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新闻评论的传播特点

新闻评论的传播特点范文

发布时间:2024-01-14 15:51:13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新闻评论的传播特点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新闻评论的传播特点

篇1

一、新闻评论的定义

什么是新闻评论?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定义。

丁法章先生在《新闻评论教程》中把新闻评论定义为新闻评论:“是媒体编辑部或作者对最新发生的有价值的新闻事件和有普遍意义的紧迫问题发议论、讲道理,有着鲜明针对性和引导性的一种新闻文体,是现代传播工具”。

赵振宇的《现代新闻评论》将新闻评论表述为:“所谓新闻评论是传者借用大众传播工具或媒体。对新近发生或发现的新闻事实、问题、现象直接表达自己意愿的一种有理性、有思想、有知识的论说形式”。

从上面二位的定义可以看出,新闻评论的定义随着时代的变迁也在不断更新。

本文认为。新闻评论是职业传播者和传播机构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如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向公众提供意见性信息的一个言语交际过程。这个言语交际过程是由发话人、信息、符号、媒介、受话人和交际目的组成的。

二、新闻评论的特点

新闻评论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新闻加评论的写作模式,这决定了新闻评论的两个重要特点,时效性和论理性。

(一)新闻评论的时效性

与其他的评论形式相比。新闻评论的最大特点就是时效性。它要对新近发生的事件、问题快速做出反应,新鲜的、即时的内容永远是新闻评论的灵魂。

(二)新闻评论的论理性

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是新闻事业的两翼,缺一不可。新闻报道重在对客观事实的如实讲述,而新闻评论是以新闻事实为基础,运用一定的理论知识分析论证、揭示事物的本质,达到明辨是非、释疑解惑的目的。论理性是新闻评论的又一个重要特点。

三、语境构成的变项

语境又称语言情景,是信息传递过程生成的外部环境,对于信息传递过程有很强的制约作用。它制约语义选择,进而制约词汇语法格局系统,最终生成信息传递过程。信息传递过程的意义是由信息传递过程与其生成的具体语境之间的关系决定的。

具体来说,情景指与语言活动相关的环境、事件、人物、交际方式和渠道。它使语言在交际中发挥其功能,是语言活动产生的动因和环境。“情景或可定义为人物、时间、物体和关系的结合造成的一种实际的或潜在的事态变化。人们在言语交际的过程中,往往是根据情景因素的需要,对客观存在的一切语言手段加以选择组配,构成信息传递过程。

对于隋景的研究在功能学派那里由来已久。伦敦政治经济研究学院的著名人类语言学家马林诺夫斯基在南太平洋巴布亚新几内亚的特罗布里恩德群岛进行人类学实地考察时,发现当地土著居民的话难以翻译成英语。因此他认为语言的环境对语言的理解必不可少,语言环境包括文化上下文和情景上下文。英国语言学家,伦敦学派的主要奠基人弗斯接受了马林诺夫斯基的观点,并对这一问题作了进一步的论述。弗斯认为语境包括以下三类因素:一是参与者的有关特征,包括人和个性,也包括参与者的言语活动和非言语活动;二是有关的对象;三是言语活动的效果;语言研究离不开情境的分析。但是,现实的情景纷繁复杂,往往因时、地、人而不同。所以语境要想在信息传递过程研究中有一席之地,必须抽象化,概括化。上述关于情景的研究还比较笼统。

情景这一概念不再仅仅是一个涉及语言使用环境的笼统概念,而是得以进一步抽象化,成为一个用来解释语言使用的抽象的理论范畴,它是由三个变项组成的框架结构。这三个变项是语场。语旨、语式,语场指使用语言的社会活动性质,即发生了什么事,参与者所从事的活动,涉及什么话题;语旨包括人际语旨和功能语旨,人际语旨是指交际双方的角色关系和地位,他们是亲密的还是陌生的,有无权威者;功能语旨是指话语的目的,是劝服、说明还是叙述。语式是情景中语言的组织方式以及功能。例如是书面传播还是口头传播。三个因素相互作用,为每一个具体的信息传递过程提供语境构型。

四、新闻评论信息传递过程的语境构成

新闻评论信息传递过程虽然可以以文本的形式单独呈现在我们面前,表现为一种自足、自洽的存在物,但它和语境中的各种因素又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也就是说,信息传递过程本身是一种存在,但它是众多语境因素决定下的存在。信息传递过程在语境中被塑造,同时又体现了语境。这里借用语言学中的语场、语旨和语式等术语对新闻评论信息传递过程的语境加以说明。

(一)新闻评论的语场

新闻评论涉及的话题很广,语言场涵盖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道德、法律、体育等等,还涉及本地区以及其他地区的事物。

(二)新闻评论的语旨

就人际语旨而言,报纸上新闻评论的制作人往往是本行业的专业人员,或是作为媒体的代言人,与受众相比,具有权威性。新闻评论的受话者是公众,而且是具有一定的素养并且对相关问题感兴趣的人。

就功能语旨而言,新闻评论是对某一问题加以解释和评论,以感染和说服受众,还要解释和提供基本信息。

(三)新闻评论的语式

篇2

1 广播新闻评论的特点

新闻制作速度快,传输方便,时效性强。随着网络进入到传播领域,网络媒体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但是广播新闻的优势依然存在,例如现在汽车拥有量不断增加,不少城市开办了交通广播台,在交通传播领域就有其不可代替的传播地位,加上广播节目的制作工序较少,流程不多,对于突发性事件反映迅速,使得广播的受众占有率稳中有升。语气、态度平和,便于和听众交流。新闻评论是对影响比较大、受众关注面广的新闻事件、社会现象等发表的观点或看法。也就是说新闻评论就是在向公众说通某个道理,从题材上讲,事说理性文章。广播会采用公众认可度较高的语气和态度新闻,让公众在感情上易于接受广播的观点。具有前瞻性。根据已有的新闻事件动态,预测发展趋势。新闻评论不只是停留在对原有事件的分析上,还必须联系事物发生的各要素,剖析事件根源,预测事件的走向和趋势。广播新闻评论也一样具备这种特性,广播要突出自己的传播特性和优势,才能做好前瞻性的评论报道、增加新闻价值[1]。

2 怎样做好广播新闻评论节目

由于广播主要是靠声音语言进行传播,声音具有易逝性,只具有瞬间效果。稍纵即逝,不能留下可供保留的信息,对于广播的受众群—听众来说,主要是靠听觉获取广播的信息,在新闻成品中,评论性稿件以理性色彩较强著称,广播节目中的评论性稿件会让听众听起来比较费神,如果听众的思考感知力落后于广播信息的传递速度,就会很容易漏听有效信息,导致理解不了前后文的内容,思维陷入混乱状态。另外,听众对广播的收听具有随意性的特点,因为听众收听广播的时间和切入点不同,与之相伴的广播新闻内容的连续性和逻辑性也变得不确定,无法掌握。在现今激烈的媒体竞争环境中,传统媒体的生存空间收到网络媒体的挤压,广播新闻评论节目必须做到扬长避短、及时创新,用听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传递新闻信息,才能收到良好和收听和传播效果。

2.1 评论节目需把握好的问题

2.1.1   注重广播新闻评论选题的贴近性

新闻评论节目就是针对新闻事件或热点问题,引导听众形成某种观点,这种节目在选材上,在强调新闻性的同时,还要把握好贴近性原则,选取的题材要反映出公众的关注点,反映出民声,反映出生活中种种矛盾和现实生活中公众最关注的需要解决的问题。例如:住房,医保,就业等问题。这种问题的现实意义很强,与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是公众的关注点,广播新闻评论在选材上应以这些问题为重点[2]。

2.1.2   选题还要注意从小处入手,把握新鲜性

通常情况下,广播新闻评论的篇幅比较短小,如何在短小中提炼出新闻的深度来,这是一对需要平衡好的矛盾。在选题上要注意从小处入手,小中窥大。从小处剖析出大道理,评论才会有穿透力。另外,在选题上还要把握好新鲜性“新”,是新闻的最大特点,针对社会中的新思想,新问题等,通过对新的事物的感知迅速确定还新闻评论的选题,在此基础上,使广播新闻评论发挥出“快”的优势。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一些看似老旧的题目在新的时期也会产生新的意义,旧的问题可以选择一个新的角度进行再探讨。如:社会上的一些不正之风,在不同的社会发展时期有不同的具体表现,这样的常规性问题就要选取与时代相关的角度进行解读,将此类选题再升华,赋予选题新的时代意义,给听众以新的思考和启迪。

2.1.3   广播语言要做到简洁,可听性强

冗长、令人费解的语言只会让听众感受到接受信息的难度,从而产生厌倦心理。广播评论语言力求简洁中听,才能使听众有接受信息的意向。事实上,任何媒体平台制作的新闻评论在语言上都有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特性。广播具有单向传播,瞬息即逝、不可保存的特点,这种特点使其在传播上的劣势。这就更要求广播评论节目做到深入浅出,才能让听众抓住评论所要传递的信息、观点。“深入”就是深入剖析事物内部因素,将道理讲得深讲得透。“浅出”则是在节目语言上做足文章。广播新闻评论中尽量使用通俗简单、便于理解的语言。这就对语言的生动性和形象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通常情况下,我们接触的新闻评论,所涉及的观点多具有针对性,政治性意味较为明显,生动性上的力度明显不足。广播新闻评论应注意吸收文学的特点,以增强评论的感染力效果,在吸收文学语言精华的基础上,还要保持自己的口语化特色,平衡好二者的使用力度,让语言在讲究力度、深度同时兼具通俗化的特点。语言整体上要平和,不夹枪带棒,不软弱无力,在平和的语言形态中,使听众得到信息和观点。广播新闻评论不仅要以理服人,还要将人文关怀传递给听众,做到“笔锋常带感情”。评论常常是有感而发,要求评论者有正义感和对世事的热情,如果漠视公众的生活现状,只停留在理论的研究上,写出来的文章就会带着官样,没有生活[3]。

2.1.4   把握听众特点,加强节目的服务性功能

广播新闻不仅仅新闻和信息的传递者,同时也是听众信息方面的服务者。听众是裁定广播新闻节目优劣的“裁判员”。按照传播学理论,听众不只是被动地接受信息,在面对海量信息冲击时,受众其实是信息的主人,对信息的处理有选择性性接触、选择性理解、选择性记忆等途径。所以,广播新闻评论节目要科学研究分析其受众主体构成,分析各类受众的特点,把握出目标受众,加强服务性节目的质量和分量,满足受众的信息需要,提高节目的收听率和固定受众占有率。

2.2 广播新闻评论节目中应把握的原则

2.2.1   将电台或者节目主持人自己的观点传递给听众

因为受制于时间较短,广播新闻评论在明确表达自己的观点显得尤为重要。在实际的广播新闻评论中,我们经常听到一些电台会邀请一些专家针对某些新闻事件作出点评,作为电台自身的评论观点。暂且不说邀请专家的花费问题,很多专家的语言表达能力并不像其研究能力那么优秀,这就导致在新闻评论节目中,增加了一些不必要的时间消耗,对新闻评论的快捷性传播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节目主持人尽量自己作评论以代替专家评论,另外,有些节目主持人在节目中只是一味地 读别人的评论,这也不是明智的选择,别人的评论文章难免会有一些偏颇的观点,这样单纯的借鉴,只会抹杀了节目主持人和媒体自身的个性。

2.2.2   向听众传递个性思维意识

新闻评论在做到利益准确,独到的同时,还应该寻求另类思维或者发散思维,不断挖掘出新闻背后的事件,寻求听众讯息的“兴奋点”。用独特的视角看新闻评论,才能达到更深的思想境界。在实际工作中,编辑或者主持人不能停留在自己的传统思维方式上,应尽量用时新的、独到的视角解读新闻,才能保证评论的品味和质量。

2.2.3   评论节目语言要充满个性

在广播新闻评论节目中,主持人使用的语言要体现出栏目的特性。在秉承评论文章短小精悍、一针见血特性的同时,尽量使用多数听众喜爱的诙谐轻松的语言和语调播送节目。另外,在广播新闻评论节目进行中,主持人可以使用名言警句、古诗词等。体现自己深厚的知识储备、思想深度,增强个性魅力听众对主持人的认可,从而提高栏目整体的识别度。

