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1-19 15:13:13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生态环境的影响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673-890X(2016)13-044-03
退耕还林旨在以土地利用形式的转变实现农村经济及地区生态效益的发展。作为一项浩繁复杂的工程,退耕还林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它不仅联系着生态环境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还涉及到国家、地方和农民三方的利益需求。退耕还林的实施离不开政府及专家学者的科学评估、政府的资金投入、当地政企民三方面的配合,而其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也会遇到各种问题及挑战。自退耕还林工程提出到实践落实的几十年间,各级决策部门及社会持续关注其实际执行情况、生态经济投资的收效、后续产业的发展以及当中存在的问题,力求规范退耕还林的具体实施,保证其稳定健康发展。本文基于退耕还林工程的发展现状及目前取得的成果对退耕还林与县域生态、社会经济的相互影响做出一些探讨及建议。
1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的目的
改革开放之初,中国农村以“”成为中国农村改革的核心政策。其基本思路和做法是以土地分配的思路方法实现农户个体的土地经营,这一改革卓有成效地解决了传统农村经济发展落后缓慢的现状,满足了农民基本的温饱需求。虽然有效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但也同时带来了土地开发过度和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的不良后果[1]。我国国土幅员辽阔,不同气候地形区带的农业优势千差万别,土地及土壤状况各异,传统的耕地运作方式及农业生产模式不能满足新时代对经济生态协同发展的要求,也不利于土地及农村劳动力的科学长远发展[2]。退耕还林工程就是从保护和生态环境出发,将水土流失严重的耕地,沙化,盐碱化,石漠化严重的耕地以及粮食产量低而不稳的耕地,有计划,有步骤地停止耕种,因地制宜地造林种草,恢复植被。作为一项同时针对经济和生态发展的重要决策,退耕还林工程力求解决农村经济产业结构,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及新时代劳动力的转化问题,改善农村经济生活和环境状况,促进生态自然环境与人的可持续性发展。
2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对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影响
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来,在各地政府大力宣传及不断努力下,这一牵扯面极广、投资巨大、历时长久、参与民众众多的工程得到了全国各地政府及民众积极响应配合,也在不同层面取得了巨大的阶段性成果。地区生态环境质量有了明显提升,农村产业结构在此政策下得到了深入优化,农民生活水平及地方经济状况也有了不同程度地改善。
2.1生态环境影响
退耕还林工程具体实施过程中,地方优先安排陡坡耕地以及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严重等生态对不利于耕作的大坡度耕地、风沙及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区域优先安排整治,合理制定退耕还林还草。结果显示,整治区退耕地上所种植的林木成活率及整体保存率较高;增加了森林资源量;有效遏制了土地沙化、贫瘠化的趋势;村庄及周围地块的生态状况出现明显好转。国家环境监测公报数据显示,就处在长江上游的重庆地区而言,“十五”期间,三峡库区范围内的水土流失面积减少23.9%,长江相应区段输沙量从1999年的4.04亿t减少到2004年的1.29亿t,土壤侵蚀模数由从退耕还林实施前的5000t/(km2•a)降低到2000t/(km2•a),水土流失对面积10000km2水土流失区域进行了初步的治理。2006年重庆林业用地面积增加到409.87万hm2,相比“九五”规划末期增长了12%;森林面积达到263.67万hm2,同比增长了近40%[3]。而且工程区生态林木植被的土壤保持作用、水土涵养作用都得到明显提高;林草植被在发挥防洪防涝方面的效果更加明显;空气环境得到进一步净化,动植物生态系统得到一定程度的优化,生物多样性日渐增多,某些地区野生白鹭、野猪等种群数量出现大幅度增加。
2.2社会经济影响
2.2.1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及产品结构退耕还林合理有效地重组了农村的资金、人力和物力等重要生产要素,实现耕地向林业的转变,使农民的生产模式由过去粮食生产为主转向而今结合种植、养殖及各种农副产品等多种生产模式的良性产业结构发展,林果、香料、中草药等基地的建立也吸引了一批相关企业的参与,实现了农村经济的产业链条化和合作多元化,在提高了林果、畜牧产品供应的同时,有效带动了林牧产品加工、花卉培植、森林旅游等多种形式的相关产业。同时,农民在轮牧、圈养禽畜的过程中所进行的围栏封育、人工种草等活动有效地提高了草场的生产力,遏制了草地退化问题。2.2.2实现经济创收由于农民投资及劳动力分配的重组,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化,资源利用率显著提高,农民的收入总量及收入结构也产生了一定变化,传统的耕作形式收入单一,收入水平较低且浮动较小,严重限制了农民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后,农民在畜牧业、林业及其他相关农产品方面的收入增效显著,同时由于林木业产品市场广阔且市场价值具有一定的保障,农民的经济收益得到极大提升。农村生产模式的转变也吸引了更多人才投入到农村创业以寻求更多更好的发展机会,与此同时为农村的经济发展注入了先进的技术、管理及市场信息等资源和力量的支持,同时也实现了劳动力及人才的科学转移,这对于农村社会经济的长效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4]。农村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带动的相关产业的迅猛发展,以及农业与第二、三产业的联系,这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我国的经济市场的多样化完备化,加速了市场健康稳步发展。
3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虽然退耕还林的效果是显著的,然而为了保证退耕还林工程的后续工作能继续取得良好的成效,还需要政府对于退耕还林政策在不同区域、不同层面上分别对待,同时做好跟踪调查,及时监测实际成果,并从动态的角度对农村的发展状况及时作出合理规范的调整和指导。
3.1合理选择退耕还林、还草
受气候、地形、水土条件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在选择种林还是种草的问题上,需要政府组织相关林业专家因地制宜,针对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评估和指导,不能一概而论,违背自然法则[5]。如对于长江及其支流沿岸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区段不适宜种植某些对土壤水分要求苛刻的经济林木,同时出于经济收益的考虑,农民也对这类地段望而生畏,此时应首推生态林的种植。而在林木及其他经济药用植物的选择上也要对其经济价值、生态价值、物种价值及实用价刘小燕:退耕还林工程对生态环境及社会经济影响评价探讨值进行参考,做到有的放矢、物尽其用。
3.2提升农民发展能力,确保退耕还林深入持久
虽然退耕还林政策对农民提供一定的经济补偿,然而依然有大批农民由于不能很好地转变观念,不具备足够的能力参与到新的劳作方式及产业中去,导致了长远收入无法保障的问题。对此,政府应在技术上给予一定的支持,组织多种形式的培训和学习,并安排林业部门专家和技术人员定期对农民的生产进行科学的指导,让农民在特色养殖、林牧业深加工等形式上寻求到自己的发展模式,并在形式上不断创新,不断增强自身能力,已获得自己长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自勤.退耕还林工程对县域生态与社会经济影响评价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6.
[2]喻永红.退耕还林可持续性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4.
[3]刘占德.退耕还林对自然与社会影响的分析评价[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
在科技发展有了很大进步的今天,人类完全可以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先进的生产力改变自然环境,可以把沧海桑田的变化在很短的时间里演绎,现代都市的一个个快速崛起就是有力的证据。特别是我们中国,现在正在加速城市化的进程,景观设计这个行业也在飞速发展,一个个城市广场和中心公园也正在建立,作为设计师来说是时代赋予了我们这么好的机遇,但认真的思考一下也会发现设计师肩负着很大历史使命,景观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要求设计师自身要拥有丰富的知识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设计师设计出来的真正意义上的好作品应该是既拥有艺术上的形式美而又是生态的和可持续发展的设计,是不会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的设计。
1 景观设计的重要性
社会在不断的进步,人们也都越来越意识到人类的生活与我们周围的环境发生着密切的关系,我们人类是不能单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我们需要其它生物为我们提供资源,需要植物提供氧气粮食、水果、蔬菜、木材等,需要动物提供肉类等。我们在不断的向我们生存的这个环境获取各种资源,以满足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整个生态环境就像一个大的工厂,如果这个工厂的各个机能都保持完整,它就会自然有序的运转,这个自然的大工厂会为我们人类不断的生产我们赖与生存的氧气、生物资源、矿产资源,和水资源等。不过一旦这个工厂的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整个系统就会发生混乱,从而引起各个环节出现问题,如果不及时发现和处理就会使问题越来越严重。最终产生恶性循环,使我们人类生活的环境遭到破坏,严重还的会危及人类的生命安全,比如我们现在城市的扩建、农业用地的开垦、对森林的采伐,和房地产的无序开发等,都会大量砍伐绿色植物,而大量的绿色植物被砍伐就会影响整个森林的总面积,而森林又被誉为“地球之肺”、“大自然的总调度室”,对环境具有重大的调节功能。因人类毫无节制的破坏森林,使得森林面积大幅度减少。据绿色和平组织估计,100年来,全世界的原始森林有80%遭到破坏。另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最新报告显示,如果用陆地总面积来算,地球的森林覆盖率仅为26.6%。森林减少导致土壤流失、水灾频繁、全球变暖、物种消失等。一味向地球索取的人类,已将生存的地球推到了一个十分危险的境地。森林既然是大自然的总调度室,森林一旦遭到破坏,以森林为基础的生物链条也会遭到破坏,生物的多样性就会减少。
2 生态环境对景观设计的影响
生物多种性减少是指包括动植物和微生物的所有生物物种,由于生态环境的丧失,对资源的过份开发,环境污染和引进外来物种等原因,使这些物种不断消失的现象。据估计,地球上的物种约有3000万种。自1600年以来,已有724个物种灭绝,目前已有3956个物种濒临灭绝,3647个物种为濒危物种,7240个物种为稀有物种。多数专家认为,地球上生物的1/4可能在未来20-30年内处于灭绝的危险,1990-2020年内,全世界5%-15%的物种可能灭绝,也就是每天消失40-140个物种。生物多样性的存在对进化和保护生物圈的生命维持系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景观设计在很大程度上都直接在改变着我们身边的环境,而这种改变又因工程的大小而对环境进行不同程度的改造,景观设计师虽然不能完全以科学的眼光看待设计,但是设计师必须了解科学,了解生态,在景观设计中形式和视觉的美感固然重要,但是设计师也不能在景观设计中只讲究形式和视觉的美,也要考虑到这个设计方案会不会对环境和生态产生破坏,一个对生态对环境造成破坏的景观设计作品一定不是一个好的作品,这样的作品是有很大的缺陷的,是不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设计。
举个简单例子,如果设计师在进行景观设计的时候不考虑当地的地理和生态环境,为了追求形式和视觉的美而在北方地区的景观设计项目中,在植物配置的时候选用南方的常绿阔叶植物,这样的设计是不符合自然规律的,也是不科学的。首先,把南方的植物运往北方,需要很大的一笔交通费用,白白消耗社了会资源。再次,南方的植物在北方种植,由于气温和光照与南方有着太大的差异,南方的亚热带植物在温带地区生长,必然造成植物生长不良,特别是在冬天,北方的冰冻会把植物冻坏甚至冻死,树被冻死,其景观效果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最后,就算南方的植物能够在北方成活,但是这种植物也无法在北方繁衍生息,因为植物的繁殖是要靠昆虫传粉的,这种树本来生活在南方是有特有的昆虫帮它传受花粉的,但是到了北方就不一定还有这种昆虫了,如果那种昆虫不存在,那么这种树的花就无法正常受精,那么那种植物就也无法在北方繁衍,若干年后当以前种下的那批植物死后,这种植物也就在北方消失了,那里的景观和生态又会遭到破坏,这样就需重新设计,重新必然又会消耗很多的资源。景观设计师应该多运用乡土的植物,充分利用基址上原有的自然植被,或者建立一个框架,为自然再生过程提供条件,这也是景观设计生态性的一种体现。
在景观设计中综合的进行环境和生态分析,努力把我们人类生活的环境改造成美丽而又可持续发展的健康的居住环境,设计师的作用是把那些不美的环境,遭到破坏的和存在缺陷环境,运用设计的各种手法,把它们改造成既生态又美丽和能够更加适合人类和其他动植物生长和生活的环境。
景观设计是一门很强的学科,既是科学也是艺术。而艺术又属于价值情感领域,而人类的审美又是带有很强的功利性的,从艺术审美的角度来看生态景观的美学属性,我们发现生态的设计是符合人们审美的正价值的,人类对美的认识是深刻的,那些先进的对人类发展有推动作用的事物,那些能够给人类发展带来益处的事物,那些能让人类生活得更加健康的事物,那些能让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事物,它们体现出来的是一种正价值,能体现出正价值的事物是被人类认为是美的,那些科学的生态的设计,是可持续发展的设计,是能让人类生活得更加健康的设计,是适合人类向前不断发展的的设计,因此生态的设计是美的。真正意义上的好作品应该是既拥有艺术上的形式美而又是生态的和可持续发展的设计。
3 结语
生态景观规划是面向未来生态文明社会的人类住区,其内涵必将反映生态文明的思想,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它的思想内涵得到不断的发展、充实和丰富。 小城镇的生态环境是在人们活动的不断积累中形成的。在自然环境、民族文化和历史传统的基础上,它始终是在不断的被更新着的,不断的增添新的内容,取代和改造旧的东西。小城镇景观大致上是由自然因素、人工因素和社会因素构成的,其构成因素的多样性就决定了小城镇景观的特色。
参考文献:
[1]刘晓春 论农村旅游开发的资源凭借 2009(01) .
