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地理课堂笔记

地理课堂笔记范文

发布时间:2024-01-13 10:36:56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地理课堂笔记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地理课堂笔记

篇1

受多种因素影响,藏区高中英语在教与学两方面存在诸多困难,因此需在常规课堂教学之外大力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在新的高考背景下,核心素养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这对藏区高中英语第二课堂的必要性和活动设计理念有着极大的启示。

一、 藏区高中英语第二课堂的必要性

1.学生学习需要。相比于其他地区的学生,藏区学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在英语文化知识了解方面甚至是英语基础知识掌握方面都有欠缺,这在一定程度上对英语学习造成了诸多困难。因此,有必要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开阔学生视野,帮助减轻学习压力。

2.教学需要。第二课堂,顾名思义,依托于第一课堂存在,二者相辅相成。但除了受当地学校客观条件的限制之外,第二课堂活动主要是由教师的个人因素决定,而非教学需求以及学生需求决定,因此第二课堂基本流于形式。所以,藏区高中英语第二课堂活动在设计中,要勇于创新,科学整合教材,从实际出发,有规划、有目的、分阶段的进行,将其系统化、创新化、灵活化,以辅助课堂教学。

3.时代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人才市场在考核所需人才的语言能力时,更加侧重语言交际能力以及应用能力,强调思辨能力和对社会的关注度,弱化应聘者对书本知识的掌握程度。因此,教师首先要有好的意识和导向,创造条件使学生体验不同文化,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以顺应时代需求。

二、藏区高中英语第二课堂活动的设计理念

1.加强语言背景知识学习,积累人文底蕴,拓展视野。人教版高中英语的课本教材在编写上对自然、人文、社会、科学等各个领域均有涉及,内容包罗万象,对学生的知识面和思维能力要求较高,但受各种因素制约,藏区学生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恰恰缺少对文化背景的了解和灵活的英语思维能力。如人教版高中英语Book3 Unit 3 The Million Pound Bank Note,Book6 Unit 2 Poems,Book8 Unit4 Pygmalion等单元均涉及到文学知识,侧重于对文学作品的赏析阅读,但藏区学生对该部分相关知识知之甚少,因此第二课堂活动在设计中要充分考虑语言背景知识的学习,弥补文学基础知识的缺陷。

要了解一个民族,首先要学习其语言,其次要通过语言了解其文化,掌握其思维逻辑,这个过程既可逆,又相辅,相成。英语教育的其中一个目的在于教会学生学习,能用该语言去体会不同人文风情,锻炼逻辑思维能力,获得精神的进步和美的享受,在文化的体验中形成包容、开放、向上的人生态度,为人的发展提供便利。因此,在第二课堂中应引导学生通过语言的掌握,学习西方的先进思维和理念,学会把不同文化融会贯通,积累人文底蕴,培养审美能力,从而达到美的教育。

2.激发兴趣,享受学习,享受生活,升华人生境界。第二课堂有别于第一课堂的一个主要区别在于它的趣味性、灵活性、广泛性。趣味性主要指活动设计形式丰富多彩,可以是诗歌形式、舞蹈形式、话剧形式、读书沙龙、歌唱大赛以及猜谜大赛等;灵活性主要指第二课堂的授课场地灵活、时间灵活、授课教师灵活、授课内容灵活;因为趣味性和灵活性,第二课堂活动容易激励学生广泛参与,参与的结果不需要客观的分数来评价,而是通过学生展示兴趣爱好,传达英文诗情画意,激发其学习热情。所以,在第二课堂活动设计中,要注意趣味性,引领学生发现自身兴趣及其意义所在,进而引导学生学会享受学习,形成积极向上的态度,发现并感悟生活的美,升华人生境界。

3.放眼世界,植根优秀文化,关注民族特色。核心素养中提到要关注人的发展,而人的发展又是长期的,自然的,与世界的发展协同的,因此在第二课堂活动的设计中还应关注自然及世界的发展。高中英语教材中有不少关于世界以及自然的学习单元,在课堂教学之外完全可以将其加以拓展延伸,形成第二课堂活动的内容,引导学生关注并参与社会发展,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近几年的高考中,英语学科的考试不断强调民族传统文化,因此第二课堂活动的设计也要植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学习西方优秀文化,同时关注少数民族特色,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民族视野,培养民族自豪感和国家主人翁意识。作为民族地区的甘南藏族自治州,校园民族气息浓厚,学生能歌善舞,活泼开朗,更是为开设第二课堂提供了有利条件。

三、Y束语

篇2

首先,在学生刚进入初中学习时,地理教师就应该给学生讲一讲地理学科的重要性和实用性.例如在现实生活中,地图的应用:我们去公园玩耍要用到导游图;去一个城市办理事务,要用到城市地图;去郊区游玩,要用到地形图等.学习了地理中的地图,同学们就能够更加清楚的知道如何用地图解决生活中的相关问题.同样,地理学科还为学生讲解了地球的基本情况如地球的形状、大小以及地球上的一些奇特景象,如极光、海市蜃楼、“两个太阳”等,这样让学生更加了解地理要学习的内容,使之对学习地理产生浓厚兴趣。

第二,提出适当的课堂要求。刚进入初中的学生,还保留着小学生好动,记不住教师课堂要求的情况.所以要给学生事先讲好课堂要求。例如针对地理学科,我们要求课前学生需准备好相关书籍和学习用品,将其它的书和物品均收到课桌里。这样做的好处有以下几点.1、提醒学生本节课要上的是地理,要做好相应准备。2、收下与地理无关的书籍和物品,这主要是为了在上课时避免个别学生,趁教师不注意做其它学科作业。这一个方法是十分有用的.我上课时就一直要求学生这样,这暗示在这堂课上学生不应做与地理课无关的事情,这样就很好地提高了地理课的课堂效果。

第三,课堂教学要精致。教师的讲课是十分重要的.如果课堂没有吸引力,学生会认真学习吗?怎样让学生有兴趣学习,那就需要教师课前精心设计教学、课上精讲,设计好相应的教学环节,利用现代化的教学用具展示地理知识,多角度吸引学生们喜欢地理课学习。

《地球的运动》这一小节知识点的教学,因为人教版和星球版教材的编写,均把它放在了初中一年级上册,而学生在此时还没有学习空间几何,所以在学习这一部分的时候很多学生没有足够的空间想象能力,在学习时十分吃力.如果我们用传统的教学方式,用地球仪来演示,不论演示多少遍,总有大部分的同学听不懂,学不明白。这是一个重点知识,必须要掌握.。在学这一部分时,我用Flash课件演示地球的运动,这样学生能直观的看到地球的自转、地球的运动方向、地球的南北两极以及从北极和南极上空看地球的运动方向、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地球公转的学习同样也是如此。这样直观的教学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提高了课堂的效率。

篇3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思维导图是新兴的教学理念与方法,在教学改革过程中,思维导图已经普遍应用于教育领域。高中地理知识跨学科性强,内容丰富且综合性强。整理地理知识,是高三学生地理学习的重要任务。思维导图是学生优化个人地理学习思路与笔记记录方法的有效途径,用创新的眼光看待高三地理教学,将思维导图与高三地理教学结合在一起,能够推动高三地理教学质的转变。