参考文献

篇3

新闻评论,指的是针对新近发生的新闻事件、迫切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公众普遍关注的问题发议论、讲道理,做出分析和解释的评论性意见。新闻评论是媒体的旗帜和灵魂,历来被传媒高度重视,报纸、电视、广播都曾不遗余力地开设新闻评论栏目。而网络新闻评论是指在网络上就当前的新闻事件或事态发表的评论性意见,是意见表达较为自由的媒介评论。

根据网络新闻评论主体的不同,网络新闻评论大致可以分为网站评论、专家评论、网民新闻评论这几类。网站评论,即代表网站立场的评论,它通常由网站或网站所依附的传统媒体的编辑和记者,或网站的特约评论员来撰写;专家评论,指由网站特邀的专家对某个事件发表的评论;网民评论,则是指任何方式的网民意见的自由表达,主要包括论坛中的帖子和新闻事件后面的留言。①网络新闻评论除具有传统新闻评论所具有的理论性、思想性、有益性等特性以外,还具有传统新闻评论所不具备许多优势,主要有:

首先,网络评论具有连续动态性的特点。所谓连续动态性,是相对于传统新闻传播的静态而言,传统的新闻评论由于技术、覆盖范围等限制,在时间和空间上有一定的间隔,网络新闻评论突破了技术等限制,消除了网络新闻评论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间隔。网民制作、传播、接受和反馈新闻评论的过程几乎同时同步进行,这使新闻评论在宏观上呈现连续、动态的特性。对于传统新闻评论而言,时效性是重要特性之一,即当新闻事件发生以后,新闻评论的写作者要在最短的时间里完成新闻评论的写作并能够在最快的时间里传播出去。较传统媒体而言,网络媒体在时效性上有着更高的要求和更便利的技术条件。在此基础上将这种时效性发展成为即时性,逐渐形成连续动态性。“全天候的滚动新闻是网络媒体独有的新闻形式,在网络上,新闻文本的时间已经细化到了几分几秒”,而新闻后面往往会有“我要发言”等为受众提供新闻评论的空间,只要受众有表达的意愿,即可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之内尽情发表意见和观点。同时,网民写作的新闻评论越来越跳出传统的新闻评论写作模式,观点愈发自由和多样化。论点、论据、论证等都不再是必须的要素,一句话、一组词、甚至是一个表情,只要可以表达此刻的观点或情绪,都可以写作、发表并形成网民的新闻评论,省去措辞的推敲和斟酌以及论点的推理论证过程,节省大量时间。评论完成后,只要点击相应按钮,便即刻上传和,过程简单、对专业技术要求不高。这些微观的快捷操作最终形成了网络新闻评论连续动态的效果。

其次,网络新闻评论具有多元化特性。网络新闻评论的多元性主要体现在写作主体多元化、文本形式多元化、选题多元化、发表渠道多元化、编辑组织形式多元化等几个方面。写作主体多元化,传统新闻评论的写作主体以本媒体的记者、编辑为主,结合少量的特约评论员评论和专家评论,而网络新闻评论不仅包括记者、编辑、特约评论员以及专家评论,还包括数量庞大的网民评论。数以万计的网民有着不同的来源,独特的人生经历及各异的学历、年龄、社会地位等利于形成独立的新闻人格、新闻认识、新闻情感和新闻角色,形成多元的新闻评论写作主体;文本形式多元化,传统的新闻评论根据自身的媒体特色和局限分别以文字、声音、图像为主要文本形式,网络新闻评论根据自身的技术优势可以综合运用这些载体进行整合传播。同时,网络新闻评论还突破了传统新闻评论的文本标准和规范,网友甚至可以利用单纯的表情、符号、声音等发表评论,文本形式高度自由;选题多元化,新闻评论就是新闻评论所要描述的事物、现象或是要评述的问题,它规定着评论的对象与范围,也是写作过程中的首要环节②。由于版面和时段的限制,传统新闻评论选题多数集中于社会公众广泛关注的重大事件和热点问题,大多选题严肃、评论严谨。网络新闻评论从根本上突破容量的限制,为评论选题的多元化提供保证,用户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关注点和兴趣点而对不同的事件、问题发表评论,使评论选题更丰富、视野更广阔;渠道多元化,网络新闻评论的发表渠道主要有网络新闻评论专栏评论、网络论坛评论、网民即时评论三种。网络新闻评论专栏主要发表媒体自身以及网民的评论性文章,独立成篇、新闻评论要素较齐全,基本延续了传统新闻评论的形式和特点。网络论坛评论主要是指网民根据各自兴趣自发形成的就某个或某类话题表达意见并相互交流反馈。网民即时评论通常是指网民在阅读相关新闻之后迅速跟帖作出的评论;编辑组织形式多元化,相对于传统的新闻评论编辑组织方式,网络新闻评论的编辑组织方式出现了创新,如利用网络的超大容量功能,进行评论汇编,就某热点讨论制作专题,为网友制作评论文集,建立评论数据库。③

转贴于

第三,网络新闻评论具有交互性的特点。所谓交互性,是指“后来的信息在顺序上与前面的信息的相互关联程度,尤其是后来的信息对早先信息关系叙述的程度”④。网络是双向交流的媒介,受众能在阅读评论的同时参与评论,任何人都是网络空间信息的一个结点,既接受铺天盖地而来的网络信息,又对这些信息进行处理加工同时新的信息,既是信息的接受者也是信息的传播者,而这些操作对于能够使用网络的用户来说几乎没有任何技术壁垒。当下几乎所有网站的新闻页面都附有“评论”选项,读者可以随时发表评论。在这样一个网络信息的集散地上,读者可以随心所欲地进行信息的传播和反馈,相互交流和互动。技术的便利为网民的互动提供了宽广的平台和坚强的后盾,而网络的匿名性则为网民的畅所欲言提供了可能。网民在网络空间均呈匿名状态,现实生活相对应的身份和责任在网络世界均隐退,网民发表意见和言论可以规避“祸从口出”的风险,不必为说过的话负责任、不受社会规范的约束、对于当下具有倾诉欲的人而言具有无法抵抗的吸引力,网民可以完全根据个人兴趣参与不同的讨论群,出入自由、交流平等,全然没有后顾之忧,吸引和激发了网民的参与热情,网民的参与又进一步推动网络信息传播的交互性。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可以讲网络新闻评论看成是“互动式评论”。传统新闻评论虽然也在不遗余力地开展与读者之间的互动,例如报纸有读者来信,广播和电视有听众电话甚至邀请受众进演播厅,但事实是,任何传统媒体在交互性上都无法和网络媒体媲美,网络媒体互动的广度和深度是传统媒体的读者来信和电话参与不能望其项背的。

第四,网络新闻评论的大众化和个性化特色也是其吸引受众的重要魅力。首先是话语权向大众的回归。传统媒体格局之下,发表言论的权利属于社会稀缺资源。虽然广播、报纸、电视都致力于发展与受众之间的良好互动,但是由于版面和时间的限制,公众意见往往无法得到自由流畅地抒发。而网络技术提供的可能性,使任何可以接触网络终端设备的组织和个人可以在网络空间里占有一席之地,并可以根据个人意愿平等而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不受版面、时间的限制。话语权的回归使网络新闻评论真正实现了“观点的自由市场”,真正成为有着广大受众参与的交互式评论。其次,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使得网民有可能使用网络技术为公众提供的话语权。经济的发展使网络终端对于寻常百姓而言不再遥不可及,网民几乎可以在第一时间接触新闻事实,发表不违反法律法规的相关言论。这种互动式的评论,改变了传统媒体以传播者为中心的传播模式,技术的突破和竞争的要求逐渐形成了以受众为中心的传播模式。广泛参与的受众从自身环境出发,选择与自己实际生活相关或是受到社会公众普遍关注的问题发表意见,使网络新闻评论从根源上具有平民化和鲜明的个人化印记,具体表现为个人化的选题、个人化的视角、个人化的判断和个人化的语言。大众化和个人化不仅是网络新闻评论的重要特性,也反映了当下关注个体、关注民生的时代精神。

第五,网络新闻评论具有鲜明的批判性。批判是网络新闻评论发挥作用的重要方式,前提是在法律法规及政策的框架内,对某种思想、观点或者行文进行合逻辑的分析,其分析的结果是对该思想、观点或者行为的否定。⑤话语权由过去的被媒体精英或知识精英垄断的格局转变为人人都能参与讨论发表意见的去中心局面,同时网络的匿名性使人们可以没有后顾之忧地发表个人意见,这些都决定了网络新闻评论的批判性。伴随着网络新闻评论的产生和发展,这种批判精神更是被网民发挥到极致。庞大数量的参与主体,来自不同的社会阶层和利益团体,代表着不同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立场,他们几乎是在同一时刻对某个新闻事件或事态予以关注并进行思考和发表评论。他们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根据自己的知识积累和人生经历去关注和分析新闻事件,形成观点和看法。在网络这个“自由的意见市场”上,各种声音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相互之间平等民主,这些都使网络新闻评论具有强烈的批判性。综上所述,网络新闻评论具有连续动态性、交互性、多元性、大众化和个性化、批判性等优势特性,这使网络新闻评论相较于传统新闻评论而言对受众更有吸引力,虽然这些特性的存在不能掩盖网络新闻媒体权威性不足等缺陷,但是网络新闻媒体可以扬长避短,根据自身优势,为网络新闻评论拓展更广阔的生存空间。

参考文献

①彭兰:《网络新闻学原理与应用》,新华出版社,2003年版

②郑艳,《网络新闻评论的特色》, 《新闻爱好者》,2008年12月(下半月)

篇4

新媒体语境下,电视媒体的真实、快速、久远等特征更加突出,新闻的深度在于超越事实叙述的层面,在事件联系与判断层面传达信息。与新闻报道不同,新闻评论要求所传达的信息构成对新闻事实的价值判断。从受众对新闻评论的需求来看,新闻事实及观点信息的传达使受众形成价值判断,从而成为指导生活的依据,这是新闻传播的内在价值。而电视媒体似乎更多地满足了人们在娱乐层面的需求。电视媒体的技术特征使人产生呈现反“深度”的错觉。尼尔・波兹曼认为:“娱乐是电视上所有话语的超意识形态。”①娱乐是受众通过电视获得信息的重要目的之一,从理论上讲,娱乐是电视传播所无法摆脱的性质。但“娱乐”与“深度”不是完全对立的,可以显现为形式与内容的关系。

对于新闻评论来讲,电视“娱乐化”的技术特征主要体现在口语评论的形式上。较之阅读而言,倾听是一种低效的信息接收方式。在阅读中,具有一般性的、体现深度的语言可以有长时间反复的思考,以保证信息传达的有效;而在口语传播过程中,声音瞬时性的特征限制了其内容的深度。于是,简洁与形象是口语传播的特质与要求。媒介环境学派代表人物沃尔特・翁认为:“口语文化往往把概念放进情景的、可操作性的框架里,这些框架只有最低限度的抽象性,就是说它们贴近活生生的人生世界。”②口语文化显现为口语词汇、口语句型以及口语的声音形式。这种“形象的娱乐化”对于电视新闻来讲不仅不是缺点,而恰恰应该得到适度的发扬与创新。但这些元素也的确与新闻评论深度的传播具有某种意义上的冲突。于是,电视新闻评论中的口语显现为一种文字性的口语。

无论口语如何体现出形象化的特点,其作为一种语言始终保留了抽象与概括的特点,约翰・洛克认为,语言所指示的不是具体事物,而是观念。他在《人类理解论》中论述道:“声音必须成为观念的标志”,“声音还必须是概括的标记才行”。③语言作为一种概括性的观念的标志,是思维对世界简化的产物。于是,口语从根本上具有反思性。这也是电视新闻评论能够存在的前提,仅仅依靠图像是无法传达深度观念的。电视口语综合了语言的日常交际功能与抽象思维功能,是消除新闻评论趣味与深度矛盾的关键手段。但在当下的电视新闻实践中,更多的口语评论倾向于抽象的、概念性的表达。例如,2010年央视《新闻1+1》一期节目中有一段新闻评论:“所以现在人们就会有一种担心,这两年来随着媒体舆论监督越来越多地发挥作用,开始出现一种新的让人担心的、带有作秀性质的和带有危机公关性质的处理。迅速地把人给处理了,然后公众觉得很过瘾,好像这事就这样过去了,可是这只治标不治本。”