[2]陈南江 城乡生态基础设施建设,建设事业技术政策纲要 2009(10).
试验于2011年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宾川县和云龙县进行,供试土壤为砂壤土。宾川县地处云南省西部,金沙江南岸干热的河谷地带,属中亚热带冬干夏湿高原季风气候区,热量丰富,干旱少雨;试验地力角镇海拔1420m,土壤pH6.51,有机质20.69g•kg1,速效氮、磷、钾含量分别为136.05mg•kg1、100.71mg•kg1和18.40mg•kg1,土壤肥力中等偏上。云龙县地处云南西部,滇西澜沧江纵谷区,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秋季节降水丰富,雨热同期;试验地旧州镇海拔1400m,土壤pH6.40,有机质23.89g•kg1,速效氮、磷、钾含量分别为142.54mg•kg1、1080.89mg•kg1和19.18mg•kg1,土壤肥力中等偏上。供试烟草品种为“TN86”,前茬作物为蚕豆,供试肥料为硝铵、硫酸钾和烟草专用复合肥(N∶P2O5∶K2O=15∶15∶15)。宾川县和云龙县试验地的施氮量均是225kg•hm2。5月5日移栽,行株距为1.1m×0.55m。基肥在起垄前全部条施,追肥于移栽后25d、55d在烟株根部两侧穴施后中耕。烟田移栽后75d打顶,统一留叶数为每株25片,8月17日烟叶成熟,宾川县和云龙两地同时进行采收,半整株成熟砍收置于标准化晾房[14]内晾制。
1.2试验处理与取样
烟株成熟前在宾川县选择80株健壮整齐的烟株,收获后取40株挂在宾川县本地标准晾房晾制,另取40株于砍收当日(2011年8月17日)运至云龙县标准晾房晾制;烟株成熟前在云龙县选择80株健壮整齐的烟株,收获后取40株挂在云龙县本地标准晾房晾制,另取40株于砍收当日(2011年8月17日)运至宾川县标准晾房晾制。成熟采收的白肋烟置于晾房内,自然条件下,空气流动带走烟株水分,晾制60d后取样,取上部叶(20、21、22叶位)1.5kg待测定。为了使样品具有更广泛的代表性,采用半叶取样法,样品烟叶中取半片烟叶,烟叶在60℃下烘干后,用碾子磨碎后过60目筛子,测定烟叶中的常规化学成分和中性致香物质含量。
1.3气象数据采集
采用奥作生态仪器公司生产的HOBOU23系列数据采集器,记录白肋烟晾制期间晾房内的温度和湿度,设置每小时记载一次。白肋烟成熟砍收置于晾房内,自动温湿度仪开始记录,直到烟叶晾制结束后终止记录,通过HOBOwarePro软件下载读取温度和湿度的数据。
1.4单料烟感官质量评吸
将半叶取样的4个处理烟叶外观质量评定后的片烟进行切丝卷制单料烟,卷烟感官评吸鉴定聘请新郑卷烟厂和河南农业大学评吸专家进行,分别按香气量、香气质、浓度、劲头、刺激性、杂气、余味等7项指标进行打分,每项满分10分,燃烧性5分,总分75分,各评委分别打分,然后取平均数。
1.5香气物质含量的测定
香气物质测定的前处理采用“水蒸气蒸馏二氯甲烷溶剂萃取”法[15]。在500mL圆底烧瓶中加入10.0g烟样、1.0g柠檬酸、500L内标(302g•mL1硝基苯)、350mL蒸馏水。安装同步蒸馏萃取装置,从冷凝管上方加入40mL二氯甲烷于250mL烧瓶中,待开始沸腾时进行同时蒸馏萃取,装置中出现分层时开始计时。2.5h后,收集250mL烧瓶中的有机相,加入10g左右无水硫酸钠摇匀至溶液澄清,转移有机相到鸡心瓶,水浴浓缩有机相至lmL左右。所得分析样品以GC/MS鉴定结果和NIST库检索定性。采用美国HP5890II-5972气质连用仪对烟叶样品进行定性分析。色谱柱为HP-5[60m×0.25mm(i•d)×0.25m(d.f.)];载气(He)的流速为0.8mL•min1;进样口温度为250℃,传输线温度为280℃,离子源温度为177℃;升温程序为在50℃停留5min,以5℃•min1的升温速度升至120℃,停留5min,再以5℃•min1的升温速度升至180℃,停留5min,然后以6℃•min1的升温速度升至250℃,停留15min;分流比为1︰15,进样量为2L,电离能为70eV;电离方式为EI;质量数范围为50~500Da。采用NIST02谱库检索定性。假定相对校正因子为1,采用内标法定量。
1.6质体色素测定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质体色素[15],略作修改。样品前处理:干烟叶磨碎后过100目筛,准确称取样品2.50g,置于50mL三角瓶中,加入30mL丙酮,超声波萃取lh,在20℃下静置1h,取10mL至离心管,加入0.10g醋酸铅,10000r•min1和4℃下离心10min,用0.45μm针头过滤器过滤进样,每个样品平行测定3次,取平均值。整个处理过程在避光条件下进行。液相色谱条件:色谱柱为SunfireC18反相色谱柱(3.9mmi.d×150mm,5μm)。流动相:A,甲醇︰异丙醇=1︰1(体积比);B,超纯水(R>18M)。流速:0.5mL•min1。梯度洗脱:0~10min(90%A+10%B)、10~27min(100%A)、27~30rain(90%A+10%B),平衡5min后自动进下一样。进样量10L,柱温25℃。各组分在最大波长下提取色谱图计算峰面积定量,各组分校正曲线R2>0.99。甲醇、异丙醇为J.T.Baker公司(美国)生产的色谱纯试剂;叶绿素a、叶绿素b、叶黄素、紫黄质、新黄质和β-胡萝卜素等标准物由WAKO公司生产,纯度>95%。
1.7常规化学成分的测定
烟叶晾制结束时,上部叶测定的常规化学成分:总糖、烟碱、总氮,其中采用消化法测定总氮[9],采用比色法测定总糖和烟碱[9],采用气相色谱法对烟碱含量进行分析。气相色谱仪为Agilent6890,检测仪为FID,具体操作和参数设定按照Burton等[15]的方法进行。1.8统计方法采用SAS(statisticalanalysissystem)v6.12软件进行相关数据的统计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生态环境下白肋烟晾制期间温、湿度差异及对晾制进程的影响
2.1.1白肋烟晾制期间晾房内的温度、湿度差异云南省宾川县和云龙县均处于滇西地区,宾川县地处金沙江南岸干热的河谷地带,云龙县地处滇西澜沧江纵谷区。由于地势地貌影响,两地的气候特征差异较大,云龙自然降雨偏多,空气相对湿度较高,而宾川自然降雨量较少,空气相对湿度较低。采用温湿度自动记录仪对宾川县和云龙县的标准化晾房内温度、湿度进行连续测定,结果表明,云龙县晾房空气相对湿度显著高于宾川县晾房(图1),整个白肋烟晾制期间,云龙县空气相对湿度比宾川县高出4.42%~16.54%,以晾制后第4~6周两地晾房内的相对湿度差最大。白肋烟晾制期间两地的晾房内空气温度差异相对较小,无显著差异,且变化趋势较为一致(图1)。
2.1.2不同生态环境对白肋烟晾制进程及不同时期温度、湿度的影响宾川县晾房烟叶整个晾制过程为46d,而云龙县晾房烟叶晾制持续55d,其中烟叶的凋萎期、变黄期、褐变期和干筋期分别比宾川县晾制的烟叶多1d、2d、3d和3d。4个时期云龙县晾房的空气相对湿度分别比宾川县晾房高10.49、4.73、13.23和13.88个百分点,分别增加13.90%、6.65%、18.85%、21.05%,而相应的温度差异较小,两地空气湿度差异是造成烟叶晾制进程不同的主要因素(表1)。
2.2不同生态环境下白肋烟晾制后的外观质量和物理特性
不同生态环境下生长的烟叶分别在不同环境中晾制,上部烟叶的外观质量存在明显差异。烟叶产地不同,同一晾制环境下外观基本相同,在空气相对湿度较大的云龙县晾制出的烟叶颜色较深、身份较适中、油分较多、烟叶颜色分布均匀,而在相对湿度偏低的宾川县晾制出的烟叶颜色稍淡、叶片身份适中、烟叶颜色分布不均、油份稍少、结构较为紧密。烟叶外观的差异与晾房内湿度差异密切相关,烟叶在云龙县晾制期间,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高,烟叶内自由水随之增多,烟叶晾制时间长,大分子物质降解程度高,烟叶内物质转化充分,烟叶身份稍薄较适中;在空气中相对湿度低的宾川县晾制的烟叶,烟叶的褐变时间短,烟叶内的物质降解和转化不充分,烟叶颜色稍浅,身份适中(表2)。不同生态环境下烟叶的叶面积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F=1146.0026**),表现为同一晾制环境下,宾川县生产的烟叶叶面积极显著大于云龙县生产的烟叶。不同生态环境下烟叶的烟叶厚度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F=2281.4596**),表现为同一产地烟叶,在宾川县晾制的烟叶厚度极显著高于在云龙晾制的烟叶。烟叶的叶面积与烟叶厚度呈负相关关系。白肋烟的烟叶物理特性与生长环境、调制环境相关。两组烟叶的单叶重和含梗率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F=1146.0026**,193.9045**)。同一产地,烟叶的单叶重均表现为在云龙县晾制的烟叶小于在宾川县晾制的烟叶,烟叶的含梗率均表现为在云龙县晾制的烟叶大于在宾川县晾制的烟叶。同一产地烟叶表现为云龙县晾制的烟叶含梗率较高、单叶重较小。
2.3不同生态环境下白肋烟晾制后的质体色素含量
质体色素存在于烟叶植物细胞器的质体中,包括绿色素(叶绿素a、叶绿素b)和黄色素(叶黄素、新黄质、紫黄质和β-胡萝卜素)。叶绿素是烟叶成熟和调制过程中变化最剧烈的标志性物质,包括叶绿素a、叶绿素b、脱镁叶绿素等[16]。烟叶调制过程中,类胡萝卜素和叶绿素都降解,叶绿素剧烈减少,但类胡萝卜素的降解速度缓慢,在调制中期叶绿素大量减少后类胡萝卜素呈现出黄色。调制结束,黄色素也因分解而大量减少。在晾制过程中,白肋烟色素的含量减少可以从视觉上明显观察到[17]。质体色素是烟叶中的一类重要香气前体物,在烟叶成熟、调制、醇化和燃烧过程中可降解形成多种体现烟草特征香味的物质[1819]。叶黄素在9~10位发生双键断裂,氧化降解后形成烟草别重要的香味物质——巨豆三烯酮;叶黄素在6~7位发生碳链断裂,可以形成重要的香味成分——氧化异佛尔酮;叶黄素在21~22位发生断裂,氧化降解后形成β-大马酮。β-大马酮具有玫瑰特征香气,能使烟气香气质量明显提高[16]。质体色素降解产物酸、醛、酮、醚类等都是次生代谢产物,它们的积累转化受环境因子的影响极大[20]。对晾制后烟叶的质体色素(绿色素和黄色素)含量进行测定,试验结果表明(表4),对宾川县和云龙县生产的烟叶:(1)宾川县晾制的烟叶β-胡萝卜素比云龙县晾制的分别高6.06%、14.45%;(2)云龙县晾制的烟叶新黄质比宾川县晾制烟叶分别高出55.56%、67.47%;(3)云龙县晾制的烟叶叶黄素比宾川县晾制烟叶分别高出89.74%、27.54%;(4)云龙县晾制的烟叶紫黄质比宾川县晾制烟叶分别高出19.78%、205.26%;(5)云龙县晾制的烟叶叶绿素a比宾川县晾制烟叶分别高出50.49%、8.97%;(6)云龙县晾制的烟叶叶绿素b比宾川县晾制烟叶分别高出177.22%、9.76%;(7)云龙县晾制的烟叶叶绿素总量比宾川县晾制烟叶分别高出54.29%、9.00%。同一产地烟叶不同地点晾制,烟叶中质体色素含量的差异表现为宾川县生产的烟叶大于云龙县生产的烟叶。云龙县生产的烟叶,在云龙县晾制紫黄质含量极显著高于在宾川县晾制,这可能与云龙县低湿的调制环境和底物反应浓度相关;宾川县生产、云龙县晾制的烟叶中叶绿素含量极显著高于宾川县晾制的烟叶,这可能与宾川县的高温低湿晾制条件促进了叶绿素降解。同一产地烟叶,类胡萝卜素/叶绿素的比值表现为宾川县晾制的烟叶大于云龙县晾制烟叶,反映出云龙县晾制的烟叶中类胡萝卜素降解彻底,宾川县晾制的烟叶类胡萝卜素降解不充分。
