显得尤为重要.
1 . 2 国内外 疗养 和 康 复在战 伤 时 的 应用 据统计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伤员重返前线的比率最高,主要原因是法国各级医疗单位广泛应用自然疗养因子和人工物理因子治疗伤员[ 1 ].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各类疗养院均接受伤员疗养治疗和康复,军人病员有 90.3%重返岗位. 近年来,美国提出"全生命周期保障"和"全谱卫勤"的观念,实现"强健促进、伤病预防、战救勤务"并重,构想对"全维卫勤"概念的形成有重要的启示[ 2 ]. 我军的疗养康复工作是从最初的荣军医院开始的,为促进官兵健康、提高部队战斗力作出了贡献[ 3 ].
1 . 3 新时期我军疗养和康复在卫勤保障中的作用 疗养院作为预防、保健、治疗和康复的医疗机构,面对 21 世纪疗养院根据新形势下面临的新任务、新问题,要积极发挥疗养和康复的作用,就必须掌握广大官兵身心健康保障的需求,利用疗养地优势,把握为部队服务的创新手段,增强广大官兵机体的健康体能,提高对特殊环境的适应能力,预防紧张及生物节律紊乱引起的亚健康状态,治疗和康复部队的常见病、多发病,从而发挥疗养院由平时的"保健康"扩展到战时"保打赢"的职能作用.
2 物理治疗在疗养院发挥疗养与康复的优势作用
2 . 1 理疗学与医学各领域的联系 科学地应用人工物理因子作用于机体具有广泛的意义,因此,当疗学的发展趋势是与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军事医学、基础医学、老年学、宇航医学、生物医学工程等的联系日趋密切,疗养院在积极利用自然界具有医疗保健作用的理化学因子和人工物理因子在疗养预防、保健、治疗和康复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2 . 2 自然物理因子在疗养院的优势作用 我国疗养地多位于海滨、山地、森林、湖滨、草原、风景地等,疗养地富含对人体有良好作用的疗养因子,可增强机体的适应功能,改善营养状态,增强调节能力,改善机体的反应性,以及加快生物节律的恢复等,无论在生理上,还是在心理上都能起到调节改善作用,促使失衡的机体恢复正常,消除疲劳,缓解心理压力和紧张情绪.
2 . 3 人 工 物 理 因子 在 疗养 院 的 应用特点 (1)预防某些职业病,如矿井、坑道、地铁及潜艇等作业人员的紫外线缺乏症;预防和减轻手术并发症和后遗症. (2)治疗病种>260 种,一种物理因子有多种治疗作用;且不良反应少,作用可相对集中病变部位,与药物联合应用时可有较好的疗效.
2 . 4 理疗学和康复医学在疗养院的应用 康复医学是一门新的医学专业,不仅是对疾病本身,而是着眼于整个人,从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职业活动上进行全面康复[ 4 ]. 为此,必须是多学科共同协作,必须与各临床专科密切合作,在物理治疗、医疗体育和有关临床上配合应用作业治疗,包括语言治疗、心理治疗、文娱治疗及假肢和矫形支具的装配等都是疗养院采用康复技术的主要组成部分.
3 加快疗养与康复医学学科建设与发展
3 . 1 建立疗养康复医学学科创新体系 全军疗养院系统经过 50 余年的发展建设,已经形成了得天独厚的环境、设备、资源和管理优势,具备了与康复医学趋势相适应的发展基础,但是,缺少的是与康复医学发展相配套的学科建设体系. 学科创新体系是学科发展的前提,实现军地联合、院校联合、各医院、疗养院联手,采取综合发展模式,实行规模化、集成化运作,跨地域、跨部门、跨学科、跨行业,进行系统化、网络化,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实现资源技术共享,重大项目协同公关,优势技术科学整合,强势领域联合开放、流动、竞:请记住我站域名争、协作、集成的运行机制[ 2-3 ].
3 . 2 加快疗养和康复专科建设学科建设要突出特色 ,要以疗养康复技术为基础,以理疗、心理、中医、体疗为技术手段,侧重亚健康状态和对心脑血管病、神经功能性疾病和骨关节等疾病进行治疗和康复技术的应用[ 5 ]. 同时,利用专科中心和特色科室的平台,以特色技术带动常规技术,拉动整体科室的协调发展[ 6 ]. 其次,加强康复专科中心向康复专科医院建设发展, 是推动疗养康复医学专科发展的有效途径,是疗养院准备为完成重大多样化军事卫勤保障任务的条件.
3 . 3 抓好康复与理疗医学人才培养工程 人才培养工程是学科兴旺的关键:(1)抓好人才来源,建立人才培养体制,巩固院校设立康复与理疗医学本科专业,在医院、疗养院设立康复与理疗医学培训基地, 使院校培养和继续教育相结合,使医学人才源源不断. (2)抓好人才选拔,选拔好领军型人才,一个杰出的领军人才可以占领一个领域的制高点,开辟一个新领域,带动一大批人成长. (3)积极提供支撑条件,为高素质的人才提供学术研究平台.
