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儿童英语教育课程

儿童英语教育课程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1 17:34:28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儿童英语教育课程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儿童英语教育课程

篇1

童玩,就是倡导保护好奇心,不断激发兴趣,鼓励尝试,逐步让儿童沉浸其中,乐此不疲,颐养性情,是一种学习的理想状态。谓之“童玩”,无非是说其是童心的、质朴的,甚至是原始的;是开放的、丰富的,甚至是彻底敞开的。

蕴涵童玩精神的课程,我称之为童玩课程。

一、 童玩课程的基本版块

“童玩”课程致力于促进学习样态的转变,重点突出四种能力(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四种素养(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公民素养、科学素养和审美素养)。以此为目标的校本课程体系含学科拓展、社团活动、主题活动和特需活动等版块,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类。

“学科拓展(必修)”主要以现有学科为基点,对学习材料进行“拼盘式”整合和“主题性”延伸。通过拓展教学内容,优化授课时间,组合教学对象,改进教学策略,使教学丰富有趣,更适合学生。

“主题活动(必修)”是凸显养成教育的致力于覆盖学生生活空间的活动课程。学校围绕办学特色,将公民素养、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审美素质的提升融合于丰富的活动中,因地制宜开发六大主题活动课程。学校按年级由低到高依次为“玩游戏、玩童话、玩农艺、玩器乐、玩表演、玩三球与单车”六大主题制定课程纲要,分步实施。

“社团活动(选修)”以学校少年宫为平台,动态优化课程门类,提供丰富的课程选择,发现、发展每一个孩子的智慧潜能,实现“全面发展加个性化成长,让每个孩子享受幸福的童年”。

“特需活动(选修)”将课程进行私人定制、团体定制,惠及有特别需求的学生。

二、 童玩课程的独特优势

童玩课程设计以开放性、游戏性、多样性、综合性、实践性为基本元素,目标上淡化技能训练,过程中注重情感体验,呵护兴趣培养,不断树立自信,引领儿童在“玩”中学会学习,享受学习,从中寻找属于自己的人生快乐,使儿童感受到教育者对他们的关怀,涵养核心素养,“玩中养志”。

该课程一改传统的校本课程面貌,表现出以下几方面的优势。

1.融通性――关注于课程的“无缝对接”

童玩课程的融通交叉,既有利于培养儿童的创新思维,又有利于培养儿童的跨界思维。融通性,使得学校、家庭、社区之间,使得儿童、生活、学习之间有了互相连接的筋脉,使得课程有了自主造血功能,活力无限。

时空融通 在活动空间上,童玩课程不仅仅停留在班级和校园,还走向了家庭、社区、社会。它最大限度地利用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和社区资源,并关注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的联系,做到了活动空间的融通;在活动时间安排上,也不仅仅局限于课堂40分钟,而是根据课程需要可长可短,有的甚至长达一周或者一个月。

学科融通 课程的跨学科整合已成为共识。以某一学科为龙头进行活动拓展和延伸,融汇其他学科优势,达成知识互通,是融通活动的主要样态之一。另外“消弥性”主题活动致力于某一类核心素养的重点熏陶,如校外“研学活动”是以年级组为单位进行,全学科参与,更是淡化了学科界限。

学段融通 部分课程的实施(如社团活动课程),以个人兴趣为主,不受年级和班级限制,自由走班,自由选课,实现了跨学段融通。

2.普适性――倾心于儿童的“课程关怀”

童玩课程的设计思想致力于从整体到具体都营造一种浓浓的儿童文化,蹲下来看孩子,引导儿童在课程体验中享受最美好的课程关怀。

课材普适 童玩课程的四大版块,既有课程纲要,又有配套教材,为师生们的实施和推进提供了良好的保障。但课程关怀不仅限于此,它更注重将开发的自归还给师生,旨在用最有效的方式,达成以玩促学的目标。

学材普适 童玩学材,将儿童融入学习材料之中,使得材料中的儿童与教室中的儿童通过文本形成对话,儿童能在学材中找到自己的影子,材料中的儿童能与教室中的儿童牵手互动,形成“伙伴”,破解了“教与学”的隔阂,一起面对并解决成长中的问题和烦恼,体验成长中的欢乐和幸福。

3.特需性――致力于课程的“私人定制”

儿童是具有完整生命表现的人,他们都有对世界的惊奇和探究、对事理的因果联系的推理和思考,对自身、他人、社会的困惑和解惑。童玩课程在乎校园中每一类、每一个儿童的需求,尊重差异,理解差异,特别关注校园里那一部分不太快乐的儿童,以课程的柔软和温存,给孩子以家园般的“安全感”,充分舒展孩子们的情智触角,使之得以全面感知和提升。

性别特需 学校为男孩和女孩量身定做一套会说话的特别手册,它集生活指导、养成教育、个性成长为一体。孩子自从踏入小学的大门便人手一套。

男生手册以天蓝色为主,女生手册以粉红色为主色调,封面上有男、女生们各自喜爱的人物形象,扉页上写有各自创作的个性诗篇和独特的身份说明。手册的特需性不仅仅是外表上,内涵上更是凸显了性别风采。与此同时,该手册从生理特征出发,给男生、女生展现了特别的关怀和温暖。

学力特需 在校园学习的“跑道”上,有飞跃在前的奔跑者,也有蹒跚在后的跟随者。有比较,就会有差异,学力不足的儿童更需要有人去助力,去推进。计算跟不上怎么办?作文写不好怎么办?课堂上没听懂,怎么办?不要着急,“助学团”来帮你!“趣味计算”、“作文妙招”,全是小班化课程,更有教师一对一辅导,让你听得进,记得牢,学无负担。停一停,更精彩,学力特需成为孩子们的学科辅导加油站。

心理特需 “专注力训练部落”为多动的小朋友量身定做;“佳片有约”让辅导老师和儿童一边欣赏节目一边谈心聊天……可以自约时间、自选老师、自定地点,只要你乐意求助,没有谁能阻挡你的快乐。

关注特需 打篮球忘了带球,怎么办?学校有“诚信篮球”,球场边放置一筐篮球,节假日也不加锁,随时玩,随时取,玩毕自觉放回;身体胖被别人讥笑,怎么办?学校有小胖墩俱乐部,告诉你如何注意饮食,如何选取适合自己的锻炼方式,如何快乐地面对。

三、 童玩课程的操作要略

“童玩”藏在丰富多彩的活动里面,教师的意义也藏在这些“五花八门”的事情里面。

1.童话校园陶冶童玩

校园是流动的教科书,是敞开的大课堂。校园在孩子们发现的眼睛里,处处流光溢彩,处处充满惊奇。一幅画,一朵花,一块石,一簇草,一个小树牌,一行小提示,小小景观看起来并不起眼,但因为面向全体同学征名,面向全体同学征集手稿,便也融进了孩子们的生活,进而浸入儿童的生命成长。那一草一木、一花一树,便在每一天的成长中融入了儿童的灵性,有着别具一格的丰厚意蕴。它向学生们所传递的是一套全学科的活教材,是一种爱满天下的博大情怀,是一种严于律己的道德要求,是一种雅言谨行的行为准则。

2.童趣课堂丰厚童玩

“以学定教,灵动扎实”是课堂的特色目标。玩为起点,激发兴趣,做种研学,培养智趣是课堂的一种理想追求。一课三议、同课异构、复盘评课……教务处可组织多层面的教学研究活动。把握学情,注重课前及课外的延伸,趣化教学,优化课堂,使得课堂教学充满童真童趣。

拼音教学课堂上,教师呈现出小农庄硕果累累的丝瓜图片,小朋友自然而然地编出了“像个丝瓜,S、S、S”的拼音口诀;音乐课堂,博学多才的音乐教师用方言示范地方民歌,载歌载舞,点燃了学生学习的激情;数学课上,老师拿出自家儿子的足球,轻轻地将其中的空气放掉,问:同学们,足球的体积变了,表面积减少了么?生活中的情景再现,一步步将儿童的思维引向纵深……童趣的课堂,融入实践,紧贴生活,亲近儿童,丰厚了孩子的知识,架设了课程融通交汇的桥梁。

3.童心教师引领童玩

爱玩之心人皆有之,关于“玩”,人天生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向往和追求。拥有一份健康,拥有一种爱好,生活就会变得多姿多彩。为丰富教师生活,增强教师体质,同时也为打造“一专多能、一岗双责”的教师队伍,教师们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选课程,学校也可聘请社会上的行业专家名流作为导师到校辅导,高水平的辅导保证了教师社团活动的高质量,让老师们真正能够做到“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至少拥有一桶水,更要拥有长流水”。只有教师会“玩”了,才会更好地教学生去“玩”。

4.弹性管理张扬童玩

课程内容弹性化。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可根据家长需求和学生发展情况,将课程内容进行灵活调整,弹性设置。比如,体育学科的“男生、女生课”――可将同一年级两个班进行同一时间平行排课。授课时,两个班学生按性别重新组合,一位老师执教男生班,学习武术;另一位老师执教女生班,学习芭蕾。在达成同样强身健体的目标的同时,不同的教学内容满足了男孩、女孩们不同的成长需要,男生更加勇毅健硕,女生更加端庄秀丽,使得个性化育人功能逐渐显现。

授课时间弹性化。学生在校时间是个恒数,在这恒定的时间里,要确保课程革新的实效,那么上课时间必定要有灵活的再造。学校可通过调研问卷,获悉学生、家长、教师对课程学习时间的需求,进行“长短课”互补。

“2+2+W”外语课――在低年级外语教学中存在着学生对语言的学习持久不够、遗忘过快的现象。鉴于此,学校可将常规课程设置的“每周的三节外语课”革新为“2+2+W”模式:即每周2节40分钟的常规课+2节15分钟短课+1节10分钟微型课。在学生学习英语课时间总和不变的情况下,这样长短累计,算起来有五次外语课,每天一节,保证学生每天都有接触外语的机会。这样,持续在语境中潜移默化,学习效果不断“增值”。

5.多元评价激活童玩

在“童玩课程”理念下,要既关注学习和成长过程中儿童的情感、态度,也关注活动的评价和育人功能。在努力为每个儿童设计课程的同时,积极探索多元评价体系,让学科核心素养在童玩课程中可培养、可塑造、可持续。

就拿考试来说吧,因为有了“童玩”因子,其也成了孩子们期待的检验学习力的“七彩童玩嘉年华”:

百变闯关――走廊里,气球装饰而成的拱门下,孩子们鱼贯出入,一年级教室俨然成了游乐场。认读拼音,书写词语,看图说话,数字计算,空间图形,拼读英语单词,唱演英语歌曲,林林总总,学科评价化身为一个个有趣的闯关游戏。“拼写乐园”、“妙语世界”、“购物小达人”、“图形新天地”、“Happy land”、“Show time”分列其中,以亲切的姿态检测了学生的学科能力。没有数字考分,取而代之的是笑脸般的过关印章,契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保护了学生的积极性。

一战到底――六年级同学在行将毕业之际,学校为他们量身制作了“一战到底擂台赛”。“赛诗会”中,同学们吟哦讽诵,口吐珠玑,诗词文赋,嘤嘤成韵;“争鸣坛”上,五人小组围拢而坐,针对抽取的话题百家争鸣,大家既是主讲,也是听众,思维震荡,催生头脑风暴。“巧手做”“速算王”“连连看”等轮番上演……掌声、笑声、欢呼声,声声入耳;你赛,我赛,大家赛,赛赛共赢。活动留下了难忘的快乐记忆,也给予了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一战到底”的力量。

身体力行――重视体育素养的培养和检测,在常规体育项目达标测试基础上增添体育游戏和实践。一年级采取“1+X”活动形式,“无敌小球星”即拍篮球为必修,单双脚跳房子、转呼啦圈、编花篮(合作跳跃转圈)三选其一。六年级开展“行”校外徒步远征活动。

另外,音乐学科的“拷贝不走样”“你听什么敲响了”“葫芦丝演奏家”,美术学科的“妙妙屋”“你画我猜”等项目,都可为考查和展示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审美情趣提供平台。

