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优质医疗服务理念

优质医疗服务理念范文

发布时间:2024-01-16 10:17:36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优质医疗服务理念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优质医疗服务理念

篇1

根据在全省卫生系统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要求,今天我们召开动员大会,贯彻落实上级精神,动员部署我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下面就我院开展好此项活动讲几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充分认识开展活动的重要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保健意识的增强,对医疗服务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虽然近几年医院在学科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医疗设备配置、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不错的进展,但是医疗服务却成了制约医院发展的瓶颈。医院如果要实现全面发展,在社会竞争处于不败之地,就要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向患者提供满意的医疗服务,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病人前来就诊,才能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的开展,为病人提供安全、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使护理服务更加贴近病人、贴近临床、贴近社会。全院干部职工要从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出发,牢固树立“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把病人的方便不方便、满意不满意作为我们工作日常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当作检验我们医疗质量和服务态度的试金石,我们一定要最大限度地维护好落实好广大患者的健康权益。

二、抓住重点,准确把握活动的主要任务

为确保把这项活动开展的既轰轰烈烈,又扎扎实实,必须把握好以下几点:

(一)增强参与意识。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是医院每一位职工的事情。只有人人关心,人人有责,人人参与,才能将这项活动开展的既轰轰烈烈,又扎扎实实。希望大家齐心协力、齐抓共管,从每一天开始,从每一位病人开始,从每一件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将服务理念、服务意识、服务行为落实到实际工作中,让病人来到医院放心,住在医院安心,走出医院称心。

大家要充分认识到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是医院实现既快又好发展的战略性举措,是医院重树形象的重要手段,因此各科室要切实把活动组织好、开展好,对涌现出来的好人好事,模范典型等进行积极上报,医院将以此作为评选年度先进的重要依据。

(二)(来源:文秘站 )措施有力。各科室要根据自身特点认真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既要有真诚服务的具体行动,切实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做到责任明晰、重点突出、实施到位。

1、要坚持把“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融入到日常管理工作中,实行“一站式”服务,各服务窗口实施开放式和零距离服务,缩短与病人之间的距离。首问(首诊)负责制落实到位,医护人员耐心答复患者的一切问题,指导就医,解除患者疑虑;耐心解答、处理每一位患者的咨询和诊疗,做到事事有人管,件件有着落,提供无缝隙医疗服务,落实“帮、办、陪、送、访”(入院有人帮、住院有人办、检查有人陪、出院有人送、回家有人访)。

2、转变服务理念。“医院是一种特殊的服务行业,既然是服务行业,从某种意义上说,服务的好坏决定了医院的命运”。我们要改变以前陈旧的服务理念,要从被动地等待病人上门求诊到为病人提供周到的服务,将病人永远放在第一位,珍惜每一次服务机会,让病人能真正感受到我院在服务上面的改变。

3、提高主动服务意识,加强基础护理工作。用实际行动做到从被动服务到主动服务,从主动服务到感动服务;推出特色服务,推动护理工作再上新台阶;公示护理服务项目,自觉接受社会监督;明确目标,责任到人;加强监督检查,不断总结经验;探索护理新模式,发掘优秀护理人才。

4、行政职能科室,要经常深入临床一线,调查了解临床需求,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关心每一位职工的思想、生活、工作。当好领导的参谋助手,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传,一切为临床一线服务。总务后勤科室牢固树立为临床服务、为职工服务的思想,做到每周有一天固定下临床科室,发现问题及时办理,并及时下修、下送,保障临床供应。

(三)宣传到位。活动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宣传工作,采取有力措施加大宣传力度。宣传工作要声势浩大、形式多样、深入人心。全院干部职工在工作中要注意总结积累经验,发现好人好事及好的做法,及时上报办公室,更要注意发挥应有作用,勇于创新,善于撰写,及时报导,以弘扬医院正气,树立好的典范。医院在活动结束时对涌现的好人好事予以表彰和奖励。

三、加强组织协调,确保活动收到实效

篇2

一、病人满意度基本含义

病人满意度是指人们基于在健康、疾病、生命质量等诸方面的要求而对医疗保健服务产生某种期望,对所经历的医疗保健服务情况进行一种评价。

二、对象与方法

1、对象:对2010年7―12月出院的共12536例病员的满意度进行调查。由医院医患关系促进处每月定期向全院出院病人发放“出院病员医疗服务质量满意度问卷调查表”,并通过邮局邮寄方式进行发放、收回。

2、方法:问卷调查内容主要包括门诊服务、医疗技术服务、住院服务、综合服务四大项,在每一大项中对调查对象细分到每一服务窗口,医疗辅助窗口、后勤服务窗口以及病区诊疗组、护理组;窗口单位主要对服务态度进行调查,病区对诊疗组、护理组服务细节进行调查,医院信息中心自编软件系统,对回收的每一张满意度问卷表录入系统,通过自动统计数据的方式,计算出各窗口科室、科室诊疗组、护理组的满意度情况、汇总意见和建议,并将满意度、意见和建议每月定期反馈给各科室,医患关系促进处督促各科对病人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进行整改并监督落实。

3、结果

三、不满意的原因

1、医疗服务差、医务人员责任心不强、态度不好、告知不到位、沟通不及时。

2、B超、放射科检查人员多,排队时间长,B超检查不够仔细检查这些很大程度上影响病人的满意度。

3、送开水不及时;病房不安静,陪护人管理不好;卫生间卫生差,饭菜种类少、口味差。

4、告知不到位、沟通不及时,个别治疗结果不理想,护理操作不熟练。

四、对策

针对以上影响满意度的原因及可能的不良后果,医院采取相应措施来提高满意度,从而提高服务质量,减少医疗纠纷。

1、加强服务意识,改善服务态度从提高医务人员素质入手,不断强化医务人员的优质服务意识,树立“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医院医患关系促进处定期召开工休座谈会,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不足之处,进行整改。

2、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医院管理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提倡人性化服务,要求在实施整个医疗、护理服务中,都要以病人及健康人的需求为根本出发点。在医疗活动中,加强志工队伍的培训,提供优质的导医服务;优化医疗流程,中西药房合并、分诊区挂号缩短了就诊时间。真正做到了从“以医疗为中心”到“以病人为中心”服务转变。

3、医务人员应加强责任心,认真履行告知程序。工作中应及时告知病人信息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缓解病人焦虑和等待的烦躁心理;在沟通中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护理部为护士印发了《常见疾病手册》,便于护士做好健康宣教。

4、对于病人费用问题,每日费用清单应及时发放,对病人存在的疑问第一时间解决做好费用解释工作,给病人及家属一个满意答复。

5、改善病房环境,做好陪护人管理,对餐饮的模式进行改革,合理营养的饭菜也是对病人最好的治疗,医院开展营养讲座,加强病人合理的营养配餐意识,做到一切为了病人,一切为病人健康服务。

篇3

中图分类号:D41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11-0000-01

如何使思想政治工作丰富内涵、扩大外延、增强活力、巩固医院地位,使思想政治工作少做虚功、不做无用功,促进两个效益的发展,笔者认为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一、要深刻了解医院服务理念管理的内涵

企业内部服务质量决定员工满意度,员工满意度决定员工忠诚度,员工忠诚度决定员工工作效率,员工工作效益决定顾客(患者)所获价值,顾客所获价值是服务的核心,它连接着企业(医院)内部员工管理和外部的市场经营;顾客(患者)所获价值决定顾客满意度,顾客满意度决定顾客忠诚度,顾客忠诚度决定企业(医院)获利能力,企业获利能力再决定企业内部服务质量和员工满意度。