1思维导图在现阶段高三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契机

1.1应用思维导图创新课堂引入,完善学生地理思维

将教学内容与知识的理解思路以直观与形象的方式展现在学生面前,是应用思维导图的重要目标。应用思维导图优化高三地理课堂导入,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对本节课即将学习的内容有全面、整体的认知,不仅可以明确学习重难点,更可以找到自身的疑问,更认真地听教师讲课。在课堂导入环节应用思维导图,能够降低地理知识的学习难度,促进学生建立地理知识体系,更能突出重点。比如在讲解《海洋开发》时,教师可以从海洋开发这一中心出发,建立海洋资源开发、海洋空间开发与海洋能开发为二级标题的思维导图,给学生正确的引导,让学生明确个人学习重点。

1.2应用思维导图强化理解,培养学习能力

满堂灌是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在过去的高中地理教学中,很多教师用整节课的时间向学生灌输地理学科知识,很少有时间和精力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在如此匆忙的课堂中,教师一味地讲,学生埋头做笔记,只能记下教师讲的内容,无法理解地理知识。而思维导图被引入到高三地理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可以利用关键词去建构地理知识体系,用不同颜色标注重难点,有利于记笔记效率的提高。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思维导图应用方法,正确应用思维导图,能够提高学生的地理知识理解能力。

1.3应用思维导图简化复习,促进知识巩固

教师在课堂导入环节应用思维导图,给学生清晰的学习方向。学生在课堂中积极利用思维导图记笔记,一边学习新知识一边建立地理知识体系。在课下的复习活动中,学生能够直接利用自己绘制的思维导图高效复习,一边复习一边添加更多细节内容到之前的思维导图上。学生在复习活动中自主补充思维导图的过程,是学生发现地理学习规律,简化地理学习思路的过程,有益于学生地理能力的普遍提高。

2思维导图在现阶段高三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在高三地理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需要教师考虑高三地理教学的需求,并明确思维导图应用的目标。科学的应用,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2.1应用思维导图优化地理预习效果

预习,是提高高三学生地理学习效率的关键环节。要想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整体把握地理知识,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就要组织学生实施科学的预习活动。将思维导图与学生的预习结合在一起,从地理知识的难度与学生的预习时间出发,设置接近学生最近发展区的目标,才能让地理预习活动具有实效性。

比如在讲解《旅游资源》这一课前,教师组织学生预习,并要求学生以思维导图的方式将自己预习的成果表达出来。引导学生在阅读地理课本内容时,圈出关键词,像旅游资源、分类、特性、开发条件、评价等,都可以作为思维导图中的关键词。教师要传授给学生高效的思维导图绘制技巧,引导学生用不同的颜色标注不同级别的关键词,并以不同的形状表示出自己对于知识点的理解程度。比如,用红色表示一级关键词,用橘色表示二级关键词……用三角表示重点内容,用问号表示不懂的问题。学生正确应用思维导图优化自己的地理预习,才能让高三学生的地理学习效率普遍提高。

2.2应用思维导图优化课堂学习过程

在预习环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建立地理知识思维导图。地理课堂,是帮助学生解决地理学习问题,理清学习思路的重要场所。教师要借助思维导图,改变学生的课堂学习习惯与学习行为。

首先,教师要利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改变传统的记笔记方法。机械化地记笔记,让学生成为抄写与记录的工具,不能在记笔记中获得学习成就感。借助思维导图,教师让学生利用关键词与线条将各个地理知识点联系起来,才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能够绘制一个合理的思维导图,足以证明学生理解了地理知识。其次,教师要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思维导图,让高三地理课堂更加灵活与多元化。比如在讲解《城乡发展与城市化》主要涉及到“聚落的形成和发展”和“城市化与城市环境问题”这两点问题,有的学生从“聚落”与“城市化”入手建立思维导图,有的学生从“聚落”、“城市发展”和“城市环境”三个观点出发建立思维导图。引导相互交流,能够拓展学生的学习思路。

2.3应用思维导图培养学生解题能力

高三学生的思维逐渐成熟,简单地学习地理知识已经不再是他们的学习目标。学生在获取地理知识之后,希望将地理知识应用到生活问题的解决中去。高三学生面临高考重压,每天接触各种题型。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对地理问题进行分析,建立地理问题分类式的思维导图。

比如,在涉及盆地、高原与平原等地形地貌的成因问题时,学生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分化出地理环境、自然植被、自然气候、当地水文条件、地形特点等方向,让问题的解决思路更清晰与全面。

3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三地理教学活动中应用思维导图,是高三地理教学创新的标志。利用思维导图实施教学,不仅能够简化教师的教学流程,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能力,推动学生创新意识的建立。开发思维导图在高三地理教学中的价值,用思维导图落实素质教育的各项要求,有助于地理教学目标的实现。

篇4

1.图文声像聚集变抽象为直观

多媒体教学软件可以实现文本、图像、动画、声音、视频等多种媒体信息的集合,经过处理加工而形成多媒体地理课堂教学课件。由于能够做到图文声像并茂,变一二种学习因素刺激为多种学习因素刺激,让学生多渠道接受信息,具有较强的课堂表现力和感染力。因此,多媒体地理课堂教学手段的应用能够高效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多方位地调动学生的学习潜能,并能够做到化抽象为直观,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和掌握知识。比如在高中地理必修①《地球在宇宙中》的“黄赤交角”教学中,学生普遍反映难以理解。“黄赤交角”是一个二面角,要理解它需要借助立体几何知识,由于立体几何课程安排在高二,因此对高一学生而言,要读懂和理解“黄赤交角”就具有一定的难度。教学中可以借助一个三维动画,用两个平面分别代表赤道面和黄道面,让黄道平面沿着水平方向切入旋转的地球,再让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成23°26′切入旋转的地球,形成一个二面角,这样学生理解起来就容易多了。再比如在“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这一既是教学重点又教学难点的教学中,为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它,教学中可助两个动画来辅助完成教学任务。一是借助一个地球公转动画示意图:地球在椭圆的轨道上公转,在地球公园轨道上分别标出“春分日、夏至日、秋分日和冬至日”的位置,地球公转到这四个位置时教师点击鼠标让地球停下,然后再放大画面就很清楚看出,地球在不同的公转轨道位置上太阳直射的纬度是不一样的。二是借助一个二维动画,教师利用鼠标控制,让一年中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情况清楚地显示出来,通过边演示边讲解,变静态为动态、变抽象为直观,不仅能够引发学习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突破教学难点,掌握教学重点。

2.有效地展现和传递地理教学信息

由于地理事象具有广远性、复杂性、综合性的特点,学生很难到实地考察与体验。传统的地理课堂教学手段只能实现从书本到书本,而地理课堂采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实现所教学的地理事象不受空间与时间、微观与宏观的限制,通过声音、图像、色彩、动画把地理教学所涉及的地理事物的分布、现象、情景、过程与联系等直观展现在课堂上,让学生可以身临其境而生动、形象、具体、直观地感知和认知地理事象,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所要学习的地理知识。

