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对外贸易重要性

对外贸易重要性范文

发布时间:2024-01-14 15:51:15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对外贸易重要性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对外贸易重要性

篇1

一、要素成本的含义

现代西方经济学家认为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力、土地、资本、企业家才能四种,企业是用生产要素来进行生产的,使用这些要素,必须向其所有者支付一定的费用,这种费用就叫作要素成本。因此,我们理解的要素成本就是从购买生产要素角度来看的厂商成本,即企业用于购买土地、资源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所产生的成本。在国际贸易中,生产商支出的要素成本,从另一方面看也就是要素所有者的收入,即土地所有者得到租金,资本所有者得到利息,而劳动所有者得到工资。

二、比较优势在我国实践中的不足

中国加入WTO以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化和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多种客观因素限制了我国比较优势的发挥,比较优势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已经显示出不适应性。

1.大国经济效应限制了比较优势的发挥

中国的对外贸易经过30年的发展,成为一个贸易大国,然而,出口贸易规模的增长,限制了比较优势的发挥。近年来,我国经常遭到进口国的贸易壁垒和贸易报复,进口配额限制、反倾销诉讼的案例层出不穷,技术性贸易壁垒不断增多,贸易摩擦也不断出现。

由于我国进出口量庞大,大国的经济效应一方面会引起进口产品价格上涨,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我国已成为全球初级产品市场的最重要的大买家,我们进口的大宗商品价格一路上扬。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生产规模增长过快,出口增长过猛,再加之国际上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竞争日益激烈,致使此类商品国际市场价格下跌。

2.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品难以继续

技术的创新改变了劳动力的比较优势。我国拥有廉价劳动力,按照比较优势的法则,应该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生产的产品主要构成成本是劳动力。但考虑到技术因素,问题就随之出现了,新的技术引入可以改变商品中投入要素的构成,这意味着技术可以减少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劳动力投入。因而,生产这种劳动密集型产品就失去了竞争力。其次,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进入障碍低导致一窝蜂。一般情况下,产业的进人障碍主要包括三类:资本规模、技术限制和政策法规,劳动密集型产业对资本、技术的要求较低,因而其产业的进人障碍不高。这对我国来说是一种陷阱,因为产业的进入障碍不高容易引来一窝蜂的投入,激烈的竞争下,生产成本的竞争优势逐渐流失。所以,经济水平和消费水平的提高会提高劳动力的价格,使原本廉价的劳动力变得昂贵。

3.以自然资源奠定的比较优势无法继续

与劳动力相同,自然资源的优势也要让位于技术创新。全球要素流动减少了我国在自然资源上的优势地位。当前,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这也同时意味着企业的竞争战略可以突破疆界限制,采取全球化的视野。这一切都意味着,依赖先天的自然资源构建国际竞争力已经变得十分困难。

我们不能否认,比较优势理论对当代中国贸易发展有指导性作用,它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收益,但是,在时代进程中,比较优势必将会出现与我国对外贸易发展不相适应的地方,我们也必须为这种不适应性提前做好防范。

三、要素成本上升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

在我国,加工贸易几乎占半壁江山,已发展成为一种以外资企业为主体,以进料加工为主要经营模式,以机电、高技术产品为主要出口品,以发达国家为主要出口市场,以资源大国和中高端中间技术产业制造国为主要进口来源地的贸易方式。从这个贸易方式中我们可以看出加工贸易为我国经济做出的贡献,同时也看出在面对要素成本上升的现在,加工贸易面临的威胁,我国整体贸易模式和发展面临的威胁,①比较优势减弱,市场失去竞争力,②出口形势严峻,出口的贫困增长,③造成国内通货膨胀,④外贸企业遭遇风险,就业问题堪忧。

四、结束语

篇2

武荣:中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企业协会的宗旨之一就是为对外贸易企业做好相关服务工作,协会的各项工作都是围绕这个宗旨展开的。信用评估部具体负责协会行业信用等级评价试点工作的实施,2008年我会对45家企业进行了信用评价,其中37家企业获得AAA级信用等级,8家企业获得AA级信用等级。

针对此次金融危机对众多对外贸易企业带来的巨大冲击,我会的信用建设工作主要围绕“增强企业抗御风险能力,扩大企业出口创汇”来开展。

一、建立企业信用档案。改版升级“中国外经贸企业网”,将该网作为推广信用建设的主要宣传阵地。通过内容丰富的企业信用信息查询系统、优秀企业产品展示,尽最大努力把守信企业推向市场。

二、帮助企业建立信用风险防范机制,组织开展会员企业信用管理知识培训。

三、召开政策宣讲会,解读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分析当前的经济形势,把握行业走向,同时将来自企业的呼声反映给上级主管部门。

四、针对会内众多企业均不同程度地遭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我会及时调整有关政策,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参评企业每家收费从7800元下调至6600元。

五、联系企业所在地的商务主管部门或企业协会,及时沟通企业的信用等级评价情况,发动他们也参与到信用建设工作中来。

《WTO经济导刊》:行业信用建设是一项长期工程,需要各个协会、企业、政府乃至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您对于此项工作的持续改进有何具体建议?

武荣:行业信用建设的根本目的是把优秀的企业推向市场,这需要社会各界的积极推动。政府应该尽快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宣传倡导企业诚实守信,对于信用等级高的企业在政策上加大扶持力度,同时严格惩戒不守信的行为。作为行业的中介组织,我谈几点工作中的体会:

一、建立企业信用档案。对企业历史形成的相关数据做真实的记录,并在此基础上对企业形成初步的信用等级评价。

二、定期补充企业的相关数据,形成企业动态信用档案。

三、和与企业交易的关联方联系,对企业的信用等级做动态考评。

四、建立社会公示制度,充分发挥社会监督功能。

五、建设对企业信用状况进行公示和服务的专有网络平台。

篇3

中图分类号:F125.2

文献标识码:A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迅猛发展。尤其中国大陆有形贸易总额从1990年1154亿美元首次突破千亿大关,到2010年达到29740亿美元,增长了近26倍,而同期全球贸易总额增加4倍,中国占全球贸易总额由1.65%增加到10.34%。进出口贸易作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在全面拉动国内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也对于世界经济的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很多学者从不同的学科角度对于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特点、增长机制、结构变化、未来趋势等问题进行了许多研究,也有些学者从地理学角度分析研究了对外贸易空间格局的变化。现有的从地理学角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向:一是从中国大陆与对外贸易重点国家出发,研究中国进出口贸易国别格局研究,主要分析我国与世界主要国家之间的贸易变化情况,如杜艺中从出口方面对我国经济具有显著影响的主要贸易伙伴国家(地区)进行比较分析,张煜等对与我国15个贸易伙伴的双边贸易进行实证研究等;二是以我国国内各省区或者国内经济地理板块为基本单位,研究我国国内不同地区近年来对外贸易发展的空间差异情况,如鲁奇等对我国东、中、西地带对外贸易的区域差异格局成因分析,刘卫东等分析我国各地区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程度及其对我国对外贸易区域发展空间格局的影响等;三是把中国大陆作为一个整体,研究中国大陆与全球不同区域经济体之间的贸易往来,如朱华友等研究我国与国际区域贸易组织贸易合作和竞争情况,火正德对于中国与欧盟贸易关系的现状描述及对未来展望,于峰等关于中国对拉美和非洲特定地区的贸易政策等。

但总体来看,受到研究目的、数据占有、技术手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以中国大陆作为一个整体,收集整理较长时间序列的对外贸易统计数据,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空间上涵盖世界上所有与我国有贸易往来的国家,并按照世界经济地理板块系统全面研究中国大陆对外贸易格局的空间变化,能够作为预测未来对外贸易格局变化趋势预测的基础依据的研究明显不足。可见本文选择我国对外贸易发展迅速,并且贸易政策上具有一定连贯性的1990-2010年期间的有形贸易数据,以经典的世界经济地理板块为基本空间分辨率,全面揭示中国大陆对外贸易空间格局变化特点,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展望对外贸易格局的变化趋势,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1 1990年以来中国大陆对外贸易的增长特点

采用《中国统计年鉴》(2011)、《世界统计年鉴》(2011)提供的对外贸数据(期间未考虑人民币与美元在不同阶段的汇率变化),整理为表1、表2,进行统计比较分析。结果表明:

第一,中国大陆对外贸易增长速度远高于全球的平均增长速度,中国大陆在全世界贸易总额中所占的比重迅速提高,中国对于全球的经济发展影响越来越大。从进出口总额来看,1990-2010年中国大陆对外贸易总额年均增长17.64%(同期全球贸易平均增长7.32%),贸易比重由1990年占全球(合计69,990亿美元)的1.65%增加到2010年的10.34%(合计287,487亿美元),对外贸易的总体地位迅速提升。从全球国家和地区贸易的重要性次序来看,进出口贸易额由1990年的第15位,提升到2010年的第2位,仅居全球经济实力最强大的美国之后。

第二,中国大陆的对外贸易增长呈现出一定的阶段性特点。1990年以来,全球对外贸易以世界金融危机(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2008年)为分界点,大致呈现出10年为周期的阶段性增长特点。中国大陆进出口额的增长虽然与全球贸易增长周期具有一定的同步性,但是也有自身的周期特点。中国大陆的对外贸易增长的黄金阶段在亚洲金融危机和世界金融危机之间的“黄金十年”,其促进增长的主要因素在于外向型的经济政策以及中国大陆加入世贸组织(WTO)之后获得的相对较好的对外贸易发展环境。

第三,维持较高的贸易顺差,并且逐年累计递增也是中国大陆对外贸易的重要特点。中国大陆贸易的出口额明显高于进口额,除了1993年形成122亿美元贸易逆差之外,其余年份均为贸易顺差,并且贸易顺差总额呈现出逐年递增的态势。维持较高的顺差一方面反映我国较长时间的促进对外出口贸易政策的有效作用,另一方面也反映主要贸易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的贸易壁垒限制的结果。当然中国大陆出口商品的价格、品质、服务等各方面的竞争力不断提升也是顺差产生的重要原因。

2 中国大陆对外贸易空间格局的变化

除了对外贸易增长的特征之外,中国大陆对于全球各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对外贸易空间格局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全面研究和认识这些深刻的变化,对于国家制定相应的区域性对外贸易政策,培养适应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对外贸易人才,充分关注全球不同国家和地区贸易基础环境,客观判断对外贸易空间格局的变化趋势等方面都有重要现实意义。

2.1 主要对外贸易伙伴(国别)的变化

研究采用1990,2000,2010三个年份的中国大陆对外贸易总额前20的国家,分析研究主要对外贸易国别的变化特点。在此基础上,对于2020年前20位的国家进行展望分析。统计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1991、2001、2011),在EXCEL环境下对统计数据进行排序整理,形成表3。

从图表中看出:1990年,中国大陆存在贸易关系的国家和地区145个,对外贸易总额为1106亿美元(海关口径,下同),其中前20位和前5位的国家和地区贸易总额合计分别为989亿美元和782亿美元,分别占进出口总额的89.4%和70.7%。总体呈现出对外贸易的国家和地区高度集中的特征。

2000年,存在贸易关系的国家和地区165个,对外贸易总额为4669亿美元,其中前20位和前5位的国家和地区贸易总额合计分别为3955亿美元和2766亿美元,分别占进出口总额的84.7%和59.2%。对外贸易国家和地区的范围逐渐扩大。

2010年,存在有形贸易关系的国家和地区233个,对外贸易总额为28671亿美元,其中前20位和前5位的国家和地区贸易总额合计分别为21803亿美元和12663亿美元,分别占进出口总额的76%和44.1%。对外贸易的国家和地区越来越多,贸易伙伴趋于分散。

2.2 主要对外贸易区域(经济地理区域)的变化

目前地理学中的经济地理分区一般分为13个分区,由于南极地区不涉及对外贸易问题,本文按照12个经济地理区域,即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北非、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西欧、东欧和北亚、北美、拉丁美洲、大洋洲,中国大陆对于全球各经济地理分区之间的贸易变化,研讨贸易格局的空间变化特征和趋势。基于1990年和2010年中国大陆对于233个存在贸易关系的国家和地区统计数据,按照经济地理分区包括的国家和地区进行归并,得到各地理分区的对外贸易总额数据,在GIS软件支持下进行统计数据的地理编码,实现统计数据的可视化,形成专题地图1和图2。

从对外贸易的绝对量和相对量综合来看,我国对全球几乎所有国家和地区的贸易额都有很大的增长,但是增长最快的地区为东亚、西欧和北美地区,中亚、北非等增长速度相对较慢。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20年来增长近30倍。1990年我国对东亚进出口贸易占绝对优势,贸易额为587亿美元,占进出口总额50.8%,超过一半。2010年对东亚进出口额8883.4亿美元,但占进出口总额下降为29.9%。其次是对西欧的进出口贸易额1990年177.9亿美元,所占比重15.4%;2010年4937.2亿美元,占16.6%。最后是对北美洲的进出口,从1990年贸易额136.8亿美元增长到2010年4129.2亿美元,占进出口总额比重也从11.8%上升至13.9%。其余9个区域在1990年和2010年占进出口总额比重均小于10%,该9个区域比重之和从1990年22%到2010年近40%,其重要程度逐年增加。

3 对外贸易空间格局变化趋势展望

在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未来发展中,基于中国大陆对外贸易增长的惯性,进出口贸易额仍将保持高速增长,预计平均增长速度应当在12%以上。假定全球贸易额按照5%的年均增长率递增,到2020年中国大陆进出口贸易总额将达到200000亿美元,占全球贸易总额的1/5,中国在世界经济舞台上的作用将更加强大。预测以上的对外贸易增长速度主要考虑:一是国内促进外向型经济增长的政策不会有较大变化;二是外向型的经济结构以及出口商品的国际综合竞争力还将保持相当长的时间;三是受经济全球化影响,特别是跨国公司不断发展、国家之间的相互投资不断增多,刺激有形贸易的增长。

