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人文教育理论

人文教育理论范文

发布时间:2024-01-22 15:11:03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人文教育理论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人文教育理论

篇1

中图分类号:C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4)07-041-03

一、职业人文教育理论生成语境的适切性

任何一个命题均有其逻辑起点,分析命题的逻辑起点有助于理清研究范畴的核心要义、逻辑内涵和辩证关系。有学者认为,由于现实中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分化和对立的现实困境导致人们质疑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因此,解构困境就迫切需要提出一种将分化与对立的职业教育与人文教育进行有机融合的理论。职业人文教育的逻辑起点实为解构职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现实困境而应景生成的命题,其逻辑起点语境生成的适切性存在两点质疑:其一,职业人文教育提出的时代背景和当前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国家政策导向之间的不适切。张少兰认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是在普通教育中出现大量大学生道德滑坡、素质低下事件后提出的,可视为特定时代背景下教育中人文精神回归的呼唤。然而,这一背景下的职业教育却正处于勃兴之时,“就业导向,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等硬件建设方为当前困扰职业教育的核心症结,升华充实内涵建设仍属职业教育的“后发展”问题,因此,职业人文教育“提出的背景是否存实,话语派出是否合理确需商榷”。其二,职业人文教育“习与性成”的逻辑适切性。张少兰认为,职业人文教育是职业教育在“工具性”批判与合理性清算焦虑下价值转义与发展取向自动生成的结果,因此,这种逻辑自洽性值得追问。

笔者认为,通过否认职业人文教育是当前职业教育的工作重点来否认当前职业教育中存在人文教育危机这一预设命题,其立论之基是存在问题的。我们不能因为职业人文教育非当前职业教育的关注重点,而否认职业人文教育作为一种应然的职业教育的理论价值与存在意义。践行职业人文教育观,摒弃现实职业教育中存在的功利主义价值观,转变人们对职业教育就是单纯的“技术教育”的偏颇认识,改变职业教育培养只懂技术片面发展的“工具人”的价值取向,是为了充分体现人文教育和人文关怀的思想,培养全面发展的“职业人”。

笔者认为,职业人文教育“习与性成”的逻辑自恰性的确存在问题,但解答这一质疑应从职业教育的内涵、特性与历史溯源开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职业教育的界定如下:普通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准备进入某一就业领域以及有效加入职业界的一种手段;终身学习的一个方面以及成为负责任的公民的一种准备;有利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手段;促进消除贫困的一种方法。职业教育具有职业性、实践性、开放性等特性,但作为普通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在专业性、综合性、人文性方面有共性。无论是古代东方还是古代西方,充满人文气息的普通教育一直占据主流,但是在古希腊、雅典的博雅教育以及古罗马时期和中国古代官学的专门学校教育中,其教育者如智者、雄辩家、教师等地位较高的职业人员,均是通过学徒制这一职业教育形式培养的。同时,古代教育在内容、形式上也充满了职业教育的特色。中世纪大学尽管以旨在完善人性的“七艺”为研习的主要内容,但主要从事的是培养神职人员、律师、医生的职业教育。在洪堡提出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的理念后,科学研究作为另一种形式的职业教育,一度成为普通教育教学过程的主导,爱丁堡评论派提出的职业教育甚至一度受到广泛推崇。工业革命以来,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均得到快速发展。普通教育逐渐走出象牙塔,其服务社会的功能和就业导向的价值取向体现出明显的职业教育特色;随着以美国威斯康星大学为代表的大学社会服务职能的出现,职业教育在大学得以蓬勃发展。职业教育本位观经历了“知识本位一能力本位一人格本位一素质本位”的嬗变,但是,“作为教育本体,教育类型的局限性与教育本体的超越性本质无时无刻都在职业人文教育理念基频上左右摇摆”。人文教育从未脱离职业教育本体而独立存在,只不过职业教育的职业性与人文性在不同时期其侧重点有所不同而已。因此,职业人文教育并非“习与性成”,应然的职业教育本身具有人文特性,职业人文教育应为职业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

二、职业人文教育的价值追求及其实践路径的合理性

张少兰认为,职业人文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职业人’的价值追求”,“这一命题在立场上倡导人文精神,在实践路径上强化职业特性”,其结果是“职业人”的价值追求遮蔽了人文中的“人”,职业能力的实践路径隐匿了人文中的“文”,“是一种庸俗折中主义的恪守因循,将不同特性、不可通约的两种教育强行调和”。张少兰提出的破解“职业人”的价值追求及其实践路径简单化倾向的路标,即“指向生态人文主义的职业人文教育”,未能很好地解决范式重构问题,不但其核心要旨――生态人文主义的职业人文教育的内涵不甚明了,而且以职业教育课程理念和课程创新为着眼点,构建生态化的职业人文课程体系的实践路径,也存在简单化叠加、指向性不明、操作性不强等硬伤。

(一)人文教育的价值

第一,唤醒个人自觉。自在状态的人通过对历史和人生问题的反思,对终极关怀的体认,达到自觉状态。第二,为科技发展指明方向,为经济发展进行人文设计。当前,科技文化和经济发展工具理性膨胀,并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只有通过人文教育对科技发展和经济建设实行社会控制,才能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第三,抵御物质主义的影响,为社会提供人文导向。物质主义导致现代人的人格是单面的物欲型人格,从而带来太多社会问题,只有通过人文教育才能满足人类对政治理念、伦理规范和终极关怀等层面的需求。第四,克服唯智教育的偏失,促进人的总体生成。现代学校教育崇尚理性,过分追求规程化、单一化和一律化,忽略了人的非理性层面在人的精神世界中的地位及其在人的精神发育、成熟过程中的作用。人文教育力图弥补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裂痕,强调学会合作、学会关心,强调理性与非理性的协调发展和人的总体生成。

(二)职业教育除了具有普通教育的促进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等价值,还具有其独特的文化价值和个体社会化价值

第一,文化以一种潜在方式影响着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则通过文化的保存与传递、交流与融合、选择与更新等方式促进文化的发展。同时,职业教育与企业有着天然的联系,即职业教育对企业文化的聚合、选择、传播和创新。第二,职业教育以其自身的特色和方式,在帮助个体向社会化转变的基础上帮助社会人实现自身的价值。职业教育不但具有就业功能,满足个体基于生存目的的需要;具有职业保障功能,使个体素质在“质”与“量”两方面均得到发展,进而满足个体职业内涵变化或者职业流动和变换的需要,而且具有促进个体全面成长的功能。职业教育根据个体的能力、智力、兴趣、爱好、性格、气质、特长等选择个人发展的方向,使人在一般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特殊发展。

总之,人文教育与职业教育在价值追求上存在差异,但在促进个体的自觉自为和全面成长上,二者是共通的。“职业人文教育”这一概念本身并无问题,问题在于由于支撑这一概念的理论及其范式缺乏顶层设计,它在理论逻辑推演和实践路径选取上只是将割裂的职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简单叠加,因而并不能深入职业人文教育的实质内涵。重构职业人文教育,赋予职业人文教育以学理与事理相统一的逻辑力量,重塑职业教育中的“全人”形象,彰显职业人文教育的本然要义,势在必行。

三、重构的职业人文教育:追求培养“成人”

(一)重构的职业人文教育的价值追求与理论内涵

1.职业人文教育是一种存在教育。传统职业教育是一种功利化的生存教育或政治化的工具教育,它所追求的不是人的发展,所培养的不是“人”,而是实现某种目的的工具或机器。这种教育使人成为依附于职业的他为存在。职业人文教育就是要改变工具理性主义主导下的传统职业教育,回归教育“使人成其为人”的本质。职业教育是以人为对象的,职业教育的主体是人,因此,以人为中心是职业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在职业人文教育题旨里,人的存在高于一切,超越社会,大于道德价值。这里的人不仅仅作为物质的存在而存在,他有更丰富和更高尚的存在,有独立人格和个性,有自我意识和自我选择。总之,他是一种具备完整人性的成熟的自我实现者。

2.职业人文教育是一种素质教育。长期以来,人们用功利主义价值观理解职业教育,把职业教育视为一种制器教育、一种谋职手段,从而过多地强调人的特殊技能要求,过多地强调教育教学过程的训练功能和操作技能。这种过于偏重理性、偏于知识的职业教育,必然导致人格的分裂。职业人文教育就是要改变这种片面的育人观,使人的各种潜能得到完整的体现和实现――这种育人观是整体人性观的反映,是人的知、情、意、行等素质的全面发展,他们不仅在身体、精神、理智、情感、情绪和感觉等方面成为一个有机整体,而且在有机协调的内部世界与外部世界的联系方面也达到和谐一致。他既真实地看待现实,又真实地表达自己的内在生活,忠实于自己;既自主、独立、超然于世,又积极、平和,富有团结精神和创新精神;既接受民主价值,有强烈的审美感,又对全人类有同情、怜悯和真切之爱。

3.职业人文教育是一种生态教育。传统职业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职业人”的价值追求,使人成为社会的产物,人服从于社会,服从于经济,人文教育沦为个体社会化的工具。职业人文教育必须跳出这种非人教育的工具理性思维的怪圈,转而从构建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良性生态关系入手,通过渗透职业人文精神,构筑坚实的人文精神内核,使职业人文教育成为一种超越人性的自我精神追求和价值实现的教育实践,以实现个体自由发展的吁求和人与人的和谐统一;一种通过人文的濡染与涵化使人尊重赖以生存的各种环境的教育形式,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一种以人类共同的生存和发展利益为最高行为准则的教育理念,以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