作为关乎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老病死的医疗卫生服务事业,存在着对医疗服务理念管理的意识强化,医院需要认识到服务理念管理即观念转变对医院经营效益的影响。

二、不断探讨医院服务理念管理

服务理念管理能够让医院在经营过程中达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平衡。作为非营利性医院,医院经营管理的目标是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对于医院经营活动来说,经济效益是直接的,是最终的追求目标。但是,作为医院经营者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良好经济效益的获得有赖于良好的社会效益为前提,社会效益高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是医院稳固新老患者,吸引更远区域患者的决定因素,是医院寻求可持续发展,不断获得经济效益的关键。医疗效率、医疗服务质量、医疗费用等是评价医院社会效益的指标,医院的收入状况、盈利能力等是评价医院经济效益的指标。医院管理者只有树立社会效益为先,注重服务好医院员工,提高医院员工满意度,才能提高医疗效率、医疗服务质量,降低医疗费用,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只有高效的医疗、优质的服务、更低的价格,患者满意度才能提高,患者的忠诚度和医院的经济效益才能保证,经济效益的提高反过来进一步促进社会效益的提高。因此,服务理念管理模式链接着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追求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相互促进提高。

1.服务理念转变是由医疗特殊性决定的。医疗作为一种服务,不但具备了服务相对于产品的特殊性,还有一些自身的特性。医疗服务是一种高度专业化的服务,具有人力密集、技术密集、资讯密集等特征;医患双方在对疾病诊治的信息和知识的掌握上存在着不对称性。医疗的特殊性决定了医院员工和患者对医院的特别重要性。特别是医护人员在医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他们的工作满意度将会直接影响到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工作态度、工作效率等多个方面。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关系到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态度将会直接影响到医患沟通和医患关系。另外,医患间的信息不对称决定了患者的重要性,正是由于患者对医疗信息的缺乏使得他们在就医时更多会考虑自己以前的就医体验和医患以外第三方对医疗信息的介绍。是否在医院有过满意的就医体验,其他人对医院是否有正面的评价都将极大地影响他们的就医选择。因此,医院必须关注于满意的员工为患者提供满意的就医体验。

2.服务理念管理是打造医疗机构核心竞争力的必然要求。市场和竞争要求医院打造核心竞争力,形成持久的竞争优势。医疗机构的核心竞争力是诊疗技术、医院管理、创新能力,即医院文化。优势的医院文化其实就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文化,在医院内部管理上,以员工为本,提高员工的满意度、忠诚度;在医院外部经营上,以患者为本,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忠诚度。致力于员工满意度和患者满意度为医院宗旨的医院文化就是医院的核心竞争力,也是医院服务理念管理的良性循环。

3.服务理念管理是转变医院营销理念的必然要求,对于医院营销,大家首先想到的是铺天盖地的医疗广告、转诊回扣等歪曲认识。对此,医院管理者只有把营销理念转变才能找到答案。医院迫切需要树立一种追求员工、患者、医院、社会多赢的营销理念,这种营销理念的指导思想就是服务理念管理。

三、明确医院服务理念管理的内涵

1.医院对员工的服务除了增加医疗设备,服务设施的配备外,工作时间安排、工作协调、管理制度完善、落实,员工责、权、利分配以及对员工的关心和支持等是医院实际运作的内容。临床一线人员的满意度直接决定了他们的忠诚度和工作效率;他们的忠诚度和工作效率决定了他们在工作中确保患者的利益和价值:即诊断明确和诊疗有效,对患者心理、社会因素的关注,以及为患者就医提供方便,对医疗费用的解释以及大处方、滥检查的相对减少等;只有患者获得他们期望的价值,才会对医院技术、服务、收费等多个方面满意,才能保证患者的满意度;满意的患者很大部分会成为医院的忠诚患者,忠诚患者在有新的医疗服务需求的时候,会再次到医院就医,会向其他患者称赞医院,推荐医院;忠诚患者的长期价值会使得医院业务量增加,医院经营成本降低,医院品牌形象改善,医院竞争力增强,并最终确保医院核心竞争力的提升;良好的患者感受、评价及医院的竞争能力将会进一步提升医院对员工的服务质量和员工的满意度、忠诚度。

篇4

1.1 背景

20世纪70年代,美国心身医学家恩格尔提出了新的现代医学模式,即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其主要特征是强调尊重患者的生命价值,其内在要求就是人性化服务。人性化服务就是要以人为主导,尊重和满足人的基本需求和愿望,从而调动人的积极性,发挥聪明才智,使其能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达到双赢。医院的人性化服务就是强调对人信念的秉持,尊重患者的个别性,核心就是尊重患者的生命价值、人格尊严和个人隐私,是在医疗服务中一切以患者的需求为根本出发点,要充分体现出对患者的尊重和理解。具体包括2个方面:产品质量和服务态度,也就是医技和医德。作为一个医生,按照标准流程操作治病救人,态度上不给患者造成心理伤害,经济上不给患者造成额外负担,就可以说是尽职尽责。

1.2 现状

尽管医院人性化服务理念推行以来极大地推动了卫生事业的进步,但近年来医患关系却不容乐观,主要是部分医院一味追求医疗设备等硬件设施的先进,而忽视了与患者之间的信息和情感的交流,不能从患者心理和生理、医生专业和道德素质出发,解决医患之间存在的问题,导致医生与患者互不信任的尴尬局面。另外,医护人员行为规范缺失、老百姓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和医院所能提供的服务水平之间的矛盾、医疗经费少、资源严重匮乏及就诊压力大等诸多因素也是造成人性化服务缺乏的原因。作为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的医院,要求在医疗服务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以患者为中心,重视“病”的同时更应当重视“人”的整体性,形成一种医患之间和谐与合作的气氛,达到使患者满意的效果。

2.医院实施人性化服务的意义

2.1 有利于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和谐医患关系是医患双方在预防、治疗和康复疾病的实践过程中以互相尊重、信任、理解、支持和爱护为基础,以道德和法律这一双向双重规范为依据而建立的一种特殊人际关系。患者对医院服务品质的评价主要反应在医疗服务的连续性,患者来到医院,首先关注的是服务,其次是医护人员的专业能力及水平,这些集中体现了患者对医院服务的共同心声--人性化服务。在这一过程中,医患双方以互相尊重、信任、理解、支持和爱护为基础建立起来的这种特殊关系,是和谐人际关系的理想状态。这不仅是医患双方的客观需要,也是医患关系得以存在和发展的需要,更是影响和关乎全社会安康、和谐的需要。

2.2 有利于转变医院管理模式

医院的责任就是服务,要为患者提供高效、优质、低耗、便捷的服务,这就要求医院一切都要站在患者的角度着想,要转变管理模式,走出经营管理上只追求经济效益、忽视医德医风建设的误区,要牢固树立“一切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狠抓医德医风建设,强化服务意识,改善服务态度,树立良好形象,主动接受患者的监督。要始终把文明服务作为形象工程常抓不懈,做到医院管理科学化、医疗工作规范化、医务人员礼仪化,病房设施宾馆化,努力为患者提供规范、优质、周到、温馨的全方位服务。

