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1-13 10:36:55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通信研究方向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中图分类号: TN957.52?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373X(2014)13?0013?04
Study on method of cooperative information remote transmission
for bearing?only location
PANG Hai?bin1, CHEN Qi?shui2, LIU Dong?li1
(1. Dalian Naval Academy, Dalian 116018, China; 2. The 702 Factory of Navy, Shanghai 200434, China)
Abstract: Positioning accuracy of the bearing?only location system with multiple passive sensors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transmission distance (baseline length) of cooperative information between the passive sensors. If the baseline length of the bearing?only location system with multiple passive sensors is short, the positioning accuracy will be too low to meet the requirement of the target indication accuracy for weapon attacking. The cooperative information remote transmission scheme based on the Beidou short?message communication isproposed to solve this problem. Its technical feasibility and implementation method is researched. The scheme can greatly increase the baseline length, and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positioning accuracy for the bearing?only location system with multiple passive sensors.
Keywords: Beidou short message; bearing?only location; communication protocol; error control
0 引 言
被动探测由于具有隐蔽性好、探测距离远、目标识别和抗干扰能力强的特点,能够大大增强水面舰艇在现代海战场复杂电磁环境中的生存力[1?2]。被动测向交叉定位是较为常用的一种协同定位方法。研究发现被动传感器的协同距离,也就是基线长度越长,测向交叉定位的精度越高[3?4]。基线长度主要取决于被动传感器之间的通信作用距离。目前水面舰艇测向交叉定位所采用的微波协同定位信息传输手段作用距离较近,导致协同定位精度偏低,满足不了武器打击的目指精度要求。因此,迫切需要一种远程数据传输手段用于舰载被动传感器的测向交叉定位协同信息交换。
2012年12月北斗二代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其服务区域覆盖了我国全境、西太平洋及南海广大海域。北斗系统所独有的短报文通信功能可以实现用户与用户、用户与地面控制中心之间的双向报文通信,作用距离能够跨越北斗系统的整个服务区域。同时,北斗短报文通信作为一种可靠的远程数据传输手段,目前在通信领域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5?8]。
为此,本文提出利用北斗短报文远程通信手段增加基线长度,提高协同定位精度的舰载被动传感器测向交叉定位方案。本文在简单介绍测向交叉定位工作原理的基础上,依据北斗短报文通信的技术指标对方案进行可行性分析;然后从系统设计、工作流程、通信协议和差错控制四个方面对方案进行详细阐述。
1 测向交叉定位工作原理
测向交叉定位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
由图1可以看出,测向交叉定位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图1 测向交叉定位工作原理
(1) 建立通信
发起方发送建立通信申请报文,其主要内容为发起方通信地址、时间信息和发起方位置信息。协同方接收后结合自己位置解算发起方方位距离,并准备发回响应报文。协同方发送建立通信响应报文,其内容包括时间信息和协同方位置信息,发起方接收后结合自己位置解算协同方方位距离,并确认双方通信建立完毕。
(2) 确定定位目标
发起方发送协同定位申请报文,其中包含了时间信息、发起方位置信息、协同探测目标批号、目标辐射源载频、脉宽、重复频率信息,协同方接收后确认协同定位目标,准备开始协同定位。
(3) 解算目标位置
现有文献介绍比较多的测向交叉定位方法是先计算出定位误差的非线性最小二乘估计初始值,再利用迭代法得到目标位置的最优估计[9?10]。因此,协同方需发送协同定位报文,将时间信息、协同探测目标批号、目标方位、协同方位置信息提供给发起方。发起方接收后解算出定位误差最小二乘估计的初始值,并返回一个包含已完成迭代运算次数的响应报文,初始值设为0。协同方根据响应报文继续向发起方发送目标方位信息直到迭代运算次数满足要求后停止发送协同定位报文,协同定位结束。
2 北斗短报文应用于测向交叉定位的可行性
分析
将北斗短报文通信作为协同定位信息传输手段,应用于测向交叉定位的可行性分析如下:
(1) 数据量
北斗短报文通信采用ASCII编码,每次的内容长度不超过200 B。根据前面对各种协同报文内容的分析,北斗信道的通信数据量完全可以满足测向交叉定位协同信息交换的要求。
(2) 数据率
本文提出的基于北斗信道的测向交叉定位是以海上目标作为探测对象,运动速度较慢。北斗短报文通信的服务频度根据用户等级区分为1 s,10 s,30 s,60 s,通信服务响应时间在1 s左右[5]。选用较高等级的用户卡完全能够满足被动传感器对目标快速连续跟踪定位的要求。
(3) 通信距离
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覆盖范围内都可以进行北斗短报文通信。目前已建成的北斗二代卫星导航系统的服务区域涵盖了我国及周边地区,且北斗短报文通信不存在盲区,因此其作用距离几乎不受限制。
(4) 可靠性与安全性
北斗短报文通信采用扩频通信传输方式,具有较强的抗干扰、抗噪音、抗多路径衰减能力。由于其频谱密度较低,因此还具有隐蔽性和低的截获概率。北斗终端根据SIM卡生成的惟一扩频码将短报文通信上行数据发送到卫星,北斗地面控制中心则将短报文通信下行数据送到用户终端后通过SIM卡进行解密,从而实现了保密通信[6]。
3 基于北斗短报文的测向交叉定位方案
3.1 系统设计
基于北斗短报文的测向交叉定位方案主要是采用北斗短报文通信替换原有的协同定位信息传输手段。在每个协同定位单元在增设一个北斗用户机的基础上,再加载一台PC机作为协同信息处理设备。北斗用户机负责提供舰艇位置信息和建立北斗短报文通信;被动传感器负责目标辐射源探测和识别;PC机负责对北斗用户机进行通信控制,获取协同定位舰艇相对态势和解算协同定位目标位置。总体设计方案原理如图2所示。
3.2 工作流程
北斗用户机、PC机和被动传感器开机后,PC机自动接收被动传感器探测到的目标辐射特征信息和识别信息,同时控制北斗用户机依次向各协同舰艇发送含有本舰位置信息的短报文,并自动接收其他舰艇发送的位置信息,形成态势图。操作员在PC机的目标辐射源列表中选定目标后,再选择与本舰和目标构成较佳的相对位置关系(等腰三角形)的舰艇进行协同定位。PC机控制北斗用户机与协同舰艇建立通信后,按照图1所示的测向交叉定位工作流程生成协同报文与协同定位舰艇进行信息交换,最终完成目标位置的解算。得到的目标位置可以通过Socket通信传回被动传感器,由被动传感器发送到作战信息网络,为指挥决策和武器使用提供目标指示。
图2 基于北斗短报文的测向交叉定位方案原理图
3.3 通信协议
本文用串口通信将北斗用户机与PC机连接起来, 其通信协议的各种功能是通过指令方式实现的。北斗用户机的指令可以分为定位类、通信类、查询类、授时类和状态类等。通过这些指令,PC机可以自动接收北斗用户机上报的本舰舰位、时间校准信息,及其从协同舰收到的协同报文;也可以实现控制北斗用户机与指定协同舰建立通信,改变北斗用户机工作参数等功能。
PC机向北斗用户机发送的指令信息格式如图3所示。
图3 PC机向北斗用户机发送的指令信息格式
指令信息各个区段意义见表1。
命令码用来标示指令信息类型,具体类型见表2。
3.4 差错控制
北斗短报文通信有时会出现信息丢失或出错的现象[9],而北斗用户机本身不具有差错控制的能力,因此只能在PC机的串口通信软件设计中引入相应的差错检测和纠正机制。报文丢失可以通过发送响应报文进行检测;报文内容出错可以通过校验码检测。丢失或出错的报文可以通过相应的报文重发控制机制由发送方进行补发。报文重传控制流程如图4所示。
图4 报文重传控制流程
协同定位方在接收到一个协同报文后应立即向报文发送方发送一个响应报文,如果对方在发送报文后的规定时间内未收到响应报文,应当重发报文。这里通过设定重发次数上限[n,]防止报文重发进入死循环。报文重发规定次数不能太多,否则会影响传输效率。通过设置重传等待时间[Tw]控制报文重传。重传等待时间设置太长,会北斗信道空闲时间增大,降低了传输效率;设置太短,可能会导致系统误判发送报文丢失,从而引起很多不必要的报文重传,增大了北斗信道负担。容易看出,重传等待时间[Tw]应略大于最大报文往返时间[Tb。]报文最大往返时间[Tb]与北斗终端的系统响应时间[Tr、]通信服务时间间隔[Tf]有关。
假设协同双方北斗终端的通信服务时间间隔相同,则报文最大往返时间[Tb]可以按下式得到:
[Tb=Tr+Tf×2]
4 结 语
本文针对目前舰载被动传感器进行测向交叉定位时基线长度较短,定位精度不高的问题,在深入分析测向交叉定位工作原理和北斗短报文通信特点的基础上,提出基于北斗短报文通信的测向交叉定位方案,并对方案的可行性和实现方法进行了分析。
目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已正式向我国及周边地区提供区域服务,未来其服务区域将覆盖全球。采用北斗短报文通信作为协同信息传输手段,将使被动探测装备的测向交叉定位摆脱通信作用距离和通信服务区域的限制。另外,普通北斗终端只能实现点对点的报文通信,而北斗指挥机具有短报文通播功能,利用北斗指挥机实现两台以上被动传感器同时进行测向交叉定位将是下一步的研究方向。因此,北斗短报文通信在多被动传感器测向交叉定位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巨大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孙仲康,周一宇,何黎星.单多基地有源无源定位技术[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96.
[2] 胡来招.无源定位[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4.
[3] TORRIERI D J. Statistical theory of passive location systems [J]. IEEE Transactions on Aerospace and Electronic Systems, 1984, 12(2): 187?194.
[4] 刘军,曾文锋,江恒,等.双站测向交叉定位精度分析[J].火力与指挥控制,2010,35(8):12?14.
[5] 张尚悦,郝立杰,刘晓光,等.基于“北斗”信道的气象传真图传送研究[J].航海技术,2012(1):42?43.
[6] 高迪驹.基于北斗卫星通信系统的船载终端串口通信[J].上海海事大学学报,2008,29(4):10?14.
[7] 成方林,张翼飞,刘佳佳.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长报文通信协议[J].海洋技术,2008,27(1):26?28.
[8] 吴允平,蔡生镇,刘华松,等.航标遥测遥控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工程,2006(12):253?254.
[9] 王,徐敬.舰载无源被动定位与卡尔曼滤波[J].火力与指挥控制,1999,14(1):55?60.