(二)重构的职业人文教育的实践路径

篇2

近年来,随着教育深化改革的不断进行,人文教育的重要性引起了教育界的重视。人文教育是一种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思想,注重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在通过人文教育的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领会到人文精神,注重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和实践操作能力的全方面发展,将学生培养成有文化、有能力、有思想、高素质的全方位人才。人文教育要求对学生进行人文知识的传授,通过课堂、环境、实践操作等多种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将学生所学的知识转化为精神上的思想和情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更好的实现学生的社会价值和人生价值。

(二)人文教育在职业院校体育教学中的意义

人文教育的主体是学生,在人文教育的过程中可以对学生的个性进行深度的挖掘和培养。在体育教学中,通过人文教育的深化和渗透,可以更好的实现体育教学目标,提升体育教学的教学效果,在给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精神的同时,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体育课程的成绩。体育课程的意义,不单单是对学生身体素质的培养,还要提升学生的体育知识,让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养成竞争心理和不服输的意识,通过体育学习养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因此在职业院校中体育教学领域,进行人文教育的深化和渗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职业院校体育教学中,要以学生的主体地位为主,挖掘学生的个性,注意满足每个学生的不同需要,通过每个学生自身的不同情况进行区别性训练和教学,让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自主的学习和训练。

二、人文教育在职业院校体育教学中的现状

(一)体育教学观念陈旧

近年来,虽然人文教育的概念不断深化,在职业院校的体育教学中也有所渗透,但日常教学过程中还是以传统教育形式为主,体育教师大多着重进行理论的教学方式,对于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没有进行区别对待,而是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统一的训练和学习,很少让学生有时间进行自主的体育活动与训练。在职业院校的体育教学中,由于过于重视知识点和理论知识的教学,让学生在实际运动过程中会与理论状况产生偏差,忽略了学生的思想层面,没有达到体育课程设立的目的。在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中,体育课堂大多以教师为主体,对学生进行填鸭式教学,而学生被动吸收知识,对于体育课程的积极性没有得到很好地发挥,学习能力大打折扣。教师没有对学生有深入的交流和尊重,不利于人文教育理念的发展和传播,阻碍了职业院校体育教学的发展和升华。

(二)体育教学模式落后

由于观念过于传统,新的教学观念难以得到进一步的深化和使用,在教学模式上,依旧是处于传统体育教学的模式。通过教师大量时间的对技术动作进行讲解,给学生讲解相关运动的采分点和犯规行为,在大量的知识教学结束后,再给学生很少的时间进行实践。又由于许多院校在体育设施上数量不足,体育设施只能给几个或十几个学生使用,剩下的学生有参与体育活动实践的念头也无法实际进行。长此以往,将会导致学生对于传统教学模式产生厌恶感,不愿意再进行体育课程的学习,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学习的可能性,不利于体育课程的教学的同时,也阻碍了人文思想下新?d教育模式的发展,没有达到体育课程建立的目的。

三、人文教育在职业院校体育教学中渗透的方式

(一)革新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

随着教育深化改革的不断进行,新兴的教育模式不断发展,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弊端也就愈发明显。通过人文教育理念的和人文教育模式的不断发展和渗透,传统教学思想中以教师为主体地位,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机械传授,以达成提高学习成绩的教学方法已经不再满足于现今发展的程度。而通过渗透人文理念,要着重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进行改变,通过改变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从以教师为主的单方面教学课堂转变成以学生为主,注重学生与教师交流,将“教”与“学”有机结合的新型教学模式,在这个过程中提高学生对于体育课程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自主进行体育学习和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在了解每个同学不同的特殊情况后,针对学生的个人实际情况进行区别性的教学,让每个学生都能最大限度的融入体育教学当中,提高职业院校体育教学的教学效率,达到体育教学的教学目标。

(二)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

篇3

从目前高校体育教学现状分析来看,我们的教学目标仍然囿于增强学生的身体机能等体育的外在表现形式,而对在体育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能力,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增强个体行为意志等外显的或内隐的目标存在明显的不足。显然,当前高校体育教学不能满足高等教育的需求,必须改革当前高校体育教学中只重视“身”的发展,而忽视“心”的发展的培养方式,在体育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才能使体育课程紧跟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不被淘汰。本研究对在体育教学渗透人文教育的可行性进行理论分析,并在篮球教学中进行实践探索。

一、体育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的可行性

1.体育学科性质

体育学科最重要的特征是从事身体练习并承担一定的运动负荷,体育的学习是一种技能的学习,因此,技艺性是体育学科的最重要特征。此外,人类在体育实践过程中角色扮演多样,人际关系密切,情感体验丰富,除了认知过程的发展外,非智力因素的提高是其他任何理论课程无法比拟的。因此,体育课程的学科性质还包含“情意性”。与此同时,体育课程必须遵循人体运动的自然规律;必须提高课程的人文精神,并重视该课程在发展非智力因素中的积极作用,因此,其“自然性”、“人文性”、“情意性”是兼备的。一言以蔽之,体育课程是以“技艺性”为主,“自然性”、“人文性”、“情意性”四性兼备的一门实践课程。在体育实践过程中,人的智力和非智力均可以得到提高,因此,高校体育教学具备实施人文教育的学科基础。

2.体育教学本质

为了实现“使体育运动处处为人的和谐发展,以促进建立一个维护人的尊严的、和平的社会”的奥林匹克理想,在19世纪末提出创办现代奥林匹克倡议的顾拜旦,从他恢复奥林匹克运动开始,就基于“在现代人生活中最重要的是教育”这一思想,致力于将竞技运动纳入教育,进而将体育纳入一般教育,从而确立了奥林匹克运动和精神的教育学本质。《奥林匹克》明确地将现代奥林匹克主义表述为一种人生哲学,主张“将体育运动与文化和教育融为一体,建立一种使人的身、心和精神方面的各种品质均衡地结合起来,并得到提高的生活方式。”“为人的和谐发展”的奥林匹克精神,拓展了体育的内涵,更新了对体育的理解,祛除了对体育的偏见。在此,体育所育之“体”,不仅是人的“身体”,更是人的“主体”、“本体”、“全体”。因此,体育教学本质就是通过

身体的运动而对人的培育、养育、化育,这也是体育教学的基础、方向和目标。

二、在体育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的实践

1.“严”字把关,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21世纪的社会是市场经济社会,人们在社会中的活动均要在一定的规则范围内进行,养成一个良好的遵守游戏规则的习惯,有利于大学生能够更快地适应社会。在篮球教学课堂中,所有的学生上课只准穿运动衣;同时,要求当老师进行集中讲解示范时,所有的学生停止运球和投篮,听老师安排进行下一阶段的练习。培养学生的责任心,由于在室外上课,场地上没有围栏,所以在上课时要求学生一定要把滚到场外的篮球捡回来。培养学生的诚信,所有的学生请假必须讲实话,并且不允许学生代替别人签到。

2.优化教学方法与手段,加强学生人格教育

人从小到大的成长有一个社会化的过程,如7岁开始具有分享的意识,9岁以后摆脱自我中心、懂得合作,15岁应当能把握公民道德等概念,成人后能够形成较完善的人生理念、具有社会责任感等。这种教育一旦断层的话,就会反映出自我中心,只顾自己不顾他人等行为,这表明其心理社会化是不完整的。体育体现为友好、团结、和平以及奋发向上的崇高精神,强调要具有互相理解的精神、友好的精神、团结互助的精神和公平竞赛的精神等等。

在篮球教学实践过程中,主要采取了开放式的教学方式。在教学关系上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尊重其能动性、创造性,并给学生充分展现的机会。在老师进行技术讲解示范之前,特意将一些篮球技战术(投篮、急停、转身及防守姿势等等)的基本要领让学生自己去思考,以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勾起学生的好奇心和疑问,让学生大胆对自己所理解篮球技战术进行陈述,以培养学生思考和阐述问题的逻辑性,并进行自由辩论,让学生对所讨论的技战术内容进行总结分析并阐述。在此过程中鼓励学生敢于坚持自己合理的见解,激励所有的学生积极思索,激发他们的兴趣,使其逐步领略到坚持真理、实事求是、谦虚谨慎、和而不同、相互尊重的人文精神。

高校体育教学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活动,激烈的对抗竞争、频繁的人际交往和多种形式的身体活动,都为实施“全人格教育”提供了便利的条件。篮球教学实践中,由于每班的人数较多(60人左右),在练习时应分成不同的小组单独进行,每次练习找出不同的一到两位同学负责进行组织,并且各组间的练习情况还要相互比较。例如,在学习四角传球的练习中,先集体进行讲解示范,然后分两个组分别进行练习,每组找两个同学负责,先进行一个球练习逐步增加到四个球,两个组进行对比练习,并且负责人进行组织,比一比哪一组做得好,能够较快地运用四个球练习。在此过程中,给学生提供不同角色的体验的机会,以培养学生组织能力及与组织者相互协调配合及团队意识,鼓励学生勇敢地尝试不同角色。学生学习过程中,由于身体素质及篮球技战术基础的差异,导致学生掌握技战术的速度不同,此种情况,进行交叉分组,并且要求掌握的同学必须帮助没掌握的同学使其掌握教师的技战术要求。如,在进行绕八字传球练习时,发现有的同学掌握得快,而有的同学不能够掌握,此时,再进行练习时把会与不会的同学交叉分组,让掌握的同学带动不会的同学,帮助不会的同学掌握。在次过程中,主要以培养学生关心他人、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进步的意识。

3.营造人文教育的氛围

(1)以悟导悟,重知情统一。以悟导悟,是教育学家总结出来的在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的有效方式之一。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水平决定了它的实施必须情理并重,即动之以情,才能晓之以理。因此,在篮球教学过程中,教师以自己的体验、感悟去引导学生感悟,达到与学生之间灵魂的碰撞、心灵的沟通。主要是把自己的人生经历、体会,贯穿在讲课的过程中。

