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产业链概述

产业链概述范文

发布时间:2024-01-10 15:00:27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5篇产业链概述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产业链概述

篇1

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5%(39/40),对照组为77.8%(28/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补阳还五汤;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深静脉血栓形成;中西医结合疗法

中图分类号:R271.9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4)04-0040-03

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指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凝结,阻塞管腔,导致静脉血液回流障碍,一侧肢体突然肿胀疼痛,行走时加剧,严重者可因急性肺栓塞而致死亡。笔者应用补阳还五汤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治疗剖宫产术后DVT形成,并观察其对血液流变学凝血指标等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3月-2013年7月酒泉市人民医院妇产科剖宫产患者76例,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6例。治疗组年龄23~35岁,平均(29.0±4.3)岁;孕周24~41周,平均(37.1±2.3)周;病程5~12 d,平均(7.4±1.4)d。对照组年龄22~36岁,平均(28.5±3.1)岁;孕周26~42周,平均(38.2±1.4)周;病程5~13 d,平均(7.4±1.4)d。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西医结合周围血管疾病诊疗标准(草案)》[1]。剖宫产术后7~9 d,出现不明原因的小腿肌肉疼痛或整个患肢疼痛、肿胀;浅表静脉扩张并可触及条索状物;不同程度的发热;足背动脉搏动减弱,下肢静脉压升高;静脉充盈试验阳性;彩色超声证实有静脉血栓形成。

1.3 中医辨证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实用中医外科学》[3]辨证标准。①湿热型:发病急骤,患肢疼痛剧烈、压痛明显,肿胀严重、按之凹陷,步履艰难,伴有发热或患肢红热,可伴有浅静脉炎或其他感染病灶,血白细胞计数增高,舌苔薄黄或黄腻,舌质红,脉弦数或滑数。②血瘀型:患肢持续性胀痛或刺痛,痛有定处、压痛明显,皮色黯紫,肢体下垂、颜色加深、肿胀加重,或有瘀斑及色素沉着,浅静脉怒张,毛细血管扩张,肌肉紧韧饱满,舌苔白,舌质绛红或有瘀斑,脉沉细涩。③脾虚水湿型:身倦无力,患肢肿胀缠绵日久不消,朝轻暮重,站立、行走后加重,不痛或胀痛隐隐,肌肉紧韧饱满,沉重乏力,疲劳懒动,肢体得温则舒,舌苔白腻,舌淡或胖嫩,脉沉缓或细濡。

1.4 纳入标准

①符合剖宫产术后DVT形成诊断及中医辨证分型;②患者初产、单胎,病情平稳,意识清楚;③术前3个月内无血栓栓塞性疾病史;④患者对治疗方案知情同意。

1.5 排除标准

①其他可引起下肢疼痛的疾病,如血栓性静脉炎、急性炎性皮肤病、急性丹毒、急性淋巴管炎等;②合并恶性肿瘤、严重心脑血管疾病、凝血功能障碍。

1.6 治疗方法

对照组术后第2日予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深圳塞保尔生物药业有限公司,4100 AXaIU/支,批号200804080),100 AXaIU/kg,皮下注射,每日2次。

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补阳还五汤加减。处方:黄芪60 g,当归12 g,桃仁12 g,红花12 g,地龙12 g,川芎12 g,赤芍10 g。湿热型加金银花30 g、蒲公英30 g、紫花地丁30 g、苍术10 g、白花蛇舌草30 g、黄柏10 g、紫草10 g、川牛膝15 g;血瘀型加丹参30 g、当归12 g、川牛膝10 g、穿山甲15 g、水蛭10 g、鸡血藤30 g;脾虚水湿型加党参30 g、白术15 g、茯苓15 g、薏苡仁15 g、牛膝15 g、桂枝 12 g、木瓜12 g、防己15 g、炙甘草9 g。每日1剂,水煎取汁300 mL,每日2次,口服。第3煎取药液1 L,药温45 ℃,熏蒸外洗患肢10 min,每日2次。2组均以10 d为1个疗程。

