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1-19 15:13:13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城市形象的建议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中图分类号:G2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22(2008)09-00158-03
1概述
城建档案馆功能的完善和拓展是一个事关城建档案工作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最近几年,长沙市城建档案馆抓住机遇,创新服务,立足于“让城市记忆更清晰,城市形象更靓丽”这个宗旨,不断探索城建档案馆多功能建设的有效途径,充分发掘城建档案工作内涵,拓展城建档案工作外延,使城建档案馆的社会功能不断完善,职能不断加强,地位不断提升,城建档案工作呈现出勃勃生机。
2创新服务:让城市记忆更清晰
城建档案是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形成的记录城市建设发展变迁历史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载体信息的集合。每一页文件、每一张照片、每一段录像,都包容着城市建设的片段,印显着城市发展的足迹,留存着城市变迁的记忆。从创新服务着手,我们尽可能地去维护城市记忆的真实,力求城市记忆的完整,保证城市记忆的清晰,使城建档案工作本身得到创新发展。
2.1 创新之一:谋划全局,胸怀记忆蓝图。
城市记忆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持续的、不断发展的过程,为了保证城市记忆的完整性、系统性和真实性,我们一直用“全局的思维,发展的眼光”来指导工作。做到有远见――不断加强学习交流和教育培训,去深入了解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重点和准确把握城市发展的趋势;做到有谋划――我们年初就与市重点办衔接,了解市、区两级重点、市政工程建设计划,及时与各工程指挥部联系,共同协商工程档案工作计划,并将工程指挥部负责人及工程资料人员的联系方式等列表上墙;做到有蓝图――加强与建委和规划局的联系,参加每年的建设工作会议及建设、规划领域的各项重大活动,对城市规划、建设心中有数,对大大小小的建设工程心中有数。这样,每项工程破土动工之前,城建档案工作就部署到位了,城建档案工作不再是跟在城市建设的后面,“看摊守门”,收集一点“回忆录”,整理一点“故纸堆”,而是有了“前瞻的头脑”,想在了城市规划的前面,做在了城市建设的前面,走在了城市发展的前面。
2.2 创新之二:落实责任,维护记忆真实。
为了使城建档案内容更加真实,档案编制更加规范,以维护城市记忆的真实,我们对重点、市政工程,建立了重点、市政工程项目档案业务指导、收集工作专人负责制,按照市区两级重点、市政工程计划,把项目分配到人,要求责任人员对每项工程制定具体的工程档案编制规范和详细的工作计划,并严格按计划落实;对一般工业与民用建设工程则按行政区划范围落实到人,保证每项工程报建前即签定《报送建设工程档案责任书》和《建设工程档案终身责任人登记表》,并进行工程档案交底;每一项工程要求至少下基层业务指导三次以上。还将各项制度、程序、职责张挂上墙,便于对照检查和来馆办事人员监督。馆内实行每月综合考核和年度责任目标管理,将下基层业务指导、档案接收数量与质量、工作反馈与廉政勤政等作为重要考核事项,量化打分,绩效挂钩,使工程档案工作责任落到实处。
2.3 创新之三:全程记录,构建记忆链条。
我们对建设工程实行全程跟踪,点滴记录。通过不同侧面,不同时空,不同状态下的多维、多载体、多方式记录,构建起城市记忆的链条,环环相扣,生动活泼。对每一项工程,我们要求动工之前、建设之中、竣工之时,都要有正面、侧面、广角和近距的照片,隐蔽工程覆土前一定要有照片;对造价在5000万以上的工程还要有录像资料。我馆声像工作人员深入施工现场,对桩基浇注、管线铺设、路面压实、桥梁吊装、景观布置及工程事故处理和抢险救灾等进行现场拍摄,并制作各种工程建设专题记录片,对于城市中某些重要地段,还进行定点、定期的拍摄。这些工作不仅创新了城建档案工作服务方式,而且全景式记录了城市建设发展波澜壮阔的画面。
2.4 创新之四:不畏烦琐,填补记忆空白。
城建档案工作是十分复杂的,有时也是非常困难的。即使是今天,“重建设、轻档案”的现象也还比较严重,有的工程“档案历史欠帐”很多,工程竣工投入使用多年仍未移交档案资料。据2001年统计,2000年前长沙市建设的298栋高层建筑就有189栋未向我馆移交竣工档案,其中包括省政府、省人大在内的省级单位就占了其中的111栋。我们一方面是不畏困难,面对不理解、不支持的工程负责人,持之以恒地做好宣传工作,将《档案法》、《建筑法》、《规划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城建档案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和工作规范编印成册,送发到工程负责人和资料员手上,并利用各种场合,耐心地宣传解释,一次不行,再来一次,不断提高城建档案工作意识;另一方面,不惧辛苦,对历史欠帐,逐项清理,手把手地指导工程资料人员编制档案资料。长沙市高新开发区从90年代就开始建设,至2000年基本上没有向我馆报送资料,致使工程无法办理产权手续,园区建设和维护都没有可靠的档案做依据。我馆派出3名业务骨干长驻高新区,对堆积如山,甚至是发霉变质的文件图纸进行清理,对缺项工程进行补绘补制,不畏酷暑严寒,历时6 个多月,终于将所有已竣工工程档案接收进馆,并帮他们建立起工程档案工作制度,保证后续工程档案及时报送。通过这些工作的开展,填补了城市记忆的空白,为城市记忆梳理出完整而清晰的脉络。
2.5 创新之五:依法治档,保证记忆清晰。
城市记忆工程是一项浩大的系统工程,单靠城建档案工作者个人的力量和孜孜以求是不够的,只有加强法制建设,争取法律地位,让全社会都来重视、关心、支持城建档案工作,依法治档,才能保证城建档案工作持续、健康、稳步发展,保证城市记忆的持续完整与清晰。2004年,我们经过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通过市人大审议、省人大批准,《长沙市城市地下管线工程档案管理条例》颁布,并于2005年5 月1 日实施。这是我国第一部《城市地下管线工程档案管理条例》,该《条例》以地方立法的形式,进一步明确了城建档案工作的职能,使长沙市城市地下管线工程档案管理纳入了法制化轨道,也为全国城市地下管线工程档案管理法制建设积累了经验。自2006年以来,我们又开展了《长沙市城市建设档案管理条例》的立法工作。通过11位人大代表联名,2007年该立法《议案》被长沙市人大十二届五次会议列为1号议案。2008年,新的长沙市十三届人大选举产生后正式列入了立法计划。通过加强法制建设,城建档案工作基础越来越牢固,管理越来越规范,活力越来越强劲,城建档案中所承载的城市记忆也愈加完整,愈加系统,愈加清晰。
3完善功能:让城市形象更靓丽
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对城建档案功能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除了要将城市的变迁真实、完整、清晰地记录下来,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完善档案馆的功能,以达到充分利用这些信息为城市建设发展服务,为靓丽城市形象服务的目的。为此,我们广开思路不断完善和拓展城建档案馆功能,充分发挥城建档案信息资源优势,致力于揭示历史文化名城内在魅力,宣传城市建设巨大成就,塑造和展示城市的靓丽形象。
3.1思路之一:开发资源,塑造城市形象。
城建档案是塑造城市形象的信息资源宝库,在城市建筑进行设计、建设、修葺时,我们竭力为其提供相应的设计素材、规划图纸,为塑造靓丽的城市形象服务。2002年,长沙市建委与湖南大学建筑学院联合进行长沙近现代建筑保护研究,我馆提供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包括长沙第一张规划图、长沙“公沟”等珍贵史料以及省委一号楼、湖南宾馆、中苏友好纪念馆(现口腔医院)等众多工程的图纸,为该课题研究起到了很大作用。2003年,长沙市规划设计院在进行东二环线景观设计中,从我馆调阅了大量档案资料。2004年,长沙市和平解放55周年纪念活动中,市委宣传部和市建委组织各大电视、报纸等媒体的记者,先后5次来我馆集中查阅资料,为宣传活动造势,为长沙形象添彩。
3.2 思路之二:打造窗口,宣传城市形象。
我们充分运用各种高新技术手段,大力加强现代化管理,力争将城建档案馆打造成宣传长沙城市形象的窗口。我们利用档案资源,建立了城市建设成就和城建档案工作发展历程展室,一张张图片,一组组数据,记录着历史,又昭示着未来。一个展室一扇窗,通过这个窗口,我们将长沙日益美丽的城市形象展露在世人面前。建设部和国家档案局领导、省市领导及各兄弟单位同志观看后,都给予了很高评价。2002年5月,我馆开通了长沙市建设信息网站。作为长沙市建设工作的网上名片,该网站设置了《城市概况》、《名胜古迹》、《建设信息》、《重点工程》、《政策法规》、《城市新貌》、《信息园地》、《网上论坛》、《业务咨询》等栏目,有专人进行维护管理,保证资料及时上传更新。经过两年多的努力,该网站已建设信息50G,点击率10万次以上,在国际互联网上打造出了一个开放的、高速发展的、充满机遇的长沙形象,成为了让外界了解长沙、让长沙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一个窗口。
3.3 思路之三:借助平台,提升城市形象。
作为城建档案馆功能完善和拓展的重大举措,从2008年开始,长沙市城建档案馆承办了《中外建筑》杂志,它是由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管,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建筑文化艺术和科技创新类核心专业期刊,拥有国际国内刊号。作为城建档案工作者,我们充分利用长期从事城建档案工作的专业背景,充分发挥多年来档案编著工作积累的经验,积极吸纳各城建档案馆、综合档案馆和广大档案工作者参与杂志编著工作,并与长沙市档案局(馆)、上海、重庆、武汉、广州、太原、株洲、娄底、怀化、资兴等市城建档案馆建立了合作关系,共同推进档案编著工作发展。我们一方面积极为他们服务;另一方面,我们又充分利用城建档案工作各种资源,先后在北京、上海、重庆、广州、哈尔滨、厦门、西安、昆明、沈阳等城市举行"阅读城市、品味建筑"的巡回城市论坛活动,探讨、发掘和宣传城市性格和建筑特色,着力提升城市形象。利用《中外建筑》杂志这一高品位的工作平台,我们有效地拓展了城建档案功能,为城市形象的提升做出了积极贡献。
3.4 思路之四:展示风采,讴歌城市形象。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前 言
城市意象与城市空间形态在哲学层面上属于意识与物质的关系。城市意象作为一种城市感知,是人脑对于城市空间进行感知后形成的,是人脑中的城市环境,属于意识范畴;城市空间形态作为一种建成环境,由物质性要素和非物质性要素构成,但物质性是其本质属性,非物质性要素是在物质性要素基础上的扩充。
一、呼和浩特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
呼和浩特城市形态结构的历史演变经历了:“集中式――相对分散组团――自身外缘扩展――有机整合体”四个阶段,未来将走向后工业化“网络化集中多层组团”形态。
(一)“双城”格局
呼和浩特位于中部(古称丰州滩),北屏阴山,南临黄河。16世纪初蒙古土默特领主俺答汗(阿勒坦汗)驻牧丰州滩,明隆庆六年(1572年)至明万历三年(1575年)俺答汗在此建立了城市库库和屯(蒙语为青色的城),即呼和浩特),明朝赐名为归化城;清乾隆二年(1737年)至乾隆四年(1739年)于距归化城东北2.5公里处修建了绥远城,至此两城并置的呼和浩特城市格局开始形成。这一格局也最终奠定了呼和浩特市近百年来一直到今天城市发展的基础,现今的呼和浩特就是由归化城(旧城)与绥远城(新城)两个城区逐步扩展融合而成的。
(二)“品”字格局
