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网络现象的成因及对策

网络现象的成因及对策范文

发布时间:2024-01-18 14:56:04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网络现象的成因及对策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网络现象的成因及对策

篇1

〔10〕MacIntyre,P.D.and Robert 1989. The measurement of anxiety and applications to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toward a theoretical clarification [J] Language learning 39:251-2751.

〔11〕Aida, Y. Examination of Horwitz,Horwitz and Copes Construct of Foreign Language Anxiety: the Case of the Students of Japanese. [J]. Modern Language Journal, 1994, 78: 155-168.

〔12〕雷霄.本科生英语学习课堂焦虑调查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J].外国语文学,2014,(01):46-52.

篇2

[3]皮艺军.越轨[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20-22.

篇3

社会学视角下的青少年偶像崇拜现象

试述青年文明社区创建活动的做法和意义

青少年网络被害与网络犯罪心理

当代青年幸福观的时代诉求及培养

论住房政策影响下的青年住房服务工作

西方学者青年政治取向的反叛研究述评

我党建党时期青年者的培养探析

青少年使用网络语言的现象及其心理探析

青少年成长的社会环境问题研究综述

当代青年婚恋观变化中出现的新问题

同伴关系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综述

关于企业青年道德信仰及其引导的若干思考

青少年网络成瘾的人格分析与矫治

青少年性犯罪动机类型分析与针对性预防对策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学校干预机制研究

当代青少年网络伦理道德问题研究

浅谈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中的宣传工作

儿童政治社会化中的理想化研究述评

价值多元时代呼唤青少年德育新路向

家庭教育失误对未成年人习惯养成的影响及对策

父母教养行为对儿童、青少年问题行为的影响

移情视角下的青少年道德培养探微

社会工作视角下的流浪儿童救助与保护

青年价值体系教育与社会思潮的鉴别

青少年家庭道德影响与学校德育抵触现象探析

浅议新形势下家庭教育与青少年成长的关系

未成年矫正对象的特点及社区矫正制度的基本要求

试论新形势下青少年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对青少年因上网引发的过失和犯罪现象的思考

大众文化背景下的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

当代女青年负性生存状态的表现、类型及特点

对大学生自杀所涉法律问题的几点思考

高校学生工作干部远离感的成因及对策

论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进网络的必要性及途径

用世界历史理论解读现代社会的开放性

论社会转型中的社区思想政治工作

法律援助制度与弱势群体的人权保障

WTO蓝色条款的未来趋势及我国的相关对策

文化殖民主义背景下的青年使命感建设

新形势下强化中学团组织德育工作的经验

新形势下会计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大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能力的培养

青少年团伙犯罪的特点、成因及预防措施

关于当代大学生部分心态趋向的探讨

建国以来我国青少年犯罪及对策述要

篇4

[3]长城网:,2014年11月28日。

[6]人民网-舆情频道:,2015年06月02日。

参考文献:

[1]姜望琪.Zipf与省力原则[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1).

[2]李军林.网络谣言的成因及对策[J].传媒观察,2008,(12).

[3]李丽群.从谐音现象看汉民族的语言文化心理[J].语文建设,2016,(05).

篇5

计算机网络是人们获取信息,增进与外界联系的重要渠道。随着技术发展和创新,计算机网络在不断更新和完善,让人们获取相关信息变得更加便捷和高效。为促进其作用的有效发挥,保障计算机网络安全是十分必要的。但由于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再加上网络自身存在的一些缺陷,计算机网络安全仍然面临着来自多方面的挑战,甚至存在安全隐患。为避免这些问题的发生,应该结合具体需要,有针对性地采取防范对策。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分析,介绍计算机网络安全现状,分析其存在问题的成因,并提出改进和完善对策,希望能为实际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指导与借鉴。

一、计算机网络安全现状分析

计算机网络安全指的是网络资源和信息不受自然和人为因素侵害的状态,硬件、软件、数据等受到相应的保护,不因偶然或恶意破坏而遭到泄露、篡改等,并且让整个系统安全、稳定地运行,实现对故障的有效防范。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它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同时保障计算机网络安全也是人们不可忽视的重要工作,但由于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自身系统存在缺陷,目前计算机网络安全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系统漏洞

计算机上的安全工具会对漏洞进行修复,及时清理计算机存在的安全隐患,保障计算机网络安全。这些修复工作是针对系统漏洞开展的,对提高网络安全水平具有积极作用。但安全工具可能存在隐患,软件在升级和发展过程中,也会出现相应的漏洞,再加上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修复和完善,会受到来自不同方面的攻击,影响其安全性与可靠性。另外,网络终端不稳定,网络连接多样化等,为黑客攻击提供了可能。在软件和系统程序编写过程中,可能面临来自多方面的威胁和挑战,导致信息和数据出现泄漏,制约其安全水平的提高。

2.黑客攻击

对计算机网络安全最大的威胁因素是黑客,黑客往往具有较高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水平,能采取相应的攻击措施,导致网络遭到破坏,甚至出现瘫痪现象,影响人们对信息资源的获取。并且黑客攻击还呈现多元化和多样性的特征,对网络运行安全带来更大挑战,这是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改进和防范的。

3.病毒入侵

计算机病毒的存在,会对网络安全带来严重威胁,影响人们获取相关信息资源。当网络受到病毒入侵时,计算机运行不稳定,出现很多异常情况,包括硬盘内存不足、数据丢失、死机、黑屏等,使整个计算机无法正常使用。并且病毒在入侵过程中还会呈现自我复制、自动传播、隐蔽性等特征,在计算机内部大量传播,窃取或者破坏相关数据和信息资源,导致计算机网络系统瘫痪。

4.网络犯罪

网络是虚拟的开放空间,尽管信息技术发展迅速,但在网络信息传输和处理过程中,安全性和保密性相对较差,对系统有效运行会带来威胁,容易受到不法分子的侵袭。当下,网络犯罪日益猖獗,手段和表现形式多种多样,窃取信息,复制文件,导致计算机网络不能正常运行和工作。

5.管理疏忽

一些单位忽视建立完善的网络安全管理制度,相关法律法规没有严格落实,制约网络安全水平提高,难以保障计算机网络正常运行和发挥作用。或者即使建立了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但工作人员素质偏低,没有严格落实和执行制度规范,未能及时采取防范措施,影响计算机网络安全水平提高。

二、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的成因

导致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技术、管理、人为因素等,在采取安全防范对策时,也要有针对性地从这些方面入手。

1.技术成因

相关技术手段和措施没有严格执行和落实,难以对计算机网络存在的隐患及时处理,制约安全水平提高。例如,忽视采取防火墙技术、加密技术、访问控制技术等,导致不法访问存在,给计算机网络安全带来威胁。

2.管理成因

未能结合计算机网络安全工作需要,制定健全完善的管理制度,影响安全管理水平提高。或者相关制度没有严格落实,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影响安全管理水平提高,加大计算机网络安全威胁,导致不必要的损失出现。

3.人为因素

用户安全防范意识淡薄,忽视采取安全防范措施,对计算机网络的日常养护工作不到位。难以有效采取措施及时排除计算机网络存在的安全隐患,检查和预防工作不到位,未能根据具体情况需要采取控制和完善措施。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忽视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未能有效掌握计算机故障排除技术,安全防范技术,相关管理制度没有得到有效落实,这对提高计算机网络安全水平产生不利影响。

三、计算机网络安全的防范对策

为有效防范安全隐患,实现对计算机网络安全的有效预防,保障人们便捷、高效地获取相关信息资源。根据存在的问题和安全问题的成因,结合实际工作需要,笔者认为应该采取以下防范对策。

