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健康管理的评价

健康管理的评价范文

发布时间:2024-01-10 10:18:23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健康管理的评价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健康管理的评价

篇1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4)35-0112-04

糖尿病(diabetic mellitus,DM)是常见病、多发病,其患病率正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城市化、老龄化、生活方式的改变而迅速增加。糖尿病是一种终身性疾病,因长期的高血糖可引发多种严重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我国糖尿病患者已达9240万,居世界第一位,糖尿病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引起各国政府卫生部门高度重视。我院自2012年1月~2013年6月对258例糖尿病患者开展健康教育与系统管理有效控制病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获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2年1月~2013年6月入住我院的糖尿病患者258例。根据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确诊为糖尿病,有一定学习能力、无严重并发症、生活能自理、可定期前来随诊,愿意合作成为糖尿病健康俱乐部会员,每位患者观察期均在半年以上,共收集265例,其中失访7例,最终收集258例,其中男146例,女112例。年龄21~75岁,平均(57.94±9.42)岁。

1.2 方法

1.2.1 糖尿病健康教育与系统管理的团队组成 内分泌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1人,专科护士7人,其中主管护师4人,护师3人,小组成员均参加糖尿病教育专家培训,制定健康教育与系统管理方案,成立糖尿病健康俱乐部,给俱乐部的每个成员建立健康档案,专人负责,制定培训计划、评估系统、随访计划,确保健康俱乐部的每个成员都得到长期及时的正确指导。

1.2.2 糖尿病健康教育内容 ①糖尿病的基础知识、自然进程、临床表现、糖尿病的危害以及如何防治急性并发症和慢性并发病;②饮食指导,食物对血糖的影响,糖尿病饮食控制的目的,教会患者计算自己所需的总热量,即根据理想体重、工作性质、生活习惯计算每天所需总热量,在保证总热量不变的原则下,凡增加一种食物时应同时减去另一种食物,以保证饮食平衡 ,掌握饮食组成的原则,高碳水化合物、低脂肪、适量蛋白质和高纤维的膳食,三大营养素的比例,如何挑选食物,主食提倡用粗制米、面和一定量的杂粮,主食的分配定时定量,掌握三餐分配原则。饮食的注意事项,严格限制各种甜食,对超重患者忌吃油炸、油煎食物、少食动物内脏等含胆固醇高的食物,限制饮酒,控制食盐每天

1.2.3糖尿病健康教育的目标和形式 糖尿病健康教育目标是使患者充分认识糖尿病并掌握糖尿病的自我管理能力[3]。糖尿病教育的形式是大课堂式、小组式及个体化教育相结合,住院期间是糖尿病患者系统学习糖尿病知识、提高自我管理水平的重要时机[4]。我们对患者实施小组式和个体化教育,护士先评估患者并了解患者的有关因素、起病时间、主要症状及特点,了解其生活方式、饮食习惯、运动情况、检查结果、治疗经过、目前用药及病情控制情况,制定每个患者的健康教育计划。然后安排系统化小组式短期强化培训,教育的内容除了按课程要求外还要有针对性地对患者进行心理指导、饮食指导、运动指导、血糖监测和自我管理能力指导,因此无论是理论还是操作都是与具体实际结合较紧。使学习变得具体生动,有利于提高患者的学习兴趣[5],参加学习的学员既是“同学”又是“病友”,共同语言多,有较多的接触时间,可以相互交流经验和教训。为患者发放糖尿病教育手册和健康教育处方,让患者自学,有利于强化知识。出院后参加糖尿病俱乐部成员每月一次大课堂式培训、咨询,使患者不住院仍然可以继续接受糖尿病的健康教育,确保患者能长期掌握糖尿病相关知识。

1.2.4糖尿病患者的系统管理 ①建立健康档案:参加糖尿病俱乐部的患者均为在我院住院或进行系统治疗,能参加培训有自理能力,并愿意接受糖尿病系统管理的患者,为其建立健康档案,档案内设有入院、出院情况、既往病史、现在病情、治疗情况、参加糖尿病培训教育情况、自我管理能力、随访时间及随访情况,确定该患者血糖等控制的达标范围,以上内容均以表格形式记录,档案有专人负责,规范管理,及时提醒患者,按期随访。②糖尿病健康俱乐部活动:每个月活动一次,有糖尿病知识讲座、现场咨询、免费测血糖、发放糖尿病教育手册、健康教育处方等。③糖尿病管理团队每半年对俱乐部的成员进行一次系统评估、指导,对俱乐部成员的教育和指导是长期的和随时随地进行的,特别是当血糖控制不理想的,要调整治疗方案或因出现并发症需要进行胰岛素治疗时,给予更严密的监控和及时指导,使患者通过系统管理后逐步建立健康行为[6],使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各项指标明显下降。

1.3健康教育与系统管理的效果评价

评价方法:采用答卷形式与操作演示相结合。评价时间为健康教育与系统管理前和健康教育与系统管理后进行。评价内容:①健康教育与系统管理前后疾病知识比较和教育与系统管理前后健康行为比较,疾病知识掌握情况采用答卷法,总分100分,60分以上为掌握,以下为疾病知识不掌握。健康行为比较包括严格的饮食控制、坚持适当运动、自我监测血糖、遵医用药。②教育与系统管理前后血糖监测值比较,包括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值比较。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

2 结果

2.1健康教育与系统管理前后知识掌握和教育与系统管理前后健康行为比较

健康教育与系统管理前后知识掌握和健康教育与系统管理前后健康行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2.2健康教育与系统管理前后血糖监测值比较

健康教育与系统管理前后血糖监测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

2.3 健康教育与系统管理前后糖化血红蛋白值比较

教育与系统管理前后糖化血红蛋白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

3 讨论

3.1 糖尿病对人体的危害

糖尿病是不能治愈的终身性疾病,漫长的病程、严格的饮食控制及多器官、多组织结构功能保障,易使患者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反应并对治疗缺乏信心,不能有效应对,治疗的依从性差,其慢性并发症可遍及全身各重要器官,可单独出现或以不同组合同时或先后出现。我国糖尿病是导致失明、非创伤性截肢的主要原因,糖尿病使心脏、脑和周围血管疾病风险增加2~7倍,心血管疾病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对健康产生巨大危害。

3.1.1微血管病变 微血管病变是糖尿病的特异性并发症,其典型改变是微循环障碍和微血管基底膜增厚,主要危险因素包括长期糖尿病病程、血糖控制不良、高血压、血脂异常、吸烟、胰岛素抵抗等,主要表现在视网膜、肾、神经、心肌组织。其中尤以糖尿病肾病和视网膜病为重要。糖尿病肾病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常见于病史超过10年的患者,是T1DM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大部分患者合并程度不等的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微血管病的重要表现,是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

