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1 17:34:26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浅谈小学生品德教育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中图分类号:G6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09)10-0050-01
思想品德作为社会主义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要按照社会主义社会的要求,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进行教育,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社会主义社会所需要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有用人才。思想品德教育是任何社会或阶级为使自身得以继承和发展而培养造就人才所不可缺少的重要活动。古往今来,没有思想品德教育的教育是不存在的。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我们全党及各条战线的共同任务,学校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而思想品德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由于小学德育工作的对象是广大小学生、根据他的心理、生理特点和情感认识规律来开展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工作,是搞好德育工作的关键所在。下面我就从以下几方面谈谈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一、确立思想品德教育为首的主导地位
要把思想品德教育放在学校工作首位,首先是学校领导和全体教师取得共识,其真正认识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性。思想品德教育的主导地位是由秩序的功能所决定的。思想品德教育对学校教育具有导向作用,对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功力作用,思想品德教育对整个中华民族素质的提高具有保证作用。因此,从学校领导到全体教职工必须更新育人观念,端正办学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做到“四坚持”、“四抓。”即坚持思想品德教育为首,抓“五育”并举,坚持面向全体,抓后进生的转化;坚持全程负责,抓学校、家庭,社会教育有机结合;坚持全面丰收,抓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把广大教职工的思想统一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根本宗旨上。树立学校无小事,事事有教育,人人都是思想品德教育工作者的思想,增强全员思想品德教育意识。这种全方位育人,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的共识,才是提高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根本所在。
二、思想品德教育要坚持多样化
所谓多样化,是指教育形式的多样。教师在思想品德课上根据教材,并联系实际补充丰富德育资料向学生讲授,着重抓住德育目的,讲清人物实际,让学生感受德育道理;在讲解和认知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开展课堂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加深理解,充分发挥他们的自我教育能力;创设机会,让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德育专题班会,使学生从活动中有所悟,有收获。
三、品德教育要联系生活实际,强化自我教育意识
小学阶段是小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主要时期,但发展不够充分和成熟需要加以训练和培养。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在指导道德行为中强化自我教育意识是行之有效的。例如教学《我爱国旗》时,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知道升国旗,降国旗时要立正、敬礼,那么在每周星期一升国旗时你这样做到了吗?让学生落实到行动,来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四、加强学校、家庭和社区各方面密切合作
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除了老师的引导,学校教育外社会教育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一个好的社会环境,能改变人的思想。什么样的环境造就什么样的人。如果干扰很大那会有赖宁,张海迪,李向群式的人物产生!一些旧思潮、观点、做风对提高人们道德不利,但是有一批又一批的见义勇为,助人为乐的人物产生。总之,良好的社会坏境,可以酿造出辈出的人才。另外,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家庭教育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不同的家庭,就教育出不同的孩子,比如,某个家庭品质好,忠厚老实、勤劳朴素,他的后人也亦如此;如果某个家庭好逸恶劳、阳奉阴违、老奸巨猾他的后人多般如此。当今世界,为了使自己的孩子达到某个目的,策马扬鞭地进行严教严管。在这种高温高压下,他们就有一个固有的品德观念。这种观念就是家庭教育中形成的,所以对整个人生价值来说,是基础,但必须要有这个基础教育。
小学阶段是儿童道德观念、整体素质开始形成阶段。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会对儿童今后的发展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作为教师,应具备高尚的品格和真挚的爱心,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运用和谐精准的语言来影响、启迪、塑造每一位学生,让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一、用高尚的情操影响学生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言行时刻都在给学生无形的影响和教育。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智慧的启迪者、人格的塑造者,同时还是道德的实践者和示范者,特别是思品教师更是学生德育教育的组织者和倡导者。“执教品先行,育人先育己。”教师的言谈举止、衣着住行,都应起到表率作用,因为在小学生的眼里,自己的老师是神圣的。身教重于言教,平时,教师发现地面有废纸、果皮就自觉拾起扔到垃圾箱里,扶正歪斜的课桌坐椅等,久而久之,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影响,也都会自觉行动起来,这就是“做出的比喊出的有分量”,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应该做到。“打铁还须自身硬。”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必须具备高尚的情操、优秀的品质、树立自己在学生中的楷模形象。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要光用嘴去说服教育学生,更多的时候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学生,以教师自身的表率让学生受到教育。
二、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学生
“懂得教育方法的老师会用一百种方法教一个学生,而不懂得教育方法的老师会用一种方法教一百个学生。”教学方法多种多样,在这里对思想品德课教学方法浅谈一二:
1.活用文中插图
思想品德课教材,不同于其他教材,它每一课都配有色彩鲜明、形象生动的插图,对课文内容直观形象地做了补充说明。因此,在教学时,可活用这些插图,在弄清图意的同时,让他们用流利的语言把图的意思表达出来,还可以让学生对照图谈自己的感想和体会,这样做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运用多媒体教学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已得到广泛应用,要想使思想品德课生动活泼,寓教于乐,多媒体教学必不可少。它可以充分唤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兴趣,激发学生的热情,能从视觉和感情上叩击学生的心弦,发动学生学习的主动作用。