1.修补系统漏洞

及时修复存在的漏洞,不给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确保计算机网络安全。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要提高思想认识,修复漏洞,保证系统有效运行。通常借助漏洞扫描软件进行修复,根据提示打上补丁,修复漏洞,降低系统运行风险,避免计算机软件可能受到不必要威胁。漏洞修复要受到关注和重视,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应该提高思想认识,避免受到不法侵害,使其更好地运行和发挥作用。

2.防止黑客攻击

综合采取多项技术措施,确保计算机网络安全可靠,避免受到黑客攻击。利用防火墙技术,在内网和外网之间进行访问控制,提高网络安全性能。对传输数据进行访问审查,筛选存在的安全隐患,保证数据可靠和访问安全。做好加密和监测工作,确保计算机网络更为安全可靠地运行。注重数据加密技术应用,常用数据传输、密钥管理、数据存储、完整度鉴定技术,结合实际需要合理选择,确保网络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完整性,避免受到不法侵害。利用访问控制技术,实施严格监测,提高对黑客攻击的抵抗力,提高计算机网络安全水平。

3.注重病毒查杀

及时查杀病毒,保证各种软件有效运行,避免网络系统受到不法侵害。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的更新完善,各种病毒变得越来越高级和复杂,对计算机带来的威胁更大,这是需要及时预防和完善的地方。选用先进的杀毒软件,注重对软件的更新和升级,促进其综合性能更加健全。注重对网络病毒的检测和防范,及时预防病毒入侵,实时检测和清除网络病毒,促进计算机网络正常运营和工作,为人们使用网络资源创造便利。

4.防范网络犯罪

为预防网络犯罪,保障计算机网络安全,为人们使用计算机创造良好的环境氛围。一方面,要健全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网络犯罪是一种新兴的犯罪形式,目前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存在缺陷和漏洞,难以对其进行有效限制。这就需要健全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制度措施,结合新形势和新需要,健全完善相应的规定,从而对网络犯罪进行有效规制,保障网络安全。另一方面,重视相关技术措施采用,通过利用加密技术、访问控制技术、安全密钥等技术措施,实现对信息资源访问的有效规范,促进工作水平的提高,满足人们获取相关信息资源的需要,为人们使用网络资源创造安全、可靠的环境。

5.加强网络管理

构建健全完善的网络安全管理制度,推动网络安全管理的制度化和规范化,促进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人员和使用人员要及时做好网络维护工作,加强检测和巡视,对存在的缺陷及时处理和应对,保障网络运行的安全和可靠。加强各项管理措施的执行力度,实现计算机网络规范化管理,促进管理工作水平不断提升,达到更为有效地规范各项工作的目的。重视安全信息技术建设,严格落实相应的技术措施,提高管理人员和使用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对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处理和应对,进而确保计算机网络安全,达到有效规范计算机网络安全的目的,促进工作水平的提升,保障广大用户的利益,让他们及时获取所需要的信息资源,更好地满足日常工作和学习需要。

6.提高人员素质

操作人员要注意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熟悉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技术措施,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开展各项工作。加强自身学习,注重管理和培训,熟练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措施,能有效应用病毒查杀技术、加密技术、访问控制技术等,更好地应对和处理存在的故障。加强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和防范,严格遵循相关规定进行各项操作,做好计算机网络检查和维护工作,及时排除存在的隐患,为整个网络安全运行创造良好条件。

保障计算机网络安全是人们不断追求的目标,在计算机网络日常运行过程中,往往面临来自多方面的威胁和挑战,导致其综合作用不能有效发挥。实际工作中应该认识到网络安全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分析其形成原因,然后有针对性地采取防范对策。实现对安全隐患的有效排除,提高计算机网络安全水平,为人们使用计算机创造良好条件。

参考文献:

[1]肖玉梅.探讨计算机网络安全现状及应对策略[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23):80-81.

[2]张爱华.试论我国网络信息安全的现状与对策[J].江西社会科学,2006(09):252-255.

[3]魏巍巍,陈悦.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现状与防范对策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14):224-225.

篇6

中图分类号:C91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7-0053-02

高校大学生中的低头族现象日益突出,如何能够把大学生从低头族变为“抬头族”,提高大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知识素质成为全体高校教师和教育部门关注的重要课题之一。

一、高校低头族现象及其影响

低头族,作为一个新名词,它的问世与现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紧密相连。所谓的低头族,或称为“拇指族”“猿人族”,英语翻译是Smartphone Addicts[1]或Phubbing,是指一些随时随地长时间低着头使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或其他移动设备、经常机不离手的人。

根据低头族这一概念的含义,其特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一是主体年轻化。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催生低头族的出现,最能追随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并且与之同步的,显然年轻群体是主流。二是表现多元化。多元化的特征又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低头族活动场所多元化。不管是乘车、排队、步行或与什么人一起,如交谈、听报告、开会等场所都处于低头状态。另一方面,低头族活动内容多元化。低头族们拿着手机等电子设备低头玩游戏、通过社交网站或即时通讯与人交谈、看视频、浏览网站等。

根据低头族的特征我们将发现,大学生们是低头族的最大主体之一,高校校园是低头族的重灾区。无论是在校园内、还是图书馆内,甚至是在行走间,几乎每个学生都手捧着手机,或者上网、玩游戏、看视频。然而,尤其让人无法接受的是,在今天的高校校园课堂上,低头族现象也越来越突出。衢州职业技术学院一份关于低头族现象的问卷调查显示[1],每天低头玩手机超过4小时的大学生占了68%;人际关系异化(如网上关系比较熟,现实见面冷淡,朋友见面却各顾各玩手机,缺乏交流)的大学生占了67.3%;有手机依赖(一有空闲时间就拿起手机玩,起床后、睡觉前必要看手机,隔很短的时间就看手机等)的大学生占了72.1%;因长时间低头而导致身体不适(脖颈疼痛、头晕目眩、手指疲劳)的大学生占了44%;做了低头族后,表达能力、语言能力变差的大学生占了40.5%。这份问卷也证明了笔者的观点,高校校园内低头族现象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的现象,其不良影响也日渐突出。

低头族的影响主要有两方面,一类是对大学生学习和生活产生的良性作用。首先,大学生由于课程设置和安排等原因,出现了一些零散的课余时间。于是,一部分同学利用已有的电子设备,如手机、平板电脑和便携笔记本等科技设备充实自己的业余时间,丰富了大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满足了大学生多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其次,低头族的出现,如利用已有的设备上网,查询资料、浏览新闻等,无疑极大地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紧随国际和国内形势的变化,提高了大学生的信息占有量和知识储备。另一方面,高校低头族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多。笼统地说,一方面影响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沉迷于虚拟网络,忽略或者忽视现实生活中与人交流和合作能力的培养,无疑不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发育与培养。低头族已经逐渐成为“一种日渐严峻的社会病,加剧人与人的沟通障碍,导致人情淡漠、亲情疏离、思考退化、认知浅薄。”[2]另一方面,对大学生身体上的影响也很明显,电子设备对眼睛、颈椎、手等身体器官的影响也很明显,更为严重者,是部分大学生患上“手机焦虑症”,即手机没有随身携带而感到的诸种心理和思想上的不适,或者手机携带在身上,几分钟不看手机也感到种种心理不适。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当冷静客观地对待,做到理性关怀,以培养人、转化人、发展人、完善人为唯一宗旨,以引领学生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为根本任务,形成大学生行为强化的长效机制,传递正能量,引导学生不合理不正当的需要朝着健康合理、积极向上的方向发展。因此,从学理上分析低头族现象的成因并探寻化解对策,已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问题。