2.4不同生态环境下白肋烟晾制后的中性香气成分含量
上部烟叶中的中性香气成分存在差异:宾川县生产的烟叶中芳香族氨基酸降解产物、美拉德反应产物、西柏烷类降解产物、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叶绿素降解产物和中性香气成分的总量均表现云龙县晾制的烟叶比在宾川县晾制的烟叶极显著高,分别提高77.81%、83.688%、56.91%、47.62%、45.23%、47.31%;云龙县生产的烟叶中美拉德反应产物、西柏烷类降解产物、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叶绿素降解产物和中性香气成分的总量均表现为云龙县晾制的烟叶比宾川县晾制的烟叶极显著高,分别提高48.00%、42.34%、18.17%、19.16%、20.37%。同一晾制环境,烟叶中性香气成分含量表现为宾川县生产的烟叶大于云龙县生产的烟叶,这可能与宾川和云龙两地生长的烟叶的大田干物质积累量相关;同一产地烟叶的中性香气成分含量表现为云龙县晾制的烟叶大于宾川县晾制的烟叶,这可能与烟叶物质降解和环境温湿度密切相关。同一产地烟叶在湿度偏高的云龙县晾制的烟叶中叶绿素降解产物、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类西柏烷类降解产物、糖类降解产物、苯丙氨酸降解产物含量比湿度偏低的宾川县晾制的烟叶含量高。云龙县湿度大,烟叶晾制期间失水速度缓慢,香气前体物质降解转化充分,故香气含量高;宾川县湿度小,烟叶晾制期间失水快,物质转化不充分,故香气含量偏低。
2.5不同生态环境下白肋烟晾制后的主要化学成分
将两组白肋烟置于两种晾制环境内调制,烟叶内的总氮、烟碱和总糖的含量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同一产地烟叶,烟碱和总糖含量表现为在宾川县晾制的烟叶中烟碱和总糖含量极显著高于在云龙县晾制的烟叶;而总氮含量均表现为在云龙县晾制的烟叶极显著高于宾川县晾制的烟叶。不同的晾制环境下烟叶内的化学成分产生显著差异,湿度大的环境(云龙县)晾制出的烟叶总氮含量高,但其烟叶的烟碱和总糖含量显著低于低湿环境(宾川县)晾制的烟叶,这与晾制环境的湿度对烟叶内物质降解此消彼长相关,这方面的环境因素对烟叶内物质降解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表6)。
2.6不同生态环境下白肋烟晾制后卷制的单料烟感官质量鉴定
将不同晾制环境中晾制的烟叶卷制单料烟进行感官评析,分别按香气(包括香气量、香气质和杂气,每项各10分)、吸味(浓度、劲头、刺激性和余味,每项各10分)和燃烧性(5分)进行打分,所得结果如表7所示。结果表明,在云龙晾制上部烟叶的香气量、香气质、浓度、刺激性、余味和燃烧性均比宾川晾制的烟叶得分高,表明云龙晾制的烟叶香气量多、香气质纯净、香气浓度大、杂气少、余味干净。同一产地烟叶,云龙晾制的烟叶单料烟评吸综合得分均比宾川晾制的高(宾川产地的烟叶高1.9分,云龙产地的烟叶高1.7分);同一晾制环境,宾川生产的上部叶单料烟评吸综合得分均比云龙生产的高(宾川晾制的烟叶高0.3分,云龙晾制的烟叶高0.5分)。在湿度大的环境(云龙)晾制烟叶有利于烟叶感官质量提高,主要表现为香气量充足、香气质好(表7)。
关键词:
原生态环境;农产品;探讨
1前言
近些年来,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在各个产业中的基础地位也越来越明确的凸显出来,作为我国一个重要的生产部门,农业不但给国民提供生产生活所必须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同时,也为其他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支撑,可以说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然而当前随着人口的快速发展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和资源需求,人类在不断的向自然去索取,作为一种利用土地和其他自然资源进行生产的活动,农业对整个生产过程中所涉及的土壤、水体、大气等都提出了更多的资源承载要求。为了获得更多的粮食,人们不断的在开垦土地,增加粮食产量,完全忽视了我们所身处的生态环境,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和重视,作为农业生存之本的农业生态环境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这是保持生态环境的关键,同时也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2当前影响农业生态环境的主要因素分析
在地球的自然生态循环过程当中,生物和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都是一种自我调节,并最终能够达到平衡的状态,每一种生物都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共同生活在生物链当中,然而,人类的出现却让这种调节功能慢慢的减弱甚至在逐渐的消失,人类开始为自我的利益对自然横加干预,并成为主宰自然的优势物种,在自鸣得意的同时,对生态环境的伤害也越来越严重。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第一,化学农药和化肥的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是现代农业的产物,具有“高投入、高产出、高能耗、高污染”的特点,化肥和农药的大面积使用能够迅速提高土壤的利用率和农作物的产出率,但是同时也导致了土壤沙漠化问题突出,水土流失严重,耕地盐碱化等问题,同时,化肥的长期食用也使得土壤开始板结,间隙变小,有机质下降,土壤肥力减弱,这无异于杀鸡取卵,自断生路;第二,灌溉水体污染严重。水是农业的命脉,水质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到水的安全性,影响到农作物的质量,当前,由于农药化肥的使用,以及地球环境的整体性污染,农业用水整体情况并不乐观,近年来,经常性有新闻报道由于农业灌溉用水收到污染而导致农产品品质下降甚至有毒,从而对国民的健康造成影响;第三,大气污染变得严重。近年来,大气气候环境问题变得越来越紧迫,煤炭的燃烧、汽车尾气的排放、秸秆的燃烧等等都使得大气当中的氮氧化物和硫化物的含量在增加,温室气体的排放也在增加,这就使得对农作物生长有着严重影响的酸雨频发,这不但严重的影响了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同时也导致了土壤的酸化;最后,机械化大生产的普及。现在中国的很多地区都在推行机械化大生产,农业机械的普及率非常高,这从某种程度上提高了农业耕作效率,减轻了农民的重担,但同时由于机械对土壤的反复碾压造成了土壤板结,同时动力机械废气的排放也对环境造成了不利影响。
3恢复农业原生态环境,生态优质农产品
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依赖于良好的生态环境,要使得农业能够得到可持续发展,恢复当前已经收到严重损害的农业生态环境是必要的步骤,良好的生态环境——草原、森林、湖泊、耕地等对于净化空气、防止水土流失、生产出具有优良品质的农产品具有积极作用。
3.1发挥国家机器的作用,统筹原生态环境的恢复,生产优质农产品国家是环境保护的主要责任承担着,要恢复原生态环境,首先就要在国家层面上树立保护与恢复原生态环境的意识,通过立法和各种政策法规的制定,来确立保护与恢复原生态环境的优先地位,同时加大对于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宣传,引起人们对于关系的粮食安全和粮食安全和公众健康问题的农业环境问题的关系的重视,并监督公众实施,发挥群众的力量,群策群力,共同恢复原生态环境,这样才能生产出优质健康的农产品。
3.2改变生产方式,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循环发展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报告认为,环境恶化是由于经济发展的模式不当造成的,可以通过选择恰当的经济发展模式,在实现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通过对现有农业技术的改善和对新的农业技术的研发,在农业产出不减少的条件下,减少农业投入品的量,同时加强对于废弃物的再利用,发展循环农业。
3.3加强水体治理,恢复青山绿水集中对已经遭受污染的水体进行综合治理,同时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对于违规排放进行处罚,保证农业灌溉用水的安全洁净。农业与自然有着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农业原生态环境从根本上影响着农业产品的优质和安全,面对当前农业环境被严重破坏,农业生态局面日益紧张的情况,恢复原生态环境,发展可持续农业已经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一种必然。通过发展这种现代的良性高效循环农业,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提高资源转化率,强调通过生态措施,实现农业生产和资源、环境之间的协调互补,共同发展,这是一种符合生产力发展要求和农业生态发展规律的发展模式。本文就当前影响农业生态环境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同时以“恢复原生态环境,生产优质农产品”为视角,提出一系列能够恢复生态环境的措施,希望可以促进我国生态环境与农业共同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对我国的农业经济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作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参考文献
[1]张晓辛,傅锡敏.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限制与对策研究[J].农业环境与发展,2006(,6):34-37.