(2)言教身教,重和谐统一。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与实践中言行不一,那么,学生希望从教师那里获得符合自己人格理想与智慧理想形象的愿望就会破灭,教学的教育性便不能真正实现。在教学中,首先要求自己言教和身教一致,例如,要求学生不能穿便装、上课不能迟到,作为老师自己首先要做到。

(3)教学交往,重平等对话。教学交往过程是充满人文关怀与人文价值的师生互动过程,是师生关系存在的一种方式和获得生命意义的手段,其核心理念是师生间的对话、合作、共享和共进。在教学实践中,要摆脱教师主导作用的两种不同倾向:一种是教师鹤立鸡群,“主导”变成了“全导”;另一种倾向是用“蜻蜓点水”或“放羊式”代替主导作用,要建立平等对话、团结协作基础上的引导教学。

三、体育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实践的效果与启示

1.在体育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是可行的

对5个篮球教学班学生的调查访问显示,大部分学生比较喜欢这种渗透人文教育的体育教学模式,并且以前不喜欢体育的学生,现在也逐步喜爱了篮球课。从学生评教结果分析,这种教学模式也是适宜的,学生的总体评价是优,并且学生认为篮球课不仅仅教会他们打篮球,更教会他们如何为人处世等等。

2.培养学生对人文教育的需求意识,加强体育教育的正确宣传

篇4

兴起于本世纪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反对僵化、机械地知识传授,提倡教育应把培养健康和健全的人格作为教育的核心和最终目标。按照程红兵老师的理解,“人格教育是教育者主动地、有目的地、有计划地用心理学、教育学的方法,对正在成长的每一位正常的个体实施培养良好心理品质、促进人格健康发展的社会活动。”就如人格的形成非先天一样,健康、健全人格的形成必须依靠教育的培养,通过培养拥有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的人来满足社会需要,更好地推动社会进步。理论来源于实践。在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中,程红兵老师逐步认识到语文学科较之其他学科具有实施人格教育的非常优势,进而明确提出了“语文人格教育”的思想命题。程老师认为,所谓的“语文人格教育”指的是在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学会语文知识、掌握语文技能仅仅是重要的手段和途径,有明确意识、有具体计划和措施地对学生实施人格教育的活动才是语文教育教学的终极目标。而且,这一活动是语文教师积极主动施行、学生踊跃自主参与,通过对语文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潜移默化地养成学生的健全人格。而且,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也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中国传统的教育实际上就是一种人文教育,是通过对经典文化典籍的学习明教化、懂人伦,以“治国平天下”为人生理想的道德教育。可以说为现当代的语文教育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语文学科也在不断地建设和丰富,形成了一整套先进、系统的理论和方法,积累了许多教学实践的成功经验。

(二)语文人格教育的终极目标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是我国老一辈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名言。程红兵老师的语文人格教育理念正是对陶老“求真”、“立人”思想的最好解读。程红兵老师认为,教育的终极目标是获取心灵的自由,教育的最终价值就在于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健康的人。自然地,通过语文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养成健全、健康的人格也就成为语文教育的终极目标。这种对语文教育终极目标的认识是源于程红兵老师对基础教育功利性的批判。功利性教育可以说是我国教育的一颗“毒瘤”,只追求升学率,只追求高分数,只追求所谓“有用”的东西,传统的教书育人本末倒置,变成了“教书育分”!据此,程红兵老师提出:“学语文不是只学雕虫小技,而是学语文学做人,语文教育就是教文育人。”语文教育不能浮于表面的分数,要求真、求善、求美,充分释放语文学科的内涵和魅力,实现“语文人格教育追求的‘以能力为核心、以发展为主线、以人格为目标’的完人教育。”

二、程红兵语文人格教育理念的启示

在“重术轻人”这种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程红兵老师善于思考,敢于质疑,更勇于探索实践,把学生的人格教育问题重新明确提出,引起更多的教育工作者和关注国家教育发展的人们的重视和研究,应该说至少在以下几方面带来了有益的启示。

(一)以人为本,互为主体的师生观

理解学生,正确认识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主客体关系,这是程红兵语文人格教育理念实施的先决条件。程红兵老师认为语文教学必须把学生当“人”看,以学生发展为本,从学生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即把学生当做完整的、有独立个性的人,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力求培养其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以此为出发点,在语文人格教育过程中,师生主客体关系应该是互为主体的渐变关系。教师和每一个学生都是作为平等主体而存在,他们之间是一种主—主关系,而且两个主体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也是逐渐变化的。学生的主体作用随着年龄增长在不断地增强,具体表现在教师作用由支撑—扶持—引导的变化;相应的,根据学生的变化,教师不断调节自身的主体作用,逐渐隐蔽、逐渐减少,最后实现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教是为了不教”的理想目标。因此,程红兵老师理解的师生观是一种平等的益友观念,教师和学生互尊互敬,互爱互助,一起交流,一起学习,共同进步。程红兵老师尊重学生、尊重教师,把学生和教师都当作具有完全、独立人格的人来看待,这种互为主体的师生观不仅对语文学科教育意义重大,对其他学科的教学来说对也有深远的影响。虽然在语文学科中实施人格教育得天独厚,但其他学科教学中的人格教育资源也十分丰富。随着全国范围内教育改革的不断开展,素质教育、人格教育的理念深入人心,但就整体的教育现状来看,真正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养成健康人格为目的教学实践仍不乐观,特别是在理科学科的教育教学中。可见,人格教育目标的最终实现任重而道远。

(二)“自主与探究”的语文教学模式

从程红兵老师的个人成长经历来看,阅读广泛、善于思考、勇于批判研究是其最主要的思想特征,而这种思想性格也对他的语文教育教学实践产生了重要影响,其直接结果就是“自主与探究”———语文教学模式的出现。简单来说,自主与探究性语文教学就是要改变传统语文教学中教师完全主控、学生被动学习的模式,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让学生形成一种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研究创新的学习方式,更加注重对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这种语文教学模式的实施旨在指导学生形成自主学习—自主研究—自主总结的自主型学习方法,改变了学习的被动地位,通过自主探究去获取知识。实际上,自主与探究———语文教学模式的提出是来源于研究性学习这一教育思路。可以说研究性学习是培养学生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必备条件,而程老师的“自主与探究”不仅仅强调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开拓,更加重视自主与探究的这一学习方式的实践过程,即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理解程度、学生的情感体验以及学生对知识成果的反思,等等。可见,“自主与探究”的语文教学模式也是程红兵老师实施语文人格教育的有效途径,使学生在自主探究式的学习过程中了解自我、了解社会,形成良好的人格。

篇5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03-0250-02

一、引言

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互相依存,共同发端,才构建了今天的文明社会体系。梁启超就说过,西方现代科学肇端于文艺复兴时代,而文艺复兴的主要任务和最大的贡献却是美术。从表面看,美术是情感的产物,科学是理性的产物,互不相容,何以“这位暖和和的阿特先生,会养出一位冷冰冰的赛因士儿子”来呢?究其原因,在于二者有共同的母亲,就是“自然夫人”,即源于“观察自然”。由此可见先贤们早就认识到物理教育中人文教育的重要性[1]。所以有了本文的思考。

一、物理科学中人文资源教育的现状.

1.现代物理等科学教育中人文意义的失落,使得我国的科技水平始终无法有大的突破,现代社会已是科学教育普及的时代,人类社会也变得更先进和文明[2]。但现代社会尤其是我国等一些发展中国家好像并没有实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一起增长发展,更不用说顾及十提出的生态文明了。

2.现代教育以一个急功近利的心态只注重科学与理性的发展时就已经是从本质上违背了科学。这样只注重所谓理性而完全忽视人的感受的做法却广泛存在与现在中学的物理教学中。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不会对物理对科学有着真正兴趣和实实在在基础物理和高端物理的研究,甚至连一些基本的物理概念和内涵也无法把握住。

3.在教育内容上,以逻辑化系统化的科学知识、理论为主,只是注重了科学技术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可以说这种有所偏废的教育即使增加了科学的长度和广度也一样会丧失它最根本的“深度”,即对人生的关怀、对人性的提升。所以类比于西方世界由文艺复兴而兴盛的科学,以及和现实社会中人文与科学的联系,在中学教学中将物理中人文价值发掘出来就显得十分的必要了。

二、物理教学中人文教育的深入

1.物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有机融合

物理科学与人文本非泾渭分明的,物理科学精神提倡敢于打破旧的思维束缚,对更接近自然本身的真理的不断求索和探寻,以及基于对事物或者对某一项目标的好奇和努力而作出的开发设计[3]。这样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本身就极大的包涵融合了人文主义精神.物理学科的定理都是有一定的适用条件的,很多看起来绝对正确的理论,其实都只能适合我们现阶段的认知水平和社会发展的程度,在这个时间段正确,在将来社会的发展下必然有新的突破或者较大的修改甚至颠覆。所以从人文的角度来融合与发展物理科学就显得十分的必要了。

物理科学不但是人类对自然之密的执着解读,科学也需要追求人文的和谐之美.自然也是科学与人文共同追求的探索的来源。

2.开展利于渗透人文教育的学习方式

一个人学习方式的转变意味着其个人与整个学科关系甚至社会关系世界观的转变,意味着其思维方法态度价值观的根本转变。当下中学的许多学生学生整天处于疲惫机械应付、简单机械重复的操作之中,对于所学的内容就不可避免囫囵吞枣、一无所知,死记硬背他也就不科能具有深入理解融合贯通学科知识的能力,更不可能有什么突破创新的能力。同时很难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那么物理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就是一句空话。同样这种太过细化的教育,将本来知识有机的具有丰富人文价值意蕴和美感破坏殆尽,只能让学生觉得枯燥和无趣。这样完全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和目标。