二、高校低头族现象成因分析

只有深入分析和寻找低头族现象的成因,才能为破解低头族问题提供必要的逻辑前提。简单地说,高校低头族现象的成因主要有内因和外因。

从内因上看,当前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淡化导致学习动力不足。当前大学生呈现出理想信念淡化的普遍态势,由于本文的思想主旨并非在于探索这种态势的形成原因,而是指出其所造成的直接结果,就是大学生普遍存在学习动力不足。因此,在课堂上普遍形成了一种消极学习,积极上网的普遍态势,严重影响到大学生的学习及其知识素质的提高。而且更为严重的是,当这样的大学生走上社会之后,由于在精神上缺乏理想、信仰和信念支撑的人,只能受到本能和利益的支配和驱使,无从正确地把握人生的道路和方向,就不可能获得真正意义上的自由。只有拥有坚定理想、信念和教育的人,才会感到人生充实、动力充足、积极向上,人格完善等等,才能真正掌控自己的生活,成为自己现在和未来生活的主人。

从外因上看,一方面,微时代对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冲击。“‘微时代’是一个蕴含着文化传播、人际交往、社会心理、生活方式等多种复杂语义的时代命题”[3],是以微博、微信为主要载体的文化传播的时代。智能手机的普及以及技术革新,尤其是随着移动网络3G和4G的普及,智能手机逐渐成为大学生活中的“新宠”,既可以是实现随时上网,同时还可以实现同时娱乐功能。于是,低头族兴起的背后,是人们对于互联网的高度依赖。被称为“指尖上的毒瘾”。另一方面,建构丰富的校园文化,尽最大可能地满足学生多元化、多层面的精神需要。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类的需要可以划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五个基本层次。人类的需要是由低级向高级、由外在向内在的一个发展过程,这就要求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能够将社会、时展的外在要求,与学生自身成长、发展的内在需要紧密结合和统一起来,在保证我们所践行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符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和实现中国梦的社会要求的同时,更要充分关注和满足大学生自身成长、发展的内在的合理需求,才足以使大学生能真正从内心理解和接纳我们的教育内容和要求,自觉、主动将社会规范和伦理道德内化为大学生的思想品德结构中去,内化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如,手机媒体的出现,学生通过手机上网可以解决自己各类问题,当然,虽然这种解决质量本身还需要质疑,但是对于学生来说,他们的精神需要是多元化和多层面的,校园文化无论多么丰富,对于部分学生来说,肯定存在着“精神”和思想上的“盲区”,而这一扫盲工作,无疑逐渐被手机媒体所取替。

三、高校低头族现象对策探求

针对低头族现象及其影响,世界各国也都纷纷采取相应措施积极应对。如在美国、加拿大、澳洲等地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禁止在某些公共场所和地方做低头族。在我国目前尚未有相应的法律、法规出台。根据我们对高校低头族现象成因分析,对于探索低头族现象的对策无疑有所助益。

首先,高校教师和学生管理部门齐抓共管,努力提高高校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所谓的媒介素养,“是指人们面对媒介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4]。网络时代的迅猛发展,尤其是手机媒体的高度普及,网络生活已经成为大学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面对这种常态化现象,人为地将学生与网络世界隔离开来已然成为不可能。因此,只有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能够正确地面对网络的各类信息、调整好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之间的时间比例等才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当务之急。

其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高校的宗旨就是培育人,即培育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人。因此,大学生必须要具备较高思想道德素质、业务素质和实践能力。这就要求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紧扣时代脉搏和时代主题,在当前的历史形势下,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最重要主题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生活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的主体对社会主义的性质、特征、目标等,以及在此基础上对行为和事物的是非善恶荣辱的判断,对事业和目标的认同以及对精神目标追求等一系列的判断和评价标准体系。”[5]

最后,丰富校园文化建设,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旋律。思想政治教育“向人们传导的思想观念、价值观点、道德规范,只有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为各种环境因素所肯定、所强化,才能被人们直接接受并逐渐内化为个体意识,成为行动的指南”[6]。任何思想政治教育都需要相应的文化环境作为铺垫,建构良好的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知识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都非常关键。笼统地说,校园文化是大学校园环境中、在大学生群体中广泛传播的各种文化现象。当代大学生兴趣广泛,好奇心强,乐于并易于接受新鲜事物,广泛开展思想、科技、体育、娱乐等各类校园文化活动,引导广大学生“走出网络,走向现实、回归校园、回归课堂”。笔者认为,现在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都非常丰富,极大丰富了大学生活,满足了学生对娱乐需要。但是,校园文化建设必须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旋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含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同时“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

参考文献:

[1]徐天.浅析大学校园低头族现象及解决对策[J].黑河学刊,2014(9).

[2]彭冰.柳姗姗.被手机绑架的低头族[N].工人日报,2014-

12-23.

[3]杨威.“微时代”中思想政治工作如何突破[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0(4).

篇7

一、网络语言的特质

(一)缩略生动性。缩略是网络语言的表现特征之一。网络语言最典型的特点是方便快捷、经济有效。汉语从输入方式和速度上不及英语等拼写文字,在网络交际时,为提高打字速度,用最短的时间传递出最大的信息容量,网民们就借助一些简便的字母、数字、符号、图片、谐音和新奇求异的文字并加以组合来表情达意,从而使得网络语言日趋简单,数字、符号谐音表达方式、字母的使用都是缩略性的体现。在我国乃至世界各国,网上聊天者以年轻人为主,其中高校学生占的比例很高,网民的年轻化使网络语言生动、活泼,他们创造了许多生动有趣的网络语言。借助键盘的独特表达方式,运用非语言符号来表达情感及动作的语言情感。常用字符组合成“面部表情”来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经常会使用在网络通信交往中,这种表情符号形象诙谐,让人忍俊不禁。

(二)汉英语混杂性。由于因特网是60年代美国政府为冷战而发展起来的小计算机网络,美语就取得了绝对优势,互联网上90%的信息用英语,作为全球计算机通用语言,很多命令提示都直接使用英文显示。在网络交际过程中,英语理所当然地成为了网络的主导语言。另外,据CNNIC报告统计,我国网民年龄在18-35岁的67.14%,达到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占50.16%。在中国的在校大学生中,95%以上都是网民,可见,高校学生和高学历的青年群体是网络主力军,这一群体同时也是英语的掌握者。在汉语语境下的网络语言中掺夹着英语再自然不过,汉语和英语混杂使用,也成为网络语言的另一特征。在言语交际中,汉英间杂被视为时髦,在校园交际中汉字夹杂外来字符或外语词汇的现象随处可见,已成为一些年轻人,尤其是高校学生的日常交际用语,一种时尚。

(三)语义语法错位化。汉语网络词汇随意曲解原义,将词语赋予新义,这种近乎病态的语意新解异化,使汉语传统词汇的表意功能呈现混乱状态。在网络聊天时,为了强调将句子成分前后位置颠倒。例如,“郁闷呀,我现在。”或“我走先。”这种方言中的动词加状语的特殊语法结构状语后置的句子,在网络语言中也比比皆是。

随着互联网和手机的普及和广泛应用,网络语言已成为青年人的一种时尚。但我们也发现,以图形、符号、数字和英文单词字母等相拼和衍生出的很多奇词怪语充斥于网络中,极具个性、生动风趣、人情味重、语言宽松、幽默等特点为现代汉语的表达注入活力。但网络上衍生的诸多网络用语出现了变异和滥用现象,其构成违背了现代汉语语言规范,冲击传统汉语语言发展,对高校学生语言规范的学习产生了不良影响。

