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信息资源管理的定义

信息资源管理的定义范文

发布时间:2024-01-11 11:48:17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信息资源管理的定义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信息资源管理的定义

篇1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对医院固定资产的管理要求也越来越严格,这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医院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使医疗成本得以降低,提升医院的影响力。从这个角度来看,新会计制度的颁布,对改善当前的医疗现状,也是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的。 

一、新会计制度对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带来的影响 

新会计制度颁布之后,很明显的一个变化是,对医院的固定资产进行了确认,即将一般设备的价格调整为一千元以上,专用设备的价格调整为一千五百元以上。通过这种调整,医院的固定资产管理范围缩小了,这就降低了医院的固定资产管理成本,推动了医院固定资产管理水平的提升。 

不仅如此,在新的会计制度下,医院能够对固定资产的折旧费加以确定。不同类型的固定资产,其使用年限也是不一样的,那么,在计算固定资产的折旧费时,就能通过固定资产的最初购买价格及其使用年限,来确定每年转移到产品中的固定资产折旧费。由于其能够比较科学地反映固定资产的总价值,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固定资产的保值增值。此外,新会计制度对固定资产的类别也做了一定的调整,例如,用“图书、档案”,代替之前的“图书”等等。 

二、新会计制度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现状分析 

(一)固定资产管理意识不强 

从当前的情况来看,部分医院的固定资产管理意识不强。这首先表现在,这些医院尚未设置相应的管理机构来管理医院的固定资产。因此,在实际的固定资产管理中,往往由于未明确管理人员的责任、义务,致使出现问题无人承担责任的情况。而且,医疗器械采购办,以及设备科室之间,权利的界限不是非常明确,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妨碍了固定资产的有效管理。在固定资产管理意识不强的情况下,医院的监督制度、考核和评价制度等,自然也难以得到有效的落实。 

(二)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有待改进 

只有有效地进行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才能使医院固定资产的管理效果有实质性的提升。可是,从医院的固定资产的管理现状来看,结果不太令人满意。第一,在固定资产的采购上,管理人员存在一定的盲目性。一般而言,管理人员在采购医疗设备时,应重点考虑其实用性。但部分管理人员对此疏忽大意,未能充分考虑设备的性价比,及医院对该设备的具体使用要求。结果,很多设备高价采购后,大部分时间处于闲置状态。另外,管理人员不是很注重医疗设备的后期维护工作,这导致部分医疗设备的使用年限较短,增加了医院的成本支出。 

第二,对固定资产的核算不是很规范。固定资产不同于低值易耗品,其价值会在日常的使用过程中,逐渐转移至医疗服务之中。因此,管理人员应定期的对不同类型的固定资产进行价值评估,确保固定资产的核算较为准确。这是保证固定资产的价值,乃至增加固定资产价值的有效手段。但部分管理人员并未及时对医院的固定资产进行核算,从而影响了固定资产的管理质量。 

(三)会计账存在账实不符 

从当前的会计核算现状来看,会计核算人员主要是通过“固定资产”和“固定基金”科目来完成固定资产的核算工作。这种集中核算的方法,能改善账务处理的效果,而且,客观上也能提高核算质量。不过,在实际的报账过程中,部分员工由于缺乏工作责任感,不会严格按照要求进行相应的登记工作。但是,医院固定资产的明细账簿和备查登记薄等,都是核对固定资产的重要账簿。由于这些账簿的登记缺失,致使会计账存在账实不相符合。 

除此之外,由于固定资产的特殊性,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账实不符的情况。固定资产的使用期限,一般都以年为单位来计算,因此,固定资产的销账时间以及医疗设备的报废处理时间,都不处于同一时间点,这种时间上的跨度,也很容易引起账实不相符合的情形。不仅如此,设备的采购、医院科室的搬迁和管理人员的更换等等,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会计账存在账实不相符合的情形。 

三、探讨新会计制度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措施 

(一)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意识 

要解决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上的各种问题,首先应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意识。只有在明确的管理意识的指导下,医院固定资产的管理才可能取得实质性的进展。那么,这就需要使管理人员认识到改善固定资产管理效果的重大意义。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可以采取以下几点措施:首先,总结以往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因为医院之前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并没有取得很好的效果。所以,在新的会计制度下,医院需要提高固定资产的管理质量。从这个角度来看,医院过去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肯定是存在问题的,那么,通过开总结会议,集思广益,就能帮助管理人员提高认识。这样,一方面可以让管理人员明白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促使大家积极找出解决办法;另一方面,大家的管理意识能够得到加强。其次,分析这些问题给医院带来的危害。医院的利益与管理人员的利益,是有紧密联系的。通过分析,必能强化管理人员的责任感,提升他们的管理意识。 

(二)完善固定资产的管理制度 

健全的管理制度,是保证固定资产管理顺利进行的重要前提。因此,医院可以通过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的方法,来解决管理中遇到的问题。 

第一,完善资产核算规范。根据不同类型的固定资产的特点,考虑其最初的购买价格和额定使用年限,再结合当前市场的变化,对资产的折旧费进行准确的评估。在能切实的反映资产的真实价值的基础上,医院就能够制定相对准确的财务预算。 

第二,严格按照医院要求进行物资设备的采购。管理人员在采购大型的或价值较大的医疗设备时,应与相关负责人进行详细沟通,防止出现盲目采购的现象。与此同时,管理人员在分配采购指标时,尽量做到合理、经济,要既能符合医院的利益,又能满足患者诊治的需求。

第三,医院各科室应加强沟通。上文提到的会计账与账实不相符合,其中一个原因就是,科室之间的沟通交流不够。通过加强沟通,使账务信息传递及时、有效,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账实不相符合情形出现的概率。 

(三)设立固定资产管理部门 

设立固定资产管理部门,是提高固定资产管理质量的一个有效手段。而且,它是增强资产管理意识的一个具体化的措施。因此,其重要意义不容忽视。首先,应明确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内部各人员的责任和权利。尽量使每个人的工作范围既有紧密的联系,同时又有不同的分工。也就是说,员工之间在分工协作的条件下来完成各项管理任务。其次,规范各个管理环节的操作步骤。在没有标准步骤可供参考的前提下,部分员工由于责任心较差,就不会认真履行职责。但是,在规范管理环节之后,医疗设备的入库、保管、维护以及报废处置等,都能准确无误的进行,减少了账账不相符合的概率。再次,制定定期盘点固定资产的制度,医院每年定期清查盘点全院的固定资产,摸清固定资产的数量及使用情况。最后,科室相关负责人员调动前,要办理好固定资产的交接工作,由固定资产管理部门现场监交,以厘清固定资产的管理责任。 

(四)制定科学的财务指标 

通过分析不同的财务指标,能够了解医院的财务状况。同样的,在管理固定资产的过程中,也可以通过制定科学的财务指标的方法,来达到科学管理固定资产的目的。固定资产的管理,作为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管理内容,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医院的财务管理状况。所以,医院可以根据财务管理上制定财务指标的经验,对各种固定资产进行分类,将每年或每段时期的折旧费,换算成一定的财务指标。同时,在医院的日常资产管理中,可以对已经制定的财务指标进行更新,保证指标能切实的反映资产的实际状况。另外,在制定指标时,尽量量化、细化各种指标,使医院的固定资产管理质量得到切实的提升。 

四、结束语 

本文对新会计制度对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带来的影响做了简要的叙述,在此基础上,笔者分析了新会计制度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现状,其中存在的问题有:第一,固定资产管理意识不强;第二,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有待改进;第三,会计账和账实不符。针对这些问题,笔者探讨了新会计制度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措施:首先,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意识;其次,完善固定资产的管理制度;再次,设立固定资产管理部门;最后,制定科学的财务指标。希望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人员能从本文的分析中,得到一些有益的启发,以提高医院固定资产的管理质量。 

参考文献: 

[1]任春华.浅析新会计制度下的医院固定资产管理[J].财经界,2014,(12):209-209 

[2]廖葵英.新会计制度下的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分析[J].经济视野,2014,(7):179-179 

篇2

【中图分类号】 F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09-157-1

一、概述

近年来随着新医改的不断深入,卫生部要求自2012年1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新《医院会计制度》,新制度的实施不仅弥补了原制度在固定资产核算方面的一些不足还从另一面直接推进了固定资产的管理,使固定资产的价值得以更加真实、合理和准确地反映,同时也提升了财务报表的信息质量,夯实了对国有资产的管理。

二、新旧医院会计制度中对固定资产的定义对比分析

新制度中固定资产的单位价值提高到了1000元以上,而专用设备单位价值提高到了1500元以上,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物价水平的增长,原单位价值的计量标准已明显偏低,不能适应经济高速发展的新形势,新制度对固定资产定义的修正反映了多年来大型医疗设备投入使用后所带来的医疗服务水平的发展。

此外,新制度中固定资产定义明确规定单位价值虽未达到规定标准,但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类物资也应作为固定资产管理,规定扩大了固定资产的核算范围。同时由于大批的同类物资分散在各个使用地点,使固定资产管理的难度也相应增大了。

三、新会计制度中新财务核算方法的影响分析

对比旧会计制度,新制度下医院固定资产核算方法主要有以下变化:

(一)取消了固定基金和修购基金,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旧制度中规定在固定资产原值中提取一定比例的支出作为修购基金,用于固定资产更新和大型修缮。根据这一情况,新制度在借鉴企业核算固定资产的方法的基础上,取消了“固定基金”和“修购基金”科目,增设“累计折旧”科目作为固定资产的备抵科目,使医院大账可以体现出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因消耗而发生的价值减少,根本上解决了现行固定资产核算重复列支的缺陷,更加真实和客观地反映了固定资产的价值变动情况,体现了“谨慎性原则”。同时,新会计制度对固定资产的明细核算也作出了更加详细和全面的规定。新制度对包括科教项目资金在内的诸多不同来源的资金记录也作了规范,要求对这些资金的来源、数量、去向、份额等各方面信息进行详尽的记录,相较于旧制度而言更加严格和科学。新制度中对固定资产折旧的核算基础也并非单纯的权责发生制,而是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并存的一种修正的权责发生制。

(二)固定资产投入使用后的后续支出计量。新制度中对资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即应区分资本化支出和费用化支出:对于资本化的后续支出需要符合两个条件之一:该项支出能增加固定资产的使用效能;该项支出能延长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改扩建或大型修缮等的支出,应计入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同时应扣除掉被替换掉的那部分价值;对于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后续支出,以修理支出的形式存在,应予以费用化,直接列入当期费用。这样从制度上保证了对固定资产价值的准确计量。

三、新制度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优化建议

(一)健全完善固定资产内部管理制度。健全、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是保障资产安全的基石,医院应遵循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财务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固定资产管理应在预算管理、审批权限、采购管理、验收管理、追溯管理、使用与维护管理、盘盈盘亏管理,处置报废及残值管理等各个环节进一步完善。建立“三账一卡”制度,将固定资产管理的各个环节各项责任落实到个人,做到不相容岗位相分离,各环节相互制约、监督。

(二)建立内部定期核查和外部专项审计制度。以制度化形式确立定期核查制度,内部固定资产清查小组可每半年组织对固定资产进行清查盘点,深入到各个科室,力求不重复、不遗漏、不留死角,做到全面清查,确保固定资产账账相符、账实相符。另外,单位内部还可不定期地聘请行业第三方审计开展固定资产的专项审计。第三方审计工作有助于客观真实地反映固定资产的管理情况,为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决策提供依据,从而保障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完整。

(三)推进医院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建设。流程设计合理,结构完整清晰的固定资产管理软件能为日常管理提供便利,简化劳动,做到使用状况一目了然,方便核算和管理。计算机网络管理的运用,提高了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避免了资源的浪费;也为医院的管理者提供了资产分布及使用情况,为管理决策提供有效依据。

四、小结

本文对比了新旧会计制度对医院固定资产核算等管理方面的不同,分析了新制度下的新要求、新规范所带来的影响和新措施为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带来的益处。并在新制度背景下,有针对性得提出了医院固定资产管理方面的优化建议,为医院理解贯彻新会计制度下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和研究。

篇3

在新医院财务会计制度中,增加了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规定,弥补了原制度难以反映资产的真实价值,造成资产价值虚增的缺陷。新制度取消固定基金和修购基金,引入固定资产折旧有利于较好地体现医院的补偿机制,完善医疗成本核算制度,有利于真实反映医疗成本,体现医疗成本与医疗收入之间的配比关系,为医院成本核算提供科学有效的依据。

二、新医院财务会计制度下医院管理固定资产存在的问题

(1)盲目性的添加医疗设备。由于科学技术和医疗水平的快速发展和上升,医疗设备的更新速度也日渐加强,新的医疗设备逐渐投入到各个医疗领域中,因此,医院常常面对是否需要购进新型医疗设备的问题,不可否认的是新型医疗设备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医院的整体医疗水平,也能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但是否真的有购进新型医疗设备的必要,只有医院的工作人员才能知晓,如果未经合理的思考和认真的核算就盲目的购进新型医疗设备,无疑会增加医院的财政压力,给医院固定资产的管理带来不便。

(2)对医院固定资产的监管意识不足。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经济水平不断提高,随之而来的是人们对医院医疗水平和医疗设备更高的要求,这些要求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医院推进自身发展的积极性,但同时也影响了医院相关人员在采购医疗设备时的态度。为了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人们的医疗需求,很多医院都引进了大量的新型医疗设备,强化医院硬件设施,虽然提高了医院的整体医疗水平和服务效率,但专业维修人才的缺乏,导致医疗设备得不到很好的维护,长期下来给医院带来了不小的资金支出负担。

(3)医院固定资产存在流失现象。目前医院的会计制度存在一定的漏洞,资产过渡和转移过程中存在程序不规范现象,导致出现医院会计账目和实际情况不相符的现象,很多医院固定资产在过渡和转移是缺少一定的证据,使得医院资产的监管不到位,部分资产不知所踪。另外,医院的人员调动有时也会造成固定资产的流失。

三、新医院财务会计制度下对提高医院固定资产精细化管理水平的建议

(1)做好医院新旧财务会计制度的衔接工作。随着新医院财务会计制度的实行,长期使用传统会计模式的医院在固定资产管理上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因此只有做好新旧财务会计制度的衔接工作,才能为新制度的执行提供有力的保障,从而有效提升医院固定资产的精细化管理效率。

(2)建立专门的医院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加强监管。目前很多医院对固定资产实行多头管理的方式,相互交流不足,存在脱节现象,以至于不能及时发现资产毁损、遗失等问题,因此医院需要建立专门的固定资产管理部门,负责固定资产购进、使用、维修等的监督和审核工作,合理利用固定资产资源,提高固定资产利用率。

