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民俗文化教学设计

民俗文化教学设计范文

发布时间:2024-01-09 11:09:33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民俗文化教学设计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民俗文化教学设计

篇1

二、山西民俗文化——刺绣运用于服饰之中

山西的民间刺绣不但历史悠久,且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多能表现和反映山特风土人情,有着独特的艺术风格:绣工精美、造型生动、图案简洁、色彩艳丽等。而且这些来自民间的刺绣艺术珍品,大多数都出自农村妇女之巧手。受到古老文化和地理条件的影响,山西民间刺绣不管是平原还是山区,都显示出纯朴、热情、粗狂的特点,尤其体现在服饰中的刺绣,将艺术与本地人的性格相协调、相适应而和平存在的,可以说它既是一种造型艺术,又是一种生活艺术。作为服饰刺绣,对服饰细节各个部位都会根据不同的对象,加之不同的内容,集传统文化、风俗、地域特征于一身,使每个人成为一个人文载体,其深刻的文化内涵远不是一眼能够看穿的。而刺绣对服装的装饰非常重要,从帽子到上衣、裙子、裤,再到鞋袜、围巾等几乎所有的装饰设计都可以添加刺绣的演绎,而效果也是非常明显的。以山西忻州民间服饰为例,传统刺绣表现在不同的位置和细节中,寓意含有平安、吉祥“腕袖”,多以如意祥云的图案装扮;“领口”大多是装饰着各色花朵的图案;“裙子”也一直是妇女常用的衣服,在前后各一片的裙摆上常嵌边、绣花,大多是蓝色,黑色、红色的底布;而“上衣”部分绣花多在胸口,常用牡丹花等艳丽花朵的图案。还有晋南地区女装:绣花上衣、花带裙及百褶、绣花鞋等,上衣多彩色布匹缝制,而其他细节部位,比如领口、肩膀等地方加一些花样装饰图案。民间刺绣从刺绣工艺的角度反映了人民通过图案来表情达意的思想,一般都是选一些民间寓意吉祥的图案象征人们对美好生活意愿的表达。另外刺绣还体现在女性内衣的设计上,精致的刺绣纹理与女性体态完美结合,凸显出现代与传统,民俗与服装的融合,尤其刺绣花边的设计更为广大女性朋友所喜爱,薄纱睡衣上若隐若现的中式刺绣也可以增强这种设计的质感。现代服饰设计中,刺绣带有浓厚的装饰色彩款式多为斜襟式宽大厚实长袍,刺绣手法穿法精湛,吸引很多设计师和消费群体的主义。在最近几年的品牌T台秀上,我们都可以看到刺绣。最近几年较为火热的明星真人秀节目上,也多选用刺绣类服饰增加气质和风采。例如湖南卫视的娱乐节目《偶像来了》,有一期服装选用传统刺绣样式,传统与现代元素融合运用,图案细腻,花型立体,造型大方而朴实,使现代服饰更具现代风情。很多一线品牌:如江南布衣、巧帛等品牌中也可见到刺绣手法与现代技术的巧妙运用,也以其独特的风格抢占市场。

篇2

引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对包装设计文化有了更高的要求,包装设计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单纯地追求视觉的表现而忽略结构的功能作用与单纯追求结构功能而忽视视觉的表现同样都无法满足社会的需要,推陈出新的现代生活方式和消费观更加影响各种设计思潮的变革,打破了传统教学的设计思维和风格[1]。在功能上满足顾客需求成为我们首要考虑的问题,为此对视觉传达方向包装设计课程教学提出新的整改方案,在包装设计教学中加入包装结构内容的研究,有助于更好地丰富现代包装容器设计的表现能力,也是未来包装设计专业发展的趋势。广西是个多民族地区,民族文化遗产丰厚,在包装设计领域中,应该关注本土资源,充分利用本土资源文化的优势,将本土材料及民间的制作工艺运用到包装设计行业中,成熟的民间工艺可以为我们的创新设计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我们也可以以此作为本土经济开发的方式,带动本土经济的发展,为现代学科的发展带来生机。这样的教程整合模式,不仅可以培养出许多优秀的、新型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还达到弘扬民族文化、传承民族精神,推动我国包装设计行业的创新发展[2]。

1 包装结构设计与民族文化交融的特性及应用背景分析

包装设计具有极强的综合性,分为构造设计和视觉传达设计两个完全不同但又息息相关相辅相成的学科,包装结构设计属于工业包装领域,不同于一般包装设计的平面展开,它有机地吸收、整合了不同学科的新理论、新材料、新技术和新工艺。针对产品本身的特性,在民族文化元素与包装结构设计中寻找一个合理的契合点,巧妙地运用本土文化资源和工艺制作技术,提高包装的艺术性和实用性,才更易被消费者接受,产品才会在市场上脱颖而出,因此,民族文化元素介入包装结构设计,在包装设计专业领域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长期以来,艺术院校的包装课程在教学上均倾向于视觉方面的设计,大多停留在表面的装潢和美化阶段,缺乏相互之间的横向交流与沟通,缺乏创新,不利于现代包装设计人才培养。在科学发展的今天,无论是单一的外观视觉设计还是结构工程设计都无法满足社会的需要,注重平面视觉传达的包装设计模式已难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现代包装容器的设计不再仅仅是容纳、保护商品的简单作用,要注意它的审美性、 功能性, 还应考虑它独特的文化魅力,设计内容上做些整合改革,提出新的设计方向,设计必须有独特的个性。把民族文化元素同包装结构设计联系起来,体现民族文化的精神实质,形成独特的设计体系,是包装设计教育与市场接轨的重要环节。广西艺术学院视觉传达专业通过包装设计课程教学内容的整合,逐步形成了合理的教学模式。通过努力,广西艺术学院设计学院成功地与广西民族印刷厂合作完成系列月饼盒包装,工艺精美,图案融入了民族的元素,在市场上形成独特的风景,社会反响较佳。借靠中国和东盟的资源优势,民族文化的发扬成为宣传广西民族特色的直观表现方式,广西艺术学院设计学院组织师生先后参与中国―东盟礼品包装设计、吉祥物设计等。出色的表现得到中国―东盟组委会的认可,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2 本土元素与包装容器结构设计融合运用的表现形式

基于现代艺术设计学科交叉融合发展的现状,对民族元素介入现代包装容器设计的自然材料、民族图案、传统工艺等运用进行了探索性研究,加强艺术学科的交叉融合,为我国创作出更多具有民族性、地域性、创新性的现代包装作品[3]。

2.1 民族图案、纹样及色彩的运用

图形是包装视觉设计中重要的要素之一,是对产品内容形象化的表现,不同的图形运用体现了不同民族、国家、地域的风俗文化,包装设计的成功不仅来源于主题的准确与构思的新奇,还要在装饰取材方面合理运用,产品才能发挥出自身魅力与内涵。使包装设计结构造型丰富多彩。

少数民族的传统吉祥纹样,当其个性特征恰到好处的表现出来时,包装上的纹样对人的视觉感官能起到最直接的能动作用,呈现出对人类最直观的情感。而作为地方特色包装的附加物,吉祥纹样的使用无疑给设计的装饰带来犹如画龙点睛的作用,使包装更具有特色。

色彩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在商品的包装设计中,图形、文字依赖于色彩配合,不管是包装的形式,还是外包装的图案与文字,都离不开色彩的良好搭配,很大程度上也依赖着地域风俗所产生的色彩审美倾向,在中华民族的文明历史中,通过文化的积淀已经形成了独具民族特色的一套色彩。

2.2 传统制作工艺的运用

2.2.1 藤编与包装容器结构融合运用。藤编、竹编是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常见的制作工艺,取材于大自然,通过折叠打结等间接编织,在民间被制作成筐、篮、篓、笼等日常使用容器,而藤编工艺融入的包装容器造型设计极具民族特色,审美价值极高。将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手工艺制作运用到当代包装容器设计中,能够使产品包装变得精美的同时,更为符合可持续发展的21世纪绿色设计。例如广西侗族藤编酒壶,编织的纹路花样非常考究,工艺精细,独具鲜明的地方特色,广泛用于生活中,也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2.2.2 陶瓷与包装容器结构融合运用。包装容器发展的最初形态是用简单的粗陶容器来装载运输物品,由此陶瓷容器作为生活必需品进入民间生产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设计领域逐渐开始重视对容器造型和外观的设计,将传统陶瓷制品工艺作为表现技法运用在现代包装容器设计中,包括材质、造型、文字、图形、色彩、以及视觉元素等方面整合,呈现出极富有民族传统内涵的容器形态,具有民族性、地域性。例如广西的古岭神酒,陶瓷酒瓶运用陶土原色,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周身使用凹槽工艺,印制具有广西地域特色的壮锦纹样,灵活地运用到酒包装容器的视觉与触觉的设计中,具有极高的艺术欣赏价值。不仅继承和弘扬我国地方传统陶瓷手工艺,同时又推进了绿色设计,并对我国绿色包装设计的发展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2.3 材料与包装容器结构融合的运用

材料是商品包装设计中的物质载体,是设计风格最直接的体现。不同材料的运用反映了不同民族、国家、地域文化特色。随着社会的发展,极具地方特色的包装在材料选择和制作工艺上都有所改进,在环保意识日益增强的今天,包装材料的选择上应推崇自然绿色材料,就地取材,利用本土资源优势,如草、竹、藤、棕等天然材料,在广西具有丰富的资源。制作上保留历史上沿袭下来的基本形态,以手工为主的加工方式制作包装与容器,将传统形式内容重新整合。比如说精致的玻璃与原始麻绳在酒包装中的组合运用,体现了民族文化与现代文化的有机结合。由此可见, 包装材料的运用与民族文化有着必然的联系,两者相辅相成、互相影响[4-5]。

结语

综上所述,包装设计要遵循民族文化特点和地域特色,地域文化理念在包装中的运用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有着让世人赞叹的精髓文化。将地方民族文化融入包装容器结构设计的创意构思,形成了广西艺术学院视觉传达专业独特的教学模式,为今天从事视觉传达设计的工作者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也为社会输送大批高素质的复合型艺术设计人才,只有充分地将包装结构设计与民族文化相融合,才会开创出独具特色、更具文化内涵的包装设计品牌。

参考文献

[1]朱云云,张雪玲.包装设计教学与市场接轨的探索与实践[J].科技信息,2008年34期.

