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中职课程体系建设

中职课程体系建设范文

发布时间:2024-01-16 16:09:38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中职课程体系建设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中职课程体系建设

篇1

现代职业教育理念要求学校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基本原则,把立德树人作为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来抓,培养一批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这就需要把职业素质养成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有机结合起来。然而,长期以来,受传统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影响,我国中职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一直未予以足够重视。如何通过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有机整合,促进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相互渗透以形成学生相对稳定的品质结构,培养高素质、高修养的技能型人才,这是构建中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所要探讨的重要问题[ 1]。

一、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

人文素质,是指由知识、能力、观念、情感、意志等多种因素综合而成的一个人的内在的品质,表现为一个人的人格、气质、修养。人文素质教育是培养“如何做人”的教育,是一种人性教育,就是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以及自身实践等方式,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使其成为个人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人文素质教育的关键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它不是仅仅教给学生一些人文知识,而是促进人文学科中内含的价值向个体身心的内化,这也是人文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

二、中职学校人文素质教育现状的分析

我国中职学生专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属于“专才教育”模式。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职业教育模式的转变,这种传统的教育模式已暴露出许多弊端,主要是忽视学生能力培养和人文素质教育。概括起来,目前我国中职学校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具有如下特点。

1 教育观念落后,办学定位模糊

许多中职学校还存在着重专业轻人文;重“人力”教育,轻“人”的教育;重职业培训,轻“人格”教育;偏重就业要求,忽视职后发展的现象。普遍认为中等职业教育要有较系统的专业知识;培养过硬的操作技术是务实,搞人文教育是务虚;热衷于以学生的专业考试成绩和就业率来衡量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等。还没有真正树立现代教育观,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也不能很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

2 人文素质课程偏少

据统计,我国中职学校人文素质课程学时大约占总学时的8%左右,并且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占的课时多, 而文学、心理学、人际交流与沟通、美学/礼仪等人文和社会科学的知识明显不足,应用性专业人文课程开设较少等,没有突出职业教育的内容和特色[ 2]。以致职业道德教育功能有限。

3 课程体系缺乏相关性,实用性不强

人文素质课程有统一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和教材,非常注重知识的系统性,课程的理论性、逻辑性很强,但课程间的交叉融合考虑较少,课程与课程之间缺乏相关性,实用性不强。

4 教学评价及教学方法欠科学

评价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我国人文素质课程的评价方法虽经多方改革,在教育评价手段上,仍然是重视认知领域目标测试,忽视情感领域、精神领域目标的评价。衡量学生的人文素质,还单纯以思想政治为主,以分数定高低。评价形式虽创造了多种形式,但仍以笔试为主,分为考查和考试,开卷和闭卷两种形式,这种评价方式与我们的教学强调理论体系宗旨密不可分,但是也存在许多弊端,学生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评价重共性、轻个性;重书本,轻实践。教学手段和方法普遍采用传统的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灌输为主,教师主要为专业教师。

5 教师队伍水平偏低

从事专业教学的老师,由于我国长期过窄和过于专门化的教育,这部分教师缺少人文学科知识的熏陶,课堂讲授中,讲专业知识多,讲心理社会知识少,不能把专业知识和人文知识有机融合在一起。

三、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策略

1 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人文教育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中等职业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应以学生职业基本能力为轴心,围绕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和社会需要的主线构建,课程体系应体现中等教育学制短、教学容量大、实践性强和培养实用型技能人才的特点,并借鉴国外教育的优点,突出人文基础知识传授和人文素质培养。

2 做好人文素质基本能力与对应课程体系的建设

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大纲,对接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要求,科学构建好人文素质基本能力与对应课程体系、合理选用内容,形成自身特色,以娄底市卫生学校护理专业人文素质基本能力与对应课程体系为例,对人文素质课程体系构建如下表:

从表中可以看出,上述课程体系安排改变了传统中等护理教育的课程结构,人文素质课程体系除保证政治类课程开出以外,还加大社会和人文知识比例,增加基本人文知识覆盖面,满足中等护理学生的需要,以培养学生整体护理观。

3 建立具有鲜明特色的课程和教材体系

在应对现代职场对人才的社会适应性、创新能力、职业能力等的新要求,突出体现在职业道德、职业态度和职业核心能力等几个方面[ 3],我们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和社会岗位能力要求,组织一批有经验的职业素质教育教师,创新编写与结合职业素质教育和班会教育模式相适应的教材。既要体现专业服务和灵活办学的特点,又要打破传统的按照技术学科编写教材的模式,开发应用与专业工作相一致,与实际需求相适应的综合性和案例性课程和教材,并及时调整设置课程内容,根据社会的需要开发符合实际的地方和校本教材,完善和丰富教材形态。可采用核心课程的设置模式,将部分人文课程作为核心课程建设,强化人文教育。

4 改革和实践新的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

采用授课、访谈、调查、网上教学、专题讲座、学术活动、角色扮演、展评等教学方法,形成自学―问题―引导―讨论―实践等各种教学方法的有机结合,通过课堂―社区―图书馆―网络―医院―社会,形成教学实践体系,探索以学生为主体的人文素质教育培养途径。人文素质教育的评价是多方面的,应根据不同层面的课程采取不同的评价方式,形成笔试―口试―小讨论―专题报告―论文等多种评价方式。

5 在专业课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内容

中等职业教育强调的是培养实用型人才,人文精神教育应多渠道、全方位进行,贯穿在教育的全过程中,特别是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挖掘人文教育因素,发挥人文教育功能。专业教育是中职教育存在的前提。从这个意义上说,现代职业教育既要以专业教育为其存在的前提,又必须以素质教育的理念为指导,以在专业课教学中融入人文素质教育内容来实现人文教育与护理教育的相互渗透。这就要求专业教师在讲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既要自觉地将人文精神贯穿于专业课教学的始终,又要通过专业课教学,将人文素质教育内容渗透其中,使学生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努力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以达到训练出科学的思维方法,培养良好的沟通能力,陶冶健康的职业情感的目的[ 4]。

6 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等隐性课程在人文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人文精神教育不仅靠以课程教育为本的教学因素,也要配合校园环境、办学理念和校风校貌等隐性教育的熏陶和潜移默化的影响,只有教学因素和非教学因素的和谐发展,才有利于形教育的良好氛围。隐性课程蕴含在学校的各种情境中,如校园环境、教师人格、师生关系、艺术活动、学术讲座、社会实践等,它具有广泛的渗透性、潜在的影响力和无意识的教育价值[ 5]。只有充分挖掘具有人文精神的教育资源和内容,综合运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教育形式和手段,整合人文素质教育的各种因素和力量,形素质教育的良好环境和氛围,才能使教育的人文价值得到应有的发挥和释放。

参考文献:

[1 ] 唐志鹏.中专教育与人文素养 [ J ] .中国轻工教育,2001(4).

[2 ] 李秋萍,杨支兰.国内外护理学教育中人文教育现状对比及发展趋势 [ J ] .中华护理教育,2006(3):132―134.