3.贴近现实生活
教师应把学生耳闻目睹的、身边的一些人和事恰如其分地引入课堂,既可让学生感到自然亲切,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又可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明辨是非、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4.创新课堂模式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给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改进过去那种墨守成规“死教书,硬灌输”“注入式”的教学方法,想尽办法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要开拓创新,多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阐明自己的观点。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到实际中去体验,在活动中理解思想品德课内容。这不仅使学生得到锻炼,提高了发明创造力,还激发了他们爱家乡、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三、用真挚的爱心滋润学生
思想品德教育应该源于生活,并以生活为归宿。儿童对世界的认识首先是从其面对的现实生活开始,他们通过对在生活中所面对的人与事的思考,形成好与坏、善与恶、是与非的认识与判断,进而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以及自觉的道德行为。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们可以与社会生活隔离开来集中学习知识经验,却不能与社会生活相隔离去学习道德。道德是社会生活的规范和准则,真正的学习必须在社会生活中进行。因此,以生活为途径,构建思想品德的大课堂,是深化思想品德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我们要针对同学生活中接触的各种事情随时随地进行教育,把思想道德教育渗透到小学生的言谈举止,衣食住行等各方面,使他们从小就萌发爱家乡、爱祖国、爱集体、爱劳动的情感,培养他们诚实、勇敢、好问、友爱、爱惜公物、不怕困难、讲礼貌、守纪律等良好品德、行为、习惯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真正地为他们良好的品德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比如,有的同学有困难,有人主动帮助他,劳动时,有的同学不怕脏,不怕累,对待老师有礼貌等。教师和父母要善于抓住这些典型事例进行随机表扬,鼓励好的典型,对那些抢别人东西,打架、骂人的同学随时用建议的方式引导、教育,使他们知道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引导学生养成辨别是非的好习惯,同时也在潜移默化的净化他们的心灵,通过典型的日常小事,学生亲眼目睹、亲耳所听,容易理解和掌握,因此,日常生活的教育是所有教育途径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教育。同时思想品德教育又要适应未成年人身心成长的特点和接受能力,从他们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出发,深入浅出,寓教于乐,循序渐进。多用鲜活通俗的语言,多用生动典型的事例,多用喜闻乐见的形式,多用疏导的方法、参与的方法、讨论的方法,进一步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
二、构建完整的德育体系,形成学校教育与社会家庭教育的合力。
学校是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但家庭和社会对孩子思想品德形成有重要影响,因为德育的成果很大程度上要靠个体用自觉的实践最终来落实和完成,家庭教育是孩子人格成长的摇篮,家庭是孩子接触的第一个环境,家庭环境会给孩子人格的形成打下难以磨灭的烙印,父母是学生的第一位老师,也是他们终身的教授,《中国青年报》曾报道骆风先生提供的北大博士生家庭教育的分析专著,分析表明,这些博士生的父母学历并不高,但是,虽然他们对子女的学业无法直接辅导,可是其人格因素尤其是诚实、进取、勤奋、吃苦耐劳等优良品质,深刻影响子女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及良好品德的形成,使子女终身受益。为此,我们是不是该认识到,家庭教育既是启蒙教育,又是终身教育。所以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要相互协调一致,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道德修养,使祖国的新一代在良好的教育氛围下茁壮成长。
三、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养成教育是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径。
一个人在小学阶段养成的习惯是非常稳固的,终生都能起作用。知识需要道德的引导,良好品格的养成对孩子一生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作用。孔子说:“少年若天性,习惯如自然”。道德行为的形成是个复杂的过程,是多种因素和途径协调作用的结果,尤其需要长期实践训练。心理学研究表明:如果能够长期对学生进行严格训练,就会在孩子头脑中建立起一系列条件反射,形成道德行为上的高层次定型,即反复的行为实践会使学生形成一种行为定势,凡是成熟的班主任都十分重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一位有经验的班主任深有感触地谈到他重视塑造学生行为习惯的做法与体会:他每接一个新班与别人与众不同的是不特别钟情于分数,也不忙于强化知识的传授,而是把工作的重点放在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上,从要求学生坐姿与站姿开始,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他把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作为班主任工作的拳头产品,很多学生从这项产品中终身受益。
四、以活动为载体,实施开放式思品教学,构建新型的教学模式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08.131
一、 关注每一个学生,精心设计各项教学活动
《品德与生活》教材的编写形象直观,教学内容都是和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息息相关的,所以,要做好《品德与生活》的教学工作,教师就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使课堂教学活动尽量多地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在课前准备过程中要充分考虑选择活动的依据,找准教学活动开展的切入点。我们的教学资源来自学生的生活,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在学习中积累更多的生活经验,提升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如在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学习态度时,我把教材内容进行了一定的改变,运用多媒体播放了一段有关“小马虎”的动画资料。我通过在平时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观察发现一年级的学生经常会在学习和生活中出现一些不细心、不认真的不良现象,尤其是很多学生在学习上很粗心。于是,我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了“传递悄悄话”“争做小教师”等游戏,将学生的生活与对学生的品德教育真正结合起来。这样,课堂教学中进行的活动都是非常真实的、自然的、所有学生都非常熟悉的,也是学生学会生活所必需的,采用这样的教学活动更具针对性,真正实现了教学的高效实效性。