3 . 4 强化发展新技术自主创新能力 当今社会, 医学新技术方兴未艾,各类前沿技术的不断涌现,与临床医学相比疗养院医学科技在疗养和康复等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实力还不够强,特别是在康复技术、自然疗养因子应用技术、人工物理因子及传统中医等技术的开发应用有待于提高[ 7 ]. 遵照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确立的"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认真论证好具有战略性、前沿性和前瞻性的发展方向,这就要求我们瞄准康复和物理医学科技最前沿技术,依靠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积极抢战技术制高点.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8-0235-02
1“学科极”概念的提出
随着社会科技的全面进步,高校的学科设置呈现滞后的局面。世界各国都在研究本学科的基础上,对学科结构进行的调整。综合而言,出现如下趋势:第一,科学发展与社会需要促进了知识生产方式的改变,要保持学科优势,就必须对有限的学术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实现最优组合;第二,打破了过往的学科壁垒;第三,交叉学科、优势学科群在各国应运而生,而原有的学科概念已逐渐模糊化。因此,如何对待现有学科研究方向、加强产学研的结合力度、加强学科队伍建设、整合相应学科资源,形成一个具有一定竞争实力、特色突出、分工合理、相互配套的优势“学科极”,成为基础医学学科建设的重中之重。
1.1 我国基础医学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一所大学是否具有竞争优势,主要是看其优势学科是否具有核心竞争力[1],而基础医学作为重要基础学科,是为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军事医学、乃至整个卫生事业培养卫生人才的重要载体,其学科地位至关重要。从现状来看,“国内专业性医科院校所设的基础医学学科存在规模散,结构、布局不合理,人员、仪器设备零乱分散,且重复设置,有限的资源不能得到合理有效利用等问题”。[2]某些学科研究缺乏创新,研究内容脱离社会需求;一些学科研究虽适应社会需求,但缺乏竞争力,不能发展壮大。这些学科往往缺乏合理有效的研究梯队,实验仪器设备陈旧残缺,无法胜任重大科研项目,从而影响学科建设。
1.2 “学科极”概念应运而生“学科极”是打破学科界限,将若干具有相同级次的学科进行有机整合,以形成进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多学科综合体。“学科极”并非简单的学科组合或者罗列,而是个相关学科的高度综合,是学科之间交错纵横渗透,围绕某一共同领域有机而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综合集成的结果。
1.3 “学科极”概念对于高校学科建设的普遍意义“学科极”打破传统学科界限,使师资、仪器设备、科研场所、科技资料等教育科研资源实现自由共享,实现多学科有机的整合,建立起多学科合作平台。这种整合使原有的学科特色更加显著。同时又能带动学科群内一些比较薄弱的学科的发展,形成新兴的优势学科。这样的良性循环使学校能拥有众多的前沿技术和一批有活力的优势“学科极”,从而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2用“学科极”思想指导基础医学学科建设
当前单一的学科知识体系已经难以揭示物质运动的错综复杂的内在联系,必须借助于多学科知识的参与和聚焦才能够透视隐藏在事物现象背后的本质和规律。我国医学学科建设与科技发展与在向高度综合、共生发展、交叉渗透、优势互补的方向发展,用“学科极”思想指导基础医学学科建设是学科建设发展的新趋势,对高校学科结构优化人才培养资源共享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1 打破传统院系设置,构建“学科极”发展框架我院12个主干学科按传统的学科科目设置分类(见表1),分为4个基础医学学科和8个生物学科,这样的传统建制有助于学科的纵向深化但是,在高校承担产学研多样职能的今天,对于跨学科的综合性课题研究来讲,体制性的障碍严重阻滞了学科建设的发展。
按照“学科极”思想,第三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院打破以专业为核心的传统学科设置结构,在原有学科交叉渗透的基础上,按照大学科观、大人才观、大协作观、大资源观和大成果观的指导思想,组织相关专家进行了多次学科论证,逐步形成了以重大科学问题为纽带,以现有教学、科研平台为依托的“学科极”框架(见表2)。
2.2 “学科极”思想在基础医学学科建设中的初步运用为打造优势“学科极”,扩大学科交流领域,近年来我们以 “学科极”为单位,不断发挥人才集中、学科综合的优势,在学术研讨、攻关研究、课题、成果申报、研究生培养以及教学改革等方面深入开展协作和合作,不仅实现了特色优势学科的提级升位,还不断提升了基础学科的整体实力。
2.2.1 科研产出情况课题申报的成功已成为体现一个单位科研水平的重要指标,自“学科极”思想提出以来,我们在各级各类课题申报过程中均实行由科室论证、“学科极”论证、管理单位论证组成的“三级论证体系”,使我院课题申报的数质量有了大幅度提高。“十一五”期间,我院共获立项课题316项,经费1.2亿余元,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973”前期研究计划、国际合作研究等课题取得了突破。自主发表国外SCI论文207篇,影响因子5分以上14篇,单篇最高9.38(PNAS)。获中华医学奖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以及军队、省部级二等奖9项,申请、授权国家专利72项。以“学科极”模式成功申报“重庆市神经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军队“530”重点建设学科等一批创新平台、重点学科的建设任务。
2.2.2 学术交流情况为了浓厚学术氛围,扩大我院学术影响力,给科技人员提供一个大范围、多领域的学术交流平台,我们以“学科极”为单位组织开展各类学术活动,通过学术活动的开展,不仅促进了广大科技人员之间的交流,形成思路碰撞,起到活跃学术思想的作用,同时也开阔了广大科技人员的视野,扩大了广大科技人员的学术圈。2006―2010年间,我院成功举办8次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国内外院士和知名专家共计259人次交流合作;与法国法兰西大学、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德克萨斯大学、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等知名学府开展长期合作研究,部分海外学者定期来我院做学术交流和科研指导,其中在双方学校的大力支持下,我们与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共同建成了“中-加神经科学联合实验室”,形成了集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为一体的联合开放实验室。
2.2.3 人才培养情况为了进一步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从2009年开始,我院一直以“学科极”的方式组织研究生毕业答辩工作和研究生定期学术报告会,期间,113人顺利毕业,1000余人次参加了研究生定期学术报告会。通过“学科极”联合答辩和研究生定期学术报告会为各学科间提供了学术交流、展示自我的平台,在我院范围内逐步形成了鼓励创新、争先创新、勇于创新的理念和氛围,对培养综合性人才、发展新兴学科有着重要深远意义。不仅研究生培养如此,我们还将“学科极”培养模式运用到人才培养的方方面面,“十一五”以来,我们新增“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及院士后备人选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总后“科技金星”、“科技新星”5人,先后有15人入选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23人次获得军队优秀人才岗位津贴。
“学科极”打破了原有的学科界限,改变以往单兵作战的方式,注重对学科资源的整合和优化,拥有强大的凝聚力和竞争力,已成为当今学科发展的重要趋势。其不仅有利于促进学科间的相互交叉、融合与渗透,还有利于优化学术队伍,建设创新团队,对基础医学科学研究、人才培养、资源共享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将继续以“学科极”理论为指导,以构建有特色、有重点的优势学科为目标,不断优化学科结构,培植新的学科增长点,求精拓新,着眼未来,为建设创新型一流基础医学院而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分析与讨论
