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诚信文化建设

诚信文化建设范文

发布时间:2024-01-20 16:35:16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诚信文化建设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诚信文化建设

篇1

企业诚信文化,对于企业内部是指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活动中逐步形成的、并为企业员工认同的诚实守信的经营理念、人生价值观、行为准则和处事规范,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诚信文化对于企业外部,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用以规范和调节企业与社会、企业与企业、企业与个人之问信用关系的一种道德理念,它要求企业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尊重他人利益,诚实守信,遵纪守法,不损害对方和公众利益。

有学者把企业诚信文化分为表层、中层、深层三个层次:表层企业诚信文化指可以见之于形,闻之于声的企业减信文化现象,其最具代表性的是企业的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中层企业诚信文化指企业的质量管理体制,包括企业的组织机构、管理网络及诚信经营管理的规章制度等。深层企业诚信文化是指沉蕴于企业全体员工心灵中的诚实守信的经营意识与观念。包括诚信思想方式,行为准则,道德价值观,企业风气与习俗。它是员工对诚实守信的个人响应与情感认同,是企业诚信文化的核心与灵魂,是企业表层,中层文化的基础和保证。

诚信文化,在企业和法人的经济行为中集中地体现为信用。它包含二层含义:其一,信用是指人们在日常交往中应当诚实无欺,遵守诺言的行为准则。“无信不立”是我国传统道德的核心,一个人失去信用就意味着与之交往的相对人将面临不可预测的信誉风险。其二,信用作为经济活动的基本要求,是指一种建立在授信人对受信人偿付承诺的信任基础上,使后者尤须付现金即可获取商品、服务或货币的能力。由于现代市场经济中的大部分交易都是以信用为中介的交易,因此,信用是现代市场交易的一个必须具备的要素。其三,信用作为一种法律制度,即依法可以实现的,利益期待,当事人违反信用义务的,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同时,诚信和信用也是企业活动的基本原则。

企业诚信文化有五个功能:一是导向功能。企业中每位员工、各个部门都有着各自不同的目标,具有层次性,而企业诚信文化能把员工个人目标引导到企业目标上来,形成统一的行动。不论个人是追名、还是追利,最终还是要和企业追求利润的最大化相一致。二是约束功能。通过建立共同的诚信价值体系,形成统一的思想和行为,对企业中每个成员的思想和行为都有约束和规范作用。三是凝聚功能。企业诚信文化的价值观被全体成员认同之后,能够将各方面成员团结起来,形成巨大的向心力,从而把每个员工的利益凝聚在一起。四是激励功能。企业诚信文化一旦形成能使企业成员从内心产生出一种情绪高昂、奋发进取的工作热情,满足人的精神需要,使人产生归属感、自尊感、成就感,从而调动人的精神力量。五是辐射功能。企业诚信文化不仅在企业组织内部发挥作用,而且通过各种传播媒体对社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这样的影响将是企业的巨额资产。

二、怎样构建企业诚信文化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必须加强企业诚信文化建设才能真正提高核心竞争力,从而保证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那么,怎样构建企业诚信文化?

第一,以人的思想观念为根本,树立以诚信为核心的价值观。“经济人”是传统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所以作为企业与企业家似乎应该是在商言商,唯利是图。然而,真正精明的大公司懂得“信誉比金子贵”的道理,它们的经营理念都注重从价值观上去思考问题。如惠普公司在年度报告中谈及其核心价值观念时提到:为了公司的发展,我们努力地创造和革新,但是有些东西是亘古不变的。这就是我们企业的价值观:曾经的摩托罗拉公司把“诚信为本和公正”作为自己的核心理念,要求企业的每个员工和经理人“保持高尚的操守,对人永远尊重”;曾一度跃居世界榜首的零售业巨头沃尔玛制胜的法宝之一就是诚信的服务。IBM公司的总裁说“我们卖的不仅仅是电脑,卖得更重要的是诚信。”香港富豪李嘉诚说:“一生之中,最重要的是守信。我现在就算再有多十倍的资金也不足以应付那么多的生意,而且很多是别人主动来找自己的,这些都是为人守信的结果。”实践已经证明,每一个试图在市场中长期发展的企业都应该树立起正确的价值理念,提高企业信誉,降低企业与其它市场主体之间的交易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

篇2

在市场经济中,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是企业的生产力,也是现代高度发达、高度文明的市场经济的核心竞争力。只有在经营活动中遵守诚信理念,才能使企业高效益地可持续发展。如果一个企业缺乏诚信理念,在经营活动中损害了客户的利益,那么虽然可能在短时期内获得一定的利益,但是从长期利益角度来看,它则是一种自我毁灭。实际上,诚信理念是企业存亡与兴衰的试金石。但是,我国目前的企业诚信文化建设存在很多问题,亟待完善。

一、企业诚信缺失的主要表现

在中国目前的经济转型过程中,企业的诚信缺失现象大量存在,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

1.生产领域:⑴炮制虚假概念,蛊惑消费者。对一些高科技行业企业而言,一个新的概念似乎就代表了技术的领先和产品的独特,但其中的很多往往是虚假和错误的概念,例如前些年出现的所谓“健康空调”、“数字电视”玩的都是一些概念,一方面有些概念根本就不成熟就急于抛向市场,另外一方面有些技术缺乏相关技术部门的鉴定,并不能带给消费者实际的利益。⑵偷工减料,欺骗消费者。小企业、小作坊盛行模仿和造假,一些大企业却擅长偷工减料,从而降低成本.对于那些食品、饮料产品不出现问题也许还属侥幸,一旦质量问题被曝光,企业将面临生死抉择。⑶假冒伪劣商品泛滥。在2000年全国打假联合行动中,查获的假冒伪劣主要商品多达70多种,从食品、药品、卷烟、到化妆品、棉花、服装,到家用电器、汽车配件、劣质钢材、计算机、航天飞机零部件等应有尽有。

2.销售领域:⑴虚假承诺,不实宣传。广告是企业与消费者沟通的桥梁,但由于广告内容与事实不符、夸大宣传等问题导致的消费者投诉现象却日益增多。当广告中宣传的内容与实际出现较大偏差时,消费者就会对企业产生不信赖,企业的信誉将受到损失。⑵偷换概念,制造假象。在商业领域,竞争的加剧导致商家进入“促销战”的怪圈。如今的商家越来越精明,在很多诱惑巨大的促销背后却是一个接一个的陷阱,消费者按照商家事先设定好的规则购物,最终却发现商家承诺的那些优惠在某种程度上不过是一种文字游戏而己。⑶包装上做手脚。目前社会上送礼盛行,有的企业借助收礼人的“虚荣”心理,在华丽的包装下面却是劣质,甚至过期的产品,坑骗消费者,这种华而不实的做法短期内可能会为企业带来收益,但企业损害的却是长期的发展。

3.企业之间:⑴贷款和债务拖欠日趋严重。据专业机构统计分析,在发达市场经济中,企业间的逾期应收帐款发生额约占贸易总额的0.25—0.5%,而在我国,这一比例高达5%以上,而且这比例被远远低估。在国企改革深化的过程中,改制企业逃废银行债务的现象比比皆是,而企业间的“三角债”问题则愈演愈烈。而且拖欠势头正在向银行利息、国家税收方向发展,成为目前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一种瘟疫。⑵信用方式退化。在欧美国家中,信用关系已被应用到几乎所有的支付活动和交易过程,企业间的信用支付方式已占到80%以上,纯粹的现金交易方式已越来越少。而我国国内企业却宁愿放弃大量订单和客户,不肯采取客户提出的任何信用交易方式,交易方式向现金交易方式、以货易货等原始交易方式退化。

二、造成企业诚信缺失的原因分析

1.企业价值观的逐利性。企业价值观的逐利性是我国企业信用缺失的主要内在原因。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作为经济利益的主体,其最终目的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和永续存在性,诚信建设也离不开对赢利的追求和对社会成本的权衡。我国相当一部分企业欠缺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企业核心价值观。惟利是图、金钱至上的经营理念支配了企业的行为,利令智昏,使其丧失了职业道德。他们只盯着短期利益,根本不懂“君子生财,取之有道”,不懂诚信是企业的最大战略,不懂诚信是永远可靠的资本。

2.新旧体制转型过程中,市场制度和产权机制的不完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行了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企业逐步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逐步取得主导地位。但是在改革过程中,由于新旧体制的摩擦和市场监管的权利真空,转型期不成熟的市场制度成为企业信用缺失的导火索。出于对经济利益的追求,许多经济主体置信用于不顾,肆意损害消费者的利益,逃废债务,拖欠贷款及任意毁约,严重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据统计,目前我国每年订立的经济合同大约有40亿份,但合同的履约率仅有6%左右。与此相应,企业上当受骗,经济纠纷频繁发生。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经济交易的实质就是产权交换。明确的所有权制度和公平合理的交换是市场游戏运行的前提。

目前,国有企业逐渐成为相对独立的经济主体,但是由于企业和银行的产权改革都没有到位,大多数国有企业仍然要靠银行信用维持,造成亏损严重,信用恶化。即使当前我国在进行市场化改革,相当多的决策者的利益与他所决策的企业的信誉之间也没有长远的关系,对未来收益也不具有分享权,追求眼前的利益就是决策者最优的选择,从而失去诚信的动机。

3.企业信用法制的不健全。当前,我国已实施的法律中,《民法通则》、《票据法》、《合同法》、《担保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都有诚实守信的法律原则,但从整体看,有关企业信用体系的规范授信、平等授信、保护隐私等方而还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无法对企业的各种失信行为形成强有力的规范和约束,有法不依和执法不严的现象相当严重。如一些地方的基层法院受当地政府的行政干预,在司法中存在随意性和不公正性,损害企业债权人的利益。

三、建立和完善我国企业诚信文化的策略

1.树立企业诚信的理念,建设诚信文化。企业的信用度是企业的无形资产,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是市场对企业的认可程度,是社会的接受程度。从占至今,没有一项事业能够建立在无诚不信的沙滩之上。要在企业内部创造一种诚信至上的文化氛围,使全体员工时时处处关注诚信,并把不断加强企业诚信的可能性付诸实践。这种关注和实践,虽然也离不开制度的规范作用,但最好能够是文化规范的结果,即把诚实信用、义利兼容的原则贯穿于整个的企业文化建设,就像血管一样流向躯体的各处神经末梢。它是一种企业精神的内核,也是一种企业的价值取向。使企业自觉形成一种重合同、守信用的社会风气,塑造良好的企业信用文化。

2.构建以产权为基础的企业信用体系。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从商品市场的买卖到资本市场的借贷,从要素市场的交易到证券市场的支付等,无不体现有信用。目前我国由于体制原因和人们思想认识上的偏差,个人信用、企业信用、商业信用等尚未很好建立。同时,企业信用体系的完善,必须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尤其是企业产权制度的改革结合起来。当前我国正在进行企业改制,企业将真正成为享有独立的财产权、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这有利于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有利于维护企业的财产权益,促进生产的健康发展;有利于增强企业创新的动力,形成良好的信用基础和市场秩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必须尊重私有企业的财产权,承认私有企业及其所有者的合法存在,承认并保护他们的财产,赋予他们公平合理的法律地位。

