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旅游文化的定义

旅游文化的定义范文

发布时间:2024-01-16 10:17:36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旅游文化的定义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旅游文化的定义

篇1

近年来,我国各地旅游业飞速发展,旅游消费水平逐年提高,旅游业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随着入境游、出境游的不断增加,旅游英语人才更为紧缺,而人才的短缺将成为制约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服务于现代化涉外旅游第一线的旅游英语人才,将填补旅游市场的需求空缺,因此,旅游英语专业有着极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一、 旅游文化的重要性

文化的本质在于创新,旅游文化不是旅游和文化的简单相加,也不是各种文化的大杂烩,它是传统文化和旅游科学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全新的文化形态。在旅游活动中,旅游者头脑中原有的思想观念、心理特征、思维方式等文化因素与目的地的异质文化因素的相互碰撞与结合,逐渐形成一种新的文化形态。因此,所谓旅游文化实际上是以一般文化的内在价值为依据,以行、吃、住、游、购、娱六大要素为依托,以旅游主体、旅游客体、旅游介体和旅游研究之间的相互关系为基础的,在旅游活动过程中也已形成的观念形态及其外在表现的总和,它既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随着旅游的国际化发展,国家极需具有高素质的旅游人才,而职业教育是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而开设的,长期以来为国家培养大批的人才。

二、 旅游文化在旅游英语专业中的定位

旅游文化是旅游英语专业中一门重要课程,但是由于职业院校的学生在校时间不像四年制本科学生在校时间长,所以建议对于职业院校的旅游英语专业学生可以考虑将旅游文化定位于旅游知识拓宽课的范畴,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以实用为目标讲解旅游文化知识。其原因如下:

(一)旅游文化的本质性

旅游文化是旅游与文化的一种深层次结合,是旅游活动中创造的全新专门的文化,是一门新兴学科,是旅游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和新生长点。旅游文化作为一种全新的文化形态,揭示了旅游活动本质上是一种文化活动,是从文化方面研究人类旅游活动发展规律的学科。而世界各地各国文化包罗万千,几乎很难找到一个文化完全相同的国家,这就决定了文化知识最好以传授与展现的形式来介绍,以拓宽课的形式来定位。

(二)旅游文化的社会性

旅游促进了科学考察、学术交流和文化来往。科学考察、学术交流、文化来往与旅游活动的有机结合促进了社会文化的交融。一方面,现代旅游业的兴起与发展,促进了国家与地区之间的文化与科技的交流,推动了文化和科技进步的步伐;另一方面,它加深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增进了彼此间的友谊。我国古代就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格言。在中外历史上,有许多有作为的诗人、作家、学者,都与旅游结下了不解之缘。

(三)旅游文化的时代性

旅游活动是人类历史渊源久远的一项文化活动,因此旅游文化的积淀具有历史性和时代性。文化是在特定的空间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也是在特定的时间内创造与生长的。在不同的历史社会发展阶段,文化的内容和功能是不同的。文化具有鲜明的社会时代性, 可以说,人类时代进化的不同层次,是构成世界文明多样性的原因之一。同时,文化的时代性也是旅游活动产生和发展的原因之一。随着时代的变迁,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之间的相互碰撞和融合,也会打破旧的文化传统,形成新的文化类型。所以必须与时俱进,将旅游文化以拓宽课的方式,既灵活的与时代结合,又可以充分体现文化的变化。

三、 旅游文化在职业教育中的意义

职业教育课程是培养人具有特定职业知识、技能和态度的一种总体方案。职业教育是整个教育系统的一个分支系统,因此职业教育课程必定具有教育课程的一般特点,即在性质、功能及总体框架方面,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等课程具有共同之处。同时,因职业教育培养对象、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培养方式等诸多特殊因素,职业教育课程又会表现出一些独立的个性。相对于本科制四年教育来讲,职业教育时间短,实用性强,积极推进教育与市场的结合,而旅游英语专业是一门以市场为主导,以英语为基础的跨学科专业,非常符合现代化的职业教育,旅游英语专业的学生不仅需掌握丰富的旅游知识而且还应具备扎实的英语功底,职业院校在开设课程的过程中结合实际情况,让职业院校的学生不仅掌握了一定的英语知识,而且结合语言的应用性将英语应用于实践。然而,经过实践和考察,虽然大部分学生在几年学习后已经基本上具备了旅游人才的基本素质,能顺利用英语进行交流,但是在实际顶岗实习中却困难重重,究其原因大部分是因为对旅游文化缺乏认识,甚至几乎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因此对于职业院校旅游英语专业的学生非常有必要开设旅游文化课程,并对旅游文化课程进行恰当定位,以保证学生在有限时间内学到丰富多彩的旅游文化知识。目前,旅游文化不仅成为一种新兴的国际旅游时尚,而且蕴藏着巨大的经济潜能。它把旅游活动的综合效益功能和旅游产业的关联带动作用表现得淋漓尽致,从而促进了旅游活动向更高品位发展,带动旅游产业向自然、社会、文化和经济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转化。

篇2

在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第二批和第三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1437项中,中原经济区所辖的30个地市共有101项(如表1所示),占7.03%。中原经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较高的品位价值、为旅游开发提供了高价值、高品位的基础,使中原经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拥有巨大的开发价值。

类型全,名气大

在中原经济区的101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涵盖了10个大类中的9项,除了传统医药这个类型没有。如图1所示。但在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河南有5个传统医药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齐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使得中原经济区的文化旅游具有了切实的可行性。资源的多样性也必然会带来开发的多样化和综合化。

历史悠,底蕴深

中原经济区是中华文明重要的发祥地。中原经济区的非物质文化在远古时代就有呈现。如以“河图”、“洛书”、“周易”为代表的中国“易文化”,以少林拳、太极拳等为代表的中国武术文化,以甲骨文为代表的最早的文字文化等,都能在中原找到它的印迹。中原经济区非物质文化所体现的根源性,说明中原文化既是民族之根,又是文化之源。

篇3

第一,注重分析,忽视综合。上述除了“相关文化总和说”和“旅游体验-介入文化说”外,关于旅游文化定义的阐述几乎都特别重视对旅游文化的分析和解剖,并对每一个部分进行特别的论证和阐述。这本来无可厚非,毕竟,分析是人们研究问题的重要方法和手段之一。但问题是,分析的目的不仅仅在于将一个完整的事物分成几个部分,然后再对其进行各自的考察了解,而在于通过各部分的分析和了解之后,最终从整体上认识和把握事物的本质与内涵。旅游文化虽然是一个涉及众多领域、众多部门的综合性社会文化现象,但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对其本质与内涵的研究,可以采用分析的方法,但这种分析必须建立在保持旅游文化整体的完整性的基础之上。否则,即使分析之后将其各部分勉强地综合在一起(如“相关文化总和说”),也会因缺乏彼此之间内在的、必然的联系,成为旅游文化“拼盘”而不是旅游文化的本体。

第二,以点带面,以偏概全。旅游文化学的研究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无论是研究目的,还是研究视角,都要指向旅游文化本身,而不是其他。即使是指向旅游文化本身,也必须是全部而不是其中的某一部分。只有这样,才能科学准确地认识和理解旅游文化的内在本质及其规律。旅游文化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虽然为了研究的方便,旅游文化可以分别从主体、客体、中介体等不同的视角和层面来分析和探讨,但这绝不意味着对旅游文化的概念界定可以以点带面、以偏概全。遗憾的是,上述除了“相关文化总和说”和“旅游体验-介入文化说”之外,有关旅游文化定义的描述在某种程度上都存在着这一不足。这不仅违背学术研究的逻辑规范,也使人们很难形成对旅游文化科学而正确的认知。

第三,认识模糊,概念混淆。目前,旅游文化研究中的最大问题是对旅游文化的本质和内涵认识上的模糊。这不仅表现在一些研究者常常将“旅游文化”与“文化旅游”“旅游主体文化”与“旅游客体文化”“旅游介体文化”与“旅游介入文化”“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与“旅游文化物质载体”“旅游文化事项”与“旅游文化类别”“旅游文化”与历史文化、建筑文化、社会文化、民俗文化等混为一谈;还表现在将研究的视角错位成研究对象本体,以为从文化学的视角研究旅游就成了旅游文化学,殊不知在研究对象已经确定的情况下,不管采用什么视角或者是方法都只是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而不是对视角和方法的认识。因此,上述观点中的魏小安(1987)和章海荣(2004)的定义就明显地存在着将研究视角当成研究对象的错误,即旅游是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而旅游文化则不是;旅游实质是文化交流与对话的一种方式,而旅游文化的实质则不是。造成上述问题存在的原因,除了与研究者的知识背景、教育经历和认识水平等密切相关外,恐怕主要还是研究方法和研究规范的问题。旅游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有其特殊的发展规律。因此,旅游文化研究绝不是简单地嫁接和应用其他学科的相关研究方法,也不是简单地用语言介绍和文字描述便可了事,而必须采用多视角、多层次、辩证的方法进行。同时,旅游文化研究是一项严谨的科学研究工作。必须端正态度,实事求是,严守规范。观点的阐述要言之有据,引证可靠,逻辑清楚,自圆其说,不能模棱两可,太过随意。只有这样,旅游文化研究方能产生高水平、高质量的研究成果,而不会备受责难,诟病多多。

二、旅游文化的定义原则及其内涵

鉴于目前中国旅游文化研究的现状,我们认为,要科学地定义旅游文化,除了必须深入理解和把握旅游文化本质内涵与外在特征外,还必须遵循下列原则:

第一,整体性原则。所谓整体性原则即在定义旅游文化时一定要从旅游文化的整体性出发。虽然在研究过程中可以经过若干的分析,但最后一定要回归到旅游文化的整体上来,不能将其人为地分割成各个部分。如要深入研究旅游文化的本质,可以在保证其整体性的前提下,将其分为主体部分、客体部分和中介部分,但对各部分的分析理解是为了更好地理解旅游文化的整体而不是各个部分。之所以要从整体性出发,也在于事先就将其视为一个整体。实际上就等于承认其各个部分之间的某种内在的联系,以避免分析整合之后造成的内在联系机制的丢失。

第二,逻辑性原则。这里的逻辑性原则,重在强调两点:其一,在给旅游文化下定义时所作的判断、推理等要符合逻辑规范,避免出现以点带面、以偏概全的现象。也就是说,既然旅游主体文化、旅游客体文化和旅游中介体文化是旅游文化的构成部分,就不能逻辑地推断出部分等于整体的判断。所以,将旅游主体文化、旅游客体文化、旅游介体文化中的一个、两个或三个均视为旅游文化,实际上违背了基本的逻辑判断原则。其二,定义的语言表述要符合基本的逻辑规范。根据概念定义的公式“概念=种差+邻近属概念”。在定义旅游文化时绝不应当出现旅游文化就是“……各种旅游文化现象的总和”之类同义语反复的逻辑错误。

第三,对象性原则。所谓对象性原则是指研究的对象决定研究的视角而不是研究的视角决定研究对象。给旅游文化下定义,实际上就已经明确了定义的对象。在对象已经明确的情况下,虽然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从不同的视角出发给旅游文化下定义,但定义的对象一定是旅游文化而不是定义旅游文化所采用的方法和视角。所以特别强调这个原则,目的在于深入探寻旅游文化的本质,避免将各种非旅游文化混淆成旅游文化。鉴于以上认识,我们认为,旅游文化应当定义如下:旅游文化是因旅游活动而产生和为旅游活动所整合的文化。其内涵包括:

(1)旅游文化是因旅游活动而产生的文化。这部分文化在性质上属于原生性旅游文化。它是伴随着人类旅游活动的产生和发展而诞生的。主要来源于旅游者、旅游业者等在旅游活动和旅游经营当中的创造。没有旅游活动,也就不会有这部分旅游文化。换句话说,这部分文化在旅游活动产生之前是不存在的,它是因旅游活动而产生的一种全新的文化。原生性旅游文化主要包括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类型和形式的旅游体验文化以及旅游业者为满足旅游者需要创造的旅游产品文化、旅游服务文化、旅游企业文化和旅游景观地所设计建造的旅游景观文化。

(2)旅游文化是为旅游活动所整合的文化。这部分文化在性质上属于非原生性旅游文化。它是伴随着人类旅游活动的产生和发展逐渐被旅游者、旅游业者等整合到旅游活动和旅游经营活动中而形成的文化。这部分文化先于旅游活动产生,属于文化的一个类别,可能是历史文化、民族文化、地域文化、资源文化或一般的观念性文化。在没和旅游活动发展联系并被整合到旅游活动中以前,它是一种独立的存在。直至旅游者或旅游业者根据旅游的需要将其整合到旅游活动中后才转化为旅游文化。

(3)旅游文化是现象和活动相统一的文化。旅游文化是静态的文化现象和动态的文化活动相统一的文化,二者不能截然分为两个独立的部分。笼统地说,旅游文化既可能指旅游文化现象,也可能指旅游文化活动。同时,旅游文化又是过程与结果的统一,有时既指过程意义上的旅游文化行为(如礼仪、民俗、行为举止、服务方式等),也指结果意义上的旅游文化产品(如照片、音像、景观艺术、旅游传说等)。

(4)旅游文化是物质和精神相统一的文化。旅游文化既包括物质层面的产品、景观、建筑、园林、器物、工具、饮食、服饰等有形的客观存在,也包括精神层面的价值观念、兴趣爱好、审美追求、道德情感、思维方式等无形的意识形态。二者是一个精神内涵与物质外显的统一体,不能人为地将其分割成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个独立的部分,但二者在旅游文化结构体系中的排序和作用是不同的。精神层面处于旅游文化的核心,虽不可见却在总体上决定旅游文化的性质;物质层面处于旅游文化的外层,虽是可见的外部特征,但却是精神内涵的外在显现。