1学科评价应体现临床学科的核心任务
临床医学学科的核心任务是提供医疗技术服务,学科建设的目标是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和诊疗质量,学科建设的主要措施是在某一临床医学专业领域内构建临床技术特色,开展以解决临床问题为导向的科学研究,扩大专业技术的学术影响度和社会知晓度,提高社会服务效益。因此,临床医学学科的评价评估应紧紧围绕并体现出学科的核心任务。本研究所收集及分析的各级临床学科评价指标体系涵盖面比较广,包括了医疗、科研、教学和学科队伍等反映临床学科基本功能的指标,但是医疗水平和质量指标所占的权重比例并不高,从而使学科评价的重点与临床医学学科建设的目标有所不一致,缺乏医疗技术水平在学科评估指标中对于学科建设方向的指向作用。因此,学科建设的评价指标应紧扣临床学科的建设目标,体现出医疗技术水平及诊疗特色等临床学科的核心任务,突出临床学科的核心功能即临床技术水平、医疗质量及技术特色;通过指标设置及权重,强化临床医学学科的医疗技术水平及质量属性。
2学科评价应着重考量临床技术特色
临床技术的“特色”的含义包括2个方面:一是指这种技术具有先进性,具有优良医疗质量或具有独到性;二是指该技术具有较好的学术和社会影响度,得到了学术界和患者的认可。这种基于某种疾病诊疗项目的特色医疗技术是临床学科,尤其是重点学科,反映其主攻方向和内涵实力的重要指标,也是学科人才培养的关键内容。本研究所涉及的24套评价系统样本中,只有2套系统对临床技术特色进行评价,说明对临床技术特色的评价还需引起关注,要引入有关技术特色的评估内容,并以此作为建立学科发展的主攻方向、聚焦技术优势和培养人才的行为导向。
应正确把握和评价临床学科建设中科研的作用
科学研究的项目和成果一直是各级学科评价的重点,指标所占的权重比例接近全部指标的1/3,评价内容涉及科研项目、科研经费、发表学术论文、出版学术著作、专利和科技奖励等,尤其注重被SCI收录论文的数量和杂志影响因子的高低。过高的科研指标权重既不利于倡导建立着重于解决临床问题的科研导向,也反映出目前医学科学研究中存在着重基础、轻临床的现状。而以作为临床医学科研项目成效主要评估指标的偏差,更忽略了临床科研的真正意义。对于学科建设的评价必须包括有临床科研的水平和相应成果。要观测科研项目与学科发展主攻方向的一致性、课题的连贯性,鼓励开展具有当地特点的临床流行病学研究、设计规范的循证医学研究、建立规范化诊治的研究和针对临床方法缺陷的应用基础研究等。
应凝练学科评价指标,突出学科核心功能
【关键词】 方剂学 学科建设 人才建设 发展目标
方剂学是研究和阐明治法与方剂的理论及其临床运用的一门学科,是中医学的主要基础学科之一。在中医基础学科和临床学科之间起着重要的纽带和桥梁作用,是中医学理、法、方、药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其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后期的临床各科的教学质量及临床实践。因此,科学而合理的建设方案对研究方剂学学科显得尤为迫切。
1 方剂学学科建设现状
从全国范围看,不同等级、不同地区的方剂学学科,其发展水平及地域影响参差不齐。有的发展水平很高,但有的却处于学术水平不高、科研综合实力低下、几乎没有研究成果出现的状态。从我院实际情况来看,方剂学教研室共有在编教师6人,承担着全院各专业各层次学生的《方剂学》教学任务。从职称结构来看,副教授 2 人,讲师 3 人,助教 1 人,呈现出职称结构偏低;从学历结构来看,硕士 3 人,本科 3 人,学历层次不高;从年龄结构来看,25~30岁1人,30 岁~45 岁4 人,50~60 岁 1 人,以中青年教师为主。由于广西中医学院地处西部,属老、少、边地区,学科基础非常薄弱,没有固定明确的研究方向,几乎没有课题立项,更谈不上研究成果;近年来引进高学历,高层次人才受阻;加上年年扩招,教学任务急剧增加,教师几乎成天忙于教学之中,导致近几年来科室老师无法去医院临床或从事科研工作。如此状况,若长此以往,将会导致方剂学学科始终处于徘徊不前的落后状态。
2 方剂学学科建设与发展的思考
2.1 人才建设要搞好学科建设,人才是第一要素,是关键。在人才培养上应从远处着眼,应重视青年教师培养和引进高学历、高层次人才的学科带头人。
2.1.1 青年教师培养① 培养青年教师临床素质。中医学的经验性决定了中医教学必然紧密结合临床实践,决定了要成为合格的中医教师,必须成为合格的临床医生。要求青年教师上岗前,必须具有 1 年以上临床经历。同时青年教师每周不少于8个学时的临床诊疗时间。② 依靠科室内新老传帮带,指导、督促青年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③ 选派青年教师外出进修学习相关现代新知识、新技术,以弥补知识结构之不足,为方剂学学科课题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知识结构及智能储备。④鼓励青年教师进一步深造,攻读博士学位及博士后,以改善学历结构。
2.1.2 引进高学历、高层次人才的学科带头人根据学科性质特点及整体发展动向,有针对性引进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科带头人。学科带头人在学科建设工作中起着领衔作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科建设和发展的水平。在学科发展的困难时期,挑选一位具有发展中医事业强烈使命感,既兢兢业业,严谨治学,又勇于开拓,创新能力强的学科带头人可加速本学科建设。
2.2 学科建设
2.2.1 强化教学研究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强化教学研究以提高教师对教材、大纲、教法的熟练程度。通过课程的立项研究,改进教法,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加强教材建设,同步建立 CAI 课件,采用多媒体教学以及以问题为中心的启发式、案例式教学,从根本上克服传统教学方式内容单一刻板、信息量少、效率低的缺陷,把教师和学生从有限的课时内忙于板书笔记的困境中解放出来。这样一方面可强化学生的学习主导地位,另一方面还可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增强教与学的积极性、互动性、创造性,使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根据因材施教原则,对本科生建立案,并建设本科生试题库,实行教考分离促进教学。
2.2.2 明确主攻方向,形成学科特色
长期以来我院方剂学学科基础薄弱,人员较少,仅满足于完成教学任务。没有固定明确的研究方向,几乎没有课题立项,未能形成自身的学科特色。方剂学要结合本院既有的学科特色,发挥中医中药特长,迅速确立学科研究方向,这已成为本学科建设与发展的关键。经过多方反复论证,制定了依靠地方政府扶持壮医壮药的政策,明确了以壮药开发与临床前研究为主攻方向。围绕主攻方向,申报和开展一批相关的各级课题,以课题支撑学科,发挥自身优势,形成了新的特色。
2.2.3 配备好学科建设与发展的硬件
主管单位:福建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福建医科大学
出版周期:季刊
出版地址:福建省福州市
语
种:中文
开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9-4784
国内刊号:35-1241/C
邮发代号:34-57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2000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联系方式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7)06-0045-02
学科是高校的立校之本,它不仅体现了高校的办学水平,更代表了学校的办学特色。学科建设是一项综合性、长远性的建设工作。对于独立学院来说,要想提高学院的知名度,提高办学水平,培养出优秀的应用型人才,加强学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天津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管理学科发展的现状
天津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在2016的工作要点当中提到了要培养应用型人才,加快教育教学转型发展,紧贴社会需求,加强专业建设,推进专业结构调整。目前,学院的管理学科还处于边缘学科的位置。管理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都较强的学科,要想促进学院的全面综合发展,就要重视管理学科的建设。
学院在2006年建成公共事业管理和市场营销两个专业,开设管理类课程,培养具有良好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既了解医学知识又懂管理理论和技术,能够在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卫生行政部门、医药企业以及其他企事业单位从事管理相关工作的应用型管理人才。