(3)加强固定资产监控力度,定期清查。新?t院财务会计制度新增了固定资产折旧固定,使得医院对于固定资产成本核算的准确性极为重要,因此医院加大对固定资产的监控清查力度势在必行。首先,要做好定期盘查清点工作,建立健全的固定资产清查制度,对各项固定资产的更新、维修等做到心中有数、一目了然,每次清查后做好书面记录,群策群力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确保各个账目的精确性和严谨性。其次,要紧跟时代的脚步,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充分利用固定资产管理软件协助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大固定资产监控力度,从而更好地实现医院固定资产的精细化管理。

篇4

分类号 F270.7

如何提高企业组织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能力,优化信息资源管理已经成为现代知识型企业增强自身竞争优势,提高核心竞争力最有效的途径。如何以知识管理理论为指导思想,在知识型企业内完成信息资源管理的升级改造工作呢?本文在分析对比研究知识管理理论和信息资源管理理论的区别与联系的基础上,归纳总结知识型企业传统的信息资源管理与企业快速发展需求之间的矛盾,以知识管理为指导思想,从管理维度、人文维度、内容维度和技术维度4个方面,为知识型企业的信息资源管理提供了系统的立体化优化方案。

1 知识管理理论是对信息资源管理理论的延伸与拓展

1.1 知识管理和信息资源管理的概念

20世纪后期至今,知识管理一直是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领域的一个热点。然而在学术界关于知识管理的定义还没有达成共识,笔者结合各家之言,认为知识管理就是对组织内的一切知识资源进行系统的有效管理,以期实现组织内知识积累、共享、创新和增值,提高企业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而开展的一系列知识活动。组织进行知识管理的总体目标,是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竞争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

学术界对信息资源管理也还没有统一的界定。本文引用程刚在《基于知识管理的企业信息资源管理保障体系研究》一文中的定义:信息资源管理是将信息及信息活动的各种要素(信息、人、设备、技术、政策、机构等)作为组织的重要资源,并围绕这一资源采用综合的管理手段,对其实施规划、开发、组织、集成和控制,以实现信息及有关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有效地满足组织的信息需求。

1.2 知识管理理论与信息资源管理理论的区别与联系

知识管理是在信息资源管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信息资源管理的延伸与发展,两者的区别与联系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信息资源管理使数据转化为信息,知识管理使信息转化为知识,两者转化的对象不同。②信息资源管理是为组织的特定目标服务,知识管理是为了增强组织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服务,服务的目标不同。③信息资源管理局限于对信息资源的管理,作用于静态的文献、数据资料等内容;知识管理管理的是流动过程中的知识,作用于动态的知识流动过程。④信息资源管理所管理的对象信息通过搜集和整理能够不断提升信息总量;知识管理所管理的对象知识通过搜集、积累、共享与创新实现增值,不断提升知识总量和知识质量。⑤信息资源管理所管理的信息主要来源于文献资料、电子档案、网络数据库等客观世界;知识管理所管理的知识不但来源于客观世界,更注重人脑内的隐性知识,部分知识来源于主观世界。

知识管理以人为本,整个知识的流动过程都需要人的参与,最终的知识内容服务于人。所以,知识管理是在信息资源管理基础上的一个管理理念与实践活动的质的飞跃。从理论角度看,没有信息资源管理理论的研究成果,就不可能形成今天的知识管理理论;知识管理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反过来又促进并丰富了信息资源管理理论的研究内容。

2 企业信息资源管理与知识型企业发展需求间的矛盾

2.1 知识型企业内涵及构成要素

国内外专家学者对知识型企业总结出不同的定义,综合各家观点,笔者把知识型企业定义为:在企业中,知识是核心资源,智力产品是主要产品,知识型员工是企业的主要成员,知识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主要管理思想和方法,管理者的任务就是要发展和管理企业中的知识,进行知识管理的结果就是为了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而生产出最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核心产品。在知识型企业中,知识、知识工作者、知识管理、智力资本、智力产品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构成了知识型企业的6大核心要素。

2.2 传统企业信息资源管理与知识型企业需求间的矛盾

2.2.1 对管理对象需求的矛盾 根据美国哈佛大学信息系统专家理查德・诺兰提出的信息系统进化的阶段模型(即“诺兰模型”)来看,我国传统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相对来说仍处于数据集成较低层次的管理阶段。信息资源管理的对象是可以用规范化和系统化的语言进行传播,可用语言、文字、数字、图表等清楚地表达,或者以文件、数据、档案、图片、影像、程序等显示的显性知识。知识型企业要求重视员工头脑中的隐性知识,因为隐含在企业员工头脑和行为中的隐含知识、个性化知识、潜在知识往往是企业智力资本中最核心的部分。隐性知识是知识型企业智力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部分内容保障了企业智力资本的独特性和竞争性。由此可见,传统的企业信息资源管理在管理内容方面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2.2.2 对知识流动过程需求的矛盾在信息处理中,传统信息资源管理中的信息流程局限于采集检索分析等。知识型企业对于知识流动过程的需求是:搜集整理积累学习分享创新增值再积累再学习分享……。知识型企业知识流动是一个螺旋上升的永不停息的过程,正是在这样一个过程中,企业的知识总量不断增加,知识质量通过创新得到了质的飞跃。传统信息资源管理满足不了知识型企业的知识需求,一些学者称“知识管理始于信息资源管理”,通过知识管理,才能够解决冲突。

2.2.3 对参与对象需求的矛盾传统企业信息资源管理虽然离不开人的参与,但是文献、文档、网络等各种载体和信息技术系统是其主体,参与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的人员有限。知识型企业以人为本,在整个知识流动过程中,所有的管理者和各个生产销售部门的员工必须参与其中,他们是知识的需求者、使用者、分享者和创造者。因此,知识型企业中虽然设有专门的知识资源和技术设备管理人员,但是所有员工都参与知识搜集整理,所有员工都分享企业知识,这一点是传统企业信息资源管理所不具备的。

2.2.4 对服务质量需求的矛盾 传统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的内容范围比较窄,信息服务人员信息素质得不到全面锻炼。他们往往不能在企业发展战略层面理解信息服务的意义,甚至对于生产流程也不熟悉,处于被动服务状态。人的素质决定信息服务的质量,低层次的信息服务无法满足知识型企业的知识需求。

随着世界知识经济社会形态逐步发展和完善,知识型企业对知识的需求数量和质量产生了更高的标准。如果企业信息资源(知识资源)的管理水平不能与时俱进,根据“木桶理论”,企业信息资源管理就会成为企业发展的桎梏。因此,知识型企业必须运用知识管理理论和方法,对传统信息资源管理进行全面而系统的优化。

3 知识管理对知识型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的优化

通过对知识管理与信息资源管理区别与联系的理

论分析,着眼于解决知识型企业信息资源管理与企业发展需求之间的基本矛盾,笔者构建了多维度知识管理对知识型企业信息资源管理优化模型,从而为解决问题提供直观、立体的思维路径,如图1所示:

3.1 管理维度的优化

3.1.1 战略优化基于知识管理的知识型企业信息资源管理项目的改造和升级,应当站在企业发展战略的角度考虑问题。在充分理解和应用知识管理原理的基础上,在有目的的信息资源管理调查分析基础上,根据企业发展需求,制定合理的信息资源管理优化战略。战略层面的规划和指导,能够保障知识型企业信息资源管理工作受到各层级管理者和各部门员工的充分重视,从而促进企业内部知识流动、全员参与知识管理,使企业信息资源管理工作服务于企业整体发展战略。

3.1.2 制度优化 基于知识管理的信息资源管理制度,指在整个管理项目运作过程中,以各种制度规范作为约束企业成员的行为及协调各种关系的手段。它包括两个方面:①使知识型企业的信息资源管理项目运作的正规化;②使企业成员对项目的认同和自觉践行。

3.1.3 组织及人才优化 项目的完成离不开组织和人员的执行。建立合理的信息资源管理组织机构和人才梯队,才能够保障知识型企业的基于知识管理的信息资源管理优化工作的顺利实施和持续推进。在这个项目中,人才是关键。一些实施知识管理项目的企业设立了cK0(知识管理主管),cK0是对企业总体发展战略有着深刻理解,熟悉企业生产流程,具有很强的组织和管理能力的人,是优秀的复合型管理人才。此外,参与信息资源管理项目的人员都要接受相应的培训,掌握知识管理的知识和企业信息资源管理优化方案、熟悉信息技术系统的管理和维护,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这些人员同样需要具有较高的职业素养。

3.2 人文维度的优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以知识管理为指导思想的知识型企业文化是信息资源管理项目优化成功的保障。知识型企业文化可以分为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两个层次。

3.2.1 精神层面的知识型企业文化 精神层面的知识型企业文化的构成是指知识管理的核心价值观,包括对人本的尊重和理解、人与人之间的高度信任和平等、崇尚学习和交流、追求创新等。精神层面的文化构成了企业的道德水准、企业员工的生存哲学,是企业的精神所在。

3.2.2 物质层面的知识型企业文化 物质层面知识型企业文化的构成包括企业外观、企业标识、企业文体活动、文化传播网络等内容,企业员工可以在企业的日常工作中通过所见、所闻、所感潜移默化中接受知识型企业文化的精髓。物质文化是企业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能够为员工营造赖以生存的环境和条件,激发员工的主动性,使之产生归属感。

3.3 内容维度的优化

相对于传统的企业信息资源管理,以知识管理为指导思想的知识型企业信息资源管理,无论在管理的信息数量和信息质量上,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3.3.1 信息数量增加 传统信息资源管理依据用户需求提供信息服务,工作内容限于数据转换,信息整理、信息加工和信息提供。以知识管理为主导思想的信息资源管理工作既要完成信息的搜集整理,又要使信息完成向知识的转化,形成组织内部知识数据库,建立与组织员工共享的信息系统;通过组织员工的学习和分享,形成知识增值,知识创新,所以知识数量在增多,知识广度在扩展。

3.3.2 信息质量发生质的飞跃 成功实施知识管理项目的企业之所以能够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是因为通过知识流动,企业内部形成了知识增值和不断知识创新的机制,从而使企业保持独特的产品优势和渠道优势。企业知识的内容发生了质的变化,这种质的飞跃,是信息资源管理优化的最高境界。

3.4 技术维度的优化

知识型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的优化需要知识管理技术作为工具。知识管理深化了组织对包括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等先进的信息技术的要求。在以计算机和通讯技术为基础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管理在信息技术的使用上有进一步的深化,在传统的企业信息资源管理注重对信息的搜集、检索和传递的基础上,知识管理更注重对知识的挖掘和创新,表现在信息向知识演进的处理上,涉及的新的应用技术有知识仓库、知识地图、网络技术、数据挖掘、关联分析等,其中数据仓库、数据挖掘、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帮助获取信息中隐含的知识;大型数据库技术、新型检索技术、智能、搜索引擎以及网络技术、组件技术,保证了知识的充分共享。知识管理促使信息技术建立有效的知识管理系统,帮助知识从知者向未知者传递。

篇5

[分类号]G350

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资源管理研究开始进入前所未有的急剧变动时期,无论是研究的主要论题,还是研究的内容、理论和方法,都面临着一次深刻的变革。这次变革使得信息资源管理研究的视角转向了制度层面,制度转向也因此成为信息资源管理领域理论发展与创新的路径之一。

1 信息资源管理制度转向的成因

1.1 信息资源管理研究的困境

自20世纪70年代初至今,围绕该领域的研究始终存在着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脱节的情况。这是因为,作为管理学的一个分支,信息资源管理继承了管理学历史上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之间的矛盾,在研究方法上存在着或重视技术应用或重视理论研究的两极化倾向;而信息技术的超常规发展,信息环境的网络化、数字化使得有关学者对于技术因素的关注程度远远高于对人文因素的关注,从而进一步拉大了两者之间的距离。这些矛盾与冲突的存在,使得信息资源管理研究很难对实践中所遇到的现实问题做出系统化解释,也很难为信息资源管理技术与方法的发展及创新提供有效的理论支持。

时至今日,信息资源管理研究的发展由于其内在的理论局限而逐渐陷入了困境。如果片面地选取信息资源管理的一个侧面,用特定方法进行孤立地研究,就会肢解了信息资源管理的原貌,造成研究活动的分裂:采用的方法越严谨、技术越精确、控制越严密,得出的研究结论越有可能远离现实的信息资源管理实践。学术理性要求我们寻求一个超越单一技术观与人文观的新的理论范式。这个范式不仅要将信息资源管理技术作为自己的研究内容,同样要将政策、惯例、意识形态、文化背景等人文科学研究对象作为自己的研究领域,从而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弥合技术观与人文观之间的差异,完善信息资源管理研究的基本理论框架。

1.2 信息资源管理实践情境日趋复杂

网络的普及,资源的数字化,计算机信息系统日益渗透到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的各方面,使得信息资源管理实践情境日趋复杂。即管理对象数量不断增长、管理内容日趋丰富,管理技术与方法不断变化带来了许多新的、复杂的难题,新的信息媒介和信息传播方式在社会的广泛应用中产生了许多始料未及的、传统信息资源管理无法应对的问题。诸如信息安全:包括计算机安全、系统安全、数据安全、国家信息、个人隐私等;信息利益:包括信息产业的垄断与竞争、信息市场的规范、知识产权保护、信息活动中的利益分配、跨国数据流等。此外,信息资源管理实践活动的网络化数字化归根到底是一种人的行为,然而不同的人往往在网络上表现出不同的信息行为趋向。这些问题构成了信息资源管理研究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的驱动力量,迫切需要从制度层面积极思考并认真研究。从这个意义上说,进一步研究制度变量,对信息资源管理的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3 新制度经济学研究成果的启示

信息资源管理研究的制度转向,对新制度经济学的影响尤为突出。新制度经济学把制度作为经济变革的一种内生性变量,注重研究主体的利益动机。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制度经济学理论与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该理论以其清晰的逻辑线索、新颖的框架结构以及在许多方面令人信服的解释,受到了广大学者的青睐。

信息资源管理活动的普遍性和复杂性,使之成为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应用学科,各类学科提供的知识和成果都是信息资源管理的重要知识来源。制度是人类文明的结晶,因此各种社会科学都与制度有着内在的联系,制度成为社会科学研究的一个共有范畴,人与制度的关系成为贯穿于社会科学的一条主线。信息资源管理与其他社会科学都关注制度问题,这是它们共同的地方。相关学科的研究取向和研究成果,助长了信息资源管理研究中制度转向的出现与形成。信息资源管理制度中最基本的制度是经济制度,由于以网络为基础的信息活动具有与一般经济活动相同的特征,过程与媒介,存在着供求关系、成本效益等问题促成了制度因素在信息资源管理研究中角色、地位与作用的根本转变,制度由被遗忘的角落变为被关注的中心,由无关因素变为关键因素。以制度为中心的观点提供了除经济维度、技术维度和人文维度以外,对信息资源管理进行解释的第四个维度――它的意义就像物理学在定义了空间的三维属性之后,应当将时间作为其第四个维度一样。