二、 了解每一个学生,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教师组织好课堂教学活动的前提是了解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只有遵循学生的发展规律、尊重不同层次学生存在的差异性才能更好地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每个学生的智力和认知水平不同,家庭条件、生活环境以及生活经历都存在着很大不同,由此导致他们形成不同的兴趣爱好、不同的气质性格和不同的特长。教师要深入了解和研究自己的学生,掌握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理论,熟悉不同年龄阶段不同的特点,依据学生的这些规律和特点来开展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以促进全体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新课程改革反复强调提倡教师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品德与生活》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我也会组织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小组讨论活动,提高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和主动探究新知的意识。当然,在刚开始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的过程中,我们也走了一些弯路:由于没有制定小组合作讨论的规则,常常会出现教师提出讨论主题之后,有些学生为了抢答,胡乱喊叫;有些学生为了提出独特的见解,只顾着想自己的答案,而忽略了倾听别人的看法;还有的学生为了表现自己,高声打断别人的发言,没有基本的礼貌可言……我曾经一度对小组讨论的可行性产生怀疑。可是,后来我还是会思考,既然新课程改革提倡这样的教学模式,它就一定有其独特的优势。我教的一年级的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的年龄阶段,他们有着强烈的表现欲望,但是自制能力相对较差,出现场面混乱的情况也属正常。同时,小学生又特别信任自己的教师,并且乐于模仿教师。于是,我设计了一个“角色互换”的活动。一上课,我就坐到了学生中间,然后告诉学生:今天我们要以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来进行学习,但是这一次我要当学生,所以我想请同学们来当教师,大家先来看看我们小组是怎样讨论学习的,然后大家再来说说看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比较深刻的印象。随后,结合当堂课的教学内容,我和就近的小组一起开始进行话题的讨论,其他学生都非常好奇,觉得非常新鲜,于是,他们开始认真地观察我们的举止和倾听发言。当我们讨论完成之后,很多“教师”都纷纷举起了手,他们发现的事情可多了:你们小组讨论之前,先规定好了大家发言的先后顺序;一个同学发言的时候,其他学生都必须认真听;一个学生讲完了自己的想法之后,其他学生才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见;有的同学说得好的时候,其他同学都在夸奖他;有的学生接受了其他学生的帮助之后会主动有礼貌地说谢谢……别看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小,可是他们观察得非常认真,在你一言我一语中把小组讨论的要点都挖掘了出来。这个时候,我及时肯定和表扬学生的这些发现:“同学们,你们观察得真仔细,希望同学在以后小组讨论的过程中,你们也可以像这个组的同学一样,甚至比我们更优秀,好不好?”在以后的教学中,我总是会抓住适当的机会进行强化,使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 发展每一个学生,让教学活动走出课堂
《品德与生活》课程来源于学生的生活,教学效果又可以真实地体现在生活当中。要检验我们的教学效果,教师就要真正地关心学生,深入了解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是否懂礼貌,是否能够通过学习真正地在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起积极主动的探索意识。我们的思想品德教育不只可以在课堂教学中进行,还可以延伸到学生的生活当中去,通过课堂内外的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要加强跟家长的沟通,由学校活动延伸到家庭、社区和学生其他生活空间,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教学服务。
总之,《品德与生活》课程为学生的成长建立了一个非常好的教育空间,我们要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联系学生日常生活实际,在实践活动中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让学生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为每一个学生学会做人打下良好的素质基础。
参考文献:
首先,挖掘教材资源,寻找生活的切入点。品德与生活课教材编排紧密,围绕学生的生活展开,图文并茂,语言生动,与学生的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交给儿童通向生活的钥匙,要使他们成为生活的主人,不能仅仅把教育局限于书本上,还要把他们的书本学习和生活实践结合起来,,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知识,从而使思想品德教学成为学生自主构建、形成及发展良好思想品德的过程,要让学生参与社会实践,通过参与实践,发展他们的各种生活能力。过去,我们的教育教学以书本为主体,而忽略了生活的实践和社会的实践。人的知识、思想和抱负要经常地在实践中得到验证,这才是人生中最高的境界。我们的教育就是要培养人的自我实现的这种境界,要使我们的儿童的知识、观点、思想经常在实践中得到验证,所以我们国家这次课程改革着重提出要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例如教学《拉拉手交朋友》一课后,我们不仅可以让学生认识班内的学生,还可以将学生带出班级,乃至学校,让学生在校园内和更多的小伙伴交朋友,并且通过小朋友之间的互相帮助,体会到交朋友给他们带来的快乐。
二、 虽来源于生活,但更注重体验,创造。
面对的是时代新天地,现阶段的学生生活在一个开放的社会和飞速发展的时代,他们通过媒体、网络等渠道大量吸收信息,眼界开阔,思维活跃,观念新颖。因此,利用鲜活的时事引发学生的兴趣是学习思想品德课的最佳途径之一。在今年的九年级课堂教学中,品德与生活课教学的生命力,在于理论联系实际。品德与生活课教学背靠的是社会大舞台。因此品德与生活课教育内容要密切联系儿童的生活,又要高于儿童的生活。来自儿童日常生活的兴趣、爱好、发现会不断引发出各种活动。儿童对产生于自己生活中的想法非常感兴趣,而想法越强烈,为实现其想法而进行的活动就越有广度和深度。因此,教师要大量引用学生感兴趣的社会现实问题和时政热点,采用时事演讲、课前5分钟新闻会、模拟答记者问、时事专题讲座、时事点评等形式灵活地教学,激活了学生思维的兴奋点,拓宽了学生的眼界。一些新闻人物、历史故事、熟悉的事实引导学生把课堂内外联在一起,引起学生的思想共鸣,让学生自主思考,积极探究,从而增强他们关注社会的意识和能力。例如教学《和春风一起玩》这一活动,为了让学生充分体验春天的美好和春天生活的乐趣,在教学中我就组织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制作小风车,让他们亲身参与各种春天的游戏活动。在游戏中,感悟到春天的美好和春天生活的乐趣,懂得了如何更好地利用风的力量,这就是学生感悟后的创造。可见,体验在品德与生活的教学过程中是多么重要。
三、课程开发依据学生生活
一、开放课堂空间,启发创新思维
传统品德课教学把学生禁锢于教室,流行的是以知识为本,教师为中心,灌输唯上的教学模式,教室是学生唯一活动的天地。学生只是个容器,任凭教师灌输。这种教学完全不顾学生的体验与感受,扼杀学生的创新思维。《品德与生活》课程明确指出:课程要面向儿童整个生活世界,重视地方、学校、教师与儿童的创造性。课程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所有对儿童有意义、有兴趣的题材;其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曾指出:要加强和发挥儿童的创造力,要了解儿童,解放儿童,尊重儿童的人权。应给儿童更多的时间和空间,把儿童从学校放到大自然之中。教育家的话充分说明了作为品德与生活的课程,课堂的空间已经不能局限于教室,而应该走出教室,走向社会,融入自然。例如,在教学《与自然为友》时,学生在教师启发下,通过美的环境,好心情。引申学生认识环境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通过自己的亲身感受与体会,来畅谈美的环境带来的好处。学生能够通过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弄明白树木“带给人们新鲜的空气”“人们可以在树下乘凉”“为小鸟安家”“美化绿化我们的环境”“变废为宝,既可以减少浪费,保护环境,还可以锻炼我们的手和脑”等。在学生明白了保护环境的好处后,教师接下去安排了学生到实践活动的场地,学生分小组进行,捡垃圾、打扫卫生。学生情绪高昂,个个主动参与,他们充分体验活动带来的快乐。学生在活动中,懂得了“环境与人类密不可分”,让大地绿起来,天空蓝起来,江河清起来,空气净起来,花儿开起来,鸟儿唱起来,环境美起来,心情好起来。这种教学空间的延伸,无疑给学生注入了活力,使他们在自然界中,感受身边的事与物,在动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同时把道德教育寓于活动之中,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二、让品德课贴近生活,体验生活