二、网路语言对高校学生语言异化成因

高校校园文化中的时尚语言主要借助互联网的网络语言为载体,当下的高校学生崇尚个性和另类,具有较强的接受力和表现欲,他们富于想象,对社会流行的新鲜事物充满好奇,而网络语言正迎合了高校学生的猎奇心理。大学生生活节奏快,学生崇尚简捷的生活方式,喜爱快餐和速食。在日常交际时,迫切需要缩短表述时间,加快了交流速度,表达喜怒哀乐的情绪。那些颠覆了规范语法,把复杂的规范的文字简缩用数字、英文字母、符号等替代,因此他们之间一些互通信息的缩略语、代用语很快在这个群体中流行开来。现在大学生生活优越,多为独生子女,心理承受的能力较差,缺乏自我放松与调节的手段,面对学业和就业的压力,学习生活单调和枯燥,在面对苦闷和挫折时,用自娱自乐的调侃的异化语言可以充分地宣泄内心的情绪,缓解压力。

三、网络语言的异化表象及对策

网络语言中不乏大学生网民用智慧创造的产物,例如“美眉”一词,是形容长的漂亮的女孩子。在我国古代也有“眼如山,眉如黛也”,即“娥眉”的说法,是个形象生动的比喻,把现代时尚的生活同中国古老的典故合为一体,将古今的历史和文化融为一词,极具特色。这不仅为汉语词汇系统注入了活力与生机,也注入了极富汉民族特色的文化内涵。但另一方面,由于网络语言还处于不断变化的不稳定阶段中,所以还存在各种各样令人担忧的现象和问题。

表象(一):方言、别字、粗俗语充斥网络。点开网页尤其是聊天室,方言词、错别字和脏话屡见不鲜。有时在追求速度的前提下放弃选词,出现了错字,故意将错就错,并对汉语词汇进行改造,对这种不加选词造成的令人啼笑皆非的效果,这些词语的运用,并未起到丰富词汇和表达的作用,相反给整个汉语的词汇系统画上不和谐的一笔。

表象(二):一实多名,语言浪费严重。一实多名指意思相同的事物,表达的方式多种多样, 出现不同的名称。这种现象不仅给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带来阻碍,更造成了语言的无序和混乱。

表象(三):数字、字母词的汉英滥用和专有名词的缩略指代。在网络语言中, 人们往往借助某些专有名词的缩写形式来指示另一些词语,这种指代虽个性, 但由于其词语模糊的表达和不准确性, 影响了交际的准确和实效。

网络语言作为新兴的语言,极具创造力,是时展的必然产物,是社会需要的。但同时,这种新的语言也存在一些不规范的问题和现象,当然针对那些规范的网络语言要根据它隐形的文化和社会的价值意义给与正视和正确的对待,不必摒弃。但对于那些毫无规则和价值的别字垃圾语言污染现象,可以通过网络技术予以规范,对低俗的语言现象进行技术的监管,适当过滤,不给粗俗的网络语言以滋生的场所。2002年正式颁布了“网络文明工程”,这是实施青少年网络文明的公约,这些公约力求通过正面的引导方式,形成文明上网的良好风气和健康的道德行为准则。对于数字词和字母词,尤其是英汉混用的字母词现象,可以借语言自发性规范解决其对交际带来的影响。在语言运用过程中,人们往往因交流的需要,必然要放弃自己原有的习惯而趋向于大众认知。但随着新奇和新鲜感的降低,过分简洁的字母词,也会因造成交际的困难而逐步消亡。针对一实多名的语言浪费现象以及一些违反语法常规的语言现象,建议不要急于定性,不能全盘否定,一旦这种语言现象出现,可对其长期观察, 提倡采用评价与描写相结合的手段对这些语言现象进行选择,根据人们的语言习惯并遵循语言发展规律确定其相对规范的变异形式,如Inter ne、E-mail、电子公告栏等已成为目前约定俗成的说法被大众普遍认可和使用。

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日渐匮乏,网络的出现大大拉进了交流的距离,使陌生人通过几句网络语很快熟识,其寓意简单明了的特点,让人们的交流顺畅。针对网络语言现象的出现,应辨证地看待,以宽容的态度关注。因为网络语言这种新的语言总是要发展的,会受时间和语言实践的考验,宽一点也比严些余地要大。但是,宽严也需要一个限度。因此,对于以各种形式出现的网络词语不能一概否定,那些趣味丰富具有文化内涵的语言形式,我们建议挖掘其存在的合理性, 并对它的发展及可能出现的变化形式要提前预见,对那些生动形象、能体现个性又无碍于社会进步和发展的网络词语应吸收接纳。对于某些无法准确确定性质的网络语言,可以采用多关注的态度,不要妄下结论;在网络交流中,那些粗俗泛滥之作,使用谐音翻造的词,或由于词语之间的关系不明确,句式使用不当,产生词汇结构和形式上的变异现象,提倡对之加以适当地引导与规范。网络语言作为语言的一种新形式,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它的出现对现代汉语的健康发展形成了较大的冲击,对大学生实际生活和学习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影响有限。因此,我们应抱宽容和理解的态度,把冲击看作是挑战,科学地辨别,并注重从对大学生的正确引导上下功夫,使其真正向着健康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俞雍思.网络语言欲冲击汉语规范――专家谈网络语言的是与非[N].中国教育报, 2005(10).

[2]许竹君,林伦伦.网络语言论略[J].外语电化教学,2006.

[3]邢欣.都市语言研究新视角[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

[4]仲洁.中文网络语码混用及变异现象[J].暨南学报,2001(1).

[5]周洪波,于根元.中国网络语言词典序[M].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1.

篇8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2-0271-03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宅”现象在青少年特别是大学生群体中越来越普遍。“宅”一词最早出现在日本。20世纪80年代,一些人足不出户、过分沉迷于某种事物,不善言辞、不主动接触其他人和事,成为日本当时特有的社会现象。一开始,“宅”只是一种生活态度,御宅族是这个群体的自我称谓。御宅族有着自己特有的生活方式,和圈子里的共同爱好者无所不谈,但在圈外人面前表现低调甚至不善言谈。随着次文化族群的发展,“宅”演变成了“对某种特定事物(如ACG1)有着极端偏执的爱好,并且不与人接触,窝在家里”这一类人的代名词。后来,“宅”一词产生了更广含义的拓展,比如代表热衷于主流文化的兴趣甚至在专业职业领域中具有较深造诣的人。“宅”现象的褒贬含义,在现代社会中,有着较中性的含义,在一定程度上是现代化和信息技术革命的结果。但是,选择“宅”,通常选择了放弃了一部分与外界交流的机会,将自我的虚拟世界塑造并且大于现实世界。选择“宅”,本应是次文化族群的生活方式,但是在现阶段,反而有成为大学生主流生活方式的趋势。

一、“宅”现象对大学生的影响

从正面影响来看,选择“宅”这种生活方式的大学生,能够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发展,掌握网络时代的工具,在其专注的领域能够运用互联网甚至专业技术,迅速收集并掌握关键信息。同时,“宅”现象在大学生中具有普遍性,表明这是大学生自我实现的新途径。他们通过在虚拟世界中释放自我,展现自我,在自己喜欢的领域努力探索,发掘朋友,得到心理和精神上的满足。从负面影响来看,首先,“宅”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长期缺乏与外界的沟通交流,使得他们在现实的人际交往中产生一定的障碍,甚至对人群和公共场所产生恐惧。其次,“宅”不利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天天“宅”在宿舍缺乏体育锻炼的生活,熬夜更是家常便饭,使得其饮食、作息紊乱,身体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再次,“宅”现象使得大学生面对学习、生活、工作等各方面压力和挫折时,不考虑解决问题,而是自我逃避,通过“宅”使自身与外界隔绝,不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不利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此外,“宅”现象对大学生的不利影响,轻则影响社会就业、养老、消费等方面,重则滋生一系列不良风气和社会问题。大学生是国家的栋梁,青年是社会的希望,如何减少“宅”现象对大学生的不利影响,引导他们正确把握“宅”的度,在虚拟世界中保持自我,不迷失,不沉迷,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新课题。