2 制度转向的含义

制度转向是当前信息资源管理研究重要的发展趋势之一。依照制度主义的观点,信息资源管理活动是特定的社会和制度情境的产物,必须把它置入更广泛的社会的、经济的、政治的规则、程序和传统中去理解。制度转向并不是信息资源管理研究独有的现象,这一研究趋向的出现和发展是制度主义在社会科学体系中快速复兴的产物。信息资源管理研究的制度转向就是要弄清楚各种制度在信息资源管理活动中的作用,在制度锁定机制作用下信息资源管理活动的演化动态以及宏观、微观等不同层面上信息资源管理活动的社会管制与治理机制。

对于信息资源管理研究而言,制度转向的影响是深刻的,它极大地拓展了信息资源管理的研究范围和分析工具,使信息资源管理研究从抽象的一般化走向关注信息资源管理的现实;为当前信息资源管理研究的经济维度、技术维度和人文维度的理论整合奠定了基础;促使信息资源管理的研究从关注于以“物和结构”为核心的“形而下”转向重视以“制度”为核心的“形而上”,将推动信息资源管理研究领域出现新的理论建构运动。

2.1 制度转向意味着将“时间”概念作为信息资源管理研究的重要对象

基于当前可获得的学术资源,不难看出,在信息资源管理研究中对于时间变量并不重视。大多研究的对象都是“瞬间管理”,将组织、个人都视为独立于时间之外客观存在的,与其赖以生存的制度背景(这里是时间背景)没有任何关系;既不关心管理活动是如何发展的,也不关心管理制度是如何演化的。

然而,从制度层面看,信息资源管理是在“制度”中形成和运作的。信息资源管理的制度结构是动态的、演进的。在信息资源管理活动中,由于受有限理性、信息不对称和管理成本的制约,每个管理主体如图书馆、企业、政府和个人都只能依据自己对于未来趋势以及竞争对手行为的预测独立进行决策。这种决策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即以过去的经验为基础并根据对未来的预测调整自己的行为。这样一来,信息资源管理制度的变迁也就不可避免地成为一个“路径依赖”的动态演化过程。历史和时间是信息资源管理过程中直

接影响其绩效的内生变量,两者在制度演化中的意义特殊。忽视时间因素的信息资源管理研究必然是僵化的。

2.2 制度转向意味着对于空间结构重要意义的重新发现与诠释

在传统信息资源管理研究中,空间变量长期以来一直被看作是非辩证的、静止的,被有关学者简单地视为管理行动的环境或舞台。制度理论认为,制度与完整的时空结构密不可分,空间应当是制度结构的组成部分。制度层面强调,信息资源管理研究不能脱离于更普遍的社会――空间结构研究。客观上来讲,物质空间与信息空间之间存在一个结合部,即目前已建成并正在使用的信息网络基础设施。信息资源管理实践活动的网络化和数字化,信息空间的外延拓展到了域名地址空间、超文本链接空间、协议空间、代码空间、编译空间、解释空间等;随之新的信息子集被涌盖进来,产生了诸如智力空间、知识空间、整序空间、索引空间等。数字信息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发展既生产了特定的空间结构,同时又受这种空间结构的支配。传统的区位优势正在被因特网的带宽所取代,获取服务的能力被重新定义。信息资源已成为新的生产因子和区位因子,并可能使社会经济客体的空间位置和组合关系发生各种倾向的运动,与其他因子发生错综复杂的关系。如域名是一个反映某地区采用因特网的指标。域名提供了从虚拟空间到现实空间的连接,其空间分布解释了因特网活动及信息资源的地理变动。

在制度层面,信息资源管理研究所涉及的空间概念具有很强的隐喻色彩。有关学者使用因特网空间、数字城市、虚拟空间等概念,将电子世界与真实世界联系起来。虚拟空间具有多重结构、无限扩张等特点,极大地拓展了制度的作用范围和内容,使得现实世界中制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获得了发展。

2.3 制度转向意味着信息资源管理研究需要将解决现实世界的管理问题作为目标

管理学研究无疑是为管理实践服务的,信息资源管理研究的制度转向同样服从于这个规律。基于制度层面,信息资源管理行为是管理者对于数字信息资源环境的适应,对它的最好理解只能通过对特定时间、地点的文化类型和社会过程的描述方可获得。在信息资源管理研究中,将制度看作是信息资源管理参与各方集体博弈的结果,个人选择直接嵌入在相应的社会结构之中。基于制度层面对信息资源管理问题的分析是以现实为基础的,它追求建立在经验之上的知识,以期尽可能真实地了解、阐述现实世界的信息资源管理问题。由于制度研究具有广泛性的特点,制度转向的研究视角涉及到社会各个领域,触及了经济、政治、社会和意识形态等多个方面。

2.4 制度转向意味着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在信息资源管理研究中居于重要位置

21世纪是新制度经济学繁荣发展的时代,它将对越来越多的具体制度提出真知灼见,并为改变这些制度安排、提高经济效率提供理论基础。在新制度经济学的核心领域,到处可以看到制度、交易费用与经济成果之间的相互作用。信息资源管理借鉴交易费用的概念,重新定义了信息资源管理成本,指出在信息资源管理成本为零的世界中,制度、产权、法律、规范可有可无,而一旦管理成本为正,那么这些变量就变得至关重要。

引进新制度经济学的实证方法和基本理论,将使信息资源管理制度研究更加精细化与简洁化,增加其制度研究的信度及效度,使其制度研究不再沉湎于纯粹的理论争鸣,而是在实证基础上进行理论探讨;通过信息资源管理制度实施的效果研究,可以检验其制度供给质量,有助于提高信息资源管理制度建设的可操作性,使之真正体现出制度为信息资源管理服务的功能和作用。

2.5 制度转向是对以往信息资源管理研究忽视文化影响的修正

按照新制度经济学的观点,人类的经济生活总是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进行的。这种约束条件既包括正式制度也包括非正式制度。所谓非正式制度是指人们在长期的社会交往中逐步形成,并得到社会认可的一系列约束,包括价值信念、伦理道德、风俗习惯、意识形态等可以统称为“文化”的一些东西。

以往信息资源管理研究即使注意到了文化,也只是将文化视为一个外在的变量。在制度转向的推动下,这种状况正在改变,文化因素开始进入信息资源管理研究的视野。目前,对国家能否作为信息道德主体而遵从必要的伦理准则问题正引起广泛的关注和争论。一种代表性的观点认为,国家在未来的网络世界中肩负着重任,其道德义务具有不可让渡性,应承担更艰巨、更严肃的道德责任,遵从必要的伦理准则。网络文化渗透现象已经对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因此,从制度层面进行研究,就必定要考虑研究对象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考虑作为非正式制度而存在的文化机制对信息资源管理的影响,考虑信息资源管理制度与所处文化的不可分割性。

在制度层面来看,信息资源管理研究不存在普适性、跨文化的理论框架。信息资源管理制度是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生成的人的行为结果,它的研究者也是生活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是一种文化的存在。信息资源管理制度的研究必须重视文化因素,应当把文化放在研究的架构之中,充分考虑文化与信息资源管理正式制度间的辩证关系。

3 制度转向的论题

信息资源管理制度研究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信息资源管理研究的制度转向,为人们提出了如下论题。

3.1 信息资源管理制度的结构与功能研究

制度是什么?制度的结构是怎样的?尽管我们每个人都能够从生活经验中感觉到制度的存在,但很难形成关于制度的确切概念。不同学科的学者在对制度下定义时,也各有他们的研究目的。为了建构共同的学科语境,在建构信息资源管理制度研究的框架时,也必须从本学科的角度确定研究共同体所使用的制度概念的含义。其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

・信息资源管理制度的定义、结构和分类,其中制度的分类包括对于信息资源管理领域的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核心制度与边缘制度、内在制度与外在制度。

・信息资源管理领域中,所有的制度的总和构成了信息资源管理制度系统。制度系统具有完整性以及内在一致性。离开了制度系统,单项制度既不能发挥预期的功能,也难以付诸实施。在从制度系统角度研究信息资源管理制度时,要注意研究制度系统的组成要素与制度系统的层次。

・信息资源管理制度的功能。

3.2 信息资源管理的产权研究

在这个充满稀缺性与不确定性的世界上,产权制度是信息资源管理所必须面对的最基本问题。如果说西方图书馆制度、信息公开制度的建立是文献资源、政府信息资源无偿共享的有效保障。那么,17世纪诞生的知识产权制度则是实现信息资源进入有偿共享的有效保障。在数字化网络化的信息环境下,通过建立有效的产权制度,能够让人们知道应当如何获取数字信息资源以及可以在什么样的权力范围内使用数字信息资源,让每个当事人都能得到其应得的权益,同时也支付应当承担的成本。目前,在信息资源管理领域,与产权

问题有关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其突出强调了数字信息资源产权作为无形财产权的外部性与排他性,但却忽视了对于数字信息资源产权其他性质的研究。

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①数字信息资源产权的公共物品属性研究;②数字信息资源产权的划分原则,③产权对于数字信息资源外部效应的纠正策略;④产权对于数字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⑤数字信息资源产权的多样性及其绩效差异研究。

3.3 信息资源管理领域的制度变迁研究

简单地说,制度变迁是指以一种更有效率的制度取代原有的制度。制度转向试图借助制度变迁理论从制度层面上解释信息资源管理活动的发展与变革。

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①信息资源管理制度的起源;②制度变迁的内在机制;③信息资源管理制度的供给和需求;④制度变迁的方式;⑤制度变迁的主要影响因素;⑥制度变迁过程的纳什均衡;⑦制度变迁的路径锁定效应及其克服,⑧制度变迁的绩效评价;⑨制度创新。

3.4 交易成本理论及其对于信息资源管理机构的影响

在新制度主义理论体系中,交易费用理论是重要的一环。这一理论发现和澄清了交易费用对组织机构制度结构和运行的意义,有力推动了组织管理理论的发展。交易费用理论的创始人科斯指出,真实世界里的市场机制不是免费的,交易成本始终为正。制度主义者由此认为,信息资源管理成本永远不会是零,电子政府、数字图书馆、虚拟企业这些信息资源管理视域中的组织机构之所以能够存在,正是因为它们可以更好的节约管理成本,而这些组织机构的存在方式,则是由其内在的交易技术结构和治理方式共同决定的。

交易成本的应用范围已经从市场交易扩展到企业、中介机构以及政府领域。不仅包括市场交易领域的信息搜寻成本、价格发现成本、交易谈判成本、合同实施成本,还包括管理领域的组织建立成本、政治运行成本、制度提供成本等。确认并测量信息资源管理活动中上述交易成本的种类和数值,并以此为基础对电子政府、数字图书馆、虚拟企业等的组织机构的边界、规模与效率进行研究以及对电子商务、信息资源整合、数字图书馆联盟、个人化技术等信息资源管理技术及方法在降低管理成本方面的作用进行研究,将成为交易成本理论应用的热点。

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①信息资源管理中交易成本种类的识别与测量;②信息资源管理机构的边界、规模和效率及其与交易成本的关系;③信息技术在降低管理成本方面的作用。

3.5 制度绩效

制度绩效研究的本质在于判断一个制度的好与坏。所谓好制度的标准是,在不突破成本约束的条件下最能有效实现制度目标的制度安排。换句话说,也就是制度与环境具有相容性。在信息资源管理制度研究中,这种相容性包括两方面内容:①制度供给和制度需求应当是均衡的,否则要进行制度创新;②制度对于信息资源管理环境――信息资源管理的交易技术结构以及经济的、政治的、社会的环境变化的适应。

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①信息资源管理制度绩效评价的标准;②信息资源管理制度绩效的测度方法;③信息资源管理制度的本土化。

篇6

随着社会的进步,信息环境的变化,知识经济的到来, 智力资本或知识资本成为核心竞争力, 是个人、组织及社会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的关键。而知识是存储在人的大脑中的无形的资产, 需要有不同以往的管理思维和方法。知识的快速老化,技术的不断更新以及非连续变化的环境对组织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压力。正因为如此,知识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重点,人们对知识管理开展了不同角度的分析研究,形成了一定的研究成果[1]。但在研究过程中仍有很有问题没有得到妥善解决, 知识管理在发展的过程也出现了不少的问题,这些都是需要关注的。本文主要是对知识管理的定义作一个概略的区分, 并对知识管理与信息资源管理的关系进行分析, 指出知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案。

1 知识管理与信息资源管理的基本内涵

1.1 知识管理的相关定义

对于知识管理,像其他大部分概念一样,没有一个明确的统一的定义。“知识管理” 一词最早是由美国麻省克莱星顿著名的思图维星国际咨询公司提出的。尽管对知识管理的定义还没有达成统一,但我们不妨从狭义和广义两个角度来考虑问题。狭义的知识管理主要是指对知识本身的管理, 包括对知识的创造、获取、加工、存储、传播和应用的管理,即主要是指对企业的知识管理。而广义的知识管理范围要宽泛许多,不仅包括对知识本身的管理,还包括对与知识有关的各种资源和无形资产的管理, 涉及知识组织、知识设施、知识资产、知识活动、知识人员等的全方位、全过程的管理。这个层面的知识管理一般是在全社会展开,而不仅仅是局限于一个企业。但不管是哪一种角度,它们的目标是相同的,即通过对知识的创造、获取、加工、传播、提供使用等程序,完成知识的价值,提高知识主体的整体素质和竞争能力,最终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知识的管理的重点也正是体现在知识的识别、获取、开发、分解、存储和共享,并为其构筑有效的途径和机制,以运用集体的智慧来促进组织的发展。

从本质上说,知识管理是要保证知识的共享,而且是一种对人的管理, 是要保证使人大脑中的无形资产即隐性知识转化为可供分享和利用的显性知识,从而创造出新的知识,提高组织和个人的应变能力和竞争能力。

提到知识管理就很有必要对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做一对比区分。显性知识是指可以以文字、图象、声音、符号等形式以及这些形式的组合表达,通过印刷或电子出版的形式可供人们交流和使用的信息。而隐性知识是比较主观的知识,存在于人的大脑中,只有通过特定的方式才能表达出来, 而隐性知识是知识创新的关键,也是知识管理鼓励挖掘的重点。知识管理就是要通过一定的方式和方法对隐性知识进行引导,使其转化为显性知识。在这种由隐性到显性的转化过程中,知识得到不断增长,形成良性循环。当然,在对知识管理的诸多研究中,有学者主张对知识管理进行阶段划分, 认为知识管理可分为第一代知识管理和第二代知识管理, 认为第一代知识管理只注重“管理”知识,而很少考虑知识的生产和创新,强调对现有知识的编码化和共享,而第二代知识管理则强调新知识的生产, 认为应该强化自然产生的创新和创造力的环境, 帮助组织创造新知识以提高组织的竞争力。第一代知识组织主要注重组织内部的知识共享, 但不强调与组织外部进行知识共享。而第二代组织则不同,它认为组织并不能静态保持竞争优势,而应该积极向外界学习,积极组建知识联盟,以更好地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当然,不管两者有多少不同之处,他们的目的是相同的,即通过引导知识创新,实现知识共享,并通过对共享知识的有效利用,最终提高组织的竞争力,实现组织的可持续发展。