中图分类号:S16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1233007
r作物是农业生产的主要针对对象,且目前露天作业仍然是最主要的农业生产模式,因而与其他产业相比农业更容易受到自然环境、气象因子等的影响,一旦农业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将对农业生产造成严重的影响,区域内的农民容易遭受巨大的经济损失。
1 农业生态环境建设与气象因子的关系分析
1.1 生态环境建设有利于气象系统减灾
在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之下,农业生产更易遭受到气象灾害的影响,农业气象在防范农业气象灾害以及生物入侵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推动了我国农作物出口贸易,同时对于动植物检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我国传统的农业部门只能对农作物的病虫害进行防治,而土壤、气象等方面的灾害却无法处理,而全面的农作物医疗系统就需要农业气象研究的支持。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可以减轻当前的农业气象灾害,促进农业生产发展。
1.2 农业气象对农业生态系统效应的作用
农业生态系统作为一种人工的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不同其损害将直接导致生态系统对人类的服务功能的下降,同时损害人类的利益。正确认识农业生态系统的效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控制农业污染以及农业生态多样性的减少。农业气象对于农业生态系统既有正面效应也有负面效应,一方面森林等有利于气候的稳定同时有利于减少沙尘暴等自然灾害,但农药、化肥等的使用又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为了充分发挥农业气象对农业生态建设的促进作用目前农业气象部门已经在调整服务结构,积极参与农业生态环境建设。
2 农业生态建设与气象系统的协调发展
2.1 区域生态气象观测站的建立
地方政府根据当地气候环境、农作物种植类型以及农业生产结构的特点要对于当前的农业气象观测站设置情况进行改进,扩大农业气象监测的覆盖范围,同时根据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的实际需求对于观测项目和服务内容进行创新调整,从而充分发挥农业气象系统建设对于农业生产以及农业生态建设的促进作用。在原始森林植被覆盖率较高的地区建立林业生态气象站,在工业区与农业区的交界的地方设置农业生态环境监测站等,气象站的监测指标要与区域的生态环境特点以及监测需求相适应,同时气象观测站与环保检测的内容和指标要避免重复,不同地区的生态气象观测站要加强联系,通过资源的共享推动农业生态建设的发展。
2.2 气象部门要注重新课题的研究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目前人们对于农业产品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开始追求无公害无污染的绿色农产品,因而各地要加强农业生态建设,促进绿色农业生产基地的建设。绿色农业生产使得农业气象也加入了一些新的课题,包括农作物检疫、农业生产培训、农业科技推广等等。例如马铃薯是我国北方地区重要的农产品之一,马铃薯在种植过程中会受到多种病害的影响,包括PSTV、PX、晚疫病等,但是由于种植地区的气候差异马铃薯的发病时间以及病害严重程度都会有所差别。一般来说南方地区的马铃薯发病时间较多集中在发育阶段,严重影响马铃薯的产量,而北方地区发病时间大多在成熟期且发病率低。气象部门对于农业生产中的新课题要加强研究,促进现代化农业生产的发展。
2.3 加强农业生态以及农业气象专业人才的培养
人才的缺乏严重阻碍了我国的农业气象系统以及农业生态建设的发展,农业气象参与生态建设要求相关人才同时具备农学、生态学以及气象学等多方面的专业知识,但是在目前我国的人才培养模式之下很难培养出这种复合型的人才,相关院校应当通过专业结构以及课程设置的改革加强该方面专业人才的培养促进农业气象与农业生态建设的相结合,与此同时在职的农业气象工作人员要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体系,善于学习先进的农业生态气象理念来推动自身研究的进展,为所在地区的农业生态环境建设作出贡献。
2.4 加强农业生态建设的气象研究
气象作为农业生产的影响因子中最为活跃多变的,通过加强农业生态建设针对性的气象研究有利于农业疑难问题,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同时生态环境建设的质量又会对农业气象产生反作用。
中图分类号:P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35-0093-02
我国建筑工程的发展,促进了电力工程和水利工程等的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我国实现了对水利的大规模开发和利用,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开始实施水利工程的建设工作。水利工程的开发和利用,虽然提高了社会和经济效益,在一定的程度上,符合了人民群众的一些要求,但是,同时也对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危害,不利于我国可持续战略发展的实施。
1 水利工程建设中需要遵循的保护生态环境的原则
1.1 结合生态环境进行水利工程建设
在水利工程的建设施工过程中,应该遵循水利工程和生态环境相结合的原则。树立人与自然可以和谐共处的原则,对人类、自然和工程之间的关系,进行正确的分析、研究和处理,把水利工程施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降到最小,保证经济和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才能实现双赢的局面。水利工程的施工建设以科学发展观作为基本的思想,结合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效益的共同发展,遵循生态环境和工程建设结合的原则,实现单一的施工管理到生态环境、施工和安全生产的全面管理,才能在水利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实现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1.2 实现施工中资源的综合利用
施工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循环再生,主要是针对施工过程中应用的生产材料。在水利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可再生循环的施工材料,根据循环再生的原则,对施工的垃圾进行及时的处理,实现变废为宝的效果,达到保护生态环境和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例如,在水利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利用弃渣进行沟地填充,减少了水利工程造价的生产成本,而且保护了生态环境,增加了生态效益。
1.3 形成施工和环境的互补
水利工程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可以进行互补,形成平等的相互关系。例如,在水利工程建设施工中,对土地资源的利用,在工程的基础施工过程中,会挖出大量的废渣,如果不进行利用,就会占用土地资源。工程在运行和生产的过程中,也需要占用一定的土地,进行生活场所建设。如果对这两种现象,进行单独考虑,就会严重地浪费土地资源;如果进行两者之间的综合考虑,可以形成土地资源的共生利用系统,不仅能够减少土地资源的浪费,还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减少劳动力的使用率。
1.4 保证主体空间利用的合理性
主体空间的利用,主要是指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总体布置的施工区域空间组织出现了问题。保证主体空间的合理利用,需要对施工区域中相关的土地进行统筹规划,有效地控制水流,把对生态环境的干扰降到最小化,实现水利工程建设的全面规划,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技术,才能实现水利工程建设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2 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
2.1 水文环境的影响
水利工程的建设,是结合实际的水利需要,对原有的天然河流结构和水文特征作出改变,进行施工的过程。在天然河流的基础上,建设水利工程,会对水文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例如,在河流上建立堤坝,导致了上游水流速度的缓慢,减弱了水体的自动净化能力;增大水库的容量,会对水温结构造成影响,水体密度、微生物、溶解氧和水生生物都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增加了下游河道的污染范围,致使鱼类的生存和繁殖条件发生变化;在水库中蓄入水之后,会导致水库周围地区的地下水位异常上升,改变土壤的环境等。
2.2 土地利用的影响
水利工程的施工,不仅会对水文环境造成影响,对土地资源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在水利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工程本身会占用一定的土地,而且在施工的时候,会产生一些废渣和临时的水利设施,需要占用一定的土地资源,这些现象,会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如果对土地的开挖和堆弃不能进行及时处理,就会较大程度地搅动山坡和表土,也会破坏周围的植被,导致水土流失,发生河道堵塞的现象。
2.3 生活垃圾的影响
在水利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垃圾,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例如,在施工期间,会产生一些废弃的砂石料等固体材料,容易对土壤造成污染;土石、石灰、粉粒、水泥和粉煤灰等一些建筑材料产生的悬浮物,会受到地表水的冲刷而流失,沉积在土地中或者流入河道,污染土地和河水。
2.4 生态平衡的破坏
水利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造成的另一种生态环境污染,就是破坏了生态平衡。主要是水利工程的建设,会破坏水生物的生存环境,造成一些珍稀物种的灭绝现象,打破了原有的生态平衡,破坏了生态中的食物链,严重的情况下,还会产生瘟疫等灾害。
3 避免影响的措施
3.1 强化生态环境的承载力
降低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可以强化生态环境的承载力,做好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在建设水利工程的过程中,对河流的结构和水文特征进行改变的时候,需要保证河流自身的需水量,这是保护生态环境的基本条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正在逐渐提高。在进行水利建设施工的时候,需要进行移民和耕地补偿。但是近些年来,移民和耕地补偿的费用越来越高,所以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可以因地制宜地进行,结合水库的环境承载力,选择合适的开发目标进行。例如,在较窄的河谷内,上游河道的坡度较大,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可以修建高坝大库,降低中下游的淹没损失。
3.2 在不同的施工阶段,做好生态环境保护
水利工程的生态环境保护,可以在不同的施工阶段进行。签订合同的时候,要明确施工现场污染物扩散和环境污染处理的责任,制定妥善的解决方案,限制污染的标准,严格执行。在水利工程的施工管理中,应该建立环保监测组织,对施工过程中的大气、水质、噪声和土地进行测定,实现不同施工阶段的监测结果对比。在施工的后期工作中,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主要体现在及时恢复被破坏的植被景观,避免用地范围内的耕地碾压,及时恢复耕田和植被等,全面地实现工程的绿化规划,才能保护生态环境的平衡。
3.3 加大管理力度
在水利工程的建设施工过程中,应该加大对生态环境保护的管理力度,按照我国相关的环保、水利、土地和林业等法律法规,进行相互的协调和发展,密切的联系,共同合作地完成生态环境保护。例如,在施工过程中,加强对毁林占地、噪音污染、水质污染、水土流失和大气污染等生态环境的实时监督和检查,严厉的处罚超出环境保护标准或者影响环境保护的行为,及时地对可能会产生环境污染的制度或者行为进行调整和改进,制定有效的措施,合理地解决问题,才能实现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4 结语
水利工程的建设施工,在多方面都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从水利工程对水质、土地的影响,造成的生活垃圾和生态平衡的破坏等现象,可以看出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必然存在的。在提高水利工程的经济效益的时候,还要重视发挥水利工程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妥善解决人、工程和自然之间的关系,促进水利工程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才能在水利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做好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实现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钱新月,单桂芳.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探