3.物理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

现代需要科学素养与人文素质兼备的人才,而知识的核心要素是知识要为人服务。在科学上,大量的交叉学科、横断学科和边缘学科的出现,使得知识经济要求的人才必须是科学素养与人文素质相结合的人才[4]。因此,它要求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并重,然而科学和人文本来就是互相融合的互相渗透,互相深入地,要使两者走向融合也并非困难。在教育价值的取向上,应立足于重视科学精神,又不偏废人文精神,使两者结合,使两极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使两者处于合理的状态。

4.人文精神与中学物理的联系——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物理教育的双翼

现代物理教育重理论不重实验现象,作业题目也是重解答而不重现实价值的思考。其结果是开发了人的理性潜力,而放弃了非理性潜力。而我国当前现代教育由于缺乏一种以人为出发点和最终目的的教育理念,这样的物理教学很容易对学生只作了片面的引导和规划,导致人文精神在教育中被荒废和教育人文意义的价值的失落[5]。因此,要求人文精神在物理教学中的回归成为当前教育改革中一个突破点。所以人文精神的渗透是实施素质教育要求。

当前物理基础理论的最高层次的研究已越来越与哲学和美学等人文艺术层次的研究相关联,而实用性物理技术的应用与开发更是与日常生活中的事物息息相关,说到底还是需要人文的方面来开发这些新的技术和工具。因为最终我们的科学还是人文都是以人作为最终的目的。

三、整理使用物理概念理论、规律中所包含的人文思想

1.中学物理教材中的人文教育内容

高中物理教学中蕴涵丰富的人文教育素材,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人文教育,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物理教学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在物理教学中融合人文教育是必然的发展趋势。新课程理念的提出,加强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与教学大纲相比新课程标准的制定思想包含了更多的人文关怀。

物理学面对的是自然规律,其人文教育内容不像人文学科那样直露,而是潜藏在各种物理概念、定理以及物理学发展历程之中。

隐含在这些定律、公式背后的人文精神.需要我们深入挖掘,并在教学过程中将其充分揭示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在获得物理学知识的同时.知道这知识是怎样获得的,即掌握获得知识的方法,更重要的是要让他们领会人们在获取过程中所体现的精神。这样才能使中学物理教育更加全面、完善。

2.加强物理概念、规律和哲学的联系

物理学是一门探寻自然普遍规律的自然科学,中学物理课程目标中也要求要结合物理教学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因此在物理教学中适时地、有意识地、系统地把这些具有普遍规律的物理概念渗透到哲学思想的高度中去,使学生自觉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科学发展观。

3.激发学生对物理概念和规律中蕴含的美感

美是人类文明发展所追求的一个高层次的思维感受,也是育人的工具,物理学中蕴含了丰富的美学思想。近代大物理学家海森堡曾指出:“科学的探索者们最初往往是在美的光辉照耀下,去认识和发现真理。”

物理学家们对物理的自然地和谐的大美执着追求甚至就是他们毕生为之奋斗的力量之源,坚持日心说的布鲁诺就是看到了宇宙的这种大美甚至付出生命来将它的美展示给世人。很多的学生所谓的对物理学的“兴趣”,其实就是对物理学的美的欣赏、理解与追求。因此,研究挖掘物理学中的科学自然规律的大美,在物理教学中重视审美教育,也使得物理教学中人文教育必需得到应有的尊重和有效地应用。

四、STS教学在物理教学人文教育的应用

1.STS是科学,技术,社会三个方面相互关联,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现代教育的理念。其中把科学与技术社会互相有机融合达到教育的动态平衡理念恰好契合物理教学中人文教育的思想。STS教育在当今世界各国物理科学教育改革中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方向。STS教育是在现代当前相匹配的技术和社会环境下实施的科学的教育活动。它的根本思路就是把学生对于自然的理解感悟科学与现代社会工具世界(技术)和他们的生活环境和日常经验(社会)结合起来。

2.在物理教学中用STS教育达到人文教育的目的主要需要达到下列几方面:满足个人的追求,物理学科计划必须为学生个人准备去利用科学以改进改善他们自己的生活;解决现实中的社会公共问题,物理教育必须培养担当研究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的有卓越才识的公民;为未来学习和终生学习做准备,物理学科教育应该给有各种专业能力倾向和兴趣的学生提供足够开放广泛的与科学和技术有关的相关职业的准备知识。这就又需要丰富学生的人文知识和阅历了。

3.物理学科本身就是和自然现象探索、科学技术创造、社会发展生产和日常生活的大大小小的细节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物理课讲授是物理教学进行STS教育的最传统和基本的形式之一。在物理教学中应用STS的渗透到人文教育应结合教学内容向学生介绍物理科学技术的新动向和新的发展成果和研究方向,这样的物理课才不会脱节于社会和时代的发展。物理学科教学中应用STS教育是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利用教材中本身的STS教育因素,通过设计相关相适应的教学过程,在教学的各个环节把STS教育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教学要求有机的动态的联系起来。

4.实施STS教育深化物理教学中的人文教育,在课堂渗透外还要注重STS活动课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为主的活动课;进行利于深入人文教育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也需要一个以学生自我探究学习为主的理念,这三种学习方式存在着一种相互支持、互为补充的关系。深化素质教育,营造人文教育的积极氛围人文精神包含道德价值,但人文精神不等于道德价值,人文教育也不是德育。人文教育解决做人的问题,解决心灵、情感和价值的问题。

五、总结

通过本文对学校物理教育对实现科学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有所帮助。在过去的教学中物理教育主要是传授科学知识、培养科学精神和提高科学素养;而人文教育则是教会只自己、认识社会、了解生活意义和懂得人生价值。当前。在新课改的背景下,物理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与渗透,更是一个突破学生困难学科,加深学生的科学素养一个极为重要和有效的方法和途径。

本文通过以上分析揭示了高中物理教育中融合人文教育的必要性,并希望反映出物理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融合的必然趋势。从哲学和理论方面论述了在物理学科中渗透人文教育的必要性。结合中学物理教学的现状提出了引入人文素养的途径。本文具体探讨了如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落实人文教育,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教学目标的设计要注重体现人文教育;充分发挥物理学史的人文教育功能;利用物理概念、规律中蕴含的入文素材;重视STS教学增强学生的人文认识;开展利于渗透人文教育的学习方式,通过教师自身的人文素养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人文科学方法的运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在实施过程中应注意: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不仅仅是学校教育应担负的责任,家庭、社会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养成也具有重要的决定作用,因此我们应该在加大素质教育推行力度的同时,贯彻高中物理新课程的理念,依靠社会、学校、家庭的同心协力营造人文教育环境、实现学生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共同提高。把学生的物理学科知识的学习引入一个更深更广阔的高度。

参考文献

[1]蔡铁权.论物理教育的人文意蕴[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4,3(5):81-86.

[2]王全,母小勇.物理文化与物理教育[J].学科教育,2002,(3):33-37.

篇6

我国高职教育的长足发展,既有制度层面的因素,也有市场经济刺激的因素,尤其是后者对高职教育的影响将日趋显示出来,市场经济对高职人才类型的需求既能激励高职教育的发展,也成为决定高职教育发展方向的决定因素。在这样的背景下,高职院校必须建立与市场需求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而要实现这个目标,有很多问题需要在教育实践过程中思考和廓清,其中包括对职业能力的理解与对高职人文教育的重新认识,这在一定程度上关系到高职教育模式未来的走向。

对职业技能的深入理解

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不同之处在于普通高等教育偏重于理论型人才的培养,而高职教育偏重于实用型人才的培养。对高职教育而言,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应成为教育教学的重点,这已经在高职教育工作者中形成了共识。但什么是职业技能呢?一般的理解就是实用性的专业技能。专业技能在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将专业技能等同于职业技能的认识倾向陷入了职业技能理解的误区。因为专业技能并不能涵盖职业技能的全部,从职业教育的角度来看,职业技能应该包括三个部分,即专业技能、心智技能与基本技能。三者之中,专业技能是主体,心智技能是内核,基本技能是支撑,这三者既有主次之分,又不可忽略其一。表面上看,三者似乎相互独立,各不相干,究其实,却互相依存,不可或缺,如同人的双手、大脑与体质。

受过高职教育的人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是从事职业工作的最基本的条件,高职毕业生一般是在生产和销售第一线工作,这些具体工作都需要具备与本职工作相适应的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因此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对高职教育来说是必须提供的,或者说这是市场对高职教育的一个基本要求。

但仅仅具备了专业知识和技能并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高职人才,优秀的高职人才还应该具备专业知识与技能之外的另一些能力,就是智力技能和现代社会必备的基本技能。所谓智力技能,包括对问题的分析、判断、解决的能力,还包括与人交流、沟通、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甚至包括理解能力和审美能力。智力技能是一个较宽泛的概念,渗透在职业生活的方方面面。所谓现代社会基本技能,是指书面表达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英语应用能力与计算机应用能力等无论从事何种职业都必须具备的通用能力。高职人才一般所从事的是现场工作,不仅自己要具有相应的动手能力,还必须具有与人协作的能力,不具备合作能力不仅会影响工作效率,而且对工作者自身职业生涯的发展也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因此,无论从具体的职业工作要求还是从个体未来的职业发展来看,智力技能和基本技能的影响都是不可忽略的。智力技能与基本技能的培养应该和专业技能一样,成为高职教育的重点。高职教育也只有将专业技能的培养与智力技能、基本技能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共同体,才能完成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使命和任务。