[2]杨珩.论陶艺介入现代包装容器设计研究的现实意义[J].中国陶瓷,2008年05期.

篇3

艺术与人类的总体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它随着人类的文明、习俗发展而不断演变。以艺术为对象的研究也在不断地完善,在艺术学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学者们从艺术的起源、艺术发展的规律、艺术与社会的关系、艺术的创造等方面进行探讨,更有学者从民俗学、人类学等角度对艺术展开研究。就艺术与民俗而言,有学者从民俗中的艺术展开讨论,另有学者从艺术中的民俗进行探析。不论民俗中的艺术还是艺术中的民俗,都是对艺术与民俗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的探究,旨在深入了解伴随民俗产生的艺术本质以及艺术产生、创作的民俗文化内涵。正如学者钟年在其文章中所述“对于艺术的认识,不能‘止步于对艺术事象的静态分析’,而应该‘以艺术活动中的审美形式与情感效应为材料,将其置于民族区域社会中生产生活的、社会时尚的、的广阔背景下予以观测论析’”。[1]就此研究视角,张士闪教授首先提出了“艺术民俗学”的学科建设理念,尝试在民俗文化研究和艺术学研究的学科间,建立一门交叉性的学科研究理念,旨在研究艺术与民俗之间的关系,同时对艺术进行民俗学的视角研究。学科归属上,艺术民俗学是艺术学的分支学科,由艺术学与民俗学、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学科相结合而形成。艺术民俗学的研究对象“首先是作为艺术活动背景的民俗文化,包括民俗事象和民俗观念。其次,它将以民俗学的视角重新审视、阐释艺术的源起,本体,功能,以及艺术与民俗的真实关系。”[2]艺术民俗学的研究对象不仅是民间文化的表象之一,同时还是文化形态的一种表现方式,它们在随着社会的变迁而不断地发生着形态和功能上的演变。文化产业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就“产业”而言,其本源之意为国民经济的各种生产部门,后随着第三产业的兴起而逐渐拓展为“泛指各种制造、提供物质产品、流通手段、服务劳动等的企业或组织”。[3]从文化产业角度结合艺术民俗学的研究视角对其进行观照,能更全面地对艺术的本源进行阐释,同时也对其产业化发展展开更深入地探讨。当下,我国的文化产业事业正蓬勃发展,在此热潮中应运而生了文化产业专业教育,尤其在我国的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产业与民族文化息息相关,同时也与民俗、民间艺术联系紧密。因此,要发展文化产业,对艺术民俗的研究、探讨必不可少,在文化产业专业领域开设艺术民俗学这门课程也是有必要的。笔者在本文中将尝试探讨艺术民俗学在文化产业这一专业领域中的教学模式,从而为今后的文化产业民俗研究提供一定的依据。

1教学模式制定的理论依据

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首要功能之一,在人才培养的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循教育的发展规律,正如潘懋元先生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理论“:教育外部关系规律指教育必须与社会发展相适应,即必受一定经济、政治、文化所制约,并为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服务;教育内部关系规律指教育必须与人的发展规律相适应。”[4]同样,艺术民俗学在文化产业专业领域中的教学也应遵循以上的教育规律。由此,制定与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相一致的教学模式是有必要的,而且应该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1.1结合艺术民俗学的教学特征,应该突出区域特征或民族特色

就笔者执教所在的广西壮族自治区而言,该地区世居12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有壮族、瑶族、侗族、苗族、水族、毛南族、水族、彝族等11个,民族文化资源丰富,艺术产生所依附的民俗文化也各具特色。在教学中深入挖掘、整理各民族文化资源,构建富有少数民族地区特色的文化产业专业领域艺术民俗教学特色,强化学生的优创意识、特色意识和品牌意识,在保护和传承该地域中优秀的艺术、民俗类文化的同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文化产业领域中进行艺术民俗的研究。

1.2重视学生能力培养

通过日常教学,使学生接收系统的理论知识培训,包括艺术民俗学学科所涉及的艺术学、民俗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基本理论知识,以及艺术民俗学科学专业知识和规范,对学生进行专业的理论训练,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通过专业知识学习和专业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同时使学生具有一定程度的学术研究水平。

1.3促进专业教学改革与发展

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完善专业结构、巩固艺术民俗学专业优势,逐步建立健全该专业课程体系,整体优化教学方法与手段,制定有效的教学评价标准,拓宽文化产业专业领域学生的专业视野,是艺术民俗学在教学中亟待完成的重要任务。艺术民俗学教学除了遵循专业研究规范外,还要围绕我国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标准,结合我国国情下的文化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专业教学。在2012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提出“高等教育质量观贯彻于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科研创新、服务社会发展、文化传承创新之中”。由此可知,艺术民俗学教学贯穿在文化产业专业领域中应结合该专业的学科特点,让学生在掌握文化产业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掌握民俗学、艺术学的专业研究方法,尝试艺术民俗与文化产业等学科理念融合展开科学研究,进行文化创新和传承。

2艺术民俗学教学目标与规格设计

目前高校教学在面对不断变化和发展的社会市场与就业需求下,加强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训练。由此,在文化产业专业领域中艺术民俗学的教学中,要本着“突出地域特色和民俗特点”的目的,抓住在文化产业中如何发展民间艺术与民俗的基本点,培养具有较高综合素质、人文素养的,即掌握艺术与民俗知识又能够将其灵活运用于文化产业相关领域的学生,具体如下:首先,通过艺术民俗学在文化产业领域环境中教学,让学生通过理论与实践的交叉性学习,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因此,在教学中对学生提出以下几点要求:一是必须适应时代和社会的发展,了解并驾驭历史文化发展与文化产业的意识形态理论体系。随着现代社会信息化的逐渐加强,作为文化产业专业的学生,在此领域中更应该具有敏锐的触角,而且要意识到艺术民俗学这一交叉学科在学习过程中仅纸上谈兵是不能为今后从事的专业服务的,必须学会用科学的理论方法引导学习实践以及学术研究,要注重当下新的形势、政策、信息、思想等,做新型的文化产业与艺术民俗的复合型学者。二是学生要有良好的艺术修养,同时掌握民俗文化与民间艺术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民间艺术的生存需要民间文化的沃土滋养,艺术的创作也离不开对民间艺术的了解和掌握。民间艺术体现了不同地域、不同人群所特有的审美观念与道德意识,其间更蕴含了人与人、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理念。因此,在艺术民俗的教学中,以艺术、民俗文化为根本,秉承传承传统文化的观念,站在当下文化产业发展的新高度,探求如何构建新时期艺术民俗学的教学模式,加强学生通过整合学科知识和运用知识传播发展艺术与民俗文化的能力。其次,通过教学,让学生在不同学科的交叉学习中具备传承及实践创新能力。张士闪教授提及艺术民俗学的研究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的研究:一是从民俗学研究的整体文化观出发,对典范社区内曾经存在的和仍然存在的艺术事象予以梳理,对其中的各个艺术门类进行慎重的微观性分体研究和宏观性综合研究,为社区文化的艺术定位、发展提供出指导性建议;二是注重艺术活动与民俗社会之间的关系进行双向的动态研究;三是中国的艺术民俗学研究应注意其自身特色。[5]文化产业专业领域中的艺术民俗学教学,除遵循以上几点研究原则,还要结合社会文化的发展现实,让学生把社会实践同创新思维相联系,在日常学习的实地调研等实践活动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来学习知识,同时学会如何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将其运用到具体的案例分析和操作过程中。

3艺术民俗学教学模式中的课程教学设计

文化产业专业领域中所设立的艺术民俗学课程教学有别于一般学科中的艺术民俗学教学,除遵循一般课堂教学原则外,还有其独特的课程教学设计,以期达到良好的教学目的,具体如下:

