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1-15 14:50:41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教育职业发展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现阶段,我国社会市场竞争激烈,学生拥有较强的职业发展能力有助于今后在企业的发展中实现自我价值。为此,会计教育需要革新教学理念,不断丰富教学手段,注重学生职业发展能力的培养,才能满足现代企业会计需求。鉴于此,本文对“基于职业发展能力的会计教育改革”进行深入探究意义重大。
1.基于职业发展能力,革新教育理念
在会计教育中,先进的教育理念能够有效推动会计教育的创新,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职业发展能力。现阶段的企业会计人员需要专业的会计理论知识以及计算机操作技术,还需要具有其他相关方面的能力,诸如国际语言交流能力、企业发展趋势把握能力以及经济问题处理能力等。为此,当前的会计教育需要革新教学理念,不仅仅传授学生会计专业知识,还需要注重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即职业发展能力的培养。因此,今后的会计教育教学内容应该及时更新,促使教学内容符合企业会计发展需求,同时加强实践教学[1]。此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21世纪是信息化时代,会计职业教育需要对信息化发展引起足够的重视,其原因在于信息化建设是企业会计发展的必然趋势。总而言之,为使会计教育的教学目标侧重于培养学生的职业发展能力,就需要革新教学理念。
2.基于职业发展能力,调整教育培养目标
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现阶段的企业会计工作人员需要具有较强的综合能力,诸如良好的交流能力、表达能力、财务预算与管理能力以及较高的职业道德。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企业会计人员还需要掌握计算机操作能力。为此,现阶段的会计教育基于学生职业发展能力,开展教学活动,就需要对教育培养目标加以调整。由于会计职业的特殊性,会计教育的人才培养应该注重技术技能性人才培养,重视个人的智力开发,促进人才的全面发展。如此一来,才能使得会计教育培养的人才满足现代企业会计需求。
3.基于职业发展能力,创新会计教育培养模式
在会计教育过程中,培养模式是教育教学活动开展的一种形式,涉及多方面的内容,诸如培养目标、教学设计以及培养过程等。在以往的培养模式中,只是重视专业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了技能方面的培养,导致培养的人才,只能够进行纸上谈兵,缺乏实践操作能力。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会计教育虽然重视了实践能力的培养,但是远远没有达到职业发展能力培养的要求。为此,会计教育需要基于职业发展能力,创新会计教育培养模式,现阶段,国家提倡校企合作,使得会计人才培养具有了较多的途径[2]。为此会计教育需要对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引起足够的重视,在课堂中不断充实学生的会计专业理论知识以及相关方面的能力,通过在企业会计岗位的锻炼,使得会计人才的专业理论知识得到良好的应用,有效提升了实践能力。如此一来,会计教育才能培养出具有职业发展的人才。
4.基于职业发展能力,创新会计教育教学手段
为培养具有职业发展能力的会计人才,就需要会计教育对实践技能的培养引起足够的重视,以往的课堂教学,并不能满足学生实践能力培养需求,只有不断通过实践教学才能满足现代企业发展需求。对于实践教学方式具有多种,诸如案例情景教学法、团队合作教学法以及自主探究学习法等,使得学生能够拥有符合自己的一种学习方式,从而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升[3]。例如,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使用,就能通过多媒体展示会计教育理论知识,使得枯燥无味的理论教学变得生动有趣,从而使得学生能够自主参与教学活动,同时学生可以自行利用计算机进行拓展知识视野,有效掌握会计其他相关方面的能力。
5.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对会计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会计教育就需要对现代企业会计需求加以分析,从而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深化改革,诸如革新教学理念、调整教学目标以及创新教学手段等,从而培养出具有职业发展能力的会计人才,满足现代企业会计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周新玲,金晶.基于职业能力的会计本科教育改革研究[J].财会通讯,2015,13:51-53.
在国际金融危机给我国经济和就业带来严重不利影响的情况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大学生就业难不仅有经济发展、宏观政策、地区、家庭等因素,大学生普遍缺乏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更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尤其是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教育工作体系建设相对滞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处于相对薄弱的状态,或缺乏高水平的师资,或缺乏科学具体的计划,没有为大学生提供完善的指导与服务。因此,高校要改善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切实提高大学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就应及时有效地创新就业指导与教育工作方法。
一、高校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教育现状
1、职业发展规划教育与学习意识薄弱
当前,高校管理者和教育者针对大学生开展职业发展规划教育的意识还比较薄弱,他们普遍认为只有毕业后才存在职业规划的问题。在校期间进行职业规划还为时过早;这种观念上的误区和落后是导致大学生不重视职业规划教育的关键。而从大学生角度来看,因教育观念误区以及对现有的职业规划教育的不满意,从而导致误认为职业规划教育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影响不大,从思想上忽视主动学习。
2、教育课程体系不健全
一直以来学校沿袭改革开放初期的职业教育模式,在高年级或者毕业年级才会对学生进行职业教育和辅导,忽视大学期间各阶段的职业规划教育,具有浓郁的功利主义色彩与暂时性、突击性等特点。这种模式在近期会影响学生择业、考研、留学等不同发展方向,在远期会影响职业生涯的变化和发展。在教学内容上注重择业技巧和包装,忽视职业素质与职业发展;在教学方法上注重理论灌输,忽视实践指导与操作。
3、教育师资队伍专业化不足
在师资队伍方面,主要以就业中心工作人员和学生辅导员为主,结构单一。由于从事职业教育的指导老师专业性不高。能为学生提供的服务水平十分有限。当学生面临择业困惑或者需要放弃所学专业重新选择时,所产生的学习、心理、思想等诸多问题,现有服务模式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难以有效解惑;甚至出现用思想教育来替代职业教育的情况,使得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指导产生反感。
当前的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教育模式,对大学生未能起到指明方向,答疑解惑的作用,主要表现为低年级学生群体普遍存在人生目标不明确、缺乏学习动力、对未来迷茫;高年级学生则在就业与考研之间彷徨,职业定位不明确、面临择业时,或盲目自信蛮不在乎、或自信不足过度自我“包装”,更有甚者出现严重自卑与焦虑或者逃避等,极大地影响着个人的择业及职业发展。
二、高校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教育方法探讨
职业规划理论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从欧美国家传人中国,现已经广泛应用于教育管理、人力资源等相关领域,并对指导学生求职及未来职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建立完善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教育机制
职业规划是指组织或者个人把个人发展与组织发展相结合,对决定个人职业生涯的个人因素、组织因素和社会因素等进行分析。制订有关对个人一生中在事业发展上的战略设想与计划安排。职业生涯规划不是简单就业指导,更不是对正确价值观的简单说教。需要专门的机构.机制和专业人士来开展工作,建立高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机制,是要明确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高校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树立正确的职业规划教育的指导思想,构建符合时代需要与学生个性发展的课程体系与教育教学方法,以及符合课程设置的专业化的教师队伍。保证教学计划、教学内容的严肃性与规范性,使职业规划教育成为一门系统、科学、实用的职业人生指南。
2、建立实效性和针对性强的课程体系
应结合学校专业特点,设置符合学生专业发展的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体系,课程体系要以职业生涯发展为核心,职业素质为导向,不同的年级阶段特点为基础,实现顺利就业和终身职业生涯开发的目的。低年级阶段课程应使学生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初步了解职业内容、专业特点与发展以及职业生涯基本理论,开展自我探索,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能力、性格及价值观。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理解和处理好专业与兴趣、专业与职业的关系,加强自身职业素质以及综合素质的培养,规划大学学业。高年级阶段课程应注重培育大学生职业精神和职业素质,使他们能够熟悉国家有关就业政策,了解社会的需求情况。
3、建立结构合理的专业化师资队伍
建立一支与职业规划教育课程相匹配的教师队伍,并强调师资的专业化;课程管理不一定是课程教研室管理模式,可以实施课程负责人负责制,牵头组织和承担院系的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和科研工作。
师资构成要求师资来源领域广泛、专业性强,主要包括职业规划师、人力资源教师、心理学教师、公共关系学教师、社会成功人士、思想政治教育教师等专、兼职人员组成,用他们扎实的专业知识、广阔的人生阅历、浓郁的职业素养、丰富的职业体验引导和促进学生树立明确的职业发展目标与职业理想,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身的个性特质,有效地评估个人目标与现实之间的差距、现有与潜在的资源优势,帮助学生实事求是的职业定位,寻找、发现新的和有潜力的职业机会。同时,有效干预不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帮助学生缓解择业压力,掌握基本就业策略,选择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最优的职业之路,顺利择业。
4、开展个性化咨询服务
个性咨询服务包括大学生心理咨询和职业生涯咨询两部分。心理咨询在于针对学生心理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与教育,引导他们以健康的心态面对生活;职业生涯咨询主要是向学生提供职业能力和素质测评服务,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职业倾向,正确选择自己的职业目标,同时解答就业疑难问题。
5、开展就业能力实训教育
就业能力实训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加强素质拓展教育。这主要包括思想政治教育、职业素质教育、文明礼仪教育及综合素质的培养等,通过就业指导课程、就业专题讲座和培训班等形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提升职业综合素养。二是加强职业能力训练。这主要包括人际沟通、组织协调、综合管理等各种能力的训练,具体方式可以通过团体辅导、行业训练、情景模拟指导、工作坊和职前培训等进行培养和锻炼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高校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教育不仅要帮助大学生寻求匹配度相对较高的职业,更应提高他们的职业自我发展素质。要将生涯发展理念融人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全过程,以尊重人、关爱人、发展人为前提,针对大学生不同阶段的身心特点和主要任务,进行全程化、专业化、系统化的教育培训,注重培养大学生自主职业发展的意识、理念及能力,促进大学生形成一种可持续的就业力和职业发展力。
要把就业指导定位由原来的“就业安置”转向“人的全面发展”,实现大学生的自我锻炼、自我发展。引导大学生个体以更加广阔的视野来审视个人职业选择与人生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学会评估自身发展价值,规划好自己的职业生涯,从而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并终身受益。
参考文献
[1] 杨河清.职业生涯规划[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22.