3.建立和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已成当务之急。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过程中,应该有效发挥政府的作用,由政府牵头,成立专门机构负责信用体系建设的组织与协调,建立个人与企业的证信系统。借鉴西方发达国家信用管理的先进经验,尽快实行个人信用实码制,并逐步扩展个人基本账户,有序实现社会保障的个人基本账户与税收账户、收入账户、银行账户等并轨,使个人所有信用资料集中于一个固定的编码上。充分利用工商、财政、银行、质检、审计、司法部门的现有资料和已有的系统,出台强制性的数据收集政策,以较低的成本迅速建立技术先进、覆盖面广、可靠性强、权威性高、相对完善的企业和个人公共信息数据库。

4.完善诚信法律、法规和失信惩罚机制。我国企业信用体系,必须制定信用法律法规,尽快形成较为完整的信用法律体系。当前我国现有的一些法律法规,如《民法通则》、《合同法》、《担保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都有涉及诚信的内容,但规定得很不整,需要对有关的条款进行修改、完善和补充。要加强信用立法,尽快制定《企业信用法》、《消费信用保护法》、《征信管理条例》、《信用披露条例》等专门的信用法律法规,为有关机构在开展企业信用信息的搜集、评级、服务等方而提供法律支持和依据,使信用服务有法可依。

在征信国家良好的征信服务总是和有效的失信惩罚机制相结合的。我国虽然尚未有全国性的征信体系,但各个地方己纷纷先行试点建立地方性的征信体系。比如2001年7月,北京市工商局试行企业信用查询系统,并下发《市场主体不良行为警示记录系统管理办法》。到2002年7月,试运行期间,己有346家企业和60名自然人被登上“黑名单”。甘肃、江苏、浙江等省都打算建设地方的社会信用体系和失信惩罚机制。在经济与社会交往关系中,只要查一下有关信息数据库,某个企业或个人的诚信状况一目了然,使守信者道路畅通,失信者寸步难行。这将对诚信体系的建设起激励和鞭策作用。在各地试点的基础上,我们一定能建立起一种合理、合法、有效的失信惩罚机制。

篇3

1.1会计诚信文化建设是解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根本措施

会计人员有意识的对会计账目进行修改导致会计信息的失真,进而来实现自己的经济利益。例如,会计人员通过作假账、偷税漏税等来非法获取金钱。若要在根本上解决会计信息的失真,加强会计诚信文化建设是必要的:首先,加强高校培养过程中的诚信教育;诚信是做人的根本,尤其是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更应该在平时的工作中诚实守信,坚决杜绝作假账现象的发生,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其次,建立良好的会计诚信环境;在平时的工作中尽量多让会计工作人员接触正面的信息,尤其是刚刚从事会计工作的毕业生,避免他们受到不良环境的影响。再次,建立信用档案;目前我国的信用档案建立工作还处于初级阶段,随着信用档案机制的逐渐完善,应该将那些违反诚信的单位和个人记录在案,并且个人能够通过网络或是相关单位进行查询,进而增强个人和单位的诚信意识。

1.2会计诚信文化建设是会计发展和生存的根本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诚信即是个人或是单位的道德资源,也是经济资源。会计诚信对于维持市场经济的稳定发展起到关键的作用。因此,在经济活动中,应该加强道德建设,加强会计诚信文化建设。会计诚信是会计发展和生存的根本。

1.3会计诚信文化建设是保证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关键

会计诚信文化建设能否顺利进行是影响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关键因素之一。如果会计诚信受到破坏,市场经济运行的环境必定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甚至会严重阻碍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企业和企业之间,企业和政府之间的信任度将严重下降。而且,市场经济越是发达,诚信就显得更为重要。会计信息是反映和监督经济活动的一项重要指标,如果会计信息失真,则会影响国家的财政收入,并有可能影响国家的方针政策和宏观调控。因此,会计诚信是保证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关键,要加强会计诚信文化建设。

1.4增强会计诚信文化建设有利于企业养成诚实守信的观念

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如果能够增强企业的会计诚信文化建设,则会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企业的竞争力。首先,如果企业能够对所有的合作以及即将合作的企业诚实守信,必定会赢得良好的,甚至是极高的社会信誉度,进而可以形成巨大的吸引力,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同时,企业中的每一位员工也要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做到诚实守信,除了对外能够做到诚实守信,对内更是应该如此。其次,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组成部分,加强会计诚信文化建设可以将企业在长期奋斗过程中形成的优良品质传播下去,有利于在整个企业内部形成一个良好的诚信环境。有助于企业员工养成强烈的责任心,有助于提高企业员工的凝聚力,进而有助于培育诚实守信的企业精神。

2建设良好的会计诚信文化的措施

上面论述了加强建设会计诚信文化的重要性,那么该如何做呢?下面笔者提出几点关于建设良好会计诚信文化的措施。

2.1在会计诚信建设过程中,逐渐完善相应的法律规定

会计诚信文化的建设仅仅依靠道德的约束是不够的,还必须有相应的法律法规等来指导和约束会计人员的行为。针对那些违反会计职业道德的人员应该做出相应的处罚,这样才能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会计人员的行为。同时使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得到广泛的弘扬。

2.2建立会计人员诚信档案

通过诚信档案的建立,使诚信文化建设融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尤其是在会计行业。由于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服务质量,尤其是诚信程度直接影响到整个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和健康发展。因此,建立会计人员诚信档案对于维持市场经济的稳定发展,监督会计人员的职业行为等可以起到一定程度的积极作用。同时,通过定期向社会公布会计人员的不良、违法记录以及相应的惩罚措施,可以强化对会计人员的约束和管理。

2.3强化会计诚信文化的教育力度

在加强会计诚信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诚信教育是关键之一。第一,可以将会计诚信文化纳入到会计从业考试内容中,并将个人的平时诚信消费或是其他诚信相关内容也列入到考核范围内。第二,加强高校会计专业学生的诚信文化教育,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观念。第三,加强会计人员会计诚信文化的培训,要尽可能地将会计诚信文化建设的概念、内容、内涵等纳入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过程中。社会各界可以通过这些行之有效的,或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来逐步完善会计诚信文化建设。

篇4

中图分类号:F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5)09-0027-01

会计文化是伴随企业经营活动和企业文化应运产生的,会计活动是企业经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诚信文化的产生与发展离不开企业文化,它是企业活动特定文化现象的体现。

会计诚信文化更是一个企业企业文化的突出体现,是会计人员在长期和工作实践中创造、总结、积淀而形成的各种行为规范、管理制度、价值观念、职业道德等成果的总和,是会计人员共同信奉并付诸实践的价值理念。

但是,在当今社会会计诚信文化受到了相当大的冲击。

一、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欠缺

近年来,很多经济案件的曝光让会计从业人员在社会中的形象大大降低。在日常工作中,常常会看到某些会计工作者在开展工作时态度极不负责,对领导唯命是从,工作中的错账、假账比比皆是。这些会计工作者自身的职业道德欠缺,经常导致会计信息难以具有准确性和真实性,对于社会经济秩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二、会计内部环境风气不良

会计内部环境存在着某些不良风气,这种不良风气得不到及时的消除,就会影响到其他会计人员甚至整个会计行业。一方面是会计工作者容易受到领导的影响而不能客观的开展工作,导致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受到影响;另一方面是为了维护与他人较好的工作关系,很多会计监管人员对于会计人员的失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就让会计监督审计工作难以有效的开展。

三、对会计诚信文化建设重视不足

会计领导者对于会计诚信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不足,作为会计诚信文化的倡导者和建设者,会计领导者是会计诚信文化的实践人,但目前很多领导者对于会计诚信文化建设工作没有充分的认识,阻碍了优秀会计诚信文化的建设和发展。

鉴于以上出现的种种不良和陋习,严重影响了会计诚信文化的建设,必须及时、积极的解决上述问题,加强会计诚信文化建设:

(一)健全会计法制管理体系

建设优秀的会计诚信文化首先必须有完善的法律保障。健全会计法制管理体系的重要性体现在让会计工作者在工作时能够有法可依;对于会计实践中遇到的新问题,政府部门应该及时研究,制定和完善各种会计规范管理控制制度。在一些会计法规出台之后应该配备相关的指导和解释,让会计工作者能够切实理解其中的含义,避免理解上的错误造成的麻烦。另外,会计部门也应该依照社会环境的发展,适时的进行会计管理制度创新,用科学完善的制度提高会计诚信文化建设水平。

(二)努力营造优良的社会环境氛围

我们应该竭力营造一个讲诚信、讲公平的和谐的社会环境。要通过大众传媒,宣传和弘扬会计良好的职业品质,繁荣会计诚信文化,及时向社会宣传体现时代精神和良好职业道德风尚的典型事例,使大众了解到大多数会计人员是忠于职守,严于理财,诚实信用的形象,由此产生对会计职业的理解和信任,为诚信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三)会计教育中应增加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

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诚信教育首先应该从学校抓起,作为未来的会计工作者,对会计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建设也是必不可少的,适当的为学生灌输诚信理念对他们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自觉遵守会计规范有很大的帮助。为了培养学生职业情感和诚信意识,我们应在会计学历教育中设置“会计职业道德”课程,在教学中,向学生灌输优良的会计职业品质和诚信理念,塑造优秀的职业人才,为其在今后的职业活动中自觉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奠定基础。

(四)加强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

要提高会计工作者的自身综合素质,主要要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加强会计人员的基本职业素养的教育。作为会计工作者最基本的职业素养,诚信是非常重要的,它也是会计工作者的基本道德准绳。会计物质文化在某些时候可能会对会计工作者的职业品格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应该积极加强会计精神文化建设,通过抓好诚信教育,建立一个科学完善的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体系;二是应该加强会计人员专业能力的培养。会计工作者是会计诚信文化的创造者,他们的专业能力是否优秀对建设先进会计诚信文化产生着直接的影响,因此各种继续培训教育活动也是提高会计工作者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篇5

一、企业会计诚信文化的内涵

“企业诚信”这个词语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演进而潜移默化地在人脑的意识中形成的一种概念、意识和愿望。会计诚信原则的产生,源于社会经济生活中无处、无时不在的契约关系。会计诚信是行为主体在会计信息的生产和运用中应遵循的基本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它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行为主体在进行会计处理时态度真诚,二是行为主体在提供会计信息时信守承诺,遵守会计法、会计制度。

二、企业会计诚信的问题及分析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企业会计诚信体系也逐渐完善。但是,企业发展会计诚信文化建设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会计法规不完善。当前,现行会计法律法规不配套、不完善,有些从业人员,利用会计信息进行操纵调整,已达到偷逃国家税收。会计人员的失真。