3.1根据实际情况展开教学,注重因材施教

综合来看,文化产业专业领域的学生的文化素质一般较高。但就艺术民俗学这个学科而言,涉及了艺术和民俗,具有一定特殊性,尤其是艺术,并非每个学生都了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掌握艺术、民俗文化基础知识的具体情况,进行专业知识教学。对艺术基础常识较弱的学生,让其多听、多看,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艺术鉴赏力;对民俗文化常识较弱的学生,可通过消化课堂讲授知识和实地调研体验,增强学生的民俗意识和文化自觉性,掌握民俗文化基本理论。

3.2把握教学整体性与灵活性

在进行艺术民俗学的教学过程中,传统教学方式通常采用纯理论性的授课方式,难免会枯燥乏味,让学生在冗杂的理论学习中失去对课程的兴趣。因此,笔者认为在本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传统的理论授课分解为理论与实践穿插,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灵活掌握课程的进度。例如,教师可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各自选定一个调查对象,在进行前期的理论知识学习后,学生可在规定时间内对其选定的对象进行文化、现状、发展、艺术性、民俗特征等方面的调查,并根据调查情况写出调查报告并做课堂展示。学生的课堂展示不仅要表述清楚所调查对象的具体内容和文化背景等,还要结合文化产业的专业特点进行思考并展开有效的阐释。此类学生课堂展示的教学形式,将以学生为主体,自主策划每次课堂演示,教师为辅助对展示完的学生进行提问引导,从而达到本门课程的教学目的,提高学生的艺术、民俗文化素养。

3.3掌握学生实践学习的合理性

艺术民俗学在研究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必须将艺术活动与民俗社会之间的关系结合起来,同时进行双向的动态研究。由此,将这个研究观念引入其教学模式中也是非常必要的。在艺术民俗学的教学中,尤其在文化产业专业视阈下的艺术民俗学教学更加要关注在变迁的民俗社会中艺术活动所发生的变化以及动态的艺术活动所依附的民俗社会大环境。从而,在学生将艺术民俗学基本调查方法运动到实践过程中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调查进度随时给予指导,适时纠正学生在实践中所遗漏的关键信息,指导学生合理运用相关学术知识进行实地调研和调查报告写作,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组织、策划能力。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留下了丰富的民俗活动和具有特色的艺术形式。在张士闪教授提出构建艺术民俗学这一学科开始,就提出本门学科应该将文献资料、历史考古和民俗调查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展开学术研究,从而更清晰、准确地认识存在于各地域、人群中的民俗和艺术。同样,今天我们将艺术民俗学放置文化产业这样的专业领域中进行教学,不仅要遵循以上学术观点进行教学,而且要与现代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结合,与文化产业发展的特点相结合,对学生进行引导式教学,从更广阔的视角去看待艺术民俗学,也为人才培养提供更多的教学实践依据,让艺术民俗学研究的对象能够更好地传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钟年.《艺术民俗学》评述[J].民俗研究,2001(2):169-170.

[2]张士闪.当代艺术民俗学的研究视界[J].齐鲁艺苑,1998(2):48.

[3]王伟.民俗艺术产业化的路径研究[J].学术论坛,2010(8):161.

[4]潘懋元.教育基本规律及其在高等教育研究与实践中的运用[J].教育发展研究,1997(2):1-7.

篇4

二、学情分析:

处在青春期的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对文学作品有一定的独特体验和看法,并且有表达个人观点的欲望。传统文化对当代中学生来说,应该是比较疏远的话题,他们深受西洋和港台文化影响,缺乏认识了解传统文化的机会,更加不知道如何欣赏传统文化。因此,面对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强烈碰撞的现实,他们需要恰当适时的引导。

根据本单元的特点和学生的情况,我对本了以下的教学设计:

【知识目标】:了解端午习俗,感受鸭蛋包含的文化意味和民俗风情。

【能力目标】:1、学会搜集资料,简要讲述见闻,有条理地发表见解。

2、学习诵读富有生活情趣的语言。

【情感目标】:提倡珍惜传统文化,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通过品味平淡自然而又韵味十足的语言,感受传统习俗蕴涵的情趣。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调动自身体验,感受日常生活中的无穷趣味。

三、教法与学法:

如何让学生学会品味传统习俗文化呢?还是那句老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本文的一些童年趣事、过节习俗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师以“情趣”二字为切入点,通过朗读赏析品味语言,引导学生逐步从表面感知、分析感悟、反思归纳、最后上升到初步领悟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高度。

与教学过程相照应,我设计了如下的教法与学法:教法:导入——阅读——拓展

学法:归纳复述——搜索整合——诵读品味——合作感悟——探究反思

四、教学过程:

1、激发兴趣,导入课题

首先向学生出示食物图片,让他们猜猜这些食品与哪些传统节日有关。再让学生谈谈自己家乡的一些传统节日的风味小吃。此环节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归纳复述知识的能力。

2、浏览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浏览课文,思考:作者家乡的端午节有哪些风俗?

意图:在于培养学生自主搜索文章关键信息的能力。

(2)谈谈你还知道哪些端午习俗?这些习俗的缘由是什么?

意图:问题一可以让学生广泛涉猎端午节的风俗习惯,分享课前查找的资料信息。

问题二让学生对端午的认识从粗浅了解转向探究根源,可以说是对文史地哲等知识的一个汇总学习,从而使学生对我国的传统节日文化有更进一步的认识。此环节培养学生搜索整合信息的能力,要求完整准确,语言生动地讲述见闻,完全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3、精读课文,感受情趣。

汪曾祺是一位非常讲究语言艺术的作家,他曾经谈到自己在语言上的追求:平淡而有味,用适当的方言表现作品的地方特色,有淡淡的幽默。

让学生在文中找出体现汪曾祺是语言风格的语句,反复朗读品味。

例如:1、我对异乡人称道高邮鸭蛋,是不大高兴的,好像我们那就穷地方就出鸭蛋似的!不过高邮的咸鸭蛋,确实是好,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

2、一般是敲破空头吃,白嘴吃也可以。

如何让学生学会品味文章的情趣呢?先让他们反复朗读,并抓住关键语句赏析。如“所食鸭蛋多矣”“曾经沧海难为水”这几处,或在平实的白话中穿插颇具特色古汉语,或大词小用,给文章增添了不少幽默色彩。此处可以让学生模仿古人的口气朗读。

又如“一般是敲破空头吃,白嘴吃也可以。”,“确实是好”,“我实在瞧不上。”等几处都较为明显地运用了江浙方言,显得非常生动亲切。教师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再投影一段《胡同文化》里的文字,“北京人易于满足,他们对生活的物质要求不高,有窝头,就知足了。大腌萝卜,就不错,小酱萝卜,那还有什么说的。臭豆腐滴几滴香油,可以待姑奶奶。虾米皮熬白菜,嘿!”这是一段京味十足的语言,特别是一个“嘿”字,把北京人恬淡知足,悠然自得的神情描写得活灵活现。从而让学生真正领会汪曾祺的文章里运用方言的妙处。

可见,感悟文章情感的最好方法就是诵读。我设计这样的教学环节,既有利于调动学生自主活动的积极性,又培养学生朗读能力。

4、回归生活,分享体验

我们之前让学生回归课本,从语言文字中感受平凡生活中的情趣,理解传统习俗渗透的一些民族文化和乡土情结。现在再跳出课本,进行拓展延伸,说说传统节日中类似这样颇具情趣的小事。本环节教师先抛砖引玉,投影一段文字,再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各抒己见,在合作互动的过程中分享体验,感悟生活,感受到民俗文化就在我们身边。

5、创设情境,深刻反思

思考:我国的许多传统节日、传统习俗在现代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已经逐日淡化,倒是西方的圣诞节、情人节在国人心目中的分量越来越重要。

“江陵端午祭”是韩国农耕社会时期祈求丰年,民众共同参与的传统祝祭活动。在进行端午祭时,会举行假面舞剧、投壶、摔跤、荡秋千、长跪比赛、跆拳道比赛、高校足球赛等活动,而这些都是具有韩国地方特色的。韩国方面对江陵端午祭非常重视,1967年将其列入国家重点无形文化财产第13号,并拟于2005年向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申报“世界无形遗产”,学习本文后,你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此环节让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热点,并能联系文化背景和所学知识,对生活现象作出自己的评价。使他们对中国传统习俗、传统文化有一个理性的认识。认识到重视传统文化,珍惜传统文化的重要性,避免一些盲目崇洋思潮的侵蚀,从而达到道德教育与审美熏陶的双重教育目的。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回顾整个教学过程,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从感兴趣的话题入手,对文本进行赏析品味,最后跳出课本,关注社会,反思生活。

在文本阅读中,学生的搜索整合信息能力、归纳复述知识能力、诵读能力、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的能力、分析鉴别能力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整个教学设计围绕几个基本理念:

1、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篇5

一、提出的背景

在这两年的教研听课过程中,我经常听到这句很流行但很无奈的话:“学生很喜欢历史,却最讨厌上历史课”。确实在许多县乡一级的中学,虽然在历史教学中采用了多媒体教学,却经常可以看到历史课上许多学生不是趴在桌子上,就是在做其他学科的作业,以致在考卷中经常无奈地看到现实版的“关公战秦琼”“唐太宗穿越到了明朝”这样的答案,究其原因,学生的回答不外乎“历史课太无味了”“历史课离我们太遥远了”,可见学生是对历史课失去了兴趣。这样的状态对于中学历史教学,乃至高考历史的前景是很可怕的。