对人文教育在高职教育中

地位与价值的重新认识

目前,在高职教育中普遍存在一种倾向,就是重视专业教育而忽略人文教育,人文教育在各高职院校的教育体系中处于边缘化的地位,甚至很多从事高职教育的人都认为人文教育可有可无。在高职教育中,人文教育并非可有可无,而是对高职人才培养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这个作用体现在职业能力培养中的智力技能与基本技能的培养方面。

首先,从职业工作对智力技能的要求来看,分析、判断、解决问题,处理矛盾以及与人交流、沟通与合作共事的能力,不是高职学生在生活中能够自主完成的,必须在高职教育过程中由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引导和训练,而完成这种引导和训练显然是专业技能课程所无法承担的,必须有相应的人文课程和有组织的校园人文活动作为主要的承担者,高职院校的人文课程和从事人文课程教学的教师在这一过程中成为重要角色。

其次,从学生未来职业生活的角度来看,无论是在同一工作领域内的发展还是职业转换的选择发展,都要求其具备相应的智力技能与智力潜力,较宽广的人文知识作为职业发展的基础,相应的现代社会的通用技能作为提高职业活动质量的基本保障。而且从个体所受的教育影响来看,青年时代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因此,如果在高职教育阶段忽略了人文教育,学生个人职业的未来发展必然会受到影响。

再次,从整个社会发展对个人素质的要求来看,社会的长期发展需要个体整体素质的提高,而这种整体素质绝不仅仅是专业素质,更包括人文素质在内。高职教育的毕业生是未来社会发展的重要承担者,其整体素质的培养与提高不仅是对学生个人的责任,也是一种社会责任。

高职教育中人文教育所要承担的这个使命和任务,决定了人文教育在高职教育体系中的地位与价值,也为人文教育在高职教育中的定位确立了方向,即人文教育应与职业教育相结合。

高职教育中职业技能培养与人文教育的结合

在高职教育中,要将人文教育与职业能力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职业教育的整体,这样不但可以解决人文教育在高职教育中的地位问题,也有助于职业能力培养中专业技能与心智技能以及现代社会必备基本技能的协调发展。

目前,高职院校正在着力强化学生专业技术能力训练和试行两年制学制,为了增加实践教学的课时数,使实训实习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比重大大提高,同时又不仅不能增加总的课时数,而且还要逐步削减总课时,这就势必要大大缩减理论教学课程。在理论教学课程中,专业基础理论、思想政治理论、公共英语、高等数学、公共体育、大学语文孰轻孰重?确实很难说清。但简单化地一刀砍掉哪一类课程、哪一门课程,肯定都是不明智的。这里,仅就专业教学确实要加强,实训课时确实要增加的前提下,如何恰当对待高职院校人文教育课程的问题略陈己见。

第一,要加强而不是削弱人文教育课程的建设。在高职院校,人文类课程教学不宜占太多课时,不宜与专业教学争课时,这是一个共识。我们所说的加强人文类课程的教学,只是说要有人文教育的意识,要将其作为高职课程体系构成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主要是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与教学效果上的加强,这就需要人文类课程本身进行创新性的课程改革,尽快建立一种既不必挤占过多课时,又确实富有成效的教学新思路、新模式。正如专业基础理论课程的课时多,并不意味着确有必要与教学效果一定好,在有限的课时内,只要精心把握,注重效率,极有可能取得事半功倍的实效。此外,重视并不意味着一定要在必修课上才能体现出来,将原来的课程化整为零,拆分成小型灵活的选修课,充分利用学生课余的时间与精力,让其依各自的兴趣爱好自主选修,也同样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二,要将人文教育向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渗透,大胆突破将人文教育仅作为学生综合文化素质教育的习惯思维,明确提出人文教育的应用性。一方面,要在现有的人文课程教学中强化应用性人文知识技能的传授与训练;另一方面,要有针对性地在各专业课程体系中开设灵活多样的人文应用性课程,或者将人文应用性知识与技能融入专业教学的相关环节,在专业技术技能的教学训练中,探索技术与人文的结合,逐步确立技术与人文并重的现代职教理念。

第三,要加强校园人文活动的组织与策划。学生的课余文化活动、各种类型的社团活动是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和人文应用技能养成的重要载体。校园文化活动的组织与策划,要有意识地与学生的职业理想、职业选择、职业能力、职业发展密切挂钩,使目前比较分散的、流于宣传造势层面的各种活动,在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外在形式之上获得鲜明的职业化主题,并以此凸显校园文化活动的人文内涵和人文应用知识技能的活力与张力。

参考文献

[1]张志军.试论高职培养目标定位与人才模式的特征[J].职教论坛,2004,(4下).

[2]丁继安.论高职人文教育面向职业生活的问题[OL].,2005-08-13.

[3]赵琳,冯蔚星.中国职业教育兴衰的制度主义分析——“市场化”制度变迁的考察[OL].,2005-08-13.

[4]谢作栩.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道路的研究[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

[5]石伟平.比较职业技术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篇7

本研究选择山东省内3所具有护理专业代表性的民办高校、5家二级甲等医院管理层作为调查范围,通过笔者设计的调查问卷,以随机抽样方式对学生和医院管理层进行调查,另外召开座谈会,并进行个人访谈。调查结果显示,部分学生本身人文素质不足,超过60%的学生对人文精神及人文知识是认可的,学生学习的课程大多是专业课程,人文课程所占比例很少,但一半以上学生认为应该多学习人文社科类知识。对医院调查结果显示,医院需求与民办高校培养的护士脱节,满足不了病人的需要,护士缺少与患者的心理沟通。这就更体现出护理人文教育的重要性。总结结果是民办高校护理人文教育存在诸多问题。①民办高校对护理人文教育重视不够。由于民办高校在经济上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方式,有些举办者存在功利主义思想,盲目扩招,在培养目标上还是以就业为导向注重培养面向服务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忽视了人才培养质量对学生文化素质的教育,注重专业技能的培养,轻视人文教育。虽然有的民办高校提出了人文教育模式,但是也存在诸多问题,例如课程结构设置不合理,有研究表明,我国医学院校人文课程学时大约只占总学时的8%左右,而国外一些医学发达国家比如美国、德国高达20%~25%,英国、日本约占10%~15%。。人文社科类课程比例偏低,导致学生片面追求生物医学知识理论和技能,严重影响了护理专业人文素质的培养。目前高校在人文学科建设、教育课程评价标准和体系等方面还不完善,不能满足医学模式转变的要求。②护理人文素质教育“先天缺乏”。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下,初中、高中采用应试教育,学生只为考试而学习,忽略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而民办高校学历层次比较低,大多是专科及以下,学生入学成绩不高,多数又是理科生,对人文社科知识了解甚少,学生整体素质先天缺乏。现在的学生大多是“90后”,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就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适应能力、沟通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比较低。护理学侧重于自然科学和技术操作,专业基础课和临床课占用大量学时,人文科目开设很少且课程设置不齐全,部分教师的教育思想、人文修养也与现代护理的要求不符。③师资力量不能满足人文教育需求。目前大多数护理院校都存在护理人文师资力量相对薄弱的问题,即使有些院校已设立独立的人文学科教研室,但这些老师缺乏临床护理专业知识,其教育理念、自身的人文素养与现代护理人才培养模式不相适应,不能使人文教育与护理教育相互融合。另一方面,护理专职教师承担一些人文课程,但他们在讲授护理人文课程的过程中,不能很好地将护理专业知识与人文知识有机结合,无法更好地适应护理人文教育的发展需求。

2.护理模式转变的需要。

现代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现代医学模式改变,护理学也随之发展,赋予护理职能新的内涵,护理工作正从以前的“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向“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转变。整体护理要求护士为病人提供生理、心理、社会等广泛的护理。要做到以上要求,护士不仅要具有良好的医学知识、整体护理知识,还要有稳定的心态和充足的人文社科知识,这样才能从“人”出发,以人为本,才能更好地理解人和关心人。因此,现代护理教育的发展要求护理学科自成体系,在重视护理专业教育的同时,突出人文素质教育。在整体护理模式下,要求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促进患者健康为目标。

3.国家政策的需求。

随着人民群众对健康需求的不断增长和经济社会发展,国家也出台了关于护理发展的一系列政策,加快护理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密切医疗卫生机构与护理教育机构的联系与合作,以适应护理专业发展的需要,完善护理教育模式。在教学中突出护理专业特点,且在课程设置中加大心理学、美学、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的比重,增强人文关怀意识。因此,将护理人文教育贯穿于护理教育全过程,促进护理可持续发展,培养临床实用性人才。

二、民办高校护理专业人文教育模式的构建

1.改变教育观念。

长期以来,无论是护理本科院校,还是高职高专、民办学校,都存在“重医轻文”传统教育观念,教师常常过分强调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重要性,而忽视了对大学生进行相关人文知识、人文方法和人文精神培养。从大学生的就业情况来看,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固然重要,但有相关文献表明,真正能够在本专业领域立稳脚的都是那些除了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更具备相关人文素质的学生。因此,民办各高校决策者在制定培养规划时,必须改变“重专业、轻人文”的教育观念,加大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的力度,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及护理专业学生的就业率,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2.优化课程设置。

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民办高校护理人文课程体系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在新护理模式需要的基础上构建一个科学、完善的护理人文课程体系。在护理专业课程的教育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不仅要“授业”,更要“传道、解惑”,将两者有机结合到一起。在现有课程设置的基础上,收集人文教育资源,加大人文知识比重和讲授时间,强化护理专业知识与人文科学知识的相互渗透,逐步建立系统的、合理的、完整的、科学的具有现代护理学特色的护理教育课程体系。改变重理轻文和重医学学科、轻人文学科的现象。其人文课程设置应包括显性课程,也要包括隐形课程的设置。开设适合民办高校大学生特点的护理人文素质教育特色课程,举办人文讲座,开展人文活动。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促进课程融合。

