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1-16 10:17:35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解决好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总体而言,蒙古族聚居村和少数民族群众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生活水平普遍低于其它地区的平均水平。其主要问题突出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蒙古族村落农牧民观念落后,思想保守
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最大、制约力量最强的是蒙古族村民思想观念间题。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蒙古族村落产业结构、劳动力结构和收入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农牧民收入水平也逐年提高,农牧民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发生了显著变化,广大农牧民的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结构也不断趋于丰富和多元化。但目前与自然经济的生产方弍相适应,还有相a-部分蒙古族村落群众观念落后、思想保守、小农意识裉深蒂固,大部分存在自满心理,具有明显的乡土性和保守性。在经济生产领域,则靠天养畜,生产热情不高,钻劲不大,小富即安、怕冒风险、缺乏开拓创新精神。他们过愤了温饱即安的游牧生活,贪恋土地、草场和牲畜,对外界的新鲜市物很难接收,缺乏大发展、快发展的意识,与市场经济的要求不相适应,阻碍走上现代生产方式的致富之路。
(二)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民致富缓慢
传统蒙古族村落农牧区社会生活方式单一,农民赖以生存的最主要手段是务农务牧。牧区农业基础设施薄弱,传统农牧业规模不大,传统农牧业生产是由一家一户个体农牧户为主体承担的,对小块土地和少量的牲畜进行独立经营,抵御自然灾窖能力差,农业生产很大程度上仍然靠天吃饭。以农牧业为基础的生活体系,以家庭为单元的生疳格局基本上是自给自足性的消费结构,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投人严重不足,蒙古族聚居村的农曰水利基础设施普追薄弱,种植业欠产减收,加大了以种植业为主的各族群众返贫速度。蒙古族村落屯路况差,交通不便,距离乡镇和县城较远,自然条件恶劣严重制约着a地经济发展和群众脱贫致富,农民群众摆脱不了靠天吃饭的命运。
(三)农村基础教育滞后,教育经费严重不足
基础教育健康发展是a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前提。如果说教育是第一生产力,那么基础教育就是第一生产力中最活跃最重要的因素。现阶段蒙古族村落基础教育滞后,教育经费严重不足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蒙古族村落地域殊,人口居住面广、居住分散,信息闭塞,交通不便,由此带来了教学点设置多教育经费严重不足的现象。学校软硬件设施建设落后,教育资源(包括教师、设备)不足,尤其缺乏先进的电脑教学设备,无法开设外语教育和信息技术课程。办学规模小,不够规范等问题老师教育水平不高,教育质量低,导致升学率与成才率低。广大蒙古族村落群众渴盼农村学校能够开设外语、信息技术课程。农村学校教学经费严重不足,学校硬件设施差的,甚至部分学校缺少学生桌椅等基础设施,无法满足正常教学需要。另一方面,农村基础教育从业人员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许多骨干教师流向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直接影响着农村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实施十个全港盖工程,促进滎古族村落新农村建设的主要策略
(一)培养新型农民
大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牧民,釆取各种有效措施切实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霜要。首先,解放思想,扩大脱贫致富思路。发展现代农业的参与主体是广大的农民,不接受先进的经营理念只能是一个美丽蓝图。因此,转变农牧民传统思想观念,激发广大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热情,切实解决和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带领农牧民群众致富能力不强,观念落后等问题是a前新农村建设的苜要问题。大力宣传党在农村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深入宣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目标任务和主要途径,坚持扶贫先扶志,使少数民族群众在思想上发生裉本性变化,化作脱贫致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动力。其次,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弍开展农牧民科技培训。加强村民科技培训要把传统方式与现代方式有机结合起来,注重点面结合,示范引导,重点实施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工程。通过积极弓I进和运用先进的教育技术和手段,着力培养一批农牧民技术员。农牧民科技培训要结合产业发展和农牧民的实际需求,形成各具特色和竞争优势的农村产业群体;确保农牧民在培训中长知识、增技能、受教育,确保农牧民学有所用,培养一批活跃在农村发展建设各领域的能工巧匠,增强农牧民增收致富技能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和面貌。再次,创业意识培育。焚立市场经济意识,普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引导少数民族群众进入并适应市场经济,树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竞争意识、风险意识、创新意i只、诚信意识等。组织引导鼓励少数民族群众从农业生产中解放出来,引导农民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和要求合理配置资源,理性进行生产,提高自己驾驭市场的能力和创业的本领。在蒙古族聚居乡、村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胆引进资金、技术、设备、人才,成为民族乡村脱贫致富的催化荆。
(二)加强农业设施建设,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进一步改善蒙古族村落生产生活条件,让广大农牧民群众过上文明、幸福、安康、富裕的好日子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牧村的主要目的。因此,加强农牧村基础设施建设是新农牧村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首先,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扶贫攻坚步伐。以产业基地建设、“农牧互补”战略、开发式扶贫、劳务经济和强农惠农政策的同步实施,加快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优先解决民族村的卫生基础设施和常规医疗设施的装备问题。重点建设一批交通、农田水利、能源和通讯工程建设项目,加快公路建设,提高综合运翰能力,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条件。改善广大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重点改善民族贫困村屯的生产生活条件,加大对民族乡、村的扶持力度。其次,加快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增加农民收入。注重因地制宣,从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扩大农民非农产业就业,拓宽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的新渠道,创造更多的从事非农产业的就业机会,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促进农村劳动力和人口向城镇转移。继续完善现有农业补贴政策,加大扶贫力度,扎实稳步地推进。
(三)强化蒙古族村落教育基础工程建设
教育基础工程建设蒙古族村落建设的重中之重。首先,推进蒙古族村落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在贯彻落实《蒙古族村落民族教育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基础上,蒙古族村落学区(校)要根据自己的实际,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从学校的基础设施上抓起,通过争取项目投资,多渠道筹措资金,改善办学条件,为推进农牧村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创造条件。例如,可以减少村办中小学,调整学校布局结构,扩大乡镇所在地和县城中小学的规模。通过在县城和乡镇集中修建规模化的寄宿制学校把广大农牧村儿童集中到城镇上学,确保农牧村学生享受与城镇学生一样的优质教育资源,其次,优化教师资源配置,缓解农村师资薄弱的矛盾。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农牧村的教育教学质置的重要举措。可以推行城镇教师、优秀毕业生支援农村教育有利于优化教师资源配置,不仅能缓解当前农村师资力猜?薄弱的突出问题,还能带动农村地区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其次,增加教师培训的经费投入。增加教育经费能有效确保面广捃大的农牧村教师能够得到经常性的与系统性的培训,促使广大农牧村教师能够适应新课程改革的教学需要。另一方面,釆取“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的办法,选调优秀教师到薄弱学校任教,薄弱学校的教师到优质学校学习进修,促进大教师的专业成长,实现地域内教师队伍的良性循环。
总结
近年来中央为解决“三农”问题做了不少工作,先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虽然在一定程度上 促进了农业发展?缓解了农民贫困和改善了农村条件,但遗憾的是,这一问题一直没有得到 真正解决,并且大有随着形势发展而变得更加复杂棘手的趋势?这就使这一问题继续成为 阻碍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瓶颈,成为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 与实 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障碍?众所周知,三农问题的核心和焦点是农民问题,所以笔者认为, 从根本上讲,解决这一问题最终将取决于农村人力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认识到这一点,无 论对中国农村经济发展,还是对推动小康社会的建立,以至于实现以人为本的发展目的,都 具有举足轻重的决定意义?
一?农村人力资源的现状
首先,农村人口数量巨大,人力资源结构失衡?我国70%的人口居住在农村 ,总数已19亿,其中有近2亿剩余劳动力?此外,我国人口每年大约又以1300万左右的速度 增长,且绝大部 分在农村?由于人力资源开发不足,以及配置和利用效率不高,使我国人口以低级劳动力为 主体,并且人力资源结构严重失衡?根据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人口受初中教育的统计分 析,农村比例分别19.5%?8.0%和5.0%,这种结构严重制约了农业生产率的提高?
其次,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低,科技素质普遍不高?中央早在20世190年代就提出了“科 教兴国”?“科教兴农”的战略,但多数地方尤其是农村落实极为不力,致使我国农村劳动 力的受教育程度普遍以小学文化为主,其次是初中文化,受过高中及以上教育的很少?据全 国农业普查办公室公布:2000全国5614719万农村住户从业人员中,文盲半文盲占14.01%; 小学文化程度占42.15%;初中文化程度占38.04%;高中文化程度占5.07%;中专文化程度占0 .57%;大专及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占0.16%?农村住户从业人员平均受教育6.66年?与此形成 鲜明反差的是,发达国家农业劳动力的平均文化程度目前已达到12年以上?农村劳动力科技 素质低,缺乏职业技术知识和技能,反映了我国农村教育?特别是农业职业技术教育的落后 与薄弱?
再次,农村教育经费不足,投入机制不活?农村教育在解决三农问题?建 设小康社会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重要作用,但国家对农村教育投入较少和“以 县为主”投入与管 理的农村教育体制,一直是制约我国教育整体推进的主要矛盾,也是我国人力资源不能充分 开发利用的主要制约因素?我国公共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多年徘徊于2.5%~3%之间,低于 发展中国家4%的平均水平?在如此少的公共教育经费中政府又将经费更多地投向基础好?容 易出成绩的城区学校,能够分给农村教育的经费更是少得可怜?一些农村中小学布局不够合 理,尤其是新形势下支撑农村义务教育的经费保障机制尚未建立,有些地方长期拖欠教师工 资,中小学日常运转经费和危房改造?校舍建设所需的必要资金得不到保证?加之我国农村 职业教育的办学指导思想,或者说办学定位问题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导致农村职业教育近 几年招生难? 办学难?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突出?
二?目前人力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造成农村发展的滞后?这不仅表现在农村社会发展大大落后于整个 社会和时代的进步 ,而且与农村经济发展也严重脱节,由此造成农村中的一些社会问题不仅突出,而且尖锐? 首先,教育落后带来了精神文明建设的滞后?近年来一些封建迷信活动重新泛滥,不少曾经 销声匿迹的愚昧腐朽的习俗和恶习又冒出来,影响了农村的社会风气和正常生活?其次,农 村基层组织瘫痪?半瘫痪?由于群众民主意识淡薄,制度建设迟缓,现阶段许多农村基层组 织瘫痪?半瘫痪,连群众会议也开不起来,有的地区情况更严重一些?社会秩序不稳定, 反过来又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这些社会问题的出现和发展,是农村产生众多问题的重要原 因,已经引起中央和地方的忧虑,成为一个亟需根本解决的严重问题? 第二,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由于我国农民受教育年限短,农业职业教育 普及率低,而且多 数农民对农业技术的接受能力较弱,农民对农业新技术?新产品表现出消极态度?据统计, 20世190年代我国每年产生7000多项农业科技成果,只有30%~40%得到推广,10%得到广 泛应用?这就使我国农业科技对农业发展的贡献率一直在42%以下,而美国?日本和欧盟国 家和地区却都达到了70%~80%?由于农村劳动力素质较差和由此引起的农业科技落后,造成 “科教兴农”出现了农技创新?农技推广和农村教育“三个断层”,这说明这一问题已成为 我国农业生产发展的强大制约因素? 第三,制约农民生活的改善?随着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产业结构升极和新 兴产业兴起,社会 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缺乏转岗就业技能的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领域将越来越窄 ,低素质劳动力就业领域越来越有限,这将给农民转变为市民增加难度?如果这部分农民进 城后,没有获得相应的工作岗位,或没能得到和市民相当的劳动报酬,又没有一定数量的货 币积累,就会成为城市中的弱势群体?从表面上看这部分农民是进入了城市,但是从享受城 市文明,从满足人的基本生存需求及各种不同层次需求的角度看,这部分农民并不能算是真 正意义上的市民,只能是我国通常所说的农民工而已?因此,只有加强农村文化基础教育和 技术培训,从整体和长远上提高农民的劳动素质和科技素质,使他们具备相应的知识水平和 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才能最终使他们在竞争中处于比较有利 的地位,收入水平才能得到持久提高,也才能逐步转变为真正意义上的市民?三?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对策 首先,积极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加快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加 快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 转移,实现农村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这需要从以下几方面来考虑:第一,加快农村城镇化 步伐?2002年我国城镇化水平仅为38%,不仅比发达国家低40个百分点,就是比世界平均水 平还要19个百分点?当前,农村城镇化 水平滞后,是农村劳动力转移慢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慢的症结所在?所以今后要逐步提高农 村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这样,可以通 过带动农村经济结构优化?农业经济效益提高和农民收入水平增长,来更好地开发利用农村 人力资源,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第二,进行制度改革,消除农民流动的桎梏?以户籍制度 为代表的各项歧农政策在城乡之间竖起一道屏障,农民不能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农民被束 缚在原本就很狭小的空间内,这阻碍了农村劳动力的自由流动,人力资源得不到优化配置? 因此,要尽快改革限制农村劳动力资源流动的各项不合理制度?此外,要在农村建立社会保 障制度,这样农民的生存问题不再仅仅依靠土地,使农民愿意离开土地转变为市民?第三, 推进农业产业化?实施 科技兴农方针,要加大结构调整力度,推进农业产业化,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农业产业化 经营是深化农业内部就业,解决当前农村富裕劳动力和人力资源开发矛盾的重要突破口,它 能使农村富裕劳动力形成可靠的职业转移,使农村人力资源得到有效开发?