二、大学生“宅”现象成因分析

大学生“宅”现象的成因,要从宏观环境和微观群体两方面来分析。从宏观环境来分析,首先,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对大学生的影响。现代商业模式的创新和互联网的发展,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极大。网络社区的发展、电子商务的繁荣、网络通讯工具的便捷、细分市场数据挖掘、消费者行为分析等,都是“宅”现象产生的环境要素。大学生更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并形成行为习惯,足不出户就能掌握各种信息,体验各种生活便利,进入“宅”模式何乐而不为?其次,社会环境、经济环境对大学生的压力是“宅”现象的重要成因。随着高等教育院校扩招,海外留学渠道的丰富,大学生就业面临着来自国内外毕业生的多重竞争。房价的高涨,生活成本的增加,同样给大学生造成了压力。面对压力,本能的反应是退缩,“宅”成为了大学生面对压力的庇护所。从微观群体来分析,首先,计划生育政策下独生子女的社会化缺失,是“宅”现象产生的重要原因。独生子女的独立性、抗挫折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较为薄弱。当离开父母,踏入社会,面对困难,面对自主选择,“宅”成为他们的避难所。其次,“宅”现象是大学生群体叛逆性的体现。大学生逃避现实的表现不仅仅在“宅”的行为上,更在“宅”的精神上。大学生的社会排斥,是对抗社会主流文化的体现。现代社会的多元化、社会信仰的缺失,使大学生形成了特立独行的“宅”文化,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自由平等的理念。“宅”反映了青年一代对社会的排斥,对主流的排斥。可以说,“宅”现象迎合了大学生的心理诉求。

三、大学生“宅”现象对策分析

通过对大学生“宅”现象的分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以下几个对策来加强对大学生的引导和教育。

1.更新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尊重“宅”一代的心理诉求。马克思的人性观认为:人有两种属性,一是人的自然属性,二是人的社会属性。人之所以为人,关键不在于人的自然属性,而在于人的社会属性。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在于人的社会劳动,人与人的本质区别在于社会关系。大学生“宅”现象产生的原因,一部分是个人因素,一部分是外界因素。大学生的社会化需求,仍然在“宅”中有着体现,只是在虚拟世界的掩盖下被弱化了,他们仍然有着与人交往,渴望被认同,渴望自我价值实现的心理诉求。网络社交的活跃、同好之间的交流、技术宅的钻研等,这些都是心理诉求的体现。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不能够忽视大学生社会属性的需求,不能简单地把“宅”现象归结于大学生自身的症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对大学生进行深入的了解、分析,在教育过程中,结合“宅”一代的心理诉求,更新思想教育理念,以人为本,设计适应社会发展、符合大学生行为心理特征的教育模式。

2.更新思想政治教育载体,重构高校网络社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充分发挥网络的积极作用,建设健康向上的、学生喜爱的网络社区,利用线上线下群体的重合性和互动性,形成受众范围广、归属认同感强的网络归属感和认同感。同时,避免强制、生硬、教条地介入和重构大学生的网络生活,而要充分发挥大学生的自主性和自我教育能力,将思想教育、心理疏导、心理教育、自我管理等融入到高校网络社区中,利用新载体更具创新性地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下去。

3.优化校园文化环境,强化对大学生的教育与引导。要让大学生认清“宅”的含义。“宅”只是千万种生活方式中的一种,不要赋予其过多的含义,生活的最终意义还是处于现实之中,虚拟世界只是现实世界的拓展和补充。大学生活环境目前比较宽松,较少的课业负担和松散的宿舍管理,为大学生“宅一族”提供了充裕的时间保障。此外,再加上一部分专业课内容枯燥乏味,课余活动吸引力不强,着实难以引起大学生的兴趣。因此,大学生自主或被动地转而投向第二课堂――宿舍,“宅”在宿舍做些自己喜欢的、感兴趣的事情。大学校园是大学生学习、生活、成长的环境,也是大学生的现实环境。马克思说过: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良好的校风建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隐性力量。通过优化校园文化环境,引导大学生提高自身辨识力,端正三观,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最终成为有价值的人,对社会有用的人。

4.丰富大学生实践活动,引导从虚拟世界的“脱宅”行动。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相结合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社会实践活动可以构建社会化平台,拉近大学生与社会的距离,也可以减弱对社会的恐惧感、增强社会责任感。在各类实践活动中,增强大学生对组织、集体的热爱,培养他们的参与意识和集体意识,加深归属感和集体感,让其通过体验教育,深深体会到自己并不是独立的个体,而是集体的一份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一方面要保证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另一方面也要创新社会实践的形式,点燃大学生了解社会、认识社会的热情,引领他们从虚拟世界走出来,脱离“宅”这一标签,真正成为“社会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在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社会实践社团、校企合作等成功模式的基础上,探索出符合将大学生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相结合的社会实践活动,为“宅”一代构建社会化的平台。

参考文献:

[1]伞硕.现代青年“宅”现象透视及其社会因素分析[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1).

[2]郭秀荣,韦迎春,商金艳,等.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宅”现象解析[J].中国青年研究,2012,(5).

[3]于游.大学生“宅”现象调查研究――以东北师范大学为例[J].科教导刊,2011,(12).

[4]李谊.ACG文化背景下“御宅”一词的嬗变[J].日语学习与研究,2012,(1).

[5]程文.大学生“宅”现象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策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3.

[6]吴永满.高校学生网络媒介素养个案实证研究[J].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9,(2).

[7]杨晓慧.当代大学生生活方式问题及对策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6).

[8]汪靖,顾晓晨.“御宅族”现象――新一代媒介依存症[J].当代传播,2008,(5).

[9]周敏.新媒介环境中的“宅男宅女”现象探析[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9,(3).

[10]王云红,王树义.从交际角度看日本“御宅族”文化现象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9,(2).

[11]汪玮嘉.从“御宅族”一词看中日文化的差异[J].合肥学院学报,2011,(6).

篇9

在社会迅速发展及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数学教学面临着各种有待解决及突破的问题,教者们都在进行深思及探究各种应对措施和改进策略。然而对于学生群体来说,问题学生逐渐成为我们头痛的对象。针对这部分学生的成因及应对措施,笔者提出一些建议。

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认识的改变

由于社会迅速发展,经济成为我们生活的主线,所以部分家长和学生误认为学习没有多大前途,进而学生产生了消极思想,甚至个别家长只认为自己的孩子到学校后长身体就可以了。针对这一问题,家长应该提高认识,即使在经济占主流的前提下,孩子还是需要扎实的知识水平和较高的道德素质才能适应社会,才能有更多的机会去创造财富。

二、家庭因素的影响

在现代社会中,家庭的不和、离异、孤儿现象比较多。由于家庭中父母感情的不和、离婚的随意性、父母外出打工等使得学生产生孤独感和陌生感,在成长中产生思想孤僻、心理畏惧、自卑感增强等消极因素。针对这一现象,社会、学校和家庭都应该关注,使这方面影响达到最小,给学生健全、和谐的生活环境,用爱和温暖伴随他们的成长。