上述评论具有典型的书面特征。长句的使用使理解变得困难,过多的关联词让听觉陷入疲惫,评论员的语速使观众对抽象概念应接不暇。这种评论的风格在塑造一种形式上的理性与权威,而实际上话语所包含的信息量是很少的。这种口语风格是当下许多电视新闻评论的误区。当信息不能被有效地传达时,任何貌似具有深度的形式都无法发挥作用。现代媒介多元化的传播环境中,受众对电视的需求愈加简单直接地指向了娱乐。社会整体的审美倾向于娱乐,杰拉尔德・格拉夫把“反智识地赞美兽性生命力和毫无头脑的享乐”作为后现代社会的审美特征。④这种审美倾向的影响,在电视媒体中向各种类型的信息传播延伸。

电视传播中的娱乐化与庸俗化

娱乐不仅仅是受众看电视的目的,同时也是电视媒体传达信息的手段。在这个意义上,“娱乐化”并不对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构成否定的判断。但在实践中,电视节目似乎超出了娱乐化的范围,表现出庸俗化的特点。例如,新闻节目注重事件的冲突强调其戏剧特征。大量所谓“民生新闻”节目充斥电视屏幕并且受到观众的喜爱,这些节目中的新闻不再具有传统意义上的新闻价值,人们所关心的也不再是“5个W”,而是事件展现出的强烈的戏剧冲突甚至是悬疑色彩。科教类节目被各种视觉技术包装成一部部粗糙低劣的悬疑电影;法制节目则着重表现刑侦技术的复杂与高超,甚至在有些时候对潜在犯罪起到了教唆的作用。

庸俗化对电视新闻评论而言是不可取的,是新闻深度的彻底丧失。虽然在大量实践中娱乐和庸俗是一致的,但不代表二者不可分割。新闻和娱乐不是对立的关系,新闻是信息传播的内容,娱乐是信息传播的目的。娱乐效果本身就可以构成新闻价值。中国人民大学陈力丹教授这样描述新闻价值:“或者满足我的兴趣需要、认同感的需要,或者帮助自己对利益相关的问题做出决策。对新闻接受者来说,这样的新闻是具有新闻价值的。”⑤这恰恰说明新闻价值与受众娱乐与决策的两种信息需求相关,二者是可以统一的。如果在电视新闻评论中,新闻价值不能得到显现,那么其深度就会减损。庸俗化就是新闻价值减损的结果。新闻价值的大小与新闻事件的影响力有直接的关系,在电视新闻评论实践中,评论对象也就是新闻的题材对新闻深度有一定的影响。

庸俗化主要体现在内容上,也就是说,新闻评论在题材选择上的娱乐化造成了新闻评论的庸俗化。从受众接受层面来讲,新闻评论的深度在以影响力更大的严肃事件为对象时更容易显现。受众更倾向于认为有关国际经济政治格局的评论较之邻里矛盾的评论更有深度,新闻评论的实践中也通常如此。于是,一档新闻评论节目的深度与选题具有直接的关系。娱乐化导致的新闻评论节目庸俗化,往往集中在民生新闻的层面。由于受到题材的限制,其评论往往也浮于表面难以深入。

例如,2010年2月23日河南电视台“都市报道扩大版”中针对一起邻里纠纷事件进行评论:“出了什么事啊,我个人觉得还是要把握三点。一讲道理,二不能损人利己,三别太自私。做什么事之前如果都能先想到这三个问题,那就不会有那么多的纠纷了。” 上述评论几乎没有涉及具体的新闻事件,在世俗道理层面简单地评论。在整个评论过程中,没有出现任何与新闻事件有关的新的信息,没有新的知识。受众在评论中既不能获得娱乐,也不能获得决策的依据,于是新闻深度完全得不到体现。

在新闻评论的内容层面,娱乐化与庸俗化体现出一致性,二者共同导致了新闻价值的减损、深度的缺失。似乎电视新闻评论或表现出过度的书面特征导致趣味性的丧失,或内容上追求娱乐导致庸俗,这种矛盾在当下的电视新闻评论实践中成了一个突出问题。这种矛盾的解决,可以从形式与内容的功能区分着手。电视新闻评论可以针对受众的不同需求,从形式上满足受众的娱乐需求,如视觉效果、语言风格;从内容上满足受众的深度需求,如评论题材、角度、结构。事实上,一些电视节目已经在这方面做出了尝试,例如辽宁卫视的《老梁观世界》、凤凰卫视的《倾倾百老汇》、《郎眼看世界》等等。这些节目从选题上注重新闻事件的影响力,内容涉及时政、财经、文化等具有普遍意义的主题,这有效地保证了评论的深度;在形式上追求或轻松或时尚的视觉效果,形象化的幽默的语言风格。尽管从受众决策性需求的功利角度来看,这些节目的信息效率较低,但从传播效果的角度来看,其娱乐形式恰恰是深度得以传达的基础。

电视评论的分析与综合结构

电视新闻评论的深度是对受众决策需求的满足,对新闻叙事的超越,在论证过程中使受众获得新的信息、知识,了解新闻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显现令人信服的论证过程,这与娱乐的形式不构成矛盾。但是,电视媒体的技术性特征对评论产生了时间性的限制。长时间的论证过程可能会导致趣味性的缺失。例如,江苏卫视《孟非读报》栏目一度因为主持人孟非理性的论证而受到观众的喜爱,但缺点是节目形式单调,主持人口语表现力不足等,在缺乏足够趣味性支撑的情况下,其节目生命力也受到了减损。与之相反,电视新闻评论显现出简短评论的形式,这种形式的节目由大量的新闻事件构成,每件事之后附以简短的口语评论。比较典型的是辽宁卫视的《说天下》、《观点制胜》等节目,这种形式通过大量的事实增强了趣味性,而短时间的几句评论无法展现论证过程,从而丧失了展现深度的平台。这是趣味性与深度在结构上的矛盾,这对矛盾的解决关键在于两点:首先是足够的经验事实保证趣味性,其次是论证过程得到充分的显现以保证深度。两者可以通过综合或者分析的不同结构实现。

电视新闻评论要求“用事实说话”,强调了经验论证对新闻评论的重要性。无论是综合还是分析的结构,组织事实都是其核心的任务。综合的结构,是在同一个主题之下组织不同的新闻事件,这些事件作为证据支撑总的观点;分析的结构,是针对一个新闻事件进行分析,组织与之相关的事件,对其进行不同层面的判断。结构的合理安排能使深度在新闻叙事中自然地显现,使观点潜在地发挥作用。

电视新闻评论的理想状态是趣味性与深度的结合,前者显现为视听效果与口语修辞,后者显现为评论题材与论证过程。趣味性与娱乐直接地联系起来,娱乐化未必是新闻评论的庸俗化,未必导致新闻价值与深度的丧失。与纸媒的阅读方式相比,电视新闻评论的视听方式决定了其传播深度信息的效率是较低的,而受众获取深度信息具有较强的功利性从而具有效率上的要求。因此,电视新闻评论只有通过娱乐的形式提升趣味性,来弥补效率的不足。当然,趣味性也给电视新闻评论带来更多的独特价值。当下的电视新闻评论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显现,或是专业化的评论节目,或是新闻报道中的部分评论内容,其中一些优秀的评论与新颖的形式对电视新闻评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本文为作者主持的校级社科项目“新媒体公共传播”阶段性成果】

注释:

①【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14页

②【美】沃尔特・翁著,何道宽译:《口语文化与书面文化――语词的技术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7页

③【英】洛克著,关文运译:《人类理解论》,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383页

篇5

信息在人们生活中越来越重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观众的求知欲逐渐增强,电视新闻不仅要及时传播国内外大事、反映舆论、传播舆论,还要以深度的报道、言论来影响、指导舆论。因此,电视新闻节目以何种类型出现在大众的视野,对于新闻的传播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要了解电视新闻节目的类型,先要对电视新闻的概念及个性、共性规律进行初步探讨。

一、电视新闻的个性特征

电视新闻具有声形并茂、音画结合的特点,它不同于报纸和广播,因此,如何认清与利用它的个性特点及优势,如何树立电视观念,完整准确认识电视形象化传播,指导新闻节目采摄制作,便成了电视新闻业务研究中的基本立足点。与此同时,世界各国的电视与报纸、广播之间,存在着激烈的竞争,这种竞争促使业界更加深入地研究电视采摄编播等各项业务,更好的发挥电视新闻的特点与优势。

二、电视新闻节目分类

(一)类型

在“电视新闻分类和界定”的研讨中,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认真分析探讨,较集中的意见是把电视新闻节目分为三大类:消息类新闻节目、专题类新闻节目和评论类新闻节目。各类节目中有多种报道传播方式与节目形态。

(二)各类电视新闻节目特点与报道要求

1、消息类电视新闻节目

(1)特点:它在电视新闻性节目中处于重要地位,是新闻性节目中的骨干。消息类新闻是电视台实现国内外要闻总汇的主渠道,是观众了解国内外大事的主要窗口。一旦发生有价值的事,它就会捷足先登,以最快的速度进行传播。用客观事实,形象地、真实地,“短、频(广)、快、活”地传播,是它的基本特点。

(2)报道形式:电视新闻语言的多符号,传播技术的现代化为报道形式的不断发展创造了条件。主要有口播新闻、图片新闻、影像新闻、字幕新闻、访谈新闻和现场报道等。

2.专题类电视新闻节目

(1)特点:专题类电视新闻是综合运用各种电视表现手段与播出方式,深入报道某一重大新闻事件或某些具有新闻价值如广大观众所关心的典型人物、经验,新出现的社会现象以及某一战线、地区新面貌等题材的新闻报道形式。

(2)报道形式及报道要求

①专题报道。专题报道是专题类新闻中承载深度报道内容的重要形式。从题材内容来分析,专题报道可以分为以下类别:

典型报道。对在一定时期内产生的最突出、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或事件进行重点报道。要使典型报道真正为观众所感悟、所接受,就必须克服模式化、重视个性化;注重思想引路而不是经验领路;要拓宽报道题材。

重大新闻事件的现场报道。重大新闻事件指突发事件、灾难性事件、具有重大意义的某项行动等。每逢重大新闻事件发生,消息类新闻以最快的速度报道,同时以连续报道的方式,及时向观众作最新动态的连续报道。

重大新闻事件的总结性报道。可以分为三种情况。一是对同一天,同一时间发生在不同地点的事件的总汇;二是把追踪重大新闻事件发生过程中每天的最新报道在事件结束后,重新汇总精选材料编制而成;三是以事件为源头,或以时间发展为线索,既对事件进行总结和回顾,又对事件进行相关内容的链接或拓展。

②社会问题、社会现象的思辨性报道。思辨性报道是专题报道作为深度报道的重要典型,它是现代新闻观念在专题报道中的体现,具有很强的生命力。与典型报道一人一事不同,它是对社会问题、社会现象的分析、思辨。这种类型的专题报道,需要记者努力提高自己的理论思维能力,增强对新闻事物的分析、综合、归纳和演绎的能力,对复杂事物的比较与鉴别,抽象与概括的能力,要加强哲学的思考。

③新闻调查报道。新闻调查报道是专题类电视新闻节目的重要类别。需要记者通过调查去挖掘,要掌握翔实的材料;在采访中展现调查过程;要客观地报道事实,融观点于调查过程中;要让观众参与思考;要层层展示,步步取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心。

④电视新闻专题访谈。新闻性题材的电视专题访谈也是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形式,通常叫电视专访。专访可以做为一个完整的节目播出,如中央电视台名牌栏目《面对面》;也可以在新闻节目中作为一个小栏目播出,如《东方之子》。专题访问的成功关键在于采访对象的选择和记者、主持人的提问水平。《面对面》对采访对象的认识另有一番见解,原制片人王志曾说“下工夫就在一个‘人’字,如果新闻里没有核心的人物,《面对面》无法生存”。