3.1.2 大血管病变 糖尿病是终身性疾病,其慢性并发症可遍及全身各重要器官,与非糖尿病患者群比较,糖尿病患者群中动脉粥样硬化的患病率较高,发病年龄轻,病情发展也较快,大中动脉粥样硬化主要侵犯主动脉、冠状动脉、脑动脉、肾动脉和肢体外周动脉等,引起冠心病、缺血性或出血性脑血管病、肾动脉硬化、肢体动脉硬化等,血管病变已上升为严重并发症,冠心病和脑血管病是近年糖尿病的主要死因。

3.1.3神经病变 糖尿病可累及神经系统任何一部分,以周围神经病变最为常见,手足远端感觉运动神经受累最多见,通常对称性,下肢较上肢严重,先出现肢端感觉异常,伴麻木、针刺、灼热,有时伴有痛觉过敏等,严重者出现肌力减弱以至肌肉萎缩和瘫痪等。

3.1.4 糖尿病足 指与下肢远端神经异常和不同程度的周围血管病变相关的足部感染、溃疡和深层组织破坏,是糖尿病最严重和治疗费用最多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是截肢致残的主要原因,轻者表现为足部畸形、皮肤干燥和发凉,重者可出现足部溃疡、坏疽,使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寿限缩短、病死率增高[7]。

3.2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的影响

本次调查发现,糖尿病患者目前所掌握糖尿病知识不足,消极、焦虑提示护理人员应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系统性的健康教育,健康教育内容涉及心理调适、糖尿病基础知识、饮食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自我监测、自我管理能力等,我们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如开设糖尿病大课堂、小组式集体授课、一对一有针对性个别讲解、演示、发放健康教育宣传手册及健康教育处方等。糖尿病患者由于长期的药物饮食治疗的限制,还会随着病情的发展而出现多种并发症,给患者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和经济压力,易产生一系列的悲观情绪,如消极、失望、焦虑、暴躁、易激动等,给予心理疏导,根据患者的心理状态和性格,有针对性进行,通过一些案例讲解使患者面对现实,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良好的健康教育能充分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使其积极配合治疗。教育既体现了内容的理论性和实用性,也体现了时效性[8],本次健康教育结果表明通过对患者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认知度,了解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对人体的危害,使患者对糖尿病有了充分认识,学会了自我监测血糖,提高了自我管理能力,掌握自我管理措施,建立健康行为,有效进行饮食控制和适当运动等,消除不良情绪,建立起积极的健康信念和态度,主动形成有益于健康的行为[9],使患者不再单纯依靠医生而是“自己管理”,有利于疾病控制达标,对疾病控制进展、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3.3系统管理对糖尿病患者影响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生活方式干预是糖尿病的基础治疗措施,贯穿于糖尿病治疗的始终,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系统管理是建立以患者为中心的团队式管理,有专业的医生、护士、糖尿病健康俱乐部成员,通过建立健康档案、专人负责、规范管理及系统化的健康教育,可时刻提醒患者,按期随访,系统评估患者,掌握患者血糖控制的达标情况,使血糖控制不理想的人群能及时得到正确指导和重点监控,使其在我们的长期监控下尽早使血糖控制在达标范围内或接近于达标范围,使此类人群的糖化血红蛋白明显低于系统管理前的情况,达到长期护理干预,防止不良行为复发[10,11],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发展。

4 结论

对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与系统管理,可有效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认知,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长期建立健康行为,有利于疾病控制达标,防止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尤黎明,吴瑛. 内科护理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579-598.

[2] 戴霞,周爱民,张勇胜,等. 糖尿病轻松课堂的实施与评价[J]. 护士进修杂志,2008,23(14):1255-1257.

[3]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 中国2型糖尿病指南[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12-14.

[4] 鞠昌萍,孙子林,金晖,等. 不同健康教育模式对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水平的影响[J]. 护士进修杂志,2008,23(23):2139-2142.

[5] 曾淑兰,邹丹,唐艳颜,等.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健康教育的效果分析[J]. 现代临床护理,2008,7(4):56-59.

[6] 陈亚芳,庄国芳. 2型糖尿病社区综合管理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医药,2012,7(2):266-267.

[7] 葛均波,徐永健. 内科学[M]. 第8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733-755.

[8] 何展鹏,米剑媚,罗宏斌. 85例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对血糖控制影响研究[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12):220.

[9] 李探云,李思进. 健康评估[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92-94.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1月至2009年12月我院确诊并管理的65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评估。其中男性28例,女性37例。年龄52-89岁,平均66.4岁。病程4个月-23年。均符合WHO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1]。单纯口服降糖药治疗者32例,胰岛素治疗者18例,15例为胰岛素加口服降糖药治疗。观察时间为12个月。

1.2 并发症或并存疾病 65例中无重要并发症或并存疾病者12例,占16%,并发一种或一种以上疾病者53例,占84%。其中心血管疾病(高血压、冠心病、心功能不全、高血脂)33例,脑血管病19例,肾脏疾病或肾功能不全12例,视网膜病变8例。

1.3 方法测定65例2型糖尿病患者早中晚餐前及餐后2 h血糖,每周一次。以上4次测定结果均取平均值,每三个月测定糖化血红蛋白[1]一次。所有患者在进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前均必须通过1个月观察,测定4次早中晚餐前及餐后2h血糖并取平均值作为对照组,测定一次糖化血红蛋白作为对照组。纳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后每月血糖测定结果及每三个月所测糖化血红蛋白结果作为管理组。

1.4社区管理方法①建立专案,定期培训,定期随访,专人负责。②集中培训与健康教育相结合【2】,包括讲课,观看健康录像,发放有关高血压、糖尿病相关的宣传资料。③糖尿病患者定期互相交流活动经验。④定期上门随访与电话联系,患者自己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随访相结合,主要检验血糖情况、血压情况、血脂情况、饮食及体育锻炼【3】是否符合要求,用药情况(包括用药量、用药时间是否符合要求)。每个病人根据血糖情况进引药物饮食、运动方面的调整。⑤每周一次测定早、中、晚三餐之餐前及餐后2h血糖并作记录。每三个月测定一次糖化血红蛋白。

1.5 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的两组间比较系用t检验。以P

2 结果

2.1 对照组与管理组空腹血糖比较对照组与患者在进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后管理组空腹血糖比较,早餐前血糖无明显差异性,中餐前和晚餐前结果有显著性差异。见表1。

2.2 对照组与管理组餐后2h血糖比较对照组与患者进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后管理组餐后2 h血糖比较,早餐后2h血糖无显著性差异,中餐后2 h血糖和晚餐后2h血糖有显著性差异。见表2。

2.3对照组与管理组糖化血红蛋白比较对照组与患者进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后管理组糖化血红蛋白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见表3。

3 讨 论

目前社区门诊对糖尿病的监测主要是监测空腹血糖、早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很少对一日三餐前后血糖进行动态观察与监测,并对各餐药物、饮食、运动等进行针对性指导与调整,这就造成了患者虽然空腹血糖及早餐后2h血糖基本控制正常而糖化血红蛋白测定明确血糖控制不理想。从本组观察中社区健康管理前与管理后早餐空腹血糖无明显差异,糖化血红蛋白的测定有非常显著性差异,而糖化血红蛋白是评价血糖控制状态的金指标,说明运用健康管理手段对糖尿病控制的有效性。糖尿病的治疗与监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需要个性化的服务,包括饮食、运动及药物等的个性化指导与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糖尿病患者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的连续观测与调整、医患之间信任的建立等。都是治疗和控制糖尿病的健康管理手段。只有完善的健康管理机制、监测机制,运用方便快捷的监测手段,2型糖尿病才能得到持续、有效地控制及预防其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尊永,钱荣立.糖尿病综合防治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53-76, 398-415.