三、学校部分教育的不健全和部分教师教育方式的不当

在现代教育中,科目的增多和知识面的扩充,使得师生都比较忙,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素质教育还没有完善,存在部分教师教育方式不当和过激行为严重等问题。学校应该在这方面加大地方教育和校本教材的开设,同时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教育和培训,适应现代教育,进行良好的素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产生“阳光教育”。

四、学生早熟现象

现在学生早熟现象比较严重,对于某些问题,他们喜欢按照自己的想法和看法处理和考虑,并总觉得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觉得老师和家长跟不上时代,进而产生了矛盾,逆反心理比较强。这方面需要家长、老师、学生之间加强交流和沟通,使学生在“成人”中成长和提高认知,学会明辨是非。我们也要学会维护他们的自尊心。

五、信息网络的影响

现代社会生活中,网络必不可缺,给社会带来了很多的方便,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网络给现代青少年的危害也同时加大,使得部分学生走上了极端,个别学生也沉迷于网络,无心学习和交流。所以,在未成年期,学校和家庭都要加强教育,让学生健康上网,提高认识,学会辨别网络的利弊。同时,尽量不让学生携带手机,让学生在人群中交流着成长,在现实生活中找到自我,树立远大抱负和理想,健康成长。

以上只是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的几点认识和看法,当然现代社会中导致问题学生产生及增多的原因不仅是以上几个方面,对于教育者来说,需要解决和探索的问题还有很多。所以我们社会、家庭、学校都应该建立健全社会环境保障及提高学校教育者水平和素质,用家庭的爱和和谐来感染学生,用良好的教育来提高学生,用积极向上的社会环境影响学生。这样问题学生会逐渐减少,同时他们也会找到自己努力的方向,树立远大抱负,逐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最终实现他们的人生价值。

篇10

>> 微博传播的正向与偏向 纸的使用与魏晋南北朝文学传播偏向的转移 网络信息传播中的舆论偏向与社会治理路径 偏向的传播 网络舆论传播中群体极化的成因与对策 大众传播的偏向 浅谈微博的传播偏向 收视率的传播偏向 历史视野中的《传播的偏向》 试析新闻传媒传播偏向问题 信念偏向与操作风险 浅谈网络传播中的群体极化现象 情绪信息与注意偏向 新媒体时代媒介传播偏向的多元融合 微博的统合与偏向 话语的倾斜与态度的偏向 市场短期依旧偏向成长与题材 突发事件中谣言传播的群体极化现象 重大突发事件谣言传播中群体极化的社会危害及控制 多极化传播格局下的新媒体危机传播风险探讨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15〕董天策.新闻传播学论稿〔M〕.福建:福建人民出版,2004:126-127.

〔16〕人民网.浙江苍南城管与市民冲突遭围殴事件舆情分析〔EB/OL〕.(20140509)〔20151213〕..

〔17〕人民网.朱明则:武汉城管摆摊事件舆情分析〔EB/OL〕.(20130621)〔20151213〕..

〔18〕朱柳笛.城管委:干啥都说作秀,要我们怎么做〔N〕.新京报,20130619(A18).

篇11

[6]宋元林等 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导论 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2年7月

[7]《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09年7月

[8] 解读互联网沉溺症5大病症 科技日报

附录1下面十道题中,答一个“是”,得1分,“否”的不记分,最后得分5分以上(包括5分)为网络成瘾。

1.你是否对网络过于关注(如:下网后还想着它)?

2.你是否感觉控需要不断增加上网时间,才能感到满足?

3.你是否难以减少或制自己对网络的使用?

4.当你准备下线或停止使用网络时,你是否感到烦躁不安、无所适从?

5.你是否将上网做为摆脱烦恼和缓解不良情绪(如:紧张、抑郁、无助等)的方法?

6.你是否对佳人或朋友掩饰自己对网络的着迷程度?

7.你是否由于上网影响了自己的学业成绩或朋友关系?

篇12

目前,网络团购已逐渐步入了我们的生活,根据2011年6月DCCI《中国网络团购用户调查报告》显示,受调查的用户中,参加过团购的人达到61%,而在未参加过团购的用户中,有约8成的受调查者表示愿意尝试团购。中国这一巨大的市场正吸引着众多商家入驻。但同时,巨大的机会中也存在着“扭曲性复制”。网络团购带给广大消费者优惠价格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风险。

当前,网络团购快速发展的背后,不足与问题逐渐体现出来,学者们开始对团购陷阱进行分析。在《试述网络团购的法律关系》中,作者对团购网站的陷阱进行了较全面的概括:“克隆网站”陷阱、商品信息误导陷阱、服务陷阱、带附加条件、“团购量”陷阱。而《网络团购欺诈成因与应对》一文中也对消费者的羊群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指出消费者很容易被其他消费者的参与行动诱导并引发羊群行为。另外,网络团购倒计时的压力也会刺激消费者参与购买。

一、网络团购风险的现状

迈克尔・R・所罗门教授在《消费者行为》一书中提出了“可感知风险”理论,他将相关风险归纳为财务风险、功能风险、心理风险和维权风险四种类型。具体分析网络团购,也可以从这四方面分析。

1、财务风险

财务风险又称资金风险,是指因消费行为而造成的金钱损失或财政危机,即购买的产品或服务是否物有所值。造成资金损失的原因有商品因素、消费者自身的因素、隐性消费、二次消费等。

商品因素指团购网站的宣传信息失真,网站上标明的实际价格与显示价格不符。在小组调查中,有31.5%的消费者表示团购网站存在虚标原价的现状。

消费者本身存在非理性消费,在集群效应明显的网络平台上,消费者易跟风团购。同时,作为一种新型购物模式,团购以其低价和即时性吸引了大量中青年客户,消费者会由于好奇心反复浏览网站,增加购买行为。

另外,网络团购中也存在着隐性消费与二次消费,大大增加了消费者的开支。为了招揽人气,团购商户往往用超值折扣吸引消费者。据调查,在团购中,隐性消费的情况很常见。其中以理发护发、写真照相、旅游几类服务最为突出。根据小组调查,有26%的消费者表示遇到过隐性消费或强制推销的情况。

2、功能风险

第一,网站产品信息与实际不符。实物团购会遭遇所购产品与实际有偏差。如团购化妆品,往往打出的价格都是专柜价的1―7折不等,更甚至花上20元、30元就能买数百元的产品,而到用户手中却发现是化妆品的小样,即赠品或试用装。

第二,因团购数量太多导致服务打折。团购以数量取胜,没有足量的数量很难把价格降低。同时,由于大多参与团购的商家均为中小商家,团购的数量动辄上千,远远超过了其所能承受的客户数量,这必然导致服务水平下降,难以满足需求。

第三,商品信息识别不清。团购网站格局较为特殊,消费者不直接在网上搜索某一自己所需的产品,而是在团购页面上浏览团购产品或服务。面对更多的商品信息,消费者识别、处理信息的难度加大,易忽略产品功能上的缺陷。

3、心理风险

团购中存在着较多的“团购歧视”。在团购中餐饮项目占据了团购相当大的比例。但是,在从团购出现到逐渐兴起的这段时间中,餐饮团购的质量却每况愈下。根据小组调查,有67%的消费者表示团购时存在限制过多、后续操作繁琐(如服务需预定,对人数、时间、消费品种等存在多方限制)等问题。

另外,团购因其低廉的价格吸引了大量客户,但同时却存在仅仅因其低价而盲目购买的现象。部分消费者因此忽视了商品的功能与效用、商家信誉、售后服务等内容。一些并不适用的商品也常常被盲目买入,从而形成囤积效应。购买的商品不能发挥实际效用,大大降低了消费者的满意度。