⑤新闻性谈话节目。新闻性谈话节目,是在主持人主持下,邀请嘉宾和观众,就群众普遍关注的问题,以平等的对话交流方式,充分表达各自的意见、观点和见解。谈话节目以语言为传播信息的主要手段。它是由主持人、嘉宾共同参与,直接对话完成的。选择好话题,现场参与谈话的对象——嘉宾和现场观众,以及主持人对节目成功与否都有重要作用。主持人作为驾驭整个节目的核心,它对话题的组织、理解的水平和机敏的现场控制能力对节目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3、评论类电视新闻节目

(1)特点:评论类新闻节目是就新闻事实发表议论、见解的节目类型,它的主要任务不仅仅是报道事实,还要通过对具体事实的分析提示,阐明对于事实的见解、态度,借以影响、引导社会舆论。评论类新闻节目是电视作为新闻媒介的旗帜和灵魂,它代表电视台的政治思想水平。

(2)报道形式及报道要求

①电视新闻评论。电视新闻评论是对新闻事实直接作评论的节目。它有明显的立场、观点,直接反映评论者或电视台的观点、主张,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它可分为:

电视短评。是在消息报道后,对有评论价值的新闻配上编者按语等,由播音员播念。在新闻杂志节目中,则是以新闻主持人对消息新闻进行简短评说。

评论员评论。评论员评论是电视评论员或特约评论员,就当前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或重大新闻事件、社会现象,直接面向观众表示的意见、看法、立场和态度。

电视评论。通过单个的事物,揭示其全局、整体的意义,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局部看整体。

②电视新闻述评。这是叙述新闻事件与发表议论相结合的议论形式。述评性评论作为一个完整的电视评论节目一般是由主持人主持的,在新闻专栏中播出。在节目中,既报道了事实的真实情况,又对事实进行分析与评论;既可以夹叙夹议,又可先展示记者对问题的调查,让观众弄清事态的来龙去脉,最后集中议论,以事实作为评论的基础。

③谈话类电视新闻评论节目。2003年央视开播新闻频道,推出了一档纯粹的新闻评论栏目——《央视论坛》。《央视论坛》不采集新闻事实,而是对新闻媒体提供的新闻事实中最引人注目、最具谈论空间的内容进行评论、分析和解读。此类节目的特点是从“用事实说话”到“借事实说观点”;从“以事实为中心”到“以观点为中心”;从“展现调查的过程”到“展现观点的过程”。

结语

我们看到,在社会政治、经济、技术条件和人的心理需求的多方推动下,电视媒介继续追求能充分调动感官的更为人性化的信息结构,还在寻找更有创造力的新闻形态,使新闻的质地获得更大的发展。电视从来就是一个动态的概念,这一点尤为鲜明地体现在新闻节目上。

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电视新闻又与网络媒介以多种形式接轨,譬如互联网内容直接进入电视节目,很多电视新闻栏目都开辟了网络新闻的板块,将互联网数据、图像和交互过程等直接搬进电视新闻,增加信息源的宽泛和信息综合。譬如将互联网的点击引入电视屏幕,在新闻节目中利用互联网进行及时交互,拓宽观众参与的面,增强新闻的交互性、选择性等。这只是初步的变化,随着宽带技术的发展,电视自身的改变,电视媒介和网络媒介之间会形成更大的沟通,相信电视新闻会有更大的发展,有更多的电视新闻节目形态出现,电视新闻也将会发生新的质变。

参考文献

①朱羽君:《中国应用电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②杨伟光:《电视新闻分类与界定》,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4

③叶子:《电视新闻:与事件同步》,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④郑祖武:《电视新闻报道学》,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

⑤赵玉明:《广播电视词典》,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

篇6

有人说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时代,技术创新的速度超越了普通人的想象。以计算机数据处理技术与新一代通信技术为开端的第五次信息技术革命宛若一列和协号,呼地从我们身旁掠过,新媒体创新之快已经让我们来不及定义了。事实上,新媒体只是一个相对概念,其内涵与外延是与时俱进的。

一、新媒体的特征

新媒体是什么,它有什么特点,笔者研究了大量文章后发现:关于这个问题,还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家从不同角度,不同领域对新媒体的特征进行了不同地研究与判断,形成了诸多不同的认识,但在这林林总总之中大家还是有一些共识。对此笔者做了一些总结。

1.新媒体新技术

新媒体首先新在技术创新上。新媒体都有什么?门户网站、电子邮箱、搜索引擎、虚拟社区、网络游戏、博客、播客、手机短信、 手机电视、数字电视、手机报、微博、微信、微视频、QQ、论坛、网络杂志等等。这些五花八门其实都有赖四样东西:手机、电脑、数字电视和网络。其背后的真正“大佬”是计算机数据处理与通信技术。新媒体其实就是人类的第五次信息技术革命在新闻业中的现实表现。

2.新媒体新采编

传统媒体在新闻的采编上形成了采、编、导、播等一整套十分成熟的新闻流水线。流程清晰、分工明确、专业化程度高,通俗地讲传统媒体的采编队伍就是新闻领域中的正规军。新媒体由于技术创新带来了其采编方式地颠覆。新媒体的诞生掀起了一场新闻界的“人民战争”。全时、全域、全民、全速、全媒体、全渠道、全互动传播,正规军办不到的,通过“全民战争”的形式实现了。例如2014年3月1日,云南昆明火车站发生的暴力恐怖事件,在电视广播尚未报道时,已经有很多当事者通过微博、微信等新媒体进行求助和消息,全国人民的焦点都集中在了昆明那个不眠之夜。2016年10月11日,上海虹桥机场两架飞机在跑道内发生的飞行冲突事件,该事件最快最全面的消息来自微信朋友圈。消息之快不仅跑赢了主流媒体,甚至跑赢了民航内部信息网络。新媒体无数次地将传统媒体远远地甩在了身后。

3.新媒体新传播

我们的古人有“三不朽”之说,即立德、立功、立言。现实社会中无论是做什么的,在成名后总是有写本书的诉求,哪怕是由他人执笔。其实表达自我的欲望人皆有之。新媒体使普通人的愿望有了得以实现的机会,谁都可以进行一下大众传播。因为是自我表达,所以其内容就可以去中心化或可称之为:“信息”与“意义”的无关。自我表达的个性化增强了受众感知度。新媒体的传播技术及传播内容有效地实现了大众传播的“小众化”。

4.新媒体适应新需求

中国社会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社会节奏明显加快,每一个人都不断地面临着新挑战、新压力。因此人们对休闲、娱乐以及时g碎片化有了新的需求,新媒体恰逢其时。新媒体的方便与迅捷满足了人们随时随地的互动性表达、娱乐与信息需要。“我的时代我做主”,这不只是口号,更是新时代人们的诉求。在什么时间,想看什么这要由我说了算。便携、快速、菜单式的新媒体很好地适应了这一需求。新媒体近乎于零费用的信息,多为免费的受众享用,满足了互联网时代人们的免费需求。互联网络为人们提供了虚拟的空间,匿名登陆的特性即保护了个人隐私,也使用户自由地表达观点成为了可能。尽管新媒体的失真性遭到公众的质疑,但其隐秘性依旧受到众多用户的追捧。

二、新媒体时代下新闻评论的新特点

在认清了新媒体的特征之后,我们应如何应对新媒体时代的新闻评论工作?首先笔者认为有必要对新媒体背景下的新闻评论进行一番再梳理。

1.从概念上看

新闻评论是社会各界对新近发生的新闻事件所发表的言论的总称。传统意义上的新闻评论,是媒体编辑部或作者对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新闻事件和有普遍意义的紧迫问题,运用分析和综合的方法,就事论理,就实论虚,有着鲜明针对性和指导性。新媒体时布新闻评论的主体在变,评判的价值标准出现多元化,分析事件的方式多样化,评论的针对、指向性差,甚至出现混乱的状况。

2.从写作要求上看

传统新闻评论在选题时一般要求“三关”,即关心政治、关注民生、关心社会。在纵横驾驭表达方式上一般要根据写作意图、思想内容来正确选择表达方式。通常情况下,必须综合运用叙述、描写、议论等表达方式。叙述要精,描写要鲜活,要有强的现场感和动态感;议论要深刻,论点必须鲜明,论据必须典型,论证必须有力。从现实情况看,最先接触新媒体,最频繁使用新媒体的是所谓的“新人类”。在改革开放后出生、成长起来的新一代,他们生活水平相对较高,生活经验并不丰富,知识水准较高,认识多元化。“新人类”在新闻事件中的观察角度、思维方式、价值判断均出现了较大变化,就连对事件的描述语言也产生了大量新词汇。据说目前高考作文一律要由年轻教师阅卷,因为老同志已经读不懂孩子们的语言了。新媒体新受众,我们的新闻评论也要有新变化。

3.从功能作用上看

经典定义要求新闻评论具备:引导作用、监督作用、表态作用和深化作用。要运用的立场、观点、方法,对现实生活中的新闻事实和重要问题做出分析;旗帜鲜明地表彰先进,针砭时弊,以正面宣传为主;代表一定的机构、组织表达观点、态度;提出希望和看法,引导社会认知。现实中我们有诸多热点和关注并不是什么“高大上”,但它们却有着极高的关注度,吸引着众多的眼球。比如眼下时髦的韩剧,大型电视相亲节目,各类“溜光大道”,甚至于名人们的爱情、婚恋,众多的网粉刷爆屏。对于类似事件,我们的新闻评论要不要对事件发声?是不是我们只要阳春白雪,不要下里巴人?上述关于新闻评论经典定义还能不能放置四海而皆用,显然,答案不解自明。

三、新媒体时代下新闻评论的优化策略

经过对新闻评论的一番梳理之后,笔者认为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新闻评论在开放性、交互性等方面没有像新媒体那么突出的优势。如何在新媒体的时代背景下做好新闻评论工作,实现突围,在促进社会发展中有更大的用武之地,笔者对优化新闻评论的策略形成了以下几点认识:

1.坚持新闻评论的本真

新媒体宛若是上海滩的魔术师,各类新奇的花样变化让人瞠目结舌。但在所有的变化之后,魔术师永远是魔术师。新媒体再怎么变还是个媒体,以消息地传播为根本特征。与消息传播相伴生的新闻评论,它的本质也没有变,还是“对新闻事件发表的言论”。不忘初衷方得始终,无论是驾车、乘舟,还是插翅蓝天,变得只是到达的方式,而K点始终没有改变。

2.把握好新闻评论特有规律

既然新闻评论的本质没有变,那么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就必须坚持并正确把握新闻评论所特有的一些规律。新闻评论所以产生、存在和发展,究其根本是因为人们在好奇或求知、求解的心理驱动下,不仅需要了解新闻事实本身,还需要了解新闻事实的意义,其产生的原因及发展方向。一个好的新闻评论必须要回答并满足阅读者的特定需求。读者在搞清楚怎么回事之后,在本能或是社会属性的作用下,往往还要对新闻进行一番意见表达。人是群体的、是社会的,在自己发声之后期许着他人的反应。人们在发表意见后还需要有一个意见交流。意见表达和交流是我们做好新闻评论工作必须把握的基本规律。

3.充分利用新媒体空间

在传统媒体中,新闻工作者占据着新闻评论的主渠道,处于垄断地位。这个新闻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对什么事儿发表意见,意见的主基调是什么,全由新闻工作者把握。新媒体时代变了,新闻的原貌是个什么样子,这事儿的深层次问题或意见在哪儿,公众对这事儿是个什么态度,失去了垄断地位的职业新闻人又该如何应对?在新媒体时代,如果职业新闻人不能正确把握新闻评论的规律,把评论工作做到极致就不会有人听、有人看。

笔者认为,新媒体时代,给传统媒体新闻评论带来极大挑战的同时,也向传统媒体吹来了“东风”。新媒体的一系列创新,为新闻传播、评论生产提供了极为广阔的时间与空间。互联网平台,实现新闻评论最大程度的传播、讨论,最终增强其影响力。因此,新闻媒体工作者应该了解掌握新媒体,充分地利用好新手段、新特性,让新媒体成为新闻专业者的新座驾,发挥专业水准,在新媒体时代依然是弄潮儿。

4.贴近生活贴近“新人类”,坚持正确导向

新媒体时代的新闻工作者不能不食人间烟火,我们不能脱离受众。大家在看韩剧,那我们也要说韩剧,不过我们要说得更深、更透。要说清韩剧与韩国现实社会的差异,要说清楚为什么会形成韩流。对于出轨的热门,也可以插上几句,不过要提醒大家这些只不过是我们茶余饭后的聊资。“新人类”有新视角、新语言,要贴近“新人类”就要了解其所思所想,学习他们的沟通语言和方式。在无关大雅方面,不妨海阔天空与网民与群众与生活打成一片。需要提醒的是:职业的新闻工作者不能只是茶肆里的“神聊汉”,我们还肩负着社会责任。要心存敬畏,坚持积极正确的舆论导向,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这是新闻工作者的责任、义务和天职。因此在形成观点的过程中,相关评论员必须避免扭曲新闻事实的情况出现,否则再新的观点也只是谬论。

基于上文对新闻评论功能变化及影响的分析来看,在新媒体时代下,写好新闻评论,不管是对于新闻评论本身还是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影响。

参考文献:

[1]涂光晋、吴惠凡:表达・交流・争论・整合――新媒体时代新闻评论的变化与反思[J].国际新闻界,2011(5).