在这几年的高三复习教学中,可以看到许多贴近现实生活的试题。如:2006年广东高考文综卷第26题,要求学生根据材料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地概述周人饮食生活的信息,和2008年宁夏高考历史第32题考查的是有关元旦的知识,2011年福建文综卷第13题土耳其改革者发动对旧式礼拜帽的批判等。笔者在一次公开课时,试着将类似的题目讲解给学生,结果发现学生的课堂效果极佳。在与教研组教师反思这堂课时,笔者发现良好的课堂效果是因为这些知识是学生生活中十分熟悉的方面,也就是历史民俗资源,它能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历史、研究历史。

福州是一座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古城,福州的历史见证了中国古代灿烂的文明,也使人感受到近代中国的浮沉,在这座古城有许许多多的历史民俗文化,学生们“生于斯,长于斯”自然对这一方水土感同身受,我们在教学中如果能合理利用这些历史民俗资源,肯定能吸引学生喜欢历史民俗,进而喜欢我们的历史课堂。笔者在思考,既然我们历史课堂的现状和高考都要求我们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而且笔者所在的地区又能提供丰富的历史民俗资源,我们何不做个尝试——把民俗资源带入历史课堂,让历史课有“民俗味”,或许能为突破目前中学历史教学的困境提供参考。

二、实践运用

在历史课堂中合理利用民俗资源,“想学生之所想”定能改变历史课上“鸦雀无声”“呆若木鸡”的局面。那么在实际的教学中,如何构建“民俗味”的历史课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民俗味”的历史课要注意贴近学生生活

随着中学新课程的发展,高中教材大大增加了社会生活文化的知识点,而社会生活文化的核心就是民俗文化,民俗是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在历史与现实生活之间架起了联系的桥梁。以福建许多地区广泛使用的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的高中历史教材(2007年版)为例,有的是专门介绍历史民俗文化,有的知识能联系现实的乡土民俗。这样看来,好像在历史教学中应用民俗资源,应该不是难事。但我们不能忽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事实。

试想,在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之“百家争鸣”中讲述孔子时,为了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推进教学开展,作为教师运用多媒体,绘声绘色大谈齐鲁大地的传统祭孔文化,看似教师讲得高兴,学生听得入神,其上课的实际效果不过是为学生增加了一块课本所没有的知识链接罢了。究其原因是因为齐鲁文化脱离学生的生活,自然无法引起学生的共鸣。笔者在上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中讲述科举制影响时,为了让学生加深了解科举制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这一知识点,我给学生讲述旧时福州民间每逢初一十五,便可以看见有读书人手拿夹子,背着黄布包,在大街小巷走动,见有带字的纸片,就俯身夹入写有“敬惜字纸”字样的黄布包内,待黄布包装满字纸后,就送到邻近的“字纸炉”焚化。这种民俗,民俗学家称之为“敬字习俗”。课堂中穿插与学生生活现实相关的民俗故事,教师不需要过多华丽的语言和技巧性的解释,自然而然让学生感受古代封建社会中重学风气的形成原因,课堂的效果不言而喻。

2.“民俗味”的历史课要注意符合学生认知

高中新课程的制定为教师的课堂教学提供了较大的创作空间,教师能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自己的专业素养,结合民俗资源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处理,但并不意味教师可以运用“拿来主义”不顾学生的知识认知,盲目运用民俗资源。如在讲述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之“物质生活和社会生活变迁”中,讲述近代习俗风尚的变化时,我们当然可以适当拓展传统婚姻习俗,为了更好地说明古代传统婚姻习俗凭借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教师可以运用福州民间传说故事《荔枝换绛桃》,画士艾敬郎与少女冷霜婵邂逅西湖,二人一见倾心,因艾敬郎家道中落,功名未成,受冷母拒婚,有情人爱河难渡。但这时,教师不能为了展现自我的学识,不厌其烦、长篇累牍地介绍什么童养媳、指腹婚,以及福州传统婚姻程序“提亲、议聘、送定、送日头、迎亲、婚礼”等,这样不仅导致教学目标方向上的偏离,更重要的是脱离学生的知识认知水平。在我们教师运用民俗资源讲述这一章节时,可以简单地罗列福州传统婚姻程序,配套图片,提出“以福州传统婚姻习俗为例,反映出中国古代人民什么样的生活观念,其形成的社会因素有哪些?”的问题。再适时引导学生回忆课本,可以得到这样的传统婚姻习俗受到宗法制、农耕经济的影响。教师的教学设计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学生思维,突破了教材的限制,还很好地将历史与民俗文化有机地结合。

3.“民俗味”的历史课要注意介入实践活动

历史是遥远岁月里人类社会所发生的、消逝不可再现的事情。因此,如果想了解和研究历史,只能凭借前人留下的各种“痕迹”。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这些所谓的“痕迹”就包括民俗文化中的诗歌、小说、戏剧和民谣等。民俗是活的历史“化石”,它必然蕴涵着大量的历史文化知识,要求学生去探究、去体验。而且高中历史新课程要求历史教学注重开展探究学习,通过围绕针对性的问题,正确地搜集、分析和处理历史材料,解决学习问题,形成对历史知识的深刻认识,是逐步发展思维品质多样性的学习过程。在历史课堂中民俗文化必然要教师引领学生亲近乡土、亲近民俗、亲近历史,以便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继而提高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三、成果和反思

在笔者的“民俗味”历史课堂实践过程中,确实可以看到学生由忽视历史到重视历史再到亲近历史。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笔者带领学生感受历史,将历史知识,历史能力,历史情感潜移默化地传授给学生。学生经常如痴如醉地“沉迷”在历史星空中,学生们的历史素养和成绩不断提高。但在兴奋之余,笔者也在反思“民俗味”历史课堂受到了教学任务和教学进度的限制,还受到地区文化特色的制约,以及历史课程中“民俗味”无法在全部的历史教科书中得到运用等,对此笔者还未找到十分有效的办法。希望各位同行们提出意见和帮助,以便高效完成历史教学目标和任务。

篇6

我国民间音乐的种类及表现形式丰富多彩,其中戏曲艺术在民间音乐中独树一帜,其更是中国民间音乐文化中的瑰宝。民间音乐源于民族文化,民族文化中不仅包括当地的社会结构、等因素,同时也包含了生活习惯、语言等各种人文元素。民间音乐的多样性来源于各民族民俗文化的差异,正是这种民俗文化之间的差异,成就了民间音乐的多样风格。所以传承民间音乐就是对民俗文化最大限度的保护。民间音乐也不是一种孤立的艺术表现形式,因为艺术从来都不是脱离文化而单独存在的,民间音乐与社会文化、民俗文化始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我们应将民间音乐尤其是戏曲引入中小学音乐课程,从而使学生从小就能感受到民间音乐的魅力,学习到我国多民族异彩纷呈的民俗文化。

一、将民间音乐引入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必要性

民间音乐蕴藏着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价值,是非常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在今天电视、广播、网络、杂志等媒体铺天盖地地宣传流行音乐的现在,我们的生活逐渐流行化、现代化。我们的民间音乐文化渐渐失去了原有的味道以及统领城乡文化娱乐的主流地位,渐渐成为了一种口号、一种形式。中小学音乐新课程标准要求:“应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作为音乐课重要的教学内容,通过学习民族音乐,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操。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反映近现代和当代中国社会生活的优秀民族音乐作品,同样应纳入音乐课的教学中。”然而在加餐文化盛行的今天,中小学音乐教育忽视了民间音乐,特别是民间音乐中的精华戏曲音乐的教育。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对传统戏曲文化越来越陌生,其戏曲文化意识也越来越淡薄。因此,将戏曲艺术引入课堂不仅是中小学音乐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经之路,更是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的重要手段。

二、民间音乐进课堂中存在的问题

民间音乐进课堂就目前的发展形式而言还存在着很多阻碍的因素。我们要想把戏剧、音乐、表演和教学有机融合在一起,构建一种具有高度综合性的艺术课堂,还需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一)提高教师技能

目前全国师范高校普遍不重视民间音乐教育,导致大多数中小学教师的民间音乐素养较低。2008年北京梅兰芳大剧院举办了中小学教师京剧培训班,北京市教委也要求所有音乐教师都得会唱京剧。无论城市还是农村都需要高素质的音乐教师,所以高等师范院校必须高度重视民间音乐教育,从而为中小学培养更多的民间音乐教育人才。

(二)培养学生的兴趣

现今的学生普遍热衷于流行音乐,而对戏曲不感兴趣。因此,我们应从教学内容的选材、教学设计等方面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开展戏曲音乐教学,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戏曲的兴趣。

(三)加强教学设备建设

多媒体的应用为音乐教学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尤其是对于戏曲这种唱、念、做、打综合性极强的艺术教育来说,多媒体可以通过视频很直观地将教学内容展现给学生,从而为学生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所以,加大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器材、设备的购置也是很关键的。

