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地震灾害的成因

地震灾害的成因范文

发布时间:2024-01-10 15:00:26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地震灾害的成因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地震灾害的成因

篇1

一、滑坡简况

灾害点位于北流市六靖镇西河小区李建芳等20户住宅后山,地理坐标为X:2462630,Y:19450882;东经:110°31′24″,北纬:22°15′33″。灾害点所处地区属于构造侵蚀―剥蚀丘陵地貌,地形起伏,自然坡度25~30°。滑坡位于小山坡边缘,坡顶高程165m,坡脚地面高程100m。住户开挖坡脚建房,人工边坡高约15m,边坡角70°,房屋与边坡距离约1~2m。

二、地层岩性与地质构造

根据现场调查及区域地质资料,灾害点处出露地层为寒武纪天堂山超单元古桑单元(∈G)片麻状黑云二长花岗岩,风化层厚5~15.0m,表层为砂质粘土,砂质粘土结构松散,在雨水的冲刷下容易发生崩塌、滑坡。

根据区域地质资料,灾害点及附近无断裂,坡残积覆盖,未见地质构造形迹。

三、地质灾害现状

经调查,滑坡位于北流市六靖镇西河小区李建芳等20户住宅后山,滑坡体长60m、宽100m、厚2.0m、体积约12000m3,主滑方向15°。住户开挖坡脚建房,人工边坡高约15m,边坡角70°,房屋与边坡距离约1~2m。滑坡体已部份清除,但未治理,不稳定,威胁到边坡下住户20户,人口125人和140万元财产的安全。参照《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基本要求》实施细则的分类,崩塌的规模属小型,其灾情属于轻级,危害程度大。

四、滑坡地质灾害影响因素

滑坡形成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人类工程活动:

人类工程活动对滑坡形成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①、建房削坡:六靖镇是一个以山地为主的镇,山地面积约占全市总面积的85%,因此广大农村农民建房多于坡脚挖坡修建,一般形成高5~20m,坡度将近直立的边坡,使边坡上土体处于临空状,在降雨作用下极易产生滑坡。前述滑坡多与该活动有关。

②、修筑公路:在修筑公路过程中,普遍高角度切坡,形成高边坡,导致边坡岩体结构受到破坏,岩体,加速岩石风化,岩石力学强度体降低,加上坡体临空,支挡、护坡措施失当,边坡失稳。如北流市至容县一级公路滑坡。

(2)降雨:

六靖镇降水充沛,降雨量集中在5~8月份,根据调查统计,滑坡大多在丰水期时发生,其中7~8月滑坡发生的频率最高,发生滑坡159处,占滑坡总数的91.9%。而降雨量少的1、2、3、4、9、10、11、12月份,滑坡极少发生,有的月份甚至没有发生。

五、稳定性评价

经调查发现:坡面土层结构松散;人工边坡无护坡措施,滑坡隐患体前缘人工边坡高陡,给滑坡隐患体前移提供有利的空间条件;在雨水、降雨形成的坡面水流作用下,滑坡隐患体可能产生裂缝,雨水直接沿裂缝下渗,进入滑坡隐患体,滑坡隐患前缘边坡土体受推力作用,支撑力减弱。综合分析,滑坡隐患体的稳定性差。引发滑坡的人为困素、自然因素尚未得到消除,受强降雨等困素影响,再次引发滑坡的可能性大。

六、治理方案

滑坡隐患体规模小,威胁人口众多,经实地调查后,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及治理经验,结合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设计规范,提出如下排水+削坡+坡改梯+挡土墙治理方案:

1、排水方案:在挡土墙边坡周界5m外及山坡上修建砖砌截、排水沟,水沟内宽0.5m,沟深0.3m,截、排水沟共长300m。主要工程量为:砖砌体厚度0.12m,水沟土方开挖90.24m3,砖砌体方量23.04m3,砂浆抹面404m2。

2、削坡+坡改梯方案:削坡高20m,分4个梯级,级高5m,级宽3.5m,约需削方5.0m×3.5m×(80+60+40+45)m/2=1968.5m3,削坡土方均需清理外运;

3、挡土墙治理方案:削坡+坡改梯后,每级挡土墙高5m,边坡总宽度约420m,底部厚1.2m、顶部厚0.6m,基础埋深1.0m,需浆砌片石挡土墙6.0m×0.9m×(100+90+80+75+70)m=2268m3。呈梅花状布置PVC管泄水孔,间隔为1.5m。工程量为:基础土方开挖504m3,浆砌片石挡土墙方量2268m3,浆砌片石护坡方量200m3,PVC管567m。基础土方需清理外运。

该地交通方便,修简单的施工便道后,建筑材料可以运达工作面下部。

七、技术要求

1、重力式片石挡土墙及浆砌片石护坡

① 浆砌片石挡土墙工程必须在基础开挖验收合格后,并经设计或监理单位同意后方可砌筑。

② 挡土墙使用的石料,在使用前必须浇水湿润,表面如有泥土、水锈应清洗干净。

③ 所有的块石均须坐在新拌和砂浆上,砂浆缝必须饱满,石块间不得直接紧靠,不允许采用灌浆方法砌石。竖缝较宽时,可在砂浆中塞以小石块,但不得在底座上或石块下面用高于砂浆层的小石块支垫。

④ 砌体应分层砌筑,砌体较长时,按设计图纸要求应分段分层砌筑。两相邻工作之差不大于1.2m,每层应大体找平,分段位置应尽量设在沉降缝或伸缩缝处。

⑤ 片石应长短相间,交错排列,上下层竖缝应错开至少8cm,但不能在片石上方或下方布设竖缝。

⑥ 砌筑上层石块时应避免振动下层石块;砌筑工作中断后再行砌筑时,原砌筑层表面应加以清扫和湿润。

⑦ 砌体沉降缝、伸缩缝和防水层,应按设计或监理单位的指示施工与设置。

⑧ 在砌筑过程中,应按设计图纸或监理单位的要求,砌置泄水孔。

⑨ 石料应采用石质一致、颜色均匀、不易风化、无裂缝、无其它结构缺陷的坚硬石料,其强度不得低于设计要求;石料不得含有妨碍砂浆正常粘结的污泥、油渍或其它有害物质。

⑩ 浆砌片石挡土墙所用的砂浆为M7.5水泥砂浆。

2、砖砌排水沟

对坡面开挖,开挖深度0.32m,宽度0.94m,清除坡面的杂物,在开挖的坡面上砌砖,砌砖厚度0.12m,施工技术按建筑工程有关规范执行。

八、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滑坡地质灾害隐患点变形迹象明显,稳定性差,威胁人口众多,威胁财群从财产较大。如受强降雨影响或人工扰动,再次滑动的可能性大,可能会造成更大的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为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恢复生态环境、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滑坡治理势在必行

2、通过实地调查,参考同类治理工程成功案例,并根据当地治理经验,综合确定本次治理方案。主要采取削坡减载+坡改梯+挡土墙+排水沟等综合治理工程。

3、滑坡治理工程估算总投资为543700.7元,工程实施后可以达到较好的治理效果。

(二)建议

1、由于本治理方案是在初步的地面调查基础上编制的,还没有进行详细的勘查,未能掌握滑坡点的具体情况。建议尽快进行滑坡地质灾害的地质勘查及治理工程设计工作。

篇2

一、地震概述

地震指地球内部缓慢积累的能量突然释放引起的地球表层的振动。当地球内部在运动中积累的能量对地壳产生的巨大压力超过岩层所能承受的限度时,岩层便会突然发生断裂或错位,使积累的能量急剧地释放出来,并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就形成了地震。一次强烈地震过后往往伴随着一系列较小的余震。地震所引起的地面振动是一种复杂的运动,它是由纵波和横波共同作用的结果。在震中区,纵波使地面上下颠动。横波使地面水平晃动。由于纵波传播速度较快,衰减也较快,横波传播速度较慢,衰减也较慢,因此离震中较远的地方,往往感觉不到上下跳动,但能感到达水平晃动。

二、地震的特点:

1、突发性强:地震的突发性比较强,往往在极短的时间内对人,建筑物造成严重打击,令人猝不及防。

2、破坏性大:不止是破坏程度大,同时影响范围广,仅余震就可波及数千米外的地方,震中地区更是一片狼藉。

3、持续时间长:主震之后的余震往往持续很长一段时间,这就决定了地震后的影响时间也是比较长的。

4、社会影响大:地震由于突发性强,破坏性大,必然造成经济损失,进而对人们的生活以及社会的发展造成极大的不良影响。

5、防御相对较困难:由于我国现在对地震的预警手段不完善,地震预测的设备不够先进,同时国民对抗震的意识薄弱,地震发生时不能够很好的保护自己。

6、产生各种次生灾害:地震发生后,伴随大量的次生灾害,如泥石流,山体滑坡等,甚至伴随有瘟疫,堰塞湖等。

三、我国地震灾害的特点:

中国位于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之间,受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的挤压,地震断裂带十分发育。20世纪以来,中国共发生6级以上地震近800次,遍布除贵州、浙江两省和香港特别行政区以外所有的省、自治区、直辖市。

我国的地震活动主要分布在五个地区的23条地震带上。这五个地区是:①台湾省及其附近海域;②西南地区,主要是、四川西部和云南中西部;③西北地区,主要在甘肃河西走廊、青海、宁夏、天山南北麓;④华北地区,主要在太行山两侧、汾渭河谷、阴山燕山一带、山东中部和渤海湾;⑤东南沿海的广东、福建等地。我国的台湾省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新疆、云南、四川、青海等省区位于喜马拉雅地中海地震带上,其他省区处于相关的地震带上。我国地震活动频度高、强度大、震源浅,分布广,是一个震灾严重的国家。

