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1-09 09:48:15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5篇做好班级管理工作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19―0040―01
班主任如何做好班级管理?俗话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笔者认为班主任首先要在学生心中树立一种权威。有人曾经说:“如果教师在工作上,知识上,成就上有辉煌卓越的表现时,那你就会看到所有的学生都会倾向你这一边。利用自己对各学科都有所长的优势,和学生们共同讨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佩服班主任的知识渊博,让学生认为老师是一位睿智的决策者,从而赢得学生的信赖。”
一、做到尊重和理解学生
在管理工作中,一定要克服一个误区:班主任是居高临下的,学生必须唯命是从,我教你听,我管理你服从,教师和学生永远保持距离,对于犯错误的同学,一味高声训斥或请家长。这样的做法我向来不赞成。这对于温顺的学生来说也许会点头称是,但对于性格暴躁有反叛精神的学生来说则会怒目而视,甚至还有可能出言顶撞。这样不但树立不起老师的威信,反而使威信扫地,事倍功半。因此,采取民主的方式对待班里的学生,当他们出现问题时要设身处地地为学生想一想。我坚信:每一个人都有一颗成为好人的心!没有一个学生是故意捣乱的。教师对待学生应该像对待朋友一样,理解他们,尊重他们,适当地宽容他们。在这个前提下再引导他们进步。
二、文武之道,一张一弛
教师和学生之间应该营造一种和谐、轻松的氛围,但是要把握住“度”不能一味地轻松,那样学生会钻老师的空子,或者简单地说老师没有震慑力,在一些特殊的场合是管不住学生的。因此,在处理师生之间的关系时,应该适度严肃起来,对学生严厉。严厉的批评教育和春风化雨般的谈心交流都是必不可少的。
三、掌握批评学生的艺术
树立良好的威信还必须掌握批评学生的艺术。由于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个性,因此,批评学生也应有所不同。对于性格内向,自尊心强的学生,教师应采取“温和式”批评;对于脾气不好,自我意识强的学生,教师应采取“商讨式”批评;对于无意识过失或初次犯错误的学生,教师应采取“容忍式”低调处理;对于屡教不改的学生,教师要认真分析原因,对症下药,切不可对学生失去信心。如果把班级比做是一条航行的大船,那么班主任就是掌握方向的舵手。要把学生当自己的朋友,当学生的行为出现偏差时,艺术地批评学生,指导学生,使其心服口服,而不是板着脸孔教训学生,讽刺、挖苦学生使学生敬而远之。要用严谨的工作作风和朴实的生活习惯去影响学生,去关心、热爱学生,使学生觉得这位老师对于他们的学习和进步是不可缺少的人。常言道:身教重于言教。
四、与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班级是学校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基本单位,所以,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就显得十分重要。那么,该如何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呢?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我们要更新教育教学观念,要用爱和责任去做好班级管理工作,以确保学生能够在和谐、民主的氛围中获得健康的发展。
首先,用爱和责任与学生交朋友。亦师亦友可以是说师生关系的最高境界,所以,作为新时期教师的我们要从自己的心理去接受我们和学生是平等的,要用爱去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当我们真正将爱播撒在学生心里的时候,我们之间的距离感就会消失,这样我们就可以平等的交朋友,同时,我们也能在这个过程中对学生做出全面的了解,进而为班级管理水平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次,用爱和责任做好班干部选拔工作。众所周知,班干部是教师的左膀右臂,是班级管理质量提高的重要因素,也是教师与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所以,我们要用爱和责任选拔出具有团结意识和责任意识的班干部。比如:我们可以实行民主制,真正公正、公开地让学生选择出自己信服的班委会成员,这样既能保证班委会工作的顺利进行,又能提高班级管理质量。
再次,用爱和责任做好转化工作。后进生转化工作是班级管理中的重要部分,也是提高班级整体教学水平的关键环节。因此,我们要在全面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对不同的学生做出相应的转化对策,并耐心和有信心地给予学生绝对的信任,进而真正让后进生摆脱掉“不好”的帽子。