(5)旅游文化是一种全新的过渡性文化。文化的本质在于创新。旅游文化不是旅游和文化的简单相加,也不是各种文化的大杂烩,它是传统文化和旅游活动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全新的文化形态。其中,因旅游活动而产生的原生性旅游文化的全新程度自不必细说,即使是因旅游活动所整合而产生的非原生性旅游文化也因将各种业已存在的文化都视为整合的“原材料”而蕴涵相当程度的新因素在其中。同时,旅游文化实际上是处于“前旅游文化”和“后旅游文化”之间的过渡性文化。在前旅游文化阶段,旅游文化赖以产生或整合的各种文化事项和因素,因还未与旅游发生联系,自然不属于旅游文化;在后旅游文化阶段,随着旅游文化的不断成熟和发展,它可能已经成为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文化的象征而不仅仅属于旅游文化。

三、旅游文化特征研究的述评与认识方法

特征是一物区别于另一物的标志。旅游文化特征的研究,是旅游文化概念与结构研究的延伸。把握旅游文化的特征,不但便于识别旅游文化与非旅游文化的差异,更有利于把握旅游文化的运动规律。上述各位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旅游文化的特征进行了探讨,这些都是积极而有益的,不少观点也很有见地。然而,上述提出的很多特征并不是旅游文化的专有特征,而是文化的一般特征。从理论上来说,“文化的一般属性,严格地说,是不能算作旅游文化的特征的”(马波,1998)[8]38。这些特征与其说是旅游文化的特征,倒不如说是旅游的特征。因此,将文化的一般特征看成是旅游文化的特征,显然忽视了旅游文化的特殊性。那么,如何认识和解决旅游文化特征研究中的这些问题呢?我们认为有两点需要考虑:一是旅游文化特征是否应为旅游文化专属的问题;二是旅游文化特征和文化特征的关系问题。关于第一个问题。我们认为,单就某一个特征来讲,不一定为旅游文化所专属。原因在于,分析和探讨旅游文化的特点时不要将其每一个特点孤立地割裂开来看待,而应当从旅游文化整体的角度来审视这些特征。旅游文化的内在本质和外在的特征是统一于旅游文化整体之上的,每一特点都在一定层面上凸显和折射出旅游文化的本质。这些特点的高度抽象、高度集中实际上就是旅游文化的本质。虽然特征是一个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但这种标志不是最根本的。最根本的是内在的本质,也就是说要将一个事物同其他的事物区别开来,最终只能依靠其内在的本质和外在的综合特征,而不能仅仅依靠某一个单独的特征。因为,仅靠事物的某一方面的特征来将它与其他事物进行严格的区分有时是极其困难的。关于第二个问题。旅游文化虽然不同于文化,但旅游文化毕竟是文化的一个分支。旅游文化是因旅游活动而产生和为旅游活动所整合的文化。判断某种文化是旅游文化还是非旅游文化的一种重要标准就是它和旅游活动的密切程度:是因旅游活动所产生,还是为旅游活动所整合,亦或是独立于旅游活动之外。因此,我们将文化的个别同旅游活动密切相关的属性,看成是旅游文化的特征,虽是无奈之举,但也未必是不可行的。这既可减少将文化和旅游文化人为分割之嫌,也能很好地解决旅游文化实践中的问题。因此,在探讨旅游文化的特征时,我们可以遵循两个标准:一是尽量找出旅游文化的特殊性,即纯粹意义上的旅游文化的独有特征;二是尽量找出文化的一般属性中和旅游活动联系最紧密的部分,将其视为旅游文化的特征。

四、旅游文化的主要特征

根据上述对旅游文化特征的探讨,并综合吸收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我们认为,旅游文化具有双向扩散性、民族性、地域性、阶层性、大众性特征。

1.双向扩散性。旅游文化是一种移动的传播文化,不同地域的文化随着旅游主体的运动而漂移和扩散。在旅游主体的移动中,他们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将其所负载的客源地文化、民族文化以及个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等传播给目的地,强烈地冲击并影响着目的地文化。同时,旅游目的地的异质文化又强烈地吸引和反作用于旅游主体,迫使旅游主体在一定程度上接受和容忍目的地文化,显现出对母体的客源地文化的一种反叛和背离。旅游主体返回旅游客源地后,旅游目的地文化便被带入到旅游客源地,并对旅游客源地文化造成某些影响。当然,旅游文化这种看似平等的双向扩散,实际上是不平等的。旅游主体文化会对目的地文化造成严重冲击,甚至会彻底瓦解目的地的传统文化,而旅游目的地文化对旅游主体的影响却小得多。

2.民族性。不同民族的旅游文化的表象和内涵是不同的,常常呈现出较大的民族差异。以旅游主体的旅游性格为例,一般说来,多数中国旅游者较为内敛稳健,而多数西方旅游者则较为外向、好冒险;中国人重视旅游的内心体验,而西方人则钟情于旅游的外在观察;中国人倾心于旅游的道德塑造功能,富于人文情怀,而西方人则看重旅游的求知价值,充满科学精神。正是由于旅游文化民族差异的存在,旅游主体才会对旅游目的地的风俗人情产生强烈的好奇,纷纷尝试在文化的反差中体验感受异质文化的独特韵味。同时,也正是由于旅游文化民族差异性的存在,才使得一个民族在同其他民族的比较中突出自己的民族特色,从而在旅游活动中焕发出独有的魅力,增强旅游吸引力。因为,民族的东西越独特,文化的流传越久远。

3.地域性。地域文化的不同是旅游产生的一个基本条件,也是造成旅游文化地域差异的根本原因。旅游文化的地域性首先表现在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的差异上。东北、华北、西北、华东、华中、华南、青藏及台湾旅游区等都在地域上显现出不同的特征,并以其背后蕴含的独特文化魅力吸引着旅游者。其次,旅游文化的地域性还表现在旅游动机的差异上。一般说来,经济发达地区的旅游者总是乐于前往经济不发达甚至落后的地区旅游,对文化的原始状充满眷恋;而经济不发达地区的旅游者却对经济发达地区情有独钟,对文化的现代化充满憧憬。最后,旅游文化的地域性还表现在不同区域的文化传统的差异上,如中华文化圈中的齐鲁、关陇、三晋、吴越、荆楚、巴蜀、岭南等亚文化都在建筑、装潢、遗址、遗迹、风俗、服饰、发饰、饮食、语言、思维、行为方式、精神风貌等方面发出独特的耀眼的光彩,从而使自己同其他的文化区别开来,成为特殊的、独具魅力的旅游吸引物。

篇4

商业插画是在插画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辞海》中对插画的解释是:“指插附在书刊中的图画。有的印在正文中间,有的用插页的方式,对正文内容起补充说明或艺术欣赏作用。”从广义上讲,插画是一种视觉语言,用来形象地说明、阐释文字或叙述故事,以突出主题思想,增加艺术感染力。商业插画是商品经济时代赋予插画的特殊表现形式,商业插画可定义为有偿地为企业或产品创作的只有署名权而没有所有权的插画作品。它只能为特定的产品或客户服务,一旦支付费用,作者便放弃了作品的所有权,而相应得到较大比例的报酬。

(一)商业插画的起源与发展根据考证,世界上最早的手绘插画出现于公元前三千多年古埃及的《死者书》(BookofDead),书中描绘的大量精美画面生动再现了古埃及人的社会生活和宗教观念。而最早刊记确切年代的木版插画是唐懿宗咸通九年(公元868)的《金刚般若波罗密多经》扉页画《祗树给孤独园》,画面描绘了释迦牟尼佛在祗园精舍向长老须菩提说法的故事。其构图考究,人物形象生动传神,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我国古代的插画基本上是以壁画和版画为代表形式向前演进发展的,以版画最为典型。早期版画主要用于宣传佛教教义、图解经文。就形式而言,插画大体有以下几种类型:卷首附图、文中插图、上下图文、内封面或扉页画等。西方早期的插画与我国插画有类似之处,在图解经文、宣传宗教教义方面都有所体现。到了文艺复兴时期,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使得宗教以外的其他书籍插画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产力的壮大,插画逐渐被运用于商业设计中,各种不同的艺术流派,如立体主义、达达主义、波普艺术等都为插画艺术增添了新的表现方式。如今,插画的应用已不再局限于书籍方面,随着现代传媒的发展,插画的触角已延伸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如平面包装、图书杂志、商业展览、影视动漫、旅游文化宣传等,其形式、表现技法、功能等也在不断的发展之中。这种带有明显商业行为的插画艺术正在被越来越多的社会大众所接受,插画也就形成了现代意义上的商业插画了。

(二)商业插画的审美特征表现内容和形式的不断创新使商业插画成为融科学、技术与艺术为一体的综合表现,以跨学科和交互、多元化的视觉传达方式体现消费文化的大众审美取向,并在现代经济社会形态下具有特殊的思想性与人文性,其审美特征主要表现为:第一,直观性与娱乐性。一方面,商业插画或运用单纯而富有表现力的线条来凸显主题,或运用拟人、比喻的手法深入浅出地阐明深奥复杂的道理,通过这些最直观的手法和方式将欲表现的主题跃然于画面之上。另一方面,商业插画的形式特征是消费主义观念的图像学显现,而这种消费主义具有大众的娱乐性和消遣性,因此,通过幽默、诙谐的表现方式,能够使人在会心一笑的同时得到前所未有的体验,并获得短暂的心理满足或情感的释放。第二,科技性与交互性。插画艺术与科学技术的联姻创造出更适合于现代生活要求的全新审美方式。电脑、手绘板、扫描仪等数码设备的强大功能能够将非凡的想象力与数字技术完美结合,从而极大地影响了商业插画的创造观念与审美情趣;而虚拟现实技术的运用使商业插画成为了信息和情感的载体,通过“非物质化形式”与“超级化功能”的结合,把“资料”或“数据”放置在我们知觉“边缘”,之后随同一种新的感觉方式,打通一条新的审美渠道,这种交互式理念带给大众一种全新的审美体验。第三,思想性与人文性。首先,商业插画强调艺术家个性的体现,注重画面的艺术感染力,将思想与内涵融入到要描绘的信息内容之中,使诉求对象的主题思想得到充分的表达;其次,商业插画受到社会思想观念的影响和制约,由于每一个社会、民族对世界的认识和表达存在差异性,也致使公众对商业插画产生不同的认知和理解;最后,商业插画反映了人类社会文化变迁和面临新情境、触摸未来的价值呈现方式,它开拓出商品消费的新的感受形式,并转呈为图像学的结果而内化为社会个体的伦理期待和生存基点。

二、旅游文化产品及其发展现状

(一)旅游文化产品的定义旅游文化产品在学术界并无明确定义,但是从归属上来说,旅游文化产品属于旅游商品,而旅游商品有着较为明确的定义:即供给者为满足旅游者需求以出卖交换为目的而提供的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的有形和无形的服务的总和。但是学者张凌云认为“旅游商品是一个模糊的,边界不确定的和动态的集合,其概念也只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尽管如此,我们还是从产品特性的角度为旅游文化产品作了如下定义:旅游文化产品指旅游中包含的有关旅游地区文化特色的产品,其中包含旅游地的传统文化的无形产品,也包括一些特产和其他形式商品在内的有形产品。

(二)旅游文化产品的发展现状从全国范围来看,旅游文化产品的发展东西部差距较大。东部地区的旅游资源开发相对比较完善,旅游文化产品种类丰富、形式多样,而西部地区,由于旅游业起步较晚,发展时间短,基础薄弱,加之思想和观念较为落后等原因,导致旅游文化产品的开发也相对滞后。就青海本地而言,旅游资源有着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文化特征,是汉、藏、回、蒙、土、撒拉等多元民族文化交融的产物。从地理环境上讲,这里有全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青海湖,有以“聚宝盆”著称的柴达木盆地,还有以黄河、长江、澜沧江源头著称的“三江源”自然保护区,这些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构成了青海旅游业的基础,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旅游文化风情。然而,由于资源利用率低下和经验的缺乏,青海旅游文化产品的开发却较为迟缓,无论是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商业插画与青海旅游文化产品的整合开发策略

(一)开发条件及市场分析据2014年1—8月份青海省旅游业数据统计显示,2014年青海省接待国内游客1599.27万人次,入境游客3.68万人次,旅游总人数达1602万人次,而旅游产业收入达到了161亿元人民币。由此可见,青海的旅游业发展潜力巨大。而如何依托资源优势大力推进旅游文化产品的开发与创新是青海旅游业发展面临的一大挑战。就目前旅游市场来看,具备条件的可开发旅游资源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是青海旅游标志性景区和地标建筑景观,如青海湖、塔尔寺、西宁野生动物园、浦宁之珠等,这些旅游资源已成为青海旅游名片和文化标志,可以此为基础进行旅游纪念品、美食和旅游攻略等产品的开发;第二类是国际体育品牌赛事,如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青海高原世界杯攀岩赛、中国青海国际强渡黄河极限挑战赛等,可进行相关赛事旅游产品的宣传和开发;第三类是高校校园文化资源,以青海大学、青海师范大学、青海民族大学三所高校为主,可开发适合大学生群体的高校文化产品,如校园手绘地图、入学指南等。

篇5

引言:

我国的旅游文化内涵十分丰富,其中包括理论探讨、实际应用和学科建设等方面,旅游文化的研究成果更是数不胜数,为我国的旅游业作出巨大贡献。但是,由于旅游文化的理论和概念上存在着争议,使人们对旅游文化的概念含糊不明,导致学术交流方面出现了问题。因此,解决旅游文化概念方面的问题成了当务之急。