市委、市政府对这次会议高度重视,会前专门召开市政府常务会和市委常委会进行认真研究。______同志的讲话很全面、很具体、很符合______实际,希望大家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20__年,全市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市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建设中原经济区经济转型示范市这一中心任务,坚持“四个重在”实践要领,攻坚克难,锐意进取,全市农业农村发展呈现出持续发展、全面发展、加快发展的强劲势头。全市农业增加值达到 亿元,增长 %;农民人均纯收入10113元,增长13.6%。粮食生产实现九连增,农民收入连年快速增长,农业产业化、组织化、机械化程度持续提升,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强化,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成效显著。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中央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有力支持的结果,也是全市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基层干部群众共同努力、辛勤工作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长期坚守在“三农”战线的干部职工和科技人员、向广大农村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表示衷心的感谢!
当前,我市农业农村正处于新的发展阶段,呈现出工业互促共进、农村社会结构加速转型、城乡一体化加快发展的态势。这既是我们进一步加快农业农村发展的机遇期,又是农村社会、农业经营体制机制深刻变革的转型期,面临着妥善应对农业综合生产成本上升、农村劳动力转移加快、农产品需求结构变化、农村社会结构转型加速等新课题。党的十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出发,对如何解决好新形势下的“三农”问题作出了重要部署,其中最核心、最突出的就是提出“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明确“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以“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为主体,突出推进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机制创新这一着力点,对今年的农村改革发展作了一系列重大部署,明确提出“保供增收惠民生。改革创新添活力”的目标任务。在1月31日召开的省委农村工作会议上,郭庚茂省长明确提出,要始终把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作为政治责任、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把探索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把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机制作为推动现代农业建设的核心和基础,持之以恒强化农业、惠及农村、富裕农民,确保中央和省委关于农业农村发展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收到实效。贯彻落实好中央和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对于我们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的农业农村工作、保持“三农”持续向上的良好势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全市各级各部门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的指示要求上来,坚定信心、再接再厉、迎难而上、开拓创新,推动“三农”工作再创新局面。
一要坚持不懈地抓好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是国家的头等大事,也是我们实现经济转型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所在。我市粮食单产水平多次刷新了全国小麦、玉米的高产记录,但也面临着人地矛盾突出、资源约束趋紧、科技支撑较弱、生产成本升高、青壮劳动力紧缺等重重困难。因此,我们不能满足于粮食单产刷新了全国纪录,更不能止步于粮食总产的“九连增”,还要进一步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继续保持单产优势,勇敢地担当起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一是抓好高标准粮田“百千万”建设工程。通过实施高标准粮田“百千万”工程,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升中低产田产出水平,夯实粮食增产基础,今年要新增40万亩高标准粮田;进一步加快土地流转,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力争土地流转面积达到90万亩以上;把种粮补贴真正补到粮食生产上,调动种粮积极性,确保粮食稳定增产。要继续抓好整建制粮食高产创建,高标准建设一批万亩方、千亩方和百亩攻关田。二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稳定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关键是完善农业基础设施。持续加强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增强防灾减灾能力特别是抵御旱涝灾害能力,尤其要注重各类基础设施间的衔接配套,健全管理、运营和维护机制,让建成的设施持久发挥作用。三是落实农业生产扶持政策。中央明确提出,随着国家财力的增长不断扩大农业补贴规模,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密切关注,认真将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落实到位。
二要千方百计地增加农民收入。党的十明确提出了“经济倍增”和“收入倍增”目标,省委九届五次全会和省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提出到2020年城乡居民人均达到全国平均水平。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较全省平均水平高出34.4%,高基数下实现“收入倍增”,重点和难点是促进农民收入快速增长。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全市农业基础依然薄弱,农产品加工转化依然滞后,农民增收渠道仍旧狭窄,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一些长期困扰农民增收的深层次矛盾仍未根本解决,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仍然是摆在各级党委、政府面前的重大任务。一要促进农民转移就业。加快推进全省统筹城乡就业创业试点市建设,加强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创业培训和就业服务,提高农民转移就业能力。科学规划、合理调整生产力布局,把建设产业集聚区、承接产业转移与促进农民转移就业更有效地结合起来,鼓励和引导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劳动力充裕的地区集聚,大力发展农村服务业,促进就近就业,不断拓展农民非农就业增收空间。二是要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在稳定粮食种植面积的前提下,继续推动种植业结构加快向园艺业调整、大农业结构向畜牧业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向农产品加工业调整。充分利用农业资源,拓展农业产业功能,充分挖掘农业增收潜力,培育农民增收新领域,拓宽农民经营性收入渠道。三要提高农业生产和流通效率。要强化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培育新型农民,采取先进实用技术和生产手段,提升农业集约化水平,不断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强化农产品流通体系 建设,加强农产品产销衔接,降低流通成本,着力通过降本增效增加农民收入。
农民收入是农民参与社会生产过程所获得的劳动及要素报酬形式,按收入与产业的关系,可分为农业生产收入和非农业生产收入。一般认为,农民收入来源主要有农业生产经营收入、非农业生产经营收入、工资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其中后四者均为非农业收入。
改革开放前农民收入来源单一,主要来自于农业,农村非农产业虽然有所发展,但始终未能摆脱农业附属产业的地位,对农民增收的贡献微乎其微。改革开放后随着和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体制等一系列关于农村改革政策的实施,农民的积极性被极大的调动起来,农民收入有了明显增加,但农业收入仍然是农民增收的主渠道。1985年随着国家经济改革的重心自农村转向城市,农民收入增幅逐渐趋缓,农村开始出现大量的闲置劳动力,随着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农民开始外出打工,争取工资,增加收入,农民增收的渠道逐渐呈现多元化发展。
增加农民收入最根本的途径莫过于发展农业现代化、城镇化,减少农民、富裕农民。正如樊纲所指出的,中国农业问题以及农村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工业化”,即农村人口就业的非农产业化,或称“农民的非农产业化”。
农村非农产业是农村中农业以外的其它产业的总称,包括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其生产经营活动主要是工业、商业、建筑业、运输业、服务业等。具备一定规模和持续发展能力的非农产业逐渐出现,农村非农产业作为农村经济的一只有生力量,由于农业自身利润率低、弹性小,非农产业对提高农民增收的贡献比例逐渐提高,向逐渐成为农民增收主渠道的趋势发展,逐渐成为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
农民非农业收入中,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比例普遍较低,非农业生产经营收入方面,由于农民自身经济实力较弱等原因,这方面也不占主要地位。而工资性收入随着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逐渐成为农民增收的一项主要来源,其在增加农民收入方面效果非常明显,这一点可以在盐山县得到充分的体现。
盐山县隶属于河北省沧州市管辖,地处华北滨海平原,漳卫新河北畔,土地贫瘠,农业生态环境恶劣,极大的限制着当地的农业经济发展。据本课题组成员2008年和2009年在盐山农村调查发现,当地农民的农业收入仍然还是很微薄。而相对于盐山农业的弱势,盐山的非农产业比较发达,尤其是它的主导产业――管道装备制造业,全县现有管道装备制造企业1023家,总资产48亿元。盐山县的管道装备制造业也是受益于改革开放,由小作坊变成大厂房,小加工变成大协作,小订单变成大工程,小生产变成大基地,一步步走过来的。如今盐山县管道装备制造业被评为“河北省重点产业集群”、
“河北省特色产业基地”,盐山县被国家命名为“中国管道装备制造基地”,被中国社会科学院认定为“中国县域产业集群竞争力100强”,盐山县成为名符其实的有特色产业经济的县域。正是受益于此,当地农民多利用此便利条件,不出县境就能取得一份不错的务工收入,尤其是90年代以来,部分农民的80-90%的收入都来自于非农产业。应该说这种有特色的县域经济正好填补了盐山由于自然环境所限农业发展的弱势,直接提高了’农民的收入,这种依托县域发展非农产业提高农民收入的途径还是很有发展潜力的。农民收入提高了,又可以将这部分收入反哺到农业上,加大对农业生产资料、技术的投资,优化品种,改善农业结构,提高农业现代化的水平,使农业与非农业的发展共同进步,形成良性循环的态势,更高层次的提高农民收入,进一步优化农民增收结构。
通过对盐山县改革开放后农村非农产业发展状况和农民增收的发展脉络进行比对考察、探讨,会得出如下观点:
(1)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而且其关键主导作用日益明显。
(2)农村非农产业中的工资性收入在农民收入中的比例不断扩大,尤其在县城附近的农村能占到80-90%,其在农民非农收入中占到主要地位。
(3)盐山县农民增收得益于其县管道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可见有显著特色的县域经济能显著的提高农民的收入。
(4)农民将来自于非农产业的收入反哺到农业,才能更有效的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更加优化农民增收结构,解决好“三农问题”。
参考文献:
[1]张作民:《非农产业是农民增收的途径――对江苏淮安市1 00农户调查后的分析》,《农村经济与科技》2007年18期.
[2]魏民洲:《非农产业的发展:促进农民收入快速增长的主要途径》,《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5月.
党的十指出,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着力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一体化,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一、城乡一体化概念及研究内容
城乡一体化就是要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城镇居民与农村村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综合研究,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促进城乡在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市场信息、政策措施、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发展的一体化。
城乡发展的现状,主要表现为城乡发展的不平衡,城乡发展差距较大,如何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是我们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的问题。城乡发展的不平衡,是我们一直关注度较高的民生问题。城乡在经济、文化、思想等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调整城乡差距的发展,实现一体化战略是一漫长的过程。不仅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持,更需要人民的共同努力。
城乡一体化研究的内容主要着重在于城乡总体发展,城市的工业发展,以先进的技术促进农村的经济发展。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工业和农业,以及城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领域,以工业促进农业,工业与农业相互促进的战略。加强城乡之间的交流与写作,使得城乡生产力优化分工、合理布局,从而产生最佳的经济效益。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使得城乡共同发展,经济共同增长。
二、城乡发展的现状分析
城乡发展的现状,最明显的就是城乡发展的不平衡。主要表现为城乡经济、文化、社会、教育等的各个方面的差距,以及对于居民收入水平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我国城乡发展所产生的差距,是历史长期以来发展所影响的,经济区域发展较为先进的地方,经济与文化等的各个方面都较为先进。城市发展较为迅速,居民整体素质以及城市的经济增长都较为迅速,家庭教育也要优于农村。而对于农村来说,农村的整体经济发展水平就远远落后于城市,农村产业结构较为单一,居民整体收入水平要低于城市人口。
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坚持家庭经营在农业发展中的基础地位,尊重和保障农户生产经营的主题地位,同时强调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实现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共同发展,充分激发农业生产潜能,并对农业生产经营体制创新提出了新的改革思路。
城乡发展存在着差距,无论是经济、文化、社会以及其他方面,都是城乡发展存在差距的明显表现。我国提出了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战略,就是要兼顾城乡发展,使得城乡经济得到进一步的均衡发展,使得城乡共同进步。贫富差距拉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的影响,长期影响着我国城乡的共同发展。
农村经济的发展,不仅需要提高农村整体的增长,更需要优化农村的产业结构,长期的以第一产业为主的农村,需要适度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相应的二、三产业,从而促进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促进农村经济的总体增长。
三、影响城乡一体化因素分析
城乡一体化战略是我国一直关注的问题,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是哪些因素不利于一体化的进程。
(一)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的影响
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是不利于我国城乡协调发展的结构体制。城乡二元结构,呈现出了城乡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发展的不平衡,使得城乡发展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模式。城市发展较为迅速,而对于农村来说,农村经济的发展较为缓慢,与城市发展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最后,表现为城乡差距拉大,城乡发展不协调,尤为农村人民生活水平有待提高。
城市与农村的二元结构,是长期的历史发展以及现实原因造成的,都是影响城乡一体化的因素。城乡二元结构不利于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城乡一体化实现的是城市与农村协调同步发展,但是在长期发展以来,城乡一体化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更多的实践与政策来协调城乡发展。
(二)城乡经济发展的不均衡
城市的经济发展,较多的是第二、三产业的发展,而相对于农村来说,农村的经济发展则注重第一产业的发展,长期的农业经济使得农村整体经济的发展远远落后于城市经济的发展。城市与农村没有得到进一步的协调发展,以工业化带动农业化的发展,以城市的发展进步带动农村的发展进步。
统筹城乡发展是科学发展观中五个统筹(统筹区域发展;要统筹城乡发展;要统筹经济社会发展;要统筹人和自然和谐发展;要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其中的一项内容。就是要更加注重农村的发展,解决好“三农”问题,坚决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
农村与城市的发展,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是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的表现,是带动我国城市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举措。城乡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城市和农村发展所存在的差异性的表现。
(三)城市与农村产业结构存在差异
城市的产业结构较为多样化,以工业和第三产业等的发展为依托,带动整个城市的发展进步。而对于农村的经济发展,农村则长期是以第一产业的农业发展为主,我国是一个农业人口大国,农村的经济发展长期致力于农业的发展,而对于农业技术的投入力度还应增强,不断提高农业技术进步,发展现代化农业,不断创新农业经济。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改革和结构调整,形成城市与农村相互促进、农业与工业联动、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格局。
完善城乡一体化,是我们党和国家在政策上投入较大的方面,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优化资源配置,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统筹城乡发展,发展城乡一体化,同样也是一定程度上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有力举措。三农问题,是我国一直关注的民生问题。不断顺应城乡发展的时代特征,落实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最终促进我国城乡发展的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张永岳.我国城乡一体化面临的问题与发展思路[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1.
[2]杨荣南.城乡一体化及其评价指标体系初探[J].城市研究,1997.