自十九世纪二十年代后,工业化初期的归绥市随着交通和城市工业的发展,小农经济迅速解体,大量农民和手工业者向城市集中,导致了城市空间上的扩大。1921年平绥铁路开通,火车站形成了独立的居民区。呼和浩特市城市形态由“绥远城”、“归化城”双城格局演化为由“绥远城”、“归化城”、火车站居住区三个独立的组团布局,呈“品”字形城市形态,围绕着车站陆续出现了住宅,商业网点以及绥远电灯股份有限公司及附属面粉厂,并开通了火车站粮栈西街到归化城北门的“通道街”,及与新旧城大街(中山路)相交的“锡林北路”,方便了火车站与新旧两城的联系。随着车站附近生活设施的逐渐完备,以归化城、绥远城、火车站构成的品字城市结构形成。三地之间是空旷的农田、荒滩和沼泽。
(三)“集中组团式”城市格局
改革开放20 年来, 中国基本上完成了工业化过程,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长足进步,呼和浩特进入了城市发展加速时期,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城市密度和规模加大。1979年后,在城区东南兴建了炼油厂、化肥厂化工区;在白塔机场以北,依托京包铁路形成了城市大型储运基地。九十年代初,在城市东西两翼兴建了如意和金川技术开发区。九十年代末,城市规划发展方向为城市东南、西南,在城市东南部规划建设金桥开发区,在城市南部规划建设蒙古风情园。城市形态呈圈式自内向外发展。解放前呼和浩特“三足鼎立”的城市格局在现状城市肌理中仍有显现,以三组团“品”字结构向外缘扩展形成一个城区,与白塔组团和石化组团形成了由一个城区、两个组团组成的“集中组团式”城市结构形态。
(四)“集中多层组团”城市格局
进入信息社会,城市的空间区位影响逐渐削弱,准确、快捷的信息网络取代传统的物质交通网络的主体地位。城市形态出现逆转,传统的圈层式发展模式被突破,城市结构脱离了原有轨迹。
在呼和浩特城市总体规划指导下,城市有向南和东南扩展的趋势,同时在城市外缘形成卫星城市。后工业社会时期的呼和浩特城市――信息生活网络结构,城市形态将以“集中多层组团”并呈扩散化、市郊化、网络化方向发展。多层组团可分为三层结构:首层为市区范围;二层有托县工业区、盛乐工业区、河西公司、托电公司;第三层为武川、托县、清水河等。城市发展正步入网络化“集中多层组团”形态有机整合阶段。
二、城市空间形态的意象要素分析
凯文・林奇通过对美国三个城市波士顿、泽西城、洛杉矶的市民的调研,认为城市结构中的道路、边界、区域、节点和标志物五种要素对一个城市的可意象性起关键性的作用,他把这五种要素看成是城市意象的组成要素。其中节点、标志物可以看作是点状要素,道路和边界是线性要素,区域可以归为面状要素。
(一)点状要素分析
相较于其他城市意象的要素而言,节点是一个相对比较广泛的概念,它们通常只是功能活动的聚焦点。构成呼和浩特市的节点空间主要有新华广场、鼓楼立交桥、火车站、新世纪广场等。其中,鼓楼立交桥、新世纪广场和火车站是交通性节点,在城市中起着枢纽的作用。新华广场是城市中心广场,在功能上起到人流集散的作用,而且具有很多宜人的景观,是呼和浩特市重要的城市节点空间。
凯文・林奇将标志物作为城市意象五要素之一,这类要素一般是点状的,观察者只是位于其外部,而并未进入其中,事实上很多标志物是可以进入其中的。某些建筑物能成为标志物,总是具有一些与众不同的特点或功能,如独特的地理位置、其所携带的历史文化信息以及独特的形象等因素。
另外一些标志性建筑,是由于其自身所蕴涵的历史文化信息,是城市成长的记忆与文化物化的结果。凯文・林奇曾说过:“一旦一段历史、一种象征或一种意义加上一个目的之后,他的标志价值就提高了”。昭君博物院和五塔寺博物馆为呼和浩特市两处蕴含历史文化记忆的标志性建筑。昭君博物院结合王昭君和昭君墓历史记载,突出历史、地区、民族和时代特点;五塔寺博物馆是利用复原的大殿展示召庙文化,反映喇嘛教在呼和浩特的发展历史,让更多的中外游客了解呼和浩特地区的宗教文化。
虽然独特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内涵在标志性建筑的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大多数建筑物还是凭借其独特的形象而成为标志性建筑。例如,位于新华大街与东二环路交叉口处的内蒙古博物院和乌兰恰特大剧院,两个建筑物造型新颖独特,象征着绿色的草原和草原上矗立着的蒙古包。
(二)线性要素分析
城市道路是人们感知城市形象的第一要素,构成了特市的主体骨架。建筑师简・雅各布说:“当我们想到城市时,首先出现在脑海的是道路和广场。道路有活力,城市也有活力;道路沉闷,城市也沉闷”。
边界是两个部分的分界线,是除道路以外的线性要素,指连续过程中的线性中断,比如海岸、铁路线的分割,开发用地的边界、围墙、悬崖等等。构成呼和浩特市城市的边界类要素主要有两类。一是城区北侧大青山自然保护区,作为城市的自然生态屏障,在视觉上非常突出,形式上连续且不可穿越,是一条比较明显且强大的边界。二是横穿呼和浩特市区的铁路线,这条铁路线把城市分为南北两部分,南北向的交通都要穿过铁路线下的地下天桥。
(三)面状要素分析
城市的区域在最简单意义上是一个具有相似特征的地区,因为具有与外部其它地方不同的连续性而可以识别。
在呼和浩特市城市意象中的区域主要有以下几个。首先是中山路商业区,它作为呼和浩特市旧城的中心区,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承载着主要的商业活动,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与更新,这片区域也在逐渐发生着变化,如今,它正以新的姿态在迎接未来的机遇与挑战。其次,是火车站(旧)周边区域,以火车站为中心形成了较为明显的区域特征。另一些较为明显的区域有由内大、师大、农大等学校形成的文教区,这些校区具有典型的区域特征,如空间、形式、建筑形式、使用、功能等具有一致性,明确而具体的边界等。城市公园在整个城市当中也是一个较为明显区域,有明确的功能、形式和边界等。
结 语
在城市意象的形成过程中,人是对城市空间进行认知的主体,而城市空间则是客体,人对城市空间的认知过程是中介。认知主体的认知能力决定了对客体的认知程度,即人的各种背景条件决定了他对于城市空间的感知,人们的不同背景也决定了差异化城市意象的存在。
参考文献
[1]凯文・林奇著;方益萍,何晓军译.城市意象.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4.
(一)陶瓷艺术概念
陶瓷艺术概念涉及颇广,即具有极为广泛的包容性,从小型的生活陶艺和陈设艺术瓷,到陶瓷壁画、路灯以及程雕等大型的公共陶瓷艺术均属于陶瓷艺术的范畴。尤其在城市文化形象的构建过程中,大型公共陶瓷艺术更是发挥着得天独厚的构建优势。但这并不意味着小型的陶瓷艺术在城市文化形象构建中就黯然失色,相反,它也能够以小见大地对该城市的文化品味进行科学折射。
针对于公共陶瓷艺术而言,从空间角度出发,其公共性主要集中体现在室外公共陶瓷艺术和室内公共陶瓷艺术两方面。其中,前者主要包括道路、公园、广场等,更倾向于对城市环境的美化功能的重视,而后者则更倾向于对文化属性的重视,相对于前者而言,其主题性更加明显。
(二)陶瓷城市雕塑介绍
城市的资源主要是由城市形象表现出来的,而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有效实施也需要一个科学的城市形象建设做支撑。公共艺术代指在公共空间所摆放的艺术品。当市民徜徉在城市绿地和园林时,身旁的公共设施、脚下的道路均为公共空间。而室外公共陶瓷艺术中最主要的类型就是陶瓷城市雕塑,该类雕塑已于二十一世纪初被城市规划学科纳入。在科技不断发展的背景下,目前,城市雕塑陶瓷材质的应用已经能够对多元化的主题雕塑进行科学的塑造,为此,其在城市雕塑领域的运用已经得到了普及。在城市文化形象塑造的过程中,陶瓷城市雕塑能够起到决定性的影响作用,陶瓷城市雕塑有赖于城市文化形象的塑造而产生,而城市文化形象也因在陶瓷城市雕塑的映衬下,显得更为鲜明夺目。
(三)城市文化形象构建中渗透陶瓷艺术的要点
城市文化形象的塑造需要依托于多样化而又科学化的公共艺术规划,在选择公共艺术规划种类时,陶瓷艺术以其独特的魅力脱颖而出,例如,将现代文化特质与传统文化特质的整合、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和丰富多彩的材质特色优势等。但现实的城市艺术塑造中,城市运用陶瓷艺术并不多见,仅有在部分陶瓷产区中对陶瓷艺术的运用还是很明显的。造成这种不是很可观的现象,其主要因素是,绝大多数城市在规划公共艺术过程中,并不具备一个必要的个性创意规划,为此,在城市文化形象的构建过程中,陶瓷艺术若想真正参与到其中,应注意以下几方面内容。
1.采用多样化的艺术表现形式
陶瓷艺术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与自然物体与人工物体能够进行有机结合。在这种情况下,陶瓷艺术可以向外进行延伸,那么,其艺术表现形式就呈现了多样化的特点,例如,城市文化场所重的公共设施、建筑物内外、水体、城市标识、山体、照明等,致力于对城市文化建设的多元化等不同层次的需求进行科学满足。
2.积极的整合多方协作力量
对大型陶瓷创作设计比较擅长,一般为陶瓷艺术家、各类城市设计师、规划师、工程师以及建筑师等。为此,为了保证城市文化形象的构建中,陶瓷艺术能够真正的参与其中,一定要整合多方协作的力量,实施通力协作的方式,来促使陶瓷艺术成为城市文化形象的主流象征。
3.城市公共艺术要进行系统而又科学的规划
在城市公共艺术的规划过程中,不能仅仅意味着对几件简单的陶瓷艺术品的随意摆设,而这显然是无法保证规划的系统性的。为此,在规划城市公共艺术时,要进行全面把握和考察,尽可能的在整个城市空间文化氛围的营造中,摆放与之相符的陶瓷艺术,与此同时,城市文化建设也要与主题定位为导向,这样才能使城市公共艺术规划具有科学化和系统化的特征。
二、城市文化形象构建中陶瓷艺术价值的体现
(一)能够推动城市本土文化的表达和传承
陶瓷艺术在中国已经有一万年的发展历史了,而陶瓷窑址的发现也遍布我国城市各地。目前,部分城市已经将陶瓷文化形成引以为傲的特有城市文化,并在城市规划过程中,科学的运用了富有地方特色的陶瓷艺术。这样在新的历史时期,一些古老的地方陶瓷文化也将得到科学而有效的传承。另外,由于陶瓷艺术景观具有一定的本土文化特点,这就能够有效规避千城一面的城市化雷同形象出现。
(二)利于城市文化品牌形象的科学塑造
随着经济建设水平的迅速发展,人们俨然已经把关注点转移到了绿色环保方面。仅靠工业文明发展起来的城市无法顺应人们现代欣赏观,而文化与环境和谐发展型城市已经成为博得公众好感的重要标签,那么,在现代城市建设中,对城市文化品牌进行科学的塑造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发展路径,尤其代指景德镇等一些历史较为悠久的陶瓷产区。在景德镇,在部分重点交通中心中,均有对大量的陶瓷路灯、陶瓷艺术城雕以及陶瓷文化墙进行了设置、建设或建筑的情况,这就使景德镇陶瓷文化品牌形象得到了大力弘扬。
(三)能够促进城市文化品质的提升
在城市文化氛围营造的过程中,对陶瓷艺术作品的放置不仅是一种文化氛围表征,更是一种对城市民众的文化生活进行影响、熏陶的主要艺术。各城市可以通过对陶艺活动的大力开展,使市民发现陶瓷艺术的真正魅力所在。例如,可以在校园或社区组织陶艺学习活动、开设陶吧、开展陶瓷艺术展览等,使城市民众的审美文化趣味得到有效的培养,并使城市民众的文化思想和视野得到有效拓展,从而实现大幅度提升城市文化品质的目的。
三、城市文化形象构建中陶瓷艺术的主要应用路径
(一)城市规划建设之初要做好社会调研工作
对城市的文化的内涵与定位进行确定,是陶瓷艺术的规划建设的前提内容。只有使城市文化的特色与基调进行清晰的把握,在城市规划建设之初要做好社会调研工作,才能够使拟建设出的陶瓷艺术景观与该城市的文化气质相符,并将其个性魅力得到充分的展示。由于各城市的人文、历史、自然与地域等特征各不相同,因此,各城市所形成的文化也各具特色。针对于城市的陶瓷艺术景观而言,一定要对这种文化特质进行重点弘扬,致力于将陶瓷艺术打造为该城市的文化主流形象。
(二)以社会调研内容作为文化定位与明确规划目标确立的依据
待城市规划建设的社会调研工作完成后,则要结合所确定的文化定位对城市规划的目标方向进行明确。在目标的规划过程中,需要进一步确立陶瓷艺术文化的预期效果、方式、规模、数量以及方向,这样就能够有效避免一些不切实际或漫无目的进行城市规划的现象发生。
(三)城市文化形象构造构成中,要重视规划主题工作