(一)市场失信,实施力度不强

我国市场经济,旨在建立一个健全的法制社会,为市场主体提供一个健康、有序的发展平台。当前,我国的法制建设逐渐完善,制定了许多相关市场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譬如:《会计法》、《经济法》等,这些为我国会计行业的发展起着一定的促进作用。然而, 在实际工作中,受我国法律实际操作中存在缺陷的限制,对企业会计中存在的会计信息失真、会计信息虚假等问题处理较轻,在一定程度上蔑视了我国法律法规的权威性。

(二)企业管理制度存在缺陷

现阶段,我国企业基本上实施的是厂长负责制或者经理负责制。厂长(经理)在企业发展中的权利无限放大,在人事方面可以随意处置和任免。作为服务于企业、服务于厂长(经理)的会计人员,对厂长(经理)提出的虚假的会计信息,只能按照厂长(经理)的要求来实施,否则,给他们带来的就是降职或辞退的处境。此外,一些企业家、会计从业人员的法律思想意识淡薄,不能充分地认识到会计失真,对国家、企业产生的危害。

(三)企业监督体系不够完善

当前,我国评判企业的经营成果的好坏主要还是通过对一定阶段企业的获得利润,对国家缴纳的利税以及对员工的收益等方面,然后这些方面的评价,往往容易忽视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所处的市场环境,企业现阶段的经营状况以及对国家税收的总体影响。这些的评价系统往往会影响到企业对员工的业绩考评。员工为了完成这些硬性指标,往往会使他们对会计信息的产生过程造成忽视,往往会容易造成他们为了这些指标进行虚假的会计信息,甚至产生违规的交易信息等行为的发生。

三、企业会计诚信文化建设的对策

(一)提升企业内涵,塑造企业诚信会计

企业诚信会计文化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社会的发展,更离不开企业自身的发展。会计诚信文化的缺失,不仅仅要求政府、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之外,而且还要求企业自身提升企业内涵,塑造以诚信为本的发展路线。提升企业自身的内涵就要求企业,企业在经营和发展过程中,要注重企业发现的内涵和目的,要明确企业发展的本质是为了什么,只有明确这些内在的东西,才能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此外,企业要在发展过程中,塑造优质的企业文化氛围。良好企业文化氛围的建立,能为企业会计诚信文化提供良好的内部环境,能使企业认识到企业的发展不仅仅是在追求物质方面,而是更高层面――精神方面,从而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更长远的发展战略,获得更多的社会收益。

(二)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意识

当前,我国企业会计人员参差不齐,有些会计人员的学历水平、知识结构偏低,有些会计人员职业诚信意识较差,甚至有些会计人员缺乏必要的执业判断力。这些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国会计行业的发展。因此,加强对会计人员的职业意识,提升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加强对会计人员的职业意识,有利于塑造我国企业优质发展的外部环境;有利于为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前景;有利于会计人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及世界观。诚然,会计人员的职业意识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它需要国家、社会及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必须坚持不懈,勇往直前地开展继续教育,不断提升社会的整体素质。

(三)完善会计诚信的法律法规制度

健全的法律制度是我国各项工作开展的前提,因此,完善的诚信会计法律法规制度,是我国会计行业诚信体系建立的前提。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会计诚信方面的法律法规有了较大的发展,然而,当前我国在会计诚信管理制度方面的立法还存在一定的漏洞,这些漏洞导致了我国部分企业的会计诚信环境存在缺失,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企业健康有序的发展。建立健全我国市场经济体系的中的信用记录制度、征信组织制度和监管制度,能够有效地解除我国企业在发展中的瓶颈。当然,还要完善法律法规制度中存在的弊端,譬如概念和内容的模糊不清、过于抽象化,这些误解在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执法的困难。因此,建立完善的会计诚信的法律法规,必须要有完善的法律体系作保障。

篇6

加强品牌建设。对外要规范使用“国家电网”品牌标识。要重点加强办公、营业和生产场所等标识使用的管理工作,要做到从常规服务到精益服务、从普遍到个性化服务的转变,为新农村建设服务,塑造供电企业在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良好形象。加强营销服务的考核奖惩力度,杜绝营销服务行为中的不足造成对公司诚信美誉度的影响,比如抄表错讹就会严重影响企业的诚信形象。不断改进服务质量,坚持以“规范的服务、合理的流程、优良的秩序、优美的环境、文明的礼仪、创新的活动”,向客户展示诚实守信的形象。

对内要通过培训教育、企业内部活动、内部媒体宣传等,大力宣传公司品牌形象的价值内涵和品牌建设的重要意义。大力加强“主人翁”教育,增强企业员工对公司品牌的认知,提升品牌意识,要重视客服人员服装、劳保用品,宣传标语等方面的规范管理,打造公司统一的品牌形象,提升农电员工为电力事业奉献的荣誉感。

重视领导示范的作用。任何一个单位的上层领导的言行举止足以影响其下属的行为,影响共同价值观的形成。上梁不正下梁歪就是这个道理。《名人品德言行录》上有这么一个“曹操割发代刑”的故事:东汉末年,曹操率领大军去打仗。沿途的老百姓因为害怕都躲到村外,麦熟了也没有人敢回家收割小麦。曹操立即派人告诉老百姓他是奉皇上旨意出兵讨伐逆贼为民除害的。士兵如有践踏麦田的,立即斩首示众,请父老乡亲们不要害怕。果然曹操的官兵在经过麦田时,都下马慢行,没一个敢践踏麦子的。老百姓看见了,没有不称颂的。一日曹操骑马正在走路,忽然,田野里飞起的鸟儿惊吓了他的马。他的马一下子蹿入田地,踏坏了一片麦田。曹操立即叫来随行的官员,要求治自己践踏麦田的罪行。官员说:“怎么能给丞相治罪呢?”曹操说:“我亲口说的话都不遵守,还会有谁心甘情愿地遵守呢?一个不守信用的人,怎么能统领成千上万的士兵呢?”随即抽出腰间的佩剑要自刎,众人连忙拦住。这时,大臣郭嘉说;“古书上说,法不加于尊。丞相统领大军,重任在身,怎么能自杀呢?”曹操沉思了好久说:“既然有‘法不加于尊’,的说法,我又肩负着天子交给我的重要任务,那就暂免一死吧。但我不能说话不算话。我犯了错误也应该受罚。”于是,他就用剑割断自己的头发说:“那么,我就割掉头发代替我的头吧。”曹操又派人传令三军:丞相践踏麦田,本该斩首示众,因为肩负重任,所以割掉头发替罪。现在的人觉得剪头发是件很正常的事,可是,古代人认为:头发是从父母那里继承来的,随便割掉不仅大逆不道而且还是不孝的表现。曹操就这样给三军做了一个示范,赢得了士兵和百姓的信任。对于供电所来说其是供电企业的一个直接服务于客户的团队,供电所长就是这个团队的核心,是诚信价值观的示范者,供电所长应该以自己的模范行动来带动这个这个团队的诚信文化建设。对上,要做到经营业绩数据真实,不弄虚作假,不隐瞒营销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企业高度负责,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模范遵守执行公司规章制度,带头开展自我道德修养教育。对下,和员工多沟通交流,做到相互了解和理解,对于发现的问题,要及时纠正,要在员工间营造诚信的坦诚相待氛围。结合本所实际,解放思想,创新诚信教育建设工作思路,深入贯彻公司《企业文化守则》和《员工守则》,把诚信价值观根植于员工思想深处。超级秘书网

篇7

企业诚信文化和企业核心竞争力是近年来企业界、学术界广泛讨论的问题,前者涉及企业经营理念、职业道德、企业形象、企业商誉、市场开拓能力、产品品牌等方面问题,后者涉及资金、产品、技术、管理、发展潜力等方面的问题。二者对企业的健康发展都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那么两者之间有什么关系?企业又应该如何培养自己的诚信文化,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呢?

一、建筑企业诚信文化与企业良好形象

企业诚信文化是指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活动中逐步形成的、并为企业员工认同的诚实守信的经营理念、人生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处事规范。诚信文化体现于企业中每一位员工、每一个单位、每一个群体对待消费者或社会公众的态度和道德习俗。诚信文化成为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各个领域。

根据企业诚信文化的概念和涵义,可以把企业诚信文化分为表层、中层、深层三个层次。

表层企业诚信文化,指可以见之于形,闻之于声的企业诚信文化现象,其最具代表性的是企业的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

中层企业诚信文化,指企业的质量管理体制,包括企业的组织机构、管理网络及诚信经营管理的规章制度等。

深层企业诚信文化,是指沉蕴于企业全体员工心灵中的诚实守信的经营意识与观念。包括诚信思想方式,行为准则,道德价值观,企业风气与习俗。它是员工对诚实守信的个人响应与情感认同,是企业诚信文化的核心与灵魂。是表层、中层企业诚信文化的基础和保证。

诚信文化对企业的功能可归纳为两个方面:

规范员工的生产与服务行为,提高员工素质。诚信文化的价值观一旦深入到每个员工的头脑中,则员工的心理就能产生与之相应的感觉和认识,就会在其工作和生活中,自觉或不自觉地按诚信价值观处事。一旦违反这种价值标准,无论别人知道与否,自己都会感到内疚与自责。并能在员工中形成互相监督、互相帮助,规范其行为的局面。

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增强企业竞争力。企业产品质量优异并稳定,服务质量人人称道,言而有信,言出必行,毫不隐瞒自己的缺点与缺陷,及时纠正不利于消费者的经营行为,消除影响,天长日久,在社会公众中必然树立起自己企业的良好形象,提高自己的商誉。

二、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概念与内涵

早在90年代初期美国企业战略管理专家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就提出了核心竞争力的概念,又简称核心能力,它是建立在企业核心资源基础上的企业在智力、技术、产品、管理、文化诸多方面的综合优势在市场上的反映。但企业核心竞争力究竟包括哪些内容要素,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与企业竞争力的概念和涵义在学术界早已形成共识不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概念和涵义一直是理论界至今争论不休的问题。

我们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指的是企业组织中的积累性知识,尤其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生产技能和多种技术的知识与技能,并据此获得超越其他竞争对手利益的独特能力。

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如下特征:

特殊性。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以特定方式沿特定技术轨道逐步积累起来的,是其个性化发展过程的产物,不易被竞争对手完全掌握。即使竞争者知晓了其中的方法、要素,也无法模仿或复制。

相融性。企业核心竞争力与特定企业融为一体,它不仅包括企业独特的技术性能,而且更包含企业理念,企业管理,企业文化等无形资产。与企业实物资产不同,核心竞争力难以从企业主体中分离出来,从而使企业与竞争对手产生质的区别,成为企业差异化竞争的根本源泉力量。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内容包括:掌握专项技术;具有创新能力;专有的品牌形象;拥有可靠的市场网络;有特色的顾客服务;有特色的企业文化。

上述六点如果从深层次分析,实质上可以归纳为二点:一是企业创新能力,二是企业诚信文化。前者可看作企业核心能力的硬件,后者可看作企业核心能力的软件。二者相辅相成,融为一体,缺一不可。