[3]陆铭,陈钊.城市化、城市倾向的经济政策与城乡收入差距[J].经济研究,2004.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9-0151-02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城乡文化建设的环境、条件、基础都发生了不一样的变化,特别是农村文化建设虽然这几年来有很大的改观,不过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最为突出的问题是城乡文化建设发展并不平衡。统筹城乡文化建成发展是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是实现十二五计划的重要条件,是促进我国城乡文化建设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我国学者对统筹城乡文化、农村文化的研究也越来越多,特别是党在十六大以后,国内对于这方面的研究进入了一个白热化的阶段,不少学者都纷纷发表了自己的学术论文,学术著作,对前人的研究进行整理和分析对今后改善我国农村建设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目前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基本还处在一个初级阶段,并且从现有的资料整理分析来看,虽然很多学者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观点不同、主题不同、研究的成果也各异。但是大部分的研究内容都是关于在统筹城乡视域下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目前在统筹城乡视域下农村文化建设的存在问题、统筹城乡文化建设基本的途径这几个方面。
(一)统筹城乡视域下的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在2011年召开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中指出“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强调“增加农村文化服务总量,缩小城乡文化发展差距,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具有重大意义。”可见加强统筹城乡文化建设的重要,为什么要统筹城乡视域下的农村文化建设?研究者从城乡一体化、和谐社会、小康社会建设三个方面进行了研究。
1.加强统筹城乡视域下的农村文化建设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对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提出了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明主”的发展战略目标,其中包括了政治、经济、文化多方面的内容,这点也得到了唐金培的认同。他认为发展战略目标中的“生产发展”不仅仅只是农业建设的发展,还有农村文化建设的发展。“生活宽裕”不仅仅是要农民生活变得好起来,也包括精神文化建设方面的丰富多彩。“乡风文明”就是通过提高新农村文化建设,提高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拉近城乡距离。“村容整洁”其实就是说要保持整洁干净,这也是一种文化建设。“管理民主”就是利用文化建设提高农民的民主意识,缩小城乡差距[1]。
此外,2012年同志在党的十报告中指出“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不少的学者也持有相同的观点。王娟把统筹城乡文化发展看成是构建城乡一体化经济建设的有效措施,她认为没有文化的发展,特别是农村文化的建设发展,是无法实现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同时,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发展,能提高农民的知识水平,加快农村生产力的发展,使城乡一体化的目标实现[2]。余友斌认为加快新农村文化发展,是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途径[3],徐学庆认为,加强统筹城乡统筹城乡视域下的农村文化建设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部分内容,是培养有能力、有智慧、有素养农民的基本手段[4]。
2.是构建和谐社会发展的需要
在党的十六大中首次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而实现和谐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城市和农村文化建设的和谐发展。学者普遍认为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大力发展农村文化建设,统筹城乡文化建设。朱光喜认为农村和谐社会主要是表现在农村的经济、文化两者之间的和谐关系[5]。王娟认为加强统筹城乡视域下的农村文化建设会有利于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文化思想,有利于农村环境的道德建设,促进农民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局面。唐金培则认为,强统筹城乡视域下的农村文化建设,可以丰富农民的业余生活,可以提高他们的思想境界,正确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还能化解各种心理矛盾,起到一个沟通的作用,形成一个“家和万事兴”的和谐局面,进一步推动我国和谐社会的发展。
3.是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保障
加强统筹城乡视域下的农村文化建设其实是农民融入到城镇生活中的一个过程。而我国目前处于城市和乡镇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随着农村人口大量地涌向城市,农村的生活方式逐渐向城市看齐,因此就有不少学者认为,农民在进城后,逐渐从一个农村农民转变为一个城市居民,由于教育方面的原因,文化等方面的反差会给农民带来非常大的落差以及不适应。加强统筹城乡视域下的农村文化建设其实是城市与农村两者之间文化交流沟通的过程,这样会使城市更加了解农村,农村也更加了解城市,而通过这样的方式农民可以对城市的生活方式有一定的认识,这对全面加快小康社会的建设,实现城乡一体化的目标起到很大的作用。
(二)统筹城乡视域下的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
不少研究学者认为,在统筹城乡一体化过程中,农村文化建设现状不容乐观普遍存在着不少的问题。
1.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经费缺乏
刘文俭[6]等人认为由于国家的重视程度不够,在文化建设方面的资金比较少。据权威数据的统计,在1998年到2002年用于农村文化建设的经费不足教育事业经费的七十分之一,不足科技研究事业的十分之一。虽然这几年国家加大了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但是依然没办法解决农村文化建设中经费不足的问题,郭国祥[7]等人认为,从国家到政府对农村文化建设都不够重视,文化建设的经费只占整个国家财政总支出的百分之几,远远低于城市文化建设经费投入。王娟认为这主要是因为国家财政有限,加上农村地区较多,文化基础设施的投入成本高,因此也一直得不到过多的重视。
2.农村文化建设主体地位缺失
郑风田[8]等人指出,我国统筹城乡视域下的农村文化建设由于受到多种发展因素的影响,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地位慢慢走向缺失,城乡供需不平衡的矛盾一直都没有很好的办法解决。同时她认为,在统筹城乡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必须要以农民群众的需求为指导对象,利用传统文化,采取多种交流方式,把农村文化建设融入到城市文化建设中,此外,刘璐琳还提出加快农村文化建设发展是当前积极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内容和非常重要的任务。朱正刚也认为在进行农村文化建设时,要多听取农民的建议,处理好相互友好的关系,处理好与政府的关系,要积极调动农民参加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早日得以实现。
3.农村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差
目前,我国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与成熟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水平相差甚远,在很多的农村地方没有图书馆,没有电影院。就连体育运动场也少得可怜。有学者认为,虽然国家一直在强调要统筹城乡文化建设,但是实施起来却不是那么容易。根据朱明燕[9]等人的调查报告显示,全国11.3%的农村没有书馆没有书库,15.1%的农村有书馆没有阅览室,全国21%的文化馆无业务用房,难以开展业务活动。
(三)统筹城乡视域下的农村文化建设的基本途径
对于统筹城乡视域下的农村文化建设的基本途径,不少学者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总结起来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各级党政机关要高度重视统筹城乡发展
刘文俭等人认为,由于我国的人口众多,如果不想方设法改变农村文化建设落后的现状,农村文化生活缺乏,那么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就会非常被动,水平也难以得到提高。城乡经济也难以得到持续发展。党的十六大报告中也明确作出指示各级党政机关要高度重视统筹城乡发展,希望通过统筹城乡文化基础建设,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
2.改革统筹城乡文化管理体制
王娟认为我国农村文化建设管理在体制方面存在很多问题,管理错位,管理也不得力,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实现,也将难以实现统筹城乡文化建设的实现。吕全国[10]认为,要深化基层文化体制改革,以此推动农村文化建设整体水平的稳步提高。此外,他还认为,要把之前落后的以农村为主的管理模式进行改革,并且要适当整合各种有利资源,把分散的资源合理利用,同时,还要督促政府发挥其应起到的作用,制定相关政策,规范农村文化市场,促进农村文化建设水平的显著提升。
3.加大经费投资力度,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
不少的研究者认为,要加大经费的投资力度,筹借农村文化建设资金,在这点上应该注意让政府发挥作用,利用政府和社会的力量,改善目前农村文化建设落后的面貌,在文化建设过程中采取多种可以实现的模式得到社会和政府的支持,以此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
二、研究的不足
很多的学者在研究统筹城乡视域下的农村文化建设时,都能结合目前我国的基本国情,农村文化建设的实际情况,理论联系实际,但是不足之处在于我国的学者在这方面的研究比较重视理论方面的研究,而且深入地、比较系统化地将融入到研究中,这方面还是不够,有些研究脱离了原本的理论基础,也是不行的。研究的内容没有能够很好地把握住农村文化建设的重点。此外与国外农村文化建设比较研究的文章也比较少,
三、总结
虽然,我国学者在这方面的研究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但也可以看出我国学者在这方面的努力成果,而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不是依靠一个人或是一个单位就能实现的,它需要的是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最终实现。
参考文献:
[1]唐金培.当前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着力点[J].求实,2008,(6).
[2]王娟.统筹城乡文化建设基本途径研究——以山东诸城市为例[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1.
[3]余友斌.统筹城乡文化建设加快农村文化发展[J].学习月刊,2012,(4).
[4]徐学庆.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7.
[5]汪前元.朱光育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文化困境与对策[J].湖北社会科学,2005,(7).
[6]刘文俭,张传翔,刘效敬.统筹城乡文化发展战略研究[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8).
[7]郭国祥,刘建芳.近年来新农村文化建设研究的回顾与思考[J].学术论坛,2009,(7).
中图分类号:G7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1)04-063-02
“流动农民”与“职业农民”为当前学界对于农民群体的新型职业划分。“流动农民”主要指从农村到城市的“农民工”。“职业农民”即为留守在农村以农业生产和经营为独立职业并获取利润的农民群体。与“流动农民”相比,“职业农民”教育研究一直被忽略,有悖于其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力量的历史地位。厘清“职业农民”研究的主导问题实属必要。
一、“职业农民”教育研究应用价值
1. 提高“职业农民”总体知识与能力水平。据统计,我国农村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只有7.6年,仅相当于初中二年级水平;全国近5亿农村劳动力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88%;具有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仅占5%;接受过短期职业培训的人口占20%;接受过初级职业技术培训或教育的仅占3.4%;接受过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仅占0.13%;没有接受过技术培训的竟高达76.4%。提高“职业农民”总体知识与能力水平极其必要。
2. 促进国家和谐、稳定、发展。改革开放以后,尽管农村与农民的面貌一新,但是与城市相比,在基础设施、福利保障、教育水平等各个方面差距仍然很大,“三农”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中国现代化进程的瓶颈因素,“三农”问题关乎中国发展的根基,忽视三农问题,必将影响中国的和谐、稳定和发展。“职业农民”教育是解决“三农”问题和缩小城乡差距的根本途径。
3. 有利于推进“职业农民”现代化进程。“职业农民”教育不仅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与发展的重要举措,更是“职业农民”自身幸福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面对经济全球化和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职业农民”作为一个相对落后的群体,只有通过继续教育,才能成为新农村建设以及现代化社会的主体力量,从而推进自身现代化完成。
4. 有利于引导“流动农民”返乡创业。“流动农民”主要指“农民工”。近一段时间以来,“农民工”就业问题备受关注。“农民工”本身就是青壮年农民,到城市以后尽管受到一些训练,但实质没有改变,其根基仍在农村。伴随“职业农民”的教育以及新农村建设的逐步推进,必然会引导流动农民返乡创业。搞好“职业农民”教育有利于引导“流动农民”返乡创业。
二、“职业农民”教育研究存在的问题
1. 关于“职业农民”的研究重视不够。目前的研究关于农民教育的文献较多,但是对于“职业农民”教育的研究较少。对于“职业农民”进行系统研究的就更加缺乏。从“农民教育”到“职业农民教育”,不仅是研究深度的进一步挖掘,更是对农民群体的认识更趋科学。“职业农民”最终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力量,过度关注“流动农民”而忽视“职业农民”研究,其在理论与实践上均值得反思。
2. 研究缺乏理论支撑与规律性认识。“职业农民”教育属于交叉学科,其需要教育学、社会学、经济学、农学、管理学、法学等众多学科的支撑。学科支撑的缺失,造成目前“职业农民”教育认识高度不够、研究层次较低,导致对于“职业农民”教育缺乏规律性认识,而停留在一般操作层面上。研究人员需不断厘清“职业农民”概念、属性等诸多方面的问题。
3. 研究宏观而缺乏具体分类研究。“职业农民”教育是以对“职业农民”群体进一步划分为前提的。目前的研究多存在宏观而不具体的问题。把“职业农民”看做一个整体对待就缺乏实践的操作性。“职业农民”包括村干部群体、技术群体、致富带头人群体、普通劳动者群体等。目前,“分类研究”的文献很少,针对“职业农民”中内部群体划分而“分类研究”应成为重点研究的方向。
4. 研究仅局限于教育的经济功能。把“职业农民”教育等同于技术培训,一味追求其经济功能,显然是对“职业农民”教育认识的误读。尽管科学技术培训应该成为“职业农民”教育的主要内容,但是“职业农民”教育目标是培养现代化的“职业农民”。在一定意义上,“职业农民”教育问题更是重要的民生与政治问题。如一味局限于其经济功能,必将销蚀“职业农民”教育的战略意义。
三、“职业农民”教育研究方式综合与拓展
1. 研究视角多样化至整合研究。由于研究者不同的职业与知识背景,所以现有文献采用了文化、人力资源、社会问题、教育等多个视角,但还缺乏对视角的整合研究。“职业农民”教育属于综合交叉学科的内容,由政府、高校、企业、乡村等多方合作,共同承担此项课题研究是完成科研任务的重要途径。除此,完成“职业农民”教育研究的系统工程是违背科研精神的。
2. 研究学术性与实用性统一。由于“职业农民”教育的特殊性,因此学者在研究中试图把研究与典型试验结合起来,使研究学术性与实用性统一。“职业农民”教育绝不是普通教育的“书斋式”性质,其既是一个教育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其中又夹杂着经济因素。用纯粹的文献法研究是没有出路的。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结合应为有效路径。
3. “职业农民”教育比较研究。比较教育是教育学的重要分支,比较的方法是教育研究的重要方法。西方国家尤其是欧美发达国家的“职业农民”教育有自身成熟的模式与特征。对他国职业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借鉴并嫁接于中国的现实是一条有效的研究路径。当前,此领域文献甚少需引起学者关注。
四、“职业农民”教育研究内容层次体系
在认识“职业农民”教育战略性意义基础上,其主要研究内容有如下诸点。
1. 影响“职业农民”教育问题的多元因素研究。关于“职业农民”教育问题存在着影响因素的复杂性。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认识与观念问题。正确认识“职业农民”教育的重要性是实施教育的首要问题,在新形势下将其定位为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学的。第二,“职业农民”本身的阻碍因素。诸如文化水平、经济条件、自由时间等将极大地影响其长远的教育需求。第三,客观条件要素是否具备。目前,各级政府财政状况将制约“职业农民”教育工程的实施。
2. “职业农民”教育的特殊性与规律研究。“职业农民”教育是在新形势的背景下提出的。其本身就不同于普通教育与一般的职业教育。对其教育性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模式等系统研究与取得规律性的认识是实施“职业农民”教育的基础。如果把“职业农民”教育等同于普通教育、全日制学校教育,不是按照其特殊性去研究与操作,将不
能科学地完成“职业农民”教育的任务。另外,“职业农民”教育超越了一般职业教育的内涵,它是作为对一个阶层全面提升意义上的复杂工程。
3. “职业农民”教育的现代化研究。“职业农民”教育是实现农民现代化的基本手段。课题研究力求在探索“职业农民”教育规律的基础上,试图以教育去推进“职业农民”现代化的进程,通过试验后的归纳、总结,探索新形势下“职业农民”现代化特征分析,寻找出“职业农民”现代化的有效路径。当然,“职业农民”教育只是“职业农民”现代化的要素之一,但其对于“职业农民”现代化推进具有重要的启发和引领作用。
4. “职业农民”教育的方法与形式研究。“职业农民”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其教育方法将不同于普通教育。其教育方法与形式的设计等一切都必须围绕“职业农民”的特点进行。“职业农民”的需求、时间、文化水平、年龄以及所处的地理区域等均是设计教育方法、形式的重要决定因素。根据不同的教育内容,设计综合性的教育方法与形式是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五、“职业农民”教育研究思考
1. “职业农民”“分类教育”研究与试验。“职业农民”教育只是一个总体概念,如果贯彻实施“职业农民”教育规划,需根据不同农民人群进行“分类教育”。目前,“职业农民”主要包括村干部群体、技术人员群体、致富带头人群体、普通劳动者群体等。根据不同的教育类别,分别实施不同的教育内容、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分类教育”是有效实施“职业农民”教育的教育策略。
2. “职业农民”教育的“政府主导型”模式研究。“职业农民”教育的模式研究是课题研究的核心问题。“职业农民”教育的战略定位决定了将以国家为主体担负此项任务。但目前国家对于教育的投入即使在普通教育上尚达不到世界平均水平,因此,对于“职业农民”教育进行大量财政投人是不现实的。基于此,构建“政府主导型”模式,以政府为主导,引导多元主体投入与建设的综合模式才能完成“职业农民”教育的历史任务。
3. “职业农民”教育规划与推进实施建议研究。“职业农民”教育问题尽管具有战略意义。但由于其影响要素的复杂性,因此不是一蹴而就的。针对当前我国的发展阶段,“职业农民”教育的潜在战略地位还没有完全显露之时,从研究到推进实施需要制定科学翔实的规划,以指导政府进行决策参考。“职业农民”教育需要科学的理论指导和翔实的规划,因此研究与规划制定要走在前面。
4. 引导不同主体参与“职业农民”教育工程的实践。“职业农民”教育问题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不仅存在着理论研究的复杂性,更存在着实践上的艰难性。因此,从各级政府、教育部门等多个主体去尝试实施“职业农民”教育实践尤为重要,课题组可选定某一特殊区域如燕山山区进行“职业农民”教育实践探索,以期获得规律性认识。
参考文献:
[1]廖其发,中国农村教育问题研究[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6:288.