在城市文化形象构建的城市规划中,需要涉及到对主题的重点规划。该类规划的针对点不是唯一的,从该城市的某一街区到整个城市,均能够进行主题规划,而规划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要结合该地域特色,使其文化类型与之相契合,继而使城市规划更具科学性和有效性。
(四)主题规划结束后,方能实施城市空间规划
城市的空间规划主要包括两大类,即自然规划和人工规划。在自然环境中,大型表现手段是陶瓷艺术主要采用的方式。例如,景德镇在山体上运用的超大型陶瓷壁画建设,而一些小型陶瓷艺术则适用于城市人口密集的街区,呈现出了多种风格,传统、现代、诙谐或庄重等,这均是结合实际建筑的用途与风格来进行的空间规划。
(五)保证作品的制作与策略有序的进行
一推进新型城市化与城乡区域统筹的重要性
⑴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当前在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城市化应当与工业化共同成为相互促进、,不可缺少的两翼。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内市场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人们认识到城市化滞后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已严重影响到内需市场潜力的发挥,尤其是第三产业的发展。
⑵推进城市化与城乡区域统筹是解决城市建设要素制约的重要途径。国家对土地管理政策严格化的施行,确保18亿亩耕地的保护,土地占补平衡的掌握,使城市建设用地逐年减少,制约着城市的发展和人口的集聚,通过城乡区域统筹,加快土地流转,可以解决城市建设用地的制约,推进城市化的快速发展。
⑶推进城市化与城乡区域统筹是加快产业转型、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和环境保护的有效途径。在我国解放初期,城市的发展依靠着农村的支持,城市化率相当底,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各种资源向城市集中,以前是“农村包围城市”,现在是城市反噗农村,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公共设施,使农村也能享受到城市发展所带来的巨大变化与好处。浙江乡镇企业发达,但是产业的层次也相当低,有些甚至是牺牲环境在发展,如何加快产业升级转型,加强环境保护,是浙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
⑷加快推进新型城市化与城乡区域统筹是创造更多就业岗位,缓解就业压力的有效途径,是解决农民收入过低和增长乏力的根本出路。浙江省农业人口过多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而“三农”问题第一位我觉得应该是农民,“人”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大力推进新型城市化,发展尤其是第三产业,解决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二推进新型城市化与城乡区域统筹的几点看法
⑴城市化发展应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不滞后也不超前。城市发展过于滞后会拖国民经济发展的后腿,过于超前,使房地产等行业过热,而出现泡沫经济的危机,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应以城市(镇)的二、三产业发展为基础,应因地制宜,不应有政府指令性指标的下达作为考核目标,而应发展二、三产业作为吸引农村人口集聚的条件。
⑵建立具有不同功能作用的城市、城镇、村庄的城镇体系,形成有密切内在联系、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体系。引导各类城市、城镇、乡村按照各自的优势和特点,明确功能定位和产业发展方向,要客观的评价和比较区域内各类不同城市的发展条件,包括交通与市场区位、城市基础设施与投资环境、自然与人文环境、产业结构等,尤其是人员的素质。城乡之间协调发展,合理的空间布局与结构,有利于促进城乡一体化的进程。
⑶城镇体系的发展及其空间布局应与区域性基础设施的建设布局、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治理保护相互协调,以保证城市与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三推进新型城市化与城乡区域统筹的几点建议
⑴建议编制杭州市域城镇体系规划或杭州市域区域规划。在城镇体系规划中明确杭州市主城区与五县市(属杭州地区的富阳市、临安市、桐庐县、建德市、淳安县)的功能定位与产业发展方向,优化空间布局结构,避免彼此盲目攀比与不必要的基础设施重复建设,保护钱塘江的水资源与环境,杭州市要为五县市的发展创造条件,同时,明确近期应重点建设的中心镇,以增强这些镇吸纳周围镇、村的人口和企业前来集聚发展的引力。
【关 键 词】时间性/时间意识/忧患意识/有限性/超越性
【 正 文】
一
人的自我意识的觉醒,其积极的表现之一在于人不仅能意识到他与外在对象的区别(人与物、人与外在世界的分离,这种分离即是人从原始混沌中独立的开始),而且意识到时间对其生命的限制是那么具体而且充满着悲剧性。生命的悲剧性意识不仅体现为人对自己力量渺小的意识,而更重要的是意识到生命存在的时间性限制,即生命的有限性。由此,人才发展出对这种有限性进行超越的渴望,并由此在有限性生命存在中寻求无限性的发展的空间。“时间实际上是人的积极存在,它不仅是人的生命的尺度,而且是人的发展的空间。”[1]因时间意识而发展出超越性和永恒性的意识,是审美时间意识的根本精神。
中国的时空意识源自原始神话思维,它体现为“以‘昆’和‘昔’两字为垂直轴线的时空系统和以‘旦’与‘’两字为水平轴线的时空系统。”[2]由这种神话宇宙模式的时空系统,中国文化发展出具有哲学意义的二元对立价值系统和象征系统:光明与黑暗、永生与死亡、阳与阴、男与女、动与静、实与虚、有与无、正统与非正统、中心与边远、明与昏(不明)、南(阳、男性、帝王之空间格局)与北(阴、女性、王后之空间格局)。wWw.133229.cOm
有限性的意识在老子思想中发现出“常”、“久”的时间意识。(注:《老子》书中“天长地久”、“故能长生”(第七章),“不可长久”(第九章),“复命日常,知常日明……道乃久,没身不殆”(第十六章),“常德(第六章),“不失其所者久”(第三十三章),“可以长久”(第四十四章),“常足”(第四十六章),“知和日常”(第五十五章),“可以长久”,“长生久视之道”(第五十九章)等等。)老子思想中的“观始”、“观妙”、“观复”、“观前”、“窥始”、“慎始”、“知始”都与时间性生成相联系。
在《易传》(注:《易传》中“时”字共五十七见。如《彖·睽》:“天地睽而其事同也,男女睽而其志通也,万物睽而其事类也。睽之时,用大矣哉。”《彖·革》:“天地革而四时成。汤山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革之时,大矣哉。”)中也以“位”、“时”、“中”突出时间意识和空间意识。所谓‘位’、‘时’、‘中’有这样的意义,就是说,若果一事物有所成就,它的发展必需合乎它的空间上的条件(‘位’)及时间上的条件(‘时’),其发展也必须合乎其应有的限度(‘中’)。易传认为事物的发展是和时间、地点、限度联系在一起的。[3]《易传》中阐明了宇宙、人事的“穷——变——通——久”的变化过程。这个过程意味着它并不是永恒不变的,而是永恒地依此循环以至无穷的变化过程,如同四时之永恒的变化。“生生不已”、“生生不息”为《易传》之核心。《易传》对“时”、“时机”的深刻领悟,使中国人的审美意识立足于“当下”而追求永恒。
《易传》的时间是经由阴(——)阳(——)相互引发,经处于时机的通、变而开启,并领悟到的“天时”,此“时”之生生不息的流化亦为神。“《易传》所理解的‘时’不是物理自然的时间,也不是外在目的论意义上的历史时间,而是在错综变化的摩荡趋势中所构成或媾合而成的原发时间。……原发时间或‘易时’绝非线性的,也不只是形式上循环的,而是氤氲醇化而生的时境、时气。”[4]《易传》之时间是流动和化生并神妙莫测,依当下之时机“彰往而察来,而微显阐幽”(《系辞下》)。这种时间是一种“时间境域”,并依自身领悟其变化趋势而显出“时机的开放性”。
《易传》讲时,体现一种有限性意识和忧患意识,“《易传》之兴也,其当殷之末世,周之盛德邪?当文王与纣王事邪?是故其词危,危者使平,易者使倾。其道甚大,百物不废,惧以终始,其要无咎,此之谓易之道也。”(《系辞下》)正因为这种时间意识,有限性意识和忧患意识,才生发出永恒不殆追求无限的刚健气质:“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乾卦·彖传》)“不息”则意味着永恒时间中追求永恒。此种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在中国思想史上有着深远意义,也深刻地影响着中国审美意识的根本内涵。
庄书中言“时”达七十多处。“庄子颇能从宇宙的广度来审视‘物量无穷,时无止,分无常’的境遇,以为‘时有始终,有变化’,世事是‘无时而不移’的(《秋水》),因而唤醒人们‘面观四方’、‘与时消息’。面对死亡问题时,要能培养‘安时处顺’的态度。在应世方面,庄子学派提出了‘应时而变’的主张”。[5]事物依其常势而自然而然,即自身因其本性而成其为自己。这种顺应自然,即为应时,也即是在变化中,即为“通”,(《庄子》中“通”字共出现五十多次)而成其“道”。“道”的属性之一即体现往复、回复,即源始性时间状态。“周行而不殆”的“道”在源始性时间自成、自化。
儒家从孔子的“天命观”到“中庸”的“时中”同样包含有对时间的深刻领悟。对于孔子,中庸的终极含义就是“时中”,即“随时以处中”。中庸乃指平常的行为,即随时随地为每一人所应实践,所能实现的行为[6]。而此实践行为,在时间过程中,因时因地而不偏、不易,因此,仅言中而不言庸,则中仅悬空而成为一种观念或一种绝对之标准。庸而中则是一种时机化、原生性的境域——时中,在实践(用)的过程中,随时随地,因“时”而中。没有绝对的善和作为“标准”的“中”,而只有在“庸”的过程中,而趋向(时间性生成)——趋时而动、因时而变——一种善的(仁、礼)的境界(时中、中和)。
二
如此看来,在中国古典思想中,天地万物变化、发展的内在规律构成源始性时间意识的内在维度,是人的活动的内在构成性维度。源始性时间意识(非物理的时间意识)是一种意义、价值开显的境域。此境域非线性时间构成状态,而是因此时间性的化生,而使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被显现的一种时间境域。它非现成的存在状态,而是沟通过去、现在与未来并永远以未来(趋时)而彰显现在的一种时间性境域,即它指向未来的意义的无限性生成并对当下时刻具有意义,同时又不断超越当下时刻的一种开放性构成。
对于审美意识的生成而言,中国思想中这种源发性时间(原发时境)具有两方面的意义。
一是有限性、忧患意识的彰显。从现在时刻而言,任何存在只能是在现在这一特定时空中的存在,因而也必须受到制约、束缚,甚至与时相背。此种有限性意识不单纯是物理时空中的生命自身的有限性,更主要地是指对某种存在或行为的必然无知,因为,你只局限于现时而没有对事态的发展趋向作出超前的判断(意识)。人对这种时间局限性的意识更甚于对生命自身自然性存在的局限性的意识。正是这种有限性、忧患意识,人才不断地进行谋划,并力求使这种谋划更能“与时偕行”,并在与“时”契合的谋划中体验到神性(神机妙算)——实践的合目的性与实践过程的合规律性趋向统一。
二是指未来时间意识的超越性生成。正因为现在时刻(当下时候)的有限性,人总是力求超越于当下时刻,而从未来时间的角度来进行谋划。谋划不是站在现在时刻远观未来,而是站在未来、超越性的时刻来近观现在,它是属于未来的、理想性的,而非现在、现实性的。