一、旅游文化概念的界定概况

旅游文化的概念之所以会发生混乱是因为没有明确旅游文化的界定原则。在对旅游文化的概念进行界定时,通常会在他人定义的基础上给出自己的定义,但这种做法只能停留在表面,探索不到更深层的含义。

(一)相关概念界定的现状

旅游文化中包含旅游和文化两个不同的概念,由于旅游和文化两者皆赋有丰富的内涵。因此,对旅游文化和文化旅游的概念界定标准也不同。但是,在目前市场流通的著作中存在旅游文化和文化旅游概念混淆的现象,而旅游方面的研究系统中所注明的又是另外一个意思。这两种不统一的意见,导致读者和学者们在旅游文化方面的阅读和学术交流出现问题。

(二)旅游和旅游文化概念的界定及原则

1概念界定。旅游和旅游文化在概念上有所区别,旅游的概念是指人们从自己日常的居所去到另一个目的地进行游玩、欣赏、放松身心的过程。而旅游文化的概念是指人们在旅游的过程中或者在旅游的目的地游玩、欣赏时所感受到的文化气息。这种文化气息对游人的身心发展将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将使游人的内在素养得到充实和提高,在强烈的文化内涵的熏陶下,游人的外表气质也会发生质的改变,使人们的外表看起来更加儒雅、文艺。因此,旅游是一种外在动态的表现,而旅游文化则是对人有重要的内在影响。

2.界定原则。旅游文化的概念应该可以很好的解释出旅游文化的本质与特点。认识事物的过程都是漫长而艰辛的,我们对旅游文化概念的探索也不能幸免。虽然探索过程十分艰难,但我们仍然不能放弃,回避不是我们的态度。我们已经不应该仅仅局限于旅游的表层涵义或者对经济的影响方面的研究了,应该打破其表面,探究旅游文化的本质,用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代替对其发展规律的研究。此外,那些各种各样的旅游文化的外在形式,都只是表面的光鲜,不能够成为旅游文化的内涵,不是旅游文化研究中的实实在在的部分[1]。

二、旅游学科视角下的旅游文化概念

在旅游方面,有几组相似的概念常常被混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专家与学者间的交流。想要旅游文化的概念得以明确的界定,首先要区分好这几组概念。

(一)旅游与休闲

旅游与休闲二者之间在概念上也有所区别,休闲是指人们利用空闲的时间进行的活动,比如,遛狗、练字、去公园散步等等,可以是室内也可以是室外,但都是在自己生活的地方进行的。而旅游则不同,旅游强调的是人们离开自己的日常居所,转而取向另一个目的地,是另一种休闲形式,与休闲是从属关系的。

(二)旅游文化和文化旅游

旅游文化和文化旅游联系十分密切,因此常常被人弄混。在部分旅游方面的研究文献上面,旅游文化和文化旅游有时会代表不同的事物,但大部分情况都是指代的同一事物。但是,有些学术论文中作者的标题里包含的是“旅游文化”,而内容中在涉及到这类词时有时则是用“文化旅游”的现象也时有发生,读者和作者对旅游文化和文化旅游的具体概念都不是十分了解,因此常常把二者混为一谈。

直至目前,专家和学者们仍然没有研究出具体的文化旅游的概念。将“旅游文化资源”与“文化旅游资源”混为一谈的大有人在。一般认为,文化旅游是指在具有历史古迹、民族风情为特色的景区进行的旅游活动称为文化旅游。在文化旅游的过程中,外地的游客可以对本地的文化景点进行充分的欣赏,感受文化的气息,丰富自身的精神内涵,满足其文化需求。旅游文化则指的是旅游者在异地旅游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文化形态。旅游文化的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是以旅游为目的的,在旅行过程中产生的文化现象,叫做旅游文化。

(三)旅游文化与定居文化

旅游是一种人口流动的现象,定居是一种人口安定的现象,二者在表现形态上是相对立的。旅游是将游客本身的文化与所去旅游地的文化,以及在旅游过程中所产生的文化相结合,使旅游文化成为了一种移动性强的文化。因此,旅游文化与定居文化之间产生了差别,二者之间是可以互补的。

(四)旅游文化载体和旅游载体文化

旅游文化载体和旅游载体文化二者的概念也及其容易被混淆。旅游文化的载体是旅游,因为如果没有旅游这个活动发生的话,就不可能会在过程当中出现旅游文化。因此,无论是人文资源还是物质资源,当旅游者对其进行游玩欣赏的时候,它都将成为旅游资源。在旅行者对其进行改造,赋予其文化内涵时,它将变成有文化内涵的旅游资源。客观事实表明,没有经过人们加工改造的历史文物,不能称之为文物,只有当人类对他进行文化的改造或者赋予其文化内涵,并且对其进行文化活动的开展时,它才成为一个真正的文物,并且对正在履行的人们进行文化方面的熏陶,才可以被视为一种旅行文化[2]。

结束语: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科学家们对旅游文化的探索将会不断加深,在不久的将来,将会给旅游文化概念一个清晰明确的界定方式。虽然前方的探索之路充满着荆棘与坎坷,但是我国科学家与学者仍然不会停止探索的脚步,将更加加深对旅游文化内涵的剖析,只有对文化内涵进行深层次的研究,才能够使旅游文化登上文学艺术的殿堂。

篇6

[关键词]

整合;优化;旅游文化课程;改革

虽然当前学界对旅游文化定义的内涵与外延还未达成共识,但旅游文化的学习与研究是必要的、紧迫的却是大家的共识。因此,作为培养较高层次旅游相关从业人员的大学本科旅游管理专业,大都设置了旅游文化学课程。但事实证明,旅游文化学的学习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教师授课无激情,学生学习无兴趣;课程考试都通过,实践过程不会用。这完全背离了此门课程的实质。其实作为综合性较强、知识面较广、文化素养较为丰富的旅游文化课程,不仅与中国传统的历史文化有关联,并与愈来愈常态化的旅游息息相关,所以其对提升学生文化知识及素养,夯实他们的专业文化底蕴皆不无益处。因此,探讨旅游文化学课程的改革就显得极其必要且意义深远。

一、旅游文化学课程现存问题

(一)课程定位边缘化由于旅游最先被重视在于其经济属性,在于其产生的巨大经济利润,在于其在国民经济总产值中的占比不断上升,所以其一直被冠以经济活动的主要属性并作为一种经济产业而广受关注。而其文化性是在后期的发展中才为人们所提出,并且在当下现实中绝大多数时候也是服务于其经济属性的。两者在现实中的这种差距性及从属性,无疑导致了在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中旅游文化课程处于边缘化的定位。“目前我国的旅游文化学发展正方兴未艾。但相对于文化旅游已经成为我国四大旅游主潮之一的实践,旅游文化学理论的建设却相当滞后,许多旅游院校尚未将旅游文化学作为主干课程,部分院校甚至没有开设旅游文化学课程,文化旅游人才缺乏,与蓬勃发展的文化旅游不相适应。”[1]而这一点在财经类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中尤为明显:要么在其培养方案中根本就不开设旅游文化类的课程;要么就将其设置在专业选修课中,无形中就对学生产生了导向作用,学生大多会选择一些旅游经济管理类“经世致用”的课程。笔者曾就此问题对旅游管理专业418名学生进行过问卷调查与访谈,回收有效问卷412份,有效率为98%。在“如果旅游经济学与旅游文化学放在一起选课,你会选择那门课”选项中,有92%的学生选择旅游经济学课程;选课原因的选项中,无一例外都选择了“财经院校,就业因素”。而学校及学生的此种选择,无疑也影响了从事旅游文化学课程教学的老师的教学理念及态度:不再去专研此门学科的相关研究前沿,不再用心去设计课程内容,不再有激情去教授课堂内容。学校、教师、学生三者间如此的恶性循环,最终无疑使旅游文化学课程处于边缘化的地位,甚至消失,这从当下小范围来看,只是消解了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特别是财经类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文化素养;但从长远范围来看,这其实是对中国旅游业发展的致命一击,如果整个行业从业人员旅游文化素养欠缺,又何谈有可持续发展的中国旅游业。因此,旅游文化学者早就发出了这样的呼声:“旅游文化研究的必要性是由旅游及其相关事象的特殊文化属性决定的。现代旅游愈发达,旅游业的发展速度愈快,旅游地的规模愈大,旅游的影响愈广,旅游文化及其作用和影响的广度和深度就愈大。”[2]有学者更从学科分类的角度提出应设立旅游文化学学科:“中国旅游发展实践、旅游学科理论研究和旅游教育建设,推动学界努力尝试构建旅游文化学学科体系,无论是对旅游业健康发展,还是从学科分类的角度上都应设立旅游文化学科。”[3]

(二)课程内容拼凑化目前,由于学术界对旅游文化定义的内涵及外延还未达成共识,因而旅游文化学课程内容也没有较为明确、统一化的标准,所以旅游文化学教材内容存在随意性、拼凑化的问题。笔者曾在当当、亚马逊、卓越等主要图书网络销售网站上,搜索到不下40本旅游文化学方面的专著及教材,发现它们的内容体系并不具有相同性而是带有很大的随意性。有些旅游文化学教材是对中国历史文化著作或传统文化及艺术门类的照抄照搬,缺少历史文化与旅游文化的结合点,而是将历史文化完全等同于旅游文化加以拼凑。“有高达42%的教材将旅游文化学的内容简单的等同于旅游对象物的文化。这种情况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紧紧在山水文化、建筑文化、园林文化、宗教文化、茶文化等前面简单的加上‘旅游’,另一种就是直接对山水文化、建筑文化、园林文化等的详细的介绍。”[4]可正如有学者指出的:“旅游文化不等于历史文化,这似乎是一个谁也不怀疑的否定式的性质判断。但现实中不少人却有意无意又将二者等同起来了,在著述中对这两种文化的关系论述也大多语焉不详,更有混为一谈的。”[5]如此一来,就导致在旅游文化学的教学中,学生感受不到该门课程的专业属性,由于专业背景的隔膜对历史文化产生了排斥感;有些此类著作或教材是作者在根据自己对旅游文化的定义及理解的基础上编排的内容体系,也许这从作者本身的研究视角而言,这样的内容体系安排是合乎逻辑的,但作为教材却是有待商榷的;还有部分教材从旅游消费的角度阐释旅游文化时,将中国传统历史文化完全抛之脑后,而将西方消费文化的内容完全套在旅游文化学中,一方面也存在拼凑化的问题,另一方面脱离了中国历史文化的背景,同时也存在中国旅游的境域性问题。“这说明,旅游文化学的招牌虽然已经亮出,但一种体系完整、逻辑严密、阐述准确且为各方基本认可的概念框架和学科体系目前尚未完全建立起来。这对旅游教学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6]

(三)课程教学及考核固定化一方面,因为旅游文化学课程地位的边缘化,所以旅游文化学方面的专业老师相对较少,针对这门课程所进行的学科特色的教改研讨课题及论文就更少,这从中国期刊数据库中能检索到的论文数量便可佐证;另一方面由于旅游文化学内容的广博性,如何将中国历史文化与当下旅游进行无缝链接,如何将抽象的旅游文化理论知识与具体的旅游发展样态进行生动的讲解,如何将大而化之的旅游文化理念与具体而微的地方文化旅游发展相结合,如何将西方消费文化与当下中国的旅游消费进行内在转化……,总之,如何结合当下的旅游,以生动的方式讲解,让旅游文化学真正成为一门学生喜闻乐见的、学有所获的、有自己无可取代的学科地位与特色的课程,这是旅游文化学教学中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目前,由于课程专业教师的缺乏及教师对旅游文化学教改的较少关注,老师仅依靠一本教材、一支粉笔的“填鸭式”教学依然是主要教学方式。随着多媒体教学设备的不断普及,已经有许多老师通过图片展示及视频播放等较为形象的方式进行教学。但由于对旅游文化学当下研究发展现状及趋势的不关注及自我边缘化的放逐,仅仅依靠一本教材、一些图片及视频的展示播放来授课,缺乏引导学生对图片及视频的深度分析与思考,而将旅游文化学变成了一般的鉴赏课。另外,对学生的考核大多采用期末一考定分数的方式,虽然也看平时成绩,但由于平时成绩占比较小且基本上是与考勤有关,如此固定化的考核方式难以调动学生平时学习的主动性与自觉性。

二、整合与优化:旅游文化学课程的改革趋势

由上述可见,当前的旅游文化学课程必须进行改革,如何改?整合与优化应是旅游文化学课程改革的趋势。

篇7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兴起和迅猛发展,文化在旅游业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它正在成为整个旅游业的灵魂和支柱,决定着旅游业的发展方向和兴衰成败。旅游文化是一种独立的文化形态,它是环绕旅游活动有机形成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旅游文化具有继承性、创造性、服务性和时空差异性;旅游文化是旅游业的灵魂和支柱,在旅游经济、旅游管理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有巨大作用。

1.文化和旅游的概念

文化是什么?由于其语意的丰富性,多年来一直是文化学者、人类学家、哲学家、社会学家、考古学家说不清、道不明的一个问题。美国学者克罗伯和克拉克洪在《文化,概念和定义的批判回顾》中列举了欧美对文化的一百六十多种定义。就西方而言,基本能够达成共识的,在最宽泛的意义上,文化指特定民族的生活方式。著名人类学学者泰勒(EdwardBurnettTylor)这样给文化定义:“文化或者文明就是由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获得的,包括知识、信念、艺术、道德法则、法律、风俗以及其他能力和习惯的复杂整体。就对其可以作一般原理的研究的意义上说,在不同社会中的文化条件是一个适于对人类思想和活动法则进行研究的主题。”(引自马文·哈里斯《文化人自然——普通人类学导引》,顾建光、高云霞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36页)它将文化定义为特定的生活方式的整体,包括观念形态和行为方式,提供道德的和理智的规范。它是学习而得的行为方式,并非源于生物学,而且为社会成员所共有。文化作为信息、知识和工具的载体,它是社会生活环境的映照。文化作为制序(institution)、器物与精神产品,它给予我们以历史感、自豪感,据此我们理解人的生命存在、意义和人在宇宙中的地位。文化作为人类认知世界和认知自身的符号系统,它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一切成果。