从贸易国别来看,我国对外贸易的空间格局不会发生较大变化。美国、德国、日本仍将是主要贸易伙伴,这是因为我国对发达国家的高科技含量产品需求,尤其是工业制成品的进口量只会增不会少,同时,我国廉价初级产品的出口也是发达国家的“宠儿”。此外,俄罗斯、澳大利亚、巴西、伊朗等国的贸易额会有一定增长,国家发展对于能源、原材料的需求不断增长,国内的自给能力会不断下降,进口会有一定增长。

从贸易的经济地理板块来看,我国将加大同资源储量丰富区域的贸易额。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供给紧缺问题将显现,对矿产,农产品、石油等的需求会大大增加,同具有矿产资源优势的拉丁美洲,以农产品出口为主的东南亚和以石油出口为主的西亚贸易额会逐步攀升,这就需要我国鼓励企业收购一些能源、矿产、农业、林业等资源产业,确保掌控石油、钢、铁、大豆等初级产品进口的主动权,获得稳定的资源产品价格和供应。

篇4

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基础上的经济形态。随着知识经济特征的逐渐显现,全球国际贸易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和特征。从知识经济的内涵和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来看,现代经济增长更多的取决于知识、技术和人力资本的水平。为适应知识经济的要求,我国必须加快创新外贸体制和对外贸易战略,强化技术创新力度,加速产业技术进步与产业机构升级,促进国际贸易健康、快速的发展。

本文首先分析了知识经济的内涵和特点,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从六个方面应对知识经济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即加大科技投入,实行科技兴贸;加快适应网络贸易,大力拓展国际市场;发展服务贸易,拓展服务贸易的人力资本要素;营造环境,培育本土跨国企业;加快贸易法律建设,协调国际经贸关系;加大教育力度,重视人才培养。以期对有关方面进行决策提供依据。

知识经济的内涵及特点

(一)知识经济的内涵

1962年,美国经济学家费里茨•马克卢普根据美国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社会发展和产业机构调整的背景,提出了“知识产业”的概念。1996年,联合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国际组织文件中第一次正式使用了“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knowledge-BasedEconomy)这个新概念。如今,知识经济与国际贸易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它们之间关系主要体现在:一方面知识经济体现了一个国家科技进步的水平,决定了所在国的国际贸易发展水平;另一方面则体现在国际贸易对科技进步的促进与推动作用上。知识经济已对国际贸易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并对这一概念的内涵作了界定;知识经济就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资源近乎耗竭、环境危机日益加剧的时代,它发展的指导思想是科学、合理、综合、高效地利用现有资源,同时开发尚未利用的自然资源来取代已近耗竭的稀缺自然资源。

(二)知识经济时代我国国际贸易的新特点

随着全球化经济的不断融合与发展,国际贸易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和发展趋势。这种新特点与发展趋势无不与知识经济的特征有着内在的互动关系。作为全球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我国国际贸易发展也呈现出自身的特点。纵观我国2005年以来的贸易额不难看出,我国已经成为一个具有一定全球影响力的贸易大国,是继美国、德国后的第三大贸易国。但是,要真正从贸易大国转变为贸易强国,还需要很大一段路要走。产品附加值低、抵抗危机能力差、出口商品竞争力弱等问题无不显露出我国国际贸易缺乏竞争力的弊端。

贸易摩擦升级成为过去几年国际贸易出现的新特点。我国在过去几年里很好的履行了加入世贸的各项约定条款,按约定逐步开放各行业。但自我国加入WTO以来,贸易摩擦不但没有减低或减少,反而还有所增加或升级的态势。贸易结构单一化,主要出口多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品,成本低,产品附加值低,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产品的技术门槛低,技术含量少,进而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许多进口国对我国的反倾销诉讼。反倾销诉讼实际上是目前我国面临的贸易摩擦的最主要形式。同样,对于我国出口那些附加值高的电器类来说,由于缺乏必要的自主知识产权的保护,导致无法从中获得预期的高收益,这又从一方面暴露出我国在知识产权领域的弱点。

知识产权的保护又成为知识时代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当然,这与我国实际国情息息相关。我国的知识产权制度起步较晚,真正意义上开始建立并实行是在改革开放政策以后。当前,国内知名商标在国外被抢注屡见报端。因此,我国必须加强知识产权执法体系,强化我国知识产权的行政审批、宣传培训及学术研究,完善我国知识产权工作体系。除此之外,强化自主创新能力将成为我国提高国家竞争力和国际贸易竞争力的决定因素。事实上,科技创新的长足进步将会促进国家创新能力的全面提高与提升。

国际贸易应对知识经济的影响应采取的对策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除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之外,也带来了无限的机遇。如何迎接挑战,抓住机遇,以促进国际贸易、国内经济快速、健康发展是当前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严峻课题。我们必须立足本国实际,认清我国国际贸易在知识经济发展中呈现出的新特点和新趋势,并采取相应措施,努力发展本国的国际贸易,进而推动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促进国民经济的快速、持续、健康的发展,提高中国的综合国力及国际地位。

(一)加大科技投入,实行科技兴贸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和技术为基础的经济活动,核心是知识的生产与创新。同时,知识的生产与创新又与科学技术的进步息息相关。在科技投入方面,我国目前的现状集中表现在科技投资严重不足,缺乏科技投入的长效机制,缺乏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政策导向力,这些都极大地阻碍了我国知识经济的发展。当务之急是要营造良好的科研环境,树立广大科技工作的创新意识,建立发掘、培养、保护高级人才的长效机制,促进产学研的结合,推动科研院校进入企业或实行企业合作经营。因此,在知识经济时代,科技进步成为决定竞争能力高低的根本性因素,也是我国外贸能否制胜的关键。我们必须牢牢树立起创新意识、积极创造条件培养高技术人才,加强校企合作框架下的“产、学、研”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培养和激发高技术人才的创新能力,进而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与推广,加快传统产业的更新换代,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产业结构的升级与优化,从而提高国际竞争力。

(二)加快适应网络贸易,大力拓展国际市场

网络贸易必将成为未来国际贸易发展的趋势。加强对电子商务及网络贸易的宣传,提高人们对网络贸易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将是未来几年政府部门的工作重点,同时也应加强对网络贸易的规划和管理,科学、合理、有序的引导网络贸易的转型。这需要各级政府采取如下措施:首先,应加大投资,改善电信及网络设施等硬件环境,加速信息产业的建设力度,有序引导“产、学、研”向进出口企业的倾斜,促使基于网络贸易的信息产品的研制与开发。其次,应加快我国国际电子商务网络的建设步伐及适应为网络时代的高技能人才的力度,加快我国对外贸易的信息技术与国际间的企业贸易接轨。最后,还应制定适合未来网络时展的相关法律、法规,从制度层面促使网络贸易科学、合理、有序的发展。

(三)发展服务贸易,拓展服务贸易的人力资本要素

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对于国家的未来繁荣具有战略性的地位,我们应认识到加快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发展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决定着国民经济现代化能否实现全面、健康的发展,具有提高经济国际竞争力及维护国际经济安全的重要战略地位。另外,发展服务贸易的同时,也应注重拓展服务贸易的人力资本。这要求我们应从教育投入和人力资源的开发两个方面入手。从本质上来说,决定一国服务贸易优势的根本性因素在于该国的人力资本状况。现代服务业属人力资本密集型产业,发展服务业不仅能够吸纳大量闲散的剩余劳动力,创造经济效益,而且能够促使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从以上可以明显看出,人力资本和服务业之间存在着内在的有机的联系。我们只有抓住服务业国际化所提供的历史机遇,进一步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创造必要的环境来推进人力基础设施的完善。

(四)营造环境,培育本土跨国企业

我国目前的现状是跨国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国际地位偏低。我们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营造良好的经营环境,推动企业的重组和优化,培育和组建一批中国式的跨国公司,实施“走出去”的战略,进而实现分享国际分工利益,带动和实现我国经济健康、快速的发展。知识经济时代国际贸易主要是以跨国公司为主体,并且随着国际市场分工与协作趋势的加剧,国际竞争也主要在跨国公司之间展开。因而,一国参与国际竞争能力的高低,实际主要体现在该国跨国公司的竞争力的强弱上。通过营造环境,实施“走出去”的战略节能型跨国公司经营,组建中国式的跨国公司,不仅是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及改革开放的必然结果,也是参与国际竞争的大环境。通过营造环境,鼓励和支持一批有实力、有竞争力的企业实行跨国经营直至成立跨国公司,也可通过采取合资、兼并等多种形式开展资源开发、即时经济合作及贸易加工等跨国经营。

(五)加快贸易法律建设,协调国际经贸关系

知识经济时代的国际贸易竞争将日益激烈,由此而来的纠纷与矛盾也将随之增多。近年来,我国虽然已出台了一些涉及国际贸易领域的重要法律和法规,但面对国际环境的日益复杂化,有些法律和法规也越来越凸显出落后、缺乏时效性、可操作性差甚至欠缺等弊端。加快外贸法律的建设速度,加大涉及国际贸易领域的立法,强化现有贸易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应是当前当务之急。这些措施将会为我国对外贸易营造良好的环境,促使对外贸易健康稳定的发展。当然,在解决与纠纷过程中也要积极参与国际经贸关系的协调。如经济参与和推动地区、区域经济合作,参与和推进区域经济合作组织的建设,进而促进国际经济协调机制的完善。

(六)加大教育力度,重视人才培养

篇5

知识经济的内涵及特点

(一)知识经济的内涵

1962年,美国经济学家费里茨·马克卢普根据美国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社会发展和产业机构调整的背景,提出了“知识产业”的概念。1996年,联合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国际组织文件中第一次正式使用了“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knowledge-BasedEconomy)这个新概念。如今,知识经济与国际贸易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它们之间关系主要体现在:一方面知识经济体现了一个国家科技进步的水平,决定了所在国的国际贸易发展水平;另一方面则体现在国际贸易对科技进步的促进与推动作用上。知识经济已对国际贸易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并对这一概念的内涵作了界定;知识经济就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资源近乎耗竭、环境危机日益加剧的时代,它发展的指导思想是科学、合理、综合、高效地利用现有资源,同时开发尚未利用的自然资源来取代已近耗竭的稀缺自然资源。

(二)知识经济时代我国国际贸易的新特点

随着全球化经济的不断融合与发展,国际贸易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和发展趋势。这种新特点与发展趋势无不与知识经济的特征有着内在的互动关系。作为全球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我国国际贸易发展也呈现出自身的特点。纵观我国2005年以来的贸易额不难看出,我国已经成为一个具有一定全球影响力的贸易大国,是继美国、德国后的第三大贸易国。但是,要真正从贸易大国转变为贸易强国,还需要很大一段路要走。产品附加值低、抵抗危机能力差、出口商品竞争力弱等问题无不显露出我国国际贸易缺乏竞争力的弊端。

贸易摩擦升级成为过去几年国际贸易出现的新特点。我国在过去几年里很好的履行了加入世贸的各项约定条款,按约定逐步开放各行业。但自我国加入WTO以来,贸易摩擦不但没有减低或减少,反而还有所增加或升级的态势。贸易结构单一化,主要出口多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品,成本低,产品附加值低,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产品的技术门槛低,技术含量少,进而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许多进口国对我国的反倾销诉讼。反倾销诉讼实际上是目前我国面临的贸易摩擦的最主要形式。同样,对于我国出口那些附加值高的电器类来说,由于缺乏必要的自主知识产权的保护,导致无法从中获得预期的高收益,这又从一方面暴露出我国在知识产权领域的弱点。

知识产权的保护又成为知识时代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当然,这与我国实际国情息息相关。我国的知识产权制度起步较晚,真正意义上开始建立并实行是在改革开放政策以后。当前,国内知名商标在国外被抢注屡见报端。因此,我国必须加强知识产权执法体系,强化我国知识产权的行政审批、宣传培训及学术研究,完善我国知识产权工作体系。除此之外,强化自主创新能力将成为我国提高国家竞争力和国际贸易竞争力的决定因素。事实上,科技创新的长足进步将会促进国家创新能力的全面提高与提升。

国际贸易应对知识经济的影响应采取的对策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除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之外,也带来了无限的机遇。如何迎接挑战,抓住机遇,以促进国际贸易、国内经济快速、健康发展是当前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严峻课题。我们必须立足本国实际,认清我国国际贸易在知识经济发展中呈现出的新特点和新趋势,并采取相应措施,努力发展本国的国际贸易,进而推动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促进国民经济的快速、持续、健康的发展,提高中国的综合国力及国际地位。

(一)加大科技投入,实行科技兴贸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和技术为基础的经济活动,核心是知识的生产与创新。同时,知识的生产与创新又与科学技术的进步息息相关。在科技投入方面,我国目前的现状集中表现在科技投资严重不足,缺乏科技投入的长效机制,缺乏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政策导向力,这些都极大地阻碍了我国知识经济的发展。当务之急是要营造良好的科研环境,树立广大科技工作的创新意识,建立发掘、培养、保护高级人才的长效机制,促进产学研的结合,推动科研院校进入企业或实行企业合作经营。因此,在知识经济时代,科技进步成为决定竞争能力高低的根本性因素,也是我国外贸能否制胜的关键。我们必须牢牢树立起创新意识、积极创造条件培养高技术人才,加强校企合作框架下的“产、学、研”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培养和激发高技术人才的创新能力,进而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与推广,加快传统产业的更新换代,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产业结构的升级与优化,从而提高国际竞争力。

(二)加快适应网络贸易,大力拓展国际市场

网络贸易必将成为未来国际贸易发展的趋势。加强对电子商务及网络贸易的宣传,提高人们对网络贸易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将是未来几年政府部门的工作重点,同时也应加强对网络贸易的规划和管理,科学、合理、有序的引导网络贸易的转型。这需要各级政府采取如下措施:首先,应加大投资,改善电信及网络设施等硬件环境,加速信息产业的建设力度,有序引导“产、学、研”向进出口企业的倾斜,促使基于网络贸易的信息产品的研制与开发。其次,应加快我国国际电子商务网络的建设步伐及适应为网络时代的高技能人才的力度,加快我国对外贸易的信息技术与国际间的企业贸易接轨。最后,还应制定适合未来网络时展的相关法律、法规,从制度层面促使网络贸易科学、合理、有序的发展。

