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1 17:34:32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酒店管理形象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一、引言
21世纪是综合国力竞争激烈的世纪,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以人才为核心的竞争,而一个人的职业形象则往往关系到企业竞争的成败,尤其是对酒店行业的竞争更是如此。职业形象,是指从业者在职业活动中树立的个人形象,它包含外在形象(仪容、仪表、仪态)、内在形象(职业修养、专业知识和能力)两大部分。职业形象在职业活动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不仅与个人的职业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更与职业成功成正比例。职业形象好的员工在与客户打交道的过程中会获得对方的尊重和认可,赢得对方的信赖和敬意,同时,职业形象也影响个人的工作业绩,好的职业形象还容易获得公司领导的好感,有更大晋升的几率。可以这样讲,职业形象是职业成功的通行证,是职业发展的敲门砖,是职业晋升的硬通货,因此,塑造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职业形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作为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师,如何使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使其为将来的职业竞争奠定坚实的基础呢?
二、将形象塑造纳入教学
酒店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掌握现代酒店经营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服务技能,具备从事本专业领域的基本能力,能较快适应现代酒店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酒店服务与管理礼貌礼节》《形体训练》《酒店管理职业素养训导》《酒店心理学》等课程就是引导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入门的基础课程,我们要将它们纳入专业教学计划。《其中,酒店服务与管理礼貌礼节》《形体训练》课程注重的是学生职业外在形象的培养,《酒店管理职业素养训导》《酒店心理学》课程注重的是学生职业内在形象的培养,两者相得益彰,共同促进学生职业形象的培养。
三、不断创新教学方式
酒店管理专业课程是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而开设的,服务于酒店行业、旅游行业的发展。为培养迅速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酒店管理人才,酒店管理专业教学的方式要灵活多样,既要根据课程教学内容而设计,又要根据学生的发展需要而变化,更要根据市场的需求而调整教学方式。专业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学到酒店管理的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得到切实的锻炼和培养,使其具有气质和形象俱佳、外在和内在相统一的职业形象,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使其成为服务态度和技能高超的人才。这就要求我们在仪态仪容、仪貌仪表、言谈举止等职业形象上下工夫,通过专业教学和专业训练,使学生熟练掌握酒店管理的各个服务环节的工作要点和工作技巧。1.现代多媒体技术塑造学生现代多媒体技术已经普及了技师学校,多媒体课件功能强大,容量强大,集音频、视频、图片、文本、动画等于一体,能够大大增强学生专业学习的效果。如果将酒店服务知识和技能以现代信息技术的方式呈现出来,不仅使课堂教学具有趣味性,刺激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器官,还能更好地引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模仿里面的服务内容进行反复的训练,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2.重视职业形象技巧的塑造《酒店服务与管理礼貌礼节》教程的教学,就是突出培养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职业形象。教学中,重点突出培养学生敏锐的洞察力、广博的知识面、迅捷的行动、说话的艺术性、独具匠心的个。例如,握手礼仪、鞠躬礼仪、递接礼仪、迎送礼仪等等,通过专门化的情景模拟实训,使学生熟练掌握酒店服务的职业技巧,掌握酒店服务的基本礼貌礼节。
四、强化一日常规礼仪教育
“习惯成自然”,学生职业形象的树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是一个习惯养成的过程。因此,一日常规礼仪教育是不可缺少的。我结合酒店管理和服务人员的日常行为规范,和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一起探讨,然后列出礼仪一日常规,要求她们时时刻刻按标准去做,高标准、严要求,久而久之,学生逐渐养成了礼仪习惯。例如,早上起床后,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相互打招呼;学会化淡妆,切忌浓妆艳抹;坚持微笑服务,每天对着镜子微笑30分钟;服装搭配合理,参考别人意见;上课下课如何体现对老师的尊重;进出老师办公室的礼仪教育;接物递物的细节教育;学生之间相互纠正不正确的礼仪习惯……礼仪礼节的养成教育是一个不习惯到习惯的过程,是一个不规范到规范的过程,是一个不自觉到自觉的过程,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是一个积少成多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一定的信念、意志和毅力来支撑,一旦养成习惯,必将终身受益。
五、搭建职业形象塑造的平台
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职业形象的塑造除了课堂教学、一日常规教育之外,还需要搭建各种各样的平台,使学生在实习、实训、实践中强化训练。例如,通过学校文艺汇演展示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职业礼仪;参加市级“5+1”职业技能竞赛;参加市级酒店管理专业职业形象设计大赛;每学年到大型酒店进行专业实习和实践,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加以锻炼……通过参与形式多样的活动,使学生有展示自我和个性的舞台,使学生有职业礼仪拓展和塑造的平台。
六、结语
礼仪需要锻炼,形象需要塑造,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职业形象塑造的工夫在课堂和课下,它既需要将必要的课程纳入教学,使教学具有针对性,又需要创新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塑造的积极性,既需要一日常规礼仪教育,使学生逐渐养成习惯,又需要搭建形象塑造的平台,使学生有施展才华和形象的空间。
参考文献:
[1]曹扬.浅谈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职业形象的培养[J].现代交际,2015年10月.
[2]刘梅.浅谈中专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职业形象的塑造[J].小作家选刊,2015年15期.
二、《职业形象塑造》课应包含的课程体系及主要内容
(一)把课程内容整合成相互交叉的课程模块进行授课
较理想的职业形象塑造课程体系已经不再把形体训练、礼仪、化妆作为单独的授课模块独立教授,而是把这三个部分的内容整合为一些相互交叉的课程模块进行授课。如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在全校开设了公共基础必修课《职业形象塑造》,这门课程作为其院级精品课程和示范课程教学资源库,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这门课程根据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将课程划分为三大模块共10个章节的内容,分别是模块一:职业意识(包含第一章职业形象概述、第二章职业道德基本规范和第三章职业修养),模块二:个人职业形象塑造(包含第四章职业服饰、第五章职业体态和第六章职业仪容),模块三:职业礼仪规范(包含第七章日常交际礼仪、第八章服务接待礼仪、第九章会务礼仪和第十章求职与辞职礼仪)。虽然作为酒店管理专业的《职业形象塑造》课在礼仪模块上还需要加入一些特定内容,如加入酒店行业礼仪和国际礼宾常识等内容,以便适应酒店行业对酒店从业者的特殊礼仪要求。但这一案例不失为人们思考如何把形体训练、礼仪和化妆这三个部分的内容整合到《职业形象塑造》课程中的一个较好的启发。
(二)更新课程体系的教学内容
除了把形体训练、礼仪、化妆等内容整合到同一个课程体系中以外,更进一步的是应顺应目前职业形象塑造的发展诉求,更新课程体系的教学内容。目前职业形象塑造的发展,主要包含了仪容仪表的形象塑造、行为方式的形象塑造、专业理念的形象塑造等内容。从这一提法上可以看出,职业形象塑造的发展已经不仅仅是停留在如何画一个得体的职业妆和如何通过跳健美操塑造一个富有曲线的身材那么简单了,职业形象所涵盖的内容包含了外在、内在以及由内而外的总体形象。
(三)塑造职业形象
在职业形象塑造中,外形外貌和仪容仪表其实只是一个人职业形象的显性因素,或者换句话说,拥有较好的外形条件和具备修饰外貌的能力是塑造职业形象的一个重要条件和组成部分,但不是唯一的因素。在酒店管理行业中,因为职业需要,大多数酒店员工都有统一的制服和对妆面、发型的规范要求,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外形外貌和仪容仪表的问题。而面对各个服务岗位,真正体现一个员工职业素养的地方,还在于需要有举止大方、气质优雅的职业表现,以及具备较强的职业精神和服务意识等一系列综合素养。酒店行业对员工的要求并不仅仅停留在实践技能上,更重要的是强调员工的综合素质,以及所带来的优质服务和品牌效益。特别是对于一些国际化程度较高的酒店,其经营和管理理念更为先进,也更容易接触新鲜事物,这就对员工的综合素质和艺术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其不仅能掌握娴熟的专业技能,还需要拥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应变能力、出色的职业气质、专业的服务形象和不凡的谈吐。这才是职业形象塑造所努力追求和渴望达到的目标。
三、礼仪课中的仪容仪表与职业形象塑造课的结合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3)16012502
