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谈谈对自主学习的认识

谈谈对自主学习的认识范文

发布时间:2024-01-22 15:11:02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谈谈对自主学习的认识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谈谈对自主学习的认识

篇1

顾名思义,“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自主学习是一个综合体,既有认知心理系统,又有情意系统,主要为四个方面:自主学习的心理素质;自主学习的基础学力;自主学习的智力品质;自主学习的方法技巧。

建构主义认为,数学学习并非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过程,而是一个主动的建构过程。正如玻利亚认为,学习任何东西的最好途径是自己去发现。为了有效地学习,学生应当在给定的条件下,尽量多地自己去发现要学习的材料。构建主义提倡的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教师要使学生成为自主学习的主体;学习过程的实质和核心在于理解,而不是记忆。

二、“自主学习”教学模式设计的基本原则

自主学习教学模式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进行的自主学习,该模式的设计原则如下:

1.构建学生主体。教育家杜威提醒我们:“教育并不是一种‘告诉’和‘被告知’的事情,而是一个主动与建设性的过程。”而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结构正是一种以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和塑造学生的主体人格为主的教育活动,只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数学学习中,积极主动地学,自主建构认知结构,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强调师生互动。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既体现了一般的人际之间的关系,又在教育的情景中“生产”着教育,推动教育的发展。因为只有平等参与,交往双方才可能向对方敞开精神,彼此接纳,无拘无束地交流互动。

3.留出时间给学生。在教学中,恰当地留给学生思维的时空、延迟判断,让学生思、让学生说、让学生做。要讲深、讲透,使学生悟深、悟透。

4.注重激励评价。新课程改革强调建立多元主动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重视评价的激励与改进功能。课堂中教师要通过积极而有导向的评价,激发学生的上进心、自尊心,构建和谐的课堂,加强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

三、学生自主学习的基本过程

在校高中生的自主学习应是依次完成任务分析、目标设置、活动规划、执行监控、自我评价、反馈改进等六个基本环节的反馈循环学习过程,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始终是指导者、协调者,发挥着外部评价、外部反馈的作用,与学生自身的内部反馈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学习反馈系统,使学生得到的反馈信息更准确、更有效,努力的方向更明确。通过一轮的自主学习,学生提高积极性。

四、高中数学“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环节

1.激励学习动机。数学学习动机是推动数学学习的驱动力。学生没有数学学习动机,就像汽车没有发动机。学生有了强烈的数学学习动机,就有了数学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就能变“要我学习”为“我要学习”。为此,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保证学生既能较为轻松的学懂知识又能更加积极、主动的配合教师自觉学习;让学生从自已的切身体验出发去学习新知识,那么任何问题都会变得更加令人感兴趣。

2.教会学生自学。古人说得好:“善学者教师安逸而功倍,不善学者教师辛苦而功半”,一个学生有了自学能力,他就可以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将来长大参加了工作,他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继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去自由探索,去发明创造。自学能力,可以说是学生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因为一个人博学广闻,知识丰富,主要是靠自学得来的。所以,用长远的眼光来看,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是有重要意义的。

3.指导学生讨论。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围绕中心展开讨论,能充分展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从“学会”向“会学”方向转化,促进学生主动开放的学习。讨论式教学能充分发扬民主,吸引学生参与,激活思维火花,开启智慧闸门,给学生发展个性、展示才华的机会,使学生的探究能力和主体作用得到充分的体现。养成讨论习惯。

讨论时,学生要善于倾听他人发言,善于陈述自己的想法,敢于修正他人的观点,勇于接受他人的意见并修正自己的想法,当不同意见难以统一时,应学会保留自己的见解。

篇2

一、自主学习的理论基础

1.自主学习的理论依据是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最早可追溯到18世纪初,由哲学家维柯提出,之后许多人从事与之有关的研究。直到20世纪对建构主义做出贡献并把它运用到课堂教学中的主要是美国的杜威、皮亚杰和俄国的维国茨基。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它提倡的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它认为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材所提供的知识不再是教师传授的知识,而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媒体也不再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方法,而是用来创设情境、进行协作学习和会话交流,即作为学生主动学习、协作式探索的认知工具。

2.教育主体自主性发展的教育理念。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师和学生是教育活动中的两个基本要素,学生是受教育者,但不完全是被动接受教育的,具有主观能动性,一切教育的影响必须通过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教育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使学生有充分的动力,主动学习,善于学习。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现代教育培养的人必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现代教育理论还认为,学校教育应着眼于教学学生会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夯实学生“终生学习”的基础,这已成为具有时代特征的教育口号。

3.以学习论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教学理念。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和学习社会的需要,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产生了根本性变革。变革的重点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要以教育主体自主性发展和创新教育为中心来构建现代教育的理论体系,建立以“学会学习”为中心内容的现代教育理论。二是以“学习论”改造现行的“教学论”,建立“学习论”为中心的现代教学观念。自主学习要求真正确立学习者主体发展和自主发展的地位,使知识经济时代的教学理论更加符合学习者学习知识、技能与人格发展的内在规律,教师的所谓“教学”,其真正含义由过去的“教学生知识与技能”变为“教会学生学习”。建立以学习论为中心的现代教学论。三是以学法研究为中心带动教学法观念的根本性变革。构建以学法为中心的教学法理论体系,并不断推进这一教学方法的实践探索。

4.以理解为核心的学习观。教师要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必须确立学习是一个理解、记忆、运用过程的观念,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是一个初步理解、强化记忆、学会应用、加深理解的过程。学习过程的实质和核心在于理解,而不是记忆。确立这样的学习观才能使学到的知识更稳固、更灵活,才有可能使知识成为创造力的翅膀。

二、自主学习的定义

1.关于自主学习概念的不同理解

目前,国外使用的与自主学习有关的术语很多,但是对于什么是自主学习,并没有形成统一的看法。对自主学习概念的理解,大致分两类。

第一种观点认为自主学习是一种学习模式或学习方式。如余文森等认为自主学习是指学生自己主宰自己的学习,是与他主学习相对立的一种学习方式。程晓堂认为自主学习有以下三方面的含义:一是自主学习是学习者的态度、能力和学习策略等因素综合而成的一种主导学习的内在机制,就是学习者指导和控制