(三)发展服务贸易,拓展服务贸易的人力资本要素

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对于国家的未来繁荣具有战略性的地位,我们应认识到加快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发展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决定着国民经济现代化能否实现全面、健康的发展,具有提高经济国际竞争力及维护国际经济安全的重要战略地位。另外,发展服务贸易的同时,也应注重拓展服务贸易的人力资本。这要求我们应从教育投入和人力资源的开发两个方面入手。从本质上来说,决定一国服务贸易优势的根本性因素在于该国的人力资本状况。现代服务业属人力资本密集型产业,发展服务业不仅能够吸纳大量闲散的剩余劳动力,创造经济效益,而且能够促使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从以上可以明显看出,人力资本和服务业之间存在着内在的有机的联系。我们只有抓住服务业国际化所提供的历史机遇,进一步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创造必要的环境来推进人力基础设施的完善。

(四)营造环境,培育本土跨国企业

我国目前的现状是跨国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国际地位偏低。我们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营造良好的经营环境,推动企业的重组和优化,培育和组建一批中国式的跨国公司,实施“走出去”的战略,进而实现分享国际分工利益,带动和实现我国经济健康、快速的发展。知识经济时代国际贸易主要是以跨国公司为主体,并且随着国际市场分工与协作趋势的加剧,国际竞争也主要在跨国公司之间展开。因而,一国参与国际竞争能力的高低,实际主要体现在该国跨国公司的竞争力的强弱上。通过营造环境,实施“走出去”的战略节能型跨国公司经营,组建中国式的跨国公司,不仅是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及改革开放的必然结果,也是参与国际竞争的大环境。通过营造环境,鼓励和支持一批有实力、有竞争力的企业实行跨国经营直至成立跨国公司,也可通过采取合资、兼并等多种形式开展资源开发、即时经济合作及贸易加工等跨国经营。

(五)加快贸易法律建设,协调国际经贸关系

知识经济时代的国际贸易竞争将日益激烈,由此而来的纠纷与矛盾也将随之增多。近年来,我国虽然已出台了一些涉及国际贸易领域的重要法律和法规,但面对国际环境的日益复杂化,有些法律和法规也越来越凸显出落后、缺乏时效性、可操作性差甚至欠缺等弊端。加快外贸法律的建设速度,加大涉及国际贸易领域的立法,强化现有贸易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应是当前当务之急。这些措施将会为我国对外贸易营造良好的环境,促使对外贸易健康稳定的发展。当然,在解决与纠纷过程中也要积极参与国际经贸关系的协调。如经济参与和推动地区、区域经济合作,参与和推进区域经济合作组织的建设,进而促进国际经济协调机制的完善。

(六)加大教育力度,重视人才培养

篇6

美国金融危机使世界经济增长趋缓,市场需求量减少,从而导致国际贸易在规模和数量上都大幅度减少。对于外贸依存度高达60%的我国来说,国外主要市场需求萎缩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一些外贸出口企业因此收入减少,不少企业经营困难,面临亏损、破产、倒闭。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国际上日渐突出的金融风险、行业风险以及企业破产风险对外贸企业构成了威胁。企业管理者能否通过实行科学、有效的风险管理,保持合理的资金流动,形成稳定的经营战略和策略,是关系外贸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大课题。本文立足于广东省外贸企业的调研在分析金融危机对广东省对外贸易影响的基础上,对外贸易企业的应收账款管理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金融危机对广东省对外贸易的总体影响

美国次贷危机逐步从金融领域向实体经济纵深蔓延,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经受了金融危机带来的多领域的影响,作为外向型城市的广东省受到的影响尤为明显。据海关资料统计,2007年广东省外贸进出口总值为6 340.5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0.2%,全年广东省实现外贸顺差1 044.5亿美元;2008年广东省外贸进出口总值为

6 832.6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8%,2008年广东省实现外贸顺差1 249.4亿美元;其中,2008年10月份,全国外贸进出口增幅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回落,2008年10月广东省进出口总值607.1亿美元,增长仅为7.1%;2008年11月单月外贸出口在历经58个月的连续增长后首度出现下降;2009年广东省外贸进出口总值为6 111.2亿美元,比上年同期降低了10.6%。具体情况见图1、图2。

受金融危机的影响,除了进出口数量大幅度减少外,海外企业的违约率也开始上升,外贸企业的外部信用环境进一步恶化。应收(外汇)账款是外贸企业重要的流动资产,应收账款的周转和安全对于外贸企业来说尤其重要。在调研过程中,笔者发现:有些外贸企业由于国际贸易经验不足,管理制度不健全,风险意识较弱,往往容易重视订单而忽略应收账款的风险控制。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应收外汇账款的汇率风险。汇率的波动直接影响应收账款的价值,在调研中发现,近年来由于人民币不断升值,使得不少外贸企业盈利受到很大影响;第二,应收账款的坏账风险。我国企业对外出口80%以上采用赊账的形式,欧美国家买方付款期限一般在交货后90天,有的长达120~150天,这次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导致我国外贸企业的收款风险大大增加。应收账款若无法收回,则成为企业的坏账。

根据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广东省分公司的统计数据,由于金融危机的冲击,广东企业出口风险自2008年下半年至2009年5月份急剧上升。在金融危机不断恶化的情况下,欧美等海外客户的拖欠货款及无法支付货款的情况呈直线上升趋势。2009年新增的可能损失达到6.07亿元,较2008年增加15%,较2007年则增长554%。该公司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累计处理赔案数较2008年同比增长47%,达到近五百宗。

二、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外贸企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机遇

首先,从国外看,各国政府一年来稳定金融、刺激经济的措施已经取得明显效果。世界经济形势中的积极变化不断增多,国际金融市场趋于稳定,美欧等发达国家经济衰退趋势减缓并走向复苏。美国2009年第三季度GDP增长3.5%,四个季度以来首次实现增长;欧元区2009年9月份总体经济信心指数达到82.8,创一年来的新高。

其次,从国内来看,我国出口产品国际市场份额没有减少,竞争力没有削弱,随着国家进一步落实出口退税、出口信用保险和融资担保等政策,进出口企业信心增强,企业经营外部环境改善,外贸发展的有利因素增多,基础更加稳固。

(二)挑战

首先,世界经济复苏缓慢,外需难以大幅反弹。主要发达国家财政和货币政策的扩张空间有限,美国2009财年财政赤字达到1.4万亿美元,是2008财年的3.1倍,赤字率高达10%,创二战以来新高。就业形势好转一般滞后于经济复苏,主要经济体失业率可能继续恶化,2009年9月份美国失业率达到了9.8%,为26年来的最高水平。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很好的解决,世界经济就存在衰退的风险。

其次,主要经济体自顾性增强,贸易保护主义加剧。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造成重大损失,贸易保护主义势力重新抬头,在国内压力下,主要经济体将继续出台各种贸易限制措施和保护措施。据世界银行统计,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20国集团中有17个国家一共推出78项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其中47项已经付诸实施。

最后,国际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中国出口面临压力加大。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发达国家提出重振制造业,表示将通过扩大出口来缓解国内贸易赤字问题。许多发展中国家出口可能继续通过本币贬值等手段争夺国际市场。这将使中国出口产品面临更大的降价压力,企业的利润空间将被进一步压缩,削弱中国企业发展后劲。

三、加强应收账款管理的策略

(一)应重视加强企业现金流管理,增强企业资金的流动性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外贸企业树立以“现金为王”的财务管理理念,改进和加强对现金流的动态监控,确保企业资金链不断裂。同时,外贸企业强化基础管理工作,积极加强与海关、商检以及外贸管理部门的沟通与协调,及时掌握相关的政策信息,充分利用国家在进出口方面的优惠政策,有效地管理政策性价格风险,降低企业的营业费用和管理费用,增强企业资金的流动性。

(二)增强企业信用风险管理意识

外贸企业要深刻吸取这次金融危机的惨痛教训,加强对信用风险的管理,摆脱以前的外贸理念,清醒地认识到国际贸易的复杂性和信用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增强企业信用风险管理意识,建立完善的信用风险管理体制。

(三)调整企业的信用政策,评价客户信用等级,加强事前预防

外贸企业必须重新审查原有的信用政策,采取谨慎的态度,实施可靠的信用政策,宁可放弃一部分订单也要严格控制信用风险。对潜在的客户进行信用调查,在此基础上进行信用评估,评价客户信用等级,加强事前预防。

(四)投保出口信用保险,充分利用金融工具降低应收账款的风险

积极利用国际上比较通用的金融创新方式来降低企业应收账款的风险,比如投保出口信用保险等。出口信用保险是国家为了推动本国的出口贸易,保障出口企业的收汇安全而制定的一项由国家财政提供保险准备金的非营利性的政策性保险业务,出口信用保险成为企业规避收汇风险的一种有效手段。

(五)采取更有利的国际结算方式,保障应收收款的安全性

此次金融危机发生之前,我国外贸企业一般使用以银行信用为基础的信用证结算方式,但随着此次金融危机中一大批知名银行的倒闭破产,银行信用也得不到完全保证。因此企业要积极寻求更安全有效的新型结算方式,以促进国际结算方式多样化。

(六)应提高财务管理的适应能力及应变能力,防范利率和汇率风险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广大外贸企业要重视和加强企业财务管理,切实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有效应对各种突况,认真研究金融市场,监控利率和汇率变动,建立相应的期货管理机制通过专门的期货运营平台,利用衍生金融工具防范、化解利率风险和汇率风险,保持企业和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四、结论

针对目前全球经济的发展态势,英国经济分析师杰里米・瓦尔纳曾说:“我们似乎步入了不确定时代。”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如何有效应对新变化,更好地生存、发展与壮大,这是每个企业都将面临的问题。金融危机的惨痛教训时刻提醒着我们,外部环境的动荡对广大外贸企业的影响不能忽视。只有通过加强财务管理,才能从整体上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只有权衡收益与风险的利害关系,规避财务风险提高收益,才可能在日益激烈的国际国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 徐雪.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中国主要外贸促进政策的评价[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9(6).

[2] 唐苏.试析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外贸出口策略[J]. 中国外资,2009(22).

篇7

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基础上的经济形态。随着知识经济特征的逐渐显现,全球国际贸易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和特征。从知识经济的内涵和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来看,现代经济增长更多的取决于知识、技术和人力资本的水平。为适应知识经济的要求,我国必须加快创新外贸体制和对外贸易战略,强化技术创新力度,加速产业技术进步与产业机构升级,促进国际贸易健康、快速的发展。

本文首先分析了知识经济的内涵和特点,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从六个方面应对知识经济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即加大科技投入,实行科技兴贸;加快适应网络贸易,大力拓展国际市场;发展服务贸易,拓展服务贸易的人力资本要素;营造环境,培育本土跨国企业;加快贸易法律建设,协调国际经贸关系;加大教育力度,重视人才培养。以期对有关方面进行决策提供依据。

知识经济的内涵及特点

(一)知识经济的内涵

1962年,美国经济学家费里茨•马克卢普根据美国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社会发展和产业机构调整的背景,提出了“知识产业”的概念。1996年,联合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国际组织文件中第一次正式使用了“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knowledge-BasedEconomy)这个新概念。如今,知识经济与国际贸易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它们之间关系主要体现在:一方面知识经济体现了一个国家科技进步的水平,决定了所在国的国际贸易发展水平;另一方面则体现在国际贸易对科技进步的促进与推动作用上。知识经济已对国际贸易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并对这一概念的内涵作了界定;知识经济就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资源近乎耗竭、环境危机日益加剧的时代,它发展的指导思想是科学、合理、综合、高效地利用现有资源,同时开发尚未利用的自然资源来取代已近耗竭的稀缺自然资源。

(二)知识经济时代我国国际贸易的新特点

随着全球化经济的不断融合与发展,国际贸易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和发展趋势。这种新特点与发展趋势无不与知识经济的特征有着内在的互动关系。作为全球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我国国际贸易发展也呈现出自身的特点。纵观我国2005年以来的贸易额不难看出,我国已经成为一个具有一定全球影响力的贸易大国,是继美国、德国后的第三大贸易国。但是,要真正从贸易大国转变为贸易强国,还需要很大一段路要走。产品附加值低、抵抗危机能力差、出口商品竞争力弱等问题无不显露出我国国际贸易缺乏竞争力的弊端。

贸易摩擦升级成为过去几年国际贸易出现的新特点。我国在过去几年里很好的履行了加入世贸的各项约定条款,按约定逐步开放各行业。但自我国加入WTO以来,贸易摩擦不但没有减低或减少,反而还有所增加或升级的态势。贸易结构单一化,主要出口多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品,成本低,产品附加值低,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产品的技术门槛低,技术含量少,进而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许多进口国对我国的反倾销诉讼。反倾销诉讼实际上是目前我国面临的贸易摩擦的最主要形式。同样,对于我国出口那些附加值高的电器类来说,由于缺乏必要的自主知识产权的保护,导致无法从中获得预期的高收益,这又从一方面暴露出我国在知识产权领域的弱点。

知识产权的保护又成为知识时代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当然,这与我国实际国情息息相关。我国的知识产权制度起步较晚,真正意义上开始建立并实行是在改革开放政策以后。当前,国内知名商标在国外被抢注屡见报端。因此,我国必须加强知识产权执法体系,强化我国知识产权的行政审批、宣传培训及学术研究,完善我国知识产权工作体系。除此之外,强化自主创新能力将成为我国提高国家竞争力和国际贸易竞争力的决定因素。事实上,科技创新的长足进步将会促进国家创新能力的全面提高与提升。

国际贸易应对知识经济的影响应采取的对策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除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之外,也带来了无限的机遇。如何迎接挑战,抓住机遇,以促进国际贸易、国内经济快速、健康发展是当前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严峻课题。我们必须立足本国实际,认清我国国际贸易在知识经济发展中呈现出的新特点和新趋势,并采取相应措施,努力发展本国的国际贸易,进而推动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促进国民经济的快速、持续、健康的发展,提高中国的综合国力及国际地位。