因为有了儿童的视角,所以贴心;因为有了游戏的精神,所以好玩。“七彩童玩嘉年华”考察的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和运用,还考察了学生的交往和实践,考察了学生的适应力、思考力、学习力,使得孩子们不再怕“考”,而是乐考盼考,会考能考,善考好考。

“学校应如同一片森林,学生应犹如猴子一般在其间自由跳跃,任意摘吃各种营养丰富的坚果”,林语堂先生的话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抓好学校校本课程建构,以此为支点,开释潜能,启迪智慧,创设一片葳蕤“森林”,撬动学校的整体发展,是我们应该致力追求的目标。

篇2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01-0024-03

【作者简介】姚国艳,江苏省海安县实验小学(江苏海安,226600),一级教师,南通市骨干教师,海安县德育学科带头人。

不管你愿不愿意,我们已经事实地身处于光影的世界之中。丰富的影音世界区别于文字的单调,在儿童生活中大受欢迎,理当成为语文教育的重要资源。纵观儿童当下的阅读,早已从单一的文字阅读扩展到图画、影像等多维的阅读方式和阅读内容了。我以五年级的学生为教学对象,开始了以“微电影、微写作”为案例的光影阅读与写作教学探索。

一、一节“微电影、微写作”的实践课

(一)基于儿童学情的“光影读写”尝试

教学目标是一节课的灵魂,也是一切教学活动的方向和归宿,制定明确而恰当的教学目标是我执教本节课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1.寻找“光影阅读”与课堂教学的链接点。

“光影阅读”的范围很广,阅读的内容也很多,但在课堂四十分钟的有限时间内,两者之间的链接点在何处?联系上学期进行的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课,我想到了电影海报,电影海报不就是生活中的非连续性文本吗?电影海报中的内容简介恰好可以作为学生读写结合的落脚点。同时,具有完整故事情节的“微时”放映的微电影,解决了课堂时间限制的问题。微电影(儿童喜欢的)、电影海报(适合儿童的)、内容简介的写作(儿童需要的),完美链接起光影阅读、文本阅读、光影写作,使这节“微电影、微写作”课堂教学有了独特的生长点。

2.关注“光影阅读”与儿童学情的契合点。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高年级学生在阅读叙事性作品时,能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爱、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这样的阅读要求同样适用于“光影阅读”,阅读文字描述的电影简介和阅读多维变化的光影世界,创作电影海报的内容简介等,既呼应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又与五年级学生的学情紧密契合。

3.激发“光影阅读”与儿童写作的兴奋点。

微电影因其短小精炼,富有哲理的特点深受儿童的喜爱。在课堂上让学生观看微电影,使课堂多了满满的诱惑力。学生以电影宣传策划人的身份创作微电影海报中的内容简介,则又是一个充满挑战的角色体验,易激发起学生的写作兴趣。

基于这样的学情分析及教学构想,本节课我制定了三个教学目标:

认识电影海报,了解电影内容简介;

学习电影内容简介的构成,了解内容简介的写法;

观看微电影,学写电影内容简介。

以期达到:课堂之内,学生有多元的阅读写作体验,有充分的思辨过程,有丰富的阅读写作收获;课堂之外,学生的阅读写作视线不再局限于书面文本,而能有意识地关注到生活中无处不在的语文素材。

(二)基于儿童需要的教学内容

明确的教学目标为课堂指明了方向,选择基于儿童需要的教学内容才能使目标接地气,让课堂富有生命力,让儿童获得生长。“微电影、微写作”案例的递进式读写材料实现了有指向、有梯度、有深度的儿童读写课堂。本节课采用板块式教学,从认识电影海报,了解电影内容简介,到观影后请学生口述电影主要内容,再到书面创作,小口径入课,小台阶上行。主要的教学板块如下:

1.认识微电影及电影海报。

在第一个板块的教学中,出示电影海报,创设“光影阅读”的情境和氛围。旨在直入主题,引导学生认识电影海报,了解微电影及电影内容简介。

师:阅读了电影的内容简介,你还想知道什么?

生:我还想知道大鸟盯上小蚯蚓后发生了什么?

生:我还想知道小蚯蚓们最后怎么样了?

师:这里为什么不告诉我们呢?

生:告诉了大家,就不需要去电影院看它了。

师:电影简介和我们平时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有什么不一样?

生:在关键处留下悬念,才能激发观众的期待。

在交流中,学生了解到电影内容简介的构成,明确电影简介和概括故事梗概的区别:留下悬念,激发观众的观影期待。

2.观看微电影并创作电影内容简介。

《月神》是由美国埃里康・卡萨罗萨导演的一部7分钟的微电影,讲述的是祖孙三人去月亮上扫星星的故事,画面唯美梦幻,情节奇妙极富想象。带给学生无法用言语表达的光影力量:原来,想象是如此美妙、神奇!

生:我喜欢它奇妙的想象,太令我惊讶了。

生:我喜欢它出人意料的那些情节,人竟然可以顺着天梯到月亮上去,月亮的圆缺,竟然是祖孙三人扫出来的。

生:我喜欢它唯美梦幻的画面,令人向往。

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爱、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此环节观照了儿童对于“光影阅读”的个性体验和阅读表达,使阅读呈现开放的、个体的、真实的过程。

师:根据板书,想一想,哪些内容是可以写的,哪些内容可以不写?

生:大星星被小锤子一敲之后变成了小星星是不能写的,写了就没有神秘感了。

生:扫星星的情节是可以写的,观众会好奇,星星怎么扫?

生:圆圆的月亮变成了月牙,这个情节不能写,留下悬念让观众自己去看。

在此板块中,实现学生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的层递上升,从而实现本节课的第三个教学目标。

3.拓展微电影及主题阅读。

学习不能止于课堂,所以在第三板块教学中,我选择拓展阅读美国皮克斯动画工作室制作的短片《昼与夜》,并为其创作电影简介,同时配以主题阅读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的《月亮不见了》和台湾绘本作家几米的《月亮的距离》。

(三)创设利于儿童生长的教学场境

教育即生长,保持课堂的温度和深度,开展有学习内容的活动,才能创设利于儿童生长的教学场境。

1.有温度的课堂。

课堂场境对于儿童的成长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元素,我努力在本节课中,保持着适合儿童生长的温度。

导入:平时你喜欢看电影吗?最喜欢哪部电影?喜欢这部电影的什么?

课中环节1:想看电影吗?你们今天学习得如此认真,那我们就任性一下,看一部微电影吧!

课中环节2:猜一猜,敲下以后,大星星会变成什么呢?

课后:推荐大家继续观看第83届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提名影片《昼与夜》,并为它写一个电影简介。

课始聊喜欢的电影,课中看精彩的电影,课后作业依旧是看电影,这样的学习内容,话题聚焦,使儿童的课堂生活始终保持在愉悦的场境中。

2.有深度的课堂。

不只是保持温度,还需要挖掘课堂的深度,才能形成儿童的生长力。

问题1:阅读电影海报,从电影的基本信息中你发现了什么?

问题2:再次阅读电影内容简介,关于这部电影你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简介中为什么不告诉你呢?

问题3:你能给微电影《月神》完成电影内容简介吗?

问题4:读一读这篇内容简介,你觉得哪儿写得好?对照自己的内容进行修改。

以层层推进的问题,引导儿童在课堂中始终保持奔跑的探究姿态,课堂就变成了扎根的过程,刨坑的过程,甚至是攀岩的过程,那么,课堂带给儿童的就是生长和发展。

3.有学习的活动。

看电影,不止于看电影;读海报,不止于读海报;写简介,不止于写简介……所有的师生活动都指向于有目标、有意义的学习过程,学生在观看影片的愉悦状态下,学习“光影阅读”的方法,言语表达的方法,文字修改的方法……课堂形成了一个丰富的活动学习场境。

二、“光影读写”微课程:建立主题、建设序列、建构体系

回眸这一节“微电影、微写作”实践课的探索过程,我认为,关注儿童语文生活的兴趣点,研究儿童语文学习的生长点,就能勾连起儿童的语文生活与语文课堂!那么,就以此为实践范例,让“光影读写”形成序列,构建儿童需要的课程。

除了内容简介,光影世界里与语文学习可以勾连的还有很多,以此课为范例,我和团队的同事们,进行了以项目主题为抓手的“光影读写”,项目学习是指围绕一个主题,开展的多元学习方式。

1.以“观后感”为项目学习主题。

选择自己喜欢的场境、音乐背景、电影人物、主要情节等进行交流,表达自己个性的阅读感受,再辅以评论、诗歌等文体方式的指导,形成不同角度、不同体裁的表达内容。鼓励学生在阅读中进行充分的对话,在对话中提升言语能力,在言语训练中积淀素养。

2.以“电影人物”为项目学习主题。

研究同一部或不同部电影中的人物对话、行为、心理,进行情景再现、心理描述、语言揣摩,在实践的过程中,形成对电影人物口头或书面的介绍、展示,形成学生的言语内化。

3.以“剧本创作”为项目学习主题。

还是以微电影为操作抓手,鼓励高年级学生进行电影剧本的创作,围绕某些关键词进行角色、情境、情节等综合创作,实现言语表达的主体性及创造性。

篇3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8C-0063-02

课程是教学必要的程序,这个程序包括课程的定位、选择和组织内容,决定方法,设计检测和评价的手段等环节。教学设计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核心问题,美国教学设计专家肯普(J.E.Kemp)在《教学设计过程》一书中指出:“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与技术分析研究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它们的方法和途径,并对教学结果做出评价的系统的计划过程。“也就是说,课程设计就是对教与学这个程序各个方面、各个阶段、各个环节的设计。本文对“儿童英语活动策划与组织”课程的情景教学设计进行探索。

一、课程定位

“儿童英语活动策划与组织”是应用英语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课程总课时64,学分4分,教学安排在第三、四学期。它是一门培养学生儿童英语教学能力的技能技巧课。该课程的先修课程有儿童英语教学技能(一、二)、儿童游戏活动组织与设计,该课程的后续课程应当是学生即将要学习的专业课儿童英语教材教法和班级管理。

在课程理念上,我们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依据技术领域合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整合课程内容。坚持“实用为主、应用为目的”的原则,以培养学生的英语实用能力理念设计内容,结合学生学习特征分析,“儿童英语活动策划与组织”课程理念以学生为主体,并基于学生职业能力发展、任务导向以及“教、学、做”一体化来整合课程。

根据应用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并通过与行业专家的交流和研讨,我们梳理出应用英语专业学生在未来的就业岗位上的能力要求,即学生应能运用本课程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掌握的教学技能开展儿童英语教学实践,包括能根据教学要求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灵活使用教材、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重/难点讲授清晰等,为教育实习和适应未来教师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而确定了“儿童英语活动策划与组织”课程的能力目标、知识目标和素质目标。该课程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起重要的支撑作用。

二、课程内容的适用性和针对性

“儿童英语活动策划与组织”课程学习任务的设计在培养学生专业基础能力的同时,还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学习任务的设计除涉及儿童英语助理教师必备能力的训练,还让学生在儿童英语教培机构进行真实的工作体验。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和学会相处等基本素质,特别是加强学生弹性素质的培养,着眼于职业适应能力的提高以及职业情商的养成,着眼于个人可持续发展,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使其有较强的岗位适应能力、岗位转换能力和自主创业能力,有良好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儿童英语活动策划与组织”课程内容为儿童英语培训机构岗位需求调查、儿童英语助理教师工作过程分析、儿童英语教育培训机构参与研讨以及在儿童英语培训机构工作的英语教育专业毕业生信息反馈。据此,我们把“儿童英语活动策划与组织”课程确定为13个学习子项目。

教学活动的安排以设计学习性工作任务为主,充分体现了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做一体化,按任务需要合理安排校内实训与校外实习,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相结合。

三、教学内容的组织

本课程组教师根据高职高专教育的特色和学生的特点,以多种方式组织教学内容。

1.自编讲义。课程组在参考国内主要幼儿英语教学法教材的基础上,结合该课程实践性强的特色,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则,根据儿童英语助理教师实际工作需要和学生的具体特点,自编一套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强的讲义。