中图分类号:TM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7-0215-02
电力系统自动化是我们电力系统一直以来力求的发展方向,它包括:发电控制的自动化(AGC已经实现,尚需发展)、电力调度的自动化(具有在线潮流监视,故障模拟的综合程序以及SCADA系统),实现了配电网的自动化,现今最热门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即建设综自站,实现更好的无人值班。电力系统是一个地域分布辽阔,由发电厂、变电站、输配电网络和用户组成的统一调度和运行的复杂大系统。
一、电力系统自动化的概念
电力系统自动化的领域包括生产过程的自动检测、调节和控制,系统和元件的自动安全保护,网络信息的自动传输,系统生产的自动调度,以及企业的自动化经济管理等。电力系统自动化的主要目标是保证供电的电能质量(频率和电压)、系统运行的安全可靠,提高经济效益和管理效能。
二、具有变革性重要影响的三项新技术
(一)电力系统的智能控制
电力系统的控制研究与应用在过去的40多年中大体上可分为3个阶段:基于传递函数的单输入、单输出控制阶段;线性最优控制、非线性控制及多机系统协调控制阶段;智能控制阶段。智能控制是当今控制理论发展的新阶段,主要用来解决那些用传统方法难以解决的复杂系统的控制问题。特别适于那些具有模型不确定性、具有强非线性、要求高度适应性的复杂系统。
智能控制在电力系统工程应用方面具有非常广阔的前景,其具体应用于快关汽门的人工神经网络适应控制,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励磁、电掣动、快关综合控制系统结构,多机系统中的ASVG(新型静止无功发生器)的自学习功能等。
(二)FACTS和DFACTS
1、FACTS概念的提出
电力系统的发展迫切需要先进的输配电技术来提高电压质量和系统稳定性,一种改变传统输电能力的新技术——柔流输电系统(FACTS)技术悄然兴起。
所谓“柔流输电系统技术”又称“灵活交流输电系统技术”,简称FACTS,就是在输电系统的重要部位,采用具有单独或综合功能的电力电子装置,对输电系统的主要参数(如电压、相位差、电抗等)进行调整控制,使输电更加可靠,具有更大的可控性和更高的效率。这是一种将电力电子技术、微机处理技术、控制技术等高新技术应用于高压输电系统,以提高系统可靠性、可控性、运行性能和电能质量,并可获取大量节电效益的新型综合技术。
2、FACTS的核心装置ASVC的研究现状
ASVC由二相逆变器和并联电容器构成,其输出的三相交流电压与所接电网的三相电压同步。它不仅可校正稳态运行电压,而且可以在故障后的恢复期间稳定电压,因此对电网电压的控制能力很强。与旋转同步调相机相比,ASVC的调节范围大,反应速度快,不会响应迟缓,没有转动设备的机械惯性、机械损耗和旋转噪声。并且因为ASVC是一种固态装置,所以能响应网络中的暂态,也能响应稳态变化,因此其控制能力大大优于同步调相机。
3、DFACTS的研究态势
DFACTS是指应用于配电系统中的灵活交流技术,它是Hingorani于1988年针对配电网中供电质量提出的新概念。其主要内容是对供电质量的各种问题采用综合的解决办法,在配电网和大量商业用户的供电端使用新型电力电子控制器。
三、基于GPS统一时钟的新一代EMS和动态安全监控系统
(一)基于GPS统一时钟的新一代EMS
目前应用的电力系统监测手段,主要有侧重于记录电磁暂态过程的各种故障录波仪和侧重于系统稳态运行情况的监视控制与数据采集(SCADA)系统。前者记录数据冗余,记录时间较短,不同记录仪之间缺乏通信,使得对于系统整体动态特性分析困难;后者数据刷新间隔较长,只能用于分析系统的稳态特性。两者还具有一个共同的不足,即不同地点之间缺乏准确地共同时间标记,记录数据只是局部有效,难以用于对全系统动态行为的分析。
(二)基于GPS的新一代动态安全监控系统
基于GPS的新一代动态安全监控系统,是新动态安全监测系统与原有SCADA的结合。电力系统新一代动态安全监测系统,主要由同步定时系统,动态相量测量系统、通信系统和中央信号处理机四部分组成。采用GPS实现的同步相量测量技术和光纤通信技术,为相量控制提供了实现的条件。GPS技术与相量测量技术结合的产物——PMU(相量测量单元)设备,正逐步取代RTU设备实现电压、电流相量测量(相角和幅值)。
四、电力系统自动化的研究方向
(一)智能保护与变电站综合自动化
对电力系统电保护的新原理进行了研究,将国内外最新的人工智能、模糊理论、综合自动控制理论、自适应理论、网络通信、微机新技术等应用于新型继电保护装置中,使得新型继电保护装置具有智能控制的特点,大大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水平。对变电站自动化系统进行了多年研究,研制的分层分布式变电站综合自动化装置能够适用于35-500kV各种电压等级变电站。微机保护领域的研究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变电站综合自动化领域的研究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二)电力市场理论与技术
基于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状况、电力市场发展的需要和电力工业技术经济的具体情况,认真研究了电力市场的运营模式,深入探讨并明确了运营流程中各步骤的具体规则;提出了适合我国现阶段电力市场运营模式的期货交易(年、月、日发电计划)、转运服务等模块的具体数学模型和算法,紧紧围绕当前我国模拟电力市场运营中亟待解决的理论问题。
(三)电力系统实时仿真系统
对电力负荷动态特性监测、电力系统实时仿真建模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引进了加拿大Teqsim公司生产的电力系统数字模拟实时仿真系统,建成了全国高校第一家具备混合实时仿真环境的实验室。该仿真系统不仅可进行多种电力系统的稳态及暂态实验,提供大量实验数据,并可与多种控制装置构成闭环系统,协助科研人员进行新装置的测试,从而为研究智能保护及灵活输电系统的控制策略提供了一流的实验条件。
五、电力系统运行人员培训仿真系统
电力系统运行人员培训仿真系统是针对我国电力企业职工岗位培训的迫切要求,将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最新成果和传统的电力系统分析理论相结合,利用专家系统、智能cai(计算机辅助教学)理论,是进行电力系统知识教学、培训的一种强有力手段。本系统设计新颖,并合理配置软件资源分布,教、学员台在软件系统结构上耦合性很少,且系统硬件扩充简单方便,因此学员台理论可无限扩充。
六、配电网自动化
在中低压网络数字电子载波ndlc、配网的模型及高级应用软件pas、地理信息与配网scada一体化方面取得了重大技术突破。其中,ndlc采用了dsp数字信号处理技术,提高了载波接收灵敏度,解决了载波正在配电网上应用的衰耗、干扰、路由等技术难题;高级应用软件pas将输电网ems的理论算法与配网实际结合起来,采用了最新国际标准IEC61850、IEC61970CIM公共信息模型;采用配网递归虚拟流算法进行潮流计算;应用人工智能灰色神经元算法进行负荷预测。
七、电力系统分析与控制
对在线测量技术、实时相角测量、电力系统稳定控制理论与技术、小电流接地选线方法、电力系统振荡机理及抑制方法、发电机跟踪同期技术、非线性励磁和调速控制、潮流计算的收敛性、电网调度自动化仿真、电力负荷预测方法、基于柔性数据收集与监控的电网故障诊断和恢复控制策略、电网故障诊断理论与技术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在非线性理论、软计算理论和小波理论在电力系统应用方面,以及在电力市场条件下电力系统分析与控制的新理论、新模型、新算法和新的实现手段进行了研究。
八、人工智能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结合电力工业发展的需要,开展了将专家系统、人工神经网络、模糊逻辑以及进化理论应用到电力系统及其元件的运行分析、警报处理、故障诊断、规划设计等方面的实用研究。在上述实用软件研究的基础上开展了电力系统智能控制理论与应用的研究,以提高电力系统运行与控制的智能化水平。
九、现代电力电子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互联网企业一般以互联网通信为切入点,通过互联网通信应用工具迅速扩大用户规模,占领用户终端入口,并以此为基础向用户提供其它互联网应用(如社交、娱乐、云存储等),与电信运营商在增值业务领域展开正面竞争,对电信运营商造成重大威胁。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互联网应用对运营商传统增值业务形成替代效应,例如手机QQ对短信应用的替代;其次,电信运营商开发的互联网应用与互联网企业提供的应用相比,明显缺乏竞争力,例如Mobile Market的下载量为数亿次,而App Store下载量超过数十亿次,类似还包括像139邮箱与QQ邮箱、139社区与开心网等。
面对互联网企业的激烈竞争,运营商应该如何切入移动互联网领域,如何将自身优势体现在移动互联网领域以向用户提供满意服务,值得探讨。本文尝试从移动互联网角度出发,分析中国移动在开展互联网融合通信方面的优势,提出基于移动互联网的融合通信技术方案。
2互联网通信应用特点分析
目前主流互联网通信应用工具包括手机QQ/微信、米聊、Skype、Gtalk、Facetime等。互联网通信应用发展情况如图1所示:
通过分析,可发现互联网通信应用主要存在以下特点:
移动化、IP化、多媒体化;
跨平台、跨运营商;
以应用商店为第一营销平台,依托社会关系快速发展用户;
注重用户体验。
虽然,目前在与互联网企业的竞争中,运营商处于劣势,但运营商在开展互联网通信应用方面也存在优势:
(1)号码资源:运营商最核心的资产为号码,通过与手机地址簿紧耦合,运营商可引导终端用户使用其互联网融合通信业务。
(2)网络通道:运营商对于通道的把控能力优于互联网企业,可提供分等级、有QoS保障的通道能力。
(3)通信质量:目前互联网通信的质量无法与运营商基于语音通道的通信质量相提并论,后者具有绝对优势。
(4)对通信业务的理解:对通信业务的深厚理解使运营商可以提供最好的通信业务。IT产品主要聚焦在应用层,而运营商可以从端到端的角度设计和提供良好的通信服务,这正是运营商最擅长的。
3融合通信设计思路
3.1 融合通信设计思路
自2011年2月美国KPCB风险投资公司合伙人约翰・杜尔第一次提出“SoLoMo”概念[1]以来,由Social(社交)、Local(本地化)和Mobile(移动)整合而来的这六个字母随即风靡全球,被一致认为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趋势。从Facebook到开心网、人人网等,代表社交的“So”已经无处不在;而“Lo”所代表的以LBS(Location Based Service,地理位置服务)为基础的定位和签到也开始风靡,包括Foursquare、街旁,以及社会化媒体所延伸而来的Facebook Places和人人报到等;“Mo”则涵盖了智能手机带来的各种移动互联网应用。同时,在“SoLoMo”之外,云计算技术已经改变整个IT界的思考和行为方式,云计算在降低IT建设成本的同时,还能为用户提供更加丰富的服务。
本文探讨的融合通信是以移动互联网为基础的互联网通信应用,融合通信应符合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趋势,并基于云计算技术提供跨终端、无缝切换、体验一致的服务。
基于以上的分析,提出融合通信设计思路如下:
第一、通过用户的通信关系来掌控用户的社交关系;第二、发挥移动自身优势,整合现有通信手段,促使用户强化社交关系,并且能延伸社会关系;第三、在自身优势及吸取的互联网优秀基因的基础上,平滑向互联网延伸和渗透。
3.2 融合通信产品定位
基于融合通信设计思路设计的融合通信应用产品,定位为“云应用+多终端”的业务形态,将用户在各种设备上存储的数据、使用移动服务所产生的UGC内容,通过移动互联网整合到云端,允许用户通过不同的终端,随时随地管理、访问和分享;同时融合通信也为用户提供了以融合地址簿为核心的各种应用聚合,实现“一站式”业务体验。
4融合通信技术架构
4.1 融合通信总体技术架构
融合通信平台以云计算平台为基础,功能模块包括云服务模块、通讯录模块、统一认证鉴权中心、统一用户接入平台、管理模块和运营模块等。融合通信总体技术架构如图3所示:
融合通信平台定位为互联网通信应用平台,采用LAMP(Linux、Apache、MySQL、PHP)作为其技术架构,引入相关开源技术如Hadoop and Hive等进行融合通信技术平台开发。基于对融合通信应用的定位分析,融合通信平台架构的技术关键点主要包括:统一用户身份认证、用户核心资产云化以及用户体验一致性。
4.2 关键点一:统一用户身份认证
统一用户身份认证是指用户通过不同终端及网络访问云端通信资产及应用时,云端能够为用户提供数字证书、静态密码、动态口令等多种认证方式(或者多种认证组合),以方便、安全的形式为用户进行鉴权与认证,当用户进行应用切换时,可避免重复登陆鉴权,提升用户的业务体验。
在进行统一身份认证中心建设时,需要重点考虑以下内容:
(1)统一认证中心:需支持静态密码、动态密码、动态验证码和数字证书等多种认证方式以及不同的加密算法。统一认证中心统一存储用户的标识、密码,存在现有用户信息向认证中心迁移的风险;若保存在BOSS上,则会实时和BOSS系统进行交互,并发性能存在难度。统一认证涉及到用户标识方案,若采用手机号码则支持非移动用户存在困难;若使用新的标识,则涉及到标识的规则和现网用户的迁移,难度大。
(2)各个业务平台增加对认证凭证的识别:中国移动现有各业务平台需要增加对统一认证中心生成的认证凭证的识别,能够根据认证凭证给予对应的访问权限,须对各个业务平台进行改造。
4.3 关键点二:用户通信资产云化