三、将民间音乐融入教材

当前,中小学音乐教材歌唱性教学选曲比较单一,没有照顾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同时,音乐教学内容的分配也不合理,加之现在的学生多数都学习西洋乐器,对于课本中的外国名曲如数家珍,而教材中民间音乐所占比例本来就很小,再加上学生对这些民间音乐的抵触情绪,民间音乐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很多学生不知道什么是戏曲或戏曲的角色有几种,对中国的戏剧大师像关汉卿、汤显祖、王实甫等,以及古往今来著名的戏曲剧作《西厢记》《窦娥冤》《白蛇传》以及现代戏《红灯记》《白毛女》《沙家浜》等剧目的内容缺乏基本的了解,这种现状与素质教育的要求极不吻合。要打破这一僵局,我们就必须将民间音乐引入中小学音乐教材中,提高民间音乐在教材中的比重,从而改变学生对民间音乐的认识,激发学生学习民间音乐的兴趣。

篇7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数字化课程平台建设与教学模式改革研究,编号:2015JSJG514。

【中图分类号】N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5-0211-02

1.引言

随着网络的发展,信息化与课程教学的深度融合发展,数字化课程平台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2012年,美国的顶尖大学陆续设立网络学习平台,在网上提供免费课程,Coursera、Udacity、edX三大课程提供商的兴起,给更多学生提供了系统学习的可能。在线开放课程是传统课程以网络为平台,在现代网络信息环境下的重建,是教师、学习者、媒体教材和网络学习环境四者持续相互作用的过程与内容的总称,具有交互性、共享性、开放性、协作性和自主性等基本特征。数字化课程平台突破现有教育模式的时空限制与学习方法的限制为教师和学生个人构建了网络学习空间,使学习资源无限丰富,并可充分利用碎片时间,促进教与学、教与教、学与学的全面互动[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和网络教学资源库建设,开发网络学习课程,建立开放灵活的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普及共享。正是基于此背景,江苏省教育厅和爱课程网共同打造了为省内各高校服盏脑谙呓萄平台―江苏省在线课程中心。在此背景下,我院选取了部分已在校内网络课程平台上建设及使用效果出色的课程,在江苏省在线课程中心上进行创建及使用。《中国元素》于2011年面向全校学生开设,选课学生每年近千人。课程选用的教材是由本课程团队编撰,“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中国元素》。本课程已在学院课程资源平台上建设,并已拥有一定数量的教学资源。本文根据数字化课程平台建设实践,探讨如何在网络环境下建设在线开放课程,研究符合本课程特点的网络教学模式。

2.课程特点与总体结构设计

《中国元素》是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的公共选修课,属于人文艺术素质类课程,主要向学习者普及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提高学习者的人文艺术修养与审美能力。课程同时指导学生了解具有中国典型特色的饮食文化和民俗文化,培养学生学习、鉴赏、运用、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能力,帮助学生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各方面的成因、过程和规律,从而使学生获得知识和方法两方面的教益,增强青年学生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本课程主要讲授了中国饮食文化的历史和民俗的内容,饮食文化中国茶文化和酒文化的历史、分类、营养健康等知识,中国肴馔文化的发展与中国菜系特色;讲授了中国民俗文化中的生产劳动民俗、社会生活民俗和精神生活民俗。

《中国元素》课程结合“爱课程”平台的特点,将课程建设主要分为公告、课程标准、评分标准、课件、测验与作业、考试、讨论区七个部分。其中课程内容部分主要包括中国饮食习俗概述、人生岁时食俗、茶俗、汤羹、肴馔文化、肴馔艺术、中国菜系、中医药膳、二十四节气、十二生肖、招幌与市声、节日习俗、姓氏与谱牒、祥瑞吉物、风水与游艺民俗等。

3.课程网络平台建设的原则和流程

课程网络平台的建设与设计是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思想,以网络为基础,提倡的是“双主”教学模式。新型在线开放课程的设计不仅应遵循课程建设的一般原则,如科学性、艺术性、完整性等,还应整合信息技术与课程资源,开放课程内容和教学活动过程,使学生从“围观”到“参与”教学活动并“完成”教学任务;教师严格按照教学进度,在线组织、实施、管理教学过程[2]。

利用“爱课程”进行课程网络建设,教师注册登录后,可以直接通过平台创建课程,并对课程进行设计、和修改,同时对作业进行批改、备份和管理。《中国元素》课程网络建设的流程见图1。

图1 课程网络建设流程

4.在线开放课程运行流程

在线开放课程在上线之后的运行流程主要包括课程预告、开始每周授课、答疑互动、结课考试、确认成绩五大部分(见图2)。课程预告是在开课之前2个月左右课程介绍页,提前预热课程,进行招生宣传。随后进行每周授课,首先设定评分规则,创建好每周的教学单元结构,添加教学单元内容后,在一个固定的时间点,并配合每周的教学内容,本周教学公告,公告内容包括:开课欢迎、本周内容导学、重难点解析、教学进度安排等。第三部分即答疑互动,是课程开课后,课程团队需关注和引导讨论区的互动交流,针对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给予及时解答。课程内容教学结束后,可安排结课考试,确认成绩。

图2在线开放课程运行流程图

5.课程与网络结合的教学优势与效果

(1)“以学习活动为主线”的教学模式改革和创新

《中国元素》课程资源平台界面友好、美观,富有吸引力和人性化,有良好的学习意境,依托丰富的数字化课程资源,以学习活动为主线,以学生为主体,开展各类混合式教学应用,深入探索网络辅助教学的新模式。以学习活动为主线的教学模式改革强调以学习活动为中心的教学设计,以多元网上学习活动的设计和开展为载体,围绕活动设计和应用数字化课程资源,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主体性。在有效网络交互、师生与资源互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实践和创新能力;同时提供了在线辅导、讨论答疑、评价等功能支持学生之间、教师与同学之间的交流互动,大大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给学生提供自我思考和发挥的空间,促进了学生个性化学习,有利于教师开展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

(2)拓展网络第二课堂,改革考评机制

借助网络教学平台搭建数字化学习环境,打破课堂教学的时空限制,拓展网络第二课堂。教师拥有了双重身份,即:课堂上的“真实教师”和虚拟学习空间的“虚拟导师”,密切了师生关系。此外,虚拟导师和网络平台的课程教学管理功能能够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学监控与过程性评价。改革以期末考试为主的终结性评价方式,更突出以学生为本,强调学习过程,弱化期末成绩,形成人性化、综合性、激励性的考评方式。

相信本课程通过进一步的推广使用,配合丰富的教学资源,有趣的视频,高水平的教师,易于操作的平台,合理的考核体系,会吸引更多的校外学生和社会青年学习,产生更大的社会影响。

篇8

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在7月28日至29日第十届NOC大赛网络教研团队赛项赛场上,我们可以看到一支支由三人组成的参赛小组。据悉,本届NOC网络教研团队赛项规模空前,达到了200多个团队、600多位选手的参赛规模,创下历届NOC大赛网络教研团队赛项的历史新高。

虽然参加网络教研团队赛项的老师们诙谐地将此赛项戏称为“脑力体操”、“魔鬼训练”,但他们都殊途同归地认为,此赛项是检验中小学教师教学水平的好方式,有利于教师从紧张而严格的教学任务中学到许多新东西。初次担任此赛项评委的韩郁香(苏州工业园区娄葑实验小学校长)亲眼目睹了参赛教师从最初粗糙的教学设计到新颖精致的教学设计的蜕变过程。韩郁香说:“参赛教师采取团队同伴互助和网络同伴互助相结合的方式,他们在比赛进行中团结互助,互通有无,通过比赛不仅分享了经验,而且也及时发现了以往各自在教学岗位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此赛项可帮助广大中小学教师快速成长,如果有机会,明年将组织更多的一线教师积极参与。”

值得一提的是,由金陵、姚丽影、肖年志、张锐军、赵卫兵、徐邦桃、邱彩萍、王蕾合著的《网络教研团队竞赛原理与实务》一书,几乎在所有参赛选手中人手一册,他们在参赛过程中随时翻看该书,真正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某参赛老师表示,《网络教研团队竞赛原理与实务》一书不仅传授了很多网络教研方面的基础知识,而且也能在比赛过程中发挥指导作用。

花絮二:

“探究式”学习让学生受益良多

来自哈尔滨市阿城区胜利小学的钱林林从2007年就开始带领哈尔滨市阿城区胜利小学的学生参加NOC大赛的主题网页赛项,通过几年的参赛实践,她发现该项目越来越多地体现出学生探究活动的过程,以前的比赛只局限于通过网络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如今更加偏重于先给学生先限定一个主题,然后重点考察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探究学习的过程,最后将学生的学习、设计、探究过程通过网页很好地展现出来。

