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浅谈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浅谈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范文

发布时间:2024-01-09 14:54:24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浅谈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浅谈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篇1

生物多样性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城市的建设意义重大,城市绿化建设中维持良好的生物多样性能够维持城市和区域的生态平衡,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城市是一个以人为中心的经济、社会、自然相复合的人工生态系统,有着自身的生物多样性特征,但在当前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城迅速发展,原有自然生态系统受到破坏的背景下,生物多样性格局也在面临着严重的威胁。因此,认识到维持城市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在城市绿化过程中改善当前城市的生态环境,已经成为一项关系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紧要任务。

一、城市生物多样性的实现价值和主要影响因素

(一)城市生物多样性的含义

城市生物多样性是指城市环境中由数以百万计的动植物、微生物及其基因所构成的生态系统。具有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中包括四大部分内容,一是物种的多样性,即具有生命的动植物、微生物不仅在数量上极大丰富,同时还包括了其种以上的高级分类,如门、目、科、属的丰富程度,即分类群的多样性。二是遗传的多样性,即基因的多样性。指主要种内的不同群体之间,同一群体内不同个体之间遗传变异的总和。城市生态系统中各种家养动物、栽培植物、地方品种和野生近缘五种都具有十分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从生物学角度来看,物种的遗传多样性越丰富,该生态系统对于环境的适应性便越强。三是城市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即城市生物圈内的生物群落和生态过程的多样化。四是城市生物景观的多样性,即由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或景观要素构成的空间结构、时间动态和功能机制方面的变异性和多样性。城市生物景观的多样性是较生态系统多样性更高、更为宏观的等级单位。

(二)城市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城市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可以从直接和间接两个方面进行讨论,直接价值方面,城市的动植物可以直接被用作食物、药物、工业原料和能源,由此表现出它的生产使用价值和消费使用价值。间接价值方面,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储存太阳能,从而形成食物链之中能量的来源,为其他物种生存提供能量,同时,城市植物在保护水源、维持大气内循环,减轻旱涝灾害威胁、调节城市气候,防范水土流失等方面有着突出的效果,此外,城市中的工业生产、交通运输业、周边乡村有机农业的发展都会给城市带来巨大的污染,城市生物的多样性能够最大限度的吸收和分解污染物,为城市人群的生活和工作提供一个良好、舒适的外部环境。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市民对于生活、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城市的生物多样性还可以通过构建“绿色生活”、“城市公园”等形式介入到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之中,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

二、当前城市绿化工作中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问题与不足

(一)对生物多样性重要程度认识不足

城市绿化工作中对于生物多样性问题的认识不足是造成当前城市绿化工作缺乏科学性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以往的城区绿化中,不少城市将重心放在了重要景观的设计和布局之上,单纯从美学角度考虑城市的绿化、美化问题,如人工景观、人工林的建设,街心公园植物色彩的搭配,冬季绿色植物的种植等等,而忽视了生态学角度的合理配置问题,更没有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探讨整个城市生态系统食物链和物种的传播问题。同时,当前的城市绿化工作中普遍存在追求高速度的绿化效果,园林部门只求尽快的将辖区“变绿”,而忽视了所种植植物的营养条件、成长需要、管理细节等问题。在绿化树种的选择上,缺乏有效的论证工作,仅凭经验办事,造成绿化树种单一、群落结构松散等等,直接后果便是导致整个生态链条的脱节,如无法有效吸引昆虫传粉和鸟类栖息,生态平衡被打破,绿化树种对抗病虫害和有害生物入侵的能力急剧降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差,更无法为城市生态提供优质服务。总的来说,在以往的城市绿化中,人们往往将注意力放在“美化”层面而忽视多样性,这样的绿化行为也许短期内可以大规模的实现“造绿”目标,但“造绿”的实际效果却往往无法令人满意。

(二)盲目引进外来物种,忽略本地原有野生物种

随着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加深,国内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选择引进外来植物物种进行城区美化,这一做法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本区域、本城市的动植物种类,提高了绿化的效果,但是,现实中存在的对外来物种未进行科学的论证而盲目的进行引进也带来了一系列的不良反应,一方面,一些外来物种并不适应本地区的土壤、气候、生态环境等客观条件,种植之后无法有效地成活,造成了巨额的经济损失。另一方面,一些外来物种在本地的无限制繁殖也对本地的原有植物带来了严重威胁,它们所带来的病菌和有害生物在本地生态链中没有天敌,因而迅速的繁殖,给当地物种带来了灭顶之灾。

与外来物种盲目引进同时发生的是原有野生物种保护与利用的欠缺。一方面,外来有害物种严重威胁者本地原有野生物种的生存,另一方面,人工植被的大量使用和城市空间的分割不合理使得整个城市生态系统的自我维护功能较差,加之园林规划部门忽视本地物种的重要性,对一些自然生成的植被进行人为的铲除和破坏,使得原有的城市野生生态系统物质循环被迫中断,土壤肥力下降,土地退化严重,反过来又影响了外来物种的存活。

(三)将城市生物多样化片面理解为植物种类多而杂

由于传统的城市绿化规划没有科学的论证依据作为指导,从而使得城市绿化工作中对生物多样化的理解存在误区,一些规划部门将“生物多样化”简单的理解为动植物种类的繁多,认为植物种类越多越杂乱便是越生态,但殊不知植物之间也存在“相生相克”的关系,如蔷薇属花草木与很多种草本花卉和山楂树共同种植能够相互促进成长,但却不能与核桃树种在一起等,如果不能理顺、认清这些不同植物间相互促进或相互影响的关系,则会导致城市绿化中所种植的物种虽多、种类虽杂,却根本起不到各自应有的作用,反而会因为相互之间的抵触和不良影响导致双方皆无法正常成长生存。生物多样性的实现需要一个环环相扣的生物链条,该链条上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部分都不能出现问题,植物种类繁多、复杂只在数量上看似满足了多样性的要求,但实际会对整个城市生态环境带来危害。

三、城市绿化中对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措施分析

(一)合理规划布局,建立城市绿色生态网络

在城市绿化工作中做好生物多样性保护,关键在于城市规划部门站在全局的角度对本市的绿化工作确立一个全面、系统的思维。具体来讲,应当在今后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和建设工作中全面贯彻整体优先和生态优先的原则,将生物多样性保护作为城市绿化建设系统的重要环节来做,加大力度将城区内外的各种绿化带、绿地、城市公园作为整个城市绿化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一体化的大绿化格局,充分利用城市现有的水源、河流、山地、丘陵、道路,尤其是一些直接影响到生物群体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地段和关键节点应当建立相应的动植物“栖息地”,增加城市整体的生物联系性,减少城市建设过程中对动植物生存、分布和迁徙的阻力,给城市各种生物更多的自由生长空间。此外,不同城市之间及同一座城市的不同位置的环境条件都各不相同,因而城市绿化过程中应当将加强绿化特色性建设作为增加和保护城市生物多样性的重要途径。绿化规划部门通过构筑具有城市地域性植被特征的多样性格局。充分发挥地方植被的独特作用,形成完善的生态系统,以丰富城市的绿色生态网络。

(二)实施科学配置,充分发挥绿化植物的作用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植物种类的选择直接关系到生态系统的建立是否科学。因此,要最终达到生物多样性的目的,应当做到以下三点。首先,应当根据功能选配植物,除了传统提倡的“草、灌、乔结合,常绿落叶兼顾,慢生速生并存之外,还应重视所种植物在整个生态系统中所发挥的作用,如能否为昆虫、鸟类、食草类动物提供食物,能否为蜜蜂提供蜜源,能否为鸟类提供栖息场所,能否维持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行等。在做好绿化城市、美化环境的同时,能否保障所种植植物的可持续发展。其次,应当关注各种城市生态园林在规划设计时既要体现主要功能,还应考虑生态学上的科学性。例如生产型园林应当尽量利用各种庭院、城市垃圾填埋场、城郊空地,建成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园林系统,观赏性的园林应当充分利用各种观赏性强的植物资源,主要建立在城市内部、植物园区、景观大道旁,抗逆型园林应当建立在城市污染较为严重的地区,如工厂区、车流量大、污染重的主干道旁,以实现城市绿地的主要作用。第三,充分利用乡土植物和古木名树,为园林规划设立标尺。古木名树与乡土植物的生长延续经历了长时间的外部自然环境的考研,因而可以将其作为当地气候环境的风向标,重视和利用乡土制度和古木名树,能够有效的推进具有区域性特色的城市生物多样性格局建设,营造长期稳定的城市绿化格局。

(三)更新管理观念,城市规划行为尊重自然选择

针对以往城市绿地规划中忽视自然生态原则,盲目建设管理的情况,今后的城市绿化规划应当坚持以尊重自然为原则,更新管理观念,尊重自然的选择。首先,对于外来物种的引进问题,在引进指出应当有绿化规划部门协同有关科研机构对本地区的自然环境现状和希望引进的物种自身属性进行全面的评估,不仅包括该物种对于城市绿化的作用,还应包括今后一段时间内外来物种的适应情况、与本土物种的协调情况等,防止盲目引进带来的外来物种无法适应本地自然环境和有害生物的入侵。第二,应当依据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物种相生相克原理,大力推行生物天敌进行病虫害防治,减少人为使用农药化肥的次数和数量,以此防范城市自然环境的次生污染情况发生,也保障城市生态系统的物质与能量的自我平衡。

四、小结

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问题关系到城市环境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相关部门必须予以全面的认识和高度的重视。城市是一个独特的自然生态系统,其绿化过程也应放在生态保护的角度进行讨论。因此,在城市园林建设工作中强调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工作,将城市绿化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有机结合起来,对促进城市的今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陈波.城市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途径[J].浙江农业学报,2009,01:71-76.

篇2

1、土地整理资源环境影响分析

土地整理在增加耕地有效利用面积、提高耕地质量、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效益,在当前的土地管理以及农业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目前增加耕地数量仍然是土地整理的主要目标和动力,因而出现了片面追求新增耕地数量,而不重视土地整理活动可能对所在区域造成的生态环境影响的情况,存在着诸生物多样性、水资源、土壤资源和景观多样性等方面未能同步增强的问题。

1.1、对生物资源的影响――生物多样性

土地整理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增加耕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因此,原有未利用地上的原生、次生自然生态系统将被单一的农作物所替代,景观多样性将降低,某些生物的生存空间遭到破坏,导致植物、动物的物种多样性的降低、病虫害发生的频率和强度增加。在土地平整工程中,机械对土壤的扰动,使土壤环境发生了剧烈变化,破坏了土壤中的微生物生境,从而导致土壤微生物大量死亡;混凝土渠道的修建虽然提高了水的利用率,但却导致渠道中水生生物的死亡。

为了营造水生生物生存的环境,通过排水沟设计为水生生物提供避难所。土地整理中排水沟通常不加衬砌,而且在田块的较低部位,由于地下水的渗漏,即使在最干旱的晒田期也能涵蓄一定的水量来保证水生生物的存活;田块间的田埂、道路两侧的农田防护林则可以成为一些动植物的栖息地,对减少病虫害的发生、维持农田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有着积极作用。

1.2、对水资源的影响

土地整理中土地质量的提高、耕地和经济林面积增加,都要求有足够的灌溉水源作保证,土地的生产潜力必须依靠水分保障才能发挥,这样就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同时,如果水资源利用不当,也会导致大量水资源浪费、水源短缺、土地质量下降等诸多问题。同时不同的土地整理方式对地下水位也有直接影响,进一步影响到灌溉水源的稳定及土壤的盐碱度。因此在土地整理的过程中要防止滥用水资源,合理高效地运用水在土地整理过程中的作用。