目前,学院管理学科有专职教师5名,均具有硕士学位,其中教龄在10年以上的有3人,其承担了两个专业的一部分专业课教学任务。其他科目的教学工作一部分由天津医科大学本部公卫学院的教师承担,还有一部分是由其他高校外聘的教师承担。
二、天津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管理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对管理学科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
学院主要以医学类专业建设和发展为重心。从整体上说,学院还是特别重视医学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忽略学科之间的互补和融合,缺乏学科建设的长远规划,对管理类专业建设的重视程度还不够。
(二)师资力量不足
从事管理学科教学的自有教师数量较少,大多数教师是外聘或由退休教师兼职。自有教师承担的教学课程较多,教学任务繁重,因此用来探索教学方法的时间较少,能够与学生进行交流的机会也不多,教师难以听取学生对教学的反馈意见。如果教师不能及时解决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就会影响到教学效果,降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课程设置缺乏整体性和连贯性
目前,学院的管理学科设置主要是借鉴国内一些纯管理类专业建设的经验,趋同化现象明显。能够与医学理论和药品知识结合在一起的设置还缺乏连贯性,出现了如医学类课程学时数多、管理类课程不突出、工商管理课程与医院管理课程知识欠融合等问题。
(四)缺少实践性的教学环节
从事管理学科教学工作的教师大部分缺乏管理的实践经验,其过于强调理论教学,W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被动的地位,接受的仍是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式学习方式。这就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都较低。由于缺少实践性的教学环节,案例教学仅限于在课堂上进行讨论这种形式;教师开展角色扮演等教学活动的次数有限,只有少部分学生能参与进来,大部分学生得到锻炼的机会不多;学生能去一些企业参观和学习的机会几乎没有。
(五)学科建设经费不足
独立学院的办学特性决定了其在国家政策补贴上获得的扶持力度较小,办学条件、基础设施和教学资源远不及公立高校,其基础建设薄弱和经费不足的问题突出。学院投入到管理学科建设的费用较少,难以满足专业教师外出参加学术会议、学术交流以及发表学术论文等的需要。
(六)学术水平较低且科研成果较少
学院管理学科学术水平较低,学术氛围不浓,主要还是以教育教学为主,相关教师进行科研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教师由于缺少学术交流的机会,难以跟上学科发展的动态,能够参与立项研究的机会更是少之又少,这也成为了学院提高科研水平的一个瓶颈。在职教师发表的学术论文数量较少、质量较低,大多数论文都是在省级期刊上发表,能够在核心期刊上发表的很少;教师主持或参与的科研项目少,没有形成高水平的科研成果。
三、促进天津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管理学科建设的对策
(一)提高对管理学科建设的重视程度
管理学科发展的好坏关系到学院的招生和就业。只有学院各专业水平得到全面提高,这样才能提升学院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更多的生源。加强管理学科的建设力度,能够使我们培养出来的管理类人才具备更高的水平,能更好地为社会、企事业单位服务。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加强学科建设最关键的是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2]第一,教师队伍的知识结构要合理。本专业的管理类核心课程应由责任心强、教学水平高的教师来承担,且在相关研究方向上要有专业的教师能够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第二,教师队伍年龄结构要合理。既要有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也要有朝气蓬勃的青年教师。老教师带青年教师,这样可以互相交流教学经验、互相督导;青年教师应多承担一些教学任务以积累教学经验。第三,学院要多引进高学历、高水平的人才。应引进具有管理专业背景的具有博士学位的人才、海归人员以及高水平的学者和专家[3],为师资队伍输入新鲜血液;应引入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同时不断加强对自有教师的培养,采取多种方式对教师进行专业培训,以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水平。
(三)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以融合多学科机制
根据教学目标合理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使学时数、学期安排、教学进度等能有效结合,达到教学和培养目标。而多学科交叉融合是天津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只有多学科交叉整合[4],学院才能得到整体综合性的发展,才能进行创新。当今的一些重大学科成果大多是学科交叉、融合的结果。所以,独立学院要转变思想观念,培养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意识,探索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方式,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和水平。
(四)多开展实践性教学活动
管理学科属于应用型学科,强调对学生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和锻炼。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多进行实践教学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第一,每学期举办一次管理技能大赛;让学生选择一个感兴趣的管理专题组成团队,通过精心策划,以表演的形式模拟管理者的角色去体验管理的过程。这样能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且能够灵活运用知识。第二,多组织学生去天津市一些优秀的企业进行参观和学习。学院应根据实际情况,多创造一些机会让学生去企业与企业的管理人员交流,增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次数。第三,创办专业实验室、实习基地,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实习基地与毕业生就业渠道密切相关,是建立用人单位与学院关系的纽带,对提高管理系毕业生的就业率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五)保证学科建设的经费
开拓多方面的学科建设经费来源。学院应给予政策上的倾斜,增加学科建设的资金预算,保证经费充足。教师可以通过争取项目获得经费来开展进一步的科研工作。在此基础上,学院应争取实现企校合作,这样能够获得一些企业的赞助和经费支持。
(六)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和学科环境
在学院内部应形成良好的科研氛围,鼓励青年教师积极申请科研项目,撰写学术文章;遴选高水平的学术带头人,营造优秀的学科建设制度环境。学校应积极采取措施,为教师创造和提供更多的机会去参与各类学术交流和研讨[5];应积极与天津医科大学本部及其他高校、科研机构进行学术交流与合作,给青年教师提供更多开展课题研究的机会。
总之,学科建设是高校建设和发展的核心工作,是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的重要保障。天津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要把握机会重视管理学科建设,改善办学条件,搭建学科建设平台,体现学科特色,不断提高竞争力,在学科建设中不断创新。
[ 参 考 文 献 ]
[1] 高剑峰.高校学科建设要素分析研究[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3(10):46-47.