篇3

【中图分类号】R473.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4-0334-02

对于骨折患者而言,无论是在围术期、入院期间还是居家期间,都需要及时进行肌肉以及关节锻炼,避免患者出现肌肉萎缩以及关节僵硬等情况。由于各个阶段功能锻炼不同,所以侧重点也有所不同[1]。而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则是护理人员应当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同时也是护理质量的重心之一。对骨折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不但会对患者的预后造成直接影响,同时整个护理团队的护理质量也会受其影响[2]。我院对172例骨折患者中的86例使用健康教育管理单,在减轻护士工作量的同时,提升了患者满意度,现将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8月-2013年11月期间,我院骨科收治的骨折患者共172例,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6例,其中观察组患者男44例,女42例,年龄18-35岁,平均年龄(26.3±3.1)岁;对照组患者男48例,女38例,年龄20-38岁,平均年龄(28.3±2.8)岁。本次研究中,90例上肢骨折,82例下肢骨折。排除转科、儿童以及自动要求出院患者。两组患者无论是在年龄、性别以及病种上均无显著差异(P>0.05)不具备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教育,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基础上采用健康教育管理单。护理方法如下:

当患者入院后,主管护士以及代管护士根据常规护理模式对患者进行护理,并将我院自定的健康教育管理单运用其中。主管护士和患者进行沟通之后,在健康教育管理单上记录患者的护理重点、评估情况、功能锻炼要求以及健康教育内容等,由护士长或质控员对患者功能锻炼进行评价,1次/w,将评价结果记录在教育管理单上。我院自定的健康教育管理单包括:患者姓名、年龄、性别、床号、联系方式、既往史、抽血检验、入院/出院时间等。

1.3评价标准

为了能够了解患者健康教育效果,我院对出院患者进行无名调查,内容包括:(1)护理人员是否讲解医学检查、给药注意事项。(2)护理人员是否了解患者睡眠情况,解决睡眠问题。(3)术前以及术后护理人员是否提供饮食、锻炼、休息、和用药指导。患者根据调查内容对健康教育效果进行评价,分为3个级别,即:满意、一般、不满意。

1.4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数据以SPSS18.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以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经x2检验,以P

2结果

3讨论

将健康教育管理单运用到骨折患者的护理中,主管护士以及代管护士只需要查看病床床头的教育管理单便能了解已经实施和未实施的教育内容,对患者的掌握程度进行有效评估,根据患者的病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质控员或护士长对患者的功能锻炼情况进行评价,并将评价结果填写在健康教育管理单中,主管护士以及代管护士便能直接根据管理单进行缺陷补偿教育。

通过本次研究发现,几乎所有的患者都希望自己在入院期间能够得到较为全面、细致的功能锻炼指导[3]。通过健康教育管理单,责任护士对已经出院的患者进行回访,根据患者自身病情的不同进行居家功能锻炼指导,当患者在家中,若是有功能锻炼问题需要指导,只需告知床号、姓名和出院时间,护士可快速找出原来的健康教育管理单,根据患者既往教育记录进行回复,从根本上保证了将健康教育贯穿于出院、居家的每个阶段,充分保障了健康教育的完整性和连续性[4]。

经过本次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78例满意,5例一般,3例不满意,总满意率为96.5%;对照组患者53例满意,12例一般,21例不满意,总满意率为75.6%。观察组患者健康教育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

参考文献

[1]黄亚芬. 健康教育管理单在骨折护理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 广西医学,2012,08:1094-1095.

篇4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2.587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2-0393-02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质量和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健康的观念也随之深入人心,人们对于健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健康体检就成为人们预防疾病和保持健康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项需求。随着人们对健康体检要求的不断提高,常规的健康体检管理体系已经不能满足体检人群的需求。为了有效的提高医院健康体检的质量,提高受检者的满意度,进而提高医院的整体声誉[1],医学上提出了体检护理质量管理体系,该管理体系是以受检者为中心,对体检护理进行全面系统的管理,以提高体检护理的质量,进而提高受检者的满意程度。为了对体检护理质量管理体系在健康体检中的作用进行探究,我院针对来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100例受检者,采用对比实验的方法展开了全面的研究,现在将研究的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本次研究对象为从3013年来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受检者中选取的100例健康体检者。其中男性有54名,女性有46名,受检者年龄最小的为22岁,最大的为78岁,平均年龄为43.6岁。所有接受实验的受检者,都事先知道并愿意接受实验。

1.2 方法。对于对照组的参与者在常规体系下进行健康体检,对于实验组参与者在护理质量管理体系下进行健康体检,并对两组受检者的满意程度进行调查分析,以评价护理质量管理体系在健康体检中的作用。

1.3 效果评定。受检者的满意程度可以分为十分满意、满意和不满意三个等级。其中总的满意程度=十分满意率+满意率。

1.4 统计学分析。对获得的数据资料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进行分析,对分析的数据进行检验,如果得到两组数据之间有P

2 结果

2.1 两组受检者的满意程度对比。实验组受检者的满意程度为96%,明显高于对照组受检者的满意程度78%,两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两组受检者的满意情况对比表[n(%)]

2.2 参与两组受检者体检工作的护理人员的满意程度对比。参与实验组受检者健康体检工作的护理工作人员的满意程度为98%,参与对照组受检者健康体检工作的护理工作人员的满意程度为80%,两者之间的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健康体检护理质量是体检中心以及受检者关注的重点,对于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护理质量管理体系是根据医院的具体情况,制定护理质量标准,采用制定质量标准和持续质量改进的手段不断的提高护理质量,并将质量管理工作应用到健康体检日常护理工作中的一个系统。该系统的建立主要包括:对全体护理人员开展健康体检护理质量管理培训;成立质量管理工作小组;建立健康体检质量监测体系;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缺陷和差错制度以减少缺陷或差错的发生,提高受检者和护理人员的满意度等工作[3]。