篇2

关键词: 实践;典型工作任务;体系建设

Key words: practice;typical work tasks;system 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3-0271-02

0 引言

会计专业,是一门对专业技能要求较为严格的应用型学科,培养出来的学生应该是专业知识扎实、动手能力强、毕业后能立即上岗。因此,以会计职业能力培养为中心,着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职业技能经验,逐渐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实践课程体系,已成为中职学校会计专业目前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1 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实践课程的现状

1.1 实践教材不适用 教材内容是搞好会计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目前教材存在的问题有:教材内容缺乏职业特色,知识点间各自为政。教材未从学生实际出发,忽视学习知识的心理逻辑和获得知识的认知规律,结构上采用以理论为主、实务说明的模式,过多的通过文字表达经济业务。基础会计、财务会计等课程之间各自为政,忽视彼此之间的联系,知识点衔接不紧密,学生对一个会计期间业务流程缺乏完整性认识。

1.2 实践岗位不清晰 校内模拟实习对于中职学校会计专业的学生来说,就是老师发放的一整套实习资料,通

常情况下这些资料是一个企业一个月内的经济业务,让学生独立完成从凭证填制、审核至编制会计报表的核算程序。这种模拟实训有助于帮助学生了解企业的实际经济业务,但是,在模拟实训过程中,学生是会计、出纳、库管员等身份的综合体。多重身份的融合导致学生身份不明、岗位不清,使得学生不清楚企业整体的财务分工、岗位之间的连接、会计凭证的传递等。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使用这种教材,形成学生实践结果的一致性。由于学生对实训教材不感兴趣,影响了会计实践教学的效果,无法实现会计实践教学的目的。

1.3 实践方法不灵活 当前,中职学校会计专业的教师通过给学生发放一整套资料进行校内模拟实训,根据老师讲授的方法让学生实验进行检验。这种实训只停留在一套资料和标准答案上,可以说是一种被动性的实训,课程与实际工作脱节,使学生不能对学到的知识进行有效整合,更无法培养学生的职业判断能力和创造能力。

1.4 实践力量有待提高 从目前中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师队伍的现状来看,一方面大部分会计教师都是从学生向老师过渡,不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拥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并且随着教学任务的加重,参加社会实践的时间更少;另一方面,教师参与社会实践没有被学校纳入教学管理计划中,没有形成相应的制度被执行。因此,专业教师的业务能力直接影响了会计实践教学的效果。

2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实践课程体系建设的建议

2.1 明确实践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 针对企业的现状、会计岗位的分工、企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等问题进行调研。通过调研,明确就业方向,进而确定实践课程的目标以及相关课程的内容。并且根据调研结果不断调整会计专业的教学计划,为制定专业实践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提供参考依据,并形成动态的人才培养方案。

2.2 创新教学理念 强化校企结合,加强与课改专家、教学专家之间的联系,不断推动课程改革工作,突出专业设置与岗位要求相匹配、课程内容与实际工作相对接的原则。逐步实现:以“教师”为主导向以“学生”为主体转变、教学方法由“填鸭式”向“行动导向”转变、由“重理论轻实践”向“理论实践一体化”转变,以及由“注重终结性评价”向“多元评价”转变,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3 革新教材内容 实践型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应围绕以会计职业实践为主线,以会计职业岗位标准为主题的任务引领型课程系统来进行,打破传统的按照学科系统进行教材编写、课程传授的方式方法,在具体课堂教学设计中以工作任务为载体,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完成任务或模拟情境的行动导向教学实践中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形成职业能力,树立职业道德。这种方法不同于传统教学法的实质是将教学目标定位为培养学生创造性地学习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而不是简单的知识堆积,这正是职业教育追求的目标。

首先,在整体化职业分析的基础上,确定课程教学目标,对专业核心教材进行整合和开发,并形成若干个教学项目(即典型工作任务)。确定教学目标应基于本职业岗位在工作过程中的需要,即学完后“能做什么”,而不是过去的“知道什么,了解什么”。其次,为了让学生完成若干个教学项目(即典型工作任务)的学习,教材内容要涵盖全面的工作情境,即在实际工作中能出现的各种“情形”和“环境”,并告诉学生如何解决问题,怎样熟练操作。教师通过创设工作情境,将工作情境转变为学生的学习情境,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围绕会计工作岗位任职人员所需知识和职业能力,结合学习领域新的教学策略进行构思和编写。教材内容必须要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注意锻炼学生的革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形成能适应现代职业教育特点的专业课程体系。

2.4 改革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创新教学方法,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转变教师的职能,积极推广“教师授课为辅、学生参与为主”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做中思”,“思中做”,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树立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咨询者和伙伴的教学理念。教师积极引导、启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学生则通过小组协作、案例研究、模拟操作、角色扮演等方式,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丰富课堂教学的媒体,创设多种多样的教学媒体资源;开发学习情境,把对应的职业所需要掌握的理论知识融入学习情境,通过形象、生动的全仿真模拟操作,进一步深化理论,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让学生在“岗位”上学习。

2.5 创新评价考核方法 学生评价考核方法与课程体系、教学方式改革相配套,在评价标准上,引入企业真实标准,教师评价、学生评价、企业行业标准相结合,邀请企业讲师进课堂,对接企业操作规范和员工考核标准;在考核方式上,实现闭卷考试、开卷考试、口试、实操考核、过程考核多种形式并存;在考核内容上,重点考核知识应用、能力水平、实操技能,实行多元化评价方式。

2.6 注重教师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保障实践教学质量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具体表现在:①外聘在职会计专业人员为客座教授,对在校教师进行培训与指导;②组织会计专业教师进行学习进修,根据需要脱产或利用假期到一线参与实践;③凭借人力资源优势,设立财务咨询机构、记账机构等实体,为会计专业教师提供实务操作的平台。综上所述,实践教学的效果决定了会计教学工作的成功与否,也决定了会计教学质量的优劣,只有建立并完善适合中职学校会计专业的实践课程体系,才能培养出社会所需的应用型会计人才。实践性教学是会计教学改革的必由之路,中职学校必须重视会计实践性教学,最终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篇3

一、中职旅游服务类专业开设创新创业教育的意义

(一)有利于促进旅游管理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发展

课程设置和体系是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也是实现创业教育的重要载体和保障。确立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相当于确立了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和基础,发挥了指挥棒的导向作用。从目前的中职院校形势来看,大部分学校对创业的重视程度非常欠缺,教师不具备创新创业的教育意识,也没有对学生进行创业教育培养。很多中职院校教育观念和教育内容相对滞后,还停留在教材的知识讲解上,甚至教学内容与实际的旅游行业存在着很大的脱节,学校缺少实践教学的合作平台,无法对学生进行创业指导,创新创业的课程体系建设非常不完善。因此,加强创业课程体系建设,有助于将创业教育渗透到中职旅游服务的教学培养方案之中,给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就业途径,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促进创业课程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的有机结合,通过课程体系进一步推动旅游管理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现在青年学生的教育中,创新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项个人素质。各类高校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和能力,推动学生的创新意识,努力实现个人价值。同样的,从现实角度来讲,就业压力日益增加,人才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作为在学历层次和专业能力上并不太占优势的中职旅游服务专业学生,应该努力拓展自身的职业发展空间,在夯实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不断加强创业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因此,中职旅游服务专业应大力开展创业教育,建立完善的创业课程体系,通过创业教育和课程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积极性,培养强化创业素质。通过多元化的就业模式,才能提升中职旅游服务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把握有利的时机,推动自主创业的发展。

(三)有利于实现毕业生的高质量就业和创业

从中国旅游协会旅游教育分会调查结果显示,近年来旅游管理与服务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率总体良好,高达93.51%,但是毕业生从事跟旅游行业相关的就业率却仅为42.22%。说明旅游管理与服务专业的学生在旅游行业的就业趋势并不乐观,很多毕业生找不到对口的相关工作,只能转行做其他的工作。这种趋势的出现,也与各大职业院校不重视创业教育有很直接的关系。从目前来看,大部分学校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非常笼统和宽泛,一般只是给毕业生讲解一下就业的流程,传达国家的相关政策,给学生解答就业的手续办理等,工作范围和服务方式都非常狭窄,无法满足毕业生的就业需求,也难以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也不利于学生职业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等综合能力的提高。因此,旅游管理院校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把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真正落实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多元模式,促进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的高质量就业。

二、中职旅游服务类开展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构建

(一)课堂教学方面

1.教师转变思想观念,引导创业意识

在学习阶段,教师是学生接触到的行业中的第一人,教师的观念和思想会对产生极大的影响。因此,作为旅游服务专业的教师,首先要转变自身的思想观念,形成创新创业意识,提高自身的创业素养和能力,通过自身的教育和影响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品质。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确立旅游服务课程功能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通过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讲授创业的知识,不断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在日常课堂教育中,处处显示出自身的创新创业理念,做学生的良师益友,给学生提供更全面的创新创业指导和教育。

2.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拓展创业教育平台

学生在校期间,虽有实践拓展和第二课堂的补充,但是学生的主要知识途径还是来自于课堂教学。教师在课堂授课中,应该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获取更多关于旅游服务的相关研究热点和研究前沿,将当下最先进的研究和知识结合课程内容,一起传递给学生,鼓励学生自主钻研,提高创新思维能力。还可以结合课程知识内容,加入旅游服务方面创业的实例,引导学生的创业观念,培养创业意识,并通过学习成功的创业典范,总结创业的技巧和方法,为将来的创业打好基础。