中等职业学校要求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传统的教学方法多以教师讲授为主导,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所谓学习好的学生只是机械式的“背多分”,而不愿接受理论知识的学生则被定义为差生。这样的教学方式显然不能适应新时代下的教育要求。本文结合《酒店管理基础》课程特点,探析行为导向教学法在该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1行动导向教学法与酒店管理基础课程教学的契合点
行动导向教学法起源于上世纪70年代德国的职业教育,随后发展成熟并得到推广,本世纪初被引进国内,并很快在我国职校中得到广泛应用。该教学方法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参加全部教学过程,互相合作解决实际问题,旨在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特别是关键能力,老师也从知识的传授者、教学过程的主要承担者变成一个咨询者或指导者。
中职酒店管理专业是一个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旨在培养学生胜任酒店各个部门的具体工作的能力。《酒店管理基础》作为第一学期开设的基础课程,对引导学生认识酒店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而该课程较抽象、理论性强又给教学工作带来巨大挑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引入行为导向教学法增加学生的参与性显得尤为重要。
2行为导向教学法在酒店管理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常用的行为导向教学法大概9种,分别是:头脑风暴法、卡片展示法、案例教学法、模拟教学法、角色扮演法、项目教学法、引导课文法、项目教学法、合作—探究教学法。在这些教学方法中并非所有方法都适用于酒店管理基础课程的教学,笔者通过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方法,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2.1现场或情景模拟教学法
现场教学法是在工作现场进行教学的方法,由师生双方共同在酒店等教学见习企业,通过边教边学边做来完成某一教学任务。情景模拟教学法则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这两种方法都是为了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营造一定的职业氛围,缩短理论课堂教学与实际工作应用的差距。如在进行“酒店职能部门”这部分内容讲解的时候,教师会根据每年实际情况与见习酒店沟通协调好,有组织有秩序地安排学生到见习酒店参观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参观酒店的前厅、客服以及餐厅等部门,有条件的话还可以顺便让学生跟酒店员工学习如何操作。这种现场学习,可以使学生对酒店工作有个全面的了解,为以后三年的专业学习奠定基础,明确努力的方向。
2.2角色扮演法
角色扮演法是通过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亲身体验心理、态度、情感等的变化,让学生身临其境解决实际问题。这种方法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老师也可以通过学生的扮演,发现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出现的问题,给予点评与指导,及时纠正。这种教学方法比纯粹讲授对于学生来讲印象更深刻,更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如在讲授服务技能的时候,教师根据餐厅服务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客人跑单的各种情形设定各种情景,提前把任务布置给学生,把全班学生分成6-7个小组,每个小组4-5人,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把老师给定情景通过自己的方式在下次课堂上演绎出来。学生在表演的时候为了吸引同学眼球,在完成老师布置任务的同时,还加入自己的创意,有细致到位的,也有幽默搞笑的,在引发同学笑声的同时,也渲染了课堂气氛。对于达到老师预期效果的小组要给予表扬肯定,指出做得到位的地方,而对于搞笑无厘头的表演,老师则可以当成反面教材,指出不足不合理的地方让同学引以为鉴。通过这种角色扮演教学法,使枯燥的理论知识变得生动,学生学习兴趣大增,效果较好。
2.3合作—探究教学法
当今社会工作很是提倡合作精神,因此我们的教学过程中也要渗透合作精神,给予学生合作的机会。所谓合作学习,是指为完成共同的任务,学生在小组或团体中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学习;探究学习是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调查、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尤其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学习方式和过程。为了培养学生相互合作与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教学过程意安排学生2-3人一组,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搜集酒店资料,然后在每周连堂的课堂上给学生3-5分钟的时间介绍自己搜集的酒店。这些酒店可以是自己身边知道的酒店,也可以通过互联网找寻世界知名有特色的酒店,可以介绍酒店的建筑特色,也可以介绍酒店的服务特色或者是酒店最新的新闻,然后以PPT的形式展现出来。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也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同时也让学生养成一种关注酒店发展动态的良好习惯,而学生在介绍酒店的过程也是相互学习的过程。
2.4案例教学法
对于一些理论性较强而无法通过学生自主学习的知识,往往需要案例来辅助理解。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案例没有特定的解决之道,教师在教学中扮演着设计者和激励者的角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不像是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是一位很有学问的人,扮演着传授知识者角色。如在讲“针对”时,老师引入案例,某客人在酒店前台办理入住登记时,接待员发现今天是客人生日,假如你是接待员你会怎么做?老师适当地引导学生分析讨论,讲出合理的方案。从而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针对这一理念。
2.5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是一种将具体的项目或行为交给学生自己完成的教学方法,学生在收集信息、设计方案、实施方案等过程中学习和掌握知识,形成技能。这种方法通常是用在期末考试中的实践环节,采用行为导向教学法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与自主学习的能力。传统的考试比较多地考查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不能反映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情况,采用项目法考试可以较好避免这个问题。老师在期末考试前会把这门课的授课内容划分为几大模块,每个模块提炼出一到两个项目任务提前布置给学生,学生分组完成每一个项目任务,在实践考试时由小组抽取自己的项目任务完成。这种方法能使学生全面掌握并运用知识,同时配合理论考试全面考核学生。
3总结
根据教学实践表明,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结合课程实际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使学生较快地掌握专业技能,又培养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造力、独立工作能力和与人协作共事的能力。只要有针对性地运用行动导向教学法,使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便能提高课堂的有效性,培养出与社会接轨的人才。
景观绿化项目在规划、设计、施工、后期管理上难免都会存在一定的管理漏洞和风险。因施工环境复杂,露天作业多,建筑物与地质环境关系密切而面临众多不利因素,从而使投资方存在周期长、投资额增大、管理工作繁琐、变更效果控制面多、预期收益减少等现象的出现。对承包商也会出现施工成本增加、工程进度周期拉长、工程质量受影响、利润率下降低等现象。所以对工程项目施工中不利因素和风险问题分析,合理的组织施工管理方案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一、投资方景观设计方案的定型
项目前期设计方案的定位准确是项目工作开展的前提条件。投资方要形成自己特色和个性的景观产品线。寻找项目最合适的方向和其在产品线中合适的定位。这就要求投资方要有长远的战略眼光,并根据整个项目的全局定位来决策。另就是要有创新精神。当前大多投资商缺乏创新的精神,方案上都是相互模仿,相互抄袭,这就使得设计师把此方案当做“仿造、组装”产品来进行设计图纸的完成,最终造成产品缺少自己的特色而被市场淘汰。景观主体方案定位准确、思路清淅可避免后期设计施工时发生不必要的变动,从而减少投资和施工成本以及返工现象的发生,合理地加快施工进度。
二、投资方对设计公司和监理施工的管理
投资方景观设计师在主导设计和监理施工的全过程。好处在于“谋断分离”--景观设计师是谋划的主体,主导设计和监督工作的全过程。投资方是“决断”的主体判断和评价设计效果的好坏和工程质量等。设计方案的确定是能否开展招标工作的先决条件。没有一份完善的设计,无从谈及招标合同,更不用提施工了。设计不合理是造成后期变更索赔的重要原因,因此在工程招标之前应尽理完善设计工作,才能避免漏项、错项、等不利后期施工结算的因素发生。项目施工期间图纸与现场的不符合,图纸标识不清,用材的合理性不够,设计师不能及时给出专业性的指导意见,对施工都会造成影响。各个环节的质量把控,隐蔽工程的分项验收,工序施工中旁站监理的到位,材料进场的初步验收,现场资料的签订等工作都要有相对专业监理工程师进行把关。
三、对承包施工单位的现场施工管理
投资方对施工现场控制力要不断提高,做为专业的投资公司在施工现场都有专业的景观工程师,他们就是代表公司在施工现场进行现场控制的,专业的景观设计公司也会派遣骨干在现场跟踪服务和监督。现场控制的关键是控制景观效果、施工质理、施工安全、工程进度和投资成本。