课本的内容和编排都紧密围绕学生的生活展开,从道德教育到心理品质和健康教育,从法制教育到发展常识和国情教育,无不与学生的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生活中有丰富的案例和素材。我们可以多方面采集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例,深入浅出,让课本上的图画,课本上的事例活起来动起来,让事实说话,将遥远的拉近,让历史复活,这样就可以使枯燥的问题趣味化,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复杂的问题简明化,深刻的问题通俗化。
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体验学习的快乐
新一轮课程改革在学习方式上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品德与生活》课程同样也要求运用这一方式指导课堂教学。作为教师,我们常常担心学生这个做不好,那个有点难度,喜欢给学生“造阶梯”,把学生的大脑看成是白纸一张。有时满以为自己精心设计的一个教案定会赢得满堂喝彩,却不料因为不切学生实际而教得一败涂地。教学不能一厢情愿,更重要的是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和独立性。《品德与生活》课程明确指出: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儿童观,要珍视童年生活的价值,尊重儿童的权利。教师可以“微笑和点头,专心听他说”向学生传达友好的信息;还可以像于永正老师那样“蹲下来,用孩子的眼睛看世界”这样才能与孩子们有共同语言。比如,在教学《开开心心过暑假》一课时,教师引导学生合作交流,小组讨论,为过暑假提出一些金点子。学生积极参与,纷纷发表自已的见解和“我的暑假计划”,最后教师进行汇总。儿童的性格天真烂漫,无拘无束,他们喜闻乐见的点子有“夏令营”“学下棋”“学画画”。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了知识,更是体验了学习和假期的快乐,同时学会了与他人合作,培养了学生的道德情感与道德认知。
四、来源生活,回归生活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生活即教育”。倡导品德教学回归生活,强调以小学生现实生活为课程基础是新课程理念的宗旨,而现在的新课标给教育教学带来全新的理念,比如,苏教版试验教科书《品德与生活》使人耳目一新。它突出地表现了其生活性、开放性和活动性的特征,把道德寓于小学生的生活之中,引导学生健康、安全的生活;愉快、积极的生活;负责任、有爱心的生活;动脑筋、有创意的生活。当立足于农村小学的品德与生活的教育时,我们要特别关注农村小学生正在进行中的现实生活,做到有实效性、针对性,更有效率地达到教学目标。
一、把学生的现实生活与课程内容相结合
我们要始终铭记一点,学生和教师手中的教材绝对不是教学的唯一资源,我们所了解的,比如,学生家庭生活、直接经验、动手操作以及感知体验都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充实教学内容”和“拓展教学空间”是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的。简言之,就是在传授知识过程中,要杜绝脱离儿童生活实际、说教式的教育方式。在品德教学中,尽力做到把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在农村小学的教学经验中,除了在课堂上与学生共同参与学习活动外,还应该根据本课程的特征,放飞学生自身,进而放飞学生思维,比如把学生带出教室,让学生在大自然中实践,在生活中学习。让教育融于学校、社会、家庭之中,让品质在老师、学生、家长的互动中形成。例如,在教学《我和太阳做游戏》这一课时,可以把学生带出教室,请学生坐在池塘边,躺在草坪上,闭上眼,听着优美的音乐,伸出双臂,去拥抱太阳,去抚摸阳光。通过这样一次次的亲身体验,渐渐感知阳光的明媚,感受影子与阳光的关系,亲手制作肥皂泡,体验阳光色彩的变化,这样,教学的目的就能有效和迅速的达到。老师为达到教学目标而欣慰,学生因学到知识而感到快乐。还可以将现实中有的融入教学中没有明确的规定但对学生来说又是比较有意义的,比如,为什么不能裸眼看太阳和如何在强烈的阳光下保护我们的眼睛。
恰到好处的教学设计会在教材与儿童的真实生活之间架起一道“融会贯通”的隐形桥梁,形成了“相互依存、相互了解”的良性沟通。更重要的是,教学中的回归生活使学生能在情绪上受到感染,情感上产生共鸣,从而拨动学生的心弦,引发学生年幼却对他们自身而言极其重要的思考,这种思考对于日后世界观的形成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二、多方位、多角度地展开课堂教学
农村小学在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过程中,虽然没有城市那么丰富的素材,但也要最大限度地以生动、活泼、有趣的方式,尽量让儿童在学习中将课堂知识与自己的生活实践结合到一起。采取多种方式,多方位多角度地展开课堂教学。
1.明理激情导行模式
由传统讲解模式演化而来的明理激情导行模式,虽然听起来很复杂难懂,但其实可操作性比较强,实行得当也会取得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它适用于品德与社会授课中的各种课型。详细说来,该模式以任课教师为主导,通过直观演示、口头讲解、文字阅读、评价行为、激感等手段传递有效信息。学生通过观察感知、理解教材、动情明理、自省辨析跟随老师的指引融入教学内容中。最后由教师评价提出行橐求。使学生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道德知识或某一方面的行为方式是该模式的显著特点。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慎重选用这种教学模式,最好对每一个学生的性格特点有所了解之后采取该模式,运用过程中,还要注意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如,在《我送老师一枝花》一课时,做出一些比喻,如“老师像红烛,无私奉献青春年华”“老师像园丁,辛勤培育现代化建设人才”等学生会感到亲切而能很好地理解的例子后,教师可语重心长的、娓娓道来的地向学生谈谈自己在老师们的关怀下健康成长的真实故事,以及自己从教以来在工作中对教师工作的真切的情感体验。然后让学生谈谈自己心中的老师,对老师的期待和自己今后如何尊敬老师,做老师的小助手。使师生间产生感情上的交流和共鸣,鼓励学生主动地以力所能及的实际行动来尊敬老师,提高教学实效。
2.“问题―讨论”模式
顾名思义,此教学模式就是在教师抛出与教材和生活相关的问题给学生,使其自由发挥地讨论问题,以此达到教学目标。“问题―讨论”模式,力求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个人的潜能和激发人格积极向上的一面,促进其人格发展,给学生提供大量的思考问题机会,进而培养学生领悟到理后,在生活中运用到理,继而向他人传授到理的能力,该模式于哲理性较强的课。在农村小学教学中,用长篇大论的方式机械地向学生讲授哲理性较强的内容时,往往达不到想要的效果,学生也是一头雾水。如果采用此种教学模式,则会大大增强教学的质量和实效性。实践表明,在教学实践中,这种教学模式是最受学生欢迎的。
3.角色扮演模式
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也指出课程教学的首要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处理好个人与他人以及社会的关系,更好的促进学生思想素质的全面发展。小学思想品德课程中也增加了生命教育的内容,使思品课程具有了生命的启蒙性,有助于提高学生对生命意义的认识,增强学生的生命意识,对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作为小学思想品德教师要用高度的责任心和敏锐的眼睛,去发现与学生生活中鲜活的教学资源,把生命教育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享受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体验生命的美好,教会学生尊重生命、善待生命、热爱生命,使生命教育在小学生中绽放出绚丽之花。
一、在“思想品德课中,渗透生命教育”的必要性