审美时间意识正是敞开未来的时间意识而使有限个体意识到未来的超越性生成,意识到无限性境界的发生,以未来的美好、理想性生成来消弥现实现在时刻的悲剧性。换言之,审美时间意识是永远趋向于、发生于未来的时间境域中。此种超越可谓是时间上在先的,但此种“时间上在先”的超越并不是指“在时间之先”或在物之前,在物的时间性存在之先;而是指以未来时间来观照现在,是一种价值性的设定或可称为体验性的超越、意识的、时间性的超越。就超越的本身或超越主体而言,“中国传统重天人合一,重生存、生活,人作为知、情、意之整体生存于天地万物之中,与万物融合为一体,人在这种‘一体’中所体验到的,不可能是外在于人和外在于物的东西,而只能是内在于人和万物之中的东西,因此,人通过体验所寻求到的本根,虽然是超越的,但它仍在具体事物之中。”[7]但“人不能老停滞在有限的个体事物之上或有限的个人之上,也就是说,不能执着于事物的有限性或个人的有限性,而应该从流变的宇宙整体以观物、观入”,由此,则是从未来时间维度上对现存的、现实的人或事物进行谋划,使之“站出自身”而从未来时间、超越性时空中去寻求今天的现实与过往的历史和未来的期待融合为一体,从而形成一种境域、一种境界达到无限。
方东美曾言:“时间之变易乃是趋于永恒之一步骤耳。永恒者,绵绵悠长,亘古长存;逝者未去,而继者已至,为永恒故。性体实有,连绵无已,发用显体,达乎永恒。”[8]
时间既为生命的局限,但同时它更是生命超越的敞开境域,换言之,唯有时间的永恒流变,才使生命无限性地趋于无限境界,时间意识是生命觉醒和审美意识的重要体现,也是审美追求的重要体现。
审美追求的是在实践活动和现实生活中生命存在的一种价值性追求。人因这种追求而从有限性存在中超越出来,一方面消除生命存在的有限性和局限性,另一方面,对人自身进行一种价值提升,使生命本身因事实性的沉沦而遭遇的生命悲剧性转化成生命追求无限的一种价值行为。无疑地,审美追求本身是一种无限性的过程,并只有在意识到的无限性中去追求无限才是生命的真正的自觉。盲目的、本能式的“量”的无限性的动作或行为本身是非审美性的坏的无限。意识到的无限性就主体意识行为本身而言,体现为审美的无限性时间意识,它是审美的时间意识的真正体现。生命活动本身和实践活动的无限发生是审美无限性时间意识的本源。
审美的无限性时间意识是对生命活动和劳动实践活动的无限性的意识,即主体能够感悟到生命活动和劳动实践活动的无限性,并使主体的心理时间在生命感悟中从一般知觉经验的时间意识上升为审美的时间意识,并经由心理境界与心境中的对象无限性地契合、圆融,从而成为无限性的时间意识。
无限性的时间意识到一切外物对象和人自身纳入意识的无限性之中,其显现的不是物之形象和自我存在的客观性质,而是显现其真实存在,即存在之意义和价值。换言之,只有处于无限性的时间意识的生成中,事物存在和人自身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才得到显现。在无限性时间意识中,一切对象的存在和人自身的存在,虽然由经验和现实出发,虽然它并不一定要舍弃现存状态的固有形貌,但却不为经验和现实所限制,而是突破一切现实的(心理的、生理的、外物的)羁绊而超越到理想的境界。这种理想境界既蕴含高度的真实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同时也达到高度的超越形态;但此种超越形态、高度价值却可以回返到现实世界中落实,使理想逐渐变为现实,而不只是悬浮在空中。在审美的无限性时间意识中,理想与现实、经验与超验、自然与人生并不脱节,而是因为人在现实中的存在使此种时间意识成为个体的内在意识而使此种最高价值、超越形态落实到个体生命存在的具体过程和境遇中,落实在个体生命的现实活动中或成为个体生命最内在的人生体验、人生感悟。一片树叶、一根枯藤、一片断垣残壁、一叶孤舟,都能在这种生命的无限性时间意识中成为生命超越的表征或成为生命超越的无限境界。
三
从个体生命存在角度看,这种无限性时间意识它不是实在论的时间意识。对于实在论或物理时空而言,个体的时间延续是有限的;但从价值论观之,则个体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可以无限地生成,生命能永恒地活着、存在着,并能无限性地生发新的生命价值和意义。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屈原的上下求索的人格境界、陶渊明的“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的旷达、苏格拉底的“正义”人生的追求等等并没有随着他们个体有限感性生命的终结而消失。恰恰相反,它们随同他们的信念和永恒的追求一同随着时间走进我们的心灵,构成我们时间生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限的生命个体追求无限、永恒,正是无限性时间意识在个体生命存在中的觉醒和这种觉醒的集中体现。也正是个体的无限性时间意识的生成,个体才能真正面对现实,克服死亡意识和有限性意识带来的生命存在的焦虑,抗拒生命的沉沦。人通过审美活动这一中介向无限超越之时,无限性时间意识就使个体不再象在日常生活时间中那样,执着于功利得失,或沉湎于日常时间感觉的焦虑,而能够超出过去时间的局限,把过去、现在一起带入未来,以价值理想贯注于现实人生之中,追求个体生命的审美性生成。
从人类总体存在角度看,无限性时间意识它是整个人类生命活动和生命精神的永恒流注。人类生命的生生不已和人类活动的无限延伸,既使人类能彻悟时间永恒的奥秘,也能使人类洞察宇宙、人生意义的真谛。正是因为人类永恒、无限的存在,能够超越任何感性有限生命而存在着,所以,任何单个个体活着本身并不是重要的,单个个体的怎样活着和活着的意义、价值才是构成人类永恒的关键。正是在人类总体存在的无限性中,每个个体才真正深切地意识到只有在短暂人生和感性现实本身进行不懈努力追求,实现人类总体的进步才能真正实现个体的永恒和不朽。此种历史感和使命感,便正是来源于对无限性、无限意识的深切感悟。换言之,个体的无限性时间意识只有在人类总体的无限性时间意识中才能真正获得升华,只有以人类总体的无限性时间意识朗照个体的无限性时间意识,个体生命存在才能产生真正的历史感和使命感。也正因为如此,儒家理想精神“都是在背负过去、指向未来的人事奋斗中去领悟、感受和发现存在和不朽。超越与不朽不在天堂,不在来世,不在那舍弃感性的无限实体,而即在此感性人世中。从而时间之意识便具有突出的意义,在这里,时间确乎是人的‘内感觉’,只是这内感觉不是认识论的(如kant),而是美学的。因为这内感觉是一种本体性的情感的历史感受,即是说,时间在这里通过人的历史而具有积淀了的情感感受意义。这正是人的时间作为‘内感觉’不同于任何公共的、客观的、空间化的时间所在。时间成了依依不舍、眷恋人生、执着现实的感性情感的纠缠物。”[9]
基于人类总体的无限性时间意识,个体才不单纯追求个人的幸福、快乐,而是追求人类、整个生命的精神的和现实的解放。当这种过程的无限性展开内化为个体生命的自觉追求才真正达到审美的无限境界。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47).532.
[2] 叶舒宪.中国神话哲学[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19-20.
[3]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m].人民出版社,1983.
[4] 张祥龙.从现象学到孔夫子[m].商务印书馆,2001,207.
[5] 陈鼓应.易传与道家思想[m].三联书店,1996,35.
[6] 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m].上海三联书店,2001,99.
所谓城市形象,是指城市以其自然的地理环境、经济贸易水平、社会安全状况、建筑物的景观、商业、交通、教育等公共设施的完善程度、法律制度、政府治理模式、历史文化传统以及市民的价值观念、生活质量和行为方式等要素作用与社会公众并使社会公众形成对某城市认知的印象总和。
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使得城市的发展越来越受到世人的关注。和谐、繁荣的城市是一个国家不断发展的引擎,一个良好的城市形象更能增添城市的魅力与影响。公益广告,作为社会功能和责任的传播载体,已成为从宣传企业、宣扬社会主流文化到兼顾提升和构建城市形象的靓丽名片。公益广告利用它自身的特点在城市形象构建中展现出独特的优势,已逐渐成为城市形象构建的重要手段。
长春市作为东北乃至全中国一个重要的城市,在国内享有盛誉。不仅是汽车城、电影城,长春还是一个大学城,众多高校汇聚,文化氛围浓厚;长春又是一个旅游城,净月潭、南湖与伪皇宫、长影,山水与人文交相辉映。随着长春市建设的纵深发展,长春将会以更多的崭新形象呈现在世人的面前,这就需要城市管理者大力优化传播资源,不断整合传播媒介来构建全新的长春城市形象,在这一方面,公益广告无疑在长春市城市形象的构建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一、公益广告对长春市城市形象构建的优势
据市场调查分析,当今的观众不论其年龄段,100%都看过公益广告,94.90%喜欢在媒体上看到或听到公益广告,说明现阶段公益广告已经深入人心,对人们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在公众心目中树立起良好的形象。公益广告的趣味性、耐看度及其轻松的演绎方式,引起了观众共鸣,使观众没有明显的戒备心理而对其发自内心地接受。
长春市城市形象的构建应以人文为核心。长春与国内一些发达城市相比,其经济、基础设施建设等还相对落后。围绕硬件打造长春的城市形象不具备竞争力,而且也容易和其他城市形象相混淆。唯有挖掘长春的城市人文价值才能使长春城市形象在全国乃至世界上脱颖而出。
公益广告所主要宣扬的正是一种人文关怀。通过积极向上的内容和喜闻乐见的方式将诉求传递给广大受众。长春市的城市管理者应充分利用这一优势,结合长春自身的特点,用公益广告这一形势对自身进行包装,并通过系统的规划和推广,借助各种如公关、展会和体育赛事等社会活动适时的将长春各方面形象推向舆论的焦点,将城市的个性扎根于广大受众的心中。
二、公益广告在长春城市形象建构中的设计表现
长春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经济增长迅速,是一座充满活力的城市。在城市发展中也呈现出了独特的城市个性。这为公益广告对城市形象的构建提供了鲜活的素材。
城市形象如同企业产品就像公益广告如同商业广告一样要有明确、精准的定位,公益广告在获取城市自身相关的信息后应对城市形象做好定位,延续和传承,保持城市形象塑造的一致性。
三、公益广告在长春市城市形象构建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和全国大多数城市的公益广告一样,长春市的公益广告的还存在很多问题:
(一)传播整合力度不够
长春市的公益广告传播内容分散,基本上是以“点传播”为主,没有做到将各类媒体进行有效的整合。在这种情况下,长春市城市形象缺乏立体的构建。
(二)整体质量低下,数量不足
与国外发达城市公益广告相比,长春市公益广告无论在质量还是数量上都存很大的差距,这和我国公益广告的大环境有一定的关系,我国的公益广告有很多都是应景之作,有的部门为完成任务甚至出钱购买用来充数。这样没有经过迸发创意、精细制作的公益广告自然难以保证质量;
另外我国的公益广告在数量上也存在偏低的状况。企业的盈利性质和市场的激烈竞争决定了企业必须以生存为第一要务,认为公益广告是政府的事,很多企业对公益广告并不热衷参与,这种追求短期效益的行为直接导致我国包括长春市在内的城市公益广告在数量上的不足。
四、对公益广告构建城市形象的两点思考
公益广告区别商业宣传的一个优势就是它能将诉求指向一个地域最大化的受众。城市形象公益广告的职能就是能最大限度的接近该城市的市民群体,并向这个群体传递有关城市形象的信息。在这种城市形象构建的过程中有两种方式值得借鉴:
(一)全民参与
市民是一个城市的东道主,只能他们的参与才能从内部激活该城市的神经中枢。公益广告应结合该地区人文特点,通过选取城市形象大使等诉求方式积极、适时的传递正能量,培养市民的主人翁精神,动员各行各业的市民积极参与到公益广告的拍摄中去,用人气和风貌打造全新的城市形象。
(二)保证播出时间
为使公益广告最大限度的发挥作用,国家在2003年也出台了一项通知,要求“从2003年起,大众媒体的公益广告量不得低于商业广告量的3%。” 长春市形象的公益广告也可以从中增加一定的节目比重,从而在定期、持续的传播中使长春市城市形象的构建收到成效。
长春经济正在高速的发展,城市规模也正在不断扩大,然而要想更多的获得外界的关注还需进一步构建和提升长春市的城市形象,相信借助公益广告的力量长春会以更加优美的姿态展现在世人的面前。
参考文献
[1] 付卫东.试论公益广告的社会功能[J].现代广告,2010.