1、控制景观效果,使之达到景观的最佳效果。比如种植大型苗木。不是把一株大树挖个坑种下去就可以的,而必须在现场严格控制大树的胸径,冠幅,树形,全冠移植,是否截枝,几级分叉,观赏面的朝向,成活的情况,有无病虫害等等,这些都需要现场控制力很强的景观管理人员组合成一个团队来进行把控执行。东太湖酒店的景观施工就是通过我们和施工单位,监理等几方的努力,共同控制了景观效果。
2、控制施工质量,酒店景观工程项目施工涉及面广,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影响质量的因素很多,如设计、材料、机械、地形、地质、水文、气象、施工工艺、操作方法、技术措施、管理制度等,而且工程项目位置固定、体积大,不同项目地点不同,不象工业生产有固定的流水线、规范化生产工艺及检测技术、成套的生产设备和稳定的生产条件,因此影响施工项目质量的因素多,容易产生质量问题。 如使用材料的微小差异、操作的微小变化、环境的微小波动,机械设备的正常磨损,都会产生质量变异,造成质量事故。工程项目建成后,如发现质量问题又不可能象一些工业产品那样拆卸、解体、更换配件,更不能实行"包换"或"退款",因此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就显得极其重要。工程质量的形成受到所有参加工程项目施工的管理技术干部、操作人员、服务人员共同作用,他们是形成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因此要控制施工质量,就要培训、优选施工人员,提高他们的素质。
3、施工安全的控制,“百年大计、安全第一”这是项目施工的宗旨。在景观项目施工中安全文明施工也是非常重要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施工用电、施工机具使用、施工机械车辆使用、吊装机使用等。这些在施工中要进行全方位的管理且各个环节部位均要落实到责任人。现场文明施工主要从现场材料堆放、封闭管理、现场住宿、防火、施工标牌、生活设施、保健急救等方面进行管理。施工方项目部要对各施工班组在施工前由安全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安全技术交底,做到质量至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实现重大安全事故为零的安全管理目标。
在对安全管理考核机制方面的欠缺。电力安全管理成效依赖于健全的评价考核机制,但在实践中这方面恰恰做得十分欠缺。有的单位或部门在日常管理中不根据实际情况对职工盲目提要求,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问情由、不分析原因,一律严格考核,甚至加重考核力度,对由上级检查发现的问题尤其如此。错误地认为考核重就是管理严,这其实是管理粗放与简单化的表现,容易使职工形成抵触情绪。同样的问题,由不同管理人员或者不同部门人员发现,处罚轻重差别很大。有的单位,对一些一般性违章可能处罚很重,而对一些严重违章可能处罚很轻。这些做法都与考核的原则与目的相违背,同样容易引起职工的逆反心理。
落实电力安全管理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要坚持以人为本。对电力企业来说最关键的是人身安全,最根本的是确保电网、设备安全运行,为社会尽一份责任。生命有限,安全无限,用有限的生命创造无限的安全,这是社会发展和企业生存的需要,更是员工追求新生活的需要。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员工追求健康、安全的生活和工作是无限的。
2.要做到精细化管理。电力安全管理精细化,首先是要坚持“两会一活动”。两会就是班前会、班后会,一活动就是安全活动日;第二,要坚持“两票三制”。两票就是工作票、操作票,三制就是交接班制、巡回检查制、设备定期试验轮换制;第三,坚持“四项原则”。一级查一级、层层抓落实,全面覆盖、各负其责、互不替代,隐患和问题“四不放过”,谁用工、谁主管、谁负责,最后要坚持“四个凡事”。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据可查、凡事有人负责、凡事有人监督。
提高电力安全管理执行力的实现途径
1.不断强化电力安全管理思想。思想是行动的指南。电网公司的战略和目标是由电力生产特点和性质决定的,对安全要求越来越高,标准越来越严。因此安全管理必须坚持把“预防为主”作为开展各项工作的指导方针而贯彻始终,这是基本安全管理思想。安全要靠员工的共同努力来保证,因此人的安全思想非常重要。工作中,我们的首要任务就是进行安全思想教育,这不是一句空话,而是要落到实处。因此要加大电力工作者安全培训力度。有计划地组织学习现代安全管理知识和安全管理方法,开展安全警示教育,提高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和技能。因此,建议对多发性和重复性的事故进行认真的总结,提高改进办法,并形成规定和制度,治理薄弱环节。这些标准化管理制度,应尽量简明详尽,操作性强,使每一个职工都能了解所从事的工作应采取的安全措施。此外,还应做好事故通报汇编工作,事故通报汇编是血的教训,是经验和教训的积累,必须组织全体员工认真学习,举一反三,以杜绝重复事故的发生。
2.严格执行安全管理规程制度和规范安全作业行为。现代电力企业在实践中积累和总结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并形成了很多规程、规定和规章制度。这些规程制度下发到变电站,不是让我们束之高阁,而是要学习、理解,并在实际工作中严格执行。在执行上级制定的规程制度的时候,我们常常可以发现,有些内容可能是在我们工作中根本就涉及不到的,而有些执行起来又觉得不好把握。因此,很有必要在坚持原则的条件下,对上级的制度进行进一步的细化,制定适宜工作的细则。同时要规范安全作业行为,杜绝违章现象的发生。安全生产工作的每一项都有严格的规定,在工作中只有规范自己的安全作业行为,杜绝一切违章现象的发生。
中图分类号:TM72 文献标识码:A
一、关于电力电子技术的运行特性分析
1 在电力电子技术的应用过程中,其通过晶闸管整流自并励的手段,进行静止励磁,该方式具备良好的应用性能,比如良好的结构性,具备良好的可靠性,其造价的水平也比较低,被世界各个电力系统所广泛的应用,通过对中间惯性环节的省去,其具备良好的快速性调节性,有利于进行先进控制规律的应用,并且产于良好的控制效果。
在实际应用中,水利发电的有效率,与水头的压力及其流量息息相关,如果水头出现较大的变化幅度,它的机组的转速也会产生变化。也就是风速的变化,会影响风力发电的效益。为了实现做大功率,保证机组的快速运行,需要进行励磁电流频率的改变,从而更有利于进行转子转速的叠加,更有利于进行输出频率的控制,这项技术需要应用到变频电源模块。
在日常发电过程中,工厂的用电效率是比较低的,风机水泵的耗电量也是比较大的,占据火电设备相当大的比例,并且综合来看,其运行的效率也是比较低。这就需要进行高压变频器的应用,进一步的进行风机水泵的变频调速控制,更好的进行节能的控制。目前来说,我国的低压变频器技术体系是比较完善的,但是目前来说,进行高压大容量变频器完整生产的厂家比较少,需要抓紧进行联合开发。
2 通过对新型能源,太阳能的开发利用,可以更好的进行未来能源结构的调整。在大功率太阳能的发电过程中,无论是并网系统还是独立系统,都需要进行太阳能电池阵列的控制,从而保证直流电的转换,保证其逆变器的系统应用,这也可以进行并网发电系统的应用,更好的进行送配电。
二、关于输电应用环节的分析
1目前来说,柔流输电技术体系是非常普遍的应用技术,电子技术与现代控制技术的相结合,更有利于进行电力系统的各个要素的控制,比如进行相位角,参数、功率潮流等的连续式的控制,更有利于进行线路输送能力的提升,更有利于保证电力系统的整体稳定性的提升,更有利于进行输电损耗的控制。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型的电力电子器件不断出现,更有利于实现交流输电技术的灵活性。
直流输电技术是比较常见的,在长距离架空输电及其电缆输电模块中,经常可以看到它的影子,这种主流输电技术,具备良好灵活性、可靠性,具备良好的损耗控制,能够进行不同频率网络的相互连接。世界上第一项晶闸管换流阀试验在瑞典完成,其进行了原有换流器的改变,从而更有利于进行电力电子技术的输电应用,让中短距离的直流输电工程具备更好的效益,具备更好的市场竞争力。
2 SVC进行了固态开关的应用看,其取代了传统的电气开关模式,实现了电抗器的控制模块及其电容器方式的优化。这种模式内部有很多的回路结构,并且按照其控制的方式及其对象的差异,可以分为许多的电抗器类型。目前来说,我国的输电系统所用的设备是进口设备,这套系统的一些设备是国产设备,但是这些国产设备却不能代替进口核心设备,一直影响着我国输变电系统的正常运行,这就需要进行国产电力设备的更新,以满足工作的需要。
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为了更好的进行供电可靠性及其电能质量的提升,需要进行电压、频率、谐波情况的分析,更好的进行各种瞬态波动及其干扰的抵制,这就需要进行电力电子技术及其现代控制技术的应用,更好的满足配电系工作的需要。在实际工作环节中,用户电力技术及其FACTS技术是比较流行的电力电子技术。通过对FACTS技术的应用,可以进行交流输电系统控制性及其传属性的优化。通过对CP的发展,更好的进行供电可靠性及其供电质量的提升。这些模块的实现都需要进行电子电力技术的应用,进行控制器的结构及其功能模块上的优化。这就需要针对其额定电气值进行分析,保证这几者的相互融合。
在工作环节中,需要做好同步开断的相关工作,这就需要进行电子开关的应用,比如可以应用洗过的固态开关系统,可以在日常的变电站系统中应用,更好的进行GTO时间的控制,将其时间缩短在一定的限度内。通过对该方法的应用,可以突破传统机械开关的应用弊端。目前来说,由固态开关构成的电容器组的配电系统也不断得到应用,这是非常常见的应用策略。
3在负载模块中进行直流电源的应用是必要的,这就需要进行发电总量的直流电形式的分析。因为工作反应中的电解、电镀等都需要进行大容量可控整流电源的应用,从而更好的进行产品质量的提升。为了更好的进行产品质量的提升,可以进行直流电源的应用,比如应用到直流的电焊机。在直流焊机的应用过程中,其改变了传统的供电电源模式。在以往的直接电焊供电模块中,其特殊构造可以实现电流的陡降情况,但它的效率只有30%,重200―300kg,以后晶闸管供电的直流焊机效率可达75%重在100kg左右,而采用IGBT高频逆变的直流焊机,效率在85%以上,重量只有20―30kg,且其控制特征好,可以实现恒流、恒压焊接,脉冲焊接等工艺要求,保证了焊接质量。
在开关电源的应用模块中,可以看到程控交换站的应用范围是非常光放的,比较常见的就是计算机系统、电视系统、医疗设备系统、航天系统等都可以看到他的影响,这些开关电源都进行了高频化技术的应用。使其体积重量大大减小,能耗和材料也大为降低。为提高电源的单位功率密度,开关电源高频化是发展的方向。为减少由于频率提高而使开关损耗增加的问题,从而发展了各种软开关技术。
结语
在实际工作模块中,电力电子技术的应用范围是非常广泛的,其对于电力电子技术的供配电模块起到了非常必要的作用,为了更好的进行电力电子技术的工作,需要掌握该技术的供配电系统的应用模式,从而解决实际问题。
参考文献
[论文摘 要] 在电力市场的发展中,区域性电力市场是非常值得研究的一个问题,它对我国的电力市场建设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 的价值。本文具体讨论了我国建立区域电力市场的基础,分析了区域性电力市场中可能会遇到的一些问题,如存在省 间壁垒、系统可靠性、输电阻塞等问题,并提出了建立和完善区域电力市场的相关机制。
