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次贷危机原理

次贷危机原理范文

发布时间:2024-01-17 16:17:00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次贷危机原理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次贷危机原理

篇1

中图分类号:F830,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544(2009)01―0007一03

次贷危机又称次级房贷危机,是指一场发生在美国,因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而引起的金融风暴。2005~2006年美国房地产泡沫破裂,引发了次贷危机。2008年9月演变为金融危机,之后蔓延到了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直观地看美国金融危机的导火索是次贷危机的爆发,通过研究发现,其深层次的诱因是:美元国际本位制和美国长期实行的“双赤字”经济政策以及美国经济过度的虚拟化,这才是这次金融危机的根源所在。可以说,在这些因素不改变的情况下,即使次贷危机不爆发,也会有别的金融产品危机来引发美国金融危机,区别只是时间上的早晚问题。了解次贷危机形成的机理与这次金融危机的根源对我们正确对待危机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美国次贷危机的形成机理

(一)次级住房抵押贷款是金融市场竞争和深化的结果

20世纪80年代,美国从以银行为主的金融体系开始发展成为以市场为主的金融体系。美国金融业面临着外部和内部两个方面的竞争压力:一方面,随着美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企业开始充分利用资本市场进行直接融资,从而取代了以往主要利用银行部门进行间接融资的发展模式。另一方面,金融自由化的热浪打破了银行业的准入门槛,更多形式的中介机构应运而生,银行靠传统的、日趋标准化的、面向企业的信贷业务已经无法保证自己能够获得持续稳定的收入。这就迫使银行逐渐缩减传统的信贷业务,把新的业务增长点转向了差异很大的消费者客户群体上。这一业务内容的变迁,实际上完全改变了原来银行业长期积累的商业信贷管理的有效模式。来自资本市场和其他金融机构的激烈竞争使商业银行被迫改变经营战略:从以公司信贷业务为主转变为以个人信贷业务为主;从传统稳健的资本管理模式,转变为激进的风险管理的现代模式。这样经营业务和战略上的转变给商业银行和监管机构都带来新的挑战。

对传统的商业贷款而言,减少不良贷款的方法是对贷款申请者进行事前的甄别和事后的审核。但是,由于消费者信贷业务与企业信贷相比贷款数额小,差异性大,收入状态确定困难,所以中介机构无法发挥自己“规模经济”的优势,而是否采取费用昂贵的信息生产技术来降低贷款违约率是一个非常困难的决定。在一个过度竞争的环境里,个人信贷业务事前甄别的费用,必然会通过利率的调整转移到借款者身上,这就容易发生优良客户的“离场”――“逆向选择”问题严重化。

虽然次级住房抵押贷款业务本身属于信用风险较高的业务,但如果按照金融机构最初的设想,完全可以把这类业务的风险通过适当的“差异化”风险定价,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它可以对每一个借款人的信用风险进行非常有效的科学评估,然后根据风险的大小来设定贷款的差异化价格和支付方式。比如,次级住房抵押贷款的利率水平会根据对方的资信水准、首付能力而发生变化(主要是基于对这类特殊客户群的“信用评分”),但总是要高于普通住房抵押贷款利率200点以上,这就是所谓的“风险溢价”。

也就是说次级住房抵押贷款本身并没有问题,真正出现问题的是金融机构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而无法实现原先的风险控制设想。这些影响因素中最重要的应该是金融市场的过度竞争。金融市场过度竞争使金融机构失去了通过适当的“差异化”风险定价和事前甄别贷款对象的能力和动力;相反,过度竞争又在一定程度上促使金融机构采取“自我膨胀式”的风险“逃避”方法,通过扩张次级住房抵押贷款总量来稀释风险。这直接导致了信用风险发展成为市场风险。

因此,从上面介绍的关于美国次级住房抵押贷款的信用风险管理理念、监管能力和运营模式等方面来看,我们认为,这种特殊贷款体制本身并不是直接导致这场金融风暴的始作俑者,而是金融中介机构在开展消费者信贷这一现代金融业务时,过度竞争和标准化的风险定价方法使得它们无法根据消费者差异化的特征制定出正确的风险“价格”(贷款对象的差异化要求贷款合同也必须差异化,但由于种种原因而没有做到),从而导致它们过度的贷款扩张行为。这样不知不觉地就埋下了金融风波爆发的种子。

(二)次贷风险的放大和扩散――资产证券化过程

将同类性质(比如信用等级、流动性水准等)的抵押贷款集中起来打包成新的债券再卖给二级市场中的投资者,这一资产证券化过程已经在美国信贷市场上被普遍采用。美国次级住房抵押贷款机构为了解决市场扩张所需要的流动性更是变本加厉,次级债(金融衍生品)的发行比例占了整个次级住房抵押贷款(标的资产)的六成以上。标的资产信用风险的大小取决于次级抵押贷款机构所做出的资信审查报告和贷款机构自身的风险定价能力。但在流动性过剩和竞争激烈的时代,资信审查的动力会大大削弱,次级住房抵押贷款的信用风险会大大增加。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次级抵押贷款债券的发行需要多方金融机构的参与,这样一种细分化的工作流程,目的就应该是将标的资产市场和衍生品的市场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得衍生证券的定价水平能够公正地反映标的资产的收益和风险。

1,次级抵押贷款机构:寻找次贷需求者,对他们进行审核,对不同类别的借款人提供不同条件的贷款。抵押贷款机构为了提高自己的信用供给能力,将上述不同条件的贷款重新打包形成各种收益和风险类型的次级债,将自己各类贷款的收益索取权卖给投资银行。

2,投资银行:投资银行根据标的资产的收益和风险状态设计出新的资产形式(次级债),然后批发给承销商。

3,信用评级公司:信用评级公司对债券的信用等级进行评估,评估结果会影响到这一证券化的资产在一级市场的销售价格和二级市场的交易价格。

4,证券承销商:负责向投资人销售次级债,赚取佣金。

5,各国机构投资者:根据自身风险收益的偏好,进行资产组合的配置。包括共同基金、对冲基金、保险公司、养老基金和外国的中央银行。

在上述资产证券化过程中,为了提高债券的信用等级,次级债的发行人还会向投资者承诺某些“赎回条款”,以确保资产证券化――次级债的申购过程顺利完成。这一承诺保证,实际上就起到了一个“信用强化”的作用,为此,它为“次级债”争取到了较高的信用评级。但这样的承诺需要有充足的拨备准备,在市场竞争激烈、监管缺位的情况下,次级债的发行

机构很难做到这一点。拨备不足容易引起资金链的断裂,造成像现在这样市场大范围地沽空次级债的局面(在流动性过剩时代,流动性危机的爆发也不可避免)。

次级债市场的积极作用是,增强次级住房抵押贷款市场的信用创造能力和改善次级抵押贷款的整体流动性,保证了次级住房抵押贷款市场的繁荣。更为积极的意义在于,通过次级债的设计和发行,向市场提供更为多元化的投资工具,满足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的收益需求。

但是另一方面,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和次级债市场的竞争激烈,再加上资产证券化过程环节的细分化所带来的市场参与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和利益冲突问题十分明显,很难做到信息的准确和风险定价的无误。资产证券化是“双刃剑”,它能分散风险,却不能消灭风险,在分散单一机构风险的同时也把局部风险裂变成全局性风险,把个别市场风险演化成系统性风险。所以,虽然资产证券化可使单一机构的风险得以分散,但在整个金融系统内部风险还依旧存在。如次级债,它在分散银行信贷信用风险的同时,也把抵押信用风险向债券市场、股票市场等领域扩散。当银行成功将现有次级贷款信用风险分散后,它会主动寻求更多次级贷款风险(非理性信贷膨胀,稀释风险),有意识地扩大风险分担的范围其结果只能是金融系统总体风险不断增加(风险的“传染效应”),形成十分严重的市场风险――标的资产市场和衍生市场的双重危机!

二、美国金融危机根源

美国金融危机的源头,是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美元本位制和美国长期实行“双赤字”政策效果的积累。美国经常项目逆差从1982年的55亿美元,迅速扩大,到2006年已经超过8115亿美元,24年间增长了大约148倍。经常项目下1美元国际货币的流出,往往带给世界的流动性扩张是两倍以上的基础货币增加。美元国际本位货币的地位,使得美元持续大规模经常账户赤字成为现实,而美元全球流动的机制又导致了美国虚拟经济过度膨胀以及全球流动性膨胀。根据国际清算银行保守估计,2006年底,美国境内的股票、债券、外汇、大宗商品期货和金融衍生品市值约为400万亿美元,为美国12万亿美元GDP的30倍左右。而其他国家类似计算出来的这个比率最多只有十几倍,充分说明美国虚拟经济具有了一定的泡沫性。

次贷危机根源于美国证券化债务资产的过度膨胀,即美国虚拟经济的过度膨胀。次贷危机根本不是流动性短缺的危机,而是投资者对美元资产的信心在动摇,对美国金融机构资不抵债心怀恐惧。

次贷危机中,低收入者的收入流可以被资本化。由于美元的全球环流机制,使得在美国所有的收入流,只要稳定就可以被资本化,被证券化。每一次收入流重新资本化,创造出新的虚拟资本,这种新虚拟资本代表原本的货币资本,距离最初借款人贷款就更远一步,虚拟性越发增强,常年累月积累下来,造成了美国虚拟资产的过度膨胀和泛滥。在此过程中,低收入者的收入流一再被杠杆化,形成了杠杆链,这一方面延长了风险源头到最终持有者之间的风险传导路径;另一方面,也使得各类金融杠杆的作用交织在一起,使得经济中的风险不断增大。

篇2

在经济全球化的现代,当金融风暴袭来时,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中国也难免会遭到冲击,其影响在慢慢地扩大和表现出来。中国对外出口的产品中,纺织品、服饰、生活用品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而此次在广州召开的秋季交易会上,以前占中国出口比例较大的欧美客户2008年大大减少,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对外的出口量。另外,由于这次金融危机带来的美元疲软和人民币升值,使得中国企业的价格优势不再,从而导致出口进一步受到抑制。歇业与倒闭的阴影正在像瘟疫一样蔓延着,威胁着中国的中小型企业。

二、中国企业现状及发展要求

中国的大部分企业在创业过程中普遍存在这样的现象:企业的创立和规模过度地依赖客户当前的定单数目需求。在生产过程中,片面追逐当前的高利润,盲目拓展生产规模,还未实施和实现产品的创新、技术的提高、服务的创新、商业经营模式的创新;未能发现未被发现的需要和未被满足的需求。这将严重制约该类企业的成长壮大,当经济危机来临时,这些企业将面临灭顶的危险。

从经济学角度分析,金融危机是实体经济周期性波动的真实反映。全球经济每10年经历一次大规模调整,如10年前的亚洲发生金融危机,2008年爆发的金融风暴。危机终究会过去,全球经济也将会回复平稳,但如何度过寒冬,去迎接春天的到来是企业目前的关键,也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次重大挑战。

企业的发展要求企业具备自身独特的优势,其中创新精神、市场定位、技术革新以及良好的人才管理策略。

企业创业、生产过程的中心是创新精神。如何发现未被发现的需要和未被满足的需求,如何不断寻找潜在的市场并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服务是成功企业不懈的追求。只有将创新性的商机发现、创造性的产品构思结合起来,并付以有计划地、完美的执行,才能取得最终胜利。

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自身的市场定位也很重要。重点发展哪个层面的技术,每个企业都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在产业链中的位置进行实事求是的选择。在当前外向型经济受到影响后,我们便可以根据政府政策性的调整转向内需市场。中国13亿人口和庞大的内需市场是世界上任何其他国家无法比拟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将改革重点再次转向农村时,在经济转型过程中,中国农村生产力的再造也是一个重点。除此外,随着宽松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启动,国内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也将会给企业带来不少商机。

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技术含量的革新也是必不可少的。实现用新技术,特别是计算机等新技术手段将传统的手艺转化成一个科学流程,对创业、生产过程中的创新价值的追求和产生。开发新产品,合理安排种子业务、成长业务、成熟业务和机会业务,使得企业在保生存的同时更具有竞争力。

人力资源是企业的第一资源,企业充分利用和管理企业所拥有的人力资源非常重要。人力资源管理是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方法,预测组织人力资源需求并做出人力需求计划、招聘选择人员并进行有效组织、考核绩效支付报酬并进行有效激励、结合组织与个人需要进行有效开发,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人尽其才,以便实现最优组织绩效的全过程。作为人力资源管理者必须努力维系企业与员工利益最大化,这是每位管理者的主要任务。当金融风暴袭来时,人力资源管理者该如何协助企业做好以上各方面工作,度过寒冬,迎来春天呢?