“旅游”一词,最早见于南朝梁沈约的《悲哉行》一诗:“旅游媚年春,年春媚游人。”从沈诗中看,旅游在当时已含有外出旅行游览的意思了。从字面上理解,旅游是指人在空间中有目的的活动,到异地他乡去旅行游览。远古时代,人们为了争取最佳生存空间,采取了种种方式,其中就包括旅游。人们在崇拜远方的心理的驱使下,怀着对异地的憧憬,不知不觉迈出了旅游的第一步,从此一发不可收。近现代意义的旅游,始于十九世纪中叶。从此,人类的旅游活动出现了崭新的面貌,旅游业逐渐成为一项新兴产业得到蓬勃发展。旅游,作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2.旅游和文化的关系

2.1民族文化关系着旅游产品的竞争力。

文化是旅游发展的灵魂,旅游是文化发展的依托。旅游产品的竞争力最终体现为文化的竞争。业内人士都清楚,旅游的各要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和体现着对文化的应用、旅游产品的品位,反映了策划、规划、开发者对文化的理解。只有把旅游与文化紧密结合起来,这样的旅游产品才更具有生命力。这个基本规律对于民族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更是表现得极为突出和典型,例如:西双版纳的傣族泼水节、杨丽萍的原生态大型歌舞《云南印象》等,都是对民族文化充分理解和挖掘运用的典型。

2.2旅游和文化密不可分。

文化,作为旅游的灵魂,始终蕴含在旅游活动中,表现出极大的魅力。综观旅游发展史,虽然各个时期都有自己独特的表现形式,但在本质上却有许多共同之处,即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所追求的文化享受。文化有很强的民族性和发展性,任何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它们的地域性决定了文化的差异性。但是,地域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必然相互联系、相互交流,而人类的旅游活动,就是各种文化相互交流、相互结合的运动。旅游的主旨和内涵,主要是文化。因此,组织旅游和参与旅游的一切活动,必然与文化紧密结合在一起。

2.3旅游文化。

旅游文化并不是旅游和文化的简单相加,而是一种全新的文化形态,它是环绕旅游活动有机形成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它以一般文化的内在价值为依据,以行、吃、住、游、购、娱六大要素为依托,以旅游主体、旅游客体、旅游中介间的相互关系为基础,始终作用于旅游活动整个过程之中。首先,旅游文化包括人们对旅游的理论研究成果,如旅游经济学、旅游管理学、旅游心理学、旅游美学、旅游文学、旅游地学、旅游教育学、旅游影视艺术等,具有为旅游业奠基和定向的作用。其次,旅游文化是在与多学科的结合、碰撞、融会过程中形成的学科和专业,它主旨鲜明、内容丰富、研究内容独具特色。此外,它还肩负着为旅游业服务,提高旅游品位和格调的任务,如主要体现在行、吃、住、游、购、娱六大旅游要素中的特色

文化。对旅游者来说,旅行游览、食宿、服务、旅游环境的文化氛围直接影响着他们的旅游活动。最后,与旅游有关的文化载体,如机场、车站、餐馆、市场、导游人员等,都能通过不同的角度和多种方式给游客以文化的熏陶和启迪。因此,旅游与文化是分不开的,旅游要发展就必须与文化联系在一起。

3.湖北省旅游业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旅游业发展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旅游文化性竞争日益激烈,利用文化来发展旅游,繁荣经济,已成为世界旅游发展的大趋势和主潮流。有“千湖之省”之称的湖北省在人文资源的开发上面明显不足。

3.1旅游资源的赋存状况与开发错位。

湖北省自然风景资源丰富,人文景观博大精深。但是,从资源开发的现状来看,全省旅游资源的开发与赋存状况存在着错位现象,一是在资源开发种类方面,各地更注重自然旅游资源的开发,对人文资源的开发明显不足;二是在资源及其开发的匹配方面,全省旅游行业与资源开发的匹配现状不理想。湖北省目前的旅游行业开发层次主要是基本层次,提高层次的开发薄弱,专业层次的旅游资源丰富,但开发程度低。

3.2旅游产品同质化、区域旅游产业同构化现象严重。

从总体上看,全省旅游产品的开发还主要停留在传统旅游产品的设计与组合上,旅游新产品的开发明显不足,特别是对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挖掘不够,缺少高品位、大规模、有鲜明特色的综合性旅游产品。由于对资源特色与开发方向把握不够,出现了较严重的旅游产品同质化和区域旅游产业同构化现象,突出地表现为各地的旅游产品多以观光型为主。

4.发展旅游文化的主要对策

4.1充分发掘文化内涵,提高旅游文化品位。

湖北省旅游资源的文化底蕴非常深厚,开发利用潜力巨大。全省各地要深入调查研究,大力加强对旅游历史文献的收集整理和开发利用,使蕴含在旅游资源中的文化潜能得以充分释放;要通过举办一系列的旅游节庆活动或者建设一批主题文化公园来显示博大精深的楚文化内涵;要特别重视旅游文化策划工作,切实解决存在的整体旅游形象不够清晰、旅游产品文化档次不高、旅游市场文化营销策略不高明的问题,真正把旅游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4.2加强了解旅游消费者的文化需求。

作为旅游经营者必须了解旅游消费者的文化需求和文化精神特征。比如,外国旅游者来中国,除了欣赏我国秀美的山川名胜、体会灿烂的历史文化和品尝中国的美味佳肴外,更希望能够了解中国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状况,了解中华民族的生产、生活、信仰、娱乐等方面的习俗。这就要研究不同的旅游消费群体,把握消费者的文化消费心理。

4.3进一步调整和优化旅游开发格局。

当前,旅游需求消费的重心正在由观光型向文化型、保健型和生态型等方面转化。湖北省委、省政府提出,从今年起全力打造宜昌、恩施、神农架等8个城市组成的“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壮大湖北旅游产业。武汉城市圈,三峡与神农架、武当山,武当山与三国、钟祥明显陵,以及鄂东地区,或以都市度假旅游为概念,或以一江两山(长江三峡、神农架、武当山)为标榜,或以世界遗产、红色旅游为主题,有望取得实质性进展。全省要下功夫打造一批旅游精品,重点开发有关生态文化、健康娱乐、度假休闲、会务和商务型旅游产品,以及独具楚文化特色的旅游商品。

4.4全面加强旅游文化建设。

旅游业是一项涉及“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的综合性产业,其文化建设除抓好旅游资源文化内涵的挖掘外,还要抓好旅行社、旅游宾馆、旅游车船公司等企业、旅游目的地的文化建设。旅游企业的有形产品,除了要具备实用的功能外,还必须满足顾客求美、求新、求知的文化功能。作为主要接待的旅游饭店,要突出其建筑文化、装潢文化、功能文化和服务文化的建设,重视大堂文化、楼同文化、卫生间文化、餐厅文化和休闲娱乐文化等方面的设计和建设。旅游目的地要营造一种浓厚的文化氛围,借以提高旅游区的品位和档次。旅游市场营销,除加大产品的文化内涵外,营销人员自身的文化素质、言谈举止、礼节礼仪都要体现一个民族、一个区域的文化特征,给人以鲜明的高品位文化形象。

参考文献:

篇8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兴起和迅猛发展,文化在旅游业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它正在成为整个旅游业的灵魂和支柱,决定着旅游业的发展方向和兴衰成败。旅游文化是一种独立的文化形态,它是环绕旅游活动有机形成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旅游文化具有继承性、创造性、服务性和时空差异性;旅游文化是旅游业的灵魂和支柱,在旅游经济、旅游管理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有巨大作用。

1.文化和旅游的概念

文化是什么?由于其语意的丰富性,多年来一直是文化学者、人类学家、哲学家、社会学家、考古学家说不清、道不明的一个问题。美国学者克罗伯和克拉克洪在《文化,概念和定义的批判回顾》中列举了欧美对文化的一百六十多种定义。就西方而言,基本能够达成共识的,在最宽泛的意义上,文化指特定民族的生活方式。著名人类学学者泰勒(edward burnett tylor)这样给文化定义:“文化或者文明就是由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获得的,包括知识、信念、艺术、道德法则、法律、风俗以及其他能力和习惯的复杂整体。就对其可以作一般原理的研究的意义上说,在不同社会中的文化条件是一个适于对人类思想和活动法则进行研究的主题。”(引自马文·哈里斯《文化人自然——普通人类学导引》,顾建光、高云霞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36页)它将文化定义为特定的生活方式的整体,包括观念形态和行为方式,提供道德的和理智的规范。它是学习而得的行为方式,并非源于生物学,而且为社会成员所共有。文化作为信息、知识和工具的载体,它是社会生活环境的映照。文化作为制序(institution)、器物与精神产品,它给予我们以历史感、自豪感,据此我们理解人的生命存在、意义和人在宇宙中的地位。文化作为人类认知世界和认知自身的符号系统,它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一切成果。

“旅游”一词,最早见于南朝梁沈约的《悲哉行》一诗:“旅游媚年春,年春媚游人。”从沈诗中看,旅游在当时已含有外出旅行游览的意思了。从字面上理解,旅游是指人在空间中有目的的活动,到异地他乡去旅行游览。远古时代,人们为了争取最佳生存空间,采取了种种方式,其中就包括旅游。人们在崇拜远方的心理的驱使下,怀着对异地的憧憬,不知不觉迈出了旅游的第一步,从此一发不可收。近现代意义的旅游,始于十九世纪中叶。从此,人类的旅游活动出现了崭新的面貌,旅游业逐渐成为一项新兴产业得到蓬勃发展。旅游,作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2.旅游和文化的关系

2.1民族文化关系着旅游产品的竞争力。

文化是旅游发展的灵魂,旅游是文化发展的依托。旅游产品的竞争力最终体现为文化的竞争。业内人士都清楚,旅游的各要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和体现着对文化的应用、旅游产品的品位,反映了策划、规划、开发者对文化的理解。只有把旅游与文化紧密结合起来,这样的旅游产品才更具有生命力。这个基本规律对于民族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更是表现得极为突出和典型,例如:西双版纳的傣族泼水节、杨丽萍的原生态大型歌舞《云南印象》等,都是对民族文化充分理解和挖掘运用的典型。

2.2旅游和文化密不可分。

文化,作为旅游的灵魂,始终蕴含在旅游活动中,表现出极大的魅力。综观旅游发展史,虽然各个时期都有自己独特的表现形式,但在本质上却有许多共同之处,即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所追求的文化享受。文化有很强的民族性和发展性,任何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它们的地域性决定了文化的差异性。但是,地域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必然相互联系、相互交流,而人类的旅游活动,就是各种文化相互交流、相互结合的运动。旅游的主旨和内涵,主要是文化。因此,组织旅游和参与旅游的一切活动,必然与文化紧密结合在一起。

2.3旅游文化。

旅游文化并不是旅游和文化的简单相加,而是一种全新的文化形态,它是环绕旅游活动有机形成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它以一般文化的内在价值为依据,以行、吃、住、游、购、娱六大要素为依托,以旅游主体、旅游客体、旅游中介间的相互关系为基础,始终作用于旅游活动整个过程之中。首先,旅游文化包括人们对旅游的理论研究成果,如旅游经济学、旅游管理学、旅游心理学、旅游美学、旅游文学、旅游地学、旅游教育学、旅游影视艺术等,具有为旅游业奠基和定向的作用。其次,旅游文化是在与多学科的结合、碰撞、融会过程中形成的学科和专业,它主旨鲜明、内容丰富、研究内容独具特色。此外,它还肩负着为旅游业服务,提高旅游品位和格调的任务,如主要体现在行、吃、住、游、购、娱六大旅游要素中的特色文化。对旅游者来说,旅行游览、食宿、服务、旅游环境的文化氛围直接影响着他们的旅游活动。最后,与旅游有关的文化载体,如机场、车站、餐馆、市场、导游人员等,都能通过不同的角度和多种方式给游客以文化的熏陶和启迪。因此,旅游与文化是分不开的,旅游要发展就必须与文化联系在一起。

3.湖北省旅游业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旅游业发展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旅游文化性竞争日益激烈,利用文化来发展旅游,繁荣经济,已成为世界旅游发展的大趋势和主潮流。有“千湖之省”之称的湖北省在人文资源的开发上面明显不足。

3.1旅游资源的赋存状况与开发错位。

湖北省自然风景资源丰富,人文景观博大精深。但是,从资源开发的现状来看,全省旅游资源的开发与赋存状况存在着错位现象,一是在资源开发种类方面,各地更注重自然旅游资源的开发,对人文资源的开发明显不足;二是在资源及其开发的匹配方面,全省旅游行业与资源开发的匹配现状不理想。湖北省目前的旅游行业开发层次主要是基本层次,提高层次的开发薄弱,专业层次的旅游资源丰富,但开发程度低。

3.2旅游产品同质化、区域旅游产业同构化现象严重。

从总体上看,全省旅游产品的开发还主要停留在传统旅游产品的设计与组合上,旅游新产品的开发明显不足,特别是对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挖掘不够,缺少高品位、大规模、有鲜明特色的综合性旅游产品。由于对资源特色与开发方向把握不够,出现了较严重的旅游产品同质化和区域旅游产业同构化现象,突出地表现为各地的旅游产品多以观光型为主。