2.3 有利于医院适应市场竞争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医院的外部环境已发生了巨大变化;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进展,政府对卫生事业的政策、理念也在变化,由过去的“办医院”转变为“管医院”。市场经济环境中,越来越多的其他经济成分在宏观政策调控下进入医院并被推向了市场。政府对医院的财政拨款逐年减少,打破了医疗行业长期以来的垄断地位。医院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适应目前的医疗市场;同时,必须看到在医疗技术、设备和环境相近的情况下,医疗服务就成为主导患者选择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深入开展人性化医疗服务中,只有始终把患者的利益放在首位,把服务工作做深、做全、做实,才能创建出人性化服务的品牌医院,以适应医疗市场的竞争环境。

3.加强医院人性化服务的思路

人性化服务是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也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必然要求。要将人性化服务的理念融入医院管理全过程,需要医院在已有的服务层面上,在生活、生理、心理、安全和精神等方面,更加深入、全面、细致地为患者着想,使其感受到一种温馨感、亲切感和家庭感,促进其早日康复。

3.1 创建人性化医疗服务环境

良好的就医环境不仅可以缓解患者紧张的心理,而且对患者本身也有一定的帮助。医院的门诊大厅及各诊疗室不仅要装饰美化,而且要有明显的标识,同时诊室布局合理,注重保护患者隐私。整个诊疗区内以清新明快的色调为主,辅助以绿色的植物点缀,可以为患者带来视觉的享受;就诊区整洁卫生、温度湿度适宜,给人以安定的感觉;有序的就诊环境配以低缓的音乐,可以舒缓患者的烦躁、焦虑情绪。人性化的医疗服务需要注重每一个细微之处所带给人的感觉体验,努力满足患者的需求,给患者带来全新的舒适体验。在建筑设施方面充分考虑患者的需要,建立残疾人通道,增设扶手,楼梯和电梯口摆放推车、轮椅等,免费供患者使用;同时建有现代化的医疗信息系统,实行“一站式”服务,简化各种流程,如电子叫号、电脑和手机预约挂号、网络医疗咨询等,即节约了时间,又方便了患者;窗口单位采取弹性工作时间,高峰时段增开挂号窗口,门诊增加诊室分流患者,节省就诊时间等,充分体现人性化的医疗服务环境。

3.2 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患者成为医疗活动的主体,医院要始终围绕着患者的利益来工作。这就要求医疗行业转变服务观念,形成主动服务意识,变“要我服务”为“我要服务”,真正做到“以患者为中心”,才能使患者安心、家属放心,同时优质的服务又是医护人员获得患者尊重的前提条件。以往的观念认为,作为医生只承担治疗的任务,如今,医生应该摆正自身的位置,医生应该是患者在医院的接待员。患者来到医院都是带着病痛的,医生应该以如何使患者满意地离开医院为己任,满足患者在医院所提出的一切合理要求。患者到医院不仅要解决病痛,更主要的是追求一种让自己身心满意的服务。

所以患者更应该是来医院需要服务的顾客,医院的任务就是要满足顾客的要求,治疗本身是作为医院所提供的基础服务之一,医患关系也应该与时俱进,将以往简单的治疗关系,彻底地转变为沟通关系,从入院到出院时刻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患者的需求,及时纠正医疗服务中的不足。医护人员应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要时时理解患者的心情和痛苦,处处尊重患者及家属的权利,只有这样,医院的亲和度和信誉度才能不断得到提高。

3.3 建立严明的管理监督机制

医院要建立严密的医疗质量控制与事故预防体系,制定成熟的工作制度、规范的管理程序和标准化的考评系统,不断完善预防事故发生的措施,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特别要着重加强服务沟通和协作,服务中的运行不畅、“接口”不严、管理不到位和“链条”脱节现象,在很大程度上是与医护人员和患者之间缺乏理解、沟通、包容与协作等密切相关的。

要消除服务中的空白与盲点,避免服务中医护人员的缺位和错位,克服服务中各个环节的脱离,建立健全促进人性化服务质量持续改进的纠错机制和应急处理机制,努力实施“安全无缝隙管理”.医院要大力转变思想,实现服务方式由粗放到精细、由被动到主动、由服务指令到服务承诺、由服务推诿到服务协作的根本转变,确保服务过程流程通畅,协作严密。同时要抓好服务监督检查,要实现人性化服务要求落实到位。要做到这些建立一套科学的监督检查考核机制是关键,不仅要检查医护人员是否按规定的程序要求操作这样的硬性规定是否落实,还要检查医护人员在服务过程中所表现的情感态度、心理素质、应变能力和责任心等软性要求是否落实到位。

篇5

文章编号: 1672-3783(2008)-4-0014-02

【摘 要】随着医疗市场的开放和医疗费用的逐年上涨,医疗机构所面临的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患者对医疗机构的选择也有了更大的空间。谁能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满意的医疗服务,赢得患者的信任和满意,谁就将成为最大的赢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因此,加强医患沟通,实施医患沟通制度,明确医患沟通的内容,并通过培训改变服务观念,为医患沟通制度的实施提供组织、人员、制度的保障,是改善医患关系,减少医患纠纷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医患关系 医患沟通

随着医疗市场的开放和医疗费用的逐年上涨,医疗机构所面临的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患者对医疗机构的选择也有了更大的空间,因此,谁能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满意的医疗服务,赢得患者的信任和满意,谁就将成为最大的赢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因此,加强医患沟通,减少医患纠纷,创建让患者满意、放心的医院已成为医院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培训改变服务观念,为医患沟通制度的实施提供组织、人员、制度的保障,是改善医患关系,减少医患纠纷的有效措施。本文作者所在医院近年来在此方面做了一些尝试,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医患矛盾。

1 加强医患沟通的必要性

1.1 医患纠纷增加的原因

医疗服务中医患双方的信息不对称 “信息不对称”是指在交易的过程中,交易双方对于商品的质量、性能等信息的了解的程度不同而出现“信息不完全”或“信息不对称”[1]。在医疗服务中,由于患者缺乏专业知识,往往会根据自己的主观愿望来要求医生或者对医生言听计从,这种由医患双方认知差异造成的信息不对称是许多医疗纠纷产生的源头,再加上近年来一些媒体不负责任的推波助澜,使得现在医患关系非常紧张,许多患者都认为医生只想着怎样从病人身上挣钱,多开药,开好药,开贵药,收红包,而不注重治疗效果,由于这种认知上的不对称,有时会引起患者以暴力方式来解决医患纠纷,这些事情目前是愈演愈烈,造成了“医者不敢医,患者不敢就医”的局面。

1.2 医患沟通不当所致 传统医学模式只注重对疾病的生物治疗,却对患者社会与心理关注度不够,医生通常都“治病”,不是“治病人”,要么对患者态度冷漠,要么根本不尊重患者的知情同意权,单方面根据自己的主观意愿进行诊治活动。据统计,九成以上的医患纠纷都源自医患沟通不当[2]。

2 实施医患沟通的运作方法

2.1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塑造良好的组织文化 一个人的医德水平与其整体道德水平是一种正相关的关系,即是说一个人不可能整体道德低下而医德高尚,也不可能是医德高尚而整体道德低下,在以加强公民道德教育为主的基础上加强医德医风教育,并在医院内部塑造一种以救死扶伤为天职、以爱岗敬业、努力做好临床工作为个人价值体现,自觉尊重病人各项权利,自觉规范自己的各种行为的医院组织文化,让每一个医德低下的人无法在医院立足,医患纠纷发生的概率也必然会降低。