三、金融危机下的人力资源管理

在金融风暴中,如果安抚员工,如何确定裁员名单,如何补偿,遇到紧急的情况如何处理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重心,企业的再发展力量的培养也迫在眉睫。首先应该做好以下方面第一,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使员工明白当前的形势,鼓励员工与企业共渡难关。在金融风暴影响下,不断更换工作已经是不现实的了,很多公司的自愿离职率都会下降,员工的危机感也在不断增加。只有向员工讲明当前形势,才能安抚员工。

第二,目前很多企业在考虑缩减费用,抓好管理来渡过难关。由于中国内地新劳动法的实施,劳动力成本有所增高给企业带来一定压力。再加上金融风暴的影响,未来的一段时间内,企业员工转型或裁减是在所难免的,目前除鸿海集团外,包括eBay、雅虎、惠普等全球大型科技企业都已经纷纷宣布大规模裁员。在裁员过程中,如何想办法留住技能较好的一线操作工是关键。可以通过过去人员考核结果和企业新发展方向选择人才。尽量留住技术全面、特别是多元化人才。在裁员实施中,做到考虑周全、合理合法。尽量做好被裁员工的思想工作,避免因操作野蛮而导致冲突给企业形象带来负面影响,也影响在岗员工的归属感。超级秘书网

第三,根据市场重心的迁移,结合企业转型的发展趋势,挖掘适合自己的人才。在金融风暴中,由于国内外公司的倒闭,一些华人精英踏上了归国之路,形成大量优秀人才的回流,给企业招聘和补充技术性人员带来很大的选择性。寻找杰出人才不仅仅是个人或人力资源部门的事情,为了打赢争夺人才的战争,招聘工作必须发动公司里的每一个人。鼓励有天赋的创造型人才加盟企业,全面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竞争力。

第四,制定公司自己完善的规章体系、追求目标及价值观和准则,培养员工的个人素质,建立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使员工对企业有强烈的归属感。企业文化是没办法复制的,也是企业所特有。最好的品牌不仅仅创造独一无二的产品,而且创造以企业为中心的企业文化。这种企业文化是建立在个性和卓越的服务上的,如日本的三菱公司文化。人们往往低估了在一个组织的核心意图、企业文化与获得顶尖人才的能力之间的联系。即使高层管理人员把“利润最大化”作为一个主要优先考虑的事情,但是要保证有人才来实现这个目标,仍然需要培养吸引人的工作环境。强大的经济利益固然能够有力地刺激员工,但是会有越来越多的员工期望得到金钱和精神上的双重回报。领导潮流的公司意识到,他们的员工受到很高的激励水平的吸引,这种激励来自于一种超越利润或获取财富的使命或理想。没有一个超凡的使命,个人就会丧失勇气和决心来年复一年地追求挑战和目标。鼓舞人心的使命描述了一种对员工、客户或者更大范围的社会贡献。激励来自于与超越自我兴趣的理想的结合,这是一种真正崇高的理想。

第五,组建民主的科研、科技革新团队,集思广益。在适当的时间,有必要主动收集客户、批发商、供货商以及战略联盟成员的观点。再根据企业发展思路,招聘、召集最优秀的人才。将这些学术训练、工作经历、职业关系、熟悉客户的程度以及年龄和文化关系各不相同的人才聚集起来。组建企业自己独特的科研、科技革新团队,使企业产品永远具有市场竞争力。麦当劳的持续成功可以归因于独特的决策团队,包括选择开店地段、快速而可靠的食品准备系统、食品销售网络、供货商关系、特权许可、全球性品牌战略以及符合年轻人习惯的娱乐。要想与麦当劳竞争,我们就必须拥有相应的团队,甚至更强的决策团队。

篇3

一、引言

以住房抵押贷款为导火线的美国次贷危机,逐步演化为一场百年不遇的金融海啸,其巨大的浪潮不仅席卷了金融骄子集聚的华尔街,而且也给整个世界的金融市场乃至实体经济带来不小的影响。

也许有的人会将危机的根源归结为“华尔街的金融家们贪婪地玩过了火”或者“自由市场之死、资本主义终结”等等。但是,在信用管理人员看来,一方面,投资银行家们凭借信任和信誉创造了巨额财富和利润;另一方面,也正是信用丧失而引发了一连串的危机。

二、次贷危机=信用危机?

美国作为现代信用制度最完善的国家之一,在这次的危机中却凸显出一连串的信用风险。

首先,从贷款机构来说,受到零售金融市场上竞争加剧的影响和利益驱动,一些房贷机构不仅有意忽视向借款人说明有关贷款条款和利率风险的复杂信息,而且还故意隐瞒信息、提供虚假信息、怂恿甚至代替消费者虚报收入,这样的贷款欺诈行为层出不穷。这也就是所谓的“猎杀贷款(predatory lending)”行为。

从借款人来说,在消费信贷的刺激下,很多人,特别是低收入者,对房价上涨抱有不切实际的想法,也不顾自身财务能力的不足。为了盲目贷款购买大面积住房,这些人都高报或虚报个人收入,以“骗取”贷款。

作为连接金融市场买卖双方的关键一环,金融中介机构过度使用金融衍生工具,而忽视了衍生工具高收益背后的高风险,最终导致金融风险被放大,殃及全球。而包括次级债贷款在内的住房相关贷款的70%已经被证券化,这就使得作为间接金融市场的贷款市场和作为直接融资市场的证券市场连为一体,货币市场上的风险通过资本市场的工具被无序的放大。

在次贷危机蔓延的过程中,对次级债券评级的信用评级机构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资产评级公司的操守存在问题,严重高估资产级别,最终导致次级贷款危机波及全球。这与评级公司“发行者付费”的错位的评级服务模式是分不开的。根据SEC的调查,三大信用评级机构中,一些对高风险次级债金融产品进行信用评级的工作人员,直接参与了评级费用的商谈。而评级费用是由债券承销商支付,很显然,评级越高越利于债券销售,债券承销商的工作也就更加漂亮,自然向评级公司支付的评级费用也就越高。因此,信用评级机构很难保证评级的中立性。

这一切失信行为,都给次贷危机的爆发埋下了深深的隐患。

三、新时期信用管理人员应具备的综合素质

在当前经济危机形势下,不仅要加强信用管理,防范信用风险,同时,也对信用管理人员应具备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加严峻的挑战。

(一)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

作为信用管理人员,必须具备的首要职业道德要求就是诚实守信。

2008年5月,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声称已开始对穆迪、标准普尔和惠誉三大信用评级机构实行调查,以确定这三大评级机构是否在次贷危机期间出现了违背法律和职业规范的行为。次贷危机中,由于原来作为债权人的住房贷款者和证券化金融产品的投资者不同,所以投资者也就很难了解所投资产的真实风险。为此,投资者往往只能依赖于专家的评介来做判断。而实施评价的就是评级机构。但是,本来依靠信誉获得长期收益的评级机构也很容易出于自身利益而没有完全客观的履行他们的职责,而是做出盲目乐观的评价结果,从而加剧了危机深化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在某种程度上也对金融风险的扩散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引发了道德风险。

因此,只有作为社会信用建立和维护者的信用管理人员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自觉遵守诚信规范,才能防范道德风险,从而使整个行业拥有良好的信誉,保持自身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二)严格科学的风险管理和控制能力

过度的证券化使得一大批重视风险管理的“胆小”的金融从业人员由于业绩不佳而惨遭淘汰,而迷信证券化万能的“胆大”的从业人员则大受欢迎。他们不知道,更不愿意强调其中的风险问题。

而自次贷危机以来,受全球经济衰退和大宗商品价格震荡的影响,“赖账”率急剧上升,不仅在美欧市场,全球市场的信用违约率都在大幅攀升。

具体到我国,许多用赊账、放款等信用销售方式来提高产品竞争力的出口企业现在正面临收账难的问题,外贸信用风险正在加大。而华夏邓白氏在2008年7月的《2008年中国企业财务及应收账款状况调查研究报告》表明,中国企业在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健全与规范方面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报告中还提到,引进专门的信用风险人才并设立信控部门是当下中国企业增加自身抗风险能力的当务之急。

作为企业的信用管理人员,应该树立风险意识,建立和完善信用风险预警机制,尤其要加强对客户风险和应收账款的管理,对即将到期的应收帐款及时提醒买家准备付货款,若发现买家到期未付,要主动向买家了解不付款的原因,及时追讨,将风险严控在危险发生之前。

(三)不断学习和补充新知的能力

信用管理本身就是一门不断发展的新型学科,其中涉及到诸多行业和领域的知识。

而处在瞬息变化的知识经济时代,特别是像现在这样一个金融变革的历史性阶段,就更加要求信用管理人员必须具备在实践中不断学习的能力,不仅要用各种信息处理技术和数学统计工具来对各种信用相关信息进行整合、分析和更新,更要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的信用管理经验,尤其是吸取次贷危机中防范信用风险的教训,从而提高信用管理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布赖恩·科伊尔著.周道许,关伟,译.信用风险管理=credit risk management[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

篇4

一、资产证券化

(一)资产证券化的利弊

资产证券化是将一组流动性较差的贷款或其它债务工具进行一系列的组合包装,在此基础上配以相应的信用评级,将该组资产的预期现金流的收益权转变为可在金融市场上流动、信用等级较高的债权型证券的技术和过程。

首先,资产证券化降低了商业银行长期贷款的风险,减轻了银行的坏账率;其次,资产证券化提供了新的投资渠道;第三,资产证券化丰富了银行的金融创新业务有望成为商业银行新的利润增长点。

但资产证券化也是一柄双刃剑,正是对次级抵押贷款的证券化引发了美国的次贷危机。随后,次贷危机引发的信用风险最终演变成金融危机,逐步蔓延到实体经济,成为一场全球经济危机。

(二)资产证券化的核心原理

资产证券化的核心原理是指对被证券化的基础资产进行现金流分析。证券资产风险大小的核心因素是基础资产能否产生预期稳定的现金流,当基础资产的现金流是可以预期的,由该基础资产支持的证券才有确定价值,证券评级机构也才能据以对证券进行评级。

资产证券化涉及到资产重组、风险隔离和信用级。资产重组是资产的所有者或支配者为实现资产证券化目标,对其资产进行重新配置与组合,来实现资产收益的重新分割的行为;风险隔离是指将基础资产的风险与基础资产持有人其他资产的风险隔离开,以降低证券投资者的风险;信用增级是指通过信用增级方式来保证和提高资产证券的信用级别。