一、引言
我国电力市场可以采用两种不同的市场模式,一种是完全以省级电力网为基础的省级电力市场模式;一种是以区域性电力系统为基础的区域电力市场模式。如果采用纯粹的省级电力市场模式,它实际上会与现有的区域性电力系统模式产生严重的矛盾,显然是无法实现的,它只能与独立的省级电力系统相适应。但是,从电力系统的运行技术方面来看,区域性电力系统具有独立的省级电力系统所无法比拟的许多技术优势,它是电力系统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纯粹的省级电力市场模式在我国现有的情况下是不太行得通的。因此,区域电力市场模式应该是在我国电力系统现有情况下较好的选择。
二、我国建立区域电力市场的基础
1.资源分布与经济发展的不对称结构是建立区域电力市场的自然基础
我国发电资源与市场需求分布不平衡决定了推进全国性的资源优化配置是我国电力工业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建立区域电力市场是实现全国资源优化配置的第一步。
2.区域电网结构的发展为区域电力市场的建立提供了物质基础
目前我国东北、华北、华东、华中、南方电网基本上已经形成以500kV电压等级为骨干的省间互联网框架;西北电网建成了覆盖陕甘宁青四省区的330kV主网架。区域电网的形成已经为实现区域内资源互补奠定了物质基础,建立区域电力市场能够进一步发挥区域电网在资源优化配置中的作用。
3.电力体制改革方案为建立区域电力市场提供了体制基础
国务院电力体制改革文件中指出:我国电力工业垄断经营的体制性缺陷日益明显,省际间壁垒阻碍了跨省电力市场的形成和电力资源的优化配置,现行管理方式不适应发展要求。同时改革方案中确定了厂网分开、建立国家和区域电网公司、建立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并向区域电力调度交易中心派驻分支机构。这些为建立区域电力市场提供了体制基础。
三、区域电力市场可能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探讨
1.从如何打破省间壁垒看在区域性电力市场下的体制改革
电力交易障碍。我国地域广阔,资源分布不平衡,在省网电力市场的条件下,各省间的发电、输电成本不全相同,甚至相差很远。有些省区水电资源极其丰富,但由于或多或少存在的地方保护主义和一些现实问题(如二滩电站并网发电后,原来小火电厂及煤矿职工的去留问题),使在一些情况下,明知经济效益很差,仍是保证本省的电厂多发电,而相邻省的富余廉价水电反而卖不出去,以致白白丢弃。所谓省间壁垒,就是指省与省之间由于体制上或是其它方面的原因所引起的电力交易障碍。另外一个原因就是省间的经济利益分配问题。互联电网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不能有效地解决这类问题。这种情况显然跟建立电力市场的初衷相违背。因此,建立区域性电力市场的首要问题就是要打破省间壁垒,形成在区域性的范围内电力交易自由公开进行。要打破省间壁垒,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去考虑:
(1)加强管制,制订电力行业的行政命令机制或法规
根据我国实际,电力市场的省间壁垒问题主要是体制上的原因,因此电力市场的管制机构要相对独立,并与省政府之间没有经济纠葛,作为一种非盈利性的组织来协调各方的关系,其管制费应来自征收经营许可证。
(2)对省调及网调的职能进行合理分工
区域性联网后,调度要充分体现“网调为主,统一调度”的原则,坚持公开、公平、公正调度,以经济性原则为指导。省间壁垒的产生从根本上说就是联网产生的效益在各省分配不均所引起的。因此,作为与电厂效益直接相关的电力调度,一定要注意效益分配的问题。在区域性联网后,网调的职责有较大变化,应该说比原先有了很大的加强,任务更重,责任更大。
(3)经济手段进行补偿
区域性联网,在区域性的范围内建立电力市场,这不仅是一个电力行业的重大举措,而且也会对社会造成重大影响,是一个社会问题。它势必会牵涉到社会的其它方面,其它行业,我们要建立区域性电力市场,固然是从国家的利益出发,从电力行业的发展出发,但我们也不能因为其确实有益而损害其它行业和集团的利益。因此,对其中牵涉到的经济利益问题,我们必须要做出合理的补偿。
2.区域性联网在技术上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困难——系统可靠性问题
在竞争的电力市场中,投资商是否出资兴建电力设施,取决于项目的回报,而不是预期的备用率。因此,与发电系统有关的可靠性是由电能价格维持的;在电力市场的环境下,特别是如果在区域性的基础上建立电力市场,显然对系统的可靠性提出了考验。在区域性的环境下,电力交易更加复杂多变,电力调度既要保证公平竞争,又要保证安全运行,是不容易做到的。笔者认为有必要全面审定并研究和制订新的安全运行导则,并开发新的为运行服务的软件。电力市场的辅助服务是一个重要特征,区域性电力市场又给予它新的内容,直接关系到系统的可靠和安全。
在电力市场条件下,用户可任意选择供电者以双边交易的形式确定发用电的模式,因此系统的潮流很难预测。从而,像输电阻塞,电压崩溃及不稳定等新问题就可能出现。同时,为了维持系统安全运行,调度员必须要安排足够的辅助服务如运行备用,无功支持及负荷调节等,这种情况和垄断时就大不一样了。
笔者认为在当前情况下,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区域性电力市场条件下,输电阻塞问题将更加严重
双边交易的模式虽能体现市场自由竞争的效益,但会给全网的统一调度带来困难,使电力网络一些部分可能趋于功率极限。缓解阻塞是保证电力市场环境下系统安全运行的关键,应从缓解手段,预防策略及分析方法上进行研究。
(2)开发新的运行服务软件
这些软件的主要任务应包括维持系统稳定运行,稳定校验,规划,安排辅助服务,确定辅助服务要求及定价,是否接受电能交易合同,确定开机的最低要求,进行阻塞调度,确定阻塞电价,及对发电机组的过负荷调整。
(3)重视辅助服务
辅助服务是电力系统必须具备的一种满足供电质量和电力系统安全水平的机制。辅助服务与发电,输电,配电的各个环节紧密相关,而且为达到一种期望的运行状态,系统调度员需要采购并协调各种辅助服务,这就增加了电网运行和控制的复杂性,使电网功角不稳定,电压不稳定,过负荷和电力系统崩溃等。对区域性电力系统而言,辅助服务还包括以下几种:大面积停电启动,损耗补偿,动态调度,备用支持,负荷跟踪等。
(4)加强商业可靠性理论与实践的研究
随着我国电力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厂网分开,竞价上网”,“区域性联网”已势在必行。机组竞价上网的电价与其自身的可靠性水平有密切联系,这里所说的可靠性包括了技术可靠性和商业可靠性两个方面。建议,我国应着手进行商业可靠性理论与实践的研究,以便使我国的可靠性能够紧密地与中国的电力市场结合起来,发挥其更大的作用。
转贴于
3.输电阻塞问题
建立区域性电力市场,其首先面临的关键性技术问题即是输电阻塞问题。在电力市场的条件下,输电网络完全开放,由于电力传输的约束和限制(如输电的不确定性和不可任意性),加上竞价上网,电力自由交易的竞争性,当输电网络容量不足时,就会时常出现输电阻塞问题。为了输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输电网运营商不得不对电力传输加以限制和约束。这就一方面使区域性范围内的省间的发电商不能进入本省的电力市场,降低了联网效益。另一方面,本省的发电商也减少了竞争对手,为其利用市场力哄抬电价创造了条件。这两方面都使电力市场竞争机制削弱了,不仅使发电商和用户得不到好处,而且电网的运行商也失去了创造利润的机会。然而,随着电力改革的不断深入,发电市场和输电市场要求进一步开放,输电的自由性必然会引起输电阻塞。输电阻塞对电力传输调度和电价界定都有重要影响。笔者认为在区域性电力市场条件下的电力传输调度,要遵循两点:首先,要保证电网安全可靠运行。对输电线路制定出极限容量,使输电网络在总成交量最大的情况下运行。其次,按照容量以竞价从低到高排列,低电价优先上网发电。在一定的电力交易量下,电价最低的先上网,依次类推,直到容量平衡为止。由此体现竞争下的公平。
四、建立和完善区域电力市场的相关机制
1.电力供应安全保障机制
系统的供电能力能够满足负荷需求发展的需要,是建立电力市场的前提条件。从目前国际经验看,存在几种保障机制:①完全依靠市场价格尤其是现货市场的价格来引导长期投资;②采用集中计划备用方法,并确定市场成员应分摊的备用容量需求,建立容量市场,允许市场成员进行容量交易;③采用直接支付容量费机制来吸引投资。
2.建立备用容量共享机制
为了保证系统运行及长期供电的安全性,发挥区域电网的作用,在建立区域电力市场时应该引入备用容量共享机制,包括三方面内容:①备用的确定、分摊办法及相应的处罚原则。统一考虑区域电网备用,分规划阶段和运行阶段规定备用确定方法和分摊原则,按统一规则在各省电网公司之间分摊。各省电网公司必须满足备用要求,没有履行备用义务的公司将受到惩罚。②省间备用支援和付费原则:主要是运行过程中事故支援原则及付费问题。③备用容量市场:备用容量市场为各省电网公司提供买卖备用容量的交易机制。
我国的市场经济环境还不完善,电力市场的建立更是一个初步尝试的过程,因此还无法全依靠第一种机制来提供引导长期投资的信号,可能考虑第2、3种机制相结合的办法,建立备用共享和规划协调机制。
3.建立电力电量平衡机制
电力市场与其他商品市场不同之一是必须存在一个负责系统实时电力电量平衡的机构,该机构需要建立一定的机制对市场参与者进行规范,寻找解决实时电力电量平衡的措施,例如通过建立竞争的平衡市场,或与市场参与者事先签定辅助合同等,并采取措施将保证系统平衡发生的费用分摊给各市场成员。
4.建立市场价格和用户销售价格的有机联系
建立竞争性电力市场的目的之一是提高电力工业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从而使用户从市场中收益。我国的市场化改革从厂网分开、竞价上网的单一购电机构模式开始,这种模式的弱点是用户和市场之间没有相互作用关系,需要建立合理的联动机制使销售价格能够反映市场价格的变化,以弥补市场手段的不足。同时为了保护用户利益,可以采用市场最高限价的办法,以避免发电公司在市场资源稀缺时获取高额利润,损害用户利益。
五、结论
本文通过研究论证了我国具有建立区域性电力市场的良好基础,区域性电力市场在中国应该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对于区域性电力市场管理中的关键问题——省间壁垒问题,通过采取制订电力行业的行政命令机制或法规、对省调及网调的职能进行合理分工、采取经济手段进行补偿等方法可以较好地解决该难题,从而打破省间壁垒。
对于区域性电力市场中的阻塞问题的技术难题,在区域性电力市场情况下主要是要提高电力传输调度。首先应对输电线路制定出极限容量,确保电网安全可靠运行。其次,按照容量以竞价从低到高排列,低电价优先上网发电。
对于区域性电力市场,建立和完善区域电力市场的相关机制是十分必要的。其中重点要建立:电力供应安全保障机制、备用容量共享机制、电力电量平衡机制等多种机制,另外还要建立市场价格和用户销售价格的有机联系。
参考文献:
[1]Competition and Choice in Electricity,world bank, 1996.1 “arket-Based operation of Restructured Power Sys-tems”, Pro.Yong-huasong,2001/10.