在思想品德课中渗透生命教育,就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有意识的引导,唤起学生的生命意识,用生命去温暖生命,用生命去滋润生命,激发学生的生命潜能,捍卫学生的生命尊严,更好的提高学生的生命价值。因此,在思想品德课中,渗透生命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由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决定的。小学阶段是学生世界观和人生观开始形成的阶段,他们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心,要想使学生健康的成长,就要给学生必要的生命教育,给予学生更多的人文关怀,使学生能够初步建立起正确的世界观。小学阶段人生教育的一个基础,对学生以后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小学生的心理成熟期大大提前,但是,也有一些孩子由于溺爱的原因过分依赖长辈,其心理成熟程度与年龄不相适应,落后于同年龄段的孩子,他们对于生命的认识特别肤浅。因此,在小学生人生的起步阶段,要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显示出生命的独特性,渗透出生命教育的重要性,使思想品德教学担任起生命教育的重任。
(二)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素质教育重视学生的身心健康以及个性发展,素质教育也给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提出了新的要求,它要求思想品德课程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它要求学生要珍惜生命、敬畏生命。在思想品德课程中,渗透生命教育,能够使学生勇于承受困难、克服困难,把生命融入到社会中,使学生的身心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真正实现素质教育。
二、在“思想品德课中,向学生渗透生命问题”的意识
在思想道德课中,教师要有意识的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向学生渗透生命教育,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一)立足课堂教学,实施生命教育。在小学思想品德课程中,很多教学内容和生命教育的内容息息相关,为进行生命教育提供了大量的素材。生命教育是把学生与他人、与集体、与国家的关系作为主线,并进行有效的整合而进行的教学。思想品德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其素材贴近学生的生活,它注重对学生在成长以及生活中所需要的素养进行培养,提高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使学生更好的珍惜生命、敬畏生命。例如在《走进大自然》这一课的学习中,首先,让学生通过教材内容,感受到大自然中植物以及动物的生命,感受到生命的神奇。其次,让学生明白生命的宝贵,人的生命就有一次,我们要爱护生命、珍惜生命,要使自己的生命过的更有意义。第三,要引导学生尊重生命,要欣赏个性之间的差异,用宽大的胸怀去接受他人,容纳万物。通过这一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感知到生命的美好,从而唤起学生对生命的珍爱。
(二)开展多种活动,感悟生命意义。新课程要求教学要多开展一些实践活动和自主活动,给学生提高更多体验的机会,不断丰富学生的经验,增强学生的感知认识。小学思想品德课程也要多开展一些活动,让学生感受到生命的色彩,使学生能够更好的去感悟生命的意义。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些主题活动,如“我要安全成长”,在活动中让学生学习一些基本的安全知识,并能够掌握生活中的一些不安全的因素,学会简单的防范技能,并能够实施一些自救措施,这样就能使学生更好的躲避危险,减少一些不安全因素带来的伤害。
三、在生命教育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一)教学内容要生活化。生活即教育,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重视教材中的关于生命教育的内容,而且还要充分挖掘生活中关于生命教育的素材,要使教学的内容充满生活的气息,要让思想品德课程成为提升学生生命价值的有效平台。而且,思想品德的教学内容,还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要体现出当地的风土人情,这样能够激发出学生的生命意识。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10-0250-02
高校贫困学生是一个背负较大经济压力与思想压力的特殊群体。在以人为本思想指导下,如何做好高校贫困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就成为新时期高校日常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理应受到我们全社会的关注。
一、高校贫困学生概念
所谓的高校贫困生就是指在国家所招收的普通高校本专科学生中存在着一种基于家庭的困难而难以支付日常教育经费的学生,具体而言就是高校生基于完成学业的目的,需要在此过程中支付由此而产生的学费、住宿费、伙食费、衣服费、交通费、日常用品费等一系列的费用,但是家庭的困难境况使得一部分有能力支付教育费用的高校生发生暂时性支付困难,另外一部分高校生无力支付教育费用,前一种高校学生即是一般困难生,后一种类型的学生被称为特困生,二者都归属于高校贫困学生的范畴。
二、高校贫困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及产生原因
(一)心理健康问题
1.进取动力十足但是目标模糊
高校贫困学生往往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与结果上存在一定的矛盾性。在过程中,高校贫困学生会以昂扬向上、积极乐观、奋力进取的精神来完成自己的学业,以求尽快改变自己与家人的命运,为国家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但是受到拜金主义和实用主义的影响,更难以抵御金钱的诱惑,为在短时间里改变自己经济上的窘境,往往会因一时盲目追求物质上的享受而改变业已树立的远大理想,一旦出现挫折,势必就会导致高校贫困学生迷茫和困惑。
2.对外交流愿望强烈但是自卑心理作祟
自卑心理是高校贫困学生心理障碍中普遍存在的一种问题。自卑心理是一切心理障碍的源泉,其导致的危害影响十分深远。
一是自我的封闭。对于高校贫困学生而言,经济上的拮据、物质上的匮乏始终是其无法逾越的障碍,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虽然想结交更多的朋友,希望向别人坦露心声,但是却囿于自卑心理的存在而拒人于千里之外;二是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形成受阻。经济上的弱势使得高校贫困学生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也不愿意得到他人的同情与帮助,久而久之,就会使得自己成为大家眼中的异类,由此而导致的知识面狭窄、特长缺乏就成为代表性的特点,这不但使自己沉浸在痛苦之中,而且还不利于自己以后的成长。
3.伦理思想“反叛性”与行为的“分离化”
一般来说,处于贫穷和苦难中的高校贫困生更能够理解到生活的本质意义,并能够体会到社会责任的重要性,由此构成了他们优秀品德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在实际生活中,高校贫困生不可避免地受到外界环境的制约,一些高校贫困生放弃了对传统伦理思想的追寻,而是致力于对现实物质利益的推崇,在他们的身上我们看到的是相互矛盾冲突的道德观念。这一群体以自我为中心,排斥与他人的合作,有意淡化群体归属,在追求个人独立人格过程中,往往会对具体的问题做出自己所认知的道德判断。例如,有些高校贫困生以贫困作为得到社会、个人的资助的资本,只求得到不求付出,诚信与感恩理念的缺失令人担忧。
4.坐等靠思想与消极行为并存
一些高校贫困学生基于家庭的困难而出现等靠思想,其在行为上往往表现为不思勤奋学习获得奖学金,不想依靠勤工俭学缓解生活上的压力,而只是想通过获取别人的同情而得到学校和社会的资助,并把获取的帮助认为是理所当然,缺乏回报社会的理想,一旦遇到暂时性的困难,就怨天尤人,或以退学相威胁,自暴自弃,最终将会贻害无穷。
(二)心理健康问题产生原因
1.家庭经济贫困
对于高校贫困学生来说,家庭经济贫困是其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生活在边远山区和城市下岗职工家庭的高校贫困学生,往往会因为家庭生活来源有限、家庭子女多、遭受到无法预料的意外灾害等情况,而使得家庭经济水平急剧下降,这也对高校贫困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冲击,从而导致自卑、自我封闭等一系列的心理健康问题。
2.自身心理弱点