钱林林表示,学生参与该项目的积极性非常高,因为学生的网页学习能力并不能在短时间内就可以达到一个很高的水平,需要对学生进行网络基础知识和实际操作知识的系统培训。从实际操作上,指导教师在得到该项目的主题设计思路时首先要进行总体规划,然后再细致考虑每个学生的分页栏目的分支问题。当然在指导学生进行网页制作时,学生会更多地运用到日常他们所学习的网络基础知识。以今年的主题网页主题“中国民俗文化——建筑类”为例,我们首先要让参赛学生了解各个地区的民俗文化,让他们认识到中国民俗文化的多元性,经过比较选择,我所在的学校最终选定了哈尔滨市中央大街作为此次比赛的参赛主题。

花絮三:

部分优秀参赛作品甚至可产生市场价值

澳门地区代表队带队老师王志强从第五届NOC大赛开始,就一直担任澳门地区代表队的带队老师。提到对参赛作品的看法,王志强高兴地说:“几年来,无论是大陆还是澳门地区选手的作品水平都有很大提升,比如动画制作、漫画创作、视频创作赛项的部分作品甚至可以产生市场价值。”

提到澳门地区的参赛流程,王志强表示,NOC活动是在澳门地区教育局的统一组织下进行的。澳门教育局通过向各个学校传达活动信息,征集学生作品后参加澳门地区的NOC初赛,最终将遴选出的第一、第二、第三名统一参加NOC全国总决赛。同时,不能晋级前三名的选手作品也同样可报送至澳门教育局,这使有意参加NOC活动的学生都有机会参加总决赛。据悉,澳门地区参赛作品更具本土特色,比如参赛DV作品和网页设计作品,均偏重于选取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当地题材。

花絮四:

机器人已成为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来自淄博市张店区实验中学的蔡泽裕,已经连续三届参加NOC大赛机器人赛项,这个“小发明家”曾在第九届NOC大赛NOC POWER TECH预选赛中荣获一等奖。笔者在“学生竞赛项目恩欧希教育信息化发明创新奖评选”活动结束后对他进行了简短的采访。

NOC:请问你是如何把机器人赛项从乐趣变为志趣的?

蔡泽裕:我是从学校的机器人社团活动中第一次接触机器人的,经过将近一年多的训练,我喜欢上了这个项目并在第八届NOC机器人篮球赛项中获得了第二名的成绩,参加完那次比赛之后,我找到了设计机器人的乐趣,同时也在积极地总结比赛经验,准备参加第九届NOC大赛。终于,在第九届NOC大赛中我获得了智能机器人赛项第一名的好成绩。那次比赛让我深刻地感受到机器人已成为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NOC:长大以后也想继续把这个兴趣爱好持续下去吗?

蔡泽裕:长大后我希望能到日本留学,因为我知道日本在机器人研究方面一直处于世界前列。我也希望自己未来能真正成为从事机器人研究的工作者中的一员。

NOC:通过参加NOC大赛,你得到的最大收获是什么?

篇9

二、设计思路

本节民俗风情部分与生活有密切的联系,可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体,让学生对这些知识有所了解,产生兴趣。教学设计以此为抓手,课前安排学生了解有关民族风情(服饰、舞蹈、音乐、民俗活动、民间故事)的资料,课堂分小组竞赛回答问题。

制作多媒体课件,使用声音、图像、视频等媒体语言,形象展示我国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安排案例讨论,帮助学生摒弃错误观念,学会尊重各民族文化、的差异,树立民族平等的观念。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我国的民族构成与分布状况,了解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理解不论大小、一律平等的民族政策。

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前查阅少数民族风土人情的图文资料,培养收集与整理信息的能力;通过读图分析我国的民族分布状况,培养地理图表的阅读能力;通过小组合作的竞赛式学习,培养合作的能力、竞争的意识;养成认真观察、积极思考的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尊重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和文化,树立民族平等、各民族和谐相处的意识;认识人与自然的和谐,逐步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课程标准要求“运用民族分布图,说出我国少数民族分布特征”,少数民族的分布特征是本节重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从全国范围来看,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边疆地区;第二,从地区分布来看,各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东北地区;第三,从具体分布来看,各民族分布是“大杂居、小聚居”。前两个特征和第三个特征中的“小聚居”,在我国民族分布图上可直接读出来;“大杂居”的特征需要辅助文字说明,如没有一个县或市的居民是由单一的民族构成。

篇10

秉承“把时间还给学生”的理念,我校在近几次大规模调整人才培养方案的过程中大量缩减了课时。目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中华才艺课程已经缩减到24学时。很显然,极其有限的学时,不够理想的授课时间无法让学生只通过课上时间将中华才艺技能进行较大的提升。除此之外,此课程尚缺乏针对性、实用性强的教材与课程大纲,我校的做法是将此课程进行模块设计,模块的设定主要依据对我校留学生才艺需求的调查结果以及教师的基本判断。因此我校的中华才艺课程目前的问题是课程内容不定,有的内容过于陈旧,有的内容过难,学生无法在极其有限的学习实践中获取技能。另外,中华才艺课程对师资的需求比较高,学校很难进行师资储备,因此我校主要是按照板块由具有某方面才艺特长或从事过某项工作的自有教师共同承担,这虽然一定程度缓解了师资的问题,但是教师队伍不够稳定且不够了解汉语国际教育的实际情况,因此授课情况并不够理想。因此针对这种现象,我们需要对此课程进行科学地设计。

一、课程设置

尽管目前各校留学生数量不同,来源不一,但是都有着对于中华文化体验之需求,鉴于目前汉教专业的中华才艺课程没有成熟的教材和教学大纲作为依据和参考,因此我们要依据学生培养方向、留学生对于中华文化的兴趣点以及中华文化的代表项目进行教学内容的科学设计。

我校位于东北地区,主要面对韩国、俄罗斯等国的汉语教学培养学生,总结历年来的中华才艺教学,结合培养目标,依据24学时的课时要求,我们认为此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有:太极拳、剪纸、京剧、书法等。

由于功夫电影在过去几十年的影响,越来越多的留学生有对于太极拳的体验要求。太极拳不仅仅是武术的一个类别,它还具有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在中华文化中极具代表性。因此太极拳对于留学生来讲具有一种神秘的吸引力,也是留学生们首选的文化体验项目。剪纸艺术是在我国影响力很大的传统艺术,是中国民俗文化的代表形式之一,留学生们对于凭借剪刀等简单工具即可创作出一副生动的艺术品的剪纸工艺非常惊奇。而剪纸中代表的文化意味也让学生们无限回味,如喜字、福字、鱼跃龙门等。因此剪纸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样能够让留学生在学习中领略丰富的中华民俗文化。京剧是我国的国粹,是融唱念做打于一体的戏剧表演形式,融合了中国南北方戏剧元素,一招一式都是真功夫,唱腔发音很有特色,服装精美,京剧脸谱很独特,这些都成了吸引留学生的重要特点。书法是汉语书写工具的艺术表现,深得留学生的赞赏,无论是书写工具,还是一笔一划,结构安排,无处不是艺术。书法能够使留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汉语,体会中国文化。

二、课程设计(以太极拳模块为例)

目前中国才艺课程的开始一般都采用课程模块的形式来进行,对于我校的24课时的课程设计3个模块比较合理,因此以下采用其中一个模块来说明中国才艺课程的课程设计。

太极拳是非常具有专业性的武术项目,因此虽然在体育课程中学生对此已有涉猎,但是非体育专业的本科学生也不可能在短短的8个学时里面真正抓住太极拳的精髓,因此我们应该在有限的课时内进行如下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太极拳非常专业,因此教学内容需安排具有代表性的,喜闻乐见的,学生具有一定基础的项目,如“杨氏24式”,动作较为简单,而且动作衔接难度不大,学生比较容易掌握,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取得较大的进步。

(二)教学方法

中华才艺课程属于技能型课程,因此采用体验式教学法,辅以视听法、模仿法、情景法等。

(三)教学设计

篇11

中图分类号:H0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7.04.079

Research on Modern Dialect and Regional Culture

JIANG Xiaoli

(Nanchang Hongdu Middle School, Nanchang, Jiangxi 330024)

Abstract This article has mainly carried on the reorganization to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modern dialect and the region culture research. Language is an important carrier of culture, some of the local characteristics of local culture will usually have a great impact on the local language.