1.7 观察指标

观察主要症状、体征;检测全血高切黏度(HBV)、全血低切黏度(LBV)、血浆黏度(PV)、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PL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每5 d测1次,共2次;治疗前后检测阻抗容积波图静脉充盈阻抗轨迹上升高度(IPG上升值)、静脉充盈阻抗轨迹下降高度(IPG下降值),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

1.8 疗效标准

参照《中西医结合周围血管疾病诊治方案(草案)》[1]相关标准拟定。①痊愈:患肢疼痛、肿胀完全消失,活动正常,体温正常;出院后随访2周,无异常感觉。CDFI示深静脉干完全通畅;②显效:患肢肿胀明显减轻,久立后下肢尚有疼痛,体温正常,CDFI示深静脉干部分通畅;③有效:症状有一定程度减轻,但有较重后遗症,CDFI示深静脉无血流信号;④无效:症状明显,无减轻,甚至加重。

1.9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

―x±s表示,治疗前后比较采用t检验,等级资料组间比较采用Ridit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7.5%,对照组77.8%,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

3 讨论

妊娠期母体各器官系统发生一系列改变,心排血量增加、血液呈高凝状态、胎盘形成动静脉短路、血液稀释、血管扩张等因素致孕早、中期血压偏低,晚期血压偏高,妊娠时股静脉血压随妊娠进展而增加,血液回流缓慢,增加了血栓形成的几率。在妊娠晚期和产褥早期,多数凝血因子及FIB等显著增高,纤溶活性降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滞产脱水致血液浓缩,前置胎盘产前长时间卧床保胎,产后活动减少或盘腿喂乳时间过长等均可导致产后下肢及盆腔内血栓形成[4]。

本病属于中医学“股肿”、“脉痹”等范畴。由于久坐久卧伤气,以致瘀血阻于脉中,脉络滞塞不通,营血回流受阻,水津外溢,聚而为湿,发为本病;或因饮食不节,素食膏粱厚味,湿热内生,湿热与瘀血互结于脉中,阻于脉络所致。《证治准绳》指出,妇女产后“腰间肿,两腿尤甚,此瘀血滞于经络”,瘀血“流注四肢,或注股内,痛如锥刺,或两股肿痛”。由此可见,本病以瘀湿为主,治疗应活血、利湿、通络。采用王清任《医林改错》补阳还五汤加减,药用黄芪、桃仁、红花、地龙、丹参、当归、赤芍、鸡血藤养血活血、通络化瘀,川牛膝引药下行,茯苓利湿消肿、通络止痛,川芎行气活血通络,湿热明显加金银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等清热解毒,脾虚重用白术、党参、薏苡仁益气健脾。全方可改善微循环障碍,使血黏度下降,加快血液循环,从而达到消瘀、溶栓、抗凝的目的。

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是一种新型抗凝血酶Ⅲ依赖型抗血栓形成药,具有抗血栓活性和抗凝血活性,对体内外血栓、动静脉血栓形成具有抑制作用。它不能通过胎盘,无三致毒性(致突变、致畸胎、致癌),可降低出血并发症发生,减少了凝血功能的检验次数[5]。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

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整体治疗能明显改善剖宫产术后DVT形成患者血液流变学状态,降低血液黏度,促使下肢静脉再通,对保障母婴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中国中西医结合周围血管专业委员会.中西医结合周围血管疾病诊疗标准(草案)[J].中华外科杂志,2009,33(5):46-47.

[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49.

[3] 顾伯华.实用中医外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出版社,2006:225.

[4] 张艳萍.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33例分析[J].当代医学,2010,

篇2

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和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形成了配套产业链,这样链上的企业可以获得更广阔的的发展空间,进入高端的生产线,从而生产出具有高附加值的产品,为推动企业的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为了保证配套产业链上的企业能够获得更好的发展,需要对其进行升级,这就需要充分发挥外商直接投资对国内配套产业链升级的促进作用。

一、配套产业链的概述

配套产业链的概念由来已久,受到了国内外许多学者的高度重视,并成为产业研究的一个重要环节。配套指的是在一个完整的生产链中,将一个主要的生产环节作为生产链的核心,其他环节要对个生产环节进行配合,最终形成一个生产技术的联系。可见,配套是将相关的事物进行有效的组合,这样生产链上包含多个节点,然后东道主国家的企业负责为外资企业提供半成品和中间产品。