用户通信资产包括通信录、通话记录、短彩信、照片、视频、图书和应用程序等。用户通信资产云化是指,用户通过任何终端产生(或更新)的通信资产,都会自动上传到云端,并且自动同步到其他用户终端。
在进行云服务平台建设时,需要重点考虑以下内容:
(1)存储硬件能力:海量数据的存储对于存储设备能力的高效性、高性能接口、高IO能力提出了要求。对于存储设备,要求支持多种类型数据的存储和接口的标准化。存储基础设施和平台层都需要支持水平扩展能力,支持平滑地扩容。最大可支持EB级海量存储能力、百亿级目录和文件数。
(2)数据库能力:多种结构和类别的数据要求对现行数据存储管理机制进行优化,确保数据使用和硬件资源利用的高效。
(3)终端能力:终端类型多种多样,部分操作系统不开放,导致部分用户的信息获取困难。
4.4 关键点三:用户体验一致性
用户体验一致性是指,用户采用任何终端、通过任何网络均可访问云端的通信资产与应用,云端能够自动适配用户的终端及网络,并将云端的内容与用户终端及网络通道能力进行适配,向用户推送最适合的内容格式,为用户提供基于不同终端与网络的一致性体验。
提升用户体验一致性,需要重点考虑以下内容:
(1)接入终端类型的识别:终端类型多种多样,部分操作系统不开放,平台对多操作系统进行适配以及客户端接入系统后,平台识别客户端类型等存在困难。
(2)网络通道能力测试:用户通过鉴权认证接入平台后,平台终端发起和用户终端之间带宽能力的测试,会涉及一定的流量计费及网关的跨越;同时网络能力存在动态变化的情形,会影响用户的体验。在涉及大流量业务,如视频呼叫、上传下载时,要进行实时网络能力测试。
(3)功能模块的权限设置:对于每个功能模块根据终端类型和网络能力判定是否可用,但如何界定不同能力下的服务功能存在困难,如当网络能力不足时,视频功能不可使用。
(4)客户端中间状态记录:当用户从一个客户端退出(包括异常退出),然后从另外一个客户端登录时,原来的状态记录不一定准确。
4.5 融合通信平台对现网的要求
在探讨融合通信平台技术架构的同时,有必要探讨融合通信平台对中国移动现有网络的要求,本文从互联网视角出发加以探讨。融合通信平台对现网主要提出两点要求:首先,中国移动现有通信网络为用户提供融合通信应用的网络接入。无论用户基于何种终端接入融合通信应用平台,都需要中国移动现有网络提供相应的支撑服务,例如现有网络需要配合融合通信平台为用户提供网络QoS服务,为用户提供相应的带宽保证用户的融合通信应用等。其次,中国移动现有通信网络为用户提供网络基础通信能力。例如短信、彩信、WAP、飞信、音乐和阅读等基础能力,都需要现网相关平台开放出来提供给融合通信平台,融合通信平台再将其开放给第三方应用,从而进一步丰富融合通信应用类型,同时也能增加中国移动自有业务的使用量。
目前,WAP网关所处的网络位置非常适合为用户提供统一接入与认证鉴权服务,但WAP网关主要是为WAP请求进行协议转换;笔者建议在原有WAP网关基础上增加业务控制、灵活计费、运营支撑和安全优化等功能,建设成综合网关。用户通过综合网关进行统一接入,融合通信平台通过与综合网关交互,判断用户的接入方式、终端类型及网络状况,并实施相应的控制策略。
对于基础能力的调用,可通过开放移动互联网平台(OMP,能力开放及业务生成平台)实现,目前浙江移动公司正在进行OMP平台的试点建设。现有网络的基础通信能力通过OMP平台对外开放,供融合通信应用调用,同时融合通信自身的能力也可以通过OMP平台开放。融合通信平台与现网的关系如图4所示:
5融合通信应用功能展望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1―0404-01
引言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发展特别是中大城市或特大城市的城市经营方向直接关系到城市的经济发展、人文发展、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发展。大同市是我国北方山西省的一座大城市,城市发展不容忽视,城市的经营方向更具十足的研究性,进一步研究山西省大同市的城市经营方向将为大同市的城市经济发展、社会安定、人文素养、环境保护以及城市形象带来更大的发展契机和创新的可行性。
城市的发展无非考虑经济、环境等方面的发展。一个城市能够达到具备可持续性地不断向前发展,永葆城市的生机,具备城市的无限魅力,主要是在城市经营方向上时刻考虑经济、环境、人文、社会发展等诸多因素,是城市的发展时刻具备创新性与发展前瞻性。
一、大同市城市发展概况
山西省大同市位于山西省北部大同盆地的中心、地处我国黄土高原东北边缘。东经112°15′-114°15′之间,北纬39°00′-40°30′之间,交通方面处在京包铁路、北同蒲铁路、大秦铁路的交点之上,北邻乌兰察布市、东濒临河北省张家口市、西南与山西省朔州市相接、南靠山西省忻州市。大同市总面积为14176平方千米,占山西省全省总面积的9.1%。2011年全市总人口约为331万,人口密度为226人/平方千米,大同市为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九大古都之一。是山西省第二大城市,华北地区区域中心城市,国家重化工能源基地,主要生产能源矿产煤炭,在国际大都城市中具有很大的影响力。该城市素有“中国雕塑之都”,“凤凰城”和“中国煤都”之美称。
二、大同市当前城市经营发展现状
大同市曾是北魏京华、辽金陪都、明清重镇拥有2300多年的建城史,是1982年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其拥有千年的历史风华底蕴。然而,大同又是中国重要的煤炭重化工基地,是典型的资源型城市,被誉为“中国煤都”。长期的煤炭开采,造成地质灾害、生态恶化等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曾在中国113个重点城市中环境质量排名倒数第三。
大同是历史文化名城,是重要的能源城市,是山西省北部的中心城市――这就是刚刚被国务院批准的《大同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下称《总体规划》)为我们确定的今后15年大同城市建设与发展的定位。大同将步入一个新的发展周期,这座古老而又年轻的城市正酝酿着新的发展激情,将显现出不竭的活力,有了新的方向,有了新的路径,大同崛起的又一个春天就要来到了。历史文化名城是大同的标志性品牌大同是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三代京华、两朝重镇”,是大同城的真实写照。大同拥有几千年来历史文化发展的丰富遗存,在全国乃至世界上都具有相当重要的位置。
三、大同市当前城市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城市环境污染问题严重
因大同市是山西省煤炭资源丰富的城市,被称为“煤都”,煤炭的挖掘和开发利用的同时对水资源的深层污染,加之山西省气候条件的限制,降水量偏少的原因,城市水污染及其严重。同时煤炭的开采和排污等条件受到经济利益的限制,造成及其严重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城市空气污染也及其严重,城市健康指数令人担忧。
(二)交通拥堵是大同市一大现实问题
交通拥堵是现代特大城市或者的城市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大通也在交通问题上难以得到解决,城市发展和交通建设不尽达到完全配套的指标,人口的发展和交通工具的不断现代化,交通工具数量的不断增加给大同市城市交通建设带来极大的压力,交通问题也是大同市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三)旅游资源的分散建设和发展给现代化旅游资源建设提出难题
大同市是我国旅游资源极其丰富的大城市,极具旅游资源开发价值。但是该市理由景点建设分散,旅游资源布局不够合理,这就给本来极具旅游资源价值的大同市蒙上了一层旅游业发展的黑影,很难达到该市本来具备旅游开发潜能的指标,从经济和文化价值观上来看也是给大同市造成相对数量的损失。
四、大同市城市经营方向的创新几点建议和措施
(一)确定大同应着力开发旅游业,打造大同市极具竞争力的产业品牌。
从历史文化名城的角度,“城”的旅游系统建设概念将会着重突出。以城的历史轴线展现大同从起源到发展的清晰脉络,向深处挖掘展现大同历史文化内涵;以城为空间概念整合旅游资源,变目前独立、分散的景点为有机一体的大系统,大幅度地提高大同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整体形象和影响力;以城为新的资源进行保护和开发,通过系统的建设形成“平城历史风貌城区”这一整体,为大同创造新的面向世界的旅游资源。
让旅游资源焕发出新的生机,发挥历史文化的作用,转变经济发展观念,减轻城市发展的工业污染。旅游文化发展替代了以污染为代价的部分煤炭开采和加工工业,从而降低城市污染程度。
(二)依托能源工业优势建设新的加工工业
从大同市能源资源出发,在煤炭开采和加工方面做足文章,整体上从经济发展出发,立足于城市环境保护出发,以人为本,一牺牲小我的精神来促进环境保护的持续性发展工作的前面展开。运用现代化国际一流技术,变废为宝,煤炭开采的主要污染物和次要污染物在科研发展方面实现变废为宝,在改善大同市城市环境的同时增加当地的经济收入,实现以环境治理增加当地经济收入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三)在定位中强调,应依托大同几十年来营造出的能源工业的支柱优势并结合目前宏观产业政策和市场情况加以利用和转化。
简单地说就是从“开采――输出”的模式,转化为“开采――加工”的模式,从全程污染的工业类型,通过技术改造等途径,引进国外高精尖端的技术,专研和自主研发实践创新能源开采和深加工技术,向清洁能源生产目标转化,从而为大同丰富的矿产资源寻求新的出路。
(四)优化城市交通环境,实现交通点线面的全面协调发展
运用现代化交通建设理念,改进和促进平城交通建设,建立城内交通桥梁立交环绕交叉是新型模式,同时多向式发展地铁建设,点站式分散交通拥堵现状,实现文明交通和持续性发展的交通建设发展新模式,促进城市交通建设发展。
结束语
总之,大同市在静候的经营发展方向上要做好做足发展与环境方面的协调工作,经济在稳步发展的同时要做好环境方面的保护,同时要在保护环境的同时促进经济的发展。城市文明的持续发展依靠的是经济、环境、人文、交通、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共同协调发展。那么,大同市在今后的经营发展方向上应大胆创新,深度挖掘平成的历史文化潜能,打造新型品牌的历史文化旅游名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同时在能源开发和发展中进行深加工,实现环境、经济、旅游、历史文化、交通建设等诸多方面协调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一、“童装设计培养方向”开设的必要性
近年来,国内童装市场消费快速增长,童装类产品的热销成为服装产业发展的一个新增长点。与此同时,快速发展的童装产业使企业对于童装设计、制版、生产等专门型人才的需求则出现了较大缺口。纵观国内设计类院校对“服装设计”专业的划分,“童装设计培养方向”几乎是没有的。即使有些院校在整个服装设计的课程设置中加入了部分童装设计课程,但也只是一带而过,仅做到了“蜻蜓点水”而并未深入学习。更没有对童装设计制版、儿童生理特征、儿童心理学等相关学科进行深入地研究。对于“童装设计人才”培养的缺失,已经成为服装设计院校专业设置合理化改革中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并逐渐成为一个新的人才培养方向和学科研究
方向。
为了迎合市场对“童装设计专门型人才”的需求,长沙师范学院结合本校多年的办学特色,于2013年将服装设计专业培养目标设定为“童装设计人才培养方向”,对整个服装设计专业的教学进行了细致的规划,为“童装设计专门型人才”的培养铺垫了一个良好的开端。目前,人才培养与教学、研究正在逐步实施和进行当中,已有百余名学生在校学习。“童装设计人才培养计划”可以说是一项突破创新的大胆尝试,不仅填补了服装设计院校对该专业研究方向设置的空白,更前瞻性地迎合了童装行业快速发展的需求;不仅有利于学院教学与科研水平的进一步提升,更有望为我国未来“童装设计”专业教育的完善做出一定的贡献。
二、“童装设计”的教学及研究内容
目前,在服装设计专业的教学安排中,已展开的童装设计课程有:童装款式设计、童装纸样设计、童装工艺设计、儿童服饰品设计、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等。“童装设计”实质上是整个服装设计分类中一个相当重要的部分,培养“童装设计专门型人才”除了要使其掌握服装设计的基本原理、知识与技能之外,还必须使其掌握“童装设计”特有的相关专业知识。因为童装与成人装不仅是服装型号大小上的区别,儿童的日常生活行为方式、审美爱好、性格特征与成人也有着天壤之别。因此,学生还必须了解一些专业性较强的童装设计专业知识。
以往,服装设计与童装设计混为一谈的教学方法是不够科学和完善的,因为童装与成人装在设计细节、工艺、生产指标等方面也是有很大区分的,比如:国际上对童装生产技术指标的要求就远远要高于成人装。如果按照年龄阶段来区分,还可划分为婴童、小童、中童和大童。0~14岁儿童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其生理、心理均具有较大差别,各年龄阶段的儿童从生理特征、着装方式、日常行为等方面都会不尽相同。因此,不同年龄段的童装设计在款式细节方面的侧重点也不同。例如:在小童、中童裤装中“可调节腰部松紧带”的设计就会出现较多,而在婴童、大童的设计中则使用较少。因此,在童装设计的教学中,准确的年龄划分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项研究内容。