Key words dialect vocabulary; regional culture; foreign Chinese teaching

关于现代方言及其所蕴含的地域文化的研究数量众多,研究范围颇为广泛,研究的深度较为透彻。不同的研究学者从自身的研究角度出发,对方言及其所蕴含的地域文化进行了研究,主要的研究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对方言和其所蕴含的地域文化进行整体研究的。如周振鹤、游汝杰的《方言与中国文化》从整体上阐述了方言的形成原因,讨论了方言研究的方法。方言的形成和移民具有很大的关系,尤其是大规模的移民会在方言词汇中留下痕迹。在这本书中还有一个独特之处就是将汉语方言地理研究和人文地理研究相结合,利用历史地理学的知识有时候可以解决语言本身难以解决的方言地理方面的问题。文中还指出方言是研究历史的活化石,不仅可以研究移民问题,还可以研究栽培植物的发展史,以及研究戏曲、小说、民俗等方面。同时地域文化也生动地展现在方言词汇上,例如,长沙忌“虎”,遇“虎”时改用“猫”代称,甚至是音近的词也要改称,“腐乳”在长沙称为“猫乳”。《方言与中国文化》为“中国文化史”丛书之一,从方言的角度出发不仅可以研究地域文化史,也可以研究中国文史。

考察汉语方言与地域文化的关系。如郭锦桴的《汉语与中国传统文化》一书中包含论述了汉语方言与地域文化的关系,揭示了不同历史时期的人口迁移对汉语诸方言的形成有重大的影响,在方言形成的同时也产生了相应的地域文化,方言是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尤其是体现在方言词汇上。不同方言的物产词汇可以反映出不同地域物质文化的差别;方言词汇中的饮食词汇可以反映不同地区的饮食文化的特色;方言词汇还反映出某些地区特殊的地方节日民俗文化、旧的葬俗文化;有些方言词可以帮助我们考证历史文化,观察民俗心理;地方戏曲和民谣方面最能体现出方言词汇与地域文化的关系。

对某地的方言词汇及其所蕴含的方言词汇进行研究。郑平 、彭婷《湖南汨罗方言词汇与地域文化》中指出方言是在特定的地域文化背景下孕育、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方言词汇可以反映出社会生活中不同地域群体的不同文化理念。方言词汇在语言传承、思维方式、地理环境、历史文化、、民风民俗等方面所反映出来的文化内涵,揭示了汨罗方言词汇与地域文化间的亲密关系。李珂的《从湖南茶陵方言看湘东的地域文化内蕴》中指出方言和地域文化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通过方言词汇可以很好地了解地域文化。茶陵方言词汇作为载体可以更好地体现地域文化。因为茶陵方言是湘东地域文化的产物,茶陵方言词汇可以体现出湘东地域文化内蕴。董印其的《新疆汉语方言词汇与新疆地域民俗文化》中指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词汇最能反映出文化各层面的内涵。从新疆汉语方言词汇可以看出,中原文化对其的影响,临近省份的影响以及西域文化对其的影响,尤其是维吾尔族的文化。于晓的《东北方言词汇中的地域文化》对方言词汇的形成条件及其所蕴含的地域文化进行了阐述,揭示了自然地理、社会历史和民族文化对东北方言词汇的影响和方言词汇所蕴含的地域文化。笔者在收集资料的时候发现,对方言与地域文化之间的关系方面的研究,较为集中在某一特定的方言词汇中。

探讨方言文化的保护与建设方面的关系。在冯冬梅,李杨的《略谈玉林方言研究及玉林方言文化建设》一文中写到玉林话是一种具有独特的语音、词汇、语法特点和文化内涵的特色方言。从玉林方言和文化研究现状出发,勾勒了玉林方言研究逐步深化发展的轨迹,从玉林方言的实际,结合相关的文化因素,提出保护玉林方言文化最好办法是进行方言调查和记录,以语言的形式来展现地域文化。

方言及其所蕴含的地域文化的影响。方言和地域文化对人们的生活习惯、心理、价值观、文学、地名等方面都会产生影响,如言兰的《论方言与地域文化对文学创作的影响》指出地域文化与民族性融合为一体的传统成分,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存在价值,方言是地域文化当地重要载体,放映了某一地区的自然与人文特色,独特的风俗与民情。方言和地域文化深深影响了乡土文学作家们,他们都充实了大量鲜活的、富有表现力的方言语汇进入文学作品。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进行方言词汇及其所蕴含的地域文化的研究。对对外汉语教学中引入方言与方言文化的教学总体进行阐述的,其中主要包括了:

(1)丁启阵的《论汉语方言与对外汉语教学的关系》指出普通话和方言之间有密切的联系,掌握一定的汉语方言和汉语方言知识,可以扩大学习者的交际范围,提高交际的适应能力。学习者自身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提高汉语的语言技能,他们具有较为强烈的了解和掌握汉语方言知识和技能的主观愿望。在对外汉语教学的高级阶段会涉及到地域词汇和地域文化现象。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需要适当地引入汉语方言方面的内容。文章中对“汉语方言”和“对外汉语教学”的概念;方言和标准语之间的关系;学习者学习汉语方言知R的实际需要和主观愿望;实际教学与汉语方言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阐述。

(2)王晓坤的《谈对外汉语教学中民俗的渗透问题》指出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民俗文化,对外汉语教学具有跨文化交际的性质,而民俗文化在交际的过程中容易成为交际障碍,因此如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注入民俗文化因素,以利于对外汉语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中应考虑的问题。

(3)魏贺的《关于对外汉语方言教学的几个问题》指出汉语作为汉民族的的语言,其包括标准话和地域方言,学习汉语的人因为学习或工作等方面的原因,都具备较为强烈的学习汉语方言和地域文化的愿望。在英、美、法、日本等国的一些重点大学或重要部门常常派人专门来中国学习汉语方言。文中作者根据自身的经验提出了编写汉语方言教学的原则:①方言教材的编写要以教授者的母语为依据,不能从整个方言区着眼,进行非常系统的方言教学,而是需要以其中的一个方言点为依据;②对编写教材的方言点需作出深入的调查;③要着重讲明该代表点的语音系统,普通话和汉语方言的差别,最突出的表现是在语音方面。④方言教学中的词汇量和句型要和课文相配套,方言课本要反映本方言和方言文化的特点,编者需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循序渐进地安排适当的词汇量和基本句型。作者还对教授方言方面提出了四点需要注意的重点:①加强语音训练是学好全课程的重点;②认读需要以方言拼音方案作为媒介;③对照阅读课文;④结合课文重点讲解组词造句的规则。作者还提出了要培养具有对外汉语方言教学能力的师资。

(4)李建国、边兴昌的《普通话-方言的互动变异与对外汉语教学》中论述了普通话在使用的过程中因与方言接触从而产生“双语”相互作用。此外,方言以其自身独特的力量和方式影响普通话,产生出普通话的地域变体,变体在标准音和可懂度之间,变异度与可懂度呈反比例关系。了解普通话与方言的互动变异之间的关系和规律,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5)刘晓丽、余波在《方言语境下的对外汉语教学》一文中指出方言语境对对外汉语教学既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方言语境对留学生的学习和交流造成了干扰,与此同时方言语境又为对外汉语文化教学提供了现实文本,让汉语学习者对地域文化的理解更为直观化、具体化,甚至可以起到潜移默化的效果。方言语境对对外汉语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都产生了较大影响。

(6)程书秋的《地方文化的综合利用与对外汉语教学》指出留学生对地方文化环境适应的程度对他们习得汉语的熟悉程度有很大的影响。为了使留学生更好地习得汉语,在教授普通话和中国主体文化知识的基础上,适当地引入些方言知识和地方文化知识。在对外汉语教学的过程中,综合利用地方文化语境树立方言意识和地方文化意识,可以缓解留学生的文化紧张心理,加快留学生适应环境的过程,激发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引入方言知识和方言文化的总体研究之外,还有关于分地区方言来进行阐述如何教授当地的特色方言词汇及方言文化的研究,指出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方言词汇和地域文化因素的扩展对于对外汉语教学来说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如下:

篇12

中职学生好动、思维活跃,对枯燥的理论知识理解能力较差,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加之图案设计不仅需要大量的汲取中西方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更是要不断对形象进行新的创造,让学生保持持久的注意力,拥有较强的形象思维能力,让丰富的想象力在形象思维的设计中占领特殊的位置。如何将我们的课堂渗入更多乐于分享、互动体验等时尚的音符,让学生从心灵和视觉感受方面受到启发和感染。

一、用精美的PPT作开课语

每一届的图案课教学第一课,我必定采用PPT教学,当一系列精美的图片展开,背景音乐缓缓响起,生活中各种色彩搭配美观、设计独特的实用性图案一一播放,我总能感受到这样直观的视觉和听觉享受已将他们的眼球吸引过来,对于这一门新接触的学科开始产生好奇,于是我才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

在民间皮影戏欣赏教学中,我特地下载了一段庙会上皮影戏表演的视频。这种独特的民俗文化和它那吹拉弹唱的热闹氛围立即引起了孩子们的好奇心,我开始为他们讲解皮影的发源和历史,皮影制作的方法与流程,用图片展示其精湛的做工和美丽的色彩。为学生分析不同性别、年龄和社会阶层的皮影头部图案创作的特点。我还播放了一段用FLASH制作的皮影戏,其缓慢的节奏,深情的配音,唯美的画面,让皮影的色彩和形态更加清晰,便于分析和观察。学生在课堂中不仅学到了知识,更全方位获得了艺术美享受,陶冶了情操。

PPT课件不仅形式要多样,内容要精美,而且理论知识需要分层罗列,常为简单的框架式结构,便于学生迅速记忆,主动把握教学重难点,用大量色彩丰富、形式感强、新颖且符合教学内容的优秀图例配合展示,便于加深记忆,开拓视野,激发设计灵感,尽快跨过初学者进行基础图案设计时不知从何入手这一关。例如,传统教学中,一幅练习需要经过构思、画铅笔稿、画正稿、给作品上色等工序才能看到最终的效果,要求精致,用时较长,精力消耗较大,但电脑美术的运用可以为图案教学注入新的能量与灵感。学生可以利用电脑强大的编辑、造型、上色和文字处理功能,直接按自己的设计指令绘制出自己满意的图形,大大提高了效率和绘制质量,并尝试新的创作形式,可以在作品上做各种修改和尝试,用更多时间来追求更好的效果。