1.3、对大气资源的影响

土地整理活动对大气及相关生态过程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改变地表植被覆盖状况、土壤结构与质地,以及改变水文结构、地形地貌等间接方式表现出来。主要反映在造成大气污染、影响局地小气候过程及区域大气质量状况等方面。前者如荒地开垦、林地砍伐、草地过牧等导致地表,从而造成大气中粉尘、杂物的浓度增加;后者如农田防护林带网的建设,不仅可防风固沙和改善农田小气候,还会通过涵养水分、净化空气等改善农田周围地区的大气环境质量。

1.4、对土壤资源的影响

在土地整理方案的实施过程中,土壤的各种性质及相关生态过程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首先,土地整理改变土壤结构。如荒地垦殖改变原有土层结构;筑路及村镇建设机械压实土壤破坏土壤结构;坡地开垦扰动地表、坡面,引起或加剧水土流失和土地沙漠化。其次,改变土壤质地。农地耕作势必导致地表土层土质疏松和粒度细化,在山地区将易导致水土流失,在干旱地区又可能为扬尘、沙尘暴等。再次,土地整理对土壤肥力也有巨大影响。为追求提高耕地产出率而一味加大耕地垦殖力度或不顾土地适宜性要求调整土地整理利用方式,反而会造成土壤肥力和生产力降低,甚至引发一系列灾害,如造成土壤侵蚀、土地荒漠化。最后,在土地整理过程中大量使用化肥、农药不仅会对土壤造成污染,还会杀害土壤中丰富的微生物,造成土壤污染并加剧土壤退化。

1.5、对生态资源的影响

在土地整理中,各种灌溉排水设施、农村道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未利用土地的开发,会减少生物的栖息地,使生物生存环境破碎化和土地利用景观单一化,在一定程度上使区域内土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简化,破坏生物多样性。特别是当前在一些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进行土地整理时,过分追求高品位的设计,在田间大量铺设混凝土路面和沟渠,减少了绿地面积和生物栖息的场所,使得区域生态系统简化,影响了景观多样性。

2、土地整理资源环境效应评价研究

土地整理资源环境效应评价是指以生态学理论为基础,根据选定的指标体系,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从资源环境系统层次上,运用综合评价的方法评定土地整理实施后带来的生态环境的性质及状态变化的结果。它对于全面系统地分析土地整理的资源环境影响、保护区域生态系统及其资源环境平衡、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2.1、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

2.1.1、典型性原则。资源环境的组成因子多,各因子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联系构成一个复杂的综合体。评价指标体系不可能包括生态环境的全部因子,只能从中选择最具有代表性、与土地整理活动有关的最能反映生态环境本质特征的指标。

2.1.2、全面性原则。土地整理对资源环境的影响多方面,多维度的,包括了大气、水文、生物、土壤、生态等各个方面,各因素共同组合成一个复杂综合题,每一部分都不能孤立。因此,选取指标要尽可能地反映生态系统各个方面的特征。

2.1.3、综合性原则。资源环境是自然、生物和社会构成的复合系统,各组成因子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每一个状态或过程都是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每个指标都应是反映本质特征的综合信息因子,能反映资源环境的整体性和综合性特征。

2.1.4、简明性原则。指标选取以能说明问题为目的,要有针对性地选择有用的指标,评价方法尽可能地简单。

2.2、评价指标的构建过程

2.2.1、明确研究对象――土地整理资源环境效应。

2.2.2、内涵分析――土地整理资源环境具体影响因素及内涵。资源环境是有众多因素组成的复杂综合系统,包括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气候资源及其他资源数量与质量,充分认识这些可能影响将有助于综合分析总体的资源环境效应(见图1)。

2.2.3、指标选择。在分析完内涵与具体的因素方面后,便是针对各方面大指标选取一个合理且具有代表性的二级指标,进而细化出各量化的三级指标(即末级指标)。各指标的具体细化及分类有利于资源环境效应的量化研究。

2.3、评价指标的建立

2.3.1、生物多样性指数指评价区域内生物多样性的丰贫程度。生物多样性是资源环境系统最显著的特征之一。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生物丰度决定着资源环境系统的面貌,是反映资源环境质量最本质的特征之一。生物的多样性可依据其种类分为植物及动物。植物的分布及其数目、总类共同构成植物的多样性,而动物的多样性则以动物的种类数量和人类居民点的分布及密度为代表。综合以上植物、动物(一般动物与人)的各方面,生物的多样性丰贫程度也就一览无余。

2.3.2、水资源指数用于反映被评价区域水的丰富程度。水在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作用,是生态系统物质流与能量流的重要载体,也是人类社会生活不可缺少的物质,尤其在西部干旱、半干旱生态系统中,水是资源环境系统的决定因素。在土地整理的具体实践中,水资源的分布又被划分为滩涂、河流、湖泊三个方面。单从这三者的数目上笔者难以断言水资源的丰贫,因此笔者引入了流量、储蓄量和湿度等动态因素,以便更直观全面的把握水资源的总量多少。

2.3.3、大气状况指数主要用于反映土地整理对大气的影响。其质量的高低及气候的差异。由于从根本上土地整理区域中的大气状况是由通过改变地表植被覆盖状况、土壤结构与质地,以及改变水文结构、地形地貌等间接方式表现出来。所以笔者将最直接的决定因素植被覆盖状况及数目引入指标,以便于更全面的了解大气状况的指数高低。

2.3.4、土壤资源指数指评价区域内土壤质量、结构及污染情况。土地整理的直接对象是土地,这也是土地整理资源环境影响效应中最关键的因素。人类不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对资源环境系统产生的压力超过了资源环境系统的承载能力,资源环境系统功能不断衰退,土地污染是生态系统退化的重要表征之一。与此同时,土壤的质量、结构及肥力也是评价指标的重要方面,通过实验调查易于获得数据。

2.3.5、景观多样性指数是指不同类型的景观要素或生态系统在结构、功能方面的多样性。景观是一个大尺度的宏观系统,是由相互作用的景观要素组成的,具有高度空间异质性的区域。笔者主要从其数量结构及空间格局两方面选区指标分析(见表1)。

2.4、评价指标的计算方法

2.4.1、赋予评价指标权重。通过对每个因素的性质、特点及对土地整理过程的影响的分析,确定每类及各项指标及其中各项在整体指标体系中的重要程度,赋予相应的权重,以达到评价的科学合理。首先,评价出个大类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在整体影响中的权重。主要方法为专家打分法,以此对各一级指标权重赋值。其次,在依据各二级指标在各自相关领域中的重要性程度进一步对其赋值,三级指标赋值也采用的类似效果。

在具体的权重确定过程中,除了采用特尔菲法以外,还参考了文献,以此确立的权重具有说服力和科学性(见表2)。

2.4.2、评价指标分值的计算。在对具体土地整理的项目进行打分时,先按各指标分别进行评定,再进行加总评价。

首先,依据土地整理项目的实际情况,进行打分。针对其调查结果,以100分为总分评分。在评分过程中,分为四个等级,其中等级一≥85;等级二为≥70并

再次,评价。依据总分值对土地整理中的资源环境效应进行评价。其等级分类与上述分等类似。即分为四个等级,其中等级一≥85;等级二为≥70并

3、结语:

地整理投资项目涉及面广、综合性强,且项目类型多样。总体来看,我国土地整理项目的资源环境评价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还未形成规范化、制度化的体系,资源环境评价的地位还没有法律规定,国家级的资源环境评价机构尚未建立,项目的持续性评价和环境、社会影响评价还很薄弱,评价数据尚未建立,资源环境评价的信息反馈机制还不完善等等。

参考文献:

1、李永川.浅谈土地整理效益评价指标体系――以北京市为例[J].资源与产业,2008(10).

2、赵庚星.土地整理效益评价研究及应用[D].山东农业大学,2004.

篇3

土地整理是指人类在土地利用中不断建设、改造,并重新配置土地资源的过程,是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土地产出率的重要途径。它泛指人们为了一定目的对土地进行调整、安排和整治的生产实践活动,是一项涉及工程与技术、经济与法律、行政与管理的系统工程,其实质是合理组织土地利用。

土地整理作为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提高土地利用率及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手段,在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保障食物安全和生态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日益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平衡在土地整理活动中的重要性,这方面的研究也相应出现。本文基于我国土地整理的实践,综合目前所学的知识,探索构建一个土地整理资源环境效应评估的指标体系,以求为土地整理中资源环境效益的评估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土地整理资源环境影响分析

土地整理在增加耕地有效利用面积、提高耕地质量、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效益,在当前的土地管理以及农业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目前增加耕地数量仍然是土地整理的主要目标和动力,因而出现了片面追求新增耕地数量,而不重视土地整理活动可能对所在区域造成的生态环境影响的情况,存在着诸生物多样性、水资源、土壤资源和景观多样性等方面未能同步增强的问题。

(一)对生物资源的影响――生物多样性

土地整理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增加耕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因此,原有未利用地上的原生、次生自然生态系统将被单一的农作物所替代,景观多样性将降低,某些生物的生存空间遭到破坏,导致植物、动物的物种多样性的降低、病虫害发生的频率和强度增加。在土地平整工程中,机械对土壤的扰动,使土壤环境发生了剧烈变化,破坏了土壤中的微生物生境,从而导致土壤微生物大量死亡;混凝土渠道的修建虽然提高了水的利用率,但却导致渠道中水生生物的死亡。

为了营造水生生物生存的环境,通过排水沟设计为水生生物提供避难所。土地整理中排水沟通常不加衬砌,而且在田块的较低部位,由于地下水的渗漏,即使在最干旱的晒田期也能涵蓄一定的水量来保证水生生物的存活;田块间的田埂、道路两侧的农田防护林则可以成为一些动植物的栖息地,对减少病虫害的发生、维持农田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有着积极作用。

(二)对水资源的影响――水资源短缺与地下水位

土地整理中土地质量的提高、耕地和经济林面积增加,都要求有足够的灌溉水源作保证,土地的生产潜力必须依靠水分保障才能发挥,这样就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同时,如果水资源利用不当,也会导致大量水资源浪费、水源短缺、土地质量下降等诸多问题。同时不同的土地整理方式对地下水位也有直接影响,进一步影响到灌溉水源的稳定及土壤的盐碱度。因此在土地整理的过程中要防止滥用水资源,合理高效地运用水在土地整理过程中的作用。

(三)对大气资源的影响――大气状况

土地整理活动对大气及相关生态过程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改变地表植被覆盖状况、土壤结构与质地,以及改变水文结构、地形地貌等间接方式表现出来。主要反映在造成大气污染、影响局地小气候过程及区域大气质量状况等方面。前者如荒地开垦、林地砍伐、草地过牧等导致地表,从而造成大气中粉尘、杂物的浓度增加;后者如农田防护林带网的建设,不仅可防风固沙和改善农田小气候,还会通过涵养水分、净化空气等改善农田周围地区的大气环境质量。

(四)对土壤资源的影响――土壤结构、质地、肥力

在土地整理方案的实施过程中,土壤的各种性质及相关生态过程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首先,土地整理改变土壤结构。如荒地垦殖改变原有土层结构;筑路及村镇建设机械压实土壤破坏土壤结构;坡地开垦扰动地表、坡面,引起或加剧水土流失和土地沙漠化。其次,改变土壤质地。农地耕作势必导致地表土层土质疏松和粒度细化,在山地区将易导致水土流失,在干旱地区又可能为扬尘、沙尘暴等。再次,土地整理对土壤肥力也有巨大影响。为追求提高耕地产出率而一味加大耕地垦殖力度或不顾土地适宜性要求调整土地整理利用方式,反而会造成土壤肥力和生产力降低,甚至引发一系列灾害,如造成土壤侵蚀、土地荒漠化。最后,在土地整理过程中大量使用化肥、农药不仅会对土壤造成污染,还会杀害土壤中丰富的微生物,造成土壤污染并加剧土壤退化。