护理质量管理体系在健康体检中的主要作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将护理质量标准化,能够有效的进行质量评估。护理质量管理体系通过对护理质量设定了质量评定标准,这样一方面能够对护理的质量进行准确地评估,对其中存在不足的地方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改进,提高患者对健康体检护理的满意程度。另一方面,能够根据护理质量的评定结果,制定护理人员的绩效工资,这样护理人员的绩效工资就能和工作质量有机的结合,实现了奖惩的公平性,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工作满意度。②有利于发现差错,及时进行质量改进。体检质量管理体系下会对健康体检护理工作进行定期的差错分析,这样不仅能够及时的发现存在的差错并进行及时的纠正,同时,还能够在深入分析差错的基础上,找到出现差错的原因进一步进行质量的持续改进。③有利于护理工作的落实。护理质量管理体系中设置了专门的监督部门,这些部门通过定期和不定期的对护理人员的工作情况进行检查监督,这样能够使护理工作有效的落到实处,提高护理的效率和效果,提高受检者的满意度。④护理质量管理体系提高了护理工作积极性,该体系调动全体护理人员参与其中,采用可量化的指标对每个护理人员的努力成果进行评价,这样,不但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而且还提高了护理人员在健康体检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为持续质量改进提供良性循环的环境。

通过本次研究可以得出将护理质量管理体系应用到健康体检中能够明显的提高健康体检的质量,提高受检者和护理人员的满意程度,进而提高医院的整体声誉。因此,可以得出体检质量管理体系应用到健康体检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和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篇5

研究方法:进行流行病学试验研究,对此110名研究对象进行医学强化干预,定期随访并观察1年;采取统一设计的流行病学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

评价指标:①患者在健康档案建立前后糖化血红蛋白的变化情况;②患者在健康档案建立前后对糖尿病知识的了解情况;③健康档案建立前后患者治疗糖尿病的费用。

干预方法:①定期进行随诊监测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并指导患者调整药量;②定期开展讲座,讲述糖尿病的注意事项及用药原则;③患者之间,病友会交流经验;④对每个糖尿病患者根据自身病情设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并为行动不便的患者提供上门服务;⑤进行大、小血管并发症的动态监测,及时了解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统计学方法:数据由专人输入计算机,查对无误后进行描述分析,采用的统计学方法主要有t检验,X2检验

结 果

建立健康档案前后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控制情况,建档前糖化血红蛋白>6.5%者88例,糖化血红蛋白<6.5%者56例,建档后糖化血红蛋白>6.5%者64例,糖化血红蛋白<6.5%者56例,建档前后糖化血红蛋白控制情况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

建立健康档案前后患者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了解情况,建档前后患者对糖尿病的相关知识了解情况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见表1。

治疗糖尿病的年均费用:建档前患者用于治疗糖尿病的费用为3200±145元,建档后用于治疗糖尿病的费用为3100±123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讨 论

建档前后医疗费用无明显差异的原因:①经过建档后对糖尿病知识的掌握,重视病情,依从性好,坚持服药的结果;②对患有并发症的患者针对个体加用药物治疗,增加一部分医疗费用。③此研究的观察期限较短,因此对糖尿病这种慢性疾病的花费不足以明确说明。

在糖尿病的控制方面建立健康档案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它不仅可以使医生全面掌握患者病情变化和治疗过程,同时为调整治疗方案提供有力依据,延缓并减少并发症的出现,节省开支。对民众进行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教育,包括让民众了解发生糖尿病的高危因素,如肥胖、高血压、高血脂、性别、年龄、生活方式等,使自己的健康问题;通过定期检查及时发现血糖异常,并及早得到正确的干预措施,如锻炼、饮食控制、药物治疗。对民众的教育应着重放在糖调节受损和未诊病人的发现。一般而言,教育往往比人群筛选更为经济。一部分糖尿病病人被确诊后,未得到医生和护士的教育,认为糖尿病并非是严重疾病,更不知道即使是轻微的血糖异常,也是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往往造成治疗上的不配合。从而贻误病情。另外,传统的观点认为,临床医生的责任是治病救人,有关个人的健康教育与健康咨询不属于他们的责任,而现在对待引起心脑血管疾病临床预防服务的态度信念认为临床医生除了诊断、治疗疾病外,还应承担起临床预防的任务。临床预防服务的提供能更好地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本研究中心梗、脑卒中的知晓率在建档前后有明显差异,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参考文献

1 陈虾,邓晓燕,莫瑞豪,等.深圳市居民对社区健康教育要求的调查分析.中国全科医学,2006,7(4):574-577.

2 周晓伟,袁丽华,杨郄,等.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心脑血管疾病临床预防服务现状分析.中国全科医学,2006,7(4):597-599.

控烟到底难在哪里(2)

最大难点:文明习惯尚难形成

我国约有3.5亿吸烟者,是全球最大的烟草消费国。我国每年归因于吸烟的死亡人数为100万,在全球位列第一。

让很多控烟界人士头疼的是,“在一些城市的火车站、长途汽车站,禁烟标志形同虚设,甚至在一些星级酒店的大堂、电梯内还是有人抽烟”。

有人测试,“在公共场所你是否敢于劝阻吸烟”。仅三成人士回答“敢”,而其中有一半的人承认“失败过”。

北京市的一项调查显示,71%的人希望在“无烟餐馆”进餐,75%的人希望办公室是“无烟环境”,89%的人知道“吸烟有害健康”,但是仍有52%的人在公共场所或家里“被动吸烟”。

调查显示,困扰人们的最大问题是,不吸烟的人没有充分的理由阻止他人吸烟,而吸烟的人没有良好的不在他人面前吸烟的习惯。专家解释,国人良好的文明习惯尚未养成,吸烟者没有形成尊重他人健康权利的意识。

最迫切问题:税收该如何取舍

篇6

【摘 要】目的:探讨对糖尿病患者采取健康教育模式的效果。方法:选取82 例于2012 年3 月至2013 年3 月期间我院接收的2 型糖尿病患者,将其平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两组患者均给予药物降糖治疗,将健康管理应用于干预组,观察2 组疗效。结果:干预组干预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减少,同时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差异(P<0.05)。结论:在糖尿病患者中采用健康管理,可有效减少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关键词 健康管理;并发症;糖尿病

糖尿病是由于内分泌紊乱而引发的疾病,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上升,该病的患病率不断上升,目前已成为我国的公共卫生问题。糖尿病本身及由该病引发的并发症不仅会增加病人的身心负担,影响生活质量,同时给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有报道指出,通过对糖尿病患者采取人性化、系统的健康管理,可帮助患者形成健康的生活等方式,提高治疗依从性,从而延缓并发症的发生[1]。本文进一步探讨对糖尿病患者采取健康教育模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82 例于2012 年3 月至2013 年3月期间我院接收的2 型糖尿病患者,入选患者均符合WTO 糖尿病诊断标准。干预组中,女19 例,男22 例,年龄32-80 岁,人均年龄(54.2± 8.6)岁,病程6-36 个月,平均(19.6 ±8.3)个月,对照组中,女20 例,男21 例,年龄33-78 岁,人均年龄(54.1±7.5)岁。两组2 型糖尿病患者在年龄、病程等基础资料上基本相同(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均给予药物降糖治疗。健康管理具体有:

(1)健康信息收集:由责任护士为患者建立健康档案,档案内容包括年龄、姓名、血压、家族史、现有症状、既往史、生活方式(是否吸烟饮酒、运动锻炼、膳食合理)。患者均进行常规检查包括心电图、尿常规、血脂、血糖、肝功能、肾功能、胸部X 线片等,检查后将结果详细记录在健康档案上。