2.模拟教学。每一次的教学任务实施都要进行多次的模拟教学,让学生扮演好教师的角色和扮演小朋友学习者的角色,在模拟的课堂中让学生锻炼教学技能和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案,为真实的教学任务实施做好充足的准备。

3.把课堂搬进英语教培机构,在真正的工作环境中锻炼。充分利用本校附属幼儿园的有利条件,与行业紧密结合,在教学基本技能初步形成阶段就开始到幼儿园领真实的教学任务,由学生组成的“教研组”在培训机构指导老师和本课程任课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教学活动设计和组织,使学生体验真实的工作环境,巩固和完善他们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锻炼他们的综合职业能力,提高他们在实际工作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教材使用情况。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感受到《英语教学活动设计与应用》这本教材在语言难度和编写体系上更适合该专业学生的学习,因此把这本教材作为主教材使用。为了补充课外英语活动策划与组织的知识,还选择了英语培训机构的一些内部活动策划方案作为该课程的辅助教材。

四、课程实施情况

1.教学模式。“儿童英语活动策划与组织”课程遵循“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进行设计,学生、校内专职教师、校外兼职教师、英语培训机构四方共同参与课程。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学生在校内外教师与培训机构搭建的良好实践平台中将知识与教学技能融会贯通。在课程教学中,为达成教学目标,课程采用任务驱动、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教学做一体化)等教学模式来代替传统的常规讲授和工学结合模式,力求最大限度地实现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

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师通过对教学内容的分析、归纳和提炼,开发典型的工作任务,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提出任务―合作―问题―解决―反思的反复循环模式,逐步形成“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校企互动”的“互动式”和“合作式”教学模式。同时创新教学,课堂教学模式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将课堂上的演课活动和活动策划组织真正在英语培训机构当中进行,真正实现了“教、学、做”一体化。

2.教学方法:在教学方面尝试革新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上突出行动学习的特点:根据行动学习法的原理,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同时在教学中采用课堂的案例分析、课堂外的模拟训练、儿童英语教学机构的实地实践等方式来实践教学。

3.课程课例:以儿童英语课外活动设计与组织为例,教师以英语培训机构组织的典型特色活动为主线,将教学内容分为若干个任务,如“六一英语活动方案策划”、“圣诞英语活动方案策划”、“英语演讲比赛方案策划”、“家长汇报课活动方案策划”等。学生以完成这些任务为载体,通过案例分析、分组讨论、角色模拟、汇报交流等方法来策划该项目,通过到英语培训机构实地现场调研,校外兼职教师给予指导后编写符合培训机构要求的一份活动方案。完成后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互评修改,然后提交报告,根据培训机构的需求跟进该项目的实施。

4.教学手段:(1)课程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授课。(2)实物、模型、教具。(3)教学课件、优秀教师教学视频。(4)网络共享资源库,英语培训前沿资料、网络相关教学视频等。同时,通过在儿童语言实训室与英语培训机构进行模拟教学。通过仿真教学环境,教学过程在相应的学习性工作任务中完成,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取得实效。

5.课程教学团队。本课程教学团队目前有校内专任教师7人,副教授1人,讲师6人,中高级职称以上教师占教师总数的100%;所有教师均获得硕士学位或研究生学历,占教师总数的100%;校外兼职教师3人,来自南宁周边的英语教育培训机构,主要担任课程校外课程实训指导和课外英语活动策划与组织的教学任务。

6.课程实训情况。实习实训设施与基地。在实习实训硬件保障方面,学校现有2间儿童语言实训室,多间多媒体教室,能满足该课程校内实践、实训教学。同时,学生还在校外6所英语培训机构进行课程教学做一体化实训。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充分了解英语培训机构现状和发展方向,密切融合在实际教学活动的策划和组织过程中。

7.考核方式。(1)出勤和课堂纪律(10%)。(2)课堂展示(50%)(分组演课、项目策划)。(3)期末个人展示(20%)(个人教案设计、课堂教学片断演示15分钟)。(4)期末集体展示(20%)(分组设计儿童英语活动策划方案)。

【参考文献】

[1]张志远.儿童英语教学法[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2]张明红.儿童语言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张翠云.低幼儿童英语教学活动设计研究[D].广州:华南师范大学,2007

[4]张鹤.活动教学法在儿童英语教学中应用的实证研究[D].长春:长春工业大学,2014

篇4

整合教育理念是当前幼儿英语教育领域的重要理念,而幼儿英语教育作为学前儿童教育大系统中的子系统,也要考虑整体性的原则和要求,体现整合教育的理念,整合的核心是“联系”的建立,是对不同领域的知识与技能的整合,认知与情感的整合,是儿童整体和谐发展的重要保障。整合具有形式的整合和理念的整合两方面含义:在形式上,幼儿英语教育的整合,意味着将幼儿英语教育活动与其他领域活动之间的交叉、联系和联合;在理念的层面上,幼儿英语教育活动的整合是指以整体的视野看待幼儿教育活动的性质,使其超越学科本身的视野,打破学科限制的学习,赋予幼儿更加丰富的体验,在语言学习中并用艺术、戏剧、音乐和舞蹈等有效手段,既利于儿童语言的认知学习,也有利于其他相关领域内容的学习。整合的理念,提示我们教育内容要全面,可以实现多种价值,既关注认识的价值,又关注情感的需要,避免单调的知识传授,从而满足幼儿多方面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整合的教育内容要适宜,即要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整合的必要性,有机整合各领域的内容,以幼儿教师教育技能为核心、理论教学与实践锻炼相辅相成,促进培养目标的达成。

学前儿童英语教育的整合,要体现和落实到具体的课程实施过程中。幼儿英语教育可以通过教育目标的整合、教育内容的整合、教育资源的整合,为幼儿提供广阔的英语语言学习空间。在这一理念下,有效的对本科层次幼儿英语教育方向的学生加强学前儿童英语教育技能的培养,对于学生把幼儿英语教育的理论知识转化为执教的行为方式,对形成幼儿英语教育和教学能力,毕业后胜任幼儿英语教师工作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幼儿英语师资教育技能培养的内容体系

1幼儿英语师资教育技能培养的基本原则

幼儿英语师资教育技能培养可遵循的基本原则包括:通用原则、精选原则、易行原则以及适应性原则。通用原则是根据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主要训练作为幼儿教师的职业通用技能,例如:幼儿英语教学法课程作为本科层次“准幼儿英语师资”的专业课程,更加体现职业针对性,培养其幼儿英语教育技能尤为重要;精选原则是在通用的教育技能中,选择直接关系到提升学生幼儿英语教育能力和自我专业发展的能力进行培养;易行原则,教育技能的培养要尊重专业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同时渗透并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渐进性原则,根据专业课程的基础性、渗透性,按照课程的难易程度进行实施。适应性原则,学前儿童英语教育技能的培养内容适应社会对幼儿英语师资的要求,以此提高课程体系的针对性和科学性。

2幼儿英语师资教育技能培养的内容

通过对学生进行幼儿英语教育教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幼儿英语教学的基本方法和操作技能、技巧的培养,形成运用科学的理论知识指导英语育教学学实践、提高分析和解决幼儿英语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掌握幼儿英语教师的基本素质,理解幼儿学习语言的心理特点;第二,掌握幼儿英语教学的理论基础,理解幼儿英语教学大纲,学会选择和使用幼儿英语教材;第三,理解并掌握幼儿英语教学模式以及幼儿英语教学的基本原则,能够独立设计幼儿英语教案并进行幼儿英语模拟教学。第四,掌握进行幼儿英语知识和技能教学的方法,包括掌握幼儿英语游戏设计原则和常见的游戏、歌谣、故事方式,能够独立设计幼儿英语游戏、按歌谣内容设计教学活动以及按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故事内容,并在教学活动中恰当使用学前儿童英语故事。第五,能够结合幼儿英语教育教学活动,制作和使用常用教具[2]。幼儿英语教育技能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培养“准幼儿英语师资”,要重视整合教育,拓宽视野,体验健康教育、社会教育、科学教育、艺术教育等其他领域教育中的英语渗透,以满足实际幼儿英语教育教学的需要。

三学前儿童英语师资教育技能培养的实施策略

幼儿英语师资教育技能培养,在实施策略实施过程中,旨在使承担幼儿英语教育的师资,能够同时兼备幼儿教师和英语教师的基本的扎实的专业素养,成为专业化的“双师型”幼儿英语师资,在教育教学技能方面融会贯通,因此,其实施策略应着眼于以下方面:

1构建多重的专业知识结构

在学前儿童英语教育方面建一支有相应特长教师组成的师资队伍,除具有教育理论知识及英语语言知识外,还要具有一定的实践性知识及多元文化基础知识,选拔观念新、功底厚、热爱教育事业、具有科学态度、奉献精神和较强科研能力的教师,加强学前儿童英语教育技能培养,使学生有明确的目标[3]。

第一,掌握学前教育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幼儿英语教育的教育对象是幼儿,其身心发展有其自身特点,具备丰厚的前教育专业理论知识是顺利从事幼儿英语教育教学的重要保障。对“准幼儿英语师资”进行学前教育专业知识的培养,能够使其系统掌握儿童身心发展规律,语言与认知发展规律,更好的因材施教;学前教育的实践知识,是教育教学经验的积累,具有情境性,而非程式化。以哈尔滨剑桥学院为例,全国八十余所幼儿园作为学生的实习实训基地,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幼儿园实习,使其积累了幼儿英语教育教学的实践经验,为毕业后灵活有效的开展幼儿英语教育奠定了技能方面的基础。

第二,掌握英语语言知识与多元文化背景知识。培养幼儿英语教师,具有完备的英语学科知识,标准、流畅、自然的英语语音语调,能够在教学中为幼儿营造一个充分、自然地英语氛围。在本科层次幼儿英语师资培养的实践中,稳固的英语语言知识和多元文化背景知识(如:中西方文化差异,语言表达的文化差异),是从事幼儿英语教育的必要条件,必要的英语口语基础知识及幼儿园英语教师口语知识转化为教育教学技能,具有一定的“实战性”,直接影响到对幼儿英语师资的资质。

2培养有机整合相关领域教育内容的能力

幼儿英语的教育教学能力是一种专业能力,培养本科层次的学前儿童英语师资着眼于整合的理念,培养其英语环境的创设能力、语用能力、英语教学的组织能力、以及英语教学的组织能力等。

藉此,使“准幼儿英语师资”了解并掌握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及日常生活,与幼儿园其他领域的教育紧密结合,把英语教育渗透到幼儿园的主题活动,与幼儿园的五大领域的教育活动有机整合,例如:学习英语游戏教学的原则和要求,仔细观察教师如何组织游戏,整个游戏要用英语交际,创造性地设计幼儿英语游戏活动,灵活性地处理教材内容与游戏活动的关系,要能够把静态的书本知识活化为生动的游戏活动,使学生有效地形成整体教育能力[4]。

3教学模拟与实践训练相结合

第一,教学感知模拟与教学反思训练相融合。首先,提供学前儿童英语音像示范或现场示范让学生观摩,开阔学生的视野,对促进学生获取新的教育思想及创造新的教育方法很有帮助;其次,鼓励学生结合教材,针对教育技能的应用,进行活动片断设计,并进入特定英语情景进行模拟演示,亲身体验教师角色,运用和掌握教育技能;再次,利用音像反馈,使学生通过音像记录,直接、清晰地观察体验自己的教育行为,然后进行讨论反馈,提高学生的自我分析能力和交流能力。通过教学感知模拟和评价于一体的技能训练,让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不断提高学生的学前儿童英语教育技能。

第二,课堂模拟教学与幼儿园实践相结合。设置情景,整合艺术领域、科学领域的相关知识,采用模拟课堂教学的方式进行,让学生通过扮演“教师”角色,把自己对某项技能的理解用行动表现出来[5]。综合教育技能培养注重与教育实践相结合,例如,通过开设学前儿童英语教育课程和课外活动进行培养,并结合幼儿园观摩实践,给学生带来许多直接参与实际教学的机会,发挥他们的主体性,促成学生在校时初步完成由学生到幼儿英语师的角色转换。

第三,教师引导与学生自我演练相结合。幼儿英语师资教育技能的培养是一种实践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通过规范化的引导和示范,为学生提供幼儿英语教育的范本,同时强调在教师指导下的自我训练、自我学习、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自觉性。例如,在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在课下以寝室为单位,进行教学模拟,其中包括幼儿英语游戏、歌谣等教育技能,进而有效提高幼儿英语教育教学的质量。

因此,幼儿英语师资教育技能作为幼儿英语教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衡量该专业毕业生能否胜任幼儿英语教育教学的重要依据,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基于整合的理念,针对本科层次幼儿英语师资教育技能培养,具体实施策略与幼儿园实践相结合,完善理论的同时,强化教育教学技能的培养,循序渐进、灵活有效的多途径提高本科层次幼儿英语师资的专业化程度。

参考文献

[1]许友根.构建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理论与实践[J].无锡教育学院学报,2006(4).