三、建筑企业诚信文化建设与优秀品牌文化

关于企业创新能力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决定关系,企业界、理论界早已心知肚明,形成共识,所以我国企业界已经形成一股奋力打造企业创新能力的热潮,以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和入世后的经济全球化的冲击,但是对于诚实守信的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决定关系,至今却未形成足够的认识。在实践上更是严重滞后。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智力、技术、产品、管理、文化的诸多优势在市场表现中的反映,是一个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的最强有力的武器,而企业诚信文化则渗透于企业智力、企业产品、企业管理、企业文化、企业经营活动等影响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各个方面或领域,其对于形成和加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企业诚信文化反作用于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必然要求加强企业诚信文化建设。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必须加强企业诚信文化建设才能真正提高核心竞争力,从而保证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1、诚信文化与产品品牌

现阶段我国正处于从非品牌经济向品牌经济发展过渡的历史时期,非品牌经济意味着不发达经济,消费者侧重于以价取物,消费者注重的是产品的质量而不是品牌,而当一个国家富裕起来时,当社会大部分消费者脱离温饱进入小康阶段时,品牌的作用便逐渐放大起来,品牌发展战略就有了用武之地。品牌产品的利润在很大程度上不与其生产成本相联系,比如一件消耗了同样物质成本的服装,如果是品牌产品其价格往往要高于非品牌产品。所以品牌往往是昂贵的代名词,非品牌往往是廉价的代名词。

品牌所以有力量,主要表现在它是建立在质量、科技含量和先进文化的基础之上的,依仗着技术和文化的优势,品牌产品与消费者建立起熟悉和密切的联系,从而拥有较大的市场并可以获得比非品牌产品高很多的利润。从表面上看,品牌产品主要依靠其先进科技含量而拥有优异的性能,质量保证市场地位。但是从深层意义上看,真正的能长久地赢得消费者信赖的品牌,必须依靠企业对广大消费者诚实守信的经营承诺。1985年可口可乐公司向全世界宣布可乐类第一品牌的可口可乐要焕然一新,口味让消费者更喜欢,但是事与愿违,可口可乐口味的改变,让消费者大为不满,可口可乐的销量迅速下降,可口可乐被逼无奈,只好宣布恢复原来口味,仅仅三个月这场改变原有产品核心特征的举动以失败而告终。事后可口可乐认识到,可口可乐品牌不仅属于公司,也应该属于其广大忠实的消费者,包括口味在内的一切核心特征都是不应该轻易改变的。

2、企业诚信文化与企业管理

企业管理是指企业为了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统一协调而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一系列工作,最有效地利用企业的人力、物力和智力等资源,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但是企业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则取决于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取决于企业诚信文化建设水平,取决于企业员工的高度组织性、纪律性和自律自制能力。1944年冬,盟军已完成对德国的合围,此时德国百姓生活陷入困境。冬天非常寒冷,燃料极其缺乏,政府只有让居民自己上山砍树生火取暖。砍树前先由林业人员寻找老弱病树和劣质树,并在这些树上画一个红圈,再让居民去砍,砍伐没有红圈的树要受到处罚。而当时的德国,行政管理已名存实亡,公务员已被调往前线,市内找不到警察。全国基本是处于管理真空状态,但直到战争结束也没有发生过一起居民乱砍滥伐事件,他们忠实地执行这个没人监督的规定。这样的奇迹是日耳曼民族的严格自律创造出来的。

反观我们许多企业,规章制度繁多,措施规范应有尽有,管理机构完善,管理人员过剩,但管理效率低下,管理质量不高,其原因就在于企业诚信文化建设水平低下,员工自律性差。

3、诚信文化与技术创新

篇8

0 引言

网络时代的到来让企业不得不重视网络发展所带来的影响,现如今,大多企业都拥有自己的网站和网络服务系统,而有的企业还拥有自己的网上店铺,甚至有的企业所有的业务都从网络上完成,可见,网络作用和影响之深。网络环境不仅影响了企业的发展形态,更是影响了企业的文化,尤其是企业的诚信文化,然而企业最重要的是不管在任何环境下,都不能随意消耗自己的信用。

1 网络环境下企业诚信文化的内涵和特征

1.1 企业诚信文化的内涵

我国自古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诚实信用是我国一直以来的传统美德。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言必信、行必果"的名言,为世人为人做事树立行为准则。此外,像"一言九鼎"、"一诺千金"、"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买椟还珠"这样的成语也都是赞扬诚信精神的。市场经济交易原则中,诚实信用是非常必要的一点,作为交易的主体,企业必须先保证诚信,才能够获得他人的信任。企业的诚信主要是通过企业的行为来体现的。网络时代的到来赋予了企业诚信文化建设新的内涵,企业诚信文化的建设所涉及的范围变大,通过网络,企业的不诚信的行为活动将会得到曝光,企业也会为了避免不良影响而尽可能做到诚信。在网络环境下,企业会将无形的诚信文化看做企业的重要资产,是企业实现长远发展的重要保障。在这种前提下,企业更加重视文化的建设和企业员工的素质培养。

1.2 特征

1.2.1 公开性

在网络环境下,企业诚信文化将具有明显的公开性的特征,在网络的传播下,企业一旦出现不诚信的行为,企业名誉就会因为网络信息传播的快捷性而受损,当企业名誉受损后再通过措施再来挽回则要花费更多的精力。比如康师傅方便面曾经陷入地沟油事件,这件事情爆出后,康师傅的企业形象受到极大损失,随之而来的是经济效益的损失。

1.2.2 时代性

网络环境本身具有时展的特征,而企业诚信文化建设在网络环境下也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一方面要做好内部的诚信文化建设,一方面要将自己的诚信形象在网络上做好宣传。企业的诚信文化建设既要构建企业价值观,又要营造和谐良好的文化氛围,为员工提供专业的培训,形成学习文化浓厚、管理模式新颖的能够适应网络环境发展的企业诚信文化。

2 网络环境对于企业诚信文化建设的影响

2.1 有利影响

2.1.1 网络环境为企业诚信文化建设提供了更多的空间和方法

企业诚信文化建设的第一步是建立企业诚信文化氛围,在网络环境下,企业内部的沟通可以通过网络来实现,这对于一些大型公司来说格外有效。较大的公司由于部门众多、人员众多,很难统一进行诚信文化活动,但是,通过传统的层级传达耗费时间长、反馈效果也不好,通过网络则可以更加迅速地实现诚信文化建设。比如企业要求所有员工学习企业诚信文化建设的规章制度,检验员工的学习成果就可以通过员工在线答题来完成。另外,企业还可以利用网络来将自己企业的诚信文化作为企业的软实力传播出去,帮助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

2.1.2 计算机网络能够帮助企业实现内部监督监管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可以方便企业生产、销售的每个步骤的监管,让每个步骤都能够有记录存档,一旦出现问题便有据可查。这和之前的传统管理相比,大大提高了企业诚信管理的效率。尤其是在企业的财务管理方面,会计电算化让企业财务所有数据都存在数据库内,计算机可以进行财务审核和财务监管。

2.1.3 网络为企业内部提供的新的沟通渠道

诚信文化建设离不开企业内部的沟通,随着网络的发展,企业内部可以利用专门通讯工具来实现交流,这种网络集体的建设背景符合现在年轻员工的生活状态,也可以将所有员工形成一个整体,在企业诚信文化的熏陶下,这个整体会更加团结。

2.1.4 网络加强了企业和客户之间的交流,让客户放心

网络环境下,客户可以通过网络来了解企业信息,也可以通过网络和企业进行交流、追踪产品信息、物流信息,这对客户来说,能够更加放心企业的信誉。当然,这一点的前提仍然是企业要做好诚信文化建设。

2.2 不利影响

2.2.1 网络环境的复杂性使得企业之间出现不良竞争

网络环境具有复杂性,这使得企业之间的不良竞争有机可乘,某些企业可能会对竞争对手采取网络谣言等不正当竞争方法,来打击其他企业的信誉。企业要防止这种不利影响的产生,在出现类似危机时及时作出应对。

2.2.2 网络环境可牵一发而动全身

由于网络传播的特性,人们对于某一企业诚信缺失的不信任,可能直接影响到对整个行业的信任。比如康师傅方便面的地沟油事件,会影响人们对于方便面产品的判断,而会选择不购买方便面产品以防止受到伤害。又如淘宝商城中有一些无良商家卖假货、劣质产品,很多消费者受到损失,而这些商家的行为则严重影响了淘宝商城的信誉。淘宝的竞争对手京东商城一直利用淘宝的信誉问题来对其进行质询,这又更加影响了淘宝商城的发展。因此,后来淘宝将值得信赖的商家聚集在天猫商城,为消费者提供更可靠的服务。

3 网络环境下企业诚信文化建设的策略

3.1 适应网络环境发展,积极进行企业诚信文化建设

企业诚信文化建设对于企业来说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当前网络迅速发展的时代,企业首先要了解网络、认识网络,适应网络环境的发展,充分发挥网络环境的有利条件,积极进行企业诚信文化建设。比如,企业可以将诚信文化建设和企业网站文化建设相结合,每天更新一些诚信文化的名言警句和故事,还可以设置专门的版块留给员工进行文化活动的互动。这种积极的诚信文化建设在网络上进行展示后,能够提升企业的整体形象。

3.2 加强企业内部规范化管理,提高员工整体素质

企业管理是企业发展的后盾,只有规范的企业内部管理才能实现企业的正常发展。企业的诚信文化建设也应该形成一套规范化的模式。对于企业来说,企业内部的生产部门、销售部门、财务部分、管理部门等都需要加强诚信文化建设,以确保企业内部每个环节都能够做到诚信生产、诚信销售。同时,要加强网络销售的规范化管理,确保网络销售信息的准确性,并为客户提供完善的售后服务。

在加强企业内部规范化管理时,最重要的是要注意加强对员工的诚信培训,提高员工整体素质,确保企业内部每个员工都能够做到诚实守信。

3.3 加强网络正面形象宣传,提升媒体效应

随着网络新媒体的发展,网络成为了企业新的宣传阵地,在企业对外宣传时,要着重进行诚信形象的宣传。一方面可以利用网络来使企业的生产流程透明化,从而让客户更加放心购买;一方面可以通过宣传企业的文化软实力,留给客户形成积极的印象,最终促成交易的成功。企业还可以通过在网络上投放广告来提升企业的媒体效应,塑造一个正面的企业形象。

3.4 加强对网络负面信息的监管,积极应对企业诚信危机

企业还应对网络信息进行专门的监管,以防止一些负面信息的出现对企业造成不良的影响。在负面信息出现时,企业应该及时生成应对方案。如果企业的诚信危机产生是由外界造成的,企业应该及时拿起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比如今麦郎在2015年出现的天价索赔案就引起一时轰动,但是今麦郎对此进行了正面应对,最终胜诉,挽回了企业的名誉。如果企业的诚信危机是从企业内部出现,那么企业就应该及时进行内部整顿,并积极承认错误,用实际行动来消除内部失误造成的不良影响。