自己学习的能力;二是自主学习指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内容、学习方法以及使用学习材料的控制权,就是学习者对这些方面的自由选择的程度;三是自主学习是一种模式,即学习者在总体教育目标的宏观调控下,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身条件和需要制订并完成具体学习目标的学习模式。

这种观点认为自主学习是一种主动的、建构性的学习,学生自己确定学习目标、监视、调控由目标和情境特征引导和约束的认知、动机和行为。持相近观点的还有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 Barry J. Zimmerman, Sebastian Bonner, Robert Kovach等人。如美国自主学习研究的著名专家、纽约城市大学的Zimmerman教授指出,不同的研究之所以在自主学习习得界定问题上存在分歧,主要是因为他们的理论立场和视角不同,往往只关注学习的一两个方面。他对自主学习的有关定义做了系统的总结,归纳出共有的三个特征:

(1)强调元认知、动机和行为等方面的自我调节策略的运用;

(2)强调自主学习是一种自我定向的反馈循环过程,认为自主学习者能够监控自己的学习方法或策略的效果,并根据这些反馈反复调整自己的学习活动;

(3)强调自主学习者指导何时、如何使用某种特定的学习策略,或者做出合适的反应(Zimmerman,1989,1990)。

第二种观点以庞国维为代表,主张从横向和纵向两个角度来定义自主学习。横向角度是指从学习的各个方面或维度来综合界定自主学习。如果学生本人对学习的各个方面都能自觉地做出选择和控制,其学习就是充分自主的。具体来说,如果学生的学习动机是自我驱动的,学习内容是自我选择的,学习策略是自主调节的,学习时间是自我计划和管理的,学生能够主动营造有利于学习的物质和社会性条件,并能够对学习结果做出自我判断和评价,那么他的学习就是充分自主的。反之,如果学生在学习的上述方面完全依赖于他人指导或控制,其学习就是不自主的。从纵向角度界定自主学习是指从学习的整个过程来阐释自主学习的实质。如果学生在学习活动之前自己能够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做好具体的学习准备,在学习活动中能够对学习进展、学习方法做出自我监控、自我反馈和自我调节,在学习活动后能够对学习结果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总结、自我评价和自我补救,那么他的学习就是自主的。如果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完全依赖教师或他人的指导和监控,其学习就不是自主的。

综上所述,大家对自主学习的定义不同,但其本质涵义是一致的。我们可以把自主学习理解为一种学习方式,是由学生自己决定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强度和学习结果评价的学习方式;但也可以把它理解为是学生的一种学习能力和习惯,学生能够指导、控制、调节自己学习行为的能力和习惯。

2.自主学习不等于自学

在教育实践中,自主学习经常和自学相混淆。首先,自主学习与自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所谓自学是学习者在没有外在的帮助下独立学习的方式,由于学习的过程当中没有同学和老师,因此要求学习者具有较高的学习自律性。自主学习并不等于绝对孤立的学习。自主学习是主动的、有主见的学习,它不是放任自流的学习,也不是自由散漫的学习。主动学习是自主学习的核心和本质,它的内容包括自我识别、自我计划、自我选择、自我监控等等。其次,自主学习不等于自学。自学是在没有老师授课和指导的情况下学习,而自主学习仍然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的指导。自主学习是一个渐进的动态过程,学习者的自主程度是一个连续体,一端是完全依赖教师,另一端是完全自主。 学习者自主学习的过程实际上是学习者从完全依赖教师逐步走向完全自主、教师从紧紧控制学生逐步走向不干涉学生学习的过程。自主学习不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环节,而是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的一种意识、一个教学原则和学习方式。

三、自主学习的特点

1.自主学习的自立性

(1)每个学习主体都是具有相对独立性的人,学习是学习主体“自己的”事、“自己的”行为,是任何人不能代替、不可替代的。

(2)每个学习主体都具有自我独立的心理认知系统,学习是其对外界刺激信息独立分析、思考的结果,具有自己的独特方式和特殊意义。

(3)每个学习主体都具有求得自我独立的欲望,是其获得独立自主性的内在根据和动力。

(4)每个学习主体都具有“天赋”的学习潜能和一定的独立能力,能够依靠自己解决学习过程中的“障碍”,从而获取知识。

学习“自立性”的四层涵义是相互联系有机统一的。具有独立性的学习主体,是自主学习的独立承担者;独有的心理认知结构,是自主学习的思维基础;渴求独立的欲望,是自主学习的动力基础;而学习主体的学习潜能和能力,则是自主学习的能力基础。可见,自立性是自主学习的基础和前提,是学习主体内在的本质特性,是每个学习主体普遍具有的。它不仅经常地体现在学习活动的各个方面,而且贯穿于学习过程的始终。所以,自立性是学习主体内在的本质特性,是每个学习主体普遍具有的。它不仅经常地体现在学习活动的各个方面,而且贯穿于学习过程的始终。因此,自立性又是自主学习的灵魂。

2.自主学习的能动性

自主性学习是把学习建立在人的能动性基础上,它以尊重、信任、发挥人的能动性为前提。能动性的表现形式有:自觉(自律)与主动(积极)。自主学习是一种自律学习,一种主动学习。自我创造性是学习自主性更重要、更高层次的表现。它是指学习主体在建构知识的基础上,创造出能够指导实践并满足自己需求的实践理念模型。自主学习使学生的学习状态发生了根本变化:从他律到自律、从被动到主动、从消极到积极,不仅开发出了学生的潜能,而且培养了学生学习的责任心。

3.自主学习的异步性

自主学习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学生在充分了解自身的客观条件,并进行综合评估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需要,制定出具体的学习目标,选择相关的学习内容,并对学习结果做出自我评估。学习的异步性,使不少学生脱颖而出,使暂时落后的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尽快赶上来。

总之,自主学习是一种学生把自己置于主人地位上的学习,学习也就变成自己的事,自觉自愿的事。学习积极性的根源在于学生内部学习动机,而这种积极性一旦被调动起来,学生将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学习也将是高效的。教师要放手给学生必要的个人空间,为学生创造、发现、表现提供更多的机会,特别是为不同个性特点的学生提供必要的发展空间。 可以说自主学习不仅能开发出学生潜在的能力,而且能激活、诱导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