(2)评估健康状况。根据临床数据、健康信息,针对存在的问题,为患者制定健康改善的促进方案,制定健康管理目标。

(3)健康管理的内容:包括糖尿病基础知识宣教、饮食干预、心理干预、自我血糖监测、运动干预、运动治疗。

a. 糖尿病基础知识宣教:患者入院后,运用多种形式包括发放疾病相关知识的宣传材料、开展座谈会、面对面讲解等,让患者及家属了解糖尿病相关知识,帮助其正确认识疾病,让患者了解糖尿病的诱发因素、临床表现、预防措施、治疗方案。

b. 饮食干预:向患者介绍饮食治疗对疾病治疗的重要性,帮助患者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与食谱,尽量避免烟酒,合理分配三餐。

c. 运动指导:向患者讲解运动对疾病控制的作用,结合患者自身喜好,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合理的运动计划。尽量选择慢跑、游泳等平缓的有氧运动。

d. 用药指导。告知患者遵医嘱用药对血糖控制的重要性,介绍常用降糖药的服用方法、功效、不良反应等,告诫患者可自行增减药量。

e. 血糖监测与定期体检:指导掌握血糖监测的方法,并将每次测得的血糖值记录在案。

f. 心理干预:留心观察患者,针对意志消沉、情绪低落的患者,耐心开导,及时回答他们提出的问题,向其介绍血糖控制较好的病例,消除其不良心理,及时调整身心状态,激发他们的治疗热情,从而提高疗效。

1.3 观察项目

对两组患者随访1 年,观察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数据处理方法

采取SPASS15.0 软件处理数据,以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以P<0.05,具有统计意义,组间比较分别以X2 检验。

2 结果

干预组干预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减少,同时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 结论

糖尿病是临床常见的慢性终身性疾病,研究指出,绝大多是糖尿病患者在发病后10 年至少会发生一种并发症,其中以视网膜病变多发,其次为糖尿病神经病变、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影响其生活质量。因此如何推迟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降低病死率,是摆在广泛医务工作面前的现实问题。

健康管理是通过收集个人的健康信息,评估其健康状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干预,从而缓解临床症状,延缓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是一种整体性、连续性、人性化、个体化的服务。李乃适等[2]对60 例2 型糖尿病患者采取健康管理,结果发现,患者糖尿病认知程度、治疗依从性、自我管理能力均较干预前有明显改善,进而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本文中将健康管理应用于研究组,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显示,干预组干预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减少,同时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意义,该结论与文献报道相符,提示在糖尿病患者中采用健康管理,有利于减少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发生,促使疾病转归。

综上所示,在糖尿病患者中采用健康管理,可有效减少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篇7

加强儿童系统保健管理,是整体提高儿童健康水平的基础〔‘〕。几年来,通过对。一6岁儿童的系统管理,取得了一些经验和方法,现介绍如下。

1新生儿期保健管理

新生儿在出生后3一7d内进行第1次访视,详细询问新生儿出生时及出生后的情况。如:是否足月、顺产、有无窒息、出生体重、阿氏评分,吃奶及排尿情况、疫苗接种情况等,详细观察新生儿的一般情况,对新生儿进行全身检查,指导护理及喂养。

新生儿出生后12一14d左右,测身长、体重,观察黄疽情况及脐带残端愈合情况。指导家属对新生儿加喂VDz (5 000u,丸),直到周岁,宣传母乳喂养的有关知识,提高4个月内婴儿纯母乳喂养率。

满日访:新生儿后28 d时,测量身长、体重、满月体重,与出生体重比较增长不足600g者,应找出原因并给以相应指导,访视时先访早产儿、新生儿,后访感染儿。

对早产儿、低体重儿、多胎儿、阿氏评分7分者、黄疽儿、感染儿、先天畸形并影响生存能力者应进行垂直管理,增加访视次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提供最佳服务。

2婴幼儿期、学龄前儿童系统管理

2.1建立建全档案制度

满月后,建立系统管理大卡,儿童定期进行四、二、一体检,即1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的4次体检,l}3岁,每年进行2次体检;;3一6岁,每年进行1次体检,根据体检情况,指导喂养知识,及时添加辅食,并对适龄儿童进行早期教育,为人学做好准备工作。

2.2计划免疫制度

篇8

[中图分类号] R197.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4)04-0072-03

社区家庭健康支持系统是以家庭为中心,以家庭成员为对象,以社区为范围,以家庭功能评估为依据,向家庭提供集评估、预防、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新型社区医疗服务模式,是最经济、最有效、最切实可行的新型社区医疗服务模式[1,2]。可以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提升社区居民的生活品质,构建幸福家庭、和谐社区;提供医患互动交流新的平台,让医患融为一体,共享快乐与健康,构建真正的和谐医患关系[3,4]。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选取2012年7月~2013年6月我院所在地福田区的翠海社区家庭和碧海云天社区家庭为对象,两个社区家庭均包含各种家庭类型。分别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各抽取300户家庭,即随机抽取常住、暂住家庭各150户,然后按随机数列表的方法分为两组,即干预组和对照组。

1.2 方法

第一,建立家庭健康档案,进行健康筛选:入户调查人口学资料,如年龄、性别、教育程度、职业、婚姻、民族、社会经济状况等;健康行为,如吸烟、喝酒、饮食习惯、行为、运动、就医行为等;临床资料,如过去病史、个人史(药物过敏、月经史等),各种检查结果和心理评估等指标,建立家庭电子健康档案。筛选出存在或潜在疾病的人员,采取“S-O-A-P”形式,对其进行描述。第二,评估分析和社区健康管理干预:由上一步的操作可以了解社区家庭的主要健康问题、家庭功能、生存质量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对卫生服务需求的总量、需求分布状况、所需的服务类型及服务的利用现况,从而策划社区家庭健康干预方案。第三,社区家庭健康干预方案的实施:采取如下措施进行干预,如24 h热线健康咨询、全科医生电话预约出诊、上门诊治常见疾病;设立网上交流平台;组建社区家庭互助小组;开展各种形式的健康拓展活动等。

对干预组进行上述各个步骤,对对照组只做到建立家庭健康档案、健康筛选并进行适当的社区健康教育,进行为期1年(2012年7月~2013年6月)的社区综合性干预,另外对两组分别以FACES、APGAR(《家庭功能评估量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进行干预前后的调查分析。

1.3 观察指标

以社区家庭成员健康知识、心理卫生知识和慢性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健康信念形成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社区居民慢性病患病率、社区慢性病患者规范管理率以及社区家庭功能评估得分、家庭成员健康状况与生存质量评估得分等为指标进行综合衡量评定。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进行数据分析,各种指标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社区家庭成员健康知识知晓率、心理卫生知识和慢性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健康信念和健康行为形成率结果比较