[2]赵振宇、邓辉林:新闻评论者的独立品格及培养初探[J].国际新闻界,2008(12).

[3]石凤艳、韩海鸥:新闻评论的功能定位[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8(09).

篇7

为何提出“零+1"距离

“零+1”距离是相对“零距离”来说的。受网络评论的影响,一些媒体人提出了新闻评论与新闻要做到同步,即所谓的“零距离”。我们知道,“新闻”两字决定了新闻评论的时效性,而新闻评论的时效性表现为即时性,即对新闻事实特别是对热点问题迅速地发表评论。从这一点来说,新闻评论与新闻之间的距离是越短越好,但强调时效性,并不等于唯有“快”才行。在这里,必须提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在评论上的共性和区别。

网络时代,人们在网上发表评论相当自由快捷,甚至产生了许多专事“灌水”和“拍砖”的时评。这些通过在线传媒刊物、博客甚至是BBS论坛等载体评说是非,表达见解。于是,就出现了形形的网络评论、博客言论、手机短信言论等以新传媒为载体的新闻评论作品。相比之下,传统媒体对新闻时效性的要求在网络评论“唯快至上”的影响下就处于一种难堪的境地。对于地域性较强的评论节目,时效性对拉动收视率有很大的作用,如果不如网络媒体快,就有可能失去受众。但是,在新闻评论的创作实践中,“零距离”会丧失新闻评论的特性,出现以下问题:第一,一味强调“零距离”会使评论成为“过夜垃圾”。新闻刚刚发生,媒体的评论就跟着出来了,但事件的后续情况却与评论的事实依据有出入,于是同一媒体上经常会出现同一个就同一件事件的多篇观点截然不同的评论,自己打自己嘴巴。第二,一味强调“零距离”会减轻评论提炼观点的作用。在“信息过剩”的时代,受众迫切需要媒体为他们选择信息和判断态势提供指引。面对海量信息的包围,媒体需要做大量的甄别工作,而这就需要时间去了解和思索,不是一个“快”字就能解决的。第三,一味强调“零距离”会使评论娱乐化。鲜明的政治性、强烈的新闻性、广泛的群众性和严格的科学性是新闻评论的主要特点。但是,由于一些媒体无法做到每天都有新观点、新视角,但又要做到与新闻同步,于是评论娱乐化倾向成为评论的唯一取向。比如,在社会转型时期的大背景下,一些评论以一腔道德义愤夸张地放纵嘲讽。这种不加分析和思考的评论失去了评论应有的功能,更不能起到引导社会舆论的作用。

如何实现“零+1”距离

首先,必须坚持真实。新闻评论从本质上说是新闻传播的一种,所以必须无条件坚持新闻的传播规律,即真实性、准确性、权威性、可信性。在做新闻评论节目时,不能盲目赶超网络等新媒体评论的发稿速度,拿新闻评论来进行赛跑。有些媒体一味图快,把不确切的消息妄加评说,以“时评”的形式抢发出来,结果导致事由失真、评论失言、导向失准,不仅使有些评论成为“垃圾”,而且败坏了新闻评论乃至媒体的声誉,更对社会舆论产生了误导。

其次,对热点新闻的报道评论尽量追求独到的视角和有见地的思想。新闻评论不仅仅传播新闻事实,更要传播对新闻事实的思考。在当今信息独家占有越来越困难的情况下,媒体可以没有独家报道,却不能没有独到的视角和有见地的思想,这样才能做到评论与新闻之间距离的“1”。正是这种“冲破表面现象”的声音,拨开了喧嚣尘土的迷雾,帮助观众理解了事物的复杂性,找准了自己的现实位置和努力方向。

篇8

【关键词】

网络新闻;专题新闻;网络评论

当今的时代是电子媒介的时代,网络再也不像20年前的电视一样,没有几个人能够看到了。现在,网络的飞速发展给社会以强大的推动作用。现在网络的作用不言而喻,而新闻和广告更是网络上的“重头戏”,网络新闻的发展是在报纸、广播和电视的基础上,以计算机为媒介,延伸出的一种新的新闻传播方式-网络新闻。

1 网络新闻的特点

网络新闻评论分为专家评论、编辑评论和网民评论,无疑最具互联网特征的首推网民的交互性评论。网络新闻评论体现了网民的基本需求:一是“交流性”,互联网提供了一个网民交流的公共场所,大量意见和观点通过网络媒介汇集、交换和传播。二是“参与性”,网民通过网络传媒发表自己的观点,实现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权利和义务。网络新闻评论处于新闻评论和互联网的交汇点,它在传统媒体评论内容和形态上异化出自己的特点。网络新闻评论较之传统媒体评论,无论其蕴含的内容、表现的形式,抑或承载功能、社会的作用都有很大的区别。充分认识网络评论的特点,对于发挥新闻评论积极的社会作用大有裨益。

1.1 网络评论的开放性

网络受众追求开放的新闻信息传授在互联网络上比较传统媒体更容易得到满足。开放的心态、平和的态度是网络评论实现传播和交流的基础。

1.2 网络评论的参与性

最具互联网特征的网民评论,为一切传统媒体所望尘莫及。今天的网民对于网络新闻不仅仅满足于消费,而表现为强烈的参与。它为现实社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舆论多元的空间。其强大的互动性,吸引了天南地北的网友广泛参与,在重大社会事件发生时迅速形成舆论。网络新闻评论可以看作是一种“互动式评论”。许多网站在新闻栏目开设“我要评论”且人气很旺,就说明了这点。这种及时交流反映民意的速度之快,显示着网上舆论极具更新的趋势。

1.3 网络评论的随意性

以网民为主体的网络评论与传统媒体评论相比,带来了新的内容不确定性。网络评论应进行正确的舆论导向,符合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由于互联网的开放平等、即时交互等网络特性,导致“无害的”网络新闻评论的外延远比“有益的”网评概念来得宽泛。他们的客观存在对互联网的发展是有意义的,对丰富网民的文化生活也有促进作用。由于网络评论反映社会的多元而驳杂,还导致有些网络新闻评论总体上是有益的,但是评论枝节上有一定的不正确之处。

2 网络新闻采访的特点

近年来,随着网络新闻的发展,其网络新闻采访也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样式,与传统新闻采访相比较,网络新闻采访具有如下特点:

2.1 采访工具的全数字化

网络新闻采访所采用的采访工具主要是全数字化的计算机网络,以及可以与这一网络想通的一系列全数字化的新闻采访和传输工具。

2.2 采访内容的多媒体性

网络新闻采访是以多媒体新闻素材为其采访对象的,其采访涵盖和融合了传统三大媒介新闻采集的内容,即由静态的文字和图片的采访,又包括声音和动态视频的采集和摄录,是一种多媒体的全方位的采集新闻素材的活动。

2.3 采访方法的交互式

网络的最大特点是其交互性,这一特性也能从网络记者和网络新闻采访方式中体现出来。

3 专题新闻的特点

3.1 专题新闻以大事件为原材料

专题新闻通常报道的就是大事件,具有特大的影响以及重要的历史时刻和重大意义的事件。专题新闻没有新闻报道那么简略和及时,它通常要彻底的调查整个事件,进行跟踪调查,从而找出事件本质的信息,做成强力度报,来感染受众。

专题新闻的篇幅一般很大,报纸、广播、电视都是如此,这样由于媒介条件的原因。一般专题新闻都是以连续报道为主。

3.2 专题新闻具有连续性

专题新闻比较特殊的一个特点就是它具有连续性,即指专题新闻报道某一新闻或事件会连续若干期追踪报道,这样能使读者更加重视这篇报道,也加强了新闻的重要性和感染力。连续性报道,也叫做调查式报道,是一边采访调查,一边发出报道。随着采访调查工作的进展,刊发出一系列连续性的报道。人们从连续性报道中,一方面可以清楚的看到新闻事件发展的轨迹,另一方面也可以了解记者采访调查的进程以及每步采访所形成的思考。

4 网络新闻与专题新闻的关系

专题新闻,原来是报纸同广播电视相抗衡的主要报道方式。它是一种系统而深入地反映重大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阐明事件的因果关系,揭示实质,追踪与探索事件的发展趋势和报道方式。它要求“以今日的事态核对昨日之背景,从而说出明日的意义来”,因此,在专业新闻中往往要求提供大量的系统的背景材料。专题新闻崛起的深层原因是读者的需要,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使世界相对的变得越来越小,地球上很多事情的发生,事态的发展,与每个人的切身利益更为密切相关。人们需要从大众传媒上获得信息。了解周围的变化,以确保自己的行动,瘦众不满足于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更想知道这些事为什么发生,意味着什么,与自己的关系如何。

在这种情况下,专题新闻受到大众的欢迎就不足为奇了。但是由于网络新闻专题的全方位、猛烈的冲击,似乎专题新闻要寿终正寝了。其实不然,由于网络新闻专题有可能使受众迷失在数据里,受众最终返回新闻专题主页的可能性越来越小,大大影响了传播效果。且网络新闻专题由的仅仅是简单的资料汇总,没有梳理等等一系列的缺点使得专题新闻有理由相信自己可以走出困境,散发理性的光辉。

5 网络新闻与专题新闻的异同

首先,从网络新闻的特点看,网络新闻具有开放性、参与性、随意性、集纳性,这说明网络新闻的刊登与报道可以随意一些,而且报道面非常广泛,利用开放性的特点,来报道各方面的新闻。

开放的心态、平和的态度是网络评论实现传播和交流的基础,网络新闻评论还可以看作是一种“互动式评论”。它的客观存在对互联网的发展是很有意义的,对丰富网民的文化生活也有促进作用。由于网络评论反映社会的多元而驳杂,还导致有些网络新闻评论总体上是有益的,但是评论枝节上有一定的不正确之处。它要求随着新闻事件向纵深发展,不断向专题评论充实最新最快信息,争取以尽可能快的速度跟进事件的发生发展,同时将与新闻事件相关的横向报道和背景资料等容纳在专题新闻评论中。

其次,从网络新闻对人民意愿的影响上看,网络新闻评论是在网络媒体上就当前新闻事件或事态发表的评价性意见。网络媒体论坛,是网络媒体在互联网上为网民提供的就新闻和社会问题发表和交换意见的场所,是在相互传递和交换信息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无形的用户交流网。因其强大的互动性,吸引了天南地北各行各业网民的广泛参与,往往在重大问题发生时具有迅速形成舆论的功能。论坛的及时性和交互性使其更具网络特点。

因此,网络新闻与专题新闻的异同就在于其本身的特点,以及二者对社会和对人民的影响不同,各有所长,也都互相弥补了各自的不足,二者都深受大众的喜爱。

【参考文献】

篇9

近几年,民生新闻风行全国,各地广播电台纷纷推出了自己开办的民生新闻节目。民生新闻的蓬勃发展成为中国传媒界近几年少有的现象,而广播民生新闻节目主持人的语言特点也成为学界研究的重点。