四、自主学习与课堂教学

完全自主的学习者可以在没有课堂、没有教师、没有教科书的情况下学习,但这种理想的自主学习者和学习条件并不存在。我们提倡的自主学习,是在学校教育环境中创造一定的自主学习的空间,以期满足不同学习者的需要,激发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效果,并且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以便学习者离开学校后能继续学习。学校仍然是学习的主要场所,是学习资源的主要来源,教师仍然具有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教学大纲仍然是指导学生学习的重要文件。学习者可以有自己的学习目标。但这种目标不应该与教学大纲的总目标相抵触。因此,自主学习不是否定已经有悠久历史的学校教育而应该是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我们有必要就如何协调自主学习与课堂教学的关系提出以下建议:

(1)增加教学大纲的灵活性,以便教师在教学中有更大的自,从而缩短课堂教学与自主学习距离。

(2)革新教学方法,主要是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到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方法的改变。

(3)转移课堂教学的重点,使之成为学习者与学习者或学习者与教师之间的协商、讨论、合作的场所,以便解决那些学习者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

(4)适当减少课堂教学时间,增加自主学习时间。

(5)革新评估标准,评估方法和评估手段,力求体现自主学习的实际效果。

五、结束语

自主学习是21世纪社会、学校、个人最为重视的一种学习方式和生存发展方式。如果说21世纪是一个学习的时代,是一个学习的社会,那么适应这种时代和社会的必备素质之一,就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但是自主学习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如何在教育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对于我们教育实践者来说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参考文献:

[1]余文森.略谈主体性和自主学习[J].教育探索,2001.

篇3

一、“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的特点

新课程基本理念中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自主是合作、探究的基础、前提;合作是促进自主、探究的形式、途径;探究是自主、合作的学习目的,三者互为一体,又互为促进。

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纵观这几年的教学过程,我认为在实施“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中存在着不少问题,具体表现在:一是教学活动中问题的设计缺乏极强的针对性和合理性,一些没有思维容量,甚至是一些根本不屑一论的问题充斥课堂,学生没有参与课堂讨论的兴趣。二是小组合作前,教师缺乏必要的讲述,一有问题马上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学生无法迅速、准确地把未知信息与已有的认知经验联系起来,更无法选择最佳的学习起点,尽快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三是教师提出问题后缺乏恰当引导。由于没有对不同类型的问题做相关引导,学生一时不知道从哪贴入,匆忙展开讨论,个别学生要么坐享其成,要么人云亦云,盲目随从。这样的学习,不但解决不了疑难,反而在无意中剥夺了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机会,有悖于“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之真谛。四是小组成员之间缺乏必要的人际交流和小组合作技巧,集体观念或团队精神的凝聚力还不够强。当问题出现时,不能有效做到相互了解对方,信任对方,并进行和谐正确的交流,尤其产生分歧时,不能建设性的解决,最终小组内达不成共识。五是学优生在小组内处于主宰地位,承担了主要职责,学困生则处于从属或忽略地位。在合作学习时,学优生往往具备了合作、交流的某些条件和要求,成为小组内最活跃的一分子,他们的潜能得到了发挥,个性得到了张扬,而一些学困生因为基础薄弱,参与性主动性欠缺,思维的敏捷性深刻性稍逊,往往总是落后优等生半步,无形中失去了思考、发言、表现的机会,在一定程度上被变相剥夺了学习的权利。六是课堂教学秩序有时显得混乱。学生讨论七嘴八舌,教师听不清究竟谁的思维不严密,谁的思维缺少条理性,无法对一些问题进行判别分析,并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帮助。

三、“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中解决困难的办法

篇4

只有发挥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才能在语文教学中提高课堂效率。下面结合本人在语文教学中的实践谈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方面的一些做法:

一.尊重学生的个人感悟,培养学生自主能力

赞可夫曾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感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毫无疑问,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尊重学生的个人感悟,便是触及学生精神需要的最好方式。例如,阅读教学在学生整体把握文章的基础上,加10分钟的“美文赏析”。让学生把自己最喜欢的段落、好词、佳句划下来,朗读给大家听。“一千个读者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阅读同一课文,有着不同学习积累、生活经历、性格特点的学生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感悟。因此,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并允许学生对问题有自己的看法。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发言中的亮点,不断地加以引导,绝不将标准答案强加给学生。

二.采用有效手段,培养学生自主能力

对于少年儿童来说,其显著的心理特征是好玩、好动、注意力不集中;对事物的认知,感性认识多于理性认识,逐步向理性认识过渡。我们教师要想方设法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着手,让学生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参与,使学生全身心参与学习过程,在参与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能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学习是枯燥无味的,更谈不上自主了。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并提升兴趣在整个教学活动别重要。

语文课程资源丰富,除教材外,还有校园内外学习资源。可以说,生活中到处都有语文,内容十分丰富。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我们不仅在课堂开展了语文实践活动,还开辟了校外的语文学习渠道。课前,让学生收集与学习有关的资料;课堂上,鼓励学生把学习内容与实践联系起来,运用自己的语言表述个人观点;课后,引导学生查阅有关书籍,拓展视野,进一步巩固训练强化课内学习成果。

三.养成四种习惯,培养学生自主能力

在语文学习中,大胆表达的习惯、倾听的习惯、质疑的习惯、合作的习惯尤其重要。要真正达到发展培养学生自主能力的目的,还必须使学生养成这四种学习习惯。

1.养成认真倾听的习惯。“乐于倾听、善于倾听”它是一种学习方法,也是一个学习习惯。学生学习首先要学会倾听,要听清老师的讲解、提问和同学的发言,进行思考判断,发表个人见解。当一名学生发言时,教师要引导其他学生认真听,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好习惯。教师也应倾听学生的发言,可以多问一问:“你觉得他读(回答)得怎样?你为什么这样认为?”“这样说全面吗?”“谁还有不同的看法?”这样学生就会专注学习,逐步养成善于倾听的习惯。