讨[J].科技视界,2012,35(13):202-203.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升,对于电能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水电能源作为我国能源的一部分,加之水电能源的清洁、技术成熟已经成为了我国主要发展的能源类型[1]。据2015年世界可再生能源发展状况研究报告得知,2014年全年的电力生产中可再生能源占据了能源份额的22.5%,其中水电能源的贡献率达到了85%,约占世界电力的16%,由此可知水电能源占据着能源供应非常巨大的部分。目前我国的水电能源开发利用率为35%,仍然还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2]。水利水电工程作为影响国家能源供应的重要工程,针对其相关影响因素研究以及策略分析能够为水利水电工程稳定正常开展提供重要建议,为水利水电工程长远发展提供支持。
1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重要性
我国地域辽阔,水资源的储量相当丰富,也是世界最早开发水利的最早国家,可追溯到战国时期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治理,目前都江堰水利工程仍然在使用。由此可见,我国的水利水电资源开发历史悠久,且经过不断努力和发展已经达到一定水平。水利水电工程除了灌溉、发电功能之外,还具有防洪、水利调配等多种功能,现代水利工程中在城市供水、旅游、渔业、航运、生态保护以及环境综合治理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社会有着巨大的经济效益[3]。水电资源属于丰富的绿色资源,在当前世界能源危机背景之下加大水资源开发和利用,将有利于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我国作为世界水资源储量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近年来的南水北调工程充分说明了我国对于水利水电工程的重视程度。水利水电工程不仅肩负着国家能源供应职责,同时还具有流域防洪、水量调配等功能。所以,水利水电工程对于国家的发展,人民的生活至关重要,如何实现水利水电高效开发利用将成为今后一段时间内的重要研究课题。
2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1水利水电工程对陆路生态环境影响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于库区土地可能产生淹没影响,一旦水库建设较大,那么对于附近陆路生态环境产生局部影响。水利水电工程对于附近地区产生气候、降水量以及气候因子等产生影响,其主要表现为:库区周围的蒸发量增加,不同季节的气温变化略有减少。水利水电工程以及周围水库会淹没地表植被,从而造成了水土流失和生态遭到严重破坏,更有甚者会对陆地的野生动物和栖息地造成影响[4]。
2.2水利水电工程对水文情势影响
水文和物种分布具有非常密切的关联,水流影响着物种的栖息地,水生生物的生命和水资源变化具有密切关系。干流、支流、河流以及湖泊影响着生物的种群和数量,水流的特性对于水生物种的繁殖和活动具有明显的作用,水流则是维持河流纵向和横向连续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必然会对河流的水流水量、水位等造成明显变化,这些变化会影响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对于一些敏感生物的生存产生较大威胁。
2.3水利水电工程对气候的影响
水利水电建设中建立起很多蓄水池和水库,在阳光辐射下造成了蒸发量增加,因此一般的水库周围空气较湿、气候温润。库区和附近降水量相对减少,但是附近周围区域的降水量增加。降雨时节分布发生改变,库区地势较高迎风面的降水量增加,背风面的降水量降低。冬季水面温和,大气流作用增强从而使得降雨量增加;夏季水面温度低于气温则气层稳定,大气流作用减弱,使得降水量减少[5]。
2.4水利水电工程对水生生态影响
电站对于鱼类最为主要的影响是库区流水生物环境遭到破坏,鱼类的诱饵料变化。另外水生物的诱饵料变化导致了水文、水温以及水质等发生了重要变化。一些受到保护或者产生漂流性卵的鱼类逐渐在库区段消失;大部分流动性产卵鱼类在库区数量减少,甚至极可能因为群种数量太小而引起遗传多样性。静水生活的鱼类在库区数量增加,并且会逐渐发育成为优势鱼种。高坝溢流泄洪时,由于高速水流引起水中氮氧化合物含量过于饱和,致使鱼类产生气泡病。
3水利水电工程生态保护策略
3.1增强法律约束和政府管理责任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必须要坚持开发有序和保护优先原则,制定水利水电工程总体规划。通过构建法律保障机制确保技术保障、法律保障以及经济补偿综合保障体系,加强对区域生态影响分析和研究,积极推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然后积极强化政府部门的监督管理责任,将生态环境保护积极融入到水电工程的设计、规划以及施工中,保障环境保护、水土保护、水资源利用等工作得以落实。
3.2加强陆生生态环境保护
水利水电工程设计和施工中必须要科学选址,减少施工占地和对陆生生态环境的破坏,最大限度减少水利水电工程对于陆生生态环境的影响,并且要求在施工结束之后加强对陆生生态环境保护,结合当地生态组成情况进行恢复,进而最大限度确保陆生生态保护以及恢复原有植被。
3.3减少对水文情势影响
水利电站蓄水池运行期间必须要保证生态下泄流量,正常运行期间保证在生态生态下泄和周期内的水量水位变化处于可控范围之内。蓄水设置生态放水孔或者放水管,运行期间应保证枯水期为最小下泄流量,减少水利电站对于下游生物生态影响。
3.4对水生生态保护策略
栖息保护、放流等均会影响河流段的水生生态环境。根据实际的布置和特殊工程性得知,选择布置鱼道或者鱼梯,为保护水生生态环境提供保障。水生生态保护中应根据流域规划,选择合适的场址修建适合规模的鱼类增殖放流站。根据相应的检查结果保护工程影响范围内的鱼类产卵场。
3.5落实各项生产防护措施
水利水电工程对于生态环境保护是必须要严格落实监管和严格生产防护措施:清洗加工砂石料和灌浆产生的机械油和生活污水,采用无害技术进行处理确保材料的再利用;另外对施工机械、车辆安装防尘设备,并加强沙石料场道路洒水除尘,有效减少三废污染,最后对于废弃施工渣料进行有序堆放,防止渣料胡乱堆放影响占地,造成水道泄流障碍。
3.6加强水利水电项目工程运行管理
通过制定科学的调度方案,注意运行调度方案应该适当兼顾环境、设备、经济效益,制定运行调度方案的时候,必须满足生活用水要求,同时重点考虑生态用水,并且兼顾其他方式的用水。满足城乡居民生活用水的同时要以生态效益为目标展开用水调度。水利水电工程为河道留下适当的生态水,还应注意兼顾灌溉、航运以及发电等用水需求。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以及环境保护设计需求,对水资源进行科学调度,制定出科学的环境监测计划,按照计划进行定期监测,进而确保水利水电工程调度运行科学化[6]。
3.7水利水电施工期环境保护
水利水电施工中必须增强对环境的管理,需要从噪声、大气以及水体等多个方面展开有效管理和监测,施工期应对当地的环境状态实时了解。切实落实环境监测制度,对于施工过程中发生的环境污染问题进行及时改进,避免水利水电工程潜在的污染。施工期间对于废弃、废水等污染物进行及时处理,施工完成之后做好景观恢复和绿化,尽可能避免工程施工对环境造成的破坏。
4结束语
水利水电建设和运行必须认真落实国家相关环境保护政策,做好施工区域环境保护工作,严格落实评审和设计中的各项要求。随着环境保护工作的发展,人们对于环境概念的增强,如何坚持可持续发展,落实环境保护落实促使水利水电工程环境保护效果将成为今后水利水电工程的重要内容。本文主要针对水利水电工程环境生态保护方面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一些可行性措施以供参考,以期促进水利水电工程中生态环境保护政策有效落实。
参考文献
[1]王茂华,王泽.浅谈水利工程对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影响[J].科技致富向导,2014(02):51+78.
[2]罗智全.试分析环境对小型水利工程的影响及完善对策[J].科学中国人,2015(09):151.
[3]贾洪涛,张鹏飞,李光辉.水利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浅析[J].科技致富向导,2012(17):164+151.
[4]张衡,王果.水利工程建设对当地的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J].金田,2013(03):335.
1.1研究问题
本研究探讨有关网络语言3个方面的问题:(1)人们是否了解一些使用中的网络语言的内涵(涵盖词汇、句法、语体3个层面)?(2)人们对网络语言的使用有何看法?(3)网络语言对语言生态环境产生哪些影响?
1.2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网友和生活小区居民为研究对象,向研究对象发放调查问卷。有两种形式的问卷。一种是网络问卷,在水木社区和天涯社区中发放问卷,得到网友的反馈126份,其中有效问卷98份。另一部分为实体问卷,调查问卷的对象为随机选取的生活小区居民,发放问卷180份,收回有效问卷147份。两种形式的有效问卷共245份,占发放问卷总数的80.1%。
1.3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的工具是调查问卷,由两组问题构成。第一组问题涉及人们对网络语言的认知(题1、2、3、4、5、6),从中分析网络语言对语言生态环境的影响,形成语言生态系、语言进化律、语言环境观三方面的认识。第二组问题用于分析人们对网络语言的看法(题7、8、9、10),由此探讨网络语言生态环境健康发展的途径。前9题是封闭题,人们根据题意选择符合自己情况的答案;第10题是开放题,网友可以自由发表对网络语言发展的不同观点。
2调查结果
2.1人们对网络语言的认知问卷
第一组问题中,第1-3题涉及网络语言的词汇层面,包括汉语词汇以及字母词、外语词、数字、字符组合;第4-5题例举特有的网络语言句式;第6题呈现三种具有特殊语体风格的话语。从6道题中,可分析网络语言在词汇、句法和语体层面对语言生态环境的影响。第1题:你了解土豪、山寨、杯具、秒杀、点赞、给力、喜大普奔、猪坚强、范跑跑等网络语言的意思吗?70%的人了解这类词语,25%的人见过但只理解一部分,5%的人不理解这些网络词汇。第2题:你见过并理解卡哇伊,04535这类字母词、外语词或数字组合吗?60%的人见过并理解这些词语的表达,32%的人见过但只理解一部分,8%的人不理解这些词汇。
2.2人们对网络语言的看法
第二组问题衡量人们对使用网络语言的看法,以便分析网络语言生态环境健康发展的途径。第7题:你认为使用包括外语词、字母词在内的网络语言对汉语表达能力将产生何种影响?”,21%的人选择“有积极影响”,32%的人选择“有消极影响”,47%的人选择“积极和消极影响都有”。第8题:“你对网络语言的态度是什么?”,41%的人认为,“它是网络发展的趋势所在,有意思,也很有特点,喜欢并支持”,35%的人“持中立态度”,24%的人认为,“网络语言不符合语言文化的传统规范,且部分网络语言粗俗,会影响语言文化的普及,完全反对使用”。第9题:“今后网络语言的趋势是什么?”,63%的人认为,国家会出台政策规范网络语言的使用,37%的人认为,网络语言将顺其自然地发展。第10题:“如何规范网络语言健康发展?”是一道开放题,让人们自由阐述自己的观点。60%的人认为,“国家应制定法律法规规范网络语言使用。”51%的人认为,“教育部门和媒体应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增强人们规范使用网络语言的意识。”32%的人认为,“人们应自律。”12%的人认为,“利用其他方式规范网络用语使用。”梳理以上问题可以探究网络语言对语言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而提出网络语言生态环境健康发展的途径。
3调查分析
3.1网络语言对于语言生态环境的影响
网络语言成为网络时代新的社会语言变体,具有多样性、动态性、自由性、便利性、虚拟性、娱乐性、创造性等特点。然而,网络语言在一定程度上还具有不公平性。笔者试以问卷调查结果,分析网络语言的多样性、动态性和不公平性对语言生态环境的影响。
3.1.1网络语言的多样性丰富了语言生态系统
“任何语言都置于一个与它紧密联系,相互作用,不可须臾分离的生态环境之中。”“语言系统与特定的环境系统共同构成生态语言系统。生态语言系统是在一定时空条件下存在的语言元素,通过人群主体与周围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相互作用,相互依存而构成的动态有机系统”。网络语言与它所处的生态环境构成网络语言生态系统,不仅丰富了传统的语言生态系统,而且从词汇、句法、语体等层面对传统的语言生态系统产生一定的影响。第一,在词汇层面,网络词汇呈现出多样性。构词手段丰富,包括谐音、缩略语、旧词新用、词性转化、中文与外文词汇混用、字符与符号混用、新造词等。例如,“土豪”是旧词新用,原指凭借财势横行霸道的人,具有为富不仁、盘剥贫苦农民、破坏革命等成分内涵。现用于讽刺那些有钱且喜欢炫耀的人。网络社区中经常可见“土豪,我们做朋友吧”之类的帖子。“喜大普奔”为缩略形式,成为2014年网络流行语之一。喜即“喜闻乐见”;大即“大快人心”;普即“普天同庆”;奔即“奔走相告”。它表示一件让大家欢乐的事情,大家要分享。与此类似,“累觉不爱”表示很累,感觉自己不会再爱了。新华网曾刊登文章《这个长假,“累觉不爱”还是“喜大普奔”?》,连用两个网络用语表示人们在假期旅游时正反两方面的感受。
3.1.2网络语言的动态性揭示语言进化律
网络语言具有动态发展的规律,符合社会发展方向的词汇得到推广使用,不符合社会发展方向的词汇自行消失,验证了语言生态环境中语言进化律的作用。在网络语言生态环境中,网络语言呈现动态发展态势。例如,“猪坚强”和“范跑跑”都来源于2008年汶川地震。前者指猪在地震废墟中存活36天;后者指一名教师因自己不是先人后己、勇于牺牲自我的人,引发网友有关师德的讨论。但目前这两个词语所依赖的语言生态环境已不复存在,因此这样的网络语言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而另一些网络语言自产生以来使用频率很高,如:“山寨”、“杯具”、“秒杀”、“点赞”、“给力”等。它们折射出网络语言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规律,反映社会生活中人们对人对事的态度、行为、价值观等。因此,它们深深地扎根于语言生态环境中,成为人们抒发自我、表达观点的首选词汇。语言进化律表明,语言生态环境遵循适者生存的法则,自然选择就是语言和环境相互作用的机制。凡是符合语言生态环境的语言生命力就会长久,反之,只能是昙花一现。因此,网络语言的动态性为语言生态环境带来了活力,促进了语言的生成、发展和淘汰机制。