四、地震的防治

1、地震的前兆

人的感官能直接觉察到的地震异常现象称为地震的宏观异常。地震宏观异常的表现形式多样且复杂,异常的种类多达几百种,异常的现象多达几千种,大体可分为:地下水异常、生物异常、地声异常、地光异常、电磁异常、气象异常等。

2、地震来临时的应对方法

1)保持清醒的头脑。经验表明,破坏性地震发生时,从人们发现地光、地声,感觉有震动,到房屋破坏、倒塌,形成灾害,有二三十秒的时间,这段极短的时间叫预警时间。只要掌握一定的知识,事先有一些准备,又能临震保持头脑清醒,就可能抓住这段宝贵的时间,成功地避震脱险。

2)逃生原则。破坏性地震突然发生时,可以采取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的方法。当然,如果身处平房或楼房一层,能直接跑到室外安全地点也是可行的。

3)因地制宜,就近避震。a.如果在室内,应就近躲到坚实的家具下,如写字台、结实的床、农村土炕的炕沿下,也可躲到墙角或管道多、整体性好的小跨度卫生间和厨房等处。注意不要躲到外墙窗下、电梯间,更不要跳楼,这些都是十分危险的。b.如果你在教室里,要在教师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蹲到各自的课桌下。地震一停,迅速有秩序撤离,撤离时千万不要拥挤。c.如果你在影剧院、体育场或饭店,要迅速抱头卧在座位下面;也可在舞台或乐池下躲避;门口的观众可迅速跑出门外或体育场场内。d.如果你在室外,要尽量远离狭窄街道、高大建筑、高烟囱、变压器、玻璃幕墙建筑、高架桥和存有危险品、易燃品的场院所。地震停下后,为防止余震伤人,不要轻易跑回未倒塌的建筑物内。e.如果你在百货商场,应就近躲藏在柱子或大型商品旁,但要尽量避开玻璃柜。在楼上时,要看准机会逐步向底层转移。f.如果你在工厂的车间里,应就近蹲在大型机床和设备旁边,但要注意离开电源、气源、火源等危险地点。g.如果你在行驶的汽车、电车或火车内,应抓牢扶手,以免摔伤、碰伤,同时要注意行李掉下来伤人。座位上面朝行李方向的人,可用胳膊靠在前排椅子上护住头面部;背向行李方向的人可用双手护住后脑,并抬膝护腹,紧缩身体。地震后,迅速下车向开阔地转移。h.尽量用棉被、枕头、书包或其他软物体保护头部。

4)一次强震过后,不应安心下来,要准备应付余震的发生。震后首先将大火扑灭尽量步行到避震所,携带物应尽量减至最少。不要走过狭窄的道路、沟渠边缘、悬崖或河边,以免发生意外。注意不要靠近山体、悬崖,以免崩裂发生意外。靠近海岸时,必须注意海啸的发生。在低洼地则应防止水淹。不要害怕余震,也不要乱听谣言。在集中避难的场所应遵守秩序,注意卫生。

5)还应注意防止地震的次生灾害。所谓地震次生灾害,主要是指地震后引起的水灾、火灾以及有毒气体蔓延等等。对工矿企业中的易燃、易爆、剧,要严密监视,地震时,一旦发现剧或易燃气体溢出,应立即组织抢救;对于大型水库、堤坝等,要预先做好防震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加固。水库下游的居民,在地震发生时,要严密注视堤坝的安全,遇有险情,除组织力量抢救外,要迅速向安全地带转移;大地震发生在山区,由于山崩塌方等,可能堵塞河道,遇到此种情况,要立即组织人员疏通,以免造成水灾。

参考文献:

篇3

【重点剖析】

一、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

1.自然灾害及其影响

方法点拨:判断一些现象或事件是否属于自然灾害,关键是看其是否以自然变异为诱因,是否有人、财等承灾体。

2.自然灾害危害程度的地域差异与表现形式

强调:一定灾害强度下,防灾抗灾能力强,有利于减少灾害损失。经济发展水平高,意味着单位面积的经济密度大,灾害损失的绝对数量也大,但这些地区生产自救能力强,灾后恢复较快,灾害损失的相对数量小。而那些经济发展水平低且防灾抗灾能力弱的地区易受灾,受灾后经济损失绝对数量小、相对数量大,缺乏自救和快速恢复的能力。

二、主要自然灾害的成因、分布

1.主要自然灾害的成因、分布、影响

自然

灾害

类型分布成因影响典型灾害气象灾害热带气旋孟加拉湾北部及沿海、中国东南沿海、日本和东南亚国家、加勒比海和美国东部海岸广阔的温暖洋面(热带、副热带);充足的水汽;下热上冷的大气层狂风、暴雨、风暴潮干旱:渐发性,降水不稳定的干旱半干旱区

寒潮: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的深秋到初春地质灾害地震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和环太平洋地带岩层断裂或错位,地球内部能量的急剧释放建筑物遭破坏、交通线路中断、人员伤亡等滑坡和泥石流:山区,危害极大水文灾害洪涝中低纬度,河流中下游地区强降水形成洪水,排水不畅,积水形成涝渍淹没农田、村庄、道路等热带风暴潮:由台风引起,来势猛、破坏力强

温带风暴潮:增势相对平缓生物灾害病害农作物分布区、森林分布区与作物所处环境有关农作物、树木染病枯死虫灾(松材线虫最具危险性)、鼠灾(重灾区是农田、牧场及森林区)(1)台风、飓风都属于热带气旋中强度最强的一级。西北太平洋上热带气旋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在12级及以上的称为台风,印度洋、大西洋及太平洋东岸的称为飓风。

(2)自然灾害并非百害而无一利,要注意其“功效”。洪水泛滥能带来肥沃的土壤;台风能缓解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地壳运动活跃的地方多地热能和温泉;火山灰富含矿物质,能形成肥沃的土壤等。

2.世界两大自然灾害带的分布

灾害带主要的自然灾害太平洋沿岸几百千米宽的自然灾害带火山、地震、台风、海啸、风暴潮北纬20°~50°之间的环球自然灾害带水旱、风暴潮、台风、地质灾害(滑坡、泥石流)3.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

三、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

1.我国主要气象灾害的比较

台风干旱寒潮时间夏秋季节华北地区春旱3~5月,长江中下游地区伏旱7~8月冬半年,春秋季节危害大分布东南沿海我国西北地区、华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除青藏、滇南以外的广大地区成因热带、副热带海区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长期无降水或降水异常偏少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大范围的剧烈降温灾害

特点强风、特大暴雨、风暴潮给生命财产带来危害空气干燥,土壤缺水,粮食减产,人畜饮水困难强降温、大风、雪灾,影响范围大,使农作物受冻害防御

措施加强预报,营造沿海防护林,提高公众防灾意识保护生态环境,节约用水,营造防护林,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旱作农业加强预报,作好防寒准备2.我国主要地质灾害比较

泥石流(滑坡)地震火山分布

规律山区。坡陡谷深、岩石破碎、植被覆盖率低、暴雨骤降或冰雪融水迅速汇集主要集中分布在环太平洋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主要分布在环太平洋地带,地中海和东非的火山带,大西洋洋底典型

地区青藏高原边缘山区,如云南、四川西部,低山丘陵与平原交界处也会出现①东部沿海地区处在环太平洋地震带上

②、云南处在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上山西大同附近――死火山群;长白山、白头山、黑龙江省五大连池――休眠火山;台湾大屯火山群七星山――活火山3.我国的生物灾害比较

生物

灾害虫害鼠害病害类型①常见的农作物虫害有:蝗虫、黏虫、水稻螟虫、棉铃虫等。其中危害最大的是蝗虫

②常见的森林虫害有松材线虫、松毛虫、杨树蛀干害虫、泡桐大袋蛾等。其中松材线虫是世界上最具危险性的森林虫害,被列为国际、国内重大检疫对象亚洲东部喜湿鼠类危害区

亚洲中部耐旱鼠类危害区常见的农作物病害有:稻瘟病、小麦锈病、棉花枯萎病、烟草炭疽病等

常见的森林病害有:杨树烂皮病、松疱锈病、溶叶病、泡桐丛枝病等原因①有适宜繁殖的气候条件

②自然或人为因素造成的天敌减少等①气候变化等造成的不良环境使得作物对病害的抵抗能力降低

②外来病原体入侵也是病害流行的主要原因危害导致农作物减产、林木生长量减少、森林枯死,其不仅对我国森林工业造成极大损失,而且对森林生态功能造成严重破坏害鼠啃食植株,在地下打洞,危害植物根系,使农业减产,森林草地遭到破坏病害使农作物、树木染病枯萎甚至死株,导致大面积农田、森林被毁坏防御

措施农药灭虫;投放天敌;人工诱捕;加强检疫,阻止有害生物进入国门4.我国的水文灾害比较

(1)我国的洪涝灾害比较。

类型洪水来源主要分布地区发生时间暴雨

洪水主要是台风、锋面等带来的暴雨东部季风区各大江河的中下游平原与暴雨的时空分布高度一致,在东部季风区,暴雨集中发生在每年的4~9月,并自南向北推移融雪

洪水由积雪融水和冰川融水形成的洪水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和东北山区受气温升高制约,融雪洪水一般发生在每年的4~5月,冰川融水形成的洪水主要发生在7~8月冰凌

洪水冰凌堵塞河道主要发生在黄河上游的宁夏、内蒙古河段和部分下游河段,松花江部分河段主要发生在河流封冻和解冻的季节学法指导:洪水的形成还与流域的汇水速度和河道的排水速度有关。当流域的汇水速度大于河道的排水速度时,就容易形成洪水;反之则不会形成洪水。流域的汇水速度与流域的地面坡度、土壤含水量、植被覆盖率等有关;河道排水速度与河谷弯曲程度、通畅程度、纵向坡度等因素有关。