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城市社会的到来,城市间的竞争与合作不断深化,城市品牌与形象的角逐在城市竞争中的作用日益重要起来。城市形象可以理解为社会公众、市民和游客对城市的整体印象和评价。城市形象是一座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构成因素,也是城市的独特标识之一,还是人们消费城市的重要商品之一,对创造城市经济与社会效益的贡献不言而喻。在信息时代,城市不仅需要有故事,还要学会讲故事。学会如何塑造精彩的城市形象是当下的城市经营管理者面临的新课题。近年来,在城市形象理论中,城市形象定位理论,城市形象塑造理论研究以及城市形象软实力理论,都对城市形象的塑造与传播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丰富成果。这些理论均提出城市形象塑造与传播是一本文由收集整理个复杂体系,需要整合不同的战术与手段。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媒体构建的虚拟世界越来越发达,大众传媒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越来越有超越真实世界的趋势。因此,利用影视文化塑造和传播城市形象的尝试也逐渐多了起来。而影视基地建设,也随着我国影视文化产业的发展,成为城市形象构建与传播的一种有效实践。
影视基地按照产生原因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指国家或地区根据影视产业发展的战略需要,划出一定区域,实行特定的产业鼓励政策,由政府或企业对总体发展、产业导向、公共基础设施等进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和统一运营的影视产业区域,包括外景拍摄基地、影视内景拍摄基地、影视制作基地以及主题公园。另外一类是在已经建设并利用完毕的影视布景的基础上,作为旅游资源继续开发的项目。影视基地按照功能划分还可以分为内景基地和外景基地。按照规模大小则可划分为影视城,风景名胜区和专门性人造景区。随着我国影视产业的繁荣发展,影视剧行业收入大幅攀升,影视基地建设逐渐增多,目前国家级影视产业园区有2个,省市级以上影视基地已经超过100个。但从城市形象理论研究现状来看,对利用影视基地建设服务城市形象构建与传播的研究还不多,学界现在对影视基地的理论研究,主要还集中在经济学领域,特别是从区域经济的增长极理论、产业集群理论和新产业区理论的视角对影视基地建设进行了较多阐述。
二、影视基地建设与城市空间创新
城市营销学理论认为,城市空间作为一种特殊的宏观性空间产品,具有多元性和复杂性。城市空间首先具有持续生长的可能,可以被不断的创新与开拓。同时,它是可以被感知、被体验的,具有立体性。此外,城市空间还具有可分割剥离的空间层次感,由具备不同功能的子系统构成。城市是一个整体性的固化存在,是“一个固定且无法移动的实体,需要通过有效的传播来帮助消费者克服无法亲身体验带来的缺陷”。 基于城市物质性与非物质性混合叠加的特性,我国学者卢长宝、丹提出了在影视语境下进行城市营销的概念性框架,即通过影视运作,在针对消费者需求的基础上对城市空间不断开拓创新,通过四重维度的构建(即固化空间、知觉空间、想象空间与体验空间)将城市空间植入进影视作品,从而实现城市形象塑造与传播的目的。根据这一理论,影视基地建设在城市空间拓展与形象构建中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
第一,影视基地建设丰富了城市空间的物质基础。城市形象首先建立在城市的物质性上,不能脱离城市的功能属性。按照mdgdalena的说法,城市空间由众多功能各异的子产品构成。影视基地的建设本身增加了城市固化空间的功能,创造出新的城市面貌,其迥异的样态满足了消费者的不同需求,对树立城市品牌形象提供了事实层面的新鲜元素。比如我国著名的浙江横店影视城,无锡影视城,规模宏大,气势壮观,以独特的历史场景和厚重的文化底蕴成为当地不可忽略的城市新景观,这些基地园区建设是庞大的不易变动的,一经建成对城市形象的整体战略起到长久影响。
第二,影视基地建设有利于城市固化空间通过影视信息编码解码过程向知觉的空间、想象的空间与体验的空间不断转化,从而产生空间创新。首先,在城市空间的影视植入中,不是所有的固化空间都具备核心价值,适合被选择被植入,但影视基地作为专门服务影视产业的固化空间,它的首要功能就是影视作品的背景,是观众能获得的知觉空间。接下来,借
助影视传播,影视基地可以从被感知的空间转向可想象的空间。影视基地构建的空间世界经过影视作品的展现,已经与相对应的故事情节、内容与意象,以及影视作品之外的种种氛围交织成一个统一体,城市的气质与形象在影视赋予观众的想象空间中得以形成,城市空间的品牌属性得以树立。比如银川镇北堡西部影视城依托宁夏特殊的文化与历史传统,以其独具魅力的古朴苍凉的样貌和民间化民族化的审美内涵,不但成为我国众多影视基地中良好运作的一处典范,还是宁夏最成功的文化产业之一,对银川市城市形象的充实具有重要意义。最后,影视基地为人们提供了可持续的体验空间。从感知到想象,最终,回忆和情感会引领人们走进那处渴望体验、渴望重温的城市空间。相对于其他类型的影视创作载体,影视基地能够将影视作品中的场景、道具以及故事背景长久保存并持续使用,使慕名前来的体验者获得最大程度的满足。比如营造了老上海风情的上海车墩影视基地,高度艺术性呈现红楼梦文化的北京大观园景区等,这些影视基地的物质存在以及他们所凝练的意境与文化价值,对人们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流连此处,会对此地此城感到分外依恋、分外亲切。时空作用下的亲身体验,使城市的消费者感受者对城市产生强烈的情感认同,使城市的形象具备高度归属感。
三、影视基地建设的几点原则
总体而言,影视基地建设对开拓城市空间、构建城市形象尽管是一种有效的策略,但在实际运用中,还应该注意这样几个方面。
设施栽培不仅可通过促成或延迟栽培使果实的成熟期改变,使果实品质提高,还可起到有效避免自然灾害等多种效果。近年来,人们通过栽培设施改变温州蜜柑生长的环境条件,在延长成熟期和改善品质上收到了良好的效果[1-3]。但针对椪柑的设施栽培延迟采收过程中的品质变化研究,国内外还鲜有报道。
柑橘可以利用温室、塑料大棚等进行促成栽培和延后栽培来提高果实的品质和效益,但利用温棚等设施进行促成栽培因成本太高而难以推广,故我国柑橘上更多地采用简易设施被覆式的延后完熟栽培。迄今有关柑橘简易设施栽培已有一些调查和探索[4,5],但以椪柑为对象简易设施栽培,比较几种简易设施对其品质影响的研究还缺乏报道。本研究以黔阳无核椪柑(Citrus reticulata Blanco.cv.Ponkan)为试材,分析比较避雨棚、遮阳网与地面覆盖等简易设施对椪柑果实成熟过程中的品质变化,以期为选择简易设施栽培的方式提供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1.1材料
设施位于湖北省当阳市半月镇凤凰山现代生态农业园区,大棚均为简易避雨棚,无裙膜。遮阳网采用棚架式覆盖,并与树冠顶部留有50~100cm空间。地膜选择生产上应用较多的银黑反光膜(江苏米可多农膜有限公司)。
供试材料为黔阳无核椪柑(Citrus reticulata Blanco.cv.Ponkan)。2007年盛花期为4月17日,2008年为4月18日。树龄7至9年、设施内外水肥及树势管理一致、中等管理杂志铺。
1.2试验设计
在园内选出树势一致、生长良好、结果量较多且基本一致的10株树,作为试验用树。试验设三个处理,即:花后150d(晴天)覆盖地膜并全面盖上顶膜,花后210d四周覆盖遮阳网;花后150d覆盖地膜,花后210d覆盖遮阳网;对照为不覆盖果实,花后210d后采用常规方法防冻。设置三次重复,处理间设保护行。
1.3可溶性固形物及可滴定酸含量测定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用手持折光仪测量,可滴定酸的测定参考李锡香[6]方法。
1.4浮皮空间率分析
浮皮空间率的测定参考石学根等[2]方法。
1.5可溶性糖和有机酸含量分析
提取和检测的过程参照顾建芹等[7]的方法,稍作改动。用仪器自带的色谱化学工作站进行数据处理。所用果糖、葡萄糖、蔗糖、苹果酸和柠檬酸的标准样品均为色谱纯,购自Sigma 公司。
总糖=果糖+葡萄糖+蔗糖
总酸=苹果酸+柠檬酸
1.6数据统计分析
用Excel软件处理数据,应用SAS软件ANOVA过程作差异显著性测验。
2结果和分析
2.1常规品质的变化
2.1.1可溶性固形物
2007年:由图1A可知,简易大棚、遮阳网和对照3种处理均从9月采样开始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上升简易设施栽培,在花后270天达到最高值。在花后150天至210天,露地覆膜和对照的可固含量一直大于大棚覆膜,其中在正常采收期花后210天时,露地覆膜最高,为12%,同时期大棚覆膜和对照的可固含量分别为11.3%和11.4%。对照的可固含量在花后210天以后有一下降趋势,之后又略有升高。大棚覆膜的可固含量之后增加较快,而露地覆膜则增加趋势减缓,至花后270天时,大棚覆膜、遮阳网覆膜的可固含量分别为12.8%、12.6%,而对照的仅为11.2%。
2008年:与2007年比较具有相似的特点,3种处理的可固含量持续上升。在花后230天以后,大棚与遮阳网处理的可固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至花后250天时,遮阳网覆膜的可固含量反而高于大棚覆膜,但两者之间无显著差异(图1B)。
2.1.2可滴定酸
2007年:由图2A可知,可滴定酸的含量,设施内外变化趋势相近,在花后150天到190天迅速下降简易设施栽培,花后190天以后,下降比较缓慢,但在花后250天时又有略微上升,之后略有下降趋势。在花后210天以后,大棚覆膜与遮阳网覆膜的可滴定酸含量差异不显著,但略高于对照。
2008年:可滴定酸含量的变化趋势与2007年相近(图2B)。花后190天以后,各个处理的可滴定酸含量变化趋于稳定,3个处理的可滴定酸含量差异不明显。年度差异方面,花后210天以后,2008年的可滴定酸含量比2007年略低。
2.2浮皮空间率的变化
由图3可以看出,2007和2008年两年在花后210天以后,设施内外的浮皮空间率都呈上升趋势,其中对照上升最为明显。两年的数据一致表明,与对照相比,大棚覆膜与遮阳网覆膜处理均显著降低了浮皮空间率,而大棚的浮皮空间率更低。
2.3可溶性糖和有机酸含量的变化
2.3.1果实糖组分含量变化趋势
1)果糖杂志铺。两年果糖含量变化前期基本相同,即花后150天至210天,各处理的果糖含量持续上升(图4)。在花后210天以后简易设施栽培,2007年大棚覆膜仍呈缓慢上升趋势,遮阳网覆膜从花后210天到250天略有下降,花后250天以后又有所上升,而对照在花后210天以后则一直保持缓慢下降趋势;2008年果糖变化趋势与2007年相近,在花后210天以后大棚覆膜与遮阳网覆膜均高于对照。
2)葡萄糖。由图5可知,两年之中葡萄糖含量的变化趋势与果糖基本相同。
3)蔗糖。蔗糖的变化动态如图6所示。2007年:大棚覆膜蔗糖含量从花后150天到230天上升,之后则明显下降;遮阳网覆膜从花后150天开始一直呈上升趋势,至花后270天时达到最高;对照在花后250天以前缓慢上升,之后又呈下降趋势。2008年:各处理蔗糖含量的变化与2007年基本相同,而大棚覆膜在花后230天以后没有出现下降趋势。
4)总糖。从各种糖占总糖的比例来看,己糖(葡萄糖+果糖)含量约为蔗糖的2倍,其中葡萄糖略高于果糖。2007年:由图7A可知,大棚覆膜的总糖含量在花后250天之前持续上升,之后略有下降;遮阳网覆膜的总糖含量一直保持上升趋势,在花后270天时达到最高;对照的总糖含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两种简易设施的总糖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两者之间无明显差异,其中遮阳网处理的更高。2008年:由图7B可见,3个处理总糖含量的变化趋势与2007年比较具有相似的特点。在花后250天采收时,大棚覆膜与遮阳网覆膜的总糖含量均高于对照,其中大棚覆膜高于遮阳网覆膜。
2.3.2 果实酸组分含量变化趋势
1)苹果酸。2007年:由图8A可知简易设施栽培,3种处理的苹果酸含量变化趋于稳定,保持在0.6mg/g左右。2008年:由图8B可知,各处理的苹果酸含量变化起伏较大,但基本稳定在1.5 mg/g。
2)柠檬酸。两年的研究一致表明,不同处理的柠檬酸均呈下降趋势,其中以花后150-210天下降最快,之后则变化较慢(图9)。大棚覆膜的柠檬酸含量在花后230天时明显高于遮阳网和对照,遮阳网内的柠檬酸含量略高于对照。