二、次级抵押贷款业务

(一)次贷产品设计

首先,住房抵押贷款公司为中低收入的次贷申请者开发出多种抵押贷款品种,主要品种为可调整利率抵押贷款(ARM)。ARM产品有一个共同特点,即最初几年的利率是固定的,且低于市场水平,被称为诱惑性利率。一旦几年后利率重新设定或本金重新计算,借款者的还款压力将会骤然上升。对于大多数中低收入购房者,重新设定还款利率后的月供是难以支付的,唯一的期望就是房价继续上涨。

其次,投资银行向住房抵押贷款公司购买抵押贷款组建资产池,设计出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销售给二级市场的机构投资者。投资银行一般要对MBS产品分为优先级、中间级和权益级,每一级证券都以自己的本金为限为上一级证券提供全额担保。

对于中间级MBS而言,由于信用评级相对较低,流动性较差,为了满足投资者的需要,投资银行往往以中间级MBS为基础进行再证券化,相应的证券称为担保债务权证(CDO),CDO产品亦分为优先级、中间级和权益级。

三、次贷危机的爆发

(一)攀升的利率刺破房地产泡沫

2002年美国经济出现了回暖迹象,其中房地产行业的复苏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市场繁荣的时候,住房抵押贷款公司在高利益的驱使下,把目标瞄准了没有资格申请优质贷款的潜在客户。在房价上涨期间,房屋业主可将被抵押的房屋增值部分以较低的利率再次抵押,获得的资金用于偿还前期贷款和消费,甚而投资于股票市场。

低利率政策推动了贷款的增加,过剩的流动性促使物价上升。随后,美联储连续上调联邦基金利率,基准利率的上升逐渐刺破了美国房地产市场泡沫。次级抵押贷款者进入利率重新设定期,借款者面临的还款压力骤然增加,与此同时房地产业进入萧条期,借款者很难获得新的次贷,即使出售房地产也不能偿还本息,违约风险全面暴露。

(二)住房抵押贷款公司资金链断裂

当房地产市场处于景气周期之中,对住房抵押贷款公司来说,发放次贷的动力就会强于优质贷款,原因在于①发放次贷可以获得更多的利息收入;②只要作为抵押品的房地产价值上升,即使出现违约,住房抵押贷款公司也可以通过没收拍卖房屋收回贷款本息;③房地产金融机构可以通过证券化,将与次贷相关的风险转移给资本市场。

但是一旦次贷的违约风险全面释放,住房抵押贷款公司必然最先遭受沉重的打击。购房人无力偿还贷款使住房抵押贷款公司现金流出现断档,不良贷款比率迅速上升,公司资金周转困难。而次贷危机的爆发也给证券化市场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争先恐后的抛售相关资产,使得住房抵押贷款公司无法通过信贷资产证券化进行再融资,大多数公司濒临破产边缘。

四、次贷危机的启示

(一)对个人投资者的启示

对于投资次级抵押贷款的个人投资者而言,必须熟悉次贷产品的风险根源及其传导机制。金融衍生产品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进行创新,但其只能转移和分散风险,却不能消除风险。作为个人投资者,如果想投资类似基于次贷而设计出的衍生产品,必须熟悉该衍生产品,掌握该产品风险的根源、分散原理及利益分配原则。

(二)对金融机构的启示

金融机构作为资本市场中的强势力量,为了群体的经济利益,可以设计出各种各样的金融衍生产品,并以设计的衍生产品为平台和依托来实现利益最大化,这本来无可厚非。但金融投资不应该为了短期的利益而侵害广大个人投资者的利益。

最理想的平衡点应该是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实现长期共赢,追逐长期利益的实现。

(三)对监管者的启示

次贷危机使我们深切地感到单凭市场的力量很难消除道德风险,因为每一个市场参与者都以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为目标,这就要求监管部门能够及时更新市场规则,积极对市场加以引导,严厉打击违规行为。

监管者也应该根据市场情况,积极做好相应的措施,做好宏观调控,使市场保持稳定健康的发展。

篇5

次贷危机产生的原因、传导渠道及应对措施

(一)次贷危机产生的原因

2006年美国房价不再增长时,结束了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2005年持续增长的神话,依靠房价增长而发展和繁荣的相关金融业随着房价的下降和利率的上升而出现了经营困境。房价的下降及前景的不确定性,自身经济条件不佳的次贷借款人,很难通过房产抵押而获得贷款,使得银行通过收紧银根、去杠杆化等措施实施自救,资金链紧张和断裂;参与经营次贷及衍生品的房地美、房利美、贝尔斯登、雷曼兄弟等机构接连的经营失败也加速危机的爆发。

抵押贷款结构的变化和金融创新的过度膨胀。按揭贷款随着美国经济从2001年的萧条中恢复而扩展,2001年的近2.2万亿抵押贷款扩张到2003年的近4万亿,然而优质贷款的比重基本稳定在85%。2004-2006年贷款数额保持在每年3万亿左右,但是优质贷款的比重逐年下降―由85%(2003年)64%(2004年)56%(2005年)54%(2006年),即次级贷款的比重逐年上升。

随着次级贷款数额和比例上升,越来越多的次级贷款被证券化,也创造出了许多新产品,如CDOs、SIVs。与此同时,贷款的证券化由政府赞助的企业(GSEs)主导转变为经营性的金融部门主导和控制。证券化市场和产品也变得越来越复杂、越来越不透明、越来越具有风险性。这种利用计算机复杂的模型设计出来的新产品,经营这种产品的金融机构也未必理解这些模型的基本原理。银行、经纪公司、对冲基金、投资银行等机构经营这一创新产品在经济持续繁荣时期能给自己带来巨额经济利益,但自觉或不自觉的刺激了对这种高风险、不透明产品的过度需求和供给,并最终形成次贷市场的泡沫。

信用评级机构不尽责。CDOs的复杂性和不透明性,单个个人或者机构很难自己独立判断出资产的优劣,这使得市场严重依赖信用评级机构对CDOs的评级结果。危机爆发后,许多信用级别为AAA的资产一夜之间便成了垃圾资产,这说明信用评价机构没有尽职尽责的履行自己的职责。

金融政策过失。自2001年美国经济萧条开始至2004年中期,联邦基金利率一直处于较低水平,2003年中期至2004年中期更是降到1%。利率长期处于低水平,金融机构为了盈利,自然增加对那些具有高收益资产的大量需求,但忽视了这些资产的复杂性及风险性。另外,根据经济学的原理,低利率将推高资产价格。实际上,危机爆发前,高风险资产的量和价都达到顶峰。

监管制度混乱与滞后。美国金融监管不仅存在制度缺陷,还存在对制度执行不力。在美国,FED监管银行控股公司和美联储成员银行;FDIC监管大约6500家州注册银行;美国货币监理署监管国民银行;证券委员会监管包括投资银行、信用评级机构在内的公司。这看似分工明确,实际上授权不清晰,造成了对新兴金融市场监管制度建立的滞后性。次贷业务已经发展为一个全国范围甚至是跨国界的大市场,却没有一个统一的国家监管当局,而是由各州自行管理。在已有监管分工安排下,相关监管机构也没有认真履行监管职责,如对信用评级机构的监管。

公司治理和风险管理的缺失。危机的爆发尤其像美洲国际集团、贝尔斯登、雷曼兄弟等公司的失败说明了相关公司的治理及风险监控存在严重问题。尽管这些破产的公司都有完善的治理机制和风险监控措施,但在超额经济利益面前,他们铤而走险,忽视公司的管理制度。

(二)次贷危机的传导途径

贸易途径。金融危机的贸易传导主要发生在有密切贸易关系国家之间,或者没有密切贸易关系但对外贸易对主要汇率敏感,或者两者兼而有之。贸易途径是导致这次危机迅速传导的重要原因之一。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国,危机一旦爆发,将随着贸易途径迅速传导到其他国家。

金融资产途径。美国证券化资产的价格下跌,直接影响到持有大量这些资产的机构和国家,最终体现在国家资本项目资产的损失。这种价格下跌不仅使持有者资产损失,还给国内金融市场造成恐慌,危机在国内迅速蔓延。另外,美国危机爆发后,美元资产或者出于安全考虑或者因美国国内公司的流动性需要,大量回流美国,减少对外直接投资。美元资产撤出不仅会给资产流出国造成实际损失,还会产生危机恐慌效应,一些发展中国家深受撤资的危害。

联动效应。联动效应不仅存在和发生作用于一个经济体内部的金融市场,还会在全球金融市场范围内发挥作用。联动效应也是发展中国家金融市场在次贷危机后的震荡的主要原因。

(三)次贷危机的应对措施

利率政策。美联储对自己所控制的联邦基金利率、再贴现率实施了20年来最低的利率,对银行在美联储的法定储备和超额储备都支付利息,对银行在联储的储备支付利息是近几十年前所未有的事。

量化及信贷政策。危机爆发后,美联储及时调整自己资产、负债结构,使银行在美联储的储备/GDP的比重达到5.8%,这个比率只有在1939年8月至1940年12月达到过,近50年来没有超过2%。在过去的10多年中,国债在美联储资产的国库券中稳定在80%-90%的比例,而在2008年中期最低降到20%,直到2009年8月也没有超过40%,短期国债的比重从30%多下降到接近为零。与此同时,美联储通过资产的转换,购买了更多其他长期资产。

次贷危机对中国金融业的影响

美国的次贷危机不仅导致了美国内部的金融危机,而且引发了全球的金融危机。在世界经济加快一体化进程中,危机不仅使与美国金融业有紧密联系的经济体的金融领域受损,也连累了与美国金融业关联不大的经济体的金融领域。中国经济和金融业本身不存在危机因素,但危机依然给中国的经济发展造成了自1997年东亚危机以来的最严重损失,使中国金融市场尤其是证券市场产生了剧烈的震荡。

多数学者认为中国的金融业是以银行为主导的产业。在美国次贷危机中,除了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等少数几家银行因直接持有少量次级债而遭受少量损失外,银行业的整体发展是健康的。银行业之所以没受到什么影响,一方面,中国商业银行国际化程度低,在国外的业务和资产都较少;另一方面,危机前的几年,中国的商业银行实施了卓有成效的体制改革。中国的投资银行(证券公司)和银行业的情况相似,也没有受到危机的直接冲击。然而,通过危机的贸易传导、预期传导渠道间接地影响了包括银行业、证券业在内的金融业的健康发展。贸易渠道的传导效应使中国的出口需求大大萎缩,出口企业的信贷风险势必会给银行造成一定的损失。预期的传导作用也许是中国金融业遭受重创的首要因素。

资本市场是一个信心和人气、心理和预期的市场,一个联动效应强的市场。市场对负面预期会通过金融市场的“羊群效应”逐步放大,进而引发金融市场剧烈震荡。虽然我国的股票市场还处于相对封闭的阶段,但国际主要金融市场的波动还是通过心理预期和联动效应引导了我国资本市场的震荡。当然,中国资本市场尤其是股票市场的震荡有其自身短时间内涨幅过快的原因。2007年夏季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股票市场于当年10月开始呈下跌态势,上证指数由2007年最高点6124点跌至2008年最低点1665点,跌幅超过70%,超过在此次危机中美国等发达国家股市的跌幅。中国的基金、期货市场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次贷危机对中国金融业的启示

次贷危机给美国的金融业、整个国民经济造成了极为严重的损失,也给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经济体造成不可挽回的经济损失。中国正处于二元经济向一元经济快速转变、发展的过程中,而且即将成为全球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东亚危机后,中国金融业的发展在规模和制度方面都有了质的变化,经受住了危机的考验。认真总结和汲取这次危机的经验与教训,对今后中国金融业发展将产生积极作用。