就国内配套产业链而言,是将配套和产业链进行了有机结合,是站在跨国公司的立场上的,因此在国内的配套产业链升级过程中,外资企业是主导企业,我国的本土企业只是充当了配角,真正的发包企业是外资企业。在外资企业的技术溢出下,本土企业获得了现实的收益,并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和综合实力,对国内配套产业链的升级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外商直接投资对国内配套产业链升级的影响分析

在国内的配套产业链升级过程中,本土企业是外资企业的辅助和支撑,在技术溢出的影响下,本土企业获得了较大的利益。在企业的发展中,无论是外资企业还是本土企业,都需要不断的升级,即主要是产品的升级,这样才能够保持企业的发展优势,满足市场的实际需要。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配套产业链的升级主要体现在产品的升级方面,升级后的产品与原先的产品相比有着明显的优势,增加了一些新的功能,满足了消费者新的需求的同时,实现了产品生产的专业化,对企业的成长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首先外商直接投资产生了资本流动效应,这样为了提高直接投资的效益,外资企业会雇佣一定的本土工人和管理人员,并对其进行相应的技术培训,积累了人力资本技能,这样在这些人员离不开外资企业后,进入本土企业或者是自己创业都有着显著的优势;外商直接投资引起了示范效应,即本土企业会对外资企业的生产工艺和生产流程进行模仿和学习,进而提高本土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为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外商直接投资引起了竞争效应,外资企业的进入会对本土企业造成一定的冲击,加剧了市场的竞争,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本土企业会在模仿外资企业生产工艺的基础上进行技术的研发,进而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技术水平;此外,外商直接投资还会引起产业关联效应,在外资企业进入到本土市场以后,会加强与本土企业的联系,并对其提供相应的指导和帮助,使企业的发展进入良性循环,因此对国内配套产业链的升级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产品质量的提高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国内配套产业链升级最为重要的影响是提升了产品的质量,增强了出口产品的竞争力和企业的生产效率,就配套产业链而言,高质量的产品核心问题,更是配套产业链的灵魂。在对配套产业链生的本土企业和外资企业的典型式调查中发现,在配套产业链的带动下,产品质量获得了很大的提升,同时提高了企业的研发功能,为本土企业融入国际产业链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首先,企业自主研发的能力不断提升。在配套产业链的带动下,企业的产品质量和创新研发能力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如电子通信设备制造、机械制造以及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等。其次,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在外商直接投资的带动下,本土企业融入了配套产业链中,通过不断的模仿和学习,其技术水平和原先相比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加强对新的生产工艺的研发,对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此外,固定资产的更新速度加快,在外商直接投资的支持下,配套产业链上的企业有充足的资金进行配套设施的改造,有效的解决了本土企业设备落后的问题,增强了企业更新换代的意识,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为企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产品种类的扩张

产品种类的扩张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本土企业的产品扩张,二是外资企业的产品扩张。就本土企业而言,在国内配套产业链的带动下,本土企业具备了一定的自主研发能力,在与外资企业的配套中,融入了外资企业的国际分工体系,不仅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定的地位,还提升了自己的技术水平,积聚了企业发展的后发优势。就配套产业链生的企业的发展情况而言,其产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方面,产品的种类增加,由单一产品向复合产品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同一产品系列中出现了新型号的产品,满足了市场的多样化需求。此外,还出现了一些新的产品,特别是跨行业的产品,这就为实现了产品的多元化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对外资企业而言,也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产品的扩张,在配套产业链的带动下,外资企业加强对市场激烈竞争的认识,为了获得自身更好的发展,需要采用先进的技术和工艺,提升自主研发能力,进而生产出新的产品。在配套产业链发展的初期,外资企业自主研发能力较差,研发形式也较为简单,但是随着生产工艺的创新,研发出了一系列的高品质产品,大大的提高了自身的研发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创作了一定的条件。

配套产业链的升级需要依靠产品的升级,而外商是直接投资,推动了产品的升级,不仅提高了产品的质量、丰富了产品的型号,并且对提升企业的自主研发能力和创新能力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这样在配套产业链的带动下,外资企业和本土企业加强了联系,提升了自己的竞争力和综合实力,为融入国家产业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结束语:

外资作用下的配套产业链升级可以通过产品升级模式体现出来。在本土配套企业参与外资企业全球分工体系中,本土企业的产品升级可以通过企业在配套加工过程中提高配套产品的质量、丰富配套产品的型号、类型,以及结合自身的研发所开发出来的新产品等途径实现。在外商直接投资的生产网络中,内资企业参与其生产加工,处于配套从属地位。外资企业产品种类的增加很难传递到本土配套企业的生产上。本土配套企业依靠外资企业的产业链实现配套生产产值的扩大。两类企业在产业链的链接中,还未能将外资发包企业的研发效应充分体现在配套企业身上,这就影响了产品品种扩张的效应发挥。不过通过对外资直接投资下的国内配套产业链的研究发现,配套产品质量改进的表现十分突出的,大大的提高了本土企业的研发能力和创新能力,这就为本土企业融入国际配套产业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芮明杰,刘明宇m任江波.论产业链整合[M].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05)

篇3

一、引言

电子商务的优势之一就是大大减少了商家的运营成本,简化了业务流程。但是电子商务要保证其营业优势和发展就要建立可靠的物流运营作为保证。对京东、淘宝、唯品会等电子商务企业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尽管各个企业所报的销售额很高,但是实际盈利却达不到预期,关键问题在于物流的高成本、低效率。建立高效、快速反应现今客户需求的物流产业链,是电子商务长久发展的必备条件。本文主要对企业的物流快速反应产业链进行研究。

二、电子商务和企业物流快速反应概述

1.电子商务概述

电子商务根据所涉及的范围和使用的工具可以分为狭义的电子商务和广义的电子商务。广义的电子商务指利用电子设备等进行商品买卖,而狭义的电子商务只是利用互联网等虚拟网络平台进行产品交易。在此,需要明确的是,电子商务并不仅仅是指商品的零售,还包括信息的交流、公司管理等。

2.企业物流快速反应概述

快速反应,顾名思义,是指对发生的现象或出现的事物反应迅速。快速反应的提出来源于美国一家公司对服装产业竞争力的调查报告。在报告中,快速反应被定义为:一种反应状态,在合适的时间内可以向客户提供满意的质量和价格,而商家在这一过程中可以通过利用各种资源减少库存。核心思想是,供应商、制造商和分销商能够对客户的需求做出迅速的反应以便获得新的机会,最大限度的提高整个供应链的反应速度。

三、影响企业物流快速反应的因素

1.物流成本

对销售商来说,一笔交易完成的前提条件是成本在可控范围内而利益达到最大化。电子商务行业中,商家的经营成本有所降低,但是物流成本占据总成本的很大比例,成为商家考虑的首要因素。物流成本也是影响整个供应链反应速度的重要因素。

2.企业内部的信息沟通

电子商务中要使订单全部完成,涉及到整个系统内的多个单元,需要电子商务部门、销售部门、会计部门等多个部门的相互配合。部门间的沟通效率和信息流通性直接决定着整体的反应速度。而且需要注意的是,企业内部的沟通和信息交流与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要提高整个产业链的反应速度,就要尝试新技术的应用。

四、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物流快速反应的产业链形成路径

1.健全企业内部的电子商务平台建设

从上述分析的影响企业物流快速反应的因素可以看出,信息流通是商家与客户之间、企业内部之间的关键环节。因此,要提高企业物流快速反应,首先要健全企业内部的电子商务平台,主要包括企业和合作伙伴之间的平台建设和企业的客户之间的平台建设和企业供应链的平台建设。这些平台建设与订单的完成、产品分配和物流活动密切相关。

2.优化消费者服务降低运行

成本电子商务的发展是基于虚拟的互联网平台,因此,企业要提高自身的快速反应,首先要充分考虑消费者的消费需求,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满足需求的商品,才能加快商品的流通。同时在流通过程中,要降低运营成本才能为自己的盈利争取更大的空间。