(2)我国的风暴潮比较。

类型发生季节发生地区特点主要危害台风引起的风暴潮多在夏秋季节台风鼎盛时期东南沿海,其中长江口、钱塘江口、珠江三角洲、台湾、海南等地受灾最为严重来势猛、速度快、强度大、破坏力强温带风暴潮春秋季节我国北方沿海地区增水过程相对平缓不仅毁坏船只,而且破坏房屋、农田、海堤以及码头、港口等工程设施,并造成不同程度的人员伤亡。受灾体的价值越高,造成的损失越大5.我国自然灾害多发的原因

(1)特殊的地理位置。我国处在两大自然灾害带的交汇处,一是环太平洋灾害带,处在太平洋板块和其他板块的交界处,地壳不稳定,是灾害点位最多的地区。二是北半球中纬度灾害带,沿地中海―喜马拉雅一带灾害点位密集。

(2)强烈的地壳运动。我国处在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

(3)多山的地貌。我国2/3的面积是山区,地貌类型复杂多样。

(4)受不稳定的季风环流控制。季风气候不稳定,尤其是夏威夷高压势力的大小及位置的移动常导致我国频繁发生旱涝灾害。

6.我国西南地区地质灾害多发的原因

强调:西南地区最常发生的地质灾害为地震、滑坡、泥石流,而这些灾害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再加上这里气候和地形的特点,就形成了多种地质灾害群发的特点。

7.长江流域水文灾害多发的原因

强调:我国长江流域水文灾害多发的原因既有自然因素,又有人为因素。虽然人类难以改变自然规律,但我们可以从减少人为不合理的开发利用、降低生态环境脆弱性等方面减轻灾情。人类的合理活动,如生物措施(植树种草)、工程措施(修建水库,打坝淤地)、保护水域和合理利用土地等,都能最大程度地减少洪水灾害的威胁。

8.华北地区气象灾害多发的原因

强调:华北地区地处我国北方,属于温带季风气候,由于夏季风强弱不定,从而使得降水的年际、季节变化都很大,因此,旱涝灾害频发。再加上距离冬季风源地较近,地势平坦,冬春季节强劲的冬季风也带来了多种灾害。所以,该地区的灾害主要是由气象灾害造成的。

【强化训练】

1.2012年1月底,亚欧大陆遭遇了寒冷天气袭击。下图为有关此新闻报道的图片。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指出本次极寒天气可能给遇灾国家或地区带来的危害,以及政府部门应采取的措施。

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某省区农业虫害发生地和≥10℃积温等值线分布图。

材料二材料一图所示省区是我国农作物病虫害较严重的地区,小麦吸浆虫和稻瘟病是该省重要病害之一,其中长期连阴雨、长期灌深水是稻瘟病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1)描述该省农业虫害的主要分布特点。

(2)说出该省南部主要的农业病虫害类型,并说明该病虫害发生的气象原因。

3.读长江中下游地区2011年春夏季节降水比较图,完成下列问题。

说明:图中“平均值”为1971~2011年该季节降水量平均值。

(1)结合图示,分析2011年长江中下游地区曾发生过哪些自然灾害。

(2)在长江中下游的山地丘陵地区,上题所指自然灾害会带来哪些次生灾害?

4.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大。读各类自然灾害对农业损失面积比例图,回答问题。

(1)从各类自然灾害对农业损失面积比例图上可以看出:危害我国农业生产最严重的自然灾害是和。形成这两种灾害的自然原因是什么?

(2)自然灾害对我国农业造成的损失较为严重,请从防灾减灾方面对我国农业的发展提出建议。

5.下图为我国三类地区的划分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说出“一类地区”多发的两种不同类型的自然灾害,并分析其产生的自然原因。

(2)总结我国“三类地区”的区域分布特点,并分析其经济损失相对较小的原因。

6.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我国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发生在我国的地震约占全球大陆地震发生次数的1/3,地震死亡人数约占全球的1/2。除贵州、浙江两省外,其他各省级行政区都发生过6级以上的强震,但是各省(市、区)之间地震灾害发生的情况仍有很大的差异。上图显示了我国各省(市、区)地震灾害风险程度的差异。

(1)说出我国地震灾害风险等级的区域分布特点并简述其主要原因。

(2)我国应采取哪些措施以“缩小”地震灾情?

7.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泥石流灾情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分析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国泥石流分布图。

材料二中国泥石流成因的地域差异。

区域成因类型特点青藏高原东

南部山地冰川泥石流规模巨大,频繁而猛烈川滇山地降雨泥石流较频繁,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黄土高原暴雨激发的泥石流频率、规模、强度均不及山区泥石流华北和东北

山地暴雨引发的泥石流频率低,但规模大且来势凶猛(1)分析黄土高原泥石流形成的主要原因。

(2)我国泥石流多发于哪一季节?其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

1.危害:危害人体健康,造成人员死亡;破坏电力设施;阻断交通;造成能源供应紧张;农业生产遭受低温冻害等。措施:加强天气预报,提前寒潮预警信息;完善救援机制,备足救援物资;加强防灾减灾宣传等。

2.(1)集中分布于4800~5200(≥10℃积温)等值线之间;中东部多,北部、西部少。

(2)类型:稻瘟病。原因:稻瘟病发生时气候温暖,阴雨连绵,光照不足。(答出两点即可)

3.(1)春季降水大幅减少,导致该地区出现严重干旱灾害;夏季降水大幅增加,导致该地区出现严重洪涝灾害。

(2)春季干旱易引发火灾(虫灾)。夏季暴雨易引发水土流失,土壤肥力降低;夏季暴雨冲刷导致滑坡、泥石流灾害。

4.(1)干旱洪涝原因:我国主要是季风气候,季风不稳定,降水变率大,容易引起旱涝灾害。

(2)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加大农业防灾减灾的科技投入,开发抗灾能力强的新品种。

5.(1)地震:处在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地震频繁。滑坡和泥石流:山区面积广大,地表起伏大;夏季多暴雨;植被覆盖率低;地壳运动活跃,地表物质破碎。(西北干旱:距海遥远,高山阻挡,天然降水少)

(2)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原因:属于经济发达地区,由于人口多,经济总量高,抗灾减灾的基础雄厚,抗灾能力强,灾害对该地区危害程度较低,所以自然灾害的直接经济损失相对较小。

6.(1)分布特点:我国地震灾害风险等级的地区分布不均,中西部地区地震灾害风险大于东部地区。主要原因:我国西部地区处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而我国东部大部分地区抗灾能力强。

篇4

汶川地震灾害对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包括对区域经济增长、区域产业结构、区域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利用和区域间的经济联系的影响。

(一)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

经济增长包括两个方面的涵义,其一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生产人民所需的商品和劳务的潜在生产能力或这种潜在生产能力的增长率,其二指一定时期内商品和劳务的实际增加量或它们的实际增长率。这些措施使得财政对灾害的相关支出成为影响财政支出计划的一个不确定因素,影响财政收支的平衡和其它经济社会建设的发展。

(二)对区域产业结构的影响

汶川地震对一些早先构建起来的较为合理的产业结构造成很大的冲击,也会使产业结构大幅度降级。例如,地震对土地资源的破坏,制约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进一步增加。劳动力隐性失业于第一产业,使得第一产业产值结构和就业结构错位幅度较大,地震对工业的破坏,又使第二产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进一步减弱。此外,地震对环境的破坏,也严重地影响了旅游业的发展与创收。

(三)对区域资源和环境可持续利用的影响

地区经济增长所需的资源可分为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两大类,它们共同构成了区域经济增长的资源基础。区域内自然资源的察赋直接影响着区域经济活动的规模和效益。汶川地震引起地形地貌的变化,产生水土流失,对土壤环境影响也大。地震破坏了植被,使植被覆盖度下降,生物多样性减少,对周围动物物种多样性有所影响。

(四)对区域间经济联系与合作的影响

区域合作已成为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实现地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途径。区域间的知识扩散、专业化生产和规模经济产生的动态优势是促进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外生力量,区域利用各自的比较优势进行区域间人才、资金、技术、产品等方面的交流,既可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活力,同时也推动了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汶川地震一方面破坏了区域间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使区域间经济联系困难,另一方面破坏了受灾区域的生产、生活设施,加剧了区域间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严重损害了经济的规模效益、分工效益和产业结构效益,造成经济效率损失,使生产要素匮乏与经济发展的矛盾进一步加剧,特别是人才、土地等生产要素的匮乏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发展。

二、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汶川地震灾区重建的路径选择

可持续发展包括社会、经济、资源、人口、环境等方面,而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条件。汶川灾区的重建要把目光放远,坚持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一)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减轻地震灾害的客观基础

防震减灾主要包括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预防、地震应急、地震救灾与重建四个环节。这些以投入相应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为条件的。如果一个地区的经济实力强,对解决地震灾害问题的经济投入力度大,其防范和抗御地震灾害的能力亦会大大增强,并将取得良好的效果;所以说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减轻地震灾害的客观基础。

(二)经济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提高抗震设防水平

由于破坏性地震的发生和大小是不确定的,所以对建筑结构进行合理的抗震设计乃是减轻地震灾害的最有效措施,而建筑结构的合理抗震设计涉及的首要问题,便是如何确定工程结构的设防标准问题。随着社会物质文明和技术的进步,人们对建筑功能和安全性要求愈来愈高,要求采用更高的抗震设防标准。因此,经济发展有利于提高建筑结构的抗震设防水平,使我们居住的空间更加安全。