[2] 蒋曼.中国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学科发展分析 [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5(3):159-160.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11-00-01
从概念上讲,学科交叉逐渐形成一批交叉学科。交叉学科的不断发展,推动了科学领域的进步,交叉学科正在逐步向综合科学发展。在医科大学中,独立学科的研究已经进入到了一个理想的高度,要想在今后获得更大的突破,应该独立设置医科大学交叉学科,而不是仅仅作为单一的课程来对待。本研究主要对独立设置医科大学交叉学科建设展开分析,现做如下综述。
一、独立设置医科大学交叉学科建设方案
(一)交叉学科的形式
就交叉学科本身而言,其独立设置的目的在于提高医科大学的研究水平,并且扩大医学领域的研究范围,输送更多的人才。基于现实需要的考虑,交叉学科的形式可分为3个层次:核心学科、紧密层学科、外延层学科。核心学科作为我国的重点培养项目,必须是具有博士学位授予的学科。以分子生物学为例,该学科主要是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生命现象的科学,属于典型的交叉学科。在医科大学中,分子生物学主要是研究生物大分子(核算、蛋白质)的结构、功能以及生物合成等方面来阐明各种生命现象的本质。分子生物学在现代医学中,突出表现为对人体神经活动的机理探索,对癌的发生研究等等[1]。紧密层学科主要是由核心学科的内涵联系紧密的若干学科组成,该形式主要是为了让学生了解更多的医学知识,并自主探究其中的联系。外延层学科主要是核心学科与紧密层学科联系松散的外周学科。
(二)交叉学科的内容
独立设置医科大学交叉学科,应从多方面入手,而不是仅仅局限在医学学科的内部,应向多种学科进行拓展,深入研究,将各个领域的相关联系摸清楚,为将来的医学发展和国家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本研究认为,交叉学科的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医学与自然学科的融合。以细胞生物学为例,该项交叉学科体现在显微、亚显微、分子水平三个层次上,主要是研究细胞的结构、功能、各种生命规律[2]。从客观的角度来说,细胞生物学有利于研究人类的起源,并且在发现新物种和探究古老物种方面,都做出了非常突出的成就。值得注意的是,细胞生物学还能够对细胞结构与功能进行研究,特别是染色体,这对临床医学的发展和各种先天疾病的治愈都具有较大的积极意义。第二,医学内部学科之间的融合。交叉学科的核心目的之一就是促进当代医学的发展,将医学内部学科进行融合,不仅健全了交叉学科的研究体系,同时可将最新研究成果应用到临床治疗中,提高治疗水平,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第三,医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融合。以生态学为例,该项交叉学科主要研究生物体与其周围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属于医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典型结合。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与多样化,人类与环境的关系问题越来越突出。因此近代生态学研究的范围,除生物个体、种群和生物群落外,已扩大到包括人类社会在内的多种类型生态系统的复合系统。人类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等几大问题都是生态学的研究内容[3]。
二、独立设置医科大学交叉学科建设成效
(一)通过实施重点建设工程,学科层次和水平得到全面提升
现实工作中,独立设置医科大学交叉学科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最终的成果却是被社会广泛关注的。从我国的情况来分析,通过实施重点建设工程,学科层次和水平获得了全面提升,我国的医疗水平和技术也有较大前进。例如,2003年,复旦大学与上海医科大学合并以来,积极致力于医学与诸多学科的融合。学校特设了Med-X基金,以此为纽带,通过项目合作,实现了两校技术平台和科技资源的共享,大幅提升了科研实力,拓宽了科研领域。“环境化学污染物致机体损伤及其防御的基础研究”项目,是复旦与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联合申报成功的2002年“973计划”项目[4]。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之所以选择复旦作为合作伙伴,就是因为看中复旦大学生命科学院与医学院结合后的研发实力居于国内前列。枫林校区宋后燕教授的分子医学实验室就是在两校合并后,得到科技资源的支持,成功建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二)通过扶持新兴交叉学科,学科专业覆盖面进一步拓宽
除了上述的成效外,我国还通过扶持新兴的交叉学科,促使学科专业覆盖面有了更大的拓宽。以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为例,该学校的新型交叉学科――创新药物与中药现代化研究,属于一种全新的研究领域。近五年来,在创新药物与中药现代化研究方向,负责863项目1项,国家杰出青年基金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国家科技部重点攻关课题3项,获部、省级等各类奖50余项,专利10项(其中有2项为美国发明专利)。发表相关研究论文累计达700余篇,综述性文章100余篇,编写各类专著、教科书和参考书20余部,其中主编的《物理药学》、《靶向给药制剂》属填补国内空白的专著。主编的《药物化学》等教材为全国规划教材。
三、总结
独立设置医科大学交叉学科在理论上、实践中都获得了非常大的积极成果,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上也得到了广泛的肯定。在今后的工作中,应进一步独立设置医科大学交叉学科,提高各方面的工作水平,促进医疗技术的提升,为我国的社会发展和国家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马廷奇.交叉学科建设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J].高等教育研究,2011,06(05):73-77
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6.11.004
中图分类号:R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6)11-0013-04
Abstract: The disciplin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management covers the fields of medical and health services and health industries of TCM. Construction of key discipline of TCM management can help improve the level of disciplines of TCM cause management, promote academic development of TCM cause management and enhance the training level of specialties of TCM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The research on the goals, model and path of key discipline of TCM management is the core issu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key discipline of TCM management, as well as characteristics and advantages of management disciplines in the TCM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ccording to features of TCM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tudying health management of TCM by using the theories and methods of modern management and modern economics can promote the optimal allocation of TCM resources and medical service technology and improve the theoretical system of TCM. As a result, all directions of TCM management can better achieve scientific management characteristics and advantages of health care and health rehabilitation. Also, it can enhance the level of TCM management and team building and train outstanding senior personnel of TCM cause management, so as to achieve the comprehensive promotion of specialties’ overall level of the discipline.