一、积极构建与现代化经济相适应的产业体系,为城乡一体化建设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我们将始终坚持科学发展,持续增强产业实力,更加注重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不断提升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成效。不因追求发展速度而放弃发展质量,通过持续的加快发展来解决发展中不断出现的问题。在保持经济增速不降的基础上,着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让新兴产业成为推动经济的新生动力;在坚持工业主导的基础上,着力优化产业结构,进一步提升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比重;在资源总量不变的前提下,不断盘活存量、挖掘增量。有效提高亩均效益,降低单位GDP能耗。
我们将重点围绕“高”和“新”做文章,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新兴产业主导化,不断提升产业集聚水平和发展层次。一方面全力主攻新兴产业,加快建设“一城一村两园”等载体,筑巢引凤,着力提升产业的集聚水平和发展层次;另一方面加快提质传统产业,抓好技术改造、人才引进和产学研联合,加快电路板等产业升级。同时,我们还将进一步加快产城融合、产业融合步伐。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生态文化旅游业,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力争到2015年千灯的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0%以上。
二,积极构建与现代化生活棚适应的服务体系,为城乡一体化建设提供可行的实现途径,我们将始终坚持科学发展,全力抓好民生建设,更加注重实现发展成果的惠民与共享,不断加大民生建设的投入。坚持“把最好的土地留给农民。把最大的利益留给农民”的理念。加快推进农户拆迁和动迁房建设;加快统筹配置公共资源,着力构建更高水平的公共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切实解决老百姓迫切关心的民生问题。增强对农村的扶助力度,丰富增收载体,加速抱团发展、融合发展;不断加大医疗、教育、交通等民生投入,让更多的发展成果普惠于民,让更多的老百姓分享发展成果,实现“劳有厚得、学有优教、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
我们将力争在3年内全镇再建动拆安置房80万平方米,使城镇居住化率达到90%,城市化率达到85%。着力运作好村级资产经营公司,进一步扩大村级入股和分红比例,重点抓好低收入农户增收工作。加快同四新村等老小区、景唐路等镇区主要道路改造;尽快启用华强社区公共服务中心;建设淞南小学、扩建石浦中心幼儿园,实施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完善工程,尽快启用残疾人托养、老年人日间照料等功能设施。进一步夯实民生改善基础。
三,积极构建与现代化城市相适应的功能体系,为城乡一体化建设提供强大的发展活力。我们将始终坚持科学发展,更加注重生态人文,更加注重功能要素集聚与人文内蕴塑造并行。以昆山南部中心城市为总定位,加快推进城市功能建设,着力集聚金融、行政、商贸、文化等现代城市要素,以功能载体来拉升城市功能。同时,在注重外部形态延伸的同时,更加注重城市的文化深度、人文厚度和生态密度,保护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凝聚和铸造现代文明、建设和提升生态文明,对外提升文化之乡、生态之乡的知名度,对内强化先贤文化、绿色发展的引领力。
我们将努力实现古镇、新城和石浦三区联动。既要突出现代元素,尽快完善华美达酒店、金融街、大润发商圈等城市功能载体,进一步增强城市的承载能力;也要突出文化元素,牢牢抓住亭林故里、昆曲故乡以及历史文化名镇等资源优势,加快实施道德提升工程,全力打造道德高地,进一步擦亮“金千灯”品牌;更要突出生态文明,加快建成以中央公园为核心,街心公同、生态停车场为布点的城市绿化体系。
四、积极构建与现代化社会相适应的管理体系,为城乡一体化建设提供持续的内生动力。我们将始终坚持科学发展,加快实现人的转型,更加注重管理理念和管理举措创新。积极运用信息化手段,建立社会化、人性化、智能化管理的网络;积极调动党员、居民共同参与,不断探索社会管理的长效机制;正确处理好服务与管理的关系,更多地把财力和精力投入到服务配套建设上来,重点抓好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潜移默化地提升老百姓的思维习惯和生活方式,积极构建和谐稳定的新型社会关系。
我们将重点实施拆迁农民市民化工程和外来人口融入工程。积极推广社区网格化管理模式;不断加快智慧社区建设;进一步扩大镇属物业管理覆盖面,着力提升拆迁小区、老小区物业管理成效;继续抓好社会矛盾预防和调处。完善社会管理长效机制;加快建设邻里中心,完善“新市民联谊会”、外来人员文化活动中心等平台载体,以最优的配套环境,抢抓最好的牌。
三农问题已经成为我国迈向现代化的巨大障碍,也是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面临的最棘手的难题。化解三农问题的难点之一就是如何减少为数众多的农民,促进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这对于加快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进程意义至关重要。对于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研究已不少,蔡昉认为,通过剩余劳动力转移,扩大了就业,对于农村增收和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潘文卿认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外向转移,不仅是中国经济全方位变革的主要推动力量,也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之一。本文认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在于以疏导农民就业途径为切入,发展农民职业化教育,使农民本身具有转移的能力,从而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村城镇化,推动农村发展。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意义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全国总人口的大部分生活在农村,客观存在的人多地少和特殊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二元经济结构,造成了农村劳动力的大量富余。随着农村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和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化,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队伍还会日趋增大。如此庞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如得不到及时、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势必影响整个农村经济的振兴、社会的稳定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解决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对于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1.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农民增收的根本途径。提及我国的贫困问题人们往往归因于我国人口太多。实际上我国幅员辽阔,人均耕地面积并不算很少。2005年我国人均耕地面积0.099公顷,是日本的2.9倍和韩国的2.8倍,甚至比英国高出4%。但是,由于我国农业劳动力比重过高,农业劳动力人均占有耕地却远远低于这些国家。工业化国家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一般都在10%以下,一些先进的工业化国家农业人口的比重更在4%以下。而我国农业人口比重高达57.01%,是一个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国家。我国农业人口人均占有耕地仅为0.18公顷,而日本为1.5公顷,韩国为0.7公顷,英国为10.8公顷,分别是我国的8.6、3.9和60倍。由于我国农业劳动力几乎处于无限供给状态,大量农民的劳动属于“剩余劳动”(即劳动的边际生产率等于零),从而使我国农业部门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不仅远远低于工业化国家农业部门劳动的边际生产率,也远远低于我国工业和其他部门劳动的边际生产率。这就是我国农民贫困的真正根源。因此,将农业剩余劳动力从有限的土地中转移出来,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的边际生产率是我国农民摆脱贫困的根本途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将使农民收入成倍甚至十几倍地增长,这是其他增收措施(如减免农民税费等)所无法比拟和替代的。
2.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有利于农村资源优化配置,促进产业结构调整。通过就业结构的变化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手段之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促进了农村劳动力在农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合理流动。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等非农产业转移,不仅可以优化农业内部种植业、养殖业、畜牧业以及副业结构,还可以发展壮大农村二三产业,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升级。
3.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推动农业产业规模化经营、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前提。现阶段由于每个农业劳动力耕种的土地过少,严重地制约了我国农业的集约化经营。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统计,我国平均每千公顷耕地上拖拉机使用量只有6.4台,而日本为470.8台,韩国为103.7台,美国为27.1台,德国为87.2台,法国为69.2台,英国为84.5台;我国平均每千公顷耕地上收割机使用量只有1.6台,而日本为248.7台,韩国为49.4台,美国为3.7台,德国为11.4台,法国为6台,英国为7.9台。我国与这些国家在农业集约化程度上的巨大差异是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存在密切相关的。只有农村剩余劳动力充分转移出去,现代农业技术才能推广,我国农业才能真正实现集约化和现代化。
4.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有利于推进城镇化、工业化进程。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有相当一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会进入城市,成为潜在的城市居民。城镇作为农村工业、服务业发展的载体,对乡镇企业、文化、科学、教育、娱乐业等产业都有明显的集聚作用,可以为调整农村经济结构提供优越的交通、通信、金融、信息等服务及人才、技术支持,而成为“准城市居民”的这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又恰恰为城镇的发展和工业化提供了生产力,促进了城镇的消费、交通、建筑、服务业等,加快了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发展进程。
二、我国现阶段农村劳动力现状及成因
(一)我国现阶段农村劳动力现状
根据2006年中国统计年鉴有关数据,截至2005年底,全国总人口为130 756万人。其中,城镇人口56 212万人,占42.99%;乡村人口74 544万人,占57.01%;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基本情况表明全国15~64岁之间的人口占总人口的70.15%。由于农村人口政策的现状以及农村医疗卫生落后、生活水平较低等原因,农村65岁以上人口所占比例会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也就是说农村人口在15~64岁之间的比例不会低于70.15%的平均水平;又由于九年制义务教育在一些农村地区并不能有效地贯彻执行,加上近年来农民收入下降,辍学儿童增多,他们一般在14~15岁就开始参加农业劳动,甚至外出打工,因此,这么算来,农村的劳动总人口应不低于53 000万人。而我国土地共有1.27亿hm2的耕地,根据农业部相关课题组的研究表明,在农村现有生产力的生产规模条件下,只能为1.5亿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也就是说,在农村5.3亿的劳动力中,有接近3.8亿属于非农业的剩余劳动力,除去其中一部分中小企业从业人员,绝对剩余劳动力数量依然很大。但从我国劳动力市场用工需求的状况来看,适合市场需求满足工商业发展的劳动力不足,而既无技术、又不符合用工单位需求的农村劳动力过剩。因此,我国农村劳动力的剩余属于低水平、结构性剩余。据统计,2005年我国农村平均每百个劳动力中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占1.64%,小学程度的占18.08%,初中程度的占59.68%,高中程度的占13.9%,中专程度的占4.89%,大专及大专以上的就更少,仅占1.81%。农村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仅为7.7年。可见,我国的农村人力资源质量较低,这也就制约了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与“消化”。总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受教育程度低