(五)对生态资源的影响――景观多样性

在土地整理中,各种灌溉排水设施、农村道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未利用土地的开发,会减少生物的栖息地,使生物生存环境破碎化和土地利用景观单一化,在一定程度上使区域内土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简化,破坏生物多样性。特别是当前在一些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进行土地整理时,过分追求高品位的设计,在田间大量铺设混凝土路面和沟渠,减少了绿地面积和生物栖息的场所,使得区域生态系统简化,影响了景观多样性。

二、土地整理资源环境效应评价研究

土地整理资源环境效应评价是指以生态学理论为基础,根据选定的指标体系,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从资源环境系统层次上,运用综合评价的方法评定土地整理实施后带来的生态环境的性质及状态变化的结果。它对于全面系统地分析土地整理的资源环境影响、保护区域生态系统及其资源环境平衡、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一)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

1、典型性原则。资源环境的组成因子多,各因子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联系构成一个复杂的综合体。评价指标体系不可能包括生态环境的全部因子,只能从中选择最具有代表性、与土地整理活动有关的最能反映生态环境本质特征的指标。

2、全面性原则。土地整理对资源环境的影响多方面,多维度的,包括了大气、水文、生物、土壤、生态等各个方面,各因素共同组合成一个复杂综合题,每一部分都不能孤立。因此,选取指标要尽可能地反映生态系统各个方面的特征。

3、综合性原则。资源环境是自然、生物和社会构成的复合系统,各组成因子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每一个状态或过程都是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每个指标都应是反映本质特征的综合信息因子,能反映资源环境的整体性和综合性特征。

4、简明性原则。指标选取以能说明问题为目的,要有针对性地选择有用的指标,评价方法尽可能地简单。

(二)评价指标的构建过程

1、明确研究对象――土地整理资源环境效应。

2、内涵分析――土地整理资源环境具体影响因素及内涵。资源环境是有众多因素组成的复杂综合系统,包括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气候资源及其他资源数量与质量,充分认识这些可能影响将有助于综合分析总体的资源环境效应(见图1)。

3、指标选择。在分析完内涵与具体的因素方面后,便是针对各方面大指标选取一个合理且具有代表性的二级指标,进而细化出各量化的三级指标(即末级指标)。各指标的具体细化及分类有利于资源环境效应的量化研究。

(三)评价指标的建立

1、生物多样性指数指评价区域内生物多样性的丰贫程度。生物多样性是资源环境系统最显著的特征之一。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生物丰度决定着资源环境系统的面貌,是反映资源环境质量最本质的特征之一。生物的多样性可依据其种类分为植物及动物。植物的分布及其数目、总类共同构成植物的多样性,而动物的多样性则以动物的种类数量和人类居民点的分布及密度为代表。综合以上植物、动物(一般动物与人)的各方面,生物的多样性丰贫程度也就一览无余。

2、水资源指数用于反映被评价区域水的丰富程度。水在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作用,是生态系统物质流与能量流的重要载体,也是人类社会生活不可缺少的物质,尤其在西部干旱、半干旱生态系统中,水是资源环境系统的决定因素。在土地整理的具体实践中,水资源的分布又被划分为滩涂、河流、湖泊三个方面。单从这三者的数目上笔者难以断言水资源的丰贫,因此笔者引入了流量、储蓄量和湿度等动态因素,以便更直观全面的把握水资源的总量多少。

3、大气状况指数主要用于反映土地整理对大气的影响。其质量的高低及气候的差异。由于从根本上土地整理区域中的大气状况是由通过改变地表植被覆盖状况、土壤结构与质地,以及改变水文结构、地形地貌等间接方式表现出来。所以笔者将最直接的决定因素植被覆盖状况及数目引入指标,以便于更全面的了解大气状况的指数高低。

4、土壤资源指数指评价区域内土壤质量、结构及污染情况。土地整理的直接对象是土地,这也是土地整理资源环境影响效应中最关键的因素。人类不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对资源环境系统产生的压力超过了资源环境系统的承载能力,资源环境系统功能不断衰退,土地污染是生态系统退化的重要表征之一。与此同时,土壤的质量、结构及肥力也是评价指标的重要方面,通过实验调查易于获得数据。

5、景观多样性指数是指不同类型的景观要素或生态系统在结构、功能方面的多样性。景观是一个大尺度的宏观系统,是由相互作用的景观要素组成的,具有高度空间异质性的区域。笔者主要从其数量结构及空间格局两方面选区指标分析(见表1)。

(四)评价指标的计算方法

1、赋予评价指标权重。通过对每个因素的性质、特点及对土地整理过程的影响的分析,确定每类及各项指标及其中各项在整体指标体系中的重要程度,赋予相应的权重,以达到评价的科学合理。首先,评价出个大类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在整体影响中的权重。主要方法为专家打分法,以此对各一级指标权重赋值。其次,在依据各二级指标在各自相关领域中的重要性程度进一步对其赋值,三级指标赋值也采用的类似效果。

在具体的权重确定过程中,除了采用特尔菲法以外,还参考了文献,以此确立的权重具有说服力和科学性(见表2)。

2、评价指标分值的计算。在对具体土地整理的项目进行打分时,先按各指标分别进行评定,再进行加总评价。

首先,依据土地整理项目的实际情况,进行打分。针对其调查结果,以100分为总分评分。在评分过程中,分为四个等级,其中等级一≥85;等级二为≥70并

其次,采用加权法求和。各指标分值为权重乘以分数,其后对其进行加总。即:总分值=∑权重*各指标分值

再次,评价。依据总分值对土地整理中的资源环境效应进行评价。其等级分类与上述分等类似。即分为四个等级,其中等级一≥85;等级二为≥70并

三、总结

土地整理投资项目涉及面广、综合性强,且项目类型多样。总体来看,我国土地整理项目的资源环境评价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还未形成规范化、制度化的体系,资源环境评价的地位还没有法律规定,国家级的资源环境评价机构尚未建立,项目的持续性评价和环境、社会影响评价还很薄弱,评价数据尚未建立,资源环境评价的信息反馈机制还不完善等等。

本文仅根据土地整理项目相关因素分析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对土壤、生态环境、景观等方面的指标尚难准确把握,构建的指标体系有待于实践中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李永川.浅谈土地整理效益评价指标体系――以北京市为例[J].资源与产业,2008(10).

2、赵庚星.土地整理效益评价研究及应用[D].山东农业大学,2004.

3、牛传军,贾芳芳,马好霞,王秀茹.土地整理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J].水土保持研究,2008(1).

4、贾丽,张雅杰,於忠祥,王廷.土地整理中的生态安全问题[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8(3).

5、苏少青,林碧珊,曾晓舵.土地整理中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及对策[J].生态环境,2006(4).

6、张超,高敏华,黄昭权,都伟新.土地整理效益评价指标建立及方法应用[J].资源・产业,2005(5).

篇4

1 风景园林建设的重要性

1.1 风景园林是城市建设发展的基础

风景园林建设,它是人们游憩、活动、交流的重要场所。它是社会化和人文化的统一,在设计上满足了使用者的需求,在功能上满足现代城市的基础建设。随着人们对精神文明的追求,园林景观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它以完善齐全的功能性,天然独特的艺术性,多元个性的社会化功能满足了人们对环境的需求及对生活品质的需求。

1.2 风景园林是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枢纽

自古以来,风景园林就是陶冶情操的地方,人们在休闲时间会去欣赏园林风景,去体会园林建设的文化,此外,它还是活跃身心,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归处。随着科技的发展与进步,现代风景园林已经成为人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重要部分。

2 风景园林建设价值的体现

2.1 风景园林注重生态文明建设

风景园林建设以生态美学为核心,经过详细的调查做到适地适树,保护和培育地方濒临消亡的植物物种,结合美学知识进行重组编排。这样精确的概括提高了城市生物多样化的组景,体现了极高的生态效益。有的还借鉴写意派的进行植物组景,让园林的设计紧跟时代潮流,融情于景、情景交融,呈现了极高的审美价值,这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通过别具心裁的设计,建设出属于中国生态风景园林的新风采。

2.2 富有地方特色的风景园林已成为城市的“明信片”

现在城市的考核或者评价已经不再是经济水平的考量,风景园林的建设与完善也成为了一种衡量指标,随着社会的发展需要,很多城市把风景园林建设作为一项长期的项目,加大投入力度去建设园林景观,为人们提供更多优越,更舒适的环境。天津和平区的桂林游园就是天津的一张名片,从精致独特的花卉到葱绿繁茂的灌木,从名贵花木到常见的植物,这些精心的布局让园林设计充满了浓郁的地方风格。

2.3 在风景园林的建设中,要注重艺术与生态的建设

园林景观是自然与人类的交集,通过宜情宜景的建设,为人类的生存创造了文明的心灵居所。它是自然生态系统的体现,给人一种原生态的美,是人类生态系统的附加,在和谐自然地布局中诠释了经典的时代美感。实质上风景园林是功能和结构的总和,因此,园林景观建设与人类运用二者密不可分。在大力倡导的“生态城市”建设的建设中,自然以其浑然天成的美感参与设计,通过人性化的设计,这种景观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伙伴。

3 风景园林建设的地域性

3.1 地方特色和艺术个性结合

风景园林建设和地域文化相辅相成,很多地方把传统文化和乡土风情作为园林生态建设的基础,有的还通过借鉴传统文化的精髓去设计景观的布局。其中,苏州园林建设就是以当地材料植物和建材为基础,进行局部到整体的设计。在尊重风土人情和气候地理的基础上,很多乡土树种成为了人们的设计资源,这也使得苏州园林的建设极具当地特色。事实上,园林建设是一个城市人们地位、品行、气质的体现,是在人文与自然地互相渗透,是形式美上升至意境美的过程。与此同时,很多园林建设会结合地域特点,将园林的观赏价值与当地民族文化,自然风情融合,赋予植物造景的观念与内涵。这让园林在满足当地生态需求的基础上,给人呈现出极佳的视觉美感,这是根据地域特性重新认识自然,利用自然进行的创作实践。

3.2 园林建设中加强地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应用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应用是园林建设的关键,在园林建设中要权衡生物圈,协调好人与自然的相处,尊崇自然平衡的发展规律,避免剥夺大自然的资源,在建设中让资源与环境合理配置。园林在建设中,要考察当地的气候变化与水文特征,除此之外,为了完善设计的布局,还要对当地的地形地貌进行分析。认真对待当地的植被及野生动物生态要素特征,在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基础上,利用设计达到创造意境的目的。此外,还要以当地原生态资源为基础,让生态与艺术完美融合。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南,积极正确的改造自然,做好园林建设与和谐社会的构建。在园林设计中,既要以和谐社会的构建为导向,又要落实好建设的每个环节。让园林在充满生态的美感的同时,也能体现丰富的人文景观。

4 结语

风景园林建设不仅是人文美和自然美的体现,它也是人类合理利用,创新设计的杰作,因此,风景园林建设要重视艺术与生态价值。

篇5

中图分类号:U41 文献标识码: A

目前我国对环境的认识和重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对于道路景观也不仅仅局限在满足功能和视觉美感的层面上,也逐渐转变到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上。因此,当代的道路景观设计就应该立足功能需求、生态原则、文化特征三位一体的整合[]。具体来说,物质景观是载体,生态保持是法则,文化内涵是目标,互相结合以此共同实现道路景观的现代化。