[2]王晓娟.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现状对策研究[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6).

篇5

一、学前儿童外语现状的研究

随着中国融入世界的步伐加快,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外语学习热潮波及到了学前儿童。我国学前儿童英语教学起步晚,其必要性是毋庸置疑的。

通过查阅资料,我了解到余强在《从第二语言敏感期的特点,看学前双语教育的重点》[1]一文中,引用了国外学者(芒罗(Munro)和马约(Mayo)等人)所做的两个实验的结果,证明了在6岁前是儿童学习第二语言语音与语调的敏感期。这“敏感期”表现在学前阶段开始学习第二语言在发音方面,语音的听觉方面具有不可逆转的优势,即在敏感期学英语大多数儿童可以掌握地道的正宗口音。

《中华母婴网》2002年2月21日文章提到“幼儿学英语的重要性概括起来讲就是为了适应未来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需要。英语是一种国际通用语,代表世界科技前沿的知识大多是用英语来表达的。故此,在未来社会中只懂汉语,不懂英语,在接受信息与交流方面会受到很大的限制,是难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2]幼儿教育是整个教育工程的起始环节,理应先行一步。

美国康乃尔大学的研究机构在1996年第1期《自然》杂志上指出:“幼儿在学习外语时,大脑将外语贮存在“布罗卡斯区”,即与母语相同的部位,而成年人在学习外语时大脑已无法将外语贮存在该区,只能在大脑的另一部位重新建立记忆结构。新的记忆结构没有“布罗卡斯区”灵敏,在使用时还需要与“布罗卡斯区”建立联系。因此成年人学外语的速度慢,掌握得远没有幼儿牢固,也较难形成基于“布罗卡斯区”的语感。”[3]

这些研究结果,充分说明了儿童早期学习外语有其生理优势。

二、对现有儿童英语教育影响因素的分析

1.环境的影响

我曾多次去双语幼儿园和开设有英语课的幼儿园观察过,发现环境对幼儿学习英语有很大影响。在全英文的环境并且授课教师是外教的环境下,孩子像在学习一门语言,很活跃,很投入,而且课后能应用到生活中去,而在半中文半英文又是中国教师的情况下,孩子学英语就像在机械的念一些他们不明白的东西,甚至是只是在发出某种声音,音调等

2.儿童英语教育的研究人员的影响

通过查阅资料,我了解到儿童英语教育缺少专业的研究人员,虽然在专业背景上分布广,但是专业性较差,研究的连续性无从谈起。研究人员的专业程度对研究深度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但是目前却没有途径培养专业的儿童英语教育研究者,在学前教育的本科阶段,虽然开设儿童英语教育课程,但是偏重于实际的儿童英语的教授,英语专业的本科教育对儿童英语教育侧重的方面很少,而在硕士博士阶段,也很少有专门的方向研究儿童英语教育,这些都致使儿童英语教育研究的专业性不足。

三、学前儿童英语实验性研究成果

经过实地驻扎于某个幼儿园调查发现,以英语为例,用汉语夹杂英语教学的班级中的幼儿会在日常生活中说英语,但是总是说代表某种东西的某个单词,而不会说短句或者是用简单的单词拼出自己想表达的意思,而用全英文授课的幼儿会在日常生活中很自然地表达一些意思,运用一些英文短句表达自己的意愿,这些英文短句并不是像中学生运用英语时一样经过思考而说出来的,他们几乎是脱口而出,不经任何思考,好像英语已经内化成他们自己的语言,由此可见,全英文的环境对学前儿童学习英语有很大帮助。

另外,我们还把全英文授课的外教班和全英文授课的中教班的孩子做了比较,结果发现外教班的孩子说英语时的口音更纯正一些,但是除了这个之外没有任何不同的地方,由此得出,学前儿童在全英文的环境下学习的英语比半英文环境下学的英语更完整,更有利于内化成他们自己的第二语言,而外教班和中教班教出的学生仅仅是在语音上有点诧异而学前儿童达到的能力是相同的,由此可见,全英文的环境对学前儿童学习英语有很大帮助,并不会让学前儿童学成光说单个单词而不会拼成英文句子的英语。

篇6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2)02-0050-03

具身认知是第二代认知科学兴起后出现的一种认知方式,其观点的核心思想是身体在认知的实现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认知是通过身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而获得的。[1]国内外众多语言学者通过研究发现,语言的形成和身体有着本质的联系,语言是人类独特的交流工具。人类的身体机能与语言认知直接指向外部的语言行为,从而使人类得以在相互交流和行动中生存和繁衍生息。而通过语言,人们将注意力指向人、物、事件及可能发生的行为,从而使我们置身于周围的现实世界之中。[2]由此可见,语言与身体以及外部世界有着密切的联系,人类的语言理解离不开具身认知的作用。根据皮亚杰儿童认知发展阶段论的观点,前运算阶段(2~7岁)被认为是儿童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此时儿童的智力发育已经达到成人水平的70%。在这个年龄阶段开始外语学习,学习效率较高。处在这个阶段的儿童已经初步具备了心理表征和使用语言的能力,其主要的认知活动还是需要依靠感觉运动来支撑,即他们的语言认知能力绝大部分程度上依赖于身体与外界环境接触所获得的各种感觉运动经验。因此,运用具身认知的观点去深入理解和研究儿童语言认知能力的发展,对促进儿童英语课堂教育和英语学习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而将具身认知的相关指导思想引入教学实践中,对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儿童学习英语的兴趣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具身认知观的基本内涵

具身认知(embodied cognition)是美国著名语言认知学家Lakoff和哲学家Johnson提出的一种全新的理论范式――embodied philosophy的基础上所拓展而来的。他们提出的具身认知观包括三个基本思想:心智是具身的;隐喻是思维的核心;认知是无意识的。[3]其中最为核心的观念即是“心智是具身的”。人类的一切认知活动都是建立在自身的生理结构和感觉运动过程中的,而且在这一过程当中,身体与环境无时不刻在相互作用着。

Thelen认为:“认知是具身的,就是说认知源于身体与世界的相互作用。[4]依此观点,人类的认知活动是依赖于认知主体的各种经验,而这些经验来自具有独特知觉和运动能力的身体,而与这些经验就不可分离地联系在一起,共同构成一个记忆、情绪、语言和生命的其他方面等编织在一起的机体。

我国学者叶浩生在总结国外具身认知的前沿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具身认知的中心含义包括三个方面:(1)认知过程的进程方式和步骤实际上是被身体的物理属性所决定的;(2)认知的内容是身体提供的;(3)认知、身体、环境是一体的,认知存在于大脑,大脑存在于身体,身体存在于环境。[5]

从国内外学者的研究中不难发现,认知与身体有着密切的联系,认知的发生是基于“脑―身体―环境”这个系统的,身体是认知的基础,是认知过程发生的核心。认知是在身体与环境的联系中所获得的外部经验的基础上而形成的。认知的发展取决于具身性的行为所提供的经验。

二、具身认知观与儿童语言习得

实际上,具身认知的观念要追溯到皮亚杰在认知发展心理学中所做出的相关研究。皮亚杰儿童认知发展阶段论中暗含着认知的相互作用论,即认知是主体与环境相互作用基础上的进化和历史的建构;高级水平的思维活动是人类最初身体活动的内化。

根据皮亚杰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在前运算阶段(2~7岁),儿童尽管已经具备了心理表征和使用语言的能力,但其主要的活动还是需要靠感觉运动来支持。身体在语言知识的内化过程阶段中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身体不仅仅联系着大脑的镜像神经细胞,而且还要通过与环境的积极体验来指导语言在正式情境中的运用。

许多研究证明,2~3岁是人初学说话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幼儿的词汇增长非常迅速,几乎每天都可以掌握新词。而到了3岁左右,儿童已经能够掌握1000个左右的词了,且能够说出完整的简单句。3~4岁时,他们的言语开始由对话言语逐步过渡到集体独白言语的状态。5~7岁时,儿童真正意义上的言语交谈才开始。儿童语言学习的初始阶段(2~7岁)与皮亚杰儿童认知发展阶段论中的前运算阶段大致相吻合。而儿童最初接触的简单语言和词汇主要是通过模仿而得以实现的,即在模仿发音中和对具体事物的指向中习得的。比如:我们教一个4岁的小孩学小汽车“car”的英文发音时,通常会手指着窗外奔跑的汽车说:你见到这个有四个轮子、会跑的东西,就要想到这是car[k:]。在通过发音的模仿练习后,儿童会在自己的头脑中内化这个单词的发音和具体事物指向,那么在下次见到汽车的时候,他们的头脑中就会调动在大脑中已有的语言符号储备,指着奔跑的汽车将单词说出。在这一个过程中,我们的身体在认知过程中的作用显然是不容忽视的。通过手势语的指向,儿童去注意所指向的事物,通过嘴型的变动和声带的震动,儿童模拟出单词的发音。由此可见,具身认知观对儿童的语言学习有着一定的理论指导作用。

三、具身认知观在儿童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具身认知在儿童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渗透。事实上,教师在儿童英语的教学过程中会不自觉地使用到具身认知的原理,从教儿童学习第一个英语单词的拼写和读音开始,到指导儿童演出一台英语小话剧等。近年来广泛用于儿童英语教学的“全身全反应法”是具身认知观在儿童英语教学中应用的一个例子。此教学法是由加州心理学家James J.Asher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来的。全身全反应教学法注重的是语言学习中的互动模式。这一教学法在我国儿童英语教育专家杨文老师的吸收与借鉴之下,发展为其独创的“全息全感教学法”。这两种教学法都主张使幼儿在自然状态下学习英语、学好英语。而后者更注重的是通过制造语言环境,加强言语输入,在语言信号的反复刺激中,让孩子脑中的语言神经接受站不断链接,形成记忆。[6]全息全语教学法其中渗透着关于具身认知观的思想,这种将语言情境、认知和行动充分调动起来的方法无疑给儿童英语教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所使用的相关教学策略中无不蕴含着具身认知的相关思想,笔者就以下两方面展开论述:

1. 具身认知观在儿童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词汇教学中最为突出的特征就是“视――听――运用”。儿童在大脑中看见所要学习的词汇之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对词汇进行反复的操练。词汇的发音和拼写正是通过口、耳、大脑的相互作用来熟练的。而大脑的记忆也会呈现具身性的影响,当儿童要回忆起所学的单词时,他会通过口形发声和手指笔画,将所学的单词在大脑的认知模块中抽调出来。在记忆词汇的同时,模拟词汇在句中出现的真实场景,能加强对词汇的意义理解。因此,教师在教授儿童学习词汇的时候,应该将儿童的口、手、身体同时调动起来,准确的口型发音,手势在脑海中的笔画,身体在词汇游戏场景中的参与都能提高词汇教学的效果。