3.1.3网络语言的不公平性呼唤语言环境观
在网络生态环境中,网络语言污染是负面的语言使用现象,导致网络语言使用上的不公平性,成为侵害语言生态环境的罪魁祸首。贾彩辰和支炜华指出,语言污染具有以下特征:自身系统的无规律性;妨碍正常社会交际的进行;传播和使用的规模不断扩大。深入探究网络语言对语言生态环境的影响,可知网络语言使用有这样三种不公平性:外文词汇被不合时宜地引入汉语,网络新词的随意生造,不文明语言的滥用。第一,在当代中国,一些人为了表示时尚,热衷于汉语中夹杂外文词汇。PK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它最初来源于“玩家杀手”网络游戏(PlayerKiller),经过选秀节目《超级女声》的“宣传”和“激活”,突破语境的限制,广泛用于对决、单挑、击败、淘汰、打架、比较等语境。网络媒体经常用“《我是歌手》两季歌手今晚PK”、“《好歌曲》PK《歌手》谁更胜一筹?”类似的标题来吸引读者或观众的眼睛,甚至连家庭喜剧片《土婆婆PK洋媳妇》的标题也出现该网络用语。PK在英文国家并不通用。这种词汇的使用实质是对汉语生态环境的一种污染。第二,网络新词的随意生造为青少年带来不公平的学习环境。“喜大普奔”、“累觉不爱”、“人艰不拆”、“不明觉厉”等通过缩略、拼装而形成的新网络成语不符合成语的结构特点,在表意上不明确。此外,“杯具”由“悲剧”的谐音演变而来。模仿这种用法,有人甚至用“餐具”表示“惨剧”,用“洗具”表示“喜剧”,用“茶具”表示“差距”。这些生造词的使用不仅污染了汉语生态环境,让交际者在交际时感到困惑,而且对正在学习规范汉语的青少年来说,是十分有害的。第三,不文明语言的滥用将不公平施加于交际对象。由于网络语言生态环境相对自由发展,缺少约束,言语主体都抹去了自身社会角色的烙印,隐匿了自己的真实身份,不受其社会地位、社会形象、伦理角色的约束,成为一个彻底的、自由的、没有任何社会印迹的自我。网络生态环境的虚拟性使言语主体产生与现实道德伦理相背离甚至挑战的心理。一些人在网上为了发泄自己的不满、私欲,随意辱骂别人,或发表不负责任、不健康的言论。因此滋生了一些不文明使用网络语言的现象,如:BT(变态)、SB(傻逼)、TMD(他妈的)、TNND(他奶奶的)等脏话、粗话。这些不文明的网络语言是强加于交际对方或读者的不公平,亟待治理、整顿。以语言环境公平为核心的生态语言环境观是:“提倡平等相待,相互尊重的合作原则,以消除言语交际双方的不公平;提倡利益平衡的双赢原则,以消除交际利益主体的不公平;提倡个体整体协调一致的原则,以消除语用个体与社会整体利益的不公平;提倡当代人与后代人语用利益并重的原则,以消除跨代不公平。既要维护公平有序的语言交际环境,形成代内语言环境的公平,又要保证语言的可持续发展,确保代际之间语言环境的公平。”必须大力提倡生态语言环境观,因为它是和谐社会的一个必要组成成分,确保了语言使用的公平性,维护了语言生态平衡。
3.2网络语言生态环境健康发展的途径
根据语言生态学理论研究,语言的发展及其功能的发挥都与语言的生态环境息息相关。协调的语言生态环境不仅能促进语言的生成和发展,而且有利于语言功能的发挥;无序的语言生态环境不仅会限制语言的生成和发展,还会给交际者带来沟通上的麻烦和障碍。这两方面的作用让人们对网络语言的使用形成不同的态度,从问卷调查第二组问题可知:对于网络语言的使用,支持、中立、反对者皆有;多数人认为,规范网络语言使用是大势所趋;针对网络语言生态环境中出现的情况,需要语言政策制定者、汉语语言学家、政府部门、学校、媒体、语言使用者联手治理,共同规范网络语言生态环境,让网络语言与整个语言生态圈和谐、健康的发展。第一,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来规范网络语言的使用。语言政策制定者应帮助政府部门制定法律法规和语言规划来完善语言文字使用规范,解决交际中出现的语言问题,引导和约束网络语言的使用,构建健康的语言生态环境。2014年11月27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出通知,要求各类广电机构严格按照规范写法和标准含义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字、词、短语、成语等,不得随意更换文字、变动结构或曲解内涵,不得在成语中随意插入网络语言或外国语言文字,不得使用或介绍根据网络语言、仿照成语形式生造的词语。随意使用网络语言的做法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广播电视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基本要求,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相违背,对社会公众尤其是未成年人会产生误导,必须坚决予以纠正。第二,汉语语言学家们应编纂规范的网络用语辞书,让网民们在使用网络用语时有参考依据,使成为约定俗成的网络用语,此类辞书出版后,需在一定时间内更新,及时吸收常用合理、表达力强的用语。第三,加强宣传教育力度。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和媒体应加大规范使用语言的宣传教育力度,让人们认识到使用规范语言的益处。同时,教师、父母应教育孩子养成使用规范语言的习惯。第四,人们提高正确使用网络用语的自律意识。法律法规、辞书规范和宣传教育是外因,而人们的自身意识是内因。人人都应提高使用规范的语言词汇的意识,为创建和谐的语言生态环境贡献绵薄之力。
0.前言
长期以来,我国林业都处于一种低糜的状态,发展落后于其他传统性行业。同时人们对林业产业发展和森林资源保护的认识还存在着误区,觉得两者是相互矛盾的,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林业的发展并不意识着是建立在对森林资源破坏的基础上的,林业发展过程中科学合理的对林业资源进行利用,这不仅有益于促进森林资源的增长,同时也拉动了林业经济的发展。而采伐管理是林业发展及森林资源培育的重要环节,所以建立科学合理的采伐机制是促进林业良性发展的重要基础。
1.森林采伐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森林生态系统中,森林和环境是互为统一的整体,同时二者又存在着相互制约和相互影响的关系。林业的发展需要对森林资源进行利用,通过采伐来将成熟林进行加工,以木材和林产品的形式使其充分的发挥经济效益。同时采伐并不是盲目的进行,采伐时根据森林资源可再生的特点,通过采育结合来实现森林资源的更新,同时保护森林资源所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所以采伐如果在保护生态环境及森林经济效益的基础上进行的,那么就可以有效的实现森林的综合效益,推动林业的持续发展和利用,也可以充分的证明森林采伐和生态环境两者之间统一的关系。
2.森林采伐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合理的森林采伐对生态环境有着一定的保护作用,但通常情况下进行森林采伐时都会对生态环境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破坏作用。
2.1森林采伐对气候因子的影响
当进行森林采伐时,则于采伐的方式不同,其对于光照、温度和湿度的影响也会有明显的区别。当采伐时林地的光照则会由于采伐程度大小的不同而有所增强,同时地表温度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特别是当采用皆伐时,对照区变化得于最小,地表温差则会存在着较大的变化。而当林地进行采伐后,由于林木的减少,林地处于的状态下,林地的湿度下降会较为明显,而由于太阳直射则会导致蒸发量增加的较快,这样就会对气候有一定的影响,使其向干燥方向发展。
2.2森林采伐对林地水分的影响
由于森林中的树木的树冠能够有效的减缓降雨的强度,使雨水降落于地面的速度减慢,就这使地表径流的形成有所减缓,减少了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而当森林采伐时,采伐后的林地,由于林木的减少,树冠的密集程度降低,这样对雨水的降落速度则起不到减缓的作用,导致地表径流的形成,这也是发生水土流失的重要因素,同时也会不同程度的引发旱、涝灾害的发生。导致水土流失量多少则由于采伐方式的不同而有所区别,皆伐导致土壤流失的量较大,择伐则要相对小一些。而在土壤流失过程中,土壤中大量的养分则会随着地表径流而被带走,这样则会导致林地土壤较为贫瘠,而采伐后林地枯枝落叶量变化也较为明显,枯枝落叶量明显增加,增加的顺序从高至低依次为对照区、择伐区和皆伐区。
2.3森林采伐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目前许多地区由于对森林采伐和开发的不合理,从而导致生态环境受到较大的影响,森林资源数量和质量呈不断下降趋势,树种较为单一,混交林不断的减少,使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呈现不断减弱的趋势,导致生态系统的平衡性受到较大的影响,同时水土流失严重,使林木的生长受到较大的影响,而在大面积的皆伐后,群众开始进行全垦整地,开始进行农作物种植,这就更导致了森林生态环境的恶化。
3.建立良好的森林生态环境具体建议
3.1加强森林采伐限额管理
一是要认真抓好林木源头采伐的管理环节。实行伐前设计、伐中监督、伐后验收的伐区“三环节”管理是控制采伐消耗的关键措施。
二是要严格执行凭证作业制度。实行凭证采伐、凭证收购、凭证运输、凭证经营加工制度,是实施森林采伐限额管理的主要行政手段。
三是要有效控制农村燃料材消耗。大力发展薪炭林,巩固改灶节材成果,使用非木材燃料是最大限度地节约森林资源的有效手段。
3.2选择合理的采伐方式和集材方式
森林采伐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根据森林特点和经济条件的不同,产生了多种主伐方式。但基本上可分为皆伐、渐伐和择伐三大类。三者的基本区别在于同一个轮伐期内对成熟林木的采伐次数不同。由于每次采伐量的差别很大从而影响到为更新创造的环境条件和新林分年龄结构的差异。对森林生态环境影响最小是择伐,从生态角度上看择伐是最完善的采伐方式,使森林的三种效益达到最完美的结合。而在集材方式上则应尽量考虑选择对地表的破坏最轻微的全悬轻型索道集材方式,以最大限度地减轻水土流失。
3.3及时进行采伐迹地的森林更新
恢复森林是治理水土流失的治本措施。森林采伐后必须马上进行森林更新和封山育林,而且及时补种,保证高成活率和保存率。采伐迹地要求当年采伐次年春季及时更新。通过集约措施加快森林抚育和管理,扭转抚育跟不上采伐,迹地更新多年欠帐的局面。同时对森林更新进行宏观规划,统筹安排,一方面改变单一的人工更新方式,选择择伐、渐伐方式,推广和促进天然更新,尽可能培育生态效能强的以阔叶树为主的天然混交林,以维持森林生态基础。另一方面改善单一的炼山清林方式,多营造阔叶树和混交林以及速生丰产林,设计合理的森林结构,尽快形成优越的森林环境,产生生态效益。
3.4实行森林分类经营
森林分类经营就是从森林同时具有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的特点出发,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类对森林的多种需要,充分发挥森林的三大效益,将森林分为商品林和生态公益林,并分别按其各自的特点和规律运营的一种新型的林业经营体制和发展模式。从我省目前的资金,技术力量以及分类经营的思想上看,分为三类比较符合我省的林情。兼顾商品林的利益与生态林的平衡,设置了缓冲区,增设兼融林。
4.结束语
森林资源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的基础,而林业也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性产业,所以森林资源的可持续经营不仅关系到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在进行森林采伐时,需要全哽的考虑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完整性,制定科学合理的采伐机制,以森林可再生性为其巨大变化基础,做好采伐与培育工作的衔接,从而减少采伐所给森林生态环境所带来的影响,促进林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科]
【参考文献】
Abstract: In this stage,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s in flood control, irrigation, power generation and shipping has played a huge role to promote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China. But at the same time,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on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s attracting great attention. On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the process of water conservancy construction, often severe, resulting in eco-environmental imbalance. Therefore, water conservancy construction process, to take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easures is essential.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impact on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water conservancy construction, and made a few suggestions to build an ecological water conservancy.