[2] 傅书?,白晓民,张扬,朱泽. 区域电力市场模式及运营方式[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3,(9).
[3]傅书逖. 国外电力市场的研究与浅析[J].电网技术,1998,(12).
1、我国大型水利工程项目融资模式
1.1 BOT(build-operate-transfer)模式
BOT即建设-经营-转让模式,政府将基础设施项目的若干年限的特许经营权抵押或授予给项目公司,项目公司依托项目进行融资建设,在约定的期限内,以项目收益偿还贷款,偿还贷款后剩余的收益作为项目收益,特许期满将项目设施无偿交给政府。政府不干涉项目公司的正常经营,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要进行协调各类问题,并对项目质量和服务进行监督。BOT投资方式主要用于建设收费公路、发电厂、铁路、废水处理设施和城市地铁等基础设施项目。这种模式降低了政府的财务负担,但投资方风险往往较大。
1.2 TOT(Transfer-Operate-Transfer)模式
TOT即移交――经营――移交的融资模式,指政府与私人投资者签订项目特许经营协议后,把已经建成的公共设施项目移交给投资者来经营,凭借该设施在未来若干年内的收益,来向投资者进行融资,用融资来的资金建设新的基础设施项目;特许经营期满后,投资者再把该基础设施项目无偿移交给政府管理。
TOT方式与BOT方式是有明显的区别的,它不需直接由投资者投资建设基础设施,因此规避了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大量风险,政府与投资者达成合作协议较为容易。TOT方式主要应用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如地铁、高速公路等。
1.3 ABS(asset-backed securitization)模式
即资产收益证券化融资模式。它是以项目资产为基础,以项目资产可以带来的预期收益作保证,通过在资本市场发行债券来募集资金的一种项目融资方式,这种模式在欧洲较为常见。很多国家和地区将ABS融资方式重点用于铁路、公路、港口、机场、桥梁、天然气等项目建设。这种模式的筹资成本较低,且投资者分散,风险相对较小。
1.4 PPP模式
公私合营模式(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即政府与私人组织合作的模式,这种模式在西方较为成熟,而在国内尚处于一种萌芽的项目融资方式。这种模式的理念是双方实现“共赢”,在该模式下,鼓励私人企业参与基础设施的建设,吸收了大量民营资本,降低政府财政压力,同时也提高了效率。
PPP模式从公共事业的需求出发,利用民营资源的产业化优势,通过政府与民营组织共同合作,共同开发、投资建设,并维护运营公共事业的合作模式,即政府与民营经济在公共领域的合作伙伴关系。每个国家或地区发展情况不一样,PPP的形态也不尽相同。
2、 我国大型水利工程项目融资管理现存问题
2.1融资渠道单一
虽然金融在发展,各种融资模式层出不穷,然而整个大型水利工程行业仍然以贷款为主。而大型水利工程需要的资金往往是巨大的,仅仅依靠有限的财政资金和国内金融机构贷款,很难满足大型水利工程资金的需求。
2.2法律规范不完善
当前水电行业涉及面广,相关的政策法规还不完善,对于法人和受益主体以及投资者各方享有的权力和义务定位较为模糊,无法有效保证投资者的利益。
2.3水电资本市场不完善
目前,水电资本市场仍处于发展阶段,许多纯公益性的水电项目建设投入只有社会效益,工程自身只能带来社会收益,完全没有经济回报,甚至要很多年才能收回成本。因此,缺乏对市场性资金的吸引力,融资筹资十分困难。
3、我国大型水电工程项目融资管理优化
3.1项目法人责任制
项目法人责任制是对自营制的突破,表现为建管结合、贷还结合。这样能够由业主以市场经济的形式,把自营制下分离的建设与运营的完整经济周期整合起来。它是一种全过程管理的制度,核心是投资效益责任制。
为了确保大型水电工程项目按照“一流工程”的目标建设,履行项目法人职责,促进项目法人、项目承包人、工程监理、施工及其他服务人员相互配合,共同完成项目建设的目标,要采用项目管理的基本方式,建立符合水电项目特点的建设项目管理组织体系。
按要求设立的项目法人,按照项目法人的职责,全面承担大型水电工程项目的筹资、设计、施工、运营、还贷、资产保值和增值等职责。
3.2资本金制度
投资项目资本金是指在投资项目总投资中,由投资者认缴的出资额。以三峡工程为例,三峡工程建设的资本金包括三峡工程建设基金(以下简称“三峡基金”)、葛洲坝电厂的发电利润、三峡电站施工期发电收入。此外,国家在建设期间实行了一系列有利于三峡工程筹资的税收政策,比如增值税优惠、企业所得税全额返还等政策,其所带来的收益全部作为三峡工程的资本金,用于三峡工程的建设。三峡工程资本金的构成主要包括四个部分:电力加价、葛洲坝电厂利润、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所得税退税和股份分红、三峡电站所得税退税。
3.3多元化的融资策略
大型水电工程项目一般周期长,有的甚至长达十几年跨过几个经济周期,无论从理论还是实际的角度都要求必须有稳定可靠、充足的资金来源,也要求筹资渠道和方式的多样化,避免因为国家经济周期和政策波动而使所需项目资金受到影响。要摆脱对某种融资渠道的过度依赖,当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发生变化时,可以迅速根据环境的变化对融资战略作出调整。另外,由于大型水电项目投资巨大,如果采用单一的融资方式,其边际成本将随融资规模的增加而上升。要发展多元化融资策略,尽量避免单一模式的弊病。如国家资本金融资,国家资本金是由国家认缴的对大型水电工程的出资额,对项目建设来说是非债务性资金,国家作为投资者按其占工程项目投资总额的比例享有所有者权益,是国家的股本投入,属于股本融资。而另一方面就是市场化融资,又包括: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两种方式。其中间接融资包括:国家政策银行贷款、国内商业银行、国际银行贷款、国家外汇储备贷款。一般银行贷款属于传统模式,利用外汇储备贷款就属于比较新的模式。另外还可以发行公司债、企业债等创新型融资。(作者单位:三峡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李传青.我国大型水电建设项目融资方式选择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3.
[2]吕笃公.我国大型项目投融资管理探析[J]. 现代管理科学,2005(5).