三、正确处理地震灾害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研究地震灾害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相互关系,将防灾救灾与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协调起来,提高区域的综合防灾救灾能力,大大减少各种自然灾害带来的不良影响,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在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要努力处理好地震灾害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一)开展自然灾害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定量关系研究

要加强灾害综合研究,研究地震灾害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由于地质灾害具有突发性或渐进累积性,以及人类行为对灾情形成的重要作用,因此,防灾减灾要提高对地质灾害的理解和认识,可通过剖析区域经济各因素如资本、劳动力、科技进步等因素如何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来分析地震灾害的发生对这些增长因素作用,以此来确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并将地震灾害对经济增长影响模型的理论经验结论和政策描述应用于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同时,也要研究地震灾害对产业要素资源的配置作用及结构效应,分析地震灾害对区域产业间关系结构及比例关系的影响,为灾后区域重新配置产业结构提供政策导向,分析地震灾害的区域间联动效应和对区域与环境的破坏,为制定区域整体防灾规划提供理论依据。

(二)建立区域的信息系统和预警机制

灾害预警系统,就是要在管制机构中,构建一种能对同质性灾害事故具有免疫功能,并对各种灾害现象具有预防和矫正功能的自组织机制。建立预警机制,首先要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指标建立社会预警系统的指标体系,再经过研究和调查确定警戒限,用信息系统中收集到的信息对某个区域的现状进行评价,对每种地质灾害的成因机理、易发区域及严重程度、可能采取的预防措施,制成有关图件,将灾害监测、预测预报、预防、应急、救援、恢复、灾害管理等纳入到灾害系统的综合研究中,为决策部门提供科学信息和决策依据,以实现全社会共同减灾的目的。

(三)建立和完善巨灾风险保障机制,为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保险在巨灾救助方面具有优势保险以其分散风险、保障民生的优势。目前我国巨灾救助由中央政府主导的公共财政负责,主要工作由民政、地震、防汛抗旱等政府部门承担,灾后安置和灾区重建基本靠政府补贴和社会捐赠,具有很大的不经济性。如此,决定了必须建立和完善巨灾风险保障机制,建立由政府、保险公司、投保人共同参与和分担风险的保险机制,即政府在巨灾保险的供求平衡上要发挥主导作用,通过强制保险、政策优惠和超额损失再保险,解决巨灾保险可负担性和可供性的矛盾,保险公司则采用市场化运作方式和再保险风险转移手段,借助资本市场分散巨灾风险,协助推动风险管理,为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篇5

引起地球表层振动的原因很多,根据地震的成因,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构造地震:是指岩石层板块相互间的运动和作用影响的结果,常常与活动的断裂带和断层有关。这类地震发生次数最多,破坏力也最大,世界上约90%的地震以及所有造成重大灾害的地震都是构造地震。

2.火山地震:是指伴随火山喷发或地下岩浆冲击而引起的地震。只有在火山活动区才可能发生火山地震,这类地震约占世界地震的7%。

3.塌陷地震:是指由于地下岩洞或矿井顶部塌陷而引起的地震。这类地震比较小,数量也不多。

4.诱发地震:是指由于水库蓄水、采矿注水或抽水等人类工程活动引发的地震。

5.人工地震:是指地下核爆炸、工业爆破等引发的地震。

二、有关地震的基本概念

震源:是指地球内部发生地震的地方。

震源深度:震源垂直向上到地表的距离是震源深度。通常把地震震源深度在60公里以内的地震称为浅源地震;60-300公里称为中源地震;300公里以上的为深源地震。

地震的破坏性,与震源深度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样震级的地震,震源深度浅,造成的破坏大;震源深度深,造成的破坏相对就小。世界上发生的地震,多数是浅源地震。

震中:震源上方正对着的地面称为震中。震中及其附近的地方称为震中区,也称极震区。震中到地面上任一点的距离叫震中距离(简称震中距)。震中距在100公里以内的称为地方震;在1000公里以内称为近震;大于1000公里称为远震。

三、地震灾害事件等级

地震灾害事件,按严重程度分为四级:

一般地震灾害(Ⅳ级),是指造成人员死亡20人以下,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的地震;发生在人口较密集地区5.5—6.0级地震,可初判为一般地震灾害。

较大地震灾害(Ⅲ级),是指造成人员死亡20人以上至50人以下,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的地震;发生在人口较密集地区6.0—6.5级地震,可初判为较大地震灾害;

重大地震灾害(Ⅱ级),是指造成人员死亡50人以上至300人以下,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的地震;发生在人口较密集地区6.5—7.0级地震,可初判为重大地震灾害;

特别重大地震灾害(Ⅰ级),是指造成人员死亡300人以上,直接经济损失占我省上年国内生产总值1%以上的地震;发生在人口较密集地区7.0级以上地震,可初判为特别重大地震灾害。

四、地震时的自我救护

地震的发生是一种不可避免的自然现象,怎样才能把地震带来的伤亡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告诉大家一些地震时自我救护方面的知识。

(一)震前

政府正式对某一个地区了破坏性地震的短临预报以后,处于该地区的居民,应该做好防震准备。

首先要制定家庭防震计划,准备充足的食品和水,检查并及时消除家里不利防震的隐患,加固住房,摸清自己居住地的周围环境是否有空旷的地带(即各种建筑物倒塌时压不到的地方),如果有条件应该搭盖防震棚。

其次,合理放置家具、物品,把墙上悬挂较重的物品取下来或固定住。把易燃易爆或有毒物品放在安全的地方。清理杂物,让门口、楼道畅通,便于及时撤离。将阳台上摆放的花盆杂物拿下来,固定高大家具,防止掉落或倾倒砸人。家具的摆放做到“重在下,轻在上”。

最后,把牢固的家具(如办公桌、写字台)下腾空,以备震时藏身。准备一个家庭防震包,内置手电、电池、创可贴、收音机、压缩干粮和水,以及常用的药品和受伤时的医用急救包,放置在便于取到的地方。在家里适时进行防震演练,练习“十秒钟紧急避险”,进行紧急撤离与疏散练习。

(二)震时

无论是在了短临预报的地区还是在没有预报的地区,只要地震已经发生,就必须采取应急措施。

由于地震发生时,从震动开始到房屋倒塌一般只有十几秒钟的时间,凡居住在高层楼房内的人,已没有逃出楼房的可能,只能在楼房破坏前立即寻找避震空间。处于室外的人,应立即逃离到不会被建筑物倒塌而压砸的地方。如果能够镇静地利用这个时间段,就有了生存的希望。结合这一点,告诉大家一些基本的避震方法:

1、首先了解避震要点

“震时就近避震,震后迅速撤离到空旷、安全地带”是应急避震的最好办法。避震应选择室内结实、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旁),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开间小、有支撑的地方,室外开阔、安全的地方。

2、避震时具体采取的姿势

(1)伏而待定,蹲下或坐下,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

(2)抓住桌腿等牢固的物体,保护头颈、眼睛,掩住口鼻;

(3)避开人流,不要乱挤乱拥,不要随便点明火,因为空气中可能有易燃易爆气体。

(三)震后

指强烈地震发生后有限的时间段,值得告诉大家的是,此时最应当注意抓紧时间,让自己在地震中侥幸逃生,避免余震给自己带来伤害,也就是说在第一次地震发生后要赶快转移到再次发生强烈余震而自己被建筑物倒塌而压砸的地方。例如:1976年唐山7.8级地震的当天,就发生了震级分别为6.5和7.1级的两次余震,再次给人们造成了重大损失。

五、震后自救互救措施

自救互救,主要指地震发生后外部救援人员尚未赶到现场时,灾区人民的自我和相互救护。

破坏性地震发生后,救援人员不可能很快到达灾区,采取科学的自救互救方法和技能,使更多的被埋压人员获得生存。

(一)自救

自救指被埋压人员自己创造条件保存生命,脱离险境。正确的自救往往可以在求生希望不大的情况获得生还。

自救的要点如下:

1、遇难者应保持镇静,努力克服恐惧心理,坚定生存信念。

2、压埋较轻者应根据本人所处的具体情况,寻找薄弱部位和可以自救脱险的方法,尽快脱离险地。

3、不能自行脱险时,应视情况而采取以下措施:

(1)设法将手脚挣脱出来,清除压在自己身上的物体(搬不动的不要强行搬拉,以免造成新的伤害),用湿毛巾、衣服和其他透气的物体捂住口鼻和头部,防止烟尘窒息和意外事故。

(2)用避开身体上方不结实的倒塌物和其它容易掉落的物体;用砖块、木棍等支撑残垣断壁,扩大和稳定生存空间,以防余震发生后,环境进一步恶化。

(3)设法脱离险境。如果找不到脱离险境的通道,尽量保存体力,用石块敲击能发出声响的物体,向外发出呼救信号,不要哭喊、急躁和盲目行动,这样会大量消耗精力和体力。尽可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或闭目休息,等待救援人员到来。如果受伤,要想法包扎,避免流血过多。

(4)维持生命。如果被埋在废墟下的时间比较长,救援人员未到,或者没有听到呼救信号,就要想办法维持自己的生命,水和食品一定要节约,尽量寻找食品和饮用水,必要时自己的尿液也能起到救命作用。

(二)互救

互救是指灾区幸免于难的人员对亲人、邻里和一切被埋压人员的救助。

震后,被埋压的时间越短,被救者的存活率越高。外界救灾队伍不可能立即赶到救灾现场,在这种情况下,为使更多被埋压在废墟下的人员,获得宝贵的生命,灾区群众积极投入互救,是减轻人员伤亡最及时、最有效的办法。因此在外援队伍到来之前,家庭和邻里之间应当自动组织起来,开展积极地互救活动。救助工作的原则是:

1、根据“先易后难”的原则,应当先抢救建筑物边沿瓦砾中的幸存者和那些容易获救的幸存者;

2、先救青年人和轻伤者,后救其他人员;

3、先抢救近处的埋压者,后救较远的人员;

4、先抢救医院、学校、旅馆等“人员密集”的地方。

抢救出来的轻伤幸存者,可以迅速充实扩大互救队伍,更合理地展开救助活动。

合理科学的救助方法可以更多更好地救出被埋压人员,因此掌握一定的技巧和要领是保持救助成果的必要条件。

六、地震谣言及其识别

地震谣言是毫无事实根据又以非正规途径进行社会传播的地震传闻。其产生的根源:一是恐震心理。二是缺乏必要的地震科普知识。三是地震预报当前尚不过关,或者是宣传工作上的片面性在一些群众中产生的曲解。

地震谣言危害极大,它给人们造成的心理异常以及对社会经济建设的影响往往是十分严重的。

地震谣言的识别方法,简单说就是“一问二想三核实”。

“一问”:只要不是政府正式的地震预报,无论是地震学术权威说的,还是贴有“样标签”的跨国预报;无论是“有根有据”的地震传闻,还是带有迷信色彩的地震消息,一概不要相信和传播。因为,按照国务院《地震预报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一般情况下只有省级政府才有权向社会公开地震预报。

篇6

综上所述,当前地理课堂中的防灾教育是极不正常的,加强防灾教育刻不容缓。在第九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减灾防灾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要加强对自然灾害孕育、发生、发展、演变、时空分布等规律和致灾机理的研究,为科学预测和预防自然灾害提供理论依据。二是要加强自然灾害监测和预警能力建设,在完善现有气象、水文、地震、地质、海洋、环境等监测站网的基础上,增加监测密度,提升监测水平,构建自然灾害立体监测体系,建立灾害监测――研究――预警预报网络体系。三是要深入研究各种自然灾害之间、灾害和生态环境、灾害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开展全国自然灾害风险综合评估,加强防灾减灾关键技术研发,强化应对各类自然灾害预案的编制。四是要加快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网络通信技术的应用以及防灾减灾高技术成果转化和综合集成,建立国家综合减灾和风险管理信息共享平台,完善国家和地方灾情监测、预警、评估、应急救助指挥体系。五是要优化整合各类科技资源,将依靠科技建立自然灾害防御体系纳入国家和各地区各部门发展规划,并将灾害预防等科技知识纳入国民教育,纳入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纳入全社会科普活动,提高全民防灾意识、知识水平和避险自救能力。六是要围绕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和灾害防治工作中尚未解决的科学难题广泛开展国际交流合作,既学习国外的有益经验和先进技术,也对人类社会共同防灾减灾作出贡献。

从以上的讲话内容可以看出党和政府加强防灾工作的决心和有力措施,作为教育部门,特别是教育工作者,都应该积极行动起来,从改变我们的地理课堂开始。主要思路如下:

1.进一步修订地理课程标准,建立一整套从小学到高中的地理减灾防灾的课程体系,以完善当前的不足,中心理念应该是立足于提高学生的生存能力,通过地理课的学习,学生应当能够比较详细地了解自然灾害的的分类,能够分析其危害,探究其发生机制,首要是要知道如何辨别与防备灾害的发生。

2.其次是要努力提高地理学科在各个学段的重要性,不能使它成为可有可无的点缀品,要让地理素养真正成为每个公民应有的素质一部分。要增加地理科的课时,在初中应该成为独立的一门学科,取消开卷考试。在高中要让“自然灾害与防治”列入必修科目,而不是文科生的选修课中不会选修的一门课。灾害怎么会有文理分科?

篇7

地震风险的损失分布有着严重的厚尾性,即出现极端值的概率较大。这使保险公司难以确定合适的费率,从而大大破坏了对保险公司的稳点性经营要求。所以,一方面地震保险的定价和其他保险产品的定价有较大的差异。另一方面,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额大小也难以确定。我们知道,地震风险的构成因素十分繁复。不仅何时何地发生多大的地震难以预测到,即使在同一震级的地震下,造成的损失大小与人员伤亡也有差别。这与当地的建筑结构,居民的防灾减灾意识等因素有很大的关系,而且地震保险还面临着严重的逆选择问题。因为不同区域的地震风险大小不同,地震灾害史也不同,当地民众对地震灾害的看法不同。这就导致了高风险地区热衷于投保,低风险地区无心投保的情况。

2地震保险费率定价的国际比较

2.1日本

日本家庭财产地震保险的费率由纯费率和附加费率两部分组成,其中,纯费率用来反映地震风险的大小,而附加费率则体现出保险公司的运营成本。日本的地震保险费率根据地震风险大小和建筑结构分为四个区域,费率从005%~04.3%不等。此外,根据建筑物年限和抗震等级的不同,可以按照规定享受到10%到30%的优惠折扣。日本政府也出台了税收方面的优惠政策,用来促进地震保险的推广。日本的地震保险费率比较切合于实际情况,不仅仅是日本很早就注重收集地震灾害发生后的相关经济数据,还在于它由专门的中立机构确定,使之更富科学性。相比之下,我国应该更加注意完善我国的地震灾害数据库,在准确的精算基础上进行以地区和建筑物来分类的定价。

2.2美国

美国各州的地震保险情况不尽相同,在这里以美国加州的地震保险为例。在费率方面,加州地震局使用美国三大巨灾建模公司之一的EQE International研发的地震模型对风险进行评估,根据损失期望的大小来确定费率高低。EQE International在费率厘定过程中主要考虑两方面的因素:一是由地质科学机构提供的与地震强度和地震发生的概率相关的信息;二是损失期望,即根据建筑物类型、年限、地表机构、据地震带距离等条件,估算的损失值。因此,加州将全州划分为19个费率区,不同费率区的费率差别很大。从01.1%到05.2.5%不等。对于地震保险来说,若采用单一费率制度,易引发逆选择问题致使保险市场风险系数攀升。然而对费率进行过细的划分,又会使成本不断增加。所以加州地震保险的定价方法很好的权衡了道德风险和成本攀升之间的矛盾。

美国与日本相比,将费率做了进一步的细化,这使得地震保险产品的复杂性进一步加剧。当然美国有着全球最发达的金融市场,复杂的保险产品也可以得到良好的运作。但是对我国而已,金融市场尚欠发达,保险行业更是刚刚起步,不宜推广过于复杂的地震保险产品。

3对我国地震保险费率定价的建议

3.1费率定价方法的分析

我国各地区的地震危险性、人口稠密情况差异较大,适用于区域性地震保险费保守偏高的厘定策略。下面分析净费率计算的过程。

计算净费率,需要的是未来比较长的一个时期内平均保险额损失率的预测数据。常见的方法是将过去一个时期由保额损失率的统计值作为未来的预测数据,或是根据过去的统计值对未来的预测值做估算和推断。这种做法实际上是假定在未来的时期内统计特性的参数与过去的基本相同。但是考虑到地震风险的特殊性,有必要将地震的发生和由此引起的破坏分为两个影响净费率的因素,即地震危险性参数和建筑物损失率。

在计算地震危险性参数和建筑物损失率时,可以利用地震烈度将它们统一起来。由于地震烈度这个指标主要是根据地震破坏程度而评定的,因而可以将预测的损失率表示为烈度的函数,地震烈度记作I,函数关系记作LE(I)。LE与地震烈度存在着正比关系。另外,当考虑地震危险性时,情况却恰恰相反。因为从统计数据看来,震中烈度大的地震发生的可能性要比震中烈度小的地震发生的可能性小。因此可以选用以MMI烈度值为随机变量的地震发生的概率函数来表示地震危险性,记为P(I)。

为我国地震保险业务的开展,可以将现有的建筑分为四种类型来分别计算。而数据资料采用慕尼黑再保险公司所提供的数据,由于该公司长期经营地震保险,又有大量的损失率数据,所以数据可靠性较高,故此作为大范围内平均损失率的计算基础,如下表所示。

上表表明了建筑物财产在地震下的损失率情况,接下来考虑非建筑财产的受损情况。

非建筑物财产损失的影响因素相当复杂,与建筑物损失有直接关系,还与其摆放位置和自身材料有关。因此当地震灾害发生后,估算非建筑物财产的损失率有很大困难。故而可以根据经验数据判断非建筑财产在地震损失中所占的比重,推算其与建筑物财产损失率的关系,以确定其平均损失率和费率。统计结果表明,非建筑物损失率一般为建筑物损失率的50%,这个数据比较适合于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情况。确定了建筑物财产和非建筑财产的损失率,可以得到一个地震区的平均保额损失率,将其进行折算就可以得到该地震区的净费率值。

3.2费率定价应注意的事项

篇8

在《珠峰超越极限》系列节目的拍摄过程中,Discovery派出了共17人的精英班底。他们全程跟踪拍摄登山队员和专业向导组成的登山队,以超卓的拍摄技术记录登山者在极端恶劣条件下攀越珠峰过程中的每一步进程;作为喜马拉雅高山向导的夏尔巴人佩戴头盔式摄像机所拍摄到的画面,将让观众从一名登山队员的视角闯入死亡、超越身体极限,完成一次犹如身临其境般的登顶尝试,与登山者共同体验惊险悲壮的探索旅程。

Discovery亚洲电视网副总裁兼中国区总经理张方在新闻会上表示:“Discovery探索频道联手雪花啤酒推出《珠峰:超越极限》系列节目,是对人类体育精神的完整诠释。Discovery不断将探索太自然的纪录片专题节目带给中国电视观众,展现出人类在极端恶劣的自然环境考验下,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更希望这种意志激励经历大地震的同胞们创造更多的奇迹。”