在童装设计教学实践中,我们力图更加系统、全面地讲述童装设计的原理和方法。如在“童装款式设计”课程中,就选取了大量的童装款式图例来为学生剖析童装各部位的不同设计特点,让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和创作。在服装设计的各项课程安排中,也都合理地融入“童装设计”的教学内容,并争取做到学以致用。在童装设计教学的课堂上,准确的课程讲解以及具有实际意义的知识引导,也是从事童装设计教育研究者的重任。
童装设计不仅是设计一件普通的衣服,它还涵盖着更广泛的意义,除了对于儿童身体形态的研究,还包含着对于“儿童审美心理”的研究。通过对服装的颜色、款式、面料等方面的感知和体验,儿童往往会产生出不同的心理变化。由此我们便可通过不同的设计来培养儿童的审美意识和情趣,促进儿童身心、智力的健康发展。所以说,“童装设计”是一种肩负着诸多方面设计责任和使命的“系统性设计”。在童装设计专项人才培养中,我们将着眼于从有关儿童生理、心理的各方面入手,让学生对童装设计有一个全面的
了解。
引文:建立后评价机制,并与公司绩效考核体系建立必要的接口,能够约束各项目需求单位的行为,降低它们在报项目需求时的故意夸大行为,增强项目前评估的准确性和可信性,使项目筛选的依据更加可靠,筛选结果更加科学。
一、 通信工程项目后评价的特点及原则
(1)项目后评价的现实性:投资项目后评价研究的是项目的实际情况,是在项目投产的一定时期内,根据企业的实际经营成果,或是根据实际情况重新预测数据,总结的是现实存在的经验教训,提出的实际可行的对策措施。项目评价的现实性决定了其评价结论的客观可靠性。
(2)项目后评价的全面性:项目后评价的内容具有全面性,即不仅要分析项目的投资过程,还要分析其生产经营过程不仅要分析项目的投资经济效益,还要分析其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等。另外,它还要分析项目经营管理水平和项目发展的后劲和潜力。
(3)反馈性:项目后评价的目的是对现有情况进行总结和回顾,并为有关部门反馈信息,以提高投资项目决策和管理水平,为以后的宏观决策、微观决策和项目建设提供依据和借鉴。
(4)探索性:投资项目后评价要在分析企业现状的基础上,及时发现问题、研究问题,以探索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趋势。
(5)合作性:项目后评价涉及面广,人员多,难度较大,因此需要各方面组织和有关人员的通力合作,齐心协力才能做好。
二、通信工程项目后评价方法分析
逻辑框架法是应用矩阵式图形对项目进行定性分析的方法。它将项目关键要素组合起来,分析其间因果关系与逻辑关系,从项目目标、目的、产出和投入的确定及相应保证措施来评价投资活动,为项目策划者和评价者提供一种分析思维框架,从而达到对项目清晰描述、得到明确结论的目的。逻辑框架法通过垂直逻辑关系来清晰表达投入、产出、目的和目标之间的因果关系,并直观描述项目消耗及其实现的微观和宏观目标。项目投入指项目投入的资源和时间;项目产出指项目建设的内容和产出物;项目目的指项目的直接效果及作用;项目目标指项目的宏观目标和影响。逻辑框架法通过采用水平逻辑关系对资源和成果进行说明和评价。验证指标是客观、准确、公正的量化指标。对于一些项目中难以直接量化的指标,可采用能够说明问题的间接量化指标。项目后评价逻辑框架在水平关系中更加详细地反映了项目原定指标和实际指标的对比及变化原因分析。逻辑框架法是一种综合、系统研究和分析问题的框架模式。使用逻辑框架,可以在各个层面上识别出问题的关键因素,指导对问题做出系统、合乎逻辑的分析。
项目后评价的一条基本原则是要进行对比,即采用对比法进行分析评价。对比法包括前后对比和有无对比,对比的目的是要找出变化和差距,为提出问题和分析原因找到重点。前后对比在项目后评价中是将项目前期的可行性研究和评估预测的结论以及初步设计时的技术经济指标与项目的实际运行结果及在后评价时所做的新预测相比较,以发现产生的变化,并分析其中的原因。这种对比主要用于揭示项目计划、决策和实施的质量。有无对比是在项目后评价中将项目实际发生的情况与没有该项目可能发生的情况进行对比,以度量项目的真实效益、影响和作用。有无对比分析的重点是要分清项目的作用和影响以及项目以外因素的作用和影响。这种方法多用于对技术改造类项目的效益和影响进行的后评价。
项目后评价的成功度法是依靠评价专家的经验,综合各项指标的评价结果,对项目的成功程度作出定性结论。成功度评价以逻辑框架法所分析的项目目标实现程度和经济效益分析评价结论为基础,以项目的目标和效益为核心,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价。在评价具体项目的成功度时,可以根据项目的类型和特点,确定指标与项目的相关程度,将其分为重要、次重要以及不重要三类,只需对重要和次重要的指标进行测定。对各指标的成功度评价分为五个等级:①完全成功,即项目各项指标都已全面实现或超出既定目标,项目取得巨大的效益和影响;②基本成功,即项目大部分目标已经实现,项目达到了预期的效益和影响;③部分成功,即项目实现了原定部分目标,项目只取得了一定效益和影响;④不成功,即项目实现的目标非常有限,项目几乎没有产生正效益和影响;⑤失败,即项目目标不现实或无法实现,项目不得不终止。
三、通信工程项目后评价的组织实施
通信工程项目后评价的组织实施从后评价计划制订开始,包括选择评价项目、确定评价机构和专家、收集和调研资料、编写后评价报告、反馈评价信息等。后评价计划一般由投资决策者制订,在项目准备和前期评估阶段就应予以确定,用于指导项目执行者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收集资料。在项目完成后,后评价项目的业主单位负责组织编写《项目自我评价报告》,项目主管部门在对自评报告审查的基础上选择具有特殊性、可行性、典型性的项目进行重点后评价。所选的项目要具有一定的特性,如特大型项目、行业第一个项目、重大技改项目、特别成功或不成功的项目、公众特别关注的项目等;所选项目应具备开展后评价的时间、经费、人员等保障条件;所选项目在同类项目中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如需要特别了解发生重大变更、建设延期、投资超额、影响特殊的项目。项目主管部门应根据项目的特点,选择具有相应资质的咨询机构,委托其承担后评价任务。凡参与项目可研、评估、设计、监理等业务的咨询机构,不宜负责该项目的后评价。后评价机构接受委托后,应与项目委托单位签订后评价合同和相关协议,明确后评价的目的、范围、内容、深度、经费、时间等。后评价机构成立评价小组,设计后评价调查方案,包括调查内容、计划、方式、对象、经费以及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选定后评价专家。评价小组收集项目资料,包括竣工验收报告、自评报告、可研及评估报告、初步设计方案、决算审计报告等,并从中提取对后评价有用的信息。为核实情况和进一步收集信息,评价小组必须赴项目现场调研,了解项目真实情况。在资料收集和现场调研的基础上,评价小组利用本文所述方法,对相关信息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将评价结果汇总,编写初步项目后评价报告,并向后评价委托单位和项目业主反馈报告内容,征求他们的意见,在此基础上,对项目后评价报告进行修改调整,最终形成正式的后评价报告。
结束语:
结合通信工程建设的特点,目前各种通信业务日新月异、用户数量突飞猛进,大部分通信企业几乎每年都要进行一次甚至几次的扩容、新建工程项目,从这个角度来讲,后评价工作对于通信工程项目的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
参考文献:
本课题临床观察的102例患者均来源于2010-2013年吉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观察期间常规应用冠心病二级预防相关药物治疗。将102例符合标准的病人,随机平均分成2组。各组病例的性别、年龄、病程、心绞痛症状、中医证侯、心电图进行数据统计,结果表明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
2.诊断标准
2.1西医诊断标准[1,2]
(参照国际心脏病学会和协会及世界卫生组织临床命名标准化联合专题报告《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1979年制定。)本研究仅选稳定型心绞痛作为研究对象。
2.2 稳定型心绞痛分级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002版制定)。
2.3 胸痹心痛(心血瘀阻证)中医辨证及证侯判断标准
(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002版制定)。
主要临床表现:心前区部位刺痛或绞痛,疼痛部位固定不变,可有心慌、胸闷气短。
兼次证:可呈放射性疼痛,痛至肩背部或手臂内侧,时发时休,心悸不宁,口唇紫暗。
舌象:舌淡紫或有紫斑,脉涩或细涩。
具有主症胸痛、胸闷气短之一,兼次症状具备2项及舌脉支持者,即可诊断。
2.4 纳入病例指标
(1)同时满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中西医诊断标准,属于稳定型心绞痛诊断标准者,剔除心功能IV级的患者。
(2)符合中医心血瘀阻证型的病例。
(3)每周心绞痛起评分≥8分及中医证侯起评分≥8分者。
3.试验方法
3.1分组方法
将入选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各51例。各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情况均无统计学差异。
3.2给药方法、剂量、疗程
药物均出自吉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药房。芳香通络饮组方: 沉香15g、檀香10g、乳香15g、香附15g、没药15g三七7g丹参20g桃仁10g 红花15g 枳壳10g郁金15g甘草5g。上药水煎300ml/剂。
阿魏酸钠针剂,成都亨达药业有限公司,规格:0.1g,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73115。
治疗组给予阿魏酸钠0.3g+生理盐水150ml,1/日静点,同时给予芳香通络饮150ml/次,2/日口服;对照组给予阿魏酸钠0.3g+生理盐水150ml,1/日静点。疗程均为10天。
3.3观测指标
(1)人口学资料、 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肝功、肾功(试验前、后各一次)。
(2)疗效性观察指标:
A、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
B、治疗前后心绞痛症状积分。
C、治疗前后心电图疗效
3.4 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等级资料:采用Ridit分析。
4.一般资料
经数据分析明确实验组及对照组两组性别、年龄、症状表现、血尿常规、肝功、肾功、心电图等无显著性差异(p>0.05),可进一步完成本次试验。
5.试验结果
5.1两组病例用药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见(表1)
表1 两组病例用药前后中医证候积分(±S)
结果显示:治疗前治疗组和对照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治疗组患者中医证侯明显改善(p
5.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症状积分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症状积分比较(±S)
经t检验分析:治疗前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 ,二者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疼痛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表明两组具有可比性;治疗后,组间比较,在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疼痛程度(p
5.3两组患者心电图疗效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心电图疗效比较
经Ridit检验,u=1.571,两组患者治疗后心电图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体会:冠心病心绞痛属中医学“胸痹、心痛”范畴,本虚标实、气虚血瘀是其主要特点[3、4],现代医学通过静脉给予只能通过改善微循环[5]、增加血流速度[6]等方面治疗冠心病,采用中药治疗给予益气活血化瘀药物治疗则会收到显著效果,现代医学也证实(下转第379页)(上接第369页)芳香通络饮能够在改善胸闷气短、胸痛等典型冠心病症状的同时,还可以在以下方面发挥作用:(1)调整脂质代谢、降低甘油三酯和胆固醇;(2)减缓冠状动脉局部炎症的发展;(3)稳定斑块;(4)促进微血管再生;(5)保护血管内皮等作用。
通过该项研究证实:在现代医学原有冠心病治疗的基础之上,给予芳香通络饮口服,对冠心病治疗有显著作用,为将来进一步改善剂型、大规模应用临床奠定坚实基础。 [科]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8-19.
[2]赵志宏,王阶.胸痹心痛与冠心病的病症结合及辩证论治[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9,7(5):590-592.