辩证地借鉴他国金融业的发展道路。学者们普遍认为美英是以证券业为主导(至少和银行业并重)的金融发展道路,德日等其他发达国家是以银行业为主导的发展道路;美、英、日等为分业经营,德国、北欧等为混业经营,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都呈现出混业的发展趋势。无论是银行业主导还是证券业主导,混业还是分业,都没有逃出次贷危机的危害。西欧之所以遭受危机的传导和危害,与它们没有强大、有吸引力的资本市场吸纳经济体内部大部分闲置、追逐利益的资本有很大关系。当前,中国还是以银行业为主导的金融发展格局,应规范证券业,发展强大资本市场,以便吸纳国内闲置资金和利用外部资金,增强中国资本市场在国际上的影响力,逐步建立中国在世界金融领域的话语权。

建立完善、严格的金融监管制度。中国金融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一样,呈现出制度供给的特性,制度设计、执行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发展的过程和成效。中国改革开放后金融业的发展,无论是政府的监管制度、经营机制还是业务都有欧美尤其是美国的影子。此次危机的导火索―次级债本身是一种金融创新,它本身有诸多好处,但参与经营它的机构忽视了它的复杂性、风险性等不利因素,而监管制度混乱又给了它快速泛滥的机会。

美国自20世纪末确立了分业向混业的转变,但没能建立起相应有效的监管制度。从次贷危机的原因看到,监管制度是混乱的、滞后的。中国金融业目前在法律上还是分业经营,但实践上已经在开始探索混业经营的道路,也是今后发展的趋势。走混业发展道路,就要建立起分工明确、统筹兼顾、执行严格、鼓励创新的监管体系。

中国要发展成金融强国,就必须重视金融创新,要充分发挥创新作用。监管制度不仅要关注当前,更要有前瞻性。今后不仅有大量境外资本涌入,还会有大量境内资本走出国门,开拓境外市场,这些业务都需要有效的监管制度保驾护航。

独立自主的市场化改革道路。20世纪80年代的拉美地区、90年代的地区在外部的帮助下迅速地实现了金融领域的自由化、市场化改革。这些地区改革后基本上都爆发过某种金融危机,而这次也没幸免于难,就从这次危机的危害看,拉美地区遭受的影响较一些发达国家严重,也比多数发展中国家严重。中国的金融改革基本遵循了渐进道路,至今金融领域没有发生危机。今后,中国在金融领域的利率(存款利率上限、贷款利率下限)、汇率还需要市场化改革,资本项目的自由流动还有待于实现。

利率、汇率的市场化,资本的跨境自由流动既是今后发展的趋势,也是建立强大资本市场所必须的。但具体的改革步伐、方式要取决于国内的经济条件、金融环境,而不是取决于外部势力的影响。自21世纪初,发达国家为了自身的利益,屡屡向中国干涉金融事务,尤其对汇率实施强大的压力。资本跨境自由流动既是我国吸引和利用境外资本所必须的,更是中国金融业走出国外所必须的,这些领域需要尽快改革。

篇6

一、次贷危机发生的原因及影响

如同2000年的美国股市网络公司泡沫的破灭一样,一开始人们普遍认为次贷危机不会对经济产生中的影响。然而2008年3月17日,美国第五大投资银行——贝尔斯登被摩根大通银行收购,震惊全球金融市场,接着雷曼兄弟、美林等重大金融巨头纷纷倒下,从股票到房地产再到信贷,泡沫在不断扩大,增加了整个经济系统性风险,对美国和全世界都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一)次贷危机发生的原因

(1)房地产方面。受到金融风暴影响最直接的产业莫过于房地产市场,同样房地产市场也是导致这次金融危机的重要因素之一。从某种意义上讲,此次金融危机正是肇始于美国房地产泡沫破裂。在美国,房地产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近半个世纪以来,房地产及其相关行业的产值一直占据着美国GDP的1/5左右,住房资产占据着美国国民经济固定资产的1/3。由于按揭贷款公司的肆意放款;投资银行将买进的按揭贷款变成证券化产品和其他衍生品,以获得高额利润为目标,全然不管风险问题;评级机构迎合银行机构的要求,对其产品给予超乎事实的评级;保险公司、商业银行、共同基金、养老基金等投资者过的相信银行机构盲目投资。这些都导致房地产出现泡沫膨胀。

(2)居民消费方面。美国是一个消费大国,消费在拉动国民经济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形成了“今天花明天的钱”的超前消费观念,为此贷款消费在居民日常消费中是一件很普遍的事。当房价上涨时,人们会感动很富有,并设法通过抵押贷款得到消费力的提高。然而当房地产价格下跌时,居民则无力偿还抵押贷款,由于抵押贷款衍生出来的债券就成了“毒资产”,整个金融和房地产市场随之崩溃。

(3)金融监管方面。美联储长期信奉“最少的监管就是最好的监管”这一信条,过分强调和依赖金融机构内部控制和市场纪律,过分注重和培植本国金融机构及金融市场的竞争力和创新力。在实践中,对房地产等资产价格的变化对金融业风险的影响估计不足,缺乏必要的风险预警与提示。在技术上,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在本次危机中也暴露出种种局限性,比如过度运用复杂模型使资本监管数字化。

(4)货币政策方面。2008年下半年,在金融危机这一大背景下,由于认识到国际贸易可能因此而剧烈萎缩,美元资本为逃险而大量回流美国,导致近些年来一直走势疲弱的美元反而走出了一波强劲的升值行情。

(二)次贷危机的影响

IMF报告称,危机造成全球金融机构的直接损失估计高达1.4万亿美元。股指下跌、失业增加、贸易减少、经济增长放缓等间接影响将更为广泛,造成的损失更是难以估量。美国经济和全球经济是否进入衰退有待继续观察,但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已成定局。不仅如此,相对于次贷危机对金融经济的直接和间接影响而言,由此引发的对美式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价值标准、经济模式、发展道路等的反思和重新认识,其意义更重大、更深远。一是对美式自由市场经济哲学的质疑。二是对美国一贯推行的“双重”价值标准的质疑。三是进一步加深了对美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质疑。

二、次贷危机对我国金融监管的启示

美国作为当今全球金融创新的主要推动者,许多具有前瞻性的商业银行业务都代表着当前金融创新和发展的主流。但2007年爆发的次贷危机所暴露出美国在金融创新中的缺陷和问题,值得我们认真总结,以防止国内银行业在今后的金融创新过程中出现类似的错误。

(1)加强金融机构风险管理。次贷危机表面上是美国房价走低、利率走高所致,根本原因是资金供应方降低信贷门槛、忽视风险管理,需求方过度借贷、反复抵押融资。尽管这种风险基本上通过证券化的方式已经分散了,但是这些风险并没有消失,一旦条件具备,风险就会暴露出来,而且风险通过证券化的渠道影响更为广泛。著名金融学者易宪容认为,中国按揭贷款实际上比美国次级债券的风险要高。如果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价格出现逆转,其潜在风险必然会暴露出来,国内银行所面临的危机肯定会比美国次级债券出现的危机要严重。因此要加强信贷风险管理,提高住房按揭贷款的信用门槛。

(2)建立金融监管协调机构。次贷危机充分表明,在金融市场日益全球化、金融创新日益活跃、金融产品日益复杂的今天,传统金融各子市场之间的界限已经淡化,跨市场金融产品日益普遍.跨部门的监管协调和监管合作显得日趋重要。从总体上来看,由于当前我国金融综合化经营尚未形成较大规模、分业监管模式相对固化,在混业经营发展的初期阶段,我国的金融监管模式应该是有统有分,统分结合的监管模式。具体而言,我国有必要进一步完善金融监管的联席会议制度,加强监管机构之间的协调和沟通,必要时设立集中统一的监管协调机构,加强跨行业监管,将以行业为导向的监管框架改变为以目标监管为导向,消除监管盲区,降低监管成本。

篇7

一、金融工程简介

金融工程是20世纪80年代末,随着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和证券投资业务的迅速发展而诞生的一项工程型技术。对于金融工程的较为广泛的定义是由约翰?芬尼迪(John Finnery 1988)提出的:金融工程是创造性地解决金融问题而进行的包括创新型金融工具与金融手段的设计、开发和应用。目前,金融工程的范畴包含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是金融工程与金融手段的设计、开发与实施。第二层次是风险管理技术。第三个层次是整体金融架构的创建。如资产证券化。第四个层次是对金融市场的研究。金融工程作为现代金融学的最新发展,标志着金融科学走向工程化和产品化。

二、金融工程在次贷危机中的作用

金融工程的核心是风险控制。以金融工程为主要动力的金融创新推动了美国房地产市场和次级债市场等相关市场的繁荣。首先,金融工程技术推动了的金融产品的开发,这些品种繁多产品满足了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需求,如各种债券,利率协议等。其次,金融工程提高了金融的运作效率,降低了交易成本。再次,金融工程为企业提供了新的融资渠道和生存空间。具体来说,在这场次贷危机中金融工程所起到的作用如下:

1.金融工程技术促进了次级贷款的产生

美国房贷市场按照贷款人的风险特征层次,可分为三类。一是优质贷款市场(Prime Market):面向信用等级高,收入稳定可靠,债务负担合理的客户。二是“Alt-A”贷款市场,面向信用记录不错,但缺少或完全没有固定收入、存款、资产等合法证明文件的人。三是次级贷款市场,面向信用较低,还款能力较差,负担较重的贷款购房人发放贷款。

针对次级贷款市场,贷款机构运用金融工程的相关理论,开发出许多创新型金融产品,如:无本金贷款(Interest Only),3年可调整利率贷款(ARM, Adjustable Rate Mortage),5年可调整利率贷款,7年可调整利率贷款。这些金融产品种类齐全,可以满足各类人群的需求。

传统的抵押贷款定价和利率的确定主要是依据借款人的收入、偿付记录和首付得出的比例和数额等信息,属于典型的“资本管理模式”。而次级抵押贷款,是先对贷款人的信用风险进行评估,再根据风险的大小来设定贷款的差异化价格,因此属于“风险管理模式”。通常,次级房贷利率高于普通住房按揭利率800点。

2.金融工程技术促进了金融风险的传递

资产证券化是20世纪最重要的金融创新之一。它将流动性不足但未来有稳定现金流的金融资产汇集为一个资产池,并对其进行结构化调整,使之成为具有特定风险收益特征的证券化过程。

次级贷款的借款人在抵押经纪公司的帮助下从贷款机构获得贷款。贷款机构持有的房地产抵押贷款收益性虽高,但缺乏流动性。因此,贷款机构将大量的抵押款债权组成一个资产池,以该资产池的现金流为基础发行债权,即资产支持债权MBS。

次级抵押贷款的标的物是次级贷款,次级贷款的信用较低,因而限制了其购买。为了增加次级抵押贷款的流动性,投资银行和房地产机构再次进行了金融创新,开发出担保债务债券(CDO)。它的标的资产通常是信贷资产或债券。

现代金融的最大特征是风险(不确定性),金融工程作为现代金融的集中体现就是风险控制。根据金融工程的原理,投资银行按照风险和收益的不同组合将CDO分层。CDO一般分为三层。上层属于A级债,评级最高,一般占整个结构的80%,最受债券投资者欢迎。中间层约占20%,下层是从属层,不需要评级,一般由发起人持有或卖给对冲基金和投行。

持有CDO的机构包括银行(24%)、资产管理公司(19%),对冲基金(47%)和保险公司(9%)。通过CDO这个“媒介”,在金融机构混业经营的环境下,货币市场,股票市场,保险市场都与次级债券市场联结在一起,次级债的风险被传递到其他市场。