3.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率

地理课堂教学效率,是指在单位时间里地理教学信息传递的数量和学生掌握的知识以及开发智力的效率。地理课堂采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大量增加教学信息的传递,大幅度提高教学信息传递的速度,可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化深为浅、化抽象为具体,可以优化地理课堂练习,大大缩短了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认知过程,让学生学得生动、学的灵活、学的有趣,同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缩减地理教学课时和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从而获得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4.优化地理教学过程

在地理学习过程中,因学生的个体不同,存在着接受能力、记忆速度、理解程度、掌握进度的个性差异。如有的学生擅长观察与想象,有的学生则见长于思考与表述,有的学生专长于应用与操作。运用传统教学手段和传统教学媒体,很难顾及到学生个性差异,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地理课堂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特别是应用互动式的多媒体地理课堂教学课件,可以从学生的个体差异出发,有效地选择地理教学内容的表述形式,选择地理教学的策略和进度,让每个学生的学习潜能得到充分发挥,让学生都能在自己原有的学习基础上取得进步,从而收到较好的地理课堂教学效果。同时也改进了教和学的互动方式,让师生的教与学的配合更加融洽,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参与到地理课堂学习中来,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成为地理课堂学习的真正主人。

二、多媒体地理课堂教学中容易出现的四个问题

多媒体地理课堂教学这一新生事物,需要在教学中不断探索和实践。不能一强调教学手段要现代化了,不管多媒体课件的质量好不好,不论课型是否合适,也不问使用效果如何,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就一律使用多媒体。客观来讲,不少地理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多媒体运用不当或过滥的实际情况,这样既起不到优化地理课堂教学的目的,反而是削弱了地理课堂教学效果,这种现象必须引起学校和教师们的足够重视。当下,在多媒体地理课堂教学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主要有以下4个方面:

1.教师用大量时间制作多媒体地理课堂教学课件,却忽视了对教学目的和要求、教材内容、学生接受能力的分析与准备,忽视了对学生学习潜能的挖掘。这样做,课准备的很辛苦,但收效却不大。

2.课堂教学全程使用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师整节课就站在计算机旁,成了多媒体教学课件的放映员,教师生动的形体语言没有了,能够很好起到引导、启示和归纳总结作用的板书也不存在了,极大削弱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3.有的课堂教学课件制作粗糙而简单,常常是冗长的文本成了书本的翻版;有的课件则过于追求形式上展现,色彩变换频繁,动画繁多且杂乱,这样的多媒体课堂教学课件只能突出对学生感官的刺激,却很难起到帮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对知识的系统掌握。

4.多媒体展现的教学内容速度过快,重点不突出,学生思维跟不上又无法做笔记,对学生的学习不但没有多少帮助,而且常常会引起学生的反感。教学中不少学生反馈:“多媒体课堂教学就像放电影一样,教学内容一闪即过,知识点很难记住,根本没有办法做笔记;教学重点和难点还来不及完全理解就过去了,对学习没有太大帮助;多媒体课堂教学的容量常常都比较大,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多数情况下都会加快播放和演示速度,而我们的思维却难以跟得上。”

可以这么认为,上述存在的4个问题在地理课堂教学手段变革过程中是很难避免的,新的教学手段应用需要我们积极探索和不断完善。我相信,只要我们加强研讨,不断反思和总结经验与教训,所存在的问题完全是可以避免。

三、多媒体地理课堂教学要注重处理好四个关系

1.多媒体课件自制与借用的关系。一个教师制作一个或几个成功的地理课堂多媒体教学课件应该说完全可以做到,但要成功制作一系列的地理课堂多媒体教学课件就很难了,况且当下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掌握也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再者,每个教师都各起炉灶,花费大量时间制作地理课堂多媒体教学课件,也是一种教学资源的浪费。为此,教师必须学会共享教学资源,做到自制课件与借用课件相结合,否则,教师就会把过多的时间和精力花在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制作上。

必须强调的是,对借用他人的地理课堂多媒体教学课件通常情况下都要进行多媒体课件的再创作。时下,可以借用他人地理课堂多媒体教学课件的渠道很多,特别是互联网上有很多地理课堂多媒体教学课件可供教师下载学习交流和借鉴。他人的课件不一定就适合,因为不同学校的校情、生情都不一样,再者不同的教师教学风格也不尽相同。这就要求教师在借用别人的地理课堂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同时,必须根据自己的讲课特点、风格,适当删减或添加教学内容或重新组织教学材料,通过自己的加工成为适合自己学校的校情、生情并体现自己教学风格的具有个性化的好的地理课堂多媒体教学课件。

2.多媒体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的关系。要特别强调突出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辅助,决不能够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完全替代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应该是用它来辅助地理课堂教学,让教师所讲授的内容更加丰富、更加生动、更能帮助学生系统掌握知识和突破学习难点。

地理课堂教学多媒体课件不能只是文字、图像的简单展现,应该是教学内容通过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精心设计后展现。假如教师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只起到多媒体播放员的作用,那么课堂教学就会失去灵魂,就会失去生机和活力。因为,教师的形体语言和人工智能是计算机永远无法替代的。有的教学内容,比如地理图表等内容,运用多媒体表达出来就形象直观,就要不失时机地利用好地理多媒体课堂教学课件;有的教学内容通过教师的板书和讲解更清楚更细致,就不一定非的用地理多媒体课堂教学课件了。事实上,有的知识在老师讲解、板书的过程就是学生灵感、思维、思想实现相互碰撞和形成的过程。

3.多媒体课件实际内容与外在形式的关系。事实表明,多媒体地理教学课件只有运用得当才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则就是“画蛇添足”。为此,处理好多媒体课件的形式和内容的关系十分重要。既要注意多媒体课件的可观赏性,又要避免过多的感官刺激是地理多媒体课堂教学课件制作中首先要关注的问题。新颖活泼的画面、亮丽的背景颜色、可爱动画效果等外在形式确实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但花样太多必定会分散学生注意力,冲淡学习内容,影响学生思维。那些如同教材的翻版而充满整个版面的冗长文字的多媒体教学课件,既单调又枯燥,实在没有使用的必要。

篇5

一、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现状研究

本次统计学生的问卷总数为500份,经过筛选,选出有效问卷476份,其中男生243人,女生233人,基本实现性别平衡比例。

(一)大多数高中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不高。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学生对于地理的感情,对地理比较喜欢的比例为32%,不讨厌的比例为47%,明确表示不喜欢地理的比例为21%。由此可见,对地理多多少少有一些喜欢的学生是占大多数的,明确讨厌地理的学生还是小部分的,喜欢地理的学生是我们实施的生本教育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我们所做的是让喜欢地理、不讨厌地理的学生更喜欢地理,同时那些讨厌地理的学生,要弄清楚他们不喜欢地理的原因,对症下药,让他们改变对地理的印象,进而喜欢上地理课堂,最终提高地理成绩。