2医学生职业发展的困惑
2.1职业发展规划与就业现实的差异性
医学生大多在校时都进行了职业生涯设计和职业发展规划,但高校扩招后的医学类毕业生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压力,不得不面临非医学临床岗位的选择,社会上的各类医药企业已成为医学类毕业生的择业对象。职业发展规划与就业表现出差异性,职业匹配度差,全新的工作使医学生毫无职业发展的思想准备,导致对自己的职业定位不准,加之职业发展规划调整不及时,一时难以胜任岗位工作,形成了较大的职业压力。
2.2学校培养与社会需求的不一致性
由于医学院校存在着专业口径细、技术专一、知识面窄、各专业人才培养数量与社会需求不对等等问题,使人才培养规格、层次、类型以及质量方面造成不符合新型工业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的多层次、多样化、富有创造力的人才需求。在学校培养与社会需求不一致的前提下,对医学生的职业定位造成一定的影响。因职业目标难与自己的潜能以及主客观条件相匹配,兴趣爱好及专业特长被不相匹配的工作弱化,导致创造性工作少,完成任务式的应付性工作多,不能进入最佳工作状态。他们感到没有归属感,心态不稳,动力不足,进取心不强,对自己要求不高,压抑了部分有潜质人才的成长与作用的发挥而阻滞职业发展。
2.3地区之间收入差距及工作单位内部权益的不均等性
研究资料表明,由于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影响导致其收入差距悬殊。同时,相同地区或相同单位同等级别的医学工作者中,收入高低的差距也较大。收入差距是引起职业不稳定的直接因素之一。在工作单位内部,往往还存在着其他权益的不均等。权益的不均等性,导致资源分配上的不平衡。医疗行业属专业性较强的行业,对硬件软件的要求较高。但由于受行政管理体制等各种因素的长期影响,我国医疗行业内部的资源配置存在“重权力,轻专业、轻学术”的现象。在资源配置中行政管理等权力部门占大部分比例,资源的配置权基本掌握在行政部门和权力人士手中,造成个人专业发展上的条件不平衡,影响专业人员职业发展中正当竞争的积极性。
2.4职业发展与创造能力的不对等
在有些单位或部门,存在职业发展与创造能力、人才素质和实绩的不对等性。如工资制度、晋升制度等,缺乏促进人才脱颖而出的激励机制,没有给每一位员工创造一个自我发展的平台,论资排辈和“大锅饭”现象严重。员工没有自我激励与自我实现的愿望,抱着“等”的态度混工作,不敢进行创造性的工作,不敢把成功作为需求,无明确的奋斗目标,职业发展乏力。调查发现,员工对其职业发展感到最不满意的是“晋升制度”。
2.5继续教育与岗位工作的冲突性
继续教育是一种针对性强、效益高、间歇性进行的终身教育。事实证明继续教育是医学毕业生获取新知识的有效途径,可使医学专业人员的知识、技能和创造力不断提高,以满足自身核心素质和拓展素质的要求。脱产培训是较好的一种继续教育方式,可集中时间、集中精力来提高某项理论、技能和创造力,得到大多数专家学者和专门人才的肯定。但职后的脱产培训等继续教育,往往在时间上与岗位工作有一定的冲突性。参加脱产继续教育人员学成后的岗位安排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影响了继续教育的实效性,存在形式化的倾向,致使许多医学类毕业生无法得到新知识补充,知识老化现象较严重,使职业发展缺乏原动力。
3医学生职业发展的学校教育对策
3.1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推进创造力教育,使人才的培养适应社会的需要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学校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首先要改革课程体系,使之成为有效的职业发展能力培养载体。在培养计划中增加创造能力培养的课程;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增加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内容,同时要密切联系临床实践,突出教学的实用性,做到课堂教学与医疗实践相结合,并用直观教学来调动学生听课的积极性,使学生具备扎实的医学知识基础与专业技能。在课程体系中还要适度加大选修课的比重,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其人文素养。其次学校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加大创造力培养方面的投入。再次要增加有利创造力开发和职业发展的团学活动等,使学生的职业发展能力在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和校园教育环境中得到不断提升[3]。
3.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更多的适应创造性教育的教师,以满足培养具有职业发展能力的学生对教师能力的特殊要求加强学校师资队伍建设,重视提高教育者本身的素质和职业发展能力,培养具有现代教育理论的创造型教师,从大学教育环境上保障学生职业发展能力的提高。教师的职业发展和工作成效对学生有着积极的影响作用。可以想象一个自身没有创造力和职业发展能力的教师,是无法胜任培养具有创造力和职业发展能力的学生这一重任的。一个创造型教师对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以及学生参加工作后的职业发展能力都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诚信教育是一个社会整体参与的系统工程,它关系到我们每个人内心的和谐与未来的发展。诚信教育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它具有整体性和全程性,必须时时处处进行,人人事事关注,没有止境,与生命相始终。二是它具有层次性,诚信教育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教育内容,这些内容来自于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人生的每一个困惑,每一次磨练都促使个体境界日日更新。三是它具有潜在性,指向未来,是幸福人生现实效果的重要背景和支撑力量。教育更多的是为未来的社会培养人,为人生的理想培养人,在现实职业生涯和功利获得中我们必须用坚实的心理和道德去支撑、去诠释我们生命中每一个行为的价值和意义,这样我们才可能把握正确的方向,飞得更高,飞得更远。
一、诚信的基本内涵
“诚,信也。诚,真诚,真心。”(《说文解字》)“诚者,自成也。”(《中庸》)“著诚去伪,礼之经也。”(《荀子·乐论 》)中国传统礼仪教化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要培养人真诚的为人态度,内外一致,表里如一,建立真诚无伪、相互信任的人际关系。个体内心的真诚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不断地延伸、扩展,人心中善的光辉在心与心的沟通中得到进一步升华。通过自身真诚的态度赢得他人信任,这种及时反馈又加强了互信的基础,互信合作的良好社会氛围在这样简明的思想指导下就有了实现的可能性。古代教育要求个体以内心的真诚为起点,并将这一态度扩展到对待身边的人和事物方面,包容万物,顺从天地之道共同滋养万物、和谐万物的自然关系,将人的内在价值提升到与大自然和谐一致、浑然一体的自由审美境界,在道德上通过对自身和万物关系认识的不断深化,超越“小我”,将自我融于自然,融入大道。社会生活中人与事关系合理的推移变化也必须以内心的真诚为基础,其结果是在外顺应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在内砥砺自己的德行,成就自己的高尚品德,使自己内心人性的光辉洒向社会,在人生的境界上实现不断的超越。在这种自身修养完善、人际间高度互信的社会发展环境中,各种行业、职业的发展具有了巨大空间和良好的社会心理基础。
二、诚信的社会功用
诚信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基本行为准则。孔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第二》)内心的真诚与外在言行的一致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重要依持。从个人的角度,诚实守信可以使我们实现自我的统一与和谐,在家庭中我们可以与他人实现有效沟通,增进感情,提高家庭的稳定感和幸福感,这种力量延伸到企业、社会,我们所处的环境就是和谐稳定的,我们一切创造利益的活动在这种系统内才能有效运作,最终使我们每一个人受益。我们不仅受环境的影响,我们还在不断生成新的环境,我们每个人就是我们新的幸福生活的起点。从我做起,从我们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我们才能凸显出人类实践的主体性,把握实现幸福前景的方向。
诚信不仅是个人立身的基础,还是一个国家繁荣发展的重要因素,古今中外,概莫能外。遥想令人振奋的中国古代文明发展的巅峰——汉唐文化,汉代文化的质朴,唐代文化的豪迈都从骨子里透射出人们内心对他人的信任和自信,大信不约,言必信、行必果和谐地指导着人们的交往生活。伦常关系中“朋友有信”的道德原则在社会生活中普遍有效,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一诺千金”时有耳闻,淳朴的民风、稳定的社会交往对当时的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建立在强大社会诚信基础上的各种金融行业以及相关的衍生工具在中国古代很早就出现了,中国古代的钱庄、纸钞、汇票,包括以徽商、晋商为代表的完整的商业发展模式和运转系统。这一切无不依靠中国人伦关系中的重要资源——诚信,私人与私人之间形成了巨大的商业资本,家族事业依靠原始血亲之间的信任精诚团结,勤俭奋斗,创造了中国经济史上一个个奇迹。
今天,个体的发展面临着更多的挑战,机遇与风险并存,我们的合作伙伴和竞争对手都不再是我们的老熟人、亲戚或朋友,而是需要我们随时了解的陌生人,环境变得更加复杂,建立稳定信任关系的难度迅速加大。市场经济的重要基础之一就是社会成员的诚实守信,信用是建立大量经济合作关系,产生大量金融衍生工具的基础,如果不是抱着必须履约的态度对待人与人缔结的各种契约,那么无休止的法律纠纷,惊人的人力、物力资源的浪费就难以避免,人们通过辛勤劳动获得的成果将因为自己的不诚实而遭受巨大的消耗,每个人都会深受其害,筋疲力尽。在当今时代,诚信的做人态度是文明素质的基本要求,不能做到诚信,如何真正融入到现代文明发展的进程中?
从企业发展的角度看,企业内部及企业间的诚实守信也非常重要。试想,如果我们的财务和销售人员不能恪守诚实守信的原则,那么将极大地增加企业的制度成本,设立大量的防范性制度规定,这在工作方面增加了程序,增加了费用。更重要的是使企业内部的其他人员普遍有一种不被信任的感觉,如果企业内部成员间的信任氛围都很难建立,又如何谈相互激励,共同为企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呢?企业间的诚实守信氛围如果不能有效建立,互相挖墙脚的现象就会增加,恶性竞争就容易出现,能够使双方获益的合作关系难以形成,企业间整体生态关系难以建立,和谐发展的生态圈效应难以发挥,大多数经营者只能在过度和无序竞争中惨淡经营,难以享受到彼此间的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乐趣和利益。在这种状况下,再高明的管理理论也没有用。这是我们应该竭力避免的状况。
三、诚信教育的实施途径
从事各种社会活动的人不仅要与人真诚交往、建立良好的互惠关系,还要有实现这种关系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汲取文化传统的智慧,为建立和谐稳定的社会生活关系寻求新的途径。
首先,应该从历史智慧的结晶——文化传统中寻求。文化传统使我们的社会在发展过程中保持了自我统一感,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持,在文化传统中我们可以看到过去的自我,反省自我,找出历史和现实之间联系的逻辑,寻找出道德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之间平衡的微妙规律,用以指导现代社会发展的整体实践。
个体的成长过程要经历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而诚信教育一直是个体终其一生、不可间断的教育,在不断接受教育的同时进行自我教育并形成人生观和人生信念。诚信教育要求每一个社会成员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不断充实人性的光辉以照亮自己的内心,照亮别人,在彼此照亮的过程中温暖对方。我国古代闪烁着智慧光芒的经典文化思想在其丰富的内涵中不断向每一代继承者传达着做人真诚、止于至善的信念,其中包含着对他人的信任和对人类美好前途的期望。一个人也只有在坚信自己追求美好理想价值的过程中才能获得价值感,在艰苦卓绝的奋斗中体会人生价值得以升华的审美境界。自我与他人,内心与外在,现在与未来在变动不居的时空场景中通过不懈的人生感悟为有心人所融会贯通,哲学、审美层面的解读与现实功利层面的运用也有相得益彰的默契,向人生更高精神境界的奋斗在人类基本需要得到满足的过程中其动力也不会衰减。无论在家庭、学校、企业中,其高尚的思想、善良的行为都足以支持与他人的合作,背负他人的希望,在充满自信和信任他人的氛围中不断发现、实现自我,共生性地支持他人、欣赏他人、激励他人,在成就他人的过程中成就自己。“欲立己者立人,欲达己者达人”,自觉地将自我与他人,小我与社会的大我融为一体,在他人的成功中看到自己的明天。即使我们一时还不能达到人生完美的境界,我们也应该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为行为准则,以自己对他人的尊敬和爱心维护他人的成长,最大限度地为他人的成长铺平道路。
其次,提高现代人协调现实环境的能力。人的发展与环境高度相关,但人的主体性和能动作用的发挥在现代社会尤为重要,科学技术延伸了人类控制环境的能力并使人类获得了极大的物质享受,但同时也容易使人类沉迷于物质生活的享受而懈怠于对精神生活层面的追求,而正是精神层面的追求为人类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并通过心智的琢磨为人类驾驭自身品行、合理控制物欲提供了坚强的支持。人们的优良道德需要内在不断地生成,在复杂的发展环境中不断地磨练,实现人与环境的高度和谐。
个体的道德是整个社会的基础,社会的整体道德氛围强化着已有的道德倾向,而这种倾向关系着社会中的每一个个体的人生幸福,社会大系统中的每一个子系统中的分子都有责任关注社会道德的发展,并通过自己的积极参与保障其健康发展。企业的教育是个体参与社会生活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内容,许多人在企业中不仅要获得生活资料,还要获得提升生命质量、提高人生境界的精神食粮,企业的文化建设不能简化为简单的技能培训。个体离开父母的家庭独自开始营建自己的家庭时所需要的是全面而丰富的、有品位值得追求的生活理想和实现这一理想的态度、思路、方法、手段。它是一整套的解决方案,而不是零星的、不定时的夹生饭的喂养,我们需要的是具有稳定信念、善良情感、忠于职守的劳动者,无论从哪方面讲,信任与被信任都是企业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