一、目前我国道路景观存在的问题

(一)景观规划忽视地下管网、架空线路

在道路景观绿化时,经常发现在埋有地下管网的地段上盲目栽植大型乔灌木,结果使植株生长势态减弱,甚至因根系无法伸展,吸取不到所需养分而死亡。有的在有架空电线的下面盲目栽植,因产生树线矛盾不得不疏枝,影响了美化效果,更严重的是大风季节,因疏枝不及时,造成线路中断,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危害。

(二)景观规划忽视道路的交通功能

有些地方过分重视道路景观设计,却忽视了道路的交通功能。比如在人行道上栽植树型不紧凑树木,影响人们步行或骑车,甚至也会阻挡行车视线。

(三)盲目选用外来植物品种

很多规划者只顾眼前效果,不考虑长远利益。选用未经引种驯化的外来植物品种,结果因不适应当地生态环境而逐渐死亡。不但造成经济损失,而且影响道路景观规划设计的整体效果[]。

二、道路景观规划所要遵循的原则

城市道路景观是城市实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项重要内容,景观设计应注意以下几点原则:

(一)生态性原则

在道路景观环境设计中,我们首先必须要坚持生态优先,保证生物多样性[]。生物的多样性出于生态环境建设的需要,是稳定良好的生态环境的具体内容之一,同时也构成了自然景观。道路景观要有生气,就必须建立在生物多样性的生态基础上。一切生物都离不开地面,只有在地面上创造宜于多种生物生长、发育的环境,才能达到生物的多样性。因此,城市道路建设一方面要保护城市的自然资源,另一方面要对在城市化过程不可避免地被破坏的自然资源进行补偿,并建立城市的人工生态系统,保证城市持续发展。

(二)协调性原则

城市道路是一个有机整体,设计中要协调生态、社会、经济效益的关系,保证生态效益的充分发挥。同时要协调保护与开发、景观与生态、投入与产出、建设与养护的多重关系,保证道路景观体系的可持续发展。另外,还应协调道路沿线各功能地块的总体景观建设,保证城市绿化体系结构良性地整体发展。

(三)服务性原则

道路景观的服务对象为居民,景观设计应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并充分挖掘城市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及地域特征,满足各种不同情感的需求,尽量做到自然布景与规划布景相结合。应体现出“天、地、人”三位一体的环境观,追求天、地、人的和谐,表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形成以人为本,回归自然的主题。主要以自然美、植物美、景观美为基础,体现自然的重要性。形成绿地成片、树木成林、花香四溢、环境优美、生态平衡的城市景区。 三、道路景观规划设计方法探析以上原则充分表明,道路景观规划设计受到更大时空范围内的城市发展的制约与影响,因此观念意识上要转变“就景观论景观”的传统思维,形成景观的区域观和时空观,以下是对道路景观设计的方法进行几点分析:(一)生态绿地建设道路绿化和景观环境建设是建立和完善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环节。道路绿地应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道路红线内的绿化带,另一部分是道路红线之外沿道路的绿化带,该绿化带的宽度即为绿线宽度。根据《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的规定:红线宽度大于五十米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百分之三十;红线宽度在四十到五十米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百分之二十五;红线宽度小于四十米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百分之二十[]。

对于生态树种的选择上要突出地方特色,南方地区还好,北方地区应该适当增加常绿树种以弥补冬景的单调和萧条,同时注重常绿树叶的相互衬托。在种植方式上,我们要打破单调的行列式布局,以组团式、条块式为主要配置特点,乔、灌、地被结合进行复合混合式立体绿化,形成富有层次感和韵律感的景观生态走廊。使道路景观努力形成行人视觉与行为心理的绿色景观。(二)景观设计的多样性

道路的景观设计在考虑一定连续性的基础上,也要增加变化,结合城市文化、企业文化,创造多样性的有文化意蕴的景观,同时也为各种材料、技术的多样性表达提供空间。

(三)分车带的景观设计

在设计分车带景观时,应结合自身宽度、所处车道性质及有无地下管线进行规划。位于快车道之间的分车带,以草坪和宿根花卉为主,适当配以小型花灌木。位于快、慢车道之间的分车带,宽度为两米以下或有地下管网的,以草坪和宿根花卉为主;宽度在两米到四米之间,且无地下管网的,可采用灌草结合的方式,做灵活多样的大色块规划设计;宽度为四米以上且无地下管网的,除灌草结合外,还可配以小型乔木。

(四)充分体现人文关怀 在道路景观规划设计中,我们也要充分体现对人的关怀,一方面,即使在人流不是很大的道路上,也应该设置便利设施,比如地图、公用电话、公共厕所等,避免在人们活动时,感觉缺乏人性化的关爱。另一方面,对于一些景观设置,不能设置在道路交叉口、视距三角形范围内和弯道转弯处,不能影响驾驶员视线通透,所以在道路的一定宽度和高度范围内的车辆运行空间,树冠和树干不得进入该空间,同时要利用道路绿地的隔离、屏挡、通透等交通组织功能设计绿地。

四、参考文献

[1]韩丽雅.道路绿化建设现状及思考[J].河北林果研究,2003,(1).

[2]丁铭绩.浅谈城市道路绿化设计[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3,(12).

[3]沈清基.城市生态与城市环境[M].同济大学出版社,2011.

[4]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5]王晓谋.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M].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6]刘滨谊. 城市道路景观规划设计.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篇6

将水利设计与生态化的理念相结合,是我国水利设计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在水利设计中引入生态化的理念,对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我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在水利设计中引入生态化理念的必要性

为了满足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近年来,我国水利设施的的数量与规模也在不断增大。水利设施的兴建能够在防洪排涝、蓄水发电、农业灌溉以及航运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极大地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但是在水利设施的建设过程中,如果未能加以科学的设计与规划便盲目的进行修建,便很容易对河流、湖泊等生态环境造成负面的影响,破坏原有的生态平衡,最终导致水利工程周边的生态环境恶化,干扰到水利设施的正常运行,也会对当地经济的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

在水利设计当中引入生态化的理念,能够有效的改变原有水利工程设计当中对生态环境重视不足的问题,将人与自然相和谐的思想纳入到水利设计当中,令水资源得到科学合理的利用。以生态化的理念设计水利设施,不仅能够保证水利设施实现其原有的功能,还可以令水利设施与原有的水环境和谐相处,确保水体的生态功能得以完整的实现,水利设施周边的生态平衡不被破坏。

二、生态化的水利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首先,生态化理念要求水利设计遵循安全性与经济性的原则。生态化的水利设计应当充分考虑到水利设施所在地的自然环境状况和水文特征,结合水利设施的具体功能,充分利用当地水环境的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设计与规划,在确保水利设施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的同时,尽可能的利用自然条件来完成水利设施的建设,从而降低工程的造价。在对水利设施进行设计时,设施的运行安全是应当考虑的重要问题。河流的泥沙堆积与转移情况、河流的水文特征以及河流的变化规律等,都是影响水利设施使用安全的重要因素,因此,在进行生态化的水利设计时,应当考虑到水利设施的建设对河流带来的影响,确保设施的安全性与经济性。、

其次,生态化的设计理念要求水利设计以恢复河流的生态环境为主,促进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和谐。在应用生态化的理念进行水利设计时,应当尽可能的保持河流原有的生态结构,尊重河流的空间异质性,确保水体本身的生态多样性不被破坏,增强河流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使水利设施建成之后,生态系统能够迅速的恢复原有的平衡。同时,生态化的水利设计还应当考虑到如何恢复已被破坏的生态系统。通过可续的规划和合理的设计,生态化的水利设计能够增强当地水生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将原本较为单一的食物链变成更加复杂的食物网,从而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增强水体的自净能力,并充分的发挥生态系统自设计与自组织的功能,形成稳定的生物结构,保证生态结构的合理性。此外,在利用生态化的设计理念进行水利设施的设计时,应当尽量使用当地的乡土物种,从而缩短物种对环境的适应时间,而在引入外来物种时,则应慎重的进行考虑,避免因外来物种入侵而破坏生态系统现有的结构。

最后,生态化的水利设计应当尊重河流的整体性,并根据运行的效果进行不断地调整,以保证水利设施与生态环境达到了良好的平衡。生态化的水利设计要从宏观的角度进行考虑,立足于河流现有的生态结构与生态工程,考虑到时间与空间因素的影响,全面的建立稳定的生态系统。其中的生态系统不单单是指水环境内部的生态,也包括沿河两岸的陆地。而水利设施在设计与运行的过程中应当随时的调整自身的状态,根据环境的反应作出恰当的调整,最终形成人与自然相协调的生态水利设施。

三、水利设计中生态化理念的应用

1.信息的收集与整理

在应用生态化理念进行水利设计时,首先应当了解工程所在地的自然状况与社会状况,包括当地的气候条件、水文条件、经济状况、交通状况、生态环境的状况以及有无环境敏感区等。并结合工程的实际进行综合的考虑,确保在进行生态化的水利设计时,能够最大限度的保护当地的自然环境不被破坏,同时实现水利设施的使用功能与生态功能。

2.科学的进行规划与设计

利用生态化的理念进行水利设计,要充分的考虑到当地的自然状况与经济状况,结合水利设施的实际功能进行科学的规划与设计。在设计的过程中,要注重保持当地原有生态系统的稳定,并充分发挥其优势,尽可能减少人为的干涉,而是对自然的生态系统进行调整,来实现水利设施的使用功能,从而保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不少破坏,同时也可以起到降低工程造价的作用。

3.注重环境敏感的生态保护

在进行生态化水利设计的过程当中,应当注意对环境敏感点的保护。例如,在水利设施所在河道为鱼类洄游的通道时,应当谨慎的进行设计与施工,确保鱼类的洄游不受水利设施的影响。同样,在环境较为脆弱的地区建设水利设施时,也应对当地的生态系统继续拧细致的考察,使水利设施的建设成为增加当地物种多样性的有效措施,确保水生生态系统机器周边环境的稳定。

4.将生态功能与使用功能良好结合

水利设施建设的初衷便是为了实现一定的使用功能,因此,遵循生态化理念水利设计也应当注重水利设施在生态功能与使用功能上的协调,并充分的利用陷阱的理论与技术,使水利设施能够为当地带来丰富的使用效益、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

总结:

在水利设计中引入生态化的理念,能够有效地促进水利设施与生态环境的协调,使水利设施实现原有使用功能的同时,对当地生态环境的恢复起到积极地作用,为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发展战略的实施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霍凤双,王鸿飞.生态水利工程设计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和应对措施[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1,(2)

篇7

北安造林绿化苗木主要来源于市内几个苗圃、当地乡村、以及邻近城市的周边农户。几年来,北安苗圃生产的苗木品种、数量、规格有限,满足不了城市绿化建设,因此苗木有很多是由千千万万农户组成的产业主体,大多是处于盲目的生产状态,起点低、规模小、品种追求见效快、单一好管理的苗木,没有长远规划思路,抗市场风险能力弱,特别是常规树种、小规格苗木在绿化建设上需求量少,会影响造林绿化档次不高,因此部分苗木会出现积压现象,如:杨树、柳树等出现了苗木过剩的问题。这些都制约了北安市造林绿化质量和水平的提高。应做到有计划、有步骤地育苗,突出快速育苗、加速成苗同时也应及时找出自己苗圃的差距和问题。