4.发展旅游文化的主要对策

4.1充分发掘文化内涵,提高旅游文化品位。

湖北省旅游资源的文化底蕴非常深厚,开发利用潜力巨大。全省各地要深入调查研究,大力加强对旅游历史文献的收集整理和开发利用,使蕴含在旅游资源中的文化潜能得以充分释放;要通过举办一系列的旅游节庆活动或者建设一批主题文化公园来显示博大精深的楚文化内涵;要特别重视旅游文化策划工作,切实解决存在的整体旅游形象不够清晰、旅游产品文化档次不高、旅游市场文化营销策略不高明的问题,真正把旅游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4.2加强了解旅游消费者的文化需求。

作为旅游经营者必须了解旅游消费者的文化需求和文化精神特征。比如,外国旅游者来中国,除了欣赏我国秀美的山川名胜、体会灿烂的历史文化和品尝中国的美味佳肴外,更希望能够了解中国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状况,了解中华民族的生产、生活、信仰、娱乐等方面的习俗。这就要研究不同的旅游消费群体,把握消费者的文化消费心理。

4.3进一步调整和优化旅游开发格局。

当前,旅游需求消费的重心正在由观光型向文化型、保健型和生态型等方面转化。湖北省委、省政府提出,从今年起全力打造宜昌、恩施、神农架等8个城市组成的“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壮大湖北旅游产业。武汉城市圈,三峡与神农架、武当山,武当山与三国、钟祥明显陵,以及鄂东地区,或以都市度假旅游为概念,或以一江两山(长江三峡、神农架、武当山)为标榜,或以世界遗产、红色旅游为主题,有望取得实质性进展。全省要下功夫打造一批旅游精品,重点开发有关生态文化、健康娱乐、度假休闲、会务和商务型旅游产品,以及独具楚文化特色的旅游商品。

4.4全面加强旅游文化建设。

旅游业是一项涉及“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的综合性产业,其文化建设除抓好旅游资源文化内涵的挖掘外,还要抓好旅行社、旅游宾馆、旅游车船公司等企业、旅游目的地的文化建设。旅游企业的有形产品,除了要具备实用的功能外,还必须满足顾客求美、求新、求知的文化功能。作为主要接待的旅游饭店,要突出其建筑文化、装潢文化、功能文化和服务文化的建设,重视大堂文化、楼同文化、卫生间文化、餐厅文化和休闲娱乐文化等方面的设计和建设。旅游目的地要营造一种浓厚的文化氛围,借以提高旅游区的品位和档次。旅游市场营销,除加大产品的文化内涵外,营销人员自身的文化素质、言谈举止、礼节礼仪都要体现一个民族、一个区域的文化特征,给人以鲜明的高品位文化形象。

参考文献:

篇9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兴起和迅猛发展,文化在旅游业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它正在成为整个旅游业的灵魂和支柱,决定着旅游业的发展方向和兴衰成败。旅游文化是一种独立的文化形态,它是环绕旅游活动有机形成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旅游文化具有继承性、创造性、服务性和时空差异性;旅游文化是旅游业的灵魂和支柱,在旅游经济、旅游管理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有巨大作用。

1.文化和旅游的概念

文化是什么?由于其语意的丰富性,多年来一直是文化学者、人类学家、哲学家、社会学家、考古学家说不清、道不明的一个问题。美国学者克罗伯和克拉克洪在《文化,概念和定义的批判回顾》中列举了欧美对文化的一百六十多种定义。就西方而言,基本能够达成共识的,在最宽泛的意义上,文化指特定民族的生活方式。著名人类学学者泰勒(EdwardBurnettTylor)这样给文化定义:“文化或者文明就是由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获得的,包括知识、信念、艺术、道德法则、法律、风俗以及其他能力和习惯的复杂整体。就对其可以作一般原理的研究的意义上说,在不同社会中的文化条件是一个适于对人类思想和活动法则进行研究的主题。”(引自马文·哈里斯《文化人自然——普通人类学导引》,顾建光、高云霞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36页)它将文化定义为特定的生活方式的整体,包括观念形态和行为方式,提供道德的和理智的规范。它是学习而得的行为方式,并非源于生物学,而且为社会成员所共有。文化作为信息、知识和工具的载体,它是社会生活环境的映照。文化作为制序(institution)、器物与精神产品,它给予我们以历史感、自豪感,据此我们理解人的生命存在、意义和人在宇宙中的地位。文化作为人类认知世界和认知自身的符号系统,它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一切成果。

“旅游”一词,最早见于南朝梁沈约的《悲哉行》一诗:“旅游媚年春,年春媚游人。”从沈诗中看,旅游在当时已含有外出旅行游览的意思了。从字面上理解,旅游是指人在空间中有目的的活动,到异地他乡去旅行游览。远古时代,人们为了争取最佳生存空间,采取了种种方式,其中就包括旅游。人们在崇拜远方的心理的驱使下,怀着对异地的憧憬,不知不觉迈出了旅游的第一步,从此一发不可收。近现代意义的旅游,始于十九世纪中叶。从此,人类的旅游活动出现了崭新的面貌,旅游业逐渐成为一项新兴产业得到蓬勃发展。旅游,作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2.旅游和文化的关系

2.1民族文化关系着旅游产品的竞争力。

文化是旅游发展的灵魂,旅游是文化发展的依托。旅游产品的竞争力最终体现为文化的竞争。业内人士都清楚,旅游的各要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和体现着对文化的应用、旅游产品的品位,反映了策划、规划、开发者对文化的理解。只有把旅游与文化紧密结合起来,这样的旅游产品才更具有生命力。这个基本规律对于民族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更是表现得极为突出和典型,例如:西双版纳的傣族泼水节、杨丽萍的原生态大型歌舞《云南印象》等,都是对民族文化充分理解和挖掘运用的典型。

2.2旅游和文化密不可分。

文化,作为旅游的灵魂,始终蕴含在旅游活动中,表现出极大的魅力。综观旅游发展史,虽然各个时期都有自己独特的表现形式,但在本质上却有许多共同之处,即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所追求的文化享受。文化有很强的民族性和发展性,任何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它们的地域性决定了文化的差异性。但是,地域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必然相互联系、相互交流,而人类的旅游活动,就是各种文化相互交流、相互结合的运动。旅游的主旨和内涵,主要是文化。因此,组织旅游和参与旅游的一切活动,必然与文化紧密结合在一起。

2.3旅游文化。

旅游文化并不是旅游和文化的简单相加,而是一种全新的文化形态,它是环绕旅游活动有机形成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它以一般文化的内在价值为依据,以行、吃、住、游、购、娱六大要素为依托,以旅游主体、旅游客体、旅游中介间的相互关系为基础,始终作用于旅游活动整个过程之中。首先,旅游文化包括人们对旅游的理论研究成果,如旅游经济学、旅游管理学、旅游心理学、旅游美学、旅游文学、旅游地学、旅游教育学、旅游影视艺术等,具有为旅游业奠基和定向的作用。其次,旅游文化是在与多学科的结合、碰撞、融会过程中形成的学科和专业,它主旨鲜明、内容丰富、研究内容独具特色。此外,它还肩负着为旅游业服务,提高旅游品位和格调的任务,如主要体现在行、吃、住、游、购、娱六大旅游要素中的特色文化。对旅游者来说,旅行游览、食宿、服务、旅游环境的文化氛围直接影响着他们的旅游活动。最后,与旅游有关的文化载体,如机场、车站、餐馆、市场、导游人员等,都能通过不同的角度和多种方式给游客以文化的熏陶和启迪。因此,旅游与文化是分不开的,旅游要发展就必须与文化联系在一起。

3.湖北省旅游业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旅游业发展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旅游文化性竞争日益激烈,利用文化来发展旅游,繁荣经济,已成为世界旅游发展的大趋势和主潮流。有“千湖之省”之称的湖北省在人文资源的开发上面明显不足。

3.1旅游资源的赋存状况与开发错位。

湖北省自然风景资源丰富,人文景观博大精深。但是,从资源开发的现状来看,全省旅游资源的开发与赋存状况存在着错位现象,一是在资源开发种类方面,各地更注重自然旅游资源的开发,对人文资源的开发明显不足;二是在资源及其开发的匹配方面,全省旅游行业与资源开发的匹配现状不理想。湖北省目前的旅游行业开发层次主要是基本层次,提高层次的开发薄弱,专业层次的旅游资源丰富,但开发程度低。

3.2旅游产品同质化、区域旅游产业同构化现象严重。

从总体上看,全省旅游产品的开发还主要停留在传统旅游产品的设计与组合上,旅游新产品的开发明显不足,特别是对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挖掘不够,缺少高品位、大规模、有鲜明特色的综合性旅游产品。由于对资源特色与开发方向把握不够,出现了较严重的旅游产品同质化和区域旅游产业同构化现象,突出地表现为各地的旅游产品多以观光型为主。。

4.发展旅游文化的主要对策

4.1充分发掘文化内涵,提高旅游文化品位。

湖北省旅游资源的文化底蕴非常深厚,开发利用潜力巨大。全省各地要深入调查研究,大力加强对旅游历史文献的收集整理和开发利用,使蕴含在旅游资源中的文化潜能得以充分释放;要通过举办一系列的旅游节庆活动或者建设一批主题文化公园来显示博大精深的楚文化内涵;要特别重视旅游文化策划工作,切实解决存在的整体旅游形象不够清晰、旅游产品文化档次不高、旅游市场文化营销策略不高明的问题,真正把旅游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4.2加强了解旅游消费者的文化需求。

作为旅游经营者必须了解旅游消费者的文化需求和文化精神特征。比如,外国旅游者来中国,除了欣赏我国秀美的山川名胜、体会灿烂的历史文化和品尝中国的美味佳肴外,更希望能够了解中国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状况,了解中华民族的生产、生活、信仰、娱乐等方面的习俗。这就要研究不同的旅游消费群体,把握消费者的文化消费心理。

4.3进一步调整和优化旅游开发格局。

当前,旅游需求消费的重心正在由观光型向文化型、保健型和生态型等方面转化。湖北省委、省政府提出,从今年起全力打造宜昌、恩施、神农架等8个城市组成的“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壮大湖北旅游产业。武汉城市圈,三峡与神农架、武当山,武当山与三国、钟祥明显陵,以及鄂东地区,或以都市度假旅游为概念,或以一江两山(长江三峡、神农架、武当山)为标榜,或以世界遗产、红色旅游为主题,有望取得实质性进展。全省要下功夫打造一批旅游精品,重点开发有关生态文化、健康娱乐、度假休闲、会务和商务型旅游产品,以及独具楚文化特色的旅游商品。

4.4全面加强旅游文化建设。

旅游业是一项涉及“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的综合性产业,其文化建设除抓好旅游资源文化内涵的挖掘外,还要抓好旅行社、旅游宾馆、旅游车船公司等企业、旅游目的地的文化建设。旅游企业的有形产品,除了要具备实用的功能外,还必须满足顾客求美、求新、求知的文化功能。作为主要接待的旅游饭店,要突出其建筑文化、装潢文化、功能文化和服务文化的建设,重视大堂文化、楼同文化、卫生间文化、餐厅文化和休闲娱乐文化等方面的设计和建设。旅游目的地要营造一种浓厚的文化氛围,借以提高旅游区的品位和档次。旅游市场营销,除加大产品的文化内涵外,营销人员自身的文化素质、言谈举止、礼节礼仪都要体现一个民族、一个区域的文化特征,给人以鲜明的高品位文化形象。

参考文献:

篇10

二、罗平旅游人才培养

(一)罗平旅游文化建设急需的人才

1.创意人才。

现代旅游开发属于文化创意产业的范畴,既然是“创意产业”,说明需要的首先就是创意人才。什么是创意人才?目前为止还没有公认的定义。我的理解,创意人才就是在特定行业、特定领域有着丰富的知识和经验的积累,能够有针对性地提出创新性设想并能推动或能将创新设想付诸实现的人。具体到罗平旅游文化的建设与开发,其所需要的创意人才,首先指的是能够对“罗平旅游”这一特殊产品进行创新性研发的人才———既能够放眼国内乃至国际旅游市场,同时又立足于本国本地的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对罗平旅游开发进行通盘构想、规划并提出切实可行实施方案的人才。罗平旅游文化建设急需的首先是创意型人才,这样的人才到哪里去找?这样的人才当然不是凭空就能产生的,因为能够担当这一重任的人,最重要的是要能够通过研究和发掘罗平的旅游资源、文化传统来构筑创意的基础,然后结合对省内、周边省区、国内旅游市场的分析预测,提出罗平旅游开发的未来设想和规划。这种设想和规划既要立足于现状,又要具备足够的前瞻性。因此,本文认为,开发“罗平旅游”这一产品恐怕不是某一个人所能独立完成的,而应该是一群人、一批人,或者更准确地说应该是需要一个团队,需要群体的智慧和力量。个人或许能提供一个很好的点子,但很难形成一个完整的规划、一个可供具体实施的系统思路和中长期发展方案。罗平旅游文化的建设与开发,需要强大的创意能力来推动,这种创意能力并非是指某个人具有的个别能力,而是指一个创意群体、创意团队的集体智慧和能力。应该说,在这个创意团队中,本土精英、政府官员和外部行业专家等,这些人都是其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2.营销人才。

旅游产品作为消费对象,离不开科学合理的营销策划和恰当有效的促销手段。因此,懂得现代营销知识和具备营销技能的人,是罗平旅游建设和开发人才队伍中不可缺少的人才。对罗平旅游进行营销策划,首先需要做的是对罗平旅游进行定位,这种定位如果只针对油菜花盛开的春三月,事情似乎就简单得多。但如果是针对罗平旅游的整体、针对一年四季均有效的旅游定位和命名,事情无疑就变得很复杂,这是相对大一点的角度。小一点具体一点,针对一时一地的旅游活动进行促销策划也很重要,像有奖销售、打折优惠、配发纪念奖品等,都属于营销的范畴。