再次,诚信与经济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两个重要方面,其统一协调于人内在的高度和谐,即人的精神生活和物质追求的全面平衡。内心需求实现的平衡使人们具有幸福感,人与人之间的心灵相通和信任使个体获得了稳定感和价值感,而这些正是我们孜孜以求的目标。
参考文献:
行动研究应用到教育,就是教育行动研究。教育行动研究是指针对教育情境中的日常工作,教师研究本校、本班的实际情况,解决日常教学中的问题,改进教学工作的一种研究方式。教师在实践中通过行动与研究的结合,创造性地运用教育教学理论,研究和解决不断变化着的教学实践中的具体问题,改进并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其主要目的在于改善学校情境中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品质,支持教师有效地应对实际工作中的挑战,并以一种反思的方式,不断创新,走出困境。教师在教育行动研究中,不仅从事着学生成长与发展的工作,而且扩展着个人的专业知识。
二、外语行动研究的发展和现状
理论与实践、教学与科研相脱节一直是英语教学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也是影响教师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障碍。因此如何将应用语言学的理论应用于教学实践,使教学和科研有机地结合起来并相互促进、突破教师自我发展的瓶颈是外语教师关心和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
1.外语教师职业发展
教师职业发展指教师在智能、经验以及教学态度上不断成长的过程,是在“教师教育”的基础上,鼓励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观察自己的教学行为,评估自己的教学效果,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验证和修正别人的理论,同时形成自己的信念,做出教学决策,进而形成自己的理论。传统的教书匠式教师满足不了时代要求的复合型教师。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呼唤学者型、研究型、专家型的教师。
目前我国的外语教学正经历着改革,而决定外语教学改革成败的一个关键因素是教师。英语教师的专业素养直接关系到我国英语教育的整体质量与成效,但外语师资队伍比较薄弱。这种状况制约了外语教育水平的提高,难以应对21世纪知识经济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2.外语行动研究
外语行动研究在中国大陆还是比较新的课题。90年代初期北京师范大学王蔷教授首次将其引入中国,随后,教学行动研究成为外语教学研究中一种越来越重要的研究形式。王蔷教授对行动研究作了如下概括:行动研究以培养教师的创新精神和课堂教学研究能力为目的,强调反思的重要作用,注重教师对所处教学环境的认识,对所教学生的认知水平和需求的认识。它追求“变”,即改变现状,改进教学,变被动教学为主动追求,使未来教师形成自主发展、自主更新和自我完善的能力,促进教师教学和科研的同步发展。王蔷从自身多年的行动研究实践出发,有力地阐述了行动研究课程对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研究型外语教师的效果和作用。此后,吴宗杰(1995)对行动研究的背景、概念、特点、意义进行了较全面的论述和大胆的尝试。吴欣(1996)在吴宗杰研究尝试的基础上,着重探索在英语教师职业培训中对学员进行行动研究训练的基本原则与模式。
从不完全的文献研究可以看出:90年代以来凡是涉及英语教师发展的论著,几乎都会在不同程度上涉及行动研究问题。由此可见,行动研究作为一种有效的反思研究方法为英语教师职业发展提供了可靠工具。
三、教育行动研究对英语教师职业发展的意义
1.能够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教育行动研究提倡外语教师即研究者从教育教学实际出发,教师通过对自己的教学行动进行系统观察和不断反思、发现和提出问题,确定和采取措施去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观察和分析数据,分析和评估效果,继而发现和提出新问题,使教学呈螺旋状持续上升发展,达到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2.有助于教师专业知识体系的构建与优化
当教师在行动中对其所进行的教学活动进行反思和研究时,实际上就成为了实践中的一位真正的研究者。在实践中教师将自己的思考结果转换为行动,在实践中比较不同的策略,排除不恰当的做法,从而不断提高将知识由一个情境转移到另外一个情境的能力,将自己的内隐知识明朗化,进而实现教师对教学知识的沉积。
3.有利于培养研究型教师
一、英语素质教育的含义
英语素质教育即在英语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通过英语学科知识的传授和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的文化、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英语素质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运用英语在国际化、信息化社会中获得信息并处理信息的能力。因此,在英语学习中贯彻素质教育显得尤为重要。英语素质教育包含的内容有:
1.以提高学生的全面整体素质为根本目的。传统英语教学着重强调对基础知识的了解和掌握,背单词、背课文使学生负担不断加重,厌学情绪随之增长,也不利于其自身文化素质的提高。作为教育工作者,对学生基本运用技能培养的同时,还应注重对其道德品质的培养,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全面发展,成为新时代德才兼备的人才。
2.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全方位的学生意识,使学生的主体作用贯穿于教学过程始终。没有学生自身发展,就不可能有素质教育。教师应在教学活动中让学生能自主地选择目标和学习内容,自主支配学习时间,自发地创造学习方法,使学生的主体活动得到充分发挥,这是现代英语教学的出发点和立足点,也是我们当前转变教学观念的一个基本点。
3.以开发学生的潜力为基础。教育学指出,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每一个都有着其内在的潜力,有与生俱来的,也有后天给予即环境造就的,教师进行素质教育,就要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天赋”得到充分发挥。首先,让学生充分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学习特点,以及当时的学习情况,提出切实可行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此外,学习是一种特殊的活动方式,教师应在总结自己经验的基础上,参照教育学的最新理论,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在教学过程中因人而异地加以引导,帮助他们形成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和创造性的学习策略,并加以总结和交流,尽快地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4.要尊重和健全学生的人格与学生自身的发展。老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素质教育不仅重视智力的发展与开发,注重学生知识的培养,同时也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如情感、意志、道德情操等,使学生的知识、情感、言行等得到协调发展,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我们进行素质教育,就应是全民教育,终身教育。
5.积极推进英语教学法的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进入21世纪,我国确立了“科教兴国”的战略。英语教育从来都与社会进步密切联系,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国英语教育的动力。“科教兴国”战略必将为英语教育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天地。俗话说:“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有一位学者也说过:“用什么方法都可以出成绩,但是有更好的方法会出更好的成绩”。更新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才是英语教学的发展方向。
二、素质教育对英语教师职业发展的影响
素质教育的直接实施者是教师,教师的思想、学识和能力直接影响着素质教育的效果。优秀的现代教师在知识层面、能力层面和品德层面都应当具有较高的水平,即所谓“学为师表,行为世范”。同时,教师应在教育工作中研究和探讨教育理论,调查、研究和分析问题,探讨和发现新的教育方式和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师还要具有营造和控制教育环境的能力。再者,英语课是跨文化的人文学科,所以,外语教师必须比其他一般学科的教师具有更为丰富的目标语国家的民族的、文化的、历史的以及政治经济和社会背景知识,才能有把握处理好教材,使学生学得更丰富、更全面。具体说来,实施素质教育要求英语教师:
1.思想上和行动上要实现三个转变,即转变观念、转变角色、转变功能。变英语教师(teacher)为英语教育工作者(educator)做一个教育教学上的组织者(organizer),设计者(designer)和指导者(instructor);变老师为中心(teacher-centered)为学生为中心(student-centered)和活动为中心,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地位。
2.专业上应具备以下10种能力:
(1)认知能力(cognitive competence)包括归纳能力、演绎能力和分类等逻辑思维能力。
(2)教学反思能力(reflective competence)主要包括对教学设计的反思,对教学过程的反思,对自身教学行为的反思,对课堂教学整体行为的反思,对教学评估的反思等。
(3)设计创意能力(creative and designing competence)主要包括英语课程的构思和设计,教学的构思,教学整体设计,教学过程的调整,教学材料的编制、组织、调整和使用等。
(4)执行能力(implementing competence)包括实施课程计划和整体教学计划,实施具体教学计划,在实施过程中保持课程计划、教学整体计划和教学具体计划的一致性;教学过程的随机处理等策略。
(5)观察能力(observation competence)包括课堂现观察、学生群体行为观察、学生个体行为观察,心理观察,观察信息的有效收集和分析等。
(6)话语能力(discourse competence)主要包括询问方法,交谈方法,领悟技术,有效表达技术,母语和英语的使用策略;学生话语失误处理策略,课堂交际英语的系统掌握等。
(7)互动能力(interactive competence)主要包括师生间的互动模式的养成,互动模式的转换与变化,真实交际中的互动技术等。
(8)群体控制能力(group monitoring competence)主要包括班集体的建构(与英语课堂教学相关的方面),课堂的管理技术,课堂活动类型的运用,课堂活动类型的转换,群体学习行为的养成,教师对教学群体的领导方式等。
(9)表现和操作能力(presentation and operation competence)主要包括运用电脑进行教学的技能,形体技能,课堂表演技能,课堂造型技能(如绘制图画),使用各种教学工具的技能等。
(10)研究能力(research competence):主要包括设计并实施教学研究方案;运用各种研究方法,设计研究程序,撰写研究报告和学术研究论文等。
3.保证职业发展的可持续性
从当今基础教育的形势来看,教师自身的持续发展已成为世界性课题。伦敦大学教育学院对外英语系教授h•g•widdowson指出:“只有受过系统教育,具有语言教学意识和业务能力的教师才有可能搞好语言教学。语言教师必须不断提高业务能力以达到职业水平,必须发展个人的创造性。”由此可见,终身学习应成为教师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途径。终身学习要求外语教师进行广泛的反思性教学,反思将强化教师的创造性、激励个人成长愿望,有益于传授主要知识和培养课堂技能,养成教师的专业气质。此外,职业培训也是保障外语教师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例如,参加学术研讨、短期培训班、邀请名师举办讲座等。
总之,素质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是培养新世纪人才的重大战略举措。作为工作在第一线的英语教师,更应该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在英语教学中坚持素质教育方针,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做到职业能力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965年,法国成人教育专家保罗·朗格朗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持召开的成人教育国际会议上首次提出终身教育理念。1972年,以埃德加·富尔为首的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把终身教育理念的实施同创建“学习化社会”结合起来,并把终身教育视为“学习化社会”的基石,随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规划研究所负责人库姆斯提出“终身教育的核心即学习”的观点。终身教育理念包含了“终身性”、“自主性”、“发展性”等特征,注重学习者自身的主体性,对教师职业发展的指导作用日益明显。
一、教师职业发展主体的历史考察与现实分析
(一)主体性的内涵及在教师职业发展中的价值
认为,人以主体的方式对待世界和生活,自由自觉的活动是人的主体性的存在方式,是人类活动的特性。人可以支配和表现自身的主体性,那么,如何发挥自身的主体性?这和人自身的知识水平、经验、能力、活动背景、生活环境及外界能够提供的条件密切相关。主体在认识活动中自觉地将相关因素投入认识过程,融合认识结果而使认识活动能积极有效地进行。在认识过程中,主体性能促进认识系统诸要素整合构建,在主体接收和加工信息时,所有因素都被调动起来,不仅认知因素十分活跃,而且感情、意志因素也起重要作用。
教师职业发展的主体是教师,主体性的发挥直接影响教师职业发展的水平与进程。人的智慧的发展“没有可以不通过个体的经验、独立的体悟就能完成将外在的知识、文化以及其他人的创造转化为自身的发展与成长”。教师职业发展中主体性价值的认识,其要义在于注重发展过程中教师对职业的自觉认识,不但在观念上有“应然”的发展观,在实践中也有“实然”的发展行为,在教育生活中通过经验的不断改造或改组把外在的经验转化为内在的素质,即把教师职业发展的要求,由外在的“应然”的客观规定引向内在的“实然”行动。教师在成长过程中所履行的学习活动不是指令性的,而是通过主体性的发挥转化为自觉习得与发展,通过意志机能与客体相互作用实现自我发展。