将干预前后两组调查问卷结果进行汇总、统计、分析,结果比较见表1。由表1可知,社区家庭成员健康知识、心理卫生知识和慢性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均达到90%以上,健康信念形成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均达到85%。对各种指标采用χ2检验行统计分析:干预前两组社区家庭成员健康知识知晓率、心理卫生知识和慢性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健康信念和健康行为形成率无显著性差异(P > 0.05);但干预后两组间三个指标均P < 0.01,具有显著性差异。

2.2 干预组和对照组社区居民慢性病患病率和社区慢性病患者规范管理率前后结果对比

将干预前后两组调查问卷结果进行汇总、统计、分析,结果比较见表2。由表2可知,对照组实验前后指标数值变化不大,而干预组社区居民慢性病患病率下降20%,社区慢性病患者规范管理率提高20%;对各种指标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干预前两组的社区居民慢性病患病率和慢性病患者规范管理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 > 0.05);但干预后两组社区居民的慢性病患病率进行比较,P < 0.05,即有显著性差异,同时慢性病患者规范管理率分析P < 0.01,即具有显著性差异。

2.3 干预组和对照组实验前后《家庭功能评估量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得分对比

在实验开始和结束时分别对两组做《家庭功能评估量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调查分析,综合得分情况作出汇总,见表3。由表3可知,对照组实验前后得分情况变化不大,而干预组社区家庭功能评估得分均提高20%,家庭成员健康状况与生存质量评估得分均提高20%。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组社区家庭成员的健康知识、心理卫生知识和慢性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均达到90%以上,健康信念形成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均达到85%,干预组社区居民慢性病患病率下降20%,社区慢性病患者规范管理率提高20%,这与关于社区家庭系统化管理的文献报道一致[5]。由此可知,社区家庭健康管理系统对社区家庭实施全面、连续、有针对性的全程疾病干预和家庭健康管理,建立了健全电子健康档案,通过医学保健干预措施,消除各种疾病的诱发因素和行为危险因素,从而降低社区居民的患病率,提高防治知识知晓率、健康信念形成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规范治疗率、控制率和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其健康水平。

社区家庭健康管理系统强调社区范围的照顾,为居民提供综合性、连续性、协调性的保健。由于我国各个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卫生事业发展也有很大差异,其卫生资源、主要的卫生问题也不尽相同,我国正处在第一次卫生交替阶段。传染病、寄生虫病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都有可能成为社区所面临的主要卫生问题,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应立足于社区,着眼于人群,控制疾病的流行,而慢性疾病应将重点放在改变人们行为方式和生活习惯,开展社区健康促进工作,以达到提高健康水平及卫生健康质量的目的[6]。故此建立完整、真实的健康档案,成为建立社区健康管理系统的重要任务,健康档案能够为医生提供患者全面、基础的资料,使医生可以全面了解居民个体及其家庭问题,做出正确临床决策[7]。据相关报道指出[8],社区健康管理系统为社区医生为居民提供针对性和连续性的服务提供了保障,从而更好地实现慢病管理,普及和推广健康教育知识。同时,健康档案为社区诊断提供了依据,能够了解社区居民的整体健康状况;掌握社区的疾病分类情况,通过流行病学调查,查出居民健康的危险因素,从而能够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能够更多地了解社区居民的综合情况,从而更有针对性地为居民提供预防、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指导等多方位的社区卫生服务[9,10]。另外,提高了社区服务站日常工作的效率,使其更加方便、快捷、规范,为居民提供更好的服务。

[参考文献]

[1] 郑俊峰,陈洪波,朱晓萍,等. 社区居民家庭健康管理模式探讨[J]. 临床医药实践,2011,20(8):638-640.

[2] 陶海琦,陈惠芳,孙丽艳. 健康管理平台在家庭医生制服务中的应用[J]. 中国全科医学,2012,15(21):2384-2385.

[3] 卢若艳,郑振佺. 福州市某区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现状及其影响因素[J]. 医学与社会,2010,23(9):53-54.

[4] 韩文珊,王宪斌,幕小燕,等. 以家庭为单位建立和管理居民健康档案效果评价[J]. 医药论坛杂志,2011,32(2):128-129.

[5] 赵燕华. 社区家庭健康评估及系统化管理对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化情况分析[J]. 中国实用医药,2007,2(2):93-94.

[6] 黄荣杰,刘唐威,戴霞. 社区高血压病人网络化随访管理血压达标研究[J]. 广西医学,2012,34(1):53-54.

[7] 邓文清,谢小培. 社区人群慢性心衰患者家庭护理干预模式[J].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22):5-6,11.

[8] 范国琴. 家庭支持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的影响[J]. 中国现代医生,2013,51(7):42-44,46.

篇9

[中图分类号] R714.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2)07(a)-0051-03

Evaluation of application of individualized health assessment and nutritional management in perinatal stage

GONG Hui WU Shiyuan KANG Zhaohai YUAN Jingjin ZHENG Jie XIONG Jing

Department of Gynaecology and Obstetrics, Yueyang Maternal and Child Care Service Center, Hu'nan Province, Yueyang 414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individualized health assessment and nutrition management on perinatal outcomes. Methods 1 203 cases of puerperas without pre-pregnant underlying diseases who received standard prenatal examination and deliver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1 to December 31, 2011 were selected. Among them, 485 patients (study group) had received pregnant individualized health assessment and nutrition management and 718 (control group) had not received pregnant nutrition counseling. The occurrences of complication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study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in the 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GDM), gestational hypertensive disorders, premature rupture of membranes (PROM), anemia and other gestational complications, and postpartum hemorrhage, fetal distress, neonatal asphyxia and other intrapartum complications (P < 0.05); the cesarean section rate and macrosomia incidence of the study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 < 0.05). Conclusion Individualized health assessment and nutrition management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perinatal complications and improve gestational outcomes.

[Key words] Individualized; Health assessment; Nutrition management

合理适度的营养是保证孕产妇和胎婴儿健康﹑降低围生期并发症的前提,因此,如何能达到孕产妇和胎儿最佳营养状态一直是围产医学研究的重要课题。然而,由于妊娠期孕产妇和胎儿对营养物质的需求处于不断的变化中,孕产妇的体质因素和遗传因素以及对一些营养物质的需求处于不断的变化中,常需要对不同的孕产妇进行个体化的营养管理,使之达到最佳营养状态,改善围生期结局,以确保母婴安全。本研究通过对不同个体的孕期营养指导,探讨个体化的健康评估及营养管理对围生期结局的影响。

篇10

关键词 健康管理 支气管哮喘缓解期 干预效果

Evaluation of effect of intervention of health management onbronchial asthma at remission stage

Zhu zhen,Hu Zhenglu

The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of Zhongshan University 510080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intervention of health management onbronchial asthma at remission stage.Methods:Patients with bronchial asthma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health management intervention group and the drug control group.The health management intervention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the health management system;the drug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the montelukast sodium tablets 10 mg,1 time per night,oral.After 3 months of treatment,we compared the quality of life,pulmonary function PEF diurnal variation,the improvement of clinical symptoms and other results of the two groups.Results:The effect of health management intervention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drug control group.Conclusion:Health management system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improve lung function PEF diurnal variation rate index,and relieve the clinical symptoms of bronchial asthma in remission stage.