(一)加大科技投入,实行科技兴贸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和技术为基础的经济活动,核心是知识的生产与创新。同时,知识的生产与创新又与科学技术的进步息息相关。在科技投入方面,我国目前的现状集中表现在科技投资严重不足,缺乏科技投入的长效机制,缺乏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政策导向力,这些都极大地阻碍了我国知识经济的发展。当务之急是要营造良好的科研环境,树立广大科技工作的创新意识,建立发掘、培养、保护高级人才的长效机制,促进产学研的结合,推动科研院校进入企业或实行企业合作经营。因此,在知识经济时代,科技进步成为决定竞争能力高低的根本性因素,也是我国外贸能否制胜的关键。我们必须牢牢树立起创新意识、积极创造条件培养高技术人才,加强校企合作框架下的“产、学、研”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培养和激发高技术人才的创新能力,进而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与推广,加快传统产业的更新换代,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产业结构的升级与优化,从而提高国际竞争力。

(二)加快适应网络贸易,大力拓展国际市场

网络贸易必将成为未来国际贸易发展的趋势。加强对电子商务及网络贸易的宣传,提高人们对网络贸易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将是未来几年政府部门的工作重点,同时也应加强对网络贸易的规划和管理,科学、合理、有序的引导网络贸易的转型。这需要各级政府采取如下措施:首先,应加大投资,改善电信及网络设施等硬件环境,加速信息产业的建设力度,有序引导“产、学、研”向进出口企业的倾斜,促使基于网络贸易的信息产品的研制与开发。其次,应加快我国国际电子商务网络的建设步伐及适应为网络时代的高技能人才的力度,加快我国对外贸易的信息技术与国际间的企业贸易接轨。最后,还应制定适合未来网络时展的相关法律、法规,从制度层面促使网络贸易科学、合理、有序的发展。

(三)发展服务贸易,拓展服务贸易的人力资本要素

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对于国家的未来繁荣具有战略性的地位,我们应认识到加快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发展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决定着国民经济现代化能否实现全面、健康的发展,具有提高经济国际竞争力及维护国际经济安全的重要战略地位。另外,发展服务贸易的同时,也应注重拓展服务贸易的人力资本。这要求我们应从教育投入和人力资源的开发两个方面入手。从本质上来说,决定一国服务贸易优势的根本性因素在于该国的人力资本状况。现代服务业属人力资本密集型产业,发展服务业不仅能够吸纳大量闲散的剩余劳动力,创造经济效益,而且能够促使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从以上可以明显看出,人力资本和服务业之间存在着内在的有机的联系。我们只有抓住服务业国际化所提供的历史机遇,进一步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创造必要的环境来推进人力基础设施的完善。

(四)营造环境,培育本土跨国企业

我国目前的现状是跨国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国际地位偏低。我们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营造良好的经营环境,推动企业的重组和优化,培育和组建一批中国式的跨国公司,实施“走出去”的战略,进而实现分享国际分工利益,带动和实现我国经济健康、快速的发展。知识经济时代国际贸易主要是以跨国公司为主体,并且随着国际市场分工与协作趋势的加剧,国际竞争也主要在跨国公司之间展开。因而,一国参与国际竞争能力的高低,实际主要体现在该国跨国公司的竞争力的强弱上。通过营造环境,实施“走出去”的战略节能型跨国公司经营,组建中国式的跨国公司,不仅是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及改革开放的必然结果,也是参与国际竞争的大环境。通过营造环境,鼓励和支持一批有实力、有竞争力的企业实行跨国经营直至成立跨国公司,也可通过采取合资、兼并等多种形式开展资源开发、即时经济合作及贸易加工等跨国经营。

(五)加快贸易法律建设,协调国际经贸关系

知识经济时代的国际贸易竞争将日益激烈,由此而来的纠纷与矛盾也将随之增多。近年来,我国虽然已出台了一些涉及国际贸易领域的重要法律和法规,但面对国际环境的日益复杂化,有些法律和法规也越来越凸显出落后、缺乏时效性、可操作性差甚至欠缺等弊端。加快外贸法律的建设速度,加大涉及国际贸易领域的立法,强化现有贸易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应是当前当务之急。这些措施将会为我国对外贸易营造良好的环境,促使对外贸易健康稳定的发展。当然,在解决与纠纷过程中也要积极参与国际经贸关系的协调。如经济参与和推动地区、区域经济合作,参与和推进区域经济合作组织的建设,进而促进国际经济协调机制的完善。

(六)加大教育力度,重视人才培养

科技是知识的内化,高素质人力资本是贸易发展的重要要素。知识经济时代的竞争实际上是知识的竞争,而知识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世界各国都在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力度,以求得在国际竞争中占据领先地位。根据资料显示,知识的扩展速度和影响领域已明显影响到国际贸易的速度和成败。发展中国家对教育的重视度及资金投入力度方面都不如发达国家,这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如何在未来的发展中,加大教育力度,重视人才培养应该成为我国各级政府深思熟虑的关键性问题。

结论

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基础上的经济形态。在知识经济的背景下,国际贸易交易方式呈现多元化趋势,交易对象趋于高技术化等新的发展趋势和特征。为迎接知识经济时代带来的巨大挑战与无限机遇,我国必须调整对外贸易战略,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加快贸易法律建设与国际经贸关系协调力度,大力发展知识型服务贸易,推行网络贸易,营造良好环境,促进对外经济良性循环,进而推动国内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

参考文献:

1.南天文.知识经济与国际贸易[J].商业经济,2009(1)

2.粟珍.知识经济与我国国际贸易对策[J].广西社会科学,2003(12)

篇8

中图分类号:F74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2-0091-04

一、中巴贸易发展及贸易地位的变化

(一)中巴贸易发展概述

中巴两国于1974年8月建交,至今已有35年的历史。35年中双边经贸关系不断加深。由于双方的贸易互补性很强,贸易额从1974年的1 742万美元增长为2008年的484.97亿美元,年均增长25.5%。进入新千年,双边贸易进入稳定增长阶段,2008年双边的贸易额较2000年增长了16倍,2004―2008年贸易额翻了两番(见图1、2)。

在贸易收支方面,中国则始终处于贸易逆差的位置,甚至有时中国向巴西的出口总额不及两国的贸易逆差。数字显示,2000年以后,中国的逆差率基本在-0.5以下,并在2003年达到最高,即-1.74,虽然之后几年逐渐缩小,但总额依旧很大(见下页表1)。

(二)中巴双边贸易地位变化情况

自1974年建交,1993年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以及双方高层密集互访,中国、巴西这两个全球重要的发展中国家开创了“政热经热”的良好局面。在金融危机中,中巴间的贸易额出现了反复,但良好的双边贸易自动修复机制及完美的贸易互补性促使双方的贸易地位不降反升,位于地球两端的两个大国贸易关系更为紧密。

1.中巴双边贸易在中国对外贸易中的地位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中巴双边经贸关系不断发展,双边贸易在中国对外贸易中的地位不断巩固并有所提高,但至今巴西一直未能成为中国前十位的贸易伙伴国。

2003年,巴西成为仅次于加拿大的第十一位贸易伙伴国。在2004年由于中印关系的改善,双边贸易迅速升温,中印贸易超出中巴贸易。2005年,由于中国对能源,尤其是石油资源的需求增加,中国从沙特进口的原油量大幅提高,中国同沙特的总贸易量也在同年超出中巴贸易额。之后的三年,随着中国对巴西进口的铁矿砂等资源量的快速增加,中巴贸易又在2008年成为继俄罗斯和印度之后的第十一大贸易伙伴国。而中国对巴西的资源品巨大需求导致巴西从2003年开始基本位于中国进口来源地的前十位,且各年在前十位中所占的比重均有所增长。

2.中巴双边贸易在巴西对位贸易中的地位

中巴双边贸易的持续增长也促使中国在巴西对外贸易中的地位不断提升。近几年,中国一直是巴西在亚洲最大的贸易伙伴国和出口市场。

2004年,中国成为其第四大贸易伙伴国,此后基本每两年跃升一位。2008年以364亿美元成为在巴西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国,其中,从中国的进口额也位列第二位,向中国的出口额位于第三位。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巴西同各国贸易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受铁矿砂、石油以及飞机出口的推动,中巴贸易在危机中逆流而上,在2009年3月份中国首次超过美国成为巴西最大的出口目标市场。4月份中国超过美国成为巴西最大的贸易伙伴国。1-8月份中巴双边贸易继续稳定发展,中国成为巴西最大的出口目标市场以及第二大进口来源市场。

(三)金融危机以来双边贸易关系的新变化

自金融危机爆发,中国同巴西的贸易额便开始下滑②。2008年10月份以前,双边贸易额同比增幅一直维持在86%以上 ,其中,5月份增长最为迅速,同比增幅高达110.7%,环比增幅为35.2%。受金融危机影响,从10月份开始同比增幅及环比增幅开始大幅度下滑。10月份的同比增幅由上个月的94.0%下降为57.5%,11月份继续下滑,出现近几年的首次负值。而环比增幅则由9月份进入下降通道,并在之后数月连续大幅下降,12月份下降幅度高达31.0%。至同年11月份同比增幅开始出现负增长,并一直维持在负值状态。而环比增幅在连续下降4个月并在2009年1月份出现最大一次降幅后连续几个月快速攀升,即双边贸易关系从2009年伊始开始逐渐升温,贸易额增加。但是截至9月份双边贸易额还没有恢复到危机爆发前的水平(见图3、4)。

而从贸易收支的角度来看,危机暴发至今,除2009年12月外,中巴双边的贸易的差额延续着过去一贯的趋势,即中国一直处于贸易逆差的位置。中国的逆差率在2009年的4月份出现了最高,为-2.0,此后,中国的逆差率逐渐减少(见图5)。

相对于中国整体对外贸易变化而言,中巴双边贸易额在金融危机中所受的影响相对较小,2008年9月至2009年8月中国整体对外贸易呈现负增长,增长率为-13.9%,而中巴双边贸易虽然也呈现负增长,增长率为-7.3%,幅度明显低于中国整体对外贸易的增幅。另外,中巴双边贸易相对于巴西同其他国家贸易下降额度而言,幅度并不算太大。而且由于2009年来双边贸易的快速恢复,在今年3月份,中巴贸易额首次超过美国,成为巴西最大的出口目的国。根据巴西发展工业外贸部统计,2009年前四个月中巴贸易额达32亿美元,也超过总额为28亿美元的美巴贸易①。

二、中巴双边贸易商品结构变化

中国从巴西进口的产品品类共1 400多种,这些产品多为资源性产品及未进行深加工的产品,主要有铁矿石、大豆、石油和食用植物油。以2004-2007年数据进行分析,这四年中国从巴西总的进口量分别为86.7亿美元、99.9亿美元、129.2亿美元和183.3亿美元。铁矿砂的进口量最大,4年的进口量分别是28.7、38.8、55.3和94.5亿美元,其增速明显高于从巴西进口总量的增速,其所占各年的比率也因此逐年提高。其中,中国去年从巴西淡水河谷公司进口的铁矿石占其总产的17.4%,这个比例还在持续增长②。其他各类资源品的进口量也基本逐年提高,但比率有所波动。除资源品外的其他各类产品不仅进口量很少,而且各年波动幅度很大,偶然性很强,但大多涉及未进行深加工的产品。总体而言,资源品进口比率呈现逐年稳定提高的趋势,其他类产品进口量很少,而且波动性很大。

与巴西向中国出口的产品不同,在2009年前4个月,中国向巴西出口的产品4 000多种中基础产品仅占2.3%,其余的97.7%都是工业品。而且相对于巴西向中国出口集中于一两种产品而言,中国向巴西出口的各类产品出口额相对比较平均。以2007年为例,纺织品的出口量最大,出口额仅为8.64亿美元,其他出口额超过1亿美元的产品包括服装、鞋类、钢材、塑料、焦炭和计算机。根据2007年中国商务年鉴统计的数据,中国向巴西出口的各类产品中仅粮谷、水产品、茶叶等9种产品的出口额未超过1千万美元,其他23种产品出口额均超过千万美元。位列前十的出口产品总出口额也仅为28.8亿美元,占2007年总出口额的25.3%。各类产品的出口增长率较为稳定,位列前十的出口产品有超过一半的产品在2004-2007年中增长率超过50%。

从中巴双边贸易产品的结构及其变化来看,双边的贸易互补性很强。中国从巴西进口资源品的增长有助于分散战略性能源与资源进口的风险,而中国向巴西出口产品多为中国有较大优势的工业制成品。

三、中巴贸易发展趋势分析

巴西作为拉美最大的国家,以及经济社会综合发展水平相对较高发展中的市场,其巨大的消费需求以及丰富的矿产资源对中国而言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中巴同作为发展中大国,在经贸领域存在着相同的发展诉求。而中国正在实施的“市场多元化”战略也预示着中巴双边贸易在世界经济从国际金融危机中复苏后将会有更快的增长。

(一)传统贸易的带动作用依旧强劲并会发挥更大作用

根据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论,一个国家生产和出口的是密集使用本国丰富的要素(包括资本、劳动、土地等)生产的产品。中巴传统贸易产品包括巴方出口的矿产等资源性产品和中国向巴方出口的机电类及纺织服装类产品在今后数年将依旧是双边贸易的主体。巴西向中国出口中多为资源性产品,但是从比例来看,也仅占中国总进口资源品中较小的一部分。近年中国经济的加速发展,对资源需求明显加大,资源成为制约中国发展的瓶颈。由于受到技术水平的限制,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资源的利用效率将不会有很大的提高,中国资源的外向型需求将越来越大。巴西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铁、铀、铝矾土、锰、石油、天然气、煤等。其中已探明的铁矿砂储量为650亿吨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第一位。铀矿、铝矾土和锰矿储量均居世界第三位。对于保证我国未来的资源供应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这将成为中巴今后一段时间内双方贸易的基础,由此带动整体的双边贸易的进一步发展。

(二)双边投资带动双边贸易发展

目前,中巴双边投资额相对较少,中国对巴西的投资目前仅涉及资源类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截至2008年底,中国在巴西非金融类的直接投资累计2.17亿美元,仅占中国对拉美全部直接投资的0.7%①。巴西对中国的投资也较少,除2002年巴西航空工业公司与中国航空工业第二集团公司合资建立的ERJ145系列涡扇支线飞机总装生产线外,近几年鲜有新的大型投资,由于双方文化的差异巴方在中国的中小型投资总体不大,截至2008年底,巴西在华投资额为2.7亿美元②,仅占其对外投资总额的1.3%,占中国利用外资的0.3%。这与中巴双边贸易发展程度相比,中巴双边投资额明显较少,双边投资发展水平低,但反过来说明将有很多的发展空间和良好的发展前景。