3.管理人才。

旅游管理需要管理人才,其工作职责包括从事景区规划、养护和日常管理等。对这些管理人才最重要的素质要求是要具备良好的服务意识、质量意识和职业道德素质,不能有官办作风、衙门做派,不能双眼只盯着钱。要用心做好旅游服务这件产品,让旅游者舒心、放心地来旅游,而不能是时刻担心被骗被宰;要经营和打造出声誉良好持久的旅游品牌。

4.导游人才。导游是旅游业的桥梁。

建设和开发罗平旅游,导游人员肩负着重要的使命。我们这里所谈的导游人员主要指“地陪”人员,也就是在罗平本地负责接待游客的本地导游。近几年,云南旅游业时不时发生在国内引起强烈反响的游客投诉事件,其中多数与导游的职业道德和综合素质不高有关。建设和发展罗平旅游业,对本地的地陪人员提出的要求不外乎两:第一个是要非常了解和熟悉“罗平旅游”,也就是对所销售的产品要知根知底,要非常熟悉;第二个是要认同“罗平旅游”,热爱“罗平旅游”。没有激情的销售是无法打动消费者的,只有热爱和珍惜“罗平旅游”这个品牌,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导游的职业驱动问题,才能避免发生这样那样的人为的质量事故。

(二)本地导游人才的知识结构和素养

上述四种人才中,居于金字塔尖的是创意人才;营销人才和管理人才居中偏上;导游人才是基础。前三种人才不说了,这里单说处于基础位置、人数稍多的导游人才的知识结构和技能,他们到底需要由哪些要素来建构。我们知道,人才培养的根基首先是对常识的掌握,“常识”就是我们通常在高等教育中所说的“通识”,亦即通识教育。罗平旅游所需要的导游人才,其通识知识的部分与其他类型的人才大致类似,而又有其特殊之处。比如,一般知识中的政治学知识、经济学知识、地理学知识、文化学知识、人类学知识、民俗学知识、心理学知识、管理学知识等,这些属于通识范畴的知识,我们的导游理应具备和掌握。特殊一些的,比如本地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地方民族文化习俗的变迁、地方史知识、地方风物传说等方面的知识,我们的导游更应熟悉和掌握。在人才培养中,人们常说要培养通才与专才相结合的人才,对于罗平导游人才的培养来说,我的观点是应以“专”为主,兼顾“通”———也就是更多地应将重点放到对本地文化、本地历史知识的学习和思考把握上。罗平导游人才的职业素养包括具备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遵纪守法,吃苦耐劳;具备良好的服务意识,礼貌礼节周全并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包括不说脏话,不骂人;沟通技巧良好,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友善对待游客;具备团队精神,善于合作、协作,愿意付出;具备外语口语能力,能够接待外国游客;获得导游资格证(导游证)等。

(三)人才从哪里来

目前云南省内的大专院校和众多的国内高校大多开设有旅游管理专业,罗平旅游文化事业的建设和发展,可以有效地利用省内省外的高校资源。这里说的利用,一是指可以从这些高校中物色本地籍的学生毕业后回原籍就业;二是指可以采用校地合作模式定向培养旅游专门人才;三是可以委托高校不定期地为罗平开设专门的培训班培训人才;四是吸引外地籍的高校旅游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充实到罗平的旅游人才队伍中。在可以预期的时限内,前述四种人才中的后三种人才,都是可以利用省内外的高校资源获取的,具备很强的可操作性。至于居于金字塔尖的创意型人才,如前所述并非指单个的个别人才而指组合型的人才团队,很显然这是需要通过多种途径、调动多种资源才能形成和造就的。创意型人才是复合型创新型人才,一个人才尚且难得,要组合成一个人才团队,其难度可想而知。这里还应该提出的是,委托高校旅游专业培养旅游人才,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职业兴趣和职业爱好;在旅游管理系列课程的设置中,为罗平旅游量身打造的课程,一定要侧重于导游方向课程、景区景点规划及管理方向课程,以及网上营销、旅行社合作运作方向课程等。

篇11

关键词:旅游文化;旅游体验文化;旅游介入文化

一、旅游介入文化的提出

在现行的旅游文化论著中,并无“旅游介入文化”概念,所以提出这一概念,一则缘于旅游文化的概念界定,二则缘于旅游文化的实际情况,三则缘于旅游文化的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学者对旅游文化概念的界定众说纷纭,虽然对旅游文化的研究产生了不利的影响,但也给进一步研究留下了较大的空间。为此,在综合比较众多旅游文化的定义之后,笔者将旅游文化的概念界定如下:旅游文化是人们的旅游体验与介入过程及其产品的总和。这一定义表明,旅游文化是人们以旅游为对象创造出来的一种新的文化形态,它既是一个过程――旅游体验和旅游介入,也是一种结果――旅游体验与旅游介入的产品(拙作《旅游文化学》,中国旅游出版社,2008:6)。这在逻辑上必然导出这样的命题:整体的旅游文化是由旅游体验文化和旅游介入文化两大部分构成的。因此,探讨旅游介入文化是对旅游文化进行深入探讨的必然要求。

从旅游文化的实际情况看,旅游者是旅游文化的首要创造者,其在旅游活动中所产生的旅游审美体验、旅游求知体验、旅游交往体验、旅游情感体验等是旅游文化的核心部分。没有旅游者这一主体的参与,旅游活动便不能成行,旅游文化也就无从产生。然而,旅游者并不是旅游文化的唯一创造者。随着旅游活动的展开,那些非旅游者,如旅游服务者、景观开发者、旅游宣传者、旅游规范者、旅游研究者等常常出于不同的目的和动机介入到旅游者的旅游活动中来,尽管这些“介入者”的介入行为及其结果在整个旅游文化中并不处于核心地位,但却是整个旅游文化不可缺少的部分。因此,将旅游者以参与的方式体验旅游所创造的文化称之为“旅游体验文化”,非旅游者以介入的方式影响旅游所创造的文化称之为“旅游介入文化”,符合旅游文化发展的实际情况。

从旅游文化的研究现状来看,国内的研究空前繁荣,构建旅游文化学理论体系的呼声日渐高涨。理论体系的构建需要独特的概念体系,但目前的旅游文化学很难说已形成科学的概念体系。有的旅游文化学论著以旅游主体文化、旅游客体文化、旅游中介体文化为核心概念[1],这些概念明显来自旅游学和文化学的嫁接;有的旅游文化学论著以文化交流、文化传播、文化震惊、文化认证为核心概念[2],这些概念亦多从文化学中移植而来。概念是对对象的抽象与概括,旅游文化学的概念体系应建立在旅游文化这个实体之上而非其它。因此,旅游介入文化概念的提出有利于旅游文化学概念体系的研究与探讨。

旅游介入文化的提出对于正确认识和理解旅游文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虽然它只是旅游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特别是同处于核心地位的旅游体验文化相比仅处于边缘位置,但它却为人们全面而深刻地认识旅游文化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有助于廓清人们对旅游文化的种种片面的、错误的认识,恢复旅游文化的本来面目和真实含义。同时,旅游介入文化的提出对旅游文化建设的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它从旅游介入者的角度明确了旅游文化建设的方向,从而有利于人们制定出更加合理、更加具有针对性的旅游文化建设对策,促进旅游文化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旅游介入文化的内涵

旅游介入文化是旅游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概念进行科学的界定是进一步研究的基础。为此,笔者将旅游介入文化定义为:“旅游介入文化是指因旅游者的旅游活动而产生并直接介入其间施加影响的文化”。其概念内涵有四:

第一,旅游介入文化因旅游活动而产生。旅游介入文化产生的前提条件是旅游活动的产生,没有旅游者的旅游活动,便没有旅游介入文化。一个文化现象往往是个体行为和整个过程的统一,而确定整个文化现象的本质和特征的关键往往不是现象中的个体行为,而是整个过程[3]。以旅游者参加旅行社的旅游为例,就每个个体旅游者的旅游活动看来,其参加旅行社组织的旅游活动的确常常是先由旅行社设计了旅游路线,然后才是旅游者按照路线进行的参观游览,但就人类整体的旅游活动而言则应当是先有旅游者的旅游需求,然后才有旅行社等提供的旅游供给。没有旅游者的旅游需求,没有旅游者的旅游活动的产生,旅行社无利可图,自然不会提供旅游供给。因此,旅游活动是旅游介入文化产生的前提和基础,这是个不争的事实。

第二,旅游介入文化的介入对象是旅游。因旅游而产生的文化并不都是旅游文化,比如旅游目的地因旅游而产生的文化变迁,其中只有很小一部分是非旅游者有意识介入旅游的结果,更多的是旅游者带来的外地文化对目的地文化的冲击。这种冲击属于旅游效应,自然不能称之为旅游介入文化。因此,旅游介入文化的形成除了前提基础外,还必须具备第二个条件――介入对象是旅游。这里的旅游,既包括旅游整体――旅游者的全部活动过程,也包括旅游要素――旅游者和旅游对象。对旅游整体的介入,形成整体的旅游介入文化,亦即全部的旅游介入过程及成果;对旅游要素的介入,形成单项的旅游介入文化,如旅游服务文化、旅游景观开发文化等。因此,判断一种文化是否是旅游介入文化的根本标准就在于看其是否直接介入旅游者的旅游活动并对其施加影响。

第三,旅游介入文化的主体是非旅游者。一般说来,凡是参加旅游文化创造的人都是旅游文化的主体,但具体到旅游体验文化和旅游介入文化,其参与或介入的主体则有着明显的不同。旅游体验文化的主体是旅游者,其内容包括在旅游活动中所产生的审美体验、求知体验、交往体验、情感体验等不同的层面。总体看来,旅游者参与与自己目标相同的旅游活动,其目的是寻求内心的愉悦与畅快,无意改变所参加活动的方向;而旅游介入文化的主体则既包括旅游从业人员,也包括旅游行政管理人员、旅游研究者、旅游地居民、社会上旅游思考者等在内的非旅游者,其介入旅游活动的行为是一种有目的的干预,目的在于促使旅游向着自己预期的方向和目标发展。因此,凡是以各种方式有意识介入旅游者的旅游活动的人,都是旅游介入文化的创造者,但不包括旅游体验文化的创造者――旅游者。

第四,旅游介入文化是精神内涵与物质外显的综合体。旅游介入文化从本质上来说实际上是一个对旅游的应对过程与结果。面对汹涌的旅游大潮,旅游从业人员、旅游行政管理人员、旅游地居民、旅游研究者等旅游介入者或欣喜,或憎恨,或引导,或排斥……,思绪万千,招法各异,除了战争以外,几乎所有的应对手段都能派上用场。虽然上述心理与行为在总体上属于文化二分法中的精神范畴,但在现实世界中人们很难将精神与物质截然分开。任何精神文化都需要一定的物质载体,没有这种载体的存在,精神文化充其量只是一种文化心理和行为。旅游介入文化的结果,如产品形态的旅游服务、旅游景观、旅游宣传等无论从那个角度来看都不能否定其物质实体性,尽管我们可以说这些产品多以观念为核心、物质为载体,是一种观念的外化和显现,其核心主要应属于精神文化,却不能忽视其物质性的显现。因此,旅游介入文化从本质上说是旅游介入主体在旅游介入活动中形成的“观念形态及其外在表现的总和”[4],是精神-物质的综合体。

旅游介入文化与旅游介体文化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旅游介体文化一般认为即旅游业文化[5],但并不是所有的旅游业文化都是旅游介入文化。旅游业内部的管理文化,其指向是企业内部的员工,没有直接介入旅游者的旅游活动,是旅游介体文化但不是旅游介入文化;旅游业对外服务、开发、宣传、规范等文化,其指向主要是旅游者,直接介入旅游者的旅游活动,既是旅游介体文化又是旅游介入文化。

此外,社会的旅游观念、旅游研究者的旅游研究、旅游目的地的旅游传说一般不属于旅游介体文化,但这些均以旅游活动为研究、思考、演绎的对象,对旅游活动具有较为深远的影响,不能不属于旅游介入文化。

三、旅游介入文化的结构

对旅游介入文化的构成要素与构成方式进行剖析有助于深刻认识和把握其内涵与本质,也是旅游介入文化研究走向深入的必然要求。剖析旅游介入文化的结构,一要找准对象,二要选好视角。剖析对象为旅游介入文化本身而非其它自毋需赘言,而旅游介入文化的文化属性决定其最佳视角非文化学莫属。从文化层面的角度来分析,旅游介入文化的发生发展,最初是从“文化的心态”开始酝酿,然后经过“文化的行为”逐层向外,以特定的“物质形态”――旅游产品的形式表现出来,并以这最外层的“物态文化”直接与人们碰触。因此,旅游介入文化结构由心理、行为和产品3个层面所构成。

1. 旅游介入文化的心理层面

心理学认为,个性包含个性倾向性与个体差异性两方面的内容,个性倾向性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等,而个体差异性包括能力、气质、性格等心理成分[6]。旅游介入活动总体上属于介入主体的个别,个性倾向性较为明显。因此,分析和探讨旅游介入文化结构的心理层面应主要从个性心理的角度,特别是从动机、理念、期望等个性倾向性的层面入手。旅游介入文化的介入动机揭示着介入主体介入旅游活动的目的和动因;介入理念是介入主体对旅游介入活动的总的看法,决定着介入方式、方法和行为;介入期望是介入主体对其介入活动的质量和效果的心理预期,通常决定和影响着介入强度与效果。