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是衡量农村人力资源素质的主要指标。根据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我国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仅为6.79年(城市为10年),在15~64岁农村劳动力中,受过大专以上教育的不足1%,比城市低13个百分点,2001年我国农村劳动力4.83亿,其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87.72%。全国约有8 500万文盲和半文盲。近几年,在各级政府的努力下,大力发展农村各项教育,农村劳动力文化基础有一定的提高,但是,离现实的要求还有很大的距离。
2.技能水平低
根据有关数据统计,我国农村劳动力中,接受过初级职业技术教育或通过技术培训的只占3.4%,接受过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仅有0.13%,有技术特长的仅占10.6%,而高达85%以上的农民不具备专业技能,不具备现代化农业生产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极大地阻碍农业科学技术的应用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3.身体素质不高
由于经济贫困以及文化程度等方面的原因,农民在营养、卫生、医疗、保健等方面的条件较差,90%左右的农民没有医疗保障,农民身体素质总体水平偏低,尤其是农村贫困地区农民的健康状况更不乐观。
4.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弱
我国农村劳动者由于其自身文化素质不高以及长期受计划经济和小农经济的影响,缺乏现代经营和管理的知识,经营管理能力低,生产出来的农产品难以进入市场,未能得到预期的收益。有些农民办的小企业,由于缺乏经营管理能力,造成经营管理不善、资源浪费、效益不高。这种状况阻碍了农村劳动者参与市场经济的竞争,不利于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二)现阶段阻碍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因素
造成农村剩余劳动力逐年增加而无法顺利“消化”,且综合素质较低,与其自身的特点和其所处环境有一定的关系,但主要还是由于多年以来的各种限制性的制度束缚了农村的发展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正常转移。
1.土地制度
土地是农民家庭的重要财产,当农村劳动力决定是否向城市永久迁移时,失去土地承包权的风险会降低他向城市永久迁移的意愿。出于社会安定的考虑,我国的土地政策历来对土地交易有严格的限制。近十多年来,这些限制开始逐步放松,因为农村经济发生了许多重要的变化。2002年,对《农村土地承包法》进行修改后,对土地使用权转让的限制大为减少,该法为保护土地使用者的权利和土地使用权的转让提供了法律依据。
2.户籍制度
我国现行的户籍分割制度把个人束缚在固定的狭隘的地域范围内,在狭隘的地域范围内人们又被固定在特定的“单位”里,从而将农民世世代代限制在土地上,隔离在城市之外。户口制度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随着80年代后的改革开放和城市化的加速,国家逐渐放松了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限制。但是,对于想进城市并成为城市居民的农村人,障碍依然存在。对于进城务工的农民,还必须向所在城市交纳各种各样的费用,如暂住费、计划生育费和城市增容费等。没有城市户口,这些流动人口就不能或很难得到所在城市或单位提供的许多福利,如子女教育、社会保险、住房优惠等,其在城市生活的成本就会远远高于城市本地人。可以说,现行的户籍制度使永久移居城市的交易成本很高,客观上阻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
3.教育体制
长期以来,政府对农村和城市的教育投入是有差别的。接受义务教育是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但由于政府没能创造良好的条件,以致许多农村居民无法享有这一权利或履行这一义务。城镇中小学属于国家办的学校,由中央和地方财政拨款建设,而农村的中小学教育就大体上是“民办义务教育”,即除了公办教师的工资是由中央和当地政府支付以外,其他都是农民自己掏钱支持办教育。因此,在农民收入极低的现实条件下,农村教育投入和可以使用的教育资源十分有限。国家在教育投入上的不公平造成了城乡居民在接受教育上的不平等。城市居民平均受教育年限远高于农村居民,在劳动力市场上自然处于优势地位。
4.社会保障制度
长期以来,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并存着两个相互独立而又相互联系的层次,城镇企事业单位中的就业人员享受着相对较为完善、水平较高的社会保障服务;而将农村放在次要位置,甚至有相当部分社会保障内容将整个农村人口排斥在外,从而导致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事业发展严重落后于城镇。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农村社会的发展,农民的生活风险也在不断提高,土地保障并不能承担农民抵御生活风险的全部负担,尤其是无法抗拒来自于市场经济的高费用风险。因此,在农村地区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是当前农村非正式的制度安排所需要的,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农村剩余劳动力摆脱土地束缚、成功实现转移的制度依托。没有社会保障制度对土地和家庭保障的替代,农村剩余劳动力永远无法真正离开土地成为城市居民。
三、深化职业教育,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无论是农业产业化经营还是农村现代化的实现,从最根本上讲,都离不开农民的知识化。知识化的农民首先要求具备一定的知识素养,包括文化基础知识、现代科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等。针对我国国情,农村职业教育应该以政府为主导,将农民职业教育区分进行:进行农业就业职业教育和非农就业职业教育两种。首先理清农村所需劳动力与剩余劳动力关系,使潜在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显现,进而疏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逐渐划清农村劳动力与非农村界限。
(一)农业就业职业教育
1.要通过各种途径宣传农村职业教育在解决三农问题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高农民对农村职业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坚决摈弃对职业教育鄙薄的旧观念,确立职业教育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应有地位。而政府在农民职业教育中应该起到主导者的作用。
2.要明确农村职业教育为农民知识化服务的目标,主要针对的对象是现存的农村中年成年劳动力,在这方面农村职业教育具有开展农民培训的许多优势。因为这部分人有比较优势:已经完全投身农业,有一定的农业从业经验,且具备接受新知识再学习的能力。因此,培训的这部分人员会是现阶段传统农业发展的主要力量,对于我国农业机械化、现代化的实现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具体的培训可以借鉴国外一些做法,利用“政府+学校+农民”的三结合体系,其中政府主导筹资监督,结合学校师资力量,对适合的劳动力对象进行农村现阶段主要种植业技术的职业教育。
3.发挥农村职业教育在培养未来新型农民中的作用。这一途径主要是针对未来的农村潜在劳动力而言的,在这一过程中,目前最为重要的是要从观念上消除对农村职业教育的偏见,从制度上保证农村职业教育的投入。同时,针对农业从业潜在劳动力这部分“新鲜血液”,要将他们打造成建设新农村的新型农民,向我们将来的农业产业要效益。在这方面,职业学校要在发挥其特色和优势,依据当地的人力资源,地理环境进行专业设置和师资配备,突出农业科教优势园林园艺、花卉、蔬菜无土栽培等经济农业为主,结合种植业,办出农民职业教育的“新农”特色。
4.推进农民职业化和就业准入制度建设。加快推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就业准入制度,对于提高劳动力素质、促进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都有积极的意义,是十分重要的制度建设工作,对于农民职业教育也是意义重大。在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新形势下,通过执行就业准入制度, 促使农村人口有意识地参加教育或培训,对于农民职业教育的发展也是十分必要的。
(二)非农就业职业教育
现阶段,一方面,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难,且逐年增加,而另一方面,各地企业对各等级技工的需求量增加,而全国技工,特别是高级技工严重短缺,从而出现有些企业高薪难聘一位高级技术人才的现象。劳动力市场需要职高、技校、中专文化程度技工的需求占54.4%。全国性的“技工荒”和我国农村劳动力大量剩余的现实告诉我们,技工短缺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指明了新的出路。而且从长远看,农村非农就业的职业培训才是我国加快城市化进程,完成现代化建设的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当然,让农村剩余劳动力完全转移并非那么容易,但是加大非农就业的职业教育确实是我们完成这个艰巨任务的可行切入点。
1.充分认识农村非农就业职业教育的战略地位。一直以来,我们只是一味的强调农村建设、农业的发展,政府也在不断加大财政支出,而效果却不明显。原因在哪里?就是因为农村负担太重,用仅有的一点农业效益加上一点点政府补贴在养活绝对超员的农村劳动力。那就如同一个成年人背着一个已经长大的孩子,总是希望有力气多干活,于是,给他多吃饭,补营养,而效果甚微。问题是他的力气在有负担的情况下已经达到极限。怎么才能效率最高?很简单那就是让孩子从背上下来,帮他干活!一方面,他有了更多的力气,而且有孩子帮他;同时,孩子也会成长的更快。也就是资源充分利用的概念。现阶段对于我国已经是不得不给农业现代化发展减负时候了,这是一个战略性的转变。它直接关系到农业的发展,关系到农业现代化的进程,进而关系到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现。基于这种战略高度的认识,政府必须加强对农村非农就业职业教育的投入和服务力度。
2.明确农村非农就业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与对象,突出自身特色。这里,主要是针对大部分潜在劳动力,未能继续完成学业深造的农村初高中毕业生。他们的学习能力强,能适应变化的环境,是将来成功走出农村,完成转移的主要部分。我们经常会见到初高中生刚毕业就投入到第二三产业中去,在随着年龄的增长最终会由于没有专业知识而再次回到农村,成为剩余劳动力,这给农村、农业又造成了负担。针对这种现象,对他们进行非农就业的职业教育就显的格外重要。一方面,坚持常规学历教育,招收初中、高中、中专和职高的毕业生进行2-3年的系统学习,使他们具备中、高级技工的基本素质,适应“蓝领”、“灰领”或者“银领”工作岗位要求,能够大胆地走出去;另一方面,大力推行短期技术培训,取消年龄和文化基础的限制,对现有劳动力进行实用技术培训,使他们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一定的技术技能或现代农业技术。只有双管齐下,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培训,才能有效地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同时,职业教育在办学过程中,要始终以就业为龙头,以市场为导向,适应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变动对劳动力的不同需求来设置专业和开设课程。根据当地剩余劳动力资源的特点和劳动力稀缺地区的劳动力需求情况,切实开展劳动力转移培训,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跨地区流动。
3.整顿就业市场和劳动力市场,改革劳动人事制度。当前,必须加大《职业教育法》、《劳动法》、《安全生产法》等有关生产和就业的法律的执法力度。落实包括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在内的各项劳动制度,强制从业者履行接受职前教育或培训的义务,强制用工单位履行按照职业分类安排就业并培训职工的义务,保证职业教育和培训的质量和信用,维持劳动力市场的正常秩序;落实劳动保障制度,保障劳动者的各项合法权益(合理工资报酬、劳动保护和防护、失业保险、工伤抚恤、休息等)。这些举措可能会在短时间内、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农民非农就业的难度,但将从根本上提高职业教育的收益率,改变农民工素质低下、地位低下、待遇低下的“城市二等公民”形象,从而极大地刺激农民对职业教育的需求,促进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目前,职业教育培训资源存在程度不同的闲置,一旦农民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的需求上涨,职业教育资源就可以得到充分利用并会在短时间内迅速扩大,职业教育的有效供给也将大幅度增长,从整体上提高劳动者的生产服务技能和技术水平。
四、结语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是一资源再配置的过程,对我国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而针对我国的特殊国情,抓住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关键进行农民职业化教育,对富余劳动力进行农业就业和非农就业的职业分流,最终达到剩余劳动力的安全、合理转移。这必将对我国的农业发展以至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起到巨大作用。
参考文献:
[1] 刘灵芝.当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农村经济,2004,(7).
朱巧玲.转移的思路与对策[J].农业经济问题,2003,(1).
聂传定.农村剩余劳动力非农化就业与新农村建设[J].台湾农业探索,2006,(3).
焦必方,毛作文.农民非农就业的意义、现状及措施[J].上海农村经济,2005,(10).
刘纯阳.农民教育问题初探[J].农业技术经济,1999,(4).