[3]江磊磊.胸痹诱因及证型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相关性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
中图分类号:U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1-105-01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环境保护生态平衡和能源循环利用问题越来越被社会各界人士所重视,以及世界的能源发展与结构变化都让能源科学面临着新的挑战,也促使了对于新一代能源动力系统的研究,在这样的大背景和大环境下,关注新一代船舶能源能力系统的研究是极其重要的。文章从现今船舶动力系统的产业格局和种类出发,结合船舶柴油机动力系统的不足,浅谈研究应用新一代船舶能源动力系统的意义,并介绍了新一代船舶能源动力系统的研究方向。
一、现今船舶动力系统的产业格局和种类
船舶动力系统作为船舶上最重要和最主要的设备,其价值占全船总设备成本的百分之三十五,由船舶主机(蒸汽轮机、柴油机、燃气轮机等)、传动系统、推进器组成。现今世界上的船舶动力系统的推进方式主要有以下四种:首先,往复式蒸汽机被蒸汽轮机取代,之后蒸汽汽轮又被柴油机所取代,现今主要在液化天然气船或是核动力军船上应用,蒸汽轮机的技术研究与发展趋势倾向于可靠性、机动性以及操纵性的不断增强,设备的简化等;第二,柴油机是现今最重要也是最主要的动力推进方式,全面取代了往复式蒸汽机和蒸汽轮机,应用于各类船型;第三,燃气轮机这一推进方式现今主要是应用于军船上,上世纪50年代开始应用于船舶领域,但应用范围比例一直无法突破;第四,电力推进系统,这推进方式是上世纪90年代开始应用在船舶领域,但应用范围比例也一直不高,只有军船或是小型商船会选择这一推进方式。现今船舶动力系统的设计、研发仍是由一些欧美国家和日本所垄断,且锅炉、蒸汽轮机、燃气轮机等也都由他们掌控,只有柴油机推进系统的制造现已转至中、日、韩这三国。
二、研究应用新一代船舶能源动力系统的意义
现今的船舶动力装置,基本都为柴油机动力装置,但是船舶柴油动力系统却与现今时代可持续发展的主题极为不符,环保和节能方面存在着明显缺陷。如:首先燃用的柴油和重油都是不可再生资源,现今石油资源日益枯竭,对再生能源的呼声越来越高;其次使用柴油,其废气排放问题很严重,虽然航运对废气排放标准限制较严格,但是一些小型的内河船舶使用的柴油设备过于老旧,排放性能不好,且维修费用和水平都不高,造成的环境污染也就更严重;第三,柴油机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特点使船员面临着难以避免的振动、噪音问题,对于其工作质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都很大,特别是一些小型的内河船舶,听力受损程度更大。由于船舶柴油机动力系统面临存在着如能源类型、噪音和排放等一些问题,因此研究新一代船舶能源动力系统就显得更为重要和必要。尤其是从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来看,推广应用新一代船舶能源动力对可持续发展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新一代船舶能源动力系统的具体研究方向
(一)风能动力系统
利用风能主要指利用风力发电或是风帆助航的风能为动力这两种形式,应用于船舶动力主要是作为船舶航行的主动力和辅助动力而言的,风力发电在船舶上的应用较少。但由于风能发电受限于航道的风力影响因此不太可能大规模推广。
(二)太阳能动力系统
现今对于太阳能动力系统的研究还是较多的,特别是大型太阳能动力船舶技术的研发,但一些关键性问题也需要继续探索。比如说:研制高效率的太阳能光伏装置、太阳能动力船舶船体平台研究不属于能源科学、储能装置的研究与应用、氢燃料电池储能装置的开发等等,由于这几点因素,大规模应用并不现实。
(三)民用核动力系统
对军用船舶来说民用核动力这一新能源动力系统的应用还是值得推广的,但是民用船舶则不适合,因为这一系统装置很特殊,它的整个系统的建设和设备的配套都是不同于普通船舶的,因此其在船舶建造、设计和验收各个环节的标准也是不同的,技术要求和水平的规格不适合民用船舶。
(四)液化天然气动力系统
未来液化天然气会成为天然气用于船舶能源动力的主要内容,其高于压缩天然气的储能密度和所占空间较小、安全可靠性很强等特点越来越受到能源科学研究的青睐。而且液态的储藏运输成本较低,维护管理简单,能耗和噪音也较低。
(五)生物质能动力系统
生物柴油的热值比柴油低10左右,而且密度比柴油高它是一种含氧燃料,着火后的自供氧效应,使燃烧速度高于柴油。是以掺混一定比例的生物柴油对发动机的燃烧排放动力性能进行研究实验的。
软件成本估算主要指软件开发过程中所花费的工作量及相应的代价的估计。软件开发过程包括软件计划、需求分析、设计、编码、单元测试、集成测试到认证测试等。这一过程所耗费的工作量和成本主要是人的劳动的消耗和人的劳动成本。
国内外虽已有一些成本估算的方法和模型,但软件技术和开发方法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开源软件技术的发展,大大降低了开发的难度和工作量;随着组件化技术的发展,大多功能已被抽象封装使用,造成工作量的减少;而集成化和可视化的开发工具的出现,也使得很多的代码是开发工具自动生成,大大提高了开发人员的劳动效率;此外,SOA理念的提出和逐步被认可、新的开发模型的广泛应用等的出现,比如RUP,敏捷开发等开发理念应用,同样对软件开发的工作量和成本造成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这些软件技术与方法的变化导致了软件开发工作量和成本的影响因素发生变化。
目前已有的成本估算方法模型很多已经与当前软件开发技术实际符合性降低,有效性和精确性已经大大降低,甚至偏差巨大。本文以提高软件成本估算的精确性为目标,给出了适合当前我国一般信息系统建设项目或电子政务工程中软件建设项目成本估算的方法模型。
在一般信息系统项目或电子政务工程建设中,软件产品成本可总结为软件开发费用、软件实施费用、软件维护费用的定价估算的总和,下面分别阐述这三方面成本的估算方法。
1.软件开发费用估算方法
软件开发费用指对项目进行详细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编码、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等方面的工作所需支出的费用。软件开发费用由开发工作量和软件人员月人工费用决定。
软件开发费用A=软件开发工作量(人月)B×软件人员月人工费用C
软件开发工作量B=估算工作量经验值B′×风险系数σ×复用系数τ
工作量的单位可以用“人月”或“人天”表示,1人月=22人天。
估算工作量经验值B′
建议软件承建单位按照国家标准“GB/T8566-2001软件生存周期过程”所规定的软件开发过程的各项活动来计算工作量。
软件工作量的估算过程建议如下:首先由承建单位估算软件开发工作量,报建设单位;建设单位可以组织内部业务和技术方面专家,同时可以委托监理单位或聘请外部熟悉此类项目的项目管理人员和专家,根据相关资料,结合承建单位估算结果进行评估;承建单位、建设单位和建设单位委托的单位和专家共同协商就估算的软件工作量达成一致,即为B′。
风险系数σ
估算工作量经验值也有可能存在较大风险,特别当软件承建单位对该软件项目的业务领域不熟悉或不太熟悉,而且用户又无法或不能完整明白地表达他们的真实的需求、开发周期长、协调难度大、业务的复杂程度高等因素,从而造成承建单位需要不断地完善需求获取,修改设计等各项工作。因此:
1≤风险系数σ≤1.5
根据对软件企业的了解,超过估算工作量经验值的一半,已是不可接受,所以我们确定“1.5”为极限值。当然这既要看承建单位的能力,也要看建设单位能接受的程度。
复用系数τ
估算工作量经验值是承建单位根据承担原有项目来估算的,但如果承建单位已经采用“基于构件的开发方法”,并已建立起能够复用的构件库(核心资产库),或者已有一些类似的软件产品,仅作二次开发,从而使软件开发工作量减少。因此:
0.25≤复用系数τ≤1
根据国内外软件企业在实施基于构件开发方法(软件产品线)的经验数据,提高工作效率达到25%(最高值)。
软件人员月人工费用C
软件人员月人工费用是指一个软件人员工作一个月平均需要的所有成本开销(包括工资、奖金、福利、办公成本、国家各种税费、管理费用等等)及软件企业合理利润的总和。
软件人员月人工费用C=(平均工资D+奖金E+福利F+办公成本G+资源储备H+基础建设J+税收利润K)×(1+管理费用百分比l)
=(D+0.20×D+0.486×D+D /3+0.20×D+0.15×D+D/3)×1.2
=3.24×D
平均工资D
指软件企业需要支付给员工的平均工资,设该值为D。
奖金及各项物质奖励E
指企业支付给企业的奖金及过年过节的一些物质奖励和基本福利。根据经验及广东省软件行业情况,该项成本约为20%×D。
福利待遇F
按照国家政策的缴费基数缴纳的职工福利,其中公积金12%,医疗保险金10%,养老金20%,失业金2%,另外还有按工资总额计征的工伤保证金0.5%,生育保证金0.5%,残疾基金1.6%,工会基金2%,累计为48.6%。故该项成本为48.6%×D。
办公成本G
办公成本包括办公场地租赁费、水电费、差旅费、企业为项目顺利运作所支付的其他费用等各项。根据经验及研究,该项支出约占企业员工成本的三分之一,即该项成本为D/3。
人力资源储备费H
企业人员流动、人员储备及人员的学习、培养、知识更新,不能创造价值但需要支付成本,该项成本为20%×D。
基础设施建设、设备的购置、折旧费等J
基础设施建设、设备的购置、折旧费等,该项成本约为15%×D。
国家税收和企业利润K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4)28-6638-05
在广东省政府的统一领导下,通过电子政务外网和气象业务网络连接省、市、县三级预警平台,以气象业务系统和气象预报、预警信息系统为基础,升级与扩建其信息收集、传输渠道及与之配套的业务系统;建立起权威、畅通、有效的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渠道,形成覆盖全省的预警信息综合系统;充分利用社会公有资源,使全省19517个行政村至少有一种技术手段可以获得广东省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平台的网络部署包括 1个省级,21个地市级,74个县级。各级管理平台具有接报处理、安全验证、监控管理、存储统计和等多种应用功能;建立与广东省突发公共事件预警指挥中心畅通、可靠的通信链路;在各级气象机构已有的气象灾害预警手段的基础上予以扩充和改造,建立预警信息的多种技术手段,使其能适应突发公共事件的预警信息;在原有气象通信网络的基础上予以扩充,建立预警信息收集、传输网络。结合气象部门现有的业务系统和预警手段,依托社会各部门各种预警资源,建立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应急体系,使全省19517个行政村至少有一种技术手段可以获得广东省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
1 省级预警气象信息网络系统的规划设计
1.1 主干网络的设计规划
预警气象信息平台主干网络系统是广东省政府电子政务外网,广东电子政务外网连通全省21个地市、122个县区和85个省直单位,省市互联骨干为三环结构,珠三角为2.5G密集型光波复用(DWDM:Dense 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粤东和粤西为155M同步数字体系 (SDH: 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省级通过100M城域网光纤连通,市级通过10M专线接入,县级网络主要通过2M专线接入,采用“网络分层、应用分区、星型结构”的设计思路。各级预警信息管理平台的服务器等设备通过接入交换机与各级气象局现有局域网互联互通,局域网采用星型结构,通过VLAN、ACL(访问控制列表)、防火墙等安全隔离技术,实现预警信息系统网络与气象局现有网络逻辑隔离,保证业务应用系统的数据访问安全可控。
地市级预警管理平台局域网设计为双星型网络,预警信息系统分别在电子政务外网和气象业务网部署一套应用,电子政务外网部署应用为主应用,磁盘阵列部署在电子政务外网,气象业务网部署应用为备份应用,电子政务网络主链路出现故障时启用气象业务网络链路为备份应用,保证与上下级预警管理平台之间的业务不受电子政务外网故障影响。气象业务网应用接入交换机采用当地已有的接入设备,电子政务外网应用在每个地市局域网新增部署1台全千兆交换机用作服务器接入交换机。对于预警信息系统的应用服务器和数据服务器,每台服务器通过千兆网卡与服务器接入交换机相连接。
区县级预警管理平台局域网设计为单星型网络,由于区县级终端数量少,终端设备及应用服务器通过接入交换机和防火墙接入区县级气象局主干网。每个区县局部署1台全千兆交换机用作服务器接入交换机,对于预警信息系统的应用服务器和数据服务器,每台服务器通过千兆网卡与服务器接入交换机相连接。
1.2 备份网络的设计规划
预警气象信息平台的备份网络是广东省气象内部的业务专网链路,广东省气象部门目前已建以卫星通信和地面公用数据通信网相结合的气象信息网络,通过亚洲1号卫星广播和省级双链路核心气象通信骨干网实现与中国气象局双向交换全球气象资料和各类气象信息;实现省—市(10M VPN)、市—县(2M SDH)双链路宽带备份通信。
1.3 路由策略设计
根据不同业务数据的特点进行信息流量区分(按照IP地址划分),区分后的信息流量通过策略路由选择主路由器或备份主路由器进行传输。策略路由(policy-based-route)是一种依据用户制定的策略进行路由选择的一种比较成熟的实现方法。省级气象广域网络系统的网络设备数量都在三百台以上,全网使用静态路由协议显然是不现实的。动态路由协议有两种:IGP(内部网关协议)和EGP(外部网关协议),根据省级气象信息广域网的规模,网络设备可划分使用内部网关协议,应用RIP、IGRP、EIGRP、OSP等动态路由协议。
对于外行业用户单位需要访问气象信资源,但是又不可能完全地把他们的网络接入气象信息广域网络内部,这时就需要应用静态路由,指定特定资源的访问路径,启用OSPF路由协议的设备可以收到这些静态路由信息,可以提高效率、简化工作。