2.养成大胆表达的习惯。学生能用普通话,大胆大声、较为流畅、有条理表达自己的意思。这样才能很好与学习伙伴交流、互助学习,同时也有助提升学生的自信心。

3.养成善于质疑的习惯。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提出、发现、解决问题的过程。“学问,学问,不懂就问。”课堂要营造一种和谐、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给学生“问”的机会,让学生成为“问”的主体;在学生提出问题后,要及时点评解决问题,并引出深层次的问题。这样学生就会慢慢养成善于质疑问难的习惯。

篇5

自主合作学习模式是指在教师“导”的情形下,学生围绕学习对象,通过自主、合作两种途径进行学习,以完成学习任务的一种学习模式。该模式中,我认为有几个认识方面的问题,应该予以澄清。本人在这里谈谈一些个人想法,与大家共同探讨。

1.学生是主体,教师只引导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位置是不容质疑的,教师只能是起“引而导之”的作用。“导”在自主合作学习模式中占有重要地位,教师“导”得好不好,将直接影响课堂的成功与失败。因此,教师必须使“导”具有启发性、兴趣性。

但是遗憾的是,如今这个观念还不被大多数教师所真正接受。教师把学生放在课堂的主置,突显学生的重要性,在课堂上起到“引领”作用,轻轻敲敲,慢慢诱导,起到“敲边鼓”的作用。总之,教师千万不要“一讲到底”,把痒痒的嘴闭一闭,把宽大的嘴收一收,把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务实地还给学生,这才是智者的做法。

2.形式是表象,“智动”是关键

课堂形式(如学生座位编排,课堂的活跃等)是表象,而关键的是:教师把课堂的学习氛围营造好没有?学生的思维活动调动起来没有?他们进入学习状态没有?如我们看到的有的课堂,表面好像“死气沉沉”的,而认真仔细观察,确是“静水深流”,学生反映强烈,思维活动一刻也没有间断的迹象。这是何等的高明呀?

与之相反的是,有的课只是课堂氛围活跃,显得热烈,无论你从什么角度看,都只是形式而已。这样的课,让人觉得可惜;还有的课,既没有形式也没有内容,有的只是教师的声音和学生的无赖之象。所以,课堂形式的活跃不等于学生的智慧得到了启发,要启而发之。当然,更多的时候是,形式与实质统一在一起,不是更好的吗?

3.课堂是开放民主的“立体式”

所谓的“自主”是指学生白己动脑、动手,独立思考,主动发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合作”是指在学生个体探索的基础上,开展生与生,或者师与生间的互相合作性探讨,进行开创性学习。教学课堂就是开放的、民主的,课堂就不再是教师一味地“讲”,学生一味地“学”。学生也不因教师的讲而听厌烦,教师也不会因学生的厌烦而厌教,从而达到和谐的课堂学习形式。

篇6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认为教学的目的是"教会学生学习"。学会学习,是每个现代人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提倡素质教育就必须倡导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作为一名从事信息技术教学工作的教师,现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几点体会。

一、激发学生兴趣,强化自主学习意识

在信息技术课堂中,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要巧设问题,促进思考,使学生产生探索的兴趣;还可以通过操作训练,给学生提供实践机会,让他们通过亲身体验,直接参与,在活动中产生思想,以动脑思想的机会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学中可以通过描述、展示、对比、实践、探究操作和联系实际等方法来实现,如在教学Frontpage中设计网页的课堂中,可以先向学生展示已经设计好的精美的网页,或者展示一些优秀的个人网页,说明Frontpage软件的功能特点;在介绍Acdsee软件功能时,用一组处理前,与处理后的照片,形成鲜明对比,直接明了的向学生显示出ACDSee处理图片的能力;在教学Excel软件中,先给一组数据,要求手工进行大小进行排序,然后再让学生利用Excel软件进行排序,比较前后的工作量和速度,展示出Excel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等。通过上述这些教学方法上的处理,刺激了学生的感官,也让学生看到真实的,即手可以实现的结果,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了自主学习的意识。

二、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发现

关于"情境",建构主义认为,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创设情境是从教学的需要出发,教师依据教学目标创设以形象为主体、富有感彩的具体场景或氛围,激发和吸引学生主动学习,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法。

1、给学生提供思考的机会

问题是思维的动力,有了恰当的问题,才能促使学生认真地思考,因此教师要适当把握有利时机,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求知心理之间造成一种"不平衡"、"不协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如在讲授《文件和文件夹的操作》这一内容时,创设了这样的一种情境,在学校的图书室里,书桌和地面上杂乱无章地堆着很多书,而屋内的书橱却是空的,当你借书时,图书管理员乱翻乱找、却总是没找到,怎么办?同学们,你们能帮老师想出快速找到你要借的书的办法吗?学生会说把书分类整理到书架上,就能很快找到了。由此很容易引出文件、文件夹的概念,将书架比作文件夹、每层比作子文件夹、书比作文件。把抽象的知识生活化,学生就比较容易理解了。

2、为学生提供动手做的机会

信息技术这门课操作性强,给学生创设尝试、探究操作的情境是非常必要的。因此在教学中可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操作,而教师只提供相应的具体要求,详细的操作步骤等,让学生自己去查阅相关资料,根据教师教授的技术支持进行自主学习。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探索、实践等活动去获取知识,并在主动探索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逐步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最终把学习变成自觉自愿的活动,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三、改变教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

在教学中,教师要提升认识教师要提升认识,而且要把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上升到素质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的高度来认识和操作,教师要认识到自己已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成"设计者、指导者、组织者、帮助者及研究者"。

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是更新非常快,经常听到学生说"我喜欢玩电脑,但不喜欢上信息技术课",因为从电脑的实际发展情况看,教材上有关的内容已经太老了,却还要学习,考试。因此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要让学生举一反三,让学生由"要学"到"学会",再过渡到"会学"。教师在设计任务的时候,应该灵活一点,不要面面俱到,可以适当的留点空间,给学生思考和尝试的余地,教师应鼓励和指导学生充分利用软件的"帮助"功能,启发他们去尝试,去探究,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要把全部教学内容和盘托出,而是有意识地制造一定的空白地带和悬念,让学生自己去推测和预计可能的结论,实施这种教学策略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教学过程的创造性,促使学生积极参与。例如,在教学"文字处理软件"时,我把比较常规的文件编辑方法介绍给学生,对于为文字添加特殊效果、文本框的使用、文字上下标的设置等编辑方式,而是让学生自己去探索,然后调动学生积极发言,把自己探讨成功的某些操作讲给老师和其他学生听,随后教师再以总结、补充的方式把相应内容讲解清楚,消除"悬念"。这样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就变成了一个有趣的"迷宫探宝"过程。