3)总酸。柑橘果实中的酸成分以柠檬酸为主,故总酸的变化趋势与柠檬酸相近(图10)。
3讨论
本研究表明两种简易设施条件下延迟采收对促进果实糖积累进而提高柑橘果实品质具有较好的效果。在2007和2008两年之中,两种简易设施均可使柑橘果实中果糖、葡萄糖、蔗糖含量明显提高杂志铺。简易设施条件下可溶性固形物的变化趋势与总糖相吻合,也是在花后230天以后持续上升,而对照有下降趋势。这可能是由于简易设施与覆膜有效控制成熟期的土壤水分,而适度的水分胁迫会提高果实的含糖量[8,9]。Morimoto等[10]研究1996~2004九年中不同气候条件对温州蜜柑糖酸的影响时发现,不同年份之间糖含量变化差异大,酸含量差异小,而10和11月降雨量与糖含量呈显著负相关。本研究的结果与前人得出的结果一致。但是石学根[6]在温州蜜柑的设施栽培中得出的结论相反,设施内的总糖含量反而低于露地,这可能是不同年份的气候条件差异。两年中各处理的柠檬酸含量变化趋势小简易设施栽培,成熟后期大棚和遮阳网覆膜的酸含量略高于对照。这表明设施条件对酸含量的变化影响较小。
果实浮皮是影响延迟栽培果实品质的重要因子。本试验中两种简易设施还显著降低了柑橘的浮皮空间率,其中大棚覆膜的浮皮率略低于遮阳网覆膜,这可能是由于大棚对土壤水分的控制更好。综上,在生产实践中,采用简易设施进行延迟栽培是提高柑橘品质一种有效途径。
在延迟采收期间,大棚覆膜总糖含量与遮阳网覆膜无显著差异,其中2008年大棚覆膜总糖含量高于遮阳网覆膜,2007年大棚覆膜反而低于遮阳网覆膜。然而调查发现,不同简易设施类型成本造价不一,简易大棚采用钢架材料,因此材料和用工成本较高,而遮阳网成本相对较低。因此从经济效益考虑,宜采用遮阳网覆膜进行柑橘的延迟栽培模式。
参考文献
学前教育学对幼儿师范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是是一门必修课,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教育教学的内容丰富多样。目前幼儿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幼儿教育的教材版本各式各样,但其内容和实用性却很差,不符合幼儿教学的课程要求。其次,选用的教学方法不得当,过分强调理论知识而忽略了实践性,把教与学的互动活动孤立起来了,不能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学前教育学”的课程改革必须要以实践性为导向,着重培养学生各方面的技能和教育素养。
一、课程目标明确化,课程内容最优化
1.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对整个课程的内容、方向和教学过程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学前教育学的课程目标是根据学科性质和学生特点而制定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掌握幼儿教育的教学理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第二,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如,创设环境的能力、与家长沟通的能力、组织幼儿生活的能力、指导幼儿活动的能力等,学会用学前教育的基本理论去分析和解决教育教学的实际问题。该模式下的课程目标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幼儿适应各种教育活动奠定了基础。
2.课程内容
根据课程目标的具体要求,在把握课程改革思路的同时,学前教育学的课程内容大致包括以下三部分:
第一部分,学前教育学的基本理论知识。这一部分主要讲述了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幼儿教育与儿童发展、社会发展的关系等。学习该内容不仅树立了学生的教育观和教师观,还为后续章节的学习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二部分,幼儿教育的任务、目标以及五育的内容,指明了学生从事幼教工作的方向。第三部分,教育目标实施的手段和途径。这一部分所涉及的实践性知识很强,从事幼教工作需要掌握这一基本技能。
二、强化实训教学,改革教学模式
课程改革必须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把学生放在教学的主体地位上,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灵活运用案例教学、实际操练等教学模式。
1.课堂上多采用案例教学,树立学生的科学教育观
教师的教育观念对教育目标、内容和策略的选取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从而影响幼儿的发展方向。因此教师必须要以科学的、全新的教育观念进行教学,从正面影响学生。案例教学法在多次实验教学中都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益,实施案例教学法需要注意的是:学生首先要掌握最基本的理论知识和一定的分析技巧,教师按照教学目标和内容的具体要求,为学生展现典型案例,可配以图片或文字,尽量形象生动,一步步把学生引入教学情境中,让学生自觉独立思考问题,从而找出问题解决的方法。
2.强化实训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把幼教理论知识融入幼儿的真实生活中,需要做到以下两点:第一,增设教学情境,有针对性地进行模拟练习,如: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思维布置班级环境;组织学生表演智力游戏;根据一定的要求自制玩具等。第二,给学生提供足够的实习时间,积累经验,提升教育技能。学生实习的内容可包括幼儿园每日生活的观察、对幼儿及教师行为的观察、观察幼儿教师的互动环节、如何组织教学活动、怎样开展幼儿游戏等。学生在实地观察可以对幼儿园进行全面的了解,通过与幼儿的接触,发现自身的幼教兴趣点,形成个性化的教学方式,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三、加强课程的实践性评价,调整考试方法
课程评价的方式有很多种,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根据学前教育学的课程特点,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可采用阶段性评价。如若结合课程的实践性可采用的课程评价方法有: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学生自评与学生互评,针对不同的评价结果调整改革眼前的考试法,发挥学生各方面的才智,下面就列举了几种考试方法:
1.学生命题的考试方法,此考试法主要考查了学生的理论基础知识。学前教育学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教育学科,学生首先要对该课程的理论知识有所掌握,然后再付诸于实践活动中进行深层次的理解。采用学生自由命题的方式打破了传统考试中学生的被动局面,内化了学生的知识。
具体做法:(1)教师带着学生进行全面的复习,此过程中要强调命题的范围、重点、题型、分值比例等。(2)根据全体人数,把学生划分为几个小组,组成员分工合作,共同组建一套完整的试卷,然后各组之间互相审核,进行整理。(3)把修改后的试卷定为考试试卷,各组互换试卷进行答题,最后由原出题小组进行批阅,确定考试成绩。
2.记录案例后的抽签考试法,着重考查学生的实践能力。学前教育学所涉及的内容实践性较强,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理论基础知识,还要会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具体做法如下:(1)把学生分为若干小组,两人一组,要求学生记录四个案例。(2)由各小组对所记录案例分别提出问题,以题签的形式呈现出来,并附上相应的分析见解。(3)最后把修改后的记录案例交给老师,由老师负责学生的抽签考试。(4)案例记录小组评定成绩,教师进行监督和补充。
3.小组合作的实践考试方式。给学生提供足够多的见习机会,让学生对幼儿园的教学环境、教学组织结构有一定的了解,对不同阶段的实践内容进行考核。具体考核方法及内容:(1)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创设一个符合幼儿特点的游戏结构,游戏结构的设计要从整体出发,运用材料和色彩的独特性,对学生进行综性的评价合。(2)让幼儿表演游戏,此过程中要渗透合作学习的特点,并以此为考核标准。(3)开展具有特色的主题活动,让学生自由发挥,自制玩具,玩具的玩法和教育功能要有相应的说明。
总之,学前教育学的课程改革要把重点放在学生的主体性上,以实践性为导向,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参考文献:
中国东北广阔的地貌与富饶的土地,成为中国文化地理版图上最重要的国土区域,历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历史上,东北以众多游牧民族的发展更替,形成了复杂的历史沿革与丰富的民间文化。但是随着两个少数民族统一政权的建立,自清朝以来,中原人口的流动与汉文化的普及,使历史上四大古民族如东胡鲜卑、夫余高句丽、肃慎女真、商族燕人基本上都被汉化,除了以山林狩猎为生的少数民族(如鄂伦春人在解放前依然过着原始父系社会生活)之外,从沙俄侵略东北以来,东北的文化地理空间从以东方文化为主的多民族融合阶段,正式进入到现代性的发展历程。
黑龙江发达的水系和广阔的流域孕育了富饶的土地与灿烂的文化,尤其是黑龙江地处高纬度的东北亚,气候复杂,物种繁盛,内河流域发达的水系在不同季节变换中形成了独特的自然景^――多湖泊与湿地构成水天一体的生态环境,成为很多珍稀动物欢聚的胜地。在广阔平缓的土地上由于多民族的历史文化遗迹,形成了鲜明地域色彩的人文环境,特别是上游靠近蒙古的草原文化、大兴安岭的狩猎文化、中下游的捕鱼文化、以及下游的海洋文化,形成了黑龙江独具魅力的生态与文化的秘境。
《龙江行》《圣洁的原野》《神秘的东亚生态探索系列之黑龙江》《秘境中的兴安岭》《美丽中国》等纪录片都展现了黑龙江冬夏两季美丽的自然景观、历史故事、风土人情。如《龙江行》宏观概览性的视角,运用大量航拍镜头,以美轮美奂的画面展现了三江平原的水文和地理景观,突出了旅游风光的主流意识形态宣传,对于“区域形象”的建构模式相对单一和呆板,对于微观的人文关系的揭示比较薄弱。而《圣洁的原野》中,纪录片呈现了昔日的北大荒成为今天的北大荒,插入一些纪录影像作为历史素材,但是没有更多地从现代人的生活中,突出环境中的人对环境的改造首先要遵循自然的规律,不是过度开发,而是顺应自然需求。北大荒的农垦是特殊年代的政治产物,那么在今天的经济时代,水利建设和区域生态气候的人为改造应该具备怎样的人文意识?这才是纪录片在表意功能上需要突出的主题。
因此,记录影像中的黑龙江,在中国北方的内河流域较好保护了淡水源的生态平衡,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空气污染的加剧,水污染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影像黑龙江惊艳的美丽所呈现的不仅仅是自然的魅力,而是生态保护意识的觉醒。《龙江行》与《圣洁的原野》从纪录片的形态与风格上融合了文学的语言(旁白)与摄影上精美画面的影像呈现,尽管结构比较清晰,但是大跨度、宏观视角的概览性描述,削弱了纪录片人文性表达的厚度,特别是一味精选细选的镜头组接,呈现的是过度完美的黑龙江,而不是在美丽景色之下,还有人与环境激烈的矛盾冲突,最终突出人对环境的主导性。同样是以自然风光为拍摄对象,台湾HIHD团队制作的《神秘的东亚生态探索系列之黑龙江》,就展现了完全不同于上述两部纪录片的新颖视角。该片也通过先进的航拍设备,展现了高纬度的黑龙江冬季的酷寒,同时在这寒冷大地上,有顽强、智慧、乐观的人们以及珍稀动物的生存,突出了以人与动物的生存意识为主旨,体现的是坚韧的毅力与生命伟大,这就有了深刻的人文意识。该片以“外来者”的视角,比较少历史性的介绍而注重原生态的客观视角的聚焦并进一步深入探索,突出了自然环境中人的生存方式与文化信仰的多样性,全片在探索黑龙江作为东北亚文化血脉的中心的同时,影像结构的内容传达了一个具有历史积淀的稳定、规则、和谐的黑龙江的区域形象。