中图分类号:TM73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电网的发展,变电设备水平的提高,要求我们对变电设备的管理方法做出调整,状态检修正是适应这一需求,由原来较为粗放的定期周期性检修,转变为较为集约的根据设备情况来进行的状态检修,这也是电网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我们必须顺应这一趋势,发挥状态检修的优势,结合变电运行工作实际,对变电运行专业的管理做出相应调整,适应状态检修的要求,优化变电设备管理,确保变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
1 状态检修的概念
1.1 状态检修
状态检修是企业以安全、环境、效益为基础,通过设备状态评价、风险评估、检修决策等手段开展设备检修工作,达到设备运行安全可靠,检修成本合理的一种检修策略。
1.2 设备状态量
直接或间接表征设备状态的各类信息如:数据、声音、图像、现象等。
1.3 例行检查
定期在现场对设备进行的状态检查,含各种简单保养和维修,如污秽清扫、螺丝紧固、防腐处理、自备表计校验、易损件更换、功能确认等。
1.4 巡检
为掌握设备状态,对设备进行的巡视和检查。
1.5 带电检测
在运行状态下,对设备状态量进行的现场检测。
1.6 家族性缺陷
经确认由设计、材质、工艺共性因素导致的设备缺陷称为家族性缺陷。如出现这类缺陷,具有同一设计、和/或材质、和/或工艺的其它设备,不论其当前是否可检出同类缺陷,在这种缺陷隐患被消除之前,都称为有家族性缺陷设备。
1.7 不良工况
设备在运行中经受的、可能对设备状态造成不良影响的各种特别工况。
1.8 基准周期
规程规定的巡检周期和例行试验周期。
2 巡视周期的调整
巡视周期是状态检修对变电运行工作调整较大的一个方面,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试验规程规定110 kV及以下变电设备的基准巡视周期为2周。
2.1 现行巡视周期
以范县供电局所辖8座变电站管理为例,2010年3月1日起执行的巡视周期为,新区、濮城、军寨、高码头、孟楼、龙王庄等8座一、二次设备健康水平较高,通信功能较好,运行状况较好,缺陷较少的35kV变电站巡视周期为每4天巡视一次。杨集、城关2座35KV变电站巡视周期为每1天巡视一次。
2.2 分析讨论
一方面随着电网建设和变电设备改造,变电一次、二次设备的健康水平得到提升,大部分变电站已经实现"五遥"功能,设备的运行情况稳定。另一方面新投变电站逐步增多,集控站的人员相对紧张,工作量较大,对变电站有针对性的适当延长巡视周期是解决这一矛盾的较好方法。
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试验规程规定l10 kV及以下变电设备的基准巡视周期为2周。为了适应状态检修的要求,提高巡视质量,增加巡视监控手段,也要求适当延长巡视周期,提高巡视质量。
2.3 建议巡视周期
本着变电运行工作实际和安全运行第一的原则,不建议将巡视周期一下延长至2周,希望逐步实施延长,总结经验,不同变电站不同对待,制定个性巡视周期。
通过对变电站的一次、二次、集控功能进行初步分析,建议将一、二次设备健康水平较高,通信功能较好,运行状况较好,缺陷较少的变电站巡视周期调整为每周7天巡视一次;将一、二次设备健康水平正常,通信功能正常,运行状况正常,有部分缺陷的变电站巡视周期调整为每4天巡视一次;对于一、二次设备健康水平较差,通信功能存在问题,运行状况较差,缺陷较多的变电站巡视周期暂不延长,仍为每1天巡视一次。
3 巡视质量的提高
3.1 巡视重要性
按照状态检修的要求,虽然巡视周期延长了,但同时也要求我们的巡视质量有所提高。目前的自动化水平能够实时监控设备故障、保护动作、温湿度感应等情况,实现"五遥"功能,可以代替部分人工。但是仍然无法取代运行人员的现场巡视工作,可以说自动化设备对变电设备的反应还是相对滞后的。因此,我们还要重视巡视工作,周期可以延长,但质量必须提高。
3.2 日常巡视
按照标准化作业的要求,日常巡视内容还应延续。建议减少每次巡视前的定义记录环节,把重心放在精简巡视内容上来,做到内容精确,与实际设备相符,符合巡视人员能够达到的实际,提高日常巡视质量。
3.3 特殊巡视
特殊巡视也是监视设备情况的一种重要手段。在雷雨季节前,大风、大雾降雨(雪、冰雹)、沙尘暴之后,应对相关设备加强巡检;新投运的设备、大型操作后或对核心部件或主体进行解体性检修后重新投运的设备,宜加强巡检;日最高气温35°С以上或大负荷期间,宜加强特巡工作。
3.4 巡视手段
上已述及,一方面自动化设备对变电设备的反应还是相对滞后的,另一方面现代变电设备又朝着封闭化、集约化的趋势发展,运行人员单用肉眼巡视已经不能满足要求,单一的巡视手段无法监测到设备状态,不能为状态检修提供依据,因此巡视手段的丰富是今后提高巡视质量的关键。
红外测温、红外热成像是近几年比较常用的方法,而且经过实际使用确实发现了一些设备隐患,起到了防患于未然的作用。
现在使用的红外测温枪精度较差,测量面积太小。红外热成像仪精度高,准确性好,但是变电站设备繁杂,数量多,仪器的使用也相对复杂,一般只对关键位置进行测量,整站都用红外热成像仪巡视不符合工作实际。建议是否可以使用红外眼镜,运行人员佩戴眼镜进行巡视,红外眼镜精度虽然比红外热成像仪稍差,但是可以对整站设备进行粗测,对有问题的设备再使用红外热成像仪细测,发现设备隐患,提升巡视质量。
4 状态检修对缺陷管理的要求
设备缺陷信息是状态检修评价的重要依据,因此也对缺陷管理提出一些新的要求。
4.1 家族性缺陷
如前定义,状态检修提出家族性缺陷的概念是为了加强缺陷分析,找出缺陷的共性原因,为我们安排类似设备类似缺陷的检修提供依据。
4.2 不良工况
设备在运行中经受的、可能对设备状态造成不良影响的各种特别工况。
对于运行工作具体来讲,应重点记录分析变压器经受短路电流的影响,变压器温度异常,变压器过负荷,断路器跳闸次数和故障电流,六氟化硫断路器气体压力等一些不良工况。
4.3 对缺陷管理的要求
为状态检修提供重要依据,对于缺陷管理,我们必须对设备缺陷信息进行标准化定义和分类,加强同一设备不同时期和同类设备相似缺陷的对比分析,并且把缺陷信息对设备的影响按权重对设备进行考核,这也是设备状态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
按照设备不同缺陷程度的不同处理时限,合理制定停电计划,保证设备健康运行。
5 操作
虽然状态检修规程没有对倒闸操作做出明确要求,但是操作是变电运行工作的重要环节,不能忽视。提高操作质量,杜绝野蛮操作。加强运行人员对设备责任心,精心操作,熟悉掌握不同变电站设备的操作特点,使操作工作过程更加顺利。尽量减少检修工作中重复性传动操作,将不同专业检修的传动统筹安排,减少设备动作次数,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6 做好状态检修评价
做好状态检修评价,是变电运行专业的工作和职责。结合变电运行的评价工作,谈一下想法和建议:
6.1 基础数据
基础数据是最重要的内容,它的维护和管理是动态的、不终结的,工作人员需要具备较强的变电专业知识。
从实践参与工作看,范县供电局变电基础数据质量较好,不良工况的数据收集是我们工作需要加强的方面。
6.2 评价系统
范县供电局设备评价是采用生产MIS系统进行的,该系统可以综合采集巡视情况、缺陷信息、不良工况、试验数据等基础数据,按照状态检修规程的规定,对设备进行综合评分。该系统使用情况良好,但是因为变电站设备种类和数量较多,希望该系统能够实现变电站整体评价功能,减轻人工操作,提高工作效率。
6.3 检修计划
做好状态检修评价后,根据评价结果可以制定相应的检修计划,有针对性的安排设备停电检修,真正做到对症下药,精修细修,修必修好,保证设备健康送电。
结语
通过以上介绍,我们了解了状态检修的定义和概念,结合运行实际工作,分析了状态检修对巡视周期、巡视质量、缺陷管理、操作等变电运行工作的影响和要求,提出了一些想法和建议,希望能够对变电运行工作有所帮助,更好地做好状态检修工作,保证变电站安全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上海市电力公司. 变电运行操作技能必读[M]. 北京:电力出版社,2001.
【2】廖自强, 余正海.变电运行事故分析及处理[M].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
【3】天津市电力公司.变电运行现场操作技术[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
【4】卢文鹏.发电场变电站电器设备[M].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1999年.
关键词: 砾质粘土;液塑限;击实功;最大干密度;最优含水率
Key words: gravel clay;liquid plastic limit;compaction work;the maximum dry density;optimum moisture content
中图分类号:TV5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4)23-0120-02
1水电站基本情况
该水电站工程属于是一等工程,它的枢纽建筑物主要由砾质土心墙堆石坝、冲沙兼放空洞、引水系统等组成。其主要作用是发电,建成后不仅可以改善下游灌溉用水条件,还能够有效促进区域经济。
在工程开工前,对该水电站的砾质粘土心墙料进行了一系列土工试验分析,本文主要针对该电站砾质粘土的液塑限,不同击实功的击实特性研究两个方面的特性进行研究分析。
2不同土料的液塑限变化规律
塑限是指可塑性与半固态的界限含水量,液限是指可塑性与液态的界限含水量。土的可塑性大小,是以处在可塑状态的界限含水量变化范围来衡量的。这个变化范围就是塑性指数。界限含水率试验所得的结果就是得出土料的液限,塑限并由两者之差得出塑性指数。
对该水电站的土料界限含水率试验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试验结果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
土料的塑限均小于砾质粘土中的含砾量,而液限则大于等于砾质粘土中的含砾量。
土料的液限和粘粒含量的具体关系是:粘粒含量:SJ26(46%)
土料的塑限和粘粒含量的具体关系是:粘粒含量,SJ26(46%)
对于SJ25的粘粒含量小于SJ19的粘粒含量,而SJ25的塑限和液限却大于SJ19的塑限和液限,因为无论何时实验总是存在误差的,且土料具有自身独特的性质。
在这次试验中,粘粒含量,SJ26(46%)
3相同级配不同击实功下击实成果的变化规律
3.1 击实试验原理
击实试验就是改变土原来的质量密度,使其比原状土的质量密度增高,减小孔隙使土颗粒之间接触更紧密,增大渗透阻力,减小渗透性。分为轻型击实和重型击实两种,设计时按实际工程需要和所要求的压实系数进行选择。
影响击实试验的因素主要包括:土的均匀性;湿法与干法;土样的重复使用;制样时含水量的影响;余土高度的影响;装料、表面刮平的影响;锤击速度的影响;经验因素的影响;轻重型试验要求的影响等。
3.2 击实试样的制备
击实试验试样的配制一般是根据土的塑限来估计最优含水率,并以2%~3%间隔上下各取两点获得的。
在该水电站土料试验中,制样与实际的含水率见表2。
3.3 相同级配不同击实功的影响
对于相同砾质粘土来说,如果级配相同,选择轻型或重型击实功进行击实试验,最优含水率和最大干密度的变化规律也是不同的。随着击实锤重量的增加,最大干密度也随之增加,而最优含水率就会减小,另外,最大干密度和最优含水率还和击实锤的击数、击实筒体积、击实锤的尺寸等有着直接的关系。
3.4 该水电站砾质粘土不同击实功的试验
在对该水电站土料进行土工试验时,因工程需要,特对料场的土料进行了三种不同击实能量的击实试验。
试验结果见表3~表5。对比表3~表5中击实成果,可以看出:①随着击实功不断地增加,最大干密度在不断地增加:重型击实试验>中型击实试验>轻型击实试验;最优含水率却在不断地减小:重型击实试验
②随着击实功的增加,最大干密度增加的程度在减小,最优含水率减小的程度也在减小。
4结论
①土料的塑限均小于砾质粘土中的含砾量,液限均不小于砾质粘土中的含砾量;随着粘粒含量的增加,土料的液限和塑限在不断的增加;粘粒含量与土料的塑性指数之间近似的成直线关系。
②随着击实能量增加,最大干密度不断地增加,但增加的速率刚开始比较快,之后缓慢;随着击实能量增加,最优含水率不断的减小,但减小的速率刚开始也是比较快,之后缓慢的。工程最终采用值以实测结果为准。
参考文献:
[1]杨进良.土力学[M](第二版).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0.