一是综合评价体系的改变。相对于中学来说,大学阶段的综合评价体系发生了很大的改变,首先,对英语口语、计算机的使用、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要求使得来自农村或是边远地区的贫困高校学生原有的优势尽失;其次,兴趣特长、社会活动、家庭背景、人际关系等都被纳入到一个高校立体的社会评价体系之中,贫困高校学生对新环境适应能力处于劣势,使之心理产生不良的反应。
二是心理敏感度高。心理敏感度高是高校贫困学生的一个典型特征,在社会变革、环境变化过程中,高校贫困学生一方面在尽力维持自己极其脆弱的生存状态,另一方面又要时刻面对随时到来的经济危机,这就使之始终处于一种惴惴不安的生活状态之中,敏感度高的心理使之对外界的帮助持有一种怀疑的态度。
三是心理的自我封闭。高校贫困学生基于其经济方面的贫困而承受着巨大的思想压力,在心理上始终处于自我封闭的状态,不愿主动与外界交流,思维方式简单,从而影响到高校贫困学生学习、生活、工作等诸多方面,一旦遇到挫折和不幸就会一蹶不振,极易导致自卑情绪的产生。
3.资助体系不完善
当前,在政府与高校的共同的努力之下,以“奖学金、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减免学费、困难补助”和“绿色通道”为主要内容的助学体系业已公共运作,并取得较好的成绩,但是由于这一体系建立的时间较短,积累的经验不足,使得问题不断。
一是比例偏少。高校贫困学生是一个相当大的群体,但是高校在审批的过程中,偶以提高其认定的标准,这就无疑将一般性的高校贫困学生排斥在外,使之无法享受到“减、勤、助、补”的待遇;二是勤工助学岗位不足。在许多高校中,固定或临时岗位不足的问题比较突出,这使得许多高校贫困学生将目光放在了校外,打工与学业有时所出现的冲突,使之时刻处于紧张的精神状态中,影响到了心理健康;三是重物质轻心理教育问题存在。目前,高校在对待高校贫困学生问题上,往往侧重于物质方面的救助,虽然采取了奖学金、贷款、勤工助学、减免学杂费等措施,但是后续的心理教育却并未及时跟上,这使之往往产生依赖的心理,却不能够激发他们自立自强的精神。
4.社会不良现象存在
在市场化经济的影响之下,传统的思想文化被抛弃,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以金钱为核心的势利文化,金钱成为衡量人际关系,以及一个人能力大小的唯一标准,这无疑对当代高校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高校贫困学生本身就处于社会的弱势地位,物质的贫乏使之感触很深,基于此,对未来美好生活的追求往往演变为对金钱的追求,这也会使得高校贫困学生极易受到不良社会风气的诱惑,自己经济不宽裕、穿戴不时髦的现状不仅会导致心理失衡,总认为被人看不起的心理障碍还会使自己产生自卑感和抑郁感。为改变自己的劣势经济地位而产生不切合实际的心理动态,这不能不引起社会的关注。
三、解决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思考
(一)培养积极向上的认知观
认知观对于构建一个大学生健全的价值观是十分重要的,所谓的认知观就是指高校学生对自己,以及周围环境的认知,在此过程中,个人的心理健康教育至关重要。积极向上的认知观会使得认知主体在正确认识自我的基础上,合理规划个人的未来发展,从而使得自己的思想发展、行为趋向与外界保持高度的一致。对于高校贫困学生而言,积极向上的认知观就是指高校贫困学生能够完整把握自身所处的经济状况的基础上,正视现实,以所构建的积极奋斗目标和时刻内省的良好习惯为导向,评价自我、肯定自我、激励自我,在明确自己在社会中地位的前提下,不卑不亢,不主观放大自己的弱点和缺点,不贬低自己的整体评价,客观面对自己的长处和自己,从而促进自我健康成长、全面发展,走向成功。
(二)渗透健康人格教育
所谓健康的人格,就是指一个人在发展的过程所应该具备的需要、动机、兴趣、信念、世界观等个体心理倾向性,以及气质、性格、能力等个性心理特点的整体,反映一个人具有稳定性与可塑性的精神面貌,健康人格的最终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基于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人为教育共同作用的结果,人为教育尤为重要。
对于高校贫困学生来说,灵活的头脑、开阔的视野、博大的胸襟、健康的身心、超前的思想,健康、自主、创造、和谐的人格特征与素养使之为塑造健康的人格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当历经不良的社会环境影响的时候,塑造健康的人格就极为必要。这是因为,内外不良因素往往会影响了高校贫困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甚至会导致其心理障碍。因此,在心理健康教育中自然渗透健康的人格教育,不仅会使高校贫困学生在知、情、意、行等方面的全面发展,还会使不良个人倾向和心理特征得到矫正,从而形成一种协调、健全和完整的心理。
(三)开展挫折教育
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挫折教育就是正确面对挫折的一种积极顽强的情绪状态,这种精神状态是人们基于某种动机的推动下,为实现既定的目标而采取的主观性,积极主动的行动,在实现自己目标的过程中,一旦遭遇到无法逾越的困难障碍,就会努力克服。
对高校贫困学生而言,顺境固然重要,但逆境也有助于成才。在挫折中也会磨练自己的意志,挫折和磨难是人生另一种意义上的财富,正确认识与对待挫折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基础。在心理健康教育中,以百折不挠、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为培养目标,对高校贫困学生开展挫折教育将会有助于其成才。
高校贫困学生这一群体与高校普通学生相比,既有共性,也有其特殊性,这些贫困生在学习、生活、心理上都身背双重的压力,经历着我们所难以想象的痛苦,他们不同程度基于经济的贫困而始终无法走出心理的阴影。基于此,对高校贫困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就应该从培养积极向上的认知观、渗透健康人格教育、开展挫折教育这三方面着手,以促进高校贫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辉,王国英.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探讨[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05).
在实际工作中,教师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几个品质比较落后的学生,而往往对于资优生的德育等同于了培优即提高学习要求,增大学习量,加强课业的辅导, 结果往往事倍功半 ,难见成效 ,或是培而不优, 甚至是越培越劣, 其原因在于忽视了优生的心理状态和健康心理的培养。
何为资优生
资优生,主要是指智商高、学习成绩优秀、思维活跃、具有潜在特质的在校学生群体。资优生思维一般都比较活跃,创新意识和自主意识强。资优生只是成为优秀生和好学生的基础条件,如果缺乏正确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就难以在学校生活和社会实践生活中产生积极作用和价值,甚至会造成超出常规的危害和破坏。
资优生存在的心理问题
1、受挫能力差、脆弱型
心理承受力差是优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障碍 。这是由于优生渴望成功的欲望更强, 同时长时间处于高期望的氛围中, 一旦受到挫折,哪怕是偶然的轻微的, 也会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表现出情绪低落 、心理混乱,甚至产生恐惧感。
案例【1】为了提高学生口算练习的积极性和口算的速度,教师对以往传统的口算练习形式,稍作了改动。师和学生一起进行比赛,完成规定的题目后,各人自报序数,然后把自己的口算作业与学生交换批改。朱xx是班中数学尖子生,思维敏捷,作业不仅速度快而且正确率高,特别是一些难度较大的思考题,连教师有时也比不过他。
期中家长会上,朱xx妈妈与师交流朱xx的情况,孩子在家说:‘现在老师是第一,我第二,有的时候,我就不报数,让其他同学拿第二,我就跟在其他同学的后面,轻轻报个十。”
从该生妈妈的话语中可以看出该生由于长期拿不到第一,继而不愿意再次努力,失去了闯关的信心。
2、自大、自负型
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听到的多是赞赏之辞,得到的是老师和家长的夸奖, 看到的是同学们羡慕的目光,自我感觉很好,久而久之,他们就渐渐陷入昏昏然、忘乎所以的境地。因此,有时会顶撞家长对自己的教育;对老师善意的批评不以为然;对其他同学的想法和意见不屑一顾。
【案例2】陆××,头脑聪颖,各方面成绩都很好,讲起话来是头头是道,一直是老师眼中的资优生,同学眼中的榜样。一到下课,他的座位旁边肯定围着不少同学听他讲话,聊天,而他也就像“小领导”一样发表着他对事情的见解,一旦有一个同学跟他提出相反的看法,他必定联合其他同学训斥那位不同意见的人。在课堂上,师提出一些比较难的问题,老师知道他能回答,但想把机会让给其他同学,但他举手就一定要老师叫他回答问题,若不然会固执的举在那,直到你让他回答问题,并表扬了他,他才会满意的坐下,享受被佩服的目光。若让其他同学回答,没有回答对,随之他还会说出一些嘲笑人的话语。