2. 具身认知观在儿童英语口语训练中的应用。口语是儿童英语课堂教学的核心。在传统的儿童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反复强调机械记忆,使得学生记忆起来十分吃力,提不起学习口语的兴趣。具身认知观认为同步的身体状态和行为促进认知共享的实现。[7]教师在设计口语教学的时候,应该利用儿童爱动爱参与的特点,通过教育游戏的设计,让学生在对话发生的不同游戏情境中进行体验,将儿童的各种身体感官调动起来,这样一来,学生就会将学习融入游戏,学习口语起来既不枯燥也不乏味。而身体在游戏活动的参与中会将英语口语知识的情境运用形象地植入儿童的右半球记忆库,这样才能有助于提高儿童学习口语的积极性。

四、具身认知观对儿童英语教学的启示

英语作为21世纪广泛使用的国际用语,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处在极其重要的位置。随着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英语考试已经成为小学升初中的必考考试科目,社会和家长对小学英语的重视程度逐步提升。但不管是在学校英语教学中还是在校外辅导机构中,教师大多都是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法,只重视儿童脖颈以上的学习,将儿童的大脑当成一个急需填满知识的容器。这种不尊重儿童身心发展阶段特征的教学方法很容易让儿童产生对英语学习的恐惧感和厌恶感,势必会对近一步学习产生不利的影响。具身认知观所强调的身体性、情境性和交互性对当前的儿童英语课堂教学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释放”学生的身体。已经有大量的研究证据表明,身体的各个部位不但具有运动的能力,而且能够极大地影响我们的认知。身体与心灵的感受是相一致的,倘若身体受到了束缚,心灵也同样会感到压抑。因此,儿童英语课堂教学应该多注重身体在认知活动中的参与性和动态性。在国外语言课堂教学中,学生可以选择令其舒适的姿态来听课,而在国内的语言课堂的教学中,教师严格禁锢学生的身体,让学生端正地坐在座位上,学生的心智也会显得拘谨和疲倦。适当地鼓励身体在课堂中得到释放,增强学生对所学内容的身体体验,可以让教学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2. 教师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的发挥,鼓励儿童模拟语言发生的情境。具身认知可以是离身的,即具身认知能使我们置身于非现实世界,通过心理模拟获得对描写非现实世界的语言的理解。[8]例如,教师在教授儿童著名的伊索寓言故事《Three Little Pigs》的时候,应积极鼓励儿童在边听故事的同时,在头脑中模拟一幅幅生动的图画,或者将头脑中想象的画面用笔画出来。而角色的扮演让语言情境更加活灵活现地展现在孩子们面前,更有助于他们对故事内容的理解和基本句型的掌握。这样不仅可以让儿童爱听故事,也爱练口语,同样也有助于调动他们运用“心智”和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

3. 教师应该注重语言学习的交互性,创设出能让儿童广泛参与进来的语言活动。身体的状态影响着大脑的认知神经机制,相对于缺乏身体与话语对象之间的联系,那些代表身体与对象之间高度联系性的话语更能让人理解。[9]口语是语言教学的本质,而与语言相关的身体行动能促进语言任务的完成。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广泛增设语言活动课程,创设有特色的语言小游戏,让学生广泛参与其中进行相互交流,这样才能让身体在语言活动中进一步建构所学到的语言知识。

五、总结

认知是“脑―身体―环境”相统一的认知系统,语言是身体参与认知活动,人类语言的获得离不开身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通过关注有机体内部的认知过程去理解认知,其解释力比较低,因为它不重视理解认知发展所必需的两个关键因素,一是具身的,一是有机体必然与环境进行交互作用。而依据皮亚杰儿童认知发展阶段论的观点,前运算阶段儿童学习语言的过程实际上是身体与环境相互作用而内化的过程。具身认知观在儿童英语教学中广泛地被运用着,但是如何将具身认知观有效地运用于儿童英语教学中,以提高教学的时效性应该作为英语教育者所共同研究和广泛探讨的话题。本研究在具身认知理论的基础上,探讨了前运算时期儿童学习的特点以及儿童英语课堂中具身认知观的体现,最后为具身认知在儿童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提供了较有实践性的建议。

参考文献:

[1][5]叶浩生.具身认知:认知心理学的新趋向[J].心理科学进展,2010,(5):705-710.

[2][8]官群.具身认知观对语言理解的新诠释――心理模拟:语言理解的一种手段[J].心理科学,2007(5):1252-1256.

[3]Lakoff G M, Johnson. Philosophy in the Flesh: The Embodied Mind and Its Challenge to Western Thought[M].Basic Books,1999:3-36.

[4]Thelen E, Schoner G,Scheier C, Smith L B. The dynamics of embodiment: A field theory of infant perservative reaching[M].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s,2001:1―8.

[6]陈希娟.全息全感幼儿英语教学法探索[J].科技信息,2010(6):307-308.

[7][9]Dwight Atkinson.Extended,Embodied Cognition an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J].Applied Linguistic:2010(4):599-622.

[10]许先文.具身认知:语言认知研究的跨学科取向[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2):96-97.

篇7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2A-0076-02

教师要做的最重要的事就是关注学生的成长。在教师专业发展中,应始终以关注学生成长为核心,故对教师的培训也需要以此为基本原则。但传统的教师培训却很少考虑到教师这项最为重要的需求,过分强调理论知识学习,以一“考”代替全面质量评估,多限于以学历达标、持证上岗、获得继续教育学分为培训目标,导致培训低效甚至无效,学生很难通过教师的培训获得成长。如何结合学生的发展设计教师培训方案,思考和琢磨“怎样的策划组织才能够给教师以真实的收获”,是一个非常有现实意义的问题。

2010年5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与北京师范大学决定共建“基础教育教师素质提升综合改革实验”项目,旨在通过深度整合北京师范大学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在基础教育改革和教师培训方面的资源优势,在自治区教育厅师范教育处的直接支持下,创新教师培训模式,协同推进广西壮族自治区基础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小学英语能力提升”是其子项目(以下简称“英语项目”)之一,该项目选用的是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在承担多个国家重点项目的基础上,历经10余年实验,精心培育的攀登英语学习实验项目。攀登英语学习实验走进广西,以引领教师“做最重要的事”为己任,以关注学生成长为核心,立足课堂教学改革,促进实验教师“做中学,做中研,做中求发展”。

一、攀登英语学习实验简介

攀登英语学习实验是国家科技部攀登计划、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项目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等多个项目的研究成果。实验项目的依托单位是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项目总负责人为国家攀登计划首席科学家、北京师范大学常务副校长董奇教授。小学英语项目负责人为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学习科学中心主任王文静教授。攀登英语学习实验立足我国儿童英语学习的现状和实践需求,适应社会、经济、科技发展对个体语言能力的新要求,整合脑科学、认知科学、心理科学、教育科学和信息科学等关于语言学习与教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对中国儿童英语学习的规律和特点进行了系统研究。

实验旨在解决我国小学英语专业师资匮乏、英语语言环境缺乏、优质英语学习资源缺少和学生英语学习中的“哑巴”英语现象及整体学习成效低等一系列问题,紧紧抓住儿童英语学习的早期优势,借助多媒体为儿童创设真实、丰富、多通道输入的英语环境,充分发挥“非英语教师”的组织作用,创设新型的师生关系模式,设计符合儿童心理特点和语言习得规律的学习活动与内容。通过“容错原则”、“English Only原则”和“动静结合原则”等激发儿童的英语学习动机,通过小组和评价等活动方式的开展,调动儿童学习英语的兴趣,挖掘儿童自主探索、同伴学习的潜能。让儿童像学习母语一样自然地“习得”英语。从2001年9月至今,已先后在北京、山东、广东、浙江、海南和河北等2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千余所小学进行了实验研究,取得了良好的实验效果,得到了学校、家长、社会及国内外各界人士的广泛好评。

二、攀登英语学习实验在广西的开展

攀登英语学习实验在广西实施一年多来,以“引领实验教师做最重要的事――学生的成长”为己任,以英语课堂教学改革为核心,以学生的口语能力和综合素质提升为首要目标,通过系列集中培训和全程跟进式指导,重点关注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和教育教学理念的转变,以及学科教学能力和综合素养的不断提升,整体促进广西小学英语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以关注学生成长为核心,引领教师做“最重要的事”

对教师专业发展活动的评价,最终要看专业发展活动对学生产生的影响。教师要做的最重要的事――学生的成长!为此,在促进教师发展的方案设计中,确立了以“关注学生成长”为评价教师发展的指导性原则,对教师发展评价的重心进行调整,以学生学习效果评价为核心,以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和教学行为的改变为评价教师发展的依据。在深入分析广西小学英语教育教学现状和不同层面教师需求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以“关注学生成长”为核心的实验教师发展评价指导性原则,以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效为基础和前提,进而关注教师在教学理念,教学基本技能,教师自身英语素质,师生情感交流,教师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交流等方面的进步与提升。立足教师的课堂实践,为教师提供专业发展的知识、技能和技术,进而通过教师的发展和变化促进学生英语学习的情感态度、知识技能和学习策略等方面的综合素养的提升,帮助学生开展更高阶段的学习。

(二)立足课堂教学改革,引领教师“做中学,做中研,做中求发展”

教师日常教学行为改变是攀登英语学习实验确定的教师发展的核心内容。项目在广西实施的过程中,以英语课堂教学为核心,引领实验教师参考一系列具体可操作的英语学习和教学活动设计,在做中体验、反思和成长。项目的实施使对教师的培训方式由单一聆听式的专家讲座转变为参与式互动学习,通过课例观摩与模拟、“1+1+1”参与式课例点评、沙龙对话式研讨等方式,引领实验教师将教育理念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课堂教学行为,着力于通过转变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促进其对教育教学理念的深入理解,培养教师在做中研究、在做中解决实际教学问题的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正是在系统、具体、可操作的学习和教学活动的实施过程中,实验教师能够及时发现学生的进步,并对学生进行激励和表扬,能够让学生更多地参与课堂活动,能够有效地运用各种评价手段等,逐步改变了日常的教学行为方式,并进而理解了儿童英语学习中的“兴趣导向”、“学生主体”、“发展性评价”和“以人为本”等先进的理念。更为重要的是,这些行为和理念又进一步迁移到实验教师的本学科教学中,鼓励教师成为活跃的行动研究者,在当下的日常课堂教学中开展研究,有效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三)结合教师的发展需求,为教师提供全方位、立体化的支持与帮助

攀登英语学习实验倡导多种培训与指导方式的整合,结合不同类型学校的背景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为教师的日常教学实践提供有指导意义的、操作性强的支持和帮助。项目在广西的实施过程中,本着“小步子,低压力”的原则,通过多媒体教学资源的支持,减轻了英语教师的选择门槛;通过面对面的集中培训,实地或远程等多种形式的指导和联片教研、专题研讨等活动,为实验教师搭建了广阔的研讨与交流平台,提供了多种展示机会;多渠道的全程跟进式实施指导与管理,以及一系列可操作的实施工具的提供,让实验教师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感觉不孤单,逐步引领和帮助每一位实验教师胜任英语教学工作。

三、实验实施的初步成效与启示

快乐攀登,自信展示。攀登英语学习实验为广西小学生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英语学习世界,以多媒体形式呈现的鲜活学习内容,丰富多样的学习活动,以及宽松、激励性的英语学习环境,深受学生和教师喜爱。实验实施一年以来,90%多的学生对英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80%多的学生初步建立了说英语和用英语的自信,并发展起良好的英语学习策略。实验班的学生在听力、口语表达等语言知识、技能上表现优异,已经初步养成在生活中运用英语的意识和习惯。

篇8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加深,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学习英语,但是大部分人很难掌握学习英语的有效方法。在我国英语教育的发展中存在着很多问题,正是由于这些问题,导致我国的英语教育发展受到阻碍,所以我们应该找到有效的解决措施,是我国的英语教育能够更好更快地发展,更加符合时展的需要。

一、我国英语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英语教学十分落后

首先,我国农村英语教学缺乏良好的师资,教师的素质差别很大。教师在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要想学生获得更好的教育,那么教师就要具有较高的素质,可以提高教育的先进性,同时还能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但是我国农村的英语教学中,很多教师都是专科毕业,没有较好的专业知识,甚至口语中还带有较为浓厚的口音。有的教师要同时教几个年级的英语,这就使得教师在进行教学时没有针对性,从而影响了学习的效率。