党的十报告指出: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我国农村现有2.4亿农户、8亿农民,农民的文化素质、技术能力和思想道德水平,直接决定着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化农业建设的成败。因此,培养新型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是现代化农业建设的灵魂。目前,在我国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和政策相对稳定的情况下,新型农民培训是直接提高农民生产技能,增加农民收入的最直接有效的方式。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的发展,传统的农民培训已经无法满足现阶段多层次的农民需求。本文从公共产品理论视角阐述政府应该重视农民培训,并发展与多层次农民培训需求相适应的新型农民培训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新型农民培训具有“准公共产品”属性
在公共经济学理论中,准公共产品是指不完全同时具备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两个特征的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一般具有“拥挤性”的特点,即消费者增加到一定数值后,就会出现边际成本为正,不像公共产品那样边际成本为零。如教育、公路、医疗等都属于准公共产品。一般地,人们把教育,尤其是非义务教育称为“准公共产品”,因为非义务教育虽然在消费上具有排他性,但是,教育具有巨大的外部性或社会效益,一个人受教育,其他人和社会都可以在不同程度上受益。物品的属性不同导致提供者有所差异,私人物品一般由市场提供,纯公共产品的提供者只能是政府,准公共物品由市场提供的同时,还需要政府财政给予适当补助。
新型农民培训作为非义务教育的一种形式,其产品属性也是准公共物品,而新农民培训与普通农民培训的区别在于,新农民培训的目的是培育与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农民和与城镇化进程相匹配的农民工。新型农民培训的准公共产品属性决定了农民培训不能完全由私人市场来筹资,政府的筹资或经营是必要的;同时,由于农民培训需求的多层次特点,决定了培训内容和形式必须多样化,因此,政府要积极转变职能,以新型农民的需求为决策依据,全面了解农民不同层面的培训需求,构建以需求为导向的新型农民培训体系。
二、影响新型农民培训的原因分析
现实中农民参与新型农民培训的积极性较高,但实际参与率低。农民实际参与率低本质是由新型农民培训无法满足参与者需求,导致此现状有来自政府、培训机构以及农民自身的因素。
1、政府层面。农民培训缺乏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我国尚没有专门的新型农民培训法律或者法规,虽然有关规定体现在一些法律、法规之中,但很不全面,造成在全国范围内无相应部门对农民科技培训工作进行统筹、协调、规划,难以保障新型农民培训的有效实施,特别是缺乏与培训配套的就业与维权的政策,农民培训的效果更加大打折扣。
政府宣传缺位使农民难以了解培训信息。当前我国农民组织化程度低,截至2010年年底,全国依法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的合作社达37.91万家,实有入社农户2900万户,约占全国农户总数的11.6%。农村相对落后的宣传环境导致培训信息不通畅,有培训需求的农民对培训项目不了解。当前新型农民培训项目很多,但政府部门还是以“直线式”上传下达,文件精神一般传达到村委会或规模较大的专业合作社。当前专业合作社一般能够结合自身农业技术要求认真落实,因而社内农民相对而言培训比较规范,而村委会则往往漫不经心,落实起来仅仅是“凑人数”。这导致很多农民难以了解到培训信息,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不知道政府有哪些适合自己、对自己有用的培训项目,因此出现了“柠檬市场”。
2、培训机构层面。现阶段农民培训内容普遍存在“填鸭式”和“普教化”的现象,农民培训没有根据当地产业特点、农民受教育水平和农民的工作时间进行调查来拟定培训方案,培训内容多,缺少针对性,形式单一,培训时间不恰当,大大挫伤农民接受培训的积极性。如大多数的农户反映种植业培训包括水稻、小麦、玉米、黄瓜、西瓜、西红柿等农作物知识,在三至五天的时间内根本无法掌握、消化,培训效果大打折扣。农民培训的主体大致分为有地从事农业的农民,有地从事第二、三产业的农民,失地从事农业的农民,失地从事第二,三产业的农民以及失地失业的农民,由于其文化程度不同,理解能力不同,时间、内容和形式需求侧重点也不一样,“一刀切”的农民培训内容难以吸引农民参加,更难以达到预期的培训效果。
新型农民培训的师资与农民的需求有脱节。我国农民培训缺乏真正了解农村基层情况的教师,也缺少适合农村特点的教学手段。由于从事农民培训的教师既缺乏实践经验,又不了解农村实际,因而在培训中灌输理论知识比较多,讲授实用技术较少;培训的理论性太强,实用性偏低,可操作性较差,语言过于书面化,农民无法理解并快速吸收;培训内容严重滞后,不能把握农村和农民多元化的需求,不能紧密联系农村基层的实际,不适应农民发展需要,与农民的现实需要不相吻合,因此对农民的吸引力有限。
3、农民层面。当前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中农业比较收益低,致使农村大量青壮年高学历者长年在外务工,导致“留守”农民中,一是兼业者众多,出于“耽误时间”、“影响收入”等方面机会成本的考虑,农民普遍缺乏参与培训的实际行动,组织农民培训难。二是务农农民中老年多、妇女多、文化低。如2010年安徽省农委针调研中588名农民中纯务农人数有195人,主要是老年人和妇女,且文盲半文盲或小学文化程度。由于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低,接受新知识、新技术能力弱,培训质量和效果受到一定影响。三是部分农民的观念落后,对农民培训存在误解,认为农民培训是浪费时间。
三、构建以需求为导向的新型农民培训体系
新型农民培训的供给主体是政府和培训机构,需求主体是农民。新型农民培训,单从需求上看,农民对新型农民培训的需求大,并期望短期连续性、种类较多、费用较低、实用、授课形式多样且最好由大中专院校提供的农民培训。但是现实是新型农民培训项目较少和资金投入相对不足,项目监管不到位以及培训体系不完善,导致农民培训与农民需求有脱节,培训效果差。在此背景下,构建以需求为导向的新型农民培训机制具有很强的必要性。
1、完善制度建设。政府应重视新型农民培训,完善新型农民的法律法规。政府要制定相关农民培训的法律法规,以法律形式明确政府、培训机构、社会组织和农民的权利和义务,为完善农民培训制度提供法律依据,同时也要健全农民培训的经费制度、考核制度以及软硬件制度。其次各地政府要明确各职能部门在农民培训的职责,并根据自身农民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的农民就业和维权等配套政策,以提高农民参与新型农民培训的积极性,同时也保障农民的就业生存权利。如杭州制定出台了《杭州市农村劳动力培训项目管王里实施细则(试行)》,2011年落实农培资金800万元和人才专项资金200万元。全年培训农民12.8万人。其中农业专业技能培训3.64万人、转移就业培训3.71万人、务工农民培训4.44万人、农村实用人才培训1.07万人。农民转移就业2.38万人,转移就业率64%,并首次举办农业技能高级工技能鉴定培训班2期,100余人参加培训,考试合格率、获证率达到95%以上,开展农村“双证制”教育培训,2.6万人参加培训,新型农民成为生产主力军。最后各级政府应鼓励和支持相应高等院校、科研单位与农村基层组织相结合建立起合作培训基地,切实做好对农民的教育培训工作,加大对培训需要的相应经费投入,减轻农民培训费用。
2、创新培训模式。政府应发挥典型示范户的带动作用,创新培养模式,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政府、培训机构要根据各地特点与农民需求,推行多样化培养模式。一是大力推广“龙头企业+中介服务组织+农户”、“合作社+龙头企业+农户”等新型组织模式。要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培养一批产业化龙头企业,鼓励龙头企业与农民建立紧密型的利益联结机制,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二是采取“公司+培训班+学员”培训。在龙头企业设置培训班,既明确农业龙头企业对学员的技术培训义务,包括物化技术的供给,又通过技术纽带使企业与学员的合作关系得到维系和巩固。三是进行示范基地培训。每个学员在教师和技术人员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建设生产基地,将学到的先进种养技术组装到基地中去,并通过自己创办的产业基地开展技术示范,向周边农户辐射,促进新技术、新品种、新成果的推广和普及。
3、丰富培训内容和形式。培训机构要根据农民的需求设置不同形式的农民培训课程,创新农民培训形式,增强对农民培训的吸引力。首先培训机构从农民培训需求设置培训课程,从事农业生产的中老年人迫切需要有专业技术人员给他们指点种植、养殖技术;准备外出的青年农民希望通过培训来学到一技之长,以便获得一份相对稳定、收入丰厚的就业岗位;而有创业愿望的农民则希望通过培训实现其理想。其次培训机构要从农民的文化程度设定培训课程的难易程度和形式,如文化程度低的农民可以使用田间实践示范,或者观看视频等形式,文化程度高的农民可以使用课件以及书本等形式,如杭州的新型农民培训制作课件10个,包括农业、林业、水利等现代农业知识,编印农民专业技术培训实用教材小册子5000册,涉及水果、粮油、蔬菜、茶叶、食用菌、蚕桑等,编印种养植业模式图2000张及农村科普知识图书资料等。最后培训机构要根据当地农民的实际需求设置培训课程的上课时间,并做好宣传,做到农民培训让农民指导,并且适应农民的工作生活习惯,以提高农民参与培训的积极性。
(注: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土地出让与地方政府债务研究”(12CJL017)、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基于土地出让视角的政府间竞争研究”(11YJC630103)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 张鸿:基于新农村建设的新型农民培育路径[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0).
[2] 张亮、张润清、张岩峰、赵邦宏:新型农民培训供需分析——基于河北省农民培训问卷的调查[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
[3] 丁丽军、赵莎莎、钱建中、奚照寿、郝福星:新型农民职业教育培训需求现状分析——以江苏省盱眙县为例[J].江苏农业科学,2012,40(7).
[4] 李斌、李玉峰、童红兵:宿州市农民创业培训实施现状及对策分析[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2).
(一)使农村受教育水平提高。城市化必然伴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笔者走访了华容县宋市中学,统计了近几年学生流失率和升学率,与2000年相比2005年初中阶段的流失率从36.8%降到了18.2%,且初中毕业升入高中和职高的比率从2000年的46.8%升到了71.4%,尤其是升入职高的人数有了大幅度上升。这种情况的出现,首先归功于由于城市化带来的经济收入的增加,其次是由于劳动力外出打工促使思想观念发生变化,人们意识到了读书的重要性。教育水平的高低对农村家庭养老虽然没有直接的影响,但教育是一项长期的人力资本投资。无论是从全社会意义上,还是从家庭内部意义上,最终都必将带来人均收入的增加,从而增加社会和家庭对老年人养老保障的经济支付能力。
(二)带来经济收入的增加。在城市化进程中,农民的非农就业机会增加了,非农收入也随之增加,从而收入水平也在提高。调查发现,1999年华容县农民人均纯收入2788元,农业收入占58.6%,非农业收入占41.4%;而200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678元,来自农业的和非农业的大约各占一半。根据农业部统计,2001年有8800万农村劳动力在流动就业。打工的总收入是3000亿元,平均每个农民来自流动打工的收入是367元,占到农民纯收入的15.9%。这些意味着农民收入的增加,越来越依靠非农收入的增加,而农民流动就业或打工收入是非农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总收入水平和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可能会增加老人的独立性,即使在家庭缺乏照料者的情况下,家庭成员也有能力从外部购买对老年人的养老服务,从而提高了家庭养老保障的水平,同时也使提高老年人社会保障水平成为可能。
二、城市化背景下家庭养老遇到的挑战
在城市化促进经济发展和教育水平提高的同时,也使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与挑战,总体功能趋于弱化。
(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农村家庭养老形势严峻。人口老龄化是指老龄人口占人口总数比例大大上升的现象。按照国际标准,65岁及以上人口超过总人口的7%则称为“老龄社会”。而在我国由于人口基数大、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人们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医疗服务水平的提高,使得老龄化进程越来越快。2003年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达到了0.96,占总人口比重的7.38%,同第四次人口普查相比,老年人口比重上升了1.81个百分点。据人口专家预测,到2020年我国农村65岁以上老年人的比例将达到14.0%~17.7%,到2050年65岁以上老年人3亿左右,占总人口的20%以上,我国将进入老龄化人口高峰期。
我国是农业大国,也是人口大国,其中农村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根据国家统计局资料,2003年我国农村人口为7.6851亿,占人口总数的59.14%,老龄化问题在农村显得尤为突出。我国农村老年人口为8557万人,占老年人口总数的65.82%,农村的老龄化水平高于城镇1.24个百分点(表1)。与人口老龄化随之而来的是老年人口的供养问题,人口老龄化意味着提供经济支柱的劳动力减少了,老年人增多了。加之近20多年来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村青壮年人口流向城市,从而导致农村人口老龄化的速度高于城镇,使养老的绝对需求量扩大。而农村经济落后于城镇,老年人的生活却主要依靠家庭,必将使家庭养老压力更大。
(二)家庭结构的变化使家庭养老负担越来越重。在我国传统的农村家庭中,老年人子女多,几代人共同生活,经济上一体化,生活上相互协助,家庭能够为老年人提供充分的养老保障。而伴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行和城市化的步伐,那些留在城市的农村人口,由于观念的转变、环境的变化、尤其是竞争压力加大,使得家庭规模朝小型化和核心化发展。核心家庭和空巢家庭开始成为当代农村家庭的主要形式。(表2)1998年我国农村家庭规模为4.30人/户,连续六年递减,2003年则减少到3.52人/户。据统计,当前我国农村核心家庭已达到85%以上,空巢家庭约占5%。对“4-2-1”或者“4-2-2”式核心家庭而言,一对夫妻要赡养四个老人,一个或两个子女,无论是目前的家庭收入,还是夫妇能够用于赡养的精力和时间都难以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由于家庭供养人的减少,能够负担老人的能力也就下降了。在目前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而子女教育成本又逐年增加的情况下,即使子女有赡养的时间和精力,农村家庭养老也难以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这样的结构如果单纯依靠家庭养老,将使年轻人不堪重负。而对于空巢家庭而言,子女由于不在身边,很难随时随地地了解老年人的衣食住行情况和健康状况,不能保证对老年人生活照顾和精神慰藉的连续性。
(三)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对农村家庭养老产生了消极影响。改革开放带来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也加大了城乡之间的差距。思想相对开放的年轻一代,受外界经济利益和环境的影响,开始陆续外出打工挣钱,有的甚至在城市定居。据调查,全国所有大中小城市(城镇)中,没有城市户口的估计有9000万,基本上都是来自农村的劳动力。虽然劳动力的转移是城市化的必然产物,但这些农村的主要劳动力常年在外,对农村老人的供养产生了很大的消极影响。一方面农村劳动力转移使农村家庭养老缺乏应有的凝聚力。我国农村产业结构已发生了变化,农民的家庭收入不再单靠传统农业,相当部分的农民家庭,父母在家种田务农,子女出外搞副业或打工,而且子女在经济上有较强的独立性,父母失去了全部掌管家庭经济的权力,也就失去了相应的地位,使农村家庭养老缺乏凝聚力;另一方面农村青壮年数量减少,造成农村养老资源的显性减少,特别是在精神上的慰藉、生活上的照料就无从谈起,子女外出打工,家庭对老人的经济支持出现了由传统的实物供给向货币化供给的发展趋势。同时,农村劳动力转移带来了农村老年人和子女生活上的分离,这种分离时间越长,父母与子女的感情就会越淡,由此带来的是子女尊老敬老传统的下降,最终使农村老年人的家庭经济支持陷入困境。
(四)价值观念的变化冲击着家庭“孝”文化。两千多年来,我国传统家庭伦理道德的重要内容便是“孝”,有“天下孝为先”的说法。然而,随着市场经济大潮和现代文明的冲击,农民、尤其是青年农民,其利益观、价值观均发生了很大变化。现代社会的家庭观和老年价值观一步一步地替换着传统的家庭观和老年价值观,尊老敬老养老的观念和传统家庭伦理道德观念都已经开始淡化。伴随着老年人在家庭中财产所有权以及在自然经济条件下传统生产技能、经验和社会关系等方面优势的丧失,导致他们在家庭中的权威和地位逐渐下降。据一项局部调查,在养老问题上,子女孝敬老人或基本履行养老义务的只占48%,在赡养问题上有分歧或矛盾的占40%,还有12%左右的子女不尽赡养义务。