四、课堂中自主学习存在问题的思考

自主学习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它一方面要求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主性,另一方面也离不开教师的科学指导。针对以上问题,教师应做好以下工作:首先,教师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和责任感。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做到多表扬,多鼓励,少批评,少指责。其次,教师要起必要的指导作用。当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练习时,这时候教师又该干些什么呢?学生做练习,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进行个别指导。最后,对自主学习的教学要做到"三个结合"。教师的精讲与学生的实践操作相结合,对学生在活动中得出的答案,教师要进行概括和升华。

总之,自主学习首先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氛围,改变学生的被动地位,让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求知,敢想敢说,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发展的能力。其次,是尊重学生,教师要把自己置身于学生中去,形成一种无拘无束、平等融洽的课堂气氛,为学生创造最佳的学习环境,促进"自我发展"。

参考文献

篇7

叶圣陶先生指出语文教学应以培养学生“自能读书,不待教师讲”的能力为重点,这与我们现在教学中提倡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相吻合的。让学生能阅读、会阅读、想阅读应该是我们语文阅读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应该从小学低年级学生抓起,下面,我结合在小学低年级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在自主学习理念的运行下提升小学低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培养学生阅读兴趣,获得自主阅读预习方法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学生发自内心地喜欢阅读,他们才能读得投入,读得有效。我们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要学会等待,能够期待,创设情境,让他们喜欢上阅读。如在低年级的词串学习中,我们就让他们说说自己是怎么去记忆词串中的字和词,谈谈自己生活中见过的雨、雾等各种自然现象,让他们在说中获得学习的乐趣。利用好教材的插图,让学生们去观察、去发现、去读插图,让他们自己去找到自主学习的兴趣。当然,在课文的阅读教学中,我们要注意联系生活教学。如《升国旗》这一课的教学,可先让学生留意学校周一的升旗活动,引导他们交流:看到了哪些人?这些人升旗的时候是什么状态?我们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自己知道了什么?如此,他们在阅读课文的时候就会联系所见所想,自然就能够比较好地理解课文,也有了阅读的方法和兴趣。

“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这旬俗语强调了学生主体眭发挥的重要性。我们在具体教学中要结合课文内容,不断激发和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让他们去质疑,去思考,去想象,那么,他们就可能生出阅读的欲望,从而获得如遇到生字词会圈圈画画,想想问问;能够联系生活去比照阅读,在阅读中能够记下自己的疑惑等阅读方法,获得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二、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运行多样阅读教学策略

教是为了不教,学生的阅读指导就是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并发挥主体性学会学习,学会阅读。对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学来说,我们在阅读教学的起始阶段就要重视方法的指导。如《美丽的丹顶鹤》的学习,我们课前要指导学生预习,如找出自己不认识的生字词,借助拼音认识,根据字形特点识记字;给生字词组词,理解字的意思。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加强对预习情况的检查,对学生识记理解字词方法进行指导,能够观察笔画、结构、占格等工整、美观地书写。课前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思考,如“阅读课文之后,你对丹顶鹤有什么了解?”“第一段中‘遥’是什么意思,丹顶鹤在遥远迁徙的过程中会遇到什么危险呢?”“文中描写丹顶鹤样子的句子有哪些?”等等,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形成自己的质疑和阅读收获。

当然,学生不喜欢枯燥的指导,我们在教学活动中还要注意课堂学习氛围的营造,让学生有兴趣、有动力地阅读学习。如《美丽的丹顶鹤》的学习中,可以让学生观看丹顶鹤在大自然中优雅生活的视频,让学生仔细观看丹顶鹤的图片,谈谈为什么要保护鸟类,这样他们在课文的阅读学习中就会有意识地去关注丹顶鹤颜色美、形体美和动作美的内容,培养他们提取文本中有效信息和概括的能力。

三、读写结合迁移运用,培养学生语文思维素养

篇8

【中国分类法】D432.63

古语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今天这个知识更新迅速的社会里,知识更新的周期不断缩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经做过一项研究指出,信息通信技术带来了人类知识更新速度的加速。在18世纪时,知识更新周期为80~90年;19世纪到20世纪初,缩短为30年;上个世纪60~70年代,一般学科的知识更新周期为5~10年;而到了上个世纪80~90年代,许多学科的知识更新周期缩短为5年;到进入新世纪时,许多学科的知识更新周期已缩短至2~3年。因此,在知识大爆炸的时代,我们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学会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

一、“自主学习”的必要性

随着新课程改革浪潮席卷全国,新课程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并获得成长。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对学习感兴趣,他才会去认真努力地学习,然而强迫是不会让学生感兴趣的,只会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要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只能是自主学习。所谓的自主学习简而言之就是自己学习。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才能让学生在学此过程中发挥主体作用。

二、“自主学习”的要求

如何才能使学生在学习中培养和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我作为一名文综教师,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谈自主学习在高中文科综合中的应运。

首先,要让学生树立自主学习的观念,意识是行动的先导,使学生认识到学习必须要靠自身的积极主动而不是靠老师的灌输,从而从内心深处去自觉的去学习,这是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

其次,要让学生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针对学习计划要对课堂、课后具体的时间和任务安排有个详细的实施方案,这是自主学习能够持续下去而不至于半途而废的重要保证。

再次,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是自主学习能够顺利进行的重要的主观条件。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要做到以下几方面:

(一)要培养学生的自控自律能力。学习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高中学生由于其自身的生理和心里的特点使得他们的注意力不能长时间的集中,对外界的各种诱惑不能很好地抵制,如果静不下心来就无法自主学习和提高学习的效率。在这过程中,老师要加强对学生的监督管理,使学生养成有较强的自控自律能力。