二、主题式教学带来的灵动乐章

我不满足于现有的教材,查阅大量的资料,在系统、全面的教学理论指导下,制定出符合学情的教学计划。同时我还用假期游历祖国的美好山水,亲身感受民俗文化,拍摄大量照片作为影像资料。在一次教学设计中,为讲解民间刺绣图案,我大胆创新,展示出自己在贵州西江千户苗寨拍摄的照片来作为课件资料,用民俗歌舞表演的录影资料以及自己图文并茂的游记来进行教学,用自己的切身感受和照片来抒发对民间艺术的热爱之情,孩子们争相观看和提问,课堂气氛愉快而积极,对少数民族风土人情充满了向往。我把在博物馆拍摄的苗家服饰和布艺的照片,用放大局部分析讲解,让学生进一步直观了解苗绣图案造型、布局的形式、色彩搭配以及题材的选用,本来枯燥的理论文字被转化为将能亲身感受的体验,很能够打动孩子们,于是那堂课成为了我主题教学法的首堂实验课,较为成功,但我课后也总结了不足之处:教学主线还要更加清晰,课堂纪律需有效控制,布置课后作业的时候要配合达到完成教学重难点的目的。

我常采用主题教学法。例如,在适合纹样、二方连续、四方连续图案的教学当中,我让孩子欣赏知名品牌床品的设计图样和瓷器的设计图样,引导他们分析适合纹样、二方连续图案的构成方式,让他们逐渐理解不同应用范围中图案的色彩的配色技巧,最后请他们根据市场需求完成设计任务:设计一套床品上的适合纹样和瓷器上的二方连续纹样,并要求在图样旁附上自己的创意说明。我引导学生不仅要会画,还要会“话”,一个优秀的设计师不仅是时尚的宠儿,更是才、思双全的人。

三、用心开启创作源泉

篇13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8-0170-02

一、引言

剪纸艺术是农耕文明时代造就的图形艺术,具有悠久的文化底蕴,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片面追求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这种艺术形式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将其应用到陶艺课程的教学中,不仅能够使剪纸艺术得到继承和发展,还能够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陶艺课程的重要性

1.陶艺课程具有美育功能,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美育是提高人们的审美感受力、审美创造力以及审美情趣的重要途径。美育能够促进学生人格的完善,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美育主要通过各种艺术以及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美好的事物来进行,通过艺术进行的美育就是艺术教育,在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中,美育占有重要地位,陶艺的制作过程是经过长期反复地制作、欣赏、再制作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的审美力不断提高,陶艺课程是进行美育教育的重要形式。

2.陶冶学生的情操,提升人的道德修养和内涵。道德修养是道德活动的重要形式,是指人们在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方面为实现一定的道德理想,自觉按照道德要求所进行的自我锻炼、自我提高等行为,道德修养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人生道路和自身理想的选择。陶艺作为一种艺术,学生接受陶艺课程也就是接受文化的熏陶,学生学习陶艺的过程也是学习中华文化的过程,能够使学生的内心修养和道德情操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发展。

3.培养学生的定力。生活在迅速发展,现代社会的变化也日新月异,随着生活节奏变快,人们的情绪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容易浮躁,而陶艺课程能够培养人们淡泊的心态,保持宁静的态度处理事物。

三、剪纸艺术概述

(一)剪纸的含义

剪纸,顾名思义就是人们运用剪刀和纸,通过模拟在头脑中的想象,剪出各种不同形状,用虚实相间的手法,刻画内部线条、花纹。剪纸艺术是我国历史悠久、流传广泛的艺术之一,作为民众多喜闻乐见、雅俗共赏的艺术形式,在民众的社会生活中发挥着独特的实用和审美作用。在世界上也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将剪纸这种艺术形式传承下去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二)剪纸图案、花纹的特点

1.表意性特点。剪纸作品为传情而不在于写形,作者凭印象中对表现对象的理解,重于写意而不在写实,剪纸图案的这一特点应用于陶艺课程教学设计中,可以启发陶艺制作者的创作理念。

2.图像装饰特点,早期剪纸的作用就是为了装饰,装饰门窗、墙角,因此其设计的主要理念是美观。剪纸依附于民间特点的文化背景和生存环境,通过其当时的剪纸可以反映出当时的时代特征,同时也使剪纸艺术拥有广泛的生命活力。

3.空间观念的二维性。空间观念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我们生活在思维的空间里,一切物象都是立体的,而在二维空间里表现三维立体的空间是人们努力的方向,但剪纸却是用二维空间观念作为形象思维的基础,民间剪纸可以突破现实的限制,凭自己的想象力幻想出一切不存在的事物。

四、剪纸图案应用于陶艺课程教学的可行性

(一)目前陶艺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课堂缺乏趣味性和吸引力。陶艺课程本身就属于比较枯燥的课程,因此课堂缺乏趣味性和吸引力是陶艺课程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也是陶艺教学需要改进的重要问题。

2.教学方法单一、陈旧。据调查,目前陶艺课程教师固守传统教学方法,导致学生课堂积极性不高,甚至昏昏欲睡。教师按部就班地教,学生规规矩矩地学,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被严重束缚。

3.陶艺课程缺乏与其他学科知识之间的相互渗透。素质教育要求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学生,陶艺课程作为美育的重要途径,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辨别真善美的能力,在陶艺课程中,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和价值观,与其他学科相互渗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剪纸图案应用于陶艺课程对于剪纸艺术的积极作用

可以促进民间传统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剪纸图案是民间传统文化的一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倾向于追求科技的发展,盲目追逐流行文化,忽略了对传统文化的发展和继承,民间剪纸作为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统民俗的产物,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长河中的代表文化,将剪纸图案应用于陶艺课程有利于剪纸艺术这一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五、剪纸图案在陶艺课程教学中的设计应用发挥的积极作用

1.将剪纸文化表意性特点应用于陶艺课程教学的设计中。陶艺作为一种艺术品,每一件作品都应该具备其自身的丰富内涵,承载着作者的感情,将剪纸表意性的特点应用于陶艺课程教学,能够赋予作品更深的内涵,从而使作品更具艺术价值。

2.发挥剪纸图案的图像装饰特点。陶艺作品也应具有装饰性和观赏性的特点,这点与剪纸图案的作用具有一致性,剪纸图案可以反映一定时期的时代特征和背景,是当时时代的产物,将剪纸图案应用于陶艺课程教学,能够丰富陶艺作品的设计,使其更具装饰性和观赏性。

3.将剪纸图案的优点与陶艺课程教学有机结合。避免传统陶艺课程教学过程中的枯燥、单调问题,剪纸图案多具生活性的特征,具有抽象性的特点,作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自由决定作品的形状,这可以弥补陶艺课程教学的枯燥性特点,使课堂教学更具趣味性,使陶艺作品更接近生活,成为民众所喜闻乐见的艺术表达形式。

4.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剪纸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其图案设计没有固定的样式,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和对事物的理解决定剪纸图案的形状,作者的思维不受外界影响和限制,有助于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解放学生的思想,突破思维定式,使陶艺朝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

5.增加陶艺课程的教育资源。剪纸图案作为一种新颖的元素,应用于陶艺中,增加了陶艺课程的教育资源。剪纸图案具有悠久的历史,因此具有丰富的资料和资源。

六、剪纸图案在陶艺课程教学中设计应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不能盲目推行,应结合实际情况灵活选择。剪纸图案与陶艺毕竟是两门不同的艺术形式,因此陶艺课程教学设计过程中应注意要结合具体实际情况,灵活选择,不能死板教条,盲目推崇。

2.猿忠匝生为主的教学观,教师在将剪纸图案应用于陶艺课程时,要结合学生的需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陶艺课程教学应顺应教育改革等相关政策,改变传统教师主导的课堂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树立学生为主的教学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选择适用于陶艺课程的剪纸图案。剪纸图案的选择应适合于陶艺课程教学,脱离了材料工艺的图案只能是纸上谈兵。在选择剪纸图案时,应注意陶艺本身的特点,要保留其自身的艺术特征,有原则地选择剪纸图案。

4.教师要提高自身的艺术素养。教师的艺术修养是陶艺课程教学实效性的关键影响因素,教师要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不断学习,扩大自身的知识面,深刻了解剪纸图案和陶艺的内涵和特征是保证剪纸图案在陶艺课程教学顺利、有效施行的关键因素,陶艺课的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养。

七、结语

将剪纸图案应用于陶艺课程教学的教学中,有助于传承中华民俗文化,同时有助于陶艺课程的有效性教学,加强陶艺课的趣味性,剪纸图案在陶艺课程教学设计的应用过程中也要注意相关策略,取其所长,避其所短。

参考文献:

[1]王子眉.浅谈剪纸艺术的表现手法和装饰审美特征[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6,(11):108-109.

[2]云宁.浅谈图案基础训练在民族陶艺课程教学中的探索[J].美术界,2015,(3):65-66.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