[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SL237-1999,土工试验规程[S].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0.
[3]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SL274-2001,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2.
[4]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SL251-2000,水利水电工程天然建筑材料勘察规程[S].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0.
[5]梁兴辉,王宝民.堤坝镇筑土质量控制分析[J].黑龙江:黑龙江水利科技,2005(4).
[6]张燕辉.标准击实实验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黑龙江:交通科技,2004,1.
1基于组织公民行为的调查
1.1调查说明
本人通过查阅资料和与酒店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访谈,在成熟的量表基础上,结合酒店实际情况,设计出调查问卷。问卷包括员工基本情况、酒店人力资源实践量表、组织公平量表和酒店组织公民行为量表。本次调查,是为了了解酒店人力资源实践,组织公平和组织公民行为情况,研究人力资源实践和组织公平二者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此次调查问卷共发放250份,回收228份,回收率为91.2%,有效问卷214份,占回收问卷的93.9%,回收回来的问卷,通过spss19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三个量表的信度和效度均达到0.8以上,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
1.2调查结果
通过描述性分析,发现酒店人力资源管理实践量表中的参与维度和发展得分较低,规范维度得分较高。组织公平量表中的三个维度得分均不高,只是略高于平均水平,分配公平维度和程序公平维度得分最低。组织公民行为量表中,自我层面得分最高,组织层面得分最低。通过对不同星级人力资源实践、组织公平和组织公民行为的比较,发现星级越高,人力资源实践、组织公平和组织公民行为的得分越高。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及其三个维度对组织公民行为都具有显著相关性,组织公平及其三个维度对组织公民行为也都具有显著相关性。进而通过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回归分析中得到,发展维度、参与维度和规范维度的回归系数分别为0.215、0.193和0.184,说明发展维度和参与维度对员工组织公民行为影响较大。通过组织公平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回归分析中得到,分配公平、程序公平和互动公平的回归系数分别为0.029、0.450和0.092,可以看到程序公平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最大,而分配公平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较小。
2通过人力资源管理,提升组织公民行为
通过调查问卷结果分析,发现人力资源实践和组织公平对组织公民行为有显著相关性,结合酒店的具体情况,通过以下人力资源管理措施,来提升员工的组织公民行为。
2.1注重员工招聘
招聘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开端,选择合适的人才,对酒店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酒店的招聘需要注意人才的适应性,满足酒店行业服务性的要求,具体岗位的任职要求。酒店员工的招聘,应该重视员工潜在的组织公民行为。在酒店招聘中,应该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改变以往唯“学历论”和“相貌论”的观念。在研究中,发现年龄较大、初中及以下学历的员工其组织公民行为得分最多,而年轻的中专学历的员工其组织公民行为得分最低。在招聘中,应该注重对员工的全方位考察,研究表明,具有外向型、宜人性、责任感和集体观念的员工的更容易表现出组织公民行为。在招聘中,应该着重考察考察员工价值观是否与酒店的企业文化和价值观相一致,当员工的价值观与酒店的价值观一致时,更容易激发组织公民行为。
2.2注重员工发展
注重员工的发展,首先要注重员工的培训。现实中,大部分酒店一味重视短期经济效益,忽视对员工的培训,对员工不进行培训或者只进行技能培训,或者考虑到增加酒店经营成本和担心员工跳槽而增加培训风险,而不愿对员工进行培训。酒店培训的开展,有助于员工自身的发展,提高员工对自身工作的满意度,提高员工对酒店的忠诚度,进而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现在的员工不仅关注工资福利待遇,更关注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酒店行业大多缺乏对员工的职业生涯管理,忽视员工的自我发展需求。通过职业生涯管理,有利于酒店和员工达到双赢。对现在的员工来说,相比工资福利来说,他们更注重自我发展,希望通过科学的自我评估、职业测评等,设计出一条更好的职业发展道路,进而提升自身竞争力;对酒店来说,酒店对员工职业发展进行管理,引导员工的发展与酒店的发展相一致,通过员工自身的发展来促进酒店的发展,另一方面,使员工感受到酒店对员工的重视,重视员工自身的发展,增加酒店对员工的吸引力。
2.3注重员工参与,积极授权
酒店的成功离不开员工的参与。酒店应该为员工营造一种和谐的大家庭气氛,使员工能自由充分地发表意见、积极参与管理。作为服务第一线的基层员工,他们比管理者更了解顾客的需求,更能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员工参与管理,可以为酒店提供很多有益的信息,促进酒店的发展,也能使员工感受到酒店对员工的重视和支持,增加员工的“主人翁”使命感,从而增强其工作责任感,更好地和管理人员合作,做好双方的信息交流,促进酒店整体服务的提升。在酒店管理中,需要通过授权,赋予酒店员工一定的权力,给予其参与酒店管理的机会,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酒店对员工的授权,一方面有利于提升酒店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酒店日常工作中,容易遇到各种突发问题,基层员工直接与顾客接触,如果具有一定的决策权和自,能够提高服务效率,更加灵活,迅速地满足顾客的需求,提高酒店的整体服务质量和竞争力。另一方面,授权体现了酒店对员工的尊重,有利于把员工从细枝末节的严格规定和制度中解放出来,满足员工受尊重需求,增加工作自豪感,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提高自身管理能力。
随着核能事业的发展,对于核电站的投资力度不断增加,使核电站的核电设备进一步完善。经过长期的探索研究,建设核电站和利用核能要基于专业技术,并保证核电设备的稳定运行。为了保证核电站的正常运行,要选择具有优良性能的核电设备,促进核电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一、 核电运行安全中核电设备管理的影响
应用和发展核能对于经济发展和环保事件具有一定的意义,不仅能够促进经济效益的增长,同时避免对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但是,进行核能发电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并且对于核电设备管理具有较高的要求。进行核能发电,必须保证核电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所以,为了保证核能发电和新能源开发,要严格对核电设备进行管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在核电设备方面新技术的运用,促进了核电设备的效率提高和智能化。因此,应加强岁核电设备管理的重视,保证核电设备的稳定、安全、有效的运行。
对核电设备管理进行加强和优化,要做到以下工作:
1、合理运用核电设备,将相关的操作规范进行完善,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操作,经核电设备管理的现实意义进一步明确,在科学的安全意识的指导下,将安全管理组好,实现专业知识的增强,对技能进行培训强化。从整体上实现管理水平的提升,为设备稳步运行、顺利开展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以认真、负责、积极的态度,对设备常规运行和日常维护进行严格的监督,对核电设备进进行仔细检查,不忽视核电设备中的任何一个问题,维护设备的正常运行。设备管理人员应及时维护设备长时间运行导致默算降低设备稳定性和安全性的问题,对设备检查力度进行加强,提高检查设备的频率,对设备的运行情况及时进行掌握。
3、对于核电设备的实际运行情况设备管理人员应及时进行掌握,对其具体运行进行科学分析,适当改进核电设备管理工作,保证核电设备管理顺利、有序的开展。将设备技术安全和安全工作做好,将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进行培养和提高,促进管理水平的提升,才能保证核电站安全、正常的运行。
二、核电设备管理措施
(一)加强对风险管理的重视
发展设备的前提是设备的安全运行和常规建设,核电设备管理人员应加强对核电设备建设的重视,将风险管理工作做好。风险管理要求设备管理人员在核电设备常规建设和正常运行中对设备运行和实验情况进行科学的剖析,实现对设备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故障进行有效监控。在核电设备安装和使用的每一个环节中,风险管理始终贯穿其中。核电企业要达到相关的标准,必须建立一个健全的风险管理机制,对运行风险进行系统的掌握。设备管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要对设备运行进行仔细观察,将工作技术进行科学的编排,将运行技术进行合理调整,实现设备生产的效率的提升。在对计划进行编排和优化过程中,管理人员应建立健全风险管理机制,通过探究和评判设备运行风险,保证核电设备的正常运行。
(二)科学设计