1. 主体性使教师明确了“需求意志要素”。教师自觉具有强烈的对外界对象的欲求状态,它激发教师进行教育实践活动的需要,鼓励并引导教师不断对教育实践和理论进行探索,因此,主体性对教师职业发展具有积极的能动作用。
2. 主体性明确了价值目标要素。发展主体确定价值目标并不懈追求,这样就进一步激发了主观能动性,更自觉地从事实践活动。当主体性充分发挥作用时,人们对客体的探索范围、理解层次、方法手段都会相应地拓宽、提高和深化,认识客体也就更全面、深刻。
3. 自主性是主体性的内在体现,在教师成长过程中,主体意识和能力是成长的关键因素。教师职业发展是一个能力构建过程,教师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在参与中反思,主动探求应用教育理论知识、优化教学过程对教师的成长来说具有推动价值。
(二)教师职业发展主体定位的历史及现状
1. 工具价值理性倾向影响教师自我价值的考量。教师职业的价值取向直接影响教师自我价值的定位。从词源上看,“教师”一词由“教仆”(pedagogue)演化而来,源自希腊语,原意是指担任监护任务的奴隶或卫士,其职责是指引儿童去上学,关心和保护儿童,确保儿童不出危险和举止得体。由此看来,古代教师职业就是一种生存手段,具有工具主义倾向。追溯对教师职业的认识,荀子曾明确提出“尊师”,将教师与天地、祖先及君主并列,“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学记》中也提出:“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敬学。”“能为师然后能为长,能为长然后能为君。”韩非子更是以“法”代“道”,以“吏”为“师”,提出“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儒法两家在“治国”、“重道”、“教化”、“强法”中注重教师的社会工具价值。从历史溯源上看,过分重视教师职业的社会外在价值,忽视教师职业的内在价值。教师自我职业价值的考量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使教师职业内在价值被忽视,更多依赖于外在的社会工具理性的需求。传统文化是一个复杂的历史结合体,通过文化沉积具有相对稳定性,为教师观念的生成、转化、改变提供了基本的人文背景,影响着教师的心理倾向、思维方式、行为习惯等,教师会不自觉地背上传统观念的沉重包袱,忽视了主体自身的能量而诉求于外界压力,教师关注来自社会、学校、家庭的客观压力,自身职业价值往往被忽视或搁浅。
2. 专业自我意识薄弱造成教育实践研究行为匮乏。专业自我意识旨在通过对职业本身的反思和认可提高主体积极性,进行再创造。长期以来,我国教师专业自我意识和自主发展颇为欠缺。“不少教师的视域往往被局限于学校课堂教学的范围,其教育教学行为观照处于较低的层次、较窄的范围,教师的工作被窄化为‘教书’。教师角色被社会上不少人乃至被不少教师自身贬为教书匠”。缺乏对教育实践活动的反思,缺乏和教育经典名著的直接对话,出现了汲取教育理论的急功近利心理,身处教育一线的教师“成了游离于研究过程之外的盲目模仿者、机械执行者、简单照搬者和被动旁观者。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缺乏主体自主意识”。过分注重职业发展的外在的社会工具价值而忽视了内在价值的追求,从而造成了教师专业自我意识的缺省,自主发展似乎无缘于职业生活。
3. 课程设置及学习方式压抑了职业内在价值的诉求。长期以来,我们对师范教育的认识相当肤浅,认为师范生只要掌握了一门学科知识,再学一点教育学、心理学知识,便足以为师了,因而将教育课程作简单拼凑,“课程的师范性特征不明显,师范教育课程有向综合性大学靠拢的倾向”。课程设置过分强调专业性而忽视师范性,课程结构极不协调;另一方面,我国教师教育管理部门“条块分割”现象明显,教师教育的职前培养、职后教育、教育研究基地等存在不协调现象,教师培养被人为割裂为职前和职后两个独立阶段。由于各部门之间的信息流通不畅,教师继续教育课程忽视了成人的学习特点和知识结构,把知识从复杂的背景中抽离出来加以简单地学习,只能使他们外在的负担感更强,接受继续教育的愿望受到压抑,教师对继续教育产生了认识偏差,不再将之视为自身生命价值和专业理想得以实现的必然途径,而是将之功利化、异化为对外在利益的追求,教师自身发展的内在的价值追求被忽略甚至退化。
4. 传统教师评价制度使教师产生急功近利行为
教师评价从教学过程和结果的维度看,有两种根本性的评价方法,即形成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依据的是教师在工作过程中的表现,诸如在教学过程中是否注意学生的情感、是否进行反思教学等,也称为教学输入式评价;结果性评价根据教师在工作中取得的成绩来进行评价,也称为教学输出式评价。“我国目前进行的教师评价仍以后者为主要的评价方式,即根据教师所教学生在各级各类考试中所取得的成绩作为衡量教师的主要指标或唯一指标”。教育评价的功能只重视选拔,致使教师产生急功近利的心理,影响了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再者,不少学校对教师评价工作认识不足,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教师评价形式化倾向的问题。由于教师工作评价中更注重学生分数,在学期总结时重点突出了考试结果,而对教师的日常工作和学习仅做笼统评价或给予简单的总评等级,疏于诊断和发现教师工作中较为具体的优点和弱点,不能为教师职业发展及工作改进提供具体反馈信息。另外“马太效应”也影响着教师评价的结果。各种荣誉和奖励趋向于已有声望的名优教师,而没有对普通教师给予应有的重视和评价,处于被忽视状态的教师对评价结果的申诉愿望不是很高,实质上也削弱了教师自主发展的积极性。
二、适应终身教育发展趋势。构建教师职业发展平台
终身教育“强调的是自我导向学习、自我评价、自我完善、提高生活质量等。这表明终身教育的主要原则趋于倡导独立自主和不同的社会体验,而不是倾向于把人限制在一个一成不变的社会经济体中。值得一提的是不能简单地把终身教育看做是使人们更具有生产能力,成为更好的雇员的一种手段。虽然我们不能忽视掌握职业技术知识,但是终身教育更关心的是文化体验、个人发展、使人们获得自由”。教育和学习是为促进人终生发展服务的,学习应成为人们生活的常态,学习活动不是指令性的,而是自觉履行,通过教师执著的职业信念和职业追求实现职业价值。因此,适应终身教育理念,注重教师成长的“自主性”、“自觉性”、“发展性”、“终身性”,使教师职业获得可持续发展。
(一)激发教师专业自觉,提升职业发展的价值认同
终身教育以自主选择、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实现为其根本要义,而促进自主选择、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动力基础是自我身份价值的认同。教师职业发展首先应重视教师的职业认同,构建专业自觉,“教师职业决不是异己的‘它在’,教师也决不是‘为他人做嫁衣裳’的牺牲者”。当代教师的职业角色概念发生了历史性的转变,原有的“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的形象也逐渐变得丰满,教师职业的价值追求和定位具有了新的特点。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合作者、课程的设计者和开发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和学习者,教学不仅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同时还是一个师生情感共融、价值共享、共同创造、共同成长、共同探索、共求新知、共享生命、共同体验的完整的生命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职业身份认同不断扩展和深化。马克思曾说过:“能给人尊严的只有这样的职业——在从事这种职业时,我们不是作为奴隶般的工具,而是在自己的领域内独立地进行创造”。教师应反思和重建自己职业行为,重视职业发展内在价值。因此,激发教师的专业自觉,把社会赋予的外部目标转变成内在需要,自觉地参与教育、研究教育、热爱教育,这样才能使教师职业发展主体价值真正显现出来。论及教师专业发展也应进一步确立教师的主体意识和创新精神,突出主体性与责任感的密切联系,防止教师缺乏责任感,出现教学的任意行为和盲目行为。要树立责任意识,弘扬创新精神,构建专业自觉,彰显主体价值,促进自我发展,使教师的职业人生成为“奋斗的人生,成功的人生,健康的人生,快乐的人生”。
(二)凸显职业发展主体,提高学习研究的自觉性
终身教育理念强调学习者的自觉性,这不但影响学习的目标、学习的过程和学习的方式,还影响个体对职业理想的追求和职业生涯的良性发展。教师的终身学习不是知识由外到内的转移和传递,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经验的过程,即通过新经验与原有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来充实、丰富和改造自己的知识经验。“对事物的认识依赖于主体指向事物的活动,依赖于主体对自身活动的反思。”教师的自主性学习即自觉自愿地、积极科学地学习,可以使教师更有效地获取实践知识和理论知识,把自身知识的更新视为自己的责任,使“终身学习”内化为自觉行为,汲取知识,培养能力,为教师职业发展奠定深厚基础。从教师学习的特点看,教师的学习行为具有实践性和自觉性,无论是日常实践还是培训进修,教师应从一个实践者的角度自觉体味教育问题和教育意蕴,这既是教师职业发展的重要开端,也是一种延续。教师终身学习中必须把学习、研究、创造、发展从外部需要引向主体自身的人格建设、社会价值、职业规范、主体价值的内部需要上来,通过主动学习和研究提高教学设计、自主分析、教学管理等教育能力。教师终身学习应注重群体交往效应,强调学习者的主动参与性,克服学习过程中本应作为主体的教师却出现了学习主体失落的现象。在自觉学习的同时,教师还要成为研究者,提倡教师在教育实践中进行反思及合作研究,以促进教师的职业道德、学科知识、教育教学能力的发展。
(三)注重发展性教师评价,促进教师职业发展
产业界对教育界的影响正在加强,教育界在此时期不断强调高等教育为产业发展服务。特别是高职院校这些年来正是应着这种要求不断地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持续加大对学生专业能力培养在课时、资金和教学资源上的投入。随着近几年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教育界和产业界不断发现许多新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都不是哪一门基础学科所能胜任的,要依靠多门学科、多种技术的综合应用。同时也意识到,整个社会的发展不仅需要对某一学科或技术掌握非常精透的单一型技术人才,更需要有跨学科背景、掌握多种知识技术的复合性人才。并且从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和反馈来看,片面强调专业技术的熟练和精通,对个人的职业发展从短期来看有着明显的优势,但从长期来看却会阻碍个人的职业发展,使得个人的职业发展出现“天花板”效应。
据权威专业调查机构出具相关调研资料显示,高职毕业生毕业三年后收入倍增。毕业三年的高职毕业生月均收人为4160元,相比毕业半年时的月收入增加了2270元,涨幅为120%,整体上在毕业三年后实现了收入倍增。有56%的毕业生三年内发生过职位晋升,略高于本科毕业生职位晋升的比例(52%),有28%的高职毕业生三年内晋升1次,有28%的晋升2次及以上。
调研分析结果显示,物流管理专业高职生在毕业择业阶段与其他层次学历教育的毕业生相比较而言,具有较明显的择业优势,原因有:
第一,高职毕业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体系是以围绕一线生产的实际需要而设计的,它特别强调基础、成熟和适用的知识,突出对基本操作技能的熟练掌握和灵活应用。因此,对急需基层操作人员和基层管理人员的企业来说,只需投入少量和短期的培训成本既可获得一个可以完全投入岗位的成熟的员工。
第二,高职毕业生入职之初对较艰苦的操作型岗位的接受度比本科生要高,使他们在这一类岗位上的就业优势明显。比如,本次调研的批发零售企业、仓储配送企业和运输快递企业当中的一些操作性岗位(仓管员、开票员、货运员、理货员、划价员、业务员等)几乎都是毕业一年以内的高职毕业生。
第三,高职毕业生的起步薪酬相对较低,对于注重用工成本的民营企业来说更具竞争力。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对于高职生来说,职业生涯发展有两个明显的阶段。
人职第一年,高职毕业生因为所学知识和技能更贴近生产实际,因此工作业绩很快会在部门群体中突显出来,如果踏实肯干很容易得到晋升机会。通过面对面的走访调研,我们了解到,在这个阶段,受访对象80%经历过短暂的不适应,但基本大多数对象都能够很快克服这一段时期的不适而合格地投入到新的工作角色中去。
经过两三年的磨砺,大多数在中小型民营批发零售企业、仓储货运企业和电子商务企业沉淀下来的受访对象都走上了中层管理者的岗位。但都坦言,工作压力很大,对整个部门的工作难以完全掌控,综合知识和技能不够用,对快速更新的专业知识掌握不足以及日常工作中需要很多不是自己学习过的专业知识来解决问题等状况。所以,基本上来说,工作四年及以上毕业于高职院校的受访者在职位上与工作三年的受访者在职位上的差异不大,仅有个别综合素质高,对压力的耐受能力强,学习能力强的那部分受访者走上更高职位,承担了更大更多的责任,而多数受访者则停滞不前,难有突破。也就是说大多数受访者遇到了职业发展的“天花板”。
经深入了解,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在走上中层岗位后感觉压力大,无法得心应手,遭遇职业“天花板”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原因:
第一,企业人才需求原因。通过对某知名招聘网站关于物流类中高级管理岗位(采购经理、仓储经理、物流主管以及运输经理)职位职责及要求的统计分析结果可知,企业对物流管理中高级管理岗位人员的任职要求基本是从三个方面各方面来衡量的,分别是:教育背景、技能与素质以及工作经验。
企业对这类人员的教育背景大多要求不是很严格,仅表示物流、仓储、供应链相关专业教育背景优先。对工作经验有一定要求,特别是职能范围较大的岗位更要求有较全面的工作经验。
在对这部分资料整理和分析后得出,企业所看重的素质依次是:专业知识、经验和技能(采购、仓储、物流运营、运输各岗位对技能要求与具体岗位相对应),比率为96%;沟通协调,比率为69.4%;团队协作管理,比率44.4%;办公软件操作,比率41.7%;行业软件和操作系统,比率25%;责任心,比率25%;计划组织能力,比率25%;能承受较大工作压力,比率19.4%;分析判断能力,比率17%;应变和适应能力,比率11.2%。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企业在招聘和遴选中高层管理人员时,除对工作经验、专业知识和技能看重外,同时也非常重视个人的沟通协调能力、团队协作管理能力、计划组织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应变和适应能力,以及强烈的责任心和对专业与办公软件的熟练使用等综合素质的表现。