在金融全球化的背景下,境外机构投资者和商业银行(如中国银行、瑞士银行)在美国次级抵押债券市场上占有很大比重。故而,美国的次级抵押贷款市场的风险被快速的传递到国际市场。

3.金融工程技术促进了金融风险的放大

根据金融工程的原理,次级债券的主要购买者之一的对冲基金大量采用了杠杆交易。杠杆交易可以使用不多的本金支配几倍甚至几十倍的资产,它对盈利和亏损都具有放大作用。如果操作成功,盈利十分丰厚;一旦操作失败,损失的不过是本金。这种风险和收益的不确定性使得对冲基金采用了“高风险,高回报”的策略。由于投资组合和投资策略的趋同,使得次级债市场主要是这些对冲基金在相互交易。因此,每当有基金退出都会引发“羊群效应”,同时它所带来的风险也会波及整个市场。

三、经验和教训

综合以上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金融工程在这场次贷危机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但是,对于金融工程技术本身,我们绝不能简单的否定。应该看到,大力发展金融工程在分散金融风险,降低融资成本,扩展融资渠道等诸多方面对我国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那么在应用金融工程技术的同时,我们更要加强对其金融监管的力度,例如对创新工具和制度的识别和监管,把握风险传递的路径,建立风险预警模型,对市场积累的风险进行实时监控。相信合理的利用金融工程技术,一定可以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更好的服务。

篇8

文章编号:1003-4625(2009)08-0104-04 中图分类号:17832.59 文献标识码:A

从AIG危机过程来看,表面原因是比较简单的:CDS业务亏损引发危机、押金投资及其他业务亏损加深危机。但深层的问题是:AIG为什么会从事这些业务?为什么没有能及时止损、预防危机?AIG在经营管理策略上是否有明显失当之处?

一、关于CDS业务亏损

提起CDS则首先需要回答的问题是:AIG金融产品公司(AIGFP)是一个什么样的公司?AIG为什么会成立它?AIGFP是1987年成立于伦敦、主要从事金融衍生品交易的一家子公司。1998年前后,AIGFP总裁卡塞洛接受JP Morgan衍生品专家的建议,开始从事称为信用违约互换(CDS)的业务。由AIG对AIGFP的CDS提供履约担保。

一家保险公司怎么会成立专营衍生品的子公司呢?时任AIG总裁的格林伯格在国会作证时陈述,1980年代初,美国的财险市场进入低谷直到1985年才恢复。AIG高层认为财险业是一个周期性较强的行业,为了在同行中取得竞争优势,AIG开始实施以下经营哲学:业务多元化能提高公司整体业绩的稳定性。为此,AIG一方面加强寿险业务,另一方面加快了进军外国保险市场的步伐并成功打入130个国家。AIG逐渐形成了一个明晰的扩张思路:向那些能利用公司的AAA评级、雄厚资本金、风险管理技能和智力资本的领域扩展。正是在这个扩张战略指引下,AIG决定成立AIGFP,进军新兴的衍生工具市场。但在建立之初就明确规定AIGFP要在“对冲保值的基础上”开展业务,即AIGFP的利润要来源于客户缴费与AIGFP对冲业务风险成本之间的差额,而不能来自承担利率、汇率或股指波动的风险。但这种保险业者的经营理念很难被衍生品从业者在骨子里接受。由于这种理念和模式的冲突导致AIGFP前总裁Sosin在1993年离开。

2005年3月,格林伯格因故辞职。此后,总部对AIGFP的监督大为松懈。在其辞职后的2005年4-12月,AIGFP在9个月的时间内卖出的CDS相当于推出该业务以来7年的总和,而且大量销售含有次贷因素的CDS。我们知道,CDS业务赢利是以基础资产违约赔付低于互换费收入为前提的,而基础资产违约率是一种社会现象而非自然现象,它与经济周期和基础资产的风险状况有直接关系。次贷作为一种1980年代才出现的金融产品,其统计规律即便是在美国也很不可靠,因为它没有接受过全球经济危机这样的“巨灾”检验!所以,大量卖出次贷CDS从盈利原理上正是格林伯格反对的博取经济指标的方向性趋势:次贷违约率不会超过AIGFP假定的水平。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就发现了次贷CDS业务出现危机的必然性:只要CDS基础资产违约率显著超过互换费的“定价水平”,卖方就必然出现亏损甚至危机,因为它没有“巨灾准备金”。

二、关于AIG保险资金投资组合亏损

这个问题研究起来比前一个问题还要复杂得多,让我们从头说起。

(一)AIG保险资金的投资战略

AIG的2007、2008年报对投资战略做了几乎完全一致的表述:投资战略按各个业务单元的经营需求来制定,投资目标也是根据各业务类型的盈利模式来确定。总原则是在经济周期的各个阶段都能产生满足合理的稳定性要求、具有可预见性的收益率,资产下跌风险和收益率波动性都不能太大;各业务部门在制定具体投资战略时要考虑以下因素:所在经济体的市场状况、负债持续期、现金流特点、评级机构的做法、监管资本金要求、投资法规的限制、税负优化和分散投资。在信用工具组合中,AIG投资公司要进行严格的、系统的、独立的信用分析,实行广泛分散和积极管理的投资政策。AIG设有一个信用风险委员会负责信用分析工作,三大信用评级公司的评级和其他观点只是作为AIG内部分析过程中的一个参考因素,尤其是对于美国以外没有评级的信用工具会重点分析其信用等级。

(二)AIG投资资产变动的总体情况

应该说,AIG关于其投资战略的表述是没有瑕疵的、完全符合理论要求。但实际运行情况怎么样呢?让我们对AIG年报数据进行深入解剖。

我们先来分析AIG保险资金的投资资产增长与收益率情况。数据显示,2004-2008年的5年间,AIG财险和寿险资产在前4年都稳定增长,但2008年却同时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这说明,AIG寿险和财险资金都没有逃脱2008年危机、受到了较大冲击。就收益率而言,也是2008年明显低于以前年份,加上AIG在2006-2008年的保险赔付与保险业务费用之和都略高于当年的保费收入,所以承保业务对投资余额的影响不大,说明投资收入下降是AIG保险资产下降的重要原因。

(三)AIG对证券化资产的投资情况

由于资产证券化是次贷危机不断蔓延的帮凶,下面具体分析AIG的投资情况。从会计科目来看,属于寿险子公司借出证券押金投资的约占37%,2007年底时该科目公允值是495.1亿美元,850亿来自其他科目;2008年中该科目361.8亿美元,其他科目628亿。

AIG投资的第一大证券化资产是RMBS,投资成本远远大于CMBS或CDO/ABS,而且以准优贷、第二抵押权和次贷等高风险贷款为基础的RMBS占比很高。从不同证券化资产的盈亏情况来看,2008上半年的浮亏比例明显高于2007年。2007年亏损比例最高的是次贷债券,浮亏12%;但2008年上半年,准优贷券亏损幅度也追上次贷券达到18%以上。

(四)借出证券所收押金的投资情况

AIG押金的主要投向就是AAA级的证券化资产和AA级的公司债,另外还有现金和短期投资应对流动性需求。单从经典投资理论来看应该属于典型的“安全组合”。但到2008年BBB级证券的占比已经大幅提高,逻辑表明这不是新增投资,而是原有证券评级被下调。事后证明,问题就

出在AAA级的证券化资产评级被大幅下调。比如,AIG的551亿美元AAA级含次贷混合资产CDOs到2008年10月10日时,AAA级只剩下164亿美元、评级下降到非投资级的却高达189亿美元,下降速度之快出乎所有人预料,令各方措手不及。

(五)AIG保险资金的投资组合与同行对比

1 资产安全状况及证券化资产对比

在投资组合安全状况方面,可获得的数据是固定到期工具的信用评级,我们就这个指标来对比AIG与大都会人寿(MetLife)的情况,AIG2006、2007两年的投资级以下债券占比都是5%,而MetLife同期的同类占比在7%以上。就证券化资产占可供出售科目固定收益证券(含借出证券押金投资所购非现金类资产)的比例而言,AIG也明显低于MetLife。就这两项对比而言,AIG的资产安全性似乎不比在危机中没有陷入困境的MetLife差。

但仔细分析会发现,AIG在保险资金的投资上并非无懈可击。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证券化资产中AIG的次贷债券等高风险债券占比明显偏高(表1),AIG的占比高达18%而MetLife低于4%,而且AIG的准优质贷款占比也很高。二是AIG借出证券押金投资组合中的证券化资产比例特别高,就公允值而言(由于证券化资产价格下跌幅度大,其投资成本占比应该更高),2007年末占比65.4%、2008年6月底60.8%,大大高于在AIG保险资金组合中占25%的水平,也高于MetLife的35%。加上AIG证券化资产中次贷和准优贷等高风险证券占比大,所以,AIG押金组合的投资风险对房地产贷款非常敏感。AIG保险资金投资中被次贷危机击垮的正是这个组合。

2 常用投资工具配置对比

下面,我们来评估一下AIG的保险资产配置是否符合美国保险公司的一般特征。我们选择由美国寿险公司协会编制的Life Insurers Fact Book2008所反映的2007年的特征与AIG对照。结果显示大致相符:企业债占绝对主力,政府债、抵押贷款和其他投资都占有一定比例,股票占比很低。

再来看看在高风险的MBS投资上,AIG是否有偏离行业惯例的现象。一直以来,MBS在寿险公司长期债券投资中的占比,2004-2007年依次是:20.4%、22.4%、23.3%和24.5%,呈缓慢上升态势。AIG对MBS的投资情况在2008年三季报中有比较详细的介绍,据此测算,它在2007年底与行业均值24.5%相差不大。

就AIG证券化工具投资组合的信用质量来看,AIG2008年三季报提供了其传统CMBS投资组合的违约率(包括拖欠60天、拖欠90天、止赎和银行收回产权REO四种违约状况)与行业水平的对比情况。从5个季度末的数据来看,AIG的违约率都要好于平均水平。

在2008年版Life Insurers Fact Book中首次提供了MBS的具体构成。从MBS的发行机构来看,寿险公司投资政府机构MBS占比在45%左右、小一半;私营企业MBS则占多一半。拿这个比例结构来看AIG(表2),单从AIG2007年末对RMBS的投资比例来看,政府机构发行的RMBS占比太低:在8951亿的摊余成本中只占145.75亿,不到20%,比行业均值要少一倍。到AIG2008年三季报,RMBS公私构成是政府机构直通型MBS和CM0174亿、私营部门473亿,私营部门占比73%,仍比前述寿险业私营MBS平均占比55%高出近20个百分点,涉及金额130亿左右。说明AIG在2008年上半年并未认识到私营MBS的潜在威胁,没有及时减仓。

三、AIG危机对我国保险公司的警示借鉴意义

现在,AIG危机的深层原因已经十分明晰:为了对抗业务单一的周期性风险,AIG利用自身的AAA评级优势,沿着业务种类和地域两个坐标轴开展业务多元化,取得了较大的成功。但最近十年进入的两个高风险领域埋下隐患:1998年尝鲜CDS(2005年进一步涉足次贷CDS);在此前后,押金投资组合中的非优质贷款类证券化资产比例明显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在其他保险投资组合中的占比也较高。两类业务的叠加使整个AIG对次贷、准优贷等高风险新型贷款非常敏感:一旦它们的违约率超过“经验上限”,AIG就面临CDS业务赔付抵押品上升和投资组合亏损超限的双重压力,当这种压力积累到足以降低AIG的评级时,AIG的最后防线和业务支点就崩溃了:AAA信用丧失、恶性循环导致一败涂地。