最后,用爱和责任做好德育工作。德育是班级工作的重要部分,是提高学生素质水平的关键。因此,我们要组织一些活动,比如:开主题班会、组织讨论比赛等活动来将德育教育渗透其中,既避免了说教式的低效,又能让学生在无形中得到培养。
关键词:中职教育 班级管理 刚柔相济
中职学校的生源特点决定了班级管理的难度和与众不同。稍有不甚,班级管理工作就会走向两个极端。即:一是班级管理强制型,二是班级管理放任性。有些班主任为了保持自己在班级中的绝对权威,强烈要求学生服从。老师的管理用语中经常夹带着强制性的用语如“不准、严禁”。学生除了需要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以外,还需要额外的遵守班主任老师提出的许多规定。二是班级管理放任性,班主任或者是过于高估了学生的自制力,或者是由于欠缺管理能力,压不住学生,就放任学生的违纪行为,学生错误的行为得不到及时的纠正,久而久之后果可想而知。所以说上述的两种管理方式都是不太恰当的。结合本人从事班主任工作的实际经验,在尊重学生个性的前提下,本文提出在班级管理工作要做到刚柔相济。
一、班级柔性管理
柔性管理是班主任采用的一种非强制方式,可在学生心目中产生一种潜在的说服力,可把班集体意志变为学生自觉行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发掘学生个性中深层次的动力因素,用爱来感化和引导学生。从学生个体的“自我实现”出发,注重师生互动,以此来促进学生主动性、创新性以及情感的发展。
“没有对学生的爱心,就不可能对学生进行真诚的教育。”假如我们对学生没有爱心,也就不可能去关心学生,更不可能对学生勤于观察,当然也就不可能发现学生身上存在的问题,更不可能对学生进行及时、必要、有效地批评教育和指导,也谈不上帮助学生排忧解难了。众所周知,作为一个好班主任的最基本的条件就是拥有一颗爱所有学生的心。“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作为人性化教育的基石,如果班主任的工作缺乏爱、缺乏对学生的爱心,那么一切教育都是无从谈起的。
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让我深刻体会到:宽容是一种美德,是人性的光辉,更是教育的秘诀,是人性化教育的艺术。惩罚和宽容都是教育,但是宽容大部分时间却比惩罚更具有影响力。对待学生偶尔所犯的过错,尽量采用善意的态度,用委婉含蓄的方式向学生提出指正的要求,远比我们班主任不分青红皂白不留情面的批评来得效果显著。虽然当我们班主任在极度气愤时,深深恼怒学生为什么老是“不成器、不成钢”,但是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不得不考虑我们肩上神圣的职责:“传道授业解惑”。为了不至于使学生遭受到心灵的伤害,多些宽容,少些惩罚,教育的效果也许会更好。但是我们也必须要明确:对学生的错误以宽容的态度处理,绝不是放纵学生,只是换了一种解决问题的方式,是实施班级管理与发展个性在学校培养人的过程中的统一之处。从教育的目的出发,对学生进行规范、引导、教育,为的还是培养学生的文明礼貌、勤奋努力、和谐的素质,为他们未来的发展奠定扎实的思想基础为目的的。
下面以我所带的1230会计班梁晓明、于新敏2名同学为例,谈谈如何刚柔并济做好班级管理工作。梁晓明,男,他的父母常年忙于做生意顾不上管孩子,对孩子的关爱更少。再加上梁晓明原来在初中学习成绩差,表现不好受到老师、同学的关注也很少,所以在来校报道安静了几周后,“狐狸尾巴”全部暴露,状况非常危险。我分析了梁晓明的状况,发现他虽然有点不安分,但本质不坏。加上他本人比较爱面子。我就对他采取“攻心”术,首先肯定了他的一些闪光点,他在体育方面有特长,委以班级体育委员的重任。慢慢的,他本人的态度、表现也在改观,同学们从原先对班主任的安排表示不理解到理解,到最后再次接受了这位同学。最近一段,梁晓明在校基本没有犯错。其实,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的一个鼓励、肯定地眼神,甚至于一个责怪的眼神,这位同学都能心领神会,并及时作出继续努力或修正的态度。
于新敏这个孩子家庭非常特殊,父母离异,生活由姑姑照顾,姑姑对其长期宠爱有加,养成了一种我行我素、目中无人、自私自利的坏毛病。不管是在教室还是在宿舍,从不主动打扫卫生,听她宿舍的同学说,连她自己的袜子也是撒姣让同宿舍的同学帮她洗的,因为早已养成的坏行为习惯而导致老师、同学的嫌弃,班里的同学都不喜欢她。我了解情况后,利用晚自习值班时间,单独把她叫出来,诚恳地帮她分析了现状,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同时表态对她以往所犯的错误既往不咎,同时把她身长的优点进行放大。现在于新敏表现好多了。