3.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强化创新创业意思

课堂教学已不再是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模式,现在的教育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突出学生的主动性和主体性。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不能一味的灌输理论知识,而是引导学生自主收集资料、研究、分析资料,总结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自主探究,不断提高创新能力和创业意识。教师在课堂中对旅游服务创业的课题进行积极引导,通过师生交流、学生之间的相互谈论,让学生更加明确创业所需的能力和素质,结合自身条件,不断强化自身能力,形成某一方面的优势,并逐步开拓实现创业发展。

(二)课程体系方面

1.建设合理的外显创业课程

将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最直接和有效的方法是开设与专业相适合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通过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学习,不断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比如,针对旅游管理的专业特点,可以开设《创新创业指导》、《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创业心理与技能》等相关的必修课程,针对创业知识和能力进行重点培养。同时,可以辅助以《创业社会常识》、《创业相关法律法规》等选修课,在创业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拓宽创业的相关常识。另外,学校可以结合当地和在校生的实际特点,开发适合学生的校本教材。

2.建设合理的内隐创业课程

创新创业教育除了外显型的课程知识学习之外,还应注重内隐的课程学习,培养与创新创业相关的素质和能力。首先,应把与创新创业相关的道德和品质融入通识教育课程,在基础课程中,不断培养学生的理想与抱负,建立学生的事业心和拼搏精神,培养良好的悟性和洞察力,完善和坚定意志品质,增强心理承受力等。其次,把与创新创业有关的知识融入专业基础课程,比如在学习旅游服务知识的同时,传授给学生电子商务、市场营销和组织管理等经营管理类的知识,同时提高学生在人际交往、公共关系、合作共事等方面的社会活动知识与能力。再次,可以将创业的案例分析融入职业岗位技能类相关课程,职业岗位技能类的课程最贴合行业发展,学生在学习岗位技能的同时,观摩创业成功典范,发掘创业成功者的创业方法、过程和规律等,结合岗位的技能要求,更能够启发学生的创业思路,拓宽创业视野。

(三)实践教学方面

1.搭建丰富的“第二课堂”

创新创业教育H凭课堂知识性讲解是远远不够的,学校应积极创设“第二课堂”,将理论学习与实践统一结合,在实践中加强知识的掌握和学习。比如,学校可以定期组织“创新创业论坛”,邀请在旅游服务方面的创业人士现场分享,给学生呈现生动、鲜活的创业实例,并针对同学们的困惑进行正确的解答引导。还可以在校园内组织“创新创业培训”,为有创业意向的同学提供更全面的知识,或者开展“创新创业竞赛”来展示同学们的创业成果,带动其他学生对创业的积极性。

篇4

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建设是教学工作的核心内容之一,在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改革中,课程体系改革更是处于中心地位。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中小企业应用型会计工作人员和高素质劳动者。当前中职会计专业的课程建设面临着很大的挑战,也有很多的创新和途径可以探索,本文将从与职业资格认证相结合的角度,简要分析中职会计专业课程建设的几个要点。

一、将职业资格认证考试融入到会计课程体系的必要性

当前会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现状不容乐观,虽然社会对中职毕业生需求量大,但据不完全统计会计专业毕业生中,因不具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从事会计工作的仅占20%,收银员为50%,其余的从事自主创业、店员、服务生等。中职会计专业课程模式、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实践的要求不衔接,培养的毕业生很难对口就业,难以彰显会计专业教育的特色,长此以往,我们有可能在办学的过程中逐步失去自己的市场定位,进而影响学生在毕业后的择业竞争能力,并最终将影响中职学校会计专业的生存能力。《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第三十八条规定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由此可见,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是从事会计工作必备的基本前提条件和最低要求,是从事会计工作的“敲门砖”,中职会计专业学生除了取得“毕业证”这一学历证明外,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是当务之急。

二、将职业资格认证考试融入到会计课程体系的可能性

中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现有的教学内容与职业资格认证有着不可分割的知识体系关联,职业资格认证的考核标准直接反映和符合社会对会计岗位专业人才的需求;以会计职业资格认证考试为导向,以考试认证促进教学,促进专业技能的提高,教考相长,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可以达到既让学生学到知识又让学生顺利取得职业证书双赢的效果。

结合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范围和内容,可以对会计专业理论课进行有效的调整:首先,会计基础(考证):掌握会计的基本核算理论和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能够担任会计岗位工作;第二,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考证):系统讲授会计法律制度、支付结算法律制度、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和会计职业道德,为学生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储备必要的知识;第三,会计电算化(考证):以财政部门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大纲为主要内容组织教学和实训,将会计理论、会计方法和系统工程学、计算机技术融为一体,掌握用友T3会计核算软件,对会计数据进行计算、分析和判断。而且,随着职业资格认证考试的相关调整,中职会计专业的课程体系也可以灵活进行滚动修改,不断提高理论教学的实效性。

三、将职业资格认证考试融入到会计课程体系的几个要素

1.要科学地制订教学方案和实施性教学计划:课程体系改革要充分考虑中等职业教育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具有双重功能:一方面为学生就业准备提供必须的理论知识、专业素养和实践操作技能;另一方面也要为有升学到高等职业教育继续深造意愿的中职毕业生,准备和提供继续学习所必须的知识基础和技能基础。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对课程进行整合和调整,要考虑到这个双重目标,有效兼顾。首先,参照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大纲,按照循序渐进、由易至难的要求,针对学生思维发展特点,分阶段、分步骤进行会计专业的课堂教学活动,满足学生在二年级第二学期参加认证考试的需求;其次,合理安排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理论课的学习,开拓学生的思维,满足学生参加高职升学考试的备考需求。

2.更新教育理念,使会计专业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符合工作岗位需要,结合会计专业特色的技能训练,培养学生一专多能的综合型技能。课程设置要考虑安排课时供学生进行模拟会计实训,使学生毕业具有持证既可上岗的实践能力,同时也要培养学生具备其他方面的一些技能,如财经常识、电脑打字、点钞,办公自动化软件使用、撰写日常财经应用文等,这些技能要求不但开设课程,更要切实安排相当比例的操作时间和考核。

3.注意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与传统会计学科相关内容的有机融合:会计从业资格证的考试科目为《基础会计》、《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和《会计电算化》三科,这三科本身都是中职会计专业主干专业理论课,认证考试的重点内容也是平时教学的重点内容。但目前很难在市场上找到适合中职学生认知水平的会计从业资格配套练习题,需要会计专业教师通过研究开发相关的地方教材或者校本教材来进行辅助。

4.注意留有与其他会计考证内容融合的空间,保证中职毕业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学习的需要。部分学生参加会计工作后由于自身发展的要求和工作岗位的需求很有可能会参加初、中级会计师等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为了给学生未来发展奠定基础,我们在课程设置上还要注意《税收基础》、《经济法基础》等专业课程的科学开设的时间,并保证课时数。

四、将职业资格认证考试融入到会计课程体系的实施过程

1.社会调研:首先,深入职业资格认证部门及社会上从事会计从业资格培训的机构进行调研,了解认证考试的趋势及课程设置要求;第二,企业调研:课题组人员深入记账机构、中小企事业单位、医院及大型酒店、商场收银部门等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较集中的行业做市场调研,了解社会对会计专业毕业生的岗位能力要求,对课程体系改革提出可行性建议。

2.教学方案及课程体系建设设计:探索制定有效的教学计划、实施方案、细则。

3.教学内容确定:重点对学生的专业技能训练及高效课堂提出实证研究资料,形成地方或者校本教材。

4.提高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教学效果,同步提高学生的职业资格认证通过率以及就业专业岗位的适应能力。