4 结语

当前,网络全球化的发展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许多新的经济模式应运而生,尤其是当网络交易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离不开的一部分后,企业必须要改变自己的思路,积极加入到网络诚信建设中来,加强自身的诚信文化建设、加强内部的规范化管理、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加强网络宣传和监管,最终在国人和世界面前展现诚信的优良民族传统,提升企业软实力。

参考文献:

篇9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8-0048-02

攀钢集团冶金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下简称攀冶公司)是具有国家建筑业总承包一级资质的大型建筑施工企业,近年来,公司在全体干部职工中深入扎实开展诚信文化建设活动,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公司持续健康发展的突出问题,树立了信得过、靠得住、值得交的企业形象。公司连续第九年获四川省“守合同重信用企业”称号,今年4月又获得了四川省“守法诚信示范单位”称号,并荣获“全国优秀施工企业”称号。2009年,公司全力克服金融危机冲击等各种不利因素,创造了优异的业绩,完成总产值31.79亿元,实现利润7 032万元,全面完成了全年指标和三年经营承包目标,同时还一举摘取了“鲁班奖”和“国家优质工程”奖,向着企业良性发展的轨道迈出了坚实步伐。

一、深入开展“讲诚信、塑形象”教育活动,为公司生产经营顺利进行奠定基础

攀冶公司自2008年底开始,以“讲诚信、塑形象”教育活动为载体,深入开展诚信文化建设。为了确保“讲诚信、塑形象”活动的顺利开展,公司按照学习教育和宣传动员、查找问题和落实整改、总结评估和建立机制等三个阶段狠抓落实,结合实际,精心组织,扎实推进,形成了一系列富有特色、卓有成效的做法,促进了公司的持续健康发展。

1.加强组织领导,营造良好氛围,保证了“讲塑”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公司建立并落实了三项制度,加强了对“讲塑”活动的组织领导。一是建立领导负责制度,加强了对活动的组织领导。二是实行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两级领导班子成员坚持对联系点单位的“讲塑”活动给予经常性指导。三是建立督促检查制度,公司“讲塑”活动领导小组分阶段深入到各分公司,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认真总结基层好的做法。

运用多种宣传教育形式,使“讲塑”活动到一线。公司上下组织开展了“诚信做事、诚实做人”大讨论,各级领导干部深入到项目部和班组,通过讨论听取职工的意见和建议,引导他们树立“以诚信树立形象、以形象赢得市场”的观念,正确处理“市场开发、企业形象与管理进步”三者之间的关系。组织干部职工学习“讲塑”活动宣传提纲、《攀冶公司诚信事例》等资料,举办了“讲塑”活动知识竞赛和演讲赛,开展了“讲塑”活动问卷调查,收集职工意见和建议50余条,提高了干部职工对“讲塑”活动重要性的认识。

坚持以舆论为引导,公司上下充分利用各级报台、内部刊物、简报、局域网、厂务公开栏等,大力宣传开展“讲塑”活动的目的和意义,及时推广“讲塑”活动好的做法和典型经验。加强信息沟通,建立了教育活动信息网络平台,编发简报16期、动态70余条,学习交流材料160余篇。各分公司结合施工现场实际,组建演讲团到项目部及施工一线巡回演讲,在职工中开展“诚信格言、诚信故事”征集活动,在党员中开展诚信主题实践活动等,在全公司营造出了深入开展“讲塑”活动的浓厚氛围。

2.找准问题,积极整改,努力塑造“信得过、靠得住、值得交”的企业形象。找准问题,制定对策,抓好整改,是“讲塑”教育活动的关键所在。公司从班组到项目部(科室),从各分公司到公司本部,分层次召开领导班子成员、经营管理人员专题研讨会和职工座谈讨论会90余次,对照规章制度自查、自检和自纠,不怕揭短、不怕暴露问题,层层反思在经营管理和对外业务交往中有违诚信的现象和问题。公司两级领导班子成员带队组成用户回访小组,通过座谈会、调查问卷等形式,分别对15家业主、用户单位进行了走访,虚心听取业主、总承包方、小甲方的意见,基本找准了公司在市场观念、安全质量管理、外协队伍管理、现场文明施工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本着实事求是找差距、自我剖析抓整改的原则,公司领导班子先后两次召开查摆问题和剖析原因专题会,将甲方、业主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归纳为八个方面的问题,下发至各分公司,自下而上、逐级逐层地开展讨论,找准了公司在诚信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为制定整改措施提出了诸多建议。公司通过多次专题研究,从市场意识、总承包管理、分包管理、制度执行力、队伍建设等九个方面明确了进一步深化“讲塑”活动、提升公司形象的对策措施,要求各分公司认真贯彻执行,同时反馈到所有走访单位。

坚持边查边改、边整边改,公司坚持“以诚信闯市场、以诚信促发展”,结合实际扎实开展“保质量、保安全、保进度、塑形象”活动,基层党支部认真探索在“提升项目部形象、搞好优质服务、确保施工质量”等工作中发挥党员作用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优质、安全、高效地推进了重点工程建设,在西昌项目、攀钢钒方圆坯连铸机、攀研院中试线、选钛扩能改造等重点工程建设中,向业主、甲方展示了公司“信得过、靠得住、值得交”的企业形象。

3.着眼企业长远发展,积极探索和构建诚信文化建设长效机制。公司结合实际,认真研究、积极探索和建立诚信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建立和完善了职工诚信机制、职工信用管理机制、诚信评估机制、信息沟通机制,确保了诚信文化建设顺利推进、不断深化。

坚持边改边建立相关制度,不断修订和完善各项工作制度。加强了监督考核,针对反映比较集中的问题,公司专门组织了经营管理的专项检查,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了整改,对相关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进行了考核和处罚,使企业经营管理和职工个人行为做到了“有制可依、有制必依、违制必究、执法必严”。下属修建分公司制定完善了五年发展规划和安全管理、质量管理等二十余项制度,在打造品牌、提升特色上下功夫,使诚信文化建设更加规范化、科学化;设计院制定了《设计院总承包工程管理体系》,建立健全了做强做精设计、延伸设计服务职能、确保工程优质安全高效的长效机制,展示了工程总承包的良好形象;建筑分公司建立了分包队伍综合履约能力信誉等级评价机制,实现了对分包队伍的有效管控。各具特色的长效机制,将诚信文化建设不断推向深入,干部职工的诚信意识进一步增强,公司的市场形象进一步提升,生产经营效果进一步显现。

二、紧紧围绕公司发展大局,诚信文化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1.加强学习教育,职工的诚信意识普遍增强。通过“讲塑”教育活动,各级领导干部和经营管理人员深刻领悟到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尤其在全球金融危机的深刻背景下,“讲诚信、塑形象”对公司生存发展的极端重要性。广大干部职工深刻地体会到,自己的诚信理念、诚信行为还不能完全适应公司发展的需要,还需不断转变经营观念,树立正确的市场观、竞争观、效益观,用科学规范、求真务实的态度对待工程报价、合同履行、现场签证等工作;信誉是企业的“敲门砖”、形象是企业的一面镜子,信誉好、形象佳就能赢得市场,就能扩大生存和发展空间,就能铸就企业发展的常青基业;“适应市场、依法治企、合法经营、规范管理”等诚信理念在各级干部和经营管理人员中逐步巩固,并成为干部职工的自觉行动。

2.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企业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在“讲塑”活动中,公司两级管理部门结合实际对原有的规章制度进行了清查梳理,修订完善了与诚信建设相适应的专项管理制度、规定和办法,相继制定了《工程项目综合信息系统管理办法》、《工程分包管理办法》、《分包及零星劳务安全管理办法》等制度,进一步理顺了管理流程。不断强化各级各层次的执行力,尤其在总包项目管理、指挥部管理、外协队伍管理、现场文明施工、投标报价等工作中,严格执行公司的管理制度,加大监督考核力度,使经营管理处于受控状态,提升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篇10

【关键词】

国有企业;工程建设;会计文化;诚信体系;措施研究

0 引言

会计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诚信文化又是会计文化的核心和关键部分,国有企业工程项目是否能够健康运行取决于资金安全和会计诚信文化建设,“五优”会计诚信文化着力从财务人员“形象气质、业务水平、思想道德、沟通协调、管理研究”五个方面营造风清气正的会计诚信文化氛围,为推进国有企业工程项目平稳健康运行提供保障。

1 概述

1.1 诚信文化内涵

所谓诚信文化就是指诚信体系的思想意识形态和文化表现形式,诚信文化在行为主体角度来看氛围道德自律、制度约束和文化自觉三个层次,三者既独立彰显又相互融合。诚信是社会规范和个人品德的基本要求,是自我修养和追求的一种精神境界,财务人员履行诚信是出于道德的责任,是一种不假外求而自备于我的德行[1]。在市场经济下,社会根据成本效益原则优胜劣汰,如果他们因为不诚信行为得到的好处难以弥补为此付出的成本或者代价,他就会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从而自觉遵守诚信原则。要实现这种目的就必须在外在的制度化或者契约化的诚信约束机制上加以解决。

1.2 会计诚信文化内涵

所谓会计诚信文化是指在会计领域贯彻诚信文化,会计诚信文化自古有之,但是落实困难。国家会计学院提出一种较为权威的定义,会计诚信文化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和会计职业操守,二是精湛的会计技术和会计技能,三是完善的会计信息质量和优质的会计服务,以上三个方面在意识形态和文化范畴的表现形式就是会计诚信文化[2]。

2 会计诚信危机的经济学分析

会计诚信文化建设迫在眉睫是因为会计诚信缺失严重,尤其国有企业工程项目承担着国家和地方的重大民生工程,诚信缺失对这些单位造成了成本效益的失衡,严重影响国家命脉工程的质量和效益。会计诚信文化缺失的理论分析如下:

2.1 委托关系产生会计诚信危机

委托关系意味着交易双方存在着信息的不对称,委托人的福利成为受托人行为的函数,由于委托人和人都是有限理性的经济人,都会追求自身效用的最大化[3]。一旦委托人变得远离企业或者根本找不到确定的真正代表,那么会计诚信就失去了动力和压力,会计造假行为开始出现并愈演愈烈,会计诚信原则的缺失就成为一种必然,会计造假问题泛滥成灾就不足为奇了。

2.2 博弈关系不均衡导致会计诚信危机

现有的企业制度破坏了所有者、企业、会计师事务所三方的利益及风险制衡关系,而形成了企业与监管者、事务所与监管者两种利益关系。“诚信”的实质就是博弈参与方为了长远的利益而“牺牲”眼前利益的一种非正式约束[4]。由于企业和利益相关者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和利益的不一致,从而最终导致会计诚信的缺失。