1.2 知识管理的特征

许多知识管理的计划都集中在两个重要方面,一是更好地共享现有的知识, 二是新知识的创造和转移。知识管理的主要特征有以下几点:

首先,观念更新,即人们开始认同“共享信息”比“拥有信息”更有价值。这是知识管理开展的基础。知识管理是基于“知识真有价值, 知识真能够创造价值”的认识产生的,其目的就是要通过知识的更有效的利用来提高个人或组织创造价值的能力。

其次,知识管理强调创新。创新是知识管理的核心, 有效管理知识资本就是为了运用集体智慧提高组织的应变能力。有了应变能力、有了创新,才能通过不断推陈出新从而快速的发展。知识管理还强调知识的流动, 认为知识只有在相互地交流中才能体现自身的价值并得到发展。

第三,人是知识管理的核心。人本身是一个丰富的知识集合体,人能够通过对新知识的认识和应用,使其转化为能够满足人们需要的产品或服务。人善于将分散存在的知识融会贯通,组合集成,创造出新的知识并应用到新的领域。人不仅自身拥有丰富的知识,而且还拥有驾御知识的出众的能力,即对知识进行管理。可以说,知识只能通过人的能动创造性发挥而产生,并依附于人而存在,人是知识管理中的关键一环。

第四,重视对企业文化的培养。实施知识管理实际上就是在培养一种企业文化,鼓励人们共享知识。而这种共享知识的素质是需要引导和培养的, 知识管理对企业文化的形成起了推动作用。企业内通过开放式的交流、学习,共享组织内外的知识。知识在相互联系的使用中价值得到提升和深化。

1.3 信息资源管理的相关概念

历来人们对信息管理与信息资源管理的关系各持不同意见,总体来说,人们都倾向于将信息资源管理归类于信息管理之下, 作为信息管理发展的一个子阶段。所谓信息资源管理是一种新的信息管理模式和信息管理思想, 它是在信息管理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但在管理理念上有所突破和超越,是集信息的技术管理、信息的经济管理和信息的人文管理于一身的一种集约化管理方式。

信息资源管理的研究内容从整体上看可划分为两大块,一是信息资源管理的理论研究,信息资源管理研究所涉及到的各方面内容如信息、技术、人、环境、机构等都可以从理论层面进行研究,只是各自的侧重点有一些差别。

一是信息资源管理的应用性研究, 信息资源管理的发展离不开理论上的探索, 而任何信息资源管理的模式最终都是要付诸实践, 满足人们的信息需求。

可以说,信息资源管理同时兼顾了技术因素、经济因素、人文因素,尤其突出强调了人文管理的重要性,将“人”置于最核心的地位,一切从人的需要出发来设计实施,使人的信息需求达到最大化满足,这是信息管理一直忽略的方面。另外信息资源管理在强调以“人”为本的同时也重视了对信息技术的开发利用。由此分析可以看出,信息资源管理的研究内容就是一种“抽象信息”,或者就为一种符号研究,是通过对信息符号的研究来触及问题的本质。

2 信息资源管理与知识管理的区别

2.1 信息与知识的关系

从信息到知识是一个递进的过程, 信息与知识是两个不同的实体。由计算机系统产生的信息无法解释人类潜在的行为。信息是特定应用环境下的数据,而知识则是具体环境下的信息,知识一方面可以是信息中最具价值的那一部分信息,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知识并不是简单地存在于信息集合中,而是存在于人类的头脑中。知识更是指是人们所真正需要的那一部分信息。从信息到知识是一个由低层到高层的过程,在较低的层次上,大部分的工作都是用机器来完成,以实现信息的价值。而在较高层次,则迫切需要人的判断力的参与,以实现知识的价值。

2.2 信息资源管理与知识管理的联系与区别

一般认为, 知识管理是信息资源管理发展的新阶段,是其发展和延伸。如果说信息资源管理使数据变成信息,并使信息为组织的目标服务,那么知识管理就使信息变成知识, 并使知识成为组织提高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随着管理方法手段的变化和人们对信息作用的认识不断深化,对管理性、战略性的要求更高,信息管理进入信息资源管理,然后又进入知识管理。知识管理是信息资源管理发展的必然结果。尽管信息资源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的信息需求,但知识有着更高的价值和水准,尤其是隐性知识得到人们的重视。从属性上看,信息资源管理与知识管理在很多方面都是重合的。从联系上看,他们也可以彼此转化。管理上越来越强调文化管理、人本管理等。知识管理是信息管理在深度与广度上的进一步深化和拓展。知识管理将信息转化为知识, 并用知识来提高特定组织的应变能力和竞争力,也有助于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之间的转换。

从信息资源管理上升到知识管理, 需要经过一个学习的过程,包括隐性知识的社会化,显性知识外在化,实现显性知识的链接,隐性知识的内在化等。当然, 知识管理与信息资源管理有许多不同之处,这是因为知识管理相对信息资源管理而言,自身有许多优势。具体分析如下:

首先,信息资源管理忽视了对隐性知识的管理,知识管理重视对隐性知识的管理, 强调对隐性知识的挖掘,使隐性知识充分发挥其效用,为社会的发展作出巨大的贡献。知识管理同时也重视对显性知识的管理,实现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转化,并在这一过程中实现创新。

篇7

在西方,信息资源管理的研究是从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起步,虽然研究者对信息资源管理含义的认识还不尽相同,但在某些方面对于信息资源管理的研究产生了一定的作用,也显示出研究的进展 ,归纳起来大致有三方面:提出了信息资源管理(IRM)这一术语;就其内涵进行了多角度的探讨,为研究的深化奠定了基础;对信息资源管理基本研究作出贡献的不仅有专家、学者,如霍顿、伍德等,还有美国联邦政府部门,前者成为IRM研究领域的核心人物,后者则成为 IRM 形成领域之一。

在我国,有志于信息资源管理研究的学者 ,在西方研究者的带动下也涉及了信息资源管理含义的探讨。概括起来,至少在以下几方面作出努力:积极引进 、传播西方学者有关信息资源管理的研究成果;在吸收、消化西方观点的基础上 ,结合我国的实际提出了颇有新意的见解;在信息资源管理内涵的认识上 ,我国学者在 IRM 领域的研究实力已见端倪 。我们认为,信息资源管理是国家和组织机构达到预定 目的,运用各种手段 ,对信息活动中的各要素(信息、人员、设备、资金等)实施全面管理的一种思想和管理模式,其理论研究将随着实践领域的拓展而不断深化 ,有关信息资源管理含义的认识也将逐渐明确与升华。

总之,信息资源管理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信息资源管理是指对信息本身即信息内容实施管理的过程。广义的信息资源管理是指对信息内容及与信息内容相关的资源如设备、设施、技术、投资、信息人员等进行管理的过程。

信息资源管理产生的背景

一般地讲, 信息资源管理产生的先决条件是“信息资源”的形成, 根据有关信息资源定义信息资源早已有之,但为什么说信息资源管理直到20世纪中期才出现呢?这里涉及一个观念问题,也就是说, 尽管信息资源随着人类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的形成已经产生并广为流传,但人们并没有自觉地有意识地将它视作一种资源,只有当信息资源量的积累发展到一个临界点,人们的认识才可能发生质的变化,这可以称作信息资源管理生成的观念条件。从另一个角度来分析,信息资源管理的生成是多种条件综合作用的产物,仅有信息资源量的积累是不够的,这种量的积累还需要其它因素的推动和刺激;当然,这些激发因素很多,但其中起关键作用的是现代信息技术,尤其是综合性的信息系统技术和网络技术,这些技术不仅促成了人类观念的质变,而且还直接促成了各类信息资源管理活动的集成发展,这可以称作信息资源管理生成的技术条件。而一旦具备了观念条件和技术条件,信息资源管理就必然会在某个生长点上生成,以史实而论,信息资源管理最早的生成领域是政府部门的文书管理领域和工商行业的企业管理领域,这可以称作信息资源管理生成的实践条件。总而言之,信息资源管理生成的观念条件、技术条件和实践条件是互为相关的,只有同时具备了这3个条件,信息资源管理才会形成与发展。

根据现有资料分析,到20世纪中期,现代管理科学最为发达的美国已初步具备了上述3种条件,这样, 信息资源管理就开始萌芽和发育,而其最早的生长领域就是美国政府部门的文书管理领域。美国各政府部门向来有重视文书管理的传统,本世纪初开始的地方政府一体化和国际化进程,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临时增设的各种机构,导致了文书数量和文书管理成本的激增,对此,美国政府运用了行政和立法双管齐下的办法实施整治,其结果却意外地促成了信息资源管理的产生。早在1942年,美国国会就通过了《联邦报告法案》,这是第一个控制文书的联邦政策,其目的是设法减轻公众的统计报告负担、减少报告中不必要的重复,最大限度地利用来自公众的信息。1947年,联邦政府成立了“政府行政分支机构重建委员会”,由胡佛任主席,该委员会也称作“第一届胡佛委员会”,它在1948年—1949年的存在期间提出了许多有益的建议,其中的《联邦记录法案》于1950年获国会通过,该法案涉及与联邦记录的生产和维持有关的标准、程序和技术等的发展与改进问题。1953年,“第二届胡佛委员会”宣告成立,该委员会就实践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了调查,并据此制定了一个适应于各级政府的记录管理计划,责成每个机构对怎样削减文书进行评估。在此后20年中,美国政府还制订了许多与联邦文书管理有关的法案,其中,以1966年颁布的《信息自由法案》最为知名,它规定任何人都有权利用联邦政府部门的记录,同时还授权公开这些记录。1975—1977年,美国政府再次成立了“联邦文书委员会”,该委员会由联邦和各州的政府官员以及来自商界、劳工界和顾客群体的代表组成,著名的信息资源管理学家霍顿就是该委员会的成员。在为期两年的工作期间,该委员会准备了36份独立的报告并提出了近800个改进文书管理的建议。特别值得指出的是该委员会第一次认识到,应该强调对联邦记录和文献中的数据和信息内容进行管理,他们据此发展了适合政府行政管理的信息资源管理战略,并通过1980 年颁布的《文书削减法》得以肯定和传播,《文书削减》是信息资源管理发展的里程牌,是信息资源管理理论形成的标志,它与配套建立的管理和预算办公室(DMB)一道确保了信息资源管理在美国政府各部门的实施。

回顾从文书管理到信息资源管理的发展,可以发现,这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相互促进、紧密结合的过程。首先是文书数量和文书管理成本的激增导致了“实践危机”,而为了解决这种危机又成立了专门的委员会从事研究,理论研究的成果再应用于实践,如此螺旋式的发展和多次升华,终于铸就了全新的信息资源管理。当然,在这个发展过程中信息技术也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马尔香和克雷斯莱因曾谈到,由于信息技术的应用,政府部门发生了4种主要变化,“第一,许多政府(和商业)组织为了实施战略规划和操作已用数据处理、办公自动化、通信技术等方面的集成管理取代了对这些技术的垂直管理和控制;第二,由于各种组织变得越来越依赖于信息技术的内部利用,它们也更加关注信息技术规划在组织的战略规划中的整合应用;第三,设计多功能办公自动化网络的需求对于数据处理、通信、办公室管理、文书管理等方面的跨领域利用提出了更多的要求;第四,许多组织在信息技术方面增加的投资要求最高管理层更多地介入对信息技术利用的监督。”而由于这些变化, 信息管理功能的战略目标也发生了转移,其关注的焦点不再是文书或记录的物理控制,它更注重将信息视作组织的关键资源,而这种资源如同人事、材料、资本等战略资源一样,是组织获取成功的重要保证。可见,信息资源管理是信息积累和信息技术的应用在文书管理这一特定领域相结合的产物。

信息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

一、信息立法

随着我国信息化建设的推进,网络安全、知识产权、个人隐私等问题也日益突出、尽管近些年我国的信息法律建设发展较快,如颁布了反不正当竞争法、产品质量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但是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立法仍处在初级阶段、法律内容粗糙宽泛、不完善,缺乏系统性、协调性,没有形成统一的法律体系、随着信息资源管理的发展,对信息立法的需求会越来越紧迫,因此与之相关而展开的课题研究也会日趋增多,如信息公开立法、电子商务法等。

二、知识管理

对于知识管理和信息资源管理的关系,图书馆界还有着不同的意见 有人认为知识管理是将人类的信息管理活动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是信息资源管理的高级阶段;也有人认为知识管理是一个跨学科 综合性的研究领域,并非完全是信息管理的延伸和发展 虽然信息资源管理是知识管理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但无论两者的关系究竟如何,随着知识作为一种必不可少的战略性资源被人们所认识和知识经济的到来,对知识资源的管理将逐渐占据到主导地位。

三、信息资源管理教育

为了顺应社会发展的潮流,传统的图书馆学、情报学都进行了教育改革。结合我国国情,同时借鉴国外先进的教学课程和教学内容,希望能够培养出将来能够适应信息社会需要的专业的信息资源管理人才。如基础知识的更新、构建模块化的课程体系、以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

四、电子政务

篇8

有效信息资源管理的先决条件是企业信息资源分类目录的编制。一般来说,企业信息资源分为内部信息资源和外部信息资源两大类。企业内部信息资源包括管理信息、人事信息、财务信息等内部结构状态信息和生产信息、供应信息、营销信息、研发信息等内部生产经营信息;企业外部信息资源包括微观信息和宏观信息,微观信息有市场信息、项目信息、技术信息等,宏观信息有政策信息、科学信息、文化信息、经济信息等。一个好的信息资源分类目录要求检索迅速、共享方便、信息完整,是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的基础,也是企业信息技术系统设计的依据。

由于企业信息资源的复杂性和广泛性,企业信息资源分类目录的编制是一项涉及企业各部门的系统工程,需要信息部门与其他部门的通力合作。以企业门户为例,EIP软件设计要求以部门职能作为企业信息资源分类的基础,每个部门设立信息联络员来提出需求和提供信息。这样,如财务部门,可以有一个本部门的功能模块来管理和财务信息。

信息资源按照内在关系又可以分为元信息资源、本信息资源和表信息资源。元信息资源就是企业内部或企业外部未经筛选和处理的各种信息。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的主要任务就是收集元信息资源,使之成为企业拥有的本信息资源,再通过企业内的知识活动转化成表达清晰、便于管理者使用的表信息资源。