所以说基本上每个学生都有某一个方面发展的潜能,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弱势。因此在教育过程中,作为学生在学校最亲密的人——班主任,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与尊严,关注他们的成长,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是有着积极而无法估计的价值。把柔性管理贯穿在每一个教育环节中,为职业中学的学生营造一种和谐、温馨、舒适的学习环境,对促进我们这些中考中的“失败者”地健康成长,是有着积极的意义的,给他们的成长营造了一片生命的绿洲,那么相信我们的中职生中将有更多的人成为建设和谐社会的高素质人才。
我们要主动获取学生的学习、生活、道德、情感、意志、信念等情况。了解学生是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前提,班主任要经常到学生中走一走、看一看、谈一谈,深入学生中间,以至诚的心及高度的责任感接近、关心和体贴学生。掌握学生的思想状况和面临的困难,平时则更要体察学生的情绪,接受学生反馈的各种信息,这样才能做到教有对象,育有目标。另外,要加强与学生的交流、沟通,感知学生的内心想法,及时加以引导,使学生更好地进入学习状态。班主任接管班级后应该在最短的时间内,与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取得第一手“资料”,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及时稳定学生的情绪,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这对学生今后的发展进步会起到很好的作用。不同的学生,他们生活的家庭环境、原来就读的学校以及周边的环境是不一样的,所以他们形成的个性品质也不尽相同,这就要求我们在做学生的思想工作之时对这一切充分地了解,充分地考虑,学生感觉到教师处处为自己着想,就更容易接纳教师,信息反馈率和真实率才能提高。
二、具备沉稳气质,注重克己冷静
在班级管理和常规教育中,班主任难免要处置各种突发事件,甚至是严重的违纪行为。一旦发生班级事故,管理者要高度重视,亲自过问,一定要具备沉稳的气度。“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要允许学生有“偶然性的错误”发生和存在。不回避问题,惩戒有度,帮助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这才是正确的态度与方法。还应注意选择恰当的教育方式,尽可能地维护学生的自尊心,唯有如此,学生才有可能心悦诚服地弃恶扬善,教育效果才容易巩固。处理问题要克己冷静,切不可感情用事或轻易地“从重” 处罚学生,如果动辄把学生直接推向学校主管部门,就容易造成学生心理压力过大,使之陷于困境,这样极易产生负面影响。
三、面向全体学生,杜绝偏“爱”现象
“漂亮的孩子人人都爱,爱不漂亮的孩子才是教师真正的爱”, 一位苏联教育学家如是说。作为教师,就应该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让学生享受到平等的教育待遇。 任何班级都存在优秀生和后进生,有些班主任把优秀生视为掌上明珠,有意无意冷落或放弃后进生,教育缺乏耐心。这是极其错误的,要充分认识到转化一名后进生和培养一名优秀生是同等重要的。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学生的差异是明显的,这种差异是一种客观存在,不能仅以学习论“英雄”。这是班主任有针对性进行思想教育工作的出发点,但绝不是班主任对学生采取不同“标准”和“政策”的依据。更不能因为学生的家庭或社会背景等的差异而采取不公正态度。否则就会极大地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同时也会降低班主任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和威信。
四、用良好的形象感染学生
班主任理应成为学生的榜样。“身教重于言教”,我们应时刻注意自身对学生的影响,处处做到以身作则。笔者看到教室的地面有垃圾,就随手捡起来扔到垃圾桶里。学生看见了,都纷纷检查自己的周围是否有垃圾,此时无声胜有声,事后,班级卫生明显有了好转。有一次班会,我们讨论“礼貌”的话题。见到师长主动问好是天经地义的,这应该能达成共识,可有个大胆的学生直言不讳地说:“我们是应该尊重老师,是应该向老师问好,可有些老师趾高气扬,甚至不理睬我们,老师都没礼貌,凭什么要我们低三下四?”这话听起来有些刺耳,但冷静想想,它提醒了我们为人师者:尊重是相互的,教师的人格形象至关重要,切不可等闲视之。
五、调动两个积极性
其一,班主任自身的积极性。班主任自身的积极性发源于对班主任工作的热爱和高度的责任感,只有热爱本职工作,认识到该项工作的重要性,才会全身心投入到班级管理工作去。其二,学生的积极性。班级组织是社会组织的雏形,让学生在班级群体生活中进行社会角色锻炼是十分必要的,班主任要有意识地为学生提供锻炼和表现的机会,诸如实行班干部轮换制度、实行班长值周制度、实行班级活动主持人制度等。这些都是调动学生积极性、增强班级活力的有效措施。