2.2 推行首问负责制,确定医患沟通的内容 医院要以行政命令的方式强制推行首问负责制,规定医生在诊疗过程中必须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疾病的诊断情况、主要治疗手段、重要检查的目的及结果、治疗所需大概费用、疾病的预后及转归等内容,并且在诊疗工作中实行费用清单和住院费用一日清单制。同时还要听取患者家属的意见和建议,回答家属想要了解的问题。

2.3 加强培训,改变服务观念 在实施医患沟通的过程中,医院应对各类人员进行以转变观念作为重点的分层次培训,培训以服务理念、服务中的礼仪、服务技巧以及沟通的艺术技巧等为主要内容,通过培训改变全院职工的服务观念和服务技巧,树立自觉为病人服务的思想。

2.4 定期进行满意度的调查 医院设计病人问卷调查表,调查表应罗列各种应向患者告之的问题,如病情解释、治疗方案的同意权等,然后定期对门诊及住院病人进行调查,通过调查了解医院在实施医患沟通的过程中哪些环节存在不足,然后有针对性地解决。

2.5 医院要为医患沟通的运作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医院应该为医患沟通制度提供以下三种保障措施:

2.5.1 组织保障 成立“医患沟通”实施领导小组,由院长、党委书记任组长并负总责,由业务副院长具体指导,由院办、医务科、护理部等职能部门具体实施,在临床各科室中进行推广。

篇6

核心价值理念的实现在于培育、在于教育,这也是该院实现“建设学习型创新型三级综合医院”愿景的重要手段。在医疗系统开展的“医院管理年活动”“三好一满意活动”“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和“行风评议活动”中,该院始终坚持将价值理念教育贯穿于医院管理活动的全过程。

该院对新职工进行入职教育,对医护人员、机关后勤人员、开方医生分别进行分层教育,进行医疗法规、核心制度教育,在医护人员中开展“四爱三新”教育活动,使教育常态化。在初步形成了医院文化体系的基础上,建立了医院网站,公开接受油区人民监督。在管理中上,将严格管理与人性化管理有机结合,营造为医院建设出力有功,为医院发展奉献光荣的良好氛围。同时,该院领导带头学管理、学法律,每月按时为职工制定服务理念教育学习内容,并将各类公益性活动制度化。

创新服务机制

在核心价值理念的指导下,该院创立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机制,保证了医院核心价值的实现,并逐步形成了一套服务机制。

通过实施医疗服务“三级承诺制”、《优质服务规范200条》《河南省便民惠民医疗服务40条》,该院不断改进医疗服务质量,患者满意度不断提升。通过签订《廉政建设责任书》《医院纠风工作责任书》,强化了医务人员行医规范,严肃查处收“红包”、收回扣和接收其他不正当利益现象,同时,公开接受投诉、严肃查处违法违规、损害患者利益的行为。首创“两访四会”活动,实施“无过错投诉处理”,只要患者不满意,无论医务人员是否有过错,都实行责任追究。每季、每月度对患者满意度进行考核,设立院领导接待日、门诊值班主任制度,接受新闻媒体监督,全方位接受社会监督,同时将对患者满意度的考核量化,纳入医院综合目标考核。

优化医疗环境

篇7

医院决战在市场,市场胜负看营销,随着经济的发展、医改的推进,医院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一个医院能否在这场竞争中获得最终的胜利,除依赖于雄厚的医疗技术,还取决于它是否拥有先进的营销观念和有效的营销策略,而特需门诊这个在20世纪90年代经济发展的产物,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分得一杯羹,更是离不开医疗服务营销。

医疗服务营销的概念及特点医疗服务营销是一个涉及医疗技术、服务态度和服务环境等许多方面的综合性系统活动,优质的服务是服务营销能否成功的基础,是医院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吸引服务对象前来就医的关键。医疗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医疗服务营销具有不可感知、服务的生产与消费同步进行、不可贮存性、服务效果的个体差异性、不能运输、大规模地生产服务受限等特征。

医疗服务营销在特需门诊中的应用. 对所有客户进行市场细分,建立客户管理系统,培育忠诚客户 有研究表明l3]:就医院利润分配来看,有8O 来自于的忠诚顾客,而其他的8O 顾客仅创造了2o 的利润。作为特需门诊的利润分配也有类似于整个医院的情况,对所有客户进行市场细分,针对不同的顾客设计不同的营销模式,提供个性化的服务项目,以适应不同的需要,培养顾客对特需门诊的忠诚度,忠诚度不仅可以带来巨额利润,而且可以降低营销成本。

篇8

一般医院门诊都是接诊病情较轻的患者。根据门诊就诊者的病情、需要处理的迫切程度以及健康情况,分为一般门诊、保健门诊、急诊门诊三种。门诊作为医院最基础的科室,进入门诊的患者数量多、伤口类型复杂,门诊护理人员往往工作压力大,工作任务繁重,加上与患者接触时间短容易导致之间沟通不畅存在引发护患纠纷的风险。介于此,本文分析使用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在门诊护理中的实践效果,现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我院门诊收治的患者66例,纳入标准:①患者依从性良好,能够较好配合医护人员完成相关治疗与护理工作[1];②患者监护人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排除器官功能障碍性疾病[2];②排除恶性肿瘤、各种精神病患者[3]。所有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3例。实验组男性19例,女性14例,年龄在17-70岁之间,平均年龄(42.71±1.26)岁。对照组33例,男性20例,女性13例,年龄16-69岁之间,平均年龄(43.12±1.82)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

实验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模式的基础上渗透进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具体工作包含:①理念树立:在门诊护理工作中全面树立优质护理服务理念,通过对门诊护理人员的培训在提高护理人员护理水平、护理质量的同时增强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转变自身的服务态度。②加强心理护理: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发现患者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加强对患者的心理疏导,整个护理过程耐心,尽量使用通俗的语言与患者交流,在日常的护理工作中尽量体现消除患者存在的心理压力。③加强健康教育:通过与患者的沟通向患者介绍其疾病的相关知识,让患者对自身疾病有一个正确的理解,鼓励患者建立起一个战胜疾病的信心。④用药护理:嘱咐患者用药注意事项,向患者充分介绍用药的剂量、数量以及规格,输液过程中注意患者的变化,嘱咐患者如遇不适应立即反馈。⑤疼痛护理:在帮助患者处理伤口的同时强化疼痛护理,通过交谈转移患者注意力,告知患者伤口的注意事项。⑥在各种治疗过程中,由于可能一个小动作就会引发患者的不理解,因此护理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应该尽量保证动作熟练、反应灵活,谨慎面对患者,尽量以专业的服务与操作获得患者的认可。

1.3疗效评价标准

采用医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进行分析,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满意率=(非常满意+满意)/例数×100%。

1.4统计学分析

应用 SPSS l6.0软件分析,计量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数据对比采取X2校验,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2.结果

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情况

实验组非常满意29例,满意2例,基本满意1例,不满意1例,对照组非常满意5例,满意8例,基本满意9例,不满意11例,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目前,不断发展的医疗水平以及不断提升的医疗服务质量使得人们对护理服务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4]。患者在进入到医院门诊后,不仅希望能够获得专业的医疗诊断,还希望能够在心理上得到尊重。正是在这种影响下,优质护理服务理念被提出,并且被广泛应用到实际临床工作中[5]。优质护理服务理念以患者为本,站在患者的角度加强对患者服务质量的提升,重视患者内心,从而为患者提供全程人性化的护理服务。本次研究中在常规护理模式的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服务理念,能够从本质上提升护理工作质量、丰富护理工作内涵,完善护理工作体系,获得良好的临床护理效果。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对66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实验组总满意31例(93.94%)明显高于对照组13例(39.69%),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在门诊护理工作中采用优质护理服务理念能够有效提升护理满意度,促进护患关系和谐,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郭晓秀.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在门诊护理工作中的探索与实践[J].内蒙古中医药,2014,53(20):149.