4、维权风险

当团购出现问题后,由于投诉处理不力,消费者正常投诉又成了难题。部分网站为自然人注册,只留下QQ号码等极简单信息;规模较大的团购网站公布的多是总部的投诉热线,电话经常会出现无人接听或占线等情况;部分团购网站接到投诉后,处理过程冗长,导致投诉得不到及时解决。

同时,由于团购与商户之间的职责不明,很难在短时间内解决售后问题,导致双方互踢皮球的现象,进而损害到消费者权益。在小组调查过程中,有49%的受调查者表示其提出的维权要求得不到解决。

二、网络团购风险的成因

1、网站盲目跟风,过快发展

2008年11月,美国第一家团购网站――Groupon在美国上线,从此引发全球团购网市场井喷式发展,中国的团购网站也呈现迅猛之势。由于建立网站的成本很低,一些创业者也纷纷建网营销。由于网络团购需要与大量实体商家建立合作联系的特殊性,维护成本也大大超出预计,很多中小型团购网难以保证服务的质量,甚至以虚假信息欺诈消费者从中获利。

2、消费者缺乏理性,盲目消费

根据小组调查显示,有73%的消费者选择网络团购是由于其低廉的价格。很多消费者单纯追求低价消费,从而忽视商品的实际效用以及附加的条款。同时,在网络的集群效应下,消费者存在攀比心理易产生跟风消费的现像。在一些消费者团体中,甚至出现了“团奴”,对其而言,网络团购已经成为日常的生活习惯。

3、商家盲目跟进,低价揽客

网络团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商家的知名度和客流量,因而被一些商家作为一种重要的营销手段。但网络团购吸引消费者的是其低廉的价格,是以大量的消费为基础,从而降低边际成本的。很多商家在赶时髦的同时,不能正确估价店家自身的客容量,导致消费者集体消费之时不能保证服务质量,甚至为了获得更多利润,采取团购歧视策略或诱使消费者二次消费。

4、缺少法律保障,漏洞百出

在网络交易方面,我国目前已有《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行为管理暂行办法》等法律进行保障,但是对刚刚兴起的团购,还没有进行专门的立法。对于网络团购出现的纠纷,现今原则上是按照参与各方之间的协议,并结合《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等法律进行处理。另外,我国关于电子商务立法是在网络交易兴起之前订立的,存在针对性不足等问题。

三、网络团购风险防范的对策与建议

1、理性消费,适度消费

第一,消费者应注重商户商誉,货比三家。消费者应时刻保持理智和警惕性,对团购网站和商家的信誉进行理智的判断与分析,尽量选择信用度较高的网站,尽可能获取商品相关信息。

第二,消费者应减少非理性消费,购买适度。消费者应当理性对待团购,在追求更低的商品价格外,更应当注意的是团购商品的品质、物流配送速度、售后问题解决等问题。另外,在浏览网页时,应选购真正符合自己需求的商品,尽量避免因盲目跟风而造成的损失。

第三,消费者应当明确合同要求,保留维权证据。消费者在进行网络团购时要仔细阅读服务描述、消费规则、消费时限等要求,并予以确认和保留。特别要注意合同中存在的一些霸王条款与格式化条款,谨防消费陷阱。在自身利益受损时,应积极以投诉等方式保护自己的权利,同时应当保留好发票等证据,以更有力的维护自身权利。

2、网站尽责,诚实守信

第一,网站必须注重打造网站的诚信度、美誉度。作为一种先付款后消费的新型消费模式,团购的基础便是对交易对象的信任。从短期来看,非诚信经营可以获得较多的收益;但是长此以往,必会扼制网站自身的发展。

第二,慎重选择合作商家也是网站必须学会的课题。一次令顾客满意的团购不仅取决于团购网站的服务状况,还受到参与团购商家的影响。为了提高客户满意度,促进网站健康合理发展,网站必须慎重选择合作商。

第三,团购网站还应当注重售后服务的处理。售后服务不佳一直广受诟病,团购网站应积极采取策略解决这一问题,以提高客户满意度。

3、商家量力,注重质量

通过团购,商家可以有效提升商户知名度、树立品牌形象扩大影响力;获得更多消费群体,直接增加收益;依托网络平台进行线上与线下团购合作,在短时间内可以迅速提高产品的销售量;极大地增强本地销售竞争优势。

随着团购问题的日益显现,商家也因为诚信、歧视等问题广受诟病。为了使团购不产生反效应,商家应当更加注意服务质量。同时,商家也应当理性对待团购,尤其是中小商家,应当避免出现因团购人数过多导致服务水平下降的现象。

4、政府引导,规范市场

政府相关部门,要明确自己的角色和职能。对不规范的市场进行规范和引导,并制定相关法律法规,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对于网络团购市场来说,首先要制定入行规范和标准。从源头上提高入行门槛,这样,让符合资质标准和信誉良好的企业和商家进入,可以很大程度上确保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为此,政府要成立专门的信用认证机构,并制定行业规范和标准。其次,对于出现侵犯消费者权益的纠纷要依法及时解决。最后,政府相关部门还要发挥其监管职能,对出现的问题应及时加以解决,以确保网络团购市场良性发展。

四、总结

网络团购虽然带给消费者低廉的价格优惠,但其风险也在逐日显现。根据本文所述,在网络团购的过程中,消费者会面临财务风险、功能风险、心里风险以及维权风险,在一定程度上严重侵害了消费者的利益,阻碍了网络交易的健康发展。而这些风险的产生则原于网站、商家、消费者以及法律等多方面的因素。为了避免这些风险,消费者应当谨慎适度消费,商家也应量力而行,团购网站更是应当注重诚信,保证商品信息的真实完整。同时,政府也应及时制定法律法规,弥补因网络交易迅速发展而产生的漏洞。

【参考文献】

[1] 宁连举、张莹莹:网络团购消费者购买选择行为偏好及其实证研究――以餐饮类团购为例[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

[2] 秦永恒、万迪:网络团购欺诈成因分析与应对――基于消费者羊群行为视角[J].经济经纬,2011(5).

[3] 杨震:网络团购中消费者权益保护疏议[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7).

[4] 罗娜:国内电子商务之网络团购的现状及发展[J].现代商业,2011(24).

[5] 侯清麟、张晖勇:消费者网络团购行为分析[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

篇13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5-0306-02

一、“信息焦虑”概述

“信息焦虑”是由于大脑对过多的信息输入的一种承受力和适应性降低的表现。人体对外界信息的输入,需要大脑高级中枢去综合、分析和判断,对信息进行加工。如果在短时间内接受复杂的信息但是无法消化,超出机体承受力,它会造成两方面的不适:一是生理性的不适,包括头晕,焦躁,出汗甚至呕吐等;二是心理性的不适,比如抑郁、紧张、疲乏、思维迟钝、判断力下降等。1989年美国学者Wurman在《Information Anxiety》一书中首次提出“信息焦虑”的概念,他认为,信息焦虑是数据和知识之间的一个黑洞,在信息不能告知人们需要了解的东西时,它就会产生[1]。

今天,随着信息化技术的迅速普及,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普通民众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人人都可以上网,人人都可以在网上留下信息。一个人在网络上的信息可以在下一秒钟被成千上万个人浏览,信息传递的速度,深度和广度较之以往有了质的变化。与之相对应,每个人在网络中、搜寻信息时都面临着信息量过大,无法穷尽的困境,再加上现代社会激烈的竞争带来的压力,作为个体就很容易产生“信息焦虑”现象。

二、网络时代大学生“信息焦虑”的主要表现

大学生作为社会群体中活跃而富有朝气的群体,非常容易理解并掌握网络技术和应用,再加上大学生群体独特的特点,在他们中间产生“信息焦虑”现象也非常多,具体表现在:

1.学习。互联网的最大特点,就是改变了人们接受信息的单一方式,带来了接受和发送信息的自由选择。“在网络传播中,用户不仅可以在较大的、几乎接近于无限的范围内选择信息,还可以通过计算机操作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放大和重新组合,改变传播内容和传播方式。”[2] 网络上的学习资源是非常多的,从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经验,学结,可以说是应有尽有,这对大学生在课堂学习之余,拓宽知识面或者是增加知识点是非常有益的,但过于丰富的网络资源也给大学生学习带来了负面作用。“过量的信息也使有用的信息被淹没,从而找不到有用的信息,出现与信息荒漠化同样的效果,这就像黑格尔所说的,在绝对的光明中和在绝对的黑暗中一样,什么也看不见。”[3]

2.生活。今天的社会是一个多文化的社会,网络则利用它快捷方便的优势把这些多元化的观点迅速传播开来,打开任意一个综合性网站,雅虎、新浪、搜狐之类,你可以找到与现代生活相关的很多频道,比如房产、家具、服饰、美容等等。这些信息在扩大大学生知识面的同时,也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这些信息可能会增长大学生的攀比、虚荣心理,让一些世俗的观点过早进入大学生尚不成熟的心灵,导致他们的注意力不能集中,不能努力踏实的学习,而总是思考着如何致富,如何享受生活方面。而现实情况是这些事情对于绝大多数学生都很遥远,无法在短期内实现,过多浏览了这些方面的信息,只会导致学生的浮躁,不安定,产生求之而不得的情况。“久而久之,我们的注意力就只能凋动起‘无所用心’的感官去从事在网上的‘浏览’活动,一种仅仅是为了‘打发时间’的信息消费,而少自‘深度的阅读’和思想的创造。”[4]

3.择业。在择业过程中大学生的“信息焦虑”心理体现的更为明显。由于近年来毕业生处于供过于求的状况,大学毕业生就业竞争严峻。一些非重点高校和专科学校的毕业生就业压力更大。各种关于成功学、职业分析、人生规划之类的资料层出不穷,网络上关于这方面的信息则是数不胜数,而面对形形,似是而非却又有一定道理的观点,大学生往往不知如何选择。同时,很多单位开始在网络上招聘员工,网络信息互动的便利性使得大学生出现海投现象,然而过多的招聘信息又让大学生在投递面试中出现既怕错过每一个好机会,又没有那么多精力穷尽信息的情形,造成“信息焦虑”。

三、网络时代大学生产生“信息焦虑”的原因

1.客观原因。(1)信息时代的海量信息贮存及其传递便利性。信息技术的进步可以把一个图书馆的所有资料浓缩在一个光盘里面,而网络技术的发展让这些信息的传播成本变得非常的低廉,与以往任何时代相比,今天人们获取信息的便利性以及获取内容丰富程度,信息方式的多样性有了质的提高。巨量信息的获取乃至“信息焦虑”的产生对于社会个体都有了产生的可能性。(2)多元价值观。今天的中国社会仍处于转型时期,多元价值观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现实,且各种价值观在一定时期或一定范围之内自有其合理的地方。多元的价值观通过各种信息载体在网络上飞速传播,各种不同的价值观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大学生产生影响。“因特网的力量最终表现在它让整个世界像北美人一样去思考、去写”,这也是一种电子殖民主义。”[5] 多元价值观的存在让大学生面对外面的海量信息进行抉择判断时难以找到适合自己的标准,无法作出合适的选择,而面对海量信息如不能通过选择从而对大部分信息形成屏蔽是很容易形成“信息焦虑”的。(3)激烈的市场竞争给学生带来压力。我们生活在一个竞争激烈、压力无处不在。面对现代文明的高速发展,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现代大学生从心理和实践上都没有做好准备,加上近年来扩招和就业压力,不可避免地影响着学生在毕业前的心理,使得大四的学生出现情绪沮丧、学习无心、对即将步入的社会生活和个人前途产生迷茫、恐惧进而有可能做出过激行为[6]。他们必然想要搜寻信息寻找合适自己的发展路径,以求在竞争中获得优势。这种压力逼迫他们在海量信息面前不断搜索,分析和思考,过多的信息量会造成信息分析的困难,就有可能带来“信息焦虑”。

2.主观原因。(1)大学生好奇心强,对信息获取欲望强。好奇心强是大学生的鲜明个性特点。网络资源的丰富、内容的刺激更催化大学生喜新猎奇的心理,大学生处于精力旺盛、求知欲强、想象力丰富的人生最佳阶段,网络上丰富的信息资源是任何传统媒体所无法比拟的,对大学生而言,他们渴求了解世界,了解一切他们未知的知识。(2)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完全定型,容易产生动摇与迷惘。大学生正处于人生的转折点上,对未来的生活虽有向往和迎接挑战的兴奋,但在社会经验不足和对未来没有明确定位的情况下,没有他人的引导,反而更易产生迷茫的心理。大学阶段是一个人人格发展、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互联网上不但信息量多,而且传播速度很快,更新也十分频繁,大学生在感受网络快速生活节奏的同时,也很容易沉迷其中,影响学业和心理健康。(3)大学生心理尚不稳定,情绪起伏较大,面对压力容易产生焦虑。大学生从生理上看,正处于人生的青春期,这一时期人的神经系统还没有完全成熟,正处于一种较敏感、容易情绪波动的时期;而从心理因素看,当代大学生大部分成长于比较单纯的环境,人生阅历不丰富,没有受过太多挫折与打击,心理成熟度要低于更早踏入社会的同龄人。在双重因素影响下,面对信息超载而产生的压力(无论是生活、学习还是就业),他们就比较容易在思想上造成较大压力,而很多大学生心理调控能力又较弱,在这种情况下,就更加容易形成“信息焦虑”。

四、网络时代大学生“信息焦虑”对策研究

1.对大学生上网时间适当控制。学校有必要采取措施对大学生的上网时间进行一定控制,如宿舍网线控制好开放时间,对在外通宵上网的严惩。特别是对低年级大学生由于其自控力较弱更有必要在这方面从严要求,而对高年级学生则主要靠其自我管理,而对个别“信息焦虑”现象较为严重学生重点监护,通过与信息源的隔离来戒除网络焦虑的恶性循环。

2.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大学生要成为有效的信息处理者,需要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以合理的信息观指导信息生话,才能正确处理物质、意识与信息的联系和关系,才能发挥信息及信息技术合理合法的作用。”[7] 大学生面对海量信息,如果没有一套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进行指导予以选择,就有可能面对五花八门的信息无所适从。学校有必要在这方面做大量的工作,不仅仅是普通形式的大学生讲座、培训,更重要的是结合多种不同情形的“信息焦虑”情况来探讨大学生应有的人生观、价值观。这种与学生相贴近的探讨对于大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会更加积极。

3.加强大学生心理辅导工作。“信息焦虑”其实也是一种心理疾病,在情况严重时也会给大学生身心健康带来伤害,作为学校在这方面要加强管理工作,比如说设置相关的讲座帮助学生了解和应付这种现象;再如相关人员(辅导员、心理咨询人员)要加强相关知识的学习和实践,从而帮助大学生更好的应付“信息焦虑”。

参考文献:

[1]Wurman RS.Information Anxiety[M].New York:DOUBLEDAY,1989.

[2]刘景涛,丁永刚.大学生沉溺于网络交往的心理因素分析及引导对策[J].唐都学刊,2008,(5).

[3][德]黑格尔.精神现象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408.

[4]谭楚子.医治网络语境下“信息焦虑综合症”的一剂良药[J].图书馆,2008,(5).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