综上,将会计职业资格认证考试的内容有机融合进中等职业学校的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是提高中等职业会计专业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能极大地促进毕业学生就业与升学的能力同步提高,值得我们不断探索与实践。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体系;岗位模块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我国会计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也在不断进行并取得显著成效。但是,当前不少中职学校的会计专业教学中仍存在各种问题,所培养的会计人才,无论是知识结构还是职业技能,都难以满足社会对技能型会计人才的需求。所以,不断深化中职学校会计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建立适应职业需求的岗位模块课程体系势在必行。

一、中职会计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轻视职业道德教育

会计工作的特殊性要求会计人员不仅要有很高的专业技能,更要具备很强的职业道德素养。会计人员不是生活在“真空”里,难免会受到周围环境的不良影响,所以必须对会计人员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规范会计行为,提升自我修养。而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教师往往比较重视成绩,而忽视了职业道德教育,使学生就业后由于职业道德观念差而出现错误的案例时有发生。

(二)专业课程设置不能突显职业教育特点,且与会计专业需求相脱节

目前,大部分中职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训只是由“基础会计综合模拟实训”和“会计电算化综合模拟实训”二项组成,训练项目和时间均不足;由于会计专业的特殊性,校外顶岗实习专业对口率极低,基本上只能做到跟岗实习,这就迫切要求会计电算化专业进行课程改革,增加校内技能训练课程,完善实践课程体系。《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是进入会计岗位的“准入证”,是从事会计工作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当前,许多学校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设置与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相脱节,更没有围绕会计工作过程、岗位需求设置,进而造成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与会计专业需求相脱节,最终导致学生考证过关率低,对口就业困难。

二、中职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方案

为了解决中职会计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充分开展调研的基础上,进而提出如下改进措施并在实践中加以运用。

(一)会计专业课程渗透职业道德教育

会计行业它本身的性质决定了所有会计人员必须以诚信为本,操守为重,遵循准则,不做假账,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因此,中职学校应尽快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依据人才培养方案,在教学中全程开展德育渗透。

(二)充分开展企业调研,确立岗位群,进行岗位分析和工作任务分析

通过深入企业进行考查,开展了会计专业岗位的论证,并整理、归纳出会计电算化专业适合从事的岗位群,包括出纳岗位、会计岗位、会计电算化岗位等,并依据职业岗位活动进行系统分析,对会计相应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归纳,进而确定学生必备的知识、素质和能力要求。现将会计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和知识、技能、素质要求说明如下:会计核算要求能明辨各种经济业务原始单据的正确性、完整性、合理性和合法性;会计凭证填制要求能正确判断各种原始单据所反映的经济业务内容、性质和类型;会计账簿登记要求能按照会计规范正确计量各种经济业务;会计报表编制要求能正确填制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

而具体的岗位对工作任务及知识、素质、技能的要求又有一定的区别。

(三)按照职业资格和工作过程确立“岗位模块”课程体系

会计电算化专业打破学科界限,在岗位分析的基础上,整合了基础会计、财务会计、会计模拟、会计电算化等课程的内容,打破学科界限,按岗位需求确定教学模块,充分与会计从业资格、会计工作过程相适应,逐步实现从学习者到从业者的角色转换。

会计电算化专业模块式课程体系基本框架分为公共模块和专业模块。

公共模块:人文素养,设置语文、德育、礼仪、计算机基础、体育等课程;专业基础知识,设置会计基础、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初级会计电算化(会计证)课程;专业基础技能,设置会计基本技能、会计基础实训课程。

专业模块:收款员岗位设置收银岗位实务;出纳员岗位设置出纳员岗位实务;会计员岗位设置采购及应付款项、销售及应收款项等;会计电算化岗位设置会计电算化实训;记账员岗位设置库管员岗位实训,实习岗位模块设置会计岗位综合实训。

(四)遵循行动导向实施理论教学和技能实践

课程体系与行动导向相适应,采用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自我构建的行动过程为学习过程,使学生对自己所学的知识“看得见、摸得着、会解决、会应用”,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特色。

三、课程体系操作实效

新课程体系把理论教学与实习教学融为一体,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的一切都以学生的学习和成长为立脚点,“岗位模块”课程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强调课程面向职业岗位的实际需求,让学生在体验过程中获得经验,使学生在探索中进行学习和知识的积累。通过课程体系的建设,可促进了学生岗位适应能力和技能水平的提升,同时促进了教师教学教研水平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篇6

一、社会需要电子专业课程开发

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电器生产和消费大国,电子产业的快速发展,为专业发展创造了机遇。我们通过网络、电话以及实地走访的形式,了解到珠三角、长三角以及本省本地区的一些大中型电器设备生产企业,如华能自控、威胜电子、长高电气、深圳步步高、创维电子、长虹电子、TCL等设备制造企业,特别是近年来珠三角、长三角及中西部地区电子产业的迅速崛起,电子领域对高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较以往发生了很大变化,企业急需一批既掌握电子设备的制造、安装、调试、使用、检测、维修等实践技能,同时还需具备一定的营销与管理等专业理论知识的应用型人才。涉及的岗位群主要有:电气设备维修、电子设备维修和电视机维修等相关企业设备操作、产品检验、设备保养与维护、品质管理、工艺设计、产品售后技术服务以及营销等岗位。电子专业电器设备安装与运行方向技工人才企业需求情况预测见表1。

表1. 电子专业技工企业需求情况

二、电子专业课程开发的基本思路和专业课程体系

1.课程开发的基本思路 结合当地产业的发展,满足现代电子企业对技能人才的要求;结合当今职业学生认知能力的不足,基本满足95%的学生学习需求;完全满足职业学校学生动手能力强的特点,突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2.专业课程体系 以从事电子产品生产的工作任务为导向,构建工作任务系统化的课程体系,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调研长沙市周边和高新区内的大中型现代电子企业,走访行业专家、企业技术人员、科研人员和毕业生等方式,进行岗位职业能力分析,明确毕业生所从事的职业岗位群。以电子企业生产岗位需求为出发点,确定培养目标;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以电子企业的生产过程为导向,结合电子产品生产、电梯维保和电器产品销售特点进行课程开发;以设施任务、项目、生产过程等为载体,选取课程内容,设计各学习领域课程的学习情境;以职业资格证书为依托,将电子产品装接工、无线电调试工及电梯维修保养等职业资格标准融入到课程教学内容中。

三、电子专业课程建设内容

重点介绍电子专业方向行动领域及相关功能和任务;职业特征、学习领域的具体描述;核心专业知识的讲述和评价检测体系建设等。具体表现为以下五个方面:

1.电子专业方向行动领域及相关功能和任务介绍

2.职业特征的描述

3.学习领域的阐述

4.教学内容即学习领域总计划

5.举例说明核心专业知识重点描述

6.电子专业课程的评价与检测

(一)考核检测方法

按考核时间:平时、期中、期末。

按考核内容:理论、实践。

按考核方式:作业、考查、考试。

按平时表现考核:出勤、态度、素养、7S管理。

(二)检测标准

(1)公共学习领域

①社会能力:守时、沟通协作精神、责任感、有奉献精神。

②方法能力:学习能力、组织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判断排除故障能力。

③专业能力:操作能力、写作表达能力。

④个性能力:自我认识、心理素质。

公共学习领域评价表

(2)专业学习领域

总评成绩可按各学习领域的最终成绩平均值70%、最终面试成绩30%的比例进行评定。

专业学习领域评价表

[参考文献]

[1]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

[2]中国《电热水壶原理使用与维修》

篇7

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建设是培养学生结合专业、提高创新学习与信息化实际应用相结合的综合技能的重要环节,应侧重于使学生顺利地将所学知识向技能转化,强调和突出实际操作和动手能力、学生职业素质以及信息化综合能力的培养。

一、明确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培养目标

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应以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基本知识素质和计算机应用能力为目标。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建设作为实施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载体,必须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能力培养规律和素质形成规律,科学地形成富有专业特色的教学计划,围绕培养职业核心能力来设置课程。课程体系的构建要体现以就业为导向、能力培养为本位,要充分考虑人才需求的变化性。

中等职业学校的计算机课程体系应该以应用类为主线,如计算机软硬件维护、网络维护技术、多媒体制作、三维动画、CAD等等。课程体系的制定,需要强化实践技能训练,增加认知实践、专业实践、科研实践等环节。目前的课程体系所涵括的课程多,课时相对分散,如何围绕培养市场紧缺人才的要求,按类别分配较多的课时和实训时间是一个值得认真思考的课题,如果计算机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就会影响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二、构建适用于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