(二)大多数高中生参与地理教学的程度不高。

调查数据显示,如今的课堂,仍然77%的以老师讲课为主,而以学生参与为主的课堂和师生互动的课堂只占23%。86%的学生很想要自己参与课堂,喜欢与老师互动、与同学合作的这一种教学模式。

综上分析,学生不喜欢地理课的原因,无外乎以下几点:地理课没意思;老师讲太多;我不能参与其中。既然知道学生不太喜欢地理课的原因,老师就要加以改善。因此,为了教学更有效果,老师应该及时改变地理课堂的教学模式。老师应当和学生多加沟通和交流,多多接触,这对地理课堂教学的教学效果会有所帮助。

二、打造高中地理生本课堂的教学策略探析

高中地理教师在打造生本课堂时要重点用好以下五项教学策略:

第一是面向全体策略。所有的教学策略,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整个过程师生都必须参与教育教学活动。

第二是互动探究策略。这一教学策略是教师“授之以渔”,而不是传统的“授人以鱼”,这样做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互动探究教学策略,能够激发学生的实践精神和创新能力。

第三是因材施教策略。因材施教,是指老师在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学生进行有区别的、有针对性的指导,鼓励学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在班级课堂教学中,由于不同的学生存在如知识水平、认知能力、智力因素差别的问题,增加了课堂教学的难度,只有按照“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对学生实施有差别性的指导,才能实现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发展。

教师应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对每个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负责,精心设计教学,设置不同的发展目标,使用不同的方法和手段,辅以必要的个性化辅导、练习、作业等,使教学真正满足每个学生的需要和成长。当然,运用因材施教的教学策略,也要注意有效补接受式教学的不足。

第四是概括总结策略。老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双向活动过程中,要实时进行沟通及信息传递。老师不仅能够全面巩固和加强学的和所获得的技能知识,同时能掌控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最新动态,当堂调整教学行为,更有针对性地实现教学目标。学生也要及时记笔记并且及时总结,记笔记有助于学生观察时集中注意力,增强鉴别力与思维的敏捷性,及时记下当时自己的思维活动和捕捉到重要信息,有利于学习内容的理解;有助于培养学生动脑动手的能力;有助于课后复习,是温故知新的助推器。

第五是多元评价策略。多元评价策略是指教学过程中,老师通过激励、肯定、鼓励和赞扬等各种各样的方法,让学生在心理上获取尊严、自信和胜利的经验;积极的鼓励、多元化的评价不仅具有指导作用,还具有教育和激励功能,所以我们应该重视多元评价,跟踪系统,不仅要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学习成就,而且要发现和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才能,帮助学生认清自我、发展自信,塑造良好的个人品德,培养拥有健全人格和健康心理的新一代素质人才。

多元性激励评价策略的运用,为学生营造了一个非常安全的心理氛围,还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做的好处是充分激发了学生进一步的思考,同时进一步挖掘了学生思考问题的创造性潜能。

三、结语

在教学中,高中地理教师要以生为本,采取多种策略帮助学生总结、整理知识;或者包含重、难点知识的问题,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引导他们一步步攻克难题。教师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要合适地运用各项教学策略,充分发挥教育机智。这不仅是面向全体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旨,而且是生本课堂教学的关键。一切都要基于高中生需求的发展,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避免华而不实,让学生的知识技能与价值观得到升华。

篇6

地理学本身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涉及内容极广,具有研究对象的联系复杂性、空间多维性、地域广阔性,时间漫长性等特点。作为一线初中地理教师,我们感到压力很大,面对新课改,我认为应该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使初中地理教学走入一个新的天地。以下是结合我十二年教学生涯及学校新课程改革实验中,总结出对高效课堂的理解和感受。

1、高效课堂的前提――从学生心理层面看,地理难学吗?

地理这门功课是七年级开设的必修课。很多学生反映:“地理难学,考不好,知识课堂上讲过了,也认真听了,但还是搞不懂,理不清”。家长也困惑:“初一的地理怎么那么难?”。我觉得学生和家长的反映都是正常的,因为初中地理的课时较少,教与学的任务较为艰巨。同学们小学时接触地理知识不多,到初中一开始就接触到地球地图比较抽象难懂的知识,理解起来感觉压力很大。初一上学期,学生对地理所需的相应的数学空间知识还未学到,普遍缺乏空间想象力,找不到解题的思路。

2、高效课堂的过程――学生如何学好地理。

2.1树立信心是学好地理,进入高效课堂的前提。

虽然同学们现在在地理学习上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但一定要有信心学好它。平时上好每一节地理课,在课堂上积极思维,把教师讲的概念、原理先初步理解,如有不懂的地方,应及时提问,每堂课的内容要及时消化,课后做适当的练习加以巩固,坚持这样做,肯定会收到好的效果。

2.2走进地理课堂,许多学生在地理课上感到困惑。

为什么课堂上老师讲的我都明白,可是一到做题就不知所措了?这与如何上好一堂地理课有直接关系。“课堂三刻值千金”,45分钟的含金量不容小觑。为了上好地理课,必须努力做到三个方面:

首先,预习:预习非常重要,预习只需快速浏览一下,获得一个大致的印象即可。必要的预习不仅可以使我们对新课的内容有所熟悉,以便跟上老师讲课的思路。而且还能了解自己知识薄弱点。

其次,记笔记:上课时能适当有重点地记笔记也很重要,记自己不能立刻吃透的内容;最好能空出五分之一的空间,便于在复习时做注释和补充。盲目滥记、为求只字不漏、图文并茂,其实也是误区。因为记多了影响听讲,会舍本求末的。

最后,要课后及时复习,当天巩固,效果更佳。

2.3进入初中走进地理书,随着课程的增多,要读的书多怎么办?

我看重多理解。没有必要花很多心血去背诵,建议将书“由厚变薄”“再薄变厚”。概括出原理,建立知识体系,从整体上把握再去记忆,知识点力求全面,很轻松就可以做到举一反三。

3、高效课堂的模式――教师如何教好地理。

新一的地理课程改革,高效地理课堂要求全而推进素质教育,由“教师中心”转向“学生中心”转变。学生大胆向课本,向教材,向教师质疑。新教材强调合作学习,不仅表现为课堂上师生的合作学习,同时表现为课后作业学生间的合作学习。

我的地理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基本符合我校提出的“分层导学”模式,其基本框架是:

3.1第一个环节是温故知新。

初中地理课程一周是两节,在45分钟的课堂中,先用了4分钟来把上节课的知识用问题提问学生的形式进一步巩固,以加强学生印象。并针对上节课学生小测错的部分问题进行重点点评。

3.2第二个环节是展示学习目标和导学提纲。

学习目标是针对这节课学生要重点掌握的知识点,突出重难点。导学提纲是针对这节课教师设置的若干问题,3~5个问题为佳,时间为3分钟左右。

3.3第三个环节是分组讨论,找出问题的答案。

学生针对导学提纲的问题先预习书本,按照学生四人学习小组的形式进行分组讨论。找出问题的答案,由小组长记录下来回答问题,同时记录难以理解的问题,记录并提问。时间为10分钟左右。