[2]张胜琴.优质护理服务在门诊护理工作中的实践与评价[J].内蒙古中医药,2015,11(01):94.

篇9

1、改善服务流程,提高工作效率。按照“程序最简、效率最快、时间最短、服务最优”的要求,“县区域医疗卡”的实施简化了就医环节,缩短医疗流程,提升工作效率,使就医流程井然有序、顺达通畅;开设急诊急救绿色通道,实行24小时急诊服务和检验检查结果限时报告制,门诊实行义务导医、导诊服务,确保患者就医方便、快捷。

2、加强医患沟通,改善服务态度。针对部分医护人员服务意识不强等问题,我们不断加强对职工的教育和培训,增强职工的服务意识,要求全体医护人员牢固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增强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改善服务态度和服务方式,赢得患者的信任和理解,缓解医患矛盾,建立和谐医患关系,提高患者满意度。

3、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完善医疗服务水平。一是继续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医疗管理理念,全面加强医疗质量工作,牢固树立质量意识,不断提高医疗整体水平;要求医务人员自觉执行医疗安全核心制度。 二是督促、检查及监督。经常深入各科室,督促、检查各项规章制度及诊疗操作规范的执行情况。建立安全排查制度和工作查对制度,重点检查科室存在的安全隐患,发现问题及时采取应对措施。三是规范医疗文书的书写,提高病历质量。四是组织医务人员学习国家有关的卫生法律法规,提高医务人员的法律意识、质量意识、风险意识、服务意识和安全意识,加强医疗安全知识和业务技能教育培训。五是加强临床护理工作,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积极开展“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活动,先后制定了活动实施方案,召开了动员大会及活动的实施计划。强化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加强基础护理,改进护理服务措施,进一步规范了临床护理工作,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

 二、管理运行状况

1、加强院务公开,让患者明白消费。针对新农合报销流程和比例、药品价格等热点问题,我院在门诊大厅和门诊收费处、住院收费处、新农合报销窗口等醒目位置,利用电子显示屏或展板对社会全面公示,公开了药品、检查、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门诊、急诊、住院、输液等就医流程。

2、近年来,从各科室认真筛选了多名积极上进、爱钻研业务的技术骨干到河南省人民医院几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修学习。专业涉及内、外、妇、儿、影像等多个专业。通过深造学习,逐渐接受先进服务理念,不断提升医疗技术服务水平,将逐渐培养成为医院今后的特色科室业务骨干和学科带头人。

3、加强安保工作,病人入院时加强安全告知,提醒病人注意个人财物安全,加强巡视,增加监控数量,防控偷盗现象发生,加强与公安部门的沟通联系,共同维护好医院的安全环境,创建平安医院。

三、存在问题与不足

1、中药收入偏低,门诊中医科中药收入及饮片收入占比较低。

篇10

二、工作目标

也是对每一位医疗卫生工作者的基本要求,三好一满意”既是对卫生行业自身的工作要求。又是本次活动开展需要达到目标。

(一)服务好:改进服务态度。优化服务流程,方便群众看病就医;实行公开透明服务,保障群众看病就医的知情权;加强医患沟通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二)质量好:认真抓好医疗质量安全各项制度落实。推进合理治疗、合理用药、合理检查;大力推进临床路径,促进医疗质量科学管理;加强医疗技术和设备临床应用管理保证医疗质量安全和患者权益。

(三)医德好:加大医德医风教育力度;加强制度建设。依法行医,真情服务,廉洁自律,务实高效,认真兑现社会服务承诺,为社会、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

(四)群众满意。落实便民利民措施;认真做好患者满意度调查;全面开展民主评议医德医风让社会满意。实现各部门、各科室形象有新改善。社会、患者满意度有较大幅度提高。

三、活动内容:

改善服务态度。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努力做到服务好”

牢固树立“病人第一、质量第一、服务第一”理念,服务好”医疗卫生工作宗旨和作风的体现。医疗服务要坚持以人为本。切实增强服务意识,改善服务态度,改进服务模式,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服务水平,努力为患者提供全程优质温馨服务。

篇11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2-0090-02

doi:10.14033/ki.cfmr.2016.2.051

随着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兴起,“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原则逐渐贯彻于临床和护理工作中。“以患者为中心”就是指在思想观念和医疗行为上,处处为患者着想,任何医疗活动都要把患者放在首位;紧紧围绕患者的合理需求,提高服务质量,控制服务成本,制定方便措施,简化工作流程,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低耗、满意、放心”的医疗服务[1]。“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就是这种原则在临床实践中的具体体现。“优质护理服务理念”是指以患者为中心,强化基础护理,全面到位落实护理责任制,深化护理专业内涵,整体提升护理服务水平。近年来这种理念已经受到了来自医学界和广大患者的关注[2-3]。本研究为了探讨优质服务理念对于提高手术室护理的应用价值,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手术室收治的手术患者120例,对比观察常规服务理念和优质服务理念的护理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手术室收治的手术患者120例,年龄28~50岁,平均(32.5±3.2)岁,其中男30例,女90例。包括阑尾切除手术20例,骨科类手术40例,剖宫产手术60例。将这12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为阑尾切除术和骨科类手术,在进行手术治疗的同时予以常规服务理念的护理,观察组患者均为剖宫产手术,在手术治疗和常规服务理念的同时贯彻优质服务理念。排除标准:(1)年龄65岁者;(2)患者合并其他严重的系统性疾病,如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功能障碍或衰竭;(3)患有肿瘤正在进行治疗或已经到达晚期者;(4)患有严重的神经精神系统疾病,如癫痫、抑郁或躁狂而不能配合者;(5)有手术禁忌证者,如凝血功能障碍者;(6)患者本人不同意参加研究者。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比例(男性比例)、身高、体重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服务理念,主要包括:饮食护理、基础护理等。