三、巩固农村家庭养老政策建议
鉴于我国国情和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家庭养老还将在较长时期内保持下去,继续担当农村养老保障的重要力量。
(一)大力发展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这是解决农村家庭养老问题的一条根本途径。对于农村老年人来说,经济收入决定其生活质量。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是以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为基础的,当前制约农村家庭养老的最根本因素是农村经济不发达,农民收入低。所以,只有大力发展农村经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优质高效农业,增加农民收入。从封闭的小农经济转向开放的现代大农业,壮大农村经济实力,才能为解决农村家庭养老问题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当然,继续减轻农民负担应该是其中不可缺少的内容。
(二)强化家庭养老的道德保障力度。家庭养老是一种自然历史选择,其主要依靠舆论和道德监督。尊老敬老固然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在生活中自觉做到。因而要强化家庭养老的道德教化力度,使所有人都明白尊老、敬老、养老是每个人不可推卸的责任。尤其是在如今“孝”文化受到冲击的背景下,加强道德监督尤为重要。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加大对敬老、养老的宣传力度,增强全社会的老龄意识和养老意识;开展一些如“五好家庭”、“十佳文明户”的评选活动,以先进促进落后,塑造尊老爱幼的优良家风;在青少年中开展增强家庭价值观念和尊老、敬老的教育,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一、我国民族地区农村居民消费现状及原因分析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人口有1亿多,分布在全国各地,民族自治地区面积占国土面积的64%,西部和边疆绝大部分地区都是少数民族聚居区。这里所指的民族地区是指我国20个省市民族自治地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虽然取得了显著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由于地理条件限制、发展基础薄弱、市场开发条件差、自身发展能力弱等因素,我国民族地区农村居民消费还是存在一些差距。
1.整体水平
尽管改革开放以来,民族地区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进步,居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改善和提高,但与全国水平相比,特别与东部地区①比较,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见表1)。
2.消费水平
从表1中可以看出,2009年全国农村居民纯收入达到了5153.7元,其中东部地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7855.26元,而民族地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却只有3788.36元,低于全国水平1365.34元;和东部地区比,民族地区只有前者的1/2,差距相当的大,东部地区收入水平远高于全国水平和民族地区水平。
与此相对应地,在农村居民消费支出方面又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更落后于东部地区。2009年,全国农村人均消费支出为3504.84元,东部地区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5268.16元,而广大的民族地区为2582.57元,说明东部地区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大大高于民族地区。这表明我国民族地区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整体较低。
3.消费结构
在表1中可以看出,民族地区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和全国平均水平、东部地区相比较,存在一定的差距。在食品消费上,2009年,人均食品消费支出东部地区、全国、民族地区分别为1888.98元、1180.69元、804.55元,三者之比为1:0.63:0.43。民族地区的农村居民食品消费都低于东部地区和全国平均水平。从反映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特征的恩格尔系数(“恩格尔系数”是表示食品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用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其系数越大,表明该国或地区经济越落后,反之,则表明经济发展水平越高)来看,东部地区和全国分别为36%、34%,民族地区为31%,按照联合国的划分标准,东部和中部地区农村居民已经实现了小康水平,而民族地区农村居民消费质量与生活水平快要接近小康,但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在其他项目上看,民族地区农村居民的其消费支出也都分别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东部地区,特别是在衣着和家庭设备方面的消费支出相对最少。这都表明了我国民族地区农村居民的消费层次较底,生活质量与全国相比较差。
4.城乡经济
城乡分割是我国经济二元结构的重要特征,这也导致了我国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长期居高不下,相应的在消费支出上也是如此,在我国民族地区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的收入与消费对比中能体现到这点,城乡间差距大(见表2)。
表2中,2009年的民族地区人均收入一项中,农村人均纯收入只是城镇的27%。而人均消费当中,农村居民也只是城镇的25%,也就是说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只有其城镇居民的1/4,而在其它项消费支出中,城镇居民的消费支出都高于农村居民。上述表明,民族地区内部城乡消费水平差距很大。
二、影响民族地区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主要因素
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低下,农村消费市场疲软,有效需求不足,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传统西方经济学认为,消费总量增长问题就是一个收入的增长问题,收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消费。正因为如此,任何一种消费函数理论,都会把收入列为决定消费的首要变量。因此,西方经济学关于消费理论的研究主要是在消费与收入之间进行,通过建立消费与收入的消费函数,来研究消费量与收入以及其他一些因素的关系。
我们这里以“相对收入假设的消费函数模型”青海省农村居民收入为实例进行相关数据分析:
下面是以《中国统计年鉴》中青海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人均消费性支出等整理所得数据为例,对前述四种传统消费函数理论,分别建立计量经济实证模型,用来验证和分析民族地区农村居民消费需求受收入的影响程度。实证研究中,利用计量经济学软件SPSS对各消费函数作最小二乘法(OLS)估计。
为消除价格变动的因素,以1982年为可比价,得出价格平减后的数据。经对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得到农村居民收入消费资料(见表3)。
1.凯恩斯绝对收入假说的消费函数模型
凯恩斯(J.M.Keynes,1936)首次把收入与消费正式联系起来,提出了著名的绝对收入假说,他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中写道③:
“基于我们对人类本性的认识以及详细的经验事实,我们有资格以极大的把握加以信赖的基本心理规律是:作为一般规律和平均来说,人们存在一种倾向,随着其收入的增加而增加他们的消费,但消费的增加不如收入的增加那样快。”即:
实际消费(C)与实际收入(Y)之间存在稳定的函数关系,即C=f(Y)
边际消费倾向MPC=,满足0<MPC<1。
平均消费倾向APC=,随着收入的上升而下降,即<0。
因此,可以建立以下的绝对收入假设的消费函数模型:
t=1.2.3.……
公式中,C表示消费支出,Y表示收入水平(下同)。α、β为待估参数,分别表示自发性消费、边际消费倾向。于是,α>0,0<β<1。
2.基于绝对收入假定的分析
依据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定理论,利用前述整理的数据,用OLS估计并整理得到如下消费函数:
从各统计参数看,模型具有良好的统计检验性质。各参数的t检验值均十分显著,消费的收入弹性高,现期收入对消费的解释能力还是很大的。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较高,达到0.963,也就是说,该地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每增加1元,人均消费支出就增长0.963元。这说明,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定消费函数对青海省农村地区的消费需求状况有很强的解释力。
总体看,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较高,反映了青海省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仍然处于较低水平,满足生活消费成为收入的主要用途。此外,农村居民较高的边际消费倾向也同时意味着有较大的生活消费乘数,正好解释了当前我国扩大内需,启动农村消费市场经济发展战略的主要原因。因此,应当“千方百计地增加农民收入”,才能提升农村居民消费需求。
三、扩大民族地区农民消费需求的对策建议
“三农”问题的重点是农民收入问题,增加农民收入是扩大农村消费需求的根本出路。党和政府非常重视农民增收,特别近些年来,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都要提到如何有效增加农民收入问题。因此,只有增加农民收入,才能扩大农村消费需求,才能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快速、平稳、健康增长。
1.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是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要面向市场,依靠科技,不断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挖掘农业增收的潜力。积极发展品种优良、特色明显、经济效益好、附加值高的优势农产品;发展农产品加工、保鲜、储运和其他服务,努力开拓农产品市场;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鼓励优势农产品出口,拓宽农民增收空间。
2.发展非农产业,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现阶段我国农民收入主要有两个来源:一个是农业收入,如种植业、养殖业等;一个是非农产业的收入,如乡村工商业收入、进城打工收入等。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将进一步降低,农民从农业中获得的收入比例也将随之下降。今后,农民增收的渠道主要在非农产业,这是农民增收的主要方向和潜力所在,而且非农产业提供的收入基本为货币收入,对提高购买力和扩大农村需求有直接的影响。
因此,必须加快非农产业的发展,发展乡镇企业,特别是发展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乡镇企业,把乡镇企业发展同农业产业化经营结合起来,并引导乡镇企业面向市场,调整结构,强化内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和综合素质为农村劳动力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吸纳更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
3.增加国家对农业的投入
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逐步增加国家对农业的投入,增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后劲,为农民增收创造条件,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严格涉农收费管理,禁止向农民乱收费、乱摊派,切实减轻农民负担。继续实行对农民的直接补贴政策,加大补贴力度,完善补贴方式;同时应促进农产品价格保持在合理的水平,稳定农业生产资料的价格。这样一来,农产品价格的持续稳定,不仅可以增加农民收入,而且还能增强农民预防性潜在流动性约束的能力,巩固农民收入的稳定性,从而使农民消费增长速度加快,最终达到了扩大消费需求的目的。
4.重视和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农村居民的素质
教育是人的劳动能力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可使受教育者在体力、脑力和掌握知识技能等劳动能力方面得到全面发展。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人口质量重于人口数量,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本的主要成分,人力投资的作用大于物质投资的作用,应确立二者的最佳比例,资本积累的重点应从物质资本转移到人力资本。舒尔茨断言:“改善穷人福利的决定性生产要素不是空间、能源和耕地,决定性要素是人口质量的改善和知识的增进”。④而且农民素质的提高,可以增加对娱乐性消费的需求,使得农民的消费向更高层次推进。
5.引导农民健康消费
受消费习惯、环境、心理等因素的影响,农民尚未走出传统消费模式,消费品的需求受到一定限制。因此,要更新农民消费观念,摈弃陈旧、落后的消费观念和消费习惯,敢于消费、善于消费,鼓励积极消费。可以加强宣传、引导他们消费从重生存向重发展、重物质向重文化方向转变。强化消费示范效应,引导农民积极消费,加快农民消费的周转速度,从而加快农村消费品的更新换代。
大力提倡文明消费、理性消费、绿色消费。绿色消费是指以保护消费者健康为主旨,符合人的健康和环境保护标准的各种消费行为和消费方式。⑤扩大消费需求,并不是要鼓励农村居民铺张浪费,无节制地乱消费。现阶段,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等负面影响也越来越明显。在广大的农村地区,水、土地、粮食等污染也越来越严重,环境污染的形势不容乐观,此外,随着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人类可利用资源便会面临枯竭,因此要求政府一方面鼓励和倡导农民增加消费,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消费水平的同时,还要提倡绿色消费。通过宣传,引导环保主题,使环保意识深入人心,以实现消费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民族地区农村市场十分广阔,有效开拓农村消费市场,扩大民族地区农村居民消费需求是一项浩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整个社会的方方面面,上至国家中央政府、民族地区的政府及有关部门,下至民族地区的农村居民自身,需要全方位、多角度、长期共同努力才能实现。
注释:
①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州、海南、基本上代表了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
②国家统计局统计年鉴.
③贺菊煌.消费函数分析[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2.
④谭崇台.发展经济学概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51-67.
⑤尹士杰.消费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55-167.
参考文献:
[1]国家民委经济发展司.2005中国民族统计年鉴[R].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488.
[2]恩施州统计局.2003恩施州统计年鉴[M].
[3][美]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156.
[4]Milton.Friedman.A Theory of Consumption Functi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Princeton,1957:24.
[5]杭斌.经济转型期中国城乡居民消费行为的实证研究[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168-188.
[6]让农村消费成为扩大内需的助推器[EB/01].新华网,省略.