其次,观念较为落后,对英语的学习不够重视。在农村地区,人们的观念十分落后,对英语学习不够重视。由于农村的教育水平相对较低,有的家长甚至没有接触过英语,所以他们不了解在当今社会学习英语的重要性,他们的视野相对较窄,这就使得他们与外界脱轨,不能很好地重视英语的学习。而且农村地区的经济水平较为落后,家长不愿意花费更多金钱让孩子学习英语,这从一定程度上就影响了我国英语教育的全面展开。

最后,缺乏合适的教学环境。由于农村孩子与外界交流较少,同时农村的教学设施以及教学环境都比较落后,这就让农村的学生不能有重视英语学习的意识,他们只是为了应对考试,这是不利于英语教育发展的。

(二)教师教学中不重视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

在我国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多地是注重对学生读写能力的培养,这样才能让学生在考试中取得较好的成绩。但是这样的教学方法并不能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更好地加以运用,学生学会的是“哑巴”英语。但是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它更多的是在生活中加以运用,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听和说的能力,只有学生的听说能力有所提高,我国的英语教育发展才会更进一步。

二、解决我国英语教育发展问题的措施

(一)解决农村英语教学问题的措施

要想改变我国农村英语教学水平落后的现象,首先要增强教师队伍的素质建设,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以及专业知识水平。政府应该增强对农村进行教育支持的力度,为农村输送更多优秀的教师资源,或为农村教师提供进一步深入学习的机会,用这样的一些方式,提高农村英语教师的教学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推进学生对于英语的学习。

其次,要加强对农村教育设施的投入。农村教学水平低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校的教学设施不完善,不能给学生提供更多学习资源。所以政府应该加到对农村教育事业的投资力度,晚上学校教学设施,为学生提供高科技的教学设备,让学生能够接触到更多有用的学习资源,扩宽学生的视野,例如为学院修建一个微机室,给学校配备多媒体教学设施等。同时还应该大力呼吁社会上的一些事业团体,为农村教学的进一步发展奉献一份力量。

(二)普遍存在的英语教育发展问题的解决措施

首先,教师要提高自身的英语专业素养,更深入地对英语进行学习,提高对英语的认识。很多教师对于英语中的知识点没有较为深入的理解,例如以英语中的冠词为例,很多教师在为学生进行冠词用法的讲解时,他们只是告诉学生冠词的用法,而不能将其更深刻的意义教给学生,就不能让学生对冠词有更加深入的掌握。

其次,教师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英语学习中,教师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但是在日常的教学中,大部分教师只是注重培养学生的读和写,往往会忽略对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这样使得学生不能在生活中用英语与他人沟通交流,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教师应该更加注重对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

最后,应该对我国现有的英语教育体制进行改革。如果我国现阶段的教育体制不能有实质的转变,那么无论教师付出多大的努力,都不会让英语教育的发展更进一步。不应让学生在这种应试教育的体制下学习英语,而应该重视英语的实用性。同时要注重师生之间的平等交流,为学生提供一个较为轻松的学习环境,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加放松,产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能更好地促进英语教学的发展。

三、总结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虽然我国在英语教育上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我国现行的教育还存在着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将会阻碍我国英语教育的经一步发展,面对这样的现状,我们应该采取一些相对应的解决措施,让我国的英语教育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提高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对英语的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正东.外语教学技巧新论[M].科学出版社,1999

篇9

项目实施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暑期集中培训,紧紧围绕跟进式、可持续教师培训模式的特点,进行多方面的探索。

一、深入调研,根据参训教师需求确定培训目标

为了贯彻落实“雪中送炭”的项目定位,制订更有针对性的培训方案以切实解决北京市远郊区县小学英语教师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满足教师最迫切的需求,在项目立项和实施过程中,项目组先后进行了两个轮次的调研活动。

根据调研结果,项目组将培训目标聚集在了北京市农村小学英语教师阅读教学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专题。针对教师在英语阅读教学方面的困惑,项目组调研获取了教师在工作中存在的3个最主要困惑:“如何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如何科学地开展阅读教学研究”。参训教师还要求项目组针对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特点,在“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供有效的教学方法”“加强阅读教学研究指导”等方面给予帮助和支持。

二、量体裁衣,为提升参训教师阅读教学能力设计科学的培训内容

根据对参训教师的调研结果,结合北京市农村小学英语教师的背景和特点,项目组与多方人员经过多轮次的论证,精心设计了内容高度续接的培训内容和研修活动,并组建起了多层面专业化的培训团队,在本次暑期集中培训会上从新课标的多层面解读、国内外儿童英语阅读研究的前沿理论学习、来自北京市的优秀阅读教学课例观摩、实践模拟和专家点评以及论文写作指导等多个角度和层面为参训教师展开了深入系统的讲解和指导。

在课标解读层面,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付宜红处长从国家战略和政府视野角度以国际对比的方式做了《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标准解读》的讲座;在参训教师对课标、阅读前沿理论以及阅读教学实践有了较为深入认识的基础上,项目组邀请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制定组核心成员、小学英语教育著名专家李静纯老师为参训教师深入解读了《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

在阅读研究前沿理论学习方面,项目组围绕着参训教师对于教学策略构建的需求,邀请了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心理学和语言学等领域的多位专家学者深入讲解了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两大核心规律——儿童脑与心理的发展规律和汉语背景儿童的英语阅读规律。王文静教授所做的《中国儿童英语阅读研究与实验》、罗良副教授讲述的《小学生大脑发育和心理发展特点》以及李燕芳副教授为参训教师分析讲解的《儿童英语阅读的关键技能——发展与促进》等系列报告帮助参训教师深刻了解了儿童英语阅读的两大规律;杜霞副教授讲解的《图画书与儿童阅读》和解会欣老师与大家分享的《选择适合儿童的英语阅读资源》为参训教师提供了具体的指导和建议;此外,项目组还特别邀请了北京市大望路小学的赵红枫老师与参训教师分享了所在学校在“英语特色校建设”方面的实践经验。以上讲座的内容彼此呼应,以“理论解读+实践指引+经验分享”的方式帮助参训教师实现了对英语阅读教学规律的深度理解与学习。

在课例观摩方面,项目组特别选取了北京市海淀区西苑小学的一节优秀阅读教学课例,并邀请了做课教师李润利与参训教师一起进行了深度解析和反思,为教师实现阅读理论学习成果“落地”课堂教学提供了示范。

为帮助参训教师更好地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深层结合,本次培训会以“情境浸入”的学习方式,组织了一次“小学英语阅读课模拟”评比。由大兴区、房山区、怀柔区和延庆县的老师分区县展示一节20分钟的阅读微格课,并邀请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解会欣老师、北京市教研中心小学英语教研员王建平老师、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小学英语教研员李静老师等专家进行了现场点评和指导。

在论文写作指导方面,项目组结合调研结果认真分析了参训教师在阅读教学科研方面的困惑与不足,邀请了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师》杂志社副主编林静博士为大家讲解了《教师如何写论文》,针对目前教师在论文写作方面的困惑提供具体的指导和帮助。

三、构建“无缝隙”的组织管理体制,为项目实施提供全方位保障

项目组为了保证充分实现项目的预设目标,在充分发挥已有的“自上而下”组织管理模式基础上,围绕教师研修共同体建设、活动设计和评价管理制度建设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事实证明,这些精心设计的组织管理策略,为本次培训会取得圆满的成功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1.多举措并行打造教师研修共同体

合作学习在教师专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为了保证参训教师的学习效果以及为后续的区域教育协同发展奠定基础,本次培训在打造充满活力的教师研修共同体方面进行了多方面的工作。2012年7月15日报到当天,项目组引导参训教师以区县为单位组建了班级,推选出了班委会成员并组织教师们为自己的班级制作了班旗、拟定了班歌和班级口号并发放了统一的班服(见下图)。此外,在后续的培训活动中,项目组以评价墙为核心的过程评价体系,激励着参训教师们以合作方式参与到培训学习活动中。

2.周密设计,多方式推动参训教师积极参与培训活动和体验

在学员管理方面,项目组用丰富多彩的活动设计,吸引着参训教师以饱满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每一天的学习和活动当中,规避了频繁考勤等硬性管理措施可能引发的抵触情绪。

值得强调的是,每一天的活动设计,尽管形式各不相同但都与培训内容高度续接。2012年7月17日晚间安排的电影赏析活动,所选影片《地球上的星星》讲述的就是一个极具绘画天分和创造力的阅读障碍儿童在传统教育中所遭受的不公正待遇以及怎样在尼克老师的爱护下大放异彩的故事。许多教师在看完电影以后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而后续讲座中培训专家以小主角为例子的理论讲解,也因为教师们在情感上的深刻触动而取得了良好效果。再比如图画书制作活动,当阅读研究前沿理论讲座中与图画书相关的内容讲授完毕之后,项目组及时安排教师着手设计和展示图画书。在制作图画书的过程中,教师不断回顾、反思和整合相关讲座的内容与要点,在设计出精彩的图画书的过程中也实现了对相关讲座内容的不断强化和深度理解。在本次培训活动中耗时最多的模拟阅读微格课的准备和展示,更是以情境浸入的方式帮助参训教师在亲身实践和体验中实现对所学理论的深度理解以及理论学习成果与实践的紧密结合。

此外,充分发挥过程评价制度在提升参训教师参与培训活动积极性方面的作用,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教师研修共同体和参与式活动设计,为教师们参与培训活动提供了一个开放的平台。但是,如何吸引教师积极参与到合作研修活动中来,需要过程性的评价管理制度。本次培训,利用评价墙和多种奖励措施,实现了对班级、教师个体以及二者相结合的过程评价。通过细化评价标准,不仅为教师营造出了宽松的培训成长环境,还有效地提升了教师参与培训活动、分享学习成果的积极性以及集体荣誉感,保证了培训活动的活力与质量。

四、精细化服务,促进培训活动质量升华

本次暑期集中培训,是一次大型的集中封闭式培训,千头万绪的会议服务工作对项目实施提出了较高要求。为了保证参训教师们能够以饱满的状态在舒适的培训环境中学习提升,项目组花费了大量的心血,详细分析了会议实施的流程与工作,制订了“会务实施分工表”和“会议组织流程及进度核查表”,保证每项工作都落实到具体的实施负责人,以完善的过程管理和质量监控措施,确保项目服务工作的精细化和专业化,为高质量的项目实施打下了良好的制度保证。

在会前准备阶段,项目组为参训学员精心制订了会议手册,将培训期间的注意事项和每一天的工作安排向参训教师做了详细的介绍。围绕着活动设计,项目组准备了十余种可能用到的材料和道具。在会议实施过程中,项目组对于住宿、用餐、培训会议现场服务以及医药保障等各方面工作都强调不仅要从参训教师的角度想问题,还要做到比参训教师们多想一步,用心、用情为参训教师们提供发自内心的热诚关怀与服务。

在本次暑期集中培训的结业典礼上,项目组以短片的方式和与会人员一起回顾了本次培训从报到之初到结业典礼的整个过程。这部精心制作的特别礼物,在短短的10分钟时间里用一幅幅活动剪影激起了广大学员们的回忆,引领着大家重温了在这5天共同学习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情到浓处,老师们也随着短片情节的进展或是随着音乐打着节拍发出会心的笑声,或是红着眼眶甚至流下了不舍的泪水。