篇9

在讲授“中国的地质灾害”时,可让学生观看那英和解晓东在雅安地震艺演时唱的一首歌曲“兄弟姐妹”,打动学生内心,并通过对雅安地震灾情的分析,激发学生求知欲和探究地质灾害相关内容的激情,然后提出与所学内容相关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总之,“问题探究教学”模式就是要求依据课程标准规定,通过故事、时空观察、新闻、图片等形式,创设情景,提出问题,激发出学生“我想学”、“我爱学”的求知欲和学生探究知识真谛的激情,让学生带着问题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整体要求简洁明快,富有启发性、趣味性,应与当堂教学内容进行恰当衔接。

2.自学释疑互提问

新课导入后,可出示依据课程标准制定的自学提纲:从板块构造的角度说出我国地质灾害多发的原因;说出我国地质灾害多发地区;说出我国地震灾害的规模特点及灾情分布特点;说出我国滑坡、泥石流灾害的时空间分布特点,并能结合相关知识和材料,分析滑坡、泥石流灾害的成因;通过对地震、滑坡、泥石流的分析,总结出地质灾害多发的原因及对应措施。

结合自学提纲和教材相关内容,给学生5~10分钟时间让其充分自学。学生自学以后,在把握了本节课知识脉络的基础上,再相互交流学习提纲中涉及的问题,并自己尝试解决这些问题,将交流过程中不能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勇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做好记录,注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发现问题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既激发学生“我会学”、 “我能学”的积极性,又养成主动思考的良好习惯,也为下一环节打下基础。

3.探究交流善提问

在学生相互交流之后,让其汇报自学提纲的相关问题,并根据回答情况,确定出本节课的重难点,进而围绕这些问题展开合作探究。如讲“中国的地质灾害”时,可将“为何我国地震灾害西多东少,灾情却东重西轻”,通过对比分析地震、滑坡、泥石流的成因,总结出西南地区地质灾害多发的原因等问题做为本节课重点探究的内容,展开讨论。处理这一问题时,可通过“提出问题—合作探究—小组展示——教师点评”四个环节达到教学目标。

提出问题:让学生将自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学生探究时新发现的问题,通过口述、演板、投影等形式提出,供小组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学生按照预先分好的学习小组,有目的、有秩序地开展探究。经过组内合作探究,对存在问题各个击破,形成共同探究的学习成果。探究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倾听,收集信息,以备点评。

小组展示:每个学习小组选派代表向全班同学展示本组探究的成果及介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其它小组可以补充。

以上三个环节,力求通过生生互动、组组互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观察能力、动脑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人人都是老师,人人都是学生,形成激情的课堂氛围。在这一环节中应始终坚持“三个凡是”的原则:凡是学生能自己发现的问题就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凡是学生能自己解决的问题就让他们自己去解决;凡是学生能总结的规律就让他们自己去总结。

教师点评:通过上面三个环节仍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要进行点评:要对学生通过合作探究获得的学习成果给予肯定;对于学生合作探究后仍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要找准问题要害,通过点拨、指导等方式,让学生思考后得出结论;对于学生不能总结出来的规律,教师要把学生已经掌握的分散知识串起来,帮助他们找出规律,促使学生构建起自己的知识体系。

4.延伸迁移多提问

篇10

一、及早布置,认真组织

我办对此次宣传活动高度重视,为了使本次宣传活动顺利开展,我办及时学习市局文件精神,认真研究、部署各项宣传工作。尤其是对活动日程、宣传内容、宣传形式进行了周密部署。并与各乡镇防震减灾科普宣传点、各中学、中心小学防震减灾科普宣传点、各示范学校加强联系,认真扎实地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活动。

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1、编印和发放防震减灾宣传材料:为加大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的宣传力度,秀屿区地震办组织编印了《地震—群灾之首》(折页宣传手册)和《莆田市秀屿区“防灾减灾我能行”科普宣讲手册》。手册采用通俗易懂的形式,介绍了地震成因、地震前兆、防震准备及自救互救等基本常识,深受了广大干群的欢迎。并发放由市地震局编印的《防震减灾科普课堂》、防震减灾小手册、挂图、DVD等地震科普宣传材料给各中小学。

2、活动期间,我办积极营造宣传氛围,利用区政府大门外侧围墙的重要宣传媒介,展示多条防灾减灾宣传标语,提高大家的防灾减灾意识,减少生命财产损失。

3、在秀屿区实验中学开展地震应急逃生演练,并进行地震科普宣传。

为提高学校师生对地震灾害的应变能力,5月15日上午,秀屿区地震办在实验中学开展地震应急逃生演练,并进行地震科普宣传。

整个活动共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由学校组织开展地震应急逃生演练。

根据学校的应急疏散演练方案,全体师生快速而有序地安全疏散至楼外,并在操场预先指定的位置集合站队清点人数。演练全过程,全校三千多名师生行动迅速,总耗时3分40秒,顺利完成本次演练任务。

第二阶段向学生们分发宣传材料,并展示地震科普展板供学生参观。

本次演练活动提高了师生的防震减灾意识,有利于提高他们应对地震灾难的能力,以点带面,达到“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目的。

篇11

2遥感技术在地质灾害监测中的作用

各种自然灾害发生前一般都会出现各种先兆,而且很多灾害的发生和发展都有一定的时空规律,彼此之间常有一定的关系,这就为自然灾害的预报提供了可能。在自然灾害的预报和研究中运用遥感技术可以发挥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2.1推动国家自然灾害数据库建设

地质灾害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发生地质灾害后的地形地貌在遥感图像中通常与周围正常的情况有所区别,特别是在形态、色调和影纹结构等方面。为了在地质灾害发生后快速及时地了解地质灾害的规模和具体情况,可以通过我国的资源卫星、气象卫星和其他专业卫星等进行遥感信号的采集,然后运用地质灾害遥感信息的合理解释,对已经发生地质灾害的地点或是隐患点进行详细的调查分析,并对数据进行整理后得出灾害规模、灾害分布、形成因素、孕育过程、变化趋势等。通过以上工作可以有效推动对灾害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工作,并且按照地质灾害的类别,建立灾害要素数据库,构建灾害预测评估和灾后灾害快速评估运行系统。

2.2为抗灾救灾应急决策提供快速信息支持

一些突发性自然灾害,难以实现迅速、准确、动态的监测与预报,但遥感技术可以不受地面条件限制,快速获取灾害发生后灾区的全面景观,根据灾害分类分级及影像模型,判读图像,快速确定灾情,为应急救援工作提供第一手资料,从而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对自然灾害的应急响应。在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及2010年青海玉树大地震中,有关部门使用多种航天、航空遥感技术为抗震救灾指挥部及时提供了多种类型、不同分辨率的卫星和航空遥感数据分析信息,为抗震救灾指挥系统及时全面地了解灾情、快速部署救援行动提供了可靠的信息支持。在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发生特大火灾时,我国立刻调整了环境减灾卫星A、B星拍摄角度和运行频率,每天两次飞过澳大利亚上空,迅速准确地拍摄了澳大利亚火场的光学、红外和雷达图像,为澳大利亚空间信息合作研究中心提供了大量的卫星监测图像,极大地帮助了澳大利亚有关部门的灭火行动。

2.3提高次生灾害的预测预报能力

做好次生灾害的排查与监测预警工作,是减少和降低灾害损失的重要措施。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实时监测地震次生灾害,让人们能够有效规避灾害或减小灾害损失。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中,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通过航空遥感应急调查,及时掌握了北川等14个重灾县市道路、房屋损坏等灾情和崩塌、滑坡、泥石流及堰塞湖等次生灾害情况,共解译出地震引发的崩塌、滑坡、泥石流7226个,堰塞湖147个,灾害毁路1423处;圈定有危险的村镇264个,潜在危险道路1732处,从而为有效防范次生灾害的发生、最大限度地降低灾害损失提供了有力的信息支持。

2.4为灾后重建规划提供决策依据

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发生后,灾区的重建规划是抗灾救灾的一项重要工作。如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应当根据地质条件和地震活动断层分布以及资源环境承载能力,重点对城镇和乡村的布局、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防灾减灾和生态环境以及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等作出安排。城镇和工程选址时要充分考虑灾害综合区划,既防止类似的灾害重复发生,也要防御其他自然灾害的侵袭。在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我国利用航天和航空遥感,及时开展汶川地震灾情评估工作,完成不同烈度人口影响评估,以及房屋倒损、道路损毁、人员伤亡等灾情及次生灾害评估、灾情综合评估、地震灾害范围评估、地震灾害经济损失评估等工作,为灾区规划重建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决策咨询。

2.5帮助提高地震预测预报水平

地震的预测预报是一个世界性难题。我国破坏性地震频繁发生,损失极为惨重。为了有效地预测地震发生,必须对地震前的各种兆信信息进行收集和数据挖掘,找到地震演变规律,尽可能地有效预测预报地震。卫星遥感技术通过多种手段观测、广阔的信息覆盖、短周期的观测手段等,为提高地震灾害的预测预报水平提供了可能。遥感技术用于监测和评估地震灾害已成为研究的一大热门。目前,遥感方法中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SAR)技术在监测地震形变方面的潜力已得到广泛认同。在地震研究方面,我国运用各种遥感图像,进行断层活动性、强震构造环境、地震地表破裂等方面的遥感地质解译以及干涉形迹测量研究,取得了重要研究成果。同时还开展了遥感技术在地震监测预报中的可应用性研究、红外遥感地震前兆的异常特征、预报方法和机理研究以及地震前兆热红外异常卫星遥感监测与快速处理系统研究等,为卫星遥感应用于地震监测预报开辟了新的方向。我国地震局已将卫星遥感的部分热红外实测数据,通过全国地震系统共享给所有地震研究工作者,为地震监测和预报提供数据支持。