第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原因。毕业生培养质量衡量标准单一僵化。就业率是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状况的重要考核指标,这就促使以就业率为招生亮点的高职院校更加注重毕业生在毕业后三个月内的短期就业率。从而使得整个教育过程几乎都是围绕着怎样把一个学生培养成为物流领域的专业人员,使毕业生在物流专业内具有短期快速上岗的就业优势。物流专业的毕业生不论对在校期间所学课程和技能的掌握程度如何,都至少学习了6~10门专业课程,还不包括各种形式的物流企业现场实习课、校内仿真实训课和专业顶岗实践等强化专业技能的实践类课程。可是他们却没有来自学校的明确的本专业之外的其他专业知识的学习安排。这就使得物流专业毕业的人不懂其他领域专业人员的语言。但是,随着职位的上升岗位的调整,他们面临的问题会越来越复杂,牵涉到的部门和人员也越来越多。这都要求他们具有能够适应不同局势、管理各种复杂人际关系的智慧。同时,随着经济进步速度的加快,技术的更新也在加速,这使得在学校里接受的诸多训练,在他们工作一段时间以后就会变得不再有用。
各高职院校习惯于在现有的专业机制内,不遗余力的培养学生在物流这一专业内的专业技能、专业知识。我们的教育过分强调传授知识,却忽略了在年轻人的头脑中培养或加深某些才能和态度。而这些才能和态度正是企业在人才提升和选拔时最关注的——能承受较大的工作压力、较强的学习能力、团队合作精神、良好的执行力以及创新精神。
第三,家庭教育和基础教育不健全。高职院校的学生普遍来自于农村和城市较低收入家庭。这些家庭的父母忙于生计,没能很好地陪伴孩子的成长,自身也缺乏相应的教育孩子全面健康人格发展的知识和能力。这些家长在对孩子的教育问题上缺乏自信并且对孩子过度保护,使得这部分学生缺乏自主态度和行动力的同时,推卸责任和自制力不足的现象严重。同时,我国目前的高考选拔制度也导致高中及以下教育偏离,妨碍了青少年正常、丰满的人格的形成。
显然,狭窄的专业教育无法促进学生能力的均衡发展。不利于学生未来职业的上升和发展。作为系统教育的最后一个环节,高等职业院校有必要承担起引导学生学习并初步掌握建立有效的思考能力、交流思想的能力和恰当判断的能力的相关知识。
一、教育行动研究综述 行动研究应用到教育,就是教育行动研究。教育行动研究是指针对教育情境中的日常工作,教师研究本校、本班的实际情况,解决日常教学中的问题,改进教学工作的一种研究方式。教师在实践中通过行动与研究的结合,创造性地运用教育教学理论,研究和解决不断变化着的教学实践中的具体问题,改进并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其主要目的在于改善学校情境中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品质,支持教师有效地应对实际工作中的挑战,并以一种反思的方式,不断创新,走出困境。教师在教育行动研究中,不仅从事着学生成长与发展的工作,而且扩展着个人的专业知识。
二、外语行动研究的发展和现状
理论与实践、教学与科研相脱节一直是英语教学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也是影响教师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障碍。因此如何将应用语言学的理论应用于教学实践,使教学和科研有机地结合起来并相互促进、突破教师自我发展的瓶颈是外语教师关心和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
1.外语教师职业发展
教师职业发展指教师在智能、经验以及教学态度上不断成长的过程,是在“教师教育”的基础上,鼓励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观察自己的教学行为,评估自己的教学效果,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验证和修正别人的理论,同时形成自己的信念,做出教学决策,进而形成自己的理论。传统的教书匠式教师满足不了时代要求的复合型教师。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呼唤学者型、研究型、专家型的教师。
目前我国的外语教学正经历着改革,而决定外语教学改革成败的一个关键因素是教师。英语教师的专业素养直接关系到我国英语教育的整体质量与成效,但外语师资队伍比较薄弱。这种状况制约了外语教育水平的提高,难以应对21世纪知识经济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2.外语行动研究
外语行动研究在中国大陆还是比较新的课题。90年代初期北京师范大学王蔷教授首次将其引入中国,随后,教学行动研究成为外语教学研究中一种越来越重要的研究形式。王蔷教授对行动研究作了如下概括:行动研究以培养教师的创新精神和课堂教学研究能力为目的,强调反思的重要作用,注重教师对所处教学环境的认识,对所教学生的认知水平和需求的认识。它追求“变”,即改变现状,改进教学,变被动教学为主动追求,使未来教师形成自主发展、自主更新和自我完善的能力,促进教师教学和科研的同步发展。王蔷从自身多年的行动研究实践出发,有力地阐述了行动研究课程对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研究型外语教师的效果和作用。此后,吴宗杰(1995)对行动研究的背景、概念、特点、意义进行了较全面的论述和大胆的尝试。吴欣(1996)在吴宗杰研究尝试的基础上,着重探索在英语教师职业培训中对学员进行行动研究训练的基本原则与模式。
从不完全的文献研究可以看出:90年代以来凡是涉及英语教师发展的论著,几乎都会在不同程度上涉及行动研究问题。由此可见,行动研究作为一种有效的反思研究方法为英语教师职业发展提供了可靠工具。
三、教育行动研究对英语教师职业发展的意义
1.能够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教育行动研究提倡外语教师即研究者从教育教学实际出发,教师通过对自己的教学行动进行系统观察和不断反思、发现和提出问题,确定和采取措施去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观察和分析数据,分析和评估效果,继而发现和提出新问题,使教学呈螺旋状持续上升发展,达到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2.有助于教师专业知识体系的构建与优化
当教师在行动中对其所进行的教学活动进行反思和研究时,实际上就成为了实践中的一位真正的研究者。在实践中教师将自己的思考结果转换为行动,在实践中比较不同的策略,排除不恰当的做法,从而不断提高将知识由一个情境转移到另外一个情境的能力,将自己的内隐知识明朗化,进而实现教师对教学知识的沉积。
3.有利于培养研究型教师
2015年国务院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指出创新教育的基本原则是“树立先进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面向全体、分类施教、结合专业、强化实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人力资本素质”。目前高等教育对大学生创新教育和就业教育关系问题的认识十分杂乱,一方面导致创新教育和就业教育的割裂,另一方面造成制度设计上缺乏方向感和整体性。创业教育与创新教育在各自内涵、相互关系与实践模式上没有得到应有的澄清,不利于创业教育的设计实施[1]。大学生创新、创业与就业教育是相互关联的概念,我们认为创新教育应该紧密结合学生的职业发展。
一般来说,创新是一个经济学概念,最初是由熊彼特提出的。熊彼特认为,所谓的经济发展就是企业家不断创新的结果。熊彼特提出了五种创新形式,现在人们主要关注的是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对于企业家来说,技术创新部分工作是进行基础性的技术开发工作,而更重要的创新工作是指将已发明的事物发展作为社会可以接受并具商业价值的活动。换句话说,企业家主要关注创造性地配置和使用知识。一般认为,大学生创新是科技制作或理论创新,实际上,我们应该对创新概念的理解和使用宽泛化,本文所指创新泛指一切打破常规的行为。
一、现行教学理念缺少创新动力
现行的大学教育理念仍然有很多应试成分,一部分学生以考试过关为目的,一部分学生以考研为动力,一部分致力于考证。在正常的教学计划中,创新教育的成分很少。学生学习缺少创新动力,只有少数精英参加一些诸如创新创业竞赛、数学建模竞赛等活动。创新教育应该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的,通过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创新教育应该是一项系统的教育工程,包括教育思想、培养模式、教育教学方法的革新,创新课程、实验实训、测评奖励等方面都需要一系列的教育改革措施。创新教育应该使所有学生受益,不能局限于少数精英学生。创新教育的精英化是创新教育的误区。精英化教育会使大多数学生失去创新动力。
美国著名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曾提出:“教育就是生活。”只有使教育真正地面向生活,贴近生活,使学生真实地走入生活,感受生活,才能充分发挥教育的作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提出疑问:“我们学习的课程有什么用?”如果我们不能很好地回答这个问题,就不能给学生以学习动力。从多个角度可以看出,离开任何直接的社会需要和社会情境,教育就失去动力。创新教育尤其需要适应社会需要。对于大学生来说,紧迫且广泛的需求是未来的职业发展,而在职业发展过程中需要不断创新。
创新教育就是让创新作为生活中的一种自然行为,作为一种处事方式、人生态度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使大学的创新教育生活化、实用化、大众化、普及化。只有回归生活的创新教育才有实效,才能真正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大量高素质人才。大学创新教育的根本途径应该是让每一个大学生都在学习、生活中参与创新、实践创新,让创新成为每一个学生的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二、创新能力的特质和大学生创新能力特点
创新能力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创新型人才通常会表现出多种特质,主要表现为多元的知识结构、勇于探索的精神、洞察与机会把握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等。
多元知识结构是要求创新型人才的知识结构既有广度,又有深度,既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又了解相关学科知识。这种知识结构被称为T型结构。这种完备的知识结构有助于增强一个人的综合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勇于探索的精神是一个人的创新行为的内在动力,是一个人的创新能力得以发挥的潜在动力,也是一个人持续创新的根本保证。洞察力主要作用于创新的准备阶段。具有这种能力的人将观察到的事物与已掌握的知识联系起来,发现事物之间的必然联系,及时地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东西。善于把握时机是与洞察相关的能力,指一个人善于把握事物发展变化的关键点,从而将洞察发现的联系演变成创新成果。任何成功创新都需要在不断创造条件和有效地把握时机后实现,这要求创新人才不仅善于洞察与把握时机,而且要善于沟通协调。沟通协调能力是指一个人善于与环境进行协调并获得多种力量的支持。这意味着创新人才是一个善于适应环境并能够迅速调整自我状态的人,具体表现为善于与别人分享自己的观点,主动地倾听别人的意见和建议,善于让别人了解自己的目的和意图,从而获得别人的理解、支持和尊重,这样就创造了一个实施创新计划的软环境,这往往是一个人能够获得成功创新的关键所在。
对人才市场招聘数据的调查与统计表明,企业对人才会多种能力要求,常见的有沟通、团队合作、协调、表达、学习、谈判、创新、执行、思考、解决问题、组织、计划、领导、适应、洞察、策划、应变、判断、分析和信息搜集等,其中沟通、协调、表达、学习、执行、思考、解决问题和策划等都与创新能力相关[2]。因此,可以说人才市场对人才创新特质有广泛需求。创新教育可以促进职业发展。
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仍较弱;大学生自身维度因素对其创新思维能力的影响较大,说明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教育体系维度因素对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有一定影响;家庭培养维度因素、社会创新环境维度因素的影响较弱[3]。
三、创新教育与职业能力提高
开展创新教育首先需要引导学生构建合理的思维结构,敢于突破思维定式,敢于联想。只有多样灵活的思维方式才能解决现实中的各种问题。大学生的创造性不是通过课程直接教出来的,而是具备一定条件,在合适的环境下激发出来的。因此,大学生创新教育需要每个课程教师的共同努力,需要在日常教学中不仅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还要鼓励学生多样化思维,为学生创造开放性思考的机会,拓展实践的机会。
一般来说,大学教学计划中会列入职业规划课程,但职业能力的提高需要多种途径培养,只靠职业规划课程不足以提高学生的职业发展能力。职业能力的提高需要多元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支持,创新教育应该促进学生多元化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形成,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传统大学教学计划以知识传授为主,知识对于创新活动的作用在于通过学习新的知识及知识的综合运用,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将会表现出创新能力。本来,知识和社会发展是紧密联系的,但是一般的教学过程中缺少建立这种联系的途径,因此创新教育需要引导大学生群体关注社会需求,应该更关注知识的迁移价值和与社会需要的吻合性,培养学生面向社会问题学习,这对于学生创造性地解决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具有重要作用。
无论是创新教育还是职业能力的培养,都需要建立全方位、多角度的通道,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形成社会和大学信息互通。这些通道可以是专业实习、专业协会、兴趣小组等特色实践活动。实践使专业教育不再单调,激发学生对跨领域学习的兴趣。通过这些学习方式,学生的思维方式得到训练,同时充分面对现实形成探索职业道路的能力,综合性地思考,也为创新提供动力。
尽管创新教育和职业发展教育不是服务于同一个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各不相同,并非通过同一个体系运作,但是对于大学生全面成长这个目标来说,这两种教育需要密切结合。无论从制度上,还是从教育模式上,这两种教育都需要深入探索。
参考文献:
前言:就业能力的大小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主要问题。然而在现在,我国大学生还普遍存在职业定位模糊、职业技能缺乏、职业价值观不确定等突出问题,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足已成为其就业的主要“拦路虎”。 党和政府对大学生毕业就业问题表现出了高度重视的态度,提出“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对于保持就业形势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国家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就业问题的首位,在这种现状下,,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职业规划教育,引导和帮助大学生转变自己的就业观念,提升各方面实力和素质是促进就业、提高就业率的重要途径。
1. 近年来我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现状
2014 年我国大学毕业生有 727 万,为历史上最多的一年,也是中国高等教育史上压力最大的一年。面对人数逐年增长的高校毕业生大军,党和政府提出要“继续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摆在就业工作的首要位置和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要贯彻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通过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向大学生宣传党和国家的最新就业政策,引导和帮助高校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确立先就业再发展的新理念,到城乡基层地区、基础岗位和中小型企业就业,使国家对大学生的就业政策落到实处,利用课程引导大学生自主创业。解决本科院校就业率下降,高职院校持平;经济发达地区,自主创业的比例低;工学、管理学就业率最高,法学和哲学最低;本科生收入下降,男女同工不同酬等一系列问题。
2. 大学生职业发展问题
2.1. 大学生自身问题以及市场因素带来的问题
2.1.1.以学历估计能力所带来的问题
大学生为了能够达到自身心仪企业的招聘标准或者是抱着高学历找工作较容易的心理,会不断地追求高学历,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可能会忽略自身家庭的经济状况,甚至忽略了自身的学习能力,年复一年地参加入学考试。然而,这类人到最后只能成为书呆子,对于面向社会的工作一窍不通。反而言之,有一些职业院校毕业的学生更容易融入工作,虽没有较高的文凭,但却比很多本科毕业的学生水平高,能力强。那些有着高学历的毕业生会有一种优越感,因此很难察觉到自身能力的欠缺,不利于企业的发展。
2.1.2.以薪水为目的找工作所带来的问题
很多大学生在找工作的最初阶段,把薪水看作是工作好坏的唯一标准,这些现象在名牌大学的毕业生中体现的更为明显,他们觉得自己学历高,不愿意从最低层做起。对工作投入的职业期望过高,比较追求个人的成功,希望得到工作上领导的肯定,但实际情况却不是如此,薪水和待遇与他们的期望值总是有很大的差距。使他们不断跳槽,久而久之,与其它同等水平的学生相比,他们在工资待遇、个人发展上更是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2.1.3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带来的问题
应试教育是中国学生的悲哀,越来越多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了死记硬背,却忘记了创新能力这个问题。大学毕业后,只有极少数毕业生敢于坚持自己的梦想去创业,敢于面对挑战和挫折去重头开始,大多数学生就算有创业的想法,但是却很快就放弃了。当然,原因可能是创业需要资金,不是每个毕业生都有充足的资本去创业。
2.1.4市场资源配置不全面,大学生就业对口率低
大学生就业专业对口指的是所从事工作与所学专业相符合,目前,大学生就业中专业不对口的现象很常见,并随着近年大学生就业难的压力下表现得更加明显。对口就业固然是充分利用了教育资源,减少了人力资源和知识浪费的现象,但在不能保证对口就业的前提下,更应重视求职者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挖掘和发挥个人潜能,规避不对口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2.2高校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存在的问题
2.2.1职业指导工作模糊
目前,很多高校将职业指导看成就业指导,职业指导是以就业安置为主,常规性地讲解基本的就业政策与方法,毕业班的学生也自然成为“就业指导”的主要对象。不可否认,大多数高校都成立了专门的毕业生就业指导机构,但其工作也仅仅局限于通过网络进行就业信息的和就业政策的宣传,其专业化程度、社会化程度都有待提高。当然,不少高校就业指导仍保留传统的指导方式,难以满足大学生职业选择和获取、职业适应以及职业发展和提升需求,严重影响职业指导的效果。
2.2.2职业指导课程与内容落后
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既为了传授知识、培养技能,也想转变学生的观念和态度,是综合理论、实务操作以及经验为一体的课程。从职业指导课程的设置来说,目前也多采取集中授课和集中培训的方式,没有针对不同学习阶段、不同需求层次以及不同职业要求的学生分别进行职业规划、技能提升以及职业发展的系统指导。就其内容来看,主要以对学生在毕业前集中培训简历撰写、面试技巧以及就业政策和讲解劳动法规等内容,忽视了大学生在平时学习和日常生活过程中对其职业素质的养成和职业能力的提升。随着职业形势的变化以及毕业生规模的扩大,专业化和个性化的职业指导有待提升和完善。
2.2.3职业指导人员不专业
职业指导的非专业化直接源于职业指导师资的不专业化,高水平且专业化的职业指导队伍是提升职业指导课程效果以及促进学生职业发展的前提和关键。在大多数高校中,就业指导人员多为就业指导中心的老师或是思想政治辅导人员,这些人员大多数从事的是行政方面,没有职业规划、心理辅导等专业技能,职业工作人员职业化程度较低。这些人员具有熟悉学生成绩和表现的优势,但基本没有对大学生职业指导进行专业训练和研究。同时,由于很多高校对职业指导工作的重视程度较低,因此对于现行的职业指导工作人员的培训经费投入不多,使得这些现有的职业指导人员的专业素质得不到提高,职业指导工作的滞后性明显。
3. 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相应对策
3.1. 针对学生自身问题的对策
3.1.1建立公平合理的就业机制
无数的实践证明,高学历并不是高能力,高文凭也不是高水平。现在很多自考、函授的文凭普遍不过硬,但少数人勤奋努力,刻苦钻研,奋发图强,能力和素质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因此,企业应该根据企业发展方向以及所需人才应该具备的能力来制定一个系统的人才评判体系,从多个角度来考察竞聘者的综合能力,争取不让一纸学历成为就业的障碍。
3.1.2加强学校的职业规划指导,培养学生正确的就业观
俞敏洪谈说过: 大学生该如何准备就业,我通常不鼓励大学生在本科的时候就开始创业,除非你的创业不用花太多的钱,或者有别人不可模仿的专利。为什么呢? 因为创业的背后总有创业者的一个信念,那就是拼一拼,求成功。而统计数据显示,大学生由于没有工作经验,缺少与社会打交道的能力。各高校应重视学生的职业规划指导,加强职业素质和职业意识的培养。一方面,开设一定量的职业指导课程,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集中的职业规划指导,在大学生入学时就进行相关指导说明,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鼓励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吃苦的精神为出发点,提高个人的学业水平和职业核心竞争力。
3.1.3合理设置和调整高校招生名额与专业
我国自1999 年开始高校扩招后,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拥有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控制大学毕业生的数量,要从源头上解决就业难的问题,其根本内容就要停止大学扩招,合理设置高校专业与名额,参考市场导向,使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符合。
3.1.4正确认识专业对口,培养学生就业的灵活性和可塑性
对于求职者个人,应勇于实践那些不对口行业的工作,进行行业了解和职业规划,增强就业的灵活性,分析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寻找个人能力和兴趣与行业工作的相同点; 同时加强常规知识技能的学习,例如外语能力、软件操作等,增强自身在各行业的适应性和兼容性。
3.2优化高校职业指导工作
3.2.1明确定位职业指导工作
进一步重视职业指导工作。学校必须通过相关举措使全体人员认识到职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性,并且投入充足的资金、人力资源来支持职业指导工作的顺利开展。其次,职业指导的对象必须覆盖全体学生。科学的职业指导工作是分阶段逐步实施的,不同年级的职业指导工作的重点不同,学校应分年级确定职业指导核心并分重点的辐射到相关工作中。最后,职业指导工作不仅注重学生的“就业指导”,并且关注学生的职业持续发展能力。高校职业指导工作应该能的提高,如学习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一系列职业发展能力。
3.2.2提高职业指导的实效性与创新性
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生涯管理能力为向导,明确课程目标。职业指导课不仅要注重学生的就业能力,更要使学生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明确职业发展方向。并且通过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学习能力等综合能力来增强其职业能力。并且,科学设计课程内容,要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有区别,有目的教学,使职业规划教育贯穿大学始终,并且根据不同专业,不同职业意向的学生开展不同形式的课程辅导。由于职业指导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以及参与性,高校应在更大的范围内整合资源,深入开展校企合作,并以实训、实习等形式丰富实践活动,不断提升大学生的实践与操作能力。
3.2.3推进职业指导人员的专业化
职业指导工作具有综合性和专业性,需要教师熟悉和掌握相关就业政策和就业形势,掌握各种职业发展能力,比如能进行心理辅导、有人际沟通技巧等。因此,高校应引进职业指导的专业老师,并且注重就业指导队伍的合理构成。还要加大对现有职业指导队伍的专业化培训。以职业指导教师资格培训为依托,通过外送学习、专家集中授课等多种形式对职业指导队伍进行系统化、专业化培训,使大学毕业生具备专业的职业指导知识用以满足日益复杂和专业化的职业指导需要。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培训活动,安排职业指导的老师参加学术交流、企业考察和调研等,培养教师的职业指导能力。
4.大学生职业发展指导课程改革基本原则
4.1 “以人为本”的原则
随着社会的发展,新旧职业更迭速度越来越快,职业流动性加快,职业的专业界限变得日益模糊,未来职业的选择有一大部分取决于学生的择业能力,因此,当今的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实现全方位、多层次、全程化的职业指导。以指导学生进行科学职业生涯规划及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与就业能力为基本要求,进行启发引导和针对性训练,进行集中教学与个别指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就业观念,实现科学规划、自我调适和健康发展。
4.2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总结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的现状,高校教育中缺乏系统规范的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教育以及教学实践环节薄弱有一定的相关作用,为了缩小学校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差距,使学生具备较强的就业适应能力,就要结合高校不同的学科专业特点,紧密联系社会发展实际、学生的心理状况和思想实际,突出实践环节,做到学以致用,讲求实效。
4.3科学发展的原则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逐渐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国计民生、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重大因素,坚持科学发展的原则,构建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教育体系,强化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的现代化建设,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教导、心理辅导、政策指导和创业引导。
结语:大学生就业难的背后,有大学生自己专业素质的原因,也有大学生在入社会前的职业发展教育不到位的原因。因此在这些年的努力实践下,我们总结了高校在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的开设方面的各种问题,并从机构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等几个方面提出切实的改革方案,通过在高校中的进一步实施,逐步完善,使这门课程不是流于形式,而是成为真正能够帮助大学生认识自我,端正学习态度,积极面对就业竞争的精品课程。同时面对越来越大的就业压力,大学生只有保持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才能在职海中建立自己的辉煌。
中图分类号:G5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0829(2013)06-0045-04