1.当前,在苗圃育苗生产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1造林绿化发展的重要性

造林绿化建设离不开苗木等植物材料。切实抓好苗木产业,尽快做到苗木自给,苗圃是造林绿化建设的基础,是苗木的生产基地,每个城市都应有足够的苗圃。因此,加强苗木生产,为造林绿化建设提供丰富的物质基础,才能实现和保障真正意义的造林绿化可持续发展。

1.2丰富的苗木可提高林业生态效益质量

苗圃建设要注意培育引种、驯化更多的植物品种,尤其是乡土树种,丰富造林绿化植物材料,促进生物多样性建设,改变乔灌木品种单调的缺点,形成品种多样、结构稳定的生态型植物群落,有利于造林绿化的可持续发展。

1.3苗木生产可以改善林地的生态环境

苗圃建设同其他林地系统的建设一样,是造林绿化建设中的一项基础建设行业,建成后能提高林区的绿化覆盖率和绿地率,对改善林业的生态环境起重要作用。

2.北安市造林绿化苗木生产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北安市苗木生产急需提档升级,国有苗圃发展滞后而正涌现了一大批个体苗圃;苗圃基本以大田生产为主,仅有简单园道和供水设施,没有合理的分区,不便于运输和起苗周转,没有一个苗圃拥有现代化、工厂化生产的设备。

(2)林木良种基地建设总体滞后。主要表现在种子园的建设类型单一、母树林的更替不及时及经营管理水平低等方面。

(3)苗圃管理及育苗生产形式跟不上企业进入市场经济的步伐,种苗急需以产品的角色进入市场。

(4)更新造林中存在数量与质量失衡,苗木投入量超过设计作业量,苗木成本在造林总投入中所占比例过高;树种的结构比例失调,适地适树不到位;在良种与壮苗的选育、引种、推广及优良天然苗木的利用等方面存在许多认识上的误区和工作上的失误。

(5)人工林的营造与市场需要失调。人工林缺乏定向培育的长远打算,造用结合不紧密,在营造上缺乏商业考虑,林产工业的木材原料供应将面临危机。

(6)集约经营丰产林、幼培丰产林及部分常规造林小班在经营管理措施上表现为短期行为,集约化管理措施不到位。

3.发展繁荣北安市造林绿化苗木生产的对策

(1)制订造林绿化苗木分级标准,实行苗木优质优价,同时绿化苗木生产指导信息,引导企业生产市场旺销品种,促进再生产。由于目前实行的绿化苗木工程参考价格只按规格定价,实际应用中通常只采用胸径,高度为限制指标,没有对同规格不同质量的苗木进行质量分级。因此,苗木生产商只注重苗木的胸径和高度,而不注重苗木总体质量水平的提高。因此有必要实行苗木质量分级,促使苗木商生产优质苗木,制定相应标准。绿化苗木已经出现结构性、地区性、季节性过剩的现象,尤其是从小苗种植到出圃,通常有几年的时间差,市场走俏的品种不断变化,价格在几年间也会有不同的变化。一般来说,新引入和新驯化的品种、高质量的苗木、适应性强的品种比较受欢迎。

(2)推行苗木无公害防治,坚持生物多样性,开发野生植物资源,实现科研、生产、推广三位一体,发展名、特、优、新品种。防治工作应以预防为主,使病虫害尽可能不发生或少发生,把危害控制在最小的程度。因此,首先把好植物检疫关,加强养护管理,提高植物的抗逆性,推广应用无公害防治技术,保护利用天敌,开展生物防治,这是化学农药所无法达到的。一方面是要调查北安市造林主栽品种的生产情况,另一方面要调查发展前景较好的新品种,尤其是优良乡土植物。根据所在地域的生态条件、林业苗木市场现状和发展需要,对能满足当地造林绿化要求的植物种类与品种做出宏观选择及繁殖、栽培等方面的安排。选择好繁殖、易栽培植物的种类、数量、规格。同时考虑到土质的改良,植物保护、灌溉设备及各种防护配套措施等,在树种规划时,要注意加强对造林植物新品种的乡土野生植物的引种及驯化工作,培育具有地方特色和抗性的植物种类。加大科研比重,加强信息沟通,与各大科研院所,尤其是本地研究机构等展开合作,形成科研、示范、推广、生产、销售一条龙;加快科技转化速度。促进科研成果产业化。

(3)根据造林绿化建设需要培育适用苗木,可引导丰富林业生物多样性育苗的目的是应用,只有所育苗木为应用到造林绿化建设上,育苗人才会有经济收入,因此育苗人应要有育苗管理经验和社会经验,培育苗木时应从以下几点考虑:①大冠幅苗木,达到立即见到效果。②抗性强、养护成本低的苗木,保证苗木成活率高。③非常规苗木和外来品种苗木培育要谨慎,培育苗木不要争感热门、忽略冷门,要讲究“精”“俏”,注重增加物种多样性,改变造林绿化中应用单一的绿化品种同时要在引进外来物种时应经专家评估、鉴定和严格检疫等。④苗木规格、培育密度适宜绿化应用。育苗分阶段和计划进行,绿化目的达到美化效果为宜。⑤要多渠道合作、交流。育苗是基础,设计是关键,应用是目的,要与林业部门和施工单位合作,设计单位交流,目的是造林绿化建设需要适合本地造林绿化建设的需要。

综上所述,北安市的造林绿化苗木行业有广阔的市场和发展潜力。可以大大提高经济效益,更好地为北安造林绿化建设服务,进一步满足人们观赏需要,更能产生巨大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篇8

中图分类号: F326.24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5.13.053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建设和保护好生态环境,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保障。党的十更是把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国家“战略布局”中。2014年以来,武宣县提出“美丽武宣,生态乡村”建设,加强本县的生态文明建设,打造宜居生态环境。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加强生态公益林的建设和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组成部分,可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关系到民族复兴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1]。因此,加大我县生态公益林管理和保护是十分必要的。

1生态公益林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在维护生态平衡、提高环境质量以及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武宣县地处亚热带,黔江贯穿全境,生态区位重要,是珠江流域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经济发展落后,长期以来对生态环境建设投入不足,森林植被受到人为破坏较为严重,局部地区水土流失加重,土地石漠化、水旱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严重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制约着我县的经济发展。武宣县生态公益林面积共24.35万亩,占全县森林面积的25%。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生态公益林有增强森林蓄水保土功能、治理水土流失、防治石漠化、减灾防灾的作用,在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提高森林质量和防护效能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生态文明建设中保护和建设生态公益林的意义可以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1加速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

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包括森林生态恢复,还包括节能减排,低碳环保等。生态公益林的管理与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由于生态公益林的存在,林内生物多样化得到保证,能够建立林区良好的生态系统,从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步伐。

1.2实现森林覆盖率的稳定上升

进行生态公益林保护和建设,可以不断扩大生态公益林的比重,从而提高森林覆盖率。森林覆盖率上升了,生态环境就会得到相应的改善,从而增强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1.3提高居民的生态意识

进行生态公益林的保护和建设,可能减少山区群众的收入;为了保障山区群众的生活,国家要实行生态补偿机制。因此,要对居民加强生态护林宣传,同时对公益林区进行挂牌保护,将公益林的相关内容附于其上,让居民了解公益林,从而主动保护公益林,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2保护和建设生态公益林的作用

生态公益林具有生态功能,这种功能呈现出动态性、延续性和复杂性[2],最终表现出生态补偿的效果。对于武宣县来说,生态公益林的生态补偿具有以下作用。

2.1生态公益林的保护能够恢复生态多样性

生态公益林的保护和建设,不但对林木进行保护,还要对林下动植物、土壤、微生物等进行保护,这种保护呈现出立体层次感,使空间垂直分布的生物共存于生态公益林内,不但可以恢复食物链的丰富性,还能够将生态补偿功能更好地发挥出来。林内有高大乔木、乔木、灌木、草本、菌类等,动物有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节肢动物等。可见,生态公益林中生物具有多样性的特点,而且这种特点具有可持续性和动态性。能够更好地恢复生态系统的调节功能,达到水土保持和降低径流的作用,实现区域小生境的良性构建。

2.2生态公益林的保护有利于资源的储藏和节约

生态公益林的保护,是把林区内的所有资源进行保护,使其恢复原生态的特点,从而促进自然界食物链在无人干扰的条件下得到均衡。在这一过程中,公益林将会减少人类的活动,人类的活动所需要的一切能源和物资都会被相应减少,从而起到节约资源作用。另一方面,生态公益林的保护,林内的资源不再进行人为更新与采伐,而是靠自然界进行新陈代谢。自然界的新陈代谢十分缓慢,不适合环境条件的生物被淘汰掉,而其他的都被保留了下来,经过长期的保护作用,生态公益林内的资源将得到有效储藏,有利于武宣县自然资源的蓄积。

2.3生态公益林的保护有利于推动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生态公益林的保护是对林区生态环境和资源进行有效的保护,这种保护作用能够使得公益林内的资源尽可能少地在市场上流动,从而造成一种资源的稀缺性,这种稀缺性最终会提升资源的市场价格,从而使得资源的社会价值不断攀升,从而使资源的生态价值得以货币性体现。这种货币性价值必然会导致生态文明建设必须要配套相应的制度,用制度来引导和制约其生态价值,那么制度的完善与否直接关系到公益林的生态价值体现。因此,为了充分发挥公益林的生态价值,就要健全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2.4生态公益林的保护有利于提高全民的森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随着生态补偿机制的实施,广大群众认识到生态效益补偿制度是一项改善自然生态环境,实现资源、环境、经济和人类社会和谐发展的重大举措,自觉地投入到封山育林、保护植被、植树造林和大建沼气池以加快生态环境建设的各项活动。

2.5生态公益林的保护和建设促进了林区经济的发展

2.5.1生态公益林的保护和建设的意义 遏制了生态环境恶化,改善自然环境条件,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工农业和旅游业的发展。如我县的百涯大峡谷生态旅游区,就坐落在生态公益林林区内,景区内风光迷人,是天然氧吧,游客不断,旅游收入大增。百崖大峡谷生态区所涵养的水源,满足了东乡、三里两个乡(镇)近10万人生活用水和8万多头牲畜饮水以及农田灌溉需要。

2.5.2生态公益林的保护和建设的作用 有效保护了森林植被,推动了林下经济快速发展。随着林权制度改革的深入,人们可以在生态林区内养殖山羊、山鸡等,种植果树和中草药,大大增加山区群众的收入。

3生态公益林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

3.1生态公益林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部分

生态文明建设是集生态恢复、节能减排、低碳环保等内容为一体的人与自然的关系的一种建设。是人类活动在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为出发点的基础上,进行可持续性的生产与消费,实现人与自然的和平共处,互利共惠。而生态恢复中,公益林的作用不可小视。由此可见,生态公益林是生态文明建设不可或缺的内容。对生态公益林进行有效的保护,就是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方针,对生态公益林进行有效的营造,就是向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目标的不断迈进。

3.2生态公益林与生态文明建设相互促进

生态文明建设的真正落实,能够给予各生态公益林区更多的资金补偿,能够调动林区或林农更积极主动地进行生态公益林的防护。这种惠民政策能够促进社会不断推进生态工程。一旦政策方向有所改变,生态公益林的资源必然受其制度影响再次进入市场,从而蓄积量不断减少,重新进入恶性循环。反之,生态公益林的有效营造和防护,能够将林区内的小生境进行快速恢复,从而使得林区内呈现出生物多样性、树木多样化。这种恢复的生态系统必然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向前推进。如果生态公益林得不到有效的保护,不能实现营林目标,不但会损失财政资金,而且生态文明建设缺乏生态系统的支持将进情缓慢。综上所述,生态公益林与生态文明建设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

3.3生态公益林的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相互联系的桥梁

生态公益林的保护,能够将林区内的生物资源进行储藏,将其从市场流通中隔离出来,目的是更好地进行生态恢复,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同时,生态公益林的营林,在一定的期限内进行林木蓄积,当其达到生态系统要求的蓄积量后,就要进行人工更新,从而实现其价值。另外,将财政拨入的补偿款下发,积极调动受益人或受益单位进行人工经济林的营林,从而获得更高的经济收益,促进林区经济的整体上升。可见生态公益林的保护同样促进经济建设。因此,生态公益林是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建设之间的桥梁。

4结语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进行生态公益林保护和建设,能使武宣县的整体生态水平提升档次,促进经济水平和生态文明建设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可见,生态公益林的保护和建设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它让人民群众呼吸新鲜的空气,喝上干净的水,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它会使武宣山川更美。

参考文献

[1] 张云兰.广西生态文明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3,11(03):31~33.