3.4第四个环节是突破重难点。

针对书本的重难点,以及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加以解释,突破重难点。先针对分组学生的提问,由知道答案的不同小组的成员加以解释,实在是全班学生都觉得困难的知识点,教师重点解释,并加以引导。时间为10分钟左右。

3.5第五个环节是当堂练习。

针对这节课的知识点,把一些突出重难点的知识点用练习的形式加以展示,问题由学生回答,通过这个环节可以突出学生对这节课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教师在此环节起引导作用,时间为10分钟。

3.6第六个环节是归纳总结。

教师针对这节课的知识点进行全面总结。此环节在以后教学中可以逐步放手让学生来充当。

3.7最后一个环节是小组合作探究或当堂小测。

最后一个环节可以是两种形式:一种是学生小组间竞争提问,另一种形式是采取当堂小测的形式,把今天教的知识点用3~5个题目来检验一下学生的掌握程度。这两种形式可根据课堂的需要来确定。

4、高效课堂的要求――对新时代地理教师技能的要求。

新课改要求下的教师是多面手,不仅会教,还要学生会学,还要把师带生变成生教生,让学生学以致用。今年我还积极推行思维导图和微课程地理模式,“微课程”是一种在线教学视频文件,主要用于释放老师过多的讲解,是一种全新的模式。“微课程”由文字、音乐、画面三部分组成,可最大限度地利用零星时间学习。“微课程”关注“小现象、小故事、小策略”,主题突出,一课一事,层层剖析,有深度,能启发有思考。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一定要多加强理论与实践相学习,让实践检验理论,多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与教学技能,不断学习,终身学习,把自己培养为名师作为奋斗目标而不断努力。我作为教育工作者,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为教育事业作自己的贡献,也希望自己的不断努力和进取为地理教学的高效课堂贡献自己的力量。

篇7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5)24-0033-02

地理课堂教学评价应该多元化,保证多角度、多方面地促进地理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科学严谨地探究地理问题的精神和积极主动的地理学习态度,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经过多年的地理课堂教学实践,笔者对地理课堂教学评价有如下感悟。

一、创设宽松、愉快的课堂学习环境,注重激励性评价

学生喜欢宽松、愉快、自由、平等而又和谐的课堂学习环境,为此,地理教师应该努力创设这样的课堂环境,让学生拥有轻松愉快的心理状态,使其认为学习地理是件很快乐的事,并乐于参与地理课堂活动和地理问题的探究与思考。

每每去上地理课,笔者都会带着微笑踏入教室,用微笑感染学生,给他们以轻松的感觉。笔者时常以近来发生的与地理有关的新鲜的事或者新闻来导入,并对学生说:“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探讨这个问题。”在课堂上,笔者总是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所思所想,有时同学间的不同想法会碰撞出火花,使课堂“活”起来,学生们便渐渐地勇于说出自己的想法。课堂提问笔者会关注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对于学困生,笔者会给予他们充分发表看法的机会,即便讲错了,笔者也不会批评他们,而是一步步地把其从误区引到正确的地理思维中来,而后笔者会这样鼓励他们:“你的思维挺敏捷的,这么快就找到了正确的地理思维,很不错啊!”有时,笔者也会故意不讲完整,请其他学生补充,让他们与同学分享自己的想法。对于学生的回答,笔者总是及时地给予激励性的、肯定的评价,例如“你很留心我们身边的地理现象,观察力很强”“你的地理读图能力很强,能够从图中看出重要的信息”“你的地理语言组织能力很强,表述很到位”“你的地理知识体系很完善,想法很有新意”。久而久之,学生就觉得上地理课是件很轻松、很愉快的事,从而意想不到的惊喜就会接踵而来。如在教学《地球的公转》一课时,班上一位女生突然举手问:“老师,你说7月初地球公转到远日点,太阳离地球最远,那为什么我们这7月的气温却那么高呢?”笔者随即表扬了她爱动脑筋、爱思考,并鼓励其他学生向她学习。之后,笔者用最浅显易懂的话解答了这个问题――因为7月太阳直射点离北半球近,太阳高度角大,北半球昼长较长,所以7月气温高。这位女生所提的问题在地理课本上是找不到答案的,她的问题是源于与课本知识相关的内容,是高于课本要求的。后来,笔者在其他班课上广为宣传该女生勇于质疑的事,并鼓励学生提出心中的疑惑。

二、关注学生地理学习习惯的评价

古今中外,凡是在学术上有所建树的人,无一不是因为养成了好的学习习惯。培根说过:“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可见,好习惯会成就好未来。地理学习也不例外,教师需要培养学生好的地理学习习惯。所以,在地理课堂评价体系中,学生地理学习习惯的变化和养成就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课堂上,教师应关注学生以下5个习惯的评价:其一,关注学生听和说的习惯。地理教师应在课堂一开始就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营造出浓厚的地理课堂气氛;课堂中要适时创设各种吸引学生眼球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乐于听地理知识,并且愿意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其二,关注学生做笔记的习惯。课堂上,教师应全面观察每位学生做笔记的状况,引导学生用文字记、用图示记、用联系图记,甚至可以用地理空间图呈现各种地理信息。其三,关注学生的做题习惯。引导学生看清题目、材料呈现的重要信息,画出关键字眼,并列出答题体系:凡是问自然原因应从地理位置、地形、气候、土壤、生物、自然灾害、生态环境这几个方面考虑,凡是问社会经济原因应从经济地理位置、交通、科技、市场、政策、劳动力、地价、经济基础、信息通达度、协作条件这几方面考虑。其四,关注学生读图和绘图的习惯。引导学生明确读图和绘图的一般步骤:先读图名,再读图例和坐标,最后观察图中的信息,必要时画辅助线找出重要信息。其五,关注学生收看天气预报的习惯。引导学生课后收看中国的、世界的天气预报,留心中国和世界其他区域的位置、气温、降水、风力,以及各种天气系统符号和相关信息。课前,笔者给学生们轮流当天气预报员播报天气情况的机会,让他们对区域地图和大气的相关知识有更深入的认识,并不惧怕地理,甚至爱上地理。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学生学习地理的习惯会每天积累一点,积少成多,终究会养成良好的地理学习习惯。

三、关注地理学习的过程性评价和学习效果评价

地理课堂教学评价的重要内容是地理学习的过程性评价,即对学生在地理课堂上的自主参与地理知识学习的热情、地理学习过程中的地理思维活动、与同伴合作探究学习地理问题的行为表现、地理学习过程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养成的评价。