(二)要培养学生的选择鉴别能力。自主学习很多时候是在离开老师甚至是家长进行的,对事物的是非、美丑、善恶等必须要有个鉴别和选择。因此,选择鉴别能力在自主学习过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学的内容必须是健康的、美好的,对学生的发展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的,这才能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

(三)要培养学生使用辅助工具的能力。当今知识更新迅速,周期大大缩短,新知识层出不穷,必须要学会使用学习辅助工具和手段(如互联网、字典等)才能确保自主学习能顺利进行。

(四)要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和探究的能力。新课程理念下的小组合作学习和探究的方法对自主学习是非常有用的,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和自主探究,是学生自主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体验获取知识的快乐和成就感,使他们乐于学习,自觉去学习。

三“自主学习”的实践

篇9

自主学习是新课程改革倡导的一种学习模式,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从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所处的地位来讲,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学生处于主体地位。从教学效果来看,如果只有教师教得精彩,没有学生学得自主,教学效果就依然可能事倍功半。新的教学改革正是看到了这一问题,才提出倡导学生自主学习。本文就谈谈如何在初中语文课中构建自主学习的模式,和大家分享。

一、解决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问题

自主学习需要学生充分发挥自主性、主动性、自觉性。那么,这就需要研究一个问题,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从哪里来?换句话说,也就是作为学生,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做。这就涉及另外一个问题,学习有什么意义?尤其是,学习对于我自身来讲,有何重要性?明晰了这个问题,才能让学生找到自主学习的动力源。因此,构建自主学习模式的前提是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意义。

首先,受教育是宪法规定每个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之一。从这个角度来讲,学习是我们的权利,我们需要珍惜这个权利。这项权利对个人来说,有什么意义吗?意义十分重大,我们可以用一句话概括,那就是学习点亮生命。通过受教育,通过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我们可以充分享受现代文明,促进个人的成长和进步。观察周围的社会,没有知识、没有文化是多么可怕。因此,学习是促进个人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手段,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学习。

其次,受教育是宪法规定每个公民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之一。从这个角度讲,学习是我们的义务,我们必须履行这项义务。我们可以通过接受教育,通过学习,提高素质,为国家的建设、民族的富强、人民的幸福贡献自己的力量。试想,人人都这样去做,伟大的中国梦才可能早日实现。如果人人不履行这项义务,那么,国民素质的整体提高就是一句空话,将直接影响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的实现。因此,学习对于我们国家、民族来说是相当重要的。

当同学们理解了这样的道理后,就萌生了好好学习的愿望,我们再顺势引导大家认识到学习最终是要靠自己的努力的,教师只是一种外部因素而已,这样接下来让大家进行自主学习就顺理成章了。

二、语文教学中自主学习模式的构建

初中语文教学自助模式的构建需要考虑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情况、课堂教学及学习的环节等若干因素。本文就从课堂教学及学习的环节角度入手谈谈自主学习模式的构建。

从课堂教学及学习的环节来看,预习、课堂教学、复习、检测是学习的四个基本环节,构建自主学习模式就应该从这四个基本环节入手,教会学生自主学习。

1.学会自主预习。预习是课堂教学的前提,学会自主学习首先要学会预习。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自主预习的任务主要包括解决生字生词、熟练诵读和了解作者信息等任务。解决生字生词和熟练诵读可以结合起来完成,比如,首先通读课文一遍,在阅读过程中,将遇到的生字生词标注出来,然后借助字典、词典等自我掌握读音、词义等。再进行第二遍的诵读,这次诵读的过程,没有了生字生词的障碍,要解决断句的问题,从而使诵读逐渐流畅起来。在这个过程中,哪里需要停顿,哪里需要换气,哪里需要转化声调等问题要着力解决。最后要进行第三次诵读,这次诵读主要解决诵读时的感彩问题。那么,在这个时候需要通过上网等各种手段了解作者信息及写作这篇文章时的背景是怎样的,以便把握诵读时的感情基调。如果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解决了这些问题,那么,接下来的课堂教学就顺利得多了。

2.学会自主学习。这个自主学习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自主学习过程。经过充分的自主预习,接下来的课堂教学则是在教师的主导下进一步分析文章的立意、构思和写作手法等问题的时候。课堂教学过程中,自主学习主要体现在,教师通过教学预案,提出环环相扣的问题,让同学们进行自主思考,然后解答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采用分组合作学习的模式,实际上合作学习也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好的模式。合作学习是通过组内同学各自发挥作用,然后合作解决问题的模式。这种模式将充分发挥学生们自主表达的意愿和能力,并且培养学生的合作品质,以适应未来时代和社会的需要。

在这里,需要澄清的一个误区是自主学习并非是指学生单打独斗式的学习,并非是指仅仅依靠学生个体的力量完成学习的全过程。同时,自主学习并不意味着排斥教师的主动、引领作用的发挥,只是教师不再替代学生解决学习的一切问题,而是依靠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思考问题、探究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积累生活经验,增强能力。

篇10

中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的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进行语文学习之前就能够明确学习目标、制订有效的学习计划并做出具体的学习准备,同时要求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能对学习进展、学习方法随时进行自我监控、反馈和调节,在学习结束后对结果进行自我检查总结、及时评价纠正。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我们战斗在第一线教师努力探索并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自主学习的特点出发,谈谈个人的一些浅见。

一、中学语文教学中自主学习的特点

简单来说,自主学习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主动学习

语文自主学习需要学生有良好的学习动机和意识,能够主动去学,而不是靠教师和家长去压迫,被动机械地进行简单的记忆背诵。主动性是学生自主学习一种内在需要的满足,中学语文教学中要鼓励学生进行主动性学习。

2.学生具有自主性

以往的课堂教学是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跟着学,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自主性就是让学生把学习真正变成他们自己的事情。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来学,不理解的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来自主学习。

3.让学生具有独立性

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中学语文的学习也是独立的,这是教师无法替代的事情。在语文学习中只有让学生自己读书,让他们自行感受和思考,独立掌握知识和明晓事理。