1.4 备份链路设计
根据突发公共事件预警气象信息突发性强、及时性高,时效快的特点,需要建设备份网络系统。新建SDH专线或者MPLSVPN线路作为备用线路费用较高,而且MPLSVPN普及度不高,边远山区的台站无法提供接入,目前还有一种应用比较广泛、技术比较成熟的方式,即基于internet的VPN,具有性价比较高、带宽资源利用率高、接入方便、网络环路比较完善等特点,在极端灾害情况下,其受到的损害相对较少,恢复速度相对较快;缺点是带宽不够稳定、可靠性差。比较以上分析,根据现有的网络配置情况,选择符合实际的备用线路接入方式,与主干网络充分有效地衔接与融合,从而保障突发公共事件预警气象信息网络系统稳定性和可靠性,是备用路由设计与选择的基本原则。
1.5 拥塞管理和避免
随着省、市、县三级预警信息平台的建设应用,对带宽的稳定性有了非常高的要求。三级主用政务网络和备份气象内部网络的带宽有限,承载的传输业务比较重,当突发事件频繁发生并一起时,网络中不可避免地出现 数据拥塞乃至丢包。拥塞时为了保证不同优先级信息得到不同的QoS待遇,包括时延、带宽,将不同优先级的信息报文入不同的队列,不同队列将得到不同的调度优先级、概率或带宽保证,算法有:FIFO(先进先出队列)、PQ(优先队列)、CQ(定制队列)、WFQ(加权公平队列),本系统采用CQ和WFQ。
2 预警气象信息网络系统架构
2.1 通用网络架构
广东省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系统业务专网是一个纵向贯穿省、市、县的三级网络系统。该网络系统的广域网设计需要充分利用广东省电子政务网络平台资源,以广东省电子政务外网平台广域网链路作为主要链路,构建连接省、市、县的预警信息管理平台。同时,为了业务承载的可靠性,以气象局现有气象业务专网链路作为三级管理平台之间的备份链路,在政务外网平台链路出现故障时,三级预警信息管理平台之间还可以通过气象业务网进行通信,保障网络系统的可靠性。同时,广东省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系统通过国家气象宽带网与卫星气象通信网两个互为备份的网络传输平台,实现省级预警信息管理平台向国家预警信息管理平台上传预警信息。
2.2 主干网络电子政务网的实现
广东省电子政务外网是在九运会信息网络的基础上改建而成。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省电子政务外网已建成一个联通省、市、县三级的纵向网络系统,覆盖全省108个省直单位、21个地级市和122个县区。省市互联骨干为三环结构,珠三角为2.5G DWDM,东西两翼为155M SDH。气象局通过城域网光纤接入广东省政务外网平台,用于部分系统与省级政府系统(如省应急办)之间的通信。目前,各地市气象局及区县气象部门已经接入政务外网平台,通过路由器及防火墙接入各地政府的政务外网。
2.2.1 地市级网络实现
地市级预警信息管理平台通过34M链路接入地市级电子政务外网平台,区县级预警信息管理平台通过10M(部分网络条件较差的区县采用2M接入)链路接入地市级电子政务外网平台,通过电子政务外网平台,汇聚其下属各个区县预警信息管理平台。
2.2.2 区县级网络实现
区县级预警信息发管理平台通过10M(部分网络条件较差的区县采用2M接入)广域网链路接入区县市级电子政务外网平台,通过电子政务外网平台,接入预警信息系统网络平台,同时,现有气象业务网络作为市、县级管理平台之间的备份网络。每个区县级预警信息管理平台部署一台区县级政务外网接入路由器,用于政务外网平台的接入。同时,考虑到网络边界的安全防护,部署一台中低端防火墙用于实现区县级政务外网与区县级预警信息应用服务器及区县气象局内网的安全隔离与访问控制。
2.3 备份网络气象业务网的实现
目前广东省气象业务网络系统是省、市、县三级双链链路备份系统,省-市之间2条10M链路(盈通VPN和移动MSTP)备份,市-县之间2条4M(电信SDH和移动MSTP)链路备份;形成了省-市-县之间两条链路并行运行互为备份的网络系统,达到提高网络通信可靠性的要求。
2.4 主干和备份路由切换
当主干链路电子政务网络出现故障中断时,在进行路由选择计算时,将会收到该接口链路不能可用,当流量转发到核心汇聚设备时,在进入核心汇聚设备的接口上对流量根据已经分类的ACL进行基于策略的路由选择(PBR技术)。基于策略的路由选择技术是优于IP路由表的路由选择技术,应用在进入核心汇聚设备的接口上,可根据ACL对已经分类的流量进行下一跳的指定。并支持路由器在网络层上检测IP可达性的静态路由特性,这样基于策略的路由选择技术也可以根据IP可达性而进行正确的路由选择。
具体实现办法加入Track联动。在全网实现动态路由后,当电子政务网络主干线路出现故障时,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将网络路由切换到省气象业务网的备份链路上来(在建设过程中经实际测试,切换时间在20秒以内),即使在省-市和市-县主干线路同时出现故障的极端情况下,县级网络也能自动进行路由切换,通过备份链路连接到省、市的预警气象信息平台,完成链路出现故障时自动切换。
2.5 系统应用与测试(以一个市局为例)
正常情况下,市局平台服务器通过政务外网访问省局的平台服务器,并在MSR3020路由器与省局出口防火墙的政务外网链路上通过IPSEC VPN对数据流量进行加密。在市局MSR3020路由器上配置NQA检测到省局的政务外网的链路,当检测到市级与省级之间的政务网络出现故障,市级平台能切换到通过气象局业务网访问省局平台服务器,目前测试切换时间为40秒,市级平台的数据库服务器通过气象局业务网与省局的数据库服务器进行数据同步。在市级MSR3020路由器上配置市局平台服务器的NAT,使得地市级其他单位能访问市气象局的信息预警平台,市局部署一台H3C-F100M防火墙,以透明方式工作,用于分割平台与政务外网和气象局业务内网。
系统经过测试,市一级的线路连通性 Ping1000包的丢包百分比是0%,平均延时16ms;链路正常时的路径是县级→地市级→电子政务外网(主干)→省气象防火墙—>服务器,主链路故障时的路径是县级→地市级→气象业务网(备份)→省气象防火墙—>服务器;Ipsec 测试路由器上存在加密的数据流量;链路冗余:断开主链路政务网络接口,丢弃3个包,切换时间为15秒,恢复主链路政务网络接口丢弃2个包,切换时间是10秒;FTP测试主链路政务网上传传输时间是422.19秒,平均上传时间是248.65千字节/秒,下载传输时间是434.73秒,下载平均时间是241.47千字节/秒;备份链路气象网上传传输时间是19.52秒,平均上传时间是5378.69千字节/秒,下载传输时间是41.14秒,下载平均时间是2551.67千字节/秒。
该系统的一个重要部分,基于气象业务专网链路作为备份路由,各级管理平台具有接报处理、安全验证、监控管理、存储统计和等多种应用功能;建立与广东省突发公共事件预警指挥中心畅通、可靠的通信链路;形成了省-市-县之间两套宽带网络系统并行运行局面,达到提高网络通信可靠性的要求。
3 结束语
省级预警气象信息网络系统的研究、整体设计与实现过程,是一个非常有益的网络技术与实际现有设备相结合与互动的 探索过程。通过充分利用广东省电子政务网络平台资源,以省政府电子政务外网平台广域网链路作为主干链路,以现有气象业务专网链路作为三级管理平台之间的备份链路,构建连接省、市、县的预警信息管理平台,达到资源共享,又避免重复投资的网络架构。通过在广东省实际应用的实践和完善,这一整体设计可为其他省级的预警信息网络系统,乃至其他行业或部门专用网络系统的设计和构建提供有价值的借鉴和参考。
参考文献:
[1] 石志国.计算机网络安全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108-113.
[2] 赵庆祥,刘自强,金勇杰.信息时代计算机网络安全探析[J].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2009(8):88-90.
[3] 刘冬梅.浅析计算机网络安全与防范策略[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0(3): 88-90.
[4] 王能.计算机网络原理[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181-186.
【摘 要】扩频码对扩频通信的性能起着重要作用,一般利用计算机实现扩频码的设计与性能仿真。本文利用MATLAB工具编制了m 序列、Gold 序列和Kasami 序列的生成程序及自相关、互相关函数的计算程序。程序简单,只需输入线性移位寄存器的反馈系数,即可输出相应的扩频码,进而得出扩频码的相关性、平衡性等性能指标。
关键词 扩频通信;扩频码;m 序列;Gold 序列;Kasami 序列;仿真
0 引言
扩频通信与常规通信的根本区别是信息在发送之前进行了频谱扩展。频谱扩展是通过高速的扩频码与低速的信息码直接相乘实现的。扩频通信具有信号频谱宽、波形复杂、安全隐蔽等显著特点,大大增加了敌方对信号进行截获、检测、测向定位和干扰的难度。 扩频码对扩频通信的性能具有决定性的重要作用,抗干扰、抗噪声、抗截获、信息数据隐蔽和保密、抗衰落、多址通信、实现同步与捕获等都是与扩频码的设计密切相关的。
扩频通信对扩频码的要求是:
(1)具有尖锐的自相关函数,而互相关函数应接近于零。
(2)有足够长的码周期,以确保抗侦破、抗干扰的要求。
(3)序列平衡性好。
(4)工程上易于产生、加工、复制和控制。
扩频码选用伪码(PN 码)用于扩展频谱通信。所谓伪码,即伪随机编码,也称伪随机序列、伪噪声码,是由近似随机出现的、有一定规律并可复制的、1 和0数目大致相等的序列组成。
在扩频系统中,对伪随机序列而言,最关心的问题就是其相关特性,包括自相关性及互相关性。下面给出这些相关函数的定义。
设有两条长为N的序列{a}和{b},序列中的元素分别为ai,bi,(i=1,2,3,……,N)。则序列的自相关函数定义为:
1 常用伪码相关性的仿真分析
本文主要讨论由线性移位寄存器产生的线性移位寄存器序列,包括m序列、Gold 序列和Kasami序列。
1.1 m 序列的相关性仿真分析
如果一个n 级线性移位寄存器产生的序列的周期P=2n-1,那么该序列就叫做最长线性移位寄存器序列,简称m序列。
m 序列的平衡性非常好,在每个周期内,0 比1 少出现的次数少一次。根据公式1,可推出其自相关函数为
这个公式说明,m序列具有双值自相关函数特性。下面给出了6 级m序列a 的自相关函数的Matlab 仿真图(见图1,为了更好的说明m序列的自相关特性,图中绘出了m序列2 个周期的自相关函数)。
由图1 可以看出,m 序列的自相关函数呈三角形。具有这种自相关函数的伪码,在通信和测距系统中是很有用的。例如,只要有两个通信系统的码序列相移在1 个bit 以内时,则它们就可以同时工作,这就能够实现同一发射频域内的多址通信。在测距系统中,利用相关峰值作为测量标记,可以保证距离测量精确到1bit 之内。在测量中,只要调整相关检测器,使它在± 1bit 检测电平之间识别,而对其他的较低和较高的电平不识别,就能达到测量高度精确的目的。
但是m 序列(周期相同)之间的互相关性不够理想,当作为扩频码使用时,会增大多址干扰。图2是由MATLAB 程序产生的6 级的m 序列a 和b 的互相关函数图像。从图2 中可以看出,它们的互相关函数值包括3 个:{-1, -17,15},并且-1 所占的比例很小,这样能组成互相关函数值小的m 序列集的数量很少,无法满足多用户的需求。
1.2 Gold 序列的相关性仿真分析
Gold 序列是m序列的组合序列,由同步时钟控制的一对m优选对逐位模2 加得到,Gold 序列的周期为P=2n+1。其产生模型如下图所示:
Gold 序列虽然是由一对m 序列模2 加得到的,但它已经不是m 序列了,不过仍然具有与m 序列近似的相关特性,各个序列之间的互相关特性与原来两个m 序列之间的互相关特性一样,最大的互相关值不会超过原来的两个m序列最大互相关值。Gold 序列的特性主要有以下三点:
1)周期为P=2n+1,具有比m序列大得多的独立码组。
2)一周期内任意一对序列的互相关函数值都是三值的,其可能值为{-1,-t(n),t(n)-2},其中t(n)如下式:
3)Gold 序列的每个码组的自相关函数也从集合{-1,-t(n),t(n)-2}中取值,因此自相关函数的峰值以t(n)为上界。
Gold 序列虽然具有平衡性良好、序列数量较多、自相关特性良好,但其互相关特性与m 序列类似,即互相关值小的Gold 序列集合较少。
1.3 Kasami 序列的相关性仿真分析
Kasami 序列与Gold 序列类似,也是一种在m 序列基础上构造出来的扩频序列。它继承了m 序列的良好的随机特性,同时又具有自、互相关特性均较好的的特点,且数量也很可观。Kasami 序列有大小两类,前者序列数较多,后者较少。kasami 序列的相关性能比较好,其中kasami 小集合序列的相关性能比kasami 大集合序列还要好。限于篇幅,本文只讨论kasami 小集合序列的的相关性。
kasami 小集合序列的自相关函数和互相关函数值都在下列集合中:{-1,-s(n)), s(n)-2}(其中s(n)=1+2n/2)。当n=6 时,s(n)=9,因此其自相关函数和互相关函数的取值范围是{-9,-1, 7},图5是由MATLAB 程序产生的6 级的kasami 小集合序列的自相关函数和互相关函数图像。
从图中可以看出,kasami 小集合序列的互相关峰值较前两者小,互相关特性更优良。
2 结论
本文从扩频通信中对扩频码的基本要求入手,讨论了扩频码中常用的m 序列、Gold 序列和Kasami 序列,并用MATLAB 对以上序列的相关性进行了仿真。本文内容对工程技术人员具有较强的参考价值,对开展相关领域研究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美]J.K.霍姆斯.相干扩展频谱系统[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91.
[2]李承恕,赵荣黎.扩展频谱通信[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1993.
[3]张冬辰,周吉,等.军事通信[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8.
[4]张志涌,徐彦琴.Matlab 教程[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1.