AIG危机的深层机理留给我国保险业的思考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综合经营情况下要高度重视整个公司潜在的风险集中暴露领域

我国大型保险公司目前所处的阶段其实与1980年代的AIG有很多相似之处:在单一市场、单一业务上已经具备较强的竞争优势,积累了一定的财力和能力正准备扩张,目标是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金融服务集团。AIG教训再次提醒我们:实现这个目标的道路异常曲折。它面临两道坎:现有业务的风险交叉传染和共振问题,金融创新带来的新型风险问题。这两方面隐患的集中表现就是容易忽视整个公司各个业务的某种风险暴露潜在的叠加效应。应该说,AIG并不缺少风险管理,它设有一个集团层面的风险管理委员会负责跨部门的风险管理。因此,从资产信用评级、违约率和证券化资产占比等宏观的、表面的、惯常的风险指标来看,AIG的经营风险并不高,甚至低于同业水平。难怪AIG自己也享有AAA评级,可以说,要是次贷危机不恶化的话,AIG可能还要作为战胜危机的榜样去传授经验。

但是,它忽略了整个公司对次贷支撑类证券的风险暴露过高这个“细节”:公司保险资金投资比例明显偏高,AIGFP又对以此类证券为支撑的CDS提供最终的违约赔付。所以,只要危机从次级贷款蔓延到次贷MBS,AIG就唇亡齿寒了。

(二)注意“AAA评级”成为债市偶像后被利用和滥用的问题

经过金融市场多年的历史考验,“AAA评级”成为债券安全性的标杆,成为债券发行者的偶像和追求。这样,在西方债券市场就出现了“AAA崇拜”的时代奇观:任何一种债券要想在机构投资者和散户投资者中畅行无阻,就必须过"AAA评级”(至少是投资级)这座独木桥!

于是,次贷MBS发明之初,深谙此道的投行精英们就意识到一定要让它们头顶也戴上“AAA评级”光环!比如,早在1990年6月,位于加州桔子县的Long Beach Savings FSB发行7073万美元的次贷MBS时,就获得了AAA评级。次贷本身的信用低,就引入各种所谓的信用增强措施,比如买保险、注入资本金或信用分档等。所以,在反思次贷危机蔓延的原因时,枪口之一是对准了信用评级机构。我们认为,评级机构固然难脱干系,但更主要的是,西方债券市场已经出现了“AAA崇拜”综合症。人们太相信AAA评级了,各种造假和欺骗的出现也就不足为怪了。我国保险公司一定要引以为戒,散户被蒙蔽不足为奇,但作为债券主流机构投资者的保险公司被骗,就很丢人了。

(三)在危机处理过程中一定要遵循保险公司的谨慎原则

作为事后诸葛,我们还能比较客观地找出AIG这样那样的问题,难以一一罗列。最后我们还想强调,危机发生后不谨慎、不果断是AIG丧失自救机会、最终陷入危机的重要原因。

从AIG危机的演变过程来看,危机给了AIG充足的分析和应对时间:从次贷危机的2007年初爆发到9月AIG出现CDS亏损历时半年多,再到2008年9月AIG陷入全面危机又长达一年!如果说次贷危机爆发与AIG无关、AIG有些业务对次贷风险的暴露偏高也是百密一疏,那么,在次贷危机面前的傲慢、行动迟缓,尤其是对高风险资产平仓不果断、危机当前还很不谨慎,就大错特错了。2008中报显示,直到年中,AIG的流动性资产依然捉襟见肘,整个AIG现金才22亿,其余还在忙着赢利。得不偿失,是事实给出的回答!

参考文献:

[1]AIG 2007年年报,2008年中报、三季报、年报,2009年一季报

[2]MetLife 2007年年报

[3]ACLI,Life Insurers Fact Book 2008

篇9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一、资产证券化及其作用

资产证券化是指将缺乏流动性的资产经过技术性的加工处理,把它转化为在金融市场上可以销售的证券。一般认为,资产证券化最初出现于20世纪七十年代初的美国住宅抵押贷款市场。住宅抵押贷款证券化是指金融机构把自己所持有的流动性较差但具有未来现金收入流的住房抵押贷款汇聚重组为抵押贷款群组。由证券化机构以现金方式购入,经过担保或信用增级后以证券的形式出售给投资者的融资过程。这一过程将原先不易被出售给投资者的缺乏流动性但能够产生可预见性现金流入的资产,转换成可以在市场上流动的证券。住宅抵押贷款证券化由于其先进的融资技术和独特的风险分散转移机制,一经产生就为银行等债权人所欢迎、接受。继住宅抵押贷款证券化之后,证券化的技术被广泛地运用于汽车贷款、信用卡贷款、应收款等其他银行债权资产,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并形成了一股席卷全球的资产证券化浪潮。资产证券化作为重要的金融创新工具,曾经为金融业和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鼎盛时期,包括次贷品种在内的资产证券化对美国国民经济的贡献率最高达到了7.5%,其对经济发展所起到的积极作用使其风靡世界上很多国家。对金融机构而言,资产证券化主要具有两大作用:

首先,资产证券化的融资技术操作可以增加资产的流动性,提高资本的使用效率。资产的流动性是指资产的变现能力,我们知道货币是最具流动性的资产,而贷款、应收款等则是流动性较差的资产。如果将贷款、应收款保留在资产负债表中,能够获得的收益是有限的,并且如果因此而放弃了其他投资机会,会形成较大的机会成本。但是,如果能够将贷款等缺乏流动性的资产转换为流动性较高的金融资产,将大大提高资产的变现能力,从而将原来“死”的资产“盘活”。

其次,分散和转移风险,达到风险的较佳配置。资产证券化过程可以将各种风险重新组合,并分配给那些能够并且愿意承担这些风险的投资主体,从而达到风险一收益的帕累托改进。虽然,资产证券化主要是为了转移和分散信用风险,但是对于流动性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提前还贷风险等也能够通过适当的设计而得到转移和分散。

二、资产证券化的风险分散转移机制及其评价

(一)资产证券化的基本原理(以住宅抵押贷款证券化为例)(图1)

1、购房者向商业银行提出贷款申请,由银行审批并发放个人住宅抵押贷款。

2、商业银行将零散的个体住房抵押贷款组合成一个资产组合或资产池,出售或转让给SPV,SPV在接受资产后或证券发行完成后向商业银行支付现金。

3、SPV对购买的资产池进行信用增级或由其他机构提供信用担保后,由信用评级机构进行信用评估。

4、SPV和投资银行进行合作,设计出合理的证券化品种。同时,SPV将该金融资产转交托管机构保管。

5、投资银行负责承销住房贷款抵押支撑证券,向SPV支付证券的发行收入。

6、债务人按期归还贷款本息,商业银行代为收取,并转存入托管人指定账户,由托管人负责向投资者支付投资收益和本金。

(二)资产证券化的风险分散转移机制及其评价

1、对于发起机构,资产证券化起到了分散、转嫁风险的功能。就住宅抵押贷款证券化的操作流程而言,贷款债权机构通过证券化的系列巧妙操作,把原先自己独立承担的债务人违约风险转嫁、分散给了证券化参与各方,如SPV、投资银行、信用增级机构(担保公司)、投资者等。

2、对于投资者,通过投资购买贷款债权衍生产品――各种资产支持证券承担风险,获取较高收益。资产支持证券的信用在证券化的过程中得到了提升,加上贷款库的支持,能够产生稳定的未来本息收入,给投资者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投资选择。与传统的证券融资相比,资产支持证券的风险比较小。而且由于法律上设置了“破产隔离”制度,进一步确保了投资者的收益。

3、对于其他证券化的参与者,分享资产证券化带来的各种收益,并承担相应风险。如投资银行可以通过承销贷款债权的衍生证券产品,获得佣金,并承担了由于债务人断供而引发的销售责任;信用增级机构(担保公司、保险公司等),获得担保费用收入,承担担保责任……。

从理论上来讲,对证券化参与各方而言,作为一种债权资产的金融衍生,资产证券化本身具有分散和转移风险的职能。但是,这一职能发挥作用的前提是稳定而良好的金融经济环境条件。一旦金融经济环境突然恶化,它带给证券化参与各方,特别是广大投资者只能是更大程度的风险损失。

(三)资产证券化与次贷危机。从2000年美国经济不景气时起,布什政府用低利率再配合减税措施,鼓励大家购房,从而逐步带动了一波以房价为主的持续上涨的资产市场。2000~2006年全美房价上涨了80%,涨幅为历史之最。但从2006年开始,美国房地产市场逐步出现降温迹象,房屋价格开始持续走低。在房地产价格不断攀升的时候,放贷机构和借款人以为,如果出现还贷困难,借款人只需出售房屋或进行抵押再融资就可以了。但事实上,一旦整个住房市场存在降价预期,借款人很难再将自己的房屋卖出去,房屋价值也可能下跌到不足以偿还剩余贷款的地步。而逾期还款和丧失抵押品赎回权的情况一旦大幅增加,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就可能发生严重震荡,并波及整个房贷市场。

发端于2007年的美国次贷危机(亦称次债危机)的爆发,不仅使美国经济遭受到二战以来最大程度的重创,也使多米诺骨牌的连锁反应效应在全世界爆发。对信用度低的贷款人的住房贷款(既次级别贷款或简称次贷)进行证券化处理被称做次贷资产证券化,次贷资产证券化是资产证券化的主要品种。在美国,被资产证券化处理的次贷占次贷总额的比率达到76%以上,次贷危机主要通过资产证券化方式得以传播,因此次贷危机也被称做资产证券化危机。

从全世界范围来看,银行作为发起人,即银行的资产证券化在整个资产证券化运行中所占的份额最大,银行把信用度

低的房贷借款人的贷款打包出售给投资机构并进行证券化处理也是次贷最主要、最基本的操作方式,如果借款人无法偿还贷款,这种被证券化处理的银行资产证券化产品的现金流就会中断,从而引发次贷危机。

三、对我国实施资产证券化的启示

美国次贷危机主要通过资产证券化方式得以传播,因此次贷危机也被称做资产证券化危机。事实上,仔细分析美国抵押贷款和次级抵押贷款债券市场的问题后就会发现,证券化本身并非“罪魁祸首”,祸根在于在窗体顶端、窗体底端,房地产市场持续繁荣的背景下,放贷机构为了追求高收益向那些风险很高、还款能力比较差的人发放了高利率的“次级抵押贷款”。正如美联储格林斯潘所说:“真正应当怪罪的不是资产证券化本身,而是将大量不良次级贷资产证券化”。

时任美国财政部副部长大卫・麦考密克在上海市“2008首届陆家嘴论坛”中指出:长期良好的信贷环境、非常优惠的信贷条件以及稳定的市场,比较低的利率以及低的通货膨胀利率,鼓励投资者追求更多的回报。为了回应这些需求,金融服务市场创造了各种复杂的新型产品,这些产品分散风险,而且降低了借款成本。这种创新带来了巨大的利益,帮助很多人拥有了自己的房子,同时让那些人可以经营或者扩展自己的企业。此时,人们开始对这种风险放松了警惕,所以就进一步导致信用标准的放松以及对投资者、监管者以及信用评级机构对市场的秩序出现了破坏……,是引发此次次贷危机的主要根源。中国银监会首席顾问、香港证监会前主席沈联涛在论坛演讲中也强调:美国次贷危机是21世纪第一个复杂金融衍生市场的危机、是衍生产品的危机。