有些班主任上班会课时,喜欢指出班中存在的种种不足,批评这个,批评那个,而对于班中存在的好形象却轻描淡写或者只字不提。他们认为:对学生要求越严格,学生的行为就会越完善。我却认为:只有集体有了凝聚力,学生热爱集体,能为集体着想,其行为就会规范。
每周班会课时,我都对那些做了好事、为班争得荣誉的同学进行表扬,这样做能给学生一种感觉:班里的好人好事真多,优秀的同学真多,我也应该为集体争光。从而激发学生对班集体的热爱和信心,增强集体凝聚力。“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同样可以说,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
二、注意奖惩的分寸
做好“导”的工作,需要做到“四多四少”:多民主,少强制;多激励,少批评;多引导,少说教;多用情,少用气。“多民主,少强制”要求我们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制定规章制度、进行民主评议、换选班干部和处理班级事件,而不是单从班主任的主观愿望出发,强行这样做或那样做。“多激励,少批评”要求我们要善于发现学生自身优点、长处,培养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上进心,通过发扬优点来克服缺点;要善于用英雄模范、先进人物的事迹来激励学生积极向上,而不是一味地批评和处罚。“多引导,少说教”要求我们不单要告诉学生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还要告诉学生为什么,并具体指导学生去做。有时还需要班主任亲自示范,手把手地教。“多用情,少用气”要求我们对待犯错误的学生,要以情感人,亲切和蔼,心平气和,而不应怒气冲天,训斥指责,或者有意冷淡疏远。
三、加强班风建设
一是要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一个班到底要树立什么样的风气,应是一个全体参与统一认识的过程。因此在开学初就要提出明确的班风和班风建设目标。使全体同学基本能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以真诚、正直、善良、宽容、大度作为对他们品行性格的目标来要求他们做人的规范,通过讨论、演讲比赛等多种形式,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同时,还注意做好个别同学的思想工作。对单亲家庭的学生、特教生和“问题学生”实行特别的关爱,通过不定期的谈心,及时帮助学生解决思想上的困惑,树立他们学习和生活的自信心。对于一些思想上有波动、情绪不稳定的学生、比较调皮、经常犯错的学生,学习成绩差、缺乏学习主动性的学生,耐心细致地给予帮助与引导,让其及时认识到自己有不足,并加以改正。通过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班级形成了团结活泼,自强上进的良好班风。
二是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充分利用黑板的“思想明灯”和“班主任寄语”两个栏目,要求学生轮流每天把自己摘抄的格言送给全班同学,这样既增加了学生的知识素养,又为学生每天点亮一盏思想的明灯。根据不同的工作重点,在“班主任寄语”中给予温馨提示或激励话语。利用能够利用的一切阵地,抓住一切能够抓住的机会,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竞争氛围。。
四、加强学风建设
学风是立班之本,优良的学风主要体现在学生端正的学习态度、明确的学习目标、良好的学习习惯、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浓厚的学习兴趣上。我主要做好了以下工作。
一是确立以学业成绩进步为中心的工作目标。利用各种机会,教育学生树立要质量、要成绩的意识,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让学生明白学习是自己的事,引导他们认识到功夫在平时。
二是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的学生虽然学习也认真刻苦,勤勤恳恳,但成绩老是上不去,主要的原因是没有科学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因此,帮助学生,制订学习时间表,合理安排时间,纠正偏科现象,并且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学得有序,学得轻松,学得系统,整体提高学生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