巴西作为拉美国家的领头羊,南方共同市场(Mercosur)的重要成员,1 180万平方公里,约占南美洲总面积的67%;人口总数约为2.46亿,约占南美洲人口总数的65%。通过签订的一系列产品通过巴西可以进入拉美的其他国家,从而绕开很多贸易壁垒,尤其是在这次金融危机中,拉美各国加大对中国产品的贸易限制。同时面对金融危机,欧美等国也加大了对中国的贸易保护,通过巴西市场进而扩大同整个拉美出口贸易以及绕道巴西进入欧美的成为中国各大公司的不错选择。据巴西《圣保罗州报》报道,除奇瑞汽车已正式在巴市场开展销售外,中国两家自主汽车品牌比亚迪和江淮客车都已为近两年进军巴西市场制订出计划。除此之外,两家中国卡车生产厂商也对巴西市场表示出兴趣,还有不少大型合作项目正在建设或洽谈中,如武汉钢铁集团在2009年7月1号宣布在巴西里约热内卢投资兴建一年产量为500万吨钢材的钢厂,总投资额高达40亿美元③。大型跨国企业投资、政府性投资贸易中心的建设,以及贸易洽谈会的举行,将进一步带动双边文化的交流,促进彼此全面的贸易投资。

同时,巴西在信息技术服务方面有着较强的优势,随着新兴服务贸易的展开,全球服务外包成为贸易发展的新趋势,双方在服务外包领域的合作将成为可能,这也为双边贸易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新兴技术性贸易使中巴双边贸易不仅在量上有大幅提升,质上也将发生巨大的变化。

四、政策建议

为克服现有双边贸易的局限性以及此次金融危机中受到的不良影响,促进双边贸易在今后数年内继续快速稳定的增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工作。

(一)进一步改善双边贸易关系,积极推动双边贸易与投资自由化进程。重要的是加快启动中―巴双边“自由贸易区”(FTA)可行性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开启中巴FTA谈判,加快中巴经贸一体化进程,在更大的范围内实现中巴贸易自由化。考虑到已签订的8个自由贸易协定对中国同对方国家、地区贸易额的巨大推动作用,在现阶段考虑同巴西更进一步经贸合作关系对两个发展中大国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自由贸易协定将是众多选择中较为合适的一种。

(二)为解决大多数在巴投资的中小企业管理经验缺乏,融资能力差以及风险意识淡薄。在现有的经贸合作区建设经验基础上,筹建在巴西的“境外经贸合作区”,以方便中国企业对巴西的投资[3]。同时,成立专门的中巴贸易保险公司,以降低市场不确定性。在中巴经贸发展过程中,不确定性主要体现在巴西经济不稳定[4]。定期向相关企业进行投资环境、项目介绍,如巴方的采矿、冶炼和能源行业的,以及巴方的基础设施建设。双方对彼此信息的了解是扩大贸易的前提条件,通过经贸合作区的建设,贸易洽谈会的开展等形式进一步促进双方企业对彼此的了解,从而推动双边的经贸关系。

(三)实行货币互换,并在今后数年逐渐扩大互换货币的比例。中巴双边贸易使用各自货币(雷亚尔和人民币)进行结算,而不再依赖美元,以避免由美元价值的波动带来双边贸易的不确定性。

参考文献:

[1] 陈楠,伊西科. 中国-巴西――贯穿发展世界的轴心[J] . 商务周刊,2009,(14):50-57.

[2] 张兵,任希丽. 中美商品贸易结构的演变以及其原因分析[J]. 国际贸易论坛,2009,(秋季号).

篇9

一、我国出口贸易面临的瓶颈和贸易战略调整

近年来,中国出口的产品竞争力不强、倾销存在、知识产权侵权等问题使得出口贸易面临严峻挑战(顾卫平,邓雅勤,2007)。中国通过出口初级产品和发展加工制造业获得了贸易大国地位 ,但要从贸易大国发展为贸易强国,中国依然有很长的路需要走,而培育竞争优势则是必由之路。

但是,国内学者多是从如何培育加工贸易竞争优势的角度来研究培育贸易竞争优势的,裴长洪和彭磊(2006)认为要充分利用加工贸易方式进一步缩短我国与发达国家产业结构上的差距,促进加工贸易的“落地生根”、推动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是当务之急。很少有学者从服务贸易的视角研究贸易战略的调整。

二、发展服务贸易与贸易战略调整的关系

发展国际服务贸易,对促进一国国内服务产业面向国际市场,参与国际分工、国际交往和国际竞争有着重大作用(江小涓等,2001)。据世界银行公布的统计材料显示:1980年~1998年,全世界农业和制造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从7%和25%下降到5%和20%,而服务业却从56%上升到61%。在发达国家,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已升到70%左右,服务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大多在70%以上。可见,越是发达的国家,它的服务贸易规模就越大,水平也越高,经济的发展程度是与服务贸易的水平相联系的(刘庆林,2004)。因此,发展服务贸易是中国转变贸易结构不合理现状的突破口。

除此以外,服务贸易还有以下的特点使它和贸易战略调整息息相关:首先,服务贸易对货物贸易具有替代性,不仅能减少全球资源和能源的消耗,有利于生态的良性、健康发展,而且对企业、对一国贸易增长方式也是有利的;其次,发展服务贸易,特别是进口服务贸易,能为经济运行提供充分而有效的服务供给和支持,促进经济的高效发展,从而促进货物贸易及整个对外贸易的高效发展。

三、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2004年,中国贸易进出口额均位居世界排名第三,中国跻身世界贸易大国之列;但与此同时,中国的服务贸易却出现了近97亿美元的逆差。中国服务贸易出口占贸易出口总额9%的现有水平,远低于19%的世界平均水平。

2006年我国货物贸易总额超过1.7万亿美元,虽然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达1917.5亿美元,比2005年增长22.1%,但服务贸易额仅有1928.3亿,只占货物贸易总额约11%,这个比重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由此可见,我国的货物贸易发展迅速,但服务贸易发展缓慢,服务贸易所占的比重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同时,我国服务贸易结构也并不合理,服务贸易优势部门主要集中在海运、旅游等比较传统的领域,旅游和运输服务的出口占中国服务出口一半以上,而金融、保险、计算机信息服务、技术咨询、专有权利和特许、广告宣传和电影音像等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高附加值服务产业,发展速度相对缓慢,比重仍然很低。

最后,我国对外服务贸易管理方面仍有许多缺陷,如中央与地方在服务业国际贸易政策和规章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差别,缺乏统一的促进服务贸易发展的协调管理部门,服务业多头管理、政出多门甚至相互掣肘的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容易产生责任不明确、交叉和条块分割、经营秩序混乱以及行业垄断等问题。服务业的统计也不规范,在行业划分标准、服务标准等方面有许多不符合国际惯例。

总之,中国服务贸易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和管理混乱的问题已经凸显,如果不尽早解决这些问题,不仅会使服务贸易止步不前,更会拖延贸易战略结构调整的步伐。相反的,如果服务贸易能够快速地发展起来,那么贸易战略结构调整的步伐就能够加快。

四、发展服务贸易加快转变贸易结构的政策建议

首先,政府应高度重视发展服务贸易的必要性。虽然,至今为止,服务业还没有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但服务业的比重势必逐步上升,并且将成为推动经济进步的重要支柱,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因此,中国政府有必要加大对服务业及服务贸易的重视程度,在制定长期经济发展计划时,要考虑是否有利于服务业及服务贸易的发展。

其次,政府可以在两个方面扩大服务贸易。一方面,政府要加强有关服务贸易的立法工作,以有效地规范外国服务提供者在中国的贸易活动。中国目前服务贸易的立法工作还很落后,服务业中许多部门都无专项法规。另一方面,政府对于暂时相对薄弱的服务行业在给予保护的同时,应对本国服务业提供一些政策和资金支持。

再次,加快国内服务业的发展,提高中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服务业是服务贸易发展的基础,要想提高我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关键是要提高国内服务业的发展水平。要优先发展旅游服务、工程承包、劳务输出等具有传统比较优势的行业。提高这些行业的知识含量和技术含量,增加贸易附加值。

最后,创新业绩评价指标体系,加强企业战略管理。在管理服务企业时,我们必须站在战略的高度,综合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和风险因素,尽量实现人力资本、生产价值和财务价值最大化。

参考文献:

[1]裴长洪 彭 磊:对外贸易依存度与现阶段我国贸易战略调整[J].财贸经济,2006(4)

篇10

一、知识经济的概述

新世纪是知识经济迅猛发展和快速推进的世纪,全球将全面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国际贸易更具有时代的特征。“知识经济”是相对于传统的“农业经济”、“工业经济”而出现的一种新型且极具活力的经济形态。按照经合组织的界定,知识经济是指建立在知识的生产、分配和消费之上的一种新型经济。其内容主要是:

(1)在资源配置上以人力资本和知识资产为首要因素,对自然资源进行科学、合理、集约和高效的配置,运用知识和智力开发丰富的自然资源来创造财富。

(2)以知识高度密集的高新技术产业为首要支柱产业。

(3)消费以高新技术产品和信息化的新知识为主要内容。知识经济有不同于工业经济的新特征,这就是投入无形化、决策知识化、发展可持续化,以及经营全球化。可见,知识经济的本质就是知识与经济的高度融合、相互渗透和互相促进,是知识经济化与经济知识化的高度统一。

二、知识经济的特征

1.经济发展可持续化。知识经济是人与自然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它产生在多种自然资源近乎耗竭、环境危机日益加剧的时代。它把科学与技术融为一体,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科学的全面的认识。因此,知识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是科学、合理、综合、高效地利用现有资源,同时开发尚未利用的自然资源来取代已近耗竭的稀缺自然资源。

2.资产投人无形化。知识经济是以无形资产投人为主的经济。它依靠知识、智力,无形资产的投资起决定性作用。当然知识经济也需要资金投人,对于高技术产业甚至需要风险资金投人。但是如果没有更多的信息、知识、智力的投人,它就不是高技术产业。无形资产的升值也将带来社会价值观的变化。如拥有更多知识的人将获得更高的报酬,知识强国的观念将深入人心。

3.经济决策知识化。知识经济是以知识决策为导向的经济。经济的决策和管理必须知识化,科学决策与宏观调控作用在知识经济中有日渐增强的趋势。

三、知识经济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技术、专利、创意等软件产品成为重要的产品形式,知识消费成为社会的主导消费;知识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对知识的占有程度成为分配的主要依据,具有知识的、创造性的劳动者成为社会的主要就业者;高科技产业将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支柱产业;创新是知识经济的灵魂。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必然对国际贸易产生巨大的影响。

1.对国际贸易的商品结构的影响。在知识经济时代,无形贸易将成为国际贸易的主要内容。它包括服务贸易和技术贸易。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为经济发展最重要的直接资源,因此,以知识产品为交易对象的服务贸易和技术贸易将不断发展,日趋专业化、规模化,进而跨越国界走向世界市场,最终成为国际贸易的主要内容。

2.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将使世界贸易自由化进程加快。在知识经济时代,由于高技术突破了速度和重量的概念,经济活动的流动性加快,货物、劳务、资本和技术等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更加容易,其规模不断扩大。区域经济组织、跨国公司大量涌现,个人电脑、各种现代通讯手段及互联网迅速扩及全球,把各国各地区越来越密切地联系在一起,各国经济和社会生活互相依赖关系大大加强,任何国家都免不了受其他国家和地区发生的事件和变动的影响,特别是随着关税壁垒的取消,国内外市场融为一体,已无内外贸之分,市场竞争已成为世界性竞争。这些都大大加快了全球范围内经济一体化和贸易自由化进程。区域集团化的飞速发展是贸易自由化趋势的一个表现。新世纪初期,世界各地区组织区域性经济贸易集团的趋势进一步加强,并纷纷把贸易自由化的目标定在20年之内。到2005年美洲的自由贸易区将建立;欧洲联盟21世纪20年代将实行完全的统一;亚太经合组织制订了2020年前实现投资和贸易自由化的长期目标。除这三个地域组织的进展外,各大洲的区域性的经济贸易合作组织将进一步加强在贸易上的合作。在21世纪初期20年,世界上将实现所有国家都参加了属于各自的区域性集团,世界进入了经济上广泛的聚合和经济联盟时代。当然在区域化的浪潮同时,大国的争夺主导权的争斗将加剧。

3.知识经济对贸易方式的影响。知识经济时代,国际贸易方式将从传统方式逐步向网络贸易、电子商务等新兴的贸易方式转变。网络贸易是整个交易过程,包括交易磋商、签约、货物交接,以及货款交付等,大都通过全球电信网络进行。其交易的产品主要是数字化产品,如金融服务、网上娱乐、售票服务、音像书刊、软件设计、咨询服务和信息传递等;也有实物产品交易,它的交易磋商、签约、货款交付在网上进行,实物交付在具体地点进行。网络贸易发展很快,如1996年网上交易额只有23亿美元,1998年达500亿美元。据美国《商业周刊》预计,2001年全球网上贸易额达2051亿美元,2002年可达3490亿美元。为更好地发展网上贸易,1997年世贸组织签订了《全球基础电信协议》、《信息技术协议》和《开发全球服务市场协议》等,为进一步规范全球电子商务,建立网络贸易的法律框架,并对网络贸易实行零关税奠定了基础。显而易见,网络贸易将会迅速发展,成为21世纪国际贸易的主要方式。