首先,关注学生参与地理知识学习的热情。例如,在教学《人口的自然变化》一课时,根据历年学生的易错点笔者设置了这么一道题:倘若只考虑人口的自然变化对人口数量的影响,请问下图所示该地人口数最多的是序号中的哪个时间? 很多学生很快地说是②,笔者笑了笑问:“你们确定吗?请大家用2分钟的时间讨论一下。”于是大家便投入到思考中,同桌、前后桌都讨论得热火朝天。最终,有小组说是③,并说明了理由,虽然表达得不是太完整,但是他们大概理解了。于是,笔者简单地给学生总结了,图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有正(正增长使人口增加)有负(负增长使人口减少),也有零(人口停止正增长或者停止负增长),经过这么一点拨,学生都频频点头,很满足地笑了。

今年在福建高考中出现了类似的题型――图示意某区域气候要素的逐月变化情况,该区域当年水分累积亏损最为严重的月份是哪个月。学生做起来游刃有余,都能选出正确的答案。

其次,关注学生在地理学习过程中的地理思维活动。学生能否从不同起点、不同方向、不同角度来思考问题;学生回答问题是否有新意,有独创性;学生分析得是否深刻;学生的表达是否流畅。为此,在教学中要创设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自由发挥,甚至让其进行辩论比赛。例如,通过以下问题引导学生展开辩论:“有人建议贵州向广西学习,大力发展桑蚕业。你是否赞成,请简述理由。”赞成的学生作为正方,他们首先亮出自己的观点,并说明了贵州大力发展桑蚕业的有利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不赞成的学生作为反方,他们也亮出了自己的观点,并说明了贵州大力发展桑蚕业不利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学生都有自己的思路,他们懂得用影响桑蚕业的区位因素来进行辩论。经过激烈的辩论之后,笔者再给他们点拨:“大家都找到了切入口,不过还都不太完整,我们还可以从可持续发展的效益这个大方向考虑,它包括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三个方面。”经过层层点拨,学生都懂得了考虑此类问题的两大方向。今年我省高考文综第37(4)题如下:楚河中游地区某中学的学生对造纸厂的规模是否扩大展开讨论,形成了两种不同的看法。选择你支持的一种看法,并为其提供论据。(9分) A:可扩大造纸厂规模。B:不宜扩大造纸厂规模。

考完后学生都非常高兴,都说这道题可以轻松拿到满分。课堂上只要教师创设场景、悬念,抛出有深度和广度的问题,把学生引入课堂活动的整个过程,那么学生就会收获意想不到的地理知识和地理能力,学习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最后,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如在教学高中地理必修2《工业区位因素》一课时,笔者设问:“假如你是一名企业家,你希望把企业建在什么地区,为什么选择在那里?”又如在教学《流域的开发》一课时,笔者问:“假如你是一名决策者,针对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的地理环境状况,你将如何进行开发与治理?”

中学地理课堂教学评价研究能有效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使师生关系和谐,有效转化课堂上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实现高效课堂。在“先生后师”课堂教学模式下的地理课堂教学评价研究中,我们还有诸多问题需要不断探索、深化、落实,“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还需要我们地理教师不断地努力。

参考文献:

篇8

地理试卷共30分,有两大块。第一大题是单项选择题,15分,第二大题是综合题,出题原则是遵照《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规定,结合考生实际情况,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试题内容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体现基础性、综合性、实践性。试题来源于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试题重视基础知识的实际应用。

二、做到四个“一”

专心上好“一”堂课。听课是学生获取新知识、复习巩固旧知识的主要途径,是释疑解难的主渠道,是学习常规的最重要环节。因此,学生听课要带着疑问听,要特别关注老师是怎样讲解重点、难点知识,采用怎样的思路,怎样的教学方法、手段和措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清晰记录“一”堂笔记。笔记是学生复习的纲领,要整洁、条理地记录老师上课的内容。记笔记的内容包括:(1)记录老师板书中的文字,这一部分是笔记的主要内容,还包括一些典型的考题。(2)老师在黑板上画的地图,也要记录在笔记本上。地图是学习地理的第二语言,地图中包含很多信息,没有无地图的地理试卷,所以学生要熟悉地图。如何熟悉?多画地图,把老师画在黑板上的地图依葫芦画瓢画下来。课堂上老师画出的地图都是重中之重的内容,例如,全球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图、地球公转示意图、中国山脉地形区分布图等。图不要求完美,但一定要画。画的过程中,一些地理事物就被刻在脑海里,印象就深刻多了。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学生要花大部分时间听老师讲解、思考问题和做课堂练习等活动,避免只顾做笔记而忽略了其他课堂活动。

背诵“一”堂课的主要内容。中考试题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重视基础知识的实际应用。根据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定律,最初遗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渐缓慢。上完一堂地理课后,当天挤出5~10分钟时间,把今天的内容复习一遍,效果会很好。

篇9

由于课件的信息传递功能强大,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容量。例如,期末复习,我把每一节课的重点内容制作成幻灯片,然后通过课件展示,既节省了板书、板图的时间,也增加了课堂的容量,使一节课复习的内容相当于传统教学几倍的容量。但是,整节课下来,留给学生的有可能是一种走马观花的漂浮感。此外,地理课件丰富的画面、文字和声音等信息转换快,如果画面安排杂乱,容易使学生造成视觉疲劳、精神不集中,降低学生的注意力,与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的教学目的背道而驰,反而不利于教学计划的实施。因此,地理教师在设计课件中,不能贪多,要精心制作成容量合理、重点突出的高质量的课件,一些重要的板书依然应该写在黑板上,便于和幻灯片中的图片相对照。

二、要保证留给学生思考和做笔记的时间

由于实施课件教学,许多老师取消了黑板板书,学生一方面要认真听老师讲解,另一方面要忙于做笔记,往往顾此失彼,学生又会陷入被动的学习之中。教师应及时了解和观察每一位学生的反应,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想像和做笔记的时间。如果忽视了学生的思考时间,会降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如果在课前先让学生预习,再上课件,效果不错。可以较好地解决课件上课容量过大,留给学生做笔记的时间不够的缺点。

三、教师不要成为“课件的奴隶”

课件参与地理课堂教学,变抽象为具体,直观性强,从而突出教材的重点、难点,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例如,通过课件《地球公转》的演示,可观察到地球公转的方向、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公转轨道的形状等,变抽象为直观,突出了教学重点,突破了教学的难点。但是,有些老师在教学中盲目地依赖于课件教学,不论什么类型、什么内容的课,也不管有无必要都要制作成课件;而有些老师在网络上下载各种资源,然后东拼西凑,形成自己所谓的“课件”。这样,上课时老师就成了计算机的操作员和解说员,任务就是不断地点击鼠标,展示画面和资料。老师关注更多的是能不能熟练操作课件教学内容的演示,而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参与深度、知识技能掌握情况等无暇顾及。教师不再是课堂的引导者,而成了课件的“奴隶”。

四、不要被统一开发的课件,束缚了思维的创造性

使用统一开发的课件,对于重复授课较多的地理老师来说,减轻了教师重复、繁重而机械的劳动,可以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调控教学进度、组织讨论和及时解答学生反馈的问题,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和教学水平。使用统一开发的课件,还可以减轻老师的个体劳动强度,实现教育资源共享。但是,教学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教师的学识、个性、经验等不同,会形成不同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从而形成不同的教学风格。如果使用统一开发的课件,有时会限制老师创造性思维的发挥。