(一)对小康社会的认识
报告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什么是“小康社会”?实现了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就实现了目标? 我认为不止于此。报告中还提到人民民主不断扩大,人权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在党的文件里提到“人权”可能是第一次,应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进步。此外,报告提出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基础更加坚实,也是一个创新。另外,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全民享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明显提高,就业更加充分,收入分配差距缩小,社会保障全民覆盖,也是一个方面。还有建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整个社会有很大的进步。
报告指出,我国现在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即: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从经济到民主,一直到文化、资源,当这五个建设都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才可以说进入了小康社会,这是我对报告中小康社会的理解。
(二)城乡居民收入翻番目标值得期待
作为经济学者,我更关注报告提出的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10年翻一番的同时,实现城乡人均收入倍增计划,这无疑是一个里程碑。
现在很多人在测算,国民生产总值比2010年翻一番是比较容易实现的,只要我们保持7.1%以上的速度,就可以达到。十年后的GDP可能与美国相当,或者超过美国。
我国人均收入翻一番也可以实现,但可能会存在一些不确定性,有一定难度。要考虑通货膨胀、人口增加、城乡居民比例变化、城乡居民收入差别等一些因素,所以并不太好计算。有关收入的指标实际上现在有很多,有按人民币计算的人均GDP,还有在国际上按美元计算的GDP,2010年人均大概为3900多美元.还有有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最典型的统计数据是城乡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城乡居民收入是计算出来的,把城乡人口的比例和其收入引入计算,这个数字有时不太准确。有人说到2020年翻一番,应明确是城镇翻番、农村翻番还是人均翻番。我认为,十提出的城乡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应当是指城乡居民的人均收入可能更合理,或者更科学。若计算人均收入翻番所需年数,1980-2010年期间,居民人均收入翻番用了8.84年,1990-2010年翻番用了8.06年,2000-2010翻番用了6.91年,2013年离2020年还有8年。按照2000-2010年的速度差不多。城镇家庭也是一样,人均收入翻番用了7.96年。但如果以农村人均收入计算,则需要9.19年。所以若要分开算可能还是有问题,农村这部分达不到,因为现在城市和居民收入差三倍。这是根据可比GDP计算的,实际上比按照CPI调整需要的年份还要多,所以说农村的人均纯收入翻番的难度,比按CPI调整难度还大,需要加倍努力,需要好好研究。
根据国家统计局2011年12月公布的《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统计监测报告》,2010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估计为10046元,按2000年不变价,是2000年的2.73倍。如果以2010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基数,翻番后2020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将达到20092元。现在“十二五”里面提出要五年实现收入翻番,2020年前城乡居民收入有望保持7.3%-7.4%的增速,所以十年收入翻番也不是一个太高的数据,但应该说还有一定难度。如果翻一番的目标实现,标志着居民购买力提高一倍,这确实是一件值得期待、非常幸福的事情。
(三)实现小康社会的途径
如何实现小康社会,不是轻而易举的。正如报告所提出来的,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而且是科学发展,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这是关系我国全局的战略选择。
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2010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400美元,如按3000美元就进入中等收入阶层来计算,我国已经进入中等偏上国家的行列。但要注意和警惕堕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风险。即:当国家的人均收入达到中等水平以后,由于不能顺利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导致经济增长动力不足,最终出现经济停滞的状态。当今世界很多国家也存在类似的问题,像巴西、阿根廷、墨西哥等,在20世纪70年代均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但一直到2007年,仍挣扎在人均GDP3000-5000美元的发展阶段,并没有见到增长的动力和希望。
从我国国情看,经济发展起点低,以往曾依靠投资、出口来带动,若再照此模式,可能问题就非常大,因此要转型。但现在缺乏继续高速或者平稳增长的动力,而且存在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尚存一些争论)、创新不足、社会公平问题等。尤其是如果公平问题不解决,社会矛盾就将非常突出。当然还有金融体系和各方面的问题。通过对转型比较成功的日本和韩国的分析来看,要依靠转型、技术创新来保持经济平稳、快速和持续发展。
报告中提出,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如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报告也指出了明确的方向和道路,体现在五个方面:第一,要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实际上最重要的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第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第三,要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这是加快转变生产方式的主攻方向,必须改变需求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以推进城镇化为重点,着力解决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结构问题,包括推动战略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还有促进传统产业的升级。发展现代服务业都提到了,支持小微企业的发展,充分发挥各地区的比较优势,地区发展战略,加大对老少边穷地区、少数民族地区支持等。经济结构总体上要协调发展,城乡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其中经济结构主要还是产业结构的一些调整。第四,推动城乡一体化,实际上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尤其是提到了加大惠农、富农的政策力度,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第五,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要走出去,比如在技术、资本等方面。
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
(一)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首先,从我国外向型经济发展来看,我国出口产品结构不合理,中低端产品较多,一旦遇到国际金融危机,就可能出现大问题。而我国出口的高精尖产品又受到贸易战、贸易壁垒的制裁,比如轮胎和光伏的出口,这样下去如何发展?要增加内需,调整结构、转变方式、创新驱动都非常重要,要有自己的知识产权。
其次,从内部环境看,我国经济中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现在相当突出,地区发展不平衡、中西部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平衡、产业发展不平衡、不协调,大城市越来越大,农村越来越萎缩。
上述问题如果不解决,我国的持续发展就很成问题。应从以下方面推动改革:一是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这是报告中讲的。压缩产能过剩的一般加工业,关停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的企业。二是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健康发展,加快传统产业升级,加快发展生物、医药、信息、先进制造业等产业,实现传统产业更新换代。三是推动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壮大。目前我国的第三产业相对落后,如果服务产业发展起来,包括普通的服务业、金融业,将有助于拓宽就业渠道。四是支持小微企业,特别是科技型小微企业的发展。要对社会资本投资给予国民待遇,除法律特别规定外,应允许社会资本以参股等方式进入金融、铁路、航空、电信、电力与城市供水等基础和垄断行业。要增加市场主体活力,而不是国进民退,应该是民进国退。当然国家还要掌握一些重要的行业,这样整个国家就起来了,这才是结构性调整。五是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原来优先发展东南沿海,后来加快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推进中部崛起,开发西北,然后支持老少边穷、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实现产业协调、区域协调。
(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报告指出,要把全社会的智慧和力量集中到创新发展上来。主要是用科技创新来带动中国的经济发展。实际上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里面已经提到了。
当前我国自主创新明显不足。国家知识产权局有关负责人曾指出,近年来,我国知识产权保持持续增长,但仍然存在隐忧与不足。据初步统计,2010年中国平均每1.3亿美元出口才有1件国际专利申请,与美日等国的差距很明显,中国国际专利申请量仅为美国的27.5%。在国际专利申请公布量全球百强中,中国企业仅3家,在国际专利申请公布量全球前50名高校中,中国高校无一入选,这确实需要反思。
我国实施创新发展中的问题还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作为支撑创新的最突出的主体,企业的创新能力尤为薄弱。据统计,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只有不到10%的企业设立研发平台和研发中心。即便有研发创新,与国外的研发中心相比,研发规模和水平也相差很远。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只有0.71%,且自主品牌少。相比之下,欧美的很多大企业将利润的1/4、1/5用作研发。二是技术的转移和转化率较低。技术研发大部分在大专院校,由于不是研发企业,难以完成转移的过程。据统计,技术转化率不到10%。三是体制机制不健全,政策未能很好地落实。研发投入低、没有落实到位,很多地方财政比较紧张,实现也很困难。美国只要有研发,百分之百抵扣税款,而我们没有,也很难落实。由于体制机制不够健全,包括生产力要素、市场改革都未到位,所以企业对于研发缺乏足够动力,都是现得利,没有长远的规划。
要增强创新发展新动力,应强化以下方面改革:一是加强科研体制创新,以市场为导向,减少政府行政干预,完善支撑科技创新机制,解决部门之间的协调问题。二是科技创新应与产业调整相结合,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需要。三是解决科技与经济脱节、创新成果转移及市场需求问题。四是强化知识产权的保护。五是强化创新驱动的教育和人才基础。
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一)加快城镇化步伐是解决我国二元经济矛盾、缩小城乡差别的重要途径
城镇化既可以扩大消费,又可以消化过剩产能,还能够保证经济增长。我国现在所推动的城镇化与2002年以来启动的“城市化”进程不同,当时注重于大城市的外延和无限的扩容,而现在则更注重中小城市群。在城镇化的背后,不仅隐藏着巨大的内需扩容的空间,也是城乡二元体制的分拆与重塑的过程。走城镇化道路,就要建设更多的城市群,小城市的、集镇的群。实现农村人口在城镇居住,户籍也迁到城镇中,然后发展产业。
(二)将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与推进城镇化相结合,大力拓展发展空间
城镇化是我国经济持续发展极为重要的动力,城镇化水平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就有一千万农村人转化为城里人。稳妥推进城镇化,将推动基础设施建设所带来的投资增长,以及居民生活水平提高所带来的消费能力扩大,为我国扩大内需和调整经济结构提供动力。
我国城镇化率数据提高很快,但实质城镇化率却不高。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1年中国城镇人口为69079万人,占总人口51.27%。这是按照常住人口来统计。在城镇人口中,既包括城镇中的非农业人口,又包括常住在城镇区域内的农业人口。按照国际惯例,居民在一地居住6个月以上,即按照居住地的办法。但不同的是,外国没有户籍限制,而我国是有户籍限制的,真正的城里人只占总人口的26%左右。25%的人虽然居住在城镇里,却不是城镇人,而是农民工,劳保福利必须回到当地农村报销。由此看来,我国的城镇化还差得远,只有把农民变成城市人,享受医疗保险、户籍,才是真正的城镇化。
统筹城乡发展是解决当前我国面临的根本矛盾的重要途径,从国情上加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发展,在资源、土地方面应更加宽松,也有利于降低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成本。要把符合条件的农业人口逐步在城镇就业和落户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放宽中小城市和城镇户籍限制,这是农民享受教育、医疗、廉租房等城市公共服务的前提,也将使农民工在城乡之间的流动逐步稳定下来,为消费提供较大的增长空间,推动城乡差距问题的解决和维护社会稳定。
(三)城镇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三农问题”是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成败的重大问题。由于农业发展直接影响国家经济,占中国人口总量3/4的农村人口的生活状况是我国总体生活状况的最主要表现之一。没有农村的稳定就没有全国的稳定,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要真正解决“三农”问题,让农民富起来,扩大农村消费、提高内需,关键在于城镇化。把农民转型为城镇居民,改造为农业产业工人,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
我国农村实行土地承包制是非常大的进步,但是土地分散经营与农业产业现代化却格格不入。因为分散经营很难实现产业化,产前、产后合作很难展开,抗风险能力很差,仍然是靠天吃饭。在一些自然条件差、生存环境恶劣的地方仍然无法解决温饱问题,农业不仅受市场制约还受自然制约,农业收入极不稳定。由于耕种等农业生产模式多是单打独斗,懂得农业技术、农产品市场信息、具备一定的财务和营销管理能力,对于绝大多数农民来说都是做不到的。能否让农民通过转让土地承包权,或者土地、山林使用权,或者通过土地、山林入股的方式,让少数人集中去做呢?如果可以,林权的使用权是农民的,可以转包,农民还可以获得财产收入;今后对农民的征地也应该改变,不要去强行征地,而是采取入股的方式。入股可以多次分红,农民可以去当保安,既有财产收入又有工资收入。2010年广州亚运会征地时就采取了这个办法,没有强征农民的土地,而是让农民入股,农民每年都拿着分红,特别高兴,有能力的可以再去找工作,没能力就在家养着。然后就可以集中居住,建成一个居民区或者是小城镇,政府可以建立基础设施,农民变成了工人,享受医疗保险待遇。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建立新的居住区可以保障农业资源和投入资金实现效益最大化。因此,财产收入也是让农民富起来的途径之一。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报告指出,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分配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规范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一)我国收入分配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首先,我国劳动者的报酬占GDP的比重逐年下降,居民收入增速低于GDP和财政收入增速。自2003年以来,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连续6年低于GDP增速;自1997年以来,农村居民现金收入连续13年低于GDP增速,表明居民相应的产出没有得到相应回报。1999至2007年,国家财政收入年平均增速为20.2%,同期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仅为11.5%。
其次,收入差距明显偏大。1981年,我国的基尼系数为0.2927,2008年上升到0.48,实际上2010年为0.483,最高收入组的收入相当于最低收入组的8.3倍。低收入高消费倾向的居民消费能力有限,高收入低消费倾向的居民消费意愿有限,导致我国居民平均消费倾向不断下降。根据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联合中国社科文献出版社最近的《社会蓝皮书――中国社会创新报告》,我国改革开放丰硕成果背后隐藏种种复杂的不稳定风险,贫富差距正在进一步扩大,逼近社会容忍线。城乡差距也很大,当前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比达到3.3倍,国际上最高是2倍。
第三,公共服务在政府总支出中比例偏低。2008年人均GDP3260美元,2007年教育、医疗、社会保障三项支出占政府总支出的比重为29.2%,与人均GDP3000美元以下的国家和3000-6000美元的国家相比,分别低13.5和24.8个百分点。由于政府公共服务支出总体不足,居民自身收入又较低,从而挤压了其他消费。
第四,收入分配还存在一定的不公平、不合理现象,影响社会的公平与稳定,对经济发展十分不利。
(二)改革是解决收入分配问题的根本途径
收入分配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必须通过改革来解决。现在制定收入分配方案,主要是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一是在提高劳动者报酬占比方面,除继续完善低工资制度外,主要通过加大对劳动技能和在职培训等方面的公共投入,提高劳动力价值。二是加大财政税收在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中的调节作用。在二次分配领域,要改革税收制度、增加政府货币性支出,个税增收按照有利于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的原则设计,同时根据每年的通货膨胀率和收入水平,进行适当调整和扣除,并考虑地区差异。所得税起征点要体现扶低、扩中、限高原则。三是深化垄断行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完善对垄断行业工资总额和工资水平的双重调控政策。四是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五是增加财产性收入。在农村推进和深化土地制度改革,让农民分享土地升值收益。六是建立起覆盖全社会的社会保障体系。这个现在正在做,覆盖面基本上扩大了,但是保障水平还是比较低的。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报告指出,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加快改革财税体制,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完善金融监管,推进金融创新,维护金融稳定。
(一)继续深化金融改革,打破金融垄断,发展合作金融、民间金融
在我国,大银行的存贷款业务量大约占据了整个市场份额的70%,服务对象是大企业,所以中小微企业还是缺钱、缺贷款。因此,要发展中小金融机构,发展合作金融、民间金融。民间金融的合法化、阳光化、规范化非常重要,应赋予民间金融一定的法律地位,促其规范。
温州改革已经试水了。2012年3月份,温州改革试验区推出12条措施,最近细则也出来了,比如发展小额贷款公司、允许部分小额贷公司转为村镇银行等等。有人认为,细则对小额贷款公司转变为村镇银行没有着力提,我个人认为小额贷公司不一定都要转为村镇银行,有条件的可以转。设想一下,如果转为村镇银行,转为城商行,城商行再往国际银行发展,就可能不为农村服务了。小额贷款公司恰恰是农村小额金融最需要的,是普惠式金融,甚至是熟人金融,用不着抵押、担保,春天借了秋收就还了。村镇银行还有管理的问题,按照金融机构来做,满足资本充足率要求,要有专门的管理人员。
另外,要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我国发展资本市场过程中面临的最大的问题是在发展股市、股权融资方面。我国股权交易市场规模很小,而且风险很大,所以我主张现在要重点发展债券市场。不是国债、金融债,而是要发展企业债、公司债、可转换债,甚至可以发高收益债,就是垃圾债券。然后是发展基金市场,公募基金、产业基金、创投基金,也包括私募股权基金,这样可以长线投资,不直接扰乱市场,投资于未上市企业,等上市后再退出,或者用其他资产重组办法退出,对稳定市场非常有好处。再有发展衍生品市场。目前即将恢复国债期货交易,以后还要搞期权市场。有人说这个对股市有冲击,但国外经验表明,金融衍生品对于稳定市场还是有好处的。通过投机、买空卖空、套期保值、发现价格,避免市场大的波动,对现货市场有好处,所以我们还会逐渐发展。因为目前我国间接融资的比例仍较大,银行融资受计划影响非常大。城镇化资金哪里来?还得靠资本市场,建立或改组为股份公司,可以发股票、债券,也可以发地方融资券,所以要放开这一块,然后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
此外,应加快人民币国际化步伐,增强人民币话语权。尽管我国资本项目还没有自由化,但有一个好处,可以防止热钱流入流出,但是如果人民币不能自由化,可能永远不能成为国际货币,很多事情也不能做,而且会吃亏,所以这也是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完善金融监管体系
金融监管体系实际上与对外金融环境、对外开放有很大关系。比如2008年美国的次贷危机以及此后2008、2009年的金融危机,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衍生品的创新,必须要加强监管。另外金融业务综合化、现代化也要加强监管。美国吸取教训进行了改革,奥巴马2010年签署的美国金融改革法案,提出来如何统一监管,另外加大了美联储的权力。这对于各国的监管是个重要启示,要走综合监管之路,加强宏观审慎的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