Key words: TCM management; construction of key discipline; development modes
中医药学是我国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中国特色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知识源泉。由于中医药学具有整体性、辩证性、实践性等传统思维和技术特色而受到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在经济新常态下如何发挥我国医学上特有优势,传承与创新中医学,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更是政策与管理问题。中医学在近展遇到了困境。在现代科学主义话语权下,中医学要生存就必须与时俱进。首先,教育模式从师承转变为院校教育,把技术进行分科,教育内容分专业,结果专业越分越细,形成中医药专业的碎片化和技术的实验化。古代中医与中药是一体化的,现代教育则分离开了,形成医不懂药、药不懂医。中药资源的质量日趋下降,中医师的中医水平不断下滑。中医药面临的这些困境不是技术问题,而是管理制度问题。
制度是引导社会行为的最有效工具。建设中医药管理学重点学科,就是运用新制度经济学、行为经济学现代管理理论和方法,研究中医药法律法规政策,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可持续发展,推动中医药资源和医疗保健服务更有效地为居民健康服务。运用制度促进传统中医药学更好地传承与创新,推进中医药服务适应现代社会的健康需求,更有效地为国民的养生保健、预防、治疗和康复提供服务。由于现代医学发展遇到了困境,其片面、静止、孤立的思维方式越来越暴露出局限性,其服务与社会需求之间的裂痕越来越大,促使医学转向,而转化医学和精准医学的要求正好与中医学的实践性、整体性与个性化诊疗思路相一致[1-2]。中医学以患者健康为中心,大医精诚的人文情怀有利于医德建设。这给新医疗改革背景下中医发展带来新的机遇,经济新常态需要研究新医疗制度建设。借鉴精准医学,发展现代中医学,充分挖掘中医药蕴藏的无限潜力,促进中医药事业更好发展。
1 中医药管理学学科定位
1.1 概念界定
学科是学术范畴,指高校教学、科研等功能单位,占有一定的教学、科研资源,遵守特定的研究规范,具有规定的知识形态和动态运行能力的学术共同体或专业组织,是对高校人才培养、教师教学、科研业务隶属范围的相对界定[3]。而重点学科是指高校将有限的教育资源重点投放于某些学科,以使其学术水平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在学科群或学科体系中发挥学术主导和关键作用,这些学科被称为“重点学科”[4]。
1.2 学科定位
中医药管理学是一门中医学、中药学与管理学的交叉学科。它是普遍规律与特殊规律的融合,重点研究传统中医药在现代医药卫生事业中的发展规律及影响因素,将中医药特色与现代管理相结合,运用现代管理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探索如何将中医药资源和技术进行有效合理配置并及时提供给国民,最大限度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优势,促进和保障国民健康的一门应用学科。
2 中医药管理学学科建设原则和目标
2.1 总原则
遵循科学性原则,中医药管理学科的建设需符合公共管理学科建设的一般规律;遵循特色性原则,基于中医药的特点研究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特殊规律;遵循规范性原则,规范中医药管理学科建设活动与过程,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遵循交叉性原则,管理学各部分内容在不同层次上与中医药学相互支持、相互协调,同时注意与经济学等其他学科的协调性;遵循引领性原则,重点学科应在全国范围内对中医药管理学科建设起到引领作用;遵循循序渐进原则,学科范围内的各部分建设内容循序渐进,逐步实施;遵循系统性原则,规划内各部分内容相互联系,相互支持,互相之间不可分割。
2.2 目标
2.2.1 总目标 以提高中医药事业管理水平、引领中医药服务事业和中医药服务产业的发展方向为核心,探索中医药发展的普遍规律和特殊规律。通过充分整合中医药学科和管理学科资源,进行学科的交叉整合,凝练学科方向,汇聚学科队伍,明确科研重点,构建科学合理的重点学科建设体系,不仅要提升中医药事业管理的学术水平,而且要培养高层次的创新人才、研究高水平的科学,全面提升中医药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推动中药产业的进步,实现学科专业整体水平的提升。
2.2.2 分目标 在现代管理理论指导下,以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的研究及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为主要研究领域,研究中医药的知识、技术特征与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运用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探讨对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的有效方法;研究中医药资源优化配置与中医药健康产业发展;运用政策科学理论与分析方法,针对中医药事业发展,研究中医药立法与政策科学问题;研究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政策体系及制度化建设,有效保护中医药知识产权,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健康发展;研究大卫生、大中医视角下中医药公共卫生事业发展在我国医疗卫生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3 中医药管理学学科建设模式
3.1 宏观模式
建立中医药管理学学科的宏观模式,以学生培养为基础,进而推动学术发展,最终为社会做出有益贡献,形成中医药管理学学科的金字塔模式(见图1)。①学科建设是为专业建设服务,因此应从培养人才抓起。包括编写具有中医药特色的经济与管理类教材;支持建设中医药管理类精品课程;支持建设特色和重点专业;支持教育教学项目的研究;围绕人才培养,引进社会管理资源,开展合作办学,探索校企合作的模式,定向培养社会适用性人才,突出专业岗位胜任力的培养,推进教育管理创新;开展专业教育联盟,优化教育资源[5]。②学科建设要深入开展中医药经济、管理、政策类的科学研究。在国家层面,省部级及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需要研究各级各类的科研项目,增强学科团队的科研能力;提升学科的学术发展水平,在中医药管理学科不同的研究方向发表高水平论文。据笔者初步统计,截至2014年9月,全国中医药管理学学科共获得各级各类项目78项(含教育研究项目),其中国家级课题9项、省部级课题24项;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专业学术论文363篇,其中SCI论文6篇,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论文(含CSSCI扩展)36篇,核心期刊299篇。这些成果有效促进了中医药经管类人才的教育与培养。③不管是培养人才,还是开展科学研究,高等教育的功能最终是服务社会。所以,该模式的最高层是要将教学与科研能力转化为社会服务能力,即为政府、社会组织、企业等部门培养合格人才,开展课题研究,提升高等教育的社会贡献力。