4.对贸易政策和措施的影响。在贸易政策方面,自由贸易和保护贸易政策的关系被赋予新的含义。对外贸易政策是为经济服务的,为了发展经济,取得对外贸易利益,各国依据自己经济发展的程度和竞争能力的不同,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分别采取不同的贸易政策。而在知识经济时代,自由贸易与保护贸易政策有了更加密切的联系。一方面,知识经济的出现,使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加强,经济全球化程度提高,自由贸易政策将是发展的方向。另一方面,知识经济要想健康与稳定的发展,就必须以知识产权的保护为保证。这就意味着在实行自由贸易政策的同时,还要实行一定程度的保护贸易政策。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说,保护贸易政策是自由贸易政策的前提和基础,而自由贸易是保护贸易政策的最终目的与结果。在贸易措施方面,关税措施与非关税措施的关系有了新的变化。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产品将成为国际贸易的主要对象,而对知识产品的进口限制主要应采用非关税措施。因此,在知识经济时代,非关税措施将成为主要的限制进口的措施。

四、面对知识经济的影响,中国外贸业应该采取的对策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我国的对外贸易将面临巨大的挑战。必须全面认识这种压力,采取积极的行动,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充分发挥知识资本在外贸中的作用,争取在未来的国际贸易格局中占据主动地位,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

1.知识经济的到来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因此,我们要对知识经济有一个全面而清醒的认识,既要认识到知识经济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增强紧迫感和使命感,积极采取有力的政策措施,迎接新的挑战;又要认识到知识经济不是空穴来风,而是建立在工业经济基础之上的,是工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因此,不能脱离实际,要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努力提高我国国民经济的整体水平,有步骤有战略地发展知识经济,要有所为,有所不为,为我国外贸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篇11

与货物贸易相比,上海服务贸易发展时间尚短、规模尚小,管理体制方面还面临不少问题和困难,迫切要求我们加紧研究,采取新的有效的政策措施,推动上海服务贸易更好更快发展,为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更多的贡献。

一、近10年上海服务贸易发展的主要特点

(一)服务贸易进出口增长速度快,对本市经济的贡献程度不断提升

2000~2008年,上海服务贸易进出口额由79.1亿美元增加到735.7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达32.1%,高于同期上海货物贸易进出口增长率,高于同期上海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率,也高于同期全国服务贸易进出口增长率。服务贸易进出口额占上海国际贸易进出口总额(货物贸易+服务贸易)的比重由2000年的12.6%上升到2008年的18.6%。

(二)贸易规模全国占比不断提高,与亚洲主要市场的差距逐步缩小

上海服务贸易进出口额占我国(内地)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从2000年的11.2%上升到2008年的24.2%,连续8年高居内地各省市之首。如今上海服务贸易规模不仅大大领先内地诸多省市,而且与我国香港、新加坡等服务贸易较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差距不断缩小。2000年,我国香港服务贸易进出口额是上海的8.2倍,新加坡是上海的7.2倍,而2008年已分别降至1.83倍和2.01倍。

(三)传统服务贸易规模大,新兴服务贸易增长快

《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划分的12个服务贸易门类,上海都已实现服务进出口实绩。其中,运输、旅游这两项传统服务贸易一直是上海最主要的服务贸易项目,但比重持续下降:2008年这两项服务出口合计占上海服务贸易出口总额的比重为54%,比2000年下降了7.6个百分点。与此同时,新兴服务贸易进出口增速明显快于传统服务贸易,2008年上海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出口25.4亿美元,同比增长53%,高出全市服务贸易出口平均增速23.9个百分点。

(四)市场格局和贸易主体高度集中

上海服务贸易的主要市场是香港、美国、日本和欧盟,这一格局与货物贸易基本相符。2007年上海服务贸易出口市场按占比排序依次为:美国(27.6%)、香港(25.2%)、日本(12.2%)等。外资企业占据上海服务贸易的主导地位。2007年在运输、旅游、咨询3个规模最大的项目中,外资企业出口占比分别达59%、68%和87%。

(五)“走出去”与“引进来”步伐加快,“商业存在”形式的服务贸易活跃

随着外资对上海服务业投入的增加和上海企业“走出去”步伐的加快,“商业存在”形式的服务贸易十分活跃。2000年上海FATS(服务贸易外国附属机构,Foreign Affiliates Trade in Services,简称FATS)统计的总收入为58亿美元;其中,内向FATS,即在上海的外国投资企业提供服务收入为46亿美元;外向FATS,即上海到境外投资的企业提供服务收入为12亿美元。2006年上海FATS总收入达216亿美元,是2000年的3.7倍;其中,内向FATS为179亿美元,外向FATS为37亿美元。

二、上海开展服务贸易工作的主要经验

(一)提高认识深入研究,把服务贸易工作摆上重要议程

1.认识服务贸易的重要性。上海1997年提出发展服务贸易是基于这样的认识,第一是中国入世应对挑战的需要,第二是上海产业结构、贸易结构调整的需要,第三是上海建设国际贸易中心、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需要。上海靠制造业、靠货物贸易再要快速增长后劲不大,一定要依靠服务业和服务贸易的发展,所以,当时市领导提出了“服务贸易、货物贸易并举”的思路。

2.认识服务贸易的现状。认识服务贸易现状就要从统计入手,没有统计数据就是雾里看花,看不清楚。所以市商务委与外汇管理局上海分局和市统计局加强合作,逐步建立了上海服务贸易统计指标体系,包括一个进出口BOP统计和一个商业存在FATS统计,从2000年开始,每年都有一份统计分析报告。建立了统计指标体系以后,可以对上海服务贸易现状进行分析,包括进出口规模、增长情况、部门分析、结构分析、市场布局和所有的占比情况、增长情况等;同时也可以对服务贸易与经济的关系、与产业的关系、与贸易的关系等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市商务委每年都出一本《上海服务贸易发展报告》(蓝皮书)。

3.认识服务贸易的发展方向。在统计分析研究的基础上,由市商务委牵头,联合相关部门每年开展一些行业调研和专题调研。近年来先后重点开展了上海服务外包发展研究、上海文化服务贸易发展研究、上海发展服务贸易战略研究等工作。2005年上海成功举办了世界服务贸易论坛;2007年成功举办了首届中国服务贸易大会,认真听取国内外专家对服务贸易发展的真知灼见。

(二)发展产业,扩大开放,为服务贸易发展打下厚实的基础

货物贸易是以制造业为基础,服务贸易发展同样离不开服务业的发展。所以,上海遵循贸易与产业相互关系的规律,一是抓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二是抓服务业的对外开放,取得了明显成效,促进了服务贸易的发展。2008年,上海服务业增加值7 350.43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11.3%,高于同期上海GDP增幅1.6个百分点;上海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为53.7%,比2007年提高1.1个百分点。从中可见,上海国际服务贸易的崛起,与长三角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上海加快“四个中心”建设步伐、加快发展以服务经济为主产业结构密切相关。上海服务贸易的快速发展是得益于服务业的发展和开放,而服务贸易的快速发展反过来又拉动了服务业的发展和服务业开放水平的提高。服务贸易的发展离不开产业,也离不开产业的发展阶段。

(三)突出重点、分类推进,构建服务贸易发展的立体格局

过去抓货物贸易时,从目标预测到运行监测、一直到目标任务的落实,这一过程是通过分解来实现的,具体来讲是分解到了企业、行业和区域。如:机电产品、纺织品、电子产品等每年能出口多少,怎么落实,然后分到各个区县、各个开发区,最后落实到重点企业。服务贸易发展也要做到点、线、面的结合,点是指企业,线是指行业,面是指区域。

1.培育服务贸易龙头企业。主要是通过“四个抓”来形成一批重点跟踪和服务的企业:一是抓重点企业。市商务委会同外汇管理局上海分局,每年分行业排出服务贸易重点企业100强,逐步建立起重点企业的联系服务。二是抓品牌培育。三是抓市场开拓。四是抓平台建设,主要是网站和会展。

2.推进重点行业发展。结合上海建设四个中心的实际和上海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点,把物流、金融、信息、商贸、文化等作为上海服务贸易发展的重点领域,并且针对不同的行业采取不同的推进措施。

(1)促进服务外包发展。服务外包是服务贸易的一个重要形式,从本质上讲是服务的加工贸易。这些年,上海在发展服务贸易的过程中把服务外包作为一个重要抓手。2006年市政府印发了《关于促进上海服务外包发展的若干意见》(沪府发[2006]26号);2006年10月上海被认定为我国首批服务外包基地城市之一。我们抓服务外包的主要工作包括:一是加强服务外包基地城市建设,制定服务外包基地城市规划和年度工作实施方案;制定服务外包示范区和专业园区的认定和管理办法。二是确保国家和上海市促进服务外包的政策措施落实到位,鼓励服务外包企业做大做强,鼓励服务外包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2)促进文化出口。我们和市委宣传部、新闻出版局、文广局等部门单位联合起来:一是在市级层面成立了上海文化服务贸易促进委员会。二是根据商务部和文化部等部门的部署,共同推荐了一批上海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三是在外高桥保税区,建设了文化国际服务贸易平台,主要是搞文化展示、文化、文化交易的运作。四是联合开展上海扩大文化出口课题研究,在这个基础上提出上海扩大文化出口的思路和政策措施。

(3)促进软件出口。市政府各委、办、局协调行动,通力合作,为本市软件企业走出去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每年一届的上海软件外包国际峰会是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发展上海软件出口的重要举措,已经成为上海发展软件出口的品牌和特色之一。

(4)促进国际货代行业发展。近年来,我们推进上海国际货代行业发展的主要工作包括:一是进一步转变职能,顺利实行国际货代企业经营资格审批制转为备案登记制,探索建立上海国际货代行业新型政府监管体制。二是试点推行国际货代企业诚信评估体系。2005年开展首批企业信用等级评估以来,共计有141家企业报名参评,共评出A级(含A级)以上企业56家。三是制订行业格式合同,规范国际货代企业经营行为。研究制订了上海国际航空货物运输格式合同。目前,在浦东机场从事空运业务的大部分新设货代企业均已接受了该合同,反映良好。四是积极开展国际货代行业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五是加强行业管理,及时协调出现的新问题。目前已经协调解决了外资企业设立同城异地分支机构、申请民用航空货物销售、到外省市设立分支机构等3大问题。六是成功举办了FIATA(国际货运协会联合会)2006上海年会,促进了上海国际货代行业的国际交流合作。

3.推进重点区域发展。依托浦东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把它建设成上海服务贸易的核心示范区。依托上海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要形成一批服务贸易的特色区域。要加强长三角的区域合作。

(四)统一协调、分工合作,形成服务贸易发展的推进机制

服务贸易的覆盖面广,涉及部门多,协调起来很难,但是不协调肯定做不好工作。市商务委首先是勇于牵头,然后是建立合作网络,并在制度上推进合作机制。这个机制是两个层面:一个是政府层面,一个是协会层面。

1.政府层面。在推进本市服务贸易发展的工作过程中,市商务委已经与相关部门和单位建立起了良好的沟通协调合作网络。接下来设想成立市级层面的服务贸易联席会议制度,办公室设在市商务委,从而进一步加强横向和纵向的协调和联络。

2.协会层面。协会非常重要,有许多工作必须依靠协会去做。我们现在已经建立了上海国际服务贸易协会、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上海市国际货运协会、上海软件对外贸易联盟,并在现代服务业联合会下成立了服务外包专业委员会。

三、上海服务贸易发展前景分析

(一)发展战略和发展目标

经过10年的探索和实践,我们对服务贸易的认识正在不断深化,上海已经成为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示范城市。上海要紧紧抓住发展机遇,把推进服务贸易发展作为今后5~10年对外贸易发展工作的主要抓手,要把服务贸易发展与建设国际贸易中心结合起来,与形成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结合起来,与加快外贸增长方式转变结合起来,与服务长三角、服务全国结合起来。到2012年,预计上海服务贸易进出口额可达到1 200亿美元以上;服务贸易进出口额占上海市国际贸易总量(货物贸易+服务贸易)的比重达到20%左右;上海服务贸易额占全国服务贸易总额的比重达到25%左右。

(二)主要举措

1.逐步建立起有效的服务贸易管理模式。要逐步建立起点―线―面相结合的服务贸易综合管理体系。市级层面建立推进本市服务贸易跨部门联系机制(办公室可设在市商务委),形成各部门、各区县推动服务贸易发展的合力。依托统计数据和鼓励政策,与服务贸易重点企业建立制度化联系机制;依托相关主管部门、行业协会,了解服务贸易重点行业发展情况和趋势变化;依托区县商务系统,将服务贸易管理工作延伸到第一线;形成便捷化、扁平化、网络化的服务贸易统计和业务管理信息系统。

2.进一步深化完善服务贸易统计指标体系。贯彻落实商务部《国际服务贸易统计制度》,进一步完善上海服务贸易统计指标体系。开展抽样调查试点;开展区县统计试点;丰富各专项统计内容;拓展重点行业统计;统筹技术进出口、软件出口和服务外包的统计,建立全口径服务贸易统计分析体系。根据基本统计数据,建立上海服务贸易综合评估体系。

3.研究建立服务贸易政策体系。商务部、上海共同研究制订《上海服务贸易中长期发展规划》、《关于促进上海市服务贸易全面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促进服务贸易整体发展的配套政策措施。上海要把促进服务贸易发展作为全市经济建设的重点,纳入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提供财税、金融等方面的支持措施;设立服务贸易发展专项资金,对服务贸易重点企业及项目予以支持。

4.积极开展重点行业服务贸易促进工作。综合全球服务贸易的发展趋势、国际市场需求前景、上海服务贸易发展潜力以及对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等多种因素,以金融保险、运输、服务外包、文化教育等作为重点促进的行业,制定促进该行业服务贸易发展战略和专项规划,进行重点推动。

5.积极开展服务贸易出口促进工作。利用上海举办世博会的契机,以展会和协会等为依托,为企业搭建服务贸易发展平台;充分发挥服务贸易协会等中介机构的作用,积极在上海举办各类推介活动,了解企业最关心的信息,为企业提供服务;继续办好上海软件外包国际峰会等展会,提升办会规格和国际化水平;鼓励企业参加国内外各类展会;充实“服务贸易指南网”上海子站内容,加快信息更新,把上海子站办成上海服务贸易信息窗口。

6.为服务贸易重点企业做好服务。建立专人联系和服务制度,重点培育和发展一批实力雄厚、具有竞争力的大型服务贸易企业和集团。研究建立上海服务贸易重点企业名录和评估管理办法。