五、培训成效及下阶段工作展望

本次暑期集中培训尽管只是整个培训项目实施计划的第一阶段,但是培训效果已经得到了初步彰显。在5天的集中培训中,参训教师们通过聆听来自教育学、心理学、语言学等多个领域专家的精彩报告,对儿童脑发育与心理发展特点有了初步了解,对影响儿童英语学习的关键技能有了较为清晰的理解,对新版英语课程标准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对如何利用图画书进行阅读教学有了更为直观的印象;通过录像分析,教师们和专家一起对小学英语阅读课进行了解剖分析,对利用图画书进行英语阅读教学的课堂组织及活动开展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上模拟课并与专家进行现场互动,教师们亲历了英语阅读课,解开了长期以来心中存有的困惑和疑问;通过对教育电影的赏析,教师们经历了一场心灵的洗礼和感动;通过每日作业与展示,教师们与大家分享了每日学习的收获和心得,展示了北京市新一代农村小学英语教师的风采;通过论文写作指导,教师们了解了如何写论文、如何做研究,为实现“从发展到卓越”的转变,成长为科研型、专家型的小学英语教师迈进了坚实的一步。

本次暑期培训活动结束以后,项目组收到了来自方方面面的反馈,有学员写道:“对于本次培训,我认为可以用‘多元聚焦、前后续接、各有侧重、层层递进’来概括。期望以后能够有更多类似模式的培训来帮助我们更好地提升自身素养,实现教学能力的全面提升。”“本次培训会围绕着小学英语教师阅读教学能力的提升,为我们精心准备了前沿的通识理论培训、高端的课程标准解读、直观课例的观摩讲解、优秀教师的经验分享,以及专家学者对我们的阅读模拟课的深入点评,所有的这一切,都从方方面面丰富着我的素养。”还有一位全程参与暑期培训的教研员特意发来信息:“本次培训让我听到了从未听过的讲座,读到了从未读过的书,看到了从未看过的电影,经历了从未有过的培训体验。”

据本刊记者了解,在本次项目的后续环节,项目组将邀请北京市和全国英语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一起走进4个区县小学英语教师的课堂,对接受本次培训的学员进行“跟进式指导”,帮助其构建高效的英语阅读课堂教学模型。项目组还将通过带领优秀学员外出游学,进行优秀课观摩体验等方式着力打造出北京市的“金色种子”,以骨干教师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区域和学校英语教师团队建设,提升农村小学英语师资整体素质。此外,为了跟进和帮助农村小学英语教师的专业成长,项目组搭建完善了包括电话、电子邮箱、QQ群、飞信群、门户网站、博客、工作简报和指导快讯等方式在内的多种交流途径,保证参训教师能够及时获取项目专家的指导帮助并了解其他区域在相关领域的实践经验,以此助力培训内容高质量地迅速转化升华为教师们的实践探索,实现从固化式培训到动态化培训的转变……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

领导发言

北京市教委人事处副处长 李海燕

北京市教委一直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这一重大课题。在国家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后,北京市以此为依据,先后制订了《北京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首都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这两个纲要是指导北京市教师队伍建设的灵魂。我们北京市教委的所有工作,都是围绕着这两个规划纲要展开的。

在规划纲要中,教师队伍建设被提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无论是国家的规划纲要还是北京市制定的纲要,对于教师队伍建设的要求都是一样的,那就是“师德为先,教师为重”。好的教育离不开一支高质量的教师队伍,而教师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开展教师培训。培训质量的好坏,对于教师队伍建设的质量有着非常重大的影响作用。今年,我们依据国家和北京市的教育规划纲要出台了北京市“十二五”时期中小学干部教师培训工作规划。在这个规划中,我们列出了10项重点工作,并把远郊区县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师质量提升放到了这10项重点工作的前列。此外,我们还有“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和“首都教育家培养”等多项各有侧重的重点工作规划。我们希望能够依托我们北京市优质的高校教育资源和北京市的优质基础教育资源打造出一支北京市的名师队伍。

本次培训在立项之初,北京市教委与项目组织团队进行了充分的论证和研讨。教委对培训团队的要求就是贴近一线教师的教学实际,立足课堂教学改革要求进行内容设计。培训团队根据这个要求与我们教委一起建立了“自上而下”的组织管理模式,组建起了多层面专业化的培训团队体系,构建了生态型培训课程,精心制订了针对远郊区县教师发展实际的“低压力、小步子”的教师成长体系,以持续跟进的方式为我们远郊区县的教师发展提供支持与帮助。

本次培训是一次成功的培训,在这个培训当中,我们远郊区县的教师们享受到了一次量体裁衣式的高端培训。通过本次暑期集中培训,参训教师们在日常工作中所积累的一些问题已经得到了指导和解答。在本项目后续的工作计划中,项目组的专家团队还会深入到教学一线来为教师们面对面地提供更加富有针对性的指导。我们也希望并且相信,通过这样一个周期的培训,远郊区县的教师们能够获得非常大的收获和提升。

北京市房山区教师进修学校师训处主任 穆甫国

作为一名区域教研部门的工作人员,我从事英语教师培训工作已经有20多年的时间了。我曾参与过许多次由不同部门和单位组织实施的培训学习,也听过许许多多的讲座。通过这些培训和讲座的学习,我也深刻地认识到,面对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我们的教师必须转变观念、转换角色,重建教学方式、重构课堂教学,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简而言之,面对课程改革,我们的教师必须不断努力提升自身的素养。

本次项目的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策略、培训方式,与我们历次参加的培训相比,具有非常明显的新意和不同。尤其令我感兴趣的是本次项目第二阶段的“构建生态型培训课程”,届时项目组会把北京市的优质教育资源送到远郊区县,北京市的特级教师会与大家同台做课,他们在听了我们的课以后,会给予我们手把手的指导和点拨。作为一名参与教师培训组织工作20多年的老教师,我非常清楚地知道,把培训与我们的课堂结合起来,是教师们最为期待的培训方式。

对于本次培训项目,我只想用一个字来形容,那就是——好!我们房山区的教研部门,高度重视本次培训项目,选派了全区最好的小学英语教师前来参加培训。这么做的目的,就是希望老师们能够本着争当当代新型的优秀教师这一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培训中想方设法地努力打造自己,不仅要争取在本次集中培训中把先进的理念学到手,还要努力实现所学的先进理念能够落地课堂教学,为促进农村教育质量提升做好充分的准备。

教师感言

北京市延庆县西屯小学 吴敬华

阅读是获取知识的重要路径,作为远郊区县的老师,我深感我们农村的家长和学校在为学生们提供优质英语读物的能力方面是有限的,我们一线教师在引导学生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方面也面临着许多的困难和问题。如果说短时间内难以从根本上改观学校和家长在儿童阅读能力培养方面的不足,那么提升一线教师的阅读教学能力,就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了。可以说,本次培训会的举办切中了我们一线农村教师的需求。

本次培训会,在让我获益匪浅的同时,也使我清楚地认识到了自己在知识素养和研究视野方面的不足。在迫不及待地想要去实践本次培训所得的同时,我也深刻地明白,要想成长为一名优秀的英语教师,我必须坚持按照培训项目所期待的那样,做到在“做中学、做中研、做中求发展”,在不断实现自身专业化发展的同时,把更多更好的理念和意识建构到自己的教学模式之中,让我们的孩子们享受到阅读的快乐和成长的快乐。

北京市房山区霞云岭中心校 罗守利

可以说,这五天的培训让我感受多多、收获颇丰,但是又让我感觉意犹未尽。因为,这五天的学习,我们就像是一台电脑一样,在项目组的精心设计之下,将诸多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按照自己的理解和基础汇编成了一个个属于自己的“程序”,并存储在了自己的“硬盘”之中。但是,这些“程序”在运行的时候能够取得什么样的效果,还需要从哪些方面进行改进,都需要实践和时间的验证。因此,对于这次项目的“持续关注”特点,我寄予了极大的希望。我会在假期认真研读项目组所发放的学习材料,不断回顾培训的内容,与同事一起打磨切磋新建构起来的教学模式;在下学期开学以后尽快以比较成熟的教学设计来实践本次培训中的学习成果,认真反思自己可能遇到的问题,以便在项目后续的“生态课程建设——专家走进课堂跟进式指导”实施之时更加有针对性地提出自己的问题,引领学生们更加快乐地阅读、快乐地成长。

北京市怀柔区第一小学 崔维维

以往的培训会,在面上铺得比较宽广,各种讲座彼此之间的接续性、关联性是非常小的,我们在讲座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与疑惑,如果不能得到当堂解决,往往就不了了之了。但是本次培训会,将培训的焦点定位在了英语教学的重点课题阅读教学上面,从多个层面、多个角度开展了系统深入的讲解,培训内容能够做到相互呼应、彼此支持,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与领会培训的内容,构建起较为完善的知识体系,从而为接下来的实践尝试打下一个比较稳固的基础。另外,本次项目的持续性和跟进指导,也让我这种新手型教师吃了一颗定心丸,本次暑期集中培训以后,我们还有机会得到项目专家深入课堂的指导,还有机会去其他省区交流研讨。另外,通过电话、电子邮箱、QQ群、门户网站、博客、微博、工作简报和指导快讯等多种途径,我们能够及时得到项目组专家的指导和帮助,这对于以前的我而言,是从来都没有想过能够得到但又特别热切地盼望能够得到的宝贵成长机会。

篇10

【中图分类号】H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0-0107-02

应用英语专业作为近年来高等职业教育崛起的热门专业,起步于上世纪 90 年代末,经历了一段规模的快速扩张期,目前开设应用英语专业的高职院校已超过千所,成为高职院校招生规模最大的专业之一。为了迎合市场需要,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应用英语专业于2007年在校企合作单位诺亚舟小新星英语教育科技集团订单支助学生学费的情况下成功开设,2008年开始正式招进5年制自费生,可以算是一个起步比较晚,但具有很大发展空间的专业。

一、现状分析

随着人才市场需求结构的巨大变化以及英语专业人才的与日俱增,从高职院校毕业的英语专业学生由于其文凭和专业能力上的“弱势”,使得高职院校英语专业的发展与课程体系改革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而当前对课程理论及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多集中于普通高等院校,导致高职院校在课程体系上存在不少有待解决的问题。不同于研究型高等院校英语专业讲求课程体系的整体性和系统化,强调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高职院校英语专业发展要想突破自己的“瓶颈口”,则必须注重构建以职业技能为本位的课程模式,按照岗位、职业所需能力为核心展开。

1.课程体系构建与课程设置

目前,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应用英语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主要以岗位(幼、少儿英语师资教育方向)为发展点,按照“公共课+专业基础课+职业技能课”构建课程组合模式,打破了本科学科课程过分知识化、系统化的倾向,采用模块化课程将相关的职业课程理论知识与实际技能相结合,强调针对性和实用性。不过基于本专业发展较晚,实训条件差,在原有课程体系和课程模块中缺少统一实践教学环节,大部分学生仅仅只是在大四第二学期的时候统一接受长沙小新星总部派来老师的为期一个月的集中培训,因而学生实践教学能力较弱。同时在原有课程设置中,部分课程开设过多,比如综合英语每周达到10课时,并且所使用的教材也比较陈旧,一直沿用新概念英语课本,虽然教材经典但课文中许多词汇及场景在如今日常生活中使用很少,但基本上所有的授课老师依旧按照课本逐课讲解,导致学生五年的时间也只能学到新概念英语第二册,英语基础仍然非常薄弱。

2.就业跟踪调查情况

自2007年开办以来,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应用英语专业就充分体现了学院“以服务为宗旨,以能力为基础,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自与小新星教育集团正式形成合作关系以来,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应用英语专业全面构建“人才共育、过程共管、责任共担、成果共享”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引导和调动行业、企业参与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积极性。2012届第一次安排工作就业率就达到了100%,08级毕业学生除17人自主择业,其余全部安排到位,分布到7个省(分别是湖南、湖北、浙江、广东、福建、江西、河北)一个直辖市(北京市),40多个城镇地区,待遇较好,试用期三个月期间包吃包住,工资达1800元,并承诺试用期满后工资达2500元以上。同时根据就业跟踪调查现已工作两年的07级毕业生,工资在4000元—5000元间,工作环境较好,有的学生现已担任学校的领导职务,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当然通过跟踪调查也发现其存在的不足,如少数学生成绩较差,专业技能不强;部分学生好高骛远,对于到基层工作不安心;少数学生的语言能力,肢体表演能力,社交能力和创新能力需进一步提高,综合素质也有待加强,以适应就业的人才要求。