3、缺乏集体主义、我行我素,漠视他人型
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往往把所取得的成绩全部归功与自己,看不到家长、老师的付出,看不到同学们对他们的影响作用。他们一心扑在学习上而对集体活动不感兴趣,不想甚至不愿意与同学合作共事,因而表现出对集体活动的漠不关心,喜欢我行我素,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是读圣贤书”。
【案例3】有一节下课时间,我的一位同事气呼呼走进办公室说:“现在的孩子怎么会这样的?”我问怎么回事?她说上节课他们班竞选班干部,其他岗位都很顺利的选完了,当选到班长时,班里学生都把票投给了原任班长,一个各方面表现都很好的女孩,老师想就这样好了,谁知女孩一下子站了起来说到:“老师,我不要当班长,班长耽误我太多学习时间,现在我的语文、数学成绩都有点退步了!我妈妈说了成绩好才是真的好,班干部做得好没有用的。”老师听到这个话,愣了一下,转而觉得非常的气愤,怎么会有这么自私的学生,这可是自己心中认为的好学生啊,竟然说出了这样的话。
三、资优生品质教育方法
1、加强受挫能力锻炼,增强战胜困难的信心
教师要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在他们的学习生活过程中增加一些挫折的磨炼,比如,对他们平时作业的难度、要求提高;有意把一些较困难的事情交给他们做, “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逼其开拓思路、自我加压、全力以赴,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提高其抗打击、抗挫折的能力。
2、帮助他们客观对待自己,保持一颗平常心
针对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自负、目中无人的心理,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在平时的教学和工作中,一定要把握好表扬的尺度和方法,切不可拔高,要让他们有成长的沃土,一定要引导他们客观地看待自己,既要看到自己的成绩和优点,又不能忽视和掩盖自己的缺点和问题,经常与家长联系沟通,达成一致的教育目的与期望。
3、创设和谐的班集体氛围,培养他们的集体观念。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可以组织他们开展先进生(学习成绩优异学生)与先进生、先进生与后进生的“两个互助”活动,从而为学习成绩优异学生的健康成长创设一个良好的班集体氛围。先进生与后进生之间的互助活动,可以培养先进生助人为乐的思想, 让他们的心胸变得更加豁达开朗, 充分发挥他们的榜样力量和学习优势来带动后进生的学习,做到全班同学共同进步、共同提高。
当我们寄优生于期望时 ,也需要给予优生心理的关注 。正所谓“ 高处不胜寒” 他们需要的是信心、 毅力。总之健康的心理 ,健全的人格应该成为培优的出发点和根本点。
参考文献:
传统的品德教育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即必须讲理。但教育实践中,往往容易形成说教的弊病。学生从本性上不能接受“裸”的教育形式。这就形成了知、行不能统一的问题。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品德课堂教学不再是“以教师为中心―坐中学”,而是“以儿童为中心――做中学”了。
“我听过了,就忘了,我见过了,就记住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美国休斯敦的一家儿童博物馆里有这样一句醒目的话,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品德课学习过程的实质――活动。作为新课程实施者与探索者,我们欣喜地看到了新课程实践取得的成果,但仔细观察,我们也不难发现活动背后存在着值得思索的问题,那就是为活动而活动,活动教学缺乏有效性。这里的有效性是指是否真正让学生在活动中有所体验和感悟,是否经历了过程,训练了方法或行为,培养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那么要如何提高品德课活动教学的有效性呢?我认为以下几方面值得我们探究和努力。
一、增强活动教学的目标性
教学活动目标是教师的灵魂,也是每堂课的方向,是判断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活动从设计到实施的过程中,都是在目标的调控下完成的。偏离目标的活动是低效的,教师在设计每个活动时,必须要思考和明确设计这个活动的目的、落脚点及活动价值。要从活动的“质”上去思考,从活动的“效”上去取舍,而不应该停留在诸如“这堂课有没有活动”“开展了几次活动”这些浅层次的问题上。
二、活动设计注重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
课程标准指出:以教学目标为导向设计活动,采取适合学生身心发展水平与特点的活动方式,才能保证教学活动收到实效。因此,活动设计要:
1.蹲下来――活动更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
教师不应该高高在上,而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去设计教学,这样设计出来的活动,才能真正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而不是纯粹为了活动而活动。这是追求品德与生活活动有效性至关重要的一点。
2.走进去――活动再贴近孩子生活一点
活动设计的情境要适合学生情趣。“纸上得来终觉浅,心中悟出始知深。”“悟”是学生个体体验的整合和提升。品德课活动中,我们要给“悟”创设一个合适的情境,在贴近儿童生活的、充满童真、童趣的活动情境中,运用教师特有的本领,挖掘、演绎教材内蕴的情感。
3.巧应变――活动让课堂生成更精彩
追求课堂的“生成”,这样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意外生成通常会造成两极化的结果――尴尬或精彩。教师不能刻意回避,也不能一味迎合,而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机智,以学生发展为本,或“放大”或“缩小”,或“搁置”或“延迟”,让瞬间出现的意外事件演变成精彩的课堂生成。
三、提倡活动教学的开放性
开放性是品德与生活课程的一个重要特征。突出活动过程的开放性,注意课内外结合,校内外结合,课前、中、后的结合,注意活动之间的连续性,帮助学生获得彼此联系的、不断深化的经验和体验是教学活动取得实效性的又一个保障。首先不能忽视的是活动教学的连续性。要使活动行之有效,教师应该注重课前、课中、课后活动的整体性和连续性。
低年级学生的生活是一个连续的、发展的过程,儿童的品德行为和行为习惯的形成,知识和能力的提高、经验的积累也是一个连续的、发展的过程。因此,他们的活动也应该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在设计开放性活动时要注意:
1.提供足够的实践时间
如,在对《美丽的校园》《和小树一起长大》《上超市》等主题的探究中,教师给学生一段较长的时间准备,让学生做好活动记录,以及图片、资料的收集,同时,作为活动的引导者,教师也应及时地督促、检查、反馈,确保活动的持续进行。这有利于学生体验更深刻,认识更丰富,行为落实更实在。
2.设计丰富的活动形式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某一活动感兴趣时,他才会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参与而不觉得是一种负担。根据儿童好新奇、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的特点,我们的活动形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如,教学《春天说了什么》这一课时,可设计寻找春天(室外活动)、欣赏春天(画面展示)、赞美春天(诗歌朗诵)、歌唱春天(歌舞表演)等一系列不同的活动形式,让学生走进春天,用他们的身心去感受春天的美好与神奇。由于每一活动环节都有不同的形式,学生始终都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
3.注重课后的拓展延伸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 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一位教育专家说:德之重,人之魂 。可见,思想品德教育对少年儿童的成长发展是何等重要。就是这种新型的活动课程,为低年级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台,让学生在一种真实的环境中,学会分辨是非,引发道德体验,提高道德认知,从而成为学生道德形成之路上的奠基石。那么在新课改实施的大环境下,在小学教育中如何进行品德与生活的教学呢?