Key words Health management;Bronchial asthma in remission stage;Effect of intervention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cellular elements)参与的气道慢性炎性疾病[1]。哮喘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之一,据统计,目前全球大约有3亿的哮喘患者,我国哮喘患者约有3 000万[2-3]。哮喘已经成为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主要慢性疾病之一,已经成为仅次于癌症的第二大致死或致残性疾病。哮喘发病因素主要包括宿主因素和环境因素两个方面,虽然目前对于哮喘的治疗尚无特效疗法,但长期规范化的治疗能使哮喘症状得到有效控制,减少复发率乃至不发作[4]。

资料与方法

2012年2月-2013年1月收治哮喘缓解期患者105例,年龄18~65岁,随机分为健康管理干预组(以下简称干预组)和药物对照组(以下简称对照组),然后实施3个月干预,最终完成研究的观察对象,共计100例,完成率95.24%。干预组50例,对照组50例。其中,干预组平均病程(11.44±6.7)年,对照组平均病程(10.72±4.86)年。

方法:依据《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2008年版),确定本研究的观察指标为临床症状情况、肺功能PEF昼夜变异率以及生活质量情况,观察时间设定为3个月。由接诊医师负责指导观察对象填写。本次研究过程中干预组的健康管理方案内容包括建立档案、体检、评估、干预、追踪回访。主要干预处方包括运动处方、饮食处方、心理调护、中医保健。

统计学方法: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用(x±s)形式表示,计量资料采取t检验,计数资料采取χ2检验。当P

结 果

临床症状缓解情况:干预前,对干预组和对照组的临床症状缓解情况差异进行wilcoxan秩和检验,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临床症状缓解情况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肺功能PEF昼夜变异率:干预前,对干预组与对照组肺功能PEF昼夜变异率差异进行wilcoxan秩和检验,两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3个月时间干预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生命质量量表评估结果:生命质量指标采用哮喘生命质量问卷(asthma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AQLQ),问卷包括活动受限、哮喘症状、心理状况、对刺激原反应以及对自身健康关心等5个维度。对干预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后效果进行配对t检验,两组在各维度上得分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讨 论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将“疾病为中心”扩展到“以人为中心”,在关心患者疾病的同时注重对患者的社会、心理进行分析,能促进医患共同努力,发挥双方主动性,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5]。本研究干预组就是建立在此基础上对个体或人体的健康危险因素干预的全过程,整个研究中为健康管理组发送哮喘常识、温馨提醒短信1 300余条,健康教育手册(邮件)近600份,专题讲座、患者互动交流学习等健康俱乐部活动12场次。对照组则只是运用药物抑制炎性反应来减少哮喘的发作和减轻哮喘的症状。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组效果优于对照组。

目前,我们临床工作中,针对哮喘的治疗主要是一种被动式的防御,临床医师主要是借助药物对哮喘急性期发作情况进行缓解处理,现论指引下也提倡在缓解期需要服用药物进行控制。但药物主要起的作用是干预哮喘病本身,忽视了哮喘病受多重因素影响,同时药物的不良反应使患者依从性不高。虽然部分医师也会依据专业知识对患者提出主动防治,但大部分的干预措施缺乏系统化,未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通过本次研究证明,系统的健康管理方案能有效缓解患者缓解期的症状、改善肺功能PEF昼夜变异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很好的干预效果。所以,临床医务人员对哮喘缓解期患者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也可以选择健康管理方案进行干预。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支气管哮喘学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8,31(3):275-278.

[2] 周志红.成人支气管哮喘患者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13,27(24):2565-2566.

篇11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得了该病的患者身体中的血糖含量会比普通人高[1]。目前在临床上对于糖尿患者的护理还是以减轻患者的病痛为主[2],为此,本文就对其中的护理方法和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进行了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6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治时间在2012年10月~2013年10月。将两组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30例患者。

对照组:男性糖尿病患者:女性糖尿病患者=16:14;年龄在48~70岁,平均年龄(61.80±5.20)岁。病程3~10年,平均病程(6.22±0.30)年。

观察组:男性糖尿病患者:女性糖尿病患者=18:12。年龄在45~75岁,平均年龄(61.30±5.30)岁。病程2~8年,平均病程(6.52±0.10)年。

对照组和观察组的糖尿病患者在一般资料对比上不存在差异,P>0.05,可以进行比较。

1.2方法 实验将对对照组糖尿病患者使用常规的糖尿病护理方法,在此基础上对观察组糖尿病患者使用全程健康教育护理模式方法,具体如下。

对照组:糖尿病患者施行常规的护理方法,主要有:①合理安排患者饮食,避免患者食用含糖分过高的甜食,如蛋糕、饮料、糖果等;②随时对患者血糖含量进行检测,并观察血糖含量的数据变化;③给予糖尿病患者一定的心理安慰,安抚患者情绪。

观察组:糖尿病患者实行全程教育模式护理方法,主要有:①为糖尿病患者建立管理有序的"糖尿病健康教育中心",并配备专业的护士、营养师、心理医生;②护士需要根据糖尿病患者的具体情况,定期2次/w或者不定期为糖尿病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宣讲并教育关于糖尿病的基础知识要点,和包括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问题、临床表现的特点、如何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胰岛素的正确注射等;③护士还需要根据糖尿病患者的实际病况为患者制定出一份有针对性的活动锻炼方案,并指导、陪同患者一起进行锻炼;④定期每1次/2w,对糖尿病患者及其家属举行关于糖尿病知识的知识竞答活动,以了解糖尿病患者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检验教育的成果。

1.3观察指标 观察60例糖尿病患者在护理结束后,患者在空腹状态下的血糖浓度数据。并根据数据结果将患者的病情程度分为良好、一般、差三个标准。

良好: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浓度控制在3.9~6mol浓度;一般: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浓度控制在6~7mol浓度;差: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浓度在7mol浓度及以上。

总有效率=(良好例数+一般例数)/总例数×100%。此外,还要对糖尿病患者及家属发放一份"糖尿病护理满意度调查表",用以检测糖尿病患者对本次护理的满意度。

1.4统计学处理 将本次护理得来的有关糖尿病患者的数据,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护理结束后,从糖尿患者的血糖浓度指标来看,其中,对照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总有效率为56.67%,而观察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总有效率为93.33%(P

此外,对照组和观察组的糖尿病患者及其家属还通过"糖尿病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对本次护理的满意度进行了填写,结果显示,对照组糖尿病患者满意率为53.33%(16/30),而观察组糖尿病患者满意率为93.33%(28/30)(P