3.2 中观模式
建立中医药管理学学科的中观模式,是根据波士顿矩阵的思路,以学科影响力和学科发展力为指标,构建学科的波士顿矩阵模型(见图2)。学科的影响力高表示其占有率高,其在学术资源、经费投入等方面都占据较高的地位,一旦加大投入,其发展前景自然广阔,学科的发展力高,此时学科就可形成一定的品牌水平,相当于“明星类水平”。学科的影响力比较大,但尚未得到大力发展,此时需注重学科研究水平的提升,能力越强,承担的项目就越多,获得的资金也越多,可以为打造学科品牌提供资金,因此学科研究水平可被称为“金牛类水平”。重点学科在建设发展过程中可能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此时如果学科团队能积极充分发挥作用,那么学科的水平就能得以提升,打造出品牌;如若学科团队水平低,则学科的水平就只能下降到教育层面上的水平,因此学科团队水平可看作“问题类水平”。随着社会需求的提升,学科仅仅拥有教育能力已不能满足学科发展的要求,有可能使学科处于被淘汰的境地,因此被称为“瘦狗类水平”[6]。如同产品的波士顿矩阵一样,学科在不断发展过程中,其能力的地位会在学科发展力和学科影响力的相互作用下有所转变,因此需充分利用学科波士顿矩阵进行建设,努力打造出重点学科品牌。
3.3 微观模式
建立中医药管理学科的微观模式,凝练好方向,以团队建设能力水平为横轴,以科研项目水平为纵轴,使中医药管理学学科稳步、有序地向前发展,形成中医药管理学学科的坐标轴模式(见图3)。①学科建设需要凝练出学科发展的方向。学科研究方向是学科建设的风向标,也是该学科团队特色能力的体现,表达了学科建设的核心能力,形成长期可持续的科研平台。②加强学科团队的建设水平,学科团队的人才结构、知识结构、技能结构是学科研究的资源基础。其中最关键的是学科方向带头人培养,需要通过开展高层次人才培养项目,选派骨干教师去国外进修深造或国内其他名校做访问学者,同时需积极引进适合本学科方向发展的优秀人才,形成与学科发展特色相适应的高水平、结构优良的学科队伍。③需要提升学科科研项目发展的研究水平,通过组织高水平、高层次的全国性或国际性学术会议、邀请国内外学者讲学,共同主办学术会议等方式增加团队的信息交流和提升团队的科研水平。重点学科更需要获得国家级的科研项目,使团队建设能力与科研项目研究水平均衡发展提升,促进中医药管理学科逐步向高水平学科稳步发展。
4 中医药管理学学科建设的路径
4.1 建设智库组织平台
中医药管理学科建设发展需有创新力,以及法律与政策推动,并成立智囊组织。该组织主要以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战略、促进政策、组织改革与发展、资源优化配置等为研究对象,为政府、社会组织、医药企业的发展提供智力资源,其形式可以是建立管理协同创新中心(或学会、协会)、创建人文社科及中医药政策研究基地等。
4.2 造就教学科研精英队伍
人才是学科建设的根本,杰出人才、适宜人才是学科建设的保证。建设高水平中医药管理学科人才队伍是学科发展的核心。一支与中医药事业、中医药高校发展相适应的融合中医、中药、信息技术、图书情报、经济与管理等多学科综合交叉的高水平、结构优良的合作团队,才可有效推进中医药管理学的不断发展。中医药院校首先要重视中医药管理学的建设与发展,着力培养和引进国内外的优秀人才,特别是积极吸引有发展潜力的年轻博士和博士后加入;需要注重培养出学术领导型人才及杰出青年人才;同时注重学术骨干的培养,尤其是年轻学术骨干,为其提供参与全国性或国际性学术会议的机会及出国进修机会[7]。规划与建设学科的不同梯级团队,优化组织结构,促进学科不断发展。我国中医药管理学学科目前已建立起中医药管理与公共卫生、中医药健康服务与政策、中医药传承创新与中医药知识产权、中医药资源管理与产业发展等研究方向的师资团队,各个团队已形成了较为合理、稳定的人才队伍结构。
4.3 创新中医药管理学科发展制度
中医药管理学科的建设是一项重大工程,需要相应的制度保障,特别是要创新适宜于中医药学科建设发展的激励机制[8]。依据机制设计理论的激励相容机制体系,包括绩效评价体系、薪酬管理方法、荣誉制度和评估制度,形成科学合理的制度,充分调动学科成员的积极性,规范科研教学行为,保证学科建设任务的完成。同时对于科研成果要制定一定的标准,如发表的论文应具有代表性,需评价其社会影响力;代表性专著需对某些问题有独到的见解评价,并能解决社会重要、重大或关键性管理科学问题;科研项目成果能转化为社会服务能力,提高管理科学的创造力与转化力,提高社会贡献度,能给政府和社会带来效率和效益,实现政府社会高校一体化设计,资源共享,功能协同的优化方案,从而优化利用中医药资源,推进中医药服务适应现代社会的健康需求,更有效地为国民的养生保健、预防、治疗和康复提供有效服务。中医药管理学科不仅要创造知识,而且要注重知识的转化。因此,中医药管理学科的建设不仅要重视教学、科研,更要重视科研成果转化为社会服务能力。为此,需要对中医药管理学科建设的水平建立评估体系,如价值评估、系统评估、情景评估、项目评估等,并要有计划分阶段对学科进展情况进行反馈与评估[9]。只有通过创新学科建设制度,才能保证学科建设有序和规范开展,从而提高中医药管理学科建设的水平。
参考文献:
[1] 申俊龙,马洪瑶.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传承与传播的语境及路径分析[J].中医杂志,2013,53(24):2076-2081.
[2] 申俊龙.中西医学差异起源的历史比较与分析[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8(3):183-189.
[3] 赵坤,王振维.学科建设的内涵、动力与竞争优势积累[J].中国高教研究,2008(10):20-23.
[4] 王建华,朱青.对我国大学重点学科建设制度的反思[J].中国高教研究,2013(12):27-30.
[5] 申俊龙,汤少梁,黄雪梅,等.新医改背景下中医药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思考[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15(12):7-11.
[6] 单蕊,梁镇.基于波士顿矩阵模型的山东省民办高校经济管理类课程系统改革与知识转移平台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4(1):275-276.