1.2.2 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在给予常规护理服务的同时,贯彻优质服务理念,具体方法如下。(1)术前护理:主要包括告知患者术前注意事项、给予一定的心理支持。术前注意事项:为防止术中出现麻醉意外或窒息,患者应在术前8~12 h开始禁食,术前4 h开始禁水,必要时可应用胃肠减压。对于阑尾切除手术,对消化道要求更高,患者应在术前1~2 d开始进食流食,必要时可酌情在术前1 d或手术当天进行灌肠清洗,并于术前2~3 d开始口服肠道制菌药物,预防术后感染。此外,由于术后患者短时间内不能下床走路,很多日常生理活动需要在床上进行,如进食、大小便等,提前告知患者术前有意识地练习一下,提早适应术后的生活,同时教会患者正确的咳嗽和咳痰方法,以免术后长期卧床发生呼吸系统感染。术前2周应该戒烟戒酒。给予心理支持:患者术前难免会有紧张不安、恐惧焦虑的负面情绪,并对手术的治疗效果和远期预后有顾虑,这时护理人员应该从专业角度出发,帮助患者客观分析病情,就手术施行的必要性。实施手术的效果、预后以及可能带来的并发症作简单明了的评估,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能够积极配合手术治疗。包括手术知情同意书等各种医疗文件都应签署妥当。(2)术中护理:患者被推入手术室后,由于环境的改变等因素难免会产生紧张情绪。这时医护人员应该热情迎接并主动问候患者,打消患者的顾虑,缓慢平稳地将患者安置在手术床上,调节手术室的温度和湿度以患者感到舒适为准[4]。麻醉时可以与患者聊天以转移注意力更快达到麻醉效果;麻醉后完成后尽快行气管插管和留置导尿管以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手术过程中,密切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变化,发现异常立即报告麻醉师和术者,做出及时准确的处理。(3)术后护理:首先患者由于刚刚经过长时间的手术,各种途径导致的体内液体大量丢失,加上麻醉的作用,术后不能立即进食进水,故此时患者应该通过静脉补液接受足够的能量和液体直到恢复正常饮食。术后补液要注意补液量和速度,速度不宜过快,以免发生肺水肿和充血性心力衰竭,增加患者的痛苦。其次,注意患者导尿管和引流管的护理。由于麻醉的作用,患者术后常规留置导尿管,要注意导尿管的清洁,防止发生泌尿系感染。对于手术部位留置的引流管,要经常检查引流管有无堵塞、扭曲或打结等,记录引流物的量和颜色,换药时注意引流管的固定,防止异物掉入阻塞等。最后,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每小时尿量和24 h出入水量。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感染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和住院天数。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均为连续性,先做正态性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不符合正态分布的用中位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术后感染发生率和住院天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手术室是体现一所医院水平的重要窗口,其医护人员的服务质量直接影响患者对医院的评价,优质服务理念应用于手术室护理时,不仅能够使患者更加积极地面对手术,同时还能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减少术后感染的发生率[5]。优质服务理念作为一种全新的护理理念,通过加强对患者的细节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并明显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6-7]。

本研究通过对比观察优质服务理念和常规服务理念应用于手术室护理的临床效果,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术后感染发生率和住院天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于恩实.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1,9(10):153-154.

[2]高冰.浅谈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1,17(2):116-117.

[3]高红梅,张正义.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11):63-64.

[4]谢蓓蕾.人性化护理理念在手术室整体护理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6):36-37.

[5]陈萍.手术室融人人性化护理的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12):2297-2298.

[6]孙冠.临床护理路径在心胸外科手术术后深静脉置管创优质服务的效果观察研究[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1):57-58.

[7]胡艳波.心胸外科术后深静脉置管306例的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6):1472.

篇12

“以人为本”是新型医学模式的核心,人性化服务不仅是一种服务理念,也是一种服务规范。以患者为中心的人文服务是医院文化的精神所在,也是医院形象的重要标志,是现代医院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拓展医疗服务市场的需要。在新的形势下,我院为创精品医院服务品牌,积极进行新的服务模式的探索。

如开展“5S”护理服务、主动服务到星级服务等一系列活动,为患者提供一流的医疗服务、人性化的就医环境,积极营造人性化服务氛围,并取得了显著效果。

一、人性化服务的含义

人性化服务,即充满人情味的就医环境和服务举措,以患者为中心,真正做到急患者之所急,想患者之所想,让患者感到人文关怀。医疗服务只有把人放在第一位,把患者的利益作为医院服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视患者为医院生存和发展的主体,不断满足患者个性化需要,才能体现出崇高的价值目标。人性化服务要求医务人员在提高医疗质量的同时,体现人性尊重和人文关爱。因此要求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不仅要见“病”,更要见“人”,它要求医务人员在思想理念上倡导人文精神,在日常工作中努力践行,将人性化服务渗透到医疗服务的每一个环节。然而要真正实现人性化服务,还需要全体医务人员改变服务理念,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致力于人性化服务的研究与实践。所谓服务理念,是指人们从事服务活动的主导思想意识,在一定文化环境的影响下,在长期的服务活动中逐渐形成。

二、人性化服务的必要性

2.1人性化服务是医疗服务的基本趋势随着我国医疗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人们愈来愈清醒地认识到医院服务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医院的生存和发展,医院开展人性化服务是国际化医疗服务发展新潮流,它为提高医院服务质量提供了良好平台。因此,医院要倡导人本管理,提供人性化服务,这是现代医院在21世纪的一个发展方向。

2.2人性化服务是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医院面对不同的患者及不同的健康需求,引导的服务方式也不同,如对住院患者进行对症治疗,对健康需求者进行启发性引导,对常到医院进行健康检查者进行追踪引导,对社会群体进行普及引导,对随意型的社会人群进行定向引导,对超前型的社会人群进行重点引导。人性化服务要求医务人员必须扩大知识面和服务技能,以适应不同层次社会人群的需求,注重不同人群的差异性、层次性,尊重患者,理解患者,帮助患者,维护患者的隐私权,给患者更大的自主选择空间。人性化服务是一种用亲情和爱心为患者提供全方位、全流程、多样化满意服务。为患者营造人文服务氛围是医院发展的必然趋势,也为医院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动力。

2.3人性化服务是调动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的有效手段充分发挥医务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挖掘内在潜力,时刻为患者着想,时刻以患者为中心,使医务人员与患者共同的目标与价值取向得以完成。亚伯拉罕马斯洛这位人道主义心理学家,从理论上提出人类需要的五个层次,马斯洛相信自我实现是人类生存的最高需要。医院管理者应该注意对医务人员的人性化管理,满足医务人员的心理需要,让“英雄有用武之地”。管理者科学合理地使用人才,把每一个医务人员分派到最适合的岗位,从而使医务人员怀着一种满意或者满足的心态,以最佳的精神状态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只有当医务人员真切地感受到管理者对他们的尊重、关怀、赏识、认可性,才能极大地激发医务人员的工作热情,才能以积极、健康的情绪投入工作,对患者的服务才会生动而赋予激情。

三、实施人性化服务的措施

3.1改变职业形象,规范人性化服务语言职业形象美是内在美与外在美交相辉映的整体美。高尚的品德和情操、端庄的仪表和优美的体态、和蔼的态度和动听的语言,以上三点是构成职业形象美的基本要素。根据医院的特点,我院统一组织进行礼仪示范培训,规范文明用语。要求医务人员在沟通过程中使用礼貌性语言、解释性语言、安慰性语言。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当患者及家属来询问病情时应该主动迎接,实施微笑服务,充分发挥第一感觉的作用。以规范的礼仪、优雅的姿态、恰当的手势、得体的语言为患者提供一流的服务,塑造了良好的职业形象。

3.2注重人文关怀,实施人性化服务行为在深化星级服务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医务人员的服务行为,使人性化服务呈时续改进的态势发展。推行站式服务、首接负责制,患者最先问到谁,就由谁负责解决提出的问题或困难,主动为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服务。给予全程关怀即实行热心接、细心问、耐心讲、主动帮、精心做、亲切送“18”字规范服务行为。

3.3满足心理需求,创建人性化服务环境

3.3.1积极改善患者的就医环境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医院就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创造人性化的环境问题开始逐步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人性化环境包含硬环境和软环境。针对医院的情况,加强对病区硬环境的管理及整改,保持门窗、台面及各类物品的清洁、美观。在病房内设置温馨话语、优美图画,在重大节日按传统方式装饰环境,如:春节时挂灯笼、中国结等,把病房布置的温馨、充满节日气氛,让患者的紧张心理得以缓解。