古今中外,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力都是巨大的,“经师易得,人师难求”,护理教师是人文素质教育的关键,教师的模范作用对学生的影响远比知识传授深远得多。因此护理专业教师不仅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还要具备高尚的师德、丰富的人文社科知识,具有一定的人格魅力。学校应为教师提供各种各样的活动,为教师提供丰富的互相交流学习的平台。可以通过培训、讲座、继续教育等方式促进人文教师和专业教师之间的交流和互相学习。教学方法要多样,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尝试角色模范法、对话法、实践法、记关怀日志法等有效提升学生的关怀意识和人文素养。

4.人文环境熏陶。

①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是高校自然科学和人文精神有机结合的一种文化现象,是引导大学生加强文化道德修养,提高人文素质的重要途径和载体,浓厚的学风和深厚的校园文化底蕴会使深处于其中的莘莘学子潜移默化地接受人文素养的熏陶和思想政治水平的提升,进而内化其身。学校要定期举办各种学术沙龙、讨论会、演讲会、征文、辨论会等,开展就业指导月、护理技能比武、艺术文化汇演等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拓展对外文化和学术交流渠道。加强图书馆人文社会科学类图书的建设,拓宽大学生人文知识,开阔视野,使大学生在良好的人文氛围中受到感染和熏陶。②实习期人文素养培育与熏陶,护理专业学生是学校向医疗卫生服务行业输送的实用型护理人才。在实习过程中人文环境的熏陶对其人文素养的培育至关重要。在实习期间,学校和医院要加强联系,共同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在实习初期树立正确的护理人文榜样,将优秀护士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学生会模仿。在实习中期培养人文底蕴,通过实习丰富人文知识,强化人文关怀。在实习后期创建人文举措,学生人文实践主要体现在其人际沟通和交流之中,采用模拟对话和示范的形式,让学生身临其境,使人文素养得到实践和升华。

篇8

妇产科护理教学分为理论及实践教学两部分。护理理论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即使在最能体现人文素质教育的临床技能实训过程中,教师也多以示教为主,使得学生在按照教师的示教按部就班地操作过程中,体会不到临床实际操作的过程,也想象不到与患者沟通交流的情景。

(二)缺乏必要的规范性和系统性

在课程设置方面,由于人文素质教育不断受到重视,因此,护理专业多数学校都开设了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如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护理伦理、护理心理、护理美学等课程。但在实际教学实践中,很多学校开设的课程都具有一定的随意性、主观性,并未在人才培养目标中规定所培养的人才应达到的基本人文素质要求和专业水平,而主要是根据自身对人文素质教育的理解及目前的师资条件来开设课程。个别人文社会科学课程所选的教材不能与妇产科护理专业人文素质教育有机结合,因而教学效果不佳。在教学内容方面,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教学,较少与临床实际相结合,使学生仅仅学习到了一些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而对人文知识是如何渗透并应用于妇产科护理过程中的,如何较好地掌握人文精神等,还停留于感性认识的表浅层次。且讲授人文社会科学的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如何将人文素质教育渗透到妇产科护理实践中,讲得缺乏针对性,结果使人文教育脱离了专业本身。在教学方法上,教师的授课方式多以课堂讲授为主,枯燥单一,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较差,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在考核方式上,多以理论考核为主,片面追求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记忆,而忽视了学生平时对于知识的运用及能力的培养,实践考核敷衍了事、流于形式。上述问题若不得到有效解决,即使开设了一定数量的人文社科课程,人文素质教育也难以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效。

(三)教师知识有限

教师作为人才培养目标的实施者,是人文素质教育成功的关键。目前高校多数专业教师缺乏将人文知识与专业知识相互融合及渗透的能力。如讲授妇产科护理的教师虽具备较丰富的专业知识,但自身欠缺人文社科知识;而人文社科教师又不懂护理专业知识。教师的教育思想、人文素养与现代整体护理模式不相适应,从而直接导致学生对护理专业教育中的人文精神认识、理解不足,削弱了护理人文素质教育的教学效果。

(四)人文教育与护理专业教学脱节

多数院校在进行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增加了人文社科类课程及学时,并将它们列为了通识必修课,授课时间多集中于专业课学习之前,授课教师多为非护理专业教师。而自专业课开设后,妇产科护理教师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能力不足,没有对各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做特定的培养计划及实践指导,导致人文课程与专业课程教学脱节严重,不能达到专业课程中理想的人文素质教学目标。

(五)学校投入不足

多数护理院校对人文素质教育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但人文素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研究时间长,需要投入大量教学科研经费,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财力来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教师及教学团队,若没有学校的大力支持,很难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妇产科护理专业人文素质教育改革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育人为本,重视德育

护理作为一项崇高的职业,南丁格尔曾说:“护士是没有翅膀的天使,是真善美的化身。”护理人员的道德修养渗透在整个护理程序中,影响着护理质量和医疗效果,影响着医院的整体外在形象。所以,护理人员在护理操作过程中,要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提高职业道德水平,树学教育科学2015年第5期立爱岗敬业的思想。妇产科护理关乎着无数家庭的幸福和社会的稳定,病患及家属对此期望很高,对妇产科护士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所以,我们必须加强学生对护理职业的热爱。授课中,从受精卵的着床发育到胎儿在母体内不断成熟以及娩出,一系列的图片资料、录像以及课后的心得体会,都能激发起学生对于生命的新感悟、对于伟大母爱的赞叹,能够使学生对妇产科有一个新的认识。妇产科是生命诞生的圣殿,而护士肩负着神圣的使命,双手托起的是新的希望。我们要时刻告诫学生珍爱生命,把奉献精神牢记于心,并通过临床实践开展各种情境教学,让学生在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不同的教学过程中体会护患角色,真正能做到“想患者之所想,急患者之所急”,形成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高尚品德。

篇9

1“人文教育”理念对大学体育的影响

1.1促进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体育观

体育在我国的社会地位普遍比较低下,这主要是在我国传统文化环境中的各方面不利因素共同影响下导致的;而应试教育环境也严重制约了我国各级学校体育教育工作的发展,并且由于学校对“三基”教育过度重视,这样就对我国广大学生的体育观造成了许多不良影响,极大地制约了体育文化在我国各级学校的发展和传播。对大学生来说,其体育行为的正确性与体育观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正确的体育观可以帮助他们纠正不良的体育行为,养成每天锻炼的体育习惯,从而培养他们形成终身体育意识。

1.2加快大学体育文化建设的脚步

体育文化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其对人类文化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极大地促进了“人文奥运”理念的传播和推广,对于大学体育的发展以及大学生体育观的养成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在大学体育教学中融入“人文奥运”理念,有助于加深当代大学生的文化内涵,使他们认识到体育的重要性,从而有效增强他们的体育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并自发地宣传体育文化。

1.3培养和加强当代大学生弘扬体育文化的责任心

大学生是知识的储物柜、文化的传递者,肩负着极其重要的历史文化责任,所以大学生应该要具有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对当代大学生来说,首先应该要认识到弘扬体育文化和加强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性,了解“人文奥运”理念在我国社会注意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关键作用。要想将大学体育中“人文奥运”理念教育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大学体育教师不仅需要让学生们认识到“人文奥运”理念的重要性,还应该重点培养他们的责任感,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也主动去宣传,从而有效促进我国高校体育文化的发展。

2 “人文奥运”理念教育的施行途径

2.1开展 “人文奥运”理念知识专题讲座

在大学体育教学中进行“人文奥运”理念教育工作的时候,首先应该先对学生们进行理论教学,在理论课堂上对“人文奥运”理念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讲解。“人文奥运”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理论,所以大学体育教师必须要认真学习该理论,充分理解该理论的内涵,从而才能向学生传授知识。在大学体育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适当安排相应的理论课程开展教学,系统地讲授“人文奥运”理念的内容,让学生们认识到该理念的内涵。同时,学校领导还应适当安排相应的理论知识讲座,这样可以让更多的学生认识到“人文奥运”理论,理解该理论的内涵思想。

2.2积极开展体育实践活动

在大学校园中,还可以通过在校园中开展体育实践活动的方式辅助“人文奥运”理念教育,使学生们在参与体育实践活动的时候能够感受到教师的关怀,从而在大学体育实践活动中贯彻“以人为本”思想,使体育文化更加深入人心。“人文奥运”理念不仅需要在大学体育课堂实践活动中体现,而且还应该扩散到学生们的课外体育活动中,进而将“以文化人”和“以人为本”思想贯彻到大学生的日常体育活动中来。

2.3利用学校的各种媒体进行宣传

篇10

2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2.1培养学生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

如光,既有波动性,又有粒子性,频率较低时主要体现为波动性,频率较高时主要体现为粒子性;分子之间既有排斥力又有吸引力,分子距离较小时主要体现为排斥力,分子距离较大时主要体现为排斥力;奥斯特发现通电电流周围产生磁场后,法拉第发现了磁通量变化能产生电流的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教师在教学中有意用辩证的观点去看待和解决问题,久而久之学生也会养成辩证主义态度解决问题。