旅游介入文化的心理层面在旅游介入文化结构中居于核心地位,具有动力基础和前提条件的作用,决定着旅游介入文化行为层面的发生和面貌。一般情况下,有什么样的旅游介入文化心理,就有什么样的旅游介入文化行为。同时,旅游介入文化心理也对处于产品形态的旅游介入文化整体产生一定的影响。

2. 旅游介入文化的行为层面

行为是由一系列动作、运动、反映构成的,简单地说,人在日常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一切动作统称行为[7]。心理学家认为,行为是有机体在环境的影响下所引起的内在生理和心理变化的外在反映[8]。由此可见,行为与需要动机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分析和探讨旅游介入文化结构中的行为层面不能脱离心理层面。因此,旅游介入文化的行为层面实际上就是旅游介入主体在心理支配之下的各种具体的旅游介入行为,如旅游服务、景观开发、旅游宣传、旅游规范、旅游研究等,它们是旅游介入文化心理层面的外化和显现。当然,由于具体的介入手段和方式的不同,旅游介入文化各组成部分在外显的行为方式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

旅游介入文化的行为层面在整个旅游介入文化的结构中具有桥梁和纽带的作用,是旅游介入活动从心理动因到形成最终产品的过渡环节,对旅游介入文化产品的质量与介入活动的效果影响较大。

3. 旅游介入文化的产品层面

产品是一个内涵非常宽泛的概念,常与过程紧密相连,在一定意义上来说,任何过程的结果都可称为“产品”。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将“产品”分为服务、软件、硬件和流程性材料4种通用的类别[9],它既可以是有形的如硬件,也可以是无形的如服务等。对旅游介入文化结构中的产品层面的分析与探讨亦当作如是观。旅游介入文化的产品层面是指旅游介入主体介入旅游后最终形成的文化产品,包括旅游服务(既是行为又是产品)、旅游景观艺术、旅游行为准则、旅游宣传品、旅游法规文献、旅游研究论著、旅游传说等。旅游介入文化是一种观念形态及其外显的总和,如果说其核心属心理和行为等精神范畴,那它的外壳一定属物质范畴,否则不但在逻辑上讲不通,也违背旅游介入文化的现实。试想一个为满足旅游者的旅游需求而开发建造出来的具体的旅游景观,如果全然无视其客观实体性,只强调它是一种精神文化,无论如何都说不过去。

旅游文化的产品层面是心理层面和行为层面的结晶,属于表层结构,它对旅游介入活动的重要影响在于它是可以被人们感知和评价旅游介入活动过程的最终结果,反映着旅游介入的程度与效果。

四、旅游介入文化的分类

对事物进行分类是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也是认识事物本质属性的重要途径。旅游介入文化虽因旅游活动而产生,但它不处于旅游活动之内,而是通过介入旅游活动并对其施加影响。因此,在确定旅游介入文化的分类标准时必须重点考虑介入主体和介入目的两个问题,在此基础上进行科学的分类。

1. 按照介入主体的分类

按照介入主体的不同,旅游介入文化可以划分为企业介入型、行政介入型、学界介入型、居民介入型、社会介入型5类。

企业介入型主要指旅游企业对旅游活动的介入而形成的旅游介入文化,如旅游企业的旅游服务、旅游地的景观开发、旅游企业的旅游宣传等,其介入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优质的旅游服务、优美的景观建设、强劲的旅游宣传招徕吸引旅游者前来旅游观光或休闲度假,维持企业的正常经营运作,进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

行政介入型主要指各行政主管部门和相关部门对旅游活动的介入而形成的旅游介入文化,如政府制定的旅游法规、旅游政策、旅游规划等,其目的在于通过行政手段约束、规范、协调、指导旅游的发展和进步。

学界介入型主要指学界对旅游活动的介入而形成的旅游介入文化,如学术界的各研究主体所进行的旅游研究、旅游评论等,其主要目的在于对旅游活动形成科学的认知,进而为旅游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居民介入型主要指目的地居民对旅游活动的介入而形成的旅游介入文化,如居民提供的旅游服务,编撰或传承下来的旅游传说,当地居民对旅游的观念、看法等等,其目的较为复杂,往往经济、社会、环境指向兼而有之。

社会介入型主要指社会群体对旅游活动的介入而形成的旅游介入文化,包括社会的旅游观念、旅游思想、旅游道德、旅游习俗等等,其对旅游活动的影响往往是积极与消极并存,赞成与反对各执一端,但目前社会大众对旅游的评价总体上是积极的。

2. 按照介入目的的分类

按照按介入目的的不同,旅游介入文化可以划分营利型、规范型、认知型三大类。

营利型是指以营利为目的介入旅游而形成的旅游介入文化,如旅游服务部门、景观开发部门、旅游宣传部门介入旅游活动所创造的旅游服务文化、景观开发文化、旅游宣传文化等。由于上述各部分均属于企业的范畴,他们介入旅游活动的最终目的就在于通过介入获得经营利润和各种经济利益。由此决定了他们所创造的旅游介入文化主要属于营利型。部分旅游地居民所创造的旅游服务文化、部分学者创造的旅游规划文化也属此类。

规范型是指以规范为目的介入旅游而形成的旅游介入文化,如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和相关部门制定旅游法规、强化旅游道德、约束旅游习俗等,其目的在于通过介入进一步规范和约束旅游者的旅游行为和旅游企业的经营活动,促进旅游和旅游业的健康发展。由此决定了他们所创造的旅游介入文化主要属于规范型。部分企业、旅游地居民、学界、社会群体所创造的针对旅游者的旅游道德、旅游习俗也属此类。

认知型指以求知为目的介入旅游而形成的旅游介入文化。主要指各学界、业界、政界所创造的旅游研究文化。其目的在于通过自身的研究活动,对旅游活动形成正确的认知,进而为旅游和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理论指导。部分旅游地居民、社会人士对旅游的研究也属此类。

五、旅游介入文化的特点

旅游介入文化的特点是其本质属性的外在显现,也是旅游介入文化区别于非旅游介入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对旅游介入文化的特点进行分析探讨有助于认识和掌握旅游介入文化的本质与内涵,对旅游介入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旅游介入文化的特点突出地表现在旅游指向性、经济功利性、内涵独特性、行为规范性、地位从属性等几方面。

1. 旅游指向性

旅游指向性是指因旅游活动而产生的旅游介入文化虽然外在于旅游者的旅游活动并成为同旅游体验文化相对应的独立部分,但其介入的对象却始终是旅游者的旅游活动。从旅游介入文化的介入主体来看,不管是旅游服务者、景观开发者,还是旅游宣传者、旅游规范者,其要对旅游活动施加影响必须通过自己的介入活动介入到旅游活动中去才能达到目的。从旅游介入文化主体介入的目的来看,无论是为了营利、为了规范,还是为了认知,要切实收到介入的功效也只能将介入的方向指向旅游活动。因此,同已经身在旅游活动之中的旅游体验文化相比,旅游介入文化具有明显的旅游指向性。

2. 经济功利性

旅游活动本身是一项消费活动,它会给众多的企业和部门带来无限的商机。尽管各自的目的和动机有所不同,但看中旅游活动所带来的各种经济功效和利益正是旅游介入主体介入旅游活动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旅游者要享受旅游服务需要以付费的方式进行购买,要到目的地参观游览旅游景观需要以购买门票的方式支付价款,这无疑都为介入主体带来巨大的经济收益。虽然旅游服务和景观开发的功利性不仅表现在经济上,但较其它功利性而言,经济上的功利性无论如何都具有直接性和外显性,需求与供给的关系易于被人们所感知。旅游宣传、旅游规范和旅游研究的经济功利性常常因与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功利性融为一体而显得不那么直接和明显,但仍是功利性的最终体现。

3. 内涵吸引性

旅游活动本身就是一种追求新、奇、特、异的心理与精神愉悦的活动。为了满足旅游者的需求,旅游介入活动及其提供的旅游产品必须具有内涵的吸引性,充分展示魅力独具的地域与民族特色。相对于见怪不怪、熟视无睹的惯常居住环境而言,异地独特的旅游服务、旅游景观、风土人情等造就的别样风景、别样体验与别样心情,正是众多旅游者对旅游活动乐此不疲的原因。同时,旅游主体对旅游介入者所在民族的独特文化的强烈好奇常常使得旅游介入者千方百计地精心打造具有民族特色的旅游产品与服务,以满足旅游者旨在于文化的反差中体验感受异质文化独特韵味的需求心理。因此,内涵的吸引性既是旅游介入文化的特点,也是旅游者对旅游介入文化的普遍需要。

4. 行为规范性

旅游介入文化主体介入旅游活动的最终目的在于通过介入活动影响旅游者及其旅游活动进而实现介入的目标。旅游介入活动要真正收到实效,必须为旅游者所接受、认同,并因有助于旅游者旅游活动质量的提高而使旅游者产生一种舒适感、满足感。因此,为了规范旅游介入者的介入行为,确保旅游介入活动的质量,提高旅游体验的水平,无论是旅游服务者、景观开发者,还是旅游宣传者、旅游规范者都将对自己的介入行为提出一定的约束与限制条件,使得旅游介入文化体现出较强的行为规范性。以旅游服务为例,人们经常见到的“文明服务”、“微笑服务”、“顾客是上帝”等用语,就暗含着较为明显的行为规范意义。而旅游宣传活动中所要求遵循的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等原则也对旅游宣传者的宣传行为具有一定的约束作用。

5. 地位从属性

旅游介入文化是因旅游活动而产生并介入其中对其施加影响的文化,从先后顺序来说当是先有旅游活动然后才有旅游介入活动。没有旅游活动的产生,旅游介入文化也便因失去了介入对象而无法形成。既然旅游活动对旅游介入活动具有某种意义上的规定与制约作用,这就使得旅游者的体验文化对旅游介入者的介入文化具有一定意义的决定作用。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旅游活动毕竟是旅游者的活动,旅游介入活动虽然对旅游活动具有一定的影响,但最终的目的必须服从和服务于旅游者的旅游活动,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整个旅游活动的正常进行。因此,在整个旅游文化中,旅游体验文化始终而且必须处于核心地位,而旅游介入文化不管其对旅游活动介入程度多深,影响多大,只能而且必须居于从属地位。

参考文献:

[1] 谢贵安,华国梁.旅游文化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 章海荣.旅游文化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35-37.

[3] 陈华文.文化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68.

[4] 马波.现代旅游文化学[M].青岛:青岛出版社,1998:37.

[5] 邹本涛.旅游文化建设论纲[J].渤海大学学报,2004(2):72.

[6][8] 白振汉,陈德耀.现代管理心理学[M].青岛:青岛出版社,1997,46:80.

[7] 张明正,徐泰玲,等.管理心理学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81.

[9] 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的术语[S/OL].GB/T 6583-1994 ISO/8402-1994[2008-2-19].http:///article/article.asp?sn=120201-20041124-0047.

A Study on Tourism Intervention Culture

XIE Chunshan1,ZOU Bentao2

篇12

一、引言

旅游文化竞争力是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国或地区综合实力的重要方面,其对经济发展有着不可忽略的促进作用。文化竞争力是一地区提升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地区增强综合实力的影响因素,旅游文化竞争力的增强对提升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有必要对旅游目的地的旅游文化竞争力进行深入研究。

基于AHM-GRAP模型研究泰山旅游文化竞争力,首先必须明确旅游文化的内涵,及其影响因素。基于动态和静态的结合,确定泰山旅游文化竞争力研究的理论和实践的范围。近年来国内外关于旅游文化的理论研究是相当关注,但各执一方面缺乏统一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对于泰山旅游文化竞争力的研究更是鲜于报端。因此探究旅游文化的内涵,运用统计方法定量研究泰山旅游文化竞争力应用于对泰山旅游实力的重新认识和定位,深度挖掘其文化内涵,为把泰安市建成旅游强市提供参考。

二、旅游文化竞争力概念的理解

(一)文化竞争力

文化竞争力就是各种文化因素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中所产生的凝聚力、导向力、鼓舞力和推动力。主要表现为:

1、文化创新能力,即是否能够既充分地发掘本土传统文化资源的现代价值,又能够有效地吸收外来文化的优秀成果,在创造性的两相融合中形成先进的文化价值体系和强劲的人文魅力机制。

2、文化产业的科技含量,是经济参与文化的规模和高科技支持文化的力度。文化产业的兴起,把科技、市场和文化结合在一起,赋予文化以新的发展形态。

3、文化生产、管理、运营的体制和策略,通过完善的、高效的体制和策略,把文化创新、经济参与和高科技的支持,组合和协同成为一种整然有序、运转灵便、功能强劲的系统工程。

(二)旅游文化

纵观对旅游文化含义的研究可谓众说纷纭,在此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情况:

1、基于一种文化现象的理解。把旅游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的特殊现象去理解旅游文化的含义。这是很多学者倾向的观点。冯乃康在《首届中国旅游文化学术研讨会纪要》上归纳出旅游文化的含义“旅游文化是以一般文化的内在价值因素为依据,以旅游诸要素为依托,作用于旅游生活过程中的一种特殊文化形态”。

2、基于旅游三要素的理解。旅游三要素是指旅游主体,旅游客体,旅游介体。冯乃康指出旅游文化可以概括为:“旅游文化是旅游主体、旅游客体和旅游媒体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物质和精神成果”。在他们认为旅游的主体大都指旅游者,旅游客体大都指旅游资源,旅游介体大都指旅游商品文化、中介文化等。

3、基于旅游文化是一种动态化的过程的理解。马波在《现代旅游文化学》一书中给旅游文化下的定义是“旅游文化是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在旅游消费或旅游经营服务过程中所反映、创造出来的观念形态及其外在表现的总和,是旅游客源地社会文化和旅游接待地社会文化通过旅游者这个特殊媒介相互碰撞作用的过程和结果”。这种理解体现了旅游文化的大众性和动态扩散的过程。”