3 讨论

目前,糖尿病已经是一种普遍及多发疾病,而患糖尿病的原因主要与患者身体中的胰岛素分泌缺少或者是患者的生物作用受损有关[3],且患了糖尿病的患者还会导致其身体中的各个组织如:眼睛、肾脏、心脏、血管、神经的慢性损害和功能障碍。值得注意的是,糖尿病还是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得了糖尿病的患者还会出现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即,多饮、多尿、多食,"一少"则是表示患者的体重会有所减少[4]。此外,糖尿病的发病原因还与患者的饮食习惯有一定的关系,如果患者有长期食用高热量、高糖分食品的饮食习惯,则可能也会导致糖尿病的发生。

对糖尿病患者使用常规的护理方法,对患者有一定的局限性,最大的缺点就是,患者学不到更多关于糖尿病的护理知识,患者仅仅依靠在日常生活中控制饮食的方法来对糖尿病进行护理,是远远不够的。

在对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对其使用全程教育模式方法进行护理的好处是,不仅可以让患者掌握到一些关于糖尿病的知识,还可以帮助患者的病症得到一定的改善,对患者是很有意义的,且在全程教育模式中含有的灵活性和规律性特点,还可以帮助糖尿病患者更加系统、全面地对糖尿病的知识加以了解、深刻认识、这样一来,对患者掌握知识就有针对性强、效率高的优点[5]。不仅如此,全程教育模式中的"运动锻炼计划",可以使糖尿病患者的身心得到放松,对康复疾病亦有积极的意义。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

参考文献:

[1]马静.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作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23):2169-2171.

[2]钟建英,李莉,郭琴,等.全程护理干预对提高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研究[J].西部医学,2012,24(9):1801-1803.

篇12

关键词:保健   健康检查  计划免疫

    加强儿童系统保健管理,是整体提高儿童健康水平的基础〔‘〕。几年来,通过对。一6岁儿童的系统管理,取得了一些经验和方法,现介绍如下。

1新生儿期保健管理

    新生儿在出生后3一7d内进行第1次访视,详细询问新生儿出生时及出生后的情况。如:是否足月、顺产、有无窒息、出生体重、阿氏评分,吃奶及排尿情况、疫苗接种情况等,详细观察新生儿的一般情况,对新生儿进行全身检查,指导护理及喂养。

    新生儿出生后12一14d左右,测身长、体重,观察黄疽情况及脐带残端愈合情况。指导家属对新生儿加喂VDz (5 000u,丸),直到周岁,宣传母乳喂养的有关知识,提高4个月内婴儿纯母乳喂养率。

    满日访:新生儿后28 d时,测量身长、体重、满月体重,与出生体重比较增长不足600g者,应找出原因并给以相应指导,访视时先访早产儿、新生儿,后访感染儿。

    对早产儿、低体重儿、多胎儿、阿氏评分7分者、黄疽儿、感染儿、先天畸形并影响生存能力者应进行垂直管理,增加访视次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提供最佳服务。

2婴幼儿期、学龄前儿童系统管理

2.1建立建全档案制度

    满月后,建立系统管理大卡,儿童定期进行四、二、一体检,即1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的4次体检,l}3岁,每年进行2次体检;;3一6岁,每年进行1次体检,根据体检情况,指导喂养知识,及时添加辅食,并对适龄儿童进行早期教育,为人学做好准备工作。

2.2计划免疫制度

篇13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0165-02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速,糖尿病患病率和糖尿病患者数量急剧上升。2008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CDS)组织的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在20岁以上的人群中,年龄标化的糖尿病患病率为9.7%,而糖尿病前期的比例更高达15.5%, 糖尿病的慢性血管并发症对患者的生命和生活质量威胁极大,给家庭以及患者个人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2010年全世界11.6%的医疗卫生费用花费在防治糖尿病上,世界卫生组织估计2005年至2015年中国由于糖尿病及相关心血管疾病导致的经济损失达5577亿美元[1]。近年来,健康教育已成为糖尿病的基础性治疗措施之一,它是糖尿病治疗成功的关键,也被公认为控制糖尿病的重要手段[2]。而对于新近诊断的糖尿病患者来说,健康教育尤为重要、关键。健康教育路径是落实健康教育的真实记录。2009年4月至2012年6月我科对100例新近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健康教育方面应用改良的健康教育路径和常规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比较,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2009年4月~2012 年6 月来我院内分泌病区首次住院的新近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均符合1999 年WHO 有关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患者能独立或与家属共同完成健康教育。入院时随机单盲分成实验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已排除两组中中途失访6例),实验组:男28例,女22例,平均年龄为55.3±10.7岁;对照组:男29例,女21例,平均年龄56.8±8.80,P=0.447,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入院时的血糖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方法

2.1 对照组方法 患者入院后由责任护士根据常规临床护理路径表中时间顺序安排,运用统一的健康教育手册从入院第二天开始围绕糖尿病的饮食、药物、运动、血糖监测、基本知识等相关知识、日常护理、胰岛素的注射技巧、血糖仪的使用以及如何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等方面每天进行健康教育直至患者出院。

2.2 实验组方法

2.2.1改良糖尿病健康教育路径的制定 参照糖尿病临床护理路径,将患者的一般资料、文化程度、教育内容、教育前后的糖尿病知识量表以及教育方法整合成改良的糖尿病健康教育路径图表。

2.2.2 改良糖尿病健康教育路径的实施方法 患者入院2小时内由专职的教育护士进行一般资料、文化背景、糖尿病知识评估,根据综合评估结果以集体教育、小组教育、个体教育三种形式相结合,应用教育路径表参照患者的教育需求,运用统一的健康教育手册从患者入院第一天开始围绕糖尿病药物、饮食、运动、血糖监测、基本知识等相关知识、日常护理、胰岛素的注射技巧、血糖仪的使用以及如何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等方面对患者进行系统的有针对性的指导,并每天对前一天的教育内容进行不断评价,达到教育质量的持续改进,在7―8天内完成路径表内的健康教育内容,出院当天再一次进行糖尿病知识的评价。见表1。

糖尿病是一种非根治性终身性疾病,很多患者在确诊初期,由于缺乏对疾病知识的认知,没有及时的接受正规治疗,延误了病情。而糖尿病治疗的目的在于控制患者的血糖,减少和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发展,降低致残致死率。近年来,多数学者的研究证明,只有在提高患者疾病知识水平的同时,才能帮助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提高其生活及生命质量。

常规的临床护理路径在时间安排和内容设置太过于固定,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患者需要,而且由责任护士完成,它受护士的知识水平,沟通能力等因素影响。

应用改良的糖尿病健康教育路径对新近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有针对性、有计划、系统地、持续地实施健康教育,由专职的教育护士完成,避免了护士专业及人文知识水平、沟通交流能力不足的弊端,保证了教育实施的效果,而且增加了护患交流的机会,提高了患者对护士的信赖,密切了护患关系。使患者在疾病初期就能更快更全面地掌握疾病健康知识,主动参与到治疗护理中,增强了治疗依从性,血糖达标时间、住院天数明显减少,从而降低了住院总费用,减轻了家庭和社会的经济负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