这个过程可以概括成五个方面的企业信息化管理内容:

1、信息管理。信息管理是对信息本身的管理,通过信息的筛选、采集、加工和分类等,使元信息资源成为表信息资源。以企业内部网站的信息管理为例,分布于公司各部门的信息员负责筛选、采集有用信息,由信息技术人员按适当的格式加工,并分类到网站的不同栏目上。

信息管理要充分认识到信息对企业的价值,要及时、准确、完整、经济地为企业经营活动提供信息。

2、存储管理。企业信息资源是企业的财富,存储管理要确保这笔财富被安全、完整地保存。

这需要分三个层次来考虑:一是软件系统的选择,包括操作系统(Windows 2000 Server)、数据库(MS SQL Server 2000)、信息系统等;二是存储技术的选择,存储局域网络(SAN)、磁盘冗余阵列(RAID)都是不错的选择;三是存储策略的选择,包括存储位置(分布式存储、集中存储、服务器托管等),备份策略(备份间隔期、备份内容、备份介质、保存时间、版本控制),访问策略等。其中,存储策略的选择是关键,一个好的存储策略要做到访问方便、信息安全、完整可恢复就要规划好存储策略。在笔者的公司就发生过因为备份版本与软件版本不一致而丢失信息资源的情况。

3、功能管理。功能管理是对信息系统服务功能的管理、导向和控制。功能管理的好坏,决定了信息资源的收集和利用效率。

企业内网中,功能管理的基本依据是企业的部门职能和分工。信息系统根据部门职能设置不同的功能模块组,并赋予不同的访问权限。比如,财务部和人事部,它们都需要文字信息、表格下载,财务部希望能保密查询业务数据,人事部希望得到并公开员工业绩资料,所以要为它们设计不同的功能模块组合并赋予差异化的访问控制。通过设计合理的功能模块,各部门还可以共享信息资源。

4、信息化技术管理。信息化技术管理包括网络建设、设备维护、软件应用、安全防毒等内容,是信息资源管理中最耗时、最基础的保障工作。由于信息资源使用者不需要了解具体技术,技术管理往往被忽视。但是,要流畅、安全、高效地使用信息资源,必须重视技术管理。就现在的网络使用情况来看,反病毒、反黑客技术正成为技术管理的重要内容。

篇9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的公共信息资源管理长期以来带有浓厚的计划经济体制色彩,“条块分割”和“信息垄断”现象严重,信息共享程度低,公共信息资源的深度开发与利用严重不足。并且,由于政府在公共信息管理中的特殊地位,使得我国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缺少驱动力,造成了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社会效用低下。在信息资源飞速膨胀和信息的社会信息需求日益增强的信息社会,传统的以政府为唯一主体的垂直式公共信息资源管理模式不仅严重地制约着我国公共信息资源的管理与利用水平,而且也不能满足社会对公共信息资源的多层次需求。为适应公共信息资源管理复杂性发展的需要,提高我国公共信息资源的管理与利用水平,必须建立一个以政府宏观规划为指导的多主体参与的多元化公共信息资源管理模式。

1建立多元化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策略的必要性分析

保罗·乌勒(PaulUhlir)在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起草的《发展和促进公共领域信息的政策指导草案》中,把公共信息资源定义为不受知识产权和其他法定制度限制使用以及公众能够有效利用而无需授权也不受制约的各种数据来源、类型及信息。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目标是满足社会不同组织或个人对公共信息的普遍需求,具有公共性和共享性的内在特征。从这个意义上说,所有与公共利益相关的信息资源都可以归入公共信息资源范畴,并由此组成了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范畴体系。建立多元化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体系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是实现我国公共信息资源管理多层次服务目标的必然发展趋势。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社会对公共信息资源的需求呈现明显的多层次化特征,公共信息的社会个性化需求日益增强。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在公共信息资源的采集和处理上,还是在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服务功能建设上,传统的以政府为唯一主体的公共信息资源管理模式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不能满足社会对公共信息资源的多层次需求。因此,建立一套以政府宏观规划为指导的,社会各类企业、组织和机构参与的多元化的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体系,是适应现代社会对公共信息资源多层次需求的必然要求。

(2)适应社会分工专门化和组织分化程度不断提高的环境发展需要。随着社会分工专门化和组织分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过去集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和社会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等功能为一身的政府行政结构正在面临分化,并在事实上形成了多样化的公共信息资源管理渠道,这为社会各类组织和机构参与公共信息资源管理开辟了新的道路。

(3)适应公共信息资源管理复杂性发展的要求。现代社会人们对公共信息的需求涉及社会的各个方面:既包括对衣食住行等物质类信息需求,也包括对科技、教育和文化等领域精神类信息的需求,还包括与社会保障、医疗保险、扶贫救济以及家政服务等与社会事务相关的公共信息需求等。从总体上看,社会公众对公共信息的个性化需求日益增强,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具有明显的多层次性。因此,无论是从公共信息资源自身,还是从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社会服务目标上看,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复杂性越来越强。除此之外,公共信息资源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信息科学、信息技术以及社会科学等多个领域的理论知识与专业技术体系的支撑。

总之,建立多元化的公共信息资源管理模式不仅是全面实现信息社会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目标的要求,也是适应公共信息资源体系复杂性发展的需要。

2建立多元化的公共信息资源管理模式

在传统公共信息管理模式下,不同部门和组织之间信息交换的不流畅导致了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上的“体内循环”效应明显,而“共享效应”得不到充分体现。在新形势下,公共信息资源管理必须走政府行政型管理、市场经营型管理和社会自发型管理相结合的、功能互补的多元化管理模式。

2.1转变政府的公共信息管理职能

2.1.1推进政府信息管理机构改革,促进政府政管理理念的转变。首先,改变传统的垂直式的组织管理体系,建立一个以政府宏观规划为主导,其他社会各种组织、团体和公众参与的扁平化的、灵活的公共信息组织管理体系。该体系的建立应以推进公共信息运动周期中各个环节的有效实现为目标,尽量减少中间管理层的设置,并且可以根据信息运动规律和社会需求的变化,动态设置一些管理机构,以适应信息动态变化的需要。其次,改变政府的行政管理理念。政府可以通过职能转移方式将公共信息管理的部分权力转移给其他社会机构和团体,政府对公共信息资源的管理由过去的垄断管理转向有限管理和服务社会的社会宗旨,充分发挥社会其他组织和机构在信息管理上的优势。

2.1.2发挥政府在公共信息管理中的宏观规划作用。公共信息资源主要来源于社会,社会各级组织机构、团体和个人均有权参与公共信息资源的建设。但是,政府在宏观规划和政策法规的制定等方面仍然要发挥主导作用。政府在公共信息管理中的宏观规划作用主要体现在:①建立国家层面的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宏观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确保该层面公共信息资源管理和使用的安全有序进行;②建立适合新形势下公共信息管理的政策规范,对多元管理主体在公共信息资源管理过程的责、权进行明确的划分,以保证不同层次的社会组织和个人在公共信息资源获取和管理上的公平性;③从宏观上建立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标准规范,以促进公共信息资源的有效整合、共享与利用。公共信息资源的宏观规划需要一套科学的体系和不同行业与部门之间的充分协调,不是哪一个组织和机构可以单独完成的,需要发挥政府的权力优势和社会协调能力。

2.2引入市场竞争机制,促进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多元化发展

在新形势下,根据公共信息资源的开采方式、开放性程度和社会需求的不同,可以分别利用社会各种力量实现对不同层次公共信息资源的无缝管理和综合利用。公共信息资源来源于社会的各个层次,发挥和调动社会各种力量在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上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一方面能够有效地解决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复杂性问题,满足社会需求的多层次需要;另一方面,社会组织在参与公共信息管理过程中可以提供一些政府难以收集的信息,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公共信息资源体系中的空白,从而满足公共信息资源体系建设的复杂性和完整性要求。社会各类组织机构和个人在参与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过程中,政府可以以社会公众对公共信息资源服务的满意度为标准,在不同的主体之间引入竞争机制,并由政府负责为不同社会力量参与公共信息资源管理提供一个公平的竞争平台。

2.3充分发挥专业组织机构在公共信息深层次开发与利用上的优势

深层次开发与利用不足是我国在公共信息管理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公共信息资源的深层次开发与利用是一项难度大,系统性和专业性强的任务。在公共信息资源管理过程中,可以借助社会各个领域的专业机构或团体,如高等学校、科研机构以及一些商业的专业技术公司等在理论知识、技术和人才等方面的优势,来完成专题性、预测性、决策性和创新性等公共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或实现对公共信息资源的二次开发与利用,以提高我国公共信息资源的深层次开发与利用水平。

2.4建立一套适应多元化发展战略的公共信息资源管理评价体系

社会对公共信息资源的消费和使用取决于所提供的公共信息资源的数量、质量和服务水平。在传统的公共信息资源管理模式下,公共信息资源的控制权和使用权大都掌握在政府手中,政府是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唯一主体,缺少有效的动力机制和约束机制。在多元化的公共信息资源管理模式下,不同主体从事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能力和专业化水平通常存在很大差异,并且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是每个竞争主体的最终目标。“评价”是一种有效的监督机制。公共信息资源管理评价体系的建立一方面可以从资源建设水平、共享程度、综合利用程度、服务质量以及带来的社会效用等多个方面对每个竞争主体的管理水平和管理能力进行科学的评价,从而保证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有序进行;另一方面还可以为不同的社会组织和机构参与公共信息资源管理提供一个公平的、开放的竞争平台,并可从宏观引导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合理化和科学化。 3建立一个多层次的公共信息资源共享体系

信息资源共享的实质是各经济行为者从不同角度分享信息资源的效用,目的是实现最大化的社会经济福利。共享程度低是我国公共信息资源建设过程中一个不争的事实。根据科学数据共享的观,信息共享体系是一个以共享数据为中心,包括技术标准、政策规范、人员、组织机构以及各种服务功能所组成的一个复杂系统。因此,建立一个完备的公共信息共享体系需要从技术规范、组织机构和人才以及共享数据中心等多个方面人手。本文将公共信息资源的共享体系建设分成两大部分:共享环境建设和信息共享服务网络建设。

3.1共享环境建设

共享环境是实现公共信息资源有效共享的基本保障。共享环境建设主要包括政策环境、市场环境、法律环境以及技术环境等建设。共享环境建设的主要目标有:

(1)为公共信息资源的整合和优化建立一套科学的数据标准和规范;

(2)为实现公共信息资源共享与使用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技术支撑体系;

(3)为多层次共享体系的建立提供一个公平、开放的宏观调控的政策平台和组织管理体系;

(4)为社会各种组织和个人参与公共信息资源共享管理建立一套有效的市场调节机制和政府激励机制。我国公共信息资源建设的共享环境目前还没有正式开始,信息立法和推动信息共享的数据标准和规范体系建设还处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阶段,这已经成为我国公共信息资源整合和共享使用过程中的一个巨大障碍,并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我国信息化进程的推进。共享环境是实现公共信息共享的基础,也是实现对不同层次公共信息资源有效整合与利用的必要条件。共享环境建设不是哪一个社会机构和团体所能够单独完成的,它需要社会不同领域的理论和技术支持以及不同领域之间的协调。因此,共享环境建设应归属于政府职能范围。另外,共享环境建设应着眼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长远发展,遵循从宏观到微观,先全局后局部的建设思路。

3.2建立多层次的公共信息共享服务网络

公共信息资源的广泛性和多层次性决定了其共享管理的多层次化。从总体上看,公共信息资源管理本身具有多层次化的特点,并且在社会的不同领域和区域的分布和使用上很不均衡。因此,从实现共享管理的可行性、实用性和高效性等方面综合考虑,应建立一个能够适应社会不同层次需要的多层次公共信息资源服务网络,具体包括:

(1)国家级信息共享服务网络建设。国家级信息共享服务网络建设是实现公共信息资源共享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包括:信息共享硬件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信息共享环境建设,以及国家层面的共享信息资源体系建设。在这里,国家层面的信息主要是指由政府掌握和控制,并能够面向其他社会组织和团体提供共享使用的国家基础信息和政府信息等。当前,国家级信息共享服务网络建设的重点应从硬件基础设施的建设转移到公共信息的共享环境和国家层面的公共信息资源体系的建设上来,以便为基层信息共享服务网络的建设提供基础和保障。

(2)区域信息共享服务网络建设。区域共享服务网络主要是指适应某个地区信息资源共享管理和服务需求所建立的公共信息共享服务网络。区域信息共享服务网络建设的主要包括区域内各个领域和行业的,如财政、经济贸易和科技教育等各种公共数据库和元数据库和面向区域服务的资源体系和服务网络建设。区域信息共享服务网络在整个公共信息资源共享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它向上应能够实现与国家级信息共享服务网络的互通,并承担为国家级信息服务网络提供信息资源的任务,向下应能够与本地区的企业级信息公共服务网络互连,并能够实现与企业级信息资源的集成与共享。

篇10

关键词:信息资源管理;指标体系;评价方法;比较分析

Key words: information resource management ; index system; evaluation methodology; comparative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25-0060-03

1企业信息资源管理

自英国发生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以蒸汽机和珍妮纺纱机等为标志),机器生产逐步取代手工劳动,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开始取代个体工场手工生产,现代公司制企业获得急剧发展。从三次产业革命的历程来看,每一次的技术进步都带来了企业管理方面的革新。企业管理方法与思想的演进也经历了产品管理(销售管理)一人本管理(营销管理)一信息资源管理(面向客户管理)的变化过程。信息资源管理(IRM)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出现的一个专用名词,其影响现今已成为一个专门的发展领域,受到信息界、管理界、经济界与政府部门的关注与接受。对于信息资源管理的定义,Horton认为“信息资源管理是一个集成概念,它融不同的信息技术和领域为一体,这些技术和领域包括管理信息系统、记录管理、自动数据处理和电子通信网络等。这些领域和职业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是相互隔离和分散的,但它们必定会重新聚合在一起。”[1]

企业信息资源管理重在信息资源的需要开发和管理,目标是的用有限的信息资源实现企业整体综合效益最大化。因此,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的目标必须与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一致,归纳起来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2]:一是对企业的信息资源进行战略管理与总体规划;二是使信息资源的组织与相关信息系统处于高效可用状态;三是信息系统的建设与维护(具有较好的信息标准、数据库与管制制度等);四是综合利用信息资源辅助企业的高层决策,为企业的管理和决策提供有用的信息。

今天,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世界自由贸易与全球一体化进一步发展,信息、物质、能源成为构成现代社会的三大战略资源,对于企业来讲,对信息资源的有效管理和利用也成为企业信息化的核心内容,以信息资源为基础的企业信息资源管理成为企业增强竞争力的重要条件。