2.2培养学生严谨和实事求是的态度

在物理实验中涉及许多物理学家们,他们都有着感人的故事。如居里夫人研究放射性元素两次获诺贝尔奖,但也因此患上疾病而死;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定律,但他是少有的自学成才的科学家;钱学森在我国航天事业有着重大的贡献,但他也曾受到阻挠与迫害。在实验教学中适当的介绍这些科学家的高尚品格,对于培养学生优秀的品格和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有着重要的作用。另外,在实验过程中也要注重学生态度的培养。如在“三线摆测刚体转动惯量”实验中,在测量刚体转动周期时,摆角过大或者有晃动的情况都会使得三次测量周期差别大。根据要求测量周期相差1秒就要重测,而有的学生会嫌麻烦编造数据,在教师的建议和要求下,学生在不断的测量中体会到了严谨和求实的重要性,这个品格一旦养成了,在日后的生活和工作中都是十分珍贵和重要的。

3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和自主学习等各种能力

3.1通过开放的设计性实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学生具有一定的实验能力后,可进行一些设计性实验,以培养综合同学们的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学习用实验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学生可以根据兴趣,利用课余时间在开放的实验室中,自主学习完成。提高实验设备使用率,满足各层次学生求知、探索和创新的欲望,侧重对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实验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3.2开设小课题实验

基础实验后面增设研究性课题,供同学在课内选做或课外进一步研究学习和实践,研究性课题依托基础实验,适度的拓宽,可操作性强,给不同层次的学生留有很好的发展空间。倡导实验课程的开放性、多层次,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鼓励学生自主实践,在实践过程中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3精选定性或半定量实验

定性或半定量实验能生动、形象地展示各种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使学生对理论内容本身有透彻的理解、深刻的记忆,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浓厚兴趣。有利于训练学生观察自然现象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科学洞察力和判断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创新精神。

篇11

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将教师角色定位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课堂的组织者、学生的引导者。

(一)创造和谐课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做真实的自己,没有任何虚伪,适当的时候允许自己在课堂上犯错误,并且鼓励学生找出教师的错误之处,及时更正自己在教学中出现的错误。同时要尊重学生的不同表现,关注他们的方方面面。有些学生的理解能力比较差,一时半会接受不了这些知识,这时候教师应该是不嘲讽不嫌弃,给予学生更多的帮助。

(二)教学的重心在学生。人本主义理论提倡的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每个人都蕴含着自我实现的巨大能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供一个轻松、自由、安全的心理环境,有利于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潜能。教师在课堂上要关注学生的已有知识,考虑他们能接受哪一层次的东西,而不是一味地把许多有难度的知识硬塞给他们。教学的重心如果在自己身上,那么教师可能就会从如何更有利于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着手,塞得越多,最后学生放弃得越多。

二、人本主义理论下语文教学内容的选择

人本主义课程尊重学习者的个性与要求,强调认知与情感的协调发展,认为学校课程必须同青少年的生活及现实的社会问题联系起来。由此可见,人本主义以情意为智慧的基础,以情商和智商的统一发展来关注学生的培养,渴望以学生的情意为纽带引发他们的潜力,使他们的知识、能力、品质得到和谐发展,全面实现自我价值。在人本主义理论下,语文课堂内容更要坚定学科特色,既不能上成纯粹的工具性课程,也不能上成纯政治理论课。在我们周围的语文课堂当中,很多教师知道要渗透人文的东西,但很多时候却像班会课一样,比如下面这样的课堂。

记得有一节《我的母亲》的公开课,教师一开始就从网上找了很多关于母爱的图片,加上背景音乐《念亲恩》,整个课堂非常煽情,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情绪。接下来教师给学生设置了两个问题:第一是自由阅读课文,找出母亲的特点。第二是说说你母亲让你感动的事情。对于第一道题,教师花了不到五分钟就讲了答案,整个课堂围绕第二个问题展开,但是学生说的事情非常空洞,完全体会不到母爱的震撼。最后教师给学生看一个《苹果树》的视频。

纵观整个课堂,轻松、愉快、热闹,却完全找不到语文的踪影。其实,教师完全可以通过文本的细节引导学生品读母爱。比如,引导学生思考母亲对三姐、对“我”以及对哥哥的态度。三姐出嫁之时,原文写道:“当花轿来到我们的破门外的时候,母亲的手就和冰一样的凉,脸上没有血色――那是阴历四月,天气很暖。大家都怕她晕过去。可是,她挣扎着,咬着嘴唇,手扶着门框,看花轿徐徐的走去。”母亲的神态、动作描写,特别是那几个动词“挣扎”“咬着”“扶着”,传神地表达出母亲不舍但又不忍因为自己的便利而耽误了女儿的青春的感情。除夕之夜,“我请了两小时的假。由拥挤不堪的街市回到清炉冷灶的家中。母亲笑了。及至听说我还须回校,她愣住了。半天,她才叹出一口气来。到我该走的时候,她递给我一些花生,‘去吧,小子!’”这里不单要抓住母亲的神态描写,还要注意环境的铺垫,“拥挤不堪”与“清炉冷灶”用在同一个句子,形成鲜明的对比,这样就刻画出母亲晚年光景的凄凉,但因为不能耽误儿子的前途,母亲依然毅然地深明大义,不叫儿子留下来陪伴自己过一个完整的除夕之年。这样一来,一个爱子如命的母亲形象就呼之欲出了。

在人本主义理论的启发下,语文课堂的内容选择一定要遵循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原则,教师要熟读课文,认真钻研文本,然后选择某一个突破点,不求面面俱到,但求学生能一课一得。教学内容应该在知识的传授背景下,根据文本挖掘出不同的人文内涵,比如情感熏陶、爱的教育、生命的教育、道德的渗透,等等。

篇12

二、体育情感对人文精神具有促进作用

大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应精心设计体育课程教学方案,让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教学。如:在进行长跑运动之前,教师应进行长跑的理论教学,让学生注意长跑的技巧。如:在起跑的时候不应太快,切忌用尽全力,同时,要合理调整好跑步的节奏,还有“极点”问题的处理技巧,抢位和超越时必须注意安全和避免违规等等。要引导学生突破自身的极限,让他们面对困难,在精神上给予他们鼓励,让他们充满斗志;在情感问题上要适时的开导他们,这才有利于将培育学生学会自我调节,面对困难,在体育教学中慢慢开阔到现实社会中去。其实,社会与体育一样,一样有不少的困难,也一样需要坚持,更需要勇敢的去面对。如:羽毛球选手林丹,与李矛的冲突和殴打吉新鹏事件,让媒体都的矛头都指向了他,在纵多的非议面前,林丹学会了用调节心态来收敛个性。在备战奥运会的过程中,他经常会摔断球拍来发泄情感,不过他把断了的球拍留在房间里,提醒自己不要这样做,并告诉自己,奥运会越来越近了,必须要调整好状态和情绪。最后,林丹获得了奥运会冠军。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坚持不懈,永不言败的情感态度,才能逐渐形成自信、道德、品格、勇敢并进的情感,促使学生情感的和谐健康发展。所以,在大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加强体育情感的教育,是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水平的有效措施,有利于学生的人文教育有一定的积极影响,只有促进学生的人文精神的发展,健全学生的人格,才能让学生逐渐形成高尚的情操和优良的品格。

三、将体育教育和人文精神有机的结合起来

在大学体育的教学过程中,要重视体育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将体育教育和人文精神有机的结合起来,重视体育精神对人文精神的导向作用,“Oneworldonedream”的体育精神能充分表达中国五千年来一直宣扬的“和”精神,更为激情,也更真实、直接。此外,体育情感对大学生有促进作用,大学生的情感问题多式多样,体育能引导学生培养积极、向上、乐观的情感态度,对大学生的人文精神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有利于培养出为国家、为社会做贡献的优秀人才。同时,因为体育运动能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让人与人之间相处得更加融洽。因此,要让学生积极参加体育运动,首先要重视培育学生形成正确的体育观,只有让学生树立了正确的体育观,培育学生的人文精神,才能让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减轻学生在学习上的负担和压力,磨练学生的意志,让学生学会团体合作,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优良的品格。故此,将体育教育和人文精神有机的结合起来是非常必要的,需要广大教师引起重视。

篇13

“批判理论”述评

自从欧洲文艺复兴特别是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科学在人类的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进步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科学技术的进步给人类生活带来了深刻变化,使人们对科学技术的信赖与日俱增,依靠科学知识探索自然所取得的成就向人类展示了知识的伟大力量。人们普遍认为人类可以通过理性活动获得科学知识,并且以具有合理性、可计算性与可控制性的科学标准达到对自然的控制;认为在现代社会,科学意味着理性、文明与效率,不仅是外在的善,而且是内在的美;以为科学是解决人类所面临的一切天灾人祸,如政治危机、社会问题、伦理问题、宗教问题、文学艺术问题、环境问题的有效手段。

在这种以科学为唯一追求的社会思潮的背景下,“批判理论”应运而生,霍克海默与阿尔多诺在《启蒙辩证法》中首次指出近现代以来那种强调理性至上和人对自然的征服、统治的各种“启蒙思潮”(并不是专指18世纪西欧的启蒙运动)已经走向反面,人类所追求的对自然的克服与控制,将反过来使人遭受奴役与束缚。他们认为,这种启蒙运动的悲剧性辩证法就在于:启蒙退化为神话和新的迷信,启蒙运动不断以内在精神的丧失换取外在物质的享受,以开明进步为理由,要人们服从与日俱增的秩序和权威。他们认为,现代科学技术聚合成一种全面统治人的总体力量,启蒙精神在使人摆脱愚昧的同时,又由于追求一种使人能够统治自然的知识形式而走向了启蒙的自我摧毁,并产生出两大恶果:知识成为工具;人异化为物。