3遥感技术在地质灾害监测中的具体应用

我国的地质灾害遥感调查技术为大型工程的可行性研究提供地质灾害分布、潜在危害及环境基础资料。实践证明,遥感技术在识别滑坡、泥石流,制作区域滑坡、泥石流分布图等方面体现出巨大的应用价值。

3.1孕灾背景调查与研究从地质灾害预测预报相关理论分析可知,灾害孕育过程中要对一些因素进行长期观测,发现其变化规律。这些因素包括时日降水量、地面坡度、多年平均降水量、植被发育状况、构造发育程度等。这些因素的成功观测是地震预测预报的重要保障。通过气象卫星可以实时检测降雨情况,而资源卫星可以对地表地物进行详细的调查,通过红外波段和微波波段分析地下物质的体貌体征等。结合气象卫星和资源卫星强大的遥感技术,可以对以上孕灾因素进行实时监控和分析,因此利用遥感技术有效调查研究地质灾害孕灾背景是遥感技术的重要应用之一,也是地质灾害最重要的基础准备工作。

3.2地质灾害现状调查与区域划分

在地质灾害发生后,必须及时有效地对地质灾害现状进行总体分析,了解其发生规模和特征,才能制订相应的救灾和避灾措施。地质灾害过程中,不良地质所迸发出的滑坡、崩塌、泥石流等灾害个体或灾害群体,在遥感图像中会呈现出与众不同的地质特征。很多关于地质发生规模和形态特征等信息都可以通过遥感影像进行提取。这些信息提取后,就可以有效分析目标区域内地质灾害发生点和隐患点的全面信息,找到灾害发生的分布、规模、特点、趋势等信息。另外,在上述工作基础上还可以对地质灾害发生地进行区域划分,对地址灾害进行分级管理,对隐患区进行严密监控,为建立地质灾害监测网络提供基础资料。

3.3地质灾害动态监测与预警

当地质体从量变到质变后,地质灾害很容易发生,但是这种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是很难被观测察觉的,因为其蠕动速率非常小且比较稳定,地质灾害动态检测就是期望实时得到发生突变的信息,来预测和预报灾害发生。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的精确定位下,这种缓慢的变动速率是可以被察觉并记录的。利用卫星定位系统进行地质灾害动态检测,可以有效地对地质灾害进行预测、预报和警报。

3.4灾情实时调查与损失评估

当地质灾害的发生不可避免时,就要尽可能地减小灾害损失,这就要求在地质灾害发生后对灾情进行实时检测和调查,并评估和区分灾情较重和较轻的区域,进行有效的人员救援和物资运送。利用遥感技术可以对地质灾害进行详细的调查,除了可以对人员和牲畜伤亡进行统计外,还可以对地面建筑、水域资源、桥梁道路、自然资源等各项情况进行实时的调查和评估,为救灾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持。

篇12

一、地震的含义及中国地震带、区的划分

1.什么是地震

地震就是地应力在某个地区地下深部积聚到一定程度时,突然释放导致地下地质体在破裂面附近发生

宏观或微观快速相对位移的物理现象。按成因可分为构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等。其中最主要的是构造地震,约占全球天然地震的90%,释放能量约占地震总能量的99%,也是破坏性最大的地震。⑴

2.中国地震带及地震区的划分⑵

2.1中国的地震区

中国地震主要分布在五个区域:台湾地区、西南地区、西北地区、华北地区、东南沿海地区。其中华北地震区包括河北、河南、山东、内蒙古、山西、陕西、宁夏、江苏、安徽等省全部或部分地区。在五个地震区中,它的地震强度和频度仅次于"青藏高原地震区",位居全国第二。由于首都圈位于这个地区内,所以格外引人关注。据统计,该地区有据可查的8级地震曾发生过5次;7-7.9级地震曾发生过18次。加之它位于我国人口稠密、大城市集中、政治和经济、文化、交通都很发达的地区,地震灾害的威胁极为严重。

2.2中国的23条地震带

地震发生较多并比较强烈的地带,称为地震带。根据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的划分,我国大致可分为二十三个地震带,它们分别是:一、郯城庐江带,即从安徽庐江经山东郯城至东北一带。2、燕山带。3、山西带。4、渭河平原带。5、银川带。6、六盘山带。7、滇东带。8、察隅带。10、东南沿海带。11、河北平原带。12、河西走廊带。13、天水-兰州带。14、武都-马边带。15、康定-甘孜带。16、安宁河谷带。17、腾冲-澜沧带。18、台湾西部带。19、台湾东部带。20、滇西带。21、塔里木南缘带。22、南天山带。23、北天山带。

中国地处世界上两个最大地震集中发生地带——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之间,受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的挤压,地震断裂带十分发育。在我国发生的地震又多又强,其绝大多数又是发生在大陆的浅源地震,震源深度大都在20公里以内。因此,我国是世界上多地震的国家,也是蒙受地震灾害最为深重的国家之一。而我国的这种地质构造和地理位置为我国的地震临震信息监测也预报提供了天然的试验场。在这种背景下我们的研究成果也注定了走在了世界的前沿。

二、地震灾害对中国造成的损失注定我国在地震临震监测与预报方面研究成果必须具有实用性

1. 地震灾害或因地震引发其他地质灾害对中国造成的损失

我国大陆约占全球陆地面积的百分之七,但20世纪有1/3的陆上破坏性地震发生在我国,死亡人数约60万,占全世界同期因地震死亡人数的一半左右。20世纪死亡20万人以上的大地震全球共两次,都发生在中国,一次是1920年宁夏海原8.5级大地震,死亡23万余人;另一次是1976年河北唐山7.8级地震,死亡24万余人。这两次大地震都使人民生命财产遭受了惨痛的损失。 中国地震活动频度高、强度大、震源浅,分布广,是一个震灾严重的国家。20世纪以来,中国共发生6级以上地震近800次,遍布除贵州、浙江两省和香港特别行政区以外所有的省、自治区、直辖市。1900年以来,中国死于地震的人数达55万之多,占全球地震死亡人数的53%;1949年以来,100多次破坏性地震袭击了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涉及东部地区14个省份,造成27万余人丧生,占全国各类灾害死亡人数的54%,地震成灾面积达30多万平方公里,房屋倒塌达700万间。而近年来的汶川地震和玉树地震损失统计如下表:

地震及其引发的自然灾害的多发性及巨大的损失给中国的经济发展造成了重创。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正准备向发达国家迈进的时候,这样的损失对于国家的发展无疑是沉重的。

2.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状况和人民的生活水平注定我国临震监测及预报研究成果必须要有实用性。

我国目前处在发展阶段,人民生活水平在不断的提高。在巨大的地震灾害面前,人类显得十分的渺小。我们不能把我国的经济发展和这些年来取得的成果建立在我们认为偶然发生的大地震面前。我国的实际情况是6级以上的地震就会造成房毁人亡。与其我们在震后怀着悲痛的心情,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去投入到救援及重建工作上,不如我们做好监测和预报,防患于未然。家可以重建,但生命不可以重来。在我们把建筑质量提高的同时,监测与预报则可以换回更多鲜活的生命。我国目前的临震监测及预报的研究成果都在此理念的指导下来完成的。所以说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状况及人民的生活水平注定我国地震临震监测及预报研究成果必须具有的实用性。

三、我国地震临震信息监测与预报研究的实用性

地震预报的三要素指发震时间、地点和震级。谈到的地震综合预报五阶段工作程序包括五项:即地震形势预测、年度地震中期预报、地震短期预报、地震临震预报与震后预报。⑶这五个方面涵盖了地震预报的震前、震中、震后的全过程。而随着我国科研人员的不断努力,我国的地震预报方式已由最初的理论计算、地震反演转变到了地震前兆实时监测上。这也是目前我国地震临震监测与预报处于世界先进水平的主要表现之一。

3.1目前我国地震前兆信息观测的手段概述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始发明地震监测仪器和监测地震的国家。早在东汉时期张衡就发明了监测地震的仪器地动仪。近年来随着我国科研人员的的不断努力到目前为止,我们监测地震前兆信息的方法大约有十几种,如地下水、地电、地磁、地光、地声、水化学、放射性、地温、降水、旱震、气象云图、卫星云图、电离层、九大行星运行规律、磁暴、次声波、地应力、地形变、地倾斜、地裂缝、电磁波、动物异常、植物异常等等。这些方法在地震的临震信息监测及预报方面都起到了一定的效果。

但是鉴于构造地震约占全球天然地震的90%,释放能量约占地震总能量的99%,也是破坏性最大的地震而我国绝大部分的地震及破坏性极大的地震也都为构造地震,所以近年来我国的研究人员把地震监测和预报的重点转移到构造地震的监测和预报上。随着地震临震信息与预报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地应力变化是造成构造地震发生的主因已成为研究者的共识。研究者一致认为地下应力活动是造成构造地震发生的主因,也是监测及预报构造地震临震信息的共性。所以预报地震要对地应力的活动进行研究。通过对地下应力活动所监测到的异常信息,经过一定的处理,提取异常,从而准确的预报地震。

3.2目前在我国乃至世界范围内最为实用的一种方法为MDCB电磁波联网监测临震信息与预报地震法

这是迄今为止我国进行中、短期地震的连续预报时间最长;验证时间次数最多;完善时间最久;震前、震中、震后信息反应最全;预报效果最为理想的一种方法。(相关预报及验证图可以在网站/index.htm上查询)是我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地震临震信息监测及预报方面的最前沿的代表,也是当前我国最实用的地震监测及预报的研究成果。