[2] 潘涛.生态公益林在生态建设中的作用探讨[J].绿色科技,2011,(11):20~21.

篇9

引言

在针对森林进行相应的经营管理过程中,其中所存在的经济效益,实际上就是通过采伐林木贩卖所得到的,但如此一来,其森林资源如果说与采伐量之间存在了断档现象,那么就可能会导致无林可伐的现象出现,这无论是对于经济体系来说,还是对于自然环境来说,都会造成极其严重的影响。因此,在进行森林资源采伐期间,务必要对于资源进行合理的使用,并且加大科学管理林场的力度,促使森林资源的再生能力得到极大的强化。下文主要针对天然更新在更新造林之中所具有的重要性进行了全面详细的探讨。

1 更新造林的认知

更新造林方式有三种:人工更新、天然更新和人工促进天然更新。这三种更新方式是互相联系、有机结合的整体,在更新造林事业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这其中的天然更新在人们的认知中往往不被重视,并且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对天然林的破坏程度占据了很大的比例。人们认为对于天然林的利用价值不及人工林高,其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也比较低,并且天然林的遗产性较差,得不到有利的改造,这些观念的存在,致使天然林造成了极大的破坏。而实际上,这种观念是片面的,是不具备科学性的,因为在我国的林业组成中,天然林还是占据很大比例的,其所具有的很多价值是人工林所无法实现的,其所发挥的生态功能也是巨大的。所以说在我国现有的对林业改造能力不足的现状下,要保护天然林的存在,在这个基础上进行人工林的培育,实现二者的协调统一,对于我国的林业资源培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2 更新造林的发展

在我国的更新造林体系持续发展的过程中,绝大多数都是通过人工方式来进行更新,并且占据了主导地位,同时我国也是世界上人工造林面积最大的一个国家。由于人工造林形式,可以通过对先进的树种进行培育的方式,来针对树种进行科学化的管理,同时在树种生长过程中,还能够直接通过人为措施加以调节,促使其能够从人们的方向进行生长。通过这种方式培育出来的树木具有非常高的质量,在树种方面具有很高的优势,所以在世界上应用的比较广泛。

3 天然更新的作用

我国那方区域之中,绝大部分森林都是常绿阔叶林生态圈,这些植物都是在长期的自然选择之下所形成的地带状植物群体,这些植物群体和当期的自然环境构成了良好的协调关系。在各个部分地区,都还存在着天然林,这些天然林都能够作为原生类型或者是原生类型雏形加以应用。虽然说部分阔叶次生林本身并没有恢复到原生类型的状态下,但是这却是恢复原生类型过程中所无法的一个重要部分,有着较高的适应性。合理性,在利用人工方式进行相应的树种调整之后,便能够达到迅速恢复原生的目的。这部分天然林之中所包含的物种极为丰富,是避免水土流失、减少风沙、确保农业生产的核心保障措施,同时还给人民的木制品生产提供了大量原料。

4 不同更新造林方式的比较

4.1 天然更新

完全依靠林木本身的种子、幼树或萌芽来完成更新过程,结合采伐方式选留母树,清理伐区以及幼林抚育管理措施等。

4.2 人工更新

人工造林则可以按照要求、选择目的树种,合理密度或合理混交等加速更新过程。①造林树种及其比重和混交式;②整地方式;③造林密度,造林方法;④幼林抚育,管理制度;⑤所需种苗量及工作量。

4.3 人工促进天然更新

则是利用森林自行再生产特性,再加上人为干涉,为天然更新过程创造有利条件,以便顺利完成更新的一种方式,该方式也是主要的更新造林方式。①清理伐区、松土、除草等;②补植或补播;③抚育管理措施;④种苗量和工作量。

5 天然更新的重要性

在我国当前的林业经营建设过程中,其中所存在的林业资源实际上所分布的范围极为广泛,不仅数量多、种类也极为繁杂,但也正是由于这方面因素的存在,导致对于林场进行管理有着较大的难度。而林木更新作为林业管理体系之中所存在的关键,是确保林业本身是否能够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如果说仅仅是通过人工的方式来进行更新,虽然说可以达到对树木生产速度、生长质量进行控制的目的,并且利用先进的技术措施,还能够得到极其优秀的木质资源,但是人工更新措施之中所需要浪费的财力、人力、物理较大,在某些方面的生物多样性也无法得到完善的保护。但是,天然更新措施除了需要人工进行促进以外,并不需要消耗过多的人力、物力,并且能够确保自然生物多样性的延续。特别是我国当前林地生产范围较为广泛的情况下,其中所呈现出来的生长能力更加的完善。因此,天然更新在林业发展体系之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还可以展开人工和天然更新方式相结合的措施。

6 对天然林的更新保护措施

6.1 对天然林中近熟龄林,严禁皆伐,抚育间伐也只能在林分郁闭度0.7以上的林分中进行,抚育后确保郁闭度在0.5以上。抚育目的就要是改善林木生长环境,提高林木质量和生长量,促进天然更新。

6.2 对郁闭度0.5以上,林木分布均匀,树种组,成基本适宜的天然幼中龄林,实行封山育林。若林木分布不均匀,只将成丛状的林木等间伐掉,辅以人工松土整地,促进天然更新。

6.3 郁闭度0.3-0.5的天然幼中龄林,原则上都应进行人工补植。目前无力补植的,可暂时进行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或天然更新。

6.4 对无培育前途的稀林或疏林地,在充分保留良好的天然林木的前提下,可进行改造,进行人工更新。

7 结束语

综上所述,更新造林实际上在我国的林业体系之中,发挥出了较为重要的作用,这是确保我国林业能够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关键所在,天然更新实际上有着较大的优势,不仅更新范围大,作用面积也极大,这是通过人工更新方式所无法达到的,因此,必须要针对天然更新所具备的优势加以利用。特别是我国如今林业发展不景气的情况下,更应当要利用最少的资金投入量来达到最大生态效益、最大经济效益的目的。■

参考文献

篇10

肃南县具体地理位置在甘肃河西走廊中部、祁连山北麓,林业资源相对来说比丰富。在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与实施中,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日益受到重视。这不仅关系到林业的长远发展,更关系着当地的生态环境建设。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林业的效益已经不只是木材的效益,更是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的代表。这也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此地区的自然保护区较多,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关系着当地的经济发展和人们的实际生活。为了实现地区可持续发展,需要对当地的林业资源进行全面了解,制定出有效的可持续发展策略,提高林业的发展水平。

1肃南县林业发展现状分析

1.1林业用地情况分析

根据相关统计,肃南县地区自然保护区总的经营面积为272.2万公顷,属于森林生态系统类型的自然保护区[1]。全区的有49.28万公顷的林业用地,其中,林木占地14.19万公顷,灌木林占地29.6万公顷,疏林地0.76万公顷,未成林造林地0.341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17.3%。

1.2活立木总蓄积量分析

全区的活立木总蓄积量较大,并且每年呈增长趋势。林分平均蓄积量也较大。这主要是林分结构不合理,林木年龄过大,过熟林面积较大,不利于林业资源的长期利用。

1.3野生动植物资源分析

首先,植物的分布。此地区生态系统复杂性较高,山地分布较多,植被具有一定的多样性。不同区域的植被特征也比较明显。但主要以湿生、寒生、旱生植物为主。此外植物的科系较多,主要分布着乔木、灌木、草本植物等,大多数植物具有一定的要用和食用价值。其次,动物的分布。全区有陆栖脊椎动物229种,物种非常丰富。主要为兽类、鸟类和两栖爬行类。动物在地里分布上具有垂直差异。这与此地区海拔高度和纬度位置有一定的关系。其中,海拔在2500米以下的主要有牦牛、赤狐等,海拔在2500米以上的主要有白唇鹿、麝、雉鹑等,海拔在3800米以上的主要有雪豹、藏雪鸡等。此地区也是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分布较广的地区之一。

1.4生态旅游区分析

肃南县地区旅游资比较丰富,此地不仅包含了多个风景名胜区,还具有多个自然保护区,以生态旅游为主。主要包括森林公园、大野口旅游区、丹霞地貌旅游区、和大草原旅游区、冰川旅游区等。旅游产业发展水平较高,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2肃南县林业资源的特点分析

2.1林业资源丰富并分布不均

此地区的林业资源分布具有水平和垂直性。在海拔较高的山地区域,寒温性青海云杉林广泛分布山地的阴坡、半阴坡位置,阳坡为草原,构成了山地森林草原景观,这也是此地区主要森林植被,面积较大,主要为纯林,林分构成为:青海云杉、灌木、草本、苔藓植物等[2]。还有寒温性祁连园柏林,分布于海拔较高的山地的半阴坡、阳坡、半阳坡,呈矮林或疏林,多为单层纯林。另外,还分布着温性青e、油松林、温性落叶阔叶山杨和其他混交林等。在祁连山东部分布着常绿阔叶林和灌木丛等林业资源。

2.2生物多样性丰富

在此地区的保护区境内,地貌、土壤、气候、植被的三向地带性分布比较明显,造成物种分布不均匀,水平地带由东南向西北物种呈减少趋势。动植物种类丰富,主要分布着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等高等植物,还有一些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主要包括木本植物、草本植物等。还有一些国家一级和二级珍贵保护动物生物除了具备一定的多样性,还具有一定的古老性和残遗性,形成于不同地质年代的物种在其系统发育过程中经历了环境严格的选择与淘汰,记录了环境史地变化和物种适应过程,具有丰富的遗传物质。

3林业资源可持续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3.1森林植被生态系统脆弱

此地区虽然林业资源丰富,森林物种丰富,但是森林生态系统比较脆弱,整体功能不强,系统反馈调节能力较差。再加上不合理的人为活动的影响[3]。如:过度放牧,过度开垦耕地等,致使生态植被遭到破坏,林地被侵占,林业资源的更新能力不足,无法抵御对自然和人为活动的干扰。在气温上升,人为破坏的影响下,森林植被带出现上移的现象,群落结构简单,抵御灾害和虫病的能力下降,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生物多样性因森林生态系统的脆弱性也受到了严重的威胁。

3.2林业资源发展缺乏科学的观念

在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中,需要各个相关部门的协调与联合,林业部门虽然具重要的任务,但是也需要其他部门与之相结合,共同解决林业资源发展的问题[4]。目前来看,肃南县地区的林业资源发展观念比较落后,没有根据林业资源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具体目标,进行改革创新,没有以一个科学的发展观念为指导。还是沿用传统林业经营思想,固步自封。没有认识到现代林业资源发展观念的具体要求,没有认识到公众参与林业决策和经营管理重要性,发展观念不够科学,阻碍了林业资源的进一步发展。