中图分类号:U4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7)02-0017-04
近年来,我国各大城市机动车保有量的增长,对现有的道路资源合理分配利用提出了极大的挑战,曾经大城市面临的交通拥堵快速的向中小城市蔓延。一些关键节点交通流分配不合理,会引起相邻区域的连锁反应,给城市交通管理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压力。作为交通系统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是道路通行能力的瓶颈和交通阻塞及事故的多发地。城市的交通拥堵,大部分是由于交叉口的通行能力不足或没有充分利用造成的,这导致车流中断、事故增多、延误严重。在日本大城市中的机动车在市中心的行车时间约三分之一用于平面交叉口而美国交通事故约有一半以上发生在交叉口[1]。由此可见,对交叉口实行科学的管理与控制是交通控制工程的重要研究课题,是保障交叉口的交通安全和充分发挥交叉口的通行能力的重要措施,是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现阶段,国内外各科研机构研究的交通信号控制理论已基本成熟,也通过一些产学研合作形成了一定的成果,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基础。
1 非平衡转向平面交叉通特点
非平衡转向平面交叉口,顾名思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交叉口形式为平面交叉,即平面相交的几条道路组成的交叉口;二是非平衡转向,交通流的组成为非对称式的,受传统相位控制模式的影响,一般通行模式为相位对称式放行,非常影响交叉口整体通行效率。非平衡转向平面交叉口的交通主要有几方面的特点:一是交叉口的整体通行受转向交通的影响较大,如左转交通流不合理调配导致对其他方向交通流通行影响较大;二是交叉通流整体为非对称式的,对向交通差异化大,将这样的对向交通并入同一相位不利于整体效率的发挥;三是交叉口的车流通行受非机动车和行人影响较大,同时右转车辆又不会受到控制,信号设置的不协调极大的降低了交叉口车辆的通行效率。
2 平面交叉口信号控制方式
平面交叉口信号控制方式主要包含两种情况,一是对单股或多股交通流限制的信号控制,另外一种是不做限制的情况。对单股或多股交通流限制的模式,主要是指在一些特殊场景下,禁止或分时段禁止某股车流的通行,保障路口通行效率的最大化。传统的信号控制方式主要包含定时控制、感应控制以及自适应控制几种,严格来说,感应控制方式属于自适应控制的一种特殊应用,主要是根据交叉口的实际情况对放行通道的顺序和时间重新设置和组合。
2.1 定时控制
定r控制可以分为两种:单时段定时控制和多时段控制。单时段控制是指每天只用一个事先根据交通历史数据设定好的配时方案;推之,一天按多个时段来采用多种不同的配时方案的控制方法是多时段控制[2]。
2.2 感应控制
为了获取实时的交通流信息,在路面上设置一种检测器,这样能高大大提高信号配时的实时性,这种控制方法叫做感应控制,它一般可以分为半感应控制和全感应控制。
半感应控制主要用于次干道与主干道相交的交叉口上,且主干道交通量大,次干道交通量小、波动大的情况。一般情况下,除非次干道上有车辆和行人要通过而提出要求,否则主干道会一直维持着持续不变的绿灯,在给予次干道绿灯之前,主干道会维持一段最小绿灯时间。
全感应控制:绿灯时间和周期这两大指标会与根据交叉口的检测器检测出来的交通流大小有很大关系,随着它们的变化而变化。一般情况下,相位的顺序都是事先定好的,各个相位的最小与最大绿灯时间也是事先已经定好了的。但是相位可以设置可选,如果在此相位中没有检测到有车辆到达,那么就可以跳过该相位,来运行其他的相位[3]。
2.3 自适应控制
主要包含两种,一种是根据检测器检测参数实时生成信号配时,通过评估系统评估后下发信号控制器执行,另外一种是根据交通参数的变化,生成多种配时方案,根据实时的时段或参数触发机制,完成多种信号控制方案的智能切换。
(1)实时交通信号模拟系统:交通模型贮存在中央计算机内,以综合目标函数(延误时间、停车次数、拥挤程度及尾气排放量等)的预测值为依据,对采集到的实时交通状况信息(流量、速度、占有率等)进行分析,同时对控制区域交通信号配时参数作优化调整,并且为了把交通量图式预测准确性进一步提高,避免控制方的不正常波动,对各项交通信号配时参数的优化调整均小步距且频繁地进行[4]。
(2)方案智能选择切换系统:系统投入运行之后,对交通量等级与配时参数的对照关系进行执行。即针对不同等级的交通量,选择响应最佳配时参数组合,然后将这套事先制定好的交通量与配时参数的对应组合关系储存在中央控制器中。中央控制器再根据输在各个路口的车辆检测器反馈的车流参数,来自动选择合适的配时参数,从而依据所选定配时参数组合对路网交通信号进行实时控制[5]。
3 交叉口信号控制方式选择
交叉口信号控制方式的选择,取决于几个关键条件:一是交叉口类型及渠化特征,二是交通流的组成特征,三是行人和非机动车的干扰特征,四是路口感知设备的应用情况,五是关联路段及交叉口的交通流分布情况。一般而言,主要按照以下几个步骤进行处理:
(1)实地调研,调研对象包含上述的几个条件,交叉口基本特征、交叉口渠化信息、交通流组成、行人和非机动车流量分布、交叉通流感知设备信息以及相邻交叉口及路段的交通流分布情况等;
(2)数据分析,通过对调研数据的整理分析,了解行人、非机动车及机动车的流量分布变化情况,以及交通渠化对现状交通的影响;
(3)模型建立,以交叉口通行能力最大化为目标,在考虑关联区域整体通行提升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交叉口渠化、行人和非机动车流量、关联交叉口通行能力变化等影响因子,建立交叉口信号控制模型,并寻求信号控制策略的最优解;
(4)模型校核,通过模型输出参数的数据与现状调查的数据相互比较,校核结果是否符合实际情况;
(5)仿真优化,在校核后的模型基础上,对交叉口渠化、车道功能等进行优化设计,模型中表现为相应的参数信息变化,并进行信号配时优化,利用Vissim仿真工具最后对各优化方案进行评估,确定最优方案。
4 案例分析
以合肥市高新区黄山路与科学大道交叉口为例,阐述平面交叉口信号控制方案设计的具体思路。
黄山路与科学大道交叉口是高新区建成区一个关键交叉口,黄山路为东西走向的一条主干道,科学大道为南北走向的一条主干道,特别在高峰期间流量比较大,是一个特别有代表性的交叉口。如图1所示。
4.1 基础调查
黄山路与科学大道交叉口为十字交叉口,黄山路东西向均为五进四出,进口道均为直行和左转各一条车道,直行三车道;科学大道南北向均为四进四出,进口道均为执行和左转各一条车道,直行两车道,如图2所示。
4.2 数据分析
通过对交叉口各个进口进行实地的调查得到各个进口道的实测交通流量,经过整理原始数据得到各进口的机动车流量。详见图3、4所示。
各进口道平均排队长度如图5所示。
交叉口排队长度比较长的是北进口和南进口早晚高峰直行车道,特别是北进口早高峰和南进口早晚高峰时段拥堵比较严重,东西方向相对来说交通状况良好,只有东进口的直左出道早高峰排队较长。
4.3 模型建立
根据交叉口调研的渠化、交通流量(包括机动车、行人等)、饱和流量和信号配时等基本信息,通过Transyt及Vissim仿真软件建立路网各时段(包括早高峰、晚高峰、平峰及夜间)现状仿真模型,从而寻找路网最优配时方案,如图6所示。
4.4 模型校核及仿真优化
根据不同时间段的流量分析及模型计算结果,形成了三种控制方案:一是将东西向靠近左转车道的一条直行车道设置为可变车道,能够应对高峰期左转流量大,信号周期长,严重影响通行效率的局面;二是高峰期采用两种周期的定时控制方式,可结合实际时段进行调整;三是平峰期和低峰期采用感应控制的方式,可有效减少车辆在路口的等待时间,提高平峰时期的通行效率。早晚高峰信号配时如表1、表2所示。
以延误作为主要评价参数,早晚高峰路网配时优化前后主要参数对比表如表3所示。
由表3可知,早高峰信号配时优化后每辆车平均延误降低了25%,总延误降低了25%,总运行时间降低了12%,平均速度提高了14%。晚高峰信号配时优化后每辆车平均延误降低了6%,总延误降低了6%,总运行时间降低了3%,平均速度提高了3%。综上分析,经过信号优化后车辆延误明显降低,提高了运行效率,从而缓解了交通拥堵,减轻了空气污染。
5 结语
本文提出的非平衡转向平面交叉通信号控制方法主要是针对现阶段城市交叉通流分布不均等问题,从交叉口通行方式分配、参数分析、模型优化及仿真调整等几个角度,达到交叉口通行效率最优的效果,提高交叉口通行能力,有效减少延误,对缓解节点交叉口矶缕鸬焦丶作用。
参考文献
[1]管再保.平面交叉通控制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04.
[2]诸云.基于交通流模式的交叉口动态信号控制研究[D].南京:南京理工大学,2009.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8381(2013)06-0015-05
“协同创新”是以高校、科研院所、企业、政府、中介机构等为创新主体,以知识增值为核心,互利合作、共同开发的价值创造过程。传统的产学研合作常常表现为大学或科研院所的科研人员以私人身份与企业进行项目合作,时间短,规模和效应都比较小。而协同创新则本质上是一种管理创新,是一种跨组织的深度协作,要求以组织合作方式(虽然不排斥个人)进行持续、全方位、深度的合作,一方面需要积极调动组织内的各种资源全方位参与合作,另一方面需要在组织机构方面进行调整和变革,以适应开展协同创新工作的要求[1]。
一、 高校协同创新的内涵
高校“协同创新”是高校立足自身发展,在各方战略协同的基础上,通过对其组织结构与管理机制等进行变革,为创新活动提供资源、组织和制度保障,鼓励和调动各种创新主体主导或积极参与各类产学研协同创新活动,促进内部组织与外部其他产学研组织更好地实现协同一致、共同合作创新,突破传统方式和路径在知识增长、积累、传播“瓶颈”的价值创造过程[2]。高校的协同创新主要包括两个层面。
(一) 内部协同
内部协同,顾名思义是指高校内部组织和资源的协同。高校的组织机构通常是依据学科、专业门类来进行设置的,其主要目的在于培养掌握特定专业知识的人才。因此,特定的专业往往拥有区别于其他专业的、相对系统和成熟的核心知识体系以及研究和学习方法体系。相应地,特定专业的教师则是以创造、传播这个专业的某一门具体核心知识为主要任务。
高校传统的人才培养体系以及围绕这种体系建立起来的组织结构,其有效运转和效率提升是以教师知识专业化分工的不断深化为基础的。然而这种体系存在3个明显的问题。其一是学生从教师那里获得的是片断性的知识,需要学生自己来进行组织和融合。当学生头脑中没有要处理的问题或者运用知识处理问题的经验,这些知识就是“死的知识”。其二,教师在知识获取、创造和传播之间出现了角色冲突。专业化的知识传播可能导致教师的知识获取局限于相对狭窄却比较成熟的领域,进而限制其知识创造的潜力。其三,在不同专业的教师之间形成难以逾越的知识鸿沟和沟通障碍。
高校的内部协同,就是要突破目前这种组织结构对教师和学生在知识创造、积累、掌握、运用和传播等方面的限制,通过对行政机构、院系、专业、实验室等组织机构、管理制度及其运作和协作方式的变革,促进高校内部资源充分流动和重新整合,建立知识生产、运用、传播和管理的新途径、新渠道和新方法,实现知识高效增值。
(二) 外部协同
目前,多数人所理解的“协同创新”实质上指的就是外部协同,只不过所站的角度不同罢了。外部协同是从某个具体的组织出发,强调该组织主动与其他组织进行的合作创新活动。高校的外部协同是指特定高校与企业、其他高校和科研机构、政府以及大学科技园、创业园、孵化器、金融机构、咨询机构等各类组织,通过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参与、共享成果、共担风险,开展合作研究,实现知识增值。
高校的能力优势是基础研究、专业人才、科研仪器设备、知识及技术信息、研究方法和经验,需求资源是资金和实践信息;企业的能力优势是技术的快速商业化、相对充足的创新资金、生产试验设备和场所、市场信息及营销经验,需求资源是基础性原理知识和科技人力资源。我国高校和科研院所每年产生大量的知识,各种知识以数据库、发明专利、文献等形式呈现出来,但我国知识的转换率却很低。这说明高校在创造新知识的过程中,并没有考虑对这些知识进行商业化,使知识实现增值,而企业作为创新主体要素,对显性知识的吸收力度以及隐性知识的外化程度也还不够高。
高校的外部协同包括战略协同、知识协同和组织
同。战略协同首先是价值观和文化上的协同,其次是信任关系和利益机制的建立。知识协同是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核心,组织协同是产学研协同创新的保障。
二、 当前我国高校组织协同中存在的问题
(一) 基于学科和专业的“直线职能制”组织结构不利于对内协同
当前,我国高校的组织结构普遍以直线职能制为主,即“院系+职能机构”,其中院系根据学科和专业划分;院系下属教研室,进一步根据专业知识或者课程体系划分。职能机构根据职能事项划分直接受命于学校,对各院系专项职能活动进行管理。例如,在科研方面,由校长或分管校长对各级科研管理部门实行垂直式领导,学校科研处负责本校科研管理监督工作。各院系领导负责本学院学科建设、科研活动的开展,而各院系下设的各专业科研由教研室主任或学科带头人具体负责[3]。
这种组织结构的优势是:专业分工精密、权利集中、职责分明,有利于高效地做出决策和各种方针政策的上传下达。但随着产学研协同创新活动的开展及深化,这一组织结构的不足逐渐暴露出来,渐渐不能适应内部协同的要求。
首先,创新型科学研究往往需要跨学科、跨专业、跨部门的专家组成科研团队共同合作才能有所突破。直线型组织结构使得各种科研资源难以打破单位和部门界限,合作中受到的行政干预较多,非常不利于协同创新活动的开展和人才的自由流动,也极大地降低了高校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其次,这种组织结构往往导致资源由行政分配,且向上过度集中的局面。科研活动具有创造性、不可预测性和高风险性的特点。资源分配的行政化,往往导致资源投入短期化和过度规避风险,使科研活动的创新性不足。而资源的向上过度集中,导致能够全力投入科研创新活动的基层科研人员缺乏足够的资源支持,而拥有大量资源的高校行政领导又无法全力投入科研工作。 最后,直线型组织结构往往辅之以行政化的业绩评价指标和考核制度,结果导致高校教师只追求纵向课题和发表科研论文,不注重与企业的横向合作和成果社会转化。
(二) 科研管理部门职能缺失,不利于对外协同
高校在参与产学研协同创新的过程中,需要与校外的企业、科研机构、政府等组织机构进行全面合作。目前,我国多数高校并不缺少针对企业的外联和科研合作活动,但这些活动大多是由教师以私人身份进行联系并以“私活”或以私人课题立项的方式开展的,规模小,获得的各方支持力度也较小,难以取得较大的社会和经济效应。高校中负责科研管理的部门,其主要职能是对校内的科研活动进行规范、统计、监督以及国家、部委等大型科研课题的申报工作及后续科研成果审核、科研经费管理等工作。其职能主要体现在对内管理上,有限的对外职能主要是对上级主管部门相关政策的上传下达,很少主动代表学校对外(尤其是对企业)开展校企联合、组织科研、联系科研经费等活动。
高校科研管理部门缺少对外部组织的协调沟通职能,导致目前的产学研协同创新处于“民间协同”的局面,没有走向规范化、规模化的道路上来。因此,为了更好地与外部组织合作,也客观上要求高校对组织结构进行变革,建立相应组织机构,赋予其对外协作的职能,将协同创新推向更高的水平和层次。
三、 高校组织协同的变革方向:构建矩阵式组织结构
矩阵式组织结构是在20世纪50年代兴起的一种组织结构,是在直线制组织结构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一种横向的管理链。这种结构具有灵活、高效、便于资源共享和组织内部沟通等优势,有利于加强各职能部门和组织之间的联系和协作,缩短了传统“金字塔式”组织结构信息传输和决策制定的时间,使得组织更加扁平化、柔性化、应变能力更强,非常适合项目攻关。
矩阵式组织对于项目攻关的独特优势与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中组织协同的改革方向不谋而合,因此,将矩阵式组织结构引入高校的科研管理中,推动高校的组织变革,以适应协同创新的要求。那么,如何在高校中构建矩阵式组织及相应管理体制呢?