3.建立广泛的产业联系

企业的物流产业的建立并不是一个独立的项目,而是和其他产业密切联系的复杂工程,产业之间的联系也直接影响企业的反应速度。在电子商务背景下,企业要迅速发展,就要尝试与生产企业等建立密切关系,为商品流通和产品分配提供保障,作为物流企业的合作伙伴也可以一定程度的掌握商品,以保障商品质量和物流速度。

4.例证分析

—以京东和淘宝为例在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今天,网上购物也汹涌发展,京东和淘宝作为网上商业巨头,发展也相当迅速,而作为各自的物流平台,京东物流和菜鸟驿站的发展也是各具特色。京东配送服务,它主要服务于京东商城的自营业务,京东物流基本形成了购物、仓储、快递和售后的闭环体验,使得始终保证京东坚持的产品质量和物流速度。京东自创立以来,始终以“多、快、好、省”作为自己的服务理念,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京东年度活跃用户数由截止2014年9月30日的12个月期间的8280万,增长至截止2015年9月30日的12个月期间的1.319亿,目前京东已拥有超过1亿的优质用户,经营13大类数万个品牌数百万种优质商品,日均访问量超过2亿,京东的自建物流体系由6大物流中心、27个城市仓储中心、近1000个配送站、300个自提点组成,覆盖全国1000个区县。但是保持物流速度优势并不容乐观,极容易被唯品会、淘宝等商家占据,同时,维持这种优势所需花费的成本也较高,对整体流程的末梢的控制也存在难度,在对京东的物流产业链的研究中,成本控制是要考虑的首要因素,而提高服务质量,尽量减少运送环节是应该借鉴的。作为京东最大的对手之一,淘宝的菜鸟驿站物流网络的发展也有鲜明的特色。与京东物流相反,菜鸟驿站可以总结为共赢模式,驿站本质上可以算作一个整个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有很多的快递公司的资源,形成一个物流数据平台。菜鸟驿站一方面为淘宝、天猫的购物平台服务,另一方面也是阿里巴巴物流产业链的一环,对阿里巴巴的资本积累也有一定贡献。

五、总结

本文就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物流快速反应的产业链发展进行探究,对定义的界定、影响因素、发展路径等都做出了比较合理的阐述,并以京东物流和菜鸟驿站作为实例进行分析,供探究者借鉴。

参考文献:

[1]韩朝胜.刍议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物流快速反应.物流技术,2013,5.

篇4

四川省的生猪产业发展具有数量大、成本低、价格低的优势,由此大大带动了四川省农村经济的发展,并为当地居民收入增长带来了质的飞跃,但是近年来,由于食品安全问题的影响,再加上四川省农村生猪产业营销手段落后、技术缺陷等因素影响,使得生猪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不断下降,竞争力减弱。如何将四川省生猪产业的比较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竞争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四川省生猪产业发展概述

(一)生猪产业概述。

生猪生产主要是指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交织的过程,在现有的技术水平条件下,生猪生产周期需要6个多月,具有生产周期长的特点。生猪生长需要良好的环境条件,如温度、光照、饲养条件、空气等,因此其受到环境的影响较大。生猪生产不仅会受到自然生长规律的影响,同时还遭到疫病、市场发展的制约,是一项高风险的弱质产业。生猪生产的产业链较长,包括种植业、饲养业、加工业等,形成了一条紧密联系的加工链,具有较强的带动能力,由此能够为当地经济发展带来促进作用。

(二)四川省生猪生产模式概述。

四川省是著名的猪肉生产大省,生猪生产数量较大,在1994年之前,猪肉产量占据肉类总产量的95%以上,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对于肉类的需求也呈现多样化趋势,到2007年,四川省的猪肉产量占据总产量的67.78%,仍占据重要地位。虽然总体产量有所下降,但四川省的生猪生产量持续呈现高速增长趋势,对于拉动四川省的产业链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最近几年,四川省的养猪业虽然仍旧保持高速发展,但其他地区如山东、河南、东北等地也呈现高速发展趋势,而且在养殖规模、生猪品质及猪肉品质方面均超于四川省,虽然四川省生猪生产数量无可比拟,但在深加工及产业化发展方面有较大缺陷,而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有着数量优势却无法转化为竞争优势和创新优势,由此给四川省的生猪产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二、四川省生猪产业竞争力分析