2.3 制度关系不均衡导致会计诚信危机

制度是一系列被制定出来的规则、守法的程序和行为的道德伦理,它通常有正式规则、非正式规则和实施机制构成。会计法、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等正式规则有以下的缺陷:会计法规的不穷尽性、不协调性,会计准则的不完全性、可选择性[5]。这些缺陷的存在会增大经营者、会计人员与监管部门、社会公众的“博弈”空间,这样不仅会使全社会的交易成本大幅度上升,而且会坍塌会计正式规则所构筑的抵制会计诚信品质沦丧的防护墙。

3 国有企业工程项目“五优”会计诚信文化建设

3.1 国有企业工程项目内涵和特点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工程建设单位与地方建设单位一样属于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平等性和竞争性。国企从事工程建设的所有资产收益与成本负债均属于国家资产与负债,工程项目的盈亏除了项目本身的招投标影响外,财务管理与会计诚信文化建设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国有企业工程项目具有工程投资大、资金周转周期长、项目临时管理、财务干预性强等特点[6]。

3.2 “五优”会计诚信文化

针对国企工程项目会计诚信产生的因素以及工程实际,笔者提出“五优”会计诚信文化,它是是基于会计文化丰富内涵、会计诚信文化基本要求以及国有企业工程项目特点提出的,具有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

3.2.1形象气质优

形象气质是会计诚信文化建设的“内在决定”,形象来源与内心,形象是内心的真实反映,只有内心坚守诚信的财务人员才能表现出良好的形象,尤其在国有企业,财务人员的形象更是国家单位工作人员的反映,因此,必须强调国有企业财务人员的诚信建设。气质是一个人的内涵和素养的外在表现,财务人员要具有深刻的内涵和较高的素养,这是具备诚信的基础和保证,只有真正拥有气质和内涵的财务人员才能确实讲究会计诚信。

3.2.2业务水平优

业务水平是会计诚信文化建设的“根本保证”,是衡量一个财务人员是否称职的标准,专业素质的高低决定着一个财务人员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成果,因此,财务人员讲求诚信必须以扎实的专业素质为保障,具有较高的业务素质,能够完全胜任岗位和工作要求。只有精湛的业务技能才能顺利完成工作,才能按照会计基本要求和法律法规要求来办理,才能落实会计诚信文化的基本要求。

3.2.3思想道德优

思想道德是会计诚信文化建设的“约束力量”,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既是对财务人员的最低要求,又是对财务人员境界的最高要求,一个人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会节约很多教育成本和培训成本,会为自己节省弥补损失的成本,同时会作为约束自己诚信做事诚实做人的内心规范。

3.2.4沟通协调优

沟通协调是会计诚信文化建设的“剂”,财务人员并非孤立的工作,横向需要同各个部门交流,纵向需要同上下级财务管理部门和行政管理部门的沟通,没有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就难以将会计诚信法规政策宣传贯彻到位,就难以获得其他部门和个人的理解和支持,诚信文化也就无法真正落到实处,因此,沟通协调能力对于财务人员至关重要。

3.2.5管理研究优

管理研究是会计诚信文化建设的“助推剂”,财务人员不是单纯的核销、做账,不是机械的操作ERP、大司库财务系统,而是作为企业管理部门的一分子需要对财务管理和会计信息进行分析总结,深入研究现实管理中的问题,参与企业管理,从财务角度研究更加科学合理的政策和方案,一面提供真实可靠的财务信息,一面参与分析与研究,只有这样才能将诚信文化贯彻到企业管理中,惠益更多部门和员工。

4 国有企业工程项目“五优”会计诚信文化建设措施研究

4.1 国有企业工程项目“五优”会计诚信文化建设主体

国有企业工程项目“五优”会计诚信文化建设的主体包括:项目财务人员、项目管理人员、基层工作人员以及政府管理部门。

4.1.1项目财务人员

工程项目财务人员是进行“五优”会计诚信文化建设的首要主体。财务人员5个方面的素质是否具备直接关系到自身利益和荣誉,是贯彻会计诚信的首要力量。

4.1.2项目管理及基层人员

工程项目管理人员是进行“五优”会计诚信文化建设的重要主体。项目管理人员的资金行为和费用核销行为可能对财务人员的会计诚信形成影响,而且占据项目财务的重要的比例,因此项目管理人员是重要主体。工程项目基层人员是进行“五优”会计诚信文化建设的实践主体。项目基层人员包括操作服务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分包商等,他们与项目资金使用和核销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必须保证他们坚守诚信,因此他们是主要实践主体。

4.1.3工程企业及政府管理部门

企业及政府管理部门人员是进行“五优”会计诚信文化建设的监督主体。企业监督管理部门包括经理部、财务部、纪检委、审计部等部门,政府管理部门包括财政局、税务局、审计局,还有银监会、证监会等机构,他们起着监督管理的作用,必须同时贯彻“五优”要求,才能确保点线面结合落实会计诚信行为。

4.2 国有企业工程项目“五优”会计诚信文化建设措施

4.2.1建立工程项目“五优”会计诚信文化教育机制

国有企业工程项目“五优”会计诚信文化教育机制是落实会计诚信的首要步骤,不学不知,不教不立,没有诚信教育就无法下达诚信教育精神,针对国企工程项目具有流动性等特点,会计诚信文化教育机制的建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主体与客体。工程项目“五优”会计诚信文化教育机制的主体是政企财务主管部门和项目财务管理部门;客体是各级财务人员、项目人员及基层人员。

(2)内容与程序。工程项目“五优”会计诚信文化教育机制的内容是形象气质、业务水平、思想道德、沟通协调、管理研究五个方面;程序是由政及企、由上及下、由主及客。

(3)方法与步骤。工程项目“五优”会计诚信文化教育机制的方法是集中教育与自我学习相结合,个别教育与普遍教育相结合,经验教育与教训反思相结合,主动讲授与积极答疑相结合;步骤为从一般到个别,从管理到操作,从内心到行为,从自己到他人。

4.2.2建立工程项目“五优”会计诚信文化激励机制

国有企业工程项目“五优”会计诚信文化激励机制是将会计诚信文化贯彻到底的重要措施,无激励难以成才,无激励难出效果,因此,必须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激励目标与原则。工程项目“五优”会计诚信文化激励机制的目标是端正方向、保证实施,也就是确保会计诚信文化建设的方向符合要求,保证行为落实到实处[7];原则是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相结合,奖励激励与惩罚激励相结合,群体激励与个体激励相结合,道德激励与文化激励相结合。

(2)激励内容。工程项目“五优”会计诚信文化激励机制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管理层和实践层面激励,增强管理层推进和落实会计诚信的信心,激励员工积极学习落实;二是理想信念激励和精神荣誉激励,对于实践中优秀的人物事迹给以相应的荣誉和称号;三是任务和成果激励,对于表现优秀的委以重任或者利用较大项目诱导其做出成果,从而获得事业的升级。

(3)激励方法。工程项目“五优”会计诚信文化建设激励机制方法很多,根据工程项目的特点,激励措施有所不同:一是跟踪激励法,也就是对于表现较好的应当跟踪激励,而不能这个领导看重,更换地方后却受到冷落,从而造成会计诚信文化建设障碍;二是全面激励法,要从物质上和精神上进行同步激励,不能只进行精神激励而忽视物质激励,导致激励流于形式,被激励者没有得到实际受惠;三是多层次激励法,兼顾标兵模范和普通人员,不能一味表彰奖励模范,忽视对普通人员努力的肯定;四是绩效激励法,既要看行为人的付出和努力,也要看成绩和效果,只有一味付出却没有实践效果的要进行检查和分析,重视效果上的激励。

4.2.3建立工程项目“五优”会计诚信文化考核机制

国有企业工程项目“五优”会计诚信文化建设考核机制是会计诚信文化建设的“审判标准”,没有考核就没有评判的依据,工程项目会计诚信文化建设考核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考核标准与原则。工程项目“五优”会计诚信文化建设考核机制的标准:一是诚信工作、踏实劳动,二是自我规范、引导他人,三是境界改造、落实行动,四是行为在先,重视实效。原则是公平竞争、公正考核、公开程序和结果。

(2)考核内容与程序。工程项目“五优”会计诚信文化建设考核机制的内容:一是项目财务人员是否能够遵守会计基本准则和财经法律法规;二是项目管理人员是否能够遵守职业道德,杜绝违纪报销和乱用资金的不诚信行为;三是企业财务部门是否能够深入检查工程项目财务的核销结算转账的诚信行为;四是政府和社会监督部门能否及时起到监督和管理作用。考核程序一般是:从项目到公司,从财务到经营。首先由项目领导对会计诚信建设进行自我考核,然后由公司财务部、纪检委、审计部等部门联合考核项目会计诚信建设,最后由政府和社会监督部门进行会计诚信建设考核。

(3)考核方法。工程项目“五优”会计诚信文化建设考核方法:一是参照员工绩效考核结果,占会计诚信考核的必要比重;二是专业考核,通过员工能力测试、会计行为审查、会计信息和服务的评判等各方面进行测试考核;三是基层评价,通过问卷调查或者基层考核系统,获取基层群众对会计诚信建设的看法和建议,三者通过一定比例计算考核结果。

(4)考核结果反馈。考核不是目的,二而是通过考核认识不足,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工程项目会计诚信建设考核结果的反馈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必须对考核结果进行责任目标分析,分解责任和目标;二是必须反馈到个人和上级,作为自检和激励的依据;三是以此建立保障机制,对于容易出现问题的进行规范和制止。

5 结语

国有企业工程项目“五优”会计诚信文化建设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和个人的共同努力,从形象气质、业务水平、思想道德、沟通协调、管理研究五个方面进行教育、激励、考核,将工程项目会计诚信坚守住,为国家工程建设和地方民生工程建设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高建敏,论企业会计诚信评价指标体系之建立,时代金融,2013/24

[2]杜丹颖,浅议和谐社会中会计诚信体系的构建,中国外资,2013/16

[3]黄越,会计诚信缺失的原因及对策分析,经营管理者,2013/20

[4]王逸远,会计诚信问题的理性思考,当代经济,2013/15

篇11

近年国内上市公司造假事件中,中介机构沦为“造假帮凶”屡见不鲜。从造假四大天王——琼民源、郑百文、银广夏、蓝田股份开始,直至如今的绿大地、万福生科等,其业绩“变脸”均被签字会计师放行并出具了虚假审计报告。于是业内人士疾呼,会计业正遭遇几十年来最严重的一次诚信危机。

中国证监会多次表示将进一步强化会计师事务所IPO审计责任追究、提高IPO审计执业质量。

现实中监管机构对会计师事务所监管的日益增强和其诚信缺失案例的频频发生,就形成了当前会计师事务所诚信文化建设中的特殊“困境”。会计师事务所是市场经济下会计业诚信文化建设中关键环节,它们接受企业委托人通过审计并出具审计报告过程,也承担着对委托人和社会公众的诚信、忠实义务。而它们若缺失诚信,将会影响市场经济正常运作有效性,造成资本市场上的“逆向选择”。