一、教师要转变学科角色,具备各种
素质新课标要求我们教师要转变学科角色,要具备各种文化素质,要成为专任品德与生活科教师。在新课改的形势下,品德与生活教师的主要任务不应该区别于其他教师特别是语数英学科教师。品德与生活教师的角色已不是教科书讲解员,而应成为儿童活动的指导者、支持者和社会工作者,是让学生在活动中引发好奇心、求知欲,掌握知识和技能,养成品德与习惯的特殊组织者。教师必须具有超乎基本师德的道德水平、强于其他学科教师的爱心、耐心和细心;能够主动、深刻、经常地进行自我反思以及教学总结。我们还要作专业的学科老师,具备丰富的专业的知识。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学习和掌握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自然社会和人文社会的各种知识,社会生活知识、法律法规等等,广泛涉猎文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管理学、经济、法律等内容,使自己具备丰富的知识背景和人文素养,提高自己融会贯通各类知识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成为知识渊博的、可以满足学生求知欲的好老师。
二、让学生走进生活、观察生活
《品德与生活》课程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教学时,我们应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组织、安排教学内容,让学生走近生活,从而引导学生去热爱生活、学习做人,形成良好的品德。学生知识的获得单靠教师的灌输和学习书本上的东西是不够的,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中,应尽量把学生的目光引剑课本以外的、无边无际的知识世界中去,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学习做人,并把道德寓于儿童的生活中,教师要使儿童在生活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品德。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观察生活让他们通过仔细观察去认识生活,扩大视野,培养学生生活的情趣和观察能力。如在让学生认识四季这一单元的主题时,正值春天,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生活和社会,可以带学生到森林公园里、田野里去观察,并布置一定的任务给他们。例如让他们在课堂上能说出春天的样子,能够画一幅关于春天的画。学生明确了观察任务,就会细心地观察、感受春天的变化,他们在生活中、课外活动中快乐地学习有关知识,学生只有走到户外,精心观察,学习知识才能得心应手,才能养成善于学习和观察的好习惯。
三、教师要创设情境,提高学生的认识
新课改倡导品德教学要源于生活,富含生活,而又高于生活。这里的生活指的是学生的真实生活。教师要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因为情境可以传递情感。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根据课堂情节, 适当创设一定的道德情境, 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学生在想象性的情感体验中,经历动机的冲突,情感的激荡,认识的升华。品德与生活课要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选择有代表性、具有普遍意义或典型意义的事例进行加工,以富有浓厚生活气息的生活主题、范例或者生活图景的形式己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积极参与思辨,从而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
四、要 学生提供充分的探究空间
新课程要求课堂教学要以探究性教学为基点,让学生可以在探究中培养各方面的能力。探究性学习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性思维为目标,以学生主动参与为前提,以自主探究为途径,以合作讨论为形式,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构建教师指导学生的一种教学模式。在品德与生活教学中进行探究性学习,目的是让学生巩固知识、明白道理,能举一反三,把知识内化为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探究活动时间,提供积极思考和合作交流的空间。进行探究性学习,寻找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是教学的关键。
五、教师要注重挖掘教学资源
注重课程资源的开发,可以超越狭隘的教材内容, 让教学活起来:改变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共同建构者,这十分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师可以通过校园活动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如运动会、歌咏会、黑板报比赛、朗读比赛等等,要利用好这些资源,就要求教师积极参与这些活动,做个有心人。
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必须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1.要加强对学生祖国荣誉感的教育
我们要经常给学生讲我们国家的体育健儿为祖国争光的故事,组织他们收看有关的电视节目。当屏幕上出现我国国旗飘扬在领奖台上空时,教师要及时启发学生,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和个人为国家争光的愿望。每当这时,很多孩子都会非常激动,表示要向运动健儿们学习,长大也要做名优秀运动员,为国争光。事实证明,体育健儿中有的正是这样起步的。
2.要加强对学生集体荣誉感的教育
体育课上,有的学生跳高或跳山羊有惧怕心理,不太敢跳,遇到这种情况,可组织学生进行小型竞赛,最好是组与组之间进行。在集体荣誉面前,在组员间的互相鼓励和影响下,绝大多数学生的惧怕心理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减轻,表现出一定的意志努力。
3.教育学生端正学习动机
有些学生的学习成绩较好,但就是不喜欢上体育课。据调查,其中有部分人认为只要学好数学、语文,体育差点问题不大;还有的学生认为体育活动危险,怕高怕险,表现出明显的意志薄弱。通过端正学习动机的教育,使这些学生认识到体育锻炼对个人发展的重要作用,从而激发其积极锻炼的内部动机。
二、在各种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组织能增强学生意志品质的活动,如跳山羊、跳高、攀登等。在这种活动中,有些学生表现出动摇、胆怯等消极意志品质,究其产生的原因,大致有三:
①防御性条件反射。“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有的学生在一次跳高或跳山羊中不慎摔伤,下次就会害怕,甚至一听到跳高等就紧张。
②类化。如有的学生怕跳高,会影响到跳山羊、跳远,甚至怕单腿跳等与跳高相似的活动。
③感染。如有的学生怕跳高,其他学生也受其感染,也怕跳高。
我们了解了学生消极意志品质产生的原因后,就可以有的放矢,采取措施:
1.教师要讲清动用要领,注意语言暗示和引导,降低器械的高度,加宽跳高架的距离,翻松沙坑,或将跳高横杆换成橡皮筋等以降低或减轻条件反射。一般采取了这些措施后,学生们就能鼓足勇气,在取得成功的努力中锻炼意志,体验欢乐。
2.练习与克服不愉快情绪体验相联系的活动,如1000―1200米自然地形跑,400―600米耐久跑等。这些活动都能促使学生出现心跳加快、呼吸短促、口干腹痛等不愉快情绪体验,出现运动中的“极点”观象。意志品质薄弱的学生有可能会中途退出跑道,这就需要教师的积极支持与鼓励。“极点”的出现是考验和锻炼意志的极好机会。
3.练习与多变条件相联系的活动,如小羽毛球、小排球、小足球等活动,可锻炼、培养学生果断机智,自制、勇敢等良好意志品质。
4.练习与遵守纪律相联系的活动,如队列操作、武术等,可培养学生遵守纪律,自制等意志品质。
三、在克服困难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体育的课堂教学,要有一定的难度,难度的标准应是:只要努力,绝大部分学生都能达到要求。教师要遵循由易到难逐渐加大难度的原则,教学中,要从难从严要求,培养学生克服客观困难能力。教师要善于创设“客观困难情境”,对学生逐步提出更高的要求,提高难度加大运动量,使学生在克服困难的意志努力中逐步适应。教师也要鼓励学生与主观困难,如(疲劳、小病、不愉快情绪等)作斗争,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总之,一个好的教师应在体育教学中,根据学生实际水平和运动项目的情况、特点,在内容难度,动作要求(强度、密度)、学生心理要求等方面,结合具体条件进行妥善安排,努力作到不易不难,恰到好处。
四、注意小学生意志的自我培养
注意学生意志的自我培养,是培养学生良好意志品质的重要环节。教师在培养学生的良好意志品质时,要深入了解学生心理状态、身体条件和运动基础。在做高难动作时,教师要重视保护,但不要过分“帮助”,否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不利于学生意志品质的发展。
如何加强学生意志的自我培养呢?我们认为主要是培养学生自我作业、自我要求、自我监督的能力,并进行自我暗示的训练。
①自我作业。即要求学生认真观看教师示范,细心揣摹动作要领,一次次地独立完成教师所规定的动作。
②自我要求。要求学生对自己严要求、高标准,不要轻易降低要求和难度。如有的学生在做出山羊分腿腾越时,由于步伐混乱,踏跳不准,胸腹撞到山羊上了,以后见到山羊就怕了,甚至认为其它体育项目自己都行,只有山羊过不去无所谓。这时体育教师要及时了解情况,用优秀运动员带伤坚持比赛,为国争光的事例,激励学生奋发向上,不要放松要求。同时教师要加强必要环节的保护,争取一次成功,如一次不行,就继续做,直到找回已建立的正确条件反射,消除摔跤留下的“伤痕”。
③自我监督。教育学生学会自我监督,做到“公开课和一般课一样,教师在与不在一样,测验与平时训练一样,校内和校外锻炼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