同时,马尔库塞把他的“批判理论”的核心指向“单向度”。“单向度”与“多向度”是对立的。他指出,当代工业社会采取以科学技术为工具的社会统治形式,取消了否定性、批判性与超越性,使社会、人及思想都成为单向度的,工业社会以技术为媒介,将文化、政治和经济合并为一种无所不在的制度,这种制度吞没了或者排斥了所有的选择。以科学技术为工具对意识形态进行控制和操纵。这种统治弥漫在当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角角落落,教育的过程也不例外。技术统治变成了一种生活方式。“它是一种美好的生活方式——比从前的要美好得多,而且,作为一种美好的生活方式,它抗拒质变。一种单面思想与单面行为模式就这样诞生了”。①

而在马克思的视野中,“人类的异化”首先是“劳动的异化”,“工人在自己的生活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个人力量和个人意志,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折磨,精神遭受摧残”。②技术异化不仅表现为技术及其造物对人的外在统治,更重要的是,技术理性已经内化为人的意识,使人成为缺少超越维度与批判维度的工具化存在。

人们如何摆脱现实生存境遇中的各种异化力量和普遍的文化——历史困境,如何超越人的异化受动的存在方式?马尔库塞强调指出,科学技术异化的根源在于,理性的工具化使否定理性被肯定理性所取代。因此,只需使理性摆脱工具化而恢复其否定性与批判性,把价值重新整合到科学中,使科学技术具有一种内在的人本主义批判意识,科学就不会再与统治、奴役相结合,而会与自由和解放结合在一起。随着“理性的功能是促进生活的艺术”(怀特海)这种新的理性观念的出现,技术的“逻各斯”将打开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一个全新的领域,人类将从“额外压抑”中解放出来,劳动不再是一种异化劳动,而成为一种消遣,生产也将成为表演。因此,在工业化社会中,人的解放的根本出路在于以人的解放、人的自由和发展为追求,对发达工业社会的文化进行批判,反抗和超越由技术理性等异化的文化力量所形成的生存困境。

“批判理论”以敏感的心灵感触了人类即将在工业化进程中经历的不安与绝望,以超人的勇气和救赎的热情批判了现代主义的内在弊端,给沉沦于科技文明造成的非人化境遇中的人们带来了曙光,启发了在异化的惨境中的心灵,指出了个体的有限生命应如何觅得自身的生存价值和意义。

我国高职教育中人文教育的缺失

“批判理论”反映在教育领域就形成了批判教育学。它反对普遍本质的个性,强调教育目标的多元性与差异性;教育过程应成为学生批判思想、自尊和自由个性发展的真正的解放过程;课程要以解放的、人性的知识为中心,应是一种技术理性与人文关怀相互融合的结构。批判理论学家认为学校的任务是提高学生对未来工作场所的问题的意识性,学校应该尽量避免用现有的物化知识与技能来限制学生,而是要让学生明白,知识与技能是人类创造的而且是为人类服务的。

基于“批判理论”基础上的教育学对于当代中国教育价值的指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特别是在职业教育中,在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教育的同时,应注意探寻和建构科学理性与人文精神共通融合的现代文化精神,尽可能地减轻和避免可能出现的人的异化现象。

一种普遍的观点是,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中区别于传统学科性教育、更注重职业技术应用能力培养的一种教育类型,是给予受过各类中等教育的学生从事某种与相关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技能的教育活动,是培养人们从事某种职业能力的一种专门化教育。高职教育培养人才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岗位为基础,针对职业岗位的实际需要,进行职业技能训练,注重职业岗位的规范要求,需要什么就学习什么,使学生能适应毕业后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的需要,其培养目的是造就一批适应大工业化机器生产的技术熟练的技师或技术工人。在这种教育目的的背后,隐藏着一种“非人”的教育哲学——人就是提高社会生产效率的机器,职业教育的目的就是把人培养成社会生产各个部门或者流水线上的一个部件。

在这种教育目的下,高职教育的课程设置必须满足职业能力的培养,教学内容讲究实用性、应用性与针对性。因而,其课程结构体系不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而是按照职业能力的要求确定的,是由若干个符合职业岗位(群)的课程模块构成的。因为职业岗位的要求是不一样的,所以课程不是系统的而是跳跃的、孤立的和片面的。流水线上设置了什么流程,就开设一门专门针对这一流程的技术课;某一类劳动有某一工序就开设专门对付这一工序的课程;至于为什么这样操作,这样操作的目的和社会结果是什么,怎样让人更加具有批判性与创造性,怎样才能使劳动更具有精神的愉悦感,都不是职业教育课程所关心的。教学手段强调学生通过自身的操练和应用来学习,因而更多地采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式的问题教学法、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技能模拟训练法等等,强调要“真刀真枪”地重复精细的操作规范,经过不断地、机械地重复训练,使学生的技能达到发展的最高阶段。整个教学过程是以物化知识、机械重复、形成能力和技能为主的“基本技能—专业技能—职业技能”的流程,从中寻觅不到人性与人文的影子。课程评价也是建立在以技术评价为核心的文化价值观基础上的并以技术的熟练程度为尺度的,忽视学生主体精神感受和个性发展,丝毫没有注意到人们在掌握技术的同时还应该自由地生活与发展。

这就是今天的职业教育所体现的一种普遍的、把人看作工具的人力资本理论。在这种理论的指引下,人成为仅仅能够创造经济利益的有价值的资源。教育把学生看成是需要发展的人力资本。正因为如此,所以越来越多的人把职业教育看作纯“生计”教育,在实践中,越会实际操作,越能解决问题,越有一技之长,越是能工巧匠,越显得水平高、作用大,也越受到人们的尊重和爱戴。我们应该看到,劳动者也是民主社会的公民,是有自我价值取向的个体,不仅可以为他们自己和雇主创造经济利益,也应该能够满足个人成功的需要,创造性地表现和为他人服务。然而,人通过职业教育获得了娴熟的生产技能,却失去了人所应该有的“善”——德善、智善、美善、体善;人的智慧与潜能的发展在技术中消失殆尽;人通过技术劳动获得了丰富的物质生活,但是没有使人生活得更幸福、更有人格尊严与个性、更有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人在物质和技术的压制下,只求物质,不求精神;只讲现实,不顾未来;只按“技术理性”行动,成了没有批判性与创造性的“单面人”,社会也成了缺乏批判的“单面社会”。人通过这种教育获得物化的知识和技能,却把自己迷失在这种知识与技能之中。职业教育成了束缚人、压迫人、剥夺人的自由的工具,使人感到心灵脆弱与枯竭,生命暗淡无光,这不能不说是职业教育的悲哀,也是整个教育的悲哀。

技术教育与人文教育契合的高职教育

那么,洋溢着鲜活生命自由的职业教育在哪里?导引人生理想的精神家园又在何方?

牛津大学纳菲尔德学院的三位研究者在论文《教育、雇主与阶级流动》中指出,因为雇主们对学历的兴趣在变小,所以教育对社会流动的影响在变小。雇主们看到高校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并没有学会如何思考、坚持不懈、理解信息和提出想法;同时,对制造业不利的服务业一直在增长,服务部门的雇主们越来越想要口齿清楚、自信而机敏的雇员,而高校并没有塑造这些品质。这就给高职教育提出挑战并促使我们反思。高职教育不应再将目光停留在狭隘的“小职教观”上,以学生能从事某种终身不变的职业为目标,仅仅培养学生的单一知识与技能,而应注重加强对学生创新的、反思的、可持续发展的人文素质的教育,培养学生具有宽广的适应性,能为未来的工作变换做好准备,如伯特兰·罗素所说,能为今后享受“理智的生活”打好基础。为此,高职教育应注重技术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有机契合,把培养有文化品位的、有教养的、懂技术的“能力人”当作自己的使命。

人们接受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在受教育的过程中摄取文化价值,从而获得深刻而全面的人生体验。而这种人生体验、文化品位与技术能力绝不是仅仅靠僵死的、物化的知识所能获得的,它需要人文教育的滋润。人文精神是凝结在几千年来人类已有的一切知识和文化中的精髓与主旋律,是一种付诸于实践,以人为关注点的理念,它立足于现实生活,放眼人与社会的未来发展,潜藏着人类对自身命运的深刻理解与关怀,隐含着人类的文化理想,能够使科学知识更为丰满、更具有价值意义、更具有活力。其实质是对人生意义、人的文化价值属性与尊严的肯定。人文精神的要旨是“以人为本”,社会发展目标既面向现实,也反思与检讨现实,强调主体的自由创造与自我超越,反对盲从的行为。

科技文化的迅猛发展导致知识不断更新,本已极其繁多的社会职业岗位本身也是一个动态的大系统,高职教育的专业方向具有较强的职业定向性与针对性,但是要为每一个职业岗位分别设置专业是完全不可能、也是没有必要的。在专业和课程设置时,要注意专业的相通性,强化“技术通识”教育,弱化专业;设置技术实践课程时要兼顾人文课程,积极设计能够使知识学习与校内各种活动密切结合,能够使学生综合运用所获得的知识和能力、将知识学习与各种实际问题解决相结合的综合课程,力求科学课程人文化,人文课程综合化,使两类课程在为人服务的基点上获得对话与交流的可能。基于“批判理论”的职业教育改革方案已经在美国一些学校成功地实施了多年,学生从中受益匪浅。许多学生毕业后能够得到满意的工作,并且在工作中积极参与决策,包括劳动决策、公司长期发展目标的决策等。技术教育与人文教育相契合就是基于“批判理论”的人性化的职业教育观,是符合当代社会发展需求的,并且是一种代表人类社会文明精髓的新型的教育观。

注释:

①马尔库塞.单面人[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9-10.

②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3-44.

参考文献:

[1]张华.批判理论与批判教育学探析[J].外国教育资料,1996,(4).

[2]彭正梅.批判理论与教育[J].外国教育资料,1999,(1).

友情链接