二、课程体系改革的目标

1.根据市场需求,以职业能力作为配置课程的基础,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技能真正满足职业岗位的需求。

2.注重知识和技能的结合,课程设置突出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就毕业生跟踪调查研究报告来看,学生将来从事幼、少儿教育英语的工作,需要在掌握英语各项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提高幼、少儿实践教学能力。

3.加大教学硬件设施建设的投入,打造“硬环境”;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学质量,打造“软环境”。

4.研究课程设置的方法,由企业、院校联合调整、选定专业基础和专业技能课程,尽量走“订单式”培养之路。

三、课程体系改革的具体措施

(一)根据调查研究及市场需求,开展课程体系改革

1.根据市场需求及毕业跟踪调查报告,结合课程体系现状分析,同时通过学院教务处、系教研室等部门收集学院应用英语专业学生及教研室老师的反馈意见,提出可行性方案,构建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课程模式。

2.重视学习过程的评价,强化综合实践能力考核,制订出以能力为本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课程评价体系。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就业上岗和职业变化的适应能力,实现“双证书”制度(毕业证和职业资格证),提高学生的市场竞争力。

(二)坚持理论实践相结合,推进教学改革

1.英语基础课程要突出听、说、读技能的培养,淡化系统的理论知识,强调实用性技能,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技能的能力,加强课程实践和集中实践环节的学分比例,给学生更多实践操作的机会。在实际教学中,逐步建立由英语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构成的完整课程体系。在教学计划中,每一学期的专业教学都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肢体表演及实践教学能力来展开,其他专业课也要围绕着这条主线进行安排。

2.加强课程内容改革,提高实践教学的学时比例。可根据授课老师和学生的反馈,并结合学院实际,适时调整教材,编写有专业特色的教材讲义,加强课程内容改革。同时在实践教学课程中如小学英语教学法、英语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教学书画实训等,主要教学内容围绕中小学及幼儿的英语教学工作环节展开,增加学生英语教学实训机会。

(三)更新教学手段,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1.加大教学硬件设施建设的投入,更新教学手段。现在湘西职院应用英语专业里基本上仍然是“黑板、粉笔、教材、录音机”的上课模式,每个系只有一间多媒体教室,目前尚无语音室,导致英语教学基础设施缺乏,无法满足学生对新式教学资源的需要。今后学院应加大教学硬件设施投入的力度,更新教学设备,将多媒体网络技术引进到高职英语教学领域。而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和知识水平,利用多媒体网络创造交际语境,促进英语教学效率的提高。同时,作为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师应该根据高职英语专业学生的情况整合教学资料,可适当降低课程难度,加大课堂英语活动的比例,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教学,真正提高英语综合能力。

2.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作为应用英语专业的专业教师,不仅要有标准纯正的语音语调和地道的英语口语水平,而且还要对相关专业领域有所了解,才能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尽快适应岗位能力的需要,必要时还需要给学生补充一些专业发展的前沿动态,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随着办学规模的逐步扩大,学院应通过内培、外引、聘任等方式有计划地扩大师资队伍,并结合学院的实际情况,出台一系列政策,鼓励教师参加各级技术部门的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培养“双师型”教师,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四)深化校企合作,拓宽就业渠道

积极创建校外实践基地,学院可以跟本专业相关的企事业单位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给学生提供实践教学的平台,在提升学生职业能力的同时为学生的就业作好准备。像我院应用英语专业(幼儿英语师资教育方向)除了跟诺亚舟小新星合作外,还可以跟其他培训机构,或联系当地幼儿园、小学作为学生的教育见习和实习的基地,拓宽就业渠道。

四、结语

为了将学生培养成不仅具有扎实的英语基本功而且具有一定职业技术应用能力的应用型高素质英语人才,高职院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的建立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为主旨,结合能力素质教育,在分析岗位要求的基础上,实现课程体系的改革与专业的发展。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应用英语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目的是将学生培养成不仅具有扎实的英语基本功且掌握儿童英语教学法的应用型高素质英语人才,最终目标是让学生能够完全使用英语进行幼、少儿学前英语教学。我们深感高职教育任道重远,在课程体系改革的过程中,需要不断探索新问题的解决办法,使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应用英语专业真正能够培养出社会市场所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陈侠.课程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2]陈修梅.地方师范学院教师职前教育课程设置个案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8.

[3]巩檀芳.中国高师英语教育专业的课程优化初步研究[D].南宁:广西师范大学,2004.

[4]盛湘君.高职院校英语专业的社会需求与课程设置改革[J].韶关学院学报,2006(2).

[5]束定芳.外语教育改革:问题与对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6]童生海.高校英语专业面临的挑战与发展方向[J].青海师专学报(教育科学),2006(3).

篇11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5)02-0244-02

一、现状分析

随着经济日益全球化的进程,中国的父母越来越关注幼儿们的英语学习。家长从幼儿一入学开始,就着力为他们选择双语学校,以至于能实现赢在起跑线上。然而,父母在着眼把希望寄予学校教师教授幼儿英语的同时,常常忽略了家庭教育,也就是父母亲也会对幼儿的英语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有一些父母苦于自身英语知识的匮乏,疏于对幼儿英语学习进行辅导。因此,教师需要帮助家长建立起一同培养幼儿,使他们意识到其本身对幼儿英语学习的积极作用,在让家长熟知幼儿学习英语的特点的基础上,旨在让家长能够积极按照教师的指导建议参与到幼儿的英语学习中。

二、幼儿学习英语的特点分析

(一)幼儿学习语言的重要性

幼儿时期是学习第二语言的关键时期,幼儿的接受能力与成人相比大有不同。幼儿时期学习第二语言的速度要远远大于成人。从心理学角度讲,幼儿对语言的敏感度要高于成人。他们能够更好地感知语言,并进行模仿。从目前我国的教育课程设置上,我们能够看到,越来越多的小学已经普及英语教学。在中国相对发达的城市,更有多种多样的英语课程为幼儿提供。接受过英语教学的幼儿比那些没有学习英语的更善于表达。因为他们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提高英语语言能力的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交流能力。同时,幼儿也会积极参与到英语的学习当中,并体会英语学习带给他们的乐趣。幼儿时期是幼儿一生学习的初始阶段,更是黄金时期。所以通过有效的方法使他们在该时期为英语学习打下良好基础尤为重要。

(二)幼儿学习英语的优势

1.幼儿具有很强的可塑性。首先,孩子很容易对各种事物产生兴趣。在父母、老师和同学的影响下,幼儿很容易对周围的事物产生兴趣。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独立性也会增长,就会变得有思想,不会轻易跟随他人的指令。其次,他们很容易接受新的不同的观点以及文化。幼儿缺乏独立学习的能力。对老师和父母的依赖非常强。第三,他们很容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一个良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应该从娃娃抓起。

2.幼儿思想的简单。很多的研究表明,情感因素已经成为影响第二语言学习的关键。从总体上而言,幼儿的思想简单,因此他们通常很乐意向别人学习。他们的学习通常都是依靠直觉和经验。他们的学习热情很容易被激发。

3.幼儿学习英语无压力。兴趣是幼儿学习最好的老师,他们没有通过考试的压力。和成人相比,幼儿会更少地被一些不良的心理因素影响,例如,害羞、胆怯和焦虑。他们通常所说即所想,不用顾及太多。这种特点,使孩子们能够在一个较为轻松和快乐的环境中学习英语。

(三)幼儿学习英语的弱势

一方面幼儿不具备良好的自控能力。孩子们对事物产生兴趣快,失去兴趣也快。其次,孩子们的注意力集中时间有限。客观事物对他们产生影响时,他们很难集中注意力去学习。同时,掌握英语语法对于幼儿是非常困难的。他们的思维能力并没有像成年人一样成熟,不能够科学系统地学习英语语法。了解幼儿学习英语的弱点,能帮助父母亲熟知并采取相应的对策。家长更应该全力关注孩子的英语学习。家长也应该学会根据自己孩子特点,因材施教,因人施教,以帮助自己的孩子能够快速有效地学习英语。

三、学校教育的局限性

自古以来,学校教育对于培养人才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学校教育亦存在着一些对学生个体发展的局限性。因此,家长有必要清楚学校教育的局限性,从而明白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一)学校提供的知识很有限

学校的教育内容是按照教学大纲确定的,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都会有所拓展延伸,但也都是依据教学内容的。

(二)幼儿在学校学习英语的时间也是有限的

学校开展的课程是多种多样的。而正因为学科的多样性,学校教育满足不了社会家长和学生对英语学习的迫切高标准要求。

(三)教师们更关注英语知识的传授

英语是一个非常系统和全面的学科。而教师们必须完成既定的教学大纲要求的教学目标。因此教师们必须让家长知道家长本身也能成为敦促幼儿学习英语的支持者和参与者。

(四)学生参与课堂英语训练时间有限

课堂英语教学的时间很有限,学生参与课堂训练的时间更加有限。一部分学生能够积极参加训练,而其余的学生并不能很好地、有效地参与课堂训练。

四、家长帮助幼儿学习英语的有效方法

家长和老师关注孩子学习是从不同的视角,但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希望孩子学好英语。那么,家长参与学生的英语学习的重要地位就不容小觑。教师有必要让家长意识到他们在幼儿学习的重要性,有效地建立起家校合作,确保提高幼儿的英语学习能力。因此,我们可以采取如下方法。

(一)家长应该运用合理的方法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然而,教师和家长都不能确定的是影响幼儿学习英语的环境都是积极的。如果积极的影响,幼儿就会对英语学习充满热情。反之,则势必会使孩子消极学习。因此,家长应该在孩子在校学习英语之前,充分肯定学校和老师的教育,从而燃起幼儿学习的热情。

同时,家长也可以积极地参与到幼儿的学习当中。可以扮演学生,这样幼儿就会很自豪地把在校学习的新单词新句型“教”给家长。幼儿在体会成功的乐趣同时也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家长也可以运用一些日常的英语用语在家里常用的用品上都贴上英文标签,可以在上学的路上简单地用英语与幼儿交谈。在幼儿表现得很优秀时,给予语言和实物奖励以达到鼓励的目的,等等。

(二)家长应该运用科学的方法促使幼儿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

家长对幼儿的英语学习要起积极的影响。家长应该鼓励幼儿能够更好地吸收英语方面的文化知识,阅读更多的书籍,听一些英语的资料,同时也可以鼓励幼儿在游戏中学习英语。家长可以鼓励幼儿接受英语国家的文化知识。英语不仅仅是一种交流工具,同时它也是文化的一种传播媒介。如果能够再了解文化知识,例如英语国家的习俗,传统等,就会大大激发幼儿学习英语的热情。幼儿在学习英语的同时,也获得了一些关于文化的知识。游戏是提高幼儿英语技能的一种良好途径。玩是孩子的天性,在游戏当中,幼儿能够锻炼他们的表达能力,抒发他们内心的真实感情。如果在游戏中学习语言,幼儿就不会再认为语言是枯燥乏味的,最终促使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家长要为幼儿的英语学习创设良好的环境

幼儿学习第二语言与他们的学习环境密切相关,所以说环境是影响幼儿学习语言的关键要素。当幼儿置身于第二语言的环境中,他们就不再认为自己学习的是一门外语,而会把英语自然地当做是完成任务、生活、游戏等必要的一种方法。因此,家长要时刻为幼儿的英语学习创设环境,这对提高幼儿的英语水平和能力起到关键性作用。

综上所述,在我国学前英语教育非常受重视,因此家长应时刻关注家校合作,参与到幼儿英语学习中来。而且幼儿时期是孩子培养英语学习兴趣,形成英语学习能力的关键时期。家长应该利用合理有效的方法提高幼儿的英语水平,意识到自己本身对幼儿学习的作用,积极投身到家校合作中来,才能使幼儿的英语得到全方面有效的改善和提高。

【参考文献】

[1]顾树森.中国历代教育制度[M].江苏:教育出版社,1981.

[2]毛礼锐.中国教育史简编[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4.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