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建设应从市场需求、质量观念着手,科学构建人才培养的目标,不断改进教学模式。

1.适用于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应该体现方向性和层次性

随着社会产业结构的调整,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必须随着经济发展,对专业课程设置做出相应调整,为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提供有效的服务。同时,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社会发展阶段,企业对人才实用技能和综合职业能力需求都有不同的要求,因此,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建设必须研究社会需求,体现方向性和层次性,从而提高课程计划的针对性、可操作性和动态性。

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建设可以将主干课程分为方向必修课和方向选修课,其中方向必修课主要是反映各专业方向核心能力的课程,方向选修课是为了适应就业岗位要求的变化设置的课程,学生可根据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和人才市场需求情况来进行选修课程,多样性和灵活性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课程体系建设应充分考虑计算机公共课程教学所面临的新任务,在教学过程中结合计算机公共课教学的特点,把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教学分为三个层次,即计算机文化教学、计算机技术教学、计算机应用教学,共同形成一个完整、独立的计算机教学课程体系。

2.适用于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应该体现实践性和创新性

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专业实践体系的建立和完善。课程体系应该设置关于课程实验、课程设计、社会实践、毕业设计等多种形式的实践内容。在课程实验中要大幅度提高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的设置,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培养探索能力和创新能力。

适用于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不仅要考虑专业发展的连续性,更应该考虑社会的需求与职业的需要,将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置于中心位置上,要正确地选择教学内容,选取适当的知识点,比如,现阶段可以商榷在部分非计算机专业是否开设《汇编语言》、《数据结构》、《组成原理》、《操作系统》等理论性强的课程的问题,是否开设诸如《办公自动化》《网页制作》《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以实践操作为主且为学生欢迎的技能课程。对课程体系进行优化,既要考虑学生毕业后面向职业岗位的情况,更要考虑其未来持续发展的需要。

3.适用于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应该体现学生能力培养的阶段性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应用能力要求分年级有所不同,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应该体现学生能力培养的阶段性。

(1)在学习的初级阶段所应达到的能力要求。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硬件结构,正确配置多媒体计算机系统;掌握操作系统的使用;掌握文字和表格处理软件的使用;能够熟练使用互联网;掌握一种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编写一般简单的应用程序;对计算机进行一般简单的维护。

(2)在学习的中级阶段所应达到的能力要求。掌握数据库的基本操作方法;能够判断、检测和排除计算机的常见硬件和软件故障;掌握较新操作系统的使用;能进行软件安装、配置、调试和使用。

(3)在学习的高级阶段所应达到的能力要求。具有基本的程序设计能力;使用本专业的应用软件进行设计、制作和应用;掌握局域网组网技术,能进行网络的安装、调试、管理和维护。

课程体系建设目标主要是提高在校生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综合技能与创新再学习能力,使学生真正具备职业岗位所必须的能力和素质,使教学改革的目标真正实现。

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建设没有定型的模式,只有在注重培养学生掌握适应计算机信息时代的学习方法、研究方法和求发展再学习的综合实践能力的前提下,不断进行教学内容的更新和优化,及时将计算机专业和计算机行业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融入到课程内容中,才能达到培养与市场需求同步,才能促进课程体系建设不断发展。

篇8

一、明确一体化的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的定位,是中高职课程衔接的依据和起点。为了更好地达到人才培养的目标,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授课技巧的科学性,同时还需要考虑授课内容的严密性。授课内容的严密性,主要是指统筹中、高职两个教学层次,考虑到两个层次的衔接,实现学生的职业化发展,满足社会的发展需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开展教学工作的首要目标是合理定位培养方案,合理统筹中高职两个层次,培养职校学生专业技能和专业兴趣,深度挖掘职校学生潜力,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在高职教学中,不仅要重视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同时还要注重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现阶段是女装产业发展与转型的关键时期,为了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服装学院通过市场调查、专家引领以及企业一线人员的共同探讨来确定人才培养方案,从而为服装产业提供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中职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完成生产任务的能力,那么完成任务的关键是什么呢?众多教师认为,是具体操作能力,即能够根据材料选择相应的工具与方法。除此之外,学生的专业技能、规范操作以及兴趣培养等方面都是非常重要的。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甚至引领服装行业的发展潮流。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应当组织学生制作一些简单有趣的小饰品如抱枕、手机套,培养学生对服装设计的兴趣,为以后学习设计服装打下良好的基础。高职阶段主要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要求学生必须能够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完成操作性工作,保证生产工作顺利进行。除此之外,创新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唯有不断创新,才能走在行业的前列。

二、构建一体化课程体系

为了提高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学校组织中职、高职骨干教师和服装企业的技术专家进行讨论,制定了系统化的课程,着力提高学生的核心能力和单项能力。素质教育要求每位学生都有所进步,为了满足中高职不同阶段的人才培养要求,教师可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教学,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注重创新与实践。教师在设置课程时,应当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做到由简到繁,由浅到深,降低学习难度,减弱学生的逆反心理,保证后面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主要包括素质课程、平台课程以及核心课程。每个类型的课程,各个方面都要有具体衔接要求,呈递进关系进行,这样才能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服装设计专业比较看重学生的技术与职业素质,一般采用学生参与企业产品研发与制作的方式进行授课,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为了达到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教师尊重人才培养的客观规律,有步骤、有计划地进行教学,切忌急功近利,要做到知识的连贯性和技能训练的连续性。在学习服装设计的过程中,按照服装款式的简易程度进行排列,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技能培训的连续性,还可以促进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除此之外,学生课程的时间安排也要参照课堂安排,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各个学习阶段的教学任务。同时,服装设计的过程中离不开电脑的应用,电脑是十分重要的绘图工具。社会的发展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电子办公软件,同时由于服装设计专业的特殊性,学生还必须掌握各种绘图软件。因此,在课程安排上,一定要注意计算机课程的设置,保证计算机课程贯穿整个学期。

三、制定一体化的课程标准

篇9

中职教育是高中教育必需的学习基础,而高职教育则是中职教育的延伸和发展。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是有机的整体,缺少哪个都是不完整的。缺少以中等职业教育为基础的高等职业教育也只能是具有较高文化理论和中等专业技能的教育,在职业岗位方面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斩首”工作,缺乏竞争力。只有中、高职作为一个整体有效衔接起来,使中职毕业学生能够像高中生顺利升入大学一样进入高职学习,才能实现高职培养目标。

对接中高职的教育培养模式应运而生。其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使中职毕业生实现高学历加高级技能的培养目标,使他们在理论和技能上得到进一步的培养和训练[1]。

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模式,主要以招生考试、单独招生考试、推荐进校、成人高考考试、“3+X”、“3+证书”等考试形式进行连接[2]。以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该院自2011年起,被广东省教育厅列入自主招生试点院校,招生由单一的面向普通高中招生,变为普通高中统一招生、学校自主进行招生、“3+2”中高职分段招生并行。面向中职毕业生招生是广铁职院构建中高职衔接的人才培养体系,打通中职生专业水平提升的通道的改革举措。广铁学院已有9个相关专业实现了中高职对接。

目前在连接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高职招生的主要对象是考不上大学的高中毕业生,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的学生虽然有很多方法来接受高等教育,但由于对高职教育学生了解不多,并且学校未给予足够的重视,许多学生缺乏职业发展的意识,进一步的求学意念不强,所以大部分的毕业生选择就业,放弃进高职进一步提升[3]。

中、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高级技能型人才,但由于人才培养的目标不同,要想使中、高职教育有效衔接,课程体系建设是关键切入点。通过课程的基础性和层次性来体现中、高职人才培养的不同。课程体系建设主要体现在专业培养方案设置、课程体系与教材、教学与考试评价等方面。中职毕业生进入高职后,如果没有一套科学的专业对接体系,就会造成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课程内容与中职体系不对接,课程设置和学习内容重复,专业技能训练与中职训练区别不大,导致学生和教育资源的浪费,不利于学生技能的提高。