一、广播民生新闻节目的特点

(一)通俗易懂,表现方式多样化

广播民生新闻将关注的焦点放在百姓的日常生活上,决定了它的平民化特性,无论是内容、语言,还是表现形式,都是最通俗易懂的。比如,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夹叙夹议》节目有一期是专门讲经济发展的。节目从一个小股民日常生活的变化谈起,讲到股市的波动对他个人生活的影响,进而谈到整个经济大环境的变化。这样,枯燥的统计数字立刻变得鲜活起来,深奥的经济学原理也让人觉得触手可及。

(二)主持人的“平民化”表达方式

平民视角、民生内容是民生新闻的核心特点。而作为民生新闻节目重要构成部分的主持人也应当符合节目的整体风格,所以,“平民化”成为民生新闻节目主持人的重要特点,主要表现为:

1、视角“平民化”。传统的广播新闻节目,要求播音员字正腔圆、语势稳健,如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的《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就着重强调了庄重大气、稳健有力的播报风格。而广播民生新闻节目与此类新闻节目有着明显的区别。由于民生新闻的题材直接关系到百姓的日常生活和切身利益,因此,广播民生新闻节目主持人的“平等”观念突破了“播报”的模式。在百姓看来,他们并不是在播报新闻,而是像邻居、朋友一样,用彼此熟悉的话语方式拉着家常,表情丰富、话语生动地聊着身边的事、周围的人。这里表现出的平民视角正是主持人对百姓的关心和对听众的贴心。

2、表达内容“平民化”。广播民生新闻将百姓的日常生活作为主要内容,决定了节目切入视角的“平民化”。但是琐碎的日常生活如何体现出报道价值,这就需要主持人对于民生新闻的“加工”了。广播民生新闻节目主持人“加工”信息的特色就在于“平民化”的解读和分析。他们经常会利用讲故事、打比方的方式,从小事入手,“深入浅出”地帮助老百姓分析、理解内容背后的含义。而且他们还经常巧妙地运用老百姓所熟悉的口语、俗语和歇后语等,来配合叙事说理。这样,新闻节目主持人的语言就变得通俗、丰富、鲜活了。

二、广播民生新闻节目的主持现状

民生新闻节目在全国各地广播电台竞相开花,涌现出很多优秀的广播节目,如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的《夹叙夹议》,天津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广播的《新闻你我他》等。这些节目不光满足了听众的需求,而且为我国新闻媒体事业的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但受到工作人员自身的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的差异的影响,各地节目的质量参差不齐。而作为节目主体的主持人,在语言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普通话不“普通”。很多一线的广播节目主持人没有经过严格的普通话训练就匆匆上岗,经常出现发音不标准等问题。这不仅影响了传播的效果,更是对听众不负责任的表现。

第二,现在众多的广播电台都要求实行主持人的“采、编、播”一体化。这样做一方面使主持人最大限度地参与到节目的整个制作流程,有助于主持人把握节目整体,但另一方面,由于主持人对播出设备的操作等工作并不在行,因此节目中时常出现空播、停播等播出事故。第三,主持人的评论水平不高。一些地方广播电台民生新闻节目出现泛娱乐化倾向,主持人在评论的时候信马由缰、随意调侃。

通过对以上问题的分析,我们看到,主持人要提高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必须努力地进行一些科学系统的声音训练和有声语言表达能力的练习。同时,要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加强自己的道德建设。否则,势必会影响传播效果,也会使主持人在听众中的良好形象大打折扣。

三、广播民生新闻节目主持人语言特点分析

广播民生新闻节目立足百姓,服务百姓,节目题材直接关系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和切身利益。新闻内容注重平民化、趣味化、故事化,这就要求我们的主持人应当放下身段,使自己与听众像朋友一样去交流和沟通。同时,主持人的语言特点也受个人的心理、文化、气质等因素的影响。“主持人的语言可以通过主持人所关注的话题、立意、材料组织、话语方式、表达特点表现出来。纵观优秀节目主持人的语言,或与他们的经历有关,或与他们的性格有关,或与他们的知识背景有关,或与他们的情感体验有关,或与他们的文学修养(包括语言修养)有关,或与他们的审美追求有关”①。这也就是说,主持人的语言特点同时也受到自身主观因素的影响。

与电视的视听语言不同的是,广播节目仅仅依靠“声音”来表现内容,而且广播民生新闻节目要求主持人在播报、讲述及点评等多种表现形式之间自由转换,因此对主持人的语言表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广播民生新闻节目主持人语言的共性特点

1、精粹口语,生动鲜活。“传播不是传播者向受传者传递信息的单向过程,而是具有信息交流的双向性质”②。对于广播民生新闻节目主持人来说,平民化的生活语言能更好地为节目服务。语言的表达不能用“说教式”、“命令式”,主持人应当用“以理服人,以情感人”的方式去感动听众。这种平等的双向交流,对听众来说,是最好的尊重和理解方式。主持人语言的平实、谦和可以给听众以亲切感、自然感。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我们所说的“口语化”是指在剔除了生活中自然语言的糟粕成分,有着深厚的语言功力支撑并富于美感的返璞归真的口语,而不是生活中彻头彻尾的口语③。纵观全国各地广播电台的民生新闻类节目,几乎所有的主持人都采用口语化的新闻播报方式,以平常的生活语气,树立和听众平等的观念,在语言中增加一些日常辅助的语句,用群众化的语言方式把新闻“说”出来。

2、坦率真诚,直达人心。坦率真诚,乃交友之道。主持人和听众之间也要建立这种朋友间的关系,因此,坦率真诚同样不可缺少。从传播学上讲,传播者向受众传播的首先是编码,这些编码必须经过受众的解读之后才能被接收和理解,这就要求受众具备一定的解码能力。而主持人作为大众媒介中的传播者,应该努力提高编码水平,降低对听众解码能力的要求。广播既然是大众传播媒体,以朋友身份、平等关系出现的民生新闻节目主持人,自应放下身段、降低视角,以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方式拓展听众的视野。通俗易懂是一种沟通方式,它是一种态度,同时也是一种能力。

3、善用幽默,冷面调侃。幽默是一种修养,也是一种艺术,更是丰厚学识和心底智慧的折光。主持人如果善于使用“幽默”这一法宝,将会使节目熠熠生辉。幽默的语言对于综艺娱乐节目适用,对于广播民生新闻节目同样适用。新闻类节目因其时效性、客观性、真实性的特质往往给人过于严肃的感觉,如果主持人也表现得过于严肃,传播效果肯定会大打折扣,难以得到受众的认可。但是,如果主持人在严肃的新闻节目中加入适度的幽默和诙谐的语言,就可以减缓新闻节目的节奏,调节新闻节目的严肃气氛,在亦庄亦谐中使受众轻松接收,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

幽默并非一定要让听众捧腹大笑,而是要让听众在微笑之余能对新闻内容理解得更加深刻,所以运用幽默一定要贴切,掌握好分寸。因此对幽默的运用,对于广播民生新闻节目主持人来说,是难点也是重点。

(二)广播民生新闻节目主持人语言中的个性评论

与电视节目相比,广播的表达形式比较单一,只能通过“声音”这一途径向受众传达信息。如何能让受众更好更快地接受自己传达的信息是摆在每一个广播节目主持人面前的难题。而充满个性化的语言,无疑是主持人缩短与受众之间的心理距离的重要手段。语言的个性化,指的是主持人独特的语言表达习惯。个性化是节目主持人的魅力所在。正是这种个性的魅力吸引着受众,进而喜爱这个节目。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成为如今广播民生新闻节目的重要特征。

广播民生新闻节目与常规新闻播报节目有很大的不同,其中一点就是民生新闻节目中穿插了很大比例的主持人评论语言。而受到文化水平、个人阅历、思维方式、表达习惯等因素的影响,不同的人对于同一事物会有不同的理解和表达,因此,不同的广播民生新闻节目主持人的评论语言有着明显的区别。这也成为当下广播民生新闻节目主持人语言的又一特点,即个性化的评论语言。笔者将从两个方面来分析当下广播民生新闻节目主持人两种评论方式。

1、事实评论。主持人对新闻事件的评论要贴切,不能说空话、套话,要一针见血、一语中的。在评论时,如果主持人能够平实一些,多提供一些与新闻有关的事实,少说一些评论性极强的话,尽量少表现主持人个人的倾向,让受众在获取更多事实的基础上,自己去下结论做出判断,相信会比义正言辞的说教效果更好一些。

2、含蓄点评。给受众提供更多的事实,让受众自己下结论,这样既表达了自己的立场,也增强了评论的效果。另外,主持人也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来更好的显示评论的色彩。

结语

广播民生新闻节目的主持人既是一个新闻工作者,也是一个语言艺术工作者。主持人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传播主体,要能将这些新闻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出来,传递给听众。广播民生新闻节目主持人集采、编、播于一身,是节目的核心人物,是节目成功与否的关键,而这恰恰也是广播新闻类节目主持人今后努力的方向。但是在提高这些综合能力的同时,我们也绝不能忽视广播民生新闻节目主持人语言基本功和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同时,主持人也应当提高认识,发挥主观能动性,使自己的语言在符合标准的基础上日臻完善。■

参考文献

①吴郁:《当代广播电视播音主持》,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②段鹏:《传播学基础》,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篇10

因此,目前地市级党报新闻评论发展的突破口是:如何发挥地缘和主流优势,有效开发自身潜质,满足受众需求,通过更加及时、权威、深入、可信的分析解读,以及广泛的交流沟通,激活本地“观点市场”,以新闻评论的有效传播来打造媒体影响力。

地市级党报在“观点市场”构建中的优势

毋庸讳言,当前区域内的信息传播平台呈现多元化趋势,地市报受区域特点、体制局限和市场竞争的影响,处于在区域、体制与市场竞争的夹缝中生存的困境,普遍面临着一些问题,如受众范围减少、发行难度加大、报纸的角逐力受到极大挑战等。但是,地市级党报在“观点市场”构建中的优势仍然是非常明显的:

一是地市级党报的公信力。地市级党报的舆论引导能力至关重要,其权威性、公信力是其他媒体无法取代的。随着公共信息平台增多和信息来源渠道的增加,受众对有效信息的取舍难度也随之增加。舆论控制需要地市级党报,舆论的正确导向也需要地市级党报,尤其是重大突发事件,地市级党报的快速反应、理性分析,对于消除受众疑虑,引导受众思想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是地市级党报的影响力。地市级党报的受众群主要是党政领导、机关公务员、企事业单位各级管理者等,这类受众往往掌握着较多社会资源,具有较高的决策话语权,有较高的社会影响力。影响力决定着高度、决定着地市级党报可以很好地利用受众资源,准确把握时代脉搏,办报会更加有的放矢。

三是地市级党报的吸引力。媒体的吸引力来源于内容本身的吸引力,内容是媒体的主要竞争力,而在观点信息内容的占有上,地市级党报有原创性新闻的采访权、权,有专业化的采写、编辑、评论及制作队伍,同时,在接近主流资讯、主流观点及价值观方面,地市级党报的优势更加明显。

抓住受众是关键

对于地市级党报,本地受众是新闻评论传播与交流的主体。信息被受众接受历来被认为是完整的信息传播活动的终端,是实现其价值的最终环节。受众是积极的大众传播参与者,离开了受众,传播就失去了意义,传者只有传播那些符合受众实际需要的信息才会被受众接受,取得好的传播效果。④

我国的党报已经走过了七八十年的风雨征程,在发挥主功能即“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方面积累了极其丰富的经验。今天,地市级党报所面对的受众,无论其构成还是阅读的取向,较之几十年前甚至几年前都有了极大的变化。特别是随着互联网的日益普及,知识结构已发生巨大变化的受众接触并且获知新事物的能力和途径也已经发生了质的飞跃。地市级党报必须抓住现今受众的特点,保持敏锐的评论思维,在实现新闻评论传播的有效服务和有效舆论导向上下工夫。

新闻评论传播的有效服务和有效舆论导向是互为依存的,有效服务是有效舆论导向的基础,有效舆论导向又反过来保证和促进有效服务的实现。在过去的很长一个时期,党报始终处于重导向轻服务的状态,在舆论导向的问题上也是如此。多年来,我们在宣传中反复强调新闻评论的正确舆论导向,然而却往往只考虑要重导向,并不去研究如何使受众接受你的导向,即注意导向的有效性。正确的舆论导向必须考虑传播的有效覆盖以及受众的实际接受程度。有效舆论导向,是要通过对受众需求的有效满足,增强新闻评论的亲和力,充分引发受众的阅读兴趣,进而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将党和政府需要让受众知道的东西,变成受众自然而然的理解,完成新闻评论在舆论宣传中应当完成的感召力和鼓动力。