穆藕初(1876~1943),名湘,上海浦东人,我国近代著名的爱国实业家,中国现代企业管理科学的先驱。1909年,穆藕初赴美国留学,先后获得理学学士和农学硕士学位。1914年学成回国后开始自主创业,相继创办德大、厚生、豫丰纱厂,发起组织上海华商纱布交易所、上海劝工银行,将泰罗的著作《学理管理法》一书译为中文,并结合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实际予以创新和发展。作为一名实业家,穆藕初却对职业教育情有独钟。他不仅将创办企业的利润所得用以资助教育事业,而且对当时职业教育的现状和发展有着深入的思考。穆藕初的职业发展思想是其职业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而深刻的内涵、鲜明的个性特质和时代特征,集中体现在职业定位、就业观念、职业道德、职业保障、职业发展等方面。在高等教育后大众化的今天,探寻穆藕初的职业发展思想,对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就业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迪价值。
一、职业定位:个体职业发展目标既要立足自身实际,又要符合社会发展趋向
穆藕初对“职业”概念的理解有自己独到之处。他认为,所谓“职业”,是需倾其一生的精力来完成的事业,“必须劳其心智,竭尽所能,日夜孜孜,以从事于业务,终身由之,设非有万不获己之大变更起,则断乎未可改弦易辙也。”[1]137职业定位是职业成功的前提,正确的个体职业发展目标建立在对自我和社会的正确认知之上。职业具有稳定性特征,职业选择对人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因而确立职业目标,应该格外审慎。对此,穆藕初提出,应当从以下三个方面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一是职业须合于个人之性情,二是职业须合于个人及家族之程度,三是职业须合于社会之需要。只有这样,才能够使人安于其位,在未来的职业发展过程中事半功倍,且历久不变。
在当下的高校就业教育中,对大学生职业定位的引导往往是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实现的。作为舶来品的职业生涯规划理论被引进国门以后,逐渐成为中国大学生正确认知自我和社会的一种有效方式,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职业发展目标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应当给予高度的赞许和充分的肯定。但是,随着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我国高校的深入普及,其水土不服的特征愈发显现。总体来看,教学形式呆板,教育针对性缺乏,教学实效性低下,不仅“一对一”的有效辅导难以实现,依据学生个性特征的不同,利用现代测评手段为学生量身打造职业生涯规划更成为一种奢望。理论是行动的先导。走出当前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困境,必须首先实现其理论的突破。因此,职业生涯规划理论如何更紧密结合当代中国大学生思想和生活实际,实现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度融合,更具吸引力和影响力,真正为更多的中国大学生自觉喜欢和自愿接受,无疑是摆在高等教育管理者和教育者面前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二、就业观念:“毕业日”即为“始业日”
青年学生就业难的状况并非今日中国所独有。如何看待就业难的状况?如何有效解决就业难的社会难题?穆藕初对此曾进行理性的分析。1937年,穆藕初在《青年之友》第一期所刊《对于求业青年的忠告》一文,集中体现了其就业观。他一针见血地指出,失业现象“这的确在目前不但是一个教育问题,而且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1]351穆藕初认为,破解就业难的社会难题,有赖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学校教育的改进。只有社会经济良性发展,才能够为包括青年学生在内的求职者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就学校教育层面而言,他认为学校教育与社会实际需求相脱节,导致学生初到社会服务,往往格格不入,是一般求业青年最大的难关。穆藕初谆谆告诫青年学生,“毕业日”实际上是“始业日”,是为社会服务的开始,由此“开始进入一段新的生活,开始撑起自己的肩膀来挑自己的担子。”[2]59他强调说,青年学生刚刚步出校门,首先要端正就业态度,转变就业观念,放下架子,虚心向社会学习,牢固树立为社会服务的责任意识,立志从社会基层做起是破解就业难的唯一选择。这样,“自然能够得到更大的进步”,“这一种人才正是现在实业界急需用的人才。”[1]351
事实上,无论是“端正态度”也好,“放下架子”也好,立足基层也好,还是“毕业日”即为“始业日”也好,穆藕初所强调的无不是就业观念的正确转变。不能否认,尽管我国改革开放已有三十多年,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早已步入后大众化阶段,但是仍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及其家长的就业观念和就业意识依旧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停留在高等教育的“精英化”教育阶段,个别人的陈旧理念甚至根深蒂固。毫无疑问,落后的就业观念严重阻碍了大学生职业发展及其自身价值的实现,不利于缓解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现状。所以,在引导大学生正确认知自我和社会的前提下,加强大学生就业观念教育,引导大学生端正就业心态,主动转变就业观念,是青年学生实现顺利就业的重要前提,也是高校重要的教育内容。
三、职业道德:“德性者,乃人生坚实稳固之根基也”
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其职业活动中所遵循的道德规范及该职业所要求的道德原则、道德情操和道德品质的总和。[3]22良好的职业道德是个体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在其职业发展方面的综合体现。穆藕初非常重视道德品质之于人生成长和职业发展的重要作用。他在《今日青年之任务》一文中强调道德品质修养是“成完全人格”的根本,[1]66他以建筑作比喻,认为要建成“庄严宏达”之住宅,必须先奠定坚实稳固的地基,“而德性者,乃人生坚实稳固之根基也”,青年学生要获得人生事业的成功,就必须摒弃“奢侈”、“蹉跎”、“欺诈”、“傲慢”等不良行为,培养“俭朴”、“精勤”、“诚实”、“谦恭”等优良品德,“须陶熔超越群众之德性。”[1]67穆藕初认为,以服务社会为职志是职业道德在职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体现,廉洁奉公是职业道德在职业发展过程中的基本要求。
在职业道德品质养成方面,穆藕初高度重视道德主体在完善自身过程中的能动作用,强调道德修养的知行统一。他认为良好职业道德的养成,“知”并非难事,“行”则实为不易,由“知”到“行”的转化才最为可贵。他在《实业上之职业教育观》一文中指出,“育之为业,不尚口而尚躬行,不限之于讲堂以内,而讲堂以外至广至繁之地方存在皆为育人之事业活动之范围。”[1]721941年6月9日,穆藕初在以《做事与为人》为题的演讲中,再次强调这一思想,认为当时的学校教育“太偏重教而忽视了育,因此学校常易成为知识的贩卖场所而缺少人格感化的机会。做事与为人,不但重言,尤在重力行。”[1]410
穆藕初的“德性,乃人生坚实稳固之根基”思想、“教”、“育”并重思想、“知行统一”思想对大学生就业教育具有深刻启迪价值。当前,大学生中知而不行、知而错行的现象十分普遍,“知道”却很难“做到”。因此,改变知行脱节现象成为锤炼大学生思想道德品质、有效提升大学生职业道德水准的关键。简言之,第一,高度重视大学生德育教育,注重大学生职业道德品质的提升。第二,在就业指导教学中渗透思想政治理论教育。通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等不同教学方式的运用,充分调动学生这个“学”的主体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认知和践行思想政治理论和道德规范要求。第三,牢固树立“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大德育”教育观,净化育人环境。基于此,必然要求高校教育工作者严格要求自己,全面提升自身素质,既当“业师”,以丰厚的学识、坚定的人生信仰传播真理,教育、引导学生;又当“人师”,以高尚的人格魅力赢得尊重,感染、感化学生。第四,依据教育部颁发的《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结合学校实际,研究、制定和完善相关监督考核机制,既注重思想政治理论和学生日常行为表现的有机结合,又注重教学管理与学生行为管理的有机结合,督促学生坚守正确,修正错误,进而实现良好职业道德规范由“内化于心”向“外化于行”的转变。
四、职业保障:强健的体魄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非常重要的问题”
穆藕初非常注重身体健康之于职业发展的重要意义,认为健康的身体是职业成功的重要保障,强健的体魄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非常重要的问题。”[1]252他指出“健全的体格是一切学问、事业的基础。有健全的体格,方才有健全的事业”,[1]259他谆谆告诫青年学子,一个人只有拥有强健的体魄,“才有充足的精神”,[1]265体育锻炼是强健身体的有效方法。穆藕初指出,“知道身体不好要练,没有练不好的。”[1]265“要养成一种习惯,不仅在学校时候要运动,尤其在离校以后,也要继续不断地练习,避免一切不良嗜好的引诱,始终保持或改进健全的体格。这是成功事业又一个重要条件。”[1]252
穆藕初如此强调身体健康的重要意义,或与其幼年体质羸弱有关。他后来在其《五十自述》一文中曾经回忆道:“余体质素弱,三岁时大病多月,几不救,幸得存活。然自幼至壮,精神颓唐,绝少活泼气象。胆小如鼷,闻雷声辄掩耳欲泣,偶有谈及妖狐鬼怪等事,辄惊骇至不能成寐。事后亦自知虚惊之无谓,然临境终不能自主也。”[1]4
尤为可贵的是,穆藕初不仅关注到人的身体健康,也同时关注到人的心理健康,注重心理健康调节方法在日常工作、生活中的运用。他认为,开朗的性格、积极乐观的处世态度和豁达包容的气概是保持身心健康的重要方法,“一个人做生意,绝不会几十年都是一往顺利,没有失败的时候。”[1]265遇到挫折,愁眉苦脸是无济于事的,反而使身体垮了,失败更转不过来,“愈是在艰难困苦的时候,愈要摆出精神来,要想法应付。”[1]265
强健的身体是大学生职业发展的重要保障,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体现和健康成长的前提条件。指出:“体者,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4]66“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4]67在大学生就业教育中,第一,要教育和引导学生积极锻炼身体,养成良好的生活、运动习惯。第二,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借助新生入学教育平台,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普及教育,引导学生掌握心理调适的常规方法。第三,结合学生所学专业,在毕业班中开展专业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对社会实际和专业发展的了解,及时化解学生在就业方面的思想困惑。第四,借助飞信、QQ和微信等网络资源,建构班级心理健康信息服务和反馈体系,准确把握学生就业心理问题成因,提高心理疏导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第五,大力推进“文明宿舍”、“和谐班级”建设,营造有益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外部环境。
五、职业发展:社会适应能力的本质是职业生存和发展能力
社会适应能力主要包括“社会认知能力、客观的社会角色定位、实现社会角色的基本技能、某种或某几种获取生存与发展的职业技能、社会交往的能力、自我完善与适应环境及其变化的能力等”,[5]142其本质上是职业生存和职业发展能力。青年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对其职业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在这方面,穆藕初的论述很多,思想丰富而深刻,今天读来,仍觉获益良多。
首先,要学会做人。学会做人既是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也是个体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体现。穆藕初提出,青年学生步入职场,首先要做一个遵守法律法规的人、一个讲求诚信的人、一个虚心的人、一个廉洁的人,把道德品质的表现提升到衡量“人格的权度”的认识高度。
其次,要学会“读人”。“读人”是个体融入社会、获得职业成功的一种重要能力,是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内容和体现。在许多场合,穆藕初都反复强调,学会“读人”是青年学生离开学校后在社会上的重要一课。事实上,“读人”能力的养成绝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一个人长期学习和参加社会实践的结果。穆藕初认为,“读人”能力的获得需要随时留心,冷静观察,长此以往,总会有所收获。
“做人”和“读人”是穆藕初对青年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高度概括和通俗表述。穆藕初把“做人”提升到衡量“人格的权度”的认识高度,既说明了“做人”是人的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内容,又突出了其根本性地位,这与当代教育所提倡的“要学做事,先学做人”的教育理念完全相通。当前,部分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不足对其职业发展的影响日渐显现,不仅增加了他们完成从学生到职业人的社会角色转变的难度, 延长了他们融入社会的周期,影响了他们对职业发展机会的把握和职业能力的迅速提高,同时造成了人才资源的极大浪费;[5]142而且也是大学生步入工作岗位之后频繁跳槽的根源所在。因此,增强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必然要求高校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既重视大学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又重视大学生职业发展潜能的培养,从专业培养方案的制订、课程设置、社团活动组织等诸多方面进行顶层设计,为提升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提供和创造各种有利条件。这既符合党的教育方针,也是高校承担社会责任的应有之意。
参考文献:
[1]穆藕初.穆藕初文集(增订本)[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2].人生大策略[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9.