关于护理学科一级学科的建设是一个重要的课题,现在护理学一级学科学位授予数量正在逐渐增加,因此加快护理学科建设非常关键。
一、准确定位护理学科
学科是按一定科学领域或学问性质划分的学术分支。目前我国学科划分为13大类,109个一级学科,将学科作为教育教学的基础和依托,按照学术分类研究学科方向,应重视学科的科学性,以及学科内涵质量及学科发展下的二级学科定位问题。
从护理学科所承担的任务与高等学校的功能上来看,即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但由于护理学科在学校所属学科的特殊地位,又使得它必须从自身的实际出发,确定具有自身特色的学科建设发展方向。与其它学科相比,护理学科在建设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学科建设基础薄弱,从简单的医学辅助学科逐步发展成为有自己学科理论体系,缺少学科历史积淀;二是学科建设意识淡薄,科研基础准备不足;三是缺少人文社会科学相关学科群的支撑。
护理学一级学科简介中明确定义:护理学是一门以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为理论基础,研究有关预防保健和治疗疾病及康复过程中的护理理论、知识、技术及其发展规律的综合性应用科学。这样科学定位护理学科建设的发展方向,符合护理学在我国学科分类和建设中的地位同它在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生活中的地位相平衡,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科分类的特色更加鲜明。
二、科学规划护理学科建设
学科建设,一直是学科发展的方向性问题,因此基于护理学科发展的最新发展趋势,对于护理学这个新学科来说,应更深入地研究和清楚把握它的学科内涵、定位、学科范围、培养目标、专业发展方向等相关问题,争取在新的学科发展水平上建设好这一学科。
护理学一级学科简介中这样阐述护理学科范畴:随着现代科学的高度分化和广泛综合的发展趋势,护理学与多学科相互渗透,在理论上相互促进、在方法上相互启迪,在技术上相互借用;同时护理学自身也在不断丰富、深化,一大批交叉学科和分支学科的诞生,将有力地推动护理学科体系的构建和发展。目前我国护理学科研究涉及6大领域,14个研究方向。
护理学科是一门以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为理论基础,研究有关预防保健和治疗疾病及康复过程中的护理理论、知识、技术及其发展规律的综合性应用科学。从护理学的学科范围分析,它明确了护理学与医学的关系,即护理学是医学中的一门独立学科,护理学的研究目标是人类健康,不仅是患者,也包括健康人,包括促进正常人的健康,减轻患者的痛苦、恢复健康、保护危重生命及慰藉垂危者的护理理论、知识及技能,也包括研究如何诊断和处理人类对现存的和潜在的健康问题的反应。护理学的总体目标是致力于保护全人类的健康。早在1859年,南丁格尔就提出了护理的本质及对知识的需求不同于医疗。国外许多护理学者开始致力于发展护理学的理论,护理理论可心充实护理学的知识体系,并且指导科研和临床实践。
三、护理学科建设的思考
1.形成护理学科研究特色
学科的特色研究应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及本学院的学科建设基础和护理学者自身的研究状况进行确定。每个院校的具体情况不同,研究的视角、研究的方法及形成的研究特色自然也会有差异,但是既然是一个独立学科的研究特色,由其内涵的一般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所规定,它必然具有要求从事这一学科的研究者共同遵循的原则。因此,一个学科的研究特色的确定,应充分考虑学科专业属性的要求,考虑学科、专业属性的要求设置研究方向,否则研究方向过多也会导致学科的属性特色不突出,也不能设想凡是社会需要的都是本学科、专业应该研究的,因为社会多方面的需求,需要多学科来分别承担。另外,仅根据本单位现有师资队伍的知识结构和学科基础设置研究方向,会导致学科研究领域狭窄,这些也必将造成护理学科理论基础的混乱。
2.正确处理护理学科与主要相关学科的关系
在护理学科一级学科内,要正确处理临床医学、基础医学、医学技术、公共卫生和预防医学、管理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之间的关系,既要把握上述各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交叉与相互渗透,又要把握它们之间的区别、差异和各自的边界。护理学学科研究领域之间、下设二级学科之间在研究内容、课程设置上出现一定的交叉重复性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必要的,这种交叉重复性的联系,既扩大了专业基础的要求,也是形成护理学科群的条件。但是不能只关注这种联系,而忽略了差异,不利于学科整体的发展。因此,在学科的创立初期阶段还要更多地关注这些学科与其它学科的联系,避免重复建设。
3.注重护理学科建设中教学与科研的关系
教学和科研是高等教育院校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学和科研存在多重关系,一般来说,一个教师承担的教学往往不限于某一门课程,而且课程内容也是变化的,但是科学研究不能变动太快,它必须相对稳定的研究领域,在这个领域内长期研究。教学和科研,应在区分和结合,要认真加以研究。
因此,重视护理这一新的学科的定位,从学科建设的高度来进行护理学科建设,在巩固专业特色的基础上,密切相关学科的联系,将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注重护理学科创新性人才的培养,将本学科建设成为国家重点学科和高素质人才培养基地。
参考文献:
[1]李静,姜安丽.护理学定位为一级学科的必要性.护理学,2008,3(23).
在中医药院校中,大多数的资源都安排给中医药学科,建立了以中医药学科为核心的学科发展模式,在此过程中逐渐扩展到药学、医学、生命科学等学科当中,最后才衍生出农学、管理学等新兴学科。所以在当前的中医药院校中,管理学科所受到的重视远远不足,很多学校在不同程度上追求大而全的效果,却忽略了学科特色的形成。就中医药院校的学科总体情况来看,中医药学科的主体地位逐渐受到其它学科的影响,但因为研究方向不明确等问题,也导致学科特色没有得到良好展现,管理学科的又是得不到展现。
(二)学科资源条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中医药院校管理学科因为其发展还不够完善,师资队伍等教学资源建设也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一般而言,师资队伍的建设直接决定了学生质量的高低。在中医药院校管理学科专业教师的引进方面还存在不少困难,较多管理学类专业的高层次人才都会选择财经类院校或一些综合类院校就业,很少有管理类人才愿意直接到中医药院校就职,这也大大增加了中医药院校管理学科建设资源的发展难度。
(三)专业建设基础薄弱
现如今,很多综合类大学的管理学专业已经有了较多的进展,因其起步时间较早,又有较多优秀的经验借鉴,所以取得了较高的成就。而中医药院校管理学科则因为其起步时间较晚,仅经历了十多年的发展历史,专业建设的基础性条件不能与其它管理学专业进行抗衡,所以其发展也面临着更多的挑战。
二、中医药院校管理学科建设与发展策略
(一)建设智库组织平台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互联网+模式逐渐成为了各行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中医药行业也不例外。尤其是中医药院校作为培养中医药人才的摇篮,更是需要不断更新相关的学科建设模式,整体而言,中医药管理学科建设与发展要有充足的创新意识,在法律法规及相关策略的推动下,逐渐形成智库组织平台。这一平台要主要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战略探索相关政策,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优化选择,为政府和相关的社会组织提供稳定的人才资源。
(二)造就教学科研精英队伍
针对中医药院校管理学科师资队伍建设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要不断提升中医药院校对于相关管理学类人才的引进力度。在管理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和引进,以学科研究方向为基础,组建相应的教学科研团队。中医药院校管理者要更加严格地遴选、培养和引进学科带头人,明确学科带头人在中医药管理学科方向的重要责任。完善学校学科管理结构,注重师资团队年龄的结构化和稳定性,实现学科背景的多样性。
(三)凝练学科方向,合理配置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