篇10

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常常存在学生观察、分析、想象活动停留在肤浅阶段,难以深入;在讨论问题时,往往启而不发,进展缓慢。要使学生在课堂上能积极主动地投入教学活动中去,培养他们取得独立、主动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是很重要的,教师应不断地创新教学模式,帮助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

一、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时,应根据课本知识和学生学习能力的实际水平,选择简便易行、灵活多样的阅读方法,让学生做起来难度不大而有趣,费时不多而收获大。在学生阅读地理知识以后,教师应结合课本内容即时组织学生讲解,肯定学生的阅读成绩,总结经验,让学生体会到阅读的确使自己处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赢得主动权,并有利于自己阅读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自学能力等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学习成绩的进步。这样会增强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逐步形成阅读的良好习惯。

1、语意阅读法。这种阅读方法就是让学生用类似学习语文的方法去阅读地理课文。语意阅读法主要适合于课本篇幅较长,但知识点不多,层次比较清楚的章节或段落,如高中地理下册的一些章节。使用这种方法时,要求学生对课文内容逐段、逐句、逐字地通读,先找出知识点,排一排知识层次,再对每一个知识点进行归纳概括,然后做好读书笔记。对重要的要领可做句子成份分析,找出关键词,对看不懂的疑难问题作上标记。教师在课堂上要提出一些问题对学生课前阅读进行考查,检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对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必要的讲解。对于知识简单的课本内容,采取语意阅读法让学生可以节省时间,避免教师讲解过多而使学生产生枯燥无味的感觉。

2、提纲阅读法。对理论性强,阅读理解难度较大,学生一时难以把握的教材,为降低难度,便于学生掌握,可建议学生采用提纲阅读法。这就是教师在课前就教材内容精心设计好读书提纲,理出主要知识点,为学生阅读指出思路,从而达到降低学习难度的目的。采用提纲式阅读法,学生依据提纲,带着问题去看书、读图,并完成一定的要求,然后让学生提出各自的见解,进行讲解。最后由教师归纳意见,得出正确结论。这样,课堂气氛生动、活跃,学生的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对重、难点知识理解得更透彻,掌握得更牢固。

3、地图阅读法。地理和地图关系十分密切,地理课本上有许多的插图,还有学习地理知识的重要工具地图册。地图阅读法就是要求学生在阅读地理知识的时候,充分重视地图的作用,认真读图,分析地图,理解、记忆地图,从地图上获取地理知识、地理信息,并能够做到图文转换,应用地图说明地理问题,寻求各种地理规律、地理特征和地理成因的答案,也能把图转换成文,用语言文字准确叙述图所揭示的地理事物的分布、地理规律和地理成因等。以提高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4、习题阅读法。所谓习题阅读法,就是教师根据大纲要求,把课本知识转化为习题,让学生带着习题去看书,边阅读边做习题。它适合于知识点较密集,重、难点较集中的那部分教材。采用这种方法指导学生,教师选编习题的能力很重要,要求选编的题目与课本内容密切联系,主要知识点都应在题目中显示出来,而且题目要有一定的综合性和启发性,有利于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但难度要适中,以大多数学生通过阅读都能得出正确答案为宜。把习题印发给学生,学生带着题目有针对性地去看书,到课本中找答案,辨对错,动眼、动手、动脑,有利于学生分析、归纳等思维能力的提高,同时学生依照课本去解答题目,能够准确而简明扼要地得出正确答案,有利于学生答题的规范化,提高解题能力。

二、指导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

地理课本是学生获取地理知识的主要来源,也是回答地理问题的主要依据。地理课可以通过让学生认真阅读地理课本知识,做课前学习笔记,然后教师加以指导,指出不足,帮助学生提高成绩。总之,以学生阅读为主的教学模式,把阅读作为地理课堂教学中一个重要环节来抓,并反复坚持,不断改进,就能让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就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从而达到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三、创设多样地理情境

激发学生地理思维根据新课程要求,我们在“分组合作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实践过程中,特别注意摆正教师的角色位置,做学生学习活动的服务者,紧紧围绕教学中心内容,创设形式多样的地理新情境,帮助学生讨论、探究,形成自主学习的氛围,注重导学、助学、组织和管理教学,这是“分组合作自主学习”教学模式顺利进行的重要前提。创设问题情境必须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学生认识特点等。要使创设的问题情境真正成为促进整个学习任务顺利完成的有效环节,就必须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

篇11

关键词 导学案;高中地理;教学改革;措施

前言

为了适应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社会改革的步伐在逐步加快,教育教学改革是我国社会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入新世纪,尤其是2003年教育部颁布新的课程标准之后,我国教育教学改革速度在逐步加快。导学案是我国教育教学改革中提出的教学方法。导学案教学模式是指教师在授课之前,对教学内容进行充分的研读和理解,在此基础之上制定出相应的学案,学生根据老师制定的学案,进行自主学习,对所要学习的知识进行提前的理解和预习,发现知识的重点和难点所在,带着问题进入课堂。高中地理的知识体系相对复杂,学生进行学习的过程中经常遇到一些困难,将导学案方法引进高中地理的课堂教学之中,对于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有着重要的意义。

1.导学案对于高中地理教学的意义

1.1导学案教学可以充分的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2003年我国教育部门颁布了新的课程标准,新课标指出,现代教育教学的过程应该做到以学生为主题,以教师为主导,教学过程要充分的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应用导学案这种教学方式,就是学生主体地位的具体体现。另一方面,教师的主导地位也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这对于促进我国高中地理教学改革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

1.2导学案教学可以促进合作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导学案教学过程要求学生根据教师制定和设计的学案进行课前的自主学习学习和合作学习,并带着问题进入课堂,提出相应的问题,然后和全体同学以及老师进行相关的交流与合作,最终解决学生在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从而帮助学生掌握地理知识,提高教学质量。

1.3导学案教学方式可以促进学生多种能力的提升

高中地理的知识体系相对复杂,学生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应用导学案,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相应的地理知识,还可以促进学生多种能力的提升。在导学案教学方法的实施过程中要求学生之间进行相互的交流,这可以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与探究能力;另一方面,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学生还要进行积极的发言与讨论,这可以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总之,导学案教学可以提升学生的多种能力,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2.我国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导学案的实施现状

2.1教师制定学案的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高中地理教师由于业务水平和教学理念等方面的制约,造成很多高中地理教师在制定学案的过程中心有余而力不足,设计出的学案缺乏科学性,不利于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甚至造成了教学主次不分的情况,不利于高中地理教学改革的推进。

2.2学生逐步淡化记课堂笔记的意识

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应用导学案教学方式的过程中,在授课之前会给学生发放相应的学案,这些学案中会把知识体系和知识的重点难点进行标注,这就给一些喜欢偷懒的学生以可乘之机。由于学案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课堂教学的内容,因此有些学生记课堂笔记的意识逐步淡化,反而影响了正常的课堂教学。