篇10

一、何谓跷跷板效应

跷跷板效应最初由美国广告学专家艾・里斯提出,是指一个名称所代表的两种产品被分置于跷跷板两端,当一种上来时,另一种就要下去。简单地说,就是原强势品牌和延伸品牌竞争态势此消彼长的变化,同一品牌不同产品的市场表现互相冲突无法平衡。

有人提出用跷跷板效应来解释股市和期市中的特殊现象,即股市债市跷跷板效应在我国有两种表现类型:一种表现为在发生突发事件时资金大量集中地从一个市场流入另一个市场;另一种表现为股市债市长期存在的“股市涨债市跌、股市跌债市涨”的现象。这与跷跷板效应的最初定义已经毫无关系。因此,可将广义的跷跷板效应理解为:对应的两个板块之间的此消彼长。

观察到历次金融危机中各国际货币汇率体现出的此消彼长的波动现象,在国际货币汇率波动这个领域给出跷跷板效应一个新的定义:全球各主要国际货币汇率在金融危机中波动呈此消彼长的现象,任何一方的不稳定都会影响到其他货币汇率的波动。

下面利用跷跷板效应对全球各国际货币在金融危机中汇率所体现出的异常波动现象进行分析和解释,通过例证1992年的欧洲货币危机、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发生过程中全球各主要国际货币汇率波动中此消彼长的现象即跷跷板效应的体现,并解释其机理,找出规律:国际短期资本流动的影响汇率呈现此消彼长。运用规律来进一步分析此次全球次贷危机中国际货币体现出的异常现象。

二、金融危机中跷跷板效应的历史见证

(一)1992年欧洲货币危机

1992年世界经济已超越国家的障碍,正在走向区域化、全球化。北美、欧洲和日本形成了自由贸易的“黄金三角形”。以美国为核心、加拿大和墨西哥加盟的北美自由贸易区, 以欧洲共同体为核心的欧洲统一市场, 以及以日本为核心的亚太自由贸易区的形成,构成了世界经济的新的三元框架。在上述三元框架为主体的基础上, 世界经济形成了多重立体结构的格局。在这种三足鼎立的世界经济框架下,根据跷跷板效应,任何一方的经济力量被削弱都会导致其他两方的经济力量增强。

1992年发生在欧洲内部的货币危机造成了欧洲各国货币在汇市上巨大的波动。由图1可以明显地看出这两种货币波动呈反相关关系。欧洲货币危机虽然对欧洲实体经济影响不大,但在汇市上造成了较大的波动,甚至使英国被迫退出欧共体。1992年由于两德刚刚统一,国家财政赤字明显,通胀压力大。德国马克开始逐渐升值,但由于欧共体汇率制度的限制,包括英国在内的其他国家的货币需要维持与马克的比价,导致英镑被动升值,1992年9月英镑受货币市场的投机冲击已无力维持升值,遂宣布退出欧共体,英镑与马克脱钩。

由表1看出,1993年第1季度国际短期资本看好坚挺的马克,抽离美国和英国而大量流入德国,而在危机缓解之后资本又逐渐回流,恢复原有份额。在汇率波动上表现为美元与欧洲综合货币此消彼长。

(二)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

1997年7月始于泰国、后迅速扩散到整个东南亚并波及世界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使东南亚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货币大幅贬值,许多亚洲国家和地区的汇市、股市轮番暴跌,金融系统乃至整个社会经济受到严重创伤,受汇市、股市影响,这些国家和地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经济衰退。

由图2可以明显地看出日元和美元这两种货币波动呈反相关关系。东南亚金融危机造成了日元汇率的波动和分阶段的贬值,而东南亚局势的动荡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国际短期投资的目光转向了当时更为安全的美国,东亚国家在危机发生前吸引着大量的外资,其中包括外国直接投资, 但更多是以股票、贷款性质进入的短期外资。1997 年下半年, 东南亚金融危机发生后,大量外资迅速从危机国撤出, 转而投向经济稳定增长的美国。由表2可看出,1997年第4季度日本的金融项目净额大幅降低,而同时期美国的金融项目净额增长了一倍多,但1998年第2季度危机缓解之后国际短期资本又迅速抽离美国,投向了更加有利可图的国家或地区。东南亚金融危机解除之后,各项指标逐渐回归正常。东南亚金融危机引起的震荡在汇率波动上短期内表现为与危机国逆向波动,此消彼长。

三、次贷危机中是否存在跷跷板效应?

2008年9月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的次贷危机,对全球各大经济体的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都造成了较大影响。就目前看来,次贷危机已经严重影响了世界经济。美国经济陷入衰退,世界其他地区经济所受的影响也很严重。次级贷款危机向其他国家传递的路线之一是金融蔓延,全球各大经济体都出现了投资次级债的损失。同时美国的次贷危机也可能产生心理蔓延,特别是房价的重估。英国、西班牙等国更容易受到房价泡沫破灭的打击。同时,美国消费的产品远多于其生产的产品,其需求的急剧下降必然将损害其他地区的经济。

由图3可明显看出,次贷危机过程中美元和日元单边汇率上扬明显,澳元下跌明显,而欧元保持震荡走势,有相对小幅的下跌。

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危机后,全球各大经济体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下面结合图3和表3逐个分析各经济体受国际短期资本流动的影响在汇率方面呈现此消彼长的跷跷板效应:

(一)2008年年初,全球经济局势的普遍震荡导致了国际短期投资的方向重新转向了美国。从短期来看,为了弥补亏损,缓解资本充足率压力,美国金融机构纷纷从全球市场抽回投资;同时,来自发展中国家的财富基金,也加大了对美国金融机构的投资力度,国际短期资本的流动方向是从其他国家流入美国,致使美元汇率表现为回升,而到2008年年末,国际短期资本重新从美国流出,美元单边表现为贬值。

(二)日本自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就变成了一个资本流出国,面临金融危机,很多国际资本为了躲避危机自然回流,所以日元在2008年第2季度也转而表现为升值,到第3季度之后,国际短期资本重新从日本流出,此后日元单边汇率表现为贬值。

(三)澳洲受次贷危机影响而投资环境逐渐恶化,国际短期投资迅速抽离,澳元汇率表现为不断程度的贬值,而2008年年末危机逐渐缓解,国际短期资本回流,澳元表现为升值。

(四)欧洲受次贷危机影响其投资环境时好时坏,危机过程中国际短期流动资本在欧洲不断流入和流出,极不稳定,欧元单边汇率表现为震荡波动,略有下降。

综上所述,次贷危机中各国际货币汇率波动呈此消彼长的跷跷板效应。

四、启示:跷跷板效应机理――国际短期资本流动风向标

通过以上对3次金融危机中各主要国际货币汇率波动的分析和解释,合理地解释了金融危机中发生的以往经济学原理解释不了的特殊汇率波动现象,证明了跷跷板效应影响的汇率波动确实广泛地凸显于金融危机中。从1992年和1997年这两次金融危机中可以明显看出,受危机影响的国家都经历了相似的过程:危机爆发――国际短期资本抽离危机国转而投向非危机国――危机国汇率降低而非危机国汇率升高――危机逐渐缓解――国际短期资本回流――危机国汇率回升,非危机国汇率回落。可见,国际资本流动,尤其是短期国际资本流动在危机爆发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危机中国际短期流动资本不断寻求更加安全的避风港,迅速地流入和流出,导致了相关货币的反方向波动。而由于此次全球性金融危机,范围广、持续时间长,使得国际短期资本流动在各个危机国之间游走,导致了各国际货币呈现更复杂的此消彼长的跷跷板效应。

我国企业在金融危机中由于对各国际货币汇率预期有误所以导致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要正确把握一国汇率的波动,从跷跷板效应的机理分析,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而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就是国际短期资本流动。投资者的目光指向了危机中的避风港。短期资本的流入和流出对一国国际收支的冲击很大。短期资本的大规模流入导致资本项目顺差过大,形成货币汇率升值的压力;一旦外国资本大量流出,则会导致本币迅速贬值, 增加出口换汇成本,从而影响一国的国际收支。当然还有其他因素,包括一国货币的国际地位、外汇储备和货币政策等,这方面还需要更多的研究,以更准确地预期各国际货币汇率走势。

主要参考文献:

[1]肖炼.论九十年代美国对外经济关系的新战略[J].美国研究,1990(4).

篇11

中图分类号:F11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09)020(c)-0082-01

一、美国次贷危机的成因及美国金融监管改革

(一)美国次贷危机的成因。美国次贷危机是一场新型的金融危机,2007年3月以来,美国次级债危机上演了全球金融市场近十年最大一次“蝴蝶效应”,全球主要金融市场为之震荡。由此引起的全球金融危机,通过各类金融产品、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等渠道,迅速在全世界蔓延。在流动性过剩的大背最下,美国金融机构出于逐利目的,降低了住房贷款的借贷标准,严重忽视了贷款人的第一还款来源,使许多收人不高、有不良信用记录、缺乏还款能力的人也能申请到购房贷款,即次级贷款。此类贷款不仅得以发放,且以金融创新的名义,成为证券化的基础,由投行、评级中介等机构通过不断包装、分割,最终创造出适于投资的证券化的结构性衍生产品。不断证券化的衍生产品需要发放次级贷款作为基础,而次级贷款的发放反过来又刺激了证券化衍生产品的发展。由于金融市场上销售的这类产品的金融杠杆率不断被放大,越来越脱离实体经济,脱离经济基本面,脱离客户资信,导致人们靠预期的资产价格来支撑金融产品的创新。而一旦经济周期发生逆转,银行信贷趋紧,利率上升,杠杆率降低,次级借款人开始发生违约,一家或几家金融机构开始出现风险问题,在羊群效应的作用下,整个金融体系的流动性迅速反转,金融体系和各参与者的稳健性被成倍地破坏,导致实体经济出现重大问题。次贷危机就此发生。美国住房次贷危机的发生,是同金融创新产品在房地产领域无节制开发、缺乏有效金融监管而畸形扩张所密切联系的。(二)美国金融监管的改革。一直以来,美国金融监管体制是多头监管、监管重复和监管空白并存。首先,监管部门为了获取更多的监管对象,存在放松监管要求的动机。就银行业来说,当前有多个部门负责银行业的监管。美联储负责对联邦注册银行和跨州银行的监管,受监管的银行必须是会员银行。各州银行监管局监管在州一级注册的银行。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虽然不直接监管银行,但也有义务和权力对银行资产负债进行管理,对风险管理进行监控。其次,控制着庞大资金的对冲基金、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等却处于监管的真空区。美国政府决定从金融监管系统上彻底解决这一问题。美国财政部部长亨利•保尔森于2008年3月推出了近80年来最广泛的金融监管改革计划,提案名为“现代金融监管系统蓝图”,并计划进行改革。正式实施该计划尚需时日,但一旦实施必将对美国金融监管和银行业运行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对中国金融监管的启示

随着金融危机的蔓延,大力改革金融体系、再造全球金融稳定框架的呼声渐高,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已经为此做了不少工作,提出了多种建议,并形成了一些共识。有效的金融监管是防范金融风险最有力的外部约束力量,而危机的快速蔓延暴露出了部分发达国家在金融监管理念、体制及国际合作等多方面的问题。因此,美、英、德等国家都进行了金融监管体制的改革,提出了改革方案,以实现稳定的监管。