二、中学语文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体制一直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教学中过于重知识而轻能力,导致学生缺乏实践探究的机会,问题能力无法得到有效的锻炼。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就在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对语文的兴趣是否浓厚在语文教学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由此可知,只有让学生自主地去学习才是教学的根本所在。 教师在课堂上要引导学生学习, 然后让他们去独立思考和完成问题。 在课堂上,教师必须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和方法, 采用新颖的教学手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只有把一个枯燥无味的课堂变得有滋有味,学生学起来才会有更大的动力。 语文教师的语言应当一针见血, 特别生动和形象,使学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受其感染,受美熏陶。 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尤其是在新课导入中, 要让学生一上课就能置身于一种轻松和谐的氛围中, 从而不知不觉地学语文。

在具体教学中,我们要根据不同的课型设计不同的导入方式。 我们可以用多媒体展示课文的画面让学生进入情景,也可用讲述故事的方式导入……诸如此类的导入方法比起简单的讲述更能激发学生的灵性,开启学生学习之门。

2.营造和谐轻松学习氛围,激发学生自主学习

传统的中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往往被当作一个容器,教师只是不断地往里面填充东西。实际上,学生应当是一个需要被点燃的火把,教师要做的是尽力去助燃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欲望。因此,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创设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进来。教师要改变以往的权威课堂姿态,通过欣赏的角度来对待学生,让学生在一种轻松的氛围中愉快地学习。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中,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课堂表现的亮点,及时给予鼓励,以增强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信心,培养学生敢于争论辩解的勇气,不断为学生创造学习的成就感和新鲜感,让自主学习逐渐成为一种乐趣。

3.创设有效语文学习情境,构建学生自主学习平台

语文自主学习的实现必须要依赖一定的学习资源,这些资源主要包括人力、信息和环境方面的资源。教师创设的自主学习情境,从环境资源方面来说主要是指自主学习的时间、情境、氛围等,在这样的学子环境中学生可以进行自主选择和自主活动。比如拿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来讲,时代性强、贴近学生生活的文章情境更易创设,而其他一些年代较久远或者距离学生生活较远的文章,则需要教师给学生提供足够的知识背景,才能慢慢为学生构建起自主学习的专业平台。所以,在学生进行自主阅读的时候,需要我们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查阅相关资料,结合一定的背景介绍,然后创设合理的情境,为学生构建起自主学习的平台,让他们满怀期待和信心去文本中探寻内心所需的东西。

4.明确中学语文学习任务,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中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需要教师不断给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同时也离不开教师的指导与引导。中学语文自主性学习的瓶颈在于让学生明确学习中的任务,由学生来规划和调整自己的学习过程,重在培养学生的任务意识与能力,在实际学习中一般会采取问题情境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进行文本的阅读。对文本阅读来说,自主学习计划也就是阅读学习的计划,制定科学合理的学习计划,才能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条理地实现自主学习,同时也可以对自制力差的学生可以起到一定的约束和警示作用。只有当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不断强化并且慢慢转化为内心的一种素质时,才能够真正地实现自主性学习。

篇11

语文课堂自主学习方法的掌握并非“朝夕之功”“立竿见影”,让学生主动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直以来,中学语文教学都在沿袭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缺乏探究实践的机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不到充分的锻炼。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必须改变学生的语文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的探究学习,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本文从自主学习的特点出发,谈谈个人的一些浅见。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自主学习的特点

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的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进行语文学习之前就能够明确学习目标、制订有效的学习计划并做出具体的学习准备,同时要求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能对学习进展、学习方法随时进行自我监控、反馈和调节,在学习结束后对结果进行自我检查总结、及时评价纠正。简单来说,自主学习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主动性。语文自主学习需要学生有良好的学习动机和意识,能够主动去学,而不是靠教师和家长去压迫。主动性是学生自主学习一种内在需要的满足,中学语文教学中要鼓励学生进行主动性学习。

(2)自主性。以往的课堂教学是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跟着学,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自主性就是让学生把学习真正变成他们自己的事情。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来学,不理解的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来自主学习。

(3)独立性。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中学语文的学习也是独立的,这是教师无法替代的事情。在语文学习中只有让学生自己读书,让他们自行感受和思考,独立掌握知识和明晓事理、

(4)过程性。作为一个长期学习的过程,自主性学习应当注重学习过程中的各种情感体验和认知体验。这个自主学习的过程是要学生亲自去体验的,而不是由别人强制施加,只有学生自己亲自实践。

二、初中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

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体制一直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教学中过于重知识而轻能力,导致学生缺乏实践探究的机会,问题能力无法得到有效的锻炼。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就在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

(1)营造和谐轻松学习氛围,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传统的中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往往被当作一个容器,教师只是不断地往里面填充东西。实际上,学生应当是一个需要被点燃的火把,教师要做的是尽力去助燃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欲望。因此,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创设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进来。教师要改变以往的权威课堂姿态,通过欣赏的角度来对待学生,让学生在一种轻松的氛围中愉快地学习。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中,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课堂表现的亮点,及时给予鼓励,以增强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信心,不断为学生创造学习的成就感和新鲜感,让自主学习逐渐成为一种乐趣。

(2)创设有效语文学习情境,构建学生自主学习平台。语文自主学习的实现必须要依赖一定的学习资源,这些资源主要包括人力、信息和环境方面的资源。教师创设的自主学习情境,从环境资源方面来说主要是指自主学习的时间、情境、氛围等,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学生可以进行自主选择和自主活动。所以,在学生进行自主阅读的时候,需要我们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查阅相关资料,结合一定的背景介绍,然后创设合理的情境,为学生构建起自主学习的平台,让他们满怀期待和信心去文本中探寻内心所需的东西。

(3)明确初中语文学习任务,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中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需要教师不断给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同时也离不开教师的指导与引导。初中学语文自主性学习的瓶颈在于让学生明确学习中的任务,由学生来规划和调整自己的学习过程,重在培养学生的任务意识与能力,在实际学习中一般会采取问题情境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进行文本的阅读。对文本阅读来说,自主学习计划也就是阅读学习的计划,制定科学合理的学习计划,才能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条理地实现自主学习,同时也可以对自制力差的学生可以起到一定的约束和警示作用。只有当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不断强化并且慢慢转化为内心的一种素质时,才能够真正地实现自主性学习。