7.积极开展服务贸易人才建设工作。落实和完善各项吸引和培养服务贸易出口人才的政策,建立健全服务贸易人才信息库和人才服务机构,加强职业培训和岗位技能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利用上海服务贸易人才集中的优势,积极为国内其他地区培训管理人才,发挥辐射带动作用。

篇12

经济全球化已经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而中国自从加入WTO之后也深刻的感知到了这一点。2008年,一轮从美国房地产业起始的经济危机迅速蔓延全球,在这个经济圈之内的任何国家都无法避免,包括中国在内。在经济危机的不断影响下,各个国家各种刺激措施不断出台,其中针对货币的争斗也在不断进行。自2005年汇改以来,人民币兑美元升值幅度已近30%,无论是幅度还是速度都已足够。自2011年四季度至今,虽然人民币升值已渐趋稳定,但是依然处于上升状态。从长远看,一方面,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外汇占款增速减弱以及生产成本上涨等趋势性因素,将对减缓人民币升幅所产生的影响;而另一方面,人民币国际化以及国际上对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仍将推动人民币缓慢升值。因此预计在未来,人民币升值仍是长期趋势,但幅度和速度都会放缓,同时双向波动及波幅扩大将比较频繁。有鉴于此,我国的出口加工型企业可以获取的利润越来越低,有些企业必然会抵受不住而倒闭,对于更多存在的加工贸易企业来说,由于面向对象多为国外客户,结算也多为外汇,因此人民币升值背景下加工贸易企业外汇风险管理问题的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外汇环境的新变化

(一)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不断攀升

亚洲外汇网消息,2012年4月26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再创人民币汇改以来的新高。分析师指出,在市场不出现极大的风险事件的情况下,人民币兑美元整体将呈现稳步升值的态势,甚至在某段时间出现小幅加速态势。纵观汇改七年来,人民币实际汇率升值幅度明显,波动弹性正日益增强。

(二)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稳步迈开

建立亚洲区域外汇储备库在2010年4月举行的博鳌亚洲论坛2009年会上再次被提上议事日程。中国政府提议各国应该相互协商,相互关照,尽早达成共识,不断加快清迈协议进程,建成区域外汇储备库,增强抵御金融危机的能力。与会国纷纷表示,虽然要实现东亚地区货币一体化的道路还很漫长,但是各国有信心尽早实现实现这一目标。尤其是本次波及全球的经济危机,更是为各国提供了一个相互合作的机会,货币合作的区域经济上演的一损俱损的悲剧使它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货币统一的重要性。

二、我国加工贸易企业外汇风险管理策略偏差问题

(一)多元化汇率风险管理能力弱

长期以来,在国际布雷顿森林体系之下,各国都习惯了采用美元作为主要结算货币,我们也不例外,并且逐渐成为人们的一种惯性思维,仿佛美元就应该承担这样的作用,而国内实行的也是人民币钉住美元的汇率政策,加工贸易企业在外汇结算多数采用美元,当人民币升值时就带来了裸的风险,其实这种风险也是可控和可以规避的,只是大多数的加工贸易企业往往采取的外汇衍生工具或者贸易工具管理控制美元的收付汇汇率风险,或者改变交易货币以日元或欧元来进行结算。如果放眼全球的话,这些企业就可以看到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并不意味着对其他货币也一样升值,即使升值,其幅度也与美元有较大区别。但是加工贸易企业在这一阶段外汇风险管理中,对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风险非常重视,但是却不能清醒认识其他货币的汇率风险。

(二)汇率双向波动风险意识差

从2005年至今,我们看到的是人民币不断的单边升值。但是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已经真正确立了市场形成的机制,无论是升值还是贬值都是市场决定的结果。由于中国外贸顺差依然较大,市场上存在着人民币升值的强大预期,作为加工贸易企业认为长期人民币会升值是具有一定依据的。但是人民币已经不是以前那种以美元作为标尺进行调整了,那种简单地根据人民币和美元汇率水平变化就说人民币是升值或贬值的言论从逻辑上是错误的,相反人民币在升值通道中短期的波动是越来越大。

三、我国加工贸易企业外汇风险管理能力缺失问题

(一)经济风险管理能力较弱

对外汇经济风险管理的内部动能不够。经济风险的大小取决于汇率变化对企业产品的未来价格、销售量以及成本的影响程度,是企业从整体上进行预测、规划和进行经济分析的一个具体过程,包含企业资金、营销、采购和生产等各个层面。对于加工贸易企业来说,对经济风险首先需要从市场和生产两大方面来进行管理。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受限于自身对市场、技术的掌握和运用能力,加工贸易企业更多的是把市场、销售依靠在外商身上,真正能意识到并有能力并进行经济风险管理的加工贸易企业非常少。加工贸易企业很少自身独立的销售团队,也很少有自身独立的研究开发队伍,一直是来什么做什么,出什么卖什么。

篇13

二、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的特点

1.外资企业在加工贸易企业中所占比重较大

加工贸易活动以沿海地区的对外加工装配活动开始,早期以国内企业为主。 80 年代外商投资企业在加工贸易中的比重一直不高,1990 年才达到 28.8%,90 年代后, 外商来华投资迅速增加,1994 年超过一半,达到 56.1%。 外商投资企业的投资主体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80 年代来华从事加工贸易的主要是港商,进入 90 年代,大量台商来大陆投资,90 年代后期以来, 越来越多的大型跨国公司来我国投资。目前,全球最大的 500 家跨国公司己有近 400 家在华投资建厂。2008 年 ,在加工贸易进出口中 ,外商投资企业出口达到 8906.1 亿美元, 增长了 7.1%。 比起2008 年内资企业的出口, 增速要高出 1.4 个百分点。而同时,以加工贸易方式进出口的国有企业额度为 969 亿美元,由上年的增长 18%逆转为下降1.2%;私有企业的这一数额为 4773 亿美元,增长21.8%。 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中国的加工贸易还是主要在外资的主导下进行的出口导向型的加工贸易。 如表 2 所示,2000-2009 年间,在华外资企业的进出口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均在 70%以上。可以说我国加工贸易的快速发展主要是由于外资企业做出的贡献。

2.进料加工成为我国加工贸易的主要经营模式

我国加工贸易早期是以来料加工为主,1980年我国来料加工进出口额为 13.3 亿美元,占当年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的 79.8%。 1989 年进料加工出口额首次超过来料加工出口额, 占加工贸易出口额的 53.1%。 随后, 随着外商在华投资日益增加, 因为外商投资企业比内资企业更倾向于进料加工贸易方式, 所以进料加工迅速发展并取代了来料加工在加工贸易中的主导地位。 到 2009 年,进料加工贸易占加工贸易的比重上升为 81.36%,而来料加工贸易所占比重下降到 18.63%,进料加工贸易已远远超过了来料加工贸易, 成为当前我国加工贸易的主要贸易方式。

3.劳动密集型产品向技术密集型产品过渡

早期,我国的加工贸易以纺织、服装、玩具、鞋帽等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 1992 年以后,随着跨国公司对我国投资的增加, 加工贸易的产业特点发生变化,技术水平和分工档次逐步得到提高,加工贸易开始由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逐步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过渡。 如表 4,2000 年以来,在三大产品的出口中, 高新技术产品和机电产品出口中加工贸易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呈现上升的趋势,而相对比的纺织品服装产品出口中加工贸易所占比重逐步下降。 2005 年,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五大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国。据海关统计,2008 年,我国加工贸易出口中,机电产品为 5325.9 亿美元,增长 10.6%,增速回落 12.6 个百分点,占当年我国加工贸易出口总额的 78.9%,所占比重提高 0.9 个百分点。 此外,加工贸易出口服装及衣着附件 259.2 亿美元, 增长6.1%,增速回落 3.4 个百分点。 另外,加工贸易中,高技术产品发展极为迅速,所占比重连年提高,在这之中,还是以外商投资企业为主力军。 2008 年高新技术产品 (与机电产品分类有交叉) 出口4156.1 亿美元,增长 13.1%。 加工贸易尤其是外商投资企业加工贸易, 是我国工薪技术产品出口中的重要增长来源。这也进一步的表明,我国加工贸易的产品档次在不断提升,产品结构持续优化。

4.加工贸易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

虽然, 我国加工贸易从东南沿海地区发展起来后,虽然已经遍及全国,但是仍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的广东、上海、江苏、山东和福建这 5 个沿海省份。 这 5 个东南沿海省份加工贸易共占我国加工贸易出口和进口的 80%以上,其中广东的加工贸易占全国的 1/2。 形成这种分布的原因主要与东南沿海地区的地理优势有关。此外,这些省市在加工贸易发展中首先享受到了某些特殊待遇, 这些特殊待遇对这些省市加工贸易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东南沿海土地资源紧缺,劳动成本上升,目前这种状况正在悄悄的变化。部分产业特别是传统产业的加工贸易逐渐失去了竞争优势,开始向中西部或本地区不发达地区转移。2007 年上半年,东部沿海省市加工贸易出口额占全国加工贸易出口额的 97.3%。 中西部地区加工贸易占比为 2.7%, 比 2006 年同期提高了 0.5 个百分点, 改变了中西部加工贸易比重五年保持2.2%不变的格局。 山西、陕西、江西等中西部省份加工贸易出口增幅达到 68%~25%。

三、我国现阶段加工贸易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外贸依存度过高

外贸依存度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外贸易总额占该国或地区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它反映了一国或地区经济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和参与国际分工的程度。 2007 年以前我国外贸依存度一直保持增长趋势, 形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之一就是我国传统加工贸易的特点是大进大出, 并且这种贸易模式在我国对外贸易中占主导地位。 近年来我国较高的经济增长率很大部分是由进出口数量扩张构成的,其中加工贸易占了很大一部分。在全球经济贸易自由化过程中, 我国由于外贸依存度过高,受国际经济波动较为明显,比较难保持稳定增长。加工贸易在我国对外贸易中占据重要地位,其发展状况决定着我国整个对外贸易状况。 我国加工贸易发展水平较低,科技含量不高,加工的产品仍然是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缺乏竞争力,这就导致我国对外贸易出口缺乏增长潜力, 发展后劲不足。 值得庆幸的是,这种情况从 2008 年开始已经有所好转,如图 1 所示,2008 年开始,我国外贸依存度曲线出现拐点并呈现下降趋势。

2.加工贸易顺差过大,贸易摩擦加剧

从表 5 中可以看到, 我国的连续多年的对外贸易顺差除了个别年份外, 主要是由加工贸易产生的。 我国从 1994 年开始连续 16 年出现贸易顺差, 在 2004 年以前顺差都在 500 亿美元以内,从2005 年起贸易顺差大幅增加,2007 年贸易顺差达到 2618.26 亿美元,2008 年为 2981.31 亿美元,2009 年虽受国际经济形势影响出口受阻,但贸易顺差仍有 1960.70 亿美元, 加工贸易是我国贸易顺差的主要来源。 巨额的贸易顺差令中国宏观经济承受了巨大压力, 也引起中国与贸易国之间的贸易摩擦不断增多。我国加工贸易顺差的形成首先源于我国与欧美国家以及东亚新兴经济体之间的“三角贸易”关系。 中国加工贸易的发展得益于我国对日本和亚洲“四小龙”产业转移的承接,因此我国加工贸易要从东亚国家和地区进口原辅材料、零配件、中间产品等,在国内组装后仍然出口到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市场, 从而将日本和亚洲 “四小龙”对欧美国家的贸易顺差转嫁给我国,这形成了我国对欧美国家贸易顺差的主要来源, 也形成了我国对韩国等国家的贸易逆差。其次,由于对原产地认定的分歧, 对香港地区转口贸易的统计差异进一步夸大了中国对欧美国家的贸易顺差。 在美国的统计中, 经香港对大陆的出口被统计为对香港出口,而非对中国大陆出口;而中国经香港对美的出口,仍被统计为自中国的进口。中国的统计则相反,在加工贸易过程中,我国只是从事其中的加工环节, 贸易顺差并不代表在贸易中获得了相应的贸易利益。因此,美国统计的双边贸易逆差夸大了贸易不平衡状况, 而中国的统计则低估了实际情况。 第三,以外资企业为主体的加工贸易企业,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 大量通过内部贸易和转移定价, 进口外国料件, 从而进一步加剧了贸易顺差,助推了贸易摩擦的发展。贸易不平衡使得我国在贸易谈判中处于不利地位,尤其是一些政客出于政治动机,夸大贸易不平衡问题, 以期在对华交往中取得主动地位。 目前, 由加工贸易所形成的贸易顺差已经成为我国与主要贸易国之间贸易摩擦的主要因素之一。

3.加工贸易增值率不高

我国加工贸易重心虽然从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步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 但是这种变化并没有带来更多的附加值。 如表 6 所示,2000~2009 年我国加工贸易增值率虽然总体趋势上有所增长,但是相对于加工贸易额的大幅增长, 加工贸易增值率的增长显得微小而缓慢。 2007-2009 年虽然增值率较高, 但由于没有分别产品来考虑进口和出口, 因此根据上表公式计算出来的增值率有时并不准确,事实上,这 2007 年和 2008 年我国加工贸易实际增值率分为 46.5%和 53.7%, 增值仍然不理想。 而加工贸易增值率的缓慢增长又导致了我国加工贸易企业利润的大量外流。分析其中的原因, 主要是由于国内加工贸易企业在资本及技术密集型产业中所从事的仍然是劳动密集型环节,在产品研发、设计、制造、销售、运输和售后服务等环节所构成的产业链条中只承接对零部件的简单加工组装等低附加值环节。 因而加工贸易增值率增长缓慢、 经济效益低下。 另外,我国加工贸易企业中,外资企业占 80%以上。加工贸易为外资企业创造了便利条件, 使其可以绕开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限制, 充分利用我国廉价的劳动力, 所以加工贸易的大部分利润都被外商获取。据统计在来料加工中,我国加工企业只能获得占出口总额 7%~9%的工缴费,其余大量增值部分都被外商获得。