因此,对于该院机电一体化专业而言,中职和高职课程的有效衔接对专业人才的培养尤为重要。课程体系的建设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直接影响。

2 专业与课程有效对接是核心

专业衔接和课程体系衔接是中、高职衔接的关键落脚点。对于相同或相近的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是中高职衔接首要解决的问题。中职的专业一般是按照就业岗位来设置,课程教学内容设置上知识点很细,而高职则是面向岗位群设置专业,课程教学上知识点更粗,知识层次可延伸性和扩展性更强,中、高职衔接就是要在课程内涵建设和专业建设实质上建立有机统一[4]。

目前,高职因招生模式不同,生源存在很大差异。就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来说,中高职对接的招生形式就有“三二分段、自主招生(面向高中和中职)”等。中、高职衔接中课程设计建设存在系统化不足的问题,很多学校课程体系设置从根本上说高中生源和中职生源的课程设置区别不大,中职学校生源的学生和高中生源的学生采取相同学制的一套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计重复,职业课程目标定位模糊,课程内容区别较小。自主招生(面向中职招生)的采用2年学制,自主招生(面向高中招生)的采用3年学制,在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上,课程设置上大致相同,区别仅在于相同的课程,一般中职的课时量要大些,高职的课时量少一些。开设课程的名称相同,使用的教材不尽相同,针对中职生源学生的教材缺乏。

3 课程体系有效衔接的探索

相同或相近专业中职的课程设置与高职有一定的区别和联系。就基础知识来说,中职阶段知识水平是要知道“做什么”即可。而高职要教的是基本理论和相关技能的应用,知识掌握水平是“知道”以及知道“为什么”[5]。在技能培训上,根据设定的工作导向的培训目标,适当进行技能培训。中职学校重点是初级工和中级工的培养,而高职院校则重点在高级工的培养。另外,根据毕业生跟踪调查,企业还希望高职毕业生具有一定的企业管理知识,因此高职阶段还加入了企业管理、自主创业知识的讲授,使学生了解现代企业是如何运作的,掌握一定的企业管理相关知识;培训和强调学生的自主创业能力,拓宽自己的视野,使高职毕业生了解创业政策,并鼓励他们大胆创业。

高职课程体系要想有效地衔接中职课程体系,势必要打破原有的教学模式,系统地为每一个职业构建共同的培养目标,对课程结构进行设计,统筹安排和分期实施,具体建议如下:

篇10

【摘 要】论述高职院校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改革的方案和目标,课程的实施,实验课的建设,教学方法的改革等,高等职业教育要注重提高学生的能力,培养操作实用型的应用电子技术人材。

关键词 教学改革;应用电子技术;课程设计,高等职业;中、高职衔接;一体化

作者简介:李敏(1975.02—),男,硕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智能仪器仪表、数字信号处理。

1 中高职衔接是职业教育体系完善的关键

为使中高职教育全面发展,需要改变观念、明确目标、突出重点、提高质量。完善的现代化教育体系和中、高职教育衔接(如中、高职对口招生及贯通培养),可尽早尽快结束中职教育的终结性局面,使毕业生获得更高层次的教育机会,使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更好的适应区域产业需求。中高职衔接关系到中职学生的未来发展、中高职教育质量的科学性、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到教育体系的完善,并使高职教育有理想的生源,不断健全整个职教体系;中职和高职本是同源教育,人才目标培养中,职业性和技能型是二者都具备的两大特点。同时他们层次相邻,高职教育为中职教育上层,两者贯通培养、互相衔接均具有充分的科学性和理论依据。

2 设计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中、高职一体化衔接课程方案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的核心是在于一体化的设计。只有明确一体化的设计,才能确保中职与高职衔接是思路一致的、全面的、自然的,而不只是某些点上的、人为设计的衔接。衔接的逻辑起点是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中高职培养人才目标和培养人才规格,前者确定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后者规定培养到什么程度。在此基础上,才能着手一体化设计。要实现中高职课程计划的协调,既不能单纯地让中职学校效仿高职学校,也不能一味地让高职学校照顾中职学校;双方应该找到共同点,达成共识,共同服务于学生职业发展。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中高职课程协调的难点在高职不在中职,中职的自由度较大,而高职要考虑如何实现学生技能的拓展和迁移,这就需要系统规划和科学设计。

3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中、高职衔接的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策略

3.1 专业课程体系的内容设置

依据课程体系构建的原则,在与企业的深度耦合中,通过对职业岗位群从业人员以及在职业岗位上工作的学生的调查,经过分析、归纳、整理、综合,并结合高职教育的特色,分别构建了以模块化课程为基础的理论课程体系与实践课程体系和专门化课程体系。理论课程体系。理论课程体系构建按职业岗位群应掌握的知识和能力进行,以知识应用为主线,打破原有的学科和“三段式”课程设置体系,对课程内容进行优化和整合,有针对性地设置专门化教学模块,并对各个教学模块之间相互重复与交叉的知识进行综合化改造,强调知识间的相互联系和衔接,删减重复的教学内容,不讲求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强调针对性和应用性。要结合本校实验教学的基本条件在决定开设综合性实验课时,一定要结合学校原有的实验室的条件和设备,尽可能地利用原有的实验设备和仪器,这样就可以减少新设备的购置,降低实验的投入和成本.要紧紧围绕本专业的教学大纲,只有当所开设的综合性实验课与该专业的培养负责和目标一致时,才会达到预期的效果.一定要保证全部综合性实验的连续性,由于在综合性实验中一般都要涉及到多门课程的内容,而且有些内容是书本上没有学到的,还需要阅读一些相关的参考资料,或者到两次的实验机会,那么对前面所做的工作就会被遗忘,所以要把所有的综合性实验课集中在一段时间里完成,建议在教学计划中,专门空出3—4周的时间作为进行综合性实验的时间,这样的效果会更加好.在时间的安排上,综合性实验课最好放在三年级的第一个学期,生产实习之后,要等到所有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基本上全部结束后再来进行,此时学生们既掌握了本专业的相关专业知识,同时对本专业的应用情况也有一个大概的了解,便于他们对所学专业知识进行综合和运用。

电子企业岗位十分广泛,不同岗位之间差异相当大,只有把重点放在专业核心能力培养上,才能更好地适应行业需要,充分考虑学生在不同岗位就业的需要,以电子产品生产管理、技术应用、销售及技术服务为培养主线,校企共同选择中低档电子产品、生产管理或营销服务等职业项目作为教学载体,开发《电子线路板设计》、《单片机技术》、《PLC控制技术》、《电子产品生产工艺与管理》、《电子产品营销与服务》、《智能电子产品设计与测试》等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专业核心课程,共同制定课程标准、考核大纲等教学文件,并将电子产品制版工、电子设计工程师等职业标准、职业素质和创新能力融入到课程中;充分利用企业先进生产设备和检测仪器的优势,将部分专业课程的内容移到企业实施。通过该层次的培养,使学生具有电子产品生产管理、电子产品营销与技术服务、电子线路板设计、电子电路辅助设计与测试等专业核心能力。

3.2 综合职业能力培养层

以实际工作岗位能力、新技术应用能力和专业拓展能力为培养主线,校企共同制定生产任务、岗位分配等内容实习实训方案,采用学生分组、分批轮岗、按周排课等方式,在校内丰达电子车间和校外实习基地,专任教师与兼职教师共同指导学生实习实训,完成生产任务和学习任务。校企共同对学生实训过程进行考核,训练成绩一方面录入学籍成绩,另一方面作为企业面试成绩保留,学生实习期间就是公司的试用期,学生毕业等于就业。通过这一阶段的训练,使学生具备电子产品设计、生产管理、市场销售、技术服务等综合职业能力。

3.3 创新能力培养

安排在第一学期至第六学期,本专业一直重视培养学生电子技术创新能力,将创新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贯穿整个人才培养过程,设立了电子设计创新实训室和电子技能竞赛集训室,组建了电子协会、机器人开发等科技创新小组。通过近几年的实践教学,构建了并逐步完善电子专业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如图3所示。在课内,每门专业课程中都设置职业能力拓展训练项目,并独立开设《电子产品创新设计与制作》课程;同时又要注意到学生的个性发展,在课外,开展各类创新小组科技活动、技能竞赛、项目开发等。通过课内课外有机地相结合,把创新能力教育贯穿整个人才培养过程。