Key words: hydraulic;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mpact; ecological water conservancy
中图分类号: TV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引言:现代水利工程建设对社会发展发挥着积极作用,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我们不能忽视水利工程建设对自然生态的破坏。现阶段,随着水利建设步伐的加快,其对环境的影响日益加重,它所引起的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新时期,进行水利工程建设必须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用科学发展观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处理水利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积极发展水利工程建设,实现水利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双赢。
一、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总的来说,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包括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具体表现在对河道、气候、水文、地质、土壤、水体、鱼类和生物物种的影响,对移民、文物和景观以及对人群健康的影响等。
水利工程建设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1、对河流等水体的影响
一般来说,水利工程建设就是在天然河道上修建水利工程,这样做直接破坏了河流长期演化成的生态环境,导致河流局部形态均一化和非连续化,从而改变了河流的自然形态以及生态环境的多样性,引起局部河段水流的水深、含沙量等发生变化,进而影响河流上游及下游的水文泥沙发生变化,影响到河流的水温、水质、地质环境以及局部地区的气候。
水利工程修建后改变了下游河道的流量过程,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水库不仅存蓄了汛期洪水,而且还截流了非汛期的基流,往往会使下游河道水位大幅度下降甚至断流,并引起周围地下水位下降,从而带来海水倒灌、游天然湖泊或池塘干涸等一系列的环境生态问题。
2、对气候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地区性气候状况受大气环流所控制,但修建大、中型水库及灌溉工程后,原先的陆地变成了水体或湿地,使局部地表空气变得较湿润,对局部小气候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降雨、气温、风和雾等气象因子的影响。
对降雨的影响
修建水库形成了大面积蓄水区,在阳光辐射下,蒸发量增加,从而会引发降水量的增加。在水库低温效应的影响下,降雨分布会随之发生改变,一般库区蒸发量加大,空气变得湿润。实测资料表明,库区和邻近地区的降雨量有所减少,而一定距离的区降雨则有所增加,通常情况下,地势高的迎风面降雨增加,而背风面降雨则减少。
另外,降雨时间的分布也会发生变化。对于南方大型水库,夏季水面温度低于气温,气层稳定,大气对流减弱,降雨量减少。冬季水面较暖,大气对流作用增强,降雨量增加。
2)对气温的影响
水库建成后,库区的下垫面由陆面变为水面,与空气间的能量交换方式和强度均发生变化,从而导致气温发生变化,年平均气温略有升高。
3、对地质的影响
修建大坝后可能会触发地震、塌岸、滑坡等不良地质灾害。
大型水库蓄水后可能会诱发地震,水库内水体的大量聚集导致其对周围地壳结构的地应力发生变化,水渗入断层,可能会导致断层之间的程度增加,容易引发地震。尤其是高坝水库的修建,导致强烈水库地震发生的可能性较高。另外,由于水库内蓄水后水位升高导致库边土体抗剪强度降低,增加了塌方及山体滑坡现象发生的几率。而且,水库渗漏会引发周围水文条件发生变化,若水库为污水库或尾矿水库,则渗漏易造成周围地区和地下水体的污染。
4、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总的来看,水利工程建设对土壤的影响利弊参半。在一方面,在区域内进行疏通水道、筑堤建库等水利工程建设可有效保护农田免受洪水等淹没及冲刷等灾害,而且通过水利工程对天然径流与地表径流间的相互调节可以改善土壤内水分以及营养成分。在另一方面,随着水利工程的修建下游平原内的淤泥质肥源面积减少,土壤肥力降低,而且由于架内水的渗漏将会导致两岸地下水位升高,引发地面土壤浸没、沼泽化和次生盐碱化现象。
5、对陆地环境的影响
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往往会使大量的树木、草丛、农田等植被遭受破坏,造成大量的植被破坏。另外,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水以及生活污水等大量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接排放进入河道,导致河道两边的生态环境的恶化,同时也引发了饮用水的污染问题。
一、铁岭市生态环境特点
铁岭市属省辖市,位于辽宁省最北部。总面积1.29万公顷,其中山地丘陵占全市总面积的40%,平原占45%,河流及其他约占15%,大体是“四山半水、四分半田、一分道路和庄园”。“十二五”期间,全市森林覆盖率35.1%,城市绿化覆盖率38.7%;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667公顷;坡耕地还林还草面积510公顷;已沙化的草地恢复和治理面积80平方公里;各类保护区与景区面积达538公顷。
二、铁岭市生态环境问题分析
1.水土流失问题分析本区东部低山丘陵区水土流失较严重,按侵蚀强度划分为中度侵蚀,属较严重水土流失区,截止目前,全市水土流失总面积约2686公顷,严重破坏了土地资源,影响水利工程使用寿命。2.土地退化严重全市土地沙化面积达1.56万公顷,占总土地面积的1.2%,主要分布在西北部风沙地区,且沙化土地面积逐年增多,土地沙化问题日益突出。3.矿山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生态恢复工作任务艰巨。其中铁煤集团矿山开采累计产生废渣3800万吨,形成矸石山13座,占用土地面积1325.6公顷。调兵山市的地表沉降比较严重,累计沉陷区土地面积为7660公顷,已治理2147公顷,仍有5513公顷土地有待恢复利用,且每年新增沉陷区面积500公顷以上。4.天然湿地面积锐减现有天然湿地面积16800公顷,占土地总面积比例为1.3%。5.农村环境问题日渐突出部分农田因不合理使用农药、化肥污染有所加重。乡村生活垃圾、污水及禽畜粪便管理利用效果不佳。
三、土地开发利用对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1.土地开发利用对生态环境的积极影响(1)增加耕地面积。通过对废弃地复垦,平整土地,开发未利用地,铁岭市每年补充大面积耕地,缓解人地矛盾。(2)减少耕地占用面积。铁岭市通过居民点、村办及乡镇企业归并,对建设用地进行挖潜利用,减少对耕地的占用面积。(3)控制水土流失。通过对一些荒坡地和坡度较大且利用率不高的土地开展平整、坡改梯、绿化和水利建设等进行综合整治,在扩大耕地面积的同时,控制水土流失、改善土地利用的生态环境。(4)提高土地质量和产出率。铁岭市存在大面积中低产田,通过土地开发整理对中、低产田的改良,将显著提高耕地质量和产出率。(5)提高耕地的集约化经营。通过土地开发整理使铁岭市原来零星的、高低不平的田块整理为田、林、路、沟、渠的标准化农田,有利于机械化操作,促进耕地的集约化经营。(6)改善土地生态环境。铁岭市通过对废弃地复垦,改良了土壤条件,提高了植被覆盖率,有效防治风沙和水土流失,改善了地表景观等。2.土地开发整理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1)对水资源和水环境的影响。土地开发利用中许多重要工程如水利水电工程、农田灌溉工程及梯田建设等往往改变铁岭地表水系的网络结构,从而改变水文结构,对区域内水资源分配产生影响。(2)对土壤生态的影响。在土地开发利用实施中,有些土壤理化性质和生态过程受到了破坏,使地表土层变薄,还流失掉土壤中的有机物质,使田间土壤持水量及渗透性变差、土壤质地变粗等,降低了土地生产力,阻碍了农业发展。(3)对大气及其生态过程的影响。可通过改变植被覆盖状况、地表水文结构等间接方式表现出来,比如造成大气环境中的“尘”污染等。(4)对敏感生态系统和景观组分的影响。土地开发利用实施中,往往会对一些特殊的自然生态系统和人文景观造成永久性破坏,形成巨大的经济和生态损失。
四、土地开发利用与生态协调发展的战略保障措施
1.强化土地生态经济概念,促进土地利用与生态建设协调发展从生态经济系统的综合性、整体性和协调性出发,追求综合效益最佳,才能既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又可在生态环境的改善中促进经济的发展,达到生态经济的协调。2.地区生态建设工程的科学规划要依据区域的实际情况,确定建设的总体规模、具体类型和空间格局,其次根据各地区的条件,因地制宜,从而形成区域最佳用地结构格局。形成“全省一盘棋”的合理布局局面,实现总体利益最大化、长远化。3.加强制度建设,确保土地利用与生态建设协调发展改善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完善土地产权制度,做到“地有主、主有权、权有责、责有利”;坚持和完善“谁造谁有、合造共有、允许继承、允许折价转让”等土地政策。4.增加资金和技术投入(1)增加国家对土地生态建设的投资比例。(2)实行配套投资,在国家专项资金基础上各级财政应拿出一部分资金用于工程建设。(3)坚持以地方集资和群众投工投劳为主,国家补助为辅的方针。(4)实行减缓免税的政策。按照“开发者保护”的原则,监督开发者履行保护的责任;加大各级财政预算内资金对生态建设的投入;争取国家政策性银行和产业主管部门对全市生态项目的支持;扩大对外开放,采取优惠的投资导向政策,引导国外资金投入生态建没;争取“民办公助”、“以工代赈”、“个体承包”等多种形式,吸收社会资金投向生态建设领域。5.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一是依靠科技进步,提升改造传统工业。通过重组、兼并、技改等措施,特别是用高新技术来改造传统产业,从根本上使传统产业实现节能、降耗、低(或无)污、高质、高效,降低单位产值(或单位产品)的资源能源消耗系数。二是加快生态农业建设,大力支持发展生态农业、有机农业和节水农业,生产开发无公害农产品。三是促进乡镇企业结构调整。共同制定一个生态补偿办法,并尽快实施。征收生态补偿费的范围主要是对由于开发建设、使农田遭到破坏,生态效益丧失的采油、开矿等,征收费用于恢复植被、补充耕地,补偿生态效益损失。
参考文献:
[1]刘正义,李大润,孟国强.铁岭市土地利用分区方法研究[D].中国土地学会首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1992.