4.“飞地效应”明显

“飞地效应”是指外商投资的加工贸易活动既不使用东道国国内原材料, 也不存在对东道国国内企业的示范效应和扩张效应, 仅仅是利用发展中国家的优惠条件和低廉的要素成本。目前我国加工贸易大都仍处在劳动密集型且技术含量不高的加工环节,仅有的部分高技术、深加工产品的出口往往也存在加工过程短暂、 增值不高的问题, 真正体现技术水平和要素含量的高新技术设备和中间投入品等生产要素都需要从国外进口。 在整个加工贸易的科研开发、产品设计、制造、销售、运输、售前和售后服务等业务环节的价值链中,我国企业处于产业链条低端,特别是对中上游产业, 如原材料工业等基础产业的带动作用小。 加工贸易通常只是个别企业参与国际经济循环的一种贸易方式,即使具有一定的贸易规模,也主要局限于部分企业和少数相关企业, 整体规模的扩大对其他企业和地区的辐射作用不大。 因而加工贸易的发展就不能给国内企业发展带来新的市场, 也就很难通过加工贸易带动相关工业发展以实现产业结构的改善与升级。更严重的是,加工贸易大量进口我国已经具备生产能力的原材料, 使得原本开工不足的国内原材料企业境况更加恶化,一方面加工贸易“大进大出”声势浩大;另一方面,国产原材料无人问津,企业濒临倒闭。这些都表明我国的加工贸易优势还是体现在最终的产品总量上,并不具备生产技术上的优势,原材料和零部件过分的依赖进口, 国内加工贸易的产业链条没有建立起来, 加工贸易对东道国或地区的产业关联促进作用没有得到有效的发挥。加工贸易出口的快速增长没有大规模地、 有效地带动基础产业的改造和进步, 产业结构没得到应有的优化和升级,“飞地效应”明显。 五、处在价值链低端环节中国加入 WTO 以后, 我们面临的国际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产品内分工环境中,决定现在和未来中国在国际分工交换中所获利益的,不再取决于国际产业内分工下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研究什么、出口什么,而是取决于参与了哪些层次的国际分工,是以什么样的要素、什么层次的要素参与国际分工,对整个价值链的控制能力有多少。在当前国际分工的金字塔结构中, 中国可以说仍然处于底部,中国的富裕资源只有劳动力,最为稀缺的是技术,而且耕地、石油、天然气、资本等也都是相当紧缺的资源。 中国劳动密集型产品有比较优势,资源密集型产品、资本密集型产品、技术密集型产品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比较劣势。 这种贸易格局不仅使中国在加工贸易的国际竞争中只能控制生产中的低附加值加工环节, 也面临着发达国家的反倾销诉讼及其他发展中国家更低成本的竞争摩擦。摆脱底部依赖,向上层产业升级已经成为中国加工贸易能否生存发展的关键所在。虽然表面上近年来中国也在生产附加值高的产品, 但中国没有像韩国和日本那样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力的大型企业。虽然在出口中,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品所占的比例不断提高,表现为机电产品和高科技产品出口比例的不断增长, 但是我国主要还是在劳动密集型环节和低附加值环节参与国际分工, 仍然处在产业链和价值链的低端。

5.加工贸易内外部结构失衡

(1)我国加工贸易的内部区域发展不平衡

我国加工贸易的内部区域发展不平衡, 削弱了我国经济整体发展的能力。 我国加工贸易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是东部沿海城市和地区, 其在总加工贸易中的比重已经远远超过中西部地区。 广东省、江苏省、上海市、山东省、天津市的加工贸易出口额列居全国前五位;中西部地区 20 个省、市、自治区的加工贸易比重为 2.21%。我国加工贸易地区分布的不均衡可能会导致我国劳动力成本优势逐渐丧失。 廉价劳动力优势是支撑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的重要动力, 但加工贸易布局的不合理导致了我国沿海地区的劳动力生活费用不断提高,劳动力成本的优势正在被削弱。此外, 东部地区加工贸易的迅速发展会产生较强的“虹吸效应”,将中西部地区有限的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吸走, 导致东部与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进一步扩大。与此同时,中西部地区加工贸易主要集中在一些高耗能的中间原料的生产领域, 加工贸易在沿海和内地之间也没有形成一种有效的传递和转移机制。 这对于进一步挖掘我国劳动力优势,发展加工贸易、平衡地区发展、形成合理产业阶梯,在未来均是一个巨大的障碍。

(2)我国加工贸易的外部结构过于集中

我国的加工贸易对象国主要集中于西方发达国家。 2005 年加工贸易对美国、中国香、欧盟、日本四大市场共出口 3303 亿美元,占全年加工贸易出口额的 79.9%。 其中美国出口 1061 亿美元,占加工贸易出口额的 25.8%;对中国香港、欧盟和日本出口分达到 928 亿美元、700 亿美元和 614 亿美元,三者占加工贸易出口额的 54.1%。 同期加工贸易自中国台湾、 日本、 韩国和东盟进口额达到2894 亿美元,占加工贸易进口总额的 42.4%。 可见, 我国加工贸易对特定国家或地区的依存度较大,容易受到这些国家地区经济波动的影响。

6.对加工贸易的监管存在问题

(1)早期加工贸易准入门槛过低,后遗症逐步显现

改革开放初期,由于要吸引外资来中国投资,国家对加工贸易的准入门槛相应放低。 经过近 30年的发展, 早期一些不合理的加工贸易项目弊端逐渐暴露,如高能耗、低环保等问题。商务部《2005年春季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 统计,2005 年一季度我国高能耗、 高污染和资源性产品出口出现较快增长,如生铁及镜铁出口增长 10.8 倍、钢坯及粗锻件增长 9.7 倍等。 从某种意义上说,出口高耗能产品就相当于出口能源。 鉴于此,2007 年 12月 21 日商务部、 海关总署联合了 2007 年110 号公告,公布了新一批加工贸易禁止类目录,共计 589 个 10 位海关编码商品。该目录主要涉及动物产品、植物产品、动植物油脂、食品、饮料、矿产品、化学产品、塑料及其制品、钢铁及制品、铝制品。 还有一些含濒危动植物成分的制品也被列入加工贸易禁止类商品目录,如皮革制品、动物毛及其织物、鞋靴类、首饰制品、眼镜、钟表、杂项制品;铁矿石、生铁、废钢、钢坯、钢锭、稀土原矿、磷矿石等。 可以认为从全国范围内抬高加工贸易准入门槛,是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开始。

(2)当前对加工贸易的监管困难

长期以来,我国对加工贸易实行不限区域、不限企业、不限商品的宽松保税政策。在加工贸易发展初期, 这种宽松政策并没有给监管造成太大的压力。 但是,随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加工贸易的迅速发展和企业经营机制的变化, 宽松政策中蕴藏的企业信誉风险就暴露出来。 部分企业在高额利润的驱动下, 利用加工贸易保税且无贸易管制的便利绕开我国对一般贸易进口的管制, 逃避进口关税和增值税。 这一格局加大了海关对加工贸易的监管难度。另外,由于国家税务机关与海关之间实行分头管理, 两部门之间难免出现一些脱节现象, 税务部门难以对加工贸易的全过程进行跟踪管理。并且走私者利用加工贸易的名义,偷漏税款,导致国家税收大量流失, 同时对国内相关行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造成了极度不平等的市场竞争格局。此外,加工贸易走私还容易造成社会腐败问题。

四、人民币升值对加工贸易的影响

随着人民币升值压力的不断加大,2005 年 7月 21 日中国人民银行对外公告,将人民币交易价格从 1 美元兑换 8.2765 元人民币调整为 1美元兑换 8.11 元人民币,升值 2.6%。 从此中国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揽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截止到 2010 年 3 月,人民币汇率一直稳定在至 1 美元兑换 6.825-6.826元人民币之间。 巨额的外贸顺差以及对人民币汇率的上升预期是导致人民币汇率上升的直接原因。 人民币汇率的变动对于中国加工贸易产生很大的影响。

1.人民币升值与加工贸易的关系

加工贸易积累了大量的外汇盈余。我国一直以来实行的都是出口导向型贸易政策,鼓励企业出口创汇,并以此作为考核企业与地方政府政绩的主要标准。在这种机制作用下,不论是企业还是政府官员都以出口创汇作为衡量企业发展的标准,使贸易发展方向出现偏差。由于加工贸易产品出口创汇能力更强,销售渠道畅通,所以通过加工贸易我国产生了大额贸易顺差, 积累了大量的外汇盈余。大量外汇盈余导致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中国贸易部门过去十几年的快速增长与国内的经济发展是不协调的。 因为中国贸易的增长主要是由于外商直接投资的增长, 并且外资企业以加工贸易为主, 贸易部门与其它经济部门联系不紧密, 所以积累起来的大量外汇盈余不能被其它部门所利用,这就造成人民币升值的压力。这也正说明了中国整体经济的落后性。 如果贸易部门对其它部门具有显著的带动作用, 那么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应足以吸纳掉这些外汇盈余。因此,我国加工贸易产业结构层次比较低, 对国内其它经济部门缺乏关联带动效应, 积累的外汇盈余不能被国内其它经济部门所利用, 是造成人民币升值的内部原因。

2.人民币升值对加工贸易产生的影响

目前我国的加工贸易大多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影响其贸易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劳动力的相对价格。 当人民币升值时,以外币表示的中国劳动力价格上升,从中国产品的竞争力下降,出口量减少; 而以本币表示的外国劳动力价格下降,从而外国产品的竞争力增强,加工贸易产品的进口量增加。现阶段, 人民币升值必然会使出口企业由于成本提高而减少出口,减少就业。当我国技术有所进步产业结构更为合理具备竞争优势时, 应当是人民币升值的时机。 在我国没有核心技术与核心竞争力的情况下,人民币升值势必对出口不利,可能会使加工贸易部门萎缩。 由于中国出口的产品大多属于技术含量较低的劳动密集型产品, 出口受阻必然会增加就业压力,外汇收入也可能减少。加工贸易对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加工贸易的特点是大进大出,所以人民币升值虽然使出口变得困难, 但由于进口中间产品的价格下降, 可能抵消人民币升值带来的价格上升的压力。此外,人民币升值对不同行业影响也是不同的。对劳动密集型行业而言,由于价格对其产品的需求影响较大, 所以人民币升值会使其出口产品价格上涨,需求减少。对技术密集型行业而言, 由于高新技术产品对价格的变动反应并不敏感, 所以人民币升值导致出口产品价格上涨对产品需求影响较小,反而升值会使其创汇能力提高。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是解决人民币升值带来的问题的有效途径。通过转型升级,可以消耗大量外汇去购买先进技术设备,从而减轻人民币升值压力,反过来又会促进其进一步升级。韩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就是经历了这样一个产业升级过程。通过产业结构升级使其产品竞争力提高,从而使该国货币存在一个真实的升值压力,进而将国内一些加工贸易产业转移到国外,进行直接投资,从而实现经济的良性循环。所以中国大力实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是人民币升值压力下的必然选择。

五、后危机时代中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面临的挑战

1.金融危机对中国加工贸易的影响

在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出口和投资一直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其中出口贸易已经占据了 GDP 的 40%左右,而中国的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欧美、 日本等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在本轮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中国的出口贸易深受影响, 而其中最直接的影响是中国的出口型加工企业, 尤其是那些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的加工贸易企业。 根据海关总署的统计,2008 年全国 进 出 口 总 值 为 25616.3 亿 美 元 , 同 比 增 长17.8%,比 2007 年回落 5.7 个百分点,出口同比增长 17.2%,比 2007 年回落 8.5 个百分点;其中,来料加工装配贸易出口额为 1105.2 亿美元,同比下降 4.8%,比 2007 年回落 27.6 个百分点,进料加工 贸 易 出 口 额 为 5646.6 亿 美 元 , 同 比 增 长12.6%,比 2007 年回落 8 个百分点。 从以上的数据可以看出,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出口增长速度开始放慢, 而且加工贸易进出口的月度数据同比下降更是明显, 这说明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特别对加工制造业的影响是巨大的。加工贸易的大幅下降严重影响中国整体贸易水平, 高度依赖出口的中国经济增长也就会受到很大冲击。 而加工贸易转内销也是增长乏力, 其中成品转内销继续萎缩。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化和蔓延,新订单大幅下降,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双双出现萎缩,这不但加大了我国承接国际资本、 技术和产业转移的难度,还可能带来大规模的撤资风险。以上情况显示, 国际金融危机对于中国加工贸易的发展确实带来巨大冲击。 作为出口增长中最为迅速的环节, 加工贸易的下滑将对地区乃至全国的经济增长、就业、财政收入、社会稳定产生巨大的消极影响。就目前的形势而言,由于中国主要出口市场的西方发达国家深陷衰退,短期内难以逆转,需求进一步下降,订单减少,未来一段时间中国加工贸易所面临的冲击还将进一步加剧。

2.中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面临的挑战

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 使得中国加工贸易自身存在的问题更加突出, 很多出口加工企业在这次危机面前深受影响, 但也给中国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提出了新的挑战。金融危机后,国际贸易环境将更变幻莫测。首先,随着危机影响的加深,美欧等国将进一步减少对中国产品的需求;其次,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国际市场疲软, 消费萎缩, 客户资源显得十分有限,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更为激烈;最后,危机致使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订单进一步减少,中国将遭遇更频繁的贸易壁垒。从国家政策层面来说,中国的一些政策法规的出台, 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加工贸易的发展,但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这些政策已经暴露出了不能适应加工贸易发展的状况。此外,一些政策法规(如税收政策、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以及地方政府引资政策等) 制定实施中的不完备现象和相关职能部门执行力度不够等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或抑制了知识扩散与加工贸易升级。中国加工贸易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业,虽然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出口有所增长,但主要是利用外商投资企业的资本和技术。由于中国产业技术水平的落后,一方面使得国内配套企业生产的产品在质量和标准上很难达到加工贸易企业的要求,加工贸易企业主要依靠国外进口或少数外资配套企业生产的产品,本土化程度不高,阻碍了加工贸易企业向上游进行转移;另一方面影响了跨国公司将更高技术水平和更大增值含量的加工制造环节转移到中国。 这表现在国内企业对高端原材料、零部件和高端设备的设计制造能力欠缺。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