3.4 教师队伍

不仅要提高教师学历层次,更要注重在职教师专业知识的更新和创新、以及实践能力的培养。学校要在明确目标和要求的基础上,依托学、研、产等方式,积极地为教师的成长提供创造条件。对于教师的管理,要从常规管理转向创新管理。在管理的内涵上,要从控制转向激励。要做到,先实践后规范,及时总结成功经验。

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实现中职与高职衔接的基本保障。但由于多种原因,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素质参差不齐,总体水平有待提高。因此学校要抓住当前有利时机,建立有效的教师管理机制,将教师队伍的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程来抓。要从实际出发,根据教师各自的特点,尽可能地为教师学习成长提供机会:如在职进修,脱产进修,参观学习等。 使他们各尽其长,提高文化素养。同时,学校还应制定出相应的激励制度,鼓励教师提高业务水平和业务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晓晶1,董翠敏2应用电子技术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J].湖南农机,2008.7

[2]肖宏志,刘一兵.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J].中国电力教育,2009,2.

[3]综合性实验在机电专业中的重要性[J].广西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5.

篇11

在高职教育蓬勃发展的当今,音乐表演专业顺应社会的需要,发展迫在眉睫。

一、中高职音乐表演专业构建的必要性

职业教育是一个满足学生职业素质养成、职业生涯发展、实现长远需求的教育体系。而构建职业教育中高职的有效衔接是关键,包括培养目标、专业设置、和课程的衔接等,其中核心与落脚点是课程的衔接。安阳职业技术学院由于综合了艺校等中职学校,音乐表演专业实行中高职一体化有其良好条件,可以提高效率,防止资源浪费和课程的重复设置,优化整个培养过程;而且对生源的持续供给和培养规格的提高都大有裨益。不仅如此,还有利于培养目标的实现,教学内容的相互衔接,更利于中高职两层面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和进一步发挥高职在职业教育中的引领作用等。

二、音乐表演专业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构建的思路

我们在充分尊重学科自律性、调研的基础上,试图建立音乐表演专业中高职协调发展的培养机制。中职学生以技能培养为目标,侧重于单一性的或基础性的技能培养;高职学生在中职阶段具有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要进一步体现专业属性,关注的是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从中职到高职,在课程体系构建中要求课程内容编排上做到逐渐的拓宽、知识结构上逐渐拓深、技能培养中逐渐拓高等,即按照形成一体化的培养目标、一体化的课程体系及标准,分中高职两阶段实施,共同进行教学管理、课程评价,实施人才培养方案。

三、构建音乐表演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的实践

1.明确一体化的培养目标

中高职培养目标的定位是中高职课程衔接的依据,也是课程衔接的起点。为遵循和适应职业教育系统的内部关系,考虑中高职之间的层次、课程的衔接,安阳职业技术学院音乐表演专业通过市场调查、毕业生回访、专家引领、教学人员共同探讨,确定人才培养定位为:培养具备音乐学科和教育教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能从事中小学音乐教育教学,或成为社会文艺团体骨干人员。据此,在中职阶段重点培养的是基础的文化知识和艺术修养,即能够表现、体验音乐具备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文化素质的培养;在高职阶段注重技术的提高和艺术的升华,重点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艺术表演力。

2.构建一体化课程体系

课题组成员组织参加中高职衔接工作的中职、高职骨干教师在课程建设专家的引领下,邀请了音乐学科专家开展了工作任务分析会议,形成了中高职各阶段的核心能力与单项能力,并以此为依据形成了课程结构,根据中高职的培养目标要求系统构建课程体系,按照“中职课程重基础,强应用,让学生初步建立职业概念;高职课程重实践,强创新,鼓励学生在真实或模拟的工作场景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实践性”的原则,课程设置由浅入深。我们把相关的专业课程按照音乐表演专业课程构建的梯度程度从易到难、从单项到综合进行排列,同时又可以满足技能培养的连续性,从单一技能到复杂技能再到综合职业能力培养。这样的课程设置与时间安排可以分清中高职阶段各自完成的课程教学目标。因此课程结构的排列上从第一学期开始一直到最后环节的毕业设计,每个学期都设置了实践、实习的课程,保持技能的娴熟性、递增性和与社会的联系性。

3.制定一体化的课程培养模式

课程标准是对学生接受一定层次的教育后所应具备的能力素质的描述,是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首先、后两年加大选修课开设力度,创造条件让部分学生跨系选修,试行学分制,逐步构建灵活、个性化的理论体系,在保证基本培养规格的前提下,鼓励学生多方面发展适应社会对人才的多样化要求;其次,实行主辅修制。根据社会需要,结合学生文化素质状况,提供学生辅修美术和中文等课程的条件,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再次,按照合格加特长的培养思路,对特长明显的学生实行导师制,培养高水准的人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充分利用媒体,拓展教育培养途径,建立终身学习的观念。突出能力训练。坚持能力本位,注重能力培养,主要培养音乐(声乐、钢琴、舞蹈)表演和教学能力。组建合唱团,舞蹈队,创造机会开展各类艺术和教学实践活动。最后,借助社会资源,聘请音乐方面有关专家,举办有关音乐专业讲座,弥补自身师资不够的缺陷。建立艺术实践、音乐教育实践基地,全程参与人才培养。

4.注重成果展示与多元化评价

在教学中,我们注重对成果的展示与多元化评价。评价主体为教师、学生和社会艺术团体,方式是通过对目标的完成过程、结果、过程中的团队协作、职业能力的获得,以及整体的综合能力表现等多方面来考察。音乐表演专业教育的一个显著特点———项目课程最终都有促成学生成就感的完整表演和课件来支持,所以,在教学评价中,要特别重视对表演成果的展示,将成果展示与课程评价衔接起来。最后,由社会艺术团体和教学机构做出评价,选出其认为评价比最高的成果并予以采纳,并加以推广,找出造成评价结果差异化的原因,为下一轮更好地学习做充足的准备。

以上是项目课程教学实践的一些收获。这些收获,更加坚定了我们深化课程改革的信心。高职音乐表演专业的发展,非常需要系统化的项目课程来支撑,不仅在于它能大大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更在于它能实现教育的良性发展。

注释:

本文为安阳职业技术学院研究项目课题(音乐表演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研究)研究成果,项目编号:AZJWY120222。

篇12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069-02

中学阶段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政治教学作为一门思想教育的学科,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和培养有着重要作用。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我国的教学理念不断更新,教学方式也有着很大的改进,情境创设的教学形式在中学政治课程中应用得更加常见了,并在其中发挥了非同小可的作用。情境创设教学重视学生的心理态度、行为方式,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与课程息息相关的情、境结合,给学生一种代入感,不知不觉被课堂所吸引,在亲身参与中探究和学习,激发学习兴趣,并提高学习效率。

一、中国中学政治教学现状

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实行的主要通道,课堂教育的质量直接影响了学生的素质,政治教学的目的应当是学习各种先进的思想来武装学生的大脑,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以及在生活实践中解决问题的行为能力,使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素质教学的大体系中智育固然重要,德育同样不可忽视。当前中学政治教学中仍存在很多不足,大体表现为以下几点:第一,目标单一,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政治课堂的教学目标似乎被固定为理论知识的传输,忽视甚至无视了思想素质教育,但仅关注智育毕竟是狭隘的,不利于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第二,主要为群体教育,忽视了学生的个人性格培养,这在一对多的教学模式下是不可避免的,学生个人性格得不到重视和培养,似乎所有的学生都被打磨成一个样子,这对孩子的创造能力和个性发展非常不利;第三,评价体系不完善,评价标准单一,仅以成绩作为评价的唯一标准。考试本来是检验教学成果的一种途径,而非教学最终目的,但因为现在考试成为单一标准,学习政治的目的就变成了为了考试,这种本末倒置的现象实在让人啼笑皆非。