(一)比较优势。

比较优势主要是指由资源禀赋所决定的静态优势,在这个方面,四川省生猪产业仍占据较大优势。四川省的生猪生产数量一致保持高速增长趋势,到2010年,四川省生猪出栏头数为7220万头,猪肉产量 520 万吨,“十一五”期间保持年均增速 5%以上的发展水平,在四川省肉类产量中,猪肉占据总产量的68%,其次是禽肉、牛肉、羊肉及其他,这一生产结构在短期内不会发生大的变化。由此可见,在比较优势方面,四川省生猪产业仍具有竞争力。

(二)竞争优势。

竞争优势主要是指不同产业之间的生产率比较关系,生猪产业的比较优势是转化为竞争优势的基础条件,而创新是获得竞争优势的根本途径。但实际情况是,四川省除了具备生猪产量优势外,在深加工、技术创新及产业化发展存在较大不足,再加上频发的食品安全事故,使得生猪产业发展遭到巨大冲击,无论是来自外省的竞争压力,还是来自国际上的竞争压力,都使得四川省的生猪产业链更加薄弱,难以有效衔接,如果不快速寻求经营模式创新,形成产业化的生产模式,并为消费者提供多元化的肉类服务,势必会导致四川省的生猪产业发展停滞不前。

(三)创新优势。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灵魂,同时也是一条产业链发展的核心。由于生猪饲养受环境影响较大,导致四川省生猪生产呈现大起大落趋势,再加上饲料成本上涨,导致大多数饲养散户无法收回成本,大大打击了其饲养积极性,生猪产量下降,资源紧缺,这对于四川省的农村经济发展形成了巨大打击。而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创新,只有实现组织模式创新、饲养方式创新,才能够改变现状,继续四川省生猪产业发展的辉煌。

三、提高四川省生猪产业竞争力的途径

(一)调整生猪产业结构。

传统的生猪产业结构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化的市场竞争态势,调整生猪产业结构,更好的满足市场需求是当务之急。首先应当进行生猪产业结构调整,形成低、中、高三个档次的猪肉产品,并大力发展绿色猪肉产品,以满足消费者需求。同时,对于生猪生产周期应当加强监督与控制,及时处理疫情,避免蔓延,将损失降到最低,并大力研究新的生猪品种,最大限度的缩短生猪生产周期,加速产业链流转,从而实现利润空间扩大,以改善养猪不赚钱的局面。

(二)探索新的猪肉生产模式。

传统的猪肉生产需要经过复杂的经营环节,无形中延长了猪肉的生产周期,降低了生产效率,从而导致整个生猪产业生产效率不高。对此,四川省农村生猪养殖可以采用现代化的集约式饲养模式,改进生产方式,不断引进新技术,持续提供资金支持,以加强成本控制。同时进行深加工改革,在保证猪肉生产绿色健康的前提下开拓更具特色的猪肉加工链。

(三)积极发展产业化模式。

四川省生猪传统生产模式缺乏产业化引导,由此难以提升其产业发展效益,对此,可以创新销售流通模式,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产业发展模式,整合生猪生产与加工,并积极与各大连锁超市合作,提升市场占有率,并不断累积市场信誉,形成独特的品牌形象,从而提升市场竞争力,并实现生产成本的减低,以更好的满足四川省农村经济发展需求。

四、结束语

四川省是生猪生产大省,其已有的市场地位在短期内不会发展太大改变,但其深加工不足、创新不足的缺陷势必会对农村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制约。因此,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应当加强生猪生产各个方面的基础创新,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猪肉生产及发展战略,从而实现四川省生猪产业竞争力的不断提升。

项目名称:四川省生猪产业竞争力研究来源:西华师范大学2008年科研启动经费项目,08B018。

篇5

报告摘要

1云通信发展概述

1.1云通信的概念定义

1.2云服务与云通信概述

1.3云通信的核心价值

1.4云通信的分类

1.5云通信的应用场景

1.6云通信市场发展环境分析

1.7中美云通信发展比较

1.8云通信产业链

1.9云通信产业图谱

1.10云通信的商业模式

2云通信企业典型案例

2.1融云

2.2梦网科技

2.3云之讯

2.4声网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