(一)中国金融监管环境的变化。与其他各国一样,我国的金融监管体制也面临着各种问题和挑战。金融市场的各种新发展,比如金融自由化、金融创新和金融集团的出现等,对于金融监管体制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自从20世纪9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陆续进行金融改革以来,世界范围内混业经营的趋势日益明显,大势所趋,实现合法高效的混业经营也成为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和历史的必然。我国现行分业的监管体制自身欠完善,导致监管的整体有效性下降。现行金融监管制度不利于金融创新,尽管分业经营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有利于监管当局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有利于金融机构的专业化发展,但它更多地体现了政策因素的人为干预,有违于金融自由化的原则,如何及时调整它们以往分业监管的发展战略,采用功能型监管理念,建立统一的监管模式成为学术界重点研究的问题之一。(二)美国金融监管改革对中国金融监管的启示。金融监管最重要的目标是保证金融因素在经济发展中保持良好、稳定、持续的促进作用和最优化实现资源的跨地域和时间配置。面对混业经营,需要解决如何使之存在的合理性同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发展和金融体系现状有序地结合起来,如何使因“众口难调”而暴露出来的“监管真空”和多重重复监管问题得到有效地解决,在监管太严会抑制金融创新而缺乏市场竞争力和监管不力导致整个金融系统甚至国家经济运行中出现系统风险和危机蔓延之间如何寻找一个最佳平衡点。金融全球化也是金融风险的全球化,国际金融市场的持续波动会影响人们对国内金融市场的预期,增加国内金融市场的风险。中国金融机构及监管层应当谨慎防范国际金融风险,加强对跨境资本流动的监管,稳步有序地推进金融开放。为了防范和化解国际金融风险,必须加强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金融监管国际协调与合作的机制主要包括信息交换、政策的相互融合、危机管理、确定合作的中介目标以及联合行动。

三、总结

反思此次美国金融危机的经验和教训,以及我们国家实际上金融创新不足的现实情况,尽管从目前来看,我国金融体系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小,但是这并不能说明我国的金融监管体系多么有效,而恰恰是由于我国金融机构创新能力不足,无法更加深入地参与国际金融市场的竞争,从而侥幸躲过一劫。然而当前我国多家大型国有公司陆续披露:原本出于套期保值目的而进行的金融衍生产品投资出现重大失误,从而导致巨额亏损的惨痛事实,则再一次说明了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相对滞后,金融创新不足所付出的沉重代价。因此,在我国金融体系改革和发展的进程中,我们决不能因噎废食,只有继续深化改革,稳步推动分业经营向综合经营的发展,不断提高我国金融市场的广度和深度,从而为我国经济长期可持续增长,更好地融人全球经济奠定基础。

作者单位:南京审计学院金融学院

篇12

一、美国次级贷款危机原因分析

(一)许多放贷机构降低信贷门槛、忽视风险管理,需求方过度借贷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约瑟夫・斯蒂格利茨指出,当前的次贷危机与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在任时实行的政策有关。2001年,格林斯潘为使美国走出网络泡沫破灭带来的经济衰退,依靠低利率制造了房地产业的过度繁荣,刺激了次贷的需求和发放动力。

其次,许多贷款机构认为房价继续走高的心理预期高涨,于是在贷款条件上要求不严,相关借款资质证明以及房屋价值评估不到位,累积下了巨大风险。

此外,根据巴塞尔协议有关规定,以家庭住房的一级置留权为担保的贷款的风险权重为50%,而贷款机构计提的坏账准备并不充足。

(二)美联储连续加息,累积效应加重购房者负担

一方面,在2006年前几年时间里,美国的住房市场持续火爆;另一方面,自2001年1月起到2004年,美联储把利息从6.5%一直降到1%。因此,借款人在没有资金的情况下买房,试图通过用不断升值的房屋作抵押,进行再融资。然而,2006年第二季度以来,美国住房市场开始大幅降温,购房者难以将房屋出售或者通过抵押获得融资。

更为严重的是,出于对消费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的担忧,美联储连续17次提息,联邦基金利率从1%提升到5.25%,这对实行浮动利率的次贷市场无疑是一个打击。因此,次贷的浮动抵押利率大幅攀升、房价的不断贬值以及还款人自身收入的恶化加重了购房者的还贷压力,进而刺激了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的发生。

(三)次贷还款模式隐藏了风险

面对巨大的贷款需求和高利率,贷款机构提供了多种房贷产品,例如:“气球按揭贷款”,供款人10年内只须还息,本金在限期过后一笔清还;“选择浮息按揭”,本息还款可以低于协议金额,不足之数在结余中自动累积;“戏弄者贷款”,又称2+28贷款,即偿还期限30年,头两年以明显低于市场利率的固定利率计息,第三年利率开始浮动,并采用基准利率加风险溢价的形式。这些按揭品种一般是浮动利率、前期还款负担小,而后期还款压力骤然加大。如果再遇到利率大幅攀升,很可能超过低收入还款者的承受能力,为房贷危机埋下了风险隐患。

(四)信贷资产证券化程度高

住房抵押贷款作为“优质资产”,一直是金融机构资产结构调整的创新业务之一,而次级贷款却相对利率高风险大。贷款机构放贷之后并不想承担风险,便通过证券化形成的金融衍生品把风险转嫁到担保债券市场。根据美国SMRA的研究显示,美国2006年次贷总规模为6400亿美元,其证券化比重达95%。因此,当次贷违约率大幅增加以后,风险通过金融衍生品的杠杆效应被放大,很快就波及整个金融市场。

二、中美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的市场风险之差异分析

(一)中美买房的观念不同

美国商品经济发达,透支消费观念比较强,当借款人不能履行还款时可以申请破产,而将损失转移给银行。而受传统观念影响,中国人把拥有自己的住房作为极其重要的目标,一般非常忌讳借贷尤其是拖欠行为。因此,除非当其有了一定的积蓄或对未来的支付能力预期良好时,否则不会轻言买房,也不会因为将来房价降低就违约。只要央行关于房贷的利息政策不是致命打击性的,购房者就会尽最大努力还贷,道德风险的发生概率应该较国外更低。如果违约,个人心理和名誉将会受到很大损伤,承受的社会舆论压力和成本非常大。当然,投机者除外。

(二)中美房价走势不同

美国房地产是一个高度发达和成熟的市场,早已过了顶峰时期。因此,普通住房的价格比较平稳甚至有下降的压力,不会出现中国式的疯狂“普涨”。相对美国,我国处于经济发展的“起飞阶段”,因而,房地产作为我国的支柱产业,是一个新兴市场。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居民对住房的需求刚性增长,房地产快速发展,房价不断上升是大势所趋。所以,虽然紧缩性政策频繁使用,只会促使居民转而买更小面积的住房而不会放弃购买住房从而压缩需求。鉴于强大的需求,出现像因美国那样房地产衰退而大幅跳水的几率很低,由于房价下降导致房贷违约的几率也不大。

(三)中美银行放贷标准和条件不同

首先,美国次贷发放的对象多是那些收入不稳、还贷能力不强的需求者,放贷条件非常宽松。而我国银行在发放房贷的时候,虽然没有像国外那样完善的信用评级体系,但低收入者很难获得贷款,房贷的对象更多倾向于有稳定收入或预期稳定收入的客户群体。因此,在房贷门槛上就比西方高。其次,我国商业银行放贷时硬性规定有30%~40%的首付比率。而美国发放次贷时仅为5%~10%,甚至是“零首付”,因此信用风险远高于中国。

(四)中美房地产行业对间接金融依存程度不同

与美国相比,我国房地产行业的间接融资比例高。据著名经济学家李开复的研究,2006年这一比重是60%左右,而美国为40%以下。央行不断加息目的在于规范而非打击房地产市场,不会不顾及房贷市场而超过底线,对房地产产生致命打击。否则,银行发放的大量贷款就会变成不良贷款,进而影响整个金融体系的正常运转。9、10月,美联储结束了多年的加息开始两次降息,对中国的利息走势也将产生一定的影响。

三、防患于未然――完善个人房贷市场风险防范机制

尽管我国房贷市场相对安全,但从国际经验看,个人住房贷款的风险暴露期通常为3到8年。只是我国个人房贷始于90年代后期,最近几年才开始发展起来,房价的快速上涨掩盖了大量的信用和操作风险,因此必须防患于未然:通过完善个人房贷市场风险防范机制,除了建立和健全借款者信用体系、核实住房真实价值、贷款证券化外,还要做到房贷创新和房贷担保等尽力将房贷市场的潜在风险化解。

(一)实施差别首付比例

不同的贷款者的偿还能力和信用有所差别,银行所承担的风险也有所差异。因此,在规定的30%的首付基础上,在政策允许的前提下,银行要有一定程度的浮动,对于信用条件相对差的贷款者相应地提高首付比例以减轻可能违约造成的损失。当然为了吸引借款者,银行的各种优惠措施,应该在还款后期执行以作为对贷款者按期还款的奖励,借此来督促还款人的还款行为。

(二)科学地进行业务创新,分散和化解潜在风险

银行应该加强业务创新能力,避免一味模仿西方的金融创新,开发出科学合理的适合客户的贷款类型。例如,针对目前的利率上升通道,中行基于“利率上限”期权原理而推出的金融衍生品――固定利率贷款期权:支付一笔期权费后,借款者就可以既避免加息期内的利率上升风险,又不需被迫缩短供款年限增加供款压力。

银行通过加大创新力度,虽然短期利润减少了,但是从一定程度上为客户锁定了成本,也为自己锁定了风险,可以有效避免不良贷款的产生。

(三)加强对房地产投机者市场的规范

在住房抵押市场上,除了普通的购买者之外还有大量的投机者,他们在房价波动时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当房价贬值或利率频升导致他们的所得不能补偿付出的成本时,他们会停止付款放弃房产,因此是最有违约可能的群体。对此,政府应该出台有关政策加强对投机行为的监控和管理,降低由于违约带来的损失,最近银行提高第二套住房首付比例便是针对于此进行的。

(四)积极引导和规范小产权房市场

政府对于既成事实的小产权房不能一味打击而要通过法律和政策加以引导和规范,小产权房作为廉租住房制度的补充,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城市低收入家庭规避高房价解决住房问题。小产权房能有效减轻对城市住房的需求,有助于稳定房地产市场的价格波动,从而减少房贷市场由于外部冲击影响而带来的不稳定性,也给银行减少了一定的不良贷款来源。

(五)建立房贷损失保险机制

建立房贷损失保险机制分散银行的房贷风险。房贷保险的根本目的是保证还款人在不能履行还款义务的情况下,由保险公司代为偿还,从而减少和转移银行的损失。当然,还可以借鉴美国的政府干预做法。最近,美国联邦住房管理局(FHA)同意为中低收入购房者提供担保,可以令房屋拥有人在失去住房前获得再融资,以减轻次贷危机的不良影响。

根据美国抵押贷款银行家协会首席经济学家道格・邓肯的观点:在繁荣周期见顶时发放的贷款,其坏账率往往是最高的。我国经济处于繁荣期,虽然我国的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市场相对安全,但也必须增强风险意识。金融机构在进行个人房贷业务时,要严格控制风险,既要拓宽赢利渠道还要有效防范化解风险,保证金融业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向阳.次级债寒流冰冻全球[J].证券导刊.中国人大资料中心,2007,8:14~16

2、何崇阳,钱金叶.汇丰控股积极应对次级按揭贷款危机[J].银行家.银行家杂志出版社,2007(05):89~91

篇13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7-0043-01

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内容涉及到社会经济运动的本质、矛盾及其运动规律,理论性强、学术流派多、是学生觉得比较难学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在教学实践中,借助多媒体平台实施案例教学,丰富了教学手段,有力地促进了学生对抽象经济学概念和原理的掌握和理解、提高了学生运用经济学理论认识和解决社会经济运行问题的能力。

案例教学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组织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思考、讨论和交流,帮助学生理解经济范畴和原理,提高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能让学生在案例的思考、分析和讨论过程中,逐步培养起完整而又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教学方式。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