2企业信息资源管理评价的必要性与原则

随着企业信息化进程加速,企业对信息资源系统的投入不断加大,信息资源系统运行的效果和效率、系统稳定与维护的投入产出、系统提供服务所产生的各种效益、用户获取和利用资源的满意度等信息资源系统绩效评估问题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2.1 信息资源管理在发展与存在的问题从20实际80年代起,我国企业已逐渐认识到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的重要意义,企业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企业信息化建设在全国正呈普遍展开并迅速增长的势头。从社会到企业都意识到信息资源已经成为了企业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点。根据调查[3],在过去两次管理信息化热潮期间(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末的中,企业纷纷构建MRP与ERP系统等信息系统),在信息系统投资80亿左右规模上企业中,应用成功率只有不到10%,达到预期目标的更寥寥无几。此外,还有一大批企业组织开发适用于自己的管理信息系统(MIS),几乎无一成功,开发者称之为MIS“泥潭”或者“不上ERP等死,上了ERP找死”。 据统计[4],我国现有大约16000家大中型企业中,只有10%左右初步建成了信息化网络框架,1000万家中小企业中,约有5%的企业有一定的现代信息处理手段。归结起来,我国企业信息资源管理总体效果与水平偏低的主要原因如下:第一,缺乏正确有效的信息资源理论与管理方法指导,无法与企业战略保持一致。信息资源建设重硬件,轻软件现象严重。第二,企业缺乏专业的信息管理人才,缺乏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的实践经验,信息资源利用效率低下,造成浪费。没有形成完备信息存储、编译等信息管理制度和人才激励与改善方法。第三,信息资源管理不规范、控制不合理,建设周期过长。企业信息资源系统(如ERP)项目需要强有力的项目控制能力和科学方法,从立项、确定目标,到软件选型、实施、上线。许多企业存在哲管理不善,控制不严,项目实施周期过长等不利因素影响,在实施完成后,企业组织形式和管理流程己经发生了变化,这都会制约和影响信息资源管理的效果。

2.2 企业信息资源管理评价的必要性

2.2.1 便于企业确定信息资源投入与产出的综合平衡,寻找信息活动最佳经济效益点通过绩效评估,企业可以准确掌握信息资存在的问题源与带来的效益,从而增加对信息资源系统建设的投入,同时也会使投资决策更具有科学性。企业信息资源无论是在投入建设阶段还是在正常运作管城中,都需要对各种投入与产出(信息、服务等)做出比较,即对信息资源的采集、加工、存储、传递和应用过程中消耗的全部劳动同所取得的成果进行对比析。通过信息资源评价可以获取信息系统运行的真实情况,通过标杆企业间的横向比较或企业自身不同阶段的纵向对比、实际绩效与目标水平的差异就能反映出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绩效的真实情况。通过评价作出效益差异原因分析与总结,可为将来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中的各种投入与资源配备提供依据,实现信息资源的最佳经济效益。

2.2.2 有助于企业提升效率,激励员工的积极性目前,国内企业信息化建设已逐步走向成熟,尤其是大中型企业主要运营系统建设已经接近尾声。但随着基础信息化建设的基本完成,企业高层急切想知道:企业在花了大把金钱投资IT后,对企业绩效的提高有多大支持?同样处于企业信息资源管理各流程中的成员,都会十分关注其完成任务与作出的贡献能否取得预期的收益,是否降低了信息资源建设的成本,在多大程度上丰富了本机构的信息资源,为本部门带来了多少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等。通过绩效评估可以为企业(决策层和各级员工)获得这些问题的科学、量化的数据,从而做出正确的决策,帮助决策层有效激励员工。

2.3 企业信息资源管理评价的原则

2.3.1 战略原则可评价企业信息资源管理战略成功与否。从全局上考虑,既要注意到当前所产生的效益,又要注意到长远发展,要给信息机构或信息系统今后发展留有充分的余地,但又不能放弃当前效益的取得。

2.3.2 经济性原则经济性原则主要关注的是资源投入和使用过程中成本节约的水平和程度及资源使用的合理性。企业进行各项活动主要目的是为牟利,企业进行信息资源的各项安排与投入必须遵循经济型原则。这就要求企业在经营活动过程中获得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信息产品和相关服务及其他成果时所耗费的资源最少。

2.3.3 系统优化原则评价包括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的全过程以及各个方面。既要统筹企业战略与整体又要重视具体执行与部门衔接。从综合绩效评估出发制定评估的内容,优化各层指标体系;比较各评估方法的优缺点,选择合适的评估方法。

2.3.4 实践性与开放性原则综合指标体系设计要简明扼要、定义明确,充分考虑企业现有信息条件与信息资料的可获取性。信息系统效益的评估内容,包括现实效益和潜在效益,不可能一次性完成,需要不断改进与完善,要定期地进行追踪评估。

3企业信息资源管理评价的指标体系

构建企业信息资源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必须是互为补充,即涵盖全局,又重点突出;能够充分反映企业在信息资源规划与长远发展的指标群体。在这个指标群体中,设置哪些指标,如何设置,既关系到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实用性,更关系到企业战略发展方向的调整。影响企业信息资源管理评价系统的因素很多、结构复杂,只有从多个角度和层面来构建企业信息资源管理评价系统,才能较为准确反映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的效能与水平高低。为此,参照国家信息产业部的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结合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的的特征与相关评价的文献研究[5] [6] [7] [8],设计出如表1所示的企业信息资源管理评价体系。其中,评价目标是信息资源管理评价;一级指标分别是财务评价指标、客户评价指标、内部流程评价指标、学习与成长评价指标;以及相关的30个二级指标见表1。

4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的评价方法比较分析

4.1 层次分析法(AHP)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是对一些复杂、模糊的问题作出决策的简易方法,它特别适用于那些难于完全定量分析的问题,从而为多目标、多准则或无结构特性的复杂决策问题提供简便的决策方法。它最早由美国运筹学家T. L. Saaty 教授于70年代初期提出的一种简便、实用的权重决策分析方法。

运用层次分析法建模,基本步骤为:①建立层次结构模型,具体而言为最高层、中间层与最底层;②构造对比判断矩阵;③计算权向量及一致性检验;④计算组合权向量及组合一致性检验。

该方法进行企业信息资源管理评价注意事项:①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的性指标可分为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对于定性指标进行层层分解时,一定把握主要因素与次要因素的关系,主要因素要突出,不漏不多。②在企业信息指标(通常含有第二级、第三级等)注意相比较等级之间的强度关系,不能相差太大,否则不能在同一层次比较;同时需要关注不同的指标间构造的判断矩阵(有时可能会得到不同结果)。

4.2 德尔菲法20世纪40年代由Helmer和Gordon首创,1946年,美国兰德公司首次用这种方法用来进行定性预测,后来逐渐被应用于军事预测、人口预测、经营和需求预测等领域的评价、决策、管理沟通和规划工作。

具体实施步骤:①组成专家小组。②向所有专家提出所要预测的问题及有由专家做书面答复。③专家作出预测意见,并给出解释原因。④将各位专家第一次判断意见汇总,进行对比,再分发给各位专家,做出修改和判断。以便他们参考后修改自己的意见。⑤将所有修改意见汇总,再次分发给各位专家,以便做第二次修改。收集意见和信息反馈一般要经过三、四轮。这一过程重复进行,直到每一个专家不再改变自己的意见为止。⑥对专家的意见进行综合处理。

该方法进行企业信息资源管理评价注意事项:①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的指标评价涉及众多不同领域的专家,在挑选专家时既要考虑评价成本和时间等因素的约束;又要考虑专家间存在身份和地位上的差别以及是否存在相关利益冲突等其他社会原因,同时,还需要防止专家因不愿批评或否定其他人的观点而放弃自己的合理主张。因此,必须避免专家们面对面的集体讨论,而是由专家单独提出意见。②对评选专家的挑选,必须要有四分之一以上的成员对企业内外部情况比较了解程度。专家的成员具有多样化,可以是第一线的管理人员,也可以是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和外请专家。如,在估计未来企业对信息资源设备需求时,企业可以挑选人事、计划、市场、生产及销售部门的经理作为专家。

4.3 模糊综合评价法L.A. Zadeh首次提出模糊集合的概念,并由此发展成模糊数学,为模糊不确定性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数学工具。经过四十年的发展,目前己在综合评估与决策、模糊规划、模糊可靠性分析、模糊控制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就是借助模糊变换原理和最大隶属原则,考虑与被评判事物相关的各个因素的影响,按确定的标准,对某个对象中的某个因素进行评价,称为单一评价,从众多的单一评价中获得对某个对象的整体评价,称为总的评价。模糊综合评判由各因素被评为各等级的隶属度构成评判矩阵,并对评判矩阵与确定各因素重要程度的权重因子进行模糊矩阵合成运算,最终得到对评价对象的评价结果。

具体实施步骤:

①建立因素集,因素集为U={U1,U2,U3,…Ui}

②确定权重向量:

(i)=(a1(i),a2(i),…,ah(i)),ak(i) 0,ak(i)=1;

③数据的标准化处理(无量纲处理),得规范化矩阵。

X(i)=(i),(i),…,(i)

=x(i)x(i)…x(i)x(i)x(i)…x(i)…………x(i)x(i)…x(i)=x(i)

即得评价矩阵:

(i)=1(i),2(i),…,m(i)=r(i)

④建立模糊评价模型:

(i)=(i) (i)=(b1(i),b2(i),…,bm(i))

该方法进行企业信息资源管理评价注意事项[9]:①企业信息资源评价的诸多指标中,通过模糊数学法可以将不完全信息、不确定的评价指标转化为模糊概念,通过标准化处理(无量纲处理)以及规范化矩阵的使用;使定性问题定量化,提高评估的准确性、可信性。②只考虑了主要因素的作用,忽视了次要因素,使评价结果不够全面。

4.4 平衡计分卡(BSC)平衡计分卡(the Balanced Score Card,简称BSC)由学者罗伯特教授和戴维教授于1992年提出,是一个将长期的策略战略和短期的具体措施联系起来的综合度量系统。既重视财务指标为主的业绩评价指标,又注重强调非财务指标的重要性,从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和学习与成长性四个维度来衡量企业的业绩,强调的是目标之间的平衡与一致性,便于战略的实施与战略目标的实现。平衡计分卡是一种通用的组织绩效管理与测评工具,对于不同的运用对象(适用于企业、政府或非盈利组织等),平衡计分卡的角度、结构也指标是作出可以适量增减。平衡计分卡被《哈佛商业评论》评选为“过去数十年来最具影响力的十大管理理念”之一,据调查,全球排名1000大企业中有60%已经使用或正打算使用BSC,世界最大的300家银行中约有60%正在使用BSC。

该方法进行企业信息资源管理评价注意事项:①该方法只能对定量的指标进行评价;因此对于定性的指标必须要考虑选用其他的方法加以量化。②运用该方法的前提一定是企业已经具有自己的发展战略与信息资源发展规划(即一致认同的战略);对于企业信息资源管理评价的达成要考核企业多方面的指标,不仅是财务要素,还应包括客户、业务流程、学习与成长。在信息资源评价体系中,平衡计分卡方法能对企业信息化进行全方位的考核及关注企业长远发展,许多企业尝试引入平衡计分卡作为企业信息资源管理评价的工具。

5结语

毫无疑问,信息资源已经成为企业的重要生产要素和战略资源,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必然导致到企业为未来战略的成功与否。企业信息资源管理评价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工作量大,必须遵守规范化的评估程序。基于实践中企业日益高涨的需求与理论研究的现状,如何使得评价结果更科学、更客观?本文分析了进行企业信息资源管理评价的必要性与相关原则,尝试从财务评价指标、客户评价指标、内部流程评价指标、学习与成长评价指标等四方面构建了企业信息资源管理评价的指标体系;给出了进行企业信息资源管理评价的层次分析法、德尔非法、模糊评价法与平衡计分卡法4种方法,并分别对其评价注意事项做出了分析。总的来说,目前对于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的评价采用定性评价方法多,定量评价方法偏少,但正成为研究热点;而且评价指标越来越细化。但是,对企业信息资源管理评价的定量评估模型中,大多集中于某种或某几种具体评估指标的测度,还缺乏从企业战略总体上考虑所有企业信息资源管理指标体系的综合、通用评价模型与方法。因此,在评价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的实践过程中,整合企业现有所有资源来进行评价必将成为必然;在选择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上,综合几种方法的优点,对信息资源进行多层次的、多角度、智能化的综合评价将是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Forest W•Horton,Jr. Information Resources Management[M].En-glewood Cliff, NJ: Prentice Hall,1985.

[2]张洪烈.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策略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04,(7):62.

[3]邵宏宇.基于信息化能力的企业全面信息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博士论文,第3页.

[4]于嘉.企业信息资源管理探析[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08,(5).

[5]李佳洋,郭东强.信息资源效用的综合评价方法[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

[6]查先进,陈明红.信息资源质量评估研究[J].中国图书馆情报,2010,3.