除此之外,《美丽中国之塞外风雪》也有对中国独特的地貌全景式地展现,让观众从影像中领略祖国山河的魅力,但影片中着重讲述了东北密林以及黑龙江流域古老民族鄂温克的驯鹿、赫哲族的破冰捕鱼等传统生产方式,深入细腻地表现了少数民族与动物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使单纯以自然风光为主体的纪录片有了深厚的表达主题。而这一点,在《最后的山神》《中国民间生存实录:最后的山神(1)》《十八站》《秘境中的兴安岭》中,对鄂伦春人的世代喜欢狩猎的生产的生活方式及文化心理进一步进行深刻阐释――老一辈的鄂伦春人显然不适应社会组织化的群居生活,他们明知道进山获得最基本的食物需求都是很辛苦的事,但他们就是喜欢千百年来融入骨子里对狩猎文化的热爱,以及从中获得强烈的快乐与自由的体验。由中央电视台纪录片导演孙增田于1993年导演的《最后的山神》,以人类学的视角,用影像微观细致地描述了鄂伦春人孟金福和妻子丁桂琴在山下定居生活中又重返山林的故事。纪录片以质朴的叙事,讲述了鄂伦春人半原始的生活与现代社会化群居、定居生活的矛盾以及痛苦的适应过程。10年之后的2003年,孙增田又导演的《中国民间生存实录:最后的山神(1)》再次将镜头对准已故孟金福的妻子丁桂琴,她已经回到山下进行定居生活。影片中,访谈式的镜头,丁桂琴的表情透着悲伤与深深的孤独,就像她说的,自从老伴儿去世,她在山下待着很不开心,她都不愿意和周围的人说话,但同时她再也无法回到山林中,回到自由安心的日子中。这种隐秘的内心世界,并不是现代人们通过影片中鄂伦春人半原始的生活就能完全理解的,当现代人追求窗明几净、温暖安心的现代住所时,鄂伦春人却渴望回到山林,靠简易帐篷过随心自在的生活。
同样,又是10年之后最新的纪录片《十八站》(2015),丁桂琴再一次出现在镜头中,头发花白的她却精神抖擞,而且面对亲戚朋友对过往人生的抱怨,她豁达而不乏人生智慧地讲述了自己和孟金福的幸福人生。镜头中的丁桂琴轻松淡然,说话思维清晰,情感充沛,经历了岁月的磨难和生活的积淀,她可以乐观看待周围的人和世界,这不禁让观众感受时间的变迁,同一个人在前后20年的时间出现在三部纪录片中,不同的生活场景,不同的心态,却代表了鄂伦春人艰难适应现代生活的心路历程,同时也反应了她们对过往岁月的无限留恋。然而,20年后,当丁桂琴已经适应了山下定居生活时,由于现代飞速发展的城镇化,鄂伦春人面临着80年代后的第二次整体搬迁,这对于他们世代以狩猎为生的民族情结,是又一次精神的创伤。但年轻一代已经适应并享受现代信息生活的方便快捷,对于老一辈的鄂伦春人,过去的简易帐篷和桦皮船已经是一种文化象征符号了。
二、 “一带一路”视域下“区域形象”建构
历史前进的步伐势不可挡,黑龙江乃至整个东北要在新一轮经济与文化大发展中凸显昔日的重要地位,就需要重塑自己的“区域形象”。所谓“区域形象是人们对该区域的总体信念与印象,是人们对有关该区域的联想和信息的缩影。”[1]还有学者比较笼统地认为,“区域形象是区域的历史、现实与未来的理性的再现。”[2]简单理解,区域形象就是在传播学意义上,运用现代传播媒,如报纸、杂志、电影、电视、网络、手机等新旧媒体建构一系列的识别系统,主要包括地理空间、文化习俗、政治经济制度等核心元素,对受众形成一个完整丰富的形象或印象识别系统。而众多的传播媒介中,对区域形象建构与传播最好的手段当属电影和电视。比如,一般非东北观众对东北自然环境的印象是寒冷、多雪、黑土地、大兴安岭;对东北文化的印象是“知青”“二人转”;对东北经济的印象是老工业基地、国家商品粮基地。那么,在当下中国与世界发展一体化的进程中,黑龙江以及整个东北能否利用^域优势的资源,与其自身区域形象的不断建构与丰富是至关重要的。
纵观近几年东北题材纪录片的创作,创作者还没有摆脱传统人文纪录片的创作惯性,创作方式与影片风格依然是典型的“画面+解说”的形式,只是突出人文地理、地貌的外在特征,还没有深入到探讨社会关系的时代变迁,没有深刻揭示人与环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没有从经济与文化这“一硬一软”两个最具国际核心竞争力的方面进行有意识的区域形象建构,这是黑龙江乃至东北题材的纪录片创作在目前需要特别关注的地方。
随着“一带一路”区域经济合作战略的提出与推行,东北获得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期。黑龙江作为“建设向东北亚开放的重要窗口”,首当其冲成为整个东北乃全国经济带北移的一个重要通道,这对于黑龙江和整个东北来说都是一次难得的历史机遇。特别是黑龙江充满异域风情的远东各族文化的融合,在城市建筑文化、饮食文化、酒文化、渔猎文化、森林文化、民俗文化等方面都有丰富的影视资源。因此,纪录影像的黑龙江,不仅要展现黑龙江惊艳的自然风光,同时还要展现古朴的文化与时代的朝气,不断塑造一个具有多民族文化融合和悠久历史的黑龙江,同时也在时代前沿,探讨黑龙江当下的历史发展瓶颈和机遇。自2014年开始,央视计划投拍10余部黑龙江题材的纪录片,由此前主要表现自然风景与物产的地理人文纪录片,转向深入的历史与当代中国发展的叙事策略,比如深入表现历史的《中东铁路》《七三一》《哈尔滨解放70年》《百年哈尔滨》,表现哈尔滨现代化建设成就的有《哈尔滨城市形象宣传片》,这些纪录片陆续制作播映,对百年黑龙江以及东北的历史风云与现代形象重塑,使更多的人了解黑龙江的百年历史与现代性变迁的过程,特别是黑龙江独特的地理区位与地缘性政治地位,在当下错综复杂的国际社会都有不可忽视的战略意义,今后对于黑龙江基于“一带一路”经济文化大背景中的“区域形象”建构,要从自然生态、人文秘境、时代文化精神、新经济模式等方面呈现一个焕发青春、活力四射、时尚魅力的内陆黑龙江、内陆东北,而不是人们心中挥之不去的《钢的琴》的颓败的厂房和怀旧的情愫,以及到处充斥的低俗喜剧的社会文化症候,通过纪录片全新展现东北在互联网经济大环境中阵痛的变迁,通过的更多的影视作品去掉东北暮气沉沉的帽子,重塑黑龙江除了野性之美,更有时尚之美,还整个东北一个朝气与欣欣向荣的“区域形象”。
纪录影像中的黑龙江充满了原始的质朴与野性,以往制作的纪录片,制作者的视角大多都聚焦自然地理的客观呈现,散文化结构、传统的视角、唯美的画面处理,更多展现的是黑龙江流域的生机勃勃的自然生态,对于在国家层面实施的宏观经济战略思想之“一带一路”,但还没有充分意识到区域形象建构对经济文化发展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纪录片作为非常具有现实指引与媒介传播效应的艺术样式,对区域经济与文化传播的问题与机遇,应该第一时间有纪录意识的影像呈现,像《龙江行》的区域形象视觉符号,有利地突出了黑龙江全新的魅力,但现代性视角还是不足,今后的纪录片创作,要以融合生态秘境和文化软实力的国际视野,更加突出微观展现黑龙江乃至整个东北更丰富的经济文化生活与国际化形象。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TU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在当前建筑业中,混凝土已经成为了最重要的建筑材料之一,在混凝土的使用量上,我国一直据世界前茅。针对混凝土在施工当中的一些具体情况,本文给出了一定的分析与研究。
1混凝土性能
1.1和易性
在混凝土拌合物当中,和易性是最主要的性能。其主要表现在可塑性、流动性、易抹面性和拌合物的稠度等方面。
1.2强度
在施工过后,当混凝土硬化,其抗弯、抗拉、抗压等能力才是整个工程最为关键的。对于混凝土的强度来说,水灰比、搅拌、用料、成型等工序都会对其产生直接影响。对于混凝性来说,抗压强度、抗拉强度的比值提高都是关键。
1.3耐久性
在正常标准范围内,混凝土的耐久性能具有非常良好的性能。但是如果在寒冷的区域,如在饱水状态下受到冻融频繁的作用,就很容易损坏混凝土。所以,工程当中所使用的混凝土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抗冻性。对于不透水的工程而言,就需要混凝土拥有较强的耐腐蚀性以及抗渗性。例如:在沿海工程桥梁建设中,这就对混凝土的耐久性有了更多的要求。
2工程建设中混凝土的施工技术
2.1 混凝土的配合比、搅拌
2.1.1 配合比例
在混凝土配合比的选择当中,我们需要考虑到所有的性能,特别是针对沿海地区混凝土施工的特殊性,尤为要注意。另外,在试验与试配当中还需要以一般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等手段作为标准,只有当混凝土的配合比满足了项目建设要求,才能够将其运用到正常的施工当中,禁止凭借施工人员以往的经验随意的配置配合比,为工程带来不必要的安全隐患。另外,在配合比的设计当中还需要考虑到工程造价和建筑物性能等方面问题。如果在配料环节出现了漏配、错配或者少配的现象,应该禁止混凝土进仓。在配置混凝土的时候,相对标注值,石与砂的含水率都会产生一定的偏离。因此,应该对石与砂的含水率进行测试,确保其能够满足工程提出的要求,然后再进行施工。
2.1.2搅拌
想要发挥材料最优质的性能,就需要做到混凝土的均匀搅拌。所以,在配置混凝土期间,施工人员首先要选择好搅拌机械,然后再采取适合的搅拌方式,其中最需要掌握的是投料的量(每次)、顺序以及混凝土搅拌时间的长短。在投料中,无论是何种形式下的搅拌机都会存在一定的进料容量差异,所以,我们应该将搅拌机确定在超载范围之内,这样才可以确保混凝土搅拌的均匀性不受到任何的影响,当然投料量也不能够超过搅拌机承受的限度。在混凝土配料时主要是根据搅拌机型号以及施工配合比进行,然后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原材料量的控制。因此,在混凝土投入上,都需要将所有材料经过仔细的计算之后,才允许其投入到搅拌机当中。在沿海区域,很多混凝土搅拌都是采用的商品混凝土,主要是由于其一,由于专业化,原材料控制较好,配合比较优化,原材料计量较准确,混凝土质量较好;其二,减少了现场搅拌对环境的污染;其三减少了现场的工作量。因此,在沿海区域的工程,很多都选择使用商品混凝土来减少对工期、质量等方面的控制。
2.2运输混凝土
当配置混凝土的环节完成后,就需要将混凝土运输到需要施工的区域。一般来说,都是采用混凝土搅拌运输车来进行预拌混凝土的运输,如果是从现场搅拌站来,一般都是采取的双轮手推车或者是小型机动翻斗车。在垂直运输混凝土的时候主要是使用塔式起重机、混凝土泵或者是井架等方面的工具。在现场使用中,最常用的运输方式就是双轮手推车。在运输混凝土中,对于运输车辆的选择,主要是考虑到现场条件、施工路径等方面。
2.3 混凝土施工的工艺程序
2.3.1浇筑
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对于模板的尺寸、强度以及标高等都需要进行严格的检查;对于预埋件数量、钢筋、保护成厚度也需要严格检查,确定详细的数据;对于钢筋当中的杂质以及模板上残留的杂物也需要做好清理工作;如果模板当中存在缝隙和孔洞,也需要将其堵塞严实;然后再使用清水将木模板做好湿润处理,但是不能够有积水的存在。如果浇筑是在地基或者是基土上进行,就需要将上面的杂物和淤泥加以处理,并且做好相应的排水工作。如果遇到雨雪天气,尽量避免露天浇筑施工。混凝土浇筑都需要遵守从低向高的顺序,并且参照捣实和构造形式等严格把好每一层厚度的关卡。在浇筑竖向的混凝土时,需要在底部添入一定量的水泥砂浆,并且在浇筑的时候严格禁止出现离析现象;在浇筑3米之上时,需要采用串筒、振动等方式让混凝土下落。在混凝土浇筑当中,对于预埋件、钢筋、模板等使用情况都需要严格监视,如果出现了位移或者是变形的情况,就需要立刻进行调整。在混凝土完成了浇筑之后,还需要确保混凝土均匀性,能够将模板空间充分地利用。在新旧混凝土连接时,也需要确保其紧密型,能够在拆模之后保持表面平整。当然,持续不断地浇筑混凝土,才是最好保持完整性的方式。
2.3.2 施工缝
在项目建设当中,设备、施工技术、人员都会受到诸多的限制,对于浇筑混凝土也会产生较大的影响,从而影响到其连贯性。如果出现不得不中断浇筑的情况,中断的间隔时间应该比初凝所利用的时间长,所以,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应该针对施工方案将施工缝的位置做好选择。考虑到新旧混凝土结合力较弱,因此选择的位置应该选择受剪力结构较小的位置。
2.3.3捣实
捣实主要是为了混凝土的密实以及成型,如此才能够确保混凝土有良好的外观,其性能以及强度也能够满足施工设计标准。在浇筑开始时,就需要立刻做好振捣工作,如此才能够确保混凝土能够均匀的分布在模板之内的所有位置之中。另外,必须将混凝土中的所有气泡排除掉,才能够将混凝土搅拌物的密实度最大化。振捣主要分为了人工与机械两种方式,人工振捣主要是通过人力夯实混凝土,从而让其成型。如果施工设备不够或者是出现了塑性混凝土的时候,就可以采取人工的方式。如果使用机械进行振捣,不仅能够提高施工操作效果,也能够确保混凝土拥有较大的强度,对于模板周转速度也有一定的帮助。