会计师事务所诚信缺失的原因涉及方方面面,笔者仅从环境因素和内在动因两个层面,分析会计师事务所诚信缺失的原因:

一、会计师事务所诚信缺失的环境因素

(一)经济利益驱动和同业竞争压力

注册会计师对上市公司财报的审计目的是为股东确保业绩真实性。目前行业惯例是会计师签字收入与上市规模直接相关,于是企业竞相选择宽松的审计机构,相当于是变相鼓励浮夸造假。业内人士指出,审计市场竞争激烈也是假账频发的重要原因之一。部分事务所为争夺客户,竞相为企业上市隐瞒错误。证券审计业务出现低价竞争,一些中小上市公司也热衷借换事务所以“改善”业绩。

(二)造假违法成本和收益失衡

目前国内会计师事务所参与财务造假被发现的概率很低,发现后所受的处罚也并不严厉。在国外,审计机构参与造假将面临极高的法律风险和信用风险。国内违法的成本和所得不成比例,也促使一些事务所铤而走险。

二、会计师事务所诚信缺失博弈论分析

(一)企业和监管者之间的博弈

假设p为企业诚信缺失造假的概率,q为监管者对企业进行检查的概率,X为企业诚信缺失获取的收益,Y为企业诚信缺失付出处罚成本,Z为监管者对企业检查成本。

企业期望收益=p*[(X-Y)*q+(X-Y)*(1-q)]+(1-p)*[0*q+0*(1-q)]

=p*(X-Y)

这样,企业期望收益取决于造假概率p、诚信缺失收益X和处罚成本Y。如果企业造假的收益是企业管理层个人得到,而相应惩罚却由企业来买单,那么企业发生会计诚信缺失可能性就很高,甚至不可避免。所以,部分企业内部潜在的造假动机,对会计师事务所诚信缺失是一种直接的、关键的推动因素。

(二)会计师事务所和监管者之间博弈

其中:假设p为事务所诚信缺失,协同企业造假的概率,q为监管部门对企业进行检查的概率,A为会计师事务所协同造假的收益,B为事务所正常审计收益,C为事务所诚信缺失付出处罚成本,Z为监管者对企业检查成本。

事务所期望收益=p*[(A+B-C)*q+(A+B)*(1-q)]+(1-p)*[B*q+B*(1-q)]

=p*(A-C*q)+B

这样,会计事务所期望收益取决于配合造假的概率p、诚信缺失收益A和处罚成本C,以及审计正常的收益B。如果协同企业造假的收益有足够大,监管者对会计师事务所监管失效或者对惩罚成本较小,那么事务所协同企业造假形成会计诚信缺失的风险可能性就极为高了。

三、会计师事务所诚信文化建设的建议

(一)开展会计师从业职业道德教育,树立诚信观念

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准则中提出了客观、公正和诚信原则,都是会计师从业道德的具体体现。相关部门应强化对会计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强化诚信道德教育,形成“守信者荣,造假者耻”的氛围。

(二)强化对事务所监督,倡导有序竞争

会计师事务所提供的是有偿审计服务,它们在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需要政府监管、行业主管部门创造有一个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相关部门要指导事务所科学评估自身优势、选准服务群体、拓展服务市场,最终形成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三)完善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和加大造假惩罚力度

硬性要求上市公司实施审计委员会制度,由审计委员会行使委托和批准解聘审计机构、审查审计工作的职权,减少上市公司对会计师事务所施加压力,切实增强会计师事务所保持独立的可能性。监管机构应从立法上明确对造假者及责任人的处罚,让造假者付出代价远远大于其得到收益。

参考文献:

[1]谢识予.纳什均衡论[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

篇12

一、企业诚信与企业文化的关系

1、诚信与企业文化价值观具有一致性。“诚”是企业聚心之魂,“信”是企业立足之本,诚信理念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是建立适合企业发展需要的价值观。诚信作为一种行为准则,要求企业为自己的承诺付出努力;诚信作为一种道德观念,约束着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承担着企业的道德责任;诚信作为一种法律规范,必须将诚信作为一项基本义务严格履行;诚信作为一种价值标准是企业形成文化价值观的基础;诚信作为一种经营理念,渗透到企业的每一环节。企业诚信精神通过企业文化来实现,诚信是企业文化价值观形成的内在因素,诚信与企业文化价值观的目的是一致的,他们都是对内强调道德要求,对外强化形象塑造。企业只有把诚信理念的生成、诚信意识的培育、诚信原则的坚持逐步上升到诚信文化建设上来,即只有当诚信上升为一种文化时,它才能获得更为深刻的内涵和更为广泛的外延,获得应有的价值。

2、诚信既是道德要求,也是企业文化的表现。诚信是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人们常说,人无信不立,企业无信不存。诚信是使企业获得向心力、生命力的源泉,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美国惠普公司的企业理念是“以诚心换忠心”;中国海尔集团将“真诚到永远”作为企业的座右铭。实践表明,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诚信不仅是一种道德准则,而且是企业文化建设过程精髓的提炼。无论何种文化,尽管诚信文化背景不同,但是诚信所揭示的文化内涵都是一致的。

3、诚信是实现企业文化管理的重要前提和基础。企业文化管理主要是企业的人文管理,现代企业文化管理在以法律手段规范人们行为的基础上,不断地引导人们的价值取向和道德观念向更高层次发展,以实现个人行为自律。要实现这个目标,就给企业文化管理提出了新要求。而诚信的规则性、契约性的精神恰好与企业文化管理具有内在的联系,它是实现企业文化管理的重要前提。企业培育诚信资源,强化道德教育,建立诚信机制,是企业文化管理的体现。海尔集团“以人为本、以德为先、以诚为信、以和为贵”的企业文化为企业发展壮大,走向世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联想集团“讲贡献,讲效益的价值观;同舟共济,协同作战的整体意识;求实进取,拼搏创业的公司精神和高效率、高技术实力的社会形象”等等,为其企业集团参与国际竞争,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二、企业诚信的精神文化建设

企业的精神文化是用以指导企业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的各种行为规范、群体意识和价值观念,是以企业精神为核心的价值体系。企业精神是企业价值观的核心。企业精神是企业广大员工在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中逐步形成的,并经过企业概括、总结、提炼而确立的思想成果和精神力量,它是企业优良传统的结晶,是维系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支柱。

企业的诚信教育主要在企业精神文化的培养过程中进行,其中重要的内容是树立正确的企业诚信观,培养企业员工的诚信意识和诚信精神。诚信是企业生产、经营和经济往来中不朽的道德灵魂,是企业赢得竞争实力的一种重要手段,是塑造美好社会形象的基础。在一定意义上讲,诚信能够给企业带来高额利润。它是企业的精神财富和价值资源。如果说企业形象是无形资产,那么,诚信则是企业无形资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没有信誉的企业根本谈不上获得消费者的信任、理解和支持,更谈不上塑造美好的社会形象。

树立企业的诚信文化理念是企业精神文化建设的核心。诚信是市场经济对企业的基本要求,是企业的信誉之源,立身之本,发展之基。只有通过企业文化建设,营造企业的诚信理念,才能真正地树立诚信观,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使诚信在企业中广泛建立,持久发展。

企业的诚信文化理念并不是凭空想出来的,而是企业文化长期的积淀和凝结,它是在特有的企业实践中提炼出来的,是企业的精神财富和精神动力,虽然是无形的,却是能动的,它时时刻刻渗透在企业经济行为的各个方面。一个企业一旦组建,就开始孕育、锤炼和塑造着自己的企业精神,这种精神一旦形成,并在企业发展中不断升华,对内形成一种强大的凝聚力、导向力和鼓舞力,对外形成巨大的辐射力。一些中华老字号企业之所以经久不衰,千百年来在人们心目中形成美好的形象,是因为在提炼自己企业精神的同时,对消费者时刻讲究诚信的结果,如北京“同仁堂”的“济世、养生”的精神,奉行“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的信条;杭州“胡庆余堂”的“求实、戒欺、团结、创新”的精神,“真不二价”的金字招牌,都是在长期经营中以诚实守信为基础,凝练企业精神的写照。

企业诚信理念的培养是在充分借鉴外部经验的基础上,来挖掘和提炼企业的优秀诚信文化思想及可发扬光大的诚信理念,并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实践中加以完善,最终形成企业自身独特的诚信理念。

诚信理念还需要员工的诚信意识去落实。在诚信精神文化的建设中要注重诚信意识的培养。首先,培养道德诚信意识。道德诚信要求员工言语真实、恪守诺言、无虚假、不欺诈。其次,培养法律诚信意识。法律诚信作为一项法律规定诚实信用的原则。第三,培养经济诚信意识。把诚信看作是一种经济能力,使员工充分认识到,市场竞争不仅是资本、智力的竞争,而且是诚信的竞争。使员工认识到信用是进入市场的通行证。诚实守信日积月累就能够形成良好信誉,而拥有良好信誉就会在社会交往和商品交换中树立竞争优势。信誉不仅是一个人、一个企业的无形资产,也是一个地区乃至整个国家的无形资产。这种无形资产作为一种特殊的资源,甚至比有形资产更为珍贵。

三、企业诚信的物质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一个子系

统,其显著的特点是以物质为载体,物质文化是它的外部表现形式。优秀的企业文化是通过重视产品的开发、服务的质量、产品的信誉和企业生产环境、生活环境、文化设施等物质现象来体现的。

企业的生存在产品,产品的关键在质量。诚信是提高企业产品质量,开拓市场的前提和保证,因为今天的质量就是明天的市场。一个企业要获得消费者的支持和信赖,只有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才能严把质量关。没有质量保证的企业竞争是会不战自败的,高质量的产品是企业生存的基础。如今市场从卖方走向买方,大众消费正逐步朝着认同质量和追求名牌的方向发展。提高产品质量,争创名牌,成为企业开拓市场,在激烈的竞争中树立竞争优势的策略。诚信的企业可以赢得更多顾客的信任和赞赏,从而将拥有更大的市场份额。企业只有以诚信为根基,尊重规则、尊重技术才能实现高层次的创新,铸造永恒的诚信品牌。产品质量是企业信誉的基础。诚信是质量的前提和保障。只有诚信,才能提高产品质量,才能开拓市场。但是,要提高产品质量就必须加强和普及全面科学质量管理。而全面科学质量管理的前提条件就是讲究诚实守信的原则。从原材料、零部件采购到产品设计、制造、检验、包装、出厂、分销渠道以及售后服务,都应该有一套严格的管理制度,为企业物质文化的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