构建“观点市场”的操作策略

传播学中有一个著名的公式:选择的或然率=所偿的保证/费力的程度。⑤即信息被受众选择的可能性与它提供的报偿程度成正比,与人们获得它的费力程度成反比。新闻评论的传播也受这个规律支配。媒体要以方便受众接收实用、有效的信息为出发点,为受众理解并参与新闻评论的传播创造最方便的条件,做到“传务求通”。对此,地市级党报可以有以下几条思路:

评论版要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报纸的特色,是指一张报纸所特有的、不同于别家报纸的色彩和风格,是报纸个性和特点的集中体现。报纸特色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地方特色。

地市级党报新闻评论版要办出特色,首先要有鲜明的地方性,即地方的特点、地方的特殊性,像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风气、风土人情,等等。评论版面和栏目的名称、稿件选择、语言风格及编辑技巧和版式安排等方面可以做到既突出评论的特色,又体现本土文化风格,同时还反映受众的需求,版面特色明显,灵活多样,吸引本地受众的注意力。

从内容方面看,直接的体现就是评论选题的本地化。选题本地化,就是要从本地受众的需求出发,选择他们关注度比较高的论题。这在地理、心理接近两个层面上能让受众有浓厚的兴趣,因为本地的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与本地受众的生活密切相关,受众对此类评论“阅读期待”也是比较迫切的,而且这也体现了“三贴近”原则。

因此,地市级党报要更多地选择与本地受众休戚相关的现实问题来评论,即使是外地新闻,地市级党报也应该更多地采用“本地化”视角的解读方法,满足本地受众的需求。特别是评论内容不能只停留在异地监督的层面,更要敢于反映和回答本地现实生活中受众所关注的热点问题,敢于发表新鲜而中肯的见解,在本地舆论监督方面有所作为。从一定意义上讲,评论选题本地化的功效与独家新闻的功效是一样的,既能做到避免与其他报纸雷同的评论,又凸显了报纸特色。

评论形式多样化,开阔受众视野。运用评论手段传播观点信息,地市级党报应当秉承“严肃、理智、细心的探究态度,有组织地因而也是有效率地进行问题探讨”⑥,采取认真调查、核实、研究的态度,客观并理性地分析新闻事件或社会问题,恰当地发挥正确舆论的影响。

首先要提供“本报独家观点”,发出自己的“声音”。在争取受众的竞争中,地市级党报必然要在认识新闻事件本质的基础上,运用代表本报立场的各种评论形式(社论、评论员文章、短评等),通过理性的分析,发出权威的声音,甄别事实,引导舆论,为受众提供认识、理解或思考问题的路径或方法。对于评论者来说,最重要的责任之一就是激励受众理性地思考问题,进而得出自己的结论。这应当是地市级党报发挥舆论引导功能的最有力亦是必不可少的手段。

其次要舍得拿出一定的版面,刊发“他家”言论精华,做观点信息的“集纳商”,在汇集之中显示“本报特色”。这是媒体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无奈而又高明的做法。无奈在于,现今的新闻媒体数量庞大,受众对于某一个媒体的专一度与忠诚度减弱,迫使媒体必须成为内容的“集纳商”,来最大化地巩固已有的受众群,吸引潜在受众的注意力;其高明之处在于,“汇天下精华”并非只是被动的“二次传播”,一样可以通过相应的手段或方法在形式和内容上做到不落俗套、极富魅力,以此来“扬独家之优势”。

“发言空间”多层次,拓展受众参与面。新闻评论作为意见传播、观点交流的工具,对媒体来说,是体现媒体立场的旗帜和号角;对受众来说,是表达利益诉求,进行利益博弈的渠道和工具。同时,新闻评论还有启迪民智、澄清公理、明辨是非的思想文化价值。正因为如此,使得“具备独到认识、能超越一般受众认知水平”成为多数报纸(特别是主流报纸)言论版的选稿标准,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新闻评论传播与交流的高“门槛”。例如,目前活跃在一些发行量与口碑俱佳的报纸评论版的作者基本上是具有经济学、法学、政治学、历史学等知识背景的专家学者,以及具备丰富阅历感知的媒体人。他们既具表达能力,又有表达智慧。虽然社会精英的身份和其文章所体现的慎重严密使观点信息平添了一种权威性,但是这种对评论作者的选择倾向,在某种程度上必然会带来对普通受众所写的评论文章的弱势处理。这一现象在地市级报纸评论版也有一定的普遍性。

对此,《人民日报》评论员陈家兴曾撰文提醒:“如果我们要提高门槛,要求时评文章有专家的深刻、有精英的独特、有文章家的文笔,则大批的时评作者也就是公众势必就被挡在了门外。如此一来,可能使时评失去了其背后深刻的社会意义,公众的话语权可能就失去了一个自由表达的平台。”⑦

试想,如果所有的新闻评论版面上充斥着某一个群体或某一个阶层的言论,是否有利于观点信息传播的生态平衡?这显然与新闻媒体作为社会公器的本质属性相违背。“如果一种对所有的人都具有头等重要性的工具仅仅供少数人使用,且不能提供人们所需要的服务,那么此时,利用那种工具的少数人的自由就处在危险之中了。”⑧

诚然,由于受版面的限制,报纸不可能给社会当中的每个人提供发言的机会。但是在观点的“精英化”与“草根化”之间,还是需要实现某种平衡的。

在具体操作中,地市级党报有条件实行评论栏目“分层”设置,即:在评论版面上既要有为专家学者开辟的“学者观点”、“学者论坛”,也要有张扬普通受众个体话语的“一家之言”、“各抒己见”和“自以为是”,还要有机动灵活的“编读往来”、“他山之石”;同时,还可以仿效网络新闻媒体的一些做法,如:设置“论坛”,不定期地推出各种有益话题,供本地受众参与讨论;实施“报网互动”,设置“网友之声”,将本报网络版的言论内容延伸至纸媒,使观点信息传播立体化、多样化;另外,评论版面还应开辟“三言两语”评论栏目,有感即发,有疑即质,有错即批,一语中的地表明对某一问题、某一观点或某一提法的意见和态度……

特别应该注重社会底层弱势群体的合理诉求,更多地设置适合他们发言的评论栏目,满足其参与评说的需求,使得社会当中不同阶层、不同职业、不同知识背景、不同见解的受众的“声音”都得到平等的表达机会,借用《中国青年报》总编辑李学谦的话说,就是要“大嘴小嘴都说话”⑨。

注 释:

①按照新华社“舆论引导有效性和影响力研究”课题报告中对“主流媒体”提出的6条判断标准,地市级党报毫无疑问是区域性的主流媒体。见《主流媒体如何增强舆论引导有效性和影响力之三:重视对几类重要报道领域的改革与创新》,《中国记者》,2004(1)。

②朱学文:《地市报现状与发展对策》,《新闻战线》,2009(4)。

③王贵海:《在中国地市报研究会成立20周年大会上的工作报告》,《中国地市报人》,2008(12)。

④笔者曾就此问题撰文探讨,参见谢明辉《新闻评论的受众观念》,《新闻大学》,2000年冬季号,第45~47页。

⑤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美]:《传播学概论》,北京:新华出版社,1984年版,第114页。

⑥李良荣:《当代西方新闻媒体》,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52页。

⑦陈家兴:《时评,让公众思考着》,《新闻记者》,2003(11)。

⑧新闻自由委员会[美](The Commission Freedom of the Press)、展江、王征、王涛(译):《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2)

篇11

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95-0013-02

多媒体信息日新月异、信息传播速度的逐渐加快,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网络新闻应运而生。“网络新闻”突破了传统新闻的概念,给受众带来一种全新的体验。受众从此以后不仅不需要受到传统新闻的束缚,而且还可以自己的新闻,让新闻成为人们互相交流的平台,在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网络新闻的传播效果以及传播速度在社会中产生了很大的反响。所以,我们有必要对网络新闻传播效果的评估作用以及方法进行深入的探讨。

1网络新闻传播效果的内涵

针对网络新闻传播的效果而言,主要分为两个方面:其一,网络新闻报道对受众的影响,也就是指新闻在报道时,在观众中所受到的关注程度是否与新闻播报的预期目标相吻合。如果达到了预期目标,或者超过了预计目标,那就说明新闻传播的效果很好。新闻的传播效果不仅仅是对新闻工作者业务水平高低的体现,与此同时,它也能反映出现阶段网络新闻传播方式是否适合当前情况;其二,网络新闻在社会中产生的影响。在社会中,网络新闻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带来积极向上的正面影响,有时也会带来消极的负面影响,所以,在对它产生的效果进行评估时,就要全面的审视网络新闻在受众当中以及社会当中产生的影响力。

2对网络新闻传播效果进行评估的作用

2.1从网络新闻传播效果当中了解受众情况

网络新闻的传播最终所产生的效果,不仅与新闻传播工作者的业务水平好坏有关,还与受众的自身需求有关系。对新闻的效果进行评估,可以在一定层面上分析出受众的需求,根据受众的不同需求来调整新闻传播的方向以及新闻传播的内容。

2.2依据网络新闻的传播效果来转变传播方式

作为网络传播,网站要时刻掌握新闻传播的效果,要清楚什么样的新闻会得到受众的关注,什么样的新闻引发的社会影响大。并且,要对不同新闻所产生的不同效果进行深入的分析,找到影响传播效果的根源,及时的调整传播策略,转变网络新闻的传播方式。

2.3从网络新闻传播效果上掌握民意

网络新闻无论是对受众还是社会都会在一定程度上产生影响。它的传播效果可以从某一方面来反映出社会动态以及受众的价值取向,所以,对于网络新闻传播所产生的效果进行评估,可以从中很好的分析出社会中的人情冷暖,甚至有时会帮助一些困难人群来解决他们所面临的实际问题。

3网络新闻传播效果评估的具体方法

3.1通过网民的点击量来评估新闻传播效果

对于网络新闻来说,新闻的点击量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一条新闻正文被阅读的次数。网络新闻所呈现出来的文本格式,具有非常鲜明的层次,正文是整条新闻当中最重要的部分,所以,要想知道新闻是否被受众所关注,那么,就要看新闻正文的阅读率,阅读率越高则说明这条新闻越受关注。新闻点击量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新闻是否有价值。新闻的价值不仅仅包含了其本身的阅读价值,还包含了它的宣传以及舆论价值等。往往网民会通过一条新闻的标题来判断新闻的内容是否值得关注,虽然这种判断对新闻本身来说是不公平的、而且是非常片面的,但是,这恰恰是网络新闻的一个特点。受众是否对新闻产生阅读兴趣,都只是在一瞬间的判断;第二,新闻的表现形式是否吸引网民。由于网络新闻的特殊性,网民对新闻价值的判读通常都只是通过标题,标题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受众对新闻阅读的选择,新闻标题在字体,颜色,大小上的处理,都有可能会影响受众的阅读兴趣。

3.2从新闻的排行榜上来评估新闻的传播效果

对新闻的排行主要是根据新闻的点击量,把受关注的前几名新闻排列出来,并且随时更新,定期公布。新闻排行榜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受众的阅读取向,同时它自身也会产生一种“正反馈”的效应。点击量越高、在排行榜中越靠前的新闻,就会越受到网民的关注,而与之相反的是,点击量越低的就会越被人忽视。因此,新闻排行榜在某一层面上来讲,它是网民阅读趋势的一个风向标,可以引导网民的阅读取向。但是又不能将它简单的与阅读取向划等号,所以,对于新闻排行榜所产生的新闻传播效果要辩证的去分析它的影响力。

3.3从网站的访问流量上来评估网络新闻的传播效果

网站新闻网页所显示出来的访问流量也可以作为衡量新闻传播效果的一个标准。流量的统计主要分为:分时段的流量统计分析、分地域的流量统计分析、分类别的流量统计分析以及典型时刻的流量统计分析。通过这四种模式的流量分析统计,基本上可以判断出网络新闻在受众当中所产生的效果。