2.3学生利用学案进行课前充分预习没有得到保障

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之前,会将相应的学案发给学生,让学生以此为基础进行充分的预习,但是预习的过程需要学生在课余时间完成。但是,由于各种方面的因素,往往造成学生不能把这种预习习惯持之以恒,或者在预习的过程中根本就是草草了事,不能做到充分预习。

3.导学案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具体策略

3.1进一步提高教师设计学案的水平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也是学案设计者,学案设计的水平直接影响着高中地理的教学效果。因此要切实提高高中地理教师设计学案的水平。提高地理教师设计学案的方式有很多。比如,学校应该定期的组织学案设计的培训,邀请相关的专家对学案设计的方法与原则进行讲授,帮助教师不断提高设计学案的能力。另一方面,学校可以引进一些水平较高的高中地理学案,组织教师进行学习,让地理教师学习这些优秀学案的设计方法和设计理念,最终提高高中地理教师设计学案的水平。

3.2学案和课堂笔记相结合

课堂笔记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堂内容,让学生的思路与老师的思路保持一致,避免开小差的现象;另外课堂笔记是学生对课堂内容进行思考和加工的基础上得来的要比学案的内容更加深刻。由于高中地理知识点相对比较繁琐,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将学案和课堂笔记相结合,以此来推进高中地理教学改革。

3.3督导学生进行充分的课前预习

导学案应用的前提就是学生对于知识的充分预习,在对相关的地理知识进行课前预习的基础之上才能体现导学案教学方法的价值。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把预习时间摆在课前十分钟或者十五分钟,让学生之间先互相讨论。交流知识和答疑解惑,或者索性把基础习题在后20分钟里让学生独立完成,最后几分钟用来答疑解惑。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实现预习的可见性,教师可以起到相应的督导作用,从而保障预习效果。

结论

导学案教学方可以充分的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可以帮助学生进行更为有效的学习,对于提高中学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因此,教师在高中地理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导学案教学方法的有效应用,切实推进高中地理教学改革,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篇12

传统教学强调以应试为主,这就大大打击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有的学生对地理十分喜爱,动手实践能力特别强,但是对专业术语的记忆不太好,这样在考试中就拿不到高分。而传统教育注重成绩,久而久之,学生对地理的兴趣逐渐消失。

高中地理是一门讲究动手实践能力的课程,但是在很多人的记忆中,高中地理仅仅是一门老师讲授,学生记笔记、不断做题的一门课。沉闷的课堂学习氛围,使得学生对地理的印象大打折扣,学生总是在被动地学习,渐渐也拉开了与老师的距离。师生之间陌生的关系,也会影响学生学习,这也是传统教育的一个不足之处。

传统教学中,学生上课学习的地方大多是在室内,教室是他们学习的唯一地方,但高中地理是一门接近生活的课程,一些地理现象仅靠书本与老师的讲解是不能被充分理解的,这需要学生自己体会。传统课堂上,都是老师在问,学生回答,这种单一且不丰富的提问方式,对学生的记忆起不到任何作用,但如果学生自己动手实践,就会对地理知识更容易理解与记忆。

二、构建高效地理课堂的途径

1.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丰富课堂教学形式。

在现代科技不断发展的情况下,在课堂上使用一定的多媒体设备,可以使课堂变得丰富多彩。

例如,当教学《行星地球》时,可以使用多媒体设备更形象地向学生阐述地球的定义、形状、位置等。教师还可以通过图片展示,向学生描述地球与各行星的外貌与特征,最后通过一张整体的太阳系中行星图,让学生充分理解各大行星距离太阳的远近。展示图片后还可以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适当找一些视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样就可以激发学生对地理课堂的兴趣,也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活跃课堂氛围。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要活跃课堂气氛,使课堂更加生动化,师生之间要不断地拉近距离,增进师生间的感情,这更加有利于师生间无间隙的交流与互动。

例如,在学习到《城市化》时,一些书中会有这样的题型:在不断城市化中,对我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影响,总结城市化的优点与缺点,并给出你的建议。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归纳总结并给出答案,最后,教师给出更准确的答案,并在最后评出优秀小组,给予一定奖励。在这样放松的环境中,学生既加深了对专业知识的记忆,也提高了学习的兴趣。

篇13

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对教材的整体把握,只有树立了全局性的概念,才能有条不紊,厚积薄发。高中地理教学切勿将关注点仅仅集中在某一个知识点上,这样会直接影响学生汲取知识的能力和水平,系统性的知识结构才能促进学生形成属于自己的知识组织架构,才能有效激发学生潜力和学习主动性,关注到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的关系,才能理清知识脉络,达到学以致用。思维导图正是吻合了高中教学的这种需求,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在梳理知识体系,灌输全局理念,理清知识架构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地理教材是极为重要的,思维导图有助于将地理教材具体化,充分发挥地理教材的指导性,从全局出发,挖掘学生潜力与其对知识的渴望,寓学于乐,学有所成。

二、制定教学计划,规划教学进度

高中地理教学中,制定严谨的学习计划,规划合理的教学进度是地理教学成功与否的直接因素。合理运用思维导图,认真研读地理教材,仔细分析学生整体水平,才能有效指导学生围绕主题进行思考,才能有效提高整体的地理教学水平和效率,才能走向正确的地理教学方向。进行教学计划时,充分利用思维导图,将所有课程内容及相关关键点进行合理的梳理和整合,这是树立明确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的关键步骤。这样的教学计划才会更清晰,更明了,才能让人更直观地了解到教学的具体内容,并能够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合理的调整,大大提高备课与授课水平与效率。高中地理的教学过程中,教学计划是整体的方向和目标,思维导图有助于教学计划的明晰,有助于让老师和学生深切地了解到整体的教学进度,有助于更好地规划自己的学习步骤,这对于高中地理的学习是至关重要的。

三、设计教学流程,明朗教学步骤

高中地理教学中,还需要注意教学流程的设计与教学步骤的规划,在讲授地理课程的时候,有效利用思维导图,简明扼要地提取主要的地理概念、地理规律、地理原理,有助于师生加深印象,重点记忆。明朗教学步骤,不仅有助于老师有条不紊地展现自己所学,还能够让学生接受起来多而不乱,更容易提高学习与记忆效率。此外,在设计教学流程中,板书设计是极为重要的一部分,运用思维导图,可以精设简洁课堂板书,构建主干知识体系,有助于引导学生层层深入,点、线、面有序进行,构建起完善的知识结构体系,促进师生间的沟通与交流,调动起学生课堂上的整体关注度和认真度,在互动中求发展,在平等中求进步。

四、促进角色转换,建立和谐平等

高中地理教学越来越注重师生间的角色平等,不仅重视教师知识传授的水平,更关注学生汲取知识的能力,平等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传统的地理课堂,以老师讲授为主,学生缺乏主动性,思维导图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有助于学生自主建构知识,老师的作用由讲授变为指导,有助于将学生培养成真正的学习者,同时,老师可以通过思维导图了解到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到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进度,并能够较为全面地了解到学生的整体缺陷,以便针对性地进行点拨,完善教学计划,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