3.3.2及时满足患者的个性化需要人性化服务不只是为患者提供医疗技术上的服务,而是要充分考虑患者不同的心理需求和感受,提供细致入微地个性化、人性化护理,考虑患者人性中的需要,考虑疾病给患者带来的心理上、家庭中或生活质量等方面的变化,为患者提供全方位服务。对患者的人性化服务应体现在医护活动的过程之中,让患者体会到人性化的关怀。如:在患者生日、节日或逢凶化吉时,要慰问、鼓励和祝贺患者,给他们送上一份贺卡、一份礼品,同他们共享康复的喜悦和节日的欢乐;在患者做检查、治疗和护理时要格外关心他们的感受,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患者住院期间医务人员与其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使他们感到有精神依托;提供周到、细致的服务让其感到受尊重和被重视。

3.3.3情感关怀满足患者的精神需要医院提供人性化服务并不要求很多的资金投入,关键是要解决意识上的问题。“良言一句三冬暖”,人在患病后情感比较脆弱,需要比常人更多的关怀。我们的医疗服务水平与国际相比缺乏人文精神。我们在为患者解除疾病的同时,忽略或淡化了人性化服务,或者是熟视无睹,习以为常。几十年一贯白色的墙壁、白色的床上用品、白色的服饰,没有认真思考和实践关于服务的问题。实际上我们应该考虑为患者多提供一些精神的、文化的、情感的服务,如提供多色彩的服饰。在提供医疗服务的同时加强人文关怀,在治疗躯体疾病的同时,使患者的精神得到关爱、抚慰及心灵满足,用我们医务人员良好的职业素质去取信于患者。因为患者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比正常人的心理和感情更加脆弱,需要有比正常人更多的关怀。人性化服务最理想的状态是应敏锐地察觉出各种患者不同层次的需求并予以满足。所以医护人员要积极想患者所想,做到细致入微的关心患者,同时要树立质量就是生命的观念,确保医疗安全。鼓励和倡导团队协作精神,弥补和防范医疗缺陷,及时解决患者潜在的和现存的问题,最大限度地满足患者需求并保证患者的安全。

3.4不断开拓创新,营造人性化服务流程

3.4.1优化服务内涵,加强医患沟通医患间的沟通是医务人员与患者之间的信息交流过程,医患沟通对诊疗工作及医患关系有着重要影响。围绕“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医院以患者的需求为导向增加沟通渠道,加强医患沟通。患者入院时介绍床位医生及责任护士、宣教医院规章制度、相关疾病知识及具体病情等;住院期间根据患者的治疗需要针对性讲解相关知识,每周六下午开设健康教育课堂,讲解疾病常识、新生儿预防接种;制作患者住院手册,介绍相关疾病常识;设立家属接待室,方便患者及家属咨询相关信息,给患者及家属一种温馨感觉;开设母婴同室,满足家属亲情需求;设立主任接待日,方便咨询各类问题;医院开设24h电话咨询服务,满足社会需求;开设“袋鼠妈妈俱乐部”,满足亲情需要等沟通渠道。

3.4.2创新服务流程,开展主动服务医院为方便患者就医,推出了一系列服务新举措。如一站式服务台方便患者;医院在门诊大厅设立触摸式显示屏,方便患者了解医院相关信息;急诊抢救患者的绿色通道;挂号、影像、检验等门诊窗口预约;无假日医院、专家全天门诊;门诊患者报告单集中发放,使患者的多项检查能够在一站式服务台取到结果;住院患者陪同检查;住院一日费用清单发放到患者床头;患者出院时,医务人员详细讲明出院后的注意事项、复检时间,并主动征求患者的意见及建议;定期电话随访患者出院后的情况,对其用药及康复治疗等进行指导;医院服务延伸至社会,每年医院都定期或不定期的开展健康教育进社区活动,请名医、专家为社区居民开设健康教育讲座,为患者和社区居民提供预防保健知识等主动服务项目。

3.5建立共同愿景,塑造人性化服务品牌共同愿景是共同愿望的景象,是人们心中一股令人深受感召的力量,是全体医务人员努力、进步的目标。医疗行业是特殊的服务行业,优秀的服务是医院发展的根本,创建现代化精品医院是全体医务人员共同建立的愿景,有了共同目标就会变成不是“要我做”,而是“我要做”的自觉行动,就能尽最大努力做好本职工作。目前医院在创建第二轮三甲医院的同时,推出了创建精品医院的服务品牌,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优”的人性化服务新举措。

四、实施人性化服务的效果

4.1服务理念的转变使服务水平提升医务人员是人类健康的教育者,是人类身体照顾的提供者和监督者。在塑造医院服务品牌过程中,全体医务人员共同参与,从服务理念上逐步渗透、达成共识,提高了主动参与意识。“亲切、亲近、方便、放心”,使人性化服务体现在每一个环节,每一位医务人员都能自觉地用自己的行为方式使医院在公众中树立技术上精益求精、服务上至善至美、信用上真诚可靠的形象。为了更好地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全院医务人员积极参加继续教育,不断钻研专科知识,学习新知识、新理论,开展新技术及科研等,多方位的学习活动使医务人员自身素质得到提高。

4.2服务环节的规范使管理机制创新“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度具有规范性和约束性。通过完善工作制度,规范工作流程,设立标准量化的考评系统,用制度对服务内容加以固化。人性化服务不仅是一项职责,更是一种义务。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不仅要见“病”,更要见“人”。医疗服务只有把人放在第一位,才能体现出崇高的价值目标。人性化服务制度不仅规定医务人员对患者在语言、态度、行为上的具体内容,同时还要求医务人员提高自身素质,为患者提供更多的人文关爱和精神享受。因此,人性化服务制度不仅是一种服务理念,也是一种服务规范。它要求医务人员在思想理念上不断提升,日常实际工作中努力践行,将人性化服务渗透到医疗服务的每一个环节。人性化服务不仅仅是在服务态度上、服务流程上的给予,人性化服务的根本是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技术服务。因此,医务人员只有不断地学习和创新,才能确保医疗服务安全。

4.3服务品牌的创建展现出服务特色人性化服务是一种事先的精心安排,体现出一种主动。主动服务,能将人性化服务理念落实于平时的工作中,更好地服务于患者。比如医院为患者在接受医疗服务的过程中,为减少视觉上的单调,变单一的白色服装改为温馨的蓝色、粉红,住院白色被服改为家庭化被服;调整建筑布局,变嘈杂为宁静,配以优雅的背景音乐;减少排队等候时间,使纷繁复杂的就诊手续为简单、易行等。品牌的塑造能提高医疗队伍的品牌意识和展示医院的风采,对提高医疗质量以及对外宣传都能起到积极作用。在医院开展的主动服务比赛中,各科室涌现出一批如:产科的舒适病房、妇科的馨心家园、新生儿科的温馨港湾、临产室的生命剪彩等特色服务品牌,在此基础上,医院将全力塑造精品医院的服务形象。

4.4服务满意度的提升使医院获双赢医院每月进行患者满意度调查,然后把调查结果及时反馈到科室,要求科室分析存在问题,提出整改措施以及下个月看效果。由于开展人性化服务,注重个性化服务,医务人员在工作中始终以患者为中心,从方便患者考虑,随时为患者提供细致、周到服务,使患者的需求得到最大限度满足,全年满意度保持在96%以上。患者收治数、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也有明显的增长,增强了我院在激烈的医疗市场中的竞争力。医院先后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三八红旗单位”、“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用户服务满意明星单位”等一系列荣誉。

五、实施人性化服务的结论

实践告诉我们,人性化服务是一种服务理念,是广大医务工作者将必须达到的精神境界。开展人性化服务是一个全面系统的工作,它不仅反映了一个医院的管理水平,还体现了一个医院的运营状况和发展前景。医院作为一个城市的窗口单位,服务质量的高低,人性化服务的状况,是衡量其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文明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准。只有把“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和实践贯穿于整个临床工作中,为患者提供多方位优质服务,切实满足患者的需求,提高医疗护理服务质量,才能为医院不断提升社会竞争力,获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

【参考文献】

1郭燕红.护理工作应当突出以人为本.护理管理杂志,2004,4(5):1-2.