3.3林I牧业发展相矛盾

在肃南县林业资源发展中,林业牧业矛盾比较明显。这与行业保护具有一定的关系。在林牧业发展中,往往是片面地强调其中一方的发展,致使二者发展不协调,矛盾不断增加,从而限制了林业和牧业的共同发展。目前来看,此地区的林业发展政策不科学,草场保护力度不够,过度放牧也导致草料不足,影响了牧业的健康。二者的矛盾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3.4公众参与性不强

公众参与是促进林业资源可持续性的重要途径。此地的林业发展中,与区群众分离,没有认识到公众参与的重要性,致使林业资源孤立发展,缺乏群众基础,其实际效益发挥不出来,与公众的利益联系也不够紧密,甚至产生了对立,非常不利于林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因此,要想实现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把林业资源经济效益与公众利益结合起来,加强与公众的联系,鼓励公众自觉参与到林业建设中来。

4促进肃南县林业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措施

4.1提高社会公众参与林业资源发展的强度

在林业资源可持续发展中,离不开公众的作用,这也是实现林业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5]。首先,要以利益为驱动,鼓励公众积极参与到林业发展工作中来,参与林业发展决策。其次,制定合理的投资政策,对于投资的公众,要让其获得一定的经济收益。还要积极推进在以粮代赈、退耕还林还草、封山育林,草场个体承包等林业政策,切实在林业资源发展中,落实这些政策。提高民众的收益,缓解农、林牧之间的发展矛盾。其次,还要根据林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具体问题,积极引导公众科学投资,正确提出发展建议,与相关部门形成一个完整的林业资源发展体系,更好促进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4.2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首先,根据当地的农业、林业、牧业等产业的具体情况,对其产业结构进行合理调整,避免农牧业规模过大,影响林业的发展。其次,大力开发林产品、林副产品,特别是林区内丰富的旅游资源的开,要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完善产业结构。最后,重点发展第三产业,为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这也是林业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定要更新发展观念,采取合理的发展办法,不断优化产业结构,使之与林业可持续发展相适应。4.3科学调整林业结构,促进商品林的快速发展

在林业资源可持续发展中,要对林业结构进行调整,科学规划人工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的培育比例,根据林业资源的不同用途,发展多种林种,不断优化林业结构。此外,还要提高林业生产能力。与市场经济发展相结合,根据市场发展实际需要,开发林产品,提高林产品的生产效率,既要保证其生态功能,又要加强商品林建设提高林地生产力,提高林业的经济效益。

4.4合理采用科学技术

要加大科技投入,建立健全科学研究体系和教育体系,提高林业资源可持续经营的技术水平。加大对森林资源的研究力度,提高林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技术能力,全面提高森林经营水平。

结论

总之,要根据肃南县林业发展的实际,结合林业资源的具体特点,制定有效地发展策略,并且在实际工作中落实。进一步提高林业发展的水平,真正促进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邢玉芹. 浅谈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和森林资源的保护管理[J]. 林业科技情报,2012,01:16-17.

[2]秦君. 浅谈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J]. 生物技术世界,2014,06:30.

[3]叶庆辉. 浅谈林业资源的保护及可持续发展[J]. 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215,05:74-75.

篇11

[中图分类号] S7-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3-0088-01

一、引言

林业,不仅是国民经济中的重要部分,是一种物质材料生产产业,但它还承担着更加严肃的任务,维护生态环境。加大林业的种植规模,是减少水土流失、防止土地沙化的有力举措,也为防风固沙、调节气候、保持生物多样性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但由于市场本身的作用,使得林业逐渐成为一种弱产业,其带来的经济效益虽然不低,但相比价格持续攀升的各种农副业产品也稍显不足,加上生产周期较长的缺陷,极大的提高了广大农民对于耕地的迫切需求。本文以此为线索,将对保持林业的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意义以及对策做出分析和研究。

二、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定义与意义

1. 定义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注重长远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林业可持续发展,是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理念对林业所提出的特定理念,是指在满足当代人对于生态、经济以及其他相关的需求的同时,保持和促进林业的健康发展,不损害后代人对于林业资源追求的能力和基础。

2. 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2.1 林业可持续发展能够推动国家整体可持续发展政策的落实。

林业是一种对其相关产业影响深远的产业,其直接对水利、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关键性的促进作用。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对生态环境的维护和净化有着深刻意义,能够涵养水源,减少土地沙化,调节当地的气候,对于当地的农业和水利有着相当关键的促进和协调作用,是国家落实整体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有效手段之一。

2.2林业可持续发展对当地的生态环境有重大影响

林业更多的是一种生态产业,其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十分深远,特别是在我国的西北部,土地沙化十分严重,生态环境相当恶劣,大力发展林业,是防风固沙的最有力手段之一。

随着林业资源的不断扩大,能够极大的缓解类似于西北部的恶劣生态环境,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对当地的气候、水源、土地都有着极为重大的影响。一旦林业面积遭到减少,会导致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的负面影响。

三、如何发展林业可持续发展

1. 深化林业改革

要大力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必须优先深化林业的体制改革,不断的提高林业的经济效益才能够吸引更多的农民将农业转化为林业。

林业本是一个弱势产业,其生产周期偏长,带来的经济效益较差,是广大农民不愿意发展林业的主要因素。深化林业改革,可以采取类似于分类经营的手段,逐渐改变过往单纯的林业收益模式,从自主经营的模式逐步发展为由政府主导的经营模式,大力发展经济林,建立健全与林业相关的产业链,从最基础的角度提高林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林业产业的经济创收能力,加大农民对于林业的投入。

深化林业改革,能够做到的方面有很多,其关键与核心就在于改变当前林业弱势产业、经济创收能力差的尴尬局面,只有提高了这种产业的盈利能力,才能让广大农民自发的加入林业种植,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

2. 建造人工林

当前的林业资源,可分为天然林与人工林。人工林的产生是由于森林资源的严重不足,为了防止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国家所作出的举措,其代表案例就是我国对于“三北防护林”的建设。

相比天然林,人工林具有更为明显的指向性,能够根据切实的需求来建设,切实的改变当地的生态问题。而林业是一个良性的生态链,随着人工林的大力建设,对于当地的生态有了极为重要的净化作用,从某种程度上,加速了当地的天然林的发展,是发展林业可持续的有力举措。

3. 依法维护林业资源

比起林业的发展和建设,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必须要遏制对于林业资源的毁坏。我国的人均森林资源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20%,可以见得我国现阶段的林业资源的紧缺性,但依旧可以看到有关于森林破坏、大量砍伐的负面报道。

国家应该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制体系,利用司法途径,有力、严格的对诸如上述违法现象的惩处,依靠国家强有力的行政手段,对林业资源进行滥砍滥伐、人为破坏的个人和企业起到明显的威慑作用。

同时,要加强检查和管理的工作,在各大林区设立专门的检查点,严格要求工作人员对林业资源的认真负责,对有关违法的行为及时进行阻止,遇到情节严重的应当及时上报,并且利用行政手段对其进行处理。

4. 加大宣传力度 培养人民意识

对于林业资源的破坏以及自发的维护行为,其根本都是人民的素质和意识问题,只有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才能够在推进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得到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

国家可以定期在社区内组织相关的宣传讲座,在各个小区和街道的公告栏张贴宣传公告,在电视等媒体上有关的公益宣传片。要让人民真切的感受到我国目前林业资源的紧缺性以及发展林业的重要性,要将发展林业可持续政策的必要性刻入人民的意识中。

利用各种手段和方式,以培养人民的可持续发展意识为目的,灌输林业对于生态环境的重要影响,从不同方面不同程度让人民群众注意到自身的行为对于林业资源的影响。

同时,还应该努力改变企业意识,让各大企业特别是与林业相关的企业认识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才能够从一定程度上杜绝对林业资源滥砍滥伐的现象发生。

只有培养企业和人民的可持续发展意识,才能够减少人为的对于林业的破坏,为林业可持续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四、结语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任务便是可持续发展,结合林业资源对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以及我国森林资源的紧缺性,大力进行林业可持续发展成为了必要的举措。在推进林业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将会遇到一系列的问题,这需要政府有关部门积极的进行工作,也需要广大的人民群众的大力配合,只有在发挥政府的领导地位的基础上,鼓励人民参与到工作中来,才能够切实高效的完成整个工作。林业可持续发展事关重大,直接影响到地球的生态环境,不仅对于当代人来说大有裨益,对于后代也造福不浅。所以,林业可持续发展是政府当前必须进行的工作之一。

篇12

森林抚育间伐是维持森林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探究森林抚育间伐对生态系统环境的影响,可以为森林间伐措施提供可靠的依据,这对维持生态平衡以及森林经营效率都有重要意义。

1.森林抚育间伐需要遵循的原则

森林抚育间伐又称抚育采伐,简称间伐。是在未成熟的森林中通过去除非目的树木等措施,来合理分配树木的生长空间和资源,其主要目的是培育形态和质量较好的树木。因此,在进行森林抚育间伐的过程中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概括来说就是去除非目的树木,留下目的树木;去除小的树木留下大的树木;去除密度大地方的树木;在间伐时也要注意维持生态平衡。

1.1砍坏留好

对树木的好坏进行判断的原则主要是以种植树木的目的为主的,例如,作为建筑材料的树木,生长健壮,干型良好的树木就是好的树木;如果树木用于风景观赏,那么就需要根据树木的观赏价值来评定树木的好坏;如果防护林,需要以防护效益为准则。

1.2砍小留大

此原则适应于用材纯林,一些形体小的树木都是在环境竞争中处于弱势的树木,这样的树木无法培育成良材,可以合理去除,避免其浪费资源,有利于其他树木的成长。

1.3砍密留稀

树木的分布密度对其的生长也具有很大的影响,一些树木分布较为密集的地方养料、阳光以及水分会不足,不利于树木的生长,需要对这一片区域的树木进行合理的砍伐,保证树木有合理的生长空间,让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

1.4保留维持生态平衡有益的植物

在森林中的生态平衡非常重要,在森林抚育间伐中也需要维持生态平衡。生物和非生物对生态系统都有着重要影响,森林中的生物都是以食物链的形式相互依赖和生存的,食物链的各个环节都是紧密相连的,其中的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对整个生态系统造成影响。例如,一些灌木和次要的树种,虽然不具有经济价值,但是可以为森林中的鸟类提供栖息的场所和食物,对维持生态平衡有很大帮助,也需要进行合理的保留,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保障森林育林的正常进行。

2.抚育间伐的强度

2.1强度确定的重要性

森林抚育间伐的强度是非常重要的,直接关系到保留木的多少以及对林分内环境条件的改善。如果间伐的强度太小,对森林植株成分的改善程度不够,就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如果强度太大,可能会对森林的生态平衡造成破坏,或者使森林的土地面积无法得到有效的利用,导致资源浪费。因此,把握好森林间伐的强度,对营林效果具有重要影响。

2.2确定抚育间伐强度的方法

2.2.1定性间伐依据不同树种的特性、树龄等来提前计划好抚育间伐方法。依据林木的等级来确定需要砍伐的树木,然后根据这种树木的总体数量来计算需要砍伐的具体数量。在下层疏伐时,可用林木分级确定间伐强度,分为弱度间伐、中度间伐和强度间伐。另外,可以根据林分的疏密度和郁闭度来确定,当林分的郁闭度达到0.9%时,就需要对林木进行间伐,这是为了能够让树冠得以到伸展,应当以林分的郁闭度在0.6到0.7的标准来计算需要保留的植株数量,。2.2.2定量间伐定量间伐是指利用林木的生长与数量的关系,在林木不同的生长阶段按照林木的生长密度来确定需要保留的植株数量。树木的冠幅反映了单位林木营养面积的大小,因此,可以根据植株树干直径和冠幅的相关规律来确定采伐和保留的树木量,或者根据树高与冠幅的的相关规律来确定,例如树冠系数,也就是树冠与树高的比值。