20世纪80年代初,在西方掀起一场质量革命。6Sigma质量管理就是以数据为基础,追求几乎完美的管理方法。其产品的合格率高于99.9997%或以上,这是几乎接近零点的质量缺陷的要求。6Sigma管理是摩托罗拉公司首先提出来的,是在其失去收音机、电视机市场,接连失去BP机和半导体市场后,在濒临倒闭的情况下提出来的。这套数据管理程序,使摩托罗拉和相继摩托罗拉之后的一大批企业摆脱了困境成为世界顶级企业。6Sigma理论并不像“零缺陷”含糊,比“零缺陷”更科学、准确,更值得人们的信赖。采用6Sigma理论的企业实际就是用科学的数据向社会公开的承诺。这种科学具体的承诺,更能获得消费者信赖和依托,是因为以科学为基础确立的诚信,并不是含糊的承诺,而是科学、准确的表露。因此,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了美好的形象,更加可信、牢固。

四、企业诚信的行为文化建设

企业行为文化是指企业员工在生产经营、学习娱乐中产生的活动文化。它包括企业经营、教育宣传、人际关系活动、文娱体育活动中产生的文化现象。它是企业经营作风、精神面貌、人际关系的动态体现,也是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的折射。

企业之间争夺市场的竞争,实际上是争夺消费者的竞争。企业既要保持稳定消费者队伍,又要争取新消费者。企业最忌讳的是西方营销界所称的“漏桶”现象,就是迎来了一大批新消费者,悄然失去一批现有消费者。企业要想堵住“漏桶”现象,就应该充分认识消费者忠诚的价值,积极培育忠诚的消费者群体。企业要想保证稳定的消费者队伍,并非一日之功,需要长期不断的努力,在消费者心目中的美好形象不容出半点差错。企业除了用诚信来打好物质基础外,还要用诚信来规范企业的行为。企业行为是由人的行为来支配的,企业行为主要包括企业管理者行为和员工行为两部分。他们的具体表现直接影响忠诚消费者的培育。忠诚消费者的培育过程需要企业的诚信行为作为保障。

从企业自身来看,企业的管理者是企业形象的化身,他们面对职工和社会所表现出来的当代企业家风范必须是诚实。一些研究者调查发现,最受员工尊敬的管理者素质是其诚实性。一个善于经营的管理者所表现出来的多谋、善断和创新的特征实际上是由“个人品质”、“目标有效性”、“人际关系的能力”、“能力的多样性”表现出来的。而诚实性是管理者个人品德的最重要的评价指标。管理者的诚实性,首先直接影响着员工的归属意识和工作积极性;其次直接影响着企业合作者乃至于消费者与其合作的态度和行为。赋予诚信的企业家会让人联想到他的企业与人合作的态度是值得信赖的,产品和服务是可取的。

实践表明,要想把诚信文化观念渗透到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变成员工的自觉和行动,提高管理者的诚信文化素质是非常必要的。企业文化共同价值观念的形成过程,首先由管理者对企业战略的理解提炼出文化理念,通过宣传、灌输,把企业的宗旨、追求和理念转化为员工共有的价值观念并形成共识。提升管理者的诚信文化素质要求管理者在处理与各种利益关系时必须遵循一系列的诚信准则和行为规范。高层管理人员对内管理企业事务,对外代表企业,所以高层管理人员诚信与否,直接关系到企业是否具有诚信形象;高层管理人员的言行,直接影响到一般员工的价值取向。企业管理者的诚信文化行为建设要求对企业诚信价值观的定位要准确、对企业诚信价值观的传播要及时、对员工价值观的协调管理以及价值观冲突的解决要有效。

企业员工的行为直接影响消费者对整个企业的评价,从而影响消费者的满意度。员工在生产、服务第一线,他们生产的产品和提供的服务,与消费者直接接触,其诚信在具体行为中表现出来的情感会打动消费者对产品和服务的认同。先进的企业文化能使每个员工了解企业的战略目标,该做什么、不做什么,企业在提倡什么、反对什么、追求什么、放弃什么,怎样做才能符合企业的内在规范,等等。这样的企业文化对企业的经营将会起到巨大的推进作用。反之,则会给企业带来负面影响。一个优秀的员工行为表现应该是具有协作、奉献精神;敬业、创新意识;诚信、严谨的作风。这些表现的保障是真诚。有了真诚,员工才能对本职业投入真实的情感,与团队协作得融洽,才会产生奉献、敬业、创新等一系列行为。

真诚的情感服务不仅会给企业的产品带来附加值,而且是消费者忠诚培育的最有效方法。根据消费者满意度理论,购买者对其购买活动的满意感(S)是对其产品期望(E)和对该产品可观察性能(P)的函数,即S=F(E,P)若E>P消费者就会感到不满意,E=P则消费者就会感到满意,若E

产品后,会感到实际产品接近或超过理想产品而对企业和产品满意,经反复购买就会走向忠诚。一些企业在实践中发现,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消费者会极力进行人际传播,主要在附加产品、服务和利益,如赠送产品、提供信贷、免费送货、安装、保证、售后服务等,让消费者购买产品后会感到获得了正常商品的效用。这种超出消费者期望值的行为,会给他们一个意外的惊喜,进而向其亲朋好友表达自己激动的心情。无形中就宣传了企业的产品和形象。

企业要想将诚信落到实处,要在组织内部培养诚信的企业文化。用诚信的企业文化激励员工,培养忠诚的行为。

企业的诚信文化行为的培育。首先,把诚信理念贯彻给职工。诚信理念要化为具体的准则,表明一个企业的基本价值观和它希望员工遵守的诚信规则,把诚信作为一种基本的道德准则,在日常交往中诚信无欺、遵守诺言、勤勉尽责、忠于职守,把“真诚为人,无信不立”上升到意识形态的高度,内化为个人的崇高信念。其次,定期加强对员工的诚信教育。为了有效地弘扬诚信,可以结合本企业的特点制定诚信教育培训学习网络,对员工进行诚信教育,让员工从内心真正明确诚信事关企业的形象和品质,切实感受到诚信对企业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从而以诚信待人,以诚信做事。

五、企业诚信的制度文化建设

企业的制度文化是由企业的法律形态、组织形态和管理形态构成的外显文化,它是企业文化的中坚和桥梁。企业的制度文化一般包括企业法规、企业的经营制度和企业的管理制度。

要把诚信文化观念渗透到管理过程中,变成人们的自觉意识和行动,制度是最好的载体之一。人们对新文化的接纳需要经过一段时间,企业通过建立和推广制度规范,借助制度的反复强化作用,可以使企业文化制度内涵被员工接受并自觉遵守。为了提高员工对诚信文化的认同感,在设计企业制度时首先应该明确企业诚信文化的存在。企业制度设计与企业诚信文化建设是相互依存的。

实践表明,要想把诚信文化观念渗透到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变成员工的自觉意识和行动,企业应通过绩效评价制度、激励制度等制度设计促使员工一贯地坚持高标准的企业诚信原则。

篇13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1-0-01

一、加强会计文化建设的新思路

会计文化是社会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因而会计文化建设应以社会文化建设为指导,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相一致。会计文化属于社会文化的一类,它是政治、社会对会计的影响、渗透的结果。

具体来讲,我国会计文化建设的完善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理论建设方面

会计文化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所建构的会计制度、会计思想、会计管理和会计文化观念的总和。会计文化建设,首先应从理论上入手,进行会计文化理论的研究,以此引导会计人员的理想、思维、价值观、行为准则等。

一是要进行会计观念建设。观念的更新是会计文化建设的前提,我们应围绕会计文化的主题,对新时期的会计与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公共关系学等的关系问题开展理论论证,宣传和树立新的会计文化观念,激发人们对会计文化的兴趣,加快会计文化建设的步伐。

二是要进行会计文化价值观建设。价值观是指人们对于人生价值的根本观点和看法,它是世界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三是在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会计文化传统的基础上,虚心学习国外优秀会计文化,借鉴国际经验,努力实现会计国际化,同时,要与时俱进,着眼于创新,保持我国会计文化的先进性。

(二)制度建设方面

改革开放以来,与经济改革和发展的要求相适应,我国会计法制建设取得了长足进展,了《会计法》、《注册会计师法》,对会计核算制度、会计从业人员管理制度等进行了重大改革,大大推动了会计法制化进程。但是,目前少数会计人员法制观念淡薄,为了追求私利,丧失了最起码的法制观念,以身试法,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这些违法犯罪行为虽然是少数会计人员所为,但也反映出在新形势下加强会计法制建设的紧迫性,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企业内部管理制度要求越来越高,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度是保障企业财产的安全和完整及防止贪污和浪费要措施,是保证企业经营和财务信息完整、准确、真实性的重要保障。

(三)行为建设方面

会计行为建设要注意两点,一是要塑造会计人员良好的形象。二是要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从全社会角度来讲,会计文化建设要使会计人员在正确的价值观指导下,提高自身素质和服务水准,赢得全社会的尊敬、信任和支持。

二、坚持以诚信建设为主线

(一)在会计队伍中要塑造会计诚信

对会计行业而言,诚信是财富,是指它有助于业务的开拓、市场的占有、领导的信任;诚信是财源,就单位会计人员来讲,是使会计在管理领域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不断提升其管理地位;诚信是财力,是指诚信品牌是一种极大的无形资产。诚信一旦缺失,就意味着失去了走出单位、走进市场、走向国际化的通行证。市场经济需要会计诚信,“信以立志,信以守身,信以处世,信以待人,毋忘立信,当必有诚”的诚信精神,已深深根植于会计人员的心中,成为忠诚敬业的座右铭。

重塑会计诚信,要以人为本,在全会计行业塑造“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准则、不做假账”的行业理念。培育会计行业诚信,努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行业诚信文化。重塑会计诚信,就要尽快建立和完善会计行业失信惩罚机制,通过有效的行业、社会联防机制,运用法律手段惩罚会计失信者,打击失信行为,排斥害群之马,以激励守信者,使诚信成为守信者的“通行证”。

(二)政府应积极营造有利于诚信建设的社会氛围

我国政府已认识到会计诚信的重要性,多次发表重要指示,加强会计诚信建设。当然,会计诚信建设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工作,政府应在会计信息规范中以公共利益的身份,通过开展全社会会计诚信教育、制定会计信息质量标准和进行行为监督,使会计诚信建设有制度和监督保证。

(三)会计职业组织要进一步提高行业自律水平

会计职业组织起着联系会员与政府的桥梁作用,应充分发挥协会等会计职业组织的作用,改革和完善会计职业组织自律机制,有效发挥自律机制在会计诚信建设中的促进作用。应当借鉴国外经验,在注册会计师协会、会计学会等职业组织中设立职业道德委员会,制定行业诚信建设纲要,加强职业道德和专业技能的教育、培训,强调对社会的责任。另外,各会计职业组织可以对其会员建立诚信档案,具体记录的信息包括四个方面,即基本信息、守信信息、提示信息和警示信息。

(四)全面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在会计学历教育中应增加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共筑诚信长城。

1.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应从教育抓起,学校是进行系统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在校学习阶段,是他们的会计职业情感、道德观念、是非判断标准初步形成的时期,在整个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中具有基础性的地位。而在现实中,许多院校非常重视专业技能的培养,而忽视职业品质的教育。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