2杨玉平,刘力松.实施人文关怀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护理管理杂志,2008,6(8):44-45.

3史瑞芬.市场经济中护理服务文化.南方护理学报,2004,11(3):1-3.

4傅夏仙.管理学.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39.

5吕P,袁玮.护理美学.杭州: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出版,2004:138-139.

6周钧,杨睿.浅谈人性化医院环境的创造.生态经济,2005,2:98.

7侯丹,孙雪蕾,刘晓平.中国维和护士的护理实践及体会.护理杂志,2004,21(8):96-97.

篇13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6(b)-116-02

门诊是医疗工作第一线,是直接对患者进行诊断、治疗和开展预防保健的场所。门诊患者多、流量大,患者就诊时间短,病情观察、了解受限,且就诊环节多,医疗程序错综复杂。门诊医疗质量是门诊各项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群众的健康和医院的信誉。所以,做好门诊医疗质量管理是至关重要的,那么,如何提高医疗质量呢?

1合理组织门诊医疗力量,由一定的高年资医师坐诊

专家门诊是由具备高级卫生技术职称、临床诊治经验丰富并有专业特长的医务人员参加,在管理上与普通门诊既有共同之处,又有其特殊性。随着人们对医疗健康服务需求的不断扩大,专家门诊日益受到患者的关注和欢迎,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应。专家门诊医师资质要求具备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任职资格,从事本岗位临床工作一定年限,具有专业技术特长并完成一定普通门诊工作量的医师。另外,以疾病为纽带的综合诊治中心,既方便了患者,克服了单科诊疗的局限性,提高了医疗质量,又加强了学科间的联合,起到优势互补作用,形成了新的核心竞争力。这样,年轻医师在门诊遇到疑难杂症能及时向上级医师请教或进行门诊会诊,提高年轻医师的医疗水平。医疗水平提高了,患者自然也多了。高年资医师在当地有一定知名度,许多患者慕名而来,提高了医院声誉。

2 以患者为中心,优化门诊流程

服务流程的先进与否,关键就在于它是否能把各类资源有效地组织起来,达到科学配置,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的效用。就诊流程简约化是落实“以人为本”服务理念的必然要求。如何满足广大患者就诊需求和充分体现“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门诊布局人性化已成为现代化门诊建筑的必然要求。为解决门诊“三长一短”问题,我们采取了一定措施。科学合理安排患者就诊过程,减少不必要的等候时间,提高门诊整体服务水平。合理配置医疗资源,合理安排门诊医技科室的位置,尽量将相关科室集中,简化就诊流程,方便患者。综合性大医院门诊“三长一短”现象比较普遍,因此,简约化的就诊流程是节约患者时间,提高门诊服务效率和落实“以人为本”服务理念的必然要求。“一站式”服务把多种服务包括服务项目、服务流程通过集成的方式整合在一起,减少繁琐的服务过程,以最短的时间提供最优质的服务,使服务过程变得快捷、方便。将“一站式”服务引入门诊服务流程体现出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如开设方便门诊;将划价与收费合二为一;各层均设收费窗口,尽量将收费点与药房、检验科室靠近等。一个中心药房,实行综合窗口发药,使患者排一次队就完成全部取药过程。中心药房设置在一楼,患者取药后即可离开医院。药房为全透明敞开式的工作场所,并配备计算机,便于发药人员与患者面对面地进行对话及解释用药。药房服务流程设计可使患者的取药流程得到简化,取药过程中的人流方向单一,有效减少了电梯负荷,方便了患者,同时门诊环境也得到改善。

3 应充分考虑患者的心理感受与主观评价

患者就诊满意程度直接关系到医院的形象与声誉,反映了门诊工作的质量和服务水平。因此,为患者提供简洁、方便、高效、满意的服务是非常必要的。努力创造人性化的诊疗空间。标识醒目、就诊流程图设计合理,就诊时一目了然;对门诊各项收费做到明码标价;对门诊各项服务进行公示、承诺;为患者提供较满意的解答服务;每个科室均设分诊护士;每层楼均设导医人员;遇到大型健康检查,设专门导医人员;为患者提供免费饮水服务,查询服务;为患者提供轮椅等,以便为患者提供良好的候诊环境。

4 制度创新是门诊服务创新的保障

规章制度是管理者实施管理的依据,又是把管理者的意志、行为统一在系统目标下,为完成一定目标而活动的重要手段,以保证系统整体、安全、高效地运行。因此,必须建立门诊岗位责任制和有关的工作制度。包括:医生出门诊管理规定;门诊工作人员考核制度;坚持会诊、转诊制度;建立健全门诊病案管理制度等。门诊管理规章制度实质是实施预防性管理手段,以保证门诊医护工作的质量和安全。作为医院管理的职能部门,应监督检查各项制度的执行情况,检查门诊各项规章制度、各级各类人员职责落实情况,各项质量指标和任务指标的完成情况以及各项操作规程的运用程度等,特别是门诊病历的书写情况。门诊病历是重要的医疗文书,对医疗纠纷、一些诉讼案件和某些调查,具有法律效力。同时对医师的自我保护起到一定作用。因此每个医师都应认真写好门诊病历,门诊管理者应加大检查力度。这样有助于肯定门诊医疗质量方面的成绩,及时发现问题,为门诊医疗质量管理再优化提供客观依据。平时门诊管理人员经常深入科室,进行不定期的专项环节质量方面的调查,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对门诊医疗质量实现有效控制。

5 以人为本,加强职业道德和行风建设

增强大局意识、全局观念,树立良好的行业风气,优化医疗服务环境,提高医疗服务水平。规范服务行为,做到文明服务。医院根据各个窗口的岗位特点,制定和完善了岗位职责和服务措施,工作中认真贯彻落实。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主动排忧解难,指导患者就医和治疗。医护人员保持仪表整洁,营造温馨、宽松、愉快的就医氛围,增加了患者对医院的安全感和信任感。能够做到礼貌待人、热情服务,精神面貌和服务形象明显改善。

门诊是对外服务首要窗口,其服务质量直接关系到医院的声誉。在越来越重视品牌效益的今天,门诊医疗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就愈加受到重视。因此,做好门诊服务就愈加显示其重要性。我们医院通过长期规范管理,门诊医疗服务质量很有改观。

[参考文献]

[1]隋进峰,孙彦,郭敏.加强医院文化建设,促进医院和谐发展[J].中国医药导报,2007,8(24):126-127.

[2]易学明,苏义.创新门诊服务理念适应门诊发展需求[J].中国医院管理,2007,10(10):41-43.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