以上关于旅游文化含义的理解,总地来说是从几个不同的方面去理解的。都体现了旅游与文化紧密相连的关系,但是却存在很多问题:首先,没有形成统一的关于旅游文化的概念,没有形成普遍意义上的认同。其次,把旅游文化分开成几个文化的构架,却缺少了各个文化之间的碰撞和相互影响的关系。再次,把旅游有文化仅仅理解成一种文化现象,笔者认为这是不全面的。最后,整体上缺乏对旅游文化深入的探讨,还处于探索阶段。我们必须分清旅游文化和文化旅游的区别,不能混淆。“旅游文化”是以“旅游”为限定词,“文化”为核心词,侧重点在“文化”,是文化范畴的一部分。而“文化旅游”是以“旅游”为核心词,“文化”为限定词,侧重点在“旅游”上。两者不能混用。然而很多学者在搞研究时并没有分清二者,造成一定程度上理解的混乱。

综上认为旅游文化的内涵:旅游文化是包括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在内的主体,在消费和经营中产生和反映出来的与旅游资源等物质相衬托的观念和行为的总和,是旅游目的地的文化和旅游者自身的文化通过旅游介质相互碰撞整合的结果。

三、旅游文化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

(一)评价模型多样化

旅游文化竞争力的多种定义,带来了其评价模型的“百花齐放”。大多数评价模型都是基于以下三种方式建立的,即第一种借鉴波特的“钻石体系”和“价值链”理论;第二种是将旅游文化竞争力资本和其他要素结合,来进行旅游文化竞争力的评价,第三种是借鉴产业竞争力和企业竞争力的评价方法,关注城市竞争环境与旅游文化竞争力的关系。

(二)国内外研究进展

国外学者一般选取国家或地区作为旅游竞争力量化评价的对象。Kozak(1999)选取旅游动机、季节竞争、满意度等旅游数据,构建了旅游目的地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方差分析法,对土耳其、法国等国的旅游竞争力进行比较研究。Sahli(2003)选取市场份额、价格竞争力、人均收入、真实汇率、国家客运比较优势、旅馆运营率、游客相对密度等指标,运用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对19个OECD国家的旅游竞争力进行评价研究。Enright(2005)选取旅游吸引物的15个属性与产业关联的37项因素,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和F检验法,对香港、新加坡、曼谷的旅游竞争力进行了评价。

国内学者对城市旅游竞争力的量化评价研究主要通过构建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进行。郭鲁芳(1999)最早提出采用多相测度法研究旅游业国际竞争力,并从旅游竞争实力旅游竞争潜力和旅游竞争发展力三个角度选取测度指标评价国际旅游竞争力。万绪才(2001)从旅游资源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其他条件三个角度构建了区域旅游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对江苏省各地市旅游业国际竞争力进行评价和分析。张争胜(2005)从旅游发展规模、外出旅游能力、旅游组织能力和旅游接待能力四个角度,构建了包含15项指标的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对广东省21个地级市的旅游竞争力进行实证分析。丁蕾(2006)从环境竞争力、人力竞争力、经济竞争力、设施竞争力、制度竞争力和开放竞争力七个方面,构建了包含28项指标的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对南京市的城市旅游竞争力进行了实证研究。

四、旅游文化竞争力的数理统计方法

(一)结构方程分析法

结构方程分析法是李永强提出的城市竞争力评价的新一代统计分析方法。与其他评价方法相比,结构方程分析法有很多优点即:一是可同时考虑和处理多个因变量。二是容许自变量和因变量含有测量误差。三是与因子分析方法相似,结构方程分析法容许潜变量由多个观测指标构成并可以同时估计各指标的新都和效度。四是结构方程分析法可采用比传统方法更有弹性的测量方式,如某个指标在结构方程内可以属于两个潜变量。五是研究者可设计出潜变量间的关系,并估计整个模式与数据的拟合程度。

(二)主成分分析法

主成分分析法是当前城市竞争力评价的主要方法,用较少的变量去解释原来资料中的大部分变异,将许多相关性很高的变量转化成彼此相互独立或不相关的变量。通常是选出比原始变量个数少,能解释大部分资料中的变异的几个新变量,即所谓主成分,并用以解释资料的综合性指标。主成分分析法评价城市竞争力的优点在于它可以用几个主成分来替代若干杂乱的反映城市竞争力的原指标,从而大大减少工作量。

(三)层次分析法

美国运筹学家A.L.saaty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层次分析法(AnalyticHierarchyProcess,简称AHP),是对方案的多指标系统进行分析的一种层次化、结构化决策方法,它将决策者对复杂系统的决策思维过程模型化、数量化。如高雅、徐丽杰对河南省18个城市的竞争力进行了评价研究,决策者通过将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层次和若干因素,在各因素之间进行简单的比较和计算,就可以得出不同方案的权重,为最佳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

(四)因子分析法

因子分析法是主成分分析法的推广,它也是城市竞争力评价的一个常用方法。瞿仁祥赵静等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分别对淮海经济区,安徽沿江地区的城市竞争力进行了比较分析。与主成分分析方法相比,药引子分析法的因子载荷不是唯一的,这有利于明确各个公因子的实际含义。另外,因子分析法还可以检验表两组的设定是否合理。但是因子分析法无法惊醒因子间的因果关系研究,而且当构成因子的指标之间不相关或相关度很低的情况下,该法将失效。

五、旅游文化竞争力评价研究的评述与展望

第一,从上述国内外研究的评价方法上看主要采用了方差分析、层次分析、回归分析、主成分分析等统计方法,评价对象多为国内某个省(区)。本课题是立足泰山,面向五岳及黄山,力求构建一套科学有效的“旅游文化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进而应用因子分析法、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灰色预测等模型方法,对旅游目的地旅游产业的硬实力、软实力进行定量分析,得到主要影响因子,从而得出旅游目的地竞争力提升策略。

第二,本课题旨在基于构建AHM-GRAP模型的基础上,通过采用因子分析、模糊评价、灰色预测法等主流统计分析方法,使得文化软实力定量分析更加科学,提高可操作性、可比性。使泰山旅游文化竞争力在量化的基础上,找出影响泰山旅游文化竞争力的因素,提出可行性建议,促进泰山旅游文化产业进一步发展,拉动泰安经济增长,引导大学生合理就业。

参考文献:

1、冯乃康.首届中国旅游文化学术研讨会纪要[J].旅游学刊,1991(1).

2、马波.现代旅游文化学[M].青岛出版社,2010.

3、Sahli M., Hazari B., Sgro P. Tourism Specialization: A comparison of 19 OECD Destination Countries[EB/OL]. erc.ucy.ac.cy/english;conference2003.

4、Enright M.J.,Newton J.Tourism Destination Competitiveness:a Quantitative Approach[J].Tourism Management,2004(6).

5、郭鲁芳.旅行社经营与管理[M].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6、万绪才,李刚,张安.区域旅游业国际竞争力定量评价理论与实践研究[J].经济地理,2005(3).

7、张争胜.提升成都城市旅游竞争力研究[Z].

8、李永强.城市竞争力评价的结构方程模型研究[M].江西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9、高雅,徐丽杰.基于目标层次分析法的城市竞争力研究[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管理科学版),2004(4).

10、翟仁祥,沈正平,马晓冬.淮海经济区域城市竞争力定量评价[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4(6).

篇13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4)35-0131-01

文化旅游是我国旅游业近来年的重头戏,许多省市争相将文化旅游列入政府报告和规划,部分地区甚至将其直接列为区域战略性支柱产业。文化旅游前期的科学规划、开发,以及后期相关产业的高效运行、利益保障都离不开一个先决条件,那就是文化旅游概念的界定。但现在学术界对于文化旅游的概念的清晰界定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给出的定义要么过于宽泛包含一片、要么过于狭隘以点带面,使得旅游企业在涉及文化旅游时常常误入歧途,投入高大、收效小,导致我国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质量不高。鉴于此,如何对文化旅游进行科学定义就显得尤为重要。

1 研究现状

将“文化旅游”作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CNKI“期刊”部分上进行搜索(搜索时间为2014年7月1日),一共有3 528篇文章,按文章发表年度进行统计,2000年全年仅有43篇文章,之后逐年增加,到了2006年全年发表文章为150篇,之后进入到快速增长阶段,2013年全年有558篇文章。在首次检索的基础之上又别以“概念”或“定义”作为主题词进行2次检索,有108篇文章。笔者通过对检索出的文章进行总结,发现学者们对于文化旅游概念的认识没有达成一致,并且出入不小,而且各种概念定义也都较为粗略。

2 国外研究综述

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有美国与加拿大的学者开启了文化旅游方面的研究。

1977年,夏西肯特・格波特与罗伯特・麦金托什在《旅游学:要素・实践・基本原理》中将提出了“文化旅游”这个概念,将文化视作文化旅游的关键,是贯穿始终的一条主线,旅游只是一种形式,游客在旅游中可以加深彼此的了解,而文化正是加深了解的纽带,“文化旅游”还作为一个独立章节出现在书中。

1985年,世界旅游组织以人们通过旅游所获取的内容为视角将文化旅游的定义分为广义和狭义,文化旅游从广义上讲是“为了满足个体的各种需求而参与的增长见识、扩展视野、改进所处环境的一切活动”;文化旅游从狭义上讲是“人们为了满足基本的文化需求而开展的活动,包括民俗旅游、古迹旅游、节庆旅游、朝圣旅游、演艺旅游、朝圣旅游等”。

1991年,欧洲旅游与休闲教育协会(ATLAS)对文化旅游给出了概念性定义(人们出于获得或满足文化需求而离开自己常住地,去往文化资源所在目的地的非营利性活动)和技术性定义(人们为了获取与或满足自身文化方面的需求,到古代遗迹、艺术文化表演、艺术演义等文化资源所在地的全部非营利性活动)。

1994年,Reisinger认为文化旅游是一些对文化体验有兴趣的人前往旅游目的地后所发生的一切活动。沃尔(Walle,1996)认为应该从游客的理解方式与理解方式对文化旅游进行定义,强调从游客的思想形态对文化旅游的概念进行界定。

1999年,在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上通过的《国际文化旅游》也对文化旅游进行了一定阐述,它将文化自身和所处环境看作是文化旅游的核心。这里所指的文化环境,包括了旅游目的地自然景观资源、历史文化景观资源,也包括了当地居民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

国外学界对文化旅游的界定要么泛化倾向明显,要么局限性较大,但多是将其作为一种社会文化行为界定概念,认为人们对于文化方面的特殊需求是文化旅游的源动力,是文化驱动了文化旅游。

3 国内研究综述

魏小安在《旅游文化与文化旅游》(1987)中最早在国内学界提到了文化旅游这一概念,但是作者并没有对文化旅游的概念进行明确的确定,仅仅在文中提及旅游业不仅只有经济性,还有很强的文化性。

国内不少学者从各自研究领域和认识角度出发对文化旅游概念进行了定义,进行归纳主要分为如下四类。

3.1 将文化旅游视作旅游产品

蒙吉军、崔凤军认为:“文化旅游是旅游企业为提供的一种能够满足旅游消费者特殊文化需求的一种旅游产品。包括历史古迹旅游、博物馆旅游、民俗风情旅游等类型。这一类学者多是文化自身、游览方式、体验形式与过程出发,把将文化旅游产品等同于文化旅游。

3.2 将文化旅游视作旅游类型

马波将文化旅游看作是一种普通的旅游活动,是旅游活动多类型化的一种体现。郭丽华认为,文化旅游是旅游者根据个人文化修养和对不同文化的向往,离开自己的文化环境前往异地体验感受不同文化的一种全方位满足的旅游活动。

3.3 文化旅游是一种意识

部分学者从旅游经营者与旅游者的角度出发将文化旅游视作一种“意识”。郭丽华认为,不能仅把文化旅游看作是一个旅游产品,它是旅游企业根据旅游消费者的需求而创造旅游产品的一种思路,是旅游企业对于旅游消费者需求的一种认识。

3.4 一切旅游活动都是文化旅游

有学者指出所有旅游都是一种文化旅游,任何旅游活动中多多少少都有文化的东西在里面,文化旅游这个概念不应该作为一个独立概念提出来,这种提法不过是想让文化能够最大程度的提升和驱动旅游发展。旅游活动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体验。持反对意见的则学者认为文化旅游是旅游大概念的一个分支,文化旅游依赖于人文旅游资源而存在,依赖于人们对文化的向往,那些靠自然资源或者人工娱乐设施作为吸引力本源的旅游显然不应看成是文化旅游,即使这些旅游中多少包含了一些文化的成分。

4 结 语

通过对国内外文化旅游概念研究学术成果进行梳理归纳,我们可以发现:

①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学者们对“文化旅游”进行定义时都是先泛化再局限、从抽象到具体。

②文化旅游资源是文化旅游的根本,对于文化旅游概念的界定必须从文化旅游资源出发才能具备现实指导意义。

③文化旅游是以文化的差异性为先决条,只有旅游消费者对于异质异地文化有了渴望和需求他才会前往目的地对该类文化旅游资源进行体验。

④我国学术界对于文化旅游的研究还处在起步阶段,较少有学者能够从系统的角度对文化旅游进行定义。

⑤部分学者简单将文化与旅游两个概念进行叠加,“文化旅游”和“旅游文化”两个概念相互混淆、不叫区分,把文化旅游简单看成是旅游开发中对文化资源的挖掘。

最后,如果要对文化旅游做一个定义,笔者认为文化旅游是旅游消费者在旅游活动中通过消费文化旅游产品、体验与享受旅游活动中的文化内涵,并以此满足自身文化方面的需求而达到身体和精神愉悦的一种过程。

参考文献:

[1] 张岱年,方克力.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