(一) 高校矩阵式组织结构构建的基本思路
高校矩阵式组织结构是将学院、职能部门与长、短期项目组织有机结合的一种组织方式,做到了教学与科研工作相兼顾,协同创新活动的学科导向和项目导向相兼顾。
在矩阵制组织结构下,首先,基本的课堂教学、教师个人独立负责的纵向科研活动和学生管
理工作仍由各学院负责管理。学院仍保留原有的学科专业设置、课堂教学计划和组织机构设置,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个人独立负责的纵向课题研究仍然在学院内进行,学生的课堂学习由学院负责安排,科研活动和课后活动由学院、教师和项目组织分头组织。
其次,教师的横向科研活动以及参与的重大科研活动由项目组织负责管理。项目组织包括两个类型3个层次,第一类项目组织是临时性或短期性的课题攻关组。这类组织以项目或课题为导向,根据协同创新的要求,与企业或其他研究机构合作,由项目负责人召集与课题所需知识背景相关的、来自不同院系的科研人员围绕某一具体项目进行研究。这种项目组(课题组)一般规模较小、科研攻关能力强,具有较强的目的性,项目完成后该组织随即解散。第二类是为长期性、连续性的协同项目组织,包括教授工作室(含实验室)和科研创新平台。其中教授工作室是以具有学科领军地位的教授为核心,以某个教授个人的重大科研项目或长期横向研究项目为依托,招募校内外相关研究人员组建科研团队,共同完成教授承接的科研项目。在教授工作室中,有固定的科研岗位和临时的助理岗位。科研助理负责处理日常事务,尤其是教学、科研以及与其他协同创新组织沟通的工作。科研创新平台是以由学校围绕某类重大长期、系列性科研创新研究目标建立的、核心团队相对固定的长期研究机构,包括一些跨学科的创新实验室、研究中心、平台项目等。此类科研创新平台是较稳定的跨学科组织实体,规模大,研究人员较多,一般根据国家重大科学任务设立,投资大、设备先进,直接隶属于学校,其职能不仅包括科学研究,还兼顾跨学科教育。因此,有一部分博士、硕士研究生参与其中,在此过程中以科研促进学习,并接受导师的指导。
其三,学校科研处有两项职能构成,第一是传统的科研管理职能,第二是协同创新的组织职能。与项目组织类型相适应,学校科研处的协同创新组织职能表现为:① 针对课题攻关组,科研处的职能为课题外联、、招标、督促、检查、验收、评估等;② 针对教授工作室和科研处新平台,科研处的职能是派遣兼职或专职人员进驻,专门负责科研管理的组织和协调工作。
最后,采用矩阵式组织结构,校内同时存在纵横两套组织体系,无形之中增加了系统的复杂程度和管理难度。因此,学校需要对协同创新工作进行顶层设计,设立专门的协同创新委员会,负责协调各方力量和行动,制定管理制度。协同创新委员会由负责科研、组织、人事、研究生、财务、外事、校友、科技园区等方面工作的分管校领导和部门负责人参加,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科研处。
(二) 矩阵式组织结构下的高校协同创新
高校的矩阵式组织如何运作,才能实现组织内外部协同呢?
1. 矩阵组织下的高校内部协同。在矩阵式组织下,高校科研工作的内部协同表现为3个基本特点:
第一是进行有组织、常规性的协同。在建立矩阵式之前,高校院系以及职能部门之间的科研协同工作常常是由教师个人依托人际网络建立的非正式组织。在建立矩阵式组织之后,跨院系的科研活动除了原有的非正式组织外,依托课题攻关组、教授工作室和科研创新平台,高校可以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进行人力、物力和财力整合,更有能力承接各种重大研究项目,进行更具原创性的知识创新以及更大范围的知识转化。
第二是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协同。通过构建矩阵组织,教师个人、课题攻关组、教授工作室和科研创新平台形成四个层次的校内协同力量,通过发挥各自的优势,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开展协同创新活动,必将促进科研活动的大繁荣。 第三是可持续的协同。教师个人、课题攻关组、教授工作室和科研创新平台之间具有阶梯式递进效果。科研和组织能力强的教师个人,利用私人网络和非正式组织或参与正式的协同组织,并在积累一定科研成果和组织经验后可以申请成为课题攻关组的负责人;在成功组织一系列课题攻关后,可以申请设立教授工作室;最后在整合其他教授工作室的基础上,可以建立科研创新平台。
2. 矩阵组织下的高校外部协同。高校组织变革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因此改革后的矩阵式组织结构不应该是一个封闭的系统,而是一个开放式的系统,要积极与外界组织进行合作。
首先,“协同创新委员会”办公室和科研处,应设置专门的外联机构,专
人负责联系企业、其他高校、政府、媒体和中介机构,了解企业的创新需求,寻求双方合作的契合点,为本校争取更多的科研经费和科研项目,不断提升合作的层次与效果。此外,“协同创新委员会”办公室和科研处,还应安排专业人员为教师办理专利申请、成果转化等工作,提高科研成果的转化率。“协同创新委员会”还应定期组织企业与专家见面会以及科研项目推介会,扩大学校在业界的影响。最后科研处还应建立相应的信息平台,及时向校内外相关协作信息。
其次,学校还应鼓励和帮助项目组、教授工作室、科研创新平台以及各个学院建立相应的协同创新管理岗位或管理机构,由专人负责协同外联和协同管理工作。同时学校定期或不定期对校内各级各类协同创新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协调各类机构的协同外联和管理工作。
再次,大力推动高校科技园区建设,推动园区企业与校内科研机构、园区企业与其他企业的协同创新工作。
最后,进一步推进校友会工作,加强校友网络建设,积极利用校友资源,扩大校友在高校协同创新中的作用。
四、 矩阵式组织结构变革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 学校高层领导要全程参与和支持组织变革
领导创新是组织创新的关键,领导推动是组织变革的主要动力。高校组织变革涉及整个学校内部工作流程、管理制度、工作角色、职权范围的改变,是学校教学、科研、人力、财务等资源的重新洗牌、配置,必然会触动一些人的利益,遇到一定的阻力。高层管理者对变革的强有力支持和坚定的信心是推动变革、克服各种阻碍、获得成功的保证。
(二) 建立健全矩阵式组织结构下的相应管理机制
新的组织结构要求建立健全新的管理制度与之匹配。首先,要建立合理的绩效考核机制和人员晋升机制。矩阵式的组织结构中,科研人员要同时接受所在院系负责人和项目负责人的双重领导,因此对其评价也应该采用双重评价体系,在两个系统中分别考核其业绩,最终做出评估。对于两个体系中的关键绩效指标、考核的权重,仍需结合实际情况科学地制定。对于科研人员在项目组中的工作量和科研成果,应该计入其考核工作量,作为薪酬和职称评定、职位晋升的主要依据。其次,要建立项目组中科研人员的激励机制,将奖金与科研成果的价值挂钩,促进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成果转化率。此外,还要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机制。矩阵式的组织结构为高校的人才培养提供了更宽广的平台和机会。特别是教授工作室和科研创新平台,不仅具有研究职能,还兼顾教学职能,可以召集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作为科研助理参与研究,从中可以得到历练,提升其科研能力。因此,高校需要建立平台项目下的人才培养机制与培养方案。
(三) 加强高校组织内外部沟通协调工作
矩阵式组织虽然有很多优点,但也存在着潜在的缺陷。最大的缺陷就是创造了两个管理系统,使项目成员接受双重领导,很容易产生项目负责人和学科负责人之间的冲突,或者两方下达的任务存在冲突等情况,导致科研人员夹在中间难以协调。因此,矩阵式结构下的组织更需要加强沟通协调工作。
首先,应该赋予协同创新委员会协调全校纵向院系与横向项目组工作任务、日程安排的职能,起到统筹全局、协调一致的关键作用。其次,要注意选拔好矩阵纵横两个系统的负责人。学科负责人和项目负责人是矩阵式组织结构良好运作的重要保障。两个系统的负责人不仅要具备广博的专业知识,更要具备较强的组织和协调能力,善于人际沟通,能处理好本系统与学校其他职能部门、课题组、研究中心的关系。
(四) 加强网络化协同创新的组织运作
矩阵式组织结构中存在着大量项目小组、课题组,吸纳了来自外部高校、企业及校内各院系的研究人员,人际关系复杂,工作任务交织,甚至存在着时间、地域上的限制,需要大量的沟通协调工作。因此,需要为科研团队的成员之间、上下级之间的高效沟通搭建一个良好的平台,实现科研信息、资源的共享,达到跨时空地域的充分交流。该平台要依托因特网的强大功能,通过email、bbs、视频会议等通信技术实现信息在组织内部的快速传递,降低信息传播的成本,提高组织沟通的效率。
矩阵式组织结构在高校中从采用到发挥作用,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在高校领导的支持下,从组织、思想、管理方式上进行全面调整、适应。为此,高校要循序渐进地推进组
变革,做好管理和保障工作,协调好组织内外部关系,结合自身特色,不断丰富完善矩阵式组织结构,使其为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提供强有力的组织支持和保障。
参考文献
[1] 何郁冰.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理论模式\[j\].科学学研究,2012(2):165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