引言
2009年以来,涑水河流域治理成为“山西省蓝天碧水工程”的重点工程,地方各级政府十分重视涑水河的环境整治工作,从2012年起,沿河六县开展清淤工作。但河道防洪标准普遍达不到现行国家标准,河道防洪抗灾能力很低;河床淤积严重、主槽萎缩、行洪能力降低等。涑水河河道的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已显现,例如一旦发生较大洪水,两岸的居民住宅区和农田必然受到洪水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得不到保障;跨河建筑物年久失修,影响河道行洪和景观美感;河道两侧耕地生产过程中使用化肥、农药、农膜等残留及废弃物造成面源污染,对涑水河水质产生影响;河道(永济和临猗段)两岸有随意倾倒的生活垃圾,严重影响周边景观、生态环境及河道行洪;人类开垦过度,土壤较贫瘠,资源利用率较低,不利于湿地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涑水河闻喜河段、临猗段、永济段均有纳污水,水质为劣Ⅴ类水,水生生物均已绝迹;伍姓湖湿地日趋萎缩,水质污染严重,生态环境呈恶化趋势。河道治理工程对区域土地使用类型、局部生境,土壤结构均产生一定的影响,生态保护措施落实后,再加上项目建成后,河道堤防边坡绿化、防护林的建设、护岸工程的建设、河道清淤等,对保护堤防免受冲刷、防止水土流失、河道水质逐渐好转有重要作用,对河道水生生物生境、两岸生态环境、风景区景观会产生有益影响。
1项目简况
涑水河是黄河的一级支流,为季节性河流,地处运城盆地,发源于绛县陈村峪,流经闻喜、夏县、盐湖区、临猗、永济6个县(市、区),入伍姓湖后于永济市首阳乡长旺村附近汇入黄河,干流全长200.55km,流域面积5774.4km2,干流上建有陈村峪、杨家园、吕庄、上马四座水库。河道治理段始于陈村(桩号12+976),止于伍姓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入口(桩号159+650),治理河道长度146.674km,其中新建防洪堤140.86km,整修或加固堤防131.74km,河道疏浚长度143.022km,防汛抢险道路134.19km,险工护岸工程88.367km。项目永久占地345.37hm2,临时占地171.47hm2,共占地516.84hm2。占地类型为河流水面、内陆滩涂、水工建筑物、农村道路、旱地、其他草地等。项目建设土方开挖609.11万m3,回填475.84万m3,内部调配方59.34万m3,剩余116.87万m3,剩余方全部综合利用,经与沿线村庄协商,均用于沿线村庄填洼造地,工程无弃方产生。本工程在2014年初已开始准备,计划于2016年底完成。项目总投资53078万元。
2生态环境现状分析
涑水河流域受到人为活动较大干扰,农业生产开发历史久远,生态环境呈明显次生特点,土地利用类型以耕地为主,生态环境呈典型农业生态系统特征,沿线主要为旱地和果林。土地开垦强度大,自然植被面积很小,水土流失现象明显。项目区地貌单元主要为冲积平原区。本工程占地516.85hm2,其中永久占地345.37hm2,临时占地171.48hm2。占地类型主要为河流水面、内陆滩涂、其它草地、农村道路、旱地等。均为河道管理范围内的用地。涑水河流域内野生动物主要以爬虫类、小啮齿类-鼠类为主,以及部分鸟类。伍姓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内动物资源丰富,包括国家二级保护鸟类白天鹅、猫头鹰、灰鹤、田鸡、鸳鸯、雀鹰等,以及中日保护候鸟草鹭、黑雁、赤麻鸭、雨燕、家燕、太平鸟等。区域景观类型主要为农田景观、集镇与村落景观、道路景观、水域景观类型。
3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3.1施工期生态环境影响
3.1.1对植被及生物量的影响分析项目建设施工占地、表土剥离、土石方开挖等活动,使区域土地利用格局改变,破坏地表土壤和原有植被。本工程施工占用植被类型主要为旱地和其它草地,将会导致区域植被覆盖率减少。工程占地516.86hm2,工程施工使占地范围内的植物全部破坏,生物减少量即为现状生物量,总生物量减少约272.98t/a。3.1.2对动物的影响分析河道治理施工对野生动物的影响主要是施工噪声,对于鸟类和兽类,由于受到施工噪声的惊吓,施工区域的阻隔,将缩小其活动区域;对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活动有一定的影响,但它们会迁移到非施工区,对其生存不会造成威胁。1)陆生动物涑水河治理工程区内,陆生动物以家禽为主,野生生物主要有石鸡、花鼠、红嘴山鸦、麻雀、家燕、小家鼠、褐家鼠、喜鹊等,分布于山地灌丛地带;爬行类有壁虎、蛇、蜥蜴等。施工时会对区域内的野生动物的分布造成一定的影响。由于项目区紧邻伍姓湖湿地保护区,该区内有国家二级保护鸟类白天鹅、猫头鹰等10余种,由于鸟类的活动范围较广,工程施工区可能会出现国家级保护鸟类,施工活动对鸟类的正常生活产生一定的影响。2)水生生物涑水河河道常年基本干涸无水,临猗下游段河道水体主要来源于生活污水和灌溉退水,根据现状水质监测结果显示,水体呈富营养化特点,河道内的水生生物以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为主,鱼类及其他生物较少,本次施工主要安排在枯水期,大部分河道无水,部分河段接纳生活污水和灌溉退水,施工时用双壁波纹排水管进行导流,所以工程施工对涑水河河道的水生生物影响较小。伍姓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内有芦苇等水生生物,避免施工弃土弃渣落入湿地保护范围内,以免对湿地范围水生生物造成不利影响。3.1.3对土壤结构的影响分析工程施工将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开挖和填埋。地表植物一旦受到影响后,地面,表土温度变幅增加,对土壤的结构、理化性质均有不利影响。对土壤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1)由于项目区地表植被覆盖层植被稀疏,一旦破坏,恢复先前状态较为困难,这使得局部地区加速水土流失。2)施工期受扰动的土壤最明显的变化是其有机质分解作用加强,土壤内有机质含量进一步降低,不利于植被的自然恢复和重新栽培其它植物。3)由于施工破坏和机械挖运使土壤有机质富集过程受阻,同时,受影响地区多是荒草地,植被稀疏,一旦破坏很难重新恢复。3.1.4水土流失影响分析施工过程中土方开挖、堆放等将造成土壤结构松散,不可避免造成项目区土壤流失加剧,据估算,整个施工期将新增土壤流失量1558.34t。3.1.5流域景观的影响施工过程对区域景观的视觉协调性产生影响,由于该工程为线路工程,各段的施工期较短,对区域景观的不利影响很快就会消失,新建机耕桥的施工期相对较长,新建机耕桥两侧均为耕地,对其他景观不构成影响。3.1.6伍姓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影响伍姓湖入口处河道治理段(156+660~159+650)邻近伍姓湖湿地自然保护区,该段施工内容主要为防洪抢险道路、坡式堤防、改造机耕桥,没有设施工点,施工扰动和施工时间相对较小,对伍姓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的不利影响主要来自不合理的施工方式,如施工粉尘、施工噪声、施工废渣的乱排等。
3.2运行期生态环境影响
项目完成后临时占地要进行植被恢复,而且两岸堤防边坡进行植草护坡,并在坡地种植护堤林带,总绿化面积为163.96hm2(包括154.86hm2的人工草地和9.1hm2的防护林),恢复生物量204.91t/a。对工程占地的生物量损失起到补偿作用。河道治理完成后,原河道的防洪标准将提高,两侧建设的绿化林带将提高沿线生态系统防御自然灾害和生态破坏的能力,涑水河的径流量没有发生改变,下游伍姓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系统不会受到影响,河流水文情势将发生变化,泥沙减少,水质逐渐好转,生物的生存环境得到改善,动物、湿生植物演替,植被、浮游生物、鱼类、鸟类的种类和种群数量将增多,生物多样性趋于复杂和丰富,这对于伍姓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的稳定具有长期的、十分重要的影响。涑水河治理后,原有河道的脏乱差现象得到改善,河道两侧空闲区域绿化美化后,整个涑水河流域的景观美感、协调性和整体性都进一步提高。
4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①严格划定施工作业带,在施工带内施工。在保证施工顺利进行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施工占地面积。②施工结束后对临时占地应及时进行植被恢复。③妥善处理施工期间各施工点产生的各类污染物,防止对生态环境造成重大污染。施工时应定时洒水,土石废渣不随便乱丢乱弃,施工废弃物(水泥袋、块石等)要及时清除,以免长期留存于土壤中。④对占用的旱地,施工前应进行表土剥离,剥离30cm的耕层土临时堆放,后期用于土地整治、覆土绿化。⑤施工时应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宣传教育和培训,严禁捕捉和伤害野生动物,施工时尽量避免使用有噪声污染的机械和施工方法,加快施工速度,通过合理安排施工工序,施工不排放污水,通过洒水抑尘,严格限制施工人员及施工机械活动范围,施工作业尽量远离湿地自然保护区,以最大限度减少对湿地自然保护区的不利影响。⑥临时堆土、材料堆场设置临时拦挡和排水措施,减少水土流失量。
中图分类号TV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2)77-0084-02
建国以来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抗涝防旱、保护水土资源、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工农业生产稳定持续发展等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我们也应看到它的建设给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甚至是持久而深远的。
1 对局地气候与大气的影响
1)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会给库区的微气候带来影响和改变。特别是大中型规模的水库及灌溉设施的建成,对于其周围环境的改变和影响是不可避免(如陆地向湿地的变化),从而影响到局部的小气候。主要表现在:一是库区大面积的蓄水使得降水的出现;二是,由于受到低温效应的影响,而其周围一定距离内的降雨量会有所增加;在降雨的时间上,由于库区夏季水面气温相对大气较低,使得对流减弱,降雨减少;而冬季反之增加;
2)建成后的水库或大坝下垫面由陆地面变成水面,与空气间的能量和强度发生了变化,从而导致气温的变化,年平均气温略有升高,尽管影响不明显,但却不可忽略。
2 对水文情势与水温带来的影响
1)在水利枢纽建成后由于其改变了河道的流量(水文循环情势),从而导致整个流域的周围环境受到利弊同在的影响。存蓄水期的水库,可能使原本的河流变为湖泊,水位抬高水面增大,这不仅致使水面水汽蒸发的增大,大气中水分的循环变化;也会导致水库发生渗漏,水库等地下水位上升。总体来说水利工程对水文情势带来的影响变化主要包括了:季节性高峰期流量的失去,不同阶段水流速变缓,急流状态消失;流量的稳定性和水的流速频率变化;水位落差发生变化,来水的时期、时间都发生相应改变,水的蒸发与下渗改变了水分的循环等,这些水文突变都影响和改变了原河流以及其周围的生态过程和功能;2)对水温的影响。水温的变化主要是由于原有的水库水温结构,使流入库中的水温与流出的水温产生的温差现象。
3 对泥沙的影响
水利枢纽的建设导致水库上下游河道的泥沙输移及沉降模式必然性的被改变,从而影响到整条河流和库区生态环境。水库蓄水后,上流河段的流速减缓,流入库区的水流中的泥沙淤积下来,不仅给航道的运行带来影响,库容也因此被减小,导致了水库运行效益的降低,水库使用年限的减少。另外,河流上建坝,阻断了天然河道,河流流态也随之发生变化,泥沙的运动规律也发生改变,进而引发和导致整条河流上下游和河口水文特征的改变,这也是最大的生态问题之一。
4 给水质带来的影响
水库工程对于水体水质的影响是较为明显的,总体来说一方面,由于库内水体体积大,使得水流减慢,水体滞留在库区的时间增长,这不仅对流入库内的水体中悬浮物的沉降有利。沉淀后,水体硬度得到降低,也减小了因水体中碱性pH值增高导致的水体毒性增大。另一方面,库内水流速的减小,也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如,水与空气中的气体交换的速率和库区及周围污染物的迁移扩散力都会降低,富氧能力减弱,这对水库自身自净力是不利的。
5 对地质和土壤带来的影响
建成后的水库会导致沿岸地下水储存的变化,上升后的地下水位浸没周围的土地,导致周围土地盐碱化、沼泽化。
浸没在地下水中的土地,由于水的阻隔,其与空气的通气条件受到影响而减弱,导致土壤中原有微生物的减少、土壤肥力下降,从而影响作物的成长。另外,土壤中过量的水分致使植物根系呼吸、导致植物根系衰败,而当地下水位上升到达耕作层时,土壤水分湿度过大,土地就会被沼泽化。
对地质带来的灾害影响:
水库及周围水压增大,致使水压作用力下岩石本身存在的裂痕缝隙与断裂面产生,导致岩层与地壳间原有地应失去平衡,地震的诱发可能性增大。库中水位的升高,导致岸坡土体抗剪强度降低,滑坡、塌方的发生及危险岩体失稳的出现,从而出现库岸滑塌。建成后的水库,水体渗漏会给库区周围的水文条件发生改变,如果库中为污水则极易造成周围地下水体的污染。
6 对生物的影响
对陆地生物的影响主要包括:库区淹没和永久的工程建筑,对陆生动植物带来直接甚至永久性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对库区及周围造成间接性的气候变化、土壤沼泽化、盐碱化等问题,并导致动植物结构、种类及生活等多方面的影响和变化。水库的兴建以及之后的蓄水会淹没流域或沿岸地势、海拔较低的农田、坡地、平原等,这对农业以及陆生生物带来不利影响。
对水生生物来说,水利工程对于水生生态系统的影响直接而明显。对水生物的影响最大的是在鱼类的资源上:鱼类的洄游路径被阻隔。河流的梯度开发,水库大坝对江河截断,都导致鱼类加重或不能按照正常的周期和条件正常生活。水库带来了水体的水文变化,从而影响到不同栖息环境。
7 对人口迁移和土地利用的影响
人口迁移问题的影响也是不同的。但总的来说,水利工程会打破一定区域内人们长期建立起来并赖以生存的政治、经济、文化、风俗体系。另外,水利工程的建设中会带来噪音、废水、固体废弃物等的污染,建设后还会由于周围湿地的产生、增多,对蚊虫等的滋生提供了条件环境,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
总之,对于水利工程来说,其本质就是处理好生态问题,任何一项的水利工程都不应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水利工程建设就应以树立和坚持和谐、绿色、科学的发展观为基本理念,正确并从长远利益角度处理生态环境问题,实现生态环境和水利工程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汪恕诚.再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兼论大坝与生态[J].中国水利,20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