科学设计在核电设备运行中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多样性原则的基础上,进行常规设计,保证核电站的常规运行。进行核电站设计时,将核电设备设计作为整个设计工作的重心,为了保证核电站的正常运行,采用科学的方式进行设计。
1、将设备配备工作做好,保证设备完善,并将一些核电设备准备一定的备用,避免出现突况,对发电工作造成影响。
2、在设备运行过程中,将自动更换系统穿插其中,当设备出现故障时,自动更换系统能够将备用设备进行及时的调节,保证设备的顺利运行,实现操作时间的节约,减小了设备故障对设备运行造成的影响。
3、设置有效停堆,当设备或反应对出现故障时,通过快速停堆装置对核反应进行全面的调控,使反应迅速停止。综合考虑核电设计中的问题,进行安全设备的打造,实现对故障事故的有效防范,及时对故障进行发现和处理。
(三)对设备管理进行加强
ι璞腹芾斫行加强,并认真检查设备,对设备运行进行有效的维护,能够保障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由于核电设备是长期运行设备,经过长时间的运用之后,不同程度的磨损会出现在核电设备上,影响设备的使用和正常运行。通过对设备管理进行强化,能够保证维修工作的有计划开展,定期对设备进行安全检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同时,应提高设备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专业素质,提高其管理水平,严格监督和把控设备的日常维护工作。
三、总结
综上所述,为了保证核电设备的安全、稳定的运行,核电企业除了将核电设备设计工作做好之外,还对设备管理工作进行加强,对设备进行认真检查。在核电运行过程中,核电设备管理在其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对核电事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将核电设备管理工作做好,才能有效发挥核电效能。随着经济、科技的发展,新技术、新材料的运用,给核电设备管理带来了一定的挑战。为了保证核电安全,要对核电设备利用进行清华,对设备管理模式进行优化。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03-0000-02
一、道家管理思想的内涵
道家以老子、庄子为代表,其思想确立于春秋战国时期,道家思想的主旨是自然和谐,道法自然,以无为治国,道家思想的核心是“道”,认为“道”是宇宙的本源,也是统治宇宙中一切运动的法则。道家思想中有着丰富的管理思想,其中“无为而治”、“以人为本”、“贵柔”等思想体现着柔性化管理理念,这些思想对酒店企业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有助于学习型酒店的构建。
1.无为而治的管理原则
《道德经》第三章提到“为无为而无不治”,这里的“为”是目的,“无为”是手段,“无不治”是效果,此书八十一章节中至少有十章阐述这一管理思想,足以看出“无为而治”的重要性。作为道家的核心管理思想,“无为而治”并不是一种消极、放任自流的懒散式管理,而是一种积极、顺其自然的宽松式管理,从管理学的角度来看,就是让事物朝其自然本性发展,而不是采取强制性措施改变原有的方向,以期通过“无为”达到理想的状态。在这一管理原则的指导下,酒店管理者应当是一种大胆合理地放权,积极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以激发员工自主学习知识,调动他们积极性,并创造更大价值,使企业充满活力、永葆生机。
2.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道德经》第二十五章提到“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这句话强调了人与“道”、“天”、“地”具有同等的重要地位,老子十分强调人的作用,并告诫人的活动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否则将受到自然的惩罚,这符合目前提出的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道德经》里多处提到“人”,例如五十八章的“其民谆谆”、六十六章的“欲上民”等,这些可以看出“人”作为域中的一大,占据着十分关键的地位。区别于西方管理思想中经济人的假设,酒店管理者应以人为核心,采用较为人性化的管理方式,通过情感纽带建立起管理者与普通员工的和谐关系,共同促进企业使命的实现。
3.守弱用柔的管理思维
《道德经》第四十章提到“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兵强则灭,木强则折。故坚强处下,柔弱处上”,第四十三章还指出“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这些描述足以看到老子对“贵柔”思想的钟爱,强调最柔弱的东西可以自由驰骋在最坚硬的东西里面,关键时刻发挥最大效能。老子眼中的“柔”主要是一种处世态度和自我保全策略,在这一管理思维影响下,酒店企业管理应由刚性管理向柔性管理方式转变,管理者应利用柔性的感情因素来化解管理过程中的问题,指引着员工按章办事,而不是严厉的行政惩罚。当然,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无法事事做到用柔性管理方式解决,故管理者可实施刚柔并济的管理思维。
二、学习型酒店构建的必要性
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圣吉认为学习型组织是指通过培养弥漫于整个组织的学习气氛,充分发挥员工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有机的、高度柔性的、扁平的、符合人性的、能持续发展的组织,这种组织具有持续学习的能力,具有高于个人绩效总和的综合绩效。酒店企业主要提供的是服务产品,员工更需要创造性思维,可通过学习型酒店的构建进行有效的知识管理,实现员工素质的提升。
1.酒店企业的服务性特征
酒店企业不同于其他类型的生产企业,提供的产品是无形服务,而员工是服务转移的载体,直接面对的是顾客,这样就对酒店员工提出更高的要求。酒店员工在服务过程中,需要具备各类服务知识,然而酒店的大部分知识保存在员工头脑中,这就需要通过学习型酒店建设来把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从而整体上提高员工的服务水平。酒店管理者虽然不是直接面对顾客,但是在知识经济时代下持续更新知识是对管理者最基本的要求,通过构建学习型酒店将提供管理者学习新知识,改善心智模式,为完成组织使命更加具备前瞻性眼光。总之,酒店企业的服务性特征要求通过构建学习型酒店来提升员工与管理者的现有水平。
2.学习型酒店的功能性效果
组织学习是酒店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从某种程度上讲,企业成长是一个持续学习的过程,每一项进步都是不断学习的结果。学习型组织是酒店企业创新的主要源泉,企业要生存与发展必须具备寻找新战略和变革创新的能力,这些都需要通过集体智慧的学习交流才能实现的。现阶段企业管理系统追求最大限度挖掘人的潜力,而学习型组织则是重要的形式之一,酒店的学习能力也是保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根本所在,这就需要酒店企业的每一位员工树立学习意识,通过不断学习与创新来实现业务上专业化,企业也因此在竞争环境中胜出。
3.知识型经济的战略性需要
美国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指出“未来的典型企业以知识为基础,由各种各样的专家组成,这些专家根据来自同事、客户和上级的大量信息,自主决策和自我管理。”进入21世纪后知识变得越来越重要,知识经济时代的竞争是高科技竞争,而发明高科技的是知识工作者,换句话说,人才是知识经济时代最核心的资源,然而,人才是需要不断更新知识,创造新知识。酒店企业不仅要拥有相当数量的人力资源,更需要挖掘人力资本,特别是核心人才的培育,而学习型酒店的构建有助于满足这一要求,通过共同学习的方式提高酒店员工的综合素质,以应对知识经济时代带来的各种挑战。总之,学习型酒店的构建是应对知识经济时代的战略性需要,也将有利于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保持企业长久发展。
三、学习型酒店的构建路径
道家思想蕴含着丰富的管理理念,如何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加以利用这些理念成为关键性问题,包括在酒店管理中的应用。在知识经济年代里,学习型组织是一种重要的组织管理形式,把道家管理思想合理地运用到学习型酒店中将有助于该类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1.营造学习型宽松环境
道家的核心思想“无为而治”强调通过“无为”实现“为”,最终达到“无不治”的效果,这一管理原则要求给予一个开放且宽松的环境,而学习型酒店正需要这样的指导思想,通过以团队形式的集体学习,因为团队智慧往往大于个人智慧的平均值,透过集体思考与分析,帮助找出个人的弱点,强化集体的向心力,这都需要营造一个适合它们自由发挥的宽松环境。当然,除了集体学习的环境,还需要给予个人有一个超越自我的宽松环境,酒店应当根据员工个人的意愿与兴趣爱好,适时加以培养使其达到专业化的标准,定位好自身的角色,把握住个人与集体之间创造性的张力。酒店可建立适合互相学习的扁平化组织结构,以信息与知识为基础建立项目管理或并行工程,以实现组织内成员能够发挥自身拥有的才华,还可通过进修的方式超越自我,定期输送员工外出培训学习,这样可提高员工综合素质,以实现超越自我的满足感,最终有助于企业员工集体水平的提升。
2.培养创造型专业人才
道家的主要思想“以人为本”突出人的地位与作用,要求以“人”为核心,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这一管理理念要求培养具有创造型人才,争取发挥自身的价值。学习型酒店通过改善心智模式与系统思考的方式来培养具有创造性的人才,往往其障碍多来自于个人的旧思维、旧观念,唯有透过集体学习及标杆学习才能改变心智模式,突破自我方可有所创新,还有便是个人应当透过资讯搜集,掌握事件全貌来全局看待问题,这有助于厘清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酒店作为服务性企业,需要大量的创新型人才,可通过构建知识联盟,这有助于组织之间、员工之间的学习与知识共享,使得酒店及个人能够形成系统思考的思维方式,它可帮助企业扩展与改善自身的能力,在战略上实现核心竞争力的提升。酒店还可通过管理方式创新来促进新型人才的培养,学习型酒店的观念创新、制度创新将带来集体与个人的思维创新,找到自己的兴趣点与优势,发挥出最大的个人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