二、情境创设在中学政治课程中的具体应用

政治作为一门特殊的学科,抽象性、理论性较强,难免使学生感觉晦涩、枯燥,但它又离大家的生活很近,如何才能使学生在政治课堂上明确感觉到政治的有趣性和生活性是老师要仔细思虑的难题。情境创设法在这里就大有用处,“情”注重师生、同学之间的讨论交流,“境”是一个客观环境,为“情”的发生提供了一个整体背景。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出知识点

用问题代替教学,老师创设一个包含知识点的情境,将问题穿插在情境之中,提问的形式增加了课堂的互动性,在这里可以借助多媒体进行情境创设。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在课堂中的运用越来越频繁,多媒体教学的不断普及,使其成为情境教学法的一个很好的展现方式,特别是比较抽象的知识,通过多媒体转化为生动有趣的画面、音乐来刺激五官,形成一个整体情境,让学生一目了然,轻松理解,快乐学习。

(二)角色扮演法调动内在情感

角色扮演就是让学生分角色饰演不同身份在某一情境里的各种表现,从而展现不同社会身份的特征。教师根据学生的情感诉求设置角色,让学生能够展现自己的情感倾向。例如在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时,可以设置几个源于生活的小情境,体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等主题,让学生在亲身演绎中感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处处可见,产生一种亲近感和真实感。亲身演绎不仅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投入其中,更能在学生心中留下深刻印象,牢记相关知识。

(三)小组讨论,让观点多元化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每个人都是第一无二的,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独特的思想,以往的大课堂教学形式使得学生的个人观念很难有平台展现出来,无法与他人分享,小组讨论为学生阐述自己的观念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展现舞台,学生在互相讨论中观念碰撞、融合、升华,正确的观念得以分享,错误的观点得以纠正,,个性发展。老师在这过程中要起到指导的作用,多给学生积极的反馈,对好的观念做出表扬,对于答案有所偏颇的学生也不要全盘否定,而是做鼓励式的表扬,并指引他们做出正确回答。老师永远不应该带着有色眼镜看学生,需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缺点,老师要善于发掘学生的优点。

总的来说,我国目前的中学政治教学还存在很多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改进,本文中,我们针对当前中学政治教学的现状,讨论了情境教学法在中学政治教学的具体应用,但仅仅这样是不够的,还应当结合实践经验做出更多详细的改善。

参考文献:

[1]邵明艳.情境创设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2(68):127-127.

篇13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6-0281-02

一、高职教育的课程体系特征分析

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职业岗位的实用型、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目的的职业教育。因此,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兼具一般人才培养模式特征与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成要素包括:人才培养指导思想、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人才培养途径、师资队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有赖于全部开设课程的相互协调、相互补充。高职教育强调以技能培养为核心,因此其课程体系应突出“职业性、技能性、实践性”,理论知识必须够用,重视实践性教学。第一,实践课程与理论课程并重,理论教学遵循“必需、够用”的原则,三年制专业的校内实验、实训和校外顶岗实习时间一般不低于教学活动总学时的40%。第二,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理念指导下,采用任务驱动、项目化教学、多媒体仿真教学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第三,实践教学模拟和顶岗实践相结合,校内实训与校外实训相结合。第四,把职业资格证书课程纳入教学计划中,将证书课程考试大纲与专业教学大纲相衔接,使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顺利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增强毕业生就业竞争能力。

因此,高职教育要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基础理论教学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教学内容求宽、求新但不求深;专业课教学内容要体现针对性、实用性和实践性,建立相对独立、结构有序的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学生在本专业领域从事实际工作的基本技能。

二、中外合作办学对高职课程体系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以及信息化的迅猛发展使得国际间的教育互动与合作日益加强。高职教育领域的中外合作办学不可避免地对我国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产生了影响。在中外合作培养高职人才过程中,作为人才培养目标载体的课程体系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高职中外合作办学要实现国际化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必须要有科学合理的、与国际接轨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的优劣。

进入新世纪以来,世界各国的职业教育观念与职业教育体制发生了多样性的变化。欧美等发达国家不但加大了对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提升了职业教育的办学层次和社会地位,而且通过课程改革,加强了教育、培训、社会、就业四大领域之间的沟通与合作。美国社区学院开设了融学术与职业内容为一体的综合课。他们建设科学训练中心,开发高期望值项目,开展教师训练,教授新知识新技术,对学生进行现代技术的边缘教育;将先进的学术引入职业课程,同时还将生计和技术课程建立在职业群的基础上,使课程框架更宽泛,旨在使受教育者以较宽厚的基础和实力去迎接未来多变且多元的劳动世界。澳大利亚TAFE学院在确立以技术技能培训为本位的培养目标下,构建了特色显著的课程体系,其高职教学计划中没有基础课,只设区分不严格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具有课程多、每门课程学时少、必修与选修共存等特点,教学内容突出了针对性、先进性、实用性、行业性和行业标准性。①

在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下,中方在合作办学中除了借鉴国际职业教育中的特色课程设置,还要注重中外文化教育,以拓宽学生的国际化视野。一些高职院校为适应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需要,在课程结构上作了改革。学校在公共基础和文化素质修养课中以必修课或选修课的形式增设了国际教育方面的课程,如国际经济、国际政治、国际文化以及介绍外国历史、地理、风俗等方面的课程;在专业课中补充在此领域内国外最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和科技成果以及最近的研究动态;充分利用中外合作办学的师资资源,不定期地邀请外方教师开设讲座、做学术报告或文化介绍等,中方学生和教师不但拓宽了国际化教育内容,还加强了对国际化教育内容的理解。在国际化课程的建设过程中,中方引进国外的原版教材和教学大纲,实行双语教学,有利于我国高校提高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三、高职中外合作办学课程体系的优化对策

为培养具有探索创新精神、适应时代要求的国际化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在中外合作办学中,中方应该借鉴国外的课程设置,促进课程体系的优化。课程结构应当围绕形成合理的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结构而寻求平衡点,处理好主干课与一般课、基础课与专业课、理论课与实践课、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比例关系。

第一,建立综合性的课程体系,增强课程的选择性。按照文理渗透、学科融合的思路,开展通识教育,加强基础课程、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建设,开设跨学科综合性课程,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灵活设置课程,增加选修课的比例,使教学内容多样化,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多种机会。

第二,建立民族化基础上的国际化课程体系。对教育国际化背景下的中外合作办学而言,在强调加强国际理解教育的同时,更应加强我国传统优秀文化的教育,培养兼具深厚民族底蕴和国际视野的人才。一个注重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的体系,才不会轻易丧失自身的民族特性。因此,在构建民族化基础上的国际化课程体系时,我们应坚持文化融合和兼容并蓄的原则,既要在公共基础课和文化素质修养课中加入反映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史哲等人文学科的教育内容,又要及时增设有关国际主题、世界地理、国际文化等课程,使课程内容更加国际化,拓宽学生的国际化视野。要构建与国际接轨的课程体系,课程还应该紧跟当代高等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新趋势,并能反映当代科技与学科发展的前沿。对于自然科学类课程,尤其是涉及现代科学技术的课程,如计算机、通讯技术、生物化学、医学等,应紧跟国际和时展的步伐,随时根据科学技术的发展更新课程内容。而对于意识形态比较强的社会科学类课程,则应采取比较谨慎的态度。从长远来看,课程的国际化,有利于吸引更多的外国留学生来中国留学,吸引更多的专家学者来中国教学、研究。

第三,突出技能教育,与职业资格对接。职业教育使学生既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又获得综合性的专业技能。为了使学生毕业即能上岗,一般要求学生拿到双证书(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对于中外合作项目的学生而言,除了获得国内职业资格证书之外,还应该通过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获得相应的国际通用资格证书,为日后进入国内外企、甚至到国外就业增加竞争力。因此,专业课程教材不应单纯强调理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应突出实用性;在课程内理论知识教学要强调“必需、够用”,及时反映与职业相关的国内外最新科技成果;要重视实践环节,增加实践教学时间,包括实验、实习、实训、毕业设计、社会调研等,提升学生的直接经验,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创新意识,有效地培养学生社会活动能力、应用知识能力、创新能力以及相应的社会责任意识等等。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