2.4 混凝土的养护技术
养护混凝土有利用水泥的水化,能够将混凝土硬化速度大幅度提高,也能够避免在成型之后,混凝土受到了天气的影响出现收缩或者裂缝。在浇筑完毕之后,就需要进行洒水养护,确保混凝土的表面始终维持在湿润的状态,但是在沿海地区,缺少淡水,一般是采取薄膜法等方式,尽可能节约淡水的使用。养护中主要是:其一,在浇筑完成之后的2到18h之间进行洒水养护(塑性混凝土),如果混凝土塑性低,在养护时需要尽快完成喷雾;其二,在养护中,也要保持养护连贯性,尽可能保持养护期间混凝土表面湿润;其三,一般保持养护时间在28d以上。
总之,对于工程建设项目来说,混凝土施工质量具有决定性的影响,特别是在沿海区域,更要注重混凝土的施工工艺。所以,在施工期间,不论是设计人员、施工人员还是监理单位,都需要把握混凝土施工工艺,从材料、搅拌、运输、浇筑、振捣、养护等多方面入手,确保混凝土质量不会对整个工程质量产生影响,如此才能够确保工程项目的整体性能以及使用寿命,这样也是提高施工单位经济效益,维护人员生命安全的保障。
参考文献:
一、简易程序的概念
所谓简易程序,是指通过对刑事诉讼程序的一些环节、步骤加以不同程度的简化,从而使案件得到快速处理的特别程序。简易程序是相对于普通程序而言的。i通过设立科学的简易程序,可以实现案件的繁简分流,保障诉讼公正与诉讼效率之间的平衡。
二、新刑事诉讼法对简易程序的修改完善
2012年3月14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修正案》(以下简称新刑事诉讼法)对1996年刑事诉讼法规定的简易程序作了较大的修改,主要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
(一)扩大简易程序的适用范围
新刑事诉讼法第208条规定了适用简易程序的积极条件,即案件事实清楚、证据充分;被告人自愿认罪;被告人同意适用简易程序;第209条规定了适用简易程序的消极条件,换言之,适用简易程序的案件,既要符合208条规定的条件,又要不属于209条规定的几种情况,才可以适用简易程序。对比1996年刑事诉讼法第174条可以看出:(1)不再从刑罚的种类、量刑的轻重方面规定简易程序的适用条件,而是从案件事实是否清楚、被告人是否认罪、审判是否简单的角度加以规定,真正契合了设立简易程序的初衷;(2)由于可能判处无期徒刑、死刑的案件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因而可以适用简易程序的案件基本上扩大到基层法院管辖的所有公诉案件和自诉案件。上述修改,扩大了简易程序的适用范围,势必使得适用简易程序的案件增多。
(二)赋予被告人适用简易程序的选择权
1996年刑事诉讼法规定,司法机关拥有决定简易程序的绝对职权,被告人则没有实质性的简易程序的选择权,使被告人的诉讼主体地位未得到应有的尊重。新刑事诉讼法第208条明确规定适用简易程序必须得到被告人同意,从而赋予被告人程序选择权,有力地保障了被告人的权益。
(三)检察官必须出席法庭
检察官不出席法庭,不利于对抗式诉讼模式的建立,不利于案件实体公正处理,不利于维护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也不利于履行法律监督职责。ii基于可能造成的诸多弊端,新刑事诉讼法第210条第2款明确规定“适用简易程序审理公诉案件,人民检察院应当派员出席法庭。”当然,对于适用简易程序的自诉案件,检察官自然没有出庭的必要。
(四)审判方式不再限于独任审判
由于适用简易程序的案件同样可能判处3年以上有期徒刑,属于较重的刑罚,基于对司法公正的考量,新刑事诉讼明确规定对该类案件应当组成合议庭进行审判。
三、简易程序的修改对检察工作的影响
(一)树立正确的司法观念
由于案多人少的矛盾长期存在,适用简易程序势必会给检察工作带来一定的正收益,但具体承担起诉工作的检察官必须树立严格、依法适用简易程序的观念,既要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尽可能适用简易程序以提高诉讼效率、发挥其分流案件、合理配置司法资源的价值,同时又必须以公正为前提,确保被告人的权益。
(二)充分保障被告人的程序选择权
由于新刑事诉讼法规定简易程序的适用必须征得被告人同意,因而检察官应确保该项规定落到实处:第一,真正保障被告人自愿程序的权利,而不能为了追求简易程序的适用对被告人施加压力;第二,必须获得被告人的书面同意;第三,对于未成年人被告人,还必须征得其辩护人的同意,以充分保障未成年被告人的权益。
(三)必须出庭的应对之策
由于必须出庭,公诉部门的办案压力会增加,但以下两点因素也会使得上述办案压力得到适当缓解:第一,由于适用条件放宽,适用简易程序的案件会增多,相应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会减少,而简易程序的简化可以部分平衡公诉部门必须出庭带来的工作压力;第二,由于必须征得被告人同意,相应会减少适用简易程序的案件。
同时,司法实践中,各地检察机关针对简易程序的相关修改,积极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概括而言就是采取专人办理,批量起诉,集中出庭的方式:
第一,建立初步分流机制。案件移送审查起诉后,在案件分到具体承办人后,对案件初步审查,如认为可以适用简易程序办理的,则移交专人审查起诉
第二,建立专人办理机制。指定主诉检察官专门办理简易程序刑事案件,从而有效提高简易程序案件办理效率,并借此积累办理简易程序案件的经验;
第三,集中提起公诉。加强与审判部门的沟通、协调,对简易程序案件集中提起公诉,以节约司法资源,缓解“案多人少”的矛盾;
针对具体的办案过程进行简化:
第一,简化制作法律文书。主诉检察官对适用简易程序的案件,不需要制作阅卷笔录,可以根据案件具体情况,合理地简化审查起诉终结报告等;
第二,简化审查程序。对适用简易程序的案件,明确规定不需要经过集体研究,主诉检察官可以直接将案件提请科长、主管检察长审批,直接决定对简易案件提起公诉。
第三,简化庭审程序。适用简易程序的诉讼权利义务在提审被告人时即充分告知,不再当庭告知;公诉人宣读起诉书时,可以只宣读起诉书认定事实、起诉罪名及适用法律条款;公诉人当庭采取集中举证的方式,举证、示证时,只需要说明证据名称和证明的主要内容;被告人对公诉人举的证据没有异议时,公诉人不再发表公诉意见,直接提出量刑建议。
(四)简易程序与普通程序简化审的关系问题
两种程序的相同点与区别如下:
1.都以被告人自愿认罪并同意适用简易程序或普通程序简化审为前提。由于2011年2月25日通过的刑法修正案(八)明确规定了坦白从宽制度,故无论适用何种程序,对于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犯罪嫌疑人都可以从轻处罚。
2.都只能适用于一审案件,但又有如下区别:第一,简易程序既可以适用于一审公诉案件,也可以适用于一审自诉案件;普通程序简化审只能适用于一审公诉案件;第二,简易程序只能适用于基层人民法院管辖的案件;而普通程序简化审不限于基层人民法院管辖的案件,可以适用于基层人民法院外的法院管辖的一审公诉案件;第三,对于“外国人犯罪的”可以适用简易程序,但不能适用普通程序简化审;第四,对于可能判处无期徒刑的案件,不能适用简易程序,但可以适用普通程序简化审。
3.发回重审的案件能否适用简易程序或普通程序简化审。第一,基于“原判决事实不清楚或者证据不足”而发回重审的案件显然不能适用简易程序,但在发回重审而被告人又自愿认罪的情况下,能否适用普通程序简化审呢?笔者认为,这种情况下即使被告人认罪,但因为事实不清、证据不足,重审时需要强化法庭审理而非简化以更好地查清事实,故该种情况同样不能适用普通程序简化审;第二,基于“违反法律规定的诉讼程序”而发回重审的案件,因为还是一审案件,可以适用简易程序或普通程序简化审审理。
1 工作室课程体系链接构建的背景及意义
目前,我国艺术院校的课程教育模式大多沿袭传统教育体制模式,课程讲解内容单一孤立,造成学生视野狭窄,知识片面等现象。同时,设计教育要求在学生的职业发展、社会角色、知识结构、工作方法、创新素养等方面加以深层次探索和培养,但在实际工作中,其发展几乎停滞不前。但是,在信息化发展的大背景下,各种知识不断相互融合和渗透的同时,要求教育改革要继续深化和透彻,这就要求教师要逐渐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不能仅受传统课程模式的限制,也不能单一的传授某专业学科知识。
其次,由于大学的压力,使得各种学科之间分化的迹象越来越明显,并且由于教育的专门化和不断发展、人数增长的研究生教育,使得研究、教学逐渐分离,甚至有完全脱离大学的迹象。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逐渐加入到对知识极端零碎和过度专门化的反作用队伍中,转而要求加强多学科交叉和跨学科学习的学习要求,并且要求以问题或教学为主来做具体研究。
对各门学科加以研究整合并让人逐渐接纳并付诸实施并非易事,而且对于根深蒂固的观念要想动摇并非一日之功。但是,教育需要改革,前行的动力是不断加强实验和学习。“工作室教学机制”是以“教学合一”为基础,以“活动化”的形式展开的富有生命力的新兴设计和“教”、“学”结合的形态。从其特有的机制来看,教师角色发生了转变。它不在将设计理论课和设计实践课严格区分,而是以理论和设计相结合为基础,加强学生独立思考,独立研究的设计精神。
工作室的建立在教学场所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更直接、更具使用价值的场所,能够培养学生的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和创业意识,在进行实际技能训练的过程中不断提升应用专业理论的技能,同时培养学生的灵活性和判断力。
2 怎样构建以“设计产品成型”为导向的工作室课程体系链
(1)在硬件上,学校本身是成年人工作和学生学习的场所,但是传统的学校空间设计往往给人留下硬纸盒式的感觉,仿佛与外界隔离,缺乏灵活性和创意感。因此,设计产品成型的工作室,恰似“博物馆”和“孵化器”,可以给师生带来公共的工作学习空间、资源设备等,并使其具备现代感和互动性。
各学科专家优势互补,各自发挥自己的优势来组建工作室,同时各自组织一个教学团队来负责自己的工作室教学。而且,工作室中各导师间也要注意专业互补、学科交叉的问题,使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和项目之间密切配合,针对学生个性和特长,以及专业热爱程度来进行通识教育和个性化培养。使学生转变学习地位,由被动变主动,激发潜能。
(2)在软实力培养方面,应该注重创新设计教育人才培养。在学生基础训练方面,应该注意夯实学生实际能力,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使其成为具备潜质并且合格的设计师。在培养学生时,要注意拓宽基础,分流培养,使学生掌握深厚的专业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以及扎实的专业技能。在当今中国,设计者往往缺乏创新能力,对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的创新成果也相对缺乏。所以,设计教育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必需要兼顾项目、课题和任务的设计原则,设计理论体系切入综合设计实践活动课程并进行整合,教学工作注重过程管理,鼓励学生在设计中要遵循“优化、参与、自主、表达”等原则,培养其成为具有特色能力和就业能力的设计人才。
(3)学校的设立,需要学生进行学术目标研究,但是除此之外,学生关于价值观的培养和个人技能的提升以及对学习的热爱程度依然是我们值得关心和探讨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和素养的形成是以后工作的基础,也是需要具备的素质。因此,学生要具备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并且,在教育组织方面,诸如师资配备、场所安排、内容设置等方面,需要研究与教学发展相适应的方式、方法和途径,以此来组织教学活动的发展,从而提高学生跨学科、跨专业的交流能力,有助于其设计素材的积累,也是其日后进行设计工作的基础条件。关于“设计产品成型”工作室的构建,可以一定程度上解决科研和教学分离的问题,使科研和教学相融合,避免两者互相扯皮的不利影响,有利于两者协调发展。科研本身是一个高效率的教学方式,要将其演变成为学习模式,这样就可使其成为教学和学习相互整合的工具。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