3.4通过对网民评论的分析来评估网络新闻的传播效果

3.4.1评论量是新闻事件社会影响力的反映

如果受众在阅读新闻的同时还积极参与了对新闻内容的讨论,那么,就说明新闻对受众产生了影响。所以,受众对新闻的评论量是衡量网络新闻传播效果的一个标准。同样的一条新闻,可能会在很多新闻页面重复报道,这样一来,受众评论也可能会有些分散,这就需要网络新闻工作者把对同一个新闻内容的评论集中收集到一起,再累积计算出总的评论量,进一步评估新闻的传播效果。

3.4.2网民的评论体现了社会意见

网民对新闻的评论在一定程度上会对社会意见产生影响,尤其是在一些社会问题上,它往往会主导社会意见走向。有些时候,网民的评论是形成网络舆论的先决条件,所以,对评论数量以及评论内容的监测,是对新闻传播效果评估的重要手段。

3.5观察媒体的反应,评估网络新闻传播效果

针对新闻媒体的转发量进行分析,进而对网络新闻传播效果进行评估。在评估新闻传播效果的方法中,除了网民对新闻的转发量以外,其它新闻网站对本网站新闻的转发数量,也可以作为衡量网络新闻传播效果的一个重要标准。它的评估方法和网民对新闻转发量的评估方法是一样的。同时,媒体对新闻的跟进报道也可以反映出网络新闻的传播效果。有的时候会有一些具有很大价值的新闻报道,这些报道往往都会引起网民围观,产生巨大的社会影响力。虽然这个报道可能最初只是来自某一个网站,但是,因为它的影响力得到其它媒体的认同,所以就很有可能被其它媒体进行跟进报道。由网络新闻报道而引发的跟进报道,这个跟进报道的强度以及规模,都可以从侧面反映出网络新闻的传播效果,我们也可以根据这个现象来对它进行具体的评估。

4结论

网络新闻为信息传播以及思想宣传做出了重要贡献,它是网络信息时代的新兴产物,自身具有很强的舆论导向性并且符合了时代的发展趋势。深入的分析网络新闻的传播效果以及对它产生的效果进行评估,让新闻工作者能够进一步探索网络新闻传播的特点,进而提高新闻传播质量、提高新闻的正面影响力。

参考文献

篇12

广泛参与性由于网络的技术特点,只要身边有联网电脑,关注新闻时事的人就可以登录互联网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这是电视媒体望尘莫及的。一些网络媒介在重大新闻发生时开设“BBS论坛”,网友发帖子数量每每数以万计。网络以前所未有的力量为社会开辟了新的评论空间,而这种评论空间又因不受时空限制,特别是不受电视等传统媒体对公众发表言论的绝对选择权限制而极大地调动了网民参与的积极性。再加上网络电视的出现,弥补了网络原有的声像缺失,网络参与者越发增多。

自由开放性网络评论的开放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表现在网民在接受信息和发表言论时理论上的无限自由度;一方面表现在网络评论的内容也更加具有开放性,开放是网络评论传播的基础。比如目前一些网络媒体在处理重大和重要以及突发事件时,不仅采取直播形式对事件进行实时报道,而且还为网民创造参与评论的空间,对事件进行即时评论,这种个性化、多元化、多点对多点的广泛参与,印证了网络评论的开放性。

内容的离散性由于互联网的开放平等、即时交互等网络特性,导致“边缘评论”或“离题评论”的信息量明显增大,其评论的内容也有很强的不确定性。这种多元化和离散性的评论无疑推动了网络评论的发展。但一些“离题评论”其实已经不是评论,只是借助网络评论平台提供的空间根据自己的好恶将随意的内容写在上面。当然这也难免有一些有害的信息混杂其间,形成网络评论噪音。

评论的大容量性网络评论具有跨时空、超文本、大容量的显著特征。如今的受众不仅仅满足于单一的事件评论,而是随着受众接受水平的提高和参与意识的增强,网民更加希望得到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的信息。而网络新闻评论通过网民的参与和互动正向专栏集纳化方向发展。主要表现在随着新闻事件向纵深发展,不断向专题评论充实最新最快信息,同时将相关背景资料等内容填充在专题新闻评论中。通过网民的互动,评论在“海量信息”的支撑下逐步向深层次发展。一些网站还在图片、照片,视音频方面下了很大工夫,以补充网络评论“具像化”不足,提高传播效果。

传受人群的相对确定性从网络新闻的角度讲,网民有两层含义:一层含义是网民是受众,是网络评论的阅读者和接受者。另一层含义是网民是传者,是评论信息的生产者和传播者。而后者更多的既是受者又是传者。但不管是受者还是传者,网民的一个共同特征就是必须通过“网络手段”实现其网民身份和发表网络评论。由于这种较强的技术约束性,网络新闻评论的参与人群也相对固定,也就是说,网络评论的接受人群基本上限制在会使用网络的相对固定的人群中。而这一人群的总体特征就是具有知识化和现代化倾向。

由于网络新闻评论的这些独特优势,使得近年来大量的电视新闻评论受众被网络分流。特别是随着网络电视的兴起,网络积极吸纳电视的传播优势,进一步加速了电视观众的分流。

那么,面对网络新闻评论的迅猛发展态势,电视新闻评论应该怎样应对挑战,发展电视新闻评论呢?

强化电视新闻评论的“电视特征”与网络新闻评论相比,电视新闻评论的“电视特征”一直是一个比较明显的优势,突出这个优势是电视新闻评论赢得观众的一个重要因素。首先是电视的具像化特征。电视评论主要以事件、人物的直观影像反映在电视屏幕上,这与网络评论的信息(文字)的间接性传播相比,更加具有直接性。电视评论可以通过现场报道、纪实拍摄,发挥电视特有的声画一体的优势,以电视影像特有的张力,增强电视评论的说服力。其次是评论形式的多样化特征。由于电视评论节目是可以由画面、声音、同期采访、字幕乃至电子特技等多种视听符号和表达手段来结构,所以从表现形式来讲也多种多样,比如像《焦点访谈》、《新闻调查》偏重报道的评论节目,像直播+主持人(嘉宾)类评论节目,像《新闻会客厅》以少数嘉宾参与的言论为主的评论,还有参与者相对较多的新闻性谈话类节目,都属于评论节目的范畴。再次是人际传播特征。电视新闻评论相对网络新闻评论来说,特别是在“评论”信息传播环节,更接近人际传播,或者可以称为“准人际传播”。口语传播在这里能够得到充分的体现,它能够实现屏幕内特定交流人群的充分互动。对于屏幕外的观众来说,这种传播方式的接受效果也较网络评论要好,但不足是除了现场直播类评论节目外,很难实现与屏幕之外的人群的直接互动。以上这些特征是网络评论难以企及的,电视评论应将这些优势充分放大,形成竞争强势。

强化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个性“凤凰”以短短的8年时间创造了一个华语电视媒体的奇迹,这其中,具有“凤凰”特色的评论节目的构建功不可没。观众不难发现,不论是《锵锵三人行》,还是《有报天天读》,“凤凰”的所有评论节目都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电视新闻评论的这种个性,也是网络新闻评论很难比拟的一个优势。电视新闻评论的个性化可以有多种方式:比如评论内容的个性化、节目形式的个性化、主持评论风格的个性化等。关键是要根据节目的定位,充分发掘个性,让观众对节目能够产生深刻的印象。

强化电视新闻评论的专业化水准与网络新闻评论的随意性、开放性相比,电视新闻评论的专业化也可以在竞争中创造优势。特别是在专业性强的特殊领域,权威专家和业界知名人士通过电视与观众谋面,对某一领域发生的新闻事件进行点评,这往往更能吸引观众的目光。比如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4套)在伊拉克战争期间的特别节目,就是邀请知名军事专家紧跟战争动态,通过电视发表评论,结果该节目在同一时期不同电视媒体的同一题材的报道中脱颖而出,取得了很高的收视率。

强化电视新闻评论的平民化电视新闻评论平民化包含两层意思:一是电视新闻评论的主体事件具有“三贴近”的内涵;二是以平民角度和平民化的叙述方式来进行评论。比较有代表性的像原北京电视台的《元元说话》等节目,更加关注百姓身边的事、与百姓有密切关系的事,并对此进行平民化的评论,通过对日常生活的提炼、发表见解,来关照生活、反思生活,进而达到电视新闻评论的广泛教化功能。

强化电视新闻评论方式的娱乐化随着电视新闻报道和电视评论的发展,电视新闻评论的叙述方式也更加多元化,特别是轻松、自然、诙谐的表述方式更加容易为观众所接受。比如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的《今晚》、《马斌读报》,都采取了一种娱乐化的方式进行讲述与评说。再比如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在2006年世界杯期间开设的一档足球评论栏目,由著名主持人白岩松等3人共同主持(其实没有主持),整个谈话氛围基本上就相当于熟悉的街坊四邻茶余饭后聚在一起聊天,但聊天的内容和评论的内涵还是非常有专业水准的,更重要的是这种朴实自然幽默的评论风格是一种创新,是电视评论方式多元化的一种倾向。

篇13

1.创新思想,引领思潮。江西《新余日报》2013年3月29日发表的评论《节约也有时代特点》,以中央出台八项规定后神州大地上掀起“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劲风为写作背景,指出“节约的时代特点”应该体现在:一是把节约与反腐,与改进工作作风紧密联系起来,遏制公款开支和消费;二是把节约更多地体现在节能减排、资源循环利用上;三是把树立节约的观念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联系起来。观点更符合科学发展、转型发展、以人为本等理念,更具有创新思想、引领思潮的意义,因而也更具有时代感和认识价值。

2.回应热点,引导多元。多年来面对突发事件、热点新闻,全国各媒体有责任感的新闻评论工作者纷纷予以点评,旗帜鲜明地甄别是非、释疑解惑,形成主流声音。2012年6月,《人民日报》“人民论坛”栏目连续发表5篇题为《我们时代需要怎样的价值》的系列署名时评,通过对当下存在的几种畸形社会现象(心态)的深度剖析,并旗帜鲜明地指出在一个泥沙俱下的转型社会,我们应该怎样遵守公共规则、捍卫底线伦理,作出无愧于时代的价值选择。

3.针砭时弊,抨击腐恶。除了舆论导向的功效,新闻评论还应发挥舆论监督利器的作用。尤其是在各种矛盾日益突出的社会转型、改革攻坚期,新闻评论更要敢于“亮剑”,抨击和鞭答各种腐败现象和不良之风,以有效的舆论监督捍卫正义,维护公平,传递正能量。

文风入时

1.更注重求真务实。摆事实、讲道理是新闻评论的显著特性之一,因此新闻评论工作者要不断向假话、空话、大话、套话、官话、废话等党八股文风开刀,把以事实为论据、用论据服务论点的做法当作端正文风、革故鼎新的首要任务。

2.更注重及时主动发声。新闻评论是一种时效性很强的议论文体,它所评论的内容几乎都是新近发生的新闻事实,甚至经常与新闻报道“捆绑发送”,因此在当今“大众麦克风时代”,进一步提高时效性,让新闻评论在“第一时间”及时发声显得尤为重要。

3.更注重亲民、接地气。近两年,新闻界深入持续开展“走转改”活动,新闻评论的运作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更亲民更接地气,体现出越来越鲜明的“平民化”趋势。

4.更注重战斗性。尤其是针砭时弊、抨击假恶丑的时评,不仅要切中时弊,警醒世人,而且要力求深邃、犀利、泼辣,一针见血,入木三分,读之有味。机制入时

当前比较有时代新意的新闻评论工作机制有这么几种:

1、评论采访机制。近几年来,一些新闻媒体鼓励新闻记者动手撰写评论,并尝试设立评论记者工作机制。新闻评论作者也要到一线采访,以采访到的第一手材料作为立论的依据和基础,力求言之有物、论之有据,大大增强了舆论的引导能力。

2、专版策划机制。近些年来,国内一些报纸在经营新闻时评专版,影响比较大的有《中国青年报》《南方都市报》《青年时报》的时评专版。时评专版机制注重策划包装,话题集中,观点信息量大,有规模效应,写作队伍趋于民众化。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