3.森林抚育间伐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

实施森林抚育间伐是森林经营中最常用的措施,对林木的成长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对动物,微生物也有重要的影响,通过抚育间伐降低单位面积上的植株数量,使植株得到足够的阳光和养分,有利于林木的生长,提升林木的质量和产量,森林抚育改善了光照、水分、土壤等条件,进而也对动物和微生物造成影响。

3.1对于单位植株生长影响

森林间伐对于林分的影响是必然的,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间伐,会对林分产生不同的影响。间伐对树木的各个部分的生长都有很大的影响,如树叶、树干等,同一类型的植株,间伐过的树木与没有进行间伐的树木相比,在外形和生长状况上都有明显的不同,间伐对于植株的生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3.2对于森林稳定性的影响

实施抚育间伐有利于调整森林密度和改善林木的生长环境。据有关生物多样性的研究表明,实施了抚育间伐的森林相比没有实施间伐的森林,其植物量更加丰富。以落叶松下草本植物的为例,有研究表明实施抚育间伐的森林中,落叶松下草本植物的多样性指数明显高于没有实施抚育间伐的森林。进行抚育间伐森林中植物更具多样性,森林稳定性也更强。多样性与阳光的照射有直接的关系,实施间伐的森林可以使植物得到充分的阳光,这十分有利于森林中各种植物的生长,可以增加草本植物的数量和物种的数量,让生态系统更加稳定。

3.3对于土壤的影响

森林抚育间伐措施对土壤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可以有效保障土壤中的养分。土壤中所含的养分是植物生长的重要条件,一般养分丰富的土壤中,林木的生长状况也会很好。因此,在森林抚育过程中,要保证林木具有充足的养分,除了需要对林木进行施肥以外,还需要采用间伐的方式来合理分配种植密度,保证单位林木能够得到足够的养分,另外,间伐还可以提高土壤的透气性。在间伐后,土壤环境出现了很大的变化,这也影响到土壤中微生物的生存条件,包括水汽、热量、氧气等,土壤的性质也发生变化。可见,抚育采伐对土壤产生较大的影响,使土壤各方面都出现一定的变化,土壤会根据间伐的频率、方式以及森林的种类的不同而出现相应的变化。因此,在进行森林间伐时,要因地制宜,保证间伐起到最好的效果。

4.结束语

森林抚育间伐需要遵循的原则主要有砍坏留好,砍小留大,砍密留稀,保留维持生态平衡有益的植物。确定抚育间伐强度的方法主要有定性间伐和定量间伐。森林抚育间伐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对单位植株生长,森林稳定性影以及对于土壤的造成影响等。总之,在进行森林抚育间伐时,要采取合理的措施,在保证林木质量和产量的同时也要注重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刘典雄,徐永波.森林抚育间伐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绿色科技,2015(10):35-36.

篇13

中图分类号:X7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本文简要的介绍了公路规划设计对环境的影响,并对如何做好环境保护采取相应的措施。希望设计人员与施工人员都要拥有环境保护意识,并且要有效的发挥到实际中去,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体现在公路规划设计上,将环境保护的成果展现在世人的眼里。

一、公路规划设计过程对环境的影响

公路规划设计过程中,对沿线一定范围内的生态环境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在地质构造脆弱地带容易引起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在石灰岩地区易发生岩溶塌陷,在高寒山区会引起雪崩等灾害。开挖路基有时会影响河流的稳定性,比如大量弃土倒入河谷河道会使河床变窄,从而引发山洪、泥石流等灾害。公路建设需占用大量土地,尤其是高速公路,不但工程量大、施工期长,施工场地、运输便道、生活设施等用地面积更大,而且对生物多样性影响明显。在生态系统脆弱的地区,路面对植被的长期破坏,路基两侧对植被造成的影响,都会加剧荒漠化或水土流失。对森林、草地的破坏,将会影响野生动物的正常活动。此外,公路建设有时还会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等产生不利影响,对城镇、乡村、农田及各种建筑设施产生一定影响。有时还会对历史文物产生不利影响,对沿线环境带来一定程度的污染。如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植物污染及噪声污染影响沿线居民的正常生活。相比之下,山区公路建设难度、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远比平原地区大。而平原地区公路建设对人工生态系统影响较为明显。选线不当或施工中引起局部自然生态失调,会对沿线生态环境产生不良影响。公路建成营运后,沿线经济带开发引起人类活动的增加,也将成为局部地区生态环境失调的诱发因素。

1、对空气环境的影响。公路施工对空气的污染主要由施工扬尘和车辆排放的尾气引起的。在施工进行期间,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就是路基开挖,开挖的体积少则几十万立方米,多则上百万立方米,由此造成的粉尘污染非常严重。另外,白灰、水泥、粉煤灰等建筑用料进行加工搅拌时,同样会产生扬尘和粉尘。场地平整、土地回填等施工过程也是造成粉尘污染的原因。拉运建筑材料的机动车所产生的尾气也会造成空气污染。

2、对水质环境的污染。公路施工对水环境的污染来源主要分为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生产废水和施工人员排放的生活污水。施工车辆冲洗和施工机械设备冲洗废水中含有悬浮物和石油类物质,当含油废水流进地表和地下时会对水造成污染。混凝土的养护废水经检验主要是pH值高,呈碱性,流进水里同样会造成污染。但使用时,混凝土的养护一般用水量较少,而且蒸发吸收快,不会形成较大的地面径流流进地表水体,对环境影响较小。在施工现场、施工营地中,施工中的技术人员和工人会产生生活污水,这是必然现象,其水质和城市中的生活废水是一样的,但如果排放和防治措施不当,也很容易造成水环境的污染。

3、固体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在公路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施工垃圾和生活垃圾是形成固体废弃物污染的主要来源,这其中包括施工场内植物残体、杂草等清场废物,挖运残土、废弃建筑材料随意堆放,在临建生活区产生的饭盒、垃圾袋、矿泉水瓶等生活垃圾。

4、噪声对居民环境的影响。噪声,已成为一种公害,它会影响人们的工作生活,使人们受到声音上的伤害。在公路建设期间,各种运输车辆和施工机械会产生较强的噪声,发出的声音刺耳难听,而且公路施工工期一般较长,从开工到通车通常需要一年以上时间,这对附近的公共场所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公路施工机械在室外作业,它们会在某段时间小范围内活动,因此,施工噪声源与一般的固定噪声源相比扩大了噪声污染范围,但与流动噪声源相比还是具有局限性的。 有数据显示,有些设备机械的运行噪声可高达110分贝左右,可见施工机械噪声危害之大。施工噪声还具有不规律性与不定向性。公路施工进程中,施工机械噪音会对公路周边的学校、饭店、医院还有临近居民的工作、生活带来噪声污染。同时,公路交通也会受到影响,当交通拥阻不畅时,也会产生交通噪声。对以上这些污染行为,应采取有效的噪声控制措施,努力降低施工噪声对环境的影响。

5、对自然生态景观环境的影响。在公路施工过程中,会有清理现场、便道建设、取土、运土等环节,周边沿线的自然文物景观会受到或大或小的影响,尤其是公路穿过旅游区域或旅游景点时,会对交通安全、对司机、乘客的旅行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在平原地带筑路,也会出现占用农田、取土挖毁耕地等问题,对农民生活造成影响。

二、公路规划设计过程中做好环境保护的措施

1、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的调和。公路的兴建经常破坏沿线地区自然环境的平衡状态,通过适当规划公路绿化,可解决破坏当地自然生态平衡及与自然环境不调和的感觉,使公路融于自然环境之中,达到相得益彰之效,并且能减少灾害发生。人类大肆的开发利用绿地,已使生活环境的绿色资源逐渐减少。公路绿化可为单调的道路平添绿意,也具有减弱车辆噪音、吸收车辆废气、净化生活环境的作用。的边坡长期在自然条件下可能发生崩塌、滑坡、散落等侵蚀现象,增加了养护的难度,而边坡植被可达到水土保持、稳定边坡的目的。合理规划苗木栽植位置,有助于引导驾驶员视线以便集中注意力。公路沿途连续的植物绿带,可以显示公路线形变化,使驾驶员预判前方线形走向,避免弯道突兀出现。公路沿线由植物营造的绿意盎然的环境,能有效消除驾乘人员长途旅行的疲劳。通过园林规划的服务区,为暂停休息的旅客提供了优美的休憩场所。借助密集连续的绿墙遮掩路旁不雅观的景物,达到美化路容的效果。通过规划公路绿化,可降低公路所造成的不协调性,将公路融入当地景观中,加强景致特色。

2、中央分隔带自然化。中央分隔带具有防眩和保证行车安全的功能,对改善公路景观环境亦具有显著作用。中央分隔带规划整齐的花木绿带可以有效遮蔽对向车辆灯光,起到防眩作用,有助于降低交通事故。在有条件的地区,如山坡荒地、戈壁沙漠及草地等非农用土地的路段,增加中央分隔带的宽度,并将原地面植被、小土丘、坚固的石头等原有地物保留在其中,使中央分隔带自然化。这样有利于公路与周围环境有较好的协调性,也增加了公路景观。

3、遵守保护生物多样性。公路规划设计必须遵守国家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关法规。要注意保护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条例》明确规定:“禁止在自然保护区内进行砍伐、放牧、狩猎、捕捞、采药、开垦、烧荒、开矿、采石、挖沙等活动,但是,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条例》还规定:“在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内,不得建设任何生产设施。在自然保护区的实验区内不得建设污染环境、破坏资源或者景观的生产设施;建设其他项目,其污染物排放不得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同时,需要在规划设计时合理选线。公路选线,应避开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及古树名木集中分布区、重要自然遗迹分布区、具有旅游价值的自然景观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森林公园等地区。采取保护措施,如果公路必须通过上述特殊区域时,应建立有效的保护设施,如保护网栏、兽类通道及桥涵等。严格管理措施,限制车辆运行速度、限制噪声、减少尾气污染等等。必要时,可对某些受直接影响的珍稀濒危植物进行迁地保护。

4、防治水土流失。水土流失的严重性和危害性众所周知,预防水土流失不单是保护沿线自然生态环境的需要,更是维护当地经济发展、维护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公路规划设计过程中,采取适当的生态防护,保证路基压实度以及合理的排水设计方案,对于有效防止水土流失具有积极重要的意义。

5、重视对景观资源的保护。景观资源是国家的重要资源,主要包括自然景观和历史遗迹景观,其中相当大部分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对于有重要价值的景观资源应采取避让或采用工程技术措施加以保护。即使价值一般的景观资源也应受到保护,因为资源本身的价值将随着年代的变迁而变化。

三、结束语

现如今,环境保护已成为人们和社会各界关注的主题,保护环境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职责。公路规划设计对自然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不容小视,造成的环境破坏也是极其深远的。要想让公路建设事业蓬勃发展、蒸蒸日上,保护环境是重中之重,这样才能造福人类。

参考文献:

[1]张昕.张兴慧.邓菲.公路环境保护与环境影响评价[J].民营科技.2011(01)

[2]殷大闯.于歌.浅谈公路工程施工阶段的环境保护问题[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20)

[3]陈昌.胡文凯.浅析公路工程建设管理中的环境保护措施[J]. 科技资讯. 2010(28)

[4]江丽莉.浅析市政道路施工的环境保护问题及保护措施[J].经营管理者.2012.

[5]李秀凤.浅谈公路勘察设计和施工中环境保护问题[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2(11)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