(4)开展有效自主学习实践,提高学生自主探究能力。自主学习过程中,语文教师没必要对所有的知识进行一一讲解,因为有些内容是可以让学生通过他们自己的方式去探究的。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要多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式的小组交流学习,以促进教学相长。学生们可以走上讲台当小老师,提出疑问,让台下的学生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这样的学习体验可以让学生尽快认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这样他们才会主动深入语文教学,提高自主探究能力。

篇12

中图分类号:G62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7)14-0011-01

自主学习,顾名思义是指学生自己主宰的学习,具有能动性、有效性,相对独立性。学生可以不受教师、教参亦或其他人或参考的任何限制,只去阅读文本。想怎么读就怎么读,或朗诵或默读,或浏览或细读都可以。新课标反复强调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这样才能发挥其自主能动性,学习的积极性。有人说语文课最好是“自助餐”,我非常赞同这种观点。

一、角色转换,实现自主学习的可能

《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中指出:“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职能以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一个不好的教师给人真理,一个好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所有这些都说明,在学生自主阅读中,教师必须坚决进行角色转换,要由过去的“统治主宰者”“支配者”“直接传授者”“主讲者”的角色,转换为“教学过程设计员”“指导员”“评论员”“主持人”“咨询者”和“顾问”等角色。教师的主导作用要由过去单一对知识的系统讲解、检查转到想方O法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自主钻研、独立思考、自主表达,交流、获取上来,转到“激发动力、提示方法、典型示范、解疑答难、评价总结”上来。在学生自主阅读过程中,教师的角色功能应具体体现在:(一)组织教学;(二)激发动力;(三)提示目标;(四)引导方法;(五)点拨重点;(六)纠正错误;(七)总结规律;(八)评价效果。只有这样,教师实现了角色的转换,学生的自主阅读才有可能实现。

二、激发兴趣,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

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产生动机的重要主观原因。兴趣是以学生认识和探索某种事物的需要为基础,是推动人去认识事物、探索真理的一种重要动机,是学生学习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当学生产生学习兴趣时,就会有力求掌握知识的欲望,感官清晰,思维深刻,想象活跃,记忆牢固,情绪愉快,能够最佳接受学习信息。学习兴趣一旦被激发,其潜能便会得到开发,主体性更好地得到弘扬。在学习过程中,老师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学习兴趣,利用语文课的学习内容激发兴趣,借助灵活的教法及评价语言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自主学习意识。

三、教给方法,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为把阅读方法的精髓,变成学生实践操作的行为步骤,使学生按阅读程序一步一步地去自主阅读。我为学生设计了以下程序:(1)自读课文有关句段,画出要解释的字词;(2)查阅工具书、参考书,弄清要解释的字、词的主要意思;(3)结合上下文和语言环境,用自己的话讲出字、词的主要意思;(4)在课文恰当的地方,把字、词意思批注出来;(5)与同学、老师交流,看看自己对字、词的理解是否正确;

四、充分实践,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习惯是一种能动的自主组织过程,良好行为习惯使学生从内心出发,不走弯路而达到高境界。在学习过程中,老师要按照学生年龄特点制定出学习习惯要求,进行必要的学习常规训练,正面引导,督促检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习惯。如:读书就要养成动笔在书上批注的习惯。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批注符号有“──”(直线标明重要内容)“”(波浪线表示中心内容)“……”(着重点表示关键性字句)“?”(问号表示有疑问的地方)“!”(感叹号表示惊讶赞叹的地方)“”(三角号表示理解的几个观点)。

总之,自主学习不仅是一种学习方式,也是一种教学策略。它不能流于形式教师不仅要把学生看作对象、主体,还要看作教学资源的重要构成和生成者,课堂教学的共同创造者。教学中要给学生发问的权利、读书的权利、想象的权利。课堂上教师要善于倾听学生、研究学生、发现学生,带领学生真正走进自主学习的空间,才能有力促进学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13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教师在上课前要认真研读课程标准,吃透教材。备课不仅仅是教师自己对教材的理解与掌握,还要对教材所讲知识的引入、分析、引申、巩固、知识的先后顺序,重难点的剖析等都要做认真深入的分析斟酌,对教材熟悉在心。同时对学生也要做充分的了解,结合学生的实际,恰当地确定教学重难点,设计好教学结构,安排好每一个教学环节,针对教材内容、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规律科学地编写导学案,把内容问题化,问题具体化,使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不偏离教学方向,让学生的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讨做到有的放矢,这样才能有效地克服学习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造成的费时低效的现象。

二、积极研究,指导学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应当体现在积极进行学法研究和加强学法指导上,要让学生会学习,善于学习。只有注重教法学法的研究,才能协调好教与学的双边关系。在教学中教师应增强学法指导意识,善于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学习方法的训练,结合具体的教学片段不失时机地总结学习方法,在放手让学生进行小组活动的时候,要督促学生注意运用到哪些总结出来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注意组员间相互总结、相互交流好的学习方法。通过日积月累,潜移默化,使学生逐步由“学会”过渡到“会学”,不断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当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就会按照方法有条不紊地去弄懂一些问题,有步骤、有层次地学习相关内容。

三、组织参与,质疑点拨,充当学生的好帮手

课堂教学过程中,在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和交流展示时,教师不应该只是一个旁观者,这时教师的主导依然很重要。

在组织学生具体实施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巡视,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思维发展的方向,教师这个时候应当充当好学生学习的帮手。对于自学有困难的学生要及时加以点拨,帮助他们少走弯路,能够尽快紧扣教学内容顺利地进行自主学习。

在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探讨时,教师要不时地参与学生的讨论,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对学生的讨论要加以诱导,使学生朝着深刻、创新思路发展。通过教师耐心教化,弥补学生的知识缺陷,使学生的认识、理解清晰化。有了教师的协助,学生领悟知识内涵的技能就会有所提高,他们的智慧也就会得到一次提升。有了教师的参与,也能及时反馈学生的思维发展情况,引导学生顺利地进行讨论和探究,这样就更有利于学生对教材的学习掌握。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