[作者简介]赵兰杰(1970-),女,河北青龙人,河北外国语职业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就业与创业创新教育;侯丽萍(1968-),女,河北昌黎人,河北外国语职业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心理健康教育、职业发展与生涯规划教育。(河北秦皇岛066311)
[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17-0074-02
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后,人们生活水平和科学、经济、技术迅猛发展,人口、环境、资源等诸多问题日益突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教育作为文化传承和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和工具,承担了促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功能,为人们提供实现可持续生存,参与社会及工作的价值观、知识、技能和能力。因此,在国家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可持续发展,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大学生就业事关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局,高等职业院校的可持续发展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改革势在必行。但是,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持续快速发展,高校尤其是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就业压力与日俱增,就业难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大学生就业问题已引起政府和全社会的高度重视,提升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职业素养成为各高校的重要研究课题和教育举措。
一、EPD及其教育理念的基本内涵
EPD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环境、人口与可持续发展教育项目(UNESCO Project on Education for Environment Popula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的简称,其内涵可概括为通过对青少年和全体社会成员进行环境教育、人口教育和可持续发展教育,促进改善环境、提高人口素质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EPD的基本理念体现主体教育思想和可持续发展思想,其教育教学过程的基本原则是主体探究、综合渗透、合作活动及创新发展,其教育精髓强调学生学习主体的作用,提倡学生自主探索及相互合作,在学习过程中关注社会、关注环境,注意各科知识的相互渗透,鼓励创新,促进多方面发展。
二、EPD理念成为构建高职特色职业发展与就业创业教育体系的基本理念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根据十七大精神和国务院办公厅“将就业指导课程纳入教学计划”的要求,教育部于2007年颁布《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河北省教育厅于2010年3月继2006年颁布的《河北省大学生职业生涯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和教学大纲》之后,再一次正式下发了重新修订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要求。
高职教育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单一的就业指导课已无法满足当今社会对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要求和高职大学生成功求职就业的需要,亟须通过构建全新的高职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创业教育体系,培养高职大学生面向就业市场和未来职场的可持续发展职业素养,全面提升其就业竞争力和综合素质。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和日益发展、急剧变化的社会现实,自主创业不仅是我国政府对当代大学生的殷切期望,而且是国际化的共同趋势和必然选择,发达国家的现实就是最好的证明。因此,择业、就业和创业作为当前高职大学生必须面对的现实选择和所有高校必须面对的新问题,已引起政府、社会各界和高校的极大重视。高等职业教育迫切需要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培养职业院校学生面向未来社会和企业需求的可持续发展的专业知识、技能以及正确的职业态度、价值观等,帮助解决人类社会尤其是职业教育面临的环境、经济、社会和文化等问题。因此,EPD是适合创建具有高职特色的职业发展与就业创业教育体系,是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应遵循的基本教育理念。
第一,基于EPD理念下的高职特色职业发展与就业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是高职院校培养创新人才和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可以推动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科学深入地开展,不仅有利于解决好河北省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问题,而且对河北省“两创”战略的实施和建设“和谐河北”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二,基于EPD理念下的高职特色职业发展与就业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对于提高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对于高职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与学生就业素质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有较高的应用价值。第三,基于EPD理念下的高职特色职业发展与就业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有利于提高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与就业服务水平,推进高职学生专业化和职业化的进程。
三、基于EPD理念构建高职特色职业发展与就业创业教育体系的实践探索
基于EPD理念构建高职特色职业发展与就业创业教育体系是在国家政府和社会高度关注大学生就业,高职院校为适应社会要求、全面提升高职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职业素养而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的背景下开展的一项定位为“引导人、激励人和发展人”的职业发展与就业创业教育体系的实践研究探索,旨在通过发挥课堂教学的教育主渠道作用,使职业发展与就业创业教育成为整个高职课程的引擎,把高职教育价值最大化。通过改革适应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适应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学生发展特点的高职院校职业发展系列教育的内容和模式、方法与手段,使之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实现高职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创业教育的社会化、专业化、市场化、个性化目标,培养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引导他们明确自身定位和职业发展目标,规划其在校期间和今后的行动方案,进而通过人生和学业、职业发展规划,努力发展自我,提升职业竞争力与终身自我开发的意识和能力,主动并创造性地寻求学业和职业上的发展与突破,确保卓有成效地全方位提升高职大学生的职业素养和综合素质,尤其是终身自我开发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具体做法如下:
1.全面更新高职院校职业发展与就业创业教育的教育理念,构建基于EPD理念的现代职业教育新理念。职业教育理念是人们对于职业教育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及其所持的职业教育思想观念。基于EPD理念的现代职业教育新理念可具体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以人为本的现代职业教育理念。以人为本的现代职业教育理念是指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和课程开发与设计等教育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自由、幸福、尊严、终极价值,尊重学生的个性、人格权益等。(2)服务经济社会的现代职业教育理念。服务经济社会的现代职业教育理念是指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和课程开发与设计等教育教学活动,应服务于当今社会的劳动力再生产和人力资源开发等社会、企业和产业发展的需求并与之密切结合。(3)可持续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理念。可持续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理念是指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和课程开发与设计等教育教学活动应着眼于高职大学生终身学习能力和职业变化的选择与适应能力等的可持续发展的职业素质的培养,重视高职大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使其充分认识并处理好做人与知识、技能学习的关系:学会做人是立身之本,学会知识和掌握技能是服务社会的手段;学会做人是根本性的,学会知识和掌握技能是工具性的。(4)面向世界的现代职业教育理念。面向世界的现代职业教育理念是指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和课程开发与设计等教育教学活动,应综合考虑人力资源的全球配置和专业技术人才自由流动。
2.发挥课堂教学的教育主渠道作用,使职业发展与就业创业教育价值最大化。基于EPD理念的高职特色职业发展与就业创业教育体系的核心和主渠道,是高职大学生职业发展和生涯规划、择业就业与创业创新系列化课程体系的构建以及课堂教学的创新实施。具体内容为:在高职一年级开设心理素质训练、成功人生探索与职业发展课程,帮助大学生为未来的学习和职业选择与可持续发展做好充分的准备;在高职二年级分别开设职业生涯规划与创业创新课程,帮助大学生为未来择业就业和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全方位的素质训练;在高职三年级开设择业就业指导课程,旨在通过最后的冲刺帮助高职大学生顺利就业。
基于EPD理念的高职特色职业发展与就业创业教育通过职业发展、生涯规划、创业创新和就业择业等一系列的课程体系,实现课程教学内容的模块化和系列化,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综合化,必修课与选修课的互补化以及职业技能与职业态度、情感的潜移默化。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实施的一体化,即全程化教学与个性化辅导相结合、传统的教学形式与现代网络教学相结合、课堂教学与课后训练相结合的融“教、学、做”为一体的教学模式与方法。同时,设立校外“职业体验基地”,体现“体验式”“模拟式”教学的实务性、体验性;有效整合校内教学资源与社会资源,既有专业教师讲授,又有企业专家讲授;既有校内教学、训练,又有校外实训体验。
3.创建适合高职院校职业发展的系列教育,使基于EPD理念构建高职特色职业发展与就业创业教育体系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国内职业发展与就业创业教育起步较晚,目前浙江省和江苏省的课程时间和理论研究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笔者应用现代教育理念进行实证、量化研究,从构建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创业教育体系角度切入,以提高学生职业发展能力为目标,旨在实现高职院校就业质量的不断提高和高职大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具体采用了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系统分析法、教育行动研究法、多变量分析法、模拟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等教育科学方法,自编出版适用性特色教材,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体系,加强实践性教学,将课程融入工学结合的全过程。设计主体化的课程教学实践活动,注重对学生的形成性评价。创设一体化、系列化的课程体系,大一新生开设“心理素质训练和成功人生与职业发展指导”课,大二学生开设“职业生涯规划与创业创新”课,大三学生开设“择业就业指导”课。在上述课程的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中,要求教师具体采用体验式教学和专业咨询、个别辅导及对重点学生实施跟踪服务等多种创新的教学方法和信息化教学手段,借助精品课程建设和实习实训基地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等实践教学平台,实现高职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创业教育的社会化、专业化、市场化、个性化目标,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引导学生明确自身定位和职业发展目标,规划行动方案,提升职业竞争力与终身自我开发的意识和能力,主动并创造性地寻求学业和职业上的发展与突破,全方位提升职业素养和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美)克拉克.建立创业型大学:组织上转型的途径[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2]荣绪.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