篇11

1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主体与客体

1.1公共信息资源的概念

目前,公共信息资源尚无一个公认的概念,纵观国内外学者及行政机构等对于公共信息资源概念的界定,大体可以分为两种。一种狭义的观点认为公共信息资源即是政府信息资源,而另一种更加广义的观点认为公共信息资源的内涵应大于政府信息资源,即包含政府信息资源在内的任何产生并作用于公共领域的信息资源都可视为公共信息资源。

随着社会的 发展 ,仅靠政府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公众广泛的信息需求,越来越多的社会组织,乃至私人 企业 开始为公众提供信息。显然,单从政府角度来定义公共信息资源是不够全面的。我们认为,公共信息资源是产生于社会领域并能为公众所享用的具有公共物品特性的信息资源。这里所说的公共物品特性,是指它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非竞争性是指一个使用者对该物品的消费并不减少它对其他使用者的供应;非排他性是指使用者不能被排除在对该物品的消费之外。

公共信息资源作为一种公共物品,除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这两点基本特征外,还具有其自身的特征。首先,公共信息与公众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关系到工作、 教育 、医疗、社会保障、娱乐等方方面面,政府十分有必要公开这些信息来满足公众对其的需求。

因此,公共信息资源具有公开性。其次,公共信息涉及社会的 经济 、 政治 、文化、科技等各个方面,为社会各项事务提供信息支持,具有十分广泛的适用面。所以公共信息资源具有基础性。再次,公共信息资源还具有公益性特征。公共信息资源作为一种公共产品,社会组织要免费或者以极其低廉的价格为公众提供,而不是以营利为目的。

1.2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概念

鉴于人们对于公共信息资源概念的不同界定,对于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概念也有各自不同的理解。一部分人仍从政府的角度理解,认为政府信息资源管理即是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但是由于公共信息资源产生主体范围的扩大,数量的急剧增加,显然,公共信息资源管理已经不能单纯用政府信息资源管理来解释。结合公共信息资源所具有的公共物品的特性,文本将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理解为:政府或第三部门等生产公共信息资源的社会组织,为满足公众对公共信息资源的需求以及实现公共信息资源的全社会共享,而对其进行的收集,加工,整理,组织,提供等活动的过程。

1.3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主客体

管理作为一项实践活动,必定有它实施管理的一方与接受管理的一方。也就是说必然具备管理活动的主体与客体。很明显,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客体无疑是公共信息资源本身。而我们主要要讨论的是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主体。

新公共管理理论认为,公共管理活动不仅仅是政府的行政管理职能,也不仅仅将公共管理活动等同于公共部门的管理活动,而是将公共管理看成是在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供给过程中由多元主体共同组成的复杂 网络 的治理,是由公共部门、准公共部门及部分参与公共服务提供的私人部门共同对公共事务的处理。

政府作为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主体是毋庸置疑的,因为政府在公共信息资源的生产与产生领域中占据着龙头地位。但我们所认同的这项管理活动的主体不再是单一性的,它应包括一切产生公共信息资源的组织或机构等。也就是说,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主体应由政府、第三部门以及企业这三方共同组成,而在其中,以三者所占比重来区分其主次。

2建立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管理体制

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作为一个多方参与的管理活动,其管理体制应当是多元化的,而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到政府、第三部门以及企业在其中的地位与作用。建立一个政府主导,第三部f3辅助,企业参与的管理体制十分有利于公共信息资源的管理。

2.1政府主导

政府是公共信息资源的主要来源,政府信息资源是公共信息资源的主要组成部分。政府信息资源与公众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如一些 法律 法规条例,医疗制度,劳动保障制度等,都是社会公众所需要的最基本的公共信息,对于此类信息的管理也就显得尤为重要。能否有效地管理好政府信息资源,及时地为公众提供所需信息,都是衡量一个政府能力的关键指标,而政府对于其所产生的信息资源进行管理也是责无旁贷的。

政府作为公共信息的主要生产者,势必要在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中起到主导作用,在全社会的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中总揽全局。政府在其中的职责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设立专门的公共信息资源管理机构,对全社会的公共信息资源作统一合理的管理、规划和配置。这一机构应当聘用具有专门知识和技能的人员负责对公共信息资源的收集、整理、加工、存储和提供等活动。

(2)制定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标准等,规范社会各个领域对公共信息资源的管理、利用与获取,防止出现公共信息资源的垄断、浪费、不公开等社会问题,尤其要注重 金融 保险、教育、人力资源、基础设施、公共工程和公共服务等信息问题比较严重的公共领域的管理。

(3)为社会公众提供有效的公共信息资源服务,方便公众对公共信息资源的查找和获取。公共信息资源的提供与获取要做到规范化,政府设立的公共信息资源管理机构作为公众获取公共信息资源的窗口,通过建立信息中心或官方网站等途径,为公众搭建获取公共信息资源的平台,以便更好地进行信息服务。

2.2第三部门辅助

第三部门,亦称非营利性组织,是指除政府部门和以营利为目的的市场部门(企业)之外的组织或部门。第三部门包括慈善组织、民间社团等,具体表现为各种各样的行业协会、商会、学会、研究会、学校、 医院 、福利院、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博物馆、 体育 馆等,它与政府部门、市场部门共同构成当代社会协调运转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第三部门在其自身的运作过程中,会产生各种相关信息,而其作为一种公共组织以及它的非营利性则决定了这些信息是具有公共性质的,其自身所产生这些的可公开、可供公众利用的信息也属公共信息资源范畴。第三部门所产生的公共信息资源种类繁多、参差不齐、分布分散,加强第三部门对其自身所产生的公共信息资源的管理也是社会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完全可以并且有理由加入到社会公共信息资源的管理中,帮助政府进行管理。

2.3 企业 参与

科斯的经典 论文 《 经济 学的灯塔》中的研究表明,一向认为必须由政府经营的公共产品也是可以由私人提供和经营的。同时,私人部门的一些信息也内在的具有公共信息的性质,例如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市场交易信息等都属于公共信息资源。可见,公共信息资源并不是与企业毫无关系的。

但是,企业毕竟是以营利为目的,所以其对于信息的公开程度是非常小的。有些企业的信息是政府强制规定要求公开的,如食品的原料、配料,药品的成分、副作用等,但涉及企业内部技术等的商业信息则不属于公共信息。大多数情况下,企业自身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所产生的一些公共信息,这些公共信息仅是以“副产品”的形式被顺带生产出来,而企业可能也没有多少兴趣来对其进行专门的管理。但即使如此,我们也不能忽视这部分信息资源。我们所说的企业参与到公共信息资源的管理中来,是说企业作为生产公共信息资源的一类主体管理好其自身所产生的公共信息。

3构建公共信息资源的管理模式

3.1分散式管理模式

分散式管理是一种微观的管理模式。简言之,就是社会各部门、各机构对自己所生产的公共信息进行收集、加工、整理、保存与提供等活动。就政府而言,各个政府部门、机构在日常的社会管理与服务活动中都会产生大量的公共信息,而这种分散式管理就是各部门自行管理其所产生的那一部分信息。

第三部门所涉及的社会组织是十分庞杂的,它们在社会活动中也会生产出繁杂的公共信息,对于这些公共信息,各部门则要配备专人来进行管理。对于企业来说,公共信息有时作为一种“副产品”被生产出来,这些信息中的一部分是公众生活中所不可缺少的,比如药物的成分与副作用的这一类重要的信息。可见,企业也完全有必要将自己的这一部分信息管理起来。

可见,分散式管理是一种普遍适用的管理模式。但我们要特别注意的是,只有在政府的统一规范与监督下,这种相对宽松的管理模式才可以顺利实施。

3.2集中式管理模式

集中式管理是一种宏观的管理模式,在整个社会领域中,主要在政府和第三部门两个领域中完成。这种管理模式要求政府设立专门的公共信息资源管理机构(如公共信息资源管理办公室),负责对各个政府部门的公共信息资源进行统一的管理。这一机构除了制定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相关政策法规外,最主要的是要对各政府部门中所产生的公共信息进行集中管理。各政府部门将其所产生出来的公共信息上传到这一集中管理机构,由该机构的工作人员进行统一加工后,通过官方网站提供给社会公众。

在第三部门中,公共图书馆相对于其他机构而言,在信息的管理上,具有人员、技术、设备、环境等一系列的优势,因此,由各地区的省级图书馆管理第三部门其他组织的公共信息资源是十分适合的。各地区省级图书馆作为第三部门中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主导,定期收集、整理、加工第三部门中所产生的公共信息,这些庞杂的公共信息就不会再另我们感到头疼,同时,对于企业中所产生的那一少部分公共信息也可以由当地的省级图书馆进行集中管理,这样也可以克服企业中的公共信息太过分散而不便管理的难题。各地区图书馆不仅可以作为一个管理机构,同时也可以通过建立查询网站或公共信息资源数据库等,为公众进行信息服务。

3.3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管理模式

篇12

[分类号]G203

混沌的概念由来已久。在古代巴比伦、印度和中国的神话传说中,把开天辟地之前的形态称为混沌。恩格斯说:“在希腊的哲学家看来,世界在本质上是从混沌中产生出来的东西”。柏拉图把混沌视作物质范畴内的事物。康德(Kant)认为混沌由某种更基本的物质构成,构成的原因则是“多种多样性”,亦即复杂性。混沌真正成为一门科学却是从20世纪60年代才开始的。1961年,美气象学家洛伦兹在进行数值天气预报时,意外发现从两个误差为千分之一数量级的初始值开始,计算出来的天气模式差别越来越大,最终变得毫无相似之处。这一意外发现,播下了混沌理论这门新学科的种子。

非线性混沌科学不但在认识论上有重大的哲学意义,在求解基本问题时有重大科学意义,而且在研究生态环境、医疗诊断、经济发展、科学决策等问题时,都有重要应用价值。将混沌理论(chaos theory)应用于信息资源管理研究将成为一个新的趋势。信息资源的组织是非线性的,其实质是各信息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依存的一类非线性反馈的系统性组织。混沌(chaos)是信息资源管理的一种本质行为,信息资源管理趋向混沌的特性要求必须对以决定论为指导的传统管理哲学重新思考。

1 混沌理论对信息资源管理的哲学启示

混沌理论对信息资源管理的哲学启示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简单与复杂的辩证关系。混沌理论认为简单中孕育着复杂,从复杂中可以抽象归纳出简单的规律。信息资源管理虽说是一个较为复杂的工程,信息种类繁多,内容庞杂,关系盘根交错,无数信息的非线性相互作用使之成为一个复杂的层级系统,但其中的规律也可以用简单的方式表现。

・可测与不可测的辩证关系。由于信息世界原本处于一种包罗万象、错综复杂、瞬息万变、迷茫混沌的状态,无数的信息单元中有无数的非线性相互作用使之成为一个复杂的层级系统,因而要准确地描述信息或精准地预测信息的未来状况几乎是不可能的。混沌理论指出,混沌并不是简单的混乱,信息的发展变化并不等于没有规律可寻,而是被无序的表面遮盖着的更高层次的有序性。混沌理论要做的就是要在混沌中寻找出信息预测的规律。

・确定性与随机性的辩证关系。混沌虽然难以精确定义,但可以把它看作是确定系统所产生的随机性。“随机性”指的是不规则的、不能预测的行为。混沌的随机性是内在的,是确定性系统自身固有的,信息资源管理的不确定性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①信息技术的不确定性,信息技术的变革可以完全改变信息资源管理的模式;②信息生态环境的不确定性,组织外部的信息生态环境处于变化莫测;③信息需求的不确定性,很难预料组织的信息需求。信息资源管理的随机性在适当的条件下,将以必然的形式从内部产生出来。

・稳定性与不稳定性的辩证关系。信息并不是处于静止的稳定态,而是在不断发生和演化着。传统信息资源管理思维中的那种纯粹的逻辑分析和演绎,往往是在构成论意义上而非生成论意义上来考察信息世界的静态思维,很难反映信息世界的真实状况。混沌理论则是将信息定位于混沌状态。混沌状态不仅具有整体稳定性,而且还具有局部不稳定性。局部不稳定性表现在初值的“敏感性”,初值“差之毫厘”,结果将“失之千里”。混沌理论用动态的思维考察信息状态,为信息资源管理提供了新视角。

・有序与无序的辩证关系。混沌不是纯粹的无序或混乱,而是一种“有序中的无序”。它没有经典意义上的周期和对称,表面上没有明显的有序,但它却有跨尺度的自相似性。这种结构是一种典型的有序性,是一种更深刻的变换中的不变性,有序渗透于表面的无序中。在知识经济时代,数据的无序,并不能说明在组织和管理信息过程中正熵的增加和负熵的减少是一种必然趋势。信息管理的开放性一方面可以使信息管理从外部环境中吸收负熵;另一方面知识经济时代可以通过学习来积聚和复合知识及信息。正如乔治・吉尔德(George GiIder,1989年)在《微观世界》(Mi-crocsrn)一书中所说:“思维征服了微观世界,超越了所有的熵陷阱,了物质本身”。这表明,后现代的信息资源管理不仅仅是处理信息的机器,更要善于创造出新知识。

2 混沌理论下的信息资源管理价值的定位

混沌现象是宇宙中的一种普遍现象。混沌不同于混乱,是介于有序与无序之间的特殊状态。以混沌理论的视角将信息资源管理解读为:信息资源管理的任务是研究如何治理信息源混沌状态和人们认知活动的混沌状态,如图1所示:

信息是数据的高级形态,强调智力和智能,强调运用知识的能力。信息资源管理是一个自组织系统,跟外部系统不断地交换信息。混沌现象是从这个自组织系统内部自发地产生的。混沌与有序是矛盾的概念,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混沌再现了信息的多样化和复杂性。信息组织的有序来自信息源的混沌,混沌包含了新的有序结构产生的必要条件和基础。在混沌的驱动力作用下,信息系统自发组织趋向有序,但是有序的过载又诱发了新的混沌。因此信息源本身一直处于绝对有序与绝对无序中间的混沌状态,在此命名为混沌1。引入混沌理论要做的就是,在信息源混沌中寻找出不确定性的规律。

人们的认知活动也处于一种混沌状态,在此命名为混沌2。这是因为,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来讲:人们对信息资源的认知具有“选择性注意、选择性理解、选择性记忆”的特点。当信息流不断输入时,人们选择性地注意、理解和记忆信息,有可能造成认知结构混乱。从中可以看出,语用信息蕴含于语法信息和语义信息,它来自于有序态,但对用户的作用却是无序的,这种无序又不是毫无秩序和规律的。人们的认知过程是一个混沌现象;当信息流不断输入到信息接受者的头脑中时,非但不能使用户的思维更清晰、更有序和更有规律,反而可能造成他的混乱;而信息接收者基于本身的认知结构,可以对这些信息有所理解也有所歪曲,有所记忆也有所遗忘,有所接受也有所排斥,经过这些无序的过程、混沌的状态,最后才有可能在新的认识层次上再达到有序。信息资源管理的价值突出表现在,治理信息源的混沌状态和人们认知活动的混沌状态。

3 混沌理论下的信息资源管理的维度

信息资源管理的任务是从信息源和认知的混沌状态找到各种规律。混沌理论有吸引力的方面是提供了把信息资源管理的复杂行为理解为有目的和有结构的某种行为的方法,而不是理解为外来的和偶然的行为。治理信息源的混沌状态,可以利用混沌理论计量各类

信息的产生、增长、老化以及分布状态的规律,当然这种规律不是单纯的线性关系;在信息的采集、组织、提炼过程中引入混沌理论能在有序与无序的辩证中寻找治理信息源混沌的方法;借助于混沌理论能深入了解简单与复杂、确定性与随机性、稳定性与不稳定的辩证关系,有利于在信息分析、预测中寻找信息资源管理稳定的、确定的规律,并把结果通过信息检索系统传递给用户;有助于用户理解、吸收信息和知识,有效治理认知活动的混沌。因此,利用混沌理论从信息计量、信息采集、信息组织、信息提炼、信息分析、信息预测、信息传递、信息检索人手,可以分别治理信息源和认知活动的混沌状态。借助混沌理论从这八个维度构建信息资源管理的框架,如图2所示:

4 混沌理论下的信息资源管理的框架构建

汤姆・J・彼德斯指出,未来的管理将从控制走向混沌。他认为,人们告别了命令和控制的时代,迎来了一个充满“好奇、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新时代”。因此不要试图去进行指挥控制管理过程,而应去支持资源的分派、知识的再配置和适宜文化的设计。混沌理论为信息资源管理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借助于混沌理论可以从信息资源的计量与采集、信息资源的组织与提炼、信息资源的分析与预测、信息资源的传递与检索8个维度来改进信息资源管理方法,如图3所示:

4.1计量与采集

混沌区具有无穷嵌套自相似结构,即该区域内显示出无穷无尽套迭的彼此相似的结构,任取一个小单元,放大看都具有和原来混沌区整体相似的结构,包含有整个系统的信息。由于信息之间的关系具有多样性,它们之间的地位有主次差别,因此在信息资源管理的信息采集过程中,可以利用混沌理论从混沌运动的自相似性中寻找信息源的分布规律,按照信息的重要程度赋予相应的权值。权重高的信息应该突出表现,并以之为中心。对于权重较低的信息不应该置之不理,或视而不见,应该通过扩大或缩小它们的语义范围,寻找与主要信息的联系,逐渐向权重高的信息靠拢。对于权重很低的信息在采集时也不能完全抛弃,可以作为补充和辅助手段突出主要信息。利用混沌理论采集信息归纳起来就是从混沌运动的自相似性中确定信息片断之间的语义联系,判断信息之间的主次关系,从而找出那些决定事物变化和发展方向的最关键的信息要素。在计量信息源的过程中,可以依照此种原理,描述某一区域信息源的特征,将之作为计量整体信息源的参考依据,对信息相互引证关系进行定量描述和统计分析,以便揭示信息源的数量特征和内在规律,为信息采集工作提供指导。

4.2组织与提炼

在信息世界里,两条信息之间存在着的关系有:非常紧密的关系、完全没有关系、很接近到几乎意味着同一件事、分离的但相等及一个拥有比另一个更丰富的信息。将众多的信息片断放置或排列在一起,可以明确或隐含地向用户表达信息之间的关系,可以将这种信息并置或排列后的结果看作是信息集合。信息片断转化为信息集合的过程就是信息组织的过程。在信息资源管理的信息组织方面,利用混沌理论研究信息源的相关性、转化性、离散性和集聚性。从混沌吸引因子的特性中寻找信息组织的方法。混沌吸引因子表示一个动态行为最终停留下来又被吸引过来的状态,是信息源混沌现象的一种内在规律性表现。根据混沌吸引因子所界定的描述混沌现象过程中的变量数目,通过实现信息片断的分离(信息的区分、分类)、判断其相关陛,寻找片段之间的语义关联,将无数的语义片段集聚排列(信息的归类)、组合整序(信息结构序化),形成有序的信息内容集合,实现信息的有序组织。更进一层,利用混沌理论提炼混沌吸引因子,将信息集合结构和形态进行转化,使语义复杂性不断提高,将低价值的数据提炼为高价值的信息,从而实现信息的提炼。

4.3分析与预测

信息的分析与预测可以帮助用户减少信息理解和认知的障碍。在以前的信息预测和决策等工作中往往以牛顿范式为指导,即认为时间可逆,任何一个系统,只要知道了它的初始状态,就可以根据动力学规律推算出它随着时间变化所经历的一系列状态。传统的预测方法如平均法、线性回归法等都遵循该原理。然而,对于可能走向混沌的信息系统,长期预测决策注定要失败,稳定发展中总含有波动,危机间或发生。所以,在信息资源管理中应打破还原论的束缚,在预测和决策中用非决定论方法来分析和处理问题。在信息的分析与预测方面,可以利用混沌管理方法中的混沌动力学预测法、混沌唯象预测法、混沌情景预测法优化信息预测的模型。混沌动力学预测可以从动力学的角度研究混沌产生的条件,分析预测信息未来可能出现的情景性质。唯象预测法根据现象而不依赖确定规律的黑箱理论同样适用于混沌的信息预测研究。唯象预测法是一种从现象到现象的预测方法,它通过信息现象探讨事物的本质,以大量的现象为依据,探讨信息的发生和发展规律。混沌情景预测方法可以通过假定模拟当前的信息环境,预计未来的情景,以更好地分析信息的语法形态、语义功能和语用价值,为决策提供依据。

篇13

论文关键词:公共信息资源管理多元化策略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的公共信息资源管理长期以来带有浓厚的计划经济体制色彩,“条块分割”和“信息垄断”现象严重,信息共享程度低,公共信息资源的深度开发与利用严重不足。并且,由于政府在公共信息管理中的特殊地位,使得我国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缺少驱动力,造成了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社会效用低下。在信息资源飞速膨胀和信息的社会信息需求日益增强的信息社会,传统的以政府为唯一主体的垂直式公共信息资源管理模式不仅严重地制约着我国公共信息资源的管理与利用水平,而且也不能满足社会对公共信息资源的多层次需求。为适应公共信息资源管理复杂性发展的需要,提高我国公共信息资源的管理与利用水平,必须建立一个以政府宏观规划为指导的多主体参与的多元化公共信息资源管理模式。

1建立多元化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策略的必要性分析

保罗·乌勒(PaulUhlir)在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起草的《发展和促进公共领域信息的政策指导草案》中,把公共信息资源定义为不受知识产权和其他法定制度限制使用以及公众能够有效利用而无需授权也不受制约的各种数据来源、类型及信息。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目标是满足社会不同组织或个人对公共信息的普遍需求,具有公共性和共享性的内在特征。从这个意义上说,所有与公共利益相关的信息资源都可以归入公共信息资源范畴,并由此组成了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范畴体系。建立多元化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体系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是实现我国公共信息资源管理多层次服务目标的必然发展趋势。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社会对公共信息资源的需求呈现明显的多层次化特征,公共信息的社会个性化需求日益增强。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在公共信息资源的采集和处理上,还是在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服务功能建设上,传统的以政府为唯一主体的公共信息资源管理模式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不能满足社会对公共信息资源的多层次需求。因此,建立一套以政府宏观规划为指导的,社会各类企业、组织和机构参与的多元化的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体系,是适应现代社会对公共信息资源多层次需求的必然要求。

(2)适应社会分工专门化和组织分化程度不断提高的环境发展需要。随着社会分工专门化和组织分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过去集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和社会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等功能为一身的政府行政结构正在面临分化,并在事实上形成了多样化的公共信息资源管理渠道,这为社会各类组织和机构参与公共信息资源管理开辟了新的道路。

(3)适应公共信息资源管理复杂性发展的要求。现代社会人们对公共信息的需求涉及社会的各个方面:既包括对衣食住行等物质类信息需求,也包括对科技、教育和文化等领域精神类信息的需求,还包括与社会保障、医疗保险、扶贫救济以及家政服务等与社会事务相关的公共信息需求等。从总体上看,社会公众对公共信息的个性化需求日益增强,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具有明显的多层次性。因此,无论是从公共信息资源自身,还是从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社会服务目标上看,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复杂性越来越强。除此之外,公共信息资源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信息科学、信息技术以及社会科学等多个领域的理论知识与专业技术体系的支撑。

总之,建立多元化的公共信息资源管理模式不仅是全面实现信息社会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目标的要求,也是适应公共信息资源体系复杂性发展的需要。

2建立多元化的公共信息资源管理模式

在传统公共信息管理模式下,不同部门和组织之间信息交换的不流畅导致了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上的“体内循环”效应明显,而“共享效应”得不到充分体现。在新形势下,公共信息资源管理必须走政府行政型管理、市场经营型管理和社会自发型管理相结合的、功能互补的多元化管理模式。

2.1转变政府的公共信息管理职能

2.1.1推进政府信息管理机构改革,促进政府政管理理念的转变。首先,改变传统的垂直式的组织管理体系,建立一个以政府宏观规划为主导,其他社会各种组织、团体和公众参与的扁平化的、灵活的公共信息组织管理体系。该体系的建立应以推进公共信息运动周期中各个环节的有效实现为目标,尽量减少中间管理层的设置,并且可以根据信息运动规律和社会需求的变化,动态设置一些管理机构,以适应信息动态变化的需要。其次,改变政府的行政管理理念。政府可以通过职能转移方式将公共信息管理的部分权力转移给其他社会机构和团体,政府对公共信息资源的管理由过去的垄断管理转向有限管理和服务社会的社会宗旨,充分发挥社会其他组织和机构在信息管理上的优势。

2.1.2发挥政府在公共信息管理中的宏观规划作用。公共信息资源主要来源于社会,社会各级组织机构、团体和个人均有权参与公共信息资源的建设。但是,政府在宏观规划和政策法规的制定等方面仍然要发挥主导作用。政府在公共信息管理中的宏观规划作用主要体现在:①建立国家层面的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宏观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确保该层面公共信息资源管理和使用的安全有序进行;②建立适合新形势下公共信息管理的政策规范,对多元管理主体在公共信息资源管理过程的责、权进行明确的划分,以保证不同层次的社会组织和个人在公共信息资源获取和管理上的公平性;③从宏观上建立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标准规范,以促进公共信息资源的有效整合、共享与利用。公共信息资源的宏观规划需要一套科学的体系和不同行业与部门之间的充分协调,不是哪一个组织和机构可以单独完成的,需要发挥政府的权力优势和社会协调能力。

2.2引入市场竞争机制,促进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多元化发展

在新形势下,根据公共信息资源的开采方式、开放性程度和社会需求的不同,可以分别利用社会各种力量实现对不同层次公共信息资源的无缝管理和综合利用。公共信息资源来源于社会的各个层次,发挥和调动社会各种力量在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上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一方面能够有效地解决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复杂性问题,满足社会需求的多层次需要;另一方面,社会组织在参与公共信息管理过程中可以提供一些政府难以收集的信息,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公共信息资源体系中的空白,从而满足公共信息资源体系建设的复杂性和完整性要求。社会各类组织机构和个人在参与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过程中,政府可以以社会公众对公共信息资源服务的满意度为标准,在不同的主体之间引入竞争机制,并由政府负责为不同社会力量参与公共信息资源管理提供一个公平的竞争平台。

2.3充分发挥专业组织机构在公共信息深层次开发与利用上的优势

深层次开发与利用不足是我国在公共信息管理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公共信息资源的深层次开发与利用是一项难度大,系统性和专业性强的任务。在公共信息资源管理过程中,可以借助社会各个领域的专业机构或团体,如高等学校、科研机构以及一些商业的专业技术公司等在理论知识、技术和人才等方面的优势,来完成专题性、预测性、决策性和创新性等公共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或实现对公共信息资源的二次开发与利用,以提高我国公共信息资源的深层次开发与利用水平。

2.4建立一套适应多元化发展战略的公共信息资源管理评价体系

社会对公共信息资源的消费和使用取决于所提供的公共信息资源的数量、质量和服务水平。在传统的公共信息资源管理模式下,公共信息资源的控制权和使用权大都掌握在政府手中,政府是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唯一主体,缺少有效的动力机制和约束机制。在多元化的公共信息资源管理模式下,不同主体从事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能力和专业化水平通常存在很大差异,并且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是每个竞争主体的最终目标。“评价”是一种有效的监督机制。公共信息资源管理评价体系的建立一方面可以从资源建设水平、共享程度、综合利用程度、服务质量以及带来的社会效用等多个方面对每个竞争主体的管理水平和管理能力进行科学的评价,从而保证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有序进行;另一方面还可以为不同的社会组织和机构参与公共信息资源管理提供一个公平的、开放的竞争平台,并可从宏观引导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合理化和科学化。

3建立一个多层次的公共信息资源共享体系

信息资源共享的实质是各经济行为者从不同角度分享信息资源的效用,目的是实现最大化的社会经济福利。共享程度低是我国公共信息资源建设过程中一个不争的事实。根据科学数据共享的观,信息共享体系是一个以共享数据为中心,包括技术标准、政策规范、人员、组织机构以及各种服务功能所组成的一个复杂系统。因此,建立一个完备的公共信息共享体系需要从技术规范、组织机构和人才以及共享数据中心等多个方面人手。本文将公共信息资源的共享体系建设分成两大部分:共享环境建设和信息共享服务网络建设。

3.1共享环境建设

共享环境是实现公共信息资源有效共享的基本保障。共享环境建设主要包括政策环境、市场环境、法律环境以及技术环境等建设。共享环境建设的主要目标有:

(1)为公共信息资源的整合和优化建立一套科学的数据标准和规范;

(2)为实现公共信息资源共享与使用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技术支撑体系;

(3)为多层次共享体系的建立提供一个公平、开放的宏观调控的政策平台和组织管理体系;

(4)为社会各种组织和个人参与公共信息资源共享管理建立一套有效的市场调节机制和政府激励机制。我国公共信息资源建设的共享环境目前还没有正式开始,信息立法和推动信息共享的数据标准和规范体系建设还处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阶段,这已经成为我国公共信息资源整合和共享使用过程中的一个巨大障碍,并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我国信息化进程的推进。共享环境是实现公共信息共享的基础,也是实现对不同层次公共信息资源有效整合与利用的必要条件。共享环境建设不是哪一个社会机构和团体所能够单独完成的,它需要社会不同领域的理论和技术支持以及不同领域之间的协调。因此,共享环境建设应归属于政府职能范围。另外,共享环境建设应着眼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长远发展,遵循从宏观到微观,先全局后局部的建设思路。

3.2建立多层次的公共信息共享服务网络

公共信息资源的广泛性和多层次性决定了其共享管理的多层次化。从总体上看,公共信息资源管理本身具有多层次化的特点,并且在社会的不同领域和区域的分布和使用上很不均衡。因此,从实现共享管理的可行性、实用性和高效性等方面综合考虑,应建立一个能够适应社会不同层次需要的多层次公共信息资源服务网络,具体包括:

(1)国家级信息共享服务网络建设。国家级信息共享服务网络建设是实现公共信息资源共享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包括:信息共享硬件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信息共享环境建设,以及国家层面的共享信息资源体系建设。在这里,国家层面的信息主要是指由政府掌握和控制,并能够面向其他社会组织和团体提供共享使用的国家基础信息和政府信息等。当前,国家级信息共享服务网络建设的重点应从硬件基础设施的建设转移到公共信息的共享环境和国家层面的公共信息资源体系的建设上来,以便为基层信息共享服务网络的建设提供基础和保障。

(2)区域信息共享服务网络建设。区域共享服务网络主要是指适应某个地区信息资源共享管理和服务需求所建立的公共信息共享服务网络。区域信息共享服务网络建设的主要包括区域内各个领域和行业的,如财政、经济贸易和科技教育等各种公共数据库和元数据库和面向区域服务的资源体系和服务网络建设。区域信息共享服务网络在整个公共信息资源共享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它向上应能够实现与国家级信息共享服务网络的互通,并承担为国家级信息服务网络提供信息资源的任务,向下应能够与本地区的企业级信息公共服务网络互连,并能够实现与企业级信息资源的集成与共享。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