MDCB法预报地震是从研究某地潜伏的震源区地应力变化开始,从监测地震前兆中的共性——电磁波异常入手,通过跟踪该震源区每日地应力变化、电磁波异常频度直方图、电磁波异常幅度、进行联网监测。目前MDCB已在全国初步形成了一个监测网络,在全国不同城市建立了台站监测点,实现联网实时监测电磁波的异常活动。对监测到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通过交汇程序交出未来发震地点,随着该项研究技术的不断完善,到目前为止可以对未来7到14天国内外的发震区域做出预报图,并在图上标注出地震三要素即时间、地点、震级。这样的预报在当今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该种方法对于地震的孕震、发震和震后的应力调整用不同的图形特征完整的表现和保留下来。⑶

3.3从MDCB法的区域震源区的工作程序及全国台站分布网络看其方法的实用性

3.3.1MDCB法区域震源区跟踪监测的工作程序

目前该种工作方法的程序是在接受相关部门或者研究机构的委托后对某一地区首先使用DYL地应力探测仪,对本地区和其地区的地应力状态进行普查,DYL地应力探测仪可以对地下5 Km、7 Km、10 Km三个深度进行地应力普查。通过做地应力等值线图和震级计算,就可以确定未来发震地点地面位置、震级大小和近区分台站的台址。

其次根据确定的台站台址布置区域应力场监测仪和大区域应力场场监测仪,并将大区域应力场监测仪并入到全国MDCB法电磁波联网监测网络同时该台站作为区域的中心台站。这样利用全国大范围的大区域应力监测仪网络配合该区的区域应力场监测仪对该区进行24小时实时监测。从而有效的对某一地区的地下应力活动进行实时监测,找出该地区的发震规律,达到准确、有效的预报该区的震情。通过仪器的处理程序可以对该区的应力活动成图和数值指标来具体保留并对当地的应力活动情况进行分析。以便找到区域地震监测预报的有效途径和实用方法。到目前为止使用该方法进行实时监测已经稳定的区域有京津唐震区区域监测、辽宁喀左震区区域监测、河南修武震区区域监测、云南彝良震区区域监测。目前区域中心台站的工作程序为:

1.每天下载西安中心台站地震目录

2.研究本地区MDCB-5型仪器是否出现临震信息

3.研究台站对本地区所在方位角的震情

4.研究本地区分台站有无本地区震情

5.填写本地区震情研究日志

6.将表格发给西安中心台站和与本地区建立业务往来临时分台站

7.每周发两次跟踪意见给相关部门和研究机构

8.每月发月总结给相关部门和研究机构

9.每年年底发年终总结给相关部门和研究机构。

3.3.2MDCB法监测网络台站分布图

在中国西安台站作为全国的中心台站,国内可设10个中心台站,见上图中大红色圆圈所在地。其它50台站分别作为这10个中心台站的近区分台站和远区分台站。如果某个地区潜伏着地震危险区,需要跟踪监测,那么该地区可以确定某个台站为中心台站,围绕潜伏的震源区周围台站就作为近区分台站和远区分台站。

凡是重点监测地区,其至少要有MDCB—6型仪器5-7个台站对其跟踪监测。地震发生后,这5-6个分台站的仪器又转入下一个地区进行跟踪监测。一般来讲,研究本地区的震情,本地区的MDCB—5型仪器所在台站就作为中心台站,其它台站根据距离的远近分别作为本地区的近区分台站或远区分台站。这样由中心台站、近区分台站、远区分台站进行MDCB—5、6型仪器联网监测,就可以解决地震误报、漏报问题。

四、结论

我国复杂的地质构造,注定我国地震灾害的多发性;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状况和人民的生活水平,注定了我国在地震临震信息监测与预报方面研究成果的实用性;而我们在历次地震灾害的背景下,通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与研究,注定了我国必然走在世界地震临震信息监测与预报研究的前沿。在唐山大地震带给中国几代人深深的哀痛和深切的反思之后,如果我们还觉得地震离我们很远,那近年来的汶川地震和玉树地震,是否能敲醒我们对于地震灾害发生日渐侥幸的心里。大家要面对重建家园的巨大压力,小家要面对痛失亲人的悲痛。自唐山地震后,面对我国地质界无论是国家专业的科研机构还是民间的研究机构都在对地震这一地质灾害的临震信息监测与预报研究工作呕心沥血的奋斗。还能轻松的说:地震预报是世界难题,是一个科学研究无法到达的高地。当我们每天生活在这个不时颤抖的家园时。我们是否应反思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参考文献

篇13

(二)确立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探索的教学目标研究生的学习以自主学习为主,培养研究生自主学习和积极探索的能力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目标之一。灾害种类繁多,涉及内容广泛,在课堂教学中一般仅涉及到常见的土木工程灾害,不可能面面俱到。鼓励学生在学习常见土木工程灾害的同时,通过自主学习,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结合本人的研究方向、指导老师的科研课题或参加的工程实践,有选择性地探索某一灾害的基本原理,成因、特点及其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三)确立常见灾害为主、其他灾害为辅的教学内容课程内容体系建设是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多年的专业和课程建设,“防灾减灾工程学”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教学内容体系,主要包括:①灾害学的基本原理和防灾减灾发展趋势;②地震灾害及防灾减灾对策;③火灾灾害及防灾减灾对策;④风灾及防灾减灾对策;⑤地质灾害及防灾减灾对策;⑥受灾结构的检测与加固;⑦灾害风险和损失的分析和评估;⑧灾害应急管理和应急救援等。由于学时有限,对于每部分内容采用专题讲座的形式,同时结合当前该领域的最新发展趋势进行讲授。课程内容体系围绕“灾”,从“灾源”到“灾害”,把多种灾害相互联系,比较不同灾害的成因及对策和措施的相似点和不同。课程内容体系的设置有利于提高学生了解防灾减灾学科最先进的研究思想,掌握最先进的研究方法和实际方法,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融会贯通,体现了理论与实践、原理和工程、基础性和先进性相结合的原则。

(四)采用多元化、开放式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根据防灾减灾工程学课程的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启发思维、激励创新。建立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1.结合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进行讲解和讨论,例如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M8.0级地震,2010年9月4日新西兰发生M7.2级地震,结合地震灾害详细讲解地震成因,成功经验和失败的教训。结合当时社会热点讨论的地震的预测与预报展开讨论,介绍目前地震预测预报的方法和取得的成就。2.结合自身的科研经历和科研成果进行讲解。教学是科研的基础而科研则对教学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教师对与本专业及有关学科的科研活动,才能加深对本科学的理解,从而获得新的知识,丰富教师的知识结构。结合本人参加的湖南衡阳2003年11•3特大火灾事故以及湖南桥南市场2004年12•21特大火灾事故调查,讲解火灾灾害的成因,灾害损失扩大的原因以及对策和措施,特别是对于土木工程的学生讲解工程结构为什么在火灾作用下会发生坍塌,如何进行坍塌前的预测和预报。3.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是信息时代对高校教师的基本要求。课程全程采用多媒体教学,信息量巨大,教学效果良好。通过平时大量的素材积累,形成了一个防灾减灾的素材库,包括美国华盛顿州的塔科马悬索桥风灾灾害、美国西奥尔良卡特里娜飓风灾害、美国9•11世贸大厦恐怖袭击、四川汶川地震灾害、大量的火灾事故案例、地质灾害事故案例、工程事故灾害案例等。通过网络、计算机、多媒体课件等进行讲授,形象生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讲授事故处理方法、程序、手段和经验,使得学生具有处理灾害事故的基本能力。4.按照国家精品课程的建设要求,建立防灾减灾工程学的网站。网站对课程的教学队伍、教学大纲、教学要求、教学内容、教学成果、多媒体课件、教学素材库、习题、答疑、参考文献等进行了全面的规划。目前,网站建设尚在进一步完善中。5.开展由教师主导的专题讲座形式。部分不在课堂教学中的内容,安排学生自己查阅文献和资料,制作多媒体,要学生自己进行讲解,然后引导学生开展深入讨论,提出各自的见解。例如在讲解地质灾害一部分中,结合本人的一个横向科研课题,将当地特殊的地质条件、房屋结构状况、建筑材料强度等级等用视频材料和数据进行介绍,要求学生解释房屋开裂的原因并提出处理措施。结果学生很有兴趣,课堂讨论十分热烈,提出了很多见解,本人根据学生的见解作出解释。

(五)采取灵活多样的考核形式研究生专业基础课程采用传统的课程考试的办法,很难全面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也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不能反映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实际应用情况。防灾减灾工程学课程考核采用平时成绩、课堂讨论和小论文相结合的考核形式。具体包括:日常考勤占10%,课堂讨论占30%,小论文占60%的做法,这一做法有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也锻炼学生在研一学习期间就知道如何进行论文写作的技巧。

(六)教材建设取得初步成效针对防灾减灾工程学课程教材缺乏,各高校往往根据自身教学需要选用多本相关教材的现象,2005年我校与清华大学合作编写了《防灾减灾工程学》教材,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教材一经出版就销售一空,多次重印。到目前为止,已有多所高校出版了相关教材,我们引导学生参阅这些教材,作为我们主讲教材的有益补充。

(七)教学、科研实践相结合,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研究生教学从知识传授为主转移到加强学生科研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为主的培养上。防灾减灾工程学采用教师课堂讲授,研讨式和启发式教学相结合的原则。大部分灾害事故案例结合工程实际进行讲授和讨论,启发学生深入理解问题的实质,并提出解决的措施。防灾减灾工程学教学团队的老师大部分有科研课题和横向项目,均能结合自己的科研实践进行讲解。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